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全文阅读

作者:木林森444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八零章 接管(四)

    在处理使馆区和教会的行动中,充份显示了华东政*府高明的手腕和极强的执行能力,而在解决了这两件事情之后,1908年也宣告结束,1909年到来,也进入元老们来到这个时代的第10个年头。

    不过时代的中国,真正的新年还是指农历新年,只有华东政*府才会过公历新年。而且华东政*府也按照旧时空的做法,将公历新年称为元旦,将农历新年称为春节,在元旦时不仅会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也会给公务人员放假休息。但在北京地区,对元旦依然无感。原来在元旦的时候,各国使馆、教堂到是都会热烈的庆祝一番,可惜今年各国使馆、教堂都没有这个心情,因此这个元旦也过得冷冷清清。

    而华东政*府刚刚占领北京,虽然初步控制了北京地区,但还远远不够,因此北京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政*府在元旦也没有放假休息,北京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除了处理使馆区和教会之外,是控制北京的周边地区,包括怀柔、密云、石景山、大兴、昌平等地。当然现在北京地区驻有3支野战军,总兵力约13万余人,还有一辆装甲列车,兵力是绝对足够的。

    北京市政*府的工作则是深化对北京的控制,建立起基层的管理体系。首先自然是成立北京的警察系统,这是基层的管理的基础。因为无论是军队,还是国民护卫队,都不适合长期负责社全基层的治安管理工作,只有建立了警察系系,才能长久的确保社全基层的秩序和稳定。

    不过华东政*府虽然从青岛抽调警务人员支援北京,但要管理北京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所需要的警务人员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只靠从其他地方抽调是远远不够的,另外警务人员由其是基层的警务人员,由于需要广泛接触社会各层面,需要对本地区环境、风俗、生活习性有足够的了解,最好还能有较广的社会关系,这方面外来人员有先天的劣势,本地人才是最适合的。因此警察系统中的绝大部份成员,还是要在本地人中选拔。

    其次是建全北京的区片、街道等基层的行政管理体系。治安只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但要让社会良好的运行起来,基层的行政管理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即是旧时空里,中国社会治理经验,也是华东政*府这些年来经过实践总结出的有效办法。

    而基层的行政管理体系也和警察系统一样,华东政*府只能从各地抽调部份骨干人员,但主要的成员还是要在本地人中间选拔,因此要深化对北京的控制,建立起基层的管理体系,实际就是要从本地人中,选拔出一批基层的管理人员来。而首先考虑的,是清廷原有的基层官吏。

    其实从华东政*府的元老心里来说,并不想用原来清廷的官吏,由其是基层的吏员,因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粘染上很严重的官场恶习,很难改正过来,少数人甚致成为地方的祸寄。虽然大多数人的行为没有什么大害,但却会严重破坏华东政*府的基层管理,并败坏华东政*府的名声。因此在华东政*府成立之初,一度全部放弃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直接从民众中进行选拔。

    但结果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首先是在传统的知识份子眼里,吏员并不属于正式的官职,而且属于社会的下九流底层,一心求取功名的知识份子,对这种基层的管理职位并没有多少兴趣,而一般的农民则什么都不懂,自然也不会报名,因此最终招到的,要么是社会游民,要么是无赖混混,还有少量的原来的吏员改头换面混进来的,根本不堪大用。好在是那时华东政*府的统治范围并不大,靠元老,和自己培养的学生,也能免强够用。

    不过随着华东政*府的统治范围扩大,人手显然是不够用了,因此只能试着启用一批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但试用之后,才发现这批人确实比社会游民、无赖混混强不少,毕竟他们久在基层工作,人地两熟,又通大人情事顾,并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关系,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一些,工作能力确实是没话说。

    于是在后来华东政*府再占领新的地区,就会启用一批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当然是那种没有大恶,民忿不大的基层吏员,并且在工作中也总结出一些更好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经验,在工作中慢慢的改造他们,当然同时也培养新的年轻人。

    首先自然是进行培训教育,让他们知道华东政*府和清廷的规则不同,不能再按清廷的那套规据行事了;其次就是加强监管,并且不断的灌输学习华东政*府的行事规则,形成洗脑,决不能有一刻放松;同时对自己培养的干部也要不断的提醒、警告,不仅要对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进行严格的监督,而且自身也要提高警觉,不要被他们腐化拉下马,而一但发现有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借权力为非作歹,或是自己培养的干部被拉下了水,必须严惩不贷,以警示其他人。决不能因为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能力强,能办事,或自己培养干部不容易,觉得可惜而网开一面,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震摄力。

    这次在北京,依然还是采用这一套办法,首先从北京的原来清廷基层吏员挑选出一批平时作恶不多,民忿不大的人。而这方面原来的北京办事处做的功课相当充足,北京地区平时为恶多端、惹得天怒民怨的吏员早就被他们记录在案了,在人民军占领北京时,都被抓捕进行当众审判,光是被处死的就有30余人。

    而且在北京办事处的宣传鼓动下,也为华东政*府拉陇了一批青年学子,因此北京市政*府第一批招募的基层管理人员共计1200余人,青年学生和原来清廷基层吏员基本各占一半,然后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

    当然由于现在是急需用人的时候,也不可能慢慢的教育,而是一边接受培训教育,一边在华东政*府的人员带领下,进行一些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观察每个人的表现。

    不过现在这些人也不可以从事俱体工作,毕竞华东政*府也不可能放心他们,主要是做一些清点人口,查明户籍,登记空置的房屋,清理物品等等,这些工作很繁锁,但要统治好地方,又是非做不可。

    虽然北京有相关的户籍档案,但这些资料本身就管理不善、老旧失效不说,而且由于北京在近几十年来,两次被外**队占领,遭到严重的破坏。在庚子国变之后,慈禧、光绪回京,曾命人重新整理北京的户籍档案资料。但慈禧根本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办理的官员也是敷衍了事,整理出来的资料也是残缺不全,错误百出,而且华东政*府占领北京之前,又有大量的人员从北京逃离,因此现在的资料只能做为参考,而不能做为依据,必须要重新统计、制定、编篆。

    另外有大量的人员从北京逃离,自然也就空置出来大量的房宅府邸,而这些房宅府邸自然都被华东政*府收为公有,先封闭起来,而以后再视俱体情况,或是开僻成为博物馆,或是做为政*府机构的办公场所,或是当作住宅使用。另外也有一部份房宅府邸会因为北京城的改造而被拆除,当然这需要一个详细的规划。

    而且这些房宅府邸的原主人大多都是达官显贵,光是亲王就有好几个,这些人自然都是家资巨富,家里的好东西不少,虽然在逃离北京时带走了不少金银细软之物,但器皿古玩之物还是留下不少,而且还有许多大件的物品是搬不走的,这些物品不仅价值不菲,而且还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堪称国宝,自然也不能马虎,不仅要一一清点登记造册,然后装箱封存好,以后再留作其用。

    同时,在人民军进城之前,曾承诺过华东政*府占据北京之后,愿意离开北京的人,华东政*府会放其离行,并发给通行证,让其通行关卡。这时华东政*府已经初步控制了北京的局势,因此也到了实行这个承诺的时候。

    允许离开北京的公告发布之后,报名登记的人到是不少,仅第一天就有数百人,随后有人见登记的人没事,也都胆子大了起来,也都纷纷报名。因为想离开北京的人确实不少,由其是满族权贵,宗室,一来是不愿接受华东政*府的统治;二来也是有钱,能移折腾。华东政*府当然是举手欢迎,不仅可以减少自己的负担,而且又能白得一批房宅府邸。

    而且就在这时,公使馆的士兵、外交人员也都开始陆续从北京撤离,除了俄国之外,其他国家基本都是走水路,要先从北京到天津,然后在天津登船,像英法美德日等国,都会派船来接,但其他如葡萄牙、西班牙、秘鲁、墨西哥、古巴等国,只能租船,或是搭乘华东政*府的船只,而华东政*府也他们提供了便利条件,专门开设专车,免费送他们到天津登船,毕竟花点小钱,和平的解决使馆问题,也是划算的。

第二八一章 南线(一)

    这次华东政*府发动的灭清之战是分北南两线进行,当然是以北线的战争为主,而南线的战争只补充和为以后南下统一全国作准备工作。

    而现在北线战争的第一阶段己经结束,战前的目标基本都己实现,在稳固北京地区的统治之前,不会再发动新的战事了,因南线的作战也可以展开了。

    南线作战的目地是控制湖北省全境,不仅是获得以后南进江南的前进基地,同时己控制长江流域的折冲要路。

    清朝时期,湖北省共划分10府1州,分别是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安陆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宜昌府、施南府、荆门州。现在华东政*府占西北的德安、襄阳、郧阳三府、以及汉阳府、黄州府部份地区,全部都在长江北岸。

    负责进攻湖北省的部队是海军陆战队和东南军区第9野战军,因为这次作战有渡江作战的任务,因此让海军陆战队也参战。而湖北省核心就是武昌、汉阳二府,也是这次进军的首攻方向,由第9野战军负责进攻汉阳府、海军陆战队进攻武昌府。

    其实渡江作战比渡海登陆作战要简单得多,即使不用海军陆战队,陆军也能完成,但考虑到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陆军都将是战争的主角,而海军陆战队基本都没有作战的机会,因此这一次还是分派给海军陆战队一定的作战任务,毕竟对清廷的战争,基本都是立功的机会。另外,海军陆战队也和陆军一样,进行了大扩军,部队里的新兵居多,这次也是让这些新军得到一次实战煅练的机会。

    接到军委的作战任务之后,罗岳也着手制定进攻武昌府的作战计划,武昌府的治所在武昌,这是一座在中国历史上相当有多,且极有特色的城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临江而建,而且长江在武昌城流域是先由西南至东北流向,在武昌东北的青山附近,转由西北至东南流向,成为武昌城北部一个天然的半包围防线,而在城东还有东湖,可以说是防御的条件是相当好时。而且武昌城中驻守着湖北新军,这是由张之洞一手组建,在清廷仅次于北洋新军的新式军队,曾和当时被称为义勇军的人民军交过手,虽然被击败,但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不容轻视,如果冒然强攻,可能会有较大损失。

    于是根据武昌的地势,又考查了长江水道的水文和清军的布防情况,罗岳制定了一个两线进攻的作战计划,一路沿长江进攻,在武昌城西北部的平湖门、汉阳门、武胜门一带进行登陆作战,但实际是作为佯攻,吸引武昌守军的注意力,而另一路则在武昌城东的白浒山一带登陆,这里距离武昌城约30公里,与武昌城隔东湖相望,地势偏避,基本没有什么守备,登陆成功之后,直插武昌城东的忠孝门、宾阳门,这一路才是进攻武昌的主力。共计出动1个师,2个旅的兵力,约3万人左右。

    南线作战的命令下达之后,罗岳立刻下令部队出击,首先由8艘驱逐舰,8艘巡逻舰组成4支水上支队,在武昌城西北的江面上对武昌城展开炮击。

    虽然华东政*府的控制区都在长江以北,但整个湖北境内的长江流域都被华东政*府所控制,虽然长江以南的清廷控制区的长江航运必须与华东政*府合作,但长江以南的清廷各督抚大员对华东政*府依然十分防备,而湖广总督是赵尔巽是汉军正蓝旗人,湖北巡抚端方是满洲正白旗人,相对来说和清廷的关系比其他汉族大臣更为近密,由其是端方,对清廷忠心耿耿,对华东政*府相当敌视。

    而且在华东政*府发动灭清战争,特别是在攻占北京,俘虏了慈禧、光绪之后,长江以南的清廷各督抚大员们也都开始加强自己管辖区的布防,端方更加亲自检查武昌的城防,设施,布置兵力,并且还沿江修建了不少烽火台,传递警报。因此华东政*府舰队一进入湖北省境内,清军就点起烽火,向武昌发出警报。当然这也是华东政*府所希望见到的,也没有阻止。

    武昌的赵尔巽、端方收到警报之后,虽然还不敢确定华东政*府是否对湖北发动战争,但还是下令沿江的城门作好布防准备。果然,舰队到达武昌西北江面之后,向武昌的沿江城墙展开了炮击,不过这时清军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而且湖北新军也算训练有素的,于是也立刻向华东政*府的舰队展开了反击。而且端方也亲自赶到城墙上指挥作战,于是江面上炮声轰鸣不断,到是颇为热闹。

    而就在这时,人民军海军陆战队的两个旅在白浒山江岸登陆,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沿东湖的北岸进军,进攻忠孝门;另一路沿东湖的南岸进军,进攻宾阳门。

    这时清军的注意力己经完全被江面上进攻的舰队吸引,根本没有想到人民军还会从自己的侧后方进攻上来。果然,清军在忠孝门、宾阳门的守备十分空虚,而赵尔巽、端方接到告急,赶忙从西北调兵来增援忠孝门、宾阳门,己为时晚矣,人民军轻易的就攻破了城门,杀入武昌城内,并且和增援而来的清军展开了激战。

    湖北新军确实还有一定的战斗力,而且又是在自己的主场作战,因此双方一时打得势均力敌,难解难分。不过就在这时,江面上进攻的人民军舰队也加强了攻势,炮击的速度、频率都大幅提高,同时登陆军队也在舰队的火力掩护之下,分别在平湖门、汉阳门、武胜门等地登陆,而守卫城门的清军大部份都被端方调去增援忠孝门、宾阳门,结果顾此失彼,又造成了平湖门、汉阳门、武胜门等地的守备兵力空虚,先后也都被人民军攻破。

    赵尔巽和端方见武昌城的大势己去,也不敢在城中作困兽犹斗,赶忙带领败军撤出武昌城,退守到湖南省的岳州府,人民军趁势攻占了武昌。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人民军的第九野战军也由德安府出击,进攻汉阳府,并顺利的攻占了汉阳城。不过在顺利的攻取了武昌、汉阳两所州治,人民军到没有急于进军,而是先攻占武昌、汉阳两府内的其他州县地方。这也让退到岳州府赵尔巽和端方得到了喘息之机。同时湖南巡抚杨文鼎也赶到岳州府,和两人协商应对之策。

    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打是打不过人民军,端方建议向其他的督抚大员求援,虽然现在北京失了,皇帝也成了华东政*府的俘虏,但东南各省仍在,大家都是唇亡齿寒,两湖之地丢了,其他督抚大员的地盘也都难以保全,因此这时大家必须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对抗华东政*府。

    但杨文鼎则认为可以托人向华东政*府求和,大家不妨坐下来谈条件,如果华东政*府开出的价码两湖付得起,还是以和为贵,免动刀枪。而这个中间人可以找袁世凯来帮忙,因为他和华东政*府一向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赵尔巽心里十分清楚,端方的建议根本行不通,就算其他督抚大员愿意出兵来救援湖北,但军队的调动,不是短时间就能成行的,何况赵尔巽也不认为东南的督抚大员们联合起来就能够与华东政*府对抗,毕竞现在可不庚子国变的时候,那时东南的督抚大员们可以搞出一个东南互保来,和洋人周旋,力保东南不失,但现在的督抚大员中,可没有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这样有份量的大佬级官员,而且东南华东政*府可也不是洋人可比的。因此还是杨文鼎的建议靠谱,如果这次华东政*府只满足于占领湖北省,那就给他们算了,自己起码还有湖南省可以立足,而如果华东政*府不满足于只占领湖北省,还要把湖南也拿下,自已就只能自认倒霉,要么向华东政*府投降,或许还可以在华东政*府谋取个一官半职,养老送终,要么就挂印封金而去,从此隐居乡里,了此残生了。

    于是赵尔巽立刻联络袁世凯,请他帮忙周旋调停。虽然端方心里不赞同,但无奈孤掌难鸣,因此只能任由他们施为。

    接到了赵尔巽的电报之后,袁世凯也不由得大喜过望,因为他正想找个机会和华东政*府沟通。

    在华东政*府发动灭清战争之后,袁世凯一直就在紧密的关注着华东政*府的动向,虽然这己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否则袁世凯也不会在大半年前谋划南下,就是要避开华东政*府的兵锋。但华东政*府突然发动进攻湖北的战斗,到是把袁世凯吓了一大跳,因为进攻湖北的战斗就超出了他的预想,难道说华东政*府这是要打算南北并进,一口气统一整个中国吗?

第二八二章 南线(二)

    袁世凯当然十分清楚,华东政*府的最终目标就统一整个中国。但也总有一个先后秩序吧。根据袁世凯的判断,华东政*府应是采取先北后南的顺序,占领北方之后,再用几年的时间稳定局势,然后再向南发展。因为华东政*府的统治区几乎全在北方,而且清廷的中枢也在北方,自然是首先统一北方之地了。

    另外,袁世凯也对华东政*府进行过详细的分析,认为华东政*府的军事、治理能力都很强,但也不是没有弱点,不足之处就在于回归的时间太短,根基还不深。当然如果华东政*府只是想完成一次简单的改朝换代,到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华东政*府做的是对中国2000余年的旧制度的彻底颠覆,这就决定了华东政*府统一整个中国的过程决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稳扎稳打,打下一块地盘就必须先稳住,这样逐步的推进统一整个中国的过程。

    袁世凯的估算是,在华东政*府统一北方之地后,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来稳住,这样也就给了袁世凯在南方立足经营的时间,当然,袁世凯的头脑还是清楚,知道无论自己怎么经营现在的属地,在华东政*府稳定了北方的局势,挥军南下之际,自己也肯定不是对手,因此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袁世凯也不打算负隅顽抗,而是直接向华东政*府拱手投降算了。

    但现在还有几年的缓冲时间,在这几年时间里也有可能发生很多事情,如果华东政*府卷入对外的战争,袁世凯知道,华东政*府和英法日俄等国的关系都不好,由其是和日俄二国,确实有发生战争的危险。这样一来,也就会给自己带来转机,也许还能在南方多支撑几年,最后甚致是长期割据一方,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华东政*府突然进攻湖北,让袁世凯也十分紧张,如果华东政*府没有按照自己预料的那样,先北后南,而是南北齐进,那么自己的如此算盘可就会落空了,因为现在自己的实力,决不是华东政*府的对手,因此袁世凯的心里也郁闷不己,恨不能想个办法,提醒华东政*府一声,别太冒进了,还是稳扎稳打得好。

    不过采取什么样的统一中国的策略,是华东政*府的决策,可不由袁世凯做主。如果华东政*府的决策真是如,那么自己也只能拱手投降,因为决不能和华东政*府兵戎相见,那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当然袁世凯也是有些战略头脑的人,也想到了华东政*府的目地会不会只是夺取湖北之地,而不是整个南方,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为只是夺取湖北之地,并不违背先北后南的大战略,而且湖北位于中国东西南北的折冲要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华东政*府要先夺取湖北之地,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华东政*府夺取了湖北之地,将会对自己的属地形成夹击之势,使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形式,但如果华东政*府的目地只限于湖北,那么自己的计划还是可以继续下去。只是实际情况到底如何,根本无法确认,袁世凯和幕僚们也商议了几次,都不得要领,尽管袁世凯在华东政*府布置了徐世昌、唐绍仪两人,但他们都在北京,和南方并没有关系,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袁世凯也不打算通过徐世昌、唐绍仪两人打探华东政*府进攻湖北的目地。

    袁世凯也想到过,直接和上海方面联络,询问,他和上海一直都有通畅的联络渠道,但现在人民军并没有进攻自己的属地,冒然去询问华东政*府的军事行动,也不大好吧。

    而就在这时,赵尔巽请求袁世凯出面调停说和,正好是给了袁世凯一个借口,当然,如果华东政*府这次进攻湖北的目地是南北齐进,统一整个中国,那么袁世凯当然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可以劝退华东政*府,连自己都自身难保,但却可以借这个机会,试探华东政*府的真实目地,自己也好早做应对之策。

    于是袁世凯立刻给上海方面发了一份电报,措辞十分客气,表示是赵尔巽托自己出面,希望与华东政*府休兵讲和,问华东政*府是否有讲和的意向,如果愿意讲和,又有什么条件。

    进攻湖北的总指挥部就设在上海,由罗岳、上海市长李松晨、东南军区总司令刘铁三人全权负责。收到了袁世凯的电报之后,三人也都觉得有些好笑,因为从电报的字里行间来看,袁世凯是颇为急切的想知道华东政*府进攻湖北的真实目地。

    而三人协商之后,认为可以和赵尔巽休兵讲和,条件是让赵尔巽退出湖北省,将湖北省全境都交给华东政*府管理,如果赵尔巽接受这个条件,那么湖北省剩下的几个州府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毕竟能不发生战争,当然是更好了。很快青岛方面就同意了上海的建议,可以和赵尔巽进行谈判,争取能和平占领湖北省全境。

    于是由李松晨代表华东政*府,给袁世凯回电,表示华东政*府这次进军,只为占领湖北省全境,确保长江航道的安全,并无其他目地,因此如果赵尔巽想休兵讲和,就必须退出湖北,华东政*府可以偿还赵尔巽在武昌的财产。

    收到了李松晨的电报之后,袁世凯也长出了一口气,果然华东政*府的目标只是湖北而不是整个南方,袁世凯当然也就可以安心了。不过现在袁世凯己成为华东政*府和赵尔巽之间的调停人,这件事也不能马虎,必须要办好才行,一方面要给华东政*府留下良好的印像,证明袁世凯有用;另一方面也要在东南的其他督抚大臣,以及各国面见显示袁世凯和华东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

    于是袁世凯一面给赵尔龚发电报,告诉他华东政*府的态度,一面又派自己的心腹干将杨度和长子袁克定,赶到岳州府去,当面劝说赵尔巽。如果赵尔巽接受了华东政*府的条件,袁世凯估计,赵尔巽十有**是会接受的,这样杨度和袁克定就留在岳州府,帮赵尔巽和华东政*府联络沟通,只要东南督抚大臣和华东政*府联络的事情,自己最好都要参与一二,这样不断巩固自己和华东政*府有交情的形像。

    果然不出袁世凯所料,得知了华东政*府的条件之后,赵尔巽想都没有想,就立刻答应了下,因为不答应也不行,谁能抵挡得住人民军的进攻呢。而湖南巡抚杨文鼎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至少自己的湖南省是保住了。而端方虽然有异议,但一来是他只是湖北巡抚,而赵尔巽是湖广总督,虽然按照清廷的官制,总督并不是巡抚的直接上司,二者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总督高于巡抚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但总督与巡抚发生矛盾,朝廷都会偏向总督,久而久之,巡抚也逐渐习惯的服从于总督;二来端方也知道,自己不同意也没有办法,谁能够抵挡得住人民军的进攻。因此端方只向赵尔巽提出,给自己在湖南省划一块地方,好让自已有立足之地,并且安置从湖北带出来的败兵。

    见端方没有反对自已让出湖北省,赵尔巽也松了一口气,如果端方反对,也是十分麻烦的事情,而且端方的要求也并不过份,堂堂一省的巡抚,也确实需要一个立足之地,于是赵尔巽决定,将端方安置在常德府。虽然湖南巡抚杨文鼎心里有些不痛快,毕竟常德府是自己的地盘,就这么让给端方了,换了谁心里也会不舒服,但这是总督射决定,而且安抚好端方,以免节外生枝,吃点亏就吃点亏吧。

    于是赵尔巽立刻又发电给袁世凯,请他转告华东政*府,自己接受了华东政*府的条件,同时又委托杨度和袁克定,和华东政*府进行联络沟通,办理移交湖北省其他各府州的事宜。

    结果华东政*府的南线战斗比北线还要顺利,人民军仅仅只是攻占了武昌、汉阳二府,其他地方的清军全都主动退出了,将地方移交给人民军。

    占领了湖北全境之后,还有一件要处理的事情,就是汉口法租界,在旧时空里,与上海租界、天津租界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租界区。这个时候还没有武汉的概念,武昌、汉阳、汉口各行其事,互不相干,但武昌、汉阳均己建府,只有汉口还是一个镇级行政机构,不过由于汉口有法租界,因此虽然只是一个镇级行政机构,但也能和武昌、汉阳二府隔江相望,形成鼎足之势。

    而对汉口的法租界,华东政*府自然还是收回,而租界里的洋人们这一次也都十分知趣,没有搞什么抗议之类的把戏,因为都知道做了也没有用,还不如省点力气,留着收拾打包物品财产,毕竟洋人己在南京开避了一块新的租界区,于是都就近转移到南京去。

    至此,旧时空里的中国三大租界区,己全部被华东政*府收回。

第二八三章 南线(三)

    成功的调停了华东政*府和赵尔巽之间的战事,袁世凯也颇为自得,如此一来自己在东南督抚大员中的身价又

    将涨了一截,由其是在这个清廷实际己经灭亡,人民军又攻占湖北的大背景下,整个东南都人心惶惶。而在袁世凯调停了战争之后,其他督抚大员闽浙总督松寿、浙江巡抚周馥、两广总督张人骏、广西巡抚张明岐、云贵总督锡良

    等人都纷纷发电袁世凯,称赞袁世凯是力挽狂澜,衍然已将袁世凯捧成东南督抚大员中的领头人一样。

    就在袁世凯踌躇满志的时候,有人来报,日本驻南京领事小田彻二郎求见。袁世凯也有些意外,虽然他能南下成功,各国从中出力甚多,但各国的目地是让袁世凯到了南方之后,整合南方的督抚大员们的势力,共同对付华东政*府,那知袁世凯在南方立足稳固之后,却和华东政*府拉近了关系,这显然是和各国的预期大相庭径,因此各国也减缓了对袁世凯整合南方的势力。双方虽然未撕破脸面,但关系却明显冷落了下来。

    而在各国支持袁世凯时,是以英法两国为主导,日本在其中并无突出表现,袁世凯和日本的关系也很是一般,因此听说日本驻南京领事要求见自己,到是有些意外。不过袁世凯和各国在大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于是袁世凯也立刻命人将日本领事请到自己的书房里说话。

    双方见面之后,互相客套了一番,袁世凯道:“领事先生来见本官,不知有什么见教之处呢!”

    小田彻二郎道:“总督阁下,请恕我直言,虽然总督阁下刚刚调停了华东政*府与赵尔巽总督之间的战争,但现在整个南方依然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总督阁下难道没有查觉吗!”

    袁世凯点了点头,道:“如今伪逆倚仗兵势,妄兴刀兵,使我大清帝都沦陷,两宫失落,朝廷可称名存实亡,伪逆尚不知足,又窥视南方,此诚生死存亡之秋,本官如何又未能查觉呢!”

    小田彻二郎道:“即然总督阁下知道局势危急,为何又没有作为呢!难道是打算束手待毙吗!”

    袁世凯摇了摇头,道:“本官岂能束手待毙,这不刚刚周旋了伪逆与赵总督之间的战争,而且本官也早己令二江军队振军备战,以防不测之需,若是伪逆率军来取两江之地,必与之决一死战,决不退缩。”

    小田彻二郎道:“总督阁下有如此雄心壮志,在下佩服,只是现在二江之地也只剩一半,即使是二江之地俱全,但要以三省之地与华东政*府相抗争,恐怕是力有不逮吧。”

    袁世凯呵呵笑道:“领事先生所言不差,只是本官即食朝廷俸禄,必将做忠君之事,即使明知不敌,也当尽忠报国,己尽人臣之责。不过还望各国相助。”

    小田彻二郎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我们日本一直将总督阁下视为好友,当然会尽力相助,只是我们认为要与华东政*府相抗衡,既使有日本的帮助,但最好还是要整合整个南方的势力。”

    袁世凯听了,心里一动莫非小田彻二郎找自己的目地是要支持自己整合整个南方的势力吗?不过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因为现在华东政*府己经灭掉了清廷,基本占据了中国的北方,如果南方还是一盘散沙,肯定是不可能和华东政*府相抗衡的,而纵观整个东南的督抚大员,能够出面整合的人,除了自己还有谁?论资历,自己可是从军机出来的,是京官外放,比一般的地方大员要高出半级;而论实力,自已南下带来了大约3万余北洋新军,又补充了一个协的湖北新军,总计3万5千余兵力,而到了南京之后,又从地方军队中抽选精锐,加上招募的新兵,现在自己手下的兵力达7万余众,试问其他督抚大员,那个手下有如此雄厚的兵力。因此要说有人出面整合整个南方的势力,舍自己之外,还能其谁。

    如果有各国的支持,自己在2-3年内整合整个南方的势力,这样至少还能和华东政*府有一战之力,不会如现在这样完全不是对手,如果华东政*府内部再发生什么意外事故,或是国际局势有变,说不定自己还能够割据南方,成为一方霸主,甚致建基立业,再现南北对持的局面。

    想到这里,袁世凯的心里也不禁有些发热,虽然这样一来,自己势必和华东政*府彻底对立,再无婉转的余地,但如果真有建基立业,称霸一方的机会,这个险还是值得一冒的。既使不能称孤道寡,但也能弄个什么大总统当当,在当初庚子国变时,东南的督抚大员们组成东南互相,曾有一个最坏的打算,就是如果当时慈禧、光绪都死于乱军之中,东南各省就奉立李鸿章为大总统,出面组织成立政*府,收拾残局。只是后来慈禧、光绪逃到了西安,因此这个计划才算作罢。

    而现在的局势和庚子国变时,最坏的局面己差不多,北京被华东政*府占领,慈禧、光绪都被俘虏,和死于乱军中也没什么区别,因此南方的督抚大员们再拾起这个计划,组成东南互保,推举一位大总统是完全有可能的。袁世凯并不是不敢冒险之人,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值得去冒这个险。显然这个大总统的位置,是值得自己去冒这个险的。

    不过袁世凯毕竟是心眼多的人,事情虽然好,但仔细一想却有发现有些不对,因为如果这些话是英法二国的领事来对自已说起,才是合理,而日本领事算干什么的?自己和日本人又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而且在各国之中,日本也不是特别活跃突出的国家,这也就是不合情理之处,因此袁世凯不动声色,道:“领事先生,要整合南方的督抚大员,又谈何容易呢!我们都是一般大臣,谁又愿听谁发号司令呢!”

    其实袁世凯最后一句“谁又愿听谁发号司令”是话中有话,第一个“谁”其实是指其他的督抚大臣,而第二个“谁”则是指向自己,实际就是暗示小田彻二郎,帮助自己整合南方。

    小田彻二郎道:“总督阁下的考虑很有道理,现在贵国的皇帝、皇太后都己被华东政*府俘虏,因此当务之极,必须从皇族当中选出一个人来,立为皇帝,只有这样才能重新确立贵国的大名份,有了这个大名份,再整合南方,也就易如反掌了,在贵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好几次王朝南渡的事情,都是从皇族有人重新称帝,统领南方。”

    听完了小田彻二郎的话之后,袁世凯心里十分失望,果然是自已想错了,而日本人这番打算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日本人手里有一名清廷的皇室成员,因为在南方基本是没有皇族的。不过袁世凯毕竟是城府极深的人,脸上不动声色,道:“何处去寻找皇族呢!”

    小田彻二郎当然没有注意到袁世凯语气的微妙变化,道:“在下可以告诉总督阁下一个好消息,我们日本从北京救出了瑞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两位皇族成员,还有瑞亲王的世子,曾经被贵国立为大阿哥的溥儁先生,大阿哥也就是皇位的继承人,有这个名份,奉立溥儁先生为新的皇帝,也是名正言顺,众望所归啊。”

    原来瑞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本是宗室中一股举足重轻的力量,但在庚子国变之后,这股宗室力量就衰落下去,并一蹶不振,连溥儁也被革去了大阿哥的头街,在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等一伙人逃离北京时,也没有叫上载漪、载勋这一批人,因此他们一直留在北京。

    而等载漪、载勋发现形势不对,想要从北京逃离时,己经晚了,人民军占领了宣化府,截断了从北京西逃的道路。就在载漪、载勋惶惶不安的时候,日本人找上门来,邀请载漪、载勋到日本公使馆去避难。

    原来英法两国主导袁世凯南下之后,也给日本提了个醒,因为日本熟知中国的历史,知道南逃中国王朝想要立足长久,就必须拥立一名皇族成员为君,以团结南方的力量,由其是在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等一伙人逃离北京之后,日本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虽然英法两国想帮助善耆、溥伟等一伙逃到南方,牵制袁世凯,但如果自已也能够保护一名皇族,并且先到南方,说服南方的督抚大员,奉立这名皇族为皇帝,那么日本在中国南方将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可以超过其他所有国家,这无疑在日本与华东政*府彻底恶交的情况下,是对日本最有利的做法。

    而这时北京的近系皇族并不多,只有瑞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这一股,虽然这股势力己经衰落了,但载漪的儿子溥儁曾经被立为大阿哥,尽管己被革去了,但这个名份在这个时候还是很有用的,于是日本人立刻找上载漪、载勋向他们发出了邀请。

第二八四章 南线(四)

    其实载漪、载勋兄弟和日本并无什么交情,而且他们对外国人也没有好感,因为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本打算废掉光绪,改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帝,但这一举动遭到了各国的一致反对,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才立溥儁为大阿哥。而载漪认为正是由于各国的阻挠,使自己的儿子不能当上皇帝,于是深恨各国,在庚子国变时就是他极力的劝说慈禧,借助义和团的力量对抗各国,而他本人也极为推崇义和团,甚致在王府开过坛。

    只是本时空里由于穿越者的介入,载漪、载勋兄弟才没有如旧时空那般,在庚子国变后被清算,还保住了王爵,只有溥儁被革去了大阿哥。

    但这时载漪、载勋兄弟己是惊弓之鸟,惶惶不安,生怕人民军进城之后清算自己,因为在华东政*府和清廷谈判时就有废除满族特权这一条,被宗室权贵解说为这是专门针对满人的条件,甚致还有传言,说人民军攻入北京之后,要清洗整个北京城里的皇族和满人。因此在这个时候,有个地方可以躲避就好,于是日本邀请载漪、载勋兄弟以及家眷进住日本公使馆里躲避的时候,这兄弟两人立刻就答应下来。并带着两家30余口人,以及细软财物等,住进了日本公使馆里。

    后来华东政*府清除北京的使馆区,日本使馆人员全部撤回,也将载漪、载勋以及家眷挟带出去,由于他们毕竟是外交人员,华东政*府也没有严格的清查。

    载漪、载勋随着日本使馆人员到达日本,才有人和他们接洽,表示想送他们两家人到南方,并推立溥儁为新皇帝,仿校东晋、南宋一样,在中国南方重建清廷。

    载漪、载勋兄弟本来也没有多大的见地眼光,一听日本人想推立溥儁为新皇帝,顿时就动了心,也根本就没有想想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立刻就答应下来,并委托日本去运作此事。

    日本熟知中国历史,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推立新君,必须要有实力派的大臣或势力支持才行,因此日本在认真考虑之后,最绦选定了袁世凯,因为袁世凯确实是目前清廷南方的督抚大员中最有实力的,如果他能支持溥儁为新皇帝,并出面推立,这件事情十有**是可以办成的。

    而且按照日本人的分析,袁世凯应该是十分乐于接受这件事件,因为一但袁世凯推立溥儁为新皇帝成功,那么他就是立下了拥立之功,在新的清廷成立之后,这可是一份重要的政治资本,袁世凯这么聪明人,怎么会不答应呢?于是日本国内立刻通知驻南京领事小田彻二郎,让他出面去劝说袁世凯。

    小田彻二郎接到国内的命令之后,也没有多想,因为他和日本国内的想法一样,认为劝说袁世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于是就赶来拜访袁世凯。

    听完了小田彻二郎的话之后,袁世凯沉默不语,心里则在盘算着其中的利害得失。不过这其中的利弊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算得清楚的,因此袁世凯一时也想得有些出神。

    而见袁世凯微合双眦,久久不语,小田彻二郎也有些沉不住气了,道:“总督阁下,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国势危急,士族官员、乡野父老,黎民百姓无不盼望朝廷重建、新君登基,以承天命,延续宗嗣,清扫叛逆,还于旧都,而以总督阁下的威望和实力,只要挥臂一呼,必然会从者如云,新君即位之后,总督阁下当据首功,必然会在新朝中得到重用,位极人臣,日后如能挥师北伐,收复中原,还于旧都,总督阁下功高盖世,必将名留青史,为后世景仰。但若是稍有迟疑,让他人捷足先蹬,可就悔之晚矣了。”

    这时袁世凯微微睁开眼晴,道:“请闭领事先生,此事是日本一国之意,还是各国协商一致之意呢!”

    小田彻二郎呆了一呆,道:“现在只有日本一国知道,还没有告诉其他诸国。”

    袁世凯的心里冷笑,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但脸上却不露声色,道:“此事关系重大,若是只有日本一国支持,只怕是孤掌难鸣啊,本官以为,还是先告之各国,以求得各国共同支持为好啊。”

    小田彻二郎也有些尬尴,因为日本政*府这次是打定了一个国单干的主意,先将溥儁扶植成皇帝,或者说是先拉陇一批原清廷的官员支持溥儁称帝,然后再向其他国家正式公开,这样一来就算是各国知道,但也是大局己定,无法改变,只能认了这个结果,而日本就可以独自一国控制新成立的清廷政*府,获得最大的利益。

    当然日本这样做,确实是会得罪其他国家,但日本政*府分析之后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因为现在主导中国南方的只有英法两国,其他国家,包括美德两国在内,都不足为虑,毕竟现在美德两国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华东政*府控制的地区,因此只要能稳住英法两国,也就基本能成了。

    而英法等国也不会冒然和日本翻脸,毕竞现在英法还需要利用日本来牵制华东政*府,而且在扶植清廷新帝这个问题上和日本闹翻,也必会令南方陷于内耗,只能白白便宜了华东政*府,因此只要日本先扶植溥儁成皇帝,然后再向英法二国保证不会损害两国在中国南方的利益,作为妥协,估计英法二国还是有极大的可能默认了事实。

    尽管日本在【四国同盟】中只是一个小弟的位置,但这并不表示日本就会对【四国同盟】中占主导地位的英法二国俯首帖耳,言听计从,而且全尽全力为自己争取利益,甚致不惜得罪盟友,毕竞这个时候的日本和旧时空不同,还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至少在国家主权上不会受制于人,为了夺回关税权,日本就对英国使尽了解数,软磨硬泡,威逼利诱,这是旧时空的日本无法做到的。

    另外日本这样做也有自己说不出的苦衷,远东战争之后,日本元气大伤,急需要恢复经济,但日本的经济对中国的依懒性极大,即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也需要中国的资源,由其是在日本获得到英美法等国的巨额资本的援助,到是稳定了国内的经济秩序,但借的钱终究是要还的,由其是本金虽不用立刻偿还,但每年的利息还是要照常支付,即使是借款的利息很底,而且由于借款的数额巨大,因此每年要照常支付的利息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自然急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来消化日本生产的工业产品,以换取外汇,又需要一个稳定并价格适当的资源供应地,使日本在资源供应不至于花费太多。虽然这时日本还有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台湾这三块殖民地,但这些殖民地的领土、人口、资源都不能满足现在日本的需求,只有中国这样体形巨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才能做到,因此日本政*府一度十分极积的改善与华东政*府的关系,就是希望华东政*府能够开放市场,降低税率,帮助日本发展经济。但这个努力却第二次长崎事件和华东政*府反目而彻底失败,华东政*府对日本进口的商品征收高税,又限制资源出口到日本,给日本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日本政*府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华东政*府是指望不上了,只有将目标放在中国南部,虽然中国南方的资源没有北方多,而且社会发展水平,组织能力都远不及华东政*府,但也总比没有这个市场强,但日本要充份利用中国南部的人口、资源,也必须能够较好的控制中国南部,这也就是日本政*府想一个人单干,那怕不惜得罪盟友,也要在中国南部扶植一个皇帝,建立政*府的主要原因。这样才好让日本来主导这个新的政*府,更便于日本吸血自救。

    但现在袁世凯问到这样,小田彻二郎也不能不回答,好在是他也有所准备,道:“总督阁下,我们日本希望先将所有的事情都确定好,再向各国通报,何况这样重大的事件,在最初决策的时候,当然是人越少越好,否则众口难调,空费时日,而且您大可以放心,只要我们双方达成一致,并推立了新君,其他国家也一定会支持的。这一点我们日本是有充份的把握。”

    袁世凯点了点头,有些话不用说得太透了,点到为止,于是道:“好吧,领事先生请容我几天考虑。”

    这个要术也并不过份,这样重大的事情,也不可能逼袁世凯当场就做出决定,考虑几天也是完全合理的,因此小田彻二郎道:“好的,总督阁下,这样的机会毕生难逢,因此希望您能认真考虑。”

    袁世凯呵呵笑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于是小田彻二郎起身告辞,迟疑了一下,又道:“总督阁下,此事关系重大,再未有结果之前,总督阁下千万不可泄露出去啊。”

    袁世凯道:“领事先生尽管放心,这样的大事,本官岂能轻易外传吗!”

第二八五章 南线(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二八五章 南线(五)

    就在日本驻南京领事小田彻二郎拜访袁世凯的第二天,杨度和袁克定也帮赵尔巽办理完了与人民军的交接手续,回到南京来见袁世凯。

    听完两人的汇报之后,袁世凯点了点头,道:“皙子(杨度字),你这次去武昌与人民军交涉,不知有何感想呢!”

    杨度道:“人民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在下看来这到也并不足为奇,古之劲旅如岳家军、戚家军者,亦能做到。但在下所见,人民军的士兵个个能够读书识字,人人知礼晓事,实在是古之未有之奇事。”

    袁世凯听了,也有些意外,没想到杨度对人民军的认知和别人大不相同,其他人往往只注意人民军骁勇善战,或是令行禁止,而杨度却注意到人民军的士兵基本个个都能读书识字,并且对时局政治都有一定的认知,还能说出一些道理来。

    袁世凯在出任直隶总督时,驻在天津,和人民军有不少接触,甚致参观过几次人民军的日常生活,知道人民军在日常生活中,会对士兵进行读书、识字、算术的教育,甚致还会专用向士民教导时局、历史等知识的教育,袁世凯就听过一次,是**国大革命的,这就远远超出了读书、识字的范围,而是晓礼懂事了,当然在人民军内部,分别称为文化教育、政治学习。

    而这样一个士兵在服役5年之后,不仅可以掌握相当的文化知识,而且懂得的时事、道理都要远远超过普通人,拉到清廷里,在军队里足可以当个游击、都司,或者是给某个巡抚、总督当个幕僚。

    当然,那时袁世凯感到十分吃惊,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没有那一支军队会这样不遗余力的提高普通士兵的文化知识,既使是在中国历史上以军纪严明、骁勇善战而著称岳家军、戚家军也没听说过会教士兵读书识字,更不要说是其他的文化知识。

    相反绝大部份统军者,包括著名的戚继光的共识都是,士兵其实只要是出身清白,啥都不懂,老实本份,听啥做啥,越笨越好,因为这样的士兵是最好指挥的,而且不会生二心。相反知道得太多,太聪明的人,或许会是个好将领,但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士兵。袁世凯编练新军,基本也就是按照这一套标准去选人,而成军之后,则是一味在军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当然不可能教士兵读书认字讲道理,而且士兵们都懂事,懂道理了,谁还会崇拜袁世凯呢!

    杨度道:“知礼方能禀忠义,晓事才可呈气节,无怪乎人民军能够百战百胜,如此劲旅,确实无人可敌。”

    袁世凯忽然想到,自己听人民军的一名军官说过,教士兵读书认字讲道理,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战,只有知道是为什么而战,在战争中才能充份发挥每一名士兵的主观能动性,甚致是在最危险的战场上,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当时袁世凯还颇不以为然,普通士兵知道那么多有什么用,最好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听军官的,军官说冲就冲,军官说停就停,但听杨度这样的说法,袁世凯的心里忽然有些触动,自己或许是真的小视了这一点。

    不过现在可不是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袁世凯又将日本领事今天本拜访的经过向杨度、袁克定两人讲说了一遍。而等袁世凯说完之后,袁克定己急不可忍道:“爹,这是好事啊!您应该马上答应下来,如果能把溥儁扶植成新皇帝,那您可就是摄政王了,正好可以挟天子以令诸候,借机统一南方,才能和华东政*府相抗衡了。”

    袁世凯听了,不至可否,转向杨度道:“皙子以为如何呢!”

    杨度道:“这可是要把慰帅架在火上烤啊。”

    袁世凯呵呵一笑,道:“皙子果然是目光如注啊!” 又转向袁克定,道:“克定,你还是差一点火候,利令智昏啊!”

    袁克定呆了一呆,似有不理之意。袁世凯叹了一口气,又对杨度道:“还是请皙子详细的解说一下。”

    杨度点了点头,道:“古来南渡朝廷,如东晋、南宋、仍至于南明,都是北方遭异族入侵,中原失守,汉族被迫南渡,但秉承复国还乡之心,同仇敌忾之气,如能恢宏志气,尚可收陇人心,建立新朝,维持半壁江山。而异族虽然占据中原,但毕竟是初来窄道,人心不复,根基不稳,因此无力再图南侵,最终形成南北对持之势,只不过南明内耗太甚,所立之君又非人,最终只能支持20年。”

    袁克定听得连连点头,这些历史知识他自然都知道,而现在的局面不是和东晋、南宋、仍至于南明时期差不多吗?

    杨度看了看袁克定依然不懂的表情,道:“大公子可不要忘了,清廷原是异族入主中原,而华东政*府自称是前朝后裔,海外遗民,华夏子孙。”

    袁克定怔了一怔,这才明白杨度的意思,南渡的朝廷能够成立,形成南北对持,前提条件是南渡的是汉族,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南方汉族的同仇敌忾之气,建立新朝,而占据中原的异族则由于对中原的统治基础不稳,也无力再继续向南进攻,最终只能和南渡的汉族朝廷长期并存下去。

    但现在南渡的清廷本身就是异族,而占据北方、中原的华东政*府是由一群自称前朝海外遗民的人建立,而组建的军队、任用的中下层官员基本是以汉族为主体,因此也可以视为一个汉族的王朝,虽然袁克定不懂在后世有一句吐槽这种局面的话,叫“拿错了剧本”,但也知道这个情况不对,不能用历史经验来硬套。

    杨度接着又道:“溥儁之父瑞亲王载漪,在庚子年间,只为其子继承帝位,便极力鼓动太后重用义和团,与各国交恶开战,最终导致了庚子国变,京师失守,两宫西狩,因此庚子国变,首恶便是载漪,虽然两宫回京之后,并未惩处,但早己是声名扫地,无人问津了,而现在立他之子为新君,又岂能服众,如不能服众,又何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呢。何况载漪贪权好利,而又目光短渐,见利忘义,他的儿子继承了帝位,又岂会甘心将摄政王一职让与慰帅吗?再有日本小国,眼界狭窄,且贪得无厌,毫无信义,非可信任之国,而且此次日本隐瞒列国,力推溥儁为帝,其心若何,路人皆知,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又是岂能瞒得住的,到时候各国俱知此事,且看日本如何收场,奉立溥儁为帝,又有利哉。慰帅只怕是早己洞若观火,又岂会钻入这个套中。”

    袁世凯哈哈大笑,道:“皙子啊皙子,我是想了一夜,才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弊得失,你才刚刚听说,就能够如此洞察一切,能得皙子相助,实在是袁某之幸啊!”

    杨度道:“慰帅过讲了。”

    袁世凯又对袁克定道:“明白了呢?天下掉馅饼,那有那样的好事,以后遇到这种事情,要多动动脑子,也多向杨先生请教。”

    袁克定一脸愧色,道:“多谢爹,多谢杨先生的教晦。”

    袁世凯又问杨度道:“皙子,你看我是否该将此事告诉给英法诸国,或是华东政*府呢!”

    杨度摇了摇头,道:“不可,如此一来,必然得罪日本,岛国之人心胸狭隘,瞠目必报,我们纵然不可与其为伍,但也不可轻易得罪。慰帅只管推托,也就是了。何况此事关系重大,各国亦非善类,岂有不无查觉之理,到时候只管让他们去理论,我们却坐观成败,静候结果,两边都不可得罪。”

    袁世凯点了点头,道:“还是皙子想得周道,好,明天我就招见日本领事,向他当面推辞。”

    于是就在次日,袁世凯正式招见小田彻二郎,道:“领事先生的建议,本官已认真考虑过,承蒙日本看重,本官不胜荣幸,只是本官非是宗室皇族,又非托孤重臣,仍是一介外巨,无德无能,奉立新君之举,实在不敢为,因此还请领事先生见谅。”

    听了袁世凯的话之后,小田彻二郎也大感意外,原来他前天和袁世凯交谈之后,自我感觉非常好,甚致认为袁世凯心里早就同意了,只是出于谨慎才拒绝,今天接到了袁世凯的招见通知后,小田彻二郎认为大事己定,于是兴冲冲的来见袁世凯,那知得到却是袁世凯拒绝的消息。也不由得有些着急,道:“总督阁下,成大事者应当不拘小节,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如果总督阁下如此瞻前顾后,为虚名所累,只怕是错失良机,日后悔之晚矣啊!”

    袁世凯连连摇头,道:“本官心意己决,万死也不敢从命,如果有他人愿意奉立新君,袁某甘愿听从。”

    见袁世凯说得如此坚决,小田彻二郎也不好再说什么,想了一想,只能无奈道:“好吧,既然是总督阁下心意己决,也不能强求,不过此事还请总督阁下严守机密,不可外传。”

    袁世凯呵呵笑道:“那是自然,请领事先生尽管放心好了。”

第二八六章 返程(一)

    小田彻二郎将袁世凯的决议发回国内,日本国内的政客们都十分意外,因为谁都没有想到过袁世凯会拒绝日本的建议,因此在当初制定计划时,根本就没有后备的应对方案,似乎全部都认定袁世凯一定会答应一样。

    但袁世凯偏偏就是拒绝了,日本也不能强迫袁世凯接受,奉立溥儁为皇帝。于是日本政*府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了。甚致有人建议,不如放弃这个计划,但经过讨论之后,日本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个计划进行下去,因为现在日本必须控制住中国南方,利用中国南方资源和市场为日本的发展提供动力,否则日本在未来20年内,几乎都无法摆脱债务的危机。

    只是要将这个计划继续进行下去,首先是必须再选择一名南方的原请廷督抚大员,出面奉立溥儁为新皇帝,然后才能一步一步的实施。但这个人选,这一次可要认真讨论,如果再像袁世凯那样拒绝了日本,那么这个计划可就真的没办法再玩下来了。另外袁世凯拒绝的消息,还要瞒着载漪等人,因为不能被载漪等人将日本看得太过无能了,这样将来真将溥儁扶植上位了,也不好控制啊。

    而就在日本纠结万分的时候,罗岳和李松晨、高珺夫妇,结伴同行,离开上海,返回青岛。

    罗岳返回青岛,是因为作战任务己经结束了,这次参战,海军陆战队的作战任务本来就不多,只有登陆进攻武昌,因此罗岳都没有亲临一线,而是在上海坐镇遥控指挥。后来人民军和赵尔巽达成停战协议之后,罗岳就下令让海军陆战队都撤回上海,将驻守湖北的任务全部移交给陆军,毕竟海军陆战队并不适合长期驻守在内陆地区。

    即然是海军陆战队都己经撤离了湖北,罗岳自然也没有必要还留在上海,尽管上海也是海军陆战队的驻地之一,但总驻地毕竟还是在青岛。而且现在春节将近,元老们虽然都是来自现代社会的人,但对新年的观念和这个时代的人还是一样的,元旦只是新的一年开始,而只有春节才是真正的新年。由其今年秦铮和周萍是铁定不能回青岛过年了,罗岳可不想让妻子一个人留在青岛过年。

    而李松晨夫妇去青岛,则是去参加华东政*府每年的年初例行会议,各地方的一把手都要到青岛聚集开会,一方面是对去年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新的一年的工作安排布置,有时还会对五年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

    当然今年李松晨去青岛,情况又有些不同,因为根据内部的消息,他很再可能会在春节之后调任,离开上海。李松晨原本是救急调任上海的,现在己经在上海任职了4年多,时间不短,而且在任上的政绩相当显著,因此这次不仅是调任,而且还应该是升职。

    虽然这时李松晨的最终去向还没有决定,但大体是三个:第一当是回青岛工作,并且会在某个重要的部门中任负责人,经过几年的积累和煅练之后,晋升九大委员之一,进入行政院;第二是去北京,接替秦铮任北京地区管理委员会委员,因为秦铮毕竟是五巨头之一,不可能长期在青岛以外的地方任职,而北京地区的工作又相当重要,不仅要负责以后进攻山西、陕西等西北地区的总后方工作,而且还要为华东政*府的迁都作准备。

    在华东政*府正式建国之后,肯定要确定新的首都,虽然现在还没有就新首都的选定进行相关讨论,但青岛的位置偏避,而且又滨临海边,显然不是作首都的最佳城市,而从习惯、职能、位置和实际功能上来说,北京都是最适合作首都的城市,因此现在开始,就需要对北京进行总体规划和必要的改造。而北京地区管理委员会委员的位置,自然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个就是去武昌,担任新的湖北省兼武汉市市长的职务。虽然旧时空的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现在还是三个独立的行政区,但根据旧时空的经验,以及将来南进的需要,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合一,设立武汉市,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一但武汉市城立,不仅是以后南进统一全国的前进基地,也是未来中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和水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因此自然是虽然一个得力的人员来管理。

    当然,后两条虽然也是在地方工作,但和现在的工作性质并不一样,一来这是应急需要,属于临时性质,二来实际的权限也比一般的地方官员大得多,同时在地方上积累的时间更多,将来到中枢工作也更容易上手。毕竞李松晨的年龄并不大,今年才40岁,作为政治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年龄,将来至少还有20-30年的职业生涯。

    虽然分属不同的系统,但罗岳和李松晨有过多次合作,两人互相协作配合得相当不错,因此也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海军陆战队有自己的舰船,于是罗岳邀请李松晨夫妻一起,乘海军陆战队的军舰回青岛,而且到了青岛以后,就住在罗岳家里,反正家里的空房多,而且秦铮夫妻也不在。而李松晨也没有拒绝,夫妻在青岛也有住房,但两人都己好长时间没有回去住了,即使有人打扫,但生活用品都不全,而且两人这次回青岛也不会呆太长的时间,最多6、7天,周唯颖和高珺也认识,因此也就欣然接受了罗岳的邀请。

    尽管从原则上说,行政系统和军事系统尽可能避免多接触,由其是在公事面上,两个系统最好是泾渭分明,互不相干。但现在是战争时期,军政二系是不可能完全分离,在某些时候还必须密合作。就像这次一进攻湖北的战争,罗岳、李松晨都是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进攻湖北的后勤保障,是由李松晨主要负责,因此乘海军陆战队的军舰回青岛,也不算什么过份事情。而且元老就这么6000多人,互相都认识,有私人交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人乘坐的是一艘运输船,排水量6500余吨,船上有3、4个空余的房间,都是双人间,每间大约7、8平未左右,居住条件还算不算,随行的还有2艘驱逐舰护航。

    晚饭之后,高珺有点昏船,因此在房间里休息,而罗岳和李松晨则在船尾的甲板上聊天。

    罗岳道:“军船上的条件没有客船的条件那么好,特别是对高主任,照顾不周道,李市长多担待一点。”

    李松晨笑道:“罗将军太客气,其实军船上的条件也可以了,我们可没有那么娇贵。”

    罗岳道:“那就好。”

    李松晨道:“这次进攻湖北的战争,其实并没打什么仗,是不是觉得不太过瘾呢!可没有立大功啊”

    罗岳摇了摇头,道:“这到是真的没有,其实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但战争进行下去,无论是我们还是敌方,都会有伤亡,这样能够减少伤亡,达到作战的目地,再好也不过了。立不立功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立功以后有的机会。”

    李松晨笑道:“不过未来几年的机会可并不多啊,这次战争结束之后,我们估计会有几年的发展稳定时间,再打仗的机率并不大啊。”

    罗岳当然知道,这次的战争结束之后,华东政*府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是以稳固北方,发展经济为重心,而且即使是以后南下,统一全国,也是以陆军为主,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参战的机率并不多,也就是在东南沿海地区会有一些登陆作战的机会,不过他也并不在意,道:“那也没关系,不打仗就不打仗,我现在的年纪,能够达到现在的位置,己经是很少见了,休息几年也好。”

    现在罗岳的年龄还不到35岁,军衔己经是中将了,职位是海军陆战队总司令,既使是在人民军里,也算是年轻的高级将领,海陆军加起来,也不到20名中将,因此确实不用着急。

    罗岳道:“到是你,马上就要从上海离任了,有没有想过,下一站要去那里呢!”

    李松晨摇了摇头,道:“还没有想好,不过其实去那里都行,不管是去那里工作,都是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机会。”

    其实李松晨最终的去向,行政院除了直接任命之外,也还会考虑李松晨自己的意向,毕竟这次选择的余地,因此这次去青岛,对李松晨来说也是关系重大,是政治生涯中一次重要的选挥。李松晨带着高珺一起回青岛,也是准备在有必要的时候,自己身边也有个可以商量的人,毕竟夫妻两人,无话不说,而且这几年的从政经历,高珺也表现出很优秀的政治素质,在关建时刻可以给李松晨提供良好的建议和参考。

    罗岳也点了点头,道:“那到也是,不过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和李市长再共事的机会啊!”

    李松晨笑道:“肯定会有的,以后我们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我也期望着有朝一早,能够再和罗将军共事啊!”

第二八七章 返程(二)

    船队在靑岛小口子军港码头停靠,周唯颖昨天己经收到了罗岳的电报,因此今天换了班,这时己在码头上等着迎接他们。

    下船之后,罗岳首先上去,给了妻子一个拥抱,然后才和李松晨夫妇见面招呼。不过相见之后,周唯颖才发现高珺的脸色苍白,容颜有些憔悴,因此问道:“高姐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李松晨道:“可能是有点晕船吧,刚才下船之前才吐过,休息一会就好了。”

    周唯颖微微一怔,她和高珺虽然不算有很深的交情,但也并不陌生,知道高珺原来是昆明舰上的信息兵,军舰上的士兵怎么会有晕船呢!忽然想起什么,把高珺拉到一边,低声道:“高姐,是不是有了,这个月正常吗?”

    高珺先是一怔,脸上微微一红,道:“我也不知道,在上海没有检查过。”又想了一想,道:“这个月还没来,好像是晚了几天。回去之后我再去医院检查。”

    周唯颖听了,立刻道:“还等着回去不是晩了吗!青岛这边的设备好,我这就带你马上去医院检查了。”

    穿越带来的药品当然早就用完了,但大部份医疗设备,仪器却都还可以使用,在这个时代,旧时空带来的医疗设备,仪器当然是相当于神器,虽然不能直接治病,但用于极时、快速确症病情、分柝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却是极为有效的,因此为了尽可能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行政院特别规定,只有元老的直系亲属才能使用现代的医疗设备。高珺当然是有资格使用现代医疗设备的,而且现在周唯颖是医疗系统的最高层之一,有她出面一切手续都可以从简从速办理。

    高珺却有些忸怩,道:“还是不...不用了吧。”

    周唯颖摇头道:“那可不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如果真的怀上了可不容易,千万可不能马虎。这种事情男人是指望不上的,他们可没那么细心,所以只能靠我们自己小心,我先不告诉他们,等确症之后再说。”

    说完之后,对罗岳、李松晨道:“你们先回去,我带高姐去医院检查一下。”

    李松晨刚想说不用了,周唯颖己经拉着高珺,上车走了,只好对罗岳道:“这可真是太麻烦你们了。”

    罗岳笑道:“检查一下也好,如果真是没事,大家也都可以放心。我们先回去吧。”

    虽然周唯颖把车开走了,但以罗岳的身份弄辆车当然是再容易也不过了,甚致都不用罗岳亲自出面,他的警卫员立刻联络海军陆战队的军营,因此时间不长,两辆汽车就开到了码头,一辆带着罗岳、李松晨以及他们的行李物品,一直开回了罗岳的家里。另一辆则将李松晨夫妻这次从上海过来,带来的几名随行人员送到招待所里去休息,同时也约好明天一早,有人送李松晨过来,一起去行政院报导。

    还没下车,就听见院子里欢声笑语,人喊狗叫,十分热闹。这时己经临进春节,学校和幼儿园都己经放假了,显然这时孩子们都在院子里和小狗玩闹。罗岳道:“家里的孩子多,闹得很,只怕你们夫妻两不习惯啊。”

    李松晨也笑道:“那里,这样才热闹,我们两在上海,太冷清了。”

    刚一进院门,只见两只二哈己冲到罗岳、李松晨的面前,冲着他们一阵狂叫。秦铮从东北带回来的6只西伯利亚雪撬狗,送了两只给老高家,自己家留下了4只,这时己经都长大了。罗岳伸头在狗头上摸了摸,笑着道:“怎么,不认识了吗!”

    两只狗立刻在罗岳的腿上磨磨蹭蹭,显得十分亲热,这时罗远东己经从屋子里跑出来,大叫着:“爸爸,爸爸。”向罗岳扑了过来。

    罗岳立刻蹬下,把罗远东抱了起来,在他脸上连亲了几下,笑道:“好儿子啊,又重了不少啊!”这时其他几个孩子们也都过来,围着罗岳。罗岳放下罗远东,毎个孩子都抱一抱。然后又叫孩子们向李松晨问好。

    就这样折腾了好半天,家里的帮佣孙长志才过去和罗岳打招件,罗岳这才叫他领着李松晨去客房里换衣服,又让警卫员把李松晨夫妻的行李送到客房里去。

    李松晨在客房里简单的安置了一下自己的东西,换了一件衣服出来,这时罗岳正在客厅里,给每个孩子分发带给他们的礼物,他们家里,罗岳出门的时候最多,每次回来,都会给每个孩子带些礼物,东西未必很贵重,但却表达了罗岳对孩子们的喜爱,由其是家里有4个是收养的孩子,更需要大人的关爱。

    其实在来青岛之前,李松晨和高珺也知道罗岳家里的孩子很多,这方面高珺要比李松晨细心得多,也给每个孩子准备好了礼物。只是礼物放在那个箱子里,又怎么给孩子们分配,李松晨却不知道,虽然在职场上李松晨的思绪细密,面面俱到,但在个人生活上,他却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比较马虎,全是由高珺安排,现在高珺不在这里,就一筹莫展了,只能有些尴尬的看着孩子们领到自己的礼物,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拆包打开,或是互相比较。也忍不住道:“还是家里要有孩子好了,这才有家的气氛。”

    罗岳道:“你们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可以领养两个啊,这样就有家的气氛,而且以后有自己的孩子,还有哥哥姐姐可以照顾他们。”

    李松晨摇了摇头,道:“我们也想过要领养两个孩子,不过我和高珺都是大忙人,平时有时候一连几天都不落家,我们这样的生活状态,两个人过也就算了,但如果领养了可孩子怎么养呢?别说活有时间和他们培养感情,就连照看他们的时间都没有啊!所以只能算了,等以后再说吧。”

    罗岳刚要说话,只听周唯颖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别等了,现在可有机会了。”

    说着只见周唯颖和高珺从门外进来,罗岳和李松晨赶忙迎了上去,李松晨道:“检查完了!怎么样?没有什么问题吧。”

    周唯颖道:“李市长,你也太马虎了,都要当爹了,还是这么粗心大意可不行啊。”

    李松晨先是怔了一怔,马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来,道:“真的吗!真的有了吗!”

    周唯颖道:“当然,可是做了b操的,还会有错吗!以后可不能再大意,高姐的年纪也不小了,能怀上可不容易啊。”

    李松晨赶忙道:“是是是,都是我太大意了,以后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小心。” 说着扶着高珺回到客房里去换衣服,又从行李箱里把送给孩子们的礼物都拿出来,两人又回到客厅里,把礼物一一的分发给孩子们。

    大概是怀孕的缘故,高珺的母性大发,因此对每个孩子都十分喜爱,问他们“多大了”“读什么”“学了些什么”之类,还摸摸头,拍拍臂膀。秦铮家里对孩子们虽然十分关爱,但管教也十分严格,每个孩子都十分懂礼貌,对高珺道谢,就连只有3岁的罗远东来接过高珺送给他的一个大布老虎,也恭恭敬敬说了一句:“谢谢阿姨。”

    礼物发完之后,午饭还没有开始,于是孩子们拿着礼物,带着小狗到院子里去玩,而几个人才能坐下来好好说一会话,周唯颖道:“高姐算是大龄产妇,所以我建议这次回去之后不要工作了,安心的留在家里养胎,李市长也别一门心思想着工作,多回家来陪陪高姐。”

    李松晨连连点头,道:“是是,我一定注意,一定注意。”

    周唯颖忍住笑,道:“还有,如果你们想领养孩孑,其实现在正好是时候了,一来高姐在家里养胎,有孩子在身边陪着,可以打发平时的时间,而且现在正好也有时间了,可以和领养的孩子培养感情;二来等孩子出生了以后,有哥哥姐姐陪着他一起玩,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李松晨点了点头,高珺毕竞也是38岁的人,这次能怀上孕己经是万幸了,以后还能不能再怀上,真时是很难说了,因此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就是两人唯一的后代。而要扩大自己的后代人数,建立起一个家族,就只能收养子女,李松晨和高珺都是元老,两人可以收养两个子女,这样两人就有3个子女,虽然不算多,但也不少了,如果好好培养,把这3个孩子都培养成材,那么自己的家族也就算有规模了。

    于是李松晨问高珺道:“你看呢!”

    高珺道:“我觉得可以,家里还是有孩子更好,更有家庭的气氛,反正这次回上海,我也打算把工作停了,在家里呆2、3年,正好也有时间在家里带孩子。”

    李松晨也点点头,道:“好,等这里的公事结束了,我们就去学校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孩子。”

    周唯颖又道:“对了,你们回了上海以后,家里最好还要请两个人帮忙,李市长是大忙人,难得顾家里,但家里的事情还是要人做的,可不能把高姐累着了。”

    李松晨笑道:“那是肯定的。”

第二八八章 返程(三)

    第二天一早,罗岳、李松晨都分别到海军部、行政院报到,周唯颖带着高珺去医院作全面身体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

    罗岳来到海军部,向海军部长尚晋峰报到。

    尚晋峰道:“罗中将,这次辛苦了。”

    罗岳道:“尚部长,没什么辛苦的,这一次战争其实很轻松。”

    尚晋峰点了点头,道:“未来几年里,我们海军的作战任务并不好,大概是要消停一段时间,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不过海军陆战队还有驻守军港,海岛的任务,所以你的工作也不轻啊!”

    罗岳道:“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过海军陆战队的战斗人员编制己经完成了,但所属的舰队编制,以及使用的军舰都还极不完整,希望能够在这段时间内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需要海军陆战队出战的时侯,发挥出完整的战斗力。”

    尚晋峰道:“这个你尽管可以放心,关干海军陆战队军舰配置,海军参谋部、装备部己经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你可以回去先好好看看,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如果没有问题了,可以马上开建,这一期的造舰计划中,有一部份军舰的份额是给海军陆战队的。”

    说着尚晋峰从桌子上的文件夹里抽出了一份文件夹,递给罗岳,又道:“还有,军委对军衔制度也有一个小改变,虽然还没有正式通过,但也差不了多少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差一个过场。都夹在这里面,你也可以先看一看。”

    罗岳点了点头,伸手接过了文件夹,向尚晋峰告辞离开。

    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罗岳首先翻看军衔制度的新规定,原来将中将分成初级、高级两个级别,将上将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这样原来中将、上将这两个级别变成了五个级别,而现在人民军所有的中将、上将均定为初级,不过这样的级别划分并不涉及职务和薪资、养老金等,以及对外的交流层级,仅仅只是作为军官资历的区分。

    原来由于元老军官的年龄普遍年轻,而且华东政*府成立之后,几乎一直战争不断,因此元老军官的军衔普遍晋升都很快,如罗岳还不到35岁,就晋升到了中将,而人民军的其他中将,年龄也基本都在40岁以下,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到10年的时间,人民军中将会出现一大批50岁以下的上将,甚致是大将、元帅,尽管后两级仅仅只是荣誉军衔,一般只有在退役或退居二线之后才会被授与。

    于是军委经过讨论之后,决定在中将、上将这两个级别的军衔进行细分,分成五个级别,这样一来现在己经晋升到中将、大将军官们就还有晋升的空间。不过现在这个规定仅仅只是一个内部的提案,还没有正式的公布施行,不过现在罗岳的级别,是有资格提前获知这些信息。

    当然就算这个提案通过,正式施行,罗岳的军衔就是初级中将,但这对罗岳的影响也不大,因为罗岳的职务、薪资都没有变化,而且对外的交流层级,他仍然中将级别,唯一的影响就是以后晋升上将的速度会放慢,下一次再立功晋级,就只能升到高级中将,因此还需要两次晋级的机会,才能升到上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不过罗岳现在还年轻,以后还有足够的时间晋升到更高的军衔。因此对这个提案到也没有什么异议,知道了有这么回事就行,而他真正感兴趣的,还是海军陆战队的军舰配置计划的初步方案。

    现在海军陆战队的军舰配置主要分为3种,一种就是登陆舰,这也是海军陆战队的主要舰种,毕竟登陆作战,是海军陆战队最主要的作战职能之一,而另两种分别是护航军舰和火力支援军舰,作为海军陆战队的辅助战力。

    而根据海军参谋部、装备部的计划,登陆舰属于海军陆战队的独有编制,当然是需要单独建造,但护航军舰和火力支援军舰,则是和海军通用。也就是护航军舰和火力支援军舰均是使用海军的军舰舰型,这样在作战时可以进行互相调配组编,如在需要进行登陆作战时,可以将海军的巡洋舰或驱逐舰分队编入海军陆战队作为护航军舰,或是将海军的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分队编入海军陆战队作为火力支援军舰。同时在海军作战需要时,也可以抽调海军陆战队的护航军舰和火力支援军舰,汇同海军舰队一起作战。这样军舰互相通用,也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投入,并充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军舰。

    罗岳对此到是没有什么异议,现在海军陆战队配备的辅助军舰实际也是海军的军舰,只不过都是海军淘汰下来的军舰,十分老旧,用起来也很不顺手。罗岳到不反对海军陆战队的辅助军舰和海军通用,因为这在旧时空里也是常有的事情,如美国海军陆战队虽然有属于自己的两栖攻击舰,但为两栖攻击舰护航的军舰可都是海军的军舰,有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机还要借用海军的航母平台使用。但罗岳希望通用的都是海军的当打主力舰型,而不是再使用老旧的军舰。

    现在海军陆战队共有12艘冲滩登陆舰,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可以一次性将一个营的军队或是一个75毫米野战炮连直接运送到滩头,在远东战争中,这12艘登陆舰确实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是海军陆战队取得一系列登陆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不过这一批冲滩登陆舰本身也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而且在作战中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最大的不足还是吨位太小,只有1000吨左右,不仅能够装载的军队,装备武器有限,而且舰上也没有设士兵宿舍,难以进远洋的登陆作战。当然,建造这一批冲滩登陆舰,也是为了应急,主要是为了应对远东战争,无论是登陆旅顺、海叁崴还是后来登陆朝鲜半岛、日本本岛,都在近海方向,因此也基本足够了,不能远洋作战的弱点到不是很明显。

    但海军陆战队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远洋的登陆作战能力,因为自然需要更大吨位,配备更齐全的冲滩登陆舰。因此技术部门也专门设计了一型全新的冲滩登陆舰,初步方案是排水量达到2500-3000吨,可以搭载1个战斗营及配备火力支援部队、迫击炮部队,或是一个完整的75毫米野战炮营,甚致是搭载更大口径的火炮部队,并且军舰上设有专门的士兵宿舍,可以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远洋作战。

    另外冲滩登陆舰对登陆的海滩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只有在地势平坦,没有暗礁的海滩才能使用,但这样的海滩,只占50%左右,这也就极大时限制了冲滩登陆舰的作战范围,因此海军陆战队还需要一型能够在复杂海滩进行登陆作战的登陆舰。

    在穿越的军舰中,船坞登陆舰长白山舰就是这样一型军舰,在长白山舰的尾部,有一个巨大的坞舱里,可以搭载4艘726型野牛汽垫登陆艇,车库里还可以搭载最多40辆05式两栖战车。可以在距离领海之外的地区,打开尾门,将海水放入坞舱,然后放出汽垫登陆艇或是两栖战车,进行登陆作战。这样的登陆作战模式,可以降低登陆舰的风险,同时也能在各种复杂地形的海滩进行登陆作战。

    而以这个时代现在的技术水平,自然还造不出汽垫登陆艇和两栖坦克,但这种坞舱登陆的作战模式却是可以校仿的。于是技术部也设计了一型船坞登陆舰,排水量在8000-10000吨之间,可以搭载20艘登陆艇,每艘登陆艇的载重为6吨,吃水不到1米深,可以装载50名士兵,或是两门75毫米野战炮.

    这样一艘船坞登陆舰,可以一次性将1个战斗营及配备火力支援部队、迫击炮部队,或是一个完整的75毫米野战炮营,运送上岸。虽然兵力投送能力和新型的冲滩登陆舰差不多,但作战范围更广,可以在90%以上的海滩上进行登陆作战,而且军舰的生存能更强,这一点要远远超过冲滩登陆舰。

    当然,现在这两型新式的专业军舰设计还只是初稿,仅仅只有几张概念性的图纸,军舰的各种参数都还不够精确,另外各项技战术指标也都不够明确,这还需要技术人员和海军陆战队进行深层的交流与勾通,并且不断所深化图纸才行。

    不过就现在的概念设计,罗岳还是十分满意的,因为如果按这个思路走下去,完善这两型军舰的设计,最终建造出来,确实可以大大的提高海军陆战队的远洋、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登陆作战能力。因此罗岳也下令,立刻和技术部进行沟通,马上组织登陆舰的设计会省,推进登陆舰的设计工作。

第二**章 返程(四)

    在另一方面,李松晨一早也来到行政院报导,行政院长王云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见他,毕竟上海不是一般的城市,而且李松晨也是行政院重点培养的年轻官员,因此也很受行政院的重视。

    两人见面之后,在沙发上落座,王云鹏道:“李松晨同志,你什么时候到的青岛。”

    李松晨道:“昨天到的。”

    王云鹏点了点头,道:“后天才开会,这两天好好休息一下,还有这次会议的资料,我己经叫资料室去准备了,等一会儿就送过来,你也好好看看,到了开会的时候,你也好有准备。”

    李松晨道:“好的,我回去以后一定认真的看。”

    王云鹏又道:“你在上海大概也听说过了,用不了多久,你就要从上海调任了,这次开会也是确实你的新职务。”

    李松晨点点头,道:“是听说过。”

    王云鹏道:“不过现在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还需要你在上海再留任一段时间,调任的事情只能再缓一缓,希望你能够理解。”

    李松晨道:“没关系,只要是工作需要,我服从行政院的安排。”

    王云鹏笑道:“好啊,我就知道你是不会让行政院失望的,不过你也不要担心,你为华东政*府做出的贡献,我们都会记得,你的付出也不会是白费的。”

    李松晨道:“这到没什么,不过王院长,我能知道我继续留在上海,是为什么吗!”

    王云鹏道:“当然,你在上海的时候,听说过‘废银令’吗!”

    李松晨道:“听说过一点,这么说让我继续留在上海,就是和‘废银令’有关!”

    王云鹏点了点头,道:“对,不过‘废银令’只是一个代称,正式的名称,还有俱体的措施都没有确实,但简单的说就是用纸币取代银币,这个原则是确定了,不过上海将被作为一个试点。”

    原来华东政*府成立之后,就全力的发展工商业,初步建立了一批民族实业,因此也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由其是远东战争之后,华东政*府从中获得了巨量战争红利,对工业投资进一步扩大,在远东战争之后连续两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政*府财政收入都超过了20%,由其是在1908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值25.3%,达到13.73亿银元,折算1.43亿英磅,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值达到23.5%,总计达到3.54亿银元,折算0.39亿英磅,虽然这个数字在国际上不算什么,1908年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0.11亿英磅,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更是高达惊人的63亿英磅。

    但和华东政*府刚成立时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约15倍,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约11倍,可以说是进步巨大。而在华东政*府之前,清廷从未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但在旧时空里,清廷的财政收入最高值是在1910年,为2.8亿两白银,折算0.47亿英磅,但这是在清廷基本控制全国领土、人口的基础上,而现在华东政*府的领土面积还不及清廷全国的1/3,人口不足1/4, 由其是清廷人口最多, 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 广东地区, 现在只有一小部份在华东政*府手里, 因此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相当难得了。

    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活动的大幅增加,给华东政*府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货币的数量不足,和和华东政*府刚成立时相比,货币的发行数量己经增加了5倍多,但还是不够。如果是旧时空里,这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继续印钱就行了,只要确保货币的发行数量和社会财富的增加相配备,就不会出什么大事。但这个时代,华东政*府还是实行的银本位,由其是主要的使用货币还是银币,因此增加发行货币,需要大量的白银。

    无论是旧时空,还是这个时代,清廷的货币制度都是极为混乱的,白银虽然是做为社会主要的货币,但其价值是以自身的重量来计算,而非货币的面值,虽然这样的做法,好处在于货真价实,但缺点更多,一方面这科货币制度过于僵化,无法通过根据经济波动,调整货币的实际价值即增值或贬值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在另一方面白银的成色也是多种多样,甚致各地都有自己铸造的白银货币北京有松花银、天津有化宝银和白宝银、上海有二七宝银、苏州有苏元锭、扬州有扬漕平银、镇江有公议足银等等。有些铸者故意掺入锡、铅等普通金属,以次充好。因此在市场流通多种成色不一、价值不等的银锭,会给商业交易造成不小的困难。甚致鉴定银锭的真伪和成色,成了一门专业的工作,交易者将额外支出一笔不菲的鉴定费用。

    另外中国古代的另一种流通货币——铜钱,虽然不是以重量来计价,但也同样存在着成色繁多,价值不等的问题,而且铜钱和白银的兑换,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汇率,在理论上1000文铜钱价值1俩白银,但在实际使用中,铜钱和白银的汇率一直是在600-1500:1之间浮动。

    当然这也不是清廷特有的问题,整个中国古代,情况基本都差不多,只是在明清之前,中国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而且经济基本是在内部循环,因此货币问题尚不严重。而明朝中后,中国的商品经济高速发展,西班牙、葡萄牙商人大量涌入,对外经济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货币问题开始影响中国的经济,在明末出现的经济危机,最主要原因固然是明朝的政治制度问题,但货币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清廷建立之后,一度闭关锁关,又回复经济内循环的模式,因此货币问题一度又消失,但在鸦*片战争之后,清廷的国门再度被打开,被迫卷入国际化竞争,于是货币问题又再度严重起来,清廷也因此吃了不少暗亏。如甲午战争之后,按照【马关条约】清廷需赔偿日本2.315亿两白银,但日本以清廷的库平银成色不足为由,要求库平实足,并单方面规定白色的成色为988.89(即1000两库平银含有988.89两纯银)。仅此一项,清廷多支付日本1325万两;而当时国际市场上金价上涨、银价跌落,日本又要求清廷以英镑折算白银支付赔款,这样清廷用库平银兑换英镑就形成“镑亏”,日本又从中国轻易地多得了约1500万两。结果清廷实际赔款约合2.597亿两白银,超支达12.2%。

    在华东政*府刚成立时,也曾计划发行纸币取代白银,但由于时代的原因,白银做为主要货币己深入人心,因此华东政*府最终放弃了以纸币取代白银做为主要货币,改为发行银币为主,发行小面额纸币为辅的策略,并规定了银币、纸币的面值,同时又彻底取消了铜钱。

    由于有华东政*府的信用为支持,而且华东政*府的经济一直都在发展,同时又以行政手段强力推行,同时又严厉的打击私人铸币,因此这一次的货币改制相当成功,现在华东政*府的统治区内,无论是银币还是纸币,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白银和铜钱也彼彻底淘汰。因此华东政*府的经济迅猛发展,完善的货币制度也是功不可没的。

    但到了现在,这一套货币制度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是使用不便,虽然相比于白银,银币的重量己大幅降低了,但在大额交易时,银币的重量依旧不轻,无论是携带,计点都是十分麻烦;其次是银币铸造的成本太高,为了给私人铸币增加难度,华东政*府的银币铸造十分精细美观,但这又进一步增加了铸币的成本,尽管和政*府的总收入相比,这笔费用到是不算多,但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华东政*府的白银储备有限。华府政*府的统治区内没有什么大银矿,虽然在远东战争之后,华府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赔款,但得到的白银却并不多,因此现在华府政*府的白银储备基本是通过商业行为,从清廷统治的地区赚取。

    但中国本身的银矿就比较少,现在使用的白银基本都是在鸦*片战争以前,靠外贸赚取的,但经过了列强60余年的明抢暗夺,中国的白银己大量流失。而且华东政*府规范了货币制度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因此华东政*府发行的货币价值十分稳定,相比于白银又易于携带和计算,结果形成一个幅射效应,不少清廷的统治地区,由其是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民间商人也都喜欢使用华东政*府发行的货币。另外中国人都有存钱的习惯,华东政*府发行的银币成色好,制作也十分精美,于是成为许多人储存的首选。结果华东政*府发行的银币就这样流失了不少,而且这种流失还在不断扩大。

    当然这种流失对华东政*府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使华东政*府的经济、货币均占据主导地位,但却消耗了华东政*府大量的白银储备,和华东政*府刚成立时相比,银币的发行数量己扩大了3倍,而随着华东政*府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扩大,华东政*府的白银储备显然是不够的,再指望在与清廷统治地区的商业行为中大量赚取白银,显然是不可能了。

第二九零章 返程(五)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由财政委员会牵头,对华东政*府的白银储备增加、经济增速与发行银币增量的关系进行了估计,最终还动用计算中心的计算进行建模计算。而得出的结论是,在华东政*府的领土面积、人口不再增加的情况下,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增速,华东政*府的白银储备最多只能支持三年。因此在三年之后,要想让发行银币增量与经济增速相匹配,就只能在国外购买白银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委员会正式向行政院提出建议:废除银币,全面普及使用纸币,或者是以使用纸币为主,银币只做为辅助货币。

    同时财政委员会还认为,以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华东政*府也不可能违备这个大势,而且现在废除银币,发行纸币的条件己经成熟:首先是华东政*府成立己有10年时间,统治基本稳固,政*府的信用和权威,以及对社会的控制力、执行力都达到相当的高度,这也是进行货币改制的先决条件,只有一个强势,而且有控制执行力强的政*府,才能组织好一次货币改制。

    其次是现在华东政*府的经济在高速发展,能够提供的社会物资产品在这个时代,己算相当丰富,可以保证供应,货币的信用价值就在于能够买到东西,如果能够买到东西,那么货币的信用就能得到保障,而货币的形式是金属还是纸,也就并不是特重要,因此提供的社会物资产品也是进行货币改制的重要条件;

    最后是华东政*府成立之后,一直在发行纸币,并且纸币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还在不断増加,流通也十分普遍,因此纸币在社会中基本己经得到了认可,这也为废除银币,全面普及使用纸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财政委员会的理由,在行政会议上也遭到了不少的反驳意见,华东政*府虽然成立己有10年时间,但统治的地区却是有先有后,统治时间较长的只有山东、河南等地,而其他如东北地区、婆罗洲、长江北岸地区等实际统治时间只有1、2年,统治基础并未完全稳定下来,由其是在蒙古地区,华东政*府都还没有完全建立好统治基础。

    虽然华东政*府很早就发行了纸币,而且纸币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在増加,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从货币总量来看,纸币的总量还不足货币总量的40%,面值也是以小额为主,由其是银分的纸币使用量最大,达到了80%以上,银角的纸币使用量就不足50%,而纸币最大的面额也只有1元,但使用量只有10%左右,更不要说2元、5元、10元面额的货币,这也说明社会只是对小面额纸币有信心,而大面额的货币,仍然是信任金属货币。

    在这种情况下,冒然一刀切的彻底废除银币,全面普及使用纸币,这个政策实在是太激进,太冒险,容易引发社会危机,因此必须慎重行事,毕竟尽管现在华东政*府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基层仍然薄弱,经不起大的折腾。于是也有人建议,采取稳妥的政策,逐步增加纸币的发行量,并发行更大面额的纸币,而减少银币的发行量,这样让纸币自然的过渡到取代银元,成为主要的货币。

    但这个建议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因为这种自然过渡虽然稳妥,但需要的时间太长,而且在短时间内,对白银的需求量依然很大,能否跟得上经济时发展,也不好说。

    而又有人建议,不如先在几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进行试点,因为从总体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纸币的使用量就越大,毕竟纸币用起来确实比银元方便,由其是大额资金的交易,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额资金的交易也要多一些。

    这个建议首先在行政院里取得了共识,这也是旧时空里的经验,新的政策、决策都应先在若干地区进行试点,查看效果、积累经验、改进完善,然后再推广全国,毕竟中国的体量太大,这既是优势,如市场大、规模大,但也是弱点,就是灵活性差,一但有失误,就容易造成巨大的灾难,因此新事务先试点,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自然也能得到元老们的认可。

    于是立刻就确定了4个城市,上海、青岛、天津、济南,这是华东政*府经济最发达的4个城市,而且都达到百万人口的规模,纸币的使用量都超过了50%,由其是上海,纸币的使用量达到了64%,是华东政*府纸币的使用量最大的城市,因此在这4个城市进行推广使用纸币,也是最适合的。

    当然俱体的措施,到底是一刀切的彻底废除银币,全面普及使用纸币;还是自然过渡,都还没有最终确定,还需要再讨论。不过在私下里,被称为“废银令”。

    不过这样一来,4个试点的城市保持稳定,也就十分重要了,而李松晨在这个时候从上海调任,当然就不合适了,因为在这个时候,需要像李松晨这样在地方上工作时间较长,熟悉情况,并有相当威信力的官员坐镇,确保推广使用纸币的试点工作顺利的进行,因此就需要李松晨在上海继续留任。

    王云鹏将情况简单的对李松晨说了一遍,道:“你是怎么看呢!”

    李松晨道:“我只是听到过一些风声,但还没有想过。不过用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一点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因此‘废银令’是肯令要实施,只看俱体的实施办法。”

    王云鹏点了点头,道:“是啊!但‘废银令’的关系重大,必须要慎重的对待,不能靠拍脑袋决策。而一但实行起来,很有可能造成社会动摇,需要你们这些地方上的同志们多多努力,一定要保持好地方上的稳定。”

    李松晨道:“根据我的了解,虽然现在上海的纸币使用量占比大,但就对货币的信任度来说,还是银元更被社会信任,比如中国人都有存钱的习惯,而被存起来的,基本都是银元,对纸币虽然也很信任,但都是尽可能快的花出去。当然这只是我的泛泛所见,也未必代表广泛的习惯,因此俱体的情况还需要进行认真的调查,才能有较为准确的信息。”

    王云鹏道:“也对,这样吧,明天要举行讨论货币的行政会议,你也来参加一下,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义嘛。”

    李松晨点了点头,道:“好,我明天会准时来。”

    说完之后,李松晨就起告辞,这时的时间还早,于是李松晨又赶到医院里,陪高珺完成各项身体检查。虽然高珺的年龄有些偏大,但毕竟是军人出身,身体素质还是相当好的,因此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并无大碍,最后主治的医生又咛嘱了高珺一些孕妇应当注意的事项,并开了两副安胎调养的药,两人才离开医院,回到罗岳家里。

    这时罗岳、周唯颖都还没有回来,两人在一起闲聊,李松晨也说到了“废银令”的事情,和高珺商量。

    听完了李松晨的介绍之后,高珺想了一想,道:“别的地方我不好说,但在上海的话,那怕是一刀切的彻底废除银币,全面普及使用纸币也不是不行,毕竟就那么一点大的地方,很容易控制,只要确保纸币能够买到东西,同时政*府机构也收纸币,就没什么大问题。”

    李松晨笑道:“你说得到是轻巧啊。”

    高珺道:“不是我说的轻巧,其实以我们现在实力,很多事情没必要小心翼翼,该用行政命令强推的事情,就应该强推一下。不过准备工作也是有必要的。”

    李松晨道:“哦!你说说看,需要那些准备工作!”

    高珺道:“废银令刚公布的时候,肯定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因此首先是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我们的政*府有足够高的信用度,纸币也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因此只要宣传工作到位了,就能够尽可能化解社会恐慌。”

    李松晨点了点头,道:“对,宣传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高珺又道:“但光是口说没有,必须要有实际的东西支持,老百姓其实并不好骗,否则说得再多,说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李松晨笑道:“须要有什么实际的东西支持呢!”

    高珺道:“一是足够的银元,二是足够的生活物资,刚才说了,废银令刚公布的时候,肯定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因此肯定会引发一个兑换银元,抢购生活物资的高*潮,而我们就必须准备足够的银元,足够的生活物资,无限量的兑换、出售,民间要兑换多少银元,我们就支付多少银元,买多少生活物资,我们就卖多少生活物资,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社会恐慌,同时也为我们的宣传工作提供足够的素材。”

    李松晨想了一想,道:“你说的到是没有错,只是生活物资的无限量供应到还好办,但无限量的兑换银元,不是要消耗更多的银元吗!”

第二九一章 返程(六)

    高珺笑道:“但这种消耗只是暂时的啊,因为一但‘废银令’正式实施,那么银元实际就失去了货币的功能,不再俱备货币的流通能力,这样一来老百姓必须把银元再兑换成纸币,才能正常试用,这样银元不是又都回收回来了吗!”

    李松晨也笑了,道:“不错,确实是个办法。”

    高珺道:“还有一点,废银令一但公布,不排除有人会在暗中造谣生事,煽风点火,现在我们的敌人还不少,他们恐怕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因此一定要做好防范,一但发现有传播谣言,煽动闹事的人,就必须严惩不贷。”

    李松晨听了,也点了点头,道:“这到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啊,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你提醒得很对。看问题可要比我全面啊!”

    高珺笑道:“可不敢当啊,我这只不过是旁观者清。”

    李松晨也笑了一笑,道:“明天早上我要参加行政会议,讨论‘废银令’的问题,下午应该没有事,我们去一下孤儿院,看看有没有适合领养的孩子。”

    高珺也点了点头,道:“好。”

    第二天,在行政会议上,财政委员会又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不再搞一刀切的所谓“废银令”,而是改为征收“白银铸币税”,简称“铸币税”税额定3%,即超过1银元,且是以银币为货币的交易,将需交纳3分钱的税额,如果用纸币支付,则无需交纳。

    其实铸币税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务,一般是指金属货币在铸造时,会产生一定的额外费用,因此政*府会在发行货币时收取一定比例的税收,作为弥补,当然在大多数的时候,政*府也会将铸币税直接计入发行的货币中,即货币的实际价值低于货币的面额价值;或者是私人由政*府授权,可以自行铸造金属货币,但需要向官方缴纳一定的费用。而在现代社会中,铸币税己经完全晚离了税收的概念,通常都是泛指政*府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收益。

    当然财政委员会提出征收铸币税,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铸币税,因为华东政*府发行的银币,实际价值要远低于货币的面额价值,这实际就是从货币发行中所获得的收益。因此财政委员会所提出征收铸币税,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于明清两代时“火耗归公”制度。

    在明清两代,白银逐渐取代了铜钱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但由于白银没有面额,而中国民间使用的白银成色不一,而且官府征税收到白银之后,要将碎银熔化,重铸为统一规格成色的银锭,这样在重铸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折耗,称为“火耗”,因此在官府征税使,在正常的税率之外,还要额外征收一定的火耗。

    明朝时在征税时加征的“火耗”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一般都会大于实际“火耗”,而其中的差额就归负责征税的地方官员所有了,因此终明一朝火耗都在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白银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而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甚致会高于正式的税收。

    清朝初期,知道火耗的弊端,因此顺治、康熙二朝也发过禁收火耗的法令,但在实际中并不起作用,以后也就默认了。而到了雍正时期,索性就将火耗正规化,政*府明确规定了火耗的数额,而且所收的火耗都要全额上交国库,地不得私自截流,称为“火耗归公”制度。

    这样做从理论上说,不是即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又杜绝了地方官员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火耗归公”制度并不能阻止清廷的**,因为地方官员会想出其他的手段**。

    而华东政*府征收“铸币税”,实际是以税收的手段,推动纸币的普及,这样的做法,比一刀切的“废银令”当然要缓和得多了,但比自然替代法也要快得多。尽管3%的铸币税并不算高,但绝大多数老百姓对钱都是斤斤计较的,绝不会不再乎这一点钱。

    当然在民间的日常交易中,是否额外计算铸币税,政*府当然管不到,可以自行决定。但在交纳税收和在银行进行兑换时,却是肯定要缴纳铸币税,这样也足以推动纸币取代银币的进程。

    这个建议到是另辟蹊径,现在华东政*府工资水平并不算高,一般工人的平均月薪资在5-6银元,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达到7-9银元。月薪5银元,就需要交纳1角5分钱的铸币税。在这个时代,1角5分钱和购买力并不低,按照市价,这个价格可以卖了2-3公斤左右的粮食了。而这还是工人的收入,农民的收入还要低一些,但如果使用纸币,就可以省去这笔费用,因此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

    于是大部人也都赞同征收“铸币税”的做法,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改进完善的建议,如扩大宣传,增发纸币等。而李松晨提出多准备银币,以防出现挤兑风波,并且要预防敌对势力传播谣言,煽动闹事,另外还要预防白银流失等等建议。

    最后一点是李松晨自己想到的,其实他的头脑材智决不比高珺差,只是没有多想,而经高珺一提点,他的思路也马上打开,想到了许多人没有想到的盲区。如果真的出现挤兑风波,确实还要预防有人兑完银元之后,将银元转移出境,因为这次试点的4个城市都是对外开放度很大的城市,由其是上海,对外贸易、对清贸易的规模都十分庞大,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出进,虽然华东政*府对白银出境有严格的限制,会征收高额的关税,但要防备有人私带银元出境,这样就会造成华东政*府的白银流失。如果真的有敌对势力的参与,这种可能还真不小。毕竟华东政*府虽然是要普及纸币取代银币,但白银依然是重要的贵重金属,由其是在电力工业的发展中,白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决不能有失。

    李松晨提出的建议,在会议上引起了众人的高度重视,经过各委员会的讨论之后,最终决定,给4个试点城市各额外增加300万银元的储备金,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银币挤兑风潮,同时青岛方面还要再准备1000万银元的储备金,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虽然这样一来会消耗华东政*府大量的白银储备,但还是有备无患得好,因为一但发生的银币挤兑风潮,将是十分严重的后果,不仅会严重打击华东政*府的形像和信用,同时还会造成试点城市的经济大衰退,而这次试点的4个城市,是华东政*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任何一个城市发生经济大衰退,对华东政*府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

    而且一但征收“铸币税”的试点成功,投入的银币不仅可以完全回收回来,同时还能将试点城市原来流通的银币也都回收大部份,因此华东政*府实际并无损失,同时也为以后在其他地方再征收“铸币税”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同时还积累了足够量的银币。当然这还要严控银币的出境,不使白银外流。

    另外在生活物资方面,华东政*府也将尽最大的努力,为4个试点城市提供足够的所需物品,由其是粮盐油布等几个大需求量的生活必须品,甚致可以动用政*府的库存。总之就是要尽一切的力量,确保4个试点城市的征收“铸币税”的试点成功,为华东政*府的货币制度改革开一个好头。

    会议开了一上午,终于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而且考虑周全的决议,王云鹏又让财政委员会进行最后的完善,明天交给元老议会审议表决。

    在下午的时候,李松晨和高珺去了华东政*府开设的孤儿收容院,经过挑选之后,两人选中了1个6岁的女孩,叫程秀琳,1个3岁男孩,叫沈子林。女孩是在一年前的江淮大洪水时救起的,经过几经转折,最终被送到青岛收容院里收养,由于己经年满6岁,如果再无人收养,新年之后,就会被送到学校去上学。而一般来说,元老都不愿收养己经上学的孩子,因为上学之后的孩子多半开始懂事了,很难忘记过去,再培养出亲情来。

    其实6岁的孩子也己懂不少事情,李松晨和高珺的考虑是领养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也好养活一些,毕竟高珺是孕妇,精力有限。大一点的孩子也没太大关系,只要是真心对待,也一样能培养出亲情来。

    而男孩的父母都华东政*府的归化民,在半年前,两人在一次修建铁路的工程事故中丧命,结果成了孤儿,不过由于他的年龄幼小,对父母的印像不清晰,收容院的工作人员一直善意的骗他,父母是去外地工作,以后会来接他,因此李松晨和高珺收养他时,收容院的工作人员称这是他的亲生父母,这个孩子到也没有怀疑,还扑到高珺的怀里哭了一阵。

第二九二章 返程(七)

    李松晨和高珺对这两个孩子都十分满意,同时两人商量之后,决定给这两个孩子改姓,因为男孩的年龄过于幼小,还没有明事,加上收容院的工作人员刻意引导之下,已经把李松晨和高珺当成了自己的亲身父母,因此不改姓就容易漏底,而男孩改姓了,女孩不改那么以后就又是麻烦,因此干脆就都改姓,男孩随李松晨姓,叫李子林,而女孩就随高珺姓,叫高秀琳,这样也算两全其美。

    两人带着领养的孩子回到罗岳家里时,罗岳家里己经先接到了消息,于是罗岳、周唯颖也和家里的孩子们为两位新的小客人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这也是为了迎造出一种温馨亲切的气氛,让这两个孩子消除陌生和自卑感,并尽快的溶入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且罗岳家里的5个孩子中,有4个孩子也都是被收养的,因此他们对这两位新的小客人有更多的同情和友好感情,尽管年龄并不大,但也更愿意给他们释放更多的善意和关爱。

    果然,在罗岳一家人的努力下,当然孩子们之间其实自有一套沟通方式,另外罗岳家里养的4只二哈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毕竟小孩子大多都会喜欢猫狗之类的小动物,总之时间并不长,高秀琳和李子林就消除了大量的陌生感,7个孩子,4只狗,很快就玩闹成一团,欢声笑语,人声犬吠也在罗岳家的院子里响起。

    李松晨和罗岳到房间里去聊天,高珺和周唯颖则坐在门口的露台上,看着孩子们和小狗在院子里玩闹,高珺道:“唯颖,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快就让这两个孩子笑起来了。”

    周唯颖道:“这没什么,不过要让孩子们彻底接受你们,溶入你们的家庭,只靠现在的情况是不够的,你们可还要做很多事情啊!这4个孩子当初在我们家里,可是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让他们彻底消除了自己是外人的情绪,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高珺点了点头,虽然她的年龄比周唯颖大了近10岁,但在做妈妈方面,和周唯颖相比是望尘莫及的,毕竟现在周唯颖己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了,而且在近几个月的时间里,她可是独自一个人带着5个孩子生活,这也足以让高珺仰视了,因此道:“我知道,在这方面你可是可以当我的老师了,所以这几天我还要多多向你请教。”

    周唯颖笑道:“高姐,你可别这么说,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我妈教给我的,而且在这方面我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另外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所以我的经验最多只能给你做参考,俱体怎么和这两个孩子相处,还需要靠你自己摸索,不过只要你是真心的关爱他们,同时要细心的和他们相处,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亲情来的。当然这几天时间,我也会尽量多给你一些建议。”

    说话之间,到了吃饭的时候,罗岳家里也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其实收容院里的饮食条件并不差,华东政*府对这方面的监督是相当严格的。但大人对孩子们的关爱,以及温情的家庭气氛却是在收容院里体会不到的。

    而在晚上休息时,在周唯颖的建议下,在李松晨和高珺的卧室里加了一张床,让两个孩子睡,这样也更能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对他们的关爱之情。

    第二天,罗岳、周唯颖、李松晨都上班去了,只有周唯颖留在家里,照看孩子们。

    而这一天,政*府会议正式开始,各地的地方官员也全部聚齐,当然在这次会议上,有很多决议要讨论,首先得到通过的是成立武汉市,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合而为一。

    当然成立武汉市在元老们中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在旧时空里证明,成立武汉市,对于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工业、交通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但新任的武汉市长人选却是一个难题,因为三镇合一之后,武汉将成为华东政*府有数的大城市,不是一般的地方官员能够管理的。其实华东政*府到也不是没有管理大城市的人,但这些人要么是有要任在家,不便调任;要么就是现在己经功成名就,不愿再去武汉进行开拓,毕竞武汉市刚刚成立,不说是百废待新,但也是从头开始;另外武汉还是以后华东政*府挥师南下,统一全国的后勤基地,因此武汉市长还必须有与军队合作的经验。

    最终还是行政院人事办公室提出了一个人选,就是现任的沈阳市长高瑾。在华东政*府的地方官员中,高瑾其实算是后晋,但这几年来的政绩相当耀眼,晋升速度很快,现在己经做到了沈阳市长,尽管她在沈阳市长的任上还不到半年,但无论是政绩还是资历,转任武汉市长到是正合适的。而且高瑾在锦州任上时,曾和军队紧密的合作,不仅击败了蒙匪军队的进攻,还为后来进攻蒙古,袭击库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高瑾的丈夫欧阳隆兴就是军队,这也使高瑾和军队的合作更为方便。

    也可以说,高瑾是目前出任武汉市长最合适的人选,但也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高瑾在沈阳市长的任上时间太短,一但调任不仅是让高瑾这几个月在沈阳工作都白废了,而且对沈阳的稳定和工作也是不小的影响,毕竟华东政*府对沈阳统治的时间也并不长,如此频密更换主政官员,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二是高瑾的丈夫欧阳隆兴是在东北军区中任职,一但高瑾转任武汉市长,欧阳隆兴的职务也有必要跟着调动,转任到中部军区,否则夫妻两人就会被分居两地,但这不仅需要军委的全力配合,而且还要看在中部军区里是否有适合欧阳隆兴的位置。

    不过这两个问题,也都是华东政*府可以解决的,尽管麻烦一点,因此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个提名,当然最终还要看高瑾个人的态度,如果高瑾不愿去武汉任职,行政院也无法强迫。

    第二个决议也是和武汉有关的,就是通过了修建京汉铁路的决议。其实京汉铁路在清廷时期就己立项,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清廷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由当时的天津关道盛宣怀为督办大臣,是从北京卢沟桥至汉口的铁路,因此又被为卢汉铁路,并且是京广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汉铁路的卢沟桥至保定段,在1897年10月交比利时公司接办,因此清廷正式开建是在1898年底,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在旧时空里,这条铁路是在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214公里,但这个时代由于华东政*府的出现,使清廷对这条铁路的修建要比旧时空里慢得多,由其是华东政*府控制河南省之后,截断了南北联系,清廷的京汉铁路修建也彻底停了下来,完成部份还不到一半。

    而那时华东政*府还没有占领湖北全境,同时又忙着修建山东-河南之间的铁路线,在远东战争之后,铁路修建又集中在东北地区,因此一直也没有重启京汉铁路的修建工作,尽管华东政*府十分清楚,京汉铁路对中国南北交通、交流、社会经济等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现在华东政*府不仅占领了湖北全境,就连北京地区也被纳入控制,因此重启京汉铁路的修建工作也就正式提上了日程,当然这也得了华东政*府的铁道部长詹天佑的全力支持。而且重启之后的京汉铁路终点,不再是仅仅止于汉口,而是一直沿伸到长江以南的咸宁、蒲圻地区,因为这是为了在以后华东政*府挥师南下,统一全国时运送物资的方便。当然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在长江上建造一座可以通行火车的大桥。

    不过詹天佑对此也早有准备,因为在清廷立项的时候,他就己经开始着手设计长江大桥,毕竟当时詹天佑考虑现在己经不仅仅局限于京汉铁路,而是着眼于整条京广铁路,因此长江大桥也就是一道不可避免的难关,必须要攻克,于是詹天佑多次亲自到汉口、武昌考查水文地型、测绘地质,确定设计方案,绘制图纸等等,现在己经完成了一套十分成熟的施工方案。这也是华东政*府敢于将京汉铁路终点沿伸到长江以南的最主要原因。毕竞在修建铁路这一方面,詹天佑是绝对的权威,元老之中没有任何一人能够取代詹天佑的作用。

    只是京汉铁路并不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项目,而这样一个规模的项目要硬塞进来,对华东政*府的计划安排、人力、物力调配都是巨大的考验。但京汉铁路的作用太过巨大,一但建成通车之后,对华东政*府的收益是无可估量的,因此经过多个部门的反复论证之后,最终还是认为现在华东政*府还是有能力完成这条铁路的建设,首先从资金上说,华东政*府并不差,远东战争之后的赔款还有一大半没用;技术上面也许差了一点,但实在不行还可以请外援,德国、美国都可以给华东政*府提技术支持,何况华东政*府这边还有詹天佑这尊大神坐镇把关,统筹指挥,也就不会完全受制于人。

    于是行政院最终还是决定,将修建京汉铁路的决议,拿到政*府会议上讨论。

第二九三章 返程(八)

    经过了政*府会议的讨论之后,最终还是确定了成立武汉市和修建京汉铁路的决议。而另一个重要议题,开征“铸币税”则引起了会议的激烈讨论,就这一个议题,几乎讨论了近一天的时间,才算是基本达成了一致,大部份人支持开通征收“铸币税”。并且在新年之后正式公布,并在4月1日开始实施。

    毕竟用纸制货币取代金属货币,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货币改制是势在必行,而且华东政*府的白银储备已经不足以支撑货币的增加,因此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反对的,区别只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而相对来说,征收“铸币税”是最适中的,即不过于激进,也不保守,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同,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当然除了这几条之外,政*府会议还讨论了其他的事情,其中有一条就是和军备有关,原来在这个五年周期中,海军只准备建造两艘战列舰,主要的原因是在远东战争中,俘虏了大量的军舰要修复,毕竟那个时侯,华东政*府虽然有三座造船厂,青岛造船厂、天津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但只有青岛造船厂能够建造战列舰。

    而在原计划中,这两艘新造的战列舰将在今年开工,预计在1910年底下水,1911年完工入役,但实际上在去年年底就己开始施工建造了。这是因为上海江南造船厂向改造进度比预计的要快,现在己经能够建造战列舰了,而且还有在大连建造的金州造船厂的第一期工程结束,已经可以建造5000吨以下的军舰,为其他造船厂分担工作,同时俘虏军舰的修复工作也大大加快。

    在这几重因素的影响下,新造的战列舰的计划也得以提前,第1艘新造的战列舰己经在1908年底在青岛造船厂开工建造,第2艘也将在新年之后,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预计在1910年中时,就可以下水舾装,在1910年底或1911年初入列服役,而这样一来,海军战列舰的建造就会出现1年左右的空档期,因此海军提出,立刻进行两艘新战列舰的立项、设计等工作,确保战列舰的建造不断档,当然这两艘战列舰将被列在下一个五年周期的造舰计划中,就当是提前开工。

    而就在政*府会议结束之后,沈阳的高瑾给青岛发来电报,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行政院的安排,到武汉上任,毕竟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武汉在中国版图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发展前景都要比沈阳强得多,何况在未来还能奔着兼任湖北省省长的目标,因此接受这个位置,也就意味着高瑾进入了地方官员的第一梯队。

    不过高瑾也向行政院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是自己在沈阳有许多工作才刚刚展开,现在要调离了,需要时间进行安排布置,否则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希望有2-3个月的安排周期,同时也希望新任命的沈阳市长尽快到位,好当面进行交接。

    第二是高瑾希望行政院能为新成立的武汉市准备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武汉的建设,因为在旧时空里,武汉不仅仅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中心,同时也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在旧时空里,拥有一批国家级的超大型工业企业,其中最为知名的有武钢、武船等,而工业的布局并非是随意的,因此在本时空里,武汉的最终发展方向依然是一座综合性的超大型城市,但这样的发展,是需要大量的资金,高瑾当然不会指望一步到位,而且这也不现实,但启动的资金是有必要的。

    第三则是希望能够把欧阳隆兴的工作也调到武汉来,以免夫妻分居。这也是人之常情,夫妻两人是不可能长期分居的。

    这三个要求都是十分合理,而且也并不是很难做到,就算是欧阳隆兴的工作调动,军委也可以进行调整配合,因此行政院很快就回复高瑾,同意她的要求。

    政*府会议结束之后,立刻就将做出的决议提交给元老议院进行表决,又经过了两天的答辩,表决,所有的议案也都在元老议院里得到了表决通过。现在华东政*府的府院关系十分良好,因此在行政院里基本达成共识通过的决议,到了元老议院也却可以顺利通过。

    会议结束,该通过也通过,因此各地到青岛来开会的地方官员也都纷纷离开,回归自己的工作岗位,李松晨、高珺也向罗岳一家告别,带着两个领养的孩子,返回上海。在罗岳家里生活的这几天时间里,李松晨、高珺和两个孩子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至少互相之间也并不在陌生,这也是这几天来最大的收获。

    不过在这几天里,两家的几个孩子们到是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因此这次分别孩子们都显得依依不舍,几个女孩都落泪了。

    但分别不能以孩子们的意原为转移,最终李松晨、高珺还是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当然这次李松晨、高珺不再是坐军队的船离开,而是特意定购客船的船票,并且还是购买的头等舱,一则是带着两个孩子,二则高珺是有身孕的人,需要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尽管只是在船上住一夜的时间。毕竟客船的舒适度要远远好于军船。

    而李松晨、高珺离开之后,也己是接近新年,青岛的街头己充满了新年的气氛,而且现在整个华东政*府正处于上升的势头,因此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气像。

    经过了数年的发展,青岛己经基本俱备了一个现代城市所应有样子,而且经济发展、商业发达,使青岛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在新年之际,基本每个家庭都可以拿出些钱来,庆祝一番。而新年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自然也都愿意多花一些钱,过得热闹一些。

    而元老们对于过年也犹为热衷,因为在旧时空里,中国人普通都有一种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越来越少的感觉,由其是对那些穿越时年龄超过40岁的元老,更是觉得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利了,但过年却没有小时候有趣,好玩了,许多东西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己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在这个时代,过年的气氛又回来,在新年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办年货,腌鱼、腌肉、炸肉丸、藕夹、春卷等食物也不在是从超市里购卖,而是自己制做,还有民间自发举行各种年俗活动,由其是几乎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响,让年龄大的元老又找回了童年时的记忆,而年轻的元老也感受到传统而新奇的年味,这些都是在旧时空里无法再体会的东西,也让元老们倍感珍惜,当然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每年的三十夜里没有春节联欢晚会了,因此尽管来到这个时代己有10年时间了,但每到过年的时侯,元老们都格外的兴奋和期盼,丝毫也没有腻烦的感觉

    另外这一年也和其他的年份不月,在1908年底,华东政*府出兵攻占了北京,俘虏了光绪和慈禧,基本可算是正式灭亡了清廷,虽然这场胜利在军事上说并没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地方,但在政治上,意义依然十分重大,以前清廷还在的时候,无论多么虚弱、**,但都代表着中国的正统政*府,华东政*府无伦整样标榜自己代表大多数的利益,清廷已尽失人心,但在大多数人看来,华东政*府依然还是反叛,而现在清廷彻底灭亡了,意味着中国的正统政*府己经不存在了,华东政*府将正式取代清廷,成为中国新的正统政*府。对于元老们来说,这也意味着在这个时代里,终于完成了一个大目标,也是向星辰大海的宏远目标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对于己经依附于华东政*府的本土归化民来说,华东政*府建基立业,开朝立国就在眼前,而自己都是从龙功臣,终于可以落得一个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了。

    而这时在民间议论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华东政*府何时开朝立国,国号是什么,谁谁谁将面南背北,登基坐殿。当然谁来当新皇帝,在民间还引起了许多争论。因为华东政*府是行的集体领导制,并且为了避免形成个人集权,在新闻报导中“行政院”、“元老议院”这样的机构性名称出现的频率很高,以淡化个人的影响力,当然关于个人的报导也不可能完全杜绝,但夏博海、秦铮、肖建军、王云鹏、徐济超等人的名字都经常出现,虽然夏博海作为华东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出现的次数要高于其他人,但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因此这也让民间的许多人跟本分不清楚,谁才是华东政*府的一把手,自然争论不休。

    当然在民间也有一部份识文认字的传统知识份子,到是分得清楚华东政*府几位领导人的职位、位次高低,但他们对华东政*府制度,因此在有些地方,居然还出现民间人员联名上书劝进,甚致进献祥瑞的事情,什么符瑞天书灵芝草,河图洛书狐狸叫,白蛇拦路凤凰鸣,独眼石人白鱼跳出了一大堆。

    不过这些行为也都无一例外的遭到各地方主政的元老官员们的严厉批评,因此闹腾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都少消停了下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322/ 第一时间欣赏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作者:木林森444所写的《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为转载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介绍:
20**年,一支付责保护中东某国撤侨任务的舰队穿越到1900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而在现代社会中深受各种穿越剧穿越小说洗脑的穿越者们,立刻接受了穿越的现实,并且各有打算,有人想利用未来的科学技术称王称霸,甚致建立全球霸权;有人想靠自己的力量,改写中华民族的这一段屈辱历史,甚致实现普世价值;也有人想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过上旧时空过不上的腐败奢侈生活;还有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野心、梦想和理想。 但这次穿越者们面对的不是落后无能的农耕时代国家,而是有着强大动员、组织能力,和相当科技能力的近代列强,就连历代穿越者们引以为傲的金手指也未必有明显优势,因此三心二意,各怀心事,又没有主角光环的穿越者们能否在这个乱世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