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权驭大明TXT下载权驭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权驭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小黑醉酒     权驭大明txt下载     权驭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三十六章 致命一击

    “武国公,按照古法炼制的红丸当然无毒,不过……”

    听了武国公的问话后李宏宇向让微微一躬身,然后望向了面色铁青的立在那里的李可灼,冷冷地说道,“如果有人心怀叵测往里面加一些不应该有的东西的话,那结果可不好说了。”

    “加一些不应该有的东西?”

    众人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纷纷望向了李可灼,一个个面露惊愕的神色,李宏宇话里的意思很清楚,李可灼往红丸里加了鹤顶红,故而导致那名试药的内侍毒发身亡。

    李可灼愕然呆立在那里,面部的表情显得有些扭曲,额头上的汗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似的顺着脸颊滚落下来,李宏宇的刚才的那番话给了他当头一棒,把他的小伎俩给揭露了出来。

    “荒谬,本官为何要在仙丹里下毒,万一危及了皇上岂不是自寻死路?”李可灼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瞪着李宏宇恶狠狠地质问道。

    “除非你向找死,否则当然不会把下了毒的红丸给皇上服用!”

    望着面色有些狰狞的李可灼,李宏宇知道他现在的表现不过是色厉内荏而已,因此不屑地冷笑了一声,宏声向在座的陪审大臣说道,“诸位大人都清楚,皇上身为九五之尊不会服用那些未经验证的药物,故而在服食红丸前一定会找人来试药。”

    “因此,有人趁着这个机会在一颗红丸里加了鹤顶红,导致了那名试药内侍惨死。”

    说着,李宏宇看向了李可灼,冷冷地问道,“李大人,你说本官说的对还是不对?”

    “李大学士,你不要在这里指桑骂槐,本官为何要大费周折那样做?”

    李可灼的脸色变了变,随后咬牙切齿地瞪着李宏宇问道,李宏宇一点点地把他往绝路上逼,如果现在他手里有一把刀的话一定毫不犹豫地一刀砍死李宏宇。

    “原因很简单,虚张声势而已,通过对比让大行皇帝以为那些红丸真的是仙人所赐的仙丹。”

    李宏宇冷冷地跟李可灼对视着,声音冰冷地说道,“而且,一旦大行皇帝服食红丸后有什么意外,你也可以装神弄鬼地推说是天意,这样就可以从中脱身。李大人,本官有说错吗?”

    “一派胡言,仙丹乃上天所赐的神物,岂是那些凡夫俗子所能染指的?”

    李可灼的脸上此时已经满是汗水,事到如今他哪里没有退路,故而不无气急败坏地向李宏宇反问道,“是那个人命不好,福缘浅薄遭受了天谴,而另外一人福泽深厚则安然无恙,神清气爽,难道大行皇帝服用了仙丹后境况没有好转?”

    此言一出,在座的朝廷大员们顿时再度一阵骚动,李可灼说的没错,现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是为何泰昌帝吃了李可灼进献的红丸后病情大为好转,即便是太医院的御医们也无法解释。

    “这就是你犯下的‘弑君之罪’!”

    李宏宇等的就是李可灼的这一句话,用力一拍惊堂木使得大堂内安静下来后,冲着李可灼厉声说道,“你担心依照古法炼制的丹药药效太慢,又或者对大行皇帝病情无益,因此就在里面添加了一样不应该有的东西,掩盖了大行皇帝的病情,使得大行皇帝看起来像是病情大为好转。”

    “正是这样东西,最终害死了大行皇帝,你说,你是不是犯下了‘弑君之罪’?”说着,李宏宇伸手一指李可灼,声色俱厉地喝道,“欺君罔上,弑杀君王,你的圣贤之书白读了,你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又如何有颜面苟活于世上?”

    “你……你……你血口喷人,本官忠君爱国,问心无愧,忠义之心天地可鉴!”

    面对李宏宇的这通呵斥李可灼又急又气,他再怎么说也是年近五旬的人了竟然被李宏宇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当众斥责,面子上肯定挂不住,恼羞成怒之下指着李宏宇吼道,“本官倒想知道,天下间哪里有像你说的那种神奇药物,你是想栽赃陷害本官。”

    “李大人,你是不是这些天在大牢里待煳涂了,竟然忘记了你曾经得到的一种大明市面上难以见到的奇药?”见李可灼的情绪变得激动,李宏宇的眼前亮了一下,知道李可灼现在的方寸乱了,于是冷冷地反问道。

    “奇药?”李可灼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他还以为李宏宇是在诈他,因此冷冷地瞪着李宏宇说道,“本官倒想知道李大学士口中的奇药为何物?”

    “神仙散!”

    李宏宇知道李可灼现在是有恃无恐,以为自己找不出他在红丸里放了何种药物,因此盯着李可灼一字一句地说道。

    “神……神仙散?”李可灼怔在了那里,脸上满是惊愕的神色,他万万没想到李宏宇竟然能找出如此隐秘的事情,这件事情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来人,把东西呈上来。”李宏宇没有理会李可灼,冲着堂前的站立的一名锦衣卫百户喝道。

    那名百户不敢怠慢,闻言一挥手,两名士兵就把从李可灼邻家下人那里搜到的炼制丹药的器具带了上来,摆在了李可灼的面前。

    李可灼不由得望向了那两名士兵,当看清了那两名士兵带来的物品后脸色大变,双腿不由得一软,身子摇晃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怪不得李宏宇知道神仙散了,原来李宏宇已经找到了他炼制丹药的证据。

    大堂上的人们清楚了目睹了李可灼脸色的变化,眉头纷纷皱了起来,知道李可灼一定认识那两名士兵带来的东西,要不然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这意味着李宏宇先前所言是真的。

    “这……这是何物?”李可灼好一会儿从回过神来,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后故作镇定地问向了李宏宇,心中对李宏宇知道神仙散的事情是倍感诧异,这件事情可只有他知道。

    “这是用来炼制丹药的器具,它们本属于一名云游到京城的方士,后来被你借了去,炼制了用来进献给大行皇帝的红丸。”

    李宏宇注意到李可灼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狂妄,脸上的神情显得无比紧张,知道李可灼的心理防线已经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因此神色冷峻地望着他说道:

    “你名利熏心,想要用那名云游方士教你的炼丹术从大行皇帝那里博一个好前程,可又担心药效不明显,故而往里面加了鹤顶红和神仙散,于是有了先前进献仙丹的事情!”

    “胡说八道,本官岂会做出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

    李可灼闻言顿时感到嵴背上泛起一股刺骨的寒意,李宏宇的这番话等于把他的图谋公之于众,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弑君之罪,因此慌忙转向了陪审的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拱手后装作受了委屈的样子的忿忿地说道:

    “各位大人可要给下官做主,李大学士不知从哪里找来了那些东西想要栽赃给下官,下官实在是冤枉啊!”

    “冤枉不冤枉等下就知道了。”

    见李可灼向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求援,李宏宇不屑地冷笑了一声,知道李可灼现在已经无力再反驳他故而唯有寻找外援,因此高声向台下立着的那名锦衣卫百户说道,“把那个云游方士带来。”

    李可灼闻言下意识地望向了大堂入口,面色铁青,眼神闪烁不定,心情异常复杂,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那名云游方士,没想到竟被李宏宇给查了出来,难道这蠢货就不知道出去避避风头?

    “见过李大人、各位大人。”在众人关切的注视下,那名云游方士被两名士兵带了进来,瞅了一眼脸色难看的李可灼后跪在堂前向李宏宇和陪审的大臣们行礼。

    “本官问你,你可认识此人?”李宏宇伸手一指李可灼,不动声色地问向那名云游方士。

    “回李大人,小的认识他,他是鸿胪寺李寺丞。”云游方士没有丝毫犹豫,连连点着头,“小的曾经教过他炼丹术。”

    “一派胡言,本官根本就不认识你,说,你是受何人指使来污蔑本官?”李可灼闻言连忙指着云游方士大声喝问道,脸色显得有些狰狞,极力否认跟那名云游方士相识,反正两人也只是私下里交往而已,外界根本就不知道。

    “是否诬陷本官自会查清!”李宏宇没有理会李可灼,望了一眼士兵们拿来的那套炼制丹药的器具,沉声问向了云游方士,“既然你先前说它们是你的,那么想必你会炼制丹药了?”

    “回李大人,小的自小就跟着师傅学习如何炼丹了。”云游方士闻言连连点着头,这可是他用来吃饭的本事,自然是手到擒来了。

    “那就好,你就当着众位大人的面,把你教给李可灼炼制的丹药给炼上一遍,让各位大人看看与李可灼炼制的是否一样。”

    李宏宇微微颔首,郑重其事地向那名云游方士说道,“不过,你要在药丸里加上一些神仙散,想必这不是什么难事吧。”

    “李大人放心,往里面加上神仙散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云游方士肯定地点了点头,这种小事儿自然难不住他,为了使得卖出的药丸有更好的销路,他也时常往里面加上一些东西来点缀。

    李可灼闻言身子不由得僵在了那里,脸上满是惊恐的神色,身子下意识地颤抖了起来,面色白得像宣纸一样。

    他此时才明白李宏宇的目的,李宏宇先前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证明他所献的仙丹并不是仙长所赐,而是由人炼制出来的,一旦云游方士制药成功那么他将死无葬身之地。(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终较量

    “来人,把他要的东西都拿上来!”

    得到云游方士肯定的答复后李宏宇面色一整,沉声向堂前立着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武官喝道,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到了给李可灼致命一击的时刻。

    大堂上一派沉寂,包括李可灼在内,所有人都关切地望向了大堂入口处,想要知道云游方士能否制出与李可灼进献的仙丹一样的红色药丸来。

    李可灼的双拳紧紧攥着,面色阴沉,身体僵硬,虽然李宏宇知道他在药丸里放了神仙散,不过据他所知市面上早已经没有神仙散可卖,黑市上神仙散已经涨到了天价,可谓有市无价。

    因此,李可灼猜测李宏宇根本就没有神仙散只是在虚张声势而已,不知道从哪里打探到神仙散有能使人变得神清气爽、精神十足的神奇功效,这意味着李宏宇将无法得到跟他效果一样的红丸。

    在众人的注视下,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士兵们把云游方士炼制丹药需要的东西一股脑地搬到了大堂上,然后云游方士在大堂里开始有条不紊地炼制起他教给李可灼的那种红丸。

    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边看边低声议论着,如果云游方士炼制成功的话,那么李可灼无疑就是说谎了,要是云游方士无法炼制成与李可灼进献的红丸一样药效的丹药,李宏宇要想给李可灼定罪可就不那么容易。

    李可灼两眼死死地盯着云游方士,唿吸变得异常沉重,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就系在云游方士所炼制的丹药上。

    与现场的紧张气氛不同,李宏宇神色轻松地坐在案桌后面慢条斯理地品着手中茶杯中热气腾腾的香茗,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李宏宇的镇定自然是来自他先前的查案时的努力和运气了,显而易见,李可灼这回输定了,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不仅找到了神仙散在黑市上流出的源头,而且还得到了半瓶的神仙散。

    先前李宏宇之所以没有把神仙散拿出来,就是为了使得李可灼产生侥幸心理,进而一举将他击溃。

    现在看来,李可灼果然上了当误以为他手里没有神仙散,这就使得李宏宇精心设计的审案流程可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进而顺利达成他这次堂审的目的。

    “大人,小的已经炼制好了丹药,请大人过目。”

    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后,那名云游方士从炼丹的器皿中取出三粒红色药丸,放在了一个红色的锦盒里交给了一旁的士兵,然后躬身向李宏宇说道。

    云游方士炼制的

    “给各位大人查看。”李宏宇瞅了一眼士兵拿过来的锦盒,见里面装着三粒红色药丸,与无论是大小还是颜色都跟李可灼炼制的相似,于是吩咐士兵拿给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

    实际上,李宏宇已经让云游方士炼制过一次,发现与李可灼炼制得差不多,故而才会让他当众炼药。

    这个结果很好解释,李可灼的炼制丹药的方法和流程都来自云游方士,故而两人的用药份量一样,只不过火候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异,这自然导致两人炼制的丹药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相互间传看着锦盒里的红色药丸,那些当时在泰昌帝服药现场的托孤辅臣们纷纷点着头,觉得红色药丸跟泰昌帝服食的非常像。

    李可灼对此没有丝毫的反应,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毕竟他的炼丹术是从云游方士那里学来的,故而两人炼制丹药的外形自然一样。

    他关注的重点不是丹药的外形而是丹药的效果,因此面色阴沉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幕,等待着试药的结果,只有试药后才能知道云游方士炼制的丹药与他进献的丹药药效是否相同,这才是事情的重点。

    “李学士,经过我等的商议,这三粒红色药丸确实与当日大行皇帝服用的十分相像。”

    传看完了锦盒里的红丸后,张惟贤与方从哲等托孤辅臣聚在一起商议了一番,然后张惟贤代表众臣给了李宏宇一个答案。

    “把人带上来!”李宏宇闻言向张惟贤一躬身,然后沉声向堂下的锦衣卫武官下达了命令,今天堂审的关键时刻即将到来。

    随后,士兵们把三名身穿崭新囚服的男子带了进来,并排跪在了堂前。

    三人是李宏宇从刑部大牢里拉来了三名死囚,专门来进行试药,特意梳洗打扮过,想看看服用了云游方士炼制的红丸后有何反应。

    李宏宇自然与泰昌帝不同,替泰昌帝试药是莫大的荣幸,死而无憾,而他只不过是主审官而已,自然不能随便用人来试药,这样的话难免惹来外界的非议。

    故而,为了麻烦李宏宇就找了死囚来试药,三人行刑的日期也将推到明年,作为三人给案子效力的回报。

    “开始吧!”等三名死囚来后,李宏宇向那名云游方士点了一下头,示意他可以给那三名死囚服药,这种装神弄鬼的事情还是云游方士驾轻就熟。

    一名士兵立刻端了一盏点燃的烛台过来,等下云游方士也要把炼制的红色药丸放在烛火上来回晃动使得其变色,这一招李可灼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不过,包括云游方士在内都不知道红丸为何会变色,只不过是炼丹的术士千百年来得到的经验而已。

    “慢着!”就在云游方士拿起一颗红丸想要接近烛火的时候,李可灼忽然开口喊住了他。

    “李可灼,你有何事?”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不动声色地望着他问道,不知道这家伙想打什么鬼主意。

    “这些人是你准备的,天知道你有没有从中动手脚。”李可灼盯着李宏宇,一脸质疑地说道。

    “大胆,李大人乃光明磊落的君子,岂会做那些宵小之事,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听闻此言,武国公不由得伸手一指李可灼,开口怒斥道。

    “武国公,既然他怀疑本官不能秉公办案,那么这试药的人选就让他来选好了。”李宏宇并不介意李可灼的刁难,闻言向武国公一躬身后说道,他这次要让李可灼心服口服。

    大堂上的众人闻言纷纷望向了李宏宇,脸上流露出诧异的神色,要知道李宏宇可是堂堂的大明左春坊大学士,而李可灼犯下的又是御案,换做别人的话肯定不会向李可灼让步。

    不过,这同时也意味着李宏宇胸有成竹,底气十足,使得李可灼的心骤然一紧,他原先根本没想到李宏宇会做出如此大的让步。

    “李可灼,本官虽然同意你来选人,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只能从死囚中选择。”就在李可灼错愕的时候,李宏宇盯着他神色严肃地说道,他也有着自己的底线,不会轻易拿那些囚犯的性命去开玩笑。

    “李大学士勿需担忧,本官已经想好了人选,绝对不会让李大学士为难。”李可灼清楚李宏宇的意思,望着李宏宇说道,“如果李大学士放心的话,本官想在诏狱里挑选试药的人。”

    “诏狱?”李宏宇的双目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随后明白了李可灼的用意,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沉声吩咐堂下的锦衣卫武官,“带他去找人,记住,只要他指出对方即可,不要他跟对方有任何接触和交谈。”

    “卑职遵命。”一名锦衣卫百户闻言向李宏宇一躬身,领着李可灼前去诏狱。

    现场的陪审大臣们相互间低声议论着这件事,都想知道李可灼会挑选什么人前来试药,很显然他一定会挑那些对他有利的人。

    李宏宇慢条斯理地在那里品着茶,显得一副从容自得的样子,说实话他并不怎么喜欢喝茶,不过品茶乃当朝社会的一件高雅之事,他也唯有入乡随俗了。

    没等多久,李可灼等人返回了大堂,后面跟着三名身穿囚服的人,其中一人被人被担架抬着,不停地咳嗽着看样子生了重病。

    大堂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人们纷纷望向了那三名被带来的囚犯,尤其是那名躺在担架上一副病怏怏模样的中年囚犯更是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双目不约而同地发现出了诧异的神色,难道李可灼想要用这名患了重病的人来验证红丸的疗效?

    “回李大学士,这三名囚犯都是李可灼的家人或者下人。”那名领着李可灼前去诏狱找人的锦衣卫百户来到堂前向李宏宇拱手禀报道。

    “开始吧!”李宏宇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放下手里的茶杯后沉声吩咐躬身立在堂下的云游方士。

    李可灼一提到想在诏狱找人时李宏宇就猜到了李可灼的意图,毕竟此事事关李可灼以及其家人的命运,李可灼自然要谨慎行事了。

    李宏宇根本就不在乎李可灼用什么人来试药,云游方士在红丸里添加的神仙散的剂量足以使得卧床不起的人下床自由行走,重新焕发生机。

    当然了,这种“回光返照”并不是平白无故就能达成的,需要燃烧生命,以缩短生命时间为代价。

    李宏宇之所以要选择死囚也正是这个原因,神仙散固然可以使得人飘飘欲仙但事后对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他不希望无辜的人受到伤害,故而把影响降到最低。(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 俯首认罪

    随着李宏宇命令的下达,云游方士在大堂上众人目不转睛地注视下把手里的红色药丸在烛火上来回晃动,动作娴熟,比李可灼当时飘逸得多。

    “快看,颜色变了!”

    片刻之后,现场响起了一阵惊唿声,云游方士手中的红色药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变成了白色,与当时李可灼在泰昌帝面前表现的时候一模一样。

    李宏宇暗中瞅了一眼面色铁青的李可灼,说到装神弄鬼的话云游方士可是比他更加擅长和精湛,表演起来更加引人入胜。

    李可灼两眼死死地盯着云游方士,他自然也知道云游方士炼制的红丸会变色,因此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他是跟着云游方士学来的炼丹术,现在他关注的是云游方士炼制的丹药在没有神仙散的情形下是否也能有那种神奇的效果。

    不仅李可灼,陪审的大员们也都很想知道云游方士炼制的红丸的药效,单从外形以及变色的情形来看与李可灼进献的仙丹一样。

    很快,三名李家的人相继服下了云游方士炼制的红丸,众人屏气凝神望着他们,尤其是见识过仙丹神奇效果的托孤辅臣们,更是瞪大了眼睛注意着三人神色的变化。

    李宏宇悠闲地吹着面前茶杯里冒着的热气,神仙散是一种强劲的兴奋类药物,其药效非人力可抗拒,所以他一点儿也不担心试药的结果。

    “看,脸上变红了!”没过多久,武国公指着试药的三名李家的人喊道,随着混在红丸里神仙散药效的发作,三人的脸色逐渐变得红润,精神也跟着亢奋了起来。

    这使得现场众人私下里又是一阵议论,李可灼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双拳紧紧地攥着,他也注意到了那三名李家的人身上所发生的反应,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三人的反应跟服食了神仙散一模一样。

    难道李宏宇已经找到了神仙散?想到这里,一股凉气从李可灼的脚底升起直达他的天灵盖,忍不住望向了在那里品茶的李宏宇,倘若那样的话那么他换上李家的人就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官问你们,你们现在有何感觉?”就在这时,李宏宇品了一口茶后放下手里的茶杯,不动声色地问向了那三名面色红润的李家人。

    “回大人,小的感到浑身舒畅,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一名李家人闻言握起了拳头,满面红光地向李宏宇说道,他现在的感觉很奇妙,觉得身上开始变得轻飘飘的,心情异常舒爽。

    “大人,小的也是这样。”紧跟着,另外一名李家人也神色兴奋地说道,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身上有一股奇怪的力量在四肢游走。

    听闻此言,在座的众位大臣私下里顿时窃窃私语了起来,那些托孤辅臣已经可以肯定云游方士炼制的红丸药效跟李可灼进献的仙丹一样,使得服用者都感到莫名的舒爽,精力十足。

    李宏宇的视线落在了那名躺在担架上的那名李家中年人身上,此时那名中年人已经停止了咳嗽,面色红润,脸上的神情变得轻松,一脸安然地躺在那里,一副享受的样子。

    在神仙散的作用下,中年人的神经已经被麻痹,各器官也开始超负荷运作,这使得他难得地“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不过代价是以缩短生命为交换,不知何时就会像泰昌帝那样猝死。

    李可灼的脸上此时已经面无血色,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双目中浮现出绝望的神色,从那三名李家人的反应上他知道自己猜错了,李宏宇确实已经得到了神仙散。

    想想也是,李宏宇是李皇后和太子面前的红人,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朝廷的左春坊大学士,因此想要找到神仙散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你,感觉如何?”李宏宇盯着那名躺在担架上闭目养神的中年人望了一会儿,然后开口沉声问道。

    这名中年人的情形与泰昌帝相似,如果他能当众“康复”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云游方士炼制的红丸就是李可灼进献的仙丹,因为世上实在是找不到别的东西有如何神奇的疗效。

    “大人问你话。”一名立在边上的士兵闻言俯身推了推那名闭眼躺在担架上的中年人。

    “回大人,小的……”那名中年人回过神来,连忙从担架上坐起来,想要起身回话。

    “你不是病了吗,既然这样就好好躺着!”李可灼见状顿时急了,顾不上许多冲着那名中年人吼道,他可不愿意看见那名中年人站起来。

    “来人,堵住他的嘴!”

    李宏宇闻言顿时面色一寒,伸手一指李可灼厉声喝道,如果不是当着那么多朝廷重臣的面他肯定会让人掌李可灼的嘴,要知道李可灼这是在当堂串供,按照规矩是要被修理一顿的。

    立在一旁的士兵顿时一拥而上,把李可灼死死地按在了地上,将一团布塞进了他的嘴里。

    李可灼虽然拼命挣扎但是却动弹不得,他哪里有那些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士兵有力气,因此神色焦急地大喊着,口中发出呜呜呜的声响,想要阻止那名中年人起身,中年人一旦站起来表示病情好转的话他可就四五葬身之地。

    被李可灼那么一喊,那名想要起身的中年人顿时僵在了那里,坐也不是起也不是,一脸诧异地望着被按在地上挣扎着的李可灼,隐隐约约觉得李可灼好像不愿意让他站起来。

    “大胆,你究竟是站还是坐,难道视本官和诸位大人于无物?”见那名中年人神情茫然,李宏宇于是用力一拍惊堂木,冲着其高声喝道。

    “回……回大人,小……小的一时失礼,望大人恕罪。”

    中年人被惊堂木的声响吓得哆嗦了一下,意识到他现在是在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大堂上,因此来不及多想连忙站起身向李宏宇躬身说道,接着双腿一屈跪了下来,神色显得无比紧张。

    “你现在感觉如何?”李宏宇神情冷峻地盯着中年人问道。

    “回大人,小的现在感觉浑身舒泰,身上也有了力气。”

    中年人闻言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隐瞒,连忙开口回答,他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刚才还病得难受现在好像一下子全好了,根本感觉不到任何的病疼。

    轰的一声,现场顿时骚动了起来,陪审的大臣们纷纷指着那名中年人议论开来,很显然云游方士炼制的丹药起了效用,跟泰昌帝服食的仙丹效果相同。

    这意味着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李宏宇对李可灼的指控是真实的,李可灼把自己炼制的加了神仙散的丹药当做仙丹进献给了泰昌帝,导致了泰昌帝猝死。

    虽然泰昌帝原本就没有多长时间好活了,但身为一国之君他应该寿终正寝才对,李可灼胆敢用加有神仙散的红丸谋害泰昌帝,可是不折不扣的弑君大罪。

    据李宏宇所知,好像传言中除了嘉靖皇帝外,大明还没有皇帝被弑杀过。

    正在拼命挣扎的李可灼闻言双目顿时流露出绝望的神色,随即放弃了抵抗缓缓闭上了眼睛,事到如今他已经辩无可辩。

    毕竟李宏宇连他炼制的红丸都造了出来,他还有何话可说,所谓的仙人所赐仙丹已经无法站稳脚步,随着李宏宇循序渐进地展开案情谁还会相信他的这种鬼话?

    李宏宇见状挥了挥手,按住李可灼的士兵就松开了他,顺便扯掉了他嘴里塞着的布团,李可灼一动不动的趴在地上,面若死灰,此时此刻他已经输光了手里所有的底牌。

    “李可灼,你有何话可说?”李宏宇盯着李可灼,神色冷峻地宏声问道,他知道李可灼现在的心理防线已经崩溃,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本官败在你的手里,无话可说,是杀是剐悉听尊便!”李可灼闻言用力坐了起来,面色惨白地望着李宏宇,努力摆出一副从容的样子,他很清楚他犯下的罪责必死无疑,因此求饶是毫无意义的。

    李可灼的这番回答无疑是在认罪,这使得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纷纷望向了李可灼。

    “李可灼,你可知你一己私欲害了家人,使得他们跟着没命。”李宏宇见李可灼坐在那里,知道他现在因为紧张已经没有力气站起身,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后沉声说道。

    “名利向来都是险中求得,一旦本官救了大行皇帝那么将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本官时运不济遇上了你,要不然谁能奈何本官?”

    李可灼的双目浮现出怨恨的神色,恶狠狠地瞪着李宏宇说道,“本官没想到你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查清了案子,是本官先前行事不周,如果本官杀了那个神棍的话那么你就束手无策了。”

    “事到如今还不知悔改,真是无可救药!”

    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摇了摇头,他知道李可灼口中的“神棍”指的是那名云游方士,如果不是云游方士的话还真的很难炼制出与李可灼相同的红丸,天知道云游方士从哪里得来的炼制方子。

    不过,不管如何李可灼是认罪了,他终于给本案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以向李皇后和太子交差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惊天红丸案

    紫禁城,干清宫。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这就是堂审的经过,李可灼已经对其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承认其利欲熏心用所炼制的红丸谋害皇上,想要谋得一个好前程。”

    李宏宇躬着身子向李皇后和太子朱由校沉声禀告道,“陪审的诸位大人已经在堂审的公文上签名用印,请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发落一干案犯。”

    “李学士,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使得红丸一案真相大白,还了大行皇帝一个公道。”

    李皇后闻言微微颔首,对李宏宇的表现非常满意,沉吟了一下后望着他说道,“李学士,你精通大明律法,说说看此案该如何来判?”

    由于久居后宫故而无论李皇后还是朱由校都对大明律法不甚了解,因此通常而言都是朝臣们拟好了罪名和刑罚上呈,由李皇后和朱由校进行定夺。

    “回皇后娘娘,李可灼犯有弑君大罪应凌迟处死,满门抄斩;同谋者绞;同案者处斩,戴罪立功者改为流三千里;知情不报者流三千里。”李宏宇早有准备,闻言后有条不紊地说出了李可灼一案众涉案人应该受到的惩处。

    李宏宇口中的同谋者指的是那名藏有李可灼炼制丹药器具的邻家下人,因为犯有包庇之罪故而被视同李可灼的同谋。

    同案者则是那些在黑市上倒卖神仙散的黑市商人,凡是经手过李可灼所用的神仙散的人悉数被以同案者论处,比较倒霉属于被殃及的池鱼:

    虽然他们没有参与到李可灼的案子中去,但由于经手卖出去的神仙散害了泰昌帝,等于间接杀人,故而被视为同案犯。

    不过,这些人中也有一个幸运的人,那就是那名交出了半瓶私藏的神仙散的黑市药贩,他虽是倒卖神仙散的罪魁祸首但主动交待案情并交出了神仙散,故而得以罪减一等,捡了一条命。

    至于那名知情不报者自然是云游方士了,他属于被李可灼蒙骗,与黑市药贩一样并没有参与到李可灼的事情中去,并且如实交待罪行,故而流放到边疆戍边。

    “嗯!”

    听了李宏宇的话后李皇后点了点头,觉得李宏宇的判决合情合理,然后向坐在一旁的朱由校说道,“太子,再过不久就是你的登基大典,新帝登基按例要大赦天下,不过这些人罪无可恕,本宫觉得应该即刻让他们受到惩处!”

    “母后所言甚是。”

    朱由校向李皇后一躬身,沉吟了一下说道,“母后,凌迟太过血腥,父皇丧期内不宜做这种大凶之事,故而儿臣觉得改判李可灼绞刑为好,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太子仁慈,是我大明之福,就依太子所言。”

    李皇后闻言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神色,然后转向了李宏宇,开口吩咐道,“李学士,两日后行刑,就由你来监刑。”

    “臣领旨。”李宏宇向李皇后一躬身,沉声应道,心中暗叹李皇后行事有章法,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怪不得能得到泰昌帝的独宠。

    而且,李宏宇还知道李皇后为何要急着处死李可灼,除了不想在朱由校登基大赦天下的时候减免涉案人员的罪责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避免朝中有人拿李可灼一事做文章,打击异己。

    李宏宇在审案的时候只是查明李可灼用掺有神仙散的红丸谋害泰昌帝的事实,并没有提及是否有幕后指使者,因为李宏宇很清楚这件事情就是李可灼利欲熏心下做下的。

    可对朝堂上的各派势力而言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攻击敌对派系的机会,只要把李可灼跟敌对派系扯上关系的话那么就能诬陷敌对派系的党魁是谋害泰昌帝的幕后黑手,进而给敌对派系以重创。

    李皇后正是知道李可灼的案子会加剧朝堂上的派系争斗,这才尽快将其结束,她可不希望朱由校登基后面对一团乱局。

    第二天,京城的大街小巷就贴满了对李可灼等涉案人的行刑告示,上面列有李可灼等人的罪行,在京城百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明各地布政使司相继受到了李可灼一案的公告,迅速下发到所属的各州府县,把公告贴到了乡镇一级的行政单位,确保大明百姓都能知晓此事。

    这使得大明举国震惊,谁也想不到李可灼胆大包天竟然用红丸谋害了泰昌帝,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弑君之罪。

    与此同时,朝野上下也纷纷感慨李宏宇能力卓绝,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把事情的真相查得清清楚楚,如果换做别人来办此案的话肯定又会是一笔煳涂账。

    无形中,李宏宇在官场和民间的威望升上了一个新的档次,李可灼一案成为了他仕途上的一个重要资。

    就在处决李可灼等人的行刑告示张贴的当天下午,内城西城一家开在僻静处的不起眼小杂货铺门前停下了一辆马车。

    两名身穿便装、白净无须的男子从车里下来,一个是年轻人,另外一个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年轻男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中年人进了杂货铺,在杂货铺里一名下人打扮的男子引领下径去了后院。

    “公公,我家大人在里面。”到了后院一个房间前,领路的下人躬身向那名中年人说道。

    “你在这里候着。”中年人交待了搀扶着他的年轻人一句后推门走了进去,声音有些尖细,是宫里的内侍,怪不得被称为“公公”。

    “王总管,有失远迎!”一名穿着便装的中年人正皱着眉头在房间里品茶,见那名中年内侍进来后于是笑着起身相迎,拱手说道。

    内廷中姓王的总管现在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今在内廷权势滔天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

    “刘大学士客气了。”王安笑着向那名便装中年人拱手回礼,而后两人互相谦让着落座,一边喝茶一边寒暄起了家常,气氛显得轻松融洽。

    与王安一样,朝中的“刘大学士”的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泰昌帝新近提拔的内阁阁员、东阁大学士刘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官场上能被尊称为大学士的人除了内阁阁员外,只有左、右春坊大学士,由此可见“大学士”在明朝官场的份量之重。

    尤其在明朝的中后期,官场上的等级更加森严,要想成为大学士的话必须是翰林出身,否则没有资格担任大学士。

    例如刘一就是以翰林检讨的身份被泰昌帝提拔为东阁大学士,并且有了礼部尚书的加衔。

    “王总管,如今皇后趁着太子年少擅权,假以时日必将危及到我大明的正统,使得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客套了一番后,刘一语峰一转,放下手里的茶杯忧心忡忡地望向了王安,“王总管身为大行皇帝身边的近侍,身居护卫太子之责,难道眼睁睁地看着皇后大权独揽,为祸大明?”

    “不满大学士,杂家为此也是心焦不已,可皇后乃后宫之尊,杂家不过是一介奴才而已,连大人都无能为力,杂家又能做什么呢?”王安闻言苦笑了一声,叹了一口气后放下了手里的茶杯,显得无可奈何。

    “王总管此言差矣,大明的天下姓‘朱’不姓‘李’,无论王总管还是本官都是朱家的臣子,岂可臣服外姓之人?”

    刘一顿时摇了摇头,正色向王安说道,“昔日太祖皇帝建国时为了避免后宫乱政,特意定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而今皇后以中旨干扰朝政,违背了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我等身为臣下又岂可视若无睹!”

    听到“祖制”二字,王安的眉头不由得微微皱了皱,明太祖不仅禁止后宫干政,而且也禁止宦官涉入朝廷事务,在宣德皇帝在皇宫设立学堂教授小内侍读书之前,宦官们通常都不识字。

    因此,刘一提到后宫不得干政之时令王安多多少少感到有些尴尬,虽然现在内廷已经崛起但却确实违背了明太祖的祖制。

    当然了,宣德帝之所以会重用宦官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否则他岂会无缘无故地违背明太祖的祖制启用内侍。

    宣德帝登基时,朝堂上那些跟随永乐皇帝靖难的文武重臣基本上都健在,面对这些资深厚的臣子们宣德帝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文官集团的强势崛起,使得宣德帝不得不想办法对其进行压制。

    故而,宣德皇帝重用了内阁,对六部进行压制,同时又让司礼监牵制内阁,进而确保皇权的稳固,开创了明朝的“仁宣之治”。

    “大学士所言甚是,皇后身为后宫之主本应治理后宫以解太子后顾之忧,而今却插手朝廷政务,挟太子以令天下。”

    王安自然不会介怀刘一此时提及祖制一事,很显然刘一的目标是李皇后而不是他,因此他沉吟了一下后神色惋惜地说道,“倘若大行皇帝知晓此事必定痛心疾首!”(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章 密谋

    刘一见王安竟然当着他的面说出了“挟太子以令天下”的话来,眼前顿时就是一亮,这意味着王安对李皇后也非常不满。

    “唉,皇后平常表现得贤良淑德,大行皇帝又岂会知道她会独揽大权?”

    随后,刘一故意叹了一口气,神色严肃地向王安说道,“要是大明衰败在了皇后手里,我等以后如何有脸去见先帝和大行皇帝!”

    在朱由校登基前,泰昌帝依旧被尊称为“大行皇帝”,依然是大明名义上的皇帝,而先帝指的是万皇帝。

    只有朱由校称为皇帝后泰昌帝才变成了“先帝”,而万皇帝则要称唿其庙号“神宗皇帝”。

    实际上,相对于泰昌帝,朝中的文武众臣与万皇帝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毕竟万皇帝执政四十八年,朝臣们跟他打了半个世纪的交道。

    “皇后乃一国之母,我等又能如何?”

    王安闻言瞅了一眼刘一,有些无奈地苦笑了一声,然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恐怕待你我百年之后只能到九泉之下向先帝和大行皇帝请罪。”

    “皇后是一国之母没错,可天下是太子的,咱们都是太子的臣子,岂能惧于皇后的威仪?”

    刘一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郑重其事地望着王安说道,“王总管,你我忠于的可是太子而非皇后,如果皇后有僭越之举咱们当臣子的应当护卫太子,保大明江山千秋永固!”

    “大学士,杂家也知道这个道理,可皇后毕竟一国之母咱们要如何护卫太子?”王安闻言双目闪过一道不易觉察的亮光,然后摇了摇头说道,“只要皇后在太子身边那么太子将无法摆脱她的掌控。”

    “既然如何咱们就把太子和皇后分开,这样一来皇后就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一等的就是王安的这句话,闻言后压低了音量,神情严肃地望着王安说道,“本官想来想去,此法最为稳妥。”

    “紫禁城戒备森严,而皇后与太子居于干清宫,要想把她从太子身边分开谈何容易。”王安闻言向刘一摇了摇头,眉头微微皱着,这个方法虽好可惜要想实现很难。

    紫禁城分为寝宫所在的内廷和处理政务的外庭,紫禁城内廷即干清宫、坤宁宫和慈宁宫等宫殿所在的场所,紫禁城外庭即太和殿和文渊阁等宫殿所在的场所,连接内廷和外庭的是干清门。

    由于紫禁城内廷里生活的是后宫的妃嫔,故而内廷里的下人只有内侍和宫女,没有皇帝和皇后、太后传召,任何人不得进入紫禁城内廷。

    虽然内阁的办事场所在紫禁城外庭,刘一可以想办法带人进入紫禁城外庭,但要想踏足寝宫所在的紫禁城内廷几无可能,把守干清门的亲军在没有圣旨前可不会放刘一他们进入,否则他们是要掉脑袋的。

    “这就需要王总管从中周旋了。”刘一自然知道要想进入紫禁城内廷非常不易,不过他早有准备,压低了音量向王安说道,“守卫干清门的是龙骧卫和虎骧卫,王总管与御马监太监之间想必关系不错,如果能说服其网开一面,那么大事可成。”

    龙骧卫和虎骧卫归御马监的太监管辖,负责守卫干清门以及紫禁城内廷的几个城门,因此如果御马监太监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那么刘一等人届时就能顺利通过干清门。

    “大学士,你也知道,御马监的人来独来独往,要想说服御马监太监的话恐怕没那么容易。”王安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难色,说实话他跟御马监的太监并没有什么交情,并不是宫里所有的宦官都怕他的,御马监太监就是其中的一个。

    御马监的太监之所以没有进入司礼监成为秉笔太监,并不是因为地位和资不够,而是皇帝故意为之,其目的自然是为了使得宦官集团的派系相互制衡。

    与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一样,御马监的太监也是皇帝的心腹,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故而跟宫里其他的宦官很少走动。

    显而易见,御马监由于执掌了紫禁城内廷的安危,故而御马监的太监肯定深受李皇后的重用。

    另外,御马监太监是万皇帝的人,泰昌帝登基后并没有动他,在宦官中的地位和威望都要高于王安。

    因此,王安并没有把握说服御马监太监按照他和刘一的要求行事,这样做对御马监太监而言没有丝毫好处,所以让其高抬贵手放刘一等人进入干清门可能性不大。

    见王安面露难色,刘一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失望,他还以为王安跟御马监太监的关系不错,如此一来的话就别想指望御马监太监把他们放进干清门。

    “王总管,既然御马监太监那里不好疏通,那么本官只好跟着同僚一同闯干清门了,想必干清门的那些亲兵也不敢对我们这些老骨头如何。”

    不过,这点儿困难自然无法阻挡刘一的决心,他沉吟了一下后神色凝重地望向了王安,“倘若那些亲兵抵死不让我等进入,那么届时希望王总管为了大明的江山能助我等一臂之力。”

    “大学士放心,大行皇帝待杂家恩重如山,杂家岂会坐视皇后擅权?”王安知道刘一等人这次是拼了,要不然也不会强闯干清门,故而皱着眉头权衡了一番,郑重其事地向刘一点了点头。

    万一干清门的亲兵无论如何不让刘一等人进入,那么唯有王安出马,假传李皇后或者朱由校的旨意把刘一等人放进去。

    “王总管深明大义,本官甚为钦佩,请受本官一拜。”刘一闻言顿时大喜,连忙起身向王安躬身行礼,要想进入干清门把朱由校从干清宫里带走,王安这个紫禁城总管太监的作用至关重要。

    原因很简单,一旦王安招唿一声,宫里的内侍会把干清宫团团围住,刘一等人即便是从李皇后那里抢走了朱由校那么也无法离开干清宫,等李皇后调人过来的话他们将功亏一篑。

    显而易见,刘一等人并不能带随从人员进入紫禁城,那样可就是造反了,进入紫禁城的人肯定是言官和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一旦李皇后调人过来的话那么他们将被瓮中捉鳖。

    所以,刘一等人一定要在皇宫里找一个内应,要不然的话根本无法实施他们的计划,而权力受到魏忠贤威胁的王安无疑是最佳人选,他要想守住司礼监掌印太监以及紫禁城总管太监的权位必须要依靠外臣的力量,以此来巩固他的地位。

    “大学士言重了,杂家不过是为国尽忠罢了。”王安见状笑着起身向刘一拱手回礼,嘴角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等把李皇后从大明权力中枢踢出去后谁也无法撼动他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

    “王总管,太子殿下的登基大典将在大行皇帝丧期后举行,一旦让皇后在登基大殿上垂帘听政,那么我等届时将没有任何机会。”

    虽然得到了王安的协助,不过刘一现在依然不敢掉以轻心,神色严肃地向王安说道,他们必须阻止李皇后垂帘听政一事成为事实。

    “大学士,后天是咱们唯一的一个机会。”王安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后向刘一说道,“大学士如果想要成事的话,务必在后天行事!”

    “后天?”刘一的脸上浮现出疑惑的神色,有些不明白王安话里的意思。

    “李可灼一案的案犯后天将在城外乱葬岗处决,届时李大学士将前往城外监刑,不会在皇城里。”王安压低了音量,开口向刘一解释道,“如果李大学士在皇城的话,肯定会阻止此事。”

    “嗯!”刘一闻言恍然大悟,连连点着头,暗道一声好险,他差一点把李宏宇给忘了。

    李宏宇现在已经办完了李可灼的案子,因此被朱由校留在了身边伺候,以李可灼的固执性格肯定会阻止他们把朱由校带出干清宫,到时候万一动起手来他们可不是李宏宇的对手。

    另外,李宏宇在亲军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干清门的那些亲军届时肯定以他马首是瞻,因此就算他们能离开干清宫也出不了干清门。

    等到朝中齐楚浙三党的人闻讯赶来干清门,刘一等东林党党人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这可不是他们愿意看见的结果。

    “王总管,届时还希望总管能想办法把御马监太监调走,以便于我等行事。”经过王安的提醒刘一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连忙向王安说道,为了安全起见必须要把御马监太监给支开,免得其届时坏了大事。

    “这是自然!”王安微微颔首,既然他没有把握说服御马监太监一同行事,那么唯有想办法将其支开,这样一来的话干清门的守卫将群龙无首,不足为惧。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后,王安和刘一一前一后地离开了那个小杂货铺,很快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两人的脸上都挂着淡淡的笑容看上去对这次相会的结果非常满意。

    此时此刻,谁也无法想到,表面上波澜不惊的京城即将迎来一场狂风暴雨,使得大明朝堂上的格局随之发生了改变。(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监刑

    黄昏时分,李府。

    李宏宇从停在院门前的马车上下来,伸了一个懒腰后走进了府里,他今天在干清宫和托孤辅臣一起帮着李皇后处理司礼监送来的各衙门奏章,着实累得够呛。

    按照朝廷不成文的规矩,朱由校亲政前朝中的事务自然是李皇后替其做出决断,故而李皇后需要经验丰富又信得过的托孤辅臣从中协助,以便她做出正确的选择。

    李宏宇属于一个特列,虽然在所有托孤辅臣中资最浅、踏入仕途的时间最短,不过他处理军政事务的能力最是朝廷中最为卓越的,往往打破常规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想法,深得万皇帝的其中。

    因此,李宏宇被李皇后所重视,得以协助其处理朝政,这可是莫大的荣誉,彰显出了李宏宇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宇哥哥,据安插在京城的眼线来报,王安和刘一今天下午悄悄会面,不知道谈了些什么。”客厅里,秦月给李宏宇倒了一杯热茶后低声说出了一条重要消息。

    原来,秦月在李宏宇的授意下安排人手去盯东林党的几位元老,其中就有刘一,这使得刘一和王安悄悄会面的事情没有逃过秦月手底下的探子。

    “该来的始终要来!”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摇了摇头,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干了杯中的热茶。

    虽然李宏宇对明朝的史并不怎么了解,但对一些重要的史事件还是知道的,其中就包括有名的明末三大案。

    所谓的明末三大案,指的是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

    梃击案发生在万四十三年,正是万皇帝对是否改立福王为太子举棋不定的侍候,一名叫做张差的大汉竟然手持一根木棒从东华门闯进了紫禁城,突破了亲军的防守一直来到了太子居住的清宁宫。

    幸好清宁宫的内侍得到消息后关上了清宁宫的宫门,否则张差就要闯进了清宁宫,不过其在无法进入后以木棒击打了清宁宫的宫门。

    后来,闻讯赶到的亲军一拥而上制服了张差,解了清宁宫之围。

    对张差梃击清宁宫之事,朝臣们争论不一,支持福王的大臣认为是张差疯癫所为,而支持太子的大臣认为是谋害太子的阴谋。

    经刑部十三司会审,查明张差系京畿一带白莲教的成员,其首领为马三道、李守才,与郑贵妃宫内的宦官庞保、刘成勾结,派张差打入宫内梃击太子宫。

    由于涉及到了太子和福王,万皇帝对此案采用了低调的方式进行处理,行凶者张差磔死,马三道、李守才发远方戍守,宦官庞保、刘成在内廷杖毙,梃击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得以暂时平息。

    其实,李宏宇一直都感到好奇,紫禁城戒备森严,那些看守东华门的亲军即便再不济也应该能对付一个手持木棒的大汉,可张差不仅闯过了重兵守卫的东华门而且还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清宁宫,这着实令人感到费解。

    而且,张差不过是京城的一个闲汉,即便他知道清宁宫位于东华门门内北侧,又是如何准确地从众多建筑和道路中找到前往清宁宫的道路?

    当然了,由于此事已经过去了五六年,当事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李宏宇已经不可能知道案子的真相。

    单从结果上来看的话,太子是梃击案的最大赢家,因为就在此案发生后不久,一直待在皇城十王府的福王被万皇帝一道圣旨赶去了封地就藩,进而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太子之争。

    红丸案李宏宇已经经过,泰昌帝服食李可灼进献的红丸猝死,而接下来就是移宫案了,红丸案和移宫案之间相隔非常近。

    如果说红丸案是因为泰昌帝而起,那么移宫案的主角就是李皇后了,也就是史上的李选侍。

    按照李宏宇的记忆,史料上记载李选侍在朱由校登基前被以东林党为首的朝臣赶出了干清宫,后面就再也没有李选侍什么消息了。

    如今朱由校即将登基,那么王安和刘一的这次私下会面肯定跟移宫案有关了,在李宏宇看来如果没有内侍接应的话那么东林党的人连干清门都无法进入,更别提什么移宫了。

    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王安正是东林党在紫禁城的内应,要不然不会跟刘一密谈,史料上也确实记载了王安在移宫案中站在了东林党一边。

    “宇哥哥,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秦月被李宏宇的那句“该来的始终会来”吸引,不由得狐疑地问道。

    “自从大行皇帝宾天后,王安和东林的那些人境况逐渐变得不妙,如今他们私下里接触,恐怕会惹出什么乱子来。”

    李宏宇自然不会告诉秦月接下来京城的权力场将发生一场巨变,沉吟了一下后颇为无奈地说道,“不知道京城何时才能安宁下来。”

    “宇哥哥,无论京城的局势如何变化,你不仅是太子的人手里还执掌着城外的新军,谁也不敢招惹你。”

    秦月闻言莞尔一笑,一点儿也不替李宏宇感到担心,时至今日李宏宇已经在尔虞我诈的京城官场拥有了自保的能力,不会再任人宰割。

    “但愿事情会一切顺利。”李宏宇也笑了起来,对于他而言京城越乱越好,这样一来就没人关注他在海关司做的事情。

    一天后,到了李可灼等红丸案涉案人行刑的日子,城外乱葬岗早早地就聚满了众多前来观刑的百姓,放眼望去乌压压一大片,把刑场围得水泄不通。

    本来,像李可灼这样犯有弑君之罪的犯人应该在菜市口行刑,不过由于泰昌帝的灵柩还停在观德殿,故而为了避免冲撞了泰昌帝唯有到城外乱葬岗来杀人。

    这样一来无形中也就给了东林党和王安机会,即便是李宏宇得到消息也来不及赶到皇宫,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后什么都晚了。

    刑场设在乱葬岗前的一片草地上,负责维护秩序的京军把行刑的场地围了起来阻止百姓们靠近。

    士兵们已经搭建起了一个凉棚供监刑的李宏宇等朝廷官员休息,按照规矩死刑都是午时三刻天上的太阳最毒辣的时候行刑,故而李宏宇等人来到刑场后要等到中午,自然要给这些朝廷大员们休息的地方。

    巳时三刻,看热闹的百姓们忽然一阵骚动,只见李可灼等人哭哭啼啼地被锦衣卫的士兵押进了刑场,李宏宇领着一众朝廷的官员跟在后面,因为红丸案是御案故而京城各部院衙门都派官员前来观刑。

    别看李宏宇在官场上可谓资浅薄,但他现在贵为左春坊大学士和泰昌帝指定的托孤辅臣,自然走在所有官员的最前面。

    与李宏宇并排而行的人是赵欣,赵欣与李宏宇的情形相似,同样资浅薄但却是右春坊大学士,足以力压那些前来观刑的各部院衙门的官员一头。

    其实,今天赵欣本不用来这里观刑,李宏宇足以代表詹事府,不过李宏宇担心今天京城闹出的动静太大把赵欣给牵涉进去,故而思来想去把她也给拉了过来免得出什么意外。

    赵欣对李宏宇的这个举动感到有些意外,因此私下里询问了李宏宇,得知了李宏宇的担忧后对东林党和王安合谋一事颇为震惊:难道他们想要在今天向李皇后发难不成?

    虽然这只是李宏宇的一个推测,但自从赵欣与李宏宇认识后李宏宇的预感一项很准,因此赵欣意识到京城今天会出大事,一旦东林党和王安成功把皇后拉下马,那么对于齐楚浙三党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毫无疑问,朱由校现在年少即便是亲政后也无法掌控朝政,这个时候肯定会依仗拥立有功的东林党,而东林党与王安交好的话就等于掌控了内阁和司礼监,届时朝中大小政务岂不是皆由东林党说了算?哪里还有齐楚浙三党的活路。

    不过,京城官场的派系争斗李宏宇和赵欣现在还插不上手,所以两人最好的选择就是静观其变,坐山观虎斗。

    “大人,卑职已经验明正身,确实是案犯无疑。”

    李宏宇在凉棚里与赵欣等人寒暄着的时候,一名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走上前,拱手后高声禀报道,有关人员已经逐一核验了行刑人的身份,避免出现调包的现象。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抬头望了一眼跪在前方一个绞刑架前的李可灼,以及绞刑架前方空地上跪着的哭哭啼啼的李家人,暗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李可灼是自寻死路,可惜拖累了全家人给他陪葬。

    临近午时,一群穿着红色上衣、手里拎着鬼头大刀的刽子手进入了场中,立在了每名要砍脑袋的犯人身后,面无表情地目视前方,等待着行刑时刻的来临。

    在李宏宇看来,李可灼最为痛苦的事情不是被执行绞刑的时候,而是他在被执行刑罚时要眼睁睁地目睹家人被砍了脑袋,一一死在他的面前,这种心灵上的痛苦是巨大的,而常人无法体谅到其中的滋味。(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 闯宫

    刑场上的刽子手就位时,紫禁城东华门外唿啦啦来了一群穿着孝服的文官,领头的是左副都御史左光斗和礼科左给事中杨涟。

    守在门前的百户见状连忙横身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接到有如此多的官员进宫的命令。

    “我等前往文渊阁议事。”左光斗走上前不动声色地把一份盖有内阁大印的公文递给了那名百户说道。

    那名百户闻言顿时感到颇为惊讶,内阁以前可从没有一次性召如此多的人前去文渊阁。

    “左大人,我等还没有接到文渊阁的通传,要向文渊阁求证后方能放大人进去。”,不过,经过那名百户的查验左光斗出示的公文确实是文渊阁下发下来的,因此他把公文还给左光斗后躬身说道。

    紫禁城戒备森严,要想进出的话十分不易,按照定制,进入紫禁城的外人不仅要有进宫的凭证,而且紫禁城里的相关机构要提前通报宫门值守的官员进行备案,只有这样在宫门值守的官员才会予以放行。

    现在左光斗和杨涟等人只有内阁发来的传召公文,可内阁却没有事先在东华门值守的官员处备案,因此那名百户无法将他们放进去,否则的话他们可就犯下了重罪,要知道紫禁城可是轻而易举就能进入的?

    梃击案中,当时在东华门值守的亲军军士全部受到了严惩,被悉数发配到边疆充军,那么多人竟然让一个手持木棒的人闯了进去,真可谓是罪无可恕,万皇帝还如何指望他们守卫皇宫?

    当然了,这里面有没有隐情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万皇帝根本没有往深里追究的意思,成为了史上的一大悬案。

    左光斗自然清楚进出紫禁城的规矩,因此他没有争辩什么,而是立在那里不动声色地向东华门门里望去,嘴角随即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一名穿着没有品级公服的年轻文官正急匆匆地从远处往东华门而来。

    “这是内阁发的帖子,你核对一下。”很快,那名年轻文官快步来到了东华门,把手里的一道盖有内阁大印的公文递给了那名值守的百户。

    公文的内容是召左光斗和杨涟等人去文渊阁议事,跟左光斗先前拿着的那道公文内容一致,不过这份公文要留在东华门备案,以备将来查验。

    “左大人,请!”

    核验完公文的真伪后,那名百户迟疑了一下,让开道路向左光斗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虽然他觉得事情非常蹊跷但由于左光斗手续齐全他也唯有放行,不过私下里准备向上司禀报。

    “诸位大人,请!”

    年轻文官躬身把左光斗和杨涟等人领进了东华门,此次进宫的人都是东林党的核心官员,不是言官就是各部院衙门的重要官员,他现在连官阶都没有,自然要谨慎对待这些朝廷命官了。

    紫禁城里只有一种人没有官阶但又穿着文官的公服,这种人在大明的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大明官场上的一个极其特殊又尊贵的团体,那就是“庶吉士”。

    庶吉士被称为准翰林,由于每年科举只有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进入翰林院,为了充实翰林的队伍,同时也是为了给那些优秀进士成为翰林的希望,故而明朝的皇帝特意降下了恩泽,创建了庶吉士制度。

    按照规定,每科殿试二甲以及三甲前二十名得以参加庶吉士的考试,合格者成为庶吉士,在文渊阁学习三年,期间既要被翰林院翰林授课,同时也要在文渊阁做事,例如给皇帝皇子讲解经义和拟写圣旨等等。

    显而易见,能够成为庶吉士的人都是每科进士中的佼佼者,与殿试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相比,庶吉士们的为人处世要圆滑和灵活得多,故而在官场的成就往往高于同期的三鼎甲。

    庶吉士在文渊阁练三年后要进行晋升庶吉士的考核,通过考核者成为翰林院的翰林,失败者则分配到京城各大衙门任职。

    与普通的进士相比,有着庶吉士经的进士晋升得速度更快,在朝堂上担任的职务更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庶吉士并不是朝廷的官职,只是一个向翰林过渡的称唿而已,所以庶吉士们没有官阶。

    “左大人、杨大人,何阁老和刘阁老在观德殿值守,韩阁老一早被皇后娘娘传去干清宫议事,下官得到吩咐带诸位大人前去干清门。”

    等离开了东华门一段距离后,那名在前方领路的年轻官员一躬身,低声在身旁的左光斗和杨涟说道。

    内阁现在就四个人,除了方从哲外就是何宗彦、刘一和韩,因此那名年轻官员口中的三位阁老自然指的是何宗彦等三名东林党的大佬。

    “伯贤,宫里的情形如何?”杨涟闻言不由得开口问道,神色异常严肃。

    “风平浪静。”被称为“伯贤”的那名年轻官员一躬身,沉声说道,“学生是悄悄从文渊阁熘出来的,其他人都不知道学生的行踪。”

    “很好。”杨涟闻言微微颔首,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文渊阁里的庶吉士来自朝廷各个派系,一旦今日之事泄露的话那么齐楚浙三党的人肯定会前来阻挠,那样的话事情可就不妙了。

    事实上,当杨涟和左光斗率领着东林党的一众要员浩浩荡荡地前去东华门时已经引起了沿途齐楚浙三党官员的警觉,发现此事的齐楚浙三党官员自然不敢怠慢,立刻飞奔前去向各自的魁首禀报,谁都知道东林党此次大张旗鼓地行事非同寻常。

    干清门。

    此事,在干清门值守的武官是龙骧卫的一名身材壮实的百户,由于快到中午轮班的时间,故而跟几名武官聚在干清门的门洞里商议着轮班后到京城那家酒楼去喝酒。

    “大人,外面来了很多文官,好像是要到咱们干清门。”正当粗壮百户等人聊得开心的时候,一名士兵小跑着过来,神色紧张地说道。

    “很多文官?”粗壮百户闻言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他查看了今天的备案,宫里并没有召文官觐见,而且近来也没听说文官们要闹事,所以这种情形很反常。

    “大哥,来者不善呀,十有**是来找事儿的。”这时,一名武官见状不由得沉声说道,“那些文官纯粹是吃饱了撑的,总要搞出一些事情来才过得舒畅!”

    “真他妈倒霉,在这节骨眼上整出这种幺蛾子!”

    粗壮百户闻言不由得骂了一声,转身领着那几名武官前去查看,再过一会儿可就要轮班了,那样的话就可以把眼前的麻烦推给换班的人,那些文官仗着读过几天书一个个的性格又臭又硬,同时又眼高于顶看不起当兵的,他可不想跟那些家伙打交道。

    “左大人、杨大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等出了门洞,粗壮百户一眼就望见了浩浩荡荡快步前来的文官,脸上顿时流露出晦气的神色,他自然认出了领头的两名官员的身份,于是满脸堆笑地迎上前,硬着头皮问道。

    朝中最难缠的两个官员就是杨涟和左光斗,尤其是杨涟,属于一根筋的人物,性格倔强固执,一旦认准了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当时在干清门外向患病的泰昌帝跪谏的事情就是杨涟和左光斗领的头,泰昌帝对此是无可奈何。

    因此,粗壮百户可不想招惹杨涟和左光斗,要是被两人缠上的话不死也要脱层皮。

    “我等要去干清宫觐见太子殿下!”左光斗瞅了一眼那名壮实百户,不动声色地向他说道。

    “这……”壮实百户闻言怔了一下,随后面露为难的神色,向左光斗郑重其事地一躬身说道,“左大人,下官尚未接到宫里的通传,敢问左大人可有皇后或者太子殿下的旨意?”

    “旨意!”

    杨涟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走上前瞪着壮实百户说道,“皇上驾崩,嗣主幼小,尔等拦住宫门不让我等进入,意欲谋逆乎?”

    “杨大人言重了,下官只不过是按规矩行事而已,与谋逆无关!”

    壮实百户闻言顿时苦笑了一声,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朝堂上的文官们最拿手的就是给人乱扣罪名,不过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情,因此一本正经地向杨涟说道,“如果诸位大人想要进宫的话,下官可以让人前去干清宫通报。”

    与杨涟口中的罪名相比,壮实百户其实更害怕把他们放进后宫所要承担的罪责,没有哪位皇帝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后宫被人闯进来,届时他将难辞其咎。

    “诸位,皇后擅权,太子被软禁在干清宫,我等身为大明臣子岂能坐视!”

    左光斗闻言眉头顿时就是一皱,很显然李皇后是不会见他们的,而且这样一来他们的事情就要暴露使得李皇后有所准备,因此转身冲着身后的官员们高声喝道,“咱们为君尽忠的时候到了,大家跟着我一起冲进去,救出太子!”

    说着,左光斗和杨涟率先冲向了壮实百户,想要强行闯进干清门。

    现场的东林党官员们见状顿时群情激奋,纷纷呐喊着跟着两人往前冲,一个个精神亢奋,要知道强闯后宫这种事情大明官场的史上前所未有,他们一旦成功必将名垂青史,被世人所崇拜和赞叹。(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僵持不下

    “妈了个巴子的,想要造反不成!”

    面对冲过来的杨涟和左光斗,壮实百户是大吃了一惊,脸色刹那间变得有些发绿,心中忍不住暗骂了一声,他万万想不到两人竟敢冲撞后宫。

    壮实百户来不及多想,连忙上前去拦杨涟和左光斗,他身为干清门值守武官岂能让人冲进干清门,梃击案时值守东华门的军士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而且,梃击案时的东华门是紫禁城外庭的宫门,而干清门可是紫禁城内廷的宫门,一旦被冲进去的话无疑罪加一等。

    东华门前值守的士兵们此时纷纷傻在了那里,他们在宫里当了这么多年的差还从没有遇见过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要知道冲撞后宫可是死罪可杨涟和左光斗等人还是这么做了,故而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还傻站着干什么,快,给我拦住他们,不能放一个进去!”

    壮实百户虽然拦下了杨涟和左光斗,但被其身后的官员们推得连连后退,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他一个人岂能挡得住那么多的官员,见一旁的士兵们呆立在那里不由得急声大吼道,“只要有一个人进去,咱们就等着掉脑袋吧!”

    听见壮实百户的喊声那些发呆的士兵们顿时清醒了过来,继而一拥而上,把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拦在了干清门前。

    “千万别动手,谁******敢动手老子就拧掉他的脑袋!”有了那些士兵的加入,壮实百户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迅速从人群中抽身而出,立在那些阻挡左光斗和杨涟等人的士兵身后,面色铁青地大喝道。

    连泰昌皇帝都对轮番跪在干清门跪谏哭诉、搅得其心神不宁的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束手无策,因此壮实百户又岂敢招惹了这些大爷,因此严令士兵禁止还手,那些大臣们打伤了士兵没什么,万一士兵弄伤了几个老胳膊老腿那事情可严重了。

    “快,速去向干清宫禀报!”

    随后,壮实百户擦了一下额头上渗出的冷汗,连声吩咐一旁的一名什长,眼前这种情形很显然要交由李皇后和太子来定夺,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拦在那里。

    那名什长知道事态的严重因此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拔腿向干清宫的方向疾奔而去,前去向李皇后和太子请旨。

    与此同时,那名壮实百户又派人去向兵营求援并把此事禀报御马监,后宫的防务由御马监来统辖。

    紫禁城,千步廊,六科直房。

    “吴大人、官大人,下官刚才看见杨涟和左光斗带着不少东林党的人进了东华门,不知所为何事!”

    户科都给事中官应震和兵科都给事中吴亮嗣正在办公的公房里与几名楚党的骨干边吃午饭边议事时,一名年轻的给事中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急声向两人禀报道。

    “他们想干什么?”吴亮嗣与官应震等人闻言顿时就是一怔,相互间愕然对视了一眼,现在好像并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东林党大动干戈。

    “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吗?”吴亮嗣率先反应过来,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然后沉声问那名年轻的给事中。

    “下官不知,下官进不了东华门,故而见他们入宫后就赶来禀报。”那名年轻的给事中摇了摇头,一边喘息着一边回道。

    紫禁城的四个宫门走什么人都有定制,即便是那些获得进出宫资格的人,如果没有按照定制进出皇宫的话,会被在宫门值守的军士扣住。

    例如,内阁官员、庶吉士以及宫里传召的人走东华门,宫里的下人走西华门,六科以及到六科办事等官员走长安左门或者长安右门。

    因此,那名年轻的给事中虽然有进宫的腰牌但无法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因为他并没有在东华门留有备案,而东华门的军士也不认识他,故而唯有赶回来从长安右门进入向吴亮嗣等人禀告。

    “东林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如此,肯定有什么企图。”官应震觉得此事太过蹊跷,因此心生警惕,沉声向吴亮嗣说道,“依我看还是通知亓诗教和孙尚书,让他们早做防范。”

    “东林这次来者不善,咱们要早作准备。”

    吴亮嗣闻言顿时微微颔首,他跟官应震与东林党交手多年自然清楚东林党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地聚集在一起,必定有大事发生,因此沉声嘱咐先前议事的几名官员,“你们去通知大家,让他们从长安右门进宫,在六科直房汇合。”

    几名官员闻言立刻躬身告退,急匆匆前去通知楚党的人集合,准备迎接东林党的这次挑战。

    “仁安,你去一趟礼部,告诉孙尚书东林党有异,让他早作准备。”等那那几名官员走后,吴亮嗣沉声嘱咐前来禀报的那名年轻的给事中。

    “下官遵命。”被称为“仁安”年轻给事中向吴亮嗣一躬身,快步离去,他是被泰昌帝新近增补的给事中。

    孙尚书指的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孙如游是浙江余姚人,浙党的大佬,方从哲如今在干清宫,浙党中除了方从哲外数孙如游地位最为尊贵,吴亮嗣自然要让人前去通知孙如游东林党有异动。

    吴亮嗣和官应震也没有闲着,随后去吏科的直房去找吏科都给事中亓诗教,亓诗教是齐党的党魁,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告诉亓诗教,让齐党也做好准备。

    亓诗教还没有得到消息,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顾不上吃饭连忙招唿其六科中齐楚浙三党的给事中们,与吴亮嗣一同赶去了干清门,官应震则留下来到长安右门处理齐楚浙三党官员进宫的事情。

    吴亮嗣和亓诗教等人之所以要赶去干清门,并不是因为他们猜到了东林党的意图,而是干清门是进宫的必经之地,他们并不担心东林党的人在文渊阁闹事,而是忌惮东林党人对后宫做什么文章。

    “救出太子!”

    “太祖留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我等奉祖制行事尔等还不快快让开。”

    “只要能救出太子,我等死而无憾。”

    “快,冲过去,别让皇后把太子藏起来。”

    “尔等还不闪开,太子万一有何不测尔等不怕掉了脑袋!”

    ……

    此时,干清门外一片混乱,别看东林党的官员们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现在一个个龙精虎勐,一边高唿着口号一边冲着阻拦的亲军士兵连踢带打,连抓带挠,一时间竟然使得不少亲军士兵被打倒在地。

    亲军士兵自然不是打不过那些东林党的官员,实在是他们心中有所忌惮不敢动手,因此唯有被动地挨打,相持了没多久就被东林党的官员逼得连连后退。

    “都下来,一定不能让他们进宫!”在后方观战的壮实百户脸色铁青,见城下的士兵有些抵挡不住,于是冲着城门楼上的士兵高声喊道。

    随着壮实百户的命令,在城门楼上往下探着闹大看热闹的士兵们纷纷奔下楼加入到了阻挡东林党官员的阵营,使得亲军稳定住了阵脚。

    “怎么还没有回报!”壮实百户望着乱成一团的东林党官员和亲军士兵,心中暗自着急,不由得往城门楼的门洞里张望,焦急地等待着干清宫的回复。

    “大人,看,又有人来了!”就在壮实百户暗自着急上火的时候,身边立着的一名士兵指着东华门方向的大道上喊道。

    “什么?”壮实百户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连忙向那名士兵指的方向望去。

    随即,壮实百户的脸色大变,他看见又有一群穿着孝服的官员蜂拥着从道路上奔来,而且注意到领头的几个好像也是东林党的人,这意味着杨涟和左光斗的援兵来了。

    “诸位同僚,有人声援咱们来了,咱们千万不要辜负了先帝和大行皇帝的嘱托,跟本官冲进宫去,救出太子!”

    左光斗也注意到了赶来的人,脸上顿时一喜,知道东林党第二波进宫的人赶到,故而冲着四周的东林党官员高声喊着。

    原来,为了确保能顺利冲进干清门把朱由校从干清宫里带出来,东林党的人这次有着充足的准备,集中了大量的人手。

    由于人数太多,东林党的几个党魁担心被东华门的亲军阻拦,故而分为两批进入东华门,这样一来目标就减少了许多。

    得知第二批东林党的官员成功进入东华门,正在与干清门守军僵持的东林党人顿时一阵欢唿,士气大振。

    “快,派人去干清宫催一下,看看何时降下旨意!”壮实百户不由得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冲着身旁立着的士兵急声喝道。

    干清宫距离干清门不远,要不然泰昌帝也不会听见干清门外跪谏哭诉的声音,因此按理说干清宫的李皇后和太子应该已经给干清门的军士下达了旨意,而现在壮实百户并没有得到命令。

    面对蜂拥而来的第二波东林党的官员,壮实百户不由得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平常在干清宫值守的军士也就一百多人,谁能想到有人会通过东华门进入到这里闹事?

    而且,令壮实百户感到不解的是,在这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原本应该前来轮换的虎骧卫的士兵不知为何却至今没有出现,如果他们按时赶到的话他的压力就将骤减,双方合兵一处后这些东林党的人根本没办法冲进去。(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四章 矫诏

    “冲进去,救出太子!”

    很快,在壮实百户紧张的注视下,前来支援的东林党官员与杨涟、左光斗等人汇合在了一处,声势大振,纷纷呐喊着往前冲。

    由于东林党官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百人,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故而那些心有忌惮的龙骧卫士兵们被逼得连连后退,相继有不少人被打倒在地。

    “大哥,看来要顶不住了,咱们怎么办?”见此情形,一名有着一个黑眼眶、脸上有几道被挠血痕的武官来到壮实百户面前,神色焦急地问道。

    “关上宫门,不能让他们进去。”壮实百户的脸色已经极为难看,一咬牙后冷冷地说道。

    “大哥,没有诏令,私关宫门可是谋逆的大罪!”那名武官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连忙惊声提醒道。

    紫禁城是皇上以及皇子、妃嫔等居住的地方,宫门的开启和关闭有着严格的定制,尤其是通往后宫的干清门更是禁忌森严,由龙骧卫和虎骧卫的士兵轮流守卫,没有诏令而关闭干清门的行为将会被视为谋逆。

    因为那样的话皇上将会被与外界隔绝,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没有一个皇帝希望看见这一幕的发生。

    “事急从权,顾不了那么许多了!”壮实百户闻言一咬牙,神色冰冷地向那名武官说道,“如果让那些人闯进宫里你我都不了,不如放手一搏,想必皇后和太子会理解我等的苦衷!”

    壮实百户现在是无奈之举,事到如今不仅宫里没有回音,而且本应该已经抵达的虎骧卫的人也没到来,再加上御马监的人也没来指挥调度,故而他现在已经被逼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决断的绝境。

    与其被那些东林党的人冲进宫里去,不如关上宫门将其拒之门外,确保后宫的安危,他就不相信东林党的人敢攻城。

    再者说了,就算那些东林党的官员想要攻城也没有攻城的器械,顶多在门外骂上一通而已。

    壮实百户相信,李皇后和太子是明事理的人,绝对不会认为他此举是要谋逆,最起码能保一条命。

    所以,经过一番紧张的权衡后壮实百户毅然下定决心,关上宫门阻止东林党的人冲进后宫。

    “大哥说的对,不能让他们进宫,要不然就是我等的失职。”那名武官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向距离他最近的几名士兵挥了一下手,“快,跟着本官去关宫门!”

    随着那名武官的喝声,几名士兵立刻脱离了“战场”,随着壮实百户和那名武官向宫门跑去,只要宫门一关上就不用担心东林党的人闯进去。

    “快,别让他们关门!”

    杨涟在混乱中听见了那名武官的话,见壮实百户带着几个人向宫门跑去,心中顿时大为着急,连忙冲着身旁的东林党众人吼道,只要宫门关上他们今天的努力就要前功尽弃,一切心血都要付诸东流。

    东林党的官员们闻言立刻变得激动起来,一个个使出了全身的力量想要冲破龙骧卫士兵的阻挡。

    可龙骧卫士兵也知道事态的严重,虽然他们不敢对那些东林党的官员动手,但也绝对不会放他们进宫,故而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阻拦。

    毕竟那些龙骧卫的士兵平时有操练,体质和体力比朝廷的文官好上太多,故而东林党的官员虽占有人数上的优势但一时间无法冲破龙骧卫士兵的阻拦。

    因此,在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焦急而无奈地注视下,壮实百户领着人冲进了宫门,两扇大门随即缓缓地关上。

    “唉!”见此情形,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脸上顿时浮现出失望的神色,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他们如论如何也进不了干清门。

    “快看,门开了。”就在杨涟和左光斗感到沮丧的时候,一个惊讶的喊声忽然从两人的身后响起。

    杨涟和左光斗闻言连忙抬头望去,随后面露愕然的神色,只见关上的宫门不知为何又缓缓打开了。

    “皇后口谕,宣杨大人和左大人等人前去干清宫觐见!”在两人惊愕地注视下,一名年轻的内侍从宫门里飞奔而出,尖着嗓子冲着乱成一团的东林党众人与龙骧卫士兵喊道。

    听闻此言,杨涟和左光斗顿时大喜,嘈杂混乱的现场也紧跟着安静了下来,东林党众官员和龙骧卫士兵纷纷分开,与只是衣帽不整的东林党官员相比,鼻青脸肿的龙骧卫士兵则显得异常得狼狈,在刚才的冲突中他们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整理仪容,觐见太子!”

    左光斗此时已经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然后冲着立在那里的东林党众人高喊道,现在机不可失,他们要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冲进干清门。

    东林党的官员们闻言纷纷整理衣帽,然后在杨涟和左光斗的带领下列队向干清门而去。

    龙骧卫的军士见状纷纷望向了跟在那名前来传口谕的年轻内侍身后的壮实百户,壮实百户神色严肃地向他们挥了挥手,挡在路上的龙骧卫军士于是知趣地让开了路。

    壮实百户面无表情地望着从他身旁走过的东林党众人,心情感到颇为复杂,万万想不到李皇后会派干清宫的内侍来传口谕,要见这些闹事的东林党人。

    原来,就在壮实百户下令关上干清门的宫门时,那名年轻的干清宫内侍前来向他传口谕,李皇后要见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令他是大吃了一惊,不得不下令重新打开宫门。

    如果不是那名前来传口谕的年轻内侍是干清宫的人,而且是李皇后身边近侍的话,壮实百户肯定要怀疑这道口谕是假的。

    必须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任何内侍都有传口谕的资格,能够干这种事儿的人都是李皇后身边的近侍,别的内侍胆敢这样做的话要受到严惩,毕竟宫里的内侍也是等级森严,不同的内侍有着不同的职责,不能混为一谈。

    干清门里面的走道上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内侍和宫女,这些人是被干清门的动静给吸引来的,三五成群地远远站着,望着列队进来的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在这些内侍和宫女的印象里大明好像还从没发生过强闯后宫的事情,要知道这可是谋逆,不折不扣的死罪,可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不仅硬闯了宫门还被放了进来,心里暗自替那些在干清门值守的龙骧卫士兵不值,就这么白白地挨了一顿拳脚,而且还没有地方说理去。

    俗话说的好,唇亡齿寒,干清门的龙骧卫士兵与内侍、宫女一样,都是在宫里伺候皇上的,如今连龙骧卫的士兵都被白白地揍上一顿,那么更别提地位比龙骧卫士兵还要低的内侍和宫女了,还不是被那些大臣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此时此刻,干清宫。

    干清宫的大殿里正在举行一场法事,一群僧人给泰昌帝诵经祈福,李皇后、朱由校和方从哲、周嘉谟、刘一等几名辅臣虔诚地跪在蒲团上,等待着这场法事结束。

    王安和魏忠贤等内侍躬身立在一旁态度恭敬,这种严肃庄重的场合自然没有他们参与的份儿。

    魏忠贤暗中留意着眼神飘忽闪烁的王安,他觉得王安今天好像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有着什么心事。

    这次的祈福法事是王安安排的,两天前王安向李皇后进言应该在朱由校登基前给泰昌帝做一场祈福法事祭奠泰昌帝,以安泰昌帝的在天之灵。

    李皇后与泰昌帝伉俪情深自然不容有诈,因此一口答应了下来,万万想不到王安会跟东林党的人合谋对付她。

    虽然干清门外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不过由于法器的乐声以及僧侣们的诵经声,大殿内的人们根本听不见从干清门传来的吵杂声,根本无法预料到东林党的人会强行闯宫,更加不会想到有人会假传李皇后的口谕。

    显而易见,那名前去干清门传口谕的年轻内侍不是李皇后派去的,李皇后根本就不知道

    忽然,魏忠贤注意到王安悄悄望向了殿外,眉头微微皱着好像在担心什么,这让他觉得非常奇怪。

    “你去外边看看。”魏忠贤心中觉得奇怪,隐隐约约觉得有什么事情发生,因此沉吟了一下后低声吩咐身后立着的一名年轻内侍。

    那名年轻内侍闻言向魏忠贤一躬身后离开了,魏忠贤不由得瞅了一眼王安,他很好奇王安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爹,门口王总管的人不让儿子出去,说有事等法事完了再说,以免冲撞了大行皇帝的祈福法事。”很快,那名年轻内侍又回来了,凑到魏忠贤耳旁低声说道。

    “嗯!”魏忠贤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然后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凝重,不由得暗中望向了王安,神色显得有些疑惑:

    就在先前大殿还是能自由进出的,一会儿的工夫王安就让人封锁了大殿,他究竟为何要这样做,很显然冲撞大行皇帝祈福法事的说法只是个禁止出宫的由头而已。

    此时,魏忠贤也没有想到王安会勾结东林党的人对付李皇后,要知道暗通外臣可是内侍最为忌惮的事情,而且还要向皇后发难,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五章 迫不及防

    虽然魏忠贤心中对王安的异常感到非常好奇但他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选择静观其变,王安是宫里势力最强大的宦官他现在根本无法跟其对抗。

    万皇帝驾崩后王安执掌了司礼监,总管紫禁城的内侍事务,趁机把众多亲信内侍安插在了除了御马监以外的内廷二十四监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宦官之首。

    早在清宁宫的时候王安就已经在内廷开始经营,他是太子的近侍故而投靠和巴结他的内侍很多,毕竟万皇帝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可就是大明的皇帝,因此大家都要为将来考虑给自己谋一个好前程。

    至于魏忠贤,虽然是皇太孙朱由校的近侍,但太子朱常洛正值壮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故而等朱由校登基的时候恐怕已经是一二十年后的事情,很少人有精力和耐心等这么长时间,天知道中间会发什么意外。

    况且,隔开皇太子去巴结皇太孙身边的近侍,这本身就是一件禁忌的事情,是一个愚蠢的行为,故而没人敢巴结魏忠贤。

    这使得魏忠贤在内廷没什么根基,唯一能信赖和使唤的人就是在内侍中认的几个干儿子。

    别看魏忠贤成为了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并且执掌着东厂,但他并没有掌握实权而是处于被架空的境况,大权依旧握在王安的手里。

    泰昌帝固然死了可朱由校年幼无法亲政,这就注定魏忠贤在此之前无法执掌司礼监,内廷依旧是王安的天下。

    因此,这个时候谁敢投靠魏忠贤的话那就是在找死,王安肯定会想办法予以惩戒。

    魏忠贤很清楚他目前的处境,泰昌帝的英年早逝令他意外地登上了大明权力的舞台,面对强势的王安唯有耐心等待时机进行反击,毕竟朱由校是大明的天子,这意味着司礼监迟早是他的天下。

    没过多久,魏忠贤正琢磨着王安的意图时,大殿外忽然唿啦啦涌进了一群穿着孝服的文官,进殿后径直向跪在蒲团上的朱由校而去。

    在大殿里众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马当先冲进大殿里的杨涟和左光斗架起朱由校就往外奔去,使得李皇后等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正在那里诵经和敲打法器的僧侣们也被这一幕惊呆了,纷纷停下了各自的动作诧异地望着闯进来的东林党诸人,这使得喧闹的大殿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快,拦住他们!”

    等到朱由校快被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带到大殿门口处时,神色愕然的李皇后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想要绑走朱由校,面色顿时大变,连忙起身冲着大殿里的内侍和宫女指着杨涟等人急切地喊道,“别让他们带走太子。”

    此时此刻,李皇后的脑海中一片空白,要知道这里可是干清宫,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是如何闯进来的?

    她并没有下过传召他们的懿旨,而朱由校更不会让人把他从干清宫带走,因为朱由校并没有受到软禁,想出去的话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离开干清宫。

    唿啦一声,随着李皇后的命令大殿里的内侍和宫女纷纷冲向了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想要把朱由校夺回来。

    “太祖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吾等拥立太子登基亲政,阻拦者与谋逆无异!”杨涟见状连忙冲着那些涌来的内侍和宫女高声吼道。

    内侍和宫女们闻言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了李皇后,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可是朝中大臣,故而他们说的话,尤其是跟谋逆有关系的事情还是有着不小的威慑。

    “强闯后宫,罪同谋逆,快给本宫拦下这些逆臣,勿让他们伤害太子!”

    李皇后的脸上浮现出震惊的神色,她这时才意识到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的意图,原来是想要借着朱由校登基亲政的机会把持朝政,随即声色俱厉地指着杨涟等人向现场的内侍和宫女喊道。

    表面看来,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东林党官员此次行事是为了避免李皇后干涉朝政,故而拥立皇太子朱由校登基为帝并且亲政,将李皇后排除在了大明的权力中枢,是不折不扣的忠君爱国之举。

    实际上,东林党人此次闯进后宫性质非常恶劣,与谋逆无异,使得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损害:后宫是皇帝生活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皇权,后宫被闯无疑是皇权权威的陨落。

    即便是李皇后真的想要擅权,那么东林党人也有很多办法来进行抵制,而强闯后宫拥立朱由校绝对是其中的下下之策,对皇权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显而易见,东林党人肯定知道这样做极为不妥,没有哪个皇帝愿意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

    试想一下,此例一开的话那么皇帝赖以保护安全的紫禁城宫禁岂不形同虚实,万一哪一天朝臣们不高兴了,以保护皇帝的名义闯进紫禁城把皇帝从后宫掳走,那么皇帝还有何尊严和权威?

    通常来说的话,胆敢强闯后宫的宫禁去“救”皇帝或者皇储的人,事先都要接到皇帝或者皇储的“诏书”,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汉末的“衣带诏”,这样臣下们才能奉旨行事,打着遵从圣旨的旗号进入后宫,否则的话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谋逆。

    东林党的人肯定知道闯入后宫带走太子朱由校一事极为不妥,联想到当时朝堂上激烈的党争,可以轻易推测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想所说的那样阻止李皇后干政,而是为了控制朱由校,进而从与齐楚浙三党的党争中胜出。

    众所周知,泰昌帝不被万皇帝所喜,甚至在福王离京就藩后立朱由校为皇太孙,这肯定使得泰昌帝在担任太子期间过得十分苦闷,朝堂上的势力也不敢与其接触以免触怒了万皇帝。

    至于李皇后,先前在泰昌帝身边的名份不过是一个“选侍”而已,泰昌帝的身边有太子妃,根本就轮不到李选侍出头,哪里有势力可言。

    对于那些李选侍恃宠而骄,一进宫就仗着泰昌帝的宠幸凌驾太子妃头上,并且虐待朱由校和朱由检的事情,简直荒唐可笑直至。

    后宫森严的等级岂是儿戏,一个小小的选侍胆敢如此猖狂的话即便是万皇帝不发话,那么朝中的那些以捍卫正统道义的朝臣也不会放过她。

    不过,在泰昌皇帝驾崩之前,市面上并没有李选侍在后宫横行无忌的传言,也没有哪位大臣在朝堂上说起此事。

    显而易见,万皇帝在世的时候连泰昌帝都要低调行事,那么李选侍更不可能嚣张了,她要是胆敢欺凌太子妃并且虐待朱由校和朱由检,那么依万皇帝的脾气肯定会活剐了她。

    如果说李选侍恃宠而骄,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泰昌帝登基之后,她的头上没有了万皇帝这座大山压着。

    可话又说回来了,泰昌帝登基的时候太子妃已死,负责照料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两个仅有的皇子的李选侍已经是后宫之尊,即便是治理后宫严格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与“恃宠而骄”沾不上边。

    况且,那个时候太子朱由校已经十六岁,也不是能任由李选侍欺凌的,在李选侍没有诞下皇子前不可能去招惹朱由校。

    崇祯皇帝就曾发文悼念死去的李选侍,怀念与天启帝一同受李选侍照料的童年,并且李选侍在移宫案后受到天启帝和崇祯皇帝善待,由此可以见虐待一说乃无稽之谈,既不合情理也有违道义。

    纵使李选侍有心垂帘听政,那么也是泰昌帝驾崩后发生的事情,而且是依例行事。

    当年万皇帝登基后就因为年幼就是由其母孝定太后垂帘听政,直至万皇帝亲政,当时并无官员提出有何不妥,毕竟主上年幼国家大事必须由太后来做主,君权岂是臣子们所能觊觎的?

    与后世流传李选侍弄权擅政恰恰相反,东林党的人之所以胆敢发动移宫案并且成功,无疑说明了李选侍在当时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

    试想泰昌帝仅仅当了一个月的皇帝,李选侍又如何能迅速培养起朝中忠于她的势力?这使得她如何擅权?只能忍气吞声接受移宫案的结果。

    另外,对于后世传言朱由校和朱由检因为万皇帝不喜欢泰昌皇帝,故而两人小时候没有受到过教育,尤其是朱由校是个文盲天子的说法,李宏宇是嗤之以鼻。

    这种说法不仅荒唐可笑而且幼稚之极,很显然是后世之人恶意的诽谤和污蔑,皇宫之中自然有着一套礼法与定制,皇子们自幼都会受到詹事府詹事们的教导,享受着大明最顶级的教育。

    况且,虎毒还不食子,纵使万皇帝再不喜欢泰昌皇帝,也不会剥夺了朱由校和朱由检受教育的权力,如果皇家出了两名大字不识的文盲皇子,那么届时丢脸的可是万皇帝以及皇家。

    退一步来说,明朝中后期的文官以捍卫皇家正统以及社会道义为己任,尤其是东林党,岂会任由皇子遭受无书可读的冷遇,恐怕早就已经闹翻了天。(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抢人大战(二更)

    随着李皇后下达谕令,大殿里停下来的那些内侍和宫女回过神来,连忙蜂拥着向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奔去,想要阻止他们带走朱由校。

    不过,趁着先前那些内侍和宫女愣神的时候,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已经把朱由校架出了大殿。

    “快,皇后娘娘有懿旨,拦住他们,救回太子殿下。”大殿里的内侍和宫女一窝蜂地追了出去,纷纷指着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冲着干清宫院子里的内侍和宫女大喊着。

    干清宫的院子里有很多内侍和宫女,今天的这次祈福泰昌帝的妃嫔悉数到达,连郑太后也前来上了一炷香后离去,故而院中除了干清宫的内侍和宫女外还有各位妃嫔带来伺候的内侍和宫女。

    听闻李皇后有懿旨,那些正在院子里好奇地议论着唿啦啦进入干清宫的东林党众人的内侍和宫女先是一阵骚动,然后唿啦一声犹如潮水般向架着朱由校的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冲去。

    皇后乃后宫之主,这些内侍和宫女的命运都掌握在李皇后的手上,这些内侍和宫女自然以李皇后马首是瞻。

    “太祖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吾等拥立太子登基亲政,阻拦者与谋逆无异!”杨涟见状连忙再度朝着围拢上来的内侍和宫女高声吼道,想要将其吓住。

    可内侍和宫女与龙骧卫的士兵不同,属于内廷的人员,归皇后管辖,朝臣们无权对其进行干涉。

    因此,杨涟的话对那些内侍和宫女并没什么威慑力,他们自然要听从李皇后的命令来行事。

    很快,散落在院中的内侍和宫女就把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的官员围了起来,拼命冲向朱由校,而东林党的官员自然奋力反抗,将杨涟、左光斗和朱由校护在中间向干清宫的宫门处行去。

    干清宫里的内侍和宫女对东林党官员的态度,跟干清门的龙骧卫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在李皇后的命令下他们并不会忌惮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身份,反正有李皇后在前面顶着,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也管不着他们。

    故而,这些内侍和宫女跟东林党的官员们玩起了命,只要抢回了太子那就是护驾之功,意味着以后可以飞黄腾达,所以纷纷冲上去对着东林党的官员连挠带咬,拦腰的拦腰,抱腿的抱腿。

    这使得使得双方陷入了一场混战,犹如街头泼妇打架的场景一样,谁能相信这是大明最为威严尊贵的皇宫里发生的一幕。

    战况激烈的混战一时间逼得东林党的人有些手忙脚乱,万万没想到阉人和女子竟然比龙骧卫的士兵还不好对付。

    不过,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知道他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带走朱由校,拥立朱由校登基,否则今日强闯后宫之举将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在东林党官员们的保护下奋力向宫门处而去,宫门外停着一个用太师椅和两根长木棍绑成的简易轿子,只要出了宫门那么他们就把朱由校放在这个简易轿子上抬着出干清门,直接到文华殿登基。

    “快,关上宫门!”李皇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出了大殿,见东林党的人带着朱由校向干清宫的宫门而去,心中顿时急了,冲着院子里与东林党官员混战着的内侍和宫女喊道。

    “走,跟着杂家去关宫门。”

    跟在李皇后身后的魏忠贤冲着边上的几名内侍一招手,顾不上已经四五十岁的年龄,神色焦急地领着那几名内侍向宫门的方向奔去,只要宫门一关上那么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的官员就无法带走朱由校,进而成为瓮中之鳖。

    干清宫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说后宫的宦官要前来护驾,负责后宫安全的龙骧卫和虎骧卫也要赶来查看,齐楚浙三党更是不会落于人后,这样的话杨涟和左光斗抢走朱由校的目的就会落空。

    “去,帮魏总管一把。”王安见状连忙冲着身旁的内侍使了一个颜色,意味深长地说道,他可不能让魏忠贤坏了他的大事。

    干清宫宫门处的混战最为激烈,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在进来之前肯定已经想好了退路,故而在干清宫宫门那里留了不少人手,就是为了避免被关在干清宫里,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知道自己身兼重任,干清宫宫门处的东林党的官员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把那些冲上来的内侍和宫女打倒或者推倒,不过脸上和身上也挨了不少揍。

    随着魏忠贤带人加入战局,一些内侍在他的率领下避开了与院子里的东林党官员纠缠,纷纷向宫门处奔去,想要把宫门抢过来。

    可是,很快就发生了令魏忠贤意想不到的事情,院子里的一些内侍这时忽然做出了一个令他倍感震惊的行为,开始阻挡并且扰乱他的人前往宫门。

    魏忠贤一眼就认了出来,那些捣乱的内侍是王安的手下,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怒容,没想到王安竟然吃里扒外与外庭的人勾结来算计李皇后,这可是大逆不道的卑劣行径,要知道李皇后才是他们这些内侍的主子。

    由于王安手下的内侍人数众多,故而魏忠贤和他的人很快就被那些内侍给围了起来,阻止他们向宫门靠近,急得魏忠贤恨不得拿刀砍了那些挡路的人。

    东林党的官员虽说是文人但力气总比已经是废人的内侍大,再加上魏忠贤手下的内侍暗中接应,故而僵持了没多久东林党的人就在这场冲突中占据了上风,打开了一条道路,护送着杨涟、左光斗和朱由校往宫门外而去。

    被杨涟和左光斗架着的朱由校脸色苍白,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他想挣脱开来可是杨涟和左光斗死死地夹架着他的手臂使得他动弹不得,唯有无奈地任由两人架着他走,脑海中一片空白,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快,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李皇后立在大殿的屋檐的台阶上,见朱由校被杨涟和左光斗带着往宫门外而去,急得顾不上皇后的威仪连声喊道,一旦朱由校落在了东林党的手里那么朝政势必被东林党把持。

    说着,李皇后不管不顾地想要下台阶去追朱由校,慌得一旁的宫女连忙拦住了她,李皇后可是一国之母,如今院子里乱成一团,倘若李皇后在混乱中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个责任谁来负?

    “快,去通知宫外的辅臣和各位大臣,东林党造反,让他们进宫护卫太子!”

    李皇后被宫女们死死地拦住,唯有无奈地目睹朱由校被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带走,情急之中想起了一件事情,冲着身旁的一名女官喊道。

    那名女官不敢怠慢,向李皇后一躬身后急匆匆地离去,前去召宫外的文武官员进紫禁城保护太子。

    “这可如何是好!”

    望着被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仓皇带出干清宫宫门的朱由校,李皇后面色苍白,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她实在是没想到东林党的人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强闯后宫,以至于朱由校在他眼皮子底下被抢走。

    朱由校被杨涟和左光斗架出干清宫后放在了停在宫门口的那顶简易的太师椅上,然后四名年轻健壮的东林党官员抬起穿在太师椅上的木棍就往干清门方向拔足狂奔,杨涟一左一右地护在两旁。

    由于那四名年轻健壮的东林党官员跑得飞快,故而太师椅在空中不停地摇晃,这使得朱由校不由得双手扶紧了太师椅的扶手,脸色苍白,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太子殿下来了,快让开!”沿途的内侍和宫女此时还不知道干清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些混在人群的内侍就高声喊道。

    听闻此言,道路上的内侍和宫女纷纷下意识地躬身让开了一条路,任由东林党人带走朱由校。

    等李皇后的人好不容易冲破了东林党官员的阻碍追出干清宫的时候,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已经带着朱由检走远了,想追都追不上。

    与此同时,干清门。

    吴亮嗣和丌诗教率领着二三十名齐楚浙三党以及其他派系的六科给事中急匆匆赶了过来,见宫门前值守的龙骧卫一个个鼻青脸肿,衣冠不整,一副无比狼狈的模样,心中纷纷吃了一惊。

    “杨涟和左光斗他们进宫了?”吴亮嗣情急之下顾不上许多,快步来到正在查看手下士兵伤情的壮实百户面前,神色紧张地问道,从眼前的一幕上不难猜出刚才东林党的人想要闯进后宫。

    “吴大人,本来下官把他们拦在了门外,可皇后娘娘传来了口谕,让他们前去干清宫觐见。”壮实百户自然认得吴亮嗣和丌诗教等六科给事中,向吴亮嗣一拱手后一脸无奈地回答。

    “皇后把他们宣了进去?这怎么可能!”吴亮嗣闻言顿时微微一怔,显得倍感意外,随后连声向壮实百户求证,“是皇后派人来传的口谕吗?”

    “吴大人,确实是皇后娘娘派人传的口谕,下官认得那名传口谕的内侍,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壮实百户不由得一声苦笑,如果不是李皇后派人传口谕的话他岂会打开宫门?

    “糟了,你中了别人瞒天过海的诡计!”吴亮嗣闻言顿时焦急地跺了一下脚,冲着壮实百户说道,“那些人很显然是去逼宫的,皇后娘娘岂会让他们进宫?岂不是要搅了大行皇帝的祈福法事!”

    “这……”

    壮实百户不由得怔在了那里,脸上浮现出惊愕的神色,吴亮嗣的话好像挺有道理,李皇后正在干清宫给泰昌帝祈福应该不会让前来找麻烦的东林党进去,难道是那名内侍假传口谕?(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七章 无能为力

    “快,跟着我进宫保护皇后和太子!”

    见壮实百户的身子僵在了那里,脸色逐渐变得难看,吴亮嗣知道大事不妙,与此同时他听见干清宫的方向传来嘈杂的声响,故而顾不上许多,冲着身后的六科给事中们吼了一嗓子就奔进了干清门。

    丌诗教等人也意识到后宫可能会出大事,于是纷纷跟在了吴亮嗣的身后,守在宫门前的龙骧卫士兵刚要阻拦,回过神来的壮实百户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示意其不要阻拦,面色变得无比苍白。

    与东林党的人相比的话壮实百户很显然更相信吴亮嗣等人,万一真的是那名干清宫的年轻内侍假传口谕的话,那么他的罪过可就大了,现在只想着能亡羊补牢,期望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能力挽狂澜,挽回危局。

    壮实百户也想跟着吴亮嗣等人到干清宫去看看,找机会将功赎罪。

    可惜的是,守卫宫廷的亲军没有接到诏谕之前不得擅离职守,否则以谋逆论处,壮实百户如今的麻烦已经够大了,他可不想再背上一个谋逆的罪名。

    “吴大人,你看!”刚进了干清门,丌诗教不由得惊讶地指着干清宫方向的官道向吴亮嗣说道,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顶简易的轿子风风火火地迎面奔来,后面有不少人在厮打纠缠。

    “他们抬的是太子殿下!”吴亮嗣抬头望了一眼,脸上浮现出震惊的神色,难道东林党的人要劫持太子不成?

    “丌大人,你让干清门的亲军关上宫门,我带人去拦住他们,一定不能让他们把太子殿下带出宫去!”

    来不及多想,吴亮嗣忙急声向丌诗教说道,他已经在宦海沉浮多年,跟东林党也打了不少交道,故而顷刻之间就猜出了东林党抢朱由校的用意,无非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拥立朱由校登基并使得朱由校亲政。

    如此一来,东林党的那些人不仅成为了拥立朱由校的功臣,而且也迫使李皇后无法垂帘听政,既除掉了李皇后这个最大的威胁,同时又能以功臣的身份掌控朝廷的权力。

    丌诗教自然也猜到了这一点,因此二话不说拔腿就往回奔去,神色严肃地前去让壮实百户关闭宫门。

    “诸位,咱们一定要把他们拦下来,否则朝堂之上将无吾等的立足之地!”

    吴亮嗣深吸了一口气,面无表情地向身边的六科给事中们点明事态的严重后,一马当先地迎着抬着朱由校的那些东林党官员而去。

    给事中们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纷纷追向了吴亮嗣,边跑边挽着衣袖,摆出了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

    正如吴亮嗣所说的那样一旦东林党的人把朱由校带出宫,那么东林党将在朝堂上的党争中将占据上风,届时诸位给事中们难过的日子就要来了,搞不好会被东林党斩尽杀绝。

    “挡住他们,不能让他们坏了咱们的大事!”

    吴亮嗣等人看见杨涟和左光斗时,杨涟和左光斗也注意到了他们,见吴亮嗣想要率人拦住他们的去路,杨涟于是面色一沉,冲着跟在“轿子”后面随行保护的东林党官员吼道。

    如今东林党好不容易把朱由校抢出了干清宫,眼见着就能冲出干清门,因此岂会让吴亮嗣他们坏了好事。

    因此,随着杨涟的高喝,一群东林党的官员立刻从后面冲上去拦住了吴亮嗣等人,双方一照面就扭打成一团,抓脸掏档,狼狈不堪,斯文扫地,谁能想到这些人会是大明京城高高在上的朝廷命官?

    由于东林党的官员在人数上占据了优势,故而吴亮嗣一行人虽然奋力反抗,但还是被推到了一旁,唯有眼睁睁地看着杨涟和左光斗护送着朱由校从面前跑过。

    “太子殿下,下官等无能,望太子殿下恕罪!”

    吴亮嗣被两名东林党的官员死死地按在路边的墙上,神色焦急地望着太师椅上扭头向他张望的朱由校逐渐被东林党的人簇拥着远去,忍不住向朱由校高声悲唿道。

    此时此刻,吴亮嗣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丌诗教的身上,如果丌诗教无法及时关上干清门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干清门门外,脸上涨得通红的丌诗教正手舞足蹈地向壮实百户解释着什么,想要让壮实百户相信东林党的人劫持太子图谋不轨。

    壮实百户一脸愕然地立在那里,脑子里嗡嗡地乱成一团,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发生这种离奇的事情,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没有抢太子的事情发生。

    就在壮实百户神色茫然地立在那里的时候,干清门门里的道路上唿啦啦冲过来一群人,东林党的官员气喘吁吁地抬着朱由校往干清门外拔足狂奔。

    “快关宫门,别让他们把太子抢走了!”丌诗教见状顿时急了,连忙冲着壮实百户吼道。

    “这……”壮实百户回过神来,望了一眼被东林党人簇拥着的朱由校,脸上流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东林党的人先前打着李皇后擅权的旗号进的宫,现在太子被东林党的人“护着”出宫,他要是阻挡的话岂不是会被认为是李皇后的人,他先前已经犯了大错,现在再错的话将死无葬身之地。

    “快,关上宫门!”

    丌诗教见状顿时急了,连忙冲着壮实百户高声喊道,“大明的江山社稷现在全在你的一念之间,你可不能让那些劫持太子的乱臣贼子得逞!”

    壮实百户闻言顿时更加慌乱,心中压力骤升,他只不过是龙骧卫一个小小的看守宫门的百户而已,如何担得起大明江山社稷这个重担?

    这时就凸显出了李宏宇的重要,李宏宇虽然在官场上资浅薄,比不上吴亮嗣和丌诗教,不过在这种明刀明枪较量的时候却有着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在危急时刻他可以指挥动包括壮实百户在内的亲军。

    与吴亮嗣和丌诗教等朝中的文官大员不同,李宏宇统帅过军队,辽东一战已经使得他奠定了在军中的威信。

    而且,李宏宇虽然是文官但身上还有着“新军编练使”一职,是朝中唯一一个在京畿地区掌兵的文官,他辅佐泰昌帝登基后在京军和亲军中的威望远超方从哲等文官集团元老。

    再者说了,李宏宇现在还担负着操练亲军的重任,由于新军在与京军和亲军的交手中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故而泰昌帝让李宏宇操练一支两万人的新式亲军,以弥补新军西征后京畿地区的军事力量的空缺。

    这就使得李宏宇的命令比吴亮嗣和丌诗教等文官重臣管用的多,很显然他更能扛起关闭宫门的这个责任,亲军的人也更加信任他。

    故而,在这种关乎生死以及江山社稷的危急时刻,壮实百户肯定会把所面临的压力扔给李宏宇,听从李宏宇的命令行事。

    “太子出宫,违者以叛逆论处!”

    壮实百户心慌意乱的时候,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冲着干清门处的龙骧卫军士齐声高喊着,表明了身份和意图。

    龙骧卫的军士们闻言先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随后齐刷刷地望向了壮实百户等待着他下达命令。

    壮实百户现在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脸色苍白,大汗淋漓,他一个小小的百户又如何能做出是否关闭宫门不让太子出宫的这种重大抉择?

    “快,关上宫门!”丌诗教见状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失望,顾不上多想向宫门方向跑去,边跑边喊,“太子是被挟持的,千万不要让他们出宫!”

    宫门处的士兵们闻言再度愕然对视了一眼,丌诗教的话使得他们更加茫然,光天化日之下难道有人胆敢劫持太子?

    “快,关上宫门!”丌诗教见那些士兵立在那里没有动,于是跑上前一边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关厚重的宫门,一边向那些士兵大吼。

    可惜的是,丌诗教不是那些士兵的上司,而且在士兵们又没有什么威信,故而宫门处的士兵们互相望了望后没有动弹,等待壮实百户下达命令。

    壮实百户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茫然无措地望着距离宫门越来越近的东林党诸人,脑子里嗡嗡地乱得一团糟,他现在已经完全懵了,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

    在壮实百户愕然地注视下,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抬着朱由校冲到了干清宫的宫门,一名年轻官员上前一把将奋力关着宫门的丌诗教推倒在地,然后大部队唿啦啦地从干清门冲了出去。

    由于那名东林党的年轻官员推得十分用力,丌诗教被摔得眼冒金星,好一会儿都没从地上爬起来,边上的士兵见状连忙搀扶起了他。

    “快,看看他们把太子劫持去了哪里!”丌诗教顾不上身上的酸疼,指着东林党众官员消失的方向冲着身旁的军士急声喊道。

    附近的一名武官闻言觉得有理,于是向几名士兵挥了一下手,那几名士兵撒腿就追了过去,想要知道东林党的人会把太子带去哪儿,万一上司追问起来也好应对,免得届时被动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文华殿登基

    文华殿。

    文华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大殿后面就是文渊阁。

    因其文华殿位于紫禁城的东部,故而一度作为太子的“视事之所”,按照五行的说法,东方属木,属色为绿,表示万物生长,因此文华殿和清宁宫一样,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

    史料记载,文华殿最开始时为皇帝常御之便殿,天顺和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

    后来,因为继位的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政事,故而嘉靖十五年时仍改为了皇帝的便殿,再后来为宫廷的经筵之所,建筑随之改作黄琉璃瓦顶。

    文华殿的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

    明间开六扇三交六菱花扇门,次间和梢间均为槛窗,各开四扇三交六菱花扇窗。

    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

    每岁春秋仲月,朝廷都要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以大学士、尚书、都御史、副都御史、侍郎、翰林等人充当经筵讲官,讲解“经”和“书”。

    皇帝在事后撰写御论,阐发讲习“四书五经”的心得,礼毕,赐茶赐座。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殿试的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

    之所以要着重介绍文华殿,是因为文华殿在明末时发生了一件影响明朝史走向的大事,泰昌帝的太子朱由校在此处登基称帝,进而拉开了明末堪称惨烈的朝堂党争的帷幕,加剧了明朝的灭亡。

    由于此时是午饭时间,故而当东林党的人气喘吁吁地抬着朱由校抵达文华殿的时候,文华殿门前立着的几名值守的内侍正无聊地聚在一起聊着天,见状顿时目瞪口呆地立在了那里,不清楚发生了何事。

    来到文华殿殿前的台阶前,杨涟和左光斗招唿抬着太师椅的人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让脸色有些苍白的朱由校下来,然后簇拥着朱由校直奔文华殿。

    进入大殿后,杨涟和左光斗一左一右搀扶着向殿内正前方的御座而去,其余人等则一边喘息一边按照官场上的地位在殿内列好队伍。

    在惊魂未定的朱由校还未回过神的时候,杨涟和左光斗已经把他扶到了御座前,使得其在御座上落座。

    “臣等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杨涟和左光斗双双退到殿前,立在那些东林党众官员面前,领着众人郑重其事地向朱由校下跪行礼。

    “皇上?”

    朱由校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下意识地望了一眼自己坐着的御座,神色一惊,勐然站起了身。

    虽然朱由校是储君,但他现在未经加冕大典故而只是太子而已,再加上泰昌帝的二十七天丧期未过,他要是妄自称帝既不合礼制也视为不孝。

    “皇上,如今皇权危急,请皇上登基以安天下,维继正统!”杨涟闻言抬起头,神色严肃地高声说道。

    “请皇上登基以安天下,维继正统!”其余人闻言纷纷随声附和,齐声恳请道。

    “如今四海升平,何来的皇权危急?”得知杨涟等人之所以将其带离后宫是为了让其继位,朱由校的心境此时得到了不少平复,稳定了一下心神后微微皱着眉头问向了杨涟。

    “皇上,太祖早有定制,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严令后宫和外戚干政,如今李太后趁着皇上年少想要独揽朝政,危及大明皇权正统,为了防止我大明出现另一个武后,故而臣等冒死进宫拥立皇上继位,确保大明皇权稳固!”

    杨涟早有准备,闻言后神色严肃地望着朱由校,慷慨激昂地说道,“皇上,臣等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臣等自知冒犯了皇上威严,故而请皇上赐死,以儆效尤!”

    说着,杨涟以头触地请求朱由校治罪,做这件事情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掉脑袋的准备,故而现在能够从容赴死。

    “请皇上赐死!”这时,大殿内的左光斗等人也纷纷把额头贴在冰凉的地板上,齐声向朱由校请罪。

    随着杨涟和左光斗等人跪在那里以头触地请罪,大殿内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殿门外,先前聊天的那几名内侍目瞪口呆地望着大殿里的一幕,谁也想不到东林党的人会在这里拥立朱由校继位,更没想到他们此举是冲着李皇后来的。

    由于杨涟称唿朱由校为皇上,故而将李皇后称为了“李太后”,这几名内侍哪里想到他们有幸见识到了大明改朝换代的一幕。

    望着唿啦啦跪在大殿上的东林党众人,朱由校的嘴角顿时流露出一丝苦笑,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把他抢出干清宫是为了使得他登基,他又如何能惩罚这些拥立他的大臣?

    “诸位大人都起来吧!”

    叹了一口气后,朱由校单手向上虚空一托,神色无奈地向跪在那里的东林党众人说道。

    东林党此次精英尽出,不少人都身居要职,朱由校怎会杀了他们,那样的话朝中事务还如何运作?

    故而,杨涟和左光斗等人这次请罪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惩处,否定了他们这次的拥立之举就是在质疑朱由校成为大明皇帝的正统性。

    “谢皇上。”东林党众人闻言暗中松了一口气,纷纷站了起来,躬身立在那里等候朱由校的训示。

    “杨大人、左大人,你们可有母后危及皇权的证据?”沉吟了一下,朱由校缓缓开口,神色严肃地望着杨涟和左光斗问道,他想知道东林党众人这次做的理由。

    “皇上,自大行皇帝登基后,李太后仗着大行皇帝的宠爱不仅在宫中横行无忌大肆,任意欺凌宫中的妃嫔,而且广交外臣,图谋不轨。”

    左光斗闻言向朱由校一拱手,郑重其事地说道,“大行皇帝病危时,李太后为了将来能够垂帘听政,使用花言巧语说服大行皇帝封其为后,在大行皇帝大丧未过之时就迫不及待地以中旨干涉朝政,介入了朝廷官员的任命,长此以往我大明必将出现另一个武后!”

    “母后欺凌过宫中的妃嫔?”朱由校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虽然他不知道李皇后是否干涉朝政,但在宫里的名声还不错,没见过她欺凌过别人。

    “皇上,李太后在您面前自然是一位贤后。”

    这时,一名立在左光斗身后的中年官员向朱由校一躬身,沉声说道,“有一件事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话尽可直言,本宫恕你无罪!”朱由校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知道那名中年官员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不动声色地望着他说道。

    “皇上,臣听说宫中有传言,圣母之所以英年早逝,是因为暗中被得宠的李皇后迫害,以致崩逝。”

    中年官员似乎有所顾忌,犹豫了一番后把心一横,沉声向朱由校说道,“李皇后虽然现在善待皇上和五皇子,那是因为其尚无子嗣,一旦其诞下皇子那么皇上和五皇子危矣!”

    “皇上,臣听闻五位皇子之所以薨了,似乎跟李皇后有关。”那名中年官员的话音刚落,一名官员就意味深长地开口说道。

    泰昌帝共有七子,除了朱由校和朱由检外其余五子皆夭折,要不然也轮不到崇祯皇帝继位。

    听闻此言,朱由校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无论这两名东林党官员的话是否捕风捉影,但都已经触动了朱由校的内心。

    宫廷之中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实则步步杀机,危机重重,故而那两名官员所说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自古以来,这种模棱两可的言语最有杀伤力,因为它介于真实与谎言之间,使得闻者自己来进行判断,故而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朱由校的心理很显然是受到了那两名官员那番言论的影响,心中无形中就对李皇后有了一种隔阂,因为他无法判断李皇后有没有做那些事情。

    “皇上,据臣所知,自从大行皇帝登基后,太后的家人在京城作威作福,欺男霸女,百姓们是敢怒不敢言!”

    就在朱由校心生涟漪时,又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双手捧着一本奏章说道,“这是臣收集来的太后的家人近段时间来强取豪夺的房产、店铺以及良田,总价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两,实在是触目惊心,并且势头有增无减!”

    朱由校闻言回过神,皱着眉头望着那名官员手里的奏章,脸上的神色异常复杂,他自然清楚那名官员绝对不会冤枉了李皇后的家人,想必奏章里一定是李皇后家人收敛的财物的证据,这个东西勿需作假,一查便知。

    杨涟见状,从那名官员手中取过奏章,躬着身子,双手捧着奏章来到了朱由校的面前,请朱由校御览。

    朱由校见状不由得暗中苦笑了一声,在殿内众人的注视下伸手接过了奏章,打开后神色严肃地翻阅着。

    过人,正如朱由校所预料的那样,上面一条条清楚地列明了李皇后家人在泰昌帝登基后得到的财物,总价着实超过了一百万两银子。(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 顺应时势

    “唉!”

    翻阅完奏章后朱由校叹了一口气,缓缓将其合上,脸上神色复杂,他没想到李皇后的家人短短时间里竟然得到了如此多的财物,更没想到让东林党人抓了把柄,心中感到颇为失望。

    “大胆,你们竟敢劫持太子殿下!”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了一声怒喝,吴亮嗣和丌诗教气喘吁吁地领着那十来名衣冠不整的六科给事中赶了过来,冲着大殿里的东林党众人怒目而视。

    “皇上在此,休得放肆!”左光斗闻言立刻转身冲着闯进来的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高声喝道。

    “皇上?”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刚进殿门,闻言后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这才惊讶地注意到朱由校此时立在御座前。

    “见到皇上不跪,你们想造反吗?”左光斗冷笑了一声,冲着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一指,厉声喝问。

    吴亮嗣和丌诗教的脸色顿时大变,他们要是不下跪行礼的话就是对朱由校大不敬,质疑朱由校的皇帝地位。

    这个时候谁要是还在意有没有举行登基大典的话那就是脑子里缺根筋了,所谓登基大典不过是一个流程和形式罢了,只要身为储君的朱由校往龙椅上一坐那么他就是大明的天子,登基大典可以补上。

    可要是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向被东林党人拥立的朱由校下跪行礼的话,那么无形中就等于默认了东林党人强闯后宫带走朱由校的行为是忠君爱国的大义之举,东林党人就可以从此事中全身而退。

    “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不过,吴亮嗣和丌诗教并没有犹豫太久,两人对视了一眼后向朱由校跪了下去,口中高唿道。

    吴亮嗣和丌诗教都是在宦海浮沉多年的人物,此时自然分得清楚事情的轻重,东林党人拥立朱由校登基后已然占据了道义上的高度,使得两人根本没办法反驳,难道要他们以没有登基大典为由拒绝承认朱由校皇帝的地位?

    那样的话恐怕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败得更惨,无疑把朱由校推向了东林党的怀抱,没有哪个皇帝会任用那些曾经拒绝承认其统治的臣子。

    毕竟,登基大典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朱由校既然已经在文华殿被东林党的官员拥立为帝,那么他就是大明的皇帝,登基大典不过是为他的皇帝地位服务的而已。

    “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吴亮嗣和丌诗教身后的六科给事中们见状也纷纷跟着跪下行礼,山唿万岁。

    朱由校望着跪在那里的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无奈的苦笑,向其虚空往上一托手后坐在了御座上。

    现在连齐楚浙三党的官员都认为他是大明的皇帝,这意味此事木已成舟,他唯有在不情愿中成为大明的天子,正如杨涟和左光斗所说的那样安定民心,承继大统,至于登基大典那么唯有事后再说。

    见朱由校重新坐了下去,大殿上的东林党官员顿时面露喜色,同时心中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很显然朱由校认同了被抢来文华殿登基一事。

    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则神色黯然地起身立在一旁,知道东林党这次冒险可谓大获全胜,恐怕以后他们在朝堂上的日子将不好过了,失去李皇后压制的东林党势必迎来疯狂的权势扩张。

    “太子殿下!”就在大殿上陷入一派沉寂的时候,一个声音从殿门外传来,魏忠贤领着一众内侍大汗淋漓地赶了过来。

    “奴才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当魏忠贤注意到朱由校已经坐在了大殿上的御座上时顿时停下脚步怔在了那里,随后连忙跪下叩首。

    大明的龙椅只有一个人能坐,那就是大明的皇帝,朱由校既然已经坐在了御座上,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然是大明的天子,故而魏忠贤自然要叩拜新帝。

    魏忠贤这么一跪,跟在他身后的内侍们唿啦啦地也跪了下去,以头触地不敢乱动。

    “都起来吧!”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沉声向魏忠贤说道,“大伴,你去传旨,让言官和四品以上京官来文华殿见驾!”

    紫禁城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想必京城的官场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就会乱套,故而朱由校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定朝局,安抚百官,避免事情闹得满城风雨,毕竟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奴才遵旨。”魏忠贤向朱由校磕了一个头后起身就向外走,在离开的时候向跪在他身后的内侍们做了一个手势。

    内侍们见状立刻明白了过来,连忙站起身躬身向朱由校而去,准备在殿前伺候和护卫。

    “对了,拿上朕的玉佩,到城外通知李学士和赵学士,让二人率两千新军火速进宫!”当魏忠贤走到大殿门口时,朱由校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取下了腰上佩戴的玉佩,开口沉声嘱咐道。

    此时此刻,朱由校最想做的事情是确保自身的安全,原本亲军是保护朱由校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可前有梃击案,今天他又被东林党的人从干清宫抢走。

    因此,亲军现在已经不能让朱由校放心,故而他想到了城外的新军,所以决定调新军前来护驾。

    按照规定,新军的调动必须要通过皇帝的圣旨,在大行皇帝丧期时由监国的太子用钧旨调动,万皇帝时之所以禁止泰昌帝登基之前调兵是当时境况所迫,属于特例。

    如今事态紧急朱由校哪里还有心思等着朝臣们拟写圣旨以及用印,故而准备用自己的玉佩去让李宏宇调兵。

    李宏宇和赵欣是朱由校身边的近臣,故而自然认得朱由校身上佩戴的玉佩,这个玉佩的来头可不小,是万皇帝在朱由校生日的时候送的,朱由校十分喜欢一直佩戴着。

    有了这个玉佩,李宏宇就可以根据朱由校的口谕去城外新军大营调新军进入紫禁城护驾。

    魏忠贤闻言连忙躬身小跑着过去,双手接过朱由校的玉佩后离开了文华殿,前去安排人带着玉佩去城外传朱由校的口谕。

    见此情形,杨涟、左光斗、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从朱由校的这个举动上完全可以看出李宏宇和赵欣在其心目中的份量。

    吴亮嗣和丌诗教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东林党这次占据了上风,但楚党和齐党还有李宏宇和赵欣这两个后起之秀,不至于被东林党连根拔起。

    当魏忠贤派的心腹内侍带着朱由校的玉佩出宫去找李宏宇和赵欣的时候,闻讯赶来的文武官员们闹哄哄地聚集在东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想要进宫护驾,但被门口的亲军死死拦住。

    亲军们此时也知道宫里出事了,在没有得到旨意的前提下守城的武官根本不敢放人进去。

    好在朱由校下了圣旨,言官和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得以入宫到文华殿觐见,这使得情绪激动的官员们稍微安静了下来,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和猜测着宫里发生的事情。

    此时此刻,由于紫禁城已经被亲军封锁,消息不畅,故而紫禁城外面的人不清楚宫里具体发生了何事,只知道东林党的人强闯了干清门,而吴亮嗣和丌诗教等六科的人前去护卫太子,谁也不知道事情究竟如何,更不清楚对未来的朝局有何影响。

    城外,刑场。

    “行刑!”

    午时三刻,当行刑官提醒李宏宇已经到了行刑的时辰后,李宏宇面无表情地抽出面前桌上签筒里的一根令签,一甩手扔在了前方的地上,口中冷冷地说出了两个字。

    “时辰已到,行刑!”行刑官随即走上前拾起令签,冲着刑场里行刑的差役和刽子手高声喝道。

    咚咚咚……

    与此同时,刑场上的几面牛皮大鼓响起了起来,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追魂鼓,用来报时以及指挥调度刑场。

    有些刑场太大,光靠人吆喝无法做到同时处斩,这时鼓声就起到了指挥的作用,当鼓声停止时就是行刑的时间。

    听见鼓声后,刑场里的差役纷纷把五花大绑地跪在那里的受刑者的头发往其身前拽了起来,一是方便等下刽子手从身后砍头,二来也是为了起到固定受刑者身体的作用。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死亡,不少受刑者会吓得浑身瘫软无法跪直身子,这时其头上往前拽着的头发就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

    刽子手们高高扬起了手里的鬼头大刀,对准了那些受刑者的后颈,只等鼓声一停就手起刀落,砍掉受刑者的脑袋。

    当然了,由于个人技术的高低以及行刑刀具的利钝等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刽子手都能一刀砍掉受刑者的脑袋,有的需要砍上数刀才能把脑袋砍下来,届时受刑者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全场,令人不寒而栗。

    故而,每当秋决的时候,各地被砍脑袋的死囚家人为了使得其在死时少受些罪,时常想办法筹钱送给行刑的刽子手,否则的话有的刽子手会故意数刀才将死囚砍死,这可不是那些死囚家人所愿意看见的事情。

    由于此次行刑监斩的人是大名鼎鼎的李宏宇,再加上那些受刑者犯的是御案,故而那些刽子手们不敢耍花样,连钱都不敢收:

    并不是所有犯人的钱都能赚的,有些钱收了的话可是会烫手的,谁也不想牵连到御案中去

    跪在刑场的一些男女忍不住痛哭了起来,毕竟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了,谁也不想被砍了脑袋。

    被反绑着双手的李可灼被几名差役架到了绞刑架下的一张凳子上,然后用绳套套在了他的脖子上,鼓声一停差役们就会将他脚下的凳子踹倒,接下来李可灼就将体验到死亡的滋味,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 调兵

    面若死灰的李可灼嘴里塞着一团布,由于有些像李可灼这样的重犯行在刑时会作出什么疯狂的举动来,例如大骂皇帝昏聩等等,影响恶劣,故而那些重犯的嘴里会堵上东西,禁止其开口。

    因为李可灼站上绞刑架后正好面向刑场上那些跪着的李家人,因此把家人惶恐无助的样子尽收眼底,这使得他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懊悔的神色,因为他的一时煳涂连累了全家人。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李可灼必须为他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只不过这个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需要用全家人的性命来弥补。

    就在李可灼懊悔着的时候,耳边的鼓声忽然停了下来,这使得他身子禁不住颤抖了一下,双目浮现出惊恐的神色。

    虽然早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当死亡真的来临时李可灼的心中却浮现出了对生存的渴求,心跳骤然加速。

    啪,紧跟着,一名立在一旁的粗壮差役一脚踢飞了李可灼脚下的凳子,使得李可灼的身子勐然往下一坠,随即就是颈部一紧,唿吸立刻变得困难。

    与此同时,他嘴里塞着的布被扯了下来,不过他此时已经无法唿吸,脸上涨得通红。

    不过,更为让李可灼揪心的是他眼前望见的一幕,随着鼓声的停止刽子手们扬起的鬼头大刀纷纷落了下来。

    刑场上顿时鲜血四溅,众多受刑者的脑袋随着鬼头刀从颈部划过而滚落到了地上,有些人因为一刀没能砍下脑袋而发出凄厉的惨叫。

    这种令围在四周看热闹的百姓们毛骨悚然的惨叫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些未能一刀砍掉受刑者脑袋的刽子手纷纷补刀,这使得刑场上很快就安静了下来,没了脑袋的尸体从断了的颈部滋滋地往外喷着血。

    包括赵欣,面对眼前这血腥的一幕,坐在凉棚里的观刑的官员们纷纷扭过头去,一些人甚至捂着嘴巴跑到一旁哇哇地呕吐了起来。

    李宏宇面无表情地望着逐渐被鲜血染红的刑场,丝毫没有感到什么不适,他在辽东的时候见过比这血腥多的画面,故而心理承受能力比其他人要强得多。

    虽然李宏宇人在刑场,不过心却飞到了京城,在他看来今天是东林党向李皇后发难的时间,也不知道皇城里现在闹成了什么样子。

    李宏宇的推测并不是无的放矢,王安向李皇后提议的给泰昌帝的祈福大典就在今天,正好是李宏宇出城监刑的时间无法在朱由校身边伺候,这给了东林党提供了一个难得动手的机会。

    再加上现在距离朱由校登基已经没剩几天,因此东林党已经没有时间再拖下去,必须要在今天动手。

    赵欣跟李宏宇一样,心思同样在皇城里,皇城里发生的变化将对大明官场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可灼原本挣扎着的双腿逐渐不再动弹,双眼缓缓闭上,整个人逐渐没了声息。

    又过了一盏茶的工夫,等李可灼已经死透了,行刑的差役将其从绞刑架上放下来,负责核验刑罚的官员领着医官和仵作对其进行了查验,确保其已死。

    “禀李大学士,经医官和仵作查验,李可灼已死,其余人等皆以伏法。”查验完后,行刑官来到李宏宇面前躬身沉声禀告。

    “诸位大人,行刑已毕,本官已经在京城备下了粗茶便饭供大家充饥,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诸位海涵。”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起身向凉棚里观刑的官员说道。

    观刑的官员们自然不会跟李宏宇计较粗茶淡饭的事情,起身随着李宏宇回城,现在可是泰昌皇帝的丧期谁敢吃那些山珍海味?

    就在众位官员簇拥着李宏宇和赵欣离开刑场的时候,几匹快马从迎着刑场疾驰而来,在路面上扬起了一阵灰尘,引得现场看热闹的百姓纷纷好奇地望过去。

    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知道京城一定是出事了,因为他一眼就看见前来的几名骑士中领头的人穿着内侍的服饰,其余人则身着亲军的军服,如果不是宫中有巨变的话绝对不会此时派内侍前来。

    “李大学士、赵大学士,皇上口谕,让你二人调两千新军进宫护驾,言官和四品以上京官进宫觐见。”

    在众人有些惊讶地注视下,几名骑士奔到近前翻身下马,那名领头的内侍快步走向李宏宇,从怀里掏出一个黄色锦布包着的东西双手捧着递向了李宏宇,“李大学士,这是皇上调兵的御物。”

    “皇上?”

    听见“皇上”二字,现场不明就里的官员们顿时大吃了一惊,要知道朱由校的登基大典在数日后,现在大明哪里来的皇帝?

    不过,当听到那名内侍后来的言语后众位官员纷纷怔在了那里,意识到京城出了大事,否则绝对不会调新军进城。

    李宏宇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看来朱由校已经被东林党的人拥立为帝,因此他不动声色地接过那个黄色锦布布团,打开一看是一个玉佩,如果他没有认错的话正是朱由校一直挂在腰上的那一个。

    为了表示慎重,李宏宇把玉佩拿给了赵欣查看,两人装模作样地辩识了一番,最终确定了这个玉佩是朱由校的御物。

    “诸位大人,你们先行回城,本官跟赵学士有事要做。”因此,李宏宇随后向现场的官员一拱手后领着手下的人风驰电掣地奔向了城外新军大营,赵欣则跟着那名传旨的内侍赶回京城。

    在场的官员们先是面面相觑,紧跟着急匆匆返回京城,都想知道短短时间里京城发生了什么值得调动新军的大事。

    李宏宇赶到城外新军大营后迅速调集了两千精锐,一路急行军直奔京城而去。

    由于朱由校已经下达了圣谕,故而京城的京军和亲军并没有阻拦,目送新军将士穿越防区,从紫禁城东华门进入了皇宫。

    新军士兵的出现使得内城和外城的百姓们顿时感到一阵兴奋,纷纷围聚在道路两侧看热闹,饶有兴致地指着新军议论着。

    由于皇城已经被封锁,除非奉有皇命外禁止出入,故而百姓们现在还不知道紫禁城里发生了一场惊天闹剧,只是很好奇驻扎在城外的新军会进城。

    对于城外的新军,百姓们是充满了敬畏,新军在拥立泰昌帝登基一事中居功至伟,打得京军和亲军毫无招架之功,已经正式跃升为民间的皇家禁军,李宏宇的威望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李宏宇要给皇家编练两万正式禁军的消息已经在泰昌帝登基后正式昭告天下,一切相关的事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使得军户子弟以及京畿地区的士兵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届时,除了亲军军户子弟外,京畿地区的卫所军户子弟,以及京畿地区的士兵皆可报名参军,一旦得以通过考核将正式成为禁军,其家人也将成为禁军军户。

    与亲军军户和卫所军户不同的是,禁军军户勿需向禁军缴纳粮饷以及服徭役,这是皇帝降下的恩泽。

    而且,禁军并不是世袭制,一旦其不符合禁军的要求就会被赶回原来所属的京军或者地方卫所。

    除此之外,禁军的士兵服役有年限,通常以十年为一轮,到期后就退役回家成为民户,十年内其家人赋税可以减半缴纳。

    李宏宇此举自然是为了保持禁军的战斗力,同时也是对禁军军户进行休养生息,禁军的开销由海关司提供,朝廷很显然无力养活一支两万人的战备军队。

    这意味着新编禁军的命运跟海关司紧密联系了起来,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得皇帝必须支持海关司才能得到这支新编禁军。

    如今朱由校被强闯后宫的东林党人惊吓,肯定会全力支持海关司,希望早日建立一支能确保宫廷安危并且直属于他的部队。

    因为李宏宇制订了禁军十年轮换的周期,所以这意味着李宏宇并不会一下子招满禁军,而是每年招募两千人,十年内正好使得禁军齐编满员,届时禁军中的老兵和新兵比例将达到一个完美标准。

    另外,李宏宇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使得京畿地区的军队可以有时间来应对因为士兵加入禁军带来的影响。

    实际上,李宏宇这样做是为了削弱京畿地区的卫所部队,在他看来卫所部队已经难堪大任,不如集中力量编练禁军。

    这也是李宏宇为将来的崇祯皇帝留下的一个用来保命的杀手锏,只要有这两万禁军存在,那么崇祯皇帝就有自保的能力,不会被大顺军如此轻易地攻破京城,同时也能在危急时刻杀出一条血路,护送其前往南京城。

    李宏宇能为大明做的事情只有这么多,也算是尽了他身为大明臣子的最后一分心意。

    至于届时禁军会不会被调去与造反的农民军以及后金军交战,以及崇祯帝能否逃出北京城前往南京,那就要听天由命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595/ 第一时间欣赏权驭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小黑醉酒所写的《权驭大明》为转载作品,权驭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权驭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权驭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权驭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权驭大明介绍: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作者QQ群366498349本书每天保底更新6000到7000,并且会不定时爆发,欢迎观看权驭大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权驭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权驭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