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五代枭雄TXT下载五代枭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五代枭雄全文阅读

作者:一包黄果树     五代枭雄txt下载     五代枭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十七章 明争暗斗

    去兖州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几人听了,都觉得杨琏这个想法太过于突然,更为关键的是,步卒根本跑不过骑兵,昨日的急行军已经让三军颇为疲惫,难道接下来还要继续如此,每日被汉军追杀吗?

    陈铁不想,刘承祐不想,杨琏更是不想。

    要摆脱汉军的追击,必须要把他们先打痛,使其不敢靠近唐军,这样唐军才有从容的时间进行下一步的部署。杨琏想了半响,没有结果,先让众人回去休息,养足精神。

    杨琏睡了四个时辰,天蒙蒙亮的时候起来,在营内外视察了一圈,唐军士兵已经起来,开始造饭,由于船只被烧毁,唐军这时携带的粮食已经不多,省着点吃,还能吃七八日。

    唐军士兵吃过了早饭,斥候传来消息,河对岸汉军正在制造浮桥,准备渡河,对此杨琏早有准备,他决定暂时不动身,留下来固守大营,粮食问题,他派出了百余名骑兵,四处征粮,以满足粮食需要。

    响午时分,郭威的大军赶来,与先锋赵匡胤一起渡过了汴河,五千多骑兵抵达唐军大营外。郭威看了一眼防备森严,布满了铁蒺藜和拒马等防御设施,郭威巡视了一圈,发现唐军大营的布局可圈可点,几乎没有什么破绽。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在郭威看来,唐军的布局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缺点的,尽管不明显。唐军大营布局在平原上,无险可守,又靠近汴河,利于取水。不过,由于冬日,河水下降,郭威认为,他可以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郭威在攻打唐军大营前,派赵匡胤去面见天子,说白了其实是劝降,杨琏亲自站在大营门口,与赵匡胤寒暄了一阵。两人也算故人,简单聊了几句,赵匡胤便提出了要求,他先是斥责大唐背信弃义,抢走大汉天子,若不想两国关系闹僵,就让杨琏立刻交出天子。

    杨琏反唇相讥,既然郭威承认刘承祐依旧是大汉天子,不妨卸甲入营,单身来见。

    赵匡胤自然不会答应这个要求,郭威单身入营,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赵匡胤连声拒绝,杨琏再度大骂,说既然如此,郭威不肯相见,那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郭威先把妻子杀了,天子就回开封。

    这样的要求赵匡胤显然也不能答复,只得怏怏而退,把这个结果告诉了郭威。郭威沉吟了半响,知道这是杨琏故意所为,目的在于激怒自己,郭威自然不会上当,他想了想,让赵匡胤、石守信两人带着骑兵,分成数队,在唐军大营外三四里的地方不停巡逻。

    郭威一路急赶,也非常缺乏粮食,更却步卒,无法攻打唐军大营,他只能先拖住唐军,等待着良机。在郭威看来,唐军远来,必然缺乏粮食,这两日内必定会突围,唐军缺乏必要防御工事,一旦骑兵追上,就是一场屠杀。

    然而唐军驻扎下来之后,关闭大营,并不出来,偶尔有士兵出来取水,也十分警惕,以弓弩手开道,等到汉军得到消息,唐军已经取水撤退回去了。

    这让郭威有些头疼,他认为唐军不可能有太多的粮食,偏偏唐军一副粮食很充足的模样,不紧不慢地耗着。郭威等了两日,终于耗不住了。他虽然不缺乏粮食,可是刚刚拿下开封,大权在握的他等于是大汉的主宰,如今开封百废待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少在开封一日,开封就会有更多的变数,更何况,开封的乱军刚刚平定下来,若是有心人煽动,恐怕开封又将陷入内乱。

    郭威的这种担心很快成为了现实,就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开封城内果然乱了起来,一群乞丐冲击大户人家,抢夺钱财。逃走的时候,不少金银珠宝散落在街道,从而引发了一场斗殴,随之而来的,是更大更激励的冲突,先是东城,后是西城,各处都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死伤有五十多人。

    郭威临走之前,派人留守开封,得到消息,官府迅速派兵弹压,杀了一百多人,才把暴动的乱民压了下去。同时,官府加大了巡查的力度,无数士兵在街道上巡逻,白天还好一些,总算弹压了下来,可是那些个乞丐无孔不入,夜晚也不怕冷,聚集了一批人,绕过了巡逻的士兵,冲击官宦人家,甚至把一名文官全家三十多口全部杀了。

    郭威得到消息,隐隐觉得不对劲,这伙忽然冒出来的乞丐偏偏在这个时候生事,很不正常啊。郭威写信令人加强巡逻,搜捕一切可疑的人,同时,他决定对杨琏发动进攻,夺回大汉天子。不管大汉天子是死是活,总算有一个交代。

    郭威把突袭的时间选在了清晨,这个时候天色已经亮了,士兵能看清道路,雀儿眼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夜,汉军饱餐一顿,早早休息,三更时分起床,造饭、准备器械,赵匡胤亲自请命,愿为先锋。

    郭威答应了,赵匡胤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出发,骑兵一路疾奔,到了唐军大营外围,便看见哨楼上零零星星的有士兵正在巡逻,营内篝火熊熊,赵匡胤令神射手张弓搭箭,瞄准了几名哨兵,一箭就将他们射倒。哨兵来不及发出一声喊,便倒在了地上。

    赵匡胤大喜,一挥手,铁骑蜂拥而上,最前面的骑兵开道,费了一番力气清扫了铁蒺藜,搬走了拒马,余下的士兵开始冲击营寨大门。汉军来得突然,唐军似乎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汉军骑兵攻破了营寨大门。

    “杀!”赵匡胤举着新造好的木棍,大声喊杀。

    话音未落,铁骑已经杀进大营,清晨时分,马蹄声显得格外的清脆,可是整座唐军大营死一般的沉寂。赵匡胤有些迟疑,但立功心切的他究竟没有多想,率兵直奔唐军主帅大帐。

    等他冲进了大帐,不由目瞪口呆起来,大帐里并没有人,他搜寻了一番,除了大帐里的几个瓦罐,什么也没有。

    “可恶!”赵匡胤大怒,一脚把瓦罐踢破,瓦罐里奇怪的液体渗了出来,赵匡胤有些好奇地蹲下身子,伸出手指,沾了沾液体,这种液体有些稠密,颜色有些黄,也不知道是什么。

    赵匡胤正在奇怪的时候,就听见大帐外士兵惊呼的声音,他急忙跑出去一看,印入眼帘的,是一片火海!天知道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而且大火居然在液体上燃烧。难道这些东西是火油?赵匡胤先是吃了一惊,很快他发现火势朝着自己这边蔓延,他不敢多想,立刻骑上战马,奔了出去。

    一路上大火熊熊,不少被火烧中的士兵想要灭火,却发现身上的皮甲十分厚重,一旦点燃,很难扑灭。惨叫声连天,赵匡胤十分狼狈的逃了出去,马尾巴点大火点燃,疯狂跳跃着,战马朝着火里狂奔,赵匡胤急的满头大汗,急忙跳了下来,落地的时候没有站稳,摔倒在地,额头也破了皮,但他顾不得疼痛,急忙冲出了大营。

    赵匡胤的先锋士兵逃出来的不足一半,只有三百多人,看着惨叫着在火里挣扎的袍泽,赵匡胤的脸色十分难看。

    这时,郭威率领主力杀来,看见唐军大营的大火,不由便是一愣,等到看见赵匡胤等人神情萎靡地站在那里,脸上颇有几分呆滞,郭威便明白了。他又中计了,只是唐军什么时候走的?竟然悄声无息?而且,唐军竟然能在夜色下行军,难道他们能看清楚夜晚的情况吗?

    郭威百思不得其解,稍后一些时间,郭威在汴河边上看见被损坏的浮桥,唐军又回到南岸了,他们究竟是要做什么?郭威握紧了拳头,额头上青筋暴露,很是生气。

    这个时候,杨琏带着部下正在急行军,经过两日的休息,士兵们恢复了大部分的体力,昨夜他带兵偷偷渡过了汴河,转而朝着南方进军,走了大约二十里,折向东方,下午,黄昏时分,杨琏再度赶到了汴河边上,三军驻扎了下来。杨琏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唐军行踪不定,使得汉军没有及时跟上来,斥候天黑之前回报,依旧没有汉军的消息,杨琏派人在驻地四周散布了大量的铁蒺藜,每隔十几步竖起木桩,小腿位置高的地方系上了铃铛,起着警戒的作用。

    守夜的士兵巡逻着,以防汉军偷营,不过杨琏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汉军被火烧之后,郭威让石守信、郑恩带兵追踪唐军的下落,自己却带着赵匡胤一路急行,赶回了开封,主持大局。

    石守信与郑恩在跟踪的路上,对唐军的行踪产生了争执,郑恩认为唐军继续南下,是要回宋州,然后逃回大唐,断然不会向东而行。石守信则坚持认为,唐军必然是向东,有脚印为证。两人争执了半响,停了下来,只是派出斥候刺探军情,大军却驻扎了下来。

    杨琏休息了一日,次日再度渡过汴河,直奔楚丘县,楚丘县令得知有大批军队,吓得脸色都白了,他还以为是郭威的大军,当即开城投降。等他得知真相,一边惋惜,一边觐见天子。

    刘承祐对此很是满意,好言安慰了一番县令。唐军在楚丘得到补给,士气大振,三军好吃好喝休息了一日,斥候传来消息,郭威已经返回开封,主持开封大局,石守信、郑恩正在追赶的路上,兵力约有五千,全部都是骑兵。

    楚丘是小城,而且离兖州比较远,不符合杨琏的利益。唐军搜刮了楚丘府库之后,得到数十万钱,杨琏赏赐一部分给士兵,大军继续朝着兖州赶去,沿途单州、金乡等县不战而降,杨琏尽取钱帛,扫荡而归。抵达任城已经是五日后。

    任城靠近梁山泊,县内有运河经过,这里离兖州不过百余里的路程,杨琏先让慕容彦超回到兖州,收拾军队,以准备大战,慕容彦超心中欢喜,告别了天子,匆匆赶回兖州。

    杨琏在任城停下,这时天气越加寒冷起来,杨琏派人收购寒衣,准备粮草、柴薪,打算就在任城过冬。杨琏积极准备的同时,让刘承祐以天子的名义,传檄天下,四方勤王,共讨郭威。

    慕容彦超首先响应,,随后,密州校尉皇甫择端起兵杀死想要依附郭威的密州刺史,宣布效忠大汉天子。有了这二人的支持,山东各郡县也都表示支持天子刘承祐。

    消息传到开封,郭威神色凝重起来,他被唐军利用河流甩了几次,偏偏有开封出事,以至于他没有及时歼灭唐军,以至于生出祸端。如今天子在山东招募兵马,号召四方兵马勤王,对郭威很是不利。

    郭威急忙召见心腹,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不承认天子还在,赵匡胤四处寻找,找到一个与刘承祐个头差不多,相貌有几分相似的人,一刀杀了,又把脸颊割破了,谎称天子已死。太后得到消息,信以为真,大哭不止。

    冯道、侯益等人知道郭威势大,就算看出端倪,不敢得罪,也都大哭不已。郭威请太后发丧,并昭告天下,另立新君。太后答应了。群臣商议了半响,河东节度使刘崇、许州节度使刘信、忠武节度使刘赟、开封尹刘承勋都是人选,开封尹刘承勋就在开封,偏偏生了病,不适合做皇帝。最后商议,决定立忠武节度使刘赟为帝。

    太后令太师冯道去迎接刘赟回京登基,冯道心有顾虑,借故拖延不前。

    消息传来任城,杨琏不由冷笑了一声,郭威如此,摆明了是想要独揽大权,他让刘承祐再度写信,号召天下,并让他暗中写信给太后,表明自己未死。这一来一往,大半个月又过去了,天气越加寒冷,下起了大雪来。

    这个时候,杨琏始终没有得到林仁肇的消息,不免心中奇怪,按照行程,他应该早就进入了黄河,怎么会消失不见?难不成是出了什么事情不成?可是黄河两岸,山东河北,都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杨琏只得派人去打探,林仁肇究竟遇见了什么麻烦。

    开封那边,冯道磨蹭了数日之后,终于赶赴许昌迎接刘赟,郭威表示,如今天子不在,暂请太后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事。太后迫于无奈,只得答应下来。开封事情定了下来,便是封赏功臣,王峻出任枢密使兼右神武统军,郭崇威出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曹威出任步军都指挥使。战死的王殷也得到了抚恤。

    郭威部下掌控了禁军,牢牢把开封控制在手中。(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拉锯战

    任城,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几乎是在一日之间,就把天地都染白了,唐军进驻了之后,接管了任城的布防,随着sd各郡宣布效忠天子,任城一带的局势看起来有所好转。

    当开封的消息传回任城,杨琏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郭威借着控制了开封的优势,掌握了汉国大部分的臣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太后在他的手上。所以,郭威随意找出一个人杀死,说他是大汉天子刘承祐,太后、群臣为了活命,就不得不承认死者是天子。既然天子已死,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了,那就是要另立天子。

    当然新天子只是郭威的傀儡罢了,甚至他很有可能不等新天子登基,就取而代之。稳定了sd的局势后,杨琏把注意力放到了徐州,如果镇守徐州的符彦卿选择刘承祐,以徐州的优越地理,唐军就能把楚州、徐州、兖州连成一片,利用sd一带的丘陵布局,如果符彦卿不如此选择,唐军只能走沂州再转达兖州,比较耗费时间,尤其是粮草运输更加艰难。

    走徐州却可以充分利用运河、泗水来运输军队、粮食,比较快捷。杨琏让刘承祐给符彦卿以及河东节度使刘崇写信,以天子的名义令二人勤王,不等天子的诏书抵达徐州,符彦卿的折子先递了上来,他表示要告老还乡。

    符彦卿十分清楚,如今局势微妙,他夹在其中,有些不好做事,尤其是在目前的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令他难以抉择,只能退一步静观其变。杨琏立刻让刘承祐答应了,并派人心腹接替了武宁节度使的位置,唐军很快进驻了徐州,李金全率兵五千守住徐州重地。

    符彦卿早就料到这种情况,他将徐州兵权拱手相让,只在家中玩乐,李金全得到杨琏授意,派兵保卫符彦卿的府上。

    去河东的使者稍慢一些,加上大雪纷飞,道路难行,将近春节,使者这才抵达河东,传达了刘承祐的旨意。这时候的刘崇颇有些犹豫,他已经得到朝廷的消息,郭威打算以刘赟为天子。刘赟是他的亲子,如果能当上天子,自然是好的,就算真正的天子还没有死。正是存着这种私心,刘崇没有及时回复。

    天气越发的寒冷,刘崇的谋士劝说他进兵剿灭郭威,至少要给他压力,可惜刘崇觉得自己当不了皇帝,儿子能当皇帝,也是极好的,时间就这样流逝。

    一月,刚刚过完年不久,郭威派人扣押了赶赴开封当皇帝的刘赟,又以出兵征伐兖州为名,征集了大军,刚刚走出开封不久,部下赵匡胤、郭崇威、王彦超等人黄袍加身,拥戴郭威为帝,郭威勉强接受了,旋即杀死了刘赟。

    郭威称帝,事出突然,太后得知消息,晕倒在地,乱军中不知所踪,冯道率领群臣投靠郭威,郭威号召天下,国号大周,同时赏赐群臣,并召见养子郭荣入京。

    开封的异变传向四方,杨琏得到消息,立刻派人把消息送到金陵。

    这段时间李璟比较开心,杨琏说好听了是帮助刘承祐,实际上汉国的君主被大唐控制,也就意味着大汉名存实亡了。徐州、兖州、密州以及青州等地,归属大唐是早晚的事情。能在乱世中开疆拓土,李璟自然是眉飞色舞,高兴地不得了。

    杨琏传回来的消息让李璟吃了一惊,郭威自立,北方的局势越发复杂起来,可以料定,郭威收拾了开封之后,必定会挥师东征,大唐以刘承祐为名,表面上是为他恢复江山,实际上夺取大汉土地。李璟已经把sd各地视为吃到嘴里的肉,怎么轻易能吐出来,他立刻下令,刘彦贞、刘仁瞻等人率兵三万,支援杨琏。

    河东节度使刘崇得到儿子被杀的消息,十分震怒,他一边后悔不听谋士之言,一边整顿兵马,准备从太行山南下,攻击潞州,为儿子报仇。

    消息传来,郭威十分郁闷,众人拥立他为帝的心思郭威是十分清楚的,无非是想要捞取更大的资本,可是当时的他骑虎难下,也只能顺势而为,做了天子。听闻各地兵马调兵频繁,郭威忙做出了部署,进行了一系列的任命,其中养子郭荣留守开封,大将郭崇威、王彦超出兵潞州,抵挡刘崇,而他亲自率领大军,杀奔sd而来。

    郭威出兵的消息,杨琏探知,任城已经被打造成一座坚城,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足够支撑一年。城外,也修建了不少的堡垒,郭威率兵抵达之后,见任城短短几个月被修建的固若金汤,也是吃了一惊。

    郭威见杨琏早有准备,没有急着攻城,而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查看任城四周的情况。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郭威不会攻城,这个时候,郭威这一战绝对不能败,败了新建立的大周帝国很有可能就轰然倒塌。

    接到郭威杀来的消息,杨琏赶到城头,城头上,隐约可见郭威大营的旗帜飞扬,连绵数里的大营展开,郭威带来的大军至少有五万之众。郭威从军多年,军中人脉极广,拥有很高的威望,这个时候也只有他才能凝聚军心。

    杨琏在城头巡视了一番,这个时候先要固守,一方面郭威虽然有极高的威望,但部下黄袍加身,大多是为了加官进爵,只是因为利益而团结在一起,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团结,而且郭威远来,士气正旺,不可与之交战。另一方面,唐军正在赶来支援,等到刘仁瞻的三万大军赶到任城,杨琏兵力充足,再与郭威交战,形势就好很多。

    杨琏早有准备,刘承祐看见城外的大营,想起七里店一战,慕容彦超被杀的大败,心中不免恐慌,不停要求杨琏出兵攻击郭威,似乎这样他才能安心一些。杨琏好言安慰了一番,让士兵送刘承祐回去休息,转而思考如何打好这一战。

    接下来的几日,两军的斥候在城外互相试探,相遇时发生剧烈的战斗,各自死伤百余人,这样的损失杨琏有些伤不起,毕竟大唐骑兵不多,而且优秀的斥候要花很长的时间培养。

    双方厮杀了一段时日,时间已经进入三月,郭威一直没有发动正式进攻。而此时传来刘崇攻打潞州不利,不得不退兵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郭威来说,十分让人振奋,三军得到消息,士气也大振,郭威拿出钱财,犒劳三军,准备攻城。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郭威打造了不少攻城器械,也对任城的情况十分熟悉了,他派石守信、赵匡胤为先锋,攻打任城四周的堡垒,双方为了争夺主动权,围绕着堡垒展开了厮杀,只是短短三日,任城四周的堡垒就会摧毁了五个,守方损失了将近一千人,而攻方损失更大一些,足足有三千多人。

    杨琏被迫放弃了城外为数不多的堡垒,集中兵力扼守任城,郭威抢占了堡垒,派兵驻守,并以堡垒为基地,层层推进。

    两日后,郭威率兵进驻一个较大的城堡,这个城堡用石头修建而成,四周是平原,郭威大军驻扎在这里,准备攻城。杨琏集中兵力扼守任城,准备消耗郭威士气。

    这时候郭威终于按捺不住了,派赵匡胤率兵攻城,双方展开了城池争夺战,厮杀声、金戈交鸣声,充盈天地,唐军每一天都有数百人伤亡,至于郭威那边,伤亡更大。短短五日的时间,任城城池下,已经堆满了尸体,血水流了一地,染红了地面,踩在泥土上,都变得松软了。

    战争已经白热化,唐军养精蓄锐了几个月,体力充沛,唯一的劣势便是兵力略有不足,经过一段时日的厮杀,已经有了近一半的伤亡。其中杨琏新建的新军,伤亡约有一千多人,让杨琏很是肉疼。

    偏偏南方的援军迟迟不到,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郭威一脸猛攻了数日,损失了差不多五千人,这样的伤亡让他有些难以接受,同时也让他对唐军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都说南朝柔弱,如今看来,至少这一支军队,战斗力还是十分强悍的。而且对方知道汉军拥有大量的骑兵,根本不直接野战,而是利用城池,抵消了汉军的优势。

    这一日的黄昏,郭威召开了军事会议,仗这样打下去,损失很大,不要说郭威无法接受,就连其他人也不接受。可是任城又不能不打,sd落入旁人之手,对中原腹地威胁太大,尤其是并州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同样虎视中原。

    赵匡胤、石守信,以及赶来支援的不少将领挤在大帐里,出着注意,可是很多注意根本是馊主意,不可能实施。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的时候,一名信使匆匆而来,禀告了最新的情况。

    唐军的援军并没有直接北上任城,大将刘仁瞻直接攻打宿州,宿州这时几乎成为孤城,宿州县令不战而降,随后,刘仁瞻再度逼近被郭威收复的宋城。

    郭威大吃一惊,宋城若是失守,唐军就能直接进逼开封,这样的结果显然是郭威不愿意想的,他立刻让改名为郭崇的郭崇威率领两万,支援宋州,决不能让唐军夺走宋州。

    郭崇的命,立刻赶往宋州,这样一来,郭威主力的兵力受到了削弱,但仍然对杨琏占据优势。周军的异动没有瞒过杨琏的眼睛,毕竟两万多人突然离去,想不被人注意都难。

    杨琏也召开了军事会议,与陈铁、慕容彦超等人商议军事,几人都猜想,一定是哪里出了事,迫使郭威不得不让部下带兵离去。

    杨琏凝视着地图半响,算算时日,刘仁瞻应该早就能抵达任城,可是他没有抵达,证明他走的不是这条路线,很有可能去占领宿州。慕容彦超很是兴奋,他提出既然汉军兵力减少,而这段时日郭威攻城不利,士气必然低迷,若是选择在这个时候反击,必然能有效果。

    杨琏很是反对,郭威兵马众多,就算被抽调了两万,兵力仍然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杨琏不愿意冒险。相反,他希望能再熬一段时日,等待周国内乱,一旦郭威撑不住撤兵,唐军再进行追击,必当能有所斩获。

    慕容彦超脾气有些暴躁,见杨琏不同意,很是大怒,与杨琏争论了一番,见杨琏始终坚持,声音更大了,弄得营外的士兵心中惶恐,生恐这两人打起来。慕容彦超见无法说服杨琏,一甩衣袖,气哼哼地走了。

    杨琏也不理他,令人严加防范,依旧是以守为主。当夜将近子时,陈铁匆匆来报,说慕容彦超偷偷带兵三千出城,想来是袭击周军去了。

    杨琏闻言坐了起来,匆匆披上衣服,赶到西门,刚刚登上城头,就见西门外燃起了熊熊大火。

    陈铁有些疑惑,道:“难道慕容彦超得手了?”

    杨琏摇头不信,郭威是何等人也,大营怎么可能会被人轻易偷袭。杨琏想了想,传令下去,若是城外有人想要进城,不论是何人,没有得到他的命令,绝对不能开门。

    这场大火持续了大半个时辰,火势将要灭掉的时候,西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借着月色看去,至少有数百人朝着西门赶来。

    慕容彦超十分狼狈,匆匆逃到城门下,大声命令开城,杨琏高声拒绝,慕容彦超听出是杨琏声音,先是一愣,旋即破口大骂,在他看来,杨琏雀占鸠巢,在大汉的土地上发号命令,让人不可忍。

    慕容彦超大骂了几句,见城头始终不开门,城外又有追兵赶来,脸色大变,一拍战马匆匆逃走。

    追兵赶来,为首的正是赵匡胤,他见任城防守森严,弓弩手已经准备妥当,知道没有机会,只得怏怏而退,把事情经过结果告诉郭威。

    郭威沉吟了片刻,便明白了这事情有些蹊跷,不过慕容彦超半夜突然袭击,是出于刘承祐的授意还是他自己的那点小心意?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若是杨琏的授意,唐军不可能不开门,若是刘承祐的授意,那是否意味着任城已经出现了分裂,刘承祐想要脱离杨琏自立?

    联想到刘承祐杀死朝廷功臣,郭威觉得很有可能,而这,是可以利用的。(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 天下大乱

    慕容彦超没有逃多远,就被部下一刀杀死,人头奉给郭威。郭威大喜,奖赏了这人之后,把慕容彦超的人头挂在任城外,威慑城内。刘承祐得到消息,果然惶恐不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杨琏得到消息,好言安慰了刘承祐一番,同时告诉他,唐军已经赶来支援,用不了多久,郭威就会撤退。刘承祐心中怀疑,却也无可奈何,这个时候他能选择的,只有相信杨琏。

    杨琏加强了防卫,郭威却暂停了攻击,两日后,周军开始收拾行李,开始撤退。面对周军出现的异状,杨琏没有轻易打开城门,只是派出了斥候,打探周军的消息,半日后,斥候们都回来了,他们一路监视,周军老老实实地撤退,仅仅是一日,就撤退了五十多里路。

    杨琏依旧十分警惕,第二日依旧派兵出去巡视,这一次去的更远,足足有百里的路程,斥候没有发现周军的身影。接到消息,刘承祐放下心来,他甚至要求杨琏出兵,追击周军,教训这个叛国之徒。

    杨琏摇头拒绝,周军刚刚撤退,唐军损失不小,而且唐军多半是步卒,根本追不上周军。虽说有骑兵,却全部是斥候,战斗力根本不强。杨琏迅速征集民夫,把任城的护城河沟通了,尸体掩埋在数里外,又用石灰撒了全城,避免瘟疫发生。同时加固城墙,准备以后的大战。

    就在杨琏修葺任城的时候,任城以北数百里靠近黄河的地段,赵匡胤、石守信带着三千骑兵急速前进,短短两日的时间,就离郓州不足三十里,奔波了一路,赵匡胤下了战马,让亲兵去牵了战马饮水。石守信也下了战马,看了看即将落山的太阳。

    这个时候天气还颇为寒冷,石守信跺跺脚,运动了一番,身体回暖,石守信呵呵手,用手心擦了擦手背,这才道:“元朗,天子令你我攻取郓州,责任可是重大哪。”

    赵匡胤点点头,天子令他二人袭取郓州,王彦超袭取徐州,目的就是想要把任城围成孤城,将杨琏绞杀在任城。至于天子,则率领大军与唐军援军作战,只要击溃了唐军的援兵,任城就孤掌难鸣。

    郓州是任城的北大门,若是掌控了郓州,南下可以攻打任城,东进可以攻打青州,山.东各地,青州的地理位置最为特殊,大周一旦收复青州,整个山.东的局势就会变得微妙起来,可以说,比起攻打徐州的王彦超,两人的责任更大。

    赵匡胤与石守信商议了片刻,决定在这里休息,明日一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郓州。两人寻了平坦的地方休息了下来,一夜无话,次日一早,三军吃了干粮,直奔郓州。

    郓州乃是天平节度使的驻地,节度使孙方简正在节度使府上踱步思考着,郭威自立为帝,这是孙方简没有想到的。即使他对年幼的大汉天子的所作所为也有些不满,但不管怎样,郭威一开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兵,实际上却自立为帝,孙方简觉得,郭威这样做必然会导致天下共讨之,河东节度使刘崇率兵南下,气势汹汹,而且其人拥有河东这块肥沃的土地,兵精粮足,新生的大周政权可谓风云飘摇,能存在多久,还是未知之数。

    所以,孙方简选择了投靠天子,可是随后的战况出乎他的想象,河东节度使刘崇很快就被击败,被迫退回河东。郭威大军也猛烈攻打任城,据悉,任城死伤无数,城墙下的土地都被染红了。

    孙方简隐隐觉得,大周的时代就要来临了,可偏偏他选择投靠天子。这个决定让他有些后悔,可是这个时候选择投靠大周,大周皇帝会接受他吗?孙方简有些拿捏不定的时候,部将冲了进来,结结巴巴地道:“节度使,周军杀进来了。”

    “什么?”孙方简先是大吃一惊,旋即就做出了决定,既然周军杀到了这里,他不妨顺水推舟,选择投奔大周。孙方简立刻带着出了府衙,跪在地上,献出了城池。

    赵匡胤和石守信很是满意,在郓州补给了之后,一边派人向天子郭威禀告郓州的情况,一边准备攻打齐州。

    消息传到齐州,齐州刺史选择了投降,平卢节度使安审琦闻知消息,大怒,提兵赶往齐州,猛力攻打,赵匡胤、石守信得到消息,率本部人马赶去支援。

    双方大战不提,却说刘仁瞻、刘彦贞放弃北上支援杨琏,转而攻打宿州、宋州等地,在宋州与郭威主力相遇,双方一场大战,各有损伤,十几日后,步卒为主的刘仁瞻被迫放弃攻打宋州,退守宿州一带。郭威率兵追击,无奈刘仁瞻防守森严,郭威竟然没有占到太大便宜。这一战让他觉得,大唐还是有良将。

    刘仁瞻退守宿州,郭威移兵攻打任城。抵达任城不久,徐州有消息传来,经过十几日的战斗,王彦超取得了优势,已经攻破了外城,李金全只得守在内城,这时他的兵力损失非常大,已经不足两千,他忙派兵突围,向天子求救。

    数日后,李璟得到消息,颇为震怒,他令刘仁瞻、刘彦贞北上,便是要两人支援杨琏,稳定山.东局势,可是两人居然擅自改变了行动方针,贸然攻打宿州、宋州等地,虽说也取得了一定战果,但如果山.东各郡得而复失,两人无疑要承担责任。

    李璟虽说是震怒,但也知道如今情况对杨琏极为不利,他急忙抽调人马,再度北上支援。李璟想了很久,最终选定了许久不带兵的李景达,年轻的时候的李景达多次带兵,李璟颇为警惕,所以找个机会卸掉了他的兵权。如今事情紧急,李璟也就顾不上了。

    李景达得到圣旨,立刻赶赴东都广陵,抽调了东都兵马三万,急速北上。消息传到吴越,中吴节度使钱文奉这时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见金陵一带的力量再度削弱,立刻率兵攻打常州,常州刺史眭匡符得到消息,上书天子,报告此事。

    这时常州已经驻扎了四万余唐军,钱文奉也有三万多将士,可以一战。钱文奉刚刚抵达常州,吴越国主钱弘俶力排众议,派兵支援钱文奉,兵力有四万余,胡进思不能改变钱弘俶的决定,气的吐血而归,他知道,被大唐扣押的儿子十之**是要死了。

    中原大地战火如荼之际,北方的契丹也不甘寂寞,天气稍热,便派兵南下,攻打河北各郡县,契丹人攻下城池之后,烧杀抢劫,几乎将全城人都杀死,一时之间,河.北各郡县狼烟四起,百姓得到消息,纷纷收拾行李,向南逃亡。

    沧海、义武等节度使见势不妙,纷纷上书,向郭威求救。郭荣接到各地折子,大吃一惊,急忙将政务托付给冯道,赶往任城,向天子禀告此事。

    任城,又是数场大战,城墙下尸体堆积如山,刚刚被清理的护城河又堆满了尸体。连番大战,唐军损失不小,杨琏本部人马五千人,损失过半,余下的大多也带着伤,杨琏在任城进行了征兵,简单训练之后,便派上守城。

    消息不断传来,平卢节度使安审琦与赵匡胤、石守信交战不利,退守青州。赵匡胤也因为兵力不足,暂时留在齐州。

    种种消息并不能让杨琏安心,他甚至有了突围的想法,可是任城一旦放弃,兖州就守不住,情况更加糟糕,山.东各郡一旦失守,杨琏这一行,只是夺得了刘承祐,并没有实际的收获,杨琏并不甘心。

    郭荣赶到了任城,把契丹人入侵的事情禀告了,郭威也是大吃一惊,天下,是中原人的天下,是华夏人的天下,契丹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入侵,当真是可恶。郭威在大帐里紧张地踱步,他不肯向契丹人屈服,可是大周立国不久,就四处征战,山.东,并州、河.北都有战事,立国不久的大周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多的战事。

    如果大周在某个战场失败,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战场的失败,进而大周王朝就会立刻崩溃,郭威皱起了眉头,在屋子里踱步,思索了好半响,郭威语气有些艰涩地问道:“郭荣,如果你是朕,你会怎么办?”

    郭荣虽然年轻,但做事颇为沉稳,而且考虑事情颇为周到,所以郭威第一时间就询问他。而且契丹人入侵的事情,郭威不想太多人知道。

    郭荣抿着嘴,同样皱着眉头,想了想,道:“父皇,唐人虽然可恶,但毕竟是华夏人,而契丹人不同,他们残忍,不仅亡国而且亡族,若是河.北各郡被契丹人占领,百姓必将生不如死。”

    郭威叹息了一声,这个道理他也明白,可是唐人挟持了刘承祐,日后以他的名义出兵,大周会极为不利。

    郭荣看出了天子的忧虑,劝慰道:“父皇,如今当务之急,是先要稳定唐人,不妨派人出使大唐,表明言和之意,双方罢战一段时间,同时,暗中派遣使者赶往吴越、南平等国,安抚赏赐,并令他们与大唐为敌,牵制唐人兵力,大周则主力北上,先击退契丹人,休养生息数年,必可统一天下。”

    郭威点头,这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中原这几年战乱连连,实在是不堪重负,的确需要休养生息。如今看来,与大唐的谈判就显得十分重要。出使大唐的人,一定要口才好,有胆略,如此才有可能说服唐皇李璟。

    郭威道:“郭荣,出使大唐之人,你以为何人可以担任?”

    郭荣半跪下,道:“父皇,儿臣不才,愿意出使大唐!”

    郭威一愣,仔细想了想,道:“也罢,就让赵匡胤、高怀德等人与你一起去大唐,你要记住,即使不能说服唐皇,你也要顺利回来!”说着,郭威用力拍了拍郭荣的肩膀。

    郭荣用力点点头。

    虽说决定了议和,但郭威还想搏一搏,以增加谈判的砝码,他再度攻打任城,杨琏守在城头上,一连数日。饿了就吃冰冷的馒头,困了就在城楼上睡一会。三军在杨琏激励下,士气颇为高昂,一连打退了周军的进攻。

    好几次,周军登上城池,与唐军鏖战,杨琏、陈铁亲自率兵冲锋,把周军赶下城头。

    作战越来越激励,任城虽然还有堆积如山的粮食,但人员的伤亡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李景达的援军离徐州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他还要面临王彦超的数万兵马,短时间内不可能支援任城。

    这一日的早晨,太阳已经升起,颜色带着血色,让人一看有些瘆得慌。杨琏醒来,披上了皮甲,赶到城头上一看,周军已经开始集结,准备攻城。杨琏看了一眼城下,抿了抿干裂的嘴唇,这一战持续的时间太长,就算是他身体强健,也有些承受不住了。

    杨琏的长刀已经卷刃,他换了另一把长刀,虽然有些不顺手,也总比没有的强。

    陈铁擦了擦眼睛,走了过来,低声骂道:“直娘贼,这群疯子。”

    杨琏闻言苦笑了一声,心想我何尝也不是疯子?这时,城外的周军已经推出了攻城器械,一排排地准备着,杨琏让陈铁叫醒了士兵,准备守城。这些原本没有经历战争的新兵已经有了质的改变,一双眸子充满了杀气,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和善的农夫。

    “兄弟们,周狗又要攻城了,让我们一起打退他们!”杨琏高声说道,同时拿出一块布,把长刀缠在手掌上。

    “愿为节度使效力!”四周的士兵大声喝道。这个时候,他们也知道,只有继续守城才有活命的可能,不然,慕容彦超就是他们的榜样。

    周军擂动了大鼓,鼓声激荡在上空,令太阳也变了颜色,郭威站在高台上,凝视着任城。任城并不能算大城,可是偏偏这样的一座城池,挡住他足足几个月,他曾经设计想要偷袭任城,偏偏杨琏紧守城池,并不出城追击,令他的计划落空。

    这时候,契丹人已经攻破了十几个城池,逼近了赵州、冀州等地,如果再不北上,整个河北都会被契丹人蹂躏,郭威需要尽快赶往河北,所以今日这一战,可以说是最后一战,能攻破任城自然是最好,他能一箭双雕,不仅可以杀死刘承祐,更能以杨琏为砝码,逼大唐退兵。

    但如果拿不下任城,他恐怕只能放弃山.东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血战

    鼓声越发的厚重,杨琏站在城头,凝视着城外越来越多的周军,沉思了片刻,他知道,郭威这是要殊死一搏了。尽管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对于杨琏来说,只有死守任城,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城内的民夫都被召集了起来,他们忙碌地烧水,还有五十多名正在搬运瓦罐,瓦罐里装满了食用油,在适当的时候,杨琏会使用它。

    唐军士兵擦拭着兵刃,这一个多月来,经历了战火的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不再像一开始那般惊慌,如今面临战事,他们已经足够沉稳。为数不多的礌石檑木在民夫的努力下,搬上了城头,唐军士兵严阵以待,准备厮杀。

    杨琏这时看见城外的高台上,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是周国的天子郭威,郭威显然也看见了杨琏,在远处的他做出了一个斩杀的手势。

    杨琏淡淡的一笑,伸出手指,朝着郭威勾了勾。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郭威抿着嘴,威严地扫视了一眼下方,高声喝道:“进攻!”

    周军接到命令,各部在主将的率领下,朝着任城狂奔而去,箭羽倾泻而下,落在红色的土地上,周军举起了木盾,做出防御的姿态,还是有不少人中箭倒地,身后的袍泽越过,继续向前冲杀,这时的任城护城河已经严重堵塞,周军很容易地就越过了护城河,把云梯架在了城墙上,同时,攻击城门前方的周军奋力清扫出一条路来,冲城车在士兵的推动下,朝着城门狂奔。

    杨琏指挥着士兵攻击,弓弩手射出箭羽,尽力阻碍攻城的士兵,冲城车也在拼命地撞击着城门,发出一声声的脆响。礌石檑木砸下,周军的冲城车摇晃着,但没有被砸坏。车身上覆盖着染湿的牛皮,火箭落上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陈铁高声道:“砸,给我拼命砸!”然而,越来越多的石头落下,作用依然不明显,周军依然在拼命撞击着。

    周军大将连声大呼,周军士气大振,杨琏令人取来了钩子,用麻绳绑紧,当冲城车再度冲来,钩子甩出去,左右架在冲城车两旁,奋力一拉,冲城车被拉翻在地,里面的士兵被吓了一跳,急忙想要躲避时,乱石落下,顿时被砸成肉泥。

    周军冲城车虽然被毁,但依旧不能阻止周军拿下任城的决心,战斗越加激烈,从清晨直到响午,城头的厮杀声之中没有停过,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唐军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杨琏亲自上阵,一连杀了五六名周军,又把周军大将郭崇赶下城头。郭崇还受了伤,肩头被杨琏砍中一刀,鲜血淋漓,退下去之后,亲兵为他包扎着伤口。

    郭威既然决定殊死一搏,自然不会选择放弃,他不断派兵支援,周军始终保持着攻势,给守军足够的压力,郭威相信,经过这一个月的搏杀,守军肯定也十分疲倦了,这个时候双方靠的是意志力,谁更坚强,就能笑到最后。而大周,兵力相对充足,只要持续下去,就能找到破绽。

    唐军的损失越来越大,有几处城墙的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以至于杨琏不得不把最后的兵力——一群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夫派上了城头,可是这群民夫的作用有多大,杨琏不敢去想。

    日头渐渐西移,一直在督战的郭威忍不住站了起来,城头上,周军越来越多,以郭崇为中心,周军已经占据了了一块地盘,正在朝着城内杀去。唐军在拼命抵抗,可是在郭威看来,唐军的抵抗已经越来越微弱了。

    城头上,陈铁护卫在杨琏身边,两人经过数个时辰的厮杀,体力已经消耗殆尽,这时支撑他们,只是心中的信念。

    陈铁脸色变了变,道:“杨节度,我来断后,你先走!”既然任城守不住,那就退回兖州,以待日后反攻。

    杨琏自然不愿,城头虽然被攻破,但还能巷战,唐军的优势是野战,因为他们没有雀儿眼,反之,周军一直在避免夜战,证明他们眼睛不行。杨琏打算守到夜晚,再设法反攻,夺回城头。陈铁见他不愿,只得跟在身边,两人并肩作战,又杀死了十几名周军。

    城头的缠斗,胜利的天枰正在朝着周军倾斜,郭威眯起了眼睛,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擒获了杨琏,养子郭荣与大唐的谈判就多了几分底气。这个时候,郭威身边的士兵已经不足五百人,郭威之所以放心把士兵全部派上去,是因为他知道在这附近,绝对没有唐军援军出现的可能。

    就在郭威幻想的时候,任城以北的梁山泊,三十多艘船只正在快速行进,直奔运河而来。林仁肇站在甲板上,连连催促士兵快行,他从去年冬天带着船只北上,沿着洋流而行,不料沿途却迷了路,到了一个方圆数百里的岛上,岛上有一万多人,士兵约有五百多人,看见林仁肇的船只都吓坏了,他们拿着兵器出来吓唬林仁肇。

    这时林仁肇需要补给,只得派兵出击,轻松拿下了这个岛,捉住了他们的国王,这才知道这个小岛名叫耽罗岛,又叫耽罗国,曾经盛极一时,前几年投靠了高丽,迫于高丽的淫威,耽罗国百姓被牵走不少,军队也大大缩水,只有五百多人,不然今日也不会轻易被林仁肇攻破。

    得知走了这么远,差一点就到了高丽,林仁肇大吃一惊,在耽罗岛上狠狠地补充了粮草物资,林仁肇继续扬帆西进,这一次,他又花费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这才到了登州一带。

    到了登州之后,林仁肇终于找到了进入黄河的路口,他一边假装商船行走,一边派人上岸打听消息,当他得知郭威正在猛攻驻守任城的杨琏,忙找了向导,从黄河沿着运河进入了梁山泊,这时候的梁山泊方圆有数百里,面积很大,一路上芦苇丛生,美景很多,然而林仁肇没有心情欣赏,连连催促船夫划动船只。

    日头渐渐西斜,林仁肇不太确定杨琏能不能守住任城,但他必须要尽快赶到,终于,林仁肇在日头就要落山的时候,走出了梁山泊,进入了运河。三十多艘战舰沿着运河一溜排开,急速前进。

    终于,在辛苦了半个时辰后,林仁肇已经能隐隐听见任城传来的厮杀声,林仁肇不敢怠慢,立刻带兵上岸,朝着任城急速行军。这时候郭威已经夺下城头,身边大部分的士兵也都派了出去。

    林仁肇通过斥候了解到这些情况,毫不犹豫带兵杀出,林仁肇的突然杀出引起了周军斥候的注意,他们迅速把军情禀告给了郭威。

    郭威有些迟疑,毕竟大唐的援军只有可能从南方出现,而此时从西方出现,显然不符合常理。至于是杨琏的伏兵这个可能,郭威更觉得不可能了。

    不过,郭威还是相信斥候的话,这些士兵不是大唐的,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真是可恶!”郭威心中大骂,这时,站在高台上的他,已经能看见敌人远远不断地出现,粗粗计算一下,敌人至少有两三千人,郭威觉得十分不妥,突然出现的敌人究竟有多少人,他的心中没有底,可偏偏这个时候他的兵马已经全部派了出去,身边只有五百人,十分的危险。

    一名亲兵道:“陛下,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郭威咬着牙,他着实不甘,想要搏一搏,可是很快他就看见林仁肇的军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而且最前面的,至少是一百多骑兵,敌人有骑兵对郭威更加不利,他最终只得摇头,鸣金收兵。

    正在与唐军厮杀,进行巷战的周兵听见鸣金的声音,都是疑惑不解,郭崇回头看了一眼后方,天子带兵多年,不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呀,难道他遇见了什么危险,不得不鸣金收兵?

    军令如山,郭崇只得率兵撤退,余下周兵看见,也都纷纷撤退。杨琏不知道周军为何撤退,但经验告诉他,城外必然有事情发生,他立刻带着精锐,追了出去,周军忙着撤退,哪里顾得上其他?被杨琏杀了七八人,杨琏追上城头,周军迅速溜下了城墙,十分狼狈。

    杨琏凝目向外看去,郭威已经不在指挥台上,难道他出了什么事情不成?杨琏继续观察,陈铁走了过来,擦了擦眼睛,指着城外,道:“杨节度,那似乎是仁肇?”

    杨琏仔细看着,终于确定是林仁肇赶来,他立刻让人打开城门,一百多名骑兵追了出去,见人就杀,一路上,人头滚滚。百余人虽然不多,但周军没有抵抗的意思,收获还是不小。

    随着郭威的撤退,周军也都撤出了任城。郭威回转大营驻扎下来,点清人马,人数不足两万。这一段时间以来,围困任城损失极大,竟然是得不偿失,令郭威很是沮丧,他想不通那支突然出现的唐军究竟是怎么赶来任城的。

    任城外,杨琏用长刀杵在地上,支撑着身体,这段时间他累坏了,精神和体力都大大透支,很想好好睡一觉。

    林仁肇追杀周军,直到大营外方才返回,这一战他的奇兵斩首三百多人,收获不小。看见杨琏在城外等他,忙上前几步,扶住杨琏,道:“杨节度,我来晚了。”

    “但终究还是来了。”杨琏笑了笑。

    林仁肇叹息一声,两人慢慢走近任城,林仁肇环顾四周,暗暗吃惊,任城的城墙已经被鲜血浸透,分辨不出城墙本来的颜色。上面的血迹有的暗红,有的鲜红,有的已经凝结成一块一块固体,挂在城头上,可以想象,任城这一战,是多么的惨烈。

    林仁肇有些内疚,若不是他走错了路,去年冬日就能截断黄河,阻止郭威过河,就算晚了一些,至少也能截断郭威的归路,威胁郭威的老巢邺都。如今郭威已经称帝,事情无可挽回了。

    杨琏却不介意,大唐抢走了刘承祐,而且以他的名义占据了山.东大部分的郡县,这个收获还是不小。等到山.东局势稳定,便可以大汉的名义出兵,收复中原。

    两人说话间,唐军陆陆续续回来,林仁肇以新军守城,接替了杨琏的部队。杨琏把任城的防守暂时交给了林仁肇,他倒头就睡,这一觉足足睡到第二日的响午时分,醒来之后,直接的肚子咕咕叫着。

    早有士兵准备好了米粥,杨琏一连喝了两大碗,林仁肇接到消息,匆匆赶来,告诉他一个消息,郭威一大清早已经撤退,同时他留书一封给杨琏。

    杨琏吃了两碗米粥,腹中稍安,放下筷子,拆开书信看来,不由皱了皱眉头。杨琏被困在任城,消息自然不及郭威灵通,这时杨琏才知道,郭威撤退,是有原因的。

    契丹人南下,一向是烧杀抢劫,民不聊生,当年灭晋,许多地方为之一空。郭威希望杨琏能念及民族大义,给他一点时间喘息,让他北上抵御契丹人,日后,大周与大唐的恩怨,还是在战场上解决。

    林仁肇看了书信内容后,道:“杨节度,如今反攻开封,可谓大好机会。”

    杨琏沉吟了好半响,如今的确是很好的机会,可实际上,徐州也有战事,在他临行前,吴越国也出兵常州,如今战事怎样了?大唐四处用兵,一方面对粮草的消耗很大,另一方面也会让士兵有厌战之心。

    大唐在山.东的战斗,实际上没有得到太大的便宜,至少刘仁瞻的那一支部队就被郭威逼走,徐州也被王彦超拿下外城,若不是杨琏及时让李金全送走了符彦卿,可能徐州内城也早就被攻破了。

    杨琏虽然逼退了郭威,但他新建的军队也被打的差不多了,只有林仁肇的水师没有损失。杨琏兵力不足,不宜开战,他需要时间来消化山.东各郡县,一旦稳定了山.东的局势,有了充足的粮食,届时北上河北,西进中原,都是很好的选择。

    杨琏思考了半响,做出了决定,道:“不,我答应郭威的条件,让他北上,抵御契丹人!”

    林仁肇与杨琏相交多年,略作思考,便明白了杨琏所想,既然是杨琏的决定,他自然会支持,便点头,道:“如此也甚好,不过,夺回齐州、郓州等地,势在必行!”

    “这个是自然!”杨琏点头答应,站起身来,去了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书信给郭威。(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一章 经营山东

    “为什么不趁胜追击?”杨琏的书房里,刘承祐质问道。郭威大军杀来的时候,他无比惶恐,躲在府里不肯出来,如今郭威退兵,兵力损失不小,刘承祐兴奋之余,却发现杨琏不追击,便兴冲冲地跑来责问。

    刘承祐进来之前,杨琏正在书房里,身前的案几上摆着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着小小的字体。尽管郭威已经退却,但不过是暂时的撤退,一旦郭威击退契丹人,稳定了局势,东进山.东各郡是必然的趋势,不然他只有迁都。

    幽云十六州已经落入契丹人之后,北方再无屏障,换而言之,河北各地很容易受到契丹人的袭击,比如说这一次。所以迁都河北,比如说邺城几乎不可能。至于关中,经历了唐末大乱,关中疲惫,人丁稀少,也不是定都的地方。河东的精华地区则被刘崇掌握,郭威更不可能迁都河东。

    所以,郭威只能继续以开封为国都,但大唐实际上占有了山.东好几个地方,加上占据了淮南以及部分淮北地区,对几乎一马平川的中原是巨大的威胁。郭威一定会进攻山.东。

    杨琏打算以兖州、徐州、齐州三地,依靠黄河以及山.东连绵千里的丘陵,打造一道防线。在加强防御的同时,积极练兵,恢复经济,开发齐鲁大地的煮盐。

    短时间内,至少在一年内,郭威应该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契丹人、刘崇的南下,将会极大地消耗郭威的实力,此消彼长,仅仅是山.东一地,未必没有与郭威争雄的可能——就目前而言,刘承祐依然是一杆旗帜,杨琏不可能扔掉他,山.东各地,依然是大汉的土地,日后收复中原,刘承祐依然是有力的武器。

    杨琏正在策划的时候,刘承祐带着不满进来,杨琏微微扬眉,说实话他对刘承祐心中十分不满,一开始的时候,杨琏曾经指望刘承祐能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大汉群臣,尤其是在他面临追兵的时候,可是刘承祐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出去呵斥赵匡胤、石守信等人,以至于处处被动。杨琏采取守势,也是没有办法。

    任城这一战,原泰宁节度使的人马几乎被打了个干干净净,就连慕容彦超也身死。杨琏的部下也被打了个七七八八,五千新军,最后战死的足有三千人,余下重伤又有一千多人,剩下的约有一千三百人,都是轻伤,只需休养一段时日,便可痊愈。

    当务之急,除了恢复兖州的生产,更需要征兵,杨琏不是不想进兵,而是有心无力,可是刘承祐哪里管这些,一进来,就劈头盖脸地问着。

    杨琏直起身子,将毛笔扔在案几上,墨汁落在地图上,染黑了一片,杨琏冷冷地看了刘承祐一眼,道:“追击?拿什么追击?如今任城城中,你知道还有多少兵马,还有多少粮食吗?”

    刘承祐被杨琏这么一问,不知道如何回答,嘴唇蠕动了几下,咽下了一口口水,见杨琏目光犀利,有如刀锋一般,忍不住后退了两步,道:“我,我只是想郭威既然已经退兵,军心必然惶恐,如果趁胜追击,郭威必败。”

    杨琏哈哈笑了两声,道:“郭威是何等人,光凭任城这一战,如何能拿下开封?”

    刘承祐迟疑了一下,道:“林将军已经率兵赶来支援。”

    “那一支部队只有三千余人,而且是水师,根本无法攻城。”杨琏摇头。

    刘承祐见杨琏不肯,忽然跪了下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今他复国的希望全部放在杨琏身上,只得请求杨琏帮助他,“杨大哥,郭威反贼,夺我江山,还请杨大哥鼎力相助,若是赶走了郭威,恢复大汉江山,我愿意拿出一半的土地,与杨大哥分享。”

    杨琏也需要稳住刘承祐,他上前一步,扶起刘承祐,道:“承祐,你起来再说话。如今郭威虽然退兵,但兵力仍然有数万之众,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攻入中原。你放心,汉国一定能够光复,只是需要时间。“

    杨琏话音刚落,陈铁匆匆走了进来,道:“杨节度,徐州失守!”

    杨琏倒吸了一口冷气,徐州是从兖州南下的重要地段,离开是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失守,杨琏就不能通过运河直接南下,而是要绕到经由密州,才能抵达海州,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徐州落入周国之手,意味着他随时可以攻打海州,截断山.东与两淮的联系,一旦郭威如此行动,山.东各地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李金全呢?”杨琏简短地问道。

    刘承祐似乎也意识到徐州失守对于杨琏来说是何等重要,脸色一变,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金全已经趁夜突围,已经南下,想来已经抵达楚州了。”陈铁说道,徐州失守是两日前的事情,两日的时间,足够李金全逃命了。

    杨琏皱起了眉头,在书房里踱步,徐州的失守出乎杨琏的意料,尽管李金全的兵力不充足,但杨琏的兵力与他比起来,同样是差不多的,区别在于林仁肇这支奇兵的突然出现,但是,同样的,攻打徐州的王彦超兵力并不如郭威这般充足,理论上李金全是守得住徐州的。

    幸亏杨琏提前做出了安排,已经把符彦卿送回了金陵。

    如今再怎么想也无济于事,徐州已经失守,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杨琏如今兵力不多,根本无法收复徐州。所以暂时的,杨琏只能接受这个意见。

    杨琏让刘承祐先出去,让陈铁叫来林仁肇,三人就在书房里商量着,如今摆在三人面前的,是尽快整合山.东各地,而且要以大汉的名义,而这其中,离不开大唐的支持。如今郭威已经率兵北上,抵御契丹,必须要趁着这段时间,抓紧时间建设防御设施,征兵入伍。大唐天子李璟会支持的做法,但他的支持必然不够,主要是在财力上的支持不够。

    如今杨琏在郁洲大肆造盐,产量惊人,财力也得到极大了增长,但想要建设防线,依然是捉襟见肘。一来只有加大郁洲的食盐产量,尽快销往契丹,夺取契丹的财富,另一方面,依旧是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召集民夫,兴修水利,建设防御设施。

    林仁肇也赞成,此外,他还提出,既然契丹人南下,河.北各地必然惨遭蹂躏,必然会有很多百姓南逃,他提议,以水师进入梁山泊,并在黄河南岸设置接应点,迎接百姓进入山.东,有了充足的百姓,对恢复山.东经济有莫大的好处。

    杨琏点头,若是有了充足的人力,土地就能得到及时开垦,各项建设也就有了人工。事不宜迟,三人商议了一番之后,立刻动手。林仁肇率领水师进入梁山泊驻扎,他在梁山泊中发现一个颇大的岛屿,上面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即驻扎了下来,派兵修建了大营,并开始囤积粮食。

    黄河南岸,唐军设置了十几个接应点,每个接应点有十几艘小船,随时准备接人渡河。

    这时已经是四月中旬,天气回暖,黄河水势也渐渐上升,梁山泊的湖水变得多了起来,杨琏前去巡视了一番,不由有些微微失神。他让林仁肇好好建设梁山泊,日后这里说不定是战局的转折点。

    随着郭威北上,赵匡胤、石守信等人也放弃了郓州,随同天子郭威前去抵御契丹人。双方在冀州、景州、德州一带对峙,一场大战即将展开。杨琏为了确保郭威的抗击契丹之心,写了两封书信,告诉他,必然人毕竟是外人,他杨琏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

    消息不断传来,郭威与契丹人打了几仗,各有胜负。契丹人仗着战马众多,他们采取骚然的政策,派小股骑兵越过周军的防御,沿途烧杀抢劫,遇人就杀,见了村庄就烧,以战养战,搅动河.北各地,民不聊生。

    百姓们得到消息,纷纷南下,有相当一部分百姓赶往山.东,被杨琏派兵接走,青壮劳动力送到兖州,妇孺多半送到青州,五月上旬,杨琏接收了五百多户百姓,共计有两千多人。数量虽然不多,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杨琏以刘承祐的名义,收掉了为富不仁的土豪土地,分给百姓。这些土地大多已经种植,只要精心培养,静待秋收即可。这一次杨琏分给百姓的土地远远不如在海楚两州分配的土地,每户只有十五亩左右,即使辛苦一年,也只能勉强果腹。杨琏这么做自然是有道理的,如今他缺少兵马,一旦给了百姓充足的田地,他们衣食无忧,自然不会从军。

    可是如今官府给的土地只够果腹,迫使他们不得不从事其他职业,以增加收入。而当兵,就是一个出路,杨琏为了鼓励参军,给予的条件相当优厚,凡是参军的每一户,都能得到二十亩田地。虽说不是永业田,但只要当兵一天,就能种植一天,退役之后虽然被官府收回,但官府是用金钱去买,百姓并不吃亏,而且当季种植的农作物,收获依旧属于百姓。

    为了鼓励百姓垦荒,杨琏还拿出了盐进行奖励,反正他的食盐数以万计,根本不用担心盐不足。

    时间迅速溜走,随着契丹人在河北的作乱,直到六月,杨琏收留了流民总计六千多户,接近两万五千人。男丁多的家庭,被安置在兖州,其他的分散在各地,熟悉水性的,杨琏让他们入伍,林仁肇狠狠地操练着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支水师。

    这时,郭荣已经抵达金陵,为了与大唐和解,他拜访了齐王李景遂、宰相孙晟等人,呆在金陵的这一段时日,他觉察出一些端倪,大唐内部也有党争,而这,是他可以利用的。

    李景遂写了一封信给杨琏,派人快马送到任城,杨琏接到书信,仔细地思考了半响,最终做出了决定,他让林仁肇、陈铁两人留守兖州,继续收揽流民,扩建水师,兴建新军。自己带着刘承祐一路南下,经过海州的时候,杨琏去郁洲视察,见秩序俨然,也就放了心。

    再路过楚州的时候,杨琏进入城中,让卢多逊准备粮食,想办法送往兖州。此外又交代了几件事情,这才匆匆南下金陵。

    这时金陵城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以孙晟为首的燕王一党自然不希望杨琏在北方取得战果,因此,面对郭荣的求和,他们很是积极,鼓动一部分臣子上书,说如今大唐四周,战事连连,与吴越国在常州的战事已经炙热化,士兵战死不少。而且这几的征战,粮食消耗很大,府库已经极为空气,如果再继续战争,恐怕士兵们就没有粮食吃了。

    这的确是个问题,守财奴李璟的确有些舍不得。更让他担心的是,杨琏在北方取胜,夺得了山.东各地,只要假以时日,这些地方都会姓李。可是,南方常州的战事却有些不利,钱文奉得到父亲的真传,带兵很有一套,虽说常州战事看起来胶着,但实际上常州兵马几次出击,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困在常州城内。

    常州危急,周邺、柴克宏等人皆上书,愿意领兵出征,李璟与李景遂商议了两日,这才决定由周邺率领禁军兵马一万,柴克宏率领润州兵马五千,支援常州。如此一来,金陵的兵马只有两万余人,堪堪够守住金陵城而已。

    周邺、柴克宏南下支援常州,两日后,杨琏这才抵达金陵。

    杨琏赶到金陵,第一时间便是去了齐王府,先了解最近金陵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了,这才好做出决断,齐王李景遂见杨琏突然回来,也是吃了一惊,等到明白杨琏的想法,便把金陵的事情一一告诉杨琏。

    杨琏倒是没有想到常州的战事居然如此胶着,如今大唐四处用兵,对人力物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原本李景遂以为杨琏此来,是要寻求天子的支援,一鼓作气收复中原,但当他知道杨琏打算与周国和谈,忍不住吃了一惊。其实这不仅仅是他的想法,更是天子的想法,只是李璟的情绪显然更踌躇。(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章 金陵暗涌

    李璟之所以担心,是担心吴越人一旦攻破常州,直扑金陵。如果金陵被围,大唐必然震动,就算北方取得了战果,又能如何?他已经下令洪州、江州、饶州等地的节度使率兵勤王,以防常州有变,吴越军长驱直入,攻打金陵。

    李璟有他的考虑,虽说他想要建功立业,但若是消耗大量的财力,身为守财奴的他又有些舍不得。北方能夺得土地是好事,可是北兵善战,一旦战时胶着,甚至大唐战败,情况就不容乐观。

    而且这几日,常州不断有军报传来,钱文奉攻打常州甚急。军情的紧急令李璟有些寝食难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夜已经深了,李璟站在院子里,感受着微凉的风,心情十分复杂,他举棋不定。

    这时,高泽匆匆走了过来,禀告,道:“陛下,顺天节度使回来了,想要求见陛下。”

    李璟先是一愣,这才想起来顺天节度使是什么人,他十分奇怪,杨琏这个时候回京,怎么事先都没有打个招呼?难道是北方的战事出现了异变?他已经兵败回来了?但想想又不可能呀,郭威派了养子郭荣前来谈判,应该不会发动进攻才对。

    李璟忙道:“快,带他来书房。”

    高泽匆匆离去,李璟看了一眼月色,带着重重的心事朝着御书房走去。刚坐下不久,杨琏就进来了,高泽退了出去,在门外守候着。

    “微臣见过陛下。”杨琏说着施礼,一路赶来,几乎没有休息,又在齐王府呆了一个多时辰,脸上有着倦意,肚子也有些饿了。

    李璟看出来了,忙摆摆手,道:“爱卿不必多礼。”

    “多谢陛下。”杨琏挺直了腰杆,站在李璟面前。

    李璟仔细打量了一番杨琏,见他黑瘦了许多,便吩咐高泽端了点心过来,打算边吃边聊。

    “陛下,微臣目前已经占据了sd各地,而郭威受到契丹人威胁,暂时停止进攻,转而北上抵御契丹人。按道理来说现在正是进攻郭威的最佳时机。不过微臣以为,契丹人乃是异族,不可不防。若是郭威被击败,大唐势必也会被卷入战事。”杨琏说道。

    李璟眯起眼睛,仔细地思量着,他知道大唐虽说起契丹人结盟,但实际上,契丹人一向反复无常,唐末之际便数次进攻幽云,对于中原人来说,契丹人毫无信义,根本不值得信任,大唐与之联盟,也是迫于无奈罢了,一旦天下归唐,契丹人便是强敌。前次晋国被灭,契丹人就曾写信来大唐,耀武扬威,若不是后来大汉崛起,契丹人很有可能进攻大唐。

    “那么以你之间,该当如何呢?”李璟忍不住问道,契丹人,的确要严加防备。

    “陛下,微臣率兵北上,实际上损失非常大,这一次占据sd各地,微臣是想要在sd建立坚固的防线,同时操练新军,一旦中原有变,便可挥兵直驱中原,同时,以水师攻打江陵、襄阳,两面夹击,当能一举收复中原。”杨琏说道。

    如今北朝内乱,hb战乱连连,关中又凋敝不堪,若是占据了中原,北朝精华地区失去,缺人缺粮,郭威再无翻盘的可能。

    李璟点点头,用手轻轻叩打着案几,这么说来,杨琏也是同意与大周和谈,只是,他希望能得到sd各地的控制权,李璟不是不相信杨琏,可是sd地域广阔,若是都给杨琏掌握了,功高震主,他还是有些忌讳。

    李璟默默的想着,杨琏也不去打搅他,而是在一旁吃着点心,喝着茶水,他的确有些饿了。

    李璟思考了半响,这才忍不住问道:“杨爱卿,你有几分把握,能够收复中原?”

    “七成!”杨琏说道。

    任城一战,他对郭威大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了解,若非他的新军训练严格,甲胄精良,根本不足以支撑那么久的时间。就算是如此,郭威也差一点攻破了任城,如果不是林仁肇的水师突然来到,杨琏恐怕已经被郭威抓住了。

    “七成!”李璟心中默念,七成的把握已经不低,战争没有谁敢说有十成的把握,历史上比比皆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优势很大的一方都能被击败,更何况大唐在北方的实力并不占优。

    杨琏又道:“陛下,微臣已经把刘承祐带来金陵,陛下可妥善处置,日后进兵中原,他可是有利的武器。”

    李璟张嘴笑了笑,对此他也十分满意,控制了刘承祐,以后出兵就有了名义。

    “杨爱卿,郭荣赶来金陵,商谈两国议和一事,你是怎么看的?”李璟转而说起了和谈。

    “陛下,郭威实力是比较强,但他面临的,是百废待兴的大周,而且四周强敌仍在,河东有刘崇,幽云有契丹人,关中那边,也有羌人、党项人在作乱,微臣以为,和谈可以,但一定要捞取足够的利益。这个利益,微臣是想要徐州。”杨琏说道,同时把案几上的地图展开了,在地图上比划着。

    李璟身子一振,徐州得而复失,令他无比心痛,如今大周重兵驻扎在徐州,想要夺回徐州很不容易。如果能靠谈判拿下徐州,以徐州的重要,显然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李璟想了半响,道:“如此说来,你有良策在胸?”

    “不敢,但微臣愿意试一试。”杨琏说道。

    李璟当即道:“如此甚好!”

    郭荣骑着战马朝着燕王府走去,来到金陵之后,他试图通过在各大势力中盘旋,以获取最大的利益。燕王虽然失势,但他与宰相孙晟,以及韩熙载、常梦锡等人走的很近,而这些人或是朝廷重臣,或是当今大唐天子还是太子时期的旧臣,在李璟面前有很大的分量,所以郭荣选择了这个突破口。

    郭荣一边想,一边走着,忽然,他眼前一花,忙勒住了战马,停下来之后,才发现是两个儿童在街道上乱跑,差一点就撞上了。郭荣收敛了心神,慢慢朝着燕王府走去。

    又走了几步,突然,郭荣的眼睛瞪大了,仿佛看见了鬼一般,他使劲地揉了揉眼睛,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前方。前方,一个酷似他妻子的女子正在街上走着,身后跟着一名侍女。郭荣张大了嘴巴,太不可思议了,天下怎么可能有这么相似的人,那一笑一颦,就连走路的姿势也差不多,勾动着他的心扉。

    但郭荣可以确信,这绝对不是他的妻子,从开封到金陵,千里迢迢,妻子是个文弱的女子,怎么可能到这里?

    郭荣叫过了身后的赵匡胤,指着前面的女子,道:“元朗,你不觉得这个人很面熟吗?”

    赵匡胤眯起眼睛,仔细看着,也吃了一惊,失声道:“这不是嫂夫人吗?”

    郭荣松了一口气,原来不光是他有这种感觉。郭荣想了想,示意赵匡胤不要声张,两人远远地跟着女子,女子在街上买了一些东西,都交给了侍女,采购了一堆东西之后,女子这才离开了街坊,沿着秦淮河缓缓而行。

    女子没有发现郭荣的跟踪,不紧不慢地走着,半个时辰后,女子走到了家,郭荣一抬头,只见门上挂着一个牌匾,上书“杨府”两个字。这是谁的府邸?郭荣心中想着,虽然他第一时间想起杨琏的名字,但天下姓杨的多了去,又怎么能肯定这个是杨琏府邸呢?

    四周还有民居,郭荣很快就打听清楚了,这果然是杨琏的府邸。想起大相国寺发生的一幕,郭荣很肯定,他现在看见的这个女子就是大相国寺的那个女子,可是她怎么会在这里?如果她真的是那个人,那么当初嫁给李崇训的又是什么人?

    难道嫁给李崇训的并不是那个让他朝思暮想的女子,而是另有他人?可是为什么她们那么像,难道她们是姐妹俩?郭荣的心中,一时非常疑惑,他觉得有很多地方想不透。

    符金盏并不知道有人在跟着她,进入了杨府之后,便去见了父亲符彦卿。李金全占据了徐州不久,奉杨琏之命,把符彦卿送回了金陵,李璟大喜,依旧封符彦卿为武宁节度使,留在金陵任职,并赐给他一座府邸。

    符彦卿初来金陵,不时来杨琏府上走动,毕竟杨琏的府邸相对来说安全许多。父女俩见面,说着话。

    杨琏走了过来,见两人说的很是亲密,便退了下去,父女俩多时没人见面,自然是格外的亲,这个时间自然要留给他们。杨琏慢慢踱步走出了府邸,他走的是小门,无非是想要消磨一下时光,静思一下,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在巷子里溜达着,杨琏抬起头,看着透过树叶的光斑,天子已经有松动的意思,毕竟sd各地还不能直接划入大唐名下,所以,这片土地让杨琏来掌控是最好的,一旦杨琏获得主管权,他就有了更多的想法。

    杨琏想着的时候,路边一个老者慢慢走了过来,看见杨琏,忙拱手道:“杨节度。”

    “原来是张大叔。”杨琏笑了笑,问道:“张大叔,最近生意怎样?”

    张大叔年约五旬,开了一家布店,生意还不错,听见杨琏问着,笑着回答,又道:“杨节度,刚才有人在打听你。”

    “嗯?”杨琏来了兴趣,仔细问了问,通过张大叔的描述,尤其说其中一人随身带着木棍,杨琏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赵匡胤,既然赵匡胤出现,那么一定是跟着郭荣。郭荣打听他做什么?杨琏有些疑惑。

    与张大叔聊了几句,杨琏慢慢踱步走了,天子已经决定把和谈的事情交给他,他总要做些准备。

    燕王府,除了郭荣、燕王李弘冀,还有宰相孙晟,司徒周宗也赫然在列。

    郭荣拱拱手,道:“诸位,如今杨琏小儿十分嚣张,总要给他一些教训。”内心认定被骗之后,郭荣有一种恶心之感,他原来喜欢的女子居然在金陵,原本欢天喜地娶到的妻子居然是的假的,令他无比愤怒。

    李弘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变得更加沉稳,他笑了笑,道:“郭兄,不管怎样,杨琏毕竟是大唐的人,他出征在外,为国效力,我虽然与他有些怨恨,但却是识大体的。要我背后捅他一刀,万万不行。”

    孙晟老奸巨猾,自然知道燕王这是在讨要更多的利益,便捋着胡须,道:“正是。如今大唐声威正盛,你来此巧舌如簧,也不能说动我等退兵。”

    郭荣哈哈笑了两声,在金陵这段时日,他已经弄清楚了金陵城中盘根错节的关系,当年李弘冀肯出卖消息,借吴越人的手去杀杨琏,如今却说国家利益大于一切,不会出卖杨琏,当真是令人可笑到了极点。

    郭荣没有急着拆穿李弘冀,而是道:“如今杨琏占据sd与我大周为敌,看似已经站稳了脚跟,实际上徐州已经为大周掌控,随时可以截断sd各地与海州的联系,收复sd各地。我主仁慈,只是不想妄动刀兵罢了。”

    孙晟哈哈一笑,道:“郭使者,你这些话骗三岁小儿还可以,如今谁不知道契丹人已经南下,迫于压力,大周不得不暂时放弃进攻sd转而求和罢了。”

    郭荣见事情被揭穿,老脸一点都不红,反而哈哈笑了两声,道:“话虽然是如此,可是你们觉得契丹人能在中原久留吗?”

    周宗沉吟了片刻,道:“我倒是听闻大周皇帝带兵有方,或许能击退契丹人,只是,我想问一句,要我能与你合作,你能拿出什么诚意?”

    周宗问的直接,李弘冀和孙晟相视一眼,有些诧异的同时,也觉得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了,双方已经接触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彼此都有了一定了解。刚才说的的那番话,无非是想要多争取一些利益。

    周宗其实是等不及了,他知道杨琏已经回到金陵,甚至陛下打算让他主持与大周和谈一事。如此一来,杨琏就占据了上风,对于周宗来说,他根本不想杨琏继续升官,掌握更多的权利,所以他抢先把这层纸给捅破了。

    郭荣倒是吃了一惊,周宗问的太直接了,他短暂的惊讶过后,便收揽了心神,问道:“周司徒,你想要什么?”

    周宗抿抿嘴,看了李弘冀一眼,他要的郭荣很难给:“我要的,是杨琏的性命。”

    郭荣笑了笑,淡淡的道:“这,又有何难?”(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 焦急而愤怒的郭荣

    李弘冀抿着嘴,眼中闪动着光芒,能要了杨琏的命,这自然是好事,可是杨琏的府上,有不少侍卫,想要杀死杨琏,几乎不可能。

    郭荣似乎看出了李弘冀的心事,淡淡地笑了笑,道:“我知道,燕王还想要登九五之尊的位置,若是燕王不弃,大周就是燕王的后盾,愿为燕王出谋划策,日后燕王登基为帝,两国以现有国界为疆土分界线,结秦晋之好,永不相侵!”

    李弘冀有些心动,有大周的帮助,他能登基的机会多很多,当然了,以后两国会关系会走到哪一步,那是日后的事情,李弘冀首要的目标,是先成为大唐的主宰。

    郭荣察言观色,看出李弘冀有些意动,便不紧不慢地说了心中的想法,首先是两国要暂停交兵,结成联盟,毕竟两国在各自边疆,都有外患,只有结成同盟之后,两国彼此罢兵,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外敌。

    郭荣的意见是,大周每年提供战马五十匹、铁一千斤给大唐,而大唐不再帮助汉国的旧势力,同时,也就意味着大唐彻底放弃山.东。尽管实际上大唐兵马控制了密州、兖州等地,但名义上,仍然是废帝刘承祐的辖地。

    郭荣想让大唐放弃山.东,这样日后大周赶走了契丹人,就能收复山.东,而且不会招致大唐的反感,李弘冀有些犹豫,毕竟开疆拓土是他所希望的,而且大唐土地越大,对他来说也是有利的。

    周宗眯起了眼睛,想了想,摇摇头,站起身来借口要去入恭向外走去。

    李弘冀会意,也站起身来,快步走了。

    孙晟没有动身,与郭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互相试探。

    院子里,两人一前一后,李弘冀还是颇为犹豫,他不想做出这种事情来。

    周宗却笑了笑,道:“燕王,如今杨琏拿下山.东,即使与大周和谈,他能夺下山.东数十个县城,这等大功,必然会加官进爵,难道燕王就忍心看着他做大,不断壮大实力吗?”

    周宗说的简单,却十分明了,李弘冀摇摇头,道:“不想!”

    “既然不想,那就不妨说服陛下,大唐不再去管大汉的事情,大唐大周联盟,一南一北,划江而治,也未尝不是好事。如此一来,杨琏的功劳就会被抹杀掉大部分,甚至,北伐损兵折将,寸土未得,天子必然不悦,杨琏也就没有了功劳。”周宗分析着,说道。

    李弘冀一心不想损害大唐的利益,却没有想到杨琏会因此获利,不由连连点头,周宗说的在理,可是有一点他不明白,周宗似乎和杨琏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他为什么如此反对杨琏,甚至不惜站在对立面?

    两人又说了半响,事情敲定了下来,大唐放弃了山.东,大周仅仅给那么一点好处显然是不够的,李弘冀提出,大周每年提供战马五百匹,铁三千斤,此外还有玉帛等物。

    几人在屋子里商议的时候,天子李璟正式下令,让杨琏负责与大周使者郭荣谈判,消息传来,臣子们议论纷纷。孙晟、燕王李弘冀颇为紧张,谁也想不到天子居然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杨琏去负责。

    郭荣得到消息,立刻去拜访杨琏。杨琏在皇城里没有办公地点,所以他只能去杨府,可是杨府大门紧闭,好不容易敲开了门,却被下人告知,杨节度不在府中,而是趁着好天气去钓鱼去了。

    郭荣十分郁闷,一连蹲点了两天,始终不见杨琏身影,倒是暗中见了符金盏几次,一想起符茗顶替符金盏出嫁,他成为皇帝的梦想很有可能就此破灭,郭荣就十分愤怒。

    在郭荣身边的赵匡胤并不明白事情的原因后果,只是觉得在这里看见一个长的和嫂夫人差不多的女子,令他奇怪万分。

    第三日,这个的谜底似乎解开了,郭荣在杨府门外,等到了符彦卿。符彦卿自从到了金陵,一直很是低调,可是长期待在府中,只觉得全身都要锈了,因此出来游走,想不到刚刚出来,就被郭荣堵住了。

    郭荣快步上前,朝着符彦卿施礼,表面上非常有理,内心却充满了愤怒:“岳父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符彦卿倒是吃了一惊,被突如其来的郭荣吓了一跳,等他看清楚是郭荣,又松了一口气,道:“原来是你。”

    赵匡胤踱步走了过来,看清楚是符彦卿,忍不住吃了一惊。符彦卿被送来金陵,事情相当秘密,甚至徐州城破,有人还以为符彦卿已经遇害,想不到居然在这里发现。

    郭荣脸上堆起笑意,道:“岳父,正是小婿。”

    符彦卿虽然大多数的时间在府上,对于金陵发生的事情,却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大唐天子已经把与大周和谈的一事交给杨琏,如今郭荣在府外守着,说明杨琏还没有与郭荣进行谈判,对此,符彦卿表示无能为力。符彦卿在官场混迹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他刚刚来到金陵,自然会特别小心。

    符彦卿假装不知道此事,呵呵一笑,道:“郭荣,老夫还有事要办,先走了。”说着,匆匆就要离开。

    郭荣急了,拦在符彦卿面前,问道:“岳父从杨琏府上出来,想必杨琏便在府中?”昨日,郭荣接到消息,虽说山.东无战事,但随着契丹的南下,刘崇死灰复燃,纠集了数万兵马,攻打潞州。而且,据说西北方面的定难军也有南攻延州的企图。大周朝廷可谓风雨飘摇。

    符彦卿眯起眼睛,笑了笑,道:“就在府中。”说着,趁着郭荣一愣神的功夫,迅速溜走,脸郭荣也没有反应过来。

    赵匡胤直勾勾地看着他离去,半响,这才上前提醒郭荣,道:“郭大哥。”

    郭荣回过神来,摇摇头,道:“元朗,你说那件事情,我们究竟是不是做错了?”

    赵匡胤默然不语,回想起郭荣写给他的书信,郭荣有野心,他也有,所以郭荣要他设法拥立义父为天子,赵匡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在郭威率兵出征的时候,赵匡胤与石守信等诸多将领冲进郭威的大帐,把天子才能穿的龙袍披在了郭威的身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威只得顺水推舟,做了天子。这样的做法固然没有错,事实上郭荣升了官,赵匡胤、石守信等人也升了官。可是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唐军以拥戴刘承祐为名,占据了山.东大部分的州县,刘氏皇亲刘崇占据了富裕的河东,此外契丹人也对河北虎视眈眈。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随着郭威建立大周,原本忠于大汉的节度使与大周同床异梦,形势反而恶化了。

    郭荣此时觉得,他有些操之过急了。唉,也是那女子的帝后之姿令郭荣有了非分之想。可是如今想来,本该有帝后之姿的女子不是自己的妻子,难道说自己没有那个命做天子,掌握天下吗?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为他人做嫁衣?

    两人各自怀着心思,在杨琏府前发了一会呆,半响,这才反应过来,各自叹息了一声。

    郭荣看了一眼紧闭着的杨府大门,道:“走,去看一看杨琏究竟在不在府上。”说着走上前去,叩响了门环。

    片刻之后,赵鹏慢悠悠地过来,开了门。看见是郭荣,皱起了眉头,道:“怎么又是你?”

    “杨节度可在府上?”郭荣说着,顺手掏出了一块银锭,递给了赵鹏。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求人。

    赵鹏用手掂了掂银块,脸上堆起了笑意,道:“这位兄台,杨节度有规定,不能拿人钱财,否则知道了,小人的被打是一回事,这饭碗也要丢了。一家老小怎么生活?”说着,把银锭还给郭荣,心中却是肉疼不已。

    郭荣有些诧异地看了赵鹏一眼,这下人居然不贪财?郭荣咳嗽了一声,道:“如此,还请劳烦一趟,禀告杨节度,就说郭荣来访。”

    “杨节度一大早就去皇城了,你去皇城找他吧。”赵鹏说着,后退一步,把门关上了。

    郭荣到嘴的话顿时硬生生咽下,看了赵匡胤一眼,摇摇头,咬着牙,半响,道:“走,去燕王府。”

    皇城里,李璟正在挥毫。

    周宗在一旁,看着李璟的字迹,忍不住鼓掌,道:“陛下的字,越来越好了。”

    李璟哈哈笑了两声,放下了毛笔,后退两步,看着墨宝,也觉得字大有长进,眯着眼睛打量了半响,让高泽收了起来,过几日装裱起来。

    李璟倒了一杯茶水,慢慢喝着,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周司徒,前几日杨琏向朕提出一个计划,朕倒是有些犹豫,你不妨听听,认为如何?”

    周宗略略踌躇,道:“陛下,杨节度这几年来屡立奇功,老臣倒是觉得,他的建议,必然不会错。”周宗显得十分警惕,因为他知道,天子也不是糊涂的人,去岁的落井下石,不经意说杨琏的坏话,如今杨琏气势正盛,周宗不能直接说他的不是,不然会弄巧成拙。

    李璟哈哈一笑,摆摆手,道:“周司徒,不必用担心,朕向你问计,自然是信得过你。”说着,李璟不等周宗说话,便把杨琏的计划说了出来。

    周宗听了,暗暗心惊,因为听杨琏的这个建议,显然并没有打算和谈的意思,杨琏计划派出使者,联络蜀国,蜀国方面,从汉中出兵,攻打关中,此外,契丹、河东刘崇、定难军、西北异族,都是杨琏可以利用的势力,如果这个计划达成,大周会更加危险,边境几乎都陷入战火之中,如此一来,大唐就能趁虚而入,拿下中原、河北等地。

    这个计划是符合大唐利益的,可是却不符合周宗,或者说燕王的利益。一旦如此,杨琏献计有功,势力更加庞大,而燕王的势力会越来越小,夺嫡无望,一旦齐王登基为帝,燕王很有可能就死无葬身之地。

    李璟说着,似乎对这个计划很是满意,周宗却越听越是心惊,等李璟说完,周宗沉默了半响,道:“陛下,这虽然是个好计,可是老臣觉得,在实施上有一定困难。”

    “哦?”李璟示意周宗说说看。

    周宗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想出了几个理由。一是未必能说服蜀国、定难军以及西北异族;二来则是如今大唐正在与吴越国交战,即使是击退了吴越国,大唐损失也不小,很难继续大规模作战,能占领山.东已经是极限,很难占领其他州县;其三,就算能说服蜀国等势力,日后分赃必定会引起纷争,大唐势必再度陷入战争,而战争,对国力是极大的考验,金钱、粮食,乃至于铁器装备等物,都消耗极巨大,可能从战争中获得的财物,都无法弥补。

    周宗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他非常了解天子,天子喜欢奢华,但对其他事情,却非常吝啬,他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享受了。

    果然,随着周宗的这番话,天子陷入了沉思,周宗没有急着说着,直到李璟回过神来,摆摆手,道:“此事朕还要仔细思量。”

    周宗在这个时候聪明地选择了告退,出了皇城,周宗先在街上转悠了一圈,这才匆匆赶去燕王府,将此事告诉了燕王。恰好郭荣也在,听见这个消息,郭荣心中是又怒又惊。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杨琏不肯见他,原来人家就没有和谈的意思!杨琏人心不足蛇吞象,夺取了大周的山.东各地,还想霸占中原地区,甚至河北也想要捞取利益,这是郭荣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几人商议了一番,始终没有好主意,最终只能做出决定,周宗时不时进宫,努力劝说天子不要同意这个意见,而郭荣去找杨琏,许以金银,务必说服杨琏,哪怕付出其他代价也是可以的。

    郭荣匆匆带着赵匡胤走出了燕王府,朝着杨琏的府上奔去。刚才众人商议的时候,他没有说出来他知道的内幕,虽然杨琏的计划还没有实施,但如今的情况已经差不离了,契丹人、河东刘崇、定难军已经或者即将与大周交战,如果再加上蜀国、西北异族,大周恐怕顷刻之间,就被轰然倒塌,如果大周灭了,他的帝王梦想,岂不是就要付之流水了吗?

    郭荣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说服杨琏,让大周与大唐正式达成停战协议!(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 钓鱼

    杨府,靠近秦淮河岸边的院子里,杨琏手中拿着一根鱼竿,正在钓鱼。

    符彦卿半躺在一旁的太师椅上,手中也同样拿着鱼竿,不过片刻的时间,就吊了一条鱼上来,符彦卿身边的鱼篓里,已经装满了鱼,足足有手掌宽的五六条。

    杨琏身边的鱼篓却没有一条鱼,自从鱼竿放下去之后,杨琏的鱼竿再也没有抬起来过。杨琏并不紧张,脸上带着怡然自得,符彦卿放下了鱼竿,皱了皱眉,道:“杨琏,你莫非没有放鱼饵?”

    杨琏笑了笑,道:“自然是有的。”

    符彦卿更加奇怪了,都有鱼饵,怎么鱼儿只上自己的勾不上杨琏的勾?正在疑惑,赵鹏匆匆走了过来,道:“老爷,那郭荣又来了。”

    杨琏哈哈一笑,放下鱼竿,道:“你带他到书房等我。”

    “是!”赵鹏匆匆离去。

    符彦卿皱眉,对于杨琏和郭荣来说,他的情绪复杂,虽说杨琏尚未正式迎娶符金盏为妻,但当年他可是给了不少嫁妆的。无论是杨琏还是郭荣,说起来都是他的女婿,两人是连襟,符彦卿自然不希望两人有什么争执甚至是敌对,可是如今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杨琏慢慢站起身来,凝视了天边的落日,笑道:“这鱼呀,已经上钩了。”说着,踱步走了。

    符彦卿看着河里的杨柳枝,有些诧异地站起身来,走上几步,抓取杨琏的鱼竿,抬起来一看,却发现杨琏的鱼钩,根本就是直的,哪里能钓起鱼来?

    书房里,赵鹏把郭荣领到了之后,说是要去泡茶,便退了下去。书房里暂时没有人,郭荣有些无聊地四处看着,杨琏的书房很大,一个大大的书柜里装满了书,郭荣信步踱了过去,发现书柜上多半是兵书,这些书籍的页脚已经卷了起来,显然杨琏经常翻阅这些兵书。

    郭荣回头看了一眼,杨琏还没有来,他小心翼翼地抽出了一本《尉缭子》,打开看着,书里写满了字,是杨琏的批注,郭荣越看越是心惊,匆匆翻了一本书尉缭子,郭荣放下,又抽出了一本《吴子兵法》,书籍被抽出来,郭荣便觉得有些异样,里面显然夹着东西。

    郭荣抽出来一看,是一封书信,上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这令郭荣大吃一惊。他想不到这个人会背叛大周。不过仔细想想,也未尝没有可能,中原朝廷更迭就像翻书一样,例如冯道就是几朝臣子,这人也不例外。而且郭荣知道这人与杨琏虽然发生过冲突,但后来曾经护送杨琏回国,或许是那段时间两人关系有了进展。

    郭荣小心翼翼想要拆开书信看看内容,这时,他听见了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郭荣急忙把书信藏在袖子里,又把书籍放回了远处,后退几步,双手负在身后,眯着眼睛打量着屋里挂着的几幅画。

    进来的是赵鹏,手中端着茶水,放在案几上,为郭荣倒了一杯,道:“请稍等,老爷稍后就到。”

    郭荣点点头,赵鹏退了下去,并把门给关上了。郭荣急忙把书信取了出来,这封书信是杨琏所写,郭荣只能看看,并不能拿走。匆匆打开书信,郭荣脸色就变了,书信里,杨琏告诉那人,先安心呆在大周,等待机会,晚则四五年,早则一两年,大唐就会挥师北上,那时,若有此人作为内应,开封不难拿下。

    郭荣脸色变了又变,如果是这样,这个人不能不防。郭荣刚刚看完书信,就听见了轻轻的脚步声,郭荣很是警觉地迅速走到书柜边上,把书信夹在了《吴子兵法》里,然后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这一次进来的是杨琏,杨琏不紧不慢地扫视了一眼郭荣,淡淡的道:“郭兄,你我又见面了。”

    郭荣想起在大相国寺的一幕,忍不住点点头,道:“光阴转瞬即逝,想不到一别之后,竟然有两三年了。”

    杨琏走到书桌旁,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书柜,嘴角微微翘起,坐下之后,道:“郭兄这么晚了还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郭荣脸一阵抽筋,心想大唐天子已经下令,难道你真的不知道我来找你是做什么吗?但这时,他急于与大唐达成停战协议,只得笑道:“听闻大唐天子让杨节度负责与大周和谈,因此前来拜访。”

    “和谈?既然是和谈,我想知道郭兄能有什么诚意?”杨琏问的很是直接。

    郭荣一愣,也想不到杨琏如此干脆,直接问他利益,这几****与燕王李弘冀、宰相孙晟等人商议过了,已经有了大致的眉目,他相信,如果他提出这些条件,即使杨琏不同意,只要他设法让天子知道,让大唐臣子知道,孙晟等人就会声援他。

    郭荣咳嗽了一声,表示愿意每年提供五十匹战马,铁一千金、布匹丝绸各五千匹给大唐,此外两国开放商榷,进行贸易。

    杨琏有些诧异地看了郭荣一眼,道:“你说的,便是这个条件?”

    郭荣一时看不出杨琏态度如何,只得点头称是。

    “哼!”杨琏冷哼了一声,目光抬起,眼神有如刀锋,刮在郭荣的脸上,令郭荣有些吃受不住。

    “郭荣,你这是在打发叫花子吗?”杨琏质问。

    “不,这是大周的诚意。”郭荣忙道。

    “诚意,这就是诚意?”杨琏站起身来,眼中充满了戏讪,道:“大周是个大国,每年给五十匹战马,铁一千斤,这点东西还没有一个商队的进献多,难道大周帝国比不上区区一个商队吗?”

    “大周刚刚建立,财富不足,还望杨节度见谅!”郭荣说道。

    杨琏摆摆手,道:“郭荣,你我认识也有一段时间,你应该了解我。如果大周财富不足,那就拿土地来换!大唐不是叫花子,绝对不会接受这个条件!这是对大唐的侮辱!”

    郭荣摇摇头,这他肯定不愿意。

    杨琏却不理他,指着挂在墙角的地图,道:“我也不要多,如今大汉依旧占有河东、sd等地,大唐只要徐州、宿州两个地方,并且,宋州不得驻兵超过五千。此外,大周不得与南平、吴越等国结盟,这区区几个要求,我想很容易办到吧?”

    郭荣几乎是脱口而出,道:“这办不到。”送国土给人,这是****,要被青史记载,留下骂名,怎么洗,都洗不掉。

    “怎么,你不能做主?既然不能做主,那你就先回去,待我提兵,与郭威狩猎。”杨琏说道。

    郭荣胸膛急速起伏,杨琏直呼郭威的名讳,在他看来是大不敬,可是他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生气,否则就中了杨琏的诡计。郭荣仔细思索了一番,如果大唐有余地能出兵,当初就不会接受义父的要求,而且杨琏作为北方招讨使,不可能轻易回到金陵,他回到金陵,必然是攻势告一段落,短时间内不可能进攻。

    杨琏看出了郭荣心中所想,哈哈一笑,从书桌上抽出一本折子,递给他,道:“你看看。”

    折子是杨琏写给天子李璟的,折子里,详细写了北上之战的经过,并给陈铁、李金全、皇甫晖等三军将领请功,郭荣快速看着,尤其是看到任城一战的时候,他的脸色不由变了,他南下的早,不知道走了之后郭威又率兵猛攻任城的详细过程。

    根据杨琏的折子,这一战大周损兵折将,足足有两万之众,及时出现的林仁肇改变了这一战的局势,杨琏尤其为林仁肇请功,希望天子任命他为海楚两州的顺天节度使,主持两州的军政。

    两万大周士兵在区区任城下折戟沉沙,这是郭荣没有想到的,他原本以为义父撤退,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契丹人,可是却想不到杨琏的顽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郭荣有些踌躇了,尽管这份折子的战果有一定程度上的夸大。

    联想到义父让他速速和谈,这份折子又显得有几分真实可信。郭荣绝对不希望新生的大周政权就此倒塌,不然他的帝王梦就会破灭。

    郭荣抿着嘴,半响没有结果,杨琏也不在意,挥挥手,道:“既然你没有想明白,不妨回去再想,不过我可要告诉你,你的时间并不多,三天,我只给你三天的时间,不然,就兵哥相见。”

    杨琏说着,叫来了赵鹏,让他送郭荣出府。

    郭荣神色不定地走了,回到鸿胪寺,他立刻修书一封,快马送回大周。

    杨琏同样没有久等,他上书一封,向天子进言讨伐北方的十策,李璟立刻拿出来在朝廷上讨论了一番,群臣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赞同的认为,郭威造反,失去民心,如今汉国天子在金陵,便是为搬取救兵而来,只要以他的名义,便师出有名,战无不胜。而且大周正受到契丹,河东刘崇的入侵,开封、洛阳、襄阳等地兵力空虚,各地节度使也是貌合神离,只要大唐出兵,借口帮助汉帝复国,传檄四方,必然能取得不小的战果。

    反对的人则认为,大周虽然面临强敌,但大唐也同样如此,常州与吴越人的战事越来越激烈,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如果大唐再抽兵北上,金陵的兵力会更加空虚,一旦常州有变,金陵就危险了。

    群臣的意见各有道理,不过支持杨琏北伐的,多半是齐王一党的臣子,而反对的,则是燕王一党,以宰相孙晟为代表。朝廷的争辩持续了足足一日,争辩了一天的群臣没有得到结果,李璟也拿捏不定。

    散朝之后,已经天黑了,孙晟、周宗匆匆赶去燕王府,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燕王。几人正在商议的时候,郭荣又来了。

    郭荣这两日委实睡不好,巨大的压力让他额头上有了皱纹,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珠也变得有些浑浊,眼皮青青的,一看就没有休息好,整个人显得十分疲倦。

    孙晟见他这副模样,道:“郭荣,你这是?”

    “唉!”郭荣叹息了一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番。

    李弘冀抿着嘴不说话,杨琏的心太狠,不过很合李弘冀的胃口,如果两人不是敌人的话,光凭这一点,李弘冀都想要和杨琏交朋友了。

    周宗轻轻叩打了一下案几,道:“人生在世,不是为钱,就是为权。杨琏身为节度使,更是齐王的准女婿,可以说权利极大,如此想来,他一定对钱也感兴趣。郭荣,你不妨以金钱贿赂他。”

    李弘冀毕竟是皇室的人,知道一些内幕,闻言摇摇头,道:“杨琏他不缺钱,本王得到消息,他每一年都给父皇数百担的盐。”

    周宗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知道天子派人卖了一批品质很好的盐,狠狠地捞了一笔,可是却不知道盐的出处,想不到是杨琏提供的。杨琏既然能给天子数百担的盐,那他手中的必然会更多,想来是不会缺钱的。

    孙晟眼睛却一亮,道:“老夫倒是有一个办法。杨琏虽说不缺钱,但郭荣假装贿赂,不管杨琏收不收,我等让人弹劾,固然不能扳倒,但若能让天子愤怒,进而把与大周和谈的权利抓过来,也是极好的。”

    周宗捋着胡须,他不敢肯定这个计划能不能奏效,但这个计划似乎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只要天子改让他人主持和谈一事,事情就容易办多了。

    郭荣抿着嘴,仔细想了想,叹息了一声,站起身来,道:“不管怎样,总要试一试,届时,还请诸位帮忙,郭某感激不尽。必有重谢!”

    周宗道:“这个你放心。”

    郭荣朝着三人深深鞠躬,退了下去。

    李弘冀苦笑了一声,道:“简在帝心,这个办法我并不看好。”

    孙晟摇摇头,也拿不定主意,几人商议了半响,始终没有好的主意。天色越发的黑了,周宗和孙晟站起身来告辞,再不走,就要宵禁了,虽说两人是朝廷一品大官,但若是天子知晓他们与燕王来往甚密,也很是不好。

    李弘冀送走了两人,在屋子里踱步。他真的不甘心权利被夺,蛰伏的这段时日,他已经暗中蓄养了一百多名死士,个个都是能以一敌十的猛汉,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他不介意拼死一搏。

    郭荣回到了鸿胪寺,让赵匡胤准备金钱,第二日出去购买了一大堆礼物,用马车拉着,浩浩荡荡地朝着杨府走去,他弄得大张旗鼓,便是希望所有人都知道。

    一行人到了杨府门口停下,郭荣快步走上去敲门,赵鹏很快出现,见郭威带着七八个人过来,还有一辆马车,不由笑意盈盈。

    郭荣掏出一块银锭,塞给了赵鹏,赵鹏喜滋滋地把郭荣带进了府中,直奔书房而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步步紧逼

    杨琏正在书房里品着茶水,一边看着林仁肇派人送来的书信。

    杨琏回到金陵,林仁肇却没有闲着,在卢多逊的帮助下,他们继续实施杨琏的政策,收揽流民,开垦土地,这段时间,又收揽了一万多名百姓。这些百姓对契丹人恨之入骨,听见林仁肇招收兵马,纷纷赶来参军。

    林仁肇在书信里详细报告了他在山.东的情况,几件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进度杨琏还算满意。林仁肇还在书信里说了河北的战事,郭威和契丹人互相打了几仗,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林仁肇认为,这场大战至少要持续两到三个月的时间,等到夏日,契丹人可能适应南方气候,才会撤退。这就意味着,大唐至少还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至于郭荣前来谈判,两国结盟,林仁肇根本不信郭威能忍受刘承祐还活着,能忍受山.东被敌对势力掌控。

    杨琏匆匆看完了书信,这时赵鹏禀告,说郭荣来了。

    杨琏收起了书信,示意赵鹏带郭荣进来。

    郭荣进来之后,发现杨琏的脸上带着喜色,不免有些诧异。杨琏遇见什么喜事了?

    杨琏咳嗽一声,吸引了郭荣的注意力之后,这才道:“郭荣,你既然前来,想必已经想好了,你同意了?”

    郭荣先是摇摇头,又点点头,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走上两步,放在书桌上。

    杨琏伸出两根手指头,把纸张夹了过来,略略一看,这是一份清单,上面写满了礼物,什么珍珠翡翠,绫罗绸缎,看价值,至少有千金之多。杨琏忍不住笑了,道:“你这是贿赂我?”

    “不敢,杨节度辛苦,我这只是小小心意罢了。”郭荣说道。

    杨琏弹了弹纸张,道:“如此多的礼物,我似乎受之有愧啊。”

    郭荣抿着嘴不说话,眼睛亮亮的。

    “坦白说,我也很恨契丹人,所以这才暂停攻击中原,允许大周天子出兵抵御契丹。”杨琏说道。

    郭荣依旧抿着嘴不说话,这个时候,是最关键的时候,先听听杨琏怎么说。

    “可是,我相信,大周天子击退了契丹人之后,必然会进攻山.东,如今结盟,只是想要稳住大唐罢了,你说是也不是?”杨琏问道。

    郭荣心中暗暗点头,杨琏说的,是事实,但这个时候,他不可能承认,只得指着天,道:“杨节度,我以身家性命担保,绝不会出现此事,若是大周背叛了大唐,教我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发一个誓言而已,郭荣并不在意,算命的说他是富贵之身,他一定不会有事。

    杨琏眯起眼睛笑了,他慢慢踱步,似乎在仔细思考,半响,这才道:“前几****说的条件,你能不能接受?”在杨琏看来,这已经是最低的要求。

    郭荣没有太大的迟疑,点着头答应。

    杨琏正要说话,这是,王虎在门外道:“老爷,齐王派人来了。”

    “请他进来!”杨琏说道。

    郭荣迟疑了一会,正想要避开,杨琏摆摆手,道:“事情谈完再走。”

    郭荣皱眉,有些猜不透杨琏是什么意思,这时,齐王府的人已经走了进来,朝着杨琏施礼之后,奉上了一份折子,道:“杨节度,这是齐王刚刚得到的军报,特抄录一份,派小人送来。”

    “辛苦了。”杨琏示意他把军报放在案几上,让王虎拿两吊钱给他。

    杨琏拆开军报看着,这是常州送来的军报,钱文奉进攻常州,气势汹汹,唐军以李景达为帅,周邺、柴克宏等人为将,双方厮杀数月,两日前,周邺率兵强行突入吴越中军大营,击伤钱文奉,钱文奉大惊退走。李景达当机立断,率兵追击,周邺、柴克宏率领轻骑三百多,一路追杀,斩首两千余人。

    两人一直追到苏州地界,见吴越国境内无数堡垒耸立,便放弃了追击。吴越军退走,留下打量的辎重和财富,李景达派人封存起来,押送回京。这个消息让杨琏颇有些振奋,他夹起军报,扔给郭荣。

    “郭荣,你可以看看这份军报。”杨琏说道。

    郭荣倒是有些诧异,军国秘密,杨琏竟然敢给他看?如此看来,这份军报很快就不是秘密了。郭荣打开一看,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唐军在常州大捷,击退了吴越军,这意味着吴越国短时间内无法攻打常州,而更为重要的是,唐军南线的军事压力陡然减少,便可以派兵北上,支援山.东。

    郭荣沉思着,这份军报来的时间也太凑巧了一些,难不成这是杨琏的计谋?

    杨琏看穿了郭荣的心思,摆摆手,道:“我知道你心有余虑,怀疑这份军报的真假,我也不逼你,你可以去调查一番,再做决定,不过,下一次你来的时候,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不然大唐的雄狮,立刻赶赴中原。”

    郭荣心中惶然,也不知怎么走出去的,赵匡胤见他有些失魂落魄,便问了起来。郭荣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了,赵匡胤费了好大力气弄清楚了事情的缘由,他也想不到常州之战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钱文奉带兵多年,想不到在常州还是折戟沉沙,吴越国退去,对大周有很大的影响。

    两人带着部下,有些失魂落魄地走着,足足走了一炷香的时间,郭荣这才注意到他所来到的礼物被杨琏笑纳了,或者说,被杨府某个贪财的人笑纳了。

    这是好事,郭荣精神略略一振,忙让其他人回去,自己带着赵匡胤赶赴燕王府,禀告此事。

    燕王府,宰相孙晟、司徒周宗、李弘冀等人脸上都带着喜色,常州大捷,在一定程度上消掉了杨琏的功劳,而更为重要的是,周邺隐隐有投靠李弘冀的意思,这一次周邺立下大功,必然会得到赏赐,燕王一党终于有了一个掌握兵权的武将,对于日后的夺嫡,好处多多。

    几人商议的时候,郭荣皱着眉头进来。

    周宗忙道:“郭荣,难道杨琏没有收下礼物?”

    “收倒是收了,可是我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郭荣摇摇头,把吴越人兵败的事情说了,他把他的担心说了出来。

    周宗呵呵笑了笑,道:“郭荣,你不用担心,大唐常州大捷,有我们的人,他立下大功,燕王的势力就得到加强。如今杨琏又收下了礼物,我等便可趁机弹劾他收受贿赂,出卖大唐利益。杨琏若是不能掌权,你还担心什么?”

    郭荣眯着眼睛仔细想了想,理倒是这个理,当下精神大振。

    几人商议了一番,觉得现在天色已晚,明日再由孙晟进宫弹劾,几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各自散去。

    次日一早,孙晟进了宫。李璟正在后院踱步,常州大捷令他心中愉悦,决定好好奖赏大唐将士一番。李景达退敌有功,本身就是亲王,官爵难以再有升迁,而且更主要的是他对李景达有警惕之心,所以李璟对他只能是赏赐。

    至于带兵的周邺、柴克宏等人,李璟决定好好奖赏,至于如何奖赏,他还没有想好。这个时候,宰相孙晟求见。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孙晟先是恭贺。

    李璟心情高兴,哈哈大笑着,两人一前一后,聊着常州的战事,说了半响,孙晟却突然叹息了一声,连连摇头。

    “孙宰相,常州大捷可是喜事,你为何叹息?”李璟不解。

    孙晟面露难色,犹豫了片刻,还是摇摇头,道:“陛下,此事老臣只是听说,并没有亲眼看见,或许只是谣言。”

    李璟更加好奇了,摆摆手,道:“孙宰相,但说无妨。”

    孙晟又想了想,道:“陛下让杨琏杨节度负责与大周和谈,可是老臣听说,之所以迟迟没有进展,是因为杨节度收受了郭荣的贿赂,至少有千金之多。”

    李璟眯起了眼睛,笑了笑,道:“孙宰相是听何人所说?”

    “陛下恕罪,是老臣家中的管家。”孙晟说道。

    李璟忽然冷哼了一声,什么话也没有说,甩手离去了,脚步匆匆,看起来很是愤怒。

    孙晟眯起眼睛,等到天子消失在视线里,这才慢慢踱步,走出了宫城。

    孙晟顺利把这个消息送到了天子的耳中,原本以为大怒的天子会撤销杨琏的职务,但很快,他们就失望了,等了两日,始终不见陛下发出圣旨,反而是杨琏在这两日内连连上书,请求调南方兵马,进入山.东备战,一旦郭威赶跑契丹人,就立刻攻打开封,收复中原,恢复昔日大唐的荣光。

    杨琏折子递上去之后,朝廷中的主战派连连上书,支持北伐。刘仁瞻得到消息,也一连写了几份折子,表示愿意将功补过,率兵北伐。刘仁瞻背弃了天子的命令,攻打宿州、宋州,郭威大军抵达之后,经过苦战,却守不住宋州,只得退守宿州。

    天子得到消息,把他召回,另派大将守卫宿州。刘仁瞻为了将功补过,因此积极支持北伐,若是立下大功,这份耻辱就此揭过。

    朝廷中主战派一时声势浩大,这不仅让郭荣大惊,就连燕王李弘冀,宰相孙晟也觉得事态的发展有些控制不住,几人商议了很久,始终没有找到办法,尤其是常州大捷,唐军士气高昂,求战成为主流,孙晟、周宗等人反战的声音就像一滴水落入大火中,根本无济于事。

    更重要的是,周宗几次试探,发现天子的确有出兵北伐的心思,而且还打算以杨琏为主帅,先夺取中原,再收复河北,赶走契丹人。这个消息让众人大吃一惊,当初杨琏虽说北上,但打仗的主力是他的顺天军,皇甫晖、李金全的兵马不多,而刘仁瞻、刘彦贞率兵的兵马虽然多,却走了其他路线。

    杨琏能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占据山.东,若是掌控了更多的兵权,恐怕真的会收复中原。

    众人自然不愿,杨琏势力越大,他们的生存环境就会更加恶劣,孙晟、周宗、李弘冀商议了两日,始终没有结果。见众人束手无策,郭荣先坐不住了。

    大周主力正在北方与契丹人鏖战,河东刘崇出兵,又吸引了大唐一部分兵力,如果大唐真的抽调南军北上,开封兵力空虚,根本不可能挡得住唐军。如果中原落入大唐之手,大周将何去何从?

    郭荣仔细思量之后,见贿赂之策根本不能动摇杨琏的地位,只得再度赶去杨府,与杨琏商谈。郭荣并没有意识到一点,谈判一事,杨琏压根不来找他,都是郭荣亲自赶赴杨府,无形中,他在心理战上,已经落了下风。

    杨琏对于郭荣的到来并不意外,他慢悠悠地喝着茶水,等郭荣进来了,只是抬了一下眼皮,继续喝茶。

    今非昔比,郭荣不敢再多言,至少想要和大唐签订了和约,免除了后患再说,至于日后,那就另说。

    “杨节度,义父决定答应杨节度的要求。”郭荣回答的很是巧妙。

    杨琏抬头看了他一眼,懒洋洋地问道:“真的答应了?”

    “真的答应了。”郭荣点头。

    杨琏站起身来,竖起了食指,道:“大周天子答应我前几日提出的条件?”

    郭荣点头称是。

    杨琏笑了,竖起了中指,道:“可是这几日,我已经改变了主意,想要再提几个要求。”

    郭荣额头上冒出了汗水,杨琏这是在刁难,但他只有答应,忙点头,道:“请杨节度说来看看。”

    “大周朝廷每年进献给大唐西北的好马一千匹!”杨琏说道。

    郭荣擦了一把汗水,一年进献一千匹,这是何等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大唐有了战马,就能组建一支战斗力不俗的铁骑,随着战马的增多,大唐至少在野战上,就不惧怕大周。大周若要翻脸,在赶走了契丹人之后,至少需要休养生息两三年,这就是两三千匹战马。

    郭荣脸上阴晴不定,想了想,还是决定答应:“杨节度,这个条件我答应了。”

    “你能代表郭威?你能保证郭威以后不后悔?”杨琏问道。

    “我能代表!”郭荣坚定地点点头。

    杨琏笑了,竖起了无名指,道:“还有一点,我希望郭兄能留在金陵,做人质!”(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签订合约

    留在金陵做人质?郭荣一下子愣了,他肯定是不愿意留在金陵做人质的,虽说他不是天子的亲生儿子,可实际上,天子对他一点都不差,行军打仗,时常带他在身边。对他精心栽培,日后很有可能把大周的江山交给他。

    当然了,郭威本身有儿子,一度被刘承祐囚禁起来,但最终没有生命危险,理论上大周的江山会交给他们,但郭荣有信心能把皇位抢回来,他要做千古一帝,统一天下,北驱契丹,西复西域各国,建立不世功勋。

    可是如果留在金陵,他就不能立功,不能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更重要的是,大周发生什么情况的话,他不能及时得到消息,一番北方有变,他不能做出最为有利的选择。而且他不在大周,天子很有可能就转而培养亲生儿子,将来把皇位传给他们。义子虽好,终究比不得亲生儿子啊。

    郭荣脸上阴晴不定,杨琏突然抛出这个要求,令他难以抉择:如果不留在大唐,就不能与大唐达成停战协议,大周很有可能覆灭,大周覆灭,他的帝王梦想就此破灭,何谈统一天下,做他的千古一帝?可是留在大唐,他就不能登上皇位,如果天子的亲生儿子登基,他就是臣子,如果做出弑君的行为,他就是乱臣贼子。

    杨琏眯起眼睛打量着郭荣,他知道这个选择很难,但他就是要留郭荣在金陵。印象中,郭威似乎没有几年好活了,留下郭荣在金陵,日后大周的第二任皇帝是谁就有了更多的变数,当初他让刘承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善待郭威的妻子儿女,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郭荣思考着,杨琏并不催他,慢慢端起茶水喝着,足足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郭荣这才苦涩的开口了。

    “杨节度,难道不能让其他人留在金陵吗?”郭荣问道。

    杨琏放下茶杯,呵呵一笑,道:“其他人?你是说正牌的皇子吗?我想大周的天子一定舍不得吧,你横竖是假子,我想大周天子应该舍得。再说了,金陵有什么不好,灯红酒绿,你不是喜欢看人的妻子吗?”

    杨琏的话说到最后,充满了戏讪,郭荣如此聪明,哪能不明白杨琏这话的含义?他有些迟疑了,难道说他在金陵的一举一动,都被杨琏掌握着?

    可是杨琏说完之后,继续端着茶水慢慢喝着,杨琏如此表现,又让郭荣迟疑了,他到底知不知道?而且这话里的含义,那个所谓的妻子,难道指的就是符家女子?

    “郭荣,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若是没有想好,那你就先回去,等待我大唐进兵吧!”杨琏说道,也不强求他答应。

    郭荣抿着嘴,这个选择,实在是太难了。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门外,管家李雄心禀告道:“老爷,费云山费公子来访。”

    杨琏脸色微微一变,他立刻站起身来,冲着郭荣道:“郭荣,你先回去,想好了再来!”

    郭荣忍不住握紧了拳头,不管怎样,他是大周的使者,更是大周天子的养子,杨琏对她如此怠慢,而且要求如此苛刻,根本没有和谈的想法。现在,一个所谓的什么费公子来访,他就赶自己走,难道这个费公子,身份更高不成?

    面对杨琏的逐客令,郭荣虽说愤怒,但没有丧失理智,他是为求和而来,不想节外生枝,想了想,握紧了拳头,后退几步,朝着杨琏施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开。

    郭荣走到屋子拐角的时候,看见一个衣着十分华丽的人站在那里,自有一番气度,郭荣忍不住打量了一番,那人发现了,见郭荣长的不凡,朝着他点点头。

    郭荣还了一礼,匆匆离开了,到了杨府门口,一群家奴正在搬运着东西,郭荣好奇地打量了片刻,发现多半是些珍奇的物件,郭荣有些诧异,躲在一旁看了半响,见家奴把礼物都搬进了杨府,这才离开了。

    郭荣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立刻让赵匡胤调查一番,这个所谓的费公子究竟是什么人,能有这么大的手笔?

    杨府书房,茶香充盈,杨琏哈哈一笑,道:“费兄,别来无恙?”

    费云山还了一礼,道:“别后一两载,杨兄可是越来越年轻了。”

    “哈哈,请坐!”杨琏说道。

    两人分宾主坐下,寒暄了几句,费云山便说出了来意。

    唐军北上,大汉改朝换代,如今周国建立,却根基不稳,费云山此来,是想要联合大唐,再度攻打周国,费云山的打算,是唐军攻打中原、河.北,而蜀国攻打关中,如果有可能的话,连陇西一带也拿了。

    费云山建议,日后两国划潼关、黄河一线而治,蜀国治理关中、汉中、蜀地等地,尊大唐天子为兄。为了表示诚意,这一次他带来了许多钱财,希望杨琏能够说服大唐天子。

    杨琏对这个计划倒是很感兴趣,蜀国本身军事能力不强,与他联合,大有好处,更关键的是蜀国富裕,粮食充足,达成同盟,可以取得粮食,符合大唐利益,至于日后是敌是友,到时候再说。

    杨琏同意了这个计划,费云山很是高兴,两人聊了半响,费云山见天色不早,起身告辞,临行前,告诉他住在秦韵客栈。

    杨琏送了他出去,在院子里踱步,费云山来找自己,看来蜀国是想要趁着契丹人南下,大周兵力不足之际,再度攻打关中,若是能夺取关中,守住潼关,慢慢消化,逐渐恢复关中的经济、人口,仿效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历,当有一番可为。可是,唐末之后,关中人口损失很大,经济也受到极大的削弱,没有五六十年,根本恢复不过来。

    答应费云山,利用他们牵制大周的兵力,日后大唐收复中原,机率会大很多。杨琏决定明日进宫,面陈圣上。当然了,郭荣这边,也要尽力争取利益,杨琏同意攻打大周,却不是现在,也不算违约。

    再说了,蜀国若是兵出关中,大周就会陷入战火中,至少关中的经济得不到恢复,这对大唐同样有利。杨琏所犹豫的,是郭荣会不会答应,尽管他在与郭荣说话的时候,显得一副不在乎的模样,但实际上,他很希望郭荣答应,如果郭荣不答应这个条件,杨琏觉得把郭荣扣押在大唐,也未尝不可。

    次日,孙晟早早进宫了,他昨夜得到消息,有人来拜访杨琏,送来了很多值钱的礼物,经过调查,这些人是蜀国人,孙晟认为,杨琏与蜀国人有所勾结,日后必然会出卖大唐的利益。

    孙晟去得早,可是没有想到杨琏去的更早,杨琏早早进宫,便是与天子李璟说北伐的大事。逼迫郭荣答应让出徐州,大唐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占据徐州重镇。有徐州的庇护,山.东相对安宁,而且杨琏已经计划在梁山泊创建水师,与徐州一北一南,互相呼应,无论敌人是从河.北还是中原来,都能死死地顶住他们。

    李璟听了杨琏的分析,也认为徐州必须要得到,只是他有些不明白,杨琏为何要坚持把郭荣留在金陵?扣押大周人质,这是好事,可是为何偏偏是郭荣?

    杨琏却不太好解释,只得胡乱找了一个理由搪塞过去。杨琏的要求李璟基本答应了,不过他依旧让杨琏镇守海楚两州,林仁肇则另有指派。

    杨琏满意地走出来,恰好看见孙晟,见孙晟行色匆匆,杨琏也不理他,自顾走了。

    天子李璟高兴,也接见了孙晟,孙晟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子,递给天子,里面弹劾杨琏收受蜀国人费云山的贿赂,很有可能要出卖大唐的利益。

    李璟看了折子,脸色却阴沉了下来,把折子扔在地上,道:“孙宰相,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弹劾杨琏,究竟意欲何为?”

    孙晟忙道:“陛下,老臣只是担忧国事,大唐社稷决不能让害群之马给毁了呀。”

    “哈哈!”李璟大笑了几声,这才道:“害群之马?若是能为大唐开疆拓土,朕倒是希望大唐多几个这样的害群之马!朕告诉你,你若是再对杨琏有所谗言,朕就撤了你的宰相之位!”

    孙晟吃惊地看着暴怒的天子,噗通一声跪下了,道:“陛下息怒,老臣知错了。”

    “哼,知错?希望如此!”李璟说着,一甩衣袖,怒气冲冲地走了。

    孙晟弄不明白,陛下只是看了折子,就勃然大怒,至少,他要调查一下,看一看有没有这回事吧?孙晟走出了宫城,回到了皇城里的办公地点,慢悠悠地踱步,思考着这是怎么回事。

    “哎,你们听说了吗?杨节度又送了好多礼物进宫,至少价值千金。”一个小吏说道。

    另一个小吏抿抿嘴,十分羡慕,道:“前几日好像也松了不少礼物,你们说,这杨节度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钱财?”

    “谁知道,或许是有人为了巴结杨节度,这才送给他的呢?”

    “唉,官大就是好呀!”小吏依旧十分羡慕。

    两人又嘟囔着说着话,孙晟在门外听了半响,他明白了,不管是前几日郭荣的礼物,还是昨日蜀国人送来的钱财,杨琏都送了一部分进宫,天子本身就爱财,得了好处,自然是对杨琏刮目相看,孙晟弹劾他,岂不是自寻死路,拍到了马腿上?

    想到这里,孙晟不由打了自己两巴掌,为何事先不调查好一切?不然也不会功败垂成,反而让天子对自己印象极差,日后再弹劾杨琏,根本没有作用。

    孙晟没有心思处理政务了,他去了燕王府,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燕王,李弘冀心情顿时跌落到了低谷,周宗也明白了,天子为何对杨琏如此维护。

    从如今的局势看来,杨琏深受陛下信任,短时间内无法动摇杨琏在陛下心目中的形象,这条路,行不通了。

    几人束手无策,郭荣也觉得没有了希望,赵匡胤也带来了消息,那个蜀国人找到杨琏,是想要与大唐签订军事盟约,双方一东一西,攻打大周,日后以潼关、黄河为界,共分大周。

    这让郭荣很是焦急,原本杨琏只是计划,还没有实施,但如今蜀国人已经找上了门来,联盟就要成为现实,怎能不令他紧张万分呢?

    郭荣想了足足两个时辰,这才叹息了一声,站起身来,吩咐赵匡胤备马,要去杨府商谈议和一事。一路上,郭荣连连抽打战马,只用了半柱香的时间,就赶到了杨府。

    杨府大门正打开着,杨琏站在门口,赵鹏牵着战马,一副要出门的样子。

    郭荣急忙翻身下马,快步走了过来,施礼道:“杨节度。”

    “原来是郭兄。郭兄此来,一定是要想好了?”杨琏问道,翻身上马,策马缓缓而行。

    郭荣催动战马,跟了上去,咬咬牙,道:“杨节度,郭荣同意了。”

    “所有的条件都同意了?”杨琏问道。

    郭荣咬着牙,用力的点点头,他生恐不答应,就会反悔。

    杨琏停了下来,转过头,眯起眼睛仔细地打量着郭荣,片刻之后,杨琏笑道:“郭兄签订合约,可是自愿?”

    “是自愿,自愿!”郭荣急忙道,生恐杨琏反悔似的。

    杨琏点点头,道:“如此甚好。”

    郭荣脸上阴晴不定,想了想,还是决定答应:“杨节度,这个条件我答应了。”

    郭荣擦了一把汗水,一年进献一千匹,这是何等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大唐有了战马,就能组建一支战斗力不俗的铁骑,随着战马的增多,大唐至少在野战上,就不惧怕大周。大周若要翻脸,在赶走了契丹人之后,至少需要休养生息两三年,这就是两三千匹战马。

    “你能代表郭威?你能保证郭威以后不后悔?”杨琏问道。

    “我能代表!”郭荣坚定地点点头。

    杨琏笑了,竖起了无名指,道:“还有一点,我希望郭兄能留在金陵,做人质!”(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总揽SD

    御书房,李璟正在看着盟约的内容。

    大周承认山.东为大汉的实际控制区,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实际上,是受大唐控制,只是都不会说出来罢了。除了得到山.东大部分的州县,大周放弃已经占据的徐州,至于宿州,被刘仁瞻实际掌控,对于大周来说,还不算十分肉疼。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大周需要每年奉送给大唐最为优良的战马,以及精铁,此外,这一次谈判的使者郭荣也会留在金陵,作为人质。

    这对于李璟来说,不仅获得了实际的利益,面子上也非常好看,郭荣被留在金陵,如果北方的郭威有什么异动,李璟在第一时间就会选择杀了他。总体来说,李璟对这个盟约还算满意,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他没有奢望一下子统一中原,恢复盛唐的景象。

    “做得好,做得好!”李璟很是满意,连声称赞。

    “这是托陛下洪福。”杨琏笑了笑。

    李璟摆摆手,自从遇见杨琏之后,他的运气似乎就来了,先是救了怀柔公主,后来更是屡次击退强敌,如今成功为大唐开疆拓土,实在是功不可没。这段时间,李璟已经想清楚了,山.东初定,而且是挂着大汉的名义,所以大唐的重心依旧是山.东各州县。

    李璟已经想好了,就让杨琏监管海、楚、徐、兖、青、郓等州县,虽说权利涨了一大截,但李璟对杨琏数次的试探,让他坚信杨琏不会叛国。更重要的一点是,李璟舍不得钱。山东各.地战乱频仍,尤其是前两年的大水,对土地损害非常严重,要恢复这些地方的经济,需要大量的钱财,李璟舍不得。

    所以他宁愿让杨琏掌管这些地方,反正杨琏造盐很有一手,利用食盐的丰厚利润,杨琏一定能迅速恢复山.东各地的经济,至于其他地方,皇甫晖掌管密州,李金全掌管莱州,这两个地方位于山.东府邸,也算是一种牵制。

    此外,刘仁瞻留守宿州,刘彦贞调回京师,李璟还打算抽调其他人进入边疆,以待北方有变,收复中原。不过,这几年虽说丰收,存粮颇丰,但经历了连番大战后,粮食缺口很大,用来抚恤士兵的金银钱帛也消耗了不少。

    李璟咳嗽了一声,道:“杨爱卿,朕有一个要求,你能答应吗?”

    杨琏一副惶恐模样,道:“陛下,微臣的一切都是陛下赏赐,陛下有命,岂敢不从?”

    李璟呵呵一笑,道:“杨爱卿,你那种造盐方法,能否推广开来?”

    杨琏点点头,道:“推广倒是可以推广,但微臣以为,这个时候,并不能推广。”

    “为何?”李璟心中有些不悦,杨琏表面上说愿意为大唐效力,奉献一切,但只是要一个造盐的方法,他就拒接了。

    杨琏看出李璟的心思,便笑了笑,道:“陛下,微臣之所以能够造盐,是因为严格管控,不许任何人进入,这才防止了有人偷学,可若是大规模的推广开来,难免被吴越人偷学了造盐之术,如果吴越人也有这些产量,大唐的盐必然价格暴跌。”

    李璟点头,脸色缓和了一些,杨琏说的有理,以李璟的性格,绝对不希望吴越人得利。李璟想了想,道:“自古以来,齐鲁大地便是煮盐之地,若是朕把沿海地区给你,你能给朕多少盐?”

    杨琏想了想,道:“陛下能给什么地方?”

    李璟眯着眼睛,走到了地图边上,他原本打算让李金全掌管莱州,如今看来,需要作出变更,李金全守卫齐州,可北上南下,地理位置更为重要,山.东各地兵马的调动,走齐州最为快捷,这等于掐住了山.东各州县的脖子,也是防患于未然。至于皇甫晖,依旧掌管密州。密州是莱州、登州等地南下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同样险要。

    这两个地方不给杨琏,有他的好处。

    李璟眯着眼睛想了想,指着登州、莱州,这两州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临海,是优良的造盐之地:“杨爱卿,这两个地方如何?”

    “登州、莱州都临海,而且海岸线漫长,尤其是登州,北部有好几个小岛,是优良的港口,也方便造盐。微臣若是领了登州,加上海州等地,微臣愿意给陛下两千担食盐,而且都是最好的。”杨琏十分清楚,天子给他好处,自然是想要得到更多的好处,投桃报李,杨琏立刻做出了许诺。

    李璟眼前一亮,两千担食盐,他的呼吸有些急促起来,道:“当真?”

    “当真!”杨琏说道。

    李璟抿着嘴仔细想了想,做出了决定。

    杨琏总管山.东一半的州县,恢复经济的同时,积极练兵,为将来图谋中原做准备。杨琏趁机提出扩军的计划。他原本有五千精锐新兵,任城一战,被打了个七七八八,虽说林仁肇同样在征兵,但数量不多,最多只能自保。想要攻入中原,这点兵力根本不足。

    李璟也有私心,李金全、皇甫晖北上,其中禁军有一万人,徐州一战,基本都被打光了,后来刘仁瞻、刘彦贞带走两万多人,周邺、柴克宏支援常州,又损失了一万多人,禁军实力已经大不如前。

    禁军需要补充,李璟采取的是各州县抽调精锐,杨琏提出练兵,他立刻答应了,还允许杨琏征兵三万,其中一万,练兵若成,就南下守卫金陵。

    杨琏答应了,这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机会。杨琏在金陵又停留了大半个月,把盟约一事彻底解决,天子赐了一座府邸给郭荣,还赏赐了三十多名侍女,对郭荣也算特别好。

    天子让杨琏守卫山.东,对于杨琏来说,人手是最为紧要的,他一方面向符彦卿请教,毕竟符彦卿在徐州多年,认识不少人,杨琏决定从徐州的乡绅中,选择一批有见地、有学识,而且人品不错的人从政。另一方面,杨琏修书一封,给章文益、章文莹兄弟,让两人推荐一批愿意北上,品格良好的族中子弟,进入山.东任职。

    杨琏处理好了事情,大周那边,也有了消息,郭威咬牙同意了这个决定,并让杨琏收取徐州。天子大喜,立刻下令,让杨琏北上。杨琏想了想,带着符金盏、张绮栎离开了金陵,至于曾忆龄则依旧留在金陵,她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离开金陵之前,周邺、柴克宏也率领大军回来,两人都立下了功劳,得到了赏赐。周邺重新获得天子的信任,掌管禁军,柴克宏被抽调北,协助刘仁瞻守卫宿州。暗地里,燕王一党欢欣鼓舞,周邺正式向燕王表示效忠之意,并愿意为燕王夺嫡效力。

    但是作为三军主帅的李景达除了得到一些金银之外,李璟却没有其他表示。

    杨琏一路北上,他已经想清楚了,为了守卫山东,他决定把节度使府衙建在郓州,郓州靠近黄河,南方又有汶水和梁山泊,便于防守。杨琏思考了许久,郁洲是重要的产盐基地,一定要让心腹守卫,杨琏想来想去,最终选定了朱琦,千叮万嘱,郁洲绝对不能出事。

    在楚州停留了一些时日,章氏族人赶来,共有二十多人,文武各占一半,都是章氏一门的庶出,继承家中祖业无望,只能靠自己打拼。这些人都知道杨琏,大抵是章文益兄弟俩说的,听说杨琏奉天子之命,镇守山.东,都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思来了。

    杨琏自然是欢迎,先带着这批人赶往郓州。杨琏尚未抵达郓州,就接到了消息,随着天气变热,契丹人有些不适应,正在缓缓退却,郭威自然不肯放弃,率兵追击,他对契丹人恨透了,若非契丹人南下,他就能攻破任城,消灭杨琏,抓住刘承祐,彻底解决这个后患。

    可是契丹人的南下打破了他的计划,他怎能不愤怒呢?郭威一路追杀,斩首数百,契丹人有如惊弓之鸟,纷纷后撤,仓皇逃回契丹,这时,已经是盛夏的事情了。

    杨琏抵达任城,与林仁肇商议了一番,林仁肇也同意杨琏的做法,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杨琏留下陈铁守卫任城,他赶往郓州。为了在登州造盐,杨琏又不得不把林仁肇派往登州,而且登州有极为优良的港口,可以兴建水师。

    随着陈铁、林仁肇的离开,摆在杨琏面前的,是心腹太少,可用之人捉襟见肘,虽说章氏有二十多人赶来投奔,但人数远远不够,而且杨琏还不清楚这些人的才能,不敢轻易委任。

    卢多逊倒是有一个建议,隋朝时期,就有科举,大唐也曾几度科考,有不少人落榜,卢多逊建议,招揽落榜的士子,总会有人愿意来的。

    杨琏觉得这个意见不错,立刻让人贴出告示,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通过考核,均可录用,录用之人,除了给予俸禄,还能额外分到田地。这年头,土地最为金贵,想必会有很多人被吸引过来。

    告示贴出去,陆陆续续有士子前来应聘,杨琏为了表示吸纳人才的诚意,特意将赶来投奔的人都安置在一处颇大的客栈之中,过一段日子,集中考试,按照才能、经历分配,或为一县之长,或为一州刺史。

    这段日子,北方又有消息传来,郭威击败了契丹人,大军赶赴潞州,这时刘崇正在猛攻潞州,听说契丹兵败,郭威大军赶来,吓得立刻退兵,他留兵一万驻守辽州,大军会太原休整。

    北方战事告一段落,郭威回到开封,一连下达了几个命令,这些命令多半是恢复中原河北的经济,没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金钱,大周如何能收复山.东?

    双方出现了难得的默契,都没有动兵,杨琏抓紧时间,兴建水师,并从海州调了一批船只上来,增强郓州的防备能力。

    随着天气的炎热,李璟任命的各地节度使、刺史也纷纷就任,密州节度使皇甫晖写了一封信给杨琏,述说昔日情谊。刘仁瞻也对杨琏表示了谢意,他改变了行军路程,虽然夺得了宿州,却差一点令杨琏功败垂成,天子震怒,杨琏说了好话,刘仁瞻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派人送来了宿州特产,杨琏笑纳了,同时也表示了感谢,派人送了回礼。

    林仁肇抵达登州之后,立刻做出了考察,登州以北,有沙门岛、庙岛等一系列的岛屿,零星散布其中,绵延着朝着辽东半岛而去,当年隋唐攻打高句丽,登州便是出海地,此地若发展好了,可以大用。

    林仁肇拥有丰富的水师经验,又在海州经营了一两年,在登州考察之后,立刻做出了安排,在沙门岛修建港口,同时准备修建水池造盐,登州的建设如火如荼,郓州这边,也不甘落后。林仁肇建立的水师本来就有了雏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水师已经有了七千多人,个个都水性娴熟,可谓浪里白条。

    以梁山泊、郓州为中心,杨琏修建了一系列的堡垒,就目前的阶段来说,杨琏依旧是防守为主,郭威虽然签订了和约,也留下了郭荣为人质,但各种层出不穷的骚扰肯定是存在的,杨琏不得不防。

    水师的建设有了进展,陆军也招收了一万五千多人,杨琏让楚州的老卒带领新兵,狠劲地操练着。

    新兵的事情上了轨道,杨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考上,这段时日卢多逊十分忙碌,在准备着试题。士子们经过一段时日的准备,表示可以科考了。

    杨琏带着郭荣到了鸿胪寺的办公地点,这时,潘承佑正在里面翻阅着书籍,看见杨琏进来,忙站起身来,道:“杨节度,大驾光临,潘某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杨琏笑道:“潘寺卿,今日杨某来,却是要劳烦你了。”

    “但凭杨节度吩咐。”潘承佑说道,很是客气地拱拱手。

    “这位是大周的使者郭荣,如今已经同意与大唐议和,和谈的种种事项,还请潘寺卿帮忙。”杨琏说着,让出一步,身后的郭荣脸色有些郁闷地站了出来。

    潘承佑看了郭荣一眼,笑了笑,叫来了几名小吏,磨墨的磨墨,写字的写字,准备书写盟约。(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赵普

    郓州,秋高气爽,黄昏时分,杨琏从城外回来,想了想,让侍卫先回府,自己却在城中转悠起来。

    再有七八日,就要举行考试,虽说仅仅局限于山东一带,但还是吸引了大批的士子赶来,杨琏在城中转悠的时候,随处可见头戴璞头的士子,其中还有不少人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也听不清在念着什么。

    杨琏觉得腹中有些饥饿,就近走上了一间酒楼,这家酒楼规模颇大,足足有三层,一楼是大厅,此时挤满了人,二楼、三楼多半是包厢,杨琏选择了一楼。

    一楼人不少,杨琏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一个座位,身边是一名士子,一手拿着书籍,一手拿着筷子,一边吃,一边念着。杨琏侧目看了一眼,这名士子在读《春秋》。

    杨琏微微一笑,虽说是考试,杨琏却没有打算像后世一样的让考生死记硬背,他需要的是能在治政、军事上乃至于治农、治水等方面都有独特见解的人,读书固然是好事,读死书却不是好事了。杨琏没有提醒,等跑堂的过来,点了一碗面,便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一个士子正在说这话,道:“诸位,不要读书了,该怎么玩就怎么玩,临时抱佛脚,哪有什么用?”

    这话引来了不少人的讥笑,一个年约三旬的士子道:“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在下幽州赵普!”士子说道。

    杨琏摸了摸下巴,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有理了!赵兄,山东考试,虽说比不得科考,但若是考上,总归有一个一官半职,我等皆在苦读,赵兄为何这般说,难道有什么内幕不成?”依旧是那名年约三旬的汉子。

    赵普呵呵笑了笑,道:“哪有什么内幕,若是有内幕,我要需要考试吗?”

    众人点头,赵普这话说的没错。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虽然没错,可是唐末以来,群雄逐鹿,天下板荡。中原朝廷不过十数载就改换门庭,如今大汉几乎名存实亡,诸位以为,山东考试,当真是要考教诗词吗?”赵普问道。

    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却问道:“赵兄,那以你之见,考什么呢?”

    “政略、农事,若是有智谋之士,能出谋划策,也是极好的。”赵普说道。

    政略士子们还能理解,可是农事?堂堂的读书人去做什么农事?岂不是丢了读书人的颜面?有人不屑,顿时讥笑声四起。

    杨琏看了一眼赵普,这个名字有些特殊,不过让他感兴趣的是这个人。当即走上几步,坐在赵普身边,拱拱手,道:“赵兄,那以你之见,山东当要如何治政?”

    赵普哈哈一笑,居然是个为人大度的人,见杨琏问起,便道:“山东丘陵众多,背靠黄河,东临大海,春秋战国之时,便是强国,由此可见,山东有强国之姿。若是在海边煮盐,平原之地积极开垦,积攒粮食,同时利用山河之险,加强防守,积极练兵,一旦北方有变,便可出兵攻之。”

    有几名士子对赵普的话非常不屑,甩甩衣袖,自顾去了。

    杨琏却颇为感兴趣,道:“赵兄,那以你之见,北方有变,当是什么?”

    “这……”赵普有些警惕地看了杨琏一眼,这个人问这么多,有些奇怪。

    杨琏拱拱手,道:“赵兄,我是诚心请教,还望赐教。”

    赵普四周看了一眼,仔细想了想,低声道:“其实北方之变,不在契丹,便在河东。”

    杨琏点点头,他的方略也是如此,如今看来,赵普的想法居然和他有几分相似。当即笑道:“赵兄,请上楼一叙。”有的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赵普也是大度之人,闻言与杨琏找了一间包厢,杨琏又让跑堂的添了几个菜,上了两壶酒,两人边吃边说着。

    杨琏这才明白,如今赵普在洛阳居住,已经娶妻生子,只是一直未曾入仕。赵普没有入仕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不喜欢大汉君臣,认为他们是沙陀人,不值得他效力,以前的大晋也是如此。

    如今虽说郭威建立了大周,但在赵普看来,大周四周都是强敌,想要生存,非常困难。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听说契丹人南下之际,大唐顺天节度使没有趁机追击郭威,而是让他北上御敌,这种所谓的民族气节令他十分钦佩,所以,听说顺天节度使杨琏招募官员,赵普告别了妻子,赶到郓州,希望能得到赏识。

    杨琏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出身份,酒菜上来,杨琏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聊着,从战略聊到政务,从政务聊到军事,杨琏发现赵普懂得很多,这让杨琏对他刮目相看。

    赵普没有说错,杨琏也不希望招募到一群书呆子,而是需要在政务、谋略乃至于农、商等方面都有所见解的士子,在各方面发挥他的才能。农业的发达,士兵、百姓有饭可吃,而经商却能让百姓富裕,作为后世的人,杨琏自然不会特别抑止商业,反而会积极鼓励。

    两人这一聊,足足两个多时辰,酒上了好几壶,脸都喝红了。直到天色黑了,两人这才散去。

    杨琏回到节度使府上,找来了卢多逊,特别叮嘱他注意赵普。接下来又继续忙碌去了。

    十余日后,赵普看着告示有些发呆。果然不出他的意料,这一次考试,多半是考政务,而且居然还问到了天下大事,这正和他的心意,赵普洋洋洒洒,把心中谋略都说了出来。他知道,山东虽说名义上属于大汉,但实际上已经成为大唐的国土,就大唐而言,统一天下有两个障碍,一个是初生的大周政权。

    大周虽然刚刚建立,可是兵强马壮,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唯一的弱点便是经济略差,粮食不足,不能支撑长时间的战斗,大唐想要统一天下,就要先剿灭大周。而要消灭大周,却不是一夕可定,而且南方的吴越人也不会看着大唐夺取中原,大唐夺取中原若成,统一天下的势头就不可抵挡,所以吴越人必定会极力阻挠大唐北上。

    大唐的地理环境特殊,南北皆有强敌,所以大唐需要远交近攻,比如与定难军、河东刘崇、乃至于蜀国等国家或地区结盟,牵制大周,并想办法灭掉吴越,无后顾之忧后,便可全力争衡,一旦契丹人或是刘崇南下,大唐便可趁机出兵,夺取中原,占据河北。

    这是一个总体的计划,在平定了中原之后,大唐势力进一步扩大,余下如南平、楚地、南汉等国家,必然不战而降,或者说遇见的阻力就不大了。等到统一了南方,便可北上收复幽云十六州,夺回原本属于华夏的土地。

    赵普认为先南后北的政策是对的,他也有信心相信顺天节度使能采纳他的意见。可是,他在告示上看了足足三次,都没有看见他的名字。

    告示上有姓名的士子兴高采烈,虽说可能只是一个小吏,但对于一些生活潦倒的士子来说,就有了稳定收入,能够继续活下去,若是干的好了,成为正式的官员也不是梦想。

    赵普看了一眼身边高兴的士子们,不由摇摇头,他觉得顺天节度使不采纳他的意见,足见这个节度使没有远见,大唐天子让这样的人镇守山东,固然能有一时的兴盛,也不能长久,更不能收复中原。

    赵普叹息了一声,摇摇头,慢慢在街上走着,落榜令他心生倦意,既然在大唐没有机会,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大周皇帝那边碰碰运气。赵普沮丧地回到了聚贤馆。

    赵普抬头,仔细打量了一番,忍不住冷笑了一声,什么聚贤馆,到头来,还不是做做模样?

    可是契丹人的南下打破了他的计划,他怎能不愤怒呢?郭威一路追杀,斩首数百,契丹人有如惊弓之鸟,纷纷后撤,仓皇逃回契丹,这时,已经是盛夏的事情了。

    杨琏抵达任城,与林仁肇商议了一番,林仁肇也同意杨琏的做法,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杨琏留下陈铁守卫任城,他赶往郓州。为了在登州造盐,杨琏又不得不把林仁肇派往登州,而且登州有极为优良的港口,可以兴建水师。

    随着陈铁、林仁肇的离开,摆在杨琏面前的,是心腹太少,可用之人捉襟见肘,虽说章氏有二十多人赶来投奔,但人数远远不够,而且杨琏还不清楚这些人的才能,不敢轻易委任。

    卢多逊倒是有一个建议,隋朝时期,就有科举,大唐也曾几度科考,有不少人落榜,卢多逊建议,招揽落榜的士子,总会有人愿意来的。

    杨琏觉得这个意见不错,立刻让人贴出告示,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通过考核,均可录用,录用之人,除了给予俸禄,还能额外分到田地。这年头,土地最为金贵,想必会有很多人被吸引过来。

    告示贴出去,陆陆续续有士子前来应聘,杨琏为了表示吸纳人才的诚意,特意将赶来投奔的人都安置在一处颇大的客栈之中,过一段日子,集中考试,按照才能、经历分配,或为一县之长,或为一州刺史。

    这段日子,北方又有消息传来,郭威击败了契丹人,大军赶赴潞州,这时刘崇正在猛攻潞州,听说契丹兵败,郭威大军赶来,吓得立刻退兵,他留兵一万驻守辽州,大军会太原休整。

    北方战事告一段落,郭威回到开封,一连下达了几个命令,这些命令多半是恢复中原河北的经济,没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金钱,大周如何能收复山.东?

    双方出现了难得的默契,都没有动兵,杨琏抓紧时间,兴建水师,并从海州调了一批船只上来,增强郓州的防备能力。

    随着天气的炎热,李璟任命的各地节度使、刺史也纷纷就任,密州节度使皇甫晖写了一封信给杨琏,述说昔日情谊。刘仁瞻也对杨琏表示了谢意,他改变了行军路程,虽然夺得了宿州,却差一点令杨琏功败垂成,天子震怒,杨琏说了好话,刘仁瞻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派人送来了宿州特产,杨琏笑纳了,同时也表示了感谢,派人送了回礼。

    林仁肇抵达登州之后,立刻做出了考察,登州以北,有沙门岛、庙岛等一系列的岛屿,零星散布其中,绵延着朝着辽东半岛而去,当年隋唐攻打高句丽,登州便是出海地,此地若发展好了,可以大用。

    林仁肇拥有丰富的水师经验,又在海州经营了一两年,在登州考察之后,立刻做出了安排,在沙门岛修建港口,同时准备修建水池造盐,登州的建设如火如荼,郓州这边,也不甘落后。林仁肇建立的水师本来就有了雏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水师已经有了七千多人,个个都水性娴熟,可谓浪里白条。

    以梁山泊、郓州为中心,杨琏修建了一系列的堡垒,就目前的阶段来说,杨琏依旧是防守为主,郭威虽然签订了和约,也留下了郭荣为人质,但各种层出不穷的骚扰肯定是存在的,杨琏不得不防。当然了,杨琏也不会任由郭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一旦让郭威恢复过来,以中原的强大,杨琏很难抵抗。

    梁山泊与郓州水陆两军互相配合,就算郭威来攻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杨琏以工代赈,拓宽了运河,并把运河延伸到了郓州的护城河,这样一来,水师的走轲便可直接进入郓州,加强了郓州的守备能力。

    水师的建设有了进展,陆军也招收了一万五千多人,杨琏让楚州的老卒带领新兵,狠劲地操练着。平时多流汗,战时才会少流血,这些老兵对此深有体会,因此格外卖力。

    新兵的事情上了轨道,杨琏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考上,这段时日卢多逊十分忙碌,在准备着试题。士子们经过一段时日的准备,表示可以科考了。杨琏把科考的时日定在了秋收之后,士子们接到消息,拼命读着书,希望能在这一次不正规的科考中,被杨琏看中。毕竟这是一个机会,山.东各地百废待兴,若是有了政绩,加官进爵还是有机会的。(未完待续。)

第一章 说客

    转眼又是一年,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姹紫嫣红,郓州到梁山泊一带的路上,布满了良田,冬小麦的长势非常好,初步估算,冬小麦的收成比起平时,至少提高两成以上。

    天气刚刚转暖,杨琏就带着赵普、卢多逊等郓州大小官吏奔波在田地里,春年花开之后,冬小麦就要收获了,杨琏对此很是关心,有了这批粮食,下辖各州县粮食紧张的情况才会得到缓解。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杨琏奔波在田间,目的是研究在郓州种植水稻的可行性。

    郓州属于冬小麦种植区,而且位于淮河以北,百姓没有复种的意识,而且郓州是以小麦为主食,不像江南一带,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对耗地力较少的水稻成为主流,当然,江南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水稻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郓州靠近黄河,西南方向是梁山泊,这时候的梁山泊方圆将近千里,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水资源丰富,有种植水稻的基础。小麦的缺点是耗地力非常严重,在这个时代,没有合适的肥料,种植几年之后,就需要停种蓄养地力,如果种植水稻,可以减少这种消耗,而且杨琏继续打算在山东各州县推广猪,利用猪粪培养地力提高产量,这样一来,土地的肥力可以长期保持。

    郓州属于后世划定的秦岭、淮河以北一线,属于所谓的北方,除了必要的水资源,杨琏还需要考虑阳光,只有阳光充足,水稻才会抽穗,产量才会上升,所以杨琏的考察,主要是这个。

    杨琏亲自选定了几块地,这几块地靠近梁山泊,利于灌溉,而且属于官田,不会引起百姓的反抗,等到粮食产量上来了自然会有人大规模种植。就在杨琏忙着的时候,大周天子也在积极开垦荒地,收揽流民。

    养子郭荣留在金陵,郭威虽说心有不甘,但又不得不同意,大周帝国就像初生的婴儿,四周还有强敌,如果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夭折,养子郭荣能识大体,为帝国的生存而奋斗,甘愿留在大唐金陵,让郭威很是欣慰。在欣慰的同时,郭威又有些郁闷,郁闷的是亲身儿子被封为皇子之后,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懂得为父分忧为君分忧。

    或许他们认为大周帝国安稳如山,因为无论是契丹人还是河东刘崇,都被大周击退了。胜利带来了希望,也会让人膨胀,变得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可是只有郭威才知道,如今的大周帝国风云飘摇,并不安稳。

    与汉国残余势力可谓不死不休,河东是北方重镇,唐末以来,中原朝廷的唐、晋、汉都是出自于河东,由此可见,河东的重要,刘崇不得不防,契丹人不得不防,占据了山东州县,名义是大汉实际是大唐的杨琏也不得不防。这几个势力,尤其是杨琏与刘崇,对开封的威胁很大,不得不防。迫于无奈之下,郭威不得不重兵驻守在边境,尤其是开封的兵马达到了十余万。

    如此多的兵马对粮食、军饷都是极大的消耗,郭威也想精兵简政,可是迫于压力,又不敢裁军。中原、河北人口相对众多,可是经济破坏严重,赋税不足,粮食不足,郭威只得采取军屯的办法,提高粮食产量。

    关中倒是好地方,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造就了无数良田,可是人口极少,郭威曾经一度想要移民关中,偏偏蜀国对关中虎视眈眈,迫使郭威不得不加强关中的防御力量。

    好在南平依旧奉大周为宗主国,吴越国也派人来称臣,郭威与群臣商议之后,决定利用吴越国的势力,来牵制大唐,这样一旦大周有变,大唐就无法北上,压力相对会小一些。

    当然,要想击败敌人,除了自身强大,从内部瓦解对方也是不错的办法,郭荣在金陵呆了将近一年,对金陵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他曾好几次写信告诉郭威,大唐看起来强大,实际上内部纷争不已。

    郭荣把他在大唐了解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郭威,郭威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千叮万嘱,要郭荣寻找机会,破坏大唐内部,尽量为大周争取时间,为了让郭荣能更好的活动,郭威暗中派人押送了金银钱帛给他,让他不要吝啬,该用就用,若是能击败大唐,还会缺钱吗?

    郭荣得到了打量金钱的支持,在金陵变得十分活跃起来,他与燕王李弘冀、宰相孙晟,司徒周宗、禁卫军统军周邺等人交往甚是亲密,尤其是禁卫军统军周邺,郭荣看中了他的带兵能力,与他相交甚厚,不时请他吃饭,送他一些特产。周邺也就笑纳了。

    金陵的情况杨琏知道一些,这些消息极少部分是齐王告诉他的,更深一层的东西多半是曾忆龄传回来的。杨琏知道,郭荣在金陵肯定不会安分,他叮嘱曾忆龄,密切监视金陵的情况,一旦有任何异变,立刻快马通报。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杨琏圈定的农田已经开始蓄水,种植水稻,为了提高产量,保护好水稻,杨琏特意从金陵高薪请来了经验丰富的老农,让他们安心种植水稻,粮食产量越高,奖励越丰富,若是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说改良水稻,杨琏还打算任命他为朝廷的官员,专门管理农事。

    老农得到杨琏的许诺,又先得到了丰厚的奖赏,鼓足了干劲,一心扑到在水稻上,像伺候老祖宗一样伺候着几亩农田。杨琏抽出身来,专心处理政务。

    这时,经过一年的努力,杨琏在两国边境种植了不少树木,在唐军战马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利用各种障碍物阻挡大周的骑兵,同时避免周国的骚扰。

    练兵方面,郓州常驻兵马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水师七千人,就驻扎在梁山泊中,来自蒲城章氏子弟的章文济、章文朝、章仲通等人分别任命为水军指挥使,日日操练水师,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步兵将领刘正、陈可言之胞弟陈可盛,以及楚州新军的精锐都被提拔起来,成为郓州兵马的骨干,为了达到锻炼新兵的目的,杨琏时不时带兵进山剿匪,达到练兵的目的。

    与此同时,林仁肇在登州抓紧时间,修建了码头,并在沙门岛上修建了无数的池子,开始晒盐,盐的产量大增,使得杨琏的财富滚滚而来,逐渐弥补了前期的投入,甚至还有一定盈余。

    在林仁肇的带领下,登州水师不时从沙门岛出发,向北寻找去辽东半岛以及幽云十六州的水路,当然了,林仁肇没有大规模的北上,而是使用走轲小船,利用罗盘不断寻找路线,纪录了下来。

    杨琏在山东的活动有的是明,有的是暗,明面上的消息不断传入金陵,燕王李弘冀得到消息,显得很是忧心:武将兵权太重,很有可能造反,更何况他对杨琏有意见,所以很坚信杨琏必定会造反。

    可是偏偏父皇对他十分信任,孙晟几度进言,天子大怒,差一点就撤掉了孙晟的宰相之位,有了孙晟的前车之鉴,司徒周宗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静观事态发展。

    这一日,李弘冀正在府中钓鱼,可是心烦气躁的他根本静不下来,鱼儿也不上钩,弄得他火气很足。这时,已经投靠李弘冀的陈栋慎匆匆走了过来。

    “殿下,吴越人来了。”陈栋慎禀告。

    李弘冀抿抿嘴,又是吴越人。对于吴越人的背信弃义,他十分不满,本想摆摆手不见,陈栋慎笑了笑,道:“殿下,这一次是中吴节度使钱文奉的次子钱承礼亲自赶来,或许有什么想法。”

    李弘冀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如此,带他来见我。”

    很快,陈栋慎带着钱承礼来了。钱承礼冲着李弘冀施礼,道:“钱承礼见过燕王。”

    李弘冀抿抿嘴,摇摇头,道:“你来,有什么事情?”

    钱承礼笑了笑,他知道李弘冀对吴越人不满是为什么,换了自己,肯定也不会好脸色,当下也不介意,走到一边,坐在石凳上,道:“燕王,别来无恙?”

    李弘冀勉强露出笑意,道:“本王很好。”

    “燕王想不想更好呢?”钱承礼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弘冀问道。

    “哈哈!”钱承礼笑了笑,道:“当年的事情,也是迫不得已,吴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行此下策,希望燕王能够理解。”

    坦白说,这个道理李弘冀并不是不懂,他对杨琏,也是用尽了各种计谋,可是始终无效。当然了,计谋用在自己身上,吃亏的是自己,换谁也会不开心。

    钱承礼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如今杨琏气势正盛,大唐天子让他镇守山东,当真不怕引狼入室吗?”

    李弘冀被说中心事,摇摇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他相信任用杨琏是引狼入室,可是父皇不相信,更是把大把的权利交给他,他一个几乎被废的亲王,又能有什么用?

    钱承礼继续说道:“燕王,我当真是为你不公呀。你是嫡长子,却不能登基为帝,而且齐王与你关系不佳,若是他成了天子,你将要何去何从?”

    李弘冀突然暴怒起来,钱承礼这话说中了他的心事,他突然跳了起来,从袖子里掏出匕首,架在了钱承礼的脖子上,双目圆睁,道:“你意欲何为?信不信我杀了你!”

    钱承礼倒有几分胆色,面对暴怒的李弘冀也不惊慌,不紧不慢地摇摇头,道:“燕王,我此来,是要给你送一场富贵,你莫要激动,错杀了好人。”

    在林仁肇的带领下,登州水师不时从沙门岛出发,向北寻找去辽东半岛以及幽云十六州的水路,当然了,林仁肇没有大规模的北上,而是使用走轲小船,利用罗盘不断寻找路线,纪录了下来。

    杨琏在山东的活动有的是明,有的是暗,明面上的消息不断传入金陵,燕王李弘冀得到消息,显得很是忧心:武将兵权太重,很有可能造反,更何况他对杨琏有意见,所以很坚信杨琏必定会造反。

    可是偏偏父皇对他十分信任,孙晟几度进言,天子大怒,差一点就撤掉了孙晟的宰相之位,有了孙晟的前车之鉴,司徒周宗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静观事态发展。

    这一日,李弘冀正在府中钓鱼,可是心烦气躁的他根本静不下来,鱼儿也不上钩,弄得他火气很足。这时,已经投靠李弘冀的陈栋慎匆匆走了过来。

    “殿下,吴越人来了。”陈栋慎禀告。

    李弘冀抿抿嘴,又是吴越人。对于吴越人的背信弃义,他十分不满,本想摆摆手不见,陈栋慎笑了笑,道:“殿下,这一次是中吴节度使钱文奉的次子钱承礼亲自赶来,或许有什么想法。”

    李弘冀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如此,带他来见我。”

    很快,陈栋慎带着钱承礼来了。钱承礼冲着李弘冀施礼,道:“钱承礼见过燕王。”

    李弘冀抿抿嘴,摇摇头,道:“你来,有什么事情?”

    钱承礼笑了笑,他知道李弘冀对吴越人不满是为什么,换了自己,肯定也不会好脸色,当下也不介意,走到一边,坐在石凳上,道:“燕王,别来无恙?”

    李弘冀勉强露出笑意,道:“本王很好。”

    “燕王想不想更好呢?”钱承礼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弘冀问道。

    “哈哈!”钱承礼笑了笑,道:“当年的事情,也是迫不得已,吴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行此下策,希望燕王能够理解。”

    坦白说,这个道理李弘冀并不是不懂,他对杨琏,也是用尽了各种计谋,可是始终无效。当然了,计谋用在自己身上,吃亏的是自己,换谁也会不开心。

    钱承礼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如今杨琏气势正盛,大唐天子让他镇守山东,当真不怕引狼入室吗?”

    李弘冀被说中心事,摇摇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他相信任用杨琏是引狼入室,可是父皇不相信,更是把大把的权利交给他,他一个几乎被废的亲王,又能有什么用?(未完待续。)

第二章 契丹人的心思

    三人结拜之后,喝了血酒,指天发誓,不求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当然了,对于这份誓言,他们究竟当多少真,也只有他们心里清楚。三人都存着互相利用的心思,只是有表露不言罢了。李弘冀当即令人备了酒宴,三人吃饱喝足,这才散去。

    李弘冀亲自送两人出门,一副很是亲热的模样。陈栋慎在他身后,皱皱眉,道:“燕王,当真要与他们合作吗?”

    “哼,互相利用而已。”李弘冀淡淡的说道,负手踱步走了回去。李弘冀自己也清楚,无论是大周还是吴越,都是大唐的敌人,现在大伙儿彼此只是存着利用的心思,李弘冀绝对不会上当,在适当的时候,他一定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青石板路上,郭荣和钱承礼缓缓而行。

    钱承礼道:“郭兄,你说他会上当吗?”

    郭荣抿抿嘴,舔了舔嘴唇,道:“不管他会不会上当,该做的,我们还是要做。而且你发现没有,李弘冀对权利的渴望非常强,他早晚肯定会上当。”

    “可是,如今燕王没有多大的权利,你我该怎么办?”钱承礼问道。

    郭荣笑了笑,道:“一个字,逼。”

    钱承礼仔细想了想,道:“郭兄,你的意思是?”

    郭荣低声说了起来,钱承礼连连点头,事情说定,两人分开离去。

    数日后,金陵流传着一个消息,说是燕王府,藏着甲士数百人,日日磨刀,不知道有什么秘密。这股谣言很快传播开来,不仅百姓们议论纷纷,就连朝中臣子也有不少人得知。

    孙晟是知道燕王的一些秘密的,闻言大吃一惊,急忙奔向燕王府,李弘冀得到消息,也是大吃一惊,他偷偷蓄养死士,这件事情十分隐秘,是什么人散布出来这个消息的?

    李弘冀与孙晟商议了半响,决定装作不知此事,毕竟如今李弘冀是戴罪之身,若是他老老实实在府中,怎么可能知道这个消息呢?可是事情没有随着李弘冀的低调而逐渐消失,这个谣言反而越演越烈。

    皇城,李璟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李璟是有些不信的,长子虽然脾气不好,但想来应该识大体,不至于在金陵蓄养死士吧?皇子蓄养死士,这事情可不是一般的事情,难道长子要造反?

    李璟想了想,让大理寺萧俨去彻查此事,谁都知道萧俨刚正不阿,不参与党争,相信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有结果。萧俨得到圣旨,立刻做出调查,这个时候,李弘冀已经把死士遣散,萧俨查了了十几日,没有调查出来,只得据实上报,李璟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郭荣和钱承礼见这事儿一开始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却无疾而终,不免诧异万分,两人决定再逼李弘冀,只是一时没有更好的主意罢了。

    郓州,经过大半个月的忙碌,冬小麦已经收割,杨琏腾出来的官田已经蓄满了水,几名老农正带着士兵在田地插秧,不时提点几句,杨琏在田间巡视着,他希望水稻在郓州能有很好的收获,复种的提高会极大地提高粮食产量,有了足够的粮食,杨琏的底气就更足了。

    杨琏正在巡视的时候,陈可盛匆匆走了过来,禀告着,道:“杨节度,契丹有人来访。”

    “契丹人?”杨琏一愣,想了想,快步走了,“走,去看看!”

    节度使府内,杨衮正在踱步,作为幽云十六州的汉人,他的身份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不甘心被契丹人奴役,另一方面,中原王朝的势衰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接受现实。

    杨琏进来,脚步声惊醒了沉思的杨衮。杨衮看见杨琏,快步走了过来,道:“杨节度,别来无恙?”

    杨琏眯起眼睛打量了好一会杨衮,才想起来他是谁,便笑道:“原来是杨将军,请坐!”

    两人寒暄了几句,侍女端了茶水上来,两人便开始聊天,杨琏这才明白,杨衮前来契丹所为何事。去年契丹趁着郭威造反之际,想要掠夺中原财富,杨琏与郭威及时的和谈,使得郭威得以率兵北上,抵御契丹。一番大战之后,契丹人损失不小,加上天气逐渐炎热,只得放弃了南下。

    如今,契丹又想卷土重来,所以第一时间,契丹皇帝耶律阮派出了杨衮,单身入唐,商议共取大周的事情,按照耶律阮的想法,大唐、契丹出兵,共灭大周,事后,契丹取金银钱帛、妇女,大唐得到土地,可谓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面对这个所谓的诱惑,杨琏显得很是沉默,如今不是晚唐,需要借助回鹘等国的士兵来平叛,不然当初杨琏就会死死缠住郭威,让契丹人在河北作恶。至于当初的上书,也只是想给郭荣压力罢了。

    杨衮见杨琏默然不语,半响,这才道:“杨节度,这件事情是大事,不若请示大唐天子,再做计较?”

    杨琏扬眉,杨衮这话有些意思,而且他隐隐觉得有些奇怪,杨琏只是区区的节度使而已,要想两国联盟,杨衮应当去找大唐天子才对,找一个节度使能有什么用?

    杨衮忽然摇摇头,道:“其实我也知道,杨节度是不肯信任契丹人的。”

    “何以见得?”杨琏开口。

    “嘿嘿!”杨衮笑了笑,道:“杨节度,去岁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若是杨节度肯支持契丹,牵制郭威,这大周帝国,恐怕早就灭亡了。”

    杨琏摇摇头,道:“不是我不想牵制,我孤军深入,得不到补给,而且任城一战,唐军兵力损失极大,根本没有余力反攻。”在契丹的使者面前,杨琏还是要掩饰一下。

    杨衮闻言,却哈哈笑了起来,定定地看了杨琏半响,道:“杨节度,实不相瞒,我虽然是受契丹皇帝指派,商议与大唐联合进兵一事,但实际上,我却有另一个想法。”

    “愿闻其详!”杨琏也不拒绝,听听不是坏事,至少可以知道契丹人的下一步行动。

    杨衮苦笑了一声,道:“幽云十六州,历来是中原的属地,沙陀人石敬瑭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幽云十六州,幽云的汉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国。如今大唐国势蒸蒸日上,杨节度又痛恨契丹人,杨节度若是北上收复幽云,杨衮愿意率领幽云汉人,响应义师!”

    杨琏皱皱眉,仔细地看着杨衮,见他神色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契丹人的愤恨,顿时有些心动,幽云是河北的屏障,中原王朝想要力保河北安定,必须要占领幽云,后世大宋被动挨打,这是其中一个因素。

    幽云有草原,上谷一带可以养马,魏晋时期赫赫有名的上谷铁骑便来自此地。只是,想要夺取幽云,必须要占据河北,而且杨琏与赵普、卢多逊等人商议的结果,都认为先平定南方,再集中力量收复幽云才是上策。

    杨衮见杨琏不说话,惨笑了一声,有些失魂落魄,站起身来,摇摇晃晃,道:“原来是我瞎了眼,看错了人!”说着,向外走去。

    “站住,你要去哪里?”杨琏叫住了他。

    杨衮哼了一声,显然很是不满,他满怀信心而来,想不到杨琏拒绝了,难道要他去找郭威吗?

    杨琏摆摆手,示意他坐下,道:“来,你详细给我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杨衮眼睛一亮,有些犹豫地看了一眼杨琏,最终下定了决心,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本血书。这是一份由幽云契丹将领用血写成的请愿书,下面密密麻麻地盖着手指印,足足有三十多人。

    杨琏知道,这份血书若是落入契丹皇帝耶律阮的手中,这些汉人将领都会被斩首,杨琏仔细问着,这才知道,当今契丹皇帝耶律阮好大喜功,特别喜欢打仗,而且此人喜欢任用汉人,这些汉人多半是原本晋国的臣子,此外有一部分是原本幽云的汉人将领。耶律阮重用汉人,却对契丹贵族不闻不问,极大地损害了契丹贵族的利益,如今的契丹情况不容乐观,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契丹若是内乱,最受苦的还是汉人,他们不愿意为契丹人卖命,所以杨衮这一次奉命南下,另有私心。对于这个说法,杨琏有了几分相信。契丹他虽然不熟悉,但对评书杨家将还是有些了解的,这杨衮据说就是杨家将的祖先嘛,虽说评书不是史实,但多多少少有些根据吧。

    杨琏想了想,又详细问了几个问题,更进一步了解了契丹的情况,原来耶律阮一意孤行,不顾国内契丹贵族的反对,接受了刘崇的礼物,决定出兵攻打大周,为了一举灭掉大周,耶律阮接受臣子的建议,联络大唐,准备三面夹攻大周,各取利益。这才有了杨衮的出使。

    契丹、刘崇又要出兵攻打大周了?杨琏得到消息,不免就是一愣,这几年契丹连连动兵,国力当真是雄厚啊。连连征战,也难怪契丹贵族会反对耶律阮,杨琏想要知道契丹、刘崇如何出兵,但杨衮只知道出兵一事,其他具体的并不清楚。

    杨琏找来了地图,仔细看着,他觉得契丹、刘崇出兵,最好是出兵河北,契丹沿着东线,刘崇沿着太行山一线,既可分散大周的兵力,又可互相支援,比起刘崇出兵潞州要很多,毕竟刘崇两次出兵,都是攻打潞州,并没有占到便宜。

    分析了半响,杨琏作出了决定,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金陵,杨衮则继续朝着金陵前进。

    数日后,李璟的面前摆着一份杨琏的折子,在折子里,杨琏说了最近契丹的情况,杨琏认为,契丹人、刘崇南下,必然能牵制大周的兵力,他建议,这个时候大唐也要出兵,决不能闲着。

    李璟虽然高兴,却有些犹豫,大周的实力如何,他从杨琏、刘仁瞻等人的战报里深有体会,若是不能灭掉大周,刚刚建立起来的盟友关系就会破裂,在大唐腹地还有劲敌吴越人的情况下,与大周撕破脸皮,显然有些不靠谱。

    李璟想了又想,始终没有做出决定,这件事情非常隐秘,他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因此他召见了齐王李景遂、宰相孙晟、司徒周宗,以及刚刚从地方上召回来的韩熙载、常梦锡、冯延巳、陈觉等人。

    这场小型的朝会充满了辩论,冯延巳、陈觉本来与韩熙载、常梦锡等人是政敌,不管这件事情有没有好处,反正政敌支持的,自己必须要反对,正常辩论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众人争论的口干舌燥,始终没有一个结果。

    李璟有些头疼,以宰相孙晟等人为首的一伙人,他们反对进攻大周,第一,两国签订了盟约,若是背信弃义,要被天下人所指;第二,边镐在年初接受马希萼的邀请,出兵楚地,如今楚地战事激烈,是在没有必要再惹怒大周,同时与楚国、大周交战,大唐能撑得住吗?而且吴越人一定会趁机进攻常州。

    冯延巳倒是很激动,他好不容易重返金陵,自然希望能立下功劳,加深天子对他的好感,因此他与陈觉极力鼓动天子出兵,收复中原。

    这场争辩中,齐王没有吱声,他也拿不定注意,散朝之后,李璟立下齐王商议此事,孙晟却急匆匆地去了燕王府,并派人去找了郭荣。

    郭荣知道燕王找他,必然有事,急匆匆赶来,这时孙晟已经把事情经过详细告诉了李弘冀,对此李弘冀也紧皱眉头。如果大唐出兵攻击大周,很显然,杨琏治理的山东是最为重要的战区之一,从郓州北上渡过黄河,可以攻打河北;向西,可以攻打中原,如果大周的兵力空虚,指不定一股而下开封,占领大周的国都。

    如果杨琏真的立下这个大功,他的威望和实力必然大为上涨,燕王想要再夺嫡,显然更加困难。

    李弘冀绝对不想看到杨琏再立下战功,孙晟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极力的阻止。可是从如今的情况看来,天子似乎已经意动,要怎样才能阻止呢?

    当郭荣知道了此事之后,他张大了嘴巴,这一幕更是他不想看到的,他急忙朝着孙晟拱拱手,拜托他一定要说服天子,不要出兵大周。(未完待续。)

第三章 皇权的诱惑

    大战看起来就要一触即发,郭威接到消息,调集粮草,积极备战,周军的异动并没有瞒过杨琏散布在开封、洛阳一带的探子,不断把消息传回。

    郓州,杨琏与赵普、卢多逊等人商量之后,认为周军兵马调动频繁,显然有出兵的意思,看来郭威已经得到契丹、刘崇出兵的消息,准备出兵抵御侵略。

    杨琏也立刻调动兵马,布防在郓州一带,一时之间,北方各地乌云密布,一场大战似乎就要爆发。七月,随着各方消息的传播,杨琏得到了更为确切的消息,耶律阮力排众议,用皇权压制了契丹贵族,决意出兵攻打河北,刘崇也试图南下,准备与契丹人共灭大周,恢复江山。

    杨琏曾与刘崇联络过,只是这时的刘崇已经不肯相信任何人,亲生儿子刘赟被郭威杀死,所以尽管刘承祐在大唐的护卫下安然无恙,刘崇依旧不肯相信侄儿还活着,他曾经要求杨琏把刘承祐送到河东,不过杨琏拒绝了。

    当然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大唐离河东山高水远,必须要经过河北,翻越太行山,才能抵达河东,而在边关,大周一定严密设置关卡,千里迢迢去河东,实在是太难了。

    不管杨琏有什么理由,刘崇自然是不肯相信,所以他出兵宁愿相信契丹,而不是大唐。北方即将到来的战事令河北各地的百姓十分惶恐,靠近契丹的州县,百姓们得到消息,纷纷南下,刺史、县令一再申明,也无法阻止一意南下的百姓。

    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中原、山东各州县的百姓也都惶恐不安起来,不少百姓开始抢购粮食,以至于物价快速飞涨。尤其是开封的粮价,一日三涨,一开始百姓还能接受,等到后来,一般百姓都买不起粮食了。

    这样的情况引起了郭威的注意,为了避免动摇根本,他不得不动用一定数量的军粮,来平息粮价,同时派人进入蜀国购买粮食,但是蜀国早有准备,两国即将开战,盘查十分严格,购买粮食几乎不可能。迫于无奈之下,郭威只得把目光放在了南平。

    南平高氏虽说建立了国家,可能统治的地区不过江陵府一带,兵力不足,国土不足,高氏大多时候是仗着地处长江中游的优势,打劫过往的商队,名义上是国家,实际上是一股势力比较大的强盗组织。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南来北往的商队大多会经过江陵,郭威把目光放在了南平高氏的身上,他希望能借助高氏的力量,得到更多的粮草,至于手段,他才不管。

    这时候南平处以高保融的统治之下,历代南平君主都奉行强者为尊的信念,大多数的时间遵奉中原王朝,偶尔在杨吴、李唐之间摇摆,目的就是生存下去。

    高保融得到郭威的密令,很是犹豫了片刻,郭威的命令他自然是要遵从的,只是江陵虽说富裕,但土地不多,他哪里有这么多的粮食?为了多的粮食,他只有一个办法,继续老本行,抢劫!

    金陵,费砚显得十分狼狈,为了得到大唐的支持,他再度运送了一批粮食赶往金陵,可是刚到江陵,十几艘商船的粮食都被洗劫而空,费砚也差一点被抢到捉住,若非他及时跳江,恐怕小命不保。

    费砚水性极好,跳入江中之后,拼命游泳,中途又被渔船所救,这才保住了性命。费砚谢过了恩人,想了想,先去了金陵,他在金陵设立了商社,费砚暂时安顿下来,听说杨琏不在金陵,想了想,又乘船去了郓州。

    杨琏接到消息,不由皱眉,他知道,费砚长期在这条路上贩卖粮食,由于打通了关节,所以没有出事,而这一次出事,显然不是金钱给的不够,而是有人刻意而为,高保融为何会做出这种蠢事?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支持,杨琏想了想,这个人便呼之欲出了。

    杨琏好言安慰了费砚一番,表示这口恶气一定会出。通过费砚的嘴,杨琏得到蜀国的一些情况,蜀国也接到了契丹即将入侵的消息,所以他们打算趁着这个时间占据关中,以潼关为界,与大周对峙。

    杨琏倒是认为可行,他带费砚去军中看了看,如今郓州有一万多兵马,此外兖州、徐州等地的兵马零零星星加起来也有三万多,就算得不到大唐天子的支持,也有能力攻打大周。

    费砚大喜,当即表示愿意与大唐合作,共取天下。

    杨琏给费砚灌了一阵**汤之后,把计划告诉了他,杨琏的意思,是要蜀国等待时机,契丹、河东南下,一定会牵制大唐的兵力,蜀国等到大周主力北上,双方苦战不休的时候,再从西边进攻,大周必然捉襟见肘,就算能赢,士兵也一定十分困乏,夺取关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费砚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告辞了杨琏之后,匆匆赶回成都。

    八月上旬,契丹正式出兵,一路上大张旗鼓,拥兵十余万南下,与此同时,河东刘崇也率兵出了娘子关,准备夺取镇州。郭威得到消息,派出大将抵御,而他留在开封,主持大局。

    郭威之所以不亲自出征,除了他是天子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他担心唐军趁着这个时候来袭,如果开封被围,即使大周挡住了契丹人,也无济于事。

    为了稳住杨琏,郭威再度进行了试探,他再度修书一封,向杨琏表达了善意,使者是赵弘殷,赵弘殷抵达郓州的时候,杨琏不在郓州,接待他的是赵普。尽管赵普同样表达了善意,而且好好款待了赵弘殷一番,但却对杨琏的行踪闭口不言,赵弘殷几次询问,都被赵普忽悠过去了。

    赵弘殷在郓州住了几日,他发现一个现象,郓州的百姓几乎是全民皆兵,不少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每日操练,对此赵弘殷很是困惑。自从府兵制被破坏之后,佣兵制逐渐流行起来,桀骜不驯的牙兵便是雇佣兵。

    要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花费的金钱非常多,以杨琏的财力他能养得起吗?带着这种困惑,赵弘殷几次询问,却没有得到解答,杨琏的行踪始终不明,他却不能久等,只得匆匆返回开封。

    郭威对于这个消息非常不满意,但有无可奈何,只得暗中传信给郭荣,要他在金陵见机行事。

    金陵,李璟有些憔悴,尽管他想出兵大周,但以宰相孙晟、司徒周宗等群臣非常反对,让他始终没有拿定注意,而在这时,更加不好的消息传来了,唐军占据了楚地之后,士兵四处抢劫,夺人妻女,引起了楚地百姓的反抗,马殷旧将刘言趁起兵,与边镐数次激战,击败了唐军,边镐节节败退,南汉也趁机发兵,大唐的形势不容乐观。

    李璟根本料不到情况突然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很是束手无策,偏偏这时,吴越国兵马调动的消息又传来了,吴越国已经被大唐包围,吴越国动兵,肯定是攻打大唐,区别在于吴越国想要在哪里动兵而已。

    刚刚平息下来的大唐,转眼又是四处烽火,李璟觉得如今大周形势危急,大唐的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被灭国。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大唐来说,似乎不宜再对大周动兵,先要集中兵力,消除吴越国的威胁,再次,便是平定楚地刘言的叛乱。

    朝廷争辩了很久,时间却不等人,八月下旬,消息传来,吴越国兵马五万,已经从杭州出发,准备与钱文奉的苏州兵马回合,伺机夺取常州。吴越国再度来犯,李璟终于坐不稳了,他与齐王李景遂商议了一番之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停止对大周的进攻,转而调集兵马,赶往常州抵御吴越兵马。

    同时传令各节度使,准备兵马勤王,看得出来,李璟很是紧张,去年虽说取得了常州大捷,可实际上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大唐的损失也很大,尤其是禁军的损失,令李璟很是心疼。

    燕王府,李弘冀、郭荣互相鼓掌而庆,脸上都带着笑意。

    对于郭荣来说,阻止大唐出兵,大周不必腹背受敌,这就是最大的胜利,至于日后,这笔账自然要向李弘冀讨回。郭荣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冲着李弘冀施礼,笑道:“这一次多亏燕王,郭荣在此感谢了。”

    李弘冀眯着眼睛笑了笑,对于郭荣,他另有打算,目前还需要利用郭荣。李弘冀摆摆手,道:“郭大哥,你我都是兄弟,何必如此客气?日后你我登基为帝,大唐、大周互为兄弟之国,平分天下,当青史留名,传为佳话。”

    郭荣哈哈一笑,道:“燕王,尽管成功阻止了大唐出兵,但此事还远远不够。”

    “哦?郭大哥有何良计?”李弘冀问道。

    郭荣道:“如今天下纷争,吴越大兵压境,乃是为燕王争取时间。”

    李弘冀抿抿嘴没有说话,这个时候,没有必要争执,他只想知道郭荣要做什么,他能不能登基为帝?

    郭荣伸出食指,蘸了茶水,在案几上画着,道:“燕王,这里是常州,位于大唐与吴越两国最为紧要的地方,双方必然会在此地驻扎重兵,我的意见,是让二弟奋力攻打常州,把大唐的兵力逐渐吸引到常州去。”郭荣口中的二弟,便是钱承礼。

    “然后呢?”李弘冀轻轻敲打着案几,这似乎对大唐没有好处,大唐与吴越国死拼,精锐的打光的话,最后只能是便宜周国。

    郭荣道:“听闻天子已经传令各方节度使准备兵马,一旦金陵危急,就要入京勤王,如今北方没有战事,杨琏必定会统兵南下,如此这就是你我的机会了。”

    “机会?他带兵数万南下,怎会有你我机会?难不成郭大哥有绝世高手,能在万军之中夺人首级?”李弘冀说出了疑问。

    “哈哈!”郭荣哈哈大笑起来,用手一扣案几,道:“燕王,杨琏带兵南下勤王,必然要走金陵,路过金陵,他必然要进京面圣,难道他敢带兵数万进入金陵城吗?”

    “这,自然是不会。”李弘冀摇头。

    “这就对了,他最对带上数十人入京,而这,就是你我机会,或设伏与城内,或半途击杀,都是选择之一。”郭荣说道。

    李弘冀静静地思考了半响,这是一个办法,但有一个前提,他已经控制了金陵,不然杨琏刚刚身死,恐怕父皇就会派兵来抓他。李弘冀仔细想着,道:“这固然是一个办法,可是父皇那边……”

    “皇家自古无情,难道燕王还割舍不下吗?”郭荣问道。

    李弘冀不觉一愣,郭荣这话里透露出来的东西太多了,难道他是那个意思?

    “燕王以天子为父皇,可是大唐天子真的拿燕王当儿子吗?燕王,恕我直言,你被禁足已经一年多,这一年多里,天子可曾有过赏赐?”郭荣问道。

    “啪!”李弘冀一拳打在案几上,茶水四溅,落在案几上,亮晶晶的滚动着。

    是啊,这一年多以来,父皇不管不问,哪怕有赏赐,大多是给其他皇子,尤其是六皇子李从嘉。至于齐王,身为皇太弟,他得到的就更多了。李弘冀心中一阵悲苦,父皇若真的当我是嫡长子,怎会如此?李弘冀不由咬着嘴唇,虽然不说话,但他的行动和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郭荣看在眼中,内心闪过一阵欣喜,他察言观色,已经看出李弘冀心有所动,不然他刚才就会赶走自己,当即又道:“燕王,皇位与亲情,那个更重要?”

    李弘冀虽然从军,但对历史上的事件也是清楚的,远的不说,唐太宗李世民能够登上帝位,靠的不就是玄武门之变吗?尽管这是唐太宗的污点,可更多的,是他留下的辉煌,李弘冀也想像唐太宗那般辉煌,南征北战,扫灭四方蛮夷,建立一个旷古未有的大帝国,被尊称为“天可汗”。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登上帝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才能实现他的梦想,不然以他一个几乎快要被废的燕王,怎么可能建立如此大的功业?

    郭荣看出李弘冀内心的挣扎,道:“燕王,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呀。”

    “不要说了!”李弘冀心乱如麻,伸出手,在案几上一扒拉,茶具摔落在地,发出脆响,李弘冀站起身来,快步消失在郭荣的视线中。

    郭荣看着李弘冀远去的背影,摸着下巴笑了,留在金陵,也是有好处的。(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719/ 第一时间欣赏五代枭雄最新章节! 作者:一包黄果树所写的《五代枭雄》为转载作品,五代枭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五代枭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五代枭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五代枭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五代枭雄介绍: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里有流芳千古的英杰,也有遗臭万年的汉奸。 李煜说:只爱美女,不爱江山。 柴荣说:这天下,本该是朕的。 赵匡胤说:朕来接手! 赵光义呵呵 一笑,说:美女,江山,都是朕的! 杨琏说:滚犊子,都给老子跪下! 灭南唐,复旧国;伐后周,击契丹,一统天下。 周娥皇说:陛下诗词高绝,臣妾不如。 符金盏说:陛下英雄,乃当世英豪。 花蕊夫人说:陛下为臣妾复仇,妾身无以回报,唯有…… 杨琏说:朕的女人,谁敢无礼?当斩之!五代枭雄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五代枭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五代枭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