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三十四章 二手货船

    杨元钊的前来,早就通知了英国方面,他的行踪也没有做出任何的隐瞒,直接是乘坐着英国的渡轮前来,甚至在出发的时候,还由劳伦斯对英国方面发报,劳伦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跟着去,不过他倒是告诉杨元钊,一切都准备好了,外交大臣格雷会亲自的到伦敦港迎接。

    渡轮进入到泰晤士河,这跟在德国看到的场景,又有了一定的不同,古老而繁华,这就是英国给杨元钊的第一感觉,不同于后期崛起德国,英国的百年老工厂比比皆是,这或许也是德国能够从工业上面超越英国的根本原因吧。

    伦敦的港口,杨元钊果然见到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甚至不止他一个内阁官员,包括商务部长,工业部长,还有海军中将在内,最少十几个军方政界的高官,很显然对方是早有准备的。

    对此,杨元钊并不在意,只要重视就好了,他来的任务很简单,在英国看到他想要看到的,在此之前,就是确定一部分的意向,说白了,就是花钱。

    格雷也算是早有准备,知道杨元钊来英国是临时起意的,所以拿出了可以购买的货物列表,让杨元钊进行选择,这几乎是欢迎仪式结束之后,进入到礼宾馆之后,就开始了。对于英国人的急切,杨元钊也有些无奈,很显然,如果不完成这些,恐怕想要参观战列舰,可能性不大。

    英国也不是纯粹的傻瓜,不见兔子不撒鹰,这一点,谁都十分的清楚。也就是说,杨元钊不拿出点真金白银,恐怕之前答应的也是一句空话,别说看到船了,船毛都看不到的。

    到底弄点什么好呢。英国也不是空手套白狼的,面子还是要的,他们拿出来的东西,基本上也是主流的产品,甚至连价格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让利。如果换做4年前,甚至是5年前,不是杨元钊的任何一个中国人看到,都会嗷嗷叫着买下来,其中很多的产品。都是想买都买不到的。

    从德国已经订购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英国方面的这些即便比德国强,也有限,有的不如。杨元钊一阵阵的头疼,正在考虑,要不吃点亏,进口一点机器设备好了,未来的中国。也需要一些机器设备,可是当他翻过后面的时候,看到了一批船舶。都是二手船,价格还差不多,从3000吨到1.5万吨的都有,似乎是更换的船舶,价格也是向当低。

    二手船,这倒是一个方向。英国作为航运大国,二手船数量庞大。每年更换的都不少的,现在英国虽然意识到了德国的威胁。未来一定会对德国动手,可是从某种程度上面,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哪一战会打的那么惨烈,在双方看来,准备个半年,甚至是一年的物资,足以打完整个战争了,倒不必考虑船舶的事情,这些二手船舶,也是照例的来卖的,数量较为庞大。

    杨元钊手轻轻的敲在桌子上,心中默默盘算,这一笔能够获得多么大的收益,一战的进程,是出乎之前所有国家预料的,英国没想到,德国会采用无限潜艇战,仅仅是4年战争时间,德国潜艇创造的击沉吨位,就超过了1200万吨,整个世界都缺乏运力,不但新船的价格翻着跟头的上升,现在的万吨巨轮,大概就是在90-110万之间,可是到了一战时期,暴涨到170万-200万之间,几乎翻了一倍以上,跟战争有关系的,钢铁,机器等诸多方面,也都连锁的增长。

    只要拿到这些的,让他们能够航行起来,哪怕是到时候再卖掉,也可以获得现在投入3倍以上的收益,这简直是抢钱的,杨元钊仔细的看着这些船舶的资料,这一批船,除了少部分是特别旧的之外,其他的还可以,只要经过一定的改造,就可以迅速的散发出生机和活力,

    西北不但可以从这一批船之中,获得足够的价值,现在可能1亿买了,未来可以卖到2-3倍,最关键的是,西北一直想要致力于的航运业,也可以进入了,一方面可以在未来一战之中,不受制约,获得庞大的收益,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培养人员,中国已经多少年没有主力舰一级的舰队了,虽然还有海军,可是海军的人员相对于20年前,不知道缩减了多少,即便西北不遗余力的培养,也未必能够满足海军的一切需要,真的给几十艘的主力舰,也没有人拿出来用啊。

    杨元钊眼前一亮,直接的看了所有的二手船,一共是127艘,总吨位是43万吨左右,平均每一艘大概是4000吨,最早的是在15年前建成,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每一吨的平均价格在37美元左右,这是新建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价格。

    杨元钊直接的划定这些船,不过是1600万美元左右,并且告知英国商务部的官员,只要还有这样的二手船,他都要,船龄久一点也无所谓,只要主体结构不出现问题,其他的哪怕动力系统老旧一点,也没问题。

    英国是绝对的航运大国,还真的让他们找到了一批二手船,都是在20年船龄之上的老旧船只,可是价格上更加便宜,总计55万吨,也不过是1100万元,平均每吨只有20美元,快是废铁的价格了,两者相加快3000万了,加上其他的一些项目,凑齐了3000万。

    3000万,出售旧船,就获得了3000万,跟白捡的一样,对于英国来说,这些旧船数量太大了,零星可能出售一部分,但是全部出售是不可能的,有了3000万的资金,不但海军部可以增加一艘铁公爵级的战列舰,用来订购现在主流1万-2万吨级的货船,也可以获得20万吨的吨位,这绝对是双赢的结果。

    不过跟德国相比,这个还是开始,德国签下的几亿订单,让英国人眼红无比,怎么说,不能比德国差,看样子,西北是想插手航运业,这些旧船,估计也就是做做亚洲的生意,这对于英国的影响不大,英国人的核心和主要地盘,还是欧洲和美洲,亚洲不过是兼顾,即便是手伸过来了,以这些旧船,跟新船竞争,简直是开玩笑。

    英国国内,买不到什么船了,到时在英联邦,美国,甚至德国,类似的船还不少,消息传出之后,英国又动用关系,弄到了100万吨左右船舶,美国是70万吨,德国也弄来了90万吨,大家都争先恐后卖船,生怕西北改变了主意。

    虽然这部分货船,吨位价格大概都在30-40美元左右,但是有一半以上船只,是10年之内兴建的,就吨位和能效比上,还在主流之中,只要经过稍稍的改装,比如用西北的蒸汽机和蒸汽轮机,取代现在的动力系统,他们必然会发挥出相当出色的作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国看到了一个大量收购二手舰船傻子,杨元钊却提前的囤积了大量的二手货船,等于,一下子,中国的航运水平,从原来的不值一提,一举突破了350万吨,虽然只是旧船,很多的吨位也不高,效率也不高,但是硬生生的拼凑出来了这么一个航运大国。

    总吨位是有了,可是未来的改装,组建航运公司,建设航线,运输货物,则需要徐徐为之,过去几年之中,西北也购买了一些货船,培养了一部分的水手,可是总量不过是15万吨左右,现在一下子扩张了20倍,要想吃下它,让它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舰船的采购,在英国这里,等于是花费了7000万美元左右,看起来钱不少,可是最多是让英国盘活那些的老旧的舰船,让他们变成资金,转而建造船只,或者用到更加重要的地方,可是英国寄予厚望的机器,才是重点,这个时代,还没有人研究工业投入和产出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可是生产制造业,已经有人重视了。

    杨元钊也明白,投机取巧的事情,不可能继续下去了,英国也对他宣扬了他们的万吨级货船,价格也很合理,但是杨元钊愣是不敢买,还有2年时间就开战了,大型货船的生产时间,一年多两年,到时候战争一起,天知道英国人会怎么办,总之,二手的,可以直接拿走的,或者现货的可以,其他的,一改不行。

    接下来的商议还在进行之中,得到杨元钊的提点,下面的人也都知道,跟英国人在这里耗着吧,慢慢的商议,尽量的弄到一些好东西,估计订单最终,不会少于4亿,说不定会超过5亿。

    吃到了久违的好处之后,英国人也开放了参观的权限,英国公海舰队,全面的向着杨元钊开放,至于日本外购的金刚号,更是第一批参观的名单之上,既然是外购的战舰,英国人当然乐的送人情了,在签署了几项协议之后,不用杨元钊主动的说出,要上去参观,英国海军部的邀请函,直接的送到杨元钊的手中,名义上当然是合理的,邀请西北领导人,就外购舰船进行实地参观。(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五章 猎户座和狮级

    第一个走上的,当然是金刚号了,日本从来都是英国人的小弟的,英国人做任何事情,都不用考虑日本人的眼光,更何况,这还是在海试之中的船只,随便找个理由,就把随船的日本军人给支开了,负责带领杨元钊参观的英国海军军官,甚至拍着胸脯说,想看什么看什么,甚至可以拉倒公海上面开炮。

    杨元钊对于英国军官的热情,也很无奈,他真的是来刺探军情的,但是他刺探的方法,跟别人不一样,根本不用实地细细的考察,只用走上金刚号,就可以了。

    可是显然,他特别的选择了金刚号,让英国的海军部认为,他即便不是来看英国的战舰了,可是实地考察一下日本还是必要的,毕竟西北跟日本之间,可不是什么融洽的关系,最关键的是,海军部还打着,给西北建设一两艘战列舰的打算。

    就拿现在金刚号来说,按照英国本身的成本核算而言,造价成本在150万-160万之间,可是销售给日本的价格却在240万英镑以上,不说这笔资金对于英国造船业的促进,还有日本在私底下花的钱,就说这个账面上来说,都足以让海军获得相当的收益,这笔钱,可是直接补充到海军军费上面。

    不管英国人说的天花乱坠,杨元钊总之一句话,不轻易吐口,战列舰是不错,可是自己一步步造出来,顺带让成员们一步步熟悉的,才是好战舰,购买英国的。先不说交工日期不一定确定,万一战争爆发,征用了,那可就全完了。

    走上金刚号,认真的听着英国军官的介绍。金刚号拥有八门主炮,四门向前,四门向后,拥有36x亚罗式煤油混烧锅炉、2x帕森斯式蒸汽涡轮机,总功率64000马力,四轴推进。动力极为惊人,也让满载排水量超过2.7万吨的巨舰,可以以27.5节的速度,高速航行。

    相对于金刚号样板狮号,金刚号少了一门主炮。主装甲分别有10-15%左右的减弱,动力上也跟狮级7万,负载7.8万的数据比起来,也有巨大的差别,可是要价上面,却比狮级210万左右,贵了差不多30万英镑。

    这也是外购舰的常例,日本也清楚。所以金刚级并不是都在英国购买,购买了部分的配件和火炮,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获得了设计图和vc装甲钢的资料,这才在国内进行生产,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日本走上了海军强国的道路,一艘战列舰,不管投资如何。对于一个国家的造船能力和各项的整合,非常的关键。

    在扶着船舷。走上金刚号的一瞬间,金刚号的各方面的资料。已经出现在了一体机之中,可以说,各方面评分都不错,不过还是一个未完成的版本,不过因为金刚号已经下水了,船体的结构是完整的,因为海试的缘故,8门重炮之中的4门,已经安装上去了,其他的150毫米50倍口径的副炮也装在上面,不是最后的完成版,也是相当不错,杨元钊需要的只是14寸,也就是的356毫米火炮的数据。

    终于得到了,耗费了不小的精力,在巨炮的领域,战列舰拥有着巨大的优势,任何一个岸防要塞,都不会把最新锐的舰炮,放在岸上的,第一时间,必须安装到战舰上面。只有废弃的,或者是次一等的,才会放在安防要塞上,就拿英国为例,目前大部分要塞炮,都是12寸以下的,大量的11寸和10寸的,可是新锐战列舰,已经开始从13.5寸到14寸,甚至是15寸迈进了。

    对于杨元钊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舰炮的尺寸,勉强可以生产,最关键的炮管位置,可以通过一体机一次性的成型,这样的话,12寸,13寸,甚至是14寸,只是一个大小的问题,而不存在造价的问题,只要他需要保护海港,14寸的,也敢丢下去。

    事实上,在回去的路上,杨元钊还真的丢了一大堆14寸舰炮,放在了巴士拉,以巴士拉的位置,本就不惧怕海上舰队的攻击,河口回旋余地,让战舰除非是平推过去,再加上炮台的高度,防护度,哪怕10门14寸的炮台,就足以让这个港口固若金汤,更何况杨元钊一下子丢下了100根,备用70根,30门的炮台,那是足以让战列舰绝望的炮台数。

    金刚号的参观,只进行了1个小时,其中,还真的应了英国军官的邀请,在公海上面打了一炮,14寸火炮,十几二十公里的射程,14寸巨炮的威力,都给了他直观的观感。

    坐着交通艇,从金刚号上面下来,金刚号还要继续它的海试,这是大型战舰的传统,一般而言,建造的期限在1年左右,哪怕是猎户座这样的超无畏舰都是如此,最多一年过一点,但是海试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阶段,同样需要快一年,甚至超过一年的时间,这其中,需要改进一些小毛病,测试装甲,火炮等一系列的体系,人类历史上,最庞大,最高端的人工造物,可不是开玩笑的。

    拿到了金刚号的资料,最重要的14寸火炮的资料已经拿到手,可以说来到英国最大的心愿已经达成了,但是其他的战舰也不能够放过,金刚号再怎么强大,也只是外购舰,虽然英国对日本的支持不小,卖给他们的战舰,比其他国家的战舰高一个档次,但是再怎么说,也比不过自用舰。

    杨元钊主动提出了这个要求,负责接待他的海军军官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些都是已经计划好的,虽然他接到的命令,是有可能的话,避免杨元钊走上公海舰队,可表面上,却不能太明显,刚刚从杨元钊手中,获得了大量的好处,上亿美元的订单,只是这个订单产生的好处,就足以让英国增加两艘主力舰了,还不是猎户座和狮级这样的,最少也是目前在建的铁公爵,那可是真正的超无畏舰,主力舰。

    乘坐着交通艇,进入到了军港,在公海舰队的锚地,杨元钊看到了无数巨大的战舰,英国的战舰数量,还是要比德国多的,哪怕一部分分舰队出去巡航,在军港之中,也林立了20多艘的主力舰,还有数倍数量的各种巡洋舰,驱逐舰,琳琳满满的,把军港填的慢慢的。

    目前,英国开工建设了两款主力舰,1911年开工的乔治五世级,还有1912年,也就是今年开工的铁公爵级,对了差点忘了,还有刚刚才开工,绝对是王者级别伊丽莎白女王级的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那些战舰,可想而知,是英国人的绝密,恐怕连情报都死死的捂着,更何况是让杨元钊参观了。

    猎户座战列舰和狮级战列巡洋舰(金刚号的样板舰),是目前皇家海军的主力舰,猎户座和狮级的他们建于金刚号之前,是战列舰和战巡的搭配,没有装备金刚号那样的14寸火炮,他们是13.5寸,也就是343毫米火炮,同样45倍火炮,建设年代也在金刚号之前,可是明显在火炮上面的评分上面,要比金刚号的14寸高出了一个档次,至于融入整体的评分,差的更远了。

    由此杨元钊有了很明确的认识,那就是在英国,外购型跟自己用的战舰,差别巨大,看起来英国人给日本装备了14寸的火炮,但是只是一个实验之中的产品,甚至其中的一些布置,是吸取了战列舰在日俄战争时候的一些缺点,比如舰首设计等等,都存在了一系列的创新,甚至影响到了英国后续战舰的建设。

    可是英国对日本,并跟甲午战争之前的定镇二舰完全不同,同样是实验,德国却是全力以赴的帮助,因为那也是德国想要立足于主力舰领域敲门砖,让定镇达到了设计时候的极限,而英国对日本,显然是藏私了。

    日本人跟英国人之间的撕逼大战,杨元钊不关心,他只是关系自己获得的好处,走上了一艘又一艘的战舰,不过这一次,随从的海军军官,并没有大方的让他到战舰的任何部分去参观,自己的和外购的,这种标准完全不同,最多只是让杨元钊到甲板上,或者舰炮的旁边来参观,口风也严谨了许多,很多东西都故作而言他,没有之前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浮光掠影,能够看到什么,杨元钊对此也没有太在意,关键的东西已经拿到的,皇家海军的各级战舰,在他的眼里,没有任何的秘密,每一艘舰的不同,都可以在图纸之中,明确的表现出来,他费尽心思掩饰的,其实已经被杨元钊拿走了。

    在军港这边呆了两天,杨元钊就如同一个勤劳的蜜蜂一样,不停的走上走下这些战舰,每一艘上去的时间不长,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也没有去关键的地方,也让负责陪着海军军官和情报部官员很放心,到杨元钊这样的身份,真的要恣意妄为,他们还真的是难办。(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六章 收获和野望

    从英国的军港回归,杨元钊的手中,最少多了137艘,各种类别的战舰的总图纸,分类图纸的总数,恐怕超过了5000张,特别是战列舰和战巡,各种的图纸性能指标也有明显的不同的,图纸多不说,各方面的分数也相当的高。

    昨天晚上,杨元钊抽时间,在一体机之中翻阅了这些战舰的图纸,对比之下发现,跟原型的狮级相比,金刚号的实力差了许多,不但是装甲,动力和舰炮上面,整个战舰的整体性能,才是差别的重点。

    也就是这一次对比,让杨元钊改变了想法,参观皇家海军,表面上看,最立竿见影,最大的收获在舰炮之上,可是他非常清楚,舰炮只不过是表面上的收获而已,真正出色的收获,还要落在整体的图纸上面,从这个图纸上面,可以感受到英国的设计战舰理念,这是从来英国人秘而不宣,哪怕是美国人都没有去传授的真正秘密,哪怕是到了二战时期,美国的造船水平也不是世界第一,全部都是用工业生产能力,用钱堆出来的太平洋海军。

    杨元钊拥有目前德国最强的战列舰,也拥有英国最强的战列舰,两者比较之下,防护和抗沉性能上,德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甩开英国战舰,可是在火力投射上,在战舰的稳定度上,在速度上,甚至是战舰的整体评分上面,英国都遥遥领先,百年英伦海军,果然不是说着开玩笑的,完战舰这一点。完爆德国。

    现在西北,还谈不上造舰能力,不知道要差了多少条街,或许在把这些资料,有选择。有条件的交给德国,进一步的提升德国实力,并且密切双方关系。

    杨元钊很清楚,中国要想在造舰这个关系重大的领域,赶上世界列强,能够依靠的。恐怕只有德国,日本的崛起,是英国一手造成的,西北插入进来,别说不可能。即便可能了,西北能够跟日本一样,紧跟英国脚步几十年,也就是落了个金刚号这样的东西,也多亏了一战削弱了英国,让日本捡了便宜崛起,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真的如同英国设想的那样,速胜了德国之后,瓜分了德国的利益。英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哪怕给日本点甜头,日本依然是在英国的控制之下。

    一战改变了许多,欧洲不是没有长时间的战争,百年战争就是例子,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完全工业革命之后,两个现代化国家的联盟之间的超级战争。4年的时间耗费的就比曾经的百年战争,不知道高出了多少。一举削弱了除了美日之外的所有列强,毁掉了2个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崛起了一个红色势力苏联,可以说对整个世界有重大的影响。

    借助着德国人的需要,军备竞赛正在进行中,威廉二世又是喜欢战列舰和巨炮,后期的巴伐利亚级,生生的用还没有成熟15寸炮,取代设计之中的13.5寸,就是这个目的,可惜炮管不合格,不但性能上要弱,口径倍数也差了很多,只有40倍,弱于伊丽莎白女王级的42。

    把图纸拿给德国,德国可以在现在吃透13.5寸,恐怕在舰炮这个领域,节约2年的时间,这个中间的差别多大,任何人都清楚,讲信用的德国也会履行之前的月定,帮助西北建设青岛船厂,让青岛船厂拥有生产战列舰的能力。

    对于中国人的潜能和智慧,杨元钊从来都不曾怀疑国,只要利用这个机会,西北借助着德国培养出属于自己造舰工程师的时候,才是中国海军崛起的时候。

    这一次从英德两国得到的图纸,从无畏舰,甚至是前无畏舰,从蒸汽机到蒸汽轮机,这一系列的图纸变化,仿佛把英国和德国,战列舰无畏舰的发展,掰开放在了这些新锐设计师的面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面,夯实了西北海军的基础,正是凭借着动力和材料上面的出色,再加上这些图纸,让西北海军在短短的几年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回到了伦敦,负责谈判的人员,还在一点点的扣着数据,但是总额是上升了,超过7000万放在二手船收购上面,还有一部分,差不多2.3亿,是收购一些造船设备,材料,还有配件等等,这是一笔庞大无比的投入,当3亿左右的合同签署之后,英国人的态度,跟之前产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正在生产铁公爵和乔治五世级的船坞,杨元钊还无法进入之外,其他曾经生产无畏舰和前无畏舰的船坞,他都可以去看,至于伊丽莎白女王级,这在英国是绝密的,知道的人除了高层,也就是造船厂的人员,那些造船厂,早已经被守卫的密不透风了。

    杨元钊现在要求的只是基础,真正的超无畏舰,给他也没有多大用处,他认真的来观察着这些船厂,英国人的大方,给了他一个从另外方面,了解英国的造船业,复制英国船坞和造船厂的机会。

    比葫芦画瓢,最多只能够得到足够的机器设备,并不能够彻底的复制一个造船厂,可是这样已经够了,英国的船厂,等于是直接摆在了他的面前,告诉他,船厂需要什么,需要布置什么,至于经验,有了东西,下一步的摸索难么?

    在英国足足呆了20天,杨元钊这才意犹未尽的停下了脚步,大部分的工厂和船坞都已经看到了,最主力的乔治五世和铁公爵暂时是没有任何的可能得到的,从英国这里得到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接下来,就是前往德国,把剩余的事物都处理好,少了德国方面的帮助,青岛造船厂,永远都是一个空架子的,现在的西北,连最初的基础都没有,只有夯实了这些,才能够更进一步。

    回到德国有几个方面,首先要落实青岛船厂的设备和人员,另外一方面,杨元钊也需要去看看德国的潜艇,对于弱国来说,潜艇是天然的武器,特别是在这个,海军强国,还没有注意到潜艇功效的时候,这个时候付出的代价不大,甚至可以参与到潜艇的建设和研究之中,跟德国一起,把这方面的知识给吃透。

    20世纪的世界,已经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各方面都有先行者的,追在身后,不太可能获得超越的机会,也因此,杨元钊特别重视汽车,飞机,甚至是潜艇,这些领域,大家都是同样的一个起跑线,重视和非重视,完全不一样,再加上还有一体机的逆天和杨元钊的眼光。

    就这样,杨元钊匆匆的来到英伦半岛,又匆匆离去,留下一部分的人员继续商讨,杨元钊给他们定下的方略是,可以签署1.5亿左右的订单,让英国的订单达到4.5亿,虽然比不上德国,却也算是可以,这一批东西之中,大部分是机器设备和原料,还有很大程度的旧式商船,这些可以给江南造船厂和青岛船厂练手的,改造这些20年前的轮船,对于还在兴建之中造船厂而言,是最佳的机会,难度不大,却可以让人员逐步的熟悉造船厂的工作。

    本来好好的情况之下,杨元钊要离开,让英国方面微微的有些吃惊,甚至外交部都过来亲自过问了,当然了,这种情况之下,杨元钊是绝对的财神爷,不可能有人来质问他,为什么不打招呼离开,只是隐晦的提到,是不是有人慢待他了。

    杨元钊当然肯定的说没有,只是德国方面有些的事情需要处理,这边跟英国的谈判,也在继续,他比较知趣的把随员留下了很大的一部分,继续商谈,并且只机的签下了5000万美元的订单。

    杨元钊不是放弃了跟英国合作,累计签署的订单达到了3.5亿美元,特别是刚刚签署的5000万,都是利润比较高的那种,有了这5000万,甚至英国战列舰都能够重新开工一批了,英国也没有多说什么。

    同样是坐着渡轮,这一次却是一艘德国渡轮,缓缓的离开了泰晤士河口,繁忙的泰晤士河,强悍本土舰队,舰炮的巨大威力,让杨元钊的心中澎湃,这是一个海洋的世纪,也是一个海战的时代,可惜中国在过去的百年之中,走了弯路,甚至无法参与到这个激情澎湃的时代,可是中国的海洋之路,就从今天开始起步吧,青岛船厂地址已经画下了,西北的施工队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有了江南造船厂的经验,他们动工的更快,所有1.5万吨以下的船坞直接的开工,等待着机器制作好了之后,就可以进入生产,至于1.5万吨以上的,则需要德国人员亲自过去指挥施工。

    已经是1912年12月份了,1913年即将到来,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西北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必须要抓紧,现在西北的工业能力已经足够了,多了这么一批机器,工业水平会更强,是时候进入到海洋之中了,不但要有远洋货轮,还需要有保护远洋船队的战舰。(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八章 值得付出代价

    威廉皇储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既然得到了皇帝,海军元帅甚至是首相的首肯,那么这一件事情必须要尽早完成,他几乎毫不犹豫的,直接的来到贵宾馆,要求见杨元钊。

    对于威廉皇储的到来,杨元钊很平静,从回到柏林,把13.5寸舰炮的图纸的一张交给了外交部的时候,他就在想,会是谁过来,可能是外交部长,可能是公海舰队的缔造者提尔皮茨,但是更大的可能性,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德国皇储。

    现在果然是这个威廉皇储,看样子,德国也考虑了很多。杨元钊抵达的时候是皇储亲自迎接的,在德国的高官之中,也是他跟杨元钊交情最深,再加上年纪差不多,虽然经验上差一点,可是在政治领域,地位和目的才是最重要的,经验这种东西,只能够是锦上添花,关键是双方的合作意向。

    杨元钊很清楚,自己需要德国,要解决中国的军舰制造能力,能够依靠的也只有德国,本来是单方面的事情,却因为手中的东西而改变,这个13.5寸舰炮的价值,对于任何有造舰能力的国家都非常重要,更何况直面英国的德国,如果德国优选择的话,甚至会为自己的战舰,普及14寸,甚至是15寸,这也是巴伐利亚级难产的根本原因,因为国王级在12寸炮上,被猎户座和乔治五世级完爆,所以到了下一代,德国直接从12寸,跳到了15寸,勉强完成了之后。却让巴伐利亚级只能够完成了2艘。

    威廉皇储不是一个人来的,他的身后站着几个舰炮方面的专家,杨元钊也明白他们的意思,威廉皇储表明,只要确定了东西是真的之后。一切都可以谈,可以答应一些比较过分的条件。

    听到了威廉皇储的保证,杨元钊放下心来,德国的信用,在这个时代,还是可以保证。他在威廉皇储的面前,有选择的展示了12张图纸,他们都是舰炮的各个部分,这已经是相当程度的证明了,可以说13.5寸舰炮。除了整体的还有材料上面的配方,没有亮出来之外,等于大部分的东西都亮出来了。

    几个大口径舰炮的设计师眼睛不停的闪亮,舰炮的问题,已经困扰了他们超过2年了,从1911年,国王级开始建造开始,舰炮的研究就一直都没有停歇。特别是最近开始研究的,下一级巴伐利亚级设计,皇帝阁下提出了15寸火炮的计划。更是让他们郁闷无比,从305毫米的12寸,一下子提升到381毫米的15寸,足足3寸的提升,这对于舰炮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不但打破了他们原有研究的不发,330毫米的舰炮一直都没有拿出来。

    对于皇帝的要求。设计师却无法拒绝,英国已经开始装配和生产14寸舰炮的战列舰了。下一级几乎肯定是15寸,这种情况之下,公海舰队之中,没有反制的措施,是绝对不行的,总不能依靠着一堆的12寸炮,去对付15寸炮吧,3寸的代差,几乎可以虐到翔。

    几名设计师都是识货的,在扫了一眼之后,就知道这是真的,可是还是一个个的把这些图纸看完,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收获很大,之前困扰他们很长时间的问题,几乎是迎刃而解了,甚至对381炮,也有相当的突破,只不过他们都清楚的,材料才是关键,只要杨元钊没有把材料配方拿出来,他们依然无法生产,这也是13,甚至是15寸炮最大的问题之一。

    负责克虏伯舰炮设计师,老老实实的最终把结果汇总给了威廉皇储,很显然,杨元钊这里应该是有的全套的舰炮图纸,即便没有,仅仅依靠着现在的图纸,只要解决材料问题,就可以把舰炮弄出来个十足,这等于说对舰炮的研究,最少节约1年半到2年时间,特别是381,那是直接的推进,对于德国的大口径舰炮来说,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推动。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威廉皇储就明白了,这一份图纸,无论如何也必须要拿下了,有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的首肯,他的底气很足,直接就着之前约定的东西开始谈。

    杨元钊也很清楚,这是关键时刻,如何得到最大的收获,之前也想过许多,提出来,德国必须要派出出舰炮,战列舰设计师前往中国,不能是二三流的,必须要是设计过12寸舰炮和独立设计过无畏舰级别战列舰的设计师,这是先决条件,不能打折扣。

    很犀利,但是却在意料之中,西北要形成战列舰的生产能力,必须要有设计师,威廉皇储听完,皱起了眉头,之前就杨元钊的约定,他也做了一定的调查,设计师之中,舰炮设计师好说,有了13.5寸舰炮的图纸,舰炮上面的压力并不大,克虏伯有多达7名符合条件的,调出来一个也可以接受,剩下的在突破了13.5寸之后,继续的研究15寸,2年多的时间,难度几乎是不存在,这本就是杨元钊帮助争取,派出一个支援一下,无可厚非。

    可是后者,战舰设计师,就有些困难了,整个德国,符合条件的,恐怕也只有5个人,这其中有一个还是勉强,此时的他们正在全力以赴的进行下一级,巴伐利亚级超无畏舰的设计工作,调走任何一个人,对于巴伐利亚级的影响不小,说不定会引起巴伐利亚级研究的一些问题。

    杨元钊在提完了条件之后,就认真的看着威廉皇储的目光,想从他的表情之中,看出来什么,可是威廉皇储却没有露出任何的表情,对于威廉皇储来说,这只是一次接触,他的任务就是听杨元钊的要求,不能直接的答应下来,要看图纸是不是全面,还有如果是全部条件的话,咬咬牙答应下来,也无所谓,但是如果更多的话,就有些困难了,别说是他,就算是皇帝阁下,也不能够为了一门炮,太过影响德国利益。

    从威廉皇储的表情中,看不出来什么端倪,杨元钊并不在意,有了舰炮,主动方在西北这边,13.5寸舰炮,对于德国来说,绝对是志在必得的,这点他没有任何的担心,关键是否能够拿准他们的心理价位,获得比较好的帮助,而不是获得了一批比较虚的东西。

    对于西北来说,这一次的欧洲之行,收获已经是巨大了,只要他能够把那些重工业的设备给生产出来,西北在工业基础上面,已经不比德国差了,甚至在数量和层次上,还有所提升,不过这注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因为大型机械,特别是万吨级别的水压机,自由锻压机,每一个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几个月的时间是要用,在扫描之后,杨元钊几乎调用了全部的时间,用于制造,估计能够在回去之前,给西北添上一台水压机和一台自由锻压机,至于更高级的,或者其他器材,需要1年的时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

    杨元钊不着急的,西北之前已经研究过了,对于他电报发回去的机器也进行了排比,就重要程度上面,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当然是最高的,其他逐步的生产就好了,这些高端机器,对于最顶尖的重工业非常的关键,可是以西北的程度,需求的不高,也就是拥有了万吨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之后,西北可以在大口径火炮,大型军舰的龙骨和大口径舰炮上面,获得突破,这些都是没影的事情。

    对于机械上面要求不高,之前该买的都已经买到了,接下来就是人员,杨元钊需要德国能够保证提供3个2万吨以上的船坞的全部人员,并且高级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必须要是2倍以上,保证西北随时可能扩张的要求。

    这倒是一个问题,有些技术性了,威廉皇储对于造舰不明白,好在身边就是专家,稍稍的询问了身边的专业人事,得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抽调了这个之后,等于是德国最少失去了一个超无畏舰的制作人员,对于超无畏舰的拖累必然是不小,直接影响到现在的国王级和未来的巴伐利亚级。

    “不行,这绝对不行?”威廉皇储直接了当的说道,哪怕对只是的陆军军官,可是老爹喜欢海军,威廉皇储对于海军的了解也很深,公海舰队可以说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几乎是父亲力排众议建立的,为的就是跟英国竞争,现在终于有了追上的可能性了,在几级战列舰上,虽然略微的弱于英国,但是数量和级别上,开始越来越近,现在,可能会影响到一艘国王级,甚至是巴伐利亚级的建设,孰轻孰重他非常清楚,哪怕是13.5寸舰炮非常重要,也不值得德国这么的交换。

    威廉皇储如此激烈反应,稍稍有些出乎了杨元钊的预料,也让他意识到了,其实在1912年,德国已经相当紧张了,在军备竞赛的领域,他们所受到的压力,一点都不比英国小,这么幅度的抽调,已经让他们无法维系下去。

    不过,这样更好,杨元钊平静的看着威廉皇储,说道:“我如果给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在不影响贵国造舰的情况之下,你们愿意派人员过来么?”(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章 天才的想法

    “解决,你们怎么解决?”威廉皇储正在考虑如何的拒绝,才能够让杨元钊大小注意的,却没有想到,杨元钊会这么的说,这在他看来,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

    “当然有办法了,威廉皇储不听我说说么?”

    威廉皇储和身后的技术人员面面相觑,都诧异无比的看着杨元钊,杨元钊扫了一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了之后,开门见山的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西北可以跟德国签署一个协议,前往中国的3个船坞的人员,他们第一艘的造舰能力,可以提供给德国,以弥补对德国造成的损失,另外一方面的,中国也可以派出足够的人员,前往德国这边工作,虽然在造舰能力上面,中国还是一个新手,不存在什么可比性,但是在高级技工人员上面,西北却不缺,不是每一个造船的领域,都需要熟练的,熟悉船舶制造的工人,一些基本的行当,高级技工就可以接手,最少在稍稍适应之后,也可以接手了。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提议,出乎了威廉皇储的预料,也出乎了谈判人员的预料,几个造船的专业人士和工业的专业人员,通过询问,特别是询问西北拥有多少工人,在知道了西北拥有一个怎么庞大的工人队伍之后,脸色立刻的变了的。

    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产业工人,这个数字,就足以让德国侧目,目前德国,城市化也不过是十几个百分点,拥有城市人口不会超过1500万。这其中还要去掉大量公务人员,商人,贵族和城市小市民,真正的工人,不会占据半数。也就是说,这个落后的,曾经连火柴和螺丝钉都生产不出来的国家,才几年的时间,就冒出了这么多的产业工人。

    没有人会直接相信,可是真的仔细回忆一下。西北在过去的4年创造的奇迹,2000万吨级的钢铁,强大的铁路生产能力,基础建设能力,这些无不表明。西北拥有强悍的工业能力,现在,只是把一切摆在了面前。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接触,不能,也不可能在一次接触之中,就达成全部的意向,杨元钊提出了条件,威廉皇储听了了之后。基本上达成初步意向,德国方面确认杨元钊是真的有全套图纸,已经拿出来的不少了。而杨元钊也认可了德国方面的交易计划,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威廉皇储带着人回去了,杨元钊也平静的等待消息。

    交换工人,用有能力的工人,代替原来熟悉工人。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人想到的办法,杨元钊提出的是一个德国高层从来都没有认识到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优劣先不去说,只是从实施的难度和解决性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一个国家的力量,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力量和资源,对于德国来说,资源在逐步的累计,工业生产能力来说,也是如此,很难有再大的提升。总人口只有6700万左右的德国,人口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了,农业,工业,军事,这三大块,都是需要人的,在战争之中,人的有事几乎可以发挥到极致,俄罗斯之所以那么落后,却占据了那么大的地盘,甚至是英德都需要拉拢他们,原因就在于人口众多1.75亿的人口,冠绝整个欧洲,他们也是随便可以动员1000万军队的国家。

    德国的发展,毕竟晚了点,且是在普法战争之后,才完成了统一,确立了欧洲的地位,他的城市化水平是低于英国的34.6%和美国的22.1%,高于法国,城镇人口也接近1500万。

    城市人口,在这个时代,是重要的数据,这些人口除了一部分是是富商之外,大部分都是工人,而工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

    德国已经把这个生产力发挥到了极致了,工业部每每都在考虑,如何正确的发挥出这个生产力,也进行了一部分的调整,几乎已经是达到极致了,可是大战一旦爆发,必须要抽调几百万的工人,这个缺口如何的弥补,手里面的牌就这么多,缺了这边,就必须要用那边来弥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首相和大臣们,几乎都在考虑,如何把这个影响力降低到最低。

    抛开别的,平心而论,西北提出的这个条件不高,也就是让他们用一艘超无畏舰的代价,帮助西北进行无畏舰的生产,如果能够达到一定效果的话,3艘无畏舰,未必会比1艘超无畏舰少多少,最关键的是,西北还付出了13.5寸炮,可是有些事情不能这么算,德国少了一艘,跟英国的对抗之中,就会处于明显的下风,西北能否行程生产能力,还成问题,要是万一不合格,那不就全亏了。

    正是这种犹豫,让事情几乎是走入到了某种死胡同之中,杨元钊的这个想法,却如同另外一扇门,打开了让他们的兴奋的门,从另外一个方面,提升整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只要资金足够的情况之下,完全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大更强。

    调整产业,把必要工种找出来,一些初级的,只要能够通过考核的工种,完全可以放出去,以杨元钊所承诺的西北有这么多的工人,只要语言这一关过了,留下一些必要的翻译,似乎是可行的,这种情况之下,德国付出的,只是两个设计师,这不是不能答应的,哪怕是在设计巴伐利亚级的关键时刻,5个设计师跟4个设计师,可能会让整体进度延缓一两个月,可是更高的生产力和足够的工人,完全可以把这个给补充回来。

    包括威廉二世,商议了半天,谁都觉得好,可是无法做出决定,毕竟西北那边他们了解的不多,更多的只是间接了解,依靠这个来判断,决定整个德国命运的事情,谁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威廉二世何等的清楚,直接下令说道:“造船厂这边,进行略微的调整,先把一部分人调整出来,在不影响整体工期的情况之下,先跟设计师一起前往中国,帮助青岛造船厂的兴建,跟杨元钊说,让他把人送过来,先送过来5000人吧,只要这些人合格,2个合格的,就可以给西北增加一名德国同类工人的援助,一直到3个船坞可以生产了为止。”

    威廉二世提出的,是一个完全无损于德国的方案,不管西北那边到底是有多少,他们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两倍的人员,这不但不减少德国生产力,反而是某种程度的增长,何乐而不为呢?

    造船厂,特别是造军舰的船坞,真正能够算的上是核心不可替代的工人,数量不算很多,只要这部分保持稳定,或者说留下了一部分骨干,完全可以抽调出去,那些人也不是都不合格的,只不过凭借着资历,没有那个空间和平台施展,现在给他们一个平台,借助着西北给德国锻炼人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威廉二世一锤定音,到此,一切算的上是尘埃落定了,杨元钊听到之后,兴奋无比,是两个换一个,这看起来是吃亏了,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么?在杨元钊看来,不但不是亏了,而且是赚大了。

    造船业,是中国最弱的地方,哪怕是有了江南造船厂的熟练工人,哪怕是用巨资拿下来的机器,可是民用船舶,已经是江南造船厂能够的极限了,或许借助一些老工人和工程师,能够设计出军舰,肯定是不靠谱,别说是战列舰了,就算是海祈号那样的普通4000吨级巡洋舰,都不可能制造的出来。

    军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是这个时代科技水平的集大成者,英法美德,都是在漫长的时间之中,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生产能力,不依靠成熟国家的支持和指点,想要突破,真的是难上加难。

    江湖诀窍,一点就通,可是最难的就是这么一点,现在,有了德国的专家,熟练工人,还有船坞,基本上已经拥有了建造的一切条件了,等于说,只要中国工人跟着学,就可以学到一定的本事,在未来,获得相当的造船能力,甚至可以直接的建设战列舰,这都是一个机会,至于西北派到德国的工人,一定是吃亏么,按照他设立的要求,德国需要负担这些工人的工资,必须跟德国同工同酬,这算是创汇的一种,最关键的是,在德国的造船厂,亲自的实习,这一批的工人,只要有两三年的时间,成长起来,所起到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

    2倍怎么够呢,在杨元钊心中,三四倍,甚至更多才是,这样可以借助着德国的平台,为西北培养熟练工人,如果不是怕引起的德国反弹,他甚至想要,每隔三四个月,换一批过来。

    在威廉皇储告诉杨元钊的第二天,杨元钊代表着西北,正式的答复德国,这个意向他们同意了,会用最短的时间,调集工人过来,备忘录也会择日签署,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决议,就这么在13.5寸舰炮牵引之下,联络起了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家,未来会对战争起到深远的影响。(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集 工人

    双方都非常的有诚意,接下来的事情就快的多了,在达成了基本的意向之后,杨元钊也向西北发报,进行初步的准备。

    在杨元钊看来,能够得到多少德国的熟练工人,直接关系到未来船坞能够真正发挥多少作用的关键,也关系到西北未来能够培养多少数量工人。

    电报的口气直接,从江南造船厂的熟练工人之中,挑选出500人,目前在青岛待命和培训的工人,抽调出2500名,加上西北这边,4级以上,跟造船有关系的工种,一共抽调了8000人,这些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坐船过来。

    时间不等人,已经快要1913年了,1914年战争就要爆发了,满打满算,一年半的时间,就算初期,不会影响到国内,可是武备中国任务必须要做到,这关系到一战时候,中国所处的方向和地位。

    这其中,陆军根本不用操心,别说现在杨元钊的支持下,坦克已经出现,不是一战后期,英法出现的那种连雏形都算不上的坦克,直接进入到了实用阶段,依靠着西北庞大的发动机和机械加工能力,这个坦克直接就是二战初期的标准,整整20年的代差,会让西北的陆军如虎添翼的,庞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加上合理的武器,全面的训练,西北陆军的战斗力绝对是顶级的。

    可是海军不一样,百年海军,绝对不是开玩笑,虽然借助技术优势,西北可以缩减跟国外列强的距离。不经过几次大战,又怎么能够树立海军的地位。

    西北没有什么出海口,不靠海岸,看似列强们,特别是英法的海军。威胁不到西北,可是一旦没有外部的牵扯,当列强们分出胜负之后,他们才不会管是不是你的地盘,到时候,18000公里。甚至是未来东南亚的海疆,需要他的维护,哪怕是堆,也需要堆出一堆战舰来,哪怕作为样子。如同一战德国一样,作为一个存在性的战舰,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样的话,时间就相当的紧迫,越是早一天的建成船坞,越是早一天的投入生产,就会让西北的实力,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多的时间运用的好,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西北的动员能力,是让人感慨的。在西北的5000人,几乎是2天的时间就完毕了,青岛的2500人更容易,本就是在那里,现在有了任务的话,直接调集出去就好了。

    不过命令下达到江南造船厂的500人。有些困难了,一部分从西北派出来的。现在已经融入到了江南造船厂之中,他们的调出。肯定会有影响,更何况是江南造船厂本身的职工。聂云台觉得,目前正是造船厂生意最好的阶段,这个时间,贸然的抽调这些人,会对造船厂有些影响,万一完不成订单,那就不好了,到时候不但没办法赚到利润,反而要赔偿。

    这件事情安排的很急,特别是西北方面,是得到了杨元钊再三要求的,这个任务必须要以最高的级别,必须不打折扣的执行,当信息反馈到杨元钊这里,杨元钊皱了一下眉头,想了一下之后,用一个电报解决了问题。

    这500人可以说是8000人之中的关键,其中有300个,就是本来江南造船厂的工人,一直都在生产一线,又经过了西北方面的洗礼和提升,掌握了一些更高级别的机床等工具,他们来到德国之后,只要通过了简单的语言关,就可以直接上马,这样,之前达成的意向就可以启动。

    要知道,第一批给青岛支持的工人,只有180人,略微的够初步的基础奠基的工作,可是任何要给无畏舰级别的船坞,没有个一两千工人,根本运行不了,哪怕是用西北的工人填充低级的岗位,这个数量也无法减少到600,也就是3,个就需要1800人,这是目前西北想要得到德国工人的基础了。

    最大限度弄到3600人,最起码,也是保证600人,也就是西北合格的1200人的标准的,哪怕是拼凑,也必须在最开始,就满足船坞的标准,600人必不可少,当第一个船坞完成之后,后续的设计和制造工作,都可以顺着的开始进行。

    杨元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比较的简单,那就是从江南造船厂抽调的500个工人,短缺了多少,杨元钊都可以从西北调集一倍的人过来,以补充江南造船厂的缺口,调出越多,补充的越多。

    聂云台了解造船,却不是专家,可对于西北的工人,他极为的满意,这段日子,也对西北工人的认识,有了清晰的了解,西北工人的水平相当的高,有他们的帮助,江南造船厂借助着这些熟练工人,降低了大量的成本,连生产的速度,也比原来加快了许多的。

    有了双倍的补充,因为大量工人的抽调,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消失了,他心中盘算着有了这些工人,会加强多少生产能力,却没有想过,这些工人,或许不会如他想的那么的好,能够比较熟悉造船的工人被抽调出去,新来的工人,他们的水平很高,却未必熟知造船,需要一步步的熟悉,当然了,一倍的数量,加上抽调的人员较少,影响不会很大。

    最大问题克服了,不管如何,人员调集完成了,杨元钊通知德美的人员,就安置人员进行提前的安排,这8000人是必须要在造船厂附近的,之前跟德国达成的协议里面,首先需要进入柏林附近,易北河上的船坞。

    德国是一个小心谨慎的民族,哪怕是得到了杨元钊的保证,可以先试试,等于是德国把绝大多数的危险,都转嫁给了西北,它也没有大方的让这些工人,直接取代战列舰船坞的工人,先从小的军用造船厂开始,抽调这里一部分人员,然后太调整一部分人员,即便西北人员不靠谱,也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于此,杨元钊也没有办法改变,在他的心中,甚至也觉得这么做比较好,从基础,从最底层开始,还能够通过一步步的提升学到一点东西,真的要把人安排到战列舰船坞上面,那就是绝对的杂工了,恐怕干10年,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杂工,干不到更高的程度,这对于西北来说,没多少作用。

    既然是在柏林附近,那么柏林这边,就必须要有一个落脚点,虽然说,德国方面,会安排临时落脚点,但是那些不过是简易的帐篷或者是一些旧楼之类的。杨元钊派人出来工作,不是为了挣钱的那种,他必须要为远离祖国,远在异国他乡,为西北努力奋斗的,不能让他们随随便便的居住。

    西北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杨元钊是穿越者,拥有一体机,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杨元钊从最开始,就重视最底层的民众,这些创造财富的人,只有幸福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够超常规的发挥出生产力,并且借助着高额的工资,培育了一个市场。

    4年的时间,证明杨元钊是成功的,钱多了要么存起来,要么消费,这对于政府而言,发出去的钱,又回来了,在流通的过程之中,又产生了无数的价值,这才是最佳的控制手段。

    如果只是8000人左右,随便购买一处楼宇的,大一点,应该差不多了,可是想到左右还有大量工程人员进驻,他们决定向德国方面,申请地点安置。

    这一条申请,直接用最快的速度,报到了柏林市政府,柏林市长很清楚杨元钊在德国高层的地位,这个工程得事情,他也略微的知道,德国目前城市化不算太高,现在还没有突破15%,柏林周围的郊区有大量的空置土地,只是使用权,其他没什么,是付给真金白银购买土地,稍稍考虑一下,就批复下来。

    40公顷的土地,不大,却也不小,相当于600亩,如果建成六七层的普通住宅的话,按照容积率为3.5左右,在不考虑绿化的情况之下,大概能够拥有140万平方米的住宅面积,以25平方米的单间来算就是5.6万个单间,以4人一间的话,足以容纳20万人作为宿舍。

    当然了,绿化不能一点没有,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单间,这一片只是一个落脚点,为以后做准备,未来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出现用工荒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支持这个计划,进一步的深入进去,扩大这个建筑群,让他能够容纳更多的工人。

    划定范围,开工兴建,一只用来解说作用的小型工程队就派上用场了,虽然缺少必要的机械,他们却可以在德国目前拥有的机械上,进行操作,最关键的是,第二天,杨元钊就利用一体机,制作了一批小型的机械,这一个后来被命名为华工家园的大型住宅小区,就在1912年的11月,开始动工修建了,它的出现,在后世,被认为是德国同中国合作的重要基础。(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上海起航

    8000人从中国运到德国,不算太容易,现在各国,航运兴旺发达,英德都在秘密的准备战争,他们是世界船运的大头,加上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想要凑到足够多的船只,运送人员和基础的装备,这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这只是大宗运输的一小部分,前往德国兴建大型工程的工人,除了一部分在船上之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没有上船,德国支持了一部分的运力,剩下的,就要靠西北自己解决。

    上海到巴士拉的距离,比上海到柏林的距离少了一大半,如果是巴格达铁路彻底完工作之后,还可以通过巴格达铁路进行分流,现在,无论是人员,还是设备,都必须要通过船运,对于船运的压力非常大,德国也只是在有限的情况之下,抽调了一部分,这已经是极限了。

    杨元钊也很清楚这一点,这段时间,就是落实海运力量,之前从英国订购的船舶之中,有一部分,不在英国本土,而是在亚洲和北美,一部分通过巴拿马运河,前往中国,另外一部分,则直接在中国交割,他们都是中国附近的旧船,本就要就地交易。

    至于欧洲这边的,由德美出手,临时的组织了一个船运公司,通过在各国招募水手,先干起来,未来,则按照比例和程序,向中间添加中国人员,未来这里会源源不断的为中国海军输送战士。

    遥控着西北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杨元钊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情况之下。都是下达了最基本的命令,剩下的有足够的行政人员去执行,从包垦公司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没有拖拽。没有人浮于事,各方面的效率相当的高,几次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让西北的行政人员们,积累大量的经验的,第一批的人员很快就调集好了。准备出发。

    11月的长江有些阴冷,南方的天气就是这样,这种直接浸入到骨子之中的阴冷,让一些北方人都受不了,好在。各种保暖衣服,特别是西北大力推广的鸭绒,已经成为了江南一带的新的项目,之前人们养鸭是为了吃肉,现在,更多的是为了产绒,哪怕没有西北的科学养殖的效率高,也造成了养殖业的繁盛。

    数千人组成的队伍。让码头这边成为了人的海洋,第一批前往德国务工的工人,加上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人员。他们共同乘坐远洋船只,前往万里之遥的欧洲,前往船厂的,穿着的是以天蓝色为主体的衣服,他们脱胎于西北最早的那一批工装。而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则是以作训服为主。他们已经是半军事化部队了,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机构结构,都是军队的模式。军官们也都是正规的军官,只不过从野战部队之中挑选,不太适合野战部队的,提升一级任用,在没有工程和任务的时候,保持着军事训练,即便是工作的时候,也会抽调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

    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这两大组织,已经成为西北最庞大的两个兵团之一,从建设之初,他们扩张幅度就没有减少过,特别是一年多之前的巴士拉,更是急剧扩张,现在中国,还承担不起对于海外侨民或者务工人员的保护,这种抱团兵团模式,是最佳的选择,最少纪律性比民用的工厂,不知道强大多少。

    不过,在场的几千人,无论是船厂工人,还是准军事化的兵团士兵,他们的心中都有些迷茫,德国,对于大部分的人员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只知道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列强之一,占据了中国的山东,是在中国有特权的国家。

    可是再往下就不知道了,也就是西北一些接触到外国人的工人,知道一些,却也都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德国工程师或者科学家的介绍,巴士拉就够远了,再怎么说,也在中东,听说还是在亚洲,德国,就已经跑到西欧去了,这有些太远了吧。

    人群之中,还有一些拿着德文字典,正在练习的存在,西北从最开始,就普及了外文教育的,英语跟德语是重点,英语是通行的语言,而德国,则是跟西北合作最密切的,哈比就是德国人,最初也是从德国招募的工人和工程师。

    西北提升,一部分是依靠洋务运动的成果,这只是一个基础,真正大幅度的提升的时候,是雇佣了德国工程师和研究员之后,一些学徒和工人开始掌握这些,这其中,水平相当高的没有,勉强依靠字典结巴的跟德国人交流的占据了很大部分,在西北颁布的工人标准之中,一级工资之间,差别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的比比皆是,加上西北的工资收入只是一部分,高级技工在奖金方面的收入才是大头,在任务紧,收益高的情况之下,高额的奖金是完成订单的不二法门。

    在西北,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学习知识,增加级别,多挣钱的风潮,最开始是从高级技工手中,后来,就要从这些德国工人和科学家的手中学到知识,要学到知识,语言是必须要过的一关,哪怕是死记硬背,也让他们努力的去学,这个时间最多的已经三年多了,一些人甚至可以直接的熟练交流,第一批选择的工人之中,技术永远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都是语言的,这会他们大大的减少了融入的时间。

    两个方面并不冲突的,能够踏踏实实的学习语言,加强跟德国人员交流,都是较为努力的,他们的技工水准相当的不错,除了少部分是真的不太适合在船厂工作的技工工种,被忍痛的留下之外,剩下的都塞入到里面了。

    在这一批工人之中,其中有120个,是跟其他人不同的,他们是从西北各处精挑细选出来的,掌握了相当多科学知识,有一定的设计天赋,他们会跟目前在德国留学3000多名留学生之中挑选出来几百人一起,共同成为设计师学徒,进入到德国的一些工作室和事务所之中,进行基础的学习,这一批人才是这一批前往德国之中最重要的,他们是未来中国海军设计的种子。

    为了安排这些人,杨元钊付出的不小的代价,需要给德国5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也就是说,让这些人进入到设计师事务所之中,切切实实的学习海军,需要付出这么多,平均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高达100万美元,可是杨元钊依然付出了,虽然跟着战舰设计师,能够学到一些,可是派到青岛来的设计师,人数不会超过12人,他们还有比较繁重的设计战舰的任务,不太适合教授,最多就是跟着学,不算特别的系统,最多只是一个方面的专才,只有经过2-3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设计的一个基本的方法之后,才可以在未来不断的提升,杨元钊的心中,好的设计不知道多少,需要有人能够把他们付诸实施。

    在小组长,主管或者连长营长的喊叫声中,几千人,分成了100多列,分别的在码头上面站好,几千人形成整齐的阵营蔚为壮观,占据了上海已经扩建过的庞大码头,而他们所对着的,是各种各样的,超过30艘轮船,只有少部分是客轮,剩下的,都是货轮改装,超过20万的工人转移,接下的德国工程,需要的人员极为庞大。

    依靠客轮那不现实,不但杨元钊新买的船都用上了,德国也派出了不少的支持,他们是第二批,前面的12000人,已经在一周之前启程出发了,未来的3个月,他们会陆续的抵达德国,他们是第二批,一共有9000多人。

    30多艘船同时的放下甲板,已经排成的100多个队伍,平均到每一艘船上面,只有三个,严格的纪律性,让他们按照顺序,在上级的主管之下,缓缓登船,有序的情况下,就快捷的多,在船舱的不同位置,都有引导,早已经把他们分配好了位置,按照4个人为一个单位,快速的找到自己所在的仓位的,少部分是客船的船舱,大部分是临时搭建起来的,简易隔间。

    好在,这些都是西北的工人,杨元钊派出他们是寄予厚望的,30多艘船,平均每一艘不过是300多人,可是最大的船几乎有1.8万吨,最小的,也有2500吨以上,用来装载300多人,简直是太宽敞了。

    只用了3个小时时间,大部分的人员都上船了,汽笛长鸣,第一艘船开船了,紧接着一艘又一艘的货船,鱼贯出了长江口,在长江口外的崇明岛附近,完成了编队,然后绕了一个弯,向着南方而去,未来两个月时间之中,他们就会在船上漂洋过海的,前往的目的地德国,开始在德国的打工经历的,此时此刻,大部分人的心中是迷茫,未知的国度,未知的工作,可是他们的心中,依然是充满了希望,因为有西北这个强大的集体站在他们的背后。(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功率柴油发动机

    数万民工,正怀揣着梦想和迷茫,在遥远的远东上海的时候,杨元钊正在威廉皇储的陪伴之下,前往位于基尔的潜艇基地参观。

    在历史之中,潜艇一向是整个德国最知名的,一战之中,依靠着远洋潜艇,打破英国的海军封锁,甚至在1914年九月,英德之间的海上第一战,就是由潜艇完成的,第一战没有起到任何效果,甚至战沉了五分之一的潜艇,却没有击沉任何一艘英国军舰,看起来,潜艇似乎不太适合在大洋作战之中。

    可是很快之后,德国潜艇就用实战,刷新了人们对于潜艇的认知,1914年9月5日,一向为人所低估的德国潜艇终于向世人展示了它可怕的实力,在福思湾附近海域巡逻的德国海军smu-21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英国皇家海军“探险者”号轻巡洋舰,后者在几分钟内宣告沉没,导致巨大的人员损失。smu-21号潜艇艇长奥托.赫尔辛是一战中德国海军最出色的王牌艇长,它在指挥smu-21号的3年作战生涯中完成了21次战斗巡逻任务,击沉包括2艘战列舰和2艘巡洋舰在内的各类敌舰共计36艘。

    德国潜艇在一战中的首次战绩随即在1914年9月22日被刷新。1914年9月22日,德军为了阻止进出泰晤士河和英吉利海峡的英国军舰,在比利时的俄斯坦得和英国的马尔加得之间设置潜艇阵地。22日晨,smu-9号潜艇在荷兰湾附近海域发现正以横队(间隔2海里)驶来的英国皇家海军3艘巡洋舰。7时20分,smu-9号潜艇发射鱼雷率先击沉“胡格”号巡洋舰。随即又发射2枚鱼雷击沉“阿布吉尔”号。8时许,smu-9号在距“克莱西”号巡洋舰1000米外再次发射3枚鱼雷,15分钟内该舰即告沉没,共有1460名英国船员在这次可怕的攻击中丧生。smu-9号潜艇也因此创造了海战史上75分钟内击沉3艘巡洋舰的战例。

    有了如此惊人的表现,之后德国潜艇成为了可怕的大洋猎犬。疯狂的活动在大洋之中,特别是加大投入之后,相对于战列舰,潜艇吨位最多也不过是1000多吨,好制作,工期短。造价低,在漫长的4年战争期间,德国制作了大量的潜艇,广泛的活跃在北海,大西洋。地中海之中,不但是打击协约国的补给线,也参与到实战之中。

    不过当杨元钊抵达的潜艇基地的时候,却发现,潜艇基地并没有在基尔,而是在基尔旁边数十公里的地方,一片破败的营地,甚至连基本的防护都不具备的。看到杨元钊有些诧异的目光,威廉皇储也解释道,潜艇只是海军的一个发展方向。不但人员少,就算是潜艇也只有十几艘。

    很小的基地,只有12艘潜艇,甚至还有4艘命名为smu-1到u3的,不足200吨的训练艇,他们的生产年份还在十几年前。最大的潜艇是u9,它的总排水量不过是600多吨。使用的也是煤油发动机和电池的结合,在水面的航行里程。攻击范围不会超过1500海里,跟他所想象的远洋潜艇有巨大的区别。

    旁边跟着的有海军专家,也有潜艇部队的指挥官,他才是一名少校,目前潜艇舰队的单位,不过是一个加强营级单位的,除了最大的u9指挥官是连长之外,剩下的小潜艇的指挥官,甚至只是排长,这在水面舰队上面,非常少见,其他的水面舰队,哪怕是鱼雷艇,也不可能是中尉或者是上尉来指挥,大一点的水面舰只,绝对是校级,至于战列舰,或者作为旗舰,或者干脆是准将或者是上校,级别相当的高。

    本以为,会看到一个值得参观,威风凛凛的部队,却没想到会是这个,甚至连这些指挥官,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相对于亲娘儿子公海舰队,潜艇部队是后娘养的,甚至连威廉皇储,都不知道,为什么杨元钊会这么关注潜艇,难道只是一个舰船喜爱者,喜欢走上每一个战舰。

    杨元钊苦笑不得,却没有多说什么,一个个的走向舰船,把图纸都复制了之后,略微的明白了,为什么潜艇部队不受重视,因为太小,大部分的潜艇持续作战能力并不强,就拿最强的u9来说,不过是煤油动力潜艇,空载只有485吨,沉如水下才611吨,水上14.2节,水下8.1节,一共有4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和6枚鱼雷,这样的实力,根本无法对敌人产生较大伤害。

    类似之前u9所创造的那样奇迹,真的算的上一个奇迹,6枚鱼雷全部命中,几小时之内,用全部鱼雷把三艘万吨级巡洋舰送入到海底,命中率和幸运度都逆天的可以。

    杨元钊不懂潜艇,可是后世资讯发达时代,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常规潜艇一般都是柴油动力的,柴油不但动力巨大,也比煤油安全,最少挥发性这一项上面,就比煤油强大的多,这个时代,德国似乎开始柴油潜艇的研究,却因为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这一项没有巨大的突破,一直到1913年才把柴油引擎装到了u19潜艇之上,潜艇的实力才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不但马力上面,从860马力提升到了1700马力左右,吨位和续航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潜艇才真正拥有了远洋作战的能力。

    这个时代的潜艇,充其量只是一个飞刀,6枚鱼雷,两轮发射都不够,真的跑到千里之外,打完再回来,效能真的是不够,只有扩大他的吨位,从目前的500吨左右,提升到1000吨,甚至是1500吨,拥有十几发,甚至是几十发鱼雷,在不经过补给的情况之下,持续作战一个月以上,才是真正适合的远洋潜艇。

    杨元钊心中盘算着,如果趁这个机会,把这些人给弄到西北去,加上潜艇的工程师,有西北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强悍,加上电池的技术的,足以让潜艇成为中国的一个杀手锏,可是转而一想,公海舰队的缔造者提尔皮茨从来都没有忽视过潜艇的巨大作用,1914年8月,潜艇的第一战和后面第二次第三次,都是在他的主导之下进行的,对潜艇的研究也是一直加大投入。

    时间还是太紧了,如果早5年,甚至是10年过来,就不必考虑这么多,现在必须要考虑到的是,如何加强德国海军的实力,而不是削弱他,似乎潜艇上面,有文章可做,杨元钊没有在基地多说什么,在复制完了全部的图纸的情况之下,回了柏林。

    两天之后,杨元钊通过外交部,递交了一份合作协议,上面附着一份发动机的信息,正是杨元钊经过了精挑细算之后,选择的一款640马力的大型船用柴油发动机。

    杨元钊是发动机工程师,后世的专业眼光加上一体机,西北在发动机这个领域,进展的非常的快,300马力以上汽车用发动机,已经制造出来了,大型的船用发动机也在不停的研究之中,目前最大的发动机已经超过了2500马力。

    潜艇上面,空间不大,2500马力的发动机,可以装备到战舰之上,却不太适合装配到潜艇之上,其实最适合的是1250马力的发动机,可惜那个必须要留给西北的未来使用,最佳的就是这个,比目前德国研制的最好的300马力的发动机高出一倍的发动机,也强于明年,装备到u19上面425马力的发动机。

    就如同海军永远无法替代路上作战一样,潜艇永远无法取代战列舰的作用,大型水面船只,是最佳的威慑力量和海上长城,可是在不对称的对决之中,几百吨的小潜艇,可以拥有击沉万吨级巡洋舰的能力,甚至理论上面,500毫米的鱼雷甚至有击沉战列舰的能力。

    可惜潜艇永远无法跟上战列线,更无法参与到战列舰编队的作战之中,速度是他最大的硬伤,水下的潜艇是无所不能的杀手,可一旦浮出水面,他甚至连一艘同吨位的晓型驱逐舰都不是对手,完虐。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杨元钊最终决定拿出柴油机,最大可能的增强潜艇的能力,特别是水面的航速,4个发动机,2520马力的推动力,跟4台1700马力的推动力,这简直是的质的差别,不但潜艇可以做的更大,速度也可以有相当的提升。

    大幅度加强德国潜艇,让英国在北海之上流更多的血,却不会改变整体实力对比,这何乐而不为的,潜艇虽然战果辉煌,却大多数都是老式巡洋舰,轻巡洋舰,甚至是老式战列舰,商船,对于新锐战列舰,战巡,这个时代的潜艇,几乎不可能产生任何威胁,除非是受伤失去大部分动力的情况之下。(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四章 潜艇合作

    从接到过13.5寸舰炮图纸之后,外交部对于杨元钊送过来的东西,在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天知道这又是什么,如果说是14寸,甚至是15寸的舰炮,他们说不定就相信,因为现在的英国可是已经安装了14寸炮,15寸正在研究之中。

    可是外交部找来专业人员一看,不过是一个640马力的发动机图纸,还只是写的技术要点。见多了战列舰几千,甚至是几万马力的推动力,这个又算的了什么,难道这个远东杨先生,黔驴技穷了,以为这个东西就能够打动德国。

    就在外交人员,准备把这玩意,还给西北的时候,却发现那一位动力专家拿着那一张图纸,激动两眼发光,大马力船用柴油机,一直都是德国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个时代,裂解石油之中得到的,无外乎是汽油,煤油和柴油,汽油因为爆炸强,不容易控制和挥发性上面,不太适合船只使用,而柴油不易挥发,且蕴含的能量更大,一旦充分的燃烧,可以提供强大的推力,虽然就经济性和能量来说,未经加工的重油更好,可是柴油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特别是特定的领域来说。

    来的这个工程师,正好是动力方面的,而且偏重柴油研究,他的重视,直接引起了上层的注意,特别是在了解了杨元钊的行踪之后,知道了他曾经在几天之前,在威廉皇储的陪同之下,前往了潜艇基地,在之后,就拿出了这么一个发动机。结果不言而论,柴油机正是潜艇未来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潜艇并不是海军的一个大项,甚至在威廉二世看来,它不算太重要,只是把这个东西发给了海军部。让他们酌情研究,可以使用了,再问问合作的意向,而海军部因为皇帝陛下的批示,特别是几个潜艇方面的设计师听说了这个发动机的功率之后,纷纷的找来。最终还是京东了的提尔皮茨,他在综合了专家意见之后,发现如果这个发动机是可行的话,潜艇的水面速度很可能会突破18节,在吨位上。也可以达到现有吨位一倍以上。

    潜艇是提尔皮茨比较重视的一种新型的舰船,甚至在他看来,有可能是打破几十年来,主力舰之间对比和对决的一个关键所在,可惜因为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潜艇的研究,一直都比较的缓慢,关键点就在于发动机和电池上。

    这两者。一个决定水面航速,一个决定水下航速,特别是前者。还决定了整个潜艇的吨位,没有一定的速度,潜艇不要也罢,潜艇不是货船,空间有限,密封的空间。对于成员来说,有巨大的考验。没有足够的速度,穿越航程。几个月,甚至是半年呆在上面,会让人疯狂的,这点谁都知道。从最开始的汽油,煤油,到现在研究柴油,提尔皮茨听说舰船研究所有一定的突破,但是现在西北拿出了一款更好的放在面前的,这就让人难以抉择了。

    整整一天,工程师和设计师们,都针对这个发动机进行研究,从数据,结构,大小,虽然还没有最核心的数据,这些标注出来的,已经足以他们评价出一些,这个发动机的性能了,甚至设计师简单的根据这个发动机,加大了船舱结构和电池数量的情况之下,做出了一个估计,水上航速可以提升2节,水下基本保持不变,装载量可以增加60吨。

    60吨,当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提尔皮茨眼前猛然一亮,甚至再三的询问设计师,是否是算错了,把6吨当成60吨了,60吨对于战舰而言,不算什么,不说是战列舰了,巡洋舰多60吨和少60吨,没多少区别,甚至1000多吨的驱逐舰,都没多少影响,就是多装一点煤而已。

    可是对于潜艇而言,这个差别可就大了,他一手推动潜艇部队的建立,对于潜艇有很大的研究,潜艇之中,别说是30吨,60吨,一吨,几百公斤都是重要的,有时候为了几公斤的重量,甚至压缩成员的舱室,把节约用到极致。60吨相当于什么,就拿450毫米,装药120公斤的鱼雷为例,总重量大概是400公斤左右,60吨等于是150发鱼雷,当然了,潜艇之上,不可能装备这么多的鱼雷,太多了不但危险,也完全没用,不装鱼雷的话,把这些节约出来的吨位放在其他的方面,很明显潜艇舒适性,装载量,鱼雷总数和续航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仔细的分析了这一张图纸性能之后,提尔皮茨主要询问的就是真实性,重型柴油发动机上面,德国是先行者之一,按照他们所知道,英国也没有比他们快,最多是在伯仲之间,或许德国还领先一点,这份图纸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从英国得到的,对于英国的实力也必须要警惕,天知道他会不会也有潜艇,按照他们之前得到的情报,英国即便有也只是作为研究用的潜艇,恐怕还不如德国的u2的水平。

    很快,负责接触的人员就反馈过来消息,这个柴油机是西北制造,正在研究柴油机的研究员,立刻震惊了,几乎是失声的叫到这不可能,作为德国柴油机领域,最强的几个人,他们对于自己的实力是相当的认可,西北是什么地方,那是清国的一部分,一穷二白的清国有工业么,更别说这么尖端的机械,这是潜艇动力实验室,数十位研究员,用了几年的时间,都没有取得的成绩,现在被远东的西北完成了。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此时,已经动工的柏林工地上面,有杨元钊临时生产出来的几辆大型机械,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这样庞大机械,每一个都拥有无穷的力量,在杨元钊告知接触人员,这些都是柴油动力,他们可以派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柴油机,是以笨重著称,他们甚至可以设计一款2000马力,甚至更大的柴油机,但是那个体积,甚至连战列舰上都无法装载下去,太庞大了,柴油机本身就是笨重的代名词,可是这个看起来庞大,却只是在陆上,到海上比不上一个小型帆船的家伙,用柴油来推动,足见西北可以把柴油机做到相当小的程度,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西北在柴油机的领域,已经超过了德国。

    德国人,严谨,务实,在事实面前,知道了自己落后,并没有抱怨什么,直接认可了西北的实力,特别是杨元钊又展示了一些发动机的图纸之后,合作的前提也就具备了,外交部在知道不是英国的图纸,甚至在杨元钊这里得到保证,英国甚至还没有开展大型柴油机的研究之后,就放心了,他们最大的敌人是英国,一切关于英国的情报都是重中之重,现在只是西北获得的突破,西北给德国之间的关系密切,就不是他们插足,直接交给了海军部和舰船设计局。

    在友好而激烈的气氛之中,他们开始了另外一个谈判的,最终,杨元钊以付出图纸的代价,得到了目前现役和设计在建的全部潜水艇的图纸,在德国帮助西北建设青岛造船厂的时候,会援助几名潜艇设计师和专业工程师,工人,帮助西北形成潜艇生产能力,并且让西北参与到新一级潜艇的设计工作之中,一旦研究成功,可以授权西北生产。

    潜艇方面的条件,甚至比之前战舰合作给出帮助更大,毕竟战列舰这玩意,代表着的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巅峰,无论从动力,从船体,甚至是从舰炮上面来说都是,可是潜艇,就没有那么高的待遇了,说白了,只是一个的突发冷箭的玩意,就他本身而言,技术含量不高,除了发动机和电池之外,剩下的充其量也就是自重三四倍的技术含量,1.5万吨的无畏舰都帮助西北来建造了,虽然是在巨大的利益之下,这样几千吨的小船,又有什么不愿意,在提尔皮茨和威廉二世的眼里,西北是可以争取的对象,武装了西北,跟西北的关系逐步的接近,把西北这一个陆军强大的家伙拉进到同盟国之中,这对于德国来说,是实打实的利益,至于海军,看看美国和俄罗斯就知道,同样拥有足够吨位的战舰,拥有生产能力,可是战斗力呢,后者的俄罗斯,甚至在绝对优势之下,败给了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怎么的也算是海上强国,曾经也有过海军的历史,可是中国有什么,1894年之后,他还有海军吗,就凭着那些小船帆板?

    一张发动机图纸作为一个纽带,德国会直接帮助西北拥有潜艇部队,这多多少少出乎了杨元钊的预料,也让他清楚的明白了,潜艇在这个世界的地位。哪怕是提尔皮茨这样战略专家,也只是看到了潜艇作用,却不会知道,当潜艇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它甚至可以担当起主力舰的作用。德国都这么的大方了,他就不客气了,借助着德国的力量为潜艇奠基,至于之后,潜艇绝对是不弱于飞机和战舰的另外一个的重要的发展方向。(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五章 造船起步

    潜艇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接下来杨元钊的欧洲之行,也基本上到了尾声了,不过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处理,哪怕是再心急他也必须老老实实的呆着,好在一体机不受限制,可以每天进行大量的制造,制造出来的东西,可以先储存到仓库之中,未来等回去之后,就可以开启,按照对路程的估计,3台万吨级水压机和3台万吨级自由锻压机是肯定可以完成。

    这两件东西,是大型的船舶的龙骨,大口径舰炮炮管必备的东西,之前的西北,勉强只有千吨级别的万吨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最多只能够加工75以下口径的火炮,对于中国而言,75火炮还可以称之为重炮,可是现在的西北,已经阶段性的介入到了一战之中,哪怕没有参战的打算,可是必要的准备也必须的。

    一战是真正的世界范围的战争,打的就是钢铁,火力之强,消耗之大,古今罕有,别说是75炮了,108,120这些,只能够作为支援火力,真正决定战略的,是150,180,甚至是200毫米以上的重炮,甚至还有250毫米以上的火炮,可以说,陆战方面,已经打到了极致。

    西北的扩军也需要以这个为基础,到时候,百万,甚至是几百万的军队,全部由杨元钊来提供大口径火炮,累死他都不行,更何况还有舰炮,坦克发动机,甚至是飞机材料,这些才是决定着西北存亡,必须要重视的东西。

    万吨级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绝对是第一顺列的,哪怕是没有研究院的研究结果也是一样,甚至3台还不够,必须要保证10台以上才可以,这样可以让西北在高端武备上面有足够的优势。

    看样子。小半年的时间,都需要生产这个了,当然了,还是需要研究院的研究的,如果其他机器,在重要性上。超过了这些机器的话,他必须要抽出时间来生产。

    杨元钊继续在德国,收尾这一次欧洲之行的最终会结束的,清点最终购买的东西,落实运输工作和一些特产品的购买。牵扯到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运转,即便是财大气粗的西北,在这些细节方面,也不会疏忽大意。

    这一天,好消息传来,经过了舰炮设计师的仔细研究,花费了10天的时间,最终确认。舰炮图纸是完整的,而且是真的,其实完全不必要这么久。图纸是明了的,基本上,懂得造船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图纸的真伪,配方这东西,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临时的实验,就发现这些都是真的。之所以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德国方面。需要确认,这玩意有没有提升的可能性。

    德国方面,不会因为一门无法提升的13.5寸炮,给西北那么大的帮助,虽然有杨元钊天才创意的解决,却实实在在的等于是减缓施工速度,有了足够的工人,可能会让战舰如期完成,不会拖延,可是熟练的,实力更强的工人,是可以加快速度的,这些是别的工人所无法取代的。

    13.5寸的舰炮,虽然是来源于土耳其的战舰上面,也是弱化版的,正因为这个弱化的,英国再怎么,也不可能同级开发出两种不同的舰炮,不过是在一些数据上面,比起原装的稍稍差了一点,材料什么的,都没有减少多少。

    这些手脚,对于日本,对于土耳其这样,实力不足,对于大口径舰炮上面没有多少研究的,可能无法弥补舰炮的缺陷,可是对于得到了全部图纸,甚至连材料配方都拥有的德国来说,根本就不成问题,10天的时间,设计师们完成了对于舰炮的提升工作,综合德国方面,对于舰炮的了解,最终完成了整个舰炮的重新定型,新设计出来的13.5寸舰炮,在威力上比起之前原装的,最少有2成左右的提升,甚至还在原有英国舰炮之上。

    之所以会有如此惊人的这个结果,原因很简单,德国在舰炮方面,同样走的很远,他们跟英国走的,是同向却微微的有些差别的道路,只不过因为舰炮材料上面的困扰,让他连13寸炮都没有获得突破,更何况是13.5寸,现在得到了英国舰炮的全部图纸的,杨元钊通过一体机复制下来的图纸,甚至比英国人在设计舰炮上面的更加的全面,包括了材料甚至设计上面的全部优点和劣势,这些东西跟德国目前所取得的成果结合到一起,就产生了极为惊人的效果,最终新设计出来的舰炮,比原版的13.5寸炮强了两成,最关键的是,身管口径也真正的站在了45倍以上,达到了47倍。

    这可不是德国计算标准的47倍,而是英国标准的47倍,只要舰炮能够按照设计加工出来,不但威力可以提升2成,射程也会有相当的提升,这对于各方面已经做到极致的战列舰来说,些微的提升,已经让舰炮的水平上升了。

    后续的研究还在深入,10天只是简单的看透了这些资料,接下来的日子之中,需要顺着这个,捋顺大口径火炮的发展途径,把英国舰炮的长处和德国已经发展出来的东西,融合到一起,吃透了之后,才可以发展未来的14寸,甚至是15寸火炮。

    这样下来,需要的时间不少,可是一旦完成,对于德国方面的好处极大,首先,14寸炮再也没有瓶颈,几乎是在吃透了13.5寸之后,水到渠成就可以了,稍稍扩大就是是14寸的,只不过身管口径提升,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到15寸才有些难度,却也不是问题,几乎是一片坦途的。

    困扰德国多年的火炮终于得到了解决,甚至一些基础的设计图完成了之后,德国开始对国王级的建设,进行微微的调整,本身,国王级准备安上的是13寸火炮,预留了吨位,13.5寸稍稍大了一点,对于吨位和整体的平衡,都需要的调整的地方很多,还好只是半寸的提升,如果真的换成14寸,那么国王级还真的用不了了,原因很简单,吨位和平衡性根本无法兼顾,哪怕是英国为日本建设的金刚号,他也是在设计之中,就直接把14寸火炮给融入进去了,如果开始是13寸,直接提升到14寸,哪怕以英国无耻的尿性也拿不出去,那样船就真的在开炮之后,或者解体,或者自沉了,根本开不出去。

    验证成功,在增加威力的前提之下,还可以制造出来,完美的契合到国王级上面,这一个舰炮图纸的价值就无法估量了,国王级的总设计们经过评估之后,国王级的防护能力降低极少的情况之下,攻击力最少提升了50%以上,这样的国王级,已经全面的超过了目前英国的主力战列舰的猎户座战列舰,也会略微超过未来改装自猎户座的,正在紧张的兴建之中的乔治五世级。

    德国人船少,任何一艘战列舰,甚至是原有战列舰的任何一点实力的提升,对于整个公海舰队的实力提升都是相当明显,在总数量低于英国的前提下,在单舰的质量上有所突破,这也是一个方向,一加一在某些时候,是会大于二的。

    舰炮确认无误,再加上后面杨元钊给出640马力柴油机组,那更是决定潜艇实力的关键东西,德国的海军,在短时间之中,得到了这么两大好处之后,倒是不好意思在延缓了,没有等西北催促启程,就主动抽调了一批工人,都是按照战列舰的船坞布置方法,抽调的精锐力量,虽然在德国的调整和遮掩下,不会对战列舰的制造产生多少影响,却会让工期更加的紧绷。

    其实在人员没有派出去之前,杨元钊很是担心,德国会给他耍花样,以中国和西北在国际上面的地位,真的耍花样的话,西北还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比如说制作无畏级战列舰,可以是几年前,英国那种刚刚进入到无畏门槛的那种战列舰,以现在的科技,要想勉强的制作出来,对于工人,特别是高级工人和工程师的要求,可以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也是德国最有可能的做法,甚至只给一半,是能够建设无畏舰了的,可是时间上,从一年的时间,拖延到2年,3年,甚至是5年,这些细化东西,本就不能够一一的定下,当时杨元钊也只有一个13.5寸的凭借,能够达成基本的已经不错了,就算是德国真的耍赖的话,他也不算吃亏,毕竟造舰能力是有的。

    由12名杨元钊的随员带领,188个工人,6个工程师,3个设计师在内先头部队已经准备完成了,随同他们的,还有一个建筑师事务所,他们承建过12个2万吨级以上船坞建设工作,目前德国没有船坞兴建计划,他们也就闲下来了,本来准备领选择其他建设,却没想到,杨元钊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计划,在200万美元的设计和建设费面前,他们选择了全部前往,120多个有专业资历和经验的工程师,会对青岛造船厂有巨大的帮助。(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六章 青岛造船厂

    一艘的万吨级的邮轮,缓缓的离开海港,这一艘建设与12年前的邮轮,在性能上已经有些落后了,却设施豪华舒适,本来是跑西欧和北美航线的,却因为大量2万吨,甚至是3万吨级的庞大邮轮的出现,挤得没有生意,特别是从1901年,伴随着航运的竞争,先是出现了32000吨级的卢西塔尼亚号,后面,更是出现了让人惊恐巨舰奥林匹斯级,45000吨左右的排水量,创造了世界邮轮之最,其中首舰是奥林匹斯号,而第二艘就是大名鼎鼎的在航线上面沉默的泰坦尼克号。+◆,

    大型邮轮,豪华邮轮的出现,让才有12年船龄的邮轮有些经营不下去了,一艘奥林匹克级可以装载乘客和船员总计3000多人,加上一批3万吨,2万吨级的,本来还可以1万吨级的邮轮,迅速的过时了,哪怕他还有一定航速和性能,却也招揽不到生意了,就顺手,被杨元钊收购下来了。

    这样的万吨巨轮,在北美航线有些过时,在其他航线却是不折不扣巨舰,在经过了稍稍的改装修理之后,招募了必要的人员,这一次被用来装载这些工人和工程师回国,在万吨级的邮轮之中,只乘坐了500多人和一些简单的工具,简直是太宽敞了,为了招待好这些中国未来航运和舰队的种子,杨元钊把该想到的东西都做到了极致,这一路上,无论是舒适度,还是待遇。都是世界顶级的。

    1912年,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面。出现了一个拐点,本来。连最基础工业产品都无法生产的中国,居然获得了生产战列舰的能力,虽然只是一个开始,属于中国海洋的篇章,就此拉开了序幕。

    从这一天开始,德国跟中国之间的工人流动就没有停止过,虽然原则上面,是中国向德国那边的多,比德国支援这边多出了10倍。可是德国扎实的工业条件和强大的工人队伍,让西北在一些关键领域获得的支持,逐步的弥补了原有拔苗助长忽略的地方,更加扎实的工业基础之下,获得了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这是后话,最少也是5年,甚至是一二十年之后的事情,现在的他们。代表着的中国未来造船业和舰队的希望,看着焕然一新的邮轮,拉动长笛,缓缓的离开了汉堡港。逐步的深入到了海洋的深处,杨元钊叹了一口气,回身离去。

    视线回转到青岛港。此时的青岛港之中,风平浪静。从德国控制山东之后,除了埋头发展青岛之外。其他的地方,只是派出了一些办事处或者是商行,没有当做自己的土地来发展,最多只是当做一个原料产地和倾销地,只有青岛本身,作为德国的核心和军港,费了很大的力气,不但建成了商港和军港,还建立了要塞。

    德皇答应帮助西北建立的造船厂,并没有在青岛,这也是正常,如果放在青岛,这么大的船坞,根本就掩饰不住,要知道杨元钊最终确定的船坞,可是2个5万吨和4个3万吨级的船坞,剩下2万和1万吨级数量更多,这么庞大造船厂放在青岛,根本就掩饰不住,要知道,德国帮助的西北建设船坞,形成战列舰的生产能力,也是为了隐藏的增加造舰能力的。

    英德之间的对抗,是全方位的,陆军上面,德国占优,不过在英国拉拢了法国和俄国两个德国的世仇之后,已经形成了包围的态势,在路上抵挡住了德国,海军则是英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庞大的本土舰队和北海快速舰队,直接的把德国压制住,可是欧洲的第一大工业国也不是摆设,德国在疯狂的扩张造舰能力,不断的追赶跟英国的差距。

    正是明白了德国的后劲,英国才下定决心,跟德国大打一仗,并且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对德国的造舰能力进行挤压,最少,不能轻易的让他开辟海外的造船厂。现在,似乎已经达成了微妙的平衡,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德国也相当的注意,加上力有不逮,战列舰的兴建,不是造出来就完了,还需要运转起来,每年的花费极为的巨大,德国也就没有无休止的扩张起来。

    西北的撞上门来,借助着13.5寸炮的,获得了德国的承诺帮助,看起来西北获得的好处不少,可是从拓展造舰能力上面,德国可以在帮助西北完成造船厂和船坞兴建的同时,拓张自己的造船能力,因为西北出现,对于巴格达铁路,基尔运河,甚至是几条铁路线投入的资金,还有从德国的购买货物的4亿多美元,足够德国抽出来一亿美元,这笔钱完全可以用到拓展的造舰能力上,德国可以同时开行的6艘主力舰,以一艘1300万美元的价格,6艘根本就花不完一亿美元。

    这也是德国为什么这么大方,把珍贵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甚至是一些战舰上面的专业工人派出来的根本原因,按照西北的承诺,青岛造船厂的第一批战舰,可以交付给德国,只不过要求双方合作设计出一款,在德国看来,只有有他们的设计师把关,不会出现战舰不过关的情况,但是如果西北那边的设计更好,提升战舰的实力,那就更好了,甚至可以反馈到德国这边,从战舰设计师和工程师,全部是德国这边的,还有什么能够保密的地方。

    距离青岛只有40公里的一处很隐蔽的海岸,这里就是经过了多方选择的新船坞的所在地,距离青岛不算太远,也不算很近,在青岛德军的警戒范围之内,相对比较偏僻人员很少,最关键的是,青岛德国海军基地,就在旁边,不足10公里的地方,一旦有事情,可以迅速的发现并且处理的。

    此时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超过20个大小不一的船坞,最小的也是万吨级别的,最大的甚至是达到5万吨,这样的庞大船坞,每一个都需要巨大的土共建设,20个加在一起,不比建设一个巨大港口差多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面更大。

    在德国达成意向之前,船坞兴建的土工作业已经开始了,不管能不能让德国支持,民用方面是没问题的,船坞已经购买了,先建了再说,至于以后,车到山前必有路。

    正是这样的,目前的这一片区域,到处都是在施工,到处都有人和机器在工作,超过的20个大型的船坞,形成了20个巨大大坑的,无数的人和机械都在努力的劳动着。

    船坞的基础工程很简单,在远东寻找工程师就可以胜任,当然了,这是绝密的,最少两三年之内,不可能让别人看到,这里有这么大的工程,哪怕是普通的德国人也不行,天知道里面有没有间谍。

    西北是首先动工,在动工之后才通知德国方面,德国方面当时正在等待着杨元钊到来,听到这个大吃一惊,船坞这玩意,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制作的,虽然西北也声称,他们找了几个工程师帮忙设计,但是千吨的船坞,跟万吨的船坞,能是一回事么?

    不管如何,西北都会在德国下达订单,购买这些船坞,德国有义务不让这些劳动变成空的,甚至让这一处地方浪费掉,这可是找遍了青岛周围100公里,才找到的,最适合建立造船厂的地方的,各方面都很合意。

    好在这只是船坞,而不是造船,德国找到了几名工程师,紧急的前往远东,一路上,利用电报等工具指挥,借助着德国情报部门30年时间建设起来的情报网络,他们每隔2-3天,就可以指挥一次进度。

    不过电报之中,汇报的数据,让这些工程师有些郁闷,浮夸的太厉害了,速度太快了,比他们所知道的速度,最少快了10倍以上,刚开始还训斥几句,可是当位于青岛,知道一些造船的工程师赶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是他们有些孤陋寡闻了,西北真的在基础工程上面,有让人难以想象的施工速度,中国人会说谎,有专业认证的工程师,外交部官员总不会说谎吧,中国人真的在土工作业上面,非常的强大,有突出的特点,难怪德国政府,会把几个大型工程交给西北。

    一般的船坞,从下订单到拿到,需要漫长的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往往是到了订单签订才开始土工作业,现在订单还没有完全签订,虽然船坞也在生产之中,这个奠基也太快了。

    从青岛和上海找到了一批工程师和一部分专业人员,他们迅速的来到青岛加入了整个建设之中,大大的提升了速度,而接下来,还有大批的人员和设备前来,早已经下达的订单,委托生产的船坞,基本上完成了大半了,加上临时拆卸的一个废旧船坞,青岛造船厂的计划,比预计的要提前了很多。

    一座座的大型建筑,无数的房屋,27万人,1200台各种大小不一的大型机器设备,在这一片海滩上轰鸣着的,寄托着未来希望的大型船坞,在青岛开始正式的安家落户,中国海军的最初一步,终于成功的迈出去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七章 归程起航

    遥远的远东,青岛的造船厂正在快速而有序的建设着,对于西北的工程队而言,他们是一个创造奇迹队伍,从1908年的包头开始,逐步的创造着建筑史上的奇迹,青岛造船厂的数十个船坞计划,大量的路面硬化,包括是建筑兴建,土方量极为巨大。

    好在青岛造船厂虽然庞大,却是在一个地方,再怎么大,也不过是十几平方公里的样子,在大量起重机械,建筑机械的帮助之下,速度非常的快,如果不是各种船坞等还没有彻底的完工,从欧洲运过来,说不定这个造船厂就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一个在半年,甚至是几个月之内,就完成了超过50万吨级的船舶生产能力的奇迹。在来自未来机械,强悍的足以改变一切的人工,加上西北优秀指挥和控制之下,还有什么奇迹是无法创造的。

    属于海洋的力量,在远东慢慢的凝聚,在西北和德国的共同保护之下,还没有任何人知道,而处于欧洲的杨元钊,却成为了瞩目的焦点,15亿美元啊,德国丢下了5亿多,英国丢下了4亿,还有零星的,美国,俄罗斯还有欧洲诸多小国,这些真金白银的资金,就这么随随便便的砸在了欧洲,杨元钊的名声也极为响亮,来自远东的强悍的人物,财富和权利的化身,这些都成为了他的新名词,无数名媛贵妇,想要见到杨元钊,无数工厂想要跟他攀上关系,15亿,哪怕是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就足够很多小厂吃到饱了。

    在看完了潜艇之后,杨元钊在欧洲的行程,已经步入了尾声了,钱花了,东西也砸下去了。复制的东西也得到了,可以说非常圆满了,接下来在落实了最后一项合作,当前期抵达的工程队抵达之后,帮助他们跟德国方面做好了协调之后,杨元钊已经不需要呆在的过了。

    回去准备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杨元钊离开西北的时间太久了,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第一次离开西北这么长的时间,遥控指挥着西北。总是不太放心,这一次得到的东西太多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之中,他都需要呆在的西北,把一个个对重工业,对于机械工业有着重要作用的东西,都给生产出来,这样才能够彻底夯实中国的基础。凭借着越来越多培养出来的高科技人才,凭借着的,数以千万级。甚至是更多的产业工人,未来一定是越来越快。

    德国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特别是6亿美元的订单和西北对于重工业的支持,对于杨元钊的去留也不能说不关注,只不过不太重要罢了,有些礼貌的询问。他是否能够稍稍等待几天,跟远东舰队一起回去。杨元钊想了一下之后,还是拒绝了。一方面,有一批归国的留学生,需要跟他一起搭乘船只回去,还有就是一批设备,首批的设备也一起回去,这些东西越早一天的回去,对于西北,对于整个中国都有巨大的好处。

    至于个人的安全,早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英法德美都签署了一定的协议,就连俄罗斯,都因为他,签署了差不多2000多万美元的原料进口的,他如同一个散财童子一样,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之中,在整个欧洲散了差不多15亿美元,这可不是后世的美元,这是没金,庞大的投入,就相当于巨额的黄金,每一个国家都吃到了甜头,德国和英国最多,可是这两个国家,也是目前欧洲最强大的,谁也不会计较什么。

    汽笛长鸣,对着欢送的人群挥手,庞大的船队开行了,这可能是这一年之中,最庞大的船队,从英法俄德购买的二手货船的80%,都集中到这个船队之中,总计超过120万吨的物资和人员,组成了要给庞大的船队,当然了,离开之后,会分成的12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差不多有10万吨左右,为此,杨元钊专门从英国和德国,雇佣了24艘驱逐舰,每一个船队2艘进行护航。

    声势太大了,从德国到中国,漫漫海疆超过万海里,列强们不会主动的袭击他们,但是海盗就说不准了,茫茫海疆之中海盗之类的多如牛毛,真的有什么不长眼的过来,对船队的损失可就大了,

    不论是友好的关系,还是付出的报酬,英德都欣然的答应,在数十艘商船之中,用军舰来护航,一方面杨元钊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面,有一定影响力,甚至是知名度的强力人物,另外一方面,一趟10万美元一艘的代价,10艘就是200万美元,对于海军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这几乎是一艘5000吨级以下巡洋舰的价格了。

    杨元钊乘坐的是第3批,也算是客船云集的一批,在这里保护的力量稍稍多一点,一共是6艘,其中的2艘是雇佣来的,另外的4艘不是驱逐舰而是巡洋舰,分别来自英德,不管怎么样,面上总要讲一点的,英德分别免费提供了2艘巡洋舰,用于保护杨元钊的安全,4000吨级的巡洋舰,在速度上不会比驱逐舰差多少,在火力和实力上,可比驱逐舰强多了,算的上是新锐的快速战舰,除非碰上大国的主力舰,否则,这样的力量足以对付。

    在辽阔的海绵上面,12个部分之间,相隔的也不算远,最多20海里左右,相互之间可以呼应,毕竟船只太多了,总聚在一起,也不太方便,很容易漏掉和出现防护不便的情况。

    因为回归的船队,都是一些旧船,也不存在超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回归的路线是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到地中海,穿越苏伊士运河,走印度洋,马六甲,直达的中国青岛,也就是最终的目的地。

    第3批,拥有跟之前送那些工人前往的青岛同样的万吨级邮轮,这样的邮轮,西北一共拿下了12艘,在旧船之中,为这个付出的代价稍稍的有些大,

    二手船的价格相对于新船都有较大的下降,整个远洋航运,绝对是发展的极为迅速的,淘汰掉的船只,必须要降价到一定幅度,比如说,新船的价格在180-200左右,可是旧船,最多也就是50,只有之前的四分之一。

    邮轮却是一个例外,船只本身旧了可以打折,但是装修,还是邮轮上面的陈设,却不能太低,故而邮轮的价格一般都是在70-100左右,就装修的好坏,价格也相对不一,正是这样,二手邮轮的交易额很低,贱卖又不值得,可是运营下去,又赔钱,出了杨元钊这么一个财大气粗,根本就没有在意的,不管好坏,一切都要,价格上面,一下子拿下23艘一万五千吨级的万吨邮轮,价格上面,也达到了80美元每吨左右,只是这个方面的花费,就快3000万。

    杨元钊看的很清楚,未来,在中国的海域,甚至是东亚和东南亚之间联络,万吨级有些大,一般豪华的5000吨级的就不错了,到时北太平航和中太平洋的航线,可以用到万吨级,总之航运起来,不亏的,特别是未来,造船价格会大量增长的前提之下,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大战,带来的不但是造船业的上涨,所有跟战争有关系的材料,都会疯狂的上涨,到了那个时候,有钱都买不到。

    花费了数亿美元,从欧洲购买了大量的旧船,很多的评论家认为,这是有钱没处花的败家子,有这个资金,购买一批新船,虽然说吨位上,或许比不上这些旧船,毕竟旧船便宜,平均吨位估计还不到30,可是单艘的吨位,运营成本,航行速度等诸多方面,绝对可以称之为完爆啊,怎么衡量,怎么算亏的。

    在这个时代,哪怕再有眼光的人,可能会估计到英德必有一战,却无法估计到这一战会打到一战那样惨烈的地步,超高强度的战争,直接的影响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航运业,不但原料和人工飞涨,就算是船舶本身也涨到了吓人的地步,到时候,别说是旧船,只要有船,不是帆板,哪怕是千吨级的也可以,那已经不是贵和贱的问题了,不是运营成本的问题了,是有没有的问题了。

    就从这一点上说,到时候杨元钊直接把这些船只卖掉,三倍以上的利润是绝对可以,从中间挑挑拣拣,留下一批精干的,等于这一次欧洲抛洒的钱都回来了,这样的生意何乐而不为呢?

    汽笛长鸣,船已经开出了易北河,正好夕阳西下,金色的太阳照射着海水,显得异常的好看,杨元钊看着平静的海面,默默的感慨,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到时候,等待这片海水的,就不是平静,而是钢铁和战火,无数人,无数的钢铁,无数的武器,在这里捉对厮杀,世界上最惨烈,最残酷的一场大战,就会在这里爆发了,几百万人因为它而直接身死,接入其中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数亿,甚至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八章 设计战列舰

    几个小时航行,按照旗语的接力,位于第3部分的杨元钊,知道了,最后一个船团,也已经离开了汉堡港,120万吨的各类型的设备,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员,都已经离开了德国,向着未知的远东而去。

    在杨元钊的脚下,是最舒适15000吨的邮轮,庞大的,足以安顿上千人的邮轮,没多少人,除了跟随着杨元钊的助手之外,就是这一次从德国这边得到的最大的几个大腕,可以说,他们代表着未来青岛造船厂的高度。

    比较重要的是战列舰设计师法比安和他的助手,他所带领的团队,参与到了的拿骚级的设计之中,并且独立设计了拿骚级的第三舰莱茵号,还参与到了国王级设计工作和巴伐利亚级的初期验证工作,只有43岁的他,可以说是年富力强的,是设计是之中的少壮派人士。

    这么一个专家的到来,德国方面可以说是非常有诚意的,拿骚级,算得上是一个重要级别了,是德国第一款无畏舰,承担着对抗英国巨大使命,如果它无法在短时间制造出来,必然会对英德之间的实力对比,产生巨大的影响,无畏舰可是号称无畏一出,其他的在建的和在役的战列舰,全部过时的称号。

    拿骚级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战列舰,在吸取了英国的一些经验之后,整体非常的不错,即便到了几年之后,也依然是主力舰,独立设计其中的一艘,并且参加了国王级和巴伐利亚级,不管深度如何。最起码,应该是对于战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专业知识应该是相当到位,只要机器设备足够,应该能够帮助青岛获得足够的造舰能力。

    除了法比安之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舰炮设计师莱纳斯和旗下的助手团队,他隶属于克虏伯公司,不能算得上新锐,却也有极为扎实的根底,分别参加过的230。280毫米,305毫米火炮的设计定型工作的,在众多火炮专家之中,是跨度最广的,他甚至还参与过150毫米以下的火炮定型工作。

    除了这两个特别厉害的大拿之外。还有一些设计师,是德国额外支援的,其中包括了潜艇设计师文森特,还有众多的独立设计师,在众多的名单之中,杨元钊还看到了另外一个设计师,维斯?弗里曼,说起他没人知道。说起另外一个人,很多人都认识曾经的国王级的设计师之一,负责动力系统的总设计师维斯。就是他的亲哥哥。

    一门出两个英才的可能性不大,维斯的水平比起哥哥来说,差一点,可能够进入到团队之中,被德国派往中国,这也就从侧面证明了。他的实力,最关键的是。他跟维斯一样,都是主要在燃油锅炉方面的。在过往的成绩很是不错。

    杨元钊很清楚,这个时代,应该是燃煤锅炉跟燃油锅炉的分界线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燃油锅炉,在各方面的性能都完爆燃煤锅炉,无论是从启动速度,最高动力,过载动力,还是从总体的马力上面,都是大大的提升,英国战列舰,已经开始从燃煤向燃油过度了,可以德国的实力,却因为在这方面较为落后,到国王级还没有更改。

    国王级设计之初,曾经想过用柴油机组,可最终还是燃煤锅炉,不是燃煤和燃油的混合,一定程度上,就在于锅炉难以提升,燃油跟燃煤最大的区别就是,燃烧温度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掉温度的问题,才能够最终生成。

    这一点,对于杨元钊来说,没有任何的问题,因为一体机之中,有太多太多,性能出色的耐高温的东西,从英国的船只上面,他获得了不少的收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燃油锅炉,几个档次,几个批次的燃油机组,杨元钊这里都有备份,实物也可以轻易的拿出来,以他的眼光和专业,很轻松的可以找出其中的问题。。

    在临出发的几天时间之中,杨元钊就呆在宾馆里面,没有去任何地方,专注的研究动力系统,按照他的计划,合理的匹配36座燃油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的情况之下,动力系统的总马力数,可能会惊人的达到的10万马力,这不是妄想,是真正存在得,不是杨元钊不想更高,36台锅炉在极限的情况之下,可以达到15万马力,这是一战科技之中最高的,可以提升,但是幅度不会太大的。

    真正制约马力总数,只有10万马力,而不是15万马力的是蒸汽轮机,目前西北解决最大的蒸汽轮机你,不过是2.5万马力,4台并列到一起,才整整10万马力,在蒸汽轮机上面,有些拉了后腿,这不但对西北是这样,对其他各国也是如此,蒸汽轮机的不足,是一战时期大部分的战列舰的马力数相差不大的根本原因,很少有超过10万马力的,大部分的蒸汽轮机,都在2万-2万2之间,4台超过8万都不得了。

    当船彻底的出了易北河,进入到了北海,然后直接的向南前往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杨元钊拿着一叠的文件,主动的前往法比安和哈维的房间,之前已经通过助手们预约过了,在接下来的时间之中,他有一个小时跟他们谈论事情。

    杨元钊手中拿着的,是他精心准备的动力系统,对于一艘战舰,到底要如何设计才合理,他不知道,哪怕是有一体机,哪怕是有评分系统,他都无从下手,因为他不熟悉造船,更不知道怎么去设计的,可是法比安知道啊。

    对于战舰来说,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有一点杨元钊非常清楚,动力对于一个战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的指标,都是各自的项目,单独一项很难影响到其他项目,但是动力不一样,对于一个战舰而言,最根本,也是最必须要解决的,就是战舰的动力。

    有了强大的动力的前提之下,一切的设计都可以游刃有余,强大的动力是一切的根源,杨元钊的这个动力系统,超过了未来的伊丽莎白女王级7.5万马力,更超过了巴伐利亚级的32000马力,甚至相当于3个巴伐利亚及,达到了惊人的10万马力,拥有一体机和后世见解的杨元钊,可以让如此庞大的动力机组,整个体积和重量,都不会比伊丽莎白女王级高。

    按照最终的结果,这一个动力机组体积上,只有伊丽莎白女王级83%左右,重量上面,由于新式的材料,增强的耐热性和抗压性,整个动力机组甚至比伊丽莎白女王级,还要轻34%。

    在船舶上面,每一吨的吨位都极为重要,在确定了基本的形态之后,设计师们往往需要无数次的实验,减轻那么一吨的重量,就是在这么无数次的精益求精和进步之中,战舰的吨位才逐步的合理。更大的马力,却只有更小的重量,还有更小的体积,这对于一艘战舰来说,相当的优秀的,重要稍稍的设计出来必要的部分,一艘经典的战舰就诞生了。

    在法比安所在的方面之中,杨元钊见到了他们两个,两个人都有些茫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杨元钊会来找他们,正坐在哪里的等待,杨元钊把法比安和哈维叫到一起,把手中的这个动力系统的简图和性能指标展示给他们看。

    不明所以的两个人下意识的接过了这个图纸的,特别是法比安,略带不在意的扫了一下图纸,当看到下面的数据的时候,,法比安几乎瞬间就笑了起来了。

    “杨先生,是谁这么无聊,把这么一个空想的东西拿到了你的面前,你拿给我干什么,不会是让我帮助你设计战舰么?”

    杨元钊点点头,法比安直接的笑出声来,丝毫不顾及的杨元钊的面子,大声的笑道:“这是在开玩笑么?”

    “杨先生,你的这个是凭空想象的么?”不但法比安这么说,哈维也跟着说道。。

    这让杨元钊有些挂不住了,想要拿出全套图纸,这明明是西北已经能够只奥出来的,却被这两个认为是天方夜谭,最终还是忍住了,这个时候,这些超过这个时代的东西拿出来,不太适合,想了一下,说道:“如果我让你按照这个来设计呢?”

    “按照这个来设计,这是考核么,杨先生?”法比安愣了一下,有些生硬的回答道,他作为设计师,特别是战列舰的设计师,在海军部的地位,还是有一点的,很清楚杨元钊的地位,前往中国的时候,也得到了外交部和海军部的双重交代,不管如何,必须要尊重的杨元钊,尽可能的跟杨元钊套好关系,只要不是稍稍过分的条件,他必须要得到满足。

    “你如果这么认为,那就是考核了?”

    杨元钊的话语刚落,法比安的脸色立刻涨红了起来,死死的盯着杨元钊,旁边的哈维,还怕他会打起来,好在,最终,法比安稳定了自己的心态,怒极反笑的说道:“既然你这么要求,没问题,我给你做设计,战列舰的设计!”(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九章 幻想战舰

    法比安死死的盯着杨元钊,眼睛之中像是在喷火,他已经有43岁了,可是在战舰设计师的领域,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设计师,德国也同样有按资排辈,独立设计战列舰的设计师之中,已经算的上是最年轻的了,现在也越来越担任比较重要的领域,以这样的资历,只要10年左右,必定是整个海军部总设计师的有力争夺人选,少年得志,傲骨傲心。哪怕有海军部和外交部的双重要求,从心底里,也就没有把杨元钊多放在眼里,哪怕他是海军部所关注的,在他看来,只是一个暴发户而已,不知道怎么回事,得到了海军部的重视。

    “做不出来么?”杨元钊心中一动,继续的刺激道。

    这样刺激,显然已经起到了效果,本来已经气的要命的法比安,直接的爆发了,大声的说道:“如果这算是考核的话,没问题,我接受,记得曾经在设计的时候,涂鸦做了一个,跟这个差不多,杨先生可以看看合适不合适的?”

    说完法比安转身进入到了房间之中,在里面找了一番,拿出了一叠图纸,用力的扔在桌子上,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让哈维有些吓了一跳,接下来,法比安没有等到杨元钊评价,就扬长而去,临离开的眼神,充满了不屑。

    杨元钊没有理会法比安怎么去想,他的心中却是略微有些激动,如果之前的想法是对的话,那么,这份图纸,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收获。他伸手拿起了图纸。

    法比安和杨元钊都没有注意到哈维,此时的他进退两难,看看已经出去的法比安,又看看杨元钊,没有离开。却认真的拿起了之前杨元钊弄出来的动力图纸。

    作为动力方面专精的工程师,哈维看到这个图纸的第一个感觉,是太匪夷所思了,可是作为动力方面设计师,不是法比安那样的总设计师,对于动力。总有一种天然的直觉,哪怕这个很简单的配比,哪怕是有些匪夷所思的数据,他还是感觉有些收获,不但看进去了。还看的很认真。

    就怕认真二字,杨元钊的这个动力,虽然是空想的来,却是得到了一体机的认可的,只是简单的构造图和设计图,该有的东西都有,非常的合乎动力原则,这就让哈维吃惊了。一个幻想级别的东西,不是随便拼凑的,还按照动力学的原理。一点点的构造出来,这有些超乎常理了,难道这个东西是真的。

    杨元钊没有注意到哈维的想法,兴奋的看向那叠纸,因为在接触到了同时,一体机传来提示。发现战舰图纸,是否的载入到一体机图纸区。

    有什么东西。比得上一体机来确认来的确定,只要是得到了一体机的认可。最起码可以认定,它是一艘战舰,至于实力如何,那就另当别论了,杨元钊几乎是下意识时的命令道:“载入!”

    寻常人看不到的光芒,笼罩在了图纸之上,几乎在瞬间,一体机之中,多了一张图纸,一张可以说是绝对先进的新锐战列舰的图纸,也就是在刚刚,刚接触到法比安的一瞬间,杨元钊就做出了决定,法比安再怎么说,也是一艘战列舰的主设计师,参与到了德国多艘战舰的设计之中,哪怕是空想级的,也有必要的规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随便乱画。

    事实上,到后来杨元钊才知道,法比安的这个图纸做的非常的用心,可以说是他以设计师的前瞻性完成的,为的就是为下一级战列舰做一些研究,除了动力系统和部分火炮部分空想了一些之外,其他的,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才有一体机载入图纸。如果不是杨元钊激将法,将他顶到了无法拒绝的程度,这一张图纸,他还未必会拿出来,可以说是压舱底的东西。

    杨元钊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到一体机之中,看看这一张图纸的评分,这时候,正在看图纸的哈维突然的问道:“杨先生,不知道有没有关于动力锅炉的图纸!”

    杨元钊也没有想到,哈维不但看进去了,还看的这么专注,他想了一下,在哈维的要求之下,拿出了一份的简单的柴油锅炉的图纸,丢给哈维,说道:“这是一份柴油锅炉的图纸,你可以看看!”

    不同于之前的简图,这个图纸更加的仔细,甚至各方面的规程都合乎要求,哈维只要一扫,就知道这应该是真的,最少也是标准的,如获至宝,拿起来认真的观看。

    看着哈维进入到了专注之中,杨元钊微微一笑,这才进入到了一体机之中,一体机载入的只是他的意识,此时他的身体,还在外面坐着,有人动的话,才会得到一体机的警报,一艘空想级战列舰,一艘以10万马力为推动的战列舰,会有多少的威力的。

    杨元钊直接进入到了图纸区域,找到了这个图纸,然后把这个图纸载入到评分系统,默默的等待,几分钟的时间,对于杨元钊来说,有些度日如年的感觉,终于一体机的评分系统,完成了对战列舰的各个子项目的打分之后,显示出了最终的结果,总分高达295分。

    这是一个极高的分数,杨元钊心中一惊的,虽然他不能说把所有的战舰都给纳入到了评分系统之中,但是已知的最高的,就是英国战列舰猎户座战列舰,这一艘目前英国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也是超无畏舰的代表,只有192分,接下来是狮级,这个战巡的分数只有185分。

    这两款战舰,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目前现役战舰之中最高的,甚至可以说,在未来几年之后的一战之中,也是绝对不落伍的主力战舰,却比目前的这个战舰,低了快100份。

    按照之前评分系统和杨元钊做出来的判断,295分,按照评级而言,几乎已经跃升了两个级别的,要知道,拿骚级和无畏舰,他们的分数才是在130份左右,无畏舰是133分,拿骚级是142分,基本上可以说,50份,已经代表着代差了,从无畏舰到超无畏舰,当然了,前无畏舰杨元钊没有评说,那个几乎不代表战斗力。

    在看完了总分之后,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图纸,一点点的看着各个分开的项目,果然在法比安的设计之中大炮是15寸的,这样的大炮,在整个一战时期是最顶级,一战的英德之间的两款最终主力,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巴伐利亚级,都是15寸炮。

    这样的炮火,哪怕是现在杨元钊,也无法拿出这样的,或许当西北的人员,吃透了材料之后,在德国支援的火炮专家的帮助下,或许能够解决15寸的火炮的问题,可是现在不行,没有事物和设计,哪怕是杨元钊也拿不出来。

    动力上,没有全盘照搬他的动力,因为是法比安之前设计图纸,而不是根据这个动力系统的设计,却极为发达的达到了94000马力,使用的不是普通烧煤锅炉,而是燃油锅炉,燃油锅炉是目前德国没有全部掌握,在上面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构,甚至空想的状态之下,把他的重量和体积减少,基本上达到之前动力之下。

    9.4万马力,跟10万马力差不太多,10万装上之后,肯定会有所提升的,杨元钊看完了评分,这才有机会,看到这个幻想级战舰全面资料。

    正常排水量:35550吨/满载排水量:41540吨。尺寸:长245米/宽28.9米/吃水9.9米。动力:32台锅炉主机功率93000马力4轴。航速:26.8节,续航力:9700海里/12.5节。武备:8门双联装15英寸/45倍口径主炮,12门6英寸/45倍口径副炮,2门76毫米炮,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14英寸,主甲板6-5英寸,炮塔(正面)14英寸、(顶部)6英寸,炮座12英寸,司令塔14英寸。装甲总重10800吨。

    果然是强悍,无论是攻击能力,防护能力,甚至是速度,都远超过现在主流的战舰,绝对是防护和攻击力的完美结合,在装甲,攻击和速度这三项上,完全超越了英国主流战列舰猎户座很多,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这也是最终得分超过猎户座100分的根本原因,几乎是两代战舰的差别。

    这还是杨元钊不了解的这个时代的主流战列舰,如果这时候,有一份关于英国一战期间在役的最强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的资料的话,他会吃惊的发现,这一艘战舰,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是全面的超越,动力,防护,速度是完爆,火力上是相差不多,甚至还微微的有些超越,伊丽莎白女王级使用的15寸45倍口径的火炮,这一个使用的是15倍47倍口径,多了2倍口径,在攻击上面的威力大了一点。

    原来德国也不是没有出色的设计师,为什么这一款战舰,之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是这个法比安没有走到更高的程度么?(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章 幻想级的不足

    事实上,杨元钊真的是歪打正着了,法比安确实没有走到很高的高度,作为设计上面,他是一个天才横溢的设计师,但是在底蕴上,他没有比得过其他的几名设计师,其他的虽然在设计能力上面,比他稍稍的差一点,但是在背景关系,甚至在海军部的年限上面,都在他之上,这种情况之下,他天才和傲气就成了致命的弱点,在之后的一次竞争最高位置的时候,败给了对方,被对方清算,离开了设计的领域。

    当然了,法比安的设想没有全盘否决,巴伐利亚级之中,就吸收了他部分的观点,可惜在燃油锅炉,蒸汽轮机,甚至是舰炮上面,没有相当巨大的突破,他的设想没有达成,至于一战之后,德国被全面清算,整整失去了20年,被法国监视着,不准的发展海军,更无法设计出完美的战舰,后世二战时期的德国海军没有像一战时期这么的强横,直接跟世界最强海军英军直接对抗,反倒是日本跟美国,在太平洋上面大打出手。

    可是现在,这个战舰图纸,居然在杨元钊这里,被拿了出来,这么先进的战舰,真让人有些不敢相信的,是出自较为落后的德国设计师之手。

    可是转瞬间,杨元钊就想明白,图纸是图纸,图纸这玩意,可以不考虑什么技术和实际的问题,只要想象力够的,就可以成为图纸,14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达芬奇,之所以被称为可能是穿越者,就是因为他的奇思妙想,很多后世的东西。比如说,直升飞机,滑翔翼,血液流动,机关枪。子母弹,坦克和潜水装置,挖掘机,诸如此类的种种。

    想象力是想象力,现实是显示,杨元钊敢肯定。这些达芬奇的名画,肯定不可能如同这一张图纸一样,成为真正的图纸,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脱离现实性。但是类似于法比安这样设计师,他们稍稍超过现实,带着预见和空想的想到的东西,是肯定会得到一体机的认可的。

    法比安是专业的设计师,或许会在整个战舰的设计之中,采用了一些前瞻性的原则的,设计出了一些超过现在能力的战舰,这不是随便画的。这些或许在某一个方面或者系统获得了突破之后,真正的成为设计的原则,以前的拿骚级。甚至是现在的国王级,都是这样,图纸和最后的成品,未必完全一样。

    历史上,国王级就开始设计了330炮,可是最后。还是没办法装上330炮,妥协的使用了305的。也就是在杨元钊提供了13.5寸炮,也就是343炮之后。这个设计才真正的实行,达到了曾经设计的程度,甚至是更高。

    后世也是如此,中国的设计师,天才的想法,甚至在1980年的时候,都有过强悍的设计,曾经的歼9,就是这样,歼击9型截击机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主要以苏“逆火”和美b-1b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设计技术指标达双26(升限26公里,时速2.6马赫),可以说是中国歼击机性能之最了。可惜现实无法解决发动机,材料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让后面的机型必须根据现实做出修改,很多的成品都是在天才的想象和现实之中不停妥协的结果。

    杨元钊突然想到,或许他漏掉了一个巨大宝藏,在德国追赶英国的过程之中,不知道诞生了多少天才的创意,很多时候,为了赶超英国,他们不可能采用按部就班的方式,脚踏实地的追赶,这样永远比不上先行者的先入为主,只能够利用另辟蹊径的方法,比如说,拿骚级就采用蒸汽机达到了蒸汽轮机的效果,还有其他的一些突破,正是这样,德国才能够仅仅的追赶着英国的脚步,甚至保持了相当强的压迫力。

    这些创意,对于德国而言是一个废纸,可是对于他而言,说不定就是创想和天才的碰撞,有些东西,德国解决不了,甚至是这个世界都解决不了,但是杨元钊能啊,从后世带来的材料,用一体机合成的逆天材料,这些都是基础,动力和舰炮,说简单了是设计问题,可是真正的落到实处,恐怕也只材料的问题,只要材料这一关过了,剩下的就简单的多了,说不定碰上一个,会出现完美的图纸,让空想成为现实。

    杨元钊心情激动了起来,却有些后悔的,如果早知道这样的,他现在就可以把德国的设计部门的这些空想图纸一锅端了,只要不是关于国王级和后面的巴伐利亚级的,拿到它们并不困难,这玩意,恐怕在海军部,除了存档之外,没有多少作用的,甚至当动力和火力有大幅度的突破之后,这完全是一张废纸。

    叹息一声,杨元钊也无可奈何,带着120万吨的船队离开,他不可能现在就回去,要让这么庞大的船队转向得,代价巨大不说,还容易引人注目,只有寄希望于哈比了,这些东西有多少弄到多少,甚至可能会弄不到全部,他跟哈比之间的地位相比,德国海军部的重视能力,这完全是两码事。

    这是最好的机会啊,可惜错过了,未来的他,恐怕再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随便的行走在国外了,一旦一战爆发,当西北崛起之后,他的身份,他的地位,再也不可能做这些基本的东西,也只能这样,只能够借助着法比安了,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设计师,西北是捡到宝了。

    仔细的看着这一张图纸不错,杨元钊根据后世的一些知识,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不能够称之为完成版的,必须要做出调整,首先是装甲带的,vc钢甲,已经出现了,不过性能却不高,在这个装甲上面,也没有使用,这些只是表面掺碳的,还掺入幅度不高。

    后世的粉末冶炼,制作出来的材料,哪怕是在同样的配方的情况之下,都可以比现在的刚才高出30%左右,更何况是表面掺碳深度和斜角装甲,一定程度上增大装甲的防护度,均质装甲和表面处理的装甲之前,差别巨大,这也是二战时期,在差不多的体积和装甲重量的情况之下,战列舰的防护能力上升许多。

    按照杨元钊所理解的,如果设计的好的话,同样厚度的装甲,后世材料制作的钢甲,可以达到普通均值装甲的2倍以上的效果,这就大大的减少了的堆装甲带来坏处,重量和流体力学方面的问题,对了还有建造的问题,外部暂时因为电焊保密等原因,不采用焊接,而采用柳接,可是内部可以进行焊接处理,最少可以减少15%以上的无效总量,这些都可以极大的增加战列舰的力量。

    最大的问题还在鱼雷发射管,这是后世都知道对于战列舰来说,鱼雷发射管绝对是败笔,战列舰如果真到了前去拼鱼雷的程度,离败亡也就不远了,真的如此,还不如打开通海阀门,自沉的好,去掉了这些,会对流体力学方面,有巨大的提升,也会减少装甲强度漏洞和总体重量。

    除了这些大型的,一眼看出来的漏洞之外,还可以景上添花的有飞剪设计等搭配的设计,这些都会让战舰,有巨大的提升效果,越是细小的地方,积少成多,带来的改变也就越大。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不能制造别的,只是这一艘,就足以完爆目前现役的,甚至是计划之中兴建的大部分的战舰了,高出100分,两代的代差,再解决了装甲的问题,当这个装甲的功效提升一倍,大炮射程和火力提升30%,装上特制的穿甲弹,这个时代的穿甲弹还只是最基础的,他可以用钢芯,甚至是钨钢和贫铀弹,攻防一体的情况之下,战列舰的能力,简直是逆天了,恐怕是整个一战之中,最强的战列舰了。

    杨元钊有些不可思议,可是仔细的推敲,跟之前的战列舰图纸做出了一系列的对比,也感觉是正确的,一战时期,对于战列舰来说,是攻弱守强的,重点防护和均质装甲,让战列舰的防护能力极强,拿一战时期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主力舰对决的日德兰海战,英国是2.7%左右的命中率,德国可能达到3.5%左右,差别不大,德舰最少哎了300多发的大口径舰炮,其中大部分都是13.5寸,14寸,甚至15寸的,可是效果呢,战沉的极少,打费的也不多,也就是说,几百发直接命中的舰炮,所带来的杀伤力有限,这种情况之下,再增加差不多一倍的防护能力,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无法攻破。

    防护够了,可是攻击有些不足,即便是15寸,能够打破对方防御的也较少的,杨元钊盘算着,是否增加一下炮弹的威力,把什么高射程,大威力的炮弹给弄出来。

    这些是后话,甚至杨元钊现在空想,也解决不了,因为对战列舰设计的不熟悉,哪怕他手头上有10万马力的动力机组,却用不到这个上面,设计这玩意,不是说替换就替换,看样子,还需要找到法比安来修改,说不定修改成功的幻想级,会给他一个极大的惊喜。(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