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九十七章 子弹厂

    相对于枪械,子弹更加的难造,从专业的子弹出现了之后,子弹相对于枪械,难度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这个世界上,能够制造枪械的国家不少,甚至是清廷,也勉强可以说是能够制造枪械,但是子弹,基本上自产率相当的低,大部分,都是复装子弹,真正能够生产子弹的国家极少。

    甚至伴随着子弹的提升,越来越专业,用途越来越广泛,子弹的生产难度几何形的提升,后世21世纪,有些国家,甚至可以制造军舰,把卫星送上天,却没有生产子弹的能力,子弹也成为了代表着国家军事潜力的一个巨大的门槛。

    专业的子弹,大部分都是用铜壳的,中国缺铜,从封建社会到清朝末年,铜一直都是重要的物资,因为铜钱是主要的交易货币,也因此,铜慌的出现,让中国实力一直都不能够完全的迸发出来,交子,铁钱,飞票这些的出现,也是有历史的必然的,至于金银币,也就是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才慢慢的流入到国内,成为了市场上,比较主流的货币。

    子弹,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经过了逐步的改进,形成了相对比较稳定的制作方法,铜壳弹是基本的配置,一方面铜的柔韧性好,抗压的能力也强,另外一方面,钢铁的子弹容易生锈,不易保存,铜壳就好很多,可以说钢壳子弹,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在保养方面,在低温方面,甚至是湿热气候下的稳定性。这中间铜壳子弹都不具备这样的问题。

    中国没有很多的铜矿,铜又是贵金属,后世就是如此,不得已选择了钢壳或者铁壳的子弹,杨元钊当然知道选择什么更好。目前整个中国的铜矿都相当的有限,不过蒙古这边,还有一个未被开发的金铜矿,本身,杨元钊并不打算把他开发出来,但是枪炮的困扰。让他抽出时间过去,检测了大致的储量和布置,开辟了一个大概有120万吨储量,矿石品位较高的矿洞,并且借助着从国外购买的大批机械装备。开始了铜矿的开采。

    120万吨的铜,未必能够全面的扩张,但是对于包头军火工业,已经可以算够了,最少可以支撑几年的时间,甚至因为这个特大铜矿的发现,让包头都镇住了,铜在任何人的眼里。都是钱,一个120万吨的铜矿,折合市斤在数亿斤的样子。如果制成铜钱,是一个极为庞大,让人难以想象的数字。

    子弹从来都不是简单,小小的一个子弹,蕴含的技术含量极大,分成的部分也很多。无论是什么样式和形状的子弹,它都是由弹丸。药筒(弹壳),发射yao和火帽(底火)四个部分构成的。对于子弹来说。无论是用于什么用途,通用的发射yao都大多为无yan火yao:无yan火yao可分为(单基,双基,三基)(其主要成分为硝hua棉),枪械多用单基药。对于不同的枪械用弹有不同的要求。手枪多采用多孔速燃单基药。步枪为表面采用加光并钝化的单孔颗粒单基药。

    底火是由传火孔,发火砧及击发剂组成。其作用是击发时产生火焰,迅速而确实的点燃发射yao。击发时,击发剂受击针与发火砧的冲击而发火,火焰通过传火孔点燃发射yao。当发射时,击针激发火帽(底火)。底火迅速燃烧引燃药筒(弹壳)内的发射yao,发射yao产生瞬燃,同时产生高温和高压,将弹丸(弹头)从药筒内挤出,这时的弹丸在发射yao产生的高压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受到膛线的挤压,产生旋转,最终被推出弹膛。

    这样复杂的构造,难怪能够生产枪支的国家,比能够生产子弹的国家要高好几倍,在这个时代,子弹的重要性,还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说子弹的门槛还不够高,没有发展出类似后世那样,完善门类的子弹类别,只不过生产线还是要自造,没有那个军火商或者是军火加工厂,脑残的把子弹生产线外销,再有钱也不行。

    好在,从捷克,斯洛伐克,挪威等国,还有之前意大利弄来的军火专家,这些人之中的大部分,都是军工厂的,甚至是直接从子弹工厂出来的,杨元钊合理的把他们整合在一起,让他们提出了设想,在包头强大的工业加工能力和整合能力之下,最终群策群力之下,算是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日生产能力是5万发的小型生产线。

    包头拥有生产军火的一切能力,特别是最为基础的是硝酸,因为合成氨制作硝酸的方法的完成,伴随着包头逐步扩大的硝酸工厂,目前硝酸的日产量得到了惊人的8000吨,年产量接近200万吨,按照1:10甚至是更高的比例,可以生产出足够多这样的产量,绝对可以支撑任何的军火的生产。

    硝hua棉,单基,双基,三基,这样类别的硝hua棉,只要有足够的数量,足够的实验次数,总能够生产出来,那些军工专家,虽然没有直接制造生产线的能力,却能够根据现有的东西,对生产线进行指点,帮助包头完善生产线,现在日生产能力5万发的小生产线,就是在3000发的基础上面,逐步的改装过来,现在,正在研究10万,甚至是30万的生产线,基本上,到30万发,就可以基本定型,再此的基础上面,不停的复制,就可以完成一个现代化的子弹厂的建设。

    这个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不算高,5万发的生产线,一共使用了217人,在杨元钊想法之中,最好把人数降低到50人左右,这需要生产线的逐步完善,军火的生产,特别是子弹和炸药这样的军火,危险性相当的高,速度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安全性能,才是最强的指标。

    ak的标准口径是7.62口径,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枪械的口径很大,毛瑟1898的口径大概是7.92,大部分枪械的口径甚至在他之上,固有的生产线,生产的子弹,大部分是大口径的,杨元钊似乎看过一篇文章,专门的提到亚洲跟欧洲的区别,这个时代,欧洲人无论是身高,还是力量上面,要比亚洲人强一点点.

    这点是杨元钊的亲身经历,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中国跟外国人之间都有不小的差距,这不是一两个特别强壮的就能够解决,军队,特别是这个时代的,军队,从某种程度上面说,考虑的是一个整体上面,素质上面,是以国民,特别是男性的平均素质为基准点的,也就是说,目前,适合外国人的8mm左右的口径,并不太适合中国人,更小的口径,才有利于中国人的使用。

    后世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三八式步枪,它就是口径的,这样口径的步枪,拥有不错的性能,也适合亚洲人,特别是东亚人的使用,成为了日本在二战时期,主要列装的步枪,只不过,这样6.5口径的步枪,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口径较小,停止力不强,大部分的时间,会产生穿透效果,并不能更好的使用。

    综合了一些论点,杨元钊给新的突击步枪选择的是7.0口径,既不像是7.62和7.92那样,比较沉重,不利于亚洲人使用,又不像是6.5那样,停止力不强,很容易产生穿透效果,且效果不强。

    如今,这样生产线,就是生产7.0口径的步枪,铮亮的黄铜弹壳,在工人和生产线的严密之下,成为了组装好的成品,在检验了之后,杨元钊拿起一个,他分不清这样的子弹,到底拥有怎么样的威力,但是看起来挺好的。

    “要不要打靶一下!”刘澍建议道。作为一个不到30岁的人,刘澍对于枪械,还是比较喜欢的,这个新枪,一看起来,就非常的不错,不试试怎么行呢。

    “那就试试吧!”杨元钊无可无不可的,顺带的,他说道:“把焕章兄也叫来吧,顺带让他看看,这个东西具体效果如何!”

    目前,包头已经初步的安装了电话,是购买自英国的电话线路和机房,初步的给包头大部分的关键地方都安装了上来,包头终于结束了用走,用喊的时代,毕竟,这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边陲小镇,而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之中,哪怕是绕城市一圈,也需要几十公里的样子,再依靠以前的方法,效率相当的低。

    说不定某些时候,就会耽误工夫,所以在一些科学家和工厂负责人的建立之下,一整套从英国进口的电话设备,成功的弄到了中国,还不是程控电话,需要总机来转接,却也已经极为的方便大家了,最少,找人的话,直接拨电话,不用让长随们或者是助手们,跑上几里路来通知,这个举措一经推出,就立刻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甚至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民用的呼声,要求普及电话,只不过杨元钊没有同意。

    这个时代的机房电话,装机容量相当的低,要想解决,需要等未来程控电话出来,在计算机和软件水平没有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之下,程控电话,不过是想想而已。

    刘澍跑去打电话了,杨元钊继续的参观整个子弹厂,他对于军工生产不算特别的了解,也就没有贸然插入意见,只是把看到的记下来,顺便吩咐负责人,准备靶场和一些枪支弹药。(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冯玉祥的想法

    冯玉祥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军营之中,现在的包头军事力量,相对于年初的时候,又差不多扩张了不少,大部分的士兵,经过了几轮,特别严格的训练之后,已经初步的掌握了军事技术,士官们经过培训,还有从外地招募而来的军官的,他们都完美的融入到了军队之中,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比他之前所带的北洋军要强,甚至还强很多的样子。

    几十公里的电话线路,保证了通话的质量,刘澍在电话里面,没有多说,只是说让他赶快过来,不知道刘澍到底是要干什么,冯玉祥左右没有什么事情,索性,走一趟。

    相对于一两年之前,现在的包头,出行情况大大的向好,汽车还没有最终投入生产,但是一批试验车和定型车,已经生产出来了,作为包头武装力量仅次于杨元钊的负责人,实际上掌管着包头武装力量的冯玉祥,自然也拥有一个座驾,有些类似于吉普车的样子,减震上面做到的极佳,再加上包头出色的公路环境,他可以用50-60公里左右的时速,从30公里之外的军营,赶到包头,最多只用20分钟。

    不过,进入包头之后,车速明显的降低,包头已经是拥有了200多万人的庞大城市,哪怕机动车辆不多,可是马车和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共同构成了包头的出行环境,特别是人口稠密的地带,车速不快。

    现在不是上下班的高峰,冯玉祥又可以避开了人烟稠密的地方,当绕到了工业区的时候。宽大的路面和相对较少的人流,工厂区域除了上下班的时间,街道上面的人比较少,车速明显加快,差不多用了45分钟的时间。抵达了目的地,比之前最少快了一半的时间。

    吉普车缓缓的停下来,这里已经是包头工业区的经十八路,原来只有几条路的工业区,经过了一系列的扩张,现在拥有经十八条路。纬12条路,共同构筑了一个庞大,拥有巨大产值的沃土。

    哪怕是在包头,经十八也已经在边缘了,冯玉祥记得。三个月之前,新兵拉练的时候,就从这里经过,这里还是一片的荒地,这不,紧急搭建起来了一排的房子的这个房子,很宽大,很显然。又是一个机器工厂。

    工厂这玩意,对于包头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了。几乎每天,包头就有一个新的工厂成立,研究院的发展,众多有着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发明,会通过专门的系统进行检索。一部分比较关键的,或者重要的。会直接进入到另外一个渠道,剩下的。会根据不同的选择和难度,进行统一的拍卖,由品级的不同,分别为包头建厂,卫星城市建厂和全国建厂,几个级别。

    冯玉祥把车停在了约定的位置,刘澍还没有下来,他看着整齐的厂房,对于包头的信心也更加的足了一点,在包头这边,他看到了一股朝气,他没有在包头发展的初期就来到了包头,当时的包头,只有三五个工厂,还是在兴建之中的,不过等他到来的时候,包头还没有彻底的向外扩张,在他看来,包头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的迈进,无论是工业还是军事。

    现在,包头已经形成了上百个不同门类的工厂,最重要的时,这些工厂,几乎都完成了扩建,之前的工厂,在一定程度上,还只能够算是普通的工厂,在中国的范围之中,也有不少工厂,比他更大,可是现在,伴随着工厂的逐步扩建,一步步,的完成了一期二期等工程之后,工厂的规模,比之前的,最少大出了十倍,产出也在原有的基础上面,疯狂的开始增长了。

    掌握了包头最大的武装力量之下,冯玉祥的眼光,已经不同于在北洋军之中担任营长的时候,统筹全局,特别是明白了后勤部的运作之后,以往的那些心思,在后勤部的一系列管理之下,烟消云散了。

    在很多人看来,包头很强大,但是包头的强大,是基于后勤的,跟中国其他军队相比,包头拥有着让所有人都羡慕的火力和装备,各种重型火力,马克沁,迫击炮,但是这些,对于后勤的压力巨大,一旦后勤被卡住,军队恐怕没有多少战斗力,即便军官,可以把士兵给拉走,习惯了子弹无限,炮弹无限,甚至是步炮协同的作战方式,再回到小米加步枪,每人数着子弹打的情况,恐怕所有人都会哗变,更不用说,包头的军队是银子堆出来的,士兵的基本工资,可以达到普通的技工的水准,高级士官,甚至不低于三四级工,这样的花费,全国范围之中,恐怕没有一个将军能够支撑的下来的,只是一个团,每个月的花费,就在30万左右,这还是在普通训练的情况之下,没有计算装备的花销。

    看起来强大的包头军队,恐怕是最稳定的,他的直接管理者不是他冯玉祥,而是后勤,掐断后勤,他就什么也不是,但是在完美的后勤,的支撑之下,包头军队所能够迸发出来的威力,绝对是让世界侧目。

    也因为后勤部,冯玉祥开始认识到经济的重要作用,打仗不是打人,打装备,实打实的就是打钱的,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装备的支撑,人的意志再坚定,训练再好,也抵不过真刀真枪的钢铁,再怎么的刀枪不入,面对着155重炮之下,密集排列的话,一炮下去,一个排都没有了。

    没有包头发达的经济,超过世界想象的挣钱能力,谁能够支撑这么一个吞金猛兽,现在人员已经突破十万了,军费在包头经济总量之中,占据的比重也开始越来越大了。

    工业区越来越大了,甚至周围几百公里,几个重要的节点和卫星城市,也度过了开始最初的筹建阶段,逐步的迸发出属于他们的经济提升,在这样的增长之中,包头的产值越来越高,各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快,之前冯玉祥并不认可包头的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方法,可是现在,伴随着在包头的日子的增加,看着老百姓,过着日益提升的生活,人民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一些触动和改变,还是在他的心中扎根了,革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争取一个大同和平衡的世界,可是现在,这一切在包头,似乎在发生着改变,在这个清政府还没有注意到的边陲小镇,如此的变化,让人欣喜的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之上,让他们渐渐的感觉到,中国的未来,在西北,在包头。

    “焕章兄!”外面传来敲玻璃的声音,把冯玉祥从回想之中招了回来,冯玉祥摇下玻璃,笑道:“是泽霖贤弟啊,这么着急找我过来,干什么?”

    “没什么,这里是新成立的机器局,这里有一样新产品,需要你来检测一下。”

    检测新产品,冯玉祥心中一愣,这可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他基本上,都在新军这边,现在,新军这边已经步入到了正规,整个包头这边的新军,跟其他地方的很不一样,包头这边浓郁的学习气氛,一定程度上面,让新军也开始掌握文化知识,现代的军队,依靠的不是勇敢,不是纪律,是相当的文化知识,一个可以看得懂地图,懂得战术配合,甚至能够提出自己见解的军士,对于整个部队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基层军官。

    放下了心中想法的冯玉祥,很少介入到包头发展之中,只有之前杨元钊决定让包头建立政府的时候,站在了杨元钊的这一边,对他直接的支持,其余时间,都是呆在自己的军营之中。

    军队最好不要干政,特别是包头这样,借助着后勤,从上到下掌握的军队,杜绝了吃空饷的现象,让军队的实力是实打实的实力,他们还有什么不乐意的,训练好手中的兵,当排上用场的时候,发挥出作用就好了。

    皱着眉头,冯玉祥正要说什么,刘澍注意到了冯玉祥的表情,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说道:“是跟你们有关的测试?”

    “有关!”冯玉祥脸上的表情依然是思考,突然他的眼前一亮,有些愕然的说道:“突击步枪已经做好了?”

    作为军队高层,虽然突击步枪的事情,交给了研究员,可或多或少还是会通下气,他对于这个被杨元钊寄予厚望的步枪,也是充满着期待,只是没有听到后续的动静,没想到真的是给他一个惊喜。

    军人都是喜欢枪的,特别是军事主官,不管在什么部队之中,使用最多的,对基本实力提升较大的,就是步枪,之前的毛瑟已经让他很满意了,新设计的这个步枪,实力上是远在毛瑟之上,他突然的有些迫不及待了。

    催促刘澍上车,冯玉祥一踩油门,吉普车绝尘而去,机器厂这边,是没有靶场的,最近的靶场,就在原来黄河巡防营那边,那里的军营还驻扎了一个部队,是专门为了包头内部保卫和安全的部队,想要检验,就只有去那里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 性能出色

    吉普车向前飞驰,很快,他们就抵达了曾经,黄河巡防营的所在地,现在这里被成为包头保安团,是一个千人编制的内卫部队,这是杨元钊创新的一种部队编制,在重型火力上面,无法跟陆军相比,但是未来,首批自动武器和一些适合城市运作的武器,会直接装备给他们,他们的主要职责也是内为保护和城市作战。

    靶场上,首批运过来的50把突击步枪,还有五十箱子弹,整齐的布置在这里,在靶场的一角,实验性质的打靶已经开始进行了,在枪械厂,因为建设时间稍稍的短一点的关系,没有专门的靶场,本也就准备拿来让军队进行试验,这正好了,也算是研究一下这个武器的基本性能。

    12个精挑细算出来的士兵,站在靶场那边,他们会分别在精度,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耐用性,抗疲劳性进行测试,至于高寒反应,需要等到冬天的时候,到东北去测试,以包头在东北的根基,应该不太难。

    清脆的声音响起,杨元钊对于枪械不怎么的熟悉,曾经年少轻狂的阶段,也很喜欢枪械,甚至追求了一段仿真枪,可是仿真枪跟真正的杀人武器比起来,真的完全是两回事,真正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说曹操,曹操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在刘澍的带领下,冯玉祥来到了一个宽广的广场,在前方,一个靶子已经竖起来了,冯玉祥心中一定。然后对着杨元钊问道:“真的要测试新的步枪?”

    “对,这是机器厂的新产品,目前命名为17号步枪,你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那里有问题的话,可以随时的改进。”杨元钊拿起一把17号,丢给了冯玉祥,冯玉祥慌忙的接过来,仔细的端详一下,真的是钢枪。冯玉祥之前听人说过,研究院正在研制新型步枪,没想到,真的给弄出来了,不过这个枪似乎怪了点。

    在冯玉祥的面前。摆放着一个跟普通的枪械完全不同的枪支,不同于的委员会1888,细长流线型的样子,这个枪械似乎多了一个巨大的弹夹,枪管和枪身,似乎也比委员会1888大了许多,委员会1888冯玉祥比较的熟悉,整个新军。最开始的时候,都是用的这种枪,后来换装了一部分的毛瑟。但是委员会1888,还是主流的基本枪支。

    这种枪威力不小,可靠性也可以,唯一的缺点,或许就是后坐力稍稍的大一点,1888面对的对象是欧洲人。20世纪的欧洲人,无论是在身高上。还是在力量上,相对这个时代的黄种人。要强横一点,这种情况之下,1888不太适合中国也算正常,这不是什么大毛病,只要坚持训练,让士兵们有强健的体魄,应该可以解决。

    拿起钢枪,冯玉祥第一个感觉,似乎比1888要轻一些,看这个家伙这么大的情况下,却减轻的重量,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枪管,也没有外面的钢箍,上海的机器局,因为枪管生产不过关,要么是进口枪管,要么干脆就是外面加两道钢箍,这样枪的重量,比的一般的1888要沉重很多,这种情况之下,可靠性也差很多,当打了很多枪之后,会出现炸膛,其他的一些事故,这也是进口枪比国产枪要贵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经常遇到的问题。

    倒起来,端详枪管,仔细的观察,冯玉祥愣了一下,道:“口径似乎小了点!”

    “委员会1888是7.9的口径的,在生产的时候,考虑到我们的基本情况,把它改成了的,这样更加适合!”

    “7.0?”冯玉祥虽然读了一些书,甚至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包头的时候突击普及,多是一些指挥和步兵操典上面的东西,偏重于军事,他可以说出来哪一些枪械,会对战争有多少作用,可是具体7.0口径的枪械威力强,还是7.9口径的强,他说不出来,但是拿着枪械,再拿起旁边的子弹,估摸了一下,一把枪,100发子弹的情况下,负重最少要比委员会1888要轻上1公斤左右,对于战士而言,枪械和子弹是必须背负的,他们减轻的重量,就代表着其他的东西,可以携带的更多一点。

    冯玉祥点点头,再仔细的看子弹,步枪的口径,只是代表着一方面威力,还有一部分的威力在与子弹的本身,这个时代,中国的不少枪械,使用的都是使用的也是圆弹,圆弹相对于尖弹,同口径的情况之下,威力大大不如,与其使用7.9的,还不如使用7.0在威力不减低多少的情况之下,还能够让整体的威力,在一定程度上面,提升一个档次,这才是重要,这个7.0毫米的子弹,是尖头的。

    圆头和尖头,冯玉祥是有清晰的认识,加入到包头的军队之后,他才真正的认识到,尖头子弹的威力,特别体现在马克沁上面,同样的枪械,当子弹换掉之后,马克沁的威力提升了好几成,这在战场上,就代表着杀伤力和活力优势。

    “他们那边在测试什么?”

    “测试持续性和精确度!”杨元钊回答道。

    冯玉祥走了过去,此时的他,身上穿着的,并不是礼服,而是作训服,不过上面清晰的军衔显示,他是目前包头军方的第一人,正在打靶的士兵,听到了他停止的命令之后,立刻后撤一步,把枪给收起来,大声的报告道:“首长,正在执行持久性射击!”

    “持久性,是不是连续击发子弹的持久性啊?你打了多少子弹?”

    “报告首长,500发?”士兵恭恭敬敬的说道。

    冯玉祥微微的有些吃惊,这个强度不低,在包头,他最骄傲的就是士兵的素质,每天会进行一定量的身体训练,顺带的进行班排战术的灵活,按照陆士,还有从杨元钊那里拿到的一些训练方法,班排的攻击战术,就超过了30种之多,体能训练,也在丰富营养的支撑之下,开展的很不错,刚刚当兵的士兵,还是衣衫褴褛,瘦弱不堪的,在经过了系统化的训练和营养的补充之后,一个个的肌肉开始出现了,整个部队变得更加的有锐气,冯玉祥也算是走过了这么多的部队,特别是在北洋第九镇的经历,让有了对比,恐怕连大名鼎鼎的北洋第三镇,也未必能够在士兵素质之上,超过他们。

    除了身体素质之外,战术素养也没有停下来,每天50发的子弹,炮团每天10发炮弹,这样花钱如流水之下,每一个士兵的单兵技能,都非常的出众,神枪手几乎是比比皆是,这一点,即便是北洋强军也比不了,北洋虽然是中国第一强军,可是在基础训练之上,他们不过是两天一会操,在伙食上面,每天两顿干的,已经算是不错了,至于军饷,吃空饷的,几乎是比比皆是,能够让北洋发挥的战斗力的,还是旧时代军人的哪一号,用银钱来推动,北洋要开拔,没有开拨银,你想都不要想,那里像现在包头这样,令行禁止的。

    500发子弹,在陆军之中,也只有少数神枪手加快枪手,才能够打完,他下意识的问道:“多少时间!”

    “报告首长,1小时30分钟!”

    冯玉祥这一下子,是真正镇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问道:“继续操作,我看你打!”

    “是?”士兵说完,直接站立起来,以标准的卧式进行激发,只见他轻轻的波动快慢机,扣动班级,啪啪的声音持续响动,才几十秒中的时间,他就击发完毕,然后从拔出枪械前面的弹夹,在子弹箱之中,找到一排子弹,直接卡进去,冯玉祥眼尖,看到了这一排子弹,最少,也有20,30发,也就是说,刚刚几十秒的时间,20,30发子弹打完了。

    “把靶纸给拿过来!”

    50米长的固定靶,不算太远,却也是步兵射击训练之中,最重要的,这样的射击,在未来的战斗之中,是比较的常见的,也是步兵用得上用场的地方。

    靶纸拿过来,说实话,成绩并不好,可是,冯玉祥注意到了,基本上都集中在一个区域,从5环到9环,甚至还有几个接近10环,这成绩,在陆军之中,别说是尖刀连,特务连,就算是普通的炊事班,也比这个成绩好,可是这是几十秒的时间,打完的子弹,从这个意义上面,足以骄傲了,机枪从来都是子弹的透射率和扇面控制上面,能够集中到5-9环,这样的成绩,真的是非常不错了。

    之前他还怀疑,士兵是胡说八道,一个士兵如果单纯子弹训练,500发,最少也会打上3-4个小时,现在,这个士兵的所说,还有保留,如果有人专门的为他上弹夹的话,他的激发子弹的速度,会更加的快。

    “很好,你继续打吧,不要看我!”冯玉祥说完,离开了士兵的身边,顺着一圈走下来,仔细的询问了每一个人的测试项目,杨元钊准备的非常完善,想到的,没想到的,基本上都会在这里做系统的测试,这一把所谓的17号,在各方面得到出色的评价。(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AK11

    转了一圈,得到了一系列的回答,冯玉祥详细的询问了每一个士兵,对于射击时候的感觉,甚至对成绩做了一一的核对,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是在耽误测试,可是冯玉祥的身份,却让士兵们都听从命令,根本就没有想别的,认真的回答他的问题。

    这也帮助冯玉祥,了解这把枪的基本性能,,这是一把好枪,经过简单的训练,士兵可以很轻松的在短时间,射击出一个弹夹的子弹,一个弹夹的子弹是30发,按照杨元钊的说法,未来,还会有60发的大弹夹,那样的话,整体的重量,或许会提升,但是射击的密集度也会提升。

    对于只是携带了50-100发子弹的士兵而言,这样的子弹投射能力,似乎有些太大了,当冯玉祥向杨元钊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杨元钊忍不住笑了,却没办法多解释,因为在中国,从枪支出现开始,一直到几十年后的抗战,子弹从来都是省着用的。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现代战争的雏形已经出现了,从一开始,就摆脱了过去战争的模式,遥远的二战不说,一战时候,2.5万颗子弹带走一条人命,这是现代工业战争的标志,这样的数量恐怕在中国,连想都不敢想吧。

    当然了,一战是壕沟战,精确度不高,可是如果减去大炮,追击溃兵,军舰轰炸的死亡率,这个数量非常惊人。至于二战,因为战争形势的改变,欧洲战场大概是5000发,世界平均的话。大概是2万发,略低于一战的时期,同期的中国,拿tg的敌后战场来说,一共消灭了52万日军。加上同等数量的伪军,算下来是一百多万,可是弹药的消耗,bl军和xs军加在一起,弹药总量大概是3000万-4000万之间,手榴弹大概是八百万枚。火炮之类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tg当时没有大量的火炮,这样平均30发左右下消灭一个敌人,在世界上面也极为罕见。从某种意义上面的证明了子弹的利用率高,可另外一个方面,足见中国子弹缺乏到什么程度

    从一战开始,军队开始追求单位时间之中的弹药投射能力,而这一把突击步枪,还远未达到ak的效果,好在已经有了影子,重量较轻。机械性能也相当的好,比不上轻机枪和通用机枪,却是可以接受的步兵单兵武器。

    “后勤方面请放心。即便是在不方便补给的情况下,这把步枪变成单发的,也相当不错!”

    冯玉祥想了想,没有继续的坚持下去,后勤包头一直都做的不错,他们拥有的大量火炮。特别是155重炮,作战部位都要达到45公斤。加上20-25公斤的弹药筒,总重量特别的大。75发一个基数,在配备3个基数左右炮弹的情况之下,一门155重炮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要有12吨左右的炮弹,这对于之前的北洋来说,是无法想象,那才是对后勤最大的压力,子弹根本就不算什么,在包头内线作战,基本上是管够的。

    即便跳到了外线,杨元钊说的没错,拥有快慢机的存在,这一把步枪可以变成单发,也就是说,30发会换一次弹夹,如果在作战之前,准备好足够的弹夹,比如说4-5个,甚至更多,那么这一把步枪的持续作战能力也相当的强。在遇到短时间的冲锋的时候,一次性射出全部的子弹,也是不错的选择,似乎从这点上面,后勤的压力,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如果换是在北洋的时候,冯玉祥根本就不会考虑什么后勤,北洋军哪有什么后勤,带着东西就出发了,完全不考虑携带型和一次战役的投射能力,可是在包头,这些是军官必须要掌握的东西,小到一个班,大到一个团,一个师,都需要主官对于一次不同烈度的战斗,准备弹药消耗的计划,甚至这样的计划还不止一个,以应对各种情况的出发,原则上面,不太会出现。

    既然后勤有保证,拥有精确的单发,间隔时间极短,有相当的投射能力的步枪,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冯玉祥基本认可了这个步枪,如果换装的话,会让他们的步兵火力,有较大规模的提升,随手的拿起一把,仔细的端详,一把枪最重要的,还是枪管,中国之所以加工不出来原版的委员会1888,就是枪管的差别,仔细的看了一圈之后,却看不出来枪管有什么接缝的地方的。

    难道,这个枪管采用了机枪的技术,直接的用钻床钻出来的,这可是一大提升的,对于枪管而言,整体钻出来,经过了锻压处理的枪管,无论是强度,还是可靠性上,都比卷扬出来的,好上一个档次不止,看来,对于包头的工业能力,他还是有些低估了,包头的发展似乎更快了。

    看到冯玉祥注意到了枪管,杨元钊连忙的解释道:“专用枪管钢,正在定型,暂时使用的是普通的超硬合金钢,这个只是初步定型,未来,当专门用做步枪的钢材出来之后,这个钢枪的速度,会比现在再轻400克!”

    400克,也就意味着,这一把枪的重量,还会减轻的重量,这是好事,总体而言,整个枪械轻下来的重量,就是枪管上面轻下来的,还有口径减少的关系,至于其他的,已经做到了极致,要想更改并不容易。以士兵的标准负重而言,等于又多携带了20发左右的子弹。

    杨元钊不知道冯玉祥的想法,知道之后,一定会笑的,如果不是成本限制和一体机的限制,直接用后世的超轻合金或者是纤维合金,枪械的性能和重量,还会进一步的减轻。

    把枪上膛,冯玉祥已经从之前的士兵们的训练之中,熟知了这个17号步枪的运作方式,从机械部件来说,做的非常的精致,没有国产枪的那种滞涩的感觉,他忍不住赞叹一声:“好枪!”

    “打一会来试试!”杨元钊在旁边说道。

    “打吧!”冯玉祥点点头,一挥手,不用他们动手,自然有士兵们帮忙做好了靶子,杨元钊也兴奋的拿起一把枪,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可是从穿越之后,他的身体能力变得极好,无论是力量还是协调性都不错,虽然枪法不怎么样,却可以保证向一个方向激发,至于能不能打到靶子上,那就是听天由命了,身体素质好并不代表枪法好。

    杨元钊和刘澍两个人,主要就是一个凑数的,真正要看枪的好坏的,还是要在冯玉祥这里,冯玉祥轻轻的扣动扳机,实验这一把枪的性能,特别是快慢机,是冯玉祥测试的重点,在控制上比较容易,打枪的时候,也不用拉动枪栓,有机械动力和弹簧片,自动的进行,这样减轻了多余的动作,士兵们可以更加隐蔽的激发,在单发的时候,精度较高,在连发的时候,因为枪口的跳动,控制起来不容易,但是训练之后的,应该可以缓解。

    那边正在做测试的士兵,不是也越大越好么,枪么,都是练出来的,特别是神射手一些特等的枪手,每天击发的子弹超过了300,那还是普通的步枪,一次射击之后,还需要拉动枪栓,300发打下来,恐怕手都要抬不起来,但是这个,都打了200多发了,一点事都没有,射击之后的后坐力很小,很适合东方人使用,他忍不住赞叹又一声。

    冯玉祥的枪法很好,杨元钊和刘澍的枪法,就有些惨不忍睹了,刘澍还算业余水平,起码有一半的子弹上靶,杨元钊干脆只有5发上靶,剩下的都不知道飞哪里了,让旁边的刘澍取笑不一,打趣道:“元钊,看来以后,你要是打靶的话,我根本就不敢在旁边,天知道那一枪偏过来,小命就完!”

    杨元钊等了他一眼,然后看冯玉祥的成绩,200发子弹,完全没有脱靶,单发精度射击都在8环以上,第一次使用能够打到这种程度,足见冯玉祥的枪法,连发也不错,5环以上。

    冯玉祥拿着枪,不知道在想什么,突然放下他,说道:“元钊,这把枪最终定型的名字是什么?”

    杨元钊想了一下,道:“还没有彻底的定型,不过原则上,有两个选择,中国式的选择,叫包头一号或者是中华一号,国际上面的叫法倾向于ak1911或者是ak11!”

    冯玉祥愣了一下,中国式的好办,可是国际的叫法之中,1911和11代表着年份,可前面的ak是什么意思,他连忙询问,杨元钊干干的笑了笑,他总不能说,这把枪的原型和基本设计理念,是源自接近40年后的一款设计,ak,算是一种恶趣味吧,含糊的支吾过去,冯玉祥觉得,ak11更加的大气一点,最终,这把枪的名字就被定位了ak11。

    就这样,大名鼎鼎的ak11突击步枪就诞生了,这把枪成为了未来十年,中国军队的标准配置,甚至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之中,ak系列以出色的性能,稳定性和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成为了世界轻武器市场上面,一个长盛不衰的项目。(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定型生产

    ak11就这么的定型了,内为部队这边,测试的只是几个方面,并不全面,只有真正的陆军部队,才能够对ak11进行完善和全面的测试,当冯玉祥提出来的时候,杨元钊也没拒绝,直接特批了200只ak11,跟随一起的,还有接近1000箱的子弹。

    一般的士兵,每天会打50发子弹,平均每一只5箱,按照一箱子弹1500发来说,这几乎是普通士兵150天的量,新军的士兵,几乎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以枪为例,一般3个月,要换一次枪管,这是用的时德国原装的枪管,换成国产的,恐怕半个月,都会换一次吧,7500发子弹,几乎是对膛线极为苛刻的考验,几乎可以肯定看出来枪的金属性能。

    当然了,杨元钊也没想过,让他一天就打完,7500发子弹,即便是铁人也承受不了,更何况又不是每一个都需要用连发,相对测试项目之中,单发还占据大多数。

    冯玉祥很高兴能够领到这么多的枪械,新军现在超过10万名士兵,因为包头这边注重军事技能的训练,每天都有大量的子弹喂,熟练的枪手不知道多少,一些特等的枪手,每天击发的子弹超过了300,ak11又是性能出众的一把枪,这样最多20天,就可以测试出来。

    半个月之后,冯玉祥激动的来到了机器局,半个月的测试,几乎所有的特等射手,都对这把枪赞不绝口。新生产7.0毫米的口径,比较适合东方人,后坐力是东方人可以承受的,在射击时候,稳定性非常好。因为枪管,比1888的枪管,长了差不多5公分,加上优质的膛线,整个枪的射程,比1888最少多出了50-100米。在普通的步枪之上,50米几乎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数据,现在的主要杀伤射程,几乎超过了250米,这对于步兵而言。非常重要,这把枪相对于1888,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

    “我们想要换装这种枪,不知道要多久!”冯玉祥一见到杨元钊,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看着一脸焦急的冯玉祥,杨元钊笑了,说道:“先别着急。枪还没有彻底的定型,我们会拿出来一流的步枪的!”

    这些天,杨元钊几乎都泡在了枪炮厂。第一,第一批的枪管钢算是定型了,重量上,比之前设计的ak11要轻一点,一把枪,最少轻了600克。也就是,比之前预定的要提升100克。看起来不起眼,对于单人而言。少了100克的重量,就可以多带一些子弹了,以步枪为主的步兵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提升,因为枪管强度足够,枪管薄了一点,整个枪管长了差不多7公分,经过简化处理的枪机,更加可靠,最关键的时,60发的大弹匣,还有250发的弹鼓,都已经设置成功,这么大的容量,这对于持续的步兵火力而言,比较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已经不是一般的ak11,他是升级的产品,射程上又提升了50米,有效杀伤半径,提升了100米,再加上后坐力,重量,还有加长了7公分的枪管,对于拼刺刀,还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些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制式步枪,最终被定型命名的ak11。

    照例拿出了50把步枪,让冯玉祥去测试,然后又给了冯玉祥5挺马克沁,这也是仿制品,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增加了材料方面的提升,让枪管从原来1500发,提升到了2500发的高度,射速上面微微的有些提高,用金属弹链代替了的皮制的弹链,稳定性更好,射程和射速的又有了微小的增加,从这一点来说,新的马克沁,威力上面,微微的有些提升,当然了,为了统一后勤,子弹也是7.0毫米的在子弹威力上,比7.9的稍稍有些弱了点,可是加上其他的提升,一定程度之上,还算是不错的改进。

    步枪也倒罢了,机枪也能够生产,这着实出乎了预料,冯玉祥是知道,整个包头机枪的配备非常的到位,几乎可以普及到班的程度,按照原来的镇为单位的新军,除了炮团是108门72毫米的山炮和野炮,36门108火炮和155毫米重炮外,几乎拥有900多挺马克沁,以往难得一见,被称为机关炮的玩意,在整个北洋军,恐怕都拿不出来200挺,可是现在一个镇,居然有这么多,最关键的是,包头的工厂,可直接生产马克沁,这是一个巨大的提升,想象当遇到敌人的时候,900多门马克沁,加上100多门大炮,哪怕是号称模范镇的北洋第三镇,恐怕在火力上,也远不是新军的对手。

    机器厂从兴建,一天一个样子,从各地挖过来的技师们,已经逐步的熟悉了包头这边的变化,一些其他高级技师,也都在武器专家的知道下,熟悉了武器生产跟普通的机械生产的不同,在武器的整合,还有提高效率上面,进展迅速的,特别是一些来自国外的专家,对于武器生产,提出了不少的意见,一定程度之上,算是提升了整个兵工厂的生产,技师们,也从一个普通的民用技师,向着军用技师进行改进了,机器厂的生产效率,也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

    现在,当大批的人员和机床,都充斥道了这个工厂之中,高速机床的功效,开始展现出来威力了,每天可以生产900把ka11步枪,50把马克沁,伴随着人员的增加和熟练程度的增加的,速度还在提升,未来当军械厂的二期三期彻底的完成,军械厂的生产能力,会扩充3倍。

    如此庞大的生产加工能力,冯玉祥一颗悬着的心,彻底的放回去了,现在包头拥有超过10万的正规军人,还有3倍数量预备役和民兵,一天900只,差不多100多天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新军的换装,统一了弹药和强制的情况之下,新军的后勤补给方面,会减轻3成以上,新军的实力,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对于部队实力的提升,会有极为巨大的帮助。

    听着杨元钊的介绍,眉飞色舞的问道:“元钊,现在能够给我们换装多少,这不已经生产了快半个月了!”

    “是不少了,但是我在考虑,到底是给内卫部队换装,还是给你们!”

    冯玉祥有些着急了,连忙说道:“别介啊,元钊,我们可是缺口巨大的啊,你看我这里有一份心得,都是ak11在部队之中的使用情况,还有一些新的战术配合!”

    杨元钊接过来那一叠文件,果然,冯玉祥很看重,回去之后,不但仔细的实验,还总结出了一系列的东西,甚至还有白刃战,不过他是携带的大刀,西北军的大刀战术,似乎跟冯玉祥有关系,从现在就开始进入雏形了。

    “其他的都好办,有一点有问题!”

    “哪里?”冯玉祥又惊又喜,惊比喜少一点,虽然过去的两年,杨元钊对新军的建设不怎么插手,可是每一次插手,都可以给出出色的建议,这也让冯玉祥对于杨元钊的意见越来越看重了。

    “这里!”

    冯玉祥一看,杨元钊所指的正是大刀那一栏,他有些着急了,说道:“ak11是很强大,但是子弹消耗也大,一旦子弹消耗完毕了,难不成拿着它当烧火棍,别看大刀占用了几斤重量,可是在接触战和混战之中,有很大的作用!”

    “我当然知道,不过有更好的!”杨元钊一招手,让大寒去拿一个ak11过来,顺便拿过来一把刺刀。

    冯玉祥看到刺刀的时候,眉毛一挑,这把匕首太短了吧,在混战时候,又能够起到多少作用,可是在杨元钊的指挥下,大寒把刺刀固定在了ak11上面,锋利的刺刀,跟ak11完美的结合,他的眼前一亮,本身ak11就不比委员会1888短,甚至更长,厚实的枪身,可以有很好把握,再加上三四十公分长的刺刀,这把武器,即便在白刃战之中,也不怎么的落伍啊。

    兴奋的从大寒的手中接过上刺刀的ak11,用手指微微的一试,手指还没有感觉,可是皮肤已经被刺破了,锋利上面,是足够了,特殊的设计,特别是血槽,让老于行伍的冯玉祥不寒而栗,敲击刺刀,清脆的声音长鸣,材质非常的好,坚固锋利,比他设想的大刀要好。

    “怎么样?还满意么?”

    “满意,当然满意了!”冯玉祥黄忙不迭的说道,前后差别,让杨元钊哈哈大笑,笑完之后,杨元钊才说道:“这把枪的潜力,远不止如此,对了,我们有多少特等射手了?”

    不明白杨元钊到底要干什么,冯玉祥思考了一下,才说道:“差不多有1000多名了,元钊,你问这个干什么,别打这个主意,我不会给的!”

    冯玉祥护犊子的样子,让杨元钊又一次的大笑的,说道:“不会要你的,不过是问一问,你跟我来吧!”

    杨元钊引导着冯玉祥,来到了另外的一个房间,在这里,只有一大排的箱子,冯玉祥不明所以,心中嘀咕,到底杨元钊又弄出来什么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二章 狙击枪

    杨元钊平静的把箱子打开,巨大的箱子被分成了四排,底部以天鹅绒衬垫,一排排的非常的整齐,在其中,都是管状的东西,杨元钊微微的伸手道:“知道这个是什么?”

    “这是!”拿起了一个管状东西,稍稍一看,冯玉祥有些愕然的说道:“望远镜?”

    “望远镜!”杨元钊哑然失笑了,道:“当然不是了!”

    说实在的,这样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望远镜,但是有了专门的双筒望远镜,单筒的效果不好,倍率还低,早就淘汰了,这个东西,是他专门在德国定制,作为一部分特制步枪准备的瞄准镜。

    这段时间,杨元钊在兵工厂中,也知道冯玉祥的测试步骤,冯玉祥没有找普通的士兵,而是找来了特等射手,杨元钊这才知道,这些被新军培养出来的特等射手,射击的水平,已经是足够的惊人了,每天700发的子弹,无论是连射还是点射,轻松的完成的。改用了7.0毫米的子弹之后,特等射手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升,已经有了狙击手的潜质了的,狙击手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一国的军队重视过,也只有到一战时候,因为壕沟战和阵地战,2万发子弹,才带走一个杀伤的效率,让打冷枪,成为了战场比较常见的,一些后世的社交礼仪,比如说一根火柴不能点3根香烟这样的东西,就是在打冷枪时代流传下来,战争促进了军种的变化,也催生了狙击手的产生。

    既然想到了狙击手,后世无数抗日神剧的洗礼。让他哪怕不了解狙击枪,也知道了一些大概,狙击枪的本身,不过是一些特制的,稳定性极高。射程极远的枪支,因为人的视力有极限,在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个兵工厂专注于这个方面,为此,专门的找人设计。特别精制了300把枪,是在ak11的基础上面,重新设计而成的,为了增加威力和射程,不但加粗了枪管。也加长的枪管,如此的增加,造成的整体性能的变化,让杨元钊只能够用最精机床进行加工,生产的也是五级的技工,以保证精准度和性能完整如一。

    完整的样枪出来,比ak11最少重了50%,从这点上面。已经不算是步兵常用的枪支,但是在特殊用途的枪支之中,他并不算出众。

    在这些枪械出炉了之后。这才考虑到狙击枪最重要的瞄准镜的问题,这一点,整个世界,都没有什么先例,好在德国的光学仪器极为的发达,按照他的描述和发挥的。通过哈比的渠道,从德国进口了一个瞄准镜。因为刚刚起步的关系,只有2倍左右。这样目镜最多能够让出色的射手保证在300-600米的范围之内的准确率,一些飞人的存在,甚至可以达到1000米之外的有效杀伤,这些都需要逐步的训练。

    此时,狙击枪即便在世界上,还是一个没有出现的支线,即便是德国,也没有专门的狙击镜,必须通过定制,杨元钊对于这点上面,不算特别了解的,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稍稍的描述一下,由哈比亲自在德国,找德国公司进行生产,当然了,拿回来一个就可以了。

    这么一个全部手工,甚至只是实验室研究的瞄准镜,杨元钊为了他,花去了10万美元,甚至因为造价昂贵,这一个东西,被生产者认为是有钱人的任性,耗费10万美元生产一个带着放大和瞄准功能的东西,没几个人会认为被用在战争之中,他们认为,可能是这个有钱的笨蛋,打猎的时候输了,想要用这种手段作弊,一直到几年之后,当欧洲战场激烈的时候,才有一个研究者从故纸堆里面,找出了这个,他也成为了德国狙击枪的鼻祖,狙击枪在那个时候,才真正的出现在了世界的视野之中,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且可怕的兵种。

    一个就够了,对于杨元钊来说,凭空的制作出来一个瞄准镜,这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一个的情况之下,就可以有200个,甚至是300个,甚至,依靠现有的进行改装,比如让两倍的变成四倍,甚至是八倍,还是可能的,但是这样太惊人了,2倍对于目前的中国,甚至没有特种作战的世界,已经足够用了。

    在冯玉祥的面前,直接进入到实战之中,找到内卫之中的一个特等射手,他已经进行了超过一个星期的适应性训练,把瞄准镜安装到了枪械上面,本就枪法出色的他,在300米,400米,500米的射程之中,拿下了8环以上的成绩的时候,即便是冯玉祥也动容了,陆军之中,特等射手数量不少,可能够在300米外,打中一个苹果大小的东西的,还真的不多,更何况400米,500米,当靶位放在600米开外的时候,冯玉祥突然想明白了这个东西的作用,人的视力,几乎不可能扩张到300米之外,一些天赋异禀的也一样,500米是绝对的极限了,所以很多武器的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之间,相差巨大,也没人在意,毕竟50-200米才是步枪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超过了这些,那是火炮和机枪作用的范围。

    但是今天,在冯玉祥的眼里,颠覆性的出现了这么一个神物,可以精准的在600米距离之内,保证7环以上的高命中,这简直是不可想象。

    杨元钊的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内卫神射手,只是7天的适应性训练,一旦长期训练,命中率会更高,当然了,长射程还需要拥有一定的计算和数学能力,一些余量和偏移量,都需要进行计算,最终,甚至可以达到1000米范围之内的精确射击。

    这个武器一定要拿到手,冯玉祥抓住杨元钊的手,仅仅是初见,冯玉祥已经总结出了最少10个这样武器的使用方法,他对于固定阵地的杀伤太大了,特别是对于火力点,甚至是迫击炮的清除,机枪和迫击炮,他们的射程都不远,1000米绝对是他们的杀伤范围,本身对付他们的,只有机枪和迫击炮,现在,又多了一把狙击枪,特等射手,在大规模的作战之中,充其量,不过拥有特等射手的部队,战斗力要高一点,可一旦有了狙击枪,就立马完成了蜕变,击杀指挥官,定点清除火力点和迫击炮,有狙击手跟没有狙击手,完全是两回事,在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这样的狙击手都能够改变战局,更何况是大规模的猎装。

    “太好了,元钊,这玩意有多少!”

    “不可能全给你,只有200支!”

    冯玉祥当然是很不满意,经过一系列讨价还价,冯玉祥带着4000支ak11和220支ak11特别版,后来被命名为awp11的狙击枪离开了,后者的名字,当然又是杨元钊的恶趣味,风靡整个中国的cs,他当然玩过,虽然这一把枪,跟awp相差甚远,却不耽误他按照这个命名,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元钊甚至愿意,世界名枪,在他的手中,全部诞生出来。

    ak11基本上定型了,甚至接下来,都在扩大生产之中,awp11暂时只能够小批量生产,一两年之内,最多会生产1200把左右,因为它的设计和加工精度,他的成本,比ak11要高出10倍,甚至不能够使用冲压制作,必须要用机床,在特制的原料上面交给你个出来,生产太多了,包头未必承受不起,但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特等射手和狙击手,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培养,需要时间,没有特等射手,生产出来,给谁用。

    武器厂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步入了正规,大炮的事情,暂时先放一放,这里说的大炮,不是之前借助着无缝钢管制作的迫击炮,那个已经形成了序列和规模化生产能力,这里指的是真正的大炮,炮钢相对于普通的钢材的,更加困难,基础的配方有了,要进入到高炉生产需要继续的研究,炮钢需要热轧和冷轧,超过108的重炮,还需要万吨以上的水压机和自动锻压机,这些大型的设备,对于包头而言,是没办法制作出来的,整个中国都没有任何的一个1000吨以上的水压机和自动锻压机,这种代表着工业化最尖端的大型机器,制作炮钢,不过是最基本的,大功率的蒸汽轮机页面,船用甲板钢,大型重炮使用的钢。

    这些国之重器,不可能有国家出口的,即便跟包头关系良好德国也不可能,除非杨元钊出去,暂时杨元钊是没有时间,前往外国,这件事情暂且放在一边,未来再有功夫解决的。

    awp的性能,在拿回去之后,非常的让士兵们满意,无数围绕着他的战术,在不停深入的训练之中,出现了,以往比较稳定的步兵操典,也因为awp的出现,进行改变,比如说以往因为射程的关系,裸露的火力点和迫击炮手,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awp这个攻防两端的利器,开始真正的走上了包头的舞台,并且越来越大的发挥起了作用。(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 潜移默化

    包头新军营地,确切的说,应该是陆军营地,现在的包头,已经组建了超过10万人的陆军部队,按照欧洲的军事理念,并没有以镇作为单位,而是以师作为单位,参考了后世的标准,一个师的人数,控制在15000人左右,加上后勤和一些其他的人员,也不会超过2万人,可以说极为精简。

    完善而标准化的后勤,让军队的战斗力迅速的提升,200支awp11,相对于总量来说太少了,专门的适应性训练,只不过是让特等射手们,逐步的熟悉用瞄准镜的步枪,争取在演戏之中,发挥作用,而更加让冯玉祥看重的,还是包头量产的马克沁。

    拿到的马克沁,数量不多,却在射手们不间断的72小时的射击之中,逐步的测试出了真正的水准,相对于原来的马克沁来说,现在的马克沁射速更快,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一条弹链会很快的设计完毕,设计独特的装弹器,可以一次性完成的30发左右的子弹的安装,熟练的装弹手,甚至可以保证,3分钟之内,完成一个1500发的弹链的安装,这对于对子弹需求很大,需要压制火力马克沁来说,极为重要。

    就这一点,就足以让冯玉祥倾向于现在的马克沁,更何况其他方面的数据,新式的马克沁一点都不差,因为从的子弹,换装到了7.0,因为子弹的口径小了,装药量等方面也变小了,威力上稍稍的弱一点。可独特的设计,包括对于枪管上面的设计,尽可能的减少重量和体积,把多余的都给加强到增加威力上面,这一把机枪。穿透性良好,射程比之前的超出了20%左右,这对于压制火力的马克沁开说,也相当的重要。

    权衡全面的威力,是超过了之前的马克沁,加上新式步枪等的服役。在一定程度之上,军队在子弹投射方面整体的实力,比别的更加的强横,一定程度上面,算的上提升了新军的整体实力。至于重火力上面,包头已经是世界标准了,即便是英美的军队,除了一些精锐部队,否则,不会全面的装备108和155重炮,还有几乎达到百门75炮,哪怕这个方面持平了。60、80、120毫米的迫击炮,成为了营以下的支援火力,算下来一个师居然会有500门炮。虽然大部分都是迫击炮,但是这样的火力配比,也足以让这个师武装到了牙齿了。

    武器上面提升,让新军士气大振,甚至影响到了军官,先前跟着冯玉祥或者王金铭来到包头。基本上从最基层做起来的军官,都已经担任了团以上的职务。可是对于底层,营连排的军官需求。包头的缺口一直都很大,虽然他们也通过内部的调整,比如说,内部培训班,让一些高级的军官言传身教,提升是有,但是效果不高,毕竟真正的有留学,或者是实际能力的,也只有那么几个,都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职务,专业技能方面,提升的并不明显。

    包头从新军建设起来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始不遗余力的招募各种的军事人才,从云南讲武学堂,天津讲武学堂和奉天讲武学堂之中,招募了大量的低级军官,当然了,这些远远不够,还有就是大量的归国留学生和受过西式教育的学生。

    前者,受过专门的训练,可以迅速的走上岗位,带兵也好,管理也好,都可以做到不错的程度,后者更加的具有可塑性,因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可以如同一张白纸一样的吸收很多的军事理念,成长性更好。

    大量人才的汇聚,不但让包头的部队不停的扩大,当然了,也带来了各种的主义之争,毕竟,在这个晚清的时代,各种的主义,都在中国传播,一些开眼看世界的人,都在考虑,到底什么才能够救中国,革命党,同盟会,甚至是一些领导阶级的资深,比如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也在考虑,混乱造就了整个中国混乱的思想,甚至到几十年后,都没有统一过来。

    包头这么的兼容并包,着实吸引了不少的人过来,甚至同盟会的各个组织,都不同程度的派出了人员,渗透新军,本就是他们在做的事情,1911年的革命,其中首义和冲在前线的,都是渗透在新军之中的革命者,他们才是真正的基石。

    不过,这个在历史上,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一手推动了整个中国各种变化的举措,在包头,却没有奏效,并不是杨元钊注意到,专门的去防止,也不是冯玉祥用什么高压政策,冯玉祥本身就是同盟会的成员,让他转变的,不是什么人的话,或者是什么主义,让他转变的是事实,正因为这一点,对于部队之中的各种主义之争,他从来都没有去干扰,只是让他们对比和学习,从包头的变化之中,找清楚原因,这种自己去对比,用实例来说明的,简直是起到了神奇的效果,这两年来,有不认可包头离开的,这些人只是极少数,他们离开,也并没有把包头的实力和情况给曝出去,剩下的,大部分都留下来了,成为了新军的中坚了,各种的主义,渐渐的在新军之中,失去了土壤,与其空谈,不如实实在在的,用自己的努力来做。

    投身工业,制造世界上最强的产品,是报效国家;投身农业,用辛勤的劳动和科学的种植,让每一个中国人能够吃饱饭,这同样是报效国家;而身为军人,努力的练好军事技能,提升军队的实力,保护好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净土,这同样是报效国家。

    此时的新军军营之中,又一次低级军官考察团,300多名来到包头不超过2个月的军官,在同乡,故旧的带领下,进行一周一次参观考察,主要参观包头的市政建设,贴近民众,观察民众的生活情况,还有就是一些大规模的项目的建设,今天,是包头2环铁路线的建设,一环包括绥远,白云鄂博,等一些城市,二环直接扩张到了大同,太原,以包头为中心,完善的铁路系统已经基本就绪,太原和大同已经进入到了4小时区域,未来市民们的出行会更加的便捷,商业活动和货品运输,会更加的畅通。

    一个标准的,整个人身上都透着军人气息军官,对一个还可以看得出是学生模样,带着一丝单薄的年轻人说道:“宗明,怎么样,我说的对吧,包头这边,才是中国的希望,孙先生很伟大,他提出了很多卓越的注解,但是他更多的是空谈,你看他从来都没有讲过,获得政权之后,要怎么建设中国,要怎么赶超世界一流,包头什么都没有去说,只是踏踏实实的去做,借助着实业,积累资金,借助着强悍的师资力量,开启民智,让人民动的,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之下,立足于国内的,人民富裕了,商人富裕了,整个城市富裕了,家国才能够真正的稳定安康。”

    话语平实,张举(字宗明)看着同宗大哥张园,心中一阵阵的感慨,他来到包头的2个月,看到最多的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个,他是留日学生,在留日期间,加入了同盟会,感召与孙中山的号召,回到国内,伺机革命,2个月前,突然接到了张园的信,这才来到包头,本来是想在新军之中发展,顺便来感化大哥,却没想到,却是被大哥给感化了。

    没来到包头之前,他或许会认为,包头同样是一片黑暗的地方,官商勾结,为富不仁,但是真正深入了解,却不禁为包头的强大而赞叹,杨元钊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几乎是以一手之力,在中国的西北边陲,建设了一个工业基地,无论是钢铁,还是机械制造,甚至是铁路和火车头,这些即便是日本都没有的东西,在他的手中一一的实现,这都是切切实实,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相反,他们的领袖,却在日本那边,对着革命指手画脚,提出的10万公里的铁路计划,根本就没有下文,只是一句口号,而包头,却真正在做,现在听说铁路的总里程已经超过了2万公里。

    两相对比之下,孰强孰弱,简直是一目了然,最关键的是,包头吏治清明,民众生活幸福,本以为温饱已经是天皇盛世的局面,在包头这边,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小康,富裕,这一步步的目标,让人向往的同时,也忍不住的向它靠近,几乎毫不犹豫,张举的心中有了决断。

    “大哥,我都知道,我会留下来,为包头的发展尽一股力量!”

    类似的事情,在低级军官考察团之中,多次发生,以老带新,用最平实,最真正的视角,用堂堂大势来说服别人,总比洗脑和虚假来的强的多,包头的发展,也给了这些开眼见世界的人信心,除非是那种彻底洗脑的死忠,剩余的,都转变过来,成为了包头发展的基石,这一幕不但在军营之中,在研究院,在各种工厂,都是时有发生,包头正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无数的力量,向他汇聚,这些会逐步的从量变到质变转换,一旦转变完成,会轰动整个世界。(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三杰齐至

    潜移默化之中,解决了最大的问题,这是包头众志成城的力量,革命党,说白了,就是一群激进分子,他们大多数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为教育背景的原因,他们也开始开眼看世界,中国跟世界的差别,让他们对于社会极为的迷茫,渴望获得改变,挽救中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敢于投身一切,改变一切,现在,有一个新的机会,包头用实际情况,让他们明白了,中国还有另外一条路,实业救国,无数人都说起来过,但是整个中国,成功的也只有包头,洋务运动,是李鸿章等清廷高官一手主导的,可是没有士绅和一些进步人士的支持,根本就坚持不下去,可是到最后,产生效益的聊聊无几,也因为如此的,中国的青年,决定用另外一场暴利革命,来改变这个世界,推翻清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早在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的时候,已经是注定了的。

    不过,在这个时刻,历史拥有了一个新的拐点,包头在人们目光所不能看到的地方,缓慢的闪动着翅膀,不少青年和进步人士,包括一些地主和缙绅,他们发现了,挽救中国的命运,还有另外的一条路,以工业为基础,推动商业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重新的屹立于世界。

    杨元钊就这么的不是刻意的,只是见招拆招的布置,却恰恰起到了最正面的作用,从面对英法的棉布危机,而在全国范围内,种植棉花开始。算是笼络了一部分地主和大地主,至于棉纺织协会和其他的一些轻工业,却把投身到实业和准备投身到实业的一批人笼络住了,这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只要包头的影响力扩张出去,包头的实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在商会的杨元钊,根本不知道,他已经坐拥了这么大的潜力了,不过快要到新年的日子,一向是他最忙碌的日子。各种公司的报表,年终汇总,包括一些表彰和奖励,中国人们,特点就是要过个好年。年终的集中盘点很多,现在的杨元钊,可不是3年前,初入包头的那个毛头小子,只是他控股的公司,就超过20家,每一家都是超级巨无霸,更别说类似棉纺织集团。钢铁集团,甚至是军火工厂在内的这些,超级商业圈和工业体系。正在逐步的确立。

    正在文山会海之中,弄的有些焦头烂额的杨元钊,在刚刚喘了一口气的情况之下,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小寒直接的进来,告诉他:“会长。刚刚接到电报,蔡锷。蒋百里和张孝淮,他们连快而至了。

    “什么?”杨元钊一脸不敢置信。陆士三杰一直都是他重点邀请的,原因无他,包头没有自己的军事体系,依靠从三大将无学堂之中招募,一来有些困难,二来,也不太适合包头使用,还需要回炉再造,想成立军校吧,杨元钊又不甘心平庸,包头已经在陆军建设上面,走到了中国的前列,甚至是亚洲的前列,军校如果没有点特色,那怎么行呢。跟大学一样,军校同样应该有个牵头人,参考后世常凯申的做法,自领校长,可是负责实际教学的,还需要有一个人。

    近代中国,有两个军校影响深重,一个是保定军校,另外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几乎影响了20年代之后30年时间,两党的众多高层,高级军官,都有在其中学习的经历,至于更早的保定军校,走出近代不少的将军,甚至后面的黄埔军校的教官,不少都有保定军校学习的背景。而保定军校的创始人,就是陆士三杰之中蒋百里,号称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

    可惜1909年他都去邀请了,三杰之中,唯独蔡锷一人在国内,他正在江西练兵,他也通过晋商的渠道,去邀请他过来主导新军,蒋百里和张孝淮,他们正在德国留学,为了邀请他们,通过哈比的关系联系了,这都过去了快一年多了,还是没有什么消息,杨元钊就准备放弃了,只道自己的小庙,容不下这么三个大佛,没想到,三人居然联袂而至了,难道三个人是约好了。

    事实上,三个人还真的是约好的,包头从武汉劝业会开始,就扬起大名了,可以说,在中国整个民族工业界,成为了一盏明灯,来参观的络绎不绝的,这样的名声也传到了江西兴办新军的蔡锷那里,蔡锷在江西呆的不算太舒服,相对于东南沿海,江西的基础条件不好,新军能够拿出来的经费非常的有限,一协的新军,最多就是保证了枪支,连人员都不齐,这些枪支也不都是新式步枪,甚至连老套筒都有,这是各地新军基本上同样的,没有足够的经费,又急于拉起队伍,一定程度上,新军只是一个架子,别说跟列强军队相比,跟北洋相比,都相差巨大。

    蔡锷是何等骄傲之人,江西既然不合他的意思,那就去别处,不过辗转广西,也同样如此,前段时间云南邀请他过去,也有些动心,毕竟是熟悉的地方,还有一些老上司,可是这个时候,包头的传闻出现了,关于包头,早在前年的时候,就有邀请,只不过,在蔡锷看来,江西堂堂的一省,新军的兴办都这么的困难,包头口外这样的荒僻之地,能够兴建出来一个营,就不错了。

    量力而行才是根本,谁知道,口外如此荒僻之地,居然是一个协,有些太不自量力了,难不成是跟清廷高官贿赂得来的,这样的部队,有什么好去的,当时他直接的把他丢在一边,转而接受了广西的邀请。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包头已经大大的有名了,包头造已经逐步的在南方开始流传了,无论是基础生活用品,还是布匹,特别是专门印染的细布,比英国的布更加的精良,最关键的时,这种布,他的价格很实惠,对于一般富庶家庭,足以购买,比英人的最少便宜一半以上,顿时,挤占了英人的市场,成为了整个市场的主流,这样的一个的地方,这么庞大的现金流,应该是有资金支持的,

    只是包头名声的话,蔡锷恐怕还是在犹豫,习惯了广西,云南距离广西不远,再加上有讲武学堂,对方的承诺,直接给他一个协统的职位,让他两头为难。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另外的一个电报,也让天平,逐步的向着包头那边倾斜了,出国去德国留学几年的蒋百里和张孝淮回来了,他们也是接到了包头方面的邀请,他们是被德和洋行直接的邀请的,乘坐着游轮抵达上海,并且提前发电报,邀请蔡锷去上海一会。

    正准备离开的蔡锷,欣然前往,见到两位同学,几年不见,他们极为同学,可以说比较高兴的,蒋百里二人,不但提到了在德国军校的经历,感慨列强们的军队是多么强大,谈论更多的,居然是包头。

    原来,在过去的2年时间之中,虽然杨元钊没有邀请到蒋百里和张孝淮,却没有怠慢,吩咐哈比和德美,对于两人进行帮助,无论是助学资金,还是联系实习单位,都尽可能的满足。

    助学资金,对于两人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德国较高的物价,也让他们困扰,本来准备打零工的,却得到了德美的资助,不但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并且学习之余,可以参观各大军事工厂,正规德国陆军,本身蒋百里等人是被安排到陆军第七军,后来哈比动用了关系,让蒋百里和张孝淮不但在基层连队,也开始进入到团级,甚至是师级进行历练,这对于外国军人而言,简直是不可能的。

    正是这样的举措,让两位军事专家,对于德国的军事了解更加的透彻,特别是参谋部的制度,在基层连队只是雾里看花的话,到了团级和师级,几乎是亲自的接触,这让两人感激的同时,对于包头和杨元钊,产生了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在中国就能够影响到德国,也就是深入到团级和师级之后,接触到更多的高官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一切来得多么的不容易,不管是否要留在包头,他们觉得,回来了,都有必要见一见,亲自的去感谢,至于去留,再考虑好了。

    两人都愿意去了,蔡锷也正在犹豫,索性也跟着一起去,蒋百里说的对,留下不留下,总要看过才知道,真的不行,即便他们两个受到巨大恩惠的,都不会留下,更何况是他。

    杨元钊没想到,他随手吩咐的一件事情,居然让三人决定走一趟西北,对于蒋百里等人的帮助,只是很不起眼的举手之劳,钱不用说了,海量的钨和一些简单的合作,让德美跟德国军方,甚至是皇室比较的紧密,只是一个实习的机会,又怎么要不到,即便是死板的德国,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情,只不过要级别到,有巨大的利益,这放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

    在上海匆匆见过之后,三人就启程前往包头,而一直都注意着他们人员,立刻给包头发去了紧急的电报,电报很简单,只有陆士三杰,联袂而至。(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 抵达太原

    三杰全部都是行动派,已经决定的事情,当然不会耽误,因为有德美洋行的帮助,车票船票什么的,当然是第一时间送到,而且都是头等舱,这样的细致,才是三个人最为满意的。

    从海船,从上海到天津,然后转道前往太原,一路上,蒋百里是感慨万分,离开中国这么多年,中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反而更加的破败了,老旧的城市,麻木不仁的民众,仿佛放上100年,也同样不会变。

    可是同时间,国外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的,一个个新的产品,各种新的发明,让列强们的实力,在不停的拓展和扩张,军事领域更是如此,10年为一个断代的话,前十年和后十年之间,简直是一个天上地上的差别。

    1900年之后,他们对于清政府,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信心了清政府救不了中国,10几年来,任何的变化都没有,倒是一个个令人多可笑的事情做出来,暮年的状态已经是非常的明显了,他们都再追寻一条救国之路,孙大炮的那种做法,对于职业军人的三人而言,不感冒,依靠着国外的资金,哪怕是的推翻了清政府又能够怎么样,国家的极弱,是工业的不行,是钢铁的不行,其他的,说什么都是白说,都是无用。这也是自始至终,都三杰都没有投身到孙大炮的旗下的根本原因。

    太原车站,看着依然破败的车站,蒋百里叹息一声,道:“我们是不是错了。在中国的西北,可能会诞生一个工业重镇,号称中国的鲁尔,真的么?”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但是听张骞说过。在武汉劝业会,西北机器联合公司,以三成首付的价格,最少签订了上千万的合同,价值非凡。”

    “轻工业,或许西北真的发展起来了。可是重工业。”蒋百里的声音越发的低沉了,出外留学多年,他感慨于中国的落后,特别是德国,看着几乎是钢铁武装起来的德军。108,155重炮,已经武装到了师,但是对于中国而言,75炮还是最强悍的陆军武器,也只有北洋军拥有,其他的新军,基本上,很少有。甚至只是一批军人,带着步枪而已,连基础的训练都不到位。江西如此,江苏如此,浙江湖北也是如此,这些富庶之地也是这样,更何况是贫穷的口外。

    杨元钊如果知道,蒋百里是这么说的。这么想的,恐怕会后悔万分的。他处于不刺激清廷的考虑,没有把铁路的车站跟以往正太路和京张铁路连接起来。新站在太原北部,跟太原这里相隔了5公里左右,甚至连太原站这边,都没有更多的改进,保持了原有的模样。

    目前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包头和周围的城市带,包头周边的建设,已经进入道了一个快车道,一个个的企业,一个个工厂,林立的树立起来了,迅速投产,迅速获得收益,巨额的财富,在包头这边汇集,越来越多的工人被吸引了过来,包头从只有数万人的小小城市,开始迅猛的发展,08年40万人,09年110万,到了09年年底,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30万,而从10年到现在,包头的人口没有增加多少,差不多是300万人,可是周围的城市带和影响的人口,却增加到了4000万,这是超过20个城市结合起来最终数字。

    一个纯粹的工业城市,拥有100万以上的真正工人,其中虽然只有30万是机床工人,这个数额,绝对是中国独一份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勤劳的工人,创造了包头的传奇的,现在,包头已经在重要产品上面,占据了整个西北,中部的市场,开始逐步的向着东部,江南,东三省开始辐射,庞大的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还有各种的机器设备,第一批3成首付的机器设备安装并且的成功生产,跟列强们在棉布上面对了一下之后,轻工业几乎遍布全国,包头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了。

    正因为专注,包头和周围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但是正因为专注,杨元钊忘记了门面,太原,张家口,作为包头对外连接的两个窗口,一定程度上,是外人对于包头的第一印象,可是因为低调的关系,杨元钊没有关注,晋商们是有实力影响的,对于他们而言,那些地方,只要调整一下货场,让货场变大,足以容纳整个包头的货物就可以了,其他的,他们没有杨元钊那种视角。

    “既然来了,那就去看看!”张孝淮说道,正是他的这句话,算的上时挽救了杨元钊,后来很久之后,张孝淮对着杨元钊就不断的打趣,没有他的这句话,参谋长和常务校长,基本上都会跑掉的。

    “天色还早,我们赶路吧,太原到包头,几百公里,恐怕要三天的时间。”

    3天时间,对于东部交通发达地方,已经算的上时快的了,更何况是包头这样的西北,在蔡锷看来,最起码要4天,5天也说不定,几百公里的路程,说不定,就要吃点苦头了

    可是当在太原打听了一下之后,他们顿时发现了不同,在太原最醒目的地方,有这巨大的广告,太原到包头快车,一天就到了。

    “不可能的,这可是几百公里的,怎么可能一天就到了,我去问问。”这下子连最稳重的张孝淮都有些迟疑了,连忙出去问人了。

    张孝淮去问了一下,最后脸色有些古怪的回来了,道:“还真的是一天就到的,10个小时?”

    “不可能,火车都不会这么快,中国的火车,现在的时速,一直都没有超过过30公里,相对于普通的车,是快了许多,因为不用停,几百公里的路程,10个小时,等于每小时40公里,这也太天方夜谭了吧。”蔡锷有些激动的说道。

    张孝淮却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平静的说道:“这不是最快的方法!”

    “不会吧,难不成会飞么?”

    蒋百里更加熟悉张孝淮,他拉了拉蔡锷,然后问道:“听孝淮说,是什么出行方式!”

    “火车!”

    “火车?开什么玩笑,没听说包头通火车了,这么大的事情,报纸上面,一直都没有什么报道啊!”蔡锷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没错,火车是近20年以来的热门,在中国每一条火车的通车,都会引起巨大的关注,甚至创造出相对较高的价值。

    “我也是不信的,因为太离谱了,4个多小时,就能够抵达,这样下来,每小时的时速会超过80公里了,德国也只有少部分的线路,能够达到这样的速度!”

    “是啊!”蒋百里的眼神也有些悠然了,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不但是眼光和胸襟的落后,也包括了科技方面的,德国那个只有中国的一个省大的国家,居然生产了比中国多了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的工业产品,大部分的城市,都可以通过火车,快速的进行交流,到达任何一个地方都非常方便,整个国家也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不提火车了,说不定是个骗子呢,那么10个小时到的是什么?”

    “马车,我已经买好票了!”张孝淮拿出了手中的硬质卡片,说道:“朝发晚至的,现在已经没有了,那要早晨8点出发,大概在晚上6点左右,到达包头,现在已经是10点了,有一个中间停留一夜,11点出发的,到晚上6点休息,然后明天5点出发,大概在八点中左右,抵达包头。”

    “真的,”

    “真的,价格也不算贵,一个人6元,”

    “还等什么,走啊的,看来包头真的是不一样了,几百公里,能够在10个小时之内赶到,我可要试试看!”

    张孝淮点点头,带着三人,找到了马车行,这里跟火车站是两个概念,华丽的多了,上了车,蒋百里注意到,这个车跟普通的车不同,不是两轮马车,是宽大的四轮马车,因为是快运,整个马车安排了30个左右的座位,马车够大,座位还是比较宽敞的,6元的价格相对于普通的马车算的上贵的了,也只有这样的直通车,才会有6元的价格,普通的车,每辆马车50个人左右,时间上,也相对比较长,差不多要24个小时,基本上就是两天,中间要休息一个晚上,那个价格只是1.2元。

    当然了,伴随着铁路的贯通,公路马车开始慢慢的受到影响,人员和班次都大大的减少了。

    马车很快就坐满人了,蔡锷注意到,似乎坐上去的人都是熟人,也难怪了,能够坐得起这样的直通快车的,多数都是前往包头那边购买东西的商人,有高速公路和驿站的存在,去包头的商人,大多数都不带自己的马车了,反正到了太原,有太多太多的方法,从高速路上走,还是雇佣驿站的马车,来的比较方便一点,速度也更快。

    甚至一些激进的商人,会选择铁路运输的方式,那样更快捷和安全,可惜大部分时候,铁路的车皮和运力,要倾斜到包头的工厂上面,他们在没办法找到铁路车皮的情况下,公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 憧憬未来

    在汽车站最上层的钟声响起,马车准点出发,透着玻璃窗,看着外面路面,蒋百里忍不住赞叹一句:“太原的路修的不错!”

    这倒是大实话,特别是蔡锷,在中国待得久了,又是带兵的军官,出行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马车的,城内还好说点,一到了城外,根本就跑不了,这也是他们好奇的地方。

    蒋百里说话的声音微微的有些高,旁边一个富态的,看起来像是地主的人,哈哈一笑,道:“这位兄台,恐怕是第一次来到西北吧!”

    “是啊,怎么了。”蒋百里面向他,回答道,旁边的蔡锷等人,也竖起耳朵,倾听着,既然来到了西北,总要了解一些,有什么比本地人更了解这里呢?

    富态的地主也愿意显摆,直接的说道:“太原的路,不过是四大家附带着修筑的,真正的好路,还要看到太原之外。”

    太原之外?蒋百里一脸的疑惑,看着奔驰的马车,心中微微的一愣,联想道了这个马车的速度,10个小时的运行时间,就走完几百公里的路程,这一定程度上面,路面必须要相当平整,四轮马车之所以在中国,运行不起来,原因就在于路径实在是太坏了,普通的官道,只能够跑马,或者2轮马车,两轮马车载货量之上,远远的低于四轮马车,可是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对于路径的适应能力之上的,要比普通的马车的要强很多。

    难道,包头这边,居然修通了从包头到太原的道路。这样的疑问。几乎是同时,在三杰的心中闪烁了起来。

    出了太原城,前方稍稍的有些路不好,好在可以接受,四轮马车的速度。降低到了20公里足有,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关卡,也有一些楼房,驾驶着马车的车夫,上前交钱。蔡锷等几人这才有功夫打量这个关卡,和关卡后面的道路。

    洋灰路!蔡锷略带有些吃惊的说道,洋灰,这种东西,刚刚流入中国。一般只是在大型建筑,还有很多军事设施上面,洋灰构成的混凝土,硬度上比一般的砖石结构更加的强横,但是洋灰这种东西,价格非常的高,一般只有大型工程或者重点工程上面,用来修路。这在蔡锷眼里,这简直是败家子,这么贵的东西。铺成道路,给他修成防御工事多好。

    蒋百里脸上露出了一丝了然,中国没有洋灰路,日本也没有,可是不代表德国没有,作为一个重工业的大国。德国在水泥的利用上,已经形成了一连串的标准。城市的道路,基本上都是水泥路。水泥路相对比较的干净和平坦,但是在外面的道路,基本上,都是泊油路,这种道路价格比较便宜,也相对比较的平坦,一定程度上,几乎是遍布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是除了铁路交通之外,最方便的交通方式,在没有铁路的两个城市,公路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联通方式。

    当通过了这个收费站之后,走到了公路之上,连见多识广的蒋百里也被眼前的一切给镇住了,双向六车道,以高速公路的形式,中间还有隔离,宽大而厚实的水泥路面,非常的平坦,马车在上面,不但轻快,而且速度极快,差不多要超过了火车的时速,难怪,10个小时,能够走完几百公里,这个车速,恐怕是超过40了,不过,蒋百里微微的有些奇怪,马的力量是有极限的,如果连续的这么跑的话,一定程度上,跑一段时间,他的速度会降低下来,到时候该怎么办?

    正在疑惑之间,马已经连续的快速奔跑了一个小时了,终于,马车走到了一个驿站,这个就再路边,修建了一个大院子,后面还有几个三层的小楼,可以满足来往课上的休息用途的驿站,用最快的速度,几分钟的功夫,就完成了换马,当马车继续前行的时候,他们才彻底明白,为什么这个通路,能够用这么快的速度,原因无他,换马,这是往常,清王朝800里加急的情况,换马不换人,一路的接力,从外面到京师,速度非常的快。

    不过现在,换成了马车,这里也不是官道,而是平坦无比的洋灰路,速度提上来的,还平稳,甚至在马车微微的摇晃之中,他有一种睡意。

    在蒋百里刚刚准备睡觉的时候,巨大轰鸣声传来,蔡锷还没多少反应,蒋百里和张孝淮几乎是跳了起来,这个声音太熟悉了,正是火车高速运行的声音,这在德国,他们听的很多,德国的火车,已经不是什么高端的东西,是真正的走入民间的,老百姓的出行,大多数就是依靠火车。

    包头真的有火车么,顺着车床看过去,三条整齐的铁路,并排的向前延伸,太原到包头的铁路,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跟的公路齐平,要在60公里之后,才会有一节跟公路平行。

    现在包头,经过了系统的调整,特别是众多的火车头生产出来,铁路的密度已经相当的高了,10分钟左右的间隔,已经让铁路线异常的繁忙了,当火车以100公里左右的时速,呼啸的开过去的时候,带来的气势是非常惊人的。

    马车的速度,保持在40公里左右,这个速度,对于一般人而言,已经足够的快速了,可是火车以明显高出了一大截的速度,迅速的从后方超过了马车,然后慢慢的绝尘而去。

    三人的表情是愕然的,特别是张孝淮,有些懊恼的说道:“早知道不如坐火车了,包头不但有火车,还速度这么快,真的能够4小时之内抵达包头!”

    “当然是真的了!”插话的依然是那个中年地主,肯定了火车速度之后,又打消了他们的想法,原来,即便他们想坐火车,也坐不上,因为火车的车票相当的紧张,基本上要提前两三天,才能够买到,他也是在买不到火车票的情况之下,这才不得已,选择了马车出行,想不说时间上面,就说舒适度,马车也比不上火车。

    这下子,张孝淮的心才放下,原来即便去了,也买不到票,他不知道的是,火车站方面,有专人在等候,出于照顾三杰的情绪,没有进行贴身的跟随,但是三个人的照片已经通过铁路局发放下去,保证他们进入到火车站就会被发现。

    本身比较清晰的行程,在太原这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报传来,真的是鸡飞狗跳的,甚至直接上达到了杨元钊这里,耗费了好一阵的时间,才通过询问,知道他们是乘坐马车前往包头的,有了确定的车次和抵达的时间,这才是松了一口气。

    每一个公路收费站,都被通知,要关注这个马车,当然了是悄悄的,随时给包头这边,汇总关于这个马车的运行情况,这一点,三杰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宽敞的公路上面,缓缓的行进,偶尔,还会看一看呼啸而来的火车。

    中午,马车不停,只是在路过一处驿站的时候,拿上来的一些干粮,是煎饼大葱,但是味道着实不错,还有一壶清泉,差不多到了晚上6点左右,当夜幕彻底的降落下来,洋灰路上,还有灯光,可以让马车在夜里疾行,可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选择在驿站休息。

    驿站非常的干净,客房都是一样的,分成单人,双人,三人和大通铺,蔡锷等人,都是军人,没有选择大通铺,当然也没有选择单间,他们选择了一个三人间,简单的梳洗之后,就住了进去的。

    “百里,看来,我们真的小看了包头的实力,只是这个洋灰路,投资的额度就非常的大,这个投入,整个中国,都未必有人能够投入下来,要知道,现在新军一个镇,每年的投入,也不够是几十万而已,一条几百公里的洋灰路,投入足以装备十来个镇了!”蔡锷郑重的说道,包头之前成立一个协,在蔡锷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当这一条洋灰路摆在了他们的面前的时候,他们相信,最起码,包头在经济实力之上的已经非常强横了,有实力支撑一个协的投入。

    三人都有留学的背景,特别是蒋百里和张孝淮,他们在日本留学之后,就去到了德国实习,德国的陆军,算的上是世界上最强横的,但是这个强横,是需要有极强的经济实力和重工业实力作为支撑的,在中国,要想要建立一个强横的陆军,恐怕也只有包头这边有办法。

    到了绥远,这是十字路口,在绥远这边,新修的公路,向着张家口方向延伸,三个人都是军人,还是资深的军官,他们对于地理方面,非常的熟悉,很清楚哪个方向是什么,张家口,包头修路不止一条,他们不但联通了太原,也联通了张家口,这个因为京张铁路修通了之后,成为了一个的重要的商埠的地方,包头的所图,绝对不小。

    怀着憧憬和期望的心情,三杰开始了接下来的行程,他们万万都没有想到,迎接他们的,不是一个协,更不是一个镇,是10万武装到了牙齿,最少也经过了1年,最多经过了3年多训练的职业陆军,包头的陆军,从来都不是跟中国,乃至亚洲的军队相比的,他们对比的目标,永远都是德国陆军。(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七章 异样风采

    第二天一大早,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的三人,重新的登上马车,继续的前行,只有3个小时的路程了,马车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从天还没有完全的亮起开始,慢慢的天亮了,终于,到了8点左右,到达了包头。

    越是接近包头,马车就越发的密集了,无论是从包头出发的众多马车,还是从外界进入到包头的,现在的包头,每天的吞吐量非常的惊人,包头可以生产众多的产品,大部分的产品的原料,都需要进口,在西部,在整个中部和东北,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人跟它竞争,最多是外国的洋行,晋商家族和包头,在这个方面上面,有这天然的优势,大量的原料都注入到了包头,然后在包头的加工之下,变成了一个个工业产品,为了包头,一步步的挣得了大量的利益。

    马车上面的人,开始收拾东西了,他们来到包头这边,基本上,都是购买商品的,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的到达包头,当踏上包头的这条路开始,一些急于下车的,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他们会在特定的路口下车。

    “这就是包头,这也太发达了吧!”蔡锷诧异无比,几乎脱口而出的说道,他没有来过包头,可是却知道,包头在地理之上,连个县都不是,他只是一个村发展而成的镇,不是跟蒙古的毛皮生意,它的名声一点都穿不出来,跟很多西部的镇一样,只是一片住宅的集合地,但是现在,他却发现了一片片整齐的城市。没错,就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城市。

    杨元钊对于包头这边的规划,直接的选取了后世的工业区的规模,包头能够兴建的企业众多,为每一个企业流出来的土地。也非常的而庞大,现在的各个企业,经过了扩充和发展,已经变得非常的完备了,扩建的土地,基本上应用起来。现在的包头工业区不是原来,稀疏的工业区,到处都是一片筹建的感觉,现在的包头到处都是工厂,兴建之中的。和建设好的,密集而整齐。

    8点的时刻,正是工人上班的时刻,一个个穿着者整齐的衣服,蓝色衣服,或者骑着自行车,或者的是步行,或者是坐着电车。前往工厂,立刻把宽广的水泥路给占住了,到处一片兴旺的景象。

    “这!”蒋百里和张孝淮一片的感慨。他们在这个包头的身上,一定程度上面,感觉到了不是中国感觉,他甚至有一种到了德国,到了工业区的感觉,如果把这些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换成外国的人的话,他甚至有一种在鲁尔的感觉。

    鲁尔是什么地方。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是德意志的骄傲。整个德国的大部分工业,都源自于鲁尔,鲁尔在一定程度上面,是整个德国的脊梁,现在,一穷二白的中国,居然有了这么庞大的工人人群,一定程度上面,代表着包头的实力,别的不说,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工人,这代表着一个个财富的创造者。

    马车里面,除了蒋百里等三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习以为常了,包头这边的景象,一定程度之上对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会吃惊一些,对于经常来到包头的人而言,早就习以为常了,这些工人,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产品,而产品,伴随着从包头回到他们所居住的城市,就回化为财富,这才是他们关注的地方的,越快的拿到产品,越快的完成交易的过程,才是真正让他们重视的。

    “三位,你们在那里下车!”马车上的人,一个个的都走了,大部分都有明确的方向,包头这边,也有车站,对于这个包太快速马车而言,有义务把每一个人,都送到地点。

    “去新军营地吧!”蔡锷的突然说道。

    “新军营地?”蒋百里诧异了一下,然后了然了,从包太公路,到现在的包头,他们见识到了包头的实力,整体的实力是非常强横的,有这个基础,有这个实力,才能够支撑起强横的军队,一年多的训练之下,新军会怎么样的变化,这才是他们关注的,强横的物质基础,只是基础而已,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军队,这更多的需要指挥员的训练,整个中国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学习日本,中国的留学生,留日的特别的多,他们三人也都有留日的经历,但是蒋百里见识到了德国陆军之后,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天下强军,他不要求多的,一定程度之上,有一个成为天下强军的基础,剩下的,他们会来做。

    马车夫有些诧异的看着三人,这时候,他才注意到,三个人,的脊梁,都是笔直笔直的,看起来训练有素,原来是军人,军人在包头的地位非常的高,在包头的新军刚刚成立的时候,一场马匪的入侵,让包头的人民知道了武器,知道了新军的好处,没有一个强横的军队作为后盾,包头的财富,包头现在的发展,绝对不会如同现在这么的发达,这么的安稳。

    马车车夫和售票员,多多少少的有些为难,他看着三位说道:“新军营地并不在包头城区,他在另外一个方向,我们马车并不过去,但是有电车线路!”

    电车,中国早在几十年前,就有电车了,日本和德国也非常常见,蔡锷三人对视了一眼,由最稳重的张孝淮说道:“送我们到电车站!”

    “好嘞!”车夫挥动着长鞭,前方,正好是一片空荡荡的,马车快速的转过了一个弯,前往不远处的电车站,那是附近最大的电车站。

    “坐上19路电车,到终点站就可以了!”

    马车离开了,三人站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车站的前方,看着周围,一排排穿着整齐工装的工人,正在前往工厂,而每个人的身上,都是神采飞扬的,蔡锷的叹息一声说道:“应该早过来的!”

    “松坡早就接到邀请了!”

    蔡锷点点头,道:“一年多之前吧,当时我还在江西,几乎跟广西的邀请差不多同时接到的,我当时在想,西北有什么,不就是倾向僻壤么,再不是就是受到北洋的影响,我就没有多想!”

    “松坡说的对,如果不是他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恐怕也不会来!”张孝淮也跟着感慨的说道,包头跟他们所料想的完全不一样,之前他们或许在心中嘀咕,中国有一个可以支撑现代化陆军的地方么,但是眼前的事实证明了,不但有,而且这里就是。

    “看那边!”蔡锷突然的说道,在街道的另一端,走过来一群人,虽然他们没有穿着军装,但是军人的作风,让老于行伍的众人,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军人,而且是受到过严格训练的军人,甚至他们在气势上面的表达,只在少数专业军人或者出色的军人身上看到,整齐,彪悍,威猛。

    他们的身上,没有老军痞那种匪气,眼神清亮,且聚集而不散,特别是走在路上,严格的按照规范,没有骚扰百姓,这一点,即便是蔡锷,在几年的带兵里程之中,也几乎没有多见。

    “这些会不会是军官!”张孝淮有些试探的问道。

    “军官,应该是吧,包头的新军才成立多长时间!”蔡锷也感慨的说道,可是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确定。

    正在这个时候,电车独有的铃声响起,眼尖的蔡锷,注意到了上面大大的19字样,这就是19路电车,不知道包头为什么有这么多路的电车,上海都没有,可是人们匆匆的上车,他们也跟着上去。

    电车上面人不少,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军人,整齐的风格和笔挺的坐姿,无不展露着他们的身份,似乎便装较多,似乎没有军营里面那么的严密,彼此之前的话语也多了起来,蔡锷等人才发现,原来整个车上,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军人,其中最短的,才加入新军不超过3个月,是刚刚完成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这才有一天的假期,回去探望父母的。

    三人的脸上,满是愕然,三个月的训练,就拥有如此完美的军容风貌,这样的练兵水准,即便是蒋百里也佩服万分,而且听话语之中的番号,大多数是师和团,听到的师最少有4个了,团也有十来个,师和团,这个蒋百里和张孝淮熟悉,欧洲的陆军,都是以师为单位的,小师在一定程度上面,比较适合战场指挥,可是他们知道的情报,包头的新军,不过是54混编协,是两个标的编制,怎么多出来这么多的师。

    “难道是私自扩编!”张孝淮不经意间,似乎道出了包头新军的实质,蔡锷两人对视了一眼,没有多说话,这都到地头了,新军营地也在电车的最后一站,有什么事情,到地方再说,不过从进入到包头地界,包头就给他们一次次的惊喜,或许,这个新军就是更大的惊喜了。

    蔡锷跟蒋百里两人不一样,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启程之前的那种想法了,什么云南,什么讲武学堂,只要包头的新军,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都是这么的一个状态,不用多,只要有两个标的满编,他就留下来,哪怕当个标统都乐意。(未完待续)

    ps:第一章送上,第二章正在努力写,8点半左右送上!

第四百零八章 新军风貌

    电车的速度不快,大概保持了30公里左右的时速,新军的营地,没有在包头工业区,他是在包头的郊外,其中有洋灰路联通起来,30公里左右的时速过去,需要一个钟头。

    特别在离开了市区范围之后,仅有的几个市民也都下车了,留在车里的都是军人,这对于老于行伍的三人而言,感觉比较的舒服,其中过了几站,上来了更多的军人,车内略显拥挤,可是整齐的站姿和坐姿之下,让这个电车,跟考察团一样的整齐,完全没有之前感觉的挤成一团。

    三杰看着这些士兵,士兵们也好奇的打量着三杰,不过包头的士兵和军官,来自于四面八方,很多的军官也是,虽然造成了少许的矛盾,却也让大家了解,这些或许是来到包头的新晋军官吧。

    电车终于到达了终点,这里距离军营,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三杰甚至不用问路,直接跟着这些疑似军人的走就行了,不过,大概走了十来分钟,,这些军人都大部分的进入到了一个不小的房间之中,这里看起来不像是军营,一个个的小房间,似乎有专门穿着军装的在管理。

    三个人不约而同,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不过很快的,他们就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了,似乎是一个更衣室,包头似乎不允许军人穿着军装进入城市,所以在军营的外侧,建设了这么一个庞大的更衣室,军人们会在这里更换服装,之前在电车上,他们看到的军人手中的小包。不是装的买来的东西,而全部是军服,此时,通过换装之后,整齐的军装一穿。属于是军人的风采,顿时扑面而来。

    “果然是一只钢铁的军队啊,不知道这样的精锐战士,到底有多少!”蔡锷感慨的说道。

    军人,是暴力机器,是国家机器。不管你愿不愿意,当穿上军装,所有人都整齐的时候,给人的感觉顿时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之前。三杰只是感慨包头练兵练的好,此时,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兵真的是训练有素,包头几乎把纪律性和训练,刻画到了每一个士兵的骨子里面,一旦穿上了军装。士兵们的精气神和气质,就完全完全的不一样了。

    军服还是北洋军的样子,不过肩章似乎稍稍的有些不同。三杰也没有在意,反正早晚是要知道,一路跟着前行,不多时,停在了一个巨大的军营面前,蔡锷三人首先就审视着这个的营地。整个营地是半永固式的营地,四面有10个巨大的炮楼。哨兵们分别在炮楼之上,炮楼之上。分别有四挺重机枪,他们枪管,都专注对着四面八方,等待着可能出现的敌人,在营地外侧,差不多100米的地方,一层层的铁丝网,拉了四五层,最关键的是,除了炮楼之外,还有一个个的战壕,负责执勤的士兵也是在那里严密的戒备,整个军营,都防护的非常严密。

    “很好,这恐怕是中国,防护最严密的军营了!”蔡锷走过了不少的新军,甚至也见识过了北洋军六镇,可是没有多少军营,拥有足够的防护,他们还是旧式军营的那种样子,内部混乱不堪,外面只是几个哨兵防护,甚至连八大胡同里面的姑娘,都能够顺利的进入军营,全部都是筛子。

    最关键的时,蒋百里注意到了,只是在军营的外部,就又超过60挺的马克沁,马克沁机枪,这是去德国最大的收获,留日的时候,注重的时单兵作战能力,注重的是勇气,注重的时白刃战,这种作战的思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国,中国从1894年甲午之后,很多方面都在学日本,也造就了,在民国混战的时期,各地的军阀基本上都是这么打的。

    去了德国,这不一样,机械化,炮火和机枪,代替了白刃战,代替的勇气,面对着科技生产的钢铁产物,没有什么人,能够在马克沁的弹幕之中,进入到战线,更别说是重炮了,155的重炮,一炮下来,一丈甚至是几丈的方圆,毫无死角的死无葬身之地,这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抵挡的。

    “这个协的马克沁真多啊!”蔡锷叹了一口气,没有怎么的在意,一直留在国内,他对于马克沁的认识不多,马克沁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一把委员会1888,不过是45元,配上子弹,也就是五六十,可是一把马克沁价格最少也在700元以上,如果加上1000发子弹,价格还要更高,要到800,对于手里面没钱的各地新军而言,用这个,还不如多买20把步枪呢,同样的火力投射能力,甚至更多。

    对于蔡锷的想法,蒋百里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不是本质的问题,是没有见到的问题,德国有他先进的地方,中国却也有中国的实际情况,打仗就是打钱,可中国恰恰是缺钱,同样的装备,德国陆军购买是一个价格,运输到中国,又是另外的一个价格,自己制造不出来,就只能够接受别人的盘剥,落后就要挨打,而且是越来越落后。

    当蔡锷三人走到军营的前方的时候,蔡锷注意到,最少有按个炮楼的机枪,都瞄准了他们,如果有任何的异动,恐怕的这些火力,会迅速的把他们撕成碎片,这时候,是傻子,都不会前进一步了。

    蔡锷也就没有准备冲击军营,他只是想要来看看,对着哨兵报道:“我们是应邀来参观!”

    “请先生留下的名字!”蔡锷三人,按照哨兵的指示来到了旁边的登记室,哨兵让他留下了名字,他们也留下来了,甚至写明了来历。

    陆士毕业,哨兵多看了他们两眼,陆士在中国的军方,还是很硬的牌子,包头也一样,仅有的几个陆士毕业生,都是高层,这样的人,说不定就是长官的故旧,所以对他们也客客气气的,进去汇报时候,还嘱咐人把他们请入到房间休息。

    “看似热情,警惕性非常高,这个哨兵是个好兵!”坐在休息室里,张孝淮有些感慨的说道。

    “不止啊,松坡,你注意到了没有,无论是炮楼上的士兵,还有在战壕之中,执勤的士兵,他们都是保持着全部警惕,这么长的时间都是一动不动,这样的素质,必须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个新军训练的不错,很有看头!”

    三个人都是军官,而且蒋百里和张孝淮更是在德国陆军之中实习,在杨元钊的帮助下,他们不但在基层连队之中实习,甚至进入到了团,师这样的指挥机构,如果有可能,杨元钊甚至想让他们进入到最高统帅部,可惜那是不可能的,那可是德国军队的最高荣耀之所,即便是差一点德国人,都不能够走进,一个外国人,更是不可能,即便哈比的影响力再强也不可能。

    即便这样,蒋百里和张孝淮,也受到了极佳的锻炼,见识和眼里,远不是3年前,刚刚从陆士毕业的时候能够相比的,蔡锷就更不用说了,见过了松松垮垮的新军,看着这里的军队,怎么看,怎么舒服。

    蒋百里的目光终于从士兵的身上松下来,他开始观察起连绵不绝的军营了起来,看着看着,似乎注意到了什么,仔细的数了数,有些愕然,又站起来仔细的看看,这才说道:“孝淮,松坡,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军营有些大。”

    “大,军营不就都这样么?”蔡锷愣了一下,想到蒋百里不会心口开河,用审视的角度把军营看了一圈,豁然的说道:“是啊,如果从一个标来说,也就是三四千人,这还是满员,不吃空饷的情况之下,眼下的这个军营,占地最少是上百亩,这里面还不都是平房,全部都是三四层的楼房,就算是按照相对比较稀疏的布置,这个军营最少也能够让容纳一个镇。”

    “难道,包头的新军,不是一个协,而是一个镇!”张孝淮失声的说道,镇跟协之间的差别,三人都非常清楚,整个新军以北洋为主,北方都是以镇为单位,镇也就相当于日军或者德军的师团或者是师,一般会有1万6-2万3千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军队,至于协一般而言,不会超过5000人,包头报请批复的是新军一个协,而不是一个镇,如果真的是以镇为单位的话,这个新军的战斗力,恐怕真的是可怕的异常啊。

    “看来,所有人都低估了包头了,如果是一个镇的话,以他们的军事素质,加上人员,恐怕不比北洋六镇要差。”张孝淮也跟着说道,就现有看到的军容风貌,如果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整体的话,这个新军真的不比北洋六镇差,甚至更强。

    北洋六镇,一向以来是中国的强军,这是大家公认的,清王朝如果没有北洋军作为后盾的话,早就亡国了,所以在中国,以军队作为标准的话,北洋军是最好的标尺。

    “松坡,你恐怕还小看了这个新军!”蒋百里指了指旁边,说道:“这个新军,绝对不简单。”(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九章 三杰威武

    “小看包头这边的新军?”蔡锷诧异的看着蒋百里,三人之中,就带兵而言,他自认为不弱于蒋百里,但是蒋百里的眼光,还有看待问题的敏锐性,应该是在他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面说,他还是比较愿意听蒋百里的话,低头沉思了一下,问道:“百里兄,此话怎讲?”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这个新军,马克沁的数量非常之多。”

    “马克沁?”蔡锷喃喃的说道,这个东西他知道是重机枪,南方的新军很少,他走过的新军之中,只有江西新军的镇内有,广西似乎也有,不过是个半残的,说实话,他没觉得这玩意有多优秀,只是知道价格非常的高。他看到每个炮楼之上,都有马克沁,但是从心底里面,还真的没有太在意,马克沁只是武器的一种,还是中国军队不算是标配的武器。

    “我在德国的时候,德军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以12挺马克沁为封锁线,借助着壕沟,铁丝网,沙袋形成的立体式防御之下,整整一个团的步兵,在没有大炮的情况下,完全无法突破12挺马克沁组成的防线,强行通过,甚至会损失惨重。”

    “不会吧。”蔡锷愣住了,蒋百里的军事素养他一向佩服,否则陆士的时候,蒋百里就不会是第一,他是第二了,再加上熟悉他的人品习惯,不会轻易的说话,但是一旦他肯定的话,就是事实。

    “你确定是一个团?”

    “没错!”蒋百里肯定的说道:“孝淮也看了,我的记得,是的禁卫第一军第12步兵团。他还是一个加强团!”

    “是的,那是第七军跟禁卫第一军的演习,甚至突破了演习计划,后面的事情不多,我们得到的消息。那个加强团,被判定全灭!”

    “全灭?”蔡锷瞪大了眼睛,马克沁操纵起来不容易,一般需要三四个人,加上弹药手之类的,数量分外的不少。可是再怎么多,12挺,也不过是几十个人,团这个单位,欧洲使用的多一点。分为不同类型的,可是再怎么少的团,也一定会有一两千号人,一个加强团,就看加强到什么程度了,2000多人有,3000多人也正常,几十个对两千以上的对手。还是全灭,这也太可怕了吧,反过来说。才算是正常的。

    “演习没有重复性,甚至还驳斥了绝密,我后来详细的考察了这个演习,虽然演习的内容绝密了,但是根据之前的演习名录和计划,我还是看到了。这个团奉命增员禁卫一军的3师,那个师被第七军的两个师的优势兵力包围。同样增员的还有其他的5个团,他们是被下了死命令。但是在一个山口的地方,遭遇了预设火力的阻拦,他们不得已采用了决死冲击,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打破防线!”蒋百里感慨的说道,他也就是从这一次,才真正的认识到了马克沁在特殊场所,甚至是阻击战之中的作用,集中使用,加强火力布置密度,这看起来很浪费,却显示了难以想象的强大。

    蒋百里不知道,这个又是一个蝴蝶的翅膀,因为蒋百里和张孝淮,进入德国就在第七军,所以,第七军也是哈比和杨元钊比较关注的地方,先不说能不能招揽到三杰,就冲给中国留下一些更好的种子,他就必须要尽可能好的照顾。

    物质上面和高层的照顾是一方面的,另外一方面,也算是让第七军崭露头角,从德国众多师之中脱颖而出,这其中,关于马克沁的布置,还有密度的研究,就成为了关键。

    经过一番的努力,还有马克沁展现出来的威力,第七军的军部经过了细致和缜密的研究之后,在这一次的演习直接的拿出来,引起了轰动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大的波澜,不过按照哈比汇报的结果是,过程波折,但是结果是喜人的,德国本就在跟英国的对抗之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陆军是德国的强项,尽可能的增加陆军的实力,这本来就是一种共识,需要在两个方面,对抗协约国,马克沁这样的自动化武器,远比增加士兵数目来的重要。

    就这样,杨元钊的这只蝴蝶,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整个德国的布置,这会让德国,在几年后的那一场大战的最初阶段,占据了相对比较好的位置,关于重机枪的研究,在德国开始普及开来,德军也因此重视重机枪,在重机枪的基础之上,开始研究轻机枪,轻机枪的重量相对于马克沁来说,轻了很多,可是火力上,不会比马克沁差多少,一旦这种轻机枪研制成功,整个世界陆军都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到时候战争就是大炮和自动火器的天下,似乎他们的会占据绝大多数。

    蒋百里略带感慨的说道:“我本来想,回到中国,就对所能够影响到的部队进行改变,没想到,在西北,居然遇到了一个知音,就是不知道,这个玩意有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有足够子弹的马克沁,会让敌人感觉到是噩梦,但是没有,就只能是烧火棍了。”

    蔡锷不再说话了,包头新军的马克沁数量之多,远远的超乎了他的想象,任何的一个部队,都不可能把全部的重装备,都放在外面,很显然,外面的这五六十个马克沁,不是新军所拥有的全部,这样一来,整个新军的马克沁数量恐怕会更多,是八九十个还是一百多个,想到一百多个重机枪,在完整的工事的依托之下,所展现出来的威力,蔡锷就忍不住不寒而栗的,要知道,这可是真正的杀人兵器。

    “里面有动静了!”张孝淮突然的说道。

    蒋百里和蔡锷把目光投了过去,几个穿着者的统制服饰的军人,匆匆的从里面出来。阎锡山一马当先,他是陆士毕业的,不过他去陆士的时候,蔡锷三人已经毕业了,蔡锷三人是陆士第三期的,而阎锡山是陆士第六期,其中在学校的时候没有交集,日本的时候有,可刚去日本的时候,阎锡山去的是振华武校,甚至还没有加入同盟会,久闻三人的大名,蔡锷等三人,算是他的师兄。

    在陆士之中,蔡锷等三人拥有着巨大的名气,特别是在中国留学生那里,陆士因为他们三个而做出改变,陆士本身前三名是可以获得天皇的佩刀的,

    当时三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就是蒋百里拿了,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位第二名就是蔡锷。这样引起的骚动更厉害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检查一下,不幸,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孝淮。

    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是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象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

    增加的两个日本人是谁呢?一个名叫荒木贞夫,后来的日本陆军大将,陆相,甲级战犯,一个名叫真崎甚三郎,后来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二二六事变的幕后黑手,此外,这一期里面的日本毕业生还包括如下名字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堪称日本陆军的一代精英,皆惨败于蒋百里蔡锷之手,从此以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规定中国留学生必须与日本学生分开授课,以免同样场面重演。

    也因此,三人也成为了传说,成为了所有在陆士学习的中国人的榜样,阎锡山是早就见过三个人的照片,稍稍确认之后,热情的迎上来说道:“三位学长,小弟有所怠慢,有失远迎!”

    “你是?”三杰跟阎锡山,基本上没有多少交集,阎锡山去陆士的时候,他们或者去了德国,或者就归国了,没有怎么的相见,特别是蔡锷,心中微微的有些不舒服,他都没有穿上协统的衣服,没想到这个不知道怎么的小师弟就先穿上了,他们三人明显比阎锡山要大一些。

    “在下阎锡山,是1906年进入到陆士的。”

    “原来是师弟啊,我们三个贸然来此,想要参观一下新军,不知道学弟意下如何。”

    当然可以,阎锡山点头赢下,然后介绍其了身边的其他人,施从云,王金铭和孙悦,至于冯玉祥,他作为新军的统率,正好在包头开会,没有前来。他们也算是北洋的后起之秀,没有留学日本,却也是在战斗之中成长起来的,对于陆士三杰的大名也是闻名已久,北洋拥有者浓郁的日本风格,甚至还有很多的日本胶管,不少北洋的军官,都是日本教官带出来的,对于中国人在日本的最大成就,也是闻名已久。

    “三位请!”寒暄一下,只是相互换了名字,然后在阎锡山的热情招待之下,走进了新军的营地。(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彪悍士兵

    在四位统制的带领之下,孙悦也是最近才提名作为师长人选的,现在10万军队,已经分成了5个师,孙悦是刚刚提拔上来的,蒋百里等三人,就这么的进入到了守卫森严的新军营地,

    在阎锡山等人的引导下,他们三人,首先观察的就是士兵的宿舍,新军营地,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士兵的家,家的干净与否的,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纪律,要知道,新军这里,可都是男人,男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内卫。

    蔡锷本也就没有多在意,中国的军队,大部分都是一个德行,即便是日本的,也好不到那里去,日本也只是在现代军队上面,刚刚上路而已,反倒是在欧洲,已经注意到了卫生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军队的影响,开始涉及到了这个方面。

    包头让他们要吃惊的,杨元钊是从后世而来的,后世的军队,第一条就是内卫,而且是首要的,搞不好别的,暂且罢了,内卫是态度问题,也算是经过了军训,对于内卫的要求可以说是一清二楚,在新军训练之中,直接的就把这一条加上了,刚开始的时候,引起了士兵们的反弹,不过杨元钊浩荡的名声,加上源源不绝的补给和军饷,在一定程度之上,推动了这一件事情,一些刚开始想不通的军官们,看着整洁的环境,更加的有纪律性的士兵,也算是认可了这一点。

    从第一只部队民团和巡防营开始,现在,经过了2年多的训练,新军的纪律。几乎是已经刻在了骨子里面,这不随便的进入到一个营房,都是整齐划一的环境,所有的被子都叠成了豆腐块,所有的一切装备。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那里,让人看着赏心悦目,也表明了钢铁的记录。

    蒋百里微微的吃惊,因为,在德军之中,都没有这么整齐划一。甚至是干净异常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整洁和讲卫生已经是次要的了,关键在于,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到全局,整个新军的,简直是把纪律这两个字,刻在了骨子里面,从任何的一点开始,纪律是永远需要保证和首先需要做到的东西,这样的部队,有了足够的武器和训练。会何等的可怕。

    参观了几个士兵宿舍,蒋百里知道,不是面子工程。因为他们来的时候也没有通知,很显然,新军的内卫的,几乎是自动的,这一点上,新军再一次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一个沉重的砝码,甚至连最开始最不看好的蔡锷。都有一种冲动,带着些兵的冲动。

    营房。食堂,还有一些功能性的建筑,阎锡山讲的很细,但是蒋百里已经见微知著了,新军的纪律已经达到极致了,他也没有办法再苛责新军,看了张孝淮一眼,说道:“去训练场看看吧!”

    白天的新军,正在进行操典,大部分的新军,都是最少1一年以上的老兵了,他们在队列,在内卫上面,是刻在骨子里面了,杨元钊跟冯玉祥等人,推行的一直都是一个理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参考了北洋,日军的操典,再加上杨元钊在后世总结出来的一点点的经验,还有特种部队的一些皮毛的训练方法,共同组成了现在的训练,现在整个新军一共有五个训练营地,每个师,都会占用一个训练营地,分别是,体能训练场,模拟战场,靶场和室内巷战训练场,还有队列操场,这些都已经是训练道熟练异常的训练。

    蔡锷等人,首先来到了靶场,靶场是一个军队,最重要的训练场,从热武器普及了之后,力量,已经逐步的被体能和准确度所取代,一个战士的基本素质上面,体能已经越来越被射击所代替,打靶的水平,永远都是第一的。

    目前的靶场,一共有400多个靶位,足够4000人完成一天的训练,目前,新军的每日弹药消耗,还是每天50发,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中国任何一个军队。

    还没有走进靶场,就传来清脆的枪声,不是一下一下的,而是连续的发射的,400多人一起打靶,在一定程度上面,就如同一个小型战争一样,靶场的声音,真的如同炒豆一般,此起彼伏的。

    看到阎锡山等人过来看训练,今天在靶场训练是第四师,也就是王金铭属下的这一师三团和四团,看到不但直属长官过来了,就连其他的几个师的长官也过来了,值星官立刻一声命令:“全体都有,集合!”

    不论是正在打靶的人,还是在等待大把的,迅速集中到了一起,四千人分成不同的阵营,以连为单位,组成了三十多个一样的方阵,整整齐齐的站在了众人的面前,整齐的军装,加上划一的动作,特别是扑面而来的军人的气息,让人震动。

    “报告首长,第四师三团和四团正在进行打靶作业,应到4076人,实到4056人,20人请假,值星官蒋云龙,请指示!”

    “请假不少啊?”蔡锷嘀咕了一下,要说新军的训练,请假的更多,任何时候,中国的军队都有这样独特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面说,4000多人,才20个人请假,这个比例够低了。

    没想到值星官听到了他的低语,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但能够跟几位长官站在一起的,不用说,都是高层,又专门对蔡锷行礼道:“报告长官,所有请假的全部都有请假条,而且是经过了军法部批准的!”

    蔡锷愣住了,他没想到蒋云龙会直接向他汇报,有些不知所措,旁边的阎锡山连忙解围道:“包头的请假非常严格,必须要军法处介入,一般而言,都是病假,包头训练太艰苦了,哪怕后勤跟得上,每天都会有些受伤的,甚至每个师,每年都会有因为训练而死去的!”

    “死亡?”蒋百里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包头会这么严格,德国也有因为训练而死亡的,但是那都是在纪律严明,甚至是王牌师之中,严格的距离和残酷的训练,让德国陆军拥有钢铁的意志,一直都是冠绝整个欧洲的,没想到这些,在包头新军的身上看到了。

    “对不起!”蔡锷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事,不知者不为罪!”阎锡山跟着给了个台阶下,对王金铭说道:“王师长,你来下命令吧!”

    “稍息,继续打靶作业!”王金铭上前对着蒋云龙行了一个礼,道。

    “是,全体都有,解散,按照既定科目,继续进行!”洪亮声音响起,整齐的方阵,在瞬间,分散开来了,以三个连为单位,整整齐齐的站在靶位的面前,拿起钢枪,开始了速射,新军的打靶,讲究的是速度和效率,一般每个人会射出10发子弹,最多在5分钟之内,就要完成作业,接下来,换成另外一组,大概半小时一轮,一天一共是五轮,50发子弹,加上休息时间,不会超过3个小时,然后进行下一个科目的训练,一般而言,会在一天,最少论三个训练场,有些时候,还会到野外进行训练。

    枪声接二连三响起,蔡锷等三人,都是明眼人,迅速就注意到了,士兵们击发子弹的速度,五分钟内射出10发子弹,这个,一般训练有素的士兵,都可以做到这一单,可是看着一个个报出来的环数,很显然,基本上10发子弹的数字,都在80以上,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士兵而言,是极难达到的,一个两个,可以说是天赋异禀,神枪手,这在任何部队之中都有,甚至10发子弹100环的都不少见,全部都是这样,这多少让人惊诧,要知道,即便在德军之中,整体的射击精准度,都未必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阎锡山,你们新军的士兵都是这样的准,还是只有这一两个团是这样。”精心挑选,选择的设计天赋比较好的,组成一个精锐协,这在蔡锷看来,有些不敢相信,却也在意料之中。

    “都这样准。”阎锡山的话,很明显的,把蔡锷的想象给堵了回去,全部都这样,难道,包头这边的新军素质会如此之高么?三杰的脸上,满是不敢置信,即便是蒋百里,已经尽可能的高估了包头的士兵的基本素质,却还是被眼前的一切给吓住了,这不能用训练得体来形容了,这简直是欧洲一流的士兵素质。

    旁边的王金铭也插嘴说道:“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不是天赋怎么的好,真正有天赋的,现在被抽调出去,专门的组成了一个狙击手的小组,剩下的,都是天赋一般,但是这些士兵的,加入到新军,少的有一年多,多的快2年了,每天50发子弹这么的打着,每个人平均消耗的子弹,在2万发以上,这么多子弹喂出来,如果还得不到这样的程度,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什么,每天50发子弹,不是每天5发,是50发么?”蔡锷敏感的听到了一个数字,有些愕然的问道。

    “是的,每天50发。”王金铭理所当然的说道,其他人也都是如此,几年的重复训练,让他们熟悉了所有的一切,反倒是三杰却默然了,50发,看似不起眼,但是眼前有4000人,20万的子弹消耗,这对于任何一个军队来说,都不是小数字,包头有多少军队,几万总有,一天的数量,真的是天文数字。(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彩的AK11

    蒋百里和张孝淮没有多少感觉,可是蔡锷不同,他一直都在国内带兵,特别是南方新军,非常清楚每天50发子弹这是什么概念,按照目前中国子弹的价格,一般1元10发子弹已经是足够便宜的旧弹药,有的甚至还打不响,新的子弹可能要一元5发,就算是一元10发的程度,每天每个士兵会花费5元,整个军营,就按照四个协,16000人的人数算的话,每天是接近8万,每个月240万,这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即便是北洋军,也没有这样训练的,耗费太大了。

    蔡锷的表现,跟性格有巨大的不同,甚至是蒋百里二人也看出来了,悄悄的把他拉倒一边,问道:“松坡,你怎么了,50发子弹很多么?”

    留日多年,是在军校之中,对于基层不太了解,后来留德之后,接触的又是德军这样的现代军队,德军之中子弹通过本国的工业生产出来,子弹一定程度之上,是不怎么的值钱的,大部分德军士兵,都可以保证每天几十发的击发,完全不受限制,不是每个德军士兵都是这样的,每天50发的击发,一定程度上,体力等的消耗,会非常的大的,这对于任何的士兵而言,都是已经是巨大的负担的,由此可以看出包头训练的严苛和士兵的水准。

    听了蔡锷小声的解释之后,看着正在射击的士兵,眼神分外的不一样,一元5发,这样价格,整个中国又有多少资金能够支撑,包头现在的状况,要么,是拥有一条可以自主的生产子弹的生产线,但是想到之前中国现状,似乎很难,军事设备一向是控制出口的,子弹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你们到底有多少人?”蔡锷问道。

    “正规军么?”四个师长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由阎锡山主动站出来问道。

    “难不成,你们还有什么非正规军么?”

    “有啊,怎么没有!”阎锡山顺口的说出来的,旁边王金铭拉了拉他,他干干的笑了笑,没有继续下去。

    “看来包头这边正规军人数不少,不知道方不方便告诉我等!”蒋百里越众而出,问道。

    一句话下来,场面微微的有些冷场,稍停了几下,资历最老的王金铭想到了之前杨元钊对他的嘱咐,如果三杰前来,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尽全力的留下他们,杨元钊的不少意见,在当时看起来,或许是摸不着头脑的,但是之后都是经过检验是正确的,他说道:“三位既然来到了这里,那就没什么好隐瞒,包头一共有10万的正规军!”

    10万,这个数字,几乎把几个人吓了一大跳,甚至是蒋百里都有些失声的问道:“都是这样的训练素质的!”

    “当然!”王金铭很理所当然的说道,却没想到,让三人都有些无语了,早就知道,包头或许隐藏着他们无法知道的秘密,却没有想到,这个秘密会如此之大,10万经过训练的军人,哪怕每一个的水准,比眼前看到的弱一点,包头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中,超越了整个中国,要知道,袁世凯苦心经营的北洋六镇,也不过是7万多人。

    很多更加机密的事情,不方便在这里继续的问,三杰平复了心情之后,开始注意到士兵们的训练,士兵们在严格的纪律之下,一发一发的认真击发,寻找着射击的感觉,逐步的提升着自己的射击水平,再一次的让蔡锷等人无语,在他们看来,眼前的每一个士兵,都是合格的士兵,如此精锐的射击水平,别说是北洋军了,就算是面对日军,德军,在单兵水平上面,都有一拼之力。

    …果然是精锐之师,蔡锷点点头,对阎锡山说道:“我手有些痒了,不知道,能不能试一下。”

    “当然可以了,400个的靶子,其实还是有空位,请跟我来!”王金铭亲自的带领他们,来到了靶位,蔡锷早已经有些着急了,远远看去,这些枪,看起来是委员会1888,但是真正的走进来看,却有些不一样,枪管似乎长了一点,也没有外面的枪箍,看起来现代感非凡的。

    拿起来,蒋百里微微的点点头,枪的重量,相对于委员会1888要轻,很适合东方人使用,现在的东方人,新军的士兵,个字已经不低了,可是跟欧洲人比起来,平均身高都会有5公分的差别,这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新军士兵的力量会比欧洲人要弱一点,这样稍稍轻一点的重量,能够增加士兵的战斗力,另外一点,那就是白刃战,蒋百里虽然留学德国,对于德军的火力压制非常的认可,可是他也非常的清楚,以现在的,中国的道路交通环境而言,实现如同德国那样,重武器压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小口径炮火加上马克沁就可以了,一定程度之上,白刃战还是会出现的,这个枪的长度,相对于一般的枪,要长一点,比较适合的白刃战,如果撞上刺刀的话,这个枪会比1888长几公分左右,这在白刃战之中,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拿起子弹,他微微的有些迟疑,他再日本的时候,日本也多是使用德制的枪支,到了德国更是如此,7。9已经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子弹了,可是拿起这个子弹,尖头弹,威力上比圆头的强大的多。击发了一发,后坐力相对于1888比较的小一点,更加的适合东方人的使用。

    “这是哪个国家的新式步枪,看来很适合东方人使用,是日本的新产品么?”蒋百里和张孝淮,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德国,对于亚洲的情况知道的不多,蔡锷却在国内,他主导的新军,在武器的选择上面,曾经也把日本的金钩步枪列入到了考察项目之中了,只不过日本的步枪价格虽然比较的便宜,但是质量太差了,杀伤力远远的不足,与其用这样的步枪,还不如用1888,贵一点贵一点,可是威力上是足够的。

    这一个步枪,很显然,威力是足够了,看起来7。0的尖头弹,整体的威力,不会比7。9的圆头弹来的弱,重量上微微的有些下降,后坐力几乎达到了黄种人能够承受的程度,射击的稳定性等各方面,都比较的出色,比1888更长的枪管,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射程,这一点上,这个步枪的综合能力非常的出色。

    “日本,日本才没有这样的步枪呢?”蔡锷摇摇头,说道。

    蒋百里突然想到了某种的可能性,愕然的看着王金铭,王金铭微微一笑,道:“这是包头机器局的产品,不过是属于准备淘汰的产品。”

    “什么!”所有人都惊呆了,包头机器局的产品,也就是说,包头能够生产的步枪了,一款优秀的步枪,还是本土生产的,它的价格会低到什么程度,要知道,在德国,一把委员会1888,不会超过18元,旧枪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比新枪更加的便宜,这就是工业化的好处。

    蔡锷几乎当然漏掉了王金铭后半句话,但是蒋百里听到了,问道:“这么好的枪要淘汰?那准备换装什么!”

    委员会1888,在德国,也不是主流的枪械,大批的换装,在几年前,送到了非洲,支援布尔人跟英国的战争,一部分,干脆就拿到了中国,出色的性能和相对便宜的价格,让大部分的新军,都是用的这个武器,如果按照现在武器来说,似乎毛瑟是不错的选择,同样的德国品系,性能也出色的多。

    …“请等一下!”王金铭似乎四下的看了看,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不过似乎这个靶场之内的,没有这样的枪械,他就停下来,把勤务兵召了过来,勤务兵快速的离开,大概五六分钟之后,带着一把怪模怪样的枪前来,跟1888相比,这把枪显得胖了很多,整个枪身不是委员会1888的流线的结构,而是宽了很多,特别是下面,长长的,半月形的铁器,从来没有在一把步枪上看到过。

    “这是包头机器局的新产品,ak11型步枪,正在紧张的换装之中,一师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换装,我们可能要等几个月!”王金铭说完,看到三杰迷茫的表情,连忙下手,几秒钟的时间,把枪给拆开,分别讲解每一个部件的作用,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也是最早接触到ak11的,他对于这把枪分外的熟悉。

    都是带兵之人,枪械的威力,大部分都很清楚,这一把突击步枪,除了少数部分,其他跟传统的枪支,没有太大的不同的,稍稍的讲解,众人也就明白了,突击步枪,也就是说,拥有快慢机的他,可以用连射,几秒钟之内,把三四十发子弹给打出去,也可以选择单发的方式,一枪一枪的打,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30-60发的弹仓,减少了安装子弹的时间,这对于步兵来说,在单位时间之内的火力投射,非常强大。

    作为一个指挥官,可能高级的指挥官,会看中炮火和机枪之类的,但是一个军队的基础是步兵,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基础枪支的性能如何,直接决定了他们战斗力的,从这一点上面说,ak11足够的出色,是一把合适的武器。r1152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