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四十三章 星火燎原

    袁宅,杨度兴奋的冲入到袁世凯的书房,兴奋的说道:“东翁,大喜啊,中枢发来急电,东翁可以起复了的!”

    其实早在一周之前,袁世凯就接到了段祺瑞和徐世昌的电报,回复段祺瑞让他稳住之后,他就在等中枢的反应,久经宦海的袁世凯,很清楚,机会到了,可是真正到来的时候,他却有些犹豫了。

    袁世凯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否则的话,当年的戊戌变法,他就不会选择太后慈禧,背叛了一直都支持他的光绪,因为他知道,谁是真正的掌权者。

    现在起复就在眼前,他却有些拿不定主意,袁世凯摸着光光的脑袋,如果换成一年前,确切的说,是八九个月之前,他回立刻的欣然接受这个,掌控了北洋军,这个强悍的武装之后,他立刻会成为,整个中国,最有权势,甚至是有可能问鼎最高的位置,可是现在,一个包头,就让他的北洋军啃不下来的,这个时候坐上直隶总督的位置,岂不是自讨苦吃,还有南方的滚滚大势,乱成了一锅粥。

    “杨度,你说我是否一定要起复!”袁世凯有些不敢确定的说道。

    “东翁此言差矣,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机会,我看包头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没有主动进攻过,也就是说,包头认定,这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轻易不会迈出一步的,现在东南,诸多革命党乱成一团,他们无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这个时候,东翁不出马力挽狂澜。又有谁能够收拾残局呢?”杨度激动不已的说道,他一句话,说道了袁世凯的心底里面去了,袁世凯一摸脑袋,道:“真的是这样么?”

    “这样。东翁不如让四镇后撤50公里,撤出张家口,看他们如何的反应,以此判定我们接下来应该干什么。”

    袁世凯想了一下,道:“这倒是一个办法,那就这么办。你来拟电文吧。”

    电文很快通过秘密频道,发送了出去,段祺瑞接到了电文,微微的有些不解,却还是执行了袁世凯的命令。后撤50公里,几乎已经撤出了张家口,在张家口东边的一个小站暂时按营寨扎。当然了,不是一下子全撤,分批分类,整个撤退用了4天的时间,幸运的是,对方没有追上来。

    蔡锷一直都再关注着这边的情况。说实话,他现在的一个师,差不多2万多人。加上临时到这里进行战场训练的新兵,一共是4万多,实力上,跟对方不错上下,几个月的严格训练,让他拥有了相当的本钱。真的要是正面对抗,依靠着火力的优势。冲破对方的防御,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可是这样一来。伤亡就无法保证,包头这边,跟中国其他的城市,甚至是军队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死一个人的抚恤,太过庞大了,几乎是死一个人,最少在短期内,会付出800元以上,长期,可能是一两千块都不止,这可是10来挺马克沁的价格,所以,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之下,蔡锷是不准备野战。

    不过段祺瑞的主动后撤,还是让他看到了机会,不管如何,这是一个全歼北洋军的好机会,这段时间包头支援的一批重型卡车,都经过了简单的处理,架上马克沁重机枪,用来追击是最好。

    蔡锷犹豫了少许,还是给总部发了电报,包头的意思他有些明白,暂时先经营好山西和蒙古,一旦这些整合成一片,都有了包头现在的发展状态的话,吞并周围,几乎是顺理成章的。

    电文很快就回复过来了,包头也好,第一军也好,一直都在关注着张家口的前线,是他们在前线抵挡住北洋军的兵锋,他们才能够成功的在后面发展,现在铁路公路都已经开工,一些在包头和太原之间的城市,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远在包头以南的城市,交通网络也在密集的建设之中,证据平稳,政府的收入,比之前提升了10倍都不止,工商业和实业也旺盛的很。

    杨元钊特别在电文之中解释了为什么不追击北洋军,一方面,包头还没有吃下整个中国,确切的说,是整个中国的北方的实力,包头再怎么的强大,也只是这么几年时间之中,才发展起来的,底蕴不足,培养的人才,吃下蒙古山西已经是勉强了,最多再向西扩展,歼灭了北洋军之后,中国北方会出现真空,不利于接下来的发展。

    蔡锷不是什么没眼光的人,他从字里行间,清晰的看到了包头的目的,席卷天下,现在包头在军事上,已经有了这个能力了,可是在政治和经济上面,还没有彻底的做好准备,3年的时间,就让包头席卷了两省,基础打下了,未来的发展会更顺,到时候扩张才是平稳和扎实的。

    也因此,蔡锷也没有去管北洋军,按照命令依然守护在原地,甚至连追击的炮火和特种部队,也都收回来了。

    一切风平浪静,段祺瑞之前预计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出现,稳步的退守之后,依托着这个小站,又扎下了一个坚固的营垒,等了三天之后,看到西北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应,立刻的向袁世凯发送秘电。

    段祺瑞发送密电的时候,包头这边,也开始对目前形势的通报会,众多军事政治专家,开始讨论目前的现状,北洋军的形式,非常的奇怪,后撤了50公里的距离,等于是双方不在接触,有了一片缓冲区,谁也没有多动一步。

    “看来,袁世凯要进京了!”蒋百里很有自信的说道。

    杨元钊诧异的看着蒋百里,他很清楚,1911年,是辛亥革命,现在首义的第一枪是在南京,而不是在武汉,整个历史都彻底的乱了,因为清廷把目光对准了包头,就没有把四川铁路收回国有,大规模的护路运动也没有出现,湖北的新军更是没有移防到四川。湖北这边,新军还是起义了,却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他们被早有准备的黎元洪给镇压了下去,几乎是血流成河,黎元洪这个曾经在起义之后被推举到湖北都督的人物,变成了镇压起义的刽子手。

    整个起义和独立的,出了山西之外,剩下的都在南方,形成了一个南方北方相反的局面,这种复杂的情况,清廷已经没有办法把握了,要想处理复杂的局面,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袁世凯进军,他的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开始彰显了,北洋军没有去灭掉革命党,反而在张家口这边,首先打了一仗,硬碰硬下来,损失有些大了,甚至4个镇的部队,都被钉在了这里,让南方革命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袁世凯入住北京,接下来,清廷的末日肯定要到了。”杨元钊悠然的说道。

    蒋百里虽然知道,清廷气运不久,可是如同杨元钊这么的肯定的,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甚至有些捏拿不住,

    “那么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跟北洋划定一个隔离带,我们不主动的出手,向着西方而去。”杨元钊一手放在地图上面,气势如虹的说道,在他手掌的范围之中,正是陕西。

    “陕西,?”

    “对,首先是陕西,然后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

    蒋百里虽然知道,杨元钊心气很大,但是却没有想到,杨元钊的心气会如此之大,一路向西,不是甘肃,青海,宁夏,甚至是新疆,这么一大片的疆域,几乎是整个西北,还是地广人稀,人心彪悍的地方,要控制下去,不容易啊。

    可回头想想,这些地方是贫瘠,广阔的地方,不容易引起中原的反应,却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容易建设,3年前的包头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包头是什么样的,一片戈壁滩和广阔的土地上面,能够建设完成,那是何等的成果。

    “不必着急,慢慢来,陕西是肯定要占据,这是整个西北的中心地带,至于青海,宁夏甘肃的甚至是新疆,占据了山西陕西之后,这些地方,逃不出去的。”

    知道了杨元钊的目的,接下来,就是单独的军事了,陕西不同于宁夏甘肃这些地方,人口稠密,又是六朝古都,曾经1900年,慈禧都逃到了西安避难,要拿下来军事上面是没问题,关键要平稳和完整的吃下,这就需要计划和行动了。

    几个月的时间,包头拥有了更多的部队,虽然这些部队,跟之前的第一军,甚至是第二军都无法相比,但是整个山西蒙古已经基本稳定,用他们镇守地方,把第一军和第二军调回来,西北的铁路公路网,让这样的调动,不会耗费多少的实力,反倒是把人用到了合适的位置上去了。

    几个小时之后,计划彻底的制定下来,电文也迅速的联络了各地的驻军,在西北内部,调动开始频繁了起来,这一切,北洋军一点都不知道,驻扎在距离张家口50公里之外的段祺瑞,他接到了山西总督和绥远将军,这两位大员在包头独立之后,第一时间被俘获,也作为首批释放的清廷官员,跟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北洋军的俘虏,虽然只是营正,却带来了包头这边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五章 袁世凯进京

    俘虏带来的消息,让段祺瑞非常的重视,仔细的盘查了之后,确认不是骗人的之后,从这个消息之中,知道了包头的一些目的,包头表现出来的哪一种善意,加上本身自己的感觉,他判断出来包头的基本目的,最少不会追击他,他们的4镇北洋军可以平安的回归了,他想了一下,给袁世凯发去了详细的密电。— .{2}{3}{w}{x}]

    接到了段祺瑞的密电之后,袁世凯再一次的把杨度叫了进来,道:“晢子,看来,你看东西非常的准,他们是不准备出来了。”

    “我就说么,不管如何,这对于东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不抓住。”

    袁世凯也是一个非常有决断的,之前的担心,是源自于对包头的动向不是特别的明朗,现在,包头的动静已经基本上明晰了,他们就是准备在山西蒙古这边发展了,或者方向不在这边,是在另外一边,总之,不会是北京和中枢的权利,这个时候上京,掌握着北洋军的大权,一定程度上面,占据了先机。

    “那我就进京了。”袁世凯果断的道。

    袁世凯悄悄的进京,可是他进京的事情,根本就瞒不过情报网已经设过来的西北了,对于袁世凯,杨元钊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把他的全部动向都看在眼里,只要他进京了,那么以袁世凯的眼光,就知道,不会再强攻包头这么一个硬骨头,而是转而巩固他的权势和消灭革命党。

    果然,袁世凯在进京之后。就开始串联了,不是召集北洋军。而是走访了朝中重臣,包括列强的大使。或许在项城的时候,他可以耍手段,不在意朱尔典的看法,但是进入到了北京,要想坐稳自己身下的位置,朱尔典这个中国通,这个英国驻中国大使,是必须要看重的。

    朱尔典也是满腹埋怨,北洋军和袁世凯之前的做法。让他很是不满,但是现在,伴随着包头彻底的露出了獠牙,他才知道,原来,不知不觉之下,包头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虽然内心深处,他并不相信。包头的钢铁产量,会有2000万吨那么多,中国人惯用的浮夸和说谎,作为一个中国通。他很明白,也就不怎么看的太真。

    但是再怎么的浮夸,几百万吨总是有的。最少包头表现出来的铁路公路,还有各种的钢铁消耗。只多不少,一下子的达到了英国的水准。再加上之前从各种机器设备之中,表现出来的工业能力,包头有一定的制造武器的能力。这种情况之下,让北洋军在现在的水平下进攻,真的有些为难他们了,也就没有过分的苛责袁世凯。

    袁世凯来见朱尔典,为的就是获得英国的谅解,在两人都很明了的情况之下,宾主进行的很愉快,朱尔典在职责范围之中,对北洋进行了相当大的支持,主动提出了一个大规模的支持计划,包括一批108重炮和各种的枪支弹药,足以让袁世凯武装两个镇。

    袁世凯非常满意,这可以说是意外之喜,本就是为了弥合之间的关系,却意外的得到了直接的支持,他当然是满心同意,对朱尔典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全盘接下,很满意的朱尔典,直接告知袁世凯,关于他的地位,他会直接的支持,顺便的,法国,俄国,美国和日本也会同样的支持。

    列强的支持,让袁世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接下来,更加热切的在北京串联,稳定住自己的位置,并且谋求更大的发展,这是袁世凯目前需要做的事情。

    包头方面,在知道了袁世凯进京的第一天起,整个西北开始动作了,第六师和新建的第十师,接替了一二师,张家口的要塞,已经用实战,表明了他的强大,固定的防守战,经过了严格训练的新兵,足以应付,第十师不怎么起眼,刚刚建立的,但是第六师却拥有相当的老班底,加上还在包头和绥远的八师和九师作为总预备队,应该足以应付所有的问题。

    前面的五个师一起出动,顺着两个方向,大举的杀向陕西,准备一战而定陕西,包头为此做了巨大的工作,各种后勤条件都保证的极好。

    当五个师,超过10万的部队出发,包头自身,开始了新一轮的征兵,在补充了各地的人口之后,特别是全国范围的不少贫困人口,都冲向了西北,西北的军人待遇又是全国一流,报名者众多。

    本身因为革命烽火连天,弄得人心惶惶的陕西,几乎没有多少抵挡,大部分的城市都闻风景从,只是这样的外线作战,着实让五个师吃尽了苦头,之前攻占蒙古和山西,因为包头在之前做了准备,各种交通条件都还可以,即便有路线差一点,也在忍受的范围,可是陕西不一样了,完全就是原生态的20世纪的中国,公路没有,铁路没有,官道也承受不住重炮的通过,借助着包头长期收购的重型挽马,这才拉着75炮前往,100毫米以上的重炮,基本上,都趴窝在家里。

    没有了重炮,包头新军实力降低了不少,可是训练有素的军人,加上密集的75炮和马克沁,在对付以旧军为主,少量的新军的陕西军队,依然是势不可挡,两路大军浩浩荡荡而去,在不到15天的时间,冲到了西安城下,其中大半都是在路上耽误的时间。

    来不及逃窜的陕西总督和陕西将军,不得已,开始守卫西安,可惜他们所仰仗的部分绿林和新军,根本就不是武装到了牙齿,并且经过了真正战争考验的包头新军的对手,一战之下,西安被攻克了,收获巨大。

    包头新军攻克西安之后,稍稍的停留一下,前线的战报和实际情况,让参谋总部和杨元钊,都知道,无法继续下去了,甚至连陕西南部都没有去收编,暂时先稳定住现在的地盘,特别是经营好的西安,然后面向全国通电,宣布陕西并入西北,宣布独立。

    消息一出,立刻就上了各大报刊的头条,现在的中国,革命几乎是大势所趋,云南和贵州也在前几天先后宣布独立,整个江南半壁江山,除了四川和湖南之外,其他的全部都独立了,加上西北,几乎连成了一片,属于清廷的只有寥寥的几个省而已。

    听到了西北军的动作,正在赶往北京的袁世凯不但没有大惊失色,反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的,看样子,西北军的目标,不是入主北京,跟之前杨度的猜测一样,是准备向西发展,山西陕西都是北方比较重要的省份,山西的大量煤炭,陕西的关中平原,都算是富庶之地,却也不是现在的重点。两大被占据,或多或少,有些心中不爽,这已经是西北军口里面的肉了,谁也不能让他拿出来,这对于可能要统一北方的北洋不利,其他的西北的省份,袁世凯根本就不在意,民风彪悍,难以治理,又收不上多少税收,由它去了。

    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原之地才是逐鹿中原的重点,北方的京津和南方长江流域,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的大半的江山。进入北京10天了,袁世凯借助着北洋的支持和中枢的急于平叛,几番交锋之下,获得了大量的权利,朱尔典也兑现了之前的承诺,不但给北洋军又弄来了12门108,还提供了大量的军火和弹药,兵强马壮的北洋军,哪怕还有4镇没有回归,却也已经恢复了以前的实力,根基深厚的他们,只要有足够的军火和资金,扩充基本上没问题了,北洋军可以从7万人扩充到10万人,有3个镇可以获得跟第三镇同样的装备,甚至第三针在装备了重炮之后,实力还微微的有所超出。

    在坐稳了自己的位置之后,袁世凯把杨度给找过来了,一直都跟着袁世凯,为袁世凯入主北京出谋划策的杨度,刚刚忙完了手头的活,听到袁世凯的召唤,迅速的前来,恭敬的对袁世凯行礼之后,问道:“东翁找我做什么!”

    袁世凯敲了敲桌子,道:“晢子,接下来,需要你来走一趟了!”

    “东翁,你的意思是去包头?”杨度眼前一亮,长于谋略的他,一眼就看出来,袁世凯让他去干什么。

    “对去包头,尽可能的跟西北划定势力范围,以张家口为界,我们可以做出让步,甚至不禁止西北销售机器和产品!”袁世凯有些出神的说道:“芝泉的队伍也要回来了!”

    杨度深以为然,袁世凯回来,是权宜之计,北洋也在扩充,如果不打一仗也说不过去,跟包头打,哪怕是袁世凯都不敢这么说,那是巨大的差距,集中北洋全军,说不定能够打到张家口,可是之后呢,损失巨大之后,袁世凯也就没有了继续立足的本钱,他点头说道:“东翁说的是,西北是一个商人的势力,商业是他们最看重的,这点应该没问题。”

    “要确认没问题,最好是签约,包头不是很讲信用的。”袁世凯道。

    杨度苦笑了一下,从过去的历史来看,包头真的是讲信用的,可是任何和平不能寄托在对方的守信上面,这本身就处于弱势,形势比人强,想了一下说道:“我会尽力而为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北银行

    杨度来太原的时候,在北方,越过了包头,越过了白云鄂博,继续的向前,逐步的向着蒙古草原上面深入的地方,两条铁路,正如同巨龙一样,向前快速延伸。{ [

    此时铁路上,一辆列车在奔驰着,它的终点,在不太遥远的北方,距离后世国境线,只有80公里左右。

    本身,在这样鸟不生蛋的地方,建设一条铁路,在包头的股东之中,引发相当的质疑,但是杨元钊强力的推行了这一切,硬生生的通过了这个铁路计划,一共300多公里,深入到的蒙古的腹地,没有任何城市的荒僻地方。

    好在只有300多公里,还只是复线,600公里的铁路,在全力以赴的兴建之下,只用了3个月的时候,就建成通车了,就在通车的前夕,本来按照固定的勘测队,在铁路的末端的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型的金铜矿。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金铜,全部是贵金属,前者作为金属储备,是世界上公认的硬通货,只要拿着黄金,你可以买到能够买到的一切,后者,则是重要的军事材料,除了弹壳之外,还在不少的武器之中,有相当的使用。

    中国一向缺乏黄金和铜,这个发现,哪怕只是一部分,也代表着庞大的财富,更何况,还从蒙古发现的两个大矿铁矿和煤矿,只不过条件比较恶劣,暂时,还是不开采为好。

    目前的蒙古,地广人稀,西北这边。还远没有影响到整个蒙古的程度,几个镇的兵力。可能洒在整个蒙古大草原和荒漠之中,就不见踪影了。这是杨元钊所没有动作的根源,金铜矿,却可以勘测开采,只是把矿石给运回来,什么样的开采技术,比的上杨元钊的一体机,可以完全的把的金铜都留下来。

    这给被称为蒙古21世纪前后最大的发现,距离中国边境只有不到80公里的距离,是一个特大的金矿。远景储量1200吨,铜的储量3370万吨,这个即便是后世中国,这个金和铜,也足够让人侧目了。

    金铜矿的矿石,会储存在一个特别的仓库之中,这里只有杨元钊能够进来,会把金铜给炼制了之后,转化为铜锭或者金条。然后储备在西北银行之中。

    西北银行,这也是包头独立之后,提上议事日程上面的一件事情,之前。哪怕是成立了政府,使用的也是白银和鹰洋,等于铸币的收入。都被外国人赚取了。

    哪怕杨元钊有能力建立银行,却没有敢轻举妄动。一个货币的出现,很容易引发清廷的重视。而现在,一个完整的政权,金融再也不能控制在别人手中,必须要有自己的货币。

    伴随着包头独立,甚至是占据了整个山西,西北的力量,第一次的登上了整个中国的舞台之上,现在的人口不过是12000多万,控制的地盘只有整个山西和蒙古的一部分,这些地方都是精华,借助着包头发达的工业,各种强大工业用品,从包头这边,源源不断的充斥到了整个中国。

    发达的铁路,让包头不再是贫瘠的北方城市了,他跟各个的重要的城市,之间的联络,一定程度上,更加的紧密,一些跟城市相连比较密切的轻工业,已经伴随着机器的生产,开始普及道了各个城市,晚晴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洋火,洋灰这样的东西,以前是太贵了,甚至连钢铁,整个中国,能够用的起精钢农具的,只是极少极少的一个部分,现在,伴随着钢铁厂的逐步扩张,以前贵的要死的东西,一定程度上面,成为了普通人能够使用的东西了,这时候,伴随着包头的商业,逐步的触及到了整个中国的每一个触角,晋商的钱庄,已经有些不太适合中国的发展了。

    银行,就提升到了这个议事日程上面了,杨元钊成立的银行,已经不是旧体制的银行了,不是发达国家,列强们从中国抽血的工具了,而是真正的工业发展的助推器,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把民众们的财富和消费产生的积累,都通过铸币体现出来,甚至未来还有宏观调控和金融上面的干预。

    这些杨元钊很陌生,但是这个时代,金融业没有复杂到后世那种程度,在杨元钊的倡导下,在晋商票号的支持下,集中了整个包头这边,超过200个不同的票号,把这些票号的力量,都集中道了一体的,准备金几乎达到了50亿银元。

    这笔财富,还不是银行集中的最多的,这个时候,杨元钊也拿出了属于他的杀手锏,500吨黄金和1万3000吨白银,500吨黄金,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1万3000吨白银,这就更大了,足以让杨元钊占据银行最大的股东,借助着这么庞大的贵金属,包头发行信用货币已经成为了可能。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比较约定俗成的东西,银和铜,还是比较常用的货币的,包头也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他采用的是纸币和铜圆和银元并行的制度的,银元参照了墨西哥龙洋,采取了正面是整个泰山,背面则是的包头这边最高大的建筑,包头银行的主楼,上面用细小的字体的,刻画出五族的文字,为了防止有人刮下银元获利,在边缘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个的锯齿状的。

    整个银元要比鹰洋稍稍的小一些,厚度却增加了一些,整体的重量跟鹰洋差不多,却更加的精美漂亮,样子非常的精美,比例也非常的配合,多达九成的银铜混合体,还有少部分的特种合金金属,让整个银元看起来非常的漂亮,与其说是一个货币,更像是一个工艺品,包头这边完美的配方,加上一吨以上的冲压机的,让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栩栩如生的,包头还在宣传上面,大下功夫,对于银元的一些鉴别方法,专门的请了一些说书先生,到各地都去的讲述,等于是准备了1个月的时间,才真正的发行。

    对于此,包头民众是欢迎,以往鹰洋,各种货币,还有所谓飞票,鱼龙混杂,包头越来越兴旺的商业,特别是一些普通的商会,他们不得不受到这些货币,这些复杂货币,要兑换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还存在着贬值,甚至血本无归的现象,后世一战时期,苏联的成立,让俄罗斯银行大量的破产,特别是道胜银行,几乎硬生生的从中国拿走了数以亿计的财富,比英国都狠。

    现在,拥有着巨大的影响的杨元钊主导包头银行,公信力极强的包头政府,加上庞大的贵金属储备,500吨黄金和1万3000吨白银,还有50亿的银元,他们会铸造成特别形态,在包头银行储存起来,一部分铸造新币,一部分,用作发行纸币的准备金。

    精美的银元,简单易行的辨别方法,一定程度上面,避免了假币的诞生,最起码,在包头控制区域之中,说书人和广播的普及,甚至伴随着人民识字率的增加,出现假币的纪律几乎很低,假太狠的一眼就看出来的,至于真的跟包头的银币差不多的,那个成本,就高到没有任何利润了。

    因为铜圆,银元,甚至少部分的金币,这个辨识度较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介绍和推广了之后,这才拿出来,一下子就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外来的货币,渐渐的被赶出了包头,包头银行也在整个西北设立了成千上万的网点,用来兑换这些外来货币,金银铜币,因为包头的关系,这些货币的币值暂时比较的稳定。

    货币的发行,让西北银行彻底的站稳了脚跟,大量的吸纳社会零散资金,虽然大部分都是外币和列强们在中国发行的货币,被盘剥是难以避免的,可是银行集团的力量,还是可以把这些兑换成包头需要的东西的,最不济的,所有损失,让一体机大量的印刷外币来弥补,当然了,这是最差的选择,说不定会引起列强们的反弹。

    西北银行的货币通行于西北之后,杨元钊也在准备纸币,纸币是杨元钊的重中之重,在穿越过来的时候,他携带的钱包之中,是有一批纸币的,那个技术,在这个世界上面,还是达不到,毕竟是100年后的技术,无论是水印,还是多层印刷,很值是一些波纹和纹理,这些都是远高于这个时代的。

    直接拿出后世的人民币,这是最安逸的,钱包之中有后世所有的纸币,可惜这只是一个备选的方案,总不能把一体机变成印钞厂啊,现在还好说一点,将来,伴随着的包头控制范围的增大,钱币流通的范围的增加的,还要不要活了,超过5亿人口的巨大中国,未来的货币总量是一个天文数字,甚至更换的残次币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果真的这样选择的话,杨元钊未来每天的任务就是印钞票。

    杨元钊考虑了很多,又综合的询问了不少人的看法,最终拿出了一款成熟的纸币。(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八章 银行和工业

    杨元钊借助了后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他知道,日元之中,之所以难以仿造,是因为他里面添加了一种植物纤维,正是这种植物纤维,保护了日本相对比较弱的技术制作出来的货币,并没有多少仿制品。

    对于中国也是如此,杨元钊的做法是,借助着两种植物纤维,挑选的都是中国独有,且不好提炼的,植物之中的小分子材料,甚至是截取的一部分材料,不知道凡几,即便在后世,也没有办法把他们全部提取出来,但是对于一体机而言,却极为的容易,只要这部分的材料数量相对较,在一公斤的造币纸浆之中,只有5o克之内,这样的话,即便是以万亿为规模的庞大货币市场,他用做的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提供一部分的纤维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样并不能够彻底的保证货币的安全,无法提取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有没有人看到有价值,杨元钊又挑选了一种纤维,是后世的合成纤维的,在杨元钊的记忆之中,一直到198o年,后世才出现,最少在几十年的时间之中,这种保护的方法,可以让整个钱币的安全得到一个完美的保证。

    再往后的话,相信到时候以中国强横的实力,已经可以开发出更高,更新的防伪方法,应对假币的冲击。

    三种纤维,都有特殊探测方法,借助着这个探测方法,专门针对这三种纤维的验钞机也应运而生,最小的,几乎可以达到一只毛笔的大小。当然了,这个价格不菲,很多的材料,甚至只能够通过一体机来合成。

    为了推行纸币,也让众人相信。杨元钊一次性的在一体机之中,制造了超过百万个大小不一的验钞机,这个,会放在各大银行,商场,小卖店。这是政府的硬性摊牌下去的,对于对纸币不了解,或者是不太放心的人而言,可以免费的使用这些印钞机,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纸币最终定型了。杨元钊挑选中国的一些工艺画家,还有雕刻大师,专门的进行模板的雕刻,专门成立的西北银行造纸厂,杨元钊提供的合成纤维,跟其他的几个纤维结合,进行造纸,这样的纸浆是整个世界上都独特的。

    做好了发钞票的一切准备之后。西北银元,金币和铜圆也运行了超过2个月的时间的情况之下,这才配合龙洋和铜圆推向了市场。

    银元是一元的面值。铜圆是一分的面值,一元等于1oo铜圆,中间的面值,则用钞票来代替,钞票从一元面值的,一直到1oo元面值的。向下,则有五角。两脚,一角和一分的。都是用了精美的模板印刷出来的,非常的精美,可以说是完美的艺术品。

    银元一经出现,立刻受到了追捧,在包头的控制区内,哪怕不硬性的规定,银元和铜圆,几乎统一了整个包头的市场,市场上面的价格稍稍波动,西北银元和铜圆就开始走高了,纸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底层民众不理解,毕竟,对于底层民众而言,一元一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当然了已经形成了工业化的包头,绥远和一些新兴城市是除外的。

    纸币发行的重点,也在这些区域,作为工资发放下去,其他的一些民众,即便是得到了一些的纸币,也会在第一时间,换成银元或者是铜圆,只有商人和工人,政府职员,才最认可这个纸币。

    以往,商人走南闯北,一定程度上,或者带金,或者带银,即便是金,要购买包头的一些东西,携带的也是在千两以上,往往会使用钱庄的飞票,飞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不少,却有区域限制,一些没有钱庄地方,就无法使用。

    最关键的是,钱庄这玩意,还会破产,当年胡雪岩贵为中国首富,却跟列强的竞争之中落败,他的失败,也带来了一片的钱庄破产,累积影响了很大一批人。

    现在,西北银行的背后是包头,作为中国最有希望也是最强大的一个势力,他本身就是保证,更何况,还有庞大的金银作为准备金,5oo吨黄金,想象都感觉到可怕,因此衍生出来的纸币,即便是几十万,一个小小的箱子也足以装下了,最少是西北的范围之内,都通用的。

    在第一批西北银行发行的纸币之中,最大的面值是一百,1oo张就是一万,几乎相当于之前七八千两了,几百斤的重量,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得起来的,但是换算成纸币只有小小的一叠,即便是十万,也可以用一个包袱或者是箱子装起来,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战胜了北洋军,跟北洋军在张家口对峙,再加上又占据了山西之后,西北的未来,在很多人那里看好,西北银行的信用也大大的增加了,再怎么说,1oo多个有名有号的银号集中在一起,所有的纸币,都可以自由的兑换金银,这一点上,信用度是可以相信的。

    纸币在第一天,就流通出去了5ooo万,这让要慢慢推动的杨元钊,心中一惊一喜,初步的推动了纸币,当低面值,大流通的小型纸币的,逐步的流通,甚至是占领了整个市场的时候,到时候,才是西北银行大张旗鼓的时候。

    就这样西北银行就成立了,甚至没有引发什么样的波动,可是对于整个西北,甚至是中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银行跟工业结合的财团模式,开始形成了,杨元钊作为银行的控制者,专门成立了一个类似于后世天使基金的投资公司,庞大的黄金储备,5oo吨的黄金,足以让杨元钊发行1.5倍数额的纸币,借助着纸币,又开始控制整个工业,以往的,工业一定程度上面,是有些无序的发展,无论是西北,还是全国各种地方,都是一样。

    无序的发展,带来的自由竞争,这是资本运作的必由之路的,其中的残酷性和血腥,几乎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之前棉布危机,看似是偶然,是列强针对中国的一个打压的过程,可是实际上,却存在着某种必然。

    看到挣钱,一窝蜂的上来,没有一个协调性和统筹性,这样的疯狂上马,带来的就是重复的基础建设和投资,这种投资,或许在一穷二白的中国身上,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以后呢,中国已经走了大量的弯路,错过了几百年最好的发展时期,所以在清朝末年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184o年到现在,足足7o年的时间,中国吃的亏,吃的苦,就证明了这一点。

    1911年,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不到3年的时间,中国的发展机会不多了,不抓住这个机会,不快速的发展,如何应对未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滚滚大潮。

    从后世而来的杨元钊不一样,他知道,那些行当,未来是有发展的,是朝阳行业,有些行当是必定亏欠的,或者说,那些对一战时候,是有帮助的,是暴利的,那些是根本没有用的,这样的前瞻性的眼光,可以借助着银行,用贷款和支持购买股份的方法,还有调整机器的生产的方法,控制着一批企业。

    杨元钊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海量的资金投下去,整个山西,顿时变成了一个大的工地,一个个的分门别类,从重工业到轻工业的企业,在银行的代管推动下,一个个的成立了,太原钢铁厂,是西北第二个成立的大型钢铁厂,规模上比不上包钢,但是太钢一定程度上,是杨元钊准备的特种钢基地。

    未来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用,特种钢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太原这边,地处腹地,在山西消化完毕之后,是比较安全的地方,设立一个金属研究所和大型钢铁基地,是非常正常的,初次之外,还有铜冶炼行业,铝冶炼行业的,不锈钢还有其他的金属冶炼行业的,占据了整个山西之后,很多大型的矿脉都已经成为了杨元钊的囊中之物,特别是煤矿,山西的煤炭,即便在后世,也是中国之冠的,既然占据了山西,大型的煤矿和煤炭开采企业,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本身,开发并不特别出色的山西,在庞大的资金投入下来,一个个的煤矿建立了起来,大量的原煤开采出来,最好的当然是送到了发电厂,包头对于电力的需求简直是无穷无尽的,在特拉斯的指导下,在原来大规模的发电机群的基础上面,稍稍的进行改进,在太原,大同,西安和延安,一共建立了5个大规模的发电机组,每年的发电量,相对于之前,足足提升了1o倍,只要这个装机完成,包头最少三五年之中,不必担心电力的短缺,剩余的,不太适合发电的煤炭,会作为蒸汽机,火车,甚至是其他的一些动力来源,甚至在杨元钊的主导之下,研究院特别开辟了煤化工的研究,借助着一体机的强大和包头在材料学,化工领域的优势,煤化工行业比其他国家都先起步,一些高分子合成材料,开始在实验室产出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 工资标准

    西北银行的出现,让本来只是零散发展的工业,开始集中了起来,本身,杨元钊只能够通过机器厂的分期付款的方式,对工业进行支持,工厂的暴利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机器的价格也会逐步的降低,这样的方式初期或许可以,现在已经有些不行了,银行的出现,补全了工业投资的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即便未来,利润率达到比较微薄的程度,银行也可以贷款进行支持。```

    西北,因为连续的工业发展,包括杨元钊跟哈比在世界金融市场的呼风唤雨,甚至是直接挖掘的黄金,拥有的资金极为的庞大,从一开始对工人的工资,都固定在较高的程度之上,西北的城市人口,都相对比较富裕,这些零散的钱,依照着中国储蓄的习惯,开始缓慢的流入了银行之中,毕竟,银行有西北政府在身后作为保证,甚至存款还有利息,比放在家里强多了,零存整取之下,甚至可以在关键的时候,买一个大件。

    庞大的资金汇聚到了银行,然后在杨元钊的指点之下,重点投资到电力,水利,农田设施,基础建设和一些工业企业之中,强大的资金投入,一下子,让包头的工业产值和经济总量开始疯狂的攀升了起来。

    蓬勃发展的工业,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人员的紧缺,西北成立之后,就没有停止向全国范围之中招募工人,每个月,流入西北的人员,从原来的数字。足足增加了30%以上,不过最近。发生了小小的变化,一部分拥有基础的技能或者经验的工人。成为了招募的重点。

    西北有钱,连续几年的发展,最早加入到包头的家族和个人,都挣了不少的钱,在银行成立之后,消息灵通的,又从银行获得了贷款,为了尽早的投产获得效益,把目标放在了包头之外。

    并不是只有包头才有工厂的。包头之外,因为武汉劝业会和机器厂的推广的关系,形成了一大批初级工厂,包头现在兴建的,也有一部分是跟这些重叠的,新占据的三个省区,方兴未艾,除了城市本身的建设之外,衣食住行。普通的轻工业产品,这些都有巨大的市场,看包头就知道了,工业产生价值。工人工资又相对较高,只要稍稍培育一下,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有捷径可以走。这已经是包头的特色了,当年杨元钊初到包头的时候。就是依靠着向全国招募工人,而手段就是高薪聘请。虽然那时候的高薪,对于现在的西北工资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外,还是实打实的高薪,特别是外地,没有监管的资本家们,他们从来都不是慈善的,只要条件允许,他们甚至可以把工资放到最低。

    这就给了西北的工厂主一个机会,只要拿着西北普通的工资,就可以招募到经过了初步的培训,甚至可以直接的生产上岗的工人,不用磨合和培养,这会节约多少多少资金,更快的回收成本。

    金钱的价值是巨大的,当无数挥舞着钞票,无差别的在全国各地挖人的风潮形成的时候,整个中国的实业界,彻底的乱了,因为西北机器的支持,初步形成的工厂,他们花费了不小精力,培养和培训了一批熟练工人,这样的工厂,是最适合的,有人或许因为乡土或者别的原因,不愿意离开,但是大部分,都屈服于金钱的魅力,这可不是一点点的提升,从每月两三元的工资,一下子增长到二三十元,甚至是一次给一年的预付款,这样的手段,简直是大行其道。

    就好比后世,一个公务员的稳定工资,不过是3000元左右,当有人开出3万的月薪,甚至一次性给一年,也就是36万工资,又不是不合法的,是合法的工作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够忍受这样的诱惑。

    大量工人的离职,刚开始,那些工厂主,还不在意,人员流动么,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流失员工,可是当一个工厂两成,三成,甚至是更多的工人都流失的情况之下,这就是大事了,少部分还在还分期付款的工厂主直接着急上火了,那些没有还贷压力的,也都大惊失色,工厂没有了工人,还叫工厂么。

    能够有能力兴建起一个工厂,都是当地的地头蛇,很快,人员离职的原因也找出来了,来自西北的商人,挥舞着钞票,几乎以一个人200元的价格,疯狂的招募熟练工人,一些水平好的,甚至还会获得额外的奖励。

    为什么会给出这么高的薪水,所有的工厂主都感觉到不可思议,不到包头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因为杨元钊的主导,包头对工人的工资开到何等的程度,200元,或许对这里,可能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工人的快一个月的工资,可是在包头,一个熟练点的高级工,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奖金,就差不多这个数字了。

    西北的强悍,在跟北洋军的对撼之中,已经表露无遗了,再加上能够四处出手的,都不是普通的商人,虽然有些冲突,但是最后,无不是以本地工厂主的妥协为主,而这样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居然促进了整个工厂工人工资的增长。

    大部分其他地方的工厂主们,开始了解了一个概念,西北有最低工资标准,以前,没有人会在意那个东西,毕竟包头那边,跟他们太远了,可是现在,当包头挥舞着钞票,四面八方的挖人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提升工资标准了,你工资太低的话,人家立马不干了,带着家人,一起到包头,不但享受路费免费,还有免费住房,高工资,甚至是一切的待遇,这样的情况下,要想留住工人,必须增加工资。

    这样的波动引发了不少地主和工厂主的不满,杨元钊没有在意,强行的把这些给压下去了,马上就是1914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来了,俄罗斯亡国了,红色革命开始出现了,没有足够提升的工人待遇,仅仅依靠着压榨工人,到时候迎来的不是财富,而是无穷无尽的革命,这一点是最开始,杨元钊就注意到的,他可不想辛辛苦苦创造的基业,在红色革命到来之后,被毁掉了。

    包头,西北,甚至是杨元钊,都没有想到,他们的用工荒和大生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人工资的增长,缓和了劳资矛盾,在未来,一战时期,苏联成立之后,向着全世界输出工人革命的时候,中国,是革命之火最低的地方,因为中国的工人的工资远高于普通的标准,8小时的工作制,合理的工作强度,这种情况下,跟之前的日子,几乎是天壤之别,任何人都不是想要乱的,有足够的生活质量支撑之下,谁会跟自己过不去,去革命,去拼命,除了一些野心家。

    这也跟整个包头先进的工作和机器,是分不开的,包头这边,直接用的就是后世的理念,各种材料上,也是直接的采用后世的,这就造成了包头的机器,工作的效率非常的强大,同样的时间之中,同样的人员之中,生产的效率是之前的几倍,就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商品之中人工成本对于生产成本的增加,这也是2战之后,整个西方世界,劳资之间关系缓和,没有继续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源,包头和西北,甚至是整个中国,提前了几十年,走过了这一步,对于中国,甚至是世界,都是有深远影响的。

    1911年夏天,4个镇的北洋军依然被困在包头的,当然了,彼此之间的战事已经没有了,无论是段祺瑞,还是蔡锷,都知道,撤军只是时间问题的,包头还没有意识到,袁世凯的使者已经秘密到来了,包头这边的指挥,已经换成了孙悦,驻扎的依然是两个师,不过已经从第一师和第二师,换成了新成立的9师和10师。

    个月的时间,包头涌来了大量的民众,精壮不少,包头的军工厂,全力以赴的生产,让包头拥有大量的军火,索性就再组建军队,前面几个师的训练,一定程度上面,已经告了一个段落了,从他们之中抽调了一些老兵,以这个为基础,又组建了5个师,其中,大量调集了军校的学生,这点上,蒋百里都有些生气了的,要知道的,因为包头独立,上一批一部分人,已经被抽调了,这一批,才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又抽调了,可是包头急需要扩大,对于军官和军人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

    当山西彻底的消化之后,杨元钊是准备控制整个西北,陕西已经拿下了,接下来,就是青海,甘肃 ,新疆等地方,这些是大西北,地广人稀,现在拿下正是时候,清政府感觉是鸡肋,没有多少价值,可是在杨元钊的眼里,全部是宝地,当地盘扩大,实力扩大之后,未来,这个西部,则是窥视俄罗斯土地的最好跳板,俄罗斯在后世,从中国弄走了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据了广柔而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这回,要倒着过来,气候条件恶劣,没有多少人类活动的西伯利亚,拥有多少资源,即便到了21世纪,都没有考察清楚。(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 杨度到达

    太原城内,杨度怀着感慨,在太原游览了一天的时间,也算是在最细微的地方,考察西北跟别处的不同,看到了许多,也很有感慨,不过更多的却是不明白,在第二天的时候,前往太原火车站购买前往包头的车票。

    现在跟一年多相比,西北人对于铁路熟悉了很多,特别是铁路运行图经过了一年多的调整之后,变得更加的稳定,最明显的是时间减少,客车的密度,比之前显著的增加了,铁路真正的发挥出了大部分的实力,当天的火车票,当天还是可以买到的。

    太原火车站,这个基本上确立为未来包头之外的另外一个铁路枢纽,相对于包头,这里更适合作为东南西北的铁路干线的交叉点,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大型编组站。

    太原火车站的建设,是作为整个太原新城兴建计划的一个重点,基本上考虑了未来城市扩大的方向,当然了,也考虑到太原的重要地位,最少设置了12条铁路线在这里汇聚,太原火车站也是候车大厅最多的,一共32个候车大厅,48条铁路(每两个站台之间是三条铁路线,毕竟还有直达的列车,或者特殊的货车,直接会从站内穿行而过。)和32个站台,当然了,目前绝对使用不到这么多的铁轨和站台,暂时是8个站台。

    就算是这样,如此庞大的工程,也出乎了杨度的预料,杨度的心中直接的感觉是,这应该不是一个火车站,而是如同张家口那样的要塞。如此庞大,难怪能够抵挡住强悍的北洋军的进攻。

    因为占据了山西和蒙古两省,现在更是又占据了整个陕西,各种的设备和人员,都需要从包头发往陕西。故而火车站相对比较忙碌,一路的询问,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杨度终于买到了车票,并且在候车室里面进行等候。

    候车室采用不知道什么材料(塑料),制成的一排座椅。足以容纳上千人同时候车,满当当的候车室之中,还有不少解闷的东西,报纸杂志,甚至是书籍。价格不贵,最少对杨度而言,不到10两银子,就能够买到一大堆的书籍杂志,足以让路上解闷了。

    差不多等了1个多钟头,当一本书还没有看完的时候,进站开始了,广播里面清晰而标准的话语。告诉大家多少次车,在哪里进站,这似乎是乘坐比较多。不少人都站了起来,杨度也跟着人流,前往了火车站台。

    站在站台智商,第一的感觉就是好大了,48条铁路在一起的感觉是那么的壮观,最关键的是。那个货车足够的庞大,显大了一个圈的蒸汽机车。汽笛声声,蒸汽阵阵。仿佛是工业化的时代的号角。

    来到太原之后,见到了太多的不一样,连续的震撼,让杨度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坐上车,平静的等待着发车,心中却在盘算着,到了包头,见到那个杨会长,他应该怎么去说服他,肩负着袁世凯的重任,总要跟西北说个所以然来。

    列车没有停留多长时间,包头铁路运行图公布了之后,每辆车的停靠时间大大的减少了,车站会做很多的工作,看人流量和上车,尽可能的做到最快捷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上下车没有原有的火车那么的悠闲,需要提前做准备,但是这样一来,整体上,节约了不少时间。

    杨度平常是坐普通的火车,坐上包头的火车,微微的有些不适应的,只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就从太原抵达了包头,杨度感慨的同时,心中也对包头的实力微微有些的震惊的,火车代表着什么,更快的出行方式,但是之余军事上面,就是调兵的速度。

    康乾时代,几次征讨噶尔丹,为什么无功而返,大军触动,耗费巨大,仅仅是在路上的时间,就会让人望而生畏,而火车的出现,劳师远征并不消耗体力,日夜兼程,日行千里都不在话下,可是包头的呢,很明显,速度远远的高于之前30公里,最少是一倍,以60,甚至是7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日夜兼程的话,24小时可以走1500公里以上,这就是3000里,这样的调动速度,军队在哪里都一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掉上来。

    可怕,因为铁路而整合起来力量,你四方合围,人家聚而歼之,一个镇的兵力,今天还在2000里之外,今天就已经到达面前了,整体作战能力何止提升了几倍。

    杨度压下了心事,广播上面已经在说,包头即将到了,带着不多的行李,走下了火车,杨度愕然的看着面前的太原,有些不敢相信了,太原的变化,就让杨度有些无法接受,抵达包头的时候,包头的变化,更让杨度震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甚至有几十丈高的大楼。

    经过了3年的发展,现在的包头,已经彻底的看不到以往,拿个边陲小镇,毛皮的批发的市场,到处都充斥着毛皮的味道,此时,已经有了现代城市的雏形,最高21层的,这是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建设起来的摩天大楼,也算是包头的地标性建筑。

    其他的房子,最少的也是六七层的高楼,规划的非常的整齐,宽广的马路,加上完善的绿化,总有一种进入到不一样世界的感觉,

    杨度正在感慨的时候,一个四轮马车,停在了杨度的身边,开口一脸微笑的问道:“请问先生,是否要用马车。”

    “到西北商会多少钱!”杨度正愁,没办法找到西北商会的地点,听到了这个,顺势的说道。

    “10个铜圆?”

    铜圆,杨度的愣了一下,道:“这个可以么?”

    杨度拿出来的是一个鹰洋,车夫摇摇头,道:“西北这边,无法流通这个,要不,你去兑换一下!”,

    西北银行成立,改变最大的,还是包头,其他的地方,还在慢慢的的改变,鹰洋还可以使用,到了包头却不能用了,毕竟,拿过来之后,要鉴定,要的兑换,这个很麻烦。

    杨度一脸茫然,车夫似乎是为了做成这一单生意,直接把杨度拉到了附近的一个西北银行,其实距离不远,也就是几百米,甚至之前,杨度还从他的门前走过,只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而已。

    在西北银行之中,杨度很顺利的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100块银元,换成了90块的纸币,还有一些零散的银元铜圆,银元制作精美,一看就知道,不是粗制滥造,比鹰洋漂亮多了,如同一个完美的工艺品一般,即便是铜圆,也不是简简单单的铜,也一样拥有图案,就是稍稍的小了点。

    杨度叹息一声,哪怕他擅长的帝王心术,却对经济有一定的了解,泰西众多国家,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商业国家,现在,包头很明显有这个的雏形了。

    看来,回去,一定要建议东翁,把铸币权收回到中央去,这样庞大的中国,可以拥有大量的造币税收入。

    马车非常的轻快,包头这边的道路非常的宽广,就连汽车,也是不时的见到的,西北的包头可以说是汽车最密集的地方,其次就是包头到太原的高速公路,上面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车流了,无数的东西,通过汽车,运输到了太原,甚至是山西的其他的城市,短途的最佳运输方式,就是汽车。

    现在,西北刚刚占据了陕西,对于陕西的开发也提到了道路上面来,首先就是铁路和公路,源源不断的各种物资,开始向着陕西聚集,最多一年多之后,陕西的发展,就会变一番的模样,到时候,山西陕西和蒙古三省结合在一起,凭借着庞大的面积和人口,形成一个联动和蓬勃发展的巨大工业区,一举奠定中国发展的基础。

    在一个很不起眼的五层小楼的面前,马车车夫停下了车,杨度看着周围,五层的楼房,如果是换在别处,已经算的上是非常的引人注目了,可是这里是包头,周围到处都是七八层,甚至还有十多层的大楼,哪个高耸的如同地标一样的建筑,展现了整个包头的现代感,按道理说,包头商会,这个控制着整个包头,拥有者让人难以想象的财富的商会,应该是在最高也是最辉煌的建筑物之中。

    杨度不知道,这个商会,从成立之后,就在这里,后来建成了五层小楼,就一直都没有意动过,现在这里已经是包头名义上面政府机关,忙碌无比。

    当杨度进门的时候被拦住了,杨度主动的报出了来意,经过了登记之后,在秘书的带领下,前往杨元钊的办公室。

    秘书看起来很年轻,杨度旁敲侧击,想要从秘书的身上,知道一些整个包头这边的情况,可是秘书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的,很多东西,可以说,但是更多的东西,几乎都不可以说,哪怕是杨度佣金了浑身解数,也无法撬开一个字,显然这些秘书都是经过特别的训练,即便他再说什么,也不可能从中间得到什么的,只好放弃了。

    在杨度看来,他已经开门见山的说出了来意,以杨元钊的眼光,应该可以看到这样的好处,会很快过来见他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一章 筑路权

    在杨度到达包头的第一时间,杨元钊就知道了,现在杨杨元钊对于整个包头的控制,已经到了深入到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城市,是承载他梦想的地方,也是一片希望的乐土。

    之所以没有去见杨度,甚至到杨度抵达了商会之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去见他,杨元钊一直都在考虑,看着旁边,被他紧急找来的刘澍,他略带有些疑惑的说道:“刘澍,你说,袁世凯让杨度来,到底是干什么!”

    刘澍此时,跟几年前,已经完全被不一样了,身份的变化,带来的是眼界和气质的变化,在刘澍的身上,特别的明显,过去三年之中,如果说杨悦在农业上面,给予杨元钊巨大的支持的话,刘澍就是统筹全局的助手,甚至在不少杨元钊没有意识到的方面,给了杨元钊许多的支持,现在,在整个西北政权之中,刘澍是毫无例外的第二号人物,话语权很高。

    刘澍知道了杨度前来之后,也是在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来,如果是跟北洋军碰撞之前,刘澍还担心,会不会被吵架灭族,可是现在,包头这边,显示出了强悍的发展势头,各种方面的实力,都再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了巨大的提升的情况下,特别是新军,从原来的一个镇,到现在的10个师,甚至新建的5个师,也在紧张的筹备之中。

    源源不断的人员,报名参军,士兵上面可以优中选优,甚至是工人学生等。每天的训练,也都再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包头的战斗力是一天一个样,北洋军虽然强大,却只有7万人。包头新军的战斗力不会比北洋差,现在,更是拥有了接近30万人,每等待一天,或者是一个月,包头的军事实力都再迅猛的增加着。

    “或许。是确认我们双方的目的!”刘澍眼神一眯的说道,袁世凯的行动非常明显,现在的中国,清廷已经可以说是过去式了,南方各省就不必说了。基本上已经宣布独立了,革命党正在积累着实力,整个清廷花费巨资建设的新军,基本上,都投入到了革命党的怀抱,看起来,革命党的势力最大。

    不过在看过了包头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新军的强大实力之后。刘澍很清楚,革命党就如同是一个肥硕的大肥猪一样,看起来庞大无比。可是却鱼龙混杂,甚至是夹杂了各种各样的实力,这样的势力如果无法拧成一股绳,只能够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足为虑。

    杨元钊如果知道刘澍的想法的话,肯定会伸出大拇指的。真的,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从辛亥革命开始的20年之中,几乎没有什么作为。一直到黄埔军校的成立,才考虑自己掌控一股军事力量,这才实现了北伐。

    北方,袁世凯入主北京之后,北洋军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事集团,借助着北方的正统性,加上有英国等的支持,只是他知道的,就有超过3个镇的军用物资即将拨付给清廷,累积下来,是一个巨大的实力,不容忽视。

    另外一个,当然毫无意外,就是包头了,现在包头的实力,甚至歼灭北洋军,入主北京城都没问题,可是杨元钊却选择了退让和隐忍,虽然不知道杨元钊到底是如何想,刘澍在按照命令执行之后,心中多多少少的有些郁闷,这时候终于开口问道:“杨元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你就不想一统中国的,建立无上功业。”

    杨元钊心中一阵的波动,这样的想法,他何尝没有,不是不想,是不能,包头现在的发展,只是3年,虽然迅猛,在他的金手指的支撑之下,实力获得了巨大的推进,可是一定程度上,这属于是拔苗助长,包头还没有能力,支撑起整个中国。

    包头因为杨元钊的许多考虑,在各方面都走到了前列,比如高标准的工人工资,社会保障系统,福利住房,加上一些免费医疗,免费入学等等,这些拥有了包头的民心,是包头稳定的基石,可是这些无不是依靠着庞大的资金,德美和杨元钊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投资之中的收益,从矿石之中,直接提取的贵金属和一些特别金属的收益,包头各个企业的属于杨元钊的收益,至于政府的那些收益,只是用在公共投资上面,都不够,更别说支撑福利体系的巨大投入。

    也就是说,从包头独立的成立了政府之后,大部分的福利待遇,都是以杨元钊直接支持为主的,可以说,一旦少了杨元钊的支持,包头的财政会立刻破产的。

    杨元钊不可能无休无止的支持下去,虽然说,以他现在拥有的雄厚资本,再多上几倍西北的人口,也还可以,可是又饿东西,不是钱能够解决的。

    东方鲁尔,现在的包头已经初具规模,一定程度得上,中国比德国大太多了,就面积上,现在包头控制的面积,已经比德国大了,甚至在人口上面的,也比德国多得多,人口可能是中国拥有的唯一优势了。

    可是中国太大了,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多数的还不是集权的控制的,四万万的民众,要想把这些,都集成一股绳,这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不只是钱这么一方面的问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世的历史上证明了这一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义上民国了,民主了,可是最终却走上了军阀混战的道路,这一定程度上,是外国人的阴谋,可从某种方面上将,何尝不是中国人一个人一条龙,一群人一群虫的性格分不开的。

    包头还没有能力,把整个中国并入其中,无论是医保,还是最低生活保障,还是住房保障,包头发达的经济,一旦被4万万的民众落在一起,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达不成,与其这样,还不如慢慢的,稳扎稳打,对于包头而言,时间还有很多,慢慢的发展,把其他的中国地区,当做市场,慢慢的来培养好了。

    杨元钊整理了一下语言,把自己的大致目的,给刘澍讲了一下之后,了解了杨元钊的目的,刘澍迟疑了许久许久,最终,叹息一声,不再说话了。

    总以为杨元钊年轻,看问题有些片面,可是每一次,最终的证明,都是他错了,这一次也是一样,看起来,西北拥有着十几个师,快30万人的强悍部队,正面一个师可以对抗北洋一个镇,可是军事实力不是万能的,要占据更多的省份,包头需要更大的发展,先把山西陕西和蒙古先消化了再说,按照包头的经验,最多3年,这些地方都可以得到完善的消化,然后夯实根基的,让整个西部这边,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地脊梁,当几千万,甚至更多的民众,团结在包头的周围的时候,最终所产生的威力,绝对是无法想象的,这才是真正的崛起。

    “元钊,你想要要求什么了么?”

    杨元钊平静的说道:“之前我没多想,不过杨度来了,我算是明白袁世凯的意思了,他怕我们了,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没办法扩张,既然来了,我会想他要求一件事情,虽然会让他很难受,不过接受下来的可能性很大!”

    “什么事情!”

    “筑路权!”

    筑路权,刘澍的脸上,一阵的迷茫,然后猛然的眼前一亮,筑路权,对于别人而言,或许是一件劳心劳力,甚至连收回成本,也都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对于包头而言,却是一个把自己的影响力的,扩展道中国各地的根基,包头拥有强悍的军队,可是这个军队,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交通,基本上每个师都拥有36门100毫米以上的重炮,可是这个重炮,基本上,无法在中国的道路上行进的,没有铁路和公路的地方,哪怕包头拥有百万大军,也无计可施,这点在攻击陕西的时候,已经表现出来了,虽然一战而下西安,可是在陕西南部,还只是名义上的控制,跟山西近在咫尺的陕西都这样,跟何况是更远的省份。

    但是筑路之后,就不一样了,包头拥有整个中国最庞大的筑路大军,现在铁道工程兵的队伍,几乎达到了40万,而且这个数额,还在不断的扩充之中,依靠着这么庞大的筑路工人,再加上包钢生产的钢轨,现在包钢已经完成了十几个个高炉的改造和建设,目前钢产量突破了2000万吨,一半的产量,就是1040万根的钢轨,这代表着13万公里的钢轨,在中国一年修筑13万公里的铁路,哪怕是复线,也有6.5万公里,几十万公里的铁路,用不了三五七年,就可以完成了,当中国拥有了20万,30万公里,基本上都是复线的干线铁路的时候,整个中国,会是什么一个概念。

    好处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可是接下来刘澍有些色变的说道:“这个不容易达成吧,筑路权一般都是列强们为了侵占中国利益而修建的,关键不在路的本身,而在于12公里范围的勘探权,我们修这么多路,袁世凯一定不会同意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世凯的打算

    刘澍想的是正确的,事实上,杨元钊在犹豫的也正是这一点,想法是早就有的,只是要看时机,看对方是否会同意,这才是关键。

    杨元钊斟酌了半天,最后说道:“大不了只是修路,不牵扯到周围12公里的矿藏!”

    刘澍愣住了,他没想到,杨元钊会为了修路,而做到这些,皱了一下眉头,问道:“这样一来,我们的利益如何保障?没有周围12公里的权益的时候,任何人要是截断,或者是染指铁路的话,我们鞭长莫及!”

    “这样?”刘澍的见解,让杨元钊彻底的陷入了沉默,没错,白给的东西,当然不会有人反对了,可是中国这么大,幅员辽阔,各种的问题很多,万一地方势力借助着天高皇帝远,来要挟的话,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想了半天,杨元钊猛然眼前一亮,说道:“泽霖兄,我们可以选择建城!”

    “建城?”刘澍有些茫然的问道。

    “对,以车站为基点,就如同张家口一样,新建一些小城!”杨元钊越说越快,越说眼睛越亮,现在的中国,城市只是占据很少的一个部分,即便是省会这样的大城市,城市的面积都不大,在特定的位置,选择一个区域,即是车站,又是新城,这些新建的小城,包头会拥有经营权的,这些小城就如同张家口一样,是包头对外的窗口,借助着铁路,小城,如同棋盘上面落字一样。一点点的把包头的影响力铺开,在这些小城之中,会有包头的商人过去兴办工厂和商业,对于核准进入到城市居民提供免费教育,包头的影响力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慢慢的扩张。

    当最终由一天。包头的铁路修筑到了全国,公路修道了全国,小城市的节点遍布全国的时候,那样,任何人的反对,任何势力的反对。面对着滚滚大势,又有什么办法,利益永远是吸引人的最好的方法。

    什么样的谋略,最为强悍,阳谋最强。这个谋略,不知道的情况之下,产生的效果最好,即便对方知道了,也不会对结果产生多少影响,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根本就不是对手的时候,又能够做出怎么样的改变。

    “这倒是一个方向。不过似乎也不容易被接受!”

    “当然了,我也不会这么空手的这么的做,让袁世凯接受。这不亚于签下城下之盟,袁世凯不是回到北京了,要扩军备战,没钱没枪的,为了避免他签下不必要的东西,我会支援他三个镇的军火。”

    “三个镇。这也太多了吧!”刘澍愣了一下,跟北洋的对战之中。刘澍也开始慢慢的注意军事,注意军事装备了。这样的三镇军火,对于包头来说,价格不算太高,可在中国,枪支弹药绝对是硬通货,是跟黄金是一个层次的东西,这么的三个镇军火,即便是列强卖给北洋军,都需要签署一系列的条件,更何况是白送。

    “放心,我是说北洋的标准3个镇,不过这个也就是几百万两,对我们的成本,还不超过100万,可是无论到哪里去购买,都不会少于这个数,我相信,袁世凯会做出选择。”

    杨元钊的脸上,一片的平静,刘澍也静下来了,仔细的思考杨元钊这么做成功率,不得不说,杨元钊的抓问题抓的很关键,看事情也非常的全面,他所说出的条件,成功的可能性极大,既然有可能成功,何不试试,这样即便包头放弃了现在的扩张,放弃了眼前可能会获得的利益,但是以后获得的更多。

    秘书把杨度带到了一个房间,倒茶之后,让他稍稍休息,告诉他,会长正在开会,等下,就会过来见他,然后就不见,杨度也不的在意,左右来到了包头,就要听人家的吩咐,有时候等待,并不是一件坏事。

    周围很平静,房间的隔音很好,杨度打量着周围,简约的布局的房间,似乎代表着主人的性格,平静简单,能够成为一个庞大势力的首脑,有平静简单的性格,这似乎是一个矛盾。

    会客室之中,杨度尽可能的去考虑杨元钊的性格,因为公开的资料太少,能够做的不多,正在这个时候,那个秘书居然又出现了,他似乎通知一样的告诉他:“会长已经开完会了,马上就下来!”

    杨度整理整理了一下着装,差不多是一盏茶的时间,一个年轻的身影,走进了房间。杨元钊给杨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太年轻了,本身,杨元钊的年纪,看起来,就比民国这里的民众稍稍的年轻一些,后世的生活条件和锻炼,让他拥有远比年纪轻的面容,几年的日子之中,虽然劳心劳力,但是从表面上看,似乎还是年轻了不少。

    杨度完全没有想到,一个掌控了真个西北,雄兵十万,掌握的财富数以十亿的枭雄,居然这么的年轻,按道理说,这样的人物,要么跟袁世凯这样,接近五十,在旧官场之中成长,要么如同的孙中山那样,奔走革命,耗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占据高位。

    杨元钊这么一个年轻人,突然间,如同彗星一般的崛起,让人吃惊的同时,也感慨世事无常,在杨度看来,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在杨元钊的这个岁数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人物,根本做不到首领的位置上面,这就足以显示杨元钊的不凡之处。

    杨元钊早已经考虑清楚,看着杨度,开门见山的说到:“你就是杨度杨晢子,袁世凯的特使。”

    “是我。”

    “我们是本家,不必客气,坐下吧!”宾主坐下,杨元钊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说道:“你来到西北,到底有什么目的!”

    杨度心中微微吃惊,却没有在意,似乎留洋回来的,大部分的心态都是这样,比较习惯直来直去,他也索性的说到:“我来的目的很简单,我们想知道,杨会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我是商人,商人的目的,无外乎经商,只要可以满足我们的经商需求,那么一切都好说。”

    “跟我们东翁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样,我们商定,以张家口为界,双方的军事立领,不超过这一线,然后,无论是商业,还是原料进口我们都可以满足你们,杨会长看怎么样?”

    “这样?”正中下怀的杨元钊的装作迟疑了一下,然后道:“可以倒是可以的,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杨度愣了一下,心中一动,果然没有那么简单,却还是保持态度,说道:“请说!”

    “我想要一项权利,只要袁大人同意了之后,别的一切都好说,甚至我还会有大礼送上的。”

    “是什么?”

    “我想要筑路权。”

    “筑路权?”杨度重复了一下,似乎没有听明白杨元钊的话。

    杨元钊跟着说道:“我的梦想,就是让中国发展成美国那样发达的城市,美国最发达的就是铁路网,他们足足有40万公里,虽然现在逐年减少,可是铁路的历程,还是超过了30万公里,我想要获得筑路权,就是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的。”

    杨度被杨元钊激昂的话语给镇住了,似乎仿佛没有听清楚一样,他想过,杨元钊会要地盘,要人,甚至是要权利,但是没想到,会是这么的简单的。

    孙中山也宣扬过铸造铁路,不过只是10万公里,还分了好多年,杨元钊的口气更大,要修筑30万公里,他以为中国是美国么,这么庞大铁路,需要的资金,简直是天文数字,难不成包头刚刚发展,做了几年生意,就不认识自己是谁了?

    杨度想要答应,但是理智告诉他,先回去再说,他迟疑了一下,道:“原则上,是没问题的,不过这件事情,要汇报大人!”

    “好,杨先生,请把这个也交给大总统,只要答应我们筑路权,这个可以的作为礼物,以后,这些东西,也可以在我们包头采购,清单在下面。”

    杨度接过了信封,却没有打开的,直接的告辞了,知道了西北的底线和目的之后,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北京。

    此时的北京城,袁世凯非常低调的离开了北京,前往天津,这是他抵达北京之后,第一次前往北洋的核心区域,他的没有惊动任何人,不过北洋全部的镇总统,加上一些高层官员,几乎都聚集到了他在天津的府邸之中,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袁世凯起复了,中国目前遭遇道的局面,太过复杂了,这种情况下,多商量一下总是好的。

    见过带兵的兵将,特别是对袁世凯忠心耿耿的将官,特别是袁世凯离开之后,一直都维系着北洋的徐世昌,真正的把握到基础的东西,特别是包头的真正实力。

    几天的商量,最终达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案,那就是尽可能的不去动包头,跟包头达成协议,甚至可以让步一些东西,但是军权和财富,是绝对不能够让出来的,这些只要包头愿意答应,总体的方针就有了一个大前提了,然后北洋军会挥兵南下,直接消灭革命党,当拥有整个中原和江南之后,包头,不过是小事情了,到时候倾全国之力,包头还有什么拿不下来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

    如果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袁世凯的想法是对的,中原争霸,走的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就一如当年的隋末,唐走的是战国强秦之路,占据了富庶的关中,又占据了四川,拥有了强秦之势,但是其他也不是没有机会的,如果在唐占据四川之前,就能够一通中原的话,以六国之势,足以抵挡关中的富庶和四川的盐铁。

    可惜时代在变,以前要依靠地盘来获得实力的年代,早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英国,法国,德国,区区弹丸之地,特别是英国,从一个岛国开始,几百万的人口开始,成为了兴盛的日不落帝国,依靠的是什么,不是地盘,不是人口,而是庞大的工业。

    超强的工业,让少数战胜多数成为了可能,1900年的八国联军,以极少的人数和伤亡,干掉了蒙古八旗,宣布了单纯的冷兵器骑兵,在机枪和重炮面前,只是靶子,更早的1840年,风帆战舰和重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向中国宣布工业时代的来临。

    工业改变了以往依靠土地的面积,人口的数量来计算实力的方法,一个科技的代差,足以扭转一切,在冷兵器年代,有过几万人打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战绩,可是却没有5个人打1000人,甚至是2000人的,没有足够数量训练有素的军队,永远做不到各个击破。

    但是,装备了热兵器,打炮和机枪的现代军队,2个人。在拥有重机枪和足够数量子弹的情况下,借助着地利阻挡甚至是消灭一个团1000多人的,这不是做梦,合理的布置火力,几十挺机关枪干掉一两万马贼的。过去在包头就实现过,拥有了杨元钊后世的眼光和一体机之下,科技,人力,技工和材料,一切都不是影响的时候。现代化武装起来的包头军队,会拥有多少的实力,这点,袁世凯因为历史的局限性,根本就看不到。即便他能够统一南方,除了西北之外的整个中国,也别想对立足稳定,解决了人口,资源和一部分地盘的西北,产生多少的威胁。

    这些袁世凯不知道,他手下的幕僚和军官也不知道,不是他们眼光不行。而是包头真的已经超脱了他们的眼光,即便是外国列强,看待包头的眼光也都有偏差。包头仿佛是一个带着火箭追退器的飞机一样,一旦超越了对手,就不可能被追上,而且越来距离就越远。

    不管如何,长时间商讨,总算是得到了让袁世凯满意的结果。跟众多手下商讨了一个完善的方案,这才悄然的回京。明天会正式的上朝,也就是承担起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双重身份。袁世凯的权柄相对于归乡之前,大大的提了一步。

    袁世凯的回归,似乎让清廷,有了一个强心针,袁世凯和北洋,是清末绕不开的人,此时,又是众望所归,在清廷感觉,只要袁世凯使出全力,灭掉包头,灭掉整个革命党,是完全没问题的,即便是摄政王微微的有些微词,却无法抵挡来自满清权贵和太后的一致同意,就这样的,本是有些针锋相对的两者,居然密切的结合了起来。很多时候,外部的压力才会让分裂的势力,重新的整合起来。

    第一天的上朝,一天的时间,袁世凯侃侃而谈,主要讲述的正是他的目标和抱负,接下来的一连串行动计划,让清廷的有些放心的加权给了袁世凯,袁世凯的触角开始伸到了户部之中,本身就支持他的英国,又直接的给了400万的关余,这笔钱几乎是去年整个清朝剩余的关余,甚至英国连克扣都没有,直接就给了,对袁世凯的支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在20世纪初,银子,就代表着实力,特别是英国人还不遗余力的支持,一下子,让袁世凯手中的势力膨胀了起来,被打残的第六镇,作为第一批回归的部队,暂时回到北京,借助着资金,开始恢复势力,补充团和兵器,一点点的填充到了第六镇,其他各镇也在增加实力。

    这从编制上面,就可以看的很明显,以往的镇,都是两个步兵协的小镇,一些镇,甚至连万人都没有,即便是第三镇,第四镇,也只是三个步兵,一个炮兵协,现在,在海量资金的支撑之下,首先扩编了5万人,让大部分的镇,都成为五个步兵标,一炮兵标的加强镇,这一点,跟第三镇差不多。

    轰轰烈烈的练兵和扩充,在远征南方,扑灭革命之火,让南方的权利收归中枢的口号之下,北洋实力扩充计划,没有被清廷敌视,反而得到了清廷的支持,一直都没有被袁世凯控制的满镇,也调集了一部分的老兵,进入到了扩编的阵列,虽然说是满人向北洋军掺沙子,但是庞大的扩军计划,足以让袁世凯成功的把好处吃掉,总数达到13万人的北洋军,每个镇都达到2万2千人的规模,区区一千的满兵,又能够起到多少的作用,翻不起一点浪花,反而充实了北洋军的实力,毕竟极具增长的兵力,让老兵和底层军官的数量降低,打散放在基层的满兵,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又一定程度的早呢更加了底层军干的数量。

    袁世凯正沉浸在实力的大幅度增长的情绪之中,杨度差不多比袁世凯晚了差不多5天,也回到了北京,在去了一趟东交民巷之后,这才乘坐着一顶蓝顶小娇,把杨度送到了袁府。

    早就得到了下人通报的袁世凯,听说杨度回来了,正在等待着的他归来汇报消息,直接在书房面见杨度,看到杨度,就紧张的问道:“怎么样,包头那边,到底有什么说法的!”

    “他们的目标是西北,并且提出了一些商业上的要求。”杨度直接的说道。

    听到了杨度的话,袁世凯松了一口气,杨度紧接着又说道:“他们想要筑路权!”

    筑路权,袁世凯眼睛眯了起来,筑路权,在过去的中国,基本上,都是跟外国人捆绑在一起的,这似乎代表着某种的特权,筑路权给了包头没什么,可是一心登顶的袁世凯,不愿意受到包头的要挟,包头如果困在西北,这没话说,就让他们在哪里吧,但是一旦出来,纵虎容易,想要抓就难了,当包头的影响力扩张出来,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拒绝他们!”袁世凯森然的说道。

    杨度心中了然,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袁世凯果然是不同意,不过他没有顺着袁世凯的话,而是拿出了一封信,说道:“他们不是无条件的要求筑路全的,他们愿意付出这个。”

    袁世凯有些疑惑的接过了信封,问道:“这是什么!”

    “看看就知道了!”杨度挑挑眉毛,没有在说话,袁世凯打开一看平常常常的一张纸,上面写着一系列的数字,很简单,也很明确,步枪7万支,马克沁100挺,子弹3000万,各种75炮70门。

    袁世凯的手微微的有些颤抖,老于行伍,曾经上过战场,并且还杀过人,现在又身处高位,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双领,即便是当年的北洋缔造者李鸿章,也不过如此,袁世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这么激动了,这个如果按照北洋军的配备,可是整整3个镇的物资啊,他扩充北洋的,兵员在金钱的支撑之下,完全没问题,可是武器上面,英人和日本人都提过支援,可是那些支援,不是白给的,价格很高不说,还有很多的附带条件,扩充5万人的军力,整个东方,除了列强,没人拿得出这么大笔数额。

    现在,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只要答应了这个筑路权,那么,这一批武器就是他的,他甚至可以在现在北洋军的基础上,扩编到20万。20万大军,不是老掉牙的绿营,而且是武装到牙齿,由北洋军官队的军官统领的军队,袁世凯很有自信,他手头上面的北洋军是他的根基,北洋军拥有着怎么样的实力,他非常的清楚,只要有了这一批武器,北洋军立刻可以扩充到人强马壮,那时候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答应他!”袁世凯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这是一笔让人无法拒绝的礼物,他耗费了大量心血,20年时间造就的北洋,也不过是7万多的人员,就枪上来说,跟这个基本持平,如果不是有英国的支持,这笔武器,说不定能让他扩编一倍,这么一个大馅饼直接再砸头上。很少改变主意的袁世凯,很难在保持自己的个性,答应是肯定的,现在的对方的实力强悍,他几乎是按着头皮答应下来的,对方付出的代价,让他不大不答应,一个实力的强横,就是在于兵力,在于枪杆子,有了这一批枪杆子,他的北洋军,立刻可以提升一个档次,到时候,南方的小丑,统统不在话下。

    “对了,东翁的,他的条件还有的!”杨度接着又说道。

    “还有!”袁世凯有些愤怒的,眼睛瞪圆了,如果包头人在他的面前的话,说不定,他就会干掉它,杨度知道袁世凯是误会了,连忙说道:“不是别的条件了,是这些武器,如果我们还需要的话,他们可以出售。”

    “什么,这不可能!”袁世凯几乎失态的大声叫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四章 低廉价格

    “这是真的,是杨元钊亲口答应我的,对了,还有对应的价格!”

    杨度的话,让袁世凯陷入到了沉思,难道,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或者说,支持包头的列强,拥有强大的实力,他思考了许久,都没有想明白所以然来,问道:“具体的价格呢?”

    杨度翻开了这张纸,在下一页上面,有着几个数字,步枪,25元,马克沁420元,子弹,400发一块,75炮弹,5元一枚。。 更新好快。*哈价格很明白,低的让人发指,要知道,现在,伴随着中国的的动‘荡’,德国的委员会1888,原装的,要55元,子弹更是50发一元,马克沁更是接近千元,至于75炮的炮弹,100元三发没商量,这些几乎已经降低了几倍。

    “这些武器的质量如何?”

    “他们保证,步枪是委员会1888,质量上不会比原装的差,甚至更好,可以由德**官来检验,其他的,都略有提升。”杨度‘胸’有成竹的说道。

    “你带回来样品了么?”

    “回来之前,让人快马带回来了一把步枪,我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测试过了,甚至比德国原装的还要好,德**官甚至在好奇,到底是哪个德国本土的兵工厂,生产了这些产品!”

    “本土的兵工厂?”袁世凯想到了某种可能‘性’,他眼睛都瞪大了,这个似乎有些让人接受不了,难道真的跟之前传言的那样,是德国在背后支持!

    “我正在托朋友调查。看能不能把这个兵工厂给找出来!”

    “晢子,你怎么看。这个包头到底想要干什么,我们是否要答应他们的条件的?”袁世凯听到了这么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条件,心中也有些茫然了,他似乎看明白了包头的想法,却又似乎看不明白了,这么做,对包头的好处是什么,对方真的有这么大的生产能力么,或者说,国外的势力。对他们的支持就那么的大。

    就这些武器装备而言,很便宜,甚至如果他想要扩军的话,‘花’费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还不需要考虑一些附加条件,这对于的袁世凯而言,吸引力很大。

    “要不,我们先拿下再说,答应他们。看情况来做好了!”袁世凯试着说到,眼前的‘肉’,没有人不喜欢,也没有人不愿意拿到它的。

    “这样会不会触怒西北!”

    “触怒?”袁世凯愣了一下。他这才想起来,包头跟其他的地方不一样,他是一个拥有着强大武装势力。否则,他也就不必派杨度过去接触了。‘摸’‘摸’头,有些央央的说道:“要不先这么说。反正铁路也不是那么容易修的!”

    杨度沉思了一下,有些坚定的摇摇头,道:“之前我们的考虑,包头是有一股外国势力在后面支持,现在,如果他真的能够拿出这么庞大的一批军火的话,我们要重新的考虑包头的实力了。”

    杨度所说的,正是袁世凯担心的,有外国势力支持,现在的中国,想要有些权利的话,没有外国的支持,是根本不行的,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孙中山,都是如此。

    中国相对比较的贫瘠,很多的东西生产不出来,相反,泰西诸国,实力强大,随便的漏出去一点,就足够他们用了,袁世凯之所以能够重新的回到北京,掌控权利,不就是因为英国的支持么,现在的包头,已经引起了整个世界的注意,哪个在背后支持的,只要不是英国,肯定不会随便的‘露’面的,这样的支持,相对而言,也非常的有限,这样此消彼长之下,他不会害怕他,虽然现在他的实力或许会让北洋军侧目,可是以后,伴随着北洋掌控者中央的权利,各种的资源推动之下,北洋超过他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话说回来的,如果这一批武器是他们生产的,这就是另回事了!”杨度突然已有所指的说道。

    袁世凯死死的盯着杨度,关于包头生产这个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却没有去相信,因为连袁世凯自己都感觉,这样的想法有些匪夷所思了,没想到,杨度会突然提起,他诧异的问道:“皙子,你可知道,你再说什么?你难道到了包头有什么发现吗?”

    “我当然知道我在说什么,说实话,不到包头,永远无法想象,包头的强大!”杨度缓缓的,把包头的见闻说一下,联合着之前得到的有关包头的消息,他们发现,包头不但有钱,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各种只有列强能够完成的机器设备,现在中国都从进口列强,转为从包头进口的,甚至包头的一些产品,也出口国外。

    袁世凯轻轻的敲着桌子,不知道在心中,想着什么,终于,他沉声的说道:“好了,先答应下来,看他是否能够拿到这么一批的军火,先把实惠拿到手在说!”

    袁世凯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包头,他会放在心腹大患的位置上面,却不会贸然的去得罪他,相对于中国的其他势力,包头实在是太强大了,如果真的那些武器是他们生产的话,恐怕北洋军拿到了这么一批军火,也无法对他们怎么样。

    杨度叹息一声,道:“我这就给包头发报!”杨度跟包头的联系,一方面,是确立的包头的想法,可是另外的一个方面,也是跟包头拥有了一个联系,作为北方的两强,包头已经拥有了跟北洋军平起平坐的实力了,这样的情况之下的,一条通畅的联系,必不可少的,如果之前有这个,他就不必亲自的跑一趟了。

    电‘波’划过千里,传输到了包头,包头电报指挥所,在接到了这个单独的电**段的信号之后,立刻回报给了杨元钊。

    “同意了!”杨元钊握紧了拳头的,铁路是他必须要修建的,公路甚至都放在后面,在20世纪初,贯穿了整个20世纪,铁路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条合格的铁路,对于运力,对于巩固国防,甚至是工商业等的发展,会产生深远而浓郁的影响,他会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

    更何况,伴随着新修建的铁路,一个个的新城,就回拔地而起,见识过现代化的发展的杨元钊,非常清楚,一个城市的建设,往往几年就可以初具规模,15-20年,足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当伴随着铁路,一个个的‘交’通枢纽,一个个的现代化的城市,纷纷的扩张成功的时候,西北军的大势将无可抵挡的。

    委员会1888,相对于现在包头使用的步枪而言,是弱了不少,不过之前新军建设的,在没有设计出来的新枪之前,还是使用了一部分,大概是几万只,顺便,开启这个生产线,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伴随着各种的军事对持,武器的生产会成为永恒的主题,杨元钊不希望,把国家资源和财富,都‘浪’费道内战之中。

    不过现在的情况特殊,南北双方,拥有着不可调和‘性’,北方希望借助着清廷统治的基础,建立一个新的统治中枢,南方则是在孙大炮的指引之下,想要用民主共和来武装中国。

    两种理念上面的完全不同,铸就了对立‘性’,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内战是必然要进行的,可是既然知道,内战是无可避免的,这个时候,与其让这个钱,被国外,特别是日本给赚取了,倒不如让自己那这个钱,最起码庞大的武器支持,让双方实力相近的话,说不定指挥产生对持,而不会引发战争。

    现在,炮钢的生产已经基本上成型了的,只是还无法生产的100以上的重炮,75炮和无缝钢管生产出来的迫击炮,已经基本上定型了,这些,会成为接下来中**火市场的一个主流,也就是包头拳头产品之一。

    大炮,一直以来,都是列强们严格控制的东西,这也是炮兵稀缺和北洋军强横的根本原因,同样受过严格训练的南方新军,如果拥有了火炮的话,会是怎么的一个情形。

    军火生产不能集中到同一个地方,太原,大同,绥远,三处地方,三家大型的兵工厂立刻的立项了,他们因为技术条件并不如第二机器厂,由第二机器厂支援了不少的技术工人之后,他们还是可以生产出合格的枪支的,依靠着的包头高标号的钢材,加上流水线的设计,一批批的枪支,顺利的下线了,三家工厂,每一家日产的步枪,都在3000支以上,马克沁在200支以上,7万的任务,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

    新枪加上重新画了膛线的旧枪,其实整个民国的时期,列强们也是这样向着中国倾销军火的,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他们在武器换装了之后,除了少部分的封存了之后,剩下的都翻新了之后,就开始放出来,放在这些落后的地方,后世的史实之中的,就有海量的各种枪支弹‘药’,到了中国销售,这些资金,都化为了列强们的实力,就拿日本为例,每一次在中国,销售一把步枪,所挣到的资金,就足以在日本武装2-3支步枪,可以说,整个民国支持了日本,逐步的武装下来,从二流变成了一流。而这个源头,就是从民国开始的,为了削弱日本,也是为了强大中国,杨元钊即便再不愿意,还是属意工厂建立和生产了。,--73175+dsuaahhh+25666586-->

第四百五十五章 交付武器

    从列车上搬下来的一共480把步枪,几乎每一个都会打满一个弹仓,也就是5发子弹,连续进行了两千次射击之后,靶场上面一片硝烟,在硝烟之中,段祺瑞平静的坐着,很久都没有动。

    “统领,有什么问题么?”旁边的副官,看着段祺瑞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好长时间之后,才试着上前说道。

    “想一些问题,对了,去把你们的武器给拿过来!”段祺瑞仿佛是想到了一些事情一样,略带急促的说道。

    “是!”副官一路小跑的回到营地,他们警卫营距离这里有些距离,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段祺瑞则眼神盯着手中的枪,之前他就有感觉,这个枪实在是太舒服了,良好的质量,让他压下了心中一闪而逝的想法,但是随口问的一句话,得到的回答,却让他心中的这种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了起来,看来,是时候检查一下了。

    段祺瑞坐着没动,一直到副官气喘吁吁的前来,拿着属于他的委员会1888,把两把枪放在一起,乍一看一样的两把枪,立刻显示出不同了,枪管没有细多少,但是枪管壁却粗了一些,感觉这钢铁的材质和规则的浑圆,很显然,这一把枪是经过精心打造的,略微长的枪身和更加合理的结构,很显然,是参照着中国人,或者说是亚洲的体格来的。

    委员会1888原产于德国,跟这个时代的欧洲相比,中国人显得矮小一点,北洋军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好的战斗力。原因就在于,从北洋创立之初,就严格的要求士兵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大和有力量,考虑的就是德国制造的枪械。他们的后坐力强,有相对比较长,不太适合矮个子使用。

    当时也考虑到了中国人的关系,可惜没有一个合格的兵工厂和仿制的机制,只能够听之任之,但是现在。这个明显是改装过,而且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枪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的时候,之前一直都在萦绕,包头到底是有列强在后面支持。还是本身就能够生产,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如果不是包头生产的,有哪一个列强的兵工厂,会因为中国的需要,而贴近中国人的特点,制作枪械呢?

    看了枪栓位置,枪柄的长度。还有在肩膀的位置,段祺瑞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了,再看看子弹。7.0口径的尖头弹,跟世界上英法德美的主流枪弹都完全不同,枪械生产的国家多,包括一些欧洲二流小国,甚至南美的国家,都可以生产。只不过质量和产量有限而已,但是子弹。整个世界,除了真正的一流列强能够生产之外。其他国家都不行,相对于枪械,子弹的科技含量更高,中国和一些二流国家,只能够用复装的方法,或者是直接购买强国的。

    很显然,这些子弹不是复装的,从子弹光洁表面,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可不是开玩笑,段祺瑞认真的比对了半天,最终,给北京的老头子发了一封急电。

    袁宅,本来接到了段祺瑞的电报,知道了12万支步枪和2000万发子弹已经到位了,想到一手创立的北洋军,就要不受压制的继续扩大了,未来手中会掌控20万,甚至更多的军队,袁世凯心情舒畅,可是最后,有关包头的一条信息,让他的心情恶劣了起来,闷头生着气。

    “东翁,你找我!”杨度进来的时候,看到袁世凯是这幅状态,也只有他敢上前打扰,看到杨度,袁世凯稍稍恢复了一下,问道:“晢子,你那里有什么消息么?”

    杨度知道袁世凯问的什么,略带迟疑的说道:“我的朋友没有打听出来,是那里生产的,但是看过这把枪的朋友,都说这把枪的技术含量很高,还比较适合我们使用!”

    “芝泉也是这么说的,他还是在西北一个军官那里探到的耳风,说这个枪,是专门按照中国人的身体而设计的,所以比较适合中国人使用!”

    “东翁,看样子真的是西北生产的!”

    “不能确定,因为数量太大了,西北发展才多长时间,怎么可能生产处这么多!”袁世凯断然的否决道。

    看着气势上来的袁世凯,杨度没有多说话,只是平静的说道:“快点让芝泉把东西发过来吧,顺带着,也把剩下的三个镇给带回来!”

    电报回来,袁世凯只是平静的嘉奖了段祺瑞几句,段祺瑞其实在没有接到电报之前,就已经在安排火车了,卸下来的枪械,就放在仓库之中,为了看守他,几乎抽调了第三镇一半的力量,把这部分的步枪,运送到北京,12万支,换成银元,差不多就是500多万,加上子弹,这句对是一批巨大的军火,恐怕连清廷中枢都不会想到,这么庞大的一批军火,会从包头新军这里得到的。

    当然了,包头可以用9个车厢,装下12万支的步枪和2000万发的子弹,不代表这边可以,京张铁路的铁轨是轻轨,他们的车厢,最多能够容纳6-8吨的重量,跟包头这边50吨,甚至是60吨比起来,相差甚远,12万支步枪,每一个平均接近4公斤的重量,加上一些包装之类,总重量高达480吨,这么庞大的重量,以京张铁路上面普通的列车来说,一列火车很难运输完成的。

    以6吨左右的轻载,每一个车厢大概能够装得下1500支枪,也就是125箱,要全部装完,一共需要80节车厢,这几乎就是10列左右的火车,因为包头跟北洋的战争的关系,京张铁路这边的火车相对较少,段祺瑞又不放心,分批分次的把军火运输到北京。

    只是调集火车,就花费了3天的时间,一列列车12节车厢左右,其中的7节会放置枪械,后面又加挂了5节车厢,在前面的7节车厢和后面的5节之中,分别放入了一个标的步兵,随同着列车保护,一直到天津。

    这样,10列列车,一共可以运回去10个标的步兵,因为跟西北达成了协议,按照西北习惯,应该不会反悔,也就没有后顾之忧,大部分的部队都先期的回归,只有少部分,则等着接下来的火车。

    10列火车共同组成的车队,在北洋军的严格保密之下,没有惊动任何人,就进入到了直隶,然后没有停留到北京,直接越过了北京之后,前往天津,相对于首都的北京,天津才是真正的北洋军的大本营。

    哪怕清廷已经默许了袁世凯,扩大北洋军的规模,但是袁世凯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宣扬,自己获得了12万支步枪,那样,清廷绝对会睡不着觉的,秘密进入到北洋军的仓库之后,接下来的扩军,也会在悄无声息的进行。

    列车在经过北京的时候,临时停靠,丢下来了100箱的枪支和10箱的子弹,早就接到了袁世凯命令的徐世昌,直接从1200支委员会1888之中,挑选出的500支,进行验证的,几乎是抱着打废的心态,连续不间断的测试开始了。

    换人不换枪,由各镇的警卫营和护卫部队进行,一路的测试,足足进行了超过半个月的测试,最终,测试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有些吃惊。

    枪管极佳,不但射程比原装的1888,远了30米以上,稳定性微微的有些提升,还有就是枪管的击发数字,从原来的1500发提升道了2000发。

    袁世凯也是老于行伍的人,他非常的清楚,枪管的寿命,提升了三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等于说,这个枪支的价值,比之前,提升了三分之一以上,这样枪支,一定程度上,是要高于原装的1888了的。

    德国不是没有比1888更好的枪支,那是德国陆军现在换装的装备,少部分流通道中国,却无法大规模的列装,之前的怀疑,现在也有了一部分证明,一定程度上面,这些枪是包头生产出来的。

    这样的想法很疯狂,却又只有这么一个解释,包头在过去,已经创造了无数的奇迹,生产出来的产品,把列强的产品都挤出中国,甚至向外,开始攻占列强们的市场,这是一个奇迹,生产出来马克沁和步枪,就又是一个奇迹,一个比之前更大的奇迹。

    “难怪他们布置了这么多的马克沁,难怪这么多天,他们会越打越强,杨度,你说我是不是错了,当初,我如果是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北洋军,全部的压上的话,会不会的,能够攻破张家口,哪个时候,如果来算的话,应该是包头,实力最弱的时候。”袁世凯有些沮丧的说道。

    “东翁,没有如果,即便是这么做了,你能够不保证,打下了包头之后,还有多少北洋军么?”

    袁世凯沉默了,北洋军是从小站练兵开始,一点点的累积出来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说,是袁世凯立足在中国政坛,能够立足北京的根基,少了整个,无论是满清,还是其他的汉臣,都会撕了他,打下包头,或许能够获得巨大的财富,可是这笔财富,没有人来掌握,恐怕是杀身的东西,清廷是不会放过北洋被削弱的机会,少了北洋,他袁世凯又是什么,说不定,死无葬身之地。(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章 北洋扩编

    袁世凯或许会后悔,后悔的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后悔从来都不会影响到袁世凯的心态,既然已经无法直接干掉西北,那就把这个东西先放到一边去,先考虑这一批武器的事情,12万支步枪,还有足够数量的子弹,后续的马克沁和75炮先不说,只是这些,就足以支撑北洋的下一阶段扩军了。

    整理这些军火,把这些军火一一的入库,袁世凯和北洋的高层才开始实际上考虑扩军的问题,关于扩军,这早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从北洋成立的那一天起,袁世凯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扩军。

    只是北洋军因为军饷和武器的限制,在过去20年之中,慢慢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北洋武备学堂,到后再来北洋的主导之下,兴建的各种军事小学校,中学校,几乎遍布各省,这也是中国职业军人和军官的起步。这些学校,为北洋军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军官,当然,也因为某种原因和严格的控制,淘汰了一部分军官和军人。

    这些军人有的在合理的安排之下,进入到了其他的渠道,大部分都赋闲在家,这些人是第一批的招募对象。

    征召开始了,凭着比较完善的档案,这些人大部分找到了总计,不过这些人真的回来的不多,各地兴办新军,加上包头的工厂的吸引,真正还在家里赋闲的不多,只能够称之为一个强有力的补充,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人一共招募了4000人左右。

    徐世昌为首的北洋军高层,也没有把全部的打算放在这个上面。他们的底气在于,庞大的北洋军队和北洋体系,继承了当年李鸿章的老底子,无论是从工厂,还是各种的衙门。北洋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加行武卫军,锐字营等老字号的清廷军队,庞大的体系之下,20年时间之中繁衍生息下来,北洋子弟成长起来的数量非常多。这才是扩军的重点,去伪存真之下,招募了5万多人。

    剩下的,就是直接的在直隶等地的招兵,这些人。按照以往招兵的话,会有四分之三被淘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承受住德系枪支的后坐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北洋的严格训练之中,成为军人的。

    包头的这一批新枪,严格的按照东方人的身体标准来的,在这样的身体标准之下,只要身体健康。身高体重,甚至是力量上面,都可以稍稍的放宽。基本上,除了真正不合格的,5万人最多会淘汰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前面的两种人,就已经补充了差不多5万,把7万人的北洋军。扩张到12万人,已经算是一个极限了。基本上一个新兵一个老兵的配比,在北洋军的突击训练之下。勉强保持着原来的战斗力,至于技术兵种和军官,开始变得稀缺了起来。

    袁世凯做主,把武备学堂和其他的一些陆军小学中学的学生,大规模的补充到了北洋军之中,这才勉强完成了新军的编制,大规模的换装也因此而开始了。

    第一批换装的肯定是第三镇,段祺瑞是袁世凯的绝对心腹,第三镇现在也无愧于北洋第一强军,因为接下来,有包头可能支援的军火,甚至可以购买,价格比洋货便宜的多,最少挤一挤,北洋还是买得的,段祺瑞见识了西北军的强大之后,也开始重视炮火和马克沁了。

    第三镇也是少数,没有填充太多新兵的部队,一些伤愈归队的士兵,加上放回来的俘虏,只是补充了不到6000人北洋淘汰兵和补充兵之后,就形成了新的北洋第三镇。

    新的北洋第三镇,在人员的支持之下,第三镇形成了2个步兵协和一个炮协,其中步兵协是按照加强的标准,由3个标和一个炮营组成,总人数超过了9600人,2个步兵协就是接近2万,至于炮协,虽然只有4000人左右,但是拥有80挺的马克沁,60门75炮和60门37炮,几乎是之前的炮火和机枪密度的3倍以上。

    超过百门炮的组合,再加上马克沁,在这个时代被称为机关炮,这样的炮兵组合,绝对称得上是惊人,再加上2个协之中的炮营,整个镇拥有各类火炮超过200门,这绝对是中国第一,不应该说是除了西北之外的第一。

    这些火炮和马克沁还没有彻底的到位,暂时只是原有火炮和马克沁,人员编制扩大了,除了之前的马克沁,后面包头答应给的100挺马克沁之中56支,也支援在了了第三镇,加上之前的24支,第三镇拥有80支。

    包头新军,集中的使用马克沁,一定程度上面,给了段祺瑞一点的启发,马克沁必须要集中使用,甚至当北洋军拥有足够多的马克沁的时候,战斗力,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提升。

    这个要求让袁世凯很为难,好容易获得了这么多的重火力,平均分配的话,会让新建镇在很大程度上面,获得足够的提升,从旧军走出来的袁世凯,很清楚军人数量的重要作用,再精锐的部队,没有足够的人数作为支撑的话,也派到很大的用场。

    这一点上面,袁世凯跟段祺瑞产生了不小的争端,最终,还是段祺瑞说服了袁世凯,袁世凯不是什么不懂军事的高官,从最底层走过来,参加过惨烈的战场搏杀,北洋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他作为新的部队尝试的一种结晶。

    跟西北的对战,一下子,就损失了一个镇,这只是几天的炮火和马克沁造就的,实打实的战绩,在段祺瑞有根有据的说明之下,袁世凯也不再坚持,相对于人数和规模,实力更加的重要。在认识了包头的实力之后,在内心深处,袁世凯是把新军看成假想敌和心腹大患,虽然暂时他不打算触怒对方,却不代表他不针对更好的方法进行尝试,一旦发现包头的弱点,或者说北洋的实力已经在包头的军队之上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的。

    不如试试,把六镇的规模扩大,也算是在某种情况之下,减少对清廷的刺激,外部环境,西北和革命到的压制之下,他们让自己起复,可是对他的警惕从来都没放下,看来,从西北获得大量的军火,似乎让整个人放松了,浑然忘记了,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当然了,不止是段祺瑞的提醒,杨度劝说也占据了很大的方面,实惠已经落到了,没有必要在一些方面,在触及到清廷了,虽然现在的清廷已经是不足为虑了,可要考虑列强们的意见,暂时英国没有打算推翻清朝,支持他作为中国的下一任领导人,也就是说,暂时需要慢慢的积累力量。

    扩编的波折,终于步入了正轨,在从上到下的统筹之下,扩编工作进行的非常的顺利,借助着之前招收的士兵,加上大量的军火,袁世凯完成了六镇的第一次整编扩编,等于又扩大了5万士兵,总兵力达到了12万人。

    还是原来的6个镇,可每一个镇就已经不是以前,一万多人,甚至有些还刚刚接近一万的小镇了,都变成了整编镇,平均人员在2万左右,最低的第六镇也超过了17000人。其中,又以第三,第四镇实力最为强悍,他们无论武器还是士兵的素质,都是最高,因为老兵的数字他们最多,新兵之中,最优秀的军人和军官,直接的补充给他们。

    12万把委员会1888,发到了每一个士兵的手中,这12万人,全部都是战兵,没有任何的空饷,包头的真实威胁,让北洋军一扫之前的懈怠,全力的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之中,特别是在后续的马克沁和75炮到了之后,良好的质量和数量庞大的炮弹,让所有北洋军高层都吃惊无比,他们也难得的大方了起来,紧急进行了3个月的实弹训练。

    军人,不是说发给一把枪,就能够成为军人的,南方的新军可以这样搞,可是北洋军,是绝对不行,那样的话,即便拥有了庞大的人数,最终的战斗力,也是非常薄弱的,要掉了北洋军的名头了。

    第一次可以不计子弹,平均每个士兵都打掉了100发的子弹,看起来不多,可是12万人,12万就1200万发,如果换成之前,袁世凯绝对不舍得,可是当西北的供给价,子弹的价格几乎减少了八倍的情况之下,1200万发,也不过是3万元,这么庞大军力,4万的训练费用,这点对于手握数百万的袁世凯来说,根本没问题。

    大不了,再向西北去买好了,在实验了西北的1888步枪之后,特别是使用的7.0子弹,不但威力上,一点都不比7.9的弱,重量也下降不少,对于军人的实力,微微的有些提升。

    高强度的训练,让新编的北洋六镇,迅速的形成了战斗力,而此时的南方,革命党们依然没有发现,强悍的北洋军,已经彻底的完成了扩充和整编,12万人的强大队伍,每天都在逐步的增长着实力,灭顶之灾已经逐步的降临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方形势

    此时的南方,看起来革命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各地都在革命,满清的政治基础已经彻底的断绝了,可是真正的基层,那是一片混乱,革命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还是星星之火,虽然燎原,却没有燃烧在一起,聚集成一体的力量,只是表面上的繁荣而已,一旦北洋的大军压境,浮华散去,就是满目疮痍了。

    不过,革命党还是很陶醉在这种浮华之中的,早在南京打响了首义的第一枪的时候,孙中山就在考虑革命推翻清政府,成立民主共和政府,接下来的革命形势,真的正中下怀,整个南方乱了,江西,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8个省的一起呼应。

    虽然,只是部分的城市成功,却让孙中山看到了希望,借助着几十年革命的大义,加上同盟会的影响力的,孙中山竖起了民国的旗帜,立刻引起了的众人的追捧,各省的督军,也开始联络,向着南京聚集过来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就此展开,这才是真正革命浪潮,各种建国和施政构想,都纷纷出现。

    孙中山的消息,从最开始,就没有隐瞒过,南京是亲自指挥,开始了很大程度的串联,引起杨元钊和袁世凯的关注,特别是后者,对于孙中山在警惕的同时,也有些不屑,这也是他们一切顺利的根本原因,袁世凯需要革命党搅风搅雨,这样他才有起复的可能性。

    一群革命党,只是依靠一些新军,这些新军之中。军官还大部分的被打倒,他们的又能够发挥出多少战斗力,本身,被北洋军的实力,就远比普通的新军强大的多。加上了一定的扩充之后的,北洋军有能力和信心,以一个镇的兵力,最少挡住的10个以上的新军协的攻击,整个南方,有没有30个协。还真的成问题呢。

    故而,哪怕革命党在南方气势如虹,看似席卷了整个南方,却是表面上的光鲜,袁世凯一直都按部就班。扩充北洋,训练士兵,高筑墙,广积粮,深挖洞,这个不是只有朱元璋那个假和尚才知道的。

    杨元钊关注孙中山的原因在于感慨历史,这个时空,因为他的蝴蝶翅膀。已经跟上一世有着明显的不同,历史上,首义的第一枪。直接被包头给扇飞了,有包头这么又粗又大的椽子在外面,谁还在意四川那边的绳头小利,特别是橡胶危机,在杨元钊的趁火打劫和干预之下,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前世那么大。当然了,那些投机的铁路建设组织者。还是吃了亏,不过没有清政府在前面。他们还遮掩的住。

    没有四川的护路运动,也就无所谓湖北新军调防,湖北的武汉也没有了起义的先决条件,首义是在包头,然后就是孙中山和黄兴回国了,在南京起义,而不是在武汉,而且准备的也比原来更好。

    前世的教科书上,对孙中山的评价很好,说是民主共和的创始人,真正放在历史之上,孙中山称不上这个名头,他基本上是近代中国战乱不休的源头之一,虽然说成立民国,让民主的精神深入人心,孙中山却没有一条系统的改变中共,发展中国的计划,他总是反对,反对,总之就是反对,从护国运动,到护法运动,再到北伐,从1912年开始,每隔几年就要打仗,一直打到死,打到后来的继任者,也跟着打,打对手,打同伴,打军阀,一路打到到20多年后,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国家,浪费了中国最佳的发展机会的,也让战乱不休的中国,迎来了最惨痛的历史。

    通过整合和投入,包头的情报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的大部分角落,北洋军的动作,一点都没有出乎他的所料,袁世凯接下来,要干什么,他也清楚,12万大军已经磨刀霍霍,武装到牙齿的北洋军,马上就要大兵压境了,可是南方的革命党,还在不停的争权夺利之中,他第一次有些怀疑,自己的战略到底能不能成功。

    不过即便是北洋扑灭了革命党,统一了除了西北之外中国,也不会对西北产生多大的影响,反倒是比不停的战乱,城头变幻大王旗来的好一点,最少说,北洋军哪怕以现在的实力要统一整个中国除了西北之外的地方,也最少需要2年,然后整合获得力量,恐怕就3年之后了。

    3年就让一片贫瘠的包头,发展到这个阶段了,又了足够的基础和人口,3年之后会如何杨元钊不知道,但是在中国的位置,对抗英法俄三国,这是绝对没问题的。

    跟历史上面相差不多,孙中山被推举到了革命首脑的位置,革命的旗帜还是树立了起来,掌控了江苏新军和一部分的长江流域新军的同盟会,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孙中山高调的邀请全国同盟会会员和民主人士,共商国事,创立民国,实现真正的民主富强,让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

    这样的主张和计划,等于是是从根基上挖去了清廷的统治基础,也标志着革命党,在整个中国的运作,达到了一个巅峰,当然,代表着巨大的权利争夺,有些短视者已经把这个看成无上的机会了,丝毫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还没有真正的统一中国,也没有真正的推翻清政府,还有北洋,甚至是西北这两座大山在前面。

    鱼儿面对着香醇的鱼饵之时,会忘记了死亡的威胁,这些疯狂争夺的革命党们就是如此,当争吵和妥协之后,南方各省开始了临时约法的制定,也就是几个月之后,当1912年的新年到来的时候,孙中山按着临时约法,宣告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顺便,开始全国的大选,让民主真正的向前走一步。

    历史变革的时代终于到来了,这几个月的时间之中,袁世凯的动作,出乎了杨元钊的预料之外,因为他除了扩军之外,就是按兵不动,没有直接的杀向南方,北洋军进驻了河南,山东,连湖北和安徽都没有进入,不过在知道了孙中山的这个决定,甚至南方的革命党都有了结合的趋势之后,开始加快了速度。

    重兵压阵的北洋军,直接的让湖南和安徽消停了起来,本身的起义,被旧军直接的灭掉了,湖北和山东的政局,开始慢慢稳定了下来,整个中国,就形成了三方的势力,西北军,占据着山西陕西和蒙古大部,跟北洋军在张家口形成对持,默契的没有跨越张家口一线。

    打又打不过,防又防不了,随便的丢了一个营的军队,说是防御,只是一个哨兵,用来看西北的动作而已。

    北洋军占据了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和直隶,南方的革命党,几乎是统一整个南方,除了没有占据上海之外,8省全部的宣布独立,现在,争夺的重点,反而不在东方,反而在四川了。

    四川是一个盆地,一向比较的闭塞,却是一个大省,人口众多,较为富庶,无论是北洋军,还是革命党,都想要争夺这个省,四川的本土本宗非常的浓郁,在干掉了总督之后,四川也宣布独立了,没有倾向于革命党和北洋军的任何一个方向,一部分的地盘被同盟会控制着,他们只是名义上归孙中山指挥,却没有向孙中山考虑,另外一半,则是袍哥,旧军阀,商人等共同控制,两个势力,一个在成都,一个在重庆,都在谋求统一整个四川,纷乱不休之下,反倒是成为了中国混乱的一个省份。

    整个中国,陷入到了这种莫名的状态之中,双方都再继续实力,北洋一方,是疯狂扩充,不但消化了包头给予的武器之外,也开始在包头购买,占据了东北和北方之后,袁世凯的手中的银钱不少,这可不是后世的民国初年,天津,直隶,河北,都是受到了包头影响比较大的,借助着正太线,可以快速的运输,他们的轻工业发展都还不错,顺带的,一些包头通过天津港出口的货物,也还给地方上交了不少的税,这些地方,一定程度上,让袁世凯的手头,远比史实的时候,更加的宽裕。

    宽裕的收入和低廉的武器价格,这个产生的效果,简直是倍增的,短短的2个多月的时间,袁世凯就跟包头的交易了5次,一共购买了10万把步枪,6000万的子弹,还有300挺的马克沁,总金额几乎达到了1200万,除了朱尔典给的关余,剩下的,都是北洋从各地搜刮而来的,这样足够北洋军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扩充一倍,军火已经充沛到了极致了。

    军力的扩充,第一批的六镇已经彻底的训练完成了,士兵们开始熟悉手中的武器,军官们也基本到位了,几场实打实的演练之后,除了新兵还没有见过血之外,剩下的已经基本上到位了,是时候让庞大的战争兵器动一动了,北方这么贫瘠的地方,这几个月都收获了这么多的资金,南方呢,一向是富庶之地,加上各种轻工业的发展,简直是唾手可得的果实。(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洋南下

    强大的军势,带来的强大的信心,换成几个月之前,袁世凯扩军还是偷偷摸摸的,事实上,在吞并了整个东北,河北,山东河南的军队之后,北洋军的数额膨胀到了25万,这些枪支,在对老六镇进行更换了之后,剩下的补充道到了新编的12个混成协。

    老六镇,现在扩充到了15万人,基本上每个镇都是2万5到3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兵强马壮,剩下的混成协,就简单多了,基本上都是普通的步兵协加上一些机枪和大炮,每个协就是8000多人,实力上,跟镇无法相比,却也比普通的新军完善和强横的多。

    混成协跟北洋军一样,都装备的是包头造,委员会1888,至于换下来的枪支,也没有浪费,直接给了各地的民团,从清末开始,民团之风大行天下,这是上层都无法控制的。

    混成协和民团,会驻扎在各地,帮助北洋军稳定各地,只有真正控制了各地,才有源源不断的资源用来购买军火,原来的六镇,则用作机动的兵力,现在一二三四,几乎都驻扎在河南和山东,一旦有命令,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湖北和安徽,直面革命党,一统寰宇。

    北洋军估计已经布置完毕了,那些革命党,还在争权夺利之中,他们甚至没有几个人看到,`长`风`文学`现在武装的不足,看起来各地的新军不少,总人数也有几十万,可是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又能够有多少人。

    包头。每天关于北洋和革命党的讯息,都第一时间汇聚到总指挥部。关于袁世凯的动作,从各方面的信息都有。各种信息,经过了参谋部的汇总,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决议,所有的消息无一例外,指向了南方。

    现在北洋已经基本的稳定了地盘了,最强的六镇,已经开始出动了,第三镇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安徽,随同的还有第四和第五镇。都是北洋六镇之中的佼佼者,只要袁世凯一声令下,三个镇接近8万的大军,就会直接的挥军南下,席卷整个江南,革命党根本无从抵挡。

    又是新的一天,在作战室之中,有关北洋军旗帜已经一点点的张贴在了沙盘之上,负责解说参谋也是叹气的说道:“真不知道南方的革命党。到底有一点的军事常识没有,湖北的第四镇,已经过了武汉了,他们是所有南下的北洋军之中。速度最快的,因为有京广线的关系,进入安徽境内的。距离合肥不到150公里了,最多三天。兵锋会越过合肥。”

    在作战室之中的几个,脸上不免有些苦笑。火烧眉毛了,北洋军以泰山压顶之势而来,合肥肯定无法抵挡住段祺瑞的脚步,只要合肥一下,整个南方都震动了,到时候,革命党绝对是手忙脚乱了。

    “对了,听说孙中山不是向着日本人购买军火了么,要不要我们接触一下。”蒋百里说道,作为少数几个,对于西北的战略清楚的军队高层之一,蒋百里听过孙中山的名字,却对他的那一套不怎么感兴趣,主动提议道。

    其他人也看着杨元钊,杨元钊的目的他们都知道,可是西北,跟孙中山,没有多少的交情,贸然的前去,他生怕弄巧成拙的,可是眼下都火烧眉毛了,再考虑那么多是不是有些矫情了。

    杨元钊也有些为难,难道真的需要这样,他有很多渠道,甚至可以直接跟孙中山等人对话,但是这样说的话,对方会关注么?

    门外传来的敲门的声音,因为只是研究南方局面,不是什么秘密的,可这个时候能够找来的,肯定是有急事,所有人都目光看向杨元钊,杨元钊点点头,说道:“进来吧!”

    进来的是一个身穿着笔挺军装年轻人,他是信息组的,负责电台,拿着一个记录本,正色的说道:“会长,各位首长,接到紧急的报告,黄兴抵达了西北了。”

    “黄兴来了!”杨元钊眼前一亮,黄兴,算的上是同盟会之中,仅次于孙中山的人,史实之中,在武汉抵挡北洋军的总指挥就是他,只不过当时他打了败仗,被北洋军长驱直入,这其中抛却了武器上面的差别,死板的指挥和无法掌控手下,是他最大的败笔。

    不过现在,黄兴算的上是同盟会之中,比较有军事头脑,目前负责着整个的军事指挥,可以说是军事第一人吧。

    “报告上还有别的么?知道他为什么会来包头么?”

    “按照情报上说说,是知道了北洋军和包头的交易,过来买军火的。”

    终于来了,现场的所有人,包括杨元钊在内,都松了一口气,不用贸然的上门去了,杨元钊思考了一下,说道:“继续监控!”

    黄兴只是进入到了西北的范围内,以包头无孔不入网络,黄兴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去,并且没有直接进入包头,杨元钊想了想,对刘澍说道:“泽霖兄,你接待一下,我就不去见他了!注意分寸,南方已经比北方差了,武器上面,可以让利一部分,甚至可以比之前静江先生的价格更低,让他们可以买到更多的装备。”

    杨元钊说的让利,也就是,把利润让到一定的程度,一两成,也就是说,把原来25元的步枪,可以让利到20元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降幅,一两把还不起眼,当以万把为数字的时候,让利就是几万,银元这个单位,别看是几万,换算成普通的米面粮食之类的,足够让很多家庭过一年的生活了,这个数字的,是很让人动容的。

    刘澍本想说什么,却看到了杨元钊坚定的目光,转念一想,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武器什么的,包头的成本极低,特别是委员会1888,在拥有了机床和流水线的生产之后,单把委员会1888的价格,不会超过7元,这还是包头工资极高,人工成本在其中占据一定份额之后的结果,单纯的材料成本,这更低了。

    由此可见军火的暴利,即便在美英德等国,也是如此,不过大部分的利润被税收和其他的占据了。

    黄兴不是单独一个人来到包头的,随同的,还有一个庞大的队伍,说革命党忙于争权夺利,有些冤枉他们了,他们是不得不挣,革命党的组织是同盟会,本就是一个比较松散的联盟,其中的关系复杂,元老众多,没有一个明确的统帅,这才争的比较厉害,可现在北洋军大军压境,哪怕是陷身于争权夺利之中,他们也知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武器是保护他们的唯一。

    孙中山跟日本联络过武器,可是日本人装糊涂,之前答应支援的军火,现在居然避而不谈,很显然,日本人也想要中国乱,因为实力受到了巨大打击的情况之下,不敢违抗英法俄的共同决议,现在以英国为首的朱尔典,已经确立了袁世凯是被扶植者,未来中国的统治者一定是北洋这个军事集团,日本跟同盟会的关系密切,却只能够少量的支援一点军火,至于其他的,需要真金白银来买,正常的商业活动,没问题。

    这样说也没错,革命党没想那么多,只是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实际现象,他们没想过,这是日本人想要大赚一笔,南方新军,最少是10个师的装备,哪怕吃下一半,也有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这笔钱可以补充日本之前在中国的损失。

    事实上,他们差点就成功了,孙中山就已经准备拿出一部分的资金,用于购买军火了,从北洋的内部得到了一个消息,西北在提供给北洋军火,而且价格极低,这才是北洋实力大增的根本原因。

    革命党知道西北,孙中山也知道,但是那些只是道听途说和报纸上看到的,中国人很多事情都有些夸大,铁路或许是在列强的支持下进行的,挡住北洋军,或许也只是地利,他们不太相信,西北拥有生产军火的能力,只是把他当成一个传言,过去了。

    可是在一次照例的咨询之中,意外的从张静江那里得到一个信息,之前三年,张静江提供给同盟会的特别资金,来自于德美的军火生意,居然绝大多数都是西北生产的,还有军事培养计划,也是得益于杨元钊的提议,可以说革命形势这么好,跟西北,跟杨元钊居然脱不开关系。

    杨元钊跟张静江算得上是有交情,不管未来发展如何,他之前答应张静江的也一直都兑现着,军火生意,大概保证了每年80万左右的资金,军事培养计划,为同盟会培养了一批有军事素养的军官,这些军官和同盟会的宣传攻势之下,同盟会轻松的占据了南京,并且现在掌握了江苏,其他的地方也跟着呼应,形成了革命大潮。

    也因为张静江的推荐,在没有跟日本确认下来之前,才有了黄兴的西北之行,不提黄兴来到西北,见识了西北的强大,按照张静江的指点和一些来到西北同乡的帮助,他们顺利的找到了西北商会,本以为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可惜只是一个青年书生接见他们,却没有见到杨元钊。

第四百六十章 军火路线

    黄兴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购买军火,当然了,也对于一手缔造了包头的神奇人物杨元钊非常的好奇,如果能见见,甚至听听他对于革命的见解和倾向,那就最好了。

    没有见到杨元钊,黄兴微微的有些失望,可是听到了刘澍自我介绍,他们之前通过张静江,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西北,知道刘澍是杨元钊之下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杨元钊和军队的指挥冯玉祥,这样的人物,亲自的负责他们,足见西北对他们的重视。

    通过张静江的话和了解,孙中山也好,黄兴也好,都知道了,西北不是原来他们所想的那样,只是在边陲的一个偏远之地,他拥有令列强都动容的经济实力,也拥有能够生产武器的能力,也难怪北洋军跟他们的对抗之中,几乎是一塌糊涂的,几乎默认了西北的独立。

    所以,到达西北之后,找到包头商会,态度不是一般的好。他们的态度好了,刘澍也没有理由难为他们,对他们很客气,军火价格是早就得到杨元钊首肯的。

    直接的列出来的,对比之下,黄兴却感觉到极为的便宜,军火是买到了,他们买到军火的价格,比起北洋军,整体下降了一成五,本身,北洋军的价格,已经是属于比洋货便宜了一半,现在,在这个基础上面,再一次的减少,当然是极为吸引眼球。

    步枪的价格是21元左右,马克沁,子弹,炮弹。甚至大炮的价格,差不多有两成左右的降幅,哪怕买了之后直接卖出去,也是一笔庞大的收益。

    机不可失,生怕错过机会的黄兴拿走了20万把步枪。2亿发子弹,还有一些马克沁,75炮的订单,占据了整个富庶的南方,没有占据上海,但是这个时空。革命党的发展,比上一次好一点,南方发达的工商业,让政府积累了相当庞大的财富,这些。都被拿出来,还有一些支持革命的开明地主,富商,以张静江为首,他们本就受到了西北的照顾,再加上出色的眼光,在工商业巨大利润的吸引下,投入到了工商业之中。一定程度上,革命党的手头,甚至比袁世凯更加的宽裕。加在一起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这些钱,用来买日本的军火,恐怕只能够装备两三个师,可是在西北,却购买了10个师的军火。

    1000万的资金。其中的大半用来购置军火了,剩下。也补充了一下军用物资和民用物资,毕竟南方方兴未艾。革命党对于很多地方都没有计划,只能够紧急购买。

    等于是两三天的时间,把1000万的资金,都丢在了包头,庞大投入,让刘澍都有些动容了,如果不是知道杨元钊两边平衡的做法,他甚至会想,杨元钊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南方这么有钱,存着卖装备的想法。

    南北双方,都在包头这边购置军火,这让想要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捞一笔的日本大为恼火,他们为了这一次,拿出了他们最新的金钩步枪,虽然相对于列强的步枪,实力上不足,可是列强的步枪的55元的价格,金钩35元的价格,已经是极为便宜了,按照日本军火商的估计,南北双方的矛盾,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调和了,故而,会打仗,而且是打打仗。

    打仗那里离得开军火,按照北洋和南方军队的计划,需要的步枪,最少也在20万-30万之间,却没想到,最终南方20万,北方25万,直接就奔着的50万去了,如果这些全部是金钩步枪的话,这就是1500万日元以上的总量,加上弹药很么的,简直是暴利啊。

    本就有些跳的欢的日本,之前,积极的投身于其中,想要吃下这一笔订单,对袁世凯,对革命党的做法,都是为了这一批军火而服务的。

    现在出现了包头产的25元的委员会1888,价格便宜,虽然说金钩在25也能够卖的出去,可质量上面,跟委员会1888都不能比,更何况包头造的委员会1888质量也极为的出色,还很适合东方人的身体条件,一下子连原产的委员会1888都不如这个抢手。

    连委员会1888都不如了,更何况更差金钩,包头造一下子,挤占了金钩步枪的市场,继纺织业和轻工业打败了日本之后,在军火行业,又一次的给日本重创,日本早就准备好的军火,不但没有卖出去,反而花费了不少的公关费和运输费之类,到手的生意飞了。

    上面的人动手了,下面的人也都一一的动手了,委员会1888的质量确实比较好,少部分流出来的,被下面的人用了之后,几乎一举政府了所有人恩,东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方的土豪们,正式他们的支持才建立了各地的民团的,当然了还有南方各省,虽然革命是大势,是潮流,可是在底层,在县乡这一级,还有很多士绅们支持的民团,既然包头造这么便宜这么好,纷纷的下达订单,已订购足够的枪械。

    三个机器厂获得了足量的订单,南方北方的订单总额,达到了60万的步枪,400挺的马克沁,总标的超过了1500万,这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工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工人们在大量订单的推动之下,迅速的熟悉了本职工作,三大兵工厂的运转,也越来越好了。

    枪械也倒罢了,子弹,炮弹,马克沁和75重炮,这些都是列强才能够生产的军火,包头居然能够包团了,也就是说,包头可以生产部队所需要的全部军火,这对于中国,有着特别的意义,中国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泥足巨人了,完善的武器装备,加上庞大的人口,这分明是一个潜在的陆军大国。

    包头这个字眼,也开始真正的出现在了整个中国的舞台之上,列强们,开始关注整个包头的情况,特别是机器生产,还有钢产量的估计,包头能够生产各种的机器,已经证明了,轻工业的强大生产能力,冠绝整个世界,现在,在军工产品之上迎头赶上,本来,之前包头钢产量,列强们是不信的,即便有威廉姆斯实验室作证,也最多以为是几百万吨而已,加上钢轨的生产,列强们虽然不是精确的估计,却也吓了一跳,最少1500万吨以上的钢产量。

    超过千万吨的钢产量,即便在世界之上,也是一个让人瞩目的数字,这可是1500万吨啊,之前张之洞在湖北,花费了巨资,上千万两的白银投入,也不过是一个四不像的汉阳铁厂,8万吨的铁和4万吨的钢,什么时候,包头居然不声不响的,放出了这么一个大卫星。

    革命党这边,也没有什么保密的,袁世凯在黄兴带回去军火的第一时间,就发现西北也卖给了革命党军火,当然了,本身这些军火是黄兴要求赶快的发去,让走正太和平汉,过了武汉之后,用水陆运送到南方,不过这个意见,被杨元钊直接的否决了。

    开玩笑,现在北洋已经磨刀霍霍了,兵锋直指武汉和合肥,正太线和平汉路,是他们的核心控制区域,或许说普通的产品,他们因为之前答应包头方面的条件,或许不会过问,会让那些东西直接送过去,不管是跟南方交易也好,出口也好。

    但是军火,想都不要想,袁世凯肯定是会夺下来的,然后找一个理由搪塞西北,要么开战,要么别的,眼睁睁的东西,不可能拿去支持革命党的。

    否决了黄兴的决议,让刘澍选择另外一条路,军火直接是从山西擦过湖北直接送入到革命党的手中,这一条路,虽然是远了一点,也耗费了更长的时间,但是胜在安全,湖北虽然已经有了第四镇,可是第四镇基本上都聚集在武汉方向,接下来,会继续南下,前往湖南,直接进攻腹地。

    而这一批武器,要想避免北洋直接抢走,只能够越过武汉,在北洋控制的比较薄弱的地方,在长江装船,然后放江东西下,到达长沙或者是直接的前往南京。

    此时大部分各省督抚都在南京,南京的城下,也是新军数量最多的,运到哪里,然后根据分配的比例,给各个新军装备上,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黄兴觉得杨元钊所说的有道理,也就同意了他的做法,开始的时候,秘密的走,没有走漏多少丰盛,当黄兴把有关购买武器的消息,用特别的手段,传到南京的时候,孙中山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保密,召集了手下和军队的领导人,开会讨论这一批枪支弹药的事情。

    这可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下面各个师长,旅长,团长之类,争夺激烈,全新的枪械,当然比他们手头的枪械要好的多,虽然革命党这边不是军头,没有北洋那样以实力为上的做法,可是谁不想自己手下实力更强一点,就这样的争夺开始了,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的,也因此,有关枪械的消息开始走漏了,北洋知道了革命党在西北购买了一批军火,数量极为庞大,足以让北洋军动容。(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