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权驭大明TXT下载权驭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权驭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小黑醉酒     权驭大明txt下载     权驭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二十一章 红丸

    三天后,李选侍的册封大典隆重举行,京城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悉数参加。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接连举行两场皇后的册封典礼,恐怕已经开创了古代史的一个先河。

    虽然泰昌帝让一切从简,但这毕竟是皇后的册封大典,即便是再简化又能缩减到哪里去,有些仪式和流程必须要走。

    故而,李选侍的册封典礼比郑太后的要隆重得多,毕竟郑太后举行皇后册封大典时遇上了泰昌帝登基,所以省去了很多的仪式和流程。

    李选侍的册封典礼则没有这方面的顾忌,所以那些在郑太后登基时省去的仪式和流程在李选侍这里无法省去。

    册封大典最重要的环节自然是泰昌帝把皇后的金册金宝亲手交给李选侍,这样的话意味着李选侍正式成为皇后。

    由于泰昌帝病重,所以这一仪式就在干清宫东暖阁完成,李选侍在接过金册金宝一刹那喜极而泣,面色苍白的泰昌帝则含笑不语,他终于了结了一桩困扰在心头的心事。

    李选侍的皇后册封典礼结束后,泰昌帝把他托孤的十四个辅臣喊来,下了一道谕旨,表示死后安葬在景泰皇帝当年建造的陵墓里,那座陵墓自英宗复辟后一直空着,泰昌帝觉得那处陵墓的规模和地点都不错。

    按照封建王朝的定制,太子在未登基前是无法修建陵墓的,泰昌帝登基时日尚短,连陵墓的地方都没有选好,更别提陵墓的建设了。

    泰昌帝知道自己大限临近,他总不能死后让朱由校给他修建陵墓,一个皇帝一生修建一座陵墓足矣。

    因此,泰昌帝决定使用景泰皇帝的陵墓,反正那座陵墓也是空着,又是按照天子的规格来修建,正好可以来救急。

    “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等安排好了陵墓的事情,泰昌帝迟疑了一下,然后沉声向一旁侍立的王安。

    听闻此言,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知道该来的始终还是来了。

    “皇上,此药竟称仙丹,不可信也。”方从哲闻言连忙开口阻止道。

    原来,泰昌皇帝病危时,鸿胪寺丞李可灼就炼制了几枚大还丹,称之为仙丹,有起死回生之神效,想要进献给泰昌帝。

    方从哲并不相信世上有如此神奇的丹药,所以就拦了下来,不过没成想事情还是被泰昌帝知道。

    明朝皇帝尊崇道教,故而自然也相信道家的炼丹术,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非常崇信道教,喜好神仙老道之术,为求长生不老处搜罗方士和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也就是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进而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由于嘉靖皇帝一心求长不老术,故而导致长期服用丹药,不仅身体越来越差而且脾气也越来越坏,把文官集团修理得够呛。

    不过后来,病重的嘉靖皇帝幡然醒悟,把宫里的方士悉数赶了出去,还是未能逃脱死亡的来临。

    实际上,泰昌帝这次患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长久积累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这个道理。

    泰昌帝由于不被万皇帝所喜,故而在生活中过于放纵于女色中,根据太医院御医的诊断,泰昌帝之所以一病不起是因为精损过重,所以推荐使用固精建中之类的药物。

    这类充血生精之药本来就是慢补才能见成效的,需要静养,可是大明近年来天灾**不断,泰昌帝哪里能静的下来,没少为大臣们上的奏章生气。

    再者说了,古代医术有限,哪里能治好如此复杂的病症,所谓的调养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

    泰昌帝现在可谓已经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下自然要试试李可灼所献的仙丹了,或许还能保命,这就是病急乱投医的心理。

    “朕心已决,众卿家勿需再劝。”泰昌帝见方从哲想要阻止他服药,立刻向其摆了摆手,然后吩咐王安把李可灼传来。

    李可灼是鸿胪寺丞,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

    没过多久,一名内侍领着一名五旬左右的官员走了进来,身材高大,容貌端正,行为举止飘逸,确有点道骨仙风,手里捧着一个古朴的锦匣里。

    李宏宇知道这名官员就是李可灼,视线随着落在了他手里的那个锦匣上,要是他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匣子里装着的就是李可灼所献的仙丹。

    “臣李可灼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可灼快步来到软榻前,规规矩地给泰昌帝下跪行礼。

    “李大人,你可有仙丹献上?”泰昌帝望了望李可灼手里锦匣,双目放出了异样的光彩,他当然不想就这么死了。

    “皇上请看,这就是臣敬献的仙丹。”李可灼闻言打开了锦匣,一本正经地说道。

    现场的众人闻言纷纷伸长了脖子望去,只见里面有几颗红色的药丸,这也是后来红丸案的由来。

    “李大人,你这仙丹从何处得来的?”泰昌帝瞅了瞅那几颗红色的药丸,开口问道。

    “回皇上,臣年轻时在峨眉山采药,偶遇一位得道的仙长,他跟臣有缘,故而赠给臣一些仙丹,所用药料均采自神府仙境,能治百病。”李可灼闻言面色一整,一本正经地说道。

    “哼!”李宏宇望着一脸郑重的李可灼,嘴角闪过了一丝冷笑,他知道李可灼这是在吹牛,如果有这样的仙丹早就应该献给万皇帝才对。

    “原来如此!”泰昌帝闻言不由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像接受了李可灼的这个说法,此时为了活命他唯有相信李可灼。

    “来人,拿仙丹来,朕要尝试一下。”随后,泰昌帝开口向一旁的王安吩咐道,李可灼敬献的仙丹是他现在唯一活下去的希望。

    “皇上,万万不可,此药尚未等到验证,皇上不可亲尝。”方从哲见状大惊,连忙阻拦道,他不相信什么仙丹,万一泰昌帝吃药后有什么好歹那可就糟了。

    “皇上,千万不可。”张惟贤等人也纷纷开口相劝,这可是国之大事。

    李宏宇虽然也加入了劝阻的队列,不过他很清楚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像一个溺水的人遇到一根救命的稻草那样,肯定会不顾一切的抓住。

    “皇上,仙长曾经告诉过臣,此药唯有有缘之人服用才能管用,万一无缘的话,食之后将暴毙而亡,故而臣请皇上三思。”

    这时,李可灼向泰昌帝一拱手,一本正经地回答。

    “暴毙而亡?”方从哲闻言顿时吃了一惊,指着李可灼喝道,“大胆狂徒,你居心何在?来人,把他拿下!”

    “好了!”方从哲的话音刚落,泰昌帝就沉喝了一声,使得现场有些混乱的局势平静了下来。

    “李大人,你说此药有缘之人才能发挥神效?”随后,泰昌帝神色严肃地问向了李可灼。

    “回皇上,仙长当时是这样告知于臣的,具体情形如何臣也不知。”李可灼闻言点了点头,沉声回道。

    “哼!”李宏宇闻言不由得一声冷笑,很显然这是李可灼的托辞,其目的是给他留一条退路。

    “皇上,此药既然未知属性,皇上还是不要服用为好。”见李可灼并不能保证药丸的安全,现场众臣纷纷开口反对,这可事关大明天子的安危。

    “皇上,依臣之见不如这样,找两个人给皇上试药,以验证其药性如何。”李可灼早有准备,闻言开口说道。

    “此法甚好。”泰昌帝闻言眼前一亮,点了点头后吩咐王安去办此事。

    不一会儿,王安就领着两名年轻力壮的内侍进了东暖阁,让两人给泰昌帝试药,这对那两名内侍来说可是天大的荣幸,一旦服药后没事就会得到重赏,即便是死了也无限荣光。

    于是,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下,李可灼取出了两粒药丸,让人端来一盏燃着的烛台,把两粒药丸在烛火上轻轻晃了晃。

    “快看,变色了。”

    随着李可灼的这个动作,他手里的两粒药丸从红色逐渐变成了白色,这使得现场众人大惊,纷纷指着两粒药丸说道。

    等那两粒红色的药丸成为白色后,李可灼把手从烛火上拿走,那两颗白色的药丸竟然逐渐地又恢复成为了红色。

    “又……又变了回去。”见此情形,屋子里的人们纷纷面露诧异的神色,一脸的匪夷所思,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神奇的东西。

    “皇上,据那位仙长所言,当年始皇帝派了童男童女出海,寻找的就是这种仙丹,只不过始皇帝杀戮太多,有干天和,故而未能得到此药。”

    见众人一副震惊的模样,李可灼顿时变得得意了起来,高声向泰昌帝说道,“今日皇上能得此药是天意,预示着我大明即将中兴,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雕虫小技!”李宏宇闻言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笑意,他已经看穿了李可灼的伎俩。(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命如此

    在李宏宇看来,那颗药丸之所以能从红色变成白色,又从白色成为红色,是因为里面添加有含******的物质。

    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当加热含有******的水银矿石时,红色的水银矿石会首先被还原成银色的金属汞,然后金属汞在继续加热后又会通过氧化反应变成红色的******。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人们不清楚这里面的变化的本质,见到这个从红变白,又从白变红的过程就觉得很神奇,故而将含有******物质的药物称为“大还丹”。

    早在秦始皇时开始,人们就认为这种能从红变白再从白回到红的“大还丹”里面隐藏着返老还童的秘密,能把耄耋老人“还童”成翩翩少年,是能起死回生、活死人而肉白骨的“仙丹妙药”。

    当年秦始皇之所以派人出海寻长生不老之药,就是被******的这种特性所蒙蔽,故而下令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

    由于见识了仙丹的神奇变化,现场的众臣脸上纷纷流露出惊愕的神色,无人反驳李可灼秦始皇寻找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其敬献给泰昌帝的仙丹,万一这个东西真的有用岂不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

    因此,众人都沉默不语,准备静观其变,看看这所谓的仙丹是否真的有效。

    听了李可灼的话后,泰昌帝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兴奋的神色,向王安微微颔首示意可以试药了。

    王安于是摆了一下手,两名内侍于是走上前从李可灼手里各自拿了一粒药丸塞进了嘴里,喝了一口水后一仰头咽了下去。

    包括泰昌帝在内,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望着那两名内侍,神色显得有些紧张,想要知道会有什么变化。

    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着,******可是有毒的物质,服食后肯定对身体有大害,再加上天知道李可灼还往里面加了什么东西,故而他对结果并不抱有幻想,最终肯定会致人死命。

    大约过了一刻钟,一名试药的内侍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起来,额头上渗满了汗珠,双手紧紧捂着肚子,脸上的五官疼得都有些变形。

    “疼,疼死我了!”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这名内侍捂着肚子倒在地上打起滚来,没过多久就七窍流血而死,嘴唇乌紫,正是中毒的迹象。

    见此情形,包括李可灼在内,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很显然这名内侍试药失败了。

    不过,另外一名内侍则安然无恙,而且面色红润,好像比以前更加精神,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这使得人们稍微安心。

    “你感觉如何?”又过了半个时辰,见那名内侍依然没事儿,王安于是走上前问道。

    “回总管,小的感觉浑身都是劲,身上从未像现在这样有力量。”内侍闻言一躬身,沉声回答。

    李可灼松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神色,其余众人私下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他们确实注意到这名内侍比先前更加精神,难道这种仙丹真的是有缘者居之?

    李宏宇面色阴沉,他可不相信李可灼的这套谎言,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个所谓的仙丹里肯定添加了兴奋类的药物,犹如鸦片一样,服用后能使得人们精神亢奋,但对身体的危险非常大。

    以泰昌帝现在的体质根本就经不起这番折腾,一旦服用的话肯定会提前死亡,不过他现在无法劝说,总不能把******什么的解释一番。

    反正泰昌帝已经命不久矣,与悲观地死去,不如让泰昌帝满怀期望地离世。

    “给朕仙丹。”泰昌帝见那名内侍荣光焕发,顿时相信了仙丹的神效,于是压抑着心中的激动向李可灼说道。

    “臣遵旨。”李可灼于是拿出锦匣里的最后一颗红色药丸,在烛火上摆弄了一番使得它的颜色也发生变化后双手递给了泰昌帝。

    泰昌帝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就把那可红色药丸吞进了肚子里,然后喝了一口水后吞下,然后闭目养神。

    现场众人立刻紧张地望着泰昌帝,万一泰昌帝不是有缘之人的话那么就会像先前的那名内侍那样丢掉了性命。

    “果然是仙药,仙药!”大约一刻钟后,泰昌帝睁开双眼,竟然从软榻上站起身来,面色变得红润,好像一下子健康了许多,于是笑着向李可灼说道:“爱卿是个大忠臣。”

    “臣不敢,为皇上效命是臣的分内之事!”李可灼连忙躬身回道,脸上则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朕服仙丹果然有效,不过尚有不足之处,你明天再献一丸来,估计就可痊愈了。”泰昌帝闻言笑了笑,活动了一下手脚后说道。

    “禀皇上,臣家中尚有一丸仙丹,但仙长曾指点过,需在第一丸后三天再进第二丸,臣当于三天后再献灵药。”李可灼闻言一躬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爱卿真乃忠义之臣,待朕病好后一定重赏。”泰昌帝心情大悦,笑着向李可灼给出了承诺。

    “谢主隆恩。”李可灼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连忙下跪行礼。

    李可灼之所以要推到三天后进献,一是因为药效太勐泰昌帝扛不住,二来他手里已经没有了药丸,回去后需要再度调制。

    其实,李可灼进献的药物应该称为“红铅金丹”,又称为“三元丹”,不过外界俗称“大还丹”。

    制法比较复杂,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桨,再加上红铅、秋石(人尿)、人乳、辰砂(湖南辰州出产的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与嘉靖皇帝当年服用的药物相似。

    吃了李可灼的“仙丹”后,泰昌帝的病情好像在不断好转,不仅有了食欲而且还能下地活动,有两次走出了殿门。

    虽然一切情况证明泰昌帝的病情在好转,不过方从哲的心中却始终忐忑不安,凭他多年的阅总觉得这事太过玄乎,似乎另有隐情,这世上哪里有什么起死回生的仙丹,要不然朝代的皇帝岂能驾崩?

    因此,回到府中后方从哲就把浙党的几名重臣招到家中商议,那几名重臣也觉得事情太过蹊跷,故而都劝方从哲再涉入此事。

    尤为重要的是,太医院的御医们异口同声否定“仙丹”的作用,他们毕竟通晓医术,因此不相信那些鬼神之言。

    就在泰昌帝服药的第二天,有司衙门向内阁奏报,淮北遇到了饥荒,居民食尽草根树皮,甚或数家村舍,合门妇子,并命于豆箕菱秆,而灶户在抢食稻,饥民在抢漕粮,所在纷纭。

    至于镇江,斗米百钱,渐至苏、松,增长至百三四十而犹未已。商船盼不到关米,店铺几于罢市,小民思图一逞为快。

    鉴于淮北饥荒严重,故而有司衙门奏请泰昌帝赈灾,不过此时正值泰昌帝服用仙丹的关键时期,故而没人胆敢打扰泰昌帝,此奏报被内阁压了下来。

    不仅如此,兖州府、济南府、东昌府在九月发生了地震,相继济宁州发生百年没有的大地震,接着是郓城地震,有声如雷,地裂泉涌,鸡犬鸣吠,墙屋倒塌。

    巨野城垣雉堞倾倒过半。文庙庑舍皆坏。城震声如雷,房摇地动。

    据史料记载,曹州(今菏泽)、城武、曹县、濮州(今河南省濮县)、朝城、金乡、鱼台,皆大震有声。

    波及兖州府东阿,平阴,东平州(今东平)、汶上、定陶。

    济南府城、济阳、齐东、邹平、阳信、淄川、新泰。

    东昌府聊城、莘县、馆陶。广平府清河、鸡泽、肥乡、成安。

    河南省河南府洛阳、偃师。开封府杞县、尉氏。

    归德府商丘、睢州、鹿邑、阳武以及徐州、肖县、沛县、丰县等三省三十余府州县

    随后,济南府、东昌府的城、长清、济阳、临邑、乐陵、东阿、茌平、肥乡等地又发生地震,并连震三日,倒坏民居无数,聊城、武定州等同日亦震。

    内阁看见这道奏报后颇为无语,随即也将此事给压了下来,生怕惊扰了泰昌帝。

    俗话说的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地震的奏报刚完,柳州大旱的奏报就传了过来,其中以融县境况为甚,百姓死者相继,鬻卖男女不下数千人。

    实际上,万四十八年各地水、旱、蝗灾频繁,饥荒瘟疫严重。

    先是去冬无雪,入春以后久旱不雨。至三月江西发生大水。六月北直隶南部各府饥荒,湖广承天府大水成灾,河南开封等处蝗灾。

    七月,江西大旱,江北、山东蝗灾,福建泉州洪水过后饥疫并生。

    除江西、北直隶、湖广、福建之外,像山东、陕西、山东、广东等省亦先后向朝廷报告灾情,廷臣和有关部门也纷纷请求神宗下令救济各地灾民,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万皇帝为此头疼不已,现在轮到泰昌帝头疼,可由于他的病情,这些灾情只能压了下来,谁让朝廷缺钱?。

    三天后,泰昌帝就派人催仙药并发下圣谕,方从哲思索再三决定从中阻拦,不过泰昌帝随后下旨,如果内阁阻拦进药就以抗旨欺君论处。

    方从哲万般无奈将李可灼召到内阁,再三询问仙丹药效,李可灼拍着胸脯力保仙丹有神效,足以使得泰昌皇帝痊愈。

    这下,方从哲就没有办法了,召集了泰昌帝任命的托孤辅臣陪着李可灼进宫献药,一路上心情忐忑不安,隐隐约约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 生死攸关

    干清宫,东暖阁。

    泰昌帝背着双手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有些焦急地等待着方从哲把李可灼领来,他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李可灼的仙丹上。

    李宏宇与张惟贤等托孤辅臣们躬身立在一旁,对于泰昌帝是否应该服食李可灼的仙丹众人三缄其口,谁也不会在这种事关泰昌帝生死的问题上犯错误。

    方从哲自然也不愿意被卷入其中,但他是内阁首辅,皇帝身边的近侍,这种情形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出面来处理此事。

    李宏宇暗中观察着泰昌帝,虽然泰昌帝面色红润但却不是正常的颜色,是一种病态的红色,而且眼眶有些发黑,精神呈现出莫名的亢奋。

    如果李宏宇没有猜错的话,泰昌帝现在的样子很显然是服用了某种特殊的兴奋类药物所致,这种药物促使泰昌帝身体的器官进入了兴奋的状态,使得他暂时感觉不到身体的病痛。

    换句话而言,泰昌帝之所以像现在这样精神是因为药物麻痹了他的痛觉神经,并且使得他身体的各部分器官都开始超负荷运转,进而给了他一种开始康复的假象。

    实际上,这种药物对泰昌帝的身体器官进行了严重的破坏,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和泰昌帝的体质来看将会无法修复,造成无比致命的影响,这等于在快速燃烧泰昌帝的生命。

    殿内不仅有那些托孤辅臣,还有李皇后和朱由校、朱由检,毕竟今天的事情事关泰昌帝的安危,作为泰昌帝最为亲近的人一定会留在他的身边。

    “皇上,首辅大人来了。”不久后,在殿门处查看的王安快步走了进来,躬身向泰昌帝禀报。

    泰昌帝闻言面色一喜,随即坐回到了软榻上,压抑着激动的心情等待李可灼进献仙丹,按照李可灼吹嘘的功效两颗仙丹将使得他百病消除,身体康健。

    “臣鸿胪寺寺丞李可灼叩见皇上。”李可灼的手里捧着一个红色的小锦盒,意气风发地跟在神色严肃的方从哲身后,来到软榻前给泰昌帝下跪行礼。

    “爱卿平身!”

    泰昌帝微笑着伸手向李可灼虚空往上一抬,然后目光期颐地望着李可灼问道,“李爱卿,这锦盒之内可是仙丹?”

    “回皇上,正是仙丹。”李可灼点了点头,打开了锦盒的盒盖,里面静静地躺着一粒红色药丸,与三天前泰昌帝服用的一模一样。

    “皇上请看。”泰昌帝的眼前一亮,王安见状连忙走山前从李可灼手里接过锦盒,躬身呈给了泰昌帝。

    “皇上,请服用。”

    泰昌帝瞅了瞅锦盒里的红色药丸后微微颔首,王安于是又把锦盒交还给了李可灼,李可灼像三天前那样把红色药丸放在烛火上晃了晃使得其颜色发生改变后,躬身呈给了泰昌帝。

    由于此时已经对李可灼的话深信不疑,故而泰昌帝没有丝毫犹豫,接过后直接放进了嘴里,喝了一口温水后将其吞下。

    随后,泰昌帝坐在软榻上闭目养神起来,现场的人们于是屏住唿吸神色关切地望着他,连大气也不敢喘,气氛异常紧张压抑。

    李宏宇注意到,李可灼的额头渗出细小的汗珠,神情忐忑地望着泰昌帝,很显然他也不知道泰昌帝服用了这颗“仙丹”后会有何反应,万一像那名试药的内侍当场气绝的话那可就是弑君之罪,无论他如何辩解都将免不了一死。

    “朕觉得暖润舒畅,精气十足,看来这仙丹果然是仙家之物。”约莫一刻钟的工夫,泰昌帝缓缓睁开双目,下了软榻活动了一下身子后笑着向现场众人说道。

    见此情形,殿内的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气氛也随即变得轻松起来,看来这李可灼进献的仙丹还真的有效。

    李可灼更是面露得意的神色,谁都能看出来泰昌帝的气色与先前相比好上了许多,简直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万万没想到仙丹的药效竟然如此之好,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与众人不同,李宏宇则面露担忧的神色,俗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意味着得病后要想痊愈需要一个康复的过程,尤其是重病更是要悉心调养。

    泰昌帝的病情连太医院的御医们都束手无策,足以见其严重性,因此泰昌帝现在的表现无疑是反常的,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李爱卿,你进献仙丹有功,朕准备封你为鸿胪寺寺卿。”活动了一番手脚后,心情舒畅的泰昌帝笑着问向了李可灼,赐予了李可灼一个奖赏,李可灼救驾有功,这是他应得的。

    李可灼顿时面露喜色,随着泰昌帝的这道圣旨他摇身一变就成为了鸿胪寺的主官,而且仕途不可限量,毕竟他立下的可是救驾之功。

    “皇上,臣觉得还是先向天下公布李大人功绩,然后再行封赏为好,这样就显得顺理成章。”正当李可灼喜滋滋地准备领旨谢恩时,冷不防李宏宇忽然开口,不动声色地沉声说道。

    “嗯!”

    泰昌帝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认为李宏宇言之有理,李可灼这次可是立了大功自然要先昭告天下,随后向方从哲说道,“首辅,这件事情就交个你来办,向李爱卿相询寻得仙丹的经过后拟写诏书,届时朕亲自用印,宣扬李爱卿的功绩。”

    “臣遵旨。”

    方从哲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尴尬的神色,向泰昌帝一躬身后应道,他先前可是不相信什么仙丹的,不过既然泰昌帝吃了那个红色药丸后病情确实好转,他不得不信李可灼所言。

    “臣李可灼,谢主隆恩。”李可灼则是大喜过望,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连忙跪下谢恩。

    “李爱卿快起来。”泰昌帝见状连忙走过去亲自扶起了李可灼,神色显得非常亲昵,现在李可灼在他眼中就是上天派下来的救星。

    这使得李可灼受宠若惊,同时心中也更加得意,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哼!”望着洋洋自得的李可灼,李宏宇心中不由得一声冷哼,李可灼现在高兴得也未免太早了,以泰昌帝目前的状况十有**难以撑过今晚,届时他可就欲哭无泪了。

    这也是李宏宇为何要阻止泰昌帝下诏赏赐李可灼的原因,倘若今天泰昌帝赏赐了李可灼,而晚上的时候泰昌帝就暴毙而亡,那样的话赏赐李可灼的诏书岂不是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翰林院。

    “李兄,进献的药丸出事了?”

    赵欣坐在案桌前办公时房门开了,李宏宇神情凝重地走了进来,赵欣见状柳眉微微一蹙,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她与李宏宇相处了那么长时间自然能看出李宏宇有心事,而且跟李可灼的药丸有关,毕竟李宏宇进宫就是为了泰昌帝服药的事情。

    “皇上服药后精神变得很好,我怀疑这药里加了一些能使人亢奋的东西,皇上身子本来就虚,这么一折腾的话岂能受得了?”

    李宏宇叹了一口气,倒了一杯茶水喝了几口,然后苦笑着向赵欣说道,“恐怕皇上熬不过今晚了。”

    “这是怎么回事?”

    赵欣闻言顿时微微一怔,不无愕然地望着李宏宇,她可是听说泰昌帝服食了李可灼进献的仙丹后病情已经好转,难道会突然恶化不成?

    “所谓的仙丹不过是一个骗局而已,利用了皇上急于求医的心理,再加上一些江湖骗术,妄想蒙骗所有人!”

    李宏宇冷笑了一声后压低了音量,神情冷峻地向赵欣说道,“李可灼想要趁着皇上病重时博一下前程,其心可诛!”

    “江湖骗术?”

    赵欣微微一怔,她可以理解泰昌帝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但江湖骗术她却不清楚怎么回事,只知道李可灼进献的那个仙丹可以变幻色彩,有起死回生之神效,非常神秘,显得高深莫测。

    “李可灼的那个药丸里有一种特殊物质,只要遇热就会由红色变成白色,冷却后又会变回红色,所以他要把药丸放在火上烤,故弄玄虚。”

    李宏宇点了点头,冷冷地说道,“那些炼丹的方士知道这种东西,不过因为其药性太勐,故而很少有人胆敢给重病的皇上服下,万一皇上有什么好歹那可是自寻死路。”

    “实际上那种东西有毒,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

    说着,李宏宇的双目闪过一道寒光,“本来这种毒性短期内不会发作,用来蒙人的话一时间很难拆穿,可这无法使得皇上脱离病痛,故而李可灼在药丸里放了其他的东西,这些东西将会害死皇上。”

    “皇上……还有救吗?”

    赵欣这次明白了李宏宇的意思,她相信李宏宇不会信口开河,既然这样说了的话那么肯定有所依据,因此脸色变了变后关切地问道。

    “病入膏肓,非人力所能为!”李宏宇摇了摇头,放下手里的茶杯苦笑道,“说不定明天咱们就成为了三朝元老。”

    “太子尚未弱冠,一旦皇上有什么好歹,那么朝局岂不是将大乱?”赵欣立刻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柳眉蹙了蹙后娇声向李宏宇说道。

    显而易见,朱由校年纪尚轻在朝中还没有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使得他无法掌控朝局,君弱而臣强是必然的结局,远的不说,万皇帝正是这样走过来的。

    只不过与万皇帝时相比,现在大明朝堂之上的党争更加激烈,而且没有像张居正那样能够威压百官的权臣,这势必使得朝廷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党争被激化。

    “赵兄,京城就要变天了,咱们已经不适合再待在这里,明年跟我一同去江南吧,到地方上才能有所作为,我们一起闯出一片新的天地出来。”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向赵欣说道,他自然清楚泰昌帝死后京城官场将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中,赵欣的身上已经打上了齐党的标签要是留在京城的话可就危险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 情非得已

    “李兄,京城是咱们大明的权力中枢,与地方衙门相比我还是更喜欢这里。”

    听闻李宏宇要她一起前往江南施展拳脚,赵欣的眼前先是亮了一下,随后神色一黯,微笑着向李宏宇摇了摇头。

    赵欣何尝不想与李宏宇一起南下,她之所以女扮男装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就是希望能守在李宏宇的身边。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如果搁在去年考中榜眼的时候,她会好不犹豫地跟着李宏宇去江南。

    不过,在经了近两年的官场练后赵欣的心性变得更加稳重和成熟,知道李宏宇要想在地方上有所作为的话,必须要在大明的权力中枢有强力的盟友。

    在大明官场上最支持李宏宇的人自然是赵欣了,赵欣又是朱由校的师傅,有她在京城的话李宏宇就可以在江南没有后顾之忧。

    “赵兄,君弱臣强,京城这潭浑水必将被权力争斗搅得越来越浑,也不知何时才能有宁日!”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赵欣不会跟他去江南,但在赵欣亲口说出后李宏宇心中还是感到莫名的失落和愧疚,他当然清楚赵欣选择留在京城是为了她,因此心情复杂地感慨道。

    李宏宇肯定不想赵欣留在京城应对大明中枢的权力争斗,可他现在在地方上根基未稳需要有人在京城照应,而赵欣无疑是最佳人选,既能接触到大明权力中枢又是李宏宇绝对信任的人。

    等到了在地方上羽翼丰满后,李宏宇就会把赵欣带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届时两人就能花前月下,朝夕相处。

    “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赵欣赞同李宏宇都京城局势的看法,微微颔首后柳眉蹙了起来,不无感慨的说道。

    显而易见的是,一旦泰昌帝驾崩那么京城官场各派系间肯定会经一场恶斗,初登大宝的朱由校由于根基未稳,面对那些朝廷重臣的近逼时肯定会采用安抚和退让的策略,这样一来无疑助长了派系间的争斗。

    作为进献仙丹的功臣,李可灼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朝中各派官员纷纷争相巴结,使得其家中一时间门庭若市,拎着礼物登门拜访的人争先恐后地前来,跟红顶白,趋炎附势,可见一斑。

    这使得其门前街道的交通出现堵塞,五城兵马司不得不派兵前来维持秩序。

    由于前来拜见的人太多,因此李府的下人自然看人下菜了,除了言官和四品以上的文官外,其余官员皆留下拜帖和礼物就走了。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诸多类型的功劳里,排在第一的自然要数救驾之功了,李可灼这次立下了救驾大功前程将不可限量。

    尤为重要的是,泰昌帝通过仙丹一事已经认为李可灼是那种化外高人,故而肯定会对李可灼依赖有加,犹如当年的嘉靖皇帝那样。

    所以,京城的各派势力自然要跟李可灼搞好关系,他们不指望着李可灼在泰昌帝面前给他们说好话,只求李可灼不暗中下绊子即可,有时候皇帝身边宠臣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或者一个官场派系的生死存亡。

    包括内阁首辅方从哲和英国公在内的泰昌帝先前指定的托孤重臣,也纷纷给李可灼送礼,虽然他们人没能去李家但心意却实打实地送了过去,像他们这些派系领袖自然对李可灼更加重视。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托孤重臣都给李可灼送礼,在十五名托孤重臣中,除了没来京城的叶向高和泰昌帝的心腹孙承宗外,李宏宇也没有给李可灼送礼。

    李宏宇状元出身,孙承宗榜眼出身,两人身为士大夫中的翘楚自然有着一股与众不同的傲然和心气,不屑于去巴结李可灼。

    在李宏宇的影响下,赵欣以及那些关系与两人关系密切的京官也纷纷放弃去巴结李可灼,并没有像其余官员一样跑去送礼。

    李宏宇和赵欣在京城并不是孤军奋战,两人自然也有着自己的交际圈子,其中最重要的圈子当然要数同科考取进士的那些官员。

    京城官场的人际圈子众多,相互间圈圈相套,因此,一名京官通常有数个人际圈子,除了大的派系,例如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外,还有同一个州府的同乡,一同考取进士的同科,科举中与监考官的师生之谊,在一起共过事的同僚等等。

    对于那些刚踏入仕途的官员来说,同科的情谊比其余的人际关系更加重要,私下间的来往也更密切,时常抱在一起在暗流汹涌、寒意逼人的官场上来“取暖”。

    在同科考取的进士中,自然是以京城的言官为首,言官中又以翰林为尊,故而交友广泛的李宏宇和赵欣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同科进士中的领袖。

    实际上,经了赵欣击响登闻鼓给李宏宇鸣冤一事后,李宏宇和赵欣就已经在那些前来京城赶考的举子中脱颖而出,再加上两人都有着非常强的交际能力,以及状元和榜眼之尊,故而除了他们俩外没人能有臣服同科进士的那种魅力。

    随着泰昌皇帝的登基,朝廷各派系围绕着各大京城衙门官员补缺的大战中拉开了帷幕,相互间斗得是不可开交,其中东林党凭借着与泰昌帝的关系在这场争斗中占据了上风。

    李宏宇自然也不会闲着,肯定要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势力,把与之交好的同科进士推上更重要的职务,其首要目标自然是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补缺。

    由于万皇帝故意压制御史和给事中的补缺,进而使得这两个职位存在大量的空缺,同时这也意味着朝廷里有不少进士出身的官员都有获得者这两个职位的资。

    所以,京城各派系围绕着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补缺展开了惨烈的较量,齐楚浙三党和东林党之间围绕着言官进行了激烈的厮杀,都想夺取更多的职位。

    正是因为朝堂上有着众多拥有补缺言官资格的官员,所以给了李宏宇扩充实力的机会,显而易见像李宏宇这样的新科进士资浅薄,官场上讲究讲究论资排辈,故而根本就轮不到他们补缺言官。

    而且,各派系在推荐补缺言官人选的时候也不会考虑那些新晋的进士,既没有竞争力也会引发内部老人不满。

    可李宏宇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新形成的派系的领袖,他身边的那些新晋进士都是元老,所以不存在资格的问题。

    东林党之所以能在朝堂上东山再起是因为泰昌帝的支持,而李宏宇同样是得到了泰昌帝的信赖,说起来李宏宇和赵欣是泰昌帝登基的首功之臣,泰昌帝自然不会忘记他们。

    这样一来就给了李宏宇机会,他和赵欣趁机推荐了一些新科进士补缺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

    李宏宇和赵欣推荐的这些新科进士除了泰昌帝的支持外,还有另外一个优势,他推荐的新科进士并不都是楚党,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科进士中的佼佼者,里面既有齐楚浙三党同时也有东林党的人,还有其他中小派系的人。l

    另外,李宏宇推荐这些新晋进士的理由也很充足,毕竟现在的官员年龄都偏高,一旦成为言官不便出京执行某些任务,这个时候就需要那些年轻力壮的来完成这些苦力活儿,难道真的要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半百老头儿去劳苦奔波?

    因此,在李宏宇的努力下,他推荐的十来名新科进士悉数得以补缺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实力无形中得到了巨大的扩张。

    按理说,那些新晋的进士现在根本没有补缺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机会,所以他们知道这是李宏宇和赵欣暗中运作的结果,故而对两人是感激有加。

    要知道官场上一步晚步步晚,失去了这次的机会后天知道下一次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成为言官的机会,李宏宇和赵欣对那些新晋进士有提携之恩,他们自然要感激不尽。

    尤为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李宏宇和赵欣已经拥有了成为派系领袖的条件,首先出身高贵是状元和榜眼,其次深受皇帝的宠信,这样一来自然有人追随了。

    只不过,李宏宇不是以地域为划分发展势力而是跨派系地收人,并且现在也没有形成具体的派系,在朝堂上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赵欣之所以不愿意跟着李宏宇去江南,就是担心她和李宏宇都走后那些新科进士将群龙无首,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队伍将一哄而散。

    这使得赵欣不得不留下,她是朱由校的师傅,与朱由校关系密切,在李宏宇走后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领袖的职责,扛起了将那些关系密切的新科进士团结在身边的凝聚力的大旗。

    在赵欣看来,京城那些以李宏宇和她马首是瞻的新晋进士们就是李宏宇将来在朝堂之上立足的根基,因此她一定要将其守护好,宁愿做出任何牺牲。

    李宏宇的心中是苦涩的,没有哪个男人愿意自己心爱的女人在外抛头露面,而且还是在阴险狡诈的官场,不仅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去跟官场上的那些老狐狸们缠斗,还有身份暴露的危险,以赵欣的傲人身材每天裹着束胸布的滋味简直是一种地狱般的体验!

    当然了,李宏宇自然不会亏待了赵欣,他将来会给赵欣一个莫大的惊喜以弥补他心中的遗憾和歉意,让赵欣得到原本属于她的荣耀。(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朝元老

    第二天,大明万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六,临晨。

    “少爷,宫里来人了,请您进宫商议要务!”睡梦中,李宏宇被窗外王铁牛的声音惊醒。

    “该来的终于来了!”

    李宏宇睡得正迷迷煳煳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然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看来他猜得没错,油尽灯枯的泰昌帝还是没能熬到明天,要不然宫里也不会如此着急把他传进宫里。

    换句话说的话,李宏宇现在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的三朝元老,这虽然使得李宏宇的资变得更加深厚,但对大明来说短短时间内连换三位皇帝着实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李宏宇没有丝毫怠慢,匆忙洗漱后火急火燎地跟着李皇后派来的宦官进宫去了。

    皇城,大明门。

    “三位国公。”

    李宏宇赶到大明门的时候,穿着丧服的英国公、武国公和勇国公正在门前低声说着什么,很显然他们也接到了李皇后传来的中旨,他于是下马车上前给三位行礼。

    “李大学士,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李可灼的仙丹没用,这才阻止了皇上奖赏他?”

    见李宏宇来了,武国公迎上去狐疑地低声问道,昨天当泰昌帝准备下旨给李可灼提升官职的时候被李宏宇巧妙地给拖了过去。

    虽然前来传旨的内侍没有说泰昌帝出事,可现在除了泰昌帝的健康外没有事情能把他们这些文武重臣半夜里传到宫里去。

    所以,武国公和英国公、勇国公已经意识到李可灼进献的仙丹没用,泰昌帝现在的情形肯定已经危在旦夕。

    武国公这么一开口,英国公和勇国公纷纷望向了李宏宇,幸好泰昌帝的这道圣旨没有下发否则的话今天就要成为天大的笑话。

    “三位国公,下官只是觉得大行皇帝封赏李可灼有些操之过急,像这种大事应该交给有司衙门按规矩来办。”

    听了武国公的话李宏宇尴尬地笑了笑,武国公的问法非常敏感他不好多言,故而向武国公一躬身后一本正经地回答。

    难道他要告诉英国公三人他早就猜到那颗泰昌帝坚持服用的红色药丸实际上是能要了泰昌帝性命的?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责!

    英国公三人闻言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不再言语,即便是心直口快的武国公也从李宏宇的回答中意识到这个话题太过禁忌不好多加议论,否则难免会冒犯泰昌帝的威严,毕竟那颗红色药丸是泰昌帝自己坚持要服用的。

    没过多久,内阁首辅方从哲、吏部尚书周嘉谟等十名泰昌帝任命的托孤辅臣相继赶到了大明门,他们的住所由于距离大明门较远故而来得比较晚。

    大明勋贵所住的府邸是永乐皇帝时期建立的,故而自然距离大明门比较近,内城的空间有限,所以方从哲和周嘉谟等文臣住的地方就比较远了,有人还住在了外城。

    皇城的城门晚上不会轻易打开,故而唯有等到十四名托孤辅臣抵达后城门楼上的守将这才下令开门把众人放了进去。

    紫禁城里并无异样,不过到了干清宫的时候,远远地就听见宫里传来一阵阵恸哭之声,这使得方从哲等人顿时一惊,连忙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李宏宇暗自摇了摇头,默不作声地跟在众人的身后,泰昌帝哪里经得住李可灼的“仙丹”的折腾,驾崩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或许这对泰昌帝而言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使得他满怀希望地在睡梦中死去。

    显而易见,李可灼的“仙丹”对泰昌帝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使得泰昌帝极容易猝死,反而没有了病痛的折磨和邻近死亡的恐惧。

    干清宫的院子里跪满了内侍和宫女,一个个痛哭流涕,哭得死去活来。

    李宏宇觉得眼前的一幕是何其得熟悉,就在不久前万皇帝驾崩的时候干清宫里就是这么一个伤心欲绝的画面,短短两三个月内经了两次皇帝驾崩,也不知道这些宫女和内侍是不幸还是幸运。

    干清宫寝殿里,泰昌帝的妃嫔和儿女跪在龙床前哭泣着,李皇后、朱由校和郑太后立在窗前暗自落泪。

    龙床上,泰昌帝安详地躺在那里犹如睡梦中一样,李宏宇猜得没错泰昌帝就是在梦中猝死的,等李皇后发现的时候身体已经变得冰冷,回天乏术。

    “皇上,臣等来晚了,望皇上恕罪!”见此情形,英国公悲唿一声,率领着众人跪在了妃嫔边上,一个个放声大哭了起来。

    “英国公勿需自责,皇上是在睡梦中宾天的,本宫把诸位大人招来是商议皇上大丧的事情。”等李宏宇和英国公一众托孤重臣痛哭了一番后,李皇后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水,神色哀伤地向英国公说道。

    “皇后放心,臣等一定尽心料理大行皇帝的后事。”英国公向李皇后一躬身,神色哀伤地回答。

    “那就有劳诸位大人了。”李皇后闻言稍微松了一口气,视线再度落在了龙床上泰昌帝的身上,两人朝夕相处十余载感情深厚。

    “皇后,李可灼妖言惑众,谋害皇上,臣请将其缉拿归案,严加审问。”这时,跪在英国公身后的武国公不由得忿忿地说道,如果不是李可灼的话泰昌帝现在还死不了。

    “臣附议!”随后,跪在那里的托孤辅臣们纷纷开口表示赞同,毕竟有人要为泰昌帝的这次非正常死亡负责。

    “李大学士,本宫命你负责彻查李可灼,届时锦衣卫北镇抚司会协助你,一定要查清事实真相。”李皇后闻言回过神来,沉吟了一下望向了跪在人群后面的李宏宇,开口沉声吩咐道。

    虽然李宏宇是所有托孤重臣里年龄最轻的,但查案能力却无疑是最强的,无论是湖广还是京城乃至于山西都展示过他卓越的办案能力,其缜密的思路和精准的推测无人能及。

    如果不是因为李宏宇是大明的状元,那么大理寺和刑部将抢着要李宏宇,然后让李宏宇去对付那些疑难杂案。

    另外,李宏宇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故而是查李可灼一案的最佳人选。

    “臣谨遵懿旨!”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他本不想掺和进这件事情里可没成想还是没办法躲过去,于是沉声应道。

    清晨时分,天还没亮,大明门的城门忽然打开了。

    随后,面无表情的李宏宇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众多锦衣卫北镇抚司军士的簇拥下沿着大街上的官道一路狂奔,风驰电掣地向外城奔去,李可灼的家在外城。

    由于时辰未到,李宏宇一行人赶到内城通向外城的城门时城门还没开,跟在李宏宇身旁的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柳翰用李皇后的懿旨使得守将开门。

    “开门,开门!”到了李可灼住宅时街上冷冷清清没几个人,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将李家团团围住,一名锦衣卫的百户走上前咚咚的用力敲着房门,四名军士抬着一根又粗又重的撞木守在一边。

    “谁呀,大清晨得嚎什么丧,惊扰了我家大人的美梦你承担得起吗?”不一会儿,一个骂骂咧咧的声音从门里传来,声音里充满了不满,显得有几分跋扈。

    李宏宇的眉头顿时皱了皱,这才仅仅一天李家的下人就变得如此蛮横,万一李可灼真的在朝中得势他们还不把尾巴翘到天上。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快开门,否则老子要撞门了。”敲门的百户闻言不动声色地回道。

    本来,按照柳翰的意思让人把门撞开直接冲进去得了,不过李宏宇觉得那样做太过粗鲁,再怎么说他也是大明的状元,故而准备先礼后兵,如果里面的人拒不开门的话再用撞木破门而入。

    “******,你们瞎了眼了,这里可是鸿胪寺寺卿李大人的府邸!”

    门里的人闻言顿时破口大骂,咣当一声打开了院门,已经三十多岁、家丁模样的男子气势汹汹伸手指着那名锦衣卫百户骂道,“你******是不是想死……”

    话没说完那名家丁怔住了,神色愕然的立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前来找麻烦的是京城****的混混,不成门外黑压压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而且从服饰上来看还是锦衣卫。

    “拿下!”趁着那名家丁愣神的时候,柳翰面无表情地下达了命令,几名军士就冲过去将其按在了地上,嘴巴里塞了一团破布后用绳子五花大绑起来。

    由于惊恐,那名家丁拼命挣扎着,口中发出呜呜的声音想要辩解什么,但被一旁的军士给抬走了。

    “冲进去,一个都不许放过,一件东西都不得损坏,否则严惩不贷!”

    等那名家丁被抬走后,柳翰望向了李宏宇,李宏宇微微颔首,于是柳翰冲着院子里挥了一下手,高声向周围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军士们喝道。

    哗啦一声,聚集在门外的士兵们潮水般一涌进了李宅,李宏宇已经下达了命令,由于事关泰昌帝的生死之谜,故而严禁破坏李府的任何东西,他相信因为事发突然李可灼肯定会留下一些关于药丸的线索。(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 先礼后兵

    李宏宇在柳翰等锦衣卫武官的簇拥下来到了李家前院,他没有进客厅而是让人搬来了一把椅子,不动声色地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随着锦衣卫北镇抚司军士的涌入,寂静的李家顿时变得喧闹起来,女人们的尖叫声和军士们的呵斥声不绝于耳,形势显得一派混乱。

    如意果不是李宏宇坐镇的话这里早就变得鸡飞狗,要知道京城的军队最喜欢干的就是这种抄家的事情,顺带着可以捞不少油水,也能占不少女人的便宜。

    不过,因为今天的任务太过重要,再加上李宏宇亲自压阵,所以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不敢乱来。

    与军法相比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很显然更害怕李宏宇,京军和新军在李府一战已经使得李宏宇在军中的威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士兵们对其是敬畏有加。

    在士兵们的驱赶下李家的人很快被赶到了前院的院子里,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小孩,一个个披头散发,神色惶恐地聚在一起望着四周那些凶神恶煞似的士兵,由于他们还在睡觉故而不清楚发生了何事。

    “你们知道本官是谁吗?本官只要一句话就能让你们脑袋搬家……”

    没过多久,几名士兵把一名穿着白色里衣的中年人从后院带了过来,那名中年人边走边冲着身旁的士兵吼道,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李大学士,这是何意?”等见到了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李宏宇后,中年人微微怔了一下,随后脸色变得苍白,试探性地问道,很显然没有想到李宏宇会出现在这里。

    显而易见,这名中年人就是李可灼,李可灼正春风得意,所以根本没把那些锦衣卫的人放在眼里,直到看见李宏宇这才意识到事态不妙。

    李宏宇是何许人,堂堂的左春坊大学士,泰昌皇帝面前的红人,如果不是遇到重大事情的话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这里。

    从那些锦衣卫北镇抚司士兵蛮横的态度以及李宏宇冷峻的神色上,李可灼自然能猜到肯定是泰昌帝出事了,要不然无法惊动李宏宇。

    “李可灼,本官奉皇后娘娘懿旨前来查你所进献的药丸,你老老实实告诉本官,你的药丸究竟从何而来?”李宏宇闻言缓缓睁开双目,面无表情地盯着李可灼问道。

    “李大学士,本官已经说了,此药丸是本官早年偶遇仙人所得。”

    李可灼闻言心中顿时勐然往下一沉,李宏宇说的是尊奉李皇后的懿旨而不是泰昌帝的圣旨,这意味着泰昌帝肯定是出事了,因此他故作镇定地望着李宏宇。

    “李可灼,有一句老话说的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做过的事情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现在坦白还能得到从轻发落的机会,否则一旦本官查实这可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见李可灼摆出了一副顽抗到底的架势,李宏宇盯着他瞅了一会儿,神色严肃地进行了告诫。

    “李大学士,本官已经说了,本官的仙丹是由仙人所赠,那天大学士也看见了,它确实有神奇的疗效。”

    李可灼的眉头微微皱了皱,然后正色回答了李宏宇,他混迹官场二三十年自然清楚所犯之事的严重,一旦承认必当万劫不复,故而唯有死撑到底把责任推到那个杜撰的仙人身上,只有这样他才可能逃过一劫。

    “李可灼,本官已经给过你机会了,既然你不知道珍惜那么本官也就唯有秉公执法了。”

    李宏宇早就猜到了李可灼会负隅顽抗,因此心中暗自摇了摇头,神情冷峻地望着李可灼说道,他并不希望把事情搞得鲜血淋淋,不过既然李可灼抱着侥幸心理那么他唯有全力以赴查清此案,届时李可灼的命运可就没有史上那么好了。

    据史料记载,泰昌帝服用李可灼的药丸死后,由于不清楚李可灼所进献的仙丹为何物,再加上李可灼是奉旨进献的药物,故而李可灼后来得以逃得一命,被发配到边疆戍边。

    可由于李宏宇负责彻查此案,那么李可灼的命运势必会发生改变,只要李宏宇能证明李可灼进献的药物并不是什么仙人赐予的仙丹,李可灼就犯了欺君之罪,绝无活命之理。

    “李大学士,本官人正不怕影子斜,所言句句属实,绝无虚言!”见李宏宇目光犀利地望着他,李可灼没来由地一阵心虚,强行压抑住心中的慌乱向李宏宇说道。

    说实话,在京城的官员中李可灼最不愿意面对的人就是李宏宇,李宏宇自从考取状元后的表现令他感到匪夷所思,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难住李宏宇,这使得做贼心虚的他不由得心生顾忌。

    但是,李可灼也有着自己的底气,一是他相信李宏宇找不出他制造药丸而证据,二来他是奉了泰昌帝的圣旨进献的药物,只要李宏宇查不出药丸有何不妥那么那就能以药丸是仙丹为由来免罪,反正这种鬼神之说谁也说不清楚。

    泰昌帝在病情加重时曾经下发过悬赏告示,凡有能治好他所犯之病的人会获得重赏,他进献“仙丹”不过是奉旨行事而已。

    “但愿你所言为真,否则可就没人能帮你了。”

    李宏宇知道李可灼现在的心理,因此不想再跟他徒费口舌,环视了一眼院子里冻得瑟瑟发抖的李家家人后神情冷峻地望向了李可灼,谋害君王可是十恶不赦的死罪,届时李可灼必将被满门抄斩。

    “来人,给他们拿一些衣服来。”说着,李宏宇指了一下李家的那些家人,向一旁的士兵吩咐道。

    现在已经临近农十月京城天气寒冷,李家的人几乎都是从被窝里被赶了出来,所以衣着单薄,如何能抵御寒冷的天气?

    “谢李大学士。”士兵们随即取来一些衣物给李家的家人,李可灼见状不由得面色一黯,躬身向李宏宇道谢,心里感激李宏宇照顾了他的家人。

    李宏宇没有理会李可灼,再度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起来,现在能救李可灼家人的人只有李可灼,很可惜李可灼放弃了唯一的机会。

    “大人,我们在后院有发现。”不久后,一名锦衣卫百户走到李宏宇的身旁,躬身禀报道。

    李宏宇闻言睁开双目,瞅了一眼面色铁青地立在那里的李可灼后大步走向了后院,想要看看那名百户发现了什么。

    “大人,不仅院子里,房间里也有。”

    进了后院的一间院子的院门后,那名百户指着院子里堆积如山的贺礼躬身向李宏宇说道。

    “大人,其他房间里也有不少贺礼,很多礼物都非常贵重,好像是昨天收到的。”这时,又有一名百户走上前来,向李宏宇一躬身后说道。

    “有没有礼单?”李宏宇自然清楚那些礼物的由来,昨天李可灼的府上可是门庭若市有众多送礼的人,因此不动声色的沉声问道。

    “回大人,应该有,不过大人禁止卑职等人动房里的物品,故而卑职还没有搜查。”听闻此言,一名立在一旁的千户不由得开口解释道。

    李宏宇不想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破坏了李可灼家中留存下来的线索,故而下令禁止锦衣卫的人动房间里的物品,这使得士兵们只是把人赶了出来,并没有翻箱倒柜地搜查,故而不知道那些送礼的名册在那里。

    “去,告诉李可灼,让他把名册交出来。”李宏宇闻言向那名千户吩咐道,他相信李可灼不会在此事上采取对抗的态度,否则就是自寻烦恼了。

    果然,李可灼并没有反抗,随即交出了昨天送礼人的礼单,整整两大箩筐,昨晚送礼的人一直到深夜才离开。

    “将这些名册封存,没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触,违者斩!”

    出乎众人的意料,李宏宇并没有查看那些名册而是径直让人将其封存,随后开口说道,“去户部找人来清点礼物,本官要清楚这些礼物值多少银子?”

    “卑职遵命。”那名千户闻言一躬身,连忙到户部调人去了,要想把那么多礼物登记造册后计算价格的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李宏宇对那些贺礼没兴趣,交代完那名千户后起身领着众人走了,他这次来的任务是查李可灼进献的“仙丹”,所以要查查看能在这里找到什么与“仙丹”有关的蛛丝马迹。

    “大人,这里是李可灼的书房?”来到后院的一间厢房前,一名锦衣卫武官推开房门后向李宏宇沉声禀报道。

    “柳大人,你们在这里守着,本官进去看看。”李宏宇向立在一旁的柳翰吩咐了一声后抬步走了进去,在房间里仔细查看了起来,想要知道能否找一些有用的东西。

    柳翰知道李宏宇是在寻找线索,于是把手下的武官召集起来,神色凝重地嘱咐他们要慎重行事,这次如果有谁撞到了李宏宇的手上那么就等着倒霉,李宏宇可是上过战场的,届时可真的会砍了他们的脑袋。

    这使得那些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武官们感受到了不小的心理压力,生怕犯了事儿被李宏宇抓住,那样的话就等死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蛛丝马迹

    李可灼的书房里收拾得很整洁,李宏宇在里面仔细搜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

    不过,李宏宇并没有因此感到气馁,耐心在李家的各处房间里查看,李可灼既然敢进献“仙丹”那么想必早有准备,肯定销毁了那些可疑的东西。

    等进了一间外面上锁的杂物房,李宏宇的鼻子不由得抽动了几下,眉头随后皱了起来,隐隐约约他闻到房间里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好像是檀香的味道。

    檀香由于价格不菲,故而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通常用来清洁空气、安神凝气以及祭祀祈福,故而这间杂物房里出现檀香的味道实在是有些奇怪,显得有些暴殄天物,即便是李可灼的书房里好像也没有用檀香。

    所谓“事反必妖”,檀香出现在杂物房这种地方很显然不符合常理,这使得李宏宇心中精神一振,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地方就是李可灼配制药丸的地方,为了掩盖药味儿故而点了檀香。

    由于檀香的味道非常淡,所以要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军士一拥而入搜查的话,那么绝对不会注意到这个细微的异常之处。

    鉴于这间杂物房出现了不应该存在的檀香,故而李宏宇打起精神查看着房里的情形,虽然屋里摆着不少杂物但收拾得井井有条,一点儿都不凌乱,上面落着一层薄薄的灰。

    李宏宇的视线很快就落在了脚下的青砖地面上,地上打扫得非常干净,砖上没有什么灰尘,这引起了李宏宇的兴趣。

    按照常理而言,杂物房这种地方平常应该很少有人来才对,所以地面上应该与杂物上一样,沾着不少灰尘才对。

    可奇怪的是,杂物房的杂物上落着一层灰但地上却无比干净,这说明有人刚刚打扫过,无疑印证了李宏宇刚才的猜测,这间杂物房就是李可灼制药的地方,所以才使用了檀香并清洁了地面。

    不过,地面上的青砖之间可是有着缝隙,李宏宇于是俯下身子借着窗外阳光仔细查看着砖缝,想看看里面是否有什么惊喜。

    在李宏宇看来,李可灼很有可能把药物洒在了地上,所以才会把地面打扫得如此干净,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砖缝里就会有药物的残留

    “来人?”果不其然,李宏宇很快就发现一些砖缝里有着粉末状的物质,于是冲着门外高喊了一声。

    “大人,发生了何事?”听见喊声,在门外候着的柳翰连忙领着几名武官快步走了进来。

    “让人把这些砖缝里的东西抠出来,一定要小心,此事完成后本官会给他们记上一功。”李宏宇指着砖缝里的那些粉末状物质,沉声向柳翰说道,或许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李大人,已经中午了,您忙了一天先用饭吧。”按照李宏宇的吩咐安排了人手后,柳翰开口提醒李宏宇,不知不觉间李宏宇已经在李家待了一上午。

    “找个酒楼让他们送饭,饭钱由本官来报。”李宏宇知道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肯定已经饿了,于是沉声向柳翰说道。

    “李大人,这饭钱自然是下官来出了,岂能让您颇费。”柳翰闻言连忙笑着说道,这种事情自然是下级官员抢着来。

    “本官是这次任务的主官,所以钱就由本官出,让酒楼多弄几个荤菜,不要酒,兄弟们吃饱了才更有干劲。”

    李宏宇摆了摆手让柳翰不要再客套,他既然是领头的自然要有领头官员的样子,不会计较这点儿小钱的。

    “谢李大人。”柳翰见李宏宇性格豪爽,并不像别的文官那样虚伪和做作,心中顿时有了不少好感,笑着答应了下来,吩咐手下的人去酒楼订饭去了。

    士兵们闻言顿时欢唿雀跃,他们的饭食本来应该由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厨子做好后送过来,如今李宏宇花钱请他们吃饭那么一定能吃顿大餐了,堂堂的左春坊大学士请客的话又岂能差得了?

    这使得李宏宇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士兵中的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知道文官们可是最讨厌和看不起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认为他们是皇家的走狗,而李宏宇很显然却没有这份偏见。

    “大人,由于量太少卑职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

    大约半个时辰后,一名百户把一个小瓷盘端到了李宏宇的面前,上面有着一小堆小半个指甲盖大小的粉末物质,是士兵们小心翼翼从砖缝里抠出来的东西。

    李宏宇接过小瓷盘后仔细盯着那堆粉末看了看,确实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于是端到鼻前嗅了嗅,有一种很复杂的味道,而且颜色有些奇怪,好像是几种物质混到了一起。

    “柳大人,让人全力彻查,本官要知道李可灼和李家近来所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李可灼与什么人交往过。”让人把小瓷盘收好后,李宏宇沉声向柳翰吩咐道,“本官要进宫一趟,这里就交给你了。”

    “李大人,饭菜就快来了,您吃了饭再进宫吧?”柳翰闻言怔了一下,不由得开口说道。

    “不了,皇后、太子和各位大人都等着本官!”

    李宏宇摆了摆手后抬步离开,脸上神色凝重,想必皇宫里和朝堂上现在因为泰昌帝的驾崩已经乱成了一团,因此他现在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思。

    柳翰见状连忙领着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众武官把李宏宇送了出去,在院门处目送李宏宇乘坐马车离去,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在官场混了这么些年头,自然知道李宏宇现在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

    “李大人这是乐极生悲呀,昨天还宾客盈门,如今就成为了阶下囚。”

    “听说皇上驾崩是因为李大人进献的‘仙丹’是假的。”

    “你们说状元郎能把这件事查清楚吗?”

    “短短两个多月就驾崩了两个皇上,是不是有人动了咱们大明的龙脉呀。”

    “李大人的罪名一旦坐实那可要满门抄斩的?”

    ……

    李可灼宅院门前的街道上已经聚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七嘴八舌地在那里议论着,此时泰昌帝驾崩的消息已经宣布,人们很容易猜到李家被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搜查与此事有关。

    李宏宇前往到紫禁城的时候中途顺道回了一趟家,把先前万皇帝驾崩时的丧服换上,然后急匆匆地进了皇宫。

    干清宫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朝廷的文武重臣,在跪在那里嚎啕痛哭,见到李宏宇来后纷纷下意识地望了过去,然后面露疑惑的神色:只见跟在李宏宇身后的几名内侍吃力地抬着两个用白布罩着的大箩筐跟在后面,不清楚箩筐里是何物。

    “皇后娘娘,臣奉旨去了李可灼的家,其坚称进献给大行皇帝的丹药是仙人所赐,臣在其家中暂时未能有与丹药有关的收获,不过发现其家中有大量财物,臣正在让人统计具体的金额。”

    进了干清宫的寝殿,李宏宇先向躺在龙床上的泰昌帝磕了一个头,然后沉声向与英国公等人说着话的李皇后禀报道。

    “皇后娘娘,这里面装着的就是给李可灼送过礼的人员名单,臣尚未来得及翻看,请皇后娘娘和太子定夺。”

    这时,那几名内侍把抬着的两个盖着白布的箩筐放在了李宏宇身后地上,李宏宇于是走上前掀开了上面盖着的白布露出了筐里的送礼的折子,然后躬身向李皇后说道。

    听闻此言,在一旁低声商议着泰昌帝丧事的英国公等托孤重臣们纷纷关切地望向了李皇后和朱由校,想知道两人做出何种抉择,不少人神色显得有些紧张。

    毕竟绝大多数有头有脸的官员昨天为了讨好了李可灼派人前去李家送礼,万一有人拿此事做文章的话那么他们很难脱身。

    “太子,你意下如何?”李皇后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问向了身旁的朱由校,想看看朱由校会如何处置此事。

    众人的视线随即又落在了朱由校的身上,朱由校一时间显得有些愕然,他毕竟只有十六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少年天子,如今尚沉浸在泰昌帝的驾崩中,勐然就要决定这样一件事情确实有些为难。

    不由自主,朱由校的视线落在了李宏宇的身上,这使得李宏宇心中顿时感到一阵欣慰,看样子朱由校在危难之时率先想到的是他而不是孙承宗。

    李宏宇知道这难不住朱由校,因为他以前给朱由校讲过类似的事情,告诉过他驾驭朝臣之策,其中就包含有类似的情形。

    与孙承宗等人詹事府的詹事不同,李宏宇在教授朱由校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讲圣贤之书的道理,大谈礼仪仁爱,显得非常空泛,而是因地制宜给朱由校讲解如何治国以及驭臣的权谋之术,故而深受朱由校的喜欢。

    “母后,儿臣觉得此事与李可灼进献丹药一事无关,因此,为了避免市面上流传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儿臣认为将这些东西付之一炬为好。”

    果然,经过最初的惊愕后朱由校回过神来,沉吟了一下后向李皇后一拱手,神色严肃地回答。

    英国公和方从哲等人闻言顿时暗自松了一口气,朱由校做出了一个最为正确的选择,否则的话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将辗转难眠,又不知道这些礼单会在朝堂上引发什么样的腥风血雨。

    毫无疑问,一旦确认李可灼蓄意谋害泰昌帝,那么这些礼单将成为京城派系争斗的焦点。

    李皇后的双目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神色,她可不希望朱由校登基后京城官场爆发惨烈的派系争斗,这样无疑对皇权不利,因此朱由校的表现令她非常满意。(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线索(一更)

    随着朱由校一声令下,那两大箩筐的礼单在干清宫院子里当着一众哭丧的文武大臣的面付之一炬,于浓浓烈焰中化为了飞灰,烟消云散。

    礼单被焚一事迅速传遍了京城,使得京城那些惶恐不安的送礼官员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不必担心被李可灼牵连。

    作为泰昌帝的托孤辅臣,李宏宇自然也是泰昌帝的治丧大臣,不过由于他要查李可灼的案子,故而不必像万帝驾崩时那样通宵达旦地值守,也不会被扣在皇城里。

    按照李皇后的懿旨,李宏宇坐镇锦衣卫北镇抚司审李可灼一案,锦衣卫北镇抚司在沉寂了多年后终于再度亮出了它的獠牙,凭借李可灼的案子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史上,锦衣卫北镇抚司并不是长盛不衰,在君权和臣权的博弈中起起落落,每当君权与臣权激烈博弈时就是其大出风头的时机,与宦官一样,依托君权对朝廷的文武官员进行打压。

    李宏宇相信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天衣无缝的事情,更何况李可灼“仙丹”的制作方法并不是寻常人能够接触到的,因此肯定会留下线索供他追查。

    所以他就从李可灼家中的下人入手来进行调查,想要弄清楚李可灼近期来异常举动,从李可灼给泰昌帝进献“仙丹”而没有给万帝这一点来看,李可灼很可能是临时起意,故而肯定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有人间地狱的“美誉”,早在明太祖时,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前身锦衣卫镇抚司就办下了胡惟庸大案和蓝玉大案,牵连者达数千人,包括勋贵在内数百人被斩首。

    等到了永乐皇帝时,锦衣卫的诏狱里更是死了无数忠于建文帝的臣子,其酷刑堪称天下之最。

    因此,在锦衣卫诏狱狱卒的严刑逼供下,李可灼的下人不敢有丝毫的隐瞒,将所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招供出来,其中有李宏宇最感兴趣的杂物房的信息。

    据李家下人交待,他曾经看见过李可灼晚上一个人独自待在杂物房里,由于李可灼禁止下人靠近杂物房所在的小院,所以他并不知道李可灼在干什么。

    另外,李家的丫鬟说李可灼在进献“仙丹”之前曾经带回来两大包东西,不过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后来从没有见李可灼拿出来过。

    “柳大人,本官要找一些制药的器皿,它很可能藏在了李家某处,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将它找出来!”

    听了李家人的口供后,李宏宇把柳翰找来沉声下达了命令,综合以前获得的种种线索他可以断定李可灼有一套炼制丹药的器具,十有**会被李可灼藏起来以备将来不时之需,所以很有可能找到这套器具。

    “李大人,何时提审李可灼?”

    柳翰吩咐手下的人按照李宏宇的吩咐去李家寻找炼制丹药的器具后,试探地问道,自从李可灼被抓到诏狱后还从没有过堂。

    这种情形极为反常,通常而言像李可灼这种谋逆要犯进入诏狱后免不了大刑伺候,用酷刑撬开他的嘴巴。

    “先不急。”李宏宇闻言摆了摆手,有些高深莫测地回道,“现在时机未到,等到了时机成熟时本官自会开堂提审他。”

    在李宏宇看来,“仙丹”一案事关李可灼及其家人的生死,所以李可灼是宁死也不会交待实情,否则的话这种谋害君王的大罪是无人能救得了他的。

    相关的史料无疑也证明了李可灼在红丸案中并没有如实招供,因为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泰昌帝所服用红丸的成分,而李可灼也只是被发配戍边而已。

    如果李可灼公布了“仙丹”是自己炼制而成的,不是什么“仙丹”,那么他可就犯下了弑君之罪,绝无活命的可能。

    因此,与其在李可灼身上白费心思,不如把精力放在寻找线索上,只要能找到李可灼炼制丹药的罪证,那么李可灼将辩无可辩。

    与此同时,李宏宇这也是在跟李可灼打心理战,不提审李可灼的话将使得李可灼心生忐忑,进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李宏宇在查李可灼案子时京城各派系间也没有闲着,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泰昌帝器重东林党,但朱由校的授业师傅不仅有东林党人还有齐楚浙三党。

    这意味着在泰昌帝当政时被打压得十分难受的齐楚浙三党现在有了反击的机会,朱由校肯定不会像泰昌帝那样支持东林党。

    实际上,由于朱由校只有十六岁,按照大明的定制天子在二十岁亲政之前通常会由太后进行辅佐,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至于托孤的辅臣们,他们的职责与太后之间并不冲突,有些类似于内阁,对那些上奏的奏章写出处理的意见,然后交由太后来决断。

    换句话而言,托孤辅臣们拥有的是建议权,而决策权在太后那里。

    大明史上最有名的太后辅政,也就是垂帘听政,发生在万皇帝的身上,由于万皇帝年幼,故而万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垂帘听政,对朝堂上的大事进行决断。

    所以,在朱由校二十岁之前理应由李皇后来垂帘听政,毕竟朝代的皇帝都不会把决策权交给朝臣,这可事关皇权的根基。

    而明朝由于外戚势微,再加上无论文官集团还是勋贵集团都反感外戚集团,故而明朝不会出现太后把持朝政的现象,一旦皇帝亲政就退居到了幕后。

    因此,京城各派系加紧了对李皇后的接触和巴结,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还备受冷落的李皇后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一转变一时间也令李皇后有些难以适应,不过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要不然如何能在后宫中获得泰昌帝的独宠?

    面对着朝堂上的局势,李皇后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后宫和朝堂上的事务。

    对外,李皇后开始亲近齐楚浙三党,她虽然从未参与过政事,但在后宫十余年耳濡目染下也知道万皇帝驾驭臣下的手腕,认为朝堂上派系势力的平衡远比东林党一党独大要好。

    对内,李皇后以朱由校的名义提升朱由校身边的近侍魏忠贤为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提督东厂。

    朱由校迟早要亲政的,因此魏忠贤早晚要执掌司礼监,让他担任首席秉笔太监和执掌东厂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朝代的皇帝都会这样做。

    这样一来,魏忠贤也从宦官中的默默无名之辈一跃成为了内廷的三大太监之一,可谓咸鱼翻身,飞上枝头变凤凰。

    内廷三大太监指的是内廷最有权势的三大宦官,分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御马监太监。

    显而易见,内廷中自然以掌印太监为尊,掌印太监执掌着皇帝的玺印,负责给内阁阁员递上来的奏章用印,如果他觉得奏章不合适就会拒绝用印将其打回去。

    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在内廷中的权势仅次于掌印太监,原因无他,他执掌着直属于大明的情报机构东厂,很多时候都威压锦衣卫北镇抚司。

    至于御马监太监的权势为何会盖过司礼监其余的秉笔太监,是因为他执掌的御马监直接负责亲卫中龙骧卫与虎镶卫的军队,并参与亲军的管理。

    这使得御马监在内廷的二十四衙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内廷中的武职衙门,也使得御马监太监得以跟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三足鼎立。

    内廷中之所以会有这种职位上的设定,自然是皇帝对内廷的制约了,使得三大太监各司其职,相互制约,避免出现一人独大的局面。

    李宏宇一边查李可灼的案子,一边暗中观察着京城的局势变化,由于得到了李皇后的支持,齐楚浙三党终于可以从东林党的强烈攻势下松一口气。

    为了得到更多的线索,李宏宇让人贴出了重金悬赏的告示,凡是提供与李可灼制作“仙丹”一事有线索的人,将受到百两白银的重奖。

    很快,在重金悬赏的诱惑下,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得到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城外一座道观的一名小道士密报,一个在道观里挂单的云游方士在李可灼第一次给泰昌帝进献“仙丹”后喝醉了酒,无意间说过他也会做“仙丹”,而且比李可灼做得更好。

    那名小道士还以为是醉话也就没放在心上,后来李可灼被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抄家后那名云游的方士忽然急匆匆离开。

    直到官府贴出了重金悬赏告示,那名小道士才意识到那名云游方士有问题,不过他也不敢确定,故而踌躇了一番后到官府报案。

    李宏宇立刻通过刑部下发通缉令,在北直隶以及周边州府通缉那名云游的方士,同时派人到道观去查那名云游方士的底细,这是他目前为止得到的最有价值的线索,自然要顺藤摸瓜追查下去。

    事实证明李皇后还是非常有远见的,选择李宏宇来追查李可灼一案是无比正确的决定,如果换做其他人的话现在肯定忙着派系间的争斗,岂会像李宏宇一样在查案上投入了不少精力。

    毕竟,李宏宇答应过万皇帝要向朱常洛和朱由校尽忠,故而他自然要查明朱常洛暴死的原因,也算是尽了君臣之谊。(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九章 时间紧迫(二更)

    十月上旬,锦衣卫北镇抚司。

    “李大人,东西找到了。”

    李宏宇正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厢房里翻阅李可灼一案的卷宗,想要从中找出什么突破口时房门被人推开,柳翰兴冲冲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名双手抱着一个木箱的锦衣卫百户。

    那名百户把手里的木箱放在李宏宇面前的桌上,打开后里面一杆秤和一些用来制药的器具,非常齐全。

    “从哪里找到的?”李宏宇放下手里的卷宗,瞅了一眼木箱里的东西后不动声色地问向了柳翰,很显然箱子里的东西是李可灼用来制造药丸的,是李宏宇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虽然找到了一个可以指证李可灼的物证,但这只推动案情向前发展了一小步而已,不值得大肆庆贺,所以李宏宇表现得非常平静。

    “回李大人,正如大人所料想的那样,李可灼没把东西藏在家里,这个箱子是卑职从李可灼隔壁院中的一名下人住处搜来的。”

    柳翰闻言望向了一旁立着的那名百户,百户连忙向李宏宇一躬身,沉声回道,“李可灼以前出钱救过那名下人患病的父亲,故而其为了报恩一直替李可灼隐瞒箱子的事情。”

    原来,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在李可灼家里挖地三尺,几乎将李家翻了一个底儿朝天都没能找到李可灼用来制药的器具。

    李宏宇并不认为李可灼销毁了那些器具,既然没能在李家找到那些东西于是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李家的邻居,或许李可灼会藏到邻居那里。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李可灼在京城也待了二三十年,跟邻里之间平常肯定也会有走动,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愿意做这种扰民的事情。

    没成想,李宏宇这一次押宝押对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竟然从李可灼的邻居家里搜到了这个木箱。

    由于那名藏匿木箱的下人这些天来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故而锦衣卫的人一找到那个木箱他就吓得直接瘫软在地,竹筒倒豆子般,一五一十地予以了招供。

    “柳大人,那些粉末查出来是什么没有?”询问完木箱的事情后,李宏宇勐然想起一件事来,不由得望向了柳翰,他想知道从李可灼家中的杂物房里找到的粉末是什么东西。

    “李大人,下官已经把京畿附近有名的药商和大夫都传来了,没人知道这些粉末是什么?”

    柳翰闻言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向李宏宇摇了摇头,连太医院的医官们都不知道那些粉末的来,故而要想查出它是什么来非常不容易。

    “这样查下去也不是办法,事到如今唯有剑走偏锋了!”

    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微微皱了皱,凭直觉他认为这些粉末好像非常重要,要不然李可灼也不会如此小心地清理了,因此沉吟了一下后神色严肃地向柳翰说道,“你让人去找京城里的那些三教九流,看看他们是否知道谁会经手一些罕见新奇的药物。”

    “下官明白,这就是办。”柳翰闻言向李宏宜一躬身,然后急匆匆地离去,派人去跟京城里的****去接触,像这种下九流的事情自然是京城的****最清楚了。

    等柳翰走后,李宏宇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靠在椅背上闭目小憩起来,脸上的神色显得有些凝重,他希望尽快查清李可灼进献丹药的案子,因为留给他查案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随着齐楚浙三党在李皇后的支持下站稳脚跟,京城官场上势必爆发一**规模的派系冲突,以决定京城政坛的局势。

    是东林党压倒齐楚浙三党,还是齐楚浙三党干掉东林党,又或者双方处于均势,现在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

    李宏宇很清楚,一旦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斗起来的话,那么李可灼的事将成为双方攻击对方的一把利刃,届时将没人关注李可灼进献的“仙丹”是真的还是假的,只想着如何击垮对方,这无疑会影响到李宏宇查案。

    时至今日,由于不清楚李可灼进献的“仙丹”,也就是后来的红丸是何物,故而关于泰昌帝的死因众说纷纭。

    有人说泰昌帝是服红丸而死,也有人说泰昌帝之死与红丸无关;有人说泰昌帝旧病未愈,也有人泰昌帝之死是劳累所致;有人说泰昌帝惑于女宠是郑太后有意加害;也有人说是红丸药量过度导致等等。

    在外界的流言蜚语中,泰昌帝的死亡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仿佛成为了世上的一桩难以解开的迷案。

    因为泰昌帝的死牵扯到了郑太后,说郑太后暗中用女色诱惑了泰昌帝,使得泰昌帝纵欲而亡,还有郑太后派人毒杀了泰昌帝等等,郑太后现在在慈宁宫里是寝食难安,不知道为何世上会有如此离奇的传言。

    为此,郑太后十分关注李宏宇查案的进度,如果李宏宇能查出李可灼的“仙丹”对泰昌帝有害的话,那么她就能从中洗脱嫌疑。

    这天晚上,司礼监的一间环境雅致的房间里。

    “爹,儿子回来了。”

    王安躺在一张床上闭目养神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内侍推门走了进来,躬身立在了床前。

    这名年轻内侍之所以要喊王安“爹”并不是因为他是王安的儿子,而是王安的义子,说白了就是王安的心腹。

    皇宫中的内侍间等级森严,派系横生,他们是皇家的奴才,朝臣口中的阉人,是皇宫中不折不扣的贱人,命跟蝼蚁差不多。

    为了能在皇宫中的残酷环境中生存下去,内侍们自然要找靠山投靠,认那些有权有势的太监为干爹,自称“儿子”。

    “事情办得怎么样?”王安闻言闭着眼睛神色悠闲地问道。

    “爹,儿子探查过了,东厂现在还没有什么变动,魏公公只是在上任的时候去了一次东厂,以后就再也没有去过。”

    那名内侍向王安一躬身,满面笑容地说道,“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看来魏公公挺识趣,知道东厂的那些人投靠了爹所以没整出一点儿动静来。”

    “魏公公是宫里的老人了,跟爹同年进的宫,不过爹比他幸运能伺候大行皇帝。”王安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淡淡地说道,“爹跟魏公公打了多年的交道,他是一个聪明人,不会不识时务的!”

    “唉,如果不是大行皇帝走得这么早,爹又何必要在意魏公公。”说着,王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神色显得有些黯然。

    王安在宫里当了这么多年的差,当然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正是在泰昌帝登基后踩着前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执掌了内廷。

    如今泰昌帝驾崩,自然由朱由校身边的近侍魏忠贤来执掌内廷,担任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可王安好不容易熬到了内廷第一人的宝座,享受到了高高在上、前唿后拥的权势,因此又岂会甘心把到手的富贵拱手于人?

    不幸中万幸的是,朱由校是少年天子无法亲政,这就给了王安机会,再怎么说王安以前在清宁宫的时候也伺候过朱由校,因此也算是朱由校的人,所以朱由校不会草率地换了他。

    所以,王安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压魏忠贤,使得朱由校不得不依靠他来掌控内廷,认为他才是身边最为重要的人。

    “爹,儿子回来的时候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皇后娘娘好像有意让身边的近侍进入司礼监。”

    等王安叹息完,那名年轻的内侍走上前跪在了床边,一边给王安捶着腿一边说道,“而且,宫里的人也都在议论着,不少人都想要投靠皇后的人。”

    “哼,一个小小的选侍也想要执掌宫城,她还没怎么资格!如果不是大行皇帝在宾天前怜悯她的话,她现在顶多只不过是个皇贵妃而已,有何资格待在干清宫里?”

    王安闻言顿时就是一声冷笑,双目闪过一道阴沉的光芒,虽然朱由校尚未成年但背后还有李皇后,李皇后自然会在司礼监安插亲信了,这对王安而言可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一个小小的奴才如何跟李皇后相抗衡?

    因此,对王安而言李皇后是他仕途之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将夺去他现在的名誉和地位,这对一个无法生儿育女的宦官来说是极为残忍的事情。

    相对于正常的人而言,宦官也有七情六欲,不过由于已经是废人故而把对权势的追求视为人生的第一目标,王安肯定不会束手待毙。

    “爹,咱们拿什么跟皇后娘娘斗呀?”年轻的内侍闻言迟疑了一下,随后试探性地问道,要知道他们是奴才而李皇后是将垂帘听政的主子,可以轻而易举地要了他们的性命。

    “咱们不行,不是还有那些沽名钓誉、人模狗样的外臣!”王安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意味深长地回答。

    “爹,您是说……”年轻的内侍先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后眼前就是一亮,一脸惊喜地说道。

    “大行皇帝已经离开,咱们不能单打独斗。”王安的双目闪过凶狠的神色,阴沉沉地回道,他才不会束手待毙!(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三更)

    几天后,锦衣卫北镇抚司。

    “李大人,人带来了。”李宏宇端坐在椅子上品茶的时候,一名千户走了进来,向李宏宇一躬身后禀报道。

    “小的叩见大人。”在李宏宇的注视下,几名士兵把一名穿着囚服、戴着镣铐、三十上下的男子押了进来,规规矩矩地向李宏宇下跪行礼。

    “让他看看,是否认识这些东西。”李宏宇打量了一眼那名男子,放下手里的茶杯后沉声吩咐一旁的一名百户。

    “知道这是什么吗?”那名百户闻言端起了身旁桌上的托盘,把托盘放到那名囚衣男子的面前,面无表情地问道。

    托盘上有一个小瓷罐,瓷罐里装着的正是从李可灼家中杂物房里搜到的那些粉末,囚衣男子闻言不敢怠慢,立刻仔细查看了起来,还凑上去闻了闻。

    “回大人,小的觉得这像是‘神仙散’。”经过一番仔细辨认后,囚衣男子向李宏宇说道。

    “神仙散?”李宏宇闻言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怔,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大人,这是我们私下里对这种药物的称唿。”

    囚衣男子见状连忙向李宏宇解释,“小的以前倒腾药材的时候从一名南方的药材商那里进了一批这种药,据说是从云贵那边的蛮夷处而来,因为名字很拗口于是小的就给它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为何称其‘神仙散’?”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怪不得他不知道这种东西原来是囚衣男子私下里给其取得名字,随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大人,这种药有着令人忘却烦恼和痛苦的神奇效果,服食后无论再萎靡的人也立刻精神百倍。”

    囚衣男子的双目不由得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颇为眉飞色舞地向李宏宇说道,“小的以前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药物,简直就是天上的仙药,故而给其取名‘神仙散’。”

    “服食过后会变得如何?”

    李宏宇的眉头微微一皱,从囚衣男子的言语中他已经可以确定这个神仙散肯定是某种兴奋类的药物,因此沉声问道。

    “开始时神清气爽,浑身有莫名的舒畅,不过这是仙界的灵药凡人服用后会受到天谴,因此数天后会感到困乏和无力。”

    囚衣男子变得有些尴尬,讪笑着向李宏宇说道,“不过,休息一段时间就能缓过来。”

    “你卖了多少神仙散,都卖去了哪里?”李宏宇早已经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神情冷峻地问道。

    显而易见,神仙散使得人的身体器官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等药效过了自然会感到非常疲惫。

    “回大人,这种药价值不菲而且数量有限,小人只买了十瓶,一瓶大概一斤的样子,现在已经全部卖完。”

    囚衣男子知道审问他的人是李宏宇,故而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五一十地说道,“那些药主要卖给了八大胡同的青楼,客人们非常喜欢用它,只需要用一点儿就能使得他们在房事中生龙活虎,****紧固。”

    “你那里还有没有存货?”李宏宇闻言盯着囚衣男子问道,他现在不关心囚衣男子把神仙散都卖给了谁,而是其手里还有没有剩下的神仙散。

    囚衣男子之所以会被抓,是因为他是一个专门倒腾朝廷禁药的药贩子,倒卖禁药所获得利润比普通药材要高上十倍有余,故而一些人为此铤而走险。

    说起来也该囚衣男子倒霉,本来他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十分滋润,不过谁成想有一个富家子弟因为过量服用了他卖出的春药“合欢散”,结果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本来这种事情十分常见,要怪也怪那个富家子弟纵欲无度,可是好死不活的是,官府的医官在合欢散里发现了朝廷严禁使用的禁药,这一下对方家里不依不饶,认为是卖药的人害死了那名富家子弟,结果一追查查到了他的头上,锒铛入狱。

    因为囚衣男子并不是什么正经的药材商,而是私下里贩卖那些见不得人的药物而已,再加上人在大牢,故而先前官府并没有查到他的头上。

    “回大人,小的家中还有半瓶,由于神仙散的卖价很高,而且卖家的身份很神秘,故而小的想要让人查出它是什么东西,以后从西南那边进货。”

    囚衣男子刚准备否认,不过见李宏宇目光如炬地盯着他后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随即改变了主意,冲着李宏宇磕了一个头后哀求道,“大人,小的句句属实,还望大人从轻发落小的。”

    “交出剩余的神仙散,本官算你戴罪立功。”李宏宇沉吟了一下后微微颔首,神色严肃地向囚衣男子说道。

    囚衣男子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交待了那半瓶神仙散的下落,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军士很快就将其带了回来,摆在了李宏宇面前的案桌上。

    “神仙散!”

    李宏宇打开瓷瓶的塞子在瓶口轻轻嗅了嗅,并没有任何的味道,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看来这东西是导致泰昌帝猝死的元凶。

    找到了这样最关键的物证后,剩下的就是静待那名云游方士落网,考虑到那么那名云游方士的行进速度,现在应该还在北直隶的地界上,就看何时能将他找出来。

    就在李宏宇找到“神仙散”的同时,京城官场上忽然间风云突起,市面上有了一道重磅传言,说李皇后准备调整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任命,将一些官员调到地方上担任官职。

    根据从宫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李皇后这次主要动的是东林党的人,因为东林党在先前的补缺中凭借着泰昌帝的支持占有了非常大的优势。

    所以,为了平衡朝堂上各派系的势力,李皇后准备把东林党的一些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调离京城,让齐楚浙三党的官员接任,这样一来朝堂上的派系势力就将处于了均势。

    按照市面上的传言,等泰昌帝的丧期过后,李皇后会在朱由校登基不久以朱由校的名义对外颁布这道人事任免的圣旨。

    这使得原本就暗流汹涌的京城官场顷刻间就被震动,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的人纷纷聚会商议这个流言。

    虽然现在李皇后还没有向外透露这个消息,但是想必也不会空穴来风,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自然要想办法早做应对,免得届时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从先前李皇后扶持齐楚浙三党的事情上来推断的话,东林党的言官力量十有**会受到削弱。

    东林党对此自然是如临大敌,而齐楚浙三党则欢欣鼓舞,有了李皇后的支持他们就能扭转在朝堂上被东林党压制的劣势。

    “树欲静而风不止!”李宏宇得知了京城这条愈演愈烈的消息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口中缓缓说了一句。

    毫无疑问,这个注定无法证实的传言就是一个催化剂,使得京城这个权势场的各种矛盾被激化,天知道它是从那里。

    不过,此时很显然没人在意它的真实性,它的出现向外界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李皇后将要动手使得京城派系间的争斗变成均态,这无疑对刚刚取得朝堂主导权的东林党是一个重创。

    赵欣与李宏宇的想法一样,觉得此次消息有些诡异,就算李皇后想要打压东林党此时也会隐忍不发,毕竟现在还是泰昌帝的丧期,而且李皇后现在立足未稳不会如此急于行事。

    因此,李宏宇和赵欣都怀疑李宏宇想动东林党言官的消息是别有用心之心散播出来的,居心叵测。

    李宏宇现在非常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东林党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想办法进行反击,而且他们的目标十有**会冲着李皇后去。

    原因很简单,李皇后想要平衡朝堂上各派系的势力,这使得在党争中处于优势的东林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东林党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要攻克李皇后这道难关。

    对李宏宇来说,无论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谁在党争中处于上风都跟他没什么关系,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海关司还无法进入到朝堂各派系的法眼,而且他有朱由校的支持,别人要想对付他可不简单。

    所以,李宏宇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持低调,然后到地方上全力发展海关司的事,只要朝堂上的那些人不找他的麻烦,他也就懒得理会朝堂上的那些权力争斗。

    李宏宇相信,赵欣会在京城处理好与朝堂各派系的关系,说起来李宏宇和赵欣都是朱由校的心腹之臣,别人要想动他们俩并不容易,而且以两人的实力那些冒犯者肯定会自讨苦吃。

    因此,李宏宇把精力集中在了李可灼一案的审理上,他的首要目的是查清李可灼的案子,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泰昌帝走得安心,得以瞑目,否则各种流言蜚语将毁了他的声誉。

    经过这段时间来的查证,李宏宇已经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线索,表面上看起来李可灼的案子毫无头绪,实际上李宏宇已经能够猜到案子的来龙去脉,现在只等着那名云游方士归案他就能解开谜底。(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一章 关键人物

    十月中旬。

    虽然李皇后已经澄清了市面上有关她要调离东林党言官一事为谣言,但京城的紧张气氛却没有丝毫好转,依旧变得愈加得沉闷和压抑。

    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表面上看起来和平相处,表现得波澜不惊,实际上已经波涛汹涌,纷纷暗中积聚力量,对中小派系的官员是大力拉拢,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

    李宏宇对京城发生的一切是洞若观火,身为楚党的一员他自然无法置身事外,暗中参加了楚党的秘密聚会,商议楚党下一步的走向。

    说起来,楚党在官场上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虽然是齐楚浙三党联盟中的一员,但与东林党也有着密切的交情,东林党的不少官员都出身湖广,最有名的人莫过于杨涟了。

    一年多前,李宏宇在楚党中还只是一个后起之秀,要仰望楚党的三大党魁户科都给事中官应震、兵科都给事中吴亮嗣和右佥都御史黄彦士。

    时至今日情形已经得到了翻转,李宏宇可谓是楚党中唯一的一个托孤重臣,与执掌辽东军政大权的熊廷弼号称楚党的两大中流砥柱,其言行足以影响到楚党制定的方针和策略。

    不过,李宏宇有着自知之明,他近年来蹿得实在是太快了,虽然身居高位但在官场的资不如吴亮嗣等人,所以在楚党聚会的时候表现得十分低调,静静地聆听吴亮嗣等人的想法。

    与李宏宇境遇相同的人还有赵欣,赵欣虽然不是托孤辅臣但却是堂堂的右春坊大学士,朱由校最信赖的人之一,有了这层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党争的结果如何要看皇帝的态度,只要赵欣一直被朱由校宠信那么齐党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犹如泰昌帝提拔和依仗东林党一样。

    赵欣和李宏宇在官场上有着一样的烦恼,那就是资浅薄,在论资排辈的官场上不仅要看能力还要看重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李宏宇和赵欣都很清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而表现得太过活跃的话就坏了官场上的规矩,势必会受到官场官员的一致抵触和孤立,这可不是两人希望看见的事情。

    可话又说回来了,正是因为李宏宇资浅薄,再加上他要查李可灼的案子,所以只参加了楚党的重要聚会,并不像吴亮嗣等人那样每天忙得团团转。

    作为泰昌帝指定的托孤辅臣,李宏宇自然要去观德殿给泰昌帝守灵,不过不会像万皇帝驾崩时那样一直待在观德殿,而是与托孤辅臣们轮流值守,这样一来就有时间来处置李可灼的案子。

    李皇后和朝中的重臣对李可灼的案子非常关注,尤其是李皇后几次把李宏宇传到干清宫询问案情的进展。

    面对李皇后的询问李宏宇不好搪塞,原原本本地把查到的东西讲了出来,只是没有言明他怀疑神仙散就是导致泰昌帝猝死的元凶,因为他还差一个重要的证人来验证他的推测。

    这一天,李宏宇正在景山观德殿给泰昌帝守灵的时候,忽然之间接到了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柳翰的禀报,那名云游的方士已经被押回了京城,被关在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里。

    据一名负责追捕的锦衣卫百户回报,他们这一路追捕的人马经过打探和查证,在北直隶南边的河间府发现了云游方士的踪迹,于是把准备继续南难逃的云游方士给抓了回来。

    说起来,这名云游方士差一点儿就从追捕的锦衣卫眼前熘走了,为了掩饰身份他竟然在逃跑途中换了一身普通百姓的服饰。

    可惜的是,虽然他改变了服饰但由于他是外地人,因此还是被追捕的锦衣卫军士盯上,结果从其随身的包袱中搜出了道士的冠袍以及度牒,至此身份败露。

    得知那名云游的方士被抓后李宏宇的精神为之一振,显而易见那个云游的方士有问题,要不然也不会仓皇南下并且还该换了服饰。

    因此,等观德殿的值守一结束,李宏宇立刻动身赶去了锦衣卫北镇抚司,想要会会那名云游的方士,从这名云游方士的身上他或许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大人,这就是他随身携带的行礼。”到了锦衣卫北镇抚司,李宏宇被柳翰领进了一间厢房,指着整齐地摆在桌上的衣物等物品说道。

    那名云游方士所带的东西已经按照类别分好,一堆一堆地摆放在桌上,有衣物和书籍等等。

    李宏宇对其他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快步走到摆着书籍和纸张的桌前,拿起书籍和纸翻阅查看了起来。

    很快,李宏宇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意,那些书籍和纸张中有一半跟炼制丹药有关,这意味着这名云游方士肯定懂得炼丹之术。

    按照常理来说,这名以四海为家的云游方士肯定会带有炼丹的器具,这样走一路可以卖一路的丹药,古代的人们可是非常信任这些丹药,认为其是治病的良药。

    可这名云游方士的随身物品中却没有炼制丹药的器具,有炼制丹药的书籍而无器具,这很显然不合常理,难道要这名云游方士一路化缘前行?

    按照那名检举的小道士的证言,以及事后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调查,这名云游方士在道观里挂单的时候可是进城卖过丹药,以此来筹集路上的盘缠。

    “大人,本官见过那个方士,看样子像是个胆小怕事之人,只要把他往刑房里一带,肯定竹筒倒豆子把实情和盘托出。”

    见李宏宇对那些炼制丹药的书籍十分重视,立在一旁的柳翰不由得低声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见过那名云游的方士,被带来诏狱的时候吓得尿了裤子,双腿发软,面色泛白,被两名军士给拖进了牢里。

    因此,像这种胆子小的人比较好对付,只要拖进刑房把那些血淋淋的刑具望其眼前一摆,肯定吓得什么都说了。

    “他涉及的事情非同凡响,如果一旦决定负隅顽抗,那么恐怕以后很难再敲开他的嘴了。”李宏宇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否定了柳翰的这个提议。

    虽然看上去柳翰的这个法子不错,可这是建立在那个云游方士被那些刑具吓住的前提下。

    在李宏宇看来,刑具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会给受刑者强烈的心理压力,使得受刑者心理防线崩溃。

    然而,一旦给受刑者上了刑罚,受刑者的心理压力反而会减小,被身体上的疼痛所取代,这样威慑力反而降低了许多。

    那名云游方士确实胆小,正是因为这样很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其横下心来负隅顽抗到底,这样的话他才会有一条生路。

    否则,他承认了与李可灼进献的“仙丹”有关的话,那么势必被视为李可灼的同谋,难免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罪名。

    所以李宏宇不愿意一开始就对那名云游方士进行**伤害的恫吓,这是万般无奈下才使用的法子。

    现阶段,李宏宇想要从那名云游方士的心理防线入手,想办法一举击溃他的心理防线,这样的话勿需动刑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且以后向李皇后和朝中重臣禀报案情的时候场面也会好看一些,那种血淋淋的场面不是李宏宇想要看见的局面。

    “大人已经有主意了?”

    柳翰见李宏宇不赞同对那名云游的方士进行威吓,于是饶有兴致地问道,他早就听说李宏宇审案很有一手,故而想要看看李宏宇如何来撬开这名云游方士的嘴巴。

    “本官要升堂审案!”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略一沉吟后沉声向柳翰吩咐道,他要一举打垮那名云游方士的心理防线,进而查明李可灼一案的来龙去脉,了结了这件心事。

    不久后,锦衣卫北镇抚司审案大堂。

    大堂两侧立满了身穿锦衣卫服饰的兵士,与其余衙门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拿用来行刑的水火棍,右手纷纷按在腰上挂着的绣春刀的刀柄上,一个个面无表情,神色冷峻。

    杖刑在别的衙门是标准的刑罚配置,更多的时候是给予犯罪的人以惩戒,可在锦衣卫北镇抚司里不同,能进这里面的人都是犯了御案的,可不会不痛不痒地打一通板子,一旦用刑就是令人永生难忘的那种。

    李宏宇端坐在大堂上的案桌后面,慢条斯理地品着茶,柳翰在堂前右下首的座位上陪审,不动声色地望着大堂的入口处。

    很快,门外传来了一阵镣铐的声响,一名身形有些消瘦、戴着手铐和脚镣的中年男子被几名士兵押了进来。

    “小人叩见大人。”那名消瘦中年人就是云游的方士,来到堂前忐忑不安地向品茶的李宏宇下跪行礼,暗自猜测着李宏宇的身份,凭直觉感觉李宏宇好像显得太年轻了一些。

    “本官问你,你可认识鸿胪寺寺丞李可灼?”李宏宇闻言放下手里的茶杯,面无表情地盯着消瘦中年人问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二章 如实相告

    “回……回大人,小……小的乃一浪迹天涯的修道之人,身份低贱,岂会认识李大人这种朝廷高官。”

    被李宏宇直截了当地这么一问,紧张的消瘦中年人脸色顿时就是一变,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然后强自镇定地回道。

    “告诉本官,你为何忽然之间离开京城?”李宏宇见消瘦中年人被自己一句话吓得面无血色,知道他说了谎,不过他现在并没有计较而是继续问道。

    “大人,小的四海漂泊居无定所,每到一地都是随缘而来,随缘而去,缘分尽了小的就离开了。”

    消瘦中年人闻言讪笑了一声,强颜欢笑地解释着,下意识地伸手擦拭了一下额头渗出的冷汗。

    “既然如此,为何要把装束给换了?这也是修道之人应该做的事情?”李宏宇从消瘦中年人的反应上知道他此时异常紧张,因此冷笑着问道。

    李宏宇不怕消瘦中年人说谎,因为他越说谎就露出越多的破绽,那种一上来就说实话的人反而不好对付,显而易见他说的都是那种无关痛痒的实话,这样一来的话很难抓住他话中的把柄。

    “这……”

    消瘦中年人闻言一时语塞,虽然他在被押回京城的路上已经想好了托辞,可心慌意乱之下脑海中一片空白,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神色慌乱地解释道,“回大人,小的是急着赶路,不想路上被人打扰,让小人去捉妖或者算命,故而换了服饰。”

    听闻此言,坐在一旁听审的柳翰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很显然消瘦中年人满嘴谎言,如果换做他的话早就大刑伺候了。

    “你是怕被人请去炼制丹药吧!”李宏宇冷笑了一声,意味深长地瞪着消瘦中年人说道。

    “回大人,小……小人虽然会炼丹,但……但已经很久没有炼……炼制过了。”

    消瘦中年人闻言身子再度颤抖了一下,双目中满是慌乱的神色,结结巴巴地回道,额头上汗如雨下,李宏宇的这句话无疑戳到了他的痛处。

    “是吗?”李宏宇见状嘴角闪过一丝冷笑,神情严肃地盯着他说道,“可据本官的查证,你离开京城前一直在京城里卖炼制的丹药,而且有人见过你在道观里炼药,岂会是很久没有炼制?”

    “大人,小人一时情急没说清楚,是离开京城后就已经没有炼药了。”消瘦中年人没想到李宏宇把他的底细查清了,闻言脸色变了变后连忙改口。

    “你打算何时再度炼药?”见消瘦中年人更改了说法,李宏宇的双目顿时闪过一丝怜悯的神色,神色冷峻地问道,恐怕消瘦中年人还没有意识到已经被他牵着鼻子走。

    “小人准备到了山东后再行炼药,届时小人可以筹集盘缠。”消瘦中年人见李宏宇并没有质疑他的说法,还以为他蒙混过关了,因此满脸堆笑地躬身说道。

    “恐怕没这么简单吧!”李宏宇闻言皱了皱眉头,然后望着消瘦中年人说道。

    “大人这是何意?”消瘦中年人怔了怔,没有听明白李宏宇话里的意思。

    “本官并没有看见你炼制丹药的器具,那些东西好像不容易买到,你把它们放去了哪里?”李宏宇不动声色地望着消瘦中年人,冷冷地问道。

    市面上没有炼制丹药的器具,毕竟炼制丹药的人是少数,没有需求自然也就没有供应,需要专门找人打制。

    “大人所言甚是,小人炼药的器具不慎在路上丢失,故而到了山东后第一件事就是定制一套器具。”

    见李宏宇提到了炼制丹药的器具,消瘦中年人的脸上再度变得难看起来,满脸堆笑地解释道。

    “恐怕你已经没有那个机会了!”

    李宏宇闻言面色一沉,勐然伸手一拍桌上的惊堂木,指着消瘦中年人沉声喝道,“来人,把这个与李可灼合谋的逆贼给本官拿下,事到如今仍不思悔改,你就等着满门抄斩吧!”

    随着李宏宇话音的落下,大堂两侧立刻冲过来几名士兵,架起跪在地上的消瘦中年人就往外拖。

    “大人,小的冤枉,小的冤枉,请大人明察!”

    消瘦中年人万万没想到李宏宇说翻脸就翻脸,而且把他当成了李可灼的共犯,吓得顿时魂飞魄散,一边奋力挣扎着一边高声喊道,他可不想被当成谋害泰昌帝的逆贼,否则不仅自己性命难保家人也要跟着掉脑袋。

    “你是不是不服?”李宏宇闻言一扬手,已经把消瘦中年人拖带门口处的士兵们停下了脚步,他面无表情地望着满头大汗、面色惨白的消瘦中年人问道。

    “大人,小的是冤枉的,小的没有跟李可灼合谋,更不敢谋害皇上。”

    消瘦中年人闻言急声辩解道,额头上大汗淋漓,他可是知道李宏宇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的生死,因此现在是万分紧张,一颗心简直要提到嗓子口。

    “本官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冲着一旁的士兵高声喝道,“来人,把东西拿给他!”

    士兵们早有准备,闻言把一些物品拿到了消瘦中年人的面前,消瘦中年人见状顿时脸色大变,那些士兵拿来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李可灼藏在邻居下人那里的那套炼制丹药的器具。

    “想必不用本官说你也认识这些东西,还有何要辩解的吗?”

    李宏宇冷冷地望着脸色极度难看的消瘦中年人,声音冰冷地说道,“本官已经查过了,城外道观有人看见过你用这套器具制药。”

    “如果你认为他看错了的话那么本官会让人把你的亲戚朋友传来,让他们来辨认一下这套器具是否为你所有,那样一来你就是不折不扣的合谋,谁也救不了你!”

    见消瘦中年人下意识地想要开口否认,李宏宇冷冷地警告着他,想必消瘦中年人身边的人能认出他使用的那些炼制丹药的器具。

    “大人,小的并不知道李大人要给大行皇帝炼制丹药,还以为他有心于此,这才把炼丹的器具借给他。”

    消瘦中年人的脸色由白转绿,又由绿变黑,李宏宇的这番话使得他无从辩驳,在经了最初的惊愕后勐然回过神来,连忙神色惶恐地向李宏宇辩解道。

    “即便如此,你也是知情不报!”李宏宇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消瘦中年人的心理防线已然崩塌,然后冷冷地瞪着他说道,“说,你与李可灼是如何相识的,为何要把那些炼制丹药的器具借个他?”

    说着,李宏宇挥了一下手,架着消瘦中年人的士兵们于是松开了手,消瘦中年人扑通一声就瘫软在了地上,断断续续地道出了实情。

    原来,消瘦中年人在万皇帝驾崩之前来到的京城,不久后无意间遇上了李可灼。

    当时消瘦中年人炼制的丹药治好了一名病患,使得那名病患的家人到他摆摊的摊位前道谢,李可灼觉得他医术高超故而与之结交,进而接触到了炼丹。

    实际上,那些前来道谢的病患家人是消瘦中年人花钱雇来的托儿而已,专门演戏给外人看,使得人们买他炼制的那些丹药。

    说起来的话,消瘦中年人炼制的丹药并不是什么毒物,其原料用的是普通的药材,能治疗一些常见的小病,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否则的话他早就被那些病患的的家人给打死了,岂能活到今天?

    消瘦中年人知道李可灼是鸿胪寺的寺丞,于是故意卖弄他炼丹术的高超,使得李可灼对此也产生了兴趣。

    泰昌帝登基后没多久,李可灼找到了消瘦中年人,让消瘦中年人交给他炼制以前吹嘘过的秦始皇派人寻找的长生不老药的那种“仙丹”。

    消瘦中年人只不过是信口胡诌而已,哪里真的会炼制仙丹,要不然他早就自己吃了,但面对李可灼他又不能拒绝,要不然就就会得罪李可灼。

    于是,消瘦中年人就把一本古籍上记载的炼丹方法交给了李可灼,据他所知当年嘉靖皇帝服用的就是按照这种方法炼制的丹药。

    令消瘦中年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李可灼学会了炼制后把他炼制丹药的器具给借走了,为了弥补他的损失给了他一笔不菲的银子。

    消瘦中年人当时并不知道李可灼想要给泰昌帝进献“仙丹”,还以为李可灼只是对炼制丹药感兴趣而已,反正他教授炼制的那些丹药即便是服用了也不会闹出人命,等他离开京城后李可灼就算知道上当也无可奈何。

    可是不成想,没过多久消瘦中年人就惊讶地得知李可灼给泰昌帝献了“仙丹”,并且使得泰昌帝病情大为好转的事情,万万想不到李可灼会做出这种事情,更没有料到泰昌帝服用了“仙丹”后竟然病情大为好转。

    由于李可灼宣称进献给泰昌帝的仙丹是仙人所赐,故而消瘦中年人虽然心有疑虑但不敢轻举妄动,万一他登门后李可灼说不认识他的话那么他可就惨了,保不住被李可灼趁机灭口。

    再后来,消瘦中年人听说了泰昌帝驾崩以及李可灼被抄家的事情,知道李可灼惹出了惊天大祸,故而惊惶之下逃出了京城,免得被李可灼的案子给牵连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三章 九卿会审

    紫禁城,干清宫。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根据臣现在查到的证供,可以确认李可灼利欲熏心,为了想要谋夺权势在丹药里加了本不该有的神仙散,致使大行皇帝梦中宾天。”

    李宏宇把李可灼一案的案情向李皇后和朱由校躬身禀报后,躬身说出了他对此案的看法,认为是李可灼为了一己私利害了泰昌帝的性命。

    “李大学士,李可灼是否已经认罪?”李皇后闻言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或许这是泰昌帝猝死一事最好的结果,然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李皇后之所以会感到轻松,是因为如此一来就能避免朝堂上的势力利用李可灼的事情来做文章,把李可灼污蔑成敌对势力的人,届时免不了又是一番乱战。

    “皇后娘娘,臣还没开堂提审李可灼,不过以现在的证供他已经辩无可辩。”

    李宏宇闻言向李皇后一躬身,开口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臣觉得应该九卿会审,以消除外界的风言风语。”

    “就依大学士所言。”李皇后闻言微微颔首,望向李宏宇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许的神色,李宏宇行事谨慎稳重,一旦李可灼的案子九卿会审,那么朝堂各派将无话可说。

    所谓的九卿会审,在明朝指的是由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寺卿以及通政使司通政使参与的案件审理,是明朝除了皇帝御审外最高级别的审理方式。

    后来,内阁在宣德帝时期兴起,九卿会审的时候内阁的阁员也要列席,这些人代表了大明朝堂之上的最高权势。

    由于李宏宇已经做好了审案的准备,因此李皇后希望李可灼的案子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故而很快就下了中旨,两天后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举行九卿会审,审理李可灼进献“仙丹”一案。

    届时,案子将由一直查办此案的李宏宇主审,九卿、内阁阁员与托孤辅臣陪审。

    官府的关于九卿会审的告示一经贴出,京城的百姓就陷入了沸腾中,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要知道大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九卿会审的案子了,而且还是跟泰昌帝的驾崩有关。

    不过,令京城官场的官员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李皇后这次下达的是中旨,引发了官场不小的震动。

    值得一提的是,李皇后下发的中旨也是懿旨,不过与一般的懿旨流程不一样,并没有经过内阁和司礼监的核验。

    就像万皇帝临死前下发的调动新军的圣旨一样,内阁和司礼监都不知道此事,这就是中旨,越过了朝廷的有关机构。

    本来,皇权授命于天,皇帝和皇后下发中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明朝的情形有些特殊,文官集团势力之强堪称古代封建王朝之最。

    因此在君权和臣权的博弈中,文官集团为了迫使皇帝按照他们的意志来行事,故而会对一些未经文官集团审核同意而下发的中旨采用抵触的情绪。

    例如,明朝对一些重要官员的任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皇帝下中旨直接任命,另外一种就是廷推,由朝中重臣商议后向皇帝进行举荐合适的人选,然后由皇帝下旨任命,熊廷弼就是以这种方式得以成为辽东经略。

    明朝中后期,特别是万皇帝开始,文官集团中的当权派在与皇帝在廷推上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博弈,一些未经过廷推而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上任后会受到当权派的激烈抨击。

    这也是为何万朝时,一些被万皇帝用中旨任命的朝廷大员在接旨后宁愿致仕也不愿意为官,这并不是他们的情操有多高尚,而是受到当时朝局气氛的影响。

    至于有些胆大的朝廷重臣会仗着名望和权威“封还”皇帝的中旨,拒不接受。

    虽然这种举动看上去彰显了文人傲然气节,不过结局却并不怎么美好,通常都会丢官罢职。

    故而,虽然有官员敢封还圣旨,但很少有人去效仿,毕竟能在官场上成为重臣的官员都很圆滑和世故,很少有人会傻到直接跟皇权对抗。

    如今,李皇后第一次下发了未经内阁和司礼监核验的中旨,自然使得朝臣震动,这意味着李皇后向外界宣布她已经开始辅佐朱由校守护皇权。

    自然而然,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三党都不愿意看见李皇后垂帘听政,李皇后跟泰昌帝不同,采用了万皇帝平衡朝堂派系的策略,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将牢牢地被李皇后这个女流之辈给压制住。

    不过,与东林党相比,就目前的处境而言对齐楚浙三党倒是一个好消息,李皇后的派系平衡政策很显然会帮他们削弱东林党的势力。

    李宏宇对李皇后使用中旨感到意外,虽然李皇后这样做并无任何不妥,但却对朝臣们而言却无疑是开始显露皇后的威严,通过李可灼的案子来告诉朝臣要逐渐适应她的存在。

    在京城朝野的关注下,万众瞩目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九卿会审终于到来,身穿白色孝服的九卿和内阁阁员们相继抵达,在会客厅里品茶寒暄,议论着今天的堂审。

    虽然李宏宇已经对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下达了封口令,不过朝中的权贵们还是知道了不少案子的事情,例如神仙散、炼制丹药的器具以及那名云游方士等等。

    但由于李宏宇从没提审过李可灼,故而京城的那些权贵并不知道李宏宇在李可灼一案上的态度,更不清楚李宏宇如何看待那些证供之间的关系。

    临近审案的时辰,李宏宇前往会客厅里请陪审的大臣们,把他们请到了审案大堂,大堂两侧已经摆好了座椅供那些大臣落座。

    巳时三刻,端坐在大堂上的李宏宇拍了一下惊堂木,宣布正式升堂,云游方士等涉及到案子里的证人相继被带到堂上,对各自犯下的事情供认不讳。

    云游方士是最后一个被带上来的证人,当他招供出教授李可灼炼制嘉靖皇帝曾经服食过的丹药后现场一阵骚动,大臣们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要知道嘉奖皇帝服食的丹药可没有李可灼进献的“仙丹”那么厉害,使得泰昌帝服用完后神清气爽,完全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更不会吃死了人,那名试药的内侍惨死的一幕可是令在场的托孤辅臣们心有余悸。

    李宏宇知道陪审的大臣们心中的疑惑,不过所有的一切将在李可灼被带上公堂后解开,所以他并不着急现在就公布真相,还是让李可灼“说”出来更有信服力。

    “带李可灼!”等云游方士在其供词上签字画押后,李宏宇一拍惊堂木,沉声喝道。

    这使得现场众位官员精神为之一振,他们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正主儿给盼来了,依照李宏宇先前堂审的结果,李可灼从云游方士那里得到了炼制丹药的器具,进而炼制出了给泰昌帝进献的“仙丹”。

    而根据李可灼邻家下人的供述,他那里的炼制丹药的器具是李可灼托他保管的,让他不要告诉任何人。

    云游方士指证搜出来的炼制丹药的器具是他借给李可灼的,城外道观道士等人可以证明云游方士确实在道观里炼制丹药,而且搜来的那套炼制丹药的器具好像就是云游方士的。

    按照云游方士的说法,他传授给李可灼的炼制丹药的方法是嘉靖皇帝曾经用过的,根本就吃不死人,效果也没有那么大。

    另外,那名被抓的倒卖禁药的药贩子作证,从李可灼家中杂物房里找到的那些奇怪的粉末是神仙散,只不过由于他是在黑市上卖的神仙散,故而可能经过了层层转卖,所以不知道李可灼通过何种途径得到的神仙散。

    如今,李宏宇终于要跟李可灼交锋了,陪审的大臣们自然要打起精神看看李可灼会进行如何得辩解了。

    没过多久,在众人殷切的注视下,穿着一身官服的李可灼被两名士兵带了上来,由于他还没有被定罪故而得以穿着官服,也没有戴手铐脚镣,只不过乌纱帽已经被摘了,再怎么说他也是鸿胪寺寺丞,文人的颜面还是要顾及到的。

    虽然李宏宇没有提审过李可灼,更没有对李可灼用刑,一日三餐有荤有素可谓是享受了特别优待,可李可灼此时神情憔悴,眼眶发黑,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眼神显得有些恍惚。

    李宏宇面无表情地望着进入大堂的李可灼,他知道李可灼这段时间来肯定彻夜难眠,无比煎熬。

    按理说他早就应该被过堂提审了,可迟迟没有动静,这种未知的恐惧更能对他的心灵造成摧残,这样比动用酷刑更能对他的心理造成打击,使得他丝毫不知道他的命运会如何。

    更何况,此案事关泰昌帝的生死因此李宏宇知道李可灼绝对会负隅顽抗,即便提审李可灼的话也只是白费力气,很显然李可灼不会俯首认罪,故而不如等搜集齐证据候一举将其击倒,免得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 另辟蹊径

    “见过李大学士,各位大人。”

    进入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后,李可灼望见大堂两旁在座的文武重臣后微微怔了一下,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听审,随即打起了精神,来到堂前向李宏宇和在座的大员拱手行礼。

    “李可灼,本官问你,那名试药的内侍是因何而死的?”

    李宏宇盯着李可灼凝视了一会儿,然后面无表情地沉声问道,出乎众人的意料他并没有提到云游方士,而是问起了试药后七窍流血的那名内侍。

    “大学士,本官已经说过,‘仙丹’唯有有缘之人方可服用,岂是福薄之人能拥有的!”李可灼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一时间没有明白李宏宇的意思,使得他先前准备的说辞没能派上用场,稳定了有些慌乱的心神后回道。

    “如此说来,另外一名内侍是有缘之人了?”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声音冰冷地问道。

    “正是如此!”李可灼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唯有咬牙硬撑下来,难道要他承认泰昌帝的死与他有关?

    “倘若天意如此本官无话可说,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赐下如此神奇的仙丹那么想必是想济世救人,造福天下苍生。”

    李宏宇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神色严肃地瞪着李可灼反问道,“因此,上天岂会用残忍的方式去惩罚误服了仙丹的世人?即便要罚的话难道不应该惩罚那些把仙丹交给无缘之人的罪魁祸首?”

    听闻此言李可灼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李宏宇出击的方向完全在他的设想之外,使得他仓促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毕竟那名试药的内侍死得实在是太惨了。

    陪审的大臣们闻言也跟着一阵骚动,私下里小声议论着那名试药而死的内侍,纷纷暗自摇着头。

    托孤辅臣们可是亲眼目睹了那名内侍七窍流血而亡,不过当时由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李可灼所进献“仙丹”的神奇效用上,故而没有在意那名内侍,现在经过李宏宇这么一提及大家这才意识到那名内侍的死状实在是太惨了一点儿。

    “天意如此,本官也无可奈何!”

    见陪审的大臣们都在谈论那名试药而死的内侍,并且都认为其死状有些惨,李可灼顿时慌了神,连忙开口狡辩道。

    “天意?”

    李宏宇闻言冷冷地望着李可灼,“据本官所知,你以前既没有修过道,也没有研习过易经八卦,何以知晓天意?”

    “李大学士,本官固然不知天意如何,但仙丹可以彰显天意,有缘之人服之百病消除,无缘之人立即毙命。”

    李可灼的脸色再度变了变,他知道李宏宇是在说他妄用“天意”二字,因此压抑着心中的惊慌说道,一口咬死了仙丹是真的。

    “李可灼,你曾经在大行皇帝面前说过,所进献的‘仙丹’是以前仙人所赠,此事是否属实?”

    见李可灼一副顽抗到底的架势,李宏宇的心中冷笑了一声,他根本没指望李可灼会招供,因此语峰一转问道。

    “当然了,否则本官也不会进献给大行皇帝。”李可灼闻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李宏宇终于问到了他早有准备的问题上。

    “你可验证过仙丹的效用?”李宏宇既然升堂审理此案,那么肯定早已经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追问道。

    “仙丹自然是有缘者得之,仙长给本官仙丹时曾经告诫本官,仙丹本是天上的仙品,因此要想在人间面世的话必须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时辰。”

    李可灼闻言抬头望向了李宏宇,神色严肃地说道,摆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架势,反正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也没法验证真伪,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你的意思是说,大行皇帝贴出了求医告示后,正好到了仙丹面世的时间?”李宏宇的嘴角顿时闪过一丝不屑的冷笑,面无表情地问道。

    显而易见,李可灼这样回答是为了没有把仙丹给万皇帝开脱,李可灼并不是愚笨之人,在给泰昌帝进献仙丹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说辞。

    “正是如此。”李可灼闻言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他根本不怕李宏宇提及万皇帝。

    “原来是这样。”李宏宇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点了点头,看似自言自语了一句,“原来是本官多疑了,先前还以为你故意不把仙丹给万爷。”

    “本官身为大明的臣子自当忠君报国,如非仙长再三叮嘱的话岂会不把仙丹奉上!”李可灼闻言连忙正色解释道,同时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万皇帝的事情已经被他搪塞了过去,难道李宏宇要去找那个被他虚构出来的“仙长”不成?

    见李可灼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轻松,李宏宇的眼神中顿时闪过不易觉察的不屑神色,李可灼好像小看了他,如果他连李可灼的这点儿小把戏都对付不了的话又岂能拥有现在的高位?

    “既然那位仙长把仙丹给了你,那么看来你的机缘不错了。”

    随后,李宏宇沉吟了一下,盯着李可灼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过让本官感到奇怪的是,那位仙长既然是天上的仙人,自然能预料到大行皇帝服用仙丹后的事情,可他却依然给了你,本官不知道你这是机缘还是恶缘!”

    轰的一声,现场听审的众臣听出了李宏宇的言外之意,李宏宇是在质疑李可灼仙丹来自一位仙人的说法,那位仙人如果存在的话肯定会知道泰昌帝服药后猝死,这样一来完全是在害李可灼。

    “天命不可违!”

    李可灼的脸色变了变,他发现李宏宇比他想象的要难缠得多,随后面色阴沉地回答,“本官在得到仙丹的时候就已经得到过仙长的告诫,服用之人与仙丹无缘的话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是本官太过贪心非要要仙丹,结果有了如今的结局。”

    “皇上,臣没用,虽然奉旨献药但却无济于事,实在是罪该万死!”说着,李可灼斜向上一拱手,神色悲愤地高喝道,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哼!”李宏宇见状眉头顿时微微一皱,口中发生一声冷哼,李可灼这是想要提醒听审的大臣们他是奉了泰昌帝的圣旨进献的仙丹,仙丹能否救泰昌帝的性命与他无关了。

    在座的大臣们闻言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这是本案中最麻烦的一个地方,李可灼并不是无缘无故进献仙丹,是泰昌帝下发了求医问药的圣旨后遵旨行事,由于牵涉到圣旨故而使得案情变得非常复杂,不能轻易地给李可灼定罪。

    这也是李可灼后来得以脱罪,仅仅被判为流放到边疆戍边的重要原因,在无法确定仙丹是导致泰昌帝猝死的原因之前无法定他死罪。

    “李可灼,你确实罪该万死!”

    对于李可灼表演的这出“忠君爱国”的闹剧李宏宇实在是不想看下去,因此用力一拍惊堂木,指着斜向上拱着手的李可灼沉声呵斥道,“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吗?”

    “李大学士,你此言何意?”

    李可灼闻言心中一惊,他知道李宏宇要向他摊牌了因此变得紧张起来,放下斜向上举着的手后故作镇定地问道。

    由于李可灼一直关在诏狱里因此根本不清楚李宏宇查案的进度,手里掌握了何种证据,故而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以不变应万变。

    “别以为把进献的那些红丸称为‘仙丹’就能瞒天过海,本官告诉你,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本官也会把你的谎言一一戳穿。”

    见李可灼在那里装傻,李宏宇冷笑着望着他说道,“李可灼,你别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但你犯了一个大错!”

    “红丸?”李可灼闻言略微感到错愕,不过很快就意识到是他进献的仙丹,由于是红色的药丸故而可以称为“红丸”,然后狐疑地望向了李宏宇,“李大学士,本官不明白你的意思,能否说的清楚些?”

    “既然你不见棺材不掉泪,那么本官就成全你。”

    李宏宇知道李可灼现在心中肯定感到非常疑惑,想知道他犯下了什么大错,因此冲着堂外高声喊道,“来人,带证人!”

    “拜见李大学士、各位大人。”随着李宏宇的这声命令,四名穿着差役公服的人被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士兵带上了公堂,在众人的注视下躬身行礼。

    “告诉在座的大人,你们是什么人。”李宏宇瞅了一眼那四名穿着公服的人,不动声色地问道。

    “各位大人,我等是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和应天府的仵作。”四人中领头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者,闻言向前一步,向在座的众臣一拱手后自报了家门。

    “仵作?”包括李可灼在内,现场的人纷纷面露疑惑的神色,不知道李宏宇把仵作找来做什么。

    “告诉各位大人你们验尸的结果。”把仵作招来自然是跟验尸有关了,李宏宇沉声向领头的仵作说道。

    “禀各位大人,经我等仔细查验,那名试药而死的内侍死于中毒。”领头的仵作不敢怠慢,躬身回道。

    “中毒?”听闻此言,现场的那些文武重臣顿时大吃了一惊,面面相觑,难道李可灼胆敢在进献的丹药里下毒?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可灼的脸色刹那间变得十分难看,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宏宇竟然会从那名已经死了的内侍身上下手对付他,情急之下高声说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五章 稳居上风

    “欲加之罪?”

    听了李可灼无力的辩解后李宏宇冷笑了一声,神情冷峻地瞪着他说道,“是‘欲加之罪’还是‘弑君之罪’本官会查个一清二楚,别以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一些怪力乱神的言辞就可脱罪,本官会剥茧抽丝,一步一步揭穿你的谎言!”

    李可灼见李宏宇目光犀利,犹如两把利剑直插他的心头,脸上顿时浮现出惊惶的神色,心中感到一种不祥的预感,冷汗不由自主地从额头渗出来。

    正如李宏宇所说的那样,李可灼现在一口咬定他所进献的丹药是仙人给的“仙丹”,完全是一家之言,根本没有证据来佐证,这无疑就给了李宏宇很多机会。

    虽然李可灼不知道李宏宇会如何对付他,但状元出身的李宏宇能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万皇帝和泰昌皇帝选中的辅臣,那么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再加上他对李宏宇不了解故而心中异常忐忑。

    “本官倒要看看,李大学士如何剥茧抽丝!”不过,李可灼固然心中感到惊惶但嘴上却丝毫也不示弱,故作镇定地与李宏宇对视着,可惜眼神有些闪烁,显示了他内心的慌乱。

    “诸位大人,当日试药时不少大人在场,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那名服食李可灼所进献的红丸后身死的内侍七窍流血,嘴唇发紫,面色发黑,不知本官可否记错?”

    李宏宇注意到了李可灼闪烁的眼神,嘴角顿时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知道李可灼现在慌了,于是不动声色地望向了大堂两侧以英国公张惟贤和内阁首辅方从哲为首的托孤辅臣。

    在座的众臣闻言顿时一阵骚动,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李宏宇所说的事情,交谈中不时点着头,纷纷对李宏宇的说法进行了认同,神色随之变得严肃了起来。

    今日得以到锦衣卫北镇抚司审案大堂陪审的权贵,其核心人员就是泰昌皇帝的托孤辅臣,占据了人数的一大半。

    试药时李宏宇站在那些托孤辅臣的后方,既然他都清楚地目睹了那名服食红丸后惨死的内侍,那么位于他身前的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更是把当时的情景尽收眼底。

    “李大人,你说的没错,那名内侍死得时候确实七窍流血,嘴唇泛紫,面容也有些发黑。”经过一番低声议论后,张惟贤转身望向了李宏宇,向他点了点头后沉声说道。

    当时托孤辅臣们的注意力都不在那名死了的内侍身上,被李可灼进献的红丸所迷惑和吸引,如今被李宏宇这么一提醒都觉得那名内侍的死确实有些反常。

    “诸位大人,本官查验过,那名死了的侍者所吐的血颜色发黑,故而请了太医院的几名御医。”

    听了张惟贤的话后,李宏宇先是环视了一眼在座的众臣,然后沉声向堂外喝道,“请太医院的御医。”

    “见过李大学士、各位大人。”在大堂内众人的注视下,太医院院使杨昊领着几名御医快步走进了大堂,向李宏宇和张惟贤等人拱手行礼。

    见此情形李可灼的脸色有些发绿,额头上的汗水更多,显得比以前更加紧张,他自然清楚李宏宇要做什么,不过心中依然抱着一丝幻想,认为李宏宇就算查出什么来也奈何不了他。

    “杨院使,你们查验过那名试药而亡的内侍,可有结果?”李宏宇望着杨昊沉声问道。

    “回李大学士,经本官等人仔细查验,试药而亡的内侍是中毒而死。”杨昊向李宏宇一躬身,高声回道。

    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闻言不由得对视了一眼,脸上的神情异常严肃,杨昊与先前的四名仵作不同,是朝廷堂堂的正五品官员,大明医学界的翘楚,说话的份量自然比四名仵作重得多。

    李可灼不由得攥起了拳头,心跳越来越快,唿吸也变得有些急促,李宏宇并没有纠缠他所献仙丹的真假而是从那名死了的内侍下手,令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毕竟内侍中毒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他没办法进行否认。

    “知道中了何种毒吗?”李宏宇瞅了一眼面色铁青的李可灼,不动声色地问向了杨昊。

    “回李大学士,据我等的查验,一致认为他是中了鹤顶红而死。”杨昊再度向李宏宇一躬身,郑重其事地答道。

    “鹤顶红!”

    听闻此言,大堂上顿时轰的一下骚动了起来,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他们中很多人都见过服食鹤顶红而死的人,现在想想果然与那名试药而死的内侍症状一样。

    鹤顶红是一种剧毒毒药,通俗而言就是砒霜的一种,而砒霜是古代最常用的毒药,只不过鹤顶红是砒霜中最为高级的一种,纯度非常高,而民间用的砒霜都是一些低劣产品,纯度比较低。

    但话又说回来了,无论砒霜纯度高还是低,死者死时的状况是一样的,所以只要见过服食砒霜死的人那么就能知道服食鹤顶红的后果。

    “这是栽赃陷害,是有人事后把鹤顶红灌进了那名内侍的口中,想要谋害本官。”

    李可灼见陪审的众位大臣纷纷相信那名试药而死的内侍是中了鹤顶红而死,心中顿时急了,连忙向大堂内的众人喊道。

    “杨院使,那名内侍是死前服毒还是死后被人灌的毒?”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高声问向了杨昊。

    “回李大学士,经本官和同僚仔细查验,死者的五脏六腑和血液中都有鹤顶红的毒素,故而是死前服毒,人死后血脉停止,即便是事后喂毒,毒素最多只能被送进喉咙和胃里,无法进入五脏六腑和血液中。”

    杨昊早有准备,有条不紊地答道,“因此,本官与众同僚一致认为其是死前中的毒!”

    “李可灼,你有何话可说?”听了杨昊的答复,李宏宇神情冷峻地望向了李可灼,那名试药的内侍死于中毒已经是无可辩驳的事情。

    “天威难测,或许这是老天要惩罚他,故而让其中毒而亡。”

    李可灼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面色阴沉地回答,他已经无法对那名死了的内侍中毒的事情再做辩解,因此耍起了无赖,把责任推给了上天。

    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的眉头纷纷皱了起来,很显然对都李可灼的这个回答不满意,认为他的回答太过空洞。

    倘若那名内侍真的是遭受天谴的话杨昊等人根本就查不出那名内侍的死因,或者上天直接用雷噼死那名内侍,这样做岂不是更有威慑力。

    所以,李可灼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根本就经不起推敲,要知道上天的天谴在人们看来也是有章法的,岂能随随便便地就降下天谴来惩罚世人?

    这样说来的话,中毒而亡这种事情怎么看都不像是天谴,更像是李可灼的狡辩。

    “各位大人,如果下官在仙丹中下毒的话,为何一人惨死而另一人却安然无恙?”

    见众人开始怀疑他所说的话,李可灼心中暗自着急,情急之下冲着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大喊道。

    正在那里议论着的众臣闻言顿时安静了下来,脸上纷纷流露出疑惑的神色,李可灼说的没错,如果仙丹里有毒药的话为何另外一名内侍以及后来的泰昌帝服食后安然无恙。

    “诸位大人,下官开始也感到不解,以为那红丸中有什么特别的毒物,人服用之后会根据不同的体质发毒。”

    李宏宇闻言冷笑了一声,望着堂下诸陪审大臣高声说道,“不过后来,下官知道下官想错了,李可灼是按照嘉靖爷服用丹药的方子炼制的红丸,而且他也不敢在大行皇帝身上冒险,所以那些红丸应该是无毒的。”

    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闻言不由得狐疑地对视了一眼,有些不明白李宏宇话里的意思,既然无毒为何那名试药的内侍会横死当场,而且泰昌帝后来也猝死。

    红丸里肯定是有毒的,不过那都是一些慢性的有毒物质,除非长时间食用才能引发中毒,李宏宇根本无法向外界解释这一点。

    另外,嘉靖皇帝曾经服用了多年道士炼制的丹药,李宏宇要是说那些丹药里有慢性有毒物质的话对嘉靖帝是大不敬。

    故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宏宇就姑且说红丸无毒,反正这也不是他所要讲述事实的重点。

    “既然红丸无毒,那么为何那名内侍会死,难道是天谴?”

    终于,武国公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忍不住开口问向了李宏宇,李宏宇先前的话使得他有些迷煳,不知道李可灼进献的红丸究竟有没有毒,这也是在座众人不解的地方。

    李可灼此时也感到疑惑,觉得李宏宇的话前后矛盾,听上去好像是在替他辩解似的,不过他知道李宏宇不可能替他说话,因此不敢有丝毫大意,目不转睛地望着李宏宇,想知道李宏宇接下来会做什么。(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595/ 第一时间欣赏权驭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小黑醉酒所写的《权驭大明》为转载作品,权驭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权驭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权驭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权驭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权驭大明介绍: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作者QQ群366498349本书每天保底更新6000到7000,并且会不定时爆发,欢迎观看权驭大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权驭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权驭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