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一十二章 炮团还有炮团?

    啪啪啪,声音清脆而连绵不绝,王金铭把ak11装上之后,又实验性的发了几枪,结果当然是让众人满意,蒋百里看中的是这把枪的火力投射能力,而蔡锷关心的是它的价格,问道:“ak11的性能这么好,价格呢?”

    作为军队最基础的枪械,任何一个军队之中,都是最大量的,一般一个部队有多少人,基本上会有多少枪,差也差不了多少,一些特殊的兵种,加上一些备用的,用来更换的枪支,这个数字差不多了。

    之前在广西新军建立的时候,他虽然不是主要的参与者,也知道,因为步枪的问题,找了很多家,最终找到了德美洋行,这才以52元一把的价格,拿到了二手委员会1888,这把枪,无论各方面的实力,都应该是在委员会1888之上的,如果价格太高的话,恐怕也没人用的起。

    “包头新军的采购价是1~~~。~s~2元!”

    “12元?”蔡锷这下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把枪明显的各方面性能都在委员会1888之上,为什么这么便宜,甚至蔡锷还追问了一句:“是英镑么?”王金铭的回答,同样的平静:“不是英镑,是银元,也就是鹰洋!”

    “这不可能,那之前装备的委员会1888呢?”

    “那个,只有9元!”

    “9元!”蔡锷的心似乎被10万个羊驼给踏过了一般,他们买52元,还是二手的。这边居然才9元,这是在开玩笑么?

    “亚洲市场的枪械本身就高。没有个三五倍的利润,怎么可能卖出去的。我们拿到的,是固定一定数额利润,当然了,换装下来的,还是要交给军工厂,进行销售的,会返还一部分的成本的!”

    “松坡,不要再说了,这在世界都是正常的。一把委员会1888,德国洋行的出厂价都在18美元左右,但是德国陆军的采购价格,会降低到9美元左右,这就是差别,亚洲这边,几乎不能自产,所以价格会高很多!”蒋百里打断了蔡锷的话说道:“包头机器厂,除了这些还有别的产品么?”

    “有啊。你看到没有,那边的马克沁,也是机器局的新产品,是在原有的马克沁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装的。”

    如果说步枪,还是让众人微微的吃惊,要知道。江南机器局和天津机器局都可以生产步枪,质量也还可以。比原装的差一点,也可以用了。只不过生产量有限,不少零件还需要进口,对于国外产品的冲击力不大,眼前下不但拥有两款步枪,连马克沁都可以自产的,这代表着什么,包头已经不是原有意义上面的普通工业基地了,已经有了重工业的基础了。蒋百里三步并两步的走到了马克沁的面前,果然,看起来一样的马克沁,跟普通的马克沁是有巨大的区别的,似乎钢制是跟步枪一样的,枪管也微微的加强了一点,稍稍的长了一点,整体相对而言瘦了一点,轻轻的敲击马克沁,清脆而坚实,很显然,这个马克沁的质量不错。

    阎锡山对于整个马克沁的数据非常的清楚,连忙介绍道:“新式的马克沁,射程比原有的马克沁要多出50米左右,射程的变化不大,但是可靠性上面大大的增加了,原来的枪管,最多能够发射1500发子弹,现在可以发射2800发,快提升了一倍以上。”

    枪管能够发射的子弹,是一个硬的指标,中国仿制的一些武器,原料是一个大问题,相对于原有武器,性能指标之上,都有相当的下降,原来仿制的马克沁,寿命只有外国原产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比较下来,就是几倍以上的差别。

    在包头,这明显的不一样,所有的指标,似乎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别小看这个1300发的子弹的差别,在战场上面,这代表着一倍以上的火力压制的时间,马克沁在连续的发射之后,需要换枪管,这个时候,这一台马克沁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废了,但是延长了一半左右的时间,一定程度之上,可以更加的从容的,更加合理安排的更换枪管,这代表着武器的实力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这个马克沁的重量,轻了10公斤,还可以拆卸,对了这个口径也进行了调整,从7。9换到了7。0,跟我们ak11步枪的口径是一样的,子弹也是可以通用的。”阎锡山继续的介绍着。

    蒋百里的眼前一亮,作为重机枪,移动不方便,这是重机枪的硬伤,一定程度之上,马克沁的重量减轻,代表着马克沁小组,能够携带的子弹的增加,先不说这10公斤,能够多携带多少子弹,就说子弹从7。9改到了7。0,战斗小组能够携带子弹的数量,顿时增加了7分之一,这对于重机枪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提升,而可以拆卸,让只能够三四个人抬起来的马克沁,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在翻越中国特色的崎岖道路的时候,机动能力和行进速度,都会增加很多,这对于一支部队,绝对是神来之笔。

    “这里也做出了改变!”蔡锷终于回过神来,仔细的观察着马克沁,他注意到了马克沁弹链,帆布弹链改成了金属弹链,每个弹链的子弹数量减少了,可是稳定性和击发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面提升,这个不用介绍都知道的。

    叹息一声,蒋百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在来到包头之前,他觉得,中国是没有任何的工业的,可是现在,他发现他错了,中国不是没有能人,是因为没有产生能人的条件,当一个体系适合产生这个时候,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一款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先进的步枪,起码是最适合东方人使用的步枪,一款实力增加的马克沁,步枪和机枪都能够自产,从这个方面上说,会让整个部队获得怎么样的提升呢。

    “对了,这些枪支的生产量大不大!”一直都没有怎么说话的张孝淮,突然的插口问道,他也问到了重点,一把枪支,是否能够普及,或者说能够把价格降低下来,关键在于速度,无法量产的武器,性能再好,也不能够装备到军队,毕竟,军队是一个团队作战,是以数量为基础的。

    “大,这个生产量真的是不小,我们一共有五个,现在,从这个步枪生产出来,已经给我们一师换装了四分之三!”

    “换了四分之三?”

    “你们一个师是多少人?”

    “2万人左右,我们排,连,营,团,基本上是三三制,但是到了师一级,因为是最小的独立作战单位,加上专门的炮团和重机枪团,后勤团,一般是七个到八个的团级单位!”王金铭的生怕将不明白,详细的说了一下。

    这中间,蔡锷悄悄的询问了阎锡山,阎锡山给出了他一个数字之后,蔡锷脸色一变,再也说不出任何一句话。

    蒋百里对于蔡锷非常熟悉,这个同学,有大将之风,很少有东西能够让他这么惊愕的,拉了拉他之后,问道:“怎么了?”

    “你知道,这是多长时间换装的么,这把武器从定型到现在,只有不到20天的时间,20天换了15000把步枪,700挺马克沁。……

    700挺,蒋百里也愣住了,新军一个师,在他感觉,有个一两百挺的马克沁,已经算是不错了,没想到,居然有700挺,这还只是四分之三的数量,难道整个新军,一师的数量,马克沁的数量居然超过1000挺,这个火力,恐怕德军都没有这么密集的火力(真实的历史,德军在一战的初期,一个师的马克沁,不过是几十挺,在战斗之中,伴随着机枪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倒了一战的后期,德军的每一个师,轻重机枪的数量达到了接近千挺,杨元钊不知道德军是怎么回事的,他直接一步到位了,他很清楚自动火器,对于一个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所以火力几乎布置到了排一级,部分甚至普及到了班。)

    蔡锷等人,在心中,已经把新军的战斗力,尽可能的提升了,却没想到,新军的战斗力依然在他的想象之上,这样一个军队,真的要跟中国任何一个军队对抗,一对一,甚至一对二,都完全不在话下,别说北洋了,甚至跟蒋百里曾经呆过的德国第七军还要强大的多。

    接下来,蔡锷等人的惊愕一个接着一个,四个训练营,他们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这些东西,别说是在中国军队,日军,甚至是德军之中都很少,但是这些针对性的训练,对于真正经过施展的蔡锷来说,简直是让他如痴如醉的,要知道,专门针对训练过的战士,跟没有经过针对性的训练的,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些几乎考虑到了战场的各种情况,专门经过训练之后,士兵上了战场,就不会出现问题。

    一步步的,蔡锷他们已经对新军的战斗力,一次次的拔高,就以目前新军一个师的实力,对抗北洋两三个镇是没问题的,如果再有一批重炮的话,恐怕北洋来上三五个镇也完全没问题。还没等蔡锷询问,孙岳看到这边的训练场参观完毕了,就说道:“三位前辈,正好,今天是我们新军炮团有训练,要不,大家一起去看看。”

    “炮团,还有炮团?”

    王金铭轻轻的点点头,说道:“炮团每天都训练,今天是实弹去看看!”蔡锷三人,都不约而同的眼前一亮,顿时点头道:“好,去看看!”

第四百一十三章 75小姐

    这一次,他们坐的不是马车或者电车,而是汽车,宽大的如同后世依维柯那样的汽车,让三杰充满了好奇,简单的询问了几个问题,特别是看到这个车辆,在公路上面,可以轻松自如的行驶,三人都吃惊无比,特别是留学德国的蒋百里两人,分明从这些东西上面,看到了包头的底蕴。

    悄无声息的,就崛起了这么一个地方,甚至在其中,看到了很多德国都不曾有过的东西。

    炮团的训练场,没有在军营之中,相对而言,距离新军的营地稍稍的有些远,即便是有道路,坐着汽车也需要20分钟左右,甚至在后半段,还稍显颠簸,一路上,蔡锷他们详细的询问了炮团的组成,他们再一次的愣住了,炮团只有两种炮,54门德制75山炮,54门德制75野炮,一个炮团,拥有108门大炮,这也太恐怖了吧,北洋军的强镇,之所以强大,就在于每一个镇的36门75炮,那已经是冠绝群雄的,这里,几乎是三倍。

    当马车赶到了一个小山包,停了下来,孙岳道:“距离炮团的演习场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过去吧!”

    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因为沉重的炮车经过,而压得沉重的车轴,汽车的地盘较低,过去不合适,如果是吉普车的话好一点,不过没开出来的。

    炮团的演习场,就在以小山包为中心的10公里方圆,这里防御严密,差不多一个营的部队,在周围警戒。防止有人误入这里,包头现在人流相对比较的密集,有行人闯入的话,会非常的麻烦。

    炮团的人员,相对于步兵协。要多一点,看起来差不多有5000多人,这样的话,5个步兵团,一个炮团,再加上补充团。后勤团,工程兵团,这就差不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师,每一个师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万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加强师团了,最关键的是接近1000挺的马克沁,108门的75炮,这样的实力,真的对上真正的德军精锐,都未必落到下风,碰上中国部队,几乎是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北洋军也是同样。

    想到了士兵们的射击技术,蔡锷多问了一句:“炮团的炮术如何?”

    孙岳一脸的骄傲,说道:“他们都是成熟的炮手。准确性极高。”

    在中国,炮手是一个技术活,一个部队之中,一个精锐的炮手,绝对是一个宝贝疙瘩,即便是挖走一个营长。都没有挖走一个炮手来伤害大,任何炮手的动向。最少都掌握在统制的手里,有的甚至被统领看重。

    现在。孙岳骄傲的说,他们的炮团,全部都是合格的炮手,要知道,北洋的第三镇,真正合格的炮手不会超过100人,他们这100人,在辅兵的帮助下,才能够操纵36门炮,指哪里打哪里,这才是北洋第三镇,实力凌驾于其他镇之上的根本原因。

    三人,包括蒋百里的脸上,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5000多人的炮手,这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数字,包头到底是怎么训练的。

    阎锡山的插口,解释了这个问题,他略带骄傲的说道:“这5000多人,全部都识字,并且经过了简单的弹道学的学习?”

    “什么?”这下发出惊叹的是蒋百里,炮手经过简单的弹道学的学习,这是德军的精锐炮手,才有的培训,当然了,这也跟德军士兵的文化水平高有关系,蒋百里非常清楚,对于中国而言,特别是士兵们,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的,好男不当兵,识字的,他们有更多的工作可以找,比当兵的轻松,薪水还要高上几倍,要让5000人识字,还基本上掌握了弹道学的一些东西,这代表着什么,难道他是在德国,没有回到中国。

    王金铭又说出了另外一个让人石破天惊的话:“我们新军的10万人之中,最少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掌握了1000字以上的日常用字,可以没有太多障碍的读书读报,剩下的,最起码也可以掌握200汉字,可以借助着字典进行读报和学习,新军每周都会进行两次夜校和三次白天的文化课教育,这是必修课。”

    蔡锷愣住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军队,不但实力强大,都有知识,即便是日军也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很清楚,有知识的士兵,意味着什么,欧洲的军队,都是如此,他们在配合性上,对于命令的服从性上,远远高于东方士兵,这就是知识的巨大作用,特别是一些技术兵种,比如是传令兵,比如一些基础的军士,还有炮手和机枪手这样技术兵种,懂得基础的弹道学,跟凭借着经验士兵相比,无论是技术的掌握程度,还是灵活的程度上面,远比依靠着经验要强悍的多,这样整体的战斗力,不知道要提升多少。

    小山包距离不远,期间,通过了警卫,见到了是四位师长一起到了,警卫们没有过多的阻拦,只是告诉他们,那个部分是安全的区域,他们从背后绕了一圈,来到了炮团所在的位置。

    整齐,这是炮团,给他们的第一感觉,哪怕是108门炮,也没有摆放的多么杂乱无章,整整齐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有好海外的军事院校经历的人,很清楚,大炮并不是聚在一起最好,摆放的方式,和展开的形式,都可以说明问题,眼前这个炮团,展开的非常的完美。

    一个军官,越众而出,报告道:“203团正在进行实弹射击作业,请首长指示!”

    阎锡山对他回了一个礼,正色的道:“继续作业!”

    蔡锷默然,看起来阎锡山是一个对他们崇拜备至的后辈,可是真正的在自己所带的兵的面前,就恢复了一个统帅的气势,其他人也一样,看起来有些套路,可是在军队,要的就是这样的严格,只有严格的纪律,才能够达到指挥若定的效果。

    军官回去,一个个的旗子树了起来,按照规定的步骤,一步步进行着,而阎锡山这才送下来,对三人道:“炮团开始了,我们耐心的看吧,今天是5公里的定点清除。”

    5公里定点清除,这听起来,不怎么的起眼,可是真正的算起来,这绝对可以称之为比较考验水准,5公里,这几乎是75炮仿制品的极限了,即便是原装炮,也在中后期的射程之中,要精确的完成这一点,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准。

    果然,在蔡锷三人的面前,100多门大炮,依次的击发,面对着固定靶,哪怕是5公里的距离之中,精度极高,而且发射速度也非常快,在指挥长报出坐标,炮手们可以熟练的操纵者75炮,在最快的速度之中,完成激发。

    这个时候,蒋百里等人才发现,新军装备的75炮,居然不是国内常用的克虏伯75炮,而是著名的法国75小姐。从北洋开始,中国一向热衷于的德国军火,德国的很多军火威力极大,可是75炮,恰恰不是他们最强,最强的是法国的75小姐,在特殊的装填装置之下,射速极快,一门炮在熟练的炮手的使用下,理论上可以达到15发每分钟的可怕射程,几乎相当于普通75炮三到五门的效果,这样下来,这个炮团的战斗力,再一次的提升了有了飞跃的发展。

    108门75炮,次第击发的情况下,展现的地毯式轰炸,让蔡锷的眼前一亮,可是接下来又黯然了,炮兵这方面,可以说是蔡锷最差的地方,不同于蒋百里等人又去了德国留学,他一直都呆在中国,在步枪都配不齐的新军之中,炮兵,几乎是很难实习的东西。

    “怎么样?”

    “很精彩,如果有更大口径的炮就好了!”蒋百里赞许道,75小姐这玩意,德国没有多重视,不过并不代表他不行的,在团火力之中,75炮可以比其他的炮火射速高上好几倍,这就是它的优势,但是真正师一级,甚至是方面军一级的对抗之中,75炮或许能够在亚洲的肆虐一下,在欧洲,只是属于支援火力。

    “更大口径,有啊,不过要等到师一级的合练和对抗之中才会用到!”

    “还有更大口径的,百川,你告诉我,师一级的标准配置是什么?”

    “会增加12门155重炮和36门108榴弹炮,其他的,多是一些普通的支援火力!”

    三杰愣在了那里,蔡锷不说,他还把一两门的75炮当做宝贝一样的时候,西北,已经可以爆75炮海了,5个师,哪怕一个师有一个炮团,也就是说几百门的75炮,这恐怕比整个中国的75炮都多了吧,更何况,每个师还有36门108和12门155,大炮的口径,每增加一部分,带来的炮火的威力绝对不同,特别是155的,这即便在列强的军队之中,也是战略性的火力,现在,只是一个师级的标配。

    包头这个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没有人注意到的地方,却诞生出了这么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一手缔造这个的杨元钊,到底抱着怎么样的想法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 初见

    炮团的演习,会持续一个白天,任何的基础动作,都是枯燥无味的,看完了一些基本动作之后,对于包头炮兵的力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差不多就到了中午了,阎锡山热情的邀请蔡锷等人用餐,几个人来到了一个桌子,一碗碗的盘子摆上来了,蒋百里的脸色顿时的有些不好,略带气愤的道:“百川,我们来只是参观一下,用不着这么铺张。”

    在蒋百里的眼里,一直以来,都着力于推行军队国家化,他相信的是职业军人,对于一些军队的不正之风和浪费,几乎是深恶痛绝,在他看来,这些铺张浪费,根本就无助于国家,中国相对于列强,太穷了,即便是列强,恐怕也不是时时刻刻这么大吃大喝的。

    “铺张?”阎锡山愣了一下,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也没有因为三杰的到来而区别对待,纪律和习惯,是已经刻在了骨子里面,连忙解释道:“百里兄,你误会了,我们不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你看看,士兵们吃的都是这个。”

    蒋百里扫了一眼,他们并不是在单独的隔间之中,是在大厅的一角,正好是吃饭的时间,此时在营地的士兵,完成了训练的都已经进来了,在每一个餐桌之上,都放着同样的菜,四个荤菜,四个素菜,还有两个汤,一共是10个,是大大的一碗,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是7个人一桌,而其他的,则是12个人一桌,按照之前的介绍。正好是一个班。

    “士兵们每天训练强度非常的大,如果没有必要的补充的话,士兵们根本就坚持不下来,所以,我们在伙食上。对于士兵也是做到了尽善尽美的。”孙岳站起来解释道。

    蒋百里看着桌上的饭菜,都很丰盛,既然不是特例,蒋百里也不会多说什么,他唯一有些诧异的是,这些食物是如何而来。要知道,在中国其他地方,肉食还是非常难得的,一家一户的,要弄点肉食。甚至是海鲜大餐之类的,并不难,可是10万人的庞大数目,要想弄到,这不是一般的困难了,往常的军队,拿几头猪过去,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现在包头不但在工业上面。发展的迅速,在畜牧业上也开始发展,包头这边亲自的指导牧民。还有农民,兴建大型的养殖场,把牧民们的牲口从放养,转化为集中的养殖,就是这么的一条来说,就可以让肉类大幅度的增长。之前,新军刚刚成立的时候。还只是以罐头为主,是从蒙古那边收购来的。但是现在,伴随着大型冷冻厂的兴建,包头这边,可以吃到新鲜的肉类,就好比我们现在这样的,四个荤菜,分别是牛肉,羊肉,鸡肉和猪肉,可以完美的补充士兵们的日常需求。”

    蔡锷等三人,都不说话了,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到新军的强大之处,甚至几位军官,都说的是头头是道的,是初步的接触,但是新军已经用事实正面,毫无争议的中国第一强军,甚至如果新军想要扩张也很容易,有什么兵员比工人更好的,听说,包头这边的工人,在工作之余,每一周还进行3次军事训练,这已经是兵员的基础了,这10万人,说是士兵,在一定程度上,稍稍的培养一下,每一个士兵都是合格的士官,以这些士兵为基础的,新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扩张十倍,要知道,北洋军的老底子,也不过是六个镇,这是战斗力最强的,包头这边,拥有着生产武器的能力,20天换装四分之三的师,也就意味着,最多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新军的换装。

    然后10倍的扩张,也不过是一两年的时间,包头有足够的资源,有足够的资金,养起这么大量的军队,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的未来,在包头。而现在,包头的大势已成,未来,即便中国遭遇怎么样的变故,只要是包头不发生变化,这一股实力,隐隐的已经是整个中国最强的,最关键的是,拥有这么强横的实力,包头还非常的低调,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包括北洋军,甚至是南方的革命党,都不知道,在北国的边陲,还隐藏着这么一股强横到了极点的军事力量,足以改变中国的格局。

    一顿饭之中,都没有说话,阎锡山等人在考虑,该怎么才能够挽留住他们,而三杰也在思索,到底应该怎么做,虽然没有说,但是包括最傲气的蔡锷在内,都认可了包头的军事力量,之所以没有说出口,心中还是存着一点的矜持的。

    吃完了丰盛的一餐饭,冯玉祥正要安排众人休息,这时候,一个士兵,快步的跑到了他的身边,在他的耳边悄悄的说了一句话,阎锡山立刻正色的对着蔡锷等人说道:“三位学长,包头的缔造者,包头商会的会长,现在已经到了会客室,不知道诸位愿不愿意见他。”

    阎锡山的意思非常的明显,蔡锷等人也很明白,说实话,对于这个一手造就了包头的存在,无论是蔡锷,还是蒋百里等人,都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什么人,造就了这个神奇,如果只是用钱就可以堆积起来,中国早就成为世界第一了,走出国门的他们非常清楚,在1840年之前,甚至是1840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总量一直都是世界第一的,1840年英国人为什么打鸦片战争,原因就在于,根本无法在中国获得利益,唯独鸦片例外。

    按照阎锡山等人的介绍,杨元钊是从1908年开始,在包头发展的,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之中,包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西北边陲,只是跟蒙古进行商贸往来的小小城镇,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甚至可以生产出适合东方人使用的步枪,机枪,让中国有了在世界丛林里面生活的底蕴,就这一点上面,就值得蔡锷等人的尊重。

    三人对视了一眼,最终由蒋百里说道的:“既然来到了包头,那当然要去见一见。”

    “太好了,请跟我们来!”阎锡山首先在前面引导,不多时,就到了会客室。

    会客室中,杨元钊跟刘澍坐在那里,刘澍不以为然,通过新军的建立,他知道,流外的军官,确实比本土的要好一点,并不足以让他重视,毕竟军队的实力强一点和弱一点,在他看来,没多少的不同,作为一个举人出身,还秉承着知识分子的心态,军人永远不是一个势力的主流。

    包头现在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统筹全局的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的繁重,几乎每一个领域,任何的变化,都需要直接汇总到他这里,几乎是千头万绪的,他不了解,为什么杨元钊,在知道了三个流外的军官来到之后,会这么的重视。

    也难怪刘澍不太重视,毕竟,商业和军事,是两种不同的领域,包头现在的发展,让他们觉得,一切都欣欣向荣,却不知道,现在,整个中国,还是在清政府的制下,一切的发展,都是由上面的那个所谓宣统皇帝决定的,包头现在,已经逐步的在各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力量,蝴蝶的效应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一旦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当清政府和北洋,把目光投向了包头的时候,能够保护包头的,不是什么钱,而是刀剑和步枪,军队才能够保住胜利的果实,甚至把包头理念,继续的向外扩张。

    民国时期,如果说有什么军事人才值得看中的话,陆士三杰绝对是占据着浓重的一笔,特别是蒋百里,几乎是学贯中西,日本留学,获得了陆士的第一名之后,紧接着留学德国,系统的学习了陆军的一切,他是一个天然的军校校长,在民国成立之后,哪怕是众多的掣肘,保定陆军学堂一定程度上面,成为了民国陆军的摇篮,对于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的军官,其中的大部分,都有保定军校的背景。

    当然了,对整个民国影响最大的,还是黄埔军校,现在,无论是保定军校,还是黄埔军校,都没有开办,包头这边,工业已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只等发展到了一个正轨之后,杨元钊就准备离开包头,去欧洲和美国走一圈,因为现在,糟糕的交通状态,这个一圈,少则三四个月,多则八九个月,对于大变革即将到来的时期,杨元钊暂时不能动,好在,有了一体机的帮助,一些真正需要万吨级水压机,自由锻压机,甚至是大型机械设备,暂时不太需要,可以用一体机来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包头的饿各方面发展,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强横的基础了。

    会客室外,传来了一阵的脚步声,很快,三个人走了进来,三人之中,最引人注目,最锋芒毕露的,就是蔡锷,蔡锷是天生的将才,英俊异常,一身军装之下,特别的威武,他在民国时期,除了行军打仗之外,最出名的还是他的一些风流韵事,跟小凤仙的纠葛,几乎是人尽皆知的,风流将军大名流传。

    相对于蔡锷,蒋百里就显得的平常了,可是忠厚的面容,眼神之中不时偷出来的坚定和锐利,他不但是中国最好的军事教育家,还是最好的战略大师,至于张孝淮,在蔡锷和蒋百里两人的锋芒之下,显得有些不动声色,能够跟其他的两人相提并论,甚至是实际上的陆士第三名,一定程度上面,张孝淮也是有极为杰出的才华。(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试验部队

    阎锡山前面引导,带领着蔡锷等人,来到了杨元钊的面前,杨元钊拱手的说道:“对不起,我是刚刚才知道,三位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抱歉抱歉。”

    从进来开始,蔡锷三人的眼神一直都盯着杨元钊,说实在话,在见到杨元钊之前,他们有着很多的想法,想过这个杨元钊可能是一个岁数很大的人,是什么隐形富豪之类的额,完全没有想到,杨元钊会如此的年轻,一个20多岁的青年,居然建立了包头的一切,作为整个包头,几百万人的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有这个资格坐在那里,可是从某种方面说,年纪太轻了。

    岁数,虽然不能代表什么,却代表着资历,过于年轻的人,别人总会有些担心,这些在国外的蒋百里两人还不明显,蔡锷是最有体会的,他如果不是在江西和广西耽误了这么多年,应该能够伸出高位了。

    阎锡山等人,没有多想,在他们看来,蔡锷几人,年纪也不大,已经是30出头了,真的要细论,仔细的想象20多岁的时候,大部分人是在学校之中学习的,人比人,真的是气死人啊。

    “杨会长是么,果然年轻!”蒋百里一直都盯着杨元钊的眼睛,眼神为五官之神,身正则神正,这也是他看人的方法,微微的点点头,说道。

    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蒋校长都这么的赞许自己,杨元钊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好了,大家坐吧!”

    宾主坐下。杨元钊也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相信诸位也看了新军的现状,我是一个商人,最多只能够算是一个科学家,对于机械和商业。或许我会有自己的见解,可是军事上面,我几乎是不通什么,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甩手掌柜,多亏了冯玉祥的帮助。对了,还有百川他们的帮助,让新军发展的这么好!”

    看到三人茫然,阎锡山连忙解释道:“冯玉祥是我们一师的师长,也是包头军事力量的副总司令。他这几天,一直在太原那边!”

    阎锡山几句话点透了一切,副总司令,也就是二把手,可是一把手应该就是眼前的这位,他自己都说了,是一个甩手掌柜,那么真正控制着包头的军事力量的。就是这个冯玉祥了,不知道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杨会长过谦了,我看了包头的新军。很多方面都很不错,特别是后勤!”

    杨元钊点点头,道:“我能够做到的也是这点,最多只是在后勤保证方面做到有求必应!”

    后勤保证到有求必应,蔡锷再次的被杨元钊大气给吓了一跳,整个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唯独包头一家。无论是古代的军队,还是现代的军队。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多少强横一时的军队,因为后勤问题而支离破碎,现代军队,热武器的使用,对于后勤的要求就更大了。

    三杰之中,唯独蔡锷在新军之中呆的时间比较长,要知道,新军,能够每人发一把步枪的,已经算是非常到位了,其他的吃空饷,克扣粮饷的,为什么一般的北洋军,在开拨的时候,需要付出开拨银,原因无他,之前克扣的太厉害了,士兵们恐怕连上阵的能力都没有了,发一些钱,然后饱餐几顿,然后才上战场,否则的话,一旦上了战场,肯定是溃散开来,作为中国的强军的北洋军尚且如此,包头这样的新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真的是非常的了不起。

    宾主尽欢,三杰也是心悦诚服的赞许了两句,杨元钊看着三人,说实话,进入到包头之后,大部分的踪迹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即便直接上了电车,让他的人手忙脚乱了一段时间,可是接下来,到了军队之后,阎锡山在迎出来之前,直接的给他挂了电话,电话的普及,让包头的联系越发的紧密了,也方便快捷了不少。

    今天一天的大部分的情况,形成了报告报告到他那里,甚至包括了做了什么事情,说了什么话,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不殆,三个顶级的军事人才,既然来了,就不能够让他们离开。

    杨元钊的脑海之中盘旋的,除了今天的一些情况之外,还有三杰在日本,蒋百里和张孝淮在德国的一些基本资料,从这个上面,可以大致的推断出来他们的性格,稍稍想了一下,杨元钊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三位都是大才,区区不才,想要请三位留下来,参赞新军,不知道三位意下如何!”

    蔡锷等人,早有意动,杨元钊这么的开门见山,他们多多少少的有些不习惯,却也最终没有直接点头应下了,三人对视了一眼,道:“不知道新军如何安排我们!”

    “这样啊!”杨元钊迟疑了一下,以往的的五个师,已经基本上训练了超过一年的时间,人员上面,基本上稳定了,这样贸然的安排,说不定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很清楚,蔡锷等三人的大才,可是先来后到这一点,是放到任何地方,都皆准的,空降的军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身的固定的体系,进而影响整个新军的。

    三杰盯着杨元钊,可以说,杨元钊能够给出来的条件,会决定了他们的真正去留,杨元钊权衡了一下,说道:“我计划成立一支实验性的部队,暂时可以以加强团为单位,请蔡锷兄和张兄,负责这个团的建设。”

    “实验性部队,不知道是实验什么?”

    “机械化部队!”杨元钊傲然的说道。

    这就是刚刚时间之中,杨元钊想到的解决方法,目前包头新军已经巩固了,5个师是比较适合的,再新成立一个,也未必不可以,但是无法凸显出蔡锷等人的作用,可是提拔的太高的话,也不行,总不能一下子把蔡锷等人,空降到参谋长,甚至是副司令的位置上,虽然蔡锷很合适,但是复杂的人际交往和军官的观感,就可以让他焦头烂额,蔡锷一向是不适合处理这样的事情的,这样做,是会毁了他的。

    但是机械化部队不同,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创造性的,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加强团会包括一个坦克营,一个装甲车营,一个自行火炮营,二个摩步化步兵营和一个机械化后勤营,总共6个营的配置,加上一些团属直辖部队,总人数,会超过5000人,看似是一个加强团,实际上,是两个加强团的人员。

    人员上面,还算是其次的,真正的威力还是在坦克营,装甲车营和自行火炮营,这些,在世界上,甚至连概念都不存在,即便是包头,也只是在杨元钊的头脑之中有这样的概念,如果不是一体机的存在,杨元钊也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么多的东西,整合在一起。

    杨元钊娓娓道来,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蔡锷和张孝淮,两人的眼前越来越亮,人数很多,人员上面,恐怕要超过5000人,按照之前的了解,新军的人数,是有一说一,没有空饷的,这样一来,基本上都相当于半个镇,本身,蔡锷之前的想法,只是想要的主导一个标,最多也是一个协,去云南也只是一个标筒,没想到,杨元钊会这么的看重,直接给了半个镇。

    可是接下来的介绍,详细的说明了坦克,装甲车,自走火炮的概念之后,不但三杰的眼前在发亮了,其他人也都动容了,能够在这个时候担任师长的,哪怕是最晚的孙岳,眼光都极好的,这样的一个加强团,火力上,比起一般的两个团来说,完全不弱,正面对抗完全不落下风,最关键的是速度,他就像是冷兵器时代的骑兵一样,跑得过它的打不过他,打得过它的跑不过它,甚至连防护上面,都会极强,自走后炮,坦克和装甲车,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

    蔡锷越想越激动,看阎锡山他们等人的态度,很显然,这个建议,杨元钊并没有跟阎锡山等人沟通,再不同意,说不定连这个机缘就飞了,鼻子微微的一粗,道:“我同意留下来,这个团我可以去组建,那么基本的人员上面!”

    杨元钊把目光投向了王金铭,冯玉祥不在,大部分的军务,是由他兼任的,他当然知道,杨元钊的目的,点头说道:“我们五个师,会抽调一批精干,组成两个步兵营,还可以提供一部分的炮兵和司机,帮助松坡兄,把骨架搭起来。”

    这等于每个师抽调了一小部分的人员,对于究竟训练的五个师而言,这点上绝对没问题的,再说了,包头早就有扩编计划,也就是以师为单位,每个师都会继续扩编,这样,等于整个编制扩大了一些,加上蔡锷这个新成立的加强团,包头的兵力会进一步的上升。

    “杨会长,这么的扩编,装备没问题吧?”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蒋百里,突然插言道,杨元钊没有安排他,可看给蔡锷和张孝淮安排的这样,他很清楚,全盘,应该都在杨元钊的掌控之中的,他也会得到妥善的安排,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对于这个新建的加强团,他也很感兴趣,这么一个实验性的部队,关键不是人员,而是装备,解决不了装备,只是一个加强的步兵团而已,不比别的部队强大太多。(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六章 筹办军校

    装备,蒋百里的一席话,如同一盆冷水,直接的在蔡锷的头上撒了下来,本身热火朝天的想着的蔡锷,这才想到,看起来很美好的装备,可是似乎都像是在科幻之中走出来的,那个浑身装备了厚甲,还能够打炮的坦克,世界上有这样的装备么?

    “有!”回答这个问题的,不是蒋百里,而是王金铭,他顿了一下才说道:“几年前,我们包头遭遇马匪的时候,我们曾经改装过大型拖拉机,外挂的钢板,当时只是临时的去使用,现在,伴随着我们对发动机和坦克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整了整体化,基本的数据在这里!”

    说实话,坦克作为未来最强陆战武器,杨元钊一直都没有放松对他的研究,哪怕包头现在的各方面技术不全面,借助着一体机,他都会继续的研究。

    事实上,后世的眼光,加上一体机的逆天能力,还是让他研究出一款坦克,大型拖拉机的底盘,完整的装甲,出色的滑膛炮,看起来很怪异的坦克,比不上t34等二战才大名鼎鼎的坦克,却绝对比一战时期,英国的那个坦克原型车,不知道强大了多少,甚至在动力上,因为一体机和杨元钊这个发动机工程师,完全不弱于二战的坦克。

    简单指标,不全面,可是众人都是军人,都是有想象力的,很快就分析出了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制造的可能,可是谁也知道,这些东西一旦制造出来,是海量的真金白银在背后。甚至,这笔钱,还绝对不是小数目。

    张孝淮稍稍的计算了一下,脸色有些发白,略带颤抖的说道:“这个实验团。整个包头的财力能不能支撑下来!”

    “这点没问题!”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刘澍说道:“我们包头这边,对于军事上面的支持是包头收入的10%,上个月,我们的包头的利润总额,2700万美元!”

    这个数字已经是商会的绝密材料了,可以说这个数据。一直在商会的少数人之中掌握着,原因无他,包头太富裕了,恐怕这个富裕程度,会让高高在上的清政府都侧目的。现在名声传出去了,可是包头这边也不说话,外人去猜的话,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猜到,包头这边,到底有多少的利润,甚至他们不会知道。包头这边的利润,不是占据着成本的小头,是占据着整个成本的大头。就这一点上,包头的利润率相当的可怕。

    这么多,哪怕是早有准备,蔡锷等人也大吃了一惊的,按照这个投入的话,每个月是的270万美元。换算成银元的话,会是540万。那么一年,就要超过了6000万。6000万的银元啊,不是普普通通东西的,马关条约的赎辽费,也不过是3000万,这笔钱,换算成美元也有1500万美元,换算成英镑的话,也几百万英镑,能够制作出几艘君权级战列舰,这笔钱投入到了一个包头新军,哪怕是10万人的新军,也是富裕道了极点,无论是什么装备,都可以买到的。

    “加强团的装备钱,不走财政!”杨元钊的话,更是让现场沸腾了,特别是阎锡山,有些羡慕的说道:“老大,不要这么偏心么,要不给我们几个自走火炮!”

    “百川,加强团是实验性不多,投入会比一般部队要大,再说了不少的装备,需要跟国外合作,甚至跟德国,不好计算成本,还是我来拿好了,不然一旦超支,政府预算都没办法做,说不定就是一个大窟窿!”

    三杰很好奇,为什么杨元钊这么说,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后来,才在一次闲聊之中,从阎锡山那里知道,原来,整个包头最大的金主,不是包头政府,也不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才多少呢,加起来也就是几亿美元的,但是杨元钊的手里,最少有50亿英镑,恐怕连英国的政府储备,也未必有杨元钊一个人多。

    加强团的事情,似乎放下了,大家开始讨论起了整个包头军队的投入,加强团的装备又杨元钊买单了,可是日常的消耗和军饷,还是走财政,财政的10%投入军费,蔡锷等人,也很好奇,到底他们能够分到的有多少,会是这么一年的,还是未来还有。

    说到经济,这是刘澍的强项,他略带傲然的说道:“现在,伴随着一个个的企业扩建,逐步的完成,相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之中,这个利润总额,还会有相当大的提升,可能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财政收入会扩张一倍吧。”

    蔡锷等三人明白了,难怪新军会这么强,就算是军官也不吃空饷,原因就是包头太富裕了,军官们的薪水极高,士兵们的生活水准也有一定的保证,又有足够的文化知识,这些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包头新军的现状,一个战斗力极强,几乎是武装道了牙齿上面的超级部队,最关键的时,这个部队的大部分武器,都可以生产,从这个方面上说,武器上面的投入,就比别的军队,最少减少8成以上,这样的部队,战斗力能不强横么的?

    很快的,杨元钊认命蔡锷为独立一团的团长,张孝淮为参谋长,负责参赞军务,蒋百里被空下来了,这让蔡锷和张都很奇怪,心直口快的蔡锷直接的问道:“百里兄的才干,远超过我,要不,我就担任副的统制,让百里兄担任统制。”

    “我没有安排百里兄,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任务。“

    “什么任务。”蔡锷一片的愕然,可是当事人蒋百里却平静无比,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么了解他们三人,是否能够达成他的愿望。

    杨元钊看向蒋百里,说道:“百里兄,一个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元钊这句话问出来,所有人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军队重要的是什么,武器,士兵,纪律,不,一个军队的灵魂,就是军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的合格的指挥官,能够把一群羊,变成一群狼,可是一个混蛋的指挥官,生生的能够把一群狼变成一群羊,这是无数历史的战例都证明过。

    “军官!”阎锡山脱口而出的说道,事实上,蒋百里也想到了,在杨元钊问他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前一亮,之前的预感实现了,杨元钊真的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看来大家都认可了军官的重要作用,我们包头新军,成立的日子较短,吸引力也不强,最多只是从各地挖掘一批军官小学堂的学生,这些军官,成为班排长足够了,可是我们的新军即将要扩编,未来,恐怕扩编的速度会越来越大,这样军官的缺口,会一步步的扩大,百里兄学贯中西,对于东方和西方的军士,都有极为深刻的了解,又主要推行军国民教育,这正好跟包头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我准备邀请百里兄,兴建一个大型的军校,担任这个军校的执行校长,系统化的培养各级的军官,以往我们新军的军官,也可以通过短训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实力,然后提升我们新军整体的战斗力。”

    蒋百里看着一脸平静的杨元钊,心中百感交集,说实话,包头的新军,已经是他见过的,最强横的新军了,从纪律,军事素养,到枪支弹药,全部都是非常到位的,军官素质也可以用合格来形容,一个拥有了钢铁般纪律的军队,军官最多就是一个螺丝钉,合格就可以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杨元钊的心会这么大,系统化的培养军官,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一个延续的,绵绵不绝的力量,着一股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整个中国军人的脊梁,他相信,富裕到了极点的包头,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未来一两年之后,伴随着大量军官的出现,包头新军的实力,还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更大的提升,这对于已经实力强横的包头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不知道,我能够得到多少准备资金!”蒋百里平静的说道,一个军校,投入绝对是绝大的,最少比普通的部队多得多,全球的军校,都是在国家的支持下成立的,因为只有国家才有实力支撑这么大的盘子。

    “我可以说是无限!”

    “无限?”蒋百里的眼前一暗,杨元钊把他的表情看在眼里,连忙说道:“百里兄误会了,我说的是,只要你需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前期只要不超过1亿英镑,我都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兑现!”

    蔡锷等三人都抽了一口冷气,阎锡山等人也吃惊无比,早知道杨元钊这么看重军校,可是看重到这种程度,着实让人惊叹。

    “多谢杨会长看重,我会尽我的全力为你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军校!”

    “不是为我,是为了中国!”杨元钊深深的说道。

    “是的为了中国,为了建设真正的中国国防军!”

    就这样,三杰被留下来了,蔡锷去主导新的实验性的加强团,张孝淮帮他一起,而蒋百里则投入了更加忙碌的工作之中,一个属于中国的陆军大学。(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七章 秘密揭开

    三杰决定留下来,杨元钊也按照他们的兴趣,给出了不同的任命,基本上按照之前他所说的,蔡锷和张孝淮负责加强团的筹建,这个筹建工作当天就开始进行了。

    首先给蔡锷等人调来了接近60个参谋,包头普及了参谋制度,参谋也就成为了整个部队之中,最为富裕的人员,在底层军官,甚至称参谋为快车道,进入到了参谋之中,总能够捞到升级的机会的。

    60个从基层走来,最少当过排一级基层军官,又在最少是团,甚至是师的参谋部之中任职,各方面的素质已经有成为军官的潜质的军官,对于蔡锷是一个极大的支持,他也就是在跟这些参谋军官接触了之后,基本上,确定了6个营之中的5个主官,还有一些基本的连排配置,把加强团的骨架给拉了起来。

    军官解决了大半之后,接下来,驾驶人员,基层士官,甚至是炮手,源源不断的人员前来,10万人,而且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从中间挑选几千人,简直是不在话下,5000人几乎汇聚了一大半,剩下的,只是一些战士,通过招兵,很容易解决。

    人员好解决,装备果然如之前担忧的那样,是个大问题,短时间之中,杨元钊不可能拿出完善的,真正的机械化摩步团的装备,那需要继续的投入和研究。

    最基础的汽车,有些初级的装甲车(汽车外面焊一个铁皮盒子),还有没有炮的坦克,这些是可以拿出来,驾驶首先在汽车和装甲车上面进行。至于炮兵训练,包头不缺少各项火炮,先用75毫米的火炮代替,完成基本的技术的训练,一边训练。一边等待装备。

    真正的整合的,可以装备到部队的装备,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拿出成品。蔡锷也不着急,仅仅是现在这样的,已经足够精锐了。他亲自的感受了装甲车和坦克,特别是后者,正面的装甲,可以抵御75毫米的榴弹炮的攻击,60公里每小时的极限速度。30公里的平常速度,这个让这个坦克拥有极佳的机动性。对于地形的要求要求不高,全履带的底盘,可以通行不超过50度的山坡和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让他几乎适合于整个中国的大部分地形。

    这些已经足够了,一直拥有着日行千里的潜力,又有相当强悍的防护能力,75炮已经是终极杀器的中国。大部分还是把机关枪称之为机关炮的中国,坦克的出现,足以改变战场的格局。最少在蔡锷这里,没有想出有什么东西能够对付坦克,大口径火炮的集群覆盖,这对于中国而言,只是一个传说之中的东西,不可能出现的。

    相对于蔡锷。张孝淮更加的清晰的感觉到,包头的目标。似乎从来都没有指向中国军队,比北洋军强一点点。几乎可以对付整个中国的军队的时代,10万严格训练的军队,几乎可以扫平天下了,可是包头还不满足,这个所谓的实验性部队,应该是对未来的军队的设置的一种探讨,各种技术装备,目标直指列强,而且是欧美的列强。

    日本在这个世界上面,这个时代,从来都不在一流军队之中,特别是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军人中,对日本的一些军事领先,简直是嗤之以鼻,落后的武器,夸张的武士道精神,白刃战,这些共同构筑了日本的特点,这些,在军事专家的眼睛之中,是落后和倒退的。

    为中国的未来指明方向,废除不平等条约,真正的让中国站起来,这是无数晚晴智者的想法,能够成为三杰之一,张孝淮也是同样,可是多年的从军经验,让他最多能够确认一件事情,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可是后面怎么样,他就不知道了。

    现在,中国有能力建设国防军的,一个是北洋,一个是包头,而显然,在天平之上,他跟蒋百里都已经倾向于了包头,包头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只要杨元钊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两个在紧张的忙碌着这个试验部队的建立,另外一边的蒋百里,也是痛并快乐着,第一批的军校建设费用,已经基本兑现了,专款专用,在距离包头100公里的地方,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兴建了一个占地12平方公里的庞大军校,整个建设标准以军营的标准来,一旦建成之后,可以容纳1.2万人在这里进行脱产的长期学习,也可以容纳一部分的短训班的。

    硬件有了,甚至各种的军事装备,依托着包头强大的实力,也都一一到位了,关键就在于师资,这也是一件大事,军校这玩意,如果只是硬件的话,早在一两年前,就可以兴建了,但是军校不是几把枪,一些设备就可以了,真正能够让学生成才的,还是老师。

    为了解决军校的问题,杨元钊通过德国方面的关系,从德国邀请了一部分的军事教师,他们会带来德国体系的教育方法,另外一方面,包头目前团以上的军官,会挑选部分适合的,在军校之中代课,负责一定的专业,更大的缺口,就需要蒋百里来解决了。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培养中国军官的军校,一直以来都是蒋百里的愿望,他也在为了这个而准备着,同学故旧,加上一些关系,他向他们发出邀请,得到了一些回应,不过1.2万人的庞大军校,缺口不是一般的大,目前,还在紧张的筹备之中。

    无数的工作,千头万绪的,好在杨元钊调集了一部分军人和青年学生帮助他,否则的话,沉重的工作,就可以压垮他。

    年节将至,这已经是杨元钊来到包头之后,第三个新年了,前面的两个,基本上都在紧张的忙碌之中度过了,这一次,各方面都捋顺了,包头的发展也开始步入到了正轨之中,杨元钊也就有了闲暇,准备召开一次联欢会,把各阶层的精英都找来,也算是向大家坚定一下,对包头的信心,有步骤的把包头现在的一些成绩,还有在外面取得的一些进展,给他们亮出来。

    为了这个联欢会,杨元钊投入了不少,其他的一些工厂企业,也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纷纷的慷慨解囊,估计总投入会超过200万。

    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这一场联欢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可是会场上面,杨元钊脸上虽然挂着笑容,却没有多少的笑意,几乎是撑着参加完了之后,对一些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进行了一番表彰,就匆匆而去。

    聪明人已经从中间看出端倪了,伴随着杨元钊的离去,几乎包头这边的高层,董事会成员,还有一些高层的军人,城市管理者,都接二连三的离去,有心人心道,有事情发生,而且是大事发生。

    包头城市会场,新建立的会堂在除夕之夜,显得灯火通明,一间小的会议室的前方,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把这里把守的极为的严密,杨元钊的汽车赶到之后,接二连三的大人物来到,他们鱼贯而入,表情都是相对比较凝重。

    大概20人中,该到的人都到了,包括全部股东的代表,包头重大企业的负责人,当然了,也包括五个师的师长参谋长和三杰,实验团是独立的单位,在编制上,几乎相当于师级,至于蒋百里,包头唯一的军校的校长,虽然不在军队担任职务,地位却相对比较的超然,也在受邀请的范围之内。

    多了几个陌生人,可是谁也没有在意,能够进入到这里,都有专门分发的特别通行证,这个只有杨元钊有权利发放,得到了杨元钊的认可的,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主席台上,杨元钊表情郑重,说道:“大家都到齐了,本来应该是联欢的时刻,但是有一件大事,我觉得必须要让大家知道!”

    所有人都关注着杨元钊,只见杨元钊的目光,落到了侯金盛的身上,轻轻的说道:“侯先生来说吧,情报是他通报的!”

    侯金盛苦笑了一下,站起来说道:“大家,我通过渠道得到一条消息,大公报要报道包头铁路的消息!”

    “包头铁路?”下面的众人心中凛然,包头铁路取得了多少的成果,绝对是众人骄傲的,包头通过庞大的铁路网的建设,把包头周围几百公里的方圆,都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之中,彰显威力,开始不停的推动包头的建设步入新的高峰。

    虽然包头成立政府,可是这一切都是在清政府的眼皮底下,过去一年时间,包头做的非常好,铁路也好,公路也好,甚至是一些工商业成绩的具体数字,也都没有引发关注,闷声发大财之下,谁也不知道包头居然是这么一个样子,这其中,最有感触的,就是三杰,特别是蔡锷,本就在中国,也有不大不小的权利,却愣是不知道,包头已经成为了今天的这副摸样。

    一直以来保持的秘密,却在瞬间,被揭开,从某种意义上面说,包头暴露在了中枢的视角之下,到底会怎么样,说不准,可是有一点是肯定,包头再也无法像现在这么自由的发展,除非,包头敢于对抗,甚至是宣布独立。(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报头条

    哪怕清朝已经病入膏肓了,哪怕包头已经兴建了政府,实际在帮助中枢进行城市和周围的各方面管理,可是几百年的朝廷,还是多少让人心中忐忑,房间里面静悄悄的没人说话。

    “大公报是如何知道的?”一个股东好奇的问道,他的问话,打破了房间寂静,包头可以说把各方面都做的极好,甚至为了保密,跟太原,张家口的铁路,并不连接,而是相隔十来公里,而且为了避免让上面知道,每年花费到这个方面的资金,就多达2000万两。

    “不知道,听说是有人给他们提供的消息!”侯金盛双手一摊说道。

    “有人?”“什么人,太可恶了!”下面一阵的纷乱了起来的,杨元钊一拍桌子,说道:“都还没有反应呢,自己先乱了,侯先生,能不能撤下来,花多少钱都可以!”

    侯金盛摇摇头,说道:“他们通过渠道直接把文章交给了英敛之!”

    “英敛之?”大部分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包括杨元钊,旁边就有消息灵通人士介绍,英敛之满清正红旗人,赫舍里氏,保皇党的成员!

    听到了这个简单的介绍,众人都知道,事不可为,见到大boss了,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保皇党,包头的铁路绝对是一个大卫星,甚至最近还在说,铁路国有化,这个报道是不可能被撤下来的。

    房间之中再一次的出现了寂静,蒋百里看了众人一眼,站起来插口说道:“按理说,我是个新人。不能随便张嘴,但是我有些问题想问问,到底是什么人,给爆料了我们这个消息,顺便问一下。其他的大报,是不是也接到了同样的文章!”

    众人愣了一下,对啊,怎么忘记这个了,如果只是一个大公报,或许会在天津引起一阵的轰动。也可能会进入到清廷的视角,但是总能解决,如果说大部分的大型报纸,都接到了这个爆料,那就是铁定了。

    众人一片哗然。一些急性子的,甚至想要去找电报,杨元钊双手微微一压,说道:“大家别着急,我已经让人去打听了!”

    外面传来敲门的声音,小寒进来,手里拿着几张电文,杨元钊看了一下之后。说道:“看来,我们的担心是正确的,几乎所有的报纸。包括直报,申报,等都接到了这个文章,还有照片!”

    好大的手笔,这下子情况就比较明确了,应该是有一个人。或者是一股势力,在针对这包头。能够在包头的层层堵截之下,拿到第一手的资料。还有照片,不知道是多少,可能让所有的大报都上头条的,这绝对不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势力能够做出来的,想到暗地里,有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势力,盯着自己,大部分的股东都不寒而栗。

    “有能力联络这么多报馆,还有能力把文章直接递到中高层手中的势力,这应该不多啊,清廷和中枢,基本可以排除在外,他们会用更加便捷的方法,国内的势力可能性也不大,会不会是国外!”一个股东几乎是下意识的跟着说到,却让旁边的刘澍眼前一亮,他一拍大腿说道:“会不会是日本人?”

    日本人?新来三杰有些茫然,其他的一些不知道内情的也是同样,刘澍愣了一下,跟着解释道:“去年,我们跟英国为首的洋行,在棉布领域里面,对撼了一下,最终算是平分秋色,欧洲列强拿走了早有准备棉花红利,日本损失惨重,最少被我们和列强吞掉了接近一亿英镑的资金,所以,最恨我们的,也比较了解我们实力的,也就是日本人!”

    “恐怕不止日本人,英法应该也在其中充当了一定的角色!”

    能够坐在这里,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他们七嘴八舌的话语,基本上把对手给辨明白了,知道不是什么隐藏的势力,是早有准备的,就连杨元钊也松了一口气,说道:““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商量一下解决的方法吧,恐怕包头真的要进入到清廷的视角之中,这已经是之前预料到的,应有的应对方法,我们已经演练过许多,接下来,全力以赴的监控中枢的动向,以此作为应对,另外一方面,也不必遮掩包头的发展吧,除了军工和钢铁工业之外,其他的可以很容易被外界知道的,不用藏着掖着了,有时候曝光了未必是一件坏事的!”

    杨元钊雷厉风行的颁布了一些命令,一些隐藏的东西,正式的走向了前台,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一摊子,整个会议进行到了晚上的11点,在做完了一切之后,杨元钊略带有些疲惫坐在那里。

    刘澍进来,拿着一份文件,杨元钊签完了之后,拦住正要走的刘澍,说道:“泽霖兄,你说我们是不是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刘澍默不作声,看着杨元钊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情报收集,借助着哈比和德美,我们在外部情报的搜集工作做的非常好,可是在国内,似乎只有各自的圈子和渠道,这次措手不及,还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接下来呢,变革的时代,会不会有一天,当已经兵临城下了,我们还不知道,那就麻烦了!”

    “你的意思?”

    “抽调人手,先从市场分析和情报分析之中调集人手,你亲自负责,成立情报调查局,先立足国内,逐步的把触角伸出国外!”

    “好!”

    简单的交谈,甚至没多少的细节,只是基本的沟通,一个后来震惊中外,让很多人闻风色变的暴力机构,就这么的成立了,现在的他,还只是刘澍负责筹建的一个小部门,未来,在杨元钊的大力支持之下,如同气球一样的不停扩大,成为了世界情报界,最为庞大的一个组织。

    一夜过去,第二天,果然,铺天盖地的报纸,铺天盖地的头条,仿佛一夜之间,数千公里的铁路,就降临到了西北,原来在民众的印象之中,贫瘠的西北,一跃成为了整个中国,交通最为发达,铁路网最为密集的地方,特别是照片中,呼啸而来的火车,怎么也不像是普通的,晃晃悠悠的小火车,怎么感觉速度这么快呢。

    在头条之中,不但有详细铁路里程,特别是同时三条线的壮举,也有极富现代气息的火车站,最终还提到了火车的速度,平均80公里以上的时速,即便是在国际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群情激奋,屈辱和麻木的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傲气和傲骨的,只不过是现实让他们的傲气和傲骨,消磨的差不多了,现在真正的让人瞩目的成绩,民众们的自豪感绝对是悠然而生了,特别是有亲属或者是同乡之类的在包头的,也开始打听,是否能够到包头来工作。

    从报纸大规模的宣传的那一刻,包头成为了中国的中心,虽然不可避免的被中枢看到,可另外一方面,包头无论是招工还是征兵,甚至是招收学生,都变得容易许多,这倒是这一场事件之中,包头收获了巨大的名声,在接下来的半年事件之中,包头和周边地区,劳动力人口的净流入,超过了之前3年最多时期三倍,包头也因此一举解决了用工荒的问题。

    大范围的宣传,加上包头不遗余力的调查,毕竟这么大手笔,怎么也会留下蛛丝马迹。

    果然,一两天之后,各种的讯息,汇总回来,包头果然是被针对了,出力最多的,当然是日本,也少不了英国,法国,俄国,甚至美国的参与,除了一个有良好合作的德国,其他的国家都参与其中,对包头进行了一系列的小动作。

    不少的情报过来,包头根据这个顺藤摸瓜,端掉了12个在包头的间谍组织,其中日本的就有7个之多,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包头的怨念,哪怕是因为英国,他们损失惨重,强大的英国,让日本不敢反抗,反倒是把账算到了包头的身上,可是注定,他们的任何做法都是徒劳的,他们看到的,是包头的表面力量,真正的力量没有看到。

    包头铁路在全国范围之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当然,引起了清廷中枢的注意,确切的说,是摄政王的注意,从1909年开始,到1911年,摄政王所做的一切的闹剧,都是为了巩固满足的利益,顺便捞钱。

    2010年的一整年,对于清政府而言,是一个难熬的日子,对于中国来说各地的发展,欣欣向荣,可是中央的财政开始匮乏,各地的督抚,都是实权派,他们控制着的地方财政的大部分,东南互保让钱袋子的东南,彻底不向中枢输送财富,中央政府没钱了,甚至勉强借助着关余度日。

    这个时候,报纸上集中的报道包头的铁路,包头可以说是如同出头搋子一样,进入了包括清政府在内的很多人的眼帘,暗流开始涌动,一些有心人开始在其中上蹿下跳,当然,也少不了列强们的触角和推波助澜,包头连连的进入到中枢的廷议之中,一场针对包头的阴谋,由此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洋出动

    在众多的廷议之中,有关包头的情况给巴拉个清楚,哪怕清朝已经日进膏肓,哪怕他已经无法掌控这个庞大的帝国,300多年的基业加上一些惯性,或许会遗漏掉一些东西,但是只要关注过来,庞大官僚系统和一些潜在的东西,还是让他们找到了很多关于包头的东西。

    在那一年,包头在的武汉劝业会上,大放异彩的时候,就有人提议,给包头单独的设定税制,毕竟只是明面上,包头就卖掉了那么多的东西,说是税制,其实就是剪羊毛,涸泽而渔,一个产出几千万的,再怎么捞也能够捞一笔。

    可惜,1909年,是清政府最动荡的,连袁世凯都被弄到老家去了,北洋跟中央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包头可不比别的,还是有一协的新军的,这个时候清政府无比的后悔,如果不给包头一协新军的建设权,一定程度上,包头就是泥捏的,在北洋动荡无比,清廷中枢的手中,没有多少可以动用的兵力的时候,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甚至一些有心人,没有把这个议题给提到最高层。

    现在,各大报刊的头条,彻底的把包头的消息引爆了,再加上列强们的推波助澜,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块肥肉,各种势力都集中到一起的时候,甚至连跟清廷对抗的北洋系,也在袁世凯的指示之下,提出了倾向性的意见,这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廷的官僚机器,开始迅速的运转了起来。

    杨元钊一直都想着。在包头这边,慢慢的发展,逐步的累积实力,当实力大了之后,就可以无视一切。可是杨元钊不知道,他所占领的市场,或许在最初的时候,只是小农经济所拥有的市场,伴随着包头产品的逐步扩散,逐步深入到个各个地方。特别是江南,那里几乎是国外势力的传统势力范围,他们的产品倾销地,现在,多了一个包头。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各种产品的销量大减,有了物美价廉的包头造,还有什么人去买国外又贵,又不好的产品的,刚开始,列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可是伴随着包头的实力迅猛的增加。产量越来越雄厚之下,包头开始疯狂的占据他们的市场,本身实力雄厚的洋行。也被包头的这一个组合拳,打的时有些招架不住,从棉布开始,火柴,日用品,肥皂。水泥,钢铁制品等等的等等。一系列都打的溃不成军。

    1910年,包头的年产值达到了惊人100亿元。其中8成以上的市场,都是从列强手中夺走的,现在的列强,从轻工业产品到机器设备,都卖不动了,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军火生意,这对于列强的打击非常的大,列强们对于中国的发展也很惊惧,最终让列强们重视的,还是那一次的棉布危机,虽然英法也在世界期货市场剪了羊毛,可是在中国的铩羽而归,退出了每年超过10亿元的棉布市场,甚至在其他的方面,损失极为的庞大,包头已经成为了一个又臭又硬的石头,必须要搬开了。

    晚清的强横势力,无不是跟国外的势力有很大的联系,英法是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他们动用关系进行游说了之后,北洋也开始浮动了。

    本身,袁世凯并不准备动包头,他很清楚,一个强大的工业基地,对于中国的好处,包头也没有表现出向军事领域发展,只是一个协,哪怕再强大,又能够强大过北洋去,在他看来,只要他重新的出山,包头是可以纳入到他旗下的。

    可是架不住清政府和列强的联合要求,得罪了清政府,不怎么的害怕,可是得罪了列强,那对于北洋军是彻底的不利了,说不定,北洋的军力会彻底因为没有弹药,而变成了烧火棍,也因此在袁世凯的准许之下,整个北洋的战争兵器开始动弹了,第五镇和第六镇开始行动,开始想着包头的周边移动了过去。

    虽然,只是从北京的一边,向着另一边而来,距离张家口,还有最少数百里,中国没有秘密,特别是北洋军,作为包头防范的重点,北洋军是他们监控的重点,特别是在报刊颁布了包头的头条的今天,任何的动作,都会引发关注,他们一旦动作,很快,就以最快的速度,被反馈到了杨元钊这里,包括蔡锷在内,所有军队的高层,还有军校的校长蒋百里,同时来到了作战室,同时在作战室之中,还有股东之中的核心人员,刘澍,还有侯金盛和一些晋商的家主。

    杨元钊本身不想要在这个时刻,跟北洋军对上,可是天算不如人算,包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蝴蝶,影响到了整个世界的进程,包头造,已经不单单是在国内的,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大宗的出口国外,最开始主导的时哈比的,在销售钨之余,开始开拓德国和欧洲的市场,没想到,市场反响强烈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任何地方都是欢迎的,也因此中国算是打开了欧美的市场,销售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节节攀升,包头制造,一定程度上,已经占据了不少的市场,十几亿的产值,而且是美元,换算成英镑,也有三四亿,再加上中国其他的小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整个世界,仿佛都不一样了,中国一夜之间从一个贫瘠落后的农业国,只能够沦为倾销地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出口国。

    其中受到打击最强烈的,就是日本,日本本身就比较的重视中国的市场,丝织业,纺织业,一直以来,都是日本的支柱,日本在打赢了两场关乎国运的战争之后,本身的狭小贫瘠就展现出来了,他们的战争红利不是太大,但是纺织业和丝织业的不断发展,一下子,让日本开始慢慢的恢复,自从1909年开始,中国开始发力,大量棉纺织,毛纺织和丝质也冲击着市场,日本受到了深远的打击,特别是棉布危机,除了直接被英国卷走的几千万英镑之外,直接竞争,简直是断根一样。

    仅仅是1910年一年,就有超过4000家纺织业和相关产业倒闭,累积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的日元,这对于日俄战争之后,刚刚恢复的日本经济,有着深远的打击,这一次,北洋对着包头动武,上蹿下跳的最厉害的,还是日本,他们不但直接支援了50万元的军费,还支援了5000支步枪和30挺马克沁,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数百万发子弹,这都是在日俄战争之中缴获的东西,还有一些是退换下来的。

    这批军火,在包头看来,是破烂货,可在北洋那里,却是宝贝,一直以来都有计划的扩军,似乎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面。

    跟以往的拖拽不同,中枢的廷议,只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确定下来了,首先是税卡,已经明确下来,会在包头两边,各设置一个税卡,每个税卡会按照货物的价格,抽走3成,并且他们还被要求缴纳6000万银元的特别税负。

    不提6000万这个让人郁闷的数字,只是说是三成,这个几乎是扒皮抽筋一样的税负,可以肯定,包头绝对不会忍受,这一点,清廷恐怕也非常明白,他们也没打算让包头同意,真正决定一切的,还是北洋的第五镇,第六镇。

    北洋出兵的消息迅速的汇总过来,刘澍略微的有些惊慌,他这才知道,原来,在中国,钱并不是一切,没有足够的保护,钱并不能够带来保证,反倒是晋商的家主,他们见多识广,见惯了这些争斗,直接的面对杨元钊,道:“杨会长,有没有把握!”

    “守住包头没问题,甚至歼敌于外也没问题,关键在于民心,如果民心动荡,那就得不偿失了!”

    “民心!”晋商的家主一愣,有些明白了,现在的包头,已经不是原来,小农经济,以农民和地主,商家和伙计那样简单的关系的,几百万的居民之中,绝大部分是工人,包头能够展现出强横的实力,制造业极为的发达,原因就在于众多的工人,不同于农民和伙计,工人是难以培养的,如果这一批工人出现动荡,那么一切都完蛋了。

    很显然,杨元钊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会不会失败,甚至抵御不了北洋的可能性,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他只是在考虑,一旦刀兵起,会影响到包头的工业生产。

    刘澍看着杨元钊,很吃惊的问道:“元钊,你难道从来都不担心,我们会被北洋攻打过来么?”

    “不担心,不信你问他们!”杨元钊指了指正在作战室那边,平静站着的冯玉祥等人,可以说他们的脸上,都是平静,没错,新军,包头有这么多的军队,可是北洋的威名,是用十几年的时间竖起来的,无愧于中国最强军。

    “没问题!”冯玉祥肯定的说道,在新军之中,跟外界联系最多的,就是这个新军的实际控制者,刘澍也跟他也算是熟识,知道他是一个很严谨的人,没有八九成的把握,根本就不会下断言,什么时候,包头的新军实力,已经增长到对抗北洋两个镇的程度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全民广播

    有了冯玉祥的首肯,熟悉他的人,都开始放松了下来,一些脑子灵活的,甚至在考虑,是不是接着这个机会,弄到一些好处,现在整个中国的局面,清廷末世已经尽显,也坚持不了几年了,包头现在兴旺发达,但是格局还是小了一点,位置也偏僻了一点,如果能够更深入一步,未必不能再进一步。

    杨元钊一阵阵的苦笑,是,现在包头的实力,是可以扩张,但是扩张之后呢,包头过去3年之中,从周围一直扩张到山西的一部分,蒙古的一部分和河北的一部分,这么庞大的地盘,需要慢慢消化,中国太大了,杨元钊的眼光很清楚,现在的世界格局,不是打下来就可以了,需要治理,需要发展,包头必须把自身的基础打好,才能够想别的,关键还是4年后的那一场大战,必须要抓住机会。

    “这个由他们军事专家来确定,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这件事情,要如何的处理,是否要让工人们知道!”

    “当然不能知道,一旦知道,北洋的凶名在外,说不定,会出大问题的。”

    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可是都是倾向隐藏,说实话,以包头的管理,隐藏这些应该不是太难,可杨元钊想了一下之后,还是说道:“好了,我相信,这些工人,他们都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刻,是我们让他们获得了的工作,有尊严的或者的,包头,不是我们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包头人民的,是工人农民,企业家的,所以,我决定。向大家公开这件事情的。”

    “公开?”一个晋商略带慌张的说道:“太草率了吧?”

    “没关系的,明天上午八点,所有包头的工厂暂时停业,所有工人,以工厂为单位,集中起来。我把这件事情公开,选择权,归属于的人民,人民怎么的选择,我们就怎么的去做。”

    “可是。”

    “好了。我的注意已决了。”

    杨元钊固执的做出了决定,其他人迟疑了一下,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如果说,整个包头,谁的财富最多,那毫无疑问,就是杨元钊。杨元钊借助着机器还有投资,在很多的行业之中,都有介入。一旦包头这边损失,最大的还是他。

    其他人,包括众多家族在内在内,他们的不少投资,已经收回过来了,投资还在继续。但是只是分红,晋商的历史。让他们不会把东西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反倒是的蒋百里。有些明白了杨元钊的做法,包头可不比其他的地方,到处都是愚昧的农民,包头大部分的市民,都懂得500个以上的常用汉字,可以自由的读书看报,一些爱国主义,和基本的理念,在教育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传播,什么谋略最可怕,不是什么阴谋,不是什么诡计,是阳谋,以堂堂正正之师正面的对抗,这才是无懈可击的,任何阴谋诡计,当它被揭穿,甚至是被看破的时候,都是他最薄弱的时候,可阳谋,堂堂正正的来对待的话,除非是正面击败对方,否则,一切都无从可循,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讲的就是这个。

    包头的军事实力,别人不知道,可是冯玉祥在内的几个军事主官,包括后来来的三杰,非常的清楚,现在,军校已经在筹建,不过以蒋百里和他邀请来的一些专家,加上在外面聘请过来的外教,已经到位了,新军的大部分的军官,已经按照不同的级别,进入道了军校之中,接受了一个月,半个月,一个星期,等为其不等,专门有着针对性的培训。

    新军官和士官们,也经过了差不多10个月的系统化的培训,在中国的标准之中,这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军官了,军校在这个基础上,又面向全国,招收了3200多名学生的,其中只能够担任连排长的职务,包头的军队,就又扩编的可能性,只要等一两年的时间,当第一批的学生毕业之后,包头扩编绝对是举世瞩目的。

    军工厂的生产,从10万人全部换装开始,就没有停下来的,估计,保守说,最少有5个师左右的武器会在两三个月之中生产出来,这样,只要招收了足够的人员,经过一两个星期的突击训练,包头会拥有更多大军,再加上,包头的这两年,一直都没有停歇的一些半永固的军事堡垒的建设,以包头发达的交通环境,固守等待之下,别说区区两个镇,就算是北洋六镇全来也未必能够占据上风。

    在蒋百里看来,杨元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明白了,那就是掌握民心,让整个包头,接近300万的人,还有周围影响范围的几千万人,都明白,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所谓的清政府,而是为了中国,实业救国这条路,无数人走过了,无数人失败了,可是包头,却成功了。

    接下来,不用怎么去说,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内卫部队控制着包头的各个要道的,街道上面开始了戒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谁也不希望有什么能够影响到包头的。

    第二天的一大早,刚刚上班的工人,还有已经下班,准备回家的工人,都被留了下来,准备集体的收听广播,一些休息的工人,也在厂里面的组织下,聚集在社区,

    广播,只是一个扩音器和高音喇叭,高音喇叭,在发明出来之后,就安装在了每个工厂和社区的醒目位置,偶尔放一点歌曲,或者宣布一些事情,可是类似这样,包头的全布听广播,这还是第一次。

    到底是怎么了,有工人小声的交头接耳,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来到包头的,过舒心日子,每天完成工作,就能够保证一家人,安居乐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偶尔产生一点冲突,包头这边的法院,也会合理的秉公处理,可以说,对于很多人来说,来到包头这一两年,可以说是最舒心的日子,他们无数次的希望,这种日子会永永远远的下去。

    8点整,喇叭里传来了声音:工人兄弟们,包头的市民们,我是杨元钊。

    杨元钊,这个在包头,每个人都知道的名字,包头的缔造者,他们幸福生活的源泉,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整个包头才又今天,正是因为他的主导,整个包头才有这么平稳的环境,工人最低工资,住房保障,生活补贴,一切的一切,让包头变得跟别处截然不同,对于他,所有的工人有的只是感谢,他们微微的有些吃惊,杨元钊为什么会说话,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杨元钊此时此刻,正坐在广播塔里面播音员的位置上面,用平静的口气,缓缓的说道:“包头的发展离不开大家,可以说整个包头,都是在我们全部人员的努力下创造的,可是现在,这一切美好的日子,就将不复存在了。”

    什么,所有人心中一紧,如果不是有工厂管理者来维持纪律,恐怕整个场面就要乱起来了,受过苦的人,特别是百万其他地方的人员,他们背井离乡,如果不是包头这边的帮助,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会死在路上,现在他们之中的大部分的,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工人,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大部分都再30元以上,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百亩的地主,恐怕一年的收入,都不会超过200银元,他们做到了,很多人都把一家老小,甚至是亲朋好友都弄过来,包头这边的人员之中,外地人已经成为了整个包头,最大的部分之一,甚至比原来占据大多数的山西人,超过很多的。

    杨元钊的话语还在继续:“我们的这个包头,是在西北高原之上,依靠着我们一手一脚,建设起来的,其中没有任何政府方面的帮助,但是现在,清政府要强加到我们的头上,要求我们缴纳的6000万元的特别的赋税,这是我们的包头人民创造的财富,我们自己的东西,要靠自己来保护,任何人拿走他,我们怎么对他。”

    “打回去,打回去,我们包头要独立。”

    疯狂的吼声,几乎响彻了整个包头,所有的工人,工厂主,甚至是一些商户们,都群情激动,包头就如同他们的家一样,教师们传授他们的东西,自己的家,要靠自己来保护,为了包头的明天,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好了,大家的意思,我都明白了,我们会在每个工厂,社区,设立全民投票箱,每一个包头的市民,都有资格投出你神圣的一票,决定,是否独立,只要支持的占据的七成,我们就会直接的明文发报独立,相信大家都会做出你们的选择。”

    杨元钊结束了广播,周围一阵的掌声,其实整个城市的变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甚至民众如山一样的呼声,都能够远远的传来,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全民公决的结果,而几大家族的人员,则有些敬畏的看着杨元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杨元钊已经背负了如此庞大的民心,可以说,在民众的眼里,他是神一样的存在,那种如同宗教信仰的狂热,让人震惊。(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电独立

    包头因为杨元钊的这一次广播,变得沸腾了起来,从1908年到现在,快三年的时间,包头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原来的几万人的小镇,一下子变成了几百万人,拥有着众多工厂,几乎可以生产出一切产品的工业城市,一个真正可以跟国外的发达工业城市比美的城市。

    这些城市之中,拥有着海量的工人,却环境优美,工人生活幸福,杨元钊出色的眼光和优待的方式,包头的这些工人们,丝毫都没有这个时代其他工人那么的悲惨,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之中,最大的矛盾就是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包头也不会离开这个基本理论,但是包头在强横的科技和一体机的帮助之下,超脱了这个理论,剥削的剩余价值,不是依靠着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劳动,而是科技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更加高效的机器,更加强横的设备,甚至是超过技术含量的东西,这些让这些工人单独创造的价值非常的可观,但是工作时间,工资水准,甚至是劳动强度,很值还不如平时的体力劳动者,这样让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工作,以前的工人,农民,甚至是无业者,纷纷对包头感恩戴德,因为跟过去的日子相比,现在简直是天堂一般。

    民众们的要求,从来都是很低微的,一般只要是吃饱穿暖就够了,可是在包头,工资足以让一家人过上比较小康的生活,还有针对民众的,诸如菜篮子工程,禽蛋肉类工程。义务教育和住房改造,一系列的工程,不但让民众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甚至是住得好。一个个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进入到了寻常百姓家,从以往的一年才能够吃一次肉,到现在,双职工的家庭可以天天吃肉,甚至在假日里面。还有闲暇,去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去玩,这简直是地主老爷们的生活啊,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现在却是平常人都能够达到和度过的。

    正因为这样。包头民众的幸福感都非常强,现在,有人要来破坏他们的幸福,让他们重新的回到以往那种,悲惨,穷困,甚至是朝不保夕的日子之中,这简直是动了他们心中最软弱的地方。龙有逆鳞,百姓也一样,幸福的生活即将不保。最终爆发出来的力量,是让世界所震撼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动摇了民众的基础,带来的是倾覆,可是在合理的利用民众的心理之后。那就是无穷的助力。投票早有准备的,甚至连工厂。除了一些必须的,要维持包头正常的城市运转的工厂。还在坚持开工之外,剩下的都停下来了,对于包头来说,这已经是生死攸关的关头了,他们必须要快速的做出决定。

    一个个的投票箱准备好了,在包头城区,最起码有1200个投票点,每个路口都有专门的指引者和宣传者,全部政府人员加上公司的一些职员,拿着一体机制作的超过300万的选票,几乎保证包头拥有户籍的每一个人都拥有选票,这样精美的,甚至使用了后世的纸张的选票,在这个时代,比钞票还要难以复制,可以作为最原始的资料。

    时间到了,在各大投票点,一排排的队伍开始排列起来了,接下来,立刻的开始了,一群群的工人,农民,市民甚至是妇女儿童,都开始投票了,群情激昂,口号和议论喧嚣,让气氛热切却不慌乱,长期的纪律训练,让所有人都非常的有秩序,1200个投票点,每一个投票点,差不多可以接受4000人投票,在包头的识字率达到9成以上的情况之下,完成选票并不困难,民众们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官老爷手里,而是在自己的手里,他们手中的选票,代表着他们的选择。

    一天的时间,全部的投票都结束了的,整理投票也在当天晚上,用了7000多名学生,他们是临时抽调的,最少进行了一年,甚至是两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他们经过了整整半个晚上的工作,把结果汇总了上来。

    目前,整个包头,拥有户籍的,323万5434人,投票人员达到了323万4000,只有一千多人,因为特殊的原因无法投票,投票率几乎达到了的九成九九,这样的投票率,是惊人的。最终投票的结果支持率达到了九成九,几百万包头人,几乎全部,都拥有了自己的选择,那就是独立,想腐朽的,代表着落后的清政府宣战,用自己的双手和选择,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好了,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诸位呢?”杨元钊一直都在等待投票的结果,早就有所准备,可是如此的齐心,却让他想不到,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面向着全体股东,平静的说道。

    包头商会也在的投票之后,有了一次全体会议,相对于民众和工人,这个支持率更高,这些工厂主,他们的全部身家都在包头,即便是后来加入的晋商家族,他们在包头这边的比重也占据很大,持续投入的是红利,可是一次次的新的技术和新的工厂的建设,让他们渐渐的把身价投入进来了,至于早期加入的,红利额度已经庞大到了巨量的程度,如果能够抵挡住北洋军的话,包头自制,他们的收获会更大,包头不只是一个商人团体,而真正的变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包头商会全员同意,也标志着包头独立的开始,各方面的文件也在准备,而本身半隐藏的政府,也在第二天开始挂牌了,甚至周围的十来个新城,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绥远,大同,也都出现了半公开的政府,开始引导这些城市的运作。

    这些都是在一周之内做到的,而按照之前的预定,当包头全民公决和商会投票结束的第二天,包头以明码的形势,向着世界发报,宣布包头独立,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目标,建设新中国,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的独立政府。

    消息一出,局势哗然,距离之前上到头条之后,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包头居然再一次的上了头条,而且是独立这么劲爆的消息,一时间,各大报刊的报童,开始在全国大部分重要城市卖报,包头的消息,传播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一些列强,也在关注着这件事情。

    通电完成,包头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因为大军压境,包头的军事化管理的制度,也跟着在包头颁布下来,新军的征召工作开始进行,新军再一次扩编一倍,以10个师为基本单位,再一次扩编成5个师,其中,原有一师二师三师合并,补充了部分的军校毕业生和补充兵,组成包头第一军,总计6万5千人,前往张家口的方向,迎击前来的北洋第五第六镇,其他的就地扩编,进行训练。

    杨元钊的讲话,一定程度上面,激励了整个包头的市民,在接下来的一周之中,市民们踊跃参军,大量合适的兵员,让众人挑花了眼,10万人,几乎在一周之内,完成了征召,都是年轻的小伙子,最重要的是,这些兵员,都经过了初步的军事训练,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是预备役民兵,在工厂之中结束过半军事化的管理,就连打靶,也都最少在600发以上的,这就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成军的时间。

    包头这边紧张的训练,正军备战,而京城方面,第六和第五镇还没有出发,从北京的一边,调集到另外一边,不过是内线调动,为以后做好准备,却还真的没有出兵的迹象。

    要动用北洋军,必须要有钱,开拨银一直都没有拨付下来,1910年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政府信用是彻底的破产了,每年只是依靠着关余,苟延残喘,还不到关余拨付的阶段,日本支援的50万元,被清政府拿走了30万,还剩下的20万,根本就不足以两个镇全部的启程,士兵们拒绝执行命令,甚至连军火弹药,都没有完全拨付,行动非常的迟缓,走出了北京,还没有到达保定就停下来了的。

    这个时候,包头的独立电文,在这个时候在全国通电了,要知道,现在革命此起彼伏的,整个中国都乱了,可是明面上,还没有多少会打出以推翻清政府,建设新中国为目的,这几乎是挖掘到清政府的根上,即便是东南互保,那些强大的南方督抚,明面上,还是听从清政府的命令的,一个小小城市宣布独立,还是靠近京都的北方,直线距离不过是千里,这也太大胆了,让清政府挂不住,可是手头上面没钱。

    这时候早有准备英法出面,以关余作为抵押,一下子贷款给清政府100万元,这笔钱,清政府全部都放在了这一次讨伐上面,甚至之前日本人的拿30万元拿出来,一共150万元的开拨费,全额发放下来,军械库,除了重炮协没有动用之外,全部开启,钱到位了,整个北洋军的战争机器,也在疯狂的运转了起来。

    本身在北京另外一端,原地踏步踏的北洋军第五,第六镇,在大量的资金和弹药到位之后,迅速的上车,坐火车从京张铁路,向着张家口的方向,快速而去,战争阴云,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 战争倒计时

    包头和清廷中枢的动作,几乎都没有保密,包头是没有必要,第一时间,就把民众的选择和包头的应对方法,一次次的通过明码,通电全国,至于清廷本身,那就是一个筛子。

    全国人士,对于这件事情,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的,一些社会名流开始呼吁两方克制,不要打的生灵涂炭云云,而南方的革命党更是群起激愤,本身,1911年,已经是革命党革命的高潮了,他们在南方准备了这么久,却没有取得多少的成果,虽然几个城市的起义,比历史上面做的更好,却没有多大的声威,现在,北方的包头,走在了他们的前方了。

    同盟会的几大巨头,看到这个机会,也都开始准备回国,远在狮城的张静江也联合着一些支持同盟会的富豪,他们借助着包头,在包头的技术支持之下,赚到了更多的钱,最关键的是,借助着杨元钊的渠道,能够通过包头获得一批的武器弹药,特别是最近,伴随着ak11的换装,大批换下来的枪支,需要有一个下家,而革命党就成为了这个下家之一,要知道这是包头用了不超过2年的枪支,虽然膛线用的有些狠,可包头的机械,特别是电动钻床和镗床,足以支撑这些膛线的重新刻画。

    在这个江南制造局的仿制枪支都供不应求的时代,重新刻画了膛线,切基本性能跟德国进口的没多少区别的步枪,价格还相对较低,谁都会争抢。

    正因为如此,同盟会比历史上。拥有了更大的实力,早年通过冯玉祥培训数百人员,加上渗透到各地的新军之中,强横的财力加上武器,最终形成了一股强横的势力。在北洋和清廷的目光,被包头吸引着的时候,开始向南方汇聚了。

    不提南方的乱流,两只代表着清末时期的强横陆军的两支武装,开始逐步的接近,包头距离张家口。稍稍的远了一点,差不多400多公里,但是包头道张家口的铁路,是重轨,机车也是高速机车。速度上,不知道比京张铁路快多少,各种重装备,也全部装在了机车之上,向张家口而去。

    借助着铁路的修筑,包头的影响力已经通过铁路进入到了铁路沿线的各个地方,绥远这边,被第三师19团进驻。成为驻地,以前的绥远将军,也成为了犯人。绥远因为距离包头太近了,受到包头的影响很重,大部分的市民,都跟包头那边的工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一些富裕的。直接道包头投资,加入了包头商会。

    绥远就在。军队行动的第一时间被拿下,然后是大同等城市。几乎包头的四个方向,扩张了包头的地盘,至于最重要的第一军,则直接推进到了张家口。

    张家口因为距离稍稍的远了一点,受到包头的影响力,相对的比较小一点,包头这边只是跟张家口的铁路相近,在张家口西部,兴建了一个大规模的车站,然后单独修建了一条路,大概10公里的样子,用的是普通标准的水泥,跟张家口铁路相连,这里也是整个包头影响力最远的地方之一。是向着东方,向着京城那边,而另外的一个方向,则是太原,暂时,没有功夫去管那里。

    说是火车站,但是规划之中,却是一个军事堡垒,整个堡垒,都是以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合理的布局之下,形成了一个个火力结构,当第一军进驻了之后,身为师长的冯玉祥立刻命令开始土工作业,这里是整个包头的最前线的,无论是北洋军坐火车而来,还是步行,都绕不过去,依托着牢固的城市,冯玉祥把防卫圈扩大,一层层的战壕,铁丝网,兴建一些地堡,在包头强大的生产能力的支持之下,这一个地方,成为了一个大的堡垒,各种的钢铁的洋灰和建筑材料枪支弹药,此地而来了。

    跟随着第一军一起行动的,除了王金明和施从云之外,冯玉祥特别的把负责加强团建设的蔡锷和张孝淮请来,军人都是直性子,他们在认识之后,逐步的了解了对方的能力,相对而言也很熟悉,现在真正的成熟装备还没有研制出来,加强团只是一个摩步化的步兵团,没有坦克,装甲车这样的装备,自走火炮更是没有,蔡锷两人只是做最基础的工作。

    这多多少少有些浪费,第一军的成立,又面对的是北洋,需要一个完善的参谋部,在冯玉祥提议,由杨元钊首肯之下,蔡锷和张孝淮临时的出任这个参谋部的负责人。

    “松坡,看来,你一点都不着急啊!”张孝淮进入到作战室里,看到一脸轻松的蔡锷,打趣道。

    “你着急么?”蔡锷反问了一句,

    张孝淮忍不住笑了,是啊,早在一个月之前,他们来到包头之后,见识了包头新军的战斗力,就知道很早之前,新军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北洋军,不说武器装备,各方面都是全面的超越,大量自动机枪,各种的重炮,现在的第一军,因为是境内作战,拿出了全套的重装备,甚至为了加强,原有12门155和36门108每个师的标准配置,几乎加强了一被,4,5师和新组建的6师的重型火力,全部的掉级过来了,这就意味着,3个师的一个军,一共拥有72门155重炮和216门108榴弹炮。

    216门108榴弹炮和36门155重炮,这是所有陆军的噩梦,在没有飞机和足够数量的重炮对抗的情况下,任何陆军面对着战争之王,最终的结果,就只有是失败,而在下面的师级单位之中,108门的75炮,还是法国的75小姐,这样的射速,加上炮火的覆盖,会让北洋知道,什么是欧洲层面的火力覆盖。

    这些只是炮火,更加可怕的是平均每个师1085支马克沁,一共超过3000只,依托着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会带来多大的杀伤,紧急的土工作业,继续完善的防御体系,6.5万人的第一师,他自信可以挡住最少3到5个镇的集团攻击的,再说了,面前的不过是第六真和第五镇,也是北洋的老底子,可是他们毕竟是后面的镇,一定程度上,训练和武器都不太到位。如果这样,也要紧张,甚至是全神贯注,蔡锷也就不配陆士三杰的称号了。

    “补给都上来了么?”

    “都上来了,包头这边,全力的负责这边,野战医院也到位了,全部的进口药材,70个医生和150名护士,这已经是整个包头七成以上了。”张孝淮有些激动的说道。

    野战医院,也是到了包头之后,才见识到的,蔡锷也发现,包头新军,注重的是训练,是炮火和火力的压制,对于士兵的生命,看的比其他的中国军队都重视,这是个好事情,特别是包头拥有着雄厚无比的资金实力,就蔡锷知道的,包头现在的军工生产,足以支撑5个师的军队,连续作战10个月以上,这还只是生产,包头的机器向外销售,可是军火基本上都储存下来,这么长德时间,不知道储存了多少,总之,他可以任意的挥霍,不必担心弹药的问题。

    不能亲自指挥这么一战,却可以用参谋,在参谋部的帮助下,协助主官来指挥,这也是让蔡锷兴奋的意见事情,总之来到了包头之后,见到了无数的不同,但是对于一个军人而言,不担心后勤,不担心军饷,甚至不担心军心,只是按照强弱对比,进行排兵布阵,这简直是让军人们最舒服,也是最惬意的意见事情

    张孝淮是去过德国的,就算是德国,一个师也没有这么雄厚,甚至可以说武装道牙齿的重装备,各色炮火,超过150门,机枪平均20个人就拥有一个,基本上普及到了班,借助着的半永固还有庞大的土工工程,兴建一个大型的战场,固守对方来攻击,这一仗没有打,基本上胜利,就是肯定的,也难怪蔡锷这么的轻松,换成张孝淮,也会同样的轻松,现在的外围,除了在永固性堡垒之中,负责警戒的之外,剩下的,都回到了张家口车站,车站的其他人员,除了一些铁路上面的人员,所有人都已经疏散开来了,剩下的房间,足以容纳这么多的人休息的。

    报告,一个警卫员走了进来,道:“报告参谋长,总部派来一对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的,蔡锷愣了一下,特种部队,是在杨元钊的主导下成立的,从各部抽调一流素质的士兵,其中的很大部分,都是神枪手,被杨元钊专门的找人,亲自训练,最开始进入的差不多有1500人,但是经过了几轮的淘汰之后,最终的人员被固定在了400人左右,来到包头日子短,蔡锷没有去关注,可问了冯玉祥等人,也是语焉不详的,很显然,这是一个被杨元钊寄予厚望的部队。

    当然了,他们还是从侧面了解了特种部队的实力,被特种部队淘汰的人员,哪怕是经过了特种部队一两个月的训练,回到了部队之后,都是非常拔尖和突出,单人一个尖刀班还有侦查排的排长是绝对没问题的。对于这个特种部队,他一直都抱着浓郁的兴趣,没想到的,这个部队,被排到了最前线,看来镇定的杨会长,也是有些担心,把全部的牌都用上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伏和包围

    “特种部队已经到了么,这么快?”蔡锷记得,之前出发的时候,提过一下,不过特种部队在500公里以外拉练,按照他的预计,估计最少也要3天左右才能够抵达,要知道,500公里即便是坐火车都要3天,听说特种部队去的是阴山山脉,哪里绝对没有什么交通工具。

    “已经到了,他们的速度真快,听说是什么伞降,直接从阴山飞出了几十公里,并且急行军赶来的!”

    “伞降?”蔡锷张张嘴,他也没有想明白是什么,难不成是那种下雨天打的伞,那不就是神兵天降了么。

    杨元钊对于特种部队是不遗余力,几万人的部队之中,精挑细选了1500人,最终淘汰了大部分,只剩下400人左右,这些人都算的上是百里挑一,又经过了严苛的训练,最关键的是,对于他们的装备,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

    前面说的伞降,并不是降落伞降落,而是类似后世固定翼滑翔机的伞降,按道理说,这个时代,做不出来合格的固定翼,但是有一体机和后世无数材料的存在,又有一体机的筛选功能,两种结合到一起,形成了现在特殊的情况,这个后世才在特种部队的发展之下,大放异彩的固定翼,就这么的拿出来,在阴山山脉进行伞降,迅速的从山区,转移到平原,然后在强大的后勤支援之下,赶往了张家口,只是比先头部队晚了差不多一天多的时间。

    “对了,松坡,我感觉很奇怪!”张孝淮有些诧异的说道。

    “能够让去了德国的你感觉到奇怪。那到真的要看看了,他们在哪里?”

    “已经过来了,就在外面!”

    “哦?”蔡锷来了兴趣,说道:“那就让他们进来吧!”

    警卫员很快出去了,很快就带进来一个穿着者奇怪服饰的士兵。整体感觉是花花绿绿的,有绿色,有黄色,甚至还有白色,总之很杂乱无章的颜色,头上是跟其他的步兵一样的钢盔。可是形状上面有些不同,甚至连材料上面,也看起来不像是钢的。

    钢盔,这也是蔡锷来到包头之后接触的,听张孝淮的说法。即便是德国,也只是实验性部队装备的,但是在阵地战和壕沟战之中,有钢盔和没有钢盔,完全是两码事。

    特种部队的钢盔,当然跟普通的不一样,他是参考了后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作的。这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并不是从后世而来,而是通过一体机。通过某种的规则合成出来,虽然比不上后世的这种材料那么的强大,也可以比美于同样体积的钢盔,用在普通部队有些鸡肋,因为造价较高,可是用在特种部队。却是相得益彰的,毕竟对于武装到牙齿的特种部队。每一两的重量都在仔细的商榷,更别说轻了一两公斤的重量。

    除此之外。他的身上,也零零散散的有很多的东西,几乎每一寸的空间,都用上了,显得有些凌乱,最为让人吃惊的是,他的脸上,居然涂得乌七八黑的,根本看不清楚样子。

    “报告参谋长,特种部队一营营长兰荣增前来报道。”年轻的军官,站的笔直笔直的,行的军礼也非常的标准的,从声音上听来,年纪不大。

    “你脸上这是什么,怎么不洗干净?”蔡锷微微的有些不高兴了,他是一个军人,性格上偏向于正统军人,哪怕士兵在战斗之中,会摸爬滚打,可是来面见长官,也不弄干净。

    兰荣增有些尴尬,不知道从何说起,连忙解释道:“报告长官,我脸上的这是油彩,按照作训守则,只要不是在正式的场合,我们都需要涂油彩隐蔽的!”

    “哦?”蔡锷略微的有些好奇,他指着兰荣增脸上的油彩问道:“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蔡锷只差没有说出,这是不是在战场上面,恐吓对手的,因为涂了油彩之后,整个人看不清楚面容,看起来也有些可怕一些。

    “油彩是为了避免被远程狙击手捕捉到反射光,所以用油彩把脸部的高反射部位遮挡,还有我们如果进入狙击作业的时候,连枪支也会用特殊的隐藏布遮挡!”兰荣增回答道。

    兰荣增一本正经的回答,让蔡锷略微的有些哭笑,又问道:“对于你们特种部队我很好奇,但是我知道,你们是会长重金打造的,你们主要有什么特长。”

    “潜伏,特种作战,斩首,不对称打击。”

    蔡锷是战术大师,只是暂且的接触到特种部队,可是一定程度之上,还是了解一点,联想到特种部队大部分的射术非常惊人,沉吟了一下,道:“那不如把你们充实到永固的地保之中,充当火力点。”

    “对不起,参谋长,我们的特点,让我们在地堡之中根本发挥不出来最大的作用,我们真正的舞台在野外。”

    “野外,那太危险了吧?”蔡锷略带吃惊的说道,他对特种部队了解不多,说实话,整个包头,对特种部队了解的也都不算多,因为只有400人的小部队,根本就不放在军队高层的眼里,但是也知道,这些是杨元钊花费了巨资,几乎每一个士兵的投入,最少相当于50个士兵的投入,400人的队伍,几乎相当于一个师的资金投入,这绝对可以称之为金疙瘩。

    兰荣增傲然的说道:“我们是经过艰苦的训练,甚至还有长时间的实战,野外才是我们的天地!”

    “那行,你们自动发挥好了!”

    “是!”兰荣增行礼了之后,就出去了,这个400多人的一个营,一定程度上,只是放在了蔡锷的心上,却没有着重的关注,相对于只有400人的部队,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训练有素士兵,他们才是最关键的,说是第一军过来,但是2师和3师都在后方,构筑第二层的防线,只有1师顶在最前方,因为这边的要塞,也只是能够展开2万人。

    即便这样,蔡锷也坚信,在获得了后面的炮火支援,加上1000多只马克沁的情况之下,足以挡住北洋军的进攻了。

    蔡锷率领的1师,早早的就来到张家口,甚至已经进行了3天的土工作业了,可是北洋军还在路上。装载着北洋军的火车从北京出发,一路上,经历了京张铁路,在这一条由詹天佑修通的铁路上,只用一天多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张家口。

    火车上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可是一贯以来的慢节奏,让等车和下车,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即便是有开波银也是如此。

    包头方面,没有急于进攻,而是耐心的等待,一直到北洋军抵达,北洋军老于行伍,没有直接坐到张家口,他们哪怕情报系统再怎么的薄弱,也知道,在下车的时候,是最容易受到袭击的,故而首先派出了先头部队,在张家口还有50公里的地方准备,然后等到后续的部队都平安的下了车,才慢慢的向张家口火车站而去。

    他们不知道,死神已经笼罩了他们,特战一营已经彻底的散开了,结合着北洋军的行程,一路的监控,20公里-30公里时速的火车,根本无法甩开特种部队的监控,而此时,400名特种部队,散在了周围2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之中,依托着掩体隐蔽,可是枪口却对准了北洋军的方向。

    方志云是一名狙击手,他是比较早加入到新军之中,也许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前面几批的军官都没有他,好在他军事过硬,后面又恶补了文化课,最终赶上了特种部队,甚至成为特种部队一营一连的连长。

    虽然只是连长,可特种部队是团级单位,他可以说已经追平了一些跟他同期的士兵,甚至现在,指挥着一个狙击手小队,他有信心,取得这一次任务的成功。

    整个包头,300把二代阻击枪,全部是以ak11为蓝本,加强了枪管和射击精度的,甚至ak11上面的4倍的目镜,足以看清一公里之外的任何东西,狙击枪的杀伤力达到了800米以上,如果使用特质的重弹,杀伤力甚至可以达到1000,他也是少数几个拥有1公里之外杀伤能力的特等射手之一,旁边,观察手拿着一个高倍率的望眼镜,看着从车内下来的士兵的,特种部队,早就已经在铁路沿线分布下来,通过比对和现场侦查,这个小站,是北洋军,最有可能下车的。

    击楫中流,不但是冷兵器时代,最佳的攻击机会,在热武器的时代,也同样有效,北洋军显然,没有想到,这个时代,还有如此远的攻击距离,他们的先头部队,只是清查了周围500米,甚至连这500米都是草草的检查的,潜伏也是特种部队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甚至说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都在潜伏上面,不能完成潜伏,保护自己的特种部队,根本就不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对方的疏忽大意,加上特种部队的超过想象的实力,让北洋第六镇的一部分,彻底的进入到了特种部队的包围圈,超过200名狙击手,瞄准了正懵懂之间,从火车上轻松下来的北洋军士兵。

    瞄准镜中,一个个清晰的面容,可每一个狙击手,他们的手都是稳稳的,一边寻找着有价值的目标,一边随时准备着听候命令的到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 狙击建功

    火车已经停下来了,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和先头抵达的士兵,开始帮忙下车。因为不是运兵车,只是借用普通的车辆,甚至还是闷罐车,下来的人员精神并不是很好。

    一队队的北洋军下车,懒洋洋的,最多在200米之外,设下的防御阵地,在他们看来,这样已经足够安全了,方志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其实对方的命运已经决定了,他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大炮有些不好带过来,为了隐蔽,连迫击炮都没有带来,否则,以他们精心训练的炮术,一炮下去,几乎是一片。

    瞄准,此时,最少有20个小组,盯住了下车的北洋军,分别在600米,800米和1000米三种距离,通过手势,很快都分别确定了目标,最终他瞄准的是一个标统,这也是已经下车的最高级别的军官了,先头到达的列车只有11节,即便是赛,也最多能够容纳3500名士兵,这是北洋一个标的数目。

    伴随着一声猫头鹰的叫声,这是指挥员越好的信号,而几百米外的北洋军,根本就没有发现异常,猫头鹰按理说不会在白天叫的,可是他们几坐火车这么一天的时间,早已经闷的不能行,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个信号。

    在这个信号之下,轻轻的拉动枪栓的声音,枪声跟着响起,特质的子弹,高速的狙击枪,子弹往往是在声音传过来之前,就已经射出了,愤怒的子弹,立刻打中了瞄准的军官。一瞬间,50个不同级别的军官倒下了,有标统,也有队正,营正。其中的一些,甚至会身重三四次的攻击,他们的倒下,立刻引发了北洋军的巨大混乱,大家闹哄哄的,对着周围开枪。有的甚至躲到了火车的旁边。

    对方的反应,正好在这边推演的情况之下,指挥员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是训练有素的部队,甚至会拿出自动火力或者炮火进行报复。那样的话,他们不能再一个地方太久的停留。

    当安全的信号做出来之后,所有士兵按照之前演练,开始自由寻找下一个目标,狙击枪是的5发子弹的弹仓,因为特质的子弹,需要跨越几百米的距离,比一般的子弹要大。加上弹匣会影响整体的瞄准和射击,所以是弹仓式的。观察手携带了5个装好了子弹的弹仓,会随时按照狙击手的要求。进行更换。

    当一个个的枪响,带走了一条条的生命,此时,没有功夫去寻找有价值的目标,他们在高速射击的情况之下,选择比较有价值的。比如机枪手,炮手。还有棚目等底层军官的,他们是下车的人员之中。最多的,当20组,分别射出了15枪,大量的杀伤了敌人之后,之后,撤退的命令开始下达了的。

    20个火力手小组,分别在不同的地势设下了阻击阵地,然后阻击小组开始按照顺序的撤离,可惜混乱的北洋军,根本就没有追击,他们闹哄哄的在车站,倒是让火力手微微的有些失望,他们使用的特制的重机枪,本页想着开开利是,没想到,一枪未发,好在,当阻击小组安全了之后,火力小组也依次的撤离,留下了一片混乱的车站。

    下车的时刻,是防御最松懈的时刻,阻击小组,更是在数万人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他们1500发子弹,一共带走了800多人的伤亡,剩下的,还有750多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势,其中只有350人左右是枪伤,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混乱造成的踩踏伤害。

    相对于一镇接近1万人,几百人的伤亡不算什么,可是如果这几百人,都是军官或者专业军士,那就大发了,整个第六镇,只有80多个炮手,一下子,被干掉了40个,机枪手也死了的20个以上,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军官,从棚目到标统,上百个军官的死伤,让军队有哗变的迹象。

    前线的消息,几乎在瞬间,被报到了蔡锷那里,蔡锷一脸的惊诧,20个小组,不是整个特种部队的全部,按照他所了解特种部队的布置,一般是以12人为单位,4-5名狙击手,同样数量的观察手,还有就是火力手等,最多也不过是240多人,却造成了快4倍的杀伤。

    看着杀伤名单上面的人员,作为曾经一个新军的军人,蔡锷很是知道,北洋军的底子,不说模范镇的第三镇,第五第六镇,都是后面的镇,他们的实力不算很强,一下子损失了接近300名技术和底层军官,整体的实力最少削弱了2成,如果再加上士气的打击,这个特种部队的实力,几乎废掉了对方一个标的战力,这个400人的特种部队,真的不容小视。

    可惜,他对于特种部队的作战方式不算特别的了解,如果当时有一个协,不应该说一个标,配合一下,反击掩杀,恐怕真的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战果,甚至直接全歼先头部队的这一个标,也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错过了就错过了,蔡锷不是那种拿不起放不下的人,对于特种部队,在心中记住,回头在有类似的战局,要把特种部队给放起来,也没有随便的下达命令,对于特种部队的不了解,特种部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超群,让他们自由的发挥,似乎比他固定的命令更好,一个战斗力这么惊人的队伍,在正面战场上使用,似乎效果要打折扣,之前放入地堡之中,是想当然了。

    第六镇之中,赵国贤黑着脸,说实话得,他没想到,本来可能是旅游一样,对付的是不堪一击的新军,也只是一个协而已,两个镇八倍的战力,泰山压顶之下的压过来,对方根本就不可能有反击的能力,却没想到,却是这么的一个结果,当头一棒啊,第六镇已经下车的人员,迅速的散开,扩张防御,占下了周围的制高点,可是这种方法,却正中了特种部队的下怀,你集中防御,重病云集的,特种部队,或许不敢打,你分散开来,以连为单位的话,那正好合了特种部队的意思,接下来的整整一夜,枪声不断,特种部队以排为单位,分成了20个小组,分别对这些高地进行了突击,突如其来的打击,自动武器的使用,还有特殊的装备,立刻大大的获得了收获,拔掉了最少10个队,打死打伤的北洋军差不多1800多人,北洋军的实际损失超过了2500人,剩下的几百人,看到事情不对都跑掉了。

    逃兵,这在北洋军之中,算是司空见惯的,只不过都是在不顺利的时候,才一天时间,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就跑了这么多,这多多少少让赵国贤郁闷无比。

    被特种部队连续的打击,几乎让的第六镇人员损失超过了四分之一,最关键的是士气遭到了巨大的打击,这么热闹打了一夜,也没有发现对手是谁,甚至有没有歼敌数字都不知道,这样憋屈的仗,北洋军还是第一次打,好在,后续第五镇的,还有第六镇的借来的部分补充兵到来,3万人云集在这个小镇之上,聚集成了重兵,营垒也树立起来了,一定程度之上,特种部队,不会再有更好的机会了。

    撤退,营长兰荣增是一个非常的懂的作战的,接下来,要打的,恐怕就是阵地战,400人面对4万人的北洋军,打打冷枪还行,真的正面作战,真的不够看,他们迅速的撤退,回到了张家口的车站。

    听到特种部队回来,蔡锷也是专门的去看了一下,主要是询问死伤,当听到只有3个人受伤,还只是轻伤,不影响到战斗的时候,即便是蔡锷也动容了,他把自己放在了对方的环境之下,面对着这样的打击,除了团结重兵之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当然了,他手里有炮,用炮来轰击的话,特种部队讨不到什么好处,可是行军速度慢是肯定的,特种部队歼敌多少,暂且不说,就说它延迟了对方的行动,最少为他们争取到了3天的时间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了特种部队的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可怕,而且使用好了,会有非常强大效果的部队,看样子,这一战打完了之后,要去找杨元钊,去了解一下特种部队的特点和训练,真正把这个特战战术,融入到战术体系之中。

    特种部队下去修整了,3天的时间,足够张家口车站这里,继续的土木工程,大量的洋灰和钢筋,石料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在张家口车站的外围,形成了240个半永固的堡垒,外围的防护能力进一步的增加,现在,水泥等也差不多稳固了,以北洋军,不到50门的75炮,根本就奈何不了他们,再说了,面对着炮协的精确打击,超过100毫米的重炮,那些75炮有没有机会连续的发射,真的是一个未知数,蔡锷是稳坐钓鱼台,等着第五镇和第六镇的到来,他甚至感觉到,包头有些大材小用了,别说整个第一军,哪怕只有第一师,都足以干掉对方的两个镇。(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击车站

    蔡锷在张家口车站这里,安然的等待,准备借助着稳固的防御和大炮,给过来的北洋军以迎头痛击,另外一边第六镇军营之中是一片凄惨。

    大量受伤的战士,还有众多迷茫之中的士兵,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失去了大量的低级军官,才是这一次最大的损失,没有了低级军官的安抚和疏导,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不是神出鬼没的神枪手,还可能在外面,他们说不定就会哗变了,现在如同丧家之犬一样,怯怯发抖的躲在军营之中,惶惶不可终日的。

    此时,蔡锷在听到了特种部队对于第六镇的介绍之后,也是微微心动,如果派出一个团,进行偷袭的话,说不定,能够把这些全部拿下,可是思前想后,他还是忍住这个诱惑,新军是刚成立的部队,哪怕是最强横的第一师,他们也只有打土匪和马贼的习惯,土匪和马贼跟正规军比起来,差了不知道多少。

    新军毕竟是新军,没见过血,没有攻坚战的经验,顺风战和防御战还好说一点,一旦打攻坚战,稍稍不顺,说不定就是一场大溃败,总部把先头战的机会交给他,他必须要一战而胜,不能弱了三杰的威风。

    混乱的北洋军营,一直到后续部队赶到,特别是赵国贤来的时候,看着眼前的一切,几乎要气背过去,后方知道情况,知道是伤亡惨重,却没想到,会伤亡这么的大,直接的伤亡和损失超过了2500人。这几乎是一个标的战力,特别是基层军官和技术兵种几乎全灭,这对于未来的重建和恢复,简直是天大的压力。

    目前清政府还没有灭亡,军阀时代还没有来临。可是中国自古以来,兵头们的实力,不都是手头上面的兵么,没有兵力作为后盾,那么地位也不稳了。

    第六镇此时根本不敢前行,只是安营扎寨了下来。血粼粼的例子,让他们把营垒布置的非常的扎实,从外到内,甚至比曾经驻扎的营垒都要安全的多,这也让特战队员无法下手。

    虽然说。特种部队经过了极为严格的训练,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之下,也能够寻找到机会,甚至杀伤一些对手,可这样一来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以特战队员的金贵,几乎相当于50名步兵的投入。这样的想法想想就好了,最终,在兰荣增的命令之下。只留下了少许的人员,继续监控着北洋军,剩下的全部退下去了。

    枪声渐渐的停下,可第六镇的精神一直都在紧绷着,一直到第五镇上来的时候,才放松了下来。

    第五镇的统领张永成。看到赵国贤的时候,还笑话他。真的不会打仗了,面对着乌合之众。还这么的吃力,损兵折将,居然把曾文正的招式用出来了,结呆阵这种方法,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

    面对着张永成的调侃,这让赵国贤大为火光,心中一股邪火想要发出去,可是,赵国贤忍下来了,他们的第五镇士气已经被打击,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整顿,而不是继续攻击,如果继续攻击的话,说不定,连剩下的那点家当,也会彻底的丟在这里了。

    本身,按照预定,首攻的任务,是要交给第六镇的,这也是赵国贤好不容易争夺过来的,现在不得不把的强攻张家口的任务交给了第六镇,第六镇也顺理成章的接过来,在张永成看来,是赵国贤把功劳送给他。

    小站距离张家口,不过是50里的路程,步行的话,也就是两天的时间,就到了,沿着铁路,一路的走,差不多到了晚上,就停下来,一天多没有出现的特种部队再一次的出现。

    第六镇的严密防守,让特种部队没有什么下手的机会,可是新上来的第五镇,虽然比较重视,也对特种部队进行防护,可是没吃过亏,根本就防不胜防,何况又是野战营垒,一晚上冷枪不断,让第五镇吃了不少的苦头,张永成这才明白,第六镇遇到的是什么,黑夜之中,面对着不熟悉的环境,他们只能够是耐心等待,好在除了没有睡好之外,伤亡不大。

    耗费了比平时更久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张家口,而出了京张铁路,通过侦察兵,张永成知道,包头方面,正在严阵以待,就在不远处,新建的张家口火车站等待着他,陆陆续续走了三天了,他可不想继续等着被打黑枪,直接命令部队,向着那边冲过去,在他看来,除了那些打黑枪的蚂蚱,剩下的,都是乌合之众。

    当张家口火车站出现在他的眼里的时候,他出了感慨一下,张家口火车站真的是非常的庞大,拥有着不小的地盘之外,根本就没有注意,半永固的碉堡,包头的地堡,跟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地堡都不太一样,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地堡都较高,甚至是尖顶的,为的就是防止炮弹穿顶,毕竟这个时代,水泥的标号,相对比较的小,硬度什么的,都不足,只要有炮火从上面打下来,容易打穿,故而一些地堡和固定堡垒,都相对比较明确。

    后世而来的杨元钊,第一个兴办的大规模工矿企业就是水泥厂,经过了3年多的发展,水泥厂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数万员工,年产水泥超过千万吨的庞大企业,不但拥有普通的水泥,也拥有超过100个种类,不同标号的水泥,这些水泥经过科学的配比,完成的钢筋混凝土,比石头都要硬,面对着这个时代,没有穿甲弹和特种弹的炮火,50公分的水泥厚度已经足够了。

    在参考了后世的一些经验,主要是一些战争电影之中的镜头,参考了一些暗火力点的布置,布置在张家口的这些永固式的火力点,基本上,都是半潜式的,跟普通的几米高,很醒目地堡完全不同,张永成也只是注意了一下张家口火车站的楼上,可是窗口没有沙袋和机枪阵地,楼顶也没有,他微微一晒,没有太放在心上。

    至于整整齐齐的位于前方的铁丝网,张永成也没有太在意,这些玩意,看着像是涂鸦一样,难不成几根破木棍和细铁丝,就能够阻挡大军,毕竟,中国的战场之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铁丝网,就算是日俄战争的时候,日俄两国,都不是工业极为发达的国家,日本的钢铁几乎是一分摆成两半的样子,他们根本就没有去使用,反倒是包头,一直都灵活的使用这个。

    从那一年的土匪攻城开始,铁丝网在防护作战之中,所起到的作用,让所有的军官都喜爱不已,借助着特殊的卷扬机,最多只用三四个士兵,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够完成3-5千米的铁丝网的铺设,按照标准化,20公分为一行的话,一排1.5米高的铁丝网,也就是7排铁丝,最多加上两个斜插的,一小时最少可以作业2公里以上的铁丝网防线。

    对于固定的阵地防守来说,2公里足以铺设三四层的防御,所起到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铁丝网,在战场上面的最大作用,并不是杀伤,虽然说上面有铁刺,平常的日子里面,这么一层铁丝网,即便是小孩,拿着几块砖头,也能够打开的防线,可是在战场上,却是巨大的杀器,生物都害怕疼痛,铁丝和倒刺,会让任何一个强行通行的人,受到巨大的疼痛,趋利避害之下,铁丝网拥有着巨大的阻敌作用,别说是一张铁丝网能够阻碍三到五分钟,哪怕是一两分钟,甚至是几十秒,早已经调整了射击诸元,甚至连前方都无任何阻隔的马克沁机枪,就会让所有聚集在铁丝网前方的敌军,尝尝自动火器的厉害,机枪,暗堡和铁丝网,简直是绝配,杀人的绝配。

    这样一个严阵以待,武装到牙齿的阵地,换成二战时期,或者欧洲的阵地战上,绝对不会贸然轻进的,进入到这个武装到牙齿的地方,轻易填下几千个尸体,不炮火准备,或者是借助着坦克这样的武器强攻,谁也不会碰这玩意的。

    可惜,这一切,张永成根本就不知道,这边的大兵压上,对面甚至一点反应都没有,躲在楼房之中,楼房能安全,大炮一轰之下,不久全倒了。

    大炮准备,军官们下达着命令,25门克虏伯75炮准备好了,看着这些重炮,张永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相对于别的,只有这个炮才是最好的伙伴,25门大炮,几乎都是同时的响起,一阵阵的硝烟弥漫,一个基数的炮火准备完成,然后他一挥手,命令道:“给我冲锋。”

    这是标准的北洋军的打法,炮火准备,马克沁压阵,然后步兵集团冲锋,被大炮打蒙的军队,根本无法抵御这样的集团冲击,大部分都是一击而溃了。

    对面,静悄悄的,没有任何的反应,仿佛那里面一个人都没有,硝烟还没有彻底的散尽,可是在硝烟之中,张家口车站大楼,几乎没有多少损伤,一个基数,几百发的炮弹下来,最多就是震烂了一些玻璃,楼房的主体,没有丝毫的损坏。(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 地狱降临

    位于整个大楼的最高处,特别建设的指挥室里面,蔡锷站在一块巨大的玻璃面前,这可不是普通的玻璃,这是防弹玻璃,是后世的玻璃材料,加上了一体机的合成,出来的特殊玻璃,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的玻璃强度,却也跟普通的砖石结构差不多,别说是震动,即便是炮弹打在上面,也不会有事情,要知道,在这个炮弹还是普通炮弹,穿甲弹和特种燃烧弹等还没有出现的今天,除非是大口径舰炮直接轰击,否则,根本打不烂他。

    防弹玻璃除了给与极佳的防护,也提供了很好的视野,蔡锷正式站在这里,用望眼镜看着集团冲上来的北洋军,脸上露出了一丝冷酷的笑容,道:“先别着急,放近了再说,让他们在铁丝网那里等等!”

    “是!”警卫员大声的报告者,这个命令立刻通过有线电话机命令了下去,几乎只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就传遍了前面的阵地,所有人都严格的按照命令,否则,大批北洋军这么的冲上来,总有几个新兵会开枪的,现在所有士官弹压之下,没有一个动弹。

    看着电话机,蔡锷感慨万分,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全新的战争方式,他之前地位不高,没有指挥过师一级的战争,可也参加过,当时他正好在协总内看着几十个通讯员,在协统下达了命令之后,跑的那个累啊,一个命令传达到整个协的每一个部队,用了多长时间,足足1个半小时,这还是小范围的战斗。如果换成包头,张家口那样的城市,两三个小时都有可能。

    在一定意义上面,过去的作战,更多的是依靠基层的能力和指挥官的观察力。可是现在,包头彻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无线电和有线电话,前者可以跨越万水千山,瞬间跟千里之外联系,后者。在一个城市,或者预设战场之中,进行联络,可以做到同时的指挥,根本就不同通讯员不听的去跑。

    还是来包头好。这是蔡锷心中的想法,不到包头不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一些小小的电器,就可以对指挥,对于军队的作用那么大,电话不说了,就说小小的铁丝网。哪怕是一个普通的铁厂都可以做出来,可是在此之前,又谁想过。实弹训练之中,是以牛羊猪为参照物的,蔡锷作为一个出色的军官,很清楚,如果他之前带的新军,碰上这个铁丝网和机枪的组合。即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无法前进一步。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蔡锷之前就知道中国落后,去没有这么清晰的认识。只是以为政府腐朽,官僚欺压,却不知道真正落后的是对于科技,对于知识的漠视,先进的技术,已经让列强们变了一个模样,一个发明就会让别国落后,更何况是一系列的发明,杨元钊说的对,包头跟世界列强比起来,最少落后了几十年,必须要迎头赶上才行。

    电台突然的响了,通讯员报告道:“军部来电,询问战局如何!”

    “报告军部,一切都很顺利,我们会迎来一场大胜!”

    “是!”

    蔡锷把头偏向了另外一边,问道:“对了,炮兵准备好了么。”

    “早就准备好了!”旁边的参谋回答道:“炮兵是提前进入的,已经进入道张家口超过10天了,张家口周围的一切,早已经测量了,由专人计算好了射击诸元,刚刚,北洋军的炮兵在发射了一个基数的炮弹之后,并没有转移,在第一师的重炮群面前,这是一个靶子,之所以不反击,就是因为,怕一个反击,把对方给彻底的打没了。”

    “很好!”蔡锷点点头,彻底的放下心了,他不是怕炮火打不了对方,跟对面的25门75炮比起来,包头这边,一个团的火力,都比北洋强大,但是炮火是北洋的仰仗,一旦炮火覆盖,对方火炮没有了,肯定要四散跑掉。

    蔡锷是一个骄傲的人,虽然借助着以前的名声,得到了现在的地位,在他的心中,并不满意,可是其他的同僚都是能力极强,并且经过了严格训练的,没有酒囊饭单,既然都是出色的,总要对比,这一次,他接受任命,顶在最前线,这是军部和杨会长对他的信任,既然如此,要打一个漂亮仗,他从最开始的想法,就是全歼。

    全歼一个镇,不是普通的新军,更不是绿营,是大名鼎鼎的北洋,北洋可是中国最强军,甚至受到的列强的重视,按理说,蔡锷不应该这么想,可接触到包头的训练,接触到包头的装备,特别是一些新战术的应用,蔡锷没理由不全歼对方。

    北洋军的灰色衣服,乌压压的上来,相对而言训练有素,冲击还是很有些章法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北洋军的强横,可惜他们非常不幸,遇到了包头新军到第一战,为了打响新军的第一战,杨元钊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血本了,几乎把第一师武装到了牙齿。

    硝烟逐步的散尽,前线上面的视界恢复了,张永成看到对面,没有多少变化的楼房,一阵的愕然,他想不通,为什么那些房子,在重炮的轰击之下,还安然无恙,难不成是石头做的,心中突然闪过了一丝不祥的预感,可惜部队已经撒出去了,任何的变化,都来不及了,他只能够吩咐在后方的马克沁,压制对方的火力。

    在北洋军的后方,24挺马克沁分别入了位置,几乎可以覆盖住阵地的前沿,对面的阵地静悄悄的,蜂拥而上的北洋军,在感觉到对方不堪一击的时候,加快了速度,在他们看来,只要越过了之前的那一片铁丝网,将下来,一个冲锋,就能够把问题给解决掉,他们丝毫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铁丝网,将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看起来似乎一拉就倒的铁丝网,似乎没有那么的脆弱,甚至当一个士兵被倒刺给刺伤了之后,周围的攻击甚至位置停顿,第一波冲锋,进入到了铁丝网的前方,一层层的,横七竖八的铁丝网,加上上面的倒刺,一下子,让冲锋的士兵裹足不前,一个士兵尝试着爬过去,却被倒刺扎的满身是血,如此的惨状,让其他人都没有了主意,纷纷的寻找周围的空隙,好在,铁丝网每隔100多米,似乎都有一个缝隙,他们迅速的想着缝隙得集中了起来。

    看着本身呈现出波浪的北洋军士兵,变成了集合成一群的混乱局面,蔡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上当了,而后方的张永成脸色一变,如果这些是故意的,那些缝隙的前方,有一些马克沁,那么……

    虽然,本心来说,张永成不相信的包头新军有马克沁的,这些在北洋军之中都不多,几乎可克虏伯75炮一样的稀少了,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一挺,那就完蛋了。

    正要下令撤军,先回来再说,对面有动静了,马克沁特有的声音响起,这让张永成的心彻底的沉下来了,因为当战机到达的时候,蔡锷没有犯任何错误,在最佳的战机之下,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寻常的命令,哪怕在阵地内部,也需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那时候北洋军早就已经退下去了,可是电话几乎用了一两分钟的时间,就下达了下去,伴随着蔡锷的命令,早就在永固的地堡之中,等待的有些着急的士兵们,开始疯狂的击发着手中的马克沁。

    经过合理的布置,每一个缝隙的附近,最少有6个地堡,12挺的马克沁,在一米间房的缺口位置,12个马克沁组成了一个死亡的弹幕,整整一个协,4000人队伍,分成了10个部分,然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当马克沁的声音,缓慢了下来之后,一片死尸,没有一个跑掉的,最前方的,被马克沁撕成了碎片,血流满地。

    “不!”阵地上面的张永成,愤怒的叫道,同时还有一个人哭了起来,他正是这个步兵标的标统王同玉,可惜无论如何,他都挽回不了自己的步兵协,这才多长时间,40分钟的时间,填进去了4000多人,对方死多少,不知道,很显然对方死的不多,因为站在他们的位置,都没有看到对方冒出来多少士兵,没有冒出来,怎么打。

    “继续给我轰,三个基数的炮弹,给我把他们轰塌了。”张永成愤怒的说道,这一次前来,因为有列强的支持,最难获得的炮弹,是有保证的,在大量炮弹的保证之下,他可以浪费这么多。

    张永成的命令,道最后还是没有布置下去,因为第一师的炮火响起来了,没有使用100毫米以上的重炮,只是法国的75小姐,216门的炮火,连环的响起,炸弹似乎不要钱的对着前线进行轰击,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之中,几十个基数的弹药,都轰击了过去,75小姐一分钟的射速,可不是开玩笑的,甚至比老实的步枪发射速度都要快,大量的炮火,让对面阵地之上一片狼藉。

    此时此刻,已经没有前线后方了,几乎整个第五镇集结的地方,全部都被炮火覆盖了,专门针对步兵和人员的散弹,几乎是数万发的炮弹,几乎每一门大炮都打出去150发以上,3万发的炮弹,笼罩在不大的区域之中,几乎是土地被犁了一遍,噩梦的一天,降临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