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古董商的寻宝之旅TXT下载古董商的寻宝之旅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全文阅读

作者:血蝠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txt下载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全文阅读

第一章 捡东西的采购员

    1986年10月底的一天中午,明晃晃的大太阳挂在头顶,虽然气温已不如夏季那般热,但阳光仍然刺眼!街道上行人不少,正值下班时间。

    灿烂的阳光下,从桂省横/@县政府招待所的大门口走出一个夹着浅色公文包的年轻人。

    这人一出大门口就吸引了街上几位行人的目光,只见他穿着条稍微带着点喇叭口的藏青色长裤,脚上一双棕色皮鞋,上身是件挽着袖子的浅蓝色长袖衬衫。头顶微微四六分的短发,鼻子上夹着付最新潮的变色太阳镜。

    这幅打扮在横///县这个西南小县城里还真少见,倒是电影里见过不少,而且这人胳膊肘里夹着的公文包似乎还是县城百货商店没有的款式。

    两字——时髦!

    张楠一出门就感觉到街上人的异样目光,心中无奈的苦笑了一下:“见鬼,又穿错衣服了。”挺无奈的,没办法,他平常都是这样的衣服。

    他并不是桂省人,一米八二的身高在这里显然归于大高个一类,今年才18周岁,不过已经参加工作差不多一年,本职工作是个采购员,这趟是来桂省出差。昨天在省城办完事后,一早坐了2个多小时客车到横县办点私事。

    这幅穿着让他在这座小县城里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不利于他开展工作——因为他今天要去“捡”点东西,一安排好住宿就迫不及待出门查看环境。

    沿着县城江北路一路走,半道上打听了一回,很快就找到了目标: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院。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走进大门口,而是在街对面点了根烟,观察了一会。

    “四周围墙不高,还好大门口没有传达室,都已经下班了,来往人员不多,不然还的去买套衣服。”心里下定决心,“没必要再来一趟,直接干了!”

    将烟头丢地上一脚踩灭,左右一看穿过马路,走进推广中心大院。

    一进大门,只见院子里空无一人,和他想的一样:农业部门一般都是一早才有人来办事,好赶时间回乡镇。至于大院里的那些工作人员这会已经下班,没几个人了。

    看到院子里其中一幢楼上写着“培训楼”三个大字,心中一喜,不自觉地微微加快了脚步。张楠没有进培训楼,趁着左右无人,一拐弯走进了大楼后边的墙弄。

    摘下太阳镜,双眼快速搜索起来,很快就在东边墙角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一个直径30多公分的青花瓷罐被随意丢在那。

    前后一看无人,快速打开自己的公文包,取出里面放着的一个蓝色棉布袋,将显得脏不拉几的瓷罐塞进了布袋。拎着布袋,夹着自己的公文包,就像个无良的在墙弄里方便完的的家伙,晃晃悠悠、若无其事的走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门。

    张楠感觉自己的后背这会全是冷汗,心跳足有一百八!自己成功了!

    沿着大街快速走回招待所,值班的漂亮女服务员一看张楠回来了,报以微笑道:“张同志,你回来了。”说完递给张楠一把房间钥匙。

    “嗯。”没办法,年少多金外加长得帅,到哪都受欢迎。不过张楠没多说,接过钥匙,报以一个礼貌的微笑就转身离开,这会他心思可不在这个女服务员身上。

    这年月,住政府招待所都常有这个强制性的服务:出门时房间钥匙要交到值班服务员手里,回来再取。

    快速来到二楼,打开自己的房间门,一走进去就关门、上锁。

    横县政府招待所应该是这两年才新修的房子,张楠住的房间是个单人标准间,这是整个县城旅馆、招待所里普通人能够住到最好的“高级房间”。套房倒是有两个,不过除了县委县政府出面预定,不然想都别想。

    一般招待所一个床位才1块2左右,而政府招待所普通四人间一个床位2块5,单间8块,标准间15,这会横县老职工平均月工资最多60—70,贵得吓死人!

    不过要不是因为真的有点贵,这招待所也不会对外半开放经营,那样张楠也就住不上这样的高级房间了。创收嘛,单靠各政府部门、工厂单位的预定,这入住率实在太低。

    走进房间的张楠把公文包往桌子上随意一丢,小心的将棉布袋放在床上,努力控制住自己微微颤抖的双手,深呼吸几口后才打开棉布袋,露出里面的青花瓷罐。

    张楠手中的瓷罐高约30厘米、腹径约35厘米,罐口有一个长约10厘米、宽约1.5厘米的小缺口。整体釉质细腻,罐身自口至底图案依次有缠枝花卉、缠枝牡丹、主题纹饰和变体莲瓣纹。

    主题纹饰场面宏大,共绘有7位不同身份的人物:在祥云和彩凤引导下,山石后一戴双翅朝天幞头、身着长袍系双玉带者挥鞭骑马而来。其身后为一戴冠长须武将,左手搅辔,右手执钢鞭,纵马疾驰。再后为山石、旗织,有三个执矛披甲士兵山没其间。

    罐体画面另一侧为两人对战,一人头戴束发小冠,手执钢叉,回身招架;另一人手执长矛,在后紧紧追赶。

    做了二十多年的古董生意,张楠都没上手过这个级别的瓷罐,心里忍不住发出怒吼:“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你是老子的了!”

    他才18周岁,就是从娘胎里算起也做不了二十多年生意呀?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是个穿越份子:2016年秋季的某一天,48岁的古董商人张楠喝醉了就打算睡一觉,结果一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30年前刚参加工作不久、还当物资局采购员那会。

    而这会他面前的这个瓷罐,可谓是华夏国宝级的文物!张楠穿越前,全世界公认的9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中的其中一件!

    稀世之宝!如果硬要按照价格来计算,其中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于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举行的“华夏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华夏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穿越前张楠是个古董商,40岁之后更多的是以生意养收藏,多年来都想收藏一件官窑的元青花而不得,更不用说“人物故事瓷器”,这下稀世之宝在自己手中如何能不激动!?

    其它8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不是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内,就是在国外私人藏家手里,手中的这件是张楠目前唯一有机会拥有的,虽然是很不光彩的“捡的”。

    “手持钢叉,在逃命的战将应该是段志玄,后边追杀的这个就是单雄信。端坐马上的是李世民,后为尉迟恭。”张楠在仔细观察了瓷罐的里外状态后,小心的将其拿进卫生间清洗干净、擦干。

    …….

    1980年,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修建培训楼,建楼过程中,工人在使用推土机推平一个小山坡时,在1.2米深的土里发现了这个“图罐”,罐口被推土机碰出了一个长约10厘米、宽约1.5厘米的小缺口。根据当地风俗,土里面的物品是不好带回家的,于是“图罐”就被人随手扔在工地。

    楼建好后,这些工人又将“图罐”随意堆放在培训楼后面的一个墙角里。

    直到1987年的一天,一名散步的农艺师将它捡回了家,插过花卉、放过玉米种子……直到1989年,机缘巧合之下才被博物馆人员发现,最终捐赠给了国家。

    以上就是张楠记忆中的“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离奇的出世经历,因为实在太离奇,所以记忆深刻。

    坐在房间里茶几旁的靠背椅上,点上根“凤凰”烟,看着放在地上行李箱旁的瓷罐,“该回家了。”

第二章 牛掰的全国粮票

    上午一下车就已经买好了回桂省省会绿城的汽车票,不过车票是后天下午的——隔天才有一趟客车,能买到票就不错了,不然张楠想去绿城就得充分发挥采购员的聪明才智、挖空心思去蹭车!

    习惯了重生前的飞机、高铁、高速公路和自己那辆老帕萨特,面对如今的交通现状不自觉的想骂人!

    “真是麻烦!”吐槽归吐槽,还是先得把吃饭问题解决了。夹着公文包,来到一楼,服务台边上有个门洞,门楣上就大大的挂着块招牌:餐厅。

    走进双开的木质玻璃门,餐厅还挺大,至少能放下10多张大圆桌,不过这会放着的都是四方桌。没靠背椅,都是木凳,稀稀拉拉坐着几个人正在吃饭。大厅里方方正正的柱子上还贴着几张宣传画,仔细一看都是宣传食品卫生的。

    这可不是三十年后的饭店,这会想要吃饭要自己去点餐,就像学校食堂一样。

    走到点餐的窗口,看到玻璃上贴着一张大大的价格表。

    张楠苦笑了一声,上头写的都是套餐价格,从两人套餐到十人套餐不等,价格也从三五块至三五十块不等,不便宜,但还吃得起,不过没几样是他喜欢的。还好价格表里还有面条的价格,肉丝面一碗六毛八。

    “同志,来碗肉丝面。”

    收款的是个50来岁的男服务员,态度还算好,只不过普通话带着股挺重的桂省味,听着稍显费劲。“六毛八,二两粮票。要加面吗?”

    “不用,够了。”说着从上公文包侧袋里取出一沓全国粮票,找出张半斤的粮票,加上一张两元人民币递给服务员。

    一看到顾客拿出来的是一沓全国粮票,服务员眼睛都亮了一截,收款找钱、找粮票,递给张楠一块小木牌,上头写着个“5”。

    这是取餐牌,等面条做好,要自个来端。

    转身离开时,眼角余光看到服务员利索的把那张半斤的全国粮票塞进了自己的衬衣口袋,瞄了眼找给自己的桂省地方粮票和零钱,觉得挺好玩的。

    出门在外没全国粮票就等着饿死吧,而这全国粮票又不好搞到,这会吃香着呢。

    “一碗肉丝面吃掉上千,呵呵…”。自嘲。

    刚才付出去的那张两元人民币是第三套中的“车工”,11年那会一张全新的2000元以上,还一张难求!后来虽然降了点,但也一直维持在1000以上。二十多年涨了1000倍,绝对的币王之一,而现在满大街都是!去年重生的张楠弄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银行将所有钱换成了一刀一刀的两元人民币,明年第四套人民币出来,再过几年银行对第三套人民币就只收不付了。

    不愧是政府招待所,边上还放着个报架,选了《桂省日报》,随意找个位置坐下看报等面条,顺便缅怀了一下有智能手机的时代。

    因为来得晚,这会餐厅里其它吃饭的人都吃完走人了,就剩下他一个。一会功夫,竟然没叫号,那服务员用个托盘端着面条就过来了,还多了盘浅浅的五香牛肉。

    这待遇可少见,不过出差遇上过两回,张楠估计还有下文。

    果然,那服务员拉了个凳子,坐在张楠边上开始拉家常。

    “同志来咱们这出差?”中年男人显得有点自来熟。

    “嗯,出差。”张楠也先不吃面条了,掏出包香烟递给中年男人一根,“贵姓?”。

    “免贵姓陈,耳东陈,陈平贵。”说完将香烟横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凤凰,好烟!我们这很少见。”

    “你叫我小张就行了。”张楠也不客气,“老陈,想要全国粮票?”

    张楠这话一出口,陈贵平稍显尴尬的笑了笑,对张楠竖了个大拇指:“小张你别看年轻,一看就是跑过三省六码头的人,厉害!”

    说完这陈贵平叹了口气又道:“也不怕小张你笑话,我这不是倒买倒卖。没办法,我老婆和女儿是个农村户口,亲家公和女婿是泥水匠,同村的几个人一起去隔壁的粤省找活干,这全国粮票实在不够,那边花钱在黑市里买又实在太贵。你看,就我这还有点办法。”

    说的挺无奈的。

    “哈哈,老陈你这也算靠山吃山了。”张楠打趣道,这陈贵平一定把平时工作中收上来的全国粮票,都用本地粮票掉包了。

    “不过老陈你也知道,这花钱买全国粮票在本地人之间转转还行,我这来出差的可不敢,万一给算成倒买倒卖我上哪说理去?”

    一听张楠这么说,陈贵平面露失望之色,张楠看得出来他说的十有八九十是实话,不过出门在外,得提防着点。其实张楠出差永远带着几百斤全国粮票,自己有来路,说白了就是准备拿来倒卖的。

    想了想,反正下午和明天也闲着,就说:“陈哥,我呢是江南省人,钱和粮票我不缺,我看你说的也是实话。我这人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古玩,就是解放前的瓶瓶罐罐、古钱、玉器铜器什么的。每到个新地方出差我都会去转转这些东西,你那要是有,咱用票子买。”

    票子,张楠说的显然是全国粮票。

    “有,有!老东西家家户户都有,我家里就有几个传下来的瓶瓶罐罐,农村里更多,我亲家祖上据说还是个小资本家,这些东西更多。只要价钱过得去,全卖给你。”

    86年,买点老物件只要来路正,公安不管。

    “我只要小东西,你就算白给我个大水缸我也带不走。”张楠开个玩笑。

    “放心,我们这这两年也有收老东西的,不过五毛一块的咱看不上,好东西都留着呢。”陈贵平拍着胸脯说。“那小张,你什么时候有空?”

    “我事已经差不多办完了,后天走。今天下午和明天都有空。”

    “太好了,明天我休息,过会我去请个假,下午就去我家看看。要是时间来得及,我们再去趟我女婿的村子转转。”

    这陈贵平还是个急性子。

    “行,远吗?”

    “不远,我家就在附近,走路5分钟。我女婿家在县城边上的太平村,骑车十来分钟就到,过会我去借辆自行车。”

    一听不远,这县政府招待所的人也不可能把自己给卖了,就道:“那好,等我吃完饭就走。”

第三章 裤腰带卷里秘密

    这边一吃完饭,那边陈哥就来叫人了。去房间里取了个布袋、存了钥匙,一走出门口就看到两辆永久牌28寸自行车停在那。

    一人骑一辆,眨眼就到这老陈家,他老伴也在。不过挺失望的,因为老陈嘴里的瓶瓶罐罐都是些民窑物件,不是清末就是民国货,30年后值个几百几千的,不过这会没多大用。倒是老陈的老伴拿出一堆铜圆铜钱和十几个银元,张楠看了一下都是些普通品种,只有一个江南省造戊戌龙洋后世能值个几千。

    不过这会嘛,龙洋就是龙洋,甭管你是哪个省造的、哪个品种,8块一个;袁大头倒要9块一枚,这还是这一两年涨价了的结果。有趣的是,等到几年后就是龙洋一直比袁大头贵了。不过张楠这会对普通银元基本无爱,除非是稀有品种或者品相顶级,不然这性价比太差——按照工资差额来算,30年时间里这普通银元根本就没涨价多少。

    银元就是银元,无论何时价值就是如此坚挺!

    当然,因为这会银元交易很少分小品种,品相好坏也不怎么讲究,收藏算是正当时。捡漏好品种的机会大,只是10年内就别想着赚钱,最多当个搬运工赚个地方差价。

    碍于老陈的热情与热切期盼,张楠用当地行价买下了10枚银元,6枚龙洋48元,4枚袁大头36元,总共84元。用的是全国粮票,一斤算作6毛钱,一共给了140斤,5斤的粮票整整28张。老陈还硬要给些铜钱当添头,就随意拿了十来个雍正、顺治通宝意思了一下。

    这点东西回去时路过沪上,到半地下的跳蚤、古玩市场倒腾一下,换回相同的粮票后,也就赚个几十块钱,大老远几千公里的,就当是认识个朋友帮忙了。

    喝了杯茶就走去农村,这老陈也感觉到刚才张楠纯粹是属于可买可不买的节奏,心里有点小感激,表示今明两天绝对不让他放空。

    太平村,骑车十几分钟就到。

    说实话这一路骑来,横县县城的建设在86年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五层楼房不少,不过这农村还是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老房子,有些还挺简陋。

    到了老陈女婿家,一看还是二层的砖瓦新房,后边连着几间老房。他女婿女儿和亲家两口子一起住,看来这两年胆子大的手艺人出门闯荡还是收入不错的,这房子在村子里算是最好的几户之一。

    老陈一说明来意,众人对张楠热烈欢迎,老陈的亲家姓王,还准备过会带他去村子里几户亲戚和熟人家里转转,不过有个条件:“小张师傅,村子里有几家也应该有些老物件,应该会卖。你看到时候能不能你先用钱付账,然后咱们回来我先钱还你,再用粮票算?”

    “没问题,就这么办。”张楠当然同意,这才不会穿帮嘛。

    聊天时知道这老王家祖上当过清末的小官,亲家的爷爷、父亲在民国那会甚至在军阀政府里干过银行管理人员,在老家还买田买地。后来军阀时期战乱太多世道乱,就搬回农村做起了地主,这再后来呢当然就倒霉了。

    感觉发财的机会来了,虽然拥有多年掏老宅子的经历,但遇上这样的主家机会不多,一般都不会跑空,而且还是有求于自己就更要抓住机会了。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说是资本家、地主的底子,但也挡不住抄呀,其实也就藏下来几百块各色银元,这还是埋地下、这两年才挖出来的。老的瓷器竟然一件都没:原来破四旧那会全给抄了、砸了。

    农村人也比较实在,带着张楠随便看,晃荡了一圈,新房里就没自己看上眼的,倒是在后边老房子的一个小木箱里看到了几个裤带筒,应该是民国甚至是清代的东西,花色、编织手艺一流。

    裤带筒,以前没皮带,裤子要用腰带或各色棉线编织的裤带系上。有些地方很多女人都有这个手艺,只不过款式花色、宽窄分别极大,很多地区还是女孩子出嫁的必备嫁妆之一,一般都是母亲给准备的。

    由于裤带会编得非常非常长,为了美观方便,一般会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式紧紧缠绕在一根二三十公分长、红纸包裹的圆形木棍上,最后甚至会缠绕成一个直径十多公分的超级大棒槌!要用的时候剪下来一截就行了,这样一捆裤带一家人甚至几十年都用不完。

    不过这玩样就算在30年后也不是特别值钱,甚至算不上古玩,只能算是特色老工艺、名俗品,这手艺在有些地方还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楠家里就有几个这样的“棒槌”,都是家里传下来的。他这会对箱子里这几个“棒槌”兴趣不大,但因为花色充满桂省特有的风格,就拿起一个看看。

    结果这随手一拿,张楠就知道有问题:太重了!

    缠绕紧密的裤带卷本来就很有分量,家里有这玩样的人都知道,但有20多年古玩经历的张楠这一上手就知道手里这个棒槌有问题,因为这情况他上辈子听说过几次,还亲自碰到过一回。

    木箱里大约有七八个这样的棒槌,还夹杂了一堆老土布一类的杂物。拿起一个、放下一个,很快所有裤带筒都过了次手,大拇指手指甲在旁人不注意时,在所有裤带筒中间凹进去的筒芯一头使劲划了划。

    心中有底了。

    拿着一个棒槌对旁边几个人说:“这裤带筒花色很有你们这的地方特色,民俗,和我们那的不一样。”

    边上这几位还在因为张楠这位豪客看不上家里的东西发愁呢,一听他似乎对这几个这些年都没多少人用、只能当摆设的裤带筒感兴趣,那老王立马说:“这都是上几代人传下来的,手艺绝对一流,新房子里还有孩子他娘那时候带过来的。要不你都看看?”

    “解放前的才有意思,这东西就是当个收藏的老民俗,市场上可没人要,谁家没几个?你说是吧老王。”老王媳妇嫁过来的裤带筒还可能是她自己做的,而且一定是解放后的东西,张楠根本懒得看。而且这会不能表现得太感兴趣——刚才在新房堂屋里,张楠看到墙上挂着两幅老人的照片,还有几张老画像,这家应该已经没有老人家在世了,老王他们极有可能不知道这几个裤带筒有问题,老人过世时应该根本就没交代。

    看张楠感兴趣,老王考虑了一下,说道:“这东西这会虽然用处不大,但做起来老费时间了,小张你也是个实在人。要是你喜欢,就算10块钱一个拿走。”

    这东西这会价格还真不好算,一个棒槌一个银元的价,几十年前5个银元估计都要,三十年后1000块一个棒槌有没有人要张楠也不清楚。不过自己也懒得还价了,10块钱一个棒槌也不能算贵吧?

    也不用其他人动手,一共七个裤带筒,全部塞进自己带来的布袋子里。

第四章 原光铜板

    这几间老房子已经被当成了堆放物品的仓库、厨房,还有些没用的杂物,张楠再仔细查看了一圈,倒是发现有个破损的木柜不错,红木的,如果在老家自己倒是买了,至少等赚上一个月工资钱。不过现在嘛只能看过就算,没办法,带不回去呀。

    回到新屋,老王两口子搬出了一大口袋带有锈色的银元,足足五六百个!

    “你们还真有本事,这都藏下来了,本事不错!”张楠是真心佩服老王一家人,这几百银元藏下来不容易。

    说起藏家底,老王一家大倒苦水,都是当初多少好东西没了云云。

    一户人家能拿出几千个银元的情况张楠重生前也见过,但这摆开架势一口气能卖你几百个的人家,这前世今生加起来都还是第一回。

    可张楠这会根本没上万斤粮票给他们,就算用钱买他也拿不出。说好了就挑一些,想发财那是想都别想:银元这东西,运气不好,就是在上万个里你都找不出一个稀有品种。

    果然,几百个里一枚稀有品种也没,张楠就挑了三十几枚品相不错的各色龙洋。

    用粮票结算清楚,张楠已经没“筹码”了:“老王、老陈,这次没想着特意来收古董,粮票我这也就剩下十几斤了。这回去路上还得吃饭,你们看?”

    这老王想了想道:“小张师傅你也是个实在人,你今年还来咱们这出差吗?”

    “年底前应该还会到省会绿城一趟,也可能是明年初。”

    “你看要不这样,你留个地址,粤省那边我们这打工的人很多,全国粮票紧缺。我过几天也要再过去趟我儿子那。你要是能搞到全国粮票,上万斤我们也吃得下,到粤省光我们附近几个村出去的人都用的掉。而且不瞒你说,就是拿去黑市转手,咱也能至少赚一毛钱一斤。”

    张楠一听明白了:“你们都用老物件换?”

    “用钱也行,不过估计小张你还不愿意,呵呵…”这老王也会开玩笑。

    “那是,倒粮票我还不如自己跑趟南粤省了。”

    这老王一听,说道:“小张,你留个地址,我到时候早点从南粤回来,我给你打电报。这些银元我能做主,你要是再来,咱就留下几十个,其它全部卖给你。要是不够,我让老太婆给你多打听打听,值钱的瓶瓶罐罐咱不好保证,但再找几百个银元没问题,就按咱们这收古董的行价走。”

    张楠心里已经有谱,单单眼前的几百个银元,到时候用粮票买,倒进倒出这几下至少2000块以上的利润。就算不出差,请假来一趟都值得,更不用说可能还会有其它收获。“行,到时候我来之前也会给你发电报,至少上万斤,都用五斤票。”

    “好,痛快!”

    双方留下地址,老王再带着张楠到他一户亲戚家转了转:这家人也有不少银元,看来地主家的亲戚也是地主,存货不少,因为准备明年家里修新房子,所以也准备出手一批,约定下次带钱来(其实用粮票换)。老王“大方”,在这家还主动帮张楠还价,用三十块现金买下了个老的和田玉玉镯子。

    张楠明白,这玉镯子是不用粮票换的。

    在这户人家坐着一聊天喝茶加上晃悠一圈,等回到老王家,老王媳妇已经做好了晚饭,一定要张楠留下吃饭。

    其实时间还早,才5点不到,不过人家热情,张楠也就不客气了。一桌子菜有鸡有鱼,很丰盛,特别是一道姜、葱、蒜、木瓜丝、萝卜丝、柠檬丝配料的“横县鱼生”可是横县“县菜”,名气非常大!

    “鱼生”,就是生鱼片,古称鱼脍、脍或鲙,中国食鱼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横县鱼生据说是晋元帝年间隐居横县的逸士董京偶遇仙人、吃食鱼生开始流传下来的,RB的生鱼片还是从华夏学去的。

    挡不住主人家热情,张楠硬着头皮、闭着眼睛吃了两片,引得主人家哈哈大笑。

    没办法,张楠重生前就不吃生鱼片,老王他们显然也知道这会外地人基本没这个饮食习惯,倒也不多强求。

    因为天黑了不好骑车,这酒也就没喝多少,不到六点就算酒足饭饱。

    骑车回城,因为生意已经谈成,明天也没必要再让老陈陪着了。不过聊天时听说县城边有个景区不错,就没还老陈的自行车,打算明天骑着去逛逛。

    刚回招待所房间洗完澡,还没整理收获,这老陈又来了,竟然送来了张电影票。晚上七点半开映,说是招待所里发给职工的福利。

    重生大半年来张楠都没去看过一场电影,没那个时间,而且这年月的电影不是看过就是在他眼里实在不咋地。而这回房间里14寸的黑白电视机根本没什么节目,还不如去电影院。

    电影院距离招待所不远,张楠走着去一会就到,还提前了十几分钟。一看,影院门口聚集着不少人:这会大家晚上基本没什么娱乐项目,电影算是难得的消遣,都要排队买票,更不用说今天周六,甚至一票难求。

    一看门口手绘的大海报,还好不是这会稍显奇葩的现代剧,竟然是《血溅画屏》,原本兴趣不大的张楠也来劲了: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熟知历史的张楠知道,根据《大唐狄公案》中的《四漆屏》改编,但没看过。

    90分钟的电影没让自己失望,整部电影里让张楠沉浸在一股浓浓的大唐气息之中: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华夏拍摄的几部描写大唐的电视剧和电影,在尊重史实和演员的演技上,甩出后来者几十条街!

    “至少不用看横店看到吐!”

    看完电影回到房间,虽知政府招待所里安全无虞,张楠还是检查了自己的行李和物品,确保没问题。

    毫无睡意,取出一个直径最小的裤带筒,用把小镊子小心揭开筒芯一头的几层红纸。

    张楠为什么会买下这几个大棒槌?这还要从一种风俗说起:这筒芯一般人家用的都是圆形木棍,而解放前的部分富贵人家为给女儿增加“压箱底的”,会用铜板!

    几十上百个铜板叠成一排,用几层红纸紧紧的包起来做筒芯,如同影视剧里常看到的红纸包起来的一筒筒银元一般,只不过直径小得多、包得更厚实。

    而且因为是嫁妆的一部分,讲究什么都是新的,这铜板一般都是从钱庄换来的全新铜板,不会用使用过的钱充数。普通铜板不值钱,但如果是带着新出厂的原金属光泽、未流通品相的普通铜板就值钱,至少是流通过的几十倍!

    如果原本就是稀少品种,那原光全新未流通的货色甚至能拍出天价!

    流传下来的原光铜板,十有八九就是从裤带筒里取出来的,不然就算放在干燥的抽屉里,几十年时间表面也氧化了。只有这样密密麻麻叠着包起来才能对抗时间的侵蚀,就算两头密封被破坏,两边有个一两枚原光保存稍差,中间的也不会受影响。

    下午张楠用手指甲划拉那几下,从手感上就已经知道筒芯是用铜板包的。

第五章 回家

    这一揭开红纸,惊喜来了!“难道横县是我的福地?”

    原本就感觉这个棒槌的筒芯直径有点小,“裤带筒”筒芯一般用的都是“当制钱十文”铜板,而现在展现在张楠眼前的竟然是“宣统三年二百枚换银币一元”的字样!

    这可是被誉为“十小珍”之一的宣统当制钱五文铜板:当初因为清王朝垮台,这个品种的铜板就没大批量制造,甚至可以称之为样币!

    当然这批铜板最终也是流入了流通领域,流传下来的也基本上是流通品,不过就算是流通品中品相过得去的,在30年后价格已经2至3万一枚!

    而裤带筒里这枚是原光!原光呀!这个品种的五文铜板和其它品种五文铜板直径有差别,稍微大了一圈,加上作为嫁妆一般都讲究整个筒芯都是统一品种,整个筒芯里可能都是“宣统当制钱五文”铜板!

    比划了一下筒芯的长度,里边至少有80至100枚,虽然知道现在还不是什么高价,但过个十几二十年,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还好已经有“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在,不然张楠还真会欣喜若狂。小心的把揭开的几层红纸按回去,等明天去餐厅吃饭时找几颗饭粒,当浆糊给粘回去。

    不能用胶水,化学物质有损害。

    再次检查了所有筒芯的大概直径,有两个因为裤带包得太严实看不出来,还有一个也偏小,其它3个应该是10文铜钱卷的。

    控制住好奇心,没再去揭红纸:除非到了时机成熟要出手,或能够搞到专用真空钱币保存盒时再去打开,把开奖的喜悦留到那时再说。

    30年后珍惜铜板高仿的不少,但包在老裤带筒里、没被动过手脚的铜币就是真货,这是古玩界的共识。

    如果参加拍卖,全程录像,并在一群公证人员和行家的眼皮子底下绕去缠绕的布带、揭开红纸包装,那这就是百分百的大开门货色——这要感谢那紧密且交叉的裤带缠绕方式,就是个外行都能看明白,这几十上百年来有没有被打开过。

    ……

    第二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骑车出门游玩半天,回来时还在横县百货商店买了几块大毛巾和一大卷胶带。

    问陈贵平要了个大小合适的硬壳纸板箱,用大毛巾垫了个严严实,再把宝贝瓷罐放进去,再用其它毛巾上下左右塞紧。外边用胶带缠了个严严实实,这下就不怕轻微的碰撞,不然几千公里带回去,有个万一哭都没地方哭去!

    周一下午一点,是老陈送张楠上的长途客车,双方约定年底再见。

    还好行李不多,因为早就托业务单位通过关系买好了第二天回江南省省会杭城的火车票,就在车站附近找了家旅馆对付了一晚。票是难得的硬卧票,40多个小时后火车抵达杭城,继续转短途火车到老家隔壁的曹娥县,到剡县物资局长期租用的曹娥铁路物资中转站,等顺路回老家剡县的物资局货车。整整三天两夜多,张楠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剡县的家中。

    张楠家是老城区靠边位置一幢小小的两层私房,有个很小的院子,独门独户,户主就是他自己,造起来也就五六年时间。

    张楠母亲几年前得病去世,一年前父亲出差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医院里抢救了几天人还是没救回来。

    因为是工伤,单位照顾让刚上高三的张楠直接顶职,吃起了公粮。至于毕业证书什么的不是问题,今年6月份就拿了,虽然没考试、大半年没上学。

    这就是张楠目前的状况,前世今生两辈子都这样。

    虽然已经二十来天没在家,但房子里还算干净:因为常常长时间不在家,张楠就留了副钥匙在自己表姐张慧那里,能时常过来照看一下。

    花了大半个小时整理行李,将宝贝瓷罐暂时放进自己房间的床头柜里。至于银元、玉镯往抽屉里一丢了事,那些“大棒槌”就用个棉布袋装着,往个装旧衣服的柜子里一塞,这就算齐活了。

    用网兜装了一大串带回来的新鲜桂圆(龙眼)和两个菠萝,出门去表姐家。

    表姐家住在老城区边城隍山半山腰新造的套房小区里,物资局局办和下属各单位都扎堆在这片叫做北门新村的小区里造了新房,因为表姐夫是物资局车队的驾驶员,资格够,也分了一套。而且物资局和下属各单位基本就在北门新村下坡处,上班近。

    不远,走路不到十分钟。

    张楠来的太早,表姐和姐夫都不在家,连读幼儿园大班的小外甥都还没放学。张楠也有表姐家的钥匙,打开门把网兜放客厅桌子上,也没等人回来就离开了。

    他没几个亲戚,关系也一般,唯一亲近的就这表姐一家。不过他不爱呆在这,大概是快50岁心理年龄接受不了,每次被姐姐当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絮絮叨叨。

    结果一出门,张楠竟然碰上了局业务科科长丁建平,也就是他的直接领导。

    “哦,小张回来了,正找你呢。”对面一张笑呵呵的脸,这人在单位里人缘不错。不过张楠并不喜欢他,别人不知道这人的底,他清楚:人是会变的!等十年后,升官了的这位乘着下岗潮,把一大堆集体资产运作成了私人的,连不少公有土地都让他倒手卖了。

    不过这会还得笑脸相迎,自己可不想这会就辞职不干,“嗯,科长。刚回来一会。”说着还特意瞄了眼胳膊上的上海牌手表,“三点多到的,曹娥搭的车队的车。”

    说完还递了根烟给丁建平,心里想着“估计没好事。”

    这丁科长倒也没问这趟出差顺不顺利一类的废话,前些天早发电报说过了,至于晚回来几天那根本就不算个事,火车票难买而已。

    “这趟辛苦,事干得不错。”这丁科长抽了两口烟,又道:“明天早点把出差的单据报上来,我给签了好早点报销。”

    “好,我明儿一上班就给拿过来。”

    感觉丁科长还有话说,张楠也就没急着走。果然,这丁建平又道:“小张,我年长你几岁,有些话老想和你说。咱们业务科补贴虽然不少,可你每次总有不少单子不来报销,听我一句,年轻人还得存点钱。”

    “呵呵,科长,你也知道,我这人花钱有点大手大脚,靠着倒腾点东西,还行。”

    自己工资因为一来就是正式工,不需要学徒,干的还是外勤,工资高,每月86块5,还有每月12块的奖金。出差省外按每月38斤全国粮票领取,现金补贴县内每天一块二,省内一块八,出省每天两块二,这些就是饭钱。吃便宜的小店是够了,但业务采购员们可不能天天吃拌面、青菜下饭,拿回单据多个十几二十的也能报销。

    车费实报实销,不过火车只给报销硬座,这点最为出远门的采购员们抱怨——至于卧铺,自个贴一半吧。

    住宿每天两块五的标准,睡一块钱的大通铺你就赚了,至于张楠这种常住“高级房”的家伙,发票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不过采购员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出门在外都会预先根据情况预计,先领取一笔“业务费”,就是请客吃饭的资金,不然对方单位的人又不是你亲戚,谁给你办事?!

    至于捞点回扣也不是没有,只要你胆子够大。

    一听这理由,丁建平哭笑不得的指了指张楠:“你呀!”

    业务科那帮子业务采购员倒腾私货,这事当科长的一清二楚,几年前发现了还得写检查,现在是想管也管不了了。

    张楠在那傻笑,他可真是不缺钱,这是连最亲的表姐都不知道,他真的很有钱!

    说着看到丁科长用手抓了抓头发,一看这动作,张楠面露苦笑的说道:“科长,说吧,是不是人手又不够了?”

第六章 密码本?

    半个物资局的人都知道,这丁建平一抓头发一定有为难事不好开口,自己这小职工还是自觉点吧。

    科长同志一听立马眉开眼笑,“小张呀,原本这趟回来该让你休息个十天八天的,但煤炭公司有个5000吨电煤的指标没人跑,火力发电厂那边又等着米下锅。”

    张楠一听这话,心里嗤之以鼻,还十天八天?!有个两三天休息就不错了。不过还得接领导的话往下说:“东山省那彻底黄了?”

    江南省基本不产煤,煤炭全靠外运,多年来物资局煤炭公司绝大部分的煤炭指标,一般都是从东山省的几处煤矿采购,但今年上半年开始那边打死不给发货了。原因嘛——煤炭用火车皮拉来了,钱你就等着吧,和骗也差不多,这边都没个付钱的计划。都是这经济状态慢慢转变、计划跟不上变化给闹的。

    “黄了。老王都暂时安排躲他亲戚家去了,东山来的两个警察还在招待所里住着呢,都来了一个礼拜了。”老王就是原本跑东山煤炭的采购员。

    丁建平说到这外省警察不以为然,尼玛都习惯了——东山省的警察来了也没用,本地保护着呢!

    再过个五年,东山省的煤炭企业说起江南省的采购员,直接就叫“大骗子”!

    通缉令?外省警察也知道那玩样没个毛用,这会大伙还不知道身份证是神马东西呢!单位间的业务纠纷一般也不会给经办采购员发通缉令,又不是个人诈骗——当然人最好别照面,不然也麻烦。

    “那老应呢?”张楠问。老应大名应才勇,是位经验丰富的老采购,但不专跑煤炭,业务比较广,还是自己表姐夫的铁杆好友。

    这下轮到科长同志苦笑了:“你还没见着你姐夫?老应这次麻烦了,他女儿都住你姐夫家好几天了。半个月前让闽省那边的一家空头有色金属公司骗了30几万货款,长住闽省准备和当地政府打官司。局长都跳起来了,大发雷霆!”

    真是你蒙我来我骗你,这叫什么事!

    得,这么一说张楠脑子里还真想起似乎有这么件事,原本还给忘了,不然早就提醒老应要防着点。不过记忆中这老应似乎最后还来了个咸鱼翻身、凯旋而归,不用为他太过担心。

    不过这接下去的大半年老应似乎就没回家,老婆又要上三班倒没法照顾孩子,老应那6岁和自己外甥同年的女儿,三天两头是自己表姐和表姐夫在照顾。

    “说吧科长,这回去豫省还是晋北?”危难时刻,这年轻人就得挺身而出,这点觉悟还是有的。业务这么忙,人家采购员个个拖家带口,这种超级远差,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小伙子不上谁上?

    “晋省,XZ五台县同兴煤矿。去年底老应带你跑业务的时候你去过一趟,没人比你熟悉那边的情况。之前老应已经帮你联系过了,对方能给发煤,支付用电汇,能先给三成,千万别出问题。”

    想了想,科长同志又道:“年底前最好能多弄个万儿八千吨回来,电厂那缺煤,功率才开了一半。电又紧缺,那帮家伙效益好得不得了,县里很重视。这回资金不是问题,热电厂有钱。”

    别看张楠年轻,跑起业务来就像个多年老手,领导放心。

    “够远的,那地方还冷的要死,11月就能冻死个人!”张楠也抽了口烟,心里有谱,去年去的时候他还没重生呢,而且记忆中自己接下来一两年内应该还往那跑了三四趟,熟悉。“我去,什么时候?”

    “后天晚上的火车,电厂已经托人给你在沪上买好票了。厅师级待遇,软卧!到老地方取,就华东电力局传达室那,给看工作证就给票。”

    “嘿嘿,科长,你这是算计好了呀。软卧,发电厂那帮人这次真是下血本了。”

    没点硬关系,级别不够你有钱也买不到软卧票。

    “不光这样,发电厂还给100块服装费,免得你冻死,外加额外给每天8块特殊补助,回来他们也按照软卧票给你报销。要不是事都挤到一块,这好事还轮不到你小子。”

    “那我明天就得走。”去沪上就得差不多一天,要早一天到,免得出问题。“还有,科长,得想办法给弄个几十斤茶叶,好点的,煤矿上的就喜欢这个。”

    “早让发电厂的人拿来了,20斤珠茶外加10斤龙井,全部精包装,就放在业务科,皮箱都给你准备好了。”剡县是产茶大县、名县,北方那边又基本不产茶,煤矿上的人又少不了茶叶,准备点好茶叶一准没错。“还有,明天12点你坐食品公司车队的车走,在他们的停车场等,司机叫钱伯开,你应该见过,已经打过招呼了。我们局明后天没去沪上的车。”

    科长同志安排的还算周全。

    “那我先回去准备,衣服还没洗呢。”说完就走。

    “别忘了明天早点先把钱报了,还有电汇手续、茶叶和介绍信。”

    “哦,八点就来。”

    嗨,报销不积极,脑子有问题!这会快到下班时间,自个才不愿意去趟单位,反正财务那边交代电汇手续也要到明早,懒得多跑一趟。

    ……

    急匆匆回到家,从卧室床边放满课本的书架上取了个高中英文作业本,里边密密麻麻的全是英文。

    万一有人看到这个笔记本,估计也不会注意,还会以为是自己的高中课本。而内容一样,只是更加详细的笔记本还有一个,那个倒是汉字书写的,被他直接封进了自己卧室的一处空心砖墙内,以防万一。他虽然学历不是特别高,但英文还行,在这个课本里写字就是张楠重生后所做的最重要的事,一切为了保密。

    自个可不是英文专业八级,课本里英文夹杂着部分带专业术语化的汉字,简直就是个只有他自己能够看懂的密码本!

    其中第一页第四条赫然写着:87,横县农业,培训楼。

    第五条:86,87,88药

    第六条:88春,五台,塔

    ……

第七章 传说中的神兵利器

    一条接一条,或详细或简略,写满了数字与各种各样只有张楠自个能完全理解的关键词,有地名、物名,而有些角落里甚至只是纪录了一串简单的数字,比如“911”——10年后的时髦爱车人士看到,还会以为是保时捷的经典车型呢。

    这就是张楠一生的记忆,所有重生时能够想起,认为相对重要的大事小事,不管有没有用全给记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是自己不负今生的最大依靠!

    “原本还打算明年抽时间去五台,看来这次就得干!”将课本放回书架放好,从床底下拖出个大纸板箱,哗啦一打开,里面露出一堆装备。

    对,就是装备!张楠亲手设计的绿色帆布带内部支撑骨架登山包,物资局金属公司仓库提供的高强度铝材为骨、剡县锻压厂八级钳工定型;生资公司能够搞到的最好的防水帆布;百货公司熟人提供的高强度拉链;城关镇集体企业镇箱包厂技术最好的技师定制!

    这年月就不知道登山包是个啥玩意,咱就自个设计!兄弟单位加业务单位一转悠这就成了,这会镇箱包厂正在对其设计进行简化仿制,当然设计费那是别想了。

    登山包旁边还放着小型大容量照明灯,五金机电公司业务员从沪上托关系弄来的,头灯、手提式全套西德进口货,老贵了。

    里边还放着套七八壶,边上还有两样大杀器:一柄锄斧,上山采集盆景树桩的最佳工具,能挖能砍,全县资格最老的铁匠老铺那弹簧钢定制。钢头上一边锄头一边是斧头,木柄用的是本地最坚韧的白檀木,连柄虽然才60多公分长,但十多公分厚的青石板都能砸开!

    还有一件就更厉害了!传说中的神兵利器——65式工兵铲,单兵格斗、土工作业之神器!和那套七八壶一样,帮县武装部采购紧俏物资时“敲诈”来的。

    大型登山包里外都有固定“大杀器”的困扎带,因为要坐火车,将工具都固定在登山包内部遮人耳目。这回是软卧票,安检应该不会很严格,再说现在是1986年,没X光安检仪。

    照明设备放入登山包最底部,一双搞不懂牌子的登山鞋从床下盒子里取出来明天穿,这还是托出差鹏城的业务员捎回来的,江南省市面上根本没有,质量不错,就是价格有点贵。

    几套干净内衣和保暖用的秋裤、毛衣、线裤、羽绒服、帽子……,用布袋包裹后分类放进登山包,最后塞进一套鹏城搞来的进口户外冬季冲锋衣。

    将七八壶与几罐午餐肉、牛肉罐头、压缩饼干塞进登山包侧袋,还放了几盒防风防水火柴、望远镜、军用指北针、保温杯和一柄土制小猎刀。想想又塞了几罐百事可乐,这也是鹏城捎回来的稀罕东西。

    最后将一个长条形的绿帆布软包横的捆绑在登山包上头,里边装的是定制的单人帐篷和一件全身雨衣。这下除了没带户外用的火炉之外,全套专业户外探险装备就基本齐备了。

    ……

    “张楠,吃饭了!”楼下传来喊声,一听就是表姐张慧。

    “哦,马上就来。”

    匆匆下楼,看到表姐推着辆自行车等在院门外,也没进院。

    “走,去家里吃饭,你姐夫也回来了。”显然表姐回家看到桌子上的南方稀罕水果,就知道是出差桂省的弟弟回来了。知道这单身汉一般不自己做饭,都是在外边吃,干脆直接来叫人。

    从院子里拖出自己的26寸凤凰自行车,车胎还有气,骑车没几分钟就到了。

    表姐家是一楼,也有个小院,一进院门就看到两个小孩正在那吃桂圆。

    “舅舅!”说话的是表姐的儿子项佳楠,长得和表姐特像,小帅哥一枚。边上一个漂亮小女孩轻轻叫了声:“小张叔叔”,这是正倒霉的老应的女儿娜娜。

    “嗯,娜娜、佳楠真听话。”说着还摸了摸外甥的脑袋,“桂圆一下子别吃太多,热。”

    “妈妈早说了,最多吃10个。”说着还偷偷摸摸从口袋里拿出几颗,“舅舅,给,别让妈妈知道”

    显然这十颗的限制令对外甥完全没有效果。

    “呵呵,舅舅吃过了,你和娜娜吃。”自个可不好意思吃外甥的私藏,不过感觉挺好的,外甥就是和舅舅亲。

    菜是姐夫项伟荣做的,手艺不错。吃完饭,张楠私下里问姐夫:“姐夫,明天我又要出差,这老应那事怎么样了?”

    “你也听说了?耗着呗,大不了钱要不回来扣上半年奖金再加个处分。就是原本年底前老应能提副经理,让这事一闹是没希望了。”

    听到副房间里正在看电视的两个小孩叽叽喳喳的声音,张楠摇摇头道:“这一关老应应该过得去,他有这个本事。”

    老应算是张楠跑采购的半个师傅,对他一直挺照顾得,更不用说还是姐夫的铁杆弟兄。

    姐夫也没问张楠这趟要去哪,他早知道业务科的安排。

    这时表姐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刀钱。“阿楠,你要是有用钱的地方,这你先拿走。”

    “不用,姐,我不缺钱。”一看姐姐手里的是一刀“大团结”,整整一千,银行封条还没拆呢。

    表姐今年33岁,在县里重点企业国营绸厂上班,是最大的车间织造车间主任,管着几百号人,还是厂党委委员,厉害得很。当然这几年厂里效益好的爆棚,这收入也不错。

    姐夫是物资局车队的货车驾驶员,在号称“给个县-高官也不换“的80年代中期,货车驾驶员正规的、灰色的收入的加起来能达到普通工人的五六倍,表姐家属于富裕户。

    “姐,钱别存银行,都换成新的两块的藏起来。”

    对于两元“车工”收藏的问题,张楠早就和表姐说过。

    “上个月你姐还去银行让熟人给换了整整一捆2000块,现在银行里没存多少钱,都放保险箱了。听你说最好是没有被拆散用过的,整捆的最好,原来百张连号的也全给换了,都还带着造币厂的专用封条。”

    “姐夫,你买保险箱了?”张楠记得这年月银行似乎没有保险箱服务呀?

    “旧的,台州老战友那搬回来的,银行淘汰下的旧货。他们那边新修了金库,就花了个废铁钱,不过绝对保险。”

    张楠急不可耐的去房间里参观了一下:好家伙,不是那种一两百斤重的小保险箱,而是个有大半人高的大块头!

    “800多斤重!装车卸货都用了叉车,搬进来花了大力气,还用了手推叉车。”

    还好表姐夫家是一楼,不然楼板都有危险。

第八章 沪上的文物贩子

    这是个进口的老保险箱,铜质铭牌上清楚的刻着“1951”,还有两排俄文字母。双盘密码锁加双孔四角钥匙,姐夫还打开让看了看钢板厚度,这会的毛贼百分之八百只能干瞪眼!

    “这保险箱据说还防火,不过你姐心细,房间里放衣服的柜子都搬副房间去了。”

    这样就算万一着火,主房间里着起来也不会温度太高——姐姐全部家当可都在这个保险箱里了。

    保险箱容积很大,里面除了几个银元、一个金戒指和几本证件之外,还有四个棉布袋。

    “都是两块的?”张楠转头问表姐。

    “都是,一共12捆,两万四。整箱的银行里有,我没敢要。”一箱十捆,外边包着厚牛皮纸,不开包看不到里边的钱。别说姐夫,张楠也不敢要。

    说着姐夫还打开了一个口袋,四捆“车工”老老实实在里面。

    整捆的“车工”,连张楠在2011年都只是听说过,没见过,至少三百万一捆!全品比旧的值钱,整刀更贵,整捆又上一个台阶。至于整件(就是整箱)的“车工”,大概只有人民银行总行仓库里有了!

    心里一算,“尼玛,至少三千六百万!”

    表姐夫18岁当兵,干过侦察兵,后来因为负了点伤转成了汽车兵,79年打完对越自卫还击战后专业。表姐也是18岁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从16块钱一月的学徒工干起,两口子78年结的婚,这些年能存下这么多钱不知道要羡慕死多少人!

    要知道八零年那会一个老工人也就四十几块钱一个月,驾驶员脑子灵活的杂七杂八加起来能搞个一两百。张楠知道物资局的驾驶员们这两年每个月基本上能搞个四五百的收入,表姐一个月工资加奖金也有一百五六,但存下这些钱还真不是一般的牛叉。

    “姐、姐夫,这些钱不要动。要是家里有个急用的,我那有,这几个月倒腾东西赚了好几千。”

    “放心,应急用的钱备着呢。和熟人说了,只要你说的什么发新钱的消息一出来,就把手头所有钱全换了,你的也到时候拿过来一起去换。”

    和姐夫姐姐说过收藏的重要性,他们懂着呢。这“车工”虽然要到92年银行才只收不付,但估计再过一两年要换整刀的就难了——似乎明年第四套人民币就开始印刷。

    看到保险箱里头还有地方,“姐夫,我那有个值钱的罐子和些银元也放你们这来。”

    “好,那要不现在去?”

    “好。”

    张楠前大半年弄来的“存货”都封进墙里了,这次带回来的还是放姐夫家保险。

    “看来也得想办法去弄个大保险箱。”心里想着。

    没骑车,半小时后两人就打了个来回,将放着瓷罐的纸板箱和一包银元全放进保险箱里锁好,家里那些棒槌估计是就算招贼也懒得拿走。

    这年月贼不多,而且张楠家院墙上还插满了碎玻璃,这样的人家贼一般都会避开,犯不着冒险。但为了以防万一,张楠在床头柜里随时放着几十块钱,就防着贼不走空。

    ……

    第二天一早办完事,早早吃完中饭,丁科长让局里的司机帮忙,开着辆老掉牙的嘎斯69把张楠送到了食品公司车队停车场。

    这待遇不错,嘎斯69虽然老土,可全县这会只有5辆小车:两辆BJ吉普在县委县政府,物资局有一辆嘎斯和一辆BJ吉普,还有一辆老嘎斯在二轻局。张楠坐的这辆老爷车,连县政府都常要来借。

    八吨的老解放,装满满一车花生,三百多公里加上半路吃饭,到了晚上十点多才到沪上城区。半道上张楠还代司机老钱开了三四个小时,让他睡了一觉:张楠有驾照,15岁时表姐夫就教会他开车了,修车也能来几手。

    上半年干脆花了点钱,托人想办法从公安局里弄了本驾驶证出来,拿个驾照这会说难也难,说简单就是这么容易。

    每晚10点后的沪上就是最繁华的南京路大货车都是随便开,这在30年后的沪上“魔都”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因为已经提前打好招呼,司机老钱半夜里轰隆隆的开着重载货车,先把张楠送到华东电力局,取了火车票。又把他送到了火车站边的沪上铁路局招待所,这都过了半夜12点了。

    告别老钱,他还要连夜去卸货。

    凭着介绍信和软卧火车票,顺利弄了个小单间。

    第二天上午,也没带包,空着双手挤公交车,熟门熟路的赶到会稽路古玩市场,操着口前世练出来的带点京味的普通话,找到前几次来这里晃悠淘货时认识的票贩子。

    先付了300块定金,约好两三个礼拜后在老地方碰头,至少给准备一万斤全国粮票。

    这会沪上会稽路半地下形式的古玩市场里鱼龙混杂,但只要是熟悉的大客户、老顾客,玩黑吃黑的还真不多。

    谈妥粮票的事,还换了不少外汇券,姓王的票贩子还介绍张楠认识了个玩古钱币的贩子。

    因为会稽路市场完全就是地摊形式,还老被公安、工商查,三个人就约了在路边一家小吃店里谈。

    来人是个沪上本地人,四十多岁,也姓张,长得瘦瘦小小一点不起眼。

    “老弟大手笔!”听到今年年底会拿五百枚以上的银元来交易,这钱币贩子老张直接竖大拇指。

    “老张,我喜欢龙洋,要好品相,存世量小些的更好出手。老哥你那有没有?”

    张楠不仅买,还要出手:打算到时候把大路货的普通品种袁大头、小头、站洋、坐洋和鹰洋什么杂七杂八的全处理了,只留下好品相龙洋和各种稀有品种。

    都是行里人,不用多废话。“有,不少,就是价格稍微高些。老弟你说今天有事,我现在给你拿过来,大概半小时来得及吗?”

    “来得及,过会还在这里碰头,我先去逛逛。”边吃边谈饭都吃完了,先去晃荡一圈。

    这地方重生后每次来沪上出差或等车,只要时间来得及都会来转转淘货,几趟下来熟悉得很。

    不过前世到上海可不逛这里,因为到了1988年,会稽路的摊贩就被强制性搬迁到“浏河路旧工艺品市场”去了。

第九章 唬人

    已经是中午时间,会稽路上地摊已经不多了,不过摆出来的基本都是真货,今后庞大的“古玩造假集团军”基本上还在探索造假技术自个玩呢!

    只是摆出来的就没什么好货色,张楠看上眼的不多,不值得出手。

    来过几次还碰到熟人,那人神神秘秘从包里拿出个青铜爵来。

    “老家人刚送来的,两百块。”这贩子是个豫省人,姓沈。这个青铜爵从表面看出土时间不长,显然是土夫子刚挖出来的,倒是大开门的东西。一般青铜器国家禁止交易,这个爵二十年后私下里倒是能卖个两三万。

    “我说老沈,这种货色你就别拿出来了,还两百?呵呵,八十还差不多。”张楠不怎么喜欢碰青铜器,风险太大。

    “这爵虽然纹饰不错,但一个铭文都没,八十就不错了。不过就算有铭文这次我也要不了,还要去办事,带着个炸-弹不方便。”

    文物贩子也不强求,把爵又藏起来,压低声音道:“小张,说句实话,真有好东西你要不要?”

    “什么东西?”不喜欢碰不代表不碰,要真是好东西自个也买。这帮第一批能在沪上落地生根了的中原文物贩子,别看现在摆地摊,可个个神通广大,国宝都能给你整国外去!

    与其国宝外流,还不如自己收藏。

    “一个这么大的一个青铜盘,盘口直径58公分,48斤重!我几个本家兄弟从个大墓里掏出来的,那洞打了有十来米深!通体螭龙纹,铭文四百零六个!不瞒你说,一起出来的还有几个鼎、豆和些小零碎,都在我们那出手了。就那盘子没人吃得下,就托我这来了。”

    “有照片吗?”

    “有。”

    你说这文物贩子多贼,连张照片都没放身上,是从地摊后头一个墙缝里掏出来的。

    “你看,就这东西。”递给张楠两张五寸的放大黑白照片,“这照片还是自个亲戚洗的,前两天刚寄来。你也知道这会沪上查的严,不是熟人不敢拿出来,还得是有钱人。那些外国佬钱是有,可带出去难,又不懂规矩,万一给逮住了牢底坐穿还算轻的。”

    听着贩子的唠叨,张楠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照片上。这照片虽然不是很清晰,但自个还是能感觉到这东西应该靠谱:是个类似于“散氏盘”的巨大铜盘,高足,有双耳,盘内底铸有二十来行铭文,粗看就有四百来字!

    侧向拍摄的这张照片显示盘腹部和高足上装饰有螭龙纹或兽面纹,非常精美!黑白照片看不出锈色如何,但这会的造假贩子们还弄不出这样精美的仿制品,有那手艺至少要到十来年后。

    将照片还给贩子,“老沈,都是行里人,说句实话这档次的地货,一定要看实物才能最后定价。你那边要多少钱能出手?”

    这老沈一直在注意两侧行人,等没人了才小声道:“不说虚的,我堂兄弟在信里说了,东西保存的非常好,铜锈才一点点,都是黑色氧化层,锈也很薄。最低两万,绝不还价!要就要,不要就别提了!”

    两万,这是天价!盗墓的看来也有见识,知道这是个好宝贝,也难怪当地没人吃得下:这会一位豫省工人每月也就六七十工资,足足二三十年的工资总和!而且这会私人拿出两万,比30年后一口气拿出500万都难!更不用说文物市场在大城市也才刚刚开始。

    不过这盗墓的也绝不清楚:在宝岛故宫博物院有一个“散氏盘”,不然可能会再开几倍的价格!

    张楠真动心了!这极有可能是个后世都没有再公开露面的宝贝,估计最后让这帮文物贩子整哪个外国私人藏家手里去了!

    两万的现金自个还拿得出来,但要先看看货。

    “行,你让你老家人送过来,不过你得给我留至少一个月,我要一个月后再来。”

    “这没问题,不过要放点定金,至少200块。”

    张楠也不废话,从兜里点出20张大团结。又给了他张5元“炼钢工人”,指着地摊上一对沪上很少见、京城才普遍的手玩核桃问:“这多少钱?”

    “这东西民国的,不值钱,你要送你。”这老沈虽然一下子没弄明白怎么就扯到核桃上去了,不过倒也大方。

    收起五块钱,他早看出这两核桃年纪、配对都不咋滴,右手随意拿起核桃把玩了几圈。

    对着老沈说:“咱们都玩这个,水有多深都明白。打了几次交道,你只知道我叫小张,我也知道你叫老沈,这样最好,很好!到时我找你,看货验货最多每方三人。咱丑话说前头,买卖不成情意在,要是出点什么妖么子,出点小动作,别怪我手狠。”

    “中,就该讲规矩。”

    老沈也明白其中利害,结果他听到点奇奇怪怪的声音,一低头倒吸口凉气:这小张张开右手,把一堆碎屑一把放在地摊的帆布上。

    把玩核桃可不是吃的核桃,外壳非常坚韧,结果竟然被张楠给彻底捏碎了!

    这绝对是练过的,要是抓胳膊腿上,那还不把肉给扯下来?!

    “好了,走先,到时候见。”

    说完张楠转头就走,刚才他这手上辈子就不知道唬住过多少人,还以为他是什么武林高手。

    其实没那么玄乎,前几年《少林寺》大火,他倒是缠着表姐夫断断续续学过两年的军中搏击术,一般混混对付三两个还是没问题的,但绝不是什么高手。

    而这手上功夫只是个从小没事就练习的小窍门,老家乡间自古流传的乡下把式中的一个小玩样:“百日大力功”,就是闲着没事时,手按照一定的发力方式捏块小木板玩。

    谁都能练,效果明显。坚持三四个月,这手的握力就会大一大截,手指力量也会得到增强。

    而张楠没事玩木板都已经十来年,别看他胳膊不粗,两个核桃一块捏碎就像玩似的;比握力,能轻松捏碎壮汉的掌骨!

    看看时间差不多,晃晃悠悠走回那家小吃店,一进门,老板就说票贩子老王和钱币贩子已经到了。

第十章 包厢里的女孩

    有个半公开的小隔间,那两人正在等张楠。

    也不多废话,钱币贩子老张从个小布袋里取出几小包用报纸包裹的银元。

    “江南省造戊戌、己亥、癸卯、乙巳一共50个,都还不错。一枪打一共650。老江南4个,3个鹰洋边1个直边,一共八十。”

    这还是重生后张楠第一次见到“老江南”,这是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开铸的“江南省造”三种无纪年版别银元(俗称老江南)之中的两种,每种边齿有所分别,发行数量不多,2011年那会被炒到4万多一枚!而现在就值了两个袁大头的价。

    至于“戊戌、己亥、癸卯、乙巳”这几种江南省造银元,也属于相对稀少品种,30年后四五千一枚,2011年品相只要过得去都被抄上六七千,上万的也不少,而现在就比普通货色龙洋贵一块钱一枚。

    这老张还有,“这可能你会喜欢,原光宣统三年,一共30个,一起走和江南戊戌一个价。”

    这一个纸包里的所有银元都用卫生纸单个隔开,为了保护其表面——普通品相的“宣统三年”这会就是个普通银元价格,沪上现在卖出12一枚。

    张楠简单验货,二十年的经验根本不需要用放大镜,很快确定所有银元都没问题。

    “货不错!”

    古玩交易每次都会挑刺?

    其实不然,行家之间无须故意贬低,不然只会被人瞧不起!张楠是真心觉得这批银元不错,估计这老张经手上万个银元,才选出这么些品相不错、品种又好的货色。

    “我都要了,一共1120?”张楠觉得这些都值得收藏,心里算了下。不过话刚说完,就看到老张又在掏口袋:“怎么还有?”

    看到这老张从上衣兜里又掏出个小纸包,“两个黔省汽车币,一共一百块。”

    这个品种的银元少见,张楠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没问题。30年后依照品相好坏,真品5至20万一枚不等!

    “加在一起1200,成咱就付钱。”张楠还了20。

    “好,没问题。老弟爽快,下次有稀罕钱币先给你留着。”说是留着,但也没要个通信地址什么的,这会除了本地的,很多古玩商都这么干,谁叫大伙干得不是灰色就是黑色的勾当!

    这会沪上老百姓也开始会买几个普通银元藏着,这就促使大批不分种类的银元从各地源源不断流入沪上;而张楠这种需要高品质货色的藏家和贩子,就能在沪上搞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手头多余的普通银元又能以合适价格处理掉,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市场流通体系。

    夹克衫内口袋里取出整一刀大团结丢给对方,再数出二十张,钱货两清。

    “两位,除了银元,如果第一、二套人民币和红一角、绿背、绿背水印有好品相的,帮小弟留意下。只要货好,行价走没问题。”

    第一第二套人民币已停止流通,而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红一角、绿背、绿背水印”三种一角纸币,因为各种原因20多年前就已经不再发行,虽然还在流通,但市面上几乎绝迹,已经引起少量收藏爱好者和钱币贩子的注意。

    “好说,我那好好坏坏就有些,我们再去准备准备,等兄弟你下次来,应该能有不少。”

    说话的不是老张,而是票贩子老王。纸币不仅钱币贩子有,这票贩子也做这生意。

    “好,大家发财!”

    拎着一口袋四斤多重银元离开,这趟到会稽路算是有所收获,但脑子里还在盘算那个青铜盘的事。

    手尾干净很重要,不然宁可不要也不干!整个会稽路倒腾古玩的只知道他可能是京城来的买家,一口子京味普通话,万一聊起京城古玩界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伪装的极好。

    前世在京城混过,懂行。

    …….

    傍晚六点,张楠背着登山包、拎着个装满茶叶的皮箱走进沪上火车站。

    昨儿晚上刚拿到火车票时就想骂人,不过还等回家后找发电厂那帮子混蛋算账!软卧倒是软卧,还是下铺,不过尼玛是沪上到晋省省会并州市的,到时候还的转车。

    出远门的采购员就怕转车,很多时候那简直就是噩梦!张楠直接忽略了上次和老应去五台也是转车的实际情况,就想骂人!

    记得几十年后沪上有到五台的火车,不知道现在这线路是没开通还是买不到票,反正是要把自个给坑惨了!

    火车站里外永远都是密密麻麻的人,询问工作人员,凭着车票快步走进软卧候车室,根本就没安检。

    这下清净了,舒适的候车室里就没多少人——看着个个不是级别高就是“又高又有钱”,不是副厅以上级别或者关系够硬,你票都买不到!

    还有两个外国人和个翻译就坐在自己对面,几人的谈话自个能听懂大半,美式英语。

    坐在软靠背沙发上,还有服务员送来的热茶,舒服。

    穿着身时髦衣服的张楠在这里倒也不显得特别奇怪,像个归国华侨,除了他那个登山包颜色有点碍眼,还惹几个美国佬多看了几眼。

    听着叽里呱啦的英文,张楠皱了皱眉头,实在忍不住说了句:“I'mnotaspecialforce,acustompackage.(我不是特种兵,定制登山包而已。)”

    这叫什么人?!对面这几个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华夏特种兵:为了坐车方便,在招待所出门前他换上了整套冲锋衣,脚下穿的是近似军靴的高帮登山鞋,加上那个军绿色登山包和高大健壮的身形,和个外国电影里常见的特种兵区别不大。

    在这会的华夏,这样的人还真少见。

    这下对面这几位难受了,尴尬笑笑,还对误解表示了歉意。

    懒得理会,一会后服务员通知可以检票上车。

    一进站台,看到列老式的绿皮车,站台上除了列车员和从软卧候车室出来的这二十来号人,还没其他乘客。

    软卧都是提前上车,算是特殊待遇。

    走进五号包厢,看看铺位底下的地板挺干净,就只拿出个保温杯和两瓶可乐放小桌子上,把登山包和皮箱都塞到铺位底下。

    坐了一会看没人再进来,干脆走出包厢,看到过道里就站了个老头,可能是个离休干部。也没搭理,透过车窗看到站台上已经人山人海,干脆下车。

    软卧车的列车员站在登车门下边,一眼瞄过去长得挺不错的,就问:“请问,我是在五号包厢,目前只有我一个人,是不是预留了?”

    列车员早就注意到这个高高大大、外表帅气,穿着又时髦的乘客。

    听到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就礼貌的回答:“是的,列车预留了,不过只预留了两张。您还需要什么帮助吗?”

    这就是根本没卖出去的意思。

    “不用,谢谢。”

    看到前方隔着餐车那头的硬座车厢前密密麻麻的人群,张楠摇了摇头:几十年后也是这样,除了高铁,这普通列车似乎永远都是这样拥挤。

    时间差不多,也没等列车员催促,上车回到包厢,只希望同包厢的人不是个抠脚大汉。

    直到还有几分钟就要开车了,同包厢的人才来!

    不是抠脚大汉,而是个身材小巧、戴着帽子和太阳镜的长发女子。

第十一章 我养你

    张楠在她进来的时候礼貌的点了点头,说了声“你好”。女子也是下铺,礼貌的帮她将一个带来的大行李箱塞进铺位下,就听她说:“请问,包厢里没其他人了吗?”

    “嗯,列车员说预留了。你去哪?”

    “去石门。你贵姓?去哪?”石门是北河省省会,这趟列车要从那经过。说着女子摘下了墨镜,张楠还没来得及回答呢,看清女子长相,急忙说:“你稍等会。”

    有点没礼貌的走出包厢,找到列车员,说:“请问列车长在哪?5号包厢余下至并州的票我买了。”

    并州就是这趟列车的终点站,免得车长为了票钱不同意,干脆从头包到尾。这在后世常有,有人为了不受打扰直接买下整个包厢的票,不过这会少见,这软卧票可不便宜!

    火车已经启动,找到正班列车长一交涉,直接在原票价的基础上私下里多给了一百,搞定!

    回到包厢,看到女子手里拿着本杂志正看着自己。

    “免贵姓张,和你是本家。张楠,国家栋梁楠木的楠,这趟去晋省五台。”说着指了指两个上铺,“不会再有人来了,我把车票的都买了。顺便说一句,你古装更漂亮。”

    说一个穿着时装的年轻女子说她古装更漂亮,这似乎有点不礼貌,但女子反而笑了:“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

    影视杂志里刊登过自己的古装照片,这小伙子看到过不奇怪,而且看他眼里不带一丝淫邪的色彩,只有十足的欣赏。女子伸出手,“正式自我介绍一下,张丽,演员。”

    握了握女孩的手:“张楠,物资局采购员、古董贩子兼古玩爱好者,嗯,还可以算是个算命先生。”

    当女子摘下墨镜的那一刻,张楠就认出她就是那个将会红遍大江南北的“薛宝钗”,个人认为的87版《红楼梦》里最有味道的演员。

    张楠认为87版《红楼梦》应该是华夏古装电视剧里登峰造极的制作,与之相比新世纪之后的那一大批古装剧简直就是渣!

    重生前除了几部老古装剧外,张楠都懒得看国产古装剧了。

    林黛玉很好,不过实在太凄凄惨惨戚戚了点。

    “看着不像,我还以为你是个归国华侨或者京城的高干子弟。按你这条件,应该去当个演员,比唐过强和郭开敏帅。”

    “我是硬汉,不是那两个软蛋。哦,软蛋就奶油小生的意思。”说实话,那两位以后还真不是奶油小生,不过现在嘛,就是有点那个味道。

    “解释一下,我不喜欢抠脚大汉,就是为了旅途愉快,所以就……”

    ……

    聊着聊着,因为张楠说的很多话是这个时代没有的,听着新鲜,加上他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川话,这让张丽放下了戒心,也告诉他自己这是赶着要去正定拍部分戏份,这火车票还是剧组托人想办法搞到的,没硬座和硬卧票了。

    张楠还神神叨叨给她算了一命,说他明年将会火遍大江南北。

    或许张丽心里还不信,她应该还不知道将来《红楼梦》的巨大杀伤力,那可是堪比《西游记》的巨型原子弹!

    ……

    两个年轻人聊到半夜才睡觉,第二天一早,张楠还贴心的从餐车给还在熟睡的女孩带了早餐。

    还没到中午,两人就熟到交换了通信地址,张楠这业务员加古董贩子的口才可不是盖的!

    “没手机真不方便!”再次狠狠吐槽,连个电话号码都没——这会华夏绝大部分地方,连个拨号的程控电话都还没!

    中午是张楠在餐车上请客,晚上张丽死活要她请,不过张楠坚决拒绝。

    几十年的阅历了,别看这会姑娘家家穿着光鲜、坐的是软卧,其实真没多少钱,拿的还是工资,常常肉都吃不起!

    这姑娘外表开朗,其实面嫩,张楠实在不好意思说:“我都知道你和宝哥哥、林妹妹一帮子人,穷的半夜去偷老乡的大白菜当宵夜!充什么胖子?”

    36集的电视剧拍了三年,剧组这会还拿得出钱给她买软卧票已经是奇迹了。

    “出门在外,哥罩着你!”说的那个豪气!

    其实张楠心里想的是:“小姑娘,哥养你!”还好没说出口,不然姑娘家家还不发飙?百分百把你当流氓!

    张楠没好意思让美女知道自个比她小三岁,走南闯北、风吹日晒的外表加上中年人的沉淀,说他二十七八都有人信。

    没想到长得着急还有这个好处。

    12岁当文艺兵,最近拍戏三年又基本上一直在《红楼梦》剧组,这会的张丽其实还是挺单纯,都被张楠感动的哗啦哗啦的——显然不可能!

    没那么夸张,稍显感动倒是有。

    不过晚饭也没再去餐车,张丽拿出些面包蛋糕,张楠提供罐头加可乐,也算丰盛一餐。

    “楠哥,这可乐进口的吗?”

    这就“楠哥楠哥”的叫上了?别误会,大家都姓张,叫“张哥”别扭而已。张丽竟然还是第一次喝可乐,可怜的孩子!

    “应该是鹏城灌装的,我们在鹏城有个百事的灌装厂。”

    “挺好喝的。”

    “别天天喝,碳酸饮料喝多了不好。”

    看着女孩是拿着饮料罐小口小口喝,明显是舍不得一下子喝光的架势,张楠拿出登山包里剩下的几罐可乐。又从皮箱里取出两盒包装精美的茶叶,用个大塑料袋一块装了塞给张丽。

    “明前龙井茶,拿到剧组里可以请大家喝。”一大盒里各有两罐茶叶,这会罐头大,每罐有半斤。

    “这不行,楠哥,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张丽急忙推脱不要,大家都知道龙井贵,而且一看这包装,就知道应该是龙井中的高档货。

    “都是采购办事预备的公家东西,我这还有一箱子呢,足够了。”硬要塞给张丽,“既然叫我一声哥,哥还是那句话:哥罩你!”

    态度坚决、立场明确,这会可千万不能客气!再说这姑娘家家的手还真滑,手感不错!“见鬼!”心里想着:这猥琐中年大叔怎么跳出来了?!

    谁叫咱心理年龄一大把,货真价实就是个中年大叔!

    好说歹说终于把东西送了出去,聊着聊着又是一天过去。第二天天刚亮火车抵达石门,张楠帮姑娘家提着行李箱送人下火车。

    “注意安全!哥这趟办完事就去正定看你。”

    “嗯。”

    送走了姑娘家,回到包厢的张楠空落落的,“嗨,都快五十的人了,想个大头想!先办正事要紧!”

第十二章 金陵十二钗

    中午不到,列车终于抵达晋省的省会并州市。张楠一离开列车,就通过列车长的帮助,在车站内搞定了转车去五台的车票。

    有钱好办事,人家列车长也是乐意帮忙。

    张楠早就在车上打探清楚了,这并州到五台有两趟火车,不过时间挺让人头疼:上午一大早的那趟火车今天是赶不上了,只能买晚上19点30分的票。6个多小时车程,后半夜差不多两点才会抵达五台。

    至于汽车那是别想:每天一趟,上午早走了,票还不好买。

    咱耗不起那时间,连夜走!

    不过还有好消息,张楠又买到了预留的软卧:对于这种始发站发出的长途列车,有熟人、有钱打点要坐一段前几站的卧铺相对容易。

    原本就是要留给后面的车站,前边这一段卖出去那是废物利用。

    前边乘客下车,后边列车员打扫好卫生就成。

    将大包行李存放在软卧候车室专用存包处,这里不用担心行李安全。就带了个腰包离开车站,不然这八九个小时时间非得无聊死。

    也不准备去什么景区逛,张楠要去省文物商店转悠一下。

    文物商店,解放后就有的事物,说白了就是国家“收购与卖出古玩”的地方,八十年代最繁华,为华夏历史文化与文物保护起了很大作用。不过张楠觉得它造成的损失同样巨大:这会只要是乾隆年之后的玩样,除了极少数文物外,文物商店里随便卖!

    更让人恼火的是,为了创汇,有些好东西还得用外汇券才能买,甚至直接就只卖外国人——有些外国人组团来华夏扫货,特别是RB人,一群人来一趟能拉一车!

    加上部分文物商店的鉴定专家是卖砖头出身,几十年来,从全国大大小小的文物商店不知道流出去多少宝贝!

    记忆中晋省文物商店是在解放路,坐着公交车晃晃悠悠赶到大概位置。

    果然没记错,很快找到了位于解放路15号楼的晋省文物商店。

    一进门口,张楠打量了一下,就像个老式百货商店:营业员在一排柜台里,后边还有一排贴着墙壁的敞面大柜。只是柜台里放的不是一般商品,而是琳琅满目各色古玩。

    “赚钱!赚钱!!还是赚钱!!!”心里恶狠狠的想,有钱就能开着卡车来搬!

    “搬十个这样的店,老子20年后能随随便便开个私人博物馆!”

    张楠在随意打量商店,营业员又何尝不是在观察他:一身一看就是国外货的装扮,估计是个华侨什么的。

    张楠这是早有准备:如果伸出手来看时间,连戴的手表都换成了一只18K欧米伽金表!

    从姐夫那暂时换来戴戴,这会可不好买——姐夫在国外作战时缴获的战利品,没上交。

    先随意看了看瓷器与字画展区,大部分普通,但也有精品,部分瓷器应该还是清代中后期的官窑。

    字画就更多了,有打开的,也有一起存放的卷轴,还有乱七八糟堆一起没装裱的,甚至还看到一幅齐白石的虾米。

    不过张楠暂时没打算出手:商店里瓷器价格是黑市里能淘到的几倍,加上这次携带不便,如果没有顶级精品那是看看就好。

    而字画是他的软肋,前世几十年都没琢磨透,最多是个半桶水,能不碰就不碰。

    至于保真的齐白石画作他都已经有好几幅了,小地方的文物商店里淘来的,一幅才几百!

    犯不着在这高价买,这会想要有的是地方。

    “女士,还有没摆出来的古玩吗?上档次的。”大体扫了一圈后问营业员,说的是一口港腔。

    “先生你好,有一件嘉庆年乾隆款官窑粉彩十二金钗图赏瓶还在库房,是目前本店最好的清代官窑瓷。”几位营业员中,一位似乎是小领导的中年女人说道。

    “哦,有点意思。看看。”

    营业员从后边库房里取出一个瓶子,放在已经铺了绒布的柜台上。

    这是件高大约三十六七厘米,口径10来公分,腹径25厘米左右,足圈不到15公分的赏瓶。

    “可以上手吗?”

    “可以,请小心。”服务员递过一面放大镜,张楠摆摆手示意不用,“请给我个手电。”这是看赏瓶内腹的需要。

    话说“瓷不过手”,都是行家,懂。为了防止由于相互传递间造成失手打坏东西,到时候责任说不清楚,看古玩必须一人放下后,再由另一人拿起。

    不过对方没要求戴手套,张楠也就没太多讲究了,直接拿起来看。

    张楠眼前的这个赏瓶品相极好,撇口,细长颈,溜肩,鼓腹,腹下收,圈足,底心为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官窑形制寄托款。

    整体造型考究典雅,修胎细致,严谨有度!所绘十二金钗人物勾画细腻与环境着色,淡雅柔美,娇嫩怡人。

    瓶口沿描本金,口沿下环饰如意云头一周,金彩灿烂,富丽堂皇。颈部环绘变体如意内嵌花卉纹,肩部环饰缠枝宝相花、如意纹,设色妍丽夺目,缤纷多彩,尽现尊贵雍容。

    近足处绘变体莲花瓣纹、足墙饰回字纹一周。整体器身着色深浅有致,颇见柔美之姿,绘画精良细腻,工艺精湛绝伦,毫不逊于乾隆时期官窑的上乘作品。纹饰布局疏密有致,尽展乾隆时期瓷器奢华的艺术遗风。

    “应该是嘉庆粉彩器中难得的上乘珍品之作!看来这鉴定师也绝对是个行家。”仔细看过后张楠心里已经有谱了。

    那为什么嘉庆年的东西是乾隆款呢?

    因为乾隆还当了好几年太上皇威慑朝政,嘉庆初年御窑厂的烧制仍是乾隆御窑的延续,其造型式样、图案等均因袭前朝旧制,不敢僭越。

    倒是很多嘉庆初年的民窑精品,底下是嘉庆款,结果东西却是百分百的乾隆风格,给倒过来了!

    放下赏瓶,仔细想了想,记忆中如此精品的“嘉庆年乾隆款官窑粉彩十二金钗图赏瓶”似乎只在资料中看到过一次,还是件家族传世品,其余各大博物馆与拍卖公司未见类似赏瓶。

    “这宝贝也舍得拿出来卖,还真没话说了。”心里直摇头。

    不去考虑它将来的价值,想到十二金钗与那位火车上遇到的纯纯丽人,张楠笑了。

    “什么价?”

    他要出手了。

    “您稍等,这件赏瓶还没标价,我需要请示一下领导。”中年女人回道。

    “请便。”眉头一皱,犯错了!

    不是价格,而是不专业:张楠和营业员都犯了个错,刚才没先说明白价格就上手,万一摔了等着傻眼吧!

    狠狠鄙视了一下自己。

    一会功夫,那人明显是去打完电话回来了。

    “久等了。因为这是件嘉庆官窑中精品中的精品,所以需要5000元外汇卷。还有先生,我们这都是实价。”

第十三章 失传的技艺

    尼玛,这是狮子大开口,还不带还价的!要是在黑市出现,这赏瓶喊价打死500块!

    上半年在京城的黑市,张楠用200元人民币就淘到过一件雍正官窑青花穿花龙纹大盘,20年后至少上百万!

    捏着鼻子认了,还好出差就有带大量现金的习惯,更庆幸这次从沪上票贩子那还高价换了六千外汇券,加上原来的,随身有个差不多八千零点。

    “帮我包起来,需要安全仔细。”说着先付钱,点出整整50张100元外汇券,几个营业员都是一脸看土豪的表情。

    八十年代高富帅,绝对的。

    黑市换5000元外汇券就花了6500块,真是大出血了!

    “放心先生,我们常碰到这样的要求,您尽管放心。”

    一会功夫,营业员从库房里拿出个有些年头的红木箱子,张楠一看是个书箱,长度四十公分多点,应该是个清代的玩样。

    “这是我们店配套赠送的包装。”

    买个西瓜还送颗芝麻,这服务态度不错,将来这书箱值个几千,这会就是个当包装箱的命,三瓜不值两枣的。

    用毛巾打底,泡沫塑料挖出来的垫子,张楠亲手将赏瓶放入箱子内。“先别打包,我再看看其它小东西,到时候放一起。”

    箱子是他走在哪个柜台就放在哪个柜台,不能出意外。

    “哦,这几件东西不错,帮我拿出来看看。”

    一对双龙含珠田玉玉镯,明代款式,玉质细腻、包浆圆润,已然是如假包换的羊脂白玉。

    特别是做工讲究,张楠仔细看过后认为是货真价实的明中后期产品,不是明早期的“粗大明”工,也不是清代或民国制品:因为这个算不上文物,最多是个老物件,文物商店也卖,大不了当清末民国货。

    玉镯子的雕工不是精通玉器的老手就很容易看错——张楠看到标牌上写的就是“清后期和田白玉双龙对镯”,标价580元人民币,不需要外汇券。

    这会流行老翡翠,加上可能是断代错误,所以这对镯子价格还算合理,但这也已经超级贵了,上次在横-县张楠买个不错的清代圆形玉镯,才花了30块钱。

    不过30年后,这对镯子至少几百万!

    “拿个盒子装起来。”

    这就要了。

    “有配套的对镯木盒,您放心。”

    还有一样小东西是金质凤鸟花卉步摇,标示其为清代产品,长182毫米、重量25克,垒丝工艺,花卉镶嵌红色尖晶石。

    民国之前流传下来的红宝石,十有八九其实就是红尖晶石,正宗红宝石极少。

    标价3000元外汇卷,说白了就是120块钱一克!

    步摇上8只凤鸟展翅飞翔、花叶茂密繁盛,且2朵花卉花芯镶嵌红色宝石。

    凤鸟花卉均以纯金丝线连接,如果佩戴头上,会随着佩戴之人慢步前行而飘飘摆动。

    仔细看了看,这件步摇应该是宫廷用品,作工考究,工艺精湛。

    不算黑,这会银行里买个金戒指都要八九十块人民币一克,这价格就算是加了个手工费,看来想外汇想疯了!

    这回没有拒绝营业员拿过来的放大镜,拿在手上多看了几眼,脑子里意-淫-着“宝姐姐”穿着一身明代贵族女子衣衫、头戴金步摇款款向自己而来的情景。

    “不对!有问题!”

    看着看着,张楠总感觉哪里别扭,放下手中的5倍放大镜,顺手从兜里掏出个小小的50倍放大镜。

    仔细看了一会,“包起来吧,我要了。”

    心里直接骂人:“什么清代产品?!狗-屁专家!这是宋代的宝贝!垒丝加上还有花丝镶嵌,这超一流工艺清代宫廷大匠会有,不过没有了的是失传了的拍丝点焊!南宋后就失传了!”

    刚才张楠想到了薛宝钗,那应该是个明代的故事。

    《红楼梦》书中并未明确是哪个朝代,很多人推测朝代背景是清朝或者明朝。

    曹雪芹写书那会正是大兴文字狱的时候,有人猜想为了保护生命安全,曹雪芹就把一些容易被他人视为敏感内容的人和事,都选用隐晦的方式来表达。

    不过清朝和亲,明朝没和亲,所以到底哪个朝代就是本烂账。

    不过张楠是一直把他代入到了明代在看,然后就感觉到了问题!

    这支金步摇上所有细部结构,包括所有凤鸟、花卉都是以头发丝般粗细的金丝层层编织而成!

    清代宫廷大匠师也许能将头发丝般纤细的黄金金丝编织成凤鸟、花卉,不过别说清代,就连到了21世纪,估计都没法拉出如此纤细的黄金金丝!

    而且这支金步摇上头发丝般纤细的金丝不是拉制出来的,而是“拍”出来!更不用说还有如此纤细金丝的焊接技艺,神奇到不可思议!

    现在的专家们估计就没见识过如此登峰造极的工艺,砖家那就更不用说了,或许根本就不明白:如此纤细的金丝拉制和焊接,是如今根本无法做到的。

    术有专攻,一个鉴定师也许是顶级的瓷器专家,但金银器方面可能就是半桶水了。再加上如今常见的放大镜只不过是5倍左右的阅读放大镜,看走眼了这件极品金步摇也正常。

    前世大约是2010年左右,江南省一座南宋皇家大墓被施工的挖掘机掀了个脑壳大开,几十上百人一阵哄抢,据说有个银鎏金凤冠都被一帮子人扯成了几十块分赃,足见当时现场哄抢的疯狂!

    等到警察赶到,只剩下个挖机驾驶员翘着个二郎腿,坐在挖机里抽烟——据说报警的都是他。

    这驾驶员见多了这码子事,有经验,一看现场情况控制不住立马偷偷摸摸报警,自个也没去哄抢,来了个稳坐钓鱼台。

    果然,哄抢的几十号人最后一个没跑掉,全给抓了,判了好几十个,不过最终收缴回来的东西就稀稀拉拉了。

    还好,凤冠部分被撕裂的组件被追回,就是如此纤细的金属丝编织焊接而成,只不过是银丝鎏金,这下考古界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曾经创造出如此登峰造极的工艺!

    显微镜放大上百倍后,从金丝上留下痕迹里最终判断出这金丝不是拉制,也不是敲,而是“拍”出来——至于怎么“拍”?不好意思,专家们不知道,只是猜测和制作金箔的工艺可能有相通之处。

    而在2014年,张楠曾经有幸私底下上手过其中一个小小的组件:一个小小的凤冠组件上有6只小鸟,每只小鸟才不到4个毫米长度,单单小小的翅膀上,层层叠叠用金丝编织的羽毛纤毫毕现;小爪子就如同被缩小了无数倍的真的鸟爪,甚至金丝还编织出了鸟爪上的鳞片皮肤效果!更不用说小鸟眼珠子都活灵活现!

    精细到令人发指!

    可惜,当时因为资金不足,加上卖家急于出手,该组件被另一位藏家高价买走,张楠为此都懊恼了大半年!

    “异族南下,多少生灵涂炭,多少国之魁宝、技艺消失在战乱之中!”张楠不由感慨。

    至于之前为什么考古界不知道这个工艺?甚至没有类似工艺的实物出土和传世?

    因为没地方去出土,传世更难!

    北宋前似乎还没这个工艺,等到了南宋,这工艺应该是南宋宫廷专用,南宋灭亡时实物失散、被草原民族所夺,几百年下来不是损坏就是被重新熔炼。

    而地底下的,因为南宋皇陵实为“攒宫”,即为攒集梓宫、暂葬地:当初南宋皇帝考虑以后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椁葬得比较浅,盗掘起来很容易

    加上还出了个叫杨琏真迦的党项人、疯子、掘墓狂,元江南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的官员)、元朝庭赴江南去汉化的急先锋、藏传佛教僧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的弟子,在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杀守陵人,把各处南宋皇陵挖了个精光!

    连南宋公侯卿相们的坟墓也一个不放过,全挖了!钱财挖出来修庙。

    还将南宋帝、后们的骨骸全部掘出,弃之荒野。

    理宗赵昀是大头,杨琏真迦将他的头颅从尸身上取下来带回北方,镶银涂漆,制成盛酒的器具使用!

    又将南宋帝后的尸骨收集于临安皇宫中,上筑高13丈的白塔压之,名日“镇本”!南宋皇帝至死也无一人能回到祖陵处,反而遭陵毁尸抛。时人唐珏看不下去,召集乡人用兽骨置换收藏了帝后的尸骨。

    最后还是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将南宋帝王的尸骨重新归葬原处,重修了皇陵。

    传世的毁于战火,陵寝也被挖光,这项或许只为南宋皇家服务的“拍丝点焊”绝技,就这么失传,甚至不为人知。

    直到2010年,那座逃过几百年前大劫难的皇族大墓被挖出,惨遭哄抢。

    而张楠如今买下的这件金步摇,或许是非常幸运的传世,也或许明清时被挖出后被妥善保存。不是刚出土的样子,保存非常好,完全没有损坏。

    这下巨额的外汇券全报销了,所有东西放进箱子里妥善包好,再在书箱外套了个帆布袋。取了文物商店开出的购买证明,凭着证明可以顺利带出国,海关会凭此放行。

    张楠不会将它们带出国,倒是可以在将来凭着这证明顺利上拍,合理合法。不过也没打算卖,这样的精品卖了是败家,自个收藏才是正理。

第十四章 截胡

    抱着帆布袋离开文物商店,这还没出大楼门口呢,因为脑子里想着点事,转弯的时候撞上个人。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张楠还没开口,对方倒是先连连道歉。

    还好还好,箱子没摔。

    倒是那人被张楠撞得差点摔倒,手里拿的东西也掉在了地上。

    是用报纸抱着的几个卷轴,都散了。

    “不用,没关系。”一出口还是一口装出来的港腔,刚才说顺口了,没改过来。

    边说,还边帮着对方整理地上散落的书画卷轴。

    这是个50多岁的中年人,个子不高,穿着身半旧的中山装。

    “您这是去文物商店?”张楠问道。

    因为似乎是撞了个“港澳同胞”,这人也没好意思立马走。

    “嗯,卖些书画。”

    张楠干脆放下手中的布袋,递了根烟给对方。

    “我刚从那出来,也喜欢字画。要是方便先让我看看?如果合适,出的价一定比文物商店高。”

    一听张楠这么说,对方的脸立马露出笑容:“可以可以,这文物商店抠门的很,您要是感兴趣,咱找个地方看看?”

    “得,看来是碰上个常来这里卖东西的家伙,不过看着不像个文物贩子。”

    张楠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他不是对字画能不碰就不碰的吗?这次为啥又感兴趣了?

    能称之为半桶水,那也是需要有点功底的!

    为啥帮着整理卷轴?

    因为他看到其中一轴画似乎用的是清代宫廷的装裱手法,露出的边沿奢华而又富丽堂皇,一般藏画可没这么干的,甚至还会被认为是僭越!

    两人也没走远,觉得大楼边上的一处小花园不错,没人打扰,就在那看画。

    什么也不用想,先打开那副似乎是宫廷装裱的画轴。

    一打开,是副立轴人物画,绢本,线条流畅劲秀。描绘的是竹林中的仕女,尺寸大约纵90厘米,横60厘米的样子。

    整画工整纤丽、飘逸优雅:画中庭院内修篁疏淡、奇石卧立,一仕女宽袖长裙,信步闲踱,凝视远方。

    人物线条用兰叶描,似乎用的还是唐宋画法,似周昉UU小说的唐代贵族妇女形象。

    往落款处一看——“仇英实父亲制”!

    落款时间为戊申年九月,还有其一方私章。

    “真是撞大运了,这是仇英的画!《修竹仕女图》。”

    好东西!

    再仔细一认,还有几方“耕读传家”一类的私人收藏鉴赏章,显眼处还有一方正方形“乾隆御览之宝”章赫然在列!

    “果然没看错,清宫里流出来的宝贝。好像差不多的sh博物馆有一副,还是个国家一级文物。”

    张楠心里回忆了一下。

    仇英,字实父,明代绘画大师,擅画人物,尤长仕女。

    “这画问题不大,绢色都有个四五百年。绘画技艺高超,加上那方乾隆的鉴赏印章,应该是真品无疑。”

    心里已然有了定论。

    “同志,这可是真正的古画,你看乾隆皇帝的印章都有。”

    “不错,这人不知道仇英是谁,只认出那个印章,好现象。”心里想着,鼻子里却只“嗯”了一下。

    收起来放好,又打开一幅,原来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江南画家费丹旭所画的仕女图。

    横轴,一女子在花园内弹琴。

    第三幅还是仕女图,立轴,作画者仍然是费丹旭。

    费丹旭的画作流传不少,在jn区域名气不小,二十几年后拍卖价一般都在一百万至二百万之间。

    “只要价钱合适,绝不放过!”

    心里打定主意,打开了第四幅画。

    这画轴一展开,张楠强压心中兴奋——这画“多年以后”他在网上看到过:晋省博物馆馆藏“元王渊桃竹锦鸡图”,落款处标明作画时间为至正三年。

    500年以上的绢本,这个做不了假!

    张楠就算是书画鉴赏只有半桶水,这书画本体时间是不会走眼的,技艺好坏也分得清,不然只能算一窍不通!

    平常这样一幅画的鉴定都会花上很长时间,但这会张楠不需要。

    他已经想起来,似乎这晋省博物馆收藏的“元王渊桃竹锦鸡图”,就是文物商店收上来的。

    收好画卷,“你要多少钱?”

    那人似乎脑子里思想斗争激烈,好一会才说:“儿子要结婚,至少两千块。上次我卖了两幅,还没这么老的画人家都给了500块。”

    张楠一听,彻底明白这人根本不懂画,甚至就没读过几天书。

    估计连“至正三年”是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都不清楚。

    张楠没问前两幅画谁买走的,而是指着两幅费丹旭的画说:“这两幅同一个人画的,清代一个小画家,在江南有点小名气。200块一幅顶天了,要知道齐白石的画现在也就几百块一幅。”

    又指着另外两幅道:“这两幅年纪老点,每幅500,一共一千四。”

    这是个和陌生人交易古玩的小技巧:你要爽快答应对方开价,人家就可能立马反悔!

    但还价又不能过,不然卖家拔腿走人就麻烦了。

    张楠这价一还,看到对方似乎做着强烈的思想斗争:“最少一千八!儿子要买个彩电,少了不行。”

    张楠也装着考虑了一下,勉为其难的说道:“天下最苦父母心!成交。”

    说着从腰包里取出一沓多“大团结”,这里有1420块,刚才买完玉镯子多下来的。

    又取出钱包,点出厚厚一叠380块钱一起交给对方,这就算钱货两清了。

    看着对方点完厚厚的两沓钱,“正好1800。”

    “家里还有藏画吗?”

    这也就随口问问,对于这种捡漏国宝级文物的情况,张楠可不想和卖家藕断丝连的,免得麻烦。

    “没了,这两年孩子读书、找工作都卖完了。”

    又递了根烟给对方,“家里传下来的?”

    “不是,20年前破四-旧,从一堆要烧掉的老画里捡的。你说这么好看的画烧了多可惜,我管着仓库,就拿了一捆回家。”

    “该死的破四旧!”

    心里发下牢骚,一手拎起箱子,一手夹着重新捆好的画轴,“再见。”

    走人,最好是永远别再见面了!

    那人也干脆,目的达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就是把晋省文物商店的生意给截胡了,张楠没一点不好意思!

    连“拍丝点焊凤鸟花卉金步摇”和“嘉庆年乾隆款官窑粉彩十二金钗图赏瓶”都能拿来换外汇券的文物商店,被截胡了活该!

    下次有机会还要来!

    满载而归,直接回火车站。软卧候车室里取回自己的登山包。

    反正候车室里不是服务员就是高级干部,也不怕别人惦记,先把四个画轴塞进了原本捆在登山包上头的帐篷包里。

    那副王渊的画作连画轴长度足有一米五,从包里露出长长的一截——没办法,用个装衣服的布口袋一套捆上,将就了。

    取出来的帐篷帆布面用套木箱的帆布包一装,直接挂在登山包后边。

    登山包清理了一下,把书箱用件毛衣套着,在没让人看见包里照明用具的情况下,把木箱子放进了登山包最底下,上头放灯具。

    其它东西再一样样塞进去,鼓鼓囊囊一大包搞定。

    出门在外,行李零散是大忌。

第十五章 干正事的时候到了

    1986年11月10日,立冬后的第三天,一辆BJ212开出五-台县同兴煤矿办公区,沿着还有积雪的公路向五台山景区方向而去。

    车内只有司机一个人,就是来这里谈业务的张楠。

    短短几天时间,他就已经搞定了整整三万吨的发电用煤,大前晚深夜第一列重载煤列已然发出,直发江南省曹娥货运站。

    还在谈判时,第一笔2000吨煤炭款就电汇到达,这让接下来的谈判顺利异常。

    原本最多再给3000吨的同兴煤矿,因为张楠抛出了优惠条件,供货方立马答应只要付款及时,可以在5000吨的基础上再加两万五千吨!连铁路方面的关系也是煤矿方面大包干去搞定。

    这几天张楠是该吃吃、该喝喝;而对一个年产60万吨的露天煤矿而言,3万吨的需求量也不算小,更不用说江南省的购买方表示:年前需要的这多出的两万五千吨煤炭,可以大方的向上浮动百分之八的煤价。

    更重要的是:以后还可以按照这个方式走,一年至少10万吨。

    这样的价格,别说同兴煤矿,附近的煤矿企业个个都会热烈欢迎!

    这也只有南方少数省份的客户有这个魄力,因为江南省那边经济上已经部分放开,部分实行“议价制度”,这在五台这边还没。

    煤业领导甚至在谈判中暗示如果能再加点点数的话,可以给点好处给张楠,不过张楠直接拒绝:万一出事就亏大了,犯不着。

    其实这3万吨煤最多给电厂15000吨,就这物资局还得狠狠宰电厂一刀!

    按照国家标准的电煤价格只有标准煤价格的三分之二都不到,几乎相差一倍!计划外指标搞来的煤炭才不会按照电煤价格给,反正电厂又不会亏本。

    剩下的一万五千吨煤炭物资局打算用来做人情、赚大钱:煤炭紧张,“白市”(政府定的价格)给任何一家单位几十几百吨的都是大人情,这还是比到货价格上浮百分之六七十的情况下。

    还能用至少一倍于“白市”的“议价”方式,再狠狠赚上一笔!

    甚至还能在隔壁县曹娥就高价将煤炭卖给附近县市的物资局,反正煤炭这会在江南不怕没人要,就怕你搞不到!

    至于县里,煤炭拉回来、钱赚回来就是有功,谁管你里面的那些猫腻,计划经济也是有漏洞的,更不用说现在已然有所松动。

    张楠是立功了的:刚抵达五台的那天后半夜,在花了3个多小时才接通的省际长途电话里,他与局长同志直接通话。领导给张楠是最多上浮百分之二十的权利,结果他只用8个点就搞定了。

    回去就嘉奖、涨工资、发奖金,有合理要求随便提。

    为什么等到半夜也一定要打电话?

    如果你用加急电报,对方能把你谈判的底线知道个底掉——其实电话也不大保险,话务员能听到,但张楠的和局长同志那一口剡县方言就是超级密码,绝对保险。

    局长交代张楠还需要至少在五台待半个月,每一周就会有一笔巨额电汇款项抵达五台县邮电局,需要张楠亲自签字签收才能兑现。

    “只要你给我发煤,我就现钱支付!”这下煤矿更是重视:这座露天煤矿设计年产60万吨,每月5万吨。但只有给职工的奖金足够,每月多挖个一两万吨没问题。

    这都是钱呀,多挖的这几万吨煤还是企业有很大支配权的“活煤、活钱”,江南省客户是典型的“人傻钱多”,这边只要把铁路方面搞定就成了。

    这下煤矿对掌控着这次交易经济大权的张楠更是热情:招待所最好的房间住着,天天大餐吃着,不用付钱发票照样给,回去好报销。

    甚至还提出要多少发票都行:煤矿知道业务员都有一笔招待费,就算一分钱没花,煤矿也得装着已经花了,能让对方业务员多捞些好处。

    这点张楠倒是不客气,该开的开,与私吞煤炭价格浮动点数相比,这就不算个事。

    昨天总算忙的告一段落,张楠接下去的大半周时间就是休息、无所事事,该干点正事了。

    向煤矿开口想借用一辆三轮摩托车,好乘着闲着无事去五台山景区逛逛,顺便在那住两天。结果煤矿直接给了辆挂着当地警车牌照的吉普车给张楠使用,神通广大!

    谁说只有几十年后的煤老板厉害的?这会煤矿在当地也是牛逼哄哄的存在!

    还给了汽油票和放着500块现金的一个信封,让张楠随便玩、随便开。

    这不算行-贿,俗称“塞右手”,给点小甜头,账本上都没登记的。

    招待所里的房间也给留着,任何时候回来都能住——因为天气冷,还主动在车里准备了一件全新的军用翻毛棉布大衣,外加一个用来紧急情况下,对被冻住的水箱和发动机进行加热烘烤的喷灯。

    …….

    “真是冷!难怪叫清凉山!”

    照着份煤矿那取来的五-台县地图,张楠将车驶入五台山区,寒冷扑面而来!

    这五台山虽然处于与京城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却和华夏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这会位置相对低洼处白天都已经在零度左右,入夜更是随随便便零下10度!

    而张楠的目的地是五台山的中台台顶,海拔2894米,那是一个没有夏天的地方,冬季极端低温能达到零下44度!

    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向中台台顶,道路基本上就被淹没积雪之中。

    给轮胎装上防滑链,拉起加力杆,四驱之下BJ212艰难而上。从山下的台怀镇至台顶的十公里路,张楠停停开开耗费了2个多小时!

    这里完全没有一棵树,山顶平缓而巨大,足有15万平方米!因为海拔太高风又大,积雪还没半山腰的厚,露出无数巨石和密密麻麻半干枯的苔藓。

    冷风刺骨,天空中云层越来越低,似乎要下大雪。

    将车停在一块巨石的背风处,张楠下车套上军大衣,绕过巨石,经过一片只有两三米高的缓坡,拿出望远镜观察了山顶另一头的一处建筑:那是五台气象站,差不多在600米外。

    “里面应该有人值班,如果下雪就可以开工了,不然要等到晚上。”

    距离巨石30米不到的位置有一处面积不小的建筑废墟,那是据说建于千年之前的演教寺旧址,至少20年前就没人了,几乎所有建筑都被彻底毁掉——而这就是张楠的目标。

    等,静静的等待。每隔一会就观察一下气象站:今天周一,加上寒冷的天气,别说游客,连气象站的值班人员也不出来。

    下午一点,天上飘起鹅毛大雪,二三十米外就看不清东西,而且看这情形,一时半会不会停。

    冒着风雪,张楠背着已经将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取出的登山包,来到废墟,观察了一圈,不到十分钟时间就确定了具体目标。

    这是一处古塔塔基,上边的构件荡然无存,被人为的彻底清除,只能从地上遗留的痕迹判断这里曾经有座塔,一般人还根本认不出来。

    选定塔基正中心位置,取出工具开干。

    用工兵铲搬开大大小小的碎砖、泥土就花了一个多小时,中间还要去汽车上发动一下,让发动机运转几分钟,免得彻底冻住。

    风雪中人都累得要脱力,实在顶不住返回吉普车,还好这辆212是加装了暖风机的型号,发动后打开暖器缓了一会。

    回到塔基,一块大石板覆盖在中间。用锄斧从边角挖了几下,发现这块石板只有七八公分厚,但就是这样,这块石板也不是张楠一个人能够移动的。

    那就只能砸开了!

    四周寒风呼啸,要不是穿着专业的的冬季登山装备,张楠估计已经被冻个半死了!隔着防风镜,三十米外的巨石都模模糊糊,估计有人在这里扔个手-榴-弹,几百米外也是什么都听不见。

    锄斧的斧子一面硬度、韧性极好,先不怎么用力的凿了石板几下试了下手感,“嗨!”猛然砸下,石板应声而开!

    再横的来了几斧子,石板就裂成了好几块。

    一块块搬走,清理完毕。这时天色已经昏暗,将头灯戴在帽子上打开,把手提式照明灯也打开放在边上。

    石板下是一层薄薄的泥土,几百枚方孔圆形古钱币密密麻麻的出现在视线中。

    直接一把把起出来,放进准备好的帆布袋中,也顾不上钱币上沾着的泥土——灯光下部分钱币被手套抹去了沾着的泥土,露出令人迷醉的金黄色!

    不错,这是黄金!

    世界上唯一的一批“淳化元宝背佛像供养金钱”就在张楠眼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243/ 第一时间欣赏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 作者:血蝠所写的《古董商的寻宝之旅》为转载作品,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古董商的寻宝之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古董商的寻宝之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介绍:
一个古董商人兼古玩藏家带着几十年的从业经验,回到80年代中期自己年轻时。然后,他发现想要找好藏品是如此简单;至于发财?不好意思,还得一步步来......(血蝠自《苏联英雄》后六年,我回来了。这些年一直在兼做古玩生意,所以这书还是比较贴近现实的,望书友支持。)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