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章 静江先生

    冯玉祥和王金铭都凝视着施从云,施从云神秘的一笑,说道:“你们似乎忘记了静江先生!”

    “静江先生,他不是在新加坡么?”

    “是在新加坡不假,我们出发之前,我去海军衙门办事,听说静江先生回国了!”

    “什么?”冯玉祥说道:“静江先生回国了?”

    张静江这个名字,他听过很多,大老板,早年驻外使节,从了解革命之后,就开始志愿革命,才第一次见面,就跟认同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之举,曾问孙中山:“君非实行革命之孙君乎?闻名久矣,余亦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国。近数年在法经商,获资数万,甚欲为君之助,君如有需,请随时电告,余当悉力以应。”

    他还与孙中山约定汇款的暗号:a、b、c、d、e,分别代表1、2、3、4、5万元。当时孙中山因与之是萍水相逢,对其言语并不信以为真。分手之时,张静江留给孙中山一封信,让他到美国后去找纽约市第五街566号他所开办的通运公司,领取资助革命的活动经费3万元。孙中山将信将疑,至美国后把信交与黄兴,让其办理,以探真假。结果钱分文不少,如数领取。此举令孙中山大为惊奇,认为遇到了革命“奇人”。自此以后,每遇革命款项不济,孙中山便想到了张静江的汇款之约,而张每次均能按时如数将款寄到。

    从此以后,张静江的大名,在同盟会之内,传播开来,最关键的是,他不但支持孙中山,对于会内有困难的同仁们,也是尽可能的伸出援助之手,不管多少,总不落空。

    不过,张静江名气太大了,大幅度的支援革命,故而很少回国,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新加坡,同盟会之中的不少同仁,都是只闻其名的。

    “可是,我……!”施从云所说的是个好办法,冯玉祥想想,也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可冯玉祥的性子,却是难得求人,这样上门,怎么感觉得跟打秋风的没什么区别。

    “冯头,你想多了吧,张先生对于革命的热忱,远超我等,几乎是毁家革命的,这么好的机会,我们看到了,他会看不到么?”

    “是啊,头,从云说的对,枪械,恐怕是关系同盟会的大事,南方的几次起义,之所以没有成功,不就是的武器的原因么,我们的起义,每一次都需要起义的同仁们冲击军火库,只有拿下了军火库,才能够扩大战果,可是军火库一向是各地督抚最重点防护的地方,甚至是比较稀少的马克沁,在哪里都有,多少同仁们,就这么的倒在的军火库的门口。”王金铭说着,眼睛之中带着一丝的雾气,施从云从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王金铭的一位同乡,也是加入同盟会的介绍人之一,在去年的起义之中,不幸牺牲,他就是死在军火库的前方的。

    冯玉祥叹了一口气,作为军官,他很清楚一把好的武器,甚至进行过初步军事训练的好处,之前的机枪尖头弹,就引发了包括他在内的几个人的惊叹,尖头弹贵么,贵,在中国很贵,可是在能够生产的国家,只是比普通的步枪子弹贵一点,磨具和配方的不同而已,中国相对于列强,已经落后太多了,小到一根螺丝钉,大到机器设备,枪支弹药,甚至是军舰,几乎没有可以自己生产的,中国的落后,是全面的落后,这种落后,不是喊几句口号,说几句漂亮话就能够解决的。

    先不说能不能推翻满清,推翻了满清之后,就真的能够民主和富强了么,在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之下,中国真的可能成为杨元钊所说的,被几大列强支持下的,代理人的战场,到时候,民众们的日子,还真的是不好过。

    要想强,首先要强大自身的力量,从跟杨元钊相遇了之后,冯玉祥就发现,似乎之前错了,同盟会,真的能够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么?在他看来,这种可能性,真的是很小很小,反倒是杨元钊,他如果真的能够把一个工业建设起来的话,希望反而就是更大了,最起码,中**队的武器装备,就可以不依赖于外国了。

    “头,你在想什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去?”施从云催促道。

    冯玉祥终于下定决心,点头说道:“去,当然要去了,从云,你知道静江先生住在哪里么?”

    “这个我知道,静江先生就住在大西路的公寓之中!”

    冯玉祥看了施从云一眼,很显然,这个脑子灵活的手下,早就做好了准备,似乎这些功课,是在郑州时候做下的,他也不点破,道:“那我们去看看!”

    离开的时候,哈比看到冯玉祥等人走,连忙过来,听说要去延安路,主动找了一辆汽车,现在的洋行,日进斗金,新出的福特就有3辆,还有两辆载货的汽车,福特在美国不过是400美元,到了国内,也不过是一两千的鹰洋,这点钱,杨元钊根本不在意。

    汽车的速度,相对于走路,不知道快了多少,只用了十来分钟,就抵达了大西路中间的张家公馆。

    张家是南浔巨富,张静江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南浔四象之一,旧时的南浔,百万两称之为象,足见富裕,张静江早年出国,开设运通公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民国时期,在中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大商家。

    张家公馆,张静江很少回来,可是气势丝毫也不低,不但外面富丽堂皇的,到处都是江南水乡的风光,几乎是移步换景。

    冯玉祥三人看起来陌生,却是坐车来的,门房没有过多的阻拦,问了情况之后,请他们稍稍休息,立刻进去汇报。

    张静江正在休息,这段时间,同盟会的连续几次的起义,都遭到了清政府的镇压,大批的中坚力量,都被压制,一定程度上,对于士气的打击非常的大,特别是钦州起义,几乎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他多方筹措,也不过是筹措了十几万,这一次回国,也是应一个好友的邀请,一方面恭贺老友寿辰,另外一方面募集资金的。

    “老爷,有三位军人找你?”管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张静江的身后,说道。

    “三位军人?那见见吧!”张静江的心情不是特别的高涨,一定程度上,不断的有同盟会的会员前来打秋风,对他而言,这是小钱,可是看着这些会员们,没有几个成器的,在他看来,都沦落到了打秋风的程度,又怎么能够成事,现在的同盟会,名声是越来越大,却没有多少实质的进展,他耗费巨资,几乎是举家革命,到现在,却落得个这般田地,到底怎么,才能够推翻满清呢?或许逸仙在这里,能够给出解释。

    会客室之中,冯玉祥稳重的坐着,张静江进来的时候正好对着他的脸,微微的吃了一惊,这么沉稳的会员,看起来甚至还是一个军人,在同盟会,这样的军事人员,真的很少。大多数见到他这个财神爷,不是点头哈腰,就是唯唯诺诺的,这么理直气壮,看起来平静的,还真的是少见。

    “北洋军74标三营管带,见过静江先生。”冯玉祥立正起身,行了一个军礼说道。

    ;

第六十一章 江南布局

    张静江满意的点点头,北洋军74标,是后面的标,在人才济济的北洋军之中,当上一营的管带的,这样的能力也非常的强,最关键是还年轻,只有20多岁,是个人才,什么时候,会内,出现了这样的英才,看来,最近一段时间,回国较少,很多事情都陌生了。

    张静江不知道为何这样出色的年轻人,会落到打秋风的地步,心态的转变,让他有些和颜悦色的说道:“你是在那里留学的?”

    “我没有留学,从小就在武卫军之中出来!”

    张静江动容了,没有留学,做到这一步,更是非常的不容易,难怪气势这么的沉稳,很显然,心态倾斜了,看冯玉祥的态度也越发不一样了,主动说道:“不知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

    张静江的态度,让三人心中一喜,对视了一眼,冯玉祥道:“静江先生,我们是来求助的的。”

    “说来听听!”张静江不动声色的说道。

    冯玉祥等人一五一十的把情况说了一遍,特别提到了枪的质量和价格,张静江听了之后,沉思了少许,作为商人,特别是在外国开设公司的商人,对于各种武器的价格,非常的明白,一定程度上面,他很清楚,这个价格真的不高,别说是在中国,在国外,如果不是遇到实力强悍的卖家,也拿不到这样的价格的。

    这么好的事情,会落到他的头上,张静江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骗子,可是仔细想了一下,什么骗子,会为了一点点的钱,送出了的几百大洋的东西,冯玉祥是一营的管带不假,可是在北洋军中,一镇两协,一协两标,一标也有三五个营,这样算来,全国这样的中层军官,怕不是成千上万,这样的中层官员,能够起到多少作用。

    “静江先生,你觉得怎么样?”冯玉祥等了好久,都没有听到张静江的回答,有些着急的问道。

    张静江沉默了,他不否认,这是一个很值得买的价格,同盟会的革命,已经陷入到了低谷之中,连续的几次革命的失败,被清军扑杀了大批精英,党内的人员,基本上都因为这个,被迫离开了中国,前往日本寻求支援和继续革命,这种情况之下的,贸然的购买大批的军火,会很大的问题的。

    施从云正要继续催,被冯玉祥拦住了,仔细的考虑再三,冯玉祥说道:“静江先生,现在的北洋军中,有一个机会,选派干部前往东北,我是副官带,可以选择去东北公干,有责权,编练一营的新军,不过,武器北洋军只能解决一半,军饷也只能依靠自筹!”

    “东北?”张静江的眼前一亮,如果只是为了革命,大批的武器的购买,在目前的中国,革命又处于低谷的状态,不合适,可是冯玉祥不是没有由头啊,他本身就是北洋的中层军官,又有北洋军进入东北的机会,只要补上这一营的军火,剩下的还难么的,一营只是名头,只要有钱,还不是想扩编多少就扩编多少,军队之中,没人管你吃兵饷,更没有人管你去扩编,谁会这样吃力不讨好。

    只是这个人员,张静江心中嘀咕,在东北,东北是满清的大本营,是一个苦寒之地,虽然把同盟会的人员送过去,会受一点罪,却比出国要好,最关键的是,他们可以接受部分的军事训练,作为同盟会之中的资深人士,他非常清楚,革命只是有热血石不行的,所以这些日子,同盟会多是把目光放在军中,不再以进步青年为重点,而是发展了许多军中的英才。

    “好了,这一营,我支持了,不过,我要去看看。”张静江果断的说道。

    “多谢静江先生了!”

    张静江止住了喜形于色的冯玉祥等人,淡淡的说道:“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去那里一切按照我的命令行事,否则……”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冯玉祥连忙点头的说道。

    门口处的司机,看到冯玉祥出来,连忙上来开门,张静江扫了一眼汽车,眼底里微微的闪过一抹惊讶,然后说道:“既然你们有车,那就前面带路吧!”

    张静江的座驾是一辆奔驰,听说不是买的,是奔驰公司直接送的,无论是制作,还是配置,各方面都比冯玉祥乘坐的福特t型车强了许多。

    这个时代的汽车,根本跑不快,再加上上海此时,也没有这个条件,十多分钟之后,汽车停在了德美洋行的门口。

    看着上面的招牌,张静江微微的有些吃惊,这个德美洋行,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难道是一个新的洋行,在冯玉祥的引领之下,步入了洋行之中,走入大厅,一目了然的橱窗和热闹的人群,他暗暗的点头,别的不说眼下看起来,这个洋行的规模,不能够说是小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个洋行的规模很大,物品也是琳琅满目的非常齐全的。

    “静江先生,这就是我们打算装备的武器!”冯玉祥指着前方,步枪区的委员会1888说道。

    张静江一摆手,没有说话,径直的走向马克沁,马克沁一直都是摆放在大厅的中间位置的,也是整个洋行之中,最显著的位置,几乎每一个进入到洋行之中的顾客,都不约而同的看到这个金属风暴的英姿。

    张静江也不例外,首先吸引他眼睛的是马克沁,可接下来,就是尖头弹,机枪专用的尖头弹,国外的诸国之中,能够生产的寥寥无几,可无一例外,都会在华禁运,上海的各大洋行,除了少数的样品,其他的根本不多见,北洋军获得的少部分,还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直接从国外弄来的,这个洋行实力果然不简单。

    看到了尖头弹,张静江对于这个洋行的实力,不再怀疑了,这里大多数经营的都是德制的武器,说不定,就是德国直接成立,销售军火的公司。

    张静江从1902年离开中国,就一直在外交领域,孙宝琦也算是中国少有的外交家,跟着孙宝琦的,张静江了解了很多世界格局,比如说现在,欧洲的战争阴云密布,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一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另外一方就是以英法俄为首的,他们互相结成联盟,在整个欧洲的范围里面,形成了对持。

    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带着浓郁德资背景的洋行,还是销售军火等紧俏品的洋行,在中国的上海成立了,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转而,张静江都有些哑然失笑了,果然是职业病,什么都想要到阴谋论上面去想,先不说这个洋行有没有阴谋,即便是有,中国也不是下棋的人,甚至连作为一个棋子的能力都没有,这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是中国的悲哀。

    此时,正好是下午2点钟左右,正是商会最繁忙的时刻的,20多个伙计,都忙的团团转,几乎飞起来的样子,不时的传来大声同意声音,作为商会的负责人,哈比的旁边,围着一群军人,正在对着他说着什么。

    张静江对于的南方各级官员比较的熟悉,一眼就认出来,军人之中为首的,穿着的是新军的标统服饰,旁边,又有营官,还有几个亲兵服饰的。

    南京新军统制,负责编练一标的新军,这个消息很早就传开了,武器装备一直都没有到位,不是瑞方没钱,掌控着两江这样的富庶之地,瑞方又不是贪得无厌之辈,钱是早就筹备好的,但没有洋行卖给他们,这让同盟会想要掺入人员的想法落空,两江地区,绝对称得上革命力量最强的地区,如此好的机会,却这么白白的放过了,有些可惜。

    张静江心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南京的新军又扩编了,看来,回头需要打听一下,之前的准备,也可以开始了吧。

    从几次起义失败了之后,同盟会开始重视军队的存在,暴力革命,仅仅是依靠着进步青年的热情,是无法支撑这个任务的,必须有专业的人士,这也是这两年,同盟会屡屡的派出骨干前往军队发展,江苏是一个富庶之地,可惜他们起步较晚,现在没有影响多少,新军的成立,正是最好的机会。

    ;

第六十二章 相见

    “哈比先生,我购买的50把毛瑟和50把手枪,什么时候能够到位!”穿着新军标统服饰的童英山说道,他就是南京新军,新成立的那一标的标统,这一标新军的装备,已经到达南京了,就存在第九镇之中,他这一次来上海,一方面是牵线搭桥,湖北新军想要扩充一个特务营,装备的要求稍稍的有些高,瞄着北洋本部的装备,他作为新装备标统,来的又是他的一个同乡,他也就过来了,顺便拿点好处,另外一方面,却想要通过洋行找寻几个教官,训练一下新军。

    “童标统,你放心,我很快就会让他们装船的,跟他们的一起!”哈比道。

    “那教官呢?”

    “要等一段吧!”哈比略微的有些迟疑,上海的外国人很多,可是符合需要的,却很少,这是德美洋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整只步队的装备,在他看来,要落到实处,把武器的威力给发挥出来,这样的话,普通的外国教官就不行了,好在,通过打理洋行,哈比也算是日进斗金的,短短的几天,就获得了大量的分红,杨元钊也简单询问了哈比的欠款情况,酌情的帮他归还的欠款,哈比这才大胆的联系国内的故旧,很容易的找到了两个德国的退役军官,都是在3年之内退役的,不过要过来,需要时间。

    童英山微微的有些不快,却没有多说什么的,哈比是一个实力雄厚的洋行的大班,如果还想从这里得到军火,就不能得罪他的,等等也好,之前总督找的教官,在他看来不怎么样的,他期望是德国教官。

    旁边的陈琦开始跟哈比签署合约,现货交易,又不多,600把步枪,全部新出的毛瑟,还有3挺马克沁,这对于每天销量10万德美洋行来说,不算什么,哈比之所以出面,一方面是童英山,另外一方面,这代表着一种广告,一省的新军使用了,只要质量好,剩下的辐射和广告作用就非常大了,两方面都是比较热切的想要完成生意,只是价格上面有些谈不拢,最终算是达成了,步枪的价格上面上升了20块,对方要了25块的回扣,等于少了5元,也算是哈比的让利。

    现在的哈比,已经不是之前,几茫然不懂的哈比了,里面的道道,基本上,都在师爷的帮助下,了解的门清了,这些回扣,在轻描淡写之中,已经确定了,既满足了贪官的胃口,结下了善缘,一笔生意做成了。

    童英山看着同乡陈琦,说道:“老弟,怎么样,满意么?”

    “满意,多谢英山兄!”陈琦的脸上满是笑意,没把枪25的回扣,一营就是上万,还有那些附送的东西,他都可以列到价目表上,这在中国,很正常,一趟下来,怕不是有一万多,哪怕是上下打点一下,留下的也不少,笑着说道:“晚上畅春楼,我请!”

    “那好,晚上好好吃你一顿,哈比先生呢,一起来吧!”童英山转头对哈比说道。

    “我就不去了,你们乐呵乐呵好了,到时候,账单算我!”哈比此时日理万机,连忙的拒绝道。

    “好说好说!”

    童英山两人,转身走了,至于订单,自然有下面的人跟进,哈比也转回头,正要向里面走,冯玉祥要上前跟哈比说话,这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惊喜的叫声:“奂章兄来了!”

    冯玉祥回头一看,只见杨元钊正笑盈盈的站在他的身后,显然是刚刚进来。相对于哈比,他更愿意跟杨元钊打交道,之前洋行之中的经历,让他知道,杨元钊在这个洋行说话很管事的,他一说话,就抹去了一半的金额,就这一点上说,他的地位很高。

    杨元钊正好完成了一天的行程,回到了德美洋行,毕竟,上海算的上是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杨元钊需要复制和提取的东西比较的多,在初期,复制了大量的洋行的物品和化工用品之后,现在转而进入到了上海的各种实业厂家,长三角的地区,轻工业异常的发达的,到处都是作坊,到处都是工厂,这些工厂的器材,很多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器材,用来做累计和对比,还是足够的,最少已经成功生产这么久的设备,很有他的可取之处。

    杨家在上海有些根底,再加上杨元钊只是以参观学习的名义,很顺利的进入到了各个工厂之中。

    这不,一连串的下来,算的上是把东西给提取出来了,现在,在图纸区内,包括发电厂,蒸汽机床,纺织机械,炼钢,轧钢等一系列比较基础的行业,可以说,整个中国投资的商业,都已经复制下来的,除了工业重化工方面,没有太多的进展,其他,门类比较的齐全,在杨元钊看来,只要稍稍的梳理,就能够在西北实现,最少打下一个最基础的工业,心情当然是极好了。

    “杨贤弟,见到你更好!”冯玉祥走上前去,略带激动的说道。

    大厅之中人来人往,杨元钊也看到冯玉祥不止三个人,其中一个看起来岁数大一点,很有气势的样子,说不定是同盟会的名人,这个时候,在大厅之中,不太方便,低声说道:“奂章兄,我们里面去谈吧。”

    冯玉祥等人,当然同意了,无论是谈生意,还是谈事情,总站在大厅之中不合适,哈比此时也注意到了杨元钊的到来,正要快步过来,却看到杨元钊微微的打着手势,他停下了脚步,转向了另外的一个方向。

    进入到会客厅之中,杨元钊连忙的问道:“奂章兄,你们什么时候到的,怎么才过来找我,有什么需要让我做么!”

    “今天早晨才到的!”冯玉祥说完,指着身后的张静江,说道:“老弟,快来见过静江先生!”

    “静江先生!”杨元钊听到了冯玉祥说张静江来了,吃了一惊,张静江的名头,可以说是在的中国,大名鼎鼎的,作为国民党和同盟会的钱袋子,后期的民国四老之一,张静江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本的带头人,现在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大的投入,却是巨富之家出身,本身生意也做很好,绝对算的上是商业巨擎。

    “小子杨元钊,见过静江先生!”

    “你是在英国留学么,不错,我好像没有见过你!”张静江疑惑的问道,当年他跟随者孙宝琦,是法国大使馆参赞的,几乎整个欧洲的事物,都是他跟孙宝琦处理的,留学生也是他处理事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他自认记忆力不算太差,却丝毫没有杨元钊的印象。

    “我不是本土之人!”杨元钊早有准备,平静的说道。

    “原来如此,你是华侨啊!”张静江说完,就不再说话了,华侨的实力有多么的强大,张静江清楚,同盟会的很多事物,都是在华侨的支持之下才铺开了,从中国到外国,几百年来,华侨自成体系,在外面创下了不小的家业,很是产生了一批隐世的大家,如果杨元钊是其中之一,那就不足为奇了。

    本身就疑惑杨元钊跟德美之间的关系,现在看来,或许是德国华侨家族,或者是说欧洲华侨家族,进入到大陆的一个触角的,难怪会那么的优惠。

    “对了,奂章兄,你这次到上海,准备要多少军火?”

    “我!”冯玉祥看了一下张静江,张静江微微的点头,进入到洋行之中,从表面就可以看出洋行的实力,再加上还有新军的官员,在此购买军火,一定程度上面,是可以信赖。

    看到张静江点头,冯玉祥这才说道:“我这一次来,是为了军火的事情,我过俩月可能要去东北,所以想要提前的购置一个营的军火!”

    ;

第六十四章 第一营

    冯玉祥不明所以,却还是郑重的说道:“什么,元钊贤弟有什么就说吧!”

    “可着劲给我训,我听说士兵们的枪法,都是子弹喂出来的,我希望你的部下,都是神枪手。”

    杨元钊说的如此的大气,让冯玉祥一阵的无语,心中却万分的感谢这个小老弟,小老弟把几十万的军火,都拨给了他,别的不说,30个基数的弹药,足够打上10次高强度的战斗了,这对于这个时代军队而言,是一个难以拒绝的**。

    施从云此时,也不说话了,他想占便宜,是因为只有麾下的力量强悍了,才能够更有地位,才能够推动革命,可是这么多的军火,堆在一个营之中,别说是战兵了,就算是民夫,也比普通武卫军强横,一个营正面对抗一个标都没问题,忍不住感慨的说道:“元钊老弟,你的这个编制,再加上这么不要命的训,恐怕这个营是天下第一营了。”

    “怎么,奂章兄不敢拿这个天下第一么?”

    冯玉祥的表情有些古怪,却没有应口,只是抱拳说道:“元钊老弟,大恩不言谢,我会好好用这些武器的!”

    “没事,这些武器,怎么运送,是现在带走,还是以后你给个地址,我直接给你送到地方去。”

    “这!”冯玉祥想了一下,道:“还是直接给我送到地方去吧,最好送到东北区,这些好东西,一旦进了北京城,出来可不容易了。”

    杨元钊嘿嘿一笑,答应了下来,现在的北洋军,因为袁世凯还在,所以山头还不显,却已经有这个苗头了,以段祺瑞,徐世昌,等人为首的几大派系,已经基本成型,枪代表着什么,每个人都清楚,一千多条好枪进去,恐怕连个泡沫都不会冒起来,说不定就被什么人给吞了,客气点的,丢出来同样数目的破枪,不客气的,直接吃了,连跟毛都不拔。

    “元钊老弟,不知道老朽想要购买一批枪支,如何!”张静江突然的说道。

    杨元钊这才发现,似乎漏掉了张静江,沉思了一下,说道:“静江先生,虽然我们是初次见面,但是闻名已久,先生破家革命的精神,在下佩服,这样,奂章兄的,我原样的送与先生如何!”

    张静江呆了呆,他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杨元钊这么大笔一挥,这可是1500条以上的枪,还有大量的马克沁,稍稍的补充一点,差不多够一个标的数字了,就算在上海,也最少需要20万以上才能够购买,杨元钊眼都不眨的给出来了,如果加上之前的,简直是一掷万金,张静江自问锦衣玉食,也没有见过这样的给法,仿佛给出来的,全部都是废纸。

    “元钊老弟,你误会了,我们现在不太适合拿到武器!”张静江沉思了一下,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想法,如果不是冯玉祥有这个机会,连他的,都不能接受,现在的同盟会,需要低调。

    1908年之后,同盟会的革命确实进入到了低谷,各种头面人物,出国的出国,就算是武装起义,也比前两年少的多,难怪张静江说不合适。

    杨元钊来到1908年,对于同盟会一直是敬而远之,接触到冯玉祥和张静江,一定程度上面的,他发现同盟会之中,还是有可以争取的人呢,不管如何,花小钱,结一个善缘好了,张静江的商业能力,是得到了后世历史的证实的,不说为他所用,就算是是合作,也有极大的好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鸣才是。

    沉思了一下,杨元钊说道:“靖江先生,我们讨论别的问题吧,我觉得的,只是这么筹集资金,不是办法,我觉得,你们要有生意来做!”

    “生意?什么生意?”

    “比如说投资工业了,商业了!”

    张静江摇摇头,说道:“国外还勉强,可是国内,不行!”

    同盟会被满清追缴,主要任务基本上都上了海捕公文,能够进入中国,也多亏了张静江家族的力量,就这样都不能多呆,更何况是做生意,张静江一直都呆在新加坡,一方面是张家对于南洋有相当的影响力,另外一方面,也是生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但需要大量的进步青年,也需要海量的资金,作为支撑。

    “这样!”杨元钊一拍板说道:“眼前就有,不如贩卖枪支好了,简单可行!”

    “贩卖枪支!”张静江瞪大了眼睛。

    “对啊,如果德美洋行每月给你们提供的1000把步枪的话,你们能够的卖完么?”

    1000把,张静江的脑子突然转过来了,现在的中国,什么最紧俏,最缺乏的,不是别的,正是洋枪,好品相的洋枪,在上海70,到了内地,可不是70了,一百多都有,如果德美洋行,每月提供1000把洋枪,似乎是个机会,一个帮助会内筹集资金的机会。

    张静江压抑心情,问道:“什么价格?”

    杨元钊哈哈一笑,道:“既然是生意,那就从生意的角度,来说,5折是不行的,起始是7折的,如果一月能够达到5000,是6.5折,1万是6折,这是最低的了!”

    张静江眼睛猛的增大,他可没有奢望到,杨元钊会直接送给他的程度的,可是7折开始的让利,最高6折,绝对可以称得上大手笔了,六折,也就是说,这些枪支的75快的价格的,就是45元,他们大概有30的利润,这样的话,就是每月30万的销量,可是的1万的数量有些太多了,最少张静江现在时完成不了,但是同盟会之中关系众多,很多还依附在新军之中,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这些物美价廉的武器,充斥到新军之中,却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一定程度上面增大了同盟会在新军之中的实力和影响力,还能够筹集一部分的资金。

    最关键的是,在杨元钊的字里行间,表露着,这个德美洋行实力很大,随随便便的1万把,都不在话下,杨元钊对德美洋行的而影响力也非常的大,刚刚哈比对他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张静江清楚,现在革命陷入到了低谷,大部分的会内高层,都去了日本,但不代表他们不回来了,暴力革命已经是大家都认可的路线了,未来肯定还是会派出骨干,联络各地的新军,这一笔枪支,说不定,会在革命之中,起到不菲的效果,别说一万把,就算是1000把,甚至500把,那些革命志士,都可以轻松很多。

    沉思了许久,张静江最终说道:“好的,我答应了,不过我需要一点时间!”

    “没问题,不过静江先生,我们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投资办厂,现在的上海,工商业和建筑业很发达,却没有一个好的水泥厂和砖瓦厂,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这个,我对这方面没多少研究!”

    张静江对于实业,现在的兴趣不算很大,很快就岔开话题了,杨元钊也就没有继续的谈下去,现在的包头,还没有发展起来,他的立足还没有稳定,贸然的插足道同盟会之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说不定,会出现一些的问题,好在,时间还早的,就算是距离大革命,还有3年的时间。

    支援冯玉祥的1500把枪支,还有张静江给冯玉祥的一些人员,暂时是30个不到,不过后续,会陆续的前往,可以说冯玉祥这一次的上海之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杨元钊要招待冯玉祥,冯玉祥拒绝了,他说马上要去订船票,争取最快的时间走,郑州的事情不顺利,又绕到上海,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去东北不是说去就去的,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

第六十五章 海祈号

    送走了张静江和冯玉祥,杨元钊转身回到了洋行之内,哈比凑到了杨元钊的身边,说道:“老板,你似乎对于同盟会非常的看好?”

    “不,我并不看好同盟会?”杨元钊肯定的回答道。

    “那为什么?”哈比不明所以的问道。

    “不看好,也不能得罪啊,再怎么说,同盟会也是中国的一个大势力,我更看好的是冯玉祥!”杨元钊说道。

    从遇到冯玉祥开始,杨元钊就关心了,后世的历史,无不证明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一个能够带兵,实力强悍的军官,比空谈的革命口号,在这个时代强大太多了,同盟会发展的是很快,名声很大,他们太散漫了,革命就如同儿戏一样,不知道吃了多少亏,上了多少当,几十年后,才改变,这才真正的拿下了中国的权柄。

    这个时代,在大多数进步青年,甚至是睁眼看世界的人之中,同盟会的名声很大,影响力也很高,结一个善缘而已,杨元钊没有多想什么,此时此刻的他,还没有办法介入道这个时代的大潮之中,他手中能够掌控的力量,是在是太小太小了,一定程度上面,着一股力量,只是对包头产生了些微的影响,根本无法辐射整个中国,可是一定程度上面,增强同盟会的实力,特别是的有目的的加强同盟会的军事干部的地位,同盟会之所以没有成功,到后面乱作一团,就是如此,各地为战,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面,军事干部军事素养并不高,关键的北方,居然没有多少发展的,让北洋军之中的部分的同盟会会员们白白的牺牲了,这些,他略微的已经给冯玉祥点到了,很显然,冯玉祥也开始沿着这个方向去做了,已经开始联络北洋军之中的诸位同仁,争取先到一个地方去,此时,东北是一个最好发展的地方的。

    哈比愕然的看着杨元钊,不看好他们,为什么给了这么多的东西,不说一个营的装备,一二十万的样子,并不放在他的眼里,可是对于同盟会的支持,却是实打实的,如果对方真的能够销售1万把的话,这就代表者他们的利益,被大幅度的缩水。

    听明白了哈比的想法,杨元钊大笑道:“放心吧,他们不会过多的抢占我们的市场的!”

    杨元钊很清楚,接下来的几年,中国的枪支市场有多么的大,可以说近乎无限,再说了,枪支这玩意,不过是初期敛财的方法,真的发展起来,什么丝袜了,青霉素了,磺胺了,这些价比黄金的东西,可比一点点的卖枪强的不知道多少了,怎么可能死抱着枪支,再说了,未来当重工业出行,攀出重工业的体系,钱就不再值钱了。

    一个国家的实力,并不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钱有多少,而是这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否则的话,清朝早已经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就现在,这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依然是在世界前列的,可是实力上呢,钢铁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战争底蕴,重化工企业代表着军火的数量,还有一个国家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潜在战斗力,反倒是钱,相对而言不太重要了。

    整个下午,德美洋行还是忙碌无比,杨元钊看着忙碌的哈比,索性回来,回来的时候,正好碰上了杨悦,杨悦见到杨元钊,连忙的叫住他,说道:“广叔这几天跟海军部联系,关于上海祈号参观的事情,有了消息了。”

    “真的?”杨元钊非常高兴,要知道,他可以通过哈比,通过洋行,看到一些轻武器,甚至是75的山炮也野炮,这10天的功夫,在上海,已经看到了很多很多,只是扫描进来的图纸也有不少,上海的一些工业企业,他也或多或少的去参观了,搜集了很多的机器设备,这些回头复制出来之后,慢慢的研究之下,就能够知道,西北是否能够制造出来,可是有一点遗憾的是,他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面的战舰的图纸,在来到上海的路上,哪个1000吨的小火轮不算,海祈号再怎么说,是现在清朝水师的三大主力舰之一,虽然建于几年前,却也是新锐战舰,在巡洋舰的这个领域之中,并不算落后,借助着档案节目,杨元钊对于海祈号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面,被埋没的战舰非常感兴趣,他是第一个在海外护侨的战舰,扬了中华的国威。

    人类能够制作的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战列舰,自从1894年甲午海战之后,中国,再也没有主力舰了,甚至连重巡都没有,唯一的旗帜就是海祈号,海祈号是一个技术先进,拥有一些亮点的舰船,作为中国新锐的舰船,曾经在1912年,参加过英国国王爱德华的加冕典礼,整整环绕了整个地球,甚至参与道了墨西哥排华时间之中,扬中华的国威。

    在来到上海的一路上,在汉口,参观了汉阳铁厂和汉阳制造总局之后,杨元钊基本上得到了钢铁制造和纺织业,还有一些机床的全部设计图纸,在工业上面,他的需求已经基本上告了一个段落了,可是的武器上面,不过是一些长短枪,这个对于护卫工厂而言,算是差强人意,他需要的是更加强悍的武器。

    杨元钊手中掌握的知识,还有一路原来,收集到的这些机器设备,可以保证包头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城市,向工业城市,甚至是重工业发展的一切需要,可是这样的成绩,即便成功了,也是一个空中楼阁,空有大笔的资金,赚钱的生意,而没有一个自保的手段的话,这个城堡和楼阁,注定是建设在沙滩之上的,一旦有大浪袭来,这个城堡注定的变成了一抹黄沙。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重工业是一切的基础,是强国的必须所在,可是必要的保护也是必要的,在这个时代,强大的陆军,跟火炮之间,几乎有着直接的联系。

    火炮是陆军之王,一定程度上面,1900年,中国输给八国联军,一定程度上,是输在了的火炮之上,没有足够强大的火炮,再厉害的陆军,也没有保证的。

    中国,火炮的数量非常的稀少的,一些欧美先进的火炮,是不可能运输道中国的,所以,前世的中国,即便道了二战前期,国内的战争,75炮已经算的上是重炮了,可是海祈号不一样,他是英国制造的,新锐战列舰,不但拥有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蒸汽发动机,拥有一个强悍的火炮,203的主炮,是一个巡洋舰的主炮,海军上面不强大,搬到陆军上面,进行适当的修改,作为防护炮台,也非常的不错,要知道,出了海防炮台之外,很少有陆军的炮台,大炮的口径是超过200毫米的,这个时代155就算很全强了。

    杨元钊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就说到:“我们快去吧!”

    “别着急,我们约好的是明天,今天我们会在中国大饭店的招待海祈号的管带,还有上海水师的主要的军官,算是一个初步的接触吧!”

    跟海军的接触,杨元钊还是愿意的,在中国,如果有一个军中,对于科技,对于中国**有好感的话,那就是海军了,海祈号当年,曾经作为的中国的代表,去参加的英国的加冕典礼,但是回国之后,辛亥革命就爆发了,海祈号在知道消息之后,几乎是立刻改旗易帜,剪掉辫子,加入道了革命的行列,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丰碑。

第六十六章 程壁光

    不知不觉之下,来到上海已经快要一个月了,离开的时间,进入倒计时了,对于上海这个城市,呆的时间太多了,杨元钊有一种莫名的情感,上海承载了中国太多太多的东西,也算是整个中国的工业化最高的几个城市之中,拥有现成的工人,甚至融资和原材料也比较的便利。

    从上海得到了大量工业图纸,涵盖了大量的轻工业的门类,再加上租界的存在,洋人从国外弄来了大量的材料,这些都可以成为商业投资优势。

    这样的城市,换做其他的商人来说,是一片投资的乐土,却不适合杨元钊,西北偏僻无比,现在就有交通灯一系列的问题,可正因为偏僻,国外的势力不算很强大,也有发展的空间,这正是他所缺乏的,要兴建一个强大的工业基地,需要一定的隐蔽性。

    包头就具备隐蔽的这个特点,再加上紧靠着白云鄂博,矿产资源丰富,除了交通,几乎拥有了建立重工业基地的一切条件,又有一体机的帮助,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郑大牛进入了杨元钊的房间,说道:“杨爷,广叔过来通知,我们可以出发了!”

    “那就去吧!”

    这一次前往中国大饭店,他们是乘坐着汽车的,德美洋行有好几辆的汽车,早早的就等在了汇中饭店的门口,当他们下来的时候,载着他们前往中国大饭店。

    中国大饭店,是位于公共租界的一个饭店,算不上最豪华的饭店,听说老板是一位御厨的,他的味道极为的正宗,甚至还有宫廷御菜,故而很受达官贵人的青睐,甚至还有不少外国食客,前来品尝味道。

    在中国大饭店的芙蓉厅,杨元钊和杨悦等人,到了之后,就在这里等候,按照广叔的说法,今天主要是巡洋舰队主官,还有船长和舰队的一些主要官员,人不算多,只有**个的样子,人并不多。

    大概是下午6点钟左右,一个看起来有明显文官特征的人,带着几个人,进入到了芙蓉厅的,杨元钊早就得到了广叔的交代,这是北洋水师衙门的一个主事,跟海祈号的官员们的联系,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跟在这个主事的身后,是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行走却虎虎生威的的官员,走在最前面,其其他的人,也都是孔武有力的,一个个极为的桀骜,不过却井然有序的跟在他的身后。

    “杨掌柜,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北洋船政司司长,水师巡洋舰队的统领,程壁光大人,大家过来亲近一下!”主事主动的介绍道。

    广叔站起来,跟程壁光见礼,然后介绍了一下杨元钊和杨悦,程壁光没说话,主事跟着介绍下面的众人,果然,除了巡洋舰队的几位官员之外,就是各舰的舰长,杨元钊也是今天恶补之后,才知道,水师目前能够远洋的,只有海字头的几艘战舰,可是全部舰船一点都不少的,虽然都是一些蚊子炮舰和雷击舰,吨位都不超过800,在江河之上,却有相当的威力。

    广叔招呼大家坐下,中国的餐桌文化源远流长,寒暄几句之后,早已经布置好的饭菜,如同潮水一般上来了。

    杨元钊随口吃着饭菜,以程壁光为首的海祈号的官员们跟旧中国的官员不同,他们显得训练有素,而且是彪悍的,对于他们,杨元钊除了敬仰就是敬仰了,作为中国海军的种子,在10年前的甲午海战之后,他们依然坚持着,用尚武的精神,武装了中国海军,中国从甲午之后,再也没有能力制作主力舰,甚至是进口都不可能有。

    这种情况下,这些海军的种子,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使用,最后只能是颓废的,就杨元钊一直想要上去的海祈号,他曾经参加过英王庆典,环游世界,在国外护侨,可以说是战功卓著,但几十年之后,却只能座沉长江,面对着侵略者,这是何等不甘。

    现在,对于中国而言,一切不一样了,杨元钊出现了,只要能够把世界各国的战舰,都全部复制道一体机之中,再加上他对于发动机领域之中感觉,一定程度上面的,能够制作出世界上最强进的发动机,甚至是各种先进的船甲板,护甲钢,这些才会成为整个世界上最强悍的战列舰的基础,到时候,有了先进的舰船,这些海军的种子,就立刻不一样了,他们会操纵着一流的战舰,驰骋海疆,维护中国的安全。

    这些应该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不耽误杨元钊对于他们进行接触,现在的海军,已经是相当的积弱了的,否则的话,以杨家这样的商家,根本就无法接近。

    慢慢的熟悉之下,程壁光也知道了杨元钊是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是福州船政学堂出身,早年没有多少留学经历,却在成为管带之后,几次前往英国督办舰船事宜,海祈号这一批海字头的巡洋舰,基本上,都是在他的督办之下,这才引进到中国,对于英国也很熟悉,连续的问了不少的问题。

    在接触之中,杨元钊才发现,程壁光的知识面很广,他的很多知识,不局限于军事上面,还有很多的经济外交上面的,字里行间之中,带着对于上官的不满,海军一直都是一个进攻的体系,可中国的海疆绵长,却有海无防,甚至连一等舰都没有,白白的受到欺负。

    本身,程壁光只是勉强前来赴宴的,对于杨家不感冒,只是觉得,可能是一个附庸风雅的商人,不知道哪门子生出来的想法,想要过来参观海祈号。

    对于一个军人,一个舰长,让富翁们参观海祈号,这是一个很难抉择的事情,原则上,海祈号只能够属于水师的官兵的,这是他们战斗的武器,白白的让外人参观,不利于保密,更不利于训练。

    可最终,程壁光没有拒绝,原因就在于,广叔奉上的5000元鹰洋,5000元啊,这笔数目绝对不少,海祈号的官兵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断军饷了,他再多方筹措,可是效果不佳,有了5000,可以让海祈号的官兵们补充一下,甚至可以出海训练,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得已的方法的。

    所以从来的时候,他就抱着怨气的,在杨元钊刚开始套近乎的时候,他也是爱理不理的,可是杨元钊并不气馁,特别是他知道了杨元钊来自于牛津大学的时候,很是问了几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的,着实让他吃惊不已,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富家子弟,不是那种趾高气扬的暴发户,相反他还是一个非常宁静的人,特别是听到了杨元钊说道,他是留学英国的,就非常的感兴趣,跟杨元钊说了很多的有关英国的趣事,对于此,杨元钊也是早有准备,他不知道很多,可是从一些英国人手中,知道了不少关于英国事情,不是很齐备,但是一定程度上面,也算是可以对应的过去,反而让他更有好感。

    一顿饭吃下来,程壁光聊的很是尽兴,杨元钊趁机提出,想要看看海祈号,顺便参观一下水师营地,程壁光也一口答应下来了。

    吃的极为尽兴,水师的官员们,放开了喝的情况之下,现场一片群魔乱舞,程壁光没喝多少,杨元钊仗着年轻,又喝的是低度酒,还保持轻型,反倒是杨悦,被几个水师官员灌了几杯酒之后,有些昏昏沉沉的了。

    “老弟,我们去喝茶吧!”程壁光看看周围,拍了一下杨元钊,不由分说的拉着他出来,大街上,司机见到杨元钊出来,立刻把车开过来了,程壁光眼前一亮,拉着杨元钊上车,说道:“走,去大西路!”

    “可是他们呢?”

    “你的掌柜和陆主事在,你还怕什么,走我们找个地方聊聊去!”

    杨元钊当然没有反对,之前宴席上面,人多嘴杂,他们很多东西都是点到为止,再说了,这个继北洋之后,中国比较有名的水师将领,他也想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他。

    ;

第六十八章 海祈号

    上海的清晨,受到了海洋气候的影响,清晨起来,笼罩在一层雾蒙蒙之中,显得湿气很大,经过了一夜的喧嚣,街道显得破败,偶尔在租界内的街道之中,有专门雇请的清洁工打扫着街道的卫生。

    一辆福特轿车,载着一行五个人,郑大牛兼职做司机,以这个时代的汽车,稍稍练习几次,就可以开了,清晨的街上,行人很少,车速可以加的比较的快,从中汇饭店,穿过租界区,进入到了上海城郊,按照杨元钊的印象,似乎是向着的吴淞的方向。

    吴淞,在杨元钊的印象之中,后世的上海,似乎叫做宝山区,因为宝山钢铁集团所在而著名,目前的上海机器局等一系列的工业,也是建立在这里,不过距离主城区稍稍的有些远,位于黄浦江的北岸,长江的南岸。

    上海水师营地,没有在上海的附近,在上海,列强们都有各自的军港,反倒是拥有主权的清国,他们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军港的,上海的水师,还被设置在海岸的另外一方,应该是后世宝山的方向,这个方向,一定程度上面,这还是一个不毛之地,很显然,这是列强们无人问津的地方,才成为了的水师的营地。

    黄浦江,奔腾湍急,可以说是上海市最主要的一条河之一,大名鼎鼎的外滩,就在黄浦江上的。

    这个时代,过黄浦江当然是没有桥了,要想过去,需要轮渡,不过善解人意的程壁光,早早的准备了水师炮舰。

    这个炮舰是基于蚊子舰的模式,制作出来的小船大炮的典范,一个类似于客轮的舰船上面,最鲜明的就是巨大的舰炮,走上船,当手接触到船体的时候,杨元钊才知道,这一艘船排水量不过140吨,却拥有的170mm口径的重炮,虽然是的15年前的英国炮,质量倒还不错,还有一些12磅炮,这些,在水师之上,算的上是比较小,比较弱的火炮,真的要放在陆营,绝对算的上是利器了。

    炮艇很快开行,速度差不多有12节到14节之间,跟刚才汽车的最高速度差不多,乘风破浪之下,向着外海而去,在出了黄浦江口,一路向北,差不多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抵达了水师营地。

    上海水师营地,是基于吴淞炮台的基础上面,建立起来的,在水师营地的两侧,分别树立着两座炮台,拱卫着水师营地,在水师之中,还有数十艘大小不一的舰船。

    跟各种兵种相比,水师,恐怕是耗费最大的,眼前的上海水师,在当今世界之中,算的上是不入流的,继承了一些北洋水师的底子,再加上海字头的战舰,也算是一股强悍的力量了,只是12磅以上的炮,恐怕在这个小小的营地之中,最少也有上百,这在陆师,是几乎不可能的,要知道,模范的北洋第三镇,他的75炮,也不会超过50门,更别说100以上的大口径火炮了。

    下船,程壁光在门口迎接,恭维几句,让进了水师营地,当进入到水师营地之中,杨元钊却发现,水师的营地,没有陆军和绿影那样,完全是农民或者颓废的双枪兵,水师官兵们,气势都非常向上。

    仔细想想,在后世中国,海军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沉船,当时,日军侵华,为了避免日军的战舰,轻易的进入到上江口,包括商船,民用船只,包括中国剩余的海军舰队在内的全部舰船,都悲壮的沉在了哪里,用另外一种不屈,来树立海军的脊梁,一炮未发,却全部自沉,这是海军的悲哀,可这不是他的造成的,当时,中国的海军已经彻底的落后于这个时代,几十年没有购置任何的一艘心舰,海军战舰的更新换代之快,在那个时代,尤为的明显,中国已经全面落后了,自沉的舰船,可以堵住长江,防备日本沿着长江直接攻击中国腹地,要知道,长江航道可是深水航道,5000吨的海伦,可以直接的进入南京,武汉可以通行,3000吨以上的船只,日本已经非常强大的,如果再有海军的帮助,等待着中国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这是中国海军,在抗战时候的唯一亮相,可以说,在大多数国人的记忆之中,水师的形象并不好,但是在之前,海军的形象一直非常好。

    海军,基本上官兵都是受过高知识的培养的,海军是一个技术兵种,一字不识的情况之下,可以抗枪当陆军,可以从战斗之中逐步的成长,成为一个战斗英雄,或者其他的,可是在海军之中,绝对不行,战舰,特别是战列舰,是集中了地球科技大成的,其中的科技含量很高,一艘战舰,充其量,只是一个机器的产物,要想把战舰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必须要操纵舰队的人,从指挥,到炮火,到瞄准,每一个步骤,都决定着战列舰的实力,训练优良的战列,在同样的数量和实力的情况之下,可以轻松的打败其他的战列舰,这也是海军特有的,人海战术在这个海军之中,几乎是不不可能出现,

    相对于陆军,海军更加听命令,最关键的是,在大海之上,你即便是当逃兵,也未必能够逃到哪里去,都是勇往直前的,不断向前的。

    看到杨元钊他们进入营地,所有人都投向了注目礼,杨元钊看向广叔,广叔也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东西,上海水师只有三艘大船,都是巡洋舰级别的,每一艘上面400多人,可是小船却很多,算下来,只是船上的士兵,就差不多有4000人之多,上后勤人员和一些必备的士兵,总共加起来,几乎超过9000人,昨天,他们专门的去准备,1000袋白面,20头大肥猪,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足够水师吃上一顿好的。

    这些东西,早早的就雇人,送到了水师附近,这时候,正好送上来,也算是一次不错的劳军,对于杨元钊的识趣,水师的官兵们也很满意,特别是程壁光,他为了水师的经费,几乎是殚精竭虑的,这些捐赠,加上这些实打实的事物支持,足见杨元钊是一个心口一致之人,说道做到。

    后勤官员接收着这些东西,官兵们也都散开了,不过目光却是看向这边,如此大手笔,零零碎碎的东西,怕不是有上千银元,这又是哪家的少爷,居然是程司长亲自作陪。

    “元钊老弟,你想先看那一艘!”程壁光大方的说道。

    杨元钊眼睛落到了水师的战舰之上,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三海,特别是最大的海祈号,见惯了后世万吨级,甚至更大的轮船,可是真正走上一艘战舰的机会,在杨元钊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4500吨的舰船,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战舰了。

    “就先看海祈号吧!”杨元钊指着海祈号,说道。

    “海祈号,好吧!”程壁光带着杨元钊,走上了交通艇,海祈号,可以说是这一批战舰之中,程壁光最熟悉的,当年驻扎在英国,接收的就是这些,从海祈号的建造,到海试,再到回国入役,几乎都是他一手操办的,海祈号的各方面性能,几乎是如数家珍,从动力,到火力,再到上面的人员,一一详细的给杨元钊介绍。

    从营地到海祈号,差不多十来分钟,杨元钊基本上把海祈号了解各通透,当迈上海祈号的一瞬间,他直接的复制了海祈号的图纸,心中的一块大石,稍稍放下,开始观察着这个,清末最强大的一艘战舰。

    ;

第六十九章 海祈号 二

    海祈号是清政府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购置的防护巡洋舰(又称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拥有两轴蒸汽发动机,18000马力,可以推动4300吨的舰船,以24节的速度高速航行,是快速巡洋舰之中的代表。

    海祈号充分表现了当年的高速高炮火设计理念,速度24节,应该是很高了,在12年前,双联装的203重炮,即便在这个时代,也不算是很弱的重炮,发射速度相对于战列舰的主炮快一点,是压制火力的根本。

    当今世界,海军战舰发展快速,当无畏舰出现的时候,整个世界无论是下水的,还是在建的战列舰,几乎一起过时了,在无畏舰的时代,战列舰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艘12年前下水的战舰,不但性能已经落后了,就连保养,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舰队,是一个技术兵种,不是如同陆军那样,拉了壮丁,给一把枪,然后训练个三五个月,就能够拉出来打了,而且战斗力不低,海军截然不同,新装配的战舰,如果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海试和训练的话,根本就没用。必须持续不断的配合,持续不断的训练,当今世界各国,有能力建造战列舰的不乏很多,甚至曾经的小国意大利,生产的战列舰,在一二十年前,也是世界一流,甚至创举的设计了三联装炮塔,之所以没有继续下去的原因,就是钱。

    一艘战列舰,只是造价,都让人望而生畏了,可是更加的恐怖的,还是他的训练费用,一年的训练费用,几乎相当于几年之内,重新的购买一艘军舰,所以,哪怕是目前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也无法支撑大批量的海军军舰。

    海祈号也是如此,在购买的时候,算的上是一艘比较先进的战舰,可是这么多年来,保养和训练的问题,只是勉强发挥出它的功效,在一体机的扫描之下,他发现,最近的一年之中,海祈号主炮开动的次数,绝对不会超过20次,这样的训练强度,能够磨合出一个合格的水兵么?

    杨元钊不会一口吃掉一个胖子,中国的海军之路任重道远,而眼前的这批人,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是中国海军的种子,从北洋之变之后,传统的海军北洋,已经变成了陆军,海军不复存在,也就是现在的在坚持的程壁光等人,才让北洋水师的种子,没有彻底的消失。

    “避光兄,这个船,恐怕很久都没有开动了吧!”

    程壁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尴尬,作为一个水师官员,他很清楚,训练有素跟普通训练,甚至是没有训练,其中战斗力的巨大差别,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着连军饷都要自筹的水师,他能够让水师的战舰能够开动起来,已经算是不错了。

    “水师穷啊!”

    杨元钊看着长吁短叹的程壁光,心中一动,问道:“避光兄,你说,要是让海祈号全部运转起来,一年需要多少?”

    “这个!”程壁光有些迟疑了,杨元钊所说的很明显,是要资助海祈号的运转,一艘战舰,特别是海祈号这样,拥有八寸主炮的战舰,要全部开动,每年按照规定科目的训练,消耗巨大,每年最少是5万英镑,也就是50万元的耗费,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起,要知道,当年海祈号买过来的价格,也不过是38万左右。

    “我知道避光兄的疑惑,不过我跟德美洋行有些关系,以后,每年我们资助的主炮炮弹的500,炮管20根,副炮的炮弹5000,炮管100根,火药100吨,如何……。”看到程壁光说不出话来,杨元钊主动的说道。

    程壁光愣了一下,战列级的训练费用,恐怕最重的就是炮弹和炮管,特别是后者,价格极为高昂的,战舰开动起来,就会有损耗,打一炮,也同样是有损耗的,一根炮管,特别是主炮的,往往打上一定数额的炮弹,就会老化,破损,甚至不太稳定,这个时候,战列舰必须要回去大修,更换炮管,并进行一定的清理工作,这也是战列舰从问世以后,就必须经常做的,哪怕是后世,号称永不沉没的核动力战舰,他们依然有大修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是定打不饶要回船坞的。

    杨元钊这么的大包大揽的,最少每年的训练费用,包过了的7成以上,剩余的,不过是人员和煤炭,煤炭不值钱,人员到各地化缘也就能够化到。

    “不知道,你有什么要求。”程壁光看着杨元钊问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杨元钊相对于那些钻营的人来说,要好很多,可平白无故拿出来这么多真金白银,还是要问清楚。

    杨元钊笑了,说道:“没什么,我只是对海军感兴趣,最多,我可能未来要成立一个远洋船队,需要程兄帮忙训练一下。”

    杨元钊此时此刻,当然不敢说,他想要成立海军这个话题,此时还是满清当权,这个程壁光,虽然对革命有着很大的好感,可是他杨元钊此时没有强大的背景,一个不好,说不定就身陷牢笼的。

    至于炮管和炮弹,刚刚,上船之后,他已经把全部的都给复制过去了,以他的一体机的强悍,越是贵的,越是复杂的东西,花费的成本相对而言,就越发的少,要知道炮管和普通的钢材一样,最多是添加了微量元素,或者特殊的加工,一体机能够省去前后的加工过程,制作出来的东西,当然是强大无比的,花费不了多少东西。

    详细的在海祈号上面走了一圈,杨元钊又走上了其他的战舰,同为海祈号姊妹舰的几艘战舰,跟海祈号大同小异,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小型战舰,蚊子艇,鱼雷舰,这些舰船,或许在战列舰,甚至是铁甲舰对决之中,起不到什么作用,可是在特定的地方,作用不小。

    为了避免疏漏,杨元钊仔仔细细的复制,果然,看起来差不多的蚊子舰,内里却是截然不同的,先不说武器装备,就算是动力,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两轴蒸汽机,在总重量和性能上面,跟海祈号差的太远了。

    整整一天的时候,杨元钊都在兴奋之中,算下来,20多艘船,还有位于水师营地附近的炮台,这些都没有海祈号主炮的口径大,可一定程度上面,丰富了杨元钊大炮储备,现在的他,如果想要的话,随时可以拿出一大票的舰炮,

    除了舰炮,最大的收获,还是蒸汽机,虽然这些舰船,不管是外国制造的,还是本国生产的,他们都是绝对的军工品质,比民用的版本,效能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上上下下,走遍了整个水师营地之中,所有的舰船,上上下下,也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谢绝了程壁光共同进餐的邀请,匆匆的离开了,今天一天的收获巨大,可要想把收获发挥出作用,需要做的,还很多。

    ;

第七十章 盘点收获

    入夜,上海的晚上,下了一场小月,到了4月,已经接近梅雨季节了,上海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起来,湿湿的海风,微微的吹拂,上海沉浸在一片灯红酒绿之中。

    躺在床上,意识早已经进入到一体机之中,说实话,今天的收获,比之前上海的快一个月的时间的收获还要多。

    军用舰船,是这个世界科技的巅峰,哪怕只是一些不入流的二流,甚至是三流,四流军舰,他其中蕴含的科技,远比民用科技要强悍。

    一天的时间,杨元钊一共复制了12款不同的蒸汽机,从1895年款的,一直到1905年款的,特别是1905年款的,使用在一艘雷击舰之上,这一艘雷击舰,是去年才刚刚引进过来的,使用的也是英国1905年的蒸汽机,虽然不是蒸汽轮机,可是已经代表着这个时代尖端科技了,最少是英国的最高科技。

    因为更强大的蒸汽机,英国专向了蒸汽轮机,已经非常的完善,新型的无畏舰,就是源自于蒸汽轮机的强大动力,可是德国的蒸汽机却生生的提升到了4胀的程度,可是跟蒸汽轮机的差距越来越大,到了明年,凯撒级开始建造的时候,德国也采用了蒸汽轮机,这种改变,代表着普通的蒸汽机全面落伍,所以,英国和德国几乎不约而同放开了对于蒸汽机的限制,这么一艘三胀式蒸汽机的雷击舰,才在这种情况之下,进入到中国。

    这是杨元钊完全没有想到,本身水师舰队,在他看来,除了一个海祈号,最多是其他的几艘海字头的战舰,他们都是同一批在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制造的,即便有些改变,也大同小异,都是10多年前出现,没想到反倒在一艘小船之上捞着了。

    蒸汽机,哪怕是三胀甚至是四胀的蒸汽机的,以21世纪的眼光来说,技术都不算很高,可是机械这种东西,特别是蒸汽机,都是极为精密的机器设备,任何一点点的偏差,都会造成巨大的问题,哪怕杨元钊自己懂得,没有亲自制作,要想完成,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之前他想当然的拖拉机,就是因为没有实验,这才会失败的。

    蒸汽机也一样,特别是三胀甚至是四胀这样高端的蒸汽机,就杨元钊估计,最少要全力以赴的研究的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拿到完整的蒸汽机,而且是比较初级的产品。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直接获得了12年前的两轴蒸汽机,还有一批不同类型两轴发动机,可以说,完善了整个体系,最关键的是有一个三胀的蒸汽机,这样高端和低端都已经有了,以杨元钊研究实力,可以根据这个推断下去,很容易拿出四胀蒸汽机的样品,虽然说,这个时代,四胀式蒸汽机已经落后,新式的战列舰之上,已经不再使用这些蒸汽机了,转而使用蒸汽轮机。

    这个世界,工业发展的脉搏不断跳跃,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无不是跟动力有关系的,这样蒸汽机,对于杨元钊下一步很多事情,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除了三胀式发动机,杨元钊其他的收获也非常巨大,20多艘船,全部都是军舰,军舰上,最基本的,就是武器,从最低的30毫米机炮,一直到203毫米的重炮,几乎是应有尽有,特别是那些机炮,让杨元钊有些别样的选择的。

    中国的军队,火力一向比较的贫瘠,有很多的军队,几乎是没有任何火炮。

    一方面,是中国武器比较落后,全部进口的情况之下,外国卖给他们什么,就只能够使用什么,甚至连炮弹子弹这种东西,都需要进口的,另外一方面,也跟中国恶劣的交通环境有关系,几乎没有什么现代的公路和铁路,大炮只能够在泥泞的土地之上,借助着挽马进行行动,75炮已经能够算上重炮了,在很多的地方都无法通行。

    在杨元钊的想法之中,迫击炮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时代,迫击炮还没有发明出来,无缝钢管倒是有了,可杨元钊不是军工专家,一定程度上面的,研究出迫击炮,这更加的困难,本身他是准备,到一战,或者迫击炮出现之后,去复制图纸,没想到,看到了这一批30机炮和47机炮,又给了他新的想法。

    30机炮和47机炮,作为军舰之上的小口径火力,一般是自卫火力或者是近防火力,主要是防鱼雷,可是拿在陆军之中,却可以成为压制火力,如果加大30机炮和47机炮的威力,加强炮弹的爆炸力,作为陆军普通支援火力,已经够用的了。

    不过,舰用机炮跟普通陆军炮火不一样,舰用30机炮和47机炮,一般都是2联的,因为舰船上面,30和47机炮不用考虑重量的问题,反而为了火力稳定的问题,会加重不少,按照杨元钊复制的图纸,双联30机炮重量在700公斤左右,杨元钊会对它进行一些改装,去掉一些不太需要的东西,减轻重量之后,由双联变成单联,这样的情况之下的,作为陆军的火力,已经足以使用了。

    这种改动,对于一门火炮而言,非常的轻微的,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舰用全钢支架,被改成了普通的三角形支架,而且是可以拆卸的,炮管的部分无法拆卸,不过炮机和一些不重要的部位,都可以拆卸下来,这样,30机炮可以分成7个不同的部分,最大的部分重量不超过的90公斤,虽然还是很重,可对于之前的75炮,1300公斤的重量,绝对可以轻了很多了,一个强壮的士兵,就可以背起来,做短距离的行进,总重量也不会超过250公斤,绝对称得上是轻到了极点。

    至于47炮,也进行了初步的改进,重量不超过400公斤,可惜47炮稍稍的大了一点,杨元钊的分割做的不太彻底,只能够分成3个部分,最重的部分,超过了200攻击,杨元钊还是放弃了分割的打算,左右400攻击,用挽马来行动的话,并不困难,在经过改装车轮,一匹马都能够轻松的拉起,比起沉重的75炮,已经强大很多了。

    设定了连续制作100门30炮和47炮之后,杨元钊开始考虑离开之后的事情了。

    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杨元钊的上海之行,应该说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如果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那就是关于化工的机器设备,这也是无奈的事情,整个世界,化工这个时代,还属于尖端的科技,最少对于中国来说,这是没有市场,中国的化工,恐怕要到十几年之后,才会有侯氏制碱法,打破了中国的化工零的突破。

    化工,特别是化工之中的重化工,可以说是工业的基础,未来缤纷多彩的各种产品,基本上,都是在化工和重化工之中衍生出来的,三酸两碱,每一个都拥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过,除了化工上面的疏漏之外,其他的基础工业,算是齐备了,在杨元钊后世的眼光之中,特别是从上海水师之中的获得了大批的先进蒸汽机,只要更换了部分材料,把他们变成小型的蒸汽机,就可以为工厂提供强大而稳定的动力,这样无论做什么工厂,都会有极高的效率。

    一夜未眠,不停的考虑到各种疏漏,千头万绪之下,杨元钊一直忙到了清晨,才在天光之中,沉沉的睡过去了,上海的又一天清晨到了,离开上海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

第七十二章 回到包头

    晚清列强入侵,带来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也带来大量的改变,比如之前的漕运,从运河改成了海运,海运的发展,让整个天津港变动热闹非凡了,天津跟上海相比,是另外一个场景,依然繁忙,走入到天津城内的,却有一种老北京的感觉,天津距离北京太近了,又是在清末,京味还是比较的浓郁的。

    缓步走下了旋梯,这一艘游轮之上,搭载的人员,多是远程的,下船的人不多,上船的人不少,估计到了日本之后,这艘船,会相当的满载,然后穿越太平洋的,前往美国,当年的杨悦,就是走的这个航线,不过,乘坐的远洋客船,不过是8000多吨,比这个几乎小了一倍。

    三天的时间,海上的风浪,远比大江大河之中大的多,却因为船只的吨位较大,抵御风浪的能力远比小船强悍的多,他们住的仓位,又是比较舒服的仓位,没有太多的疲劳。

    天津,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工业城市,启新洋灰场,华昌火柴厂,直隶机器总局,还有北洋在这里兴建的大规模的工业,可以说,天津的工业人口,比上海和汉口更多,新兴的天津城,三分之一的人口,是跟工业有关的。

    走在天津的街头,铺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工业气息的,真正的到了天津,才会感觉到天津的强大,街边卖的,居然可以看到不少机器产品,甚至还有一些机器,难怪历史上面,天津的产值,一直都是中国第一。

    杨元钊在得到了杨家,对于天津的一些描述之后,微微的有些动容,有些忽略了天津的作用,毕竟后世,天津是直辖市,可是经济总量,在全国并不是特别的突出,谁曾想到,在这个时代,天津,还是如此的强盛。

    相对于南国的上海,天津的杨家势力更加的雄厚,正太路的关系,太原的不少东西,运到天津很方便,天津通达四海,又是靠近京城的重镇,杨家目前,在这个地方,拥有最少50间店铺,杨家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在这里,所以掌管这里的,是杨悦的四叔,也是杨世堂的亲兄弟杨世元。

    早早在上海出发的时候,杨悦就通知了杨世元,说实话,对于杨元钊的兴趣,杨悦可以说一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杨元钊会对一个个的工厂企业这么的感兴趣呢,难道他的料想是不对,杨元钊并没有只是想要接入到纺织业之中,而是想要接入到更多的体系之中。

    钢铁厂,纺织厂,纱厂,洋灰场,火柴厂,诸如此类的种种,似乎都充满了兴趣,每一个都想要看。

    杨元钊最主要的去看的是启新,说起来启新洋灰场,就不得不说周学熙,在北洋的历史上面,除了官面上面的人物之外,商业上面也很出了一批的人才,北洋的商业人才,也是不知凡几的,比如盛怀宣,周学熙等等,这些人在灾难深重的晚清,支撑起北洋的庞大消耗,甚至说1900年之后,北洋大部分的军费,也都是依靠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的北洋企业,才支撑下来的。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工厂,又不是什么保密的地方,唯一可以说的就是脏乱差,杨家在天津的势力庞大,很快就找到了得力的人员,带着杨元钊他们进入到了启新洋灰场。

    进入到了启新,说起来,还非常的破败,日产水泥700桶,年产,不过25万桶左右,才几万吨而已,这样的产量,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中国第一,可是跟杨元钊见识到的后世的水泥厂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后世几十万吨,百万吨的水泥厂,而且生产的都是高标号的水泥,现在这个洋灰场,生产效率并不高。

    杨元钊还是饶有兴趣的观看这个洋灰场的一切,他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有和没有的问题,他空有比这个世界更多的技术装备,却无法展现出来,反倒是根据的现有的装备,能够产生出不少的想法,就好比这里,启新洋灰场,已经拥有了生产水泥的全套设备,虽然日产量并不高,这多是因为设备的规模不够大,能源不够充沛,在了解了水泥生产的几个要素之后,他对于建设一个水泥厂,也算是了然于胸了。

    大半天的时间,转完了启新,又去了旁边的接工厂,这里工业发达,可是某种程度上面,跟上海的很多东西重叠了,真正增加的不算太多的,有些军工的机器局,因为种种关系,无法进入,这或多或少让杨元钊有些失望,更加令杨元钊失望的是,他没有见到周学熙,这个天津工业的传奇人物的,他跟张謇一样,都是时代的强者,天津的不少工业,几乎是直接,还是间接的,都跟周学熙有关系。

    好在天津距离包头更近,未来,当他解决了交通问题之后,当铁路把他们连同起来之后,会有机会见到他们的。

    天津停靠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大半天,匆匆的参观了几个工厂之后,杨元钊和杨悦就启程了,这个时候,杨元钊的手中,又多了几千张不同的图纸,走遍了汉口,上海和天津,这三大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没有能够进入青岛,去亲自的复制德国的机械,已经让杨元钊对于中国的基础工业有了一个摸底,接下来,他会根据后市的经验,在一体机的帮助之下,逐步的提升他们的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可操作性,当这些改装,全部完成的时候,吧这些东西给复制出来,整个西北的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回心似箭,他们甚至没有直接坐正太路,而是从北京,直接走还没有修通的京张,京张铁路的贯通,就在今明年,可以直接的抵达张家口,从张家口到包头,要比从太原到包头,稍稍的近了一点点,节约了不少来回奔波的时间和距离。

    火车经过京张铁路,因为铁路的修通,这里也开始逐步的热闹了起来,本身京城到张家口,这个出关的东口,一定程度上面,跟口外的交易异常的活跃,之前没有铁路,只能够凭借商队,现在京张铁路,哪怕还没有到达包头,可是通车的线路已经占据了五分之四了,省下几百里的距离和时间,异常的繁忙。

    天津这边,依然是购置的甲票,一路轻松的抵达了的,在下车之后,自然有杨家的马车,带着他们前往的包头,一个多月的时间,足迹遍布的大江南北,可以说一定程度之下,把整个中国的精华地方都给看了一圈,汉口,上海和天津,恐怕中国的重镇之中,只有广州没有去过,但是广州,除了少数英资的公司,剩余的华资公司,他们的实力,未必比得上上海和天津,那里更多是对外的经贸的,也就是说,做买卖的,远远高于做实业。

    晃悠悠的一天多的时间,终于到了包头,初春的包头,到处都是绿莹莹的,一副田园风光,可是在这个荒凉的口外之中,未来,会有一个庞然大物,在这里崛起,不过现在,它还被掩盖在一片荒原之中,这个时代,有杨元钊的到来,注定要不一样。

    ;

第七十三章 温室大棚

    车队缓缓的进入了包头,短短的一个多月,横框几乎了整个中国,从南国的武汉,穿越了长江,最终经过天津,京师,一路的回到了包头,杨元钊的收获很大,可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清理他的收获,而是播种棉花。

    21000亩棉花,可以说是他跟晋商联系更加紧密的一个基础,农业这个传统的第一产业,即便在21世纪的后世,政府都不可能全部放开,更何况在这个时代,包头种植棉花,在包头的历史上面,还是不多见的,这么大范围的,更是头一遭。

    在包垦公司的驻地,杨元钊见到了迎接而来的尉明和两位地主,他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之中,已经把该准备的工作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等待着杨元钊和杨悦回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元钊,你的温室准备怎么做!”这已经是杨悦无数次的询问的问题了,一直以来,杨元钊都含笑不已,现在到了包头了,他再也忍不住了。

    “东西已经回来了!”杨元钊看着刘澍,问道:“泽霖兄,德美洋行的货物到了么?”

    “已经到了,送货人说过,不要轻易拆箱,我就没拆,都堆在仓库之中!”

    “走吧,我们去看看我们的东西!”杨元钊一挥手的说道。

    东西是在上海的时候,杨元钊准备,其中包括了60吨的尿素,30吨左右的其他肥料,还有一些农业机具,这其中,尿素是重点。

    尿素这种初入门的有机物,杨元钊可以合成,60吨的数量,着实花费了他不少的日子,甚至为了一些微量元素,专门去弄了不少污泥,这才最终配置完成,至于温室的材料,更加的简单了,因为它的比重很轻,是以后世的超市塑料袋的基础上面,复制出来的,都是卷成的卷子,3米宽,50米长。

    几十吨的物品,在库房之中堆着,显得略微的有些拥挤,却初步的分门别类了。

    不用去看,位于仓库最中央,最大的那一堆,就是化肥,刺鼻的尿素味道,让跟着来的众人,微微一皱眉头,杨元钊是几个人之中,表情最平淡的,尿素他虽然没有在农田使用过,却在实验室的状况下,了解过他的性能,知道它有着刺鼻的味道。

    杨元钊的眼神,落到了整个仓库的另外一端,那里被帆布包裹着的塑料薄膜,杨元钊指着那一堆说道:“让他们把东西搬出来吧!”

    几个包垦公司的高层,哪一个不是奴仆上百的,特别是负责招聘两个地主,他们一挥手,十来个壮汉上前,把薄膜给抱了起来,600亩的薄膜,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真的堆放起来像是一座小山。

    杨元钊走上前去,找了一卷出来,打开帆布,露出了里面半透明的塑料的,大棚不能够全透的,这样不利于温室的布置,为此,杨元钊增加了厚度,这个薄膜,跟后世农膜比起来,有些厚实,效果到底怎么样,杨元钊还不得而知,可用于普通的温室,种植一些棉花的种子,已经足够了。

    “这是玻璃纸么?”杨悦有些吃惊的走上前去,透明,薄如蝉翼,这就是这个薄膜给他的第一感觉,在他触手的一瞬间,他已经知道,这跟玻璃完全是两种概念的东西,虽然光头性很好,却跟玻璃不一样,柔软,最重要的是,给他的感觉是,这玩意,还保温。

    温室大棚,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用玻璃搭建的温室,如果不做好密封的话,效果不大,可是这一种柔软的材料,整块使用的话,几乎不用考虑密封的问题,玻璃就不同了,需要连接,需要粘住,这样密封问题很大。

    杨悦很敏锐的抓到了这种材料的好处,甚至留学美国的眼光,让他看到了这个塑料的很多外延的功能,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材料,连忙的追问材料到底是什么,是怎么来的。

    对于杨悦突然萌发的科学的追求,杨元钊很无奈,塑料这种高分子材料,要到二战时期,才会萌芽,战后才大力发展起来,如果不是拥有从后世带来的资源,恐怕这个塑料,他即便知道方向,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实验,才有可能制作出来,对于穿越之后,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说,几乎不可能实现。

    杨元钊就在其中的一个温室区域做了一个延时,这段时间,吴广仁和赵书名他们,除了招募人员之外,更大的心思就放在了这边,全部都是青砖搭建了一排的一人高的墙,然后又用竹竿和木头什么,搭了一个棚子,刚刚回来的时候,杨元钊就曾经检查过了,每一个都非常的扎实,这样就不用临时调整,他有功夫做更多的事情的。

    示意杨悦帮忙,他们两个人共同张开了一卷塑料,直接的在温室棚子的上面,搭建了起来,半包围的形式,正好把温室大棚给遮住,塑料良好的延展性,只用稍稍的固定一下,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温室大棚的。

    “好,真的是方便!”

    杨元钊点点头,指着已经布置完成的温室大棚说道:“就按照这个,把600亩的大棚都给布置起来吧!”

    很快,一群人在这600亩的土地上面忙乎了起来,因为是种植棉花的关系,包垦公司雇佣了不少人,数量超过了1000,布置温室大棚这个任务,又不是很困难的,杨元钊基本上把关键点都给演示了一遍,1000多人,只是花费了3天的时间,就把全部温室大棚给布置完成了。

    从温室大棚制作完成之后,杨悦一直都在最先的那个温室大棚,他对于温室大棚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且测试了一些东西,发现这个温室大棚比不上曾经农学院的那个专门的温室大棚,却比普通的玻璃房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别说应付一个小小的棉种培育,就算是更大规模的农学研究都可以。

    农学,一直都是杨悦的兴趣,棉花种植不过是科研跟实际的一个应用而已,以前在包头不方便布置一个温室,现在,现成的温室,杨悦就来了兴趣了,对着温室不停的布置,让它不再像是一个普通的棉花培育室,反倒是像是科研中心。

    对于杨悦的做法,杨元钊没有去规劝,杨悦是中国少有的农学家,农业的东西,他知道一些,却不全面,种植棉花,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温室蔬菜,这都是小问题,真正的大杀器在于高品质,性能出色的良种,比如高产小麦,比如杂交水稻的。

    中国地大物博,从清末就已经显现了,在列强们还在几千万的人口打转的时候,中国已经突破了四亿五千万了,庞大的人口,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的压力,粮食是从来都没有够过,如果不解决粮食问题,哪怕杨元钊在西北发展的再好,包头的工业产值超过德国的鲁尔成为世界第一,也会是一个沙滩上的城堡,原因无他,看看后世苏联的解体就知道的,一味的在一个方面疯狂的发展,而忽视了另外的一个方面,最终轰然倒塌。

    杨悦的研究,目前还非常初级,就连农业实验室都是在正在兴建的阶段,杨元钊也没有去打扰他,整个包垦公司,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始了温室大棚的建造,特别是内部,从太原,天津,甚至是武汉购置了一大批一寸见方的小碗,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了温室大棚之中,经过杨元钊和杨悦共同调整配方,加入了底肥和一部分化肥的培养皿,开始整齐的摆放在了600亩的温室大棚之中,21000亩的棉花种植,终于进入到了实质的阶段。

    ;

第七十四章 耕田

    种植棉种的时候,杨悦还是出来了,培育棉花,一定程度上面,是一个技术活,这点普通的农民,种植起来,难免会有一些问题,为了保证出芽率,杨悦一直都跟着,每一个培养皿之中,可以种植2-3个棉种,在杨元钊的要求之下,最终选择的是两个棉种,当种下之后,杨悦甚至会在特定温室大棚放入了大量的炭火,增加一定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只有的10天时间,杨悦一直都在观察着这些棉种,一直到大量棉种出芽的,这才放松了下来。

    杨悦巡视完了几个特定温室大棚,回到了自己专门开辟出来的那个温室大棚,这里面,种植了一些本地的种子,还有从上海搜集而来的种子,在美国还有一项研究,正好,放在这里进行。

    正要进去,远处传来了突突突的声音,杨悦回头一看,就在他温室大棚几百米远的空地之上,一个庞然大物的出现在了那里。

    看起来非常的古怪,浑身上下都是用钢铁构筑的,下面是钢铁的履带,上层的建筑方方正正的,似乎是使用了某种内燃机,巨大黑烟弥漫在这一片空间。

    “拖拉机!”杨悦愣了一下,在路上的时候,杨元钊曾经提过,借助着机器帮忙农业。

    机器化大生产,在美国,也是方兴未艾的产业,一些内燃机器应用于农业之中,起到了一些效果,拖拉机最初是蒸汽的,几年前,才改成了内燃机,不过功率较小,却已经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可是眼下,杨元钊所制作这个,未免太大了。

    杨元钊回到包头之后,除了帮忙种植棉花的事情之外,剩下的时间,一直都在开发拖拉机上面,去上海来回的一路上面,杨元钊已经把很多细节上面的东西想明白了,制作出了大量的器械,只是缺少实验。

    一体机的存在,任何实验,都来的非常的快捷,短短的10天不到的时间之中,杨元钊做了很多的尝试,只是履带的配置,就进行了上百次之多,在连续的尝试之中,杨元钊的拖拉机已经初具规模了。

    这不,在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杨元钊最终拿出了这么一台雏形,没有安装很多功能,只是拥有最基础的犁地功能和行驶功能,不过,用来棉田耕种,已经是足够的了。

    “元钊,这就是你所说的拖拉机?”杨悦走到了拖拉机的前面,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庞然大物。

    作为农业科学家,杨悦对于拖拉机有着一些了解,具体的说,在美国,拖拉机还没有彻底的代替畜力,原因就在于,吨位大的拖拉机,很容易压实土地,这样反倒不利于土地的耕种,农田本来就是比较柔软的,大马力的发动机的吨位,会大到无法承受的程度,可是一些小马力的拖拉机,功能单一,又很容易出现问题,在使用性上,反倒还不如灵活的畜力,除了少数研究者和特定的地方,美国全国,使用拖拉机的很少。

    杨悦的眼光,直接的落到了拖拉机的底盘上面。

    履带,杨悦很敏锐的把握到了这种东西的好处,学过现代物理的他,很清楚,单位的重量,会平摊到接触面上,美国的拖拉机都在考虑,如何增大轮子面积,可是无论怎么增加,轮子的面积都很有限,无法大幅度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可是杨元钊居然创举的采用了履带,整个足有数十平方米的履带,平均分配了庞大的体积带来的压力,这样单位面积的压强,甚至比轮子更加的小,从这个田地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松软的土层,在全部是钢铁的拖拉机面前,也没有陷下去,拖拉机稳稳的停在土地之上。

    “可以开行么?”

    杨元钊点点头,道:“可以!”

    这个拖拉机已经是连续修改了几十次的成品了,钢材上面,更多的使用的后世的钢材,相对于这个时代,不但重量轻了许多,也更加的坚固,履带式,有一定越野能力,只要不超过2米宽的沟壑,还有一些几十公分高低的台阶,都可以轻松的行进,适合野外比较复杂的环境。

    拖拉机性能上面逐步的稳定,只是功能性上面,还需要研究一下,目前,杨元钊能够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犁,差不多4米多长的幅面的,没有选择后世的圆盘犁,因为杨元钊对他们不熟悉,是采用了最经典犁,一排十余个,因为全部是使用的后世的高硬合金,不但锋利异常,而且极为坚固。

    拖拉机,在包头,可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甚至连杨元钊也有了兴趣的,在杨元钊的指导之下,很快学会了驾驶,开行在的3亩左右的荒地之上,速度不快也不慢,当控制按钮按下,排犁放在了土地之中,控制的50-75公分的深耕就此开始了。

    宝马999的强劲动力,在这里尽显无疑,拖拉机以10公里左右的时速,驶过这一片荒地的,表层贫瘠的土地直接的被划开,取而代之的则是深层的泥土,这一片并不是熟地,土壤贫瘠,可是深耕之后,把深层的泥土都给翻出来的时候,居然有了一丝的肥沃,旁边看热闹的老农,抓起一把泥土,闻了一下,然后惊叹道:“好东西,只是这么深耕一下,产量多个几十斤,应该没问题!”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粮食和作物的产量,这些农民们虽然进入了包垦公司,可是还是干着农活,看着拖拉机赞叹不已。

    不知道什么时候,吴广仁也来到了这里,作为一个作用数百顷土地的大地主,吴广仁更看重的是拖拉机的速度,犁地,在农活之中,属于是最耗费人手,最耗费力气的,哪怕作为大地主的他,有数十头的牲口,可是到了耕地的时节,也是要雇佣零工的,否则的话,就会赶不上农时,眼前这个奇怪的机器,巨大的轰鸣声,外加冒着青烟,可是比什么大型牲畜,不知道强了多少,三亩地大小的荒地,这才多长时间,就完成了的,真的要耕地一天的话,怕不是有百十亩了么,这样的家伙,如果多几个,对于他们这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来说,不就是最合适的。

    杨元钊对于拖拉机进行了最后的调整,主要是调整耕地的效率,经典型的犁速度上比圆盘犁要差一点,可是定深可以继续增加,一亩地,如果深耕晾晒的话,可以增加的土地的肥力,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最关键的是,减轻病虫害,太阳紫外线,会杀死被翻出来的一些虫卵,这是深耕的最重要的一个功效。

    终于,杨元钊结束了调整,这个拖拉机已经基本定型了,甚至连犁也都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功能性的增加,收割和分粒,杨元钊基本上有了一些设想,主要是根据后世的样子,设计出收割挂件,只不过,暂时杨元钊是没办法直接用联合收割机的,他对于联合收割机不是特别的明白,好在,机械化收割的话,只要的麦子割下来就好了,他可以设计一个侧挂,只用割了,然后由人工拿到专门的脱粒机上面进行脱粒,这样多了一道工序,可是设计的难度,不知道减少了多少。

    跟杨悦一起,走向了田边,还在等待的吴广仁,主动的迎上来,问道:“元钊,不知道这个机器,到底,到底……”

    ;

第七十六章 面粉厂

    轰鸣的拖拉机,在整块整块的田地之中,快速的向前,把前方的小麦,一点点的割到,只有一个割的功能,收割机的速度,比后世的还要快一些,再加上这个拖拉机的马力上面,算的上是大型,别说是带上七八米的收割滚轮,就算是再大一点,也没问题,一小时差不多能够完成15亩的收割任务,在拖拉机之后,数个壮汉,跟在拖拉机的身后,把一亩地的麦子,给集中到一起,捆成捆,然后放在旁边,等着拿到旁边脱粒。

    专门脱粒的机器也准备好了,就放在田间地头,一共做出来了数百个,有专人负责弄这个东西,哪怕是人力,也都不慢。

    这个时代,麦子的收割,完全依靠是手工的,一个壮劳力,一天能够割完1.5亩的麦子,已经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了,哪怕是那些专门的麦客,也不会超过3亩,可是机械的收割,改变了这种情况,一台机器,一个人,最多加上捆麦子和打麦子的,算7个人吧,一个上午5个小时,足足75亩,每一个人还不劳累,弯腰割麦子,被麦芒等扎着,还有机械劳动的体力,和现在跟在拖拉机的身后,一路整理麦子,这种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效率何止提升了数倍,劳累程度也会大大的降低。

    旁边看着收割的吴广仁,嘴已经笑得合不拢了,地主最重视的,就是土地,土地的收成,关系到一年的收入,5月的天,说变就变,说不定一场雨下来,会让一年的收成泡汤一大部分,快捷的速度和效率,代表着只要有几天的晴天,就可以完成麦子的收割,这代表的意义,一个老牌的地主非常明白,两个地主,在见到了拖拉机的非凡效率的同时,就都开始跟杨元钊套近乎,软磨硬套的问着有关拖拉机的情况,他们关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一台,或者是几台拖拉机。

    近水楼台先得月,杨悦培养拖拉机手的时候,他们的几个佃户参与进来的,而且学的很好,在两个地主看来,以前可能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十来天都未必能够完成的麦收,在机械化的帮助下,使用的人最多就七八个,可是效率最少提升一倍,这都是净的收入,相对而言,拖拉机或许高昂的成本,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两位地主的要求,杨元钊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眼下的拖拉机,使用的是后世带来的发动机,暂时,不方便流入到市场之中,必须置于他的严密监控之下,等未来有条件了,研究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动机和拖拉机之后,肯定要推向市场的,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是最最重要的,这是一条红线,一旦红线动荡,无论在强悍的工商业,再有钱,也会陷入到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和平就不复存在了。

    吴广仁等人,能够成为包头有数的大地主,又怎么是简单之人,杨元钊的推脱之意,他们瞬间就明了了,又不能对杨元钊怎么样,可是纷纷的缠着他,要这个拖拉机,甚至提到,多少钱,都不在话下。

    杨元钊被缠的没办法,正好这时候,几粒麦子,从机器之中蹦了出来,蹦到了杨元钊的脚边,他眼前一亮,对着吴广仁说道:“吴叔,你知道洋面粉么?”

    “洋面粉?”吴广仁愣了一下,洋面粉可是稀罕的玩意,不但细密,而且洁白,价格比普通的白面,贵出许多,一般的老百姓,或许用不起白面,吴广仁这样的大地主,当然是用的起了,他几乎每天用的就是这个,家人等的吃喝,每月的花费不小。

    “对,我们不如合伙开一家面粉厂吧!”

    “面粉厂?”两个地主愣神的看着杨元钊,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这个时代,很多地主,都吃过洋面粉,可是面粉厂却一个没有,洋人根本就不会把机器出口给的中国,这让很多拥有者眼光的人,没办法介入到这个行当,眼睁睁的看着洋人们,在中国赚取了觉的财富,他们又早呢么会把这个要下蛋的母鸡,交给中国人,是绝对不可能。

    “你真的能够弄来面粉机器,需要多少钱?”

    “吴叔,赵叔,我是学机械的,所以加工面粉的机器,我也会做?”杨元钊沉思的一下说道。

    “什么,你会做?”吴广仁吃惊的说道,包头的大部分面粉,都是在太原买的,太原那里有外国人的食品公司,听说都是全部进口。

    吴广仁和赵书明怀疑的目光,让杨元钊非常的无奈,不过是机械的面粉机而已,一个小电机,或者是蒸汽机之类的,带动一个石磨,机器磨面,最多最后加上一些增白剂,让它的卖相更好,这就是洋面粉的全部生产过程,其中又有多少科技含量,他甚至可以设计出来一个自动化的生产线,从面粉生产到包装,几乎都是机械控制!

    “吴叔,赵叔,口说无凭,最多一两天,我就能够把机器拿出来,到时候,我们再商量!”

    吴广仁和赵书明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之中看到了渴望,洋面粉的销量之好,可以说是个人都知道的,如果能够掌握到方法,那简直是一条摇钱树,相对而言,拖拉机减少的人力,就不足为奇了,现在只有10台拖拉机,相对而言,它的任务非常繁重,其他的地方,多请一些零工,就可以完成收割,只要不下雨就好了。

    一天的时间,10台拖拉机,完成了36亩的收割任务,这样下来,最多7,这一片的麦子就可以收割完成,最关键的是,这个收割,不是只是收起,而是全部的变成麦粒,直接的摊在晒场之上,就可以晾晒了,这比之前效率不知道提升多少。

    回到客栈的杨元钊,一头扎进了一体机之中,上海已经有了面粉厂,虽然规模小,机器也比较落后,可是机器是有,他结合着图纸,特别是一些小型的船用蒸汽机,军工科技远比民用科技要强大的多,修改了几种金属配方之后的,蒸汽机无论是功率还有稳定性,都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

    用一台船用蒸汽机,带动石磨,这有些太浪费了,杨元钊借助着传动装置的,一台20马力左右的小型蒸汽机,这是杨元钊在上海水师之中,复制下来的,他甚至不是水师的主动力,要知道,越是沉重的舰船,他所用蒸汽机马力就足,就好比海祈号,几台发动机下来,总马力数,居然达到18000马力之多。

    除了动力装置,就是传动装饰,杨元钊需要把动力和传动,还有十来个大小不一的石磨连接起来,在动力的推动之下,共同运转,这样可以让生产的效率提升不少。

    机器的设计初步的完成,杨元钊也在一体机之中生产出来了第一套面粉机器,占地不小,需要一亩地左右的厂房,这个暂时解决不了,先在杨元钊院子之中,用塑料和稻草,搭建了一个棚子,然后让铁匠们帮忙,把东西的安装好。

第七十七章 面粉机

    这些铁匠们,这段时间基本上就留在这里,拖拉机的数量没有增加,可是杨元钊做很多实验的时候,这些人就起到用场了,工业机器,大多数都是铁器,需要这些强壮的人。

    一体化面粉机,只要解决了动力的问题,其他的,就非常的简单了,都是一些传动和锯齿之类的,有了装配拖拉机的经验,这些人两天的时间,全部的安装结束了。

    面粉厂似乎有那么一点的意思了,大概占据了整个院子的四分之一,杨元钊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机器,没有任何的问题,特别是机器联通的地方,都非常安全,又上了一些润滑油,杨元钊说道:“发动蒸汽机!”

    一个铁匠慌忙的跑了出去,点燃了蒸汽机,轰鸣声传来,传送轴开始规律的转动,速度慢慢提升,差不多有半小时的时间,才稳定了下来,看到蒸汽机稳定,杨元钊上前,把传送轴跟石墨联通起来。

    蒸汽机带来的强大动力,通过了传送轴,然后传递到了石磨之上,十来个石磨开始慢慢的转动的。

    走在每一个石磨的上面,看着石磨跟石磨之间的连接,细细密密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杨元钊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刘兴,去晒场,弄几麻袋新麦过来。

    刘兴和三四个铁匠立刻领命而去,三四个壮汉,只用了十来分钟的时间,就带来了10麻袋的麦粒,杨元钊简单的检查了一下,麦粒已经被晒透了,可以用来制作面粉。

    吴家的管家也跟着走进来了,刚刚刘兴去的晒场,是吴家的,听到刘兴说这些麦子的用途,他就跟着过来,看着钢铁构成的庞大机器,神情微微的有些愕然!

    “来几个人帮忙!”杨元钊没搭理管家,转而吩咐道,还没等人上来,门外有人叫道:“元钊,听说面粉机做成了?”

    两人一起走了进来,原来是杨悦和刘澍,他们正好在晒场的附近,听说这边要麦子,杨悦顿时觉得,是杨元钊做出了面粉机,就提议过来,正好刘澍对于面粉机,也非常的有兴趣,就一起来的。

    杨悦来到之后,围绕着机器看了一圈,有些疑惑的问道:“元钊,你的这个难不成是人力驱动的,没有机器驱动,生产出来的面粉,跟普通的石磨弄出来的差不多的?”

    “季堂兄,我可是学机械的,人工动力面粉机,说出去,不是砸我的招牌么,动力没有跟面粉放在一起,面粉易燃,动力放在另外一边!”杨元钊说道,他本来是把两者结合惟一的,可是昨天晚上,他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想到,后世的面粉厂,可是绝对严禁烟火的,飘洒在空中的面粉,很容易会达到爆点,一旦遭遇明火,就不是火灾的问题了,那是一场大爆炸,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蒸汽机,还是放在另外的一个房间之中,用传动轴,跟这里连接。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的机体分离,这个时代的蒸汽机,一般都是全天候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动力的稳定,避免因为生火和燃气问题,造成的速度不均,可在杨元钊看来,蒸汽机这样的机械部件,连续的运转很容易疲劳和出现问题,蒸汽机不同于后世的内燃机,一旦出现泄气事件,周围人都有很大的危险,必须定期停车,进行检修,这种情况之下,两台蒸汽机交替运作,还有动力轴交错,连接,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借用了一个精巧的设计,可以灵活的把动力连接和分离。

    听说是蒸汽动力,杨悦就不再说了,因为很明显,没有人催动,在一个跟外界相连的传动轴上,机器的正在运转着。

    几个铁匠走上来,在杨元钊指导之下,把10麻袋的麦子,全部的倒入到进料口中。

    麦子顺着进料口源源不断的进入到传送带,然后平均的分配到10个石磨之上,石磨一起的运转,缓缓的挪动,快速的把麦子变成面粉。

    细密的面粉,稀稀拉拉的下来,杨元钊却拉开了传动轴,所有的石磨都停下来。

    刚刚的运转,虽然平稳,速度也还可以,可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这些小问题,会造成某些石磨用力不均匀,磨出来的面粉颗粒较大,这是小问题,容易解决,杨元钊迅速的拿出工具,对传送和一些螺丝,进行了调整,不大一会,调整结束了,再运行起来的时候,

    这一下子,石磨的速度,明显的有些加快了,而且之前的噪音,也几乎消失的没有了,除了磨面粉的声音,在整个房间之中,很少听到什么轰鸣声,石磨的旁边,细腻的面粉正缓缓的流淌到了传送带上,然后装入到了准备好的袋子之中。

    面粉细嫩,洁白,跟普通的面粉,有着巨大的区别,之所以是这么白,不是因为小麦的质量好,最关键的是,在上海搜罗化工用品的时候,增白剂也在其中,虽然增白剂是化学品,常吃对健康不利,可在这个时代,产品基本都使用这种增白剂了,健康面粉的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再加上,在所有增白剂之中,这一种是比较天然的,有害成分较少,不过价格稍稍的贵了一点。

    第一袋的面粉,新鲜出炉了,这是杨元钊参照着上海洋面粉的包装,去掉了上面的图样,用自动化的装填,完成了装袋和封装,不用任何的人力,自动化的完成了。

    当第一袋面粉新鲜出炉之后,不但所有的铁匠们惊呆了,就算是吴家的管家,还有刘澍和杨悦也都说不出话来,特别是刘澍,知道杨元钊能够解决面粉的问题,制作出面粉机器,可却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强悍,10袋麦子,全部磨成粉,一共出了20包,这才多长时间,应该不会超过半小时的时间。

    杨悦等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可是铁匠们关注的却是白面本身,白面啊,还是最细嫩,最上等的洋面粉,只是一包,就值不少钱,几个工人直勾勾的看着这个面粉,这么稀罕的玩意,就是眼前他们组装的这一台机器,用了不到30分钟的时间,就完成的,这也太简单了吧。

    吴管家走上前去,看了下还没有封装的白面,又从传送带上捏了少许,用手指感觉着面粉,异常的顺滑,作为吴家的管家,他很清楚,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等品,最关键的是洁白无瑕,哪怕是洋面粉之中,也会微微的显示黄色,而这里,却是纯净的白色。

    之所以有这么出色的效果,原因无他,杨元钊设计的机器,在材料的添加和混合上面,非常的出色,基本上,面粉跟增白剂的混合,非常的好。

    吴管家立刻下令,几个佃户出去,不多时,差不多几十个人过来,带来了上百袋的麦粒,整整一天的时间,面粉机器,一共出了243袋面粉,这还是在下午的时候,杨元钊拒绝继续的磨面的成果,总之,效果好的一塌糊涂。

    包头本来就小,再加上杨元钊也没有保密,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制作洋面的机器,在杨元钊的手中完成了,几乎跟杨元钊有关系的人都来了,刘澍,尉明,杨悦,当然少不了两位地主,他们一直都等待着跟杨元钊合作开面粉厂。

    杨悦还能够看出来点什么,可是其他人,就一头雾水了,只是看到了十几个巨大的石磨,就是各种钢铁的大家伙,有了拖拉机的存在,所有人不怀疑杨元钊在机械上的造诣,特别是两位地主,昨天管家拿回去的白面,已经被厨房做了,跟洋面粉毫无区别,很显然,这个杨元钊是真的能做到的,只要这一台机器,真的如同管家所说的那样,这个面粉厂,就真的大有可为。

    ;

第七十八章 合作开厂

    document.write('蒸汽机是早早就开启了,跟昨天一样,不过这一次,换成了赵家的佃户们,他们把早已经准备好的200多麻袋的麦粒,分别放入到入料口的,庞大入料口,就如同一只饕餮一般,吞噬者所有的东西,传动轴连接在机器之上,伴随着机器的运转,一层层细密的面粉,从石磨之上,缓缓的流淌下来,最终,汇聚到了准备好的袋里,其中,任何人都不用,可以说是方便无比,神奇无比。

    机器运转,几乎是永不停歇,今天麦子稍稍的多了点,按照昨天效率,杨元钊吩咐大家先离开,晚上再过来。

    留下几个人照看这个,杨元钊继续沉浸在研究之中,拖拉机,面粉厂,接下来就是砖窑和洋灰场,特别是后者,砖窑很好解决,只要完成了制砖机的改造,剩下的,都是简单的劳动,制砖机相对于面粉机这样庞大的机械而言,只是一个小机器。

    杨元钊更多的心思,是放在了洋灰场上面,水泥相对于砖瓦,是更加重要的建筑材料,在这个时代,如果水泥的产量和价格,大幅度的降低的话,公路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也会跟着发展,这对于未来,非常关键。

    沉浸在研究之中,几乎忘记了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刘澍前来敲门,杨元钊才发现,众人又一次的聚集在面粉机前面。

    赵书明此时,正在数着制出来的面粉,因为得到了杨元钊的吩咐,所有生产出来的面粉,整齐的摞成一堆,赵书明很快的数完了,报出来一个数字:“640袋!”

    640袋,这个数字,不但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也包括杨元钊,他之前估计过,这个面粉机的效率,大概就是每天1500袋左右,这才不到8小时的时间,640袋,意味着这个面粉机的效率,达到了每天2000袋,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效率。

    杨元钊之前征服大家,是雄厚的资本和海外背景,棉花是否能够成功,还值得商榷,可是眼前的这个面粉机,一举的颠覆了众人心目之中,工厂的概念,一个人都不用,只是机器自动化,就能够完成,那么要工人干什么,一旁的尉明,若有所思,他之前还有些迟疑,砖厂是否能够用那么少的人员,就完成那么大量的砖块的烧制,眼前的一切的,似乎无比清晰的证明了,杨元钊没有说大话,他是真的有能力,制作出节约人力的机器,效率极高,这样的话,省去了人工,又提升了效率,似乎大有可为啊。

    赵书明和吴广仁的眼睛充满了笑意,杨元钊承诺跟他们合伙做一个面粉厂,现在,可以看到前景就在他们的眼前,如何能够不激动呢。

    赵书明相对于吴广仁,更加的有心计,他让管家装袋麦粒的时候,就已经计算过了,每一包的麦粒,平均大概是100斤左右,出粉大概640袋,这些面粉袋子都是标准的,跟美国面粉一样,都是25斤,之前拿回去的面粉,误差极小,今天生产的640袋,13000斤,这就意味着,面粉的损耗,只有两成,别的不说,就说这个出粉率,这个面粉厂就必须要加入,要知道,普通的农民打粉率,能够达到6成,已经是相当不得了的了,更何况他还是出的精粉。

    作为一个有知识的地主,赵书明精通数学,对于麦子的收购价格和面粉的出货价格,非常的清晰,计算一下,一袋面粉,毛利最少在1元以上,至于损耗,撑死了扣除5毛,一包能够赚到的5毛钱,一天多少,之前的640包面粉,从早晨的8点,工作到下午的4点,也不过是8个小时,一天24小时,如果连轴转的话,这么一台机器的,一天能出2000包面粉。

    赵书明愣住了,他被计算出来的数字吓住了,作为作用数百顷土地的大地主,几十万两的身价,赵书明还是有的,可是那些都是固定资产,除非遇到特别的情况,他手头的钱并不多,土地不会随便的出售,除非是败家子。

    西北地广人稀,再加上蒙垦的时候,他们先入为主,占据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这才奠定了基础,旧中国的土地,靠天吃饭,哪怕是有佃户们租种,一亩地每年能够给三到五毛收益已经不错了,几万亩,怎么也能够有几千两。

    可是现在,一切一切,在他的面前颠覆了,一台机器,一天可以赚到1000元,一年就是36.5万,这是什么概念,哪怕是毛利,也足以让他目瞪口呆了。

    紧接着意识过来的是尉明,作为尉家票号在包头的掌柜,尉明对于很多物品的价格也非常敏感,200包麦粒,变成了640包的面粉,25斤的标准面粉,比国外进口的美国面粉,卖相更好,就算是价格一样的话,这些面粉的价值非常的可观,在看看原材料,那200袋的麦粒,价值几乎低到不能再低,似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生意。

    周围都是期许的目光,连刘澍也不例外,杨元钊心中闪过一丝的兴奋,就是这样,利益,用利益吸引一部分人,资本主义所代表的更先进的生产力,就是在于生产力提升而带来的利益和侵略性的,眼下的包头,别说是重工业了,就算是轻工业也大有可为。

    铁一般的事实,直接打消了所有人的顾虑,面对着肯定挣钱的生意,所有人都没有考虑,这一笔生意,投资多少,大家都在考虑这一笔生意能够占据的份额,为了这个目标,两个地主甚至愿意拿出土地来卖。

    杨元钊指着面粉机,平静的说道:“在美国,一台普通一天能够生产500-600袋面粉的机器价格,在5000到1万美元之间,这点,季堂兄应该可以帮我证明!”

    “没错,是这个价格,这还是美国本土的价格!”杨悦点点头,说道,作为农业学家,对于跟农业有关的东西非常了解,面粉机也是他看好的,只不过价格太贵,运到中国,又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最终,打消了主意,可是价格上面,他还是知道的。

    尉明朗声一笑,道:“元钊老弟,我们怎么不会相信你,这台机器,你说吧!”

    “我也不会漫天要价,生意就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