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六章 授田

    “小子,要是这事能成,到时我还会来的。若是这事不成,我也还会来的。”

    张家沟村门口,李世绩翻身上马,跨坐马上,转头对着张超目光凶狠的说道。那目光真的很凶狠,张超相信,若是单雄信救不出来,估计下次李世绩再来时,肯定就是要打上门来了。当然,若是真的能救出单雄信,相信李世绩肯定会有重谢。

    张超也没多少把握,但死马且当活马医吧。

    秦琼拉着张超的手,“你也别在意你李叔的话,他只是心里急。不管怎么说,你想到的法子不错,不管成与不成,都得谢你。”

    “义父,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张超发现,秦叔宝其实跟老爹一样,都是那种有点闷的人。平时话也少,不过人好。

    程咬金和牛进达、罗士信三个家伙就有些大咧咧了,三人在张家好吃好喝,走了还各要了好几笼的老铁枪牌早点,大肉包子、黄面馍馍,还有豆浆和油条。张超忙活半早上,本来打算今天是要试卖包子、豆浆和油条这三样新产品的,结果他们吃了一半,走时把另一半也给全捎走了。

    “文远,你这面点做的真是好吃,你不去做厨子真是可惜了。要不,你来我府上做厨子吧。”程咬金拎着几笼早点骑在马上意道。

    张超笑而不语,他可没打算做一个厨子,他只想做个老板,做个地主,去别人府上做厨子,给再多钱他都不去。

    “算了,还是回头我让府里的厨子来你这里学吧。”程咬金只得退步。

    张超对这个提议倒是没有拒绝。

    “算了,跟你开玩笑的,我不会真要学你秘方的。以后我每天早上派人过来取定好的早点,钱我给双倍,要求一个,就是得做的这么好吃。”

    这可是大客户,张超立即答应了。

    “其实不用程叔派人来取,我们每天也要往长安送餐,到时顺带捎一份到程府就行。”

    “你小子倒有孝心,老程我喜欢,那就这样说好了。”

    牛进达和罗士信几人也都纷纷下单,要求以后张超给他们府上送包子、油条等几种张氏早点。

    张超一一答应下来,倒又想到一个新点子。

    长安城里有钱人家可不少,若是张超以后能够开发出送早餐服务,不用他们出来买,直接把张氏的几样特色早餐提前定好,然后早早送上门去,这样不就又能打开一个市场了。尤其富贵人家,那都是不差钱的,生意肯定好做啊。

    “李叔、罗叔,要不你们也入铁枪早点一股吧?”张超之前拉着秦琼、程咬金和牛秀一人入了一股,现在也不想放过李世绩和罗士信。

    这年头,商业属于贱业,因此要做生意,做好生意,都得有其它的身份和主业,比如说地主们让家人顺带着经商,那些达官贵人们让仆人经商。他们自己不亲自操持贱业,但却也不会真的舍弃这赚钱门道。

    真正没靠山想要经商还是很难的,普通的小打小闹还罢了,若是要做大,没有实力靠山,只会被当肥猪杀。

    而且这年头,经商也不如后世的那般自由模式,背靠大树才好乘凉。说白了,就是做官商,就算到了后世,官商权钱交易也是大行其道。

    若是张家的饮食生意,背后有五位国公,那还愁会不发吗?

    “一人一成股份,我们爷俩就占诸位叔伯们一个便宜,占五成股,你们看行吗?”张超笑的跟个小狐狸似的。

    秦琼等人都不会真的瞧的起张超的小买卖,原来不过是拉扶一把的意思,没想赚他钱。李世绩和罗士信问也没问其它的,就都答应下来了。

    “回头我就让家人送一百贯钱来,正式在张家入一股。”李世绩道。

    程咬金这时也表示回头让人也送一百贯入股,本来张超说好的是干股,是不需要他们出钱的。但这几位爷张口就是给一百贯,还不许不要。张超也只得收下了,有五百贯入股费,倒是多了周转资金。

    其实几位国公爷都觉得自己入股张超,那是帮扶张家呢,光他们的名头难道还不值张家每年分到的一点红利?

    不过张超自己却清楚,自己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走了。”程咬金催马前行,一行人渐行渐远。

    昨夜下了一夜雪,地上早已是一片银妆素裹,张家的送餐队也都出门了。今天除了两万个黄馍馍外,还有试销的几样新产品,大肉包子、油条、豆浆以及豆渣窝窝。

    张超都想好了,得产品多样化,才能更有竞争力。

    目前除了长安西市的那家店外,张家的早点还是靠给别的店代销、供销和散卖几种方式。有的店是代销,货由张家供给配送,价格也是张家订的,放在那些店里卖,每卖出一个张家给店铺多少代卖费,若是卖不完,张家自己收回。

    另一种方式则是张家供货,他们自己卖。定什么价,怎么卖完全随他们意,张家直接和他们商定好一个供货价格按他们的要求数量供货就是了,至于卖不卖的完,卖的好不好,赚不赚钱,就和张家没关系了。

    这两种方式互有利弊,但也比较灵活,商家选择性大。

    最后的散卖算是种补充。

    张超的未来计划,还是在周边几个县城,以及长安的几座城门外建几个早餐铺子,不用怎么麻烦,简单一些的铺子就行。然后再多请点送货卖货的,让他们沿街叫卖,反正就是得把这个市场份额提上去。

    若有机会,还要开展订餐送餐业务,搞外卖。只要提前预订,就能直接给你送家里去,方便实惠。

    对于张超来说,这些计划都是极普通的,后世做餐饮的那还有各种营销好方案呢,不过现在在嘛,有这些也暂时够用了。等将来摊子铺的大了,说不定还要推出什么会员计划,比如预充值优惠折扣什么的,总之就是抢市场抢钱就是了。

    张超今天没再去长安,现在手下也有一个队伍了,不必事事亲为。他负责抓总就好,另外一个也是他现在很忙。

    既得花不少时间提炼加工面碱,又得教人做新的餐点包子豆浆油条等等。

    张超还跟老爹商量,既然张家现在做餐饮,又准备要做豆浆和豆渣窝窝这个项目。那么干脆再花钱建一个磨坊,总不能天天用村里公用的,那边实在太小,以后肯定应付不来。再一个,用村里的也是得花钱的,长远算终究不如自己置办划算。

    “再一个,我打算咱家干脆再做豆腐生意。”

    做豆腐好啊,豆渣能做窝头,豆浆可买放在早餐店卖,还能做豆花卖。新鲜的豆腐当菜卖,卖不完还能做成豆腐干、豆腐乳,像是这样的冬天,甚至还可以秧豆芽卖呢。

    大唐的蔬菜品种本就不多,更没什么反季节蒸菜,而且在关中,很多其它地方的特色蔬菜也是很难吃到的。一到冬季,更是都只有那几样,新鲜的蔬菜很难。豆芽这玩意,唐人居然还不会?

    这简直又是一个赚钱的好项目啊。尤其是现在冬季,如果有新鲜豆芽,肯定有钱赚啊。也许普通百姓不会费钱买豆芽吃,但那些有钱人家?他们肯定愿意花点钱,在冬季里吃上新鲜豆芽啊。

    一开始,豆腐产品可以直接放在早餐店卖,也可以让那些销售员推销甚至是让散卖的那些人搭着包子等一起卖。

    豆泡豆皮腐竹.....

    想想张超都觉得前景大好,豆子这么普通便宜的食材,能加工太多的东西了,怎么看做这个也不会亏本的。

    其实张超觉得酿酒也是个好买卖,尤其是这年代的酿酒工艺很落后,不说黄酒米酒,就说蒸馏酒,这年头就没有,高度酒的市场现在在一片空白啊。

    唐人并不是不喝高度酒,听说不少从西域传来的酒,什么三勒浆之类的就很受欢迎,卖的很火。

    不过这么好的项目,张超却做不了。

    因为这年头粮食宝贵,尤其是现在刚开国,天下还未统一。各地的粮价都是居高不下,朝廷严禁各地随便酿酒,只有一些官方的酒坊能够酿酒。普通的百姓你要是敢酿酒,那可是比私宰耕牛还严重。

    张超脑子里全是赚钱的事情,虽然这次粮价大跌,着实坑了张超一把。家里五百多石粮还没付账呢,他等于还欠着乡亲们千多贯收粮钱。不过张超也不是太担心,早餐生意有五位国公爷合伙,还怕赚不到钱?

    只是老爹却明显对赚钱没那么积极,他和许多百姓一样,更看重的还是土地。

    昨夜下了一夜雪,但一早里正还是带着几名县里的公差来了。

    “三郎,快,穿上蓑衣跟我走。”

    下雪天出门,还这么冷,是要去受田。

    衙门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老爹加勋升职的那些田已经下来了,今天官差就是来量田丈地,确认地界的。

    勋田六十,职田八十,还有一个九品官人永业田二百亩,张超看着那张授田的单子,砸巴着嘴,怎么不对啊!

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

    大唐的官员除了有职田外,原来五品以上官员还有官人永业田,而且数量还很多。但五品以下原来是没有的,可现在官差来授田,老爹这个从九品下居然也有两百亩的官人永业田。

    “今年朝廷先后平定了中原和江南各地,天大的好事咧,陛下大开恩赐,下诏所有官员都授分永业田,五品以下也都有咧。”

    里正笑着跟张超解释。

    不过虽说如此,张超还是看到了些不寻常之处。比如说朝廷授田,从来就没有足授这一说的,所谓一丁授田百亩不过是上限。宽乡授的多些,狭乡授的少些,还得把原来自有的私田算在这田额之内。

    比如老爹此前本应授一百亩地,但最终就只授了三十亩,二十亩永业田,十亩口分田。那十亩口分田,是不能买卖的,除非是要迁去那些宽乡,比如边疆荒僻之地,朝廷就许你卖口分田,又或者你穷到连埋葬父母的钱都出不起了,那也允许你卖掉一些口分田筹钱。除此情况,你敢卖口分田,那就得笞刑,甚至徒刑,去劳改。

    可现在官差拿来的授田单子上却是一亩没有打折。

    本来勋田和官人永业田是不叠加的,只能选最多的那个上限。老爹勋田额是六十亩,官人永业田额是二百亩,因此老爹最多只能授二百亩,而不是二百六十亩。甚至在狭乡,一半可能都授不到,或者老爹的永业田可能得分到河南或者山南去。

    可现在,居然是足授,还是叠加的。

    张超马上想到,估计是秦琼他们背后出了力。毕竟他们可是国公爷,开国新贵,这对他们来说只是点小问题。

    六十亩勋田、二百亩官人永业田、八十亩职田,另外还给老爹补上之前不足的七十亩口分田,又有给张超的二十亩永业田和八十亩口分地。

    这一次,张超父子竟然得授五百一十亩地,一点折扣没有打。

    简直难以相信。

    加上老爹原来分的三十亩地,张家一下子就拥有五百四十亩地了。

    五百多亩啊,张家一下子就成为一个不小的地主了。

    五百四十亩地,其中可以世代子孙相袭的有六十亩勋田、二百亩官人永业田,父子俩的四十亩永业田,整整三百亩。另外一百六十亩口分田,八十亩职田,这些将来是不能传袭的。

    不过张超想,这张家沟有这么多地?

    张家沟肯定没这么多地。

    不过白鹿乡上倒是有,朝廷在白鹿乡本来就有好几个官庄,不少官田都是抄没前朝的一些田产。现在从里面划出来四百多亩,倒不算什么难事。

    不过四百多亩地也没有尽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好几个庄子里。最大的一块有一百亩地,其余的都是几十亩一块,甚至好几块地都只有五亩十亩的,加起来足有十三块地。

    地比较分散,不太利于集中耕种。不过这么多地张家也种不了,最终还是得分散出租给百姓佃种,倒问题不大。

    好歹最小一块也有五亩,总比普通百姓几分几分的一块地要好些,最少五亩一块,那样打水井啊,修沟渠啊,都还算方便,容易集中灌溉,甚至要施肥什么的也方便的多。

    官差们带着爷俩一块地一块地的去确认,到了地头,还要仔细的量过。这些地都有地界,基本上都是用石立的界碑,写明地主的名字。

    量完一块地,确认亩数没错后,官差把地契交给老爹,让他签名画押。

    “好了,这块地以后就是张老哥的了。”

    老爹很珍重的把地契交给了张超收好,然后扛着锄头走到界碑前。

    “三郎,过来一起换界碑。”

    田埂上,那块界碑已经立了多年,风吹雨打都变了颜色。碑边上,也早长满了马鞭草,张超一锄锄的挖下去,深感艰难。

    可老爹却挖的很高兴,一锄锄挥的很用力。

    界石终于挖了出来,老爹先插了一根木桩进去。

    这是暂时的新界碑,赶明儿还得请石匠来,打几块新界碑,还要在界碑上写上地主的名字,并且详细标明这块地的大小方位等等。

    一块地,不止一块界碑,每个方向都有好几块。就是这几块界碑,把一块块地分隔出来,有了这界碑立在那里,就不怕相邻的田主纠纷了,有了界碑,谁也不能挖走别人一寸地。

    简易的界桩立下,从此起,这块地就是张家的了。

    田里此时还种着麦子,麦苗如韭菜似的一点青绿,这是冬小麦,从九月种下,要渡过一个寒冬到明年五月才收。

    按惯例,这地里的最后一荐庄稼还是原田主的,得等收完这荐后,地才算正式交接到张家手里。

    “等明年夏天收完这荐麦子,咱先种一荐大豆。种豆能养田咧!”

    老爹虽是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府兵,但说起种地却丝毫不陌生。关中干旱少雨,因此以种麦粟为主。主要还是实行两年三熟,种一季麦再种一季豆,接着种麦或粟。这样能够让土地恢复肥力,同时因为大家发现,种一季豆子还能让土地增肥。

    两年三熟,这是关中地区比较先进的耕种法。和南方少数地方的一年双季相似,都是提高产量的好办法。

    几名官差也在一边笑看着,看到老爹分到这么多田,他们很是羡慕。尤其是老爹父子居然能够分到足数的田地,甚至连之前不足的田都还补发下来,这让这些百里侯心里明白,张家不简单。

    甚至在里正有心的无意漏嘴下,县里乡里不少人都知道,老爹不但新升了九品,而且原来居然与长安城里好几位国公都是老熟人。特别是老铁枪的这个收嗣的儿子,居然还认了翼国公秦琼做义父。

    人都喜欢锦上添花,张家的地位,现在在宁民县里那是节节高升,更别说在白鹿乡这十里方圆,更是成了豪门大户了。

    “恭喜老哥哥了,有了这地,以后子孙传承,世代享福喽!”

    张超很适时的给每个官差递上了一串钱,沉沉的一串钱百文,不算很多,但对于几个小吏来说,也是不错的油水了。

    “按惯例,有几句话我们要交待下老哥。你的这八十亩职田,可以随意出租,也可以自种。但如果出租,按朝廷法令,佃租每亩不得高于六斗,六斗以下就没事。”

    “至于你家的其它永业田、勋田则不在此列,但一般还是不要高于六斗亩租。”

    李家夺天下,给那些帮他们打天下的功臣将士们封爵分地,让那些开国贵人们都成了一方大地主。李唐用这种方式,迅速的在稳固着他们的王朝。

    就如眼下,李渊给所有原本不分永业田的五品以下官员,也分田了。只要当上李家的官,就能分田,哪怕是个九品,也有二百亩田,这样的福利,无疑会让李家迅速获得天下官员拥挤。

    李唐对于他们分封的这些勋贵们,也有一些要求限制,比如说那些有爵位有真封食邑的,每户收多少租,也有详细要求。就连他们分到的田地出租,也做了一个亩收租不得高于六斗的限制。

    亩租不得高于六斗,其实这个限制很宽。关中地区,平均亩产也就一亩左右,好的田可能达到两石,但多数田地都是在一石左右,亩收租六斗,这意味着地主跟佃农就是****开了。

    地主们不用耕种,坐着就能收六成田获,真是很爽。当然最爽的还在于,这些勋贵官员们还都是不课户。

    他们的田是不用向朝廷交租的。

    现在张家也成了这些特权阶层的一员了,也成了官僚地主们的一份子,是不课户。

    怪不得人都想当官,在隋唐这个时代,当官确实太爽了。各种特权,甚至一人当上官后,子孙都有机会继续当官。他们可以门荫入仕,就如张超,老爹虽只是个从九品,可他却有资格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帐内。

    按制,诸王府、公主府,王公以下文武职事官三品以上带勋者,皆给帐内、亲事。充当亲事者限六七品子弟,帐内者限**品子弟,年龄限十八岁以上。

    这些帐内亲事,就是由六七**品的子弟充任,也称为品子。他们充任帐内亲事是十年一期,一年里服役一定时期。只要表现的好,不用役满就能提拔授官入仕,就算一般平常者,役满十年也基本上能混上个低级官职,只有少数非常差的才可能役满十年都当不了官,只能去当个吏之类的。

    帐内和亲事其实和亲勋翊五府类似,亲勋翊卫称为内军,就都是由高级官员子弟充任,亲勋翊也合称为三卫,能够选入这三卫的,都是高级勋贵子弟,一进去就有品级。亲卫是正七品,勋卫是从七品,翊卫是正八品。这三卫五府,总共有编四千多人。

    这近五千个编制,其实就都是给那些高级高员和勋贵子弟留的,是一种福利,凭门荫入仕的途径。

    二品、三品子,补亲卫;

    二品曾孙、三品孙、四品子、职事官五品及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爵者及国公之子,补勋卫及太子左右率府亲卫;

    四品孙、五品及上柱国之子,补翊卫及率府勋卫;

    勋官二品及县男以上或散官五品以上子孙,补诸卫及率府翊卫。

    如张超这种低级官员的子弟,则可以去做帐内、亲事,然后得机会入仕。

    说来,能在唐朝当个官确实很好,一人当官,家族几代得益啊。

    看着老爹当个从九品小队副,居然就能有这么多好处,张超都不由的有些心动了。

第四十八章 减租

    田里,许多农民过来,他们带着讨好的声音跟张超父子打招呼。他们邀请张超爷俩去他们村里吃午饭,说是已经让女人弄好了饭。

    带头的是赵庄的村正,赵庄也正是七娘亡夫家。七娘的老公公脸上带着几分尴尬,又有几分可怜兮兮的无奈,那种担忧之色让人望之顿生可怜。

    这位老汉代表着赵家庄的村民向老爹述说着请求。

    赵庄的许多地都是官田,他们从前隋起就是官田庄子上的佃户。李唐开国,对关中百姓均田,赵庄的村民只均到很少的地,平均一人二十亩地不到,还是十亩永业田和十亩口分田。

    听起来倒也不少,可这年头均田只给丁男授田,只有满二十一岁的丁男才能分到田,宽乡才会给中男也授田。这年头也没有计划生育,十几岁就开始娶妻,然后生子,到四五十岁可能还在生。

    虽然这年头医疗不行,营养也不行,许多孩子都会早夭难以长成。可一家六七口,甚至**口还是常态。五六个孩子都是常事,甚至长子和幺儿之间相差三四十岁的,孙子比小儿子还大,甚至有的家族曾孙也不比幼子小多少。

    一个大家庭,六七口甚至十多口人,但成丁往往只有三四人,妇人却是不能如北朝时一样均田分地的。

    这年头田地产出也不足,又是战乱年代,万一遇到个旱灾蝗灾的,可能还歉收。赵家庄的人地不足,便只能佃种官田,佃种地主家的田地。辛苦是辛苦点,可也是为了养家糊口。

    现在赵庄的官田成了张老爹的田,这些田地原来的佃农们自然也担心以后这地还能不能继续佃种。

    要是不能继续佃种,那以后生活难以为继。

    张老爹听完之后,点头道,“大家放心,原来的地谁家佃租的,那就继续佃租。”

    这话让赵家庄爷们都松了口气,都对着老爹感恩戴德。

    七娘的老公公更是道,“张员外,你和七娘的事情我们都是同意的,回头你跟七娘说声,她的那十亩嫁妆田我们不敢留下,到时让她带到张家去。”

    赵老爷子也有好几个儿子,七娘的老公就是他战死的大儿子,他膝下还有几个儿子。当初知道儿媳柯氏和张铁枪有流言的时候,老爷子还想着叫上兄弟和儿子一起,好好教训这个独眼贼。

    后来七娘的娘家兄弟们放了硬话,七娘又说了愿意把陪嫁的十亩地留给赵家,还愿意把两女儿带着一起走时,赵家才没继续闹,但也没有立马同意七娘改嫁。

    原本他还打算等张铁枪打仗回来后,跟他亲自面谈。没想到,张铁枪一回来,立马都成了官人了,而且居然还跟长安的好多勋贵关系那么近。

    现在自己一家都成张铁枪的佃户了,得靠着张家田地过活了,赵老爷子也想明白了。十亩地固然很珍贵,可他们得罪不起张铁枪。

    张超在一边看着,心里很明白赵家庄这些男人们的想法。特别是这个七娘的老公公,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可又不敢得罪张家。

    他笑着上前,“赵老爷子,不知道原来你们是怎么佃种这里田地的,租子收几成啊?”

    “亩租六成,租官牛加租一成。”老爷子叹气说道,他们原来租种官田,交的租是实物租,就是地里种什么就交什么,而且没有定额,而是直接按实际收成多少的比例抽成。抽成很高,亩租五成,租牛还要加一成。

    这意味着他们干上一年,田地所有产出的七年得上交给官府。

    而他们本身还得承受租庸,租庸是不管你种多少地的,反正你家有几口丁,就得交几丁的租庸。

    一年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还得服免费劳役二十天。

    若是一人能均田百亩,这个租庸调平摊下来倒是不高,可实际上却很少能分到这么多田地,尤其关中地区,越发如此了。赵家一丁才分二十亩地,赵老爷子家有十多口人,却只有四个成丁,全家的田才八十亩,一年向官府纳的租就得八石、绢八丈、绵十二两,还得各服二十天免费劳役。

    这个服役,只是服役时间,路上行程花费的时间和盘缠粮食等,都是不计算在内的。

    这个负担已经很沉重了,光靠赵家的那八十亩地,又要种桑麻又要种粮食,本就收成不多,交完租后更没剩下多少了。

    租官上的地,又得交一份租,还是三七分的高租。

    赵家十多口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得下地干活,可一年到头来,连温饱都很难。

    地租六成,牛租一成。

    张超听了直摇头,这租子真狠啊。朝廷还说亩租不过六斗,可征收七成的租,可不止六斗啊。

    光租个牛,都得交租一成,太高了。

    张超觉得这样剥削太重了,以前是官田,百姓当然没有办法,有怨气也怼不过朝廷。但以后这地就是张家的了,若还是这么高的租子,那张家在地方的民望肯定不行。

    张超对老爹道,“我觉得这个租子有些高,以后咱们自己的地出租,不能这么收。”

    “你说收几成?”

    “爹,我觉得还是直接订个定额租子,然后跟乡亲们签下契约。不管他们收成多少,咱们只按契约收租。平时咱们也不干预他们耕种,这样也方便乡亲们自己耕种。”

    老爹点点头,他现在已经越来越信服儿子的话了。

    原来张家的那三十亩地托给柯家代种,一年也就是只收二成粮食。这是非常低的,也是很少见的,不过那算不得是正常租佃,只能算是请人帮忙吧。

    以后张家几百亩地,肯定不能再只收二成了,真收二成,那岂不成了破坏行情。

    “咱们就定个每年每亩五斗粟租子。”

    亩收五斗粟,算是较低了,折算下来连收实物的五成租都不到。灞上也是关中平原地区,亩均收是在一石以上的,但两年可三收,而且种的也不全是粟还有麦等价格稍高些的粮食。折算下来,张超等于把原来的地主佃户七三分成,变成了地主佃户三七分成。

    现在张超打算跟佃农们签契约,不管他们种什么,也不管他们一年几种,都统统亩收五斗粟子。

    “五斗粟还包借他们牛耕地。”

    这可是一大福利了,佃官田租官牛,还得亩加一两成租,而张超打算以后自己买些牛,平时就让佃户们轮流放养,到了需要耕种时则轮流使用。购牛钱不要他们出一分,耕种用牛也不需要他们再出牛租。

    当然,这会让张超前期多投入些,但张超算过了,其实不亏本。毕竟牛养的好,养母牛,那么平均一牛可生一头牛犊子,牛犊子若是养上一年,那就算是头小牛,可以开始驯练耕田了,卖出去,能值不少钱呢,尤其是现在在缺牛的时候。

    张超前期投入点买牛本钱,然后都不用自己养,每年这小牛犊子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回报。张超养牛能赚钱,还能赚个人人称赞的好名声。佃户们不用再花钱租牛,只需花点时间喂养下牛,很划算。

    当然,若是有旱劳霜冻等灾害,也是跟着朝廷的制度走的。朝廷有法律,若遇灾,收成受损,那么就根据灾情受损严重,减征租庸,具体的减多少都有详细规定。因此张超也照用,万一有灾有害的,到时受损几成,就按比例减租就是。

    张超可不打算当个没良心的黑地主。

    亩收租五斗粟,张家五百多亩地呢,一年也能收两百多石粮了。

    反正张家收的租就是纯收益了,也不用再向朝廷纳课缴税。

    “爹,你现在就跟乡亲们宣布一下吧。”张超没自己去出这个风头,而是让老爹来宣布,毕竟老爹才是张家一家之主。

    果然,等张老爹对着赵庄的男人们宣布新租额后,赵庄的老少爷们都发出了惊呼之声。

    赵家庄的人都不敢相信。

    这改朝换代他们见过,可不管改什么朝换什么代,这租子也一样是很重。现在张家这新主家,竟然要主动降租子,甚至还要免费租牛给他们,这是开玩笑吧?

    “大家若是不信,我现在就请县里的公差和里正一起拟个契约做个保人见证,咱们把我刚说的这些都一一白纸黑字的写在纸上,咱们口说无凭,可字据却不能改,你们说对不?”

    “哎哟,张员外真是大善人啊。”

    “是啊,张老爷大好人。”

    别人家都是实物租,不但抽成高,而且连种什么怎么种还得听着地主管着,可张家却对这些不管不顾,只收五斗粟一年的租子,还包免费借牛。更何况,这白字黑纸签下来后,那么他们也不用再担心张家以后再收其它的租了。

    这年头,地主们除了正租外,可是无不巧立名目的征收各种额外地租,什么耗米啊、斛面啊佃鸡、麦租等。

    现在张家做的却敞亮、大气!

    这年头,遇一个这么好的地主,可比找一个贤惠的媳妇还难的多了,可遇不可求啊。

    赵老爷子胡子颤抖,激动的带头就跪下来。

    乌秧秧的赵家庄老少爷们全给跪了。

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

    李世绩又来了。

    不过脸色看起来还不错,张超远远的松了口气,确认今天不会受什么无妄之灾才上前迎接。

    “我过几天就要离开长安了,回黎阳,最近窦建德的那些余部闹腾的有些厉害。”李世绩跳下马,一面说着一面将一个盒子递给他。

    “叔父现在就走,京师单伯父这边呢?”

    李世绩哈哈一笑,“那事情有回转了,昨日我们回长安后,按你说的去办,果然有用。现在叔宝已经说动秦王愿意对单二哥网开一面了。你说的对,这件事情我原先是当局者迷,越是上奏求情,只会越发坏事。因此我也想好了,干脆现在就离京,有叔宝他们几个,我放心。”

    我说了什么啊,就按我说的去办,张超心里暗道,他其实什么办法也没出,不过是点醒了几个当局者而已。可他话说的是轻巧,但要如何说动李世民改主意,还让他去说明皇帝,这个可就很难了,不是一般的难,起码张超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才能说明当今的皇帝和秦王殿下。

    但李世绩和秦琼他们做到了,仅隔了一天而已,真是厉害。

    个中详情张超并不太想知道,他只想安心做过小地主。

    张超对自己的现在状也很满意,与五位国公合伙,有张家沟全村参与的老铁枪早餐,现在铺开的很顺利。昨天的两万个黄馍馍都卖光了,试卖的豆渣窝窝也卖的不错,肉包子和豆浆油条一推出,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

    有五位国公做后盾,又有崔旅帅牵线,张超已经成功的在长安东西两城外拿到了四个早餐铺营业权。

    西市外的金光门和延平门外,东市外的春明门和延兴门外,官衙里已经打点好了,地皮都给他们划好了,就在这四门外不过百步处。他们可以在路边搭一个棚卖早点,每个棚每月只须缴纳三百文钱就行了。

    一天只十文钱的费用,真是相当于没有。

    张超已经跟柯山的木匠伯父说好了,今天就开始过去搭棚。说是搭棚,肯定也要弄的有些模样,铺子也是由张超昨晚上亲自设计的,用木板搭建,类似于一个移动板房,相对简单可绝不会简陋,而是简约大方的设计。木板搭建的房子靠路的一面,白天取下木板架起来,那整个一面都是营业区,摆上各种早餐让大家选择,晚上歇业了木板再一块块合上去。

    屋前,还要搭一个伸出的雨棚,还能摆上十来张桌子供人吃早餐。

    这四家铺子也不光卖早点,还兼做豆腐铺子,同时也给来往的路人卖些干粮、茶水。反正馍馍包子这些,既可以做早餐也是能做主食还能做干粮的。

    每天早上还能煮些茶叶蛋卖,茶叶蛋也不会坏,能一天卖到晚,头天卖不完第二天还能继续。再煮点小米粥,炖点萝卜汤什么的,屋里还能摆上几桌,又成了饭店了。

    在周边几个县乡里也取得不错的结果,已经在四个县租下了小店,在下面各乡还租了摊位推车,每天把早餐送去后就能卖。另外长安和周边几个县里的一些驿站饭店酒楼茶肆,也有不少愿意让他们把这些老铁枪面食放他们那里代售,反正他们还能坐收得一份利,何乐不为。

    也有一些店,则在试过张家的早点后,愿意直接订购,让张家每天早上按量送货,然后他们放到店里自己卖。对这些商家,销售员们都按张超的底线给出了优惠价。

    昨晚上张超几乎一晚上没睡,又是忙早餐铺的设计,又是统计各个销售员们谈到的订单。昨天长安城做餐饮的几乎都降了价,张家的黄馍馍也降到了四文一个,其它几样餐点也都随行就市。

    单价虽下来了,但销量却是可喜的。两万个馍都卖完了,而且接到的单子也多,若全部满足,张家光一个黄馍馍日产量就得提升到三万个。

    肉包子也有好几千的订单,连豆渣窝窝都有过万的订单。

    利虽薄,但销的多,收益还是很高的。

    张超已经决定扩大张家的早餐生产团队规模了,原来六十来人,现在张超打算直接扩到一百人,以满足现在喜人的需求量。

    张超的张家班炕灶班子也不错,这两天他们已经给十来户人家盘了炕改了灶,一些迫不急待用了新灶新炕的人家,都反响很好,他们主动的帮着张家班打广告,口碑极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现在这块张超完全交给了柯山和柯五两个徒弟,这两个汉子整天笑的合不拢嘴,天寒地冻的也不肯歇息一天,整天带着五个组四处开工。他们现在接到的活都已经排到了年底,张家班每天都能张超带来好几千钱的收益。

    张家的新窖,也已经开工了,干的正起劲。

    总之,一切都非常的顺利。

    张家新分了几百亩地,新的租约得到了所有原佃户们的称赞,大家都争相来跟张家签约。五百多亩地,都已经全都租了出去,都是每年亩收租五斗粟的一式同样契约。

    现在老爹都已经准备去长安西市牛马行找牙人买牛了,老爹甚至都已经计划好了,等天好的时候,还要请人到那十几块地里去打井。

    用老爹的计划,地里都打上井,井边还得栽上柳树,将来井边柳树成萌。

    附近乡村的石匠们都接到了老爹的邀请,请他们为张家的五百多亩新地打制新界碑。

    一大早,老爹就去田里转去了,此时都还没回来呢。

    一回生二回熟,今天李世绩是一个人来的,也不用秦琼他们带路了。一进村子,把马缰绳交给了张超身边的家生子钱栓子,然后便熟门熟路的进了窑洞,脱鞋上了炕。

    “热碗豆浆来喝。”

    张超笑着也上了炕,转头对站在一边有些怯生生的钱家大丫头招手,“去弄碗热豆浆来,再弄几根油条,夹盘热包子来。”

    “李叔,我这穷门小户的没有茶叶,可对不住你了。”

    李世绩也不挑剔,“我当年也是乡下郎,没那么挑剔。”

    茶叶在中国饮用的历史很长,唐时更是进入高峰。不过这年头的喝茶,还是那些有钱人的爱好,就好比后世那些有钱人们爱品红酒一样。这年头的茶叶还是很贵的,而且饮茶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茶叶多是制成茶饼,很少散茶。也很少直接泡着喝,而是要跟做汤一样,很繁琐,叫煎茶。从茶叶饼上取一小块下来,还得碾成碎末,然后加上盐葱姜甚至桔子皮等各种东西,用很特别的方式煎,还要煎出茶花来。

    张超之前在秦琼府上喝了一回,喝过一回他就再不想喝第二回了。

    与其称那叫喝茶,不如说是紫菜汤,甚至紫菜蛋汤还比那个喝的顺些。张超后世也喝茶,但没那么多讲究。

    后世的那功夫茶,那些年青漂亮的妹子表演起来,那才叫一个赏心悦目,比唐人的煎茶既好看又好喝。

    今天李世绩过来,其实就是来感谢下张超的。

    感谢他出手帮忙搭救单雄信,李世绩跟单雄信的关系,那真是很铁,结义兄弟。比起秦琼程咬金来,大不相同。秦琼上瓦岗之前跟单雄信并没有交往,上了瓦岗,可一个以前是官军,一个以前是叛军,关系也不会亲密到哪去。

    而李世绩跟单雄信多年老交情,还是结义兄弟,这关系相当铁。

    李世绩的谢礼,也非常的豪爽。

    他本来就是豪富,现在更是新贵,一出手,也没送黄金送白银,直接送的是地。就是灞上南原的地,隔着一条洗澡沟而已。

    整整五百亩原坡上的平地。

    虽说如今是战乱之后开国初期,天下未平,各地人口大减,朝廷又均田,因此土地不如太平年月值钱。可那也得看什么地方,关中灞上,那可是就在京师脚下,这样的地方,那些皇亲国戚勋贵们,哪个不争着购买置业。

    五百亩地,起码能值上万贯钱。

    “我什么也没做,无功不受禄,这么重的礼我可不敢收,要不老爹回来不得打断我的腿。”眼红归眼红,但张超还是没收。京师脚下的这五百亩好地,就算是放在李世绩的手里,也是很抢手的。

    “真不要?”李世绩见张超推辞,似乎没有意外,只是笑看着他。

    “真不能收。”

    ‘“这可是你不要的啊,不是我不给。”李世绩居然跟张超开起了玩笑,最终还是把地契给收回去了。

    “我可能过两天就走了,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去河北?”

    “去河北干什么?”

    “你真傻还是装傻呢?如今眼看着天下就要太平了,以后获取功勋的机会可就少了。这次河北窦建德余部叛乱,正是个难得的机会。不过你放心,窦建德都死了,那些人也成不了什么大事。现在虽闹的欢,那也不过是跳梁小丑。朝廷的大军已经到了河北,肯定能一战荡平他们,你跟着我现在回河北,说不定还能喝上几口汤。往河北走一趟,逮几个倒霉的叛军,你也能有一份军功,到时运作一下,不说授个实职,起码也能捞到一个散职或者勋官的,将来也是入仕之阶。”

    李世绩这是为了感谢张超出的主意,特意来送他一场富贵的。

    可让他意外的是,张超在听完这番话后,居然没有半点高兴之色,反而只是摇头。

    “多谢叔父好意,我不去河北!”

第五十章 烂泥扶不上墙

    李世绩现在的官职是上柱国使持节黎州总管殷卫澶四州诸军事黎州刺史曹国公,很长的一串官职,非常拉风。

    勋加上柱国爵封曹国公,不过实际的职差,则是黎州总管。黎州,就是原来隋朝时的汲郡黎阳县。

    隋时,隋文帝罢撤天下各郡,省并州县,天下仅保留三百余州,使得各地的行政区划精简了许多。到了杨广称帝之后,他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制,进一步并撤精简,天下只一百九十余郡。

    但隋末乱世,各地群雄割据。河北河南之地,窦建德的夏国、王世充的郑国、李密的魏国,甚至还有宇文化及的许国,以及朱粲的楚国等等。这些枭雄反王们各立朝廷,在自己的地盘内选派官员。

    到了此时,仅河北中南部这片原夏军的地盘,就拥有几十个州。原来隋朝时的一个郡,此时可能却有三四个州,甚至更多,比之当年杨坚简精州郡之前还更多。

    这黎州,就是原来的黎阳。

    当年李世绩还跟着李密干的时候,他率领一路兵马从河南杀过黄河,进入了河北南部,夺取了隋朝在黎阳的一个重要中转粮仓,也是隋朝四大中转仓之一的黎阳仓。开仓放粮,李世绩一下子为李密招募了二十多万人马。

    后来李世绩就一直镇守着黎阳,防范着河北的窦建德。

    李密降唐后,李世绩也跟着降唐,李渊便让李世绩继续统领着原魏军旧部,给他的实际官职就是黎州总管。统领着黎州和周边三州,不过实际上,这个黎阳总管府四州,加起来只有几个县而已。

    但当初这块地方战略作用很大,是阻拦着窦建德南下,防范着郑夏合流的重要堡垒。李世绩当年在这里是吃过大亏的,他被窦建德打的大败,老爹妻儿都被俘虏了,徐世绩只得也回去向窦建德投降。

    不过李世绩当时是诈降,后来又跑了出来,好在窦建德这个比较光明磊落,李世绩后来降而复叛,老爹没救出来,但后来窦建德和李渊谈和,窦建德把李世绩他爹给放了。

    这次窦建德旧部拥刘黑闼起兵反唐,已经在河北闹的很厉害。朝廷虽然派了宗室李神通前往讨伐,但同时也做了二手准备,就是让幽州总管李艺和黎州总管李世绩两个,一南一北率本部合进,与李神通的大军汇合,共同夹击刘黑闼。

    大唐上下,甚至包括李世民、李世绩、李艺、李神通这些将帅,都认为河北之乱不过是小丑跳梁,不值一提。出动三路大军去征剿,不过也是稳妥起见而已。

    他们都认为,只要大军一到,那刘黑闼还不立即为飞烟灭?

    说起来,这个刘黑闼还是当年瓦岗一员呢。不过在瓦岗时,刘黑闼仅仅是一个副将,和李世绩秦琼这些人比起来差远了。

    刘黑闼是窦建德的老乡,从小关系很好。只是后来刘黑闼去造反时,窦建德还在家里种地。刘黑闼跟着的郝孝德后来投奔了瓦岗的义军盟主李密,刘黑闼也跟着到了瓦岗,慢慢的升到了副将这一级。

    再后来瓦岗败亡,刘黑闼也降了王世充,不过在王世充麾下,他不怎么得重用,被派到了河北南部去驻守,防御的恰恰就是窦建德。

    结果,自然是刘黑闼干脆去投了旧时好友。

    刘黑闼虽也是一员猛将,但在李世绩眼里,也就顶多算二流。号称义薄云天的河北大英雄窦建德都败亡了,刘黑闼还能番出什么浪花来。

    大军一到,不还是手到擒来?

    因此,李世绩认为这次他回河北,奉命出兵,顶多也就是去打打酱油。

    本着感谢和提携之意,他才提出要带张超去河北走一圈。

    这其实就是去战场镀下金。

    可张超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我不会打仗!”

    “谁天生就会打仗?你父亲你义父,还有我和老程以及老牛他们,哪个以前是什么将门子弟?你罗叔,当年十四岁上战场时,不过是齐郡派到张须陀那去做杂役的中男而已。打仗,其实就是那么回事。”李世绩笑着说道。

    张超继续摇头,“我,我没有装备。”

    “你要什么装备?战马、盔甲、武器,要什么我都有,回头就给们一整套。”

    “我不会骑马。”张超继续找理由拒绝。

    “不会骑马就学,你跟着我回河北,一路上正好边走边学,等你到了河北,这马也就差不多都会骑了。”

    张超看着李世绩,这位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的名将,确实是有心要提携自己的样子。可张超却绝不愿意去河北,这不仅仅是他不会打仗,不会骑马,没装备。

    也不是简单的怕死。

    实在是河北之战太凶险了。

    知道点李唐历史的都知道,李唐开国,真正的硬仗只打了三场。跟刘武周争夺山西,跟王世充窦建德的中原会战,还有一场则是平河北刘黑闼之战。李世民大败的浅水原之战,都只能算是半场硬战。

    这三场硬战中,平刘黑闼之战发生最晚,那时天下都差不多平定了。可这场仗却是打的最艰难的,甚至伤亡等情况还超过前两场大战。

    在武德四年窦建德刚死时,谁都想不到,河北人会如此的桀骜难驯,更想不到,刘黑闼这个原来在夏军中只算的上是一员大将,连一方统帅都称不上的他,会把整个河北弄的天翻地覆。

    具体这仗打的有多艰难,张超记不太清详情,可他记得好像罗士信就是死于这场战争,他记得连李世绩这员名将,好像也被打的全军覆没,只身而逃,差点又做了夏军的俘虏。

    一开始平乱的是李神通做统帅,李世绩和李艺各统本部助战,但结果这三人全败了。李神通以前也被夏军俘虏过,这次又被俘虏了。

    李世绩和李艺都大败亏输,甚至有野史传说,平阳公主都是在这次平乱中战死的。

    最后,朝廷不得不派出了李世民亲自上阵。可李世民损兵折将的好不容易打赢了,刚一回朝,没多久刘黑闼又卷土重来,再次打整个河北搅翻。

    最终,是太子李建成挂帅出征,又剿又抚的,才最终平定了。

    张超打算等会打开自己的那个背包,看看笔记本里留下的资料。他记得他笔记本里就有新旧唐书等史籍,里面肯定有整个河北之战的详细过程。

    如果他记得没错,李世绩在河北全军覆没,只身而逃,应当就是他这次回河北,与李艺汇合李神通讨伐刘黑闼了。

    李世绩这样的牛人名将,都被杀的全军覆没,只逃出一人,那自己要是跟着去了,岂不就是那些没有逃出来的人之一?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就算河北战事真的很轻松,去镀个金打个酱油,张超都不想冒那个险。何况,他还明明记得这会是场相当凶险的战事。

    “家里事情很多,实在是放不下。”

    “家里的一点小事暂时搁下,这是大事。”李世绩有些不耐烦的沉下了脸,这小子怎么有点烂泥扶不上墙呢。好心好意要提携他一把,他居然还懒驴上磨屎尿多,找各种各各样的理由。

    “世叔,我现在手底下好几百口人都跟着我做事挣饭吃呢,现在这个摊子刚铺开,我怎么能说走就走啊。”

    李世绩终于不耐烦了,一掌重重的拍在了炕桌上。

    “行了,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要是其它人,我都懒得管你。可是今天,这个事情,不管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你都得给我老实听话。我现在也不多跟你说,你自己在家好好收拾下出门的行李,带几件换洗衣服鞋袜就行,其它的马匹盔甲刀枪,我那有现成的。给你一天时间,明天早上自己老实来长安我府上。要是敢不来,我抽了你的皮。”

    张超眼皮子一抽一抽的,你好歹堂堂曹国公啊,怎么耍起无赖不讲理了?

    算了,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张超只得认怂,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把眼前糊弄过去再说。总之,他是绝对不会跟着李世绩去河北的。

    李世绩甩着袖子气呼呼的走了,生气归生气,走之前却又把张超刚做好的一锅生煎包子给打包走了。

    这可是张超的老铁枪面点的新产品,以面粉做皮,猪肉末做的馅心,包好的包子尖上还蘸上了葱花和芝麻,表怒还刷了一层油,放在油锅中慢慢煎熟,味道非常棒。

    这也算是肉包子的姐妹产品。

    都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可李世绩在张家大吃大喝,走时还要拿两盘煎包走,结果还一边走一边恨铁不成钢的说张超整天只顾钻研一些贱业,做些君子不该做的疱厨之事,说张超玩物丧志,不思进取。

    要不是看李世绩是上柱国曹国公堂堂总管,张超真想上去给他两嘴巴子,嘴里吃了我的都还没咽下去呢,这边就开始说这种风凉话了。

    “叔父慢走,路上小心!”

    “记得明天早点来长安。”

    张超只得面带微笑的点头应下。

    待李世绩的背影消失在村口,张超立即跑回屋中,他开始收拾东西。

    这个地方不能呆了,起码在李世绩离开长安之前,张超是不能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了。

    “栓子,给我备马,再去把你柯五大哥叫来。”

    “郎君,你现在就要去长安吗?”栓子问。

    “公子我要去终南山打猎!”

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

    张超还没来的及走,老爹先回来了。

    “李叔过两天就要回河北了,说是奉诏要去随朝廷大军合剿刘黑闼,李叔非要带我一起去,说是去捡点功勋......”张超老实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这是好事咧。”老爹摘了外面的羊皮袍子,脱鞋上炕,盘着腿坐在那,还没等张超说自己不想去呢,老爹已经很高兴的叫好了。

    老爹的那只独眼里露出兴奋的光芒。

    “你李叔是个有本事的,当年在瓦岗的时候就非常了不得了。至于那个刘黑闼嘛,当初在瓦岗的时候,只是个寻常副将而已,你义父和程叔罗叔牛叔等随便哪一个,不甩他十几里。刘黑闼这是不识时务哩,窦建德都死了,他们却还非要再做乱,这不是作死嘛。三郎,你就跟着你李叔去趟河北,有你李叔照顾,肯定能挣个功勋回来。”

    老爹揉着伤眼,笑的很开心。

    “爹,你就真认为这趟河北战事会很容易?”

    “那还用说,那天你义父也说过这事,朝廷都派了五万大军过去征讨了,又有河北地方诸州出兵响应,更别说还有燕郡王和你李叔两路兵马协同会剿咧。刘黑闼我也是熟的,勇猛还是不错的,可打仗又不是打架,光有勇哪有用,还得兵马钱粮,指挥战略这些咧,刘黑闼不行的。”

    “爹,咱们家这面点生意刚做起来呢....”

    “这个你不用担心,家里有我呢,你先去趟河北再说。”

    “我不是府兵....”

    “这也没啥,你可以以你李叔的子弟家将的身份随征,到时立了功一样有勋赏。”

    张铁枪虽然平时不少事情都听张超的主意,可有些事情却也是有自己想法的。卖面点,哪比的上挣功勋重要。若是正常情况下,老爹也不愿意张超去当府兵,可现在有李世绩带着,那就不是寻常路了。

    李世绩可是一个四州总管,他带几个子弟或者家将家丁什么的上战场随征,这是不违反什么制度的。若是子弟家将战场立了功,当然也是得按功行赏的。这也是官员的特权吧,尤其是李世绩这样的顶级官员们的福利了。

    老爹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九品官,给不了张超什么门荫。若是能跟着李世绩去河北镀下金,挣个功勋回来,那当然是最好的。

    看着老爹这么兴奋的样子,张超甚至都没法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

    他本来还想得到老爹的支持,好去终南山暂避几天。现在看来,这事只能悄悄的做,不能告诉老爹。

    刚才张超可是抽空开了那个锁上的大木箱,从里面拿出了自己的包,打开了还有电的笔记本,从自己硬盘里找到了唐朝的不少史料。虽然新旧两唐书上,对于河北之战都只是挺简单的几笔记过,可张超从唐初这场河北之战的重要人物传记里,还是找到了很多详细的记载,把这些相关记载都整合起来,那么河北之战的整个过程已经相当详细清楚了。

    堂堂一人灭三国的唐初名将李世绩,真的被刘黑闼打的大败。

    按他查到的资料,应当就在这几天,贝州刺史和魏州刺史合兵一处,共拒刘黑闼,可结果一战全军覆没,大量的士兵被俘,无数的武器粮草辎重被刘黑闼夺获。

    刘黑闼此战后自称大将军,紧接着就要进攻贝州历亭,再次大败唐军屯卫将军王行敏。接着,刘黑闼会联络山东的徐圆朗造反。

    徐圆朗本来也是隋末一方反王,后来降唐,依旧拥兵一方。这次他会响应刘黑闼,而且山东八州,都会响应,杀唐朝派任的地方官员。

    至于李神通,虽然朝廷早派他统兵出征,可他路上慢腾腾的都走了差不多两月,才会到达深州,错失平叛最好的时机。

    要到九月三十,李神通才会与刘黑闼在饶阳会战。五万对五千,优势兵力下,李神通会被打的全军覆没,李艺也将在与高雅贤和他义子苏定方的迎击下被打的全军覆没。

    李世绩会在稍晚一些随义安王李孝常赶到河北意图挽救颓势,但也会先后全军覆没。

    再没人拦的住刘黑闼的势头,等到年底过年时,刘黑闼就会席卷河北十几州之地,定都洺州称王。

    张超看那史书的时候,可是相当震惊的。以前还没那么印象深刻,毕竟刘黑闼起的快也败的快,两次起兵反唐都迅速被平定。

    可是现在再看,却感受大不相同了。

    很难想象,横扫天下的大唐军,结果会在河北屡战屡败,一次次的折戟沉沙。

    很明显的,李世绩没有赶上李神通和李艺两人第一次与刘黑闼的决战,可他也依然没逃过大败的结果。

    史载李世绩是在李孝常大败后,弃宗城不敢守,率军逃跑。结果刘黑闼率军急追,无奈,李世绩逃跑不及,只得回身而战。

    两军激战,李世绩被打的丢盔弃甲,五千兵马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按史上的记载,不管是淮安王李神通,还是燕王李艺,又义安王李孝常以及曹国公李世绩,这四位李家大将,可都是无一不败。

    唯有等到最后李渊束手无策,只得掏出了最终王牌,派了李世民出征,才好不容易顶住了汉军的攻势,最终取得了一次平乱之胜。

    在李世民出马之前,谁上谁都得输。

    看过了这些史料后,张超越发的是坚定了不去河北之心。

    去了就是送啊。

    等老爹又出门去新窑洞那边跟窖匠谈事去了,张超便拎着自己的包袱,叫上栓子跑路了。跑路之前,张超还是给李世绩留了一封信。

    本来他是不想留这封信的,可想想李世绩这么照顾他,也就留了。

    信里说明自己不愿去河北,然后也提醒李世绩,刘黑闼不能小瞧。张超也不好解释太多,只是说窦建德在河北威望极高,很得民心,朝廷这次俘虏窦建德后直接把他杀了,让河北人心怀怨恨。

    而朝廷在杀了窦建德后,派去河北的刺史等官员,又不行安抚策略,反而对那些已经散归家乡的原伪夏将士们,进行事后清算搜捕追责,更导致了人人自危。朝廷杀窦建德后,召令原伪夏的那些文臣武将进京,是迫使他们反叛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刘黑闼等人打着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号反叛,其实也是被逼的没有了退路。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河北的叛军现在是背水一战,因此他们兵虽少,可战意会非常强。尤其是当初河北兵马可不少,窦建德败后这些人都散归乡里,可刘黑闼这个火星子一扬,再风一吹,那么必成燎原之势。

    “朝廷越是强硬镇压,只怕河北人反抗的越发激烈。这个时候,光靠强硬是行不通的,只有剿抚并重,这样河北的这些曾经的夏军将士才会放下抵抗。”

    虽然张超百分百的相信,自己写的这些,李世绩就算是看到了也不会相信,可他还是写了。

    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吧。

    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民,自己谈论起军国大事,凭什么让李世绩这些人相信呢?

    本来他一句话都不应当多说,但张超想想,万一李世绩看过后有了一分警惕呢?

    张家沟处于灞上塬地,都是平坡,只有南北两原之间有一条沟谷。沟两侧也不能算山,只能说是一些小树林子。

    不过往南几十里路,就是把关中分割出来的秦岭山脉了。

    张超骑着自己的老白,身后跟着栓子、小八、小十三还有柯山和柯五两人。一行六人,走在寒风呼啸的北风里。

    “三郎,这天气野兽都藏起来了呢,不是打猎的好时节。”

    “是啊,打猎最好是秋天,那时才猎物丰肥,现在就算猎到东西,也没什么肉。”

    柯山柯五两个最近忙的很,张家班已经扩建到了十个组。两人一人带五个组,每天可同时建好十个炕灶。

    可张超却非要让他们把手里的事情放下,跟着他来秦岭打猎,这不是太奇怪了。

    “放心,你们跟我去打猎,张家班那里赚到的钱,你们那份依然不少一文。”

    “三郎,我们其实不是那个意思。”

    “就是。”

    张超在马上扭头,“哦,原来这样啊,那么那份钱这几天就不给了。”

    “别!”柯山两人急忙喊道。他们现在是张家班的副班头,一人带一队,张超给他们的待遇可不低,修一个炕灶张超分他们两人一斗。虽然粮食跌价了,可一斗粟也依然是实实在在的。

    只要有活干,每天就能分到一斗粟,这样的收益,可是让两人现在家里地位大涨,说话都硬气了许多。尤其是柯五,现在他那村正窖匠老爹,也得高看他几眼。

    “那就别废话了,快点赶路。”

    张超不时的回头望,生怕老爹发现他跑路了,过来追他回去。

    好在赶了半天路,走了几十里后,终于到达了秦岭北麓山脚,面前不再是一往无际的平原,而是连绵起伏,巍巍的山脉。

    “进山!”

第五十二章 包婚

    第二天,李世绩左等右等都不见张超前来,于是便叫了一个家将,让他骑马去张家沟。

    “务必给我把张文远带回来,他若是东推西推的,那就直接把他捆了带回来。”

    “是,曹公。”长的五大三粗的魁梧家将一声答应,大步出了厅门。

    到了前院,直接点了八名家丁,然后一个个翻身上马,往张家沟杀奔而去。等到了张家沟,却被张老爹告之,张超昨天上午就已经收拾了行李去了长安了。

    “是不是弄错了?我们曹国公到现在都还没见到三郎,这才让我们前来接他。”

    老爹心头一沉,连忙叫来正在喂马的钱贵。

    “钱贵,你跟我说实话,三郎去哪了?”

    钱贵一脸懵逼,“小郎君昨日走前,确实对老仆说是去长安的。”

    “他除了带栓子,还带了谁一起?”

    “小郎君还带了五爷和山爷,还有小八小十三两个。”

    张老爹一拍大腿,坏了。张超要是去长安,肯定不会带上柯山他们一起。现在李世绩的家将都找上门来了,肯定是这小子没去长安。再一起昨天张超跟自己说的那番话,老爹这才回过味来,他根本不想去长安呢。

    老爹亲自跑了趟村正家里,询问了柯五的媳妇,终于破案了。

    柯五昨天走时说了要去蓝田,跟张超去打猎。

    几个人面面相觑。

    “要不我们去蓝田寻三郎?”家将问。

    “算了,他们去蓝田打猎,肯定是进山了,这秦岭山那么大,到哪寻他们去。罢了,麻烦小哥回复曹国公,就说多谢他的好意了,是我儿不识好歹,烂泥扶不上墙。”

    家将只得铩羽而归。

    李世绩一听张超居然跑进了秦岭山中,也是气的胡子乱抖。

    “好你个张三,真是不识抬举,罢了。”

    “曹公,张三郎走前留了封信给你,我们带回来了。”

    信就是一张折叠起来的白纸,很白很薄。

    打开,一张白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千余字。字很小,而且不是毛笔字,蝇头小字,笔划很硬。

    只是李世绩扫了几眼,却发现很多字缺笔少划的,错字满篇。

    “好纸,字写的也还行,可怎么就这么多错字?”李世绩可惜的摇了摇头。

    等细看完内容,李世绩却沉默了。

    “曹公,怎么了?”

    “这个张文远,倒是有些小瞧他了,居然还跟我谈起了河北局势。”

    几名家将一听,都哈哈大笑。

    张三郎以前不是在深山里避世的小和尚嘛,刚刚下山还俗的和尚,他懂个什么局势啊。居然还敢跟堂堂上柱国曹国公指点河北局势,这不是班门弄斧,怡笑大方嘛。

    李世绩却没笑。

    他虽然心里也觉得张超写的那些有些危言耸听,甚至一派胡言。可仔细想想,有些话又还有些道理。

    比如张超说窦建德在河北民望极高,比如朝廷杀了窦建德,以及征召窦建德原来麾下文臣武将入京,加上朝廷委派的河北官员对原归散回家的夏军将士的清算,使的河北人心惶惶,各自难安,才终于有了河北之乱。

    李世绩原来就是镇守在河北南部,因此很清楚张超说的这些话确实有道理。朝廷在击败窦建德后,对河北地方的处置上确实有些失当。

    窦建德被俘后,留守的伪夏左仆射打开府库,分发钱粮给将士,将他们遣散回乡,然后带着窦建德妻儿投降唐军,本来这是很好的结果。若是朝廷这个时候既往不咎,大力安抚河北人心,河北肯定不会再乱。

    可朝廷却对河北用了高压清洗策略。

    想想今年朝廷另一支大军,李孝恭和李靖南征,以迅雷之势杀到江陵城下,最终萧铣投降。萧铣降后,李孝恭本来要纵军劫掠,但李靖劝住了。

    最终李孝恭没有杀人也没有劫掠,几天后,从四面赶来勤王的梁军十余万到达江陵城下。因为唐军没有劫掠百姓,萧铣便又主动劝这些梁军投降。

    一兵未损,十余万梁军就此解甲归降,而南梁占据的江汉等数十州之地也因此一夕而平。甚至因为唐军在南梁的秋毫无犯,使得李靖到达岭南后,各地的酋长俚帅们也是纷纷望风归降,毫无抵抗,李靖等一路上都没打什么仗,就这样平定了半壁江山。

    可以想象,若是当初李靖没有拦着李孝恭,让他洗劫了江陵,甚至是直接清算了那些南梁文武官将,那十几万南梁勤王军赶到后,会甘心投降吗?

    就算唐军能正面击败这十几万梁军,可其它的梁军会这么轻松投降?江南其它地方,岭南的那些俚帅们,肯轻易归顺?

    一切都不好说。

    同理,若是唐军当初俘虏了窦建德后,留他一命,或者说起码优抚下河北那些人心不安,刚遣散回乡的夏军将士,事情可能又是另一个局面了。

    李世绩有些佩服,张超一个灞上小民,居然也能把这番大势说的头头是道,道理分明,这是让人意外的。

    可张超说这次河北反军会背水一战,上下同心,势必难挡,这他却是不认同的。窦建德还大败虎牢呢,刘黑闼能成什么事?

    算了,这个小子只是不想去河北找理由而已。不管他究竟为何不想去,既然他这般不愿意去,那自己也没必要强求他。

    李世绩去了趟翼国公府,跟秦琼程咬金等老兄弟吃了顿饭,算是辞行了。

    “茂公仅管放心去河北,单二哥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说不定等你到了河北,二哥也就出来了。”

    秦琼走通了李世民的路子,他带着李世民见了趟单雄信,期间单雄信向李世民表了忠心。具体的这些变化,并不是很简单,但他们得了张超的点拨,终于走了对的路子。有了李世民的松口,单雄信终于有希望了。

    “多谢叔宝了。”

    “自家兄弟说什么客套话,单二哥也是我的兄弟。我还要多谢茂公这次愿意带三郎去河北呢。”

    李世绩苦笑。

    “说到这事,我有些无奈。三郎跑秦岭去了,这小子是宁愿跑山里躲着,也坚绝不肯随我去河北,我是没法子了。”说着,他还把张超的那封信给拿了出来,给秦琼几人看。

    “不过这小子,倒是不简单,也不知道他师父三藏法师以前都教了他一些什么,居然也敢跟我指点江山了。”

    秦琼一听,也不由的有些生气,“铁枪老哥对这小子太过放纵了,我们好心好意给他找一个这么好的获勋机会,他却还这般不领情,好像我们是要害他一样。”

    “这小子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程咬金也在一边骂道。

    “算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倒是李世绩劝了几句。

    “等他回来,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顿,都要无法无天了。”秦叔宝说道。

    牛秀一边道,“其实要收拾文远也容易,你看他不也二十一成丁了嘛,这么大年纪却还没成亲呢,肯定心就野了。咱们给他说门亲,等一成亲,到时有了媳妇再生一堆孩子,他就肯定会收心了。”

    “这个倒是有道理,确实该给他说门亲了。不过,哪有合适的呢?”

    几位国公在那里商量着给张超找个什么样的媳妇,不能是普通的农家女,一般的女子也配不上张超。又不能是什么商人女,商人是贱业。最好是挑个地主或者是士族之女,家境殷实,姑娘也得有些见识,品性还得好......

    灞上南面,蓝田。

    蓝田县内,秦岭北麓山下,张超则刚出门。

    昨天晚上,他们到了蓝田秦岭山下的一个小山庄,这个庄子是柯五老丈人家。柯五的媳妇就是这山庄里人,柯五的丈人是个采药人,也种些药材。每年都会送药材到长安去卖,他与柯五的父亲是老相识。

    柯五家兄弟多,柯五丈人则是家里女儿多。后来柯五父亲和他丈人就顺势结了亲。

    柯五妻子姐妹是真的多,足足九个女儿。他丈人在当地也是非常有名,因为他不但生了九个女儿,前后还娶了五个妻子。娶一个没几年就死了,娶一个没几年就死了,足到娶了第五个,才总算安稳的一起过了二十多年。

    柯五丈人姓王,已经六十多岁了,人却很热情。昨天拿出了家里的一些熏干的野味和干蘑菇等待客,今天又亲自为张超等人做向导,带他们进山打猎。

    “五郎啊,这位三郎真那么了得?”王老伯拉着自己的女婿一起前头开路,一面低声问道。

    “确实了得。”柯五回道。

    王老伯点了点头,他娶了五个妻子,一共帮他生了九个女儿,最终才终于生出了一个儿子来。

    现在这个儿子才**岁,九个女儿多半都出嫁了,但家里也还有三个年纪小的未出阁。

    昨天王老伯看到张超后,就觉得这后生非常不错,心里起了要把张超收做女婿的想法。

    “五郎,你一会跟张三郎吹吹风,看他能不能跟你做个连襟。家里还有三个姑娘,大小十六小的十三,都不错咧,你让张三郎看看,他看上哪个,咱就许他哪个。”

第五十三章 黑野猪

    皇帝打猎都是围猎,四面合围而猎。

    不过张超他们,却没有这么大的排场,他们打猎,更多的是用陷阱。挖陷阱放兽夹,这也是最简单却也很有效的一种打猎方式。

    不需要很多人,也不需要很多的装备,就算是最普通的百姓也可以。

    王老伯是个老采药人,有空时也放夹子设陷阱。就在王家庄后面的山里,王老伯还有一条专属的陷阱路线。

    “这条路线还是我父亲传给我的,我父亲是从我祖父手里继承的,我祖父是从我曾祖父......”

    王老伯说到这条捕猎路线时,很有些自豪的谈起了他们家族对这条路线的久远拥久权。“再过两年,等阿郎大些,我就要带着他来巡这条路线了,将来,也要由他继承的。”

    走的腿酸无比的张超,手拄着一根木棍,听了之后不由的几分惊讶。原以为打猎设陷阱都是很自由的,谁知道,这东西居然也是世袭家传的。

    按王老伯的话说,每一条路线都很重要,一般都是世代父子相传的。哪个猎人要是敢越界在别人的路线上设陷阱,那就是很严重的事情。当然,若只是拿弓箭打猎,这倒没太大关系。

    进入冬季,食物减少,要捕猎就主要靠设陷下夹子。

    王老伯的捕猎陷阱很多,五花八门,针对不同的猎物有不同的陷阱。比如捕一些小狸子,则有一种相当简单的夹子,拿一根长竹筒打通,在底部上面点位置打几个洞,然后用油脂把竹筒内壁抹的光滑。

    寻到狸子常出没的地方附近,放一只蛤蟆或一只老鼠到竹筒底部,再在事先打好的几个筒壁孔上插下竹钉,这样那只做为饵的蛤蟆或者老鼠就被关在了竹筒底部出不来了。

    冬季里,饥饿的狸子闻到了竹筒里的食物,就会钻进竹筒里面,可却只能看到吃不到。当他们无奈想要退出来的时候,却会发现,进去容易出来却很难,狭窄的竹筒本来就空间很小,尤其是里面抹上了油脂后,狸子会在里面打滑,很难出来。

    还有一种陷阱,同样是用竹筒,但却要复杂一些,一个竹筒,中间筒壁上挖出一个洞,里面有一个绳套,把竹筒埋在一些大的猎物如鹿、麂等路上,它们的脚一不小心踩到那个绳圈,一带动,那个插在竹筒上的几根曲起的竹片就会弹起,那个绳索就会收回筒口,猎物的脚就会卡在那个筒口出不来。

    还有一种更强力一些的夹子,则是捕野猪的,用铁制成的夹子,跟一个大号的捕鼠夹一样。野猪一踩进去,甚至能把猪蹄给夹断。

    老伯还向张超介绍了几种专门捕鸟的陷阱,都非常简单。其中一种最简单的,只需要一个麻线就行,随地取材,砍一根指头大的树枝,留下半截,然后弯下,用麻线绑住一端,下面用几根树枝做一个简易的卡子。

    当鸟经过时陷阱上时,就会触发陷阱,吊住它的脚,把它吊起来,让它根本无路可走。

    “就是这样,你来试试。”

    张超看着王老伯只用了一根麻绳,片刻就做到了一个简单的捕鸟陷阱,不由的惊叹。可当老爹让他来做一个的时候,他却总做不好,不是自动就弹起了,就是触发不了。折腾了好一会,王老伯和柯山亲自示范了好几遍,他才总算做好了一个。

    一个老道的猎人,会每天都去检查自己的陷阱,并维持自己的路线。

    维持好一条固有路线,要做的事情很多,并不简单,比如得定时清理道路等等。

    王老伯走在自己的路线上,就如同国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对每一棵树每一个坡都一清二楚。

    一片数里大的地方,有着王老伯的数条小线路,合成他的专属路线。在这片山林里,有着大大小小数百计的陷阱和夹子。

    “有猎物!”

    走了一段路,查看了十几个陷阱都没有发现猎物,当张超有些失望的时候,终于发现了第一个猎物。

    一只野猪被一只铁夹子夹住了腿,那是王老伯最大号的铁夹子。

    野猪看上去挣扎了很久,可那铁夹子上全是铁齿,巨大的咬合力把野猪一只前脚死死的夹住,都快夹断了。野猪想要逃走,但夹子用绳子绑住拴在了一旁边的一颗大树。

    张超兴奋的想要冲上去收获战利品,王老伯一把拉住了他。

    “小心,山林里的受伤的野猪非常凶猛,一熊二虎三野猪,受伤的野猪仅次于人熊和老虎的。”

    一头受伤的野猪发起狂来,可是十几个汉子都拦不住。

    野猪经常会在松树上磨蹭,使身上沾上一层厚厚的松脂,这层松脂加上泥土等裹在身上,坚硬无比,犹如一件铠甲,寻常刀枪难入。

    尤其是它的那一对獠牙,又大又尖,一旦被撞上,立马就会被捅出两个血洞,不死既残。

    眼前的这只野猪很大,黑乎乎的起码有三百斤。

    还好夹中它是一只大号夹子,要不然小一号的夹子都困不住它。

    “那现在怎么办?”

    “杀死它。”王老伯很淡定的说道。

    在后世,野猪都成了二级保护动物,但在这年代,野猪遍地都是,还是让百姓相当讨厌的野兽,他们会糟蹋庄稼,甚至有时还会袭击人。虽比不上老虎那种让人谈虎色变,可也着实是个人人讨厌的害兽。

    老伯让大家退后一段,远远的离开野猪能攻击到的范围,然后让柯五用弓射。

    柯五是个府兵,还是个弓手,因此他不但弓射的好,而且还有一把强弓。他的弓比王老伯的猎弓好太多,王老伯的猎弓不够强劲,普通百姓也不得拥有强弓劲弩长槊铠甲这些厉害的武器。

    “好类。”

    柯五摘下了自己的弓,弓已经上弦,取出一支箭,对着了那只不停嚎叫的野猪。

    弓弦声响,箭啸而出。

    野猪一声惨叫,摔倒在地。

    再细看,柯五的那支羽箭已经插在了野猪的一只眼球上。

    “好!”张超还是头一次看到柯五射箭,居然就是如此精彩绝伦。那野猪虽然离的不过十余步,可好歹那是头活野猪,还在乱动呢。

    那只箭有三分之一没入野猪脑袋,大黑猪尖叫了一会,终于死了。

    “动手,咱们得抓紧时间了,时间一久,万一狼和老虎闻到血腥味过来,就麻烦了。”

    山林中,不论是独行的虎还是成群结队的狼,都是猎人不敢硬惹的动物。

    这只野猪太大,因此不方便直接抬着下山。

    老伯打算就地宰割,然后把一些不要的内脏等扔掉,切割成几大块后,大家分别带走。

    “一二三,用力!”

    一群人,抓猪脚的抓猪脚,抓猪耳的抓猪耳朵,扯尾巴的扯尾巴。

    张超力气最少,还不如小八小十三和栓子几个年纪比他小的少年。

    因此他便得了一个扯猪尾巴的任务。

    几人用力,将那大野猪抬到了开阔点的路上,柯山这个刀牌手掏出一把短尖刀就要给猪放血。

    张超连忙叫住了他。

    “这也太浪费了,大家把水壳都来拿过来,把猪血接起来。”

    “猪血太腥了,不好吃。”

    那是你不会吃,张超心里鄙视了他一回,猪血岂会不好吃。不过张超坚持,大家还是把各有自装水的葫芦都给取了过来,喝了几口水后把水倒光。

    张超收集了水壳,才让柯山继续。

    柯山也不愧是一个优秀的刀牌手,虽不是屠夫,可却一刀捅进了猪颈,准确的捅到了猪的血脉,鲜血哗哗流出,小十三和小八、栓子三个轮流拿着葫芦上前接血。

    温热的猪血流进一个个葫芦里,几乎没有被浪费掉。

    七个葫芦最后装满了六个,这些葫芦每个差不多能装两斤多点,差不多接了十多斤血。

    趁着血还热着,张超连忙从身上掏出了一个盐包,随身带着这些盐,本来是打算在山上弄点烧烤吃的,现在却另有用途。

    猪血好吃,做起来也简单。接下刚宰杀的猪新鲜猪血,加点盐摇匀让它凝固,然后吃的时候,再过一些水,水开了,猪血颜色变了,就可以捞出来,用冷水冲一下,就成了极好的材料。不论是煮着吃还是炖着吃,都是极方便也极好吃的。

    放干了猪血,柯山柯五和老伯三个则开始给猪剖腹破肚。

    三个老爷们直接把猪的两个前蹄吊起来,然后合力把猪挂到了一棵树干上。柯山一把猎刀很流畅的就把猪肚打开了。

    满肚着的心肝肠肺一下子都出来了。

    柯五一把抱着这些就要扔掉。

    张超一见,连忙又大喊制止。

    “等一下,这些不能扔,都是好东西啊。”

    看着这些内脏,张超可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无数种好吃的菜,酸辣肥肠、炒猪肝、油淋腰花、凉拌猪肚、炖猪肺、猪心汤.....

    尤其是野猪的胃,后世一只真正的野猪肚,可是能卖上千块钱的,好多人都特意找这种野猪肚去吃,说是能治胃病。

    张超一样也舍不得浪费掉,都是好食材啊!

第五十四章 杀猪饭

    一头野猪,能做成多少道菜?

    就算是身为吃货的张超,也说不清楚,能做成的菜实在是太多了。就是同一个部位,都能随便做出十几道甚至几十道不重样的菜式,后世中国的各大菜系,猪肉菜式都占了很大比例。

    张超指挥着小八三个把猪肚、猪肠里的野猪食物残渣清理掉,另一边的王老伯和柯山柯五三个则在大块分割着已经扒去了内脏的大野猪。

    暂时是没空去猪毛了,因此只能先连毛一起切割。

    有着两颗大牙的猪头先被切了下来,然后是四条猪腿也被切割了下来。

    接着把猪颈也给卸了下来,再把猪腔顺着排骨切分成了数大块。

    “好了,今天先回去了。”带着这么多生肉,王老伯也不敢多留,血腥味很容易招来野兽。今天的的猎物很不错,足够了。

    七个人,每人来时都背了一个柳筐,因此回去时倒也很方便。

    柯山和柯五每人扛了一只野猪大后腿,筐里又各背了一大块腰肉。老伯背了猪头和一块猪肉,小八他们三个少年,则分别背着猪内脏、猪油等。

    倒是张超,最是轻松,大家都知道张超空手走路都跟不上,因此便只让他背了那六葫芦的猪血。

    好在大家还没深入山中,刚来就回,也还不算疲惫。

    回去的时候走的很快,张超一直落在后面,看着小八三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背着好几十斤东西,都能健步如飞,心里十分惭愧。

    一路平安返回到了山脚的王家庄子,张超不由常叹一口气,他两腿已经酸楚的不行,都快要走不动道了。

    “我们回来了!”王老伯远远的就冲着自家的小院喊道,八女九女十女还有王小弟都冲了出来,看到大家背着的野猪都欢喜的围着打围。

    “七女,带着妹妹去烧水,要刮猪毛。”

    张超也顾不得腿酸,连忙跟着进厨房。

    “这边小灶也烧火,我要把这猪血给煮一下。”

    王老伯家的灶还是老式的灶,他家的灶有一个特点就是大,一般的灶只有一个烧火口或者两个,而他家有三个,而且能架五口锅。

    山里百姓家的姑娘,没有那么金贵,不会说整日呆在闺房阁楼不见客,那只是大户千金小姐。一般人家,别说见客了,平时还得下地干活,打小就得开始扯猪草喂猪放牛洗衣服等等了。

    老式灶很难烧,十六岁的七女很麻利的指挥着两个稍小点的妹妹分别在两个灶口烧火。

    张超提着几葫芦的猪血站在一边,要亲自动手。

    七女一把推开张超,“让我来就好了,不必麻烦三哥哥动手。”

    把葫芦里的猪血倒入冷水锅里,又往里面撒了些盐,又让七女切了些姜片,再往里倒了一点点麻油。

    火烧起来。

    “拿筷子慢慢划动,让这些猪血均匀受热。”

    “先烧小火,火别大了。”

    张超站在一边,七女则负责操作,八女九女则负责生火烧水,很快猪血便慢慢的变色凝固。这时张超又让七女拿把把锅里的猪血划成豆腐块一样的小块。

    又煮了几分钟的样子,张超便满意的点头,这猪血已经煮好了,可以收起来放凉水里泡一下,然后就可以拿去加工烹饪了。

    “这就好了吗?”

    “嗯,好了,你可以吃一块试试。”

    七女铲起一块来,咬了一口,果然,很鲜。并不腥,出人意料的好吃。

    “真好吃。”

    “我也要。”八女九女也连忙过来试吃,吃过后纷纷感叹好吃。

    猪血炖汤,或者炒冬笋,或者加点酸菜炒,都更加好吃。

    初加工后的猪血,其实已经很好吃了,张超让七女打了一盆,端到外面给大家吃。王伯柯山等人吃了后,都大赞好吃。一群人,直接拿手从凉水盆里捞猪血块吃。

    吃过猪血,水也烧好了。

    王伯他们刮猪毛的方式很特别,是要先直接把猪皮扒下来,然后再刮。

    张超又看不下去了,猪肉不带皮,可就没了那个味了。做五花肉等菜,没皮还吃什么。之前老伯他们在山里的时候就打算把整张猪皮扒下来,张超就反对。

    老伯他们的想法是扒猪皮下来单卖,和牛皮马皮兔子皮一样,猪皮也能做鞋子衣服之类的。

    不过张超想的却是猪肉没了皮不好吃。

    烧水烫皮,刮毛,然后再用火烤一下皮。

    留下满地的猪毛后,这只野猪终于成了一块块皮肤光洁的猪肉了。

    九女拿着扫帚出来扫地。

    “等一下。”

    张超再次喊停,刚才刮下来的那些猪鬃毛可是有用的,这些猪鬃毛很长很硬,可以做刷子。加工一下,就能制做出牙刷、鞋刷等,张超可是受够了用柳树枝或者用手指头刷牙,他得自己制作一把牙刷。

    听说皇宫和那些豪门之家其实早有了牙刷,还有象牙柄、黄金柄、白银柄、檀木柄等各式名贵牙刷,可普通百姓没有,一般的市面上也难碰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柳枝也能用,干嘛还要费那个钱。

    其实制作一把牙刷很简单,削一块木片,然后在一头打上许多小洞,再找一把猪鬃毛剪齐,然后一头填进牙刷柄上的小洞,再用线绑好固定,就行了。

    听了张超的打算,七女等都觉得张超好奇怪,不过还是满足了他,把那些又长又硬的猪鬃毛给挑了出来洗净放一边晒干。

    猪杀好了,肠子等也都洗好了。

    张超满意的看着这一盆盆的肉,三百多斤的大野猪,最后也还有二百来斤,很不错。

    野猪瘦肉多,肥肉少。

    不过二百来斤肉,大家也不可能一天吃完,虽然现在是冬天,但也放不了几天。因此这些肉还是得熏着。

    “肠子洗好没?”

    “都洗好了。”小十三几个无力的道。跟着臭哄哄的肠子等对付半天了,可不好受。

    张超打算先做点香肠,这时节天气,正是晒香肠的好季节啊。其实腌香肠的历史很久了,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北魏的齐民要术里还专门有记载。

    不过一般的普通百姓家里,还是没有腌香肠的传统,主要是这年头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腌香肠。平时晒点鱼干咸菜什么的就不错了,若是能养猪,肯定也是卖掉而舍不得吃的。

    香肠也叫****,其实很简单,后世张超自己都腌过。

    张超说要灌香肠,大家都不反对。

    只不过没人知道怎么做。

    “我会,大家听我的就行。”

    取前夹心和后腿部份精肉和足膘肥肉二十斤,切成小方块,撒盐,搅拌均匀先腌个半小时。二十斤肉,十四斤瘦肉六斤肥肉,再配两斤盐。

    本来还要加点白糖、酱油和精等,可惜王家没用,便只能这样简单的加盐而已。

    等肉腌好后,便把肉灌进肠衣里。

    “记得拿针在肠上戳眼放出里面的气,用手挤抹,隔一段用线扎牢。”

    灌香肠还是七妹三姐妹做的最好,小十三他们总是没耐心。

    “好了,现在在把这些香肠挂到墙上晒太阳就行了,有太阳时早上拿出来,晚上收起。晒个七八天,就可以放到家里晾晒通风,不必再拿出去晒了,最多一个月,就可以吃了。”

    腌了香肠,自然少不得再腌点腊肉和火腿。

    腊肉和火腿的腌制其实也很简单,盐用的多点而已,先腌后晒,特别是腌晒过后,拿到厨房挂在灶口上,每天做饭时的烟熏火燎,完全不用担心会坏。

    这种烟火熏出来的腊肉火腿,虽然外观不太好看,可是洗净后不论是蒸还是炒,那真是美味。

    猪舌、猪肝、猪心这些也都能腌晒,腌晒过后吃起来有种特别的味道。

    野猪的油不多,没有家养的猪那么多的板油,可也取出来不少油,直接锅里加点水,熬猪油。

    熬下的猪油渣,也是难得美味,特别是趁热吃,嘎崩脆特美味。要是加点萝卜干炒的吃,也是极不错的。

    腌完香肠、腊肉、火腿后,张家便开始做午饭。

    午饭相当的丰盛,这也是一顿极不错的杀猪饭。

    张超自告奋勇,充当了今天这顿杀猪饭的主厨,而七女八女九女三人则是张超的助手,小十三他们几个则充当切菜工。

    红烧肉、小炒肉、红烧狮子头、血肠、黄豆炖猪脚、萝卜炖排骨、炒猪肝、拌耳丝、烧猪尾、炖猪头、炒猪血,就连后世人普遍不吃的血脖,也都剁了和酸菜以及新鲜的冬笋,炖了一大锅酸菜冬笋煮肉片。

    王家的屋里,摆了整整四张桌子,王老伯把王家庄的各家男人都叫过来一起吃这杀猪宴。

    桌上那满满一桌各式各要样的猪肉宴,看的王家庄的男人们都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一头野猪居然能做成这么多道菜。

    尤其是这许多菜都是炒菜,这是他们不曾吃过的。

    若不是调料和配菜不足,张菜完全可以拿这头野猪做出一百零八道全猪宴来。

第五十五章 猴儿酒

    厨房的炒肉,厅堂火塘里的炖猪脚,都散发着阵阵诱人的肉香。

    小孩子们欢快的在屋里屋外奔跑着,手里拿着一根根大骨头啃着。几只土狗在后面追逐着,等着小孩子吃完后把骨头扔下来。

    左邻右舍,三亲四戚,亲朋好友纷至沓来。

    乡下人难得吃到一次肉,王家庄不少人会打猎下夹子,倒还好一些。平时偶尔夹到一些大的猎物,有时发现时已经死了,来不及拿去卖,便会自己吃了,招呼亲戚邻居一起分享。有时把皮子和肉拿去卖,也会留下内脏与亲朋分享。

    因此,王老伯今天为招呼女婿和女婿的朋友,并没有把野猪拿去卖了,而是干脆请来亲朋一起吃。

    席上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王老伯招呼着客人们纷纷入席。

    不过大家也没有哪个空手来,接到邀请前来的,都带着礼物而来。有拎一些果子的,也有拎点糕点的,还有送来蜂蜜的,甚至有个同是猎户的人送来了一壶猴儿酒,都是山中特产。

    杀猪饭,讲究的自然就是大口吃肉,甚至是大碗的喝酒。

    客人们都对王老伯今天的大方而震惊,一头三百斤的大野猪居然自个全吃了,这要是拿去卖,可能卖不少钱呢。

    不过大家更对今天的菜满意,不论是煮血豆腐,还是炖排骨,以及红烧肉和冬笋炒肉,都非常好吃。

    有妇人甚至惊叹道,“估计长安城里的皇上,每天就是吃这些吧。”

    张超得到了无数村民的赞扬,当听说张超还没成亲之后,更是有不少人直接就在席上要给张超介绍姑娘,有些甚至直接把自己的女儿给推了出来,这把王老伯气的不轻。

    负责端菜的七女更是气的故意把手里的排骨汤洒了不少到那位堂叔的腿上,烫的他龇牙咧嘴的。

    席上喝的就是猴儿酒。

    猴儿酒,也叫猴儿酿的酒,据说山中的猴子经常会采摘许多果子藏在树洞里面,以待没有食物的时候。但有的时候,猴子会忘记自己藏的果子。而有的树洞比较密封,最后这被遗忘的百果就会发酵,然后就成了猴儿酒了。

    不过真正的猴儿酒可遇不可求。

    今天他们喝的猴儿酒不算真正的猴儿酒,而是村里的猎户,七女的堂伯,一个采药人兼猎人,他以前发现过真正的猴儿酒,后来自己琢磨着自己也用果子来酿酒,结果还真成了。不断的改进后,现在的水果酒味道已经很不错了,虽不是用粮食酿造,可这果酒也很有味道。

    张超觉得这果酒就比他在长安喝到的米酒还好喝,大家很热情,劝酒的多,他一开始觉得这果酒顶多相当于果汁,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然后就觉得有些上头了。

    “这酒,好喝,五伯,若是你愿意,咱们合伙,一起酿酒。你负责酿造,我负责推销售卖,就取名叫猴儿酒,我可以跟你保证,咱这猴儿酒肯定大卖,到时侯,咱们就发了!”

    王五伯听了张超的话有些心动,但还是摇头,“咱这酒只是自家酿着喝的,上不了台面。平时自己喝点倒没问题,可要拿去卖却不成咧。”

    “怎么不行,这包我身上。长安最普通的米酒也要斗酒三百,好的酒如新丰等名酒,更是斗酒十千。咱们这猴儿酒,比新丰酒不如,但肯定比一般的米酒好,不说多,卖个斗酒五百绝对没问题。五伯你若担心,那你直接按斗酒五百卖我,我再拿去长安卖。”

    张超酒意有些上头,但头脑其实还算清醒,他说的这些话并不是胡言乱语。

    这年头,粮食价格很高,酒价自然更高,尤其是朝廷还禁屠沽,一般人都不准你酿酒,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按照市场定律来说,只要某样商品需求大于供应,那肯定就能赚钱。

    同样道理,张超发现这猴儿酒虽不是真正猴儿酒,但也是味道极佳的果酒,如果拿到长安去卖,当然能赚钱。

    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朝廷不准普通百姓酿酒,怕浪费粮食。不过既然是果酒,当然不需要粮食,只要张超能通过几位国公靠山,走通官府的路子,拿到酿酒和售卖许可,那么自然不愁赚钱。

    哪怕张超从五伯手里以斗酒五百钱的价格收购,拿到长安去售卖也绝对有利可图。

    “没有那么多果子咧。”

    五伯一句话,却泼了张超一头凉水。

    五伯酿酒,是自酿自喝,用的果子都是山中采摘的野果子。这注定了量上不去,如果没有量,那再好的生意,也没什么利润可图。

    张超突然醒悟过来,这年头水果可不多,想酿造猴儿酒,这水果供应是个大问题啊,解决不了这个,其它的都是白说。水果可不像是粮食,每年都能大量收获。水果虽然也是按季收获,但人工种植的少,而且水果采摘后可不易保存。

    就算是在后世,网购水果都得看距离,远了人家还不卖,因为好多水果路上容易坏。

    在这年头,百里不贩薪、千里不贩粜,意思就是超过百里,卖柴火就没有利润了,如果卖米,距离过千里,也一样无利可图,运输的成本,会超过利润。

    杜牧的那首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是写的非常好。岭南的荔枝要送到长安,还得专人快马运送,这成本比后世空运还贵。

    除非自己有一个大的果园供给,要不然,要不然想做果酒生意,真心难。

    一个很好的赚钱计划夭折,让张超十分郁闷,忍不住又多喝了两杯。

    喝着喝着,张超就断片了。

    “五郎,来把三郎给扶回房去休息,他醉咧。”

    柯五无奈放下筷子,停止和柯山对桌上那盘红烧肉的争夺之战。下桌前还特意叮嘱,“记得给我留几块!”

    “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留几块的。”柯山笑的很奸诈。

    “不行,我一人扶不动三郎,你过来一起。”柯五信不过柯山,这红烧肉真是太好吃了,咬一口下去,全是油,但又并不是那种完全的油腻感。

    而三郎居然还说今天的红烧肉不完美,缺了糖和酱油,以及不少调味料,要不然还能更好吃。柯五都不敢想象,那样完美红烧肉会有多好吃。

    他不能把柯五一人留下,不然等他回来,这盘红烧肉肯定都吃光了。

    柯山瞪着柯五,他们可是数次战场上并肩撕杀的,柯山虽是个弓箭手,不是刀牌手,可也长的虎背熊腰,他不止一次亲眼看见柯五把敌人撞飞,甚至有一次直接把一个伪郑的骑兵从马上扑了下来,还有一次,更是直接一个肩撞把好几个敌军撞飞。

    这家伙有次抢战利品的时候,全身上下背了二百多斤东西,现在居然跟自己说扶不动三郎?三郎虽然个子挺高的,可都不到一百五十斤。

    两人无声对视良久,最后柯山无奈放下筷子下桌了。

    两人抚着已经醉过去的张超去了房里,把他扶上了床,又盖了好被子。然后,就又迫不及待的返回席上,去瓜分争夺那盘红烧肉去了。

    王家的厨房,这里也摆了几桌。

    桌上都是各家的女眷,老婆婆小媳妇大姑娘们,厨房的几桌菜稍比外面的少些,但也很丰盛。大家一起吃着这些美味,一边聊着家长里短,等会饭吃完,她们还要负责收拾桌子洗碗筷等等。

    “这个三郎怎么留着短发啊?”

    “听说以前是个和尚咧,如今刚还俗。”

    又有妇人问,“我还听说这娃家里很不错啊?”

    王婶在一边道,“家里是不错,父亲是军官哩,上次打仗还立了大功,封赏的地都有五百多亩呢,白鹿乡的大地主。”

    “哦,真了不得哩,以后哪家姑娘嫁过去,那可就享福了。”

    “可不是嘛,五百多亩地呢。”

    “何止,现在他还做馍往长安卖哩,听五郎说他们全村的人现在都在帮三郎做馍,每天包三餐还给二升粟。张家不但有钱,而且为人还良善捏。”

    “那你还不快把你家七女嫁过去。”

    “就是,七娘过去当地主娘子享福了,也不会忘记你们啊。”

    一群妇人笑着说道。

    坐一边吃饭的七女听了不由的脸色微红,她如今也是十六岁的大姑娘了,一般人家这年龄早嫁人了。但七女至于却还没寻到一个中意的人家,主要还是王家给七女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好嫁妆。

    这年头,唐人婚嫁,男方不但要给娉礼,女方也得有陪嫁。而且陪嫁一般较多,女子有无陪嫁甚至陪嫁多少,往往成为女子嫁入夫家后地位高低的体现。

    律法规定,女子的嫁妆是属于女子的,婚后就连丈夫都无权动用,更别说夫家。唐人婚后往往是大家族一起生活,家中财产多是公产,因此女子的嫁妆有无和多少,往往就能让她在夫家生活的更好。

    王老伯早年死了四个妻子,又先后生了九个女儿一个儿子,因此家境并不殷实,特别是这些年经历着隋末乱世,王家嫁了六个女儿后,现在也是嫁女嫁穷了,根本给七女准备不出什么陪嫁,这使得好多次说亲都最终没成。

    其实七女人还不错,长的挺高,五尺有余,虽然有些偏瘦和黑,可那也是因为有些营养不良加上长期在外劳作,本人架子还是不错的,柳眉杏眼樱桃嘴。各种家务活甚至是女工纺织缝纫也都会。

    可惜,王家拿不出丰厚嫁妆,以至让她都到了十六岁还没有订亲。

    “七女,你觉得三郎好不好,婶帮你去说亲咋样?”一个老婶子笑着对七女道。

    七女脑子里一下子浮现出张超的模样,还有他跟自己说话时的笑容,心不由扑通扑通的跳的厉害。

    “七女,快说啊,你要不要婶子帮你去说亲啊?”

    “你们好讨厌。”七女害羞的起身逃离了厨房,只留下一屋的女人笑声。

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饭

    七女出了厨房,午后的寒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站在门口,她不由的想起刚才一群邻家妇人们的打笑话语。

    她今年已经十六了,早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七女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好些媒人来说亲,可最后一谈到嫁妆的问题上,事情就黄了。

    家里前面五个姐姐出嫁的嫁妆,已经把家底掏空了。家里的底子她很清楚,王家庄是在山里,地很少,朝廷均田,他们家也不过均了十亩地而已。谁叫她家只有老爹一个男丁呢,弟弟还小根本分不到地。

    一家人靠十亩贫瘠的山地根本养不了一家人,她们家想佃种别人的地都没地可租,一家人都靠入山采药以及父亲打些猎物,再加上她们娘几个养蚕织布,以及养鸡养羊等。

    这样下去,她根本找不到好婆家,也许再过个几年,那时她就成老姑娘了,最后只能嫁个死了媳妇的或者缺胳膊少腿的。六姐就是这样,到了十八岁,都找不到好人家,最后只能嫁了一个三十多岁死了媳妇还瘸了条腿的男子,一过去就得当后娘,给人家养几个娃。

    六姐每次回娘家来省亲,晚上跟她一起睡的时候,总是说着说着就哭了。

    七女不想跟六姐一样。

    七女想嫁的是三姐夫柯五这样的男人,长的高大健壮,还会手艺有本事,日子过的红火。这次三姐夫带着张超过来后,七女觉得张三郎虽不如三姐夫强壮,可却说话有趣,眼睛有神。

    七女看到张超很喜欢,越看越喜欢。

    本来听说张超父亲是个武官,家里还有五百多亩地的时候,她还有些自卑。但今天,刚才听了邻居妇人们的一番话,加之刚才她也在席上也喝了一杯猴儿酒,胆不由的有些大了。

    也许正常情况下,张三郎根本不会看的上她。

    寒风吹过,七女的脸庞发热。

    七女一边想着这些事情,一边却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后院。

    王家因为人多,因此以前修了几间屋子,靠着山屋子也是用直接用木板茅草屋,前面大屋后面还有一排院子,是柴屋、蚕房、工具房等。张超他们几个,就安排在后面的这几间屋子。

    七女一抬头,才发现在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张超的屋子前。

    站在屋前犹豫了一下,七女还是推开了门。

    屋里,只有张超一人。

    醉酒的张超躺在床上正呼呼大睡,丝毫不知道七女怀着复杂的心思进来。

    七女走到床前,屋里有些昏暗,但是白天也不用点灯,床是个简单的通铺,其实就是几块木板架在土砖上。床板上直接垫的麦秸,垫子是几块猎物碎皮子缝接的,被子也是套的干草。

    张超躺在床上,因为冷,身子蜷缩一起。

    七女看着突然觉得好心疼,她看了眼屋门。进来时她已经把屋门关起来,外面静悄悄的。

    握住张超的手,七女低头看着张超那白净的脸,越看越喜欢。

    “若是生米煮成了熟饭,那三郎总不能不要我吧?”七娘望着张超,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极大胆的想法,她也不知道怎么的,这个念头就这个冒了出来,然后再也挥之不去了。

    七女是个有想法的姑娘,咬咬牙,她终于下定决心。虽然这样的方式有些极端,也许事后三郎会怒会火,甚至会骂她不要脸,不要她,可她就是要拼一把。

    手伸到衣领襟上。

    屋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七女吓了一大跳,慌忙的站了起来。

    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而且听声音似乎正是往这屋里来的。七女脸一下子红了,心扑通扑通的跳个厉害,做贼心虚的她没有留在原地,也没有大方的出去,而是慌张的躲到了屋角一个大木桶的后面。

    门吱呀一声打开。

    一个身影进来,躲在木桶后的七女惊讶的发现在进来的居然是妹妹八女。八女比七女只小了一岁多点,今年十五,也到了婚嫁的年龄了。

    说来,姐妹俩年纪差不多,但平时关系并不算好,反而经常争吵。甚至不止两人,包括才十三的九女,三个姑娘在家里平时没少吵嘴,甚至有时吵的厉害了还会直接打架。

    年纪相仿的姐妹多是这样,尤其是在这个年纪。

    八女进屋后,直接转身把门关上,而且还把门给栓上了。

    七女在那里看的心头火起,她已经猜到八女想干什么了。打小起,因为她们姐妹年纪相差小,因此姐妹俩经常争东西。到了后来,什么都要争,争衣服争头绳没什么不争的。

    “这死丫头,肯定是听了婶子们说要给我跟三郎说亲,她就来抢了,真不要脸。”七女恨恨的想道。

    八女来到张超床边,轻声唤了几句三郎哥哥,见张超没反应,脸上露出微笑。

    她直接掀开了张超的被子,就往床上爬去。

    “三郎哥哥。”

    八女搂着张超轻唤。

    七女在木桶后再看不下去,再等下去,这不脸的丫头肯定就要脱衣服,然后把生米做成熟饭了,这种事情,八女肯定做的出来。

    别看这丫头平时话不多,可最是有心机。

    就这会功夫,八女已经从被子里扔出了一件衣衫。

    “喂,死丫头,你干什么。”

    七女大叫一声,从桶后冲了出来。

    八女吓了一大跳,抬头一看是七女,立即又羞又怒,“你怎么在这?”

    “我就知道你这死丫头不要脸,没想到你居然不要脸到这地步,居然敢乘三郎酒醉来爬他床,你给我死下来。”

    八女也毫不示弱,“那你怎么在这里?还躲在那后面,看来你比我先来一步呢。刚刚你是不是已经上了三郎哥哥的床了?”

    “贱人,三郎哥哥也是你叫的,给我滚下来。”

    七女尖叫着就冲过去掀被子,八女则紧搂着张超就是不松手。

    七女直接就扯八女头发,八女吃痛尖叫,也不甘示弱,回头就去抓七女的脸,两姐妹扯做一团,都倒在了张超的床上。

    姐妹俩你扯我头发,我抓你衣服,很快就披头散发,衣衫凌乱了。

    两人以床为战场,在张超的身上打滚,张超也被两人给折腾醒了。

    带着醉意的张超发现,两个姑娘正在自己身上打滚呢,少女体香弥漫。

    “这是怎么了?”

    张超有些搞不清状况。

    突然,房门被敲的砰砰响。

    “开门,快开门!”

    是王老伯的声音,后面好像还有王伯母以及柯五等人的声音,好像门外人很多。

    正撕扯的两姐妹突然就都安静了下来,两人都惊慌的呆怔在那。

    “开门,开门!”

    门被捶的好山响,张超看看那披头散发的两姐妹,再看看屋子,最后目光望向了屋门。

    “握草!难道这是仙人跳?”

    张超一下子就惊醒坐起。

    紧闭的屋门,自己躺在床上,旁边是王伯的两个女儿,一个个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七女的领口大开,露出半片白花花的胸脯子,而八女的裙脚也提到了很高,露出了圆滑的半条大腿。

    握草。

    这,这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啊,自己这还说的清楚?

    叫门声还在响着,而且都已经开始撞门了。

    实在是刚才七女八女打架叫的声音太大了,以致让外面吃杀猪饭的男男女女都听到了,大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赶来。

    王老伯是又怒又羞。

    张超还傻傻的坐在床上,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办?开门,开门后该怎么解释?其实他也想要一个解释,他到现在都不明白,七女和八女怎么在自己的床上,还打起来了?

    没等他想明白,那扇简易的木门终于承挡不住王老伯的怒火,门砰的撞开了。

    “噫!”

    “呀!”

    “哇!”

    门撞开,王家庄一众男女,包括柯山栓子等一众张家沟的人,都目瞪口呆的望着屋里三人。

    “啊!”

    七女慌叫一声,扯起张超的被子摭挡在自己身前,八女这时也才发现在自己很没形像,也慌忙拿起被子摭挡自己。

    只是这样一来,屋里的情形就未免更加的暖昧不清了。

    张超坐在床头,七女八女两丫头一左一右的在他两边,三人还共用一床被子,此时只露出三个头。

    王老伯大怒,王伯母却眼中闪过一道暗喜,其它的村民们则都面面相觑。

    “啊哈哈,今天的饭菜真是非常好吃,就是五伯的猴儿酒太醉人,我都醉了,得先回去睡觉了。”

    “是啊是啊,我也头晕着呢,先走了。”

    村民们很识趣的都先走了,大家没有谁不识相的留下来看热闹。

    屋里的情况一目了然,很清楚嘛。这张三郎真有本事,王家两丫头也聪明,只是若是只有一个丫头在屋里,今天这事更好看些。

    王老伯一张老脸一会红一会青的,站在那里气的浑身都发抖了。他确实满喜欢张超,也有意想把自己的女儿许给张三。可那只是嫁一个,而且得经煤灼之言,得行六礼,可现在这算什么?

    “你们两个,还不给我死回自己屋去!”老伯手指颤抖着指着七女八女喝道。

第五十七章 浸猪笼

    “事情就是这样,真的什么都没发生。”

    王家的厅堂里,张超如一个嫌犯一样的站在那里呈堂供述。七女八女这个时候也梳理好了头发整理好了衣衫,老实的坐一边,如同是出庭的证人。

    王老伯夫妻,还有他的兄弟王五伯夫妇也在,另外柯五这个王家女婿自然也在的,其余柯山等人则在外面并不参与。

    家丑不可外扬。

    今天这事,王老伯觉得自己家的脸全都让两女儿给丢光了。

    原本他还以为是张超醉后发酒疯,主动招惹自己女儿,谁知道事情真相居然如此可怕。居然是自己两个女儿主动,还因此打架。

    丢人啊,先人祖宗的脸都给丢干净了。

    这一刻,王老伯都恨不得把两女儿装入猪笼扔河里浸死算了。

    七女八女也都先后供认了她们的罪行。

    “我打死你们两个不要脸的。”王老伯抄起一根擀面杖,张超连忙上前挡住。

    “王伯,这事情其实没什么,说清楚了就没事了。都是五伯家的猴儿酒,酒力太厉害,七妹八妹她们不胜酒力,才一时胡闹了些。”

    在张超看来,毕竟也没发生什么嘛,顶多就是醉酒后的一个玩笑,事后当个笑话就好了。

    “王家的脸都让这两丢尽了。”

    王伯又怒又羞,事情水落石出了,可结果比预料的更坏。要是张超酒醉失礼,这事情虽不好听,但好解决。可现在居然是自己女儿主动的,还是乘人酒醉,这要传出去,不但王家家声败坏了,而且两女儿还得背个****之名,以后名声就完了,谁肯娶这样坏名声的女人?

    “我打死你们算了!”王伯越想越气,这回是动了真怒,张超根本拦不住,连忙对七女八女道,“你们快先回屋避避。”

    柯五也连忙过来劝阻老丈人。

    王伯母也在一边哭泣着拉王伯。

    “今天的事情我绝不会说出去的,回头再拜托知道今天这事的乡亲们都不要乱传,就没事了,不用打打杀杀。谁还没有犯个错的时候,何况两个妹妹也只是酒醉失态而已。”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怎么可能瞒的住。与其等她们以后被人唾弃指指点点,还不如现在就打死算了。”

    “王伯,你先消消气。”

    好不容易让王伯消了些怒气,重新坐下。

    可是厅里气氛依然很沉重。

    张超也觉得非常尴尬,他刚才确实忽略了这年代人对于名声的看重。若是今天这事没有外人知道还好,可现在起码有好几十个村民也见证了今天的这场闹剧,万一有一个没把住嘴,那以后七女八女名声就完了。

    王伯母突然走到张超面前就要下跪,慌的张超连忙让开。

    “三郎,我知道我家七女八女配不上你,可现在你能不能救救她们,你就当是行个善,把她们带走吧,这个家真的容不下她们了。”

    “带她们走?”张超愣住,带去哪?

    王老伯在那边呼哧哧的喘着气,听到妻子的话,也有些动心。

    “三郎,你带她们走吧,我就当没有这两个女儿了。”

    “我...”

    这怎么看都像是套路啊,自己把她们带走,这算什么,没名没份的,以后不是更说不清楚了吗?说实话,七女八女长的只是一般,有些营养不良,经常干活,因此还皮肤有些微黑,手脚都有些粗糙。

    最关键的是,这两丫头就是纯粹的唐朝乡下姑娘啊,大字不识一个,更没有半点见识。让自己娶她们,想想就让人害怕。

    而且自己就算答应,可也只能娶一个。大唐律法,良贱不婚,良民不得娶贱民,另外还有一个规定,庶民不得重婚。

    庶民不得重婚就是不得纳妾。

    如果没有官职勋爵,普通庶民纳妾那可是违法的。按律法规定,亲王可纳十二妾,郡王和一品官能纳十妾,二品八妾,三品六妾,四品四妾,五品三妾.....

    而如果只是无官无爵无勋的庶民百姓,只能一夫一妻,这也叫匹夫匹妇。只有等到四十岁还无子,这种情况下,朝廷才允许庶民纳一妾,这还得经过父母同意、妻子同意之后才行,而且纳妾禁纳贱女为妾,那些什么奴婢、乐伎、罪犯女等,都是禁止纳为妾的,否则就得吃板子甚至是劳改。

    张超现在虽是品子,也是良民,老爹虽是九品职官视七品勋,可老爹能纳妾,张超却依然没资格。

    七女八女,他最多只能娶一个,另一个连纳为妾都不行。

    况且,张超根本不想娶她们啊。

    才认识两天的唐朝姑娘,实在是难以接受。

    王老伯看到张超的样子,心里一暗,也明白张超的态度了。也是,张超那也是武官之子,家里还有五百多亩地,还有早点和修炕这样赚钱门道,日进数千呢,人家还有个当国公的义父,怎么可能愿意娶他的女儿。

    门不当户不对。

    是自己奢望了。

    王老伯长叹一声,有些落寞的道,“三郎放心,我们知道本份,你要是好心,就把七女八女带去张家,以后他们就是张家的侍女奴婢。”

    “你要是觉得为难,我们也不勉强,反正这家是容不下她们了,回头我就打死她们埋了。”

    你这不是在逼我嘛,张超心中无奈的道。

    这事真是冤枉啊,本来什么事也没,现在结果却摊上这大事了。不答应,那王老伯估计真有可能打死七女八女,虽不是自己打死的,可要因自己而让两姑娘就这样死了,他也难以接受承担啊。

    可自己要是答应,又有些被强迫的感觉。

    张超想来想去,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选择。

    “王伯,这事说来也是怪我,要是我不来,今天不让大家来吃饭喝酒,我要是不喝醉,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这事情......王伯,要不这样吧,我先接两位妹妹去张家沟,她们也跟三姐很久没见了,过去住些日子,做做客。”

    “也没有一直在三女家做客的道理。”

    张超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做什么承诺,打什么包票,要不然这事情可就真的再脱不了身了。

    想了想,张超道,“王伯你知道我家现在做面点卖,卖的还不错,需要很多人手帮忙。我看,不如就请两个妹妹去我那帮忙做事。包食宿,每月再给六斗糜子做工钱,你们看怎么样?”

    “这......”

    王伯也没料到,张超还有这么一个解决的办法。虽然这实质上还是没能真正解决问题,以后两个女儿还是得面临嫁人的问题。

    但细一想,这也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先让这两个女儿离开王家庄去张家沟,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吧。

    张超让王伯母去问七女和八女,看她们两人是否愿意。

    两丫头这时酒意也全醒了,吓的瑟瑟发抖,真怕父亲把她们打死埋了。听母亲说张超愿意接她们去张家沟,虽然只是给她们安排个事做,不是嫁进张家,但也还算不错的结果了。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张超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七女八女死罪虽免,活罪难逃,王伯对着两女儿动了家法,每个都打了二十棒,若不是张超和柯五他们劝说,估计打的更多更重。就算如此,两人也被打的路都走不好了。

    王老伯夫妻又挨家挨户的到乡邻们家里拜访,送上野猪肉做礼物,请求大家不要乱传。

    事情这么一闹,张超也没法继续在王家庄呆下去了。

    找王五伯借了一辆牛车,载着七女八女还有九女一起走了。本来说好只七女八女去,结果九女也要去,王老伯觉得九女去了如果一月能赚六斗糜子也是非常不错的。

    王伯答应了,张超也没法拒绝,只得把王家三姐妹一起带上了。

    王伯夫妻一直送到了村口,还把昨天腌好的两只野猪后腿和二十斤野猪肉肠都给张超带上了。

    骑在老白马上,张超有些无精打彩。

    来趟蓝田,本来说是躲避李世绩,顺便打几天猎的,谁知道,这才两天就出事了。现在王伯把三个女儿都交给自己了,压力好大啊。

    赶了半天路,终于在傍晚回到了张家沟。

    一进村,就看到老爹已经闻讯在村口等他了。

    “你还知道回来?”

    张超只得腆着脸跟老爹笑道,“爹你别生气,我知道这次是我不对,李叔和您都是为了我好,可我真不想去河北。这战场上兵慌马乱的,我这武艺都还没练好呢,连马都骑不好,万一出点意外,你可就没人养老送终了。”

    老爹吹胡子瞪眼,被张超这么嬉皮赖脸的一说,准备好的话也骂不出来了。想想也是,既然张超不愿意去打仗,那就不去了。

    “爹,以后我一定都顺你的意,听你的安排,你说一我不说二,说去东我绝不去西。只要不是让我去打仗就行!”

    “真的?”老爹问。

    “绝对。”

    老爹点了点头,“那就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明天早上,跟我去趟长安。”

    “去长安做啥?”

    “你义父跟你寻了一门好亲事,我觉得对方也很不错,已经同意了,明天带你去拜访下人家!”

    “什么!订亲?”张超忍不住惊呼一声,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五十八章 情场失意、商场得意

    “老爹,这个太快了吧,我、我觉得我现在还年轻,不急于一时呢。”张超怎么也料不到,自己王家庄好不容易才免于娶王伯女儿,这边老爹跟秦琼居然都已经帮他定下婚事了。

    老爹道,“早什么,你今年都二十一了,你看村里别人家跟你差不多岁数的,哪个不是儿女都好几个了。”老爹摇着头道。许多地方男子满十五就开始结婚了,至于姑娘,一般天葵一到,就能嫁人了,过了十三岁就可以说亲事了。

    如张超这样二十一岁都已经正式成丁,却还没娶亲的,那绝对算是晚婚的大龄青年。也只有那些大户豪门子弟,才会有些如这样成亲较晚的。可那些高门子弟看似不少晚婚的,但人家家中奴婢众多,许多婚前早就有通房丫头,经了人事,甚至生了不少婢生子女。

    高门子弟成亲晚,不过是在寻找门当户对的大家女子罢了。

    人家晚婚,那是钻石王老五,你一个乡下男子二十多岁还没结婚,那就是光棍王老五了。

    “我的婚事,想要自己做主。”张超无奈道。

    谁料一向都比较放纵张超的老爹这回却独眼一瞪,不容反驳的道,“胡闹,自古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容的自己挑挑拣拣的,你当是买东西吗?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多说了,你义父的眼光不会错的,我相信他,你也要相信他。切莫再辜负了别人的一番好意。去河北之事,你不想去就算,可这回,无论如何,你都不许拒绝。”

    “老爹!”

    “别说了,你若还把我当你爹,你就老老实实听话,明天一早随我去长安。你若是觉得我管不了你了,那你自己走吧,这家容不下你。”

    话说到这份上了,张超已经一句话都无法多说了。

    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话。

    没想到了唐朝,居然还得接受包办婚姻。

    “你去不去?”

    “去,我去还不成嘛。”张超无奈回道。

    老爹脸上现出欣慰神色,抚着胡须露出了笑容。

    张超只得让柯五先把七女三姐妹带回家。

    “五叔,她们三个就先安排到你家住宿如何,明天开始就到咱们村里帮忙做面点。”

    柯五笑着点头,“放心吧,没问题。”

    三个丫头对着张家沟并不陌生,以前来过一回三姐家里,不过这次来意义不一样,还是有些好奇和紧张。

    可惜现在张超没什么心情多理会她们,交待几句便直接回了小院。

    栓子把马牵去洗涮,张超自进了窑洞。

    一直到睡前,张超都有些闷闷不乐的,好在家里一切顺利,他走这两天,每天面点生意都很好,眼下黄馍馍的销量已经达到日销三万个,豆渣窝窝也突破了万个,价钱更高一些的大肉包子也卖的很火,都卖到了日销五千,豆浆和油条也卖的很好,连带着顺带销售的豆腐、豆芽等也都有不错的销量。

    “明天咱们再推出菘菜包子,用菘菜做馅料,加一点猪油再放点猪油渣。先做一千个试卖,要是卖的好,再逐步加大供应量,另外咱们的生煎包子也一起试卖。”

    长安城外的四家店铺也已经赶制出来,明天就能正式营业了。有了这四家直营店,张家的销量又能提升不少,这都是好事。

    张家的餐点如今已经不仅仅黄馍馍这一产品,而是越来越丰富。

    不过也有些不好的消息,长安的粮价这两天又跌了,上次一下子跌了三成,这两天又跌了不少,原来糜子面从三百一斗跌到二百一,这两天已经跌到了一百八十。粮价下跌,带动着长安的各项物价全面下跌。

    好在张超现在也不再买粮囤积,家里的糜子面用完之前不再购进,其它的白面等也都只是在长安各家店头天预订第二天的,各家店包送到家。

    做面点的人工工钱,也都是用粮食付给,粮价下跌虽然让张家的面点生意有所影响,倒也还顶的住。

    张超让自家的面点价格紧随粮食价格,长安粮价下跌,张家的面点也最多三天就跟着降价。制定三天的缓冲期,也是为了减少些粮食下跌带来的损失。有了这三天的缓冲期,张超就能使成本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现在张超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还是碱原料供应不足。

    为此,张超不得不让人去更远的地方采购碱石等,另一面,张超只得用土法制碱。收集草木灰冲水,提炼得到草木碱。这种方法比较笨,大量草木灰才能得到极少的碱,费时费力。可在碱石不足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了。

    张家班工程队也依然很忙,预订盘炕改灶的单子都排到年后去了。这两天,十个工程组还移师长安,给插队的几位国公家干活。

    “那边赵匠头让人带话加来,说是咱们的炕灶,经几位国公爷一推介宣传,现在长安不少勋贵都很感兴趣,已经派人来请我们呢。他们现在估计暂时是回不来了,长安想要盘炕改灶的人家很多。”

    “这是好事,既然业务火爆生意好,我看咱们可以再多招一些人手。反正现在也是冬季,正是农闲的时候,好多乡下百姓都是闲在家里没事干。咱们盘炕改灶也不需要什么手艺,一个组有一个泥瓦匠就足够了,其它的**个人老少爷们都能干。”

    张超打算借着眼下这股风,多拉几支施工队出来。不论是盘炕还是改灶,其实难度都不大,有一个工匠就行,关键是他们能拿到张超的施工图纸,给予指点,剩下的不过是泥瓦匠们的本色活而已,多配几个人,给他们打下手就好了。

    张家班的炕灶施工队是无底薪的,实行的是有活干就有钱拿。匠头干一天给六升糜子,九个小工每人每天两升糜子,另外包三餐。而张超收费却是一组每天五斗糜子,收益很大。如果是给那些大户家里盘炕垒灶,有多些要求,张超收费还更高些。

    不管张超拉起多少个施工队,他都不会亏本。相反,施工队越多,开工越多,钱赚的越多。

    “先再招十队人,小工就用咱们白鹿乡的乡亲,工匠则随意。”

    “大家的工钱,咱们月结。每月底统一节账,都以糜子支付。”

    张超估计这买卖也做不了太久独家,最终肯定会有工匠能够参透张超这炕灶做法,到时就会有山寨品出现。如果会的人多了,到时他们再降价竞争,利润可就没这么大了。现在张超就得趁着现下还没有竞争的时机,尽量多抢些市场。

    搞工钱月结,也是防范那些工匠不守规矩。若这些人学会了盘炕垒灶,又不满足于一天九升糜子面的工钱,要自己出去揽活,那么张超起码也能扣了他们当月的工钱。

    “有一点你们注意一下,新招来的匠头或者小工,都让他们签一份契约。让他们保证不会窃取出卖我们的技术,若是敢出卖我们的技术,或者跑出去自己接活的,他们就得赔钱。违约金,就先订个一百贯吧。”

    有些事情,虽然真发生了可能约束力不大,但丑话先说前头,总比事后争论强。

    “好的。”柯山柯五两个张家班副班头都点头称是。现在张家班要扩张,原来是十组,马上就是二十组了,两人手下以后管的班组也多,张超给他们的工钱可不少,每组修一个炕灶,他们可是能提五升糜子,给匠头六升看似少一升。可匠头只能从本组的活里提成,而他们却能从自己手下十个组里提成。

    一个组五升,若是十个组都有活干,那一天他们就能提到五斗。

    这个分成收益是相当高的,高到他们心里都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对于张超,两人也是越发的感激了。

    不过张超也依然还是赚的最多的那个,一个施工组,开工了一天工钱是两斗四升糜子,再给副班头的柯山他们提成五升,给这些人的包餐标准是每人每天一升糜子,总开支不过四斗,张超的纯利依然有一斗,百分之二十的纯利润,非常不错的收益。

    二十个施工队要是全开动起来,一天就能为张超带来两石糜子的收益,而张超给柯山柯五两人的提成也很高,每人手下的十队一起开工,他们一天也能收益五斗糜子。

    “周边几个县里租下的铺子,也要增添些人手,把咱们的铁枪面点打出招牌,弄出声势来。”

    碱面不足,发面面食生产就有限制,因此张超打算从其它方面寻求点突破。比如加大些不用发面的面食供应,比如说卖面条、死面饼、还能包饺子做馄饨等。

    最后,张超又对七娘交待了一些家里妇女组的分工安排,注意事项等。

    这也算是张家集团的一个晚会了,总结报告,工作安排等。张超有意以后每天早晚都开一次这样的例会。早会就是清早起来开,晚会呢则在晚饭后,大家都坐在张家的炕上聊家常一般的总结一天的工作。

    这种方式比较轻松,既做好了工作,也还能与大家拉近些关系。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天也不早了,大家早点回去休息。”

    七娘笑着起身,“三郎是要早点休息,明早还得去长安城说亲呢。”

    张超拍了拍额头,心下痛楚,却只得面带微笑。

    妈蛋,不是说唐朝最是开放嘛,怎么自己还得接受包办婚姻啊!

第五十九章 娶妻当娶五姓女

    清晨,照例是老爹将张超叫醒。今天要去长安,可老爹并没放过张超,晨练并不间断。

    刺枪、劈刀、拉弦,每样各三十下,张超已经有些习惯了。虽然依然只能勉强做下来,可已经能感受到自己确实比以前强了不少,起码做完后不会累的都想趴下。

    七娘的大女儿莲娘给张超送来了一套新衣,缺胯圆领袍衫,白色的布衣,黑色的幞头,黑色的皮靴子,配上张超原来的那条黄牛皮黄铜头皮带,确实很倜傥。只是幞头下的短发还无法完全掩饰,让他看起来还是有些特别。

    吃过早饭,老爹便让钱贵赶着马车赶往长安。

    秦琼的府第在怀德坊内,和程咬金是邻居。怀德坊并不在东城,而是在西城,紧邻着西市,还在西市西,就在金光门内南,与金光门只隔了一个群贤坊。

    这是当初秦琼程咬金他们初归大唐时,李渊赐的宅第,当时他们身份还不算高,因此没赐在满是勋贵的东城而是赐在了富贾遍地的西城。

    秦家大门原来也是开在里坊之内,不过最近秦琼升官晋爵,按制已经可以对着坊外开门,这也是三品以上官员才有的特权,一般百姓只能对着坊内开门。

    秦府的大门开的很气派,门口两只石狮子很大,门前还列着两排戟。

    不过这气派的大门却是紧闭着,张超和老爹依然是先绕到怀德坊的西门进坊,然后在坊街内走到秦府的侧门进的府。皇帝本有意给秦琼在东城赐宅,不过他已经习惯了这边。

    在秦府的大厅刚坐下,一位举止不俗的年轻女子便端来了几样糕点和水果,另一个年轻姑娘则开始给爷俩煎茶。

    张超随意的挑了一样糕点,不客气的吃了起来。不过他只吃了半个,太甜。

    “这可是婆罗门糕,不多吃点?”秦琼一身便服走出来,看到张超只吃了半个便放下,笑问。

    今天来是比较正式的拜访,因此张超便认真的跪好,弯腰向秦琼行了个顿首礼。顿首礼也是唐人晚辈拜见长辈的一个常用礼,跪下之后额头碰一下地面,然后直起腰。这其实就是俗称的磕响头。

    要是更重要点的场合,比如要出征打仗了,告辞父母时,就得用稽首。稽首首先得双膝跪地,然后要慢慢跪,慢慢弯下腰,双臂伸直还要举过头顶,左手在头上压住右手,跟着身体一起弯倒,直到右手掌心接触到地面,这时头慢慢叩在地上,位置是手臂围成的圈内,在膝盖前,手掌后。

    稽首不能磕头就起,得老实的趴在那,得听到受礼的人发话可以起来了,才能再慢慢的起身。

    当然这种稽首是大礼,平时少用。一般都是顿首,当然也有更简单一些的则是空首或者拜手礼,拜手只要两手在胸前拱抱,头也低下去,脑门碰到手就行,不用磕地,这也平时用的最广泛的礼。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几样礼,分别是拱手、长揖、叉手等。

    秦琼见张超行了顿首礼,有些意外,也很高兴。

    “起来吧。”

    张超起身,爷俩面面相觑。

    看着张超这么有礼,原本秦琼心里的许多不高兴的话也不好说了。本来他打算今天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张超的,李世绩那么好心好意给他找了个得勋机会,这小子却还逃进了山,弄的跟大家要逼他似的,真是不识好歹。

    “这糕点可是加了婆罗门的糖,很甜的,你不喜欢?”

    唐人把印度称为婆罗门,这所谓的婆罗门糕点,其实就是普通的糕点加了一点蔗粮。这年头,大唐还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提炼蔗糖,吃的糖主要还是麦芽糖,富贵人家则用蜂蜜。蔗糖是外来商品,而且非常贵。

    不过张超早在西市见过印度人的蔗糖,这年头阿三弄的蔗糖其实也很一般,糖并不是雪白的,也不是红的,反而是黄黄的,这是他们提炼的技术不过关,奈何这是人家的独门技术,因此蔗糖在长安依然是抢手商品。

    只有那些非富即贵的人家才吃的起,因此婆罗门糕也水涨船高。

    “我不太爱吃甜。”张超随便找了个借口,心里却想的是,如果自己从商人手里收购一些婆罗门糖,然后进行提炼加工,弄成雪白的白糖,或者更耀眼的冰糖,估计倒手就能赚不少啊。

    “婚姻之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没有说任由儿女私订终身的,你明白吧?”

    秦琼开门见山,也不跟张超多绕什么弯子。

    张超喜欢这样的谈话方式,可是他也明白,今天他只是来听候通知的,自己的婚姻之事,很明显是别想做主了。老爹别的地方可以由着张超,很明显婚姻之事却是不肯放手的,这在老爹看来既是他的权力更是他的义务。

    张超还年轻,哪知道要找什么样的女子相伴一生?成亲可是以后过一辈子的,因此他觉得自己得为张超把关。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秦琼慢慢说道,“娶妻子,是要过一辈子的,因此首先得女子贤惠,孝顺,能干。其次得身体好,要健壮结实,不能是那种风一吹就倒的,结实才能多生孩子,多替张家开枝散叶。”

    张超苦笑,秦琼就差没直接说要挑腰粗屁股大的了。

    “娶妻还得门当户对。”

    话突然就此打住。

    “你现在无官无勋,只能娶一妻,妾也纳不了,娶妻更加重要。”

    张超只能点头,非常无可奈何的点头。

    昨天晚上,张超就知道秦琼已经帮他说了一门亲,据说是很不错的,各方面都不错,家世人品相貌什么的,可老爹就是不肯多说是哪家姑娘。现在张超就等着秦琼早点揭开谜底了。

    万一秦琼真给他找了一个粗腰******的什么地主家小姐,张超觉得自己最终还是得想办法把这婚事弄黄了。

    “那姑娘不错,家世也好。”秦琼喝了口茶,“其实你也不陌生。”

    “我见过那姑娘?”

    “当然没有,大户人家的姑娘岂会随意抛头露面。不过你跟姑娘父亲见过,你上次还收了人家一百两黄金呢。”

    握了个大草,难道是崔家?

    张超真是太意外了,怎么也没有想到秦琼给他找的姑娘,居然是崔家的。

    “崔琮女儿?”

    秦琼瞪了他一眼,“当然不可能,是崔善福之女。”对于秦琼来说,他亲自出马物色寻找的人家,当然不可能是崔琮。崔琮只是清河崔的一个旁支庶子,如今仅是崔家的一个酒楼掌柜而已,这样的人家,怎么配的上张超?

    “崔善福?”张超也是醉了,怎么还跟崔善福扯上了。

    上次跟崔家的一番较量,虽然张超狗仗人势,借了几位国公的虎皮做大旗,算是坑了崔家一把,可崔善福好歹也是名门大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崔善福说起来,还是皇帝李渊的表舅呢。

    “怎么,你还看不上崔家?”

    崔家虽不如从前,那也是五姓七宗之一。五姓七宗,那可是仅次于关陇贵族的名门,论家声影响力甚至还在那些暴发户关陇贵族之上。

    “娶妻当娶五姓女,你知道多少人都想要与五姓七宗结亲吗?”秦琼不满的哼了一声。

    “崔家能同意把女儿嫁给我这么一个田舍儿?”

    张超觉得这事情总有些不对劲,崔善福可是皇亲国戚,还是名门望族,清河崔氏郑州房,如今还在秦王府当官,再怎么落魄也不至于跟一个乡巴佬结亲吧?张超又不是秦叔宝的亲儿子,只是个义子啊。

    崔善福还真愿意把女儿嫁给张超,甚至这桩婚事,本来就是崔善福主动提起来了。

    当这个事实被秦琼说出来时,张超都难以相信,自己什么时候成了抢手的黄馍馍了?五姓七宗的崔善福居然都主动要把女儿嫁给自己?

    “莫非是庶女?”

    想了半天,张超只想到一个可能。那就是崔善福可能女儿很多,而且这个准备嫁给张超的女儿还是个庶出的女儿,甚至可能是个婢生女之类的。这类庶出妾生婢生女儿,地位并不高。

    若用来嫁给张超,以此拉近和秦琼宝程咬金等新贵的关系,也不亏。

    “是嫡出。”

    这怎么可能?

    “崔小娘子在崔家排行十三,实打实的崔家嫡女。”

    崔十三娘确实是崔家嫡女,不过其母早亡,后来崔善福又续弦再娶了。因此她虽是嫡女,但继母是太原王氏女,那也是五姓七宗出来的,过门后还又生了好几个儿女,那也都是嫡出,同是嫡出,自然是有娘的孩子更爱宠爱些。

    “崔十三娘是崔家嫡女,其母是荥阳郑氏女。”

    秦琼的意思,崔十三娘虽然是后娘带大的,在崔家不那么得宠,可人家却是实打实的嫡女,母亲虽早亡,可舅家却也是五姓七宗之一的荥阳郑氏。

    “崔小娘子今年多大?”

    “十八。”

    张超心道,果然是后娘养的孩子,都十八岁了,居然还没嫁。

    “十八还未嫁,莫非崔小娘子有什么残疾?”

    “没有。”

    “没有?”

    张超想不明白了,崔善福居然真的拿嫡女嫁他一个穷小子?

    他有些消化不良……

第六十章 送礼佳品

    封建礼法害死人啊。

    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古代,老铁枪就是张超的天,秦叔宝这个义父也能当张超一半的天。婚姻大事,他们一直说不能儿戏,然后就给张超决定了,根本不管张超的意愿。总之就是,你能接受那是最好,你想不通,那就回去好好想通来,这件事情没有更改的余地。

    崔十三娘,马上就要成张超的未婚妻了。

    可张超却连姑娘今年多大、长什么样,属什么的,什么星座统统不知道,没有照片,没有微信,哎,别提了,张超现在只想一个人静静。

    老爹和秦琼两个自己也还是鳏夫呢,此时却十分热情上心的在聊着该如何提亲,把事情定下来。

    哎,你们就不问下我的感受吗,我的感受就真的那么不重要吗?

    自己的婚姻大事,却一句话也插不上嘴,张超坐着无聊,郁闷。

    干脆起了身出了厅,在外转了一圈,张超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侧门外。

    侧门开着,张超发现熟人秦敢正从门外进来。

    “敢哥。”

    “三郎。”

    两人互相拱手。

    张超看到门对面挺热闹的,好像那里是程家吧。

    “敢哥,程叔家今天很热闹啊?”

    秦敢笑笑,“宿国公今日摆烧尾宴呢,这不,京师不少文武勋贵都过来捧场祝贺。”

    中原一战后,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声望如日中天,而程咬金等几人也是风光一时无俩。比之秦琼的低调,程咬金却非常高调。从统军升为护军,程咬金特意宴请京师勋贵文武,就是要显摆。

    那些勋贵官员们都从前门进了,这边侧门则是他们的家人提着礼物进门的。

    “你这是去送礼了?”

    秦敢点了点头,“郎君让我过去打声招呼,他一会晚点过去,刚宿国公还问起你呢,我说你也一会过去。”

    “那我先去恭贺一下程叔吧。”反正秦府呆着也是无聊。

    宿国公程府非常热闹,程咬金的官职爵位算不上多高,但人家现在是秦王当红打手啊。程咬金的面子可以不给,但秦王的面子必须给。

    从侧门进了程府,只见各家送礼的管事仆人都排着长队。

    这程咬金真是高调啊,借着这机会收礼都要收的手软了。

    张超不是头一次来程府,何况身边还有个秦敢随同,因此程府的管事仆人们都对他客气有加,直接就有人去通报程咬金了。

    程家的花厅,程咬金正拉着一众军中大老粗们闲扯着呢。

    “老程,还别说,你家这个暖炕确实不错啊,不见明火,不受烟熏,就能享受如此温暖舒适,非常不错。”

    说话的是段雄,秦王府右二护军。段雄是秦王府的老人了,他父亲曾是太原官吏,是李渊的属下,后随李渊起兵。段雄兄弟也一直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在今年的中原大战中,段作战时战马倒毙,郑军两员将领抓着他的头发,要将他带走,但在渡河之时,段志玄却纵身跳起,把二人拉下马,夺马驰归。

    “志玄你若也想要,我可以把工匠介绍给你。”程咬金笑道。

    段雄字志玄,段雄是他的名字,而志玄是他的表字,段雄平时以字行,大家多称呼他的表字段志玄。

    段志玄和程咬金也算是英雄相惺,段志玄十四岁就应募东征高句丽。后来他跟李世民起兵,与屈突通作战,被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段志玄只带着二十余骑冲阵,连杀数十人,虽然身中流矢,却依然三次冲入敌阵,最终唐军军心大振,击败隋军。

    说起来,段志玄也是程咬金、罗士信这类将领,勇悍无比。

    当年程咬金在瓦岗时,有次与王世充作战,裴行俨也是战马倒毙,陷入重围,程咬金单枪匹马杀入敌阵,九死一生救出裴行俨。

    “好,我可记下你这话了,明天你就帮我安排。”段志玄毫不客气。

    车骑将军侯君集、张亮等一票秦王府自己人,也纷纷要求程咬金安排。

    “国公,张三郎来了。”

    程咬金听管事一说,哈哈大笑,“正好,我给大家引见一下我的后辈,也是叔宝新收的义子,而且我家这暖炕就是他家工匠修的,一会你们谁想要修暖炕,直接跟他说就好。”

    “叔宝兄新收了义子吗?”

    张超进入花厅,立即成了被围观的对象。特别是一众武将大老粗,全都毫不掩饰他们围观的样子。

    甚至还有个家伙,居然还动了手,一双粗糙的铁砂掌,居然伸到了张超的脸上乱摸,还有个更可恶的家伙,居然要检查张超的胸肌。

    不少人也发现在了张超的短发。

    “你就是叔宝兄新收的义子?”

    “这个暖炕是你家做的?”

    “回诸位话,这暖炕确实我家所做,目前也是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天下独家拥有的手艺。只需要一天时间,我们就能给你建好一个新暖炕,不管天多冷,也能让你温暖如春。我们还可以根据你们的要求专门打造。”

    “标准版暖炕一个只收五斗粟,一天就能好。”

    张超很卖力的给自己家的工程队打广告,在座的可是非富即贵,都是潜在客户啊。虽然这些人家里有钱,用的起炭,可不管是炭盆还是火炉,哪里有暖炕来的更舒适。

    这些人一旦成了客户,可就是大客户,这些人家里哪个不是家拥大宅,房屋众多。他们要修肯定就不止修一个暖炕,而且这些人也肯定不会修那么简单的炕,比如他们用料会更好,如果张超全包,包工包料,那么这里面利润可就更大。

    土砖改成青砖,炕沿普通木料改成檀木楠木之类的,炕席炕柜这些也给包了,操作空间很大啊。

    “三郎,你今天给我带了什么礼物啊?”

    程咬金很不客气的问道。

    张超无奈,中国礼仪,都是习惯客人走后才拆礼物的,可程咬金却跟个歪果仁一样,当面就问。

    真是非常之人,不走寻常之路啊。

    张超还真没带什么礼物,这么熟了,还用带啥礼物啊。

    可是现在程咬金当面问起,张超总不能说没带吧,这也太没礼貌了。

    这么多人望着张超,张超十分尴尬,不过他突然想到一样东西。

    “今日叔父摆烧尾宴,侄儿也没有什么能的出手的礼物可送,就自制了一样礼物,希望叔父别嫌弃。”

    说着,张超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盒子。

    “这是什么?”程咬金毫不客气的就直接拿了过去。

    盒子打开,一股子香味扑面而来。

    “莫不是妇人所用之香药?”

    “回叔父话,这是香皂,专供洗面浴身之用,并不限男女。”

    张超来到唐朝之后,就发现唐人缺少这些日常洗浴用品。虽然市面上也有一些澡豆、面脂、香药一类产品,可都是药店在卖,而且非常的昂贵。

    上次张超去张家药铺买材料时就发现了这一情况,比如张家药铺卖的澡豆,就采用白术、细、皂荚、冬瓜仁、猪胰、桃仁、豆末、面粉等十九味材料,加工而成。把十九种药材搅在一起捣成细粉,用面浆把猪胰煮烂,取汁和细粉团成饼状晒,再捣细并用细罗布筛过,做成圆球,既可用来洗手洗脸,也可心用来洗澡。

    这其实就是早期的肥皂,主要的材料还是皂荚、猪胰脏、豆末、面粉这几种,其余的药材则不是不可或缺的辅料。

    当然,这样用了十九味材料,还主要是药材做出来的澡豆,可不是什么大众货,而是非常昂贵的,也只有那些富贵之家用的起,而且就这配方,也不是各家药店都有,每家药店的方子都是独家珍藏的。

    张超那天看到张家药铺有澡豆出售,本来想买些回去用的,可一问价就吓倒了。药店还对他们的澡豆配方珍秘无比。

    张超回去后就打开了自己的电脑查了许久,最后找到了一个澡豆古代配方,还是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里收录的。里面就记载了妇人面药、面脂、澡豆的配方。

    其中有一个澡豆配方,就是用了十九味药材,并有详细配比方子。

    这样的方子,普通人是用不起的,起码张超都觉得自己用不起。

    张家沟的村民,平时洗头都是直接用草木灰,洗澡则是用淘米水,洗衣服用皂角洗净,再用米汤浆洗。

    非常简单。

    不过张超觉得很不习惯,尤其是洗澡,拿淘米水洗澡,这哪能洗的干净,洗的香喷喷啊。正好做面碱有提炼出烧碱,这可是做肥皂香皂的好材料。有了烧碱,再配上猪油牛油等一些简单易得的材料,立马就能缺出肥皂。若是再加点香料之类的,马上就能变身为香皂。

    抽空,张超也试了试手,刚烧制出了几块肥皂和香皂。今天张超出门带了一块香皂在身,倒不是他预料到今天会有这场面,实在是他带着自己用着方便而已。

    现在,倒是应了急,当做礼物送给了程咬金。

    “香皂?确实很香。”程咬金放到面前闻了闻,然后大叫一声,“来人,给我打盆水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