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TXT下载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全文阅读

作者:浪浪浪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txt下载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86.第286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二)

    虽然此时的辽**队,早已不是当年那支令宋军闻风丧胆的虎贲之师了。

    然而,辽国处于衰落期的军队还是数次从容不迫的击败了宋军。

    在武大与童贯来临之前,宋军已被辽军打得全线崩溃,在金军面前如待宰羔羊的辽国士兵,与宋军交战时立刻变得凶神恶煞,如狼似虎起来,或许是长期对宋战事取得完胜赢的心理优势使然吧。

    几场血战下来,辽军以寡击众,倒也打得漂亮,宋军死伤无数,大败亏输,这才导致士气低落。

    但,武大与童贯既然来了,自然就要改变这种局面。

    大宋既已决定对辽开战,而且辽国既然已经主动出击,那么在武大看来,就要大造声势,将自己打扮成正义之师,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童贯听从了武大的建议,命人四处张贴皇榜、告示,控诉辽国朝廷昏庸无道,**暴虐,燕云之民水深火热,苦盼王师。

    大宋出兵是为了吊民伐罪,以免燕云故地易手凶暴贪婪的金人。

    为解民于倒悬,朝廷不得已劳师远征,出兵伐辽,以图收复失地,拯救汉民。

    如今舆论已成,拒马桩等一系列的军备也已经准备就绪,是故,童大将军亲自挂帅,带领十五万大军,兵发雄州。

    雄州原本是大宋疆土,但在童贯与武大赶来前线之前,已经全面沦陷,被辽军占领。

    然而,雄州实则只有三万辽军,而童贯却带了十五万大军。

    是的,大宋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

    童贯人多势众,发动了人海战术,将三万辽军围得水泄不通。

    “咚咚咚……”

    轰鸣的战鼓声中,童大将军一声令下,大宋兵马开始攻城。

    大宋没有劝降,辽国也没有投降,此战……唯有你死我活!

    武大并不懂用兵,小规模战役他还可以凭借自己的机制多变指挥一下,这种两军对峙,武大完全没有发言权。

    还是那句老话,不错,武大是穿越者,但武大不是神,更不是三流故事片里的无敌流男主角,不懂就是不懂,他前世只是一名大学生,并不因为穿越了就变成无敌的统帅,那实在太狗血。

    人总是需要成长的,通过时间的积累以及战火的洗涤,或许,日后武大有可能成为一名统帅,但不是现在。

    初上战场的武大,被武府近百名家将护院紧紧的围绕在中间,远离战场。

    他只是在观战,而不参战;

    他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鲁莽行事。

    “杀!!!”

    大宋正式开始攻城,而辽军在依靠地利,全力守城。

    战火纷飞,每时每刻都在死人。

    辽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毫无惧色,恨不得以一当十,浴血冲杀。

    但,辽军的人数只有三万人,他们所面对的却是十五万大军,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不支。

    童大将军很果决的大手一挥,发动了全面总攻。

    大宋将士如潮水般大规模涌向雄州城,这变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辽军……开始溃败。

    便在此时,在武大身侧的丁卯翻身下马,侧身趴在地上聆听了许久,起身,满脸凝重的说道:

    “大量骑兵正在赶来,距离已经不足五里。”

    此等惊变,按照常理来说,武大一个战场白丁,理应慌乱不堪。

    然而,他似乎早已预料到此事,满脸古井无波,淡淡问道:

    “数量?”

    “万余。”

    “位置?”

    “东西两侧。”

    武大苦笑了几声,他知道,自己的任务,终于来了。

    武大拍马上前听命,童大将军手底下也有能征善战的高手,丁卯既然能得知有骑兵来袭,童大将军自然也早已知晓。

    “拒马桩与拒马枪是你想出来的主意,另外,论起震天雷的应用,你应该比我军中男儿更为熟悉。”

    武大略一颔首。

    不错,在出征之前,武大已经秘密准备了一大批改良版的震天雷。

    武大名下的作坊很多,他与童贯秘密开设的作坊也很多,只是地理位置偏僻,而且很少露面,用的工人也都是各自的心腹,所以很多人并不知晓而已。

    比如改良版震天雷,再比如……武大与童贯一部分亲兵身上特制的盔甲,都是他们的秘密作坊出产的。

    童贯重重的看了武大一眼,没有客套的制式用语,只说了一句。

    “去吧。”

    武大拍马而行,对张良与吴刚点了点头。

    二人猛然举起了手里的令旗。

    “呜呜呜……”

    这不是哭声,而是长号声。

    长号声起,随着这一声令下,大量的拒马桩在大军外围排成方阵,拱卫在大军外侧。

    尔后,置步兵于阵内,每两辆拒马桩中间设拒马枪一架,填塞间隙。

    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之,可以防避矢石,车上挂满改良版的震天雷,这是用作挡不住骑兵时,自爆;下置数箱需要火引的震天雷,在辽国骑兵冲阵之前,点燃,抛出。

    每架拒马枪上树长枪十二柄,快枪各六杆,每车用卒25名。

    拒马桩阵前,洒满铁钉。

    之后,张良手中令旗平挥,吴刚手中令旗上挑。

    自开战以来一直没有动作的部分骑兵与步兵,分别被编为驻队和战队交替守在拒马桩大阵后方。

    驻队守阵时,战队出战;

    战队守阵时,驻队出战。

    当敌人攻我一面时,我就从两翼出击,侧袭进攻之敌;

    敌人攻我两面时,我就分兵迂回敌后袭击之;

    敌人攻我四面时,我就列成圆阵,分兵四面奋力阻击之;

    敌人如果败走,我就立即使用骑兵追击之。

    而今步兵随后跟进,这个作战方法不是武大想出来的,而是童大将军传授,武大只是执行者。

    当然,武大需要随机应变,他这名录事参军,是此次迎战辽国骑兵的主帅。

    如若胜了,自然是大功一件;

    如若败了,那就回家洗洗睡吧。

    或许,败了他就回不去家了。

    武大布阵完成后不久,目光极处,仿佛是在天边,又仿佛是近在咫尺,出现了一道黑色的浪潮。

    辽国骑兵,到了。

287.第287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三)

    辽军大队增援人马赶到,试图外侧对宋军来了个反包围。

    确切的说,他们是想来个内外夹击。

    因为,在辽国援军出现的同时,雄州城城门……开了。

    自雄州城内,突然涌出绵绵不绝的大量骑兵。

    武大脸色微白,童贯也是满脸凝重,大宋将士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骚乱。

    这是辽国的诡异!

    事情已经很明显,雄州城只是一个诱饵,诱使大宋大军来袭,实则辽国早已做好的支援的准备。

    而且,看这架势,雄州城内除了三万守城的将士之外,居然还藏了两万有余的骑兵!

    在雄州城即将破城的时候,辽国终于露出了自己的底牌。

    内外夹击!

    算上来援的辽兵,辽军已有三万有余的骑兵,在加上守城的军士,他们的数量已经直逼七万。

    这七万当中,守城的三万已经损失惨重,但大宋的十五万大军在攻城时也伤亡极大,莫要忘了,这是严寒的北方,大宋的兵马并不习惯在这种天气作战,而辽国却早已习以为常。

    最最重要的是,辽国这三万余骑兵,实在过于强悍。

    众所周知,大宋缺马,即使武大出现后,朝廷利用精盐从西北各部换来了不少战马,可毕竟时日尚短,成规模的骑兵建制很少,确切的说,除了骁骑营,大宋骑兵根本无法与辽国骑兵对战。

    辽国的骑兵极为凶悍,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大宋……则呵呵了。

    如此一来,左右这场大战的关键点,就要看大宋能不能拦住辽国的骑兵。

    换言之,大部分的担子,都落在了初次登临战场的武大身上。

    武大满脸苦涩,心头更苦,手心里全是细汗。

    虽然早已料到辽军有后手,但无论如何武大都没想到,辽军的手笔居然如此之大。

    而且,这压力居然都落在了自己身上。

    ……

    骑兵逼近,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肉搏战即将展开。

    此战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武大的生死,更关系宋辽之争的成败大局,孰死孰生,立见分晓。

    宋辽将士俱怀必死之心,人人奋勇争先。

    战场上人喊马嘶,箭如飞蝗,兵器的剧烈撞击声与喊杀声合奏出一曲浩荡的战歌,响彻天际,久久不曾消散。

    武大脸上很平静,甚至过于平静,平静的有些可怕。

    骑兵已经迅速拉近,但武大一直没有下令出击。

    直到此时,武大冷然下令:

    “放!”

    近百名武府心腹有大半已经掺杂到各个重要位置,随着武大一声令下,最先动手的,是弩车!

    先前攻城时所用的弩车,已经全都被武大调了过来。

    这些弩车的攻击距离很远,威力很大,但武大为何非要等骑兵靠近了才发射?

    原因就在于,武大相信这些弩车的冲击力。

    接近两米长的硕大箭矢,在强大的推力下,怒射而出,化身咆哮的巨龙,呼啸着,怒吼着,将辽军最前方的一名骑兵直接穿透。

    然而,再把第二名第三名……串在一起,就像是串羊肉串,一直串过了六名骑兵,才力竭。

    大量的硕大箭矢同时发射,辽军骑兵顿时损失惨重,残肢满地,就连许多战马都直接被钉死。

    如果人间真的有十八层地狱,这里就是第十九层血域!

    武大腹中翻滚的厉害,脸色惨白,他想吐。

    这个场面,实在过于吓人。

    但,他是指挥官,他必须保持应有的冷静。

    于是,他再次一挥手。

    这次发威的依旧是弩车,只不过这次它们所装备的箭矢已经换了,换成规格略小,但全都载有改良版震天雷的弩箭。

    “轰轰轰!”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震天雷所发挥的作用的无与伦比的。

    杀伤力暂且不说,这种震天的轰鸣,使得辽军座下的战马受惊,乱作一团。

    但,改良版震天雷数量有限,而且弩车上那种硕大的弩箭,在攻城后,也已经几乎消耗殆尽。

    武大看了张良一眼,张良与吴刚手中的令旗同时挥下。

    老式,需要火引的震天雷,纷纷被点燃,然后放在抛石车上,抛投。

    又是阵阵轰鸣过后,辽军骑兵仆一登场,就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

    但,这非但没有打压住辽军的气势,他们反而愈发的气势如虹,舍生忘死的冲了过来。

    武大长吸了一口气,再次挥手下令。

    骑兵的距离已经足够,那些拒马桩阵内的步兵,将他们手边的震天雷全都扔了出去,一个不剩。

    是的,一个都不剩,全力以赴。

    这是武大所要求的。

    震天雷没了可以再去制作,但他想尽量让将士们少死一些,在短兵相接之前,最大化消灭骑兵。

    然而,就在此时,雾茫茫的天空,突然彻底黑了起来。

    尔后,天气骤变,尖厉的北风呼呼刮将而至,一颗颗大如鸡卵的冰雹,“啪啪啪”的击打在将士们的盔甲上。

    紧随其后的,是雨雪交加。

    武大脸色陡然阴沉了下来。

    这种恶劣的天气,对于大宋军士的战斗力影响极大,而且,也严重影响了震天雷应有的威力。

    须臾之间,辽军士气大振,疯狂冲锋。

    近了,近了,终于来了!

    但是,辽军骑兵再次吃了大亏。

    拒马桩大阵之外,是大量的铁钉尖刺,战马吃痛,惊慌,导致骑兵大乱,甚至很多前方的骑兵陡然停止,被后方冲上来的骑兵直接撞飞,尔后被踏成了肉泥。

    武大满脸冷色,高高举起右手,“准备!”

    “放!”

    辽军骑兵正式撞上拒马桩,拒马桩后的步兵死死的顶住,而其他的步兵,则按照之前武大的吩咐,有条不紊的开始操作拒马枪。

    “噗噗噗……”

    满地都是战马的哀鸣以及辽军临死前的惨叫。

    突然出现的拒马枪,伸缩不停,即使大阵前方已经被辽军冲破,可层层叠叠的拒马桩以及拒马枪,让携大势而来的辽军骑兵,损失惨重。

    再加上誓死血战的大宋步兵,在中间补刀,战无不胜的辽军骑兵,腹背受敌,渐渐不支。

    当然,如果就这般继续下去,他们早晚都会突破大阵,杀到宋军面前来。

    但就在此时,武大突然下令。

    撤阵!

    放敌人进来!

288.第288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四)

    (加更,冷冽的冬日,书友们注意保暖~)

    武大为何要主动放敌军进来?

    原因很简单,既然这拒马桩大阵早晚都会被冲破,而辽军骑兵已经损伤半数有余,那就不如放他们进来,围而杀之。

    此次北伐是一场持久战,这一场大战虽然重要,但也并不是说就此一战定乾坤的,后续的战斗还需要拒马桩大阵的存在,武大不允许所有的拒马桩都被损坏。

    何况,武大是个穿越者,他知晓童贯早晚会有一次大败,只不过他不记得是在何地大败而归。

    他前世是一名理科生,不是文科生,他记不住这些历史了。

    他并不知晓,在历史上,童贯就是败在了这里,败在了雄州。

    辽军骑兵被放进来的同时,武大已经做好冲锋的准备。

    大宋也有骑兵,虽然战力不如辽国,虽然数量也不如辽国,虽然已经分出大部分骑兵去与雄州城涌出的骑兵厮杀,但武大依旧选择了冲锋。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今辽军骑兵气势汹汹而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正是他们士气最为低落的时候,武大不允许他们破阵,不允许他们重新燃烧起斗志。

    何况,武大麾下有足够多的步兵,拼数量,也能把这些骑兵都拼死。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武大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将这些骑兵全部杀死,既然如此,就只能血战。

    “冲!”

    武大本不想亲自上阵杀敌,但事已至此,别无他法,他只能亲自带领武府心腹,而且就是以自己这些凝聚力极强,战斗力也极强的心腹为先锋,带领其他的大宋军士,冲锋。

    天公不作美,宋军将士被冷雨浇透,冰雹砸身,寒气砭骨袭髓,瑟瑟发抖,但在这种大胜的局面下,胸中的热血已经沸腾,一往无前;

    反观惯于苦寒的辽国士卒,虽然对这万恶的天气见惯不惊,但他们惨遭打击,似乎反而有些萎靡。

    这场厮杀,很快转变为屠戮,一边倒的局势。

    武大已经杀红了眼,浑身浴血,是敌人的血。

    他的身边,有大量的武府心腹,紧紧护卫着武大。

    辽军大乱,终于鸣金收兵。

    不,确切的说,是开始逃命。

    武大已经杀出战线,他来不及向童贯请示,当机立断。

    “追!”

    穷寇莫追,但也要分时候。

    此次此刻,不是穷寇莫追,而是乘胜追击,定要将这些溃败的辽军骑兵屠戮一空。

    ……

    足足追出了大约五里地之后,武大下令止步,反身赶回雄州城。

    雄州城战场也已经进入首尾阶段。

    他们打开城门,涌出骑兵的同时,自然也被宋军从城门口涌了进去。

    而如今,骑兵已经完全被打散,大量的宋军涌入雄州城,屠戮着辽军守城军卒。

    数百年的国仇家恨,只能用鲜血才能洗刷干净。

    武大没有入城,走到童大将军身前,翻身下马,躬身施礼,“幸不辱命!”

    童大将军将武大扶起,大笑,狂笑,拍着武大的肩膀,“好,好,很好!不愧是我童贯的侄儿,你,很好!”

    武大摇了摇头,一屁股坐在童贯身边,苦笑着,有些感伤。

    这场大胜,看似来之不易,实则是凝聚了童大将军的心血,以及武大穿越到大宋带来的后世智慧。

    如若不是童大将军用兵如神,如若不是武大手里有震天雷,在那三万余铁蹄之下,即使宋军足足有十五万之众,恐怕也会是一场惨败。

    但即使如此,战争是一把双刃剑,辽军溃败的同时,宋军也已经死伤无数,就连武府那近百名心腹,也折损了不少,剩下的也几乎人人负伤。

    吴刚护卫在武大身前,张良正在统计武府的损失,给兄弟们包扎伤口。

    武大坐在地上发呆,他不知道自己带兄弟们来战场,到底是对还是错。

    ……

    不知过了多久,场间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武大面带茫然,抬起头来,便看到雄州城上已经竖立起大宋的军旗。

    一面面“童”字大旗,正迎风招展,烈烈作风。

    大宋……赢了。

    武大配合着其他将军收拾残局,童大将军入城,严令不准扰民。

    其实这个命令是废话,刚刚经历了一场杀戮,九死一生的将士,势必会在城内劫掠一番。

    哪怕,这城里刚被辽国屠戮了一遍,剩下还存活的可怜百姓是大宋百姓,恐怕这些将士们也依旧不会放过。

    这就是战争。

    战争从来都不是美好的,美好的战争只存在于幻想当中,无论是何方获胜,受苦受难的,依旧是那些可怜的百姓。

    ……

    大宋十五万大军,战死七万有余,消灭辽国七万兵卒,即使武大很是难过,可这对于大宋来说,是一场难得的大胜。

    毕竟,辽国那七万军卒当中,有一半多是骑兵。

    对战骑兵,一比一的战损,这是大宋近年来根本没有出现过的大胜。

    童大将军留下了五万大军驻守雄州,尔后带领两万军卒,赶回前线“指挥所”。

    他是总指挥,不可能永远驻守在这一城之地,他需要总览全局。

    武大自然紧随其后。

    一场大战,紧紧是一场雄州城的大战,武府就战死了十七人,重伤五人。

    这让武大极为自责,情绪难免有些低落。

    但,这种苦楚他又无法言明,毕竟,大宋折损整整七万人,如果他只为了十七人便大发雷霆,估计童贯会拿大脚丫子踹死武大。

    您武家的人是人,难道大宋的儿郎就不是活生生的人了?

    但在武大心里,他的确更在意自己人。

    他从来都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喋喋不休的那种大理论家,他也从来都不喜欢给别人灌输心灵鸡汤,他很“自私”,兄弟、朋友、陌生人,这三者之间的差别,武大划分的很清楚。

    返回途中,童大将军依旧在不停的发号施令。

    如今局面一片大好,大宋士气如虹,理应乘胜杀入辽国腹地,再下一城才是。

    路过一道峡谷的时候,武大心头没由来的传来一阵警兆。

    可他打量了许久,依旧没发现危险。

    大军当中,包括丁卯,似乎谁都没有察觉到有危险。

    他们并不知道,峡谷进出口,已经被人秘密封锁。

    峡谷两侧高地上,隐藏着大量的军卒,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289.第289章 惊天之变!(一)

    (转眼之间,不知不觉,已经突破60万字,感谢书友们一路相随,谢谢,我会继续努力更新。另外,最近校稿略微仓促,有些错别字和语句不顺,希望书友们看到了可以指出来。书友群:204644135)

    武大一行人,渐渐深入峡谷。

    他们没有察觉到危险,因为童大将军放出了无数的探子,而探子并没有发出警讯,所以他们走的很悠闲,甚至有很多将领正在嬉笑聊天。

    童大将军也很是高兴,刚打了一场胜仗,他的朗笑声不时在峡谷之内回荡。

    与之相比,武大心头的警兆却越来越浓,越来越盛。

    张良发现了武大的异常,以为武大受了伤,紧张的问道:

    “老大,你没事吧?”

    武大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半晌后,武大抬头望了望两侧高地,喃喃道:

    “如若此地有埋伏,我们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张良心头一震,与吴刚对视一眼。

    吴刚低声道:“不可能吧?数百名探子并没有任何回报。”

    武大没有答话。

    没有任何回报,没有丝毫示警,这或许是一个好消息,但或许也是最坏的消息!

    如果,如果那些探子都被悄悄控制起来,甚至已经全部被杀了呢?

    武大拍马上前,凑到童大将军身侧,“童伯伯。”

    按照常理来说,行军打仗的时候,哪怕是童贯的儿子在此,也要以军职相称,但武大是个另类,众人已经见怪不怪。

    几名将军还一起打趣道,说武大这次立了大功,班师回朝后恐怕要封妻萌子,加官进爵了。

    童贯看出武大的脸色有些不对,狐疑道:“何事?”

    武大犹豫了片刻,迟疑道:“敢问童伯伯,可有收到前方探子的回报?”

    童贯微愣,沉吟了半晌,回道:“没有。”

    武大两眼微缩。

    一老一少对视了许久,皆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话,无需太多,也无需点破,童贯是统兵的大将,他明白武大的意思。

    于是,他淡淡问道:“探子有多久没有回报消息了?”

    众将愣了半晌,才有一人回道:“大约有两刻钟没有消息了。”

    童贯脸色悠的一沉,看了峡谷两侧一眼,果断下令道:

    “传令,加速前进,全速穿过峡谷。”

    ……

    言出法随,令行禁止。

    童大将军一声令下,这支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战的伤兵,强行打起精神,排成一字长蛇阵,疯狂催马,全力奔行。

    雄州城一战,除了战死了七万儿郎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伤兵,童贯身边这两万人,有一半有余是伤员。

    不得不承认,童贯是一名合格的统帅。

    他把精兵悍将全都留下,驻守雄州城,带着这些伤员赶回总指挥所,疗伤休养,是极为正确的选择。

    但,这或许也是他这一生,所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

    如若他身边这两万余军士,全是战斗力斐然的精兵悍将,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而此时,由于伤兵太多,他们的行军速度,即使已经提到了极致,可惜终究还是牵绊太多,慢了许多。

    这也导致了,最坏的结局!

    这道峡谷,名曰“一线天”。

    顾名思义,这道峡谷,只有一条进出口,两侧全是高地。

    就在童贯下令加速的同时,提前隐藏在两侧高地上的士族,收到的命令。

    是一道杀无赦的军令!

    从他们的穿着上来看,很明显,他们都是大宋军士。

    面对峡谷内这些刚刚为国浴血奋战的儿郎们,或许他们心中有些迟疑,但他们手上的动作却很快。

    因为,他们收到的是圣旨,是皇帝陛下的旨意。

    他们是皇帝陛下最为信任的禁军。

    只不过在他们赶来前线之前,已经换上了普通军卒的盔甲。

    而他们之所以毫不留情的选择了出手,是因为他们并不知晓童贯等人到底为这个大宋做了些什么,但圣旨中对他们的审判……是叛国!是谋逆!

    谋逆之徒,自然是杀无赦!

    至于为何皇帝陛下会认为这些将士是逆贼,他们无从得知,他们只知道要奉旨行事。

    于是,他们推动了提前预备好的巨石。

    “轰隆隆……”

    一块,一块,又一块,无数快巨石滚滚而下,成奔雷之势,砸向童贯与武大等人。

    众人脸色大变!

    滚石来袭,由于漫山遍野都是积雪,所以并未带起丝毫尘土,但其威势依旧有如山体滑坡,凶焰滔天,绝非人力可敌。

    在这个时刻,与是否冷静无关,与头脑无关,与武功无关,只与……速度有关!

    张良很果决的抽刀,他不是要杀敌,周围也没有出现敌人,他直接一刀刺向了武大。

    难道张良背叛了武大?很显然,这不可能。

    张良的这一刀,狠狠的,毫不留情的刺进武大胯下那匹,曾经将宋子航踩成太监的骏马“来福”的屁股上。

    来福嘶鸣一声,绝尘而去。

    与此同时,张良反手一刀砍在自己胯下的骏马身上,怒吼道:

    “冲!!!”

    武府,以及其他人也依葫芦画瓢,挥手刺激着胯下的马儿全力狂奔。

    这个时候不是爱惜马匹的时候,再不跑出去,连人带马,都得被砸成肉泥。

    跑啊跑啊跑啊,玩命的跑啊。

    但,在滚石落下的同时,两侧高地山岗上面,那些禁军,冷漠的射出了手里的长箭。

    文人墨客喜欢泼墨如水,而此时这些禁军……则是挥箭如雨。

    无数的破空声,转瞬及至。

    正在奔跑的马儿中箭,受惊,慌乱,止步,或横冲直撞,导致许多人撞在了一起,这加剧了众人逃跑的难度;

    更有许多军卒直接被箭矢击中要害,直接毙命。

    或许,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死后,便无需再面对山石滚滚来袭的恐惧。

    但或许,如若他们知晓他们为国浴血奋战后,反而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恐怕会死不瞑目。

    然而,没有知晓他们是否瞑目,因为他们的身体很快被滚石砸成了肉酱。

    在山石滚落的那一霎那,武大等人很幸运的,险之又险的,逃了出来。

    可是,前面的路还有很长,他们还没能穿过峡谷,他们只能继续狂奔。

    他们只是扭着身子,看着被山石吞没的兄弟们,热泪盈眶。

    他们不明白,为何这里是大宋疆土,却突然出现了数量如此众多的敌人;

    他们不明白,为何这些敌人可以悄无声息的避过友军的耳目,在这里悄无声息的布下了如此凶恶的陷阱。

    如果他们不是辽军,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些人同样是大宋的兵马!

    武大霍然举头,满脸不敢相信,满脸不甘!

290.第290章 惊天之变(二)

    武大这个人一向很“自私”,他只在意自己人的生死存亡。

    一旦自己人有可能受到伤害,他会毫不客气的举起手里的屠刀。

    比如三道口,比如汴京城外屠戮的那些禁军。

    在很多很多故事中,主角穿越而来,总把他们所在的国度描述的那般美好,只对异族宣战,内部争斗无论如何恶劣,最后总能兵不血刃,和平解决。

    其实,那都是扯淡!

    世道这么乱,装纯给谁看?

    那些一副自命清高,装作跟圣母一样无私,给别人不停灌输心灵鸡汤,就像他们拯救了世界一样自鸣得意的人,其实大多数都只是圣母婊。

    真的到了他们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违反原则的可能比别人要高的多。

    虎毒不食子,但那是虎,人毒起来,禽兽不如,甚至已经能够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比如现在对着武大与童贯等人挥起屠刀的幕后指挥者,就势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无视了他们在大宋所做出的贡献。

    这两万余战士,为了大宋的疆土,为了保家卫国,在雄州城浴血奋战,舍生忘死。

    然而,他们在归途所面临的,却是无情的屠杀。

    尤其是当武大等人,在靠近峡谷出口时,看到率领大队人马在此拦截的东郭太寻之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军中都是些粗汉,但这并意味着他们是傻子。

    百姓虽然憨厚,但他们也有自己独有的智慧,而现在,军中这些儿郎看到东郭太寻后,已经知晓了一切。

    东郭太寻是皇帝陛下宋徽宗近来眼中的红人,他是禁军统领,当日大军开拔之时,皇帝陛下登台训话之时,东郭太寻就站在陛下身侧,没有不认识他。

    既然他来了,既然他来阻击众人了,这也就意味着,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

    皇帝陛下的训话犹在耳边,

    “朕,在这儿等着尔等凯旋而归!”

    可现在呢?现在算什么!?现在算什么!?

    于是他们保持着沉默;

    于是他们开始愤怒,怒火中烧,几欲择人而噬!

    他们已经不再需要知道理由,他们只想把眼前这些人……全部杀死!

    尔后一路杀到京师,亲口问一问皇帝陛下,为什么!?

    可是,他们回不去了。

    退路已经被巨石阻断,出口有重兵把守,两侧高地有无数弓箭手蓄势待发,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毙命。

    武大比普通军卒想的更多,因为他手里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情报,他终于知晓了蔡京为何一直不找他麻烦,他终于知晓了为何此次北伐总是疑惑重重,原来,原来一切都只是骗局。

    如若武大推测的不错,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陛下。

    武大机缘巧合之下,剪除了蔡京的两大江湖势力,摩尼教已经与蔡府离心,七星盟在武大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下,已经不堪大用,而蔡京手里没有太多的兵权,所以掌握着数十万禁军的宋徽宗,已经不太在意蔡京的势力。

    无论蔡京在朝堂上有多少心腹,但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在此北伐之际,宋徽宗完全可以动用自己皇帝的威严,将冥顽不灵的蔡府心腹一举拿下,那么他唯一忌惮的,便是手握军权的童贯。

    即使童贯自负已经看清楚局势,即使他已经打算在北伐之后辞官归隐,可他依旧小瞧了宋徽宗的野心。

    童贯辞官,并不能让宋徽宗彻底安心。

    是的,童贯掌兵二十余载,他亲手培养起来的军方势力实在太过恐怖了,即使他归隐,只要他振臂一呼,依旧可以召唤出无数忠心的精兵悍将。

    而且,一旦他真的辞官不做,不再出现在明面上,隐藏在幕后,宋徽宗反而愈发难以掌控。

    所以,宋徽宗打算除掉童贯,包括他童贯的十万忠勇军。

    当然,在杀死童贯之前,宋徽宗依旧希望利用童贯的势力,打击辽国,同时削弱童贯的实力,尔后雷霆一击,彻底灭杀。

    照这个思路推算下去,武大敢打赌,童贯死后,蔡京也一定会紧随其后,不得好死。

    恐怕,此次辽国之所以突然挥师南下,或许就是连丧三子,心灰意冷的蔡京,把大宋境内的局势,秘密告知了辽国。

    有此通敌的罪证,宋徽宗一定会把蔡京五马分尸。

    这一切的一切,应该都在宋徽宗的掌控之下,但他一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坐看蔡京与童贯斗个你死我活,然后他宋徽宗站出来横扫八方,坐收渔人之利。

    好缜密的心机,好狠辣的手段!

    历史上这个不堪大用的宋徽宗,终于露出了他身为九五之尊应有的峥嵘!

    武大想通了这一切,然而,对眼前的局势并没有丝毫的帮助。

    而东郭太寻,再出狠招,他开始命人宣读圣旨。

    大体意思就是,北方行军大总管童贯,私通外敌,阴谋造反,杀无赦!受到蒙骗的军卒,如若主动投降,甚至反戈一击,陛下宽容大度,会赦免他们的大罪。

    赦免?真的会赦免吗?武大很确定,自己一旦投降,势必会遭到灭口!

    因为,宋徽宗绝对绝对不会容许,参与过雄州城一役,知晓真相的人,还继续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武大知晓这个道理,不代表所有人都明白。

    宋徽宗是九五之尊,他说童贯造反,那么无论之前童贯做过什么都不重要,就一定会有人相信童贯造反了。

    因为,在大宋这个封建社会,皇帝的威严,超越了一切!

    童贯一直都没有说话,他只是一直低着头,沉默着,愤怒着,颤抖着。

    他并不是胆寒,也没有丝毫畏惧,他已经在战场上厮杀过多年,大不了一死而已。

    他只是没想到,由他亲手扶持坐稳皇位的宋徽宗,居然已经成长到如此地步,居然会心狠到如此程度。

    他不胆寒,他只是心寒。

    冲出滚石袭击的人马,只有不到一万人。

    此时随着圣旨的宣读,又引起了骚乱,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而对面,却有无数的禁军,目测足足三万有余。

    何况,两侧高地上还有大量的弓箭手。

    战?如何战?

    退?往哪里退?

    这是一个死局。

291.第291章 惊天之变(三)

    (加更加更,用什么理由呢?祝书友们开心这个理由如何?)

    攻,攻不得;

    退,无路可退。

    进退两难,是为死地。

    童贯在沉默过后,终于仰起了头。

    他只是往骚乱处淡淡的扫了一眼。

    就一眼。

    尔后,骚乱立刻停止。

    整个队伍,鸦雀无声。

    童贯在军中的威严,足可见已经达到顶点。

    童贯笑了笑,伸手将武大唤道身前,

    “带着你的人,冲出去。”

    冲出去?从哪冲?自然不是前方,而是后退,从后路已断的乱石堆里冲出去。

    武大心头一颤,欲言又止。

    童贯已有死意,他要殊死一战,为武大赢得一定的时间。

    他掌兵二十余载,即使已经山穷水尽,可那又如何?

    童贯宁愿正面战死,因为绝对不会选择逃避。

    更何况,他之所以要武大冲出去,是因为他在人世间还有太多的牵绊。

    童贯一旦被定为反贼而死,他童家家大业大,他手底下那些儿郎怎么办?他的几个儿子女儿又该怎么办?最重要的是,童贯不想背负着叛国的名义而死,所以必须有人活着冲出去,有朝一日,为他平反。

    而武大,是最好的人选。

    他亲眼见证了武大的崛起,他相信武大只要能逃出去,总会有办法安排他的子女,而且,以武大与他童家亲密的关系,势必也会遭到宋徽宗的清洗,所以武大一定不会背叛童家。

    童贯刚才之所以沉默,就是在想这些,就是在做这个决定。

    “活着,冲出去,蛰伏,蓄势,如若你有确定的把握改变局势,便出击;如若没有,就猫起来。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武大想说些什么,但他发现自己已经无言以对。

    而且,时间已经不容许他多做迟疑。

    因为东郭太寻,已经下令出击。

    首先动手的,依旧是两侧高地的弓箭手,箭雨再至。

    武大一狠心,扭身,拍马,狂奔,与童贯一冲而过,就此永别。

    童大将军狂笑着,“冲!”

    武大官人沉默着,“退!”

    冒着箭雨,武大原路返回。

    他不需要多做任何的防备,因为他身侧的张良、吴刚与丁卯,定会全力护他周全。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闷声狂奔。

    转弯处,武大扭头,望向了身后的战场。

    距离太远了,人数太多了,他找不到童大将军的身影,但他依旧能感觉到,童大将军在“看”着他,在鼓励他,在庇佑他,活着冲出去。

    ……

    急促的奔行后,武大再次回到了老地方。

    适才滚滚落下的巨石缝隙里,已经被鲜血染红,一地死尸。

    这些人,都曾经为大宋立下过悍马功劳,舍生忘死。

    现在,他们真的已经死了。

    武大来不及过多缅怀,飘身下马,开始翻越巨石堆。

    两侧高地上,不停的有箭矢袭来。

    短短的一段路程,死在箭矢之下的武府家将护院,已经有二三十人。

    武大甚至来不及悲伤,只能尽可能寻着缝隙,牵着马儿,低头疾奔。

    他不能丢下马儿,因为那样即使越过石堆,他的两条腿,终究跑不过两侧高地上的禁军。

    可惜,前方的巨石堆,终究还的堵住了去路。

    或许武大能爬过去,但马儿,却无论如何都过不去了。

    武大拍着“来福”的马首,脸色极为阴鸷。

    终究,山穷水尽了吗?

    这匹跟随武大两年有余,极通人性的马儿,即使武大舍不得,可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他也只能选择放弃。

    兄弟们已经战死无数,何况是一匹马儿?

    可是,即使他轻身穿过乱石堆,没有马儿,他要如何能带领兄弟冲出这道峡谷?

    巨石阻挡了大部分的箭矢,这给了武大一定的时间,可他依旧想不出任何办法。

    张良看了吴刚一眼,又喊上两名家将,四人合力,居然强行搬起了一匹马,直接扔过了石堆。

    武大眉头微皱。

    不得不承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这样做也不失为是一个法子,可是就这般将马儿扔过去,暂且不说马儿是否会受惊逃跑,难道高地上的弓箭手是吃素的?不会杀马?

    何况,如此将马儿抛过去,马儿必定受伤,能不能继续奔跑,还是两说。

    不过,事已至此,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抛!”

    与此同时,吴刚带着几名家将,翻身越过石堆,前去稳住马儿。

    “嗖嗖嗖!”

    这当然不是抛起马儿的声音,而是高地上的弓箭手发现的端倪,开始无差别覆盖式的射箭。

    ……

    半晌后,所有的马儿都被抛了过去,武大等人也顺利穿过了石堆。

    然而,问题也来了。

    还存活着,还能继续奔行的马儿,不足二十匹,而武大等人,却足足有接近五十号人。

    张良冷声道:“家主,你先走!”

    先走?剩下的兄弟怎么办?等死?

    武大眼都红了,他不能也不想再抛弃兄弟,咆哮道:

    “想让我走,就别特么废话,全部上马!”

    箭雨纷飞,此时不是啰嗦的时候,再耽误下去,全都得死在这里。

    众人两两一骑,甚至有三人同骑的,就连武大的马背上,都坐着丁卯。

    这势必会降低马儿的速度。

    可是即使如此,那又如何?

    此举看上去愚蠢,可武大实在无法做到就这样抛弃兄弟,大不了,要死,就死在一起吧。

    然而,他终究小看了这些兄弟们。

    此次北伐,跟随武大参战的近百人,全是精挑细选的武府心腹,他们对武府有着绝对的忠诚。

    既然武大不允许抛下任何一名兄弟,所以此时此刻,他们选择了慷慨赴死!

    短短的一段路途下来,所有人都变成了单独一匹马。

    这不科学!

    这一段路途的损失,严重超出了刚才那一段路的损失。

    原因只有一个,有些明明可以躲开甚至击飞的箭矢,兄弟们没有去挡。

    他们极为巧妙的选择伸开双臂,让箭矢击中自己的要害。

    他们是在求死,是送死,只有这样,还活着的兄弟们,才有可能真正活着出去。

    他们沉默着,平静的,投入了死神的怀抱。

    武大死死的攥紧了缰绳,胸中的悲愤,已经到达极致。

    然而,在他们即将冲出峡谷的时候,他们发现,出口处,依旧有大队人马在拦截!

292.第292章 惊天之变(四)

    前方的敌人人数,相对而言,并不算太多,大约有千人之众。

    但是,武大身边仅仅还有不到二十人。

    一千对二十,大概只有在仙侠里,才有把握出现这种局面吧。

    但是,武大没有丝毫犹豫,依旧选择了冲锋。

    已经走到这个地步,牺牲了无数的兄弟,他才走到这个出口,他要冲出去,他必须要冲出去!

    然而,他快,有人比他更快。

    一直跟随在他两侧,保护他的数名家将,突然开始了最决然的冲锋。

    他们身上燃烧着火焰,那是必死的决心与战意;

    他们身上真的有火焰出现,并不幻觉。

    因为,他们点燃了需要火引才能引爆的震天雷。

    但是,他们没有将震天雷抛出去,就那般死死的抱在怀里,冲向敌人。

    然后,逼近,他们高高跃起,而必死的心智,跳进了敌人堆里。

    “轰!”

    “轰!”

    数道剧烈的轰响后,残肢乱飞,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形。

    而他们周围,出现了一片死尸。

    或许,他们将震天雷抛出去,尔后再奋勇杀敌,那样对敌人造成的损伤会更大。

    但是,以二十人冲击一千人,是不可能将敌人全部杀死的,他们终究还是会被乱刀砍死。

    死,并不可怕,起码在这一刻,在武府家将心里,他们并不惧怕死亡。

    可是,他们希望武大还能活着。

    于是乎,他们选择了最为惨烈的方式去死,确切的说,他们是要以如此决然的态度,为武大开路。

    因为这种必死的心态,对敌人心神上所造成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

    谁敢拦他们,谁敢靠近他们,难道想死吗?

    武府家将,前仆后继,彼此之间的位置与距离把控的极为有分寸。

    他们是聪明人,他们要按照一条直线,不停的“自爆”,硬生生的凿穿敌人的防线。

    “悲愤”二字已经不能表达武大此时的心情,他甚至想死,想与兄弟们死在一起。

    但是,脑海中仅存了一丝理智告诉他,他不能那样做。

    兄弟们是为他而死,他如若就这般死了,如何对得起兄弟们的坦然赴死?

    何况,丁卯死死的抓着他,不让他有任何动作。

    近了,近了,更近了。

    前方的路,兄弟们一个接着一个,以死亡自爆开路。

    武大漠然道:“放开我,杀敌。”

    不错,已经钻入敌群,如若丁卯再抱着武大,他们如何能够安然通过?

    丁卯放开武大,纵身一跃,身形极突,连续踹飞杀死数名敌人,尔后骑上一匹马,用手中的长刀,为武大保驾护航。

    而武大与张良、吴刚等仅存的家将,则翻身跳上这些精力与体力都极为充沛的战马,狂奔。

    “轰!”

    “轰!”

    时而响起的轰鸣声中,敌人即将被凿穿,仅仅还剩下最后的一小段距离。

    而兄弟们,已经死光了。

    他们有的是自曝而亡,有的是被高地两侧的箭矢杀死,有的是被前方的敌人杀死。

    然而无论如何,为了让武大活着,他们全都选择了战死。

    如今,武大身边,除了丁卯、张良、吴刚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兄弟。

    也就在这个时候,四人很有默契的,同时取出了身上唯一仅存的几枚用以防身的,改良版震天雷。

    这些震天雷相对而言威力要更小一些,但是敌人并不知道。

    他们已经被武府惨烈的冲杀震破了胆,此时看到武大手里再次出现震天雷,如何能不惊慌?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也从来都没有想过,居然有人会以这样的方式选择赴死。

    “轰!”

    武大四人将手里的震天雷扔出,身前顿时为之一空,轰然炸响。

    其实这些震天雷并没有给敌人造成太大的伤害,已经他们看到震天雷之后已经开始慌忙逃窜。

    或许,他们当中也有人不怕死,但是他们不希望被震天雷给炸的死无全尸。

    武大一行四人,在众多兄弟舍生忘死的前仆后继后,终于顺利冲出了峡谷。

    四人没有任何犹豫,往右疾奔。

    冲出峡谷并不意味着脱离危险,他们身后还有很多追兵。

    但无论如何,他们总算出来了,这就意味着他们有逃生的希望。

    然而,谁都没有发现,峡谷高地上,一名满脸冷意的弓箭手,挽着长弓,瞄准的武大。

    他并不是现在才瞄准武大,他已经瞄了武大很久很久,只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一击必杀的机会。

    因为,武大很滑溜,滑不溜秋,更因为,他身边有太多忠心的心腹,一直在护着武大。

    此时此刻,就在武大四人的心神为之一松的时候,这名超强的弓箭手,终于觅得了一丝契机,悍然出手。

    “嗖!”

    箭矢高速旋转着,破开了一切阻力,以一个极为刁钻的角度,以最快的速度,狠狠的飞了出去。

    为了这一箭,这名弓箭手耗费了太多的心神与体力。

    他跟了武大一路,始终一箭未发,等的就是这一箭。

    他有十足的信心,这一箭射出,武大必定丧命。

    他选取的位置,是武大的后心。

    穿心而过,武大必死无疑。

    射完这一箭之后,他的身体都变得有些摇晃起来,但他始终不曾倒下,他要等着武大先倒下。

    他很自信,他的箭术与心智,都是上上之选,他是弓箭手中的最强者。

    或许,他的箭法甚至已经不在梁山小李广花荣之下吧。

    这一箭射出的时候,武大的眼皮剧烈的跳动了起来,心中骤升警兆,他甚至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传来。

    先前在峡谷中遇伏之前,他就曾经有过警兆,只是没有如今这般强烈。

    或许,这是他穿越而来后,自带的一种类似于第六感,对危险的天然预知吧。

    于是乎,他微微倾斜了一下身体。

    事实上,他也只来得及倾斜了一下身体。

    然后,

    “噗!”的一声,一支旋转着的箭矢,精准无误的击中了武大。

    武大口吐鲜血,但他不想掉下马背,因为掉下去就意味着死,所以他死死的攥住了缰绳。

    然而,他发现自己全身的力气似乎都被这一箭给抽空了,他攥不住缰绳,他甚至感觉到天旋地转,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

    于是乎,他向地面坠落而去。

293.第293章 天塌地陷(一)

    此次北伐,疑惑重重,但即使如此,童贯带领十五万大军,依旧义无反顾的来了。

    雄州城一战,自损七万,杀敌七万,其中包涵辽军三万余骑兵,可谓大宋几百年以来,极为罕见的大胜。

    尤其值此辽军挥师南下,大宋接连落败的情势下,雄州城给予了辽军最沉重的打击,大宋士气大振。

    以童大将军的用兵如神,以武大用后世知识所构建的震天雷威势,虽不敢说一举攻入辽国腹地,但,收服燕云十六州,应该还是有把握的。

    对于宋徽宗这位大宋九五之尊而言,收服失地,甚至开疆扩土,固然重要,然而,他更加在意这一切是否还在他的掌控之内。

    如果这些疆土打下来,功高震主的童大将军,振臂一呼,封疆裂土,自立为王,他宋徽宗该如何自处?

    到那时,收复失地这份大功,不但无法让他宋徽宗名留青史,反而会让他遗臭万年。

    作为一名君王,他习惯了,也喜欢掌控一切,他要将所有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是故,在童贯与武大率领十五万大军为大宋浴血奋战的时候,他宋徽宗提前在归途中设伏,毫不留情的将他们屠戮一空。

    武大是生是死暂且不论,童贯必死无疑。

    童贯身后的万余残存的军卒,被堵在狭窄的峡谷之内,根本躲避铺天盖地的箭雨,死伤惨重。

    他们的人数太多,过于拥堵,只能眼睁睁看着身旁一起奋勇杀敌的战友,接连倒下。

    他们是为大宋立下悍马功劳的将士,没死在辽军手里,在此时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何等悲哀?

    尔后,剩下的军卒,在童贯的带领下,与三万禁军悍然撞在了一起。

    杀声震天!

    不知过了多久,童贯身边仅仅还剩下三名浑身是伤的亲兵的时候,战场突然平静了下来。

    童贯浑身是血,他身上的伤很重很重,他已经年老,能支撑到现在,全凭一口气。

    他甚至已经站不住了,如若不是亲兵背靠着背在支撑着他的身体,说不定他随时都会轰然倒地。

    他喘息着,咳嗽着,每咳一声,便带出一口鲜血,滴落在地面上。

    在这种大雪覆盖气候寒冷的北地,或许在某些文人墨客的描述之下,会说童贯的这些鲜血落在洁白的雪地上,异常醒目。

    然而事实上,一点儿都不醒目。

    因为,雪地被大军践踏,早已泥泞不堪;

    因为,无数军卒在此战死,血染大地,无论是谁的鲜血混入其中,都不会泛起一丝波澜。

    那浓厚的血色中,掺杂着无数的冤魂,悲愤冲天。

    “哒哒哒……”

    东郭太寻,骑着马儿,缓缓走了过来。

    他的身上很干净,不见一丝血红,因为不知为何,他始终不曾亲自上阵出手屠戮这些军卒。

    他满脸冷漠,静静的看着已经力竭的童大将军,眼神中一丝复杂的神色一闪即逝,淡淡说道:

    “大将军,随我回京吧。”

    回京?回京受尽侮辱后被斩吗?

    已经皇帝陛下给童贯的定罪是造反,回京后也断然没有生还的道理,何须多此一举?

    童贯沉默着,面无表情,没有任何讥讽的神色,也没有不屑,更没有不甘,他就那般沉默着,他不需要也不想表达任何神色,因为他是童贯。

    即使早已穷途末路,童贯也不想再回到那个肮脏的汴京。

    童贯举头望了一眼昏暗的天空,久久后在心中叹息一声,横刀,自刎而忘。

    他摔倒在地上,眼睛睁的大大的,望着身后。

    或许,他想再看一眼,看看……武大是否已经黯然逃脱。

    他的那三名亲兵,没有哀嚎,没有痛哭,没有怒吼,更没有扑在童贯身上,他们脸上古井无波,沉默着看了东郭太寻一眼,重重的看了一眼,似乎要把这个刽子手牢牢的记在脑海之中,尔后横刀,紧随童大将军身后,自刎而死。

    或许在地府,有数万兄弟相随,童大将军并不寂寞,只是这些亲兵认为,没有他们在自家大帅身边,或许他老人家会不习惯。

    这三名亲兵,甚至童贯的整个亲兵大营,大多数要么是孤儿,被童大将军收养,要么就是童贯几十年前旧部的孩儿,他们对童大将军之忠心,非外人可懂矣。

    旌旗十万斩阎罗!

    他们必将跟随童大将军,推翻地府阎罗王的统治,自立为王!

    到此为止,童贯手下所有人,尽数沉默着沉没在这道名为“一线天”的峡谷里。

    东郭太寻也保持了沉默,他有些心悸,更多的却茫然。

    此行他是受皇命而来,不得不来,不敢不尊,只是亲手屠戮掉这些将士,尤其是童大将军的身死,让他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沉默了许久之后,东郭太寻吩咐道:

    “埋了吧。”

    他身旁的某位禁军副统领劝谏道:

    “大统领,陛下有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童大将军的尸首必须要带回京师。”

    东郭太寻看都没看他一眼,淡淡说道:“全都埋了。”

    这句话绝对不容置疑,而且已经带着丝丝寒意。

    再也无人敢违逆,就近挖坑,将所有军卒全都埋了。

    东郭太寻并未下令将童贯单独立坑,因为他明白,童大将军或许更希望与他手下的儿郎们在一起。

    或许,在东郭太寻心里,虽然有圣旨在,可他依旧不希望让这些为国杀敌的将士们弃尸荒野。

    尔后,他才带着大军,不紧不慢的往武大逃窜的方向追去。

    ……

    武大中箭坠马,在他即将落地之时,被右侧的吴刚,一把捞了起来。

    长箭一穿而过,武大重伤垂死,在短短的一瞬,武大已经彻底陷入了昏迷。

    吴刚的脸色极为难堪。

    武大急需治疗,这是一道致命伤,如若晚了,恐怕……也就彻底没有失望了。

    而且,后面的追兵已经组织起攻势,疾奔而来。

    张良一刀看在吴刚胯下马儿身上,“走!带着老大,走!”

    不容迟疑,也没有时间迟疑,吴刚咬紧了牙关,什么都没说,已经无需多说。

    这一别,是为永别。

294.第294章 天塌地陷(二)

    (晚上还会有一章加更,感谢书友牙牙乐打赏一万书币,谢谢~)

    张良停马,扭身,横刀,准备誓死一战。

    即使他心知无法阻拦追兵太久,但他仍旧希望尽自己所能,为武大争取一丝时间,哪怕只有那么一瞬,也足矣。

    便在此时,丁卯突然也停下了马儿,与张良并肩而立。

    张良微愣,丁卯脸上极为难得的挤出了一丝笑容,咧了咧嘴,“陪你一起。”

    陪你一起?一起死?

    张良了然。

    他们都不懂医术,只要吴刚带着武大逃脱便够了,他们二人不如留下来阻拦追兵,更能为武大赢得逃走的时间。

    只是,以两人之力,来阻拦上千的追兵,必死无疑。

    而且,他们身上已经没有震天雷,何以阻拦追兵?

    丁卯取出了他原本最擅长的铁锥,左手刀,右手锥;

    张良微笑着,低着头,轻轻抚摸着胯下的马儿。

    丁卯想起了很多,前半生在七星盟的岁月,不值得回忆,他更多想起的,是在阳谷,是在武大身边的生活。

    只有到了阳谷之后,他才觉着自己是个人,而不是一名只知道杀戮的杀手。

    他很满意。

    或许,能这样生活了两年,此生足矣。

    张良想的更多,他这一生,无怨无悔,有家人,有兄弟,有方金芝,有阳谷,有武府,够了,无憾矣。

    他只是有一丝淡淡的担忧,他不知道武大是否能活下来。

    无需喊口号,无需提士气,唯有死战。

    张良与丁卯,同时动了起来,冲锋,冲向敌人,一往无前。

    不求杀敌,唯求给追兵造成最大的困扰。

    所以,他们没杀人,而且专挑战马。

    每倒下一批战马,势必会给追兵造成更多的困扰。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他们已经浑身是伤,被包围了起来。

    人力有时穷,他们终究还是只拦住了一部分的追兵,依旧有大量的追兵去追武大与吴刚了。

    但是,他们尽力。

    当然,他们不会像童贯那样选择自刎而死,他们依旧在杀敌,直到他们力竭,半跪在地上喘息。

    “啐!”

    张良吐出一口血水。

    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他血战了太久太久,这一路逃窜,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此时此刻,终于英雄末路。

    但,张良不愿死在敌人刀下,他更不愿万一武大真的逃生,而敌人却捏着他的性命去威胁武大,所以,他也选择了横刀。

    然而,他手里的长刀被击落了。

    而且,他的长刀是被丁卯击落。

    然后,丁卯突然出手,瞬间将张良制服,并且为了防止张良咬舌自尽,丁卯在他最终塞了布匹。

    尔后,丁卯从怀中取出了一个令牌,对那些追兵冷冷说道:

    “把张良活着带回汴京,其他人,去追武植!”

    这枚古朴的方形令牌,上有金龙环绕!

    是正宗的皇宫大内令牌!

    追兵心头大惊,凛然受命。

    张良望着丁卯,满脸不敢相信。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身旁这位与自己一起浴血奋战,生死相随的丁卯,居然会有皇帝陛下钦赐的令牌!

    难道,丁卯背叛了武府?他是皇帝陛下的人?可他这一路上的表现又是为何?

    到底为什么?这一切都是谜团。

    就像,武大始终都不知道,他在汴京城外大战那夜,他身边的人,曾经有人身穿黑衣,入宫觐见皇帝陛下。

    可当夜丁卯一直在武大身边,他绝对不曾入宫。

    那么,入宫的又到底是谁?难道就是那名黑衣人主导了一切?难道丁卯也是受命于他?

    是谁在落子?又是谁在布局?

    除了宋徽宗,除了蔡京,到底还有谁?

    ……

    凛冽的冬日,北风咆哮。

    漆黑的夜里,赫赫有名的汴京城童府,突然被大队禁军包围。

    童府跋扈惯了,童府护卫刚欲暴起反抗,就被强弩射成了刺猬。

    平日里嚣张无匹的童府二少爷童路,如今安稳的就像一个老实的稚子,被禁军拿下;

    哪怕就连有腿疾坐在轮椅上的童睿,也被禁军拿下。

    整个童府,所有与童贯有血缘关系的子侄家眷,以及家丁护院丫鬟,全都被抓,下狱。

    只有童雪儿因为并不在汴京,而免于这一场灾祸。

    童府的动静,震惊了整个汴京。

    即使大多数人并不知晓这到底是为何,但,所有的势力都保持了沉默。

    他们只是有些担忧,如若被正在北方统兵的童大将军知晓此事后,不知又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与此同时,西北大军中突起骚乱。

    童贯童大将军亲手培植起来的偏将、尉官,奋起反抗者,尽数被杀,投降者被囚。

    童贯的大儿子童斌,在睡梦中被杀。

    而朝廷对外宣称,童家造反,童斌意图不轨,在混乱中被乱刀砍死。

    很明显,咱们大宋的皇帝陛下宋徽宗,为了除掉童贯,为了泯灭军中有可能出现的变数,早已提前做了布局。

    朝廷平定了汴京与西北之后,剩下的重中之重,自然就是阳谷。

    首当其冲的,自然便是在此掌兵的童英。

    按照常理来说,童英手底下能调动的兵马极少,连西北的童斌都被拿下了,童英也理应不在话下才对。

    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

    朝廷虽然顺利控制了阳谷的兵马,但童英却被人救走了。

    确切的说,在朝廷的人马尚未到来之前,童英已经不知所踪。

    原因很简单,阳谷毕竟是阳谷。

    这里是武大的大本营,朝廷的人马,甚至还没有进入阳谷地界,武府已经收到消息。

    西门庆很聪明,虽然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敏锐的察觉到这件事一定与童英有关。

    毕竟,童英在阳谷驻兵,朝廷连个招呼都没打,直接就扑了过来,这里面必定有问题,所以他立刻派人通知了童英,把童英提前唤了出来。

    然而,西门庆的精明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没有想到,朝廷的人马除了去了童英那里之外,居然也来了阳谷。

    封城门已经来不及了,他也不敢封城不让朝廷兵马进城,那样岂不是意味着造反?

    所以朝廷的人马堂而皇之的进了阳谷。

    但是,他们的脚步也就到此为之了。

    因为……他们进不来武府。

295.第295章 天塌地陷(三)

    (加更,感谢牙牙乐飘红。另外,兄弟们别忘记投票哦,最近推荐票好不给力啊,难道最近的剧情不好看?我觉得布局很周密呀,接下来会越来越好看的,请支持我~浪浪浪敬上。)

    保护武府的,自然是武府护院与家将。

    然而,真正让朝廷的人马止步的,却不是这些人。

    如果武府家将、护院与朝廷人马发生冲突,朝廷会毫不客气的动手出击。

    此次朝廷派来阳谷的,不是普通兵马,是禁军,是代表皇室威严的禁军,他们根本无需给武府情面。

    但是,他们还是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原因很简单,有一批阳谷的百姓,挡在了武府门前,也挡住了禁军的去路。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在武府门前。

    他们有的衣衫不整,甚至满身泥泞;

    他们手无寸铁,却寸步不让。

    很明显,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正在作坊里做工,听闻武府被围之后,自发的赶来,护住了武府。

    这些百姓真的只是最普通的阳谷百姓,他们当中没有一位是武府家将或者护院,武府也的确没有煽动百姓来此,但他们还是来了。

    他们不会功夫,也不懂军国大事,他们只知道一个道理:在武府出现之前,他们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而武府,确切的说是武大出现之后,他们变得衣食无忧。

    朝廷没有做到的,武府做到了。

    百姓就认这个死理,是武大让他们填饱了肚子,而如今武大的府邸有难,武大的妻儿都在府中,他们不允许有人伤害到他们。

    全副武装的禁军,只需要举起手中的强弩,几轮齐射下来,就可以将这些百姓屠戮一空,但他们不敢。

    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是敌人,是百姓,是成千上万的百姓。

    如若真的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这件事一旦传出去,必然会哗然一片,说不定会引起民变,狼烟四起,他们付不起这个责任,他们需要向上面能作主的人请示。

    然而,他们想要的请示还没到,局面却愈发的让他们难以掌控。

    在苏氏私塾进学的孩子们,闻讯,也赶了过来。

    他们当中,最大的才只有十几岁的模样,最小的还处于启蒙阶段,但他们义无反顾的站在了自己父母的身边,站在武府门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

    阳谷的百姓开始训斥自己的孩子,他们自己可以冒险,但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跟随自己一起铤而走险。

    其实这些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这些孩子更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这些孩子嘴里振振有词。

    “先生教过,百善孝为先。”

    就这样一句话,翻来覆去就这样一句话,这些孩子不愿意眼睁睁看着父母面对穷凶极恶的禁军,他们自愿站在了父母身前。

    尤其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他们满脸坚毅,他们甚至比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更加坚定,席地而坐,挡在了他们父母身前。

    这一幕,震撼人心。

    禁军早已出鞘的长刀,在这一刻显得无比沉重。

    但,这一切远远都还没有结束。

    苏氏私塾名动天下,大宋全国各地前来求学的权贵子弟无数,他们经历了考试,分批进入私塾学习。

    他们与武府的关系并不亲密,但他们身为学长,却被他们的学弟们感动,他们甚至有些惭愧,因为在孝敬父母方面,他们大多数真的不如这些孩子。

    于是乎,许多权贵子弟,不顾身旁家丁的阻拦,站在了那些孩子身前。

    禁军,已经开始慌乱,这些权贵子弟的身份更加棘手,很多都是朝廷大员的子侄,禁军根本不敢对他们举起屠刀。

    当然,人性是不同的,有许多权贵子弟,依旧选择了观望,没有动作。

    但是,紧随其后而来的,是苏氏私塾的各位老师。

    他们全部都是两位德高望重的苏老请来的,他们从两位苏老嘴中得知了武大的化腐朽为神奇,他们亲眼见识了这个“美丽”的阳谷,他们从来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百姓,可以像阳谷百姓这般活的如此自在。

    所以,他们不想知道朝廷为何要对武府动手,他们直接站了出来,挡在门前。

    读书人在这个年月的身份本就很不一般,地位极高,何况这些人当中还有很多大儒?

    禁军如若敢伤了他们,势必会被“名留青史”。

    只不过,这个名声一定是这辈子,不,生生世世都抹不去的恶名。

    随着这些人的到来,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权贵子弟坐不住了。

    即使他们不想趟浑水,可既然他们的老师都已经站出来了,他们不站出来,日后还如何在私塾进学?

    所以,他们怀揣着各种复杂的心绪,也站了出来。

    便在此时,武府的大门打开了。

    禁军精神一振,举头望去,头皮就是一麻。

    两位极为年迈的老人,站了出来。

    只要不是傻子,就知晓这一定是传说当中的三苏后人——苏适与苏迟。

    两位苏老的地位过于超然,他们一出现,请安的学子无数。

    而两位苏老只是略一颔首,未发一言,直接站在了所有人最前方,席地而坐,沉声道: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所有的学子,甚至百姓,不停的高唱,重复这一句话:

    “舍生而取义者也!”

    铿锵有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愈演愈烈。

    无数并非阳谷当地人,却在阳谷做工的百姓,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冷冽的冬日,禁军身上的冷汗被寒风吹过,大寒。

    然而,身体的寒冷,却始终不如他们心中的胆寒。

    数万百姓挡在身前!

    事态的发展,已经严重超出了他们可以掌控的范围。

    ……

    武府当中,一片静谧。

    所有的武府家将护院,都在等待着西门庆与张平的指令。

    即使面对的是禁军,他们依旧无所畏惧。

    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敢与禁军厮杀。

    去特娘的禁军,禁军好了不起吗?在阳谷,武家说了算!

    然而,无论是西门庆还是张平,都迟迟无法做出决断。

296.第296章 天塌地陷(四)

    说句心里话,在阳谷,无论是西门庆还是张平,都根本不怵驾临阳谷的这六千禁军。

    即使武大并没有坐镇阳谷,可武府依旧有足够的底气。

    从人数来看,武府的家将与护院的确无法与禁军相提并论,但,莫要忘了,阳谷县武府的这些心腹,他们所装备的盔甲长刀强弩,从里到外,全都被改造过。

    武大入京后,第一次面见皇帝陛下,童贯带着满身风尘,从西北赶来,在朝堂之上让百官颜面尽失。

    当夜,武大曾经与他密探了一夜。

    那个夜晚,一老一少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除了自己是穿越者之外,武大几乎把能说的都告诉了童贯。

    那个时候宋徽宗已经与金国达成协议,联手讨伐辽国,所以武大建议,在阳谷开设秘密作坊,由西门庆与童英挑选绝对信得过的人选入驻,亲自打理。

    那些作坊就开设在阳谷境内某处的深山里,开设那些作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打造,确切的说是改造如今朝廷所用的兵甲。

    武大是一个理科生,这一点他完全可以做到,无非就是回炉重造而已。

    这样做的原因,他并不是要造反,而是他们心知北伐在即,至多两年就要开始,他们打算到时候装备着这些改良的盔甲刀具,异军突起,横扫八方。

    作坊只有三类,一个是生产改良版的震天雷,一个是改造兵甲,另外一个……则是由武大亲自绘制草图定模的三棱军刺!

    三棱军刺有三面血槽,在短兵相接当中,无论刺中敌人的哪个部位,甚至不需要瞄准要害,敌人很快就会大失血而死,绝对是不二的利器。

    而如今,武府家将护院都装备着军刺。

    再加上震天雷,武府何惧这六千禁军?

    最重要的是,武大在进京之前,就已经传书梁山,调来了大批人马保护阳谷,如此一来,就抹掉武府家将护院与禁军之间的数量差距。

    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要武府敢下定决心,就完全可以将这六千禁军杀死在这里。

    只是……谁也不敢轻易下这个决断。

    毕竟,这意味着造反!

    而武家真正的主心骨,根本就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这让西门庆与张平如何决断?

    但如今府外的事态愈演愈烈,西门庆真的很担心阳谷的百姓会出现伤亡,那就百死莫赎其罪了。

    许久之后,西门庆狠狠的一拳砸在桌面上,厉声道:

    “等不下去了,我们也不能再等了。既然有百姓和两位苏老挡在我们武府身前,那我们就不要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传令,分批,全部从密道撤离。你先带着嫂嫂和孩子,以及秀红,从密道走,我殿后!”

    是的,武府一直有密道,只是从来都没有派上用场。

    钻入密道,很快就可以出城,城外有人接应,直接暂时遁入梁山,想必朝廷也不可能追到梁山去。

    张平沉默了一会儿,他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就在他打算先带着金莲以及武大的孩子撤离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骚乱,紧接着又归于平静。

    难道有人潜入武府?这不可能。

    如今武府的家将都已经动员起来,没有任何人能够悄无声息的控制武府,即使卢俊义之流来了也不可能。

    那么起了骚乱又归于平静的就只有一个原因,来的是自己人。

    西门庆与张平霍然起身,他们以为是武大回来了。

    然而,门被推开了,来的不是武大,而是武大的师尊,周侗。

    这绝对是自己人了,可不知为何,西门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形势逼人,没有过多的寒暄,周侗直接说道:

    “童贯造反,已经被朝廷镇压,朝廷在汴京与西北以及阳谷,同时动手,清扫童府势力……”

    “什么!?”

    这个消息对于西门庆来说太过震撼。

    当然,他最关心的还是武大,童贯出了事,武大如何了?

    周侗沉声道:“从目前收到的消息来看,武植遁走,重伤,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西门庆与张平的脸色同时阴沉了下来。

    半晌后,西门庆一字一字问道:“您是从何得知的消息?”

    这种朝廷机密,不可能传递的如此之快,除非……周侗也是朝廷中人,他才有可能在最早的时间就收到了一切的消息。

    周侗沉默一会儿,淡淡说道:“老夫……的确是朝廷中人。”

    是的,那夜身穿黑衣,进宫面见宋徽宗的,的确就是周侗!

    至于他是从何时起成为宋徽宗的人,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由于朝廷的动作,武大生死不明。

    张平立马就炸毛了,翻手抽刀就砍向周侗。

    然而,周侗坐在椅子上,一动未动。

    倒是西门庆,拦下了张平。

    “敢问周老,您此时前来我们武府,意欲何为?”

    是的,周侗来的过于蹊跷,或者说他既然是朝廷的人,他如何敢单身入府,还挑明了他的身份?

    “老夫便是此次前来阳谷的禁军主事之人。”

    西门庆咬紧了牙关,咆哮道:“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周侗明明是武大的师尊,他为何要这样做?

    “一切为了大宋!北伐在即,必须清除我大宋境内所有隐患,一致对外。”周侗如是说。

    西门庆笑了,“我不知大宋,也不知朝廷,我只知道,我是武府中人。”

    不错,武大最信任的,一直都是西门庆。

    即使武松、张良等人也绝对忠心不二,可他们毕竟不如西门庆的心思更加灵活。

    毫不客气的说,武大若是倒了,能掌控武府的,只有西门庆,其他人都做不到,所以,周侗来了。

    “老夫能为武府做的不多,只能尽量争取。老夫现在就可以替陛下封你西门庆为阳谷县令,并加封阳谷县县子爵位。如若你不想让武府有太大的损失,你就必须替朝廷掌控住阳谷的局势。老夫以为,你应该不会愚蠢到认为府外那些人真的可以挡住朝廷的禁军吧?”

    “还有,你莫要想着从密道遁出去,逃至梁山。难道,你以为朝廷既然出手了,会漏掉与武府密切有关的梁山吗?”

    西门庆心神剧震!

297.第297章 天塌地陷(五)

    阳谷的凝聚力极强,武府的凝聚力更强。

    凡是能够成为阳谷武府家将护院的,全都是对武府忠心不二的人。

    想要从外部攻破武府,真的很难。

    然而,老句老话说的好,很多时候,问题都是从内部出现的。

    很明显,周侗就是成功潜入了武府的那个“内鬼”。

    周侗对武府太过熟悉,他知晓武府的运作,知晓武府谁是主事人,他甚至知晓武府的密道,自然也知晓所有与武府有密切联系的所有势力。

    毫不谦虚的说,除了一些有限的机密之外,他几乎知晓武府的一切。

    而现在,他站在了武府的对立面。

    事情很明显,他今夜之所以入府,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来找西门庆做出决断的。

    阳谷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阳谷的作坊太多,而且都是一些新鲜事物,这些东西是如何做出来的,只有武大和西门庆知晓全部。

    而且,阳谷对整个大宋商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海镖局遍布大宋各地暂且不说,钱庄不容有失,这其中的关系实在太大。

    朝廷无法强制将钱庄接管过来,那会造成大宋的震荡。

    所以,在武大生死不明的情况之下,朝廷必须在阳谷重新挑选一位主事人,西门庆就是不二的人选。

    而且相对而言,西门庆比武大更容易被朝廷所掌控。

    北伐在即,杀死了童贯之后,朝廷需要一个更稳固的局面,不想造成太大的风波。

    所以在强攻武府不成之后,周侗退而求其次,决定将西门庆竖立起来。

    当然,他已经斩断了武府全部的退路。

    然而,西门庆会答应吗?

    沉默了许久之后,西门庆问道:“我可以帮朝廷稳住阳谷的局面,但是,你必须保证,武府人马不得有任何损伤,尤其老大的妻儿,绝对不容有失!”

    听到这句话,张平额头青筋暴起,他想杀了周侗,此刻,他也想杀了西门庆。

    但是,在如今的局面之下,匹夫之勇解决不了问题,即使张平不怕死,可武府这些人怎么办?最重要的是,武大的妻儿无处可去,怎么办?

    所以,他只能暂时保持沉默。

    周侗沉吟了半晌,点头答应,却又说道:“可以。但,张平,你必须跟老夫走一趟。”

    走一趟?去哪?自然是下狱。

    而且,下狱之后,即使不死,恐怕这一生,也再也别想走出来了。

    周侗的意思很明确,张平对武大过于忠心,而且脑子不够活泛,他很担心张平会做出某些冲动的举动,再者说,有张平在,西门庆就不可能完全掌控武府。

    张平是武府家将二统领,他虽然不怎么管事,但他对武府家将护院的号召力,绝对不是西门庆可以比拟的。

    最让人悲愤的是,周侗当着张平的面儿,就这般将这句话讲了出来。

    周侗这是在逼迫张平,他已经将所有的厉害关系都挑明,他就是要让张平束手就擒!

    英雄末路,怎是一个悲凉可以了的?

    西门庆的脸色变幻的厉害,反倒是张平,突然收敛了所有的桀骜,平静道:“可以。”

    为武府而死张平都不怕,何况只是被囚?张平根本不在乎。

    他只是希望,自己束手就擒,可以拖延时间,可以护的武府周全,最重要的是,既然武大生死不明,这或许是一个坏消息,但或许也是一个好消息。

    他相信,他坚信,武大早晚有一天会回来的!

    到那时,就是武府反击的时候!

    ……

    然而,张平与周侗出府,淡淡说道:“都散了吧。”

    周侗同样挥了挥手,禁军迅速掩去。

    百姓与普通学子都松了口气,两位苏老却看出了其中的蹊跷。

    他们怒发冲冠,瞪着周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没有想到,与他们深交多年的周侗,居然就是今日围困武府的罪魁祸首!

    但,他们虽是大儒,受人尊敬,可他们却改变不了什么。

    ……

    与此同时,西门庆来了后院,金莲母子所在的房间。

    除了金莲母子之外,挺着大肚子的秀红,也在此地。

    要完全控制住局面,只说通张平是不够的,金莲身为武家主母,她平日里虽然不管事,但如若她不同意,一切都是妄谈。

    西门庆正要开口,秀红却起身,直接就给了西门庆一嘴巴子。

    原因很简单,武府那个深得丁卯真传的年轻人李信,刚才已经听到了西门庆与周侗所有的谈话,并且已经来告知了金莲。

    她俩已经知晓,西门庆选择了帮助朝廷稳住局面,而且西门庆已经被封为阳谷县县子。

    武大之前也是陈留县子,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西门庆自嘲一笑,他心里的苦涩无人能懂,他到底为何要这样做,也无人能知。

    既然金莲与秀红已经知晓一切,西门庆自然也无需多说,只是略一躬身,“嫂嫂,有老大的消息后,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金莲满脸冷漠,她根本没看西门庆一眼,只是照顾着怀里的孩子武哲。

    但,她内心的翻滚,以及她身上的愤怒,让孩子很不习惯,大哭了起来。

    金莲“啪”的一声打在武哲的小屁股上,“哭什么哭!?你爹爹生死不明,他的好兄弟已经动手侵占我们武家的一切,你还有脸哭!?”

    武哲才多大?半岁而已,他怎么可能懂的这些事情,反而哭的更加厉害。

    这是金莲第一次动手打武哲,痛在孩儿身,疼在娘儿心。

    西门庆心头一紧,沉默了许久之后,抽身走出房间。

    秀红大哭道:“西门庆,你给我记住,我肚中的孩儿出世后,绝对不会随你姓!我不会让我的孩子有你这种狼心狗肺的爹爹!”

    西门庆感觉自己的心口被插了一刀一刀又一刀,但他却无法解释太多。

    因为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他的确开始“霸占”武大的一切了。

    或许,有些无法言说的苦,才是最苦的。

    西门庆出门后,冷冷下令道:

    “全力搜寻李信,把他给我找出来!另外,封锁院落,没有我的命令,嫂嫂与秀红,全都不许出来!”

    张平临走前已经将家将和护院的统领权移交给西门庆,黑暗中的家将,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回道:

    “是!”

298.第298章 风云变幻

    (三更咯,求支持~)

    相对于阳谷的动乱,梁山的动静很小,但梁山所遭遇的打击,却是最大的。

    无论如何,有西门庆在,阳谷都还是铁板一块,而梁山,已经彻底分裂。

    宋徽宗没有对梁山兴兵,他使用的是怀柔的手段,的确很是温柔。

    或许是因为北伐已经开始,或许是因为为了彻底泯灭杀害掉童贯后给朝廷带来的震荡,宋徽宗杀掉了太多军中猛将,他此时很缺大将。

    而周侗深知梁山好汉的厉害,他给宋徽宗进言,于是乎,宋徽宗便直接给梁山所有榜上有名的好汉都封了官。

    无论如何,梁山好汉的个人实力,以及他们麾下的人马,都当得起官职。

    当然,前提是,他们肯入朝为官。

    经过一阵激烈的争论后,梁山彻底一分为二。

    宋江带领了大约梁山三分之一的人马,就此拜别梁山。

    是的,他能带走的人,的确很少。

    风林火山,神射手,这五大营,他只带走了神行太保戴宗麾下的风字营。

    还有智多星吴用等人。

    而小李广花荣、黑旋风李逵这些原本宋江的死党,全都没有去归顺朝廷。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的这个宏愿,终于达成了。

    但他对梁山造成的打击,也是空前的。

    他带走的人马就暂且不说了,主要是他一起“带走”了梁山麾下许多的镖局以及钱庄。

    自从武大穿越而来,晁盖不但没死,反而在梁山混的风生水起,对梁山的掌控力度也逐渐加强,超越了宋江。

    但,晁盖生性豪爽,与他能凑在一起的梁山好汉,大多数也都只是一些粗汉,不通文墨,所以掌控钱庄的,大多数都是宋江的人马。

    宋江这一走,直接就带走了梁山半数有余的钱庄。

    而且,宋江知晓梁山太多的秘密,如若一旦泄露出去,梁山的防卫,就漏洞百出。

    可如若让晁盖动手杀了宋江,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大多数兄弟能留在梁山,足已证明他们的真性情,但让他们杀宋江,这怎么可能?

    宋江走后,梁山的气压很低,气氛很微妙,气势很低迷。

    晁盖与入云龙公孙胜商量了许久之后,决定飞鸽传书给河北卢俊义,看看有什么对策。

    武大生死不明,阳谷大变,卢俊义是武大的大师兄,的确值得信任。

    可惜,梁山晁盖等人目前尚且还不知晓阳谷的具体情况,如若他们知道是周侗背叛了武府,恐怕他们绝对不会去找卢俊义商议此事。

    毕竟,卢俊义是周侗的亲传大弟子。

    最为危急的是,当日武大从汴京赶赴前线后,众人回归的途中,武松与林冲没有回阳谷,也没有来梁山,反而在河北停了下来。

    他们与卢俊义交情莫逆,打算帮卢俊义稳固河北。

    如若卢俊义也跟随周侗归顺了朝廷,又该怎么办?

    莫要忘了,当初周侗入驻武府,说通卢俊义与武大联手,本来就很诡异。

    在老版水浒传中,人家卢俊义是河北的大户富商,本来就不愿意与反贼有联系,是宋江那货设了诡计,才把卢俊义匡上了梁山,而周侗当初却三言两语就说动了卢俊义,如此看来,他势必与卢俊义早已表明过一些什么。

    这也意味着,周侗暗中归顺朝廷已久。

    或者说,或许周侗从一开始就是朝廷的人,只不过被派到武府潜伏下来而已。

    不得不承认,周侗的确是一个合格的潜伏者,他骗过了所有人。

    ……

    时光如水,又有而过。

    转眼间,一个月已经过去。

    这个天下,有许多想知道武大到底死了没有。

    朝廷,或许是要杀之而后快,而所有真正关心武大的人,则是在等待武大传来消息,到底应该怎么办?

    一个月的时间,朝廷动用了铁血手段,镇压了童府一系的势力,用怀柔的手段,把控了阳谷的局面,更彻底分离了梁山。

    怎么办?谁都不知道。

    他们只能寄希望于,一向擅长化腐朽为神奇的武大,给出能够解决当前这个局面的办法。

    所有人都在翘楚以盼,而武大,到底在哪?

    武大……正在一个破落的房子里养伤。

    他的伤极重,险些就活不了了,但好歹,他终于撑过来了。

    而他所在的位置,并不在大宋境内,而是在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某座小山村。

    当初为了救武大的命,吴刚付出了很多很多,他甚至曾经数次险些被追兵给包围,可他终于逃了出来。

    他不敢回头走,只能一路往北,逃进了辽国境内。

    然后他涉险去掳了一名大夫,可惜大夫却说回天乏术,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或许是因为武大在这个人世间割舍不掉的牵绊还太多太多,他终于还是挺了过来。

    只不过,一个月都过去了,武大依旧不能下床走路,他只能躺在床上,安心养伤。

    时间已经进入三月份,初春,今日又是是个难得的晴天,天气比较暖和。

    武大靠在床头,怔怔出神。

    他虽然醒来了,可他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瞎子”。

    惊变发生的过于突然,可既然宋徽宗已经对童家动手了,那就必然是雷霆一击,武大很担忧,他不知道阳谷怎么样了。

    可他与吴刚如今深处辽国境内,他们根本没有情报来源。

    至于飞鸽传书,他首先得有认识阳谷这条路线的飞鸽。

    他当然不知道,阳谷与梁山已经发生大变,如若他知道,他手里即使有飞鸽,他也绝对不敢轻易传书。

    因为,周侗的叛变,影响太大,如今的局势之下,他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值得信任的。

    不知过了多久,门儿突然被推开了,从外面走进来一位满脸沧桑的壮汉。

    来者,正是已经仔细乔装打扮成一名中年人的吴刚。

    吴刚提着手里的野兔,笑道:“老大,今儿个咱可有口福了。”

    武大脸上露出一个牵强的笑容,轻声道:

    “如果能有口酒喝,那就更美了。”

    这个真没有,这只是个小山村,怎么可能有武氏酿酒坊出产的美酒?

    吴刚小心翼翼的把武大从床上抱起来,放在门口的椅子上,让武大晒会太阳,然后他去忙活着炖野兔。

299.第299章 强盗?土匪?(一)

    在这一个月当中,变化最大的,便是吴刚。

    本来沉默寡言的他,开始逐渐变得多话,武大心里头很清楚,他是故意为之,以安慰自己。

    另外,吴刚如今做事,也比以前更加的成熟。

    如今俩人居住的这个院子,原本是已经废弃了的,全都是吴刚慢慢拾捣出来的。

    他学会了伪装,不只是面容上的变化,如今的他,已经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搭上话了,很地道的一个普通百姓的样子。

    当然,这当中也是因为,他经常上山打猎,而且还偶尔会分给附近的百姓的缘故。

    这并不是说附近的百姓都是势利眼,而是这个人世间本来就是如此。

    朋友都是交往出来的,有来有往,才能成为朋友。

    不然,武大俩陌生人突然出现在这个村子,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谁会搭理他们?

    吴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家里的东西很快就一应俱全了。

    都是附近的百姓回赠的,包括武大身上的棉衣,以及他盖的棉被。

    其实吴刚身上有钱,只是未免造成不必要的怀疑,他不敢显露出来。

    人心险恶,万一这些百姓当中有人起了坏心思,来抢劫吴刚当然不怕,他是怕他们去报官。

    这一个月里,吴刚学会了太多太多,他不但要保护武大,还要给武大熬药疗伤,还要洗衣做饭,全职!

    该做的,不该做的,全都得他一个人来做。

    这份情谊,难能可贵。

    野兔很快就出锅了,吴刚还突然变出了他从街坊那换来的“美酒”。

    虽然这些酒只是这个年代土产的酿酒,味道也不能跟武府的美酒相提并论,但终究是酒,是难得的好东西。

    何况,这种酒的度数低,也适合如今武大这幅赢弱的身体。

    武大与吴刚一起吃着炖野兔,喝着没有太多劲道的美酒,叹息一声,“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吴刚咧了咧嘴,笑道:“老大你说啥呢?只要你的伤能好了就行。”

    武大笑了笑,“无论如何,都多亏你了。”

    吴刚给武大碗里又夹了几块兔肉,呈了碗汤递给武大,迟疑了片刻,突然说道:“老大,我前几日偷偷去城里买药,听到了一个消息。”

    武大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仔细咀嚼着嘴里的兔肉,又大口将碗里的酒水喝干,才淡淡问道:“说说吧。”

    “城里头都说,辽军这次大胜,重新夺回了雄州城。如果我猜的没错,应该是童大将军战死后,朝廷必然对剩余的童系将领进行了大清洗,致使驻守雄州的忠勇军军心浮动,这才让辽军又重新占领了雄州。”

    武大沉默不语。

    或许,这才是宋徽宗想要的吧。

    一城一地的得失,影响不了天下大势,宋徽宗既然已经与金国达成协议,联手讨伐辽国,此时辽国占领一个雄州而已,宋徽宗根本不在乎,改日再夺回了便是。

    何况,童贯手下的忠勇军尽数战死在雄州城,这才能让宋徽宗彻底心安吧。

    宋徽宗前前后后做出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委实太狠,根本没有给童贯与武大留出任何一丁点儿的反应时间。

    武大并不知晓如今大宋境内到底何等状况,但他可以想象的到,必定已经是天崩地陷,换了新天。

    他的心里很着急,但他实在是无能为力,因为如今的他,连下地走路都有问题。

    那致命的一箭,虽然被他避开了要害,但也已经伤了内腹,只能慢慢将养。

    一锅兔肉,两壶清酒。

    酒不醉人人自醉,武大醉了,沉沉睡去。

    ……

    又是小半个月的时间过去,时间已经进入四月份,武大的伤势虽未痊愈,但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只是稍微一用力,胸口就疼的厉害。

    这一日,武大正在院子里活动身体,外面突然传来了慌乱声。

    武大微微皱眉,正在烧火做饭的吴刚,就像一只狸猫一般悄悄爬上墙头,蹿了出去。

    不多时,吴刚返回院子,低声说道:“辽军在抓壮丁充军。”

    武大如今地处燕云十六州,燕山府路治下良乡县下辖的一个小山村,也就是传说中的燕京地段,相当于后世的北京附近。

    燕云十六州原属大宋,百年前被辽国强行占据,这里是大宋与辽国的交界处,此时大宋有意伐辽,自然也就变成了前线。

    附近这些州府,大部分百姓依旧是我华夏民族子民,辽国皇室契丹族很少。

    此地的百姓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两国已经撕破脸皮开战,此时辽国来此地抓壮丁充军,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用我华夏子民去与大宋交战,自己人杀自己人,其心当诛。

    武大与吴刚既然在此地落脚,又都是壮劳力,势必也会被抓走。

    吴刚正想去取出藏在房梁上的长刀,却被武大制止了。

    武大相信吴刚的实力,他既然当初能够带着重伤的武大,逃脱追兵的层层堵截,此时自然也不在话下。

    然而,武大不想逃。

    这是一个契机,这是一个打破僵局的契机。

    武大已经在此地极为平淡的生活了一个半月,此时终于起了波澜,武大想看看是否能从中获利,打破僵局。

    过了没多久,院门便被浑身披甲佩刀的辽兵蛮横的撞开了。

    几名辽兵“乌拉乌拉”的吵吵了几句,武大也没听懂是什么意思,但看懂他们手中长刀的意思了。

    于是乎,武大与吴刚很配合的在辽兵的“逼迫”下,走出院门,来到村子中央宽阔地带,蹲下。

    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男女老少都有。

    等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聚集在此处之后,辽军开始将所有十几岁到五十多岁的男性都挑了出来,看来是准备给押送到前线了。

    这还不算完,辽兵中几名看上去应该是小头目之流的男子,突然派人从人群中拉出几个小姑娘,托拖拽抓的往附近的院落里走去。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即使傻子都能猜到,辽军这是起了色心。

    百姓中起了慌乱,然而面对全副武装的辽兵,他们的反抗,只会让更多的人失去性命。

    武大长吸了一口气,看了吴刚一眼。

    虽然武大并不想多管闲事,但他也不可能完全装作什么都没看见,该出手时,自然就该出手了。

300.第300章 强盗?土匪?(二)

    在后世抗日战争电视剧中,我们没少看到过小鬼子侵害妇女,如今的辽军虽然不是小鬼子,可他们所犯的罪行,与小鬼子都是同样的。

    这些小姑娘,都是我们华夏儿女,任何一位有血性的男儿,都不可能坐视不理。

    虽然武大如今的处境很糟糕,虽然他身上的伤口依旧未能痊愈,可他依旧选择了出手。

    这与骨气无关,与理智更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这只是一种已经浇筑在他的身体里的那种身为华夏儿女的责任感。

    身为华夏儿女,不应该在此时保持沉默,更无需站在道德制高点兴师动众的唱高调发出强烈谴责,理应群起而攻之,打他丫的,去特么的。

    打不打的过是一回事,敢不敢打……是另外一回事。

    武大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也就准备开始这样做了。

    可就在他忍不住出手的时候,眉头突然又皱了起来。

    与此同时,吴刚也凑在武大身边,低声道:

    “又有人来了,人数不多,但应该全是骑兵。”

    事情大条了。

    这个村子里不足两百人,来征兵的辽军只有不到百人,他们全副武装,足已威慑住这些村民,难道还有骑兵?

    这未免太过了吧?

    难道……?武大心头一动。

    片刻后,马蹄声近,所有人都听到了。

    辽兵没有兴趣再欺负那些小姑娘,有些慌乱的抽出了兵刃。从他们的反应来看,很明显,他们也没想到居然会有骑兵赶来。

    反倒是村子里那些百姓,听到马蹄声后精神一振,面露喜色。

    武大不动声色的藏起了身子,如果他猜的没错,来者应该与这个不起眼的村子有关系。

    下一刻,武大先看到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大旗,上书:

    替天行道!

    武大有些茫然,这不是梁山好汉最爱打出来的旗号吗?什么时候在燕云十六州也有这旗号了?难道梁山的势力已经发展到这里了?这没理由啊。

    紧接着,武大感觉胸口憋得的厉害,恨不得吐血三升。

    不要误会,他不是旧疾复发了,实在是来者的出场……忒逗乐了!

    为首的是一名五大三粗的独眼龙,穿着一件破棉袄,扛着一把硕大的关刀,一看就是电影里的那种强盗头目。

    在其身后,五花八门,各种穿着打扮的小强盗都有,十八般武器样样俱全,居然还有拿传说中的流星锤的?

    而他们胯下的“战马”,与他们满是菜色的脸颊,瘦弱的小身板相得映彰,瘦的都脱毛了,“哼哧哼哧”跑着,满嘴都是白沫,有几只小马驹明显已经不堪负重,随时都有可能趴在地上不动弹了。

    最为搞笑的是,他们当中有一个混小子居然还骑了一头小毛驴?

    你能想象到一群穿着打扮五花八门的强盗,骑着瘦骨嶙峋的马儿杀气腾腾而来,中间夹杂着一头小骑驴左蹿右蹦,时隐时现,而且还时不时的撒欢叫唤几声,是一种什么画面吗?

    这画风太美,实在是不忍直视。

    武大憋得很辛苦,嘴角一抽一抽的,笑的肠子都打结了。

    吴刚的肩膀更是一耸一耸的,想必已经完全笑开怀。

    但是,随着这样一群杂牌军的出现,近百名辽兵却彻底陷入了慌乱,从他们的脸色上来看,他们似乎还是畏惧来的这群人。

    难道,这群强盗很有名?

    事实上的确如此,这群强盗到了后,为首的那名独眼龙,手中关刀一指,极为霸气的呼喊道:

    “不想死的就给爷爷把手里的破刀片子都给我扔了!缴械不杀!”

    “缴械不杀!缴械不杀!”独眼龙身后那群小喽啰叫嚣道。

    这简直就是后世电影里的“缴枪不杀”啊,武大看着眼前这群强盗,愈发的顺眼了。

    而那群辽兵,只是迟疑了片刻,几个小头目互相对视了一眼,很果断的选择了投降,长刀稀里哗啦的扔了一地。

    “二龙寨的爷爷,饶命啊!”

    二龙寨,看来就是这群强盗的“番号”了。

    强盗里那个骑驴的混小子,擦拭掉自己脸上的鼻涕,极为费力的把背在身后的绳子抱在怀里,拍了拍胯下的小毛驴,看架势是要用绳子把这些辽兵全都给绑起来。

    然而,搞笑的画面再次来了。

    那小子胯下的毛驴估计是跑的太累了,是哟,它只是一头驴,却让它跟着马儿跑,都快要跑断了气了,哪里还肯听他背上的臭小子指挥?

    那毛驴不但没有往前走,反而直接趴在了地上,嘴里还“嗯昂~嗯昂”的直叫唤,看来对他的主人极为不满。

    众人轰然大笑。

    “小毛驴,快可怜一下你的驴兄弟吧,它不乐意了!哈哈哈……”

    小毛驴,看来就是那个骑驴的臭小子的外号了。

    “小毛驴”有些恼羞成怒,恨恨的站起身来,可惜他双腿都被真正的毛驴给压着了,抽出腿来,他的破草鞋还被毛驴压在身下呢。

    武大实在是受不了了,实际上所有人都受不了了,捧腹大笑。

    “小毛驴”彻底怒了,生气的踹了趴在地上的毛驴几脚,那毛驴颇懂人性,一个翻身让出它身下的破草鞋,四蹄朝天,也不叫唤了,躺在地上装死,等它的“主人”走了,它立马“跳”起来,施施然左摇右晃的去找吃的。

    那个外号“小毛驴”的臭小子穿上草鞋,走过来把绳子仍在辽兵身前,喝斥道:“自己把自己捆上!捆牢了!不然小心爷爷手里的刀!”

    这些个辽兵啼笑皆非,却还是很老实的彼此捆住了双手。

    他们并不惧怕这个小屁孩,他们害怕的是独眼龙,这独眼龙的二龙寨,在燕云十六州极为出名,来无影去无踪的,从不抢百姓,专门抢辽兵,杀人不见血,名气大的没边了都。

    村子里这些百姓也都认得这些强盗,但他们似乎一点都不害怕,在辽兵被捆起来后,反而有几个村名已经开始跟独眼龙聊了起来。

    不多时,独眼龙面色一厉,下令道:

    “王八蛋!居然还想欺负村里的姑娘?来人,把他们几个给我砍了!”

    “得令!”

    手起刀落,刚才那几名试图欺负小姑娘的辽兵,被指认出来之后,尽数被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000/ 第一时间欣赏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 作者:浪浪浪所写的《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为转载作品,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介绍: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作为一名宅男,穿越,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穿越到武大郎身上算怎么回事?身材短小,面目丑陋?我呸,我武大郎堂堂七尺男儿,玉树临风!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传奇,且看我武大郎如何风生水起!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扣扣群:204644135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