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63章 遍地黄金

    一连多日,吕宋都是难得的天气。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这在已经进入雨季的吕宋,算是相当的难得了。

    趁着好天气,张超一面跟李世民借了他的人帮自己建造一座简单的木栅吕宋城,一面又派出自己的兵马,沿着吕宋河去征讨沿岸的土著。

    先礼后兵,找到部落,先送去一份礼物,然后由翻译转告张超的意思。以后这里就是大唐帝国吕宋王国的地盘了,所有的吕宋部落都应当向国王张超宣誓效忠。

    “大唐帝国?吕宋王国?”

    “吕宋国王?”

    一处村子里,几名黑矮的长老互相嘀咕着。要不是刚收了几匹漂亮的丝绸,和一套美丽的瓷器,他们都不想跟这些人谈。

    带队的一名张家的连长保持着微笑,其实若按他自己的想法,这么一个才几百人的小村子,他一个人可以完好无损的攻下这里,甚至能够不损失一个土著。不过国王有交待,必须先礼后兵。

    只有在这些土著们拒不臣服的情况下,才对他们用兵。

    一群吕宋土著,头一次听说吕宋这个名字。等翻译费了一通口舌,他们才明白,原来大唐帝国就是在海的那边的一个巨大的部落。

    而这位吕宋国王,原来是那个部落里的一个元老。如今带着人到这里来,要在这里生活建立自己的部落。

    “原来就是那些海商们的家乡部落啊。”一个干巴的长老道。

    “可是这里一直是我们部落的地盘啊,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自古以来。”

    连长有些不耐烦的道,“如果你们选择臣服,那么我带长老们去见我们国王。国王会接见你们,你们向国王宣誓效忠,然后送一批质子留下,以后你们就是我大唐帝国吕宋王国的子民了。你们以后就将享受大唐子民的权力,也要承担帝国子民的义务。”

    “国王会赐封你们土地,你们则须向国王纳税,并有义务服兵役、劳役。劳役可以花钱代役,但兵役不可免。”

    一个长老听完翻译的话,立即跳了起来。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部落的,为何要你们来赐给。我们种自己的地,为什么还要向你们交税,你们是强盗!”

    连长笑容减少了些。

    “你的这话能代表你们部落吗?我可以视为最终的答复吗?”

    那个长老被其它几个年纪大些的长老拉到了一边。

    “这些人不好惹。”

    “他们好高大。”

    “看他们的刀,好亮。”

    “那是铁刀。”

    “不,那应当是钢刀,以前来这里的海商护卫也有。一刀能砍断手腕粗的木棍,非常的锋利。要好多金子才能换一把,非常好的东西。”

    一个长老立即贪婪的道,“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把宝刀,你说我们把他们都杀了,这些宝刀岂不就是我们的了?”

    “不行,他们有这么多宝刀,我们打不过他们。”

    这群长老们立即失望的叹气。

    “那我们怎么办?”

    那个年纪最大的长老道,“他们人多,而且个个这么高大,还有这么多的宝刀。听他们的话,他们甚至还有更多的人在海边。我们打不过他们的,我以为,我们应当先去见下他们的首领,到时再做决定。”

    “如果他们真有那么多人的话?”

    “那我们可以向他们发誓效忠,向他们交贡。”

    大家再次叹气。

    “我们愿意派几个人去见你们的大首领,不过你们得送几把刀给我们。”

    连长对这些土著的贪婪算是长了见识,他黑着脸道,“是你们的酋长和长老都得随我去,刀没有,丝绸可以再给你们两匹。”

    协议达成。

    抱着几匹丝绸,几个长老伸手抚摸着,如同在抚摸着一个美丽的女人。

    一个长老对着村民说了一通,过了一会,几个村民抬着一个筐过来。

    “这个,是我们的回礼。你们的丝绸非常好,我们用这个回礼。”

    筐抬过来,连长起初还以为会是一筐椰子或者是一筐香蕉呢,毕竟这地方最多的不就是这个,也许会是一筐鱼干。

    结果当他打开筐,差点瞎了眼。

    旁边的几位队员也不由的发出惊呼之声。

    这哪是什么椰子、香蕉或鱼干,这居然是一筐黄金。

    怪不得刚才看那几个土著抬的吃力,原本以为他们力气小呢。结果他娘的居然抬了一筐金子过来。

    看样子是天然金块,大小不一,纯度可能不是特别高。但这是天然的金块啊,这么一筐,怎么也得有百斤吧。

    不止,百斤的话两个土著不可能抬不动啊。

    估计得有两三百斤,毕竟金子重。

    前后一起,给了不到十匹丝绸,土著居然回礼回了几百斤黄金?

    这位长的五大三粗,黑狗熊一样的连长算术不太好。他问身边的军士长,“这些金子能值多少钱?”

    那位挂着四级军士长的汉子伸出双手抬了下筐。

    “起码二百斤,二百斤黄金,就算能炼出一百斤纯金也不得了。一斤十六两,一两的金币含金八钱,值开元铜元一百贯。这里,起码值十几万贯铜钱。”

    “草!”

    连长忍不住爆了一句。

    十几万贯啊,他一个连长,一年的薪水补贴等等加起来,都不过三百贯左右。这尼玛十几万贯,他得干上几百年啊。

    这钱若是他们一连的这百多个兄弟分了,每人都能分一千多贯。

    连长脸上突然换成了笑容,笑的相当亲切。

    不过那几位土著却总觉得这笑容很狰狞吓人。

    “几位长老,不知道你们村里可还有这些黄石头啊,我们愿意拿丝绸换,不,我拿刀换。我这腰刀不能换给你们,但我这还有一把短剑和一把匕首,你们看如何?”

    军士长见连长这么厚脸皮的就上去了,有些无奈的上前提醒了一声。

    “连长,这不合规矩。就算这长老真的拿金子给咱们换,这回到营地,金子还是得上交的。”

    连长神色变换,“就算上交,可按军规,咱们弄来的,也能拿一份赏赐。他娘的,这地方,果然遍地黄金啊。”

    长老们听说愿意拿刀剑换金子,也很高兴。

    这些金子其实是他们在附近河边捡的,不过这东西除了黄灿灿的好看,没什么用处,太软。

    一条河边捡的,还捡了这么多。还嫌没啥用,所以没捡太多。

    连长马上让长老把方位画下来,他决定,一会一定要去那边找一找。也许,那里就有一个露天的大金矿呢。

    要是真被他发现了,报告大王,怎么也得有一笔大赏。

    几个长老还真不觉得这东西有用。

    以前也有商人来这边,但他们都是用贝壳、珊瑚、椰子等做交易,并没有把这些黄石头送给商人过。

    长老们觉得这些人好奇怪,居然这么喜欢这石头。

    他们告诉了捡到石头的方位,就在吕宋河在这附近的一条支流上游,那里有一片树林,有小山有溪流。

    连长对这些土著态度大变,恨不得每人脸上亲两口。

    他把自己的短剑、匕首都送给了长老,除了自己的军官剑和佩刀没送,他都恨不得把衣服都扒下来送给他们。

    他当即决定,派一个排的人护送几位长老和这筐黄金回大营,然后他要带着剩下的人去寻找那块以拣金子的地方。

    长老们还贴心的派出几个村民,都是曾经在那里捕猎时捡过黄石头回来的人。

    连长直接带人划着小船沿河而上,比起走路快的多。他们只花了小半天时间就到达了那个地方,找到了那条河流。

    前面是小溪,已经无法行船,他们把船停在河边,徒步前行。

    越上往走,溪水越浅。

    溪水清澈,能够看到溪底的砂石和鱼。

    阳光透过树叶落下,照在溪水上。

    连长突然觉得好刺眼。

    他低头,仔细的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闪光的地方,伸手捞起,却是一粒金砂,这金砂,居然有黄豆那么大。

    这么大的金砂。

    连长兴奋了,军士长也兴奋了。

    其它的士兵们都兴奋了。

    大家开始伸手去摸。

    抓起一把泥沙就在水里洗。

    他们疯狂的样子,让那几个土著向导都有点傻眼,这些人都疯了吗?

    “连长,俺找到一颗金砂,看。”

    一名士兵兴奋的喊道,那是一颗米粒大的金砂,金灿灿的躺在他的掌心。

    一会功夫,好几个人都摸到了金砂。

    这居然是一条金砂河。

    这里肯定有一个金矿。

    海边的吕宋城。

    此时的吕宋城还仅有三间椰子树架起的简单小庙,然后围着三间庙,是一大片的帐篷。

    许多刚砍下来的树木就堆在旁边。

    张超计划先围个木栅,然后建一些木屋。

    接下来要挖蓄水池,要建厕所,要建仓库,建王宫、衙门等等。

    到了傍晚,陆续有队伍回来。

    有的队伍是押着一串串俘虏回来的,也有的是带着几个长老来的。

    对这些如此识趣的长老们,张超非常高兴。

    他在自己的大帐里招待他们,用船上运下来的美酒,还有美味的大唐佳肴招待他们。

    当一大筐黄金摆在张超的面前,那位四级军士长告诉自己,这是用六匹丝绸在一个部落交换来的时候,他有些不敢相信。

    称量后,发现这筐黄金足有两百一十多斤,据检测,这筐黄金有大小近百块。大的四五斤,小的一两斤。形状各异,但基本上含金达六七成。

    这些金子确实很值钱,甚至比直接融了更值钱,因为天然的金块可是比较罕见的,这已经不是直接以黄金来计算价值,而是如宝石一样,还有着收藏价值。

    价值三十万贯以上。

    “都是在一个地方捡的?”张超判断,这肯定附近就有一个金矿了。

    后世,最大的天然金块,是澳洲发现的,重达五百多斤。

    张超早就知道吕宋盛产黄金,他的探险队也确实发现了几处金矿,但他们说的那个地方却不曾有记录。而能在一个地方捡到上百块狗头金,那这个金矿绝对是一个超级大金矿,而且还是那种极易开采的。

    天黑后。

    那位连长终于带着人回来了,他带回来一包金砂,足有小半斤。这么多金砂,居然是他们在一条溪里淘了个把时辰的收获。

    他还带回来两块狗头金,各有两三斤。

    真正遍地黄金。

    金砂溪,金矿。

    消息传出,连太上皇李世民都特意跑来一睹究竟。

    一共八十一块狗头金,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张超将他们摆在了文庙前,派士兵把守着。

    无数的士兵和百姓都跑来围观。

    “吕宋还真是遍地黄金啊,朕原来都以为只是你张文远放出的一个假消息,好骗那些梦想一夜暴富的人来淘金呢,没想到是真的。”

    连堂堂大唐太上皇,都不曾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块狗头金。

    八十一块啊。

    这简直就是祥瑞啊。

    “陛下,金山半岛也有金矿。”张超让李世民别打自己金子的主意。

    对于那个村的土著,张超也给予重谢。

    他从船上拿出了一百匹丝绸,许多匹布,还有几筐茶叶,许多瓷器,还有糖、酒等许多商品送给那个村子。

    对他们提出想要刀的要求,张超都大方的给了一百把。

    一把锋利的唐刀,在大唐的批发价格,不过是五百文一把而已。这还是比较优良的唐刀,若是稍普通的,三百文就能买一把了。

    一百把,不过几万文钱而已。

    就算当成外贸商品,提价十倍,也不过几百贯。

    那几位土著长老哪见过这么多好东西。

    一下子懵逼了,看着堆在面前的那些好东西,半天说不出话来。而其它那些村子的土著们,则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至于那位连长和他的那个连,交易回这么多珍贵的狗头金,还发现了大金矿,张超当然要赏。

    张超直接拿出来一万贯宝钞,分赏给这个连。另外连长和军士长分别又赏了五百贯和三百贯。

    这笔大赏,让全连的百多号汉子兴奋的差点吼出来。

    每个人都分上百贯啊。

    赏赐完,张超又派这个连回到那片发现金子的地方,让他们负责驻守那片金地,张超随后将派人去堪探金矿的位置,以备开采。

    李世民叹气连连,“朕呆不下去了,再呆下去,朕肯定就不想走了,这地方太好了,太好了啊!”

    “陛下,美洲的金山比这里更好,同样有金矿,同样有金山海湾,而金山河谷平原,可是足有南北一千五百里啊,是两个关中平原,相当于我吕宋平原的好几个大。”

    “那朕更呆不下去,朕已经迫不急待的想要赶到美洲金山去挖金子垦荒种地了。”

第1364章 唐骑踏破

    信度。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坦尼沙城下,唐军大营。

    中军大帐中,犍陀罗国公王玄策已经决定为自己换一个封号,坦尼沙郡王就很不错。

    “再攻一次。”他环视诸将。

    “诸位,坦尼沙城中现在聚集了不下十万人口,还有无数的财富。若能攻下此城,财产、人口、牲畜、粮食都是大家的,难道大家就这么甘心回去?”

    “再说,如果我们现在撤退,那么我们打下来的那些戒日国地盘,还没有稳固,只怕也是守不住的。”

    攻下来的领地,诸侯们也有一半。到时朝廷拿出一半来分封给诸侯。诸侯们按军功大小,可以把这块领地给自己的一个儿子。

    财富、土地。

    大家都不愿意放弃。

    坦尼沙城里的财富大家也许能放弃,毕竟还没到手。可攻下的土地,却是已经到嘴的肥肉,怎么能吐出呢。

    “拿下坦尼沙,凭此坚城,我们可以不惧戒日王。守住坦尼沙,我们身后已经攻下的土地也就不用再吐出来了。”

    “诸位想必也知道,陛下给了本帅一道旨意。若能攻下坦尼沙,朝廷将晋封为我坦尼沙郡王。”

    王玄策的话,让满帐大将们都羡慕不已。

    刚升的国公,又要升郡王。

    “大帅,坦尼沙城高墙坚,而且如今雨季,我们火器难以发挥,打造攻城器械也需要很多时间,敌人援军将至,我们没有时间。”一名贵族道。

    打下坦尼沙不止王玄策有好处,大家都有好处。但如果打不下,又耽误撤退的时机,万一被堵在这里,却是十分危险的。

    “千百年来,也一直没有火器,不也一样要攻城。”王玄策手拄着宝剑,却很有自信。

    火炮确实是攻城利器,有火炮,能让攻城部队如虎添翼,甚至取得决定性的作用。但没有火炮,仗也一样要打的。

    “本帅的参谋官们为本帅提供了一个破城的方案,本帅觉得挺不错的。”

    雨天里火炮还是能用的,只是没那么好用。

    为火炮搭上雨棚,保证不被雨淋,保持干燥,也一样能用。

    再说,他还有其它的方法呢。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狂风夹着暴雨,这真的是糟糕的天气。

    坦尼沙城上。

    守军也松了口气,这样的天气,唐军无法展开攻势了。

    披着雨披的王玄策走在倾盆的雨中,看着雨雾中那高大的城池。

    “开始吧!”

    一队队的士兵摘下工兵铲,开始挖土。

    雨水泡软的泥地倒是挺好挖,不过挖出的坑却很快成了水坑,后面还得有人拿桶舀水。

    “大帅,这计划可行吗?”

    “当然可行,只不过会比较累人而已。”

    一名淋的湿透的贵族将领笑道,“若能挖沟就能攻下坦尼沙,累点算个屁,流汗总比流血强。”

    土木作业,这就是参谋军官们给王玄策的建议。

    这么大的雨,就算要搭雨棚,炮也不好用。地都烂了,大炮移动都难,而且雨大空气潮,火药也效果不好。

    他们想出了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直接从坦尼沙城下挖壕沟,采用之字形靠近,在壕沟里可以躲避城上射下的箭支和抛下的石弹等。

    采用土木作业的方法接近到城下,然后直接爆破。

    只要炸药准备的足,再坚固的城池,也能炸开。

    “多准备点火药,记得用油纸密封好,不能受潮了。”王玄策交待。

    为了保证效果,他准备同时在几个方向开挖多条壕沟。

    步兵挖壕,骑兵则在后策应,若是戒日兵敢出城来阻拦,正好截杀。

    “这他娘的鬼天气,雨下起来就没完没了。”

    “而且还闷热呢。”

    这都已经是秋季了,中原早凉爽起来了,可这里却依然还闷热无比,而且雨下个不停。

    对这天气,大家讨厌透了。连绵的雨季,让行军、后勤补给,以及进攻都造成了许多麻烦。

    唐军最犀利的火炮,都失去作用。

    要不然,直接大炮轰城,哪用的这么麻烦。

    雨下的很大,唐军干的却很起劲。

    这些多半是贵族私军,攻城破池,可是有战利品分的。坦尼沙这么大的城,上头也早发话了,攻下城后大家都能发财。

    唐军的行动,瞒不过戒日军。

    可唐军不是蚁附攻城,却在雨里挖起坑道来。

    这让戒日军意外了。

    眼看着唐军越挖越近,城上的戒日军坐不住了。

    号角声里,城门打开。一支象军冲了出来,象军是戒日军最为精锐的兵种,庞大的大象横冲直撞,一脚能把一个装备精良的士兵踩爆。哪怕是骑兵,也不敢与他们对撞。

    “戒日军也不蠢嘛。”

    王玄策一直盯着坦尼沙城,见到他们派出了象军,冷哼一声。

    “大帅,我们如何应对?”

    唐军与戒日军也算是交战许多次,唐军对戒日人的象军并不陌生。之前对付象军,主要还是靠火炮、火枪和手雷。

    象虽大,却胆小。

    它们最怕火和巨响。

    好多次,唐军进攻用火枪、手雷,就能打的大象惊慌乱窜,反把戒日军踩死踩伤无数,甚至好几次,象军成了唐军破敌的前锋。

    每每象军率先冲锋,然后很快就阵前倒戈了。

    现在戒日军派出象军,估计是看现在雨正大,欺负唐军火器发挥不了。

    “派出骑兵,拦截他们的象兵,一定要保护坑道挖掘。”

    火器用不了,那就硬打。

    大唐骑兵,也一样是精锐。

    一名名骑士,放下了头盔上的面罩,握起自己的长矛。

    骑兵缓缓加速。

    快跑,疾冲。

    “杀!”

    对面着那些庞然大物,唐骑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他们呐喊着,紧握长矛,一往无前。

    十几骑围攻一头大象。

    惨烈的激斗。

    “加快挖掘!”

    王玄策看到骑兵的伤亡不小,沉着脸下令。

    “调重弩上前。”

    雨依然很大,交战的双方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可没有人退。

    “当各种计谋用尽的时候,战场上,最终只有铁与血来决出胜负。唯有意志,能击败对手!”

    王玄策手握着宝剑。

    做为主帅,应当在决战前就尽量的取得更多优势,但当不可避免的要战斗,便只能全力以赴,血战到底。

    战场上,全凭刀剑。

    凭借着悍不畏死的勇气,唐骑缠住了象军,并没有让他靠近正在奋力挖掘地道的步兵们。

    一头头大象,被唐骑们放倒,许多唐骑也倒下了。

    戒日军眼见无法阻拦唐人的地道挖掘,急眼了。

    号角声中,他们的骑兵又派了出来。

    王玄策哈哈大笑,“这些狗日的戒日蠢货,添油么?”

    一名参谋替戒日人考虑,“戒日军一开始肯定以为象军就能冲到壕沟前,他们并不想把所有人派出来,跟我们在城下交战。”

    相比起唐军,城里的戒日军数量不占优,他们要守住坦尼沙还是靠守城。当发现城上的人对付不了挖掘坑道的唐军时,才不得不派出象军。

    结果,精锐的象军,居然连壕沟都靠不近,更别说击杀挖坑的唐兵了。

    无奈,他们也只能再增派骑兵。

    “他娘的,调步兵上。”

    以骑兵对付象军,再以步兵对付骑兵,王玄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今天,谁也别想阻拦他把地道挖到城下。

    地道靠近城下,进入城上的射程之内。

    城上的戒日军终于有了还手机会,他们对着坑道猛的放箭,向下投石。

    可惜唐军的坑道是之形前进,城上的射击角度并不好。而且唐军派了盾兵举着盾,为坑道加了个顶,掩护着挖土的士兵。

    “大帅,挖到了,挖到城下了。”

    一名满身泥水的校水快跑着来报。

    “很好,运木头过去,立起支柱来,继续挖城墙基,挖到墙基底下去,然后建好爆破室!”

    要想靠火药把这么高大的城墙炸塌,最重要的就是得挖到城基下,而不是靠在城基。

    拿木头支撑,建立爆破室,是必须的。

    要不是时间不够,又这么大雨,其实可以直接挖地道,远远的就挖。挖地道的好处在于,城上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地道在哪,不过挖这种地道,得从很远的地方开始挖,而且工程量大,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想直接挖进城内,也不容易,大城一般都会有防地道的设施,比如在城墙边埋大瓮听声音。

    对方甚至可以反坑道作业。

    现在王玄策简单粗暴的直接挖濠沟过去,虽然是直接暴露在敌人视线里,但快速。

    用木头打造的如同一口大棺材一样的炸药箱,里面装着上千斤的炸药,还用油纸包的很严实,防潮防水。

    “盾牌手,保护好他们,把火药箱送进去!”

    王玄策大喊。

    这是第一条挖通的坑道,他希望能够一爆解决,这样就能减少许多伤亡。

    “让骑兵再冲一冲,决不能让狗日的戒日兵靠近他们!”

    “是!”

    王玄策透过雨幕,远望着城下的激烈厮杀。

    他握着剑,“谁也别想阻拦我们!”

    一队最强壮的小伙抬着火药棺在泥泞的坑道里前行,两排盾手在坑道上两侧护卫着他们。

    唐骑们再次呐喊着转身发起冲锋。

    所有人都在努力,让这些火药送到城下的爆破室里。

    顶着箭雨,顶着石头,木头,他们越过了最后一段坑道,成功把火药棺送进了木头支撑起的那个城基洞里。

    把火药棺放好。

    几名炮兵士官是这次行动的关键人物,他们指挥着士兵把那个爆破室封闭起来,这是为了能够起到更好的爆破效果。

    一切准备好。

    一名士兵拿出了燧石打火机。

    “你们赶紧离开,马上,退的越远越好!”

    不顾身上的汗水和雨水,他喘着粗气,心里默念一百。

    本来这样的爆破,为了安全,应当是用一根长引线点火。可现在外面是大雨,他只能就在这里点火,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来的及跑开。

    大拇指擦动转轮,摩擦燧石,火星溅起。

    一下两下三下。

    火星终于把油芯点燃,一团火苗跳动着。

    深呼吸一口气,他把火靠近引火索。

    引火索被点燃,火星四散。

    他转身就跑,沿着泥泞的坑道拼命的往前跑,头也没回。

    身后,导火索滋滋的烧烧着。

    轰隆一声巨响。

    王玄策感觉脚下剧烈震动,站立不稳。

    然后,他看到前方,雨幕里那高大的坦尼沙城墙,突然就塌了一块。

    震动停止,一个巨大的豁口出现在唐军的面前。

    那是起码有四五丈宽的豁口,那塌下的土石形成一面斜坡。

    王玄策嘴角露出笑容。

    他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宝剑,剑已经出鞘许久了。

    在他身后,无数的骑士翻身上马,他们拔刀出鞘。

    数以千记的唐骑们,以马刀敲打着马鞍,他们齐声低吼!

    “大唐,大唐,大唐!”

    一个又一个的贵族们,也都翻身上马,全都拔刀出鞘。

    无数的吼声汇聚一起,压过了漫天的雨声。

    王玄策身后的旗手高举着大旗,向前一挥。

    王玄策一夹马腹,一马当先。

    骑士们纷纷呐喊着策马奔腾。

    他们如狂飙突进,向着那个打开的豁口冲去。

    千载难逢的机会。

    破城最佳的机会,就在眼前。

    “杀!”王玄策高举着马刀,用力嘶吼。

    在张超麾下十年,他曾无数次如现在一样的挥刀狂冲。但是这一次,他是全军的统帅。

    这一次,他要攻入戒日王曾经的国都。

    戒日军狂叫着,惊惶着,调动着人马来堵缺口。

    最先冲到的人拥堵在缺口处,一把把长矛,立成了一堵枪墙。

    一身板甲的王玄策依然冲在前面,没有丝毫停下的意思。

    他透过面甲上的缝,看到了那一支支长矛,可他毫无畏惧。

    猛踢马腹,战马嘶鸣一声,再次加速。

    王玄策的亲卫骑队紧紧的护在左右,旗手更是宾牢的高举大旗不离寸步。

    他们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刀。

    猛猛的向那个撕开的口子扎了进去。

    战马蹭着碎石烂砖,奋力前冲。

    王玄策高高的挥起马刀,一人一马,一头撞进了森森枪阵。

    左劈、右砍,砍砍砍,劈劈劈。

    王玄策状若疯狂!

    越来越多的骑士冲了进来,他们挥刀劈砍,奋力前进。

    前面突然压力为之一松,王玄策抬头一看,他已经冲入了城中。

    身后,红旗插在了豁口上,风雨中飘扬着!

    后面,是如潮水一样涌来的唐军将士。

第1365章 君无戏言

    一盘金黄色的菜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承乾夹了一筷子,入口感觉特别好,味蕾大开,吃了一口想两口。看着挺不起眼的,想不到这菜居然如此好吃。

    “这是什么菜,以前怎么没吃过。”

    “这是臣妾刚研究出来的改刀肉。”夏花笑着说道。

    “改刀肉?”他笑了笑,伸手一面又夹一筷子一边道,“朕以前只听过滚刀肉,还真没吃过这改刀肉,为何叫这名字?”

    “这菜其实挺简单的,猪臀尖,肥瘦肉切细丝,将发水竹笋洗净放骨头汤煮,捞起切丝再开水淖,然后把肉丝笋丝油锅干煸,加鸡汤鸭汤口蘑汤,酱油香油绍兴黄酒,待肉和笋金黄,勾芡收汁,就可起锅装盘了。”

    一盘子改刀肉,承乾一个人吃,一会就见了底。

    “确实不错,笋丝柔韧、肉丝筋硬,味道鲜美,却又爽而不腻,还清秀悦目,色香味美。梓童这菜也是从太师手里习得吗?”

    “臣妾刚才说了是自己研究的新菜式啊。”夏花笑道,“其实臣妾以为,如今宫中人多,花销也大,而且多铺张浪费。这宫里御膳,每顿都是好多道菜,根本吃不完,实在浪费。”

    “臣妾做的这道菜,特点就是可以储藏。冬季装篓可放三月,夏季能存一周,即热即吃,原味不变,所以这菜名改刀肉。”

    承乾吃完饭又准备往外走。

    “陛下。”夏花叫住他,“能在臣妾这里多坐坐吗。”

    “有事?”

    “没什么事,就是臣妾好久没有与陛下一起坐着聊聊天了。小龙如今也快一岁了,臣妾希望陛下也能多陪陪他。”

    “孩子这么小,话也不会说。”承乾道,“朕今日还要与侍卫们去郊外狩猎。”

    说完,承乾扭头就走了。

    夏花看着承乾远去的背影,只有无可奈何。

    她不会去干涉朝政,可却也知道朝堂上的消息,她知道父亲和丈夫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连带着,就是皇帝与她的关系也变淡了许多,皇帝难得来一趟,也是坐坐就走。

    更别说留宿在她这边了,连妹妹那边也是一样,张家姐妹在宫里被冷落了。皇帝如今常宿在萧淑妃、杨德妃、长孙贤妃等嫔妃那边。

    受冷落,心里委屈,可她从来没有跟父母抱怨过,更没跟皇帝使性子。她想着法儿,为儿子做菜,为皇帝炖汤,为皇帝做衣服,安心的带孩子。

    可是这些,并不能挽回皇帝。

    心里委屈,却无处诉说。

    承乾从皇后这里离开,直接前往北苑。

    他很喜欢夏花,也敬重她,这个年轻的皇后,贤良淑德。可他现在就是没法面对她,看到皇后,就不由的想到张超。

    曾经,他们的关系那么的好,他是那么的信任他,甚至比对父亲还信任。

    “陛下。”

    王承恩在远处侯着。

    “信度刚发来的飞信。”

    承乾放慢脚步,“是坦尼沙的战事吗?莫非王玄策已经撤兵了?”他话里甚至带着点小高兴,信度对他对大唐来说,都太遥远了。他对那遥远地方上的一座敌城,并没太大的兴趣。他更关注的,还是如何换下王玄策,他关注的是王玄策既统领信度领的陆军,又统领着西海舰队,还是信度诸侯联军的首领。

    这是一支很大的军队,他不想让王玄策握着。王玄策握着,那跟张超握着有什么区别。

    张超,正是他现在最忌惮的人。

    “王玄策坦尼沙大捷,他在戒日王率大军赶到前,攻入了坦尼沙,取得大捷。”王承恩的话,却让承乾的脚步一下子停了下来。

    他脸上的笑容也凝住。

    “大捷?”

    “是的。”

    “不是说坦尼沙曾是戒日王的国都,城高墙坚,而且戒日王此前还派了几万人抢先入城增援了吗?不是说,信度现在雨季,不利火炮,王玄策后勤补给又不畅,根本不可能攻的下的吗?”

    王承恩见皇帝已经恼怒,只好小心简述了一下破城过程。

    虽是雨季,可王玄策却以挖坑道的方式,挖到城下,然后用火药爆破,炸开缺口。这打了戒日人一个措手不及,王玄策亲率骑兵率先突入城中。

    双方展开巷战,戒日军很顽强,但唐军更勇猛。

    最终经过三日的城中激战中,王玄策夺下全城,城中十万余军民,战死八千余戒日军,其余皆被俘虏。

    “王玄策已经修补了城墙,他夺得了坦尼沙城中的大批军械粮草,如今正全面备战,准备坚守坦尼沙,迎战戒日王。”

    “他守的住吗?”承乾问。

    “王玄策亲自守坦尼沙,又分兵守附近城池。现在他城高墙坚,粮草充足,兵力也不少,现在雨季里,戒日王几乎不可能夺回坦尼沙。甚至有坦尼沙在手,戒日军都无法绕过去,把西面丢失的千里之地收回。”

    承乾明白了。

    王玄策居然成功了。

    他现在要如何收场?给王玄策封王?

    年轻的皇帝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娘,真他娘的操蛋。

    “去御书房。”承乾对侍卫道。

    御书房,翰林院的学士们正在这里处置奏章。内阁票拟过的奏章,他们一起商议。

    “陛下。”

    学士们见皇帝出现,还有些惊讶。

    “王玄策信度大捷,内阁是如何处置?”他问。

    马周回复,“内阁呈上的意见是加封王玄策为坦尼沙郡王,将封地由犍陀罗置换到坦尼沙。其余有功将士,也待稍后信度报上军功后,给予相应的赏赐。打下的戒日土地,一半拿出来赏赐给有功将士,一半归朝廷所有。另外,所缴获的钱粮牲畜人口,则全归将士们”

    “封王吗?”承乾问。

    马周点头,“封王是陛下当初亲自许下的承诺,如今王玄策攻下坦尼沙,歼敌三万,朝廷不能言而无信,君无戏言。”

    “可是,王玄策刚封国公不到一年,现在就晋升郡王未免太快了一些。他只是攻下一座城,就封王,是否有些太过?朝廷所封异姓诸王,都是有勤王救驾保江山社稷之功!”承乾确实不想兑现他的承诺。

    当初许诺封王,是他认为王玄策根本不可能攻下坦尼沙。所谓封王,只是为了等王玄策撤兵后,他好名正言顺的将他调离,然后换李道宗去主持信度大局,统领那边的兵马。

    现在,事情办砸了。

    这王玄策,不过是张超门下一后进弟子,居然有如此表现,又是一个苏定方啊。

    张超门下有一个苏定方封王已经够了,现在又要封一个?

    “王玄策之功并不小,他挽救了大唐的信度领,又打下千里之地,前后歼灭俘虏戒日军六七万人,破城百余,此攻封无也并无不可。更何况,封王是陛下亲自许下的承诺。”

    “可以换些其它的赏赐吗,比如将坦尼沙换封给王玄策,并多加赏些领地?多赐些钱财?”

    “君无戏言。”马周坚持。

    翰林学士孔颖达和陆德明也一样支持马周,不管如何,当初皇帝既然许下这承诺,那今天就应当兑现,否则,君威何在,皇帝的信用又何在。

    离开御书房,承乾一脸不爽。

    稍后他召见长孙无忌。

    “陛下,臣也确实未料到王玄策居然有如此本事。”

    “现在说那些已经没有什么用了,舅父,你说下如何补救吧。”

    长孙无忌来的路上已经在想办法了。

    “眼下看来,调王玄策离开信度,不太可行。臣以为,可以加封王玄策为信度总督!”

    “还要加封他为信度总督?”承乾的声音提高了几度。

    “陛下,有功则赏,是国朝制度啊。”长孙无忌道,然后他笑着解释,“总督是海外诸领的封疆大臣,名义上也节制提督,总领军政。但实际上,海外领内的军事却是由提督统领,总督更多的是主管民政司法这块。”

    承乾一下子懂了。

    明升暗降。

    总督的品级确实比提督高,但总督不直接统兵,升王玄策为总督,那他就不能统兵了。

    总督是文职,提督是武职。

    若升王玄策为总督,那不但让王玄策统领不了信度兵权,甚至他原来的西海舰队伏波大将军一职,也要交出来。

    一下子就解除了他的兵权。

    “舅父高明。”承乾忍不住笑道。

    给王玄策封王,给他升官,只要解除他的兵权就好。

    再次出现在御书房,承乾对内阁和翰林院关于王玄策封赏的处理上,并没有同意内阁的票拟意见。

    “不行?”马周惊讶,皇帝居然还是要否决,要食言而肥?

    承乾很平淡的道,“王玄策立下如此大功,朕不但要加封他为坦尼沙郡王,还要再升他为信度总督,由他统领信度大局。”

    “信度总督?那信度提督由谁来接任,要换帅吗?”

    “有功则赏,朕从不吝惜对功臣们的赏赐。王玄策晋信度总督,信度提督一职,就由长孙顺德接任,长孙顺德授信度提督兼右武卫大将军,另授张亮接任西海舰队伏波大将军一职。”

    皇帝一下子抛出了三个重要的人事任命。

    “陛下,此事是否先与内阁宰相们商议一下先?”

    “草诏,然后送往内阁。”承乾笑道。

    马周一下子明白皇帝的意图,这次皇帝如此强势,是要解除王玄策的兵权了。不与内阁商议先,而是直接草诏,虽然也要送到内阁用印,但意思却不同。

    不先商议,就意味着皇帝的态度先摆明了。至于内阁通不通过,上院科院通不通过,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马周也相信,皇帝的这道诏令,内阁和科院都没有理由不通过。

    好一招明升暗降!

第1366章 赌一把

    镇国公主府。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李秀宁这几天偶感风寒,在家休息。褚遂良、岑文本、马周、李靖几位宰辅学士过来看望。

    虽说朝廷重臣之间,其实不太方便私下往来。但以探望病情之名前来,却也算是较正当理由。

    张超不在京,有些事情还是缺少拿大主意的人。大家来平阳府上,也算是一个相互沟通的机会。

    “王玄策升任总督之事,看来是无法阻止了。”

    岑文本说着,皇帝直接一道草诏下达内阁,说是交内阁商议,但摆明态度这是他的意思了。

    内阁诸相已经商议了,皇帝要升王玄策总督,他们都没有什么理由好阻拦。

    “王玄策是武职啊,总督却是文臣。”

    翰林学士许敬宗在一边道,“王玄策投身文远麾下学兵法之前,却是当过一任县令的。”

    马周点头,其实文武分治,也不是那么绝对。如王玄策被皇帝钦点晋升总督,这算是特例。最关键的还在于,这次皇帝的态度很明确,如果内阁和参议驳回,只怕会让如今好不容易平缓了点的君臣关系,更加恶化。

    “要不,这次就此通过?”

    通过,则王玄策要交出兵权。信度那边的兵权就交给长孙顺德和张亮,这两位,可都是长孙无忌的人,说到底,长孙无忌现在正是朝中的反对党了。跟主政的张党还是不太顺的。

    可不通过,那肯定惹恼皇帝,程序上来说,内阁可以不通过不盖印,上议会的科院也可以驳回。

    但后果难料。

    “这次就顺陛下之意吧,王玄策意外攻下坦尼沙,陛下都是千般不愿的才同意加封他郡王。总督虽不直接统兵,但朝廷在信度其实也没几个兵,关键还是靠的诸侯们的兵马。王玄策现在晋升为郡王,又换封到坦尼沙,可拥兵八千。地盘和兵马,都是最大最多的,影响力也依然还在。”

    朝廷的海外领,其实也就是诸侯封地。派出总督、提督,但管辖也有限。毕竟诸侯领地现在不比过去,诸侯拥有很高的自治权,总督提督主要还是管朝廷直辖的那些地盘和兵马。

    这不比内地的诸道宣抚使,那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在海外领,主要还靠诸侯。

    王玄策身为信度最大的诸侯,就算升为总督,可影响力还在。

    褚遂良问,“信度这边现在情况不错,皇帝要张亮把西海舰队移到红海去,去与罗马、阿克苏姆打西奈,你们觉得如何?”

    “今年的这次反攻,打了大半年,攻城百余,掠地千里。现在又拿下了坦尼沙,我倒觉得暂时我们可以先消化消化。至于西海舰队,不能全调走,一定要把戒日国的西海口打下来,以给坦尼沙分担压力。之前文远也来信,说要派南海舰队增援信度战场,到时会攻打戒日国的东出海口海岸。”

    未来信度陆上以守为住,守住坦尼沙一线,而海上则以攻代守,西海和南海两大舰队,各派兵分攻戒日国一东一西两个出海口的港口城市。夺下这两座港,既为朝廷的航线保证安全,又能封锁戒日,并为陆上分担压力,牵制他们的部分兵力。

    朝廷不会再增派兵马去信度,主要还得靠信度诸侯们自己。

    已经打下来的这些地盘,大半会赏赐给诸侯们,剩下的归朝廷。这些以后朝廷会分封宗室,或留做分封功臣。

    说来朝廷在信度并没有花费多少,派出的兵不过万人左右。其它军费开支几乎于无,粮草器械都是本地自给。

    可诸侯们却打下了偌大地盘。

    攻下地盘一半是自己的,夺取的钱粮牲畜财产都是他们的,在这种刺激下,诸侯们确实非常卖力。

    “信度可以高枕无忧了,戒日王就算亲征,也没用。”

    枢密使李靖道,“北方那边,苏定方估计也要见功了。”

    “大战当在这两日,估计很快也有消息送回来了。”岑文本道。

    “若是苏烈也得胜,那么北方也就安全了。”

    苏烈算是朝廷中的后起名将,以前一直是张超的先锋,现在算是朝廷中最能打的新一代战将。

    对于他统兵北伐薛延陀,朝廷诸公还是比较放心的。

    李靖静静的听着众人的对话,“若苏烈得胜,某以为当趁胜追击,这次直接打到漠北去。”

    褚遂良有不同意见。

    “朝廷这次大军北上,也是近卫六军刚完成组建,另外,朝廷也没有做好北伐远征的准备。若漠南得胜,将漠南燕北胡虏驱除即可,不急于马上远征。”

    北衙元帅秦琼意见是先击败薛延陀,把他们赶出漠南,然后挥兵燕北。这次一定要狠狠教训契丹和奚人,最好是先将此二部击灭。

    先东后北。

    “我估计等张北消息传回,陛下可能要调苏烈回朝。”许敬宗道。

    有王玄策这个例子在,皇帝只怕会很不安心苏烈统领着近卫六军的。

    王玄策在信度,统领的官军才万人,主要统领诸侯兵马,皇帝就不放心了。现在苏定方在草原,可是统领着刚组建完的近卫六军,还有八百漠南和燕北诸侯的兵呢。

    若漠南大捷,皇帝肯定会调苏烈回朝。

    “那是贻误战机。”李靖叹道。

    几位宰辅大将都叹气,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扯淡的。你想做事,可有人却想着扯后腿,现在偏偏这个扯后腿的还是皇帝,大家能有什么办法呢。

    宰辅和大将们想的是对外征服开拓,皇帝想的却是如何要保护皇权,两边的出发点并不相同。

    “实在不行,也只有以夷制夷,让回纥、契两部来收拾薛延陀了。”

    几个人又说了几句。

    马周问平阳,“文远有来信说什么时候回京吗?”

    “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他刚在吕宋送走陛下。目前上皇已经启程往美洲去,文远没有如之前计划的送到李家坡。陛下和李治的船队也没往李家坡去,而是从吕宋出发直接南下,然后往东去美洲,不经过那边。”

    “文远说他暂时留在吕宋,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若顺利的话,可能会年底回京朝集,但也可能不回来。”

    按制,诸侯年底都要回京朝集,但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身体有病,或者领地内有叛乱等情况,或者边地遇敌入侵有战事等这些情况,朝集使可以派出代表朝集,可以不亲至京师。

    “吕宋现在不是一片荒芜么,文远留在那里做什么?”

    “挖金子啊。”平阳笑道,“吕宋可是发现好多金矿的,据说有一处金矿还是露天的,裸露的金矿被溪水冲涮,那条小溪到处是金砂,成了一条金溪,而且附近有许多狗头金,都发现了上百块。”

    “文远现在正在建造吕宋港,第一批从琉求派去的兵马和移民已经上船了。”

    筑城、开矿、垦荒。

    张超的动作非常快,这都让一众宰辅大将们有些惊讶。

    “文远这还真是,内阁首相之职扔下了就不管了,现在忙着在领地挖金子。哎,说来,这是失职啊。”褚遂良笑着说道。

    张超行事,有时经常让人看不懂。

    按理说,如今正是关键时刻,可他却能这么洒脱。连分封法这么重要的事情,他都是扔给褚遂良让他提出。这么重要的事情,甚至都形同逼宫了,可他都有不出面。

    内阁首相,那可是相当于执掌朝政,有诸人支持,张超相当于摄政。可他就有说扔下就扔下。

    似乎摄政,还不如去吕宋挖矿垦荒打土著。

    这么看来,张文远好像真的对于朝中权力不是太执着。他反而对自己的封地比较在意,分封法一颁行,就忙着开发吕宋了。

    “你们说,我们这些人是不是也应当回领地,经营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去了啊?”

    马周无奈道,“要是大家都走了,那也不行的。咱们都走了,这朝堂哪放的下心,总不能就此交给长孙无忌他们吧。”

    大家都笑。

    总得有人在朝中,替大家看护好利益的。

    张北。

    厮杀还在继续。

    现在,苏定方站在望楼上,都已经分不出战场的敌我了。八万步兵和无数的胡人混战在一起,不分敌我。

    “大帅,已经厮杀很久了,是时候派骑兵出击了。”

    苏定方没有急着决定。

    他一直在观察和等待。

    夷男用兵也还是有一套的,他手里起码三十万骑,可却没有一股脑的投入进去。

    到现在,夷男只用了一半的兵,还捏着一半的兵在手里。

    而且,他等到现在,回纥和契两部也没有倒戈。

    真是让人失望啊。

    不过参谋说的也对,八万步兵承受十余万骑兵的冲击,打了这么久,全靠着空心阵的厉害,但再厉害的阵,以步对骑,还是以少敌众,也是压力极大的。

    空心阵承受的压力也有底限,一旦超过了,那也有可能崩。

    “传令左翼的薛仁贵和右翼的高侃,他们看了这么久的戏,也是时候出击了。”

    “让他们从两翼绕过战场上厮杀的人马,直击薛延陀夷男的中军。”

    苏烈的决定让参谋们大惊。

    “大帅,不是攻击已经疲惫的战场胡骑吗?”

    苏烈摇了摇头,“不用管那些人,强弩之末,未能穿缟。这些人,已经没用了,让薛礼他们直取夷男。”

    “可是,夷男还有十余万骑。”

    四万唐骑,对十余万骑,这可不好打。

    “要不要把诸侯的几万人马也派上去?”

    苏定方还是摇头,“不急着派诸侯兵。”

    夷男还有十几万骑不假,可是,那里面还包含着回纥和契两部几万人呢。他一直盯着他们,苏定方相信,当薛仁贵他们的骑兵出击后,他们必须做出选择,而他相信,两部最终会选择倒戈响应唐军。

    这个想法有些大胆,可他相信自己。

第1367章 此间乐,不思蜀

    法兰克王子最近彻底的迷上了大唐。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此间乐,不思蜀。”他甚至学会了一个典故。大唐是如此的让他着迷,尤其是汉京,繁华如此,真让人留恋忘返。

    漂亮的城市,繁华的街道,美丽的服饰,精致的食物,还有那些迷人的大唐女子。

    他还发现了一个赚钱的门道。

    大唐发行新的元宝后,铜元宝普遍采用当二十当十这样的重宝,金银元宝兑换铜钱比例更高。

    在汉京,一头大牛值五贯钱。一枚一两重含金八成的金元宝,能买二十头牛。而在法兰克,一头牛值两枚索里达金币。

    一枚索里达重一钱多,纯金。八索里达能融铸为一金元宝,可如果按牛价算,一枚金元宝却相当于四十索里达。

    这意味着法兰克与大唐的金价汇率相差五倍。

    就算除去一些物价影响,两地的金价还是相差巨大。

    而法兰克自己铸造的银便士,十二枚兑换一索里达金币。一枚银便士含银一点二克,实际法兰克国的金银兑换比例为三比一多点,差不多三点五比一左右。

    而大唐的金银比却已经达到十比一。

    他甚至完全不用考虑物价了,如果能从大唐运白银到法兰克,兑换成黄金,回来就能赚三倍。

    不过让他心痛的是,大唐禁止金、银、铜币出国,甚至连金银铜器都禁止出国。

    这么简单的一个白银套黄金的赚钱办法就此夭折,让他心痛了好多天。

    他后来又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大唐贩卖货物回法兰克,卖掉后换成黄金,带回大唐那就赚了啊。两国间的黄金可是差价五倍。

    大唐不禁金银铜入口,但让他恼怒的是,超过一定数量的金银铜入口,也要当成货物征收关税。

    关税倒不算高,百分之十。

    相比五倍的黄金差价,也有的赚。

    可后来他又发现不对劲。

    大唐的金元宝一枚重一两,含金八钱,值铜钱百贯。可是,金价却没这么高。金元宝不等于金价,这简直是开玩笑。

    他甚至想着,那我直接私铸金币。

    然后他又发现,大唐禁止直接以金银交易,只能以金银元宝才能做货币交易。

    而大唐的金银币不是纯金纯银币,是掺了铜的铸币。这种金币以称重,而是以面额计算,并且这种金币两面有浮雕的图案,边缘有齿纹,相当难以仿铸。

    据说,民间根本没有这种仿铸的能力。

    实际上的黄金价格,大唐的金价比法兰克也高不到哪去。要贵一些,但绝不可能贵五倍。

    真正贵的是金币的价格,可却不是以含金量计算,却是以金币面额计算的。就跟他们的铜钱一样,小小一枚铜钱,新铜元宝直接以一当十,甚至当二十。但也有当二当五的,四种面额的铜元宝,重量相差不大,绝没有与面额成正比。

    拜占庭、法兰克等西方国家还在使用金银计量称重的方式,可在东方的大唐,他们却已经用标定面额来做货币价值了。

    实际只值八索里达一枚的金元宝,可面值却相当于四十索里达。金币实际比本身的价值升值了五倍,靠的是大唐的铸币技术和大唐的信用,还有大唐的货币管理制度。

    他们甚至直接用纸张做货币。

    若是在法兰国,谁用一张纸来当金银用,那别人会把他当骗子抓起来。可在大唐,不论是贵族还是商人或百姓,都习惯用这些纸当钱。

    据说去年曾经发行过银行信用破产,被挤兑无法兑付的情况,可那次风波很快平息,现在银行依然得到百姓信任,纸钞还是大规模流通。

    这种货币管理制度,让他一度很迷茫不解。

    更纯的纯金纯银居然不能直接用?

    反而是掺铜的金银币还更值钱?

    不解,非常的不解。

    投机倒卖金银不可行,但能赚钱的机会还很多。

    这里有专门往地中海跑的商队商船,甚至是航运公司。克洛维王子只需要找商行替他采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然后再委托给跑地中海的航运公司,让他们把货运过去。

    他付了货款、运费,然后再给提前写封信送回去,让人到时去港口提货就好了,他若是信任航运公司,甚至都不需要亲自跟船。

    来的时候,克洛维带了不少金币,还有一些宝石前来。

    他用这些金币采买了许多东方货物。

    比如香水、玻璃镜、千里镜、骑士板甲,在他看来,东方有太多好东西了,眼睛都要挑花。

    可惜钱太少,要不然,他真恨不得把整个汉京都搬到巴黎去。

    第一批货物已经交由航运公司运往地中海,他甚至为自己的货物买了份保险。

    大唐居然还有保险公司,只付不多的钱,却能为货物买份保障。万一船只遇风浪等等原因而失事,他的货物损失,那保险公司会陪他一笔钱。

    这简直太让人喜欢了。

    办保险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保险公司的业务非常的广泛,拥有上百种保险业务。不但可以为货物办保险,也可以为财产办保险,甚至能为自己办保险。

    银行业、典当行、保险业,真让人惊叹的国度。

    “殿下,咱们来东方这么久了,是不是该回去了?”一名骑士问。

    克洛维摇头。

    他最近迷上了东方的文化和艺术,这里的诗歌,这里的音乐,这里的绘画,甚至是建筑、医学等,都让他迷恋。他现在是汉京大学的旁听书,经常去那边听课,还请了私人先生学生汉语,练习书法。

    有位时报的编辑听说他是法兰克来的贵族,还特意向他约稿,让他写些法兰克的文化艺术,风俗地理之类的。他写了一篇,反响很好。时报出版社,还专门请他写一本关于法兰克的书籍。

    连汉京大学的教授,都过来向他请教关于欧洲的风土人情,国家局势等。

    据说大唐的人对于外面的世界都很好奇。

    他现在时报上有一个自己的专栏,每天写篇稿子,就有不少稿费进账。

    “这里多好啊,我不想回去。”

    回去有什么好呢,又冷又差。巴黎还不如这里的一个京郊小镇,那些可怕的食物,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

    “国王陛下身体不太好,殿下不能久待在大唐啊。”

    骑士提醒这位王子,若是国王一命呜呼,你呆在大唐不回家,那这王位可能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法兰克立国到如今,可是经历了好几次分裂的。几次都是老国王死了,然后王国就被几个儿子瓜分,各自为王。每次统一,也都是相互攻伐,最后武力一统。

    最近一次统一,也是在克洛维王子的爷爷手里,到现在也才两代而已。

    “在这汉京呆着,可比在巴黎当国王舒服。”

    骑士无语。

    张北。

    薛仁贵和高侃这对师兄弟,一左一右,各率两万骑兵,猛然杀向了夷男中军。

    这进攻,让夷男都怔住了。

    不应当去打战场上陷入疲惫的那些骑兵吗?

    他一直捏着十几万人不动,就是在等着这支唐骑。

    等唐骑投入战场,那么他就可以跟着派兵压上。

    到时,一举击溃唐军。

    “四万人就敢冲我十多万大军,真是不自量力。传令,迎战!”

    数万胡骑接上,两军厮杀在一起。

    苏定方举着望远镜,远望。

    眉头紧锁。

    “大帅,杀不过去,被拦下来了。是否派出贵族骑兵?”

    “再等等。”

    贵族虽有数万兵,但骑兵数量却不多。

    那支骑兵相当宝贵,不能轻易的投入战场。

    打仗必须留预备队,这是张超教导他的。当预备队投出去了,就再无力调整战场了。

    “当你出动预备队的时候,要么是你要胜了,要么就是你要完了。”这是张超跟他说过的话。

    现在,还早。

    他既没到胜的时候,也没到完的时候。

    “回纥和契人背叛了我们。”一名参谋见两冲胡族久不见动静,恨恨的骂。

    “现在说这些为时还早!”

    想了想,苏定方下令,“调动诸侯步兵,让他们增援我们的步兵,先击溃这边的胡虏再说。”

    必须再给加纥一些压力。

    想了想,他沉声下令。

    “调一万骑兵分为两部,向回纥、契两部发起攻击。”

    参谋大惊。

    “大帅,回纥和契有可能会是我们的盟友,我们还需要他们的支持啊。这时向他们发动进攻,他们就与我们为敌了。”

    苏定方冷笑。

    “这些王八蛋想要骑墙观望,迟迟不动,估计等我们杀到两败俱伤的时候才会出手。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让他们现在就表态。”

    “可我们进攻他们,那不是把他们往夷男那边推了吗?”

    “这可未必。”苏定方却是摇头。

    他不想再等,不愿意再让他们骑墙观望。这个进攻,就是逼他们立即做选择,他们当然可以投到夷男那边。

    但这后果,他们必须得考虑。

    又或者,在苏定方的压力下,他们会被迫立即向夷男反戈一击。

    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心理战术,一般人是不会懂的。

    苏定方的依仗,在于他坚信吐迷度和哥愣只要不傻,他们就不会真正与大唐为敌。现在倒戈,可是他们取薛延陀而代之,瓜分漠北的好时机。

    而跟大唐为敌,绝不会有好处。

    两支骑兵猛的接令杀出,直取两翼的回纥和契两部铁勒阵地。

    苏定方紧握着千里镜,死死的盯着两族的阵地。

    骑兵越冲越近,他的心也越提越紧。

    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终于,两部动了。

    他看到两部铁勒人终于动了。

    他们,向前。

    苏定方脸色惨白。

    既而,眼中露出惊喜。

    两部铁勒人先是向前冲了一段,然后突然调转方向,向中间的夷男所部杀了过去。

    “他娘的!”苏定方骂了一句,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这两个王八蛋,可把他吓的不轻。好在这两人总算没蠢到家,关键时候做了正确的选择。

    赢了!

第1368章 凭你也配称天皇

    开元二年秋,八月。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倭国,难波津。

    倭国舒明天皇遣大伴鸟养以船三十二艘,及鼓吹、旗帜隆重迎接唐使于江口。

    难波吉士小、大河内直矢伏为唐使开路,至特意为大唐使者修建的宾馆。伊岐史乙等、难波吉士八牛为唐使敬上神酒。

    “天使,这是我日本天皇赐下神酒。”

    中原古代一直称日本为倭,而日本则在大约两百年前,统一后定国名大和。国为日本崇尚太阳,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图腾。

    隋时,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后来日本派遣入隋的遣唐史觉得倭国之名不好听,便更号日本,因近日出,以为名。

    日本国王自称天王。

    现在又对唐使称赐酒。

    远渡而来的大唐使者是高表仁,他是宰相高士廉的儿子,还是太上皇的女婿,名门出身,家族地位又尊崇。亲自来到这倭国,倭人居然还拿捏起来了。

    高表仁拒不接酒。

    而是对坐在馆内大厅的舒明天皇道,“某乃大唐帝国皇帝陛下特使,有圣旨宣读。日本国王应当面朝北跪拜接受大唐皇帝陛下旨意!”

    高表仁如此不客气的话,让倭国君臣都愣住了。

    他们确实曾对大唐皇帝称臣纳贡,大唐皇帝也曾赐他们东瀛国王封号。可这是日本,入乡随俗,唐使应当尊重日本天皇。

    日本天皇,怎么能够面朝北跪拜接旨呢?

    已经当了十年天皇,年过四十五的舒明天皇满脸不快。

    身为日本第三十四代天皇,他是敏达天皇的孙子,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的儿子,血统尊贵。

    虽说朝中由苏我氏家族掌权,是外戚专政。可再怎么说他也是天皇,怎么能向唐使下跪呢。

    气氛突然变的异常。

    大臣苏我虾夷,也就是如今苏我氏的族长,他上前几步。

    “天皇可以站接大唐圣旨。”

    苏我虾夷做为倭国朝政的实际掌握者,对于大唐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知,知道大唐的厉害。之前灭高句丽,倭国出兵就是他的决策。他让地方豪族们派出士兵前往朝鲜半岛,协助大唐灭高句丽。

    大唐仅用几年时间就灭了强大的高句丽,这让他对大唐很是敬畏。

    这次新罗和百济交战,苏我虾夷也一直在中调解。眼看着两家越打越厉害,苏我虾夷希望能与大唐对话,平息半岛南部的战火。

    他是担心两国交战,让大唐趁机南下。

    可好不容易请来了个唐使,却不料,一来就弄出这样的事来。

    高表仁身着紫袍玉带,他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倭人。服饰古怪,长相丑陋,尤其是那个天皇,牙齿居然染黑了,眉毛给剃了,戴个帽子也奇奇怪怪,人不人鬼不鬼的,居然还自称天皇?

    你就一倭国国王,有何资格自称皇?

    当今天下,只有三皇。

    大唐帝国皇帝陛下,罗马帝国皇帝陛下,波斯帝国皇帝陛下,这是三家共同承认的。至于其它,都没资格称皇。

    一个小小倭国,那是大唐的藩属,他有何资格称皇,还天皇?你怎么不叫昊天上帝呢?

    “礼不可乱,仪不可废。倭国做为大唐藩属国,其国主为大唐册封之国王,可尔小小国主却敢自称天皇,岂欲选择耶?”

    高仁表坚持两项原则。

    一,倭国国主必须去天皇之名,以大唐册封的东瀛国王之名为号。

    其二,倭国国主必须面朝北,跪接大唐圣旨。

    苏我虾夷眉头紧皱,他的汉话学的还算可以,天使的意思差不多都明白了。可越是如此,他越为难。

    天皇这个称号,倭国可是已经沿用了一千余年,从最早的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代神武天皇,到如今的舒明天皇,已经传了三十四代,天皇这个称号,也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唐使一句话就要废掉天皇之名号,这怎么能行。

    可不同意,则使者不高兴。

    气氛很僵。

    苏我虾夷走到舒明天皇身边,“不如陛下选跪拜迎接圣旨?”

    舒明天皇是苏我虾夷一手扶立的,当年朝臣本欲另一位皇子,甚至苏我家族里都有异议。苏我虾夷派兵杀死自己的叔父,强行立了舒明天皇。

    苏我氏做为倭国最强大的家族,不断的通过与皇室联姻,并且扶立与苏我氏家族关系近的皇子皇女为天皇,使得苏我氏一直把控着朝政。

    天皇是君主,也是神道教的神,日本天皇没有姓,也没有户籍。

    舒服天皇,名字叫田村。

    田村摇头。

    他不但是国君,亦是神。

    做为神,怎么能向别人跪拜呢。

    “陛下”

    田村打断了他,“不用再说了,不可能。”

    苏氏虾夷又向皇后宝皇女使眼色,宝皇女也是苏我虾夷在宫里的盟友。这位宝皇女皇后,姿色美艳,却极有心计。最初嫁的是用明天皇的孙子高向王,生下了汉皇子。后来她用美色勾引舒明天皇,得苏我虾夷支持,嫁给了舒明天皇,被封为皇后。

    此后又生下二子一女,葛城皇子、海人皇子、间人皇女。这二子一女,历史上后来葛城皇子成了天智天皇,海人皇子成了天武天皇,间人皇女成了孝德天皇后。

    甚至就是宝皇女,历史上后来也曾两次登基成为女天皇。

    四十出头的宝皇女皇后,风韵犹存。

    这位皇后是充满着野心的,因为日本常有皇女、皇后继位为天皇的例子,所以这位皇后在舒明天皇身体不佳的情况下,确实早已想过当女天皇的事情。

    宝皇女对天皇道,“大唐强大不可惹怒,陛下不如跪拜。”

    苏我虾夷和宝皇女皇后都劝他不要惹怒唐使,舒明天皇虽心里不快,可最终也还是退让。

    他愿意以日本国王的身份,面朝北躬接圣旨。

    躬接圣旨,就是不跪,但弯腰低头。

    高表仁对于倭人这种讨价还价的小家子气非常看不起,他也懒得再说,直接来了个甩袖而走。

    唐使走了,就这样走了。

    留下舒明天皇一张脸紫的如茄子一样,他都如此低声下气了,唐使结果还这么不给面子。

    “派兵把他们都杀了!”舒明天皇怒道。

    苏我虾夷心里骂了一声蠢货。

    得罪了唐使不说,还想杀唐使,这是嫌唐军不来攻打吗?

    “陛下,唐使往难波津去了。”

    难波津,就是唐使登陆的港口。

    这也是日本最繁华的一个海港,这里有许多唐商建立的商铺,每年都有唐船运着货物前来。

    日本皇室和公卿大臣,地方豪族们,都以用大唐来的商货为荣。丝绸、茶叶、糖、酒、纸笔书籍,他们以大唐的流行为时尚,尽量的模仿着大唐风。

    大唐的服饰,大唐的茶酒文化,大唐的菜肴,甚至是学习大唐的官话,大唐的诗词,恨不得自己就是一个大唐人了。

    可唐使居然走了,就这么走了?

    自中原的南北朝起,日本就不断的向中原派使者,去朝贡学习。

    好不容易,有一位大唐使者来了,结果惹怒了唐使,把他气走了。

    “赶紧追啊。”苏我虾夷大喊一声。

    外交无小事。

    舒明天皇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可苏我虾夷却知道,唐使也可以说自己受到了侮辱。而唐使就代表着大唐皇帝,使者受辱,那就是皇帝受辱,若大唐以此为理由,完全可以发兵来攻的。

    大唐也完全有这能力。

    本来想抱下唐帝国的大腿,结果倒好,引来祸事了。

    苏氏虾夷派兵去追,结果高表仁头也不回。那倭兵又不敢强拦,只能任他们到了港口,然后坐上了大帆船。

    等苏我虾夷闻讯赶到,船已经启航离港。

    看着船越行越远,苏我虾夷怔怔出神。

    充满无力。

    回去见了天皇,把唐使已经走了的消息告之。

    “陛下,此次我们得罪唐使,也得罪了大唐。只怕大唐将发兵来讨。就算现在不来,可若等他们平灭百济、新罗,我们也是下一个。”

    舒明天皇这个时候才有点后怕起来。

    日本国王虽然不如日本天皇好,可再不好也比被抓去大唐当个俘虏好啊。

    想想高句丽,多么强大,现在不早灭了。

    亡国灭种啊,国君被杀,臣服尽为奴隶。

    大和连北方的虾夷人都搞不定,更别说大唐帝国了。

    “这可怎么办?”

    苏我虾夷想来想去,没别的办法了,除了把舒明天皇送去大唐请罪,否则两家是结怨了。现在唯一的对策,也就是对抗了。

    “大唐灭掉高句丽已经数年,接下来很可能就是要对百济、新罗用兵。要保大和,必助百济。臣以为,当立即下诏国内所有的豪族,让他们征召士兵,我们出兵百济,再联合新罗,共同结盟对抗大唐。”

    有百济和新罗挡在前面,那大和就还是较安全的。

    若是三家联盟能把唐军从朝鲜半岛赶出去,那说不定大和就能登陆朝鲜,在半岛上也拥有一片土地。

    “征召多少士兵?”舒明天皇这个时候却有些怂了。

    苏我是夷心里沉思了一下,唐军精锐,他们只能以量取胜。

    “征召十万!”

第1369章 出手

    承乾手握一枚金元宝陷入沉思。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一枚金元宝含金八钱,却价值铜元宝百贯。而实际黄金的价值,却仅是一两金十贯左右,比过去黄金一两直八贯铜钱,稍涨了一点。

    但金元宝和黄金,却依然是八倍价格之差。

    通过铸币,把黄金铸成金币,除去人工成本加上铜成本等,依然是六七倍的利润。

    过去黄金少,这铸金币的利润还不显,可如今随着不断有金矿被发现,以及从海外贸易交换回来的黄金,让大唐的黄金储量大增,铸造的金币量也大增。

    每铸一枚金币,能赚六七十贯钱。

    铸金币,简直成了最暴利的产业,甚至比朝廷专卖盐酒不差多少。朝廷的盐税,是在盐价上加价十倍。而这铸金币,也有七倍之利。

    如此高的铸币利润,被人称为铸币税,但现在这铸币权却并不完全掌握在朝廷手里,朝廷流失大量的铸币税。

    银元宝和铜元宝也差不多,银币比银值钱,铜币也一样值钱,当二十的铜元宝,实际上更是达到十几倍的利润,比卖盐还赚钱。

    每年朝廷因开放铸币,而流失的收入,不知道多少。而流失的这些收入,大多数却是流进了张家的口袋。

    因为铸币技术虽然现在不止张家一家有,朝廷和几大银行也都从张家这里买了技术,可是,光有技术不够,还得有黄金白银有铜料。

    张家有最大的私营银行,还有最大的典当业、保险业,加上他们庞大的商业产业,张家不但有钱,而且金银铜也不缺。

    钱钱钱,朝廷要强大,必须有钱。

    一年亿贯的财税,可承乾并不满足。

    铸币历来多为官铸,也常偶有开放私铸。但多数时期,都是官铸,甚至历朝都颁布不少律令,盗铸诸金钱罪皆死,私铸作泉布者,与妻子没入为官奴婢。

    过去私铸,靠的是降低成色而获利。又获者把铜钱熔铸铜器以得利。

    而如今,则是因为采用过去类似重宝这种,以少标多的方式来提高币值,官方减少含金银铜量。

    张家等不是私铸,是获得过朝廷允许的铸币。他们堂堂正正的铸币,赚取暴利。

    “陛下,长孙相国和高议长到。”

    “嗯。”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甥舅俩进来。

    “臣拜见陛下。”

    承乾招呼着两人坐下,一位是舅父,一位是舅公,也是他如今比较信任的两人。为了避免朝堂上尽是张党,现在皇帝特别倚重与张超关系不算好的长孙等人。

    他把手里的金元宝递给长孙。

    “舅父,如今朝廷一年金元宝的铸币量是多少?”

    “这几年,每年都在十万枚金币以上,今年统一发行新的金元宝,目前估计半年时间已经铸造发行了差不多三十万枚。”长孙无忌回答道。

    半年多点的时间,发行了三十多万枚金币,这是相当惊人的。一枚金币用金八钱,三十万金币就得用黄金二十四万两。

    在贞观以前,朝廷每年的黄金和白银的开采量,仅为万两左右。这些年,发现了不少金矿银矿,开采量也大增。

    半年多时间铸了三十多万枚金币,值铜钱三千多万贯了。通过铸币,利润就达到不下两千万。

    不过三十多万金元宝,由朝廷铸币局铸造发行的,却只有个零头。

    只有几万枚,朝廷赚到的铸币税也才几百万贯而已。

    真正的大头,却是张家等铸币厂生产的。仅张家一家,就铸币了超过二十万枚金元宝,超过一千五百万贯利润。

    这简直是抢钱。

    抢朝廷的钱,公然的抢钱。

    哪怕朝廷还要从张家征一笔特别铸币税,高达两成,那也才拿回三百万贯。张家依然有一千二百万贯的利润,再征他两成的营业所得税,也只再拿回三百万,张家依然还有九百万的利润呢。

    这钱给张家,那是让他又有更多钱招兵买马了啊。

    承乾心不安啊。

    “舅父,自古以来,铸币之权都应当归属朝廷。私人铸币,这不符合规矩。”

    朝廷连盐都要加税十倍,铸币这么赚钱,岂能给私人?

    过去铸币,金币比黄金多值了点钱,也仅是用两成铜代替两成金,赚了两成差价,减去加工费用等,利润只有一成左右。

    而现在,利润起码七倍,这是暴涨七十倍啊。

    朝廷怎么还能交给私人呢?

    长孙无忌眼前一亮。

    张家势力极强,有个关键就是他们有钱。现在皇帝提出要收回铸币权,那也是削弱张家财势的一个不错办法。

    而且这事情也站的住脚,毕竟自古以来,铸币权就在朝廷手中嘛。

    “禁私人铸币,也禁私人藏储大量金银铜,设定一个底限,超过者须售卖给朝廷。”

    如果仅是收回铸币权,而朝廷手里没金银铜那也不行。

    还得设一个线,就如盐铁专营专卖一样。

    金银铜矿还是允许私人开采,跟铁矿一样,但开采出来的金银铜必须要纳课,且只能专卖给朝廷。那些外贸商人带回来的金银,也不得超过私人可拥有的上限,多余的要卖给朝廷。

    这样朝廷收回了铸币权,又有了铸币的材料。

    垄断铸币权,也收到了所有铸币税。

    若是保持每年起码三十万金币铸造量,那朝廷光是这金币铸币税,一年都能收入两千万贯。

    朝廷现在的财收中,盐专卖一年得四千万,茶酒糖一年得两千万,商税关税两千万,朝廷的两税正税大约折三千万左右。

    收入过亿,但工商关税和专卖税占大头。

    另外,皇家也有不少经营,主要是搞些和买和卖,弄些垄断经营,也有自己的商队船队,还有在张家等大商行里占的股份等。这些收入都是算在皇家的内库里面,不计入国库,承乾一年的内库收入大约也有两千万。

    说来承乾这个皇帝还是比较有钱的,国库收入颇丰,自己的小金库也一直很不错。

    可谁嫌钱多呢。

    再说,皇帝花钱的地方也多,各种赏赐,经常要皇帝自掏腰包的。特别是皇家宗室诸王分封,他们分封边地,又不如其它诸侯那样有钱,朝廷也不会掏多少钱给这些封王,还是得承乾给自己兄弟儿子们掏钱,为他们建设领地。

    如果铸金币一年能获利两千万,这当然要收回来。

    银币现在的铸造量也差不多,比金币稍多些,一年能铸个一百万左右,但银币没那么值钱,铸一枚得利七倍,也只七贯左右。一百万枚,也才得利七百万。

    倒是铜钱,利润高。

    当二十铜钱,当十铜钱,当五铜钱,当二铜钱。

    “自今年发行铜元宝来,我们回收了大量旧铜钱,目前已经总共铸造了约十亿个铜元宝。”

    其中大约五亿当二铜钱,三亿当五铜钱,一亿当十铜钱,一亿当二十铜钱。

    十亿个各种面额铜钱,也不过折合四百五十万贯钱。利润虽高,但还是不如金币赚钱。

    如果保持现在的铸币量,铸币权全都收归朝廷,那朝廷一年能得到三千万左右的铸币税。

    这几乎能赶上食盐专卖的收入了。

    而张家一年也要减少起码两千万的收入,就算是税后,也要少一千六百万。

    承乾认为非常有必要。

    一直以来,他都愁困不已,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将铸币权收归朝廷所有,通过发行含金量少,而面额高的金币,以及银币、当十铜钱等,直接抢钱。

    抢的是谁的钱?

    当然是那些最有钱人的钱。

    这是一种很不要脸的手段,但他认为非常可行。

    如张超,他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和规模垄断市场赚钱,比如张家的造船厂,他家的钢铁厂还有他家的银行、典当等。

    高士廉提醒皇帝,这会有风险。

    一来,本来元宝货币发行,是因为当初纸钞信用受损,而朝廷的金银铜储量不足,所以不得以下才通过减少成色,和提高面值这种方式,来拯救货币信用。按当初的计划,以后朝廷等形势好转,会发行新的货币,到时增加成色,以及降低面额,来保障货币的信用。

    毕竟,金币比黄金价高七八倍,这里面是有严重隐患的。

    原先大家有技术有黄金的都能铸币,现在只能朝廷铸了,如张家损失这么大,他又偏偏有技术私铸。

    那如果张超自己私下铸造,朝廷能制止的了吗?

    而且就算张家不私铸,那按之前的约定,是要等这波过去后,朝廷就要再发行新货币的,这次的元宝货币,其实只算是救市的过渡货币。

    “币值虚高,甚至有可能再次危及到纸钞的信用。一旦纸钞信用再次出现动摇,那可是非常危险的。”

    纸钞能通行,最大原因是朝廷宣布纸钞随时能兑换成金银铜钞。而过去铜钱能被接受,是因为铜钱本身值钱,甚至要是融化铜钱去铸铜钱,还能更值钱,铜钱里含的铜甚至超过币值,这才有后来的省陌,直接按铜钱的本身价值算,不用按币值算,因此一贯钱,实际只有七八百文,因为七八百个铜钱就能值一贯钱了。

    现在朝廷搞的这套元宝钱,一个铜钱能当二当五当十甚至当二十,这相当于实际上铜钱贬值了。朝廷的金币,更是只有实际价值的八分之一。

    很多东西都是有市场规律的,若是乱来,肯定要出问题。近的有去年的挤兑风潮和通货膨胀风波,往远了说,有王莽改制的各种币制改革,不但货币总类多,同样也有高面值低实值的情况。

    王莽和太上皇的币值后来可都是出了大问题的。

    “要抑制诸侯,不如朝廷现在就开始停止铸造元宝币,开始发行新币,这样铸币利润大减,也一样能遏制诸侯从中得利,而且还有助于安稳市场。”

    承乾想了想,现在市场挺好的,若是就此放弃元宝币,张超固然赚不到那么多钱,可他不也赚不到了吗?

    他直接收回铸币权,那所有的铸币暴利可就都是他的了。

    高士廉还在劝,可承乾已经听不下去了。

    “就算要改革钱币,也不急于这一时。朕先收回铸币权,然后等几年后,再发行新币也不迟,朝令夕改,也并不合适。”

第1370章 两败俱伤

    在贞观以前,生产水平低下,商业活动萧条,加上战乱不止,于是更加混乱。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汉时有句话说,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这就是生产力低下的表现。全国大部分的人都在家种地,妇人要为全家织布做衣,基本上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社会。

    因为穷,所有没有什么结余。没有结余,也就跟钱没什么关系。

    南北朝时代,战乱纷纷,百姓更加穷困,大家连衣食都勉强,彼此间交换点必须品,都不用钱。民间零星交易,都是以物易物。

    鸡啊鸭啊,送到村口换大粮。买几斤猪肉买点针线,也都直接用麦谷。

    三国时的曹丕上位后,甚至干脆把钱废了,魏黄初二年公然明令,废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在南方,到了晋时还是多用谷。

    而到了南北朝时,南方用布帛更加显著。在北方,绢帛的使用取得了绝对优势,代替了谷成了第一交易货币。

    进入了唐朝,都是钱帛兼行。

    百姓以物易物,朝廷则征收实物税,种什么收什么。上上下下,用到钱的时候很少,所有钱荒虽严重,但日子还是能过的。

    可贞观之后,改革币制,大兴工商,甚至后来连收税都不收实物税而收钱。

    商品交易量大增,经济体量也大增,货币需求量自然也是大增。

    朝廷钱不够,铜不足,于是纸钞出现。

    当纸钞信用出现危机,朝廷又开始加铸铜币,甚至还开始铸造金银币。

    现在的这套金属币与纸钞兼行的币制,取代了过去绢谷兼行,钱帛兼行的策略,为大唐的发展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大宗交易直接用金币,平时用银币,普通百姓买菜购物拿铜钱,商人们更喜欢直接用钞,携带方便,交易也方便。

    早朝时,长孙无忌提出铸币属于朝廷权力,当禁止私人铸币。另规定,金银铜属于国家战略物资,禁囤积。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让房玄龄等宰相们也都意外不已。

    这么重要的事情,当先在内阁沟通的,可这样不声不响的直接在朝会上提出,这太不按规矩来了。

    突然袭击。

    “臣反对!”

    褚遂良直接出列,高声反对。

    褚遂良曾被张超称为有急智,长孙无忌一提出收回铸币权的事情,他马上就意思到他想做什么了。

    从某方面来讲,铸币权归朝廷当然也是好事,但从另一方面来讲。长孙无忌这是要开始宣战了,他这一下,是直接向着张超去的。

    再说了,当初约好的,这元宝货币,只是个过渡货币的。

    这些金银铜元宝,是不会一直发行的。

    若朝廷收回铸币权,只怕皇帝并不见得会再发行新币了。

    “褚遂良,收回铸币权,是朕的意思,你跟朕说说,朕要收回铸币权,有哪里不对?又有何不可?”

    见褚遂良又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承乾说不出的恶心。看着都没人为长孙助阵,他不得不亲自站出来。

    “铸币,本就是国家之权,岂可久交与私人耶?”

    百官惊讶。

    好长一段时间了,大家都似乎习惯了每天朝会就是个仪式,大家过来走一圈,然后就各回各衙了。

    大家习惯了朝廷大事皆交由内阁决断,没想到,今天皇帝居然亲自站出来了。

    一来,就是这么大的事情。

    谁不知道,虽然如今铸币的有好几家,但这最大的一家是张超啊。

    皇帝这是要直接向张家下手了吗?

    似乎有热闹看了啊。

    有些本来昏昏欲睡的官员,一下子来了精神。

    褚遂良倒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别说自古以来,铸币权多在朝廷手里,就算不在朝廷手里,皇帝真要抢到手,别人能说什么。好比盐专卖一样,隋至唐初,盐也是任百姓开采、贩卖的,并不加盐税。

    可后来,朝廷说要盐专卖,百姓要晒盐,必须先到朝廷衙门申请牌照,还要交承包费,晒盐还得再交营业所得税什么的。

    然后晒出来的盐,还不能自己去卖,必须得交给朝廷统一收购。朝廷收购了盐,再卖给盐商。

    盐商们只能从朝廷这里买盐,买的盐,是直接先加了盐税的。买了盐,就等于先代交了盐税,若盐卖不出去,那亏大了。

    朝廷低价从盐民手里收的盐,然后涨价,再加十倍的税卖给盐商,直接就得了暴利,靠着这个,光一个盐,朝廷现在一年收入四千万盐税。

    百姓吃个盐,一年都要多花原来十多倍的钱。

    现在皇帝看上铸币的暴利,要收回铸币权,大家能有什么可反驳的?

    岑文本适时的站了出来。

    直接反对不行,那就来个迂回。

    “陛下,此前朝廷发行元宝钱,是当做过渡货币。如今各地局势变好,纸钞信用大增,市场稳定。臣以为,朝廷可以开始发行新的钱币。”

    所谓新的钱币,就是加大货币的成色,降低面额。

    原来一枚只含金八钱的金元宝,面值一百贯铜钱。

    而新的金币,依然重一钱,但含金量将达到八成八,同时,面值却要降低。一枚金币,将值铜钱二十贯。相比金元宝发行前的,金和铜钱比较,依然还是升值了两倍半,不过已经没有金元宝这么恐怖了。一金币等于十万铜钱,这个确实是过于夸张,哪怕是当二十的铜钱,那也相当于五千铜钱。

    新银币面值也要降,成色也改为八成八,一两重一枚,一金当五银。比起过去金银铜一比五比八,金银比没变,但一银值四贯铜,银比铜却是涨了三倍左右。

    金和银对铜,都升了三倍左右,金银比没变。

    新币里,铜钱将取消当二十和当十钱,保留当二和当五钱。

    如此一来,除去铜钱贬值因素,其实金银铜基本上恢复到了贞观初的汇率。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朝廷通过铸币大量榨取百姓的财富。

    恢复到原来的汇率,也让纸钞的信用更加可靠,对于整个大唐的经济来说,都是有重要保障作用的。

    回收旧的金银铜元宝,改称金银铜元,铸币的利润不再那么高,货币的信用更坚挺。

    岑文本看着皇帝决心坚定,便也直接用出了撒手锏,本来也是打算要实行的新币制,现在提前一点。

    承乾还想着通过回收铸币权,一年能增加三千万的铸币收入,结果被褚遂良和岑文本两个辅相一搅和,就算顺利回收来,可三千万的收益,也会下降到五六百万。

    这简直就是故意跟他这个皇帝过不去啊。

    之前张家铸币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呢?现在朕要收回铸币权,你们就说要改币。

    金元宝改成金元,银元宝改成银元,铜元宝改成铜元,改一个字,所有的发行的元宝又要回收重铸,瞎折腾一顿,最后铸币的利润少了快九成。

    见不到朕好啊。

    真要算,还不如不回收呢。起码原来张家赚的多,朝廷收的也不少,能收到四成的税,光从张家就能收到八百万贯以上的税。

    不算朝廷自己赚的。

    现在好,若是收回铸币权,一年的铸币量不变,可就算不额外扣税,总共也只能赚到六百万贯,一年少赚一半以上。

    这他娘的暴利的生意,怎么就被他做成了亏本的买卖?

    承乾想不通。

    这些宰相,全他娘的是跟朕过不去啊。

    他现在倒真是骑虎难下。

    铸币权回收的狠话已经放出来了,这个时候不收回也不行。可一收回,反而一年要亏六百万,这不碰到鬼了?

    但褚遂良和岑文本一唱一和,说这元宝改成元,那是早就定好了的。

    都他娘的是一群祖宗,哪哪都不省心啊。

    朕还不是为了天下。

    对了,好像张家的铸币厂里,也有褚遂良、岑文本他们的份子。这是他们得不到好处,也不让朕得到啊。

    到头来,他们还得了个好名声。

    承乾觉得他低估了这些人,姜还是老的辣啊。

    他心里迅速的想着对策,不能就这样算了,亏本的买卖不能做。

    要亏,大家一起亏。

    他在算一笔账,跟着张超读书多年,他的数学非常好,能够直接进行心算。

    如果,朝廷不收回铸币权,允许私人铸币,但需要这些私人先取得特别经营牌照,然后对这个铸币厂征重税。

    那么,是不是更划算点?

    新币一年如果总共能铸币得利六百万,朝廷征税征高点,比如先征他五成的特别铸币税,再征他两成的营业所得税,一年得税四百二十万。

    还不用自己经营和管理,似乎比较不错。若是再金银铜料方面再管理一下,可能还能赚点。

    朝廷一年得利五百万贯,让铸币厂得利一百万。

    朝廷虽少赚了一百万,但省去了经营、管理等麻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省的一直得防着私铸。

    算来算去,还是亏。

    起码原来朝廷一年能收一千多万税和利,现在变成五百万,这不是亏是什么。

    心不甘啊,好不容易以为找到个突破口,结果却成了两败俱伤?

    他一年损失千万,张超一年损失两千万,一个比一个亏,这是同归于尽的做法啊。

    想来想去,承乾还是觉得,起码张超比他更亏。他一年亏一千万,可张超一年亏两千万。

    再说,宰相们这么坚决,货币肯定是得改的。反正要亏,那起码让张超多亏点。

    “既然褚相岑相这么反对朝廷收回铸币权,那么朕就依两位宰相之言,暂不收回铸币权。此外,关于发行新的货币,朕也认为时机已到。内阁和太府寺、少府监、中央银行一起商议一下新币之事。”

    “新币到时就交由工商银行等几家银行的铸币厂铸造,但关于税率问题,需要再调整一下。”

第1371章 斩将夺旗

    厮杀声渐渐平息。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战场上血气冲天。

    苏定方的亲兵在战场的一处高坡支起了帐篷和桌子,苏定方坐在那里品味着胜利的美酒,远眺着战场。

    一支骑队策马奔驰而来。

    到了近前,翻身下马。

    前面一人,顶盔贯甲,走到帐前,摘下头盔。

    “末将左翼骑将薛礼拜见元帅。”

    苏定方笑着招呼这位同门师弟过来,“过来坐。”

    薛仁贵招手,两名属下押着一人过来。

    “末将幸不辱命,生擒得薛延陀可汗夷男。此贼抛下大队,连他的汗旗都不要,想要夺路而逃,幸得被末将拦下。”

    夷男此时十分狼狈,被五花大绑,甚至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看到苏定方,他有些垂头丧气。

    他没想到自己会败,更想不到自己会败的这么惨。明明两倍于唐军的兵马,结果却被一战而败。他甚至都没能跑掉,连个收兵再战,甚至是远遁回漠北重整旗鼓的机会都没了。

    苏定方上前拍拍薛仁贵的肩膀,“薛将军生擒名王,当居此战之首功。”

    “末将不敢,都是苏帅指挥有功。”

    这一仗在不少唐将眼里,还是打的比较冒险的。尤其是最后,苏定方不按常理出牌,将骑兵直接进攻夷男中军。特别是最后把最后一支预备骑兵,派去攻击夷男两翼的回纥和契部,更让许多将领以为他疯了。

    回纥和契一直是唐军在拉拢的对象,大家都期待着他们在战场上倒戈。

    可事实,回纥和契的反应更让人吃惊。

    唐军一直期盼着他们倒戈,他们没有。可当苏定方发疯一样的派骑兵主动进攻他们,结果他们却反而立即出兵直捣夷男中军。

    简直是犯贱。

    不少人都想不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甚至有些人猜测苏定方早已经和吐迷度与歌愣达成了秘密协议。

    不过薛礼却是知道,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协议。

    苏定方不过是用了攻心之术,在两部犹豫不绝的时候,强迫他们立即做了选择。而两部最终还是做出了倒向投这个选择,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看似极其冒险的一招,却又早在预料之中,不得不佩服这位大师兄,用兵已经越来越强。

    生擒夷男可汗,这场仗就非常完美了。

    塞外草原上的征讨比中原作战的不同之处在于,往往击败容易,可要歼灭却难。草原作战,胡人多以骑兵为主,又无城可守,双方旷野交战。

    一见风向不对,兵败立即逃跑。

    用不了多久,他们往往又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而这次,苏定方不但迫回纥和契这两大铁勒部族背叛薛延陀,还生擒了夷男可汗,如此一来,薛延陀想重整旗鼓也难了。

    失去了夷男这个草原诸部的首领,契丹、奚、、室韦、诸部,也将化为一盘散沙。

    两名骑士一脚踢向夷男腿弯。

    夷男站立不住,跪倒在苏烈面前。

    苏定方走到桌边,倒了两杯酒,一杯先递给了薛定方。

    “薛师弟,来,师兄敬你一杯。”

    薛礼笑着接过,一饮而尽。

    “还真是口渴了,这酒真好喝。”

    “这可是老师赐给我的酒,一直舍不得喝呢。”

    他又倒了一杯,端到夷男面前。

    风萧萧,天凉好个秋。

    酒杯递到嘴边,夷男低头喝了。

    “可汗也是条汗子,当年反东突厥,投奔西突厥。后来又反西突厥,自立为铁勒汗国可汗,再后来又归附东突厥,再后来再反东突厥自立薛延陀汗国,称汗。贞观初,归附我大唐,被我大唐册封为真珠可汗。”

    “本来,可汗若是能够安安心心的为我大唐守卫漠北,永为屏藩,大唐也不会亏待你的。可惜啊,你天生就脑后长反骨,一有点实力就燥动不安想要造反。”

    夷男叹气。

    成王败寇,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称雄漠北十余年,兵强马壮。眼看着中原内乱,他南下漠南,当然也就不想再回去。

    谁又能料到,中原没乱起来,反而更强大了呢。

    一个没什么名声的苏定方,居然也有如此本事。若是当初领兵北上的是李靖李绩张超,他早就撤了。

    悔不该一时贪心。

    “某愿意向皇帝陛下请罪,愿意改过自新,以后誓死效忠皇帝,效忠大唐。”

    对夷男这么快就认怂,苏定方只是呵呵一笑。

    这种话,鬼都不信。

    这种人,有奶便是娘,有兵实力就想造反,叛服不常,天生反骨仔,信他,还不如信母猪上树。

    “哈哈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苏烈大笑。

    夷男膝行上前,弯腰趴到苏烈脚下,亲吻他的靴子。

    “夷男一定永远效忠大唐。”

    苏烈摇摇头,这种人连底限都没有,越是这样,越不让人放心。

    “报!”

    “高侃将军到。”

    随着禀报声,右翼骑将高侃也进来了。

    高侃铠甲上还有未干的血迹,他大步进来,将一面金狼大纛扔在夷男脚下。

    “禀大帅,末将高侃夺得薛延陀金狼大纛。”

    薛延陀是铁勒诸部中的一个大部族,铁勒过去也称丁零、高车、敕勒等,曾受鲜卑、突厥统领,虽然也一度建立过高车汗国、铁勒汗国以及现在的薛延陀汗国,但向来比较分散。

    突厥灭,铁勒人占据漠北,薛延陀立国,夷男以突厥汗王的金狼做为了自己的汗旗。

    一面金狼大纛,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帅旗,这还类似于中原的传国玉玺。

    “哈哈哈!”苏烈大笑,看着夷男还有那面大旗。

    “薛仁贵生擒可汗夷男,高侃则夺得金狼大纛,了得。”

    薛仁贵生擒可汗,当居首功,高侃夺金狼大纛,也当并列第一。

    军账附近已经听不到厮杀声,可汗被擒、汗旗被夺,胡虏已经溃败而逃,唐军正在追击。

    不时有骑兵前来报告军情。

    到了将近天黑时分,回纥首领药罗葛吐迷度,契首领契歌愣一同前来。

    两人在帐前单膝跪下请罪,不敢入帐。

    苏烈来到帐前,亲手扶起二人。

    “两位都是有功之臣,请起。”

    入帐。

    两人看到夷男还被五花大绑的跪在帐中,都神色复杂。

    开战之前,唐人数次联络他们,可他们都犹豫不决。

    谁能想到,一战,草原新的霸主薛延陀就此灰飞烟灭呢。

    回纥是如今铁勒诸部中仅次于薛延陀的强大部族,甚至在薛延陀汗国内,回纥也拉拢了东部的仆固、同罗、拔野古几部,建立了一个回纥联盟。连夷男,对于吐迷度,都无法直接统领,回纥联盟与薛延陀其实是一个联盟性质。

    回纥兵强马壮,在东部影响极大,拥有十万。吐迷度所在的药罗葛部,就有精骑两万。

    而契部落,则也是铁勒中的一支强族,居于西部金山一带。在隋末时,契首领歌愣还曾与夷男一起反抗突厥,建立过铁勒汗国,夷男是大可汗,歌愣是小可汗。

    草原上不同于中原,更类似于部落联盟。突厥强大时,铁勒诸部归附于突厥,但也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部落人口、士兵,他们接受突厥统治,接受他们授予的官职。

    到了薛延陀时,这一套其实没什么变化。

    夷男居于漠北中部地区,而契和回纥一东一西,都是那种听调不听宣的强大诸侯。

    这一次,在大唐、回纥、契的联合打击下,薛延陀算是灭了。

    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趁薛延陀病,要他命。先把这落水狗给歼灭,把他的人口地盘瓜分再说。

    苏烈当着夷男的面,向吐迷度和歌愣宣布。

    大唐依然愿意兑现前诺,册封药罗葛吐迷度为回纥汗国可汗,册封契歌愣为契汗国可汗,两部平分漠北,契居西,回纥居东,漠南依然由大唐直辖统领。

    两汗国为大唐藩属国,两位汗王是大唐藩王。

    至于薛延陀,就此国除。

    “两位,大唐向来奖励忠臣,去吧,把薛延陀残部扫灭!漠北,也就是你们的了!”

    两人都很兴奋。

    告退离开,继续率部去追击薛延陀残兵去了。

    “大帅,为何要将漠北给他们?”高侃问。

    苏烈呵呵一笑。

    “先让他们帮着灭了薛延陀再说,至于漠北,他们想要拿到手,可也不会这么轻易的。”

    “传令下去,让回纥和契两部去追击残敌,我军停止追击,回营休整。”

    “参谋们把战绩统计一下,本帅要向朝廷上呈捷报了。”

    契回纥两大部族加起来起码还有超过十万人马,这是一支生力军。另外奚契丹薛延陀,战场上被击毙的不多,大多是溃逃。

    苏定方必须小心谨慎,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再摔一跤。

    他对自己手里的实力很清楚,能击溃敌军,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想一口将他们都吃掉,根本不可能。

    先休整一下,让两部打前锋。他们休整下后,再继续北伐。这场仗,还只是个开始呢,远不到结束的时候。

    擒可汗,夺狼旗!

    一战歼敌俘虏近十万之众,这应当算是自突厥被灭之后,朝廷在北方打的最大的一个胜仗了。

第1372章 张超的七寸

    承乾从来没有想过,原来皇帝也能做的这么不痛快。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想在铸币上打压一下张家为首的这些大贵族,结果褚遂良、岑文本这两个只知道以张超马首是瞻的家伙,立即来了个釜底抽薪,要推出新币。

    铸币利润暴跌,承乾没捞到好处,一年还倒亏六百万,偷鸡不着还蚀了把米,找谁说理去?

    本着我亏你也亏的想法,承乾打落牙往肚里吞,同意允许私人铸币,但要加税。铸币特别税从原来的两成,提高到五成。铸币厂的经营所得税也不能少,这两成还得交。

    结果,这个加税的议案内阁倒是通过了,可在议院,直接被打回来了。

    九位户部科议员负责审议此议案,九票全票反对驳回,一点情面都没有给皇帝留。

    那位科议员直接不客气的放话,如果再送来,他们还要驳回。反正,这个议案不可能在他们这里通过。

    至于驳回的理由嘛,征七成的税,朝廷这是想钱想疯了吧?

    这些议员根本不提朝廷的盐税在盐价上加税十倍的事情。

    加十倍的盐税都能用,征七成哪不行?

    但他们态度坚决不可能行。

    “国舅,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承乾过去有困难都是找张超,现在跟张党斗法,无法再找张超了,他便只能求助于国舅长孙无忌了。

    捏着枚棋子,长孙无忌有些无奈的道,“一年百来万贯,对于张超来说,那不过九牛一毛。就算他交出铸币厂,对他来说也不会有半点损伤。”

    “陛下,其实真正要害,是纸钞的发行权,而不是铸币权。”

    铸币再赚钱,他首先得有足够的金银铜料加是锡铅等材料,才能铸。铸的多,才赚的多。而在现在朝廷要调整这些金属币的情况下,铸币的利润是大降的。

    相比起来,反倒是印钞,却不同。

    印钞本身来说不赚钱,因为钞不是金属货币,是没有成色等附加利润的。但不能因此就忽略以为印钞不重要。

    印钞相反,是相当重要且赚钱的。他赚的不是钞本身,而是钞可以超发。张家过去的张记钱庄,如今的商业银行,其规模,甚至远远超过朝廷的民生银行,其它两家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甚至把民生银行都加起来,三家凑一起,都远不如工商的规模。

    而且李家可是在其它两家私银里也有股份的。

    借助这么庞大的平台,张家吸纳的存款相当多,他们手里的金银铜货币量也很大。以这些实物货币为准备金,张家发行纸钞。他们家发行,准备金是两成,也就是有一贯钱的金属货币储备,就能发行五贯钞。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金银铜钱越多,发行的纸钞就越多。而这些超发的纸钞,进入流通。多数情况下,是拿去放贷收息了。

    张家钱庄这些年这么迅速的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靠的是什么?

    早期靠的是有息存款,吸收百姓手里的零散钱,然后集中起来放贷,靠着利息差赚钱。

    到了后来,规模大了,直接开展汇兑业务,提供庄票这种方便存取的存据。再到后来,信用高了后,他们直接就发行宝钞。

    宝钞是在张家的庄票上发展而来的,最早的庄票是一种存单,甚至是有记名的。后来发展为不记名,最后更是形成了固定面额,见票即取,能够直接流通,也能够随时在钱庄兑换为铜钱的纸钞。

    宝钞本来应当是发行一贯钞,钱庄银库里就有一贯铜钱的,宝钞数量和铜钱数量是相同的。

    可就跟百姓存钱到银行,不会同时取出一样。钱庄可以拿着百姓存款的部分来放贷,只要比例控制的好,也不会发现无法兑付百姓存款的问题,他们拿着百姓的钱去赚利息。

    宝钞也是如此,正常应当一贯铜钱一贯钞。

    但实际上,一贯铜钱可以发行四五贯钞,因为不可能所有百姓同时来兑换铜钱。

    张家的这套手法,钱庄规模越大,就越安全,能够用于放贷的存款越多,能够超发的纸钞也越多。

    因此,张家能借来生蛋的鸡也就越多。

    这一套东西,精明一些人的都已经明白了。

    铸币的利润是看的见的,可发行钞票赚的钱,却是隐密的。

    “朝廷真要动手,就应当把印钞、铸币的权力全都收归为朝廷所有。银行只是经营存储放贷汇兑等业务,而铸币印钞的权力应当归朝廷所有。”

    承乾听的很心动。

    手里捏着的那枚棋子迟迟放不下去。

    如果铸币权在朝廷之手,那朝廷每年能有起码几百万的铸币利润。而如果印钞权在手,就更不得了。

    朝廷哪怕每年以两千万贯钱做准备金,也能发行一亿贯钞。

    以承乾在张超那里学到的金融知识,只要货币维持一定的总量,和商品总量大致相当,那么就是安全的。

    货币太少,那么过少的货币过多的商品,就会出现钱紧,到时物价下跌,经济萎缩。这种物价下跌并不是好事,而是因为没有钱可用,妨碍交易。

    而如果货币过多,就会出现过多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物价大涨。

    这同样会拢乱经济。

    货币的过多和过少,都是问题。

    在过去,一直都是货币过少,因此只好把绢布谷等都拿来充当交易的货币,这大大影响了市场交易,经济发展难行。

    纸钞流通,正是大大的降低了这一困境。

    以两成的铜钱准备金,市场上却是五倍的纸钞,这让货币量大大增加,但这些年纸钞的发行量控制的比较好,因此并没有出现过通货膨胀情况。

    按工商银行的一份市场报告,大唐的货币量依然还不充足。

    货币总量不足,而且市场流通量更不足,许多钱都集中在那些贵族富商豪强们手里,流通不足,货币缺口依然不小。

    太具体的承乾还是不太明白,但他知道,现在如果朝廷把纸钞的发行权拿到手里,那么朝廷只要有个几千万准备金,印个一两亿都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

    发行准备金得足,起码不得低于两成,另外印出来的钞使用要谨慎一些,比如用来发行一些风险较小的贷款,或者用做一些基础的建设,比如修路、水利等方面投入,钱用出去,换成了各种材料,以及充做百姓做工的钱。

    这就是安全的。

    只要不集中在一个地方用,就不用担心一下子涌入市场的钱太多,造成物价上涨。

    把纸钞用做各地的官吏教师士兵的薪水,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朝廷收归印钞权,由中央银行拥有发行权,其它四大行,包括其它一些小的钱庄等,他们都不得发行钞票,他们可以经营存储放贷汇兑等业务。

    相应的,以后也只有中央银行可以兑换金属币。

    “可他们会放手吗?”承乾问。

    谁都看的出钞票发行权有多重要,这可比铸币更肥。

    “那就要看陛下的决心了。”

    长孙无忌表示他愿意联络一批支持者。

    “如果内阁否决,如果科院驳回呢?”

    “陛下可以让他们再审。”

    “再驳回呢?”

    “按制,如果连续三次,科院对同一提案驳回。那么陛下有权罢撤这一届科议员,提前改任他人,重组科院。”

    参议院的六科议员握有封驳大权。

    但为了以防万一,如果内阁、皇帝和科院之间出现分歧,议案被驳回,那就有两个选择。

    一是内阁或者皇帝修改诏令或议案。

    如果皇帝和内阁不肯修改,那同一个提议要是被否决三次,那么科院的人就得自动辞职下台,由皇帝重新任命科议员。

    这是一个轻易不会出现的情况。

    可现在如果如果由承乾亲自下诏,要将铸币权和发钞权收回,科院负责审议封驳。科院要么通过,要么驳回。

    如果驳回,承乾拒不修改撤消,继续提交。

    连续三次,皇帝就可以换人了。

    “可万一新任命的科议员依然驳回呢?”六科议员,每科九人,都是从现任的参议员中选任的。

    “如果再出现一次连续驳回三次的情况,按制,不但要解散这一刷的六科,而且还要解散这届的议院贵族院,所有参议员都要重新推选。”

    “那如果新一届的参议员选出,从中选出的新六科,还是驳回不通过呢?”承乾问,这并非没有可能,现在的贵族可不是跟皇帝完全一条心的。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

    “如果真出现那种情况,那陛下可以再次解除议会,然后直接通过诏令。”

    皇帝跟议会真的这样死拧起来,最终结果当然是皇权更大。

    不过长孙无忌相信,除非这些议员想造反,否则没有人敢这样践踏皇帝的威严。

    当然,如果承乾要这样用强,那也是主动打破底限了。

    由此会产生什么的后果,一切都不好说。

    “臣会尽力却游说内阁宰相和科议员们。”长孙无忌也不愿意看到那种决裂的场面,如果能适当的在其它方面,拿出些利益来交换,他相信这事情也并非没有的谈。

第1373章 这也是个脑残

    黑色潮水艘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冲向坚城。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步卒高举着盾牌,迈步奔跑。巨大的战象向着城墙移动,象背上,弓箭手们向着城头射箭。

    潮水般的冲击。

    可每一波浪潮过后,总留下遍地的尸体。

    高大的坦尼沙城上,大唐信度领总督,坦尼沙郡王王玄策亲自在城头坐镇。

    唐军的弓弩,比之戒日军更胜,又居高临下,密集的箭支落下,几乎每一片箭雨,都能射倒许多人。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跃过尸体,继续向前。

    激昂的号角声中,戒日军以血肉之躯无视着城上射下的箭雨推进。

    城头上的唐军看的都有点毛骨悚然。

    厮杀声冲天,天地间只剩下了血色,这天地成了咆哮的地狱。

    王玄策遥望战场。

    “不愧是统一天竺北方的戒日王。”

    他的身边,是来天竺求取真经的大唐僧人玄奘,看着人命如蝼蚁,他低声念着佛经,为这战场上的亡灵超度。

    “和尚,不用念了。”王玄策对这位僧人不远万里来到信度很敬佩,但却并不信佛。跟着张超多年,对于佛道释,他的理解也是倾向于张超的。

    要普度天下苍生,要救苦救难,靠的并不是什么求佛念经。也不会有什么来世,因果报应。要普渡天下,救苦救难,那么就以实际行动去做。每个人,先做好自己的那一份,他信张超的话,每个人都有一会社会责任。

    如果连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都不能完成,那还谈何救济天下呢。诚如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

    何为社会责任?

    首先一个人,他是人之子女,然后成家立业,养儿育女,再然后是赡养父母。努力的劳作,养家糊口。甚至是承担兵役,保家卫国。

    家、国、天下。

    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努力工作,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赡养父母,赚钱纳税,这些,就是责任。

    如果有条件,那么尽可能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关怀老弱,照顾亲朋,这才是真正应当做的。

    一个人,如果连生育自己抚育自己的人都不赡养照顾,却要去关怀一只蝼蚁的生命,那就是本末倒置。

    一个人,连这辈子都活不好,却总想着修下辈福缘,这不脑残是什么。

    甚至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你先把自己的社会责任尽到再说。往大点说,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但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头上。

    张超比较支持儒家思想,正是因为其中有一部份的核心,正是家国天下,是责任这些。

    从一个个体,到一个族群,再到一个国家,责任阐述的很清楚分明。

    这位法师,为了一份佛经原本,不远万里来天竺,这毅力让人佩服。可也就如此了,靠别人捐献化缘,这么一路过来,取的是一份佛经,以正中原各种翻译错误。

    然后呢?

    就算他取得这份真经,翻译了正确的经文,又如何?

    那些经文,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王玄策认为这些经文就跟张超说的一样,于国无益,于人无益。劝人向善并不是只有佛经才有,事实上儒家经典不也一样宣扬真善美吗?

    那些什么修来世,还不如直接改过自新,从新做人。这一世就改过,这一世就过好,比什么都强。

    连这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在戒日国内,如今最尊崇的都是印度教,而非佛教。

    和尚们在本国,都发展不下去,大唐的百姓为何还要信他们呢?

    自家的儒经不好吗,偏偏要去念这佛经,还要出家。

    对家族的义务呢,对社会的责任呢?

    什么都抛下,什么都不做,不耕不织,这种算哪门子?

    “你再超度,那些兵也不会停止的。你在这里超度他们的亡灵,有本事还不如直接去找戒日王,若是能够劝说他停止攻城,才是真正的挽救许多生灵。”

    玄奘睁开眼。

    他看着城下还在猛烈进攻,然后不断死去的戒日兵。

    沉思了一会,“王将军说的对。”

    “我去准备一下,等战事停了就去见那位戒日王。”

    “你还真要去吗?”王玄策笑笑,“小心那位戒日王到时不讲道理,万一把你砍了可就划不来了。”

    “也许小僧能够劝说那位戒日王退兵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其实若是王将军能够退出戒日,相信两家定能罢兵交好,也就能避免无数的伤亡了。”

    王玄策盯着玄奘,“你跟我开玩笑吧?算了,我也不跟你个和尚争这些,反正在我看来,和尚都是脑残,要不然也不会去当和尚了。”

    “王将军,你这是偏见,是不对的。和尚出家,是讲修行。宣扬仁慈和善”

    “停停停,不用跟我说这些,你这一套对我不管用。要不是看你也是大唐子民,我直接就让你在这入伍充军了。”

    只有那些愚夫愚妇才会信那些,把希望寄托在满天神佛那里。烧香拜佛,捐香油捐钱,真有那个时间和钱财,还不如想办法多去努力努力,不靠现实努力改变生活,靠求佛,有用才有鬼了。

    “这戒日王也是个脑残!”王玄策手按着城垛,“这都进攻了三天了,死在这城下的估计也快过万了吧,他不会以为,就凭他这种不要命的围城法,就能攻下坦尼沙吧?”

    几名参谋不屑的笑。

    “估计是看我们攻下坦尼沙挺轻松的。”

    “那是我们不用寻常之法,再说了,他若也想挖地道,那是妄想。老子早就在城墙下埋了许多大瓮,日夜派人听地底声呢。他们没有火药,最多只能挖地道挖到城里来,想爆破几乎不可能。”

    王玄策是挖坑道炸城进来的,岂会不防着这套。

    没炸药,若想用传统的办法挖地道地来,难度可大的多。王玄策在城上有派人日夜盯着城外,要挖地道,肯定要运土出来,这都是有迹可寻的。他还在城里埋瓮,以侦听地底。

    挖地道也会有声音。

    有了这些防备,地道就不可能有效。

    靠强攻?

    戒日王能攻下来,除非出现奇迹。

    王玄策的兵不如戒日王多,可有这样的坚城守着,守个一年都不是问题。

    “我现在挺担心这戒日王会分兵绕到后面去扫荡!”一名参谋道。

    “不用担心,坦尼沙周边,我们也驻了不少兵。咱们跟他们打堡垒战,戒日王不拔下这些堡垒,他敢深入后方?他真要敢这样做,那我还巴不得,到时,我们抄他后路,断他粮草,来个关门打狗。说不定,直接能把戒日王给捉了,老子说不定这郡王就成国王了。”

    众人大笑。

    眼下可还是雨季,戒日的冬天虽然不冷,可雨多啊。地都早泡烂了,他们在城堡里有火烤,还不淋雨,晚上睡的也舒适。

    戒日王的军队在外面可就有点惨了。

    他们既要跟唐军打,还得跟老天斗呢。

    “估计他们的攻势也不能持久了,没有谁能这么一直送死的。”王玄策捻着胡须,“戒日大军都在西线,现在倒是海军进攻他们东西港口的好时机,真想知道戒日王到时得知港口被攻破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气急败坏的样。”

    战斗还在继续。

    不过王玄策却已经没什么兴趣继续呆在城楼上观看了。

    城中的唐军甚至分成了三班倒,轮流上城防守。下值后,该吃吃该睡睡,吃足睡饱了又不当值,那就下下棋读读书什么的。

    随军的儒生们,会替他们传经授道,为士兵们写家书。哪怕现在送不出去,也没关系。

    这城里有着充足的粮草、军械、薪炭,他们完全是高枕无忧。

    汉京。

    一骑快马飞驰入京。

    一边奔驰一边高喊。

    “苏元帅张北大捷,薛仁贵生擒薛延陀可汗夷男,高侃阵夺金狼大纛!”

    “回纥、契阵前倒戈,归附大唐,胡虏大败。”

    “阵斩十万胡虏!”

    高喊着大捷,骑士背着红色小旗驰入汉京。

    消息如风一般的迅速在京城传开。

    一家酒馆里。

    一名富商听完这个好消息,大笑着道,“为了庆祝大捷,我请所有人喝一杯白鹿!”

    “大唐万岁!”

    一众人笑着高喊。

    临街的一家茶楼。

    一群书生正在楼上喝茶聊天。

    听到下面街上百姓们高声喊着张北大捷的消息,无不兴奋。

    “王玄策刚刚信度大捷,夺下戒日王旧都。如今苏定方又张北大捷,生擒名王,阵斩十万,太了得了。”

    有人问,“薛仁贵和高侃是不是也是张太师的门生?”

    “没错,苏定方、王玄策,还有这薛礼、高侃,都是张太师的门人。真正是了得啊,一个比一个厉害。”

    “生擒可汗,斩阵十万,漠北可保十年无忧。此战之胜,不亦于当年太师灭突厥之战啊。”

    “大唐铁骑,战无不胜。”

    “大唐红旗,四海飘扬!”

    一群儒生们都为大唐的强盛而深感自豪。

第1374章 国务卿

    吕宋。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围绕着当初登陆后建立的文庙,现在吕宋城已经有了些雏形。用椰子树建起了一座大约周长里许的小木寨。

    那座文庙,也已经扩建了。

    吕宋城其它的可以后建,但文庙是吕宋王国的基石,是文化的核心。当然得先建并扩建,依然是用椰子树和椰子壳为建材,来自大唐的木匠们展示了高超的手艺。

    一座前后三进的院子建成,主殿供奉文宣王孔子,是一座三层楼。另外还有几栋屋,则供奉四圣十哲七十二贤,还有讲经布道堂等屋。

    紧挨着文庙的是武庙,规模相当。

    这里算是官军将士们的心灵圣地了,庙里供奉姜子牙以及四圣十哲七十二将,张超做为四圣之一也供在里面。

    两座庙前,就是一片广场,是这座小城的中心点。左右延伸开来,就是东西大街,各个衙门就在东西大街上。

    至于张超的王宫,现在还没有建立。

    张超认为不用着急,先慢慢来。

    吕宋王国的组织机构设置倒也跟琉求公国差不多,国王下有国务院、司法院、军务院和议院。

    国务院的长官是国务卿,还有次卿,下面有吏兵户礼刑工六部尚书,六部下有二十四司。

    司法院有监察厅、警察厅、法院。

    军务院则有参谋部、陆军部、海军部。

    议会有上院和下院。

    张超同样也设了一个内务院,负责协助自己理政。

    基本架构和朝廷差不多,吕宋的政务,一样是国务卿票拟,然后内务卿批红,议院审议封驳。

    来时张超带着三千兵,又从琉求调了三千兵。

    加上从大华航运、四海船厂以及南洋公司等处调集的舰船人员,张超现在初步完成了吕宋国的军队组织。

    海军现在有一舰队三千人,下辖三个分舰队。

    陆军拥有五千人,辖三团九营。

    不过现在吕宋国海陆军完成组建后,第一个任务不是作战,而是建设。

    陆军负责筑城、垦田,而海军负责打渔。

    当然,种田捕鱼的空闲时间,也稍带着去周边晃荡晃荡。

    依然还是先礼后兵,先找到土著,然后去拜访,送点礼物,接着正式提出让他们归附吕宋,接受吕宋朝廷的编户齐民,让他们加入吕宋的户籍。

    不同意?

    那就打,吕宋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经常一个排就能把一个村子端掉。大点的村子,有个连也足够了。

    也有些消息灵通,比较聪明的,知道这吕宋王不好惹,表示愿意归附。

    对他们,张超还是很宽厚的。

    先登记,然后加入户籍。

    不过在登记的时候,遇到一个麻烦。

    这里的土著都没有姓。

    甚至名字都乱七八糟的。

    于是那些前去登记户籍的士兵或文书们,还不得不给他们取姓。

    一般是根据当地的一些地理特征什么的取,当然大多少人都取了个巧,直接把大唐的姓氏拿出来给他们选一个。

    于是乎,吕宋港周边的这些土著村子。

    在吕宋王国官方登记表上,就变成了王家屯、张家堡、刘家村、李家集、赵庄

    此外什么溪边村,山前庄之类的名字也无数。

    姓选好了,但他们的名字都太拗口。于是官府人员要求他们取个汉名,并且以后不能再改,只能用这个汉名,今后办户口本、身份牌,出门的通行证、暂住证什么的,可都要用这个的。

    “赵狗剩,张狗蛋,王大锤,刘石头,李黑鱼”

    编入户籍,成为吕宋国民,然后由吕宋朝廷给他们划分土地界线,授给他们田地。

    当然,他们的孩子都要送到吕宋城。

    半工半读,用工作抵他们的学费和食宿费用。

    以后土著们还要向吕宋朝廷纳税,并且每年还要服役二十天。超期服役,可减税赋税。

    张超将那些拒不归附的土著村子攻破,将土著俘虏,然后将他们贬为官奴隶,让他们加入建筑吕宋城和吕宋港的劳动中。

    那些女人,送去新建的一些作坊里工作,比如渔产加工厂,椰子加工厂等。

    而那些孩子,太小的就集中起来管理,让人教授他们学习汉字汉语,做点简单的手工。

    大的,就半工半读。

    相比起琉求的山夷,他们的待遇要更差点。

    起码那里的孩子能够享受免费的义务小学教育,但在这里,他们却还得半工半读。

    第天都有商船自琉求、泉州等地前来吕宋,运来一船船的各种建筑材料,还有粮食等。

    许多招募的工匠也随船过来。

    但移民却很少。

    运来的多以琉求的山夷为主,汉人极少。

    有些汉人前来,也不是来移民的,而是听闻了吕宋有金子前来淘金发财的。

    对这些人,张超也表示欢迎。

    现在吕宋已经堪探明了数处金矿,其中离吕宋港最近的一处金矿就是此前发现许多狗头金的那处。

    那是最容易开采的一个露天金矿,甚至有许多被溪流冲涮出来的砂金。

    金矿是归属于张超的,那些来淘金的人可以去矿上开采淘洗,他们淘出来的金子必须出售给张家,张家收购。

    收购价当然不会很高,但如果运气好,肯定也是能发财的。

    张超一面招募人过来淘金,一面也开始宣布吕宋的土地政策,可以自由买卖,从官府手里第一次买卖土地不须交契税,以后转手交易则需要交纳契税。

    土地价格比较便宜。

    一亩地不过几百文钱。

    谁都买的起,只不过有一条附加规定,买下的地必须开垦种植,若荒芜两年及以上,吕宋朝廷就有权没收。

    这是为了防止那些有钱人趁低价囤地,这与张超的需要不符。

    张超卖地,是为了吸引人过来开垦种地,吸引人口。

    为此,对于一百亩以内的地,甚至还有极大的优惠。若是肯直接移民过来,在吕宋落户,张超甚至按每丁一百亩的标准,免费授田给新移民们。

    目前吕宋军已经攻破了好几百个小村子,抓了有大约五万多个吕宋土著奴隶,其中青壮有近两万。

    归附的土著也有好几百个村子,大约得有小十万人口。

    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前来的淘金客大约有了三千多,而琉求来的夷人移民大约一万,汉人移民就较少,目前只有一千多。

    现在张超正在出台一个政策,旨在鼓励新建的吕宋军八千将士们把家眷迁移过来。

    为了吸引他们把家眷移来落户。

    张超也是很下血本。

    不论老幼,直接按丁口算。

    每口分田一百亩,若是带奴隶来,每个奴隶还分地二十亩。

    士兵家眷移民所分的土地,耕种满十年,就为私人财产,人死了也不再收回,可自由买卖。

    甚至最初十年,都是免田赋的。

    对张超来说,田赋一年才收几个钱。

    他有充足的财力可以补贴这一块,他现在有的是钱,缺的是人口。

    吕宋群岛、渤泥群岛、望加锡群岛等诸岛,合起来两万多个大小岛屿,他的吕宋国地盘可谓是相当大的。

    暂时还只能先开发吕宋岛,先在这里建立吕宋国的王都,以后再往南发展。

    好在这里距离张家的大本营琉求近,距离张家另一个西南大本营钦州港,也不算远,都有安全的航线。

    粮食等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来,让这里的发展,可谓是加上了发动机。唯一不足的,还是汉人的不足。

    每天都有土著被俘虏送来,吕宋港现在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光是吕宋土著和琉球山夷,就有不下十万人了。

    这些人操着各式各样的土著语言,仅会一点点汉语,要指挥着他们筑城垦地开矿,全靠着极少数的汉人。

    要不是张超有八千吕宋军,都镇不住这场子。

    如果没有更多的汉人到来,那随着土著的不断增加,张超的吕宋王都建成之后,只怕就遍地都是土著了,一想到那种情景,他都觉得头皮发麻。

    土著太多,到时就不是他同化土著,而是土著同化他了。

    几百里的吕宋平原,土地肥沃,气候也好,雨水还足。

    张超规划部分种植粮食,粮食能保障吕宋岛上所需要就够了,剩下的土地种甘蔗,以后榨糖,还能深加工。做椰子糖之类的,总之,糖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现在大唐的糖可谓是享誉东西方,既有中原这么庞大的糖内需市场,也有欧洲这个庞大我外贸市场。

    糖产量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以吕宋的气候环境,种糖可比种粮划算多了。而且他甚至还准备在吕宋培育种植茶叶,若是这边能种植茶叶,以这边充足的土地资源,到时建立庞大的茶叶园,就跟历史上英国人在印度建茶园一样,可是非常划算的。

    除了水稻、甘蔗、茶叶,这里不能种各种香料种麻,以后还能做糖加工、麻纺织加工等产业。

    等条件成熟了,到时挖铁挖煤还能上钢铁项目。

    而以吕宋湾这优良的港口,和吕宋遍沿岸遍布的良港,这里发展造船业一样十分有前景。

    哪都好,就是缺人,尤其是缺汉人,更缺各种工匠和能写会算懂得管理的士人。

    吕宋王国现在各院的主官都没有,国务卿、内卿,全都还空缺着呢。

第1375章 向张超宣战

    “王承恩,太师最近在做什么?”

    打了一个哈欠,皇帝有些精神不振的问道,“听说太师调了不少兵去吕宋?”

    昨天,皇帝考虑了许久,整夜未眠。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他自问无法当个撒手皇帝,他也不愿意将什么都交给内阁和翰林院的诸卿。

    虽然他们确实能力出众,可他也有抱负,他想要亲自掌控这个帝国。只是,在他心里,始终还对一个人充满着忌惮。

    哪怕他现在不在京师,却也一样是他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别人他都不怕,唯独怕张超。

    对张超了解的越多,越是让人对他充满着敬畏。

    承乾已经继位一年半了,每天的朝会上,他穿上皇袍,佩上皇帝才能带的饰物,坐在金殿龙椅上,高高在上,冠冕堂皇。

    然后,他知道,自己并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宰者。

    这个帝国,还有一双手,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

    “太师最近正忙着征服吕宋诸岛的土著,将不服的土著抓回吕宋港,为他修建港口和王都。现在吕宋有兵八千,其中水师三千,分为三个分舰队,拥有一百多条大小船只,还有五千陆军,分为三团九营,另有一个直属骑兵侍卫营。”

    王承恩认真的把得到的吕宋消息告诉皇帝。

    “八千兵马,”皇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太师无论走到哪里,总能举手一挥,就聚起千军万马。”

    王承恩以小心揣摩出的恭敬语调道,“陛下,镇海军现在这八千兵,倒是挺普通的。而且他们现在主要忙着征服土著,在此之余,海军兼着捕鱼,陆军兼着垦荒筑城。”

    承乾轻轻的皱眉。

    那微微的一蹙,透露出了皇帝的不满。

    “不要轻视太师,他的每个看似普通的举动,往往却蕴含深意。”

    “现在吕宋聚集多少人口了?”

    “回陛下,据说吕宋港现在有十万人。”

    承乾吃惊。

    “十万?”

    不是说吕宋蛮荒之岛吗,怎么一下子聚齐了十万人口。

    这才多久,满打满算都不会超过三个月。

    “有琉求等地调去的八千兵,又有琉求调去的三万余山夷,还有中原吸引去的数千淘金客,以及几千被招募去的工匠、移民百姓等。最多的还是当地征服的岛夷,约有五万奴隶,另有不少则是归附的夷人,被太师征召服劳役。”

    承乾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打着,十万人,他深知人口的力量。有土斯有财,有人方成势。

    张超有钱,有兵,现在有地盘又有了人口,看来,吕宋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琉求了。

    不过他有些疑惑的是,他听到一些消息,说张超今年不打算回京了。

    眼看着已经到了年底,张超却不入京朝集。

    他在计划着什么呢?

    吕宋,真的就有那么重要吗?

    一片荒岛,随便交给张家的管事去经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由他亲自坐镇吧。

    “确认太师今年不回京吗?”

    “我听到的一些消息,太师好像跟马院长他们透露,无意再回京城。他打算留在吕宋,安心发展经营自己的封地。”

    承乾冷笑一声。

    “你相信吗,王承恩?”

    “这个,臣也不好确定。”

    “反正,朕是不信的。”承乾根本不相信张超能放下这朝中的事务。他始终认为,张超是一个很有权力**的人,要不然,他当初也不会跟太上皇走到那一步了。

    他若真能放的下,那就早放手,不要去练什么私兵,不要结交那么多重臣贵族,那太上皇又怎么可能一直对他不放心呢。

    张超总说不恋权,可每到关键时候,却又都死抓着权力不放。甚至,会不惜起兵。

    他说是捍卫新法,过去承乾相信,但现在不太相信了。

    “对了,关于暗影,六扇门查到了多少?”

    承乾以前知道张超有这样的一个组织,但并不知道名字,更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他只知道,教头柯庆,既是张超卫队的首领,更是这支秘密组织的首领。

    而柯庆的女儿柯青,似乎也是这个组织的高层。

    但其它的,一无所知,只知道神秘非常,而且力量十分强大。

    暗影这个名字,还是王承恩告诉承乾的。而王承恩能知道,也是柯庆亲口对他说的。

    王承恩低下头,有些羞愧的道,“暗影相当神秘,臣能感觉的到他,似乎无处不在,可却又根本无迹可寻。还有,臣怀疑六扇门里,早就渗透进了他们的人。”

    承乾不满的眯起眼睛。

    “朕的身边,可有暗影的人?”

    “臣无能,臣不知。”

    皇帝叹口气,“王承恩,六扇门已经不可靠了。朕要你另组一支人马,要更隐秘,可忠心,更可靠。人不需多,但要忠要能干。这支人马,就叫飞骑吧!”

    既然六扇门已经被渗透了,那干脆重起炉灶。

    无论如何,他都需要一个更可靠的人马。

    “镇国公主府上的定期聚会还有举行吗?”承乾问。

    “嗯,每周一次,有时两次。”王承恩回道,张超不在京,张党现在通过镇国公主府的聚会每周聚议。

    表面上,是贵族间的宴会,但皇帝知道,这是张党的密会。

    内阁的褚遂良、岑文本、杨师度、于志宁,翰林院的马周、许敬宗、孔颍达、虞士南、李守素,还有李靖、秦琼、郭孝恪、李君羡等一众大将。

    每周,不会所有人都聚在一起,但起码会有七八人在。

    现在甚至有一个传言,说镇国公主府是影子内阁。

    许多朝廷上决定的事务,看似内阁、翰林院、议会等决定的,但实际上已经提前在镇国公主府的周末宴会上私下商议并决定了。尤其是涉及到张党的一些重要事务,比如之前他那道关于铸币的诏令,就是在镇国公主府上经他们商议后,最后由科院驳回了。

    “目无君上,结党营私。”承乾在心里暗骂道。

    当年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有谁敢这样。

    可现在,他们越来越明目张胆了。

    “王承恩,朕给你一个任务,秘密收集褚遂良、岑文本等张党重要成员的罪证,任何不法罪行的证据,搜集起来。”

    王承恩惊讶,“陛下这是要对他们下手?”

    承乾摇头。

    “暂时还不行,但朕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记得要秘密行事。”

    用过早餐,承乾换上礼服上早朝。

    早朝结束,他召长孙无忌说话。

    “朕想好了,要将铸币权和纸钞发行权收归朝廷,此外,除盐和茶叶之外,酒、糖、瓷器、生丝,将由朝廷专营。糖酒瓷器生丝产出后,必须由朝廷统购。”

    “糖加工商人和贩糖商人,需要在朝廷处购买糖,并需要垫付糖税。瓷器、生丝、酒也如此。”

    要搞就搞一个大的。

    朝廷卖盐一年能卖四千万,茶叶一年也能卖不少。

    现在承乾准备把最赚钱的几样商品,都由朝廷专卖。

    “陛下,这未免有些步子太大了。”

    从某个方面来讲,皇帝要搞专卖,也没错。过去盐铁专卖,后来茶酒也专卖过,因为这些东西赚钱,朝廷专卖其实就相当于垄断经营。

    现在皇帝提出的专卖,跟盐茶一样。

    由百姓商家负责生产,然后朝廷统一收购,禁私人收购。商人要贩卖酒糖瓷器丝绸,就要先到朝廷这里来买。

    朝廷掌握着所有的糖酒这些,就能拥有定价权,可以把价格提高。甚至如盐一样,征加重税,购买的商人,不但要付商品货款,还要把税也给交了。

    商人买了糖、酒等,回去要再加工也好,要直接贩卖也罢,朝廷就不管了。反正钱也收了,税也征了。

    “百姓种桑养蚕,纺丝织绸,朝廷如果要控制生丝,只怕不好。总不能百姓把生丝卖给朝廷,然后又向朝廷再高价买回来织丝吧?”

    承乾想了想,“可以加一条,设定一个量,百姓可以保留多少量的生丝自用,超过这个量那就算是商用,需卖给朝廷,那些丝厂就要向朝廷买丝。”

    “那不如直接收蚕茧,陛下,臣以为丝绸生产,有许多是百姓家庭手工生产。如果将丝绸也要专卖,那影响太大。”

    “国舅说的固然有些道理,但如今大半以上的生丝却是由那些丝厂收购蚕茧缫丝的。那些出口的丝绸,包括中原市场上的许多丝绸,都是由那些大丝绸厂纺织的。如果朝廷直接对蚕茧统购专卖,只要给百姓保留一定的蚕茧,那么朕以为是可行的。”

    酒税、茧税、糖税、瓷器税,承乾打算和茶叶一样,统一由朝廷收购,然后再出售给商人,禁止生产者自行买卖。

    至于税率,打算十税二。比起盐税的加价十倍,当然要便宜许多。

    原先茶叶是十税一,现在十税二,也翻了一倍。朝廷现在茶叶产量极大,每年内销大,外销量也大,年产几千万斤茶叶。

    茶税翻倍,朝廷仅茶税一项就能增加上千万税收。

    更别说,酒原来专营后来取消,现在又要专卖,还要征二十的重税。

    因为酒比较特殊,朝廷不能直接把酒买下来再卖,因此承乾提出对酿酒的作坊加强监管,他们必须从朝廷官府登记取得酒牌,然后才能酿造酒。他们酿造的酒,朝廷十税二。

    瓷器也是如此,瓷器窑生产的瓷器,十税二。

    “陛下,茶叶、糖、瓷器,张家占的市场份额最大,甚至就连丝绸,他们张家也是最大的丝绸商人,在各地的丝厂织厂,拥有无数机器和工人。陛下把这几样加入专营专卖,征收重税,只怕张超不会同意。”

    “太师曾对朕说,工坊、商贩经营,照章纳税是天经地义。朕也清楚,除已经专卖的盐铁茶,糖、丝、瓷器的利润都是极大的,如张超这样的大贵族大商人,凭着雄厚的资本几乎是垄断市场,独占暴利。可朝廷却无利,朕要征税,也是天经地义,为国为民,这征来的税,也不会进我李承乾的内库,而是进国库,取之用民,将来用之于民。”

    铸币权、发钞权,如今又要对糖、茶、酒、丝、瓷征收两成的特别重税,皇帝的下手很狠啊。

    “只怕议会科院根本不会通过了。”长孙无忌道。这几样东西,可不止是张家在做啊,甚至他长孙无忌也是在经营的,还有无数的贵族商贾们都在经营,毕竟,这几样几乎占据了外销产品的绝大多数。

    “通不过就罢撤科议员,再通不过,就解散议会。”承乾目光坚定,这一次,他充满斗志。

第1376章 万不得已

    吕宋的天气比较炎热,哪怕是到了十月,中原都已经很冷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可吕宋的白天依然如六月天,到了晚上才稍微凉快些。

    天微微亮,张超已经起床。

    吕宋现在还只有一座衙城,张超并不住在衙城内,而是在海边另建有一座小堡,建在小山上,居高临下。

    城堡不大,被吕宋的军民称之为吕宋王宫,实际上也就是周长不过里许的小堡而已。

    起床,练枪练箭,然后骑马沿着海滩跑了一阵,再下海游会泳。

    骑马回来,吕宋河边的码头,已经忙碌起来。船只停泊在河岸码头,一群土著力工正在将各种货物从船上卸下来。

    因为吕宋第一批农作物已经收获,因此粮食需求大减。不用再从琉求和钦州等地运粮过来,也减少了许多运输压力,船只能将更多的物资工具运来。

    码头附近,一排排的仓库。

    隔着不远,则有许多木屋。一排排的规划的很好,这些木屋比较低矮,但规划算是整齐,挖有排水沟,修有厕所,甚至有专门洗澡的地方,也挖有水井。此外,还有文庙、学校。

    乍一看,仿佛是一片很不错的居民区。

    其实,这里只是奴隶的居住区。

    吕宋城现在有一半的人口,是奴隶身份。

    不过这些奴隶并没有太惨,他们住在这统一的棚屋里,每个家庭有一间。每天早上上工,去做安排分配好的工作,晚上回来。他们的孩子,则托管在学校。

    奴隶们十户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保,实行保甲连坐制度,互相监督,一人逃跑,全家连坐。一户逃跑,全牌连坐。每牌十户家长轮流为牌长,每十个牌长里轮流为甲长。

    一方面是严密的管理连坐,一面又是给予基本的待遇。

    有饭吃有屋住,不会被随意的打骂,一周甚至能享受一天的休息。而对于逃亡的奴隶,却是直接送往矿营,在那里日子可就没这么好过了。

    在矿上奴隶营里,劳役极重,不会有休息,甚至也没有工钱,连家人都不能在一起。

    一旦从矿营逃跑,抓到就要受鞭刑,如果第二次抓到,直接处死。

    在这种情况下,吕宋的这些奴隶还算是比较顺服的。

    那些归附吕宋的土著,则住在另一端,他们相对自由些。这些人的村子还保留着,他们过来,只是来服劳役,服完役便回家。因此这边的房子,只算是他们为建筑吕宋城的宿舍而已,多是数人一间。

    再往北,那里则是迁移来的山夷的居住区。

    这些山夷又被视为更可靠一些,其中不少山夷还是已经归附好些年的。因此他们的自由度更高,房屋也更大一些,还能有个小院。他们的工作,待遇也更高一些。

    居住的房屋最好的,还是中原和琉求等地迁来的汉民。

    他们住的都是那种四合院,一排排的整齐排列,有如连排别墅。他们居住的地方,其实就是规划好的城区。

    只是现在还没有修建起城墙而已。

    张超认为吕宋暂时没有什么强大的外部威胁,因此并没有急着去建城墙,只是规划留好了位置。

    汉民们居住区就在城东,城南和城西,一边靠海一边靠河,两边都有码头,因此规划里是做为商业区为主。中城区则是学校等,,衙城处于城北,算是行政中心。

    目前城墙虽然还没建,可街道却都是早规划好的,四条大街,将吕宋城分成九个区,也让吕宋拥有八个门。

    每个区里,又是四条大道分割。

    这样的规划,让吕宋显得特别的通畅。

    目前,最主要的四条大街上,已经开始修建房屋。前排临街的都是商铺,已经边筑边对外出售出租。

    已经初具雏形。

    吕宋城其实比张超山上的宫城更加热闹,他也喜欢这边。每天早上锻炼后,都会到这边来吃早餐。

    常来的这家早餐店没有招牌,甚至都不是在店里经营,而是在街边支的一个摊。

    吕宋没有城管,对于这种占道经营现在也没人管,毕竟这里整个就是个大工地。

    因为她家的餐点不错,许多汉民都在这边吃早餐,人们习惯称之为宋嫂早餐店。各种面食,还有粥饭等这里都有。

    张超比较喜欢她家的海鲜粥,味道很鲜。

    靠近着吕宋湾,这里的海鲜算是极便宜的,一碗有着大虾和贝的海鲜粥,才一文钱。这一碗还非常有料,都是大碗,粥也不稀,反正张超就算每天早上运动过来也只吃两碗就饱了。

    她家还有大馒头和大包子。馒头一文一个,比拳头还大。肉包子三文一个,可里面包很多肉。

    宋嫂早餐生意很好,甚至还请了十来个人帮忙,每天半夜开始做早点,营业到半上午才收。中午和下午不营业,但到了晚上,又开始摆摊做晚饭和夜宵。

    忙碌一天的人,晚上吹着海风,来这摊子上吃饭聊天,确实很爽快。

    据说宋嫂是一位吕宋士官的家眷,原本只是说没什么事便支了个摊,谁成想,这么火爆,每月赚的,反倒比她的士官丈夫还要多。

    张超是这里常客,他带着几位侍卫过来,宋嫂笑着上来招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敬畏什么。

    大家都习惯了这位大王和蔼可亲,从不摆架子,随便跟哪个都能聊上几句。“海鲜粥!”

    其余几位侍卫各自叫了自己喜欢的,来自北方的叫了包子馒头,来自关中的叫了面条,来自南方的则叫了米粉的。

    没有清场,也没有团团保护,大家很随意的就坐在路边上。

    这条大街边到处都是还在建筑中的房屋商铺,路边也还没栽树,路也没有铺上石板,看着很乱很脏,灰扑扑的,一下雨,到处泥泞。

    但整个城池街道的雏形已经慢慢显露,一天天的在完善。

    吃过早餐,付了钱,张超一行骑马先去了城北的衙城。

    城北算是现在最先建的有些模样的地方了。

    靠近文庙这片,各个衙门都是最早建立起来并运转起来的。

    国务院、司法院、军务院,以及下面的各个衙门,如陆军衙门、海军衙门、监察厅、警察厅、法院、税务局、商务局、审计局、运输局、农业局、教育局、财务局、卫生局、财务局等等,衙门着实不少。

    这条大街因此被称为衙前大街。

    衙前大街第二批建起来的则有议院、商会、工商银行等许多大商行,还有不少的行会会馆。

    各级衙门组织都在完善之中,各级机构的官吏也都在到任之中。

    担任国务卿的是原朝中的殿中侍御史张行成,张行成早年曾师从河间名士刘炫,隋末时被举为孝廉。他在谒者台担任散从员外郎,隋亡后又效力于王世充所建立的郑国,授为度支尚书。

    后归唐被授为熟谷县尉,因参加科举考试得中,被改授为陈仓县尉。那一科的主考官,正是张超。

    武德朝的几年里,他一直在地方任职,贞观初,被调入朝中,入御史台任殿中侍御史,因为执行严明,得罪权贵。

    被设计诬陷,还是张超为他查明清白。

    后来他心灰意冷之下,去了国子监教书。

    此后,张超请他出山,去琉求帮着管理事务。在琉求数年,功绩斐然。这次张超来吕宋,便将他给请了过来。

    做为吕宋封国中的百官之首,国务卿就相当于朝廷中的内阁首相,张超把此重任交给他,也是极为信任的。

    已经六十岁的张行成因当初科举时张超是主考,因此一直尊称张超为老师,这也是科举以来形成的潜规则,不论年纪,同科中举,则是同年。主考官,则是座师,考生自称门生。若是不中,还没资格称门生呢。

    内务卿,则是范履冰。

    范是第一任澎湖县令,后升任琉求刺史。他和张行成是同科进士,算是同年,也是张超的门生。在琉求任职多年,如今弃公职,到吕宋来,被张超任命为内务卿。

    历史上这两位也都最后做到了大唐宰相,张是高宗时宰相,而范则是武则天时宰相。

    吕宋虽小,但现在却也是五脏俱全。

    各衙门,所有大小事务,几乎由这两位分统内外。

    “大王今年真不入京朝集吗?”

    一进入议政厅,张行成就问。

    “一来一返,要花费太多时间,今年就不进京了。”

    “朝廷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没事,好多人巴不得我不入京,甚至希望我这辈子就老死在这吕宋岛不出去了。”张超笑着说道。

    “那今年朝集使派谁去呢,要送些什么土产贡物?”

    “你们两位肯定不能去,这里千头万绪离不开你们呢。随便派个人去好了,至于土产贡物,送点椰子糖、香蕉片、香料、吕宋稻米就好了,再加两块狗头金和一百斤金砂吧。”

    张超不回京,倒不是真的没时间,而是想要让他和承乾和关系冷静一下。他希望自己不在京,承乾心里压力少点,然后能够认真的思考一下。

    不管怎么说,承乾是大唐皇帝。

    而张超,万不得已,并不想要再把他逼下台,那样做,其实对谁都没好处。

第1377章 发难

    “朕有诏令要下,大学士有朕草诏。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翰林院,承乾听完了例行的禀报后,对内阁的票拟都点头同意,然后当大家以为皇帝要离开时,承乾却坐在那里没动。

    皇帝口述,学士拟诏。

    今天的草诏,由翰林学士许敬宗草拟。

    皇帝的诏令让人惊讶,许敬宗越写越皱眉。

    等皇帝口述完,许敬宗还没写完,可已经按捺不住,中途将笔放下。

    他质问皇帝,“陛下要加税,对酒糖丝瓷如盐铁茶一样专卖,课重税,如此大的事情,陛下为何不与大臣们商量呢?如此颁下诏令,请问内阁能赞成,科院能同意吗?”

    “臣为陛下钦封之翰林学士,为陛下咨议顾问,可如此大的事情,陛下却根本未与臣等提过一句,现在就要草诏,臣实在不懂。陛下若是不信任臣,那请陛下明说。”

    承乾捏着自己的下巴,那里已经留起了短短的胡子,他慢悠悠的道,“许学士倒是快人快语,但朕也有一个问题,请许爱卿教朕。”

    “陛下请问。”

    “朕还是不是大唐天子?”

    许敬宗愣了一下,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究竟什么叫君权,君权究竟有多大,有没有限制,限制在哪?、

    千百年来,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

    周朝八百年天下,西周时周天子权威很高。但到了平王东迁,东周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就一日不如一日。

    甚至曾被楚王问鼎。

    诸侯虽说尊王攘夷,可群雄争霸,谁又真正的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呢?

    秦始皇一统天下,皇帝的君威振于天下,皇权头一次如此强大。但其实在秦朝廷中,秦朝的丞相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皇帝的君权也是得与相丞妥协的。

    秦亡汉兴,丞相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并不是皇帝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甚至说来,秦汉时的权力,那是远比后来魏晋时权力大的。

    当然,东晋渡江之后,皇室势弱,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话。

    大的趋势,其实自汉以来,相权其实都是在不断的被削弱之中。

    从丞相,到后来的群相制度,从丞相能开府置幕僚,到后来诸相政事堂、中书门下议政,趋势都是皇权加强,相权减弱。

    特别是到了贞观时期,皇帝文治武功,超越秦皇汉武,皇帝的权威更是无限高涨,宰相说罢就罢。

    而当这位越来越骄横的皇帝被臣子们逼迫退位,并被流放美洲之后,如今朝堂上承乾为天子,但中枢制度经过再次改革。

    现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承乾当然是天子,但这不意味着他就能为所欲为。

    马周不等许敬宗回答,主动站了出来。

    “陛下是大唐天子,臣等为大唐的臣子,臣子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是陛下的助手,也应当是陛下最信任的人。可现在陛下如此重大的事务,却根本不经臣等,突然就要草诏,试问,这是何道理?”

    “天下万里河山,亿兆子民。”马周继续道,“陛下再英明神武,一个人也治理不了如此大的疆域,国家有如一个人的身体,陛下是那头脑,臣等就是那四肢,若陛下不信任自己的四肢,那陛下有再好的想法,也执行不了。”

    承乾静静的听完。

    “现在你们也知道此事了,朕现在咨询你们的意见。”

    许敬宗不客气的道,“臣反对!”

    “盐铁茶本就已经是朝廷专卖,每年因此获得不下五千万贯,占据朝廷财收一半。盐税高昂,其实这是一种变相的人头税。铁和茶,除了经营者本身的课税,朝廷还要加征百分之二十的重税,已经有些影响铁和茶的发展。”

    “现在蚕茧、瓷器、蔗糖和酒都要专卖垄断,课以重税,陛下有没有想过这是否合理?如果税太高,则经营成本高,价格也高。糖价太高,可能许多百姓以后就不吃糖了,毕竟糖不是盐,不是必须品。而如果许多百姓都不吃糖,那么制糖业就要大受影响,许多糖商可能要破产,甚至种甘蔗的百姓也要损失。”

    “陛下是否想过后果?如果糖商破产,种蔗农亏本,那朝廷不但征不到这糖税,甚至连普通的糖产业的税也征不到了,朝廷不但不会多增收,反而还会严重流失税收,甚至百姓也会因此怨声载道。”

    承乾却道,“不要危言耸听,朝廷的盐税实行以来,十余年了,不是实行的很好吗,朝廷仅盐税这些年,起码收得三四亿之多。茶叶税调整后,征十一税,茶产业不也没破产,不还越来越兴旺吗?”

    马周苦笑。

    “总有一个限度的,原来茶叶无专卖,后来加税三十税一,再后来改二十税一,再十税一。如今陛下又要五税一。茶农茶商们的忍耐力也是有限的,如今的茶叶价格也是不断的上涨,百姓们已经不太高兴了。”

    可承乾听不进去。

    “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马周等人又各自说了一些反对加税的理由。

    承乾听完,点头。

    “嗯,朕已经咨询过你们了,你们的意见朕也都一一听过了。好了,现在朕的意思还是不变,请马院长用印后把这诏令送去内阁用印,再送去科院审议封驳。”

    许敬宗心里感觉火起。

    皇帝这话什么意思?

    咨询过了,意见听过了,然后继续我行我素?

    这算几个意思?

    学士们的话是耳边风?

    “陛下,就算我们愿意草诏,愿意用印,可这诏书到了内阁也未必能通过,内阁通过了,还有六科封驳。”

    承乾脸色不快。

    “翰林院只是朕的顾问机构,你们替朕草诏,但无封驳之权!”

    马周也气的不轻。

    皇帝今天一大早这是吃错了药啊,说话这么冲。

    “陛下说的没错,翰林院只是陛下的顾问机构,无封驳之权。但我等有权拒绝为陛下草诏!”

    翰林院的许多职责,与过去的中书省类似,中书决策和草诏,门下审议和封驳,尚书执行。

    翰林院没有封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但他们有权不给皇帝草诏啊。

    过去中书也没少这样做,皇帝的诏令如果太过份,中书就拒绝草诏。

    “马周,这是你一个人的意思,还有所有学士的意思呢?”

    “臣马周拒绝草拟此诏。”

    “臣许敬宗拒绝草拟此诏。”

    “臣孔颍达”

    翰林院九位学士,马周是翰林承旨学士,他不肯草诏,其余八位学士也一样都不肯草诏。

    一时间,御书房里的气氛十分僵硬。

    “没了张屠夫,也不用吃带毛的猪,你们不草诏,朕可以自己草诏。”

    过去草诏的是中书舍人,后来翰林学士也可草诏,与中书舍人分掌内外诏。

    现在草诏之权都在翰林学士。

    可承乾是天子,翰林学士不肯草诏,他自己也是能够直接拟诏的。

    遇到这么一个执拗的皇帝,马周他们也没办法了。

    他们总不能去抢皇帝的笔,不让他写吧?

    一片沉默。

    学士们一个个面冷如霜,站在那里,沉默的看着皇帝自己写诏书。

    许敬宗还是忍不住。

    “陛下就算自己拟诏,可这诏令在内阁和科院也通不过。没有内阁的印章,没有六科的印章,没有他们的署名。这诏书也就只是一道中旨,下面的官员可以拒绝执行。请问,到时陛下又打算怎么办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

    朝廷也有一套制度的。

    没有了制度,那岂不乱套。

    这套决策审议执行的制度,可不是现在才有的。

    隋唐以来,这套制度是越发的成熟。

    皇帝限制相权,弄出了三省六部群相制度,如今又有内阁翰林院内外相。而相同的,皇帝的权威也不是就至高无上为所欲为了。

    皇帝的诏令要经过翰林草诏,经过内阁用印,还要经过六科最后封驳,任何一关没有通过,皇帝的这诏令都将变成无效的中旨。

    办事官员可以拒绝执行。

    这,就是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需要的是君臣协议,有时需要互相妥协让步,或者是做利益交换。

    连李世民那么强势时,都有诏令被中书门下退回的时候,不要说如今了。

    “他们当然可以驳回朕的诏令!”

    承乾不屑的哼了一声,他现在就是要让他们驳回。

    既然谈不拢,那就掀桌子。

    要不然,他这个皇帝永远没出头之日,永远就是宰相们控制的傀儡。

    他现在要看看,宰相们有没有这个胆气跟他硬顶到底。

    真把事情闹大了,除非这些人废掉他。

    但他仔细分析过,宰相中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但不会所有人都这样想。

    他就是要拼一把,不拼,就永远是这样了。

    皇帝这话一出。

    马周眼中闪过一道光,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皇帝这话中有话啊,他想干嘛?

    许久,马周长叹一声。

    “陛下,何必如此呢。陛下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不如召开一次御前会议,把内阁诸相、和我们翰林院学士,还有御史大夫、议会的科议员们召集一起,仔细的商议一下。”

    “臣相信,总是能够达成一致的。如果陛下的计划真的可行,那么众臣也没有理由反对,不是?”

    马周还是不希望把事情弄的太僵,现在的局面很好,他希望挽救。

    “也许内阁和科院与诸位学士们态度不同,能够一次通过呢?”承乾没有停笔,继续写着诏令。

    马周想要开一次御前会议,很好,他这是退让了。看来他的强硬,还是有几分作用的。不过现在就开御前会议太早了,他必须把他的态度,也传给内阁诸相,和议院那边,他要让他们都明白他的决心。

    等诏书被驳回,再来开这次御前会议也不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