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暗黑大宋TXT下载暗黑大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暗黑大宋全文阅读

作者:午后方晴     暗黑大宋txt下载     暗黑大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95章 会战开始(下)

    这似乎是一个小伎俩,但放在梁乙埋心里,就不是小伎俩。他立即联想到很多东西,嵬名浪遇——议和派——党项皇族以及他们的支持者——梁家的地位安危。

    宋吉也没有办法,他是“总设计师”,但这一战打到现在,整个磕磕碰碰,并且损失惨重。至于宋军那边,除了损失了一个废堡外,将士的伤亡还不及他们的零头多。从眼界上,他似乎也不及都哆腊讹,所以不给都哆腊讹上眼药水,又能怎么办?

    可当年袁绍手下谋士田丰就是这样被逢纪坑死的。

    梁乙埋走来走去,想了一会立即下令,让都哆腊讹发起总攻,全面压迫宋军。

    当然,他这边也要准备发起总攻,不过梁永能率着大军前来,一路辛苦不提,后勤也跟不上来,他自己的后勤也正短缺着,必须从白豹城那边调一拨后勤物资过来。

    所以总攻放在了明天。

    这时都哆腊讹同样在郁闷着。

    昨天傍晚,游骑回来禀报,说是华池城中兵力很多,究竟有多少,同样不大清楚,但不比荔原堡兵力少上多少。在后方平戎镇又分布着一支宋军。

    而且华池城几乎就是顺山而建,更加难以攻打。所以就不要打主意了。

    不过又听到了一条好消息,说是凤川砦兵力空虚,几乎都没有一个宋兵,只有一些强人在防御。

    “这不大可能,”这是都哆腊讹听到后第一句话。凤川砦地位也不差的,东南控着龙蟠镇以及庆州的后方。后面就是直罗县。某些方面。它的位置远胜过了荔原堡。不然范仲淹当年也不会刻意花费大量钱帛人工去重建了。

    并且游骑又带回一句话,说是凤川砦内还有大量百姓与物资。究竟如何,他们没有进入城中,无法得知。

    连番吃了几次大亏,都哆腊讹有些疑神疑鬼了。

    昨天晚上,他还是没有拿定主意。就在黎明,他同样看到了那把火。

    其实环庆路前线这些堡砦离得都不远,只是隔着一道道山。所以看上去很远。但火光不会走山路绕弯路的,它是直线照射过来的。不仅柔远寨,包括荔原堡、大顺城与东谷砦,一起看到了这片火光。只是东谷砦离得有些远,看得不大清楚。

    “有变。”因此在早晨,都哆腊讹更加疑神疑鬼,又派了游骑再次去凤川砦察看,反正不在乎这一天半天。

    他做梦未想到宁州还有大批的宋军。

    游骑又去了凤川砦。

    都哆腊讹又派游骑去安疆堡方向打探消息。这里也有一条小道,只是略远,也有些难走。

    不过未到中午。都哆腊讹便打听到一部分真相。

    他感到迷茫了。

    那支突然冒出来的宋军,无疑就是那天莫明其妙杀出城的宋军。这无用质疑了。不过这一连串的战术,让他怀疑,真是那个李复圭安排的?莫要说大顺城的窦舜卿,他还不能做到让三军全部听他的调动。

    就在这时,去凤川砦的游骑回来禀报,确认无疑。

    “讹一罔玉,你立即率领一万兵马攻打凤川堡,若是华池砦的宋军出来援救,你务必将他们纠缠住,随后我带领大军杀到。”

    不能再等了,时机一眨眼就过去。况且宋军在前线似乎布置了大量兵马,相信整个环庆路也没有多少兵力可用了。

    讹一罔玉带着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凤川寨。

    然而仅仅刚过正午,他就派人传回话,说是刚刚有一万多宋军从龙蟠寨方向,抵达凤川砦,问都哆腊讹怎么办?

    反正讹一罔玉已经让三军停下。

    这非是少量宋军,而是一万多宋军,再加上原寨里的强人壮马,兵力更盛。这个冒然跑到凤川砦下,与大军脱节,说不定就成了宋军的开胃菜。

    实际这时还是一个机会。

    刘昌祚刚刚率领大军入寨,人困马乏,腾好房屋后,地上铺上干草,拿起一些保暖的褥子,就一起倒头睡下了。哪里还能战斗哦。

    但都哆腊讹不知道啊,大顺城城下折了那么多兵马,昨天夜里折的兵马更多。尽管得到了安疆堡,然而宋军兵力损失了多少?

    这让都哆腊讹更加胆寒,因此立即下令,让论一罔玉撤兵回来,别看自己兵力多,如果再一一分散,弄不好就让宋军一口一口啃掉了,特别是象昨天晚上那样,两三口就啃得一干二净。所以得将兵力集中。

    他这个做法,让姚兕长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被困在了荔原堡,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情况,但夏人这一撤,华池城的兵力就可以悄悄抽了出来。

    各自在斗着心思。

    都哆腊讹根本也没有想到早上派出的军队,会让姚兕如此苦恼,他下完了撤军命令后,坐在大帐里苦思。

    整个环庆路的兵力他不清楚有多少,但能做一个估计。宋朝号称陕西驻兵三十万,但那不可能的,宋朝整个官兵能多少。这个三十万实际包括了缘边强人在内的民兵。真实的官兵包括蕃兵与保捷在内,不过三百几十营。又分成了五路。所以环庆路的官兵不过三四万人。

    然而现在前线投入的宋军兵力似乎就有三四万官兵了,不可能后方一点兵力都不留吧。

    但是这一万多宋军从哪里冒出来的?

    从延州那是不可能了,就是延州那边发出援兵,也不可能达到一万多人,而且也不会去凤川砦,而是去华池镇。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从长安调过来的援兵,然而从长安过来的援兵会有那么快么?要知道。西夏大军出现在大顺城。才只几天的事。

    这时他更加隐隐地发现有问题存在。

    当然。他也想过,派斥候去后方打探,但现在的问题是宋朝将庆州郊外百姓一起撤走了。

    还飘荡在郊外的人,要么就是西夏的斥候,要么就是宋朝的斥候。

    因此自从西夏大军一拥而来,看到野外有人在飘荡,立即追杀。现在包括凤川砦、华池城前的郊外,都没有宋朝斥候出没了。可是过了这一线。那又是宋朝斥候的天下。

    只要自己派出斥候,那怕到了龙蟠镇,都可能被宋朝斥候发现,击毙,更不要说翻过子午山,去庆州的后方打探情报。

    都哆腊讹一翻莫展,不过为了西夏军队再也不能出现失误,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信上,派人送到柔远寨。

    但信使刚刚离开,就接到梁乙埋的命令。让他强攻荔原堡。

    那么就攻吧。

    反正三军集结在一起,兵力上至少在荔原堡这里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都哆腊讹下令三军发起总攻。

    同时另一边打得更激烈。

    经过一上午猛攻之后。宋军再度出现了沉重的伤亡。

    魏庆宗看了看日头,它开始渐渐偏西了。于是下令道:“将猛火油搬出来。”

    妹轻咩罗也站在塔楼上观看着。

    昨天夜里郭庆带来一百新兵,将城中的重伤员一起替换下去。

    但人数并没有增加多少,所以妹轻咩罗也没有察觉。

    经过了一上午的鏖战,宋军只剩下四百余能继续战斗的兵士了。

    这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再伤亡下去,马上宋朝连守城的兵力都严重不足。因此他果断下令:“三军一起攻城。”

    经过一天半时间的鏖战,西夏人伤亡更重,不过他们兵力占据着优势,所以尽管折了近两千兵马,这个兵力的优势却在渐渐扩大。

    一批批敌人接近雪泥堡下。

    这时妹轻咩罗就看到宋军搬上来一个个小罐子,他听说了猛火油,不过暂时还没有将这些小罐子与猛火油联系在一起,以为是火药呢。因此大喝道:“注意宋人的火药。”

    然后他又估计着这是宋军要拼命了。

    这一波进攻,大约能拿下雪泥堡吧。不过打到现在,宋军的凶悍,也让他暗暗心惊,甚至在昨天早上发起进攻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宋军会有这样的战斗力,以为不用一天就能将此堡拿下。那知道打得如此艰难。

    似乎真是火药,城头上接着燃起了火把。这时代用火舌,有点操蛋,得慢慢去划,速度太慢了。

    几千夏兵小心地盯着这些小罐子,就是火药,他们心情还是很紧张的,虽然看上去这些小罐子并不大,那么爆炸威力也不会太大,然而宋朝喜欢在火药里放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特别是那些铁蒺藜铁钉子。

    所以大家有些胆怯了。

    看到这情形,妹轻咩罗又派人向前方传令:“勿用怕,这些小罐子很小,爆炸的威力不大,爆炸后里面的铁蒺藜不会杀死人,顶多受伤,大家注意一点。”

    还真有点儿懂。

    在他反复激励下,几千夏兵越来越近。

    魏庆宗站在城头上,始终也没有下命令。

    直到敌人一个个来到城头下,又竖起攻城梯,不停地往上攀爬,眼看有一些人冲上城头,魏庆宗这才下令:“放。”

    一个个小罐子点燃,砸在敌兵身上。

    这个太顺手了,不象弓箭,要必须拉满后才能射击,更不象投石机那样的慢,也没有滚石檑木沉重。

    小陶瓷罐子砸中了敌人,立即裂开,猛火油同时喷溅在敌人身上,随着一个个敌人身上腾起一片火海。眨眼之间,五六百名敌兵就成了火人,被烧得惨嚎连连。

    “猛火油,”妹轻咩罗忽然想到了。

    “撤,撤。”他随即下达命令,原因简单,因为城头上小罐子还有很多。

    实际不用他下令,已经有不少夏兵胆怯地往后退。

    大杀器抛出来了,但妹轻咩罗却想不出任何办法对付。

    要命的是仁多零丁再三下令,下午必须将此堡夺下。怎么办?他走来走去,最后不得不让亲兵立即去淮安镇前的大营,通知仁多零丁,让仁多零丁想办法。

    没办法攻打了,这一烧,不仅烧死了许多人,还将三军士气也一起烧光了。就算不怕死,也不能这样死吧。

    此刻仁多零丁也在苦思。

    安疆堡夜袭战传到他耳朵里有些晚,毕竟与柔远寨中间隔着美利堡与东谷砦。

    也因为这一隔,他根本就没有接到有一支庞大的宋军进驻凤川砦的情报。但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让他隐约地觉得很不对。

    就在这时,妹轻咩罗情报送到他手中,他同样不解,如果宋军有这样的杀器,为何至今未用。一个小罐子能装多少猛火油,仅是大顺城前那一把火,得装多少小罐子。难道宋朝人手中实际这种猛火油不多?

    还真让他猜对了。

    但仁多零丁也只是在猜,那么接着一个问题来了,如果宋军手中的猛火油不多,为何还分了那么多放在了雪泥堡。

    放在大顺城能理解,那怕放在柔远寨、荔原堡与淮安镇同样都能理解,但放在雪泥堡就不能理解了。

    想到这里,他立即下达了一道命令:“罔藏逋,你立即率领一万兵马,不,率领两万兵马前去美利堡,将此堡拿下。”

    “那么你怎么办?”

    “无妨,淮安镇中宋军兵力也不多,他们不敢出城作战。”

    “喏。”

    “对了,你立即将盾牌反而组装把手,懂不懂?”

    “这是一个好主意,”罔藏逋眼睛一亮说。

    用盾牌是无法挡着猛火油这种用法的,这可不是以前的猛火油,听说很厉害。

    那怕砸在盾牌上,只要喷溅到了身上,火势也立即烧过来。

    不过盾牌反而装把手,那么凹的一面冲向敌人,猛火油就不易喷溅到将士身上了。罔藏逋领命下去,至此,大会战真正开始。(未完待续。。)

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级

    这个改造盾牌时间用不着很长。

    藤盾经过王巨之手,开始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但原来的盾牌还多是铁盾与木盾。宋朝铁盾比木盾比例高一点,西夏木盾比铁盾比例又高一点。

    西夏缺铁哪,如果宋朝能将铁走私完全杜绝,可能几场大规模战役打下来,只要西夏没有大捷没有战场上的收获,那么西夏可能连制造兵器的铁都成问题。

    不过木盾缺点很多,若是薄的话,连箭都挡不住。若是厚,它就与铁盾一样重了。但就是很厚,它的缺点仍然很多,也许能挡一下弓箭,但受不了刀斧,一劈就裂。

    当然,藤盾虽轻,经桐油泡后也具有弹性,不过也有缺点,不是怕火,若那样,西夏人身上的皮甲岂不是更怕火,它最怕的就是敌人用长枪去扎,也怕劲弩,特别是神臂弓这样的强弩。

    然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战场上也是如此,所以蒙古骑兵几乎天下无敌,到了热武器时代,导弹飞机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它们的速度。

    藤盾轻了,速度就跟上来了。

    否则象是原来的盾兵,一个大长盾,三十多斤重,再加上一把三四斤重的提刀,然后再加上五六十斤重的步人甲,好了,身体差一差,也别打了,压都压趴下去。

    并且这个藤对宋朝很有利,无论契丹还是西夏,都不产好藤。这也是中原一个优势,所以在史上的明朝,最后九成盾牌变成了藤盾。只是王巨不大清楚此事罢了。

    西夏没有藤盾。但有木盾。所以在背面装上把柄也不是太难。

    “还是仁多将军厉害啊。”妹轻咩罗说道。

    其实仁多零丁没有他想的那么神。

    天色临近傍晚。妹轻咩罗又让手下发起了进攻。

    这也是今天最后一次进攻了,无论妹轻咩罗,还是仁多零丁,还是希望最好能在今天就将雪泥堡拿下来的。毕竟堡内剩下的宋军不多了。

    夏兵挥舞着盾牌,再次攻到雪泥堡下。

    但立即遇到了种种问题,特别是这个盾牌。为什么大盾多是长方形,或者不规则的长方形,却没有正方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盾后面的人。若是换成正方形,又要那么高,得多重哪。那么为什么小盾全部是清一色的圆形,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因为它更符合力学原理。

    那么为什么盾的凹面朝里,原因也很简单,它符合力学原理,然而后凹面朝外了,挥舞时还能符合力学原理?特别是木盾,为了起到保护作用。必须厚实,那就意味着比较重。这样反过来挥舞着。士兵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总之,这是一个古代很少有过的武器。拜占庭虽有希腊火,但那种希腊火严格来说,是多种物质的混合体,并不算是石油的刻意提炼物,至少在易燃性上远不及现在这种猛火油。

    还有,拜占庭没有宋朝这种引信。虽然这种引信依然很落后,不过因为爆竹的出现,在黑火药引信技术上,已经渐渐成熟。况且随后王巨又派工匠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因此拜占庭只用希腊火当做海战的利器,罕用在守城战役上。在史上,当人类想到了提炼石油时,早就使用了热武器,更不会用上这种笨拙的战术,甚至城墙都渐渐完全失去作用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破解呢?

    还是有的,那就是制造更大的圆盾,能完全保护好盾牌后面人的安全,并且表面必须要光滑似镜,那么即便烧起来,也只是沾了一点点猛火油,烧的时间不长,连持盾的手都不会烫着。

    西夏人会迟早想出来的,但就是想出来了,哪里有这个经济大规模制造更大的圆盾哦?况且造出来,万一宋朝不使用这种武器呢?那么当大盾,它太小了。当小盾,它太大太笨重了。这同样会很悲催的。

    不过西夏人很幸运,这次王巨带来的猛火油真的不多,不然就凭借这些猛火油,就能让西夏人好好喝上一壶。

    攻城在继续。

    猛火油砸了下来,挡住了,但真挡住了?它的凹面朝上的,因此猛火油全部流在这个凹面了,然后在盾牌里熊熊燃烧。那么就往下倾倒吧。这一倒,上面的猛火油正好砸下来,身上又着火了。不倒,马上连盾牌也同样烧了起来。实际就是倒了,因为盾牌是木头的,依然在燃烧。

    又有宋兵看到天色已晚,他们任务即将完成,于是将油罐子直接磕在攻城梯上,连攻城梯都立即烧了起来。

    攻了一会,有少数人登上城头,不过起的作用不大。互有伤亡,妹轻咩罗不得不又下了撤退命令。但这个互有伤亡,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宋军伤亡只不过几十人。但西夏人又折了三四百名士兵。

    仁多零丁这个法子起的作用不大,但多少起了一些作用。

    妹轻咩罗又做了反思,让手下取来雪水,挖掘出一个大池子,再将盾牌与攻城梯泡在池中。这个想法还有点创意的,至少沾了水,不易燃烧。

    都不懂啊,以为水就能灭火,但不要弄错了,就是将这个猛火油放在水面上,照样烧得轰轰烈烈!

    不过魏庆宗长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西夏人自持手中有了这个新式盾,夜晚继续不停地发起进攻。实际雪泥堡此时真的很危险,剩下的兵士不满四百人,几乎人人带伤,包括他自己,也在上午攻防战中,受了重伤。其实只要西夏人不顾伤亡,再强攻两波,雪泥堡必失无疑。

    他悄悄下了城头,将残缺不全的两营军队召集,说道:“大家再等几个时辰。我带你们安全回去。”

    听到回去。几乎所有将士眼睛都有些湿意。打到现在,他们几乎折了七成同伴,即便那些让章楶高价买命来的强人,今天也几乎折了近半人。

    终于结束这个苦难的战斗。

    魏庆宗又说:“不过牺牲的兄弟,战后,我们也要带他们回去。因此我们马上挖坑,将他们姓名兵牌一起放在他们遗体上,战后让他们回家。”

    “喏。”

    不过这一刻大家都有些感伤。特别一些重伤员,因为兵力少,今天连重伤员都不得不在城头上作战。战斗终于结束了,他们可能就会面临着残废的威胁了,这一战过后,必然会被勒令退伍,那么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魏庆宗又说道:“无妨,明公承诺过,无论伤亡,都会有优厚的抚恤。至于其他人,就等着升官发财吧。”

    这一句话。才让大家脸上绽放出笑容。

    实际魏庆宗心中依然有些不快,就算郭庆解释了,但多少提前通知一声吧,难道我会泄密不成?

    所以小小地坑了王巨一下,你说过了,就得要做到。做不到,你以后还能不能在军中树立威信?至少环庆路的官兵会不会对你象以前那样折服?

    …………

    “这些小兔崽们还真争气啊。”王君万说。

    一百六十多里地,走了二十七个多小时,并且是轻装上阵的,除了必备的铠甲武器外,余下的只带了路上所吃的干粮,以及火把,其他什么都没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小时只走六里地,其实不算快。

    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这次行军同样创下了一个奇迹。

    一是连续性的赶路,这时代,一天步行六七十里地,一般成年人都能轻松地做到。但连续性行军上百里之后,两腿就吃不消了。所以为什么王巨再三说高继勋以每日一百五十里的速度,行军到麟州,成了宋朝行军最快的一次,也是宋朝行军史上的一个奇迹。

    况且这其中一半以上是山道,山道上还有冰雪,一走一滑。又是日夜不停地行军。

    这说明苗授、刘昌祚、王君万与姚麟四人带领下,这支保捷军练了出来。现在就差的是实战,经过这次实战,这支保捷军能算是一支强军了,至少在宋军当中,他们都能拿得出手了。

    但实际这也说明了王君万的性格问题,自大与自私……

    现在每一步都很关健,就象昨天晚上,魏庆宗那边不重要?如果魏庆宗守不住雪泥堡,或者昨天夜里被敌人发现,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又会让王巨头痛。

    只能说种谊那边要稍稍好一点,因为他们是在滑冰前进的,速度快,又是下半夜,即便有百姓看到了,说不定不相信自己眼睛,传出来的,多半是妖异的传言,未必会让前面的一些慕容相信。

    高敏昨天夜里做得也不错,但高敏那边是最没有问题的,即便高敏有了问题,还有姚麟补救呢。关中二姚,那一个姚都不简单,只是姚麟暂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被所有人低估了。

    但高敏同样被王巨低估了。

    高敏难就难在下面……

    那才是高敏最大的考验,也是王巨决定胜负的最重要一步棋。

    今天晚上还有几个难关要过。

    刘昌祚去了凤川砦,这必然会引起敌人注意。而后方并非象都哆腊讹所想的那样,前线一带夏人斥候是难以过去。不过过去了就过去了。原因简单,环庆路不是所有人都听从命令,撤了出来。只能说庆州境内前线留下的百姓很少,环州那边没有撤退的百姓却占据了一半以上。至于庆州境内,自凤川砦龙蟠县起,同样大多数百姓没有撤退。然后敌人真来了,还不知来了多少,动辄就是几万人,百姓怕了,今天撤退的百姓数量反而在激增。

    只要敌人斥候摸过了前线,到了后方,便可以混水摸鱼,成功到达宁州境内,到了宁州,真相大白。马上就能破坏王巨的计划。

    不过王巨运气真的很好,他不知道因为宋吉的一句话,梁乙埋让都哆腊讹立即攻打荔原堡,于是都哆腊讹便没有多想这件事……这个时间又让他赢回来。再过两三天。即便敌人知道了。那也无所谓。

    这是今天第一关。

    第二关雪泥堡里面副都头以上的将领。都知道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撤退时,必须他们全部撤走,要么战死,但不能因为重伤而让敌人抓去,否则敌人又会得到实际真相。这一关同样很难。

    第三关,高敏那边会不会再做到象上次那样,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摸过去……

    第四关,种谊与郭庆能不能顺利将环州那边的问题迅速解决。

    只有这四关全部通过,战斗才能顺利地向自己计划中的下一步发展。

    不过暂时运气真的很好,特别是刘昌祚那支军队,如果昨天在他抵达之前,敌人的大部队就来到凤川砦下,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王君万又问:“明公,这个仁多零丁有没有怀疑环州那边……”

    “不知道,恐怕他觉得有些不妙,但还没有那能力想明白。之所以派兵去美利堡,这是担心姚麟与高敏的军队抵达东谷砦后。分兵驻守美利堡,使得美利堡实力加强,不易攻破,那么两支军队就被我军隔阻。”

    “如果不是美利堡太小了,还真能隔一隔……”

    “就是不小,也不能隔,哪里地形不险恶,敌人两面都是大军,如果强行攻打,还会被攻破。就是不攻破,后路截断,高敏哪里压力就会激增。”

    “是啊,这个宦官,这次要露大脸了。”

    “哈哈哈,”王巨大笑:“不要小看了这个宦官,窦舜卿他们一再推荐。”

    王巨对宋朝宦官真的不排斥,那怕是童贯。

    许多人骂童贯弄了一个海上之盟,但当时谁能料到女真人那么厉害?随后没有攻破幽州,原因很多的,包括河北河东军末落,不能打了,西军到了河北去又不能适应。

    包括耶律大石的军事才华,此人乃是一个岳飞级别的大将,甚至现在王巨手下的刘昌祚、苗授等人都不及之。最悲催的是契丹人将耶律大石放在幽州,光对付宋人了,而没有用他来对付女真人。如果说宿命的话,宋朝那是当有此一劫。

    所以也不能全怪童贯,要知道当时主帅虽是童贯,副帅却是种师道,并且童贯给了种师道的领兵权与指挥权,并没有掣肘种师道。但种师道虽能打,哪里能及耶律大石。人家那是凭借一群散兵败将跑到西域生生创下一个大西辽的勇将,一般人能做到吗?在两宋风云中,第一能打的当数完颜阿骨打,次之才是岳飞与耶律大石,这两人军事才能相仿佛,但耶律大石绝不在岳飞之下。

    当然,这也说明了许多问题,任何一个群体,权利都需要掣肘的,文臣不掣肘,就成了宋朝可恨的士大夫。武将不掣肘,就成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太监不掣肘,就成了明朝的阉党。外戚不掣肘就成了东汉的外戚专政。臭港不掣肘,就成就了一群灿灿……

    至于仁多零丁,王巨看法倒也公正。

    如果评价史上诸将综合的军事才能,白起、韩信、刘秀、李靖几人是钻石级别的,这一级别不会超过十人,甚至不会超过五人。即便岳飞、完颜阿骨打、耶律大石、刘裕、论钦陵、项羽等人,都不能挤进去。至于光武大帝刘秀,这才是被后人最轻视的军事家!

    那么这些将领属于什么级别?黄金级别。

    项羽不及韩信吗?真不及之。否则也不会容一个小刘邦在鸿沟僵持了那么多年。同样,若没有韩信参与,即便刘邦有张良萧何曹参樊哙,也未必能取得垓下大捷。

    不过黄金级别的主将要稍多一点,包括李世民、乐毅、李牧、李绩、韦睿、班超、吴起、卫青、霍去病、冯异、裴行俭等人,当然,这其中有强有弱,卫青、霍去病、岳飞、论钦陵、吴起等人要靠前,裴行俭、冯异、安禄山等人要略略靠后。但这一级别的大将说多同样也不会有很多,不会超过四十人。

    次之白银级别,包括耶律休哥、李继隆、章楶、王韶,这是北宋时的,前代的有薛仁贵、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诸葛亮、曹操、周瑜、周亚夫、田单、王剪等等。这一级别的人同样不多,不会超过一百人。

    然后是铜级别的,这个就要多了,包括如今的刘昌祚、苗授,稍前的狄青、张亢、唃厮啰、李元昊、潘美、曹彬、李继迁、赵匡胤、杨业等等,仁多零丁也能勉强算上吧。这一级别的最少能有三百人以上。不过仁多零丁得排在这三百人的后面,实际若是给苗授与刘昌祚足够的权利支持与兵力,他们绝对在仁多零丁之上。就是王巨本人,因为带着一个指头,只要他将这个指头发挥好,同样也在仁多零丁之上。

    就不要说章王二人了,仁多零丁哪里能赶得上章楶与王韶?

    所以王巨再三提醒魏庆宗与燕达得注意这个仁多零丁,至少他能勉强挤进铜级别了,象王君万、二姚、燕达与种谔等有只能算是铁级别的。也不要小看了铁级别,如果让王巨来排,宋初四大名将当中的曹彬都挤不进去。

    但这是重视。然而也不会刻意过份重视,那么就会产生战略误判。况且仁多零丁虽不错,上面还有梁乙埋这个庸帅掣肘呢。就象刘平与郭遵差了吗,在范雍手下只是死路一条。就象王珪差了吗,那也是一名绝世勇将,但在韩琦指挥下,只能是死路一条……还有呢,高仙芝、哥舒翰与封常清那一个差了,但李隆基在后方遥控,哪里能打好哦。

    不过自己“胃口好”,想要以蛇吞象,所以必须兵行险着。

    因此每一步走下去,都会面临着一道道关卡。今晚,又得要迈出几道艰难的关卡……(未完待续。。)

第497章 二十五里

    “都哆将军,荔原堡内兵力可能有六千人。”一名副将说道。

    下午迫于梁乙埋之命,都哆腊讹只好发起了进攻,不过在进攻时,刻意派人于高处,观看了荔原堡中的兵力。这个六千余人不仅是官兵,还包括强人壮马。当然,他们也要算是兵力的,拿起弓箭,并且姚兕向他们发放了部分的复合弓,至少在守城时,他们比禁兵还要生猛。

    这些兵力,如果出城作战,那几乎等于找死了。

    尽管不能小视他们的战斗力,但不可能做到以一敌七。不过放在守城上,就是这点兵力,也让都哆腊讹头痛万分。

    一将又说道:“不好攻啊。”

    就算不怕牺牲惨重,不要攻到最后,荔原堡兵力拼完了,他们兵力同样也拼完了。

    雪泥堡惨战还没有传过来呢,否则他们会更胆寒。

    “但是梁相**令所压,谁敢不听?”都哆腊讹苦笑。

    “若此,我倒有一策,不如将军中分成几军,日夜不停地轮流进攻。”另一将又说道。

    如果非要强攻,只有这个办法了。

    然而就是这样,牺牲也会同样惨重。

    就在大家一愁莫展时,外面斥候进来禀报:“都哆将军,延州一支军队刚刚抵达华池镇。”

    这支宋军并不多,只有三营杂牌军。

    就是这样,郭逵与韩绛还商议了许久。

    韩绛默许,郭逵不同意,认为延州本身就需要一些兵力驻守。还有下面承诺的分兵。抽不出来兵力了。况且又不是王巨的请求。姚兕算什么!实际这是两人在撕逼。

    韩绛也不大愿意,不过郭逵反对,他就同意,面对郭逵的责难,韩绛说,还有一支兵力,那就是归娘族。如今归娘族的族长就是当初的归娘浪埋,因为夺安疆堡之功。他成了宋朝的军头,尽管这个军头乃是虚职,不过手下族帐一起划成了宋朝的熟户。并且归娘族在周边诸族当中颇有威信。

    如果打得好,这一役下来,长城岭都能收回来,这对这些部族很有利,以后可能再也不受西夏骚扰抄掠。因此这些部族若是集结起来,同样能集结出一支可观的兵力。

    郭逵无语,王家寨虽搬走了,但他们原来的根就在保安军北部。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巨在这些部族中还有些威望。两人纠缠了一会儿。抽出三支杂牌军。

    为何是杂牌军,因为一支是保捷军,两支是从延州西南方向抽出的强人,虽然战斗力不好说,不过近哪。再说姚兕也说明了,不用战斗力,只要他们大张旗鼓来,做一个样子。

    因此三营兵士,一千两百余人,兵力不多,不过大张旗鼓,旌旗无数,似乎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从王巨以前翻修的那条道迅速到了华池镇。

    这样一来,西夏斥候肯定打探到了。

    只是他们从华池镇后面来的,斥候没有打探到具体的数字。

    讹一罔玉惊叫道:“这些宋军乃是对我图谋不诡啊。”

    他去凤川砦,一是夺砦,二是钓鱼。诱惑华池镇的兵力去救援,好在野外围点打援。但根据现在的宋军兵力分布与调动,若是当初自己真冒然去了凤川砦,还真危险了。只要华池镇的宋军将自己主力部队拖一拖,这是肯定能拖住了,虽然主力军队兵力多,可荔原堡中还有一支宋军呢。那么能派多少兵力过去,顶多一万人。

    但华池镇的兵力,平戎镇的兵力,以及西华池砦的少量兵力,加上今天晚上来的援兵,兵力早就超过了一万人。

    那么他们必然能将分过去的合围兵力拖住,甚至还能分出兵力向自己的后方进攻,再加上凤川砦一万多宋军,自己一万兵马那就凶多吉少了。最后的结果,安疆堡下昨夜一幕又将上演。

    想到这里,他先是一阵胆寒,又是大笑:“幸好我下令军队停下,都哆将军你又将我的军马调回来。”

    都哆腊讹勉强地笑了笑。

    似乎讹一罔玉说得有理,宋军兵力总的来说,远不及这次的夏军。那么在恰当的时机里,形成优势兵力,一口一个一万,不要多,只要来上**口,十来口,不用再打了,三军士气低落,自己儿就退回去,并且是损失惨重地退回去。

    但真是这样?

    这么庞大的兵力调动,西夏斥候当真是吃醋的?

    通过这一系列战役打下来,似乎宋人并没有这么傻。

    但若不是这样,这个兵力分布就十分不合理了。毕竟华池县并不是这次西夏真正主攻方向。主攻方向是庆州。

    他想到这里,拿来地图。

    先是看华池镇、平戎镇、荔原堡与凤川砦。这四处兵力合在一起,非同小可,估计有三万宋军。

    难道是想吃下自己这四万兵马,就象当初大顺城之战那样?

    但这又不大可能,毕竟柔远寨下西夏的兵力更多,两相离得不太远。只要自己不深入,就在荔原堡下,那怕宋军有五万兵马,也不足以惧。

    所以他想来想去,写了一封信给梁乙埋,将这个情况说了说,又说,我可以在这里佯攻荔原堡,将这么多宋军拖住,那么淮安镇后的宋军兵力空虚。只要夏军将美利堡拿下,三路大军会合,就可以从柔远寨分兵,直接向庆州城发起进攻。

    怎么办呢?

    若是强攻,且不说未必能攻下来,就是攻下来,自己损失过重的话,梁乙埋也会找自己的麻烦。

    信很快到了梁乙埋的手上。

    梁乙埋同样也在讨论着刘昌祚这一万多名兵士的由来。

    宋吉说道:“大将军,这支宋军必是长安来的援兵。”

    “这么说,他们早就知道了我们想要进攻庆州?”

    “未必。若那样。不可能缘边三路都将兵力。以及粮草物资向前线推移。”

    要知道这一推,就堆走了无数金山银山,并且让缘边三路百姓都苦逼了。

    “那为何冒出来一万多宋军?”

    “可能是这样,我们夏国大军最先调动的是河西兵力(指河西走廊的兵力,因为离得远,所以调动时间最早),然后被董毡得知。此人最仇视我们大夏。所以又派人通知了宋人,不过宋人也没有确定。因此先行在长安将一万余宋军集结。若是延州有危,可以赶至延州。若是渭州有危,可以赶至渭州。若是庆州有危,可以赶至庆州。这是集结好的军队,因此我们大军兵临大顺城,这支宋军立即出发,抢到了凤川砦。但他们本来目标不是凤川砦,而是庆州城。只是因为大将军派了重兵去荔原堡,凤川砦又没有驻兵,因此在半途改了方向。去了凤川砦。以后他们必然还会分兵,自龙蟠县去庆州。”

    “这么说。只有这一万余援兵?”

    “差不多吧,毕竟三军集结,就需要粮草,宋军战斗力弱,但是军费却十分高昂。况且永兴军路本身兵力也不多。如果大将军不放心,可以派斥候去庆州打听一下。”

    这个解释似乎是吧……梁乙埋额首同意,又问:“那么荔原堡方向怎么办?”

    “必须让都哆将军拿下,不拿下荔原堡,大顺城就不能拿下。只有拿下大顺城,后路通畅,才能真正谋划整个环庆地区。”

    没办法了,不将都哆腊讹往火坑里推,自己日子不好过哪。

    梁乙埋听从了,又让快马向都哆腊讹下令,必须用最短时间攻下荔原堡。

    都哆腊讹气得要喷血,能攻下荔原堡就不错了,还来个最短时间!不过暂时战场重心不在荔原堡,而是在柔远寨、环州,以及一个更远的地方……

    …………

    宋夏疆界犬牙交错,特别是在环庆路这边。

    这片区域就是后来的定边县、吴旗县、华池县与环县。不过后来的华池县城不在现在的华池镇,而是在柔远寨。

    其中定边县与吴旗县大部分地区属于西夏,华池县与环县大部分属于宋朝。然而西夏也控制了一部分华池县与环县,宋朝后来修建的木瓜堡又在定边县张崾崄乡冯阳庄村西侧。

    木瓜堡的西侧就是车厢峡路,但木瓜堡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威胁车厢峡路,也威胁不了车厢峡路。它主要还是为了拱卫后方安全,正好后方有惠丁堡与西谷砦,成了一个铁三角。还有木瓜堡这里有一个平川,宋朝不要,就要被西夏人侵耕了。想要不被西夏人侵耕,那么只好筑堡砦屯兵了。

    但总的来说,宋朝以守为主,因此不敢在归德川路与车厢峡路上建立任何一个堡砦……怕西夏人生气啊!

    所谓的车厢峡路就是从盐州到车厢峡、香柏寨、静边寨、大明泊、通塞川,抵达淮安镇。按照后世的地理位置就是从定边县到纪畔乡、白湾子乡、樊学乡、张崾崄乡,再到环县东北角元城川河谷,华池县西北角的乔川,抵达怀安乡,也就是现在的淮安镇。

    另外两条道路便是归德川路,可通达灵州,可通达盐州,它更重要。不过西夏这次来是攻打庆州的,所以未从这条道路行军。

    另一条便是从盐州东南,经吴旗县铁边城、楼房坪再达白豹镇,也就是白豹城路。这便是环庆路与西夏沟通的三条主道。另外就是大顺城路,但那得要从金汤城下来了。或者从金汤城又能通达保安军城,或者从长城岭也能到保安军城。

    其他的道路,不是王巨注意的。主要就是车厢峡路。

    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这条道上有那么多川、峡、泊。川不仅是指河,也指狭小的平原地带。峡不仅是指狭窄的河面,也指狭窄的山沟。泊就是湖。

    其实就是到后世,这条路上还有一些小湖泊。

    因此这条道路大多数地区比较平坦。

    但两边则不同了,毕竟它是穿过了横山。

    夜渐黑,战斗不会息……

    美利堡下,两万夏军进入梦乡,在他们大营中间也有一个水池子,妹轻咩罗及时将情报反馈给了仁多零丁,仁多零丁又及时地将消息传给了罔藏逋。

    于是罔藏逋便让手下挖了一个大池子,再将木盾一起放在水池里浸泡。

    然后就下令三军休息,准备明天的攻城战。

    雪泥堡都攻得如此之难,就不要说略修葺过的美利堡。

    但好在梁永能与梁乙埋两军会师,明天会分出一拨兵马,两面夹攻。

    可不管怎么说,明天这一战伤亡会非常地惨重,谁让攻城乃是西夏军队之所短。

    在美利堡的更远处则是东谷砦。

    夜幕降临,一队队斥候回来禀报,白天还有敌人游骑活动的,但到了傍晚时分,敌人的游骑一起回去了。虽然因为高姚二人的军队到了东谷砦,但现在的东谷砦马上就要成为一座孤城,所以西夏人并没有太在意。

    “一个不错的消息。”姚麟道。

    “就是天气晴朗啊。”高敏看着东方天际的亮光叹息道。两个晚上的好天气,无疑都给他行军带来了麻烦。

    “要么再拖一拖吧。”

    “不能再拖了,这段路太难走。”

    姚麟无言,毕竟他来庆州时间比较短,地形方面远不及高敏熟悉。

    “这些是仁多零丁设置的哨所。”姚麟打开地图,指着上面说道。为了打探这条情报,牺牲了二十多名斥候。然后又说:“不过今天晚上你们将创造一个奇迹。”

    “明公有神出鬼没之能。”高敏哭笑不得地说。

    “恩,至少能增加士气。”

    两人说完,高敏悄悄带着他的手下六营官兵,再次离开东谷砦,顺着崎岖艰难的山路向西北方向插去。

    齐忠惊讶地问:“我们这是向车厢峡去啊?”

    “不是车厢峡,去哪里干嘛,找死啊。不过这次我们将创造一个大大的奇迹。”高敏尖着嗓子说。

    “那是去哪里?”

    “萌门三岔!”

    “滋。”齐忠倒吸了一口冷气。

    萌门三岔在大明泊的后方,西夏静边寨的前方,西边二十五里地便是木瓜堡。但不要指望木瓜堡的兵力来支援,这里乃是西夏腹心地带,中间又隔了无数重山。只要派一部轻轻一隔,便将木瓜堡的援兵隔阻了。但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它的前方便是西沟河与北沟河、东沟河,西沟河与北沟河两河交汇处有一个三角向阳山坡,哪里就是萌门三岔。

    齐忠又道:“我们是截……”

    “勿用说,你也勿用担心,到时候会有泾原路那边的援兵。”

    “乖乖冬冬。”齐忠忽然明白这样做的用意了。

    “所以这次我们打得好,会立下大功。”

    “那可不是。”

    “不过大家这一路必须要小心,那个仁多零丁几乎在所有路口都设置了戍所。”

    “那怎么过去?”

    “东岭峰!”

    “东岭峰?”齐忠惊疑地问,哪里根本就没有道路,有的只是山,山连着山,这不要紧,大不了就慢慢爬吧,可除了山,哪里还有一道深不见底的陡峭悬崖,根本就不可能通达萌门三岔。(未完待续。。)

第498章 后方

    一路行军,道路艰难,甚至连路都不是,到后面几乎就是一路爬山过来的。并且月色明媚,让这一行人走得心惊胆战。但也好在这个月色,不然这段路更难走。

    终于悬着一颗心来到东岭峰下,借助明亮的月光,能看到东岭峰后面的那个悬崖。不从这个悬崖过去也行,右侧便是一条小路,可小路上却让仁多零丁置了一个哨所。

    想不惊动夏人,除非飞过去。但那是不可能的。

    几个指使,齐忠就在边境长大的,因此对这里很熟悉,他问:“高都监,我们真从东岭峰过去吗?”

    “请相信会有神迹出现,不过暂时我们还不过去,要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高敏说完,来到东岭峰边上的一个山丘下,因为这一带几乎没有任何道路了,所以属于前线最偏僻的地方。

    高敏找了找,又扒开了一个大窟窿。

    “大家进去吧。”

    这一回大家都懂的。

    一个个嘻嘻哈哈地爬进去,窟窿又重新堵上。

    齐忠还在发问。

    “放心吧,我们能过去,就是它……”高敏指着一样东西说道。

    当然,他本人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时候四更时分了。

    大顺城、荔原堡、柔远寨、美利堡、淮安镇前皆静悄悄一片。但明天这里大多数将爆发更惨烈的攻防战。

    雪泥堡前同样静悄悄一片,并且西夏大营鼾声如雷。

    他们惨战了两天,伤亡惨重。没有受伤的将士同样筋疲力尽。

    但雪泥堡中近四百人眼睛个个瞪得大大的。

    魏庆宗说道:“马上我们就要撤走了。请记住。一定要小心,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几百人默默点着头。

    “还有,各自记好背负的战友,看我的手势,轮流着接过来。”

    有好几十个人受了重伤,马上撤退时就是一个大问题,因此让没有受伤或受伤轻的将士轮流换着背。但为了减重,高敏甚至下令。将士兵身上的铠甲都埋到地下。

    也许夏人能找到,也许找不到,但就是找到,魏庆宗也不去考虑了。

    看到诸人准备妥当,魏庆宗冲着西边一片倒坍的房屋说道:“敬礼。”

    三军单腿跪下,施了一个军礼,那些房屋下面便是埋葬了牺牲的宋兵所在。

    随着,大家默默地从城头上顺着绳子爬下去,堡中还有一些物资辎重的,但为了不惊动敌人。不敢烧的,只能在傍晚时将它们暗下破坏。至于粮食,则是和上泥沙。

    不能破坏的,只好留给敌人了。真正带走的,只有他们各自手中的兵器。

    下了城头,魏庆宗弯下腰,一个亲卫问:“魏将军,怎么啦?”

    两天战斗下来,魏庆宗同样挨了两箭,中了一剑,这一剑还是砍在了他的腹部。不过为了振作士气,仍在带伤奋战。刚才下来时,碰着了伤口。

    他不能喊痛的,挥了挥忍着痛说:“没事。大家继续出发。”

    几百人悄悄登上山顶,放下绳子,魏庆宗则用望远镜盯着敌营观看。

    敌人的哨兵仍没有注意,于是魏庆宗挥手示意让大家下去。

    一会儿全部下了悬崖。

    “走。”魏庆宗道。

    只要越过延庆水,到达对面,再借助对面的树林,他们才能安全撤走。

    大伙小心地趟上延庆水。

    这是最危险的一段道路。

    但越怕出事,越会出事。

    眼看大半人踏到了河对岸,就在这时,一个西夏的哨兵大声喊道:“宋人逃跑了。”

    “走。”魏庆宗大声吼道。

    大家迅速冲向对岸,不过这时后方的西夏大营也开始骚动了。

    “走,走,走。”

    魏庆宗不停地催促着。

    一行人继续往前冲。

    但因为多数人有伤,没伤的又背着战友,这一行速度想快都快不起来。

    他们走了好几里地,就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

    “走,走。”魏庆宗继续在催促。

    因为在前方就有种古的接应军队,只是怕西夏人发现,不敢靠得太近。但发现了,终是一个大大的麻烦。不管怎么说,雪泥堡下还有许多西夏人。

    并且只要被纠缠上了,淮安镇下的夏兵更多,那时候会连种古的大军都拖累了。

    前面还是没有听到动静,后面的马蹄声却越来越近。魏庆宗想了想说道:“留下一百人殿后。”

    说着他挑选了一百名战士,又搜刮了所有的箭矢,呆在了一个隘道上,继续对其他人吼道:“走!”

    敌人已经追上,不过妹轻咩罗手中的骑兵也不多,只有近千骑。但对于魏庆宗此时的兵力来说,也是一支可怕的军队。

    听到马蹄声越来越近,魏庆宗说道:“伏下。”

    随着大团大团的黑影飞速地移动过来。

    大家怦住了呼吸,眼看只有两三百步,魏庆宗吼道:“射。”

    随着嗖嗖的箭鸣声,几十名敌人从马上掉落下去。

    “再射。”

    又有几十名敌人被射中,然后魏庆宗便听到有一人喊道:“退回来,退回来。”

    敌骑迅速退回。

    但很快大家又紧张起来,因为敌人全部下了马,然后钻到树林里,向两边的山峁爬去。

    “走。”魏庆宗果断下了命令。

    只要敌人登上了两边的山峁,他们这一行就完了。于是一百人迅速向前奔去。不过前面的人或是伤兵,或是背着战权的士兵,因此走得慢,只一会儿。就让魏庆宗追上。

    魏庆宗无辄了。只好又找了一个地形伏下。

    不久。西夏人再次追上,甚至魏庆宗能看到远处闪起更大的火光。看来敌人已经进入雪泥堡,察觉到堡中的宋军全部撤走了,因此大军也在后面打着火把追来。

    “运气真不好啊。”魏庆宗心里面想到。

    一会儿敌人再次追近,又一个个下马,借助树木的掩护,杀了过来。

    大家连续射了十几箭,但敌人已经扑到了眼前。“毁掉弓”,魏庆宗说道。他们手中持的全是神臂弓,为了不让敌人仿制,因此朝廷再三下令,若遇到危险,必须毁掉神臂弓。

    一百人一边在破坏神臂弓,一边眼神惨然,这条命令下了,也意味着他们没有任何生机了。

    敌人扑过来了,魏庆宗下令一半手下继续毁神臂弓。又带着一半手下持着提刀,开始了战斗。

    月色明亮动人。刀剑光芒冷肃。林中不停地响着刀剑的碰撞声,又不停地传来惨叫。

    魏庆宗砍死了一人,又砍死了一人。不知砍死了多少夏人,但他身上也不停地中剑,有刺在他身上的,有劈在他身上的,一会儿他整成了一个血人。

    最后他感到身上的力气越来越小,就看到后面同样有火光闪来。种古的援兵到了。

    “杀上去。”种古喝道。

    他的生力军凶狠地扑过来,夏人感到不妙,拨腿就逃,有的连马都丢掉了,迅速向后逃命。

    种古找到了魏庆宗,魏庆宗此时全身发冷,种古道:“快替魏巡检包扎。”

    “种知军,你来了,不用了,带着大家撤离吧。”魏庆宗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魏庆宗所在的第十三旅主力还在,十三旅五营官兵,三营在西谷砦,不过魏庆宗牺牲了,也意味着自开战以来,宋朝折损了一员重将。

    种古无奈,这么大战役,伤亡是谓必然,不过第十三旅不能缺少旅将,所以他立即派人通知庆州,让庆州任命新的旅将,随着裹着余下的雪泥堡官兵继续撤退。

    一会儿,妹轻咩罗带着大军也追了过来,他不甘心哪,继续往下追去。然而刚到一个山隘,就有无数箭矢从两边射过来,妹轻咩罗也不得不喊道:“撤。”

    没办法追了,虽然是月夜,但天知道环州来了多少人援救。然而这也是一个好消息,环州兵力来得越多,对于接下来的安排越有利。因此他看到三军撤出山隘,想了想说:“就在此扎营,再将消息禀报给仁多将军。”

    仁多零丁苦攻雪泥堡,为的还是环州后方,魏庆宗血守雪泥堡,为的还是环州后方,接下来的王巨行动,也要保证环州后方无失……

    环州的后方。

    整个环州几乎全部是山区,不过马岭水两侧倒是形成了一个宽阔的河川地带。但沿着马岭水,两边又有无数条支流流向马岭水,这些支流有大有小,每一条支流又形成一道道山沟,将整个环州的崇山群岭切割若干区域。

    三千多人的队伍沿着马岭水向环州城迅速地冲去,前面就是一条山沟,有一条不大的小河灌入马岭水中。小河上有一座石桥,过了这座石桥,再往前走十几里地,便是环州城。

    明亮的月害死了魏庆宗,但让这些人喜出望外,因为不用打火把,便能走夜路了。

    “快,快,”其中一个中年人催促道。

    然而这行人神情十分怪异,眼看就要接近环州城了,并且此刻的环州城兵力绝对空虚,有的人很开心,但大多数人神色严肃,甚至复杂。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从马岭水传来。

    许多人不由自主地扭头去看,然后多数人张大了嘴巴。

    他们看到了一队队穿着铠甲的士兵,正在冰面上以比马还要快的速度,迅速冲过来。

    “完了。”有的人心中想到。

    还有许多人机灵,立即离开大队伍,向山上跑去。然而来不及了,这支宋军一分为三,有的停下,开始放箭,有的继续向前滑行,滑向那条小河,堵住了他们的去路,至于后方的,直接滑到岸边,放下滑板,迅速上岸,堵住这行人的退路。(未完待续。。)

第499章 清洗

    五更时分,一队强人猛地冲向东城门,然后打开东城门。

    东城门前面的一排房屋里的人奇怪地看着这一幕,整个环州城只剩下这些强人了,当然,种古敢将他们留下来守环州城,他们的忠诚度勿用质疑的。

    但这个节奏不对啊。

    明明这个城门应当我们来打开好不好?

    有聪明的人,就感到事情儿有点不大妙了,可他们又不知道哪里不对。随着就明白哪儿不对了。

    只是一会儿,一队队宋军从东城门外闯了进来。十几里地,若是走,得好一会儿。不过若是滑冰过来的,用不着多久。因此那边在继续剿杀,这边已经抽出三营兵士,事先抢到环州城,以防有变。

    “不好,”那排房子里有人说道。

    然而宋军已经迅速将他们所在的房屋团团围困,一句话也没有说,弓箭齐发,甚至还动用了火箭。

    躲在房子里也不行,房屋马上就烧起来了。

    被宋军逼得,一个个只好走出来投降,又有人气愤地问:“为什么杀我们?”

    但他话还没有落音,数十支箭向他飞来,整射成一个刺猬。余下人吓得面如土色,一个个趴在地上喊饶命。

    郭庆这才走过来,说道:“全部抓起来,严刑审问。”

    这时候他们还有一条生路的,郭庆只是想得到口供。

    一个个审问,边上的胥吏做着记录,然后签名画押。这事儿可不小。得有证据。不然以后整个环庆路将士都会被人授以口舌了。买安优柔才是主流嘛,强硬那是不对的!

    天就渐渐亮了,种谊还没有进城,有的人跑得快,跑到山里面了,这些人同样得搜索出来,最大限度的剿灭。

    不过雪泥堡的消息传到了环州。

    郭庆听了很感伤,两人都是同僚。平时关系不错,没想到昨天下半夜还在一起吃酒,今天早上便阴阳相隔了。

    这时口供也录得差不多了,郭庆悲愤之下,说道:“全部推出去斩首,人头悬于城门上。”

    喊饶命也不行。

    若不是这些人,魏庆宗与那么多宋朝将士何苦在雪泥堡搭上性命?

    消息迅速传开,整个环州震动,然后是静默。

    不是所有慕容都参与进去,参与进去的也不一定是慕容。但一个共同特点。离淮安镇、西谷砦等寨子比较近,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等于离西夏军队近。

    参与进去的人当中有的确实是有反意,有的是被蛊惑的,主要原因就是西夏军队数量太庞大了,一劝一吓,以为宋朝这次必失环庆,所以参与进去了。还有的是被胁迫的,本人不愿意,可村寨里的长辈族长们都同意,他们不得不参加。

    因此环州的后方各村寨倒是罕有人参与。但不代表着他们就支持宋朝了,真正支持宋朝的大多数也听从了庆州的命令,撤到后方。所以他们的态度是“中立”的,我们不背叛宋朝,但不会坐视宋朝官兵“欲所欲为”。另外前线几十万夏军,也是他们的底气。

    现在这种沉默,实际是一种僵持,一种无声的抗议。

    若非种谊九营官兵到来,甚至可能因为官兵杀了那么多人,已经引起了暴乱。

    中午就不知不觉到了。

    章楶的命令也到了环州。

    郭庆却跳了起来:“那环州怎么办?”

    原来章楶的命令是让他接手魏庆宗的第十三旅,驻守西谷砦。如果这道命令是在十几天下达的,郭庆不排斥,但现在郭庆一门心思想着将环州事务结束后,立即返回庆州,加入王巨的总攻计划呢。

    传令的士兵说道:“章通判又说了,如果郭将军不愿意,让小的再代传一句话,西谷砦的右侧与上面,以及上面的上面。”

    实际这个士兵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

    然而郭庆眼睛就亮了起来,西谷砦建设时间较早,在宋真宗年间就修建了此堡,它的位置就在后世环县的元城乡两条小河交汇处的一个圆形山咀上,面积也不大,只有五十几亩,但元城乡有什么?元城川!车厢峡在环州境内的道路是什么,环州元城川、庆州乔川!

    不过此堡因为太小,元城川又过于宽阔,因此不能扼死元城川,这也是以前此路私盐泛滥成灾的原因。堵不死,只好看到私盐犯子将一车车盐从盐州运到宋朝境内。

    当然,更堵不死西夏大军,但它能在关健时候,在背后猛插一刀。况且西谷砦上面是什么?木瓜堡!木瓜堡上面是什么,萌门三岔!

    “可是我手中兵力少哇。”郭庆又说。

    本来魏庆宗手下只有五营官兵,但两营几乎在雪泥堡打残了,西谷砦只有三营官兵了。

    传令的士兵继续说道:“章通判又说,环州初定,一部分部族会被震慑,此时再发出请求,必又会得到一些强人的支持。同时今天又是西夏自大顺城现身后的第七天,西谷砦耽搁不得。”

    传令兵自然不知道其含义,可郭庆能听明白,

    暂时仁多零丁不知道后方有变,只是又向雪泥堡增加了一万援兵。他打的还是好主意,种古手中兵力本来就不多,前线各堡又分去了一些兵力。昨夜救援魏庆宗,又将余下军队带出环州城。所以若无种谊这支宋军神兵天降,今天早上,环州必然失手。环州失手,意味着叛军会得到大量的财富物资。

    挟借此势,叛乱的势头必会扩大,后方诸堡砦会一一告急,种古只能回兵镇压。那时候种古仅是镇压都成问题了,若是一万多名西夏大军突然扑到环州境内,整个环州就可能被仁多零丁拿下。

    可是瞒不了多久的。其实到了中午。仁多零丁还没有接到消息。他就会产生怀疑了。按理说因为西夏主力在大顺城方向,所以仁多零丁的当务之急乃是美利堡,这样三军才能会合。美利堡接下来的就是柔远寨,荔原堡,最后就是大顺城。那么后方道路畅通了,西夏重兵才可后顾无忧地向庆州方向发起进攻。

    庆州一失,环州失去倚靠,不用攻也自己儿丢了。这时分兵攻打西谷砦并没有任何意义。就象攻打东谷砦一样。但西夏兵力多啊,足够他们分兵多处了,而且西夏也不愿意将时间拖得太长,所以真不大好说。

    因此西谷砦主将得确定下来,还得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主将,眼下除了郭庆,还能有谁胜任?

    郭庆将环州事务交给了曹通判,去了西谷砦。

    下午,一行人来到环州城,见面就责问道:“曹通判。昨夜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与西夏勾结,试图里应外合。昨夜趁环州城中兵力空虚时,夺下环州城,与西夏人呼应,被我们官兵镇压。”曹通判道。

    “但我听到的说法,是他们前来环州支援官兵,而非是夺城。”

    “不是……”

    “曹通判,不要与他们罗嗦了,如果朝廷这样处置,诸位不服,那边就是西夏三十万大军,你们尽管再次集结兵力,前来攻伐环州城或者其他堡砦。”种谊在边上说道。

    “你是谁。”一个老者气愤地说。

    “他是种知军的弟弟,此次环庆路将诸军置成十八旅,种将军也是第十旅旅将,其排名还在种知军之上。”曹通判解释道。

    “但总要有一个说法吧。”那老者语气软了软。

    “什么说法,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说法。以前纵容你们,你们无法无天,是因为你们族人多,又有西夏之逼,朝廷恐边事生变。但现在你们敢叛变,朝廷只好鱼死网破。”

    其实种谊态度还是好的,若是郭庆在此,以他与魏庆宗的交情,那么可能当场又要杀人了。这也是章楶将郭庆立即调到西谷砦的原因之一。虽然他与王巨看法一样,恩威并济,不过恩是主,威是辅。事情最好到此为止,不要再扩大。

    “对了,这里有一份刚送来的情报,镇戎军巡检使赵普带着十营官兵,从细腰城马上就要进入环州境内,日暮时分,便能抵达环州各个堡砦。”种谊道。

    不过赵普带来的乃是原州官兵与强人,非是镇戎军的官兵。

    然而这条消息让这行人一起色惧。

    环州终非是西夏主攻方向,种古的军队顶在前线了,再加上原来魏庆宗的属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将前线的几个堡砦守住,大约不存在问题的。

    因此现在的后方等于凭空多出了种谊的九营官兵,再加上原州的十营官兵,那整成了十九营官兵。谁敢动,谁动谁找死哪。

    那老者语气又软了软说:“可那些村寨丁壮多被官兵击毙,以后怎么办啦?”

    “我只说一件事,治平二年冬天,德顺军边境威戎堡西侧二十里外,有一同家堡,这里有好几千户蕃人居住,因为西夏税务沉重,同家堡百姓多有附从我朝之意,可先帝为了两国和平,一直未纳。但这条消息被西夏人得知后,立即出兵同家堡,将同家堡数千户百姓不论男女老幼一起屠杀。最后仅剩下几十户。他们还没有公开反叛西夏,更没有在西夏危急关头在后方背叛。你说我朝当怎么做?”

    “还有,为什么郭庆将军如此生气?若非这些人反叛,为何我朝官兵坚守在雪泥堡?这两天战斗下来,导致无数官兵死亡,包括魏庆宗将军也战死在沙场。你说我朝当怎么做?”

    若是小兵蛋子死了也就死了,可魏庆宗乃是朝廷重将哪。

    “中国是仁国。”

    “你们也知道中国是仁国哪,但你们是怎么回报中国的?”

    “那些寨子现在很可怜。”另一老者说。

    “可怜?那我再问一句,当初他们执意反叛时,这些人是他们的父母,是他们的妻子,为何不进劝?再者,若是让他们得逞,环州境内得有多少百姓官兵生灵涂炭?他们是人,其他人就不是人。或者说你们是人,汉家人就不是人,其他部族人就不是人?”

    所有人一起语塞。

    种谊又说道:“不过我朝还是仁爱的,本来商议安排时,是打算将这些村寨百姓一起交给西夏。反正他们不是想投奔西夏吗?”

    “不妥哪。”几个老者一起惊呼。

    如果让他们成功了,得到环州城,等于得到无数财富。得到环州城,西夏必会拿下环州,有此功又可以升官发财。但现在没有成功,丁壮死了一半以上,宋朝又有这么多官兵,各村寨又缺少反抗的丁壮,那么必让宋军迅速地将他们驱逐出各个村寨,又能迅速地送到西夏人手中。但现在西夏人要这群妇女老幼做什么?

    到时候只有一个结果,财物留下,妇人留下,甚至小孩子也留下,以后做为人口储备,但那些老人只有找死的份了。然而那些妇女小孩子也未必有好下场,这是几十万夏军,一个个性渴难忍,到时候妇女能有什么好下场?小孩子会做为人口储备,但也是一个奴隶身份!

    原来还真打算这样安排的,最后王巨否决了。若真这么做,争议太大了。

    种谊又说:“有什么不妥?西夏人能做出来,你们不是想投靠西夏吗,我们大宋是向西夏人学习的。”

    “我们没有投靠西夏,只是来问一问。”

    “当真,如果我们手中没有这些军队,你们恐怕来就不是问一问吧。”

    “不是,不是的。”

    “不是的,那么为什么你们一个强人都不派出。官兵在浴血奋战,不仅替大宋保卫家园,也是在替你们保卫家园。如果你们说西夏好,现在就投奔啊,我们绝不会反对。”种谊拍着桌子喝道。

    国家治理地方的最重要象征,不仅是驻兵,还有最重要的一条,百姓会纳税,或者服役,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徭赋。那么才能构成对等的关系,百姓付出赋或徭,强壮了国家。国家就得认真治理,给百姓更好的生活。这个对等的关系形成,治理才能稳定。否则这个统治便会动摇。唐朝对突厥不征赋徭,最后还是丢失了大漠。宋朝对侬智高不征赋徭,任其成为独立王国,结果侬智高给了宋朝最凶残的一刀。天朝不征臭港的赋徭,产生了大量的灿灿。

    现在的环州许多部族成了什么?与当初的侬智高有何区别?

    “慕恩也有恩于朝廷的。”

    “慕恩那不叫有恩于朝廷,那叫识相。若不是看在慕恩的份上,朝廷给予了优惠的政策,你们慕容族如何能茁壮成长?如何成了如今的尾大不掉之势!”

    一行人面面相觑,他们听出种谊的杀气了。不但朝廷这次不会服软,恐怕以后还会更强硬。如果他们再不识相的话,那么战后,朝廷也许对他们的寨子都要动手。

    然而问题来了,朝廷在大撤离,可他们寨子动都不动,为何?也不是为了反叛宋朝,其实昨夜参与的各村寨,坚决反叛宋朝的村寨同样不多。大多数是被诱惑或者威胁参与进去的。实际这些村寨与他们一样,俺们不反叛宋朝,但也不会支持宋朝。我们是属于中立派。所以宋朝来治理,我们照样能生活。西夏来了,我们还能照样生活。不过将强人派出来,性质则是两样了,这不是派出来训练,而是参战。等于是公开站队,但万一西夏灭掉环庆,以后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500章 大杀器

    一个老者又问:“不过那些村寨百姓怎么安排?”

    种谊心中暗叹,到这时候了,这些人还不主动站出来支持宋朝,难怪王巨虽否决了残忍的提议,但接下来的手段依然很强硬。

    他答道:“这一战过后,环州二州许多地区必须要重建,战后会在庆州境内选择几处地点,将这些村寨的百姓一起转移。腾出来的空间,会安置原来庆州境内的各部族。当然,为了奖励,这些部族会拥有比原来更好的地盘。”

    这个更好的地盘,一是指面积大,二是指水草丰美。毕竟二十几个村寨,死了那么多丁壮,用不着这么大的地盘了,也不可能给他们这么大地盘了,那岂不是在鼓励大家一起学习那个口号,想当官,先占山先王等招安?

    几十人又色变。

    这才是狠招,这些部族既然安排过来,大多数是对宋朝忠心的,他们顶在前方,又将环州“中立派”稀释,以后他们这些中立派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了。

    种谊又道:“还有,此战我军必然会打退敌人的进攻。然而除了这些部族外,还有一些部族一直对我朝不满,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即离开环州,投奔西夏。我再次申明,官军会做任何阻拦。但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又不对大宋忠心。那么只有一个选择,战后会强行将这些部族也驱逐出环州,然后打散到庆州各处,甚至安排到宁州等后方人烟稀少的山区。”

    “滋。”几十人全部倒吸着冷气。

    有人后悔不当来了。

    但不来。就能躲过去吗?

    环州乃是宋朝最重要的前线地带。王巨既然花费了那么大心血。包括雪泥堡那么多官兵的牺牲,以及赵普的官兵。现在兵力这么紧张,生生用五千官兵来震慑,岂不是损失?因此王巨不可能继续坐视环州继续象史上那样发展。史上是怎么发展的?

    史上熙宁九年,自慕恩慕化死后,慕家族益繁,向背不一,许多部族主动向西夏请降。

    元丰三年。环州肃远寨慕家白子等剽属羌聚众为乱。

    元丰四年,环州慕家族首领迎逋数次纵火杀人,官府不敢问,结连诸部为寇。

    最后朝廷因为慕容族颉狠难制,不得不派老将张守约前来环州,勒兵讨擒之。但张守约同样顾忌重重,未下狠手。因此慕家族山夷叛,举户亡西。特别是在金人南侵下,慕容族更是插了一记狠刀子,慕容洧带着庞大的慕容族举族反叛宋朝。杀害官兵,使得整个环州没入西夏。

    王巨不清楚这些事。但知道自从慕容恩与慕容化死后,这个慕容族要之根本无益了。

    而且上属出现的各个人物,此次反叛中也陆续出现,包括慕容白子,肃远寨顶在环州前方,戒备森严,因此他刻意让部众化整为零,硬是潜到后方,参与了这次反叛。

    慕容迎逋因为剽勇过人,成了这次反叛的首领,但昨天黎明时,他逃跑出去了,到现在还没有抓到,可能他想逃到西夏大军哪里,只是环州多山,逃得远了,想抓也没有办法抓捕。另一人慕容山夷同样也是首领之一。

    不过王巨也不清楚史上这些事,并没有刻意针对那一个慕容。

    但总的来说,这也是宋朝偏软的政策造成的结果。

    惯子不孝,肥田养稗稻。

    以前这是一条真理,一千年后,这同样还是一条真理。

    所以这次王巨与李三狗会面时,又刻意与李三狗说了慕容。三狗叔,你也渐渐老了,但这么多野利聚集在一起,你在能凝聚起来,至少保证他们不会反叛宋朝。可你不在怎么办?

    因此凝聚可以,让他们过上一个好生活也可以,但切不可以学习慕容,不过用不着刻意打散,就是继续保持以前那样,姓野龙的还是姓野龙,姓虫二的还是姓虫二。然后各个村寨选择他们的族长。等于聚而不散,不散也不凝,这样呢,虽然不可能象慕容那样出现一部强大的部族,可是朝廷会放心,也会利于百姓迅速融入宋朝,强大的部族名号没有了,可是子孙后人,却能很好的生活下去。

    这肯定有背李三狗的想法,然而王巨说得有道理,李三狗也无法反驳。

    一行人苦瑟的回去。

    但他们还没有决定支持宋朝,不过赵普率领着一队队官兵到来,终于让他们色沮。不过就是这样,他们拖了三四天,才不情不愿地将各村寨中的强人壮马发出来,然而那时候,战争早进入了下一阶段了。

    …………

    夜晚降临。

    章楶又骑马到了宁州。

    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有的他也不能完全做主了,毕竟王巨才是环州路的一把手。

    “荔原堡那边如何?”

    “那边今天攻得很急,一度让荔原堡十分凶险。为了打退敌人,仅是姚兕今天一人就射了近千箭,毙数百人,裂指流血。”章楶说罢眼中出现赞服的光芒。

    这简直是一台机关枪哪。

    王巨笑了笑,姚兕只是一台中型机关枪,还有一个重型机关枪未出世呢。

    但这一战,姚兕没有史上表现的出色,那次大顺城之战,因为李复圭无备,前线各堡砦兵力都很空虚。因此姚兕率军屡屡打败攻城的夏军,生生将夏人杀得胆寒,接着姚兕又让其子姚雄引壮骑驰掩其后,在数万夏军中杀进杀出,如履平川,西夏人怂了,于是再度回去转攻大顺城。那一次大顺城兵力很少,更无防备。于是姚兕不得不往返数次前去营救,转战了整整三天,斩首数千人。这才全保二城不失。

    不过现在兵力充足。不用象史上那样冒险了。

    至于姚雄。在夜袭那一战同样十分光彩。只是姚雄也随着叔叔姚麟的军队,撤向了东谷砦,又随高敏去了东岭峰。

    但就是这样,这一天攻防战打下来,也将都哆腊讹杀得叫苦不迭了。

    此刻都哆腊讹正在大帐里发呆呢,仅仅是一天,他就折了三千多名手下。特别姚兕那个杀神,仅他一个人就干掉了自己几百名部下。这还怎么攻哪?

    但比荔原堡打得最激烈的还是美利堡。

    西夏人不知道。美利堡主将在仁多零丁派罔藏逋发兵前,已经进行了换防,如今的主将正是姚麟。在他的指挥下,打退了西夏一次次进攻。

    特别是那个猛火油,实际美利堡里的猛火油并不多,仁多零丁有了“对策”,于是没有对付仁多零丁的部下了,可是梁乙埋派出的军队还没有对策,全部用在梁乙埋部下身上了。因此到了傍晚时分,梁乙埋的军队同样也在水浸盾牌。可这个盾牌经过水浸后。更加沉重,又是反拿着的。十分别扭。那么这些盾牌还起多少作用?

    王巨想了想,说:“能不能将消息送到美利堡?”

    “有点难。”章楶道,这个真的很困难,但好在仁多零丁此时也得到了环州消息,于是兵力驻扎在雪泥堡下,犹豫不决。因此还有一个空档,那就是从西谷砦穿过仁多零丁所置的哨所,潜行到东谷砦,再从东谷砦将消息想办法送到美利堡中。

    “如果能送到,嘱咐姚麟务必守到后天早上,后天早上突围。”

    “那么计划一起要改动了。”

    “此时能拖上一天,都是无比宝贵的一天。”王巨说道。

    凭借姚麟之能,加上美利堡又在战前略略修葺过,以及堡中的兵力,守上两天不成问题的,大不了伤亡重一点罢了,可想吞下三十万夏军,不付出伤亡,怎么可能?

    要么就是李三狗压力会增加。

    今天柔远寨攻势最猛,那可是十几万兵马,不但白天,夜色降临,西夏人还在轮流进攻着。不过李三狗手中也有一个大杀器,明天就会亮相了……

    “环州那边打算怎么办?”

    “三天吧,三天内主动站队的各部族还是可信的。过了三天,即便他们加入,也不同意他们加入了。当年定川砦大败的开始,便是蕃人将士发起叛乱导致。尽管那个责任是属于葛怀敏的,但它也是前车之鉴。”

    “还有高仙芝呢。”

    “对,那次高仙芝与大食交战失败,主要原因乃是葛逻禄联军叛变,否则鹿死谁手,未必可知。”王巨叹息道,想了想又说:“不过既然这样决定了,那么从现在起,就要让种古摸清楚这些村寨的动向。这些村寨相互联亲,互有往来,如果全部动手,骚动会很大。能争取的战后还是尽理争取,吓一吓就好了。将这些个多数部族稳住,余下极少数不能争取的,也要强行驱出环州,以便环州顺利稀释,最终实现与朝廷融合。”

    那时,那怕他们当初主动让强人出来配合,都不行了。

    王巨也不敢用哪,如果发生葛逻禄那种情况怎么办?或者学习西夏,用这些人做炮灰,但宋朝是宋朝,多少得讲一些仁爱的什么,不能真全部学习西夏。

    随后两人又制订了一些具体细节,接着一个个传令兵驶向四面八方,将这些命令发放到各将手中,甚至送到了延州与镇戎军。

    第八天开始。

    荔原堡那边攻势渐渐弱下来,打得都哆腊讹心寒了,并且后方还有那么多宋军在虎视眈眈呢。

    不过都哆腊讹接到一条消息,果如他所料,凤川砦派出一支军队,从龙蟠县向庆州进军。但斥候还没有打听出来,这支宋军并不是真正的官兵,而是凤川砦的强人与壮马。

    否则庆州兵力有点虚弱。

    随着都哆腊讹将这条消息送到梁乙埋手中,但此时梁乙埋正在暴怒中。终于发起总攻了,但无论是荔原堡,还是美利堡,或是眼前的柔远寨,却一直稳如泰山,相反地一天多时间攻下来,三路兵马皆出现了严重伤亡。

    宋吉在边上说道:“大将军,我还有一策。”

    “说。”

    “宋人在柔远寨置了这道冰墙,现在可以将它们全部催毁,然后让三军将士,搬到柔远寨城下,再覆上一些泥土,柔远寨城墙的优势将会下降。我军就可以站在这道土山上放箭,用此掩护三军攻城。”

    “这个主意好。”

    梁乙埋迅速下令。

    天气开始渐渐暖和,但总的来说庆州还是很寒冷的,白天虽然可能会融化少许冰雪,到了夜晚却又重新结上冰。

    这道冰墙当初设计时比较厚实,虽然以冰为主,但它现在也是固体。

    虽然拆起来挺麻烦,可现在梁乙埋什么多,兵力多。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冰墙拆掉,一起运到柔远寨前,一东一西成了两座小土山,随着夏军搬上黄土,用来防滑的。下午时分,两道土山形成,虽然不算高大的土山,不过能抵消一些柔远寨城墙的高度了。

    “弓箭手盾牌手上。”梁乙埋下令。

    这对柔远寨很不利的,不过李三狗胸有成竹,说道:“将那些人拉上来。”

    大杀器出现。

    数千战俘一起被宋军拉上城头,然后捆绑起来,站成两排,宋朝官兵就站在人墙后面反击。

    这比盾牌还要好,小盾护不住全身,大盾提着沉重,战斗不便。但现在什么盾也不需要了。

    而且也没有违反姚麟的承诺,我们宋军并没有弄死你们,弄死你们的是你们的战友!

    李三狗看着吓得直哆嗦的人形长城,又对着西夏人哈哈大乐地喊道:“来啊,射啊。”(未完待续。。)

第501章 好牌

    大杀器一出,梁乙埋目瞪口呆。尽出馊主意的宋吉同样也傻眼。

    这不是少人哪,好几千人,当然射起来也快,连来几个三连发,人肉长城就全倒下了。但会引起什么后果?梁乙埋也想不清楚了。

    还有一个办法,重新象昨天那样,强行攻城。

    不过真的不好攻哪。

    相比于其他诸旅将手下的官兵,李三狗手中的官兵数量最少,只是三营蕃骑,因为李复圭的瞎折腾,这三营蕃骑编制还不全,三营蕃骑还不满一千人。因此让李三狗索性编成了两营,也就是野利姑界带出的那两营骑兵。

    然而这不代表着李三狗手中兵力少,从安疆堡到柔远寨、美利堡的所有强人壮马,甚至包括大顺城与荔原堡、东谷砦的少量强人,以及淮安镇与业乐镇、五交镇等后方的大多数强人,一起集结到了柔远寨。夜袭战过后,又得到了姚麟的五营官兵,更是如虎添翼。

    当然这个分兵,还有一个原因,美利堡太小了,容不下太多官兵。即便以后撤到了东谷砦,西谷砦同样也不大。况且还有秦渤的兵马呢。从这个因素来考虑,也要分兵柔远寨。

    从守城角度来看,这个兵力不算少了。

    还有武器呢,柔远寨中猛火油数量更少,只能说震慑意义远大于杀伤意义。但柔远寨中有大量神臂弓、虎踞炮、霹雳弹,余下的弓箭手八成换成了质量合格的复合弓,同时还有许多原始的滚石檑木。

    所以想啃下来。很难很难的。

    一时间。看着这两排古怪的人肉长城。十几万夏军鸦雀无声,静得似乎能听到一千多米外两侧山峰上小鸟的鸣叫。

    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不但找不到解决办法,并且严重地打击了士气。

    梁乙埋只好暂时停止了进攻,将诸将召集商议。

    一会儿,他让传令兵向士兵传话:“这些人都是我们大夏的将士,如今落入敌人,成了敌人的人质。我不想伤害他。更想将他们救出来,让他们带着战功,以及从庆州获得的战利品与财富回去,但显然不可能了。”

    传令兵一字一句往下传,梁乙埋这个说法还是让大家认同的,连这个寨子攻起来都如此地艰难,哪里还有法子救人?

    就在他们认同时,传令兵继续在传递着梁乙埋说的话:“但是柔远寨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大顺城更加坚固,以至我们无法将粮草及时调运到三军。这样一来,时间拖久。我军必危。”

    实际柔远寨冰墙一拆,没办法阻挡安疆堡方向运来的粮食了。

    除非象大顺城那样,一砌就来一个八百亩庞大的城砦,当然,堡砦越大,力量越强。就象雪泥堡,如果再大一点,能囤积两三千兵士,那么只坚守两天,会不会那么危险与困难?

    然而堡砦越大,意味着守卫的兵力就要越多,就象大顺城,最少得有五千以上的士兵驻守,才能保护好所有的城墙不失。如果象这次西夏几十万大军前来,那么兵力的要求最少要达到一万人以上。

    如果柔远寨、西谷砦等堡砦一起象大顺城那样玩,宋朝得派多少大军,才能将这些堡砦守住。

    只能说柔远寨的存在,使得西夏人的军队不敢从这条道路肆无忌惮的入侵到庆州,然而对于这次几十万敌人来犯,柔远寨这个作用不大了。两边那么大空挡,只要稍稍派一些兵力驻扎,西夏粮食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过来。

    不过梁乙埋不这样说怎么办呢?传令兵继续在传话:“当务之急,必须要攻下柔远寨,至于这些将士,我们用宋人的鲜血偿还!”

    他这些话道理儿似乎能讲得通,可是大家听后一起默然。

    但说了比不说好。

    传令兵将梁乙埋的话传下去,梁乙埋开始下令土山的夏兵放箭。

    “娘娘的,真射哪。”李三狗睁大眼睛惊讶地说。

    然后无奈地下令,让身后的宋军伸出盾牌保护。但这些战俘同样也傻掉了,他们眼中闪过悲愤与茫然,咱们是自己人哪,真忍心下这个黑手。

    那可不是,就这一会,倒下了三百多人,还有一百来人受了箭伤,让李三狗下令抬下去治疗。不过余下战俘还是站在前面做盾牌,只不过在他们前面有真正的盾牌保护着。然后宋军站在他们身后放箭反击。

    看到土山上弓箭手吸引了宋军的火力,梁乙埋立即下令攻城。

    然而结果让他十分失望,柔远寨没有大顺城大,但它小了就精了,寨中的兵力足够多,可是城墙长度却有限,这也意味着李三狗可以调拨更厚实的兵力去守城头。

    结果前面夏军刚到城墙下面,后面无数滚石檑木一起砸下来,特别是那些大石头,柔远寨周围就是山,虽然有不少是黄土峁,但也有许多石山,用黑火药轰上几百下,寨中就能得到无数滚石。

    这玩意儿成本在柔远寨最便宜,一个个不要命地搬起大石头往下砸。

    总有砸完的一天,但没有十天八天时间,是休想宋军砸完它们。问题是梁乙埋能不能强攻十天八天,那得用多少将士的鲜血才能换得柔远寨?

    有的宋军用石头砸,有的宋军拿着提刀砍登上城头的夏兵,还有的宋军在浇沸油,或者将改造后的霹雳弹点燃后当手榴弹往下砸,还有的宋军用盾牌保护着人肉长城,另外就是弓驽手,他们手中全是神臂弓。

    虽不及夏军弓箭手多,可神臂弓杀伤力远比西夏弓箭厉害,况且他们是躲在夏兵身后的,要死死的是人肉长城,弓箭手最怕的就是不能冷静。一旦冷静下来。象平时那样射箭。有许多弓箭手的准头同样可怕。

    所以这一波进攻,又损失了近千人,梁乙埋看到天色黄昏,不得不下令撤回来。

    李三狗将所有战俘集结。

    这些战俘现在心情又是彷徨无措,又是义愤填膺,还有就是担心害怕。

    但他们能责怪宋朝对战俘残忍吗?

    no!

    一般来说,夏辽两国同样很少杀俘的,当然。有时候生气了,就是杀俘也很正常。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是将战俘调到后方做部曲,也就是奴隶。就象宋辽两国和盟之后,相互都交往了以前的战俘,不过因为许多宋朝战俘被辽国送给了大草原各族,后来找不到了,宋朝为了苟安,同样也不计较了。

    这是为何呢,因为不停的战争。造成大量的丁壮死亡,这些战俘便成了最好最便宜的劳力。不过总的来说。宋朝比辽国做得好,软嘛。辽国呢也不算太恶劣,许多有学问的或者有能力的将士,辽国同样优待,还让他们担任辽国的官员。西夏就恶劣了。

    而且西夏与宋辽两国不同,虽然面积不算小,但多是沙漠戈壁,若不是得到河西走廊,甚至早因为不停征战,西夏从内部就自动瓦解。

    因此有的时候西夏在粮食不足,或者劳力不缺的情况下,也会主动释放战俘,然而那就得付出代价了,挖鼻子割耳朵。想一想,将鼻子割掉,再割掉两只耳朵,那还是人吗?

    所以宋朝这样做,也不算过份。

    然而这样下去,他们早晚得死,而且死得很窝囊。

    这时李三狗就说话了:“诸位,如果你们那位李元昊在,会不会打成这样?”

    众人摇头。

    李元昊与吃过不少次大败仗,但不会打得象这次莫明其妙的。

    “若是你们李元昊在,会不会调动三十万兵马?”

    众人又是摇头。

    “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们西夏国土狭小,出产贫瘠,百姓更贫困,经济基础更差。动用三十万军队,得花费多少钱帛?若是你们能拿下环州,靠做强盗,是能弥补这个损失。但现在你们认为还能拿下环庆吗?”

    大家一起黯然。

    “拿不下环庆,这一仗回去,你们西夏财政会出现什么状况,又会给你们夏国百姓带来什么压力?”

    大家又是黯然。

    “其实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们,不但这次你们拿不下环庆,相反的,你们这次会败得很惨。大顺城与安疆堡城下,仅是一道开胃的咸菜。”

    “啊?”

    “不要怀疑,不用七天,你们就知道结果。”

    当然,更具体的计划,包括李三狗在内,也未必很清楚,就是清楚了,也不会告诉这些人的,否则站在城头上一喊,大事去矣。

    “所以我现在对你们说一件事,未来,我们必将攻入盐州。”

    这次大半战俘不相信。

    “听我说,这次你们西夏三十万大军若是惨败,国内还能抽出多少兵力。我们只是攻下盐州,并不是想守住盐州,难道做不到吗?”

    这有区别的。就象赵匡义北伐,同样拿下了涿州。结果兵败后,宋军退出幽州,涿州还有一部宋军在拼命地守城。辽国也有意思,随他们守去。但整个涿州已经与宋朝失去联系,结果到了第二年辽国才攻打涿州。宋军那一战打得很顽强,宋朝只知道这一条,究竟是谁为主将,有多少宋军在反抗,一个不清楚。

    因此李三狗说的并不是不可能。

    实际这一战中宋军也未必那么顺利,如姚兕突然发善心引起的变故,再如主将魏庆宗牺牲……

    但也正常,换成成长后的章楶来指挥,同样还会磕磕碰碰的。

    毕竟一想蛇吞象,二是战区面积太大,三是兵力太多,那可能全部按照预计的去发展。

    然而这些战俘不知道啊,只看到大顺城被宋军神出鬼没地狠扁了一通,到了安疆堡下扁得更惨,然后呢,然后他们就成了战俘。这也让他们看不好这次西夏军队的未来了。

    不胜那就是败!那么就可能出现李三狗所说的情况。

    “因此,我替你们做一个决定,家在环庆缘边的横山地区以及盐州地区的,请站在一边。”

    哗啦一下,走出一千多人。

    余下的家人离宋境或者离环庆路比较远了。

    李三狗看着这一千余人说道:“马上你们重上城头时,我会让手下发放弓箭给你们,为了防止西夏报复你们的家人,战后我军到达盐州,将你们家人全部接到宋朝安顿,到了宋朝,你们幸福时光来了,除了纳兵役外,不用你们承负任何税赋。另外,战后,我还会向每人发放价值一百贯的绢钱茶叶,用此做为你们的犒劳,改善你们家人的生活。”

    这个提议还是让许多战俘心动的,不过有人壮着胆子问:“如果你们宋军打不到盐州呢?”

    “打不到盐州,战后我会让你们回去,并且每人另赠五百两银子。”

    那种情况下,不可能带绢带铜钱了,但带银子却没有问题,五百两银子,只有三十几斤重,一个劳力,足以能带回家去。

    但所有人都不相信。五百两银子,现在的银价比很高的,换成缗钱,那是一千缗,相当于一千三百贯钱。这怎么可能?

    “不相信,我们可以写一个契约。至少我也没有必要哄骗你们,我派人将刀往你们脖子上架,你们敢不放箭吗?”

    “霸气!”后面一个蕃兵喝彩道。

    战俘们一起无语了,又有一个战俘大着胆子问:“那为什么要优待我们?”

    “中国是开化国家,以仁为主。再说,以后你们也是宋人了,也不能将你们当成敌人或战俘看待。你们明白吗?”

    明白吗?真的不明白哎。

    李三狗也不管他们了,走到余下战俘前面道:“至于你们,我们大宋是没有办法将你们家人接过来了,因此不会让你们用弓箭反击,但我还有一个提议,那就是你们提着盾牌,保护你们曾经的战友。战后,我同样会将你们释放回家,并且每人赠送五十两银子做路费。”

    五十两银子,就是一百多贯钱,对于苦哈哈的西夏人来说,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且这个要求提得并不过份,俺们也不想做对啊,可梁大将军,你下令对我们射箭,我们不能等死吧。

    但几乎所有战俘一起感到不解,为什么李三狗要这么做?

    为什么?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了,李三狗给的“酬劳”确实很丰厚,但这么多战俘,几天惨战下来,还能剩下多少人?最后真正能拿钱到的夏兵数量不会有很多。

    再看官兵,养一个官兵一年得要好几十贯钱,若是牺牲了,朝廷还需要发放大量的抚恤,但这些战俘,以前宋朝发放过薪酬吗?他们战死了,宋朝会发放抚恤吗?

    不错,下令强行让他们这么做,他们也不得不去做。可是有了金钱刺激,一旦投入进去,那与强行下令效果是两样的。

    李三狗说完了,还真与这些战俘签订契约。

    然后来到城头上,夜色降临,可是战场很平静,一个蕃将说道:“赵将军,恐怕西夏人现在头痛了,所以今晚没有攻城。”

    李三狗哈哈大乐,说:“明天他们头更痛。”

    这几千战俘,简直是上天送来的好牌啊!(未完待续。。)

第502章 惊喜

    “子纯,王知州怎么知道曲珍的?”刘温润纳闷地问。

    “我也不清楚哪,”王韶不解。

    王巨写信给王韶,又用快马迅速将信送到王韶手中,信上主要就是向王韶先借用苗授。

    这个要求容易理解,当初苗授能去三原,就是王巨提议的,两人很熟悉,苗授又对郑白渠的保捷军十分熟悉。如今环庆路正打着,王巨借苗授,增加宋军实力很正常。

    然而王巨在信中又借了几个人,比如张守约。张守约成名很早,也能打,但张守约乃是秦州驻泊都监,这能借吗?而且秦州并不是王韶一个人做主,尽管他这个“文字”有便宜行事的权利,可实际上还受着秦州知州的掣肘。

    不过现在要好一点,王安石害怕秦州又出现一个李师中,因此将韩缜调到了秦州。大家都是自己人,就不要再闹了。

    但就是韩缜也不会同意将张守约借到庆州去的。

    因此王韶将这一借自己儿略去,没有考虑,但王巨又借了两将,一个是秦州本地人赵隆,此时担任着缘边弓箭手的指使,十分骁勇。但因为还没有参加战斗,名声却不显。

    不知道王巨从哪儿听说的。

    那就借吧。

    然而另一人让他不解了,那就是曲珍。他派人打听了好一会,才知道这个曲珍。刘温润来到秦州后,挑选将才,因此将乡间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然后将一枚铜钱悬于一百步外。又拿着一把宝剑。据说是价值三百多贯最上等的桃溪剑。

    好吧。王韶也有一把桃溪剑,那个不管。

    然后刘温润又说,诸位,你们谁能射中这枚铜钱,某便将此剑赠送给谁。这时候曲珍站了出来,一箭中的。这个箭术太高明了,要知道一百步外,一枚铜钱能有多大?

    这个难度无疑是真正的百步穿杨。

    这时刘温润镇守着古渭寨。刘温润对曲珍的箭术十分赏识,便将曲珍带到身边做了亲卫,刻意培养。人就在古渭寨,不过王韶与刘温润很纳闷,王巨是怎么知道曲珍的。

    苗授在边上说:“我听说曲珍自幼就喜好练习武艺,有一次他与叔父去边境打猎,突然被一群夏人围困,曲珍杀出重围,不过回头却看到叔父没有突围,于是再次杀回去。生生从一百多名夏人手中将叔父救出,这件事在当地成为美谈广为流传。大约明公也听说了这件事。因此借用。”

    这倒是有可能,毕竟那个烧酒作坊就等于是王巨的,有许多管事时常去秦州这边与蕃人交易,大约这些管事听说了,又传到了王巨耳朵里。

    “那么此人如何?”王韶问。

    不是问武艺,而是指军事。王巨既然刻意借用,最少也会让曲珍担任一员偏将,没有军事才能,光有武艺,还是不行的。

    “中。”刘温润道。

    曲珍是他赏识的人,当然刘温润也希望曲珍出人头地,但想出人头地,自己说不算的,得在战场上打出来。那么还有什么战场比庆州这次大会战更容易立下战功?因此刘温润又问了问:“这次庆州会不会击退敌人?”

    “击退?你小视了王子安。”王韶哈哈乐道。

    不管是王韶还是章楶,或者是苗授与刘昌祚,都将王巨高估了。虽然王韶信心满满,但就是王韶,都不敢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凌驾于王巨之上。

    这个理儿……是没办法说的。

    但王巨对王韶确实很看重,而且善心满满,甚至在这份重要的信中提到一件事,那就是许多重将生背疽而去世,比如狄青,后来的名将徐达,以及王韶。

    可这个背疽究竟是什么玩意,它就是毒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致命的毒疮,一是天气热造成的结果,特别是将士,天热了依然穿着铠甲,又在一些湿气重的地方行军,那么就容易生致命的毒疮。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中了刀剑,铁锈让伤口感染,造成伤口严重发炎,产生的致命毒疮。

    因此王巨在信中不胜其烦地将产生背疽原因详细地解说,又说了,战后得立即用特制烧酒清洗伤口,再敷上药膏,那么就减少了伤口发炎的机率,也就不容易生背疽了。

    史上王韶这个背疽很惨的,据说都将肉烂得看到骨头,最后病重去世。这个原因多半与湿热无关,因为王韶主战场就在熙河。但王韶喜欢冲锋陷阵,虽然这样做会激励士气,不过可能就因为这个原因,身上受伤,然后伤口发炎,才出现了那种恶性背疽。

    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如果王韶不象史上死得那么早,章楶在飞快地成长,诸将也在王巨带领下,在迅速成长。几年后,宋朝再也不用为将帅发愁了。

    不过王韶觉得有点儿好笑,并没有太在意。

    “哦。”

    “刘都监,胜负不在庆州,而在湟州。”

    “怎讲?”刘温润傻了。

    “我刚刚接到的情报,说董毡开始集结三军。为什么集结三军?兰州、凉州。”

    “我会意了,此时西夏河西兵力空虚,因此董毡集结三军,趁机抄掠。那样西夏必然会将庆州大军撤回。一旦撤回,王子安就能大败夏军。”

    “正是。”不过王巨怎样击败西夏三十万大军,王韶同样也不大清楚,但看到王巨向自己借将借兵,能猜出王巨这一回玩的很大。他又说道:“董毡这厮也没有安好心,西夏很早就从河西将兵力抽调走了,直到现在他才集结,这是有意让西夏与我朝大军火拼,好以最小的代价抄掠到更多的财富。”

    这个得解释清楚,不然未来自己开边熙河,朝廷指不准有人用此做文章。看人家吐蕃多义气哪。但咱们宋朝是如何回报的?在这一点上。他的想法与王巨惊人的吻合。

    不过王韶也不生气。就象吐蕃与西夏火拼,宋朝以前的做法同样是坐山观虎斗。西夏来宋朝火拼,唃厮啰同样乐得看热闹。这才是吐蕃与宋朝联盟的真相。

    敢情他将老唃当成了金大与胡志胡。不过虽然这样理解有点儿略失偏颇,然而吐蕃对宋朝的态度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不知王子安可预料到了?”

    “预料到了,在信中还问了这件事。”王韶道。战前,王巨与章楶都估猜到了,不过王韶同样也估猜到了,这才派了斥候潜入青唐。否则没有这么快得到情报,毕竟中间隔了一个若大的河州。

    王巨既然有如此之能,那么这一战大获全胜的机率无论很高,刘温润更不会阻拦了,他立即派人去将曲珍叫来。

    但这次王韶还给王巨带去一份小小的惊喜,那就是久经训练过的五百蕃骑。

    这个人数也不能太多,这时最重要的便是赢得时间,所以马上这一行人就要出发,晚上赶到秦州休息,明天早上再次出发。如果道路好,想办法赶到泾州休息。如果道路情况不好,那只能在陇州休息了。然而无论如何,后天必须赶到宁州。然而兵力多了,夜晚休息就是一个大问题,无论是陇州或是泾州,不可能有那么多客栈,所以得备帐蓬,干粮,以及其他物资,速度就会自动的慢下来。

    人数虽少,但个个都是虎贲之士。

    五百零八人骑马向东飞奔,王韶目送着他们远去,不过他心里面同样在打着“小算盘”,他要开边河湟哪,但那就需要得力的将领来协助,可那些将能打,那些将不能打,他却不大清楚。那么这次庆州之战,便是最好的验证场所。

    王巨能借,他也能“借”吧。

    …………

    梁乙埋还是没有想出好办法,用撞木撞城门,可在塔楼上能看到宋人早就用沙包将城门堵上了。俺们也不用出城,就呆在寨子里。

    要么撞城墙,不要说西夏的撞木,就是将宋朝精心打造的撞车抬来,也不可能对柔远寨的城墙产生威胁。

    想攻城,还是乖乖登城头吧。

    梁乙埋手中也有虎踞炮,但问题是石弹小了,杀伤力不大,石弹大了,抛射出去的速度慢,并且射程不远。真正起到作用的只有那几门大型虎踞炮。

    相反的,柔远寨中三十几门大大小小的虎踞炮搭配着霹雳弹,倒是杀伤了大量西夏士兵。

    如果手中有一百门大型虎踞炮,那就好了。梁乙埋心想。这样想也不能说不对。

    可是现在的虎踞炮部件复杂,制造难度也提高了,其工艺早超过了西夏的水平,西夏想仿制,天知道得那一年才能实现?

    所以梁乙埋一大早下了一个命令,城头上不论站着的是谁,大伙都不得手软。

    几千名战俘往城头上一站,真能使士气跌落啊。

    因此当务之急,不是攻城,而是得用最快速度将这些战俘干掉,三军才没有顾忌。然后又立即下令,用盾牌手在前面掩护,三军上下再次挖泥巴,将土山加高。

    反正宋人城门堵死了,不用担心他们出城袭击。

    于是自下半夜起,西夏三军浩浩荡荡地加高土山。不能说梁乙埋折腾,人家兵力多啊。就象当年明镐攻打贝州城一样,想怎么样玩就怎么样玩。

    可是梁乙埋却不知道这件事,明镐玩得很嗨,但最后呢,还是没有攻下贝州城。

    但几个时辰后,两座土山确实加高了近一米,几乎快与柔远寨的城头相持平。

    “这样下去,柔远寨有点危险哪。”一名指使担忧地说。

    如果土山的高度绝对超过了柔远寨的高度,那么这个居高临下的优势,宋军倾刻间便丧失了。

    “不用担心,”李三狗哈哈大乐道。

    若是梁乙埋真这么玩,他还巴不得呢。西夏虽有西夏弩,不过那种优良的西夏弩产量真的很少,大多数都是士兵自己自备的土弓。因此这两座土山必须离城墙很近。西夏担土抬高土山,又是那么地近,宋军能不反击吗?就象昨天下半夜,为了抬高这一米,最少又有三四名夏兵被宋兵射中,倒了下去。

    虽然敌人兵力多,也能继续加高土山,但在宋军弓箭骚扰下,速度却很慢。况且现在泥土冰冻,取泥很困难。等他们将高度加到绝对高度时,还不知过去了六天七天。六七天后,梁乙埋还能这么嚣张吗?

    梁乙埋也看出来了,这样下去速度太慢了,他可不认为六七天后,几十万夏军就危险了,不过他等不及哪,所以天色亮起来后,又下令停止筑山,让弓箭手在盾牌兵掩护下,登上土山。

    一批批夏军又抬着攻城梯,向城墙下靠拢。

    不筑山,改攻城了。

    那也好办,李三狗正好给西夏人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惊喜。(未完待续。。)

第503章 大转移

    战俘又被带上城头。

    但这一回却不一样,大部分战俘手中拿着盾牌,只是这些盾牌中有不少是木盾。这是无奈,王巨在军器监只呆了十几个月时间,前几个月一直在改革军器监,改革完毕后,军器监才能算开始真正的投产,若是从这个时间段计算,实际只有一年时光。不可能让所有器甲都能完成换装,宋朝暂时也没有那么多财力,可供王巨挥霍。

    当然,如果拖到明年冬天,那会更好一点,至少张若水暂时还不会让军器监迅速**。

    不过也不可能拖到明年了,明年王韶多半要开边河湟。

    因此在这次环庆路战场上依然有大量不合格器甲存在,尽管王巨将军器监的器甲一起带到前线。

    木盾暂时也管用,至少他们是站在城头上的,不用面临着敌人刀剑的砍劈威胁。

    这些人登上城头,又站成了一排。

    宋朝大型盾牌与唐朝略有不同,唐朝是近乎长方形的不规则五边形,宋朝由五边形改成了六边形。虽接近于长方形,但不是真正的方形。这些大型盾牌有的就是昨天晚上李三狗命士兵抢做出来的。

    现在的士兵有许多是多用性士兵,他们放下武器,可能就是木匠、瓦匠、漆匠、皮匠、铁匠。

    这也是战争的需要与时代的产物。

    即便宋朝商业发达,仍是以封闭型的小农经济为主,这就注定了许多物事,百姓自产自足。房屋坏了自己修。想做一个家具。自己来弄。甚至布匹衣服,都是家中妇人包办了种桑植麻、纺织、缝裁。

    军队更是如此,开山修路搭桥,建设营地栅栏,不可能去请专门的工匠。

    在这上面,西夏不占优势,因为大顺城隔阻,后方的物资不能及时送到前线。什么都缺,粮草,器械,甚至包括工具、钉子。

    可柔远寨却不缺这些。

    这是史书与兵书往往忽略记载的,好象千百年来大家就这么过来了,也没有什么值得记载似的。但它实际很重要。

    最少因为这一点,仅一夜,李三狗手中便多出一千多个大型木盾,虽然粗糙一点,不过马上使得柔远寨出现了两面盾墙。又因为它们是不规则的六边型。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将其下面的尖角舍去。那么它就可以平稳的置于地面。实际这样一来,不仅是多出一个边,大盾也从旁盾向立盾方向发展了。然而它又不是真正四边形盾牌,所以各个盾牌组合后又产生了一个个孔洞,正好成了一个个垛孔,供弓箭手反击。

    盾墙出现,李三狗让手下向一千多名战俘发放弓箭,有王巨派人送来的复合弓,神臂弓数量仍不多,不可能全面普及,而且它的拘束性太大了,即便改良后,也非是所有士兵都能拉满的。

    但真正的黑漆弓不多,还有大量从安疆堡那一战缴获来的夏制弓弩。

    然而也足够了,至少射程能射到几十步开边的土山上。

    一是金钱的刺激,二是李三狗的承诺,三是后面有宋兵看守,听从命令好说,不听从命令,后果大家都懂的。

    一千多名西夏战俘开始放箭反击。

    一名西夏将领看到这个情形,气得哇哇大叫:“你们这些败类,敢用箭射我们?你们是不是大夏人?”

    有一名战俘壮着胆子喊道:“你们知道我们是大夏人,为什么还用箭射我们?”

    “谁让你们挡在前面的?”

    “我们也没有办法。”

    “你们为什么不去死!”

    正好李三狗走过来,他说道:“他的意思你们当初在投降时就错了,那怕自杀,也不应当投降。不过我不大明白,西夏有没有这样的军队?”

    不要说西夏,无论辽国或者未来的金国,也没有这样的军队。即便宋朝的好水川与君子馆之战,那也是特例,大败时不投降怎么办?或者说谁能做到真正的不怕死?

    不过这些战俘这么做真是对的吗?李三狗发现自己很难将道理说清楚,因此索性下了一个命令:“这样吧,你们与我手下的强人一样待遇,每杀一名夏兵,奖励十匹绢。”

    李三狗又扫了一眼那些持盾的战俘说道:“当然,你们也可以参与,但为了给你们方便,每击毙一名夏军,奖励十两银子。战后让你们带回家,然而我不会强迫。”

    说完李三狗表情自得,看,我们大宋多人道哪。

    这才对嘛,说大道理战俘们能听进去吗,况且李三狗又能说出什么大道理。真金白银才是真的。

    命令下达,两边战俘先是软绵绵的放箭,然而箭越放越犀利,个个战俘皆将弓弦拉满后,再瞄准了才将箭放出去。

    于是战场上出现古怪的一幕,西夏在土山上也置了防御工事,工事上也置了盾牌掩护,当然战斗的都是西夏士兵。

    城头上除了垛口处有宋朝官兵在向城下砸滚石,女墙盾墙后面持盾的同样是西夏士兵,射箭的更是西夏士兵。这不是宋夏攻防战,整成了一场西夏内部的攻防战。

    土山上与城墙下的西夏士兵越战越气愤,你们还真放箭哪,于是反击越来越凶猛。城头上的西夏战俘看到同伴不停地倒下,同样也打出真火,于是越战越凶悍。

    他们不知不觉打出怒火,可后面的西夏将士都看得面面相觑,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这样下去,会对士气产生何等的打击,梁乙埋气坏掉了,于是又推上数千精兵,手中全是清一色真正的西夏弩,试图早点结束这恶梦一样的战斗。

    但梁乙埋这样一来,真将战俘们逼急了。就连那些持盾的。家并不在盐州与附近横山地区的战俘们。也气愤地向李三狗请求作战了。李三狗当然乐意成全。立即发放武器。

    这些战俘数量可不少,四千一百多人,虽死了好几百人,还有三千多人,环庆路现在九成堡砦守卫的兵力还不足三千人呢。

    一时间城上城下的夏兵打得热火朝天,打得梁乙埋飘飘欲仙,仙仙欲死……

    西夏兵力多啊,十几万将士。仅是营地便扎了好几里地,一眼望不到尽头。所以梁乙埋在气愤之下,让后面的三军将士上山伐木,制造攻城梯。缺少铁钉,那也没有关系,于梯柱上凿眼,横杆上留下榫头,强行将榫头合在榫眼上。反正也不是指望着制造宋朝那种云梯。但这种没有任何防护性质的攻城梯,也意味着会有更多士兵的死亡。结果投入的士兵越多,死的士兵也越多。当然,战俘死的也越多。于是战俘们更加打红了眼。

    反正不让我们活了,还顾忌什么。

    结果到了下午时,几乎整个柔远寨城墙上都放满了各式各样粗陋的攻城梯,然而到了傍晚时,柔远寨依然安然无恙,相反城墙下面堆了无数夏兵的死尸。

    至于宋朝那边也死了很多人,不过八成都是战俘。

    这样的惨烈攻防战,这样的死伤结果,使得整个西夏大营的将士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天色苍茫,夜色又要降临。梁乙埋在大营里气得走来走去,最后还是宋吉劝说,他的智慧又闪光了,这样进攻不行哪,还是从土山上打主意吧。

    虽然在宋军眼皮子底下堆高土山,伤亡大,但总比这种攻城伤亡好吧,只要将土山堆到一定高度,让宋人失去城墙高度优势,那么对方的优势便成为劣势了。可对方的劣势仍然存在,那就是兵力少。

    当然,如果梁乙埋一直保持象这种不计损失的攻城,柔远寨早晚必失,毕竟虽有城墙掩护,也会伤敌一千,自损三百的。然而双方的兵力却是悬差巨大。

    可是战局却是在不停变化着的。

    前方三堡这一天都遭受到猛烈的进攻。

    后方却完成了一次大转移。

    凤川砦的强人们平安地到了庆州城,种谊的九营官兵则是进入了五交镇,五交镇的官兵又向前推动进入了淮安镇。也就是燕达的部下已经全部汇合。赵普的军队则从环州各堡砦继续向前推移,进入了木瓜堡与惠丁堡。木瓜堡与惠丁堡的少量官兵与强人则退回到环州后方各堡砦,防止一部分慕容再次不诡,种古大军则继续留在雪泥堡西侧的安塞砦。

    如果将这些兵力行军路线标出来,就象一只巨大的螃蟹伸出了两只蟹爪,或者象一条巨蟒张开了大嘴巴。

    不过仁多零丁不会这样想,开什么玩笑,宋朝能有这个好胃口,不怕被撑死?

    但仁多零丁还是很小心的,毕竟从原州又来了五千援兵,现在环庆路的兵力厚势增加了,而且他隐隐感到有些不对的地方,难道是那个李复圭超常的发挥?

    不能不让他疑心,大顺城那两天的战斗以及夜袭战的真相,他也知道了,环州这边慕容们迅速被镇压的真相,他也知道了,而且知道得很详细,因为慕容迎逋逃过了宋朝官兵的层层抓捕,逃到雪泥堡,将那一晚的真相也带来了。

    这说明背后有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在总指挥着。

    因此他在营帐里走来走去,最后想到一个主意。

    庆州私盐泛滥成灾,有许多庆州商人与西夏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白天猛攻美利堡的同时,仁多零丁派人骑马快速回去,找到通寨川的一些西夏商人,让他们配合,并且将他们家中与宋朝私盐商人联系的管事交出来,又带回淮安镇。入夜后,仁多零丁让这十几名管事借助夜色潜向庆州。让他们各自找到以前联系的私盐商人,打探庆州城中实际情况。虽然这一行,这十几名管事会有危险,不过只要有几个人能活着将消息带回来,就足够了。

    十几个管事个个愁眉苦脸,但没办法,他们家人全部在后方,只好听从仁多零丁的命令,潜入夜色里。

    其实西夏这次最大的遗憾,便是因为宋吉,都哆腊讹心中产生了别扭,使得都哆腊讹不能与仁多零丁相互沟通,不然仁多零丁会作出一些更明智的做法。

    何苦这么麻烦,只要派斥候到宁州打探一下,真相就出来了。

    但仁多零丁也有疏忽的地方,既然宋朝已经从原州派兵支援环州,为何不让葫芦川的夏军注意镇戎军的宋军?

    镇戎军也有道路通达环州,从乾兴寨向东二十里,便是原州黑寨沟,再往前四十里是什么地方?当年范仲淹令蒋偕筑细腰城,勘会本城至环州定边寨三十七里,西至镇戎军乾兴寨六十里,南到原州柳原镇七十里,量其地界远近筑本城,兼细腰城东北板井川是贼来路,在细腰城定边寨之间,缓急若有奔冲,即须定边寨与细腰城互相援助。

    这才是细腰城的真正作用,不仅是为了控制灭藏三族与西夏往来,逼他们降服于宋朝,还有两个作用,与定边寨协同联防西夏自板井川入侵原州与环州,同时又能打通了原州、环州与镇戎军三处的往来联系。

    黑寨沟向东四十里,又是细腰城!

    还有一个地方,天圣寨,东乾兴寨,西高平寨,北安远堡,控兰萧川菜园川贼路。萧川就是葫芦川,但现在宋朝控制的范围只是在镇戎军城北方的高平寨,余下的包括后来的平夏城都被西夏人控制着,从后来的平夏城那片阔川有一条小川直达天圣寨,那就叫菜园川。也就是西夏无论从菜园川还是从板井川,都能注意到镇戎军的动向。

    然而没有,又一支五千宋朝兵马悄悄摸进了细腰城,居然没有一个西夏斥候打探到,相反的,蔡挺却利用这条道,源源不断地得到庆州战况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504章 放弃

    “蔡公,周知军传来消息,说是庆州令他后天出兵环州。”斥候禀报道。

    “知道了,退下吧。”

    “喏。”

    斥候退下,蔡挺看着和斌说道:“和总管,某帐下还缺少一名前锋哪。”

    周永清后天出兵,也意味着庆州之战翻转开始。但蔡挺带着和斌亲自来到镇戎军城,可不是仅是为了侧应王巨的,还有天都山哪。

    和斌终是老了,做为这次奇兵的主帅是不错的人选,但大军还需一名十分勇猛的前锋,此行才能得功。这个前锋要求很高,必须要有一定的指挥能力与反应能力,还要超级能打,泾原路有将,但在蔡挺心中这些将领都不大合格。

    和斌想了很久,说道:“我倒是知道有一人,可此人资历太浅……”

    “不怕资历浅,王子安又有什么资历。”

    “那倒是,”和斌乐道,不过他心中也不艳羡,若是此行得功,功劳同样非同小可,自己终是老了,那么这一战就可能替自己戎马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此人是谁?”

    “此人就是德顺军安堡人氏,因为武艺出众,迁为内奉官。”

    宋朝的内奉官分为两种,一种是宦官官职,又叫内东头供奉官,还有一种是武散官,内西头供奉官,又叫左侍禁,别名忠训郎,属于低级武将。这几年西北战事不休,获得此职或类似此职的将领有很多,但是德顺军那边相对很平静。不打仗了就无法升官了。除非特别情况。比如和斌所说的武艺出众。

    所以和斌一说,蔡挺便知道是谁了,此人获得供奉官之职,还是自己报给西府审批的。

    “这个人不错。”蔡挺说道。

    所谓乱世出英雄,西北战事不休,此人早晚会脱囊而出,不过因为这场浩大的战役推动,许多将领一个个提前走上了舞台。包括和斌所说的这个将领。

    人选确定下来,和斌有些激动的搓手,他以前随狄青平侬智高曾立下赫赫战功,不过侬智高终是侬智高,一个小小的反贼罢了,只不过对南方宋朝许多人很陌生,禁兵也不适应哪里的天气,所以才有点儿棘手。但不管怎么说,侬智高岂能与西夏相提并论?

    蔡挺有些好笑,说:“和总管。勿要高兴太早了,西夏人在庆州兵力很多。王巨想要实现目标,依然很难,一步走错,步步走错。”

    这也是实际话,比如第十天的早晨,准确说是黎明时的最后辰光。

    王巨让姚麟拖上一天,但拖上一天,就意味在西夏人疯狂的攻城下,产生更多将士的伤亡,突围难度无疑也会相对的提高。

    黎明前最后的时刻。

    东边的启明星已经亮了起来,只是这一天天气不大好,亮得有些阴晦。

    西北风也呜咽着,吹来阵阵冷凛的寒气。

    天要变了。

    不过看着这个天气,姚麟却说道:“天助我们。”

    一千余名官兵一起默默点头,但眼中也闪过一份喜悦。

    其实这两天他们打得很惨,过来时是四营官兵,一千八百余人,现在也折了近四成兵马。

    姚麟上了城头,敌营一片静悄悄,连哨兵都在打着盹儿。

    连续的夜袭夜突,西夏人已经产生了重视。不过王巨与章楶当时商议时也料到了这一点,所以将这次突围有意放在五更半。

    也就是再过一会儿天就亮了,这时候敌人应当产生了松懈,可是这时,天色依然很黑暗。也就是抓住这一刻时间,立即突围。这是章王二人在后方的猜测,

    不过王巨也想偏了。

    因为这次战役中,美利堡虽小,但极其重要,只要攻破美利堡,西夏三军便能顺利会师,表面上就会对庆州产生更大的威胁。因此西夏自始至终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宋军会主动放弃美利堡突围。

    但姚麟还是听从了王巨的建议。

    不过与王巨想的原因无关,之所以继续选择这时候突围,是因为这时天气仍然很冷,特别是这时段,睡得反而会更香,即便惊醒了,也会感到四肢无力。

    而且这两天每晚夏人都轮流攻到三更后才休息,若是突围过早,有部分夏兵还处于亢奋之中,那也不利于突围。

    其次突围后就要快跑,跑完这十五里路,否则骑兵追上,部下就会凶多吉少,因此得选择这时间段,正好突围后,天色蒙蒙亮,能看清楚路面。

    所以选将很重要。

    就象耶律休哥,差一点将整个宋朝打得士气全无,可他遇到李继隆,却一次次被李继隆打得差一点连自己老妈都认不识了。还是那个宋兵,还是那些器甲,甚至宋兵还是屡战屡败后的宋兵。

    与魏庆宗相比,姚麟危机更重,然而一直很从容。

    他继续眯缝着眼睛,看着西夏大营,吓人的兵力,东边是两万仁多零丁的部下,西边则是一万五千名梁乙埋的部下。

    不过因为没有想到宋军会弃城突围,在西边夏军大营中,略有一条空挡,虽然离美利堡到东谷砦的大道略有些远,但真跑起来,也用不着多长时间。

    “等会儿,我们就从那条空挡突围。”姚麟指着那个方向,对几名指使说道。

    “不过要切记,无论如何,不能让敌人冲散阵型,否则就陷入敌人重围之中。”

    一旦陷入重围,又是那么多敌人,那就再也逃不出去了。这是简单的道理,不用多解释。

    “喏。”

    几人下了城头,战马塞嚼,又将伤兵扶上战马,一名轻伤兵带一名重伤兵,轻伤兵控马。重伤兵抱着轻伤兵。来的时候只有一营骑兵。但马足够了。

    晨风紧了紧。寒气更加逼人。

    姚麟默默地挥了一下手,城门打开。

    一千余宋兵迅速杀出,扑向敌营。夏人果然未怎么防备,等到哨兵大喊时,姚麟跃马当先,已经扑到他们面前,手起刀落,将几名夏兵砍翻在地。

    宋兵随后迅速扑入栅门。闯入敌营里,没有多做纠缠,立即随着姚麟扑向那个空档。

    “敌袭,敌袭。”夏人疯狂地叫着。

    但是宋军就象一股旋风一般,穿过了这个空挡,向大道奔去。

    “跑。”姚麟喝道。

    几百名宋军大步奔跑着,余下的都是骑在马上的伤兵了。虽然一匹马载着两名伤兵,但终是比步兵跑得快。姚麟也有意地让他们在前面撤退,毕竟这些人都失去战斗力了。

    前面马在奔腾,后面人在追赶。

    现在的清晨还是很冷的。加上天气的变化,气温更低了。因此地面都结上了霜冻,尽管个个都穿着防滑鞋子,可仍时不时有士兵滑倒在地。不过前面滑倒,后面左右的宋兵立即将其拉起来。

    这也是事先姚麟再三的嘱咐。

    天光终于放亮,前面的马速度更快,已经看不到影子了,不过后面传来阵阵马蹄声。

    姚麟将马拨到路边,勒住马,对身后的宋兵不停地大声说道:“不用怕,马上就到了东谷砦,秦将军已经派人提前接应。”

    并且他以身作则,骑马殿在最后面。这使得三军上下悬着的心安定起来,继续以稳定的小跑向前方奔去。

    东谷砦的身影已经出现在眼前,不过敌人的骑兵也追到了身后。

    就在这时,两边的树林里射出无数箭矢。

    “有伏。”西夏人叫道。

    梁乙埋疏忽的就是士气的变化。

    从大顺城到安疆堡再到柔远寨两天雷人的攻防战,至少梁乙埋与梁永能这两部夏军士气严重地下降了。

    此时有夏兵继续向前追,有夏兵却立即勒住马,于是追兵产生了严重的混乱。

    姚麟扭头看到这种情形,他喝道:“停,停。”

    八百多宋兵一起停下,姚麟又说道:“回头,射击。”

    姚麟来庆州时间不长,但这几战也打出了威信,虽然西夏军队数量庞大无比,可几百名宋军却听从命令,调头持弓搭箭,准备射击。

    这一来,后面的追兵更加发虚了,其中有一人叫道:“有伏,撤。”

    说着他调转马头就逃,他这一逃,其他追赶的夏骑一个个也向后逃去了。

    秦渤这才大笑着从林中闪了出来,然后说道:“立即撤吧。”

    别当真哈。

    一行人这才平安地撤到东谷砦。

    “宋军撤了?”仁多零丁得到消息时还有点不相信。不过他在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怀疑。

    目前为止,西夏拿下宋朝三个堡砦。拿下安疆堡,那是有原因的,宋朝想要吃下如定哥的大军,仅靠那支奇兵是不够的,必须安疆堡宋军尽出才行。可那样梁乙能必然会趁机攻入安疆堡,所以宋人才烧城炸山,然后将一片断垣残壁丢给西夏。

    拿下雪泥堡,那更是宋朝有计划的安排,刻意用此迷惑自己,如让后方的慕容们尽出叛兵,趁机一举歼灭。可以想像,若是战后西夏拿不下环庆路,宋朝以后会更容易治理环州。

    然而宋朝主动放弃美利堡是为了什么?

    他感到中间肯定有古怪。

    不过庆州城每天上午只打开一个半时辰的城门,供城中居民出城砍柴,因此自己派出的探子,得要到明天才能提供情报过来。没有准确的情报,他就没有办法判断出宋军的企图。

    但由不得他思考了,美利堡打通,三军会师,梁乙埋立即下令,分兵进攻五交镇、业乐镇、西谷砦与东谷砦,又让仁多零丁观看庆州城的兵力,看能不能围攻庆州城。

    这道命令也没有问题,随着道路畅通,梁乙埋分出数万大军由美利堡进入到淮安镇,这让仁多零丁手中兵力激增,即便燕达兵力合二为一,与夏军兵力相比悬殊太大了,他还是不敢出城迎战。

    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庞大的夏军,浩浩荡荡漫过淮安镇,涌向后方。(未完待续。。)

第505章 飞天(上)

    章楶抖了抖身上的雪,在门口就说道:“敌人来得快,游骑都到了庆州城郊外。”

    “那岂不是正好?”王巨奇怪地问。

    这是预料当中的事,为什么章楶这时候再次离开庆州城?要知道现在离开庆州城会有危险,说不定就在半路上遇到敌人的游骑。

    “子安,那个仁多零丁从后方强行抓了十七个人,这些人都是来自通塞川西夏商贾家的管事,以前因为私盐与庆州城中许多私盐商贾有来往。仁多零丁让他们昨夜潜入庆州郊外,早上敌人还未至,我照例将城门打开,让百姓出去采樵,结果这十七个管事趁机混入城中。”

    这个没办法杜止的。

    虽然前段时间夏军未至时,庆州官府再三下令,前方无论各堡砦还是郊外百姓一律撤出庆州,后方郊外百姓也一律撤向后方。但无法强行执行。

    特别是庆州城,里面住着许多大主户,就是大地主,他们家有许多佃农,还有的人在郊外有许多亲戚朋友,虽然说朝廷再三保证撤向后方的安全,也安排好了衣食住行,可有多少人相信?因此这些人一起涌进庆州城。

    所以现在庆州城龙蛇混杂,不要说涌进十七个陌生脸孔,就是涌进一百七十名陌生脸孔,官府都无法查访。

    不过有的商贾还知道轻重的,俺们以前交易归交易,可不能坐视你们侵占庆州,让庆州沦为西夏领土。在西夏治理下,大家还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这些管事前面登门拜访。后面就让他们抓起来。交给官府。

    不过这事儿有些复杂。那些笨头笨脑的管事,肯定抢先找死,不过其中也有极少很聪明的,他们未必马上就会打探。

    实际也不用打探。

    章楶交接时李复圭还没有离开,李复圭配合王巨,他去大顺城视查,将政务交给章楶处理,章楶顺利地接过了庆州军政事务。然后李复圭离开大顺城。也立即离开了庆州。

    开始大家并没有注意,反正章楶政务处理得不错,也就没有关心李复圭去了哪儿。不过几十万西夏大军入侵,李复圭仍没有出现,渐渐坊间便有了一些议论声。

    当然,庆州几个官员是知道的,可是为了保密,胥吏并不知道,也不能通知他们,这些胥吏都是来自当地的富裕人家。有的胥吏本身就与西夏那边不清不楚,所以也不能说。

    如今庆州这种情况。知州却不见了,让百姓们岂能不紧张?

    所以若是精明一点,也不用登门拜访,马上就能打听出来,李复圭多半不在庆州,要么如同坊间谣传,说李复圭遇害了,可西夏那边清楚啊,李复圭怎么可能遇害呢?

    章楶隐隐感到不安。

    庆州太乱了,否则将这十七个人找出来,那也没有关系。找不出来,或者明天封城,那也不行,说不定城门未关之前,便有探子将消息带回去了。章楶得知后,感到有些棘手,于是又骑马来到宁州。

    王巨挠了挠头说:“真不行,质夫兄,开始吧。”

    “不等了?”

    从开始时,一直就是为了一个“放”,现在几十万西夏大军一起放了进来,放在这个巨大的蟒蛇嘴巴里。那么就可以吞了。

    不过还要等,一等长安来的援兵,先头部队明天才能到,后面的大军估计到后天才能抵达宁州。

    二等苗授,顺便还要问一下董毡那边的消息,这才能制订详细的下一步计划。所以王巨命令姚麟冒险多拖了一天时间。

    王巨沉声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吧,仁多零丁起了疑心,万一他派出三五千士兵退后,高敏那边就凶险了。而且他们现在三军会师,兵力足够多,分出三五千兵马,就如同未分兵一般。”

    章楶又好笑,又无语,就这么大点国家,居然能派出三十万军队。

    “还有,这个天气不错啊。”

    天气很差,飘着小雪花。不过对于王巨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天气。

    章楶重重点头,战争嘛,天时地利人和,天气也是一个主要因素。象前几天天气晴朗,给宋朝实际带来了一些麻烦,若不是因为月色好,魏庆宗也不会壮烈牺牲了。

    “还有,你看这雪,”王巨伸手从空中接了几片雪花,晶莹剔透的雪花遇到他手掌的热气,迅速化成水珠,在他手掌心中晃动着。

    这也是天气,尽管庆州依然很冷,可也到了正月下旬,象这种寒冷的天气不久了。实际气温在慢慢回升,否则不是水雪,而是干雪了。但许多作战计划,就是依据这种寒冷的天气。所以也拖不得。

    当然,这个一提前,整个都要提前了。

    王巨先是让传令兵立即去细腰城,请求周永清立即从细腰城发兵。

    随后写了一封信,请求韩绛与郭逵发兵。并且在信中再次提出一个请求。如果会战到来之时,让鄜州知州杨文广率几营官兵前来援战。

    当然,杨文广绝没有评书杨家将那般的神奇,甚至不及苗授与刘昌祚,但也是二姚燕达级别的大将,又担任了近一年鄜州的知州,应当对鄜州的官兵比较熟悉。

    将是名将,对自己手下的兵又熟悉,王巨是不会放过的。而且交通也方便,王巨以前知华池县时还刻意修过直凤道,从鄜州到直罗县,再到凤川砦都是平坦的大道,即便是步兵,也能迅速抵达凤川砦,投入战场。

    信写好后,立即派人用快马送往延州。

    章楶道:“时间很紧哪。”

    这样一来,延州那边只有几个时辰集结军队的时间了。

    “原计划明天他们就要发兵,只不过提前了一天。如果二公有心。大约军队也集结好了。若是无心。即便到明天,也不会集结多少军队支援。”王巨淡淡说道。

    不过他相信无论韩绛还是郭逵终不是司马光那样的人物。况且韩绛对自己不恶,郭逵与自己更无过节。但这又是实打实的战功,风险性似乎也不大,所以不会刁难自己的。

    事实也如王巨所料,两人并没有为难,而且这一战他们也调出一个王巨意想不到的名将出来,并且这个名将还是王巨的老乡。只不过是一个蕃人。

    只是韩绛看到信上王巨又请求杨文广支援,讥笑了一句:“这个小王巨,胃口真好啊,马上延州的将士一起要为他服务了。”

    不过杨广文是否也要支持,那要看明天那一战结果。

    当然,还要继续下令,四道命令,分别送给刘昌祚、刘阒、赵余庆与高敏。

    传令兵一一骑马离开。

    王巨这才说道:“质夫兄,这样,如果敌人派兵围困庆州。让他们围困。如果明天早上敌人还没有发兵庆州,你也派出骑兵驱逐敌人的游骑。然后继续放百姓出城采樵,只是略略限制时间与采樵范围。然后明天晚上我立即发兵。”

    “子安是想……”

    “你认为呢?”

    章楶微微一笑,然后骑马回去。

    这并不是为了安全着想,而是回去有意地安排,让几个西夏探子逃出庆州城。否则若是十七个探子全是笨蛋,一一落入法网,王巨的安排就浪费表情了。

    章楶多想了,当他返回庆州城时,仁多零丁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

    “李复圭不在庆州?”

    “大将军,他失踪了好多天,此时庆州城中谣传纷纷。”

    “兵力也不多?”

    “是啊,只有四五营官兵,还有少量强人,而且城中有很多从城外逃进去的百姓,治安混乱。”

    “哎呀。”仁多零丁拍了一下脑门子,若早一点派人去庆州打探消息,再分兵去庆州,而非是强攻雪泥堡,图谋环州,若是运气好,岂不是会立下奇功?

    不过他随着苦笑了一下,如果美利堡不拿下,三军不能会师,自己当时又怎能想到庆州城?但现在怎么办?若是再分兵,那就要向梁乙埋请求援兵了,不然自己手中兵力紧张。莫要忘了,无论淮安镇,还是五交镇,都有一支数量比较庞大的宋军。

    他思考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写信给了梁乙埋,请求他再发援兵。这一天梁乙埋继续让李三狗折腾得仙仙欲死。不过正事重要,他想了想,也同意了仁多零丁的请求。

    柔远寨一战虽然宋人打得十分猥琐,不过同样彻底暴露了西夏不长于攻城这一事实。

    反正自己手中兵力够多,不如广撒网,指不准在哪里就捞到了一条大鱼。

    不过他也感到奇怪:“李复圭不在庆州,难道宋朝就默视一个通判指挥?”

    “大约李复圭调走了,新的知州听闻我国大军前来,不敢来交接,所以庆州事务只好由那个通判来指挥了。但那个通判也不可小视,听说他在上次大顺城之战中就担任了庆州签判之职,十分得蔡挺器重。”宋吉在边上说道。

    “也就是他比李复圭更懂军事。”

    “应当算是吧,不过他终是一个通判,如果庆州还没有出现严重失利,可能略有一些威信遥控指挥着诸将。如果出现重大失利,庆州立即会变成一团散沙……这样,大将军,不如让我率一队兵马立即去庆州吧。”

    “你去庆州?”

    “请大将军相信我。”宋吉之所以提出这个请求,一是这几天攻城,将梁乙埋攻毛了,动不动就发脾气,还是离开梁乙埋为妙。二是他可以“光宗耀祖”返回宋朝土地。三是看能不能捡一个便宜,胜利了就是他的功劳,失败了则是仁多零丁情报之误。

    宋吉劝了许久,梁乙埋终于同意,从柔远寨就有一条直道直达庆州城,现在仁多零丁的兵锋已经到了业乐镇下,宋吉的夏军并不算孤军,因此宋吉立即清点兵马,离开柔远寨,不过想到达庆州城,还要带上一些物资辎重与粮草,速度快不起来,最少明天中午才能到达。

    宋吉离开后,天色渐渐暗了下去。

    梁乙埋让三军撤回来,晚上继续堆土山,他算是与柔远寨耗上了。

    不过都哆腊讹那边攻势却缓了下去,连续三天的进攻,使他手下伤亡惨重,而且他越攻越感到不安,因此刻意放缓了攻势。

    但在荔原堡的后方,一支军队却悄悄开始了行动。

    都哆腊讹有些心灰意冷,连荔原堡都攻不下来,就不要说华池镇,而且刘昌祚的军队缓过来,陆续地派出大股斥候部队,于野外清剿西夏的游骑,所以都哆腊讹从今天起,便有意地撤回了前方的斥候。

    要的就是这效果。

    刘阒悄悄率领着他的部下离开华池镇,悄悄向平戎镇摸去,天空中正飘着雪花,加上野外村寨几乎全部撤离,因此此行无一人注意。同时在北边又有一股更大的军队也在悄悄行军,领首的正是王巨要求的大将高永能,同时还有王巨疏忽的一员虎将,保安军诸族巡检,也是保安人氏,蕃将刘绍能,还有王巨熟悉的老朋友归娘浪埋。

    刘阒带着三军来到平戎镇,赵余庆也率领三军从平戎镇出来。为什么赵余庆被西夏人打败后,还能逃出来,是因为他对大顺城、金汤城、白豹城到平戎镇这一带的地形无比的熟悉。所以王巨将他安排到了平戎镇,不是看重他的军事才能,更不是看重他能打,实际这两样他皆远不如他死去的老子赵明。王巨所看重的,正是这个熟悉地形。

    两军会合,顺着山道继续向前艰难的行军。

    另一边,韩绛郭逵用刘绍能也是这个道理,刘绍能远比赵余庆能打得多,不过韩郭二人不知道哪,之所以用刘绍能,同样也是看重他熟悉地形之故。但除了刘绍能,这一行还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巨喜欢的,一个是王巨极不喜欢的,喜欢的就是保军知军景思立,不喜欢的就是没藏讹庞那个家奴王文谅。

    而且这两人在韩绛心中,远比刘绍能重要得多。所以用刘绍能,与王巨用赵余庆一样的性质,那就是超级向导。

    毕竟延州的大军走的道路与刘赵三军走的道路一样的崎岖,几乎全部是山间小道,而且是在这个飘着雪花的夜晚。不过两军目标一致,那就是闹讹堡……(未完待续。。)

第506章 飞天(下)

    诸慕容们默默地看着这支宋军从他们眼皮子向远方行去,然后各自心中打着小算盘。

    他们中间多数还真能说是中立派,即便仁多零丁派人暗中来劝降,他们也没有答应。不过让他们放下身架去支持宋朝,心中又极不愿意。

    然而看着一支又一支宋军从细腰城而来,他们这一刻也迷茫了。

    周永清率领着大军继续向前。

    他就在镇戎军,若不是隔着重重大山,镇戎军与环州等于是邻居,因此对环州的情况比较了解。

    准确地说,只要现在还继续留在环州的各个部族百姓,可以说七成都是桀骜不驯之辈,不是指他们一心想谋反,而是指他们以前根本就不将宋朝当作一回事。

    但这些部族的怎么处理,与他这一行无关。

    五千大军日暮时抵达环州,但没有在环州休息,继续向前,惠丁堡、木瓜堡。

    这一行有点远,而且天空中又飘着小雪花,所以直到下半夜才疲惫不堪地抵达木瓜堡。不过这个天气,周永清也喜欢,正好能瞒住西夏人,反正明天会休息一整天。

    东边的宋军那不叫神奇,只能说借助了西夏人思维上的盲点。

    就包括仁多零丁在内,感到不对,所以才派了探子进入庆州城打听消息。但做梦也没有想到宋人的好胃口。

    况且大顺城两侧那么多夏军,几十里路外柔远寨的夏军更多……况且,为什么不去攻打金汤城哪!

    西边的这支宋军却将会拉开一场神奇之旅。

    为什么仁多零丁在后方许多路口上置了戍所。他也不是针对宋军今晚这一行动的。

    目的不过是为了粮草。

    宋朝坚壁清野。西夏不得不携带充足的粮草过来。当然。如果将庆州城以及庆州境内所有重镇一起拿下,那也就不用担心粮草了。不过战争也进入了下一阶段,那便是如何守住子午山,将庆州整个吞下去。

    但现在的粮食与后勤却是西夏人最头痛的问题,这是几十万大军的粮草,想一想北宋初两次伐辽,宋朝带了多少专门押运粮草的民夫?

    因此仁多零丁不会担心宋军截他们的后路,那是不可能的。可担心宋军会劫他们的粮草。这个并不难,无论是西侧的木瓜堡、惠丁堡,还是东侧的东谷砦,都能从山道上进入车厢峡道。

    这才是仁多零丁置了二十几个哨所的用意。

    正因为这些哨所,所以王巨的命令到了近二更时分,才送到高敏手中。

    “出发。”高敏说道。

    六营官兵爬出地道,一个个来到地面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管地道下开了进出气口,但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也不好受哪。

    高敏看着六营部下,徐徐说道:“这是一场神奇之战。战后我们会瓜分最大的战功,当然,你们也明白的。”

    下面传来一阵轻笑声。

    这个都懂的,那意味着升官发财,还有其他额外的各种物质奖励。并且都知道这次真正主帅是王巨了,而不是那个李复圭,因此信心满满。这意味着一个更懂军事的人在指挥,同时王巨赏罚公平也是有名的。

    高敏又说道:“刚刚明公传令来,又带来一句话,以后陕西一些商贾会从蔗糖作坊、烧酒作坊、竹纸作坊,陆续分六年时间,拿出两百万贯用作奖励或抚恤,另外明公可能还有办法,战后募得一百多万贯,同样会拿出做奖励与抚恤。这是三百多万贯,你们想瓜分多少,就看下面这一战了。”

    “哦哦,”两千多官兵一起发出低低的惊呼。

    其实也不是象他们所想的那样,王巨绝对没有打诳语,但这次大会战参加的将士达到多少?仅是环庆路本身包括强人在内,就达到了八万有余。还有泾原路与鄜延路数量不清的庞大援兵。

    实际均摊下来,每一个人也不多的。

    当然,这是额外的收入,并且他们这一行尤其重要,也会分得更多。可王巨这句话传得正是时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升官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显然不切实际,升不了官,那就发财吧。

    大家精神抖擞地爬上东岭峰。

    不过这时候虽然高敏做了解释,可许多人眼中还是有些不大相信,包括高敏在内。

    诸人悄无声息向峰顶上爬去,高敏率先来到峰顶,然后辨别着风向,西北风,而且夜风正烈。应当能符合王巨所说的风向风力条件了吧。

    所以王巨说择日不如撞日,虽然提前了一天,让几支军队都因为这个突然的变动,忙得鸡飞狗跳,行军更是匆匆。不过今天晚上的天气真的很好哪。

    首先冷,其次黑,又飘着小雪,正是夜行军的好时光。

    而且还有风,不管是西北风、北风、东北风,那怕是东风,也能勉强凑合。怕的就是南风、西南风与西风。南风与西南风在这个时间罕有了,不过春天终是将要悄悄逼近,偶尔还会刮东南风的。

    一旦刮起东南风,这道悬崖将会成为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

    那么只好向南,避过这道山峡,但那边西夏的哨所怎么办?稍稍惊动,此次行动必将失败。

    最神奇即将开始。

    高敏挑出两名胆大的士兵,然后按照王巨留给他的图纸,将两件奇怪的物事搬过来,物事下面的绳带照着图纸上所画的,系在这两名兵士身上。另外还有一大堆粗麻绳,不过在麻绳的上面又有细麻绳,细麻绳的上面又有丝绳,用真正的生丝绞织的细绳子,很轻也很结实,高敏将丝绳头系在两个士兵身上。

    不过为了不让他们尖叫。又用方帕将他们的嘴巴堵上。

    当然。在地道里高敏也解释了。不过大家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幕,因为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两个胆大的士兵虽自愿报名,不免小腿儿打着颤。

    这可不是开玩笑哪,下面就是深不可测的悬崖,掉下去连骨头都能摔成碎渣。

    姚雄哈哈一乐,拍着两人说道:“不要怕,从此你们可能会就名载史册。”

    两个士兵点着头。

    这都早说好的,这时候还能打退堂鼓吗?

    “开始。”高敏说。他脸上可一点都不好笑。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

    两个士兵壮着胆子,开始起跑。不过冲到崖边时不约而同地闭上了眼睛。

    所以得堵住他们的嘴巴,否则这时他们必然会大叫。

    不要说他们,实际后面的宋兵几乎有一半人闭上了眼睛,不忍看下去。

    但随着他们就听到身边有人说:“咦,真飞起来了。”

    于是又睁开眼睛向前看。

    开始跳下悬崖,必然是向下堕落的,不过夜风正烈,山风鼓荡。迅速将他们背上巨大的长方形油丝布撑开,迅速将下降的速度止住。而且随着山风越来越大,不但下降速度缓住了,甚至全部止住了,似乎两人不是在下降,而是开始向天空中飞。

    这太神奇了。

    姚雄不由地握住拳头,自古以来,谁不对天空向往着?因此他现在脑海里想法是,这一战过后,自己也弄一个,飞飞天,爽一爽。

    高敏眼睛也瞪得很大,看着西北风将两个士兵缓缓地向那边的山吹去,他忽然跳起来,道:“咱家服了。”

    两千多宋军同样欢呼雀跃,只是因为身处敌境,尽量使自己不发出声音。

    “这一战有了。”齐忠说道。

    这样都能实现,那么三十万敌军又算什么?

    高敏止住激动,说道:“齐指使,莫要激动,这还不算是飞天,接下来,你便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飞天。”

    然而面对着这一幕,整个宋军还是避免不了传出一片低低的议论声,惊叹声。

    两人的身影离对面山峰越来越近,丝绳也快到了尽头,高敏说道:“准备,准备。”

    实际不用他吩咐,每一个都头都在向士兵发放另一样物事,一个用铁打的古怪套状物,下面有几个洞孔,随着这物事到了士兵手上,各个士兵开始将身上的各个皮带头上的绳子系在这个套状物上。这个也在地道里演练过了。只是大家不相信,真的能飞过去。

    向方悄声说:“高都监,士气有了。”

    高敏点头。

    这个飞天对王巨来说,并不难,只是可能会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真正难的接下来的时光。

    那是一场场血战,甚至一直维持到庆州战役结束,有可能比雪泥堡之战还要惨烈十倍。这更需要士气高昂,否则是坚持不下去的。

    两人终于“飞”到对面山峰,高敏取出望远镜,夜色漆黑一团,不过两道山峰间的距离并不远,还能看到一些模糊的景象。

    从望远镜里,高敏能看到两人解下身上的绳带,只是因为风受力的不一样,两人降落的地点也不在一处,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成功地飞到了对面。

    然后他又看到两人同时拿掉嘴中的方帕,似乎两人皆被这一飞弄呆了,站在哪里愣了好一会,随即又跳了起来。

    高敏尖声说:“这两个小崽子。”

    当然,高兴归高兴,高兴过后得做正事了。两人提着绳头拉,先是细麻绳动了,后是粗麻绳动了。直到粗麻绳拉到对面,两人将粗麻绳一道道系在一颗粗大的松树上。

    “系绳子。”高敏挥手道。

    那边负责系上就行了,这边还要绞紧,十几名士兵将麻绳绑在松树上,拼命地拉紧,然后一道又一道缠在树干上,这才打上结。

    “发帕子。”高敏又说。

    继续用方帕堵嘴,这个没办法,有的士兵可能会兴奋,但还有士兵会恐高,那怕有轻微的恐高,马上都会吓得大叫。

    一个个堵上嘴巴,自姚雄开始,这不是提前的安排,而是姚雄主动请命的,他将铁套环系在麻绳上,来到崖边,迅速就滑到对面。

    有他做样子,一个个向对面滑去。

    高敏在最后面,他也滑了过去,显然很多人被刺激了,继续在兴奋地说着话。

    王巨派来的传令兵解开了绳子,大家过去了,他也要回去禀报消息了。当然,他眼里同样带着神奇的神情。如果不是为了回去禀报,他同样想滑过去,尝一尝滋味。

    “走。”高敏看到士兵将绳子收起来后说道。

    从这里离萌门三岔很近了,一个时辰后,一行人便到了萌门三岔。

    不过高敏又在附近的一个土山下翻找着,不一会儿又扒出一个黑窟窿。现在大家见怪不怪。这不是第一个地道了。然而随着这个地道翻开,大家眼睛里还闪过惊奇。

    与前面两条地道不同,这条地道面积太大了,里面堆放着无数粮草,物资、武器,还有版具。要知道这可是在敌人境内,这些物资是怎么运过来的?

    其实这个真的不神奇。

    当时西夏人不知道宋朝早得知了消息,刻意在几路缘边耀武扬威,扬言攻打。可为了迷惑,环庆路这边相对反而很安静。但王巨知道了,这样做就不管用了,不过有的还要确定的,比如敌人从那条道路主攻?因此让许多斥候潜入到敌后打探,那时看不到兵力分布,不过能根据囤积粮草能猜测出来。所以不久王巨便料到大顺城方向还是主攻方向。又根据这个粮食囤积,确认了敌人可能会分兵自车厢峡道进入庆州,倒是归德川那边,这次西夏人放弃了。

    然后根据这些情报,元旦节时王巨与章楶便制订了这次计划。

    随着让刘昌祚与王君万的部下冒充民夫,运送物资到前线。这个西夏人不大注意,当时鄜延路、环庆路与泾原路都是这么做的。

    然而刘王部下可不是真向前线诸堡运送物资,先是昼伏夜出,挖开这三条地道,顺便将这些物资先行囤放于淮安镇。随后王巨露面,聚集诸指使。

    那时仁多零丁的军队还在半路上呢,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兵力分布,所以诸将聚集后,刘王二人的部下又悄悄地在夜里摸到这里,然后将物资放在这条地道下面。当然也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就在这里,发生了好几次战斗,但西夏人并没有注意,因为那时不仅在这里,在其他地方,宋夏斥候时不时地交手。有时是西夏斥候被宋朝斥候干掉了,有时是宋朝斥候被西夏斥候干掉了。哪里会想到宋朝会瞒天过海,不但在这里挖了一个大地道,还将大量物资在他们眼皮子下面,囤积于这条地道中。

    各个物资囤积好后,刘王二人的部下又返回宁州。

    真相揭开,一点也不神奇,但不揭开,个个都觉得震撼。

    高敏同样觉得震撼,但正事要紧,他喝道:“凿冰,筑冰墙。”

    萌门三岔的三条小河,正是延庆水的最上游三条小可,不用担心水源问题。至于筑冰墙,这六营官兵从大顺城来的,更不是第一次。

    三更时分,庆州境内大多数宋夏将士正在睡梦中时,车厢峡道的后方,却在悄悄地竖起两面巨大的冰墙……(未完待续。。)

第507章 逆转(上)

    高敏紧张地盯着四周。

    这个天气真的不错,不过高敏还是很紧张。因为在萌门三岔的上方就是西夏的静边寨,离此不过十几里路。再上面就是西夏香柏寨,但那个寨子不管了。

    在萌门三岔的下面则是仁多零丁所置的一处哨所,离此更近,不过七八里地。

    这两处的夏兵高敏不害怕,不要说那个哨所,就是静边寨此时兵力也不多。也有可能明天会有押运粮草的夏军到来,但那个兵力恐怕也不多,既然是押运粮草了,战斗力同样不会很强。然而让高敏担心的却是随时会被这两处敌人发现,然后通知仁多零丁。

    如果仁多零丁没有分兵攻打西谷砦,而是在淮安镇下,那又好一点,等到他接到消息,再发兵回来,可能到明天傍晚了。那样随着周永清的军队到来,高敏又不用担心。

    然而在西谷砦,那就比较讨厌了,如果接到消息,顶多两个时辰夏军的大部队便会出现在萌门三岔。

    王巨所选择的这个地点也不错,只要建一个与荔原堡大小的堡砦,就可以将此路完全切断。

    然而荔原堡小吗?就是远不及大顺城,那也有两百五十亩大小了,其周长更接近了四里路。

    当然,如果没有干忧,建起来也快,宋军要求的仅是切断,也不是真正想建立一个堡砦,所以可以压缩其宽度,但就是压缩了宽度,周长也最少达到了两里路。

    但这个也不难。虽然这时取泥困难。不过有水有足够多的版具。担泥往版具里一放,都不用夯一下,城墙儿自己就凝固了。然而自己终是兵力不多,经过两战后,六营官兵都陆续出现了伤亡,尽管姚麟又挑选了一些箭术好的士兵补充了各营,但自己手中的兵力不过两千八百余人。

    所以想抢在敌人大军到达前,将这个冰墙构成的战堡筑起来。时间无比的紧张。

    因此千万不能让敌人在天光大亮前发现,否则自己这一行完成不了任务,而且会身陷险境。

    姚麟走过来说道:“高都监,最好先筑南墙。”

    “恩。”

    这是无奈的选择,即便南墙筑城,不成围,大家仍不安全。

    当然,下面士兵一个个不知道,一边在干活,一边还在低声议论着刚才的神奇一幕。

    雪野无声。北风继续在呜咽着,冰墙在默默地长长长高。两川后面山咀上也出现了一个大大小小的坑。以后这些坑还要继续挖下去,然后就成为这支孤军的家。

    想建屋舍那是不可能了,而且压扁后,整个冰堡都会处于西夏人投石机与强弩射程之下。所以学习现在的女真人,住地洞了。

    另一边王巨同样夜不能寐。

    他总管全军,比高敏知道得更多,也知道了西夏又分出一支军队向庆州城出发,估计明天正午时分,就能到达庆州城下。有可能更晚一点,毕竟在落雪,就看这个雪下得有多大了。

    当然,这个雪下得很好,虽然不可能与三川口之战相比(指李元昊三川口灭掉刘平兵马后,围攻延州城,可突然降下大雪,下雪不会对李元昊的军队战斗力产生影响,可大雪封路,后方的后勤不能及时运送到军中,因此李元昊不得不撤兵。不过这次西夏粮草准备得更充分些)。

    不过因为命令传到高敏手中有点晚,最少耽搁了高敏两个时辰。原计划是天一黑,高敏便要率军飞过那道悬崖的。但也不能怪传令兵,因为西夏大军堵在前方,只能从环州绕道到惠丁堡,再从惠丁堡去东岭峰,路程远不是问题,二百多里地,骑马过去也很快,甚至王巨准许他在半途换马。难的就是后面,必须小心翼翼地穿过去,否则就能被敌人发现。传令兵不得不于黄昏时才穿过这一线。相反的,他回来速度则是很快,仅用了三个时辰便将消息送到自己手中。然而高敏那边的时间耽搁下来了。

    明天会有三场瞩目的战斗,不是柔远寨,也不是荔原堡,不过包括他自己率领的这场战斗。然而这场战斗并不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在大顺城,是在萌门三岔。

    特别是萌门三岔。

    然后他的眼睛就盯着地图上的西谷砦。

    西谷砦有西夏一万余大军,还有郭庆的军队。不过郭庆手下的兵力可以自动忽视了,包括强人在内,也不过两千余人。

    于是他眼睛又继续向上看去……

    过了一会,他艰难的又下了一道命令,然后让传令兵继续用最快的速度将这道命令送往前线。

    传令兵离去,王巨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看了看窗外,心想,马上天就要亮了吧,然后看着大顺城方向。

    大顺城哪里正在激战。

    两支军队,延州的军队却提前到了十二盘岭。

    原因也很简单,韩郭二人开始时表态比较含糊,毕竟这是三十万夏军,就是三十万只蚂蚁,也不那么容易一一捏死的。不过后来看到局势就如王巨信中所说的那样在发展着,实际也不是,中间也略略产生了一些变数,不过韩绛与郭逵就不清楚了。再加上这一战看上去风险真的不大,因此也就同意了。

    韩绛对军事一窍不通,不过郭逵还行,然后立即便分析出这是一次诡兵,诡兵无所谓,正诡结合,才是兵法的王道。不过这个诡兵一个是速度,二是让敌人不能察觉,方能成功。速度是没办法提高了,但可以用其他方法将速度变相地提高。那就是德靖寨。

    因此分兵去保安军城与德靖寨,德靖寨就在保安军西南六十里处,正西便是金汤城。不过因为多是山道。道路有许多弯绕之路。所以也相隔了六十里。又有一道直达延州,南边就是通达华池县与庆州的子午山狗道岭道。因此天圣年间,宋朝又重新扩建。

    这个也能理解。

    西夏猛攻庆州,延州官兵也要表示一下吧,至少要做一个姿态。

    可能是做一个姿态,可能是真打算进攻金汤城,但就是进攻金汤城,梁乙埋也不担心。实际随着安疆堡夺下后。三军物资供给路线已经向白豹城转移了。

    然而延州就通过这个故作姿态,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万余宋军转移到了德靖寨。从这里到十二盘也就不远了。不过高永能只带着一万官兵,余下的还要守卫德靖寨,不可能全部一一带出来,说不定反让金汤城的夏军摸一个空子。不过相对于只会被动防御的宋军,延州能派出一万官兵,已经是一支“很庞大很庞大”的大军了。

    但刘阒的军队必须从华池城出发,再转到平戎镇,等于无形中兜了一个若大的圈子,而且道路一样的不好走。所以延州官兵三更就到了十二盘岭。庆州官兵却到了近四更时才好不容易到达十二盘岭。

    两军会合,刘阒本来是河东重将。不过他与高永能算是罗兀城系列战役中的战友了。见面后来了一个熊抱,便立即进行协商。

    此时宋军兵力十分可观了,高永能部下是一万大军,刘阒部下也有近六千兵马。刘阒简约地说了一下王巨的安排:“明公命令,若是延州派的兵力多,就要分兵白豹城。若是少,就专注于大顺城。”

    “白豹城?”

    “恩,白豹城此时兵力很少,而且防卫松懈,当然,我们不是占领,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也无需占领,只是攻入城中,将敌人的粮草物资烧掉后,迅速撤离。因此我让手下准备了大量挠钩。”

    高永能同样心动。

    这非是不可能的,相反是极可能的。

    不要说白豹城了,就是大顺城下的敌营,敌人也做梦想不到宋军会打他们的主意。他也迅速说道:“时间恐怕来不及。”

    这是奇袭,再拖一拖,天就亮了。只要敌人略有所防备,就无法攻城了。

    “天空在落雪,估计天亮得会晚一点,可能五更末以后才会天亮。若是行军速度快,从这里一个半时辰,就可以抵达白豹城下,应当还来得及。”刘阒从怀中掏出一个沙漏,看了看说道。

    所以刘阒在一路上不停地催促,连几个摔伤的士兵也将他们丢下,打算天亮后再去寻找他们。

    不过王巨说得也很模糊,这得有好几个前提,一是要延州的官兵能够提前抵达,二是延州的兵力要足够多。所以能成则好,不能成也无所谓,首先的目标还是大顺城前的两营夏兵。

    “不过我手下不熟悉这段道路。”

    延州官兵不熟悉,可是刘阒手下有官兵熟悉,刘阒便看着赵余庆,可他眉头略略皱了皱。赵余庆是熟悉这里的道路,不过刘阒很不放心哪。

    这时,刘绍能站了出来说:“几位将军,不如交给末将吧,末将少年时经常出外狩猎,对保安军周边的诸县,包括西夏的边界地形都很了解。”

    刘阒狐疑地看着高永能。

    高永能只好看着景思立,景思立说道:“刘绍能武功出众,当可胜任。”

    “那么刘绍能接令,某分给你七千兵马,立即去白豹城,你可有把握完成任务?”

    “高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负诸公寄望。”

    于是两人立即分兵。

    随后两部各自扑向不同的目标。

    大顺城中,大伙同样在大眼瞪小眼。这两天,窦舜卿忽然下达了一个奇怪无比的命令,让三军上下天一黑立即休息,到四更就立即起来披挂整齐,随时准备战斗。

    大家一起不解,战斗就战斗吧,可怎么战斗啊?

    东面是两万夏军,西面是两万夏军,并且还有两面冰墙……好吧,今天似乎抽走了数千兵马。但就是这样,无论那一边,也不容易拿下来的。莫要小看了这两面冰墙,如果强攻,那么攻防之势则变成对西夏人有利了,就是这两面冰墙,也会夺走无数宋朝官兵的性命。或者说想借五更时光再来一个夜袭,那可能吗?

    不过军令如山,大伙敢怒不敢言,只好听从命令。好在昨天虽披挂整齐,窦舜卿并没有下令出兵。

    今天下半夜四更时分,大伙再次被各营都头叫醒。

    然后立即梳洗披挂,不过好在仅是披挂,各自仍呆在屋子里,下半夜四更时分,天气又有变,真冷啊。

    这时高永能与刘阒正在分兵马。

    林广走到各营视查,有一名士兵便奇怪地问:“林将军,我们当真准备战斗哪?”

    林广点点头,然后答了一句:“但不一定就在今天。”

    具体那一天,因为大顺城被包围,所在窦舜卿与林广也不大清楚,可能就在这几天,所以每天晚上都要准备好战斗。不过这种辰光随着王巨进了庆州城后,便立即改变。

    “可怎么战斗?”

    “你多嘴了,”林广说了一句,那名士兵吐了吐舌头不敢再问。

    不过林广又补充了一句:“这两天我知道你们心中有很多疑问,但并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战斗。”

    林广说完,就上了城头。

    城头上窦舜卿正在用望远镜眺望着远方。林广问:“窦公,今天晚上我军会不会出现?”

    “不好说,但我感觉到很可能会出现,你看这雪。”

    不仅仅是月黑风高,而且飘着雪花,再加上寒冷的天气,还有什么比这种天气里发动夜袭战更有利的?

    “窦公,若此,可与李朔雪夜袭蔡州相媲美。”林广开着玩笑说。

    似乎差不多吧,但就个体战斗还不如那一战。首先吴元济手下是淮西兵,一支战斗力可能远胜过夏军的久战之兵,否则唐朝不可能平了四年都没有灭掉。李朔孤军入蔡,不成功便成仁,危险性就不及之。

    其次那个雪夜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唐军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说明那是一个极度寒冷的天气,正是因为这个极端恶劣天气,李朔才做出那样的冒险行军。这是李朔看到那个极端天气所做出的突然决定,否则不会冻死那么多人马。毕竟人在运动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相信略有准备,至少不会出现那种惨象。当然,唐军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吴元济就更不会防备了。非象现在,提前好几天就在准备着这场行动,有条件的穿着小棉袄与皮袄,没有条件的也加了一件御寒的厚衣服。因此残酷性也不及之。

    但放在整场大战役来说,肯定胜过了那一战。毕竟这是三十万的夏军,仅是各个军队的行军路线,就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更不要说各种阴谋阳谋,斗智斗勇。

    而且王巨也不喜欢冒险式的战术,高敏那一行,几乎就是王巨所能忍受的极限了。

    这可能与第一次大顺城之战时差一点被西夏人翻盘,所带来的影响。

    如果打一个比喻,王韶用兵颇似李靖,王巨与章楶用兵却颇似李绩。

    很难说两者的优劣,后者看似更稳妥,但比较绕脑子,实际呢,也不稳妥,那可能做到算无遗类?前者看似冒险,但需要有抓住战机的能力,同样需要有高超的智慧。

    这非是窦舜卿与林广所能想到的了。

    两人继续说着话。

    忽然窦舜卿说道:“你看,是不是他们来了?”

    林广接过望远镜,看着西方,天很空,雪花翻舞,更看得不清楚。北风吹来,林广不由地打了一个冷战,不过他仔细看去,终于在地平上看到一团黑影在隐隐向这边移动着……(未完待续。。)

第508章 逆转(中)

    几个哨兵无精打彩地在聊着天。

    自从昨天早晨姚麟再次成功突围,梁乙埋向所有三军都下达了一条命令,不论谁值守,如有松懈,立斩不饶。特别是值夜哨的。

    因此夏军各个大营的哨兵夜里都不敢打盹了。

    不能打盹,那就聊天吧。

    金汤城那边的物资现在都在向白豹城运输了,不过大顺城这边依然带来大量的物资,包括粮草武器。一时半会,梁乙埋也带不走。只好慢慢地让后方将士向前线搬。

    现在大顺城这边还有不少,特别是草料。西夏这次骑兵比例不高,但也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十万余匹战马消耗的草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因此大顺城这四万军队,这几天时常向前线运输粮草物资,好在这个前线就是荔原堡与柔远寨,皆离得不远,早上去,晚上回来。但大顺城卡在中间了,所以只好分两步走,大顺城后方的兵士将物资从山道上慢慢转移到大顺城东侧的夏军大营。再由东大营的夏兵运到前线。

    这些哨兵没有去前线,不过从东大营士兵哪里听到许多前线的传言。

    这些消息喜忧参半。

    喜的就是三军会师,忧的则很多了,包括安疆堡下的那场失利,以及柔远寨古怪的攻防战,荔原堡那边的攻防战同样损失惨重。

    “宋军还真顽强啊。”

    这就是几个哨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这个评价有两层意思,一是赞赏,二是说宋军在负隅顽抗。

    无他。兵力悬差太大。随着战争进入白热化。宋朝暴露了更多兵力让西夏人得知,但即便如此,据他们所掌握的情报,环州路加上强人,不过四万余人,当然,这些强人也不能算是乌合之众,若那样。西夏岂不更是乌合之众?另外还有长安可能援助了一万余官兵。泾原路援助了五千官兵。

    至于延州,最后也得知了,援助了可怜的一千余人,还是散兵余勇,可能李复圭走了,但因为白玉的撕逼,延州两个大佬仍在愤怒中,所以才援助了这点好笑的兵力。

    也就是整个环州二州的兵力不会超过六万人,少则可能只有五万出头。

    而西夏却拥有三十万大军。

    虽然可能这个悬差足以能完成以少胜多的战役了,但宋军能打出以少胜多之战?

    这一刻。几乎所有西夏人都忘记了潘美平南汉之战,那个兵力可能悬差在二十倍到三十倍之间!

    也忘记了唐河之战与徐河之战。宋辽的兵力悬差几乎是一比三,宋军是一,辽国是三,而且辽国主将还是辽国的战神耶律休哥。

    或者那个太遥远了,但府麟路之战中的数次战役呢,如两次兔毛川之战,麟州城保卫战,三松岭之战,一系列战役,差一点将李元昊所带来的十万兵马干掉了一半。

    而且现在西夏人也不是三十万了,前前后后已经折了有两万多人。如果换成宋朝出现这么重伤亡,那么古怪的、软弱的还又是最输不起的宋朝,还不知得引起多大的震荡。

    不过三十万,确实也让人无语。

    至少表面上来看,以这个兵力的悬差,早晚也得将宋军磨死。

    “下去烤烤火吧。”有一名哨兵说道。

    站在冰墙上,西北风又烈,而这时恰恰是一天当中最冷的时光。几个哨兵冻得直哆嗦。烤个火不打盹,应当没有关系吧。

    于是几人从台阶上准备下去,忽然其中一人惊恐地看着远方,说道:“那是什么?”

    大家顺着他的眼光看去,此时主力部队已经深入到庆州各处,此时只有两万夏兵,厚度远不及当初了。不过就是两万多兵马,加上物资,还是绵延了一里多地。

    虽然不算远,可是夜色如墨,雪花飞舞,妨碍了视线,大家只能勉强看到大营另一侧。

    所以一万来宋军眼看就要摸到了夏军大营,站在这边,看上去依然只是一团团模糊的黑影。

    有的哨兵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花了。

    不过有一名眼力好的士兵终于尖叫起来:“有敌人,敌袭。”

    然后吹响了号角。

    不过他吹得太迟了,宋军已经杀入敌营。

    景思立虽然在去年保安军之战中表现不大好,但也算是一员虎将。更不要说高永能与刘阒二人了。论战力,高刘二人绝对能排在现在宋朝诸多将领中的前三十位。甚至能在西夏排进前十位。

    至于王文谅,那就划划水吧。不过还有一个人,归娘浪埋,他的战斗力也不高,不过他所带来部下总体实力却是最强的,不仅全是蕃兵,而且骑兵占了大半以上。

    几名虎将带着一万多宋军如狼似虎扑入睡得正香的夏军大营。

    他们身先士卒,在他们带领下一万多名宋军挑开一个又一个营帐斩杀着敌人。

    一时间整个夏军西营响起一片惨叫声,喊杀声。

    “出击。”窦舜卿说道。

    随着令下,大顺城水寨的城门打开。

    得从这道城门出来,速度才能快。否则从北城出来,还要从迷宫里绕。而且西夏人建起这道冰墙,主要就是防止宋军借助滑板,迅速扑入夏营。

    因此南侧高坡营地上却没有建冰墙,再说建了,运输物资也不方便。

    所以从水寨城门出来,不但速度快,也能迅速杀入敌营。

    林广同样也率领着他的部下出动了,不过他们目标并不在西营,而在那条山道上。

    其实不用窦舜卿配合,西边敌营的夏兵也丧失士气了,谁料到在这个雪夜。并且在后方。居然有庞大的宋军杀到。随着大顺城的数千宋军扑了进去。整个西营一片混乱,只有极少数人还在顽强奋战着,九成以上的夏兵只顾着逃命了。

    还是有办法逃的。

    最安全的路线就是马上逃到两边山岭上,再向金汤城逃跑。但有几个前提,千万不要顺着这条平川逃跑,随着战场一面倒,两部带来的骑兵开始游离出来,专门击杀逃亡的夏兵。第二个前提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迷失了方向,否则最后未必能逃跑宋军的抓捕,他们的后方可没有梁永能的七八万军队。第三个前提,得及上穿好了衣服再逃跑,否则还没有逃到金汤城,说不定就冻死于半路上。

    不过选择向金汤城方向逃亡的士兵并不多,那个多远了,哪里有向东营逃跑近,况且东营的东边则是几十万西夏的主力军队。

    选择这一方向逃跑的夏兵最多,然而让他们悲惨的结局来了。那边正好有林广率领着军队,在守候着呢。

    还有极少数向白豹城方向逃跑。那个方向前景同样很不乐观。

    但多数人是盲目地逃跑,还想往哪儿跑,能逃出去就是好的了。

    最悲惨的是西营主将乃是赏哆结逋,一个忠于梁氏的贵族,所以让梁乙埋置在西营看守大顺城。但他实际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就被亲兵叫醒。等他完全清醒了,整个西营已经失去了控制。他见势不妙,立即向西逃跑。结果被景思立一名部下当场击杀。

    不过因为他未来得及穿铠甲,这名击杀他的宋兵以为只杀死了一个普通夏兵,并没有太在意,一脚将他的尸体踢走,继续向前厮杀。就是死了,都死得默默无闻。

    主将看不到,都在逃,最后连那点少得可怜的勇敢将士,也失去了继续打下去的信心。

    高永能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大声喊道:“投降不杀。”

    投降也未必是一条好出路,且看柔远寨上的那些战俘吧。但不投降,又怎么办?大半人还在继续试图逃命,不过余下的夏兵个个伏在地上,开始成片成片地投降。

    山道上的战斗也在打响。

    东营那边看到西营出了事,立即分兵来救援。不过刚刚进入山道,便被一阵阵箭雨射倒了一大片将士。

    无论他们怎么进攻,宋军就借助着地形之利,居高临下,轮流放箭,一次次将他们又打退下去。不过林广又分了一营官兵与少量强人,让他们到西边的山道上,将那些逃过来的夏兵也射回去。

    刚刚与林广说话的那名胆大士兵一边射箭,一边兴奋地对林广说道:“原来是这样的战斗呀,难怪林将军你说,不是我们所想的战斗。”

    这样战斗好啊,多来几次吧。

    林广笑笑,又严肃地说:“大家不能掉以轻心,再坚持一会儿。”

    天还没有亮。

    刘绍能已经带着三千兵马摸到白豹城下。白豹城甚至于比大顺城西营夏兵还要松驰,毕竟理论上这里已经属于西夏大军的大后方了。除了城门哪里有一伙人在守卫着,整个城头上连一个巡逻的士兵都看不到。就是那伙人,也靠着篝火在打盹。梁乙埋虽下令,大家都要小心,防止宋军夜袭,但没有将这道命令下到白豹城,也不能下,那岂不是成了草木皆兵。

    刘绍能打了一个手势,让大家停下,然后悄声问:“自认为身手灵活的人站出来,但切记,莫要逞能,一会儿爬城墙,身手不灵活是不行的。”

    哗啦一下站出好几百人,刘绍能又说道:“马上我们登上城墙,五十人随我去摸掉那伙守城门的哨兵,余下的人立即下城头,准备打开城门。”

    “喏。”

    刘绍能掏出刘阒带来的挠钩,在空中狠狠地舞了几下,然后扔到垛口上,那几百人也随着一一将挠钩扔到城头。

    “动作尽量轻点。”刘绍能说完,顺着绳子向城头上爬去,有点儿冷,城墙也有点儿打滑,还要不发出声响,所以爬得比较慢。其实这也是这个雪夜所带来的便利,否则以前,白豹城虽然松懈,还是有巡逻哨兵的。

    虽然爬得慢,但一会儿,一个个爬上城头。几十人随着刘绍能向那伙守卫城门的夏兵摸去,余下的人则是下了城头,向城门摸去。

    城外的宋军则是死死盯着城门。

    刘绍能带着五十名部下,蹑手蹑脚摸到那伙人身前,都举起手中的屠刀,那伙人才发现,有一人还叫了起来。不过五十人已经扑了过去,手起刀落,几乎没有遇到反抗,便将这伙人给杀了。接着刘绍能开始放下吊桥,城下的宋军则开始打开城门。城外的宋军也开始向城门猛冲过去。

    但刚才的惊叫声,也惊动了城门边的人,大多数人并不在意,只有一个人懒洋洋地爬起来,披上皮袄子,向窗外看去。随后他就大叫起来:“有敌人。”

    不过刘绍能已经率领着部下一起冲进了白豹城。

    白豹城有许多房舍,这个与刘绍能无关,他迅速带着手下找到了敌人的仓库,然后迅速冲过去。

    白豹城也不是象刘阒所说的那样,兵力很少,除了原来的两千兵士,还有两千兵士,他们是来搬运物资的,天色也晚了,便留在城中休息。在那人的叫喊声中,城中一部分士兵也被惊醒了,惊醒归惊醒,还有许多人不愿意起来呢,天气太冷!不过有一部分士兵也起来了,包括看守仓库的兵士。

    可是宋军来得太突然,夏军整个儿猝不及防,他们还没有组织好反抗,就被刘绍能带着手下击杀,随后冲入仓库,开始到处放火。要命的是这时风依然很大,而西夏人的屋舍多是石头为墙,茅草为顶。风一刮,许多房屋也开始着了火。(未完待续。。)

第509章 逆转(下)

    “凤川砦就交给你了。”刘昌祚对副将郭胜说道。

    “恩。”

    “若是鄜州有援兵来,你立即向华池砦会合,若没有,听从明公调遣。”刘昌祚又说道。

    刘阒几乎将华池镇与平戎镇的兵马全部带走了,两个大堡砦成了两个空堡砦。所以刘昌祚的军队必须离开凤川砦,去填补这个空堡。但这非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华池镇离主战场又近了一步。

    于是留下四营官兵由副将郭胜驻守凤川砦,刘昌祚率领余下官兵一起向华池镇出发。

    天光即将明亮。

    斥候向都哆腊讹禀报:“都哆将军,凤川砦宋军正在向华池镇出发。”

    到了这时,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因此刘昌祚所行都点燃了火把,这让得西夏斥候立即发现。不过等到他们发现时,刘军已经快到了华池镇下。

    都哆腊讹感到不解:“难道他们是想替荔原堡解围?”

    这也没理由啊,从昨天起自己就放缓了攻城之势,再说,这几天的荔原堡攻防战,荔原堡哪里象出现危机的样子?或者想来一个里应外合,对付自己这几万兵马。那也不可能,若那样,只要柔远寨分出一支兵力,这两支宋军全部会被灭掉,而且会连累着荔原堡与华池砦也被西夏拿下。

    但他马上就能想明白了,至少能想明白一半,不过他也悲剧了……

    战斗在继续,但渐渐进入尾声。

    高永能与窦舜卿拨马会合,高永能说道:“窦公。差不多了吧。”

    窦舜卿看了看战场。点点头。随着窦舜卿下令。继续让归娘浪埋带着骑兵追杀抓捕逃跑的夏军,王文谅带着宋军缴灭一些残余的负隅顽抗的夏军,以及看押战俘与缴获来的战马。

    因为缺马,在宋朝某种意义,战马甚至比人还要金贵,至少比战俘金贵。

    然后景思立继续留下来。

    高窦二人则带着手下,进入大顺城。窦舜卿登上城头,看了看。让亲卫吹响了号角。

    听到号角声,林广立即徐徐撤退,也退回水寨。

    西夏东营的救援军队,立即涌到西营,并且兵力很多,几乎大半人马一起过来了。

    而与此同时,大顺城的两道东城门全部打开,窦高二人带着兵马杀向西夏东营。

    实际就是将高刘的大军与大顺城的军队合在一起,仍没有西夏两营兵力多。

    不过西夏西营算是完了,东营本来兵力就少。又分了一大半去了大顺城的西边,即便宋军也分了兵。但高刘二人兵力仍比西夏东营兵力多。

    其实就是不多也无妨了,因为双方士气悬殊太大。

    两人凶狠地扑入夏营,并且这一回与西营之战不同,前面的宋军在厮杀,后面的宋军则在放火焚烧,烧帐蓬,烧粮食物资。

    这边除了战马外,余下的无论窦舜卿与高永能,都不想要了。

    大顺城西边战斗又重新开始。

    **千名夏军眼看就要杀入西夏西营,景思立带着手下,将他们死死堵住。接着水寨的城门又重新拉开,林广率领着部下,从后面杀出。

    而此时大顺城东边又传出无数的惨叫声,并且多是西夏人在惨叫,致命的是现在天还未亮,西夏将士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士气迅速下降。

    随着景思立跃马冲了进去。

    一个士气高昂,一个士气沮丧,景林二人迅速将**千西夏军队阵型搅乱。战场上最怕的就是这个,况且双方兵力悬差又没有那么大。西夏人再度溃败。

    黑暗的辰光将要结束,刘绍能也带着部下一边在放火,一边在激战。

    “刘巡检,夏军兵力好象不少哇。”一个都头说。

    究竟有多少,刘绍能不清楚,但肯定不是象刘阒所说的只有两千余人。如果打不好,还会有危险。别看进了城,实际此时战斗已经进入了巷战,宋军是明处的,夏军在暗处的。

    刘绍能也不惧,他说道:“勿忧,我们前来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大伙儿点头,他们来可不是为了杀伤敌人,那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主要的还是烧掉敌人的粮草物资。

    刘绍能又说:“不过我们也不急着撤出白豹城,尽量烧,烧掉所有房屋。”

    闯入一个个房屋里杀敌,那太傻了,也用不着,房屋一烧,夏兵自己儿就逃出来。

    接着刘绍能将手下分成三股军队,一股一千兵马,一半人负责杀敌,一半人负责烧房屋。

    只是一会儿,白豹城中的夏军就开始了崩溃。纷纷上城门逃去。出来了,那就好办。刘绍能下令让另一股兵马扑向东城门,另一股兵马继续杀敌烧房屋,自己率领着手下扑向了西城门。

    天光渐渐亮了起来,但白豹城则成了一片地狱。

    白豹城中还有一些居民,严格来说,有的人还是宋朝人。包括整个白豹城,原来都属于宋朝的,是庆州安化县下属的一个小镇子。景佑年间西夏入侵,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因此依山修建设了一座军城。

    然而离开宋朝那久了,还是宋人吗?但是不是宋人,刘阒都一再下令,勿得屠杀老幼妇女,这也是王巨的命令。

    象西夏那种做法,王巨还是学不来的,尽管党项妇人很厉害,还有麻魁军。

    天渐渐大亮,三股宋军最少格杀了两千多名夏军,城中还有,不过刘阒下令道:“撤。”

    已经超级完成任务了,不必要再恋战了。宋军将伤兵扶上战马,马也是缴获来的,不过缴获的战马并不多,只有几百匹。但缴获了许多大量驴骡。这些是西夏人用来拉粮草物资的。可是宋朝也缺少大牲畜。而且它们并不拖累速度。

    一行人带着这些牲畜,向大顺城方向撤去。

    梁乙埋这时也得到了消息。

    但开始的消息是东营夏军传来的,那时候天正黑,听到西营惨叫喊杀声,东营主将乃来卧嵬立即派人到侧面山峰上眺望。等到那几个士兵爬上山峰时,西营已经出现了败势。究竟是什么情况,乃来卧嵬也不大清楚,立即派人向梁乙埋禀报。随着抽出**千兵马前去支援。

    所以梁乙埋有点儿没有反应过来。

    大顺城那边留下的兵力可不少,原来四万,今天晚上变成了三万五千人。但就是三万五千人,也是一支庞大的军队。整个环庆路真正的官兵能有多少?

    宋军凭什么敢向西营发起进攻?

    然而他忘记了一件事,兵力多当然是一件好事,可得将他们组织起来,组织不起来,三万五千兵马与三千五百兵马又有何区别?

    况且这次宋朝投入的兵力同样可观,高永能与刘阒的部下是一万三千兵马,刘绍能那三千兵马不能计算。不过大顺城中。窦舜卿与林广手下还有两旅官兵,并且窦舜卿是第一旅将。他手下的官兵在十八旅中除了刘昌祚与王君万的那两旅外,是兵力最多的。除了官兵,还有许多强人壮马,以及少量自发参加的百姓。尽管高敏走了,但还有一万余士兵。

    并且大顺城拦腰将这三万五千名夏军一切两半,宋朝始终在保持着以优势兵力作战。不过现在梁乙埋哪里能想得通,甚至都不知道延州派了一万名官兵过来相助。

    因此他在大帐里有些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发兵援救。如果这么多兵马还要救,那前线分出的各股军队,岂不是个个处在危险之中?

    这一迟疑,又拖了好一会儿。

    乃来卧嵬又派出第二拨人来报信,说是西营可能会惨败了,望梁乙埋速速发兵相救。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乃来卧嵬看到大量逃兵多西营那边逃过来,只是被林广所阻,又杀了回去,然后逃向茫茫雪山寒野,也就是他们宁肯逃到这些山峁,也不愿意再逃回西营,可想那边局势到了多糟糕的地步。

    梁乙埋这才集结骑兵。

    用步兵显然来不及了,不过好在他手下兵力多,骑兵也多,于是迅速集结了一万骑兵,由梁永能率领着冲向大顺城。

    然而时间就一点一滴浪费过去了。

    斥候过来禀报,得耽搁时间,骑兵起来披挂,再上马,又耽搁了时间。这一万骑兵还没有冲到大顺城,在半路上就看到许多东营的夏兵败逃下来。

    等他们赶到大顺城下,东营的战斗也结束了。其实也没有结束,还有一小部分人在负隅顽抗,另外宋军也派出大股部队在抓俘,收缴战马。不过看到一万敌骑扑来,窦舜卿立即下令东营三军押着战俘战马,以及少量以器甲为主的物资,全部退回大顺城,又分兵留守大顺城,然后窦舜卿则带着部下,重新杀向城西。高永能则率领他的部下,冲上了那条山道。

    不过这时城西的战斗也差不多结束了,但还要继续抓俘,但现在抓俘不为主要的,而是立即将夏军西营的物资搬到大顺城中。宋军在搬,同时还嚣张地无视梁永能的一万骑兵,让勒令战俘们也在搬。

    梁永能登上一个峰顶,看得目眦欲裂。

    但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放在旷野上,他这一万骑兵足以能碾压宋军,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现在他想冲到城西,必须从山道上绕过去。只要上了山道,他的骑兵优势就失去作用了。并且山道上还有一支宋军正在虎视眈眈地候着他们。

    他站在山峰上苦思着对策,刘绍能则带着部下返回,而且在路上他还顺便抓捕了无数西夏逃兵。有的是有意逃向白豹城的,有的则是到处乱窜,正好窜入刘绍能的手掌心。

    看到刘绍能又率领着一支宋军到达,虽然梁永能不知道这支宋军从哪儿冒出来的,但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了。无奈之下,拨马退回柔远寨,向梁乙埋禀报情况。

    然而刚进大帐,就看到梁乙埋勃然大怒地斥骂诸将。

    这时梁乙埋不但得到大顺城惨败的消息,同时也得到了白豹城的情报。

    大顺城之战,乃是逆转的开始。西夏投入的兵力几乎达到五万人,能这么说吧,大顺城三万五千兵马,白豹城四千兵马,不过刘绍能不大清楚,只好说四五千兵马,梁永能是一万骑兵。合起来虽没有五万兵马,但差距并不大。但实际梁永能那一万骑兵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

    宋军投入两万多兵马。

    然而这一战的结果是西夏人被宋军击毙了一万两千多人,抓俘了一万一千多人。整个夏军西营几乎是全军覆没,东营也折了近半兵力。

    另外还缴获了四千多匹战马,无数牛羊,以及大量物资。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物资,不但几乎缴获了夏军西夏所有物资,还将白豹城的物资烧得一干二净。

    但宋军伤亡才两千余人。

    实际打到这份上,只要王巨守住庆州不失,已经给宋朝一个满意的交待了。

    都哆腊讹也听到消息了,他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明白为什么刘昌祚挺进华池镇,原来是宋人瞒天过海,将华池镇与平戎镇的兵力昨夜抽走,再与延州来的官兵汇合,自十二盘岭绕到大顺城夏军西营背后,然后两面夹击,先将西营夏军击败。再将东营援兵放进去,继续一切为二的剿灭。

    这说明了宋军可能很早就布置了这个计划。

    但这个计划如此的高明,肯定非是李复圭的能力了,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个章楶很厉害。他也知道庆州的一些情况了。

    于是立即写了一封信,通知梁乙埋,必须要小心。

    打到这份上,已经不能再忽视兵马的伤亡了,而且白豹城与大顺城的物资烧的烧,劫的劫,马上后勤就会成为一个头痛的问题。

    他本来是好心,可他忽视了梁乙埋的心情。此时梁乙埋正暴跳如雷,看到都哆腊讹的信后,破口大骂:“为什么攻不下荔原堡,攻不下荔原堡,为什么不派斥候注意华池镇?”

    似乎有道理哎,如果都哆腊讹派出大量斥候,注意到刘阒的行军,那就不会有大顺城之败了。可关健是谁能想得到啊?况且昨天还在落雪呢。

    其实这只是表面问题,深层次的是这次惨败,梁乙埋都不敢承担这份责任了,所以得找一个替死鬼向三军上下,以及整个西夏交待。都哆腊讹正好成了这个替死鬼。而且梁乙埋也有理,为何我让都哆腊讹强攻荔原堡,为何都哆腊讹阳奉阴违不听从我的命令,反而放缓了攻城之势,因此这次惨败不是我的错,是都哆腊讹的错。

    骂完后,梁乙埋派出梁永能接管都哆腊讹的军队,另外将都哆腊讹斩首示众。

    然而噩耗并没有结束,又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消息传来。

    ps:加一更,求一下各位用手中的票支持一下。(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919/ 第一时间欣赏暗黑大宋最新章节! 作者:午后方晴所写的《暗黑大宋》为转载作品,暗黑大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暗黑大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暗黑大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暗黑大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暗黑大宋介绍:
简介一:一个超级权臣成长之路。 简介二:遵守规则,利用规则,践踏规则。 简介三:王巨降临在一个充满战乱的贫困地区,他亲眼看到一幕幕百姓的苦难,国家的软弱,于是决定用黑暗之剑去持光明之心。暗黑大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暗黑大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暗黑大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