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之霸业徐州TXT下载三国之霸业徐州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霸业徐州全文阅读

作者:秋雾阴     三国之霸业徐州txt下载     三国之霸业徐州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海孔融

    陶商依旧坐在地上,望着身边突然跪起了这么多人,突然之间他就变成了徐州的主宰,那一份责任一下子压到了这个无多大心急的年轻身上,陶商一下子还有些迷茫。

    陶应依旧坐在火堆旁,似乎心中还有些芥蒂,旁边孔融忙劝道:“二公子,既然拥护大公子即位徐州,为何还……”

    孔融一句提醒,陶应也醒过神来道:“见过主公!”

    一直不说话的王朗也起身作揖道:“恭喜陶州牧,有了陶州牧,徐州百姓真可谓是幸福之极啊!”

    孔融与王朗见证了陶商的即位之统,甚至为了以防有兵权的陶应和刘备返回,陶商在大家的簇拥下当场就接过来了徐州的印绶。这个即位仪式似乎再简单不过了,灵堂前众人再次拜了陶谦,天就这样渐渐亮了。

    天亮之后,陶商宣布将刺史府改为州牧府,然后又宣布徐州免税一年,所有囚徒也大赦。在州牧府,陶商参加了汉献帝的册封后又大宴各路诸侯派来的使者。这一天与忙活的陶商不同,陶应依旧守在灵堂前,再过两天他就要离开郯县带着陶谦的遗体回萧关了。

    陶应想派人去萧县为陶谦选址,但是临走时,简雍说陶谦临走前曾说要一切从简,于是他也便只是叮嘱使者几句,便让使者返回去修建坟墓了。

    在郯县又呆了三天之后,陶商又挽留陶应再呆几日,让自己再尽孝两日。陶应却执意要走,现在已经是195年二月了,他的时间一点都不能耽搁,因为他知道吕布很快就要来了,他们真正的强敌就要开始肆虐徐州了。

    一百多人的队伍护送着陶谦的遗体出了郯县,陶商又送了十里路,陶应忙劝陶商回去,他刚即位需要做的事情还太多,不过好在还有孙乾那么多谋士辅佐着他。

    “大哥,你回去吧!大哥如今已经是徐州牧,徐州上千万百姓的性命都掌握着大哥手中,大哥切记百姓为上,莫要让徐州再成为战乱之地。”

    陶应劝说着,陶商点了点头,陶应继续往前走,陶商用目光相送。旁边琅琊相萧建也回去了,此时关羽也被封为夏丘长史,领兵去镇守下邳国去了,张飞留守在东海,萧建镇守琅琊。

    徐州的官吏都走了,孔融与王朗也想告辞,见二人也跟着来了,陶应哪里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当二人想告辞时,陶应却先说话了:“多谢二位来我徐州吊念我父亲,我知道二位跟我父亲情谊颇深,不如就再送我父亲一程吧,前方再走百里便是我彭城石亭镇,二位能送我们到石亭镇吗?”

    陶应都开口了,这两人也只好答应。他们也挺可怜眼前这个年轻人的,陶应的故事他们在来的路上也听的颇多,这个纨绔之弟的传奇转变,让两个人也很好奇。

    数匹马在前并行走着,雪晴了,二月份的北方,春天还没来,但是二月份的阳光已经有些春天的暖意了。

    “二公子,此次郯县之行,二公子为何这么爽快的就妥协了呢?”

    旁边王朗打破沉默问了句,在他印象中,这个纨绔子弟不可能这么爽快就妥协了。王朗跟陶谦是久相识,他曾在陶谦手下做事过。所以他深知陶应的脾气,但是对于王朗这个会稽太守,陶应自然是没印象的,他只知道在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那就是自己父亲举荐他做了会稽太守。

    陶应仰起头,天蓝蓝的,他多想大吼一声,但是此时经过这么多事情的陶应早已不再是那个看着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

    “王太守,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糜芳领数千兵马包围了陶府,一切还不是他们说了算?他们喊我去,只不过是想假借我之手撕掉我爹的遗书罢了。”

    陶应说的风轻云淡,仿佛这件事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一般。旁边孔融听后也打趣说道:“二公子此言莫非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答应?人皆道公子用兵如神少有败绩,我又听闻公子在彭城有近两万多大军,莫非公子想回去领兵再来夺位?”

    孔融说完,陶应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孔北海说笑了,我岂是这等计较名利之人?我的兵马是用来保护我的百姓的,非用来残害百姓也!”

    陶应说完,王朗也是忍不住插嘴道:“二公子果然深明大义,彭城有二公子这样的太守,真是三生有幸了。二公子,我还有一事相求,都说二公子能参破天机,二公子是否也能为我们俩算上一卦呢?”

    一说到算命,陶应却是皱了皱眉头,张昭也在旁陪伴着,此时张昭也是好奇无比,他在彭城这一阵子,也曾听说了陶应许多被传的神乎的地方,不过他还从心里没信过呢!

    见到陶应皱眉,孔融在旁锊了锊胡须问道:“莫非公子嫌弃我俩,不愿与我们俩算卦怎样?”

    这个面子,原本以为陶应会卖给他们呢,不想陶应却在马上犹豫起来。阳光照耀下,地上的雪花开始融化了,地上都是一片片积水,路越来越难走了。

    陶应望着远方,大雪覆盖之下的土地,都是赤土千里,经过这么久的战乱,东海百姓损伤太多,很多都逃亡了彭城国或者去了无战事的广陵,这么多的土地以也不曾有人开垦。

    见陶应犹豫不决,王朗脸色有些不悦,陶应显得架子有些大了。张昭不想陶应得罪这两位汉末名士,于是在旁边劝道:“公子,不妨与两位大人算上一卦!”

    陶应这才叹了口气说道:“非我不愿与两位算卦,但此卦不敢算啊!”

    两人听陶应似乎话外有话,于是忙又追问道:“公子此言何意?”陶应望了望左右说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天黑的时候估计我们就会抵达石亭镇,石亭镇是我彭城最北方的城市,到了地方,我再跟二位大人说吧!”

第一百一十四章 石亭镇算卦

    陶应说完让张昭陪着王朗与孔融,自己骑马前去护送着陶谦的棺材朝石亭镇而去了,陶应走后,两个人被陶应的神乎搞的一头雾水,现在想走,但是被陶应这样吊着胃口也不好走。但是不走吧,似乎跟着陶应一直到彭城,这样会得罪徐州牧陶商,到时候说不定陶商记在了心里,他们以后日子就不好过啊!

    两个人犹犹豫豫的跟着陶商的队伍一直朝彭城国而去,在马背上颠簸了近一下午之后,近百人的队伍这才抵达石亭镇边界,过来界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宽广的大路。大路能容得下四辆马车通过。

    路面虽然是土和啥子掺合修成的,但是刚入石亭镇便给人一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般的世外桃源之感。

    大路两边都是隐在雪中的麦田,一眼无尽的麦田,麦田与天交接的地方升起了袅袅炊烟,一个个巨大的村落出现在眼前。

    只是一个界碑之隔,竟有如此之大的差异,一边是杳无人烟,一边是鸡犬相闻,这让北海相孔融和会稽太守王朗皆很震惊。见两人面露惊异之色,到了自己的老家,张昭也有些自豪的说道:“孔国相、王太守,这里就已经是彭城国的地界了。前方走不到三十里路就会到彭城最北方的石亭镇,石亭镇是彭城最小的城,若有招待不周,还请两位见谅!”

    张昭说完,二人也忙稽首道:“张大人客气了,我们一直皆听闻二公子教化百姓有方,却不曾想刚经历过大战,彭城境内居然见不到一个乞丐,人人安居乐业,良田万里,翠烟袅袅,简直如人间仙境,哪里像是刚经历过战争摧残的地方啊!”

    两人有些佩服,张昭却道:“这里是边界,不算什么,如果两位大人能去彭城,彭城才是如人间天堂一般呢!”

    这话一说,让二人皆有了种想去彭城瞧一瞧的冲动。不过他们知道,将陶应送到石亭镇之后,他们就得离开了。王朗倒是决定了,从石亭镇经彭城国,然后再到下邳度过广陵之后返回会稽。

    天渐渐黑下来了,走了一天了,终于在天黑之后,一百多人的队伍抵达了北方重镇石亭镇。石亭镇听闻刺史的灵柩要从此过,早就准备妥当了一切,石亭镇官员更是提前两天在石亭镇外十里迎接了。

    众人赶到石亭镇,都累的不行了,孔融与王朗还未来的及欣赏石亭镇的景观,进城之后便赶到驿站休息了。陶应等人让人放好了陶谦的灵柩,也回驿站住下了。赶了一天路,特别累,陶应刚躺下不多会便睡着了。

    一夜无言,第二天天亮之后,陶应洗漱好,鸡都叫几次了。驿站外百姓听闻刺史的灵柩来了石亭镇,百姓皆来吊念,一时间整个石亭镇悲恸不已。安抚完了百姓,陶应便领着孔融与王朗一起去城内走了一圈。

    张昭与赵云陪着王朗与孔融穿过一条条街道,街道上遍布白布,一切娱乐活动都取消了,但是宽阔的大路,规划有序的街道以及清澈的河流无不诉说着石亭镇的小城的美丽与精致。几人一直走到石亭镇最中间,那里是一处学堂。

    陶应建在北方的第一所综合学堂——破曹学堂,占地面积有石亭镇二十分之一那么大的学堂,周围建筑物越来越多,马路也变的有些窄了,石块铺就的街道,走在上面有种走在江南的感觉。

    破曹学堂是一所综合学堂,同时又是石亭镇最大的旅游景点,这里是上年陶应与曹操签订石亭之约的地方。石亭之约的签订奠定了陶应在徐州百姓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石亭之约同时也狠狠的羞辱了曹操,让兖州人世世代代都活在了徐州的屈辱中。

    一切仿佛还刚发生在眼前,石亭上曹操题的字依然苍劲有力,孔融观完心中忍不住感叹起来:“曹孟德如此枭雄,竟然也会落得如此下场,当真是可悲可叹!”

    听闻陶应要来祭拜石亭之约亭,石亭太守早就将这里戒严了,几人坐在了石亭中,陶应更是感慨万分。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以前的战事呢,倒是王朗提醒道:“公子昨日说到了石亭镇便会给我们算一卦,不知公子今日可否为我们算上一卦?”

    一提算卦的事情,陶应便又皱了皱眉头,张昭与孔融也盯着陶应看,陶应叹了口气说道:“唉,折寿就折寿吧,今日与二位太守算上一卦,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一听陶应折寿来窥得天机为自己算卦,两个也正襟危坐起来,一切显得那么神圣。陶应心中一阵嘀咕,该怎么跟他们算呢?唉,不管了,反正能扯到哪里就到哪里吧!

    于是陶应便掐着手指,想了又想,根据史书记载,青州那可是袁谭的地盘,那现在孔融在北海,北海属于青州的地盘,不用说,用不了多久,北海就会被袁谭攻破并占领。

    想到这里,陶应睁开眼睛问道:“孔国相,我先为你卜上一卦,若卦象有得罪之处,还望见谅!”

    孔融坐在石凳上,那个凳子是当年曹操坐的地方。二月份的天依旧不有些冷,陶应在风里吹了会,冻得鼻涕都流下来了。

    “二公子但说无妨,我岂能怪罪于天意?”

    孔融说完,陶应这才又眯着眼睛假装又继续算,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看看能不能在这里捞点好处。这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那文采是响当当的好,如果自己能够邀请他来徐州任教,凭借着他孔家的声望,再加上孔融的名望,那彭城岂不成为大汉文学圣地了?

    想到这里,陶应突然睁开眼睛说道:“我虽未出过徐州,也未曾到过青州,但是此时想必孔国相在青州不好过吧!”

    陶应说完,孔融倒吸了一口冷气问道:“何为之不好过?”

    王朗也凑了过来,几个人都聚精会神的望着陶应,陶应看看周围,周围无他人,陶应便又说道:“我若折损阳寿为孔国相算这一卦,孔相国需答应我一件事!”见陶应如此严肃认真,孔融越来越好奇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陶陵镇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自然答应!”

    “若有一天,孔太守离开了北海,无处可去时,要来我彭城相助。我在彭城设立了一个学堂,到时候若孔大人来,我就以孔大人名字命名如何?!”

    陶应说完,孔融却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就是这件小事,但是一想不对啊,自己离开北海无处可去时,自己为何要离开北海呢?

    笑到一半,孔融脸色突然大变,孔融突然抓住陶应的手问道:“公子此话何意?”陶应也不慌不忙的解释了起来:“无他,袁绍大军东进,如曹操军东征也,只不过曹操东来,在此留下了屈辱的笔墨,然袁绍终将吞并青州,青州都没了,北海安能保全也?”

    北海没了,这仿佛一道晴天霹雳在孔融耳边炸响。见孔融脸色蜡黄,旁边王朗也忙劝道:“孔国相莫要如此担心,这只是预言,还是有机会破解的嘛!是吧,二公子!”

    王朗的相劝,陶应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思考了一会后,陶应劝道:“若说破解,孔国相肯定不允,若孔国相能将北海国百姓遣往东莱郡一代,靠着大海,然后相国打上我的旗号,想必定能保住青州一部分也!”

    陶应说完,孔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公子既然如此说,我便心安也!”孔融说完,就连王朗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原本以为陶应真的能窥破天机呢,原来陶应装神弄鬼的这半天就是在吓唬孔融而已,只不过想让孔融投靠自己。孔融拥有北海国这么大的地方,而且名望满天下,怎么可能莫名其妙的就投靠一个彭城国的相国呢?

    孔融笑完,陶应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见孔融不信自己,陶应知道自己想去占领后世的胶州湾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于是也跟着赔笑道:“北海就当笑话也行,他日袁谭破了北海,请孔北海记得我今日之言,到时来我彭城,我可保北海流芳百世也!”

    孔融也是一稽首笑道:“二公子好意,我就心领了!”

    旁边王朗也跟着笑起来,陶应又想跟王朗算上一卦,但是王朗却笑着拒绝了,不用说,陶应如果跟他算命,肯定是想让自己投靠他,然后陶应就可以坐拥会稽之地。不过说实话,陶应还真没太盯着陆地,他的梦想是大海,他知道大海的彼岸哪里才是取之不尽的财宝!

    所以他特别想占据青岛所在地胶州湾,还有会稽的杭州湾。这两个地方在大航海时代,都是最为富庶的地方,在后世,大家都知道沿海地方的富庶,只是这个年代,大家的目光还局限在中原的争夺上而已。

    见两人都有些不愿,陶应便也跟着呵呵的笑着,许久之后陶应突然说道:“王太守,孙策早晚会攻破会稽,到时候王太守也来我徐州吧。”

    王朗站起来继续往旁边走走说道:“好啊,到时候我便可与孔国相一起在彭城为二公子效力了!”王朗说完,孔融也跟着笑起来,就连张昭都忍不住笑了。

    这仿佛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陶应却不以为然的说道:“好,今日得二位此言足也,二位都是有名望的人,想必也不会失信于我这个后生。更何况是在这破曹亭,张先生,今日之言你可都记在了心上,回去之后,我请您将这句话写在彭城大门之上,到时候我们在彭城见!”

    陶应说完朝两个人一稽首,见陶应突然这么认真,孔融与王朗脸色有些尴尬。在石亭待了许久,陶应又领着他们逛了一下破曹学堂然后便返回了客栈。

    孔融在石亭镇呆了一天便借口北海有事告辞了,孔融一走,陶应也领着军马朝彭城而去。从石亭到武原,再从武原到彭城,这一路走来整整用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彭城,就已经是阳春三月了。

    萧县的陶谦墓已经修建好了,规格算不上很豪华,但是却也不小。陶应决定在萧县守孝三年,但是这三年似乎是徐州最为重要的三年,于是陶应便又让人在陶谦墓旁修建了一处别院,暂时就将整个彭城的机构就设置在了萧县。

    王朗跟着陶应,望着彭城国的改变,心中对这个后生敬佩不已。特别是见到彭城国雄伟的宫殿以及高大的城墙,还有老百姓的那份热情与安逸,王朗都有些羡慕不已。当得知彭城国那座修了近一半的宫殿不是陶应的住宅,反而是各种学堂时,王朗更是惊诧不已。

    汉末对学校如此重视的,恐怕唯有彭城了吧!

    195年的春天就这样慢慢到来了,王朗在彭城休息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陶应从彭城搬去了旁边的陶陵镇,陈登负责陪王朗在彭城闲逛。

    说是闲逛,其实也不尽然,当集贤殿修建好之后,空荡荡的集贤殿显得太过于冷清。于是陈登便请示陶应,陶应便拨府银近万两来收集天下书籍。听闻陶应要打造免费的图书殿,很多家有藏书的读书人皆将家中的书籍捐了出来。

    除了捐的书,陈登又组织商队去各地买各种各样的书籍,然后又召集了近百人的抄书队伍,负责每天将那些竹简上的文字抄到修订的纸本上。这半个月的时间,突然遇到这么多的书,爱书的王朗更是天天泡在了集贤殿,手不离书的王朗怎么还需要别人陪伴呢?

    随着陶应造纸术的提升,现在的纸张已经越来越好了,再加上造纸材料的多样化,供选择的多了,资金也多了,很快造纸业在彭城迅猛开展起来。

    有了很多的纸张,陈登又在梧县成立了一所专门研究印刷术的学校,名字就叫徐州印刷学堂。学堂已经开始招生了,印刷学堂主要招收的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而且印刷学堂也是免交学费的,不过从印刷学堂出来之后,都要去梧县的造纸厂或者下邳的造纸厂去工作。

    陶应在陶陵镇守孝的第二个月,因为会稽有事,王朗不得不返回会稽。听闻王朗要走,陈登慌忙派人去通知了陶应,陶应在守孝回不来,于是只能让陈登相送。不过这王朗也仗义,走之前还是从彭城坐马车去了一次陶陵镇。

    陶陵镇离彭城不远从彭城往萧县有一座山,而陶谦的陵就修建在山脚下。山脚下还有一条河水流过,古人讲究风水,有山有水才是风水宝贝。因此陶谦的陵便修建在了这样一块宝地之上,随着陶谦的下葬,又随着这位在徐州可以呼风唤雨的陶应的到来,很快陶谦陵外便聚集了近千户人家。(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学稿本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见来了这么多人,陶应索性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小镇,因为靠近陶谦的陵,所以就叫了陶陵镇。

    当王朗来到陶陵镇时,陶应正在跟陶陵山下的院子里讲课呢,镇上有近两百个孩子,平时闲着无事,见这群小孩很可爱,又没事做于是陶应便从他们里挑选了近百个小孩自己亲自来教。

    当王朗来到小院子旁时,陶应正跟孩子们讲授地理呢,陶应住在陶陵镇的小院不大,一处用山石垒成的一人高的院子,四间石头垒成的有些简陋的屋子。不过好在院子里的地都是青石砖的,看上去很是干净,透过门缝,王朗望见很多学生都坐在地上,而陶应则拿着一只自制的粉笔在一块刷了黑漆的木板上画着。

    王朗推开门,陶应还穿着孝服,此时的陶应正指着黑板上的椭圆的地球讲着:“大家看着这里,咱们就生活在这里,咱们脚下踩着的大地与这周边的海洋一起构造成了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王朗的突然出现,让陶应有些措手不及,望着熟悉的身影,陶应忙敲了敲黑板说道:“好啦,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明天继续来听吧。现在都可以回家啦,去吧,回去别玩的这么野!”

    陶应说完,一群小孩站起来齐刷刷的朝陶应鞠了一躬,然后便朝大门走去。望着陶应,王朗一脸的惊异,直到陶应跟王朗稽首问好,问了几遍王朗这才反应过来。

    “失礼了,失礼了,只是二公子,你在这画的什么啊?”

    顺着王朗的目光,陶应望见了自己在黑板上画的地球,一想到地球,陶应突然笑了。是啊,自己太前卫了,或许这个时代,他们还不知道地球是什么东西呢,而且他们都是以为地球是天圆地方的,不是圆的。

    陶应从身边拿起一本自己编纂的地理学手稿递给了王朗,王朗接了过来,翻开第一页,看了几句后,仿佛那书有魔力一般,这一看竟然爱不释手了。

    “二公子,这地球怎么可能是圆的呢?”

    王朗一边看一边不解的问道,陶应将王朗请到屋里,丫鬟忙沏了两杯茶递了过来。在椅子上坐下后,陶应忙解释了起来:“王大人,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吧,咱们生活的地方叫地球,地球本身就是圆的,然后地球并不是无边无际的,如果您从这里出发,沿着一个防线走,早晚还会走到你来的地方。”

    陶应说完,王朗更是不可置信,一边嘴里喃喃的说着一边又指着另外一个处说道:“二公子,您看这里,您说地球无限大,咱们生活的土地只不过是地球上七大洲之一的一个国家,那这地球上难道还有其他国家吗?”

    王朗的疑问太多,很多东西对于他来说,这简直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陶应想跟他解释,但是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为好。这个世界的知识有限,有些陶应想恶补还恶补不来,所以陶应也懒得解释太多了。

    于是陶应便说道:“王大人,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也为了说服大家,让大家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我已经准备等什么时候府库有钱了,就组织一次人去测绘天下的地图,如果王大人感兴趣不妨就留在彭城吧!”

    一说到留在彭城,王朗还是有些犹豫起来,他是会稽太守,他是来为老主公奔孝的,怎么可能说留下来就不顾大汉的江山了呢?

    于是王朗只能拒绝的说道:“二公子好意我就心领了,但我有要务在身,必须要返回了会稽了!今日前来,就想跟陶刺史道个别,拜祭完我就得走了。”

    见王朗去意已绝,陶应知道自己挽留无望,于是转眼一想又说道:“王大人,您觉得我彭城如何?”

    见陶应想问,王朗细细考虑了会回答道:“二公子治理下的彭城,非一般人敢想也,二公子真仿若神灵,有太多我们捉摸不透的东西。”

    陶应听完哈哈大笑起来:“王太守过奖了,王太守千里迢迢来徐州看望我父亲,就凭这点情谊,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本想送王太守些东西,王太守却也不缺什么。昨日陈登告诉说,说王太守很是喜欢集贤殿搜集而来的书籍,我虽不能将集贤殿送于王太守,但我愿送一处在集贤殿外的住宅给王太守以表情谊,还往王太守笑纳!”

    陶应说完,望着王朗,王朗脸上始终都如一面水般平静,再大的风浪,始终不起一点波澜,但是当听闻陶应在集贤殿旁送自己一套住宅时,陶应分明看到他眼中有种渴求一闪而过。

    虽然很想要,但是王朗却稽首拒绝了起来:“谢二公子好意了,只是我在会稽为官,彭城离会稽如此之远……”

    “可以让令公子前来居住,我欲给大汉朝能给的最高的薪酬聘请天下名士到我彭城来教书,而且我也已经开始拿出万两白银搜集天下藏书,以后还会拿出更多的钱来投资到教育里,如果公子来我彭城,岂非美事哉!”

    陶应每一句都那样让人难以拒绝,有句话叫做财大气粗,陶应突然觉得自己现在就是。王朗在彭城时,也听闻了陶应已经开始往各州郡去招募名士前来彭城谈论天下之道。王朗也想在彭城买一处宅子然后让儿子在这里学习礼仪和知识。

    特别是当骄傲的王朗见到了曹操的两个儿子都来了之后,这个冤家的儿子,陶应都让他在书院就读,而且照顾的无微不至,这无不让彭城更令人向往。更有贤人张昭、神通诸葛亮、骁将赵云、徐盛,谋士陈登、严畯等,无一不是彭城的招牌。

    所以王朗想在这里买上一处宅子,但是当他询问陈登时,陈登却不好意思的告诉他,彭城的府宅虽然都修建好了,却是不卖的。这些府宅全部都是留给那些大儒以及各种学者居住的。

    除了学者的驻扎,剩下的就是准备给那些来彭城求学的学生的住所了。唯一不是留给学者和学生的就是城北的地方,那些都是投靠陶应的官吏的住宅。城西则又是留给那些商人的住宅,因为彭城的口号就是繁荣、包容,所以各行各业的精英,陶应都会欢迎他们到来的。

    见陶应如此真诚,王朗却之不恭,于是忙道谢起来:“二公子如此相赠,受之有愧,彭城初建,正缺银两,我愿捐些东西望二公子也笑纳!”

    见王朗接受了,陶应心中有些欣喜,于是忙点头说道:“那我替徐州百姓谢过王太守了!”

    两人在陶陵寒暄了许久,王朗此行的目的是拜别去世的陶谦,于是陶应便相陪着他去陶谦陵上去拜祭。

    王朗在陶陵呆了两日,这两日里陶应熬夜赶制出了科学稿本以及未来生活设想两本手记,然后作为礼物送给了王朗。王朗这一路来不停的翻看陶应编纂的地理学教本以及科学教本和未来生活设想,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一十七章 彭城改革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六月末的陶陵镇外面蝉鸣声此起彼伏,而陶应屋内吵声也是如此。一让诉说彭城这些日子里遇到的难题,每个人似乎都有很多的话要说,陶应让他们一个个来说,张昭作为彭城相率先起来发言了。

    “主公,如今彭城只修建了三面围墙,纵然是城高十丈,一面漏风亦难逃被攻破的命运。为今之计,只能先调遣守军来修筑城墙,城墙修建好之后,彭城空荡荡的,大街商铺林立,却无商人,彭城无税收亦难维持各个学堂的经费。”

    归根结底还是没钱,张昭发表完意见之后,陶应想了想这的确是个问题。自己想让穷人的孩子也有书念,但是这庞大的支出,的确让积贫积弱的徐州彭城难以承担。但是如果不赶紧普及自己的新式学堂,那彭城就会发展很慢,在这样一个纷乱的朝代里,如果自己起步来,那只会被曹操打的四处逃窜!

    陶应想了许久,望向其他谋士,很多县令也正用苛求的眼光盯着他呢!几乎彭城下属的每个县都会有那么一两所学堂,萧县跟彭城最为凄惨,彭城有学堂不下于五所,作为离彭城最近的萧县也跟着倒霉了,因为萧县本来只有两所学堂,但是陶应将陶谦葬在萧县陶陵镇之后,更是在陶陵镇讲学。

    现在陶陵镇作为军事基地和科技基地,下辖着陶陵军工学堂、陶陵机械学堂等等为首的学堂不下于四五个,而萧县似乎又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来维持他们的开销了。

    怎样解决钱财的问题困扰着陶应,陶应闭上眼睛仔细回想着历史上的改革,回想着资本主义国家为啥免费的上学的原因,突然想到归根到底还是工业不够发达,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支撑自己庞大的野心。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陶应跟谋士们商讨了整整一天时间,最后还是陶应大胆的提出来校办企业促进其自身发展的方法。老师和学生都是神圣的,他们的专职都是教与学,似乎每个朝代都是如此,但是陶应偏偏提出了校办企业的策略。

    教育系统率先打响了彭城改革的第一枪,为了细分学校,陶应首先将学校分为两种性质。第一种就是军队所属的学堂,称为军事学堂。彭城一共有军事学堂七所,包括在陶陵镇修建的陶陵测绘学堂,陶陵军工学堂以及陶陵情报学堂。其他的分布在彭城、广陵一代,彭城有徐州军事学堂,广陵有广陵造舰学堂、广陵海事学堂。

    以及即将在山阳郡建造的巨野船舶水师学堂,这六个学堂为军事学堂。统一改革之后,军事学堂将与其他分开,将军事学堂的管辖权交予最高统帅,当然也就是陶应自己。而其他的学堂,例如彭城的商贸学堂、陶陵学堂、破曹学堂等等皆划分到政务院去,由政务院分管。

    除了这两类学堂,还有一类,例如农学堂以及农业技术研究院,这涉农的学堂,则划分到农务院去管,农务院最高掌权者就是陈登。他管着彭城、下邳、广陵的农业。

    除了农务院和政务院外,那些分属工业类的学堂,例如造纸学堂、机械学堂、矿业学堂以及陶瓷学堂则分到了工业院去管理,工业院最高统帅便是严畯。

    将学校系统重新划分之后,就涉及到了如何盈利挣钱以供发展的问题,陶应便在每个学堂的周围分给他们几十亩地,这些土地不是用来种麦子的,而是用来建设工厂的。就例如造纸学堂,现在纸张还未在大汉王朝普及,仅仅在广陵、东海等等以徐州为主的地方渐渐普及着。

    而纸张的盈利更是让人咂舌,仅仅徐州一州每年消耗的纸张就达数十吨,如果将这些市场再销往旁边的兖州等地呢?更何况陶应已经全面进军纸业,他不仅生产书写用纸,更是连厕纸都一并生产了,就不信大家不擦屁股,特别是讲究的世家大族,这个更是受欢迎。

    徐州最挣钱的莫过于造纸学堂了,造纸学堂也要出资维持非盈利的律法学堂,就连律法学堂也有挣钱的办法。很多民事纠纷,商业纠纷,他们都需要法律的援助,于是陶应便成立了专业的律师。

    因为彭城法律很是完善,因此有各种方面的专职律师,百姓或者商人需要打官司便可以去律法学堂去请人来写状纸,然后跟后世法庭一样去辩论。当然,对于穷人,陶应同样开通了法律援助,这个社会需要钱但是也不能乱了。

    甚至以陶应的想法,如果开设了法庭,律法普及之后,到时候开庭的时候甚至都可以收门票。因为人总是好奇的,这是旅游业的一大收入。这些新奇的东西,别说徐州百姓了,就连其他州郡的百姓估计也会跑来瞧新鲜。

    于是律法学堂的经费也能自我解决,除了快速生钱崛起的造纸学堂,农业学堂和农业技术研究院堪称与之并列的土豪学堂。陶应将科学种田的方法传授给他们,编写了农业科学教本,然后将自己印象中的各种耕种工具全部画在纸张上,让农业技术研究院去进行研究。

    农学堂负责普及知识,农业技术研究院负责研究,然后陶应又在每一个县为农学堂和农研院批下不下于三个企业用地。这些企业用地便交予他们生产化肥,然后不停的生产再卖出去。

    除了这些暴力行业,机械学堂也能慢慢起来,因为新式农具的发明,这需要大量生产,于是机械学堂便承担这种生产的责任,师生都要加入生产研究一线,并不停的改进。另外机械学堂还要承接未来铁路、各种大型机械的开发与研制,所以陶应已经为他们选好机械学堂企业用地。

    现在没有盈利的学堂便只剩下综合学堂和铁路学堂了,好在铁路学堂现在人特别少,他们还在钻研陶应写的火车的构造以及铁路建设的方法。矿业学堂同样很少挣钱,但是他们已经被派往萧县和相县一代去寻找煤矿,只要找到煤矿,进行挖掘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时候大工厂时代来临,矿业部门便会获得最大的利益。

    而综合学堂,为了填补他们,陶应便决定让学堂实行半日上学制度,上午时间上学,下午时候便是手工劳动课。俗话说不参加到一线生活上去,怎能体会到生活的疾苦呢?于是陶应便让他们参与建设城墙,参与销售纸张与农家以及打造弓弩等等。(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一十八章 组建精兵部队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随着四周战事的不断升级,很多州都需要弓箭,兵器,而陶应便正好趁乱卖这些东西以填补国库的空虚。

    解决完这类的问题之后,陶应便着手解决军事学堂的经费问题,现在有很多测绘学堂以及情报学堂已经开课了。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去去丈量测绘土地,不光是自己的土地,还有别的州郡的土地,然后开始绘制地图。

    对于测绘学堂,陶应还是给予了非常大的希望,因为只有拥有一张特别精确的地图,精确到每一个村子,以后攻打城池才不会像一个睁眼的瞎子。而且,等解放了整个大汉,陶应还准备派遣他们随着海事学堂一起出去冒险呢,去大海的彼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人民知道这个世界还是有非常多大的,眼光不能局限了。

    有了精准的地图,剩下的就是要知道最新最快的消息,于是陶应便成立第一个黑暗组织——情报学堂。这个也是隶属于神秘的军事管理,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散到全国各地,然后依托以后自己的产业来传递和搜集情报。

    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改革,似乎让彭城开始由内而外散发出了一些让人畏惧的威严。学堂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而就在陶陵镇,陶应正跟一群文武讨论怎么处置吕布来投的问题时,又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原来当王朗回到会稽之后,王朗将陶应送的科学书送给一些好友阅读,那些好友们更是惊奇不已,把它当成山海经都,这些怪异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好奇的士大夫和老百姓。因此很多人都前往王朗府上争想一睹为荣。

    王朗府上日日爆满,因此便向陶应求救,因为会稽还没纸张,因此也无法将陶应画的东西抄上去,抄到竹简上太费力。正当一群人商讨完学堂改革就要谈论军队改革时,家丁将王朗的求援信送了进来。

    会稽到这里有千里之遥,这信显然是日夜加急的,可见此时的王朗真的是被好奇的人烦到顶了。

    陶府屋内,时间很快就从上午到了下午,争辩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家丁一声呐喊打破了原本的躁动。

    “老爷,会稽王太守送来一封加急信!”

    家丁的一声启奏,打破了纷闹的客厅,陶应让人将信件呈上来,信件是用陶应送给王朗的纸写的。拆开信封,拿出信陶应自己的读了起来。

    看完信,陶应脸上一片微笑,王朗彭城一行,虽然花费了彭城不少的钱财,但是总算没赔本。王朗心中请求陶应将纸张销往会稽郡,同时希望陶应能够将自己写的地理学手稿多多印刷然后销往会稽,会稽很多人不惜千斤只求一阅。

    一时间陶应的地理学手稿竟然成了畅销书,这是陶应始料未及的。收到王朗的来信,陶应突然又发现一门挣钱的好方法,那就是让徐州印刷学堂的师生不停研究印刷术,然后将自己的的书稿都印发出来。

    除了那些特别先进的东西保留住不准卖往它处,其他的正好可以远销各个州牧,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将自己纸业和印刷业推销出去,又能挣得特别多的钱,到时候正好可以用来修建彭城。

    下定决心后,陶应便让人去传令,然后将自己的手稿让人抄几份然后前去印刷。打发走了家丁,屋内一时也安静了起来。

    天已经渐渐黑了,这一次改革的交谈已经整整商讨一天了。眼看着天黑了,陶应便让大家休息了会,然后让下人准备饭菜。

    当大厅火把点起了的时候,六月的夜便来到了。夏日的夜晚,四处都是蛐蛐的叫声,晴朗的星空下,乡村的百姓已经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聊天了,彭城的百姓此时也趁着夜的清凉开始修建城墙。

    吃好了东西,一场辩论又要开始了。解决完学堂的问题后,文武们又开始辩论粮草的问题。如今在彭城国和下邳城这两个地方便有兵马近两万有余,两万兵马每天需要的粮食和粮饷十分的多,而彭城之地,人多地少,再加上缴纳的赋税,根本无力供养如此之多的兵马。

    于是文官们希望陶应能够再次裁军,将兵马减到一万。一万兵马保护一个郡已经足够了,但是武将们却不同意这个观点。现在徐州处在四战之地,曹操如今战败了吕布,兖州又大旱,曹操急需粮草,而望眼周围似乎最好欺负的就是徐州了。

    所以武将们相信早晚兖州都会再次侵犯徐州,因为北方的袁绍,南方的袁术都是他惹不起的主。

    更何况现在徐州内部也特别的不稳定,如今徐州北方,经历过曹操两次入侵之战后,在刘备的辅佐之下,陶商也是整兵秣马,在徐州大肆招募士兵,又四处买马,如今郯县的兵马已经不下于两万之众,更何况这些兵马又由刘备三兄弟训练,对彭城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武将反而觉得应该继续招兵买马。

    两边争论了许久之后,陶应突然站起来在大厅内不停的走了起来,一边走一边想着办法。大家都无法统一意见,这时陈登在旁边献策起来,陈登站起来,先是朝陶应一稽首,陶应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屋内再次安静了起来,陈登望着陶应说道:“主公,如今彭城刚刚稳定下来,一切都在变革之中,若无军队保护,就算彭城再富饶,早晚都会沦为其他诸侯口中的肥肉,因此属下认为不仅不能精简兵马,反而更应该再将兵马扩充到三万之人。”

    陈登说完,严峻站了起来反问起来:“如此之多的兵马,粮饷将从哪里出?”

    陈登望着严峻,严峻也是针锋相对。关于粮饷,似乎陈登已经有了把握,因此陈登又稽首说道:“至于粮饷,主公可以在驻兵之处让军队屯田。彭城边界有数万亩良田,如果好好耕种,加上彭城自产的免费化肥等的资助,想必粮草的问题自然不愁解决。将兵马驻扎在边界上,同样又可以威慑敌军。”(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发行纸钞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军队屯田,似乎这个词语并不陌生,陶应在历史上也是见过的,当初诸葛亮治理蜀国时便让军队在汉中屯田过,因此陶应赞许的点了点头。

    解决了粮草的问题后,又需要解决兵饷的问题,如今从大家族缴获来的金银早已投入到了彭城的建设中去了,如今纸张以及各种产业还未做出来,资金的短缺的阴云很快就笼罩在彭城头上。

    土豪都打完了,再想去弄钱,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能快速收集资本呢?陶应又开始思考起来,想想后世国家为何这么有钱?似乎卖房子很挣钱,但是这个世界的老百姓温饱问题都没解决呢,盖房子卖谁去?

    一想到那一车车的金银,陶应突然脑袋一热说道:“为何不能将百姓手中的银两全部收缴起来,然后发给他们钞票呢?”

    改革钞票制度,发明最古老的纸币,这样便可以利用国家的信誉将整个彭城的资金都积累起来,以后出去做生意也可以用彭城纸币,就像后世的美元一样。而且纸币携带又方便,自己再四处开设钱庄,也可以兑换金银,这样不就可以了吗?

    实在不行,还可以发行国债!

    对于这些新名词,张昭和陈登都傻了眼,他们呆呆的望着陶应,如果眼前的陶应不是人人敬仰的战神的话,别人早就把他当疯子赶出去了。

    货币改革,陶应知道他们一时肯定无法接受,于是便又说道:“如今印刷术还未完善,还没有彩色印刷,因此发行纸质钞票防伪还有待商榷,但是从现在开始,趁百姓对彭城十分拥戴之时,开始发行纸币,前两年可以让纸币与金银一同使用,但是三年时间,过渡期一到,彭城与广陵要全部使用纸质钞票,金银全部收归国库。”

    陶应说完,他知道有些解释根本无用,他需要的就是他们执行就可以了。将这个问题交给张昭之后,陶应便想快速开始下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是他最为关心的。但是此时张昭却疑问重重的问道:“主公,发行纸张钞票,百姓不愿交换该如何是好?”

    似乎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陶应知道这是良策,但是如果执行不利,就会变成一项非常不好的政策,于是便说道:“强制执行,给两年的时间让大家适应,等他们知道纸张的银两与笨重的金银无异时,他们自然会来交换。”

    “那倘若外面的商贩前来彭城做生意,他们所携带银两而来,又不远带纸钞而去又该如何是好呢?”

    旁边又有人问了起来,似乎这是个大问题,因此陶应已经开始将纸张和化肥等物品往兖州和扬州等地销售了。如果效果好的话,肯定会有无数的商人齐聚彭城来挣钱,他们来彭城该怎样交易呢?

    陶应想了想,最后只好说道:“先在彭城设立一家钱庄,取名为彭城钱庄。钱庄在彭城国所属每一个县和镇皆设置一处分庄,钱庄可以负责兑换业务。”

    按照后世的钱庄模型,陶应又开始在彭城开始了地方钱庄业务。以后凭借着彭城的影响力,一定会把彭城打造成全国的金融中心,到时候一旦信誉到达顶峰,就会让更多的州郡来使用陶应发明的纸币。

    张昭还想再问,陶应却说道:“此事暂且如此,我明日准备写一本钱币手札,到时候所有问题都会写在上面,张太守就不用担心了。”

    陶应不想再说了,大家都只好不再问了。终于能谈到陶应最为关心的事情了,陶应心里这才松了口气。

    吕布要领兵前来徐州投靠,这本事是件好事,有了这么强的属下加盟,似乎会让徐州走向一个巅峰。但是陶应却知道这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是祸事,因为吕布强大,徐州弱小,主弱将强,自古就是取乱之道。

    因此陶应一问大家的态度,几乎不用争辩,大家一致决定不让吕布来徐州驻扎。于是陶应便让张昭复书一封让郯县来使带回,告诉徐州牧陶商,不管怎么样,千万不可让吕布驻扎在徐州。

    解决了吕布的问题,陶应关心的便是由谁出使兖州好呢?如今吕布战败,曹操统一了兖州,曹操还欠着自己数万两白银呢,而且还有山阳郡和浚仪城以及封丘两城还未交付给自己呢!

    陶应于是便选派了一名口才特别好的说客前去出使兖州,时间一点点过去了,转眼间夜便有些深了。经过一天一夜的辩论,彭城最初的改革便开始了。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天亮了之后,张昭等人便回了彭城,大家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驻扎之地,陶应又开始了他的守灵生活。

    日子很快就到了七月处,此时兖州战乱刚平定,曹操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之后,又开始变得野心勃**来。吕布从兖州撤军一路到了徐州地界,徐州关于吕布的讨论始终没有断过。陶商接到陶应的回信之后,本不想接纳吕布,让吕布别投他主的,但是有一件事情,还是改变了陶商的想法。

    六月,陶应在徐州募兵的消息传遍了徐州,对于这位充满神话色彩的人,百姓无不以在他手下为荣,怎奈何如今彭城已经已满,彭城已经不再招募百姓前去定居。但是幸好此时的募兵,并不在彭城进行,陶应还是将彭城的精壮之人去修彭城城墙去了。

    因此招兵只能在东海郡和下邳郡进行,招兵的帖子发到哪里,哪里便有百姓蜂拥着前去报名,紧紧是半个月的时间,陶应便在东海与下邳募兵近一万余人。

    得到兵马之后,陶应便让彭城统帅于禁领兵七千进驻北方石亭镇。然后又让徐盛领兵七千进驻在南方与袁术交接的竹邑,又令诸葛瑾领兵五千进驻下邳城,令赵云统兵五千驻扎在北方的广戚。

    中间就只留李典统兵六千驻扎在彭城,随着人马的调动,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郯县陶商那里。陶商不知道陶应此为何意,于是便宣问辅将刘备。(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二十章 吕布来访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六月的燥热,让大殿内的刘备浑身都湿透了。州牧府内坐满了人,中午的阳光很是毒辣,陶商坐在面北朝南的主位之上望着大家,旁边一群人皆忙着擦汗,也没注意到陶商脸上严肃的表情。

    陶商沉默了许久,殿外蝉声越来越响,刘备跪在大殿内说道:“主公,如今彭城相在彭城大肆招兵,兵马已不下四万之多,而彭城相能征善战,恐有祸端。”

    刘备启奏完毕,旁边曹豹也起身禀告起来:“禀主公,如今彭城相已经在石亭镇驻扎兵马近万人,如今彭城不知用了何种手段,百姓小麦增产不少,现在彭城正是兵多粮广,而百姓又多依附于他,我看不如让招吕布前来制约于他!”

    似乎大殿内的很多大族虽然惧怕吕布会夺取他们的产业,但是相比于陶应,似乎他们更加能接受吕布,于是一时间反对声越来越小了。

    既然徐州做出来接纳吕布的主意,孙乾在旁边问道:“吕布虎狼之徒,若让他驻扎在东海,恐怕会为害一方,刘将军以为,该让他驻扎在何处?”

    提到吕布的驻扎地,刘备想了许久之后方说道:“吕布有万夫莫当之勇,应当让他驻扎在兖州与二公子交接的地方,这样一举三得!”

    听说居然有一举三得的好事,陶商也忍不住的好奇起来,中午的天越来越闷热,不过好在一阵风吹来,天空中飘来了几朵云。

    似乎要变天了,屋内也暗了些。

    “刘太守,如何一举三得?”

    陶商望着刘备,刘备不慌不忙的稽首回道:“属下以为当让吕布领兵驻扎在小沛,如今沛国国相有数城之地皆被彭城相夺去,沛国相多有怨言,又因抵挡不过二公子因此才不敢声张。前几日,沛国相不堪忍受被残吞的命运,写书与我,想投靠徐州。如今豫州势弱,北有强敌曹操,南有劲旅袁术,因此沛国早有依附之心。”

    刘备说完,众人也跟着点了点头。曹宏在旁边也依附起来:“此是良策,若将吕布驻扎在小沛,先是卖给了吕布一个人情,也让其他诸侯看到我徐州的大度,能容天下之贤人。同时吕布若在沛国,北可以制约曹操,南可以威慑彭城,又不能损害东海一点利益,可谓之良策也!”

    听到大家的分析,陶商也笑了起来。这些日子,坐上徐州牧的位置之后,陶商也变了许多,他有些骄傲了。手下有刘备、孙乾这种东汉名士,又有勇冠三军的吕温侯前来相投,当真是得意洋洋起来。

    “好,就依刘太守之言!”

    陶商便这样将吕布迎接到了徐州之境,听闻到这个消息后,陶应略有些失望。他想改变徐州的命运,但是历史滚滚车轮之下,他竟如螳臂当车有心无力了。

    徐州东海郡边城小沛,吕布有些狼狈的从兖州逃窜而出,他的兵马在兖州数战中损伤惨重。但是他的支柱将领却未有损伤,此时吕布的实力依旧让人无可小视。

    吕布奉命抵达小沛后,小沛守军便领兵返回了郯县,此时的小沛人口不过万人,经过数次大战,城墙低矮又破损不堪。到达小沛之后,吕布却没急着去郯县拜见徐州牧陶商,反而是听从来了谋士的建议送了一封信函给了驻扎在彭城的陶应。

    似乎来到徐州之人,都知道陶应在徐州的地位。陶谦死后,徐州一共就分为两大势力,陶谦的两个儿子割据南北徐州。北方以大公子陶商为主,南方以二公子陶应为主。两边土地相当,实力亦相当。

    北徐州有以刘备、关羽、张飞、曹豹等人为首的名气颇大的将领。男徐州则有以大将臧霸、孙观等人为首的老将,又有抗曹中表现优秀的新将徐盛、赵云等人。

    而文官里,北方多豪杰,南方

    却只有张昭、陈登、严畯等人。不过虽然很多事情上,徐州两派有摩擦,但是却一直保持着和平,让人不敢小视。

    吕布到达小沛的第二天,便让张辽等人镇守在小沛,自己则在陈宫等人的相陪下前来陶陵镇祭拜已故刺史陶谦。这也是陈宫献策让吕布能够快速融入徐州的方法,毕竟二兄弟都是尊陶谦为主的。

    从小沛到广戚,刚踏入彭城境内,陈宫等人便惊讶起来。广戚作为彭城西北门户,城墙修建的异常高大,而且往来商人络绎不绝,徐州的纸张已经慢慢将名气传了出去,在暴利面前,很多商人皆跑来徐州贩纸。

    除了往来不断的马车,还有一条异常宽阔的马路外,收割后的广戚,百姓门外皆堆满的麦草堆,望着一堆堆麦草堆,陈宫不由得感叹道:“兖州大旱,徐州却不想竟有如此丰收。如今洛阳一代粮价居高不下,若徐州粮草能卖往洛阳,不知道能招来多少兵马!”

    一直到这个时刻,他们却依然在想着招兵买马然后在乱世中分羹。吕布却只是盯着来往的人,脸上看不住一点拨动。

    高顺骑在马上,他是吕布手下陷阵营的长官,陷阵营作为汉末尤为出名的兵种,给这位而立之年的将领带来了不知道多少荣耀。

    “主公,你看那边的村落。村落规模似乎比别处多上数倍,还有村落的城墙,不如我们进去看看吧!”

    这一路上,高顺也听闻了许多陶应的神话,他们这次来就是为了一瞧究竟的。当然也是顺便打探一下陶应的虚实,因为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跟陶应打起来。

    吕布骑在一匹枣红马上点了点头,十几个人便骑马朝广戚的一处村落里奔去。刚到村子旁边,还没见到外出的百姓,倒是见到路旁不愿处却有一处很宽大的院子。

    泥土堆积起来的院墙,木制的门有些简陋,院中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吕布忍不住地停下了脚步。几人赶到院子前时,就见那门上写着“广南小学堂”几个字,这是陶应下令建设的村庄小学。

    这个村子叫广南村,村子就靠近彭广大道旁,大路两旁禁止修建村庄,这是陶应下的命令,因为这里陶应是计划修建工厂的。

    但是五月末彭城传来的学堂改革计划,广南小学堂也分到一块土地,于是老师便将学堂迁在了大路旁。(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二十一章 长亭镇见高顺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天已经到了下午,透过门缝,吕布望见里面的孩子们都在不停的忙碌着。吕布推开门,一群孩子望着来了一群官兵皆站起来。吕布这才看清这个小学堂的全貌,小学堂一共有四排房子,里面有着三个老师,学生有近百人。

    下午时间是手工课时间,老师们正领着孩子们制作箭,地上放着一堆堆的羽毛还有箭棍,而孩子们则有模有样的在跟老师学习制作箭尾。

    地上已经堆积起来如小山一般制作好的箭弩,想必他们已经制作许久了吧!

    陈宫望着眼前一切,有些不解。既然是小学堂,看来应该是学习的地方,为何这群孩子们却在制作弓箭呢?

    有老师望见是来了客人,还以为是广戚来的官兵呢,于是慌忙让一些大些的孩子将弓弩搬过来询问道:“平日里都是让王哥来搬运箭,今日怎么换人了呢?”

    当先生走到吕布身边,陈宫却先是稽首说道:“我们并非是前来搬运弓弩的,这位是新上任的沛国国相吕温侯是也!我们就是路过此处,前来看望一下。”

    陈宫说完,一听是温侯,先生慌忙施礼。小孩子们似乎却未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有任何的变化,他们依旧不停的制作着箭弩,时而背着书,时而跟旁边的小伙伴一起交头接耳的说话,见到有人说话,教书的先生一眼扫过去,那个小学生便赶紧开始干活了。

    “不知温侯到底,有失远迎!”

    教书的先生很是文雅,吕布却指着那群孩子说道:“为何他们要在这里制作弓箭?”先生见吕布不知道彭城的政策忙解释起来:“这些弓弩都是我们制作好之后,然后交于广戚的,听说兖州和扬州他们特别热衷于我们彭城制作的弓弩。”

    高顺从旁边捡起一支制作好的弓弩,然后仔细端详了会,有人拿来一把弓箭,高顺一箭射去,箭射中了泥土墙上的一棵小树,众人皆鼓掌起来。

    高顺又挑了一支箭递给了吕布然后说道:“主公,你看这箭,制作精良,射程较远,每一支都似乎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当真与众不同!”

    吕布拿过一支箭看了一会,也忍不住点了点头。从广南小学堂出来,几个人又沿着熙熙攘攘的彭广大道往彭城赶去。一路上望见彭城的转变,原本想吞并彭城的吕布心中也开始有些动摇起来。

    天渐渐黑下去了,走了一天路,几人都有些累,不过好在赶到了一个小镇上,镇上有近四家彭城国营的客栈。几个人便住了进去,一路上高顺也开始劝吕布能买些这样的箭弩装备到自己的军营里,以后与曹操作战时,肯定在装备上便会有很多的优势。

    六月中旬,经过一周的跋涉,吕布等人赶到了彭城旁的陶陵镇。听闻吕布到来了,陶应忙领着张昭等人前来迎接,更是喊了赵云等人前来作陪。因为这都是豪杰,说不定他们会刁难自己,所以在吕布未稳之时,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才行。

    七月初,北方的梅雨季节到来了,地面总是泥泞不堪。吕布等人在萧县县城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赶往陶陵镇,陶应领着人在陶陵镇外十里处相迎。见过许多繁华的吕布,从萧关一到陶陵镇反而有些不适应。

    烟雨中的陶陵镇,到处都是一些刚修建不久的有些低矮的房屋,道路没有萧彭大道那把宽大,路上都是些积水,马蹄踩下去,溅起的水花四溅。

    十里长亭处,望着远远来了一队人马,陶应忙应出去,大雨中,吕布如同落汤鸡一般。好在天不冷,陶应忙将吕布等人迎入十里长亭客栈。

    十里长亭客栈同样是国营的客栈,同时也兼做驿站和接待往来旅客,因此这个客栈非常的大。进了客栈,外面的雨声依旧哗哗不停,见几人身上都湿透了,陶应忙让人将准备好的衣服拿出来让吕布几人换上。

    再次相见已经在客栈三楼的雅间内了,竹木的窗户推开了,外面的雨声越来越大霹雳啪啦的打在竹窗上,陶应望着窗外,知道或许这是决定彭城外来的最关键的一天,他心里有些紧张。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宽敞的雅间内,放了十几个小案牍上,上面摆放了酒菜。吕布穿着一身丝绣长袍,头戴鹤冠显得很是精神。陶应这才仔细打量起吕布来,这位被称为人中吕布的吕布,果然非同一般。

    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完全不是演义里那个美男子,倒是一脸的凶相。而且他的目光总让人不寒而栗。

    吕布进来先是朝陶应施礼道:“布前来叨扰,公子远道来迎,甚为感激!”

    见吕布竟然也是彬彬有礼,倒不是一个粗鲁无礼的人,陶应也赶忙稽首说道:“温侯有礼了,温侯能来我徐州,简直让我徐州蓬荜生辉!”

    特别是在这个崇尚无力的乱世中,吕布纵横一生,无不让人佩服,比起他的经历来,陶应也是自叹不如。

    两个人便这样领着人坐下,陶应先是介绍了身边前来相陪的谋士和武将,第一个登场便是彭城相张昭,彭城张昭的贤明似乎无人不知,当张昭起身时,陈宫等人慌忙起身施礼。紧接着便是三公之后陈登。

    介绍完自己的人之后,那边吕布也开始介绍自己前来的人,第一位便是自己的大将高顺,紧接着还有陈宫、侯廉等将。张辽没来,没能一睹五子良将的风采,陶应倒是有些小失落起来。

    因为淋了雨,陶应忙举起酒杯开始劝酒起来:“温侯远道而来,如今又淋了雨,先敬温侯一杯暖暖身子吧!”

    众人忙随着举杯一饮而尽。

    两拨人十几倍酒下肚后,原本的拘谨感顿时消失了。接着酒劲,一群人亲的仿佛不是初次见面,而是一群早已熟悉的好朋友一般,更何况他们有着共同的话题,那就是打曹操!

    一提到曹操,陶应就有些气愤地说道:“曹操皮肤也,言而无信之徒,此等阉人之后,简直让追随他们的人蒙羞!”

    一提到有人骂曹操,吕布顿时就来了兴趣,他刚吃了曹操的败仗,心中怎能不气?原本他可是要入主兖州的,现在却沦落到了投靠徐州,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二十二章 救命锦囊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汉末每一个势力就如同一个集团,跳槽的事情很正常。从丁原公司跳槽到大汉第一家上市公司董卓集团,再背叛董卓集团抢了人家的兵马,杀了人家老总再跳槽到大汉集团,后有跳槽到河北袁绍集团,这一路走来,跳槽专业户吕布就这样一个个背叛,搞的很多老板都不敢收留他了。

    而他陶应自然知道不能与虎谋皮,但是此时却又不得不恭维好他,因为他能打,自己彭城尚未强大,如果他要打自己,就会拖累自己发展的速度,到时候曹操一强大起来,自己肯定会被曹操报复的无处可逃。

    “曹操匹夫,那日差点丧命于我画戟之下,这贼子甚是狡猾,我没认出他来!”

    吕布依然抱怨着,陶应却也是抱怨起来:“想当初他攻我徐州,我数次战败于他,他签下沂水之约,我放他回兖州,他却又食言!再入侵我徐州,我又数次打败他,让他回不成兖州,为温侯拖住了他后腿,他又骗我,与我签下石亭之约!”

    陶应越说越气,这曹操果然是老奸巨猾,当初自己在石亭镇跟他签下契约,然后放他回兖州对付吕布去了。却不想等他战败了吕布,巩固了自己的老根据地后又狂妄起来。自己遣些日子派遣使者前去催要山阳郡的土地还有浚仪和封丘,但是曹操却反悔了。

    外面的雨声越来越大,吕布望着一脸激动地陶应,酒意涌上心头,越看这个年轻人越有些像年轻的自己。

    “二公子,实不相瞒,我这次前来并非想夺人土地,但为匡扶汉室也!如今各路诸侯各自为政,皇上在李傕郭汜手中,整日担心受怕……”

    一提到皇上,陶应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无可否认的一点,他的心中是没有皇帝的,他心里只有富民强兵,仅此而已。

    听了吕布一席废话,陶应完全无动于衷。最后陈宫见陶应似乎不为所动,陈宫便从心底知道似乎眼前的年轻人别有想法,于是陈宫忙打断吕布的话说道:“二公子,如今曹操在兖州稳定了下来,势力日益增大,早晚都会挥兵来伐徐州,俗话说唇亡齿寒,你看我们两家是否可以结为盟友?”

    一说到盟友,陶应眼气一亮,见这招有戏,陈宫慌忙跟吕布使了个眼色,吕布忙又话题一转又扯到了他们最为感兴趣的话题上来了。

    “是啊,二公子驻守在彭城,彭城乃是北国咽喉,南国屏障。如此四战之地,岂能不遭人惦记?正好二公子有粮,我有兵,不如我们共同趁曹操未稳定之时攻击兖州,到时候共分兖州之地如何?”

    吕布突然转变话题,原本以为陶应会被他打动,陶应却脸色有些不悦。旁边张昭黑着脸稽首说道:“我彭城爱好和平之地,不愿再挑起战火。”

    陶应也插一句说道:“将军此话何意?将军有兵,难道我彭城无兵也?我是有粮,但我非待宰羔羊也!”

    陈宫一看,这原本是好话,居然让吕布愣是扯到一边去了,心里有些郁闷起来。

    吕布忙又解释起来:“非也,非也,非说将军无兵。然我的兵马更加强大,我手下将领辈出,顾能与曹一战也,只是缺粮草而已!”

    吕布这么一说,陶应心里更不乐意了,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己在这个客栈里就不下于近百人马,居然当自己面诋毁自己兵马不行?

    陶应黑着脸望着吕布说道:“将军兵马强大,奈何被曹操所破?我之兵马弱小,为何曹操两次被我逐出徐州,更写下了他屈辱的信约!”

    陶应说完,吕布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于是干脆不说了,让陈宫去说。陈宫望着一群敌意的徐州将领忙起身稽首道:“我主非公子之意,我主初来徐州,本为替陶家保卫徐州免遭兖州的祸乱,是为好意也!”

    一说道好意,陶应突然笑了,既然是好意,那以后若要是趁机夺下徐州,难道也是好意?到时候他难道再说替陶家管理徐州不被兖州欺负?

    甚是可笑,他陶应又不是三岁的娃娃!

    “既然如此,那温侯更应该感恩我徐州收留之恩,更当守土为上,没事不要乱起兵端,这才是对我徐州之好!”

    陶应说完,吕布脸色有些不悦,他就如同孙悟空一样,天不怕地不怕,走哪里打到哪里,何曾被如此羞辱过?何曾被如此弱小之人羞辱过?

    见吕布想发怒,陈宫忙又说道:“公子是为好意,是为好意!人皆道公子能窥破天机,为何不为我家主公算上一卦呢?”

    见两边都有些剑拔弩张,高顺都已经渐渐的把手伸向身边的刀子了。陶应知道如果动手起来,或许一时还不是人雄吕布的对手,于是忍下气来。

    陶应脸色一变,脸色有些笑意说道:“既然温侯向我求卦,今日念在温侯前来悼念我父的面子上,自当应允。别人来找我算卦,那卦费可都是一座城池的事情。今天我陶应就损寿为温侯算上一卦!”

    吕布本为求和而来,只能赔笑着说他日定将报酬送上。似乎南投北降,吕布的士气也低落了许多,亦或许瞧惯了别人的眼色,所以吕布亦变得有些懂得谦让起来。

    陶应转过头去往窗外,窗外的雨依旧很大,哗啦啦的雨声传入屋内,那雨声敲打在陶应心窝上。一滴雨,尚且能泛起一朵涟漪来,更何况一块石头丢进徐州这潭不是很大的水坑里呢?

    “温侯勇冠三军,天命注定温侯为人杰。然温侯这一生,却又命运多舛。有话,我却不敢说也,说了恐非温侯不知天命,亦不遵循也!”

    陶应有些惋惜的叹了口气,吕布有些心急的问道:“公子此言何意?”陶应却让人取来一个荷包,然后拿出羽毛笔在上面写了几行字,然后装到荷包里后递给了吕布。

    吕布接过来荷包便要打开来看,陶应忙制止他说道:“不可,此锦囊不到性命攸关之时不可打开,否则就不灵了。若他日,温侯命悬一线时,打开此荷包,可保一命!”

    见陶应说的神神秘秘的,吕布半信半疑的将锦囊带在了身上。为了防止吕布忍不住好奇心将锦囊打开,陶应又说道:“温侯,锦囊随身携带,一刻也不能离身。非危难时刻,更不可拆开来看,不然定会有杀身之祸!”

    吕布看了看陶应,陶应一脸的认真严肃。似乎不像是在开玩笑,于是吕布忙将锦囊系在了身边。见吕布认真收了自己的锦囊,陶应又露出会心的微笑。如果能真正招降吕布,那当真会让天下诸侯大吃一惊,到时候谁还敢抵抗自己?更不用说来入侵自己了,不过这反复无常的小人,陶应才不敢用他呢!(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二十三章 长亭送吕布

    不可否认的事情,就是来到这个世界后,或许因为珍视自己的性命,陶应变的特别谨慎。而不像他当初看到的小说那般,一出来便释放自己的王霸之气,天下诸侯争相依附。他知道,想让别人依附自己,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必须要变得更加强大!

    陶应指着十里长亭镇又对吕布说道:“温侯,你看此处,四季分明,鸟语花香。岂非隐居的好地方?我就曾想过有一天,天下不在乱了,就寻一相爱的人在此隐居,温侯何不放心功名利禄与我共同隐居于此也?”

    陶应说完,吕布却哈哈大笑起来,他既然能被丁原赏识,能被董卓赏识,说明他也是有才能的。他手下能有张辽、高顺等等将领,说明他还是有识人之名的,陶应的目光,他岂能瞧不穿呢?

    “公子,咱们就不兜圈子了,我是豪爽之人,说话留不住话。但你我皆知,你我都不是目光短浅之辈,此时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公子尚且不愿蛰伏于此,更何况布呼?”

    吕布说完哈哈大笑起来,陶应也跟着傻笑了一阵说道:“功名利禄岂非过眼云烟呼?唯有性命当真能让人珍视不已,温侯有刘备将军之志,他日恐非正被自己宏图大志所连累。不过无妨,温侯,我且在这十里长亭镇为温侯建造一处府邸,到时候温侯如想通了,自然赏赐给温侯。那时美酒随饮,美人相伴,朋友能把酒为欢,岂非人间乐土也?”

    见陶应似乎话外有话,聪明的陈宫便一眼就瞧穿了陶应想招揽吕布,但是吕布官职什么都比他大,因此陶应画外之意便是现在不招降他。他已经算出吕布有一劫,到时候吕布自然会前来相投。

    陈宫抱拳对陶应说道:“公子能否……”

    陶应望着陈宫,知道他意思也想让自己为他算一卦。于是陶应便送个顺水人情只是说了一句:“自然可以,今日就免费给三位将军们算上一卦吧!但,今日我且不说出来,我同样送你们锦囊,他日自当会证明我所言是否虚实。”

    陶应说完便又取了两个锦囊,又拿出纸张写好之后便塞到了锦囊之内,然后起身递给了陈宫与高顺。将锦囊递给二人后,陈宫有些好奇陶应手中的鹅毛笔和纸张,陶应指着纸张对陈宫说道:“这是我发明的纸,可能这个时代其他地方已经有了他的出现,但是制作却不如我的精良,而且我的纸也便宜。如果以后温侯需要,可以从我彭城之内购买,到时候温侯张口,我自然量大从优!”

    陶应说完,几个人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吕布喝了一杯酒笑道:“公子怎突然变成了商贾之人,商贾之人最为贪图利益,因此被大家所不齿,公子还是当谨慎呢!”

    一说到商人,陶应知道商人的地位最为低贱。虽然他们有钱,但是他们有钱又有个鸟用?放着这么多银子,连个丝绸都不能穿!

    因此,为了鼓励经商,陶应早已在彭城所属各城废除了商人的不平等地位。他们同样可以穿丝绸,只要不穿皇袍,自己有钱,爱穿啥穿啥!

    陶应也是陪笑着,众人劝陶应酒。陶应望着陈宫,这位曾在大汉当官的文人,又投靠了兖州曹操集团,现在又投靠吕布集团。当真如同吕布一般,总是找不到归宿。

    于是陶应望着陶应指了指他腰间的锦囊说道:“陈先生,千万要盯好眼前的锦囊,他日若遇曹操,或者不得志时,可以拿出一瞧!”

    陈宫点了点头,不知道为何吕布望着陈宫,眼神中有些怪异。

    在客栈呆了一下午,外面雨声渐渐小了后,陶应便告辞离去。吕布在十里长亭客栈住了下来,等天晴之后再去陶陵去祭拜陶谦。

    在客栈的这些日子,陶应更是让人免了他们所有的吃住银两。长亭镇不时有很多商人经过,这些都是从彭城贩卖一些纸张或者铁器的商人。他们衣着很是鲜艳,而且在客栈,吕布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当客人要付账走时,却不拿银两付账,反而是将一张看上去有些皱皱巴巴的纸张递过去。那纸张上画满了各种图案,客栈掌柜又拿出一些纸张找给商人,两边就这样结清走人了。

    吕布让人去问,才知道,这里使用的是纸币。现在整个彭城的产业基本都被陶应的国有企业控制着。例如这客栈,如果你想住进来,就必须使用钞票。还有很多的医馆、食盐店以及布匹等等都是靠纸币买卖。

    陶应控制着这些商品,就等于控制住了大家的银子。一开始实行纸币,很多百姓皆不愿用银两兑换,一时间大大小小钱庄都快要倒闭了。

    不过陈登想出了这个好主意,百姓不得不去兑换。这一阵子,用钞票习惯了,拿着纸张钞票,反而轻便了,走到彭城都能用,百姓反而渐渐接受起来了。

    吕布等人在十里长亭客栈一连住了近五日,陈宫更是每日出去打探彭城国的情况。似乎徐州并未因为吕布的到来而发生着任何改变。但是兖州似乎就不太平了,曹操击败吕布之后,本想挥兵来攻徐州,但是听闻吕布投靠了徐州后,他反而有些忌惮了。

    特别是听闻当吕布驻扎在小沛之后,曹操更是害怕陶应会联合吕布前来攻打自己。兖州刚经历了近两年的战争,百姓们还没恢复过来,再也经不起吕布的折腾了。更何况这些日子北方不停有消息传来,说袁绍与公孙瓒数次作战,公孙瓒皆败北。

    若袁绍统一了北方,那自己则很快就会成为他的下一个攻击对象!因此,陶应便在十里长亭镇等着吕布对自己的观察。他知道只有吕布知道自己的实力,才不会贸然进攻自己,那时自己才是可以与他结盟的。

    在陶陵镇一直呆着无事,陶应又开始编纂新书。在长亭镇呆了近半个月后,吕布祭拜了陶谦便欲回小沛。

    陶应亲自想送,将吕布等人送到长亭镇时,望着太阳初升起的长亭镇,吕布不由得有些感慨。

    路边露水打湿了鞋子,一片片不知名的野花开在了路边有些空旷的草地上。马上就要告别了,吕布回头朝陶应一稽首说道:“这些日子在彭城,多谢公子款待了!”

    陶应也忙回礼,这吕布虽然看上去粗枝大叶的,但是心思还是非常缜密的,就这一点看,吕布就比张飞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第一百二十四章 秦晋之好

    “今日离开彭城,又不知道多久才能相见。不如咱们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如何?”

    眼看要分别,这让流落在外的吕布突然动起歪心思来。在长亭镇的时候,吕布便欲跟陶应结为金兰兄弟,但是陶应拒绝了。

    陶应非不愿与这样的绝世武将做兄弟,只是怕他贼心不死,早晚会害了自己。所以目前来说,跟他划清界限,还是非常重要的。

    八月就要到来了,红红的太阳挂上枝头,早餐的十里长亭镇笼罩在一片金色阳光中。

    兄弟做不成,但是结盟共同守土,这个陶应自然是不会拒绝的!于是陶应便让人拿来笔墨,自己在长亭镇的一颗槐树下与汉末枭雄吕布签订了一张契约。

    签完契约,陶应不知为何,望着这张纸,又想起了曹操。古人最重信誉,这曹操却耍了自己两次,当真是让自己颜面扫地。

    吕布有些喜气洋洋的望着签订的盟约,盟约上写着小沛与彭城国缔结盟约,互不侵犯,若有人来犯,两处兵马当共同抵挡。

    这总算稳住了吕布刚来的脚步,一想到曹操,陶应突然决定要冒一个大险!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让吕布闲着没事干,他呆腻了肯定会揍自己,如今自己正好有粮草,不如让自己的将领们跟着他去练兵!

    想到这里,陶应突然朝吕布一稽首说道:“应想求温侯一件事,这事憋在心中,日日茶饭不思。”

    吕布见陶应居然有求于自己,于是忙点头拍着胸脯说道:“二公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什么事情,尽管说,我一定会帮二公子解决!”

    似乎这也是拉拢人心的一种手段。

    吕布说的信誓旦旦,陶应皱了皱眉头,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陶应忙回道:“曹曾答应将山阳郡划给我彭城,但是我遣使者去要,曹操却反悔起来。这样公然失信于人,我心中甚为恼火。他两次攻我徐州,让我徐州在天下诸侯面前丢尽了脸面,如今温侯在此,我欲报仇雪恨也!”

    一阵暖风出来,吹在人身上,暖暖的。早晨的阳光就是如此好,不是很热,亦能温暖人心。一听陶应居然求自己去打曹操,吕布心中顿时就释怀了。他早就想攻曹操久也,只是自己初败,无粮草又无兵马。如今机会来了,他又岂能错过?

    于是吕布忙稽首说道:“二公子之仇,就是我吕布之仇!二公子尽管说,何时起兵?”吕布巴不得现在就去攻打曹操,趁着曹操根基未稳。陶应知道,吕布败回徐州后,曹操很快就会携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他便会四处扩张,势力便会慢慢追赶上河北袁绍。

    而陶应却不希望看着他做大,于是望着渐渐升起的太阳对吕布说道:“择日不如撞日,曹操就如同这初升的太阳,如果此时不击败他,待到中午,我们反受其害也!”

    众人皆点头,陈宫最为心细,整了整被风吹乱的发髻,然后又施礼说道:“二公子,今日出兵,那粮草该如何处理?”

    一提到打仗,自然要粮饷。虽然陶应现在穷,但是他知道此事的孙策都已经开始自己去打地盘了,自己总不能输于他。于是陶应也拍拍胸脯说道:“粮草自然由我彭城国供应,待攻下山阳郡,曹操兑现了石亭之约,我与温侯平分山阳郡!”

    一听说有人供应粮草,而且战胜之后,还能平分山阳郡土地,这下吕布开心了。推脱几次后,吕布便接受了陶应的好处。八月初,吕布便领兵回了小沛。陶应便在下邳与彭城国征缴了半年的粮草,这次是第一次主动对外作战,陶应可不想半路没了粮草。

    收集完粮草后,陶应便又修书一封送往郯县,请求郯县陶商共同出兵相助。同时,陶应又令人写了一封讨曹檄文,细细的陈述了曹操对徐州犯下的诸多罪恶。同时也指责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阉宦之后,是最为不信守诺言的。因此陶应便起兵六万,由吕布率领欲讨伐曹操!

    话说整个彭城都沉浸在要报仇的喜悦之中,但是此时的兖州却不好过了。听闻陶应讨要山阳郡无果后,派兵六万前来攻打饱受战火摧残的兖州,兖州很多郡县皆吓的蠢蠢欲动又想投降起来。

    而且这次讨伐大军派出的名额更是让人惊叹,领军元帅飞将军吕布,军师陈宫。大将军有吕布手下陷阵营首领高顺、并州张辽以及侯廉等数将。陶应为了练兵,更是将自己的新锐将领皆派往了前线。

    这其中就包括屠夫赵云、大将徐盛以及智将诸葛瑾。除了让于禁留守彭城外,陶应更是把自己能派出去的都派出去了。李典原本负责守护彭城,这次也派去领兵作战了,同时陶应更是让十几岁的诸葛亮也随军前行了!

    学习打仗,最好的地方那就是战场!

    经过半个月的调度,吕布便领着兵马开始从小沛出发往战山阳郡胡陆。胡陆是个小县城,至少跟彭城广戚是没法相比的。吕布大军以张辽与赵云为先锋,李典与诸葛亮押送粮草。从小沛到胡陆正好有一条河,这给运粮带来了十分大的便利。

    当赵云领兵赶到胡陆县时,所过村庄与城镇听闻赵云的大名,一个个皆吓的四处逃窜起来。赵云在郯县外一举击破乐进,威名早就在兖州传响了。因此这一路反倒是没碰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当赵云与张辽会师在胡陆县城时,听闻吕布的到来,胡陆县令早已携带家产潜逃了。县令一走,城中兵马皆不战而降。胡陆是个边境小县,这个地方曹操还未照顾的过来。因此县城城墙低矮,且驻兵不足千人,哪里敢抵挡赵云与张辽的近万先锋大军!

    赵云领着兵马在胡陆驻扎一日之后,吕布从后方又传来命令,让赵云领兵前去攻打方与,张辽领兵去攻打高平。见兖州援军尚未到来,为了多占地盘,吕布又让高顺领兵任城国。徐盛则被派去攻打鲁国。

第一百二十五章 扬州刘繇

    吕布领兵前去攻打兖州,兖州战事刚稳,又陷入战争之中,这下可苦了兖州百姓。就在曹操得知陶应以吕布为帅挥军北上时,慌乱的曹操不得不亲自统兵南下抗击吕陶联军。

    战火在兖州蔓延,而在处在和平城堡里的陶应却无所事事的每天写着稿子,又编纂了一本又一本的新书;有关军事的,有关农业的,有关机械的等等。陶应又顺便写了很多关于他那个年代的生活,这样的小说在这个朝代特别受欢迎。

    这一段时间来,徐州近七八个印刷厂皆日夜不停的印制着陶应的小说以及地理志和科学等书。然后将这些书以高价销往会稽,或者直接销往徐州东海郡以及琅琊国。通过琅琊国,陶应的书又流通到了青州。

    一时间,陶应的书造成了彭城纸贵!

    陶应本想靠卖纸挣钱呢,没想到这个来钱更快,以至于陶应不得不暂停了纸张的销售。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彭城印刷页也进入了大发展之期。

    就在彭城工业基础刚开始起步时,原本陶应以为只要小小的教训下曹操,拿回山阳郡就能安心发展彭城呢!不想南方的战报又不停传来了,南方袁术与朝廷认命的扬州刺史刘繇战事不断。

    特别是袁术手下孙策战斗力爆表,一连攻破了刘繇几座城池,打的刘繇节节败退。这本来跟陶应没有一点关系,但是这时刘繇却写了一封信快马加鞭的递往了彭城。

    信使到了彭城后,听闻陶应不在彭城,于是又慌忙跑来陶陵镇拜见陶应。八月份的陶陵镇闷热无比,经过半年的修缮,陶应的府宅已经越来越好看了。

    原本的茅草屋被拆掉了,一处崭新的四合院的建筑出现在眼前。为了防止很多东海世家大族的门客刺杀,陶应将陶府扩充了起来。于是陶府又从一个小院,变成了六个小院,而陶应就居住在最中间。

    旁边的几处小院,都是陶应讲学的地方,同时也是陶应护卫所居住的地方。刘繇使者从陶陵镇下马,一路走到寨里,再绕到山脚。山脚也住满了百姓,袅袅炊烟生气,鸡犬相闻。

    绕过陶陵学堂的大门,再往里走,穿过几处长廊,绕过一条小溪这才来到陶应居住的小院。听闻来了刘繇的使者,陶应有些意外,于是忙在小院中迎接他来。

    中午的阳光有些毒辣,站岗的士兵将使者一身搜了一遍后,才将使者放进陶应的小院。陶应以及稽首迎了出来。

    使者穿着有些破旧,见到陶应慌忙跪下道:“见过彭城相陶大人!”

    陶应将使者扶起来,使者是个近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虽然穿着有些破旧,却看上去十分精神。眼睛更是有些深邃,陶应一眼就能看出来肯定是一个能说会道的说客。

    将使者迎入书房,二人坐下。陶应让丫鬟上茶,不一会,小环便端着两杯茶进来了。使者望着陶应,陶应似乎在礼节方面很不重视。

    “刘刺史也知世间有我陶应呼?”

    陶应见面不知道说什么,于是张口问了起来。刘繇此时是朝廷册封的扬州刺史。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表的他。谁不知道现在扬州是袁术的地盘?把刘繇安插到扬州去,就是想搞的刘繇跟袁术相互厮杀,到时候袁术就顾不上了侵略他们了。

    不用说,这事,不是荆州刘表干的,就是兖州曹操干的好事!

    使者朝陶应又施礼说道:“我家刘刺史岂能不知陶彭城呼?陶彭城的大名早已传遍我大江南北,就连许子将对二公子都称赞不也!”

    许子将?

    许子将是谁,陶应压根就不知道。对于汉末,陶应就知道曹操、刘备等这类人物。见陶应不知道许子将是谁,使者忙又跟陶应解释起来。

    “许子将最擅识人,就连曹操都求过他呢!”

    为了表示尊重,陶应点了点头。陶应不知道是,许子将就是许劭。许劭是当时特别出名的人物评论家,他每个月都要对一些豪杰进行评论,又被称为“月旦评”。曹操那句被后世广为熟知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就是许劭对曹操的评价。

    望着使者,陶应又忍不住问道:“那许子将如今何在?”

    一提到许子将,或许使者觉得此时快要自己主公刘繇的时候到了,于是忙说道:“许子将如此英雄都投靠了我家主公……”

    “眼瞎了吧!还有识人之名,有识人之名怎么就没看出来刘繇早晚会被孙家灭了呢?”

    陶应终于忍不住要打断使者的话了,这许子将,还有识人之名。有识人之名就得去投靠曹操啊,曹操才是枭雄好不好。再不济也得投靠个孙策或者刘备,这个都是一流军阀。跑去投靠刘繇这个三流军阀,这眼光不用说都知道好不到哪里去!

    使者脸色有些难看,青一块紫一块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陶应太直白了,他有些不适应。但是,一想自己来的目的,使者又不得不低下了头。

    “公子未出彭城,怎能了解我扬州之事?”

    使者不信陶应会知道刘繇战败的消息。古时候信息特别的不发达,更何况二公子天天在彭城守孝呢,如今他又资助吕布粮饷前去攻打兖州,似乎他的目光永远都盯着曹操那里呢!

    陶应抿了一口茶,茶有些苦。

    “刚才冒犯了,我这人就这样,太直白。不过,我虽未去过扬州,但是也知道扬州袁术的厉害。刘繇,若不是因为他手下有一将叫太史慈,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路诸侯呢!”

    陶应回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历史上,小霸王孙策在周瑜的唆使下准备自立门户。于是,孙策便借口舅舅一家在区阿,吴景被扬州刺史刘繇赶出了吴郡,于是自己便想为他报仇。于是他便把玉玺押在了袁术那里,借了五千兵马下了江东。

    孙策在江东跟刘繇作战,然后碰到了刘繇手下太史慈,差点被太史慈给抓住了。似乎很多人知道这个典故,陶应一时忘了太史慈是跟刘繇混的了。

    使者听闻太史慈的名字,也不禁好奇地问道:“陶彭城如何知道太史慈之名?太史慈不过我家主公手下一元小将罢了,我家主公手下有原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等人。这些人……”

    “这些人都是酒囊饭袋,孙策攻区阿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背袁结刘

    一提到这两个人,陶应就来火,这两个都被曹操吓跑的人,还有什么出息?刘繇手下竟是这等货色,如何不被小霸王战败?

    陶应一句话接的,让来使脸有些挂不住了。虽然使者想竭力证明,这些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陶应却直接问他区阿的事情了。使者这次前来,也正是为了区阿之战。

    望见使者嘴唇动了下,陶应又打断了他说道:“我甚是不喜说客,有话就说话,有利我就做,不要隐瞒,豪爽之人我倒欣赏。”

    陶应说完,使者犹豫了一下只好说道:“人皆到二公子料事如神,如今一见果然如此。我家主公在区阿一战,被孙策击败了。如今我家主公已经退守到豫章了,许子将言彭城二公子素有威名,若能联合二公子之力,定能击败孙策。”

    使者说完,陶应突然明白了,说半天,他就是想让自己帮他出兵打孙策。一提到打仗的事情,陶应可不愿意干了。更何况,这孙策又是虎将,就连许劭都说他犹如当年项燕,自己干嘛去他那里讨不痛快呢!

    天到中午,一天最热的时候。使者坐在凳子上,热出了一身的汗。陶应挥舞着手中的扇子,扇出了一阵阵地凉风。

    思考了一会后,陶应对使者说道:“非我不愿帮你,小霸王孙策有周瑜等人相助,刘刺史肯定打不过他的。若想活命,唯有一策,那就是赶紧舍弃豫章投降吧!”

    “不然,俗话说,唇亡齿寒。若我家主公战败,到那时袁术野心会更大,想必定会令孙策蚕食江东。江东若再归袁术,袁术更是如虎添翼,到时候难免不会对徐州发兵!”

    使者这么一分析,陶应细细一想,还真有道理。但是突然又一想,这有个毛线道理啊,自己怎么被饶进去了呢?

    自己可不想卷入江东的乱局里面去,他现在可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梦想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守孝期满,娶甘氏,守住徐州,这就够了!

    所以陶应认为,自己的敌人就只有曹操一个人,袁术似乎还威胁不到他。

    “慢着,你休要诓我。袁术再强大,他敢来攻打我徐州?我徐州有刘玄德坐镇北方,我与飞将军温侯守中间,南方又有臧霸,我岂能惧怕他?”

    陶应一边说着,一边战了起来。似乎这么一想,自己当真是不用惧怕任何人的。似乎此时的徐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蜀国皇帝在这里,五虎将四个在这里。飞将军吕布与五子良将张辽在这里,就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在自己的阵营里,自己为什么还死守着眼前这点土地呢?

    陶应突然想起了水浒传里的王伦,而自己此时是多么的像他啊!

    见陶应一脸的骄傲,使者却又不慌不忙地说道:“陶彭城此话差也,若不管江东,此乃养虎为患也!”

    来使将江东的情况跟陶应细细地说了一番,此时的江东,会稽被王朗占据着。吴郡被严白虎占据着,豫章等地被刘繇控制着。而小霸王孙策刚得了区阿,此时羽翼未满,若放任小霸王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统一江东。

    到时候江东的才俊都会投靠他,那时候,吴地就会慢慢发展起来。而北方却只有连年的兵祸,一发生战争,人才往往就会逃亡江东避难。

    陶应知道放任不管的严重性,于是在使者的劝告下,陶应决定开始插足江东的事情。但是插足江东的事情,陶应却无更多的兵马前去支援豫章了。

    更何况此时还不是挑战袁术的时候,于是陶应又对使者说道:“如今我的兵马皆派往山阳郡迎战曹操去了,也无兵马支援区阿,该如何是好?”

    陶应说完,使者想了想便献了一策说道:“袁术曾与陶刺史为盟友,公子为何不休书一封前去调停两家呢?”

    盟友?袁术居然是自己的盟友?想想,或许自己真的不知道有这回事。陶应是不知道这回事,但是陶商却知道。陶商现在是徐州牧,他依旧奉行着他爹当年的政策,近攻外盟。所以现在袁术与公孙瓒都是徐州的盟友。

    而陶应却只有一个盟友,那就是曹操,自己的盟友还背叛了自己。多么令人伤心的事情。

    听完使者的一席话,让只关心北方战事的陶应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大汉王朝的南方——江东!这个时候的小霸王,兵力不足五千,就是经过区阿一战后,能收缴点兵马,亦不过万余。若坐视不理,以后定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因此,陶应便遵刘繇之言,写信一封让使者带去淮南交予袁术。同时又将自己发明的纸张等物品送了一车给袁术作为见面礼。

    见陶应采纳了自己的意见,使者忙向陶应施礼道谢。陶应将其扶起,因为南方战事不断,使者在陶陵镇呆了两天后便欲告辞了。

    使者要走,闲着没事的陶应又像招待贵宾一样前来相送使者。刚出陶陵镇,使者听闻陶应要来亲自送自己,感动不已。刘繇是汉室宗亲,他会犯很多贵族子弟犯的错误,那就是重用有身份地位的人,而很多出身不好的人就因此被拒之门外了。

    而作为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穿越而来的陶应,他却没有门第之见。陶应总结了自己能够在汉末混下去的并且能够更强大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自己能够知道这个时代还未被开发出来的人才。第二,自己不嫌贫爱富,任人唯贤。

    出了陶陵镇,陶应一直将使者送到了快到彭城的地界才停下来。清晨,太阳刚从东方跳出来,蝉鸣声开始响起,百姓也多下地干活了。

    使者牵着马朝陶应一鞠躬说道:“多谢二公子今日相送,让谋感激不尽。他日回到豫章,定会劝我主与公子结盟。”

    陶应点了点头,继而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如今不提出来,怕是没机会了。于是陶应也赶紧问了起来:“愿与刘刺史结盟,有一事想问。可否告知?”

    使者忙点了点头,陶应又继续说道:“刘刺史为何要与我结盟,而非北上找徐州牧结盟呢?”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

    (最近比较忙,每天一更,谢谢谅解。)问到这个问题,使者脸色微微皱了一下。名义上,彭城和广陵都是属于徐州牧的管辖。所以要结盟,只能去跟徐州结盟,怎么来找自己呢?

    使者想了想说道:“我扬州之地与二公子广陵之地为邻,所以愿与公子结盟。更何况,许劭先生说二公子有大才,讲信义,是为贤人也!”

    一夸自己,陶应突然笑了起来,难道这个自诩能阅人的家伙,还为自己卜了一卦么?向来都是自己跟别人占卦的好不!

    许劭还真给陶应占卜过,许诏路过彭城时,曾见过陶应。只是陶应不知道,回去之后,许劭便写了一篇关于陶应的文章,把陶应形容成神秘莫测的人,同时也说他也将是未来大才。但是许劭不来投他,是没人引荐。

    古人去投靠别人,要么就是乡党,要么就是有人引荐。毛遂自荐的人很少,亦或者是有慧眼的人去从人堆里把英雄找出来。

    “哈哈,刘刺史的人皆如此能言善语吗?”

    使者忙又稽首,陶应又有些关心的说道:“我已经为刘刺史占卜了一卦,此卦甚为不佳,空有西游之照。若刺史想活,可领兵弃豫章,来广陵居住吧!还有一事,若刘刺史不停,今日恳求你一件事,回去之后可否能说太史慈前来徐州?太史慈定会在扬州数次败于孙策,且刘刺史又不重用,不如来偷我徐州。”

    一听说让太史慈来降,使者有些为难。因为太史慈跟刘繇是同乡,而使者也是他们的同乡。同乡的友谊很深厚,见使者沉默不语,陶应又开始劝告起来了。

    陶应知道这个使者既然能被派来游说自己,肯定也是有才华的,于是陶应便又开始诱惑起来了。

    “我观你也是人才,不如你与太史慈将军一同来吧!我当举荐你为徐州别驾,亦或者下邳郡太守如何?”

    陶应以高官相诱惑他,下邳国除了下邳城在自己手里,其他的都在刘备手中。但是自己早晚都要将下邳国全部要回来的,到时候自己的国土就能够连成一起了。

    一听说神算子陶应居然让自己担任太守之职,使者瞬间犹豫起来。这可不是小官啊,而且如今二公子如此强大,就连温候吕布都在他手下。而且温候吕布也只不过是小沛国相,使者内心挣扎不已。

    陶应又指着北方说道:“太史慈若来,我便将曹操欠我的山阳郡拿回来交予他管理。从此以后,太史慈就是山阳郡太守,先生就是下邳国国相。先生可以回去后想清楚,刘刺史战不过孙策的!”

    陶应说完,便让人将一个取来,然后递给了使者。使者接过来包裹,里面硬邦邦的,好像有两个盒子。陶应又拍了拍使者肩膀说道:“良禽择木而栖,先生保重!”

    使者朝陶应施了一礼,转身告辞离开了。

    见使者离开了,陶应也叹了口气往陶陵镇而去了。使者骑在马上心不在焉的,快到彭城郊外时,使者都在猜想陶应到底给他的是什么。

    天到中午,使者到城外的一家国营客栈吃饭,顺便休息一下。进了房间,四处无人,小二也出去了。

    使者忍不住的将包裹取下来,打开包裹,里面放着两封任命书。旁边一块百两的黄金,还有两个盒子,盒子里放着两块大印,一块是下邳国的印,一块是山阳郡的印。

    陶应如此的招贤纳士,而且还是招抚的两个没有名气的小人物,这让使者莫名其妙的感动的落了泪。士为知己者死,而陶应似乎比刘繇更欣赏他!

    八月份很快就过去了,天到了九月,秋来了。

    九月的彭城显得更加忙碌,城墙经过三年的建设,已经完成了。不知不觉之间,陶应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在这里呆上三个年头了。

    山阳郡传来吕布战报,吕布大军先是兵分四路在曹操还未反应过来时便打到了任城国地界。赵云兵马一路往北,一直打到了山阳郡的首府昌邑。

    因为兵马过于分散,而且此时曹操也已经领兵从甄城赶来,因此吕布不得不舍弃占领的小县城,然后领兵朝昌邑赶来。

    昌邑城外,当曹操领着近四万兵马赶来时,斥候探得消息,前方昌邑城已经丢了。城上已经挂满了彭城的旗子,曹操先锋大将夏侯惇赶到城外后,望着城上挂了一面大大的赵字,知道肯定就是上次在郯县外击败乐进的屠夫赵云。

    夏侯惇欺负赵云年轻,于是刚来领兵便来叫阵。

    听闻有曹兵来了,昌邑城上很快就上来了三个将领。为首的是一员穿着银白铠甲的年轻将领,他一脸的刚正不阿。此人正是陶应的结义兄弟赵云。

    赵云旁边也是一位年轻的将领,看上去不到二十四五有余。这位将领手中握着一把长剑,眼睛直直的盯着远方叫阵的曹操兵马。城外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曹兵宛如奔流而至的洪水猛兽一般。

    这将领是在郯县投靠陶应的琅琊人诸葛瑾。

    赵云的右边跟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小孩身上没有穿铠甲,反而像一个小先生一般。这是陶应最为重视的大谋士——诸葛亮。

    望着城外的兵马,诸葛瑾在旁边说道:“赵将军,敌人初至,肯定疲乏,我军以逸待劳,此时出兵,定能一举击败曹贼。”

    赵云点了点头,旁边小诸葛亮却摇了摇头说道:“哥哥,我看未必。你看曹军,他们刚来,士气高涨。而且你看此人布阵如此整齐,想必定是曹操大将统领。我在彭城时,义父就曾说过,曹操手下良将众多,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敌。”

    俩兄弟这一路过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争执了。见诸葛亮拿陶应说事,诸葛瑾又不好反驳,总不能说陶应说的不对啊!

    而且在彭城,诸葛瑾总是觉得自己能够仕途如此通畅也多半是占了自己弟弟的光。二兄弟投靠彭城后,陶应便十分关心诸葛亮,更是收了他当义子,这搞的诸葛瑾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称呼陶应了。

    赵云望着城外的敌军,似乎真如诸葛亮说言。于是赵云便指着城外说道:“侄儿所言甚是,曹操诡计多端,我看不如死守城池,等元帅来了再行定夺。不然昌邑又失,元帅必然重罚我等!”

    赵云发话了,诸葛瑾叹了一口气,似乎自己再说也没用了,只好在城上默不作声了。其实,原本赵云和诸葛瑾两人的军马是分开的。那时候诸葛瑾独自领兵,什么都是自己做主,他一连攻下了两座城池,让自己在的北伐战争中一炮而火。

    但是,一周前,赵云攻打山阳郡首府昌邑。昌邑太守死战,赵云攻之不破,影响了军心。吕布想以罪责罚他,但是听闻他是陶应义弟,只能忍下了。

    于是吕布又遣诸葛瑾前来援助赵云,诸葛瑾不得不领兵从自己的驻扎的地方前来协同攻打昌邑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395/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霸业徐州最新章节! 作者:秋雾阴所写的《三国之霸业徐州》为转载作品,三国之霸业徐州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霸业徐州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霸业徐州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霸业徐州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霸业徐州介绍:
军工硕士陶应因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失败,回到了战乱纷争的汉末徐州。 194年的徐州曹操兵临城下欲屠尽徐州鸡犬不留,刘备城中大获人心,还有吕布骑着赤兔马滴滴地赶往徐州的路上,而他不幸穿越成了人见人恨的陶谦二子…… 英雄辈出的汉末有人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有人一声怒吼吓退百万雄师,而弱小的陶应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保卫徐州!三国之霸业徐州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霸业徐州,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霸业徐州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