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周易TXT下载周易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周易全文阅读

作者:姬昌     周易txt下载     周易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周易全文阅读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

    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

    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

    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

    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

    之,坤以藏之。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

    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

    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

    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

    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

    之所成终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躁万

    物者莫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

    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

    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谓之中男。离再索

    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

    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

    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为大途,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

    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

    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

    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

    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

    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

    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

    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

    妾,为羊。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序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

    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

    《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

    《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

    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

    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

    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

    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

    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

    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

    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

    之以《无妄》。有无妄,物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

    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

    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

    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

    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

    《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

    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

    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

    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

    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

    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

    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

    《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

    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

    《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

    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

    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

    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

    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

    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

    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基本解释

    周易,简称《易》,亦称《易经》。三易之一。儒家尊为六经之首。玄学、道教奉为三玄之一对其性质,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观点,(1)卜筮书。《周易·系辞上》具体介绍大衍之数的卜筮法,卦爻辞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语,史书认为《易经》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为卜筮书。宋朱熹《周易本义》主此观点,近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李镜池《周易探源》等亦持此说。(2)哲学书。庄子认为“《易》以通阴阳。”阴阳问题是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近代有学者认为《周易》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哲学着作。(3)历史书。讲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章太炎《易论》) “乾坤两卦是绪论。阮济、未济是余论,自屯卦至离卦,为草味时代至殷末之史,自咸卦至小过卦为周初文、武、成时代之史。”(胡朴安《周易古史观》),另有学者或以为《周易》为商周之史。或以为是奴婢起义史,或以为是用谐音隐文体和卜筮外形写成的一都特殊史书。尚有他说,所据不一。一般认为《周易》经文为占筮书,但其内容涉及历史、社会、制度,范围极广,且蕴涵一定哲理。而《周易》传文则是哲学着作。故《周易》含有卜筮、哲学、历史、科学等多种成分。《周易》的主要特点是以八卦、六十四卦、象数为模型、以占筮为形式,模拟演绎、预测宇宙万物的起源、结构、运动变化的规律。其卦爻象符号系统和卦爻辞文字系统互相诊透补充,构成“任何数目都可以套进去”的“宇宙代数学”。(冯友兰《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代祝词》)虽带有神秘的占卜色彩。但蕴含较深刻的理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书中精义乃是对天道与人理的综合探索,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几千年来,《周易》原理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渗透到古代社会科技的各个领城,融化进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调,启迪和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源头活水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1

    名称

    汉 帛书周易(20张)

    “周”的解释:

    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的解释: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4.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6.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7.交易,亦即阴消[3]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8.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而现在说的《周易》本身不是道教的书籍,道教是出自与农民起义军的组织五斗米道,为了秘密传播假托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为鼻祖,以周易等古书为经典,而《周易》和老子相差千年.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2)时时在变易之中;3)又保持一种恒常。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产生

    《周易》周文王著,文王出生在今陕西岐山周原古称西岐,后来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河南安阳汤阴一个县城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北2公里处)。周易就这样诞生了。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说最为汉儒接受,《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而在宋朝之前,对于重卦者多有疑义,一者王弼认为伏羲画八卦之后自重为六十四卦,二者郑玄认为神农氏重卦,三者孙盛认为夏禹重卦。

    直至北宋欧阳修撰《易童子问》,认为《易传》七种之间有互相抵牾之处,并非孔子一人所作:“其说虽多,要其旨归,止於繋辞明吉凶尔,可一言而足也。凡此数说者,其略也。其馀辞虽小异而大旨则同者,不可以胜举也。谓其说出於诸家,而昔之人杂取以释经,故择之不精,则不足怪也。谓其说出於一人,则是繁衍丛脞之言也。其遂以为圣人之作,则又大缪矣。”(犹见《易童子问·卷三》)。至于后世,疑古之风渐起,清代姚际恒所著《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并非出自孔子之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钱玄同先生、冯友兰先生、顾颉刚先生、高亨先生、郭沫若先生等著名学者皆认为《易传》非孔子所作,顾颉刚先生则将《易传》成书年代推断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唯有金景芳先生坚持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

    时至今日,长沙马王堆墓穴中发现的“帛书”中,已有不少记载间接证明《易传》的作者或相关作者大致不是孔子,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必须指出,易传跟易经并不是非常切合,有很多内容都表明,作者似乎不太懂得原文。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只要能读懂《周易》,无论是哪一行从业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应该说《周易》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占测算命,哲学,科学,或文化了。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辩证法的基础。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出土《周易》

    1973年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周易》,释文发表在《文物》1984年第3期上,引起研究热潮。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1987)、张立文《帛书周易注释》(1992),韩仲民《帛易略说》(1997);帛书《易传》释文,最初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1993)、第六辑(1995),朱伯昆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一辑(1995)、《续编四库全书》经部第一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易学集成》等书。本世纪以来,帛书《易传》新释文又见张政烺《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丁四新《楚竹简与汉帛书〈周易〉校注》等。帛书《易传》共包括《二三子》、《系辞》、《衷》、《要》、《缪和》、《昭力》六篇。邢文《帛书周易研究》是第一部学术专著。1977年在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了汉简《周易》。1994年发现了楚竹书《周易》,经整理,2003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相关校注,亦十分丰富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原理来源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4]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无疑周易的周字,替代了简易的简字。大自然万物的变化,是易的根本现象。恒之无休而无不果,说明了易,就是物的变化而成事,物每一点变化都有一定的结果,这就是易象。“简之周”和“周之易”说明了周是简的,易是周的。以父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简周易”。“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说明了“简易图”是判断推理的一种测探工具。

    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所谓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

    《周易》的“阴”、“阳”,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即“––”与“—”。古人用阴阳范畴来表现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众多概念,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阴”与“阳”的基础上,圣人将其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分别命名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相应的象征,称为“八卦”(也称“经卦”),具体如下:

    卦象 卦名 象征物 象征意义

    乾 天 健

    坤 地 顺

    震 雷 动

    巽 风 入

    坎 水 陷

    离 火 丽

    艮 山 止

    兑 泽 悦

    接着,圣人再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划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的两个“八卦”符号,居下者称为“下卦”(也称“内卦”,《左传》称“贞卦”),居上者称为“上卦”(也称“外卦”,《左传》称“悔卦”)。“六十四卦”每卦共有六条线条,称为“爻”。《说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爻”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因此“––”称为“阴爻”,以“六”表示;“—”称为“阳爻”,以“九”表示。六爻的位置称为“爻位”,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

    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别称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所谓的卦爻辞,即系于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分指各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彖传

    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王弼曰:“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象传

    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

    文言

    共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

    系辞传

    分为上下两篇,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读《易》之要例。

    说卦传

    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也是探讨《易》象产生于推展的重要依据。

    序卦传

    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前半段经《乾》至《离》共三十卦,主说天道;后半段自《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主说人伦。

    杂卦传

    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八卦结构

    在《乾坤谱》中,周易八卦的立体结构如图:

    乾:x=1,y=1,z=1

    巽:x=1,y=1,z=0

    离:x=1,y=0,z=1

    兑:x=0,y=1,z=1

    震:x=0,y=0,z=1

    坎:x=0,y=1,z=0

    艮:x=1,y=0,z=0

    坤:x=0,y=0,z=0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价值意义

    乾泉先生认为,易经是一部集体性著作,周易体例内容本身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占筮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夏商两代已有重要的鬼神观念与人鬼沟通的方法,占筮是人鬼沟通的行为模式之一,但占筮活动本身也有多样性,例如有烧龟壳或烧牛骨,而从其烧裂的纹路中见启示的方法,占者将所欲占之事与对纹路的解释又刻到甲骨上,流传至今,使今人得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甲骨文)这种占筮活动传至周文化传统中时,经过周人的改良,建立完整的观念与符号系统,(卦爻辞与卦爻象)一方面将当时所占之事及其解释以文字记录下来,(卦爻辞)一方面建立新的占筮法则,(大衍之数)使用新的占筮工具,(蓍草)而完成周易这部著作,亦即我们今日所见的易经之书的经的部份。经过历代哲学家的阐释,发展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易,变也!各种病不了解病根变化如何了解医治之法?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周易》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周易经》研究被称为《易经》或“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

    [5]论语述而篇,孔子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学易至于韦编三绝,积功力久,发此感慨,再给我五年或十年,在易上更加深入,可以减少犯大的过失。学《周易》贵在能知几,机者念头起动几微之间,心念一动即加以察觉。学《周易》可以趋吉避凶,在念头起处即是非分辨得明,使灾祸有一点端倪时就及早调整心念行为,让灭祸消弭于无形,自然能趋吉避凶,远离大灾大祸。上等智力的人学周易,可以进一步学形而上之道。

    无大过的大过指的是什么?就普通人而言,不是有心犯罪,而是误犯,例如过失、损人等。若就修道的人而言,凡是心不在道,就是大过或无意中说了不合道理的话,或无意中做出令人恼恨的事,就是大过。

    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生而知之者是天生圣人,圣人方能无过。孔子自认是经过好学而知道圣人之道,既是修养学习来的,偶而难免也会犯无心之过。学周易穷理研几,在心念几微处用功,一生不好的念头,便立即制止,不让这一个恶念迁连不断,现于行为,故无大过。在易系辞下传,子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研易就在精微处用心,最精微的地方莫过于念头,在念头处观察。孔子门生中唯有颜渊接近研几的功夫,系辞下传,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所以孔子曾对鲁哀公、季康子提起在所有学生中,就属颜渊最好学,他有知几的功夫,能察觉到念头的起动,一有过即时制止,所以能不迁怒、不二过。

    学道之人先学无大过,进一步连小过也要除去。常人一举一动多有犯过。若学着观察念头,恶念一生即予制止,久而久之,可以少犯大过。儒家的经典礼记首篇曲礼是记载委曲说礼之事,食、衣、住、行,各种生活细节都订有规矩,若一举一动不违背曲礼,也可以少犯一些过失。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是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体悟得天地人事现象背后的隐约轨则,他发现在无穷变化中有一不变的太极,由此而生两仪,两仪再变生四象,四象演化为八卦。再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的发扬诠释,使得蕴藏无限究竟智能的易经,后人可以一登堂奥,一窥天地之妙。我们只要依经文玩占观象,从中温故知新,也能领略天地人事间的道理,掌握心念行为,一一复归于礼,自可趋吉避凶,克念作圣。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传承发展

    在中国文化的领域中,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由他编著了六经,赞述《周易》以来,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记载有孔子以下的易学传承的系统。但自诏、宋以后,我们所读的《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实上,大多都是根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同时把《系列》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来颠倒安排。等于我们现在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现在对于研究《周易》来计,这点应当注意及之。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孔子授商瞿。商瞿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此其一。又,孔子殁,子夏也讲易学于河西。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并没有太准确的资料。唯所世留传有《子夏易传》一书,真伪难辩,但确具有古代“易学”思想上的价值。此其二。西汉的易学: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生,四人皆著《易传》数篇,但后世已散佚。其次,自(东武)王同子中一系,再传杨何,字元敬。无敬传京房。房传梁丘贺。贺传子临。临传王骏、丁宽一系,又再传田王孙,王孙传施,传张禹,禹传彭宣。以上都是著名专长易学学者的传承。至于阴阳、纳甲、卦气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主阴阳、卦气之说的,由王孙孟喜。喜再传焦赣,字延寿。著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著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的阴阳“纳甲”之门。东汉与后汉的易学:西汉的易学,到了东汉时期,其间的传承似乎已经散失不备。因此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后汉的易学,传承的系统更不分明。此时的著名易学大家,便有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其中以荀爽的易学,曾经有后人采集当时的九家易学合成一编的论友谊赛,故在后世研究易学中,经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词,就是对此而言。郑玄的易学,开始是学京房的象数。后来才舍离京学,专学费直之说,以孔子《易传》来解说易学。汉末的易学,大概都跟着荀爽、虞翻的脚跟而转,愈来愈加没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来别走一途,专从老、庄玄学的思想而说《易》了。最为遗憾的,后世的易学,大体上又一直跟着王辅嗣的脚跟在转,不能上穷碧落,下极黄泉,直迭羲皇之室。

    “东方古文化”是以中国为发源地,流传及盛行于东南亚国家,至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它是经久不衰的一种古文化,已经历3—5千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体系,不但是哲学思想体系,也包含科学体系。

    古文化称为“东方文化”核心,从它创造形成至今,是中国文化遗产。但至今,大部份在东南亚国家弘扬和应用更为广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促进了历代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上讲过: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了极其重要贡献,有着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深远影响。儒学的许多重要论著,特别是做人、处事、立国的至理名言,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

    道教源于中国,佛教源于印度,在东南亚一带流传不息,它们教义宗旨,都是以劝善为主,解除人生私欲心,且能超脱凡人,解脱人生痛苦,面对世间复杂矛盾,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明理论,它更有科学一面,特别道教中科学含量之高。可以用哲学和伦理道义去解决它,把人类引向文明豁然的前景,是人生文明的标志,它发放出世界人民信仰的不可磨灭的光环。如《老子》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论,为世界破译生物遗传密码起了作用,dna的碱基由三联体组成才64个排列顺序,形成八卦三联体规律性。

    《周易》包含着象数和义理两方面,但实际上象与数,义与理还可细分。《周易》易卦反映事物运行规律的分类,爻反映各类的不同发展阶段,这相对应宇宙信息发生使天、地、人、事的演变和发展规律。20世纪80-90年代曾邦哲从系统综合理论发展了结构论提出“太极图是元气本原、阴阳变易、卦序组织和道、器观念的综合”,认为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同型、同构数学模型的图式逻辑体系,涉及到宇宙的本原论、演化论与建构论以及“道”精神与“器”物体观念的模型化逻辑思维方法体系。

    《周易》的发展方向应该从预测学、认识学和行为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

    1.预测学

    “义”反映了伦的意义,64卦六亲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差别。 “理”是对事物规律和道理的探讨,是易理、易道的分析,应用《周易》提出的道理对事物如何形成和发展进行解释。

    2.认识学

    现代思维科学把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性认识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一类是感性认识思维,也就是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从认识学角度研究《周易》,我们应该从感性思维上认识她。《周易》以最简单的阴爻、阳爻两上符号来概括和演绎万事万物,充分体现了万事万物辨正统一和矛盾统一的现代哲学思想。“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的发展离不开对易学哲学体系研究,真正结合“学”与“术”两方面一起进行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编辑本段

    主要贡献

    聂文涛老师说,《易传·系辞上》第九章是对《易》最重要的讲解,通过这里的讲解可以了解《易》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聂文涛老师认为,《易》对当今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没有被充分认识,是因为对这一章内容的解读不够。本章的译文和解说是至关重要的。

    1.《易》确立了二进制和十进制数。

    离开了十进制和二进制,今日世界的科学技术就没有了根基。可以参见聂文涛老师的网文《走出加法的世界》,全文短小精练,描述了从加法运算到高等数学的数字计算规律。天数和地数是二进制,由此确立十进制数。

    2、《易》确立了数学的任务。

    数学是用了描述世界和预见世界发展的。因此,才有数字对方位、对季节、对变化的计算。

    3.《易》开始了对除法和余数的研究。

    用四个四个数,然后观测余数,这种对数字规律的研究是从多久远的上古开始的啊!

    4.《易》启蒙了中国古代生命哲学。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黄帝内经》把这里的数字清晰的表达为万物的生成描述。由此出现了被无数中国人视为最神秘的河图。

    [原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译文](数一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奇数)五个,地数(偶数)五个,五个方位拥有这些数字并且与特定的数字吻合(构成河图)。天数累加起来是二十五,地数累加起来是三十,天地之数总和是五十五,据此形成的变动和转化可以施展鬼神莫测的运算。

    计算大衍的数字用(蓍草)五十,用其中的四十九,分成两份凭此取象两仪,再挂出一个取象三才,把这两部分四个四个的数取象四季,如果有不够四个的剩余用手指夹起来取象闰月,所以要重新用手挂起来。(这样两部分如有剩余,在手指所夹的和就是四)。

    计算乾卦的数字用二百一十六,坤卦的数字用百四十四,两项一共三百六十,正是一年的日子。

    计算《易》上下两篇的数字用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正是天地万物的数字。

    因此,用四来衡量就形成易数,天地之数(十)的存在和八个方位的变化就形成了卦象,八卦成为天地之道的缩小版。把八卦用以拓展,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延伸八卦的作用,天下具有生机活力的事情都可以推算了。

    (八卦)彰显道的神妙和德的作用,因此可以用来应对一切,可以用来保佑自己如同神灵一样。孔子说:“了解变动和转化规律的人,难道了解神灵的所作作为吗?”

    编辑本段

    管理思想

    乾泉先生认为,《周易》的核心讲“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而这三者也正好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又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核心。因此,值得重视和研究。

    一、简易

    简单管理是管理发展的方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普及化,是“简易”的路径。只有了解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结构、基因代谢规律、基因进化规律,才有可能实现“简单化”。而《易经》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模型,可供借鉴,乾泉教授的《全息系统管理理论模型》就是“管理简单化”成功的探索。

    二、不易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产生、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构成其有机生命的基因密码dna基本规律是相对不变的。也就是说探索社会基本成员,包括城市、政党、政府、企业、团队、产业、市场等所有组织系统,构成其生命系统的基因密码、dna结构和基本代谢规律,是当代管理学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易学的“阴阳、太极、五行、八卦、河图、洛书、64卦”等准数学模型,为研究系统组织基因的dna密码、结构和代谢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乾泉教授的《全息组织系统dna模型理论》就是在《易经》“不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生命科学》、《系统科学》等最新成果,探索社会组织系统的全息dna密码及结构排列规律,是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的普适性规律。

    三、变易

    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化就是变易,“变易”是易经研究的主要内容,《易经》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彖传”、“象传”、“文言”等,核心思想讲述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易经》以“全息”、“系统”、“变易”的哲学观和独特的符号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变易”的类数学模型;为我们研究企业、团队等组织系统的生命周期,组织dna代谢、遗传变易和生存竞争,如何更好地把握变革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路径。乾泉教授的《全息组织变革理论》就是在《易经》“变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生命科学》、《系统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信息学》、《哲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探索社会组织系统的全息变革管理规律。

    编辑本段

    六十四卦歌诀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有三种, 一是朱熹《周易本义.卦名次序歌》的顺序, 一是京房易传的八宫顺序, 一是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周易顺序。

    朱熹《周易本义.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6-7]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五行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xun),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gèn),止也;兑(dui),说也。”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间一横叫二爻,上面一横叫三爻。

    编辑本段

    指导作用

    《易经》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可企业管理是近代和现代的问题;他们之间有何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法归宗。易乃中国文化之源,诞生于甲骨文之前,是我们的祖先对待天文、地理、历史和生活环境的经验写照。因易而成道、儒、释,道学崇尚自然,儒家崇尚伦理,释佛崇尚觉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系辞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内外兼修”……因易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传,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使华夏儿女得以休生养息、安居乐业薪火相传,塑造了富于创造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哺育了一代代英雄儿女

    乾 泉先生认为,有人说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而乾泉教授认为中国几千年前不但有管理,而且还有自己的管理哲学。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管理文化。但是文化也是要进化的,文化只有在交流、重组、融合中才能够创新。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母体,谈何交流,拿什么来与西方文化重组。中国管理的现代化,应当是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化。企业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应该是民族文化在企业行为中的表现。忽视民族文化、片面模仿西方管理的必然结果就是:邯郸学步,不仅学不好西方的管理科学,最后连自家的珍宝也会丢失,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易学思想当可为中国化的企业管理提供崇高的价值理念和指导。《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人生和社会规律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

    三才配置

    天、人、地三才配置对人的身体状况、婚姻家庭及人的基础运和成功运具有重大影响。

    天、人、地三才数理只计1-10的数,取10模(只计个位数)若个位数为0,则按10计。

    人格与天格的五行关系反映发展运,人格与地格的关系反映基础运,人格与外格的关系反映人际事业运。

    编辑本段

    相关概念

    很多人不明白周易、易经、周公、周公解梦等古代词语的关系,这里进行一些简要介绍。

    周易是一部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工具书。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原作者周文王姓姬名昌。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称为《羲经》、《周易》。[8]

    我国先祖认为:世上一切均有阴阳二气,孕育而成,金、水、木、火、土五行,生、死、衰、亡决定事物的未来。

    周,中国商末周初的一个历史时期。易,变化。周易预测:是基本按先祖五行变化规律而对事物进行预先推测估算。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群臣忧惧,卜求先王救助。“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愿以自身替武王之身,且称曰:“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

    及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周公毅然挑起了“摄行政当国”的重担,并且教诲开导成王。

    周公就是以其终生辅国安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式的事业。

    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也源于周公。

    自东汉以来,人们常以“周、孔”并称。唐韩愈则把周公列入儒家道统的关键人物之一。

    周公解梦是我们古代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每个人都要做梦,梦之与人犹灵魂之与人,与之俱来,随之而去,伴随人之一生。只要人的大脑之思维能力还在,梦就会长久不衰。做梦不分贵贱、不分长幼、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不分中外,只是梦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梦如同人的身影一般,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若说梦是幻觉,然梦中之人物事件,醒后皆历历在目;若说梦是真实之表现,然醒后难找与梦中人物事件完全一致者。有时日有所思,夜即梦之;有时梦中所见,日即遇之。梦之神秘至此,我们的祖先亦早知之,即产生梦文化。

    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周公解梦》即流传在民间的解梦之书。在术数史上,很难发现解梦之术,列于此,只因梦文化在民间甚为流传,并能从梦中预测吉凶。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01. 乾

    01. 乾(卦一)

    1(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

    物,万国威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

    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

    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

    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

    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

    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

    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

    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

    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

    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

    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

    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

    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

    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

    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

    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

    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

    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02. 坤(卦二)

    02. 坤(卦二)

    2(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

    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君子攸行,先迷失道,

    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

    “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

    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

    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

    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03.屯(卦三)

    03.屯(卦三)

    3(震下坎上)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

    草昧。宜寻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04. 蒙(卦四)

    04. 蒙(卦四)

    5(坎下艮上)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

    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

    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节也。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05. 需(卦五)

    05. 需(卦五)

    1(乾下坎上)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

    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06. 讼(卦六) ⅰ

    06. 讼(卦六)

    5(坎下乾上)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

    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

    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2565/ 第一时间欣赏周易最新章节! 作者:姬昌所写的《周易》为转载作品,周易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周易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周易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周易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周易介绍:
周易,简称《易》,亦称《易经》。三易之一。儒家尊为六经之首。玄学、道教奉为三玄之一对其性质,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观点,(1)卜筮书。《周易·系辞上》具体介绍大衍之数的卜筮法,卦爻辞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语,史书认为《易经》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为卜筮书周易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周易,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周易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