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太平新篇TXT下载太平新篇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太平新篇全文阅读

作者:春锄     太平新篇txt下载     太平新篇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81章:帝国水兵

    第281章:帝国水兵

    第281章:帝国水兵

    当史蒂芬※#8226;G※#8226;罗万海军中将(ViceAdmiral)接到瞭望哨报告“发现数艘中国巡洋舰”时,便意识到该死的中国人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行踪,当初舰队离开西海岸时罗万就曾经向海军总司令戴维※#8226;狄克逊※#8226;波特解释过他的担忧,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国会的那群蠢猪居然吵着要将数量原本就是不足的海军舰只给转手变卖,在这伙政客的眼中,只有陆军才是军火的大买家,他们根本没有考虑海军在争权霸权中的重要作用,令波特和罗万丧气的是,他们心中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同行所处的环境比他们要好的多,中国人不但意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而且他们那位令人不耻的,贪婪成性的皇帝陛下对海军也是无比的慷慨,短短三十年时间中国人就从那支“成千上万条渔船”的惨境中一跃而起,不但在南海海战中击败了英国远征舰队,还疯狂的抢占了太平洋上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岛屿、礁盘,一直把防线推进到了夏威夷,不过也多亏了这位中国皇帝的疯狂,才让美国海军在国会中成功的制造了一个颇具说服力的假想敌,也正因为如此,数艘内战双方建造的战舰才得以保存,也正因为此美国海军才争取到了继续发展的经费,可是波特和罗万都非常清楚,以轻型舰艇为主的美国海军目前还不是中国人地对手。所以在制订远征计划时,波特与罗万前所未有的一致认为,海军的任务仅仅是将陆军送上岸,尽最大可能避免与中国人在海上决战是对船上那些大屁股旱鸭子负责,也是对海军自己负责,于是悄悄登舰,悄悄离港。悄悄航行成了这次远征的显著特点。

    不过横渡太平洋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遍布海上的中国海岛守备队与不知道何时出现的中国商船随时都有可能让他们地行踪暴光。可是对补给品的需求又让他们不敢离主航线太远,万一遇上什么风暴,又找不到可靠地泊港,那也用不着中国人动手,他们自己就会绅士般的沉入海底,结果刚刚驶过夏威夷十几海里,那该死的黄色龙盾旗就出现在众人的视眼中了。

    罗万打定了主意决不主动挑起战争。毕竟现在中、美两国尚未宣战,自己所选择的航线又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自由海域,只要自己不开炮,那中国人也未必会主动来找麻烦,因此当接到水手报告之后,罗万只是略一沉吟便下令展开队形,继续前进。

    奇怪的是虽然有几艘中国巡洋舰远远地跟在美国舰队身后,但始终没有一支大舰队出面阻截。那几艘中国巡洋舰就如同影子般阴魂不散,罗万心中越来越担心中国是否会有什么阴谋,说不定他们在某个海域埋伏了舰队主力也说不定。

    “将军,我们是否要调整一下航线?”站在罗万身边的参谋轻轻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担忧的说道,“这些中国巡洋舰越聚越多。前天还只有两艘,可是现在已经有五艘了,以这个速度增加,再过几天咱们身后就会尾随一支中国舰队了。”

    罗万无奈的耸了耸肩道:“改变航线有什么用?我们的位置会被这些巡洋舰时刻不停的传送给他们的指挥官,如果我猜地不错,就在这两天,我们一定会遇上中国海军主力,一场疯子对疯子的决斗!”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派几艘战舰把这些尾巴赶跑?”参谋又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起来,“五艘……五艘……”

    罗万叹了口气道:“就是这五艘巡洋舰,咱们也未必能一口吃下去啊。”说着罗万转头看了看在海上编队航行的舰队。心中郁闷之极。可以说这次出征的舰廷已经是美国海军的家底了。以“莫特尼”号船面旋台装甲舰为旗舰的远征舰队拥有船面旋台舰一艘,船舷列炮舰三艘。巡防舰七艘,辅助及运运输舰十三艘,若要说驱赶五艘中国巡洋舰自然不在话下,但自己必定也有损伤,这仗还是能免就免了地好。

    “罗万,我看中国人一定是在前面摆好了阵势等咱们,”一直沉默不语的汉考克想了想道,“当年内战时,那个叫朱永华的中国海军指挥官不是到咱们这来帮过忙么?中国人的战术你应该有些了解吧?”

    罗万点了点头道:“是的,不过当时的中国人指挥海战还是比较生疏的,我记得在汉普顿锚地那次战斗中拥有七十四门炮的中国战舰和咱们四十四炮的‘国会’号一起对付叛军装有12门6-9英寸口径炮的‘弗吉尼亚’号,该死地‘弗吉尼亚’号全身包满了4英寸厚地铁皮,咱们射出去的弹丸全都被弹开,结果‘国会’号沉没,而中国人地那艘战列舰也被重创。”

    “那这么说,中国人虽然花钱堆起一支舰队,但指挥上还略有不足?”汉考克想了想又道,“却不知道他们的陆军怎么样?”

    罗万摇了摇头道:“我不这么看,指挥这东西完全可以后天去学习,听说中国皇帝非常重视军官的培养,再说我听朱说过,哦,就是当时的中国舰队司令,朱说中国舰队从他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始终在作战,我认为他这句话相当的耐人回味,汉考克,我想信今天中国人的海上指挥能力绝对不比西方同行要逊色,”罗万顿了一下又道,“况且,指挥谁都可以去学,中国人有一种西方人不明白的东西,我想这是咱们学不会的,汉考克,你知道在内战,无论是联邦军,还是邦联军,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举白旗投降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这一点在中国人身上根本看不到,再说那次汉普顿锚地战役,当时‘国会’号与中国战舰已经完全处于下风,熊熊大火我想在一英里远都能看得见,但是中国人仍然坚持在炮位上抵抗,当时我在‘圣劳伦斯’号上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很多中国士兵浴血奋战直至阵亡,而在中国人顽强抵抗的时候,咱们的‘国会’号在干什么呢?”罗万无奈的耸了耸户,“‘国会’号早就升起了白旗,更可耻的是他们转舵躲到了中国人的身后,虽然他们最后仍然逃不了沉没的命运,但我深以此为耻。”

    汉考克脸一红,罗万的话让他想起了内战中成建制向叛军投降的联邦陆军,连忙想把话题岔开:“事实上我认为保留继续战斗的实力是非常重要的。”

    罗万微微一笑,忍不住揶揄道:“将军,这也许就是荣誉在中、西方理解上的差异了,”说着他又继续道,“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战舰必定要沉入詹姆斯河口了,但是上帝保佑,当‘弗吉尼亚’号撤走之后,那艘几乎要倾复的中国战舰居然被勇敢的中国士兵又开了回来,汉考克,我向你保证,我一辈子也没有见到过如此惨烈的战场,从中国船上抬下来的水兵尸体不下三百余具,全船还能用的火炮几乎不到三分之一,事后我听说这艘船上包括舰长在内的军官几乎全部战死,普通的水兵在失去军官的情况下仍然能有这样决死奋战的勇气……”罗万忍不住摇了摇头,轻轻的叹了口气,“从那时起我真的有些不明白这些奇怪的中国人了。”

    “将军,这次战斗我也听说过,”肃立一傍的参谋插口道,“不过我还听说中国人并没有因为这些水兵如此英勇而有任何奖励,在他们看来,宁死不降是他们的传统,真是令人惊讶!”

    “左舷四海哩处发现黑烟!左舷四海哩处发现黑烟……”瞭望哨上传来一名水手的惊呼声,指挥室内所有的军官纷纷举起望远镜向左舷看去,在那水天相接之处,果然隐隐飘起阵阵黑烟,如云如雾的并不十分真切,罗万仔细看了一会,便喝道:“敲钟!”

    站在罗万身后的参谋立刻转身跑到指挥仓外大声喝道:“发现敌舰,敲钟!”

    他的喊声刚落,“莫特尼”号上立时响起了“当……当……”的警钟声,随即桅杆上升起了信号旗,整个舰队所有士兵都忙碌起来,有人爬上桅杆降下主帆,有人将弹药仓中的炮弹搬入炮位,有人将甲板上的杂物抛向海中,口令声,奔跑的脚步声,炮弹的装填声,砸开火药箱子声混合在空气中,仿佛激荡起了巨大的波澜,让平静的海面立刻便沸腾了。

    汉考克疑惑的看着镇定自若的罗万,身为陆军将领,他并不太明白这四海哩外的黑烟是否就真的是中国舰队,望远镜中那些如云如雾的黑烟为什么不会是一艘商船?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什么军舰,这茫茫大海上谁能如此肯定?

    [奉献]

第282章:海上包围

    第282章:海上包围

    第282章:海上包围

    也许是感觉到了汉考克的疑惑,罗万轻轻放下望远镜微笑道:“毫无疑问,在咱们对面的就是中国舰队了,你看,”说着他指向远处对汉考克道,“那股黑烟虽然并不浓烈,但却淡而不散,根据今天的风向与风速来看,能扩散出这样范围的煤烟,至少是三艘以上的舰队,至于他们为什么一定是中国人……”罗万指了指桅杆上“咧咧”作响的旗帜道,“根据他们的走位,你看这股煤烟的飘散方向,分明是这支舰队正在向我们的上风处机动,如果是一支没有任何敌意的舰队,他们为什么要抢占上风位置?而在太平洋上对咱们有些敌意的,似乎只有中国人了。”

    汉考克大为佩服,忍不住又问道:“那你知道他们有多少船吗?”

    罗万又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半天,才缓缓说道:“具体的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肯定比咱们的要多……这黑头冒的,怕是得有三、四艘快速炮舰了……当然,不排除中国人出动了主力,如果是那样的话,这恐怕……恐怕就是两、三艘船面旋台舰了……”突然罗万放下望远镜,怔怔的看着远方,过了半天才皱着眉头道,“这便奇怪了,以英国人造舰的种类来看,他们有撞击舰、船面旋台舰、中央炮廓舰、船舷列炮舰等等,何以中国人一心一意的只发展船面旋台舰呢?这是为什么?”

    “也许是中国人只会造船面旋台舰吧?”身边地参谋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随口答道。

    “不可能。以中国皇帝对海军的疯狂,只要他想弄到的东西,就算造不出,他难道不会去买吗?中国人在买船上是从来不小气的。”罗万摇了摇头道,“不过我到觉得这位皇帝非常有远见,带有旋转炮台的铁装舰确实比两舷列炮要有效率多了,至于为什么不装撞角……这我却不明白了。”

    在美国内战时期。无论是北方联邦军,还是南方邦联军。他们都认为在船只上安装撞角是一件防身自卫的有效武器,虽然在海面上不断转圈很难有效的实现一次撞击,但双方所有地海军指挥官都坚信撞角战术正确无比,因此有着丰富海战经验的罗万能够理解旋转炮台地优势,却无法理解帝国水师为什么所有的船只都采用球形船艏,这个跨时代的设计理念必将经过实战的检验才能确立它的正确性。

    “左舷三海哩,发现中国战舰七艘!”桅杆上的瞭望哨又喊了起来。

    “将军。是否要转舵迎敌?”站在罗万身边的参谋紧张起来,远处地中国人正在抢占上风位置,如果不及时做出反应的话,那将很快陷于背动挨打的境地。

    “汉考克,你觉得咱们是不是要和中国人打一仗?”罗万皱着眉头斜了一眼惊慌失措的参谋,他的表现让罗万忍不住又想起那些毫不畏死的中国水兵。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才是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汉考克奇怪地答道,“而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乘员罢了。”

    罗万哈哈大笑道:“可是在我的船队上有一万多名陆军官兵呢。我想听听你的看法,要知道倘若双方开战,哪怕只沉一艘船,汉考克,你也要失去不少手下呢!”

    汉考克看了看罗万身边的海军参谋,又看了看自己身后的陆军参谋。犹豫了一下道:“既然两国没有宣战,咱们还是不要理会地好,可是……一点防备没有的话,似乎也颇危险……”

    罗万点了点头,转身对参谋道:“舰队右转舵,与中国舰队保持距离,同时派‘明尼苏达’号去左翼,让他监视中国人的行动,全舰一级戒备!”

    参谋应声而去,很快。整个舰队开始向右45度转向。而装备50门炮的“明尼苏达”号则离开舰队向着中国舰队迎面驶去,罗万的意思非常明确。“明尼苏达”号是一艘火力强劲的快速帆船,由他去左翼试探中国人的用心,进攻不足,撤退却是有余的,倘若中国人存心用武力解决,那“明尼苏达”号也可以为舰队主力争取一些时间。

    “将军你看!”突然另一名参谋大叫起来,“咱们身后的中国巡洋舰也转向了,他们……他们想插到我们右翼!”

    “想包围?”罗万心中暗叫不好,这队中国巡洋舰的机动方向,明显是为了和左翼地中国舰队一同完成对美舰地合围,在左、右两边炮火压制下,美舰无疑是大占下风,看来中国人的海上指挥艺术当真是进步神速。

    “命令‘罗阿诺克’、‘砍伯兰’、‘卡罗德勒特’三舰去右翼,‘伯特兰’、‘奇索卡’、‘基尔沙奇’、‘佛罗里达’、‘乔治亚’跟随旗舰,辅助舰、运输舰居中,各舰保持航速。”罗万想了想又补充道,“命令舷列炮舰关闭火炮窗。”

    “关闭炮窗?将军,咱们不能一味地示弱啊,万一敌舰开炮,我们不能一点准备都没有。”参谋急道,他非常明白,舷列炮舰的两侧炮窗不打开,炮手就没有办法对射程进行调整,那么一旦开战,炮手就需要额外的时间来较炮,而在战场上,往往一分钟都能决定胜败。

    “急什么,中国人不也没有开炮窗吗?”罗万把望远镜递给面红耳赤的参谋道,“你自己看看。”

    那参谋举起望远镜仔细的看了看,尴尬的举手行礼后转身出仓下达司令的命令,罗万又仔细的看了看远处的中国战舰,这回他看的清楚了,在左翼机动的是七艘战列舰,其中只有一艘是船面旋台舰,其余六艘都是舷列炮舰,只不过这些舷列炮舰似乎都经过改装,阳光下反射的亮光说明他们都装过侧舷装甲,勉强也算得上是铁甲舰了,不过这六艘舷列炮舰看来只有四艘是蒸汽动力的,剩下的两艘仍然是混合动力,但即便是这样,实力也非常可观了,“明尼苏达”号虽然在战后加装了装甲,但也仅仅是在重要部分加装了一英寸的薄甲而已,这种木壳的战舰不得不考虑速度与防护的平衡。

    汉考克从没有没亲身经历过海战,作为一名出色的陆军指挥官来说,汉考克非常重视这次了解海上战争的机会,时不时的拿起望远镜观察双方战舰的机会与走位,只看了一会,这位陆军将领便有了一点点的心得,罗万此前说到中国海军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比较欠缺的情况,如今是一丝一毫都感觉不到,在海上通信不便的情况下,左、右两翼的舰队仍然能够做到步调一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汉考克开始担心自己将要指挥的陆军在中国陆军面前到底有几分胜算。说实话当约翰逊总统提出请他担任远征军指挥官的时候,汉考克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失败,在他的眼中中国人的陆军只不过是一支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农民而已,如果说中**队曾经击败过英国驻印军的话,那美国独立战争时,装备落后的北美民兵不是一样击败过英国佬?在汉考克看来,英国投入印度战场的精力远远小于当年投入北美战场的精力,即便以英国佬为衡量标准,那美国陆军也是中国人的祖宗了,想要取得胜利完全是轻而易举的。

    可是听过罗万的一番话之后,又亲眼见到了这支训练有素的中国海军,汉考克心中确有些吃不准了,倘若中国陆军与眼前的海军一样训练有素而又毫不畏死的话,那的的确确是一个对手,而且是一个绝对值得尊重的对手。

    两只舰队彼此默不作声的向东驶去,中国舰队根本就没有要和美国人开战的意思,只是一左一右的将美国舰队夹在中间,仿佛一路护送舰的护卫左右,整整一天里双方谁也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到了晚上罗万担心中国人借助夜色发动突袭,特地命令所有舰船实行灯火管制,舱外的灯光一律熄灭,又将整个舰队的防御圈扩大,左、右两翼的几巡洋舰又向中国舰队推进了一海哩,而中国人也非常默契的转身后撤一海哩,始终与美国舰队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这下罗万真的迷惑了,难道这些中国人还在等什么吗?

    整整一个晚上罗万、汉考克与所有的参谋都提心吊胆的等待着想象中的进攻,但是一直到东方发白,中国舰队仍然安静的停泊在原处,而当美舰起锚出发时,停在左、右两翼的中国人又阴魂不散的跟了上来,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威吓似的向中间做了几次挤压,迫使美舰再次收缩了防御圈,看来有事没事,今天都该有个了结了。

    [奉献]

第283章:准备撞击

    第283章:准备撞击

    第283章:准备撞击

    当太阳逐渐爬到人们头顶的时候,出现在水天相接之处的一支强大舰队让罗万始终提着的那颗心彻底放了下来。望远镜中的这支拦在他们正前方的舰队拥有大大小小近十五艘战舰,其中冒着滚滚黑烟的铁甲舰不下四艘,并且他们以这四艘铁甲舰为核心,排成了一字横队,将所有的火炮全部瞄准了迎面而来的美国舰队,从战术上来说,这支舰队已经处在了完美的T字头上,而美军则根本没有办法发扬火力,算上左、右两翼的中国舰队,整个美军已经完全被中国人包围了。

    但是此刻罗万反到是轻松下来了,与其提心吊胆的担心中国人的埋伏,现在面对面了反而让所有人都不再患得患失,中国人的意图非常明确,围三缺一,那是铁了心不让美国人再前进一步了,罗万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按照中国人希望的那样,下锚停船或是转身回去,二是不顾一切的继续前进,即便与中国人发生冲突也再在不惜。前一条路只在罗万的脑海中闪了一下便立刻被他否决了,转身撤退不但肩负的任务失败,自己做为军人的荣誉也彻底完蛋,但第二条路似乎也不可行,现在双方实力如此悬殊,所处的位置又如此不利,硬拼就算不全军覆没,至少也要损失过半,犹豫再三,罗万还是咬了咬牙,命令各舰准备作战。

    “将军。中国人升起了旗号……”一名参谋指着远方中国战舰上飘扬的信号旗喊了起来,“请离开帝国领海?!”

    罗万冷哼一声:“什么帝国领海?谁说这是他们地地盘了?升旗,告诉他们,咱们正行驶在公海航道,叫他们让开路,该死的,只要在图上画几个圈就算是他们的地盘了么?谁承认的?”

    “将军。我们是不是要派人去协调一下?”另一名参谋看了看甲板上正在系信号旗的水手,低声对罗万道。“按照中国人的《帝国舆图》,这片海域确实是他们的。”

    “放屁!他们画了图就是他们地?”罗万怒道,“命令各舰升火备战,打开所有炮窗,全体右舵向前,全速前进,我就不信他们不让路!”

    随着罗万一声令下。美军战舰全部前出右舵,分布在船舷两侧的火炮一起打开炮窗,黑洞洞地炮口整齐的伸出仓外,高速行驶的战舰翻腾起阵阵的海浪,浓密的黑烟在所有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将军,中国人又发信号了,”参谋喊道,“这是……这是最后警告。请离开帝国领海……”

    “中国人开始机动了……”

    “将军,右翼的中国舰队变为横队向我们靠进了……”

    “左翼中国人地巡洋舰放下炮窗了……他们……他们把火炮推出来了……”

    指挥仓内的海军参谋不停的将三面中国舰队的动作喊了出来,罗万铁青着脸默不吭声,他只是举着望远镜死死的盯着正前方的中国舰队,又过了一会儿罗万低沉着嗓子喝道:“铁甲舰到第一列,全体继续前进!”

    罗万的这个命令显然让指挥仓内的参谋军官疑惑不解。如果说刚才右转舵是为了调整舰队火力地话,那让铁甲舰到一线难道是想发扬撞角的功能?对面的中国人难道会停在那里不动,等着敌人来撞?这不是开玩笑嘛!

    但是指挥官的命令仍然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慑作用,罗万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田纳西”号、“拉克万纳”号和“曼哈顿”号三舰一起加速前出到了舰队的最前面,这三艘船舷列炮铁甲舰是在内战后期建造的,顺应当时的造舰潮流,三舰不但安装有两门11英寸火炮,还在船艏安装了用于海上肉搏战的撞角,不过等三舰建成时。内战已经结束。和美国海军数十艘战舰的命运一样,他们差一点儿就要被穷疯了美国政府给拍卖、拆毁。若不是中国人在太平洋上的扩张为美国海军宣传假想敌找到了借口,这些军舰根本不可能被保留下来。

    “轰……轰轰……”眼看美国人根本没有停船的意思,当面的中国舰队终于开始进行了第一轮威吓性炮击,巨大的炮弹远远地落在美军舰队地左、右两边,腾空而起的水柱让美国水兵第一次见识到中国海军地火力,从爆炸的巨响与水柱来看,第一轮炮击所使用的火炮至少也是8英寸口径的重炮,所幸中国人仍然保持了克制,仅仅是一轮威吓性炮击,倘若真的砸在船上,那就算是“莫尼特”的六英寸厚装甲也未必能扛得住。

    中国人的炮击让美军参谋们都惊张起来,按照惯例,紧随着威吓性炮击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精确射击了。

    “将军,咱们不能这么打,还是调整一下队形吧?”一位年青的参谋擦了擦额上的冷汗道。

    罗万阴沉着脸,缓缓道:“本队减速转舵,准备还击,‘四纳西’、‘拉克万纳’、‘曼哈顿’继续前进!”

    罗万是铁了心要打破中国人的封锁,而在他对面的帝国水师指挥官中也在争执不下,这次出海执行阻拦任务时,总参给水师部下达的命令非常清楚,“第一,不主动挑起冲突,美舰不开炮,我舰亦不得开炮;第二,阻拦美舰前进;第三,迟滞美舰前进。”这三条命令看上去似乎前后矛盾,但实际上也是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在中、美两国都没有正式宣战且帝国外交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朝廷无意于挑起中、美间的全面冲突,就算打,也希望能够控制战争的规模,海战这东西不打则已,一打便是船毁人亡的大损失,很有可能会在两国国内造成扩大战争的舆论,因此才会有不主动挑起冲突的命令,而这样一来就未必能有效的将美国人拦住,于是便有了“阻拦、迟滞”的补充命令。总参认为,驻日本的国防军完全应该在美国人赶到之前便结束日本岛上的攻势作战,到时候美国人难道能进攻由中**队驻防的日本本土?就算他们要进攻,那万把美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反而到成了中**队的人质。

    但是总参的命令到了水师部之后,考虑到确保能够实现有效吓阻,朱永华与张承宗两人计划调动绝对优势的兵力迫使美舰不敢主动挑衅,因此才出动了数艘水师主力装甲舰,甚至连三艘船面旋台舰都拉出来两艘来进行三面包围,希望让美国人在己方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知难而退,倘若美军非常硬打,帝国水师这样的实力自然也不会吃亏,可是没有想到的时,对面的美国人居然既不退,也不打,直接就没头没脑的撞过来,正面对撞这可是帝国水师的弱项,别看包了铁皮的装甲舰近十余艘,但是这几英寸厚的装甲根本挡不住那锐利的撞角,若是给这三艘高速冲来的美舰迎头撞上,就算不沉也是重创,可若是让航道,不但任务没有完成,也重挫水师锐气,帝国水师成立十几年了,还从来没有给别人让过路,劳师动众的出动数十艘战舰到最后居然一炮未发的给别人让路,传回国去启不是要让人笑掉大牙么?

    眼看着美军战舰越来越近,坐镇“天京”号上的军官们人人心中都存了开炮将他们击沉的心思,只是军纪森严,长官没有下令,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作为舰队指挥官,张承宗心中也是颇为踌躇,水线下的撞击绝对是致命的,就算是“天京”号这样的铁甲舰也经受不住这般的冲撞,更不要说那些舷列炮装甲舰了,可是作为一名帝国水师指挥官,他又不能将水师传统视为无物,直接转身让开国门,说的轻了这是临战畏敌,说的重了与逃跑无异,十余年来水师“坚忍果敢,一往无前”的精神也将受到打击,这是所有水师官兵不能容忍的。

    美舰越驶越近,在望远镜中甚至已经可以清楚的看见甲板上那些混身是汗的水兵们在准备迎接撞击而做着各种准备了,张承宗扫了一眼站在他周围的参谋军官,狠狠的一拍桌子喝道:“狗*养的,美国佬敢来,咱们也不能做孬种,命令各舰快速转向,两舰对一舰,避开美舰船艏撞角,咱们撞他娘的船肚子去!”张承宗说完随手取下头上的军帽,用力往桌中一扔,“既然干了,就要干得彻底,撞完之后这三条铁甲舰老子全都要了!”

    海上航行毕竟不是玩杂技,不说张承宗说一声撞侧舷就能准确的撞上侧舷的,他之所以下这个命令,乃是基于两点,一是帝国水师战舰普遍干舷要高于美舰,因此耐波性与稳定性要更好一些,第二点则是转舵撞击要么侧舷撞上,要么就是谁都撞不上谁,无论是否撞上,那都是对帝国水师有利的,既鼓舞了士气,又能让美国人知道帝国水师的勇气与决心。

    [奉献]

第284章:勇气较量

    第284章:勇气较量

    第284章:勇气较量

    张承宗的心思周围的参谋军官们立刻便会意了,这种侧舷冲撞战术在南海打击海盗时几乎是一个常用,而用非常有效的战术,敷有装甲的帝国战舰往往能在一个转舵擦帮的机动过程中让海盗船瞬间解体、倾覆,海盗船与美军战舰比起来,无非是皮更厚,速度更快而已,胜败之数虽未可知,但料想也绝不会一边倒。

    立在张承宗身后的年青军官们哄然答应,纷纷转身出舱传令,很快,各舰一齐左舵转向,每两舰为一组,相隔二十余丈,加速向发疯般冲来的美舰迎了上去,同时旗舰“天京”号上升起了一条旗语命令“水师官兵有着战胜一切的勇气!”,这条旗语显然让各舰上的水兵士气大振,纷纷呐喊起来,士兵们纷纷跑向各自己的战位,将装备缚紧加固,防止撞击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按照张承宗的命令,帝国水师战舰将与美舰逆向而行,用侧舷去撞击美舰侧舷,发扬帝国战舰侧舷高大的特点来降低撞击的损害,同时巨大的冲击力对于干舷较低的美舰来说,危害远远高于中国战舰,甚至极有可能倾覆。

    罗万根本没有想到中国人居然有这样的勇气敢于和装备撞角的战舰迎头冲撞,他的命令更多是基于令中国同行知难而退的目的,此刻却惊讶的看到那十几艘高高飘扬着黄色龙旗的中国战舰吐着滚滚浓烟勇敢地直冲而来,罗万心中的恐惧远远超过了惊慌。仅仅是在几分钟之内他的心中便转过了十几个念头,继续这个疯狂的撞击还是转紧倒车避让?

    “将军,这……中国人不怕威吓……再有一会就来不及了……”身后的参谋惊慌的叫了起来,“就算我们能够直接命中,但……但只怕也要受重创……”

    站在指挥窗前的罗万轻轻地重复了一声:“中国人不怕威吓……”突然罗万大叫一声,“快,升旗转舵。减速避让!”

    不等参谋传令,甲板上那些目瞪口呆的水手们立刻手忙脚乱地将信号旗挂上桅绳。这道紧急命令立刻被三艘美舰上拿着望远镜,望眼欲穿的舰长们看得清清楚楚,中国人改变队形后再继续冲撞已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甚至很有可能自己反被中国人撞击侧舷,三艘美舰上的军官与水手们早就有了转身逃跑的念头,只是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着实不敢擅自脱离队伍。此刻看到盼了许久的旗舰旗语,各舰也顾不上什么队形,什么方位了,纷纷转舵机动,而令他们吃惊地是,自己的示弱并没有让对面的中国人冷静下来,十几艘飘着龙旗的战舰仍然不依不饶的一路狂奔而来,那勇往直前的精神所美舰官兵心胆俱寒。

    “快转舵。快转舵,该死中国人,他们疯了!”田纳西号的舰长杰克森一把推开满头大汗操作舵轮的参谋,拼命地把舵轮向右转动,巨大的船桨在海面下飞快的转动着,船身两侧的海水在如此强度的机动下沸腾起来。甲板上所有的水兵都跑向右舷,远处那渐渐清晰地中国战舰仿佛带着摧毁一切的威力,仍何挡在他们面前的生物都将被无情的捻碎。

    随着几声巨响,这场双方都期待的撞击几乎是在一瞬间便结束了,滚滚而来的帝国水师与三艘美国战舰之后,优美而又整齐的在海面上划过一个弧形,继续横挡在目瞪口呆的美国舰队主力面前,而那三艘美国战舰则是形状各异,慌乱之中“田纳西”号的船艏撞上了“拉克万纳”号的船尾,“田纳西”只是轻微受损。但他地撞角却把“拉克万纳”号撕开一个不小缺口。海水从缺口处汹涌而入,“拉克万纳”号地锅炉立刻便停止了转动。而“曼哈顿”号则在转向过程中与同样操作不及的中国舷列炮舰“南昌”号发生剧烈撞击,“南昌”号左舷所有装备全部在钢铁地摩擦中四分五裂,水线部位还被撕扯出了一道长达三丈的缺口,为了防止海水更快的涌入,“南昌”舰不得不将轮机停转,等待友舰的拖带,“曼哈顿”号受损略轻,可他的的船艏右侧则整个被削去一截,基本上也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这电光火石般的交锋瞬间便结束了,双方舰队都派出了救援舰前去拖带己方受损的船支,虽然没有一艘船在这场疯狂的行动中沉没,但这短短的交锋在双方士兵心理上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帝国水师官兵受到胜利的鼓舞,人人情绪高涨,纷纷跳上船帮大声叫骂、讥讽起他们的美国同行,而在撞击中手忙脚乱,甚至撞上自己人的美国水兵则垂头丧气的大骂“田纳西”不争气,站在“莫特尼”号上的罗万此刻非常清楚,虽然双方没有正面交火,但是胜负已分,在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水师的确有着不同于一般的果敢气质,这种气质是美国水兵所没有,甚至是西方各国水兵都没有的。

    “这就是中国海军……”站在罗万身边的汉考克出神的看着不远处列队整齐的中国舰队,就是刚才,左、右两翼的中国舰队也慢慢的围了上来,这种训练有素,慨然面对死亡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畏。

    “将来,没有人是这支舰队的对手,汉考克,我非常怀疑是否能将你安全送到日本去!”罗万到了此时仍习惯性的开了个玩笑,“清酒的味道只怕还得咱们自己掏腰包了。”

    汉考克却一点也笑不出来,他看了看正在被拖带,缓缓退回来的“曼哈顿”号摇了摇头道:“你准备怎么办?如果就这样把我送回去,那我非常感谢这几天的海上观光,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海上生活。”

    罗万沉默了一会儿转头对身边的参谋道:“收缩队形,舰队全体下锚,该死的,咱们得把那两条船给修好,”说着他顿了一下转头对汉考克道,“或者我们可以转道登陆夏威夷?现在的情况我们很难突破中国人的防线,如果他们铁了心不让我们过去,我们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也许出其不意的登陆夏威夷胜算更大一些。”

    汉考克吃了一惊道:“夏威夷上可是一个营的中**队驻守,没有经过批准,你这么干是要承担责任的。”

    罗万苦笑了一下道:“是的,但是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夏威夷离我们西海岸要比距中国本土近的多了,咱们干嘛要增援日本?无非是想打开太平洋上背动的局面,”说着他摆了摆手道,“还是把情况送回去,让约翰逊去动脑子吧!”

    张承宗非常满意这次勇气的较量,当他看见美国人收缩编队,下锚待命后,也升起旗语,命令各舰向旗舰靠拢,张承宗并不担心海上补给的问题,为了这次阻击战,水师部调动了十余艘商船、水师补给舰,而他们此刻就停泊在身后五海哩处待命,加上夏威夷岛上的补给仓库,美国人愿意等多久,他就有兴心陪多久,若不是朝廷严令不得主动挑衅,张承宗此刻就有兴趣再前出去挤压一下美国舰队了。

    帝国水师出海之后,除了在日本做了最后一次补给后发回了航向通报外,再没有送回任何消息,尽管朱永华一再向王财表示此番阻击美国舰队是做了周密安排的,皇帝心中仍然放心不下,不过相对于海上阻击来说,日本战役也是非常的重要,毕竟阻击的目的也是为驻日国防军解决那个所谓的“联合政府”争取时间而已。

    担任日本前线统一指挥的是200师师长谭绍光,而他可以指挥的部队则包括122师、123师、J1和J2四个师,其中J1、J2两个师是装备比较差的日本师,根据朝廷规定,因战征需要可以在藩国临时征募士兵入伍,但战争结束后必须解散,有点类似于清末的勇营,也正因为如此,这两个改编于旧幕府军队的日本师总共不到六千人,装备的又都是前装滑膛枪,用于前线实在是勉强的很,好在他们的对手也并非是西洋新式陆军,各强藩军队虽然得到了不少洋教官的指导,但战斗力仍然比较欠缺,唯一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日本兵战斗精神极为顽强,早年在太平四年(1863年)时英、美、法、荷四国海军的十八艘战舰围攻马关长州藩炮台,守卫日军凭借落后的武器坚决反击直至全部战死,虽然他们并没有给联军造成什么损失,但决死抵抗的精神却也因此而传开,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谭绍光最终决定分三路进攻,一路由鸟取经仓吉、松江沿海岸向大田推进,另一路由姬路推进到福山,中路则出京都一直往南,三路合围广岛之后联兵进攻萩城,这是一招直接打击长州藩老巢的计划。

    [奉献]

第285章:西乡用兵

    第285章:西乡用兵

    第285章:西乡用兵

    这三路兵马,左、右两路都是由J1、J2两个日本师担任主攻,122师、123师各抽一个团担任助攻,同时帝国水师也可以在鸟取到大田一线给予海上的火力支援,摧毁日军沿海各炮台,为进攻部队提供必要的支持,中路大军则由谭绍光亲自率领,以122师为主攻,123师为助攻,200师为总预备队,全力南下。这样的部署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基本上每个攻击方向上都能保证火力强度与五千人以上的兵力投送,三路大军不分主次,只要把握住战机,任何一路都可以做为突破口。

    根据范例所提供的情报,由西南各强藩所组成的所谓“新日本联合政府”军队完全是由各藩军队整编而成,由于时间紧,大部分的军队彼此之间的协同作战的能力仍是十分的薄弱,很多军队的制服都是五花八门,不过由于得到了西方列国的暗中支持,加上各强藩十余年来努力采购新式军械装备,从武器上来看,少量的加特林手摇机枪对国防军的威胁最大,这种6-10根枪管焊接在一个旋转圆筒上的速射武器每分钟能够打出300-400发子弹,从射击效率上来说与国防军装备的新型连连珠铳不相上下,都是步兵集团冲锋的恶梦,所幸这种机枪与新式的洋炮在藩军中并不普及,加上士兵素质的差异,谭绍光还是有信心完成扫荡长州藩地任务。

    而赶到长州藩前线指挥日军作战的则是西乡隆盛。西乡隆盛乃是下级武士出身。本人极有正文感和日本传统道德观念而在武士中极受敬仰,与他一起赶到长州前线的有筱原国干、桐野利秋、池上四郎、西乡小兵卫等,在考察了前线士兵装备之后,这些忠于西乡的维新武士们开始意识到打好这一仗的困难,由于各藩军队财力上的强弱不一,赶到长州并编入西乡战斗序列的陆军居然武器都不一样,使用恩菲尔德式地有之。使用史耐德式的有之,拿着武士刀地“拔刀队”也有之。不但武器不一,连弹药也不一样,相当一部分装备后装滑膛枪的士兵仍然使用土法制造的铅丸,实在令人失望。

    无奈之余筱原国干提出派一支奇兵乘汽船经濑户内海入大板湾后偷袭京都,一来可以威胁中**队后路,而来可以找机会将和宫天皇给救出来,倘若此事成功。那便是振奋全军士气的重大胜利了,但是西乡认为此招过于凶险,中**队虽然主力尽数南下,但京都驻防的仍然有近千名陆战师精锐,配以火枪、火炮,想要一举攻下实在是困难重重,万一南下的中国人又分兵返回,那别说抄别人后路了。这支奇兵自己就要会被人包围,可是坐着等中国人来攻又是束手待毙的死路,到后还是远在九洲岛上地木户孝允打听到了国防军三路前进的办法,命令手下人赶紧跑到长洲前线给西乡献上了“集中兵力专攻一路”的建议。

    木户孝允原意是仿照明清萨尔浒之战中,清军集中优势兵力将明军多路人马各个击败的办法,分别先后的打击国防军三路大军。但是木户孝允有些书呆子了,萨尔浒之战战区辽阔,明军各路兵马相互之间联络、增援都非常困难,这才给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的机会,可长洲战区方圆不过几百里,就算是整个日本也没有多少战略纵深可以达到萨尔浒的迂回规模,无论西乡集中多少兵力攻击哪一路,不需要半天时间另外两路便能得到增援而至,西乡也不是呆子,木户孝允的办法他立刻便看出了破绽。不过这个集中兵力地思路到也提醒了他。倘若将原本已经脆弱的兵力再分三路迎击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将丢失整个长洲藩。于是西乡一伙人吵争了几个晚上,终于制订出了“诱敌深入,拉长战线,俟机反机”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日军将与中路中**队反复争夺,坚决阻击,而在让开鸟到大田的右路防御和姬路到福山的左路防御,并积极吸引左、右两路中**队深入,待时机成熟后,则在大田或者福山歼灭中**队一路,左、右两路若是被歼,则中国人三路并进地计划就不得不破产了。西乡认为左、右两路中**队兵力均在五、六千人,其中还有一部份日本幕府旧军队,战斗力与中路军相比远远不如,如果能够集中两、三万人的部队死死的围住,那还是有希望取胜的。本着这个作战思路,长洲日本军开始全面调动,从前线到广岛之间全部坚壁清野,粮食全部深埋,水井全部投毒,能撤的东西全部搬走,搬不走的东西全部砸掉,敢于反抗的农户全部正法,总之只有一个句话“以免资敌”,结果没有等中**队杀到,日本人自己就把自己给三光了。

    除了坚壁清野这一招外,为了保证能够把中路中**队给死死的咬住,西乡把从萨摩藩调来的精锐陆军一千人和十门野炮,七门臼炮都部署在津山城,算上各藩的杂牌军,津山城守军达到了空前地六千人,率领这六千日本军地则是西乡最信赖的桐野利秋。后世史家记载,桐野利秋在帝**队对津山城发起进攻最**时,曾经一个人“手按配剑,巡视城头,大呼唐未亡于安禄山之乱,皆张忠烈守睢阳之力也。今之津城即夕之睢阳,天下安危系于此城存亡,岂能畏死而遗耻于后世!城中守军闻言,无不跳跃奋起,持械血战……”这史书记载地固然有夸张之意,但津城之战惨烈也可见一斑。

    中路国防军几乎都是帝国驻日军的主力,从京都出发后便始终跑在左、右两路的前面,没想到让小小的津城给束住了手脚,十天之内居然没有前进一步,原本遥遥领先的中路军反到落在了左、右两路的后面,直把坐镇京都的谭绍光给气的脸红耳赤,若不是李世贤从周旋,122师师长林伯雄当场便要给免了。

    担任主攻的122师大多数是广东藉士兵,作战意志极其顽强,而在一线的122师三团更是师长林伯雄的家底,可是这样一支部队在迅速突破津城外围防御之后,便和城内的日军打成了拉锯战,津城那道并不坚固的城墙早就千疮百孔,不再俱有防御的效果了,但往往是国防军士兵在猛烈的炮火、机枪、手榴弹的掩护下冲入城内不到半天便又被铁了心坚守民房的日军给赶了出来,十天激烈巷战阵亡了近二百余人却只到手了几座夷为平地的破烂民房。坦率的说122师打得非常英勇,但是在城市巷战中武器的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装备后膛快枪与使用前装滑膛枪在打冷枪的效果上是差不了多少的,而那些时不时赤脚举刀从屋顶上跳下来的武士也往往能达到两、三个换一个的效果,对于林伯雄来说如何有效的打击守军的意志远远比多杀几个日本矮子更重要,但在这一点上,偏偏他就没有什么好办法,重炮、野炮、迫击炮早就把这个座城市给炸的如同垃圾堆一般了,可是该死的日本矮子还是像田鼠般窜来窜去,虽说伤亡人数不多,但时间却不等人啊。

    时间对于最高指挥官谭绍光来说尤其重要,在中路军受困于津城之后,左、右两路已经快速推进到了冈山、松江一线,原来应该齐头并进的战术变成了一个倒三角,而更为严重的是为了深入贯彻皇帝陛下“以战养战”的指示,此番大军出动除了武器弹药准备充份外,补给品都只准备了正常数量的一半,本想着攻入长州后即便不能足额筹集粮秣,至少也能解决三分之一,这样加上各师携带的物资,维持两个月是不成问题的,可实事上随着部队的深入,从战区连十分之一的粮食都抢不到,该死的日本人不但逃的精光,还恶毒的所有的水源中下毒,左、右两路先头部队J1、J2两个日本本土师的官兵误饮了毒水而死的到占了伤亡人数的三成有余,酷暑之中部队断水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搞到最后部队每到一处头件事情就是打井找水,推进速度大大降低。但如果仅仅是这些问题的话,到也难不住谭绍光,补给不足,便迅速收集粮秣赶运前线也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饮水不足便让士兵携带水具,遇上干净的水源多装一些,可是这倒三角的阵形却让谭绍光越来越不安起来,尤其是左、右两路遇到的抵抗非常微弱,所到之处与其说是攻克的,还不是说是接管的,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名堂?

    [奉献]

第286章:长夜

    第286章:长夜

    第286章:长夜

    随着津城越打越艰苦,左、右两路越打越顺利,谭绍光终于下定决定驳回前线将领贪功心,强烈要求继续深入的请求,命令122师林伯雄留下一个营的兵力部署在几乎成了废墟的津城外围,师主力与中路集团大队绕过津城,继续南下,而攻到冈山、松江一线的左、右两路则暂缓推进,深沟高垒,严密防御,待中路推进到三次之后,再执行三路合围广岛的计划。

    谭绍光这个决定让左、右两路顺风顺水的将领大感不解,也让在统帅三万日军兴致勃勃埋伏在三原的西乡摸不着头脑。自从战事开始后,日军在西乡的命令下,一路向南狂奔,在缺少战马的日军中,单凭着武士们那一双双赤脚也能达到这个逃跑的速度实在令人佩服。除了津城按计划死守以外,广岛以北的所有城镇几乎全部被放弃了,西乡认为既然是诱敌深入,那就要诱的干脆,诱的彻底,而中**队一路毫无防备的大步追赶也让西乡认为他所做的牺牲是值得的,现在将这些城镇完整的放弃,将来就可以完整的收回,看上去是损失,其实是大大的赚了,更何况中国人的大步跟进,已经让战局出现向日军有利方向发展的趋势,只要左路中**队再前进一百里,那他们必定会掉进三万日军设下的重重埋伏中,到时候其他两路中**队都会因为远在数百里之外而救援不及,以蓄势待发的三万精锐对措手不及地五千疲卒。西乡丝毫不怀疑他击败轻敌的中国人,再现武士的辉煌。

    可就是这个时候,中国人停住脚步不走了!

    “我们的计划被识破了?”西乡不解的看着桌上的地图,“没有可能啊,津城打得这么好,没有可能啊……”

    “将军,也许是津城打得太好了。好的过份了……”筱原国干皱着眉头道,“津城并不是一个战略要地。如果不是他们当巧挡在中路中国人地道上,甚至他根本不能算上一个值得部署重兵的城市,可就在我们地军队全线溃逃的时候,津城守军却在和中国人反复争夺,这说明什么?”

    “将军,我想并不是我们的计划被中国人看穿了,只是左、右两路太过顺利而让中国指挥官有了疑心。”西乡小兵卫非常同意筱原国干的看法,“津城打得如此惨烈,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阻敌南下的作用,左、右两路进展神速,中路中国人就很有可能会绕过津城继续南下,现在推进到冈山和松江的中**队暂停进攻,反而深沟高垒的转入防御,正说明他们在等待中路军到达。将军,我们地时间不多了,原计划在三原的伏击战看来要改变,一旦中路中**队到达,那么我们前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甚至我们的防线将被进一步压缩。广岛也将无险可守。”

    “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变伏击战为包围战?”西乡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兴奋的看了看西乡小兵卫,“趁中国人没有防备,我们从三原北上,包围在冈山的右路中国人,三万对五千!”

    “是地,这五千中**队中还有三千是日本人,虽然这些幕府武士长期和咱们西南武士不对头,但是凭借将军您的威望还是可以争取的。如果能说服他们阵前倒戈。那我们的胜算又大了很多,成了三万三对两千!”西乡小兵卫点了点头。

    “恐怕不妥。我认为在中**队行军途中攻其不备,是能够一举击败他们的,但是主动进攻中**队坚固设防的营盘,以咱们地火力,恐怕……”筱原国干摇了摇头,“恐怕还是力所不及,毕竟我们的火炮太差了,听说中**队可以利用各种火器组成很有层次的火力网,硬拼我们肯定会吃亏的。”

    “我看不错,三万对五千,这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中国人有武器上的优势,但是我们也不是完全落后于他们,我们也有火枪,也有火炮,而且我们还有武士的容誉和武士的精神,冈山之战将留名于青史,”说到这里西乡突然深沉的说道,“我相信日本的长夜终将迎来黎明!”

    也许是他这最后一句话过于符合武士们对凄凉结局地追求,一时间屋里地众人都默然不语,窗外那沉沉的黑夜是否真地能成为黎明前的那一瞬间黑暗?

    接到命令后右路指挥官123师一团长左良玉虽然心中一百个不满,但还是遵令将将日本师与一团本部在冈山建立了一个防御阵地,考虑到日本师战斗力不怎么样,总可以起到一些警示的作用,因此左良玉便把日本师部署到了阵地外围,而一团本部在冈山阵地核心又建了一个独立的防御阵地,此外为了加强对日本师的控制,左良玉下令将全军所有的弹药、火炮和补给物资等全部集中在由一团防御的核心阵地中,每日补给品按各营需要统一配发。事后看来,左良玉的小心谨慎是非常必要的,正是因为他的谨慎直接影响到了广岛战役的进程。

    林老四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会跑到日本来打仗,自从在老家报名参军后,自己吃喝不愁,每个月还能给家中老娘邮回去20块钱津贴,上个月升到少尉排长之后,这个月便领了40块,等这仗打完了给老娘邮回去,又要让她在乡亲们中间露脸了,说来也怪,以前当兵吃粮最多也就是自己饿不死,现在朝廷给发的钱还够家里一个月柴米吃用,老娘一个人在家哪用的了这些?定是给自己存上讨媳妇了。想到这里林老四又忍不住有些感激,都是当今皇上的恩惠啊,现在这些好事情,放在过去是想都不感想的事情,小时候乡亲们说“好男不当兵”,现在却是“好男去当兵”,营里的弟兄人人都对将来充满希望,服役五年结束后一次性从朝廷领一笔丰厚的奖励不说,回了老家还能寻份好差事,这一身灰布军装更是家乡姑娘们仰慕的对象,五年里存下的津贴风风光光的讨一房合意的媳妇,这辈子还求啥呢?林老四得意的摸了摸架在自己面前的连珠铳,暗骂日本仔子不识趣,就凭他们那些伎俩还想和朝廷作对?非把他们好好的收拾一番不可,即是为自己立功争赏,也是为了让皇上放心,在林老四看来,皇上如此爱护士兵,那士兵就应该拥护皇上,谁让皇上不开心,那就是和几十万国防军作对,他林老四头一个不答应!

    “今晚怪了,日本师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靠在林老四身边的嘎七猛吸了一口旱烟,眯着眼睛道,“这些矮子每晚不都要拿着破刀练几手的么?怎么今晚都睡了?”

    “是啊,**,老子瞧他们平时插着把破刀得意洋洋的样子就不爽,”贾同打了个哈欠应道。

    “哎,贾同,你知道不?这伙龟孙子的刀是有讲究的,”年青的郭得利取下帽子擦了擦汗道,“我听说这些人都有把小刀,叫什么肋差?听说他们想不开的时候就用这肋差去摸脖子……”

    “瞎说吧你就,”在日本待了几年的林老四毫不客气的打断了郭得利的话头,“这肋差可不是人家想不开的时候用,狗日的打了败仗,又或者是要什么脸面啥的,就这么举起那把短刀……就是肋差……”林老四说着从腰门抽出枪刺装模作样的比划起来,“先是横着一刀,再这么竖着一刀,啧啧,当真精彩的很!”

    “排长你看见过?”郭得利刚到日本没多久,自然比不上林老四有经验。

    “那当然,老子在日本可混的时间长了,什么没见过?”林老四得意的把枪刺抽回腰间,“前回老子在长野和一伙狗日的干仗,打完了那一百多个俘虏没有别的要求,硬说什么自杀什么的,结果这一百多号人在营门口排成两排,一起自杀了!”

    林老四这话血腥味十足,只把郭得利吓的吐了吐舌头不敢说话,战壕里的士兵都笑嘻嘻的看着他缩着脖子,林老四正想再吓他几句,突然听到团部传令兵叫了起来:“团长有令,全团戒备!”

    话音刚落战壕中便有数十人点起火把,狠命的向战壕外扔去,火把在空中划过一个个弧线,星星点点的照亮了战壕前十几丈,昏暗的火光中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劲的,但是跟左良玉多年的林老四心中清楚,团长既然下了这个命令,那肯定是出了事情,马上命令全排弟兄进入阵地,严密防御,外围日本师一反常态的举动让林老四心中很不塌实,这些人虽然投降了帝国,但他们到底不是自己人,关键时刻谁也吃不准。

    [奉献]

第287章:武士出击

    第287章:武士出击

    第287章:武士出击

    123师一团弟兄躲在战壕里死死的盯住阵地前沿的任何风吹草动,整整一晚上都非常平静,派到日本师去的几个传令兵也都平安的回来了,似乎一切都和往日相同,可就在启明星开始闪耀最后一丝光芒的时候,日本师阵地上有了一阵骚动,一百多人推着几个小木车缓缓往一团阵地走来。

    嘎七知道这是来取给养的,按照左良玉的命令,日本师的补给物资在每天中午时来一团驻地领取,可今天他们来的太早了,他毫不犹豫的跳出战壕,大声喊了起来:“站住,时辰未到,你们中午再来吧!”

    这几句话嘎七是用日语喊的,在驻日军各连队都会安排一两名懂些日语的士兵担任日常通译,嘎七名子起的土,但在林老四的排里他是唯一听的懂,说得出的日语行家,这个时候自然当仁不让的出去喊话。

    谁料这一百多号日本师士兵居然装模做样的摆摆手,似乎是说听不懂什么的,这下把嘎七弄糊涂了,眼看他们越来越近,当下便把步枪一横,大喝道:“违抗军令,格杀勿论,你们想造反么!”

    嘎七这一嗓子,立刻让战壕里的帝国士兵警觉起来,所有人都把步枪伸出战壕,一时间几百把黑洞洞的枪口直指向那一百多名日本师士兵。哪知道这一百多人不但不停步,反而加快了脚步。推着小木车快跑起来,离得近了,那小木车上似乎还堆着些什么。嘎七回头看了看伏在战壕里的排长林老四,林老四朝他点了点头,嘎七便地把抽出枪刺装上步枪,快跑上前阻止。

    林老四就见到嘎七跑到那伙日本师士兵面前正准备喝止,突然其中一名日本师士兵飞快的抽出腰间的长刀。二话不说的斜劈下来,一道寒光闪过。嘎七自左肩自右胁,几乎半个身子被削去,连哼都没哼一声便摔倒在地。

    “**,日本人造反!”林老四大喝一声跳起来,“准备!”

    嘎七瞬间毙命让战壕后的一团士兵看的呆了,忽听林老四一声大喝,立刻便人人子弹上膛。更有传令兵飞快地跑到营中报告左良玉,而那一伙杀了嘎七的日本师士兵也呐喊一声不顾一切地推着小车向一团阵地冲来。

    这个时候也来不及等团长下令了,林老四一把推开身侧的连珠铳手,朝郭得利怒喝一声,郭得利赶紧跑上来装上子弹带,林老四调整铳口对准了那伙日本师士兵,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

    “突突……突突突……”新式连珠铳不断的喷吐着火舌,一颗颗子弹在日本士兵身上钻起个个血洞。腾起片片血雾,在连珠铳的枪声中,战壕里的一排士兵也跟着拉开步枪猛烈射击,就听一声巨响,那个小木车突然火光一闪,炸起一团黑烟。原来这车上装的都是火药!

    接到士兵报告气急败坏跑到前线地左良玉也被这声爆炸惊了一跳,倘若不是林老四当机立断,这一车火药推进一团阵地,那日本人趁势一冲,铁定要坏事,看来日本师造反投敌是不争的事实了,正想下令全团进入阵地,忽听数百丈外的日本师防线上瞬间闪出许多人来,在这声爆炸的信号下,数不清的日本士兵端着步枪。举着长刀呐喊着冲了过来。

    左良玉冷哼一声转头对传令兵狠狠的说道:“通知炮营开炮。令各营保留一个连的预备队,坚守阵地。人可以死,阵地一寸也不许丢!”

    从京都出发到冈山,林老四还没有见到过如此汹涌的日军冲锋,远远看去犹如大海地波滔般滚滚而来,其中有的是日本师士兵,也有很多是各色打扮的长洲兵,密集如墙般呐喊着冲来。

    可能由于距离过近,能够为一团士兵提供炮火支援的主要还是一团装备的12门六磅炮和三十余门迫击炮,即便没有12磅炮的支持,这样地火力对于日军来说也是想当恐怖的,一声声尖利的哨音之后,日军队伍中便升腾起团团浓烟,密集的冲锋队形给炮弹增加了成倍的杀伤力,每一次爆炸便有十余人粉身碎骨,四分五裂,但是这样的惨重伤亡并没有让日军士兵退缩,仍然杀气腾腾的呼喊着令一团士兵莫名其妙的口号冲杀而来。

    显然在日本待了几年的一团士兵早就习惯了日本人这般不顾伤亡的“勇敢”,眼见着他们进入射程,各型步枪、连珠铳也开始了猛烈地射击,密集地枪弹如同下雨一般噼里啪啦的打在嚎叫着冲锋地日军身上,成排成排的日军摔倒在地,特别是每分钟达到四百发的新式连珠铳,在这种射速面前,凭着两条腿冲锋的日军士兵根本没有机会逃生,短短的五十丈几乎成了日军不可逾越的距离,一袋烟的时间便有七、八百具尸体横到在这弹丸建成的防御体系前,虽然装备火枪的日军也给一团造成了伤亡,但连日军伤亡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凭借着极有层次的火力网,初次交战便形成了一边倒的大屠杀,当真是惊心动迫。这一场屠杀一直打到天亮才以日军撤退而告结束,横七竖八的躺在一团阵地前的日军尸体层层叠叠估计超过了千俱,重挫信心而来的西乡集团。

    初战失败让西乡从刚开始的自信中清醒过来,到了这回他才体现到强攻密集火力防御的坚固阵地是多么的愚蠢,从清晨开始的进攻不到半天便伤亡了千余人,而这样的伤亡却没有对敌人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如果还这么打下去,那就算把三万人马全拼光了,也不一定能把冈山阵地给夺回来。

    “将军,我建议将全军的火器集中使用,把萨摩藩、长洲藩的火枪队与投诚的日本师火枪队集中起来,由西乡小兵卫指挥,再辅以臼炮、洋炮,列队向中国人冲击,随后由刀法精熟的武士组成‘拔刀队’紧随火枪队身后,当两军接近之后,‘拔刀队’便奋勇冲进中国人阵地,发扬武士精神,誓死击败中**队!”池上四郎向愁眉不展的西乡建意道,“‘拔刀队’必须由武艺精纯,素有威望的武士率领,我建意请筱原国干将军率领!”

    西乡看了看池上四郎,又看了看站在他身边的筱原国干,半天没有说一句话,筱原国干是西乡最亲信的武士,西乡明白这所谓的拔刀队即便能杀上中国人阵地也未必能有人活下来,他们的冲锋最多是为后续军队争取时间,让这位自己最亲近的武士如此去死,西乡心中着实不忍。

    筱原国干看出西乡的心思,笑了笑道:“能够率领这样一支武士精英,真是我的荣幸,将军,我愿意去,如果不能杀尽中国人,我必定切腹自尽!”

    “不!筱原是将军身边的重臣,生命如此重要,决不能冒此危险,我愿意代筱原将军去,”别府晋介突然道。

    西乡知道别府晋介是萨摩武士出身,精于萨摩示现流剑术,在武士之中声望虽然不及筱原国干,但是其人非常有鼓动力,确实是代替筱原的最佳人选,于是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便这么办,三千火枪队交给西乡小兵卫指挥,到时候咱们的火炮会开炮助战,但是……”西乡隆盛看了看满脸肃容的西乡小兵卫继续道,“但是你们必须尽量为‘拔刀队’争取时间,保证他们顺利的发起冲击是火枪队的责任,如果办不到,我将把我的胁差送你!”

    西乡小兵卫站直的身子,兄长这句“将我的胁差送给你”,意思就是完成不成任务你便切腹自尽,看得出兄长是决心拼死一战,打跨对面的中**队了,于是大声道:“将军,我将用我的刀来证明武士的荣誉!”

    西乡隆盛深情的看了看他的弟弟没有说话,又低头仔细看了看桌上的地图,过了许久才低声道:“你们去吧,希望你们维护武士的荣誉,我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周围的武士一起向他们的指挥弯腰行礼,转身出屋而去。

    第二次日军的冲锋就比第一次要有气势多了,三千余名穿着各色军服的火枪队士兵排列成三排射击队列,在各队指挥官的口令下完成第一次装弹动作,随后一起将火枪上肩,静静的看着远处的中**队阵地。萨摩藩很早便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不但从英国得到了大批军械,还请来很多西方军事教官训练藩兵,因此萨摩火枪兵是全日本所有藩兵中最精锐的,训练最为有素的,而在三千火枪队后身后,是五百名穿着各式具足、大铠的日本武士,一个个神色肃然的检查自己的武器,那些如同生命般宝贵的武士刀将伴随他们走向生命的终点。

    [奉献]

第288章:扬威连

    第288章:扬威连

    第288章:扬威连

    不久,在日军士兵的呐喊声中,十余门洋炮也被近百名头裹白巾的萨摩炮兵推到了火枪队的前面,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些炮兵迅速的将炮弹装入炮膛,全部装备完毕后纷纷神情肃然的站立在火炮后,等待炮击的命令。

    左良玉站在战壕内举起千里镜仔细看观察了这些日军炮兵的装弹动作,等他们不亦乐乎的忙了半天才哈哈笑道:“该死的,这伙矮子要和咱们打*战,凭他们那十几门破烂货?”说完转头大声对传令兵喝道,“开炮,让他们先尝尝咱们中国人的精兵良械!”

    左良玉的命令很快便被传达到了位于防御圈核心的炮兵阵地,只过了一会儿火炮的轰响声便回荡在战场上空,第一轮炮击的效果并不好,二十余发炮弹全部落在了日军炮兵的前方,但是第二轮炮击就要精确多了,一门臼炮几乎被炸的翻了个儿,立即引来一团士兵在吹呼声。而遭到炮击的日军炮兵也开始有组织的向守军阵地发炮还击,与中国炮兵不同,他们把主要的炮击目标放在了守军的防线上,特别是在前次进攻中给日军重大杀伤的十几架连珠铳,没头没脑的一顿炮击当场便炸坏了两挺。日军火炮的威力与中**队的相差不多,威胁最大的则是那几门英国人赠送的大口径臼炮,这种炮弹的弹丸对坚固的防御工事杀伤力极大,可惜日本人用错了地方。守军阵地并没有砖石结构地固定工事,整个防线是用纵横交错的战壕与数丈高的土墙综合而成,臼炮炮弹落入泥土之后的杀伤力远远小于对坚固城防的破坏,加上帝**队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对于炮击都有一套趋利避害的办法,各连、排都只在前沿留下少量监视哨,主力全部收缩到战壕内。尽管炮声轰轰,弹片横飞。但给中国士兵造成的损失实在是有限地。

    可是日本士兵并不明白这些,他们深信对面敌军阵地上腾起的巨大烟柱与火光一定让中国人明白了大日本地兵强马壮,不仅仅是这火炮,无论是步兵还是武士,他们都坚信自己将会用手中的武器去实现光荣。

    双方炮击持续了半个时辰,但打到最后,基本上就是中**队一边倒的展示火力了。几乎所有的日军火炮都被炸成了一堆堆废铁,刚才还神气活现,头裹白巾的日本炮兵不是被炸死,就是嗷嗷叫着躺在血水中呻吟,这显然对列队等待冲锋的日军火枪队打击很大,中国人仿佛有用不完的炮弹一般,没完没了地丢个不停,迎着这样的炮击前进那不是和找死差不多?很多人都想起前一次进攻日军所受的重大伤亡。再经历这样一次恶梦无疑是每一个人都非常恐惧的。

    “武士们!你们手中的刀还锋利么?”突然一个声音在日军阵地上响起。

    “喝!喝!喝!锋利的足够砍下一千个脑袋!”数百个声音呼喊而起!

    站在前排的数千萨摩火枪队士兵一起回头,正是担任武士首领的别府晋介在鼓励他手下地五百名精锐武士,数百人喝呼的声音迅速击退了众人心中的不安与恐惧。在日军的序列中,武士是一个特有的兵种,日本武士代代相传,信奉武士精神。精研刀法,人人都把战死视为极光荣的事情,而新建地火枪队与炮兵部队主要兵源则来自于从民间招募的农民与城镇市民,虽然经过西方军官的严格训练,但作战意志远远不如传统武士那样把死亡看成是种荣誉,所以面对猛烈的炮击,他们远远不如武士们更坚定,但武士们的呐喊仿佛当头棒喝般让他们振做起来。

    “武士们!你们箭头还锋利么?”别府晋介挥舞起手中的长刀大声喝道。

    “喝!喝!喝!锋利的足够射穿一千个心窝!”武士们各自挥舞起手中的兵器,大声的呼叫起来。

    “上刺刀……举枪!”西乡小兵卫胀红了脸大声喝道,三千名久经训练的火枪队士一声不吭地从腰间拔下刺刀用力插上型号各异地步枪。一时间寒光闪动。枪刺如林,杀气腾腾!

    “操!狗东西们折腾啥呢?”自从日军炮火越打越稀之后。一团士兵们就进入阵地伏在战壕内点评着对面的敌人,而最吸引他们目光地则那些鬼叫个不停的,穿着五颜六色盔甲,拿着刀枪弓箭的武士,林老四从一开始就觉得那个领头的有些不对眼,至少五次拿起步枪瞄了又瞄,寻思着找个机会一枪蹦了这鬼叫的脑壳。

    “排长,咱们是不是也吼几嗓子?鬼叫听着真不爽!”郭得利嘿嘿笑了几声。

    “林排长……林排长……”突然一个传令兵压低了嗓子在战壕里喊了起来。

    “在这那!啥事?”林老四也压低了嗓子应道。

    传令兵寻着声音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摘下帽子擦了擦汗道:“林排长,团长叫你去呢。”

    “行,团长在哪儿?你带我去!”林老四顺手把步枪交给郭得利,“盯紧了,阵地指挥交给副排长。”说完紧跟着传令兵猫着腰向阵地后跑去。

    找到左良玉的时候,这位团长还伏在战壕上拿着千里镜看个不停,听到林老四报告之后,也仅仅是不置可否的摆了摆手,直过了许久才把千里镜下,随手又递给了林老四,指着对面的日军道:“看到了没有?”

    林老四接过千里镜随手看了看,其实不用看他也知道,左团长指的正是那群鬼叫个不停的武士们,便应声道:“看到了团长,那是伙武士,听说是日本兵中的精锐,”突然发觉团长脸色不善,马上又转口道,“团长,这狗日能有啥精锐了?老子照样给他一枪子儿!”

    “好样的!”左良玉得意的拍了拍林老四的肩膀道,“不过我琢磨着这日本狗东西老是自以为有那么把破刀,有那个啥划拉肚皮的风俗就觉着神气,老子不大看得惯,在京都的时候老子听几个幕府刀匠说一百个中国兵不是一个刀匠的对手,这老子可不大相信,你信不信?”

    “不信,团长说的对,拿把破刀就算武士了?顶多一个就是个刀匠!”林老四还是不明白左良玉这番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很好,老子琢磨着狗东西老是不服气咱们,说什么拼刀子咱们不是他们对手,这中间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咱们有事没事总喂狗东西吃枪子儿,”左良玉顿了一下又道,“这俗话说的好,杀猪杀屁股,这是有一套杀法的,要想让狗东西们晓得怕,就得从他们最得意的地方入手,让他们晓得啥刀法,啥剑法,那都是咱们中国人老祖宗的活计,他们只不过摸了个皮毛……”

    “团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狗东西觉得他们刀法好,咱们就跟他们拼拼刀,扎狗东西一个透明窟窿!”林老四算是晓得团长什么意思了。

    “对,很好,老子就是这个意思,”左良玉点了点头,“你林老四是咱们团最拔尖的排长,步枪拼刺全团也没有比得上你的,我刚才又叫人从各连排中抽了三百个拼刺好,会两下把式的兵,临时组织个连,就叫……就叫扬威连,都交给你,明白了吗?”左良玉又指了指远处开始整队,准备发起冲击的日军道,“老子琢磨着这伙狗东西还是要采用老办法,火枪队在前,刀匠队在后,全团为你们扬威连提供火力压制,收拾掉那些火枪兵,接下来嘛……”

    “团长你放心,我一定要让狗东西们知道谁是谁的祖宗!”林老四明白了团长的意思,那是要让自己领着一伙全团选出来的精英去和日军武士队拼命,以刀对刀,以剑对剑,当然,他们只有刺刀!

    说实话用刺刀对武士刀,林老四心里没有底,毕竟武士刀比刺刀要长,要锋利的多,刺刀以刺、挑为主要攻击手段,而武士刀则以劈为主要攻击手段,而且这些武士都是耍刀的行家,拼刺刀林老四从不怕过谁,可说到刺刀拼武士刀,这谁胜谁败实在说不准,但是当兵最忌讳就是软蛋,尽管没有把握,但林老四仍然一口便应了下来,只是他提了一个要求,扬威连的每一个兵都必须配备两把刺刀。

    “成!两把就两刀,我可告诉你林老四,这事你既然应下来了,那就得给我打出样儿来,要是打败了,老子就拿着刺刀自己上,咱们团可丢不起这人!”左良玉说完一把抽出插在腰间刺刀交到林老四的手上,又道,“行了,你现在就是连长了,打好了我上报师部长你做营长,他**的去看看你的兵吧!”说完轻轻拍了拍林老四的肩膀便转过头不再说话,自顾自的又举起千里镜向远处看去。

    [奉献]

第289章:打败武士

    第289章:打败武士

    第289章:打败武士

    日军的进攻在林老四刚刚和扬威连的弟兄们讲了一番慷慨激昂战前动员后便开始了,首先发起进攻的是三千日军火枪队士兵,他们以五百人为一队,也许是吸取了前次密集冲锋的重大损失,在西乡小兵卫的指挥下,每队火枪兵在各自队长的指挥下小跑着想要快速接近守军阵地,同时因为害怕遭到火炮的集火射击,长洲兵都学着训练有素的萨摩火枪兵的样子,时不时的跳跃翻滚几下,只是样子太过刻板,引来守军的阵阵哄笑。

    嘲笑归嘲笑,但效果是明显的,守军的射击命中率大大降低。中**队装备的新式步枪采用后膛装填,无论从射程还是命中度上来说都比日本人装备的火枪要强得多,就算是萨摩步枪也比守军要短了五十米,因此在冲到有效射程之前日军士兵已经有倒下了百多人,不过在翻滚跳跃中日军也渐渐冲进射程,装备后膛枪的萨摩火枪兵便毫不犹豫的伏在地上开枪还击,但是令其他日本头痛的事情出现了,手中只有前装滑膛枪的长洲兵、日本师火枪兵无奈的发现,当他们咬破火药纸袋,拼命的将火药倒入枪管时,大部分的火药都粘了枪管壁上,拿着通条捣腾了半天也没有办法将顺利完成射击,于是令双方士兵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数百名为了顺利完成装填火药的火枪兵又从地上爬起来,或站或蹲地把滑膛枪管给竖起来。垂直的将火药倒入枪管中,这样一来在毫无掩护的空地中,他们又成了守军轻易瞄准射击目标,在各种枪只射出火光中,这些日本火枪兵如同活靶子般一个又一个的摔倒在地,他们射击一发子弹的功夫,便足以让中国士兵从容的瞄准射击三、四次。更不要说如集风骤雨般劈头盖脸而来的连珠铳了。

    双方士兵各自寻找掩体不断地将子弹扔到对方的头上,战场中不断划过一个又一个闪光。地面上不断腾起一个又一个地烟雾,中弹的士兵在地上翻滚呻吟,大声号叫,与日军不同,帝国国防军延续太平天国完整的军医制度,始终非常重视战场救护,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都能够得到各级随军军医的初级治疗后。便被送到各营、团的一线救护所。在国防军不成文的作战原则中,一般单独出击地最小作战单位是营级,因为在国防军营级单位的编制中就包括一支二十余人的小型医疗队,而且随着医科学校的建立,随军医生中不但有中医,也有一些西医,所以这次冈山战役中担任防御任务的123师一团将所属各营的医疗队组织到一起,建立了小型战地医院来为受伤士兵提供医疗服务。唯一头痛的就是防御战打的时间越长,越担心药材不够用,特别是日军地这次进攻,尽管火力不如中**队,但毕竟子弹可比骨头确,就算是滑膛步枪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特别是大部分的枪伤都集中在士兵的胸部以上,因此伤亡数字也是不断的攀升。可这与日军比起来要好的多了,大部分受伤地日本士兵都只能躺在战场中痛苦的呻吟直到被打死或者失血而死。

    激烈的交火持续了半个时辰后,那五百名武士又一起鼓噪起来,别府晋介挥舞起手中的长刀,大喊一声:“为了荣誉!”便当先一步冲了过来,那几百名武士也纷纷抽出腰中的武士刀紧跟在他的身后发疯一般的冲杀而来。武士们根本不屑于弯下他们的腰,杀气腾腾的迎着国防军射来的子弹直到他们中弹倒地。在国防军地眼里,拿着刀地武士与拿着火枪的日本兵并没有什么不同,劈头盖脸地迫击炮弹与子弹仍然密集的阻挡他们前进。一个又一个“神勇”的武士死去。可是这并不能阻当狂热的武士们,远远的躲在防御工事后的日本兵对于武士们将取得胜利深信不疑。成千上万的人高声呐喊助威,当真是气势不凡。

    “长官,咱们是不是该上了?”进入战壕的扬威连士兵们早就忍不住了,个个紧握手中的步枪只希望迎上去拼个痛快。

    “再等等,团长会下命令的。”林老四摆了摆手道,“等他们再进一些,老子可不想跑这么远路。”

    林老四话音刚落,就听各营都响起了口令声,很快守军阵地上的枪声都停了下来,林老四明白,扬威连扬威的时刻到了!

    “全连上刺刀!”林老四高声喝道。

    “全连上刺刀!”扬威连所有的士兵应声喊道。

    战壕里所有的士兵都静静的看着在他们身边紧张准备的同袍弟兄,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非得用刺刀去和日本人拼命,明明可以用枪弹在这些矮子身上钻几个透明窟窿,干嘛非得用肉搏呢?说实话林老四也觉得没什么价值,但是不管有没有价值,作为帝**人必须要服从命令,即使要为此附出生命的代价也是责无旁贷。

    林老四冷冷的扫视了一遍站在他身边的弟兄,又看了看渐渐逼进的疯狂武士,突然嘿嘿几声笑,正想感慨一番,突然听到身后几声炮响,这是出击的命令,林老四脸色一正,顾不得再说什么废话,跃身跳出战壕大声喊道:“皇上万岁!”在他的鼓励下,扬威连所有的士兵一起跃出战壕,迅速在战壕前排成三列,一同向前举起上了刺刀,大声喊道:“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林老四看看士兵整队完毕,将步枪向空中一挥,全连官兵一起整齐的迎着渐渐冲进的武士们缓步走去,双方士兵都看得呆了,一团弟兄感慨于自己手足同袍的威武,而日军也没有想到占据火力绝对优势的中国人居然也会有这般勇气以刺刀对武士刀的肉搏,在日本人眼里躲在战壕里放枪那是懦夫的行为,尽管在中国人枪炮之下损失惨重,但他们心底里不大瞧得起只会躲躲藏藏放枪的中国人,这次也根本没有想到只会放枪的中国人居然会在被包围的情况下采用武士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时间阵地上都安静了下来,谁也不知道这场勇气与技艺的决斗到底谁能站到最后。

    扬威连的步兵队形在离发足狂奔的武士还有百米距离时突然一起大喝起来,同时所有的士兵一起将步枪挺举胸前,迎着武士们冲了过去……

    瞬间的碰撞双方便有数十人中刀倒地,刺刀与武士刀撞激的火花照亮了一双双渐渐闭紧的眼睛,林老四打了几年仗还是头一回遇上如此惨烈,如此血腥的战场,所有倒地的国防军士兵没有一个不是残缺肢体的,而且大多数都是自左肩至右胁又长又深的一刀毙命,相比之下倒地的武士就好多了,腹部、心口和脖子上中刀毙命但至少还是保了全尸,所以看上去似乎扬威连伤亡要重一些。

    别府晋介和他的对手一样,越打越是心惊,此前他对于武士刀战胜刺刀是深信不疑的,无论是和幕府士兵还是和以强悍出名的萨摩士兵,一对一甚至一对四的较量中武士们都可以在近距离格斗中毫不废力的将对手击败,而现在这些中国士兵身法灵活,拼刺技术出色,别说一对四了,就是一对一也打着费劲,刚才和一名中国兵缠斗了几十招才勉强砍中,自己右腿却也被他临死前狠狠的扎了一刀,心中是越打越慌。

    林老四早就看到这个头上扎着块白布条,头上梳个大辫子的矮子不顺眼了,眼见他一刀把手下士兵砍翻,心中更是火往上撞,一个突刺将身边赤着脚又跳又叫的武士给刺倒,便二话不说挺起步枪便向别府晋介冲去,别府晋介刚刚把武士刀从中国兵尸体上拔出来,便听到身后一人瞪着血红的眼睛过来拼命,别府晋介大喝一声左手拔出胁差,右手举起武士刀顺手便劈去,林老四侧身闪过,转到右侧又是一个突刺,若不是别府晋介反应快,这一刺刀便扎进他胁下,两个杀红了眼,谁都顾不上周围的一切,眼中所观注的只有对手紧握的武器,林老四左躲有闪,别府晋介也是上下跳跃,一时间竟也分不出胜负,两个人都想着尽快干掉对手,动作越来越快,林老四突然狠狠的将步枪向别府晋介掷去,同时整个人也跟着步枪向他扑去,别府晋介心道这傻子把枪都扔了,那不是赤手空拳了?当下举刀用力将掷来的步枪格飞,同时左手将那把短短的胁差自左至右斜壁下来,这一刀倘若砍中林老四免不了半个身子被削掉了,谁知道林老四算准了一般弯腰扑倒,顺手从腰间又抽出一把刺刀由下至上狠狠的扎入别府晋介的腹中,这一招大出别府晋介意料之外,他根本没有想到眼前的中国人居然还有这一手,避闪不急之下只觉腹中剧痛,脚步踉跄,险些摔倒。

    PS:很长时间里锄头不明白为什么19世纪步兵交战采用站直了身子,队列放排枪的办法,直到最近才弄清楚,滑膛枪在填装火药的时候枪管必须垂直地面,否则火药在倒入枪管的时候非常容易粘在枪管壁上,无法顺利的完成射击动作。

    [奉献]

第290章:日军撤退

    第290章:日军撤退

    第290章:日军撤退

    林老四一招得手更不容情,也不管别府晋介用手按住伤口,用力将刺刀拔了出来,锋利的刀刃瞬间便将这位武士的四个手指给削了下来,顿时血如泉涌,紧接着林老四又是一刀刺入,这一刀刺的更狠,一尺多长的刺刀几乎从腹部直插到别府晋介的喉咙,西乡隆盛的一员爱将双手脱刀,喉头“啊”了几声喷出一口鲜血便仰头摔倒而死。

    林老四此刻并不知道他杀的是谁,他只是奇怪在他杀死眼前这位武士之后,周围所有武士就像发了疯一般冲上来拼命,他们穿的如同围裙般的衣服在战火和硝烟间飘动,看上去到是有几分灵动,不过周围的扬威连士兵也不会让他们轻易找自己长官的麻烦,也是拼命的举枪阻挡,筋疲力尽的双方士兵一时间又振奋起最后一点力气搏杀起来,丢失了武器的士兵们则用牙齿、用指甲,用所有能用的武器互相厮打着,战场上站着的人越来越少,穿着灰色军装的国防军士兵与围着各式“围裙”的武士都摇摇晃晃的做着最后的决斗,双方士兵都眼睁睁的盼望着自己的同袍弟兄获胜,这不仅仅关系到战场上的胜负,更关系到双方的战斗意志,左良玉说的不错,日本军人对于武士的迷信让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将赢得战争,如果这场白刃相搏最后的胜利者是中国人,对于日本人精神上的打击绝对不轻。对于以武士为领导核心地所谓“新日本联合政府”的威信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相反,如果扬威连被打败,那日本人从此将更加瞧不起“躲起来放枪”的中国士兵,因此这一仗谁都不能输,谁都输不起。

    当最后一名武士在四、五个一团士兵的围攻下挣扎着倒下时,冈山守军阵地上响起一片欢呼声。这样的结果连始终观注着这一切的左良玉都有些不相信,说实话左良玉对于能否干掉这些武士心中也没有底。他心中打定主意,要是该死地武士赢了,那他就派人打一个反击,不管用枪还是用炮,非把这些该死的日本矮子给收拾掉不可,可现在看来他是多余了。但是这样地结果对于林老四来说却是非常痛苦的,虽然这三百名扬威连士兵是临时从各连队抽调出来的。可毕竟是自己的手下,这一场恶战,三百名士兵能够站着的连三十个都不到,而且人人带伤,此刻再谈什么乘胜追击纯属是妄想了,好在左良玉已经派出一百多个士兵冲上来将伤亡的弟兄给抢回来,这一场救援行动也没有引起日军的任何反应,武士全军覆没让所有地日本士兵都惊呆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结局,眼睁睁的看着中国人慢慢撤回阵地居然连反抗的斗志也没了。

    这场胜利振奋了守军的士气,重挫日军的军心,接下来的几次进攻越来越软弱无力,到了第三天提着刀枪棍棒发起第八次冲锋的日军仅仅跑出一百多步,听到守军炮声响起便头也不回地撒脚便跑。无论是谁都知道,小小冈山正如同钢山一般不可能被日军攻下了。

    而此刻西乡隆盛所面对的局势也越来越不利了,在冈山遭到进攻的第一天谭绍光便接到突围士兵的紧急报告,只不过突围的士兵并不知道进攻的日军到底有多少人,甚至刚开始地时候左良玉也认为是日本师叛变,那也就是三千人左右的部队而已,这样的规模谭绍光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仍然坚持三路并进的策略,还严令左良玉反击当面日军,并继续向南推进。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时才得到确切的情报。围住一团的不是三千。而是整整三万日军!

    听到这个消息谭绍光首先是吃了一惊,但是随后他想到的并不是增援一团。而是如何利用日军主力围攻左路的机会,一口气吃掉这只日军主力并以此为机会彻底将整个长洲藩给夺回来。因此他立刻调整部署,严令右路军连夜急行军突袭广岛,阻止日军增援冈山,而他亲率主力大军折向东南夺取三原封住西乡军的退路,决心在冈山、新见、三次和三原之间构筑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打一场开战以来最漂亮地歼灭战。

    中**队地兵力调整很快被人送到西乡的面前,连日来三万大军围攻一个团两千中**队防御地冈山居然损失高达五千人还是连边都没有摸着,更要命的是所有的士兵对于战胜中国人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即使在严刑酷法的威胁下他们也是一触即溃,反而让中国人几次反击给吓得疯狂逃窜,继续围着冈山已经毫无意义,而且情报显示中国人并没有增援冈山的计划,却反而图谋进攻自己的后路三原,倘若真的成功了,那便是灭顶之灾,可是放弃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冈山战役又实在是武士的耻辱。

    “将军,我们绝不能放弃,我宁可在这里切腹自尽也不会您作出这样的决定,对于一个武士来说,失败就必须光荣的去死!”西乡小兵卫愤怒的扬起那条断臂大声道,“我愿意组织一次进攻,如果不把该死的中国人全部杀光,我决不回来!”

    “这是不理智的,将军必须对所有的士兵负责,必须对整个长洲战役负责,如果三原失守,那么全军都将面临着被歼灭的危险,你说再组织一次进攻,有把握能取胜吗?至少我到现在都没有看出守军有仍何不支的迹像,五千人……五千人……我们还有多少个五千人可以失去?仅仅三天时间我们就失去了五千人,可连中国人的阵地边都没有摸上,说耻辱,”池上四郎冷笑一声,“这难道不是耻辱吗?武士并不恐惧死亡,但绝不是毫无价值的去死,将军,我们应该有更光荣的使命,那就是保留我们的生命去拯救整个日本!”

    西乡隆盛斜着眼睛看了看池上四郎,沉默了半天转头看了看筱原国干道:“你怎么看?”

    筱原国干轻轻的摇了摇头:“身为武士,我非常愿意像小兵卫说的那样光荣的去死,但是将军,您是全军统帅,国家的柱石,您决不能有任何闪失,我看我们应该立刻放弃冈山战役计划,全军南下回师广岛,”筱原国干说着叹了口气,“我们目前的实力,确实无力进攻中**队的坚固阵地,相反,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策略,尽量避免以主力对主力的正面决战,而采用大范围的机动来把中国人给拖跨,拖死,只要我们能够争取足够的时间,那美国的援军就会赶到,英国人的武器也会送来,那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而现在……现在不行!”

    西乡隆盛听了筱原的话,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你认为中国人想包围咱们……不错,三原丢失我们就没有退路了,前进不行,后退也无路……”

    “将军,我们不能再犹豫了,中**队速度很快,三原守军又不多,难道眼看着他们把口子封上?将军……”

    “住口,池上四郎,真难以相信作武士你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这简直是耻辱,”西乡小兵卫怒不可遏的打断池上四郎,“将军!哥哥!打不下冈山,我绝不离开这里,我宁可光荣的去死!”

    西乡隆盛看了看他的弟弟,叹了口气道:“好吧,明天清晨小兵卫你再组织一次进攻,如果失败了,我们就必须回兵三原……不……”西乡想了想转头对筱原国干道,“三原不能丢,你今天晚上就带三千人赶去增援,无论如何一定要守住,”筱原国干点了点头,西乡又转头对西乡小兵卫道,“明天清晨,我们只有这一次机会了,倘若……”

    “我一定以武士的方式来结束自己!”西乡小兵卫用左手抽出腰间的胁差毫不犹豫的狠狠一劈!

    毫无疑问,最后的一次进攻西乡小兵卫仍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甚至由于军官们开始为撤退做准备,士兵都猜到回家的时间不远了,谁也不愿意在结束这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时把命送掉,因此当西乡小兵卫不顾断臂之痛,左手举刀勇敢的当先冲锋时,跟随他发起进攻的士兵居然一听枪声就把自己的统帅给丢在一边,不是伏地躲避,就是发足狂奔,勇敢的西乡小兵卫终于没有用武士的办法来实现所谓的荣誉,而是在所有守军目瞪口呆之中,一个人发疯般的直跑到距离守军阵地不到五十米的地方才带着一身的透明窟窿,不甘心的摔倒在地,到了此刻,痛苦的西乡再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勇气了。但必须承认,日军的撤退是完美的,直到三原会战打响,左良玉仍然认为停止进攻的日军在久攻不下之后转而采用了长期围困的办法。

    [奉献]

第291章:国债

    第291章:国债

    第291章:国债

    全军撤离冈山的西乡跑在半路上就得到三原失守的消息,实际上三原守军在国防军主力发起一次冲锋后便放弃了所有的阵地狂奔而逃,以至于随后赶到的筱原援军不得不在城外扎营等待西乡主力,到了这时长洲战役的胜负已分,数万日军被死死的封锁在了巨大的包围圈内,再也无法脱身。

    这个即将到来的胜利让帝国皇帝越发兴致勃勃的盼望着尽快结束日本战事,连年战争对国家经济上的影响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国库不堪重负,在征收了西饷、印饷和南海等饷之后老百姓对于战争已经不像当初那样热情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也无法继续鼓舞起百姓们贡献金、银的漏*点,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厌战成为一种普遍的情绪,对于朝廷来说,稳定国内经济、政治环境与增兵备战就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如何在这中间寻求一种平衡成为朝廷的首要工作,毕竟历朝历代因为战争而激化国内矛盾,最终导致国家覆灭的并不少见。最后还是刘丽川提出了一个新的融资办法,这个办法让许多朝臣颇感新鲜,但在王财看来却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就是发行国债!

    在王财看来,一个国家手头比较紧的时候便会发行大量的国债,这个国债一般比银行的存款利率要高,通常分为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债,长期国债的利率比短期地又要高一些。想当年只要一听到有发行国债,家里的爸、妈就会提出银行存款赶着去银行排队,说到底就是老百姓把银错给国家,等国家有钱了再连本带利的还给百姓,通过这种办法即可以迅速回笼大量社会资金来投入到国家急需用钱的地方,又可以避免滥发纸币、反复征税而造成社会不安定,确实是一个应付危机的好办法。这在西方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可是王财非常怀疑刘丽川的这个建意能否在帝国取得成功。主要地顾虑有两个方面,一是百姓购买国债的重要动力来自对国家长期发展地信心,假如大家都认为当前朝廷没有信心那购买的热情就行受到到严重影响,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王财不像刘丽川那么乐观的认为老百姓有这么高的理解能力,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不管是买国债还是交捐纳税,都是从自家口袋里往外掏钱。而且两者所换来的都是一张注明了缴纳金额地“白条”,以中国百姓有钱宁可掏地洞也不愿存银行的习惯,王财根本不相信发行国债能够缓解朝廷的困难。但是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继续增加税收无疑是杀鸡取卵的亡国之举,现在根本不需要钱百万跳出来反对增税,就是王财自己也开不了这个口,建立新党大女儿每天都会回来把民情民意告诉她的父亲,税收已经成为帝国百姓对朝廷最不满的一项了。

    拓展财路在内阁各部中争论了许久。已经技穷的各部官员最终还是同意了以发行国债地方式来收集社会资金,并以此项收入来稳定对外军事和国内经济,只不过大臣们也意识到了皇帝的担忧不无道理,把自愿购买的国债给改成了各级政府定量限额的摊派,比如省级机关必须认购多少,市级机关必须认购多少。一直到县、乡一级根据地区差异都有相应的规定。朝廷的原意是希望通过朝廷各级官员地带动来影响当地百姓,再说这确实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事情,甚至为了让百姓们理解国债的意义,王财还下令舆宣司动用所有的宣传手段来向百姓们解释“国债”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降低阻力,增加施行效率。

    可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从一开始便在朝廷官员中间产生了普遍抵制,省级官员还能明白这国债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了市、县、乡一级大部分官员都把这当成了朝廷新开的捐税,结果便毫不犹豫的将摊派的金额又转稼到了当地百姓头上,如果说朝廷打仗老百姓要出捐纳饷还能理解的话。那突然跳出来什么国债就是普通百姓千百年来都没有听到过的新鲜词了。加上有的官员为了体现政绩而强迫百姓认购,自然而然地激起了百姓强烈地不满。各地议政院纷纷向上级官府提出行政申诉,要求朝廷取消国债并惩办相应官吏,最为严重的事情发生在安庆府,当地官员强行摊派国债激起当地议政院地强烈不满,而在议政院投诉到安庆府后,对国债政策一知半解的市长毫不客气的回绝了下级议政院的申诉,严令当地必须按时按量足额的“缴纳”国债,还公开批评辖区各级议政院议员“不知好歹”,市长的意思是说买国债有利息,是件赚钱的事情,可不明就里的老百姓却愤怒的认为朝廷拒绝接受民意呼声,消息传开后,矛盾被迅速激化,安庆离天京不远,不到五天功夫便有数千百姓赶到天京“上访”,而且措手不及的天京警方按照皇帝“好言相劝”的命令处置过于软弱,结果人群越聚越多,十天之后演变成了近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抗义群众聚集在西华门68号与朝廷各官署门口要求朝廷给个说法,一些激进的党派乘机在人群中散布倒皇论,更有人高呼推翻朝廷的口号,天京城内官府的运作立刻便被瘫痪,好在老百姓对于皇帝非常敬畏,虽然闹事的人成千上万,但却没有人敢冲击西华门68号,那些倒皇的言论也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实际上即使近一段时间来朝廷在捐税的问题上挫伤了百姓对朝廷的支持,但是创建一个强大帝国的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仍然有增无减,人们都认为皇帝是一心为百姓的,都是下级官员贪污才造成了这一切,因此“找皇上去”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这事情一直闹成这样,王财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下令调集驻军进城布防,同时严令各地暂缓国债发行,并派人去和聚集的群众沟通,向他们宣讲发行国债的种种好处,劝说他们回乡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政策,承诺朝廷将检讨税收问题上的种种不足,并将百姓们投诉的问题一一记录,限期回应等等。王财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暂时安抚激动的老百姓,等他们都散去了,再将国债政策做一些调整,避免对老百姓造成过种的负担,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派去沟通的官员是一批又一批,老百姓却反而越聚越多,甚至开始出现哄抢店铺、殴打官员的情况,这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情况王财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决心动用强硬手段将人群驱散,然后再慢慢调整。假如王财真的用武力来镇压的话,那是什么结局确实很难预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长期以来朝廷所树立的爱民形象将毁于一旦,皇长子定溯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心,苦苦劝说父皇继续以劝说为主,不到万不得一尽量避免用军队来解决,说到最后还苦劝王财亲自到外面与老百姓面对面的谈谈,也许这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深宫大院里待的久了,王财现在有些不习惯与他们子民面对面的实话实说了,对于皇长子定溯的意见,他头一个反应是拒绝,说实话王财真不明白和这些目不识丁的百姓说些什么,详细的解释一遍什么是国债吗?还是软硬兼施的威吓?在王财看来让这些百姓出了半个月的气也算是仁志义尽了,再继续折腾下去朝廷还办不办公了?可是定溯说的也对,朝廷不能总是关起门来研究政策,要想知道政策是否对路,就应该去听听老百姓心里在想什么,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让皇室得到百姓的绝对支持,才能够确保帝国朝廷得到百姓的绝对支持,所以考虑了许久,王财最终同意了定溯的请求,决定带着皇长子亲自到西华门68号外去见见自己的子民,听听看他们到底需要朝廷做些什么。

    当身穿九龙黄袍的皇帝陛下被数十名禁卫军护卫着出现在西华门68号外的台阶上时,闹了十几天的人群一下子都静了下来,成千上万的人毫不犹豫的跪倒在地,“万岁”的呼声震天动地,王财突然之间感到自己是千万百姓的皇帝,亲近之感油然而生,他仔细的打量着被禁卫军隔开十余仗的游行群众,他们人人穿着缀满补丁的衣衫,虽不是面黄肌瘦却也颇有菜色,看得出生活的都不好,特别是人群中还有不少是肢体残缺的年青人,只看了一眼王财便知道他们都曾经是帝国国防军中的一员,都曾经为帝国的荣誉而做出重大牺牲的帝国士兵,此刻他们一双双信赖与渴望的眼神突然让王财觉得非常的内疚,心中一阵阵的抽*动。

    [奉献]

第292章:平乱

    第292章:平乱

    第292章:平乱

    对于生活在皇室内廷的王财来说,王财所了解与关心的只是每场战役的胜利与失败,至于那些战争背后伤亡在王财看来不过就是些数字而已,无论是伤亡惨重的西北平乱战役,还是印北抗英战役,乃至到后来的南海战役和各藩国远征战役,事实上国防军都付出了重大损失的,特别是西北平乱与印北抗英战役,伤亡人数至少都在万人,根据王财当年在苏南搞的一套抚恤制度,这些负伤的士兵不但可以根据伤残程度得到相应的抚恤,还可以由原藉官署负责安排一份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遇上节日各级官署还会给每一位伤残军人发放补贴,甚至这些士兵可以免交所有的捐税,应该说他们都能够高于当地普通百姓的生活标准,在优抚伤残军人的问题上,朝廷向来都没有丝毫的亏欠。但是有一点朝廷没有考虑到,这些士兵也有亲人,他们的税朝廷可是足额征收的,这样一来为帝国作出重大贡献的伤残士兵也卷入了抗税游行的活动中。

    这些事情王财自从当上皇帝后就很少过问了,身为帝国的领导者更多的是对方向的把握而不需要具体到方方面面,士兵的伤亡朝廷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来处理,只要这个制度能够保证为帝国作出贡献的士兵都能得到他们应得的待遇,那就可以保证军队和社会的稳定,可这样一来。处在帝国顶峰地皇帝也离他的士兵越来越远,直到此刻亲眼见到这些曾经与自己一起为了国家的奋斗的士兵却站在了反对自己的人群当中,王财内心仿佛被人一把揪住,痛心的居然有些说不出话来。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人群一遍又一遍的呼喊着相同地口号,用他们的热情来向他们地皇上表达着忠诚,即使在此刻他们也没有表现出对皇帝丝毫的不敬。

    王财在台阶上呆呆的站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向人群挥了挥手臂。情绪激昂的百姓们立刻安静下来,跪在地上大气儿也不感出的看着他们的皇帝。好像在一瞬间大伙都忘记了聚集在此的目地,只是在心中反复的喊道“皇上,这就是咱们的皇上,这就是咱们的皇上……”

    王财又扫视了一遍人群,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朕来迟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都给说给朕听听。”这句话干巴巴的一点味道都没有,但却是王财内心中最真的体现。他希望自己地百姓能够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的皇上都站在他们的身边!

    王财这番话在老百姓看来却是直白明了,只是谁都没有勇气跳出来和皇帝说些什么,此前一肚子火气而来,可听了这句话,人人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彼此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也没有人说话。

    王财哈哈一笑。抬脚正想下阶梯却见人群一阵大乱,唐叶带着几百名全副武装的警察气势汹汹推开人群向西华门这边冲了过来,远远看去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大队地警察与天京驻军纷纷赶来,唐叶向来忠于皇帝,听说暴民居然把皇上给逼出了内廷,当场把腰间的短枪狠狠的一拍。立刻派人去联络天京驻军,要求双方共同出动兵力,严厉镇压扰乱天京半个多月的骚乱。起初天京驻军方面还有些犹豫,因为皇上曾下过严令,绝不允许调动兵力镇压群体性民众运动,违令者即以抗命罪严办,所以天京警方与驻军一直都以维持基本治安为唯一要素,只要乱民不攻击皇室、官府,他们也不会强力平乱,可这次不同了。乱民竟然连皇上都敢挑战了。那可不是反了吗?所以在唐叶的坚持下,天京驻军终于同意与警察部共同出动平乱。一时间唐叶亲自率领大队警察与天京城内部分驻军赶往西华门保护皇室安全,而驻扎在城外的三万禁卫军全部紧急入城平乱,天京城内外所有大街小巷一律由驻军武装接管,任何不服从军警指挥的人都将面临被捕入狱的下场。

    皇帝并不知道在这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天京军、警已经迅速的控制了整个天京防务,而且还是在朝廷没有任何命令地情况下地违法军事调动,虽然这些忠于皇室的将领一心只想保护他们地皇上,但这的确开了一个军人权力膨胀的先例,如果不加限制的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导致文官政府的垮台,当然这些事情王财此刻并非没有意识到,事实上大队军警挥舞着火枪、棍棒开始驱赶人群时,王财就已经有些担心这个问题了,虽然他还没有把唐叶找来问清楚,但是军警没有得到自己的同意就在天京城内展开军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他们驱赶的并不是要与朝廷作对的“乱民”,只不过是一群想找自己的皇帝说说话的普通百姓而已,动用武力就是将百姓对朝廷的最后一点信任也给撕扯没了,这是王财绝对不能容忍的,看着唐叶满脸通红的穿过人群迎面而来,王财恼火之极,转头对站在自己身边的皇长子定溯道:“你马上带人去接管天京驻军,统一指挥警察部和天京所有驻军,立刻停止一切未经授权的军事行动,”说着王财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招呼着内廷禁卫军的皇长子定溯又补充道,“紧急状态下,你就以皇长子身份代表朕行使权力!”说完从杯里取出玉玺,在定溯的手掌上用力压了一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殷红如血一般,皇帝的权威立时表露无疑。

    定溯一怔,呆呆的看了看手中的字,又抬头看了看微笑的父皇,欠了欠身一语不发的带着禁卫军士兵转身离去,站在台阶上的王财远远的看见身穿黄袍的定溯走到唐叶的面前高高举起右手,随即唐叶便垂头丧气的将手中的短枪交给定溯,站在定溯身后的两名禁卫军士兵立刻上前将唐叶军服上的领章扯下,看押着慢慢离开,唐叶似乎心有不甘,还满脸通红的向王财望了几眼。很快原本站在唐叶身后的警察部官员纷纷将武器收起,一起向定溯拜倒,定溯大声的训斥了几句,这些警察部官员们马上起身离开,没有多久,刚才还在人群中展示武力的军警纷纷整队退去,不过定溯考虑到皇室的安危,仍然命令一支百十人的禁卫军加强内廷安全,拱卫皇室。

    老百姓刚刚被荷枪实弹的军警一顿冲击,现在又见警察们一言不发的纷纷撤离,越发的摸不着头脑了,只是见到皇上仍然站在宫廷的台阶上稳如泰山,心中便好似有了主心骨儿一般,又慢慢的聚集到了皇宫外。

    “皇上,咱们时时都想着您老人家呢!”一个花白胡子的老汉突然跳出人群跪倒在地,不停的磕头,“皇上,皇上啊……”

    王财抬头看了看渐渐远去的军警,在紧张万分的禁卫军护卫下走下台阶,缓步走到那老汉身边轻轻将他扶起道:“老丈请起来说话,朕是你们的皇上,有什么心里话,都和朕说说,咱们商量着办!”说完王财又看了看周围的老百姓,正想再展示一下自己的亲民作风,突然看见人群中有一人始终站直了身子默不作声,一看便知道是退役士兵,王财笑了笑轻轻伸出手,想要和这位年青的士兵握握手,这位士兵一脸的激动,满脸通红、哆哆嗦嗦的将右臂往前伸了伸,这一伸王财才看清楚,这位年青士兵的两个袖管在微风中飘飘荡荡——他的两只手臂都没有了。

    “报告皇上,卑职的是131师三团二营的兵,卑职跟着倪守道将军远征北疆,在伊犁受的伤。”年青的士兵看得出皇上有些疑惑,马上吱吱唔唔的解释起来。

    王财脑门上冷汗直流,站在这位普通的士兵面前,他却感到一阵寒气直上心头,怔了一会却想不出该说些什么,只是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这时他再注意到人群中有这么多残缺肢体的士兵,他们虽然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的心却始终与国家,与他们的皇帝在一起。

    “我听说你们这次到天京来,是因为朝廷新的国债政策让大伙觉得有些不妥当是不是?”王财坐到小桂子端来的软椅上,示意大伙都围坐到周围,“咱们来说说这国债到底让大伙觉得哪里有问题?大伙说出来,朝廷才好去修改不是?”

    “皇上,现在日子要是和过去比起来那可是好多了,按理说咱们也不该来扰着皇上,可是皇上,这仗可不能再打下去了啊,咱们村上每年都有十几个棒小伙子参军吃了皇粮,可是这一年年的都有人死在外面,在咱们村上,一个年青人那就顶一家子生活,皇上,现在不满你说,咱们村上可多了许多披麻戴孝的,白发老娘给儿子送终,这可真是惨呐,而且这仗越打,朝廷收的银子越多……”那位老汉胀红了脸说道。

    [奉献]

第293章:人头税

    第293章:人头税

    第293章:人头税

    “皇上,朝廷征兵派饷这也没什么,要不是皇上领着咱们跟洋人们干,咱们今天还要受那些洋鬼子的气,现在这日子就过着一个直气,有话敢说,有事敢作,县官老爷也不能随便拿咱家大顶的,”老汉身边一个结实的中年汉子打断他的话道,“皇上厚恩,咱们老百姓总是要记着的。”

    “可是皇上,咱们不能这么打下去了,当年皇上龙兴苏南的时候,咱家就有个几亩地糊口,到了后来皇上在京师登极,咱们日子过的更好些了,到了年关还能弄件新衣,吃上几顿肉,可是皇上,您瞧咱这一身的补丁……”一个老汉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自己缀满补丁的衣服道,“前年咱家交了二十块的西北平乱,到了去年又加征了什么印度饷,接下来就是菲饷、日饷,虽说不多吧,但咱们靠田吃饭的一年到头也弄不到这么多钱,眼见着咱们国家的土地是越来越大,可老百姓咋就越来越穷了呢?皇上,依着老汉看来,不如一年咱们只交一种饷,那个啥国债的要不就交了,这以后也都交国债,其他的咱就……”

    王财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老丈,你刚才说的那些捐饷好像也不是同时开征的吧?朕记得西饷只征过一回,印饷到是征过三次,但每次也不多嘛,其实朝廷也不想成天打仗,可是洋人们总是要挑起一些事情来。咱们不迎头痛击,到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不过你们说地这些事情朕心里都清楚,这几天你们跑来找我说明你们心中还有我这个皇上,那你们的事情我也放到心里去了,在这里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从今往后朝廷不再因为战争而增加捐税。永不加赋这四个字将由朕这一代开始,成为帝国朝廷严格遵守的规定。无论谁违反了这个规定,你们都可以去申诉,找官府也行,到京城来找皇上也行,君不爱民,不足为君!”

    “永不加赋”这四个字也不知道是谁突然之间塞到王财的脑子里,事实上这次与百姓们面对面的接触下来。王财心中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争强斗胜的心思,占了这么多土地有什么用?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吃不饱、穿不暖的就是为人君地失败,如果领土的扩张要用全国百姓生活困苦来交换,那这个领土绝对做不到长治久安,王财对历史懂地不多,但好像当年蒙古人占了从亚洲到欧洲那么大一块土地,几代时间不就瓦解了吗?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故然打击了敌人。但也消费了整个国家发展的资源与潜力,老百姓看到的只是苛捐杂税不能再这么收了,而王财看到的却是仗不能再这么打了。“永不加赋”固然会让朝廷受一些损失,但是换来的却是老百姓对皇室的支持,对朝廷地信任以及对帝国的忠诚,这绝对是一件安邦治国的要决。

    可是老百姓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跑到皇帝家门口来闹事,皇上不但不责罚,还金口一开说了“永不加赋”,众人看着皇上笑嘻嘻的样子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只听王财又道:“朕说永不加赋,但你们要听清楚了,不加赋不是不征赋,以前你们的田赋、商赋都是要交的,朕地意思是除太平六年朝廷调整赋税政策后所开征的各种赋税今后都免了,不过有两件事情朕要丑话说在前面。一是朝廷很快会根据大家的意建。对全国的税制做个统一调整,明确税种。朕要加一个人头税,二是朝廷仍然会发行国债,但是这个国债是自愿购买的,朕要说说这个国债的好处,什么叫国债?简单地说就是国家欠你们老百姓的钱,比如老丈你买了1000块的五年期国债,那就是国家欠老丈你1000块钱,一共借五年,等到五年之后还钱的时间一到,老丈你就可以找国家要回1250块,这多出来的250块钱是什么呢?就是老丈你那1000块钱借给国家后又生出来的钱,说实话朕不明白这种好事情为什么大伙有这么多的不满?你们把钱放在家里,五年、十年这1000块还是1000块,可借给国家之后,五年时间便赚了二成半,有什么不好的呢?大伙购买国债既然解决了国家用钱的困难,又为自己得了好处嘛,所以今后增税的事情咱们免了,但是这个国债仍然会继续发行,这一点朕不会再让步了。”

    周围地老百姓相互看了几眼,立刻开始议论纷纷地讨论起这个“国债”来,似乎他们所听过到对于“国债”的解释并没有皇上说地如此浅显易懂,不过这也算不了什么,因为皇上说了两点很重要,一是今后除了太平六年之前拟定的税种和新增的一个人头税外不再增加新的税赋,而且是永远不增加,第二是国债的购买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制性的,皇上能同意这两点已经大大的出乎老百姓的意料之外了,没过一会便有人声嘶力竭的大呼起口号来,内容无非是皇上万寿无疆,仙福永享之类。

    但王财想的却比较多,其实这个税制改革的问题皇长子定溯也说过不是一回了,在理藩院主事的定溯在藩国推行了新的税制,把以往名目繁多、杂七杂八的各种赋税全部合为一个税——国家税,虽然这个国家税往往占到了藩国百姓收入的三成,但在藩国百姓心中始终是“千税万税变一税”,总觉得似乎是少交了很多税,定溯也曾经试图将这个办法推行到帝国本土,以行业和实际收入来确定单一税种,一方面减少了百姓负担,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地方政府胡乱征税的可能性,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情。定溯的意见王财也与内阁讨论过多次,基本上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只是王财始终坚持要将人头税从国家税中独立出来。

    说到这个人头税确实在朝廷高层中意见非常不统一,主要的分岐在于前清雍正朝时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将人头税给统一到地税中征收,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人头税,朝廷官员认为重开人头税会让老百姓觉得当朝还不如前朝,而且在现今的国内,增加征税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洋务派官员还认为重征人头税将导致国内人口流动减缓,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满朝文武中支持王财意见的一个也没有,但是王财也有自己的道理,他所主张的人头税并不是强制到每一个国民都必须交纳的税种,他所主张的人头税实际上是一种限制人口快速增长的辅助手段。历史证明,自从雍正施行摊丁入亩政策之后,整个中国的人口几乎呈几何倍数的快速增长,以农业为根本的中国人坚信“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不管有没有能力都把生育放在第一位,结果就是人口越来越多,日子过的越来越穷。可是如果重新开征人头税,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人口膨胀的约束,王财主张每户子、女数超过三人便应当为全户所有人口缴纳人头税,如果每户子、女数低于三人,便可以享受免征,只要能将每户人口增殖数控制在三以下,加上移民政策,那帝国本土的人口压力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将来的就业、环境以及增加人民收入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再说限制人口增殖与朝廷瓦解地方宗族势力的政策是完全统一的,从根本上说,征收人头税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不征。

    可是王财的意见完全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在这个问题上保守派、改革派与洋务派的意见完全统一,虽然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切入点不同,但结果都是两个字“反对”,但大臣们的反对于皇帝来说仅仅是一个参考,王财坚信没有任何一位大臣了解人口过度膨胀给后世社会造成的种种不利,因此他始终相信及早制订出限制人口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也正因为如此,王财才会在这样一个机会下向他们臣民们宣布了他的这个决定。所幸的是老百姓根本没有注意到人头税到底有什么不妥,“永不加赋”四个字已经充份调动了他们积极性,倘若朝廷真的做到这四个字,那对于老百姓来说生活就更有盼头了。

    天京的这一场危机在皇帝与百姓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之后便渐渐平息下来,但就在王财自以为事情得到和平解决的时候,一场更大规模的国内斗争终于爆发了,如果说天京危机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话,那这一场更大规模运动的核心力量就是代表社会进步的工人了,仅仅在天京危机平息后不到一个月,上海、福州和广州先后爆发了工人罢工,而在这三地之后,数月之间罢工风潮迅速袭卷了江苏、福建、广东三省的大部分工业城市,帝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几乎陷于停滞。

    [奉献]

第294章:大罢工

    第294章:大罢工

    第294章:大罢工

    如果说天京危机的导火索是由税收的不断增加所引起的,那么江南三省的工人罢工则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尽管王财一心想避免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与对立,但实际上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与近代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工人成为帝国一个新兴的阶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工人运动也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在江南各省的工厂、商铺中都有大量从雇主手中领取薪酬的自由工人在从事着各种工作,而与此同时,大量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留学生与改革派官员也强烈要求朝廷改变唯利是图和军事为主的政府方针,加大社会各个阶层在国家事务决策中的作用,这样一来长期被新兴资本家剥削而没有系统保障的工人与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慢慢的走到了一起,主张自由、民主的激进知识分子在工人中鼓吹反剥削、反贫富悬殊、反穷兵黩武,缺少文化的工人们在这些知识分子的鼓动下也开始有了强烈的参政和改善自身处境的愿望,自发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政治性团体,他们有的联合起来向企业主施加压力,要求提高薪酬,增加福利,有的加入各个党派,参加各地议政院选举,希望在政府决策中施加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在不知不觉中,工人这个阶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国家的政治事务中。而这次天京危机的和平解决让工人们也意识到向朝廷表达本阶层声音地时候到了,终于在一些激进党派的推动下。上海最先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刚刚从天京危机中缓过劲儿来的帝国政府再次遇上了意料之外的危机,根据处理天京危机的经验与朝廷一贯处理内部运动上的政策,王财虽然抽调了部分军队进入罢工城市维持治安,但仍然主张通过沟通地办法来解决政府与罢工工人之间的矛盾,一连下了数道谕旨严令各地安抚罢工工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各地官员深知朝廷不愿意采用武力解决内部矛盾,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上都表现出了过份地软弱。对于工人们提出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一口便答应了,实在为难的地方也是多方协调之后尽量满足。可以说刚开始在处理罢工问题上,帝国政府从上到下都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但是事实证明,工人阶级对政治的诉求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天然同盟军——农民阶级,朝廷地一再让步并没有让事态降温,反而让他们认为朝廷毫无应付此类危机的有效手段。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那些希望通过社会变革来分享权力的激进党派和改革派官员以及部分受到朝廷廉政风暴打击的旧官员都加入到动乱的行列中来,这两者都希望通过动乱来谋取一定的利益,只不过他们的目地却是截然不同的,参杂了各种政治因素的罢工运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与朝廷不可能达成统一,在各种利益集团的暗中操纵下,罢工工人们提出了令人吃惊的政治诉求:要求朝廷仿照英国建立民主制度,限制皇权,设立完整权力的议会和内阁。并进行全国议会选举,要求施行新政和民治。

    当工人们这些要求被送到王财地案几上时,皇帝陛下意识到传统的怀柔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平息这场震惊中外大规模工人运动了,工人们提出的各项政治主张明显趣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带有清晰的第三方背景,作为朝廷来说首先不可能全部接受这些政治主张。其次就算接受了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社会动荡,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动荡的加剧,此刻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恢复社会稳定就成了朝廷不得不选择的唯一方式,在日本战事尚未结束之前,国家绝对不能有任何失去控制的社会动荡,否则在内外双方的作用下,新兴地帝国政府必将走向毁灭,而这样地毁灭必定是深入骨髓的。于是在罢工开始后地第十天,王财以帝国皇帝,帝国国防军统帅。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向全国发布了上谕。指责发生在江南部分省份的工人罢工是受到别有用心者挑动的非法运动,严令各地罢工工人在上谕发布后三天内恢复工作。并停止一切颠覆政府的行为,否则将以叛国罪处于极刑。同时为了安抚罢工工人,皇帝还宣布只要遵照朝廷谕令停止罢工,那么既往不咎,朝廷也绝不会秋后算帐,而且皇上还号召全体国民坚定信念,自觉抵制动乱。在上谕发布的同时,皇帝陛下命令总参调集了湖南、湖北、广西等省驻军乘火车迅速南下,配合江苏、福建、广东三省军警严厉镇压叛乱,上谕发布后三天之内任何在街头宣传、散布罢工言论,进行聚众集会,冲击官府衙门,扰乱社会治安的人都将被逮捕,任何敢于反抗者军警有权采用果断措施。

    一时间大批原来驻扎在罢工城市周围的驻军纷纷开进城内平乱,大街上顿时出现了无数荷枪实弹,到处巡逻的军、警,他们自接到上谕起便迅速接管城市防务,维持城市治安,所有罢工的工人有权力选择恢复工作还是辞职,但他们没有权力选择是否继续在街上胡言乱语,任何不听劝告继续上街扰乱治安的人无一例外的都被逮捕。

    应该说皇帝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是无可替代的,自上谕发布后,大部分城市的工人都停止了罢工,或者回到工厂、商铺继续工作,或者离职回乡避避风头,对于他们这些人,朝廷仍然坚持了怀柔的政策,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工人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不但仍然聚集到一起游行示威,还公然修筑街垒对抗官军,其中以广州工人的反抗最为激烈,他们逮捕朝廷官吏,解散广州议政院,封闭城门,并抢走武器库中的枪械公然对抗不断赶来的国防军,最为离谱的是这些大字都不识一箩筐的工人们居然还选举出了广州临时议会,取代朝廷官署行使对广州的管理权,而极为讽刺的是当选的四十三名议会议员中有的是留洋学生,有的是商行老板,有的是旧官僚,可就是没有一位是工人,这清楚的表明了这次工人运动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人们成了资产阶级谋求权力的炮灰!

    毫无疑问,帝国政府当然不会对这样的非法政权妥协,忠于朝廷的国防军在几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断然行动,利用火力优势向广州城发起进攻,叛乱工人承受了惨重的损失,但是仍然坚持不退,他们非常清楚,继续与朝廷对抗绝对没有好下场,广州城破之后国防军一定会将叛乱者全部逮捕,因为此时他们已经不是罢工工人,而是叛国的敌人了。

    然而就是工人们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浴血奋战的时候,当选广州临时议会的议员们并没有和他们的选民一样坚守着他们曾经大声疾呼的自由、民主,这些议员们反而派人出城联络国防军,以打开城门为交换条件,请求国防军保证他们所有人的安全,在这些所谓议员的献城协议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伤亡惨重的工人。

    围城的国防军指挥官出于军事的角度很自然的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在广州临时议会的出卖下,坚持了六天的广州工人暴*彻底失败,趁着夜色攻入城内的国防军士兵迅速逮捕了大部分仍然伏在城头上坚持抵抗的工人,所有参与、同情叛军的工人、市民都被毫不留情的收监入狱,等待朝廷的处罚命令,至于那些献城有功的四十三名议员也被专人看管起来,到了这个时候前线指挥官也没有权力决定放不放人。

    说实话从王财的角度来说,他并不认为工人们争取权力有什么不对,但是他无法忍受的是那些所谓的民主人士打着自由的旗号去利用工人来谋取个人权力,广州事件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在国防军手下留情的围攻广州的六天时间里,伤亡工人超过七百人,而欺骗、利用他们的那些资本家、亲西方学生一共才伤亡不到十个,这是什么比例?除了哀其不幸以外就只有怒其不争了。依着王财的脾气,这四十三名议员肯定是得找个借口收拾掉的,至于那些上了当的工人他到是没有打算要给什么处罚,王财相信只要他们明白自己所选的这些议员是如何出卖了他们的信任,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于是本着这个目的,皇帝命令接管广州城防的国防军将参与暴*的工人与同情者都组织起来,让这四十三名议员自己把他们所做的事情给详细说说,说完之后便全部释放,让他们自己去琢磨一下。

    [奉献]

第295章:帝国宪法

    第295章:帝国宪法

    第295章:帝国宪法

    从以农民为主的天京危机到以工人为核心的三省罢工,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帝国政府经历了两场发人深思的政治运动,这两场看似互不相关的运动其实有着深刻在内在原因,随着思想启萌与工业化的推进,国民解放意识的提高、工人数量的增长都必然的导致社会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即使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没有办法阻止滚滚而来的历史潮流,历史的必然性促使帝国政府不得不作出深刻的反思。首先从民众的角度来看,以前高高在上的皇帝再次表现出了亲民的作风,即使在民众大规模的冲击下,皇室仍然坚持用采用较为缓和的方式来解决危机,在迫不得以的情况下动用国家武装力量之后,也能对参加动乱的工人宽大处理,这让皇室在民众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上政府以广州事件为突破口,故意在工人与亲西方知识分子中间制造对立,使工人重新开始回到政府一边。

    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朝廷的威望、国家的统一稳定得以保全,在“永不加赋”这四个字的推动下,帝国政府再次迎得了民众的信任,政局得以迅速稳定,同时国家长期难有定论的税制改度也在这场危机中被皇帝御口亲定,低税收政策成为中华帝国政府贯彻始终的重要国策,第三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皇帝陛下坚持通过税收来调节人口增长的办法也成为影响帝国长远发展地重要政策。正是这项政策的出台,使帝国人口从清末的四亿在不到二十年的时候里迅速突破4.3亿后增长渐渐放缓,并最终维持在六亿左右的水平,人口的缓慢增长保证了就业,减轻了政府负担,提高了新增人口的教育质量,推动了整个社会向高素质发展地进程。第四从国家政策来看,正是亲历了这场危机。感于长期战争给民众造成的伤害,帝国皇帝终于将争强争霸地外交政策调整为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主动与长期对抗的西班牙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放弃了长期以来在印度问题上与英国的对抗政策,积极寻求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的交往,在坚持即有领土的基础上,放弃扩张(南海问题除外)。并最终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实现帝国在世界问题上地话语权。

    但是这场危机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首先,由于在解决问题中政府表现出了过度的软弱,结果导致国家机器在执行正常公务时的阻力大大增加,老百姓开始习惯于通过聚众的方式来实现正常途径难以实现的目的,官员在执法中“该严的不严,该软地更加皮软”,造成社会犯罪日趋严重;其二便是将长期以来军方与政府的矛盾露出来。唐叶在危机时刻擅自调动警察部队与天京驻军破坏了帝国政府始终坚持的文官政治原则,第一次将军队拉入到政治问题当中;第三则是工人罢工运动的兴起预示着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新兴资产阶级与工人将会更加迫切的追求权力,这就意味着朝廷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进行相适应地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统治阶级始终为社会主流意识的领导者,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国家长久发展。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前一个问题到并不难解决,但是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身为帝国皇帝的王财头一回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他自己拥有对帝**队的完全领导权,可是自己退位之后呢?或者自己归天之后呢?继任的皇帝是否有能力继续控制住这些军方将领?未来的各届文官政府是否有能力驾驭国家军队?这一切都是未知数,甚至王财完全有理由相信,以现在国内军、政互不统属的行政架构来看,只要自己一死,那军队就很有可能会慢慢地夺取国家政治权力,而历史上任何一个军人掌权地国家都避免不了在摧毁别人的同时也摧毁自己地命运,但这个问题又的确不好解决。

    仿照宋朝体制把军队与将领分割开,到需要时再让两者重新结合?这个不行。事实证明临时拼凑起来的作战体系非常可能出现“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危险局面;是采用监军的办法来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这个也不行,事实证明监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将领作战灵活性。监军制度在军队管理上的“度”很难具体条文化,由此也造成了或者监督不力,或者监督过份,激化军队与朝廷的矛盾;采用文官治军?那更离谱了,作为军队的指挥官当然应该有一定的文化,但是有文化的未必就是合格的将领。如何将军队定位到维护国家独立、安全而又排除在国内政治斗争以外,成了王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他看来即使所有的将领都拍着胸膊保证“永不叛国,永不干政”这都是不可靠的,所谓人心难测,谁也不能保证在他死后,这些将领仍然能和现在一样忠于皇室,忠于朝廷,只有用制度来确定军人在国家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彻底避免军人政治的出现,可是这个制度到底该如何来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显然放在这个时代并不适合,但是由“皇帝指挥军队”似乎也不妥,这样很容易造成**。

    而比这个更为困难的则是政治体制改革。在王财看来,只有通过建立一个代表更广泛社会意识的政府来行使国家权力,才有可能避免决策的偏向性,只有通过吸收更广泛的民意民声,才有可能保证国家权力的长期合理性,在决策系统中,将资本家,地主,工农阶级进行势力平衡,保证政权的平衡,决策倾向的平衡,从而也能将皇族置身各种危险和浪潮之外,这就与建立以议会、内阁、法院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有关系,内阁和法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渐趋成熟,但议会却仍然先天不足,虽然目前各地的民众运动都有当地议政院的影子参与其中,不过目前举行全国大选仍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此刻对于王财来说,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并不是着急的推行全国议会选举,而是为将来君主立宪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帝国宪法!

    穷心竭力十余年时间完成的《中华帝国宪法》终于在反复修改十余次之后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这十余年时间里容闳心无旁骛的带领着二十余名国、内外法学专家专心于这部帝国根本**的研究编写,从国家政权安全,政权结构,君主的地位等各个方面详细义了国家的政体,行政系统的结构,权力的配备,此前皇帝陛下与立法院之间关于政体的争议也在这场动荡之中达成了一致,皇帝陛下最终批准了国家政体的变化,并同意在未来十年内由帝国的皇权**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但必须要强调的是,《中华帝国宪法》中所规定是君主立宪制仍然保留了皇帝相当一部分的权力,而这种权力主要是通过“王临议会”的上议院来完成。

    在一般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君主作为国家名义和礼节上的,国家最高军队领袖,议会、宗教和领土的拥有者和保护者除了享有被咨询权、提供建议权和警告权以外,并享有具体的行政管理与干涉国家具体事务的权力,君主在法律意义上更多的是一个精神象征,可是在容闳把这个弱化皇权的宪法草案上交到皇帝面前后,毫无悬念的被王财否决了,彻底的失去对国家的驾驭权这是王财所不能忍受的。于是容闳被迫弄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君主立宪制来,通过在君主与议会之间增一个代表皇权的上议院来协调民选议会——下议院,最终实现皇帝对国家的影响。在宪法中规定,上议院由是君主亲自出席的行政机构,其成员一般由皇帝从皇族中挑选,人数不超过五个,下议院则由民选产生。上议院拥有对下议院提出的对官员的弹劾案进行再审查和决定的权力,对叛国罪的审判,对下议院提出关于法案的再修订提议权(下院根据上院的建议必须再修订,程度由下院决定,下院修订后提出的方案为最终版,上院无法再反对),对下议院再修订法案的推迟权(虽不能反对但也拥有推迟下院此法案实施和公布的时间的权力)。

    通过上议院的设置,皇族的权力从宪法的高度被确定和保护,而且由于皇帝陛下世代相代的兼任上议院议长一职,皇权有了更大的自由参与到国家政策的制订,并通过把持对官员的弹劾,重要国家安全罪名,法案的建议、推迟,实现对下议院和内阁乃至整个国家的影响。

    [奉献]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182/ 第一时间欣赏太平新篇最新章节! 作者:春锄所写的《太平新篇》为转载作品,太平新篇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太平新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太平新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太平新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太平新篇介绍: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而这又是一场颇具争议的战争,至今在这段历史中涌显出的众多历史人物还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就是清末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006年一位喝醉了喜酒而在回家路上莫名其妙的被卷入时间长河的年青人一头栽到了1853年的中国,此时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国内矛盾重重,第二次鸦片战争将要开始的年代,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刚刚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位名叫王财的年青人如何才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他能改变中国近百年耻辱的血泪史吗?从胡说八道的逃兵,到一个开创历史的枭雄,他走过了怎样一个人生历程?幻想着做一个冲锋陷阵的英雄,却在血与火的面前双腿一软当了逃兵;自作聪明的玩战术,却让白手起家的部队伤亡殆尽;费尽心血兴建的兵工厂却发现没有合格的钢铁来源,他不得不面临连续数年的使用劣质产品;错误的把黄河改道算到了老蒋的头上,结果造成了怎么样的损失与背动;积极推行的太平天国乡官制度适合现实的社会吗……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曾国藩、李鸿章等等英雄豪杰都将再掀起血腥风雨,而才华洋溢的太平之花的傅善祥、年轻貌美的天长金洪天蛟、情深意重的女检点周秀英、雌威莫测的西太后等等,这些女人围绕主角又会产生怎样的交集?在尔虞我诈中他到底能走多远?成长起来的王财太平新篇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太平新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太平新篇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