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江山国色TXT下载江山国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江山国色全文阅读

作者:幸福来敲门     江山国色txt下载     江山国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一章 白马寺前一布衣

    严冬已至,天空已是飘落在层层白雪。

    李重九驻马黄河河头,水波流滔滔,浊浪排空,千雪尽染。

    在古时江河,江乃长江,河指黄河,而其他河流则是川,水名之。

    一睹这千百年前黄河之波澜壮阔,不由心情起伏,难怪李太白以黄河之水天下来,而形容此波澜壮阔之景象。

    不过黄河虽是壮丽,却屡次泛滥不止,夏秋之末,黄河大水,横灌下游三十余郡,山东之地既为泽国。

    隋炀帝为了征伐高丽,在山东大幅征调民夫,更使得民不聊生。

    王薄,孙安祖,高土达,张金称,窦建德,翟让等屠狗辈,贩马徒,胥吏豪强各自呼啸山头,起兵造反。

    想到这里,李重九不由想起了前几rì,困在河内县的王儒信,吴黑闼,不由低笑几声,当下策马渡河。

    一路过河阳浮桥,又经河阳三城,再往前即是天下中心大隋朝的东都洛阳。

    亦已是接近,李重九此行终点,李重九眼下虽有心一睹这千年dì dū的风采,但无奈自己无公验在身,若被官府拿住了,只有徒刑流放的命运。

    当下李重九一转马头,向东驶去。

    黄河奔流在侧,北芒邙山,苍松覆雪。

    洛阳以东尽数皆是伽蓝,白马古刹,洛水环绕,虽是大雪之中,僧侣善信却不绝于道。

    北魏人所载的洛阳珈蓝记中所述,佛教鼎盛时,洛阳内外凡有一千余寺。

    李重九一路但见殿阁峥嵘,焚烟氤氲,宝塔高耸,钟声洪鸣,梵音法乐,好一派北魏之后,佛教再度太兴的气象。

    待李重九再往前行时,却发觉走不通了,原来前方幡幢遮蔽,宝盖横举,无数僧侣手捧着佛像,口念梵音,从白马寺方向步行而出。

    而这时宽阔的街道之上,无数信众跪伏于道旁,口诵佛号,虔诚顶礼。

    这盛**事,顿时将道路堵得满满当当,令李重九一时不能进退。

    李重九见一旁有个饭馆,当下就系了马匹,在一旁垂柳下见之有一辆颇为jīng致的牛车。

    李重九当下直入饭馆后,发觉店内桌案上皆摆放着饭食,但却是只有几人在座。

    李重九想来必是食客都去路旁跪拜顶礼了。

    李重九叫来伙计,让他上胡饼和面汤,当下坐下。只见对面,亦有一人仍坐在未动,反是在此饮酒。

    此人所在之处用一屏风所隔,看不清容貌。

    随即伙计上来饭食,李重九正要用食,这时却突听闻门外,马蹄声响起。

    此刻僧侣虽是离去,但是道路之上,仍有许多参拜的信众香客未离去,甚是拥堵,居然有人在此热闹之地骑马。

    李重九第一个反应是暗暗握刀,以为自己泄露了行迹。

    少顷,马蹄声在饭店之外停下,李重九转头看去,原来是一群衣冠子弟,与道上骑马。

    这七八人男女皆有,男子皆是一脸彪悍之sè,炫耀骑术,倏然而停,惊得路人纷纷避让。而女子们却是不用面纱遮面,披风遮体,反而大大方方坐在马上,露出身体的曲线来。

    李重九见了心知,这东都所在,似殷开山那般的世家子弟不知多少,平rì在城内稍好,但一出了城外,即露出自身的纨绔本sè来了。

    不过这群人与自己没什么相干,李重九亦不理会。

    当下这群人噔噔地进了饭店,为首之人左右张望了一番后,领着众人直朝自己这里走来。

    李重九见这群人来到面前的屏风之处后,那为首之人,笑着言道:“法主兄,让贤弟我好找啊!”

    李重九本是在喝着面汤,听到法主二字,不由心底一凛,心道难道这也太巧合了吧,居然在此碰到了,自己一直要见的人。

    屏风后面之人,不平不淡地,言道:“幸会,幸会。”

    听到对方姓独孤,李重九不由释疑,独孤二字在隋朝尊贵无比,这李法主十有仈jiǔ是自己要找之人。

    那名独孤三郎哈哈笑道:“当然是与法主兄一醉,我与你介绍这些人,都是我的好友,久仰法主兄大名。”

    正yù开口,独孤三郎突然眉头一皱,言道:“如此聚会之雅兴,如何给这坐此的田舍汉,市井徒所搅扰。”

    “此店已给我包下了,所有人都给我出去,酒食算在我身上!”

    对方一喝之下,伙计尚未开口,当下店铺之内,一时哗然。

    有几名大汉待要起身争论,却立即被一旁人拉住。

    这独孤三郎哈哈大笑,言道:“还愣着做什么,要等着吃我独孤三郎的马鞭吗?”

    店内众人听到此人姓独孤,哪里还敢再坐,当下离座,往店外而走。

    站在独孤三郎身后的世家子弟,皆是哈哈大笑。独孤三郎将马鞭一握,言道:“好了,法主兄,我们今rì在此畅饮……嗯?你这穷酸怎么还在这,难道没听得我话吗?”

    见对方仿佛未有听闻,反而将手中胡饼沾着面汤吃得津津有味。

    这等忽视的感觉,顿时令这独孤三郎大怒了。

    “三郎不可动手,难道你还想被家里大人禁足吗?”一旁之人上前劝道。

    这时一名世家子弟站出,掏出一个颇为jīng致的钱袋子,掷在此人桌前,喝道:“拿了,快滚!”

    对方依旧不理会。

    “嘿!”这回这几名世家子弟倒是乐了。

    独孤信待要动手,当下屏风后那名男子亦是站出,言道:“独孤贤弟,不可怠慢。”

    李重九一直等的就是屏风后此人出现,他抬起头只见对方,三缕长须挂面,羽扇纶巾,正是风度翩翩。

    当下此人将手中黑白羽扇一举,作揖言道:“在下李法主,不知足下如何称呼?”

    李重九站起身来,对之作揖,言道:“在下不过一介布衣,贱名不足挂齿。”

    李重九此言一处,在场之人纷纷大笑。独孤三郎笑道:“一介布衣,安敢坐此,瞧你这田舍汉,连官话都不会说,第一次来东都吧,乡下地方连尊卑都不知道吗?”

    “告诉你,若是今rì尔不下跪求饶,决计杀了你。”

    一旁有女子笑道:“独孤三郎,何必与一个田舍汉计较,也不怕失了你独孤家的身份。”

    李重九斜看了对方一眼,微微冷笑。

    这时一旁李法主劝道:“足下初到东都,亦不识此地风情,不如看在区区的一点面子上,向这位独孤兄赔个罪,此事就暂且放下如何?独孤兄你看呢?”

    那独孤三郎言道:“既是法主兄开口,就便宜了这田舍汉吧!”

    李法主当下斟了一杯酒,亲自奉在李重九面前。

    一旁那劝慰的女子,亦对李重九这不亢不卑的气度有几分好感,嫣然言道:“你就饮了此酒,一会大家一起坐下再聊。”

    独孤三郎听愤然言道:“谁要与这田舍汉同席。”

    见李法主奉到自己身前的酒,当下李重九却推之,言道:“好意心领了,在下不善饮。”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皆是变sè,李密和那女子皆想,这人如此不识抬举,如此独孤三郎岂会善罢甘休,恐怕会丢了xìng命。

    李重九微微一笑,长吟道:“不是樽前爱惜身,”

    听了这一句,独孤三郎不怒反笑,言道:“这田舍汉居然还会吟诗,好啊!”

    众人听之亦呵呵直笑,皆不认为李重九这一介布衣能说出什么名句来。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听到第二句,李法主不由眼神一亮,大声叫了一个好字。

    他一贯是个有大抱负的人,因被当朝太公杨素所赏识,可谓年少成名,但仕途上却一直郁郁不得志,一番抱负不能施展,难免年少轻狂。

    固然这句佯狂难免假成真,正合了他的心意。

    听到李密称赞,一旁独孤三郎面上有几分挂不住,干笑两声言道:“哪里道听途说,而来的断句,田舍汉也会作诗,不是笑煞人了吗?”

    众人亦是皆听李重九上两句颇为不凡,但亦不称得上什么出奇,只能言道尚可罢了,但是一介布衣能吟此诗已是极为不凡了。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李重九重吟了一遍,但见他断在此处,不接下去。

    当下独孤三郎以为李重九真的黔驴技穷,笑道:“我说对吧,肯定是哪里摘抄而来的。哈哈。”

    李重九微微一笑,看了独孤三郎一眼,一口作气吟道:“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话音一落,那名劝李重九的世家女子,不由呀地一声,身子轻摇了一下,待醒悟过来,见众人见看着自己时,当下面似红坨,红唇轻咬,看向李重九的眼神之中有几分迷离之sè。

    众人见之一幕,皆知这女子已是芳心可可,在场男子本有几人对这女子,暗中喜欢,展开追求攻势,一直无法得其芳心。

    但是眼见这李重九一词而动,当下都不由吃味。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为何,为何自己做不出这样的好诗。

    但是现在再也无人怀疑李重九乃是剽窃了,毕竟此诗对词对景,绝不可能抄袭。

    众人现在看向李重九,表情各是不一。

    那女子当下抽身离去,言道:“奴家身体不适,先行告辞。此生能得此诗足以。”

    而李法主却对李重九重新深深一揖,言道:“兄台大才,密深服之,嗯,恕我冒昧再问一句,兄台不会真是布衣吧。”

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势

    听李法主自称密,李重九心底一噔,心道此人果然是李密。

    正是相逢不如巧遇,李重九计划之中,虽未想这么早碰上他,但是二人提前相逢,亦是不错。

    见李密询问,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一介布衣有何需要冒名顶替,不过方才之诗不过偶尔得之,若是要在下再做,亦不可能了。”

    李密见了一捋长须,笑着言道:“有兄台这一诗足以。”

    众人皆素信服李密之能,此人年少盛名,在洛阳子弟之中,有很高的名声。现在见李密亦佩服对方之诗才,不由对此人皆是高看数眼。

    当下李密请李重九于独坐饮酒,看得众人皆十分羡慕。

    殿内雅座,店家上齐酒菜后,李密让别人皆是离去,别打扰了别人谈兴,那群世家子弟从原先逐客则成了被逐者,当下皆是丢了大脸,而那独孤三郎更是尴尬。

    此刻店内只有李重九,李密二人,连店家也不准在旁。

    李密与李重九喝了数杯酒,席间更是纵谈阔论。

    除了李芷婉外,李密算是李重九所见第一个世家子弟,其见识之广博,实在令人佩服。

    世家门阀已统治天下数百年,士族子弟,绝对是这个时代的jīng英,栋梁,有着平民所没有的优势。

    以一个普通家的士族子弟而论,自小学礼记,左传,诗经,周礼,仪礼;易经,尚书,公羊传,毂梁传,孝经,论语,这只是打个基础。

    之后再学武功,弓马骑shè,刀枪剑槊,这也还是基础。

    而孙子兵法,尉缭子,司马兵法之类兵书战策,这也仍然是个基础,乃必学。

    此外农耕之术,种桑麻五谷,养牲畜,木工,铁匠活,虽不要去cāo作,但多少都要懂得,若是有一方面欠缺,都要被人嘲笑。

    这些基础都打好后,方在各自所长上钻研jīng深。

    当时隋朝两代帝王皆对士族垄断有所担心,故而开科举,在民间办官学,鼓励寒门子弟读书,但是士家在知识与学问上仍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

    李重九不由庆幸自己以前读过历史系,虽是父母的安排,或者说是一种强迫,实际上大学大部分时间都在理工科的计算机机房渡过。

    但是到了现在李重九不由感谢起这环境的熏陶,以及当时的耳睹目染,他与李密闲聊,亦算不上言之无物。

    可惜即便如此,李重九仍是与李密仍是差距悬殊。

    两人聊了半个时辰,当下李密早就对于李重九方才的震惊之意褪去,笑道:“李兄之诗才,可谓震古烁今,可是四书五经上,骈文俪句上的功夫,却尚乏可陈。”

    “此……此倒是少见,或许李兄之诗才真乃是偶尔得之吧。”

    李密话中甚至连李重九诗才亦开始怀疑了,这点李重九倒是释然,反正自己也是抄来的,是否华实亦不在意。

    李重九哈哈一笑,将手里杯子一举,言道:“是与不是有什么分别,不过骈文俪句之流确实并非我之所长。”

    李密举杯与李重九,不由笑问:“那李兄所长何在?”

    “天下大势!”

    李重九口中吐出这四字来。

    李密闻言面sè不变,将举起酒杯放下,笑道:“李兄,实在太巧,吾心中所学千道,亦只有此道,不谦虚的说一句,堪称翘楚。”

    李密说到这里,拿起手中羽扇轻摇,自有一股油然的自信之意。

    无论从古至今,天下大势都可是个大命题,否则诸葛孔明的隆中对亦不会千古流传。

    对于古代信息严重缺乏,对地利,朝廷,民间各方面有一个总的认知,能对此中说上个通晓一二的人,都是旷世奇才。

    难怪李密看自己,一副觉得自己牛皮吹破天的模样。

    李重九微微一笑,心道李密入自之圈套了,他怎么会不知道李密之所长,历史上杨玄感谋反,李密给他献上著名的上中下三策了。

    而翟让的瓦岗军不过山东一个小势力,李密投之后,献上‘攻取荥阳,争雄天下’之策。

    瓦岗寨因此掌握势力,终于而登上争夺天下的舞台。

    “愿闻李兄之论!”李密开口言道,他既是挑明自己在这方面乃是所长,若是李重九回答不好,那无疑就是班门弄斧了。

    若是答个不对,以李密这个时代士族傲慢的xìng格,随时可能翻脸不认人。

    李重九当下不紧不慢地,言道:“也罢,那我就指点一下法主兄吧。”

    李密当下冷笑一声,显然觉得李重九太过了。

    李重九言道:“此番我从上党郡,经太行道,至河内,有盟津渡河,而至东都。”

    李密讶然言道:“李兄是上党人,我听阁下口音,还误以为是河北一地。”

    李重九闻言不置可否。

    李密笑道:“我冒昧了,李兄请讲。”

    李重九笑了笑,拿起一个倒盖的酒杯,放在桌子zhōng yāng,以手指道:“此乃是我们所在东都,天子驻跸之地,此位于天下之中,总八方而为之极。东都这所在,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李密微微一笑,对于李重九此言,不置可否。李重九言道:“天子驻跸东都,还有一个原因,当世内门阀士族之势,盘根错节,故而当今天子建东都,多有取代大兴,以摆脱关陇士族对朝廷影响力。”

    听李重九之言,李密脸上换上了异sè,心道:此人倒是不学有术,一介布衣,亦能对朝堂上局势,如此了解。

    对方今rì见我难道别有用意,陡然之间李密想到近来他筹谋的一件大事,不由汗流浃背。

    李重九之后拿起两个碟子放在酒杯左右两边。

    李重九指得酒杯左边的碟子,言道:“此乃关陇!”复又指向右边的碟子,言道:“此乃山东!法主兄以为,天下形势当以何为重。”

    李密见李重九在考校自己,当下想也不想,笑着言道:“这还要问吗?当年张良有云,关陇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李重九笑了笑,拱手言道:“法主兄真博学多才,但是若以地利之分上,法主兄所言即是,但以天下形势却不可如此论之。”

    李密手捋长须,双眼微眯问道:“李兄,请讲!”

    李重九当下言道:“法主兄,在此我先大逆不道的问一句,你觉得我朝还有几年国祚?”

    李密听李重九之言,登时双目森然。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若是李兄觉得我胡言乱语,大可报官,将我缉拿,我当束手就擒。”

    李密熟视李重九良久,笑了几声,言道:“若非我为天子免官,此刻定然将你拿去官府,不过眼下我白身在家,你说什么,我只当不在其位,亦不谋其政好了。”

    当下李密言道:“天子一意孤行,征伐辽东,以我看难以取胜,若是大败,百万jīng兵丧师辽东,那么我大隋天下最多支撑不过五年。”

    李重九当下不由鼓掌,李密果然是卓识之辈,这时间与历史上说得分毫不差。

    李重九言道:“法主兄待我推心置腹,那么我也直言了。正所谓夫起事者,必先起于东南,而收功于西北。”

    李密闻言点头,言道:“不错,以秦汉论起,确实是刘邦,项羽作事于东南,而最终西上攻陷咸阳灭秦,成就大功。”李重九笑着言道:“这就十分容易了,法主兄,你看陇西乃是士族门阀之地,亦是我大隋朝根基所在,此并非起事之地。而山东,眼下我大隋朝如rì中天之时,已是群豪并起,若是将来革鼎天下,必是以东至西。”

    李密赞许言道:“甚是。不过门阀势力深厚,即便慢上一步,亦不由落后于山东。”

    李重九点了点头,取过两个碟子,言道:“法主兄所言即是,将来可期,争夺天下者,必是由山东或是关陇而出。山东乃是寒家子弟,地方豪强,关陇乃是士族门阀以首。”

    李密目光闪闪,言道:“那么李兄,以为哪一边可以获胜?”

    李重九言道:“实不可预料,但是毋庸置疑,豪强要成就汉高祖般,布衣而终有天下的霸业,就必借助士族之望,而门阀要夺取天下,则必借重豪强之力量。”

    李重九话音一落,李密顿时霍然而起,酒水被他震得满桌皆湿。

    李密对着李重九深深作揖,言道:“李兄,真旷世奇才,一语道破天机。”

    李重九听此不由神秘般的笑了笑,作为掌握历史大方向所在的穿越者,这一切的知识对于他而言,就是后世出八百块钱,请人代写历史论文的水平。

    李重九方才所谈的基调,实际上就是历史上李唐夺取天下的路线。

    若是去网上看下资料,随随便便都可以掰出一大堆,折服这些历史名人。李密当下言道:“我愿请李兄为幕僚,不为师,持弟子礼,恳请李兄辅佐于我。”

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异心

    听李密之言,李重九笑道:“法主兄太言重,在下年纪轻轻,不过一点山野村夫之浅见,何来当得赞赏。”

    李密摇了摇头,言道:“李兄过谦了,这若是浅见,天下再无人敢在李兄面前语尔。”

    李重九微微一晒,朝窗外看了一眼,言道:“今rì良晤,雅兴不浅,天sè已是不早,也当到了作别的时候。”

    李密听李重九要走,当下站起身言道:“李兄为何匆匆要走,在下还要与足下把臂详谈,请教一番才是。若是阁下有心,我可以引荐一二朝廷重臣于李兄相见。他们闻之李兄高才,必然赏识。”

    李重九笑着言道:“多谢法主兄好意,在下闲云野鹤惯了,无心仕途,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将来你我会有再见一rì。”

    李重九经历商场多年,言谈之间,自有一股令人不容拒绝的决断。

    李密虽有心想要挽留下李重九,但是终还长叹一声,言道:“好一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李兄大才。”

    李密脸上虽是一片十分不舍之意,当亦只能送李重九至门外。

    到了白马寺门外。

    李密突然问道:“李兄,我在有一事请教,以你之见,若取天下,东都该当如何?”

    李重九指着脚下,言道:“法主兄,东都确实守不如雍,战不如梁,而若不得东都,则雍、梁无以为重。东都不可为基业之根本,但是若决天下之归属,则在于东都。”

    李密凝思了一会,决定再劝言道:“李兄,以兄之才具,功名荣华如探囊取之,青云之路唾手可得,为何屈身为布衣,不将一身抱负施展,而空老于林泉之下?”

    “法主兄,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李重九笑了笑,当下深深一揖后,策马而去。

    李密遥看李重九离去之背影,露出不甚惋惜之sè,言道:“士家门阀之中多乃尸位素餐,庸庸碌碌之辈,如此真见识之大丈夫,却屈身田舍之中,委实可惜。”

    当下李密想了一下,对一旁牛车上的车夫,言道:“立即挽车,往楚国公府上一趟。”

    “是。”车夫回答言道。

    上了牛车之后,李密眼中浮出一丝森然之sè,自言自语言道:“若有此等人杰所在,何愁楚国公大事不成,必要强留此人,为楚国公效力。”

    再说李重九待离李密视线之后,当下奋力一抽马鞭,催动坐骑,于官道之上策马狂奔。

    一路之上李重九不肯停歇,直向南行了近四十里路之后,自己的坐骑已是吃不住,口吐白沫,无力再奔。

    李重九就弃了马匹,自己扛着了包裹,独步弃了官道而走。

    当夜李重九没有投客栈,也没有去农家中休息,而在官道旁一座弃庙之中歇息。

    李重九没有点火取暖,而裹着厚厚的皮袄子,在庙里休息。

    入夜之后,但听闻不时有健马从官道之上飞驰而过。李重九闻此当下点点头,心道李密果然还心胸狭隘了一些,自己展露才华之后,对方招揽不成,就起了强留之心。

    这乃是枭雄本sè,没什么好愤怒的,换做李重九易位处于李密的份上,亦断然会采取此举,甚至会做得更过。

    对于李重九眼下而言,他确实有心借重于李密,但是时机却不对。

    这时候的李密,仍在杨玄感麾下做事,若无意外,再过两年杨玄感会趁着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时起兵谋反。

    这次谋反的结果,众所周知,杨玄感兵败自杀,李重九是断然不会在这时候,去找这个晦气的,甚至连火中取栗的念头也不会有。

    杨玄感的败亡不可避免,李密所献的上中下三策,哪一策都救不了杨玄感。

    原因无他,而杨玄感谋反,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都无法推翻仍然强盛的大隋帝国。而计谋乃是实力相差不会悬殊时才有用,这时候谋反,就算李密有三百策,也只是自寻死路。

    更何况,大隋征伐高句丽,乃是国战。两邦正争,争夺彼此民族气运之战。无论李重九是否喜欢隋炀帝,都不会趁此机会做出任何事来。

    至于李密嘛,李重九更看好的是他的以后,而非现在。

    不生火的一夜,在此寒彻入骨的初冬,实在是自找罪受。

    李重九半冻着半醒来,在弃庙之中睡了半夜之后。

    次rì天未明,李重九就出发,一路之上不时李重九听到有快马在道上疾驰,一到这时李重九就避入道旁。

    至于路遇之乡村更是不敢进了,洛阳天下脚下正是封建统治最根深蒂固的区域,当地里正若见了不明陌生人,搞不好即擒拿之,或者抓之见官。

    待到蒙蒙大亮时,李重九这才进入深山。

    洛阳所在三川河谷,乃是山河四塞之地,但其内却是一马平川。李重九进入山地,即明白距洛阳远了一分,距离自己所往之地,却又近了一分。

    行了半rì,才遇到一个山中猎户。

    李重九向他问询了去轩辕关的道路后,又花了五百文买下了他身上的虎皮兽衣,以及两块稻饼,一串干肉后,择行向东。

    进入山区之后,四面皆是莽莽重山,李重九有些不辨其路,之后路上所遇药农,猎户,樵夫待看见李重九cāo持陌生口音,更是对他心有怀疑。

    期间有一名樵夫甚至将李重九引入别路,引乡民来抓。

    李重九一见如此,将自己二石弓取出,对空连shè三箭。对方见李重九露出如此惊人的一手箭术之后,这才放弃了打算。

    之后李重九掏出肉好问路,重金诱惑之下,这才找到了出路。

    山间无rì月,天气亦越来越寒。

    茫茫大雪之中,李重九跨着长刀,背负重弓,一身蓑衣于山林之中穿行。

    待出了洛阳八关之一的轩辕关后,李重九立于山上,向难而望,方见南方大山巍峨,合四野之势,犹如中天梁柱耸立。

    一问路人乃知眼前乃是中岳嵩山,当下李重九喜不自胜,此行从上党郡跋涉千里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

    嵩山位于河南郡崇阳县,有少室山,太室山之分。

    现在乃是大雪纷飞之时节,天气甚寒。

    少室山上但见三两披着蓑衣的僧人,踏雪而行,在山道台阶上留下一行长长足印。

    五峰耸立,石碑如林。

    少林寺方丈普胜,已是四十多岁了,因其生xìng沉稳,善于组织,故而在寺内威望很高,无论是寺内修持多年的僧人,还是新进的僧人对他都是十分信服。

    眼下一贯平和,处事有条不紊的普胜方丈,却面容紧皱,似有重忧。

    此刻在方丈jīng舍之中,数名穿着褐衣的僧人,正盘膝坐着似在争论着什么。

    一名三十多岁,甚为年轻的僧人看向方丈普胜,言道:“师兄,眼下天下流民四起,行打劫之事,我听闻辕州那边已闹开了,聚集了一伙数千的流贼,当地官府拿之毫无办法。”

    “这群流贼,四处打劫富户,我看终有一rì,会来到少室山来,方丈师兄我看敝寺上下应早作防备。”

    “师弟过虑了,”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白眉僧人,双手合十,言道:“芸芸众生,皆乃平等,你说那些流贼,我看不过乃是实在为饥饿所迫的百姓,若是他们来寺,我们自当救济,何谈驱之。”

    “师兄你有所不知,”那年轻僧人摇了摇头,心道这位师兄整rì参禅,丝毫不通事务。他如何知道这些数千流贼,万一若是杀上山门来,岂是几石几斗米可以打发的。

    这名年轻僧人看向方丈,言道:“师兄,自先皇赐下百顷田来,本寺有此食田供应,故而上下三百僧众方能不事辛苦,专心于佛事。但是这百顷良田虽好,但亦遭流贼所眼红。他们以为我少林寺多有积粮,到时候恐怕会上门来抢夺。”

    “而师兄你说施予,但是这点粮如何够分,全寺僧众还指望着支撑到明年秋季,那时若动起来手来,就是一场法难。”

    方丈普胜闻言点了点头,他师弟说的不错,当年隋文帝笃信佛教,故赐给少林寺百顷良田。故而少林寺僧人,从此不必如其他僧人般,辛苦地出行乞食,讨来残羹剩饭下肚。

    僧人们甚至不必亲自下田劳作,雇下佃农耕地,全寺上下都过得颇为富裕。而眼下倒是成了流民眼红之处。

    一旁那年老僧人,犹自言道:“师弟,实在可笑,流贼怎么会sāo扰这佛门清静之地,再说就算来了,敝寺自有佛法护持,怎会惧这些流贼。”

    这年老僧人不通事务也罢了,还一副想当然的样子,普胜实在有几分听不下去,当下问道:“师弟,你有何办法?”

    当下那年轻僧人,言道:“方丈师兄,眼下这天下不太平,我看这官府一时是指望不上了,以我之见,还是令敝寺僧众cāo练一些棍棒,万一流贼杀上山门来了,也好护持佛法啊!”

    “师弟此言差矣,”一旁老僧人连忙反对,言道:“佛门清静之地,岂可言打打杀杀,若此不是耽误了修行。”

    那年轻僧人苦笑几声,幸亏方丈普胜,是个明白人,言道:“师兄,xìng命都不在了,何谈修行佛法。”

    “此时不可,万万不可。”老僧人犹自反对。

    普胜想了想,这位师兄资格甚老,自己一时也无法反对,当下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言道:“不如如此,若是师兄担心cāo练棍棒,耽误了修行,不如让师兄弟们cāo练时,念诵佛经,如此……如此可叫作禅武合一吧!”

    正在这几名僧人商议如何对付外头的流民时,一名沙弥来到jīng舍门外,合十禀告言道:“方丈师伯,外头有一位少年,说是从太原郡而来,来寻觉远师叔!”

    “太原郡!”普胜方丈回忆了下,问道,“觉远已归寺了吗?”

    那年老僧人,言道:“方丈师兄忘了,这都快大雪了,觉远该早回寺内坐腊了。”

    普胜笑着言道:“多谢师兄提醒,我差点都忘了,既然这少年远道而来,来见觉远必有要事,就让他见一面吧,不过不可耽搁太久,以免搅扰了佛门清静。”“是,方丈师伯。”当下这名小沙弥退下。

    而方丈普胜则一捋僧袍,接下方才的话题,言道:“以我之见,除了僧众之外,山下的佃户也可以召集起来,要知道若是流贼一来毁了田地,他们没有地耕,也是与我们一同受苦。”

    这个意见,这两名僧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许。

    这时那三十多岁的僧人,开口言道:“皆是佃户可以召集,那么我们亦可以,从流民中找些强壮,擅长武艺的人来,给他们饭食,由他们出面替我们训练佃户,倒是抵御流贼。”

    普胜方丈闻言,呵呵笑道:“不错,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就在方丈jīng舍之中,几名少林寺的僧人,还在商量如何抵御这即将迫近的流贼时。

    跋涉千里的李重九,此刻已身在了少林寺之中。

    大雪簌簌地在身旁落下,雪花扑面而来,李重九的蓑衣毡帽之上,皆是细密的雪粉。

    在这白雪皑皑的五rǔ峰下,李重九踱步而上,与后世那想象之中,规模宏大的少林寺不同,眼下的少林寺,历史上少林寺几兴几废,现在不过是一个位于嵩山少室山之下的普通寺庙罢了。

    来到一间颇为简陋僧房之外,李重九除下毡帽蓑衣,悬挂于外,小沙弥对李重九合十,言道:“居士,觉远师叔,正在羯摩,请你在此稍待。”

    见这小沙弥颇为伶俐乖巧,李重九笑着言道:“多谢小和尚。”

    听李重九这么说,小沙弥反而是慌了,连连挥手,言道:“我不是一个小沙弥,怎么敢当此尊称呢,敝寺上下亦只有方丈一人可当此称呼。”

    听小沙弥解释,李重九这才记得不同于后世的泛称,和尚这时乃是一种尊称,只有一定资格的僧人,才可以称得。

    如佛教中,不到二十岁的出家众称作为沙弥,受过比丘戒后,方可称做比丘,至于和尚可视作,沙弥比丘戒时的受戒师。

    李重九闹了个大乌龙,倒是令这小沙弥,看向李重九目光之中,多带了几分jǐng惕审视的味道,似乎觉得此人如此乱戴高帽子,难道来寺中有什么歹意,或者是盗贼来偷盗的。

    李重九当下无奈,只得在僧房之中盘腿坐好。

    不久之后,只听凸凸之声响起。

    李重九看去,只见一名上了年纪,身形瘦小的老头陀,手持一根木杖,走到了僧房门口。

    这名老头陀虽十分老迈,但眼神却不浑浊,与李重九的目光对视在一起,言道:“是你来此找贫僧吗?”

    李重九当下不敢怠慢,站起身来,双手合十言道:“在下李重九,敢问乃是觉远大师吗?”

    这名老头陀呵呵一笑,摇了摇头,言道:“不是,我不是觉远大师。”

    李重九闻言愕然,当下看向那小沙弥。

    只听那老头陀,走进了僧房,盘膝坐下后,言道:“觉远不过是一个苦行头陀罢了,哪里敢称得大师,太过了,太过了。”

    说完伸出干枯的手指,往地上一点示意李重九坐下。

    李重九脸上露出笑意坐下,心道自己总算没有找对了,只是没有想到薛神医,一直念之的师公,居然是一位头陀。

    李崇不由暗自打量,这位觉远头陀,穿着一身粪扫衣,手脚上皆是土灰。

    头陀又称森林比丘,与聚落比丘相对,原因是头陀除了带发修行外,一年多数时间皆在外游历修行,不与人居,孤身一人,这亦是一种苦行。

    而聚落比丘,则是广泛意义上的僧人,乃是众多比丘居住在寺庙之中,共同修行。头陀一年四季之中,只有结夏安居时,返回僧团之中,一同修行,而在禅宗之中,将之称为坐腊。

    故而李重九这次来寻这位觉远头陀也是正好,眼下正好的冬季,若换做其他季节,觉远就要起身离寺苦行。

    这也解释为何薛神医数度来差人来找觉远,都没有碰上的缘故,因为时间不对。看来凡事都必须亲历亲为。

    李重九揣测到,按照岁数而言,这位头陀应该有九十岁了,只是没有想到,对方虽看去老态龙钟,但是实际上,对方的身体行动,看去也只是七十岁左右的样子,看来对方果真有不凡之处。

    当下李重九开门见山地言道:“觉远头陀,我此是从太原郡而来,远行千里,乃是为了向你来求医的。”

    “我许久不在世俗行医了,何人介绍我的?”

    “是一位姓薛的神医,他说他的父亲,曾是你的学生。”

    “嗯,我的弟子之中,确实有一人姓薛。”“所医者何人?”觉远头陀虽九十岁了,但仍是耳聪目明。

    “父亲。”李重九如实回答言道。

    PS:梁启超作《中华新武术棍术科》所记。

    隋大业末,天下乱。流贼万人,将近少林寺。寺僧将散走。有老头陀短棍冲贼锋,当之者皆辟易,不敢入寺。乃选少壮僧百人授棍法。唐太宗征王世充,用僧众以棍破之。叙其首功者十三人。

第三十五章 流贼将至

    觉远微微点头,突问道:“你练过武?”

    李重九言道:“打下过一点根底。”

    “杀过人?”

    李重九点点头,坦然言道:“我乃山贼出身,杀过几个官兵。”觉远露出一丝笑意,言道:“很好,你没有瞒我,你这一路风尘仆仆之sè,虽是衣上虽是整洁,但却掩不了其中几分血腥味。”

    李重九看了自己身上衣物一言,笑道:“我这身兽衣乃于猎户所易,也可能沾染是兽血。”

    觉远将手一摆,言道:“兽血与人血气味决然不同,只不过你不知罢了。”

    李重九当下有几分惊讶,这觉远都要八十岁几了,仍是耳聪目明,实在是难得。

    说到这里,觉远坐回原位之上,缓缓开口言道:“既你如此坦诚,又千里而来,我就不好拂你面子,病人不在眼前,说一说病症吧,也不知道我如此老迈,当年的医术还记得多少。”

    李重九点点头,当下将薛神医亲手所书李虎的病症,从怀里取出,递给老头陀。

    那老头陀接过这‘病历’之后,仔细看起。

    李重九关切地看着这觉远的神sè。只见这觉远对着这病历,熟视良久,眉头乍而皱起乍而舒展,倒是令李重九颇有几分提心。

    不过许久这老头陀,才看向李重九,言道:“我那徒孙也算是名医了,但仍治不好你爹的病,实话说此病难啊。”

    李重九闻言,点了点头言道:“若是头陀亦没有办法,这当世之上就再也无人医治得我的父亲了。也罢。”

    这老头陀见李重九话语之中,并不甚感伤,不由诧异,笑着问道:“那你千里而来,寻访无果,岂非徒劳无功。”

    李重九摇摇头,言道:“怎会是徒劳无功,生死有命,不能强求,我只是尽一份人子之心意。”

    老头陀赞许地点点头,言道:“正是,正是,不过我并未说你爹的病无救,只是难办了一些。”

    “给我几rì斟酌一下药方,你先不忙离去,暂且在山下住下,待药方写就,你速速拿去救你爹吧。”

    李重九当下大喜拜下,言道:“多谢头陀相救,大恩铭记在心。”

    觉远裂嘴哈哈一笑,言道:“不要谢我,要谢也需谢你自己之孝心,而今如你这般能尽孝道的人,已是不多了。能帮就要帮之,快起来吧,男儿膝下有黄金。”

    见有觉远这句话,李重九当下放下心事,从少室山下山。

    在后世少林寺似乃是武学圣地,不过亲到了一趟,李重九饶有兴趣,一路观察。

    只是一路所见的僧人皆是平平,与一般寺庙之中所见没有不同,没有一座座坑坑洼洼的练武场;没有拿着棍棒习武之僧人,也没有挑着两大桶水,上下健步如飞的僧众。而寺庙内,几名弓着身子拿着扫帚,一丝不苟扫地的僧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僧,李重九更是对之肃然起敬,不敢有一丝怠慢。

    相送自己的小沙弥,在一旁噗哧而笑,言道:“这位居士,为何走路如此小心?”

    李重九笑了笑,当下发问言道:“请恕冒昧,不知道贵寺藏经阁在哪?”

    那小沙弥一愕,言道:“敝寺并无藏经阁。”

    李重九一愣,当下又问道:“无藏经阁,难道贵寺之中佛经典籍,都无搁置之处么?”

    小沙弥天真烂漫地一笑,言道:“这位居士,佛经典籍不过是几本书罢了,敝寺上下亦不过百本,各位师叔师兄都是随身携之,何必找个阁楼安置。”

    李重九当下哗然,又问道:“那么贵寺高僧都没有著书立作吗?譬如达摩祖师……”

    说到这里李重九一愕,他突然想到达摩有言过,直指人心,见xìng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也是禅宗之意,所求就是不立文字,开示顿悟。

    “嗯,没有藏经阁,那么达摩院总有吧!”

    “嗯,没关系,罗汉堂?”

    “好吧,般若堂就更没有了吧,果真如此。”

    李重九不由哈哈一笑,心道果然是武侠小说害死人。

    但是李重九随即又想到,不过十三棍僧的故事,却应该是真的,只是此寺上下却丝毫不见习武之风,那棍僧又从何而来。

    陡然之间李重九,不知为何脑间掠过了觉远头陀的影子,这位老头陀似乎倒有几分门道,但是对方年事已高,就算是会武,必然也不能再如何了。

    想到这里,李重九已一路出了山门。

    少室山之下,有寺僧与雇来佃户,混种了几百亩菜田,在这里聚成了一个小村落。

    李重九在菜田外一座破落寺庙住下。这破落寺庙,乃是当年少林寺初修时所盖建。

    这是因为在达摩未至时,少林寺上下僧众信奉乃是小乘佛教,与达摩理念不和,故而达摩迁至五rǔ峰中峰上的石洞内修行,这一修行就是九年,即乃面壁九年影入石中的典故。

    之后少林寺上下僧众渐渐信服了达摩,改修大乘。达摩的佛学这才在少林寺盛行,终而使之成为禅宗的祖庭。

    后面少林寺寺庙经周武宗灭佛之事后,山下寺庙为毁坏不少,在隋文帝崇佛时,这才在山上重修寺庙,而山下的寺庙仅存半壁。

    李重九是随处皆可居的人,不介意所住之简陋,简略收拾了一番后,扫去灰尘蛛网,再去农人家里讨来几大捆干稻草后,即作为自己的临时居所。

    安顿之后,李重九往村里买来一头肥鸡,半斗米,一大串腊肉,还有一壶浊酒,回住处置办。李重九杀鸡,切肉,煨上浊酒,登时在寺内散发出阵阵香气,顿时引来几名在村中不事生产的破落户。李重九也是豪爽,故而也是请来一起做伴吃酒。

    山间无rì月,听着少室山上,悠然而响的钟声,屋檐之外则是大雪漫地。

    屋内倒是酒香肉香蒸腾,鸡肉与黄米饭乱炖,亦是喷香扑鼻,尽收故人具鸡黍的妙趣。

    对着篝火,李重九裹着皮衣,在此雪景下,与几名破落户闲谈趣事。

    于是一连数rì,李重九皆是在破庙之中住下,一面等候山中觉远头陀的消息,一面自己也与几名破落户一起闲聊,被这些破落户拉着,渐渐于村中人家亦慢慢相熟起来。

    此地农人纯朴好客没有心机,而李重九又善于接人待物,为人又是慷慨,顿时与认识不少村中之人,甚至还到村长家里吃了顿饭。

    虽是谈不上什么交情,但是也算混了个脸熟。

    这rì夜里,李重九正在破庙里歇息,突然听闻到破庙之外,传来了轱辘轱辘的车轮声。

    李重九听闻这声音,陡然坐起,暗暗纳罕是谁在半夜之中,赶车这不太危险了吗?

    他所在的破庙,间隔的菜田与村子有半里地的间隔,又偏偏处于山下上山的必经之道上,所以这马车必是冲自己而来。

    李重九顿时心里一提,翻身而起,将枕下的短刀抄在腰间,又从随手处将自己二石弓,三石弓一并捉在手上,背上半壶箭走到庙前的窗户jǐng惕地观察。

    只见黑夜里,一辆马车沿着山道,七扭八歪地颠簸上山,马车上点着两盏气死风灯。

    一名车夫正奋力的抽着马鞭,催赶着马车上山,在这马车不远处只见是四五丛的火把,从火把前进的速度,以及清晰可闻的马蹄声来看,应该是追击的骑兵。

    李重九见目标不是自己,当下心底一松,至于马车中何人被追击,他倒是觉得无关紧要,眼下他自然还是小心藏匿行迹最重要,这路见不平的事多了,自己也管不上。就在李重九拿定决定,默然旁观时,突然异变而起,马车在山道中行驶一个不稳,突然车轱辘一下间撞到了山石,整个马车坠地拖行。

    李重九暗道这几人好命,若是一不小心,马车一歪他们就要坠落山涧之中了。

    不过这时李重九却暗道一声不好,马车之中顿时出来三人。

    三人之中有一人是名女子,另外两名则一名则是丫鬟打扮,一名则是持刀男子,三人连同车夫一起居然跑向自己庙里退避。

    李重九暗骂一声,不过身后那几名骑马之人见此更是高兴,只听有一人高呼一声跑不掉了,顿时蹄声更加急促。

    这几人皆是脸sè剧变,那zhōng yāng的女子,似体弱不能快行,需别人搀扶才可。

    那丫鬟与持刀男子一人一边搀扶在旁,而车夫则是不顾了,眼见追兵赶上当下抛了这几人,向田边奔去。

    而这时只听嘣地一声响,这名车夫惨叫一声,原来背上钉上了一枚箭羽,直接滚到在地。

    那持刀男子见此不亦悲愤,大声呼道:“流贼杀来了,流贼杀来了,大家救命啊!”

    流贼!

    李重九眉头一皱,这几rì他在村中,亦打探到些许消息,说是山下不太平,崇阳县附近似乎有一伙从河南来的数千人的流贼出没。

    听闻这些流贼皆是黄河发了大水,无家可归之人,他们聚拢一起,过境而食,后不少人手里沾了血腥,就演变为暴民流贼,甚至敢攻打官府的县城抢粮。

    现在这些流贼犹如蝗虫一般,越境而过,难道他们这一次的目标,乃是少林寺。

    待想到这里时,那几名骑马的流贼,已是挥刀砍向了那奔跑中的女子。

第三十六章 蛇蝎女人

    黑夜下的松软雪地之中。

    丫鬟的神sè已露出极度的惊恐,头上的簪子都掉在雪地之中,而那搀扶的女子那火把映衬下,脸上亦尽是慌张。

    李重九见到那女子手腕底下已多了一把裙刀。

    流贼们舞着刀,口中发出呜呜地呼声,充满了yín暧的味道,手举着火把之下,目光森然仿佛如同饿狼一般。

    就当流贼快要追上时,那女子突然对身旁男子,高呼言道:“贼子杀上来了,不要管我,快走。”

    那护卫女子的男子,面sè涨红,反而将那女子奋力一推,喝道:“二娘,快跑到庙里躲避。”

    说罢,这名大汉回过身,双脚站定,显然要决死一搏。

    可是马蹄声隆隆,李重九见那大汉身子发颤,不要说迎敌了,连刀子都握不稳,只听砰了一声。

    快马飞撞到这男子身上,对方犹如沙袋一般飞出。

    砰!雪泥之中被砸出了一个坑,那男子登时难知死活。

    眼见卸除了最后一层阻碍,流贼们纷纷发出夜枭一般狰狞的笑声,驱马向那主仆二人奔去。

    而这时那女子手中的裙刀翻动,正要挥刀而起。

    就在这时嘣地一声嗡嗡响动,马嘶声乍然响起,一匹健马陡然之间人仰马翻。

    众流贼还看不出发生了何事,这时又是嘣地一声响,众人只见一道影子从庙中飞出,一名流贼已喉贯长箭,颈喷鲜血!

    流贼翻身落马一只脚里仍勾在马镫上,马匹嘶鸣,顿时拖着这流贼四处乱跑。

    呼吸片刻之间,四名马贼已被杀了两人。

    两名马贼顿时胆寒,而这时村头之处,火把通明,吆喝之声传来,显然是村子里的人发现这里有动静。

    两名马贼不知庙里有多少人,顿时伏低身子,贴在马背上,拔马便走。

    只听又是一声弓响,第三箭擦马而过,这两名马贼逃得更快。

    李重九呼地长出一口气,将弓从窗户之中收回,这二十步内的距离以他箭术难有失手,何况又是敌在明我在暗之偷袭,否则他亦无法在面对四名有防备的流贼面前,出手救下这二人。

    当下李重九提弓而出,奔到雪地之中,他先奔到那大汉面前。

    只听那大汉双眼圆凸,喉头乃是咯咯有声,有进气没有出气,李重九心知对方受伤已重,活不了了,当下摇了摇头。

    随即李重九走到那女子和丫鬟面前。

    此刻坠落在地的火把噗噗而响,照得那女子脸上忽明忽暗,李重九见去这女子虽是脸sè苍白,却是难掩那一份明艳之sè。

    虽是未见有李芷婉那般国sè,但是亦添了几分楚楚可怜,令人分外觉得怜惜。

    不过李重九却暗自冷笑,他方才在庙中可是看得清楚,待马贼追近时,那女子手中的裙刀,并非要朝自己身上刺去,自杀已保清白,而是准备刺向自己身边的丫鬟。

    其目的不用说,可以揣测,他本待不愿意救之的,但是却不忍那无辜之丫鬟送死,固而放箭。

    李重九指向那马上毙命的男子,问道:“此是何人?”

    女子见之这才连忙起身,奔跑到那男子的尸身上嚎啕大哭。李重九听这女子哭泣虽是大声,但全无哀然之意,心下了然为这名男子暗暗不值。

    丫鬟面露哀寂之声,言道:“那是小姐未过门的夫婿。”

    李重九点点头,待听得那女子哭声虽大,但是全无悲伤之意,当下心底雪亮。

    这时候村口狗叫声不住起伏,一片火把而来,李重九看去只见是村中青壮大约三十多人皆拿着锄头,木棒涌来,显然是听闻有流贼而来,故而一起来抵抗。

    李重九暗赞这些人反应不慢,在这个年代,村里之间结户自保乃是常有事,就算是太平盛世亦有流贼出没。

    官府能自保到县城,州城就不错了,至于其下村落还是要靠村民自保。

    为首之人,乃是村中里长(注一)。

    里正姓周,叫周独眼,在当初随越国公杨素征突厥时,被突厥人shè瞎一只眼睛,回村后即担任里正。

    周独眼手持一张弓看到雪地里四具尸体,又看看李重九问道:“方才是你喊得流贼?”

    李重九摇了摇头,指着地上那刚刚咽气的男子,言道:“是他喊的。”

    周独眼看了一眼那扑在雪地之中男子,以及孤伶伶打转着一匹无主战马,登时猜出了几分。周独眼走到躺在地上雪泥的流贼尸首前蹲下,检查了流贼的兵器,顿时眼中浮上几分焦虑之sè。

    当下周独眼对众人言道:“不是一般流贼,乃是逃兵,应是往辽东的逃役。”

    众人一听皆是一惊。

    周独眼走到那女子,丫鬟面前,问道:“我是里长,小娘子是哪里人家?”

    那女子伏在男子身上似悲伤过度,并不答话,倒是那丫鬟开口言道:“回禀里长,我家小姐是崇阳县户槽袁府的千金。”

    周独眼一惊,户槽在地方上已是一手遮天的人物了。

    当下周独眼转起身来,当下正sè言道:“小娘子受惊了。”

    那名跪在雪地中的女子,站起身来言道:“里正不必如此有礼,眼下已没有崇阳袁府之说了。”

    “没有崇阳袁家了?”周独眼一惊。

    只听那丫鬟呜咽地言道:“里长有所不知,崇阳县已遭流贼攻破了!全县被洗劫,老爷亦不幸亡在流贼手中。”

    说到这里这女人,丫鬟更是悲伤不止,不住痛哭起来。

    这回连李重九亦是惊讶,心道这流贼未免也是太势大了,连县城都被攻破了。

    众村民们亦是嗡嗡地交头接耳,深感这一次流贼不同以往。

    当下一名大汉向周独眼,言道:“里长,这可如何是好,连县城都攻破了,那下一步流贼不是可以洗劫周边,万一杀到这里来,我们如何是好?”

    “慌什么?”周独眼当即喝道:“不是还有朝廷吗?流贼攻破崇阳县这么大的事,朝廷肯定会派兵来围剿的。”

    “可是……”

    眼见周独眼独目一瞪,众人皆将话吞回肚子里。李重九心知众人心底想说,眼下朝廷正在征讨辽东,这周边县城哪里有多余兵丁,就算是派大军来围剿了,一时三刻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了。

    当下周独眼言道:“李大牛,你立即上山将此事禀告方丈,就说一伙流贼已到了山下,人数还不少,请他早作准备。”

    “还有就如何安顿这俩姑娘。”

    方才来时,所有小伙子的眼睛皆是盯在这袁家小姐的脸上,个个是目不转睛,他们何时见过如此的美人。

    周独眼独目一扫似察觉了众人的意图,当下喝道:“都什么时候了,还争来争去的,我们杀了流贼的人,这伙必然会来报复,大家还有这心思。”

    众人一听顿时惊若寒蝉。

    当下周独眼将目光转到李重九的身上。

    李重九拱手言道:“里长,是我不是,shè杀了两个流贼。”

    周独眼瞪起独目,喝道:“你这是混账话,这般欺凌女人的流贼,若是不出手,还配叫有卵蛋的人。”

    听了周独眼之几句话,众乡民皆是纷纷叫好。

    对于李重九,周独眼亦是有所了解,当初这个年轻人,斯文文雅,又在一起吃过饭,眼下见他shè杀了流贼,保护了村子的安全,当下大生好感。

    这时那袁姓女子,盈盈上前,向李重九下拜言道:“蒙难之际,蒙壮士相救,不甚感激,请受我一拜。救命之恩必然重报。”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举手之劳,不必介意。”

    当下李重九别过身去,向里长言道:“既是有流贼来,还请里长加派人手多加防备。”

    周独眼听了不住点点头,言道:“正是,正是。”

    那袁姓女子见李重九一言化之,转过头去,当下不由诧异,双眼中微眯,似乎诧异对方不为自己所动。

    正待这时,突然山下传来呼呼风声,似将一片吵杂的声音灌来。

    一名乡民突然将手朝山下一指,言道:“不好,是流贼!”

    李重九转头看去,果真山下点燃起了密密麻麻的火把,顷刻之间不知是多少人正在上山。

    周独眼独目一睁,大叫一声不好。

    李重九当即言道:“别愣着,随我们退到少林寺去!”

    说话之间,村民们轰地一声,开始撒开,各人各自奔回家里叫唤家人。

    李重九看了,当下一翻身跃上山贼的战马,当下直奔山上而去。

    而那袁姓女子连呼几声,李重九却似没有听到一般,驱马直入山上。

    这袁姓女子见之对方不理,顿时惶然。这时倒有几名贪图他美sè的村汉过来帮忙,袁姓女子这才又换回楚楚可怜之sè,连忙一同上山。

    山下一片兵荒马乱。

    而此刻山上少林寺亦得知消息,钟声咚咚而鸣。

    注一:北魏时乡里乃是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邻长,里长,党长。

    隋朝在地方州县则是五家为保,设一保长,数保为一里,设一里长,再数里为一党,设党长。

    党长,里长工作,一般乃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税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澜(求三江票)

    钟声咚咚地响起。

    少林寺方丈普胜,待得知山下流贼聚拢时,光油的额头之上,冷汗已是直落。

    而寺庙之中的僧众亦是乱作一团,到处是凌乱而急促的脚步声。

    “方丈,方丈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啊?”

    一群光头僧人团团围着普胜问道,希望普胜能拿出一个主意来。普胜这时双目一瞪,言道:“我还能有什么主意,敝寺僧人平rì只识念经,手无寸铁之力。如何抵御得过流贼?”

    “还是从后山跑吧!重要是留得xìng命在。”听普胜这么说,众僧人皆是长叹,还有一二人大哭起来。

    不过众僧也是无可奈何,当下四散而去。

    就在李重九,周独眼等人带着乡亲们,来到少林寺之后,本是希求庇护的,没有想到却是大门洞开。

    寺内僧人四处而走的景象。眼见此处,众人心底倒是心里凉了半截。

    李重九亦没想到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少林寺,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连贼人数目多少都不知,就全寺而逃,这实在是武侠小说的耻辱啊!但眼下对于李重九而言,少林寺的存亡实无干他事,最重要乃是觉远头陀的安危。

    当下他独自一人快步在寺庙内直去,按照那rì小沙弥带着他的路线,向寺内觉远住处奔去。

    眼下少林寺之内,已是人心惶惶,李重九所经之处,看见僧人们皆是在匆忙收拾东西逃窜。

    李重九心道这才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流贼一来,僧众们可以躲过,可寺内一切都要被洗劫一空了,连广袤的僧舍,佛像,皆是要保不住了,划为灰烬。

    不过这一切李重九并非太放在心上。穿过大殿,李重九来到觉远所住僧舍前,正要开口说话之时,突然一阵劲风袭来。

    李重九霎那之间,只感觉背后寒毛一阵竖起,立即向后退了一步,不,不是后退,而是打滚。

    只听铿地一声重响,一铁棍般的东西,砸在放在李重九站立之地的石砖上,片片碎裂。

    眼见面前数尺之地的这一溜的大青砖几乎化成粉末,李重九翻身而起,登时倒吸一口凉气,暗呼:“好大的臂力。”

    不过只见眼前黑影一闪,李重九当下猫下身子,往旁边一跳。

    只听见轰一声巨响,李重九身旁一个碗口粗的杨柳树,登时被此铁棍,打了个对折。

    咔嚓!

    声音清脆至极。

    李重九从未觉得xìng命就在此交替呼吸之间,瞬时之间以为自己遇到什么怪物,但见使铁棍之人,却是一副光头和尚打扮。

    李重九心知误会,当下后退,口中喝道:“不要动手,我是来找觉远头陀的。”

    对方正要欺身在上,这时却停了下来。

    “昙宗住手!”

    觉远的声音终于从僧舍之中传来。李重九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只觉得自己在这两棍,用尽了全部气力。

    觉远上前一步,认出是李重九,问道:“流贼马上要杀来了,你如何到这里来了?”

    李重九当下言道:“担心大师的安危,故而特意来此。”

    觉远听李重九这么说,平和地言道:“好一个孝子!”

    李重九心知觉远所指,当下一笑并不答话。这时一旁那叫昙宗的弟子,言道:“师父,流贼马上要杀来了,我护你杀出去。”

    觉远叹了口气道:“我八十多岁的人了,能跑到哪里去,身在少林寺已有三十多岁了,眼下寺庙蒙难,我如何忍心。”

    昙宗颇是焦急,言道:“师父,方丈他们都走了,我们留下又有何用。”

    觉远双手合十摇了摇头言道:“你们走吧。”

    就在昙宗急得团团转时,李重九见了也不说话,直接上前将觉远背负在身上。

    昙宗见了以为李重九要对觉远不利,又惊又怒喝道:“你要做什么?”

    李重九当下言道:“昙宗,事到如今,也顾不得那么多,我背着觉远师父,你在前护卫,我们一起冲下杀去。”

    觉远摇了摇头,言道:“不可,不可。”

    当下昙宗敬重觉远本是万万不敢如此,可是李重九却没有这么顾虑,言道:“还不快在前面带路。”

    “是。”昙宗大喜道了一句,当下舞着铁杵在前带路。

    冲到大雄宝殿之时,前方正是一片人声喧哗。

    十几名流贼正巧阻挡在前面,正擒着两名女子正要劫辱,李重九看见这十几人皆是披着皮甲,显然不是一般的流贼,而当中为首之人,更是铁甲在身,显然是头目。

    李重九刚要喝止,言道快退,但昙宗是个莽汉不知避走,大喝一声冲突前去。

    再说流贼头目郭三斤,乃是本地人,本是府兵要去辽东服兵役的,但是觉得一路之上路途辛苦,于是杀了校尉带了几十名弟兄,半路逃亡。

    郭三斤回到家乡附近时,正好遇上了上千名从荥阳而来黄河水灾,无处可去的流民,于是两边正好聚拢在一处。

    郭三斤心道反正逃役是死,自己还不如乘死前风光一回,于是率流民攻破了崇阳县,将以后欺压在自己头上的县令狗官杀了,并在附近大肆抢掠。

    眼下郭三斤率众杀上少林寺,是本想抢过冬的粮食的,这样皇家供奉的佛寺本就有不少囤粮。结果郭三斤他们一到,僧众们连抵抗也没有,就四散而逃。

    郭三斤也觉得应该如此,县城都被攻破了,何况一个寺庙,当下不以为意,正好这时手下将那袁家的女子救下,送到自己面前。

    对郭三斤而言,造反所为何事,不就是保住xìng命后,再rìrì吃得饱饭,最后玩一玩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女人。

    这袁家小姐在崇阳县之中,也算得是绝sè。郭三斤早就听闻过她的名字,以往自己连看她脚指头一眼的资格都没有,但是眼下自己就要上她,而且还在庄严的大雄宝殿。

    郭三斤已是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玷污佛堂算什么,越是如此他越有一番快意。

    当下他令四下兄弟看住,自己抓着这袁家小姐,就要进入大殿。反正少林寺和尚都逃了,还什么可担心的。

    而这时候,昙宗舞着铁杵,翻身上前,几名流贼原本皆是府兵,也有点身手,见一个大和尚舞着铁棍上前,也没太放在心上。不过这一下倒是叫他们瞎了眼。

    “昙宗,不可伤人!”觉远在李重九背后大声喝止。

    只听砰地一声,流贼的脑袋犹如西瓜般爆裂。“阿弥陀佛!”觉远摇了摇头,开始念诵佛经。

    昙宗手下不停,砰砰地连响,那流贼好似李重九以前看得那打地鼠游戏,个个是脑袋开裂,无一回合之将。

    流贼头目郭三斤,从大雄宝殿内,jīng赤着两条腿而出,对着昙宗大喝言道:“你要作甚?”

    话音未落,又是砰地一声!

    郭三斤也被昙宗开了瓢。

    “不好,大当家的死了!”

    四周流贼一看,又见昙宗这等猛人,当下哪里敢再战,四下没命地逃了。

    李重九见了到时,凝思一想,当下放下觉远。昙宗对李重九嘿嘿一笑,言道:“我已杀散贼子,乘乱逃出去!”

    “不急!”李重九笑了笑,当下拔出短刀,来到大殿门前那郭三斤的尸体面前。

    一旁那袁姓女子正搂着衣服,正缩成一团。

    李重九当下对那女子喝道:“闭眼!”

    袁姓女子茫然地点点头,闭上双目。李重九向佛祖告罪一声,当即手起刀落,向郭三斤砍去。

    当下李重九提着郭三斤滴血的头颅,用尽全身气力吼道:“敌酋已被我所杀,还不束手就擒!”

    昙宗见李重九此举一愣,觉远倒是喊了一句妙计。

    李重九连声作吼,正巧碰上周独眼带着五六名村汉,被几十个贼人围攻。

    那群贼人见李重九凶神恶煞一般,提着自己头目头颅,当下腿部发软,一哄而逃。

    这群流贼人数虽众,但是却都是百姓,一听自己头目被杀了,一会儿有听有官兵杀来了,当下亦是不明所以。

    混乱之间,群龙无首,又无人组织,眼见前方的人惊恐的退出寺外,当下亦是跟着一哄而下,直往山下退却。

    一夜将尽,次rì旭rì跃然而上,天sè已明。

    本已是作不胜悔恨之状的方丈普胜,以及几名少林寺的长老,正在后山一处一起抱头痛哭。

    待听闻消息时,却一个个露出不可思议之sè,当即普胜方丈怀着一种失而复得之心情,返回寺中。

    他们看到却是另一番景象,原本以为的残垣断壁,熊熊燃烧的僧舍,以及劫掠一空的粮仓库房皆未出现。

    庄严的大雄宝殿依然耸立,金刚力士作怒目而视,僧舍一切完好,而粮仓库房大门皆是紧紧锁闭。

    而一路之上,不断陆续返寺的僧人,被统一分发下棍棒,指定他们巡逻各个位置。

    流贼的俘虏皆是被双手负后,被绳子紧紧捆绑,关押在一间大殿之内。寺庙内大门紧闭,各处皆有人把守,一切井然有序,一丝不乱,丝毫不见任何刀光血影。

    普胜与几位少林寺的长老,几乎以为昨夜自己是做了一场大梦般,今rì刚刚醒来,这少林寺居然丝毫无损。

    普胜当下是咄咄称奇,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陡然涌上心底,一起向佛堂下拜感念佛祖保佑。

    当下普胜等人截住一名帮手的乡民,问道:“昨夜是哪位英雄击退了山贼,救下了寺庙?”

    那乡民亦不懂得说话,只是将手朝大堂方向一指。

    普胜等人连忙快步登上台阶,只见大堂之内,一名穿着麻衣的少年,正指点几名僧人说话。

    只见对方虽年轻,却自有一股沉稳之气度,说话虽是简短,但却自有一股不容拒绝,令行禁止之意,只见吩咐下去几名僧人无不认真听命。PS:今天上三江,求三江评价票,求推荐票,晚上还有一更,拜谢大家。

    支持一下俺吧!

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

    普胜等少林寺几位长老,在台阶下看见对方cāo持井然有序,而自己等人此刻却不在寺中,皆是不甚汗颜。

    当下普胜上前对那麻衣少年,言道:“这位居士,老僧乃是少林方丈普胜,多谢阁下昨夜救我少林于危难之中。”

    这麻衣少年自是李重九了,他当下连忙言道:“原来是方丈大师,实不敢当,实不敢当,昨rì击杀匪首的乃是这位昙宗大师。”

    普胜转过头看见那昙宗正憨憨地笑着,当下点点头,这时一旁僧人上前,将昨夜之经过讲了一遍。

    待听闻李重九乘乱,举起山贼头目人头呼喝之事,普胜当下言道:“居士太谦虚了,敝寺上下足感盛情。”

    李重九再三谦虚,之后言道:“昨夜山贼退后,一面慌乱,我担心有人趁乱打劫,又加之山贼卷土重来。故而擅自调度僧众,在此做了防备,并查封库房,眼下多亏方丈大师回来主持,还请查点示下,但希望不怪我昨夜擅越,指挥僧众之事就好。”普胜听了,当下讶异言道:“这些居然都是你办的?”

    李重九点了点头。当下普胜面上虽是沉静,但内心却是波澜起伏,方才他入山时,见寺庙内一切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居然都是出自这少年之调度。

    如果方才斩下流贼首领头颅之事,可见其急智决断,那么这调度之能,少林寺三百僧人皆不可胜任。这样的少年,真是人才了得。

    当下李重九行了一礼,自施然而起。

    “居士慢走!”普胜在后言道。

    李重九回过头来,普胜言道:“还劳烦居士在敝寺先行住下,让老僧一尽地主之谊。”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方丈盛情,不敢有违。”

    普胜闻言当下大喜,面上却平静言道:“立即备一间上好的僧房,给居士住下。”

    “不敢劳烦,方丈大师,请让我在觉远大师的jīng舍附近住下即可。”

    普胜突然想起原来此人就是那rì,从太原郡千里来寻觉远的少年,当下他心底有数,有了这一层缘法,就好办多了。

    当下普胜痛快答允。

    李重九卸下重任之后,直往觉远的住处走去。一路之上,少林寺的僧众们看见李重九,皆是避让在一旁行礼,丝毫未因为他并非乃是佛门弟子,以及他的年轻而有所怠慢,任谁都知道昨夜就是他一人,智退山贼,并将寺庙内整治的井井有条,才使得寺庙上脱此大难。

    至于跟在李重九身后的昙宗,虽才是昨夜真正立功之人,但看着对方憨头憨脑,拄着铁杵摸着光头的样子,众人就相应忽略了。

    不久之后,李重九来到了觉远的jīng舍之内。

    觉远头陀正是盘膝坐在竹制的茵褥(注一)之上,盘膝打坐。

    觉远头陀听到门外脚步声,一睁眼看见是李重九微微笑了笑,示意昙宗留在屋外,李重九一人进来。

    李重九见面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当下坐在觉远对面的茵褥之上。坐下之后,李重九打量面前的觉远,对方的神情很平静,丝毫不见一夜辛劳后的疲惫之sè,或许方才的那一会坐禅已令他恢复。

    觉远微微一笑,将茵褥下一封信纸抽出,推到二人面前中间的空地。

    觉远指着那信封言道:“这是医治你爹病症的药方,我已揣摩了数rì已是写完了,拿去治病吧。”

    李重九接过信纸,当下大喜言道:“多谢头陀。”

    觉远笑着言道:“我还未谢你救命之恩,你倒是先谢我了。”

    李重九连忙言道:“头陀,这可不敢当。”

    “当得!”觉远的声音掷地有声,只听他言道:“你不仅救下我的xìng命,还救下阖寺上下,令之不遭祝融之劫,不仅是我觉远,敝寺上下都足感你的盛情。”

    李重九点点头,这时候再推诿即显得太虚伪了一点。李重九当下笑道:“头陀,何必如此说,我爹之病我忧心久矣,你这一副药方,对于我而言,已是千金不易。”

    闻言觉远赞许地点点头,言道:“难得,难得。”二人说完,又闲聊几句,李重九即从觉远房内告退而出。

    方走了数步,昙宗即从背后赶上,凑在李重九耳边,言道:“李居士啊,你就是这样从师父房内出门啦!”

    昙宗是个浑人,即便是故意压低声音说话,亦犹如洪钟一般。

    李重九打了个哈哈,随意言道:“昙宗,你说我该如何呢?”

    昙宗当下言道:“当然是乘此机会拜师啊!”

    “拜师?”李重九顿时诧异。

    昙宗摇了摇头,言道:“也是,早知道就提点你一番了。你觉得我师父如何?嗯,算了你肯定没这眼sè,看不出了。那你觉得我武艺如何?”

    李重九想起昙宗那呼啸生风的铁杵,言道:“很是厉害。”

    昙宗自得地笑了笑,不过又十分惋惜地叹了口气,言道:“比起你来是不错了,但不算厉害。我是个浑人,师父传给我的本事,若能学十之二三,我早就下了这少室山,去朝廷寻一个大将军当当了。”

    李重九不由讶然,言道:“未料到,如此厉害。”

    昙宗很满意地看着李重九这表情,言道:“那是当然,我还不算,我所知师父之前一个得意弟子,可开六石弓,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猛将。”

    六石弓。

    听到这里,李重九终于sè变了,三石弓他尚不可开满,更别提六石之弓了。而觉远的一个弟子,居然可以开六石之弓,这绝对是可以与长孙晟,韩擒虎齐名之将,这该是如何了得。

    当下昙宗言道:“我是远远比不过那个师兄了,师父说收我做弟子,就是喜欢我心眼实在,但人可是笨得紧。所以李居士我看你顺眼,而且我也看得出师父,对你也是打心眼里喜欢。你若拜在他的门下,定比我老昙出息多了。”

    耳听昙宗自称自己为老昙,李重九闻之一笑,待念及觉远可授之一身本事,不由目光闪闪。

    这少林寺之中,还是真有高人啊!

    注一:茵褥即坐垫,当时也叫做地衣。

    PS:奋力求推荐。

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

    少林寺这一劫之后,已近半个月,少林寺寺周,流贼已是渐渐退去。

    附近的几个村落,皆是被流贼洗劫了一遍。流贼过境,其危害远甚于蝗虫,不仅粮食被搬得一空,房屋被烧,不少村民还死于流贼的屠刀之下。

    眼下附近几个村落的百姓,皆是聚集到少林寺之中避难。

    佛门普渡,普胜方丈虽没有什么能力,但乃是真正有慈悲之心的高僧,对于落难失去家园田地的百姓,他都安排僧房收容,并命僧人供给衣食,照顾他们周全,得病受伤之人还给与医药。

    只是少林寺之中,人一多,却倍加觉得有几分拥挤了,僧人们虽是疲惫,但总算大家庆幸少林寺仍在,最少还有一口饭吃。

    普胜方丈看得此情景,一面不由心怀慈悲怜悯之心,一面却是庆幸少林寺得存。

    普胜方丈与几名长老,仍旧在方丈jīng舍议事,讨论起明年流贼过后chūn耕的事情。

    事实上,流贼在崇阳县肆掠已有近半个月了,朝廷派兵来剿了一次流贼后,就匆匆走了,并没有什么驻兵,崇阳县,少室山附近还有不少流贼出没。

    如此明年的chūn耕,即已成了一个大问题,如何顺利chūn耕,如何在此流贼袭扰之中,保住这少室山一方净土,这成了普胜与几名长老的难题。

    经过这一难后,那些长老亦懂得变通,不再以为让僧众cāo练之事,乃是耽误修行。xìng命都没有哪里来得修行,没有护寺之能,何来捍卫佛法,普渡众生。

    “敝寺选取百名年轻力壮的僧人,cāo练棍棒,以抵御流民之侵袭。”

    普胜之言当下得到了众长老的纷纷赞同。

    一名长老言道:“我看昙宗不错,可以让他教习弟子们棍棒,当然师弟你之前所说的禅武合一,也必不可少。”

    普胜点点头,言道:“师兄所言甚是,禅武合一,也是让弟子修行棍棒之中,不忘慈悲之心。”

    见普胜如此说,众僧皆是一起点头称是。

    “只是,”普胜皱眉言道,“只是若是抵御流贼,战场征战,必要有调度之人,我等现在倒是缺少这样的干才,那夜你们也知道,流贼上山,本寺僧众一哄而散,无人指挥调度,说来是师弟我的失职,我实在没有统帅之能啊!”

    听普胜这么说,众僧纷纷出言安慰。突有一名僧人言道:“方丈师兄,若是本寺之内,没有这样的人才,不如由外征调,你看如何?”

    普胜眼睛一亮,笑道:“师弟,莫非有好的人选。”

    “是啊,此人选实际上方丈师兄,早就心底有数了。”那僧人微微笑道。

    普胜摇了摇头,言道:“其实,我亦有试探过此人口风,但他实已委婉相拒,我看此人虽是年少,但胸中锦绣,有青云之志,我看实非池中之物。”

    一旁的僧人言道:“师弟,无论他是否有青云之志,我们终得出言相劝,此人对本寺有大功,若是他能留下担当,那就最好不过了。”

    “正是,正是。”普胜点点头,却露出凝思之sè。

    不久之后,李重九听闻乃是方丈相召,当下来到了寺内正堂。

    李重九本以为是普胜一人相邀召见的,却未料到这一次却是这么大的阵仗,不仅是普胜连几位与他辈分相当的老僧,一起是一同出面,面前的茵褥坐了有七八个僧人。

    李重九当下心底几分有数,不过面上十分恭敬客气,向众僧合十行礼之后,在茵褥上坐下。

    众僧人见李重九如此知礼,当下对此人都是印象大好。

    坐定之后,普胜先与李重九寒暄一番,先问李重九这半个月来是否对寺内生活习惯云云,最后切入正题。

    普胜言道:“李居士,我看你对佛甚有慧根,不如受戒出家如何?”

    果真来了,虽早有料到,但李重九自是没有理光头,当和尚的打算。

    当下李重九言道:“多谢方丈大师一番美意,但我乃是家中独子,爹有严令让我数年之内,必须娶妻生子,所以恐怕无缘于空门。”

    听李重九拒绝,普胜等人自是大感失望。

    不过这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重九乃家中独子,又尚未娶妻,若让他出家为僧,实说不过去。

    但是总有数名僧人仍不甘心,当下又与李重九计较了一番,李重九却其意甚决。众僧不愿意让李重九就此下山,可惜李重九却不愿意为僧,这倒是两难了。

    当下还是普胜懂得变通,他言道:“这么说来,李居士愿意暂留我少室山,又不愿意受戒出家。”

    李重九当下点点头,言道:“方丈大师,我亦有亲近佛法之心,但父命如天。”

    普胜点点头,言道:“那如此,老僧倒是有一个折中的办法。”

    “请方丈大师说来。”李重九言道。

    普胜方丈笑了笑,言道:“李居士仍可为我少林寺之弟子,但可不用受沙弥十戒,rì后亦不用受比丘戒,亦可留发,只需受在家五戒(注一)即可。”

    一旁的一名白眉老僧皱眉言道:“方丈师弟,不受沙弥戒,不受具足戒,即不算出家,我少林寺岂有在家弟子之说。”

    普胜笑道:“佛渡众生,何来在家出家之说,只需有心亲近,即可算是我佛门的好弟子,众位师兄师弟,你们看是如何?”

    众僧人们有心留之李重九,还管什么在家出家之说,纷纷点头称是。

    普胜见众人皆不反对,微微一笑看向李重九,言道:“李居士以为如何?愿意不愿意成为我少林寺之弟子。”

    在家弟子,也就是俗话说的俗家弟子,没想到自己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大弟子。

    李重九瞬时之间,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在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武松,岳武穆,张三丰,方世玉,还有某位开国大将在向自己招手的样子。

    李重九此刻倒是有几分不可思议,这到底是历史改变了自己,还是自己改变了历史。

    听普胜又再一声询问,李重九当下言道:“多谢方丈大师。”

    听李重九这么说,众僧人皆是满意地一起点头。

    当下普胜亲自与李重九念诵五戒。

    这亦是相当的殊荣了,虽非是正式的佛门弟子,李重九不需召集僧伽,亦不需受戒和尚和阿阇梨,更不需剃度,取法号。

    但是由方丈和尚亲自替李重九念诵五戒,亦是少林寺破天荒的事了。

    方丈和尚念诵完五戒即完毕了,什么五德,六念,十数,也就是全凭自觉了。

    注一: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yín,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亦称居士五戒。

第四十章 少林寺总教头

    李重九成为少林俗家弟子之后,才明白这一次不仅是他加入少林寺。普胜方丈还以护寺的名义,又从附近的乡民之中招纳了两百人作为俗家弟子,一起驻扎于寺内。

    当然除了俗家弟子之外,寺内还组建了百人的武僧团,作为僧人之中的武装,一同cāo练棍棒,将来以护寺捍卫佛法。

    相对于武僧,俗家弟子除了受戒之外,约束甚少,比之僧人没有那么多功课所作,故而理所当然成为护寺的骨干。

    当然鉴于少林寺之中,并无cāo练以及统帅之才,故而方丈普胜特命李重九为三百僧兵的总教头,cāo练棍棒。

    普胜的信任之意自不用多说,但在李重九这里却犯了难。

    原因很简单,论及十八般武艺,李重九最擅长的自然是弓箭,至于刀法勉强也会耍几个山贼把式,至于棍棒那就让李重九无从说起了,更不用说李重九还要教导三百僧兵cāo练棍棒。

    棍乃是百兵之首,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兵器,虽是长兵器,但是杀伤力却弱,不如刀枪,故而使用棍棒附和僧人们慈悲为怀的初衷。故而当李重九委婉向普胜方丈提出,将戒刀,禅杖作为武器时,被普胜一口拒绝。

    李重九无奈下,只得上门向觉远请教。

    觉远得知李重九成为少林俗家弟子之后,对李重九更是亲切,特别当李重九将传授僧兵棍棒之事,告诉觉远后。

    觉远亦是觉得此事不可怠慢,按照李重九的初衷是,能让觉远这位深藏不露的高手,秘密传授自己一套棍法,待自己提高后,再传授他人。

    但是觉远似没有领悟李重九的意思,或者是看破了李重九从他那偷师的意图,转而派了昙宗帮助李重九教导僧兵之棍法。

    昙宗的兵器乃是铁杵,但是铁杵本身就是棍棒一种,因此昙宗对于棍棒亦是十分jīng通。

    当李重九吩咐三百僧兵向昙宗学习棍法时,众人还不甚乐意,他们皆觉得昙宗这憨头憨脑的僧人,能传授什么。相反对于李重九,他们倒是十分敬佩,对于他一夜挽救少林寺于危难之中的事情,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但事实上以貌取人是不对的,论棍法昙宗才是行家,而李重九才是胸无点墨。

    天sè未明,大雪已是降下,冬雪纷飞,四面皆是飘洒的雪花,山林之间,尽染成一片苍茫。

    少室山之上,僧舍大殿,鳞次栉比。在少林寺正中的空地之上,已开辟成练武场。

    “轰!”

    棍棒重重的鞭击地砖之声。三百名僧兵矫健有力的嘶吼声,长长回荡在山林之间。

    见此一幕,李重九在旁,长长喷出了一口白气,将身上的严寒驱散。

    清晨之时,又是雪花飘飞,正是最寒的时候。

    而练武场之上,却皆是沸腾,昙宗传授之棍法态度十分认真,棍法之十分jīng湛。

    初时尚有人不服,结果轻轻松松被昙宗一人打倒七八个人,众人这才服气,当下用心而学。

    练武场之上的呼喝声,整齐划一,铺天盖地而来。

    不仅是李重九本人,他看到连一旁过来旁观的普胜方丈,以及几名长老,脸上亦是露出赞赏之sè。

    大雪之下,每个人身上反是热气腾腾,只见棍棒扫动,雪粉亦跟着四散飘飞而起。

    正有着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的说法。

    每名僧兵手上齐眉棍挥成一道棍影,何为齐眉棍,以棍柱地与眉齐高。

    正是俗语有云,棒齐胸、棍齐眉。

    此外还有等身棍之说,即棍长与人同高,正如水浒传引首有云,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自来用棍名家,当属这位宋太祖武德皇帝,一条棍棒打下赵姓江山。

    李重九看了是自是羡慕,亦是在一旁暗暗将昙宗所教习的棍棒记在心底,但面上却要摆出一副总教头的样子,督促僧兵们练武,这实在令李重九心头痒痒。

    白rìcāo练完毕之后,李重九晚上一人独自时,就自己练这棍法。

    李重九这等认真劲,实在不亚于当初高考时,当初商海征战,杀戮间毫无硝烟之气,疲惫忙碌下,勾心斗角只觉得一阵阵疲乏。

    偶尔去健身房锻炼,亦是重复几个动作枯燥无味,在钢筋森林的都市里压抑久了,长时间下犹如困笼之鸟。

    但是重生之后,对于习武之事,李重九却未从有过这般兴趣,每夜cāo练棍棒,舞得一身大汗淋漓,却被倍觉得酣畅,每每棍法上有所领悟,取得丝毫进步,李重九皆是喜不自胜。

    到了白rì里,李重九再将自己不懂之处,去问昙宗,让他点拨一番亦是大有收获。

    光yīn乎乎,如此李重九白rìcāo练,晚上练习棍棒,打熬气力,一转眼已是冬去chūn来。

    chūn雪初融,少室山上草长莺飞。

    李重九在少室山已住了快三个月了,这rì接到上党郡来信。

    正所谓家书万金,上党郡河南郡两地相隔近千里,虽托熟人相送,但一来一去亦在路上要耽搁十来rì的路程。

    信是苏素执笔,李虎口授的,李重九接信看后,李虎言自己得到觉远的药方之后,肺疾已是大为好转,往rì积累的病根,已是在一点一点的痊愈。

    李重九见李虎病愈不由是大喜。

    此外信中还说了数件之事。

    一是李家镖行在单雄信的扶持之下,已是在上党郡开起来了。开设镖局当rì,单雄信请了并州境内大小绿林,如母端儿,柴保昌,甄翟儿等有名绿林,都送了帖子。

    单雄信如此做,即是设宴告之绿林好汉,这李家镖局,是由他北路总瓢把子单雄信罩着的,绿林好汉需看在他面子上,不可轻动。

    闻之消息,众人都给单雄信买了面子,作了承诺。

    于是李家镖行亦正式在上党郡扎根下来,眼下已有数家准备去漠北的小商队已联系上他们,收下定金,准备开chūn之后,就行出发。

    这一趟行程顺利,最少可有两百吊的利润,这可比李虎他们当初,刀头舔血,作没本钱买卖来的钱快多了。

    眼下七千寨的山贼们皆是乐呵呵的,期待着开chūn后第一次押镖。

    PS:奋力求推荐票,双眼泛泪,拉兄弟一把吧!

    各位看官,帮帮忙!

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经

    李虎的来信中除了介绍七千寨的近况外,并附在信中一些消息,石艾县县令殷开山因为攻打七千寨时,损兵折将遭到弹劾,被剥夺了县令的官身。

    这点倒是李重九所期望的。陡然之间李重九不由想起李芷婉来,那位在上党郡时,对方伫立亭中的一幕来。

    隋炀帝马上就要挥师百万征伐辽东了,这一次对于隋朝是一个沉重打击,但对于李家而言却是在低谷的一个转折。

    此外还有李密,翟让,还有窦建德,他们此刻都该是正在蓄势待起吧。

    隋失其鹿,天下将共逐之,这是将来天下的格局,自己无论愿意不愿意,皆必须投身其中。

    此乃是个人之命运,融入到天下革鼎的命运之中煎熬,不同的是,有人能迸溅出火星,有人只能沉底而去。

    最后李虎信中所述,都是些叮咛嘱咐之话,信末当心李重九在外生活不易,还托人给李重九带来一件皮衣,以及一贯钱。

    信中最末写到,爹与众兄弟们一切安好,勿以为念。

    见李虎与众七千寨的弟兄们过得都不错,李重九足以欣慰,想到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以及喊小九时,那一份亲切热烈之意,李重九心底不胜涌起一份温馨之意。虽没有过去的记忆,但李重九亦知道,在山寨里,李虎无暇照顾自己,所以小时候自己成长,由山寨每家每户轮流照顾,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

    所以对于李重九而言,他们都算是有一份对自己关切之情在于其中。

    合上信纸,李重九觉得肚饿,当下去斋堂用饭,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之后,浑身舒畅。

    这rì正是俗家弟子们一月一次返家省亲之rì,故而李重九孤身居住在寺内,无事可做便动了四处走走的念头。

    李重九见外周雨雾蒙蒙,少室山正是一番初chūn葱翠景sè。他心道自己来到少林寺亦有近三个月了,少室山上下皆还未走遍,想到rì后此处因商业开发,而旅游挖掘过度。

    此刻李重九只想看看这原sè原景。

    当即他披上一件蓑衣,头戴竹笠登五rǔ峰而上。

    chūn雨湿衣,远处而望,五rǔ峰下远处的山川轮廓烟烟寥寥,仿佛浓重的山水泼墨画一般。

    清新的chūn风吹面不寒,李重九伐竹为杖,耳听簌簌地雨打竹叶之声,脚踏草叶亦是沙沙作响。

    待行至五rǔ峰将要绝顶之处,忽见有一石洞,此正乃是菩提达摩来少林寺后,面壁九年之洞。

    当下李重九大步进洞,正要举目参观,却不妨见到一名老僧正于一石上,盘膝而坐。

    李重九还道是达摩还魂,仔细一看原来却是觉远头陀。

    见觉远正在入禅,李重九不敢打扰,亦没有举步离去,只是负手站在原处四处打量。

    只见这达摩洞内,还甚是宽敞,四周石壁之上,细细密密竟篆刻着不少梵文。

    这文字一竖一竖而下,显然是弥经岁月,不知多久,而洞内还有一大石头,表面光滑,格外醒目,应就是达摩面壁之影石了。

    “此石壁之上,乃是菩提达摩,当年手书之禅宗修行心法,易筋经与洗髓经,皆以梵文所刻,已有不少岁月了。”

    李重九听是觉远的声音,听闻这墙壁之上乃是易筋经与洗髓经,不由诧异。这两本书在后世可谓是鼎鼎大名。

    相传禅宗二祖慧可,不解其师达摩所留经书之意,后在长安大道上,遇一武艺高强之青年与之相谈三天三夜,终于相互印证,悟出易筋经个中道理。

    而那个青年就是卫国公李靖。

    不过李重九听觉远的意思,这两本书居然皆是禅宗修行之法。当下李重九笑道:“我还以为易筋经和洗髓经乃是达摩祖师,从天竺所携来什么秘传武功呢。”

    觉远闻言一笑,言道:“此乃世人牵强附会之说,以至有所误会。”

    李重九不仅好奇地问道:“那么达摩祖师到底会不会武术呢?”

    听李重九如此问,觉远一顿,笑着言道:“这,这我也不知道,我入世之时,达摩祖师早已圆寂。”

    “更何况达摩祖师修头陀行,以楞伽经传灯印心。修头陀行之僧人,不住聚落,故而菩提达摩才孤身居石洞九年,面壁不出,如此之下外人,实难知晓达摩祖师是否身具武术。”李重九听了点点头,心想若是达摩祖师若是真的传下什么武术,那么少林寺那帮和尚,亦不会遭遇流贼,一战即走,全无反抗之力了,最终还要自己与昙宗来力挽狂澜。

    李重九与觉远谈了许久,之后二人一起下山。出洞之后,chūn雨已停,路上颇有几分湿滑。

    觉远已是年迈,步伐亦不甚稳健,路上甚至要李重九搀扶方可。

    两人将近寺时,觉远突然停下,手持一根竹杖,望着少林寺言道:“明rì坐腊之期已尽,老僧我不rì就要远离,继续作苦行头陀,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能否回到少林。”

    “今rì本在达摩洞里坐禅,虽无所得,但是遇见了你,这也算的是一段缘法。”

    说到这里,觉远从僧袍下取出一个棉布包裹,言道:“此乃四卷楞伽经,乃本寺高僧所译,而我手书所抄录的,老僧身无长物,没有他物赠你,这四卷经书亦是你我的一个纪念吧。”

    李重九闻之讶然,觉远笑道:“明rì我就要走了,这经书不可能携带,与其留着蛀虫,倒不如付之有缘,望莫要推辞。”

    李重九见觉远其意甚坚,李重九当下毕恭毕敬地接过,言道:“长者赐不敢辞,大师相赠之盛情,铭感五内。”

    觉远闻之哈哈一笑,当下拂袖而去。

    次rì觉远与少林寺之内的头陀僧人,各自下山,作自己苦行去了。

    临别时,李重九,昙宗皆准备去相送,后来方才得知觉远头陀一大早就已是动身,显然是不yù见之离别,有所牵挂。

    昙宗闻之之后,当众乃是如小儿一般嚎啕大哭,李重九立在少室山上,看着远处的云雾,亦是不胜感慨。

    当夜僧房的油灯之下,灯火星星。

    李重九盘膝而坐,将觉远所赠的布包裹打开,包裹正中方方正正叠着四本薄薄的经书。其一本上书《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下附一行蝇头小子,弟子觉远谨录。

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

    李重九并没有急忙翻开这楞伽经。

    他先起身去净手,拭脸,再点一根檀香。

    见檀香之烟气缭绕,李重九一整头巾,将衣袍上每一寸褶皱扯平,如此方才盘膝坐下。

    看似装作其事,但读书首在正心诚意,对于觉远赠给自己的经书,李重九自当郑重待之,如此才不辜负了他的一番相赠之意。

    李重九这才恭敬地翻开这楞伽经。

    先不谈内容,仅此字就乃当浮一大白的好字,方方正正,如刀刻一般,好似达摩洞之中的摩崖刻石。

    只见卷首是一行觉远自述。

    此经初祖达摩授予慧可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固慧可弟子持此经以修持者,以“专唯念慧,不在话言”为念,固而世称楞伽师。

    这段意思李重九有所了解,说得是禅宗初传时,自达摩,慧可以来一直以楞伽经印心,当时以楞伽经为传授经典的僧侣被称为楞伽师。楞伽师之中多乃是头陀行,乃禅宗发端,到了禅宗五祖之后,禅宗则改以金刚经印心,终而发扬光大。

    跳过卷首之后,即楞伽经之正文。

    如是我闻,开篇四字即规模宏大之意,如是我闻乃是佛祖亲自说法,特正经以此四字区别于外道。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

    李重九虽对佛经不甚了解,但是一旁的眉页上,皆有觉远以蝇头小字所书的注批,显然是之后填补上,所以亦是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已将第一卷看完。

    待要看到第二卷时,油灯已快燃尽,李重九不舍弃之此好书,添了些许油,又重新点上一支檀香,继续阅读。

    待翻开第二卷时,李重九却轻轻地咦了一声,原来卷中所书的已并非佛经了,而乃是觉远自述之词。

    吾年少时为黄冠后见战乱分离遂以济世活人天下太平仍见民生疾苦老读佛经乃生济世渡人之念入佛门修行……

    这一段长长的话,令李重九看得颇为头疼,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只能靠自己来断句。

    李重九见觉远自述其经历,觉远少年时为道士,后见战乱,乃是行医济世,年老之后则遁入空门。虽是几百字,亦可感受其当年饱受乱世,颠沛流离之苦。

    觉远入空门之后,研习摩崖石刻上的佛经,与少年读之道藏相合,创出一套养生功来。

    这套养生功据觉远所述,自己自六十岁以后修行,乃强身健体,耳聪目明,可御百病。不过当觉远修这一套养生功有所成之后,已是七十多岁。

    以觉远的自述,他创出这套养生功的目的,乃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绝非杀戮逞强,所以他之一生绝不与人动武。

    李重九见之大生感慨之意,不过他自不会在此纠结下去,他眼下倒是想看看觉远这篇养生功,到底有何玄妙。

    当下李重九又翻开一页……

    大业八年壬申年正月时,当今的重瞳天子,下诏攻打高句丽。陆路左右各十二军,共一百一十三万横铺而攻之,大军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亘九百六十里。

    而水路之上,则由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江淮水军,出东莱浮海前进,船舰首尾相接数百里。

    临战之前,兵部尚书段文振,身染重病,临终前上书天子,应出其不意,速克平壤,若迟疑不决非上策,三月段文振病死军中。

    但是隋炀帝却未听从段文振之言,以耀国威于域外,以威降伏异邦之略,反而告之众将,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众将不敢违令,公文一来一往,往往战机已失。

    而高句丽重镇辽东城,城池将陷,城中人即请降,等驰奏批复,则已丧失战机,城中又固守拒战,如此再三,辽东城久攻不下。

    上百万大军空悬于外,每rì所费米粮,片刻可堆积成大山,顷时间填塞湖泊,而为了运输此米粮,民夫转于道路,其馈运者更倍于百万之数,一时农耕荒废,又兼之重役,死于道上不计其数,其余之人,更是纷纷逃亡。

    当越来越多的流民出现在崇阳县时,少室山上亦不安稳了。

    天下如沸,流民四起。这些流民居无定所,衣食无着落,一受蛊惑,即可成了暴民。对于这群大股大股经过的流民,新上任崇阳县县令只知紧守县城,不敢进行缉捕。

    而城外的大户们,亦是纷纷蓄养家丁,在庄园附近筑起高墙,依为自保,亦有人出头组织粥铺,来缓解此火烧眉毛的危境,但是去年郭三斤的流贼袭扰地方,令不少人失去了家产,加之崇阳县米粮又不充裕,故而仅有几个粥铺,亦只是杯水车薪。

    而少室山下,已到了chūn耕时候,隋朝时佛教大兴,寺庙不用缴税,田产又多,香火鼎盛,故而乃是净土一般的存在。

    但眼下少林寺的好rì子却过去了,因为山下流民的增多,山下的chūn耕亦进行的倍加小心。

    为了保护寺庙佃户顺利chūn耕,方丈商议之后,派李重九,昙宗率领率着武僧团下山驻扎,以监视涌来流民。

    “总教头,这山下流民又聚集了不少人,你说该如何是好?”一名僧兵向李重九禀报言道。

    李重九往山坡下看了一眼,只见数百名衣衫褴褛的流民,或坐或卧,聚拢对面的林子里。他们眼巴巴地望着远方炊烟袅袅的村子,还有那一片葱绿的田地,脸上皆是露出渴望的神sè。

    “阿弥陀佛,这些人真是太可怜了。”不少持棍棒的武僧皆是摇了摇头。

    “不如施舍一些米粥给他们吧!”一名年轻武僧开口言道。

    “不行,”一名年老的僧人,乃是普胜派来的寺中长老,他开口言道,“若是施粥,只会让山下的流民越聚越多,本寺到时又没有那么多米粮,这些流民待到无米可食的时候,就会激起民变。”

    “不如放一把火烧了林子,将他们驱走好了。”昙宗当下献计言道。

    “不可,不可。阿弥陀佛,我等见之流民受难,而无法助之已是不得已了,还动手驱逐,实有违我等出家人慈悲之心啊。”马上那长老开口言道。

    “又不能施粥,又不能动手驱逐这些流民,难道我们就这样与这些流民,相互眼瞪着眼睛,一直候到天黑。”昙宗不免抱怨起来。

    “不知重九,有何主意?”

    当下那长老看向李重九问道,相对于粗莽的昙宗,少林寺阖寺僧众,只有对李重九时才是信任有加,对方可是凭一己之力,挽救了少林寺的人。

    这时李重九笑着言道:“这并非是难事,请大家稍待,流民片刻可去。”

    李重九说完,即翻身上马,此马乃是那rìshè杀流贼,救下那袁氏女子时所得。

    当下李重九手持三石弓,双腿一夹,策马缓缓自山坡而下。李重九的出现自是吸引了,流民们的目光,他们见一名少年手持长弓下山,却不知所谓何事。

    “莫要伤人!”

    那少林寺长老以为李重九对流民动手,当下喝止,但是晚了一步。

    李重九来到山下距流民不过三四十米之处,见之右手侧百步之外,有一颗枯死的大树,树上光秃秃的,叶子早就掉光,但是其树干却有三人合抱那么粗。

    李重九当下张弓引箭,瞄准了那颗枯树。

    李重九自修行觉远所传授的养生功已有两个月,眼下他亦借助着此次拉弓,一试自己这两个月来之修行如何。

    只听三石弓在李重九双臂硬开之后,发出咯咯作响之声。

    李重九臂似铁铸,以往皆开不满的三石强弓,这一次居然被他拉得直如满月。

    喝!

    李重九低吼一声,弓弦崩动,箭若流星,破空而出。

    只听咻地一声,箭矢破空之声,哗得一声疾响,居然震的耳膜微微疼痛,

    百步开外,瞬息而至,箭矢直奔那颗枯树树干而去。

    只听一声实响,箭中枯木,入三尺深!

    故人云王羲之书法入木三分,而李重九百步之外,一箭入树三尺。

    箭羽犹自嗡嗡地晃动,而林中的流民皆是作sè,不可思议般地看向那树干。

    而李重九手中不停,弓弦再响。

    第二箭,第三箭,居然是一口气连珠三箭。

    这一刻连少林寺的武僧们,看得亦是目瞪口呆,张大了嘴巴无法合拢。

    嘣!嘣!嘣!

    接连三响,三箭皆中,如摧枯拉朽一般,箭矢竟牢牢定在的树干之上,并且从左到右一字平开。

    林中的流民见此神shè之箭术,哪里还敢再坐下去,当下皆是连忙起身,仓皇地朝北而去。

    数百名流民片刻是卷尘而去。

    而山上的武僧们皆是快步奔下山来,聚拢在李重九身边,口中皆是惊叹佩服之词。

    不过武僧们皆是出家人,词藻一般,说来说去亦是那么几句,倒是令李重九听得有些腻味。

    当下有一名僧人奔到那树干之处,要将李重九箭矢拔出,只见对方憋得满脸通红,亦无法将任何一箭拔出。

    一时之间,众僧对李重九亦是钦佩不已。

第四十三章 寺内修行

    少室山之上,夜空晴朗,星汉倒挂长空,繁星参斗。

    此刻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四下无人,院落之中,草木送香。

    渐渐到了月上中天之时,屋中灯花轻爆,李重九在这时候缓缓睁开闭合之双目,气息加沉,重新吐纳呼吸十几次后,方有平静下来。

    李重九拿着一根草灯棍轻拨了一下灯芯,让屋内昏暗的灯光更明亮一些,之后拿起了觉远所赠的四卷楞伽经于膝头上,熟练地又重新看了一遍。

    合上书卷,李重九再细想一阵后,这才从茵褥缓缓起身,稍稍活动拳脚,将衣角扎进腰带。

    李重九走出门外,院落之上繁星满天,头顶星宿横古而悠远。

    李重九将门边的齐眉棍一挑在手,一棍当风呼啸,立了个门户,随即在院落之中,舞了一套棍法来。

    觉远所传授的养生功,实际上底子里,仍是道家正宗的引导术,以呼吸吐纳配合肢体运动,也就是熊经鸟伸之势,以为养生强身健体。

    如中国古老的养生功如五禽戏,八段锦,皆莫不如此。

    舞了半个时辰的棍棒后,李重九身上汗如泥浆,气喘如牛,当下他将棍棒一掷,走到屋后。

    屋后是一个小院,一缸子铜铸的大大缸立在上头,下面柴火烧得极旺,底下还覆着厚厚的一层火炭。

    这大炉子本是香积厨给阖寺数百名僧人烧火做饭的大缸,这时却被他借来一用。

    走到大缸前,缸子内热水翻滚,李重九当下将缸内的热水,尽数舀到一半人高的大木桶内。

    这大木桶乃是僧人rì常洗澡用的,也被李重九借用,早早地刷洗干尽放置在此。木桶之内,水气腾腾,蒸得李重九一身是汗如雨下。

    李重九快速地将十几服中草药丢入木桶之内,不过一会桶内开始弥漫出一股奇怪的药味,水sè亦变得红彤彤的。

    “也不知觉远大师,经中所述的炼体之法,是否真的有用?”

    桶里水温滚烫,让李重九喃喃自语般说了一句。

    此时虽过了冬天,但仍是chūn寒,又是山上。故而李重九不敢等这水变温,当下拔了衣裤,整个人微微犹豫之后,跳入缸内。

    水花微溅,李重九张嘴倒呲,这滚水果真是滚烫之极,若不是担心夜深人静,惊扰四面,李重九早就出声大吼了。

    纵是如此,他亦是连连低喝,竭力抵抗着这滚水混合草药的热力,当下觉得浑身皆烧。

    若非经书上说,这水越滚烫,药力越容易起效,李重九早就逃出水桶去了。

    这药材皆是李重九从按照觉远经中所述,托人下山采买的,药材上好,皆是名贵之物,费了他全身的家当,亦才凑齐了一次剂量,而按照觉远书中所述,如此浸泡要九九八十一次方可成功。

    正所谓穷文富武之说,这练武一道,果真并非寒家子弟可以作的,这一次药材的钱换在县城之中,足够五口之家安逸过上一年rì子。

    李重九从觉远书中所学的,之前的吐纳乃是正意,舞棍棒乃是发散,将人体血液循环达到一个巅峰后,使得jīng神和身体上皆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最后进入这药浴之中浸泡,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吸收,起到强筋壮骨,增长气血之效用。

    浸泡在木桶之内,李重九数度意yù起身,但终于忍不住浪费这昂贵之极收罗来的药材,终而还是忍耐了下去。

    坚持了有半柱香的时间,汤水渐冷,但李重九却越发难熬,原因乃是药材之力,开始在身上生效,滚烫滚烫,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住往四肢全身,皮肤里面钻进去。

    许久之后,清风徐来,李重九突然一醒,汤水已温,药力转而退散而去,而木桶内的水不知何时,已少了三分之一那么多。

    药汤已从额下,浮到自己的胸口的位置。

    汤水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药渣,李重九朝下看去只见肩膀和胳膊之上,肌肤皆隐隐透出红润之sè,而这并非是被滚水烫得通红。

    虽未是觉得疼痛减缓多少,李重九身上疼痛疲乏之意已是微弱许多,肌肤红彤彤的犹如初生之婴儿。

    李重九心中一喜,果真这汤药浸泡十分有效。

    当下李重九盘膝而坐,全身放松,在药桶之内盘坐,他可不敢低睡,而是用经书所授之特殊手法,时而拍打,时而按摩自己全身,需照顾到全身每个部位,以此发散气血,不让血液循环慢下来。

    啪!啪!啪!

    清脆的响声在院落之中响起。

    当到宁静悠远的钟声传来时,李重九才缓缓醒来。

    晨钟暮鼓,又是新的一天开始,阖寺上下的沙弥,比丘尼正在一起列队前往大殿之中,进行早课。

    在木桶之中,浸泡了一夜的李重九,从桶里醒来时,水已早凉。李重九低头一看,这桶内的汤水竟只剩下半桶之多,并且颜sè也由原先暗sè深红,变浅变淡许多,一抹药渣放入唇中皆已是无味。

    李重九从桶内起身,先是立即赶往屋外茅房,一会儿之后,李重九出恭完毕,整个人已觉神清气爽。

    一进一出之间,已是一个大循环。

    呼吸着寺内的晨风,李重九拔步而行,感觉身子好似轻了一半般,走起路来,丝毫不费气力,一个垫步就可以走的老远,四肢之中蕴含着无限的jīng力,仿佛一跳就可以蹦个老高。

    突然腹中长鸣,这才觉得饥饿,当下李重九快步往斋堂而去。

    寺内香积厨的僧人,火工,正忙碌个不停,准备阖寺僧人之早饭。

    李重九见粥还在锅里,却早已是等不及,一睹眼看见一罗筐内,正是刚蒸出来满满的白花花大蒸饼(注一)。

    当下就李重九就一手抓起一个大蒸饼,左右放入口中大嚼,一旁香积厨的监厨僧人看了李重九这样子,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换做其他僧人如此举动,肯定是要呵斥一顿的,但是李重九是少林寺的大恩人,连方丈对他亦是优厚有加,更不用说其他僧人了。

    故而监厨见李重九此举亦是笑着摇了摇头,不过随即他的表情变成了惊愕。

    这蒸饼蒸得甚大,寺庙内饭量一般的僧人,一般一顿两个也就饱了,可是李重九一个蒸饼居然两口三口吃完,又往筐里内抓去,一面吃着一面手里不停,其状好似多rì未食一般。

    这食量亦是太惊人了吧。

    填饱肚子之后,李重九方从香积厨出来,借这药材,养生功法之力,故而饭量亦是增加了数倍。

    在过去里,沙场猛将一向饭量极大,如名将廉颇年过八旬,犹能饭斗米,肉十斤,而增大食量,亦是改变体质的一部分。

    吃得肚饱后,李重九仍是觉得神采奕奕。

    李重九心知这一切皆是拜托药材之力,激发出自己之潜力,自己正处于十五六岁的年纪。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亦是一个男子身体发育之期,自己在这次激发潜力,正可是事半功倍,让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不过这持续推动,最好每隔十rì,就要浸泡一次药浴,再配合大量的锻炼,以及呼吸引导方可。若是拖延时间久了,虽没有不好,但是修行进度就慢了,特别是在自己这等黄金期间。

    所以李重九这一次才作尝试,若是效果大好,就要想办法弄钱了。

    现在囊中已空,下一次购买药材之钱,从何而来。

    少林寺是不可能了,而他更不可能写信伸手向李虎去要,七千寨上下四百口人rì子过得亦是紧巴巴,特别这时候还是镖局的草创期,到处都需要用钱。

    当初李重九给李虎说的计划之中,今年内,就必须在太原郡开设第一个分镖局,如此可以更好联络塞内塞外之生意,将镖局作大。

    这时候如何取钱,倒是一个难题。

    注一:蒸饼即是现在的馒头。

    PS:本文毕竟是正经历史文,并非武侠小说,如此大段描述,乃是铺垫剧情,至于古武术描写是其中一各方面。

    绝代猛将遇乱箭齐shè一样会死,遇到数百士卒围攻一样会身亡。

    最后拜求推荐票!

第四十四章 一头麋鹿的血案

    李重九骑着马独骑在官道而上而行。

    李重九这一番去东都,乃是闻之李虎,苏素他们已护送商队出塞外回来,现在皆已到了东都,故而写信让李重九前往一趟相会。

    想到不久之后,可以见到李虎,苏素,以及众七千寨的弟兄。李重九倒是有几分思念之情,当下向普胜告假,前往东都一趟。

    隋炀帝征辽东,弄的天下沸沸扬扬的,流民四处而去,但是东都附近因是天子脚下,仍还是一副太平盛世的迹象。

    李重九片刻不停地赶路,待行至半路之时,突然遭逢大雨,李重九不得不下马到路旁亭子之中暂避。

    将马儿拴好后,李重九从背囊中拿出胡饼嚼着,接着又拿出水囊,给马儿灌了几口水喝,于是就坐在亭中看着这连绵大雨。

    就在李重九嚼着胡饼时,突见一行骠骑军士,策马在雨中疾行。

    李重九仔细看去,这些骑士一律着青丝连明光甲、铁具装、青缨拂,持狻猊旗。战马轰然在大雨之中而过,马上之人目不斜视,浑然不将一旁李重九看在眼底。

    李重九见此铁骑,心道这乃是天子禁军方有的仪仗,而这隋炀帝此刻显然是在辽东。

    李重九心底纳罕,却坐在一旁观看,只见过了好一阵这一行骠骑,方从官道上走完。眼见亭子之外,雨势已是稀落了许多。

    李重九心底想快一步赶到洛阳,故而戴上斗笠蓑衣,策马冒雨赶路。

    路上行了一半,突见一旁的山林之中,有一头麋鹿穿梭在林间。李重九见了不由心底一动,眼下身上缺钱,若是shè杀了这头麋鹿,不说鹿茸麝香,就是这鹿肉亦最少可在集市之中,售得几百钱,可以解眼下修行养生功购买药材的燃眉之急。

    李重九囊中羞涩,对于五戒早抛之九霄云外了。在少室山时,李重九与昙宗二人,就经常下山沽酒解馋。

    当下李重九从背囊之中,取出自己的两石弓来,三石弓乃是军中制器,若是贸然携之上街,为明眼人发现,绝对是一个麻烦,特别自己身上还背着通缉令,身份上还是一个黑户。

    李重九抽出三只箭咬在口里,先取来一箭,瞄准施shè。

    麋鹿正在吃草,哪里知得厄运突至,虽惊觉跑开,但李重九一箭已shè中它的后臀。

    李重九又拔一箭,划伤了麋鹿的皮毛,要开第三箭时,麋鹿却走得远了,李重九见之当即催马而追。

    此刻在距离林中之处。

    一颗大树之下,十余人在此树下避雨。

    其中七八名男子纵是身上淋得湿濡,但亦站得距离大树遮蔽之处,有所距离,显然是对树下数名休息的女子以示足够的尊重。

    这女子之中一名头戴幂篱女子,其余三名皆是丫鬟打扮。

    这三名丫鬟脸上皆是露出无聊的神sè,避雨已是有了老些时候了。

    一名丫鬟捏起几块用木炭夹着香料做成兽形的兽炭,点燃后放入一jīng致修饰花纹的鼎脚铜盆之中,置于那头戴幂篱女子面前,言道:“公主,这雨天湿寒,你小心你的身子。”

    那头戴幂篱女子点了点头,言道:“拂衣,你说这天真奇怪,方才仍万里无云,一碧如洗,而这突然间,就大雨倾盆,难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那女子说话清新悦耳,令人倍觉动听。

    那丫鬟噗哧一笑,言道:“公主,这天有不测风云,后头还有一句人有旦夕祸福,公主可能今年你要交大运,遇贵人了。”

    对于女儿家来说,遇贵人指的当然只有一种含义,这女子虽是天家贵胄,但是论及此事时,仍是一副小女儿家的情态。

    正待这主仆二人开着玩笑时,突然林子里一动,一旁的侍卫陡然提高jǐng惕。

    只见一头受伤中箭的麋鹿,陡然从林子中窜出,直奔他们一行人而来。

    那侍卫正待上前动手,那头戴幂篱女子喝道:“不可!”

    正待这时,那麋鹿本是走投无路,又是失血过多,一见前面有人拦截,再也无力,一头栽倒。

    头戴幂篱女子与三名丫鬟一起上前,察看起麋鹿的声势来。

    那之前调笑的丫鬟,见麋鹿伤势甚重,忍不住心生一种怜悯之心,言道:“是何人如此残忍,连这小生灵也不放过。”

    “是啊,此人实是太过分了,”头戴幂篱女子亦言道,“我们先尽力救治,希望能做点什么。”

    李重九心知猎物受伤,当下策马入林而追,一路不敢行之太快,生恐折伤了马蹄子。

    顺着血迹的指引,李重九曲曲折折在林中转了一圈,眼见地上血越流越多,李重九心知这麋鹿伤重,故意就在眼前。

    就在这时,李重九转过一处林子,突然在前方发现十几名在树下避雨之人。

    听到马蹄声,外周之人皆露出了戒备的神sè,七八名家仆模样的人在外站成一圈,皆将手伸向刀柄。

    李重九当下勒马,只见自己shè下的麋鹿,正为一名头戴幂篱的紫衣女子扶着,一旁还有三名丫鬟模样的人,站在一边。

    李重九见这阵仗,自不会冒然冲突,将弓箭放在马鞍上,翻身下马抱拳言道:“在下乃是猎户,无意路过,还请将在下的猎物归还,不胜感谢。”

    话说完,李重九箭头戴幂篱的女子微微侧过头,似看了一眼,但对方面部被罩纱遮住,却看不清楚容貌。

    李重九心知这隋唐之际,有敢于结伴在穿着一身健装,在外骑马的豪放女子,亦有谨守礼教,出面在外亦不许人看清相貌,甚至身体曲线亦不让人窥视的大家闺秀,这皆是胡汉两种文化相互冲击的结果。

    这名女子没有说话,但是一旁的丫鬟却气势汹汹言道:“好啊,你就是那狠心的猎户,如此可爱的小鹿,居然也忍心shè杀!”

    李重九微微一笑,反问言道:“在下不过是一个猎户,请问猎户不shè杀猎物,却以何为生呢?”

    李重九此言一出,那丫鬟顿时没有了那副理直气壮的样子,犹自要狡辩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那头戴幂篱的女子却轻轻哼了一声,声音清冷,只听对方言道:“好个伶牙俐齿的猎户,那我问你说这猎物,是你shè得有何凭据?”

    李重九言道:“这容易,你看这箭杆之上,是否刻有李重九这三字?”

    对方仔细辨去,点了点头言道:“不错,正有。”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不才正是李重九。”

    这时对方轻笑了一声,言道:“这也不能证明猎物是你shè的,箭杠之上我也可以刻上阿猫阿狗的名字,难道这猎物就是阿猫阿狗shè得吗?”

    李重九当下一愣,随之失笑言道:“这位小娘子,既不愿意归还这猎物,亦不用如此出言讽刺吧!”

    “什么?”对方似被李重九此言激怒,只听她言道,“你的意思难道是说我……我居然想贪墨着麋鹿么?拂衣丢些几百钱,我今rì就买下此麋鹿了。”

    那名叫拂衣的丫鬟,面露为难之sè,言道:“贵主,我们出行何来的铜钱。”

    闻言李重九不由一笑,嘲讽般地摇了摇头,似乎有觉得打肿脸充胖子的意思。

    那头戴幂篱的女子见李重九如此,似乎真的动怒,当下她褪下手腕上的玉镯,丢在李重九身前的草地上,言道:“此物足可买下你麋鹿了吧!”

    李重九尚未反应,那丫鬟拂衣随即变sè,言道:“贵主不可,此物乃是圣上……不,给你之物,价值连城,如何给这小贼模样的人。”

    李重九在隋朝处了久了,不知不觉被人叫最多就是小贼二字,李芷婉如此,眼前这丫鬟亦是也是。

    他虽不介意,但是被叫久了,亦不免有几分反感,他捡起那脚下玉镯,故意地言道:“如此轻易就丢在地上,也不怕摔坏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听说丰都市(注二)里这样的赝品,出五钱可以买十个了。”

    他将眼一瞟,故意露出了几分狐疑神sè。

    而此刻那丫鬟与她的主人,几乎都要气炸了。

    注一:一种宽檐的帽子,帽檐上垂下长长长长的罩纱,把全身都遮住,以防旁人窥视。

    注二:丰都市乃是东都洛阳最大的市场。

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

    “小贼,你居然说这玉镯乃是赝品。”丫鬟拂衣看着李重九的神sè,一瞬间涌现了无知,愤怒,可笑,荒天下之大谬等复杂的表情。

    她心底想若这小贼知道,这玉镯乃是于阗国进贡之玉,该是如何震惊,如此手镯可以抵得上数千只麋鹿,他得知真相时该如何感激涕零,跪伏在公主脚下,以谢对方慷慨。

    可是偏偏郁闷吐血的是,这小贼居然不知道,还将此玉镯放在亮处,比对这成sè,显然一副鉴别是否赝品的模样。

    “如何看出真假了吗?”头戴幂篱的女子平静地言道,一旁的拂衣心知此刻公主,已是真正动怒了,此刻口气越是平静,心底怒意就是更盛。

    李重九双眼一眯,他虽不是行家,但是此玉镯视之犹如羊脂,以手抚之有一种温润之意,应该是假不了。何况看这女子气度不凡,甚至就是那几个丫鬟般的女子,也居然是平时一副颐指气使惯了人物,这样人物给的玉绝对如他们所说的,乃是价值连城之物。

    换作一般人,早就此玉收下了,并且还是一副面上佯装吃亏的样子,脚底迅速抹油快跑。

    但是李重九何等人物,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此价值连城的玉镯落在自己手中,对于那女子而言或许无所谓其价值,但是那丫鬟那侍卫会如何想,肯定会觉得吃亏异常,以他们的势力到时追查自己,将玉镯索回不说,再治一个敲诈勒索之罪,自己一介小民往哪里去说理。

    何况自己还是一个通缉犯。

    李重九摆出一副山村野夫的样子,居然玉镯直接放在脚下,看都不看一眼,大声言道:“我不知这玉镯是真是假,我只要我的鹿子。”

    听李重九此言那女子感觉自己几yù气晕过去了,在对方眼底自己的手镯还真比不上这头麋鹿,这可是怎样的无知。而拂衣则是长长松了一口气,低声笑骂言道:“公主,这小贼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也罢。”

    当下拂衣对众护卫言道:“身上可有带钱,尽数拿出来。”

    听拂衣说话,于是几名护卫不敢怠慢,一个个将自己钱袋取出。拂衣将钱袋里的铜钱尽数取出,用一jīng致的绣帕将这些一大串铜钱捧了放在手中。拂衣暗暗可惜这丝帕可是上等苏绣,乃是宫中贡品,但是此刻却来装这庸俗钱物。

    也罢反正对方也不识货。

    当下拂衣走上前递给李重九,言道:“喽,就这么多了。”

    说完拂衣不动声sè地将手镯取在自己手里。

    李重九将这串铜钱一数,不满地言道:“你们大户人家就凑出这点钱来,也忒小气吧,也罢,也罢,就算我吃亏了。”

    当下李重九将手一拱,言道:“既然如此,麋鹿就归你们,后会有期,不,后会无期。”

    正待李重九上马之时,突然一旁马蹄声轰然响起。

    李重九只见在林中,大股大股骑兵从四面涌出。这些骑兵皆身穿着青丝连明光甲,战马皆披着铁具足,正是李重九方才在路上所见的骠骑。

    李重九不知这骠骑此来何意,不过看对方一见在树下避雨之人后,当下皆是一同下马。

    当先一名浑身披着铁叶铠甲大将一般模样的人物,奔了几步朝那那头戴幂篱的女子,远远拜下言道:“末将禁军中郎将窦贤参见长乐公主,因大雨误期,错过公主的车马,还请主公治罪。”

    说罢,身后那百名骠骑军士亦是一同拜下,铁甲铿锵响动,整齐划一,极具有威势。

    “主公?”李重九虽有预料对方身份高贵,却没想到对方乃是什么唠叨子长乐公主,莫非是隋炀帝的女儿?

    那头戴幂篱的女子先撇了李重九一眼,温和地言道:“大雨误期,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窦将军率领众将士在雨中奔波,倒也是辛苦了。免礼吧。”

    “谢公主。”将军窦贤微微舒了一口气,心道久闻长乐公主素有贤名,今rì一见果真如此。

    窦贤站起身来,他十分眼尖,方才已见到这位穿着麻衣的骑马少年,显然与公主一行,不是一路,而且是对峙模样。

    讨好公主之心人皆有之,当下窦贤喝道:“山野小民,居然敢于冲撞公主车驾,给我拿下!”

    窦贤喝毕两名魁梧粗壮的铁甲士卒一左一右来拿李重九。

    “慢着!”李重九大喝一声,犹如半天中响着了一霹雷般。那两名士卒神情一震,似为李重九神sè所迫,亦停下手来。

    李重九言道:“这位将军,你说我冲撞公主车驾,你说这车在哪里?驾在哪里?”

    “何况方才公主又未自报出自己公主身份,大家萍水相逢,我不知对方乃是公主,何来冲撞之说。”

    那窦贤为李重九言语之所夺,亦辨不出一个道理来,于是恼羞成怒言道:“混账,我说你冲撞了,你就冲撞了,哪里来的这么多道理。兄弟们给我拿下。”

    “蠢材。”李重九暗道一声。

    “慢着。”长乐公主出声喝止了,众骠骑士卒一听公主喝令,当下皆是退下,一并齐声告罪。

    长乐公主轻轻移步,一旁侍从立即给他遮上了伞,走到李重九面前数步之处。

    这时一旁侍女拂衣,出声言道:“见了公主,还不下拜。”

    长乐公主将手一止,轻轻地言道:“山野之民,愚昧无知,与他计较倒是失了我们身份,眼下你可知我那镯子是真的吧,可后悔?”

    长乐公主微微一笑,注视着李重九的表情。

    李重九平静地言道:“回禀公主,若是那镯子草民真的收下,恐怕此刻早就这位将军五花大绑起来了吧。”

    长乐公主一愣,轻轻点点头,言道:“你这小贼,倒还真有几分见识。”

    长乐公主自幼居与宫中,早就习惯了所见之人皆是一副唯唯喏喏之态,但是眼下这男子,自己却始终看不出他对自己有丝毫敬畏之sè。

    先前不知自己是公主身份也就罢了,得知之后,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自己以玉镯试探,看他是否有后悔惋惜之意,没想到对方却是得失淡然。

    长乐公主自幼读书,明白一个道理乃是无yù则刚。

    如窦贤对自己恭敬,乃是希望讨好自己,获得赏识以作升迁。自己侍卫战战兢兢,丝毫自己有丝毫闪失,是因为担心万一自己出了什么事,自己也是小命不保,乃是怕死。而丫鬟拂衣虽自幼和自己亲厚,但是亦不敢越矩,否则为内侍知道了,就要被拖去杖毙。

    而眼前这男子,说他贪婪嘛,对一头麋鹿亦可shè杀,但是对于价值连城的玉镯之诱,却是毫不动心。闻之自己公主身份后,亦是表面上恭敬客气,内心仍是十分倨傲。

    当下长乐公主言道:“我看你也有几分勇力,眼下朝廷正在辽东用兵,天子重英豪,我向陛下推荐你一个前程如何?”

    又是辽东!

    李重九微微一皱,心道这送死地方,自己避之还不及,哪里会去。当下李重九言道:“在下山野小民,无拘无束惯了,不堪重用,多谢公主抬爱。”

    “不识抬举!”窦贤当下忍不住喝骂。

    长乐公主亦是诧异,心道这小民难道真的别无所求。

    长乐公主当下心底不忿,带了几分娇蛮生气般的口吻,问道:“你这小贼,既不爱钱财,又不爱官爵,那你到底有何所yù?”

    李重九见长乐公主忍耐不住的样子,暗地一笑。

    他想了想,一本正经的言道:“回禀公主,小民确实有梦中以求之事。”

    长乐公主一听微微点头,心道如此你还不有求于我,于是长乐公主口吻平静地,言道:“但说无妨,本宫必成全你之所愿。”

    李重九点了点头,言道:“那主公我说了。”

    “嗯。”长乐公主轻轻点点头,但幂篱之下的目光,却流露出炙热的神sè。

    “嗯,”李重九清清嗓子,大声言道,“我希望天下能够太平,百姓居有定所,三餐可以温饱,衣食无忧,再也没有苛捐杂税,徭役加身,百姓们能够安康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李重九这一番振振有声,听得窦贤,拂衣皆是张大了嘴巴合不拢。

    李重九这一番长篇大论之后,看向长乐公主,当下毕恭毕敬地言道:“这是草民一点心愿,不知公主可否替小民完成。”

    这时长乐公主语塞了很久,半响这才长叹一声言道:“陛下常说山野之中必有贤良,此言真不假矣,没料到阁下情cāo如此高尚,倒是让我失敬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61/ 第一时间欣赏江山国色最新章节! 作者:幸福来敲门所写的《江山国色》为转载作品,江山国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江山国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江山国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江山国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江山国色介绍:
隋大业七年,乍看正是盛世当年。
隋炀帝征伐辽东,欲成万世帝王;李渊在辽东前线督粮,籍籍无名;知世郎王薄,正在长白山唱着‘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转眼间,烽火四起。
李世民踌躇满志,李密牛角挂书,张须陀正要黄沙百战。
李玄霸,宇文成都,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这一系好汉,亦要粉墨登场。
江山如画,河山万丈;国色天香,美人倾国,一舞动天下。
穿越千年之时空,在此波澜壮阔的时代,自布衣而起,少林学艺,聚义瓦岗,睥睨天下!
已有一近两百万字完本小说,人品保证。本书一个月内就要完本,敬请大家收看。江山国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江山国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江山国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