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大明二十四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二十四监全文阅读

作者:梦难成     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     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88章释放大儒

    朱由校语重心长的说着,的确李之藻也是一个见识不凡的科学家,其成就若全心的放在研究上,成就也一样小不了。但若真的一心放在了天主教上,那洗脑洗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皇上教诲,草民听了也有很多的感触,容草民回去多想想。”李之藻虽然没有顿悟,但听了这么多,首先有一点的确是确定了,天主教在大明的确是水土不服。第一个就是和皇权直接产生了碰撞,不让人信皇上,拜皇上,能拜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上帝那边的诸神。这肯定是皇上不会准许的,无论哪个皇上可以允许自己的子民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且万岁都不能喊了。

    其次那就是孔子了,大明的士大夫们基本都是尊孔的,即便是皇上如此的把孔子批成了第一汉奸家族,也没有减少士大夫对孔的热情。

    再次那就是祖先了,对于祭祖那是第个中国人所必须的,无论是官方主持的,还是家里自行的,这样都需要行礼的。

    但以上三点,恰恰和教义想违背了。这点倒和伊斯兰教,不许抽烟、喝酒一样,一个烟鬼、酒鬼,还谈什么是伊斯兰教徒,那简直就是笑话了。

    (而李之藻不知道的是,时间到了下个世纪之后,那著名的‘禁约’就会出现了,什么不许拜孔子、不许敬天、不许进祠堂,到坟头前不许行跪拜礼民、不许在家有灵牌等等。但被康熙给恼了,最终禁止了天主教的传教。之后。罗马教廷才改了口,来了个变通八条,但康熙并没有改口。这变能八变又被废除了,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信这样反复不定的教。)

    “好,朕最后问一个问题,当朕的要求和罗马教廷的要求相矛盾了,李之藻你会听谁的?你无须回答朕,朕要求的是,你自己回答自己,想明白这个问题。再想想天主教在大明传播。到底对大明有什么好处?仅仅是让百姓向善吗?把这些东西想好后,再决定一下,你信的那个教又有什么意义?”

    朱由校最后做了努力,希望这个李之藻能够迷途知返。不要被天主教毒害的太深了。

    “是皇上。草民告退。”

    李之藻走了。看着他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徐光启也急忙的告了个罪,跟着李之藻出去了。

    但乾清宫并没有平静。因为黄尊素又跟着求见来了,自己上次因为了**星、叶向高两人求情,被皇上骂了一次,自己来给皇上说愿意较力,却因为官员要会赚钱,而提出了异议,被拒绝后,自己真的伤心透了。

    而现在皇上大捷归来,他和**星、叶向高都是听着皇上各种各样的消息的,从民生方面废除了辽饷,到免了全国的农税,再到官府去组建施工单位修路以赚取地方官府所用;而军事上,从大同到岱海,到归化、到榆林,把蒙古联军、林丹可汗的军队彻底打败,然后又是袁可立三打建奴,皇上亲守喜峰口,创下了三屯营大捷;而政治上,破宗室以建天门城、、、、、、这些都是皇上在这次出征之后完成的。

    军事上的强硬,将上百年无法解决的河套地区,给彻底的来了一个移民,除根的解决了来自蒙古族的威胁。河套地区涉及着山西、陕西和宁夏三个省份,一旦解决,立刻把那里的几个卫几十万兵户,彻底的给解放出来了。而且重新把黄河天险掌握起来,便于开发那黄河的唯利一套,这下能提供多少的垦地给大明的百姓。虽然那里皇上不会让任何人染指,都将是皇上的‘皇庄’,但现在由皇上提供天下的税收,仍然是为大明服务,朝野上下虽然看得眼红,但在这样的大义面前,愣是谁也不敢提出来去分一杯羹。

    现在,黄尊素是想明白了,皇上和东林党的矛盾也因为自己主动承担了税收,而再也没有了矛盾。而在皇上的领导之下,大明也日益巩固、强盛、富裕起来,这充分的表明了皇上的正确性。上次皇上就告诉他,需要的是能实实在在赚钱的官员,正象皇上自己一样,赚钱给全国的百姓交税,经维持大明帝国的运行。

    什么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能持筹握算,士大夫的气节等,这些在为国为民这样的大义之下,一切都变成了浮云。黄尊素彻底的打算把自己变成一个官商,来给大明赚钱,养百姓、搞民生、搞建设、、、、、

    把这样的信心表了一番之后,朱由校听着仍然是不动声色,任由黄尊素在那里展示‘个人才艺’。最后黄尊素自己都深感不安,在那里有些别扭起来。

    “黄爱卿,朕理解你的意思,也相信你的决心。朕离去之前就表示过,朕从蒙古归来之日,就是你获得自由之时。能听到爱卿的这些话,朕很欣慰。看来这段时间黄爱卿的确改了一些,自己如何的为国为民切实的考虑了,而不是仅仅只放在嘴上,在行动上却做着毁灭这个国家的事情。从今日起,出宫回家去吧。”朱由校看着情绪激动的黄尊素,语气平淡的说。从将其救入宫中到如今,大明帝国已经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东林党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机会了,如此大儒也没有理由接着软禁在宫里了,还是放生回去,多做一些文艺工作吧。

    “皇上,要放草民回家?”黄尊素一愣,这几个月以来,他是多么的想家啊,没想到,今天皇上竟然如此说。

    “黄爱卿,朕从将你请入宫中时起,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你,更是不想让你的固执把自己害了。如今大明许多的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并正在不断的向着国富民强的方面发展,爱卿的心情也不再局限在小小的士大夫阶层,不再局限在所代表的那一个小团体里,而是放眼于大明、大明的国事、大明的百姓,如此和朕的意志是一样的,朕为何还要软禁着你呢?”黄尊素的心态的确让朱由校放心不少,如此这样的人不会再成为大明的绊脚石,当然是要放出去了。(未完待续。。)

第489章义务教育

    “皇上,草民想给皇上效力,就算是去做一个会赚钱的官员,草民也是心甘情愿,请皇上给草民机会,”一听这样就给放回家去了,黄尊素立刻不情愿起来,‘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现在的皇上正是有道,政治清明之时,他理所应当的应该出来作官,而不是象政治昏暗时那样的隐退藏身。这个时候他当然不想一走了之了。

    “黄爱卿,朕知道你是真心帮朕,但朕真的不知道你能干什么?先生是一位大儒,真去持筹握算,一心去搞经济,朕也是于心不忍。”这倒是真心话,想想让一位大儒放下身段一心的去搞经济建设,的确有点乱搞的意思。

    “皇上休要再寒碜草民,草民这段时间早已对皇上废除辽饷、免农税感动不已了,这种情怀与做派,才真正是为国为民,于皇上一比,过去那种矜持,太显的矫揉造作,天天的喊着为民请命,其实任何实事都没有做到,草民惭愧!”黄尊素的确是有着悲天悯人情怀的文人,气节当然也高,在东林党里也素有才智,但思前想后,除了搞党争出了大力之外,实事做的真是太少了,而相比一直不甚看得起眼前的这位木匠,人家是持筹握算的一头扎进了钱眼里,庸俗的去与民争利,不断的去做着生意,但目的何在?免农税,给全国修路、各地有灾,大把的银子撒了过去、、、、、、这样的情怀、行为,那才叫做高尚。可比把这两个字放在嘴里要强得多了。

    “让朕想想,”看着黄尊素这积极性的确可以,朱由校倒不好拒绝了。但想想黄尊素这样的人能去做什么?给他个县官当当?这个肯定是不行的,当官的需要头脑,黄尊素脑子是够,但并一定能当一个好的县官,他没有官场的圆滑,也不是那块料,朱由校不由的主观臆测着。文艺?文还行,艺就有点欠了。光是高雅和低俗估计就能损失一大块去。教育?对。全民教育这时候有点晚,但从孩子抓起的教育,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进行了。凭着黄尊素的学问,弄个教育部。还是可以的。这里的教育部又不是搞成一个营利单位。来个搞产业的。而是实打实的教书育人的组织单位。

    如今自己不缺钱,大明本身也不缺钱,这百年树人的教育了应该抓起来了。首先绝对不能把教育搞成产业化。玩什么产业也不应该把国家创造栋梁,民族的希望当作牺牲品,这是低线!教育是神圣不可侵犯,为提高全国孩子们的素质,给他们一个天生的受教育的权利,这肯定是利国利民的。

    产业化?朱由校听了这个词就浑身的冒冷汗,拿着这种振兴中华的事业、孩子最基本的受教育权来搞产业?什么是产业,就是能赚钱,赚谁的钱?当然是老百姓的钱,孩子家长的钱,慢慢的让贫困户上不起学,只能退回到土地上去接着种地,或者就是学份手艺去打工,教育也就成为有钱人的游戏。而其它的医疗产业化、房子产业化,把人所必须的健康权和居住权搞成产业,唉~产业化、、、、、

    大明的教育体系还是比较可以的,首先就是官学,两京的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卫学(专门给下边的各个卫所设的学校,供武人子弟学习,有时一个卫设的,有时是几个卫联合而设的。);武学;宗学(是专门教育宗室子弟而设立的学校,校址设在各王府所在地)。四氏学,令孔、颜、孟、曾四姓子弟学习礼;医学、阴阳学;社学,(由地方建立的小学,可以说是府、州、县学的预备学校)。

    府学、州学、县学和卫学统称为地方儒学。明代的儒学很为发达,根据诏令每一府、州、县都设立一所学校。据朱由校让人统计的,全国计有一百四十府、一百九十三州、一千二百四十六县,共设有儒学一千五百七十九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育最基础的,这种基础首先是师资力量,在大明,富裕了二百多年之后,这种人才,其实也是不少的。

    单纯的靠着现在的学校,那肯定是不要指望的,九年义务教育,把全国的学龄儿童都收罗进去,不仅要盖好了校园、请了老师,发着薪水。而且还得管着学生在校的花销,什么衣服、课本以及午饭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当然是相当大的,二亿人口的大明,这孩子的比例就是再少,恐怕也得几千万吧?所以单纯的靠着自己,想把他们培养成社科人才,在这样刚刚‘事业起步’的状态之下,的确是难了点。

    不过,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是府、州、县,哪里没几个富户?只要把学校的命名权给他们,拉点赞助,还是可以的。

    “黄爱卿,若真想给朕效力,朕这里还真有一个适合爱卿的职务,但事情相当的繁琐,更没有利字可言,不知爱卿是否愿意,”想了一会之后,朱由校开口道。

    “回皇上,臣不怕麻烦,只要能给皇上效力即可,而且利字也不需要,草民家中备有良田千亩,足够养家,”黄尊素立刻表决心说。

    “好,爱卿之言朕心甚慰。如今大明的学校可算是太少了,虽在府、州、县都有那么二三所左右,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他们多是面对考秀才所设,更多的贫困人家,根本没有钱粮让孩子们上学,社学也是零零星星,也只是教育几个几十个学生而已。但面对如此多的学龄儿童,这些远远跟不上的。所以朕打算,第一步,在每个府、州、县,开设几所规模相当大,可以将那一地区的适龄儿童全部容下的学校。并开展九年义务教育,意思就是在孩子七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就由国家免费承担他的教育工作,教他读书认字,许多离家远的孩子,还得住校,承担他们的食宿费用。而到了十六岁之后,无论他以后再学其他的,还是去择业,那都随他自己的意愿了。而第二步,则是在全国各地,将原有的府、州、县、卫学,大力的扩大规模,因为社学的儿童多了,下一步进入这些县学的人也肯定会增加不少,所以原有的规模必然容纳不下,必须大力的扩大。第三步,开展一些专业学校,传授一些基本的谋生技能,比如帐房、作坊管理等,这些看似是细末,其实不然,如此多的儿童学习,其实最终能入仕的,也就是凤毛麟角而已,但其他的儿童怎么办?但让他们有所提高,所以专业学校,可以由各用人单位来将充当教习。现在黄爱卿需要做的就是这三步,黄爱卿,如何?”

    黄尊素基本上听傻了,这计划太大了点,根本不是他能接受、消化了的,皇上这一点招呼不打,直接的来了个一二三四五的,完全的是临场发挥,把他打的是措手不及。当然主要是这计划本身太大了。如果只是在京城建一个或者二三所学校,这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但皇上是要在全国建,而且是让每个地方的儿童都能上学,这什么概念?全国的县是多少?至少一千多所学校。

    而且这样的学校还不是随便找个教书先生就完事了,而是要建大学校,还得管吃管住。这得多少钱啊?

    通过了免税、赈灾等事,整个大明太多的人都知道了圣天子的仁慈,但这一下的确给黄尊素感动坏了,一千多所学校,一千两银子盖一所学校,那就得一百万两,而皇上的要求来看,一个县要保证孩子都能上学,那估计得二所,那这个钱还得再翻一番。那就是二三百万两银子了。这就是以前一年大明国库收入的一大半了,但如今,皇上脸不红、心不跳的直接就要拿了出来,这是何等的情怀、何等的气魄、何等的仁慈,还有什么高谈阔论豪言准壮语可以比这还要豪迈?

    而且这样的事情虽然没有利字油水可言,但却是史无前例的一件盛事,直接的可比孔子推行的教育,孔子有教无类,将许多穷的人如子路、颜回,都用‘十条肉干’的学费,而今皇上的却比孔子还牛,不仅穷不穷的都要,还不收钱,还包远路的食宿,还是全国范围的一下子铺开了,这可比孔子在于个鲁国,那可要强的太多了。

    自己一直也不算是皇上的心腹,瞧当时被押到京城那架式,自己都知道,这次肯定是死定了,本来也没想到能见着皇上,皇上把自己给救到了宫里,但自己却不识好歹,一点情都不领。以前还感觉自己这算是恃才傲物之类的,但被皇上骂了之后,才感觉,皇上救他,就是为了救他,根本没想着能如何如何的收服自己为已用的意思。而现在皇上却把如此可以扬名千古的事情交给了自己,这是何等的恩赐?(未完待续。。)

第490章重建东林

    第490章重建东林

    “皇上,草民愿意,皇上将如此流芳千古的盛事,竟然交给草民,草民实在是感激涕零,定不负皇上厚望。”黄尊素激动跪了下来,并接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u)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如今皇上全国范围内兴建学校,不分贫富远近,俱招而教之,完全做到了有教无类的最高境界。而观皇上建的养老院等,俱是向着大同世界所构想的世界不断的建设着。皇上之胸怀,世人难及啊。”

    “黄爱卿也不必夸奖朕,朕也不希望向前什么大同世界的方向发展,但开民智却是富国强国最为基础的,而大明百姓受教育权和生存权是相同重要的,朕作为百姓的父君,就要将其实现,此功不在当世,但却是利在千秋。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唯有少年强则大明强。”朱由校不由的谈及了教育的重要性,全民教育提高素质,等这批少年成长之后,那大明才真正进入了盛世。

    “好,皇上所说的少年强则大明强,的确发人深思。”黄尊素还第一次听到这个提法,不由的击节称赞。

    “既然连大儒都称好了。那朕就读全了:中兴大明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大明智,少年富则大明富;少年强则大明强;少年进步则大明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大明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壮哉我大明少年。中兴大明!”

    朱由校一口气。把“少年中国说”在纸上写了出来。当然改的是一些,因为梁启超所写的时候是清末,那时清朝正受着洋人的摆布呢。所以以胜过欧洲为主,现在则没有什么感觉了。只是以中兴大明为已任了。

    “好,皇上之文采果然不同凡响、妙不可言,且立意之新,振聋发聩,中兴大明,靠的就是这一代少年人的成长,少年智则大明智,皇上对其深厚寄托,也定会受到全国少年的爱戴。皇上所提的口号,所写的文章,也将被千古传诵,万世流芳,而大明上千万少年学子,亦会在皇上的鼓舞之下,奋发向上,努力的学习知识,回报万岁,中兴大明,指日可待啊!”

    听了这朗朗上口的文章,黄尊素真的是激动、兴奋啊。这皇上能匠已经是全国皆知,一个物件能拍出二十万两银子,最后再以两倍的价格收购而回,此事已经在全国上下传了个遍。而武的方面,亲征蒙古,收复归化,以少胜多,比之太祖、成祖亦不多让。计谋方面破建奴百里之外趋水淹城的计谋,智比诸葛。赚钱方面,可比明初沈万三,以一人之力,供全国国库。如今的文采方面,又写出了如此脍炙人口的文章来,立意深远文笔秀美、豪迈流畅,堪称大家,实在让太让人兴奋了。

    “摘抄摘抄而已,此事作罢,谈正事,”朱由校的脸都红了,这盗版盗得也太丢人了,虽然改了一点点,但都是人家梁先生的佳作的原创,自己又算那根葱啊!

    “妙手偶得,发自真心,草民听了心潮澎湃,皇上无须过谦,且此等佳作,足可以鼓励少年们学习的动力,使大明更有凝聚力,草民恳请,将此定为所建学校的校训,让少年们时刻记住他们今日之学习对于大明是何等的重要,吾皇对他们又是寄托着何等的期望,”黄尊素相当正式的向皇上恳求着。想想皇上建的一所所的学校里,一群群的莘莘学子们,用那中气十足整齐有序的声音,传诵着这首校训,是多么的激扬慷慨!

    “哦,”朱由校一听,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让少年们感到他们的学习也是对大明最好的贡献,还真是培养主人翁意识最好的方式了。算了,盗就盗了,反正说白了老梁也是满清的官,自己也没有心理负担。“既然如此,朕准了。”

    “多谢皇上,回皇上,草民亦会,联系所有故交好友,鼎力将此盛事完成。”黄尊素听着这让人振奋的文章,激动不已的说,暗中发誓言,无论再苦再难,也要把此事给完成了。他想到了他许多的朋友。

    “故交好友?嗯,找些朋友来组建个班子,来主持此事倒是可以的,象一些在党争中被打压下去的东林党人,他们只是政治主张上有问题,并不是人口上有多好的差,若爱卿能够好好的提携一下,让他们将东林的建党的宗旨,章程、、、、、、”

    “皇上,冤枉啊,那些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围绕着东林书院而已,哪里会结党啊!”东林党、齐党等等,没有一个人会愿意承认自己是‘党’字的,党,不鲜也,《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党是贬义中的贬义字眼,什么党同伐异,君子群而不党,结党营私,性贪而狠,党豺为虐(中山狼),无偏无党等等,俱是如此。

    “先生身为当代大儒,难道这党字就没有褒扬之意了吗?

    ”朱由校听了也头疼,党字这个词,可是他从小就当作最高尚的词来用的,什么‘党啊党啊,亲爱的妈妈,’‘没有某某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等等等,把这个字抬的可是相当高的位置,但这里却是谈党色变,还谈什么多党执政的问题。

    “回皇上,党也并非没有褒扬之意,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这就出自《荀子》。党,善也;美也。出自《广雅》。这里就是美,善,正直的意思。”谈起这种文字说明,黄尊素当然是专家中的专家了。(未完待续。。)

第491章官复原职

    “那朕以后所说的党字,就是这个意思,以后会注解的,先生也别在这个事上计较了。”朱由校一听,这不也有褒义吗,还是用吧。

    “草民全听皇上吩咐。”皇上连造个字的权利都有,比如‘曌’字,就是武则天造的,传说她还想把國字里面的或改成武字,当今之国乃‘武’姓之国。不过最后这个框框是放个人字,就成了囚字,武氏被困,所以取消了,但还是把国字改成了“圀”,意喻四面八方都归武氏管辖。历史上不仅武则天如此,许多的皇帝也是一样,如今朱由校只是选择了一个褒义词而已,不足为怪。

    “好,这全国教育之事,就是让先生把这所有已经致仕的东林党人,挑其中性情良善,为人正直之辈,组织到一起,团结起来,搞好这一盛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朕对此事看的很重,基本而言和军事、经济是一样的位置。钱财方面,朕会竭尽所能给先生充足的钱,去建校舍、请教习、印书籍等等所有开学校必办的事物。而先生一定要选择有职业道德的老师,前去任校长、教师,管理好校园,教好学生、、、、、、”

    朱由校总结了一下自己的词语,其实也就是一句话,要钱有钱,只要黄尊素能组织好了东林党,把这个利国利民的教育大事,办好就可以。至于什么读书人的地位问题现在也不是问题了,因为读书人与贩夫走卒农民最大的待遇区别。就是税收问题,因为大明是皇上与士大夫同治天下,所以读书人的秀才也是免税阶层。但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家都一样,都不需要去交税,所以就算是都读书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别的区别,什么见官的态度问题,那就全是小事了,好好的人见的哪门子官呢?这些都无所谓了。

    而东林党,这个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在野党’的命运。所以他们一直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结果弄得是读也没读好,国家也没管好。无论是在野还是在朝。他们注定了是个失败者。

    此次朱由校让他们再次组建起来。就是从这个全国建校,这样的实事入手,一切务实。不要再弄那些虚头八脑的事情。今天整这人,明天弄那人的,结果一事无成。就算是搞个宫变,也搞得是虎头蛇尾,要不是朱由校自己出手,福王系都有可能上位。可见办实事的能力到底有多差了。而为了一个‘国本’问题,竟然和齐楚等党争的是头破血流,结果给大明造成了二十三年的皇上不上朝局面。这样的问题真的对大明有意义吗?

    一个政党没有自己的党章、宗旨,这样的中心思想,那注定是一盘散沙,不能成什么气候。看看东林党在崇祯王朝的表现,就知道差的到底在哪里了。在整个朝廷一枝独秀的情况之下,明末所面临的事情十七年的时间,竟然没解决一件,而且还越帮越忙,最后让李自成轻意的破了北京城。如此成分复杂,空谈的腐儒居多,实心做事的人严重缺少,注定是成不了气候的,更不要说那些贪污受贿的腐化人了。

    而这次,朱由校给东林党一个机会,就是扎扎实实的把教育这件事情来做好,东林也有不少的人的确是正义之仕,气节高雅,不说别的,孙承宗不就一个吗?所以没有什么必然的坏党,主要是看起主张是不是空谈误国,还是扎实办事。别整个的嘴里喊着为民请命,手里却一个劲的捞钱,脚下一个劲的给别人使绊子,那这样的政党也基本上算是到头了。

    “皇上,草民已经领会了皇上的心思,会在挑选帮手之时,以务实为主,绝不要那些夸夸其谈的轻浮之人,而且凡事也只是就事论事,一切以全国的建校、教书育人为已任。”听完了皇上一番说辞之后,黄尊素这断时间也一直在思索着,虽然阉党如此的肆虐,但明眼人都知道,那是皇上的纵容,是东林党将朱由校抬到皇位上去的,为什么有如此的待遇?现在回头看看,东林党已经成了皇上中兴大明的绊脚石,皇上要想办实事,肯定要把东林党拿下去的。而到了他之时,就是斗争的结束。现在皇上再次给了机会,算是已经打完了,教训的够了,磨难的也可以了,再给个甜枣,接着用。但这次用,只有一个目的,也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办教育,只有把此事办好了,东林党才有可能复出。否则就只有在历史的尘埃里彻底的湮灭。

    黄尊素目前和皇上接触的不深,但从皇上出台的许多政策里也是可以看出一些倪端,皇上有志中兴大明,开创一个盛世。更有仁慈之心,让百姓们过着富足的生活。对那些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官员,根本就不重视。

    “嗯,此事事关大明的兴衰成败,朕许爱卿官复原职,”黄尊素以前就是个御使,他精敏强执,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但被辞两次官。如今要办教育了,不能无功再给个高官。

    “微臣谢皇上隆恩,必不负圣意。”此乃是题中应用之意,不过这个官职黄尊素仍然相当的珍惜。

    “但黄爱卿要知道,虽然名为御史,但以后,朕却不想看到爱卿为了什么疏请、弹劾、疏论、疏抗等事,而误了教育之事。要知道人的精力有限,教育之事又相当的繁重,与国与民又远比什么某一个人的言行,犯了什么错误,要重要的多的多。爱卿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件事里,才能使此事有所成就。明白吗?”这可是朱由校给其敲响了警钟了,别真把自己当成了御史了,你是有任务的,就是全身心的扑上去,都不一定能干好,还是各扫门前雪,先顾好你那一摊吧。

    “是皇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微臣一定谨守皇上的教训,不会分心别事之上。”听话听音,浇花浇根,黄尊素为官时间也不短了,本身又是玲珑之人,哪里不明白皇上的意思,立刻表达着决心。以前之所以今天弹劾这个,明天疏议那个,还不是党争的需要吗?

    “好,黄爱卿收拾一下,出宫去吧,先联系一下帮手,而朕这边还要和朝廷上下通一通气,制定一番相应的制度,特别是监管制度,这不是单纯的监督,这是对爱卿等实施此事的人的一种保护,明白吗?”这样的事,就算是单纯的为了尊重,也得和朝廷通通气,更何况,这种投资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还要让各地方的民间出一部分资金,并且长期的维持下去。这都需要一个长久的规划。

    而监管制度是肯定的,依照大明士大夫那种雁过拨毛的品性,投资建校的钱,他们能给黑个三层下去就算是手下留情了,那样的结果肯定是要废了一帮人的。所以监管的好,真的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是保护。

    “微臣明白,一定秉承皇上的意愿找一些愿意为大明教育之事踏实做事志同道合之人,办好此事。”黄尊素恭敬的回答着,然后行礼离开。

    回到京城里的第一天,基本上就是在处理天主教和教育这两个事了,而要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也真没办法一个个的见,不过有一个是不得不见的——宋应星。

    因为宋应星在这个皇宫里,算是宦官们相当脸熟的人了,也是圣眷值高到了极点的人。所以刚刚从莱登办了交接,星夜兼程赶到京城,到了皇宫的他,宦官们理所当然的赶快去回报了皇上。

    一听是宋应星来了,朱由校也激动的让快宣,一别几个月了,这位亦臣亦友的大明功臣,可是给他出了大力了,没有他,屠弩神弓还不一定能这么多出现呢,现在又把水泥船加速问题初步解决了,可谓是功不可没。而且他还是自己说得上话的朋友,当然的在第一时间宣了进来。

    宋应星风尘仆仆的赶了进来,刚刚行礼就被皇上给拦住了,赐了座。君臣一诉别后的情境,恨不能立刻来个秉烛夜谈,当然如果能来个同榻而眠,那就把这事给做实了。

    虽然两人通信也没有停过,从建阻击弩到战车改造,一直到水泥船的回速,但仍然还有着谈不完的话题。

    晚上朱由校想留下宋应星一起用膳,但宋应星却提出了去同乐酒店消费一把,现在京城流行的最高级别的款待,那就是同乐酒店。现在去同乐,是必须得有预约了,没办法房间已经不够用的了,整个京城同乐酒店就算是独一份的高层消费了,一共就是二百来个房间,肯定是不够用的。就算是沿着北海又建了上百间,才三百来间,根本没法满足整个四九城的消费,特别是有一些王爷公主挤到了京城之后,更没办法了。没办法只能是提前预约,否则以能走另外一个门去卖‘零点’拿‘外卖’了。(未完待续。。)

第492章和平饭店

    朱由校一听,这倒真是李逵遇到李鬼了。放着正宗的御膳不用,反而去分支机构享受。得,反正还真没去过,朱由校心里也真想着到那边去看看,用皇上的身份前去,反倒无趣了,还是白龙鱼服来的有趣。先吩咐人去预订了一桌酒席,然后想着如何前去,

    那里可是宦官宫女扎堆的地方,能认出自己的绝对是一大把,所以,朱由校找来宦官易容了一番,没别的奇法,自己也不会什么缩骨功、易容术之类的招术。倒是在嘴上贴上了一大把的胡子。这东西虽然简单,但却相当的有效,只要不是相熟之人,搭眼一看,也看不出来。

    宋应星看了皇上这个打扮,倒是玩笑了几句,带着一大群已经换好了便装的大汉将军,一同出发。

    顺着皇城根儿,马车到了如今名冠京城的同乐酒店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同乐酒店那里却是车水马龙灯火阑珊,迎来送往的人群是络绎不绝,一副热闹的景象。

    看到买卖开到这种程度,朱由校心里是相当的高兴。这可是自己的买卖,自己可是这里真正的老板。生意兴隆日进斗金那才是每个老师所盼望的。

    而看看了门脸的装饰、风格,朴素淡雅与光辉璀璨于一身,也的确是用心不少。左右各树一丈多高的铁旗杆,旗杆上铸有飞龙舞凤,上面悬挂的24枚铜铃随着微风飘动,“丁丁当当”。“如鸣佩环”。 大大的牌楼彰显着大气,在上面写着,‘同乐酒店’四个烫金大字。

    一对高大的石狮子分立两旁,狮子的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尽显威武。下边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狮子的满头卷发,更显威武雄壮。朱由校上前数了数,果然不出所料狮子的卷发是十三卷,这象征着。是皇家的。如果是亲王级别的。那只能是十二卷了,再往下再顺减。至到五官阶的官员,因为只有五品(相当于省以下、县以上)以上的官员才能在门口立石狮子。哪里象朱由校的前世,别说十三卷了。你整个个五百卷、一千卷的。都没人说话。

    两排迎宾中。左边宦官、右边宫女,中间却是堂堂的流值人员——英国公、石元雅,还有两个不认识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了,估计可能也是个宫变后落马的人物。反正也没见过几次,朱由校大着胆子,随着前边的大汉将军往里面前行,英国公先和大汉将军打了招呼,石元雅则正好另一位客人请好,对于后面的倒没怎么留意。

    “这位公子好,请问几位?有无预约?”到了宋应星时,那名不认识的人客气的问道。

    “两位、、、、、、”宋应星这时当当的报出了数字。这时后面正好冲过来一人,冲着宋应星喊到:“兄台,江湖救济,加小弟一个吧!”

    宋应星和朱由校一听,这才看到这位跑的气喘吁吁的年青人,长得倒是一表人才,穿着也似大户人家,一脸的焦急之色。而在后面不足百丈却有着一大伙的人,急急的追来。

    “这位兄台,他们是追你的吗?”朱由校也是一愣,怎么这还有故事?

    “不瞒两位公子,昨日赌马,小弟赢了,但今日对方非要说我昨日作弊,非要把钱还给他。这不闹将起来,今日小弟人单力薄,这不逃了过来,一会两位兄台所有花销,都算小弟身上,只求带小弟进同乐一避。”这公子边说着,边紧张的看着后面的那群人。

    “公子既然不缺银子,为何不单开一桌呢?”这还头一次遇到呢,求着别人拼桌,然后还得会帐的。

    “兄台啊,小弟没有预约,哪里来的再开一桌啊,求兄弟高台贵手,加上我吧。”看着追来的人是越来越近,那人几乎快急哭了。

    “加上公子倒是无防,不过还想请公子给鄙人解释清楚。”

    “来不急了,一会兄台动问,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快点吧兄台!”那人带着哭腔的着急的说着。

    这时追赶的人已经到了十丈之内了,并开始哟喝了。“孙子,骗了爷的钱还想跑,跑到了天边,爷也把你弄回来!”

    “兄台,江湖救急啊!快进去吧!”

    这样的桥段朱由校还没经历过,也挺好奇的,为什么进了同乐酒店就能免了他的祸,让他不挨这一通打?就算是进了和平饭店,人家看着皇家买卖,不敢进去闹事去,那总有酒店关门的时候吧,那时候怎么办?是不是这个时候玩个时间差,请救兵来?好奇心害死猫,所以朱由校问:“公子,在这门口他们敢动手吗?”

    “这里他们当然不敢了,问题是我今天没预约,酒店这边不保护我啊!”

    “那公子就跟我们一桌了。”

    “唉哟喂,谢谢兄台了,太仗义了。”那公子极其兴奋的说道。

    “各位公公好,”来人十几个人,已经围了过来,虽然一副凶恶的模样,但没有一个冲过那门楼的。为首一人先冲着宦官们抱拳施礼,一看就是常来的。

    “朱公子您好,今日可有预约?”石元雅笑着问道。

    “石公公,今日却没有酒局,不曾有约。”

    “哦,那朱公子前来?”

    “就为了这孙子,和本公子赌马,硬是买通了我家的马夫,让马泄肚生病,今日与我那马夫送钱,被我抓了个正着,所以为他而”说完,冲着那公子又骂道,“孙子!麻利的出来,外边论道论道。”

    “公子息怒,这里的规矩可是不容任何人闹事,可否知道?”石元雅示好的说道。

    “石公公说的这条,本公子知道,所以想请将同样不是今日有预约的这位放了出来,本公子好做打算。”朱姓公子并没有玩横。

    “朱公子稍候,”石元雅说完,转身冲着那位公子摆出了一副职业笑容问:“这位公子,您好,请问您几位?今晚可有预约?”

    那位公子眼睛楚楚可怜极为幽怨的看着朱由校,是如此的深情款款。(未完待续。。)

第493章战马赌马

    朱由校敌不过基友似的眼神,冲着宋星应点头示意,后者接过话来说:“三位,已经预约在岁寒三友厅。”

    “好咧,三位你们里边请。”石元雅听到这里已经客气的往里边相让了。

    “朋友,留步,鄙人朱以派,系山东常德王之孙,今日之事非本人仗势欺人,实被此骗子所骗,钱财事小,但这口气委实难咽。请朋友卖个薄面,容我与其理论一二,这顿酒局,由本人作东,如何?”朱以派的确是相当的客气了,虽然贵为王爷的孙子,但被人玩弄了,这气头上,又不便发作,只好搬出了名号,希望寄此,让朱由校知难而退。而且能来同乐酒店里消费的人,非富则贵,现在代王被废之际,聪明的朱以派也不愿多生祸端。

    “原来是鲁王之孙,失敬失敬,但刚才已经答应了这位公子,失信与人却是不可,还请公子海涵。”这个时候朱由校不便说话,一说话就露出马脚了,所以宋应星接过话来说。此事皇上已经应允,别说朱以派亮了鲁王之孙的招牌,就是直接是鲁王,也没法和皇上相比啊。所以宋应星客气的回绝道。因为朱以派以报了是常德王的孙子,并没报是郡主县主之类的封号,所以也不好称呼,只能用平常称呼或者不称呼了。

    “言而有信乃人之常情,既然这位徐三多有幸能得兄台相邀,不知鄙人可否有幸与公子同用晚膳,让鄙人作东结识两位才俊?”朱以派一听人家不卖鲁王的帐。也没有在意,现在的王爷在京城的地面的确不敢太嚣张,京城里面什么地界,认知道什么人就跟着朝廷大佬、皇亲国戚就沾上了点关系的,卧虎藏龙的什么人都有,所以低调才是免灾王道,不能招了那无妄之灾。

    但就在这时,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哟,这不朱以派朱县主吗?怎么了,赌马输了来找后帐呢?”

    “愿赌服输。不就是一千两银子吗?找匹没病的马来再比就是。”

    “就是啊。县主还夸说是什么蒙古科尔泌部首领的坐骑,结果好了,一样没戏,”

    这时一群公子哥穿着锦衣鲜服。一看就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在门楼外面就开始嚷嚷起来。看起来和朱以派的身份并不差多少。

    “以派。预约了吗?跟哥哥进去吧?”朱以派还没说话,那群人中,一人问道。

    “朱绍世子好。小弟这里有事,各位玩好。”

    “那可别惹事,你赚的钱也不少了,输一次也是应该的。”

    “世子说的好,他光从我这里就小一万了。”

    、、、、、、、

    这一群人的话说的是乱七八糟,很快就进到了酒让,但他们的话里都离不开一个马字,科尔泌首领的马?听了这话,朱由校还真留心了,怎么都觉得好象这和三屯营大捷有关啊。因为只有在那里也有科尔泌首领的马被俘之事。无论是归化城那边的河套之战,还是三屯营这边,俘虏的马儿都是上万匹上十几万匹的,朱由校除了卖给商团一两批外,基本就是自用,或者发给了驿站或者是用于修路之类的事了,还真没细分,现在一听,这里面明显的有道道。

    所以冲着宋应星打了一个眼色,宋应星会意,冲着朱以派说:“相请不如偶遇,既如此,朱县主请。”

    那徐三多一听,那脸愁的如八万一般,只能跟着往里走了。

    被一听宫女引领着,而周围的大汉将军们也订了四周的四五个房间,侍候保卫着。朱由校漫步走在了同乐酒店,观赏着四周的景象,听着留声机里传出瑶琴之声,的确不错,这意境还真有点风雅的味道。

    到了房间,分主宾坐好之后,开始自报家门,朱由校当然就报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楚奇云。宋应星倒是报了真名,但均说是为明年的大考而来。

    徐三多也报了名,但其它的却没有多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朱由校开始问:“徐公子,这同乐酒店为何成了你的避难所呢?”

    “这位公子,难道不知道这同乐酒店的规矩?”

    “愿闻其详。”

    “这酒店说是几个辞退的宦官打理的,其实是当今皇上的产业,酒店里本身就有一百名锦衣卫管看着的。酒店之内,不许任何人寻衅滋事,若有犯者,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皇亲国戚,一律的拿到锦衣卫里关起来,不仅要赔银子,还得关上三天,找谁都不好使。有藩王闹事也是如此。只要进了同乐酒店,无论是谁,哪怕是官府的通缉犯,也不得抓捕,只能等出了酒店,在门楼之外,方能抓捕。所以同乐酒店是普天之下最安全的地方了,但前提就得是必须是同乐酒店的客人。”

    那不成周润发开的和平饭店了,只不过这里不包住宿了,还真不是一般的牛。“这是酒店的规定吗?”

    “是不成文的规定,有些人闹事了,都是这样处理的,所以这个规矩慢慢的也就传开了。”

    “哦,那饭后,还不是一样得出酒店吗?”

    “兄台有所不知,这酒店的服务相当的好,若遇有客人喝醉又无人照顾,那是要派人送到家里的,不才只要到了家,也就不怕朱县主来闹了。”

    “原来如此,朱公子莫急,稍坐一下,既然同桌而坐,也是缘分。若能解开这个疙瘩,也是一件好事。”

    “楚兄,这厮委实可气,本人倒不是疼那些许银两,但爱马被害,心中的确窝火,适才兄台也看到了刚才本人在门口是如何受人嘲弄!”一说到这里朱以派就是火冒三丈。

    “朱公子,听刚才之言,怎么手里还有科尔泌首领之马?”朱由校扯开了话题问。

    “楚兄,如今托皇上的鸿福,在河套、榆林、三屯营都俘获了大批的战马,而皇上对此并不太在意,除了少数卖与京城商团之外,就没有再向外流出。而京城喜欢马匹之人又多,赌马的也不在少数,反正这些马都是要放到驿站或者充当劣马使用的,所以只要走通了皇上管马的宦官之手,以普通的马抵数,这也是可以的。兄弟正好喜马,花了高价,换了几匹,特别是这匹马,的确是神俊非凡。本来想显摆一番,昨日约了人一起到郊外赌马,没承想,被这位暗中下了毒手,用药给了一批哑巴马,这算什么本事。”

    他们两的破事朱不想管,但这里有宦官把良马给换成了劣马,那就不是能装聋作哑的事了。虽然说自己没有想到过这件事,但宦官拿着自己的好马赚钱,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自己带着前往战场的宦官都是自己的贴身宦官,这些宦官都是自己从最低层给解救上来的,给他们好吃的好喝的,发最高的钱、给最好的衣服,要钱有钱,要身份有身份,按理说,他们应该知足了,怎么还如此的贪婪?这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伙人?如果自己养了一群白眼狼,那还真叫冤枉。

    内厂的成立,的确是在监督这些宦官,但随着自己出征的,却没有内厂的监督。看来他们贪财的本性的确是没有改变,这个宦官的风气还是不正啊!如今不改改、治治看来是不行了。

    酒还在继续的喝着,徐三多就差是负荆请罪了,接连不住的给朱以派赔着不是,把千两银子归还之外,再以一支海青(海东青,鹰)为赔偿,这才握手言和。

    对于玩鹰,朱由校还真见过别人玩,但玩的相当的业余,他也想玩,但苦于没这个财力和精力,仅仅是一天一抓羊肉,就能把他吃的不轻。比起书上介绍的,那是差了几条街了。这时倒是给人家玩‘大话’了,把那书本知识说的是头头是道。

    但这些必定是书上来的,哪里有人家实践来的深刻,这徐三多一听就是玩家,样样说的那是精通之极,许多玩鹰的技巧,放鹰、架鹰牵狗的姿式,喂鹰的食量,赌鹰的注意事项等等说的是头头是道。

    聊着聊着,就成了徐三多的主场,当聊到了杨志荣开的宠物店的时候,徐三多不由的以专家的评论说,那里的玩意实在是太多太精了,什么马、狗、猫、鹰、鱼、虫,样样都是极品,身上没有几百两上千两银子,都不好意思往那里凑。那里的还带家谱的,一代代的宠物,那都是皇上玩过的。

    而到了说狗等其它宠物的时候,也是一个夸夸其谈,把个朱以派说的是大赞其头,别看他爷爷是个王爷,但那鲁王是在山东的,这些玩的东西,在他一家独大,没有交流的份上,哪里有京油子玩的顺溜,所以一时对徐三多惊为天人,两人的矛盾也化解了不少。

    如此人物在京城是相当多的,家里有一定的资产,天生没别的,就是好个玩字,典型的纨绔子弟,精与吃喝玩乐、声色犬马。对于这种官二代富二代,朱由校并不反感,那是人家老子挣下来的,就是给子孙后代挥霍的。可以羡慕嫉妒,但不必去恨。(未完待续。。)

第494章河套产权

    一场酒下来,倒是让朱由校长了不少的知识,回到了皇宫之后,到了段纯妃的居所,这是当年选当的三位淑人之一的。长像也是不错,就是不生孩子,倒也挺是招人喜欢。见到皇上到了她这里,当真的是喜出望外,精心的伺候着皇上,着实让朱由校美了一番,这就是当皇上的好处了,老婆多了一点。

    每二天是十月二十九日,是朱由校回京第一个早朝。又到了这个工作岗位,看着如此多的朝臣,还真有些不适应。好在已经有了‘工作经验’,交给各个专业机构就是,反对朝堂里的事是不断的。什么人事调动,政绩审查之类的。

    现在地方上的奏折倒是少了,都忙着赚钱了,但举报的倒是不少。

    因为不让收税了,灰色收入相当是少了一块,所以地方政治抓人办案的事情相对就多了一些。没办法,如何才能让人交钱?那就是犯了事的才掏钱大方一些。仅仅指望着刑事案件,那是没有多少,仅破案率就是个问题。最多的当然是民事案件,这样审起来才有油水,不要别的,仅仅是一个拖时间,这里面的道道就多了。

    现在可不同往日了,有锦衣卫、钱庄、驿站三个机构在那里搞监督,这不拖的时间长了,打输了官司的,也是一个劲的告。那只能让刑部去重审了。

    本来把奏折分分各找各的家,朝堂之上再由群臣给皇上道喜。得胜归来了,总得有个大庆贺不是。昨天就没有少到皇上,现在找到了,还得表达一下心意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辽饷的贪污问题,最终还没个定性。

    但不和谐的声音总是有的,这不言官开始找茬了。

    “启奏圣上,如今河套地区经皇上亲征,已经解决了一大半问题,来年再行西征。想必也必然是马到成功。但有几点问题。微臣想请教皇上。”

    看这个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言官,朱由校还真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不过这伙上次在谈到蒙古战俘的时候专门跳出来打茬,被骂了几句。这倒是让朱由校记住了。淡淡的说:“卿家问吧。”

    “是皇上。一是请问皇上。河套征来土地,如何处理,是从国内迁民过去。还是设府设州?”御史侯恂慧一点不客气的问。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立刻把众臣的眼球全部吸引过去了,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人敢提了,一是事情还没有终结,二是皇上根本没有任何的意向来处理此事。三是皇上有可能把这些地拿出来吗?

    “这位爱卿,朕不打算设州设府,而是搞成朕的皇庄。爱卿有意见吗?”朱由校不紧不慢的说着,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拿出来供这些官员们玩兼并,最后再玩成一个辽东,那笑话可就大了。

    “回皇上,微臣认为,目前大明的人均土地着实太少,皇上素来仁慈,应该将这些土地拿出来,供给没有土地的农民,然后引起移民过去。如此也不愧是一代圣君,而非搞皇庄,以足个人之私欲。”御史侯恂慧气宇轩昂,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说道。

    “个人之私欲?爱卿这个大帽子扣的好大啊,目前在这个大明,能直言朕之所做所为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的,爱卿倒是第一人。那朕倒想问一下,朕的私欲是什么?”朱由校不禁让候御使说笑了,这人为了自己出名,可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扣帽子。没人告诉他文革结束了吗?

    “回皇上,皇上搞皇庄,其目的是生产敛财,这不是私欲是何?”铁骨铮铮,好一副直臣模样。

    “那敛财之后呢?就为了守着银子看着银子数着玩吗?”朱由校象问傻子一样的问。

    “回皇上,这不就是贪婪好财吗?”御史侯恂慧也答非所问的说。

    “哈哈哈,爱卿的理解有些出入了,敛财是批搜刮钱财,聚拢钱财,而朕用皇庄的方式在河套之地生产,那不是敛财,而是创造价值。相比而言,皇庄的大生产的生产模式,集各种生产优势与一身,更可以方面建立水利灌溉系统,再发展一体化,将多种生产经营与一身,分工明确,责任到户。这种模式可比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创造的财富要多的多。朕之所以不将开疆拓土来的土地无私的给无地农民,这就是主要原因。更有这些百姓为何没有土地?诸位爱卿肯定会说是被兼并去了。对,的确是这种情况,太祖建立大明之后,百姓基本都是耕者有其田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在大明是逾演逾烈。不仅群臣、军官、商人、地主等会去兼并土地,皇族、王族更会兼并土地。而兼并了土地之后,依着大明的政策,这些又是无须交税的,所以大明的国库收入,是越来越少。朕如今免了全国的税收,手上当然也没有点石为金的法术,当然得有皇家自己的产业,一是每年给国库提供必要的国库收入,二是朕还要养兵,抵御异族的侵略。三是在建设整个大明的基础建设,比如道路、水利。所朕要靠着河套地区,开创大明最大的皇庄,在那里,朕将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用于大明的建设,为大明百姓免税之后,千秋万代的为大明国库提供银两,却被爱卿误会为贪婪好财。朕心着实伤感”。

    朱由校被气的反而笑了起来,自己可是要承担一年四百万的国库收入,以及要养着数万甚至是数十万亲军。贪财?真是笑话了。自己好象来大明之后,在自己身上的花费除了昨日到自己的同乐酒店之外,就没有花过什么钱了吧?反倒是一个劲的往外掏钱了。

    但再做一想,这个问题应该不是一个小御使仅仅为了出名而提的,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如此广阔的土地,却被自己独占了去,指定是有人眼红了。指使着这个小御使借着给无地百姓分配土地的事,来个投石问路,看看自己的反应吧。所以不愠不火的回答着。(未完待续。。)

第495章兵权之议

    众臣听着皇上如此把敛财和皇庄彻底的划分的一清二楚,特别在解释敛财之时,那似有似无的影射辽饷,谁还敢出声?而且皇上也解释了皇庄赚钱之后的目的,说的是如此的理所应当,赚钱目的就是为了国库,这个问题一出谁还敢张口,万一皇上来一句,你不让我赚钱,我就没办法帮全国的百姓交税,你来给全国的百姓交待吧。一张告示贴出去,估计谁提出来的,谁今天就别回家了。看来皇上替全国百姓交个税,还真的成了一个杀手锏,基本上是放之四海皆准啊!

    “启奏皇上,御史侯恂污蔑皇上,有辱圣听,无君无父,当重罚之。”保皇派立刻开始动手,不管不顾的喷向侯恂。

    “皇上仁慈圣君,开大明中兴之局面,怎能任臣子任意揣测,候恂慧此说只为欺世盗名,图增笑尔。”

    、、、、、、、

    “众爱卿且住,”看着自已在朝堂的势力也是不凡,有点一声‘关门,放狗’的气势了,朱由校也稍稍的欣慰一下,同时又知道了这个御史就是候徇,因该就是候方域的老爹吧?多次下狱,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救了出来,而后就隐居了。这次如此犀利的语言,看来有点公报私仇的感觉了。虽然他和候时鹿非一个候,但也肯定是有联系的。不过此人既没有从了李自成,也没有投了满清,也算是有气节的文臣了。(历史上候徇这时候也是罢官的命。左良玉也是候提拔的。)所以接着说:“候爱卿之言,也没有什么诬陷之言,不过是理会错了朕的政策而已,候爱卿还有何言?除了候时鹿之族弟候时虎等人叛国,朕免了候家所有的官职之外,其它事俱可明言。”

    朱由校这话看着是在贬候恂,其实是在帮他,点醒他不要因为同姓之人,而义气用事,否则肯定不会有任何好处。不但救不了那一支的候家。相反,还有可能连累到这里的候家。

    “谢皇上不罪之恩,但臣还有话说,就恐皇上听后不喜。”候恂仍然不卑不亢。一副没死过极讨人厌的样子说。

    “只要用爱卿能够把持本心。一心为公。所说之言即使逆耳,朕亦不会以言罪卿,但若反之。朕亦不会放纵爱卿,明白吗?”朱由校也更进一步点明了,作为御使,可以有发言的权利,这里也不是一言堂,民主的气氛很好,下一步不仅不是皇上听不听的问题了,而是会有更多的反对的声音。但若是为了一已之私,那就另当别论了。

    “皇上放心,臣之所言俱是出自公心,若有为私,甘愿受罚。”

    “好,爱卿且说吧。”

    “是皇上,此次亲征,吾皇以净军、锦衣卫、天仇军、天应仇为四支主力部队。打的蒙古抱头鼠窜,扬我大明之国威。更有袁巡府,三次率锦衣卫前往辽东之地,打了三次大捷。而在陕西吾皇之另二只亲军,白杆兵、天雄军亦将大明之乱军平息,逼的贼首畏罪自杀。这些功勋朝野上下,俱看得清清楚楚,吾皇之武勇亦直追太祖、成祖。此吾大明之幸甚。”这段话的确是候恂发自己真心的称赞,相比较而言,候恂祖孙三代,相对对大明还是忠心的,为官也够清廉,对于大明的胜利当然的为之鼓舞。

    “说但是,”朱由校倒是听不惯洪福永享、寿与天齐,直接的说。这话太忽然了,群臣们都是一愣,才想起候恂讲话的是让皇上不喜的,所以皇上催着让说正题了。

    “是,皇上。然皇上建天应军时,首先用的是朝廷的辽东边兵,只因辽东多半叛国投敌了,这一部分忠义之仕才从辽东撤回,本前往陕西平乱,结果被皇上任命成了快速反应队,而因战功升为天子亲军天应军。事后,皇上又用此法,在大同和蓟镇又先后选拔了大同精忠队和蓟镇铁血队,将两只军队的精锐尽数选拔而走;如今又传言在京城建军校,将大同、蓟镇各级将官全部带来培训。故微臣有疑问,长此以往,是否全国上下俱是皇上的亲兵?而朝廷兵部就会成为摆设,根本无兵可领,无将可派了?”

    候恂这话直接皇上将朝廷的兵马来个偷梁换柱,直接的转化成了自己的军队,那要兵部何用?

    虽说朝廷的和皇上的,那都是皇上的,但朝廷的军队是受着朝廷直接管辖的,但亲军是属于皇上体系的,朝廷是无权调动,指挥的就象锦衣卫和净军,朝廷的兵部无权指挥一人,他们只听皇上一人的。这种区别可以相当大的,以前孙承宗就担心这样的事情被揭开了谈,现在仍然还是有人谈了。

    “侯爱卿问的相当好,天应军的前身,的确是辽东的铁宁铁骑,此番用铁和血,证明了他们的忠诚。所以朕提格升为天子亲军。侯爱卿回答一下,从普通的军队,到天应军,战斗力的先后比较如何?”

    朱由校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从天应军为切入点,反问道。

    “回皇上,实话实说,天应军与以前关宁铁骑相比,当然是强之甚多。可是、、、、、”候恂不由的回答着,本想接着再说说,再好再坏那也是朝廷的,皇上从朝廷里挖墙脚,首先得经朝廷的许可,甚至是通知朝廷一声,而不是如此就将一个军队的编制从朝廷中抹去。但皇上没容他接着发挥就打断了。

    “先不要可是,候爱卿这句强之甚多,是如此的轻描淡写,真不够实事求是。对待蒙古的战绩就不谈了,怕人说不是一样的敌人没有可比性,那就拿对付同样的建奴,比一比吧。关宁铁骑打的最大的一次大捷,就是打马打伤建奴二百余人的宁远大捷,而喜峰口一战,,三千天应军和几百净军,一共对付建奴奴酋黄台吉所指挥的五万建奴大军,尚能歼敌数千,把喜峰口一举夺下。如此大的差异,在爱卿的嘴里却成了‘强之甚多,’朕还真为天应军报不平啊!”

    朱由校由衷的说着,天应军化茧成蝶,从面对建奴不敢野战,到了不仅敢于野战,而且面对十倍以上的建奴军队,尚能攻而胜之,这种转变是何其巨大,被人如此抹杀功绩,的确不平。

    而群臣们虽然都知道喜峰口之战是皇上正面和建奴交锋之战,以少胜多战绩彪炳,但具体的知之不详。现在一听皇上把半年前的宁远大捷和如今的三里屯大捷一比,这不比不知道,一比下一跳,当然动用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凭城而守,才创下了只打死二百多名建奴的宁远大捷,就算是建奴有抢尸体的习惯,再扩大个几倍甚至是上十倍的建奴死亡数,但和只有三千天应军,反过来攻打据关而守的建奴,还杀了数千人,那里里外外算起来,这悬殊也太大了,宁远大捷简直就是小儿过家家了。

    这样一比,候恂的轻描淡写那就的确不受群臣待见了,明显是睁着两眼说瞎话。一道道的眼神直刺而来。

    “请皇上恕臣下用辞不当之过,”候恂也感觉自己的确有些过份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战绩,无论是捧还是踩,它都是存在着的,不会有任何的改变。自己在这样的事上,的确犯了个小错误。

    “并非用辞不当的原因,是爱卿没有一颗公心。半年之前,袁自如创下了宁远大捷,举国欢庆,场面何等的辉煌、壮观。但很可惜,辽东将士并非大明所认为那样忠心耿耿,相反,在朕看到了以全国以补一偶之地的弊端废除了辽饷之后,他们投降到了敌人的怀抱,成了大明的敌人。而其中的一些忠心之仕,用他们的血来证实了他们的清白,证实了他们的忠诚,是大明的真正可用之兵,忠心之兵。朕先后在岱海、归化,训练他们,发给他们武器装备,最终使其破茧成蝶,完成了他们质的变化。如此忠诚、热血且战力非凡的部队,授予天子亲军的称号,那是当之无愧的。

    爱卿以关宁铁骑为故,认为他们是属于朝廷的,那朝廷的兵又有什么战斗力来抵御异族的侵略?保卫大明百姓的的财产和生命?

    当大明百姓饱受摧残之时,朝廷的兵在哪里?他们不是躲开了,就是呆在边镇的城墙里,看边墙周边的百姓,被异族抢劫、杀戮,连动都不敢动。这就是朝廷的边兵。

    如今朕对付了河套地区的异族,连带着,大明的九边之中,西到宁夏镇,都已经没有了外族之威胁,这是朝廷军队的功劳吗?不是,完全是朕之亲军的功劳。

    朕不管是不是朝廷的兵,还是亲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朝廷的兵不听朕的,不敢与异族决战,不能保家卫国,这样的兵朕不要!如果朕的朝廷不听朕的,花着朕的钱、或者朕子民的钱去养这帮废物,朕也会不要这个朝廷!所以精兵路线是必须要走的,不管是朝廷兵部的兵,还是天之亲军,都必须执行。候爱卿,朕的话你明白了吗?”(未完待续。。)

第496章挑战朝廷

    第496章挑战朝廷

    朱由校这一席话说的相对是重了一点,自从建大同精忠队时起,就已经有这种考量了,军户制度和战兵制度,两方面的配合,已经不再适应大明目前的环境了。

    军户制度的军字已经在慢慢的把这个军字消灭,剩下的就是拿着农具的农民了,而更因为土地兼并严重,那一开始的屯田已经没有几户保持着了。战斗力和经济已经俱被破坏一空,根本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而战兵制度,因为家丁制度的存在,更因为长期的不训练,也已经废的不能再废了。因为训练那是要钱的。给谁训练?当然是家丁,但这笔钱又由谁来出,接着喝兵血吗?

    而天子亲兵制度也肯定有相当多的不足,但只要一开始就在制度、纪律方面去最大程度的完善它,用制度和监督机制去制约它,这种‘新生’事物,也肯定是在上升期。而不是现在大明的军队,已经**到了根里,不动大手术或者连根刨除了,根本就没法解决。

    军队的腐化堕落也是最先的,缺乏了监督机制,那肯定是不行的,比如朱由校的前世,哪里还玩什么喝兵血的勾当,只要在训练的时候多报一些消耗,就什么都有了,比如说炮弹射击,练着射击了一百发,报个二百发。然后在军工厂里一操作,至少有五十发炮弹的好处落到了腰包里。比喝兵血可来钱快多了。

    如今亲军的后勤部管马的宦官不就出了问题了,以劣马顶替好马换钱。所以监督肯定在跟上的。

    九边如今辽东镇已经变成了天应军。大同镇已经成了大同精忠队,榆林镇已经被蒙古军消灭的差不多了;蓟镇也变成了蓟镇铁血队。就差还宣府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这五边。军队改革这是必然的趋势,任何人的阻挡都是没有作用的。所以朱由校异乎寻常的强硬,大有前世之时邓公放言‘谁不搞改革,谁就在下台!’的气势汹汹。因为这事关大明的兴衰成败,不成能在一个国家里出现两套军队组织。

    如今几万军队在手,民心所向更是掌握着,朱由校大感天下可去,所以第一次和朝廷叫了板,朝廷不听朕的。就不要朝廷。这话说的太大了,也太刚了。

    也正是因为皇上的强势回归,让众朝臣终于看到了皇上那刚硬的一面,这让大家很不适应。这话太重了。虽然皇权的加强必然的结果肯定是朝廷的柔弱。这是相辅相成此消彼长的关系。皇上军事之上如此强劲。政治上的强势也将是必然的,从宗室改革之中,那强硬的态度。以及那‘毒辣的’手段,就已经显出了一些倪端,但在王者归来的第一天,就放出如此豪言,‘朝廷不听话,就不要朝廷’!这是绝对的挑战、宣战。放在张居还在之时,这皇上恐怕是要干到头了,但细想想,就算是张居正回归,又拿什么对付当今的皇上?控制着大明帝国最强的武装力量,掌控着大明的经济命脉,更左右着百姓的民心所向,没有太后之类的人来制约他,一个文官,拿什么和皇上斗呢?连武宗正德皇帝那样的,满朝文武到处给他使绊子,玩阴招,不仍然拿他不得吗?

    群臣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接皇上此等‘大言不惭’的挑战。摆明车马了别说一个御使或者某个文官小集团,就是他单挑全部,他都敢,又有哪个能敢接招。

    骂他独夫?人家本来就是朕、寡人,可不是独夫来着。

    骂他意在纵奢,劳民伤财,纵欲以劳人、自私虚荣?没有的事,不仅如此,光给百姓拿钱办事,看的朝廷都直抓心;

    志在嬉游、不务正业?人家不干木匠了,所有的木器都卖了个大价钱,用于赈灾了,现在光打仗打了好几个月,收复了上百年收复不来的失地,这是回来的第一个早朝;

    刚愎残忍?连宫变都没判一人死刑,和残忍招不到边;

    昏庸无道昏聩多疑、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但找了半天,一个词没找到,对方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

    想想用什么天神共愤,大难将作、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但这些词太空了,也没用啊?

    群臣们已经看出来了,这朱由校露出了峥嵘的一面,那血盆大口已经张开了,对群臣的态度也不是礼贤下士的样子了。和他爷爷一样,摆开了战场。但他爷爷神宗是被群臣们玩成了消极怠战,不愿到朝堂这个战场;而民间的战场之上,他所派出的宦官体系也被群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消灭了,最终关门歇业。如今论到了这个木匠皇帝了,他年纪是不大,但手段不可谓不毒,推出了魏忠贤来,先是把朝廷里的齐楚浙三党等成员,统统的收到了麾下,与东林党分庭抗争。然后在羽翼丰满之后,开始打压、屠杀东林党人,结果东林党被杀的逃的逃、杀的杀,在野的不甘心,发却了宫变,也被皇上一夜灭之。从此皇上的身上再无如何的负累,可谓是为所欲为。如今更是带着亲征河套、痛歼建奴之威、施恩百姓之恩、敢向着满朝文武宣战了。这是何等的霸气!群臣又如何的应对?

    当今的皇上不尽手段强,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有钱、有兵,这点太重要了,他的钱可以随便的给付整个国家的国库,还可以随便的给各个灾区赈灾,更本不走朝廷的任何门道。这是群臣制不了他的,对于一个比自己有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你拿着钱来制约了,那不是自找难看吗?另外就是兵,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力量,所以辽东将士们的威胁,他都视若无睹,想叛变随便。凭着自己的亲兵,打败了归化、打败了林丹,更打败了大明的切腹之痛的建奴,所以拿大明社稷安危也是制不住他的。群臣真的是挠头了,面对这种‘无欲则钢’的皇上,他们一群文人又有什么办法?(未完待续。。)

第497章士人地位

    最为尴尬的就是候恂了,把皇上惹火的是他,他是直接的当事人,皇上连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话都放出来了,直接把事实扩大到了朝廷,这事他又能如何?螳臂当车去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没错啊,朝廷也是皇上的,这话也没错啊?但有史以前还真没有过任何一个皇上如此激烈表现过。

    是皇上少不更事,说的气话?说出如此武断之语目的何在?一个九五之尊的皇上,如此口出妄言,随意废除朝廷,那肯定是朝廷的悲哀,或者是皇上的悲哀。因为君臣不和到了这种程度,这个国家也就完蛋了。候恂不敢出声了,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皇上,老臣以为皇上锐意改革,乃功在当世,利在千秋之事,而且皇上亲军之战斗力,与军容军纪俱是大明天兵之楷模,九过将士若有一边有此战力,大明亦不会被异族欺凌至此。若九边俱改成如皇上亲军,且不管是否受朝廷管辖节制,总体而言,那首先是大明之福,大明百姓之福。况朝廷亦是皇上之朝廷,军队更是皇上之军队。故臣对皇上的军队精兵改革,十分赞成。”孙承宗站了出来,争了半天了,争的都是兵部的事情,这兵部的正主站了出来了也是理所当然的。

    皇上的话太重了,事是这么回事,但这话太刚、太满、太烈了,这时候整个朝廷基本上是被皇上雷住了。‘保皇党’不出来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个原场得打,所以孙承宗站出来力挺皇上,首先表明了兵部的立场。

    “皇上,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不仅能打仗、敢打仗,更要打胜仗。若此兵不足为用,皇上当然无须花费钱粮去养此等兵油子,徒费粮饷。撤了也是理所应当。而观九边之兵这十年来的表现。的确差强人意。用辽饷供养的辽东兵,打仗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拿钱拿得倒是痛快,最终也成了叛徒。这种兵养之何用?反观被皇上收编训练重新组合之后的天应军。则如此的生龙活虎战力非凡。其中的道理已经不言自明。故老臣亦直持皇上,对于不能战斗之兵,应该撤销。令其退伍转业。”

    徐光启这时也是站了出来,痛斥大明兵制的弊端。听了‘如果朕的朝廷不听朕的,花着朕的钱、或者朕子民的钱去养这帮废物,朕也会不要这个朝廷!’这话,徐光启感觉到了无比的刺耳,做为一国之君,善待臣工那是国家之幸,但若皇上不拿臣工当回事,那肯定是君臣不和社稷不稳的先兆了。徐光启弄不明白,一直温文尔雅的皇上,如此的不着边际的来了这一句,这本来好好的谈着军队弊端,且有着现实的天应军成功转型的例子在,这军队无论是谁的兵,说到底还是姓朱的。怎么就能话锋一转来了这样一句呢?这话好说不好听啊!太伤大众了。但皇上既然话已经出口,做为自己肯定是要帮着皇上的,所以避开了别的话,直说了军队而已。

    “皇上,朝廷之兵也好,皇上亲兵也罢,其中心目的均是保国安民,拱卫我大明江山社稷。而九边之中,每年因异族的扰边,已经把边墙附近的百姓害苦了,多少百姓被杀被掠,又有多少家园被烧毁,致使多少的家庭妻离子散,老无所养,幼无所依。那时大明的军队在何处?反而杀敌冒功之兵、劫掠百姓之兵却是越来越多,以至出现了左良玉纵兵之案。故对于军队革新已经是势在必行,臣赞同皇上之言。”薛凤翔也站了出来,他现在已经是不招人‘喜欢’的人了,只有跟着皇上了,这一条道路是必须走下去的,无论对错。好在当今皇上的确是大明中兴的所在。

    “臣等附议!”

    、、、、、、一时之间,朝廷之上,很快这风向标转了过来,帝党的人向是力挺皇上,接着就是魏阉一党,然后就是无党派,再就是各个小山头的了。这场争论,已经有了胜负之分,挑战者朱由校胜。

    朱由校看着满朝文武如此的捧场,也的确是朕心甚慰,这次的口放豪言,目的就是借着敲打候恂,同时给群臣来了一句,别以为朕离了你们就转不开轴了。该你们管得事,你们去管,但别越了界。如今第一步宗室的大改革已经完成了,没有人能挡住自己的脚步。而第二个大步子肯定就是军队的改革,这是势在必行的,朝廷里有声音可以,但如果成了阻碍,那就不要怪自己了。自己现在掌握着大明最强的部队、经济、人心,谁也阻挡不了自己。

    朱由校当然知道这句叫嚣的话是多少意气用事之嫌,一个皇帝的城府的确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或者皇上和大臣之间没有必要搞的非正即负,如此的壁垒分明,但一些大臣,的确是过分了,不该伸手的地方总是想伸手,河套地区是自己一寸一寸的打下来的,竟然妄想从中分利,那以后的朝鲜、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岂不仍然把手伸过来?能治理好了当然也行,但可惜的是他们还没有这个本事。交给了他们,仍然又是另一个辽东、越南。

    皇帝的威严又岂是他们能够随便的触及的?朱由校把话说了出来就不怕他们反抗,自己要兵有兵、要百姓有百姓,暂时需要的就是高度的**集权,把大明强推到巅峰。大不了也弄一个‘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好好的整顿一下朝纲。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打算,这只是一个试探。好在这个试探性的‘攻击’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威信,让众臣接着臣服。

    看着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朱由校又抛出了重磅炸弹,全民教育。

    这一听可是炸了窝了,大明朝初创之际,明太祖为了争取到儒家士大夫们的支持,提出了接着用宋朝的‘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招揽生意,不来共治还是犯罪的。

    那是因为文人的奇缺,才物以稀为贵的,但若是个人都能挥毫泼墨,写个文章之类的,那文人还奇缺个屁?正象刚才皇上所说的,换个朝廷,来个整体的大变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若真的变成了现实,长此以往,文人这个阶层估计也就消失了,因为大家都识文断字了,只不过是有高有低而已,哪里又来的谁是文人,谁是武人之说呢?这是士大夫阶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士农工商兵,这个排序把士阶层高高的排在了上面,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士就是高高在上的,有别与普通的阶层。士为何排第一?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立德于心,建功于世,宣德功于言,泽被后人。所以他们的层次比其它的人高的多,所受的待遇是高得高。

    一旦所有的寒门子弟全部都被教成了文人阶层,那文人也就不是文人了。但这个政策是皇上拿钱出来弘扬教育、教化百姓,这是好事中的好事。更重要的是没花朝廷的一分钱,当然就是想花朝廷的,朝廷也没有。相反,使得许多的没有考中举人、进士的文人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大臣们无论多么的打心里赞同还是心有不甘,这样的事情也都无法提出阻止了。

    朱由校的全民教育的确把群臣镇住了,大手笔啊,皇上到底是皇上,一搞就是全国性的,驿站、压水井、修路、水利工程,现在又来了一个全民教育,这气魄的确不是常人敢想敢干的。群臣迅速的交头接耳,讨论着,全国仅县级官府就是1427个县,而往上的散州、直隶州、府、各省布政司也同样不少,加起来不到二千个行政单位左右。撇开了旧有的县学,要是一地设一个学校也就是二千个学校。学校建设、桌椅板凳、教师费用、日常花销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个不小一乘以二千,立刻也就变成了大数。而且皇上的话里还谈到,一个地方的学校,建的不是茅草屋,而是最好的建筑物。教学设备、运动设备还要齐全,这就表示要花更多的钱了。

    “皇上此举乃前无古人,太祖立国以来,一直就推行教化,开办了学校无数,设置的各级教育官员也是不少,而州学县学则每地都有,但和皇上如此范围内的举国办学,面向的是所有的百姓,如此盛事,实为开天辟地第一人也。”张瑞图也是寒门出身,但这个寒门却只是相当穷了一些而已,真要是和最穷的百姓相比还是富裕多了,最起码可以交起学费吧。

    大明设置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不少的,比如府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

    一听已经有人开始歌功颂德了,当然也就有人开始接着捧场了。这看似不可能的政策也就这样定了下来,开始了具体实施人选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498章泰山北斗

    全国范围内推广教育,且不谈什么油水不油水的问题,仅仅这个名,就足以让满朝的大臣争的头破血流了,孔圣人凭什么为圣?教化就占了绝大的功劳。办了此事足可以流芳千古了,有这样的好处,还谈什么利不利的。

    朱由校公布的教育主持人名字,的确是让人大吃一惊,万没想到一个被皇上救下了然后软禁的东林党‘智囊’黄尊素,就这样一跃成了主持人,要知道他可是东林党,别看东林党是魏忠贤搞垮的,但明眼人谁不明白那是皇上的授意,而且东林党有一个最大硬伤,那就是宫变,成功了的话,新主子还可以为其来个粉饰一番,极力的丑化一下朱木匠,然后再把东林党重树一下,把什么好事好品德之类的东西往他们身上栽,毕竟史书是胜利者编写的。但可惜的是他们失败了,其代价那只能是乱臣贼子的称号载入史册,背上了万苦骂名。从宫变失败的那一刻起东林就已经成了历史名词,再也没有一丝的起死回生的迹象。

    但今天这种不可能却因为皇上的提名,变的有些诡异起来,许多的大臣立刻表现的相当不友好起来,把东林之危害大书特书起来,如此东林要人,岂可如此的就能主持全国的教育工作?这劲头可比刚才皇上挑战朝廷之时要大的多了。

    连孙承宗和徐光启都持反对的态度,他们倒不是针对什么东林党,因为孙承宗论起来都是东林党人。但他们的感觉却是黄尊素的威望还是不够,他们推荐的是‘千秋间气,一代完人。世曰麒麟凤凰,学者泰山北斗,’的刘宗周。认为唯有以刘宗周此等学者方能胜任此职,如此仅以刘宗周的名声,就能使天下众仰慕者,闻风而投身学校教书。而黄尊素的威望明显有些不足,只能帮助。

    这话让朱由校深思,这黄尊素他儿子黄宗羲的学问大。可不代表他的学问就大了。以前刘宗周他倒是见过,就是和群臣比试论语,经筵之时的主持人,印象不坏。但还真不想到。竟然有泰山北斗的称号。看来这个名人效应的确是要用的。

    众人一听提了刘宗周的名号。相反的也好象有自知之明一般,争的也不是那么热烈了。看来还真是名符其实足以服众啊。

    现在刘宗周通政司右通政,通政司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俗称“银台”。估计和信访办主任差不多吧。朱由校立即宣召上殿。

    刘宗周是比较正统的一个人物。本来以他的成就已经很高了,所以群臣欲将推他进入内阁。但刘宗周鉴于群贤被逐,不愿出山。他上疏推辞说:“世道之衰也,士大夫不知礼义为何物,往往知进而不知退。及其变也,或以退为进。至于以退为进,而下之藏身愈巧,上之持世愈无权,举天下贸贸然奔走于声利之场。”他要以自己的行动,来矫正士风,砥砺气节,为衰世树一榜样。所以召集诸生,于蕺山之麓会讲,认为世道之祸,酿于人心,而人心之恶,以不学而进;今日理会此事,正欲明人心本然之善,他日庶不至凶于尔国,害于尔家。

    现在皇上励精图治,虽然隔着千年借他之手和孔子过了十招,不过刘宗周不仅不怪,反而对皇上的聪颖才干更是佩服,特别是废除辽饷免天下税收,让大明社会从嘈乱不堪,变得稳定起来。而收了黄尊素,平息了宫变又足显仁慈,东林党的风波也终于平息,这手段足可以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来形容了。

    今日突然被召,却不知何事,急急的上了太和殿,心里却是满心的期望着,因为这是皇上亲征河套又蓟镇大捷之后的第一次上朝,朝议的内容还真是让人期待,而期待之中竟然有自己的份,更显意外。

    礼毕之后,皇上让薛凤翔把全民教育之事给刘宗周再详说一遍,听完之后,刘宗周激动的全身都不自在了,嘴里嘟嘟说‘大善大善,’然后又规规矩矩的对着皇上重新来了一遍三拜九叩之礼后说:“皇上仁德可比上古先贤,超然远览,以尧舜之学,行尧舜之道。免百姓之税在先,教万民孩童在后,此等所为,唐宗宋祖亦有不如,皇上仁德,可昭日月、、、、、”

    “刘爱卿,朕来问你,朕之设想大明上下,不分贵贱,由朕来出资,具使其有受教育的机会,如此可行吗?”听着刘宗周那一套套的话,听得朱由校是一个头两个大,这刘宗周的确是大儒,这出口成章也不是盖的,但说了半天,除了开头的懂些,后面的就一句听不明白了,干脆的问。

    “回皇上,当然可行,孔子曰:有教无类、、、、、、”

    “好,刘爱卿,既然使得,那朕欲请你为正,黄尊素为副,主持这全民教育之事,你看如何?”朱由校不敢让他发挥了,本来因为等他,朝议就有些拖堂了,这肚子都有些叫了,再发挥发挥,那中午饭大家就别吃了。

    “回皇上,固所愿不敢请耳,臣当然欣然受之。”

    “嗯,那爱卿就和黄尊素一起搭台子吧,一应费用均有内孥负责,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朕的原则。但教育的教材,不能仅以四书五经为主,算数、几何、物理、地理、历史等俱要有所涉及,此由爱卿等与求极宫的徐尚书协商编写,下去准备吧。”朱由校直截了当的吩咐道。

    下午,朱由校开始招集了宫里从浣衣局带来的一些虽有实权,但没有身份的宦官,在乾清宫前训话,他要好好的整顿一下宫廷的次序。

    俘获战马的管理分配工作是由几个人干的,都是浣衣局带出来的,其中的头头就是许有军,这样的事实相当好查,内厂的人一出马就查了一个水落石出,案子做的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管马的人个个参与,无一漏网。(未完待续。。)

第499章 廉政建设

    “朕今rì要处置几个人,原因为何?朕在当初将你等从浣衣局带来之际是如何吩咐的?谁还能记得?”下午的阳光不错,照在身上暖暖的,但朱由校的心情却不是多好,被自己最忠实的宦官摆了一道,能好过才怪了呢。

    “不准私下谈及朕身边的任何事;不准接受任何人的钱财物品,不准贪污;不准结交藩王、朝廷大臣和勋贵,不准欺压鱼肉百姓。”众宦官不由的大声喊道。

    “但现在已经有人忘本了,以朕给其的权利,来了一个偷梁换柱,以次充好,从中谋取私利,中饱私囊,如此人等,朕如何可信,又如何敢信!你们自己,”朱由校的很伤心很悲怆,自己施大恩尽用罪监,没想到还是有人为了钱而玩了这一。

    “皇上息怒,奴才等自浣衣局被皇上救出之后,算是从yīn朝地府一步升入了天府一般,皇上对奴才等有再造之恩,谁人如此不顾如此大恩大德,无视皇上规矩,真是狼心狗肺一般,奴才等愿将此人生食,以平息皇上怒火。”张光年是最早受到重用的,当然也是动静最大的了,虽然同乐酒店见利晚了一些,但现在每天也是出入相当的大,所以敢于在皇上面前话,而且皇上对于身边的宦官和净军也不是很冷,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此时见皇上生气,不免的劝慰着。

    “皇上,不可为此猪狗不如的东西气坏了龙体,奴才作保在卫生纸作坊系统,现在没有任何一人会如此忘恩负义,还请皇上指出何人,奴才等必生撕此人,”胡桂诚也道,如今的卫生纸作坊已经在běi jīng、山西、山东、河北几省均有作坊,是分作坊最多的实体了。也是创收大户,但胡桂诚对于内厂的监督是相当的配合,甚至是先于内厂进行不断的管控,所以以此来回答皇上,意思是大多数宦官是忠诚的,不能因为极少数人就把这百十号浣衣局出来的人给否定了。

    接着宦官们不断的发言,不是劝慰皇上。就是表白自己的清白和忠诚。从贫苦的浣衣局走了出来,本来就承受着皇上的大恩,皇上也如当然所,虽招死士,但并不是要他们为皇上送死,只是好好的干活而已。除了宫变当晚有惊险之外,其余的时候还不都是办差吗?这辈子都没有享受过这几个月如此安逸富足的rì子了,这些都是皇上给的,而且皇上也不断的赏钱,又保证了自己的老有所养,这一辈子已经知足了。

    但现在却有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将皇上的恩泽抛之脑后。简直是禽兽不如。宦官为什么贪财,那是因为只有钱才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培养自己的‘下一代’,让自己老了之后,仍然能够丰衣足食风光旖旎,贪多了的时候,甚至就有一种满足感,如果正常男人发泄一样的满足感。这是一种变态,一种因为身体的缺陷而导致的意识形态的变态。曾经饱受命运摧残的浣衣局宦官们,在先有苦难,后有皇恩,再有内厂监督,等因素之下,保持jǐng惕之心。做的的确不错,一直谨记着皇上的三条规矩,不敢放松。

    但跟随皇上而走了宦官之中,虽在皇上的眼皮底下。相反却没有了内厂的监督,渐渐的失了jǐng惕之心,才有了今rì之败。

    “许有军,把尔等如此犯卖战马之事交代一下吧!”朱由校听着众宦官在那里发狠、发誓,心里也着实的欣慰,好在只是极少部分,否则自己这个小班子要是彻底毁了,自己还真是恐怖的可以了。点出了当事人的名字,因为不是一个人,许有军和十六个宦官,一起作的这个案子。

    “皇上恕罪,奴才等罪该万死。”

    “交代!”

    “是,皇上、、、、、、”

    原来自从西征之后,一切都是好好的,有了俘获的俘虏或者是战马之类的战利品,起先都是卖给了京城的皇商团。但岱海之战后,就对一些俘虏和战马,不再直接的买了。皇商团也是急啊,奴隶买卖倒在其次,在战马之中‘淘宝,’那可是暴利中的暴利,要知道皇上给他们的马可是‘批发价’只要市价的七层就可以了。一般来就是十两银子左右。但这马的品质区别却大了了,优良的马和普通的马,这两匹马的差价就得有几百两之多。一匹马能买几十匹甚至上百匹的马。

    于是他们改变了策略,和管马的十七名宦官混熟了之后,找到了皇上管理上的漏洞,以普通的马,把宝马良驹给换了出来,而许有军他们被这种保险的方式就可以赚到一辈子想都想不到的钱,而又不损害皇上的利益,这样一想,这个口子开了,负责管马的十七个宦官无一不沾着这股利益。直到东窗事发。

    “许有军,你获利多少?”朱由校问道。

    “回皇上,三千七百两?”这个查得倒是清清楚楚,夜深人静之际,可不就查这些银两偷着乐吗?

    “花过这笔钱吗?”

    “回皇上,分文未动。”

    “为何不花?”

    “回皇上,衣食住行俱是皇上提供的,一直也没机会花。”到这里许有军都多哭了,亏大了。

    “传旨锦衣卫,将皇商之中所有参与换马之人擒下,妄图偷窃亲军物质罪,本应重罚,念其提供军需有功且系初犯,处所得利润十倍罚金,”朱由校真是气的可以,一直跟着自己的皇商团,竟然用钱来腐化自己的宦官,这等事不罚肯定是不行的,考虑到他们在河套、蓟镇,以及天雄、白杆在陕西,阎应元西征河套,这些都在后勤保障方面立了大功,所以倒没必须抓人入狱了。但罚肯定是要重罚的,不为别的,就为他们是糖衣炮弹的制造发shè者,彻底的腐蚀了自己的贴身宦官。你们不是想要利润吗?那看看结果如何,还想着通过非正常段赚钱吗?

    “传旨:许有军十七人,罔顾君恩,见利忘义,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为谋私利,出卖朕之利益,特抄没所有财产,仍发配浣衣局古役终生。”朱由校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杀人的习惯,辛辛苦苦几个月,一夜回到解放前,但这个解放前可比以前更加的凄怆。一个生下来就受穷的人整天过着穷困潦倒的rì子,他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给了他几个月丰衣足食的rì子,再回到那整rì劳苦挨饿受冻的rì子,那过山车的感觉可不好受。所以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由简入奢再返简,更难!

    自己不是讨价还价的料,本来就没想到这战马优劣之别,与皇商们作生意,本身就低了三层的市价,结果皇商人仍然是贪心不足,还是钻了空子,这也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或者是所托非人,被黑心商人给黑了,虽然吃了个哑巴亏,但只能是认了。但许有军这等狗奴才却明明知道了这种事情,非但不报,反而从中谋利,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处罚肯定是不行的。

    许有军等十七人,是万念俱灰,皇上圣旨已下,回天乏术,这世界上也没有个后悔药可买,自己等人猪油蒙了心,放着皇上的大恩不报,反而想着损害皇上的利益来赚钱,这是猪狗不如的白眼狼所为啊。如果第一次进了浣衣局,那是被人迫害什么的,这次那可真是咎由自取了,没有人会同情他们一星半点的,只能是变相的折磨他们,这基本是可以想得到的。这从天上掉到地狱的zì yóu落体运动,又能怪得谁来?

    “尔等也看到了,许有军他们为了不属于自己的钱财,把自己的后半生彻底的葬送了,以后还要接着受那苦役之累。为了什么?不就是一个贪字吗?这些东西也就是暂时的存在了头上,然后被抄家而出,一无所得。他们到底能用几何?一分没有,那这些不义之财要之何用?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倒不如只拿该拿的,只花该花的,此事尔等且记,朕送尔等八个字,以此为戒、jǐng钟长鸣!”

    这里是处置完了,但整个皇宫或者整个宦官体系并没有动术。皇宫是自己的家,虽然大了一些,但的确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所,而放着一群贪污犯在里面,保不齐哪天仍然会为了私利把自己给害了。所以这次朱由校是狠下心来了,宣布,三rì之内,所有有贪污受贿罪行之人,必须自首,并将贪污、受贿的财产全部交给东厂及内厂,并写保证书永不再犯,可既往不咎。三rì之后,所有宫中宦官、宫女俱可举报,查抄银两由举报人获得百分之五。而所有查实的宦官,俱发配浣衣局,终生劳役,不得享受以后宦官养老待遇。

    发动群众斗群众,这招被毛太祖用的是出神入化,这百分之五可不是小数。

    〖

    jīng彩推荐:

第500章 吾皇至尊

    举报了一个大太监,若贪污到了二千两,那就是百两的收入,一下子就变成了有钱人。这个机会可是好机会,而且还不用怕报复,因为被举报的宦官,已经被发送到了浣衣局了,谈到报复也只能是自己去报复他了。

    此一圣旨一发,几万宦官一个个如同得了红眼病一样,不住的看来看去。渴望着自己的目标千万不要在三rì之内自首;更加注意着是不是有其他的人和自己一样瞄准了同样的目标;还不断的掩饰着自己的意图,万一目标自首了,jǐng报解除,如果发现了自己的敌意,那以后肯定有得小鞋穿了。

    而真正的贪污受贿之人,也都是这个皇宫里的jīng英,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情当然有一定的预知能力。已经有刘若愚、王朝辅、王应科等人早已投案自首了,他们均受到了重用。当然还有许秉彝、杜永明这样的没投案的,同样也受到了重用,皇上也没有什么处置,现在皇上亲征已然回来了,在处理了自己的‘心腹’之后,开始对整个皇宫开始动手了,这是要玩真的了,如果没有加上举报这一条,估计存在着侥幸心理的人肯定是很大一部分的。但举报有奖,这四个字的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自己藏匿好的钱谁又能保证不被别的宦官知道?

    魏忠贤的门都快挤破了,太多的人都是老魏的徒子徒孙,平时可没少上供,现在大难来时,这些人都抱着一丝的侥幸,认为可能唯有老魏才能给他们最为正确的答案。

    但魏忠贤现在不仅仅的要面对这些宦官的‘采访’,同时还要面对自己在朝廷上的盟友。他的回答倒是给妄图保住钱财的宦官们一个绝望:“王朝辅如何?王应科如何?如今风光无限,没有后顾之忧,尔等有自信藏匿住银两吗?钱庄具与皇上合伙,存钱肯定是不行的;现银在这宫里宫外又往哪里去藏匿、转移?举报有奖一出,谁才是尔等的心腹?只要搜出钱来。皇上还会找其他证据吗?王体承等人皇上找了何等罪证?机会只有一次,诸位把握吧!”

    老魏点醒了众徒子徒孙一句最重要的,皇上审案子根本不看什么罪证、明细,看的是脏物脏款,只要有了这个,那没罪也是有罪。相反,你要是有本事瞒下所有的人。自信把钱藏匿的好好妥妥的,那还有可能玩侥幸一把。但这话已经绝了绝大多数太监们的心思,贪污受贿的越多,这心思绝的越彻底。

    而让老魏必须面对的同盟的追问,一共是三个皇上的强势回归、释放东林智囊、辽饷自首结局,这三个问题是朝廷相当关心的问题。相对来说,皇上是否强势倒成了可有可无的问题了。只要圣眷不灭,皇上强势也好,弱势也罢,反正对于普通政事,皇上一般也是不过问的。大明帝国还是朝廷管辖的,只要不要皇上把火发到了自己的身上。管那些事做什么?

    这些人担心的是东林的重新崛起,以及辽饷自首之后的结局问题。

    对于东林的围剿是大家共同参与的结果,东林的确是太强大了,各个小山头单独根本无法和东林相抗衡,只有在魏公一个中心,以锦衣卫东厂和朝廷这两个基本点上,才能找到东林的各个缺口进行突破。先吓跑了一批,让他们自动的请辞;再对有证据证明贪赃枉法的。直接的拿下;没证据的,也得在臭名昭著的沼狱里把人弄死再说。这样才最终把东林彻底的赶出朝廷。好在东林又来了一步臭棋,发动了宫变,自作孽不可活,谁都认为东林被自己玩残了。但没想到今天却看了咸鱼翻身。打蛇不死的代价谁都知道的,但在皇上的羽翼之下存活下来的黄尊素,是否将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最终起死回生呢?

    而辽饷的问题依然是悬在大臣们头上的一把剑,本来以为把钱交的也差不多了,但皇上却来了一个虎头蛇尾,对此事来了一个闭口不谈了。这让心里有鬼的人。着实的摸不准皇上的脉,是真的从此不再提及此事了,还是等着秋后算帐呢?

    魏忠贤和他们谈了半天也谈不出什么结果,东林智囊黄尊素被重新启用,而且还是送了这么‘高尚’的差事,摆明了这是皇上要‘造林’运动了。但这是皇上的圣眷,别人也没办法干涉,从皇上软禁之时,大家就都明白,这是入了皇上的法眼了。只是没想到如此的就可以一飞冲天而已。现在这种情景,是这圣眷只针对黄尊素还是有所扩大,若扩大的话,那宫变的两位主持人叶向高、**星是否会有所变化?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至于辽饷,老魏倒是摆事实讲道理,皇上肯定没有秋后算帐的打算,但小小的提醒倒是有的,这不,宫里已经传出了jǐng钟长鸣的口号,只要不要乱伸手,此事倒是无妨。

    几位非帝非魏的大臣们,又开始了他们的小会,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皇上放言不要朝廷的事情,有了一就会有二,虽然在朝堂之上,此事过去了,但众人却总感到事情的不妙。

    “便宜勿贪,古人诚不欺我啊!”来宗道摇头晃脑不住的叹息着说。“皇上是有钱,看着一个免税,解救了天下苍生,但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是啊,国库以前是制约皇上的一个手段,但现在,国库却成了皇上控制朝廷的手段,这钱拿着真是咬手!”张瑞图恨恨的说。“偏偏这样的免税是一个永久xìng的,一旦实施了,永远无法改变。可以想象,哪个要是提出来恢复税收,恐怕在皇上的默许之下,当天百姓就能给他点了天灯!”

    “自古都知道吃人家嘴短拿人手短,偏偏皇上还弄了一个全国修路政策,地方官府想赚钱只要组织了百姓修路,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从皇上手里拿钱,还是立刻兑现。这一下,所有的地方只要想拿钱,那就只能看皇上的脸sè。”

    “皇上今rì的依仗并不是武装,而是钱!武装并不可怕,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如若皇上只是一位暴君,那倒好办了。但偏偏他用钱,收买了百姓,这一下麻烦就大了。”

    “是啊,不仅仅的名税,现在更好,来了个全民教育,这一下开启民智,教化万民,这功德更大了。朝廷在皇上的眼里越来越不值钱了。”

    几位朝廷大佬对于皇上的强势的确是没有招可想,主弱臣强的rì子注定是一去不复返了。靠着祖宗家法、社稷安危、大义所在等已经丝毫的无法制约皇上了。一旦全民教育再行开启,这寒门学子那是受了皇上的恩惠上的学,成长之后,注定是心向皇上的,必然会更加的冲淡士大夫阶层。那大明的即得利益者,也就会越来越被新晋的‘文人’进行稀释,到那时哪里还有士大夫阶层呢?如此的善政还摆明了,让任何人都无法的反驳,还得带着头的去支持,真是亏心啊。

    而今rì朝会的内容也是在京城百姓之中,传得个沸沸扬扬,现在běi jīng百姓经过了几次‘运动’,这‘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也强的不得了。而且今rì是皇上亲征而回的第一次朝会,所以关心度也相对的高了一些。一听皇上军事改革的魄力竟然如此之大,其意就是要把九边全部变成净军、锦衣卫那样的‘天兵天将’,这也太让人向往了。

    汉民族是个饱受北方诸异族欺压的民族,多少朝多少代,都把国力放在了抵御侵略之上,但就是这样还不住的被侵略、血洗,严重的如五胡乱华,如辽、金、元。汉民族的文明一次次的如同割韭菜一样,被他们一茬一茬又一茬的割,然后就是最为终结的反抗,打败侵略者,再次从废墟中一切重新开始,这是汉民族的悲哀。

    土木堡之变还没有走远,离此仅仅的只有一百二十年,那场浩劫的惨重,běi jīng的老百姓因为着故老相传都是有所耳闻的;而辽东之变,却近在眼前,辽东188卫全部沦陷,屠杀汉人不可计数,běi jīng城里有相当多从辽东逃入关内进而到了běi jīng的百姓,这可是他们眼见为实的。为什么会有异族屠杀大明的汉人同胞?那就是因为国家的军队不够厉害,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道理。而圣天子带着二万天子亲军,不但把蒙古人打的狼狈而逃,还把建奴打的更是溜之大吉、逃之夭夭。而以前的军队兵力几十万,竟然连野战都不敢,战斗力之差别那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圣天子yù将整个大明九边的军队全部打造成亲军一样的军队,那大明的战斗力将会强大到何等的程度?这当然是老百姓们期望看到的。

    当听到候御史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竟然与圣天子谈什么兵是朝廷的还是皇上的,这是大逆不道啊,圣天子说的多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都是圣天子的,包括朝廷,不听话的兵、不听话的朝廷那圣天子当然想撤就撤想换就换了!

    支持圣天子!吾皇至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各位衣食父母,诸位好,梦难成这里给诸位请安问好了,已经到了五百章了,凭着一腔写字的愿望走到今rì,没有诸位的捧场,走到这里的确是不现实的。虽然人数不多,但始终有人在看,梦难成认为,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功。文笔、思路的欠缺肯定是有的,能力有限、水平一般,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能让诸位‘不离不弃’的支持,梦难成感激涕零。这里再次感谢。祝各位事事皆顺、仙福常伴!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

第501章 视察求极

    而紧接着,圣天子再次要惠及子民,拿出钱粮来,给天下的老百姓孩子们建学校,免费让老百姓的孩子都上学,离学校远的还管吃管住。这的个老天爷啊,这、这、这种恩情也太大了!百姓们立刻奔走呼号,孩子有学上了!大恩啊!

    圣天子的每一项政策都是事关每一个老百姓,废除辽饷、全国免税、全国修路、全国发放压水井、、、、、、这一项项、一笔笔,都是圣天子天恩浩荡。

    想想自家的孩子也能有机会跟着先生天天的上学,以后识文断字,保不齐还有个当官的机会。所以老百姓们都为之疯狂,甚至于有的人跑到了前门那边冲着皇宫磕头。因为圣天子不让搞生祠,所以想拜也只能就近了。

    当田尔耕把京城百姓的反应,以及群臣的动作报告给了皇上之后,朱由校嘴角不由的笑了,自己在大明的地位稳如泰山了。对于百姓的付出也终于有了回报。这样的民声,别是李自成已败,恐怕就是再恐怖点的存在来了,也动摇不了半分了。民心向背不是仅仅嘴上两句就可以的。

    十月三十rì,孙承宗和徐光启一起进宫见了皇上,这次皇上的试探是已经成功了,强势的态度也注定了军队的改革。兵部理所应当的准备贯彻落实了。

    昨rì朝堂之事,朱由校当然得对这三位尚书力挺自已抱有感激之情,第一次有叱咤朝堂的感觉,的确挺爽的。不过如果碰上了杨涟那样的也不是什么好事,还好,那样的人已经被老魏干掉了,剩下了对自己还是比较友好的。

    兵部的改革当然主要针对九边,这一点朱由校并不打算太过突飞猛进。和孙承宗商量的结果仍然是给出时限,开chūn之后,相继对剩下的五边挑选可用之军队。这段时间里。希望进入天子亲军预备队的,那就好好的训练,反之,那就该干吗干吗吧。

    而对于徐光启一方,朱由校则想到了求极宫视察一下。自从开办了求极宫以来,虽然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的很大,但jīng力上除了写了一部教材之外。别的倒是没有。现在征战刚刚的结束,正是时候前观看一下之时。

    如今的求极宫可与初建之时有所不同了,不再是小门小户的时候。因为皇上的重视,钱财供应的充足,隐然成了一个可以和国子监规模相抗衡部门。

    最初分设的四个部门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个就是电力,由宋应星独自承担。单独的在他的家里搞研究,因为还不时的被皇上借调出来,所以变化不大。前rì一聚,自称已经算搞出了发电机、电动机,但电池所存电量实在太小,不足为用。电池这个东西的确不是一时半会能解释的。朱由校正在考虑应该如何利用。

    第二个就是火药火枪类,目前已经有了燧发枪。现在正在向着火药配方、子弹、连shè方面努力。由毕懋康来负责了。

    第三个。就是汽油弹发shè了,已经被阻击弩汽油弹所代替。现在也分了两个部分,一正向着机械运动方向研究,目标是把工具、零件,用到民生方面,主要是垦荒,因为以后的开垦地方必须是很多的,朱由校对于一直刀耕火种的生产力相当的不满。扩大生产力是重中之中;而第二个方向则就是孙元化的火炮了,这可是朱由校一而再再而三盼望的。

    第四个,就是杂牌军了,也是不错,由徐光启亲自带队,已经完成了留声机,以及水泥等。但火柴没有结果。现在正对着提高工作效率、质量等不断的下功夫。

    而最主要的就是现在求极宫里招了有上千的学生,上百名的教师,正在不断的把朱由校书写的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地理等教材进行学习。同时在各民生领域研究制造相应的工具、产品,打无所不用其极的思想发扬光大。

    求极宫的位置离得不远。是内官监贡献出来的,朱由校前世的时候只是路过,还没有进来过,这次也没有什么仪仗,只是和徐光启两人前往。

    现在这座太监的办公室还没让有因为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更没有改成喇嘛庙,前世在网在看到多少多少的善男信女都到这时烧香还愿,那热闹场面相当了得,挤都挤不动。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这里的佛爷是人家满族给建的,还投资这么大,规格这么高,每年的花费可比你们这些善男信女的这点香油钱可要多的多了。但佛爷都没有保住了大清王朝,凭你们这点小钱就能把佛祖给打动了?‘不用南烧香北还愿,在家中一双活佛未动弹,在家中孝顺你的父和母’这就够了,拜个泥胎又有何用?

    求极宫里五进的大殿的确宽敞,环境也优美,上千人在里面学习研究,倒也不显得挤。朱由校首先参观了二十四个班级的学习。好象回到了学生时代一样,看着这一班一班的学生,在那里按着年龄和学习程度进行了分班。

    而老师除了‘语文’老师之外,基本都是‘半工半读’,没办法,虽然朱由校只写到了初三高中的水平,但很多东西根本不是一点就透的,更多的是是而非。正好直到一节物理课,在窗外听到了里面的老师,正在讲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时,听的朱由校都差点喷了。

    “同学们,想想看除了水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老师,学生以为,食物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为何?”

    “老师,食物吃到肚子里后,会变成大便这是固态的,如果是拉稀了,则是液态,而屁则就是气态了。”

    “你分析的不错,中午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到外边把课本从前往后抄三遍,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再研究物质的三状态。”

    朱由校三人在外面听的那叫一个恶心,这学生的话太有食yù了。

    〖

    jīng彩推荐:

第502章农具创新

    在徐光启的陪同、解之下,把教室都大致的在外围看了一遍,好在是上课时间,没有引起学生们太多的注意。

    到了最后边的一进房间,那里就是专门供教师们研究、实验以及发明创造的地方了。在这里面随便出几个技术成果,基本上朱由校在求极宫扔的投资就算是有了回报。大明需要发明创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点倒不是特意的限定某人必须研制某物,全凭一已之长、兴趣爱好。接合着皇上给的启示,自行选择,合适的课题。

    自行车、三轮车,就是朱由校第一个看到的,这点朱由校就曾经给过提示,倒不是什么太难的东西。但因为没有橡胶的神器里,对于摩擦阻力可是一个相当大的考究。

    造这种绿sè环保的工具,目的主要是对付京城里的马粪。因为这个时代除了马车、牛车、轿子之外,没有什么适合的交通工具,所以běi jīng城里城外到处都是牛马的存在,这些畜生当然没有讲究卫生的习惯,虽然朱由校让锦衣卫成立了卫生署,也专门设置了许多的公共厕所,但对他们是没用的。有用的只有工人们不停的清扫地上新鲜的粪便,他们的劳动成果让空气中弥漫的粪便味道终于消失了。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朱由校想到了自行车、三轮车,一旦成功,京城内的出行那可就方便多了,同样牛马的需求量也会减少,环境污染情况也就随之而减少了。

    看着制造出来的三轮车雏形,倒是有模有样,只是许多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朱由校对着三轮车‘jīng准’的指指点点,让‘科研’人员受益匪浅。对皇上的‘博学’佩服不已,这倒让朱由校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里面最让朱由校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农具了,实话,朱由校没怎么接触过农具。更没有用过农具,但没吃过猪肉,猪跑是见过的,收割机、播种机的名字总听过吧,电视电影上总看过吧。虽然不知道原理,但可以知道最终的目的,那就是用机器来播种来收庄稼。

    既然自己来到了大明。发展生产力那是肯定要做的,别看着现在把农民军的威胁给解除了,蒙古诸部占据的河套地区也将会被再征回来,建奴也被打的不敢来攻了,有了一个安稳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了。但大明的粮食还是不够,这小冰河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稳定地增长着。虽然不断的从外国进口粮食。但很可惜,这一船船的,可不是万吨巨轮,量可是小的可怜的。连着海上、陆路上的人吃马嚼,最后到了地头,那就是十不剩三了。

    没有足够的粮食,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不别的,就是

    改良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事情,徐光启已经安排人在做了,但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没有十几年的功夫不断的改良种子,根本没有可能达到那种亩产多少多少的效果。

    而研究化肥的工作也是一样,宋应星推荐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研究透了。这次朱由校就下命令把试验田分成数百份,用穷举法试验。在大江南北各个地方试验,把土地里的物质都分细了,往各个庄稼里投放,这样可比在一时一地,慢慢腾腾的来可要强得多了。不过也得在夏收之时有一些成绩吧。

    而现在需要的就是改良多年来的耕种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样的刀耕火种的方式已经绵续了几千年。这个时候是应该改一改了。其实现在已经出现了‘坐而用力,往来自如’的生产方式,用绳索牵引的代耕架,是将用于辘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还有北方的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还有用。反映了传统的农业jīng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现在朱由校给徐光启的任务是制造出播种机、收割机这类的工具。

    这个东西制造起来并不是多么的困难,虽然没有拖拉机这样的神器,但还是有马、牛这样的畜力可以使用的。在朱由校的吩咐之下,现在求极宫的主要科研项目就是这些农具了。

    在大堂里看着工匠们一正在反复的研制,朱由校一个门外汉也提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干着急,农具加工的工艺流程,他是从来没有经历过,就算是看到什么联合收割机之类的,也是想不到一丁点的有用之处,只能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然后悄悄的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

    徐光启告诉他,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在不断的失败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chūn天的时候,初步成果应该会出来的。

    这倒很让朱由校期待,农用工具一旦制造出来,并在大明普及开来,那人类抵抗自然的力量就会更进一步。

    靠天吃饭,这个字眼极大的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在朱由校看来,这点不仅仅指各种各样的天气,还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大明的人类除了适从、忍受之外,改变的方法真的是太少太少了。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与天斗的历史,从原始人开始,这个过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所以学会了制造弓箭来打猎、学会了养殖、学会了耕种,学会了造水利、、、、、、但漫长的历史走到了明朝,人类仍然还是被动的,并没有积极与天斗,比如农具,明朝的农具仍然用着东汉时期的东西,改进的很少很少。这就是与天斗争勇气太少太少了,在改进农具方面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个名字不错的‘农机局’,但却没有丝毫的作用,在农具发展上所用的jīng力更是无限接近于零。反而儒家的学在不断的翻着花样费力不老少,自己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这大明从此以后,有越来越强的改变环境,对抗自然的能力,第一步就从农具入吧。

    而下一个竟然是孔明灯了,飞天的是人类一直的愿望或者是梦想,这点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自己没本领实现,就把这个责任用到了神仙的身上,所以传中的神仙都是腾云驾雾、什么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嫦娥奔月等等,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已。

    朱由校没有造个飞机的本领,真正能够实现离开地面的工具那就只能是热汽球了。这件事情一原理,那就不值钱了,徐光启自己就提议把孔明灯往大了做,就这样不断的实验,一步步的把孔明灯放大,现在终于可以把人带离五丈高的地面了,好在是系着绳子的,没被风吹跑,否则的话,安全系数就不好了。

    朱由校提了一些建议,这东西可是好东西,研究好了,别的用处就不了,单单的一个军事用途就大了了。接着研究,只要能升空百丈,航程十里,能把阻击弩带上,那就达到了初步的要求。

    现在的热汽球的动力完全来自煤炭的燃烧,只有向上的能力,没有向前的能力。除了借助于风力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所以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技术上的不足可以不断的摸索,不要急于求成。

    朱由校则在想着一旦自己第一只空军成立了,那这个世界真得没有敌了。现在虽然解决不了陆地上来个空中轰炸机,但却可以在热汽球放在船上使用。想想用长长的缆绳牵住了热汽球,在敌我两只舰队相遇之时,突然有一大天兵,在‘炮弹’打不到的高空不断的shè击阻击弩或者是阻击汽油弹。这一定会让敌人大吃一惊的吧!越想越觉得这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航空母舰,还真是让人期待啊。

    接着又不断的看求极宫里的各种各样的实验、发明创造,朱由校看得不断的击节称叹。几个月的时间,求极宫能汇集上百个人才,已经不容易了,毕竟在大明他们都属于不务正业的。

    整整一天的时间,朱由校泡在了求极宫,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小规模的科研基地,但这样的地方正是大明最高端的技术所在。科技代表最高生产力,现在规模虽然小,人虽然不足,人员的素质虽然也很低,但他们却是大明的希望所在。以后随着全国教育的普及,全国会有更多的人才不断的涌向求极宫,那时,求极宫的作用将会更大。

    十一月一rì,没有等到第三天,宫里的太监们一个个的都找到了东厂或者是内厂,连正在受到重用的太监们,也是一个个的忙着排队过来在规定的时间规定地点交待自己的问题以及交纳脏款。听到这个情况,朱由校还是感叹渎职罪看似高人一等之人所犯,但技术含量的确是不高,作案段也是相当的低劣,本来还想着下一步再来个什么整风运动,三反五反的,看来大可不必了。看来对于皇帝来宦官的确是好掌控,不管是权倾朝野的魏忠贤,还是只掌管一个房的小太监,只要一句话,都会乖乖的过来认罪伏法,比朝廷大臣好掌控多了。所以皇帝当然的信任宦官,这可能就是最大的原因之一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m..阅读。

    〖

    jīng彩推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6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作者:梦难成所写的《大明二十四监》为转载作品,大明二十四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二十四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二十四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二十四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二十四监介绍:
重生,主角朱由校,穿越后重用二十四监,创办各种实体赚钱以免天下农税;组净军、练锦衣卫;解散天下明军、建新军;以驿站建光报系统、交通、邮政;压水井抗冰河;建求极宫,求万物真谛;保护环境、治理沙漠;保护发展儒家等中国文化,造留声机,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对世家加以引导发展使其传承更加的久远;收复朝鲜、日本等地以宦官和结扎为怀疑政策;利用党争和明朝宗室众多,改明朝君主制为皇上选举制,各个亲王等均有利用当选皇上,五年一届;建白令跨海大桥联通北美;联合英法德等国家共同研究科技,但立足的是保护资源、环境,提前开创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 本书已A签,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点击、投票,梦难成感激涕零。大明二十四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二十四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