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八十七章 占据优势

    混乱的军营,俄军正是在急行军的阵列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防空的问题,这个时代,也没有那个军队普及防空,可是在行进阵列之中,是最难防护。

    “糟了!”布鲁西诺夫色变说道,他很清楚,这些飞艇是来干什么的,遇到这样的空中轰炸,真的要命了,他在看到飞艇的时候,就命令,散布布置,并且架起了高射机枪。

    跟飞机相比,除非是在夜间,否则的话,最少在几十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就可以看到飞艇的踪迹,飞艇的体积太大了,标志太明显了,再加上飞艇的速度,最多也就是六七十公里,几十公里的距离,最少需要飞艇的几十分钟的时间才能够飞到,这点时间足够军队做出大部分的反应了。

    布鲁西诺夫思思的盯着空中的,飞艇威胁太大了,借助着庞大的人力,在机枪上面,焊接了一个支架,可以通过特别的架设,对准天空,无法影响到上面3ooo米以上的飞艇,可是位置和角度足够的情况之下,飞艇最起码不敢飞到1ooo米以下,这样保证散开的军队,有足够的成活率,最少不会遭到密集和准确的轰炸。

    可能布鲁西诺夫没想到,技术的改进,已经可以让包头形成地毯式轰炸,一架3o多吨,4o架就是15oo吨,这在二战时期的,普通的中型轰炸机2吨左右的载弹量,这相当于5oo架,飞艇没有那么密集的布置,可下面的军队也稍稍的密集了一点。从看到到飞艇抵达,不过是4o分钟左右的时间,2o万的军队,又能够散开多少。

    第一艘飞艇开始接触敌人了,无数的火光。从下面冒起来,马克沁的子弹,几乎要遮盖住下面1ooo米的空域,面对着死亡和绝境,这些俄军们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勇气,在尽可能有时间之中。疯狂的向着天空倾泻着火力。

    说实在,布鲁西诺夫已经把能够做的防护做到了极致,可是西北的飞艇也没有打算飞的那么低,按照之前的布置,飞艇只准备在25oo米的空中。分别的投射炮弹,今天风速适合,微风吹起,且直接不变相,不会让让飞艇的速度忽快忽慢的,两侧的船舱,一共4个投弹点,专门的瞄准器。可以让飞艇投射的比较的平均,他们会把16oo吨的弹药,彻底的投下去。4o艘飞艇15oo吨左右,还有另外的27艘,他们会投下1oo吨z弹。

    &nb公斤的特制z弹,借助着专门制作出来的投弹工具,被负责投弹的士兵,从投弹口推了下去。以每分钟2o个的速度,飞艇在微风和螺旋桨的推动之下。以3o米每分钟的速度,缓缓移动。炮弹如同雨点一样的向下落下去。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航弹,却在草原之上,播撒着死亡之花,最适合空中投弹的,不是迫击n,所能够相比的,特制出来的5o公斤的航弹,哪怕比最大的迫击悍,专门为空袭研制的这玩意,可靠性极高,杀伤的范围也极大,固定控制的定时装置和投弹器相结合,在1o米以内的低空爆炸,抛洒的钢珠,弥漫在这一片空域。

    当第一枚航弹爆炸之后,布鲁西诺夫就彻底的的绝望了,看着空中抛洒下来的钢珠,带着强悍的动能的,覆盖式的打在了行军路线之中,他就明白,这一次的伤亡,绝对不会小,大片大片的士兵,在年轻的身躯之中播撒死亡,*面对着专门为杀人弄出来战略兵器,杀人的效果简直是强悍。

    &nb吨,大概是6ooo枚航弹,每一枚能够控制的范围大概在的27平方米左右,9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其实真的算下来,不足一公顷,在2o万军队的行军路线上面,一公顷,其实覆盖不了多少的军队,再加上几十分钟的缓冲时间,俄军的队形都散的比较的开的,1公顷的面积之中,没有多少人,所以造成的杀伤有限,至于后面的迫击面对着固定防线的时候,杀伤力还有一点,在行军的部队之中,这个杀伤力就很低了。

    在地毯式轰炸之后,一片狼藉,整个俄军的阵营彻底的乱了,16oo吨的z弹投下来,直接的伤亡不多,不超过4ooo,这在2o万的俄军之中,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是微不足道,可是真的如此么,轰炸,让俄军第一天的行军,彻底的报销,要收拢人员和整理伤亡,基本上,一天的时间也就没有了,至于士气上面的打击,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飞艇同样遮天蔽日的离开了,留下了一片狼藉的战场,布鲁西诺夫的哪怕再不愿意,也必须要收拢军队,否则,别说是今天报销了,两三天都有可能,甚至他很清楚,飞艇的飞行速度,接下来的时间之中,他们会受到持续不断的攻击,到时候,才是最大的考验,大军集群的方式,恐怕已经不适合了。他果断的分开了军队,从原来几个军的一起行动,变成了一个旅左右分散行进的,能够聚拢多少,就聚拢多少。

    一部分负责监控着俄军动向侦查员,即时的把飞艇轰炸的效果的,汇报给了蔡锷,蔡锷叹息一声,说实话的,航弹的威力是让他吃惊的,可是数量真的是太少了,一次性3oo多吨,最多三次,就会使用完毕,一旦少了航弹,飞艇空袭的效果就会大大的减少了。

    从来都没有想过用飞艇消灭2o万俄军,可是看到希望却没办法施行的心理落差,多多少少让人难受的,蔡锷稳定心神,静心的看着参谋拿出来实施细则,战争的脚步一点点的接近了,从这一次布鲁西诺夫的转移之中,他已经可以看出来布鲁西诺夫是一个难以对付对手。

    当飞艇回来之后,蔡锷又命令了飞艇紧急的填装之后,对俄军有进行了一次次的轰炸的,不过可惜,接下来,第二次,第三次,熟悉了包头的轰炸方法,这些人的死亡率几乎降低到了最低,一次16oo吨的z弹之下,才有不7oo人死于空袭,剩下的,都灵活逃出了空袭。

    三次轰炸完结之后,1ooo吨的航弹基本上就用完了,可哪怕是杀伤力已经是微乎其微了之后的,飞艇的轰炸依然保持着每天2次的烈度,不管如何,能够造成多少的杀伤,就造成多少的杀伤,最起码也要延缓俄军的进军速度,可惜到了后期的,2o万的俄军,抛开损失接近8ooo人,剩下的,都已经组成了一个旅一个旅左右的小队,2o多个小队,空袭只能够分开,甚至连简单延缓都很难做到,在第三天的时候,蔡锷终于停下了对俄军的空袭,可是心中,却对布鲁西诺夫的应变和指挥能力的,佩服到了极点的,对他的危险级别在心中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在绝对的劣势之下,或许不会改变整个战争形式,却会让伤亡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在乌德之战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之下的,尽可能避免伤亡,也是蔡锷必须要做到的,布鲁西诺夫指挥能力,应变能力的,还有麾下士兵们的战斗力的,都让他警惕。

    乌德这边,热火朝天的工程正在开启,12万军队,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抵达了,得益于蒙古这边抢修的道路,甚至前线撤下的军队,可以只携带个人的物品和枪支,要知道,乌德这里,可是整个西北军进击蒙古的大本营啊,囤积的军火物资,加上后续补充过来,足以让1o几万的军队,全部武装起来,只有1o万人,加上装备,西北比世界其他列强更加强大的运输和车队,以平均每小时3o公里,每天36o公里的速度,每天晚上还可以得到休息,特别是最后的3oo公里,可以乘坐火车,快捷和舒适的环境,让所有人都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的,每一个西北军抵达乌德之后,就投入到了工事的挖掘之中。

    有固定的火车站,大量的物资向后,囤积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可是乌德不是专门设计过的要塞,甚至在设计他作为火车站的时候,只是考虑了部分车站功能,而没有考虑有关战争上面的作用,这种情况之下,乌德的防御,比买卖城弱得多,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俄军也被的飞艇连连的削弱,如果说最开始俄军势如破竹的话,现在的俄军,已经只有八成左右的实力,不但是军事力量上面的,还有士气方面。

    这样的情况之下,双方就拉在了同样的一个水平线上。加上乌德以逸待劳,工事提前布置,还有重炮作为后盾,浑厚的如同铜钱铁壁一般。

    终于,在4天之后,历尽千险万苦的俄军,终于抵达了乌德周围3o公里的地方,并且跟西北军有了初步的接触的,前方出现了短暂的交火的,先头部队的一小股俄军跟乌德的外围防线的,碰撞到了一起,强悍的防御和自动火力,让轻装前进的俄军被打的落花流水,最终以这个先头部队被击溃告终。(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八章 惨烈战斗

    俄军分成了二十几个部分的,可是控制力依然都没有减少,这也是布鲁西诺夫敢于分成小队的根本原因,从七十多万军队之中,挑选出来的2o万的军队,这些军队可以说是他能够挑选出来,战斗力最强的,实力凝聚力也是最强的部队。

    先头部队虽然只有半个团左右,但是对乌德外围3o公里的阵地进行攻击,却被直接歼灭了大半,这不得不引起布鲁西诺夫重视。命令所有部队暂缓攻击,并且在前线进行一系列的火力侦察,争取弄清楚前线的阵地防护强度。

    看着面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防线的乌德,布鲁西诺夫叹息一声,哪怕是见到飞艇前来,就有心理准备,西北可能会严阵以待,没有想到面临这样的局面,对面的西北军数量,绝对不少,甚至带着历经千辛万苦的军队,能否突破防御,还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简单的几次试探了之后,布鲁西诺夫发现,乌德附近的土工作业非常的严密,就以目前的厚度而言,他们不太可能突破这个防线,甚至在几次火力侦察之后,甚至还遭到了的对方重炮的连续攻击,就已经知道,这一战,已经彻底的失败了。

    秘密的指挥所里面,布鲁西诺夫听着一个接着一个的坏消息,此时,已经是短兵相接了,哪怕是明知道无法突破,也不能退后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开始了一连串的布置。

    信差带着命令,迅速向所有的部队颁布命令,分成了2o个部分的军队。迅速的趁着夜色整合了起来的的。

    不得不承认,布鲁西诺夫的整合能力确实很强,本身散成2o个部分的俄军,在夜色之中整合到了一起的,第一军经过了简单的整合。迅速的分成了4个方向,每个方向五万人,并且在天亮之前,完成了全部的整合过程,并且开始了不计代价的冲击。

    西北军见过不计代价的攻击的,之前在买卖城的时候。遇到这种不计代价的攻击,直接机枪扫回去就行了,可是这一次不一样,简单的几次火力侦察,已经让布鲁西诺夫抓住了西北军的薄弱环节。4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无不攻击到了软肋的位置,毕竟,乌德不同于买卖城,那是用了2年的时间,才形成的完善的体系,可以把特种部队和西北军的战斗力,全部都发挥到了极致。利用种种的方法,迅速的杀灭俄军。

    乌德不一样,即便有防御工事。却也是几天之内形成,遇上俄军更强一个层次的攻击,特别是类似现在那样,大炮直接的顶在了最前方,不计成本,以全方位。彻底的冲击方法,甚至不怕大炮伤害到己方的士兵。

    而士兵们。也无所畏惧,在前线指挥官的指挥之下的。开始了疯狂的,决死的冲击,果断且猛烈。谁也没有想到,布鲁西诺夫会这么疯狂,甚至连蔡锷都没有想到,4个方面,没有重点和非重点,四条线,一起冲击,还是最关键结合的部位。

    一下子,乌德的考虑不周的地方就表现出来了,第一军的三个师,还好说一点,绝对是受到了严苛的战争考验,从北洋军到的俄军,特别是后者的俄军,那是真正的铁与火的考验,几年的时间才最终形成的超强部队,三个师挡住了两个方面的攻击,差不多1o万的俄军被他们彻底的挡在了外面,哪怕是最初的不习惯,俄军的自杀式冲击,损失不小,还是也挡住了,但是乌德本地的两个师,还有从库伦调集过来的一师一旅,就有些困难了,他们一个4万人,一个3万人,居然挡不住1o万人的队伍,被打的姐姐后退,第一道的防线,几乎是在一天之下,就被攻破了,甚至第二波防线也有些岌岌可危了,要不是飞艇部队挺身而出,及时的带着蔡锷一直扣住3o吨航弹,断掉了后援的道路,并且把绝大多数的重炮,都支援到这个部分,在飞艇和重炮的阻挡之下,这才勉强的把对手给打回去。

    当夜幕降临下来的时候,俄军依然没有停止攻势,反而攻击的更加的猛烈了,4个方向,全部都是主攻的方向,没有预备队,没有保留,全部都直接的向前冲,昼夜不停的进攻,在夜间的时候,俄军的攻势更加的猛烈的,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入夜之后,飞艇和重炮基本上排不上用场,要不是蔡锷紧急的抽调力量增援的话,说不定另外两线,就会被直接攻破了。

    战局打的是相当的焦灼,这恐怕是西北建军历史上,最艰难的战争,当然了,俄军也不是铁人,连续三天的攻击的,已经让他们消耗了太多太多的力量的,伤亡士气,终于,当第三天的夜幕降临下来的时候,俄军也迅速的退出了攻击区域,回到营地的舔舐伤口,短短三天时间之中,俄军给西北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可以说是超过了历次以来的最大伤亡。

    第一军损失了27oo人,剩下的乌德两个师,损失了37oo人,库伦的一师一旅,损失了33oo人。97oo多人,只差2oo多人,就达到一万人了,一万人的伤亡,其中有4ooo人战死,2ooo人重伤,有13oo人确定会伤残,可以说,五六千人,要注定要减员,几乎是半个师被直接打掉了。

    当然了,俄军死的人更多,一天的决死冲击,俄军最少在战场上倒下了7万人,最少还有5万的受伤,疯狂的俄军,甚至有三分之一,不是死在了西北的炮火之下,而是直接的被他们后方的炮火给轰倒的。

    来不及感怀伤痛的,对方的俄军,在三天的攻击不果之后,在夜色下,果断撤退的,甚至留下了炮兵作为断后。

    不过,俄军的一切行迹都在西北军的密切监视之下,俄军的任何动向,都逃不过侦查员的眼睛,哪怕是非常困难,哪怕是最艰难的时刻的,蔡锷都没有动用还没有完全征询完毕的一个加强团,现在正好是机会了,反应过来的西北军立刻的消灭了对方的炮兵之后,派出了队伍进行追击,派出的,就是这个加强团。

    这时候,jeep这个多功能的汽车,第一次的出现在了世界的战场之上,不低于35公里的越野速度,舒适的驾驶,带着2ooo多军队连环追杀,强大的机枪火力和快捷的速度,一次次的击溃了俄军固守,不但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并且最终圈定了3万人,把他们彻底的给包围住。

    算上之前打到的7万人左右,路上歼灭加上最终包围的3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歼灭附录了13万左右,剩下的,能够活着回到俄罗斯一边的,不会超过5万人,2o万精锐部队,又报销了15万,这等于说又一个巨大的损失。

    追击的部队,在碰上了之前掉队的俄军之后,这才缓缓的退回到了俄军的控制区域之中,这时候,连续追击那个加强团,也因为连续的追击,耗尽了大部分的汽油,在追击下去,起到的效果不大,在金可鞥的对俄军产生了巨大的伤亡的前提之下,最终退回了乌德。

    一场突然的,大范围的转移,甚至是展现了双方力量的指挥的大战,最终告了一个段落,第一军在失去了15万之后,勉强剩下了2o万左右,最终退回到了俄罗斯的那边,这一战,最终以西北军的胜利而告终,西北胜的漂亮,但是损失也不小。

    蔡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从买卖城到乌德,横跨了一千多公里,俄军打的不可谓不坚决,他们也造成了包头建军史上,最严酷,最可怕的伤亡的,当1万人的数字汇报上来的时候,蔡锷的手都颤抖了,他不知道,西北军是否能够承担这样的伤亡,但是从对方俄军的攻击来看,如果西北军处于俄军的位置之上,根本无法抵御这样的伤亡,面对着一半,甚至以上的死亡,对着敌人优势的炮火和自动火器,依然冲上来,俄罗斯能够成为世界强国之林,果然是有它的有点的,更何况布鲁西诺夫的大范围转移和多重冲击的战术,让他们在战略上都占据了大量优势,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军队,在蒙古这个地方开战,绝对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

    可惜,他们的对手是西北军,西北军不到那本身强大和坚韧,加上强悍的建设能力的,让西北在进入到蒙古极短的时间之中,就完成了基础的建设工作,最终可以在危机的时刻,调动大量的兵员和人力。

    好在西北准备的风充分一点,武器装备和战壕布置的更好一点,这才取得了胜利,甚至是另外的第三军和第二军,也开始的后撤了,他们本来就是佯攻部队,为的就是给买卖城造成压力,防止西北这边,不顾一切的撤回买卖城的军队,现在这边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之后,他们也当然的收缩回去。

    一场由布鲁西诺夫发起,转战数千公里,激烈的难以想象战斗,就这样结束,双方都暂时的停歇了下来,包头是被动的防御,密切的监视俄军,而俄军却是因为损失了15万左右的精锐,根本就没有继续发起战争的能力。(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世界震荡

    数十万大军激烈碰撞,惨烈到了极点的一战,已经落下了帷幕,前方陷入到了平静的状态,俄军无力攻击,失去了大批精锐之下的,俄军剩下的哪怕有50多万人,却不敢随便攻击,甚至还要防备着西北进击。∷四∷五∷中∷文…,

    至于西北军则无心攻击,早在蔡锷率军前往蒙古之前,杨元钊就再三的叮嘱过,务必不要越过中俄之间的分界线,哪怕这个土地曾经是中国,不是杨元钊不想要收回这些,原因在于西北没有这个实力,北极熊俄罗斯到底蕴含着多么大的能力,看未来的一战就知道了,俄罗斯虽然在一战之中,打的是极差,却也把奥匈帝国这么一个曾经强盛的大帝国打的满地找牙,强如德国也没有势如破竹攻破全境,西北现在虽然拥有了一点的实力,却不足以撼动俄罗斯。

    再说了,俄罗斯拥有着这个世界最大的战略纵深,贪婪的北极熊,用了几个世纪的时间,逐步的东扩,最终由相隔万里,变成了跟中国接壤,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他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战略纵深,欧洲部分已经非常可怕了,亚洲部分更是可怕,西北暂时没有稳扎稳打,占据地盘的能力,贸然进入到俄罗斯的底盘,俄罗斯不用作别的,直接一个向后退,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依托着后勤补给的西北,根本就进退两难。

    有些东西一点就懂,何况是战略眼光比较出色的蔡锷,他来到西北之后。严格的执行了这个方针,哪怕是对手露出再多的薄弱环节。唾手可得截断西伯利亚铁路的机会也完全没有抓住,双方就隔着几百公里。形成了停战的状态,可是这一战的影响力,远远没有停下来。

    大概几天之后,俄罗斯一些媒体,加上部分的欧洲媒体,开始报道了这一战,数据相当的翔实,甚至还有一些简单战场形势介绍,当然了。这一次,西北没有直接爆出战报,反倒是由布鲁西诺夫首先爆出来的。

    在领兵败退回去的当天,布鲁西诺夫直接的上了请罪的电文,详细的描述了这一战的全部过程,其中对于西北的训练,军事配备,还有大范围转移和后勤的能力,明白无误的写上去。当然了再此之前,他通过网络,联络到了一些主要的媒体,以爆料的方式。报道了这一战。

    这是第一个俄军的高级将领,对于西北整个军事实力的分析的,特别是这一战。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写到了,从他们的大范围转移。到精锐之师的突进,一切的一切都无懈可击。可是偏偏碰上了西北,最终功亏一篑,4天的时间,成为了一道分水岭,距离胜利就差了这么一步,结果却是冰火两重天。

    在这一战中间,西北军没有隐藏番号,第一军的战斗力,也是在硬碰硬的战局之中,表现无疑的,这就从侧面证明了,西北在贫瘠落后的地区,拥有着强大的建设能力,能够把蒙古的15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变成了通行公路,最起码是快节奏的交通工具的地方。

    也就是说,双方不再站在同样的一个水平线上,西北已经大大的战局了上风,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的,反倒是落到了俄罗斯的身上,哪怕是俄军能够打下蒙古,庞大的蒙古也会成为俄军的一个包袱,一千多公里的后勤县,面对着西北小股部队,到处都是漏洞。

    布鲁西诺夫还特别提到了小型jeep,在他看来是一种可以越野的小型汽车,在草原这样的环境之中,比骑兵部队的战斗力不知道强大多少,这种情况之下,别说是70万,哪怕是170万,都未必能够讨好。

    这是事实,也是布鲁西诺夫唯一自救的机会,尼古拉斯二世,接到了这样的电报,首先是火冒三丈的,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近百万大军,不但没有产生丝毫战果,到现在没有攻破蒙古的任何一个大城市,占据的都是荒漠一样的地方,前一个指挥官损兵折将之后,自杀死了,这一个还想这样,难不成要蒙混过关?

    相对于萨姆索洛夫,布鲁西诺夫的上书更加的直白,在怒火冲天之下,尼古拉斯二世准备直接下令,处决布鲁西诺夫,却没想到,在他接到电报的同一时间,欧洲的各大报纸也纷纷报道了这一战,在上面,甚至还有英法等军事专家的评述,一方面肯定了布鲁西诺夫的指挥,应该是中规中矩,不存在大的问题的,可是相对于他,对方的指挥这战斗力的更上一层楼,这也是造成他兵败的根本原因。

    尼古拉斯二世的怒火,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什么指挥无误,指挥无误会损兵折将,还也有理有据,难道,这个布鲁西诺夫觉得,这样媒体报道,会给他施压,让他放过他么?

    或许是连续失败,或许是连尼古拉斯二世都感觉到无计可施了,他哪怕是一个暴躁的帝王,却还有理智的,毕竟,现在德俄摩擦在加剧,除非全国总动员,他不可能召集到足够的部队,既然有外国的军事专家这么说,为了辨别布鲁西诺夫所说的到底是真是假,找来了军事研究人员,负责分析这一战。

    俄国的军校也是历史悠久的,也诞生出了一系列的军事指挥人才的,很快的,3天之后,包括两名元帅,12名将军和数百校官共同审阅了这一战,得出来的结论大部分就是,如果事实真的如同布鲁西诺夫所说的那样的话,布鲁西诺夫的失败在最开始就决定了,如果说他真的有错的话,那就是最初的时候,面对着西北的两艘飞艇,应该保留实力,不能够全员上阵的,造成了后面西北占据了绝对的制空权。

    可是谁都知道,搏兔尚且要用全力,何况是飞艇,对方气势汹汹而来,哪怕是拿到的首功,也不可能不把全部拍上去,哪个所谓的制空权的,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有用,当然了,抛开让人难以想象的大范围的生产能力和调兵能力不说,西北所表现出来的韧性和战斗力,也是极为强大的,因为最后的战斗过程,绝对是硬碰硬的一战,一次次的命令,一次次的战报,甚至是打的过程,都是无可推敲,简直真实到了极点,在这样的硬碰硬之下,哪怕是西北拥有炮火优势,哪怕有飞艇帮助,可是西北军如果没有类似于俄军精锐部队的战斗力,也绝对守不住防线。

    要怎么办,一只拥有50万左右,实力在俄军一流部队,且拥有着强大的技术兵种的部队的,甚至因为有庞大的人口基数,随时都有可能扩编5倍以上的地方,到底要多少人才能够战胜他们,为了一个不毛之地的蒙古的,5倍的话,就是250万大军,哪怕只是普通装备,压力也太大了,除非是全国总动员。

    俄罗斯的精华,永远都在欧洲部分,这是公认的,西伯利亚足够大了,六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只是提供了一些基础的原材料,这些地方在俄罗斯无足轻重,为了15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拼上国运打上一仗,这绝对无法接受。

    沙皇的脸面重要,可是现实更重要,因为这一战之后,沙皇偶尔在公开场合表现出来的有可能全军总动员的迹象,当然这也只是一句随口气话,却让英法等国信以为真,本身,第二次大军前往远东,就已经让英法有些微词了,当然了在他们看来,西北不太可能抵挡住俄军的大军攻击,故而,只是有限的关注,现在报纸上面已经证明了西北军的50万大军,不会低于俄罗斯的一线部队的战斗力,甚至还在他们之上,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可能让他们胡来。

    英法两国的动作很快,首先是外交大臣直接的来到俄罗斯,对俄罗斯外交部施压,在俄罗斯外交部没有明确反映之后,干脆是两国的首相联合访问,直接**裸的开始干预了,一个强大的,能够防护住东线的俄国,跟一个同远东的地方武装,拼掉了全力,这样直接影响到他们协约国对德国的钳制的。新锐的德国,已经是欧洲的工业第一强国,在多个领域,拥有着强大的实力,陆军尤为强大,更加让人颤抖的是海军,以威廉二世为主导建立的德国公海舰队,绝对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畏舰和超无畏舰的舰队,自诩为世界海军第一强国的英国,也遭受着德国的咄咄相逼的,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从1911年开始,英国就开始着手准备对德一战,很多的储备和准备是在一年多以前进行的,俄罗斯作为欧洲人口和国土面积最为庞大的一个大国,是对德战略的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之一,不容有失。

    短短的两天的时间之中,先是外交部长,再是首相,然后就是一些重要的内阁大臣,几乎是走马灯的前往俄罗斯,一些主流媒体也主动隐藏了这些东西,可惜在列强的哪里,这些明确的如同明镜一般,西北也通过德国的渠道得到了这些消息,杨元钊终于把心放在肚子之中,之前判断只是根据局势进行的,现在,一切尘埃落定了,北方那一战,终于要结束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 六国干涉

    两国的外交手段直接针对俄国,特别是首相都前来访问,明白无误的施压,这下子俄罗斯有些顶不住了,尼古拉斯二世是高高在上的沙皇,在俄国是一言九鼎,掌握着强大的权柄,可是面对着英法两国的首相,特别是直截了当的威胁,哪怕是再强势,也只能忍着。∷四∷五∷中∷文⊙,

    两国首相直接用了最简单的方法,俄国的大部分军用物资,无法自产,即便是自产了,也有大量的物资需要进口,比如重炮所使用的炮钢,还有舰炮和战列舰的装甲板,少了英国的支持,俄国的军备首先就处于了绝对的虚弱状态,别说是跟德国打,真的西北打起来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至于财政更是受到了法国的控制,法国是俄国最大的债权国,俄国欠法国的资金,已经是几次延期了的,如果法国逼债,说不定,俄国就会直接的破产了。

    不同于之前的外交关心,之前那一战之前,只是有限度的表达了失望,这是直截了当正面施压,明白无误的提出了他们的意见,他们绝对不同意,俄罗斯跟西北在远东无休无止的打下去,至于总动员就更加的别想了,如果俄罗斯不同意的话,他们甚至可以把俄罗斯踢出协约国。

    尼古拉斯二世压着怒火,却也无可奈何,俄国对外的依赖太大了,就如同几年前的日俄战争一样,明知道背后是英国,却也无可奈何,现在,西北身后明明站了一个德国。按理说这下子没问题了,可是还是同样的结果。原因不尽一样,可是俄国同样没有办法。

    现在的局面。远东这一战,俄罗斯是打败了,而且是彻底的大败,远东已经削弱到了极点,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再被踢出协约国,以俄德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德国跟西北联合攻击俄国之下,俄国即便不亡国。也会被狠狠的削弱,甚至连沙皇的统治基础,也会动摇。

    紧张的会晤之后的,尼古拉斯二世答应不做全国总动员,但要求英法两国给予俄国必要的支持,同时保证西北不会对远东的俄国领土下手。

    对于这一点,英法两国当然是同意的,既然俄国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英法两国也有义务保证盟友的安全和利益。在经过了紧急的磋商之中,英法两国也签订了一些合约,多是一些经济领域的合作,主要是支援一下俄国。让俄国尽快从战争之中恢复,至于另外一方面,属于英法的外交人员。也开始了大范围的斡旋。

    主要是针对西北方面的,要解决问题。首先就是德国方面,在英法两国看来。正是有德国的支持,西北才会这么肆无忌怠,跟强大的俄罗斯在远东打这么一仗,两大国家全力以赴起来,就算是德国也顶不住,得到了杨元钊的提醒,德国也知道跟英法必有一战,也希望西北能够好好的消耗的俄罗斯的力量,为德国的东线减轻压力,可是英法明白无误的威胁,让威廉二世明白,如果拒绝的话,战争必然会爆发,现在的德国刚刚开始准备战备,现在动手跟早了一截子准备英法比起来,吃亏可就大了。

    当然了,必要的好处还是要拿的,一些本就被英法反对的,比如巴格达铁路,巴士拉港,还有一些东南亚航道和通行权的问题,英法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甚至连苏伊士运河的通行吨位,都有了不小的提升,这对于德国来说,好处不小。

    德国同西北之间,没有同盟的关系,当时德国还隐晦的提醒西北,要不要缔结同盟国的协议,西北用跟俄罗斯的一仗,证明了他的强大,按照德国参谋部的估计,如果真的缔结盟约的话,背腹受敌的就不单单是德国了,俄罗斯也是同样,只要西北在俄罗斯全力动手的话,最少可以牵制200万左右的俄军,这几乎是俄罗斯军事动员能力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常的可观。

    说实话,英法的做法和德国的隐晦提醒,在西北政坛引发了一定的波动,但是还是在杨元钊的强力推动之下,压下去了,加入同盟国,现在绝对不可以,在没有办法获得主导权,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话语权之前,加入之后,不是个适合的选择,只能够抱着同盟国来交易,跟左右逢源,这个差别可就大了,以一战的规模,哪怕只有3年的时间,西北实力跟现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拒绝了的德国的提议德国只是提醒了西北,英法的一些大致动向,到没有再坚持下去。德国被英法拿下了之后,事情就已经注定了,经过英法的努力,英法日美德意六国,共同干涉的西北战争,不过不同于以往的干涉,多是损失中国的利益,因为西北是占据绝对的优势,尼古拉斯二世提出的条件直接被德国代表否决,并且得到了英法的支持,日本想要搅局,可惜现在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最差的,哪怕是在东亚,也无法动摇英法德美四大国,至于意大利,纯粹是打酱油的,这一次干涉,从一开始,就是目的鲜明的,停止远东一战,双方获得一定的缓冲区。

    六国在德国公使穆默的引介之下,直接跟西北政府面对面,在西北政府之中,留学生数量众多,专门的外交人员没有,不过在美籍华人和本身留学生之中培养了一批,先在对西北最友善的德国练手,也算是培养了一批。

    这些人现在就要接受第一次考验,面对六国干涉西北对俄一战,面对着对方熟知外交手段且强势无比的外交官,他们必须要保证西北的利益不受损害。

    刚开始,六国代表,特别是英法日,就给年轻的西北外交官一个下马威,威逼利诱,几乎是把西北当成了战败国,哪怕是有既定的大方针,三国联合起来,穆默也是有心无力。

    这时候,年轻的西北外交官却针锋相对,顶住了这些列强外交官的压迫,别看这些年轻的外交官没有多少经验,但是他们的背后,却是一个强大的西北,直接对阵俄罗斯的百万大军,歼灭了30多万,打的俄军落荒而逃,英法日虽然强大,却远隔万里,庞大的中华国土,就是最好的防护,再加上50万现役军队,10倍的民兵和预备役,这些都是西北的底气,会议的基调,从一开始就确定下来了。

    熟知国际形势,还有未来发展杨元钊,特别是得到了德国的资料,英法为何要拿下德国,甚至不惜做出让步,关系亲密,别开玩笑了,两大体系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德法的陆上之争,英德的海上之争,这都需要一个彻底的倒下之后,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双方不打是因为要继续积蓄力量。

    收回的拳头,是为了更加猛烈的挥舞出去,更加凶狠的打击到敌人,这一点,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国都门清的,在获得了一定好处之后,德国退缩了,也把英法的急切心情,告知了西北,不算是尽义务,也算是结好双方的关系,并且彻底的给英法添堵。

    正是有这个作为底线,特别是清楚未来的发展轨迹,杨元钊很明确的告知外交人员,寸土不失,以中俄之间实际控制线为准,设立停火区域,但是所有的停火区域的缓冲区,要从目前中方的实际控制线开始计算,这一点,等于是直接把挺火缓冲区,画在了所谓俄罗斯的领土上面,这在以往,是从来都不曾看到过的。

    不理会俄国公使黑着的脸,更不管英法日难看,总之一条,要不就打,要不就按照这个,蛮横无理,完全没有退缩,也没有所谓外交礼仪,但是正是这种蛮横,这种强势,让这一次的六国根本无从抵御,无法下手,在西北掌握底牌,随时可以截断西伯利亚大铁路,甚至攻击西伯利亚复地的前提之下,经过了一个星期紧张的磋商,停火协议终于签署完毕了。

    从这一天开始,双方就不再是战争状态,以买卖城为核心的蒙古国境线为分界线,向北150公里的区域,划为停火区域,双方不得派兵进驻。

    远东终于恢复了平静,双方调集了百万大军,在15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你来我往,足足持续了一年的时间,给双方造成了数十万伤亡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俄国在尼古拉斯二世的命令之下,不管战败战胜,拒不缴纳赔款,西北也没有强求,土地和人员才是最重要的,俘虏的几十万军人和民众,也不用放回去了,直接成为了西北的劳工,这一点俄国也没有强求,作为欧洲第一人口和国土大国,俄国一亿多的人口,可不是开玩笑的,不就是几十万么,还是远东的土包子,丢给你了。

    这部分俘虏,成为了西北第一批的在押外国劳工,不小的充实了西北的劳动力市场,甚至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加入了未来的中国,成为了未来中国众多民族之中的一个,斯拉夫族,算的上是这一战另类的收获吧,他们在未来,成为了新中国,民族融合的象征。(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记耳光

    蒙古北方惨烈的一战,终于落下帷幕了,在六国的统一见证之下,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了停战协议,退出目前的交火状态下,接下来,俄罗斯退回去舔舐伤口,谁都知道,北极熊的秉性,别说是吃亏,就算是不吃亏,都会啃一口,更何况是已经吃亏了,如果不是英法的大局为重,他们说不定在这一次就要爆发,真正的全国总动员,以西北的底蕴,即便是挡住了俄罗斯的疯狂,也会让几年的辛苦成果毁于一旦,别说是参与到一战这个大蛋糕之中,就算是重新找回发展的道路,也需要几年的时间,那就一切都完蛋了。∷四∷五∷中∷文∽↗,

    条约上面200公里的缓冲区,看起来,是侵占了不少俄罗斯的权益,可是这部分的区域,是一片的荒漠,只有一些小小的村庄,甚至因为北方的这一战,小村庄的人都跑的不知道多少了,西伯利亚,哪怕是一百年之后的世界,也是俄罗斯境内,人口最稀疏的地方之一。

    总体而言,双方都暂时达成了一致,可是双方是否就恢复友谊,这样的话,傻子都不信。杨元钊平静的看着的地图上面的实际控制线,叹息一声,可惜了,如果他早穿越过来10年,这一战,一定不会让俄罗斯好过,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和最勤劳国民的中国,天然能够占据这一片地广人稀的广阔土地。

    从后世走来,杨元钊很清晰的感受到,人多地少的悲哀,人口红利。说是这么说,其实何尝不是悲哀。用低廉的人力,接下别人的代工或者是低级加工。一轮船的衬衫,换下一架飞机,这不是的偶尔,而是比比皆是,中国的高精尖加工能力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外国的封锁和控制。这一次,中国一定不能再这么的继续下去了,人口要有跟人口相衬的生存空间,蒙古只是第一步。

    一个戴着眼镜。面容普通,丢在人群之中,就让人认不出来的人,悄悄的走进杨元钊的办公室,恭敬的说道:“会长,你找我!”

    杨元钊回过头来,对他点点头的,说道:“梁二,调查局接下来的重点。就是俄罗斯,给我搞清楚他的一切!”

    “是会长!”梁二郑重的说道,他是调查局的局长,也算是第一批包头雇工之中的一个。当年不过是流窜到包头乞丐,后来被杨元钊招收下来,在当年成立调查局的时候。经过了几番的挑选和争夺,最终成为了局长。原则上说。调查局,在这一次的北方之战之中。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做的差地方,总而言之差强人意。

    杨元钊也没有想过,调查局一出来,就如同后世的那些间谍情报机关那样,大杀四方,新成立的单位,主要就是锻炼,吃亏不怕,只要在掌控之中,看了一眼地图,说道:“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给我派人过去,一方面调查清楚他们的地形图,另外一方面,军事,政治,经济,驻军,都是重点!”

    梁二拿出了笔记本开始记录,完成了之后,才有些试探的问道:“会长,你是打算对俄罗斯下手么?”

    杨元钊所指的地图上面的方位,是西伯利亚比较重要的大型城市,如果拿下那里,整个西伯利亚就会被控制在手中,甚至可以推进到乌拉尔地区,只要把俄罗斯0在亚洲部分,从乌拉尔山一线,拦腰截断,**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似乎可以一下子吞下来。

    “先做准备吧,你有几年的时间!”杨元钊的话语平静,心中却是充满了期待,这一片广阔的土地,即便是一百多年之后,在俄罗斯也作为储备资源,未被全面的开发,这就是国土庞大的优势,中国的地大物博,只是在某些方面,可是实际上面,到100多年之后,中国的不少工业原料,已经只能依赖进口,地大物博,说的是总量,可是在高品味的矿石,大量稀缺的石油等等,只能够依赖进口。

    这是一个大国的悲哀,在美国封存国内的大部分的矿产的前提下,中俄很多时候只能够依靠矿产和初级产品来获得收入。一战的爆发,从某种意义上面,是资本主义的大洗牌,参战国之中,除了日美,基本上都被削弱了,甚至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苏联,西北现在无力北上,可是几年之后,就不一样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会让列强们不再去干涉,再说了,一战彻底削弱的国家,也无力阻挡中国的脚步,到时候,才是开疆裂土的时候。

    梁二接受了命令,秘密的安排人员,这其中,之前的俄军俘虏,开始了甄别的过程,选择容易控制的和对俄国仇视较大的,这些需要时间,可能要几年才能够派上用场,不过针对性的挑选和训练已经开始了,真正用于这一次的,是一些边境的东亚人种,这些人虽然在样子上面,跟斯拉夫还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却不会如同东方人,中国人这么的突兀,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调查局的大网开始向着俄罗斯笼罩过去,最开始,只是一个扎根下去,以俄罗斯对于远东的忽视,除了海参崴这样的重要港口,或者是赤塔这样的重要城市之外,其他的,根本就不会主义,在农村,在普通的乡间地头,大量的地图和标记被测绘,一场决定着北方土地准备,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俄罗斯跟西北媾和了,双方在简单的缔结了条约之后,就有一些跟列强们熟悉的媒体透出风来了,可是因为西北和俄罗斯都没有打算把这个结果给爆出来,所以只是一个停战协定,剩下的有些云山雾罩,说的不明不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汪清水之下,就没有操作的空间,越是这么云山雾罩的,越是让人觉得有机会,在最开始有北洋和革命党控制的媒体主动头条爆了出来,都是无端的猜测,多是诋毁西北,说西北卖国,单独跟俄罗斯媾和。

    看到这些报道,熟知内情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局面,现在真正的是三分天下,跟三国差不多,革命党在南方,勉强可以称之为吴,北洋在北方,占据了中原之地,却不能够称之为魏,反倒是地处西方的西北,强大的足以对付北洋和革命党的,从歼灭的俄罗斯快50万正规军就可以看出来,最少在明面上面,北洋同革命党,都不敢直接挡住西北的锋芒。

    按照北洋和革命党的想法,从1840年开始,中国对外签署的,就稍有平等的条约,或许这一次西北打赢了,也打败了俄罗斯,但是六国共同的干涉的,却是沉重如山,当年的八国联军,为首的,也就是这六国,他们一起施加压力,这种情况之下,蒙古那边的不毛之地,做出来一点的让步,也在情理之中。

    本身,这件事情没有多少的干预的可能,但是之前的西北,宣传的太高调了,什么不损失一丁点的国土,不损害中国利益,所以才会去解放蒙古,这时候正好利用这个来攻击西北,你不是说不损失国土呢,如果形成停火线和缓冲区,到时候怎么算,哪怕你有解释,但是千张嘴一起说,白的也给你抹黑了。

    媒体的宣扬,中国舆论一片的哗然,一些被蒙蔽的民众甚至专门的示威,向西北抗议,一些西北银行的小营业所,遭到了挤兑。

    北洋和国民党的小动作,当然都在西北的眼里,之所以不做什么,就是为了让他们出来蹦跶,躲在洞里的小虫,根本就没有多少可能拍死,在各路名流此起彼伏,不断的在报纸上面诋毁西北的时候,西北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准备。

    3天之后,舆论宣传如火如荼的时候,德美西北三方,共同的颁布了这一次停战协议的细则,其中还有德国外长和美国驻华公使的分析的,相信的描述,甚至加上了条约的细则和目前的执行情况。

    却如同一记耳光,打在了革命党和北洋的脸上,没有丧失一丁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即便是停火线和缓冲区,也是在俄军的一方划定的,一些通商协议之类的,也没有超过既定的限额,可以说,这是一个针对俄国的不平等条约。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就是北洋和革命党现在的想法。

    正在叫嚣正喧的报纸,在一瞬间戛然而止,北洋和革命党默不作声,也有人提议,继续抹黑,说西北跟两大列强同穿一条裤子,蒙蔽普通公民,可是袁世凯和孙中山都相当明白,如果德国和美国胡说八道的话,首先不放过他的,就是俄罗斯,作为战败国,在蒙古那边吃了大亏,数十万军队被歼灭,对西北的恨意,可是到了骨子里面,英国和法国的想法也都差不多,如果西北胡说的话,他们立刻会反对和揭发的。

    现在,三国一片平静,这一个协议签订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西北真的做到了,不丧权辱国,就能够保证领土完整,并且得到了列强们的认可,看样子,不但军事能力强大,西北的外交实力,也值得警惕的。

    既然事情做的出格了,北洋和革命党当然是手忙脚乱的撇强关系,一些替罪羊被抛了出来,争取在西北动手之前,先把自己摘出去,可惜这些动作是晚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江大桥

    对于北洋和革命党的小动作,西北看在眼里,当然不能这么的算了,看样子,这段时间,西北忙于的北方战局,这两个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了,刚刚跟列强们交手之后的外交人员,开始找到北洋和革命党,对于这些报纸的不实行为进行了严正的抗议,那些被抛出来的替罪羊,在西北缜密的情报之下,被一一的揭穿,两方不得不拿出了几个有一定分量的人来才算作罢,就在两方都认为,西北只是这样的时候,西北顺势在这个时候,西北重提铁路计划。△¢四△¢五△¢中△¢文+◆,

    其实之前跟革命党和北洋达成的协议之中,铁路一直都是重要的一环,西北已经取得了全国范围的筑路权,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大部分铁路修筑,都是跟地方合作的铁路兴建一直都在进行,不过大体上不太长,一两百公里的样子,最多联通两三个主要城市和海港河港,让铁路跟水运联通起来。

    现在在目前的强势状态下,提出的铁路计划则是干线铁路,是在原有铁路网的基础上,整合出以全国为中心的干线铁路,以三纵三横为主。

    北方通畅北京到哈尔滨铁路,京包,包太铁路铁路,陇海铁路,南方的湘黔铁路,桂黔铁路,横向的还好办,可是纵向却是大手笔,包头为中心,包太之后,继续向南贯通河南,湖北,湖南一直到达贵州,整个贯通西北的大动脉,是计划之中,最重要的一跳大动脉。把整个西北和西南联络道了一起,隐隐的划定西北未来的势力范围。中部,以平汉铁路为中心。继续拓展,修筑武汉到广州的铁路计划,东部,则贯通中国两个最重要的大城市,北京和上海。

    这个铁路大计划,几乎是笼罩了整个中国的精华部分,从东三省,到中原的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省会城市。手笔之大,让人惊叹,最关键的是,计划之中,三纵铁路之中,荆门,武汉,南京,这三个地点是重点之中的重点。在中国铁路和桥梁历史上面,从来未曾有穿越过长江的大桥,而在三纵之中,长江大桥是必须要修建的。而且布置一座,几座长江大桥,是开创性的巨大工程。

    长江是天谴。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想要贯通长江大桥。可惜在宽阔的长江航道的面前,都没办法了。现在西北居然敢于承担,这是一个惊天的创举,顿时,西北的动作,上了全国报纸的头条,几乎整个中国的媒体都转向了这样一件事情,甚至西北的宣传口号也是杨元钊所剽窃的一句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一句诗成为了整个中国的热点,后世有人统计,只是在1912年一年,最少有370多家报纸,转载了以这首诗为标题报道,制约着整个中国天谴,即将变成通途。

    西北的崛起,商业上面的成功,让整个中国都认识到了,交通便利的重要性,长江也是一个重要的通道,很多的运输,都是基于长江之上,可是通畅的长江却恰恰是最不通畅的地方,两岸相隔不远,可是要想过河相当的不容易,少则半天,多则一天,在风浪较大的时候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或许是几天的时间,这对于两岸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现在,一个铁路公路两用的桥梁计划,让长江天谴即将不复存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又是经济发展和富庶之地,讨论这个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西北此时,也在重点研究这个,建设大桥的方案到底要怎么做的,方位上面,已经由杨元钊点出来了,原来的铁路公路运行图,明白无误的标明了长江上面,几十座桥梁的位置,甚至杨元钊还知道大体的先后顺序,当然是选择原点,而接下来,就是确定他位置和高度。

    一些专家经过了简单的分析之后,最终提出了一个20米高度,报到了杨元钊这边,这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和技术水准方面最终的结果,拿到杨元钊这里之后,直接被杨元钊否决了。

    杨元钊记得,长江大桥,曾经是长江航道的一个大锁,只有24多米的高度,不足以通行万吨级的货轮,在丰水期只能够通行3000吨远洋货轮,这让比莱茵河水量多了6倍的长江,通行能力只有莱茵河六分之一,关键问题就是建于196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24米的高度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关闸,阻断了万吨级巨轮直达武汉的黄金水道。

    如果只有一个南京长江大桥,也倒罢了,横跨长江上,可不止一座桥,数十座桥梁和投入巨资顺着南京向上的5000吨级的码头,让推倒一切重来的计划,变得困难了起来。

    前瞻性这一点,在大型工程建设上面,非常重要,最鲜明的例子就在于基尔运河,因为建设时期没有前瞻性,基尔运河在1895年建成之后,不到12年的时间,就不得不投入巨资在1907年继续扩建,不断攀升战列舰大小,被基尔运河给限制住了,在德国公海舰队之中,甚至还有专门为基尔运河建造,不太适合适航性的战列舰。

    后世的中国,没有一战德国那么迫切的环境,有敢于退到重来的决心,只能够让长江水道这个天然水道,白白的浪费了,可是现在,杨元钊的眼光几乎是世界第一的,来自于后世的他,肯定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前瞻性,到底要如何前瞻,当然不能直接的参考的长江水道的界限,这不现实,必须要考虑现实和可行性,太高的话,这个造价就是天文数字,最终,杨元钊决定,南京长江大桥,作为长江最下游的港口,也是通行能力最强的,一般而言,丰水期甚至可以直接通行5万吨的远洋货轮,可以参考后世巴拿马级,就是以巴拿马运河为参照物,专门通行巴拿马运河的远洋货轮。

    桥墩之间的最大宽度,在75米以上,高度则要超过57米,最终杨元钊拍板定在了60米,这样目前整个世界大部分的战舰和货轮都可以通行在长江水道南京航段,甚至未来百年,都不会过时。

    至于武汉长江大桥和荆州长江大桥,则按照实际的通行能力,以最可能的扩大,当然,不可能是24米,武汉到时候,甚至可以通行万吨,甚至是两万三万吨的货轮。这样的情况下,在丰水期,甚至可以由万吨货轮,上溯到武汉,甚至是更近的地方,河海一体化之下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会成为中国的一片热土。当然了,那是远景,现在的西北还无法影响到那里,但是贯通之后,南北的联络,会更加的紧密,长江之上,也不是只能够有渡船通过。

    杨元钊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提出这个要求真的有些高,可是中国不行就向国际招标,总之,可以花钱,花大钱,不能让南京长江大桥再成为卡住中国咽喉,就杨元钊所知道,早在1883年,布鲁克林大桥就建成了,那是被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悬索桥,距离水面足足有41米,30年过去了,钢铁和科技的发展,推升20米的高度应该不难,甚至如果设计之中,钢索要求不过关的话,他可以用一体机之中的一些材料替代,让大桥的建设更加的安全稳固。

    当三座长江大桥的基本要求公布天下的时候,整个世界都震惊了,以布鲁克林大桥为蓝本,而且更高的大桥,这立刻吸引了整个世界绝大多数的设计院,一个可以永垂史册,在未来几十年之中,都不会落伍的大桥的设计建造,这对于建筑师而言,简直是难以言明的吸引,特别是南京大桥,西北甚至为了南京大桥,悬赏100万美元,征集设计稿,这可是1912年,美元还被称之为美金的时代,100万美元,可以相当于5万盎司的黄金,对比后世,几乎是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美元,顿时,全世界范围之中,最少有数十家最顶级事务所,接下了设计的工作,他们会派出各自事务所最出色的设计师队伍,实地考察,进而参加竞标,争取拿下这个工程。

    西北从来都是大手笔的,这点谁都知道,可这一次,庞大的手笔,让人惊叹,只是一个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图就100万美元,工程造价更是可以上升到千万,甚至是数千万美元,这样不计成本的建设投入,更加是让人眼红,北洋和革命党还没有意识到,铁路和交通的方便,会对中国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他们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只要铁路通畅了,西北的货物,包括他们的进口西北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必然会更加方便快捷的运出去,加上过路费和一些的税费的提取,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西北主导的中国,哪怕是北洋,也意识到了,商业的繁盛,对于他们的执政的好处,有了钱,就能够装备更强的武器,更好的装备,组建更多的军队,至于桥梁和铁路,在他们看来,还没有直接的威胁,或者是有,但不足为虑,毕竟在他们的范围之中,说不定未来的道路更加通畅了,他们可以更快的攻打革命党和西北,这也是一个不错变化。(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铁路建设

    西北俄罗斯的边境摩擦结束了,战争停止了,虽然西北军还没有彻底的撤退回来,中俄之间战略要塞,还没有彻底的完工,大军需要在这里驻扎一段时间,俄军已经彻底的退走了,接下来,最多两三个月之后,西北军也会慢慢的退兵,在前线只会留下2个左右的防卫师,这种不同于野战军的二线部队,却要比普通的二线部队战斗力强,在固定的防护之中,能够发挥出相当的作用。⊙四⊙五⊙中⊙文↑,

    战争不在了,北方恢复了平静,一场针对这2年之后的机会的大建设,在西北的主导之下开始了,长江大桥,不过是其中之一,抛开了世界上第二长河上面横跨的大桥,其实整体投资,连西北接下来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及百分之一都不到。

    南京长江大桥,武汉,荆门长江大桥,这三个横跨长江的巨大的桥梁,代表着三条铁路干线,中国再也不会因为长江,把国土分成了两个部分,公路铁路两用桥,会让真正的天堑变通途。

    别人控制的地盘之上,投入都这么的大,西北自身的地盘上面,动作更加的剧烈了,从1910年左右纳入到体系内的山西陕西蒙古,现在又收回了150万平方公里的所谓外蒙,吃下来的领土,必须要消化掉,才对得起为了这片领土牺牲的战士,西北和公司共同的入手,蒙古的建设也跟着开始了。

    之前偷偷摸摸的金铜矿,现在正式的立项开采,金矿只是采集伴生和少数几个高品质的矿洞。重点开发的是铜矿。西北的工业化,特别是军事工业。根本就离不开铜,特别是子弹和炮弹的弹壳。铜制的跟铁制的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之前是逼不得已,现在则必须更改。

    铜除了军事上面的用途,在电力,能源,铸造业等诸多的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现,甚至现在的铜还可以称之为货币的一种。铜圆在西北之外,还有巨大的市场。蒙古金铜矿3000多万吨的优质铜储量,1200吨黄金,这一笔庞大的财富,会在未来,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金作为硬通货,可以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购买大宗的物品。至于铜,同样是贵金属,拥有着广泛的用途,一直以来。国际铜价都是居高不下。

    蒙古不仅仅有这些,铁矿,煤炭。能源等几个方面,都在蒙古有分布。甚至还有零星的几个金矿,在金铜矿之外。包头计划之中,优先发展的还是铁矿,钢铁的产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基础,代表着一个国家战争潜力,目前最为优先发展的,就是钢铁冶炼为主题的重工业。

    杨元钊记忆之中的几个铁矿也在同时开启,西北的工业化,单单一个白云鄂博根本不够,太钢不过是一个补充,蒙古要想发展,这些以矿产为核心的重工业,当然是重中之重,这些钢铁产量,在未来,也会变成机器,变成武器,变成轮船,源源不断的为包头获得更多,更大的收益。

    大量重工业的建立,只是蒙古发展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一批城镇的建设也在继续,蒙古是西北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不能这样的地广人稀下去,移民和新城镇建设同时进行,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人员和城市结合,这一片土地,才真正属于中国的。

    未来的2-3年之中,会向蒙古填充2000万人,建设17个人口超过20万的大城市和100个5万左右的小城镇,彻底的杜绝**立出去的可能性。这个时代,整个蒙古草原,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才多少人,庞大的人口涌进来,直接稀释了当地的蒙古族,这当然会引起反弹,可是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土地和草场都在蒙古贵族的手中,拿出一部分用来安置最底层的民众,得到民心,而属于汉民的城市都是新建的,草场也重新划分,一部分靠近城市的改成农田和菜园,剩下占据的很少,也不会直接的产生冲突。

    在整个中国范围之中建设铁路的三纵三横,可以说是巨大的框架,把东南沿海和平原地带的精华部分,彻底的连接成一个整体,到时候,中原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到其他城市,可以乘坐方便快捷的火车,西北的火车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的改良之下,速度已经基本上接近了蒸汽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去年年底的时候,铁路运行图做出了调整,车次之间的距离缩短了30%,车速也提升了10公里左右,别小看这个10公里,一天下来,等于一辆火车要多跑240公里的,这几乎是节约了三个小时的时间。

    在西北,最方便,最快捷的出行方式,永远是火车,虽然高速公路同样不少,一些快捷的货运汽车,也能够达到60公里左右的时速,可是跟大马力高速度的火车相比,差别是巨大的,西北铁路运行,在逐步磨合之下,变得融洽无比,不但安全行驶的里程是创了纪录,就算是运力,也是每年提升很大的,短短的几年,都有些天壤之别的感觉了。

    外面的地盘都有这么巨大的发展,在西北这边,发展就更大了,铁路本就是一个基础的设施,在包头没有选择什么纵横之分,基本上都是环线,以包头为中心,第一个环线是在30公里左右,一直延伸到100-150公里左右,会有3个环次,在包头150公里的范围之中,密布着包头的卫星城市,不但每一个卫星城市都跟包头以铁路相连,彼此之间和形成了紧密的环线,这就如同后世的北京地铁一样,一个完整的环线外面,几条直线相连。

    而在接下来的计划之中,5大重点城市中间的其他四个,库伦,绥远,太原,西安也都会形成环线,根据城市的不同,以80-200公里为一圈,形成五大城市密集带,铁路网也因此而形成,以5大城市带为核心,最少有21条铁路会在这些城市周围贯通,甚至是未来的蒙古,也会有7条主干线和超过20条环线贯通,到时候何止是方便了,简直是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网一样的铁路,会让无数的资源和物流得到有效的利用。

    这个工程计划分成3年完成,到时候,保证整个西北控制范围之中,超过2万人的城市都会通行铁路,从一个地方到达另外一个地方的最长时间,不超过28个小时,最远的两三千公里的地方,保证在一天多抵达,这是一个巨大的提升,能够进一步的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尽可能的增加西北的完整性。

    除了直接控制的区域,西北也将修建到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干线铁路,暂时是通行两条,未来伴随着西北对他们的渗透和控制的,会建设相应的网线和环线,到时候,西北铁路网的密集程度,将会成为仅次于欧洲的最繁忙的线路,估计3年之后,累计通车里程会达到30万公里左右,居于美国之下的第二位。

    铁路是最先确定的,然后就是公路,交通便利了之后,同时修建的城市也会跟着成型,依托着重大工业和投资而建成的一系列城市,进一步的夯实西北的根基,西北的制造业,在未来的2年之中,会迎来一个新的井喷式的提升,这其中新增的提升多是开发蒙古造就的。

    确定了大方向,后续的事物,自然有人跟进,几年的跨越式发展,西北已经形成了杨元钊指明方向,后续的跟进的一整套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弊端,却在杨元钊惊人的准确之下,没有爆发出来,西北保持了高速而稳健的发展。

    在打赢了俄罗斯之后,西北最大的变化还在经济和人口,他们再一次迎来了一次的大的攀升,之前,感觉到西北可能会进入到战火,毕竟俄罗斯可是传统的列强,不同于日本,贪婪的北极熊,从来都没有吃过亏。

    现在,强大的北极熊在西北面前,却吞下了苦果,退回到国土之中,去舔舐伤口,这对于整个中国的民众而言,不亚于一个强心剂,连俄罗斯都能够打败,地处腹地的西北,是最安全的所在,再加上西北的政策和福利,在连续的宣传之中,逐步的深入人心,不但是壮年劳力,选择的进入西北寻找机会,就算是的一些富商和地主,也纷纷的前往西北,不管如何,享受一些优惠条件和便捷的物流是关键。

    刚开始,北洋和革命党,并没有意识到,这样会有什么影响,可是人多了起来,以往的纳税大户,一下子跑了三四成的情况下,税收和其他的方面肯定受到了影响的,这让北洋和革命党都开始限制了,虽然基于民国的成立,不敢有明面上的动作,可是小动作一点都不少,甚至做了一些抄家灭族的事情,对西北出口的工业品的刁难也增多了起来。

    本来平静的局势,再一次的紧张起来,调查局经过了之前北方一战,对于中国的控制上了一个台阶,北洋和革命党的小动作,很快就被报到了刘澍那里,刘澍召集人员忙活了几天,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不得已,还是报给了杨元钊。(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四章 经营城市

    杨元钊接到这个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可也不得不处理,要知道,目前支撑西北,就是全国的销售,虽然西北本地的市场更大,可是北洋和国民党控制的区域,分别占据了西北工业总值销售量的17.4%和21.6%,几乎占据了西北对外销售的半壁江山,短短的3天的摩擦,最少让西北损失了600万。△¢四△¢五△¢中△¢文○

    对于这些普通的富商和工厂主,杨元钊并不在意,现在的西北,根基已成,需要的不是这些锦上添花的小工厂,西北的大幅度提升无不来源于国际贸易和重工业的投资和发展,一连串的重锤下去,整个西北的经济翻上几倍,这完全没问题,一些产能落后,多是依托密集的劳动力而获利的工厂,在庞大的基数面前,有些不起眼。

    距离一战的爆发,可能不足两年的时间了,甚至因为西北扇动的蝴蝶,一战随时都有可能提前爆发,2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必须要考虑到北洋和革命党,不能够让他们乱起来,到时候西北虽然不怕,却可能会错过机会,现在还不是统一整个中国,收回其他地区的好机会,2年最多两年,到时候,就可以在西北的主导之下,废除一系列的不平等,真正的站起来。

    人家来了,总不能赶人走吧,这对于西北而言,多多少少,是一件难以决断的事情,口碑还是要的,想了半天之后,杨元钊决定进一步的推行之前的建设计划的。之前就有计划,在铁路沿线建城。只不过因为忙于西北和铁路网的建设,没有付诸行动而已。现在,顺着这个,在中国各地,首先批准了30座小城市,他们都是在铁路网的节点之上的,以城市推动发展。

    对于北洋和革命党,也是固定的缴纳每年租金,作为西北运营城市权利,这一点。北洋和革命党都喜欢,北方17座,南方13座,每年每座城市的税金高达370万,也就是说,只是这个收入,就抵得上北洋的收入的1.25倍和革命党87%了,其他的,多多少少都能够收点。到时候,管他富商跑了,还是在城市之内,只要能够收钱就好了。

    经营城市的理念。这个时代,在国外都是刚刚提出,没有一个完整的理念。可是在西北,杨元钊很自然的就做到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的经营。不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而是各自的特点,国情如此,30个城市都是工业城市,每个都不大,25-30平方公里左右,一般可以容纳10万-20万之间,可是经营好了,每年的收益,可能是370万的10倍,甚至是20倍以上,西北的诸多城市就是如此,商业发达,工业繁盛,甚至连房地产,也都开始旺盛了起来,城市不单单是把一群人集中到城市之中,就可以形成的,他需要给每一个人工作,每一个工人和市民都是整个城市链条上面的一部分,共同的推动城市的向更高更强来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城市。

    简单的磋商之后,特别是开始兴建第一批的城市,从城市建成的那一天开始,就可以向北洋和革命党交付租金,这下子,北洋和革命党都满意了,之前的摩擦在悄无声息之中就结束了,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而西北因为贸易摩擦的损失,也在接下来不断高涨的销售之中被弥补了。

    30个城市,几乎分布在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省份,而第一个动工兴建城市,就是位于河南的城市郑州,因为早有准备,各方面的测量和计划已经完成了,这就开始兴建了。

    1912年的郑州,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因为平汉铁路,把铁路桥修建在这里,而慢慢的发展起来,平汉铁路的复线和重建,也是1912年的一件大事,是三纵三横的中线,也是京广铁路的核心位置。原来铁路桥的北部,重新修建了一跳更大的,更加的可靠的铁路桥,依托着西北提供的特种钢材,双向公路铁路双用大桥,让未来的通车速度,会跟普通的铁路持平,在新建大桥的下面,重建了一个新郑州。

    郑州可以说在30个新建城市之中,是首屈一指的,作为未来京广和陇海铁路的交汇点,郑州是天然的铁路枢纽,特别是后者,陇海铁路本来只是通往西安,为西北腹地,获得一个出海口,可是在杨元钊手中,却成为了一个大手笔,直接连接到西北的铁路网,顺着西安之后,链接西部重要的省份,最终到新疆出境,作为未来,欧亚大铁路的一部分。

    当然了,这一点在西北提出之后,就得到了德国方面的认可,只不过其中要通行的国家众多,最关键的就是中亚的部分国家,这些国家的受到德国的影响不大,受到俄罗斯的影响巨大,以西北跟俄罗斯之间的恶劣关系,暂时真的不适合提出。杨元钊也不强求,这本身就是一个计划而已,到底能不能够事实还看机会,未来有机会的话,拿下足够的国土再说了。

    新的郑州面积,将会有37平方公里,是所有在建城市之中最大的一个,两条铁路会以十字交叉,在他中心通过,而整个城市都是围绕着铁路来进行,平汉铁路的复线和陇海铁路,都已经在兴建之中了,而郑州的定位就是全国性质的枢纽,也是未来编组站,所以铁路线路预留的相当的多,为了保证影响力,还同时的开工兴建了一个大规模的物流中心和中原商城,以展销西北机器工业的大型机器商城,机动车辆商城,还有展销其他小厂的小商品商城,仅仅是4个巨大商城的建设,就可以保证1.2万人以上的用工,基础的人员有了,再加上河南一向都是人口众多的省份,北洋派出了一定人员驻扎和西北的商业吸引,最终把原来郑州的人口给吃下,形成了一个20万人口左右的新的城市。

    其他的城市,虽然没有郑州重要,却也是铁路上面的重要城市之一,每一个地方都有他的特色,或者是矿产,或者是资源,或者是河港,西北的建设兵团,就地的招募人员,最少组建了35个大型建设兵团,招募了超过150万的工人,在西北派出大量的机械和驾驶员,整合到一起,30个新城的建设,几乎同时开启。

    西北的举动,让全国看到了西北的强大实力,30个新城,哪怕一个投资2000万,就是6亿,还有三纵三横的铁路,长江大桥,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真金白银的投资,差不多就是10亿,这对于整个产业链各方面的刺激都是巨大的。

    轰轰烈烈的大计划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任何宣传,只是西北在推动,一个被杨元钊所重视,更大规模的产业,也开始出现了一个雏形。

    造船业,因为布鲁西诺夫的突然转移,让杨元钊的眼光关注与北方的战局,现在仗打完了,西北也胜利了,他就有功夫把心思放在了这里,通过了几次筛选,尽可能找出来的人员差不多4万多人,这一批人,统一的进入到了西北造船厂,目前西北造船厂还没有选址,但是的初期的培训和学习,已经开始进行了起来。

    工人,从某种意义上面说,只是一个必备的基础,造船业,绝对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不同于铁路,你可以几万人一起上,这里设计人员和闪亮的理念,是最重要的东西,目前的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最初级的工人,挑选出一部分合格的工人,直接派往上海,也算是补充上海的不足,让江南造船厂可以满负荷的生产,完成已经定下来的订单,西北在控制了江南造船厂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做一些调整,要确立未来的主攻方向。

    如果说在几十年前,中法战争之前,最强的船厂是马尾船厂,可以兴建3000吨以上的铁甲舰,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比较强悍的,可是中法战争之后,马尾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量人员损失和机械损失之后,北洋就开始在上海布局,建立江南造船厂,这也成为了旧中国,唯一能够值得称道的地方,真正的工业大生产。

    不过这么多年了,江南造船厂还是停留在普通的民用船舶的标准之上,军用舰队,因为各方面的技术不过关,而没有生产过,其实在民国时期,中国的造船业水准,还算可以,不然在一战时期,不会也兴建了2个万吨级别的巨轮。

    之前聂云台计划之中,得到西北银行的贷款之后,兴建一批5000吨船坞,争取上5000-6000吨级远洋货轮,显然船坞已经在德国定制了一部分,未来会通过一体机复制一部分,硬件和机器解决了,软件的问题就要看之后杨元钊的努力了。

    一定程度上面,杨元钊对于造船是有一定的想法的,只不过包头没有出海口,所以这个想法,也只是压在心底而言,现在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出江南造船厂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五章 造船厂定址

    包头的强大,来源于杨元钊的眼光,也来源于一体机的强大,更是来源于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四∷五∷中∷文,从最开始,杨元钊就看的非常的清楚,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就是一定数量的产业工人的队伍,自始至终,杨元钊都没有放弃对于他们的培养,各种有利于他们提升的学校,几乎是不惜血本的开设。

    也因为如此,短短的几年时间之中,西北不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也形成了数以500万计的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他们在西北强悍的机器的推动之下,把西北的工业增加值以每年数倍的程度提升,一直到1912年才稍稍的稳定下来,可是在1912年过去的8个月时间之中,累计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已经是去年的120%了,可以说,当年底的时候,最少也是180%的提升,这对于已经拥有庞大的基数的西北而言,简直是难以想象。

    就产业规模来说,西北已经悄无声息的攀升到了世界的前列,在世界上的排名,已经悄无声息的超过了法国,距离英国只有不到5%的差距,也就是说,最迟明年,西北会超越英国,在工业总量上面,仅次于美德,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体。

    这个成绩,来源于杨元钊的眼光,更是来源于西北无数的产业工人,而在其中寻找适合的工人,参加过舰船生产,或者是适合于参加到舰船之中的工人,简直是难以计数,这些工人。一部分会轮换的前往的江南造船厂,替换一些江南造船厂的工人。那些是关键岗位或者位置的工人,可以帮助西北拓展造船业。从来,西北就没打算只是吊死在江南造船厂这么一个歪脖树上。

    包头没有港口,河港倒是有,还位数不少,却不能作为造船厂使用,否则制作出来的,都是在河里爬爬的舢板,这个时代,海洋的争夺。成为了最关键的地方,后世有一部纪录片叫做大国崛起,详细的讲述了几个大国的崛起过程,无一例外的就是海洋。

    看着手中的地图,其实最容易到手的,恐怕就是海参崴了,这个在过去的百年时间之中,逐步从中国的国境上面剥离的港口,目前已经是俄罗斯远东第一大港。是远东海军舰队的锚地,也是难以想象的要塞。

    以西北的陆军实力,加上现在被打的半死,匆匆的回国舔舐伤口的俄罗斯。西北只要出动3个军的兵力,拿下海参崴不在话下,别人或许因为海参崴的坚固和要塞化。对于海参崴无从下手,可是拥有着庞大的飞艇编队。甚至专门为之研制了性能出众航弹的西北,拿下海参崴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杨元钊很清楚,海参崴不能占,俄罗斯在蒙古一战之中,疲态尽显,但是俄罗斯真的跟西北拼命的话,也是一个大麻烦,真的对俄罗斯的底线触碰太过了,斯拉夫族和尼古拉斯二世,可不是那种能够看的远的人,真的惹到了他们赤着脖子也会上来拼命的。

    再说了,海参崴从来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否则的话,俄罗斯也不会在拥有海参崴之后,想方设法想弄到旅顺,海参崴太过靠北了,每到冬季,就会因为冰冻而封港,在冬季作战,必须要首先处理航道,这样很不方便,也不安全。

    如果有可能的话,杨元钊还是想要别的选择,眼神扫过全国地图,扫过了数个地方,最终,杨元钊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山东上面。

    明面上的港口,原则上,杨元钊和西北可以把他建设在任何地方,可杨元钊建立港口,并不只是为了一战时候的民用船舶,而是为了更大的打算,20世纪是海洋时机,未来中国的国土面积会相当的广阔,没有一个强大的海军,又怎么能够巡防海疆!

    目标放在山东,一方面,德国是一个天然的挡箭牌,以他们的严密控制,不太有人能够知道在这里有一个大的造船厂的兴建,甚至是英国也不会想到,有人会在远东投资巨大,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继续的武装德国的目的,一战爆发了世界上最大的无畏舰和超无畏舰的大海战,德国虽然取得了战术上面的胜利,确切的是先头部队的略占上风之后,就选择了逃走,突出重围了,原因无他,德国无论在战舰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若于英国的,防护战舰和抗沉性,只是让德国舰船能够坚持的更久,真正决定海战的,还是在舰炮。

    杨元钊不奢望去改变这一战,也不奢望去让德国的主力舰改变作战计划,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可是在远东建立一个世界上最顶级的造船厂,借助着德国的造舰技术和科技,培养自身的造舰人才,甚至实验性的白送德国一两艘战舰,这都是平衡英德之间实力,让一战可以打的更久,更加惨烈的最好办法,西北可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船用钢和发动机,如果跟德国的一些技术结合起来,虽然不一定会诞生世界上最强的战舰,世界顶尖总是可期的,甚至因为得杨元钊这个bug得存在,把另外一个杀手锏拿出来,也未尝不可。

    杨元钊把心思放在德国身上,权衡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之后,经过了系统的考虑和斟酌之后,杨元钊有了决定,然后亲自前往青岛,他需要面见穆默和目前远东舰队的司令官。

    他需要说服他们,在青岛旁边,受到德国保护的地方,找一个地方兴建大型的造船厂,当然了,是秘密兴建,为了获得德国的同意,包头甚至可以向德国下达4亿美元的订单,并且会在德国的支持之下,兴建一个现代化的船坞,其中最大的船坞高达5万吨。

    5万吨,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船坞之一了,一般很少兴建民用船舶,大部分是兴建大型战列舰,甚至是超无畏舰的,目前在建的,还有计划兴建的,最大的都不会超过4万吨,可以说,未来10年,甚至20年这个都不落伍。

    杨元钊提议,在没有抵达青岛之前,就已经通过关系告知了穆默,穆默大惊失色,他没想过,杨元钊会提出这么一个无理的要求,这可是主权问题,本来想直接的拒绝,可是真正的看完西北给出的条件,他默然了,西北给出的条件太好了,4亿美元的订单,这个沉甸甸的东西,足以改变一切,如果真的抛出来,说不定会引起整个德国机械工业的争夺,给德国的话,最少30%左右的利润,还有4亿美元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工作机会和衍生影响力,让他无法决断。

    穆默没办法,只有跟远东舰队指挥官斯佩商议,作为军事将领,海军指挥官,斯佩敏感的发现了这个船坞的好处,别的不说,在德国的势力范围之中,这等于是别人掏钱给的建设能力,现在,整个德国的船坞之中,超过万吨的,都是战舰,德国跟英国在舰队上面的争夺,已经是白热化了,多了3个5万吨,4个4万吨和11个3万吨船坞,可以多做多少事情,他甚至可以说服海军下达订单,到时候,远东出现十几艘主力舰的情况之下,足以改变海军的战略布局。

    两人都无法决定,各自把各自的意见附上,然后发回了国内,动用各自的关系进行游说,西北又一次传来消息,并且直接惊动了外交部和海军部,最终争论不休之下,还是落到了威廉二世哪里,可以说,过去的一年之中,西北已经越来越多的上到了威廉二世的案头了

    从对俄一战开始,西北战线了强大的陆军能力,成为了德国在远东的重要伙伴,接下来小毛奇的建议,让部分的军品由西北生产,节约了紧张的生产能力,价格上面,还降低了不少,最后,最关键的是巴格达铁路,这个本来没有关注的铁路,因为西北的出现,而变得重要了起来,对方有钱,有矿产,相互之间的联系,现在,西北甚至要插足到青岛的周围。

    这到底是胆大包天,还是异想天开,换成别人提出,早就丢出去,甚至要追究对强大的德意志的藐视,可是偏偏这个提议是跟着四亿美元的订单一起拿过来,从船坞到造船厂,这是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订单,等于是重新兴建两个现代化的造船厂,这笔资金放在德国,可以带动多少的企业,甚至就如同商贸部所说的那样,可以拉动15-20倍的经济总量,这在目前的德国,简直是弥足珍贵的。

    威廉二世是一个战舰控,正是他的力主之下,才建成了大名鼎鼎的德国公海舰队,海军的意见必须要重视,甚至工业部和商贸部也涉足进来,最近的扩军备战,哪怕不是战争状态之下,各大企业的订单也在下降,船坞订单,又不占据的军事建设的力量,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争吵在德国各大部长的面前产生,而在这个前提之下,杨元钊悄无声息的来到了青岛,为了表示重视,德国驻中国公使穆默亲自的迎接。(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后悔来晚了

    杨元钊是乘坐者火车悄然的前往青岛的,正太线已经跟胶州铁路联络了起来,短短几百公里,却让青岛可以跟西北的各大铁路网相连,很多德国下达的军事订单,也可以顺畅的通过铁路,运到青岛进行外运。∷四∷五∷中∷文√∟,

    青岛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旅游城市,后世杨元钊曾经来过青岛,当时青岛的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怎么说呢,青岛的海滩可能不如三亚的那么美丽,可是青岛有独特的美丽,复杂的历史和过去,让青岛柔和了一部分德国气息,甚至百年前的建筑也是比比皆是,后世的青岛,是在现代化的同时,带着一丝德国气息,甚至排水系统还是沿用百多年德占时期,用了一百多年都没有多少问题。

    这个时代来到青岛,这种感觉更加的明显,见到穆默之后,主动的提出询问,却知道,穆默和斯佩都决定不了这个问题,已经把电报发给了德国政府了,需要时间,杨元钊也没有浪费这个时间,他留在了青岛,顺便看看青岛有什么可以下手的地方。

    对于杨元钊提出的参观,穆默并不意外,从杨元钊崛起之后,无数的外交官开始研究杨元钊,杨元钊神秘出现在西北,之前的一切基本上不可考察,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杨元钊拥有相当高的科学水准,在发动机和材料上面的研究,绝对是世界顶级科学家,这么一个人来到青岛,怎么可能不考察一下青岛的机器加工呢。

    出于德国人的自豪,穆默还是欣然同意了。并且亲自的带着杨元钊参观青岛的重要工厂,走了几个工厂之后。杨元钊看到了今天的青岛之后,微微的有些后悔。因为他应该更早的来到青岛,青岛港作为德国的军港,不但德国人把青岛建设成了一个要塞,青岛港也拥有不少先进的机器设备。

    就拿水压机来说,青岛港拥有1200吨水压机,虽然只是维修设备和生产小部分的东西,却是可以维修大型战舰的螺旋桨的,这玩意是大型制造器械,就他本身的吨位上。却在西北的基础上面,上升了6倍以上,作为民用造船厂的设备,已经足够了。又不是制作军舰,不必考虑被炮火直接击中的抗沉能力和主轴和大梁的强度,这种情况之下,1200吨已经勉强的够普通的民用船舶的主轴了。

    只是这一个收获,就足以让杨元钊亲自的跑一趟了,。除此之外,各种的先进加工机床,镗床,钻床。甚至还有一批比较先进的军火生产设备,可以说,跟别的租界不一样。德国并不单单是立足于掠夺,也有把青岛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军港的野心。很是下功夫在这里建设了一番,可惜后世的中国。并没有得到这里,或者是毁于战火,或者被日本夺走了,中国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墟。

    不停的摸着,仿佛是摸着一个身材曼妙的美女,听着一体机之中,一次次叮咚声音,穆默也有些目瞪口呆看着这一切,难道真的跟报告之中所说的那样,杨元钊对于机械加工和实业,有着特殊的爱好。

    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把青岛的大部分精密制造企业都给转了一圈,获得的很多,更新了最少上百台各种机械,其中不乏对着重工业和军火生产方面,有至关重要作用机械,只要回去整理一下,整个包头的机械加工能力,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提升要给档次。

    转完了青岛的各大机械厂,很自然的就转到了港口区域,正值舰队入港,汽笛长鸣,庞大的军舰正在缓缓的入港,这让杨元钊眼睛都绿起来了,跟这些战舰相比,之前得到的那些都是小头,只是一个锦上添花而已,德国东亚舰队全部在青岛港,

    德国东亚舰队,是仅次于英国远东舰队的强大舰队,由斯佩海军中将率领的东亚分舰队,由4艘战舰组成:“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装甲巡洋舰、“埃姆登”号和“纽伦堡”号轻巡洋舰。这其中,格奈森诺号巡洋舰,只是比海祈号要高一个级别的战舰,多了几百吨而已,可是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却是属于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序列之中的两艘,是标标准准的万吨级巨舰,

    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推进系统为三胀式蒸汽机组,三轴推进,设计额定输出功率增至26,000马力,设计航速22.5节建成服役后,该级装甲巡洋舰的实际航速均不低于23.5节,作为“卢恩”级的放大型,“沙恩霍斯特”的武器得到了加强,装备210毫米40倍口径主炮8门,其中4门以双联装形式安装在艏艉中心线的主炮塔内虽然德制210毫米火炮的身管长度不及英制203毫米45倍口径火炮,不过这4门主炮的最大仰角可以达到30度(比后者多出10度)!——是当时战舰火炮仰角最大的,也因此获得了14,900米的最大射程;另外4门分别安装在两侧舷的炮廓内(恰好是“卢恩”级最高一层副炮的位置),另外88毫米速射炮增加到16门,其中8门分别安装在艏艉楼内的炮廓中,这些细节是区分“沙恩霍斯特”级和“卢恩”级的重要标识!

    万吨级的巨舰,看着缓缓入港的两艘装甲巡洋舰,杨元钊的眼睛都要瞪直了,从1895年甲午战争之中,中国没有主力舰以上的舰船,最大的海祈号不过是4000吨级,只能够算的上是普通的巡洋舰,既然决定要发展海军,这样的一个巨舰,当然不容错过,最少,通过一体机留下图纸,供未来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好了。

    之前包头军工方面,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上海登上了海祈号,4000吨级的新锐巡洋舰,给西北提供了大量的蒸汽机,船用钢和一些机器设备,在北方战局之中大放异彩的203,其实就是海祈号的主炮。

    但是4000吨,跟万吨级,这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动力机组的放置,船甲板的厚度,龙骨的铺设等等,如果得到这些,对于西北正在前进造船业,会有多大的好处,这点杨元钊清楚无比,他立刻向穆默提出,可否登上战舰参观。

    看到杨元钊的表情,穆默就知道,杨元钊可能提出的要求是什么,他的脸上带着一点点的苦笑,勉强的答应去引荐,东亚舰队,穆默的控制力几乎等于零,不过通过的一定的联系,让杨元钊见到了斯佩司令官。

    斯佩对杨元钊的印象不错,杨元钊提出在青岛建设造船厂的提议,让他看到了扩张东亚舰队的契机,再加上,为了能够登上战舰,杨元钊还提出的废旧炮管的收购计划,这些炮管,可以通过一体机加工修复,当不了海军舰炮,却可以成为路上的炮台固定火力,未来在蒙古边陲,即便是战争结束了之后,双方的摩擦,可以想象不会的减轻或者减少,必须要有一批要塞群。

    本来替换的炮管,在德国作为废铁使用,却找到而来买家,价格不高,却也是废铁价格的4倍以上,对于东亚舰队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财富,对于改善士兵的生活也不无小补。

    任何情况之下,金钱开道,都是不错的选择,杨元钊终于登上了东亚分舰队的全部战舰之上,当然了,他没有左看看又看看,只是作为一个游客,参观了舰船的甲板和船长室之类的,随便的转了一圈就下来了,这让本来担心的斯佩海军中将,微微的有些放心了,他不知道,在简单的转了一圈之后,已经吧几艘,几个级别的战舰,都已经复制到了手中,收获最大的就是格奈森诺级装甲巡洋舰的图纸,其中包括了动力机组和整个的布置。

    这些绝对可以称之为强大的,只是装甲巡洋舰,在整个一战之中,也只是辅助舰船,但是总是万吨的巨舰,要知道之前的中国,恐怕连3000吨的战舰都建设不了。

    看完了四艘战舰,拓印的图纸数量几乎上万,只要交给专业的人员审视,就可以从中间吸收很多德国造船业和军舰设计的精华,可惜,这些都不是主力舰,即便是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也只是二线战舰。

    隐晦的询问斯佩,东亚舰队有没有可能装备德国最新锐的的战巡,斯佩否定的回答,让杨元钊微微的有些失望,可是接下来,一艘新锐的驱逐舰,让他很是满意,这是曾经德国的试验舰,安装了蒸汽轮机的试验舰,西北已经解决了蒸汽轮机的关键技术,在特拉斯的帮助之下,蒸汽轮机的发电机,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可是跟舰用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最少说,不能直接的用。

    在青岛,杨元钊收获了无数造船工业至关重要的技术,之前寄托于外购的,现在,直接可以在一体机之中生产出来,在晚上的休息的时候,意识进入到一体机之中,几次都被收获所笑醒,这还是这两天的收获,未来几天,杨元钊的行程会遍布在整个青岛港,在一些私人工厂之中,也还是有一些好东西的,其中只是穆默介绍的,一个大型镗床,专门用于为210炮管加工的大型镗床。(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七章 首相的眼光

    整整7天的时间,杨元钊就在这样不停的复制之中度过了,前两天是复制各种的机械,从普通的机械到重型机械,再到战舰,德国在青岛建设的工业之花,在一定程度上面,让西北获得了巨大的好处,特别是水压机和大型加工机器,这是近乎不可能从国外进口。△¢四△¢五△¢中△¢文¢£,

    接下来的5天时间之中,杨元钊就在一体机之中,按照之前订单的计划,进行复制机器,这些暂时会在空间之中储存下来,会替代大部分为江南造船厂准备的机器,特别是1200吨的水压机,一下子可以替代之前的5台200吨水压机,让加工能力更强,最关键的是,本身,必须受制于人,要交给美国或者德国来加工万吨巨轮的龙骨,可以用1200吨的水压机来加工。

    别小看这一点,一个是进口,一个是自己加工,看起来都一样,但是对于造船厂来说,也不一样,谁都不会把最好的东西卖给你,加工龙骨也是一样,放在外面加工,不但会泄漏整个轮船的大部分的参数,并且把一切都交给别人制约,别说对方在关键时刻,卡你一下子,断绝供应,就算是加工时候稍稍动一点手脚,就可以让你的龙骨在承受能力上,在设计船型上面,还有着巨大的漏洞,这些都是暗地里面的一个个门槛和大坑。

    这也是日本,哪怕现在实力不行,咬着牙,也要在水压机上面,逐步的攀升的根本原因。这是国之重器,少了他。一切都会受制于人,日本在1895年战胜了清朝之后。连续20年的时间,一直把国民收入的大部分投入到了海军之中,一步步成为了海军大国,可是几遍如此,也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到1920年,日本的海军也只是在世界前列,而不是最强的几个海军大国,现在的中国。更是差的太远了。

    整理了全部的类似设备,一共生产了7套,用于对江南造船厂的提升,比之前计划之中,性能上面最少提升30%以上,江南造船厂会更加的强大。

    七天的时间,杨元钊在青岛平静的度过,对于求知欲旺盛的杨元钊,突然之间的安静下来。呆在宾馆之中不出来,穆默也是有些奇怪,观察一番之后,发现杨元钊是真的静下来了。他也就放心了,青岛的不少军事禁地,即便是他。要想进入也需要一连串的申请,那可不同于战舰。那是代表着德军在青岛的秘密实力,如果杨元钊真的要想去哪里参观真的比较麻烦。

    这边青岛平静了下来。另外一边,德国政坛,却因为这一个造船厂吵闹不休了起来,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主权和订单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折现来卖的,但是把主权和土地拿来卖,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了,这绝对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法国卖给美国,俄罗斯卖给美国的,最终造就了一个庞大美利坚合众国,而山东青岛,本就是中国人的土地,好容易能够有一个可以驻扎军舰的港口,德国在青岛耗费的心力绝对不少,不可能这么平白无故的出让。

    德国政府的各方政府高官,在威廉二世的面前,进行了一番的争夺,主导就在于是否给予他一定的权限,这是原则问题,一些鹰派的官员,认为应该是毫不犹豫的拒绝,这才符合德国的立场。

    可是提出反对意见也是大有人在的,海军部部长,总参谋长,还有陆军部也参与进来,不是说港口的事情,是跟西北的军事合作,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这样的掺杂进来,当然是乱作一团。

    面对着众多臣下的争吵,威廉二世也是一阵的头疼的,分成的两波谁也说服不了谁,甚至开始相互的攻击了起来,局势有些失控的危险,不过这个时候,威廉二世注意到了,作为政府的首脑贝特曼-霍尔韦格一直都没有说话,按理说,政局上面的事情,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贝特曼注意到了威廉二世的目光,他很清楚,此时此刻,他在不表达意见,那就晚了,干咳一声,说道:“诸位讨论了半天,我也没怎么听懂,西北到底怎么侵犯德国主权了?”

    支持西北的商贸部和工业部的部长心中一喜,旁边外交部部长沉思一下,正要反驳的时候,贝特曼就继续说了:“明明是一个商业问题,却要牵扯到政治,我们跟英国是对立的关系,这个谁都知道,难不成,英国人要在德国投资建厂,我们还会反对么?”

    老爷子的话,一针见血的把事实摆清楚了,其实大部分反对的高官们,他们陷入到了误区之中,西北要在青岛划地,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收回租借或者势力范围上面,因为现在的西北拥有这个实力的,俄罗斯的百万大军真不是开玩笑的,西北能够把他们歼灭,德国在青岛总共才多少人,一两千的正规陆军,这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线上面的。

    当然了,贝特曼还是规避掉了一些东西,西北建立造船厂,可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呢,伴随着西北的强悍和对青岛控制的增加,主权问题肯定是要提到台面上面的,可作为首相,贝特曼非常清楚,目前的首要问题,是应对英国的挑战,扩军备战,西北作为一个在各方面都可以帮助德国的存在,作为全面支持德国的存在,这种情况下,拒绝这明显的好意,完全不值得,事有轻重缓急,矛盾也有主要次要,现在只要度过英国一关,未来青岛的事情,完全可以谈么?

    “首相大人说的很对,不就是一个建厂么,各位大臣可以商量一下,如何在潜力方面,增加我们的战争潜力,西北这一次,还是很上道的么!”威廉二世也跟着说道。

    皇帝和首相的支持,加上军方的清一色观点,其实这件事情,已经可以尘埃落定了,不是完全没有人想到未来的主权问题,可是这个情况之下,不亚于螳臂当车,开玩笑,之前可以用主权问题来搪塞,可是现在呢,贝特曼已经明确的表明了,可以把西北当作过来的投资商,只是考虑到投资建厂的问题,可以商讨一些条件,比如说扩大战舰生产的能力,这些跟西北方面,给出的条件相结合,哪怕是反对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认,西北给出来的条件实在是太大了,在多了6个大型船坞的前提下,在4亿美元的庞大订单之下,任何问题也变得完全不成问题了。

    众多政府高官的认可,关于西北在青岛建设大型造船厂和船坞的事情就这么的确定下来了,商务部,工业部和海军部的一些官员,开始商讨如何瓜分这些订单,6个3万吨级以上的船坞,这些都是可以生产主力舰,这些东西,如果得到了德国的全力支持的话一方出技术,一方出除了技术和高级人员之外的一切,似乎的是完美无比的结合,这对于双方的利益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保障。

    西北缺乏的是什么,就是大型舰船的制造技术的,熟练工人有,船坞只要花钱也有,但如何把这些整合到一起,形成一股合力,让西北拥有制造大型军舰,甚至是主力舰的能力,这就困难了,如果没有人指点的话,说不定要摸索个二三十年的时间,后世的中国就是如此,哪怕拥有世界上最强最大的造船能力,也没办法生产大型主力舰,必须要一步一个台阶的摸索。

    这个时代,对于战列舰这样的主力舰生产,远没有后世那么的保密,美国就是在英国的支持下,获得了制造能力,奠定了未来海军的基础,现在,西北用强悍的制造能力和庞大的资金打动了德国,德国也需要拓展生产能力,因为目前德国的战舰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拓展了,西北的出现,等于是一个锦上添花,扩充海军的可能,这些软实力,在4亿美元的订单之下,几乎是一个窗户纸一捅就破。

    一方处心积虑,一方想方设法,几乎都走到了一条路上面了,当然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当电报跨过整个世界,最终传输到了大洋的这一边的时候,穆默第一时间通知杨元钊,让他可以把前期的准备开始做,具体的订单,需要接下来面谈。

    听到了穆默这个消息,杨元钊的心,算是尘埃落定了,不管怎么说,谋划许久的计划就可以实行了,一体机可以复制任何的机械设备,但是人和经验,他永远都复制不下来,这点对于高精制造业,却是最重要的,只要德国愿意教,让西北拥有进入到海军制造业强国俱乐部的身份,西北可以付出任何的代价。

    来到西北这么久,创造了属于陆军的辉煌,这得益于杨元钊的眼光和一体机的帮助,可是海军,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哪怕是德国都是几十年的摸索和努力,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才走到了今天,现在有了这个合作的基础,只要西北足够的努力,深挖内部潜力和妥善的应用产业工人,西北制造出大型主力舰的日子,绝对不会很远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八章 深入合作

    本身,杨元钊也准备在国内局势稳定之后,去世界上转一圈,争取扩大中国的制造业水平,特别是来到了青岛之后,见到了青岛的高端机器加工,杨元钊真正的意识到了,或许在轻工业,和普通规模累积型工业上面,西北可以依靠着一体机,依靠着哈比从世界上面购买来逐步的行程规模化和产业化,但是真正决定重工业和制造业的大型机械,却不可能买到。⊙四⊙五⊙中⊙文≧,

    就好比之前的中国一样,买得到炮,却最多就是75毫米的,100毫米以上的都不可能,更别说造炮生产线,买得起枪,甚至枪支生产也可以,但是子弹生产线就千难万难,如果不是西北大量搜集军工厂工程师加上一体机解决问题,恐怕现在,西北的子弹和炮弹都未必可以量产。

    这些是可以解决的,但是真正决定制造业加工业最关键地方的国之重器,这个是绝对买不到的,比如,万吨以上的水压机,自由锻压机,大幅面加工机床,工业母机,这些东西,面对的是这个时代工业生产的最顶尖东西战列舰,绝对是买都买不到的东西,哪怕是德国帮助西北建设船坞,这些东西也不可能进口,最多就是德国提供配件,西北做一个组装工的工作。

    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想要改变西北和中国的命运,杨元钊怎么可能只做一个装配工,从无到有,拥有独立建设能力,才是西北和中国的未来,这样他有两条路。一条是自己造,通过原理推演。逐步的摸索,最终建造出属于西北的。属于中国国之重器,这点是可行的有杨元钊的眼光,加上一体机的逆天作为,做到这一点,应该不难,可是需要时间,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二十年,这对于战争已经迫在眉睫的。未来琢磨不定的20世纪初来说,这不是最好的选择。

    好在,杨元钊拥有一体机,他拥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利用一体机去扫描图纸,然后复制,只要他拥有接触到这些国之重器的机会,就一定可以。

    这个时代的列强,对于国之重器防护严密。主要是避免对外出口,这些东西,也是彰显一个国家制造业能力的重要部分,想来。如果前往德国的话,参观他们应该不难,接触也不会很难。这些东西实力强大,可是每一个都是数百吨。甚至是万吨的重量,一般情况下。也没有部队专门的去看管,作为友好地区的领导人去参观,应该是可以的。

    心中做出了这个决定,杨元钊趁机提出了前往德国访问的意向,这一点穆默极为的欢迎,他很清楚杨元钊在西北的地位,也曾经想过敦促西北的高层,前往德国访问,这是加深两者关系的关键,可惜蒙古一战的爆发,让任何设想都是徒劳的,面对着这个可能要赌上国运的一战,西北的实际控制者,不可能离开西北。

    现在仗打完了,杨元钊又主动的提出要访问,当然是欢迎,通过联络外交部,得到部长肯定的答复之后,以国家元首的礼节和程序邀请杨元钊。

    要知道,现在的杨元钊,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地区领导人,这跟德意志联邦的那些国王之类,是同一个档次,知道了德国的重视之后,杨元钊心中很满意,也算是有了一定地位了。

    外交邀请,需要一些程序,杨元钊也需要安排西北的一些事物,双方约定,在一个月之后,从青岛出发,到时候,穆默会亲自的陪同。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杨元钊安顿好西北的事情,加上他需要时间来生产出扩充江南造船厂的机器设备,虽然计划之中,这些机器设备,是要从德国进口的,可是从下订单到的送过来安装上来,少则十几个月,多则一两年,这个时间,他根本没有功夫浪费,索性就再作弊一把,把机器设备给留下来,只要邀请足够的外国专家和工程师来帮忙,想来这些设备安装成功并且投入使用,几个月就可以了。

    临走的时候,杨元钊想了一下之后,悄悄的告诉了穆默一个消息,根据西北的渠道得到的信息,英国正在扩军备战,要他们注意一下。

    穆默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杨元钊临走的时候,会告诉他这么一个问题,英德之间矛盾重重,外交部和情报部门,主要监控的就是英国,可是英国没有什么动作啊。

    不管如何,哪怕心中不相信,穆默也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官,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都会按照程序进行上报,很快这个信息,就通过特殊的渠道,用密码传回到了德国,换成别的时候,可能这个信息就会如同普通的信息,沉默下去了,毕竟远东那边得到欧洲的信息,可信度不高,但是现在,正是争夺4亿美元订单的关键,有关远东的全部信息,都有专门的高官盯着,跟这个信息一起的就是杨元钊的前来访问,这几乎是直接的惊动了外交部部长和首相的,也因为如此,这个信息直接进入到了部长的眼帘。

    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时代德国的政府,还是比较有能力的,外交部长也同样,眼光是有的,不然也不会逼得英国步步后退,外交部长看到这个首先是不信,可是他很自然的联想到了巴格达铁路的建设和对俄的行动,让他看到了英国站在俄国身后的坚定,一个后来加入的俄国就让他们这么的重视,更何况是法国,英法同盟是更早的同盟。

    协约国,已经事实上的包围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远东朋友的提点英国已经开始了战略的准备,这也是好意,如果在提点之前,这不容易发现,英国是保持绝密,哪怕是慢一点,也必须要完全保密,这一点德国一点都没有发现。

    出于对远东盟友的相信,德国还是调查了一番,有些东西,没有人提点之前,不太可能发现,真的要是有了提点,直指最后的结果之后,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德国的情报部门花费了几天的时间,在几个战争储备的重要数据上面汇总以计算,就得到了结果,英国绝对在战备,很多的物资明面上是有,但是从英国的渠道,根本就买不到。

    现在,哪怕是最普通的情报人员,也可以确定,英国绝对有动作,而且动作不小,这完全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这是英国一直都倡导的,这种情况之下,有七八成确定英国就已经在秘密的备战了。

    外交和情报这玩意,有三成把握,已经要加强注意了,更何况是七八成的把握这件事情立刻上达天听,直接的弄到了威廉二世这里,威廉二世几乎是狂怒,大骂了情报部门和外交部,然后让政府根据这个进行布置,很多方面都秘密的发生了改变。

    这也是后世学者研究比较多改变一战进程大事之一,一直到好多年之后,德国外交部长写回忆录的时候,还感觉到非常的奇怪,为什么远东的朋友,比他们更快的得到这个情报,当时的西北,在情报战线,没有足够的能力。

    德国想不明白,但是德国对于西北的提点还是承情的,德国继续同远东进行交流,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比较大的让步,而且在首相的主导之下,德国也开始了秘密的军备总动员,一些德国产量较少,对于军工等方面特别重要的材料,德国也开始进口和储备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德国的发展,最少,4艘拜恩级超无畏,不会因为各种材料的缺乏,变成两艘的,出于对西北的感谢,一些可有可无的地方,就可以进行让步了。

    德国做出的改变巨大,不但给了船坞,还有船坞的图纸,甚至连凯撒级战列舰的图纸,还有一些新锐巡洋舰和小型军舰的图纸,都可以向西北开放,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除了最强的国王级和拜恩级超无畏舰,大部分的图纸都可以提供,更别说是普通商船了。

    商船之中,除了最新锐的,世界上最大的邮轮的图纸,还有一些必须要保密的新锐商船,剩下的常用商船的大部分的级别,都向着西北开放,虽然说,杨元钊可以通过时间,一步步的来接近这些商船,弄到这些商船的图纸,可是跟直接给的全套完全不一样,一体机的图纸,最多只是帮助建设,可是德国给的不但是图纸,还有全部的改进和发展的方向,只要吃透了这些,西北在造船业上,完全可以接近德国1908年左右的水准,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式的发展。

    甚至,这些图纸还有发展的过程,对杨元钊的帮助远没有表面上看的简单,这些可以说是落后,有些落伍的图纸,拿在杨元钊这里,却是一个无以伦比的珍宝,杨元钊没有设计能力,可是一体机有,鉴定系统可以判定这个图纸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他就如同游戏一般,调整和搭配之下,就可以完成战舰的设计,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西北已经在潜能之中,拥有了设计并建造超无畏的能力,这一点,世界各国,包括英国为首的列强,一无所知,西北和德国,就这么远隔大陆的情况下,开始了秘密的合作过程,不但武装了中国,而且改变了未来的战列舰大海战。(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九章 亲临船厂

    上海港,客运码头,一艘汽船缓缓的停下,头等舱的乘客们,悠闲的下船了,杨元钊到上海已经很多次了,从初期的好奇,变得现在的平常,作为远东最大的城市和金融中心之一,上海已经有了未来大上海的雏形,但要看跟什么相比了,上海算的上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西北的红利它也可以享受的到,几乎有六成的西北外贸都是从上海过的。

    可是相对于西北的速度,上海的发展太慢了,跟4年前的1908年相比,不过是码头上面更加的繁忙,进出港的船只更多了而已,其他的,就没有多少的变化了,城市只是微微的变化,跟西北的日新月异,形成了几大的对比。

    跟穆默商议好了一个月以后,前往德国,杨元钊就从青岛回来之后,回到包头止呕用了3天的时间,就处理好了西北的事情,之前培养出来的大量工人,分批分次的抵达了上海,而太原特钢,也在杨元钊的主导之下,进行改造,转而生产船用钢,成立了一个新的船用钢分厂,各方面的资源都向着这里倾斜。

    船用钢的选择上面,杨元钊想了半天,去青岛之后的所得,把大部分的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商船做出了对比之后,又经过了一体机的简单调整,加入了几种微量元素,最终形成了包头最强的船用钢体系,这个后世被明明为c系列的船用钢系列,从这个时间开始出现在了世界,经过了岁月和时间的考验之后。成为了一个顶级船用钢的品牌。

    从龙骨,到外壳。到骨架,到蒸汽机的用钢。一共21个标号和100多种不同的种类,这些钢种,几乎都比同类产品性能上有12-15%左右的提升,不是不能继续提升,民用船只,又不是军用船只,提升总有一个极限,在兼顾了价格和性能之后,这已经是最合适的产品。

    只要是把这些钢铁生产出来。形成批量的规模,使用到未来江南造船厂的民用船舶,以这个为基础制作出来的船舶,在很多方面都有极大的优势,别说马上就要爆发世界大战,即便不会爆发,凭着价格和质量,也能够争夺到相当的市场。

    在配方确定之后,特钢研究所。针对这些批次的钢铁,进行了试生产和工业化的改进,目前只是能够保证小批量生产,杨元钊不着急。这些是未来吃透了江南造船厂和德国方面的技术,生产万吨级的远洋船舶来用的,现在之前调整的钢铁。已经足够用了。

    汽笛长鸣,杨元钊拾级而下。远处一辆汽车直接的进入到了码头,汽车的前方站着一个中年人。仔细一看,是聂云台,在聂云台的亲自迎接之下,杨元钊被引入到了汽车,他顾不上休息,直接告知聂云台,前往江南船厂看看。

    对于杨元钊的要求,聂云台也没有说什么,从杨元钊决定注资开始,西北的那种雷厉风行的风格,就进入到了江南造船厂,哪怕是几个西北银行的执行董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监控之下严格的要求,事实都要求效率,加上一部分补充过来的工人的良好素养,江南造船厂的生产效率提升了数倍,提前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的普通船坞的清理,开始接受订单了,生产船舶了。

    聂云台的缓缓叙述,让杨元钊了解了目前江南造船厂的现状,目前的发展,主要还是在原址之上,清理之后,现在江南造船厂一共有7个大小船坞,最大的不过是3500吨的,他的建筑年代,几乎可以追述到20年前。

    过去的20年,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0年,特别是在造船业上面,伴随着科技跟造船业的逐步交叉,远洋船舶,也从普通的明轮汽船,逐步的发展到现在大型远洋货船,从一两千吨级,逐步的发展到万吨级,甚至接近2万吨级。

    剧烈的攀升和前进,让船坞的落伍速度非常的快,20年前,3500吨的船坞,都不能够被称之为顶尖的船坞,20年后,更是落伍的厉害。

    江南造船厂也开始了新的整合,第一个订单要比3500吨大一点点,因为海量的投入和工作效率,哪怕船坞本身无法拓展,却可以在这个得基础上面进行改造,让它适合生产更大排水量的货船。

    这一个订单是满载排水量为4500吨普通货轮,船坞或许在军用战舰上面,基本上是卡着来,最多只是稍稍超出一点点,但是在民用船舶上面,只要费心研究和改进,总能够提升排水量,这个也是的江南造船厂的优势之一。

    在先进的船坞没有到位之前,3500吨的船坞,算的上是江南造船厂最好的船坞了,走到船坞之上,看着不远的地方,那里曾经是一片农田,被江南造船厂收购过来,作为扩建额工程,此时从西北来的建设队伍,正在开始紧张的施工,那里会是未来江南造船厂的核心,1个3万吨级船坞,2个两万吨级和8个一万吨级,一共11个万吨级以上的船坞,会在那里落下,除了部分核心需要才能够国外进口之外,剩下的基础建设工程,也是重点。

    超过1万吨级的船坞,已经在德国下了订单了,且一下子,就是11个订单,只是这个船坞,就高达5千万美元,上亿银元的投入,直接的占据了对江南造船厂总投入的一半以上,对于造船厂而言,船坞永远是最大的投入,接下来,只要保证船坞的利用率,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效益。

    得到了西北的提醒,从一些细微的环节,发现了英国人的目的,德国目前也悄悄的转向了战时,作为战时经济,现在德国的大部分工业能力都被军火方面的生产占据了,西北跟德国的一系列协议,比如让一些简单,人员密集的生产,由西北代替,西北富余的特种钢材也可以用补充到德国去,这种情况之下,德国对于西北的订单也相当的支持,优先并且保质保量的生产了这一批船坞。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是德国进一步跟西北的亲善,这也跟4亿美元有关系,大头还在后面,买东西还要看货试试,没有比这个订单更好的实验了,5000万美元而已,接下来,超过5万吨和3万吨的订单,只是船坞本身,就高达1.9亿美元,这是德国完全无法拒绝的诱惑。

    西北的大部分行动,都相当的精确,船坞也是如此,此时,德国正在加紧赶工,早在几个月之前就下达了订单,最多3个月之后,万吨级的船坞就会生产出来,然后运送到江南造船厂,用半年左右的调试和整合,预计江南造船厂会在1913年的3-4月份,获得万吨级货轮的生产能力。

    急剧扩大的造船吨位,也让江南造船厂极为的缺人,这点直接从西北进行补充,从西北来的工人,也经过了调查局的帮助,倒了几次的手脚,这样的话,列强们,几乎不可能从中间察觉到什么,外国人就是外国人,一定程度上面,他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可是真正的深入的了解中国,他们又都不愿意,很多时候,对于中国的了解,都是留于表面,并不深入,甚至在江南造船厂,西北工人前来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那些在造船厂工作外国人,或者不知道,或者没兴趣,总之一切都还是商业化的。

    对于上海造船厂,一定程度上面,杨元钊还是寄予厚望的,它不是军用造船厂,这个在上海,在列强们的眼皮底下,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出现问题的,杨元钊也没有打算在上海刺激列强的神经。

    作为洋务运动的最大收获之一,江南造船厂却会成为中国造船业的起点,从民用到军用,在20世纪初的这个时间,远远没有后世的那么泾渭分明,后世,军用就是军用,民用就是民用,民用几乎不太可能取代军用,现在,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苗头,可是一体机的出现,可以变所有不可能的成为可能,加上有德国的全力帮助,杨元钊没有任何的担心。

    再说了,未来,一战是一个盛宴,亚洲没有卷入到这一场世界大战之中,可是亚洲的日本却分享了这个盛宴,繁忙的交通,无数的物资流通,战争的时期,任何的东西都变得昂贵了,运输更是如此,德国击沉的英国商船,几乎是千百万吨级的,这些代表这运力,要如何的进行补充,美国和英国几乎是满世界的挥舞着订单购买船舶,特别在美国参战之后,就更是如此,不然的话,中国怎么可能接到2个万吨货轮的订单呢。

    现在,西北的钢铁厂,拥有了这个基础,提前布局,生产大量的远洋货轮,最起码为中国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海员,为将来的远洋舰队,创造机会,只要布局合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肯努力,在一体机和杨元钊的共同努力下,在勤劳的中国人民建设之下,中国会迎来崛起的时刻。(未完待续。。)

第六百章 蒸汽机问题

    杨元钊看着远方,正在施工的工地,聂云台也没有多说什么,说实话,那些才是未来江南造船厂的希望,目前主流的船是在万吨左右,虽然相对而言,5000吨左右的船更加昂贵,可是总价和单船的利润而言,比起那些船来说,差别真的是很大,很多的新船主,只要1万吨以上的船。⊙四⊙五⊙中⊙文▲∴,

    终于看到杨元钊回过头来,聂云台提议道:“要不要去船坞那边看看!”

    “也好!”杨元钊点点头的,那边是未来的希望,目前正在施工之中的,才代表着江南造船厂现在的实力,资料上面有,情报部门也有报告,可总是不如亲眼看到,特别是在见识到了青岛一切之后。

    船坞之中,龙骨正在铺设,工人们,如同工蚁一般,在宽大的船坞之中工作,一点点的把船舶给组装上去,现在,这里还使用的旧式的方法,柳接式的造船发,电焊的效率更高,西北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焊体系,如果应用到造船上面的话,只是整体的减重,就可以让一个万吨级的巨轮减轻一成多,这对于成本控制极为重要,也可以加快施工,甚至未来当电子计算机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分别加工部位,直接在船台上,就可以建设数万吨级的船舶,而不必全部都在船坞之中。

    那是远景,甚至没有个几十年的努力,几乎不可能,甚至于电焊,杨元钊也没有打算把它应用到这里。对于西北而言,不方便把这个技术应用到民用船舶上面。这是未来青岛造船厂成立之后,跟德国谈条件的重要砝码。减重对于严格要求吨位,浮力和舱室配比的战舰来说,比远洋货轮更加的重要,如果在新锐的战舰之中加入了电焊和其他的一些西北的东西的话,带来的影响是划时代的。

    在繁忙的工人之中,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穿着各种各样的服饰的,另外一个,则是统一穿着蓝色服饰的工人。这些工人都是从西北来的,西北在工人之中统一了工装,也被带着来到了江南造船厂,特制的工装,对于工人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拥有特别制作的众多口袋,对于放置东西,非常的方便。

    西北的工人们,刚开始穿着这个。很是不方便,可是慢慢的,从硬性的命令和吸引,变成了自觉的穿着。这个过程之中,很多工装的好处都展现出来了。

    聂云台注意到了杨元钊的目光,看到杨元钊看着那些工人。说道:“杨会长,西北来的工人都太厉害了。技术很好,除了最开始稍稍不适应之外。现在的表现都很好!”

    杨元钊点点头,先不说这些工人是否适合造船,就说西北严格的纪律和培养之下,西北工人各方面实力都比江南造船厂原来的工人强很多。

    转了一圈,在船坞之中,有十来个外国工程师,还有人对照着图纸,进行现场指挥,工人的数量不但是足够,而且有余,一些穿着其他衣服的工人,趁机偷懒,或者把手头上面的工作交给蓝衣服的西北工人来做,这样看似他们轻松了,可对西北工人来说,这是更大的锻炼。

    杨元钊心中盘算着,不知道这一批工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把这些经验吃透,或许这个时间不会太远,到大型船坞抵达青岛之后,到时候,真正的考验才会开始,军舰可比民用船舶的制造难度高太多了。

    杨元钊的眼神没有在人员上面停留多长时间,直接把眼神投向了这一艘船,随口的问道:“这艘船是谁定?”

    “是英国的太古洋行,他们新开辟了一条上海到香港的航线,一共定了两艘,另外一艘会在这一艘完成了主体之后,开工兴建!”聂云台略带有些兴奋的说道的,一般而言,远洋货船的毛利都会达到总造价30-40左右,这两艘船太古又要的比较急,故而达到45%左右,只要建成了,就是大量的收益。

    聂云台代表江南造船厂签署的协议,4500吨的总排水量,空载排水量在1600吨左右,约定每吨作价223美元,毛利大概会有十几万入账,净利润也相当的可观,这是江南造船厂改制之后的第一笔收益。

    “对了,这艘船蒸汽机订货了么?”

    “还没有,正在选择之中,英国和美国的发动机厂商都发来了报价,德国的也有?”聂云台郑重的回答道,从他的口气和回答的顺序,英美是第一选择,之前江南造船厂跟英美都有合作,在太古的介绍之下,选择英国的可能更大。

    还没等聂云台继续的说下去,杨元钊随口的一说道:“如果没有报价的话,就拒绝好了!”

    “拒绝?可是我们难道要选择德国蒸汽机么,虽然德国的机械不错,但是吨位太大了,不适合安装,价格也贵了一点?”

    “谁说我要选择德国了?”

    “那是什么?”聂云台的脸色立马变了,造船业大国除了英德美,难不成是法国,俄国或者意大利,至于日本,他本身的大部分蒸汽机就是进口英美,自产的都是渣滓,这个时代,是绝对的三流产品,价格再便宜也不会选择他。

    “西北产!”

    “杨会长,我知道西北的工业产品很不错,可是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太古洋行在船的质量上是有要求的?”聂云台慌乱的说道。

    “是要捆绑销售么?”

    “那倒没有!”

    “没有就好,你把参数给报一下,发给西北蒸汽机集团,估计很快就会有回复的!”杨元钊说完,自顾自的就走了,船坞有很么看的,之前只是好奇,现在除了机械的施工,就还是机械的施工的,还不如去办公室看看报表。

    聂云台没有跟上,他的脸上充满了苦涩,怕就怕这个,船舶这玩意是一个很精密的东西,他有美国留学的经历,加上再这里摸爬滚打2年的时间,才有今天的成绩,之所以选择英美,不单单是性能上面,更多的考虑还是适合上面,江南造船厂是基于英法的基数发展而来的,英美的蒸汽机天然的适合。

    可是面对着大股东的命令,他也很无奈,看样子,这一次说不定要搞砸了,眼睁睁的十几万美元的毛利,说不定会变成几万,甚至是不挣钱,这心中有些过不去。

    聂云台心中气苦,却也没有阴奉阳违,还是按照杨元钊的要求,把船用蒸汽机的参数给发过去,不管怎么样,先看看再说,真的性能指标不合适的话,到时候再换好了。

    电报穿越大半个中国,抵达了包头,杨元钊已经提前打过招呼,蒸汽机这一块,西北也是世界领先的,有他这么一个动力专家,无论是蒸汽机,蒸汽轮机,汽油机柴油机,几乎是信手拈来,哪怕不用一体机的特种材料,只是普通的特种钢材加上西北机床的加工能力,也足够是世界第一等。

    大概是3个小时之后,电报回过来了,负责检查数据的工程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检查了三遍之后,这才汇报给了聂云台,他看了大致的指标,几乎是满脸铁青的找到了杨元钊。

    杨元钊没在意聂云台的脸色,看着他,平静的问道:“怎么了,蒸汽机集团的回复来了么?”

    “来了,杨会长,造船是一件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怎么能由着性子胡来!”

    “胡来,我看看!”

    聂云台把电报递给了杨元钊,他接过电报,扫了上面的数据,眉毛一挑的说道:“怎么了,不是很正常么?”

    “正常么,只有英美蒸汽机四分之三的体积,却可以提供120%的动力,还有各方面的性能都有一两成的提升,这样蒸汽机怎么可能生产出来,还有就是价格,糊弄我的吧,只有进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听了聂云台的话,杨元钊才明白,感情聂云台把他当成向船厂伸手的人,拿着一个不知所谓的东西,就直接占船厂的便宜,他苦笑了一下,西北的动力机组的生产能力,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这跟西北拥有杨元钊这么一个动力大师有直接的关系,动力这玩意主要制约的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能力,一方面就是材料的品质,还有一方面就是加工能力。

    设计水平,杨元钊作为一个未来的发动机工程师,在设计上面,远超这个时代的,材料品质方面,民用的发动机杨元钊不会拿出一体机之中的材料,可是哪怕是普通材料水准上面,也是世界一流水准,不少方面甚至超越世界一流,至于加工能力,拥有着粉末冶炼的刀头,西北的机床在性能上更是超越这个时代。

    三大要素的两项远高于世界普通水准,最多就是在高等级的技工数量和层次上微微的有些缺乏,可是两项的超越,足够西北在蒸汽机上面独树一帜了,至于成本,更加不成问题了,作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列强们外卖从来不手软的,不拿到10倍的利润,也会拿到六七倍,利润吓人。

    西北是本土生产,抛开了运输费用,加上机床效率人工材料等诸多方面,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了3倍的利润,就成了现在的价格。

    杨元钊想明白了一切,似笑非笑的看着聂云台,说道:“云台兄,你的意见是什么?”(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一章 机器运抵

    杨元钊很清楚聂云台的顾虑,一个发动机,对于一艘船来说,是最重要的,没有发动机的船,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从他的话语和表情之中,就知道,对于这一个发动机,不信任的居多。∷四∷五∷中∷文,

    对于他的看法,杨元钊是又好气又好笑,难不成他就是这么一个,随便伸手的人,要知道,现在的江南造船厂,伴随着他的大幅度的投入之后的,基本上绝大多数的股份都是他,流动资金也好,自有固定资产也好,都是他拿出来的,投资2亿,为了一个区区的几万银元的蒸汽机来伸手,不顾江南造船厂的口碑,他有这么短视么?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能怪他,杨元钊很清楚这是现状,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之中,连火柴,烟卷,面粉都不能够自己生产,西北生产机器的时间也才多长时间,因为很多东西都藏着掖着,只有部分的轻工业产品或者机器才会流出来,除非是对西北有相当深厚的了解,否则不会知道,西北已经可以生产工业门类的大部分东西,而且发动机和蒸汽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以火车用蒸汽机为例,已经达到并超过了世界上最顶级的产品,包头火车头已经可以在特殊线路上面,跑出200公里左右的时速,虽然是大功率火车头单独的成绩,这一点也比这个世界上面,185-190公里的时速,高出太多了。。

    难道要仔细的讲明白吧,聂云台已经误会了,恐怕有些事情会越描越黑。有些事情也说不明白,杨元钊也没有耐心给聂云台解释。直接甩了一句,让西北提前发货。用20天时间,实地测试,过关了就下订单,不过关的话,就退回去,选择英美产品。

    杨元钊都说道了这种程度的,聂云台也只能够勉强的认可了,他心中暗暗的下了决心,只要这个发动机来了之后。一定会派出最专业的力量,最最苛刻的方法,让发动机保持着全面的运转,争取发现问题,让杨元钊收回成命,总之这是江南造船厂制造的最大吨位的海船,不但代表着口碑,也代表着的江南造船厂的突破。

    杨元钊没有去管聂云台怎么想,直接径直的前往办公区域。坐在聂云台的办公室之中,聂云台的秘书拿来的一系列文件,报表还不怎么的系统,跟西北规格差了一个档次。却可以看出江南造船厂的变化,大量的投入,让整个江南造船厂。变得焕然一新了,旧的船坞。经过了整修和改造之后,变得更加的强大。这点接下太古4500吨的订单就是明证,其余的7个船坞之中,也有7艘大小不一的订单,还有12艘正在排期。

    虽然,当全部订单完成了之后,毛收益也不过是170万左右,可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不是么,从这一点上来看,江南造船厂的6000万估价,一点都不贵,因为这才是6个月的订单,磨合期过去,新的造船船坞完成之后,效率和毛收益,还会持续的增加。

    造船业,果然是利润丰厚,只要把船坞合理利用起来,每年的收益都相当的多,一个船坞少则用上几十年,多则百年,英法德百年以上的船坞比比皆是,只是在最近几十年,伴随着海军和科技的攀升,这些船坞不得不落伍了。

    硬件还可以,软件上面,报告上面也有提到,按照报告上面所说的,目前邀请的工程师,只是到位了20%左右,剩下的还有五六十名从美国和英国请来的师傅,他们是民用造船领域的能手,让江南造船厂上升了一个台阶。另外一个侧面上说,这就是基础的重要作用,江南造船厂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形成了这种底蕴,如果换成西北,即便有这样的资金,有这样的很船坞,一定程度上面,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哪怕有德国的支持也不行,入门这种东西,看起来虚无缥缈,却是实际存在的,当工程师说出来的指标,说出来的命令,下面工人根本听不懂,鸡同鸭讲了,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够顺利的工作,达到出色的质量和高的标准和速度呢。

    把资料看到一半,杨元钊想到什么一样,突然的说道:“对了,云台兄,后天会到岸一批的设备,你让工程部的人员去接一下,对了,目前我们造船厂的总工是谁?”

    “法国人,皮埃尔?”

    杨元钊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应该不是在历史上面留下名字的工程师,稍稍一想,杨元钊忍不住苦笑了,还留下名字的工程师,历史上留下名字,让他记住的工程师真的不多,那个不是大师一级的人物,比如说提出了无畏舰构想的库尼贝蒂,英国传奇设计师威廉怀特,这些那个不是国宝一级的人物,以江南造船厂的小灶,怎么可能引来这样的金凤凰。

    仔细的看着下面的资料,在资料之中,有关于他的介绍,马赛造船厂的助理总工,辗转从业于造船厂20年,亲手主导过万吨级货船的建造,履历很丰富,特别是在民用的领域。看样子,找到这个人也算是费尽了功夫,在民用领域,也算是工程师之中的佼佼者,如果杨元钊不是有德国作为后盾的话,说不定就会把他挖到青岛去。

    “让他也去吧,有一批专门造船的设备,让他看看要如何的利用!”杨元钊随口的说完,就不再说了,房间里面,只剩下沙沙沙的翻阅文件的声音。

    汽笛长鸣,比杨元钊他们晚了2天左右,大型设备通过了12艘大小不同远洋货轮运过来,最大的排水量在1.5万吨左右,最小的也4000吨的远洋货船,庞大的船队,整整的占据了一排的码头。

    借助着青岛时候得到的图纸,杨元钊一共用一体机制作了7套造船的设备,其中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设备,包括了1200吨的水压机和600吨级的自由锻压机这两个庞然大物。

    聂云台看着12艘千吨级和万吨级的货船微微的有些发直,知道接货,还以为只是一批小件,一两百吨而已,却没想到是一个船队,几乎超过了7万吨,哪怕只是普通的材料,这也足够的惊人了。

    一个外国人突然凑过来,他正是总工程师皮埃尔,有些疑惑的问道:“杨董事长,聂总经理,不知道这一批货物是什么,是船用钢板么?”

    杨元钊摇摇头,说道:“不是,是一批造船机械,随船有清单的!”

    船队停稳,负责运送的负责人看到杨元钊在港口,连忙的跑步前来,杨元钊跟他没有多说几句,说完之后,直接把拿到的清单递给了皮埃尔,皮埃尔本身漫不经心的来看,今天来之前,聂云台通知他的时候,已经告诉过他,船用蒸汽机组要更换,换成西北产的,当时他就反弹了,中国或许可以生产出无以伦比的丝绸,或许可以产出精美的瓷器,可是机器,代表着工业时代最高端的机器,这不是中国能够生产。

    好在还有一线余地,只要来的设备通不过标准,是可以放弃的,但是这一批机器,却是硬塞过来,花的都是大股东的钱,可皮埃尔来到中国,来到江南造船厂,是为了干一番事业的,从助理到总工,他需要迈过这个坎,只有迈过去了,他的一切才会顺畅,现在出现了这种变数,给他的感觉,可能要出问题了,他的心情怎么也不可能好。

    “这是!”皮埃尔看到了清单,满脸的不敢置信的,1200吨水压机,600吨自由锻压机,超大幅面镗床和拉床,各种加工大型机械的机床,这些看起来简单,只是几个字名字,在皮埃尔这样的工程师的心中,却仿佛掀起了滔天的巨浪,最关键的是,这不是一套,而是整整5套。

    皮埃尔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法国作为海上强国之一,拥有自己生产的战列舰,也拥有世界上数得着的庞大远洋船队的,可是那是国家的力量,万吨级的水压机,大部分只是加工军用战舰和一些大炮之类,民用,极限也就是2000吨级的水压机,1000吨左右的自由锻压机,那已经是法国最顶尖的民用造船厂了,一般的造船厂,恐怕连1200吨和600吨的都用不上呢,皮埃尔之前所在的马赛造船厂,他甚至连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都没有。

    海上强国的法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在中国,皮埃尔来到江南造船厂,最多奢望有个三四百吨的水压机应应急,一些必须要更高水准来加工的材料,可以选择外购,可没想到,大股东出手这么大方,一下子就是5套,这可是价值巨万的设备啊。

    “怎么了,皮埃尔,东西不对么?”注意到皮埃尔表情聂云台,随口的问道。

    “没什么,看看再说!”皮埃尔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道,虽然他不太相信,为了一个民用造船厂,投资这么大,可是这上面写的这么的系统的,看起来也是煞有其事的,由不得他不相信,反正清单上面的东西,有没有,看看就知道了,他相信以他的眼睛,是不会被骗过的。(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