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意外收益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欧洲1916年最大规模的一战,就此结束了,百万级别的损伤,不算史无前例,却也是让人肉疼,协约国都在舔食着伤口,特别是美国,必须要就目前的现状做出选择,此时日本,却是欢欣鼓舞。

    跨越太平洋,没有海底光缆的地方,要想通讯并不容易,可是中国向日本展示了无线电,日本才知道,原来他们之前认为的战斗机会,都是中国人故意做出来的,中国可以用无线电,联络任何一个营的军队,怎么可能会给他们机会,再加上中国神奇般的运兵速度,他们所看到的机会,其实不是机会,只是这么一点,日本就完全不是对手了。

    现在轮到日本享受这样的好处了,在阿拉斯加,60万的日军,分成了不同的部分,各自的出击,在无线电的帮助下,做到了令行禁止,无论是分兵还是合围,都轻而易举的做到,无线电普及到联队一级,已经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指挥的感觉了,最关键的是,相隔5000多公里,任何的事情都可以得到后方的支持,过了中国的一遍手,却比曾经的有线电报方便太多,不在必须在城市之中,只要是有无线电,都可以通过大型中转,直接跟后方联系,真正做到了最高层指挥到前线,各种各样的方便。

    日本在首批移民到达之后,在中国的帮助下,全面的探查阿拉斯加的情况,阿拉斯加的基本资源和矿藏,通过无线电,传输到了东京,一直都在等待着阿拉斯加消息的日本一片欢腾,一个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是土地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价值,更别说地底下富含着庞大的资源,黄金,白银,贵金属,有色金属,这些都是工业发展的必要资源,还有众多的其他资源,大量的煤炭,庞大的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甚至是可耕种土地,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资源,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换成现金的。

    这些日本人梦寐以求的资源,这么的躺在阿拉斯加的大地上面,这让日本有些惶恐,美国不在意阿拉斯加,是因为,美国本土已经足够富饶了,美国的资源在世界上都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的,伴随着美国的强大之后,美国封存了部分的重要资源,只是依靠着从外购买,在关键时刻可以作为储备,支撑工业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之下,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加上北方地区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的阿拉斯加,当然作为最后的选择,购买和开发本国资源,就足以支撑美国的发展,这里完全可以作为战略的储备的。

    现在这一片富饶的领土都是日本的了,这对于日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就如同一个乞丐,突然获得了大量金子一样,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办了,仅仅是从占领的美国城市,还有矿场,民间搜刮过来的财富,数亿,十几亿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根基就在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官方的财产是官方的财产,民间的财产是民间的财产,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

    混淆了公私财产,造成的影响可是深远的,阿拉斯加是一个贫瘠之地,只有100多万人,各方面看起来都比较的落后,并不代表这里拥有的财富总量少。这里开启的矿产,工业,都是赚钱的,那些矿主们每一个都是富得流油的,在朱诺,在一些阿拉斯加的大城市,这些把家安在这里,在家里存储大量的财富,直接就被日本人拿到了。

    除了矿产之外,还有一个大笔的菜园是美元,高层们带着护卫队离开,最多只能够带走一部分的黄金,可是钞票这玩意,就带不走了,朱诺的美国银行,总共储备了7亿美元的美金,加上民间的,整个阿拉斯加最少有10亿美元的现金。

    看起来很多的,实际上,每一个人平均连一千都不到,阿拉斯加因为矿产和税务上面的优势,本身就是一个富饶之地,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现金,恐怕美国也没有想到。

    在敌人国土上面进行的战争就是这样,占领对方的城市,掠夺对方的财富,德国针对法国就是这样,法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失去了大量的人口和现金之后,直接让法郎贬值,防止德国在这个方面,侵吞法国的财富,美国不一样,美国之前用租借法案,控制了整个协约国的武器交易的,在各国的债权都是50亿美元以上的,这种情况下,10亿跟上百亿来比较的话,美国人也只能够是无可奈何的吃下了这个恶果。

    在夏威夷,储存的美金也不少,美国当时准备的充分,再加上中国的刻意放开,没有阻拦运输财富而去的美国人,在中国看来,夏威夷和关岛这两个岛屿,比美国运走的那些财富多的多,真的要弄到美金的,中国要想花出去,也不容易。

    日本顾不得这个,真正算下来的,从日本向阿拉斯加攻击的过程之中,才花费了多少钱,加上了购买中国的机器设备,也不算什么,日本怎么说,也是一个的崛起了十几年的列强,他们在世界各地,都算是有些根基的,10亿美元,这个数字很庞大,真的零散的发出去,也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日本现在什么都缺,买东西,或者换取一些贵重的原料,对于日本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一下子关于这一战的投入,就彻底回收回来了,特别是前方的指挥官发回来的第一手资料,这个阿拉斯加,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的贫瘠的,最少在西南沿海地区,靠近太平洋的这一端,是跟日本差不多的大洋气候,常年的温度都不算太低,即便到了冬天,也不会出现中国东北那种,零下20度以下的极端气候,这种情况之下,对于日本人来说,提供第一年的粮食,人员足以在哪里生存下来。

    粮食的困难么,中国占据了东南亚,本身在全国各地科学种植,哪怕在保证了一定数量的森林的前提下,中国平均土地面积创了新高,在科学的种植和两种的培育上面,中国粮食自给率达到了250%以上,这个比例相当的可怕,也就是一年产的粮食,不但足够自己吃,还足够再吃上一年半以上,粮食不容易保存,可是中国可以借助着大量的方法,把他们储存起来,大部分作为粮食储备的,利用冷库的方法储存起来。

    储存起来,粮食也剩余太多,特别是东南亚和西伯利亚都控制下来之后,第一批的粮食生产出来之后,中国已经彻底的解决了粮食问题,最开始几年还储存,后面太多了,不可能再储存下去了,否则全国都建立仓促都不够,一年的储存,两年的储存,三年四年的依然要储存的话,那就麻烦了。

    每年生产的粮食会中,一半的粮食用做出口,一半的粮食用于饲料,提升肉类的产出,以保证整个中国的合理的蛋白质和摄入水平,从1910年开始,中国的蛋白质摄入水平一直都在增加,到1916年,已经超过了世世界最高的水准,这个时代的欧洲,依然是贫穷和落后的,他们在科技上面,已经建立了超过3万吨的巨型战列舰了,在基础的民生方面,跟100多年前,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办法给民众最好的生活,这个时代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日本还可能会纠结,大宗的购买粮食,会不会有足够的金额,欠中国人的钱已经足够多了,继续欠下去,利息什么的,就很成问题,他们必须要考虑到偿还能力上面,用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对阿拉斯加的占领,这种情况下,前往的民众的,日子可能会过的苦一点,只要为了大日本的崛起,苦一点没有问题。

    现在仅仅是在阿拉斯加的现金收入就高达10亿美元,还有大批黄金,有色金属,铜,钼等贵金属,还有大批的木材资源,这些都是中国需要的,中国商船在运输了移民之后,就把大量的物资给运回去,虽然可能占据的不算多,可是一船船的巨大财富,直接把他们都运回去了,不但偿还了中国方面的借款,反而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从中国方面购买大量的的机器设备,仅仅是这一次的收获,就足以完成阿拉斯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一半左右,更别说是粮食了。

    粮食是一个重要的资料,没有粮食,一些重体力劳动,就要出问题了,日本高层这边,并不是很在意平民的性命,可是在一定程度上面,如果可以在付出很小的前提下,保住这些民众的姓名的话,对于日本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当然愿意做了。

    日本无论物资,还是金钱,都相当的充沛,中国愿意收美金的话,就给中国美金,不愿意收的话,就给各种的基础资料,这是谁都愿意收的,日本经过了简单的斡旋,终于,在中国答应提供资源和粮食的时候,甚至连阿拉斯加前期建设的投入,都可以通过债券或者借款,提供给日本,这下子,日本爆发了难以想象的疯狂,为了建立阿拉斯加,付出自己全部的力量。(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立足阿拉斯加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一个岛国,还不是英伦三岛那样,比较稳定,距离大陆比较近的岛屿,日本距离大陆的距离,不能算是远,也不能算是近,在适中的位置,不然的话,当年的蒙古早就征服日本了。

    位置不是一个关键问题,日本所处的环境才是最关键的,身处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界地,面积较小,自然条件还相当的恶劣,火山爆发,地震,这些自然灾害一直都是日本人耳熟能详的,相反,距离大陆近在咫尺的英伦三岛,就如同是大陆的一部分一样,没有太多的自然灾害,地质环境相当的稳定,也让英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把目光放在欧洲大陆上面的根本原因,后来英国崛起,成为世界的霸主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海权也是如此,他们没有吧目光放在陆地上。

    从30年战争,更加久远的英西大海战,英国人获得霸权开始,英国或许对于海外殖民地有一定的重视,可是对于欧洲大陆,从来都是分化瓦解,没有占据任何的一份的土地。

    这个原因不能够说是绝对的,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说,也能够说得通,英国占据了海外辽阔的殖民地,也就不需要在欧洲大陆上面占据一片领土,能够在欧洲大陆上面,占据任何一片领土的,都不是弱国,英国跟他们任何一个国家对上,全力以赴的前提下,都可以战胜,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远不是投入能够比的,一定程度之下,说不定英国就会吃大亏。

    英国人相对稳定的土地情节,在日本这边,就翻了一个过,在日本人的心中,从来都有一个大陆梦,他们希望获得太阳照射下的合法的土地,这个土地是属于他们的就可以了,为了这个,他们愿意付出任何的代价,他们所处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在日本的过去之中,无数的诗词都表现了这一点,地震,火山爆发,真如同夏花一样的短暂,这就是大多数日本人心中的想法,哪怕是一片穷山恶水,只要是没有地质灾害,也是一片乐土。

    现在,机会就在前面,如果阿拉斯加还是一个贫瘠之地,一个没有多少自然资源的地方,或许不会这么的上心,可是目前的状态之下,阿拉斯加是一片富饶之地,能够合理的开发的话,将会成为日本腾飞的翅膀,这种情况下能够多保留一部分的民力,就多保留一部分的民力,这是最基本的力量,可以让日本在阿拉斯加发展的更好。

    在日本看来,这是一片希望之地,只要经营好这一片土地,对于日本而言,不亚于涅槃重生的,说的再多,只是纸面上的东西,现在,才是真正的,拥有吸引力的东西,一个个摆在纸面上的,铁矿石的远景储量,铜矿的远景储量,石油的远景储量,还有其他的有色金属矿藏,甚至包括了木材资源,渔业资源,这些基础的额资源。

    特别是木材资源和渔业资源,这两者,本来也是日本方面的优势,为了保护林业资源,已经超过10年,日本没有砍伐过树木了,可是日本传统房间,木质纸糊的结构,这需要大量的木材,过去日本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更多的是购买国外的产品,现在终于不需要了,以阿拉斯加的木材资源,即便现在,破坏性的看法,也需要20年,甚至是30年才能够砍伐完毕,更何况现在的保护性开发,每年开采多少的木材,就种植多少的木材作为补充。

    日本来说,只要经营好这么一片土地,日本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在阿拉斯加获得,甚至有些情况之下,比较偏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拿大来获得,只要日本能够越过国境线,入侵到加拿大的领土。

    这一点对于日本而言,并不困难,日本走上阿拉斯加已经超过了2个月的时间,如果加拿大,或者是美国方面,能够反击的话,早就过来反击了,现在,恰恰是他们没有反击,这代表着什么,要么代表着加拿大和美国,对于这一部分的矿产,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在意,或者代表着他们几乎无力顾忌这一片。,

    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都代表着美国或者加拿大,对于阿拉斯加的实际控权的崩坏,无论结果是哪个,对于日本来说都是好消息。

    日本最多只能够在美国勘探出阿拉斯加的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进行的分析汇总,现在,朱诺已经到手,整个阿拉斯加,没有任何一个属于美国的力量,这种情况之下的,日本可以全方位的勘探了整个阿拉斯加,对阿拉斯加的矿产情况,有了一个直观性的认识了,把一些数据给了中国,依托着中国,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计划,一个发展整个阿拉斯加的发展方向的,从重工业,到的轻工业,甚至是整个城市的布置,都在其中,这其中,中国介入的比较深入,一些不影响到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项目,都被中国拿到了阿拉斯加,这部分对于中国而言,不能够算是最顶尖的科技,可是对于日本而言,有些东西连想过都没有想过,如果这一批矿产和工业落地的话,日本的发展将会跟现在完全不同,会快速的强大起来。

    中国也没有想到,日本在阿拉斯加会收获这么多,不提矿产资源,不提原材料,只是现金的收入就这么大,10亿美元,在世界上来说,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让人侧目的收益,哪怕中国也一样,中国在各方面的收益很多,并不代表中国可以把10亿不放在眼里,在之前,有过评估,阿拉斯加也就是三五亿的原材料,可是中国忽视了现金,更忽视了属于民众的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一起,也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哪怕如此,知道了日本收益丰厚,最终,中国也没有多说什么,一定程度上面,中国跟日本之间的协议,是双方认可,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日本能够获得这么庞大的财富,对于日本而言,还是一个好事情,日本太弱了,别说是跟中国相比,跟美国,跟德国相比,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也是中国放心的利用日本来牵制美国的根本原因,只要日本不能够在全方面上面,超过美国和英国,中国都有反制措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中国支持日本,还可以对美国起到相当的消耗作用。

    在目前看来,日本人做的还可以,加入到了中国的体系之中,他们对于中国的工业体质,适应性相当的快,中国开始向日本逐步的展现了他的工业实力,日本一直认为,英美,是世界上最高的科技,无论是机器设备,还是其他方面,可是现在,当中国展现了力量之后,他们才发现,中国制造为什么能够风靡世界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已经悄无声息的超过了世界的最先进水平。

    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而且产品远销整个世界,哪怕刚刚发展起来,但是就目前他们接触的,这种工业效率,这种生产情况,绝对称之为强大的,在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国都有远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一面,不到那在于传统的茶叶,丝绸和药物,其他的基础产品也是一样的,以前,在没有接触到中国的生产力的前提下,只是凭借着主观的臆想的,推算出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成本,现在看来,简直是空想,有些工业的高度,不实际的来看一看,真的无法判断。

    中国既然为日本放开了这些工业,只要日本有足够的资金,不断的引用的前提下,只要用2-3年时间,在阿拉斯加稳定下前提下,任何人也不可能把日本赶走,这也是中国支持日本的基础,只要日本在阿拉斯加站稳脚跟,日本将会成为美国的噩梦。

    这不同于之前的东北,阿拉斯加的人口才一百多万,现在绝大多数都被弄到了中国,这是一片毫无人烟,却充满了各种城市和定居点的地盘,是日本的最佳选择,也是抵挡美国人最好的选择。

    主观能动性,永远都比被动的强大的多,日本或许之前是在中国的要求下,或许有吸引,却不会太强,毕竟,阿拉斯加是一片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不毛之地,虽然庞大,可是美国都没有在这里进行多少发展的,中国可能只是画一张大饼。

    这张饼,不是所谓胡说八道的,是真正的实现的,虽然要保护这一张饼需要时间,美国不会坐视阿拉斯加的失去,他们几乎必然的会为阿拉斯加的失去做出反应,或者支援加拿大作战,或者美国亲自的派出人员前来作战,可是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日本是阿拉斯加的外来户,无论日本做了什么,用什么作为交换,美国都不会妥协,美日之间在阿拉斯加,在整个北美之间的矛盾,不是以一点点的小恩小惠所能够收买的,只要日本能够在阿拉斯加立足,美日之间就必然有一战,而且是巨大的,牵动整个人世界的大战。(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大规模建设

    日本人非常清醒,这是一个真正的机会,无论是攻击阿拉斯加,还是现在立足阿拉斯加,中国也是在尽力的帮助他们,最起码现在是真心对他们的,这种情况之下,可能是日本唯一有可能获得大陆上的土地的机会,还是阿拉斯加这么一个富饶和庞大的土地,甚至一定程度上,只是阿拉斯加的话,还没什么,100多万平方公里,除了南方一点,还有太平洋沿岸的,是不错的地方之外,从靠近到大陆内部,靠近北冰洋的地方,条件太过恶劣,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城市的,甚至全美最高的20座山,有17座在阿拉斯加,高原之州也算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外号。

    在中国给日本画出的路线图上,还有一片更加庞大的领土,阿拉斯加跟加拿大接壤,一个99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加拿大,只有日本五分之一的人口,这简直是天上赐予的,如果日本能够拿下这里,加拿大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加庞大的国土,那样的话,最少在的百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之中,日本将不会缺乏土地的,国民再也不可能在贫瘠和山地上面耕种了,阳光下的土地,绝对是举世瞩目的。

    这个世界上,不同于大航海时代初期,除了已经被开发的相当到位的欧亚大陆,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处女地,有时候有一条船,在一个小岛上面,放上国旗,做好航海记录,就可以确定一个岛屿,甚至是一片大陆的归属,这个世界已经发展到了目前的状态了,世界的格局已经被瓜分殆尽了,哪怕是之前,想要加入到中国体系的日本,也只是想在中国的支持下,在中亚,或者非洲发展。

    阿拉斯加如同一个明灯,照亮了日本前进的道路,北美大陆总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公里,被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瓜分,可在日本看来,除了强大的美国之外,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没有这个实力拥有这片土地,既然被中国推到了这个位置,他们首先就稳定住阿拉斯加,有机会的话,一定会逐步的蚕食的加拿大的领土,一个大国,必然是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庞大的领土,而领土则是人口的基础,有了足够多的领土,才能够养活足够的人,日本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岛国,6000万已经是极限了,再发展就必然会触碰土地这个天花板,所以走出去是必然的。

    有这样的清醒的认识,日本为此,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这种自发性的努力,让日本用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调集能力和速度,向阿拉斯加转运人员,精锐的部队,还有经过挑选出来的国民,分别跟随者的中国的商船,开始了远程前途,对于任何时代来说,迁移是最悲惨的,曾经的美国黑人奴隶,死上九成都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有充足的经验,无论是在包头起步的阶段,借助着的的西北的吸引吧,把整个中国的民众,都吸引到西北,还是从欧洲运回来几千万的劳工,这些都是成功的迁徙,几乎没有多少的损伤,在杨元钊看来,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工业体前进的基础,任何一个工业体,没有了人的存在,除非能够完全彻底的自动化。

    哪怕是后世的21世纪,都没有完全的完成自动化,自动化只是某些高科技工厂,或者说附加值较高的工厂的标准配置,在一些低附加值的,或者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之中,如果使用自动化,代价之大,将会抹平自动化所获得的收益。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这么走来的,对于一些有隐患的绝不留情,却又对人力有些大度,无论是东南亚土人的几千万人,还是欧洲的战俘,这些都进入到了中国的体系,为中国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正是这些加上中国让人无法想象的工业基础,才造就了中国的奇迹,现在国民生产总值,再一次达到了历史的高度,也就是宋朝时期,几乎占据了整个世界绝大部分的程度。

    在面对着美国,把日本送到了阿拉斯加的问题上面,中国放下了日本警惕,在现在的这个时刻,日本不可能反弹的,甚至日本只要走上北美,除非日本愿意当美国的狗,否则,他们跟美国的矛盾是天然的,美洲大陆只有一个大国,那就只能够是美国,美国之所以对加拿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关键就在于加拿大是一个连澳大利亚都不如的国家,再加上加拿大的大部分地方自然条件并不好,空有资源,却可以通过贸易手段得到,所以,美国对于加拿大睁一只眼闭只眼。

    可是如果日本前往的话,那就不一样了,甚至英国在选择避难地的时候,第一选择是澳大利亚,而不是加拿大,原因也是如此,从距离上面,英国距离加拿大更近,可是如果英国前往加拿大的话,就几乎必然跟美国产生冲突,他宁愿选择孤悬海外,毫无邻国的澳大利亚,都不会选择加拿大。

    可惜澳大利亚不可选,因为中国先发制人,已经开始了澳大利亚的攻略,这种情况之下,为了不立危墙之下,英国不可能选择澳大利亚,只能够选择加拿大,当然了,这是最终的选择,英国为了自保,甚至想过如何给美国让出代价。

    可是这种对立性的存在,让英国也不可能随便的决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前提下,英国不会退到加拿大,这也是英美之间和平的根基。

    日本如果入主阿拉斯加,哪怕隔着加拿大,都会跟美国直接冲突,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美国一直都把美洲看成美国的自家花园,哪怕是英法都不给任何的脸面,更别说一个日本。

    最关键的是,日本没有立场跟美国合作,在加入到中国之后,日本的不留余地,让他们跟美国的和缓基本上为零,这一点上面,日本虽然收获丰富,却没办法跟美国单独讲和,毕竟,从美国人身上,日本最少收获了数十亿美元,中国目前支援了日本一些东西,可是总价值不过是是五六亿左右,其中还从阿拉斯加的大量贵金属作为抵押,算下来就是一亿几千万而已,这点钱,中国亏的起,日本投身美国,首先要偿还美国的损失,加上阿拉斯加还有之前美国的损失,这一笔,是不可能让日本拿出来。

    正因为如此,中国加快了速度,原定在入冬之前,也就是1916年10月之前,完成最少20个城市的计划,立刻变成了在9月之前,足足提前了一个月以上,而且城市的规模,所容纳的人口,也分别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当然是需要巨大的投入。

    换成之前,中国还可能投入不了这么多,可是日本在阿拉斯加的收获,一点点的换成有价值的东西,用这些作为抵押,或者直接销售给中国,给了中国极大的信心,左右不过是做生意,只要是利润足够,还有什么不可投入的,在不动摇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的运力的前提下,其他的,都已经支援给了北方航线,也就是前往阿拉斯加的这一条防线。

    日本也在行动,他们不但是清查阿拉斯加的各种矿产资源,也调查了原来阿拉斯加的城市,因为战斗规模都不大,大部分的阿拉斯加的城市都免于战火,这其中,日本人克制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惯常的烧杀抢掠,日本人少了很多,他们也知道,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阿拉斯加现有的房间和建筑,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好事,真的烧掉的话,这些同样要重建起来。

    阿拉斯加的城市都不算太大,可是美国人一向是比较的宽敞的,2个人的家庭,最少有十几个房间,阿拉斯加到处都是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木材的价格几乎降低到而来最低,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的,价格相当的低,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原木比比皆是,房间也比较粗狂宽大。

    对于美国人而言,可能要十几个房间,才能够满足需要的,对于日本人来说,一个房间可以多住几个人,这些基本上可以满足的初期300万左右的临时安置。

    只是依靠这些,不足以把全部的日本移民给安置下来,日本占据阿拉斯加,不是作为殖民地,或者是资源产地看待的,这是未来日本最重要的地方,是日本崛起的根基和大本营,一定程度上面,这里在一定程度上,比起二战时期的东北更加的重要,这里的气候条件,资源条件,甚至是人口密度,都适合作为日本的新占领土,只要给几年的时间开发,这里会成为日本腾飞的翅膀,所以,第一批的移民数字只有几百万,可是陆陆续续,在1916年之前,会超过1000万,甚至是1500万,只有这样,日本才会放心。

    这一点,日本是没有能力解决的,可日本有中国的帮助,在阿拉斯加的战斗结束之后,中国跟日本就阿拉斯加的问题,就进行了数轮的磋商,关键点就在于的阿拉斯加的建设问题,这一点,日本付出一定劳力,加上一部分的资金支持,剩下的,就交给中国了,只有中国能够完成这么一个看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一样的任务。(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钢构的威力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在引导员的引导之下,一艘最少是2万吨的集装箱散装船,最终靠岸了,负责港口工作的,基本上全部是中国人,只有部分的日本人在这里做一些最底层的工作,港口是一个专业性的工作,一旁永久性的塔吊正在施工之中,哪怕是临时性的塔吊,也比传统的手工装卸效率高的多。

    集装箱的运用,让中国各大港口的效率相当高,一艘2万吨的集装箱船,在中国青岛,完全装卸完毕只用4个小时,这还是大部分都分割转运走的情况下,现在,在除了中国港口之外的其他世界港口,这个数字最少是4天以上,这还是在搬运工日夜不停的加班的情况下。

    机械可以发挥出远高于人力的效率,特别是对越发沉重的物品就越是如此,同样的一件,300公斤,3000公斤,只要体积不相差太远的前提下,塔吊的装卸效率都是差不多的,可对人力来说,有时候,连十分之一的效率都没有。

    几乎全部是集装箱,塔吊开始在人力的帮助下,把一个个的巨大的箱子弄下来的,在广场上面摆放整齐的,而接下来,叉车和汽车,将会把这些东西运送到朱诺的各个地方。

    一个集装箱,首先被塔吊弄下来,跟他一起的,还有30个左右,被30辆汽车运送到朱诺郊区的一处地方,这里已经挖好了地基,甚至还有两辆吊车,他们不是为了装卸集装箱的,而是为了建设,在这30个集装箱之中,装满了足以建设19000平方米房间的钢构,未来10天时间之中,施工队会借助着这些钢构,在这里建设一个总共5大层,未来可能会分成10小层的钢结构房间,按照2平方米一个人来算的话,未来这里将会容纳近万人。

    2平方米一个人,看起来很狭窄,要知道,19000平方米的钢构,层高都是2米,分成两层,层高也超过5米,对于这个时代相对比较矮小的日本人来说,差不多已经够了,床铺问题上面,最少是高低床,有些极端的前提下,甚至会达到三层床,人均2平方米,双层的就是4平方米,三层就是6平方米,在日本人看来,差不多已经够了,在目前的状态下,无法考虑到适用性的问题,如何容纳更多的人,才是关键。

    中国对阿拉斯加的开发计划,相当的详细,中国在建筑普通住宅的地方,最出色的地方就是钢构,从西北开发发展,1909年到现在,不过是7年而已,可是7年的时间,已经让整个中国拥有了一大批的大规模的城市,这些城市之中,有大量的新建高层建筑,可是更多的,是钢构房,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要想在短时间,建立中国这样,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城市,短短的7年时间,基本上不可能,也就是钢构才解决这一切。

    未来,这些结构会陆陆续续的结束,被新的建筑物所取代,可是现在,他还是厂房和建筑物的主体,7年的时间,数以亿万套房间的建设,中国对于钢构的每一个方面,都相当的熟悉的,直接通过船只运来钢构的部件,然后的最少100万套房间,就会在阿拉斯加的大地上面兴建起来,的这都是大型的房间,每个房间最起码有30平方以上,按照每人2平方来算,每个方面15个人以上,这些房间足以容纳1500万人。

    城市容纳的1500万,加上阿拉斯加原有的那些建筑物的,最少可以容纳1700万的人口,在入冬之前,移民这么多是很难的,可是中国庞大的舰队,足以支撑这么的移民,只要日本能够在中国的运输船到达之前,准备好这么多的人。

    日本会做到么,当然会做到,现在阿拉斯加的建设,已经成为日本政府的重中之重,每天跟中国之间的电报联系,最多的就是什么时间,会来多少船,运力是多少,中国已经尽可能的减少每艘船运送的日本人数额,保证安全,也保证船上的压力不大,可是日本人却千方百计的增加,有时候甚至是10,15的增加。

    要知道,这是跨越太平洋的运输,虽然太平洋的风浪远没有大西洋那么的大,可是也需要小心,多了人的话,对于整个船的运输,后勤,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毕竟,临时设在岛屿的补给点,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人员,真的有些不够用了。

    可日本不在乎,他们当然知道这样危险,可是死亡率高一点,跟多运过去10万,20万相比,还是后者更好一点,哪怕是增加了一点点的人手,也可以让阿拉斯加的建设迅速的铺开。

    人手确实很重要,中国在建设之中更多的是技术和机器层面的,可是纯粹劳力的活也不少,越来越多的人力,推动着阿拉斯加的变化,一个个城市,港口开始成型,并且迅速的发展。

    这一点连美国也没有想到,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日本对美国进行了突然的袭击,只是军队过来了,在9月之后,阿拉斯加就会迎来严冬,在阿拉斯加的严冬,是跟西伯利亚一样可怕的严冬,这样的寒冷气候之下,除非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其他人根本就住不下去,他们用半年的时间,累积力量,明年开春,再对阿拉斯加进攻,到时候,经历了阿拉斯加的整个寒冬之下,日本人还有多少战斗力。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专门为西伯利亚发明粗的一种双层结构,再加上阿拉斯加拥有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只要这些开采到位,暖气和一些御寒措施的提前布置,足以让这些没有经历过寒冷的日本人的,度过寒冷的冬天,更别说,日本不是没有抵抗寒冷的人,他们的北海道就是一个寒冷的地方。

    第一波移民过来的主力,是北海道人,因为北海道已经让给中国的关系,这部分北海道人除了少数被安置了之后,剩下都在赋闲之中,中国要求的人口,技工,除了没有选择的,其他都是北海道人,现在移民的首批主力也是,北海道在日本的维度,已经相当高了,不能跟阿拉斯加相比,却也算的上是难得的高纬度,这些人到阿拉斯加的适应能力,应该是远在水准之上的,这种情况之下,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出问题的几率几乎没有了。

    日本为了应对美国的,在阿拉斯加半岛和太平洋两面的布局的,相对于寒冷的阿拉斯加靠近北冰洋一代,太平洋这辺是温暖湿润的的,这里本身就靠近的的热带,一年四季,都不会寒冷,加上中国方面的建设速度和日本人不计成本的人员投入,很快就向大规模的城市迈进了,其中变化最大的还是朱诺,最少有203艘货船,运送了400万吨左右的物资,其中三分之一是各种的机器设备,中国累计向阿拉斯加运送了5000套各类的大型机械,也支援了最少12万的技术工人,他们在120万日本劳工的支持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阿拉斯加正在以谁也没有想到的速度,在不停的蜕变,发展,这一点,都被遥远的距离和恶劣的环境给掩盖住了,在截断了电报线路之后,美国人一点都不知道的。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奇特1916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就这样,整个世界上,包括德国,中国在内,有能力发起战争的,在积蓄着力量,没有能力发动战争的,在努力的积蓄着力量,1916年成为了战争爆发之后,最平静的一年,这一年最大规模的战争,就是协约国派出了2万辆坦克,攻击德国的那一次,被打败之后,协约国再也没有力量继续作战了,巨大的人员和装备损失,直接打断了的英国的脊梁骨,差点让战舰的生产都受到了影响。

    战争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协约国一直被压着打,很惨,即便是美国,都比历史上损失的多,到1916年,美军累计伤亡人员700万,其中死亡360万,重伤120万,500万人几乎要让美国崩溃,如果不是高层支持的,说不定美国也会乱起来。

    美国也是如此,更别说领土被大部分占领法国和全力以赴参战的英国了,他们更加疲惫,几乎是咬着牙坚持着,虽然损失比例较小,可是独立抵挡英法美俄,德国都疲惫了,大量的损失差点承受不了。好在有中国的支持,无论是劳工政策,还是巴库,都给了德国巨大的支持,还有承包了德国国内的工业和农业,几乎中国用他所能够支持的人力和财力,才让德国坚持了下来,如果不然,只是一个粮食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德国方面几乎不可能解决,战争别说打到1916年了,可能在15年的时候,就可能结束了。

    中国换了一种方法,用双赢的事情,中国获得了难得的劳力,一部分的资本,德国获得了难以想象的物资支持,虽然相对而言,如果中国销售物资的话,收益或许会更高,可是当德国倒下之后,中国就不得不面对整个的白种人世界的力量了,虽然说现在中国并不惧怕这样的挑战,可是这样的挑战没有意义,中国有限的人口,投入到生产之中,可以借助着中国庞大生产力,生产更多的产品,让中国拥有更多的财富,而不是用于死在战场上面,白种人集合起来的力量,对于中国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从1908年开始,中国的发展速度在逐步的加快,并且越来越快了起来,从悄无声息的超越了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到平均工业产值超过美国,这还是通过各方面多了一亿多人的结果,中国在计算产值的时候,从来都是按照中国的国民总数,加上在中国的劳动者来平均的,在一定意义上面,中国人把目前归于中国的这些劳力,也看成了未来的人口,不遗余力的争夺他们,目前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人口基数,永远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哪怕是掠夺来的,也会让********的人口增长增加,6亿人5%的增长率,跟7亿人的5%增长率,增长率相同,绝对值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不同于后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挤满了13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人口调控,来降低人口大量增长产生的压力,计划生育变成了基本国策,坚持执行了几十年。这个时空的中国不一样,满打满算,才六七亿人,可是中国的领土面积,却超过了3000万,固有的1200多万,西伯利亚700万,东南亚的300多万,还有马上就要拿到澳大利亚,不说零碎的岛屿等的贡献,甚至也不说日本的西伯利亚,库页岛甚至是太平洋诸岛,还有只是实际上占领阿拉伯半岛,这些都不能成为重点。这些大块的领土加起来,已经足够可观了,中国拥有了后世3倍的人口容纳度,现在的人口,远远没有达到极限,就跟后世的美国一样,有无穷的土地和资源支持着美国的人口增长,可是经济发达到了一定程度,人口的增长很自然的放缓,这是客观规律的。

    中国跟美国,应该是在各种方面上面不一样,哪怕现在中国,在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甚至是生活成本上面,都比美国强的多,可是人多力量大,多生是福的这种想法,依然占据了主导,就从1914年开始,每年22%以上的人口净增长就可以看出来,一方面是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在极具的提升,医疗体系的改革,让中国人口的素质大大的增长,另外一方面,大量新增人口也是基本原因,到1916年,中国5岁以下的儿童高达7亿,就可见一般,大部分都是这些年生出来的。

    按照劳力的成长客观规律,再结合了中国的义务教育,最多10年,当中国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中国的劳动力,还会有一个相当大幅度的增长,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足以填下这些人。

    为了让中国获得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未来的可以容纳更多的国民,对于整个中国的改造计划一直都没有停歇,在盛唐,乃至之前,河套地区一直是重要的农耕之地,塞上江南这个称号也是流传已久的,跟现在,黄土高原,几乎濒临破坏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时代,跟后世不一样,没有选择北京或者南京这样帝气丰厚的所在,而是选择了包头这个新建城市作为首都,很自然的,杨元钊必须要考虑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别到时候中国雄踞世界第一的强大,首都依然是不是的沙尘暴,那就搞笑了,必须从根本上面治理他们。(~^~)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环保之植树造林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破坏之后再发展,欧洲几乎是走过了这个道路,甚至在战争时候,一些刚刚冒头的环境理念,也被放在了一辺,没办法,当国家都灭亡了,你独独环境好,有什么作用。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工业还没有发展到极高的程度,对于环境的危害还没有认识的那么的深刻,虽然环境已经在英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呼吸道类型急病,肺部疾病等的增加,畸形儿和非自然流产的增加,这些都是问题,可是医疗保障的不完善,加上医学还没有进入更高的状态,让很多国家都忽视了这一点。

    从后世而来的杨元钊,很清楚环境的重要作用,中国是为了屹立在世界最高峰,并不是把一个充满了污染,满目疮痍的中国留下来,所以从最开始就非常重视,当时中国立足的西北,又是整个中国,自然环境最脆弱的地方,很自然的,做出的努力就多了起来,再加上一体机和杨元钊的帮助下,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世界上工业效率最高的国家,一些拳头产品竞争力超强之下,更多的花费精力在环境保护上面,也算正常。

    哪怕是这样,杨元钊在最初推行环保的情况下,也是依靠着巨大的吸引力才做到的,比如说,包头商会的成员,必须要支持多少亩多少亩的森林种植,再比如说,得到技术工厂,必须要进行环境方面的治理,以保证排放量的正常。

    这些在最初的时候,让所有人非常不解,因为这会影响资金回报率,杨元钊用无可替代的优势产品,还有比想象更高的回报率,最终强行的推行了这一点,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包头商会,发展到现在的全国工业,一直都沿用了这一点,虽然有少许的波浪,但是在强制立法的前提下,很快就被平息了。

    为了治理黄土高原和沙尘暴,杨元钊推动的规模庞大的三北防护林,主要是为了防护从西伯利亚,黄土高坡和蒙古高原过来的风沙,跟后世不一样的是,后世不少的沙尘暴是在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吹来,虽然在中国国内治理的,却没办法要求别国来治理,即便你愿意出钱,别国也存在一个愿不愿意,或者是主权方面的问题,不可能让你随随便便的就过去的,这一点在后世一直是一个争端。

    现在从中国一直到北冰洋,全部都纳入到了中国的体系之中,哪怕有些领土是后来获得,也足以做出调整和改变,毕竟相对而言,也就是蒙古的环境差一点,早在1911年就归了中国,至于西伯利亚,自然条件远比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要好,简单的调整,就足以让黄土高原和周边的环境变得更好。

    在短短的5年时间之中,仅仅是在黄土高原的周围,中国的森林面积以每年5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在包头的周围,整个黄土高原,累计造林25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知道,整个黄土高原也不过是64万平方公里,抛开的水系,不适合造林的高山,还有必须要保留的农田,这已经是极限了。

    更多的树木,增加水土保持,也会降低单位区域的蒸腾率,直接从地面上,跟直接从绿色植物之中的蒸腾效果是不同的,等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的水量,蒙古,山西,甚至是更西北的地区,水资源的缺少,加上较为干旱,一直环境比较的单薄,大量的,有目的性的造林,对于环境的综合作用是巨大的,最早的已经长的郁郁葱葱了,最早差不多已经有不小的胸径了,巨大的枝叶覆盖在黄土高原上面,短短的5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减少了85%以上,在一定束沙之下,让黄河开始变清了。

    千年黄河变清,这是代表着圣人的出现,可这只是努力改变环境的所得,种树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改变环境的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下,短时间能够改变区域地质环境的,也只有种树,可是黄土高原之所以变成这样,不过这只是一个治标的措施,不是一个治本的措施,要想一劳永逸的改变现状,必须增加单位区域的水量,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环境的恶化,人的因素只是一方面,只要不大规模的毁坏性砍伐,或者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都不太会多影响,最多人类活动影响动植物平衡,让森林资源大量减少,开荒种地带来的单一性和水土流失,是环境恶化的一个大的原因,可是自然环境同样重要,缺水是中国北方环境恶化的另外一方面,西北在中国成立之后,大量建设滞后,又开始去工业化,可是大规模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逐步的提升,想尽了不少办法解决,甚至在大规模造林之中,普及了根系灌溉法,黄河的水量开始下降,这对于合理的发展相当的不利。

    水是生命之源,要想彻底的改变一个地区地质环境,为这个地区增加水,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况且不但是包头附近缺水,整个中国西部,内外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这些地区无一例外的缺水,工业化程度很高的中国,在一定意义上,比后世更加缺水。

    补充西北水源,是杨元钊一直都推进的,本身他能够想到的是南水北调,这个后世到21世纪才开启的庞大工程,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有些早,再说了,真正意义上面说,南方的水量,还不能说绝对充沛,南水北调解决的,只是一个城市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的问题,起不到补充地下水源,改变区域的水环境的作用。

    在21世纪,中国只能够选择国内的南水北调,也提出过北水南调,区域内的水资源综合应用,可都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不了了之,可是在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中国能够选择的就多了,最立竿见影的,就是北水南调,长江一年流域总量,不足1000立方公里,这个水量已经是中国最大,世界上也排的到的大河了,可是他的总水量不足的贝加尔湖的20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年从贝加尔湖抽取一个长江的水量,足以连续不断的抽取20年。

    每年336条河流,注入到贝加尔湖,可是流出北冰洋的只有一条河,所以从2500年以来,贝加尔湖的水量在不断增加,如果减少对北冰洋的流水,引北水南调的话,不用一条长江那么多,100立方公里的水量,也就是长江总水量的十分之一,就足以改变整个西部环境,这100立方公里相当于贝加尔湖的200分之一,不说贝加尔湖增加的水量,就贝加尔湖现在总量,就足以支撑200年,这个水量几乎不用考虑枯竭的问题。

    后世规模庞大,被誉为典范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完工之后,调水总量也不过是130亿立方米,算下来,只是13立方公里而已,跟贝加尔湖比起来,差远了。

    从当年跟俄罗斯对抗上的时候,西北就在准备北水南调,勘探工作和开挖工作几乎同时进行,未来即便没有北水,也需要大量的沟渠,因为高纬度日晒条件的问题,绝大部分的沟渠采用封闭式的,并且灌溉也没有采用喷淋式的,而更多的考虑根部灌溉,特别是在大量草场和防护林区域,用最少的水源,保证足够多的树木生长,减少蒸腾作用带来的损耗。

    当初,从欧洲过来的劳力,没有一技之长的,基本上绝大多数,都是放在北水南调和北方防护林种植的工地上面,后续支援了大批的机械和技术工人,让整体的进度在加快,饶是如此,从1911年开始,到1916年9月,足足5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让世界震撼的伟大工程,最多投入人力3200万,开挖各种的土方,足以用兆亿来计算,这才完成了这个最大的工程。

    北水南调工程最终完成,从贝加尔湖开始,通过提灌站,提升到蒙古高原的高出,然后借助着原有的水道,对一些比较狭窄的河流进行了开挖,并且开凿了大批的运河,甚至不单单是一条调水的河流,这是一个遍布在整个中国西北部,从缺水的蒙古高原,一直到新疆,遍布在整个中国中部的庞大灌溉工程,一旦建成,西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将会得到直接的改变,最少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将不再需要人工灌溉,树种也会从原来的抗旱为主的单一树种,逐步的转化为综合性的温带树林,这样多种结构的自然林,对于病虫害,甚至是自然灾害的地域,远在速生林和防护林之上,一定程度上,拥有一定的自我生长,自愈的效果,这才是真正长时间改变环境,不会因为人力照顾不足而退化的真正的森林资源,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非常强。(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北水南调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每一个大规模的工程,特别是北水南调这样,几乎等于是修建一条运河的项目,需要占用的土地是相当庞大,甚至一路上,通行铁路公路,所需要高架的桥梁,都不是一个小数字,投资非常的庞大,甚至要大规模的征地,可是这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却不是问题。

    目前的中国,处于大型工程最好的时代,大部分的基本农田,都以国家的名义赎买掉了,最开始是归于财阀,包头商会,因为工业化带来的庞大的现金流,一部分投入到了基础建设,民生,教育医疗等诸多方面,另外一部分,就用于土地的赎买,把农民和地主从土地上面解放出来,可以更大程度上面的增加劳动力,对于失去了的耕种的农民,在工厂之中,随便的找一个工作,都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要高的多。

    后面,伴随着的国家的建立,杨元钊实际上推行的是自由资本主义跟国家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国家负责高投入高产出的重工业,在少部分的行业和轻工业之中,才是大量的放开,土地是最珍贵的资源,只能也必须交给国家,在包头商会之中,占据最大股份杨元钊带头,包括把大家在内的大财阀,渐渐的退出了土地的所有权,甚至一些关系到整个国家国计民生的项目,都交给国家掌控,这算是初步的给中国奠定了一个基础。

    绝大部分的土地不属于私人,只有一些房地产和宅基地属于是私人的,在北方,内蒙外蒙和俄罗斯新占的领土,更是开发的较少,少了征地这个环节,对大规模的项目之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根源非常的简单的,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国有的,不考虑收购和补偿的问题,有一定的利益就可以了。

    内外蒙古就更是如此,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居住在这里的又是牧民,跟以往的靠天吃饭自由自在的不一样,有了航拍这个手段,牧业局可以清晰的掌握到整个草原的资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出最佳的放牧手段和容纳度,指引牧民进行放牧,甚至在冬天气候条件恶劣的时候,专门的开辟出聚居区和圈养,防止畜牧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大量的死亡。

    在科学的改变了牧民生活习性,在考虑到整个草原的承载能力,进行有序的开发和适当的补种灌溉,草原上面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已经成为了改变中国饮食结构和蛋白质摄入的重要基地。当北水通过灌溉系统,进入到了缺水的草原之后,哪怕不补种,自然的生长,都会带来草原的繁盛,进一步的增加的草原的容积率。

    不实际调查,永远不会知道,整个西伯利亚,水力资源极为的丰富,每年都有海量的水,注入到了北冰洋之中,白白的浪费掉了,中国当然不是把这些水量都给阶段,拿出一部分的,就占据了世界表面径流的相当部分,只是一个贝加尔湖的,水量就占据了整个世界六分之一了,每年贝加尔湖还会不断的增加,合理的利用这一部分的水量,一路向着蒙古的,中亚的草原的,甚至是中国西北的缺水地方引入,对于这一部分的生态平衡的恢复,未来可持续发展相当有利,切切实实的改善中国北方的环境。

    此时的中国不比后世,刚刚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在清朝时期的乱世,被西北一举扭转,让中国人都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这个日子,谁都会维护,一些大规模的项目,是可以得到贯彻和执行的,从整个北方的全局上面考量,一条线是从贝加尔湖,直接穿过中亚,直通到新疆的南疆地区,为整个中国的西部区域补水,不一定要让西部荒漠气候为主地区,变成塞上江南,却也增加这个地区的植物多样性,从根本意义上面改变这里的环境。

    中国的西部,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都是地广人稀的所在,新疆地区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后世几乎占据了中国六分之一的版图,却只有2000多万的人口,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如果有了大量水的注入,一部分荒漠和半荒漠的区域,将会成为良田,最起码成为树林,将会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环境。

    当然了中国西部一个重要的地区,整个中国统一的时候最晚统一的西藏,人口更好,也也比较缺水,但是地质条件,也不太适合兴建大规模的提灌站,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个环境,直接让提灌站的消耗,会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与其把水调到西藏,还不如推动冰川融水,虽然这样更加危险,毕竟,中国绝大多数大河,都发源于西藏,大量的高山融水,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可逆反的后果。

    新疆要输入水,西藏就没有那么的急切,在相当的一段时间之中,整个青藏高原上面不会有太高的人口密度的,目前差不多就是在300万左右,这种情况下,这里以保持为主,即便是缺水,可以高山溶雪,也不会刻意的弄出太多出来,也不会有全面的工业化,甚至连矿产都只是勘探,没有开发,相比之下西北和蒙古这一片,是最缺水的。

    北水南调的西线解决了的新疆和中亚,一共8400多公里,绵延覆盖的的区域几乎全部都是缺水的区域,除了避开一些沙漠之外,如同巨龙一样的盘旋到整个西部和中亚地区,干线并不长,可是支线众多,中国引水是为了改变中国的环境,是为了让西部从荒漠为主变成一片片的绿洲,所以的干线引来的水,会分成不同的沟渠,逐步的消融到整个西部,这就需要的工程相当的大。好在,西部地广人稀,中国又有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和各种机械的,很快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灌溉体系就成型。

    这一条线,主要是关注农业,一方面增加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另外一方面,增加农业的产出,特别是西部的棉花产业,这可是需水不少。第二条则是从中线,顺着赤塔一路延伸到外蒙和内蒙全境,最终会一直注入到黄河之中,这一路,不但内蒙外蒙是占地庞大的荒漠地区,有了这一条水量的注入,足以让沿途的各个城市,解决缺水的问题,中国兴建的黄河地区的三北防护林,还有众多的黄土高原固沙,会让这里的这一片的植被得到大量的恢复的,直接帮助中部的自然环境的恢复,这对于中国的好处,将会是长久的。

    目前三条线的都差不多完工,中线是最后一个,因为必须要在黄河开口,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在河套这边水量不多,却也是比较危险的,因为黄土高原的冲刷和泥沙的堆积,黄河的河道是在缩小,北水南调工程,中线的调水量只有37立方公里,其中,在内外蒙古的荒漠地区,会使用到7成,可是剩下10立方公里的水量,还是相当的惊人的。

    整个黄河的年径流量,不过是660多亿立方米,换算成立方公里,不过是66立方公里,差不多占据黄河总水量的七分之一水量,注入到了黄河之中,将会对下游会产生相当巨大的影响,一个不好,就会引起黄河夺淮,甚至是夺海的恶果出现,中国北水南调是从根本上改变黄河的问题,不是制造灾难的。

    好在,这个时代的黄河,没有达到后世地上悬河的高度,西北控制了中国的主权之后,不但大力的推行了城市化的建设,还对黄河和长江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特别是大型水力发电轮机出现之后,长江黄河之上,都出现了干线水利枢纽。

    特别是黄河,从宋朝开始,黄河的水灾,一直都是中国永远的痛,几年一小灾,十几年一大灾,在中国历史有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超过1500次,几乎每隔几年一次,大规模的改道就有20多次,直接影响了整个中原。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才可以,在杨元钊的要求之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三门峡,小浪底,郑州,山东,建设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不同于长江上面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水力发电,兼顾防洪,黄河上的,直接是为了防沙固沙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小浪底,在黄河变清的支持下,每年泥沙的减少的幅度相当的惊人,加上水利枢纽治沙效果,目前下游河道的平均高度,已经降低了4米,在中部河段依然高于地上,可是在下游的,已经治理的相当好了,最关键的是加固河道和开挖泥沙相结合。

    中国从飞速发展之后,建设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建筑业,除了水泥和钢铁之外,对于石子和沙子的需求也很大,中国有不少是沙地的河流,其中又以黄河为高,在不停的,有目的的开挖之下,从小浪底之下,黄河的河道深度相对于1911年的时候,增加了9米,河道宽度增加了17米,再加上大量的建筑和加固堤坝,完全可以承接这七分之一水量的增加,只要保持一定的度,不一次性的冲入黄河就可以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注水黄河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包头西部200多公里的地方,黄河巨大几字型的第一个拐弯处,哪里才是北水南调的工程的注水区域,包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最为庞大的城市,引入黄河的不会在包头,是在包头之前,保证包头的用水,也在一定程度上面,更加安全的增加黄河下游的水量。

    黄河无法跟长江相比,就是因为表面径流,没有长江那么的多,一个是1000立方公里,一个只有66,差了十几倍,所以长江中下游是鱼米之乡,可是黄河下游,到后世水资源一直都比较的紧张,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资源根本就不够用,工业对水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重工业,哪怕杨元钊一直在努力,降低能耗和耗水量,可是这个时代科技来说,要做到不太容易。

    现在,京津山东地区,不是中国最为精华的地区,却也是相当不错的,华北拥有大量的农田和资源,北京,天津,青岛,这些城市,拥有着相当雄厚的根基,更别说在整个渤海湾,那是中国的造船基地,在把渤海湾的两侧,用超级炮台防护了之后,渤海几乎变成了安全的内海,不必如同美国那样,往往在大河的深处建立舰艇基地,这里庞大的海岸线,到处都可以作为造船基地的存在。

    黄河岸边,早已经的建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利枢纽,这是通过挖掘而形成的巨大的人工湖,直径的3公里,深度达到275米巨大湖泊,从大小来说,这个人工湖并不算大,后世一些大型一点的园林都会超过这里,可是深度上,绝对是可怕,天然的湖泊,能够达到几十米的深度已经不错了,还是渐进式,可是这里,直接用无数施工机械,作业20亿立方米的土方,如果不是中国拥有推土机和挖掘机这样的大型施工机械,从几个方面向内挖掘,根本不可能挖掘这么庞大的人工湖,这个湖泊可以储存2立方公里的水量,用于作为黄河和北水南调工程的中转,是最为合适的。

    注水工作已经在继续的,从遥远的贝加尔湖过来的水,哪怕是经过了提灌到蒙古高原,可是黄土高原本身也是高原,双方的落差并不大,为了节约能源,只要水量注入可以继续之后,就不再提灌了,这种情况之下,水的流动速度并不算太快,,不过2立方公里,的水量,相当于20亿立方米,这股水量很庞大,几乎相当于整个黄河全部水量的三十分之一,要想住满需要时间,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才差不多一半左右,这也注入的水量的,七分之一的黄河之水,会逐步的注入黄河的。

    另外一端,水闸也在缓缓的打开,跟黄河的联络早已经完成,想现在,水量的注入,按早水闸的流速,1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会分成300天注入,每天大概是3亿立方米,不过一次性3亿太多了点,最初的时候,会减少到5亿,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的增加,一直到黄河适应之后,才会全力以赴,不停的增加注入黄河的水量,从根本上,改变黄河的状态。

    黄河是一个巨大的流域的,只要注入了足够的水量,下游所有的区域都会受益,中国的农田,使用的是大型农耕农场,大量的水渠是基础建设,这些作为一个个的枝干,未来会逐步的充盈,甚至对于黄河水量的合理利用,让最大限度的黄河水,都被截留,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防止大量的水,白白的注入到了大海之中,这是一种浪费。

    注水仪式由杨元钊亲自参加,看着这么一个跨越整个中国北部的巨大工程的,甚至之前就接到了通知的,遍布在蒙古和内蒙古荒漠化区域的根灌体系,已经彻底的完成了,短短的2个月的时间之中,整个内蒙的草场面积,增加了30%,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字,这代表着蒙古草原的生态在恢复,这么庞大的增加,将会直接改变区域的环境,除了增加的草场之外,原有的草场的繁盛程度也在增加,这都是水量增加所带来的。

    大型养殖中心,放养的大批的牛羊,马匹,遍布在草原会中,虽然现代战争,在热武器和自动武器的出现,骑兵的作用,已经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可是养殖一些马匹还是可以的,甚至中国开始提前培养某些血统马,为未来做出准备的。

    植物的大量出现,成为了最佳的财富,他可以让自然环境变的更好,也带来更强的蓄积量,特别是在最科学的养殖方法之上,从1912年开始,蒙古牲畜产出量都在不停的增长着,相信在今年的数据最终汇总的时候,会有一个更大额度的增加,不过今年稍稍有些晚,因为大量水的注入,让蒙古这边的草场情况,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变化,畜牧局可以通过侦察机,把这部分的草场的增加情况给探测出来,却不可能立刻安排牲畜的增加,只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微调,不过到明年会好很多,到时候增加的草场面积会直接的显现在牲口的出产上面。

    整个通水仪式非常的盛大,因为杨元钊的出现,整个中国绝大部分高级官员,甚至连刘澍都过来参加了,毕竟他是政务院总理,这些跟民生有关系的,都是他管辖的范围,作为一个知道底层疾苦,甚至知道一些农业的人,他很清楚北水南调的意义,还没有通入到黄河之中,就已经改变了整个蒙古的环境,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果然没错,包头较为薄弱的水量,哪怕紧靠黄河,也不能够完全的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水浇地数量不足一成,只要贝加尔湖的水注入了之后,这个数量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的。

    刘澍来了,其他的政府只要跟水沾边的都过来了,还有几个军方将领,他们跟水没关系,却因为杨元钊过来,黄河岸边,算是集中了中国政府的绝大部分的高层,可是能够上去剪彩的,也就是杨元钊和刘澍,两个人一向不怎么的去管形式主义,过来之后,抓紧时间,就剪彩了,前前后后没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两个人剪彩之后,注水就开始了,大量水的注入,让黄河的水面开始上升,之前因为拓宽和深挖,黄河的水面高度是在下降的,现在逐步的达到了正常的水准,然后逐步的增加,加固过的堤坝挡住了外来的水流,这些来自遥远的贝加尔湖的水,在堤坝上面打了一个旋,然后欢快的向下流动。

    第一批的水量,越过了黄河,越过了包头,并且向下,按照黄河的流速5米每秒,平均到每小时就是5公里左右,几百个小时之后,这批水可以从黄河的包头部分,流向下游的,不过加入了更多的水量,速度稍稍的增加一些,只要是伴随着水量的增加,未来整个中国的黄河流域,将会成为一片乐土。

    变化最大的,就是蒙古,草的特性在于,容易生长,在任何地方都能够生长,只要有水就可以,甚至干旱地方的草籽,可以生存很长的时间,天一下雨就会发出来。在一条河里面,人工形成一个小小的沙岛,不用怎么布置,不超过半个月,草就会占满这个沙岛,草原就是这样,只要有水,就可以生长,在航拍照片之中,清晰的显示了的,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之中,以前空荡荡的,干枯的荒原,出现了一系列草地,而且一些专门分布的三北防护林,也开始郁郁葱葱,毕竟缺水和充满了水,这完全不同的。

    环境的变化了,甚至连周围的感觉也不同了,草也倒罢了,树木的生长也在加快,整个中国西北部种植的各种树木,也得到了充沛的水量,不再是顽强的活着,而是焕发了勃勃生机。

    7年的时间,在杨元钊的推动和劳动人们的辛勤努力之下,产生了丰硕的成果,森林覆盖率连年提升。按照1911年,中国彻底的普查之中的数据,其中包括了情报部门,对于未被占据地区的评估的,中国原有领土上面的森林覆盖率大概是27。6,这一点不包括蒙古。

    蒙古回收之后,中国的领土增加了的六分之一,可是森林覆盖率却降低了七分之一,毕竟蒙古也是大规模的草原地带,其中森林覆盖率很低,还有大量的荒漠等等的存在,这个时候,森林覆盖率降低到了23%左右的,种植的缺口相当的大,为了种树,中国投入巨大,接下来的每年之中,中国的平均兴建防护林的10万平方公里,等于每年增加1%不到,特别是战争之后,增加的幅度还在加大,特别是北水南调工程开始之后,荒漠地区因为有了水和灌溉系统的,让森林开始的出现更加旺盛的生机,以前种植的只是耐旱的树木,现在一些常绿乔木,甚至是经济树木,也可以在蒙古和西北扎根下来,彻底的改变西北的环境。(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根灌系统

    灌溉体系,古已有之,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就是一个包括了治水和灌溉为一体的水利枢纽,不但一举让水患多发的成都,从穷山恶水,变成了天府之国,到了2000多年之后,依然有相当的作用。

    不过,大部分的灌溉体系,都是在平原地区,甚至是蒸腾作用比降雨少的地方,沙漠地区,明渠和沟壑的做法,就容易出现问题,注入的水量,甚至比不上蒸腾的多,这存在着巨大的浪费。

    杨元钊是穿越者,他很清楚灌溉的作用,甚至这一点不得不说后世资讯发达的时代,以色列在沙漠地区,创造了农业的奇迹,他使用的方法就是根灌,用提前铺设的管道,精准的在根部灌溉,已达到补水的目的,厚厚的土层,一定程度上面,减少蒸腾作用,根系发达的植物,可以在深土层汲取到水分,才创造了沙漠的奇迹。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粮食蔬菜的根基,特别是蔬菜,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根本就长不起来,从进入到包头开始,杨元钊起家就是通过农业,杨悦这么一个留美学童有这重要的作用,到现在,农业依然是国家的基石之一,以杨悦主导的种子学,遗传学,甚至是杂交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遍布在中国,上万家农业研究所,还有生产基地,每年培育出足够中国农业种植大量良种,中国农业的发展,与之有很大的关系,棉花,小麦,大豆和稻米,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最少上百个大项,上千个小项,少则3代,多则5代7代的关系,虽然提升的幅度相对于之前,没有那么的明显,没有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提升,可是品质的改变,产量的微微增加,这些,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面,提升中国粮食的产量。

    这可不是包头的时代,最开始几万亩,甚至是十几万亩的时代,目前,整个中国,就目前控制的土地上面,拥有农田的32亿亩,哪怕单独的某一个单项上面,种植面积都是在5亿亩以上,哪怕是百分之一的提升,一亩地增加6斤这样微不足道的速度,算下来,也是150万吨以上,这个数字绝对不小,足够300万,甚至更多的人吃一年的粮食,在目前世界大战的局面之中,绝对是硬通货。

    杨悦主导的是农业基础科技,是以种植和遗传学为主的,另外一方面,关于农业种植技术,灌溉,施肥等等,就是另外一个方面,中国的肥料,也从最开始人蓄粪便基肥,转变成化肥,再次的基础上面,又发展为不同时期的肥料和复合肥,这些都在也原有的基础上面,提升了粮食的产量。

    可是灌溉是另外一个项目,水量充足的地方不必说了,不但要考虑到灌溉,还需要考虑到涝的问题,可是在干旱地区,内陆的荒漠地区,这个就相当的重要。

    民以食为天,刘澍本也是农家出身,他很清楚粮食的重要性,虽然中国国土面积巨大,拥有长江流域,东南亚的大批的良田,可是农田谁会觉得多呢,中国良田,就目前来说,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的,东南沿海和东南亚,不是没有潜力,可是那时要毁林的基础上面,中国目前,不同于后世中国,当时庞大的人口压力,必须要增加耕地面积,多年以来,哪怕是为了经济发展,每年的耕地也是绝对的红线,一旦出现非法转变耕地性质,没有足够的理由的话,这可是通天的大事情。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口才七八亿,最关键的是,本身水土保持就比较好,再加上杨元钊的注意,一定程度上,环境比后世更好,又有了东南亚这个粮仓。

    在怎么好的地方,也要有人来种才可以,东南亚在列强的手中,甚至是在土人的手中,不过是一片富饶之地而已,可是在勤劳的中国人的手中,那是一片化腐朽为神奇的乐土。

    正因为如此,中国没有在东南亚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砍伐树木开垦农田的想法,大部分高山和比较贫瘠的土地,都被退耕还林了,相对于粮食的微薄产出,用来种树丰富自然来的好一点的。

    就连这样的土地都退耕还林了,东南亚的天然原始森林,当然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开垦出来,在原有的土地上面,只是寻找比较适宜的建立种植园,其他的暂且保存下来,中国的土地的增长,到了一个高峰之后,很自然的就会出现滑落。

    这种时候,一种全新的灌溉方法,可能会在土地上,一次性投入较大,却不会产生多少陆续的投入,甚至从层面上改变土地性质,原来,荒漠,半荒漠,甚至是沙漠的土地,将会变成良田,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兴奋,中国这样的土地不知道多少,从山西陕西往西,大片大片,占据曾经中国快一半的版图,都是这样的,即便抛开**也有不少。

    根灌的关键就在于的投入,铁管容易生锈,本身埋在土里,又经常接触水,铜管的造价太高,使用的时间也不长,不过这没问题,中国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上面的优势,特别是一体机的出现,很多后世流行的材料,提前诞生在了这个时代,比如说pp和pvc,这种重量轻,强度大,耐腐蚀,并且价格也不贵的材料,成为了这种灌溉方式的首选。

    既然材料和灌溉方式出来的,用什么样的方法,比如如何防止堵塞,一亩地要如何才能够保证灌溉效率,要多深才可以,这些只要是多做一些实验,累积一部分的数据就好了,就这样,几年的时间,中国形成了一套的体系,并且在三北防护林的干旱地区,首先采用了根灌补水的方式,以保证种植的树木的存活率,现在,接着北水南调的机会,彻底的普及了这一种的灌溉方式。

    在杨元钊的支持下,专门针对荒漠地区的灌溉工程开始出现,在这些地区的蒸腾作用比降水量更大,形成的荒漠和半荒漠话的气候,长期的湿度极地,即便有河流也叫间歇性河流,这些河流可能在雨季或者下雨的时节,奔流不息,甚至会引发洪水,可是在干旱的时节,河流就渐渐消失了。

    从历史的变迁可以知道,水对于一个区域的影响是巨大的,曾经在中部地区,繁盛的西域文明,甚至楼兰的传说,在那个年代,这里是充满了降水和文明的,可是当雨带转移,地址变迁之后,这里就成为了埋藏在黄沙之中的世界。

    中国当然知道,荒漠和半荒漠区域的可怕,哪怕是北水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流经这里的所有渠道,都是采用暗的的,灌溉也是一样,灌溉的地点是在地面以下,用pvc材质,制作的水管,可以在土地之下的1米左右,靠近根系的地方进行灌溉,距离地面较远,会出现蒸腾作用,可是蒸腾作用大大的减少,这样的森林成活率较高,对于水的消耗也比较的小的。

    当然了,这个的不同于沙漠地区的农田,粮食作物的根数,远比乔木数目更多,一亩地,如果是高大的抗旱树木的话,可能只有的几十或者上百株,这样铺设的管道大大的减少,只要的足够的防护和养护,就足以长期的生产下去。

    虽然如此,甚至在一些草场地区,根本就不用设计,只要通过暗渠,把水引入到特定的管道,然后平均的注入到土壤之中,只要地下的水量达到一定的程度,顽强生长的野草就会疯狂的长起来。

    饶是如此,三条纵横整个中国北部,总长度超过3万3000公里的庞大的水利工程,加上最少100万平方公里根灌改造,需要的人力,简直是不可想象,仅仅是土方上面,一亩地最少是35-50立方的土方施工量,100万平方公里的改造,需要的土方就高达千亿立方左右,也就是中国,拥有着远超过这个世界的工程机械,再加上近乎庞大人口,这才勉强完成了这个震惊世界的改造工程。

    中国用庞大的劳力,从欧洲过来的几千万劳力,加上从东南亚,甚至中东迁移过来的土著,他们都被命令从事这一项工作,当然了,这其中,有一部分更高层面工作,剩下的,都在干这个,甚至包括东南亚,包括其他一些地方引进来的人口,几乎用了2亿人来种树。

    即便是按照一个人一天10颗树,每天可以种植12亿,按照的每亩地60棵来算的话的,2000万亩的每天数据,也相当的可怕的,每天的1万平方公里以上,每年不可能每天都种植的,加上砍伐和消耗掉的,每年净增长的100万平方公里。

    这在后世,几乎每年都增加1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可在这个时代,30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土,投入了2亿人力的种树行动,可能每年只是增加3%左右,但是当这个持续下去的话,预计在7年之内达到高峰,到时候,庞大的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会超过45%,加上本身植被恢复和生长,中国将会彻底的变成一个植物的天堂,对于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抵抗能力达到最高,将会从一个工业国度,变成一个宜居国度。(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大投入的拉动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就如同一个轮回一般,也就是在20世纪,才发现了植物的重要作用,人类开始为之前的滥砍滥伐买单,开始了大规模的补种工作,现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开始以全民推动的形式,进行了大规模的树木种植,借助着战争到来的时段,利用大量的战俘,从事这种重体力和简单单一的工作,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并且持续不断的种植,科学的保证存活率,不同的体系,防止自然灾害,已经起到了阶段性的成果的。

    整个黄土高原,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大量的植被,固定了水土,黄河真的清了,特别是位于小浪底的水利工程的建立,这是专门为了固沙和治沙而修建的工程的,两者结合之下,每年减少黄河泥沙的量庞大到了极点,正是这么一连串的治理,黄河下游的悬河也在逐步的降低,在每年进行一定的深挖河道,清淤之后,预计用7年的时间,彻底的治理掉黄河的问题的。

    这是一个巨大的体系性工程,特别是北方,因为三北的存在,再加上从1911开始,绝大部分的防护林的兴建,都是在蒙古一线,目前都是比较单一的,比较适合生产的林地的,未来,在植被和各方面都完善的情况下,会停止这样人为的过程,让速生林变成自生林,这个过程,更加的漫长,可能要几十年,甚至似乎上百年,在杨元钊所能够掌控的时间之中,杨元钊会继续的推进,不可能让中国变成后世日本那样,64的森林覆盖率,最起码要达到45%以上,并且逐步的调整到50%左右,按照后世的观点,基本上4成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基本上可以保证气候条件的比较适宜的。

    就拿包头为例,在1911年形成城市之后,每年遭遇到沙尘暴的次数,从1911年年均6次,降低到了1914年到1916年,整整三年才只有一次,并且按照现在的数据显示,可能在最少5年的时间之中,包头不会遭到了沙尘暴的袭击。

    只是从沙尘暴这种极端的天气,无法说明自然环境向好的效果,就从1913年,包头开始建立大气颗粒物采样开始,从1913年,年平均污染物颗粒的111这样的中高度污染的情况,到1916年前半年,年均45,几乎降低了一半,按照监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分析,未来3年时间之中,因为环境的向好,颗粒物的下降还会有一个大的增速,最终会降低到30以下这种优质的天气。

    空气中的颗粒物是不可能完全的清理干净的,一般而言,30以下基本上算是极好的了,即便对于远离的城市喧嚣,自然环境也优美的地方,达到20以下,甚至是10以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虽然中国会持续不断的向着极限努力,并不代表会在这个方面投入巨大的投入,那投入产出并不成比例。

    目前北水南调工程已经完工的,只有西线和中线,正在加快建设之中的,还有一条东线,这一条是所有北水南调计划之中,最长的一条,从贝加尔湖出发,顺着西伯利亚的众多水系,一定情况之下,调整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水量。

    西伯利亚地区,水资源丰富,可是如果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加剧,还会造成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在专家的帮助之下,未雨绸缪,是可以进行提前的调整的,并且规划处几个大规模的农场,以保证西伯利亚地区的粮食生产。

    这只是这一条东线的一部分作用,在绕行到东北区域的时候,一部分的水量会注入到黑龙江之中,加强这一条东北地区的大河的水量,增加中下游的总水量,另外一条,则会沿着东北和蒙古交接的地方,在水量贫瘠的地方一路的南下,一直通往京津地区,最终注入海河,一弥补这一地区的缺水,虽然在这个时代,这里还不算缺水,可是京津作为中国目前的四大都城之一,未来的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会有一个井喷一样的发展,这种情况之下,提前的做好准备。

    3条线,总调水量,达到了100立方公里的,要稍稍高于贝加尔湖的入水量,接下来,会对西伯利亚的注入到北冰洋的部分河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增加注入贝加尔湖的水量,已达到平衡的作用,一旦这个目的达成,整个西伯利亚,中国的西部,东北地区,甚至是华北地区,水资源就会均衡合理的应用,最终达到比较完美的程度。

    中线作为最关键,也是投入最大的一条线,目前已经初步的显示了威力,新种植的30万平方公里的防护林,因为有北水南调的支持,不再考虑抗干旱的低矮乔木,而是选择了较为高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目前成活率相对于去年,最少提升了7个百分点,而且补种率和看护的人工消耗也有所减少。特别是草原,本身草原对于水量的要求就不高,在一些季节性的草原之中,一场大雨,就能够让草木繁盛,然后逐步的干旱,才会让草木枯萎,在借助着根灌系统,保证了在干旱季节有一定水的补充,草场恢复的速度大规模的加快,按照畜牧局的统计,明年草原的承载能力,会在今年的基础上,提升70%,未来的5年时间,每年都会有30%以上的增长。

    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对于蛋白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往多是以猪肉为主,毕竟,杨元钊穿越之后,带来了集中养猪和饲料,从1908年开始,中国猪肉产量开始井喷一样的增长,可是猪肉只能够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大规模的集中养鸡和养猪,在21世纪的时候,被看成并不营养的摄入,在初期,可以用来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当中国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几乎自然的,要考虑到营养的均衡问题。

    牛奶,牛肉,羊肉,这些草原上能够大量养殖,就成为了猪肉的替代品,未来的猪肉养殖,还会继续,却不会继续扩大,大部分产品会制作成为成品,或者低档的商品用于出口,进一步的均衡中国人的餐桌,以深海鱼类,牛羊肉,替代以前菜谱之中的猪肉,进一步改善中国人的饮食结构。

    其实,澳大利亚的拿下,在草原上面,中国已经不太缺乏了,可是蒙古和西伯利亚的部分草原的恢复,进一步的增加蓄积量,也算是增加了未来中国的产出,未来中国的实力,会在这样潜移默化之中,逐步的增加。

    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即将建立,20多天之后,当从包头西部注入来自贝加尔湖的湖水,最终沿着千里黄河,经过了千里的注入,使用,最终通过入海口,进入到了大海的时候,关于这一个工程的总体评估也出来了,这一个中国历史上,甚至加上后世,都有些难以想象的庞大的工程,直接改变了中国局部的缺水状态,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粮食生产将会提升7%,看起来不多,可是环境影响巨大,不但改善了整个中部地区的环境的,还加快了黄河的治理,更多的水量,更快的速度,黄河冲积泥沙的速度也微微加快的,只要持续下去,治理黄河完成的时间,最少可以提早半年以上。

    直接的影响,包头这边,没有西北几省和蒙古多。内外蒙古增加的主要是草原,今年预计增加7成的草原面积,还有差不多4500万亩的农田,对于蒙古这边粮食平衡作用较大,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则是主要增加的农田,在这里,种植小麦和水稻这种,不太适宜,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有一定的产出,可是棉花却是最适合的,中亚高纬度地区,长时间的日照环境,本来就是种植棉花最适宜的地方,现在有增加了水,整个西部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一下子增加了3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在全部面积之中,不过是增加了10%,可是农田却达到了5亿亩,仅仅是种植棉花一项,带来的原料产量就可怕至极。

    农业被称为第一产业,是所有的基础,不但解决了人吃饭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工业的原材料的提供者的,他可以说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就按照评估报告之中显示,只要继续下去,保持着耕地面积和自然改变的继续,未来会创造出这个大型建设10倍,甚至更多的投入的产出,对于整个的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大。

    持续了4年,未来还将持续的一年的项目,差不多算是落幕了,大规模的投入,人力和资金上面,也告了一个段落,东线在黑龙江的投入还在继续,可其他的地方就没用了,虽然说,中国目前蓬勃发展的工业,不会怕差不多9000万的劳动力没有地方使用,可是吃了大型建设甜头的中国,开始考虑接下来要干什么的,南水北调肯定不用了,一个北水南调就已经比南水北调改变更多了,没有必要再重复建设,似乎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程,以容纳庞大的人力,继续在根本上面,改变中国的基础,让中国获得更加出色的底蕴。(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水利枢纽

    杨元钊是穿越者,穿越过来的时候,中国也为了拉动整个经济,提出了可怕的4万亿计划,以高铁和铁路为核心,以房地产为基础,拉动一批大规模的建设,当时很是刺激了一下经济,房价和物价,也如同气球一般在疯狂的膨胀了起来,虽然效果很好,可是最终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毕竟当房地产膨胀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拉动的作用,可是从某种意义上面,对特定的某一个程的经济来说,并不代表着普遍的提升作用。

    中国不存在后世中国所处于的历史时期和状态,从包头发展的第一步开始,就占据了先进生产力的方向,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必需品,也造就了目前中国的发展,除了最初的时期,杨元钊从来都没有为钱来担心过。

    正因为生产力极度发达,中国产品在整个世界上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无论是普通的产品,还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世界上的极致,故而,社会保证体系也相当的完善,无论是教育,医疗,甚至是住房民生,这些都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中,逐步培养出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不可能提前的发展房地产,也没处发展去,中国庞大的生产建设兵团和机器设备,让房子的造价相当的低,本来就建设了一大片的住宅,不可能推到重建,作为房地产项目之中,最关键的地皮,在中国目前3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之下,真的就不是什么问题了,除非行政的推动。

    杨元钊自始至终,都在推进民众的福利,降低社会0矛盾和贫富差距的,他脑袋进水了,才会在这个时间,去弄什么房地产的政策,对于中国本身而言,毫无价值的,还容易激化矛盾,那么,就只能够寻找一些投资大的项目了的,这些项目,将会从一定程度上面,改变整个中国的体系结果,从魔种程度上面,提升中西部地区的蓄积量。

    一个发达的国家,一个完全工业化的国家,需要最基础的地方,在蒸汽革命时代,那是动力,是煤炭,没有足够数量的煤炭,就无法发展,故而早期的航海时代和工业区的建设,基本上跟煤炭有关,一般一个大型煤田的旁边,只要不是交通环境恶劣到极点,都会形成一片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时代,产业已经升级了,从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力时代,煤炭虽然依然是重要的资源,却不是全部,伴随着临界和超临界机组的投入使用,一度电的用煤量大幅度的降低,热效率的转化之下,电力的成本也在大规模的降低。

    用大型先进的机组,降低煤炭的消耗,这并不是一劳永逸,在成本之上,还有更加便宜和清洁的能源,风能,水能,甚至未来的原子能,杨元钊想到的办法,正是从南水北调枢纽上面想到的,大型水利枢纽建设,以利用起中国的水利发电。

    后世的中国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可是开发利用上面不多的,特别是一些流经多国的河流,蕴含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可是这个时代,中国已经拿下了东南亚,西伯利亚,基本上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地区,全部在中国的掌控之下,也就存在了对于水力资源的综合性利用的。

    杨元钊知道,水资源不单单是发电这么简单,一个大规模的干线水利枢纽,可以承担起抗旱防涝的重要工作,可是一个非自然因素抬高的水库,对于环境的压力非常的庞大的,就拿中国西部,蕴含水能资源仅次于长江的高原河流,雅鲁藏布江来说,仅仅是五大干流,就拥有90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也就意味着,一小时可以发电9000多万度,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是三峡大坝的4倍以上,可是这里在后世,三峡建成了数十年之后,都没有开发的原因就在于,地质灾害的不可控性。

    虽然没有直接的意义表明,三峡库区,对于整个西部地区的地址灾害有直接的影响,可是从某种意义上面,庞大的水库的建立,重力方面的影响几乎必然对三峡有直接的影响,这一点,在后世没有表现出来,可是在这个世界,中国可以影响的时候,直接影响到这一点。

    雅鲁藏布江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以及新特提斯洋闭合所形成的缝合带上。力学性质比较薄弱,加之多次构造运动,使得该缝合带断裂以前破碎带较多,抗侵蚀能力较弱,水就沿该缝合带侵蚀出一条河道,形成了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加查峡谷形成与雅鲁藏布江河道在此突然变窄有关。由于河道突然变窄,导致此处水的流速增大,其侵蚀能力和携带泥沙的能力增强,日积月累江水就在这个狭窄地带,切割出了加查峡谷。

    雅鲁藏布中下游峡谷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这里地质结构复杂,落差大,容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容纳一个类似于三峡这样的超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几乎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杨元钊很清楚,即便是在后世,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雅鲁藏布江水利枢纽,他当然不会提出,影响力更加巨大的是长江和黄河干流上面的水利枢纽,并且相对于后世的经验,长江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三峡,更多的考虑是适航性,运输为主,水利为辅,装机容量只有后世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可是对河道的拓宽整理,甚至是深挖清理礁石之类,做的更加的深入,这就防止了三峡会如同一个定时炸弹一样的,矗立在长江的干流之上。

    要知道,目前的长江,因为没有南京长江大桥这个铁锁,加上中国沿长江工业带的建立,长江的运力开发,是后世的最少7倍以上,经过拓宽之下,可以达到5万吨左右的商船,已经进入到南京,甚至更加深入中国腹地,武汉最高可以通行专门为长江设计的2万吨的商船,相对于铁路来说,长江才是最大的干线,为了治理长江,基本上武汉一下,不可能建设大规模的水利枢纽,防止阻断水道。

    不过上游可以,武汉以上,一直到四川,落差较大,加上河道险峻不适合通航,却可以通过三峡和葛洲坝这两大的水利枢纽进行调整,保证7000-1万吨的船舶,可以通过船闸和水库通行,这样下来,效率比不上武汉以下,却可以成为出川的最佳的通道,虽然铁路建设加大的规模,出川的铁路线路很多,可是一定程度上,恶劣的环境,还是制约了的四川的出行和物资外流进入条件,多了一条长江水道,最少相当于10条以上铁路的效果。

    葛洲坝和三峡,本就是在计划之中,杨元钊顺势的推动水利枢纽建设,不单单指一个项目,而是把水电,通航,灌溉结合到了一体,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利用,以水利为主导,兼顾一些大型的运河节点,争取让水路成为中国铁路网和公路网之外的另外一个通道,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水路将会比陆地更具有点优势,至于防洪和抗旱的问题,在杨元钊看来,更加的简单,水电站就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不必在洪水到来之际,加大蓄水,这会给整个流域带来巨大的压力,反倒是长江中下游的那些天然的湖泊,给了中国新的灵感,在特定的节点的上面,兴建一批人工湖泊,不必如同黄河这边蓄水池这么的深和大,要知道整个中国,原来9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全部淡水湖加在一起,也不过是200立方公里左右,全流域洪水,也不可能超过50立方公里,只要有大大小小的湖泊进行错峰,以中国在水利上面的投入,足以让长江的水患,从几年一遇,变成十几年,甚至是百年一遇。

    不就是挖土方呢,耗费的只是人力物力,如果没有黄河旁边200多米的深的话,就是一个占地的问题,后世中国,因为耕地红线这么一个永远选在头顶的长刀,让中国甚至在围湖造田,大量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因此消亡,最终,在洪水到来的时候吃到了恶果,而现在,中国的土地用都用不完了的,3000多万平方公里,紧紧是在东亚区域,都超过了2000万平方公里的,还有的东南亚这种,身处在热带,一年三熟的地方,在长江中下游,甚至是所有大江大河的旁边,弄出几万,甚至是十几万平方公里的湖泊,这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一个巨大的湖泊,如果出现在板块薄弱地带,这会对地址产生巨大的影响,可是在板块中心,结构强大的地带,湖泊甚至比起规模的泥土的重量还要轻,水的比重是比泥土轻的,而且轻的多。

    更别说湖泊本身,就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广阔的水面,可以发展养殖业,并且蓄积的水可以改变旱田为水田,仅此一项带来的农业的增长就不少,中国农科院,专门有一项,针对湖泊综合利用的研究,多触角全面的发展,足以让湖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最起码,在产出肉蛋鱼这方面,经济价值要比单纯的种粮要高。

    就这样,一个涉及到全国的大规模水利枢纽建设,就这么的全面铺开了,刚刚忙完了南水北调,正不知道要去干什么的这些劳工们,再一次的有了工作,对于他们而言,现在的工作环境还好,毕竟,这些水利枢纽多在中国的腹地,北冰洋附近,没有人会去弄,经济价值不高,南方的雅鲁藏布江因为地质灾害的缘故,只会阶段性的修建一些以治理为主的小型枢纽,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的平原地带,一旦建成,不可能立竿见影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却可以增加底蕴,毕竟这也是灾害控制的一部分,还解决了部分电力,交通的问题。

    说实话,这个在杨元钊提出的计划,在中国的中央,遭到了激烈的争吵,北水南调是一个世纪体系工程,对于中国的西部,拥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无论是增加耕地面积,草场面积,还是减少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化的作用,都是立竿见影的,可是从某种意义上面,环境的音素几乎是很少。

    一个湖泊的形成,最多影响到到整个流域的环境情况,很难影响到其他的情况,可是伴随着整个中国的环境的在那个和治理。

    大量小水电的建设,从某种上面,代表着整个中国的水资源的综合治理,从某种意义上面,并不代表的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全部都要根据水力资源额发展方向来前进,中国的水力资源,永远是长江和黄河最为丰富,哪怕为了水利的发展,长江和黄河上面,必须要按照常规的方法来发展,可是从整体而言,中国的水利综合利用,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峡工程,虽然说溶剂容量只有500万千瓦,只有历史上最高的时候的四分之一,可是整体的影响,已经让整体的水资源利用率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特别是对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伴随着各种桥梁的建设,从基本意义上面,南北贯通,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虽然从目前额意义上面,中国还没有意识到,长江干流的运输量,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的心的增长点,可是伴随着河两岸河堤的建设,一定程度上面,这些都是在建设之中,密密麻麻的水利建设,一定陈固定上面,是可以解决目前的水利问题的。

    从二十世纪开始,中国的水利,开始有了水文特征,一定程度上面,中国提升了杭州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问问特征,一定程度上面,水文特征,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排排为了的长江而兴建的各种水利属留,成为了预见性很强的工程,伴随着这些工程的兴建,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将会成为一个整理,发挥出流域作用。(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美国造舰实力

    英国,经过了长达25天的调查,甚至幸运的从调查之中,抓到了两个德国资深间谍,破坏了一个间谍网络,可是对于英国来说,最关键的东西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是谁从英国得到了坦克的绝密消息,并且因此而制定的应对方案。

    或许,这个火箭筒,之前就被德国方面研究出来,可是制作这么大量,如果不是专门针对坦克的,怎么也说不过去,能够接触到坦克的,除了训练者之外,就是高官了,训练部队基本上都是在封闭训练,防护相当的到位,而且坦克兵训练的时间,也不过是2个月不到,甚至大规模的扩散训练是在后期,哪个时候距离坦克投入实战的时间不远了。

    就英国情报部门的分析,前期泄露的可能性,比后期的高很多,这段时间,英国情报部门的压力非常大,一想到一个相当级别,能够掌握英国大部分秘密的人,隐藏在他们之中,为德国时不时的泄露情报,英国人就不寒而栗的,在关键时刻,可能一个情报泄露,对于英国的参战部队来说,就是一个灭顶之灾。

    可是这些人,部长副部长这一个级别的,在英国,绝对称之为高官了,这样的人,不能够随便的上手段,只能够远距离的监控,争取发现蛛丝马迹,就目前的结果来说,没有任何的发现,这一条路,似乎走不通了。

    杨元钊如果知道,他随便的一个做法,不但让协约国受到了庞大的装备损失,甚至让协约国的情报组织草木皆兵,情报部门疲于奔命的去寻找本不存在的那个高层间谍,反倒是忽视了其他方面。

    火箭筒的出现,并不只是造成了这么一个后果,装备什么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最关键的是,就是3万套还在紧张的装配之中的坦克,欧洲大陆一战,基本上让坦克废掉了,对方有大量的火箭筒,在这一战之后,英国才意思到火箭筒拥有着强大的作战能力,也开始的打听,德国人的火箭筒到底有多少。

    这玩意是瞒不住的,德国之前,只是瞒住的是火箭筒的功效,现在在战争之中暴露之后,这么规模庞大数量的火箭筒,根本掩饰不了,英国这才发现,原来,德国方面居然布置了规模如此庞大的火箭筒,别说是3万辆坦克了,哪怕多上几倍,一起投入到战场上面,德国方面把所有的火箭筒都放在前线,也能够把他们歼灭,之前一战之中,他们以为,德国方面已经拿出了全部的火箭筒,谁知道只是几分之一,如果当时,德国的火箭筒真的多一点的话,对于英国来说,将会是噩梦一般的存在,甚至连之前的十几万的战果都达成不了。

    被寄予厚望的坦克,不但没有起到必要的作用,反而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2万辆坦克的损失,代表则10亿美元的装备和物资打了水漂,剩下的,谁也不敢把他们弄出来了。

    规模庞大的损失,哪怕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美国人买单的,可是英国人的投入也不少,哪怕是3成,总数也是一个难以形象的数字。

    英国进退两难,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去干,甚至组装的坦克生产线,也没有停下来,只不过组装的速度在降低,坦克面对着火箭筒,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可是坦克却是破解壕沟战的武器,在没有火箭筒的地方,他可以发挥出相当出色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也算是一个战术的武器,并且,火箭筒毕竟比较沉重,在运动作战之中,不可能大量的携带,可是在目前的状态之下,在波尔多的战线上面,已经不太适合坦克的使用。

    战争就是这么的残酷,有时候,一款简单的武器的诞生,就能够改变战争的局势,英国是进退两难,美国则果断了许多,坦克或许能够成为破解壕沟的武器,关于它的使用方法,还需要的继续的深挖的,不过在坦克已经被火箭筒破解的前提下,美国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的,大规模的建设战列舰。

    美国,经过了两年的调整,美国彻底的吃透了来自英国的技术,之前还是在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基础上面,进行修修补补,并没有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不过美国在科技和制造业的强大上面,远不是英国所能够比美的,在吸收了英国丰厚的底蕴之后,在此之上,更上一层楼,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新设计的战舰,在整体的结构之中,跟伊丽莎白女王级已经没有多少的联系,反倒是有些像是喜欢相机,相对于伊丽莎白女王级,经过了进一步的提升动力的前提下,新的战舰的动力系统超出了30%,不但可以支持更大的战舰,整体的功效相当的强大,从幻想级上面吸取设计思想,幻想级是美国深恶痛绝的,他造成的灾难,让整个美国都震东布衣。

    他们基于幻想级进行研究的,终于弄出来了新一个级别,最关键的是,流水线的技术,被美国应用到了造船上面,不能够达到的中国那样的,分段式的造船法,因为美国没有电子计算机,也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可是流水线和统筹相结合的前提下,制作时间也大大的减少,最关键的是,美国也掌握了电焊。

    电焊是战舰最大的发现,从原来的柳合到现在的电焊,重量上面就减少了很多,这一种从中国开创,并且成为了秘密的杀手锏的技术,在时间之下,慢慢的扩散了,技术的提升,不是保密就能够保密额,就跟无畏舰一样,如果当时英国方面保密的话,世界上第一个的无畏舰的殊荣,有可能的诞生在的美国,这是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殊途同归的结果的。

    电焊技术,美国在掌握的过程之中,还没有发展成为中国这样,多种不同的焊接方法结合,从氩弧焊,真空焊,甚至是无缝焊接,这种金属的结合方法,没有降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却减少了大量的自重,这对于寸土寸金的战列舰来说,减重幅度相当的冥想,也因而带来了性能方面的巨大提升。

    电焊是新一代战列舰最出色的地方,不但加快了建造的速度,也降低了成本,并且美国全部科技实力,也集中到了这么一款战列舰自重,在动力,适航性,甚至是反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前提下的,有些东西的出现是必然的。

    技术的领先,也开始推动着各方面的发展,美国也加快了几款战列舰的建设,流水线的方法应用到战舰上面,产生了不错的效果,虽然因为没有辅助设计,这个效果大打折扣,可是8艘战列舰,还是在8月之前提前下水,然后的,美国就开始了对船坞进行改造,以适应新一代的战列舰的兴建工作,预计的,只要一切都正常的前提下的,战列舰的下水速度会比现在提升三分之一。

    再加上美国扩建的船坞,在1916年8月开始,到1917年的4月,最少有22艘战列舰下水,其中9成以上是美国的,这样的,协约国不管中国和德国生产了多少战舰,他们将会拥有足够的优势,抛开的被击沉在船台上面的,连续3年的时间,50艘主力舰的投入,美国让人看到了让人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在美国的强力支撑之下,几乎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实力。

    只不过,12艘战列舰还有众多的护航战舰被击沉了之后,美国丧失的大量的训练有素的士兵,不过美国庞大的海运,还有大量的传统,最终让他们准备了足够的私兵,并且在1916年开始扩张,不过战斗力是明显的降低额,这是大规模扩军的关键,不过美国相信,凭借着则个战舰的优势,他会拥有相当的优势的。

    现在,在美国人看来,他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战舰上面,没有足够的战舰,就压制不住德国,没有足够的战舰,更加无法跟中国在太平洋上面的争锋,甚至反攻阿拉斯加,再也不会依靠陆地上,从加拿大艰难的前进,一旦时间进入到的10月和第二年的4月,整整半年的时间,将无法继续的作战了。

    美国人不知道,他们在这一条路上面,已经越走越远了,在1917年,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海战,双方出动的主力舰的数量,高达的80艘,各种大小舰船最少500艘,在太平洋的庞大战场,在夏威夷的旁边,展开了一场让人难以想象的大战,最终战争的结果,却是处于弱势一方的中国取胜,中国派出了15艘战列舰,16艘航母,总计31艘主力舰,对上了59艘主力舰,还有48艘重巡的美国舰队,飞机和航母的优势,在这里尽显无疑,经过了7天7夜的战斗之后,包括路基飞机在内的强大海军,一举把美国最庞大的一个主力舰,彻底的送到了海底,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结束,航母时代出现,立刻成为了战场上面的宠儿,牢牢的控制着第一战舰的地位。(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南卡罗来纳级

    这一款最终被命名为北卡罗来纳级的战列舰,吨位高达的5万吨,拥有4座三联15寸的火炮,速度超过了伊丽莎白女王级5节,防护能力更是远在伊丽莎白女王级之上,因为美国在吸收了英国高强度防护装甲的基础上面,又得到美国钢铁集团的帮助的,很快就开发出了一款,比英国的装甲钢更强的装甲钢,本身这一款南卡罗来纳级,吨位上就比伊丽莎白女王级要搞的多,防护最少是提升了50%以上。

    就从这个上面,这一款南卡罗来纳级,在战斗力上面,已经是非常让美国人满意了,只不过集中了美国全部的科技和造船手段之后,这一款战列舰的价格也相当的可观,450万英镑,也就是说,2300美元左右,这可以说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战列舰。

    美国人为这一款强悍的战争兵器欢欣鼓舞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全力以赴,生产出来的造价在2300万美元的数十艘战舰,在还没有完成的之前,就已经落伍了的。原因非常的简单,战列舰已经把火炮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防护和动力,也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后世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比这一款强的地方有限,最多是在动力上和装甲上面,进行了一些很细微的更改,让整体的速度和生存能力更强而已。

    中国,其实已经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材料学上面的黑科技,一体机可以轻松的拿出远超过这个时代的材料,甚至是从后世,跟杨元钊一起穿越过来的材料,那些杨元钊很熟悉,甚至都使用过很多次的材料上面,都可以看到新的功能,其中一款铜的合金,甚至的多了一款治病的新功能,这个功能当然是没有什么的作用,甚至连这个病的名称都没有听说过,可是一体机强大的鉴定功能,给了杨元钊很多的选择,甚至拿出一款划时代的材料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正是解决了发动机的一些关键性的材料,特别是用涡轮螺旋桨取代活塞式螺旋桨,很自然的发动机就向着更强的方向迈进,在中国制造的大型4发,8发的战略轰炸机和运输机的时候,已经实际上超过了二战的科技,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发展航母,有了先天的条件。

    初级的正航航母,并不是很困难,二战时期,参战的世界各主要列强,都拥有了制造航母的能力,再加上中国造船业上面的出色,航母之路走的非常的稳健,现在舰队航母是拥有144架飞机,极限达到164架飞机的航母,蒸汽弹射器和跃升甲板,也都在研制之中,以,保证让更多的重型飞机,能够走上航母的,保证中国在飞机上面,永远的最前列。

    这一点,中国人的刻意隐瞒之下,美国人并不知道南卡罗来纳级,从走上设计图上,就开始落伍,想象也是,幻想级出来都好几年的时间了,南卡罗来纳级比不上幻想级,却也是差不多的层次,相差的并不多,可是2年多的时间之中,中国并没有去提升幻想级的作用,而是逐步的改变了幻想级的作用,从决战战列舰变成了辅助战列舰,把防空装到幻想级上面的每一个部分之中,就会让幻想级成为被武装到牙齿,拥有着强大的防空作用舰队护航战舰。

    接下来,中国海上舰艇,将不会追求决战炮舰,都转而进入到了航母作战群之中,有一到两款主力防空舰,以巡洋舰为基础5万吨到2万吨左右,不再布置火炮,全部是密集阵的防空,四艘组成的防护网络,讲拥有极强的防空作用,在航空母舰本身的防空的,可以为航母撑起一片盾牌。

    除了航母,防空舰之外,接下来,就是独特作用的,比如说,反潜,猎杀舰,布雷艇等诸多的功效,整个航母作战群,将会拥有2艘舰队航母和4艘护航航母,经过专门改造,可以追上航空母舰速度的那种,还有七八艘的轻巡和10艘以上的驱逐舰,组成一个多功能,战斗力强大的特混舰队。

    认知上面的不同,直接的让双方在奔跑的时候,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这个的的时代,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不会想到,全部由飞机构成的航母,才是未来海战之中的决定性力量,他不但拥有足够的防空力量的,攻击力也相当的强悍,伴随着鱼雷机的出现,在增加了发动机的功效之后,鱼雷机对于战舰的威胁越来越大了,到现在,中国最先进的鱼雷机,可以搭载目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鱼雷。

    美国为了这一款刚刚设计出来的战列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但国会第一时间通过了这么一款战列舰的定型,并且的十几二十艘的采购量,让南卡罗来纳级,从出现开始,就是明星战列舰,从来都不曾有一款战舰,一下子会获得的十几二十艘的订单,如果不是对这么一款战舰充满了信心,谁会这么的支持,20艘的,总订单数量高达的6亿美元的庞大早间计划,加上的上战场的各种小型战舰,美军在1916年到1917年度,海军造舰费用,增加了28亿美元,这几乎是野心巨大,充满了的对于海战渴望的造舰计划。

    就这样,在美国对海洋野望的前提下,开启了这个疯狂的计划,美国人的庞大的生产力,在这个造舰计划之中,就初露端倪了,想到连战列舰都能够下饺子一样,十几个二十个的蹦出来,当美国的这个造舰计划,被中国和德国知道之后,双方除了震惊之外,就是警惕了。

    入了秋,美洲大陆上面开始平静了下来,在没有足够的水上力量护航之前,前往阿拉斯加就只有陆地这一条路,进入到冬天,零下20度以下的低温,让野外成为了人的禁区,美国最快也要到明年开春才会进行进攻,反倒是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经过了中国方面的春季攻势之后,拿下了整个中部的一系列节点城市,打败了澳大利亚最少百万大军之后,澳大利亚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份。

    潜艇运货被阻断,只有少部分的贵金属和一部分的有价证券,合同之类的东西弄出去了,绝大多数的黄金,白银,有色金属,铜,这些都没办法运出来,都在悉尼堆积如山。

    在逐步的稳定住了防线,在中部站稳脚跟之后,中国继续稳定在了在中部区的统治,首先是3条从北地到中部的公路,保证从北地出来的各种物资,可以顺利的运到前线的每一个部队那里,中国陆军的战斗力强大,这个战斗力一方面是更加出色战术,严格和艰苦的训练,另外一方面还是得益于中国强悍的装备,无论是迫击炮的普及率,大口径火炮的单位数量,还是机枪和小口径的火炮,中国比起德国都要多50%以上,更别说协约国的其他国家,这样一来,对于后勤的压力就足够大了,如果公路没有按时间修通的,澳大利亚方趁机反击的话,即便中国能够取胜,也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现在澳大利亚丝毫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让中国度过了进入到澳大利亚最危险的一段时间,并且最终安顿了下来。

    中国占据了中部地区,当大量的公路联通了这些城市之后,终于有闲暇来张罗铁路的问题,公路哪怕修的再多,再强,基本上没办法跟铁路相比,一条铁路的运力,远远超过普通的公路,甚至一条高速公路,都不可能跟铁路相比,只不过相对于公路来说,铁路的投资巨大。

    澳大利亚的中西部,拥有大量的铁矿石,有些品质极高,质量也很好,在进入到北地之后,中国就开始对于炼钢厂进行前期的准备,从包头裁撤的产能,经过了简单的调整,主要是增加可控性和提升品质,送到了澳大利亚,一个千万吨级的庞大的炼钢厂的一切基础设施,除了澳大利亚可以生产的之部分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依靠外运,这也是在立足澳大利亚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开启铁路计划的根本原因。

    现在,炼钢厂已经开始产出钢轨了,虽然每天的产量不大,全部都是铁轨,足以支撑整个澳大利亚的铁路建设。

    澳大利亚战局还没有彻底的结束,目前中国稳稳的守住防线,在中部的后方,就是一片可以自由建设的乐土,第一个铁路兴建计划,是从北地到中部中国实际控制的区域,这是未来北地到悉尼的铁路路线的一部分,或许在之前,北地在澳大利亚的版图之中,不是重要的地方,可是现在,中国人控制下来的,东南亚是中国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东南亚的最东南部,就是东帝汶,跟北地只是隔了一个帝汶海,所以无论如何,这一个区域,都是必须要第一个发展的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澳洲断粮

    当第一个铁轨铺设下来的同时,一个规模庞大的铁路修筑计划,就这么开始了,就算是澳大利亚,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铁路兴建计划,却被中国开启了,第一条修建的铁路,从北地一直联络到悉尼,从澳大利亚的西北到东南的交通大通道,三车道的建设,客货分离,从修建的那一刻起,就是澳大利亚最快,也是运输物资最多的铁路。

    这么规模庞大的铁路计划,不过是未来,中国在澳大利亚兴建的铁路的其中一条,澳大利亚还没有全盘的拿下,对于澳大利亚的建设已经开启,不但有超过5000万的移民计划,也有遍布在全岛的铁路建设和重工业建设,一旦建成,澳大利亚将会成为中国工业另外一个重要的基地之一。

    西部和中部,这些在澳大利亚政府看来,无足轻重的,连悉尼周边的铁路建设,都没有彻底的完工,更别说这些荒芜之地,可是这两处地方,却是未来中国方面的重点,澳大利亚目前发展最高养殖业和羊毛,未来只是澳大利亚整体发展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重点永远在于矿粉的出口,西奥规模庞大的矿山,将会如同基础一样,给中国一个强心针。

    以澳大利亚的基础,还有未来的地位,不可能如通过中国那样全面的建设和发展,重工业在满足了澳大利亚本身的要求之后,就不会再扩张了,未来的澳大利亚,不会承载中国太多重工业的转移,还是以畜牧业为主,矿产采集也为辅,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据了整个中国的四分之一强,可是人口只有十几分之一,这也是调控,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方面,会成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

    一条条的铁路线,一个个新开辟的港口,将会成为澳大利亚工业的连接线,目前,更多的只是在考虑军事方面的用途,只有全面拿下之后,才会选**用方面,关于铁路的勘测队伍和矿产的勘测队伍已经出发了,很快,在西奥的一些区域,发现规模庞大,且品相出色的铁矿,这更加为澳大利亚,在天平上面,添加了重重的砝码。

    果然是坐在矿车上面的过度,世界级的铁矿,铜矿,甚至是各种的有色金属,特别是一些富矿的矿带,只要到了附近,就可以发现,可偏偏这些,都埋藏在一片片的黄沙和山石下面,澳大利亚人太少了,立国时间也比较短,在过去几百年之中,一直作为英国直辖的领地,更多是为了英国提供羊毛和羊肉,矿产什么的,没有多少人在意,除非是发现了黄金。

    杨元钊不同,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他,很清楚澳大利亚作为矿产巨头的经理,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等大型的矿产巨头,很是依托着中国强大的生产力发了大财,铁矿石粉末的价格连年增加,有时候一年到头,中国位居世界第一的钢铁联合体,生产出来的规模庞大的钢铁,最终算成本的时候,甚至会赔钱,可是矿产巨头却赚的瓢满钵满的。

    这就是现状,生产企业甚至还没有原料企业赚得多,一个体系的上下方赚钱最多,最惨的和最头疼的居然变成了中间方。

    这些都是后话,控制了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之后,世界上最后两处未经开采过精华地区,成为了中国的囊中之物,只要小心的开发,未来中国将会不缺乏任何的资源,在一些常用的,使用量较大的资源上面的,甚至会独占鳌头,再也不会出现力拓和必和必拓这样被钳制的事情了。

    占据了澳大利亚的大部分领土之后,关于澳大利亚的开发,也提到了日程上面,澳大利亚不同于太平洋的岛国,他们拥有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只要资金和人员到位,生产设备就可以运来,然后就是兴建投产,最终产出的时间,只在于生产线的安装和各方面配套的完成。

    从包头开启的经历,中国在工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的速度非常的快,基础建设就是这样,特别是水泥,钢铁,砖这三种最基础的,只有尽可能快的建设,并且投入使用,才能够获得足够的数量,在此之前,就只能够从东南亚运输。

    澳洲距离东南亚的距离不算很远,可是中国不可能在东帝汶发展工业,那里的岛屿无法承担工业所需要土地,水和人口,在东南亚选择之中,东南亚发展的重点是中南半岛,印尼这边也就是重点发展一个婆罗洲,其他的地方发展了,并不深入,最多只是建立起了一些最基础的工业和体系,满足了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就可以了,至于其他,就依靠进口了。

    大而全的发展套路,基本上被中国抛弃,中国有能力建设起一批大而精的产业,一些产品,只有规模化和体系化之后,才会有更低的成本,钢铁,煤炭,化工行业,都是这样得到,中国的规模层级极为的庞大,甚至连东南亚都很少的摆放,也就是在中南半岛和婆罗洲这两个大一点的精华地区,能够为澳洲提供足量的钢铁水泥等基础建设物资的,也就是这几个地方,那些地方距离澳洲,最起码也在1500公里以上的距离,对于偶尔一两次,别说是1500公里了,3000公里也不算什么,可是常年累月,钢铁水泥又是比重较大,运输不太方便的物资,早一天在澳大利亚建成,就早一天减少运力,中国开启了多方面的运输模式之后,虽然造船业如同井喷一样的增长,可是船舶的运力上面,不算太宽裕。

    在占据澳洲的时候,砖瓦厂和水泥厂就是第一批建设的对象,砖瓦厂最容易,以中国目前的生产能力,一条日产800万的砖瓦生产线,占地并不大,只要找好合适的土壤就可以了,基本上,在占据北地不到10天的时候,就建成投产了,水泥厂慢了一点,大概是50天之后,并且在100天之后吧规模扩大了3倍,钢铁厂就慢了很多,从建设到投产,足足用了220天左右,几乎七个多月的样子,陆陆续续投产了新的高炉,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到现在,占据北地超过1年的时间了,钢铁厂的产量也达到了750多万吨,预计在明年春天的时候,会扩充到1750万吨,基本上满足的澳大利亚的需要。

    铁路在蜿蜒,一点一滴的夯实了中国在澳大利亚的底蕴,可是另外一边,悉尼地区,澳大利亚人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虽然,澳大利亚还有悉尼为中心的三角区域,甚至连人口的损失都不算太大,三个大城市加在一起,最少有250万人以上,再加上周边的区域,400万人是有,可是什么都缺,衣食住行全部都不易啊。

    以前,坐拥着整个澳大利亚,虽然各地的物资产量不多,可是澳大利亚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加上外贸的一些,澳大利亚人的日子过的是比较的舒服的,可是现在,自己封锁了港口,再加上中国的水雷,三大港口基本上废了,加上大片领土被占据,澳大利亚吃惊的发现,他们除了一些贵金属和矿产,就连食物都有些不够了。

    澳大利亚地处偏远,又是**的一个巨大的岛屿,周围不与国家相邻,也就没有什么战争之类的,虽然说,澳大利亚加入到了欧战,可是到欧洲,吃喝花用都是由英国人支持的,他们也没有考虑那么多,中国的入侵太突然了,从第一次登陆的拿下北地,到第二次的突进中部,中间只有一年的时间,快到澳大利亚完全没有想到,它不算什么天府之国,却也面积广大,随便种种粮食,加上畜牧业的收入,就足够澳大利亚人吃饱了,还能够吃的很好,现在,中部西部,北部的大部分领土被占据,这些畜牧业的产地一旦被截断,之前没有直观的感受,现在,连牛羊肉都受到了影响,不得已之下,大区开始控制,进入到了战时管理,可是让高层头疼的是,即便这样,甚至在悉尼附近,大肆的开挖种田,粮食可能只能够坚持8个月,到冬天过去,可能就真的断粮了。

    粮食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少了烟草,少了衣服,大不了不用了,人没有了粮食,总不能不吃饭吧,哪怕是铁打的汉子,也不成了,更别说的没有受过这方面训练的农民了,当一个百万规模的城市,粮食彻底断绝了之后的,其中的悲惨程度,恐怕是谁都无法想象,人吃人还是其次,一两个月下来,就不剩什么了,即便剩下的,也不可能被称之为人的了。

    这个消息只是在高层之中流传,甚至高层都没有注意到,一个精明的统计司司长发现了这个之后,立刻上报上来,没有在第一时间引起高层的注意,当粮价开始第一次上升,甚至引发了悉尼的动荡之后,他们才发现了这个可怕的事情,并且高层开始紧急讨论对策,却没有谁能够提出可行的对策,所有高层如同嚼蜡一样的枯坐,整整三天,没有任何一个结果。(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背叛者

    事情必须要解决,不得已之下,澳大利亚只好去联系英国,可是此时此刻英国有什么办法的,在往日里,甚至是英国占据世界制海权的时候,不过是几百万人的吃食,可能要不要一个月就能够运来大量的,美国就更容易了,到现在,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粮食出口数量最大的一个国家,可是他们之间分别隔着万水千山。

    英国不用说了,海军被德国彻底的压制在英国本土,现在的海运完全是依靠着的美国的帮助,根本就顾不到这么远的澳大利亚,至于美国,连本土的阿拉斯加被攻击都无可奈何,怎么可能来管澳大利亚这边,即便想管,也要看中国方面同不同意。

    不过哪怕是为了澳大利亚在欧洲的百万大军,英国和美国都必须要做出姿态,12艘装满了粮食的5万吨的货轮,在美国这边的分成了12队出发了,他们会越过辽阔的太平洋,甚至不能够最最近的路,要从南方绕过去,停靠的也会在悉尼的区域之中,选择一处不起眼的城市,这样能够过去的不知道有多少,甚至都过去了,又能够支持多久,18万吨的粮食,省一省,够30多万人吃上一年左右,可是澳大利亚的目前,最少有400万人,有些杯水车薪而已,最多代表着美国和英国的姿态。

    作为高层的一员,费罗拉甚至是参加会议的,及早的做出选择的他,笑看着惊慌的高层会议,原来一个个稳定如山的大人物,面对着这一次的灾难,丧失了稳定的状态,甚至是惊慌失措,他就认定自己的选择是争取的,现在这些人即便想要投靠,都没有什么门路,中国人保证过,只会找他这么一个内线,他没有完全相信却也想不通,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说的理由。

    不过此时此刻,费罗拉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算的上彻底的投靠了中国,从提供给中国第一个情报开始,他就开始了卖国的过程,特别是越来越了解中国人的实力,就更加是如此,强者永远是可以做很多超出规则的事情的。

    中国从西伯利亚,跟俄罗斯对抗之后,已经有资格走上世界民族之林,借助着一战的爆发,最终拿回了列强的特权,并且有了民族自决,这算是跟俄罗斯一战的战利品,至于之后,则需要实打实的一仗一仗的打,事实上,在中国走上历史舞台的短短几年时间之中,中国人做的非常的不错,每一次都打赢了,从日本开始,到东南亚的英法美诸强,再到直接挑战协约国,在阿拉伯半岛开了一战,再到四艘幻想级,直接挑战美国,一次次的胜利,铸就了强大无敌的形象。

    最近更是让人目瞪口呆,阿拉斯加的消息传来,中国支持日本占据了阿拉斯加。中美之间,争锋一直都在,还在不停的加剧,可是中国稳稳的占据了上风,可是太平洋的诸岛,不过是零星的一小部分而已,美国还是主动放弃的,算不得什么数,可阿拉斯加却是美国的本土,苏日安这个消息是中国支持日本拿下的,可是日本算什么,即便在传统列强之中,也只是最末端的,跟俄罗斯一个档次,他有什么能力能够挑战美国的,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撑,他什么都不是。

    这个消息,加上之前中国打美国的消息,中美之间已经直接的对抗了,可偏偏美国人没有一丁点的能力取得上风,这就是目前的现状,中国已经从某种意义上面,凌驾于了美国之上。

    费罗拉也算是一个知兵的,虽然在他的心中,依然相信,协约国的实力应该是在同盟国之上,甚至加上中国也一样,可是协约国的强大,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没有什么用处,最少在3年以内,美国不可能突破目前的中国设置的包围圈,接触到澳大利亚,即便是突破了,结果也是在两可之间,谁赢谁输都有可能,美国即使赢了,也会付出太大的代价,几乎不可能影响到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距离中国的距离太近了,从东帝汶的话,才400多公里,这对于陆地上面,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很长的距离,更别说是在海上,大型运输船全速之下,一昼夜就差不多能够抵达的,在战略上面,澳大利亚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

    只要中国人想打,随时都能够越过帝汶海,攻击到澳大利亚的本土的,即便澳大利亚能够成功的在美国的支持下,夺回澳大利亚本土的,也必须要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特别是在北地,就如同闲庭信步一样,稍稍集中一点力量,就会在澳大利亚掀起一番的惊涛骇浪。

    到是美国那边,从美洲到澳大利亚相隔遥远,中国只要还守住的太平洋上面的任意一些岛屿,就拥有对美国的骚扰能力,美军不可能为了澳大利亚全力以赴,因为全力以赴的话,中国随时有可能吧后路断掉,恐怕能够做的就只是提供有限的支持。

    就目前澳大利亚的样子,如果中国来攻击的话,澳大利亚绝对守不住,与其这样,倒不如为后路选择,费罗拉恐怕也不知道,中国早已经把澳大利亚看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他还抱着,当占领地总统的想法,到时候美国如果真的占上风了,就倒向美国好了,反正他们也算是同根同源,在认知上面,基本上是殊途同归的。。

    英国的世界格局,很是制造了一批这样的国家,有些看起来针锋相对的国家,可能在某些情况之下,就突然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人种和某些秘密渠道的缘故吧。

    费罗拉小心的把澳大利亚缺粮的消息,通过电报给传了出去,这个消息,让负责澳大利亚攻略的张孝淮非常高兴,现在的澳大利亚方面军,不太时刻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即便后勤跟的上,进攻三个百万人口的城市,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很大,可是如果削弱他们,特别是缺少粮食的前提下,百万人,恐怕真的是负担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中,特种部队活动的速度多了起来,特种部队进入悉尼等大城市如入无人之境,或许澳大利亚方面,因为粮食的问题,加强的警戒,可是这种档次的警戒,对于特种部队来说,没有任何的用处,费罗拉基本上把他所知道粮仓的位置都给说了一遍,几乎在短短的时间之中,澳大利亚的粮食就被摧毁了三分之一。

    或许是感受到了问题,澳大利亚几乎把大部分的力量都防卫在粮仓的附近,并且开始有目的的放弃了一部分民众,这些都是较为偏远的,影响不大的,可是一下子放弃了70万左右,也足见他们的魄力,虽然这部分都是已经征兵到了极限,大部分都是妇孺老幼,可是中国依然在费罗拉的提点之下,收下了这部分人,在澳大利亚方面军大部分看来,这已经到了攻击的时刻了,只是困守在悉尼附近的区域,缺兵少将,缺少必要的枪支弹药的,再加上缺粮,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哪怕还有部分的军队有战斗力,他们的战斗力跟中国陆军比起来,差别极大

    不管目前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甚至是澳大利亚说什么三可是张孝淮依然不为所动,一方面,澳大利亚还没有失去最后的抵抗,百万级别的大城市,哪怕只有30万军队,就足以引起张孝淮的重视,一旦巷战开启,即便中国有特种部队,对方如果悍不畏死的话,中国的伤亡一定会增大,这不同于野战,大部分的战略火炮和机枪的作用都会降低,这两者偏偏还是中**队最强大的地方,换成别人,或许会为了提前拿下澳大利亚,而冒险用人命去拼,可张孝淮的谨慎之下不会,他必须要为手下的这些士兵和装备负责,即便澳大利亚选择用最残酷的方法,把除了最核心区域的军队和民众之外的都给赶走,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张孝淮就是这样,只要代价大,他不可能为了代价,而冒着奇险,甚至一定程度上,这点正中吓坏,他睁一只眼璧一支眼。

    当然了,张孝淮的谨慎,也不是毫无底线,无休无止的谨慎的,如果在关键时刻,关键的战局之中,他也会非常果断,当时一举拿下北地,甚至在之前的国内作战就可见一斑,之所以这么稳扎稳打,在于,澳大利亚的就如同一个熟透的果实一样,只要时间到了,就可以摘下了,再静等一段时间,效果会更好,再说了,目前也没有人能够帮助澳大利亚,英国不可以,美国就更加不可以,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冒险用人命,又没有耽误到澳大利亚的建设,真正让中国动心的地方,是中西部的大草原和西奥庞大无比的矿产资源,3个百万级别的城市,看起来是一片珍贵的财富,在中国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比这些大的多的城市,中国哪里比比皆是,随便创造的价值都比这三个城市大,况且达尔文,西奥的诸多港口,甚至在东部和南部,也控制了一些,悉尼这些,拿下来是锦上添花,拿不下来也就放在哪里,随时都可以拿下,为此耗费大量的人力,就有些得不偿失了的,反正稳扎稳打,一定是他们的。(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