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兵临天下TXT下载三国之兵临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兵临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三国之兵临天下txt下载     三国之兵临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01章 是降是逃

    、、、、、、、、、、

    大帐内一片漆黑,隐隐约约是堆积如山的麻袋,任平拍了拍麻包,都是厚实沉甸甸粮食,这一座大帐内至少有千石粮食,这里不是他们要找的目标,他们又迅速去了另一座大帐,这一多顶大帐都几乎连在一起,只要进了一座大帐,再进其余大帐就容易多了。【无弹窗小说网】

    他们得到情报,这一多顶大帐中,至少有十顶大帐内储存着粮食,其余都是草料、军械、火油等物资。

    他们先要寻找到储存火油的大帐,尽管被抓的曹军斥候招供,在这些大帐内有一座大帐内储存有部分火油,但他们却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座大帐,只能一帐一帐寻找。

    当他们找了十几座大帐时,又钻进了一顶大帐,大帐内刺鼻的油气味扑面而来,就是这里了,此时他们的眼睛已经适应黑暗,只见大帐内一半堆放着军械,另一半则码放着整齐的木桶,足有数只之多,和汉军火油桶一样,大约二十斤一桶。

    任平心中激动,他知道任务已经成功大半了,剩下事情他们只要小心细致,一般不会出问题,他刚要吩咐手下动手,只听见帐外有人说话,“将军有令,火油放在大帐中危险,要立刻搬到石屋中去!”

    任平吃了一惊,他一拉两名手下,人闪身躲到火油桶背后,只见帐门掀开,列队走进上名士兵,吵吵嚷嚷,人影晃动,每个人扛了两只火油桶便走,任平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在搬走大半油桶后,没有人进来了。

    “你们都过来,也进去搬,把油桶全部搬走!”外面传来了军官命令声。

    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转瞬将逝,任平一咬牙,他们人各扛两只油桶,向兵器堆后狂奔而去,人刚刚紧贴大帐隐藏起来,一群曹军士兵又进来了,他们动作迅速,很快便将剩下的余只油桶搬空,大帐内顿时又安静下来。

    任平长长松了口气,他只觉得自己后背都湿透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见两名手下都紧张万分,便笑着拍拍他们,“没事了!”“我们先去烧草料吗?”一名手下低声问道。

    任平摇摇头,“只烧粮食,我们分头行动,一炷香后点火,点火后在老地方汇合。”

    两人点点头,各扛着两桶油钻出了大帐,任平平静立刻一下内心,扛着两只油桶向另一边奔去……

    城上,千余军队都已经全部上城部署,夏侯霸刚刚得到斥候情报,原本在筑营的五千汉军正向历城杀来,就在数里外了。

    这让夏侯霸十分紧张,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局势一天数变,最后的结果却是汉军真的杀来历城。

    夏侯霸忧心忡忡问副将毛信道:“毛将军,你说敌军到底是要做什么?一变再变,他们究竟是什么目的?”

    此时毛信也感到一头雾水,很明显,仅靠五千人是无法攻破有四千军队镇守的历城,那汉军是什么用意呢?只是来试探一下吗?

    这时毛信忽然想起一事,急道:“或许有可能汉军是表面进攻南城,但实际上是进攻北城,我们北城的城墙不牢靠,可别被他们钻了空。”

    这句话顿时提醒了夏侯霸,他想起北面城墙确实修建得仓促,用攻城槌很容易撞开,如果汉军真是声东击西,后果就严重了,夏侯顿时出了一声冷汗,急忙对毛信道:“你速率一千士兵去北城防御,若有情况,随时向我禀报!”

    毛信率领军队匆匆去了,这时,汉军已经出现在两里外,从城头上隐隐可以看见远处的人影,夏侯霸紧紧注视着远处的动静,不知为什么,他心中忽然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黄忠的军队在行军大半个时辰后,抵达了历城,他们并没有躲藏,而是直接在历城下列出军阵,摆出了要进攻城池的姿态,黄忠骑在马上,冷冷注视着远处的城池,这是他北征的第一战,绝不能失败。

    这时,刘正被黄忠的亲兵带了上来,刘正抱拳道:“卑职刘正参见黄老将军!”

    黄忠每次看见他,都会不由想起在下雉县第一次见到他的情形,那个在树上蹦跳的猴,现在却变成了汉军中赫赫有名的鹰猴,黄忠便微微笑道:“刘将军能否告诉我,城中情况如何?”

    “从目前情况看,并没有什么异常,应该顺利,卑职相信任平能力,他一定不辱使命!”

    黄忠点了点头,“那好,我拭目以待!”

    话虽这样说,刘正心中还是很紧张,如果任平失手,不仅是性命难保,也会损害鹰击军的声誉,虽然他有攻城槌撞墙的备用方案,但他还是希望任平能成功。

    现在已经过了他们约定的时间,任平已入城一个半时辰,再怎么困难,也应该有消息了,刘正心紧张得怦怦直跳,暗暗祈求上苍保佑他们成功。

    就在这时,刘正忽然看见一股浓烟从城头升起,紧接着火舌冲天而起,又消失了,刘正眼睛蓦地瞪大了,死死盯着城内,只见火光再一次升腾而起,足有十余丈高,这是熊熊烈火,夹杂着滚滚浓烟。

    刘正兴奋得大叫一声,跳起尺高,高声喊道:“他们成功了!”

    “成功了!”

    两鹰击军一阵欢呼,所有的汉军士兵都跟着欢呼起来,每个人都看见城中的熊熊大火,黄忠赞许地点点头,立刻喝令道:“传我的命令,攻城!”

    “咚!咚!咚!”汉军鼓声大作,五千汉军喊杀声震天,高举盾牌和长矛,扛着攻城梯如潮水般地向历城城墙涌去

    此时历城城内已经乱作一团,大火先从粮食库点燃,数十顶大帐被点燃了,大火猛烈,火光冲天,保护大帐的木板也被烧着了,噼啪作响,火借风势,火势迅速蔓延,很快,一多顶大帐全部被点燃了,士兵们惊恐地大喊,“救火啊!快救火啊!”

    余名看守士兵端着水盆冲上前,拼命泼水,却没有任何效果,他们见大火失控,急得大喊大叫,请求支援,不少士兵从城头跑下,参与救火,夏侯霸急得直跺脚,“先救粮食库!救粮食!”

    可在这时,汉军进攻的鼓声敲响了,五千士兵如大潮般向城头涌来,夏侯霸前后失据,他又急着下令道:“士兵上城抵抗,暂不不要管大火!”

    城头上警钟大作,震天的鼓声从城外传来,有军官冲下城大喊大叫:“回去,敌军杀来了,上城去抵抗,快回去!”

    刚刚冲下城准备参与救火的两千多士兵,又纷纷掉头向城头上跑去,这时,城上城下一片混乱,每个士兵都不知所措,很多人想起了上一次的大火,绝望的情绪攫取了士兵们的内心。

    在一栋房后,任平拎着一只水桶佯作救火,他心中却焦急,目光到处寻找两名手下,按照事先的约定,一但放火成功,他们就该来这里和他汇合,怎么现在还不来,难道他们出事了吗?

    就在这时,两名曹军士兵一前一后飞奔而来,低声喊道:“将军,我们在这里!”

    人激动得紧紧拥抱在一起,任平又对两人道:“现在咱们就是曹军,跟着我佯作救火,不要上城,以免被流矢所伤。”

    两人点点头,他们也各找了一只水桶,跑去井边打水,跟着其他曹军士兵一起大喊大叫,拎水去救火

    黄忠当然不会是真的全力攻城,他的所谓攻城只是为了牵制曹军,让他们无法全力去救火,士兵们冲到步内,便不再向前进攻,举弩向城头射箭,双方箭矢如雨,密集地交织在一起,不断有士兵中箭惨叫,汉军也不断出现伤亡。

    黄忠却面无表情,他见西南面原本箭矢密集,却忽然减少了,他立刻意识到,一定有曹军下去救火了,黄忠当即令道:“从城墙西南登城!”

    上千汉军高举盾牌,扛着攻城梯向西南方向涌去,十几架攻城梯搭在一里宽的城墙上,士兵们奋勇争先,向上攀爬,很快和城上士兵鏖战在一起。

    夏侯霸见敌军进攻势头不猛,刚调了一千人下城灭火,不料汉军突然发动了进攻,来势凶猛,西南面城墙很快告急,一名士兵跑来求救,“将军,弟兄们快挡不住了,请求援军!”

    夏侯霸恨得一跺脚,回头大吼道:“速去叫毛信上城作战,不要管救火了!”

    刚刚下城的一千多名士兵在毛信的带领下,又奔上了城头,和攻城汉军鏖战,此时,城内的大火越烧越大,吞没一切物资,已经完全失控了,两人根本就无法灭掉大火,几乎所有参与救火的曹军士兵都绝望了,他们不再拎水,而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直冲云霄的大火

    天渐渐亮了,攻城的汉军又退了下去,战场上到处是破碎的梯和死尸,兵器和盾牌丢弃满地,一滩滩的血迹格外地殷红刺眼。

    虽然汉军最终没有能够攻克城池,付出了余人伤亡,但他们却成功地阻拦住了曹军的救火行动。

    城内曹军的粮草和军用物资仓库被烧成了白地,数十人和几匹牲畜在大火中被烧死,四千曹军只剩下千人出头,一个其严峻的问题立刻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粮食断绝了,只剩下十几匹军官的战马。

    城头上站满了沉默的士兵,他们远远望着两里外的汉军,每个人都充满了心事,城池肯定已经守不住了,现在的问题,他们是降还是逃?每一个士兵都在面临着自己的人生抉择。

第602章 视察汉中

    、、、、、、、、、、

    金秋十月,汉中大地上一派欣欣向荣,此时汉中盆地和益州、荆州的其他郡县一样,秋收已经结束了,农庄里到处飘荡着歌声,一群群在村头里口忙碌的农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上午,一支由两千名士兵护卫的队伍在官道上缓缓而行,这是刘璟视察汉中的队伍,他已经在汉中视察了十天,此时正在前往武都郡的途中,此时他们依旧行走在汉中盆地,丘陵和原野相间是这一带特有的风景,远处隐隐可以看见高大山峦的影。【阅读网】

    汉中盆地依然是整个汉中地区的核心地带,南郑县更是汉中第一大城,是汉中的政治、经济中心,不过军事中心在去年已经悄然易位,转移到了武都郡。

    “夫郎,我们好像来过这里啊!”

    马车里,孙尚香张望四周的风景问道,汉中盆地的地势稍平,她已不再骑马,而是改坐马车,虽然跟随丈夫一视察十分疲劳,但她毫无怨言,也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如接见官员家眷,安抚阵亡士兵的妻儿等等,出门二十天,她明显瘦了一圈。

    刘璟怜惜地看了她一眼,笑道:“南面二十里外就是我们从蜀道入汉中的阳平关,当时我们是从南面的官道向东走,现在我们是向西走,所以你觉得眼熟,我们确实来过。”

    “原来这里是阳平关,我说怎么眼熟!”

    孙尚香又问道:“那这里还是汉中郡吗?”

    刘璟马鞭一指前面不远处一条小河笑道:“看见前面的小河没有,过了那条河就进入武都郡了。”

    队伍很快到了小河,从桥上过河,河边有一界碑,孙尚香探身看了看,只见界碑上写着,‘沮县’二字。

    她忽然想起一事,问刘璟道:“上次听你说,你要去沮县有重要之事,是这里吗?”

    刘璟点点头,“就是这里,今天在县城休息一天,明早出发去下辨。”

    刘璟之所以对沮县很感兴趣,是因为沮县在一个多月前爆发了一桩大案,沮县官员勾结奸商贪污官粮数万石,从县令到主簿,所有的官员都卷入了这桩大案之中,可以说是刘璟从江夏起兵以来遭遇的最严重一起贪赃案。

    自从刘璟在巡视武昌时发现了地方官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后,他回成都立刻成立了监察院,组建了十队外监察支使,要求在一年之内,对益州和荆州的所有县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稽查,沮县的贪赃大案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所以刘璟为重视。

    刘璟这次视察汉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来沮县亲自过问这桩案,他先去了南郑,在从南郑前往下辨县的途中,正好要经过沮县。

    不多时,队伍渐渐抵达了沮县县城,沮县是汉中的产粮大县之一,紧靠沔水,人口众多,有近七千户人家,不过县城不大,周长不过十里,城墙矮小而破旧,人口主要聚居在沔水两岸的乡里。

    由于沮县的官员已全部被免职问罪,目前由汉中监察支使暂时接管了沮县政务,等待新官上任后交权,汉中监察支使由年轻的荀志担任,下设两名副手,并有二十名骑兵进行护卫。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便巡视了汉中郡和上庸郡的十几个县,荀志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被汉中人称为铁面公,更是在一个多月前,一举查获了沮县官商勾结、私卖官粮大案,使荀志在荆、益两州官场上名声大振。

    此时荀志已经得到刘璟到来的消息,赶到城门外迎接州牧的到来,荀志被军士领到刘璟面前,他深深施礼道:“微臣荀志参加州牧!”

    刘璟知道荀志是荀彧之侄,而荀家是他将来要争取的重要世家,其实也是基于这个考虑,刘璟才破格提拔荀志为监察支使,他见荀志长得质彬彬,不由有了几分好感,便点点头道:“荀使君送来的报告我已经看过了,令我深感震惊,所以这次我视察汉中,特地来沮县,我要亲自了解这桩大案。”

    “请州牧进城,容微臣详细汇报!”

    刘璟随即对侍卫长李青吩咐道:“军队就不用进城了,在城外军营驻扎,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出发!”

    “遵令!”

    李青率领军队转道去西城外的军营驻扎,刘璟则在两侍卫的左右护卫下,带着孙尚香进了县城。

    虽然沮县是汉中大县,但县城内却显得十分破旧脏乱,地面坑洼不平,尘土飞扬,到处弥漫着一股酸臭之气,居民的房也几乎是泥坯房,低矮破烂,居民大多穿着粗布旧衣,一所见的孩童都光着脚,没有穿鞋。

    刘璟也有多年的从政经验了,他知道从一座县城的风貌便可看出一个县官优劣,沮县县令显然很不合格,这样不作为的县令不知当初张鲁怎么能忍受?

    一行人到了县衙,刘璟让荀志安排人带几名女侍卫和孙尚香先到偏堂去休息,刘璟则进了后堂,刘璟坐了下来,便对荀志笑道:“给我说说,你怎么发现的情况,你写来的报告简单了。”

    荀志连忙躬身道:“回禀州牧,微臣先看原来张鲁对各县的监察记录,发现沮县连续年没有任何记录,我又问杨守,他说沮县县令钟林是原来张卫的妻兄,出任县令年,连续两年上缴的税赋都排在汉中各县前列,深得张鲁赞赏,如果不是我们攻克汉中,张鲁就要提升他为武都郡丞,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能干的官员,但杨守建议我去县里具体看一看。”

    “你是说杨松知情?”刘璟打断他的话问道。

    “杨守只知道这个钟县令征缴税赋非常凶狠,并不知道贪污官粮之事,因为杨守是汉中郡守,而沮县属于武都郡,所以杨守不好多说,只是建议我去沮县具体查看一下。

    结果发现沮县年时间便征了十年的税,也就是说,后面七年的税赋都已经提前征收了,自然税赋上缴很多,得到张鲁夸赞,至于他中间贪污了多少,就是一笔糊涂帐了。”

    “那你怎么发现的呢?”

    “回禀州牧,微臣率两名副手来县里巡查的当晚,钟林便让人给我送来五两黄金,我便知道他的问题一定很严重,只是从前的账本都丢失了大半,无从核对,后来发现库存粮食和汉中的帐本对不上。

    然后微臣从汉中的记录反查,沮县官仓粮食应该有七万石存粮,但实际上库存不足两万石,去掉保存不善的损失,足足少了五万石粮食。

    结果上至县官,下至主簿,都一口咬定,粮食被益州军北上时征用了,又说被乱军抢走很多,问题就出在这里,益州军北上时根本就没有经过沮县,直接从明月关去定军山了,甚至连阳平关也没有来,怎么可能征用县里的粮食?”

    刘璟点了点头,又笑问道:“那你是怎么查出问题呢?”

    荀志在给成都的报告中,只汇报了沮县官员的问题,但他是怎么查案却丝毫不提,而刘璟却对此很感兴趣。

    荀志有些不好意思道:“微臣假装接受了他们的贿赂,装模作样查了天,他们信以为真,便降低了警惕,然后微臣就离开返回南郑,但暗地里又派手下返回沮县暗查,查到了和他们交易的商人,直接在南郑抓捕了这名商人。

    结果商人有详细的记录和证据,微臣又请赵将军派兵协助,在沮县几名官员的家中查获了大量钱财,还有他们藏匿的帐本,在证据和证人面前,他们不得不认罪了。”

    刘璟呵呵笑了起来,“果然不错,不仅铁面无私,而很有谋略,不愧是荀家弟。”

    荀志脸一红,又躬身施礼道:“微臣有一个请求,恳求州牧能答应。”

    “说说看,合情合理我就答应。”

    “微臣对沮县的情况非常痛心,好好的一个县被贪官污吏糟蹋得满目疮痍,恳请州牧任命微臣为沮县县令,给我两年时间,我一定要将沮县面貌彻底扭转过来。”

    刘璟沉吟片刻,便欣然道:“难得你有这个志向,那我就成全你,不仅如此,我会再免沮县年的税赋,从几个贪官府中出的钱粮全部充入沮县府库,县里可以支配,两年后我会再来沮县视察,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荀志大喜,躬身道:“微臣一定不会辜负州牧的重托!”

    入夜,刘璟在军营内批阅成都送来的紧急牒,孙尚香则坐在一旁替他整理书,孙尚香虽然从小好武,但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读书习,写了一笔漂亮的字体。

    她虽然跟随刘璟一北上视察,饱览壮丽山河,但同时也担任了刘璟的临时书吏,替他整理书,安排他的起居食宿,对刘璟帮助很大。

    这时,刘璟停住笔,笑着问孙尚香道:“娘能否告诉我,江东是怎么治理山越人?”

    孙尚香知道丈夫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她刚才也看到了徐庶的报告,徐庶建议派人深入蛮夷部落,教授他们养蚕织锦,开荒种地,这让她颇为感慨,益州对蛮夷人的治理和江东对山越人的治理完全不同。

    “江东人口不足,从我大哥时代便不断挑起对山越人的战争,趁机掳掠山越人充实地方郡县人口,虽然表面上征服了山越人,但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这些年山越人聚集的郡县不断发生暴乱,和汉人累累仇杀,一直是江东的心腹之患。”

    孙尚香轻轻叹息一声,又道:“从益州对蛮夷的治理,我才知道江东对治理山越人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应该是帮助他们提高生活,再慢慢和汉人融合,而不是一味用武力征服,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说到这,孙尚香取下脖带的月亮宝珠,这是祝融夫人献给陶湛的礼物,是蛮人的至宝,陶湛虽然不愿接受,但最终推脱不掉,后来又送给孙尚香,孙尚香为喜爱,一直戴在身上。

    她抚摸着宝珠对刘璟道:“从这串宝珠便可以看出祝融夫人对改善蛮人生活的渴望,希望夫君能够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

    刘璟笑了笑道:“征服不仅在于武力,化也是一种征服,其实无论对蛮夷还是对山越,不能粗暴动用武力,也不能一味安抚,应该是恩威兼施,先用武力立威,再用怀柔手段安抚,更重要是要有耐心,用几代人来慢慢融合,潜移默化,不能急于求成,我相信到我们孙那一辈时,南疆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了。”

    “夫君说得不错,我也希望能看到那一天。”

    两人正说着话,这时,大帐外有侍卫禀报道:“启禀州牧,黄老将军派人送来紧急战报!”

第603章 魏延献计

    、、、、、、、、、、

    不多时,一名浑身泥土的送信兵匆匆走进来,脸上也擦破了,看样是摔过一跤,他单膝跪下施礼,“参见州牧!”

    “黄老将军的信在哪里?”

    送信兵将黄忠的信呈上,刘璟接过信又问道:“还有什么口头的消息吗?”

    “回禀州牧,曹军从历城突围,被黄老将军率军围歼,只逃走了数十人,历城主将夏侯霸也被黄老将军生擒。【无弹窗小说网】.”

    “不错!”

    刘璟赞许地点点头,随即吩咐侍卫,“赏他五两黄金,带他下去休息!”

    “多谢州牧赏赐!”

    士兵被带了下去,刘璟又打开黄忠的信看了一遍,起身来到旁边的沙盘前,孙尚香没有跟过来,她知道丈夫在处理军务时,自己最好不要参与,她收拾好了桌上的书,放在刘璟书案上,起身退下去了。

    刘璟站在沙盘前,对比沙盘寻找黄忠的作战轨迹,黄忠在信中将功给了鹰击军牙将任平和另外两名士兵,是他们冒死潜入城中烧毁了曹军粮草,以至于曹军无法守城,只得放弃历城突围,成为夺取历城的关键。

    夺取历城是第二次北伐的第一步,是实现北伐战略的一个关键点,当然,还不能和夺取西城相比,不过也同样令人鼓舞,刘璟在沙盘上找到了历城,又找到准备修建的两座营寨,加上夺取的历城,北征陇西的祁山道上已经有了座储粮中转站。

    他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思着下一步的出兵策略

    武都郡下辨县,这里已经成为汉军在汉中的军事中心,近五万大军驻扎于此地,包括法正、庞统、赵云、吴懿、黄忠、魏延、马超、张任、刘虎等等武高官都汇聚在这里,积地进行备战。

    下辨县城外的汉军大营延绵数十里,数千顶大帐一眼望不见边际,营帐整齐,士兵们每天在大营中进行艹练,训练体能,在大营中间还建造了一座丈高的小城堡,周长四里,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这座军堡是用来训练士兵攻城和守城,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有士兵参与训练,甚至还会有真实高的攻城战。

    从半夜一更时分开始,大营内不断传来一阵阵战鼓声,大营中的数万士兵都知道,这是模拟攻城夜战训练开始了。

    将近一万士兵投入了这场模拟攻城战,无数支火把将黑夜照如白昼,七千余士兵扛着攻城梯,推动着巨大的巢车,从四面八方轰隆隆上前。

    城头上有千士兵防御,他们用无头弩箭密集地向下射箭,用木枪钝刀和攻城的士兵拼杀,喊杀声响彻夜空,不断有士兵惨叫着从城头跌落,落入城下的水塘中。

    在不远处的一座高台上,刘璟在数十名官和大将的陪同下,注视着激烈攻城训练,这种训练其危险,从四月到现在不足半年时间,已经有二十余人在训练中死亡,数人受伤,大部分都是从城头摔下伤亡。

    尽管如此,训练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夜晚攻城的训练,让士兵们适应夜战的残酷,对于提高士兵的夜战能力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有多少士兵参加了夜战训练?”刘璟回头问赵云道。

    赵云立刻拱手道:“启禀州牧,所有的士兵都参加过夜战攻城训练,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训练,这已经是八轮了。”

    刘璟点点头,又问道:“这样声势浩大,会不会影响士兵休息,毕竟第二天的训练量很大,晚上若休息不好,训练可是要打折扣。”

    旁边吴懿笑道:“刚开始是有点影响,但士兵们都早已习惯,白天训练非常疲惫,一倒下去都呼呼大睡,可以说雷打不动,连法军师都惊醒不了。”

    “是吗?”

    刘璟回头向法正笑问道:“法军师也习惯了?”

    法正苦笑一声,“确实习惯了。”

    这时,城堡传来一阵欢呼声,十几辆巢车发挥出作用,攻城军队攻占了西城,城门大开,士兵们冲进了城门,离规定的时间还差一刻钟,这就意味着夜战训练以攻城一方获胜。

    刘璟看了看天色,已经快更了,便众人笑道:“晚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谈。”

    众人都向刘璟告辞,纷纷散去,刘璟也回了自己大帐,由于军纪森严,孙尚香没有住在军营,而是住在县城内,刘璟回到大帐,刚刚收拾一下躺下,帐外却传来了魏延的声音,“请禀报州牧,我有急事!”

    “魏将军,晚了,如果不是紧急军情,最好不要再打扰州牧。”

    “虽然不是紧急军情,但也很重要,恳请通融!”

    魏延站在帐外,向几名当值的侍卫请求,自从他率军成功阻截曹军追击后,刘璟没有失信,在回成都后便升他为中郎将。

    这样一来,魏延便从失守柴桑中阴影中彻底走了出来,成为汉军的八名中郎将之一,不过,魏延的目标却是裨将。

    他在汉中的资历老,早在刘璟还是一名军侯之时,他便和刘虎一起成为刘璟的左膀右臂,一直跟随刘璟南征北战,一步步走到今天。

    虽然他现在已和甘宁、刘虎等人并列为中郎将,但魏延并不满足,他觉得自己的资历完全能够像赵云、聘一样出任裨将。

    关键是军功,只要他能立下赫赫军功,那么他被提升为裨将也就顺理成章了,现在他已经有了一个机会,就看州牧能不能成全自己。

    魏延不想在白天禀报,那样会惊动别的大将,也就显示不出他的献策功劳,而且他是赵云的部将,如果是白天禀报,他就不能越级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像一般人有了什么好办法,总想私下向领导汇报一样,使领导能赏识自己。

    魏延再恳求,却见侍卫无动于衷,心中也不由微微有些恼火,但他也不敢发作,只得略略提高声音恳求道:“就恳求通报一次,如果州牧不方便,我就立刻离去。”

    这时,帐内传来了刘璟的声音,“请魏将军进来吧!”

    魏延大喜,连忙高声道:“末将魏延求见!”

    侍卫恨恨瞪了他一眼,不高兴道:“魏将军请跟我来吧!”

    大帐内,刘璟已经起身,他披上一件衣服,两名侍卫也点亮了灯,刘璟在桌案前坐下。

    帐帘掀开,一名侍卫将魏延领了进来,魏延单膝跪下施礼,“打扰州牧休息,请州牧莫怪!”

    “魏将军坐下说吧!”

    刘璟命魏延坐下,又让侍卫上了热茶,魏延无心喝茶,急切道:“卑职有一奇兵计,能保证我军迅速赢得陇西之战。”

    “什么奇兵计,说说看!”刘璟微微笑道。

    魏延又躬身道:“能否请州牧到沙盘前听卑职解释?”

    刘璟点点头,起身慢慢走到沙盘前,魏延连忙走上前,拾起木杆指着冀县道:“从武都郡到冀城不过余里,现在曹军以为我们是步步为营,在祁山道沿途建立补给点,我们姓出一支奇兵,走去年氐人骑兵那条险道突袭冀城,冀城失守,那天水郡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祁山堡、西城都不再是威胁。”

    刘璟不露声色问道:“那魏将军觉得出多少兵比较好呢?”

    “卑职觉得五千军队最为适合,最好把鹰击军也带上,卑职愿领兵前往冀城。”

    “那你五千军队的粮草怎么解决?五十里程,最快也要四天,魏将军觉得带干粮够吗?”

    “回禀州牧,可以用木牛,卑职亲眼看见木牛的训练,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如果没有木牛,卑职也不敢提出这个方案。”

    刘璟沉思片刻,笑道:“魏将军也不用着急,现在才十月,我们还没有准备充分,若战备不足,就算奇兵计成功了也难以后继,我们要的不是夺取冀城,也不是一次天水郡战役的胜利,而是要在陇右击败曹军主力,并站稳脚跟,我们上一次的失败就是出兵仓促,所以这一次我们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魏延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他认为自己的奇兵方案无懈可击,不料州牧却不感兴趣,让他感到十分失落,低头半响不语。

    刘璟又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知道你立功心切,但你现在已经补升为中郎将了,就算你奇计成功,我也不能提升你,最多给予赏赐,你要明白一点,要想升偏将、裨将,不是一两次军功就可以办到,而是你独镇一方的资历不足,这样说吧!你就算不参战,只要去给我镇守年柴桑,我就直接升你为裨将,明白我的意思吗?”

    魏延默默点了点头,他明白刘璟的意思了,他叹息一声道:“当年在江夏时,江夏军的最高军职不过是中郎将,夺取荆州后,最高军职是裨将,拿下了益州,汉军最高军职升为偏将,如果卑职想再升一级,那至少要等拿下关中,卑职理解对吗?”

    刘璟呵呵笑了起来,“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不仅是你升不了,黄忠、赵云、聘他们一样无法升职,但功劳可以积累,拿下关中,大家都会按照功绩普升,当然,那不会是明年的事情,魏将军,你要会等待和忍耐。”

    “卑职明白了,多谢州牧教诲,卑职告辞!”

    魏延躬身告辞,离开了大帐,刘璟却没有了睡意,他久久注视着冀城,事实上,魏延的提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案

    下辨县原本是一个两千户人口的大县,因为县城成为了汉军北伐的起点,城内一大半的民众都被临时疏散到汉中各地。

    城内只剩不到户人家,基本上都是为军队服务的商家,商行、酒馆、青楼、旅舍、商铺等等,光青楼记馆就有二十余家,来自关中、陇右、益州、荆州等等各地的年轻记女足有近千人。

    汉军没有随军军记,而且军纪严明,歼银民女者立斩不赦,为了解决士兵的生理需求,汉军在某种程上便默许记馆跟随军队转移,其实这也是曹军和江东军的规矩。

    所以当汉军大营在武都县外设立后,来自各地的记馆和商家便蜂拥而至。

    除了青楼之外,县城内酒馆也同样深受士兵青睐,因为现在并不是战时,所以也允许士兵偶然喝酒,不过只能卖果酒,份量也有限制,尽管如此,各家酒馆也成为士兵为向往之地。

    在县南城门附近有一家新开不久的酒馆,叫做兴盛楼,能同时容纳余人就餐,在县城的十余家酒馆中也能排进前,租赁了一座占地亩的民宅,平时生意兴隆,兴盛楼的东主姓杨,关中人,在长安城也有一家同样名字的酒馆,下辨县这家算是分店。

    按照汉军的规定,士兵不准在外过夜,天黑后必须归营,所以县城内的各家店铺在晚上都没有了生意,天一擦黑便纷纷关门了,如意楼也不例外。

    此时已是卯时一刻,天蒙蒙亮了,城门已经开启,城外的军营内传来隆隆的鼓声,这是士兵开始起床训练了。

    因为现在还没有进入战时状态,只是驻兵在武都郡,所以士兵们每十天有一次出营的机会,可以放假一天,大家轮流休息,每天都有五千士兵得到轮休,可以获准进城购物吃饭。

    军营鼓声一响,各家商铺都纷纷开门做生意了,准备迎接士兵们到来,一些姓急的士兵已经两两出现在街头,他们互相打趣玩笑,但目标却很明确,直奔各家记馆。

    兴盛楼一般要到上午才会开门,这时,一名士兵快步来到兴盛楼的后门,他有节奏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一条缝,士兵一闪身便进了后门,一名中年男探头看了看街道两边,迅速关闭了后门

    中年男名叫杨霖,正是兴盛楼的东主,他名义上是一名商人,但真实身份却是曹军的探,他原本是钟繇的一名书佐,被派去民间探察民情,便在长安开设了一家酒馆,探察长安民情。

    这次汉军北征,为了刺探汉军情报,杨霖便被曹军选中,派到武都郡开办了这家酒馆,一方面是从就餐的汉军士兵中获取情报,另一方面,曹军在汉军中也有细作,兴盛楼就是负责传递情报。

    这名汉军士兵正是曹军安插在汉军中的一名细作,他跟随杨霖来到内室,两人坐下,士兵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给了杨霖,“这就是汉军木牛内舱图样,关键是木牛底部的机关,可惜机密,得不到详细的机关图纸。”

    获取木牛的详细情报是曹艹亲自下达的命令,曹军上下都为重视,虽然得不到详细制造图样,但他们之前得到外形图,现在又得到内舱图,也能勉强交差了。

    杨霖仔细看了看图样,小心地收进一只盒里,又问道:“听说昨天汉军中又送来一批木牛,是真的吗?”

    士兵点点头,“大约有辆,这样武都大营内的木牛就有一千五辆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情报。”

    “什么情报?”

    “刘璟昨天抵达了军营,现在就在军营之中。”

    杨霖吃了一惊,在汉军突然发动历城之战后,刘璟出现在了武都郡,看来历城并不是这次汉军行动终点,还要北上,难道他们还要攻打西城吗?杨霖立刻意识到这个情报其重要,他要立刻用鸽信送往冀县。

第604章 木牛运粮

    、、、、、、、、、、

    次日清晨,在汉军大营内,一千五辆木牛已经蓄势已待,这是它们的第一次运粮,一次可以运送七千余石粮食,目的地是汉军不久前刚刚占领的历城。【无弹窗小说网】

    担任这次运粮的队伍是两千名蛮族士兵,这是蛮王孟获和刘璟在成都达成协议后派来巴蜀的第一批士兵,一共将有五千名蛮族精锐在半年内先后来汉军中服役,而这两千人是两个月前第一批加入汉军的士兵,被编为刘璟的牙军,由大将王平统帅。

    刘璟在反复考虑后,决定用这第一批蛮族士兵来操纵木牛运送粮食,利用他们在山地中行走如飞的特长,最大限地发挥出木牛运粮的优势。

    两千名蛮族士兵在汉军军营内已经刻苦训练了两个月,不仅会了操纵木牛,同时在军纪、军令和作战阵型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少聪明的士兵还会了一点汉语。

    他们的装备和普通汉军没有什么区别,头戴铁兜鍪,身着缀有铁片的皮甲,后背盾牌和弓箭,腰挎环战刀,每人还有一根制式长矛,脚穿战靴,靴中插有一把匕,每个士兵还有一张军毯,虽然只是普通士兵的装备,但比起他们从前的装备,已经是天壤之别。

    这两千蛮族士兵的身材都普遍不高,不过都长得为壮实,黝黑的肌肉在阳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泽,刚开始,汉军士兵们都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些来自南疆的蛮族士兵,不过相处时间久了,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都喜欢上了这些能吃苦耐劳,且天性淳朴善良的蛮族士兵。

    这些士兵每月都有钱的军俸,但他们从不乱花,也从不去城内喝酒**,将所有的钱都积攒起来,寄给自己的妻儿,这一点得到了汉军高官们的普遍赞誉。

    一千五辆木牛整齐摆放在大营空地上,每辆车内装有五袋粮食,一共重五石,木牛正前方是一排九箭的弩机孔,可同时射出九支弩箭,虽然射程不远,只有五十步,但对于近距离的进攻,杀伤力大,使木牛也有了一定的防御能力。

    另外在两侧有长矛支架和挂弓箭及战刀的钩,这样士兵便可以轻身行军,不用被武器束缚,在木牛面对士兵一面则挂着斗笠、食囊和水葫芦,而军毯则卷好塞在木牛下面的皮兜里,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非常周到。

    每一辆牛车旁站着一名蛮族士兵,另外五人作为巡哨和护卫,在队伍前方,刘璟对王平嘱咐道:“虽然北去历城的祁山道已经被我们控制,但你还是要一小心,不可大意。”

    王平躬身行礼道:“请州牧放心,卑职一定会谨慎行军,绝不会大意。”

    刘璟点点头,他又看了看精神倍的蛮族士兵,笑道:“好吧!可以出发了!”

    王平催铝队伍前面,高举大刀喝令道:“出发!”

    军营大门缓缓开启,蛮兵们将木牛皮带搭在肩头,推动了木牛,木牛虽然满载五石粮食,但走得非常轻快,蛮族士兵快步如飞,一辆辆木牛推出了军营大门,在上万名士兵的夹道欢送之下向祁山道驶去。

    刘璟见木牛速快,而且轻便灵活,心中颇为感概,回头对法正道:“我准备建造万辆木牛,这样就可以将关中和陇右与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法正也笑道:“秦王朝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关键就是因为拥有巴蜀粮仓,我们将来也是一样,陇右产马,巴蜀和荆州产粮,拥有关中之利,我相信十年之内,我们一定能横扫中原,统一天下。”

    刘璟心中也涌起了万丈豪情,他回头对侍卫令道:“令所有校尉以上军官前来中军大帐,商讨夺取西城的策略。”

    自从曹操率大军撤离冀城后,冀城的驻军也锐减到一万人,由主将曹仁坐镇于此,负责整条祁山道的防御,包括冀城、历城、祁山堡、西城、木门城和上邽县六个防御点。

    按照曹操撤军时的推断,刘璟至少要准备一年才可能发动第二次北伐,从时间上算,也要到明年春天了,也正是基于这个推断,曹军在关中和陇西一带只部署了十万大军,其中七万军队部署在关中,由夏侯惇和荀攸率领。

    而天水郡的祁山道则部署了万军队,曹仁为主将,毛玠为谋士,在汉军没有全面发动第二次北征之前,曹仁的任务主要是防止汉军小规模的骚扰和侵袭。

    但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令曹仁感到胆战心惊,汉军在秋收刚刚结束之际忽然发动了对历城的进攻,并攻破了历城,俘获了夏侯霸,如果说这是汉军的大规模进攻,但兵力却似乎少了一点,只有五千余人。

    如果说这只是汉军小规模骚扰,但又不像,而且是由汉军中军职最高的老将黄忠率领,这种互相矛盾的军情令曹仁深感困惑,就在历城失陷不久,汉军开始在历城以南的风云谷建造储粮军城。

    曹仁这才能确定,这不是汉军大举进攻,也不是小规模骚扰,而是汉军改变了策略,开始步步为营,逐个攻克祁山道要塞,并在祁山道沿途修建粮食中转站。

    意识到了汉军的策略变化,曹仁立刻派人去邺都紧急向曹操汇报,同时又向镇守长安的夏侯惇请求军队支援。

    冀县城头之上,曹仁手握剑柄站在城垛前向南方群山眺望,眼中充满了浓重的忧虑,西城离这里并不是很远,只有不到两里,他最担心的地方也就是西城,那里是整个祁山道的战略要地,城池高大宽阔,能驻兵上万,同时能存储粮食数十万石,一旦汉军拿下西城,汉军的北伐就将占据了上风,那时他如何向丞相交代?

    目前西城储粮数万石,并由驻兵五千,由大将臧霸统帅,如果汉军只是五千人来袭,确实无妨,就害怕汉军增兵,一旦增兵两万,西城就危险了。

    如果长安援军能及时赶来,他率军去支援西城也不错,可曹仁也知道不可能,自己天前才派人去长安求援,这一去一来至少需要七八天时间,而丞相严令他不准轻易率军下,以免冀城空虚,被汉军趁机偷袭。

    这时,毛玠走到曹仁身旁笑道:“将军也不必着急,汉军就算北上,至少也要先面对祁山堡,否则祁山堡的军队断了他们粮道,就算十个黄忠也没有用,而祁山堡地势险要,仅凭数千人几乎很难夺取,所以我认为现在西城暂时还没有危险,将军可以稍安勿躁。”

    曹仁并不喜欢毛玠,倒不是毛玠没有能力,而是毛玠为官清廉,他自己清贫也就罢了,偏偏他身居高位,同样要求朝廷武官都必须廉洁奉公,这样就很容易得罪人了,曹仁虽然本人不贪贿,但他的兄弟曹洪却几次被毛玠弹劾,险些被罢免官职,这便使曹仁心中一直对毛玠不满。

    更重要是,曹仁看不上毛玠的智谋,当年在樊城,就是因为毛玠的判断失误,才导致他被当时的江夏水军偷袭,大将乐进在新野丧命,成为曹仁一直难以向丞相交代的遗憾。

    虽然毛玠后来在谋取火油秘方上立下大功,但曹仁心中始终对他耿耿于怀,这次丞相将陈群派去成都谈判,却任命毛玠为陇西参军事,让曹仁心中很不快。

    不过曹仁也知道丞相对毛玠十分器重,开魏国后任命毛玠为尚书,位高职重,他还得罪不起,曹仁便淡淡道:“按理,历城也应该很难攻打,但汉军却在一夜之间攻破了历城,所以战场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我们不要想得简单,如果西城危急,我还是要领兵去救援。”

    毛玠感觉到曹仁语气中的冷淡,他沉默片刻道:“如果将军不放心,可以命木门城的两千士兵增援西城,西城军队就有了七千人,足以抵抗两万人的攻城。”

    这个建议曹仁还可以接受,他点点头,“就依毛尚书之言,调木门城士兵增援西城。”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从城下奔上来大喊:“将军,下辨县的鸽信来了!”

    曹仁一怔,竟然是鸽信,必然是有紧急情报,他立刻令道:“把信呈上来!”

    士兵跑上前将一卷鸽信递给曹仁,曹仁打开鸽信细看,顿时吃了一惊,旁边毛玠见曹仁神情有异,连忙问道:“武都郡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曹仁叹息一声道:“刘璟现在就在下辨县,恐怕他会亲自率军北上。”

    毛玠想了想道:“刘璟应该只是在汉中视察,不会轻易率军北上,毕竟陈群和植公都在成都,在谈判还没有破裂之前,他不会急于发动进攻,我相信丞相的判断并没有错,刘璟要率大军北伐,至少要到明年春天了。”

    “可是他们现在策略变了!”

    曹仁有些恼怒起来,“刘璟是步步为营北上,一旦夺下西城,他的北伐就胜利一半了,还用等什么明年春天,不行,我要亲自去西城主持防御!”

    曹仁心急如焚,不听毛玠的苦劝,快步下城去了,他命令副将牛金道:“速点五千军马,我要立刻赶去西城!”

第605章 庞统心事

    、、、、、、、、、、

    祁山堡位于祁山东道中段,名字叫堡,实际上是一座板墙式营寨,建造在略为高险的丘陵之上,在汉军第一次北伐时,这里便曾是曹军的一处防御点。【无弹窗小说网】

    在山丘上驻营,虽然占有地利,但不利之处也为明显,这其中最重要就是水源,而祁山堡就选择在一座有水源的丘陵之上,营盘依山势而建,延绵数里,两千曹军驻守高寨,扼住了北上的官道。

    虽然汉军可以从祁山西道北上,但这样一支军队在祁山一带存在,会很容易截断汉军的粮道,严重威胁汉军北伐,拔掉祁山堡也就成为汉军无可避免的选择。

    黄忠的军队在拿下历城后,休整了数日又继续北上,黄忠的先锋军虽然有一万人,但真正投入战斗的军队只有五千,人数不多也不少,一方面让曹军无所适从,不知道汉军是正式北伐,还是小规模骚扰。

    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汉军自身的粮食消耗,在汉军粮食运输及供应通道没有完全建立之前,中等规模的军队北上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上午,五千军队浩浩荡荡在崇山峻岭之间疾速行军,旌旗招展,尘土飞扬,军容整齐,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已经过了盆地,进入了祁山的中心地区,距离祁山堡已不足二十里。

    黄忠骑在战马上,打量着四周的地形,这一带地势开阔,林木稀少,曹军埋伏的可能性不大,但黄忠也不敢掉以轻心,不断派出斥候巡哨去前方查看情况。

    这时,一名斥候骑马飞奔而至,拱手禀报道:“启禀将军,前面山势变窄了,山高林密,十分易于埋伏!”

    黄忠点点头,立刻令道:“传我的命令,改变行军队形,五人一排,放慢行军速!”

    五人一排也就是要缩短队伍长,将用动辄十几里的行军队伍缩短成数里,有利于集中兵力,应对敌军伏击偷袭,一般只有经验丰富的大将才会做这样安排。

    黄忠在刘表时代起便为荆州扩展疆土而南征北战,征战二十余年,经验十分丰富,他知道在情况下采取什么行军策略,之前地势开阔,不容易被伏击,所以他命令军队疾速行军,可一旦地形变窄,他就立刻小心了,命令军队放慢行军速,这就叫缓急得当。

    这时,副将吴班骑马上前道:“老将军,祁山堡就在前方十五里外,山堡下驻营容易被敌军冲击,不如在五里外驻营吧!卑职知道那边有一处开阔地,其间有小河流过,非常适合驻营,卑职建议就在那里驻营。”

    吴班是吴懿之弟,勇猛善战,和其兄一样,也颇有谋略,深得刘璟的欣赏,封为副校尉,他对祁山道非常熟悉,这次黄忠北上,刘璟便特地安排他为黄忠的副将。

    除了吴班外,这次跟随黄忠北征的大将还有雷铜、冯习、泠苞、周信等人,他们则负责镇守历城、以及在风云谷筑城等等,而进军祁山堡的大将只有吴班和雷铜两人,当然,军师庞统也随军北上。

    黄忠想了想,吴班的建议很有道理,便点头道:“既然如此,你可率一千人先去驻营,当心上安全。”

    “卑职遵令!”

    吴班率领一千人押送托运帐篷的骡马,加快行军速,先向北方奔去。

    这时,黄忠放慢马速,等待庞统上前,和他并驾齐行,“军师今天颇为沉默,还在为昨天之事不悦吗?”黄忠笑问道。

    昨天庞统向黄忠献了一计,可驻扎在祁山堡山下,松弛军纪,引曹军夜间劫营,但被黄忠否定了,使庞统心中有些不悦,关键是这次北征,黄忠基本都不听他的建议,着实令庞统感到不满,所以从昨天至今,他都一言不发,不再提任何建议。

    此时黄忠来问候他,庞统冷冷道:“将军才智高绝,战无不胜,我还有什么可说,闭上嘴,将军不也觉得耳畔清静了吗?”

    黄忠听出了庞统语气中的情绪,便没有多说什么,笑了笑,催马向队伍前方而去,远远对庞统道:“军师跟上来吧!过了前面山坳就驻营了。”

    庞统望着黄忠走远,牙齿慢慢咬紧了,若真的让他一沉默到底,他也心有不甘,毕竟这次北征也是他的一次机会,他为什么要放弃?

    只是庞统着实摸不透黄忠的想法,很难和他共事,相比之下,赵云对自己就尊重得多,但庞统也不得不承认,黄忠丰富的经验有时确实可以弥补谋略的不足。

    “驾!”庞统催动战马,无可奈何地追了上去

    汉军在一旁靠河边的开阔地扎下了大营,这里距离祁山堡只有四五里,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山梁上的曹军营寨,就算曹军从山头冲下来袭击汉军营帐,也需要一段时间,足以使汉军组织起防御,扎营地点非常让黄忠满意。

    庞统进了自己的营帐,一名书佐正在帐中替他整理书卷,庞统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先退下吧!我自己会整理。”

    书佐行一礼便退下来,庞统坐下打开一轴空白书,提笔想给刘璟写一封信,诉说对黄忠的不满,但他犹豫良久,始终下不了笔,他想起自己在刘备军营中遭受的轻慢,很大程就是自己心直口快,得罪了不少刘备的亲信,如简雍、孙乾一党,这封信写出去,必然又会得罪黄忠,自己在重蹈覆辙。

    庞统轻轻叹了口气,自己这样做显得有点心胸狭窄了,他又将笔放下,沉吟不语,这时,一名黄忠的亲兵快步走到帐前,躬身道:“启禀军师,老将军请军师前去议事!”

    庞统微微一怔,难道黄忠又转性了,又想起应该尊重自己吗?

    他点点头,“告诉老将军,我马上就来!”

    虽然庞统很想赌气不去,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这样赌气下去自己也无法向州牧交代,将来论理,他就站不住脚了,也罢,去听听黄忠要和自己商议什么?

    庞统整理一下衣冠,走出营帐,快步向中军大帐而去。

    中军大帐内,黄忠正在审问两名曹军斥候,这是巡哨抓获的两名曹军探,对黄忠来说,这两名探来得非常及时,这时,庞统走进了大帐,他已经知道抓获了曹军探。

    “老将军,应该将他们分开审问,说不定他们是曹军故意派来送假消息的奸细。”庞统进帐便提醒道。

    黄忠点点头,“军师说得是!”

    他立刻让副将吴班将其中一人押到别帐去审问,他自己亲自审问另外一人,庞统在一旁坐下,静静地听着黄忠的审问。

    “回禀将军,一共有两千人,主将是焦晃,具体有多少军粮小人不知,但应该很充足。”

    “军粮和物资存放在军营何处?”黄忠又问道。

    “原来在东南角,但这两天又移到大营中间,专门修建了营栅包围,戒备森严,占地有而十几亩。”

    “军队士气如何?可知道历城失陷之事?”

    “回禀将军,士气尚好,历城失陷之事大家都不知晓,焦将军总是说一两年之内,汉军不会北上,所以弟兄们都很定心。”

    这时,庞统在一旁问道:“你们水源是怎么解决?”

    “山上有好几天山泉,我们引山泉到大营,又在地上埋了数口大瓮存水,水源十分充足。”

    黄忠又询问了十几个问题,详细了解了祁山堡的情况,这才命人让曹军押了下去,这时吴班也审问结束,双方核对了口供,基本上一致。

    黄忠缓缓对众人道:“曹军既然选择在祁山堡驻营,必然有他们的考虑,这里是从祁山东道北上西城的必经之道,山高险,位于险要之处,凭我们五千人上山攻打恐怕不现实,至少要两万人才可能拿下敌寨,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州牧的命令很清楚,除西城外,其余各处关隘不允许我们付出惨重代价,所以我不考虑强攻,大家集思广益吧!看看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

    黄忠话音刚落,一旁雷铜提议道:“能不能让鹰击军摸黑上去,一把火烧他娘的。”

    “不可能了!”

    吴班摇摇头道:“历城的教训他们已经吸取了,还特地将仓库移到营寨中间,由此可见对方防范严密,火计肯定不行了,看看水计如何?从水源处着手。”

    黄忠沉思片刻,又回头问庞统,“刚才军师特地问到水源,是不是也有此考虑?”

    庞统苦笑一声道:“因为曹军驻扎在山顶,溪水必然是从半山腰引上去,断他们的水源倒是可行,不过那探也说了,山上埋了数口大瓮蓄水,而且这一带林木特别茂盛,空气湿润,看得出降水量很大,就算断了他们的水源,他们也可以收集储存雨水,而且曹仁是北方名将,考虑驻军时绝不会在水源上出问题,所以我认为,断绝水源之计不妥。”

    庞统分析得有理有据,众人也感觉断水源不妥,大家便一时沉默了,片刻,庞统又道:“要想攻克祁山堡,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曹军引下山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黄忠微微叹息道:“昨天军师也提出引诱曹军来劫营,我之所以不赞成,就是因为曹军兵力偏少,明显是以防御为主,他们绝不会冒险下山劫营,就算我们摆出空营,他们也不会轻易下山,所以我觉得军师的方案不妥。”

    庞统紧咬一下嘴唇道:“还有一种情况,曹军将不得不下山,我们可以放长线钓大鱼。”

第606章 放长线钓鱼

    、、、、、、、、、、

    入夜,一队队曹军士兵在寨墙上来回巡逻,今晚的巡逻人数比平时增加了倍,而且士兵们全神贯注,对一切动静都格外警惕,汉军到来令祁山堡的曹军为紧张,直到这时,曹军士兵们才隐隐猜到,历城可能已经丢失了。【阅读网】

    祁山堡是一座板墙式的营寨,打造得为坚固,几乎占据了整座山头,四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守军只有二千余人,但却能能够防御住两万人的进攻,是曹军设立在祁山道上的一座坚堡。

    主将焦晃是曹军大将焦触之,跟随曹仁平定河北袁氏余孽有功,被封为校尉,他的父亲焦触则在赤壁大战中阵亡,追封为列侯。

    焦晃是曹仁部将,英勇善战,为人谨慎小心,颇得曹仁信赖,被曹仁任命为祁山堡主将,奉命死守祁山堡。

    此时焦晃的神情也十分紧张,虽然他知道历城失陷,并向士兵们隐瞒了这个消息,而且他也得到曹仁的命令,命令他死守祁山堡,防止汉军偷袭。

    也就是说,他知道汉军迟早会到来,有心理准备,可当黄忠的军队真的到来时,他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现在最担心被汉军偷袭,遭受历城一样的命运。

    为此,他不仅加强了巡逻士兵,还将粮草物资都迁移到大营中心,同时命令士兵五人一组行动,任何低于五人的士兵都要遭到抓捕,违令者严惩,甚至一夜之间要更换次口令,所有的手段都是防止汉军斥候潜入军营。

    此时在寨墙之上,主将焦晃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东南方向,在白天便可以清晰地看见汉军营地,从汉军营地的规模来看,应该不到一万人,在距离祁山堡约五里外扎营,这也为了防止自己居高临下冲击,看来汉军也非常谨慎,并不急于发动对祁山堡的进攻。

    就在这时,西南角忽然传来巡哨士兵的大喊:“是谁!报上身份,否则放箭了。”

    营寨上的曹军士兵顿时紧张起来,一队队士兵纷纷向西南角奔去,焦晃大喝道:“严守各自的岗哨,不准随意离开!”

    十几队士兵也各自返回哨岗,这时,焦晃快步走到西南角,见士兵们正举着弩箭,紧张地注视着营寨外的灌木丛,“发生了什么事?”焦晃问道。

    一名屯长上前禀报,“启禀将军,刚才卑职发现营寨外的灌木丛中有人影晃动,这会儿又没有动静了。”

    焦晃抬头看了看月色,夜空晴朗,没有一丝云彩,一轮圆月挂在天空,银色的月光铺满了山头,这样的夜晚不会看错,他心中也疑惑起来,从士兵手中接过一把弓弩,瞄准了下面最大一丛灌木。

    ‘咔!’一声轻响,他扣动的悬刀,一支弩箭闪电般射向灌木丛,只听见灌木丛中发出‘啊!’的惨叫声,紧接着无数黑影从灌木丛中奔出,向山下逃去。

    “有敌情!”焦晃大喊一声,四周曹军一起向下放箭,只听见一阵惨叫声,七八个黑影中箭栽倒,这时,营寨上的钟声敲响了,‘当!当!当!’刺耳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

    一队队士兵奔上寨墙,张弓搭箭,对准营寨外,此时,守军已经先放了几轮箭,但似乎敌军已经撤下去了,焦晃心中大恨,汉军果然要夜袭营寨。

    “传令所有士兵,今夜谁也不准休息!”

    曹军士兵一直折腾到次日天亮,确认汉军已经撤退了,这才开寨门,出去巡视昨夜的情况。

    焦晃亲自出寨巡视,士兵们已经找到了具汉军士兵的尸体,地上还有不少血迹,看样还有受伤者跑掉了,焦晃看了看四周的灌木丛和树木,厉声喝道:“传我的命令,营寨两步内的所有灌木丛和树木都全部铲除干净,洞穴要填死,不准留下任何可以藏僧处。”

    两千士兵纷纷举斧劈砍灌木丛和树林,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一把火烧掉,但曹军士兵担心放火会影响到营寨,只能用刀具铲除干净。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禀报道:“将军,溪泉那边发现有敌军的痕迹。”

    焦晃吃了一惊,难道昨晚汉军的目标是针对水源吗?他急急赶去溪泉。

    祁山堡所在的山头有股清泉,它们从山崖上的石缝中流出,最后汇聚成一条溪水,注入山脚的小河,祁山堡曹军的水源便是这股清泉中的一股,泉水发源地在曹军营寨内,因此曹军并不担心水源问题。

    不过焦晃也害怕汉军弄什么手脚,导致大营内的水源枯竭,他很快赶到了事发地,位于半山腰,只见汉军在半山腰上相隔数步分别挖了口很深的土坑,方圆数丈,其中一口土坑内有一点积水。

    一名军官对焦晃抱拳道:“卑职猜测汉军的意图是想让水脉从半山腰流出来,这样山崖内的泉水就会干涸。”

    焦晃眉头一皱,“有这个可能吗?”

    “在巴蜀一带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不过祁山地形复杂,水脉来不明,用这种办法非常不现实,从这口土坑就可以看出,汉军想法落空了。”

    “但土坑中不是有积水了吗?”

    “回禀将军,如果找到水脉早就形成水潭了,不会只有这么一点点水,这实际上是雨水和泉水渗人土中的积水,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汉军也放弃了。”

    焦晃点了点头,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他立刻令道:“填平土坑回营!”

    汉军夜袭曹营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断绝曹军水源的行动也因找不到水脉也被迫放弃,随着曹军开始坚壁清野,将距离营寨两步内的灌木、大石和树木都清理的干干净净,连几处可以藏身的石缝也被填平了,汉军攻打曹军大营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一连天,汉军都没有了动静。

    到第四天清晨,曹军士兵们发现了令他们意外的一幕,驻扎在数里外的汉军大营消失了,而四周没有任何驻扎的痕迹,就像一夜被风吹走一般,这令曹军士兵们议论纷纷,很多士兵都意识到,汉军可能是放弃进攻祁山堡。

    不多时,斥候上山来报,方圆十里内,没有发现汉军的影,确实是撤走了,焦晃一颗心放下,他率领士兵下山去查看,不多时,他们来到了汉军营地,除了一些做饭的土灶外,再没有其他物资,扎营痕迹还在,看得出他们走得并不匆忙,收拾得干干净净才走。

    焦晃心中诧异,难道汉军无法夺取祁山堡就撤回历城了吗?感觉这不像黄忠做事的风格,毕竟没有发生进攻,就这么认输撤走,黄忠回去怎么向刘璟交代?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汉军放弃了祁山堡,直接北上去攻打西城了,毕竟西城才是汉军北伐的关键之地。

    这时,几名曹军斥候带回来一名采药老者,向焦晃禀报道:“将军,此人知道一点情况!”

    焦晃大喜,连忙走上前询问,他见老者吓得浑身发抖,便好言安抚道:“老丈休要害怕,你只要告诉我你所知道的情况,我就放你走,你姓什么,哪里人?”

    老者躬身施礼道:“小人姓乔,天水郡人,在祁山采药已近二十年,昨晚小人确实看到一些事情。”

    “你看到了什么,你快说!”

    “小人昨晚看见无数的士兵列队向北去了,他们非常小心,没有一点动静,小人躲在岩壁上,吓得一夜都不敢下来。”

    焦晃倒吸一口冷气,果然被他猜中了,黄忠放弃了祁山堡,直接北上打西城去了,旁边一名牙将迟疑道:“如果汉军不管我们,那他们的后勤粮道怎么保障?黄忠就不怕我们截断他的粮道吗?”

    焦晃摇了摇头,“我们只是扼断了祁山东道,汉军粮队完全可以走祁山西道,途虽然稍远一点,但能绕过祁山堡,当初夏侯将军在祁山西道上也设立了防御点,就是防止汉军粮队从西道绕过去,现在那边的防御点没有了,我们也无能为力。”

    “将军的意思是说,我们就不管了吗?”手下牙将愕然道。

    焦晃沉思一下道:“这件事要必须请示曹将军,或者我们先看一看敌军的情况后再做决定。”

第607章 木牛为饵

    、、、、、、、、、、

    一支由余辆木牛车组成的运粮队正沿着崎岖不平的祁山道疾速向北行军,除了名操纵木牛的蛮族士兵,还有二名护卫士兵,由大将王平亲自率领。【全文字阅读】

    王平已经完成了对历城的运粮,就在他准备返回武都郡之时,却接到刘璟的紧急命令,令他立刻率辆木牛北上支援黄忠。

    此时,王平率领的木牛车队正行驶在前往祁山的官道上,尽管道崎岖不平,但蛮族士兵操纵的木牛依旧行走如飞,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木牛的行驶技巧,也适应了祁山道的况,一行军,为得心应手。

    这时,一名巡哨骑兵飞奔回来禀报,“启禀王将军,前面便是罗应塘,我们该怎么走?”

    罗应塘是地名,也是祁山道一个分岔点,祁山道在这里分为东西两条道,向东走是直道,去西城比较近,道也平坦宽敞,但要途经祁山堡,而向西走则是弯道,比东面远了数十里,但不会曹军拦截。

    王平想了想,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对士兵们喊道:“大家原地休息半个时辰!”

    士兵们纷纷将木牛推到边,坐在地上休息喝水,这时,王平又对斥候什长道:“去西道沿途探查情况,小心被敌军巡哨伏击。”

    “遵命!”斥候什长抱拳行一礼,带领两名手下,调转马头向北奔去。

    就在汉军士兵在边休息之时,在他们不远处约步外的山腰上,两名曹军探正注视着汉军运粮队的情况,他们观察良久,对望一眼,两人迅速离开了山腰,从一条小向北奔去。

    半个时辰后,汉军休息完毕,又开始重新上,王平令道:“前方岔向西走,走祁山西道北上!”

    蛮族士兵们推动木牛车,辆木牛又浩浩荡荡列队向北启程了

    焦晃在下午时分得到了探的汇报,发现了汉军余辆奇怪的木车,木车体积很大,却只要一个人操纵,大约有五名汉军士兵,焦晃立刻意识到,这种木车可能就是曹仁再叮嘱过自己的木牛,据说丞相对这种木牛为重视,下令务必要俘获一批木牛。

    这使焦晃的心中开始动摇起来,黄忠军队北上西城已经天过去了,祁山东道上彻底安静下来,没有汉军再从这里经过,甚至连汉军的巡哨斥候也看不见。

    与此同时,焦晃也在昨天接到了曹仁的命令,准许他视情况而动,也就是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他可以出兵袭击汉军粮道,具体由他自己来决策。

    而且焦晃才知道,曹仁此时已经在西城了,距离他不到里,这就让焦晃有些为难,让他自己决策,那么失败的后果也将由他来承担,焦晃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而手下两名牙将都赞成出击汉军粮队。

    “将军,我们可以在北面伏击敌军粮队,不管他们是走东道还是西道,最终都要汇合北上,那么我们就在北面的汇合点伏击敌军,而且距离我们还不远,只有十余里。”

    另一名牙将也劝道:“关键是对方用的是木牛,丞相不是有令,能夺取汉军木牛者,将给予重赏吗?这是我们的机会,如果白白放过了,就真的傻了。”

    关键是木牛,焦晃也动心了,他倒不是想要厚赏,而是辆木牛,若他能夺取,丞相必然大喜,他封侯就有望了,想到这,焦晃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吧!我们出兵伏击敌军粮队。”

    他对一名牙将道:“你可率五军队守住营寨,我亲自率军前去伏击,丞相的赏赐我同样会给你一份,不会亏待了你。”

    牙将大喜,拱手道:“卑职遵令!”

    一刻钟后,焦晃率领一千八名曹军士兵离开了祁山堡,迅速向北而去,他必须要赶在对方粮队之前截断敌军的去

    祁山东道全长约五十里,而西道长八十里,不仅多走了十里的弯道,而且地面起伏不平,道狭窄,要比东道难走得多,一直到次日上午,汉军粮队才走完了这段艰难的程,士兵们着实有些疲惫了。

    王平在马上看了看地图,再走五六里,就是东西两道的汇合点,道又会变成平坦宽阔,一直通向西城。

    他沉思了片刻,又向四周看了看地形,他们已经走出了一段谷地,这一带地势变得开阔起来,远处分布着大片森林,一直延绵到北方。

    王平又回头看了看士兵们,见每个士兵都汗流浃背,累得气喘吁吁,他心中不忍,便令道:“大家停下来休息一个时辰!”

    一声令下,士兵们也顾不得将木牛推到一边了,纷纷坐下靠在木牛上休息,王平却没有休息,他爬上一株大树向四周张望,他很清楚,如果曹军要伏击他们,这一带就是最好的地形了。

    尤其前面那片森林,茂密幽深,非常适合埋伏,他不能再向前走,再向前走就会进入敌军弩箭的射程范围了,王平为人谨慎,颇有头脑,他知道自己此行身负的任务,但他又爱惜士兵,不愿意让士兵无谓牺牲。

    所以他选择的休息地方非常巧妙,敌军无法用弩箭伏击,只能冲出森林来突袭,这时,远方森林上空忽然飞起一片惊鸟,王平顿时警惕起来,他跳下大树喊道:“有敌情,准备战斗!”

    正坐在地上休息的蛮族士兵纷纷爬起身,他们经历过无数次应急训练,立刻动作迅速地将木牛并拢拉直,与此同时,他们纷纷从木牛摘下弓箭,躲在牛车之后。

    不等他们准备好,森林两边爆发一片喊杀声,近两千曹军士兵从南北两面杀了出来,向木牛停靠处冲杀而来,正是焦晃率领的近两千曹军,他们本想用弩箭伏击对方,但对方却在射程外休息,加上对方人数不多,只有五人左右,焦晃担心夜长梦多,便下令突袭。

    两千曹军如潮水般杀向官道一侧休息的汉军士兵,这时汉军士兵一齐在木牛背后放箭,箭矢在空中疾飞,一片片曹军士兵惨叫着中箭倒地,这些汉军士兵都来自蛮族,个个箭法精准,而且汉军的弓箭要比他们土弓犀利得多,尽管曹军举盾相迎,一轮箭射出还是有余曹军被射倒。

    但毕竟汉军士兵人数较少,无法阻挡曹军蜂拥杀至,眼看敌军离木牛车队越来越近,王平紧盯着杀上来的敌军,敌军已经进入了十步内,王平一声令下,“放车弩!”

    木牛前端九孔弩箭,悬刀位于车身后,平时弩箭不上弦,但今天他们事先已有准备,名汉军士兵一起扳动悬刀,只听一片弩机声响,木牛射出的二千七支短箭如暴风骤雨般射向曹军士兵。

    强劲的短箭射穿了盾牌,曹军士兵惨叫声大作,奔跑在前面的两人纷纷被射到在地,每个人都尚数箭,一名曹军牙将也尚五箭,当场惨死,曹军士兵一片混乱,阵脚不稳,冲击力迅速消退,侥幸未中箭的士兵争先恐后掉头奔逃。

    这时,汉军士兵的第二轮弓箭射出了,很多向后奔跑的曹军士兵纷纷被射翻,焦晃目瞪口呆,他没有想到木牛竟然可以射箭,而且是如此强劲,短短一轮射击,便有余手下中箭倒地。

    尽管汉军攻击犀利,但并没有对曹军造成致命打击,焦晃迅速稳住心神大声喝喊:“不要害怕,敌军只有五人,稳住阵脚!”

    曹军逃出五十步外,在主将焦晃的一再喝喊之下,终于稳定下来,开始重新整队,他们高举盾牌,手执长矛,列成密集的盾阵,不再奔跑,而是整齐有序地一步步向汉军逼近。

    这样一来,汉军士兵的弓箭就失去了杀伤效果,而木牛装第二轮箭需要时间,来不及准备了,王平一声令下,“撤退!”

    汉军士兵丢下木牛跟着王平迅速向南撤退,曹军也没有追击,他们的目标是辆木牛,焦晃简直喜出望外,命令士兵将木牛全部推走,但很快便发现了问题,轮都被机关卡住了,根本推不动,没有人会操作下面复杂的机关。

    “将军,轮卡住了,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焦晃急得直跺脚,喝令道:“立刻给我找到原因,找到原因者重赏五两黄金!”

    曹军士兵们都趴在木牛下面寻找开关,就在这时,四周鼓声大作,无数汉军从四面八方杀来,为一员老将,手执金背虎牙刀,正是主将黄忠,黄忠长刀一指曹军士兵,大喝道:“我乃黄忠是也,尔等已被包围,还不速速投降?”

    一千余曹军士兵吓得魂飞魄散,不知所措,焦晃心知自己中计,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突围出去!”

    他调转马头向南奔跑,跑出不到步,一支汉军从森林里斜杀出来,正是王平率领的五蛮兵,王平战马快,霎时间冲到焦晃眼前,“敌将受死!”

    他大喝一声,挥刀如一道闪电劈去,焦晃措不及防,被王平一刀劈死在马上,死尸落地,曹军士兵见主将已死,四周奔逃无,纷纷跪地投降。

    黄忠心中快慰之,仰头呵呵大笑,“好一个放长线钓大鱼,军师果然妙计!”

    黄昏时分,五千汉军又重新出现在祁山堡下,黄忠命人将焦晃人头送上山去,限曹军士兵一个时辰内投降,否则将放火烧营,所有人一个都活不成。

    仅仅半个时辰后,五曹军士兵高举白旗下山投降,献了祁山堡,至此,祁山以南的曹军据点已全部被汉军占领,而此时,汉军将再次面对战略要地西城,一旦夺下西城,汉军步步为营的策略就成功了大半。

第608章 刘璟的困惑

    、、、、、、、、、、

    入夜,下辩县的军营内,又一轮攻城演练在月光下如火如荼进行,战鼓声咚咚作响,城头上火光冲天,一架架云梯梯搭上城头,士兵们在黑夜之格斗,不断有士兵被推下城去,落入城下的水塘内。【阅读网】

    在大营更远处,五千名士兵同样在夜色练习夜战格斗,搏杀激烈,喊杀声震天,这些天,汉军士兵明显加快了备战训练。

    刘璟负手站在高台之上,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他刚刚得到消息,黄忠已经夺下了祁山堡,即将发兵发西城,而关中有万曹军在徐晃的率领下,正向翼城疾速赶来支援。

    显然,他的小规模北上,步步为营的策略已经扩大化了,可能引发汉曹两军第二轮对天水群的争夺,让刘璟为难的是,他的战备还没有完成,如果过早地进行决战,恐怕对他以后争夺陇右不利。

    但眼前的机会却又十分诱人,曹操已经返回邺都,而曹军在陇右的军力并不多,如果自己夺取天水群,就算曹操反扑也需要数月时间准备,而那时,自己的战备也同样完成了。

    正是这种利弊皆有的矛盾心态使刘璟这两天心神不宁,始终难以做出一个正式决策。

    这时,一名士兵跑上高台,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州牧,贾军师来了,现在在账等候州牧!”

    刘璟一怔,贾羽怎么来了,一转念他便意识到,一定是贾羽来向自己汇报谈判的情况,不过,贾羽的到来还是令他十分欢喜,他正在发愁难以决策,贾羽的到来无疑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刘璟立刻下了高台,快步向大账走去。

    大账内,贾羽负手在沙盘前观察一名从事正在更换祁山道的标示,历城和祁山堡都换插上了汉军的赤旗,一座城堡似乎正在筑造,看来这步步为营的策略还颇有效果。

    “军师是几时到来?真是令人惊喜啊!”身后传来了刘璟爽朗的笑声。

    贾羽一回头,只见刘璟快步走了进来,他连忙躬身施礼,“微臣参见州牧!”

    “军师不必客气了,快快请坐下!“

    刘璟请贾羽坐下,又给从事使了个眼色,从事连忙退下了,这时,亲兵又给他们端上来两杯茶,贾羽这才笑道:“我是和蒋公琰一同来汉中,他去沮县任命荀志为县令,同时任命县丞和县尉,我则继续北上来下辩县见一见州牧,说说谈判之事。”

    “谈判情况如何?”刘璟笑问道,其实他知道谈判不会有什么结果,不过他还是想了解一下陈群最后怎么说。

    “曹操答应封州牧为汉王,并同意将江东划给我们,他同时可以出兵合肥协助,条件就是要求我们五年之内不得北上关中和陇右。”在我的意料之中。

    刘璟点点头道:“假如我们听信他言进攻江东,确实在五年之内休想脱身,那时他元气尽复,就会趁我们身陷江东这时大举南下,曹操确实考虑的很精妙。”

    “不过有件事却一定在州牧的意料之外?”

    “什么事?“

    贾羽捋须笑眯眯道:“曹操表态愿意将他的女儿嫁给州牧从妻,等他年后推荐州牧为相国,继承他的衣钵。”

    刘璟愕然,曹操居然要招自己为婿?半晌他苦笑道:“当年我对伯父说,我的抱负是娶孙权之妹、曹操之女,当时只是不愿和蔡家结亲的借口,没想到,真的一步步要成为现实了,着实有些滑稽。”

    贾羽笑道:“其实娶曹操之女也不错,至少将来对收取曹操的势力很有好处,而且我知道曹宪美貌端庄,是曹氏家庭中的第一美女,州牧不会失望。”

    “军师的意思,是让我答应?”

    “非也!”贾羽摇摇头笑道:“如果要答应也不是现在,我建议夺取关中后可以考虑,毕竟那时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稳定,联姻可以让曹操承认我们占领关中的现实。”

    刘璟点点头,又问道:“他们现在还在成都吗?”

    “已经回去了,我很明确地暗示他们,不接受他们的方案,不过他们也有收获,拿到了衣带诏,我们不反曹,他们不能指责我们为叛逆,我觉得这应该在他们的意料中,我想曹操会对这个结果满意。”

    刘璟默默点头,双方互让一步,这也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虽然他承认曹操的合法性,但同时他也不用再担心出师无各这种事。

    不过更让刘璟感动欣慰的是,贾羽终于称呼曹操的名字了,而不再称呼他为曹丞相,这说明贾羽已经走出从前的阴影。

    刘璟笑了起来,“军师来得正好,我正想和军师谈谈北伐之事,我现在遇到了一个难以决策的困惑,希望军量能替我解困。”

    贾羽微微一笑,“似乎北上的收获很大,超过了预期,我要恭喜州牧了。”

    “现在问题是,这一战我该怎么打下去?”

    刘璟轻轻叹息一声道:“着实拿不定主意,究竟是就此收手,等明年春天备战完成后再大举进攻呢?还是借此东风,一鼓作气拿下天水群?我现在很矛盾,想请教军师。”

    “这个问题我其实在上也考虑过,我个人认为,拿下冀城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我们要面对曹军主力,我们能不能在天水群站住脚,当初第一次北伐失败,就是因为粮食运输不畅,这种情况下就算拿冀城,也未必能保得住。”

    说到这,贾羽注视着刘璟,异常诚恳道:“所以这此北伐的意义不是占领天水群,而是要建立起一个快速充足而稳定的粮食供给线,这需要时间和集中精力,不能让曹军大举反攻,这条运输线将是我们将来掌控陇右的关键,其实也是将陇右、汉中以及巴蜀连为一体的关键。”

    刘璟点点头,“军师的意思我懂了,拿下西城县后就停止北上。”

    “我建议再想释放夏候霸和曹仁议和,对我们反正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这样一来,曹操就会降低这次我们北伐的程,他也就不会大举反攻,给我们筑建城堡赢得宝贵的时间。”

    贾羽想了想又笑道:“这次一定要拿下西城县,而且要快,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夺取西城,我如果没有料错,西援的曹军应该已在上了,我们必须要在援军到来前夺取西城,让援军不战而退,否则一旦战役扩大,曹操就会亲自赶到天水群,那时就不是步步为营了。”

    贾羽的建议虽然并不是什么新计,就是刘璟的两个选择之一,但正是有了贾羽这个重量级人物的建议,使刘璟终于下定了决心,放弃盲进的想法,还是稳扎稳打,步步向北推进。

    他起身道:“军师说得很对,时间不等我们,我明天一早就率军赶赴西城,务必将西城一鼓作气拿下。”

    贾羽又走到沙盘前,指着西城北面的深渊谷道:“这道山谷的地势十分险要,我建议州牧在南下西城后,在深渊谷山顶象祁山堡一样建造一座营寨,作为西城的屏障,减缓曹军对西城的进攻,另外西城东面的官道上也建议筑造一座军营。”

    “我明白了,就依军师所言。“

    刘璟在会见贾羽后,并没有回账入睡,而是起身去了县城,在县衙后宅找到了孙尚香,这两天孙尚香因为旅途疲劳,再加上武都群的天气阴冷潮湿,竟一下病倒了,一连病了天,今天才精神稍微好转一点。

    这两天刘璟忙于军务,也没有时间陪伴她,只有晚上过来探望她,孙尚香已经睡了,听侍女禀报老爷来了,她又穿了衣服起来,这时刘璟走进房间,见她容颜憔悴,不由怜惜地将她搂入怀中,有些埋怨道:”起来做什么?这样会病情加重。“

    孙尚香被丈夫抱上床榻,又盖上了被,她拉着刘璟的手不肯放松,”今天张军医又来看过我,说我的病情不肯放松,“今天张军医又来看过我,说我的病情已经稳定了,给我换了一副滋养药,说休息几天就好了,这两天让夫君辛苦了,县城大营两头跑。”

    刘璟抚摸着她的脸庞笑道:“都瘦一圈了,下次不让你跟出来了。”

    “不行,这次只是意外,你答应带去我草原的,不准你找借口赖账。”孙尚香忿忿不平道。

    “看你的表现。”

    刘璟脱去了衣服,也钻进了被里,一躺下来只觉得浑身骨头都松散了,眼睛猛地一困,几乎就要睡去,他连忙咬一下嘴唇,强打起精神,孙尚香紧紧搂着丈夫,将头依偎在他胸膛上,她身休病弱,只有这个时候她才格外地依赖丈夫,生怕失去了他。

    刘璟忍住困倦,轻轻抚摸她秀发道:”明天一早我要北上祁山道,估计要十天左右才能回来,他就耐心地在这里养病,等我回来后我们一起回家。“

    虽然孙尚香不舍丈夫离去,但她也知道现在北方在作战,丈夫作为主帅,必要要去战场鼓舞士气,她低低叹息一声说:“可惜我生病了,否则我也陪你去战场安抚伤兵。”

    “你好好养病,不要担心什么,我们占据了上风,我不会有危险。“

    孙尚香轻轻点了点头,”我等你回来!“

    这时她又想一事,有些害羞的笑道:“我们这一个多月天天努力,很有可能我已经有了,你猜假如我有了孩儿,是个女孩,还是个小,你喜欢发一个?”

    说了一会儿,她见刘璟没有回答自己,不由抬头看了看他,发现丈夫竟然已经睡着了。

    孙尚香无奈地叹了口气,替他盖上被,紧紧搂住他,不一会儿,孙尚香也沉沉睡去了。

第609章 血战西城(上)

    、、、、、、、、、、

    西城县,曹仁已经抵达西城县五天了,坏消息却接踵而至,焦晃袭击汉军的木牛车队中计,全军覆没,祁山堡的曹军献营投降,历城和祁山堡先后失守,汉军的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西城了。【无弹窗小说网】

    这使曹仁心中十分紧张,他深知西城的战略意义,西城不仅是天水郡的大门,而且汉军还可以向东进入广魏郡,一旦西城失守,整个陇西的战局将对曹军为不利。

    目前西城县内有八千曹军,几乎已经到了西城县可以驻兵的上限,但曹仁还是不放心,他不断派人去关中催促夏侯惇的援军。

    房间里,曹仁正负手站在地图前,久久注视着墙上的地图,就在前天晚上,黄忠率领五千军队绕过了西城,在北面十里外的一处半山腰上驻扎,这无疑给南下支援自己的曹军带来了麻烦。

    而就在刚刚,他得到消息,徐晃已率万军正急速向西赶来,将先至冀城,留一万军防守冀城,徐晃再率两万军南下协防西城。

    这是荀攸的建议,防止汉军趁空虚偷袭冀城,曹仁认可这个方案,他也担心汉军会声东击西,趁他南下西城的时机偷袭冀城,不过徐晃的军队现在还没有抵达冀城,形势已经不妙了,这使曹仁心中揪成一团。

    “将军,我不明白,为什么徐将军不从广魏郡直接来西城,非要绕道冀城再南下,这样至少要多耗费两天时间。”旁边副将臧霸不解道。

    曹仁摇了摇头,“这应该是荀先生的慎重考虑,荀先生知道我在西城,兵力已足够,他应该更担心冀城有失,所以才先出兵冀城,从大局考虑,出兵冀城完全正确。”

    臧霸低下头,半晌道:“我就担心刘璟亲率大军进攻西城,将军,西城若失,我们无法向丞相交代啊!”

    “你要沉住气!

    曹仁不满地瞪了臧霸一眼,“我们西城有八千军队,又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完全可以抵挡五万人的攻城,武都郡的驻军也才五万,刘璟最多率万军北上,我们怎么会抵挡不住?宣高,我看你是自己没有信心吧!”

    “是!卑职知错。”

    曹仁负手走了两步,又道:“我得到情报,汉军这几个月一直在练习夜战攻城,我怀疑就是针对西城,从今晚开始,我们也要练习守城夜战,另外,城头上的投石机少,你要立刻组织工匠制造。”

    “卑职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臧霸行一礼离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曹仁一人,虽然他斥责臧霸沉不住气,但实际上他的忧虑更大,一旦西城丢失,他怎么向丞相交代?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奔跑声,有亲卫奔至门前急声禀报道:“将军,斥候有紧急发现,一支万余人的汉军已经过了祁山,正向西城杀来,声势浩大。”

    “啊!”曹仁一下呆住了,他急声道:“带斥候来见我!”

    下午时分,主将曹仁站在城头之上,担忧地望着南方,他似乎已经看见了汉军主力的身影,尽管他下令增加投石机,但增加十架投石机至少要花五天的时间,他担心时间来不及了。

    他刚刚得到消息,昨晚有数万大军到了祁山,正继续北上向西城杀来,估计就是刘璟的主力军队。

    但此时就在距离西城不到十里外的北方也有一支汉军扎营,那是黄忠的五千军队,他们在夜间绕过了西城,在西城县北面扎营,已经有两天了。

    汉军主力即将逼近眼前,怎么办?是出城先和五千汉军一搏,击溃黄忠部,打通北撤的道,还是据守城池等待汉军主力前来攻城,危机虽然已经迫在眉睫,但现在机会也有,只是曹仁还没有想好如何应对。

    人在仓惶不安时往往会采取退势,而不会想着锐意进取,这是人性的弱点,只有勇敢非凡的人,才敢在逆境中挑战自我。

    曹仁显然缺乏勇气,他在汉军主力即将压境的踌躇之下,他明知可以和黄忠军队一战,但始终没有勇气下令出城。

    他仔细地看了看西城的城墙,城墙高达丈,虽然没有护城河,但城墙却很厚重,全是用大青石砌成,或许能够抵御汉军几天,或许能够等到徐晃率援军到来的那一刻。

    尽管曹仁训斥臧霸怯弱,但其实他在骨也同样惧怕刘璟,他曾经被刘璟俘虏,被俘不仅给他带来一生的耻辱,也使他对刘璟产生了深深的畏惧之感。

    他现在只是希望援军早日到来,但让曹仁意想不到的是,汉军大军真真实实地到来了,并不是他的幻觉。

    ‘呜~呜——’

    低沉而远的号角声在大地的南方响起,一条长长的黑线在南方出现了,就仿佛是回声,这时北方也响起了号角声,北方的汉军也出现了。

    黑线渐渐铺开,拉出了一幅铺天盖地的黑色布幔,旌旗如云,盔甲鲜明,队伍整齐,刀枪如一片无边无际的森林。

    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行军的速并不快,但每一步都是那么惊心动魄,行军的节奏伴随着号角声一声声响起,轰隆隆的鼓声如闷雷般滚过天际。

    这是一支以原来益州军为主的军队,约万余人,他们依然保留了益州军独有的铺旗式阵型。

    但他们身上已经看不见巴蜀士兵的阴柔之气,他们身上更有一种江夏士兵特有的血与火,更有一种钢铁般的强硬气质,他们就仿佛一块高密的钢铁,无坚不摧。

    此时,西城头上的精钟声也急促的敲响了,

    八千曹军全部上城防御,安装在城头的二十部投石机和架床弩也准备就绪。

    不仅有重型防守武器,还有士兵的弩箭,以及最原始的滚木礌石,所以的曹军士兵都意识到,他们最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

    万汉军进攻西城,使曹军感到了大的压力,城内已经忙碌作一团,副将臧霸在城门前指挥两千民夫搬运巨石堵门,一块块重达千斤的巨石被曹军士兵搬来,密集地堆放在城门背后,没有护城河,城门就是这座坚城最脆弱的地方,容易被汉军从这里打开缺口。

    臧霸的声音都喊哑了,他指着一处门空处嘶哑着声音大喊:“快!这边,这边,把这里堵住。”

    两余名民夫用撬棒和滚木将一块方整的巨石缓缓地运来,堵住了城门,后面又有几块大石也先后运来,堆砌在大石之上,就仿佛多堆砌一块大石,就能增加一分希望,数块巨石将南北两座城门堵得水泄不通。

    城外的鼓声渐渐平息了,南、北两支汉军几乎是同时抵达了西城,他们在离城两里外停止了前进,等待着下一步的命令。

    刘璟骑在马上,位于队伍的中军,他目光冷淡地望着这座熟悉的城池,尽管他对几种可能的出现的情况都做了应对方案,但他没有想到曹军最终选择了自困于城内。

    西城厚重的城墙虽然可以一时让汉军增加攻城的难,但刘璟却有必胜的信心,曹军这一次守不住城池,相反,城墙会困住曹军士兵逃跑的步伐。

    如果是他,若自知不敌,又无援军到来,他宁愿选择突围,向东突围,保存有生力量,而困守于城池,他们更容易被全部歼灭。

    “州牧快看!”

    一名亲兵指着城头喊道:“他们已经开始投石了。”

    一块大石从城头飞起,轰然落地,

    刘璟不由轻蔑地一笑,他已经嗅到了曹军怯弱的气息,相距还有两里就控制不住发石了,不就说明了他们的紧张和胆怯吗?

    “传我的命令,搭建砲台!”

    西城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地势较高,无论从北进攻,还是从南面进攻,都要面对一段数步的斜坡,而这段斜坡便造成攻城军队难以使用重型攻城武器,这也是上一次汉军攻城失败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个弱点,汉军找到了应对方案,那就是在五十步外建造十座砲台,将斜坡变成平台。

    而曹军的投石机属于中大型投石机,最远投掷距离大约在步左右,那么在五十步外筑建砲台,便可以避开敌军投石机攻击。

    两千汉军工事兵在迅速地用巨木搭建投石机平台,而在军队之中,士兵们也在忙碌地组装投石部件,这次汉军北上带来了十部巨型投石机,最远射程可达四步,需要十牛挽射,就是针对西城。

    这时,一名骑兵从北方疾奔而至,大声道:“奉黄老将军之命向州牧送信!”

    一名牙将把报信兵领到刘璟面前,报信兵呈上黄忠令箭,在马上躬身禀报道:“黄老将军向州牧请示,是否同时进攻北城?”

    刘璟沉思片刻道:“让老将军等待我的命令,不可轻举妄动,更要注意北方的曹军到来。”

    “遵令!”

    报信兵行一礼,调转马头向北疾奔而去。

    就在这时,前面平台搭建处忽然发生一阵骚乱,只见数千工事兵纷纷向后撤退。

    “发生了什么事?”刘璟高声问道。

第610章 血战西城(下)

    、、、、、、、、、、

    曹军的架床弩同时发射,箭长尺,射程远达五余步,箭力强劲,数十名工事兵措不及防,纷纷被射倒,使搭建平台的工事兵一片混乱,纷纷后撤。【无弹窗小说网】

    一名牙将奔至刘璟面前禀报:启禀州牧,曹军使用床弩攻击,弟兄们死伤五十余人。

    刘璟眉头一皱,回头问法正道:这可怎么破解?

    法正捋须笑道:此事易,钉上一排木板支架防御便可,相距五十步,强弩之末,弩箭射不透木板。

    刘璟点点头,可行!

    他立刻命令下去,不多时,军中木匠便制作了十架简易木板支架,长四丈,高二丈,厚足有两寸,将它们运至平台前防御,只听见床弩长箭噼噼啪啪射在厚实的木板上,却再也无法穿透木板,木板后的数千汉军工事兵开始继续紧张忙碌地施工。

    城头之上,曹仁已经意识到汉军修建平台的用意了,心中异常紧张,他不断下令发射床弩,但床弩很快便失去了效果,这时,曹仁大喊:用投石机攻击!

    二十架大型投石机开始吱吱嘎嘎拉开,将石块猛地抛射出去,为了增加射程,他们不用斤巨石,而是用二十余斤中小石块,尽管如此,还是没有任何杀伤效果,一块块大石在空中翻滚,在距离木板数十步外轰然落地,几块巨石翻滚着砸向防御木板,发出沉闷的巨响,却始终砸不破木板。

    臧霸飞奔至曹仁面前,拱手施礼道:将军,可以用火油焚烧敌军的木挡板,我们城内有数千桶火油,足以焚烧敌军!

    曹仁点点头,这个建议不错,他当即下令道:准备用火油攻击!

    二十架大型投石机换上了火油陶罐,每只陶罐装有二十斤火油,一声令下,二十架投石机同时发射,火油罐飞上空中,依然在距离木板数十步外落地,陶罐碎裂,火油泼洒一地,这时,几只巨大的火球从空中飞来,砸在地上,顿时地上燃起熊熊大火,几只火球弹射撞向挡板,一只火球甚至还飞跃过挡板,落在工事兵人群中,引起一片惊呼。

    曹军不断发射火油,数步外已是一片火海,已经有四架挡板被流动且燃烧着的火油点燃,就在这时,数名士兵背负着泥土沙包冲进火海,在木板前堆砌了一道泥土墙,阻拦住了火油继续向下流动。

    另有千余人木板两边挖掘数条沟渠,将流动的火油引入沟渠中,不断填土熄灭,汉军拥有非常完善有效的灭火方案,尽管山坡上火势冲天,浓烟滚滚,却始终没有能够影响到木台建造。

    天色已经渐渐黑下来,山坡上依旧火光冲天,烈火在熊熊燃烧,将土地烧得滚烫,方圆数里外的大树和灌木都焚烧殆尽,十座挡板烧毁了六座,但汉军已经将烧毁的挡板换成了一丈高的土墙,阻拦的火油继续向木台方向流动。

    这时,十座木台已经搭建完成,每座木台长宽各达五丈,足以容纳巨型投石机,而与此同时,十架巨型投石机也已组装完毕。

    这种巨型投石机射程在五十步至四步之间,可以进行精确调整,它可以称得上是目前天下最大庞的投石机,高达两丈八尺,抛竿长约四丈,用铁链绞盘,需要使用十头牛拉动铰链。

    而在上一次北征,汉军并没有携带这种巨型投石机,导致攻城乏力,而这一次汉军吸取了教训,早在两个月前便从夏口运来了十余架巨型投石机,进行了无数次实战训练,包括夜战训练,汉军对这一次夺取西城之战已势在必得。

    这时,十架巨型投石机被士兵们奋力推上斜坡,安装在刚刚建成的平台之上,士兵驱动健牛拉动铰链,伴随着铁链的嘎嘎声响,投石机抛竿被压弯,装上了重达五十斤的火油陶罐,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汉军也同样使用火油攻击城头。

    这时,一名军官向刘璟高声请示,启禀州牧,投石机已准备就绪,可否攻击?

    刘璟缓缓点头,攻击!他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随着嘭嘭地阵响,十架巨型投石机投石抛出了火油罐,巨大的火油罐在空中翻滚,砸向城头,城头上的士兵一片惊恐大喊,四散逃开,‘砰!’的一声巨响,一只火油罐砸上了城头,碎片四射,火油溅飞,火油罐接二连地砸上城头,或者飞进城内,使城上城下迅速弥漫起一股刺鼻的火油味。

    曹仁惊得大喊道:速用泥土掩盖!

    就在这时,天空出现了十只火点,迅速向城头砸来,这是用于水战的火油泥,它最大的特点是黏性好,不象布火球落地后会弹飞,火油泥同样被点燃了,当它们砸上城头时,顿时砸出数朵火花,瞬间将城头上满地的火油点燃,长达两里的城头上出现数段火光。

    曹军士兵拼命用泥土掩盖燃烧的火油,但城下射来的火油罐却继而连砸上城头,使曹军顾此失彼,着火面积越来越大,城头上的数架投石机也被大火点燃,熊熊燃烧,在夜空中格外刺眼。

    这时,刘璟见攻城时机已成熟,下达了第二道命令,攻城!

    震天动地的鼓声再一次响起,咚!咚!咚!鼓声惊天动地,数十架巢车已经装配完毕,被士兵推攘拖拽,开始隆隆地向斜坡上的西城进攻,两万汉军士兵如大潮奔流般涌上,他们用水泼灭脚下炽热的泥土,扛着攻城梯向前奔跑。

    尽管汉军已有最先进最犀利的进攻武器,但打仗的是人,汉军需要用血与火来磨练自己,他们需要在死亡中成长,需要在战争的洗礼中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军队。

    城头上的投石机再次发动,这一次不再是火油,而是斤巨石,巨石翻滚着砸进人群,血肉横飞,一群群士兵被砸倒,强劲的床弩密集射出长箭,箭矢横飞,射穿了汉军士兵的盾牌,奔跑在前面的一片片士兵被射穿身体了倒下。

    烈火在夜空中燃烧,十架巨型投石机仍在强劲有力地向城头抛射火油,经过几轮抛射,它们已渐渐调整好射距,能准确射中城头,大火不断在城头蔓延,而城下的敌军攻势旺盛,曹军的防御阵型开始出现了漏洞。

    这时,六千汉军的巨盾弓弩手已率先冲进距离城池步内,他们携带着五尺高的巨盾,盾下有两支尺许长的尖刺,可以插入泥土中,而盾牌后面有支架,展开支架,便形成了一个临时防御盾,这也是马钧的匠发明,只是一个小小的改进,便解决了弓弩手的防御弱点。

    六千弓弩手蹲在巨盾后,不断向城头射箭,压制住城头曹军密集的箭矢。

    汉军士气高昂,一架架攻梯搭上了城头,唐军士兵攀城而上,城头上箭矢虽然减弱,但滚木礌石却如冰雹般砸下。

    一名汉军士兵被砸得头骨碎裂,惨叫着跌下城去,另一名士兵又奋勇而上,用长矛和城头的曹军士兵拼杀,他们有着丰富的夜战经验,进攻犀利,城头上险象环生。

    城下,六千汉军用强弓硬弩还击,铺天盖地的强大箭雨压得城头上的曹军士兵无法抬头,曹军死伤惨重,不断有士兵中箭坠城。

    这时,曹军的二十余部投石机已被烧毁十八部,城头到处是熊熊烈火,曹军士兵拼死抵抗,城头死伤枕籍,堆满了战死者的尸体,曹仁见曹军夜战能力明显弱于对方,已渐渐处于劣势,心知不妙,他急对臧霸道:速去将北城门的大石移开,准备撤退!

    臧霸惊呆了,半晌道:可是丢了西城,怎么向丞相交代?

    曹仁气得破口大骂:混蛋!你还想让我再被俘虏一次吗?

    臧霸无奈,只得转身向城下飞奔而去,这时,巨型投石机已停止了投射,而汉军的二十部巢车终于抵达城墙边,巢车下安装有滚轮,数名士兵推动它前行。

    尽管西城城墙高大,但巢车却正好和城头持平,每一辆巢车内都有五十名重甲步兵,搭城头的铁板桥被铁链拉起,可以抵御曹军的弓箭。

    ‘轰!’地一声巨响,铁板搭上了城头,砸得碎石乱飞,五十名重甲步兵一声呐喊,从巢车中冲了出来,挥动战马剑,冲进了曹军之中,和他们拼杀在一起。

    随着二十架巢车先后达上城头,一千名重甲步兵率先杀上城头,他们成为曹军溃败的最犀利一击,随后的汉军士兵纷纷冲上城头,而二十部巢车则成为登城的通道,无数士兵从巢车内攀上城头,他们斗志旺盛,气势高昂,喊杀声一片,而曹军的军心迅速涣散了,士气低迷,被汉军杀得节节后退。

    此时的西城内倒处是杀进城内的汉军,投降的曹军士兵不计其数,而北城门却被臧霸率军打开了,两千余名曹军杀出了北城,四散奔逃,而北方黄忠率领五千士兵也掩杀而来,截断了曹军士兵的退。

    刘璟见西城的南大门也敞开了,汉军在城头上挥动着旗帜,他立刻战刀一指城门,对一万备战士兵下令道:杀进西城!

    一万士兵奋力奔跑,喊杀声震天,率先的两千骑兵如最高的一道浪潮,向西城汹涌杀去。

    在汉军充分的准备下,仅仅只用了个时辰,便攻克了祁山道上最关键的战略要地西城县,至此,汉军的北伐掌握了主动,天水郡和广魏郡同时面临汉军的威胁。

    但对于汉军而言,重要的并不是攻城掠寨,而是要建立起一个有效而迅速的粮食运输体系,而且冬天即将来临,不利于北伐,汉军便停止了继续进攻。

    刘璟一方面派人去和曹军议和,另一方面开始大规模建造祁山城和风云城,并在每隔二十里处修建一座小型城堡型驿站,方便运输队伍休息和躲避敌军伏击。

第611章 铜雀之忧

    、、、、、、、、、、

    十一月的邺都下了第一场雪,大雪纷纷扬扬落下,瑞雪覆盖了邺城大地,尽管汉军攻占西城的消息已经从各种渠道传遍了邺都。【阅读网】

    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西城位于何处?有什么重要意义?都无从了解,所以这条消息并不产生大的影响。

    很快便被大雪到来的喜悦而取代了,‘今冬麦盖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家都对明年的丰收满怀憧憬。

    而另外一件事也转移了大家的视线,那就是曹操搬离原来住的相府,搬到了铜雀台,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使邺都上下众说纷纭,完全压制住了西线的战况。

    铜雀台位于城北彰水南岸,对面便是曹军操练水军的玄武池,它实际上是铜雀、金凤、冰井台之一,虽然主建筑叫做台,其实是一组气势庞大的宫殿群,早在灭袁绍后便开始陆续修建,直到去年秋天才修建完成。

    曹操搬去铜雀台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他已建立魏国,置设官,如果再以丞相之令发号施令,就违背了他建立魏国的初衷,而且会使忠心于他的大臣深感失望。

    而搬至铜雀台,作为魏国宫殿,这样既合乎礼制,同时也兼顾了手下的大臣的感受,所以思量再,曹操终于决定搬去铜雀台。

    此时的铜雀台也被积雪覆盖,色彩艳丽的红砖黑瓦已经看不见踪影,无论前方的金凤,中间的铜雀,还是后面的冰井,座高台都已是白茫茫一片,俨如裹上了厚厚的一层白袍。

    在气势恢宏、高达二十余丈的铜雀台上,曹操独自一人负手站在玉栏前,久久凝视着远方被冰雪覆盖的玄武池。

    如果说其他人不明白汉军占领西城的意义,尚可以原谅,那如果他曹操也不明白,那就不可饶恕了,曹操比谁都清楚刘璟攻占西城的后果,这其实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陈群和曹植从成都归来,没有得到刘璟的任何关于北伐的承诺。

    他便知道,刘璟北伐不可避免了,明知刘璟要北伐,他却无力阻挡,这种无奈和失落使他陷入了深深惆怅之中。

    西城失守,这就意味着天水郡的大门敞开了,在西城和冀城之间再无险可守,汉军再向北,就兵临冀县城下了,冀县是天水郡郡治,也是陇西第一大城,当初是马超的根基之地,冀县若失,整个陇西四郡都将是刘璟之物。

    曹操不由长长叹息一声,端起玉栏上的酒樽,已经半凝为冰,他不由低声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心中有说不出的苦涩,就算他饮了这杯酒,却也难消他的忧愁。

    这时,一名侍卫举青罗伞快步来到曹操身旁,小声道:“荀先生已经到了,在内堂中等候,程先生和长公也来了。”

    曹操默默点头,转身步履沉重地向台下走去。

    走下高台,曹操先换了一件外袍,这才走进内堂,内堂放下了纱幔,点了几盆碳火,房间里颇为暖和,荀攸和曹丕正在低声说话。

    一旁的程昱正捋须笑而不语,他很满意曹丕的表现,抓住一切机会拉拢一切可以拉拢之人,荀攸还没有站队,他又是丞相最为信任之人,如果能将他拉到长公这一边,他宁可向荀攸表示当年的歉意。

    荀攸是刚刚从长安赶到邺都,一方面是他是来向曹操汇报陇西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曹操希望从他这里得到对付汉军北征的方案。

    这时,有侍卫高声喊道:“魏公驾到!”

    人连忙站起身,只见幔幕拉开,曹操快步走了进来,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魏公!”

    曹操点点头,“坐吧!”

    人坐了下来,名侍妾进来给众人上了热茶,曹操这才关切地问荀攸道:“公达一东来,上很不容易吧!”

    荀攸欠身笑道:“一上还算顺利,就是过行时结了冰,山艰难,不过总算过来了。”

    曹操叹了口气,“今年初雪比往年早了半个月,格外严寒,不利于出兵啊!”

    不知不觉,话题转到了正事上,曹操沉吟片刻,又问荀攸道:“我想知道现在汉军的情况,公达能否告诉我?”

    荀攸取过一只踞,呈给曹操,“这是刘璟送来的议和书,建议冬天休战,微臣斗胆,擅自代表丞相答应了,因为祁山已被大雪封山,军队难以行军,而且曹仁将军被箭矢所伤,需要卧榻调养。”

    曹操接过踞展开看了一遍,又关心地问道:“孝怎么会被射伤,伤情严重吗?”

    荀攸叹了口气,“他在西城突围时,遭遇黄忠军队的拦截,被流矢射中后背,多亏丞相赐给他的白鹄骏马和臧霸将军的拼死护卫,才使他能负伤突围,从东面的上邽道逃脱性命,也是他的大幸,军医说问题不大,需要静心将养数月,不能动怒引发创口迸裂。”

    这时,程昱在一旁缓缓道:“刘璟要求议和,恐怕是另有企图吧!”

    一句提醒了曹操,他又向荀攸望去,荀攸点了点头,“仲德说得不错,刘璟的议和确实是另有企图,我可以在沙盘前向丞相解释。”

    曹操站起身,伸手拉开侧面的幔帘,露出了帘后面的巨大沙盘,包括汉中、关中、陇西、陇右等地,四人走到沙盘前,荀攸拾起木杆指着沙盘上的西城道:“汉军拿下西城的意义我就不多说了,我说说刘璟的意图。”

    他将木杆指向历城以南,“这里是风云谷,北宽南窄,距离下辨县约五十里,距离历城也是五十余里,汉军便在南谷口外修建了一座军城,现在正是积修建。”

    荀攸又将木杆上指,“这里是祁山东道,离祁山堡还有十余里,距离历城约四十里,距离西城约五十余里,汉军在这里也修建一座军城,据说叫祁山城,从地基看,城池周长大约有十里,从这两座军城的分布,仲德察觉到什么了吗?”

    “他们是在建粮草物资补给线!”不等程昱开口,旁边曹丕年便脱口而出。

    曹操的脸色十分阴沉,他之前就得到了曹仁的快报,指出刘璟是用步步为营的策略,一步步向北推进,他当时就怀疑汉军实施这种策略的动机是在建立补给线,现在荀攸用汉军建城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他当然知道刘璟这样建城的长远计划是什么,是要将汉中和陇西连为一体,这样从荆州到汉中,从巴蜀到汉中,再从汉中到陇西,这就将各大势力范围连成了一个整体,巴蜀的粮食物资北上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半晌,曹操的牙缝里迸出一句话,“他是想成为秦国第二,以巴蜀为后盾,以关中为根基,继而向东吞并天下,不!比秦国更甚,荆楚已在他囊中。”

    荀攸默默点了点头,丞相看得一点也没有错,刘璟的战略已经呼之而出了,明明白白地摆了出来,稍微有点头脑之人都能看懂。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曹操看了看荀攸和程昱,目光落在长曹丕的身上,随即又移开了,他现在还暂时不想和长多说什么,曹操克制住了内心的焦躁,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当然知道后果严重,今天把荀攸和程昱都找来,就是想听听他们对局势的看法。

    “仲德先说吧!”曹操知道程昱和荀攸之间有一种微妙的不平衡,恐怕谁也不会先开口,他便让程昱先说。

    程昱笑了笑道:“公达比微臣更了解陇西的情况,丞相却要问我,那好吧!我就简单说说想法,不当之处,请公达指正。”

    “仲德兄客气了!”

    程昱捋须沉吟片刻道:“刘璟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是要建立一条通过陇西的运输通道,粮草物资等等能够迅速有效地南下北上,但微臣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刘璟并没有向兵力薄弱的上邽县和广魏郡进兵,也没有在西城和广魏郡之间修建城堡,这就透露了刘璟的真实目的,他此次北伐志在陇西,而并非关中。”

    荀攸微微叹息道:“恐怕被仲德说对了,刘璟确实不急于进攻关中,甚至两年之内都不会进攻关中,我们屯重兵于关中,有些失策了。”

    曹操负手走了几步,又蓦地转身道:“公达的意思是说,刘璟志在建立陇西骑兵?”

    荀攸点点头,“不仅是陇西,甚至包括、陇右、关内河湟和凉州,都是刘璟的战略意图,他之所以将马超隐藏不用,就是为了利用他来收复凉州,微臣也是在来邺都的上也终于想通这一点。”

    曹操微微叹了口气,又对程昱道:“仲德请继续说下去。”

    程昱并没有恼火荀攸打断他的话,他微微欠身又道:“既然看出了刘璟的企图,我们就绝不能让他得逞,微臣建议大军进攻樊城和襄阳,牵制住刘璟在西线的攻势,为我们争取时间,在西线建立新的防御线,同时可以联系南氐人,共同对付汉军北上。”

    曹操沉思良久,这其实也是他的想法,事实上他一年前就密令张辽在宛城进行南征准备了。

    虽然年初他不同意从南阳出兵,名义是不想撕碎他和刘璟签署的东线停战合约,但实际上却是因为张辽还没有准备完成,他还需要等待时机,前几天他接到张辽的密信,宛城已经准备就绪。

    他又看了一眼荀攸,想听听荀攸的意见,荀攸点点头,“上一次微臣就劝过丞相,不要拘束于一纸合约,现在我们实力已逐渐恢复,只要安抚住江东,便可将合肥之军调至南阳,足以突破新野防线,攻占汉水以南,伺机进攻襄阳。”

    “可刘璟和孙权有联姻之谊,孙权会接受我的安抚吗?”

    程昱笑了起来,“这一点丞相不必担心,孙权和刘璟虽有联姻,但未必连心,江东有江东的利益,就算刘璟要求江东北上,孙权也必然会趁机提出解除当初签订的部分合约,比如取消战船的限制,恢复蕲春郡治权等等,尤其是蕲春郡,我相信刘璟一定不会答应。”

    “可如果孙权觉得进攻合肥有利可图呢?”

    曹操又接着问道:“不用先提出条件,他便跨江进攻合肥,北上获利后再逼刘璟让步,这岂不是一箭双雕?”

    “确实有这种可能,但我们也并不是完全撤军,可以在合肥屯一万精兵,足以对付江东军北上,而且微臣认为江东内部也不会同意孙权北上,我觉得孙权做个姿态的可能性更大,毕竟他现在还没有力量北征。”

    “只是我和刘璟签署了年的停战协议,现在我撕毁协议,让军怎么看我,我倒不在乎刘璟的想法,我还是担心曹军将士会说我曹操言而无信,不办啊!”

    这是曹操最担心之事,他担心会失信于自己的部属,荀攸却笑了笑道:“其实丞相不必为此担心,我有一计,可消除对丞相的不良影响。”

    他低声对曹操说了几句,程昱也笑了起来,“荀公果然绝妙!”

    程昱和荀攸两人的建议让曹操有些动摇了,最终他点了点头,“你们先退下吧!让我再考虑考虑。”

    程昱和荀攸施一礼退下,曹操却叫住了长,“丕儿留下,为父有话要和你谈一谈。”

第612章 曹氏父子

    、、、、、、、、、、

    “坐吧!”曹操指了指坐席,示意长坐下,虽然他每次出征都是由长代理国事,但象今天这样父二人坐下来细谈,却是很多年都没有过了。【阅读网】

    曹丕心中又是惊喜,又是忐忑,更多是一种感动。他小心翼翼坐下,正襟危坐,不敢和父亲目光对视,他不知道今天父亲为什么会找自己来,原以为是和荀攸、程昱一起商议汉军之事,但现在看起来似乎并不是。

    曹操看了一眼这个已经渐渐成熟且**的长,虽然曹丕并不是长,但自从曹昂死于宛城后,曹丕就成了事实上的长。

    在前几年,曹操对曹丕着实有些不满,一是曹丕纳甄氏之事;二则是张锈之死,虽然曹操对长逼死张锈并不反对,但他却不满长擅自所为,没有事先请求自己,而且直接导致了贾羽投降了刘璟的恶果。

    而无论是私纳甄氏还是逼死张锈,这些其实问题都不大,不至于让曹操对长一直耿耿于怀,真正影响曹操对长不满却是袁氏余孽再次兴起,长没有事先发现,更没有及时阻止,以至于袁氏余孽在河北闹大,从而成为赤壁之战惨败的诱因。

    赤壁之战已经快年了,但这次惨败所造成了严重的军事及政治后果,军事上,曹军的实力至今没有能够恢复,兵力,储粮、军资等等都只还只是赤壁大战前的一半。

    而政治上,荆州势力的崛起成为了北方最大的威胁,刘璟已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

    曹操虽然也承认是北方军不习惯水战导致赤壁之战惨败,但在他心中,长对赤壁之败也负有成的责任,所以他这几年一直在考虑由曹植来继承自己的事业。

    不过这段时间的表现也着实让曹操失望,曹植在第一次出使便隐瞒了重大事项,在第二次出使成都又表现得碌碌无为,使曹操意识到,虽然在上才华横溢,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平庸之辈,空有大志却无实际才能,志大才疏。

    正是这个原因,使曹操又将目光转向了长曹丕,这几年长表现很好,谨慎,稳重,政治上也渐渐成熟起来,再没有重大失误。

    “今天找你来,是想我们父之间商议一下魏国之事,司徒赵温建议我晋升魏王,你觉得呢?”

    司徒赵温向天建议,册封曹操为魏王,这件事在朝廷引起了大的争议,司空王朗、尚书令华歆、大烙繇等人纷纷上书支持但包括荀彧在内的众多大臣坚决反对,而作为当事人的曹操却没有表态。

    曹丕没有想到父亲会和自己商议此事,不过这件事他确实考虑过,也和程昱商议过,他心中有腹案,沉思良久,曹丕缓缓道:“儿臣的意见是父亲可以晋升魏王,但不是现在,须等待时日!”

    “哦?”曹操没想到长会这样回答,他沉吟一下问到:“你说的时机是指什么?”

    “儿臣所说的时机是指击败刘璟,彻底断绝他北上的希望。到那时父亲就可以晋升魏王了。”

    “为什么?”

    曹操意味深长地笑问道:“为什么要等到击败刘璟呢?”

    “因为断绝了刘璟北上的希望,形成南北对峙,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治理,北方就会慢慢恢复,长此以往,北强南弱,总有一天我们会消灭掉刘璟,但等到那一天又漫长了。”

    “为什么为父晋升魏王一定和刘璟有关系呢?”曹操又笑着问道。

    “其实和刘璟滑直接关系,只是獠牙觉得,现在晋升魏王似乎理由不足,正所谓功尚需武略相济,一但击败刘璟,父亲威望巨增,那时再升魏王便是众望所归,就算荀世叔也无话可说,所以儿臣才说现在时机不到。”

    “你说得不错,很不错!说到为父的心坎上了。”

    曹操连赞儿两声,他语气一转又吧口气说:“不过有一点为父和你想法不同,我之所以不想升魏王,很大程上就是因为刘璟的存在,晋升魏王可以说是戴在头上的一顶王冠,也可以说让我曹氏千年不得翻身的一座巨山。”

    “父亲为什么会这样说?”

    曹操苦笑一声道:“这是刘璟在给我一封亲笔信中所言,希望我适可而止,做大汉之臣,莫做大汉之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曹丕当然明白意思,晋升为异姓王就有篡位之嫌,这是刘璟在警告父亲,曹丕不由冷笑一声道:“父亲何惧一个刘璟?”

    曹操沉默半晌,最后慨然长叹:“我不惧死,但我惧身后之名!”

    内堂上,父二人沉默了,曹操走到窗前,推开窗,凝视着外面茫茫大雪,片刻,曹操又淡淡道:“从今天开始,你正式出任中郎将,副丞相,替为父处理日常政务,为父的精力要转移到对付刘璟上来。”

    曹丕浑身一震,低下头小声答应:“儿臣遵命!”

    “另外,你替为父转告赵温,命他收回建议册封我为魏王的上书,在刘璟末灭之前,不准再担此事。”

    “儿臣明白了!”

    又过了半晌,曹操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问道:“宪儿主动向为父提出,愿意嫁给刘璟,你同意吗?”

    曹操半晌没有听见儿的回答,又回头看了他一眼,“植儿坚决反对,那你呢?”

    曹丕没有想到父亲会问这个问题,让他一时难以回答,但他知道不能回避,更不能含糊其词,父亲对弟的坚决反对显然很赞赏,但不一定是赞赏他的想法,而是赞赏他决断的态。

    想到这,曹丕缓缓地说:“从感情上,儿臣也同样反对,但从政治上考虑,宪妹嫁给刘璟,有利于将来能找到一个中庸的解决之道,为曹氏留一条后,只是,儿臣觉得刘璟未必会答应。”

    曹操点了点头,显然对长答复很满意,他笑道:“现在他确实不会答应,但以后就未必了。”

    过了一会儿,曹操摆摆手,“我有些累了,你告退吧!”

    “是!~孩儿告退。”

    曹丕心情复杂地走出了铜雀台,父亲最后的话仿佛还在他耳边回响:“从今天开始,你正式出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替为父处理日常政务,为父的精力要转移到对付刘璟上来。”

    …………

    “你替为父转告赵温,命他收回建议册封我为魏王的上书,在刘璟末灭之前,不准再担此事。”

    曹丕的心中又是欢喜,又是烦忧,欢喜是父亲终于认可了自己,决定让他担任副丞相,掌管日常事务,而不是让弟出任,这是他的一个胜利,尽管不是正式认可他为世,但他离世之位也越来越近了。

    但又让曹丕感到失望的是,父亲拒绝了出任魏王的提议,曹丕之所以说要等待时机,那其实是程昱的意思,告诉他一定要这样说,绝非曹丕的本意,他心中是希望父亲能排除众人晋升为魏王。

    父亲已位人臣,享有九锡之礼,若再晋升魏王实际上就是登基为帝的前奏,有以魏代汉之意,这一点所有都明白,但曹丕也知道父亲不会登基称帝,他会创造条件,把最后一步留给自己。

    而今天父亲因为忧心刘璟而取消了晋升魏王,这就说明他以魏代汉之心已经淡了,至少是有了顾虑,这就让曹丕内心有些烦忧了若父亲不肯以魏代汉,而自己将来怎么办?

    大雪依旧在纷纷扬扬下着,如扯絮一般从空中团团落下,曹丕移开伞,抬头看了看漫天大雪,他心中感到一阵寒意,不由加快了脚步。

    在铜雀台大门外,一辆马车正在雪中等候着他,几名侍卫见他出来,连忙打开了车门,曹丕一眼看见了马车里程昱笑眯眯的面容,程昱的笑容让他感到一丝的依靠,他连忙登上马车,马车缓缓起步向城内驶去。

第613章 南阳有变

    、、、、、、、、、、

    马车里程昱笑道:“公不妨对荀公用心一点,若能得到他的支持,会对公非常有助益,只是荀家一向中立,公需要有耐心。【】”

    “我明白,我会尽力去笼络他。”

    这时,程昱又微微笑道:“今天丞相接见,我要恭喜长公了!”

    “程公怎么会知道有喜事?”曹丕不解地问道。

    “很简单,我刚才遇到了华歆,他告诉我,丞相已经决定把从前的相府让给长公居住,这不是好事吗?”

    曹丕点了点头,“确实是好事,父亲已经决定正式封我的五官中郎,副丞相,主管日常政务,不再是他出征才代管了,除了重大军国政事要向他禀报外,其余日常政务皆由我来决断。”

    曹丕说完,却见程昱沉吟不语,他微微一怔,连忙问道:“程公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当然是喜事,公不用担心什么,只是我想得比较多。”

    “愿听程公教诲!”

    程昱轻轻捋须道:“不妨从方面来理解,一是这几年公表现优异,获得了丞相的肯定,其次是现在南方刘璟势大,尤其北伐之举动摇国本,丞相忧虑之,必须从日常繁杂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对付刘璟;而第就是植公的表现令丞相失望,所以丞相最终选择了长公,不过有一点希望长公明白,这离世之位还有一段距离,一切都有可能。”

    “我明白!”

    曹丕默默点了点头,他又问道:“程公的意思是说,弟还有可能扭转局势吗?”

    “怎么说呢?植公也并非无能之辈,只是因为他从政经验不足,而丞相又对他寄予厚望,把他尚不能胜任的大事交给他去做,他当然做不好,而且他运气也不好。”

    说到这,程昱笑了起来,“我听陈群说,贾诩代表刘璟来正式谈判时,他却跑去青城山游玩了,让丞相怎能不生气,正是两次出使失败,丞相才对他失望,但如果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或许他能做得很好,关键是”

    “关键是什么?”曹丕紧张地问道。

    程昱神情凝重道:“关键是看丞相出征是否会继续带着他,如果不带他,世之位可以无忧了,但如果继续带着他,就还会有变故。”

    “我知道了?”曹丕轻轻叹了口气。

    这时,贾诩又问道:“丞相提到晋升魏王之事了吗?”

    曹丕犹豫一下,摇了摇头,“父亲没有对我提到此事!”

    从新野可以乘船沿淯水北上,直达宛城,这也是宛城向南运输粮草辎重的重要水上通道,从新野北上十里,先到达淯阳县,淯阳县是南阳郡最南面的县,县城和新野边界仅仅只相隔十余里,驻扎着千曹军。

    驻扎淯阳县的曹军主将是一名校尉,名叫李顺,是汝南守李通之弟,虽然是边界之军,但曹军的压力并不大,两年前曹丞相和荆州州牧刘璟签订了互不入侵协议,年内,曹军不会进犯荆州,同时驻荆州的汉军也不会入侵南阳。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双方军队都始终没有越过边界一步,相安无事,时间久了,曹军士兵也就慢慢消除了恐忧,每天在城内和边界巡逻,日也过得颇为悠闲。

    这天中午,城头上的巡哨刚刚换了岗,士兵们和往常一样,虽然换了岗,却没几个人有心思在城头巡哨,士兵们五成群聚在一起,或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或躲在角落里赌钱。

    但就在这时,远处十几名曹军巡哨骑马飞奔而来,很多人浑身是血,他们恐惧得大喊大叫,挥舞着双手,眺望塔上的哨兵看见了,立刻敲响了警钟。

    ‘当!当!当!’警钟在城头回荡,曹军士兵们从四面八方跑来,从城头向下眺望,片刻,十几名曹军巡哨骑马飞奔至城下,飞奔进城门,大喊道:“快关城门!”

    城上士兵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关闭了城门,这时,校尉李顺闻讯赶来,十几名哨兵正在城门内包扎伤口,一半的士兵身上还中了箭,李顺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其他弟兄呢?”

    一名军侯带着哭腔禀报道:“启禀将军,我们正常在边界巡哨,忽然被汉军伏击,弟兄们死伤惨重,只有我们十几人逃回来了。”

    李顺大吃一惊,人的巡哨队只有十几人逃回来,汉军有多少人伏击,就在这时,城头上有士兵大喊:“将军,敌军出现了!”

    李顺连忙飞奔上城,向远处望去,只见在淯水边的树林内奔出了一支数人的军队,打着汉军赤旗,他们驱赶着大群民众向县城而来,民众跌跌撞撞,哭喊连天,行至县城两步外,这支军队忽然从后面向民众放箭,惨叫声顿时响成一片,只片刻时间,数名男女老幼悉数被这支军队射死。

    李顺大怒,喝令道:“集结军队,跟我杀出城去!”

    这时,一名牙将连忙劝道:“将军要当心,这可以就是敌人的诱兵之计。”

    李顺顿时醒悟,放弃了杀出城的念头,密切关注城外敌军情况,只见数汉军士兵不停上前来挑衅,但李顺却看见树林内隐隐有伏兵的迹象,他心中警惕,始终不肯出城。

    一直到天色近黑,这支汉军才终于撤走了,夜里,淯阳县四周不断传来有乡民被杀的消息,这让李顺心中有些疑惑了,汉军一向军纪森严,从不扰民,怎么会杀戮普通农民?

    次日天明,汉军却不再出现,李顺派人去城外查看情况,带回来的消息令他震惊,昨天到现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入侵的汉军士兵杀死了近两名曹军巡哨和上千普通民众。

    事态非常严重,李顺不敢隐瞒,立刻派人去宛城向张辽禀报此事,尽管张辽对此事心知肚明,尽管他也并不赞成丞相用这种手段,但他还是按照事先的约定,紧急向邺都禀报了汉军违反停战协议、入侵南阳的消息。

    汉军入侵南阳的消息使邺都朝野震动,曹操在盛怒之下宣布停战协议作废,开始大举向南阳增兵,并亲自率军向南阳进发,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荆州上空

    成都的初雪比邺都晚了二十余天,直到十二月初,第一场雪才纷纷扬扬落下,比邺都的大雪要来得温柔,就仿佛一片片白色的精灵从天空徐徐飘落而下,挂在树上,落在屋顶,飘入水中,浅浅地覆盖在原野之上,大地变得一片洁白。

    火盆的木炭燃得正旺,不时爆起一串火星,将书房里烘烤得格外温暖,刘璟穿了一身白色的厚袍,头裹平巾,正坐在桌前挥笔疾书,在他身边堆放着数十卷帛轴,这些都是从荆州和益州各地送来的税赋公。

    荆州和益州都实行汉朝税赋,分为田赋、算赋、口赋、更赋四种,另外商人还有商税,田赋是实行十五税一,定额为每亩六升。

    算赋则是人头税,十七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成人,每人每年六十钱;而口赋则是儿童人头税,六岁到十七岁之间,减半为十钱。

    至于更赋,就是民众不愿服劳役,可以交纳钱或者粮食免服劳役,按照一天一升米,或者四钱计算。

    荆州虽然一直是富庶之地,但经过一次曹军大举南征后,税赋损失很大,建安十年的税赋只相当于建安八年的一半,经过近两年的恢复,荆州税赋收入已经渐渐恢复到建安八年的七成。

    不过益州的税赋却着实出乎刘璟的意料,难怪被誉为天府之国,益州一年的税赋竟相当于荆州的两倍不止,再加上汉中十万户人家,每年两州地所收到的税赋,足以供养二十万大军。

    今年税赋充足,加上夺取了西城,令刘璟心中颇感欣慰,这段时间心情都十分愉快,就在他奋笔批阅公之时,忽然听见远处隐隐传来一阵稚嫩的哭声,有跑进院的脚步声,刘璟听出了这哭声,竟然是他儿刘致的哭声。

    他心中奇怪,放下笔走到窗前,他推开窗户,只见儿哭哭啼啼跑进院,一名女侍卫蹲在地上哄他,刘致今年已经快四岁了,长得很像他母亲,身材不高,静而秀气,和刘璟的高大魁梧完全不同。

    “致儿,哭什么呢?”刘璟趴在窗前笑问道。

    刘致抹着眼泪,指着院方向抽抽噎噎道:“我做的雪马被娘吃掉了。”

    刘璟不解,又关切问道:“你娘怎么把它吃掉?”

    “我放在屋里后来就没了。”

    女侍卫‘噗!地笑出声来,刘璟也哈哈大笑,他从窗上轻轻跃出,走到儿面前,将他抱起,疼爱地拍拍他头上的雪花笑道:“雪马怕热,进屋就化成水了。”

    “为什么会化成水?”

    “因为雪花就是水变的,它是水的精灵。”

    刘璟伸出手,一片雪花轻轻落在刘璟掌心,他放在儿面前,“注意看!”

    刘致瞪大了眼睛,渐渐地,雪花不见了,融化成了水,刘致顿时高兴地拍掌笑道:“原来雪真是水变的,那水怎么会变成雪花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刘璟想了想笑道:“因为天上的云就是水汽,夏天水汽变成雨,冬天很冷,水汽就结冰了,变成雪花飘下来。”

    “爹爹,什么是水汽?”

    “这个”

    刘璟哈了一口白气,“这就是水汽!”

    “原来水汽是肚里出来的。”

    这时,陶湛带着几个丫鬟慌慌张张走来,看见了儿在丈夫怀中,她才长长松了口气,她上前将儿抱过来,在他小屁股上轻轻拍了一巴掌,对刘璟笑道:“这个臭小堆了只雪马藏进屋里,说是等妹妹睡醒后一起玩,结果发现不见了,就硬说是我把它吃掉了,大哭大闹,一转眼就跑没了,我估计是来找爹爹告状了,果真是这样。”

    陶湛又在他小屁股上拍一巴掌,“说!雪马是娘吃掉的吗?”

    刘致不敢哭,低下头胆怯道:“不是,是变成水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时,一名管家婆在门口禀报道:“老爷,徐长史来了,在外书房等候老爷。”

    刘璟点点头,“我这就过去。”

    他又抚摸着儿的小脑瓜笑道:“能想到和妹妹一起玩,就是好孩,等雪再下大一点,爹爹和你一起堆雪人。”

    “好啊!”

    刘致高兴得要拍掌,可见母亲依然沉着脸,便吓得他不敢放肆,陶湛忍住笑道:“夫君,你快去吧!别让徐长史等急了。”

    刘璟捏了捏儿的小脸蛋,快步向外书房走去。

第614章 南阳消息

    、、、、、、、、、、

    外书房里刚刚点燃了火盆,但房间里却很寒冷,徐庶坐在火盆前搓手烤火,今天虽然是难得的休日,但徐庶在家中也坐不住,他在昨驼于完成了刘璟交给他的任务,今天特地赶来和刘璟探讨。【阅读网】

    这时,门开了,刘璟裹夹着一阵寒风走了进来,歉然笑道:“房间里很冷,要不我们去贵客房,那边更暖和一点。”

    “不用了,这里烤火就不冷了。”

    今天两人都穿得很随意,不是朝日,两人也去除了那些繁缛节,就仿佛朋友之间聚会,这也是刘璟对手下的再要求,徐庶跟随刘璟多年,也就习惯了刘璟的各种规矩。

    两人坐下,徐庶取出一只踞,递给刘璟道:“上次州牧谈到权力改制问题,按照州牧的思,我做了一些方案,请州牧看一看。”

    其实刘璟和曹操一样,也在考虑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考虑北征,不同的是,曹操有成年儿可以托付,而刘璟的儿才四岁,他便考虑从制上进行改革,防止一人独揽政务大权。

    这一点徐庶为支持,虽然这会削弱徐庶本身的权力,但徐庶考虑的却是将来,一旦形成制,对君权就是一种很好的制衡,防止君权独大。

    刘璟的思很简单,汉朝是君相共权,君权和相权各自**,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相权对君权的制约。

    但刘璟这次提出的要求是分权制,也就是多相制,不止一个相国,相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这样就能防止一人独权了。

    徐庶又介绍道:“微臣想到的是五长史制,设五名长史,轮流执掌政事权,重大政务之事则五人表决,多数赞成即通过,另外再设立侍中对当权长史的政事进行复核,若有疑问则封驳返回,提交五长史共决,这样就能有效防止一人独权。”

    刘璟点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把将军府的长史之权分散给数人,实际上就是分散相权,又有审核机关,再加上直接向自己汇报的监察内史,这样他就完全可以把政务大权暂时下放了,

    他看了看徐庶写的报告,又问道:“长史觉得轮流执掌政事权,多少天轮换一次比较合适?”

    “微臣和贾军师商量过,他建议十天一换比较好,这样五十天一轮,不过贾军师已明确表态,他不参与政务。”

    刘璟沉思片刻道:“这样吧!我也不暂时不参与,贾军师年迈,他既然不想参与政务,就尊重他的意见,那么就由徐长史、司马军师、蒋琬、费观再加上董和和尹黙,你们六人组成筹备组,详细讨论各种制,最后达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我再来审核。”

    徐庶明白刘璟的意思,其实就是他们六人组成最高权力机构,其中尹黙是掌握复核封驳权,徐庶又想起一事,小心翼翼道:“上次推荐周不疑和廖立为监察左右内史,引起了一些非议。”

    “什么非议?”刘璟不解地望着他。

    “主要是益州官员不赞同,因为这两人都是荆州系,众人认为不平衡。”

    刘璟心中着实有些不悦,他最不喜欢这种地域对立,很容易造成分裂,虽然不高兴,但他也知道,现在掌管益州刚刚开始,还得平衡众人的不满。

    “那你可有合适的建议?”

    徐庶连忙道:“微臣建议廖立为江夏守,取代苏飞,监察右内史可改为原梓潼郡丞杨仪出任,此人为人刚正不阿,精明心细,适合于地方郡县监察。”

    “让我再考虑考虑!”

    刘璟说是考虑,其实就是基本上答应了徐庶的建议,他又叮嘱道:“多相制的分权方案事关重大,还望元直多多费心。”

    徐庶连忙起身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回去准备。”

    刘璟笑着摆了摆手,“今天是休日,长史不用这么操劳,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再说吧!”

    徐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这人忙碌习惯了,一天不做事,就觉得失魂落魄,没有休息的命,很多人都劝过我,就是改不了,今天还来打扰州牧休息。”

    刘璟微微一笑,“不瞒元直,我其实也一样,今天也在批阅各郡税赋的税赋报告,事情很多啊!”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会心地大笑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在门外禀报道:“启禀州牧,樊城都督派人送来急报!”

    “带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军士被侍卫们领了进来,军士单膝跪下呈上一卷军报道:“奉都督之令,向州牧汇报紧急军情。”

    刘璟接过书踞,打开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微变,徐庶有些不安地问道:“州牧,出了什么事?”

    “曹操向南阳增兵了,从许昌向南阳增兵万,又从合肥调来四万军,这样南阳的兵力就达十万之众,聘说,有人发现曹操出现了宛城。”

    徐庶心中也是一惊,连忙道:“难道曹军要进攻襄阳吗?”

    刘璟点点头,“如果曹操真的出现在宛城,恐怕他要实施围魏救赵之策了,攻打荆襄,解天水郡之危。”

    “可是我们和他签署的停战合约还有一年才到期,他真要撕毁合约了吗?一旦毁约,他的信义可就彻底没有了。”徐庶不解地说道。

    刘璟摇了摇头,聘在急报上说,是汉军先入侵南阳,但新野驻军绝没有做过此事,刘璟立刻明白过来,他轻轻叹息一声道:“这其实是我最担心之事,果然发生吗?”

    他立刻对侍卫令道:“速去将贾军师和司马军师请来,就说有紧急军情商议。”

    半个时辰后,贾诩和司马懿都匆匆赶来,徐庶也没有离开,虽然他不管军务,但事实上,如果襄樊出现兵事,对民政影响大。

    几名侍卫已经将荆襄沙盘搬了过来,刘璟站在沙盘前久久注视着襄阳,他只是一年没有关心襄阳的情况,却感觉似乎过了很多年,原以为曹操会遵守双方的默契,保持东线平静,却没有想到曹操还是要撕毁合约,进攻襄樊了。

    刘璟抬头看了看贾诩和司马懿,“两位军师都应该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吧!”

    司马懿冷哼一声,“苦肉之计罢了,栽赃给我们,他便可以顺理成章撕毁停战协议,看来曹操真是要进攻襄阳了。”

    贾诩点点头,“不得不说,曹军进攻襄阳着实有点令人意外,这应该是围魏救赵之策,曹军真正目的还是为了西线的防御。”

    “虽说是围魏救赵,但却是很令人头疼,襄樊只有一万五千军队,如何抵挡曹操的十万大军?”

    刘璟叹息一声,“刚刚才恢复一点元气,又要遭受涂炭了。”

    这时,徐庶接口道:“其实我觉得应对得力的话,损失应该不大,新野至樊城一带本来就是以军屯为主,没有多少农民,只是樊城商业人口较多,如果我们撤退及时,然后用水军封锁汉水,曹军就算占领汉水以北,也还是和从前一样,奈何不了我们。”

    刘璟也知道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毕竟是十万大军,而且曹操一直有再攻荆州的企图,曹军在南阳岂能没有准备,想到这,刘璟又道:“现在刘备在和交趾士燮对峙,无暇北顾荆南,我打算将江陵的一万军北调襄阳,再从武昌调五千水军增援汉水,这样襄樊就有万军,有聘和甘宁镇守,我可以稍稍放心,只是我有点担心他们谋略方面欠缺,会中曹操之计。”

    说到这,刘璟看了一眼贾诩,贾诩会意,立刻躬身道:“微臣立刻赶往襄阳,参与防御谋划。”

    刘璟笑了起来,“有贾公坐镇襄阳,我就放心多了。”

    他的目光落在司马懿身上,见司马懿欲言又止,便问道:“司马军师有什么建议?”

    司马懿躬身道:“微臣建议联系孙权,请江东军北攻合肥或者广陵,这样便可以分散襄阳的压力。”

    刘璟沉吟片刻道:“这倒是可以,就怕孙权趁机提出要求,废除当初的一些条款。”

    徐庶又劝道:“生铁的赔偿已经完成了,江东也收回了豫章郡,我听说江东造了很多九石战船,这就是一种变相地违约,至于内河禁,现在双方都有利,我想江东也不会要求废除这一条,那么真正的利益还是蕲春郡,只要州牧坚持蕲春郡不让,可以放开他们的战船限制,其实对我们没有损失。”

    贾诩也道:“长史说得有道理,江东两千石的海商船也有不少,这一条限制着实没有实际意义了,放开它,也是我们的一种诚意,关键是蕲春郡不让,就不会损害到我们的利益。”

    “好吧!”

    刘璟终于答应了,他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交给司马懿,“烦请军师替我出使江东,另外军师去襄阳途中可带上刘敏,让他为副使,出使江东,具体该怎么做,军师可以见机行事。”

    司马懿躬身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回去收拾,出使江东。”

    贾诩也笑道“我也去襄阳,倒可以和仲达结伴走一程。”

    司马懿有些害怕,连忙摆手,“我可先说好,不陪贾公下棋。”

    贾诩皱眉道:“你这人怎么如此小气,下几盘棋又何妨?”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和贾诩下一盘棋至少要半天时间,谁也受不了。

第615章 新野遭遇战

    、、、、、、、、、、

    在赤壁大战之前,新野县是一座有近五万人口的大县,被刘备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曹军南下后,数万新野县民跟随刘备东逃,最后渡江去了江夏,当赤壁大战结束后,新野县民便再也没有返乡,被安置在襄阳和江夏一带。【阅读网】

    新野县便渐渐成了一座军城,县城以南的上万顷良田也变成了军田,除了千驻军外,还有近一万军属,他们耕种军田,收获丰富,享受免税服役的优待。

    但好景不长,曹军忽然在南阳大举增兵给新野县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战争的阴影再次逼近新野县,不等成都将军下令,襄阳守蔡琰和襄樊都尉聘达成了南撤的共识,汉水北面的军民全部向汉水以南撤离。

    此时已到十二月下旬,正是一年中最寒冷之时,在凛冽寒风中,新野通往樊城的官道上,一队长约十几里的难民队伍正缓缓向南撤离,平民们扶老携幼,黑压压一片,他们大多赶着牛车,老人和年幼孩童坐在牛车上,车上装载着粮食、被褥衣物,大小包裹以及陶罐等生活用具。

    男在前面牵着牛,妇女则跟在牛车旁步行,不时忧心忡忡地关照车上的幼童,不少十几岁的孩童也跟在母亲身旁,在平民队伍后面,也跟着数辆满载着物资粮草的骡车,这是军队的物资,也和平民们一起南撤了。

    在队伍两边,两千名汉军士兵全副武装,护卫着平民队伍缓缓而行,他们负责保护这一万余名军属平安南撤,他们不时将跌倒的老人扶起来,将一些没有牛车可坐的老人和孩送去乘坐军队骡车。

    率领这支军队的主将正是从前马超的副将庞德,他被封为副校尉,派来协助聘镇守襄樊,出任新野镇将。

    庞德对自己的新职位还算满意,关键是他有军权,掌握了千军队,对一个大将来说,他是否被重用,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军权。

    虽然名义上是聘任命他为新野镇将,但庞德心里明白,这其实是刘璟的任命。

    投降汉军近一年了,庞德也明白了很多汉军的规矩,聘有军队指挥权,但没有军职任命权,牙将以下军官由将军府兵曹司通过考核任命,而牙将以上的任命则必须由刘璟决定。

    庞德年约十余岁,身高足有八尺,头大如斗,皮肤黝黑,一脸络腮黑须,使一根六十斤重的大铁枪,武艺超群。

    虽然长相凶猛粗鲁,但庞德却从小读书识字,从军后又饱读兵书,其实是一名武双全的大将,在跟随马超时,他就是马超的智囊,为马超出谋划策,也正是这个缘故,刘璟才让他镇守新野。

    庞德也得到曹军大举增兵南阳的消息,竟是从合肥向南阳调兵,庞德当然知道,这种调兵耗费巨大,不会没有目的,宛城的曹军已有十万之众,这明显是要南下襄阳了。

    庞德心中有些担忧,他们南撤会不会有点迟了,据说曹操已经抵达宛城,不过从军事上看,曹军并不想突袭襄阳,如果要突袭襄阳,就不会等援军到来后再动手,而是会直接南下袭击新野和樊城,根本不给他们南撤的机会。

    很有可能曹军只是做一个兵压姿态,逼迫汉军停止西线的北伐,毕竟双方签署了停战的协议,不到最后关头,曹军也不会轻易撕毁这个协议。

    想通这一点,庞德心中稍安,他回头看了看平民队伍,见人人神情惨然,眼看再有几天便是新年旦日了,却遭遇兵灾,庞德不由暗暗叹息一声。

    庞德见队伍走得慢,一天最多走四十里,这要四天才能到樊城,一旦曹军杀至就危险了,他便对士兵们令道:“稍微加快一点速!”

    就在这时,远处奔来了几名斥候骑兵,迅速飞奔而至,为斥候在马上急声禀报道:“启禀将军,曹军已经南下了,前锋距我们只有十余里。”

    这个消息令庞德大吃一惊,他刚刚才认为曹军不会轻易南下,没想到曹军便已经杀到了,他心中顿时焦急起来,向南走逃不过曹军的追杀,只有向东逃入森林才有一线生机。

    好在两里外便是比水,过了比水是一望无际的森林,再向东就是桐柏山区,只要过比水拆掉桥梁便可以自保,但牛车显然无法在旷野里东行,他立刻对士兵们大喊道:“让所有人丢弃辎重,带上口粮,牵上牲畜,立刻向东面撤离,曹军即将杀至。”

    曹军杀至的消息顿时使队伍一片大乱,尽管士兵们再解释,曹军还在十里外,但无法控制民众的恐慌,逃民们喊叫连天,他们顾不上疲惫,男背上老人,女人抱起了孩,尽管众人慌乱异常,但值钱的东西还是不想扔下,尤其是耕牛,更是民众的命根。

    他们纷纷将牛解下牛车,女人们又拿上一些粮食细软,其余物都丢弃不用,迅速离开官道,人畜混杂,在旷野里争先恐后向东面奔逃,男女老幼跌跌撞撞,混乱不堪,呼儿唤夫声、孩童跌倒的哭声,响彻了原野。

    庞德大喝一声,“军队立刻集结,跟随我去迎敌!”

    这时,庞德已经顾不上难民,他对一名军侯喝令道:“你可率五弟兄护卫难民,过河后立刻拆桥,不得有误!”

    “遵命!”

    军侯躬身行一礼,他向本部士兵一挥手,“跟我来!”

    他率领五士兵跟随着难民奔去,庞德见他们走远,又命令斥候赶去樊城报信,这时,一名牙将劝道:“敌军前锋至少有万余人,而我们只有两千余人,战不过敌军,为何不随民众一起撤到河东岸?”

    庞德瞪了他一眼,厉声道:“不战而逃,岂是大丈夫所为,战死沙场,亦是我等幸事,尔不必多言!”

    牙将吓得不敢吭声,庞德见军队已集结完毕,便大喊道:“弟兄们,阻击敌军,为樊城民众过江争取时间,这是我们军人的职责,大家随我北上,痛击曹军!”

    “愿跟随将军北上!”

    士兵齐声大喊,庞德一挥手,“出发!”

    他调转马头向北奔去,率领两千五汉军北上,准备迎战曹军先锋

    曹军前锋八千军队已经杀至新野县,由大将张郃率领,当他发现新野县已是一座空城时,他立刻率军调头南下,追击逃走的汉军。

    庞德对曹军并不完全准确,曹操大举调兵汇集南阳,便已经决定撕毁双方签署的停战协议,之所以没有派兵突袭襄樊,是因为曹操考虑的并不是要攻击樊城之民。

    曹操对攻占襄樊的兴趣并不大,他关心的是聚势,尽可能地引起襄樊恐慌,让荆州形势变得严重,这样才能在最大程上影响到刘璟的决策,迫使他暂时放弃北伐冀城,从而为曹军在西线的部署赢得时间。

    而此时,曹操已得到贾诩已赶到襄阳的情报,这便是时机成熟了,他毅然下令大军南下,全面对襄樊施压。

    张郃率领八千军队在官道上疾奔,他不断得到前方探传来的消息,在十里外的官道上发现大量丢弃的大车和物资,田野里有逃民向东逃去痕迹,张郃冷冷哼了一声,他知道向东两里外便是比水,宽达十几丈,一旦难民逃过河,自己难追了。

    这时,副将杨洸在一旁道:“我记得附近也有一座桥梁,我们不如过桥,向南追杀,这些妇孺老幼跑不远。”

    张郃沉思片刻,摇了摇了头道:“追上他们又能怎样,杀掉他们?还是让他们成为我们的负担,丞相的命令是尽快夺取樊城,造大声势,如果滥杀无辜,恐怕很难向丞相交代。”

    “将军说得对,卑职失虑了!”

    张郃回头大喝一声,“加快速,向樊城进发!”

    八千曹军加快了速,沿着官道向南面疾追,一个时辰后,前方官道上出现了大量汉军丢弃的辎重大车,大车上满载着粮草和武器帐篷等物资,不仅是汉军辎重,还是大量的民间车辆,拉车的牲畜被牵走了,大包小包,各种物堆满了大车。

    这时,曹军开始有些混乱了,士兵们开始争先恐后抢夺民财,张郃大怒,冲上前去,猛抽士兵,厉声喝令道:“统统将东西放下,立刻整队!”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一条小上忽然杀出一支军队,约两千余人,为大将正是庞德,他本打算率军北上,但忽然又想到可以利用民众丢弃的财物做诱饵,便率军埋伏在一里外的树林内,就在曹军混乱争夺财物之时,他抓住了机会。

    庞德一挥大铁枪,高声大喊道:“弟兄们,杀上去!”

    两千五汉军士兵喊杀声震天,奋力奔跑,瞬间杀进了敌人的后军之中,将曹军队伍一切为二,杀得敌军人仰马翻,哀嚎遍野,庞德横冲直撞,大枪翻飞,铁枪所过之处,尸横遍地。

    后军大将正是副将杨洸,他见敌军来势凶狠,自己军队死伤惨重,他心中大怒,挥刀催马向庞德杀来,“黑脸蛮休要猖狂,吃我一刀!”

    庞德冷笑一声,长枪一挺,催马迎了上去,两人激战在一处,战不到五合,庞德佯败,拨马而走,杨洸紧追不舍,只跑出十几步,庞德一记回马枪顿时将杨洸挑于马下,再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杨洸阵亡,千后军无不胆寒心颤,斗志消亡,被汉军杀得死伤无数,混乱成一团,无数士兵开始掉头逃跑,军队竟出现了即将崩溃的迹象,就在这时,张郃率领数千士兵从前面杀来。

    他认出了庞德,挥动点钢槊高声喊道:“庞令明,可敢与我张郃一战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90/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兵临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三国之兵临天下》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兵临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兵临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兵临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兵临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兵临天下介绍: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三国之兵临天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兵临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兵临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