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兵临天下TXT下载三国之兵临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兵临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三国之兵临天下txt下载     三国之兵临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

    、、、、、、、、、、

    南阳失守、曹纯在淯水中伏阵亡的消息传到了长安,先是夏侯渊在祁山阵亡,随即又是曹纯身死,都是曹操至亲之人,也是他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无弹窗小说网】

    而且南阳是中原的大门,南阳失守,意味着中原门户大开,一连串的沉重打击让曹操再也经受不住,终于病倒了。

    谋士董昭忧心忡忡地来到病房门前,见许褚正站在门前,他向许褚招了招手,两人走到一旁。

    “丞相的情况怎么样?”董昭低声问道。

    董昭原是袁绍的谋士,因被袁绍猜忌而投奔了曹操,深得曹操信赖,只是他主要对内而不对外,所以不像郭嘉、荀彧那样出名,但很多政治上的重大事件他都参与了策划,比如迎汉帝到许昌,比如曹操进封魏公、受九锡等等,这些都是董昭的建议,他的意见深得曹操重视。

    许褚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摇摇头道:“赤壁大战后,丞相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了,一年不如一年,上次妙才之死他就彻痛于心,抑郁而不得排减,这次曹纯将军阵亡,让他再也经受不住打击,先生,我真的很担心。”

    “军医怎么说?”

    “军医说,丞相身体衰弱,病势沉重,体病可医,但心病难治。”

    董昭默默点了点头,“我去劝劝丞相吧!”

    董昭进了曹操病房,病房里点着火盆,十分温暖,只是半拉着帘,光线稍显黯淡,曹植垂手站在一旁,两名侍妾正在服侍曹操喝药,曹操头上扎着白巾,身着宽袍,脸色苍白,气色非常不好,他见董昭进来,便笑着点点头,“公仁来了。”

    董昭躬身施一礼,“微臣前来探望丞相!”

    “多谢公仁关心。”

    曹操又对曹植道:“吾儿替为父招呼董先生坐下。”

    曹植连忙上前施礼,“先生请坐!”

    董昭笑着点点头,在旁边坐了下来,曹操又对两名侍妾,“你们退下吧!”

    两名侍妾慢慢退了下去,曹操又给曹植使了个眼色,曹植会意,向董昭行一礼,这才退了下去,待他们都走了,曹操这才叹息道:“公仁,恐怕我不能长久了。”

    董昭吓得俯身跪下,连连磕头道:“丞相万万不可说此话,望丞相保重!”

    曹操苦笑一声,“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我也时常病倒,那有此次严重,我甚至感觉到生命将逝,公仁,这种感觉让我很难过。”

    董昭咬紧牙关道:“丞相并非是身体问题,而是心病,心病去了,丞相会比谁都康健。”

    “这话说到根上了。”

    曹操轻轻叹息一声,“我的心病是刘璟,可是这个病根不容易去啊!”

    董昭沉默了,这个问题他确实不好回答,曹操注视他半晌,问道:“你告诉我实话,你对刘璟夺取陇西怎么看?”

    董昭低下头,又摇了摇头道:“微臣不好说。”

    “不好说也要说,我要听实话。”

    “微臣的意见,丞相还是不要去陇西了。”

    这就是很含蓄地暗示曹操,陇西可能保不住了,曹操听懂了他的暗示,沉默片刻问道:“你为何会这么说?”

    “丞相想一想,刘璟攻打陇西快年了,一次比一次成功,最影响他北征的粮食问题已经解决,现在他已拿下上方谷,兵进渭水,夺取冀县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曹操黯然,他长长叹口气道:“我当年一念之差,放了此人,现在他却成了我的掘墓人,这就是上苍的安排,是我的命。”

    “丞相身体不适,自然会感到压力很大,等丞相身体康健,那时刘璟的威胁也不算什么了,丞相不必再为过去耿耿于怀。”

    “或许你说得不错。”

    曹操想起一事,沉思片刻道:“上次公仁劝我进魏王,我这段时间反复考虑,我觉得进魏王倒不急,先确定下世倒是当务之急,我想听听公仁的意见。”

    董昭心中一跳,这个问题让他怎么回答,从内心而言,他是支持曹植,曹植待人宽厚,不像曹丕那般刻薄阴毒,只是曹丕在争夺世的斗争中明显占据了上风,丞相已经封他为副丞相,主管政务,这其实就是将魏国托付给他了,这个时候让他董昭表态,不就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吗?

    曹操笑了笑道:“我也听人说过,公仁比较支持植儿,怎么,现在想法有变了吗?”

    “微臣确实是支持植公,但植公经验不足,这是他很明显的弱点,为此很多人”

    不等董昭说完,曹操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他经验不足,这个问题不大,我只是想知道,你为什么支持公,而不支持长公。”

    董昭居然从曹操口中听到‘经验不足,问题不大’,这让董昭顿时看到了一线希望,从曹操的语气中,似乎植公也有可能继承世之位,他便小心翼翼道:“微臣支持植公,是因为他宽厚仁德。”

    “你的意思,长公不够宽厚,也不够仁德,是吧!”

    董昭没有说话,也就是默认了曹操的意思,曹丕何止不够宽厚仁德,简直就是阴狠毒辣,曹操点了点头,“我明白公仁的意思了,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

    董昭起身慢慢退下了,曹操又躺了下来,这时,曹植又走进来,关切地问道:“父亲要休息吗?”

    “植儿,为父问题,假如为父有一天不在人世,把魏国交给你,你准备怎么对付刘璟?”

    曹植吓得跪下了,“父亲何出此言?”

    曹操有些不耐烦道:“人总是要死,刘璟比我年轻十岁,自然会死在我身后,我就问你,你若为魏主,怎么对付他?”

    “孩儿孩儿不擅军事,但孩儿会用名将名臣,比如张辽、徐晃、张郃、荀攸、董昭等大臣,全权交给他们。”

    曹操又半撑起身,目光锐利地注视曹植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可靠?他们都是外人,万一他们为了自身家族利益,投降了刘璟,几十万军队不就全完了吗?”

    曹植紧咬嘴唇,又道:“孩儿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相信他们不会背叛,就像父亲信任荀军师一样。”

    曹操注视曹植半晌,又慢慢躺下,“为父想睡一会儿,你退下吧!”

    曹植退了下去,曹操凝望屋顶半晌,又从旁边玉盒里取出一封信,这是夏侯惇今天送来的快信,曹操缓缓打开信,只见信中写道:‘荀攸并未和荀彧有书信往来,所动用兵力弟都一一知晓,暂无不妥,从目前看,荀攸尚无异心’

    曹操慢慢闭上眼睛,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失落。

    天后,曹操命曹仁率五万军驻防武关,又任命曹植为征西大将军,坐镇关中,命董昭和钟繇辅佐,他趁病势稍好,便启程赴许昌而去,南阳失守,威胁最大的是许昌,曹操无法顾及陇西战局,亲自去许昌坐镇

    刘璟已经在一个月前返回了成都,汉军兵分两,一由赵云率四万军驻扎在上邽城,一由黄忠率八万军驻扎在祁北堡。

    时间渐渐到了十二月,正是一年中最寒冷之时,陇西连下两场大雪,渭水冰冻,天地间,一片冰雪世界,战争停止了,双方军队都在寒冬中等待,等待明年开春

    冬去春来,时间又渐渐到了建安十八年的春天,山峦解冻,冰雪融水,到处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对于冀城而言,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战役即将拉开。

    军衙内,一名士兵拿着一封信,小心翼翼地走进房内,轻轻推了推伏在桌案上入睡的荀攸,“军师,醒一醒!”

    荀攸坐起身,身上的毛毯刷地落下,他连忙一把抓住,有些疲惫地问道:“什么时辰了?”

    “军师,天已经亮了。”

    荀攸点点头,天居然已经亮了,他只觉头一阵疼痛,便起身长长伸一个懒腰,又推开了窗,顿时大片阳光洒进房间,一股清新而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荀攸精神为之一振。

    “军师,有您的信!”士兵提醒他道。

    荀攸这才注意到桌上有一封信,他走过拾起,不由一下愣住了,竟然是荀桀写来的信,他摆了摆手,“你退下吧!”

    士兵点燃火盆,便退了下去,荀攸这才打开信,仔细看了一遍,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信中说他们父二人在宛城,父亲荀彧得到了名医张仲景的治疗,身体渐渐好转,一些多年的沉珂也慢慢消除,让他不要挂念。

    尽管只是一些家常小事,但荀攸还是从中读到了很多深意,宛城已经被汉军占领成为荆州一部分,荀彧为何不离开?信中说他们还去一趟襄阳,拜访隆中老友,这说明荀彧并没有被限制自由,只是他不想离开宛城。

    而且张机是南郡医的正,要教授上千弟,非常忙碌,如果没有刘璟的面,张机怎么可能专程去宛城给荀彧治病。

    荀攸放下书信,心中着实有些忧虑,他知道荀志跑去襄阳考试,并录取任官,这件事事先得到过荀彧的默许,荀彧已经开始偏向刘璟了,当然,荀攸知道叔父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他对刘协失望了,一心指望刘璟能中兴汉朝。

    其实这也是荀攸痛苦之处,他也是忠心于汉朝,他明明知道刘璟是为了复兴大汉,也明明知道曹操受九锡、建魏国,就已经有了代汉之心,这又是他绝不能接受的现实,只是曹操还没有晋封魏王,还留有最后一点操节,令他心抱幻想。

    同时也是他碍于曹操对他多年的恩德,他还依然帮助曹操对付复兴汉朝的刘璟,这种违背他内心意愿的做法着实令他深感痛苦,常常也不能眠。

    荀攸又看了一遍荀桀的信,他相信这封信是得到荀彧的默许,其实就是荀彧对自己的一个暗示,当然,荀彧并不是因为投降了刘璟而来劝自己,他相信荀彧的操守,他不会投降刘璟,如果他投降刘璟,现在就应该身在益州,而不是宛城。

    他暗示自己,只是希望自己能坚守忠汉的原则,可是荀攸不由露出一丝苦笑,让他怎么选择,难道让他故意输掉这场战争吗?怎么可能。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有人问:“军师在吗?”

第677章 致命弱点

    、、、、、、、、、、

    荀攸听出这是夏侯惇的声音,他连忙将信收了起来,尽管他心中无愧,但他还是不想有多的解释,这时,夏侯惇走到门口道:“军师,我可以进来吗?”

    “夏侯将军请进!”

    夏侯惇快步走了进来,抱拳道:“军师,刚刚得到消息,汉军拔营了。【无弹窗小说网】”

    荀攸浑身一震,他连忙走到沙盘前,仔细看了看五十里外的祁北堡,这里汉军驻营之地,汉军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冬天,现在起营,就意味着春天的攻势要展开了,事实上,整整一个冬天,汉军并没有对冀城发动攻势,双方一直对峙了个多月。

    “临渭县有消息吗?”荀攸又问道。

    临渭县是徐晃和于禁的驻兵地,他们二人率领两万军队一直驻守在临渭县,对上邽县的赵云军队对峙,荀攸其实是想知道上邽汉军的情况,如果赵云也有动静,那么汉军必然是要全面进攻了。

    夏侯惇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那边的消息。”

    荀攸沉思片刻道:“现在已是建安十八年,刘璟北伐已经整整年,他不会再等待下去,这一战必然是他全力以赴,这一战如果我们能彻底击败他,那么五年之内刘璟都不会再北征,如果这一战我们败了,那么整个关陇都危险了,希望夏侯将军能明白这一战的重要。”

    夏侯惇默默点头,“我会全力以赴!”

    夏侯惇离开荀攸官房,刚走到院里,一名侍卫快步跟上来,对他低声道:“将军,有情况要禀报。”

    夏侯惇面无表情地走到院外,这才停住脚步,侍卫跟上来道:“今天一早,军师接到一封信,是从宛城送来,好像是荀桀写来的信。”

    夏侯惇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去吧!”

    待侍卫走了,夏侯惇才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丞相因为荀彧之事,对荀攸也有了疑心,不过荀攸确实是全力以赴,整整一个冬天,他鼓舞士气,加强城防,一天都没有懈怠,荀攸对丞相还是忠心耿耿,他夏侯惇不能睁眼说瞎话。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至,急声禀报道:“将军,汉军前锋到了!”

    夏侯惇大吃一惊,连忙赶到城头,只见城外来了一支军队,约五六千人,为一员白马大将,手执长枪,银盔银甲皂罗袍,威风凛凛,正是名将马超,他正在城下叫骂掠战。

    曹军将士被他骂得羞恶难忍,大将殷署上前向夏侯惇请战,“将军,末将愿出战和马超一战!”

    夏侯惇狠狠瞪了他一眼,斥骂道:“你觉得你比许虎痴还厉害,能击败马超?你若败了,损害我的士气,你来承担?”

    殷署满脸羞愧退下,夏侯惇又怒道:“传我的命令,不准任何人出战,给我乱箭射敌军!”

    城上顿时乱箭齐发,马超领兵退了下去,这时,荀攸也闻讯匆匆赶来,对夏侯惇道:“不准任何人出城应战!”

    “卑职明白,已经下令不准人出战。”

    荀攸点点头,他走到城垛旁注视远处的汉军,又看了看城下,不由轻轻摇了摇头,夏侯惇有些担心,又问道:“军师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荀攸叹了口气,“我很担心冀城下面的土质,疏松了,连护城河都没有,一旦汉军掘城,恐怕会引起城池坍塌,这是冀城最大的弱点,也是我最担心之处。”

    “可是我们不是用青石加固了地基吗?”

    “那个只是权益之计,治标不治本,哎!算了,我们尽力防御吧!”

    荀攸不再提此事,对夏侯惇道:“从现在开始,每天巡防人数从一万增加到两万,十二个时辰昼夜巡视,尤其夜间,不准人偷懒睡觉,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下午时分,汉军主力终于抵达了冀城,足有十万大军,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向冀城杀来,旌旗铺天盖地,人马无边无际,辎重大车一眼望不见尾,在队伍前面,刘璟骑在马上将手中地图与官道两边实景对比,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冀城,周围的一切令他颇感新意。

    旁边贾诩对他笑道:“陇右的春天其实比南方更加动人,经历的冬天冰天雪地,到了春天才倍感生机勃勃,不像南方,常年都是绿意盎然,春天也觉得很寻常了。”

    “军师说得不错,春天哪里都一样,但感受却不同。”

    这时,前方有士兵大喊:“桥榻了!”

    刘璟催马上前,前面是一条小河,春天涨水,河面宽了一倍,水流湍急,将一座小桥冲塌了,这时,两千名工事兵急速赶来,开始重修搭建桥梁,刘璟久久注视着涨水的小河,对贾诩道:“军师觉得曹军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吗?”

    贾诩笑了笑,“我相信荀攸会考虑到,但他也没有办法,人不可能胜天,除非他不选择冀城。”

    “但他可以加固城池,防止泥土过于疏松。”

    贾诩摇了摇头,“就像一个人的体质过于羸弱,再给他穿盔甲,也毫无意义,这不是荀攸能解决的问题。”

    刘璟立马望着远处的冀城,轻轻叹息道:“我等了足足年,希望这一次,上苍不要再让我失败。”

    很快,工事兵搭建了座桥梁,汉军渡过小河,继续向北推进,不多时,便抵达了驻营之地,汉军斥候早在冬天里便数次探查地形,找到了一处最理想的驻营地。

    这里位于冀城以东约十里处,是一片高十余丈丘陵地带,丘陵上宽阔平坦,非常适合扎营,生了一片松林,刘璟随即下令砍伐松林扎营,一个时辰后,占地上亩的松林被砍伐一空,汉军在丘陵上扎下了大营。

    刘璟负手站在丘陵的高处,远远俯视冀城,从他这个位置可以清晰地看见冀城的情形,没有民众,只有一队队士兵在街上巡逻,也没有易被点燃的营帐,而是大片土石筑成的军营,非常整齐,看得出荀攸费了很多心血。

    这时,黄忠走上前施礼道:“州牧,准备好了,可以几时动手?”

    刘璟看了看天色,天色已近黄昏,便道:“军队可以出发了,天黑后,便派军队动手!”

    夜晚,荀攸站在城头上注视着汉军在山丘上的大营,大营灯光点点,看得十分清晰,他心中很惊讶,汉军竟然扎营在山丘上,他知道那片松林,山丘上没有水源,一旦自己军队包围山丘,汉军将不战自败,刘璟怎么可能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荀攸怀疑自己弄错了,立刻找来两名哨兵问道:“汉军扎营的山丘上到底有没有水源?”

    “启禀军师,确实没有水源,我们在山丘上挖掘过,挖了两丈深都没有见水。”

    “那就奇怪了,难道是”

    这时,荀攸猛地想起一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急道:“速请夏侯将军来见我?”

    士兵奔了下去,荀攸又扶着城垛,紧张地探头望向城下,他已经明白刘璟的企图了,刘璟找到了冀城最大弱点,他们将遭遇大劫。

    不多时,夏侯惇匆匆赶来,“军师,出了什么事?”

    “夏侯将军,速令所有士兵装土袋围城,从里面围城,快去,再晚就来不及了。”

    夏侯惇一头雾水,他挠挠头问道:“军师,出什么事了,能否明言?”

    “汉军要掘渭水淹城了。”

    夏侯惇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冀城正好处于低洼处,一旦渭水淹城怎么办?他连忙道:“要不,我们立刻撤离。”

    “来不及了!只有自救,快去!”

    话音刚落,荀攸忽然听见北方传来闷雷般的声响,大地都在颤抖,只见无数的动物在拼命奔逃,荀攸呆呆地望着北面,只见北面大地上一片亮色,象一条长长的白线,正向这边疾速涌来。

    荀攸脸色苍白,这是洪水来了,他在翻看冀县县志时发现,从秦汉至今,冀县已经发生了五次大洪水,都是发生在春天,渭水决堤,大水淹没了城池,最近的一次在四十年前。

    而现在,洪水又一次来了,只是这一回是汉军掘开了渭水大堤,放洪水来淹没冀城,荀攸只觉万念皆灰,他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多的防御,就这么失去了用武之地。

    城头上的曹军已发现了异常,大呼小叫,精钟声响成一片,洪水来得快,霎时间便淹过了城池,继续向南奔涌而去。

    城内早已一片慌乱,洪水从四个城门的缝隙里涌进了城内,数万士兵扛着装满泥土的麻袋冲向城门,将漏水堵住。

    此时正值春汛,渭水暴涨,一旦决堤,顿时白浪滔天,水势上涨迅速,一个时辰后,洪水便没过了城门,城中积水也及人腰,城中房宅大多用泥土夯成,经不起水泡,很快便开始坍塌,曹军士兵哭喊连天,纷纷爬上城头。

    城头上挤满了数万曹军士兵,哭泣声、哀叫声此起彼伏,荀攸望着城外茫茫一片,心中俨如沉入深渊,这是他的责任,他看县志时早知道冀城几次被洪水淹没,他却没想到刘璟竟然也会掘开渭水,再次水淹冀城。

    这时,夏侯惇走上前,心情沉重道:“粮食抢上来几千石,或许还能再搬运一点,军师觉得洪水还会淹多久?”

    荀攸摇了摇头,“冀城正好是洼地,如果汉军能及时堵住缺口,或许五天后水势会退下去,否则,洪水就会在这里形成一片湖泊,我们全部得喂鱼虾。”

    夏侯惇心中愤恨,汉军就是要水淹冀城,怎么可能堵住缺口,他见荀攸欲言又止,忽然明白过来,“军师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投降,汉军就会堵住决口吗?”

    荀攸点了点头,“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夏侯惇顿时脸色铁青,半天重重丢下一句话,“军师若想投降,我不阻拦,但要我投降,除非我死了!”

    他转身便快步离去,荀攸望着他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刘璟若准他们投降,就已经是一种宽恕了。

    就在这时,有士兵大喊:“城塌了!”

第678章 水淹冀城

    、、、、、、、、、、

    荀攸回头望去,只见西北角城墙坍塌一段,滔天的洪水汹涌而入,站在西北角的数士兵逃跑不及,摔下城去,瞬间被洪水吞没。【全文字阅读】

    荀攸慢慢站了起来,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西北角是仓库,涉及到大量物资搬运,还没有来得及加固地基,城下泥土疏松,他很担心那里的城墙是否经得住洪水冲击,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遭,这才两个时辰不到,城墙就坍塌了。

    整个城墙上都安静下来,数万士兵默默地望着洪水冲入城内,房屋坍塌,仓库被冲毁,数万石粮食被洪水淹没了,几千名正在搬运粮食的士兵没命地向城头奔跑,恐惧得大喊大叫,很多人奔跑不及,被洪水吞没了,死亡竟理他们如此之近,很多年轻士兵都蹲下来,捂着脸无声地饮泣。

    荀攸心中如压上一块沉甸甸的巨石,他这一生,还没有过如此的迷茫和倍感压力,这时,荀攸向东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汉军大营在山丘之上,没有丝毫损伤,不知刘璟看到眼前这一幕,他会是什么样的感想?

    此时刘璟就站在山丘上,身后是上名将领,他负手默默地注视山下的洪水滔天,注视着洪水将冀县围困,这就是贾诩之计,早在去年冬天他知道冀城的最大弱点,其实不是土质疏松,而是他它于渭水洼地,一旦春汛来临,冀城便面临大的威胁。

    “军师怎么知道今年会有水害?”刘璟回头好奇问贾诩道。

    贾诩笑了笑,“我就是陇右人,对这一带的气候、地理了如指掌,四十年前,我就在冀城遭遇了一次洪水决堤,县城一半人都死于水灾,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因为冀城连续干旱年,久旱必有大水,那年冬天,陇右的雪特别大,这次也是一样,连续年干旱,结果今年冬天连下四场暴雪,渭水必然会暴涨,只要稍微引导,就会形成巨大的水患。”

    这时,庞统在一旁忧心忡忡道:“可是这样一来,整个渭水河谷都受灾了。”

    “没有全部,只是方圆里内,这一带正好是洼地,再向南,地势又变高,和我们现在位置差不多,洪水淹不过去。”

    “可是还是会有很多平民惨遭水患,这一带正好是人口密集区。”

    这时,刘璟有些不满地看了庞统一眼,“士元,这是战争,不是孩童玩的游戏,若不用水淹冀城,我们几时才能拿下陇西?”

    庞统低下头,不敢吭声了,刘璟又注视着冀城冷冷道:“可惜曹操的骑兵不在,否则淹了他两万骑兵,我再无后顾之忧也!”

    “这也是没有办法,如果曹操骑兵在陇西,我们未必能进入渭水,所谓有得必有失,州牧就不用遗憾了。”

    说到这,贾诩又笑道:“现在曹军应该已经没有战力,我们可以和荀攸谈一谈了。”

    刘璟点点头,回头向一班随军官望去,这时,长史马良出列施礼道:“州牧,我愿去曹军一谈。”

    这时天还没有亮,东天空已泛起鱼肚白,刘璟负手凝视城池片刻,这才淡淡道:“等天后再去!”

    一晃两天过去了,时间到了第天清晨,天渐渐亮了,冀城内外依旧是白茫茫一片,城内早已被淹没,城墙倒塌的长足有两里,洪水离城墙只有不到五尺,数万名士兵挤在城头上,艰难地熬过了天,此时他们已快绝望,万分恐惧地等待着死亡一刻的来临。

    荀攸这天都没有睡好,身体已疲惫之,再也坚持不住,在天快亮时盖着毯小寐了片刻,这时有士兵将他摇醒,“军师醒一醒!”

    荀攸只觉头痛欲裂,他坐起身问道:“出了什么事?”

    “军师,刘璟派使者来了。”

    荀攸一怔,急忙坐起身,士兵向水中一指,“军师快看!”

    荀攸也看到了,只见几名士兵驾驶着一艘羊皮筏缓缓向这边靠拢,筏上站着一名士,他高声道:“我是汉军长史马良,奉我家州牧之命,特来拜见荀先生。”

    这时,夏侯惇匆匆走了过来,他心中也有些着急,昨晚发生两帮士兵抢粮互戮的严重事件,死了上人,他意识到士兵已快熬不过去了。

    他也有意和汉军和谈,但怎么谈,他心中没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宁愿做战俘,也绝不投降。

    “军师,汉军使者来了,我们怎么和他谈?”夏侯惇上前担忧地问道。

    荀攸冷笑了一声,“夏侯将军,这是刘璟的先礼后兵罢了,所谓和谈就是让我们按照他的方式投降,我们没有选择余地,不妨听一听刘璟的态。”

    夏侯惇半晌没有说话,最后点了点头,“请军师做主!”

    其实荀攸最头疼的就是夏侯惇,总自以为是,看不清形势,真要和刘璟使者谈判,最大的阻力就是夏侯惇,让他一并参加也好,想到这,荀攸当即对士兵道:“请汉军使者前来!”

    片刻,马良跟随士兵来到荀攸面前,笑着施一礼,“生马良,参见荀先生!”

    “原来是白眉马季常,久仰贤名了,马长史请坐!”

    马良又向夏侯惇拱手行一礼,夏侯惇却冷冷哼一声,转过身去,马良也不以为意,在荀攸对面坐下,这才道:“这次我封州牧之命来见荀军师,主要是想商量一下,如何结束这场战争,我家州牧是宽仁之人,不想再行杀戮”

    话没有说完,旁边夏侯惇冷笑一声道:“掘渭水淹城,还敢自诩宽仁?”

    马良坐直身体,注视着夏侯惇昂声道:“请夏侯将军明白一点,现在我们两军是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两军作战,运用天时地利,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的战例还少吗?夏侯将军也是征战多年的老将,假如有一天可以掘河淹汉军,夏侯将军会有悲天悯人之心吗?”

    “我不会有悲天悯人之心,但也绝不会自诩宽仁,杀就杀了,还说自己慈悲做什么?”

    马良摇摇头叹息道:“萤火之光,安比皓月之明,我家州牧悲悯天下苍生之心,又怎是一个沙场大将能知,夏侯将军,如果你不理解,你可以去请教曹丞相,请他告诉你。”

    这时,荀攸连忙打圆场道:“我们不要把话题扯远,请马长史回到主题上吧!”

    夏侯惇铁青着脸,不再说话,马良笑了笑又道:“我家州牧有两条摆在贵军面前,一武一,请你们自己选择。”

    “武又如何,又如何?”

    “武就是我们撤军,两个月后我们来烧尸除瘟,而则是礼送牙将以上军官离去,包括荀军师和夏侯将军,但军队我们要了。”

    荀攸的脸色十分难看,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时,马良起身行礼道:“荀军师和夏侯将军考虑吧!明天一早我再来听取答复,告辞了。”

    马良行一礼,转身扬长而去,荀攸也没有阻拦,负手望着马良的皮筏远去,良久,他长长叹息了一声。

    “军师打算答应他吗?”旁边夏侯惇阴沉着脸道。

    荀攸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一个人之事,须和夏侯将军商议再决定。”

    “我觉得没有什么可商量,丢下士卒自己逃生,我夏侯惇做不出这种事,如果荀军师想走,我不会阻拦,我将率将士和敌军血战到底。”

    说完,夏侯惇转身快步离去,荀攸望着他走远,眼中充满了苦涩,刘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两个月后来烧尸除瘟,哪里会再和曹军决战,他真的不懂吗?

    入夜,夏侯惇被士兵叫醒,“将军,不好了,出事了?”

    夏侯惇坐了起来,“出了什么事?”

    “军中好像出现瘟疫了。”士兵紧张地说道。

    “怎么会?”夏侯惇瞪大眼睛吼道。

    他掀开毯,霍地站起身道:“在哪里?速带我去。”

    士兵将夏侯惇带到城东墙尽头的十几顶大帐前,这边是临时军医帐,已经被戒严,不准士兵靠近,这时,一名军医上前施一礼,紧张地说道:“启禀将军,目前为止,已经有五十四人感染疫病,上吐下泻,性命垂危。”

    “怎么会出现瘟疫?”

    军医叹了口气说:“追查下来,应该是一名士兵将他兄长的尸体藏起来,不肯丢弃,结果他兄长尸体发生病变,这名士兵第一个染病,又传染给了周围的人,蔓延得非常快。”

    夏侯惇当即令道:“如果无法治愈,举立刻将所有生病士兵杀死烧掉,不要等他们自己死,不能再拖延。”

    军医咬了一下嘴唇道:“如果是这样,恐怕生病的士兵也会隐瞒,不敢说实话,反而疫情会更严重。”

    就在这时,又有士兵押解着数十名被感染的士兵缓缓走来,夏侯惇连忙闪开,捂住口鼻,一名牙将上前低声道:“将军,好像不妙,出现泻肚的士兵已经有千余人,有数人身体开始发热了,现在军中人心惶惶,非常恐慌,开始互相残杀。”

    夏侯惇顿时怒道:“为什么要互相残杀?”

    “一旦有士兵出现腹泻,便立刻会被其他士兵杀死,扔进水中,殷将军的部下已有上人被杀。”

    夏侯惇一呆,半晌才长长叹了口气,对两边亲兵道:“我们去荀军师那里。”

    夏侯惇忧心忡忡向南城墙走去,一之上不断听到有士兵在大哭大喊:“我不想死,要投降,我要投降!”

    这令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很快他来到了南城,远远的,正好看见荀攸在安抚士兵,夏侯惇没有打扰他,而是站在一旁等候,这时,荀攸也看见了夏侯惇,走上前道:“将军知道瘟疫的事了吧!”

    夏侯惇叹了口气,“形势要比我想象的坏。”

第679章 攻取陇西

    、、、、、、、、、、

    夏侯惇又躬身行一礼道:“今天我对军师无礼,望军师见谅!”

    “没什么,我能理解将军的心情。【】”

    荀攸见夏侯惇欲言又止,便笑道:“夏侯将军不妨去帐中一叙?”

    夏侯惇点点头,跟着荀攸向营帐而去,两人走进营帐,几名士兵退了下去,夏侯惇才忧心忡忡道:“事到如今,我也不隐瞒军师了,我并非不赞成刘璟的条件,只是我担心无法向丞相交代,军官都走了,丢下数万普通士卒,这不是为将之道,从我本意而言,我决不愿成为汉军的战俘,宁可战死,但现在汉军不和我们交战,我们就只能全部病死在城头,这对士兵们残酷了。”

    荀攸苦笑一声道:“其实我何尝又愿意呢?丞相为了保住陇西,不惜发动了荆州之战,最后付出了沉重的政治条件,而我们却辜负了丞相的一番苦心,我更是无法向丞相交代,但我们又必须面对现实,无论让士兵们全部病死,还是全部投降,最后冀城都保不住了,陇西也完了,从情感上我们虽然无法接受,愧对丞相,但能保住大将,尤其保住夏侯将军,我相信丞相还是会承认我们做得对,夏侯将军觉得呢?”

    “可是,我们不能全部走,必须要有人留下来。”

    荀攸惨然一笑,“我知道,所以我决定留下来,一切后果由我来承认。”

    夏侯惇回头注视着他,荀攸目光异常坚定,夏侯惇心中感动,他不得不承认荀攸狼,现在不是闹情绪的时候了,他不由仰天长叹一声,“好吧!我接受刘璟的方案,一切交给军师来处理。”

    次日一早,十几只羊皮筏满载着一多名曹军高官离开了冀县城头,向西南方向划去,他们将在数十里外上岸,然后离开陇西返回关中,数万曹军士兵默默注视着他们离去,很多都蹲下来放声痛哭,那种被抛弃的痛苦让他们难以接受,但更多人的眼中却是满含愤怒,但没有人怒吼,没有人叫喊,那是一种无言的愤怒。

    荀攸没有走,牙将以上的官员只有他一人留了下来,他并不是想投降刘璟,而是要承担这个责任,丞相将陇西交给了他,但他最终没有保住陇西,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惭愧和自责。

    就在运送夏侯惇的羊皮筏离去后没多久,一支由数只羊皮筏组成的船队开始缓缓向冀城驶来,为是一艘巨大的羊皮筏,可以运载数人,但筏上却站着刘璟,他正负手向这边眺望,他的嘴角挂着一丝胜利者的笑容,并不是为了近六万战俘,而是为了陇西,北伐整整年,他终于占领渭水谷地,这一步走得格外艰难,但又无比稳健,只要他夺取陇西,就不会再失去。

    一艘艘羊皮筏开始缓缓靠近冀城,曹军士兵们没有任何人反抗,此时他们活命就已经是天幸,更何况高官们都已抛弃了他们,令他们心灰意冷,士兵们按照汉军的命令脱去盔甲,放下武器,上了羊皮筏,向十里外的汉军大营驶去,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才能运完这六万战俘。

    这时,刘璟的筏驶近南城,刘璟对荀攸拱手笑道:“荀军师愿与士兵共生死,刘璟万分敬佩,请荀军师上了我的筏吧!”

    荀攸摇了摇头,他一指远处运送战俘的皮筏,高声道:“那才是我该上的筏。”

    刘璟明白他的意思,笑道:“请荀先生放心,我不会勉强荀军师做任何事,荀军师可以随时离开,返回邺都。”

    说完,他命人驾一艘空皮筏去接荀攸,荀攸点了点头,“多谢州牧体谅荀攸,也多谢州牧善待士兵,军中已有瘟疫出现,望州牧仔细甄别,不要再造成更大的惨剧。”

    “我会的,谢谢荀军师的提醒。”

    刘璟随即对左右令道:“曹军发热的士兵一律先隔离,确认无恙后再送回战俘营。”

    士兵传达命令去了,刘璟又望着满载着曹军战俘的一艘艘羊皮筏离开,他随即又令道:“传令给黄老将军,让他尽快堵住渭水决口,疏浚洪水。”

    建安十八年初,渭水春汛,汉军掘开了渭水大堤,放水淹没了冀城,七万曹军被淹死者上万,其余近六万人无处可逃,全部成为了汉军的俘虏,汉军占领了渭河谷地,至此,延续了整整年的汉军北伐终于暂时落下帷幕。

    但战争并没有结束,汉军在大水退去后,随即整顿兵马,渡过渭水,兵分四,分别进军广魏郡、南安郡、陇西郡和安定郡,此时驻扎在广魏郡临渭县的徐晃军队也撤回了关中,陇西其余各郡兵力空虚,纷纷开城投降,汉军势如破竹,仅天时间,便占领了陇西五郡。

    陇西失守,十万大军只逃回两万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邺都,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这个消息比刘璟攻占益州还要令人震惊,谁都知道,陇西只是一个跳板,汉军攻占陇西后,下一步必然是兵指关中。

    一连数天,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包括民间也褒贬倍至,有人额相庆,举杯欢庆大汉复兴有望,也有人不以为然,怒斥刘璟居心叵测,有不臣之心,但曹操却十分安静,几天都没有听到他的声音,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态。

    皇宫南面的东市是邺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东市里有上千家店铺,经营各种货物,而在东市大门两边则密集地分布着二十几家酒馆,每天人潮如织,生意兴隆。

    这天中午,几名随从护卫着一名白须老者走进了一家叫做万顺兴的酒馆,这座酒馆有层楼高,在邺都名气很大,生意也为兴隆,每天从早到晚都坐满了客人。

    这名老者身着布袍,头戴平巾,身材中等,看起来颇有气质,但如果细看,就会发现他胡须白的不自然,眉眼和鼻都经过巧妙化妆,显然是易容而来,此人正是几天来保持着沉默的曹操,他今天心情烦闷,便微服出行,出来市井闵间透透气。

    早有酒保见他们气不凡,连忙上前陪笑道:“几位贵客,二楼正好有一只空桌,请随我上二楼。”

    曹操点了点头,“那就上二楼吧!”

    酒保领他们上了二楼,在一处靠窗处找到空位坐了下来,曹操对许褚道:“你们也坐下吧!”

    许褚点点头,给几名侍卫使个眼色,几人在另一边坐下,又要了一些酒菜,许褚给曹操倒了一杯酒,陪笑道:“难得使君出来走走,就不要想朝廷之事了,使君放宽心,身体就会好起来。”

    曹操在去年冬天曹纯阵亡后,便大病一场,留下了病根,一直身体不好,这次汉军水淹冀城,攻占陇西,震动朝廷,许褚也很担心丞相会承受不住这个打击,不料丞相却很平静,并没有勃然大怒,也没有沮丧失落,而是异常安静,一连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也不见出来。

    这让许褚更加担心了,他很了解曹操,这是曹操在内心深处遭遇沉重打击的表现,只有当年在宛城之战时,长曹昂不幸阵亡,曹操才有这样把自己关在帐内一天的情况,许褚也不知该怎么安慰主公,便特地劝他出来走走。

    曹操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这时,隔壁座位上传来一阵吵嚷,有一人高声道:“我们可以打赌,刘璟半个月之内必会攻打关中,我若输了,愿赔一万钱。”

    另一个声音道:“我不跟你打赌,但我认为刚拿下陇西,当然要稳定一下局面,安抚民众,不可能这么快就攻打关中,至少要一个月以后。”

    “你知道什么?兵法曰,兵贵神速,刘璟又占领了南阳,他可以从西面和南面同时向关中发动进攻,趁虎豹骑兵未到关中之前,一举攻下关中,这是上策。”

    曹操眉头微微一皱,这是何人?倒有几分见识,许褚低声道:“我见过此人,好像是杨彪族弟杨宪。”

    ‘杨宪?’曹操想了想,他对此人没有印象,又问许褚,“他认识你吗?”

    许褚摇摇头,“他不认识我,我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他的头发很有特色,让人难忘。”

    曹操斜眼望去,只见此人长了一头红发,就像王莽时代的赤眉军一样,眼睛也是碧眼,确实令人难忘,看来此人的母亲是白狄。

    这时,酒桌上鸦雀无声,没有人敢和他打赌,杨宪又得意洋洋道:“我说得没错,如果刘璟不采用这个策略,那他就是真的傻了。”

    曹操却冷冷道:“我来和你打这个赌吧!”

    杨宪一回头,见到了隔壁一桌的曹操,但他确实不认识曹操,脸上有些不高兴,拱了拱手,满脸傲慢道:“愿听这位先生的高见!”

第680章 土产深意

    、、、、、、、、、、

    这时,酒馆掌柜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他没有认出曹操,却认出了许褚,许褚那高大魁梧的身材,那双豹般的眼睛令他记忆深刻,而许褚挎刀站在这名老者身后,那这名老者是谁,这就已经不言而喻。【阅读网】1

    酒馆掌柜的腿一阵发软,差点跪下,却被曹操的一名侍卫扶住了,低声道:“丞相不希望被人认出,不要大惊小怪。”

    “是!是!”掌柜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慌慌张张退下去了。

    这时曹操笑眯眯道:“我赌刘璟至少两个月内不会进攻关中,这位老弟愿不愿和我打一个赌。”

    说完,曹操命随从取出一斤黄金,放在桌上,又道:“这一斤金就相当于一万钱,我们不妨请酒馆掌柜做个居中,看看是谁最后赌赢。”

    杨宪脸色有些难看,倒不是他舍不得这一万钱,弘农杨氏是天下名望世家,还不至于拿不出一万钱,只是他怕丢脸,赌输后削了家族的面。

    他沉默片刻,又问道:“我刚才说刘璟半个月内进攻关中,也说出了自己理由,你呢?你有什么理由说他两个月后才会进攻关中?”

    “理由很简单,不把陇西的氐人和羌人问题解决好,他怎么可能进攻关中?”

    杨宪顿时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他没有考虑到氐人和羌人的问题,这时,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揶揄地笑道:“杨使君,把钱拿出来!如果钱不够,我借给你。”

    杨宪脸一阵红一阵白,进退维谷,曹操又淡淡笑道:“杨彪也算是才高绝之士,怎么会有这样的族第?”

    他摇摇头,好容易才有的一点玩笑之心,也被杨宪这种自以为是之人搅坏了,心中顿感然无味,便转身离开了酒馆,二楼还在吵吵嚷嚷,众人围着杨宪议论纷纷,那位老者明明占了上风,却转身走了,着实让酒客们不解。

    这时,酒馆掌柜匆匆走来,向杨宪施礼道:“杨公,你恐怕惹事上身了,那位老者你知道他是谁吗?”

    众人都围了上来,纷纷好奇地问:“掌柜,那人是谁?”

    杨宪也有点不安地望着掌柜,酒馆掌柜叹口气道:“你们都没有认出来吗?他就是曹丞相啊!”

    酒馆里顿时一片哗然,众人都惊呆了,竟然是曹操,片刻,众人吓得纷纷走散,不少人心中害怕,也不顾喝酒了,丢下钱便迅速离开了酒馆,杨宪无力坐下,端着酒杯发呆,他自言自语道:“我并没有说什么过急之言,他要拿我怎样?”

    虽然这样安慰自己,但手却在发抖,很快他也坐不下去了,结了帐便匆匆离开就酒馆,去找他的族兄杨彪寻找援助

    曹操虽然独断专行,却不至于派兵去抓捕酒馆中人,他虽然心中对酒馆中人追捧刘璟不满,但也不会表露出来,让人看轻了他,他会用别的手段来追究杨宪的胡言乱语,

    曹操心中着实郁郁不乐,今天在酒馆里,无论是杨宪还是其他酒客,并没有对刘璟攻占陇西而谴责、愤恨,反倒是兴致勃勃推断他几时进攻关中。

    也由此可以看出,邺都的民众已经开始接受刘璟,而不再视他为敌,这是一件很让人忌讳之事,民意是政权合法的基础,一旦民意认可了刘璟,也就没有了同仇敌忾之心,将来刘璟一旦攻破邺都,那他的权力基础就会迅速分崩离析。

    曹操心里很清楚,天下人还是对汉朝抱以希望,从前是对刘协抱以希望,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对刘协失望了,这种希望又寄托到刘璟身上,包括荀彧、杨彪、袁涣这些对汉忠心的旧臣,最近杨彪和一些世家大族往来颇多,令曹操心中不满,今天又发生杨宪之事,使曹操感觉有必要精告一下杨彪了。

    曹操回到铜雀台,立刻命人把杨修找来,杨修现任曹操主簿,他才思敏捷,善于洞察曹操心思,总是能将曹操吩咐之事按照他的心意办得妥妥帖帖,一直深得曹操器重,而且杨修和曹植关系好,是曹植问鼎世之位最有力的支持者,可以说是曹植的军师。2

    杨修匆匆来到铜雀台,在内堂跪下行礼道:“微臣参见丞相!”

    曹操微微一笑,“把杨主簿请来,我是想问一问令尊的情况,最近他身体可好,有什么需要?”

    杨修连忙恭恭敬敬道:“多谢丞相关心,家父身体尚好,家中物资充裕,暂时没有什么需要。”

    “呵呵!那倒不一定,前几日高句丽派使者来觐见,送来不少土特产,其中人参和香猪不错,等会儿我命人送一点给你父亲。”

    “多谢丞相厚爱。”

    曹操点点头,“其他也没有什么事,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你去关中辅佐植儿,当然,看你自己的意愿。”

    杨修琢磨不透曹操的心思,只得躬身道:“谨遵丞相之命,微臣愿意去关中。”

    “去!看看你父亲,转达我对他的问候。”

    杨修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曹操这才冷笑一声,他相信杨彪会明白自己的精告

    杨彪官任当朝尉,堪称群臣之,资历老,同时也是弘农杨氏的家主,弘农杨氏也是天下著名家族之一,和汝南袁氏、博陵崔氏、颍川荀氏、谯郡曹氏、北平卢氏、原王氏并称为天下七望。

    正是家族和官场地位的崇高,杨彪被称为朝廷第一元老,杨彪年过七旬,他直到十余岁时才得一,取名杨修,令他钟爱无比,悉心培养,杨修也没有令他失望,从小便是神通,长大后才华横溢,被誉为建安七之一。

    杨彪是汉朝的忠心拥戴者,但他和荀彧的刚直又有不同,他比较变通,善于保护自己,因此无论是董卓当政,还是崔、郭之乱,还是曹操挟天以令诸侯,杨彪都能平安渡地过一次又一次大劫。

    但他内心始终是心向汉朝,所以曹操封魏国后几次请他出任魏国重臣,都被他婉言谢绝,但他又让儿杨修为曹操帐中幕僚,也是他变通的一面,算是承认了曹操的正统地位。

    但那时还没有刘璟这个搅局者,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威望正如日中天,而杨彪又遇事身陷狱中,才不得不让儿杨修求仕于曹,解除自身的囹圄。

    现在刘璟咄咄逼人,占据荆、益两州,同时又夺取了陇西和南阳,势力开始向北扩张,而曹军屡战屡败,声望大跌,军心士气低迷,杨彪作为汉朝的拥护者,自然有所想法了。

    客堂内,杨彪正半倚在坐榻上听族弟杨宪讲述中午的遭遇,杨宪依然心有余悸,“我做梦也想不到那老者会是曹操,曹操我也见过,但真的完全不同,我很担心说的那番话会惹来祸端,我个人遭遇祸事也就算了,我就担心牵连家族。”

    杨彪半晌才缓缓道:“你也是五十余岁的人了,怎么还象个愣头青一样到处乱说话,难道不知祸从口出这话吗?”

    杨宪满脸羞愧,“弟知错了,再也不敢在外胡言乱语。”

    杨彪知道这个族弟从来都喜欢在外胡言乱语,要让他认错从此不乱说话,谈何容易,如果让他遭遇一次挫折倒也不错,但杨彪见他心中畏惧,又于心不忍,便安慰他道:“你也不用担心了,曹操既然是微服出行,他就不会想让人认出他,你那番话就算他心中不舒服,他也不会拿你下狱,最多找个机会精告一下我,你就不用担心了。”

    家主的安慰让杨宪一颗心稍稍放下,惊惧之心消散,他思虑又开始活跃起来,连忙道:“说实话,这次刘璟攻取陇西,影响为深远,如果他再攻占关中,那么汉朝复兴之势就成了,兄长难道没有考虑过让弘农杨氏弟去荆州为官吗?”

    杨彪笑了笑,没有说话,杨宪心中兴奋未消,又接着道:“我听说很多大世家都开始在荆州、益州布局,象崔家、荀家的弟还成了刘璟手下的重要骨干,还有刘璟的多相制已形成,我们杨家已经晚了,兄长若不早点布局,一旦刘璟将来夺取天下,杨家的地位堪忧啊!”

    杨彪摆了摆手,“你想得多了,打天下者未必能坐天下,对杨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在刘璟面前表现什么,而是对家族人才的培养,只要家族人才辈出,我们杨家就能昌盛兴旺,就算五年后也一样能出相入将,你的问题就是性急,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变天,汉朝中兴哪有那么容易,曹操在北方根基深,刘璟攻占了陇西就能动摇它?将来鹿死谁手还为未可知,所以要耐心等候,耐心观察,你以后不要乱说话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沉默才是正道。”

    “弟明白了,不会再乱说话。”

    就在这时,堂下传来儿杨修的声音,“父亲,孩儿可以进来吗?”

    杨彪微微一怔,今天儿怎么回来得有点早?他便点点头,“入堂!”

    杨修快步走上内堂,走到父亲面前跪下行礼,“孩儿参见父亲!”

    “吾儿今天怎么回来得如此早?”

    “回禀父亲,今天下午曹丞相召见孩儿,结束后,孩儿就直接回来了。”

    旁边杨宪脸色大变,他立刻意识到,曹操召见杨修一定和自己有关,他担心地问道:“贤侄,曹操召见你做什么?”

    杨修从来都不喜欢这个有点不无术的叔父,平时也不睬他,只是碍着父亲的面,他不得不答道:“没什么事情,丞相只是问候父亲,并让我带回一点高句丽的特产给父亲。”

    杨彪沉吟一下问道:“曹丞相让你带来什么土产?”

    “一支千年人参,还有十口香猪,别的就没有了。”

    杨彪在官场混迹五十年,早已修炼成人精,他心念一转,忽然明白曹操送自己土产的深意了。

第681章 引发不发

    、、、、、、、、、、

    杨修见父亲神情凝重,心中也暗吃了一惊,连忙问道:“父亲,出了什么事?”

    杨彪摇了摇头,“这是曹操在精告我呢!”

    他站起身走到堂前,负手望着堂外茂盛的一片小树林,半晌才苦笑道:“在这个传闻满天飞的敏感时刻,他却惦记着我,送礼物给我,修儿,你说他是什么意思呢?”

    这时,杨宪已经将中午在酒馆遇到曹操之事,简单告诉了杨修,杨修这才明白曹操为什么召见自己,原来是为族叔的一番话不满,他低头思片刻,猛然惊悟,“父亲,我明白他的意思了。【阅读网】”

    “你说说看,他是什么意思?”杨彪回头望着儿道。

    “送千年人参是暗示父亲可以长寿,而猪和诛同音,送十口猪,其实是指失口诛的意思,就是精告我们不要乱说话。”

    旁边杨宪的脸顿时变得十分苍白,腿有些发抖了,杨彪点了点头,“修儿说得不错,曹操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在精告我杨彪,不要再触怒他。”

    说到这,杨彪又对族弟杨宪语重心长道:“你明白了!曹操现在压力很大,他需要杀一儆,精告世家不要乱站队,本来他是选荀彧,但因为荀攸在陇西为军师,所以他迟迟没有动手,现在荀彧落入汉军手中,他倒不好过分逼荀家了,若把荀彧逼成贾诩第二,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他的目标又转向了我们杨家,准备对我们杨家下手,我希望以杨氏家族安危为重,不要再乱说话了。”

    杨宪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也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再不当心会祸及杨家,便连连点头说:“我记住了,不敢再乱说一句话,我连夜就回弘农,不留在邺都了。”

    “这样最好,你回去收拾!我会安排车辆送你回去。”

    杨宪行一礼退下去了,杨彪又对杨修道:“曹操让吾儿去关中辅佐曹植,这其实也是一个试探,试探我的态,我的意思,你还是要去,在这个敏感的关头,我们杨家不能选择站队,不能成为曹操杀一儆的靶,还需要继续低调。1”

    杨修默默点头,“孩儿明白了!”

    “去!为父想独自安静一会儿。”

    杨修也告辞而去,杨彪负手站在堂前,反复思着这件事,他心中充满了压力,他知道,一旦被曹操盯上,他的家族就很难逃脱劫难,杨彪轻轻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冀城的大水在五天后便慢慢退下去了,并没有形成湖泊水荡,大水退后,冀城地区一片狼藉,没有十几年的时间很难恢复,而汉军则忙碌着赈灾以及收编降军,同时派出军队收降陇西各郡,时间就这样渐渐过去了十天。

    汉军大营此时位于广魏郡的临渭县,再向东一余里便是关中地界,这一带是陇山和终南山的汇合处,山势险峻陡峭,绵延千里,而渭水便是从这两条山脉的交汇处冲出一条豁口,进入了广袤的关中平原。

    中军大帐内,刘璟正和十几名武高官商议下一步的行动,目前军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挟陇西大胜的士气,一鼓作气攻入关中,这种观点以赵云和黄忠为代表,基本上就是武将的意见。

    而另一种观点则是主张巩固陇西,平定氐人骑兵后患,先取关陇外围,最后再围歼关中,这却是贾诩的意见,也得到了包括庞统、法正、马良等官的支持。

    当然,最后还是以刘璟的态为主,刘璟最初是支持贾诩的稳健方案,但北伐足足耗了他年时间,使刘璟有些失去耐心了,尤其汉军攻占了南阳郡,形成了对关中的面夹击之势,更重要是曹操的信心开始不足,甚至到最后有放弃陇西之意。

    而这次攻占陇西对曹军士气造成了大的打击,为什么不能利用曹军士气低迷之时直接杀入关中呢?或许在政治上稳健比较妥当,但军事上出奇兵方是王道。

    “现在关中的曹军兵力约十一二万左右,而我们可动用的军队有十四万,西面十万,汉中和南阳各两万,东面南阳汉军走武关道,南面汉中军队走陈仓道,而我们沿渭水河谷东进,进行面出击,迫使曹军不得不分兵防御,更重要是,曹操的两万骑兵不在关中,这就给了我们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刘璟说到这,目光注视着贾诩,他希望能说服贾诩支持自己出兵,贾诩明白刘璟夺取关中的急切心情,便笑道:“我记得州牧说,夺取陇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灭掉氐人骑兵,除去后患,然后再东进关中,怎么现在又改变主意了?”

    “氐人那边有羌王替我牵制,我一时不用担心,可以夺取关中后再回头收拾氐人,只是机不可失,一旦曹军恢复士气,骑兵又杀入关中,那时再想夺取关中,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有利条件了。”

    贾诩和法正、庞统等人对望一眼,他们都感觉到了刘璟夺取关中的决心,这时法正道:“微臣建议可以先考虑夺取陈仓,这是关中的西大门,西大门一旦被我们打开,我们就占据了主动,那时我们在商议是否直接夺取关中全境。”

    黄忠也点点头笑道:“法军师的建议也有道理,先试探一下曹军虚实,如果夺取陈仓顺利,那么我们就直接进攻长安,如果夺取陈仓不顺利,我们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赵云也道:“我也支持法军师的方案。”

    刘璟沉思片刻,终于答应了这个方案,“好!就以法军师的方案主,出兵进攻关中,其中西和南以进攻陈仓为主。”

    入夜,刘璟独自一人在沙盘前考虑军队部署,这时帐外传来贾诩的声音,“州牧休息了吗?”

    “还没有,州牧大概在考虑军情。”

    “替我禀报一下,就说我有要事求见。”

    这时,刘璟在帐内笑道:“军师不必客气了,请进!”

    贾诩笑着走了进来,他换了一件宽松的青袍,头戴平巾,显得颇为悠闲,他进帐便笑道:“既然决策已定,州牧何必这么紧张,晚上还研究军情,休息一下!”

    刘璟苦笑一声,“我虽然决定攻打陈仓,可着实没有把握,心中很矛盾。”

    贾诩微微一笑,“我倒觉得这次进攻关中,无论胜负都无碍大局,关键是有了陇西,进可攻,退可守,和我们北伐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最终也没有反对。”

    “军师觉得我这次出兵关中,胜算有多大?”

    “这个难说,我觉得最多有五成把握。”

    刘璟一怔,“为何只有五成?”

    “道理很简单,曹操在许昌有万重兵,如果南阳之军去攻打武关,那南阳怎么办?襄阳怎么办?所以所谓东夹攻根本就不存在,至于南,我去过散关,除非十倍军力攻打,或者是夜间偷袭,碰巧散关守军又睡着了,那样还有一点的机会,否则,南线也没有意义。”

    “军师的意思是说,只有西一线攻打,是这样吗?”

    “也不完全是!”

    贾诩拾起木杆一指陈仓西北方向的陇县,道:“我们还可以走陇山道,陇山道的要害处便是街亭,据战俘说那里有五千曹军守卫,现在不知有多少,我们可以分兵两,一走街亭,一走渭水河谷,如果能夺取街亭,便可以从街亭直接杀入关中,分散曹军的防御兵力,对夺取关中大有助益。”

    刘璟猛然醒悟,“军师的意思是说,明着是走渭水河谷,实际上却是夺取街亭”

    贾诩眯着眼笑了起来,“所以我让州牧放松一点,不要殚尽竭虑,其实只要夺取了街亭,关中的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了,什么时候夺取关中都可以,我建议还是引而不发,更能牵制住关中曹军。”

    刘璟默默点了点头,姜还是老的辣啊!

    刘璟睡不着,走出大帐,独自一人在大营内慢慢踱步,脑海却在想着贾诩的方案,让他不得不感叹,正是得到了贾诩,才使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不知不觉,刘璟走到了后帐,这里是软禁荀攸之地,数万曹军战俘被送回下辨县收编,而荀攸却被留在了汉军军营。

    “荀先生怎么样?”刘璟笑着问一名守卫士兵道。

    “先生很好,上午还听他弹琴。”

    刘璟点点头,“替我去通报一声,说我来看望他。”

    士兵进帐去了,片刻出来道:“荀先生请州牧进去。”

    刘璟负手走进了大帐,只见荀攸正坐在榻上看书,便拱手笑道:“先生看起来气色不错!”

    荀攸放下书,向刘璟回一礼,微微笑道:“无所思,无所忧,吃得好,睡得好,气色当然不错,多谢州牧关心。”

    他一摆手,“州牧不觉寒酸,就请坐!”

    刘璟也不客气,直接在客位坐了下来,荀攸也坐下,有服侍荀攸的士兵上了茶,荀攸喝了一口茶笑道:“我从前不喝茶,后来渐渐感觉到茶的妙处,也喜欢上了茶,在这里我最满意就是喝到了今年的新茶,以前可没有,基本上都是陈茶。”

    刘璟呵呵一笑,“如果先生喜欢,我以后每年派人送几十斤新茶给先生。”

    荀攸忽然听出了刘璟话中的深意,便试探着问道:“州牧打算放我走吗?”

    刘璟淡淡一笑,“事实上我给先生自己选择,若先生愿留在巴蜀官教授人才,我非常欢迎,若想回邺都,我也不会阻拦,先生自己决定。”

    荀攸想了想,又问道:“我叔父是怎么选择?”

    刘璟知道荀攸指的是荀彧,笑道:“现在荀令君受旧友庞德公的邀请,在鹿门书院深研玄,和官府无关,他来去自由,我没有给他任何选择。”

    荀攸沉吟一下道:“如果我回去了,州牧不担心我继续与州牧为敌,阻挠汉军的东征计划吗?”

    “我相信先生不会,而且曹操也不会再用先生主导军事了,毕竟我是汉军,以中兴大汉为己任,先生在陇西已经报了曹操之恩,我相信先生不会再为曹魏阻挠汉朝的复兴了。”

    荀攸低头不语,半晌才微微叹了口气,“多谢州牧的宽容,我还是选择回邺都,至于我会不会再与州牧为敌,我不会做任何保证,坦率地说,我自己也不知道。”

    刘璟点了点头,起身行一礼,“先生先安心静养一段时间,待我稳住了陇西,我就派人送先生回邺都。”

第682章 明取陈仓

    、、、、、、、、、、

    陈仓就是今天的宝鸡一带,是关中辅扶风郡的郡治,也是关中西面的屏障,从陈仓进入关中一共条,一是西北部的陇山道。【阅读网】

    这是陇山余脉中地势比较平坦缓和的一段,有一段数十里长的断裂峡谷,可以直接穿过峡谷向西去河湟谷地,曹军在峡谷西面的险要处修筑关隘驻扎重兵,这处关隘就是著名的街亭,目前仍在曹军手中。

    第二条道是南面的陈仓道,当年汉高祖刘邦从汉中杀入关中,就是用了明修栈道、暗陈仓之策,陈仓道地势起伏崎岖,山道狭窄难行,尤其在进入关中时有散关阻碍,难攻打,所以这是一条险。

    第条便是西道,也叫渭水谷道,也就是沿着渭水河谷直接进入关中,大军可行,而陈仓的重要性,就是为了防御这条渭水谷道,陈仓城就修建在渭水北岸,是渭水谷道进入关中的必经之道。

    陈仓城池高大宽阔,易守难攻,按照之前曹军的部署,陈仓有驻兵两万人,另在西北面的陇县也有驻兵一万,而在散关则有驻兵五千,一共万五千曹军在扶风郡防御汉军西进。

    事实上,现在又增加了徐晃从临渭县撤回的两万军,一部分增加陈仓兵力,真正的驻兵是四万五千人,

    陈仓的主将目前是徐晃,副将为于禁和臧霸,毛玠为军师,而曹仁在长安为总督军,韩浩和史涣镇守武关,这是曹操的部署。

    曹操也知道汉军会从渭水河谷东进,他在考虑再后,决定任命徐晃为陈仓主将,而没有将曹仁放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主要就是考虑到曹仁曾在荆州数败于刘璟。

    至于夏侯惇,虽然他兵败陇西,责任重大,但曹操认为水淹冀城也并不完全是夏侯惇的责任,毕竟上一次决口是四十多年前。

    这次刘璟能得以水淹冀城,也是有一定的天意存在,夏侯惇由此被调回了许昌,继续出任河南都督,和南阳的汉军对峙。

    这天上午,陈仓的曹军得到了汉军的最新情报

    徐晃站在陈仓城头,远处注视着远处的西行官道,他在上午得到斥候的情报,约六万汉军在刘璟的率领下正浩浩荡荡向关中方向杀来,目前军队已在四十里外,这个情报着实出乎徐晃的意料。

    他和曹操一样,都认为刘璟不会急着进攻关中,而是要全力以赴稳定陇西,同时灭掉氐人后患,这样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杀入关中,否则,汉军主力一旦被拖在关中,氐人骑兵再虎视眈眈,陇西就危险了。

    这时,于禁慢慢走上前道:“如果刘璟亲自来进攻陈仓,那么汉中的吴懿也会走陈仓道北上,配合刘璟对陈仓的进攻,我怀疑南阳军队也会北上,从东线牵制住我们,将军,我们不可不防。”

    徐晃摇了摇头,“其实我倒不担心陈仓道的汉军,散关有五千军队,足以抵挡汉军从陈仓道北上,我担心的街亭那边,如果汉军是分兵两,另一取街亭,情况就复杂了。”

    “徐将军的担心没有错!”

    身后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徐晃和于禁回头,只见毛玠走了过来,毛玠原本是曹仁的军师,因为和曹仁关系紧张,曹操便让陈群跟随曹仁,而被毛玠调为徐晃的军师,徐晃为人宽厚,和毛玠相处很好,同时也非常敬重毛玠。

    徐晃连忙抱拳施礼,“原来是军师到了,徐晃没有看到,请见谅!”

    毛玠慢慢走上前道:“公明担忧街亭没有错,在某种程上,街亭的重要性还要超过陈仓,一旦汉军夺取街亭,便可以直接杀入关中,长安危矣,如果我是刘璟,在进攻陈仓的同时,一定也会派一支军队去取街亭,何况贾诩、庞统、法正都是高明之士,他们应该也能想到。”

    旁边于禁接口道:“毛军师觉得这次汉军对关中是势在必得吗?”

    “不!不!”

    毛玠连连摇头,“现在根本不是夺取关中的时机,羌氐形势复杂,陇西民心不附,刘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关中战役。”

    “可是他已率军东来!”

    “率军东征并不是要打关中,只是先打开关中大门,占据地利后再掉头回陇西,至少一、两年之内汉军不会攻打关中,丞相也是这样认为,我完全赞同。”

    徐晃点了点头,毛玠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

    就在这时,有眺望塔上传来一阵急促的精钟声,随即有士兵大喊:“将军,西方发现敌军!”

    徐晃心中一惊,怎么来得如此之快,他连忙走到城垛旁向西望去,只见远处官道上渐渐出现一条黑线,速快,正向这边疾驶而来。

    “是骑兵!”于禁脱口而出。

    徐晃也看清楚了,果然是骑兵,骑兵越来越近,大约千骑左右,这一定汉军的骑兵先锋了,防止他们坚壁清野,先一步杀来,徐晃立刻下令道:“立刻关闭城门,进入战斗防御准备!”

    陈仓的城门吱嘎嘎关上了,吊桥拉起,无数曹军士兵奔上城头,剑拔弩张,严阵以待,不多时,千汉军骑兵在大将马岱的率领下,急速奔至城下,在距离城头步外停下,马岱眺望城头片刻,纵马向东北方向奔去,很快绕过了陈仓城,渐渐消失在东方。

    “毛军师,汉军骑兵这是去长安吗?”徐晃有些不解地问道。

    毛玠眉头皱成一团,半晌才道:“从方向看,似乎是去长安,但我感觉,或许他们是去陇县。”

    “还是为了街亭吗?”

    毛玠缓缓点头,“很有可能是去抄街亭的后。”

    徐晃心中顿时担忧起来,陇县和陈仓还没有来得及建立鸽信联系,他必须要立刻派人给臧霸送信,让他务必小心

    陇山道其实是一座巨大的断裂峡谷,西北至东南走向,南北两边是陡峭高峻的山崖断体,东西两边略高,而中间则是凹陷地带,峡谷内森林茂密,地势起伏不平,多有山间秘道,南北宽十余里,东西长八十余里。

    陇山峡谷又叫做汧源谷,顾名思义,就是汧水发源地,沿着汧水河谷向南可以直抵陇县。

    虽然北面两里外萧关道是陇右进入关中的第一要道,但陇山峡谷也是另一条跨越陇山,由陇西进入关中的通道,战略地位为重要。

    街亭便位于这座峡谷的西面,这里有一座亭驿,有一名亭长,管辖附近十里乡农,同时亭驿也可以供往来的商贾落脚歇息,终年商人往来不断。

    但从去年开始,荀攸便在这里打造防御线,在紧靠亭驿的险要处修筑一座大营,驻兵数千人,虽然曹军在汉军北伐时并没有用到这座大营,但在汉军东征关中时,这座大营的重要性立刻凸显出来。

    整个陇山道其实有两处防御点,除了街亭外,还有就是陇县,陇县是扶风郡的第二大城,位于陇山以东,距离陇山道约七十余里,向南相距陈仓约一余里,也是防御天水羌胡骑兵杀入关中的重要城池。

    目前陇山道一线有曹军驻军一万人,由大将臧霸率领,臧霸在陇县驻军五千人,同时在陇山道内修建了几座烽燧,用来联系街亭和陇县。

    自从汉军开始驻兵临渭县,臧霸也意识到汉军的东征要开始了,作为守卫进入关中咽喉要道的主将,臧霸也格外紧张,上午,陇山道中的烽火忽然燃烧起来,条烽烟直冲云霄,这是有大队敌军到来的情报,也就是说,街亭外发现了敌军。

    臧霸负手在城头上来回踱步,他心中有点犹豫,要不要派兵去支援街亭,或者他亲自率军赶去支援,但他又担心陇县兵力空隙,被敌军偷袭,这让他左右为难,当然最后的办法是请长安或者陈仓支援陇县,他便可以放心地率军西去,只是时间上有点来不及了。

    就在臧霸感到左右为难之时,斥候来报,街亭主将姜平送来紧急消息,臧霸连忙令道:“带他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送信兵快步上城,在臧霸面前单膝跪下行礼,递上一支令箭,“奉姜将军之令给将军送信。”

    “快说,街亭那边情况如何?”臧霸急问道。

    “回禀将军,街亭那边情况很不好,赵云率领万军杀到街亭外驻营,姜将军担心抵敌不住,特向将军求援。”

    臧霸叹了口气,虽然街亭大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是连木门寨那么险要的营寨都被汉军攻下来了,臧霸着实没有把握了,他沉吟良久,又对报信兵道:“你回去告诉姜将军,让他务必再坚守两天,两天之内我一定会赶来援助。”

    这是臧霸的妥协,作为陇山道的主将,思而后行是必要的态,他不能马上就去,那样鲁莽,也不能不去,那样又会眼睁睁看着街亭失守,只有观察两天后再动身,这样才是稳妥之道。

    臧霸在上方谷撤退时的稳妥之道深得曹操赞誉,尽管陇西最终失守,曹操还是封他为扶威将军,赏金千两,以表彰他在上方谷撤退时的优异表现。

    报信兵行一礼,迅速骑马而去,臧霸目光又转向南方,他有点奇怪,怎么会没有陈仓那边的消息,按理,陈仓也应该会有敌情,徐晃一定派人给自己送信,但他却怎么也等不到送信人的到来。

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

    、、、、、、、、、、

    陇县以南的官道上,一名骑兵正催马疾速奔跑,两边是大片绿油油的田野,远处高大雄伟的陇山山脉起伏连绵,山脚下森林茂密,俨如一条绿带缠绕在崇山峻岭之间,苍鹰在森林上盘旋,山脚下偶然有数十户农舍,升起袅袅的白色炊烟。【阅读网】

    已经到中午了,距离陇县还有十里,骑兵并没有停住战马休息,反而加快了速,这正是徐晃派去给臧霸送信的信使,徐晃要告诉臧霸,很可能有千骑兵绕到了陇县的后面,让臧霸务必小心。

    这封信十万火急,一刻都不能耽误,骑兵挥鞭抽马,再次加快了马速,前面出现了一条潺潺小溪,溪上有一座小桥,桥面颇窄,正好对面来了一队商旅,十几头骡满载着货物,几名商人骑在毛驴上,正慢慢悠悠向这边走来,骑兵不由放慢了马速。

    “快闪开!”

    骑兵大吼一声,冲上小桥,挥鞭向几名商人抽去,可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商人忽然扑了上来,拦腰将士兵扑下了小桥,翻滚进小河中,其余几名商人一跃跳下小桥,将报信骑兵按住,反绑起来。

    “你们这群混蛋,敢抢劫官兵,不想活了吗?快放开我!”

    骑兵还没有反应过来,破口大骂,一名商人扬手给了他一记耳光,冷冷道:“瞎了你的狗眼,还真以为我们是商人。”

    他撕开骑兵衣服,从贴身内袋中取出一只油布包,摸出一支令箭和一卷信,正是徐晃给臧霸的亲笔信,商人看了看,立刻收起了信件,喝令道:“将他押走!”

    送信骑兵这才反应过来,顿时脸色惨白,低下了头,他知道自己遇到了敌军。

    几名商人带着他穿过田野,来到一片茂盛的森林内,森林内有数千骑兵,正是马岱率领的千骑兵,几名商人自然是乔装的汉军斥候,马岱知道徐晃会给臧霸送信,便特地派人拦截信使。

    几名斥候将送信曹兵押到马岱面前跪下,信使连连磕头求饶,马岱接过信件仔细看了一遍,不由点点头,徐晃不愧是名将,自己明明是向长安方向奔驰,他还是猜到自己是去陇县,命臧霸严守陇县,不要轻举妄动。

    不过他们却没有逃脱贾诩的算计,贾诩知道陈仓和陇县之间没有建立鸽信,徐晃一定会派人送信,特地安排了锦囊妙计。

    马岱又盘问了信使几句,这才找到随行同来的马良,把徐晃的信递给他笑道:“季常看一看这封信,能否模仿?”

    马良笔力很高,善模仿笔迹,号称一绝,他打开信看了看,笑道:“放心!没有问题。”

    马良当即取出一轴绢,模仿徐晃的笔迹另写一信,下笔如飞,一挥而就,马良自己也为得意,简直天衣无缝,他吹干信,递给马岱笑道:“剩下的事情我就不管了,马将军自己安排!”

    马岱大喜,“有先生这封信,大事可济!”

    马岱又找来一名精干士兵,仔细吩咐他,一一交代清楚,军士这才行一礼,骑上信使的马,向陇县方向疾奔而去

    臧霸已经等候了整整一天,他心中颇为担忧街亭的情况,但陇县的后顾之忧如果不解决,他也无法放心西去,臧霸知道徐晃一定会有消息传来,他便耐心地等待着,下午时分,臧霸和平常一样在南城头巡视,这时有士兵大喊:“将军,送信士兵来了!”

    臧霸扶着城头望去,只见一名骑兵正疾向城门这边奔来,臧霸大喜,他终于等到了徐晃的消息,“开城放人进来!”臧霸当即令道。

    城门开启,送信兵催马进了城,不多时,有士兵将送信兵领到臧霸面前,送信兵单膝跪下行礼,“封徐将军之令给臧将军送信,十万火急!”

    “信在哪里?”臧霸急问道。

    送信兵从贴身衣袋里掏出一只油包,取出了令箭和信卷,双手呈给臧霸,臧霸接过令箭看了看,又急忙展开了徐晃的信,果然是徐晃的亲笔信,信中说,刘璟率数万大军在陈仓以西扎下大营,可能是声东击西之计,汉军的真实目标应该是街亭,他很担心街亭有失,命臧霸立刻率军去援助街亭,陇县这边他会派出斥候监督汉军,若汉军有北上迹象,他会立刻派兵增防陇县,让臧霸不用担心。

    臧霸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徐晃对陇县防御的承诺,而徐晃的判断和自己一样,汉军的真实目的是街亭,臧霸又问了送信兵几句,当即将心腹牙将赵威找来,吩咐他道:“我率军去援助街亭,你可率一千军严守陇县,不可懈怠!”

    “末将遵命!”

    臧霸又道:“这两天徐将军会派援军到来,把好的军营让给他们,再安排好饭菜,不要让别人心中有不满。”

    “将军请放心,末将会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待遇。”

    臧霸安排好了陇县,立刻下令军队集结,半个时辰后,臧霸率领四千军队离开了陇县,疾速向街亭方向赶去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在薄薄的云片间穿行,月光时明时暗,倾泻在陇县大地上,给高大坚固的陇县城墙也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银灰色,城头上,曹军士兵们正在来回巡逻,眺望塔上的哨兵更是精惕地望着城外的动静。

    这时,一名哨兵忽然发现南面官道上来了一支军队,看不清模样,哨兵立刻探身对城头大喊:“速报赵将军,有军队从南面来了。”

    城上巡逻的士兵也发现了城外有军队,立刻有人跑去禀报守将赵威,赵威就在南城楼内休息,听到禀报,他立刻走出城楼,向城外探望,不多时,一支曹军出现在城下,约千人,其中一余人骑马在前面,后面则是步兵。

    “城下来者何人?”赵威高声问。

    只见一名将领上前抱拳道:“城上可是赵威将军,在下马平,奉徐将军之令来增援陇县,有令箭和徐将军手令在此!”

    赵威得到臧霸临走前的嘱咐,知道这两天会有援军到来,增援陇县防御,他立刻命人放下篮,城下一名士兵将令箭和徐晃的手令放入篮中,篮拉了上去,赵威看了看令箭,令箭无误,又打开手令,凑近火把看了一遍,果然是徐晃的手令,令牙将马平率千军增援陇县,只是这个马平是谁?赵威从未听说。

    但赵威也知道陈仓的军队颇杂,有陇西败军,有徐晃的部署,有夏侯惇的部署,还有关中驻军,甚至还有从前钟繇招募的郡兵,所以赵威没有多怀疑,又问道:“马将军是何人部将?恕在下眼拙,竟从未见过将军。”

    城下马平笑道:“我是河北军,年前加入曹军,一直跟随曹仁将军,赵将军不认识我也正常。”

    赵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河北造反的降军,自称河北军,其实和袁绍的河北军又不是一回事,是一支乌合之众,素来被曹军瞧不起,而赵威是原吕布的徐州军,在曹军中地位较高,他对这支乌合降军更是不齿。

    赵威心中充满了鄙夷,暗暗撇了撇嘴,原本想好的上等食宿立刻降为等,凭什么把最好营地给他们,给他们驻扎西营便可,想到这,赵威令道:“开城让他们进来。”

    他又找来一名军侯,吩咐道:“把西营稍微收拾一下,让他们去西营驻扎,再给他们一些粮米,让他们自己做饭。”

    西营空置多年,颇为破旧,实在不是待客之道,但赵威有令,这名军侯也不敢违抗,立刻跑去西营准备了,这时,城门开启,千曹军开始列队入城。

    赵威走下城头,站在甬道上冷冷地注视着这支地位低下的曹军,不过这支军队士兵身材高大,个个膀大腰圆,勇武有力,而且队伍整齐,杀气腾腾,看起来十分精锐,并不像传说中的那帮乌合之。

    尤其一多匹战马都十分强健,四肢修长有力,毛色光亮整齐,显然是骏马,一多名骑兵所带来的强大气势,就连曹军最强悍的虎豹骑也似乎比不上,仅仅一多名骑兵,就仿佛千军万马一般。

    赵威心中开始疑惑起来,这真是年前的那支河北军吗?简直比他的士兵还要强悍得多,这时,他意外地发现,这支曹军左臂都缠有白布,这分明是一种记号,他心中开始生疑了,感觉有些不对,他立刻喝令道:“停下来,不准再进城!”

    他话音刚落,一名将领骑马冲了过来,大喝一声,“我并非马平,我乃汉军马岱是也!”

    他挥刀向赵威劈去,赵威大吃一惊,躲闪已经来不及,竟被马岱一刀劈为两段,突来的变故使数曹军都被惊呆了,当他们目睹守将被杀,这才反应过来,一阵大乱,转身要跑,这时,汉军士兵一起举弩射击,密集的箭矢纷纷将曹军士兵射翻在地。

    马岱大喊一声,“跟我上城!”

    他一催战马,一跃跳上了甬道,带着千余士兵向城头上冲去,城上守军更是吓得四散奔逃,马岱控制住了城门枢纽,高声令道:“全军杀入城中,投降者免死,抵抗者格杀无论!”

    千汉军发一声呐喊,汹涌地杀进了陇县城内,迅速占领了这座坚固的陇山道第一城。

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

    、、、、、、、、、、

    街亭位于陇山口西端,这一带由座他妈的低山组成,山势都不高,两山之间谷地宽阔平坦,早在千余年前,这里便是河湟羌人进入关中的一条通道,不过大部分商旅主要还是走南面的渭水河谷,不走这条谷道。【阅读网】

    尽管南方更有通途,但一条官道还因为长年商旅行走而变得平坦结实,就算是军队辎重也能迅速通过,一条河流与官道并行,通往峡谷深处。

    街亭南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丘陵,山势林木茂盛,溪水潺潺,山顶平坦宽阔,而山脚下便是街亭亭驿,是官道的必经之处,这里修建了十几座建筑,供往来商旅歇脚喂马。

    山顶上原本有一座军堡,驻军人,主要是防范陇山劫道山贼,但从去年开始,荀攸又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军寨,驻军千余人,却是为了防范汉军从陇山口进入关中。

    军寨中的主将名叫姜平,官任副校尉,出身天水郡姜氏望族,原是西凉军阀杨秋的副将,出身世家,武双全,夏侯渊击败杨秋后,收降兵数千人,姜平也跟随众将投降了夏侯渊,成为他的部将,颇受夏侯渊重视,在夏侯渊死在祁山道后,姜平又划为夏侯惇的部将,但夏侯惇却嫌弃他为羌人,轻慢于他,在荀攸安排防御时,夏侯惇便打发他去守街亭。

    在陇西一战中,街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现在汉军要进攻关中,街亭的重要性立刻显示出来,一旦街亭失守,汉军就可以穿过峡谷进入汧水河谷,再向南便可抵达陇县,所以守住街亭和陇县,对于关中战略意义重大,守军也迅速从千余人增加到五千人。

    姜平这几天心中为紧张,他得到情报,一支约万人的军队已经出现在街亭以西,据说主将就是赵云,很显然,赵云是要夺取街亭,穿越谷地进入关中。

    姜平已经派人去通报臧霸了,希望得到臧霸的援助,但臧霸虽然答应,可还要自己再等两天,这就让姜平又是恼火,又是无奈。

    这天上午,姜平和往常一样在军寨上巡视士兵防御,这时,一名亲兵跑来低声禀报道:“将军,汉军派人来送信,说是将军故人。”

    姜平心中一惊,这会是谁?他连忙稳住心神,故作镇静道:“带来人去大营等候。”

    他心事重重下了军寨,快步来到大营,只见营中等候着一名军官,姜平一眼便认出此人,此人也是杨秋部将,名叫侯风,和他关系颇好,当年和杨秋一起阵亡,没想他居然还活着。

    “怎么是你,你不是”姜平十分惊讶。

    侯风抱拳笑道:“姜兄以为我死了是吧!其实我当时只是受伤,逃到陇西养伤,后来听说马都督在汉中,我也去了汉中,现为马都督部将。”

    姜平神情不定,吩咐左右亲兵道:“你们都退下!”

    亲兵们都纷纷退了下去,大帐内只有姜平和侯风两人,两人坐下,侯风又关心地问道:“冀城被水淹,不知姜氏家族有没有损失?”

    “还好,族人之前都迁去了临渭县,冀城那边只有田产和房宅,虽然田宅被淹没,但族人无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说到这,姜平又笑问道:“马都督还好吧!”

    侯风点了点头,“马都督娶了州牧之姊为妻,很受刘州牧重用,现已被任命为陇西都督,这次和赵云一起出兵街亭,我正是奉马都督之命给姜兄送一封信。”

    说完,侯风取出了马超的亲笔信,递给姜平,姜平接过信看了一遍,马超在信中劝他投降,说曹操势力退出关陇大局已定,他的家族及父母妻儿都在陇西,为何要去中原,若他肯投降,马超答应将保举他为天水郡都尉。

    马超在陇西及凉州一带的威望很高,杨秋也是马超麾下八部军阀之一,在某种程上说,姜平也是马超的部将,现在汉军攻取陇西,势力如日中天,曹操虽占关中,但势力开始处于下风守势,关中迟早是刘璟的盘中菜,这些形势姜平都懂。

    只是徐晃待他不薄,非但没有夺走他的街亭守将之位,还增兵四千给他,对他充分信任,如果他投降,未免良心有亏,愧对徐晃对他的信任,姜平沉吟良久,叹了口气道:“我非常感激都督的关心,我本人也希望能留在陇西,只是投降汉军事关重大,让我再好好考虑一一下,而且我手下也有五千曹军,大部分都不是我的军队,而是徐晃将军的部属,我若投降,他们却不肯,反而会出大事,不如再给我一点时间。”

    侯风呵呵一笑,起身拱手道:“自然会给姜兄时间考虑,这样吧!两天后答复,可以吗?”

    又是两天时间,姜平无奈,只得点了点头,“两天后,无论我是降还是不降,我都会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侯风告辞走了,姜平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心乱如麻,眼看臧霸援军马上要到了,那时他若想投降,又该怎么办?他忍不住长叹一声,早知道就不该向臧霸求援了

    臧霸率领四千军队离开陇县,沿着汧水河谷一向北行军,次日便进入陇山峡谷,峡谷宽十余里,地势开阔,虽然谷内也同样山地起伏,不过并不陡峭,比较平缓,载着粮草的马匹也能通过。

    四千军队沿着一条小河向西走,这条小河便是汧水源头,宽十余丈,河水很浅,最深处也只齐膝盖,此时已是四月下旬,在阳光直射下,天气已有些炎热了,士兵们大多挽起裤角,在水中行军,享受冰冷沁骨的凉意,不少士兵还偷偷地脱去衣服,赤身在水中躺一躺。

    臧霸一之上显得忧心忡忡,对士兵们略有些违规的行为也不加制止,他在考虑这次汉军出兵关中,既然是分兵两,那就很显然不是想直取长安,而是为了夺取陈仓或者街亭、陇县,取得地利优势,如果汉军的战术成功,那关中迟早保不住,不知丞相为什么不派虎豹骑来关中,有虎豹骑在,汉军未必能夺取关中。

    臧霸忍不住仰天叹息一声,丞相这几年战略部署真有问题,可以说是昏招连连,再这样下去,关陇真的保不住了,难道丞相真有放弃关陇的想法吗?

    “将军!”

    远处一名斥候军侯骑马飞奔而至,向臧霸抱拳道:“前面就是森林区,我们派去的五名弟兄还没有回来,是否等他们回来再行军?”

    前方是十余里的森林区,树林为茂密,很容易隐藏敌军,臧霸是个谨慎之人,他怎会不知,他看了看天色,已经是下午了,这样会在夜间走过森林区,很不安全,他便点点头下令道:“传我命令,军队就地宿营,明早五更出发!”

    军队没有带帐篷,士兵们背有毛毯,纷纷找块干燥之地,铺上毯躺下来,火头军则埋锅造饭,军队上下一片忙碌。

    随着时间推移,天渐渐要黑了,这时,斥候营传来一个不妙的消息,前去探的五名斥候始终没有回来,这让臧霸顿时紧张起来,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五名斥候遭遇了敌军,要么是遭遇汉军巡哨,要么是遭遇汉军主力。

    臧霸跳上一块大石四下张望,天色昏明,远处是莽莽大山,南北数步都是树林,虽然地势比较开阔,但他总觉得树林里隐隐藏有杀气,臧霸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不安,他身经战,有一种特殊的临战敏感,能感觉到危险的来临。

    他立刻跳下大石喝令道:“不准休息了,全部起来集结!”

    “呜——”曹军集结的号角声吹响了。

    但就在这时,忽然远处树林内鼓声大作,北边树林传来了激昂的鼓声,顿时火光燃起,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从树林内杀了出来,为大将白马银枪,正是猛将马超,他大喝一声,“马超在此等候多时!”

    喊声未落,他的战马已向臧霸疾奔冲来,长枪如梨花纷飞,连杀数十名曹军,战马一跃而起,长枪直刺臧霸,臧霸吓得胆寒,他知道自己远不是马超对手,若不逃走,必死在马超手中。

    臧霸调转马头,便向士兵群中奔去,一边大喊:“弓箭手射敌将!”

    顿时有数支箭向马超呼啸射来,马超长枪舞得密不透风,拨打箭矢,当他杀进弓箭手群中时,臧霸早已逃得不见踪影,马超勃然大怒,心中杀机顿生,他大吼一声,长枪杀向四周密集的弓弩手,大开杀戒吗,长枪所过之处,血光迸射,死尸翻滚,杀得曹军哭喊连天,没命地奔逃,如狼奔豕突。

    六千汉军士兵也杀入曹军队伍中,臧霸的手下也算是精锐老兵,但此时曹军队伍延绵里,远没有集结好,更没有排列出什么阵型,他们仓促迎战,各自为阵,根本不是汉军对手,被杀得七零八落,死伤惨重,纷纷向河对岸奔去。

    可就在这时,南面树林内也鼓声大作,一支千余人的汉军从树林里杀出来,直击曹军后背,曹军腹背受敌,终于崩溃了,沿着河流拼命向东奔逃,被追上者要么顽抗被杀,要么跪地投降,一直杀出二十余里,大部分曹军都被歼灭。

    臧霸一口气逃出数十里,方才停下喘了口气,此时他的身后只剩下二十几名骑马的亲兵,又等了一个多时辰,才陆陆续续有士兵逃来,他收集败兵,到天亮时竟只收拢到六七人。

    臧霸心中长长哀叹一声,再去街亭已不现实,他只得率领残军惶惶向陇县逃去。

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择

    、、、、、、、、、、

    臧霸兵败的消息,终于由逃兵传到了街亭军寨,营寨大帐内十几名将领吵成一团,姜平坐在一旁眉头紧皱,他虽然是主将,可实际上他仍然无法完全掌控这支军队,除了一千人一直由他统帅外,其余四千人都是一个月前刚刚从陈仓调来,大部分将领只是表面上对他尊重,可遇到大事情,他们却是要听从徐晃的命令。【】

    现在臧霸半遇袭兵败,不可能再来援助他了,而赵云统帅的万大军就在眼前,是坚决抵抗,还是投降,姜平做不了主,他性召集将领,让大家共同决定。

    一名叫秦方的牙将敲打桌,厉声高喊:“这件事必须要请示徐将军,是否投降也要徐将军来决定!”

    旁边几名将领应和他,“秦将军说得对,徐将军待我们不薄,就算要投降,也必须征得徐将军的同意。”

    另外几名主张投降的军官却不屑一顾,一人冷笑道:“真他娘的幼稚,你去和汉军商量,让他们等一等,就说我们要去征求徐将军同意才能投降,你觉得汉军会答应吗?”

    “不答应就抵抗,我们居高临下,占有地势之利,五千人完全能顶住两万人进攻。”

    “木门寨地势更优,不是一样顶不住吗?”

    “街亭不是木门寨!”

    将领们再次吵成一团,姜平心中烦闷,性走出了营帐,负手在大寨中慢慢踱步,他和侯风约好了两天时间,今天晚上就到期了,可是他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答复,该怎么办呢?难道不管别的将领,自己率部投降吗?这样他的良心上又过不去。

    这时,前方传来一阵轻微骚乱,似乎有人在惊恐地大喊什么,姜平心中一怔,快步走了上去,只见数十名士兵正围在储水池前争吵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姜平走上前问道。

    一名士兵施礼道:“启禀将军,溪水断流了,储水池的水也减少了大半。”

    姜平心中一惊,连忙分开众人走上前,果然,从东面引来的一条溪水断流了,而且原本蓄满的水池也只剩下一小半水,姜平愣住了,这这是怎么回事?

    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上前道:“将军,这应该是汉军找到了水源,并把水源引走,我们这边就没水了,至于蓄水池,应该是汉军在山下也挖了几个蓄水池,我们水就渗入土中流光了。”

    姜平心中慌乱,没有粮食还能杀搂持几日,可如果没有水,一天也支持不下去。

    这个意外情况使姜平再也忍不住,他又快步走回大帐,只见将领们还在争吵,他大喝一声,“统统给我闭嘴!”

    大帐内霎时间安静下来,姜平这才冷冷道:“我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们水源已经被汉军断了,加上水瓮中的存水,我们最多只能支持天,是战是降,大家自己决定吧!”

    大帐内鸦雀无声,半晌,牙将秦方干笑道:“如果姜校尉愿带领大家投降,我们也没有意见,反正姜校尉是主将,我们跟着校尉就是了。”

    众人纷纷赞同,姜平见这些人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让自己承担投降的骂名,他心中冷笑一声,不紧不慢说道:“在座诸位都有自己部属,不是我姜平能指挥得动,还是要各位自己决定,这样吧!我们约法章,从现在开始,若愿意投降者,自己率部下山投降,不愿降者就留在山上,其他人也不得勉强,不得暗算,人各有志,大家好说好散。”

    说完,姜平转身便扬长而去,其余将领面面相觑,姜平显然不肯带头,要大家自己决定,众人也没有心思再吵下去,每个人都各怀心思走了。

    仅仅半个时辰后,曹军军寨便爆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第一个下山投降的曹军将领竟然是最反对投降的牙将秦方,他率领本部一千士兵下山投降了汉军,存水只能支持天,投降是早彤事,第一个投降显然会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个消息引起曹军轩然大波。

    紧接着,同样是反对投降的牙将张渠也率领本部五士兵下山投降了汉军,秦方和张渠的抢先投降令其他曹军将领后悔不迭,曹军上下不再犹豫,纷纷下山投降,到了黄昏时分,曹军大营内只剩下姜平率领的一千士兵。

    姜平站在寨墙上,望着夕阳如血,晚霞映红了他的脸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姜平也不例外,如果说之前他已决定投降,但当曹军将领纷纷下山投降,竟无一人愿意留下时,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姜平虽然知道大势已去,但他是街亭主将,他必须维护曹军最后的尊严,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时,有士兵指着山下大喊:“将军,有人来了!”

    姜平也看见了,来了一队汉军士兵,为大将竟然是马超,这出乎姜平的意料,这时,马超催马上前高声道:“我找你们主将,请他出来答话!”

    姜平走上前,拱手施礼道:“马都督,别来无恙!”

    马超点点头,“再过半个时辰就过两天之期了,我不忍贤弟死在街亭,所以特来相劝,曹操是大汉国贼,贤弟为何要为他殉葬,落下千秋骂名?”

    姜平低下头,默默无语,马超叹口气又劝道:“我知道贤弟是感念徐晃的恩情,不忍背叛他,可是你为手下的弟兄们考虑过吗?他们也要和你一起阵亡,死在街亭吗?我也不瞒你,陇西已由我弟马岱夺下,现在只剩下街亭一寨,刘州牧传来军令,拒不投降者格杀勿论,再过半个时辰,不光贤弟再没有机会,就连你的手下弟兄也要全部斩杀,贤弟于心何忍?”

    姜平回头望向手下一千士兵,见每个人面露惶恐之色,不少人偷偷放下了兵器,士气已经瓦解,他长长叹息一声,下令道:“开启寨门!”

    寨门缓缓打开了,姜平又对手下士兵们道:“各位弟兄都有父母妻儿,我不会阻拦大家,愿意投降者,下山去吧!”

    士兵们静立片刻,开始有士兵脱去盔甲,放下兵器,向姜平跪下行一礼,默默走出寨门下山去了,士兵们越走越多,最后只剩姜平和他的十名亲兵,姜平又对十名亲兵喝令道:“你们也下山去,给我走!”

    亲兵皆跪下垂泪道:“我们不愿离开将军,愿和将军共生死!”

    姜平点点头,又对马超抱拳道:“都督,虽然曹操对大汉不义,但我姜平既奉命镇守街亭,就应该死战到底,和街亭共存亡,这是我的职责,只是我也不愿将士们做无谓牺牲,现在街亭已失,就让我来承担失守街亭的责任吧!”

    姜平说完,毅然拔出战刀,横刀自刎,他的十名亲兵见主将自刎,也纷纷大叫一声,拔刀跟随他自杀在寨墙之上。

    马超默默望着姜平自杀,泪水不由涌了出来,半晌,他忍住悲痛,对手下道:“好好收敛他们尸,送回家乡安葬。”

    说完,马超又忍不住仰天长叹一声,“谁说陇西无忠勇之将!”

    汉军夺取陇县和街亭的消息不久便传到了位于陈仓的汉军大营,此时刘璟亲率七万大军已在陈仓西城外和曹军对峙多天,尽管夺取街亭在刘璟的意料之中,但当消息真的传来时,还是令他感到十分兴奋,尤其陇县也被马岱用计夺取,这更是振奋军心的大事。

    大帐内,贾诩对刘璟笑道:“既然夺取了陇县,那攻克陈仓也就指日可待了,陇县本和陈仓护卫为犄角,陇县危,陈仓援之,陈仓危,陇县援之,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若陇县破,陈仓也就难保了,州牧命赵云直接出兵长安,使长安形势危急,为救长安,徐晃不得不回兵,这样我们夺取陈仓也就轻而易举了。”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回头道:“可是我有点担心赵云军队孤军深入,反而被徐晃和曹仁军队夹击,我们救援则鞭长莫及。”

    贾诩略一思便笑道:“州牧如果担心赵将军被夹击,那就让他把骑兵也带上,有骑兵辅助,曹军就难以夹击了,除非曹操的虎豹骑能及时赶到。”

    “我认为曹操的虎豹骑不会出现在关中,我倒觉得有可能出现在南阳。”

    刘璟迟疑着又说道:“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曹操对关中已经信心不足,但南阳他绝不会放弃。”

    贾诩呵呵笑了起来,“当初州牧决定夺取南阳,不就是反用曹操之计,把南阳作为一块诱饵,牵制住曹操的军队,以减轻陇西的压力,现在曹操的虎豹骑来不了关中,不就是因为南阳的压力吗?”

    “军师说得不错,夺取南阳就是这个目的,昨天我得到情报,镇守武关的曹军只有六千人吗?我觉得这固然是因为武关险要,易守难攻,但更重要是,曹操可能准备反攻南阳,所以没有必要在武关屯重兵,如果是反攻南阳,就不光是虎豹骑出动那么简单,至少还有到四万的步兵。”

    刘璟走到沙盘前,注视着关中和南阳,沉思片刻又道:“对我而言,关中却比南阳重要得多,如果能得关中,我宁可放弃南阳。”

    贾诩也慢慢走上前,笑道:“州牧不妨先取陈仓,不要急于攻打长安,保持引而不发之势,然后再联系孙权,请他出兵徐州或者合肥,让江东军在东方向曹军施压,作为条件,可以把蕲春郡还给江东,或者把荆南中的衡阳郡和长沙郡割让给江东,我相信在重利诱惑之下,孙权一定会出兵,只要孙权出兵,同时我在南阳和汝南施压,在巨大的重压之下,也就可以曹操谈判关中归属了。”

    刘璟注视着沙盘,良久才淡淡道:“就算这样,对曹操的压力还是不够,我们还需要再加大压力。”

第686章 程昱出山

    、、、、、、、、、、

    夜幕降临,邺都鼓楼上便响起了密集的鼓点声,街上行人急急向家中赶去,各家酒馆店铺也纷纷关门歇业,这是刚刚实行的宵禁之令,自从汉军占领陇西后,在中原各地引起了大的反响,尤其是邺都和许昌人心浮动,沉重地打击了曹操的威望。【阅读网】

    为了防止形势恶化,曹操借刘协之口下达了旨意,在邺都和许都实行宵禁,为期一年,夜幕降临后将击鼓八,停鼓后大街上不准再有行人,违令者一律抓捕,两次违令则斩。

    当鼓声停止后,大街小巷便一片寂静,再不见一个行人,酒馆店铺也纷纷关门闭户,一些来不及回家之人也就近寻找旅舍或者青楼过夜,大街上只有一队队全身盔甲的巡逻士兵。

    就在这时,大街上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辆马车在余骑兵的护卫下疾速驶来,车辕上挂着一盏橘色的灯笼,上写‘魏公’两个黑字,这是曹操的马车,巡哨士兵们纷纷驻足行礼。

    曹操当然不会受宵禁的限制,他今晚出门是有重要之事,马车一疾奔,不久便来到了程昱的府邸,许褚翻身下马,上前敲打府门,片刻,门内传来门房的声音,“是谁?”

    “请转告你家老爷,丞相来了!”

    门内‘啊!’的一声,随即没有了声息,只片刻,府门开启,程昱的次程延迎了出来,在台阶上躬身施礼,“不知丞相驾到,有失远迎,父亲令晚辈向丞相告罪!”

    曹操从马车里出来,笑眯眯道:“应该是我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休息了,你父亲可睡了?”

    “父亲尚未休息,丞相请随晚辈进府!”

    曹操知道,程昱一定是已经睡下了,否则会亲自来迎接自己,而不会派儿代替,他心中有些歉然,便跟随程延进了府,一直来到内宅程昱的书房前,程昱已经穿好衣服,在院门口等候了,他躬身道:“未能去府门外迎接丞相,程昱失礼之,望丞相见谅!”

    “仲德,应该是我向你道歉,打扰你休息了。”

    “哪里!丞相夜访,必有要事,请进屋里详谈。”

    程昱知道曹操不是拘礼之人,便没有多礼,直接将曹操请进书房,两人坐下,又命侍妾上了茶,曹操叹了口气,开门见山道:“陇西之败,影响巨大,令我夜不能眠,仲德,我该怎么办?”

    “丞相是想再夺回陇西吗?”

    “我心里很乱,又想夺回陇西,可心里没有底,所以来请教仲德,陇西还能夺回来吗?”

    程昱苦笑一声问:“丞相是想听我肺腑之言,还只是想听我的安慰?”

    “我想听到你的安慰,可我又想听实话,若不能两全,还是坦率比较好,让我面对现实。”

    “好!恕微臣直言不讳了,如果丞相想夺回陇西,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举全国之兵,并派出虎豹骑兵协同作战,我相信是能够夺回陇西五郡,但夺回陇西又怎么样?汉军已经建立起了祁山粮道,只要刘璟守住上方谷和西城,一旦丞相撤军,他还是会轻而易举占领陇西,除非丞相在陇西屯二十万大军,关中再屯十万大军,这样,朝廷非被巨大的钱粮支出拖垮不可,而且中原就空虚了,又怎么防御南阳汉军和江东之军?”

    “那我就只能在陇西认输?”曹操有些不甘心道。

    程昱很无奈道:“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曹操沉默了,程昱说的这些话他也考虑过,他也知道最终不得不面对现实,只是一定要程昱说出来,他才能死心。

    曹操叹息一声,“陇西毕竟远,我知道难以和刘璟争夺,但我就害怕汉军一旦北上,就会渐渐拥有北方军的优势,我是指骑兵,这样下去,我迟早会死在他手中。”

    “丞相言重了,以丞相在北方的根基,岂是刘璟建立一支骑兵就能轻易动摇?”

    这话让曹操心中稍稍感到一丝慰藉,他点点头道:“说到根基,我的根基在中原,许昌、陈留这是我的起兵之地,说实话,陇西丢失还稍嫌远,但南阳郡失守却给我的压力更直接、更大,不惜一切代价,我也要把南阳郡夺回来。”

    “我支持丞相的方案,南阳郡确实很重要,而且夺回南阳郡,对丞相的声望也会有一定的恢复,我支持丞相夺回南阳郡。”

    曹操又淡淡一笑,“可是南阳那边无人,让我放心不下,难道又要让我亲征不成?”

    说完,曹操眼中满含期待地望着程昱,程昱这才明白曹操来找自己的真正用意,竟是要让自己再出征,南征宛城。

    原来刚才说的一番陇西之言,都是为了让自己去南阳郡而做铺垫,程昱心中暗暗苦笑,自己上了曹操的套。

    虽然程昱在赤壁之败后,便不愿再过问军事,但程昱也知道,郭嘉去世,贾诩投降,荀彧躲在襄阳教书育人,荀攸被汉军俘虏,生死不知,五大谋士就只剩下自己一人,陈群、刘晔、毛玠、辛毗、贾逵等人尚不能担大任,所以曹操才会来求自己出山。

    又想到荆州兵败自己也有责任,程昱再也难以拒绝曹操的诚意,他起身施礼道:“老臣愿为丞相分忧!”

    曹操大喜,只要程昱肯出山去南阳,那这一战就胜机大增了,他连连摆手,“仲德不必如此,请坐下谈,我们再看一看该怎么调兵力?”

    就在汉军夺取陇西,大军进逼关中之时,曹操一方面命令关中十万大军严阵以待,另一方面也在调兵遣将,企图夺回南阳,他调回镇守幽州的一万骑兵,以及镇守徐州和合肥的两万精军,加上叶县和许昌的万军队,一共是五万步兵,一万骑兵,命夏侯惇为主将,程昱为军师,张辽、曹洪为副将,命他们务必在两个月内夺回南阳郡。

    南阳郡叶县,这里被称为宛之喉、挟口,是南阳郡进入许昌的门户,战略地位为重要,也是曹军失守南阳郡后,在南阳郡唯一没有丢掉的据点,曹洪自知罪重,率领数千败军死守叶县,以减轻自己的罪行。

    不过聘也是因为兵力不足,在夺取宛城后并没有继续北上,这就给叶县的曹军以喘息之机,很快,许昌的一万援军赶到叶县,增加了叶县的防御。

    而此时,六万大军云集叶县,叶县官衙内,程昱正和众人分析战争形势,当初主张发动荆州战役分散陇西的压力,就是程昱的意见,但最终荆州之战失败,陇西也不幸失守,程昱自觉惭愧,加上曹曹操诚意相邀,他便放弃了不再参与军事原则,赶赴南阳督战,他带来了曹操的最新命令。

    虽然夏侯惇是名义上的主帅,但程昱手中有曹操的调兵金牌,他才是实际上主帅,所有军事调动都由程昱全权负责,夏侯惇不过是辅佐他。

    “这次反攻南阳之战丞相为重视,陇西失败严重影响到了丞相的威望,丞相必须要借南阳一战扭转声望,不仅如此,夺回南阳还可以减轻汉军对中原的威胁,将汉军赶回荆州,希望诸位能明白这一点,齐心协力,共击强敌。”

    众人一起躬身施礼,“愿听出军师安排!”

    程昱点点头,拾起木杆指着沙盘上的南阳郡各县道:“根据斥候消息,汉军在南阳郡一共有万人,主要集中宛城、南乡县、淯阳县和新野县地,其中宛城和南乡县各有一万人,淯阳县和新野各五千人,汉军之所以驻兵南乡县,是想走武关道进军关中,但他们始终按兵不动,说明刘璟并没有真的打算夺取关中,也说明刘璟担心南阳有失,所以只是摆出一个准备进军武关姿态,但这恰恰给了我们夺取南阳的机会。”

    程昱用木杆又一指南乡县,“目前庞德率一万军驻扎在南乡县,使得宛城的兵力只有聘率领的一万军,宛城虽然坚固难攻,可只要南乡县的军队来不及赶去宛城,聘的一万军守不住宛城。”

    这时,张辽在旁边道:“可是我们大军云集叶县,聘必然会得到消息,他会不会下令放弃南乡县,让一万军赶赴宛城助战?而且南乡县离宛城更近,我怕时间上来不及。”

    程昱捋须得意一笑,“这一点我已有准备,我之所以让丞相调骑兵参战南阳,就是为了解决远的这个担心,实不瞒诸位,早在几天前,我已暗令曹真先率五千骑兵南下,截断了南乡县和宛城的通道,就算聘有心,庞德的军队也过不来了,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担心。”

    众人恍然,原来军师早有安排,见程昱如此远谋,众人顿时信心倍增,这时,夏侯惇又道:“军师,既然我们的兵力是汉军两倍,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再继续打下去,我建议出奇兵进军樊城,断聘的归途,军师以为如何?”

    程昱摇了摇头,“这个方案在我临走时长公也曾提出来,但丞相认为,如果我们大军南下樊城,刘璟必然会调江夏水军增防襄阳,一旦江夏水军主力北上,形势就会有变化了,甚至会引发江东出兵,这和我们夺取南阳的战略不符,所以丞相有令,这一战曹军不进入荆州,不准把战事扩大。”

    既然曹操有严令,夏侯惇也无可奈何,只得道:“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出兵?”

    程昱笑了笑道:“看来大家都很急切了,兵贵神速,我建议明天就出兵!”

第687章 反攻南阳

    、、、、、、、、、、

    宛城以西约四十里外的官道上,一支万余人的军队正急速向宛城方向行军,这是庞德率领的一万军,原驻扎在南乡县,做出准备西进武关的姿态,但曹军大举反攻的消息传来,聘便命庞德放弃南乡,立刻返回宛城。【无弹窗小说网】

    庞德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急急率军向东返回宛城,但不知为什么,庞德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这次返回宛城不会顺利,他感觉曹军不会轻易让他返回宛城。

    庞德走在队伍中间,不停向北方眺望,北方是连绵起伏的低缓丘陵和大片麦田、树林,使他的目光看不远,眼看距离宛城还有四十里,可他心中不安感觉却越来越强烈。

    就在这时,有士兵指着北方大喊:“将军,斥候回来了!”

    只见几名骑兵疾速向这边奔来,有些慌不择地踏过了大片麦田,庞德心中顿时一沉,汉军军纪严厉,踏麦者死,这几名斥候如此不顾军纪,必然是出了大事。

    “将军!”斥候远远大喊:“曹军骑兵杀来了!”

    汉军士兵顿时有些慌乱起来,这时庞德却冷静下来,果然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催马迎上去问道:“有多少骑兵!”

    “大约五千骑兵,离我们这里还有数里,即将杀至,请将军速做定夺!”

    庞德点点头,责骂斥候道:“踏麦之责以后再找你们算帐,再急也不得违反军纪。”

    他随即回头喝令道:“全军调头向西撤离!”

    庞德很清楚他们和曹军骑兵的力量对比,他们一万步兵绝不是五千骑兵的对手,何况还是曹军最精锐的虎豹骑,除非他们是重甲步兵,这种情况,只有迅速撤离,摆脱曹军骑兵才是生存之道。

    庞德心念转动,曹军不准他们去宛城,必然会是从东面绕来,而向南是平原,他们跑不过曹军,只有向西撤离,二十里外便是方山,上山可避曹军骑兵。

    汉军纷纷调头向西奔跑,就在这时,东北方向尘土飞扬,大地震动,响起闷雷般的声音,庞德骑兵的经验为丰富,他立刻判断出,曹军距离他们还里左右的距离。

    这时,副将杨青催马上前对庞德道:“曹军马速很快,恐怕我们跑不过敌军,卑职愿率千军阻击曹军骑兵。”

    这是断臂求生之策,庞德默默点头,拍了拍杨青肩膀,“活下来就是你的大功!”

    杨青调转马头,大喝道:“后军随我来!”

    庞德率领大部队迅速西撤,而副将杨青则率领千汉军士兵在官道后侧迅速列队,张弩搭箭,瞄准了远处铺天盖地杀来的曹军骑兵,望着杀机凌厉的曹军骑兵,不少汉军士兵都骇然变色

    宛城的聘已经得到了曹军大举调兵叶县的消息,这个消息在聘的意料之中,南阳郡不像安陆郡,汉军夺取安陆郡,曹军也就默认了,多年来一直没有反攻。

    而南阳则不同,南阳向北可至洛阳,向西北可去长安,向东北则到许昌,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当年曹操征张绣才夺取了南阳,曹军不可能容忍汉军攻占南阳,只是曹军反攻的时间点让聘有些措手不及。

    曹军反攻南阳,正好在汉军造势欲夺关中之时,为了配合造势,聘派庞德率一万军前往南乡县,做出准备进攻武关的姿态,曹军就在这时反攻南阳,不得不说这和关中的形势有关。

    现在让聘很担忧的是,宛城只有一万守军,兵力偏少,很难抵敌曹军的大举进攻,他已经下令庞德军队火速赶回宛城,希望能在曹军南下之前完成部署。

    城头上,聘一直在向西方眺望,从时间上算,庞德的军队应该到了,但现在却迟迟没有消息,连他派去的一队斥候也音信全无,这让聘心中开始担忧起来。

    就在这时,远处奔来一队骑兵,正是他派出的斥候,但他只派出二十人,现在居然回来了十余人,多了十几人,聘知道一定出事了,连忙喝道:“速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吊桥放下,城门缓缓开启,骑兵疾速奔进了城内,不多时,有士兵领着几名浑身是血的汉军士兵上了城头,他见到聘便跪下放声大哭,聘急得大喝一声,“不要哭了,快说发生了什么事?”

    一名军官拭去眼泪道:“我们在半途遇到五千曹军骑兵,庞将军率军西撤,杨青将军率千人阻击敌军,但我们根本不是曹军骑兵对手,千弟兄全军覆没,连杨青将军也战死了,只有我们十几人侥幸逃脱。”

    聘惊得目瞪口呆,竟然有五千骑兵,半响他又问道:“那庞将军的军队呢?现在怎么样?”

    旁边斥候躬身道:“庞将军的主力撤退去了方山,就在西面二十里外,而杨青将军的队伍阻击曹军骑兵约小半个时辰,从时间上推算,庞将军主力应该上了山,曹军骑兵还是晚一步。”

    聘默然无语,这也只是推算,但真实情况呢?庞德军队能否逃过曹军骑兵追击,他心中充满了担忧。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上前禀报:“将军,邓治中说有急事要见将军!”

    聘一怔,邓义腿脚不便,他怎么会来了,他快步走到女墙,只见邓义坐在竹舆中,在城下向他招手,聘连忙走下城,拱手道:“邓公怎么来了?”

    “听到一些消息,特来告诉将军!”

    聘一指旁边的屋道:“请到屋里去谈。”

    两名随从抬着竹舆进了屋,又退了下去,邓义这才对聘道:“我听到传言,城中不少大户已经在暗中联络,准备响应曹军,虽然是传言,但我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怎么知道曹军要反攻南阳?”聘吃惊地问道。

    “具体我也不知,或许曹军事先已秘密派使者前来联系了。”

    聘眉头微皱,他感觉邓义有些言不由衷,作为南阳第一世家,他怎么会不知道宛城大户的具体情况,只是他不愿告诉自己罢了。

    不过聘也能理解,邓氏家族作为南阳世家领袖,邓家绝不会出卖乡党,邓义能告诉自己这些消息,就已经是他最大的诚意了。

    聘也不想为难邓义,只是他有些不懂,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宛城大户居然亲曹,这不现实啊!南阳应该是属于荆州的传统势力范围,士绅怎么能亲曹?

    “邓公能告诉我是什么缘故吗?我着实有点想不通。”

    邓义苦笑一声道:“其实这和当年的景升有关,当年南阳五十余户士族上书景升,反对将南阳让给张绣,但景升还是不顾士族们反对,将南阳让给了张绣,引来张绣报复,导致不少人家破人亡,这件事寒了南阳士族的心,再加上曹操对南阳不错,赤壁大战前后数年都免了南阳的税赋,深得南阳人心,曹洪无能,没有守住南阳,但改不了南阳人亲曹,听说曹军要反攻南阳,我估计南阳各县都会开城迎接曹军,宛城士族有异动也是必然。”

    聘半晌才恨恨道:“可现在早已不是刘景升的时代了,现在我们是匡扶汉室,他们就不明白吗?”

    邓义摇摇头,“这个需要时间来慢慢改变,毕竟璟公是景升之侄,一时半会南阳人不会接受,我的意思是告诉将军,千万不要发动民夫来守城,那样反而会给他们机会,导致临战哗变,加速宛城陷落。”

    聘着实感到为难,他正在考虑是否动员宛城民众参与防守城池,邓义便迎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毕竟汉军占领南阳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他也不知宛城士族们的真实想法,如果真如邓义所言,事情就麻烦了。

    聘拱手施礼,“多谢邓公及时通告,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聘将邓义送走,他立刻找来几名心腹亲卫,低声对他们道:“你们想办法打听一下,城中是否有大户在暗中聚集壮丁,要隐秘一点,不要被发现。”

    士兵们领令走了,聘又派出了数支斥候,去探查庞德军队的下落,以及曹军主力的出兵情况。

    时间渐渐到了晚上,风声开始紧张起来,宛城内的各家店铺、酒馆纷纷关闭,聘派去探查情况的几名亲兵也带来了不妙的消息,确实有一些大户人家在集中壮丁,多则人,少则十几人,他们借口是要保护家产,但具体动机不明。

    与此同时,庞德军队的下落也有了消息,庞德的七千军队已从方山向南撤退到阴县,随时可渡汉水回房陵郡,而五千曹军骑兵则杀到淯阳县,准备赶来宛城的五千淯阳县守军又被迫返回了淯阳。

    种种不利令聘感到很懊恼,他们在中原的情报不力,不能事先得知曹军会增兵叶县,反攻南阳,以致他判断失误,没有及时将兵力集中,才最终导致了今天兵力分散的被动局面。

    如果他能早一天知道曹军已增兵叶县,庞德的军队就能赶回宛城。

    现在叶县那边到底有多少曹军,主将是谁,这些他都一无所知,现在聘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是坚守宛城,还是撤军,可就算是撤军,外面的人五千骑兵他又该怎么应对?

第688章 杀一儆百

    、、、、、、、、、、

    张辽率两万曹军为前军,一南下,两天后,军队抵达了博望县,距离宛城还有五十里,张辽见天色已晚,便下令军队驻营,想到去年进攻荆州惨败而归,他率领的后军被刘璟大军围困,若不是曹操在政治上让步,他张辽就要成为刘璟的战俘,面临毕生之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令他感到一阵后怕。【无弹窗小说网】

    不过张辽也是久经风浪之人,他不会被去年的失利困住手脚,相反,他会吸取去年的教训,再战一场,一洗去年之耻。

    大军刚刚扎下营盘,张辽却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一支满载物资的船队离开了宛城,沿淯水南下,足足有五艘大船,这个消息使张辽意识到了什么,难道是

    “远!”

    李典快步走进大帐问道:“听说有紧急军情,发生了什么事?”

    “斥候发现一支船队驶出宛城,去襄阳了,有五艘大船,满载物资。”

    “这难道是聘要放弃宛城了吗?”

    张辽点点头,“我也有这种感觉,听说曹真击败了庞德的军队,阻拦汉军前往宛城,现在宛城内只有一万军队,如果我们大军到来,聘肯定守不住宛城,放弃宛城撤退,是他明智之举。”

    李典迟疑一下道:“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拦截住聘军队后撤?报去年的一箭之仇。”

    张辽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地图前,凝视淯水片刻,问道:“曼成以为聘如果南撤会走哪条线?”

    李典走上前,也沉思片刻道:“曹真的骑兵没有携带火油,他们无法火烧运输船队,那骑兵一定会沿河北上,拦截聘军队后撤,我想聘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聘军队若要撤退,一定会在淯水以东撤离。”

    李典在地图上的淯水重重敲了敲,“不能便宜了他。”

    张辽陷入了沉思,到目前为止,汉军南撤只是一种猜想,还没有任何证据,必须谨慎,得到确切情报才能做决定。

    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外面有一个叫黄续的人求见将军,说有重大军情要禀报。”

    ‘黄续?’张辽微微一怔,这个名字似乎听说过,李典反应快,“莫非就是黄应之?当初担任过民夫领。”

    张辽顿时想起来了,赤壁大战时,丞相征发五万南阳民夫运输粮食,好像领就是叫黄续,南阳黄氏家主之。

    “请他进来!”张辽立刻令道。

    不多时,士兵将一名男带了进来,此人年约十出头,长得膀大腰圆,身材魁梧,他名叫黄续,是宛城黄氏家主黄应次,黄氏家族和邓氏家族齐名,号称南阳两大家族,分支颇多,如襄阳黄承彦、江夏黄祖、以及南阳黄忠等等。

    由于各大政治势力在荆襄一带交集,黄氏家族各支也有了各自的选择,如黄承彦选择刘备、黄忠选择刘璟,黄祖被江东所灭,而留在宛城的黄应则投降了曹操,在曹操征伐荆州的几次战役中,黄氏家族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曹操嘉奖,黄应的长黄宪入许昌为官,次黄续掌管数万民夫,连黄应本人也被封为关内侯,为荣耀。

    数月前汉军攻克南阳,黄氏家族选择了沉默,也是因为时间尚短,南阳郡还没有来得及纳入荆州的官府统治,守依然是原来朝廷任命的张延,黄家也由此没有遭到清算,躲过一劫。

    这次曹军反攻南阳,黄家又开始积活动,暗中联络城中亲曹的豪门大户,准备配合曹军攻打宛城,在城中起事,黄续就是黄应派来和曹军进行联系,

    黄续进帐便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张将军!”

    张辽认识他,连忙将他扶起,“黄公请起。”

    黄续起身道:“我有重要情报要禀报张将军,聘已经在集结军队,准备撤离宛城,我父亲也已联络十几余家豪门大户,收拾劲卒千余人,准备在城内起事,接应曹军入城。”

    说完,他取出父亲的亲兵信,呈给张辽,张辽看完信,心中已有底,便笑着对黄续道:“你们的忠心我一定会如实禀报丞相,夺下宛城,算你们的功劳。”

    黄续大喜,连忙又施礼说:“请问将军准备几时进攻宛城,我们随时可以配合。”

    “具体我也暂时不知,不过你回去转告令尊,汉军若撤离,请他们注意维持城中秩序,维护宛城稳定。”

    “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城禀报父亲。”

    黄续行一礼便告辞了,张辽命人送他出去,这时李典上前笑道:“远为何不告诉他们,我们具体攻城时间?”

    张辽摇了摇头,“军机要务,焉能随意托付乡民,他们人多口杂,一旦泄露,反而会坏我大事。”

    李典赞许道:“远谨慎,难怪丞相托以重任。”

    黄续离开军营,带着两名随从赶回宛城,他们一催马疾奔,此时天已经黑了,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官道上寂静无人,只听见他们战马急促的奔跑声,一个时辰后,他们离宛城已不到二十里。

    就在他们刚刚冲进一片树林,黄续的马匹忽然唏溜溜一声暴叫,前蹄高高扬起,只见前方官道上横倒两株大树,拦住了去,不等黄续反应过来,头上撒下一张巨网,将他牢牢缠住。

    紧接着,四周冲出名军士,一齐举弩对准了他们,两名随从吓得举起手,一动不敢动,一名军侯从大树后出来,冷冷看了他们一眼,一挥手,“将他们带走!”

    宛城,汉军撤军的消息传遍了全城,尽管是夜间,还是有无数黑衣人出现在街头,他们服色一致,都是黑衣短袍,右臂缠着白布,手执战刀,足足有一千余人,这是十几家宛城豪门大户的壮丁,以黄家为。

    当汉军撤离宛城,他们便纷纷现身,控制城门、占领军营,包围官衙,在大街上巡逻,更重要是,他们已急不可耐地打出曹军军旗,宣布宛城已变天。

    黄氏家主黄应是一名五十余岁的中年人,身材高大,精神矍铄,少年时曾习武从军,使一把十斤的大刀,他已换上曹军铠甲头盔,手提大刀,骑马在街上巡视,显得威风凛凛。

    汉军占领南阳令他心惊胆战,唯恐被汉军清洗,好在时间不长曹军又杀回来了,他扬眉吐气的一刻又重新到来。

    “黄家主!”

    一名豪门大户的家主奔来,向黄应行一礼道:“我和邓义谈过了,邓家不肯出面,他说我们的行动与他无关。”

    黄应冷冷哼了一声说:“他既然不肯就算了,人各有志,我不勉强他,只是以后南阳的事务,邓家也不要参与了。”

    黄应对邓义的态为鄙视,他知道邓义的儿在荆州为官,邓义是亲荆州一派,前段时间聘占领南阳时,邓义为活跃,现在曹军杀回来,他自然就销声匿迹了。

    黄应调转马头向城门而去,头脑中却在思如果干掉邓家,虽然黄邓两家有联姻,但黄应还是想利用曹军的力量铲除邓家,这样南阳就是他黄氏一家独大了。

    就在这时,城门处忽然一阵大乱,有惨叫声和哭喊声传来,顿时让黄应大吃一惊,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他催马向北城门奔去,还没有到城门口,迎面射来了几支弩箭,黄应连忙挥刀拨打,此时他也看清楚情况,只见无数汉军士兵出现在北城门处,余名黑衣人被杀得哭爹叫娘,抱头逃命。

    这让黄应惊呆了,汉军是从哪里出来?”黄家主快跑,汉军杀来了!”一名黑衣人大喊。

    黄应这才如梦方醒,调转马头便逃,可刚跑出几步,前方大街上也传来喊杀声和哭喊惨叫声,只见一群黑衣人跌跌撞撞奔逃,后面追来数汉军士兵,箭如飞蝗,不断有黑衣人被射翻倒地。

    黄应惊得满头大汗,他已经明白过来了,汉军根本就没走,假装撤离,引他们出洞,黄应心中又悔又恨,他扔下大刀,调转马头向一条巷小巷奔去,可不等他奔到巷口,数十支箭从侧面疾射而至,黄应连中十几箭,惨叫一声从马上栽下,当场惨死。

    这时,聘在北城门口出现了,他身后跟着大群士兵,几名士兵押着黄续,黄续心中既惊恐又害怕,他知道聘将清洗宛城,黄氏家族完了。

    聘一指黄续,对士兵喝令道:“带他去指认,所有参与同谋的家族一律清洗,无论主仆,十六岁以上男全部抓捕。”

    数千士兵分为二十支队伍,举着火把冲进了参与联曹的各家豪门大户中,将十六岁以上男全部抓捕,一串串地捆绑出来,连同被俘虏的数名黑衣壮丁,一共抓捕了两千余人。

    宛城内一片混乱、哭声震天,但真正被清洗的只有黄氏一门,除了黄应已死外,他的侄兄弟十余人全部被汉军当初格杀,人头砍下示众。

    此时聘已得到消息,曹军有近五万大军南下,前军张辽部已杀到五十里外,他知道宛城守不住了,只能放弃,但放弃之前,他必须要将宛城的亲曹势力清洗干净,便略施小计,佯作撤退,又杀了一记回马枪。

    聘见天色已近五更,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催马来到两千多名被抓捕的人群前,已跪下黑压压一片,每个人都低着头,不少人浑身发抖,心中恐惧之。

    聘马鞭一指,大喝道:“尔等听着!”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聘一挥手,十几名士兵举起竹竿上前,竹竿挑着十几颗黄氏家族的人头。

    聘厉声喝道:“这次我只是警告你们,现在已不是刘景升时代,汉军只是暂时撤退,不久还会杀回来,你们若再敢亲曹反汉,下次我攻下宛城时,亲曹家族将满门抄斩,黄家就是你们的下场!”

第689章 弃守南阳

    、、、、、、、、、、

    天不亮时,汉军完全撤离了宛城,但和张辽预料不同,汉军并没有撤向淯水以东,而是向西南方向疾速撤退,准备和庞德军队汇合,渡汉水后,从房陵郡撤回襄阳。【】

    而五艘满载物资大船则在个时辰前先一步撤离宛城,从淯水顺流而下,驶向汉水襄阳,五艘大船绵延数十里,声势壮观,引人瞩目,自然也引起了活跃在宛城南部数千曹军骑兵的注意。

    在和庞德军激战后,曹军骑兵虽然将近千汉军全歼,但他们也付出了余骑兵伤亡的代价,曹真没有追到庞德军主力,随即调头南下准备痛击驻守淯阳县的五千汉军,但淯阳汉军主将向宠却料敌在先,先一步退回了淯阳县,使曹军骑兵扑了一个空。

    向宠善防御,虽然淯阳城池不大,却被向宠防御得滴水不漏,曹真几次想攻下淯阳县,都以失败告终,不过向宠心中也颇为担忧,守住淯阳也没有意义,关键是要成功撤离南阳,返回襄阳,如何摆脱曹军骑兵的追击,才是当务之急。

    向宠快步来到城头,远远眺望数里外的曹军骑兵营,他刚刚得到消息,曹军骑兵向淯水北面去了,这让他很是惊讶,这时,一名牙将劝道:“将军,既然曹军骑兵北上,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新野撤退?”

    向宠摇了摇头,“如果是曹军的诱兵之计怎么办?等等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从北方疾奔而至,奔至城下大喊:“向将军,我奉都督之令前来送信!”

    向宠探头看了看,他认识此人,是聘的亲兵,便立刻令道:“开城让他进来!”

    城门缓缓开启,送信兵催马飞奔进城,很快被士兵领上城头,送信兵单膝跪下,将一卷书信呈上,“都督之信,请将军一览。”

    向宠打开信看了片刻,这才明白曹军为什么北上,他点了点头,立刻回头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集结,准备撤退!”

    天已渐渐亮了,淯水上,延绵数十里的船队正疾速向南行驶,所有船只都是两石的平底沙船,是淯水上最常见的货物运输船,船只上装载着军械粮食,但吃水并不深,显然还留有不少余地,每艘船上各有几名士兵押运,他们躲在油布下面,手执军弩,警惕地注视着岸上的情况。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激烈的马蹄声,只见远处出现一条长长的黑线,紧接着铺天盖地的骑兵向岸边疾奔而来,驾船的船夫们顿时紧张起来,纷纷将船只向东岸靠去,紧靠东岸行驶。

    曹军骑兵并没有靠近河边,他们有过沉痛的教训,几个月前,曹纯就死在淯水岸边,几名骑兵上前大声喝道:“船只立刻靠岸!”

    无论骑兵怎么叫喊,船队只是不睬,忽然,十几支冷箭从船上射出,一名曹军士兵躲闪不及,被一箭射穿胸膛,惨叫着摔下马来,其余骑兵纷纷撤离岸边。

    曹真大怒,马鞭一指令道:“给我射箭!”

    岸上顿时乱箭齐发,射向船队,船夫纷纷举盾相迎,船身上片刻钉满了箭矢,船只却依然行驶,没有任何效果,曹真心中恨,他这次是轻装南下,没有携带火油,否则一把火将船只全部烧毁。

    就在这时,远处奔来一名巡哨,向曹真抱拳道:“启禀将军,聘军队已经离开了宛城,向西南方向撤离!”

    曹真一怔,他猛地一拍脑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五艘船只是诱饵,把自己的骑兵诱引到淯水,汉军主力却从宛城西撤了,他急问道:“他们是几时撤离?”

    “回禀将军,好像是五更时分。”

    曹真心念急转,汉军西撤才一个多时辰,走得不远,来得及追上去,他当即喝令道:“跟我来,去追击聘!”

    四千余骑兵纷纷调转马头,跟随曹真向西面追击而去,渐渐地走远了。

    一个时辰后,船队抵达了淯阳县,早等候在这里的向宠军队纷纷上了船,船队继续南行,襄阳方向驶去

    曹真率领的骑兵是来自幽州的虎豹骑,大部分是乌桓人,他们自幼生活在马上,骑术为精湛,又经过曹军的系统训练,使他们成为一支战斗力为强大的骑兵,这也是曹操能够纵横天下的原因之一,一支五千人的骑兵,足以击溃数万步兵。

    也正是这个原因,曹操绝不准外姓人执掌骑兵,四名骑兵统领,曹纯、曹彰、曹真和曹休都是曹操兄弟侄,强大的实力和特殊的优待使这支骑兵为骄傲,目空一切,不仅蔑视汉军南方士兵,连自己的曹军步兵也瞧不起。

    程昱也深知他们的实力,特地将这支骑兵派来打前哨,他们也没有辜负程昱的期望,成功阻截了汉军合并,并歼灭了阻击他们的千汉军,这支骑兵的存在使汉军为被动,连撤离南阳郡都成了大问题,

    曹军骑兵一向西疾奔,延绵数里,官道上黄尘滚滚,声势骇人,吓得上行人没命地向两边麦田里奔逃,稍慢一步,便会被乱箭射死。

    “加快速!”

    曹真不断回头大喊,他一马当先,手提长槊疾奔,曹真心中清楚,汉军撤退的速并不快,远远不能和骑兵相比,他们在中午时便能追上敌军。

    南阳郡的地形是西高东低,东面是平原,向西是丘陵地带,再向西就是伏牛山脉,骑兵在驶过了大片麦田后,便渐渐进入了丘陵地带,这时,曹军已经发现了汉军的踪迹,显然刚走过不久。

    曹真勒住战马,用马鞭一指田地里的一名少年,对左右令道:“把他抓来!”

    几名骑兵疾奔而去,少年转身便逃,却跑不过骑兵的战马,瞬间被追上抓走,

    几名骑兵载着少年奔至曹真面前,“将军,抓住了。”

    曹真看了一眼少年问道:“小孩,我来问你,在我们之前,可有军队过去?”

    少年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骑兵斥候敲了一下少年,“快说!”

    少年战战兢兢道:“就在不久前,一支军队刚刚过去走得很急,都在奔跑。”

    曹真大喜,这必然是聘主力了,他厉声大喝:“加快速,追上敌军!”

    骑兵再次加快了速,风驰电掣般向西狂奔而去,骑兵渐渐奔近了一座丘陵,丘陵上森林茂密,长约十余里,紧靠官道,这时树林内数千支军弩已经对准了疾奔而至的曹军骑兵。

    为大将正是庞德,庞德并没有渡江而走,而是在等待机会,当他得知聘军队也向西撤退时,他立刻率军赶来,准备伏击追击的骑兵,此时庞德的眼睛里喷射出怒火,他想到被骑兵屠杀的千部下,那种彻骨之痛令他内心充满了仇恨。

    “将军,敌军千人已过!”

    庞德点点头,下达了命令,“射击!”

    梆声骤然敲响,树林内顿时乱箭齐发,密集如暴风骤雨般射向曹军骑兵,曹军追赶正急,没有提防,奔跑中的骑兵纷纷被射中,惨叫着翻身落马,后面战马躲闪不及,也被绊倒滚翻,曹军瞬间死伤惨重,官道上乱成一团,紧接着第二轮弩箭又疾射而至,很多骑兵掉头向麦田里奔去,但麦田内也布满了铁蒺藜,战马奔出几步,便被长针刺穿马蹄,长长惨嘶一声倒地。

    曹真在队伍最前面,已奔过了埋伏地,他忽然听见身后一片惨叫,浑身一震,连忙勒住战马,急声问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

    “将军,山上有埋伏,弟兄们遭到伏击,死伤惨重!”

    曹真大吃一惊,不等他反应过来,四周鼓声大作,聘率领的八千士兵从山边的树林内杀了出来,聘大喝一声,“敌将拿命来!”

    曹真认出了聘,他一言不发,策马挺槊便刺,聘挥刀相迎,两人激战在一处,这时,聘的军队将千余骑兵包围,近处用矛刺,远处用箭射,不断有骑兵惨叫落马,这里不适合骑兵作战,令骑兵为被动。

    曹真和聘激战了十余个回合,曹真见形势为不妙,他无心恋战,虚刺一槊,挡开聘大刀,拨马便向前方奔跑,后面骑兵见主将逃跑,也跟着向前冲去,汉军士兵阻拦不住骑兵的突围,被杀开一条血,眼睁睁看着数骑兵杀出重围逃走。

    聘恨得狠狠哼了一声,回头令道:“列阵!不准骑兵再突围。”

    八千步兵迅速在官道两侧列阵,上千弩箭对准了将要冲过来的曹军骑兵,箭如疾雨般射去,其余士兵则列成矛阵,拦截住骑兵的冲击。

    这一战以伏击为先,拦截在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四千五名精锐骑兵死伤一千八余人,最后不到千人突围成功,惶惶向北奔跑而去。

    此时,张辽军队已经占领了宛城,正列队入城,而聘军和庞德军没有再继续反击,两军汇合后,便向南渡过汉水,从房陵郡返回了襄阳,至此,南阳郡重新被曹军收复,汉军主力退守襄阳一线。

第690章 收之桑榆

    、、、、、、、、、、

    就在曹军大规模反攻南阳的同时,关中的局势也同样出现了破局,汉军在打开街亭至陇县的缺口后,又向陇县增兵一万,使陇县的兵力增至万五千人,赵云命王平守陇县,他和马超、张任、马岱等将领率军万直击长安。【全文字阅读】

    长安风声鹤唳,西面的官道上到处是滚滚逃难的人群,他们拖家携口躲避战争,尽管汉军军纪森严,并不扰民,但对战争的恐惧还是使关中民众纷纷逃亡,逃向长安。

    此时曹军在长安有两万驻军,由大将曹仁统帅,不仅是曹仁,关中名义主将曹植也在长安城中。

    西城外已是人山人海,从四面八方逃难而来的民众已聚集数万人,但曹仁下令关闭其他城门,只开西城一门,且严格甄别,防止汉军探趁机混入城中,这样便使得逃难民众大量滞留城外,很多人已经在城外呆了两天,人心惶恐,哭喊声震天。

    城头上,曹植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人群,人群中多是妇孺老人,哭声一片,他心中着实不忍,他几次给曹仁提出尽快放人进城,但曹仁却不理睬他的提议,使曹植心中愤恨,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城外传来一阵骚动,随即有撕心裂肺般的哭喊,曹植一怔,扶着城垛向下望去,只见一队曹军士兵冲入人群中鞭抽棒打,企图要抓走一名少年,少年拼命哭喊,旁边几个老人和妇女被打得头破血流,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曹植顿时勃然大怒,他快步向城下走去,城门口站满了曹军士兵,足以千余人,一个一个查难民,盘查严,曹仁按刀站在一旁,目光阴冷地注视着进城的难民。

    “叔!”

    曹植快步走了上去,克制住心中的愤怒,提高声音道:“请你立刻命令士兵回来,不准他们扰民!”

    曹仁是曹丕的坚定支持者,他对这个年轻的公着实有些瞧不起,一个弱书生,妇人心态,怎么能继承丞相的宏图霸业。

    他眯起眼睛想笑道:“我不是给贤侄说了吗?难民中可能混有汉军探,一但让他们进了城,长安就危险了,贤侄怎么还不明白?”

    “可你这样盘查要到什么时候,你考虑他们的痛苦吗?还纵兵打人,叔,这样不行!”

    曹仁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神情冷淡下来,不急不缓道:“宁可错杀千,不可放过一人,一群蠢妇愚民罢了,贤侄何必这么看重?”

    “你!”

    曹植大怒,脸胀得通红,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恨,大吼道:“刘璟为什么迅速强大,不就是得民心吗?你这么虐待关中之民,分明就是把关中拱手让给刘璟,你怎么向父亲交代?不行,我才是主帅,我命令你立刻放人,给我开城放人!”

    他声音高,士兵们纷纷侧目,曹仁脸色铁青,扭头不理睬他,曹植见没有结果,恨得一跺脚,“你去向父亲解释吧!”

    他转身便走,曹仁望着他怒气冲冲走远,不由冷冷哼了一声,“妇人之仁,何以做大事!”

    这时,钟繇慢慢走了上来,拱手笑道:“曹将军不必动怒,植公还年轻,做事比较冲动,可以理解他嘛!”

    曹仁对钟繇倒十分客气,连忙回礼说:“我主要是担心汉军探混在难民中,如果有人混入,他们就会在夜间里应外和,夺取城门,那时长安不保,关中也就完了。”

    钟繇笑着点点头,“我完全支持曹将军的谨慎,确实要当心探混入城中,不过我也担心植公会给丞相写信,会对你我不利,不如我们变通一下,给他一个面,也算是给丞相一个交代,大家也就相安无事,曹将军以为呢?”

    钟繇很会说话,明明是他想变通,却把问题推到曹植身上,又含蓄地提醒曹仁,那毕竟是丞相之,须给他面,否则难以向丞相交代,这样也给了曹仁台阶,不像曹植那样大吼大叫,最后把矛盾激化,问题却解决不了。

    曹仁心中明白,既然钟繇给了他台阶,他也要给钟繇一个面,便笑道:“不知钟公觉得应该怎么变通?”

    “其实很简单,我建议把妇孺老人先放入城,年轻青壮嘛!放入瓮城再好好盘查,说不定还可以用作民夫,让他们协助守城以换取口粮,将军觉得呢?”

    曹仁沉吟一下,便点了点头,这个方案可以接受,他当即令道:“妇孺老人可以直接进城,年轻男一律入瓮城盘查。”

    命令下达,曹军不再阻拦,大量妇孺老人开始涌入城中,钟繇也向曹仁告辞,急忙赶去招呼手下,准备安置难民。

    仅仅两个时辰后,在城外滞留两天的难民终于全部进了城,上万青壮被带去校场盘查,通过者则发给兵器,参与守城,而数万妇孺老人则被安置在几千顶大帐中,钟繇已动员数大户豪门参与赈粥,又有千余士兵维持秩序,长安城内终于没有陷入混乱。

    就在民众全部入城几个时辰后,斥候传来消息,汉军千骑兵已经出现在长安以西十里外,长安城顿时紧张起来,曹仁下令所有士兵和民夫上城参与防御。

    城头上,曹仁远远注视着西面官道,他已经看见汉军骑兵出现在一座山岗缓坡上,他神情十分凝重,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此时,曹仁不仅担心长安难保,他更担心汉中北上关中的几条通道,汉军会不会趁机将它们打开

    汉军万大军已经抵达长安以西十里外,在桥镇附近扎下了大营,中军大帐内,几名主要将领正在商议下一步的对策,事实上,他们没有携带攻城器,攻下城墙高大坚固的长安并不现实,他们的目的是要逼迫陈仓守军分兵救援,从而为汉军主力攻占陈仓创造条件。

    大帐内放置着一座木架,木架上挂着关中地图,法正用木杆指向地图对几名将领道:“虽然陈仓和陇县之间没有建立鸽信联系,但我相信陈仓和长安之间一定有联系,陈仓也一定清楚我们军队东进,可到目前为止陈仓依然没有动静,那就说明我们进攻长安并没有给陈仓曹军带来足够的压力,或者说曹仁没有感受到足够的压力,所以徐晃迟迟没有撤军。”

    这时,赵云迟疑一下问道:“先生觉得徐晃能够被曹仁的命令左右吗?”

    “一定会!”

    法正笑了笑道:“曹操的部署是陇西和关中两个战场,也就有两个主将,陇西失败后,夏侯惇被调去许昌,徐晃留在了关中,但他并没有接替夏侯惇的西线主将之位,而是由曹仁担任主将,徐晃必须服从曹仁的命令,而另一方面,陈仓的万军队中,真正属于徐晃直属的军队只有一万人,其余两万军队都是曹仁派来协助徐晃守城,由曹仁的心腹大将牛金统帅,所以只要曹仁下令陈仓军援助长安,就算徐晃不同意也没有用,牛金会坚决执行曹仁的命令。”

    “可是现在曹仁似乎能顶住压力,怎么也不肯命令陈仓回援,这可怎么办?”马超也有些担忧地问道。

    “马将军不必担心,我有办法让曹仁顶不住压力。”

    法正木杆向南一指,淡淡道:“傥骆道、褒斜道、午道,这条汉中道只要我们占领其二,曹仁就会顶不住压力,一定会命陈仓军队回援。”

    “但丢失陈仓的责任谁来承担?”

    马岱不解地问道:“曹仁命令陈仓出兵,他会承担责任吗?”

    刚说完,旁边张任便拍拍他肩膀笑道:“官场有官场的规矩,曹仁是主将,同时也是官场老手,他知道该怎么办?”

    天后,曹军斥候带回来了让曹仁最害怕的消息,傥骆道和褒斜道两座谷口的大营被汉军一万多人攻破,两千守军被全歼,两座谷口已被汉军占领,汉中通往关中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这是曹操撤军前再向曹仁交代的事情,几座汉中道的谷口都有地利优势,一旦被敌军占领就很难再夺回,曹操令他务必要守住,但现在却失守了,汉军便打开了通过关中的大门,汉军主力完全可以从傥骆道和褒斜道杀入关中,死守陈仓又有什么意义?

    长安只有两万军队,不可能分兵去夺回傥骆道和褒斜道,潼关和蒲津关的守军也不可能调回来,思来想去,只能从陈仓调兵,虽然曹仁也知道,陈仓兵力调走,会给陈仓防御造成大的压力,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救眼前之急。

    曹仁当即下令徐晃分兵两万分别去夺回傥骆道和褒斜道,他一连发出份鸽信,命令徐晃在保证陈仓不失的前提下,立即出兵

    此时徐晃已经知道陇县和街亭失守,汉军已从北面的陇山缺口杀入了关中,徐晃也面临巨大的压力,陇县和街亭是他的防御职责,虽然臧霸是直接责任者,但丞相却会找他徐晃的责任。

    为此,徐晃派出了队斥候,在长安和陇县之间的巡视,消息很快便传来,万汉军从陇县杀向长安,关中开始陷入战乱之中。

    “军师,我想趁汉军主力东去的机会,派出一支军队夺回陇县,你觉得是否可行?”城头上,徐晃望着北方忧心忡忡问道。

    毛玠叹了口气,“如果没有刘璟的主力在城外压迫我们,这个围魏救赵之策倒也不错,可现在只要我们稍微分兵,刘璟就不会放过机会,将军,我觉得还是静观其变为妙。”

    “我也知道不宜出兵,可现在我们确实很被动,一旦长安危急,曹将军必然会命我们赶去救援,我想,这就是汉军东进长安的目的,那么陈仓还能保住吗?”

    毛玠无言以对,这是事实,他也想到了,可是该怎么应对?要么放弃陈仓,要么少量出兵,可少量出兵又有什么意义?

    正说着,一名士兵飞奔而至,急声禀报道:“徐将军,长安紧急鸽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90/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兵临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三国之兵临天下》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兵临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兵临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兵临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兵临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兵临天下介绍: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三国之兵临天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兵临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兵临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