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44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第七更,求月票!)

    夜幕降临,一顿比较简单的晚饭过后,承乾等一群小孩子被李超布置了晚间作业。看着李超手写的试题,一群学生有点迷惑。

    “今天的作业怎么是一只蚂蚱啊?”

    柴令武最近没少吃蚂蚱,对于蚂蚱再熟悉不过了,看到纸上那只画的栩栩如生的蝗虫,脑袋里立马就想到了蝗虫的一百零八种吃法,忍不住都流口水了。

    “老师的蝗虫画的好像啊,栩栩如生,跟活的一样呢。”

    “你们还是好好看看老师的作业,完不成作业,明天老师检查的时候,可是要打板子的。”承乾提醒大家。

    “哦,看看题目是什么。”

    如图所示,回答,一,蝗虫的身体分为哪三个部份......

    一群孩子七嘴八舌,一个说是这三部份,一个说是那三部份。

    “咱们去捉几只蝗虫过来,好好观看一下,不就知道了。”承乾比较聪明,很快找到了更好的办法。

    “我那有蝗虫的标本,我去拿。”来恒说道。

    有了蝗虫的标本,那么就比较简单了,大家围着那只蝗虫干在那里折腾。

    衙门另一边。

    李超也在与崔琰、王玄策还门生属吏们研究着蝗虫。李超的面前桌上,摆着的蝗虫样本更多,从蝗虫卵到蝗虫幼虫再到成本,有七八个阶段的蝗虫标本。

    “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打一场艰苦的灭蝗战,那么首先就得了解蝗虫的习性和特征,只要掌握了蝗虫的习性特点还有他们的弱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找出治蝗灭蝗的办法。”

    “大家好好研究下这些蝗虫,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还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

    筹集粮食很重要,但也不能一味的等着灾情发生,现在筹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到了襄阳,李超也开始着手准备治蝗。

    如果是在现代,灭蝗虫的办法有很多,比如飞机撒灭蝗虫的药,比如拿喷火器烧蝗虫等。但在这个时候,许多技术条件都不足。

    “相国,诗经中曾有诗句秉畀炎火,我认为这是指以火诱捕蝗虫以消灭之的办法。”崔琰虽说是武将,但毕竟山东大族崔家的子弟,书是没少读的。

    李超赞赏的点头。

    绝大多数的虫子,特别是那种会飞的虫子,都会有在夜里向光的习性。就如飞蛾扑火一样,哪怕扑火就死,可这些飞虫却不懂这些的,哪怕烧死了,其它的虫子也会前仆后继。

    在夜里多烧些火堆,那么就能引诱大量的飞虫过来,然后拿网捕,就能网到许多蝗虫了。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记下。”

    这时有人指出,应当拜蝗神,祈求蝗神不要发灾。对这种无稽之谈,李超冷笑一声,直接手指门口,“出去!”

    这都是治蝗会议了,这个家伙还谈什么拜蝗神,这样的人留着何用。

    把那个家伙赶走了,这下大家都开始一心想着如何杀蝗灭蝗了。

    王玄策也出声发言。

    “相国,属下在古书之上,看到汉代之时有沟坎法可以灭蝗。”

    “哦,沟坎法灭蝗?具体说来听听。”

    “沟坎法,就是先在地头,路旁挖沟,然后众人一字排开,手拿树枝和木棍之类的东西,挥舞呐喊,把蝗虫赶进地头和深沟里去,再加土掩埋。”

    一边说,一边王玄策还走到桌前,从桌上拿起一只成年蝗虫,“相国请看,蝗虫的气孔在腹部,如果埋在土中,就会隔绝空气使其无法呼吸,让其闷死。”

    不过王玄策的沟坎活埋法,被上官仪反对。

    “相国,沟坎法有缺陷。有史书记载,晋人刘聪捕蝗以沟坎法埋之,但蝗虫不死,又从土里钻出来重新祸害庄稼。所以我以为,沟坎法灭蝗,最后还是边烧边埋。夜间在挖好的沟旁点上火堆,引诱蝗虫飞入火堆烧死,然后把扫进沟中掩埋,或者把捕到的蝗虫扔到水里淹死!”

    李超笑着听他们献言献策。

    “你们的办法都挺好的,但还有一个地方有些不足。捕到的蝗虫,怎么能埋掉烧掉呢?这可是能吃的啊。灾情发生,到处缺粮,蝗虫混合米稻和谷糠、野菜等,可是能做成救灾饼的。”

    “可以用挖沟坎,然后夜间烧火引蝗虫,以网捕捉,然后拿去用碾碾成粉碎,拿去晒粉,再加工成救灾饼。”李超补充了几点。

    真正等蝗灾起了,那时能捕到的蝗虫,估计得几百万上千万石之多,这么多蝗虫若加工成救灾饼,得救活多少人啊,怎么能浪费呢。

    不过李超对于沟坎火诱法,依然不是很满足。

    因为这种捕蝗法,其实是在蝗虫已经完全成虫的时期去捕。

    这种时候的蝗虫可是很会飞的。

    要灭蝗虫,主要还是应当在蝗虫还是卵和幼虫的时候。蝗虫还是虫卵,那么蝗虫就是不动的,是死的,去挖出来,挖一点他就少一点,根本不会逃不会跑。

    其次蝗虫在幼虫之时,会爬,但还不会飞,只会爬和跳跃,这时捕捉也比较合适。特别是在早上,蝗虫翅上有露水,跳跃的能力更差,捕捉更易。

    “我们要打一场地道战,河边、田间、地头,在蝗虫多的地方多挖沟坎,然后晚上放火捕蝗。”

    “还有,现在就要督促地方百姓,都出去挖蝗虫卵。挖出来的虫卵可以交给官府,用来交换救灾饼。”

    “鼓励百姓多养鸡养鸭,赶到田间河边去捕食蝗虫。”

    李超起身,手撑在桌上。

    “诸位,这是一场持久战,一场生死存亡之战,我们必须拿出所有的手段,所有的精力!”

    挖虫卵,养鸡鸭,捉幼虫,甚至是烧火捕蝗,方法想出不少,但李超也还是不敢大意。

    蝗虫这玩意,种类繁多,数量基数多,繁殖成活率高,分布还广泛,并且食性广泛。随便漏掉一块地方,就能孵化成数以亿计的蝗虫。最可怕的还是在于蝗虫会迁徙,每到一处,就会汇合更多的蝗虫,形成更大的蝗虫群,不断的壮大蝗虫群,最后形成席卷一切吃光一切的大蝗灾。

    现在李超与其说是想办法灭蝗,倒不说是如何想办法多弄点蝗虫做粮食。

    趁蝗虫吃光地里一切的青苗之前,多捕点蝗虫做成粮食。

    蝗虫吃庄稼,而他们吃蝗虫!

    “多建一些碾,到时把捕到的蝗虫都碾成碎末晒粉,制救灾粮。”

    一石粮配上高粱、谷糠、蝗虫粉、鱼干、野菜等等,能加工出五石的救灾饼。这段时间李超在山南东十六州和买到的粮食就有五百多万石,若是有足够的蝗虫、鱼干肉干野菜干和谷糠等来加工,那李超就能拥有两三千万石救灾粮。

    捕蝗,势在必行,十分迫切!(未完待续。)

第645章 不许吐,吃下去

    襄阳大牢里,一下子人满为患。

    襄樊两城有名的粮商,三百余人,一下子全都被从和丰楼带到了州中大牢。牛见虎和程处默把这些原来一时名望的大户巨商们送进大牢之后,就不理不问。

    任他们喊破喉咙,都见不到一个牢吏狱卒。

    八月的夜晚已经很凉,各间牢房里除了一堆带着霉湿味的稻草,就再无其它。漫长的一夜,好不容易才捱过去。

    到了天亮的时候,阳光从牢房墙壁上的小方孔里照进来,总算暖和了一些。

    可肚子又饥又渴。

    “我们要喝水。”

    “我们要见李相国。”

    “我要见太子殿下!”

    .....

    没有人理会,若不是偶尔能听到外面的脚步声,他们都会以为自己被遗忘了。有人已经开始动摇,胳膊拗不过大腿啊。

    王孝安则坐在稻草上,依然装着镇静的样子,他心里也惧。可却还是不相信李超能把他怎么样了,这里可是三百多人。全是山南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又没有犯什么错,顶多就是违反宵禁令和禁酒令而已,这点小事,李超还敢杀人不成?

    天亮。

    李超起床,他带着一群学生练枪。

    太子站在最前面,其余的一群小孩子也人手一根定制的银枪,用力的刺击。

    上官仪站在一侧,等李超练完枪才过来。

    “老师,那些人在牢里喊叫了一夜,昨晚喊着要见你和太子殿下,现在又喊着要吃早饭呢。”

    李超接过毛巾,擦了擦汗水,轻笑着道,“他们想吃早饭,那就给他们送去。嗯,一人一块救灾饼子,再一杯白水。一天两顿,没多的。”

    “给他们吃救灾饼?”上官仪惊讶问,这群人哪个不是一地豪强,富甲一方啊。平时不说山珍海味,各种佳肴吃遍,让他们吃蝗虫饼,只怕们不会愿意啊。

    “我又不是请他们来做客的,他们现在是做牢。”李超道。

    “那这些人如何处置?”

    “先不用管这些人,先扔在牢里面,不用理会,也不要接触,每天早晚各送一块蝗虫饼就好了,只要饿不死就行,让他们也尝尝挨冻受饥的感觉。”

    “那要晾多少?”

    “先晾个十天半个月吧。”李超道。

    对于这些人,李超确实不能杀。

    但也不能陪着他们瞎胡闹,不收拾下他们,他们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今天的早饭,是蝗虫饼,加野菜汤。

    不但李超的早餐是这个,连太子的早餐也是这个,他没打算以后天天都吃这个,但起码得让大家都明白,也知道蝗虫救灾饼是什么样的。

    尤其是太子,李超不希望太子跟晋惠帝司马衷一样,在灾年大臣报告说百姓没饭吃的时候,问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糊涂话来。

    院里桂花树下,换过衣裳的李超跟自己的一群学生们同坐一张大长桌。

    每人面前摆着一个瓷盘,来自河北邢窖的白瓷,洁白晶莹,非常精致。盘子边还摆着一副刀钗和筷子,银刀银钗,加上一双木筷,餐具非常漂亮。

    “老师,我们今天吃什么好吃的。”长孙冲问。

    李超摆弄着白餐巾,笑着回答道,“一会你们就知道了。”

    “相国,是否现在上餐?”

    李超点头。

    从京城一直随从的侍从端来早餐,餐盘上盖着罩子,让人无法知道时面有什么。

    盖子拿开,露出了里面的早餐。

    一些黄色的圆饼。

    饼干很普通,甚至放在近前,也没有什么香味散发出来。

    一群小孩子大失所望,没想到早餐居然是块饼子。

    “这饼有什么特别吗?”太子承乾问。

    “这饼确实很特别,这是一块救灾饼,里面的材料非常丰富。”李超笑着道。

    “蝗虫饼?”承乾问,“跟我们以前吃的蝗虫饼好像不太一样。”

    李超点头,原来大家也吃过蝗虫饼,但那种蝗虫饼属于特制的,更用心,还用油煎,加了胡椒等调味料,当然大不一样。

    而今天他们要吃的,却是标准版的救灾饼。

    一块救灾饼,成份众多。

    米、麦、粟、麦皮、谷糠、大豆、高粱、豆渣、蝗虫粉、鱼干、野菜干、槐叶、榆树皮、草根等,还加入了盐。

    总的来说,米麦粟等粮食只占不到两成,而大豆高粱豆渣这样的辅粮占有三成,蝗虫粉、鱼干粉菜干等又占有三成,剩下的两成就是树叶树皮草根了。

    除了点盐以外,就别无其它的佐料。

    这样的救灾饼,绝不能说好吃,甚至连味道都没了。

    因为食材多,又要考虑到保存储藏问题,因此多是采用碾粉然后蒸制再晒干的加工办法,因此最后做出来的饼,根本没有味道,味同嚼蜡。

    唯一的好处,就是这种饼营养成份还是不少的,里面有粮食也有蔬菜植物又有蝗虫粉鱼肉干粉等。

    这样的搭配还是比较合理的。

    如果仅吃糠,那么会有很坏的后果,可能吃了拉不出。

    总的来说,李超的这个救灾饼配方,还是较为科学的。起码吃不死人,而且还有比较好的抗饥甚至是保持营养的效果。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味道。

    不过李超也没办法,趁着灾荒还没爆发开来,提前打算,把手里不多的粮食,配和各种材料,加工出更多的救灾饼,总比现在吃粮食,然后以后只能吃糠、吃树皮、吃草根强吧。

    甚至饿的厉害了,饥民只能吃土充饥。

    观音土没营养,只是人饿到极致的时候,胃更难受,需要有东西能填满胃,可实际上胃对于那些糠啊土啊根本无法消化,因此顶多是多活几天,然后就会胀死,或者营养缺失而死。

    现在这个救灾饼加入糠啊树皮这些,其实也没有什么营养,这东西就是为了骗骗胃的,让人有个饱的感觉,可以少吃一点。

    如果光吃点粮食做的粥,是不够的。加入其它各种材料,起码也还能起点作用。尤其是蝗虫、鱼肉干还有草根树叶这些多少也能有点营养的。

    李超拿起饼,咬了一口。

    一口渣。

    太子也拿起饼,低头看了好几眼,才咬了下去。

    长孙冲等看着李超二人一口一口的嚼着,问,“这饼好吃吗?”

    承乾一边吃一边道,“味道还不错的,你们试试。”

    长孙冲听了,信以为真,拿起来也咬了一口,结果嚼了两下,扭头就吐了。

    “给我的这块饼是坏的,一点味道也没有,全是渣!”

    其它几个孩子一吃,也都吐了。

    李超瞪了他们一眼。

    “这是救灾饼,味道就是如此,不是坏了。到了饥荒之时,能有这样一块饼吃就得谢天谢地了,你们还挑。今天这饼都得吃完,一口也不许吐掉,谁再吐一口,回头罚抄三字经一百遍!”

    一群小家伙全都皱眉苦脸的看着手里咬了一口的饼子,都快哭出来了!

    感冒了,躺了一天,晚上还是十分难受,现在一边喝着红牛一边码字!求月票!

    ps:最新通知,现在好地主有三个粉丝群了。

    普通群:破军营207815796,好地主书友都可进,无条件限制。

    全订群:601456351好地主全订书友可进,要求全订截图!

    舵主群:11847387好地主粉丝分舵主以上可进,需要舵主截图!

    大家加一个群就好,不用重复加哦!(未完待续。)

第646章 调兵待命(求月票!)

    襄阳北面。

    淯水河岸,一大群百姓正扶老携幼沿河南下。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满十岁的孩童,甚至还有在襁褓中的婴儿,他们步履蹒跚的南下。

    李超到达襄阳,山南开始有游民出现了。

    秋旱持续,久旱无雨,许多庄稼已经旱死,只剩下靠河的地方,还有些有水井的地方还在勉强维持着,可庄稼也在一天天的枯萎着。

    一些本就贫困的家庭,当庄稼旱死,家中又没了什么存粮后,便开始另想办法了。一些有经验的老人,便开始带着家人趁着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开始拖家带口的离开家乡,去别的地方投亲奔友,准备离开家乡,躲过这场大灾。

    还有些人无亲可投,便也只能带着家人,带着仅剩下的一点粮食,向着南方而去。

    “相国,邓州、唐州来报,已经发现不少零星灾民进入境内。”

    正在处理公务的李超听了,抬起头来,长叹一声。

    该来的还是来了。

    旱灾、蝗灾,不管是什么灾,最终都会是饥荒,而饥荒最怕的就是流民。一旦饥民走出家乡,开始流动起来,那比蝗灾还可怕。

    蝗灾一汇集起来,是走哪吃哪,吃掉所有的庄稼,甚至是树叶青草。

    但饥民流动起来后,更加可怕,因为他们不但会走到哪吃到哪,而且极容易暴动。为了吃的,他们会无视一切纲理伦常,一切律令法规。

    偷盗、抢劫,甚至是杀人放火,易子而食,饿极的人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的。

    最可怕还在于,本来有些地方可能能够坚持的下来,可大量的灾民涌入之后,就会马上把一个地方吃光,然后那个地方的灾民只能被迫的跟着一起去下一个地方。

    蝗虫吃光了粮食,饥民就成了蝗虫!

    本就薄弱的存粮储备,绝对架不住这群饥民的饱和式攻击,他们到哪,哪就得崩溃。

    因此对于李超来说,防范饥民移动,也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有些命令,李超不想下,可有的时候却必须得下。

    咬咬牙,李超长叹一声。

    “传本相命令给各州各县,禁止百姓离境,设关立卡,一个也不放放离!”

    饥荒其实也是一种瘟疫,如果不隔离,就会把传染上所有的地方和人。隔离后,才能有机会控制,并把损失减到最低。

    这种隔离的做法,虽然会比较有效,但也会是残酷的。当百姓饥饿的时候,却不能离开去寻找生机,只能被迫困在那里等死,绝对是残酷的。

    而李超现在却得下这个命令,做出这个决定,因为他得为其它更多的人着想,不能让损失更大。

    “立即加紧调拔粮食,让各地开始发放救灾粮!”

    “现在就发吗?”上官仪惊问。

    现在还刚入秋,灾情还没真正开始,现在就放粮,那可是有点早啊。现在就放粮,那等到真正大灾的时候怎么办?

    “等不了了,我身为陛下派来的地方官,父母官,我不能看着治下的子民活活饿死。让各地开始登记,现在就开始放粮!”

    等不了了,既不能让饥民离开家乡,如果再不给发粮,那就真正的是饿死人了。那种把人关起来活活饿死的事情,李超做不到。

    沉吟片刻,李超又道,“那些来领救济粮的,全都得要核对身份。有启贴的,如果确实家中无粮,那么发放救济粮,同时把领救济粮的青壮,组织送到邓州来,其妇孺老人则留在当地,组织他们捕蝗!不能让他们闲着,但也得保证他们有饭吃,一天至少得保证两顿!”

    “就算吃蝗虫饼,也得让他们吃个七成饱!”

    吃饱了,大家就不会慌,就不会乱,才能听从官府的安排。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乱。

    汉京的修建也要开始了!

    不过现在修汉京已经不是重中之重了,修汉京,只是为了把那些青壮饥民集中起来管理,让他们有事做有饭吃,免的失控。

    “相国,如果从现在就开始放粮,恐怕我们手里的粮食远远不够啊。”王玄策也在一边说道。

    “这个我知道,但我不能看着他们饿死。”

    李超想了想,“你们去跟关在牢里那些粮商们的家人谈谈,看他们愿不愿拿粮来赎人。要是愿意,那就交粮,然后把人领回家去。告诉这些王八蛋,以后给我老实点,这次我放过他们,但如果他们再犯,可就别怪我李超不客气了。”

    李超平时对商人态度开明是不假,但这也是有前提的。商人们如果老老实实的赚钱,李超当然不会去弄他们。但他们要是敢跟李超做对,故意唱反调,李超狠起来也是翻脸无情的。

    尤其是当下,弄火了,那真是有错杀没放过的。

    这一次,李超饶他们一次。

    “罚多少?”

    “每人罚一百石粮!”李超吐出一个标准,让上官仪吓一跳,违反一个宵禁令和禁酒令就罚一百石?一百石粮,可不少啊。

    “王孝安不要放,继续关着,把和丰楼查封了,再罚丰家三千石粮!”

    上官仪小声问,“那关到什么时候!”

    “关到他老实悔改为止,若是还那态度,我不介意让他把牢底坐穿!”

    乱世当用重典。

    眼下这个局势,李超没空跟那些人扯皮了。谁敢挑衅他,就得准备好承担后果。

    “给各地军府传令,召集部份府兵到军府待命。”

    “相国这是?”一群属吏听了,都吓一跳,调动府兵,这可就不是一般的小事了。按大唐制度,府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另外还要担负上京番上和军府当镇以及轮流到军府训练的任务。

    平时有军府的折冲都尉果毅都尉等负责管理,但府兵调动十人以上出防地,就必须有兵部的调令和卫府的军令,没有调令,敢调动超十人,那就视做谋反做乱。

    谁都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只是提前做些准备,让军府多些人手。可以以加强训练之名,多调两班人在军府训练。”

    一个军府,少的八百,普通的一千,多的一千二百人。平时要分成好几班,分别上京番上、在军府镇守和到军府受训,还有留在家务农,都是轮流来的。

    军府里一般平时保持两班人左右,数量并不多。

    而现在李超让军府多召几班人训练,要求军府里至少保持一半的士兵在府。

    “放心吧,只是让他们加强训练,并没有调他们出府境,还用不着朝廷兵部调令。再说,我可不是普通的大都督,你别忘记了,我还是宣抚使,这个宣抚使出京的时候,可是得到了陛下授予的权宜之计。”

    李世民授予李超的权宜之计,就是出现暴乱、反叛等情况下,可以立即调动辖内府兵,而不需先向朝廷请示。

    没有动乱,李超没这个调兵之权,可让他们到府内训练,却是没问题的。而一旦到时乱起,李超就能马上调这些集结在府训练的士兵出动。

    李超已经开始做两手准备了!

    “不会到那种地步吧?”

    “先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免得到时真到那地步手忙脚乱!”李超回道。(未完待续。)

第647章 唯独你不行

    淯水,后世的白河。

    与唐州发源的唐河,和邓州西发源的湍水在襄阳北汇合,后世称为唐白河最终汇入汉水。这条唐白河十分重要,是荆襄与中原之间重要的水运通道,尤其是淯水,自战国到近代,一直都是连接豫楚之间最重要的水运航道。

    淯水又名白河,因河水碧绿、滩多沙白,故名。

    淯水连接襄阳、新野、南阳、方城、南召诸地。

    在北面的方城,那里属于盆地边缘,地势较高,水路到此终点,必须转陆路运输,才能出南阳盆地,进入河南平原,再转各条水路。

    后世时的白河,早已经没有那么水量充沛,甚至都不能航运。但在此时,白河的水甚至不比汴河的水量低,是有名的中原中路黄金水道。

    在河南盆地,西有丹江、东有淯水,成为联通关中和河南的重要南北航道。在隋朝的南北大运河开通之前,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南北水运通道。

    连续的大旱,让淯水的水量也下降了许多,白色的沙滩显示大半,但河上依然船来船往,一艘艘的粮船,正载着在襄阳转运来的粮食顺着白河运往方城。

    哪怕山南道现在也粮食不充裕,可好歹挨着荆湘巴蜀,比河南等地方还要好些。

    河岸的白沙滩上,一群群的百姓正在沙滩上挖开一块块的沙滩,不厌其烦的寻找着蝗虫卵。

    这些人就是最早断粮的百姓。

    各地州县,已经严格按照李超的命令执行。

    所有的州县百姓,都不得出州县乡境,各守其乡。没有粮食的,可以到县里领粮本粮票买粮,如果没钱,那么就申请救灾粮,由官府发放救灾饼。

    当然,救灾饼也不是白吃的。

    申报领取救灾粮,简单审核后都能批,可吃了救灾粮,就得服从官府安排。

    官府的救灾粮,那叫以工代赈。

    青壮得听从官府安排,去邓州建新都、去那边加工救灾粮。而剩下的其它妇孺老人等,也都要听从官府的安排。

    他们得到的任务,就是捕蝗。砍柴、挖沟、结网,白天砍柴挖沟,晚上就烧火引蝗虫来然后拿网捕,捕到后装入袋子放入水中溺水,然后拿去碾碎晒粉。

    还有些人,则被安排到河边去挖蝗虫卵,挖出来的卵拿去喂鸡鸭。

    地里的庄稼早旱死了,又不准他们去投亲访友,这个时候他们要么向官府报名,举家迁去边疆,到边地去开荒落户,屯垦种植,要么就只能领救灾饼,然后每天跟这些蝗虫过不去了。

    淯水河上,除了过往的粮船,也有不少的捕鱼船,许多人在河里捕鱼。这些捕鱼人和挖蝗虫卵的人一样,都是由官府安排组织的。

    正值桂花飘香的季节,河里的鱼还是很肥美的。

    今年的鱼网很密,这种网号称绝户网,网眼又密又小,再小的鱼虾都能被捞上来。以往,渔民们是不大用这种网的,因为网眼太小,会把许多小鱼小虾捞上来。小鱼小虾捞了也没什么用,可现在大家却都不管这个了,能捞上来一点就是一点,不管是小鱼小虾,还是螃蟹甲鱼蛤蟆,能吃的东西都不能放过。

    捞上来的鱼,马上就会晒干。

    简单的剖开,除去鱼胆,其它的都不会被浪费,哪怕是鱼肠,洗洗也能留下。

    把剖好洗净的鱼串起来,挂在竹杆上,然后下面生起火,弄上湿柴,就有了大量的烟。烟熏比火烤更简单,既不会烤焦,而且可以防苍蝇等。

    烟熏上半天,就不怕坏了。

    如今天旱,天天都是晴日,倒是容易晒干。把鱼摆开,借助阳光和风,鱼就能风干晒干,加上烟熏过,这鱼就能成为独特风味的烟熏干鱼。

    晒的差不多的干鱼,集中起来,打包再送到附近的碾坊里。

    现在许多碾坊,都已经不再碾米碾麦了,现在都在碾蝗虫碾鱼干。晒干的鱼虾被碾碎,然后磨成粉,再送往救灾饼厂,配合着各种食材,最后加工成一箱箱的救灾饼,再打包上船,运往一个个州县,送进粮仓之中,发送到百姓手中。

    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

    依赖淯水航道,船可载百石,从襄阳到南阳,仅需三天而已。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把有限的粮食,让更多的人吃饱,起码是能活下去,这是个很艰巨的任务。现在,粮食已经不仅是一件商品,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粮商们在襄阳大牢里面蹲了三天。

    没有锦衣绵被,也没有山珍海味。

    困了冷了,只有一堆带着潮湿散发着霉味的稻草,饿了,只有一天两块蝗虫饼。

    一开始,许多人宁愿饿着也不吃蝗虫饼。这东西那叫人吃的?他们家的狗都比这吃的好,养的猪吃的也比这好,有时他们去钓鱼,用的饵料都比这好许多倍。

    味同嚼蜡,还卡嗓子,难以下咽。

    他们要喝茶,要吃糕点,可根本没有人理会。

    一天,饿着。

    两天,饿的有点难受了。

    到了第三天,终于有人还是开始吃了。

    世间最美味的东西,就是饥饿,他们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蝗虫饼难吃,还带着腥味,可起码还能垫肚子。

    两天不吃东西,肚子饿起来那叫一个难受,整个人无力,肚里直胃酸水,前胸贴后果,感觉喉咙里有只手要伸出来一样。

    到了后来,这他们眼里的喂猪的东西,居然也让他们期望起来,到了饭点,一个个都蹲在那里等着了。实在是这狱卒太狠,这饼子很小一块,一餐只有一块,一天还只有两顿。

    吃块蝗虫饼,根本管不了什么事,每天都是处于饥饿的状态,感觉人都瘦了不少了。

    入狱已经三天。

    早上,狱卒来了,可是却没有带来那些让他们又恨又爱的蝗虫饼。

    有些人急忙道,“怎么没有饼子了!”

    狱卒笑了,这群家伙,还吃上瘾了。

    “相国开恩,你们可以出狱回家了!”

    监牢里有瞬间的宁静,然后是欢呼之声,还有人忍不住哭了。妈-的,还以为要饿死在这了。

    丰孝安起身,准备第一个出狱。

    结果一个狱卒拦在了他的面前。

    “你等一下!”

    “怎么了?”丰孝安声音有些沙哑的问。

    “他们都可以出狱,唯独你不行!”

    “什么?”丰孝安愤怒的道。

    “这是相国的命令,其它人都可以出狱,唯独你不行!”狱卒黑着一张脸回答道。

    “凭什么?”丰孝安咆哮。

    “不凭什么,这是相国的命令!”狱卒道,“现在,你退回牢里去,让出位置,让他们出来!”

    丰孝安不甘,可旁边那些昔日的伙伴们,却已经迫不急待的把他扒拉到了一边,从他身边一挤而过!

    丰孝安牙齿打颤,气的浑身筛糠似的,可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跟他多说一句话。

    每个人都急着往外走,他被遗忘了。

    丰孝安站在一边,浑身颤抖,既气又恐惧。

    别人都出狱了,唯独不让他出去,难道李超要拿他正法?就跟商州上洛的张宣一样?

    他要被杀头了吗?

    ‘我要见相国,我要见太子殿下!”丰孝安大喊,可没有一个人理会他!(未完待续。)

第648章 我咽不下这口气

    “什么?罚粮一百石?”

    刚出监牢里出来,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还来不及高兴呢。结果许多人就被来迎接的家人告诉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一百石粮啊,就违反一个宵禁令和禁酒令而已,有这么严重吗?一百石粮可不少,上万斤粮呢。尤其是如今,粮食可是越发的珍贵了。

    还来不及心痛,又有人告诉了一个消息。

    “和丰楼被查封了,丰家还被罚了一千石粮。”

    这个消息,让那些还在为一百石粮而愤怒心疼的人,稍老实了点。他们想起来,丰孝安现在还被关在大牢里了呢。被罚了一千石粮,连襄阳最大的酒楼和丰楼都被官府查抄没收了,结果丰孝安人都没放出来。

    “走吧,先回家!”

    郑籍坐上家里的马车,返回家中。他现在只觉得疲惫万分,想马上回到家里,洗上一个热水澡再说,在牢里呆了三天,他觉得自己身上长了跳蚤了,骚痒难耐。还得好好吃一顿,这三天,真是委屈了自己的肚子了。

    “家里粮铺怎么样了?”

    郑籍问管家。

    “襄阳的各家粮铺粮仓,现在都有官兵在外站岗呢。没有官府的条子,一粒粮都出不了门。”

    “什么?”郑籍大惊。这李阎王怎么敢这样,他怎么敢?这不是明抢吗,我自己的粮,凭什么不让我卖。

    “郎君,还是算了,民不与官斗啊。李相正四处调兵呢,现在山南各地的军府,都召集了不少府兵。每个军府,都有了一半的府兵在府。天天操练呢,襄樊两城外的军府,还在天搞什么拉练,每天都要跑到城外绕城呢,又喊又叫的,弄的怪吓人的。”

    郑籍不出声了。

    李超一句话就能把他们抓了扔监牢三天。

    李超真要怒了,调兵把他们再抓起来,也是很有可能的。这李阎王可是宰相,身边还跟着个太子。他只要借太子之名,调兵不过是再简单的事情。

    “唉!”

    郑籍长叹,觉得有些无力,这命里是犯李阎王了。

    “先去粮铺看看!”

    “不先回府吗?”

    “先去铺里看看吧!”

    襄阳城里,也还是里坊规划布局,城中一个个坊有坊墙隔开,市场也专门单独设立。襄阳的市都在一个市里,就是北市。郑家的粮店,与其它粮店都在粮行那条长街上。

    车到了粮街,在郑家粮铺前停下。

    郑籍下车,一眼就看到了门前站着四个汉子,一个衙役带着三百帮闲。

    那人郑籍认识,上前道,“王老班头,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你不是已经在家颐养天年了吗?”

    须发半白的王老班头坐在粮铺门边,见郑籍来了,起身一拱手,“原来是郑官人来了,恭喜出狱啊。我啊,本来确实早回家了,这不,如今李相国下令,说是衙门人手不够,让我这老不死的再出来做事,便就来了。恰巧,分到你家铺子这当差呢。”

    看着王老班头带着三个汉子把自家铺子大门都给挡着了,郑籍心头不爽。

    “敢问王老班头,你这是在干嘛呢?”

    “奉李相公的差遣,来这当差的。”

    说是差遣,其实任务也很简单,粮铺里的粮食,只能以粮要粮票购买,百姓购粮后,都还要经他们确认的。

    粮店确实还是郑家的,粮店里的粮食也还是郑家的,可这粮铺还不能关门,有人拿粮本粮票来了,就得换。而且没有粮本粮票,还不准换。这几个门神,一直监视着,要检查的。

    郑籍气的脸色发青。

    心里暗骂李超强盗,可是却又没办法。

    王老班头笑着对郑籍道,“郑官人今日来了,我正好通知你一声,李相的命令,自明日起,所有百姓来购粮,凭粮本粮票购粮,但粮食必须三分之一是粮,三分之二给救灾粮。”

    “你铺里的粮食,衙门会按存粮数目,把三分之二换成救灾粮。”

    “这不太好吧?”郑籍问。

    “时局艰难,李相要求我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啊。大家都出一份力,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

    郑籍进了店铺中,发现店里还坐着一个衙门的书吏,俨然好像是他铺里的账房一样。铺里有人在买粮,那书吏就在一边看着,每个人还得向他出示一遍粮本粮票,然后他在上面盖个章。

    交易完后,他还要在自己的账本上记一笔。

    看的郑籍冒火,可又无可奈何。

    转了一圈,他就气呼呼的甩袖走了。

    “回家!”

    一路上,郑籍是越想越气。

    这粮铺哪里还是自己的,那粮食也不是自己的了,根本就是成了官府的了。价格定不了,卖不卖不能自主,现在还要拿三分之二粮去换成救灾粮,门口有四个衙门的人守着,铺里还有个人看着。

    这算什么事啊。

    李超太过份了!

    “郎君,莫生气,也不是咱们一家,如今整个襄樊都是如此,这李相一来,没有人敢做对啊。想想看,丰大官人,现在还在牢里呢。丰家也算是大族了,可他家里求这个拜那个,钱没少花,可人现在还在牢里呢。莫要把李相惹怒了,到时杀几个人,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破财能免灾,就算了吧!”

    郑籍恨声道,“可我咽不下这口气!”

    “嗯不下这口气又能如何?在这山南,谁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李超手里有兵,咱们有什么?除了有点钱,什么都没啊。”

    郑籍不说话,实在是恼火。

    管家也是见过世面的,在郑家多少年了,忠心耿耿,小声劝道。

    “时也,势也,没有时势,是做不了事的。若是大灾之后,饥荒起,天下乱,那个时候还会有些机会,可现在我看这李相国杀伐果断,手段狠厉,这灾害虽依然,可若说饥民四起天下乱,却不太可能了。”

    郑籍望着年老的管家,“李阎王有那样的本事?难道靠抢我们的粮食,就能化解这样的大饥荒?”

    “只要管理得当,控制得法,并不是没有可能的。郎君你这几天在牢里是不知道,李相国接连又颁布了多少法令,我看着,都挺管用的。”

    郑籍皱眉沉思。

    郑家是襄阳大户,这些大户可不仅是地主和粮商这么简单,他们还是一地望族,有声望有人脉有势力。

    在地方说句呼风唤雨也不过份,尤其是地方上的大族很多都是相互联姻的。李超一来,各种规定,那都是在触犯这些地方豪强的利益。

    没有人甘心自己的利益被侵夺,若是借着灾荒起,局势动乱之机,这些人也不介意煽风点火,搞点事情。

    可现在听老管家的话,却似乎乱来不得。

    “李超真有那么厉害?”

    “兵都已经调起来了,谁敢乱来,下场一定会很惨。我劝郎君还是破财消灾吧,至于别人怎么想,别跟风!”(未完待续。)

第649章 观音婢

    长安。

    李世民最近很头疼。

    关中的旱情也越来越严重,大片大片的庄稼已经枯死了,李世民最近天天去祈雨,可这老天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在祈雨台上晒的脱皮,可连块乌云都看不到。

    久旱不雨,求雨又不至,李世民无奈之下,只得停止了祈求,然后向天下下了一道罪已诏。

    雨不下,京中的粮价却又开始涨价了。

    涨价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涨幅太快了。

    斗米二百钱,这已经算是大唐开国六年以来的最高价,这个价格,却还在不断的上涨之中。据报,市场上粮铺现在每天的粮价牌子都要换上好几次,而且每天到了午后,就关门停止售粮了。

    常平仓也早就停止放粮了。

    不敢放粮。

    仓中粮食太少,要是粮食放完了,更加没办法了。

    头疼的事情越来越多,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这个时候,却还有人在瞎胡闹。

    李世民一招手,内侍抬来几口大箱子,摆在了御史大夫杜淹和御史中丞孙伏伽的面前。

    “你们自己看看吧,这些奏折全都是弹劾文远的。如今时局艰难,朕日夜忧心,宵衣旰食,却还要看这么多这样的奏折。你们知道朕看到这些奏章之后最想说什么嘛?”

    “朕想骂娘!”

    “这些御史言官,不知道为君王解忧,为国出策。这个时候了,却还在攻击那些认真为朝廷办事的人。文远出任地方,辛苦办事,费尽心思,只为能为朝廷分忧解困,可就因为动了那些地方豪强们的粮袋子,结果这些人就群起而攻。朕知道,朕的这些言官中,就有不少是来自山南的。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这些,太让朕失望了。”

    “朕对你们两个也很失望,朕把御史台交给你们二人,可你们怎么管理御史台的,就是让他们攻击朕的宰相吗?”

    杜淹和孙伏伽把头垂的很低。

    对于这次御史们弹劾李超,其实杜淹和孙伏伽在御史台有过争论。孙伏伽觉得应当拦截,而杜淹觉得李超在山南做的事情有些过了,让言官们弹一弹,也能让皇帝知道。

    杜淹是御史台长官,有他的支持,最终弹劾的奏章就如雪片一样。

    只是皇帝现在对李超的信任,是远超过杜淹预料的。

    做为皇帝,当然不会无条件的信任大臣,尤其是李超这样级别的大臣。但对李世民来说,他当皇帝还不过半年多点,李超对于他的帮助,对于他的忠诚,这些都还让李世民深信不疑的。

    最关键的是,眼下的局势,李世民迫切的需要的是李超这样肯干实事,能办实事的人。这个时候,也不是考虑其它事情的时候,现在若是斥责李超,哪怕是最轻的口吻询问,都会让风向大变。

    说不定李超最后就得被迫回京。

    山南现在离不开李超,李世民把萧瑀和陈叔达派去了河南和河北,这个时候都已经是用尽办法了,哪可能把李超调回。

    至于李超在山南东做的一切,李世民都知道。

    李超在山南和买粮食干的很漂亮,一个山南东道十六州,短短时间内就凑起了五百多万石的粮食。现在又弄出了这个粮本粮票,配合救灾饼,李世民觉得办法不错。

    李超的办法,确实有点强硬。

    和买是用强,统一粮价是用强,凭粮本粮票购粮也是用强,这些确实大大侵犯了那些地方豪强们的利益。

    若是平时,李世民也不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地方豪强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皇帝也不敢把他们都得罪了。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

    得罪豪强,损害他们利益,确实会有后患。可如果不这样做,到时中原数以百万的百姓成了饥民,饥民流动起来,成为流民,那可就更加的可怕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

    李世民也只能在这其中,做出无奈的选择。

    他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在关中、河南、河北等地也推行李超的这些强硬政策了。

    统一粮价、粮食计划定量配给、将粮食加工成救灾饼,以增加粮食的数量......

    都是狠招,这些招数一出,必然大损朝廷的威望,可李世民也没多少选择。

    两害相权取其轻!

    越是灾荒之年,如果朝廷不出一些强力手段,越难控制局势。粮价会涨的越发的离谱,富人们越发的会囤积粮食。

    就跟李超所说的一样,一边是无粮的饥民,易子而食。一边是家中粮仓满满的富人地主们,却一粒粮都不给拿出来。

    饥荒过后,饿死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那些宝贵的粮食,却可能在富人仓中发霉腐烂。

    让杜淹和孙伏伽退下后,李世民看着李超在山南做的那些事情,陷入沉思之中。

    关中要不要也学李超的办法,接管粮商们的粮食?要不要也来个统一粮价,要不要实行粮本粮票制度?

    李世民还有些犹豫。

    关中不比山南。

    山南地方,那都是地方豪强。但是关中京畿,那些有粮的人,一般都是勋戚权贵们,这些人算是朝廷的根本了。

    如果实行李超的那些办法,那可就一棒子把这些人全给得罪了。

    可如果不用强,指望这些人能一心为朝廷着想,主动的帮朝廷度过这难关,也是太年轻。

    想了半天,李世民都没有想出个什么好的办法,难以下定决心。

    吃饭的时候,李世民把这难题问长孙皇后。

    “观音婢,你觉得朕该如何做?”

    “陛下,此等军国大事不该由臣妾一个妇人插嘴。”

    “你说说你的看法,朕实在头痛,难以决定。”

    长孙皇后走到李世民的身后,为他揉捏着脑袋,轻声道,“那臣妾就说几句吧,这事情,影响太大,陛下不如让李相、萧相和陈相在地方实行,但不是公开下诏,至于关中京畿,还是暂且不要实行如此激进之策。若是中原之地能够缓解灾情,也不差关中这一地。若中原解决不了,有关中也不够。”

    李世民听了若有所思,皇后的意思是让他留点余地,这样也能有个进退余地。

    “陛下,臣妾倒是觉得,李相国在山南的捕蝗之策挺不错的。灭蝗改为捕蝗,想彻底灭绝蝗虫太难,随便漏掉一块地方,可能来年都会有数以亿万的蝗虫,但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尽量的捕蝗,然后把这蝗虫加上粮食等做成救灾饼,这却是实实在在的。”

    “臣妾听说一石粮配上蝗虫等其它,可制成五石救灾粮,这可是等于凭空增加了四倍之粮啊。若是能调一千万石粮加工救灾粮,那一千万石粮就变成了五千万石救灾粮,这到时得救活多少饥民啊!”

    “陛下不如公开救灾粮之配方,让天下粮商、百姓自制救灾粮,不管谁制救灾粮,每加工一石,就能增加数倍之粮!”

    李世民听了,一拍大腿。

    “皇后所言正是,太对了!”

    只要粮食增多了,管是由那些粮商们来出售,还是由朝廷出售,粮食多了,能活命的百姓也就多了,至于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未完待续。)

第650章 反了

    整个山南东道,都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像蝗虫一样在山南东道火爆。

    全民捕蝗!

    河边、田间、地头。

    白天,到处都是在挖沟的人,就跟地道战一样,沟渠遍布,幸好这些沟不需要挖的很深,还有无数的人在砍柴,不管什么样的杂木茅草都在砍。砍下来的柴草,被拉到田间地头河滩边上,隔一段距离堆上一大堆。

    等到夜幕一降,大家把一堆堆柴草点燃。

    当蝗虫扑火而来,早已经等待好的百姓,就会纷纷张网以待,大网小网各种网,甚至直接拿着柳筐扣的。

    蝗虫网下来,直接装入布袋之中,装入筐中盖住,扔进水里溺水。蝗虫太厉害,如果不溺死他们,他们连袋子都能咬破。

    一个晚上下来,火堆里不停加柴,能烧掉一大堆的柴,可捕获的蝗虫更加的惊人。虽然今秋的蝗虫还没有达到那种大蝗灾时铺天盖地的震撼样子,但也不少了。

    一晚上,一个火堆边就能捕上数百上千袋蝗虫。

    到了早上,天亮,蝗虫不再扑火。

    大家熄灭火堆,开始把一袋袋一筐筐的蝗虫装车,然后拉去碾坊。

    各州县乡,最近都兴建了许多大碾坊,一座座大碾,需要由骡马拉着,有的直接建在河边,利用水力带动。

    把一袋袋的蝗虫直接扔入碾槽,碾磨成糊,再拿去蒸,蒸完再晒。

    那看着恶心的糊糊,碾磨蒸晒之后,便成了蝗虫粉,然后再一车车的拉到各地的救灾饼坊去,配上各种粮食,还有麦皮谷糠以及树叶草根等,一起加工成救灾粮。

    捕捉到的蝗虫数量,让人震惊。

    仅襄州一地,短短几天时间,捕到的蝗虫就多达十多万石。整个山南东道十六州,捕到了一百多万石。

    “相国,蝗虫捕捉太容易了,比起捕鱼捕猎可简单的多,一个晚上,能捕到无数的蝗虫,每个火堆边的沟坎里,都是满满的,拿袋子拿框装都装不过来啊,那景象,吓人。”

    “那是好事,蝗虫吃庄稼,我们就吃蝗虫,看看谁更厉害!”李超听说捕蝗结果惊人,也露出些微笑。

    这也算是初战告捷了。

    蝗虫是虫子,但不是毒虫,是能吃的。虽然翅膀啊脚啊,都硬邦邦的难吃,肚里的东西不去除也不好吃,但这个时候,哪管的了这些。这就好比荒岛求生一样,考虑的不是味道不是外形,考虑的只是单纯的蛋白质啊,热量这些。

    “以前的人若是懂这些,饥荒之时也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一群吏员感慨着道。

    “这就是官府的作用,组织的力量。没有人规划统筹,没有人指挥组织,人虽多,可也体现不出力量。而只是一群散沙,而如果组织得当,一盘散沙,也能凝聚成铁。天灾饥荒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还是没有管理,失去秩序之后,混乱才是最可怕的。”

    组织的力量有多可怕?

    反正现在整个山南东道十六州,都在为了吃而奋斗。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在被捕捉采摘,原来加工储存。山里的野兽,天上的飞禽,水里的鱼,树上的果子,地上的野菜,田里的蔬菜,连那些能吃的树叶、树皮、树根都不放过。

    全都给弄下来,然后加工。

    李超一道命令,现在整个山南东道十六个州,所有的粮店基本上都被官府统一了。各个粮店里,就算拿着粮本粮票过来,也只能按九比一领粮,九分救灾粮一分纯粮食。

    酒楼饭店餐馆,几乎都关门了。

    这感觉,就好像到了后世的**时一样,不关门也不行,他们买不到粮食了。现在都凭粮本粮票买粮,官府不给这些餐饮行业们营业的定量,靠他们自己的那点口粮,怎么做生意?

    现在每地只剩下了极少的几座饭店,还都要取得特别营业证的,到这些店里吃饭,一样只能用粮票。这还是为了照顾那些出门在外的人,必须是外地人才能到饭店吃饭,还得要路引过所,你是个本地人,你有粮票都没资格下馆子。

    大量的黑户也浮出了水面。

    在这个走哪都得粮本粮票的时候,黑户就意味着你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虽然也还有黑市。那些地主土豪们手里,还有不少的粮食,但官府是禁止黑粮市场的。一经发现,不但要没收,还要处罚,不罚钱,只罚粮。

    你敢卖一石,官府就敢罚你十石,罚到你再不敢偷卖为止。

    多少黑户都不是什么大户土豪,许多人只是佃户,灾荒一开始,地里绝收,家里的存粮接不上,而主家这个时候也不敢给他们粮,敢给,发现就要重罚。

    黑户们被迫冒头,到官府来登记,只有登记了才能买的到粮、领的到救济粮。

    对于这些黑户,尤其是那些没有什么钱财的黑户,李超对他们的处理办法就是送去边疆。为他们准备一些蝗虫饼子,然后凑齐一批就送一批。

    送走一些,粮食缺口也就少了点。与其费心想办法从各地运粮到灾区,不如直接把人从灾区送到有粮的地方去。

    边疆虽然偏僻,但却不会缺粮,哪怕耕地开垦不足,还能放牧打猎呢,还能跟游牧部族交易呢。

    哪怕背口锅过去,都能跟牧民换回好几只羊。

    一切似乎进展的很顺利,可李超却没敢大意,他知道自己现在其实就是在薄冰上行走。

    有时候,担心什么就真的会来什么。

    当各地不断的上报捕蝗丰收的时候,一骑快马却飞奔进襄阳城。

    “房州急报!当地豪强孙氏反了,目前已经攻破了上庸县城,不少当地大户响应,如今叛军已聚集千余人!”

    反了。

    有人终于反了。

    这个消息,李超意外,又不惊讶。

    李超在山南的许多政策,都是从富户豪强们手里抢粮,可李超不抢又不行。在他的高压政策下,不少豪强还在忍受着,可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了。

    第一处火头已经烧起了,李超要担心的不是房州上庸那千余反叛者,他要考虑的是,这星星之火,是不是会燎原!

    (未完待续。)

第651章 屠城(月底最后一天求月票!)

    听说房州有人反了,连李承乾都跑了过来。他气喘吁吁的跑到院里,却发现李超正坐在梨树下睡午觉。

    “老师,听说房州反了。”

    李超眼睛也没有睁开,听脚步声他就辩出是太子。

    “房州没有反,只是房州上庸城的几个土豪反了。”

    “老师你已经知道了啊?”

    “此许小事,不足挂齿。”李超依然没睁眼,房州上庸城出现了叛乱,这算是件大事,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上,那可能就会是一点星火,把那些干柴点燃。但李超没有慌,没有乱。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慌。

    房州在襄州之西,均州之南。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

    上庸县,在房州的西部。

    房州是个很偏僻的地方,是山区。神农架,就是那附近。

    武当山把均州房州南北隔开,大把山把房州和夔州南北隔开,东面是神农架,西面也是连绵群山。

    房州向来为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险恶无比,正是所谓的穷水恶水之地,民风彪悍,甚至有些野蛮。而且房州有许多蛮人,也就是一些少民。

    这种地方,官府控制力本来就弱。平时那些蛮人首领和汉人大族,基本上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了。

    这次因为防灾,向大户和买粮食,控制粮食等新规,不免就触犯到了这些人。平时官府和这些人的关系就不怎么好,几次冲突之后,他们干脆就杀官造反,夺了县城。

    不过李超对于房州那边的详细情报也还不太清楚,他还在等确切的情报。

    就算是造反,也分好多种类型的。

    比如士兵哗变,当地豪强叛乱,或者土蛮叛乱,还有就是官逼民反,或者流民生乱。不同的情况,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柯庆已经亲自去了房州,李超也在调集士兵。

    山南东的府兵本来就已经召集不少在军府待命,现在一有叛乱,李超就可以直接调动这些士兵出府平乱,并不需要请示朝廷等候批复。

    “谋反叛乱也还分这么多种?不都是叛乱吗?”李承乾有些惊讶道。

    “当然分好多种,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比如说,现在最怕的其实是百姓起来叛乱!”李超道。

    “最怕百姓反?百姓应当是最不用怕的吧,他们一无兵二无财三无声望啊!”

    “因为百姓人数最多,一旦百姓反,若再有人在后面煽动利用,裹挟起来才最可怕。相反,若是百姓不反,那么不论是当兵的哗变,还是当官的谋反,或者是当地大户、蛮人叛乱,这些都不足惧。因为他们其实力量有限,若不能把百姓煽动起来,他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李承乾似懂非懂。

    百姓就相当于那柴,叛乱者顶多相当于火种,那些豪强们相当于风。如果柴不干是湿的,虽有火头,可要烧起来也难。如果柴不湿,就算不是很干,可如果有风助火势,也是很容易燃成大火的。

    李超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百姓反,被那些豪强蛮族们给煽动,然后裹挟其它民众,这种是最怕的。

    好在李超的担忧,没有变成现实。

    接到房州叛乱的消息后,李超一面调集兵马,一面派人入房州打探,同时也严密封锁消息,防止有人趁机生乱。

    三天后,柯庆风尘仆仆的回到了襄阳。

    “如何?”李超也有些迫不急待的问。

    “事情比预料中要好些,我详细打探了,还潜入了叛军占领的上庸城。”

    事情并不复杂,房州因为土蛮较多,因此一直以来汉蛮之间矛盾较大,蛮人们居然在山里山上,而汉人差不多都占据着山下的平地。

    这次,山下的汉人豪族们,就打着朝廷的虎皮,向着那些土豪们强征重税。这些土豪利用他们在当地官府的影响力,趁机向土蛮们出手。

    他们的贪婪,最终激怒了土蛮们。尤其是当一个土蛮寨子因为‘抗税’,老寨主被抓到衙门,最后竟然失手被打死了后,土蛮们怒了。

    他们串连起来,最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突袭了上庸县城。

    “蛮人造反?”李超说出这话的时候,甚至有点松了口气。

    虽然这些蛮人是被逼迫而反,但这种反叛,却也算是最好的一种了。

    “上庸城现在如何了?”

    “很惨,县中豪强大户商贾甚至汉人百姓,差不多三千人,几乎被屠杀一空。那些人屠城了,杀了三天,然后把城里能抢的全都抢走了,然后一把火烧了上庸县城,又到乡郊四处烧杀劫掠一通,最后退回山里去了。”

    三千人,李超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这些蛮人的凶悍野蛮,超出他想象。不过又很正常,蛮人就是蛮人,他们还未开化。他们甚至还保留着猎头的习俗,哪怕同是蛮人,平时也是各个寨子部落分开的。经常相邻的寨子还有世仇,动不动就猎头。

    猎头,就是猎杀敌对部落的人,然后把人头割下来,带回部落里面,立在自己家的门口,这就是勇气的象征,谁家门口中的人头骨越多,谁就越英雄了得,将来他们死时,这些亲手猎下的人头骨,还会跟着陪葬。

    房州上庸汉族大户的贪婪,导致了自己的灭亡,还拉上了三千汉人百姓陪葬。

    “相国打算怎么办?”柯庆问。“若是要围剿,只怕不易,我看过上庸那的地形,山高林密,那些蛮人的寨子,大多是在深山之中,全是在那种易守难攻之处。要想强攻,只怕不易啊。”

    “血债血偿,不管这件事情是如何开始的,但现在已经到了这一步,我都已经没有选择了!”李超说道。

    那些土蛮暴乱之后,虽然很快又退回了山里,可李超却不可能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特别是眼下这个多事之秋,李超越发不能示弱。

    “山南土蛮众多,可不止房州一处,万一到时其它土蛮也跟着反了,岂不乱上添乱!”

    “那就快刀斩乱麻,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此事!”

    月底最后一天,月票双倍,月票争夺战更加的激烈啊。昨天是分类第三,今天就是第五了,这第五还不一定保的住,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盟主们在发月票红包,非常感激,兄弟们有月票的去抢包吧,如果没了,大家手里还有票的也请投上一票支持,谢谢大家啊。

    今天感冒越发严重,我也是拼了老命起来码字了,又是茶又是红牛的顶着,一边码字,一边鼻涕眼泪不停流,这感觉,越是拼命了!(未完待续。)

第652章 以血还血

    第四更送上,求月票!

    “你就在襄阳,我去房州,马上就回。”

    李超打算亲自去一趟房州,现在消息还封锁着,但封锁不了太久,若是他不能迅速平定此事,那么对于他的威信来说会是个巨大的打击。到时,这救灾防灾工作,也就更难开展了。

    去房州,倒不算远,可道路难行,又是行军打仗,李超不打算带上李承乾,那有些冒险。

    “老师是去房州围剿土蛮叛逆吗?”

    李超点头。

    “是要杀光他们?”

    “必须以血还血。”若是平时,李超可能还会考虑招抚之类的,但现在这个时期,太敏感了,李超一点也不能示弱,必须强硬。不过就算剿杀,李超其实也没什么心理负担,那些人一怒之下屠灭一座城,这种狠辣血腥,他们被剿灭也是罪有应得。

    “我也要去!”

    “你留下,那是战场,你以为是过家家的儿戏?”

    李承乾不服气,“老师你不是说要培养我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吗,太上皇和皇上都曾战场上纵横驰骋,难道我连战场都不能上了?况且,只是剿灭一群土蛮而已,我跟在老师身边,能有什么危险,我只是去开开眼界,瞧一瞧战场是什么样子,知道下真正的战争的样子。”

    这个理由,让李超都不好回绝。

    若是一般臣子,肯定是不敢把七岁的太子带上战争的,哪怕只是个围剿土蛮的战争,毕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过李超向来不是什么寻常人,他考虑了一会,觉得带李承乾倒也不是不可以。

    “带上你可以,但是你必须听我的话,到了军中,可就一切都提依军令而行。”

    “我知道。”承乾有些兴奋的回道。

    说走就走,当天李超便以巡视为名,带着承乾还有一千禁卫出了襄阳。兵马出襄阳,坐船先逆汉水而上,到达谷城后,便进入汉水支流筑河。

    逆筑河而上,进入房州。

    一路上,李超又汇合了数个军府紧急征召的府兵,一路迅速西进。

    过了房陵县,部队弃舟登陆,改走陆路。

    经过多日行军,李超一行终于到达了堵水与孔阳水交汇处。

    到此,再沿孔阳水而上不远,就是上庸城了。

    距离上庸被破,已经过去了有十余天,还没到上庸,但这周边数十里,已经到处是一片残破,毫无人烟,全是废墟。

    惨烈的状况,显示着当日土蛮下山时的惨烈。

    甚至还有许多尸骸裸露在路边田间,身着一套特别定做皮甲的承乾看着那种惨烈的景象,忍不住脸色发白,胃部痉挛,极力的压制,才勉强没让自己吐出来。

    “相国,是否就在这里扎营,上庸城就在西面二十里,但那里已经是一座鬼城,尸骸累累,一片废墟,连尸首都没收敛,如果过去,担心会有疾病瘟疫。”

    李超不满的看着跟随前来的房州刺史,事情都过了这么多天了。

    可房州方面却没有半点作为,连过来收敛尸体都不敢。

    回头望去,此时李超身边已经汇集了五千余兵马。除了他自己带来的一千,还有四千府兵。

    五千人,不算多,可李超却觉得已经足够了。土蛮并不强,他们虽彪悍,但缺乏组织,军械不精,铠甲不良。

    袭击上庸城,并不表示他们就多厉害,跟五千正规唐军对战,他们不是对手。不过若是他们躲在深山之中,跟官军打游击,借着熟知地势,却也不好对付。

    “派几个向导进山,向土蛮首领送上太子殿下和本相的书信,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接受招降,朝廷愿意继往不咎。不但不追究他们的罪责,甚至还要把上庸的田地分给他们一些。”

    李超一番话,让房州刺史怔怔出神,其它将校官员们也是不懂。

    “去吧,告诉他们,机会只有一次。若是他们不肯归顺,那么本相就将把他们围剿干净。若是他们肯回头,那么就下山来接受招降,领赦免文书!”

    房州刺史选了几名猎户做为向导,带着书信进山了。

    “老师真要赦免这些土蛮?”

    临时大账中,李承乾问李超。帐中除了李承乾,就是程处默上官仪等一群李超的学生,这次那群小屁孩们,只有李承乾来了,其余的人没来,但李超的那些武官学生,却都来了。

    听着李承乾的问题,牛见虎等都只是笑笑。

    到了这个时候,还怎么可能放过土蛮。

    “老师要骗那些土蛮?”

    “那不叫骗,兵不厌诈而已。”

    “可那不还是骗吗?这样不好吧,人无信不立啊。”李承乾道。

    李超叹了一声,“那你得看对什么样的人,那群土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屠杀了一座县城,杀了几千人,还把周边抢掠一光的屠城者,他们甚至都算不上人。只要有办法可以最快的灭掉他们,我不在乎是什么方法手段。信,也是要看对象的,对于那群土蛮,不需要讲信。”

    李超在山下等了三天。

    三天后,向导带了一群人下山来。

    是土蛮们的使者,他们很小心很谨慎,甚至很紧张害怕。

    李超亲自面见了他们,还让太子一起接见。李超对这些人说了一通遣责的话,又说了能够理解的话,最后提出了可以赦免他们。

    太子承乾亲自出来为李超的话做保,并拿出了一叠给土蛮首领们的赦免文书。

    “朝廷可以赦免你们,既往不咎,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所有的人下山来亲自领取一份赦免书,同时在官府名册上登记,从此成为大唐的编户齐民。只要登记在册了,以往的事情既往不咎,朝廷还会给你们每人分二十亩田八十亩山林,以后世代遵守大唐律法,就可永享太平安宁,若不下山者,则不被赦免,也不能分田分山。”

    “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

    使者离去了。

    “老师,他们真的会下山来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我们可以试一试,不行,再上山围剿不迟!”

    下山就能得到赦免,还能分田分山,这个招抚条件还是很有诱惑力的。而且朝廷对于那些蛮夷们,也经常这样做,并不算是奇怪。

    李超觉得成功的机率还有有的,就算蛮子不上当也没关系,这些天李超派向导与土蛮们沟通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收集他们的村寨地点、进攻路线、防御状态,土蛮青壮人数等情报了。

    就算蛮子不上当下山来,李超也没有白等这几天,他一样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如果蛮子真的下山来了呢?”

    李超对这个提问,只是冷冷一笑,并没做回答,这样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

    白银大盟孤单巨发了月票大包,大家快去抢啊!(未完待续。)

第653章 夜郎

    上庸土蛮最大的一个村寨首领雷蟒穿着一件绿色圆领袍衫,手里拿着把铲子,正在火塘边搅动着火上吊锅里的鹿肉。

    边上蹲着几个男人,也都穿着丝绸,有一个高瘦的汉子甚至穿了件新娘子的大绿婚服。

    铁锅里的鹿肉咕咚咕咚的响着,冒出一阵阵的香气。

    “这汉人的铁锅就是好用,吊着煮肉,比咱原先的陶罐好用多了,又快又大。”绿袍的雷蟒道。

    “确实,汉人的新娘子也够味,水嫩水嫩的,还特别烈,最带劲了。可惜,就是有些不经玩,一不注意小娘子就撞死了。”高瘦的柴狼说说道,边说还边叹息。

    几个人发出一阵嘿嘿的猥琐笑声。

    “那汉人的话不能相信,肯定是要骗我们下山去杀的。真把我们当成傻子了,哈哈哈!”柴狼道。

    雷蟒点了点头,他放下手中的铲子,退到一边,往火塘里又加了两块柴,然后坐回椅上。

    “汉人是不能信的,咱们这次杀了他们那么多人,他们岂会放过我们?想骗我们下山,妄想,传令给各寨,咱们多派些人手,盯住各条进山的路。一旦官军进山,咱们就跟他玩玩。”

    “听说那李阎王带了五千兵马来,兵力不小,就凭咱们这些人,估计不是对手。”另一人道。

    雷蟒道,“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派人去联络其它的部落寨子了,汉人想要欺压到我们头上来,休想。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团结起来,那我们就能跟这次屠掉上庸城一样,狠狠的收拾那些汉人。”

    有一个老者在一边沉默不语,这次屠上庸城,其实也是这些年轻的寨子首领们的意思,老者只是个巫师,虽然受寨里人尊敬,但寨里大事,甚至部落联合商议大事的时候,并不会完全听从他的意见。

    上庸一战,屠杀数千汉人,老巫听到这消息后,一直很不安。他是见过些世面的人,年轻的时候曾经离开过村寨,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周游过,见过中原的繁华,也见过汉人的强大。那可不是上庸的一群小土豪们能比的,当年大隋的军队上百万计,大隋的都城大的如同一座山脉。

    大隋甚至挖出了长里长的大运河,以无数人力生生挖出了一条大河。

    “蟒,你再考虑考虑,咱们斗不过官军的。”

    雷蟒对于老巫师的担忧,只是不屑一顾的哼了一声。他打心眼里瞧不起老迈的巫师,胆子太小,打上庸前,他也是千方百计的阻挠。

    “巫,你不用担心,汉人强大只在平原,在山里,他们再厉害也没用。”

    看着骄横自负的雷蟒,还有狂妄的柴狼等人,老巫师默默的叹息一声,起身佝着腰出了木楼。

    “巫,鹿肉就快好了。”柴狼在后面叫道。

    巫头也没回。

    雷蟒不满的哼了一声,“不必管他,越老胆越小了,我少年时还总觉得巫是咱们部落最有全事的人,见多识广,去过中原那么多地方,能说出许多寨子里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可现在看来,这人虽见的多,可胆子却小,尤其是现在,越老胆子越小了。

    按他的意思,巴不得我们都当汉人的奴隶,受他们的奴役才好,哼。”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这三天的时间里,李超让房州刺史收拢那些受点火荼毒的百姓,安排施粥放粮,又组织人为战死者收敛尸骸,掩埋入土,还让房州的和尚道士们来做法事,为他们超度亡灵。

    但是一连过了三天,都没有一个土蛮下山来请降。

    “老师,看来蛮子们也不傻,并没有哪个下来。”承乾笑着道。

    李超却不以为意,吃着用桂花腌制的香煎小鱼,悠然的道,“你觉得他们真聪明?真聪明他们就不会做下屠城这样天人共愤,做下这样让朝廷绝无法宽恕他们的事情。真聪明,他们就该早早的远遁进深山老林,逃的远远的。真聪明,他们就不会把我的向导带去他们的寨子,见他们的首领。”

    他早做了几手的准备,预料到了这些土蛮们可能的反应,不管他们做出哪一个选择,李超都还在前面安排好了陷阱。

    “该你出棋了。”李超轻笑道。

    李承乾回过神,目光落向棋盘,突然发现原本还不错的局势,因为李超的一步棋,让他骑虎难下,不论走哪边,都有李超的棋子在侯着,张网以待。

    “我输了!”承乾摇头道。

    李超扔下棋子,向后靠椅。

    “你知道你输在哪里吗?”

    “输在哪?”

    李超指着棋盘,“其实不管是下围棋还是象棋甚至是跳棋五子棋,最重要的就是算计。有的人只算眼前一步,有的人能算到下一步,还有的人能算到后面两步三步,更有人能算到四步五步的。谁计算的更远,谁就能把局势把握的更清楚,那么他的选择,也就更占优。当你还只是盯着眼前的棋子想着如何吃子的时候,对方却早已经算好了如何大盘绞杀你。”

    “土蛮们注定要失败,因为他们顶多只是棋盘上的一个小卒子,他们冲过了河,觉得自己很猛,但实际上他们每多走一步,他们选择的余地就少了一步。他们贪图一时爽快,却不料早把自己陷入了死地。他们降与不降,都逃不过一个死字,皆因他们看不到大局!”

    “老师,如果土蛮在落日前真的下山来降呢?你杀还是不杀?”

    “当然杀!”李超毫不客气的道。

    “可杀俘不祥啊,何况你早有承诺招降赦免在先,却又出尔反尔,这不是于你名声有碍?”

    “这是我必须要做的选择,我不能为了个人的名声,而置国家朝廷于不顾。若只是损失我个人些许名声,就能迅速的平定这次的乱子,我觉得很值。”

    “我们每个人都时常面对着选择,你应当记住,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我,做为一个朝廷大臣,朝廷的利益更高于我个人的名声。”

    “老师高义!”

    李超摇摇头,“传我军令,明早四更造饭,五更出发,剿灭乱贼!”(未完待续。)

第654章 撒撇(感谢沐水蓝荣升盟主!)

    2017,大家新年快乐,元旦双倍月票期间,新年第一更,求月票了!请投保底月票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寨主,山下又来人了。”

    雷蟒听到禀报的时候,正在熬牛撒撇。牛撒撇是道很奇特的食物,听着很古怪,其实却是一种外人看了都想吐,根本不敢下筷的食物。

    可在土蛮的寨子里,这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美食。

    牛宰杀前个把时辰,给牛喂一些山里独有的野草,带有辛辣味的蓼草,叶形似辣椒叶,味道又辣又苦,再喂一种五加叶。五加叶周边长刺,是一种清凉味苦的草药。

    喂过两种草后个把时辰,把牛开膛,取出牛肚洗净,放在开水里烫两分钟左右,捞出来后快速刮洗干净,切成条,然后放佐料。

    从牛胃里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其实看起来和牛粪很相似,跟牛肚拌在一起,再加上其它的一些佐料,如盐、花椒、八角等,再放上一些新鲜的切细了的五加叶和香辣蓼草,拌上从山里采来的野香葱,就成了一道极受山里土蛮们欢迎的牛撒撇。这道菜,最关键的就是牛小肠里的苦汁,只要加了这种苦汁的牛撒撇,才是风味最地道的牛撒撇。

    汉人一般都吃不惯这种食物,看到就想吐。

    因此也有一道相对改良的牛撒撇。

    把牛宰杀后,取出牛的脊肉用火稍加烤黄,然后再切成细肉丝,拌以煮熟的牛肚杂,放上姜蒜茱萸等香料,再用煮沸后经过过滤的牛粉肠水或胆汁拌匀,便成了一盘牛撒撇。

    有时候寨子里的蛮人会更简单些,直接一盘牛肉,一碗拌好的汁水,只需要玩意儿起几块牛肉放到汁水里裹一裹就好了。

    那种更原汁原味,也更让外人难以接受。

    牛粪牛胆汁啊,又苦又涩,这哪能吃的下去?

    雷蟒就喜欢吃牛撒撇,也是个做牛撒撇的高手。上次从上庸县抢了不少的牛回来,今天雷蟒就杀了一头。杀之前,特意喂了刺五加和辣蓼草。

    这种独特的食物最奇特之处,就在于酸辣。这是来自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水,能够刺激着从舌头到喉咙再到肠胃的每一个角落,瞬间清爽。辣味也是那种细细的如同蚂蚁咬一样的感觉,能不断的刺激着唾液分泌,让人越吃越想吃。同时,撒撇最重要的就是把牛胃里已经和胃液混合在一起,但又还没有消化吸收的东西,这不但有独特的味道,而且据说还有独特的营养,是牛的精华宝贝。

    雷蟒最喜欢这种又酸又辣还又苦的神奇味道。

    听到禀报,他也没的打断自己手里的动作。

    一份撒撇就要做好了,吃这个就得趁新鲜。

    “又派人来了,干嘛?”

    “听说李阎王派人前来询问,为何我们还没有下山去请降!”

    “哈哈哈,这还不明摆着吗,我们没下山,自然就是我们不打算投降啊?”雷蟒把一把蓼草切碎,又切了一把刺五加,然后把刚拌好的牛肚放在上面,最后又淋上了牛小肠里的苦汁。

    一切弄好,他摩擦了下手掌,迫不急待的拿手抓起一把,就往嘴里塞去。

    酸辣苦,带着刺五加清凉和辣蓼辛辣,还有姜蒜茱萸辛香的一份新鲜撒撇入口,让雷蟒都忍不住闭了眼睛,慢慢的咀嚼,感受着香尖味蕾上爆炸开来的刺激。

    那名报信的汉子目光不时的撇向那撒撇,对于爱吃撒撇的土蛮们来说,这股子独特的味道,就不亚于后世那些嗜吃臭豆腐的人闻到了臭豆腐味一样。

    他鼻子忍不住不时的嗅吸着。

    雷蟒又抓起一把扔进嘴里,一边嚼一边问,“然后呢?”

    那人咽了咽口水,“我随便找了个理由糊弄了他,他居然还真信了,说是什么再给我们三天时间准备,若三天之后再不下山,可就真要进山征剿了!”

    “哈哈哈!这群蠢货,要打就打,还三天又三天,是不是下次三天之后再来三天啊!”

    “那是他们畏惧寨主威名,知道我们不好惹。”

    雷蟒哈哈大笑,“说的不错,嗯,这边还有牛肉,赏你一盘。”

    那汉子听了,连忙几步上前,抓起一块牛肉。那还是块鲜红的生牛肉,他也不顾,直接抽出身上的刀子,迅速的切成了一条条的牛肉条,然后从那边拿了个陶碗,倒了点胆汁,再抓了把刺五加和辣蓼草碎叶撒到碗里,然后就走到一边,蹲在木楼的门边上。

    左手端着拌了刺五加、辣蓼叶的牛肠水和苦胆汁,右手抓着生牛肉丝。把生牛肉丝放碗里蘸几下,然后一把塞进嘴里。

    “嗯!”

    那汉子爽的直出声。

    雷蟒一边痛快的享受着牛撒撇,一边心里盘算着,看来汉人宰相,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说的好像最后通牒一样,可三天后不也又给了三天时间。

    李阎王不过如此罢了。

    念及此,雷蟒继续痛快的吃起撒撇来。

    “拿酒来!”雷蟒吃的高兴,大声呼唤。

    屋里,一个汉人女子抱来一坛酒,这个年轻的汉人妇女,就是上次打上庸城的时候,带回来的,因看着年轻漂亮,便留在屋里。

    拍开坛口的封泥,雷蟒直接提着坛子先灌了几口。

    “爽!”

    “汉人的酒味道就是好!跟汉女一样有味!”雷蟒喝的高兴,一把将那女人拉了过来,按到自己腿上,上下其手,引来女子一阵阵尖叫。

    官兵又给了三天时间,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寨子。

    寨中土蛮们得意万分,本来连日来的警戒,一下子又松懈了下来。寨中杀猪宰牛,燃起了篝火,大家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就在山下不远的地方,一支军队却在悄然接近。

    “相国,前面就是雷公寨,那寨主叫雷蟒,是上庸最大的一个蛮寨首领,寨里有一千余号人,势力最大。雷蟒是远近闻名的土蛮勇士,深得众望。若是我们能一举把雷公寨端掉,擒斩雷蟒,那对我们一举剿灭这些土蛮,会有极大的帮助。”李感向李超小声介绍道。

    李超点头,这些都是已经知晓掌握的情报了,现在不过是再确认一下而已。

    “那我们就拿这个雷蟒开刀!准备吧!”(未完待续。)

第655章 男为奴女为妓(感谢清水梦馨万赏!)

    求保底月票!

    雷公寨。

    地形险要,寨子建在一座半山腰上,山腰有一块平坦之地,正好建起山寨。但通往山寨的道路,却很险要,如同一条羊肠小道,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悬崖。

    很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式。

    不过现在这些难不到官兵,或者说是难不到柯庆和他的那支暗杀小队。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柯庆的这支小队已经越来越厉害,甚至队伍越来越大了,最早的那批人,如今都已经身手不凡。

    “通往寨子有几处明岗,还有几处暗哨。不过今晚守备不算严,由我们先悄悄摸上去,把岗哨解决了,打开寨门,放你们进来。”柯庆对李超说道。

    对付雷公寨这样地形险要,易守难关的山寨,普通的战术是不太好用的。这种情况,最适合小股特战部队。李超向来很实用主义,管他黑猫白猫,抓到了老鼠就是好猫。

    既然这地形适合小股特战,那就让柯庆上,反正他一直是李超的牙兵教头。他训练的牙兵本来就挺强的,虽然他帮李超训练的牙兵,经常被李世民给抢走,但他手里训练的那支暗杀小队,却是一直在的。

    “你带人在前,我让崔琰带一队人跟在后面点。”

    李超不想暴露那支暗杀小队,但此时又需要这支小队的本事,如果能悄无声息的接近山寨,甚至打开寨门,那么无疑这一仗就赢了。若不能直接拿下寨门,真打起来,李超虽有五千兵,可这样的地形,也一时难以强攻下来的。

    让崔琰带一队亲卫跟在后面,其实就是做个掩护,让别人以为真正拿下关卡的是崔琰他们。

    崔琰的那队人,也是李超的家丁队,那是非常可信的。

    “放心吧,交给我了,一群小小的土蛮而已。”柯庆对于李超交给他的任务有些不屑一顾,若不是在李超这里呆的挺舒心的,他堂堂江湖顶级刺客,岂会去干这种活计。

    堂堂刺客大师去偷一个小寨子,哎,说出去,都会丢人啊。

    李超身边,李承乾穿着一身普通的李超亲兵的衣服,另一边是刘大刀紧护着他。李承乾激动的手都在发抖,真正的上战场上,真正的参与了一场战斗。

    这个机会可是万分难得,千辛万苦才争取得来的。

    “老师,若攻下寨子,如何处理?”

    “什么如何处理?”

    “就是那寨中的土蛮啊!”

    李超哼了一声,“首要者,全都枭首示众,其余人,则统统没为官奴,送去修建新都,永为奴隶,没有出头之路,至于女人,没为官妓。矮于横刀和五十岁以上者,统统处死!”

    “老人和孩子都杀?”

    “不杀留着浪费粮食,留着让他们长大后记着仇恨?这不是请客吃饱,他们屠净上庸城中三千余百姓,劫掠乡间,烧杀抢掠的时候,想过那些被他们杀害**之人吗,想过他们的家人吗?”

    李承乾被李超那冰冷的话噎住。

    他一直觉得李超是个很潇洒的人,一个名士,一个儒将,一个贤相。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李超还会是一个刽子手。

    不满横刀高的孩子,跟超过五十岁的老人,全都处死。其余男为奴,女为妓!

    “不能宽仁吗?”

    “宽仁也得看对象,而现在我需要人头需要血,正好这些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那我正好借他们人头一用,借他们的血一样!”

    李承乾咽了咽喉咙,发现今天的李超,有些陌生。没有了嬉笑,没有了朋友般的笑容,有的只是冰冷。

    “相国,火光。”

    牛见虎提醒李超。

    远处,有几点火光在晃动,那是约好的信号。

    黑夜之中,举火为号,十分的明显。

    按约定,这是已经得手的信号。

    “尉迟宝琳、李感,带着你们的人,上!”

    尉迟宝琳兴奋的接令,然后低声传令下去,很快,他的队伍开始向着山上摸去。

    李承乾兴奋无比,可李超却并不上前,只是留在原地,他也只得呆在原地。

    “你敢主动要求上战场,勇气可嘉,不过你也得明白,战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其实今天我做为主帅,都不应当来到这里。你以后也要记住,记住自己的位置。就好比下象棋,将和帅,一直都是呆在他的帅营里的。”

    李承乾点头,可这会却没心思听李超说教,他的心思,全都在山上的寨子那边。

    “能拿下山寨吗?”

    “当然能,我相信他们!”

    片刻之后,山寨方向突然爆发出喊杀声,然后接着是火光。

    李承乾兴奋的大叫,“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刘大刀也有些兴奋难耐,好在他倒明白自己的职责是守卫太子,警惕的守在太子身前。

    李超表现的很平淡,当喊杀声响起的时候,便宣告着崔琰尉迟宝琳他们已经攻入了寨中,没有了外面的守卫,被突袭入寨的雷公寨土蛮,绝不会是官军的对手,何况这支官军里还有一千北衙禁军,全是十里挑一的精锐中的精锐,还有柯庆这个专门万军之中取人首级的顶级刺客,斩首战术的大师。

    战斗一开始,就意味着已经有了结果,这就是李超用兵的风格,开战之前,已经有了结果了。

    “老师,我想上山去看看!”

    “再等等吧,现在的场面,也许你并不想看到!”李超淡然回答道,李承乾虽然见过杀人,但刑场杀人,和战场杀人,绝对是两回事情。

    战场上,要惨烈的多。

    而且,现在战事还没结束,战场上也还会有些凶险,会有流矢等意外,李超可不想太子殿下真出点什么意外。

    精锐已经杀进寨中,在山下也早布下了数路兵马,雷公寨,今天一个都别想漏网。

    山上。

    高侃提着一把大号的双刃战斧,左右挥舞,一个又一个惊惶失措的土蛮,倒在他的斧下。王玄策手持一把双手大剑,一样是势不可挡,血染战袍。

    上官仪和刘仁轨二人肩并着肩,一人一把横刀,领着自己的一队人,直往寨中心而去。

    杀杀杀,整个雷公寨如坠地狱!(未完待续。)

第656章 对敌人仁慈,对是对自己残忍(感谢聪明的书呆子万赏)

    对于李超的命令,崔琰牛见虎他们从不会置疑,更不会犹豫。说杀一百个,就不会只杀九十九个。而大唐的府兵们,尤其是初唐府兵们,军纪是非常严格的,不会有人对军令马虎。

    只有放下军械坐地投降的,才能被免于刀斧加身。只要敢仍然握着刀枪在手,哪怕口里喊着投降饶命这些话,也府兵们也都不会相信,不会有片刻的犹豫,他们会直接刀劈斧砍。拿着刀兵的就是敌人,而死掉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最后,那些土蛮终于明白过来,口里喊着求饶是不够的,必须放下刀兵跪地才行。

    没有什么冤枉、误杀,死了就是死了,顶多算你倒霉。

    喊杀声越来越小,抵抗越来越少,越来越弱。

    牛见虎提着把染血的双刃斧,血染战袍,大步来到李超面前禀报。

    “已经拿下雷公寨!”

    “那个雷蟒呢?”

    “被柯教头杀了!”牛见虎有些遗憾的道。府兵最重军功,有仗打就意味着有军功赏赐,还有战利品分红。

    破掉一个寨子,一场挺轻松的战斗,但却是剿灭叛乱,功劳不小。到时分战利品,也是得按功劳来分的。一个雷蟒,可是能抵的上好多个普通土蛮首级的。

    李承乾想上寨子里去。

    牛见虎拱手,“请殿下稍待片刻,现在有些不太合适。”

    “怎么不合适?”

    “场面有点血腥,怕殿下看了不太高兴。”说不太高兴,是给承乾面子,其实是怕吓到太子。毕竟战场一片血肉横飞,残肢断壁处处的场面。再说了,府兵们正在忠实的执行李超的处置命令呢。

    老弱都被处死!

    府兵们可不管你是老还是弱,也不管什么杀不杀俘,敢屠城的人本就不算人,何况这些人还是些土蛮,管他是蛮还是獠或者是夷、胡、虏,反正这些人在唐人的眼里,那都不是人。

    这个时代的人,神经本就要粗一些,杀人屠城,都是习惯了的。

    今天你杀我,明天有机会我就杀你,不用客气。

    “军纪不得乱!”

    李超只对牛见虎说了五个字,并没有改变命令。

    军令如山,不能朝令夕改。

    不过李超要求的是对军队的控制力,杀人可以,但得是按军令来杀,抢也行,但得是有计划的抢,不能乱抢,不能藏私,战利品是要归公的。

    一直等到天亮之时,李超才终于带着早按捺不住的承乾上了山。

    经过一夜的突袭、截杀之后,山上寨子里已经安静多了。

    虽然地上还有许多血迹,可毕竟残肢断臂、尸横遍地的惨列景象看不到了。府兵们已经打扫过了战场,对土蛮清点尸体数量,确认身份,然后抽着土蛮俘虏挖坑,把人扔进去埋掉。

    对于自己的人则要认真的多。

    有担架队和大夫负责救治伤员,哪怕是重伤员,都要全力救治用药。战死者,也要确认他们的身份,哪怕断掉了的手脚,都要找回来拼凑一起,还要给他们打来水擦洗干净身体,换上干净的军袍。

    收集他们随身的遗物,特别保管好,以便将来送回给他们的家人。

    因在军中,不便携带保留尸首,李超要求直接火化阵亡战士们的尸体,然后把他们的骨灰带回家,然后在这里,把他们换下的那些血衣等,埋掉,建一座阵亡战士纪念碑,现在暂时立一块木牌,但他交待了房州刺史,将来一定要派人过来,建一座塔,里面供一块纪念碑,上面刻上阵亡战士的名字籍贯职位年龄等,四时派人来祭扫。

    寨子里,一切井然有序,丝毫有像是战场的样子。

    李承乾看着看着,居然有点失望,战场怎么是这个样子啊,这跟军营里有什么区别。

    “那些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李承乾看到一边好些个大木箱,盖的严实,有些好奇的过去,伸手就打开了一个。

    “呕!”

    一股腥臭扑面而来,那股味道之浓烈,让他措手不及,一下子就吐了出来。箱子里,不是他以为的什么金银战利品,而是整整一箱的人头。

    血肉模糊的人头,一个堆一个,堆的满满的,许多脑袋上的眼睛还大睁着。

    那冲击感太强烈,强烈的本以为自己见过杀人砍头,已经不会畏惧这些的李承乾,蹲在一边大吐特吐,肠胃还在不停的痉挛。

    他万分后悔自己手贱了。

    牛见虎呵呵笑了几声,随手把箱子盖上了。

    李超走过去,替承乾拍着背。

    “那些都是蛮人?”

    “嗯,为自己的愚蠢和残忍付出了代价的土蛮,在官军攻进寨中,还不肯放下武器投降的愚蠢土蛮。”李超回道。

    “杀了多少?”李承乾脸色苍白的问。

    崔琰过来替李超回答。

    “初步统计,我们此战一共斩杀三百余口,俘虏一千二百余人。”

    李超问,“老弱有多少?”

    “大约三百。百余老的,幼小者二百左右。”

    李承乾转头望着李超,有些于心不忍的道,“老师,能不能放过这些老弱?”

    “殿下要替他们求情吗?”

    “我只是觉得他们也好可怜,屠上庸城,这些人并没有份。”

    太子的请求,李超得考虑。

    李承乾这个时候站出来为土蛮老弱求情,李超的心里其实还挺高兴的,毕竟太子才七岁,他能出来求情,说明他心里确实有良善的一面。

    “这样吧,我可以放宽一点,五十到五十五岁,身体没残疾没病的老者,可以免于一死,统一贬为官奴。至于五十五以上,以及五十岁以上身体有病者,就没必要留着了。”

    “那些孩子,就听太子殿下的,饶他们一命。”

    “谢谢老师!”

    李超摇摇手,“殿下能保有一颗仁慈之心,这是天下子民的幸事。不过殿下也要记住,仁慈不能乱用。对敌人的仁慈,便会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崔琰请示,“那些人现在就杀吗?”

    “现在就杀,就让那些土蛮俘虏在一边观刑,让他们铭记,他们愚蠢的代价。”李超说道,他还特意带太子去观刑,虽然太子现在脸色不太好,可李超希望太子能够亲自看完这场刑事。(未完待续。)

第657章 中秋(感谢绣莲爱情的万赏!)

    求保底月票,我们都掉到第八名了!

    “剿杀叛逆三百余...”李承乾坐在寨子里原寨主雷蟒家的火塘边上,拿着自己写好的战报向李超读着。

    “等下,怎么才剿杀三百余?后面不是还杀了一百多老不死的,算上,一共剿杀五百多。”李超靠在竹椅上,打断道。

    承乾犹豫了一下道,“那一百也算阵斩吗?”

    “怎么不算?当然算!”李超可不管什么战场斩杀还是战后处死。

    承乾拿铅笔在纸上涂涂画画,然后继续奏报,“共剿杀叛逆五百一十七人,俘虏一千零四十三人,解救被掳妇人三百二十五人。”

    李超这下满意的嗯了一声。

    承乾继续读,寨子里的人,现在在他的奏报上就成了三个数字,斩杀、俘虏、解救。将校们都笑呵呵的坐在一旁,听着太子的一个个数字。

    他们对于斩杀俘虏什么的都不太感兴趣,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收获,是战利品。

    雷公寨只是个土蛮寨子,土蛮们平时日子过的并不富裕,他们也耕种,也打猎,住的是木屋,穿的还有兽皮。不过蛮子们上次屠了上庸劫了乡下,倒是横发了一笔。

    雷公寨做为参与打劫的最大的一个寨子,他们分得的东西也最多,不过现在,这些东西全又都成了官兵的战利品。

    “分了吧!”

    李超说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话。

    府兵们最喜欢打仗,就是因为能分战利品,能立功得勋升职。攻下雷公寨,大家尤其是比较在意寨中的粮食。那些粮食大部份是山下抢来的,也有些寨里自己的,有粟米高粱,也有大豆芋头,还有些肉干。

    还有不少养的猪啊鸡啊等。

    战利品如何分,这其实是早有规矩的,按大家的军功,加上其它各项综合计算。最后评出分来,战利品每项也都估分,最后留下四成,其余六成是都分给士兵们,按各自的积分。

    “拍卖吗?”

    “嗯,直接拍卖!粮食不拍,每人发一百斤粮,剩下的归公,从总积分里扣。”

    粮食现在太重要了,这次缴获的不少,如果粮食也拿来分,哪怕拿六成来分,也很大一笔。平时,也就分了,现在,粮食还是很重要的。李超只能给每人一百斤,其它的还是得留着。

    “军官们,按品级再相应多发一些!”李超又道。

    这下将校士兵们都很高兴了。

    一个普通的士兵拿拿一百斤粮,虽然这也是要扣他们积分的,可如今外面有钱都买不到粮啊。除非你自己家里原来还有存粮,否则你办了粮本换了粮票,也只能定量,定量不但数量不多,而且质量也不好啊,一分细粮,然后九分是救灾粮。

    现在有一百斤细粮打底,了不得。

    其它金银布匹等等,也不少,但都不如粮食来的这么金贵。

    一个雷公寨,光是粮食就有一万多石,堆的跟山一样,许多就还堆在外面。现在,成官兵的了。

    粮食分了,其它的物资也直接简单的拍声过了,都是直接竞标模式,给出一个起拍价,然后每人只能出一次价,同时出价,这样倒也省事。

    粮也分了,其它东西也拍了,不过眼下剿逆还没结束,因此分下来的东西都登记在册,李超留下一小部分人,照顾伤兵和看守粮食,然后出发,向下一个山寨而去。

    秋后,本来应当是秋雨绵绵,天气转凉。

    可是如今,却一直是艳阳高照,久旱无雨。早晚的时候凉快一点,但到了白天,尤其是午间又十分的热。

    灭了雷公寨后,李超干脆兵分数路,自己和崔琰他们五个,一人领兵一路,分成了六路,分头进剿各个山寨,趁着土蛮们还不知道官兵已经剿灭了雷公寨之机,同时进剿,省的他们弃寨而逃。

    山里道路难行,李超也早放弃了传统的行军方式,全都轻装前进,以当地猎户、采药人等为向导,还拉了一些雷公寨的俘虏带路,也没有带什么大辎重装备,尽量轻装,每人携带着开水和干粮,背着毯子,跟这些土蛮们,玩起了悄悄袭击的小股山地作战模式。

    早上天微微亮,李超醒来,天天在山里跑,半个月的时间,战果倒也很丰盛,除了雷公寨,光是李超领的这路,已经连破了五个大小寨子,斩杀好几百,俘虏上千。

    不过天天在山里奔走,也确实辛苦。

    尤其是吃的不好,天天都是干粮,每次只要破寨之后,才能吃上一顿好的。昨天晚上破的那个寨子不算大,也就百来户。

    “随便吃点,抓紧出发,我们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了,抓紧结束,早点回襄阳去。”李超就着山溪水洗了把脸。

    山中虽然偏僻,但在这样的旱情严重的季节,山里的日子其实本来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庄稼旱死了,还能打猎补充补充,山里的溪里,也还能有鱼,山上有兽,甚至山上也有一些野菜,溪边的野芋头就长的很好。

    不像山下,尤其是中原那些大平原上,一旦大旱,什么都没了,连草根都没的吃。在山里,起码野菜草根树叶是不愁吃的,而且多数山民都懂得捕猎设陷阱。

    可叹,就因为一些矛盾,最后弄到了这个地步。

    用寨子里缴获的面,做了刀削面。

    端着大碗刀削面,就着昨天吃鱼剩下的鱼冻,也很有味道。

    这样的季节,晚上变凉,尤其是山里,晚上还有些冷。晚上煮的鱼,剩下的汤并不会馊,过了一夜,反而又成了另一样美味。

    鱼汤过了一夜,结成了鱼冻,带着半透明,犹如嫩嫩的豆腐,味道却是极佳的。

    “其实鱼冻最下饭,可惜蒸饭比较费时间。”李超一边夹着鱼冻,一边对太子道。

    太子半月来,瘦了一些,却也又长高了一点,结实不少。他穿着套皮甲,已经习惯甲不离身了,端着个碗,就蹲在李超身边,很随意。

    “这鱼冻确实好吃。”

    “要做鱼冻其实也容易,不一定都要鱼肉,杀了鱼,把鱼鳞揭下来,洗干净后熬煮,加入佐料,煮好后把鳞片过滤,放凉之后,就成了美味的鱼冻了,还一点骨头都没有。当然,你若想更好吃点,也能把鱼头啊鱼肠鱼肝鱼鳔等扔里面煮。其实鱼冻,以前就是渔家把那些杂七杂八卖不了钱的鱼身上东西,最后加料煮成的,到了冬天,鱼冻,就成了他们的鱼豆腐,易保存,还美味。做一锅,能吃很久呢。”

    “鱼鳞也能熬出鱼冻?”

    “当然能,而且专门做出来的鱼冻,还没有骨头等,真的就跟一块豆腐一样。”

    “等回了襄阳,我一定要试试鱼鳞冻的味道!”承乾笑道。(未完待续。)

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来越像李超了

    李超带着太子离开襄阳巡视外出,结果一走就是一个月不见人影回来。一开始,大家还真以为是去其它州县巡视去了。

    还挺高兴祸水东移了。

    可很快,纸包不住火,渐有传言从南边过来。

    房州有人造反了,叛军屠了城。大家莫名的又惊恐又兴奋,兴奋的是李阎王那般瞎搞,终于有人不满的造反了,有人造反,那就是大事了。说不定朝廷要把李阎王调走。

    而恐惧的是,大家又担心这叛乱最终控制不住,到时火烧到这边来。

    隋末的战乱可没过去几年,大家都见识过战乱的可怕。不管造反的人是谁,最终叛军往往就会变成劫匪强盗,走哪抢哪,抢光杀光烧光,绝不会有什么为百姓着想,更不会为大户们着想客气的。

    想当年,楚帝朱璨,裹挟着几十万人,可是专门流动着劫掠,根本不事生产的,甚至还杀人做干粮。

    大家既高兴于有人造反了,又害怕造反的人打到襄阳来,内心纠结无比。

    襄阳,樊城,襄州、唐州、邓州,整个山南东,都在四处打探着李超平乱的消息,甚至连长安都在密切的关注着这边的消息。

    灾年,造反,这是最危险的苗头。一旦控制不住,就会导致叛乱四起,朝廷对灾区的救灾等越发艰难,脆弱的控制可能就会因此崩溃,一旦变成了无序,那就是恶梦的开始。

    上次弹劾李超无果,现在李超结果在山南搞的怨声载道,甚至逼的地方都造反了。许多御史们兴奋万分!

    御史都是不怕事的,只会嫌事不够大。

    对他们来说,不弹劾李超这样的年轻宠臣,如何彰显自己的存在。

    弹劾的奏章再次不断的上呈,这次杜淹找下面的御史们谈了话,他表示了反对乱弹劾,让御史们慎重。

    可御史言官们反而越发的激愤了,李超弄的百姓造反,难道还有理了?

    弹章雪花一般的送进了宫,呈上了李世民的案前。

    李世民刚接到山南奏报,说房州有人反了的时候也吓一跳。

    他甚至考虑过是不是撤李超回来,李超的那些救灾策略,是否过激了。最后李世民深思之后还是没动摇,这个时候调李超回来,那真是前功尽弃了,不说让李超心冷,就是萧瑀陈叔达他们在地方上,也不敢用心做事了啊。

    等过了三天,李世民才收到李超的奏章。奏章里,李超详细的述明了房州叛乱的前因后果,李超把这件事情定义为房州上庸豪强与土蛮之间长期以来的矛盾,这次救灾的事情只是个恰巧碰上了,是个引子而已。

    李超说只要一个月,就能完全平定房州之乱。

    而且保证,房州之乱,不会引起其它地方的动荡。

    李世民信了。

    李超一般不会轻易做承诺,但敢承诺保证,一般都是很有把握的。

    房州之乱,也就被定义为蛮人作乱。

    半月谈,还出了特刊,专门详解了房州上庸之乱的前后经过,当然,有过一些加工。反正最后大家从半月谈上,知道的房州之乱,是标准的官方解释版。

    都是蛮人桀骜不驯,野蛮凶狠等等。

    报纸特别着重报导了上庸屠城的惨状,整个县城被屠,三千多人遇难,加上乡村被杀害掳掠的,损失之大,之惨烈,让读者无不愤怒,土蛮千夫所指。

    大家的矛头,也都指向了那些土蛮,而没有人再把上庸之乱,与朝廷与李超的救灾防灾的政策连在一起。

    这天,忙碌一天,回到丽正殿。

    “观音婢,朕突然想吃鱼冻了。”

    长孙氏有些惊讶,“陛下怎么突然想到吃鱼冻了?”

    “今天太子又来信了,说是鱼鳞冻很好吃,还在信中附上了鱼鳞洞的作法呢。这小子,真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不但去了山南,现在还跟着李超整天在山里剿逆平乱,朕都有些不敢相信,朕的太子,七岁的太子,居然就已经上战场了!”

    “陛下,承乾现在已经八岁了。”

    “八岁,又不是十八岁,朕领兵之时,也是十六岁。承乾,给老子还有种!”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有些自豪和得意,这样的太子,其实很对他的胃口。

    “房州的叛乱还没有平定吗?”

    “差不多了,李超转战山中月余,兵分多路,这次不但是房州,就是金州、均州等周边数州内大山里的这些土蛮,算是倒霉了。要么老老实实的向朝廷登记户口、田亩、山林,并向朝廷缴纳税赋粮食,要么就要被攻破山寨。”

    “李相这个时候,还这么强硬,会不会逼的蛮人都反了?”

    “不会的,南方的蛮、獠,向来成不了事,他们就是一般散沙,窝里斗厉害,平时相互猎头、仇杀都是极寻常的,互不服气。这次上庸出了这个事,都算是很意外了。李超借着上庸之乱,狠狠的收拾下土蛮,也是给他们些警告。有些时候,我们不能示弱,越示弱,他们越会觉得可以跳出来。”

    李世民对于李超在山南东趁机,狠狠敲打土蛮的做法,持支持态度。不能惯着这些土蛮,借机收拾敲打一下,把他们编户齐民,然后警告一下,免得回头,这些人又做出什么作死的事情,李超也没有那么多空一次次去教训那些家伙。

    长孙皇后对于那些,不是太明白,她问,“这次应当杀了不少人了吧?”

    “嗯,是杀了不少。桀骜的蛮子还是很多的,李超兵分多路,剿灭大小寨了数十,斩杀五千余人,俘虏三万余众。李超上奏,说那些俘虏,全都一个不剩的要送往陇右和朔方、河西、河东等边疆之处,让他们为官奴,为边军屯田,朕觉得倒也不错。”

    “臣妾不懂朝政,还是不胡乱评说了,这鱼鳞冻太子有没有说怎么做?”

    “嗯,说了,我把信拿给你看。”

    长孙氏看过信,笑道,“太子的字倒是越写越有力了,字词间能感受到他又长大了许多了。”

    “是啊,朕挺佩服李超的,朕平生佩服的人不多,李超绝对是一个。能文允武,尤其是连带孩子都这么厉害,朕感觉,承乾以后会成为第二个李超,允文允武,嗯,还能成为一个很会做菜的太子!”

    长孙氏忍不住轻笑。

    “会做菜倒也没什么,陛下看李相国不就厨艺高超么,可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也不弱于其它宰相们的。”

    “这倒是,承乾信里说做鱼冻,用大鱼的鳞最好。我派个人去灞上李家问问,让他们送些二十斤以上的大鱼来。”

    “还是算了吧,等灞上李家送鱼来,陛下这顿鱼冻得明天才能吃了。”

    “没事,鱼冻就是要做好了过一夜才最有味,现在从李家调鱼,今天做,明天吃刚好!”李世民笑道。(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