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要做门阀TXT下载我要做门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要做门阀全文阅读

作者:要离刺荆轲     我要做门阀txt下载     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强、商贾(1)

    张越与刘进继续向前,很快就抵达了亭里的中心那一片豪宅所在的区域。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张越抬头打量了一番。

    只见眼前的豪宅,端的是大气不已,连围墙都是用的青砖!

    这可是顶级的建筑材料,只有官府才会用的。

    宅邸大门,更是以檀木为料,用红漆妆点。

    而如今,无论是檀木还是红漆,都是奢侈品!

    尤其是后者,能用得起漆器的,哪怕是在士大夫之中,也属于奢华了。

    更夸张的是,大门口还停着数辆马车……

    这就有些奢侈的过头了。

    马,在关中可是最奢侈的奢侈品。

    哪怕是普通的挽马、驽马,也要一两万钱才能买得到。

    若是品相好一点,就是五万起。

    极品的宝马,作价百万,也是有价无市!

    而张越家养的那匹棕马,则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那匹有着大宛马血统的母马,若是放到市面上,恐怕立刻就能引发哄抢。

    能卖多少钱不知道,但起码都是数百金。

    若遇上一个冤大头,千金也可卖得。

    可惜,那是天子所赐,张越纵然想卖,也没有那个胆子。

    而在这豪宅之前的马厩之中,起码养着七八匹各色马匹。

    张越见了啧啧称奇,刘进看的怒目圆睁。

    特别是当他想起,就在这豪宅不远,不足百步之外的地方,还有着数十户百姓,生活困苦,每日为了明日所食发愁时,他的牙齿就咯咯咯的响了起来。

    要不是他素来性格温和,换了他几位脾气暴躁的王叔,此刻说不定都能拔剑而起,将这个宅子拆了这在刘家,是有光荣传统的。

    先帝年轻时,微服在外,脾气来了,别说拆别人家的房子。

    杀人的事情都做过!

    刘进的皇叔祖,胶西于王刘端在世之时,人送外号毒王。

    这位大王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曾经徒手干翻了整个胶西的豪强。

    将那些渣渣骑在身下肆意蹂躏。

    就连国家派去的两千石辅佐大臣,也被他弄死了一堆。

    去年去世的赵敬肃王刘彭祖,年轻的时候,也是个中好手。

    刘家的人霸起蛮来,简直就是疯子!

    张越反而比刘进平静许多。

    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事情,莫说现在,再过两千年也是屡见不鲜。

    所以,其实张越很赞同黄老学派在这方面的想法。

    管你豪强也好,平民也罢。

    遵纪守法,不做违法乱纪之事,那就一律不干预他们的私生活。

    当政者要做的是调节,是平衡,是分配,是扶助贫弱。

    豪强们赚了钱,自己在家嗨皮,随他们去,甚至还可以刺激消费,增强社会活力呢!

    文景之际,天下商贾和豪强,比这铺张奢华的多了去了。

    但小民生活,却丝毫未受影响。

    只是,在现在的环境下,张越的这种思想,无疑是很危险的。

    所以,他只能在心里面想想。

    “殿下,就这家吧……”张越左右打量了一番,发现,就眼前这户豪宅最是奢华,最是铺张。

    那么毫无疑问,这家必定是这榆树里最强的富户,地头蛇。

    此行,张越一直牢记着自己的目的。

    他是来调研的。

    是来考察和了解新丰县各阶级的生活、生产情况。

    同时,顺便初步将朋友、敌人、潜在朋友、潜在敌人捋一捋。

    更多的时候,他会用来找朋友。

    因为一个人或者一小群人,根本无法改变世界。

    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话其实仔细分析,意思就是,想要成功,首先要让自己的道理被大多数人认可。

    然后你就得道了。

    得道自然多助!

    至于豪强们愿不愿意交张越这个朋友,能有多大诚意?

    那其实,完全取决于张越能拿出多少筹码。

    筹码,张越很多。

    但区区一群新丰土财主,还不值得他拿出来梭哈。

    所以,他只想告诉这些人跟我走,有肉吃,不跟我走,那我就请诸君跟着……嗯嗯,先帝走吧……

    反正,这个世界上三条腿的蛤蟆或许很难找。

    但想要富贵,想要显赫,想要出名,想要当官的豪强。

    哪怕是在这新丰县里,恐怕没有五百也有三百。

    至于整个天下?

    那就不知道多少了。

    对付这些渣渣,张越经验丰富。

    刘进想了想,虽然有些反对,但他还是顺从了张越的意见,道:“就这家吧……”

    对所谓的豪强之家,他现在其实没有什么心思去观察和关注。

    他现在脑海里,全部都是那些平民百姓的困苦。

    这,真得感谢谷梁学派的君子们。

    正是他们十余年持之以恒的灌输了刘进无数仁恕思想和重民理念,才让这位大汉长孙能有如此心胸。

    但他们能做的,也就仅止于此了。

    张越于是临襟上前,敲开了豪宅的大门。

    一个门房打扮的男子探出头来,看着一身锦衣的张越以及他身后的随从,脸色立刻就从最开始的不屑,转变为满脸的媚笑。

    “这位贵人,不知您来我家主人府上所为何事?”门房低头哈腰的巴结着说道。

    “哦……”张越从怀里摸出一把铜钱,塞给对方,笑道:“吾等乃是长安来新丰游玩的士子,路过贵宝地,见到贵府堂皇大气,富贵逼人,有些好奇,故此冒昧登门,求见贵府主人,愿得赐见!”

    对方接过张越塞来的五铢钱,又看了看张越身后的随从,眼珠子一转,立刻拜道:“贵人请稍候,小的这就去禀报我家主人!”

    说着,他就一溜烟的跑去禀报了。

    片刻之后,一个衣着华丽,大腹便便的中年富家翁就带着几个下人,出现在了门口。

    他见了张越,又看到了刘进和他的随从们,眼中一亮,马上就堆满了笑容,迎上前来,拱手拜道:“某家王顺,见过两位公子……”

    “两位公子远道而来,还请快快入内饮些茶水……”

    说着就大开中门,将张越等人请了进去。

    等到他发现,张越与刘进的随从,皆是精干无比,龙行虎步的武士后,脸上的笑容就越发的茂盛起来了。

    这年头人人都在追逐名利,王顺也不例外。

    但有一个事情,一直让他很苦恼。

    他虽辛苦半生,攒下这万贯家财,但没有人知道啊!

    这可如何是好?

    现在,来了两个一看就知道来历不凡的贵公子,正是炫富与夸耀的最佳时机!

第一百八十二章 豪强、商贾(2)【感冒复发了】

    “两位公子请看……”王顺带着张越与刘进走进自己的家宅大门内,经过花园时,他忽然特地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一小片土地,略微得意的抚着胡须。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张越与刘进定睛看过去,却见是数十株被栽培在盆栽之中培育的树苗。

    这种树苗看上去,有些奇怪。

    不同于张越往日所熟知的植物,它们的叶子呈披针形,看上去翠翠绿绿的,好似乔木。

    “荔枝树!”张越还在猜测这种树苗的种类时,刘进却已经惊呼出声。

    王顺闻言,却是有些震惊不已。

    这些荔枝树是他花费了巨大的代价,专门从西南夷一带的群山里找到,千辛万苦在当地培育成苗,然后又花费巨资,运回关中老家的。

    自运回之后,每次有客人上门,他都会带着客人来此,让他们猜一猜这些树苗的来历,待客人一脸不解之际,他再将自己如何辛苦的从西南夷群山寻获此种荔枝树,在当地花了多少代价,培育幼苗,又花了多少钱,将之运回关中的过程娓娓道来。

    所有闻者,无不双目剧震,一脸的崇拜。

    今日尚是第一遭有人能叫破这种树苗的名字!

    这让王顺不由得对眼前的这两位贵公子更加礼遇。

    能知道荔枝树的人,一定见过它们!

    而在整个关中,只有一个地方的人,曾经见过这种树苗扶荔宫!

    换而言之,眼前的两位贵公子,恐怕真的是贵不可言!

    于是,王顺不自觉的将腰都低下了好几厘米,笑着道:“公子果然好眼力,正是荔枝树……”

    “某家准备将这数十株荔枝树养活,然后敬献天子,聊表臣民之敬意……”说到这里的时候,王顺的嘴角微微上翘,颇为自得。

    “养不活的……”刘进悠悠一叹,望着这些荔枝树苗。

    他的祖父曾经在元封年间起扶荔宫,于宫中广载了大量天下植物,主要栽培了千余株荔枝树。

    结果是栽多少死多少。

    他祖父不信邪,于是,又下令从番禹移栽来数百株荔枝树。

    甚至还有几株是被完整的从土里刨出来,没有任何根须受伤的成荔枝树。

    这才终于有一株,熬过了当年的关中严寒,活到了第二年春天。

    他祖父闻之龙颜大悦,对那株荔枝树宝爱无边。

    为它任命了专门的看管官吏,号为‘护荔使者’,授给节旄,配给属官数十,日夜看守照顾。

    结果……

    这株荔枝树,最终还是枯萎而死。

    他祖父伤心很久,以至于从此连扶荔宫都很少去了。

    若真有人能养活荔枝树,并敬献天子,自然能得重赏。

    但,扶荔宫曾经连续十几年尝试移栽荔枝树,都不得成功。

    刘进不认为,这个王顺能成功。

    “公子太过悲观了……”王顺却是信心十足的道:“某家走南闯北二十余年,曾经见过许多南方的植物移栽到北方,都能成活!”

    “这荔枝树虽然宝贵,但却也未必不能在关中栽活!”

    张越听着,忍不住笑了出来。

    “怎么?”王顺扭头看着张越问道:“难道公子也认为,荔枝树不能在关中成活?”

    “非也……”张越摇头道:“只要舍得投入,休说是关中了,这荔枝树到了居延也能活!”

    “嗯?”王顺和刘进都有些不解的看向张越。

    “譬如,阁下只需命人在这榆树里,觅一地,盖一大屋,四面以围墙锁死,密不透风,其顶以茅草铺垫,不漏风雨……然后将诸荔枝在冬日严寒之时,移栽入内,命下仆于屋内生火,四时不断,使屋中气温如番禹、交趾,这荔枝树自然能活……”

    “但投入太大了…………”张越摇着头叹息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王顺听着张越的话,眼珠子一转,立刻开怀大笑起来,准备就按照张越的法子去做。

    反正,他有钱,壕!

    刘进却是有些不解的看了一眼张越,有些不懂张越此举到底意欲何为?

    但有一点他很清楚,张侍中所说的那个法子,应该是可行的。

    只是,恐怕耗费将是天文数字。

    张越自也看到了刘进的神色,知道他心里有所腹诽。

    于是,趁着王顺带路继续向前的机会,他悄悄的对刘进道:“殿下可有疑虑?”

    “嗯!”刘进微微点头,对张越轻声说道:“侍中之法,恐怕耗费巨大,若是成功,孤恐遗祸无穷啊……”

    长安城的贵族列侯们,别的方面或许不行。

    但论起败家,谁都比不上。

    只要王顺这里成功,跟风者就会越来越多。

    大量的资源和财富,都将被浪费在这样的奢侈之事上。

    “殿下勿忧……”张越笑着道:“不会有什么遗祸的,相反,若这王顺做成了此事,说不定还是一件大功德!”

    “嗯?”

    “臣闻交趾郡岁贡长安荔枝、龙眼之属,传骑往来万里之间,多有倒毙者……”张越轻声说道:“若这荔枝能在关中有产,交趾百姓或可少一重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句唐朝的诗,放在如今的汉室也是适宜的。

    长安公卿和皇室,为了品尝到新鲜的荔枝,每年都要求交趾郡进贡。

    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交趾的官吏百姓不得不日夜兼程,赶往长安。

    以求能在荔枝果变质之前,将之送抵君前交差。

    每岁都有数十人倒毙于这条朝贡荔枝、龙眼的道路上。

    交趾百姓不堪其扰,直至东汉年间,交趾郡朝贡荔枝的政策才被废弃。

    若关中能有荔枝出产,交趾的进贡或许就能停了。

    当然,这个事情其实成败也还在两可之间。

    不过没关系。

    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张越一点也不心疼!

    “况且……”张越眨巴了一下眼睛,说道:“说不定,还能惠及榆树里百姓……”

    张越提供给王顺的,可是温室方案中最原始,同时也是耗费最大的一个技术。

    旁的不说,单单是为了保证温室内的气温,这每天得烧多少柴禾?

    而,冬日伐樵是农民为数不多的收入来源。

    王顺要是真玩起了温室计划,旁的不说,这榆树里的百姓一定会受益!

    刘进听完,看着张越,忽然道:“张侍中果然心怀万民啊……”

第一百八十三章 商贾、豪强(3)

    张越与刘进两人的窃窃私语,王顺当然也注意到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不过,无所谓。

    他只是微微回头看了一眼,就带着两人继续前行,穿越花园,走过回廊,一路上到处都能见到各色仆人、奴婢在院子内外活动。

    或打扫卫生,或修建枝丫,或擦洗回廊。

    而王顺则是挺直了腰杆,骄傲无比。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奴婢,也是汉人炫富的重要项目。

    奴婢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此人的财富数量。

    而奴婢的种类,则意味着此人的生活品味。

    长安的公侯之家,哪一家不是养着上百的邯郸歌姬?

    但可惜,他的此番行为,无异于将媚眼抛给了瞎子。

    刘进看着那些奴婢,心里面很不舒服。

    这一路行来,蓄奴的危害,他已经无比清楚的认识到了。

    所以,他心里面很不是滋味。

    反倒是张越,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这王家的奴婢。

    他发现其中不少是胡人。

    准确的说,应该是匈奴人。

    自元光以来,随着汉军的战胜和匈奴的败退,汉室迎来了一个外来奴隶引进高峰。

    光是在战场上,汉军就前后俘虏大约百万之巨的匈奴降人。

    譬如现在的国家重臣,驸马都尉金日,就是俘虏,就是奴隶的身份。

    只是后来被天子看重,予以提拔,才有今天的地位。

    百万匈奴战俘,自被带入汉室境内后,就无有过一次暴乱。

    他们很快就认命,并且顺从了自己的新主人。

    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开始了新的生活。

    就像在这王家宅院内的这些匈奴奴婢,他们穿着最简单的褐衣,吃着最差的食物,做着最辛苦的工作,依然甘之如饴。

    对此,张越其实很好奇。

    历史上两汉都曾经大量的吸纳了来自北方草原上的异族奴婢。

    但前者相安无事,甚至,将这些异族人转化为了自己最锋利的爪牙和最坚固的盾牌。

    譬如现在,在右北平一带,霍去病驯服的乌恒人,就以汉室最忠诚的走狗自居。

    北军六校尉之一的长水校尉的主体最初就是以归义乌恒人为主。

    哪怕到了现在,长水校尉大营内的士兵,也依然有一半以上是乌恒义从或者乌恒义从的后代。

    如今的乌恒人,就是汉帝国的廓尔喀雇佣兵。

    但东汉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东晋,简直糟透了。

    所谓的五胡乱华,其实是东晋自己的胡人奴婢暴乱引发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张越沉思着,暂时还找不到答案。

    但有一点,张越还是明白的。

    那就是现在在汉室境内,人人持械,几乎家家备有弓弩刀剑。

    北方郡国,特别是边塞一带,更是全民皆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胡人奴婢连跳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当地的亭长带兵镇压了。

    所以……

    “无论如何,我要确保人民的持械权力,永不受到威胁!”张越在心里想着。

    这个事情,倒是挺好办的,在汉室拥护和支持人民持械权力的声音,甚至比后世米帝支持持械的保守势力还要大。

    因为人民持械不仅仅是传统,更关乎祖宗与子孙。

    对于汉人来说,祭祖之时,不向祖先展示自己的射术,那就是对祖先的不敬。

    生下男丁,若不能握其手以射四方,更会使这个孩子的未来蒙上阴影。

    任何事情,在中国一旦与祖先与子孙后代联系起来,便是君王也不敢轻易去动。

    所以,张越只需要在未来稍稍鼓动一下舆论,进一步抬高持械权的地位,将之上升到‘辨别贤明与否’的地步。

    那么,后世的野心家,再牛逼恐怕也不好下这个手了。

    这样想着,张越就跟着王顺的脚步,走到了王府的正厅之前。

    “两位公子请……”王顺站在门口,做了请的手势。

    张越与刘进走进大厅内,顿时眼睛一瞎。

    就见这客厅的两面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装饰品。

    有些张越认得,譬如犀牛角、鲸角、象牙、豹皮什么的。

    但有很多,他根本认不得。

    客厅的地板铺的是青石,两侧坐席之间,都立有屏风,屏风下跪侍着一个少女,看不清模样,但想来应该姿色差不到哪里去。

    王顺洋洋得意的对着张越和刘进介绍着:“两位公子,这客厅之中,皆是某家这二十多年,走南闯北收集起来的珍品!”

    “有交趾的犀角、象牙,西南夷的明珠、虎皮,更有来自西域的珍宝……”

    张越打量着这些收藏品,忽然问道:“尊驾是经商发家的?”

    对方闻言,稍稍矜持的颔首道:“然!吾当年本想从军,奈何身高不足七尺,不得为行伍之士,于是一气之下,便变卖家产,购得一批丝绸,西出河西,往西域一走……”

    “那一次,就让某的身家翻了数倍!”

    说到这里,他就得意的抚着胡须。

    “此后,赖天子之威,大汉虎贲之庇护,某于居延之间,建立起了一条商道……”

    “吾将中国的丝绸、香料以及药品,运至西域车师、大宛等地,换回了无数财富……”

    “数载之前,吾思念家乡,于是带着家奴和訾产,从居延归家,建起了这宅邸……”

    这也是多数汉室商贾最后的归宿了。

    他们在壮年之时,经商致富,然后在走不动了的时候,回家置产,富贵于地方。

    只是……

    张越忽然出声问道:“阁下为何不继续经商呢?”

    “以晚辈所知,经商之利,远大于农耕,尤其是阁下往日所营的丝绸、香料之业,其利恐怕十倍百倍于农桑啊……”

    “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王顺笑着道:“某既发达了,当然要回家享福,况且,商贾终究是贱业,不如耕读传家来的显贵……”

    这也是中国商人的顽疾了。

    赚了钱以后,没有人想着去扩大再生产,去赚更多钱。

    而是带着自己的财富回到家乡,购置田地,建起豪宅,广蓄奴婢。

    于是他们从工商业赚到的钱最终涌入了农村,以这些大贾的体格,轻轻松松就可以击溃小农经济下的农村秩序。

    于是,一个旧商人消失了,一个新豪强诞生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新豪强是商贾出生的。

    这意味着,他不会有什么人情味,也不会有什么太重的乡党之情。

    他的眼里只有利益。

    于是,他的乡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所以,儒法两家,对商贾喊打喊杀,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汇合(1)

    直至出了王府大门之前,王顺都极力的向张越和刘进炫富。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奇珍异宝拿出来越多,他的未来就可能越悲惨。

    名字被大汉皇孙记到了小黑本上,还能讨得了好?

    出了王府,乘上马车,张越与刘进立刻榆树里,继续旅途。

    “张侍中,这商贾之利,真有那么丰厚?”坐到马车上后,刘进想了很久,终于对张越问道。

    “当然……”张越的脑海中闪过《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食货志》中记录的那些文字,他想了想道:“臣听说,坊间有传言:若利不及什二,则非良业……”

    “两成利润都非良业!”刘进有些不可思议了。

    “当然!”张越心平气和的道:“错非工商之利,如此显著,大司农何以支撑至今?”

    现在大司农的盐铁收入,都快赶超口赋收入了。

    稳居国家财源的前三甲,地位几乎不可动摇。

    为了让刘进有更直观的认知,张越想了想,便对他道:“如今天下人口数千万,仅仅是每人每岁消费一百钱的商品,就是数百万万的一个市场……”

    “更何况自博望侯凿空西域,西域三十六国及其远方之国的市场,也渐渐为汉商贾所洞开!”

    如今,丝绸之路已经开始成型。

    从长安出发的汉室商人,运着大批货物,转卖至西域,由西域倒手,经过康居、大夏,贩往身毒、安息、大秦等地。

    新兴的丝绸之路,一下子就引爆了整个世界的商业热情,创造了无数商业神话。

    刘进听着,叹道:“可怜良善躬耕之民受贫穷之苦,而经商贱业之人,却可坐享如此富贵……”

    这也是大多数汉人贵族士大夫在见到了暴富的商贾们的夸张排场后的第一反应一群贱业贱籍之民,却富贵比拟公侯?干死你!

    “殿下所言虽是,但有些偏激了……”张越轻声道:“臣闻: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昔在春秋,管仲用轻重之权,以鱼盐利,辅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孔子赞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

    “可见古代的圣王与先贤,皆无轻商之念,真正轻商之人,还是自秦开始……商君以为商人乱法非民,乃以酷法禁绝,佐以打压、歧视之制……”

    “然而……商君却想不到,向富之心,求富之念,乃人之本性,酷法也好,苛政也罢,都不足以吓退人民心中对于财富的渴望与追求之念……”

    “秦国七世之间,就有乌氏倮、寡妇清的豪富之人,财富足可敌国!”

    “至秦王政,又有吕不韦,以‘奇货可居’而入主秦朝社稷,自诩亚夫……由此可见,商贾与工商,是杀不光也禁绝不了的!”

    “臣以为……”张越看着刘进,微笑着道:“既是如此,何不学大禹治水?”

    “堵不如疏?”刘进呢喃着。

    “然!”张越笑道:“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商贾坏民风,伤农事,天下皆共见,以臣来看,朝廷宜当建一官衙,指导和监管商贾诸事,如有不法,如有偷税者,皆严惩之,而守法纳税积极者则表彰之……如此便连贾人也得教化,也能知仁义忠恕……”

    听着张越的话,刘进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

    但他旋即就想起了一些事情,垂头丧气的道:“若如此,恐怕天下人难服!”

    是啊,桑弘羊也就玩了一下盐铁官营,干了一下均输之事,插手了一下商贾的囤积居奇的事务,就已经被喷了个半身不遂。

    若再来一个专门对口管理商人的中央机构。

    别人不知道,但谷梁学派一定炸锅。

    齐鲁梁楚的大商贾也肯定不干。

    这事情闹腾起来,影响太大了,不是现在的他与张越可以把控的。

    张越自也明白,法家在战国花了两百年时间,将仇商和歧商的精神写进了诸夏士大夫贵族的骨髓之中。

    要改变天下人对商贾或者说工商业的看法,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工作。

    西元前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社会模式,也难以容忍,一个国家内部有太多脱离了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人存在。

    张越可不会忘记,明朝中后期,仅仅是因为江南地区发达的手工业,特别是织造业的兴盛,就直接导致了明朝的崩溃。

    因为,江浙一带的土地,有太多被改种了桑树。

    所以,当地的粮食产量逐年暴跌,到了后期甚至需要从湖广进口粮食。

    当北方遇到小冰河,干旱不断。

    明王朝脆弱的统治立刻就土崩瓦解。

    所以,在中国想要发展工商业。

    首先也是最主要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不是资金、法律、制度和环境。

    而是粮食安全。

    只有中国的粮食能够大大富裕,并且有着好几个稳定的产粮区的时候,中国才有条件去玩工业化。

    不然,任何不顾粮食安全去搞工业化的人,都是在耍流氓。

    好在,张越有这个本钱。

    有着空间之助,只要推广得利,帝国的粮食产量在未来十年翻番,指日可待!

    粮食产量跟上去了以后,就意味着,可以解放出很多富裕人口。

    这就有了玩工商技术的基础了。

    这么一想,张越就信心满满,容光焕发的看着刘进,道:“殿下不用着急……”

    他意味深长的道:“臣曾听一位长者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刘进听了,也是眼神一亮,对张越深深的看了眼。

    …………………………………………

    接下来两天,张越与刘进沿着直道,一路向南,走访了十余个亭里,考察了榆社、新丰乡的许多户农户、豪强之家,同时将两条流经榆社、新丰乡的河流和几条溪流的流域流向都绘到了布帛上。

    等他们来到新丰县县城的城门口时,记录的考察文牍和河流图,已经塞满了整整一箱子。

    这一路行来,张越与刘进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走过的地区,有了第一手资料和印象。

    现在,新丰县的榆社与新丰乡,不再是两个模糊的印象。

    而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亭里,一户户热情勤勉的农户以及一个个或豪爽或吝啬或奸利的豪强之家。

第一百八十五章 汇合(2)

    新丰县县城不大,约莫也就占地两三里,有着三五百户人家。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也是这个时代一般县城的规模。

    主要居民基本都是商贾、官吏和胥吏。

    一般来说,只有在赶集的日子,县城才会热闹起来。

    平日里,基本上都是冷冷清清,偶有几个游侠在街道上喝醉了酒,到处撒酒疯,很快就被街坊上的差役抓走了。

    等待他们的自然是罚款、劳役。

    站在县城之中唯一的一家供给过往商旅投宿的客栈阁楼上,张越远眺着这个小小的县城。

    心里面无数想法冒了出来。

    “新丰县的县城还是太小了……”

    “手工业严重不发达……”

    “私营经济落后!”

    这些都是他上任要着手改变的情况。

    作为穿越的公务员,他首先反应过来的第一想法,就是寻找新丰的优势。

    这是一个现代官僚的本能。

    “或许可以尝试搞一搞农家乐……”张越在心里琢磨着。

    新丰与长安城的距离很近很近,最多只有三十里的路程。长安城的富户、官员弟子,士大夫以及商人,最多只需两个时辰就能抵达新丰县境内。

    若能开发出几个旅游项目,能吸引到这些人来玩乐。

    新丰的第三产业就可以发展起来了。

    这样就能吸纳大量的富余人口进入服务业和旅游业,解决很多问题。

    只是,这个事情今年是肯定搞不了了。

    “或者可以在新丰搞一下棉花种植与棉纺织业……”张越转念又想了起来。

    新丰县南部多山陵,北部有不少沙滩,都是可以搞棉花种植的地方。

    若能点亮棉纺织的科技树,哪怕只是发展出最原始简单的棉纺织手工织造业,也能带来大量利润。

    唯一的问题在于,棉花种植需要配套的水利设施。

    而新丰县上一次全县玩水利建设,还要向上追溯到十五年前,儿宽担任左内史的时候。

    十五年来,新丰欠了一大堆基础建设的帐。

    自榆社走到新丰县县城,张越双目所见,哪怕是自吹水利设施比较完善的榆社,其实全乡的水利设施也是惨不忍睹。

    只有阳里等少数几个亭里有着灌溉渠道。

    就那几条渠道,实际上供水也严重不足。

    一般的灌溉用水,只能靠着奴婢们肩挑手提。

    更可怕的是张越了解到,目前在整个新丰,畜耕都不存在。

    人们耕地的方式,一般是人力耕作。

    甚至很多百姓,选择的是最原始的休耕作业。

    既让一部分土地选择休眠,以恢复地力。

    这造成了不知道多少浪费!

    “若能修建成一个联通全县的水利网络,或许未来新丰的农业可以营作两季……”张越在心里想着:“一季种冬小麦,一季种植粟米……”

    冬小麦是秋八月就可以种下,来年夏四月左右就能收获。(太初历的月份应该和后世的农历差不多)那个时候,正是雨热同来之时,若能及时种下粟米,保证土地的肥力的话,四个月就能收获。

    一年两季粮食,即使不能做到一加一等于二,起码也能做到一点五以上!

    唯一比较麻烦的,或许就是肥料来源了。

    若能解决肥料问题,差不多就可以实现张越的这个构想了。

    想到这里,张越就忽然想起了刘进曾经与自己说过的一个事情桑弘羊在齐鲁海滨捕鱼。

    鱼骨在后世就是重要的肥料资源啊!

    刘进站在张越身边,不知道在这短短瞬间,张越就已经脑洞大开,想了许多事情。

    他此时有些兴奋,手里面捧着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对张越道:“张侍中,孤此行真正是受益良多!难怪先贤皆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了!”

    自昨日他们君臣抵达新丰县县城后就包下了这个客栈,作为临时的办公地点,开始对一路上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

    这个工作倒是简单,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差不多做出来了。

    此时,刘进手里拿着的就是一份新鲜出炉的榆社、新丰县百姓訾产、土地占有情况和收入、负担的统计。

    “殿下圣明……”张越回头笑道:“等诸君都回来了,各自的数据综合到一起,再结合他们调查的情况,臣觉得差不多就能写上一篇名为《新丰县各阶级调查报告》的文章了……”

    “嗯?”刘进听着眼皮子一跳,小心脏不由自主的跳动了起来。

    “然后,臣与殿下就可以敬献陛下……以作参考……”张越微笑着道。

    对于新丰,张越一行的考察和调研,就是一次抽样调查。

    而对于天下,新丰的情况也可以视为一次抽样调查。

    窥一斑可知全豹。

    新丰县的情况,大概能反应出天下的情况。

    以此作为参考,国家就能调整政策。

    当初,李悝变法于魏,首先做的也是类似的调查。

    还出炉了一篇至今为人脍炙人口,赞而不绝的文章。

    几乎所有汉室官员,都读过那篇文章,闭着眼睛就能背诵出来。

    当年晁错就曾模仿李悝的文章样式,写了一篇名为《论贵粟疏》的文章。

    但,今日他与张越一行,搜集和调查得到的数据,远比李悝、晁错还要详细。

    仅仅是他们两人这一路,就调查了数十户平民、自耕农和小地主家庭的情况,还考察了十余户豪强大地主家庭。

    得到了无数宝贵的数据。

    再结合其他两路的情况,足可写出一篇有着详细数据的无可辩驳的文章。

    一旦呈奏君前,说不定可以改变天下的农业政策!

    而自己……

    刘进想到这里,心脏就跳动的更厉害了。

    他虽然是长孙,但终究还未被确立是继承人,多少有些不保险。

    而这篇文章一出,他的地位马上就能稳固!

    说不定,祖父龙颜大悦之下,直接册封他为皇太孙,指定为接班人!

    想到这里,刘进顿时就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伸长了脖子,望着远方,期盼着其他两路属下赶快回来。

    …………………………

    到中午左右,桑钧就带着陈万年和赵过,在十余随从的陪同下,赶到了客栈门口。

    然后,他们从马车上搬下了一个大箱子。

    “殿下、张侍中……”抬着这个箱子,桑钧等人走到张越和刘进面前复命:“臣等幸不辱命,此行走遍了新乡、临渭十余亭,遍访了六十余户百姓,得民间之事千余条!”

    “又绘得水经图十五副,山川图十八副,皆在于此!”

    “善!”刘进立刻上前,扶起他们,勉励道:“卿等辛苦了……”

    又过了两个时辰,贡禹等太学生,也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这个客栈。

    他们同样带回了一个大箱子。

    里面装满了此行记录的考察报告和测绘的水经图文。

    只是,比起桑钧等人,贡禹等太学生的意志就消沉得多了。

    张越见了,问道:“诸君为何如此……”

    “唉……”贡禹叹了口气,对张越拜道:“吾等太学生,往日独坐太学之中,埋首诗书之间,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不知百姓困苦,民生之艰难……”

    “此行一路所闻,实在……”贡禹低着头,王吉等人也都是一脸的惭愧之色。

    儒家自上台以来,就标榜‘为民请命’,高举‘以齐三代’的旗帜。

    以前,他们还可以自己yy,天下形势一片大好。

    但此番基层之行,却让他们明白,如今天下形势已经糜烂到何种境界了?

    作为太学生,自诩国家栋梁的他们,当然深感惭愧。

    更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给新丰百姓做一点什么事情。

    至少,要让他们的生活好一些。

    年轻人,总是如此的充满了朝气和节草。

第一百八十六章 官僚(1)

    众人于是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在新丰县县城的这个小小的简陋客栈之中,将所有的调查报告汇总、统计。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于是,在第二天中午,张越和刘进就看到了一组数字。

    经过统计,新丰县的平民和自耕农阶级,每户平均只占有三十一亩土地,平均亩产粟米是两石。

    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平均每户额外再佃租五十三亩土地,平均佃租高达五成半。

    这样,实际上新丰百姓的人均收入,仅为自有土地收入六十三石加上佃租收入的四十八石,总计不过一百一十二石。

    合一万一千两百钱。

    这就是一个家庭在土地上的税前总收入。

    然而……

    根据调查统计,平均每户自耕农家庭每岁要承担各种赋税大约三千钱……

    换而言之,留给农民的最多只有七十石粮食作为口粮。

    这么点粮食,别说是维系家庭的正常运转了。

    恐怕连口粮也未必够!

    以每一个成年男子一个月两石粮食,一个成年妇女每月一石半的口粮标准来计算。

    这点食物,连一对夫妇一岁的基本粮食需求都无法满足。

    更别提上有老下有小。

    仅仅只是看着这些统计数据,包括张越在内,所有人都是沉默不语。

    因为这只是平均数据,既然是平均数据,那就说明,一定有很多很多家庭的实际生活,远比这些数据能表现的事实更加艰难、困苦。

    只需要看着这些数据,刘进和张越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新丰县连续十几年人口没有增长,反而在某些年份出现了负增长。

    并非新丰人口没有增长,而是增长的人口,远远更不是农民的破产速度。

    大批大批家庭破产,沦为他人的奴婢。

    还有许多人,以种种方式逃亡,消失和隐匿在国家的视线之外。

    “百姓生活之苦,孤前所未料……”刘进虽然对此已经有所准备,但还是吓了一大跳,揪心不已的说着。

    他记得很清楚,就在昨日,统计的榆社和新丰乡的数据,比这要好看的多。

    换而言之,新丰县其他三乡的问题,恐怕要比自己眼见的榆社和新丰乡的问题要严重许多许多。

    “这些豪强!”刘进握紧了拳头,狠声说道。

    至此,他心里面对于自己老师们曾经编造的所有言论,都已经全部失信了。

    老师们说的那些什么大宗族的好处,什么亲亲相隐,什么直在曲中矣,都被铁一般的事实撕的粉碎。

    国家还没有重视大宗族,还没有搞亲亲相隐呢。

    豪强们就已经把小民逼到这个地步了。

    真要搞起亲亲相隐,豪强们还不把小民整个连皮带肉一口全吞了?

    “看看这些豪强,看看这些士大夫吧!”刘进手里攥着另一张统计出来的布帛,挥舞着拳头。

    在这张布帛上,豪强地主的人数,只占了所有统计数据的五分之一。

    但,他们占有了全县八成以上的土地和财富。

    然而……

    他们每年缴纳的赋税,却不足全县赋税的两成。

    换而言之……

    只占人口两成的地主士大夫豪强阶级,却占据了全县八成以上的土地和财富,而他们缴纳的赋税和承担的徭役义务,却不足两成。

    剩下的全部被他们转嫁给了小民。

    不止是贡禹等人的调查报告里不止一次看到地主士大夫豪强们向贡禹等人吹嘘和传授所谓的‘致富秘诀’,也就是如何将自己的赋税,摊薄给小民。

    刘进本人就亲耳听到过好几个大腹便便的士大夫,当着他的面,吹嘘自己的能耐。

    听得刘进当时就恨不得拔剑砍了他们!

    现在在这位大汉皇长孙心里,坏国家的再非什么奸佞、战争贩子以及商贾、桑弘羊了。

    而是豪强!

    帝国的蛀虫!

    “殿下请先息怒……”张越上前劝道:“当今之务,还是在即刻以本次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文字,立刻整理和编纂出‘新丰施政计划’以呈奏天子……”

    “这第一章节,臣以为当名‘新丰各阶级调查奏疏’,以录臣等调查之详情,以叙百姓之苦,豪强侵夺之急,以供陛下参阅……”

    “而第二章节,臣以为当名‘新丰五年施政规划奏疏’,叙臣等考察调查之后,根据新丰实际情况,规划而出的步骤,应当精确到季度,详细到每一个乡的具体规划,列出计划目的以及达成后的效果预计……”

    “这第三章节,则为附录,以录新丰各户百姓所占土地、负担及人口规模……道路情况、水利情况、新丰诸流域的情况……”

    这其实就是将后世的机关单位的日常山寨到了这西元前的时代。

    自然,不仅仅刘进闻所未闻。

    桑钧、陈万年、赵过、胡建等积年老吏更是听得心动不已。

    贡禹等太学生们更是无比高兴。

    “卿之才,果如鬼神之能!”刘进笑着打趣道。

    众人更是都很服气。

    贡禹等人甚至已经是五体投地的佩服了。

    众人还要再说其他事情时,忽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一个刘进的随从在门外喊道:“殿下,家上遣使急寻张侍中,要不要带他进来?”

    “父亲找张侍中所为何事?”刘进闻言一楞,但还是点头道:“快请……”

    不多时,一个宦官就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见了刘进和张越立刻拜道:“奴婢拜见长孙殿下,见过张侍中……”

    “怎么是中官?”刘进见了心里面有些奇怪。

    他爹已经十几年没有用过什么宦官了。

    就连在博望苑里日常起居,都是任用文人。

    以至于宫廷之中,许多大宦官对此是咬牙切齿。

    但,对方手里拿着的节旄和印信是做不得假的,于是,刘进连忙道:“父上何以命汝来?”

    这宦官顿首拜道:“郁夷大灾,家上震怒,已经下令动员整个博望苑的卫队,打开博望苑的粮仓,转输粮食救灾,又请皇后调集了整个长乐宫的宫车协助运粮,然,旱灾依然危急,为了救民疾苦,家上特地命奴婢来向张侍中求救,请侍中画汲水之器,以救郁夷之灾!”

    张越一听,也有些惊讶,问道:“家上真去了郁夷?”

    “然!”这宦官微微点头。

    而旁听的赵过,已是泪流满面。

    太子既然到了郁夷,开始救灾了,郁夷百姓总算是逃过一劫了。

    虽然,灾后的生活可能依旧困苦,依旧艰难,但至少今年可以松一口气。

    然后,他就看向张越,在心里暗暗发誓:“张侍中,赵过此生就唯侍中马首是瞻!”

    他不会忘记,是这个年轻的侍中仗义出手,才让太子动容,前往郁夷考察的。

    既然是救灾,张越自顾不得什么藏拙了。

    立刻就找来布帛,在上面提笔画下了几副机械图。

    正是他回溯到的后世博物馆里收藏的一种曾经盛行于江浙地区的水车结构图。

    这是他早就回溯和固化好的一种机械。

    本来是打算用于新丰的,但现在,郁夷旱灾危急,也就顾不得了。

    那宦官接过张越所画的图布,立刻就走。

    很显然,他比张越还要着急。

    但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太子刘据十几年来第一次开始任用宦官做事。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信号,而对于这个宦官本人,更有可能是决定命运的转折点。

    在关乎命运和权力的事情上,宦官们的积极性可比文官们要高多了。

    ………………………………

    送走那宦官,众人重新开始聚集在一起商议着如何完成张越所说的工作。

    无疑,这个事情很复杂,需要进行精确分工。

    而在这时,张越等人所在客栈,也引起了新丰县的一些有心人的关注。

    “汝是说……刚刚有宦官进入了城南的客栈?”在新丰县的县衙中,原本一直优哉游哉的躺在侍女怀里午睡的县令郑客,立刻就像发条一样弹了起来。

    他这个县令,自从两年前上任以来,就没有离开过这新丰县县城,甚至很少出县衙的大门。

    想要吃什么、喝什么、睡什么、玩什么。

    下面的官僚,早早的就帮他办妥了。

    也就这两个月来,尤其是最近一个月,日子过的有些不是太舒坦。

    首先是,他接到了调令。

    调令上说,他必须在秋七月之前,完成全部的交接准备工作,他将被调往湖县,继续担任县令。

    本来这没有什么。

    无非是换一个地方当宅男。

    但问题就在于,接任的人,来头不小。

    以侍中官以领新丰令!

    国朝百年,何曾有过这样奇葩的人事任命?

    更别提,新丰县将划拨为皇长孙的食邑之所。

    这就更加的了不得了。

    等于,国家宣布将新丰县升格为中央直辖县。

    在听说了此事后,郑客被吓得六神无主。

    这些日子以来更是寝食难安。

    这新丰县的仓储和官衙的账目,可以说,乱的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有一点很清楚现在新丰的官仓里,连老鼠都能饿死了。

    至于府库之中,他昨天清点了一下,大约还有五千钱。

    这是个烂摊子!

    而现在这个烂摊子马上就要被交到一个侍中官手上。

    更可怕的是这位侍中背后还站着皇长孙。

    郑客已经能够预见,在交接之日,那个侍中的脸色会难看到何种地步了,皇长孙若知这么个情况,恐怕也会暴跳如雷。

    接下来……

    缇骑上门,御史弹劾……

    全家上刑场,几乎就是大汉帝国过去百年犯事官吏的既定戏码了。

    郑客不想死,所以他不得不自救。

    自救方案有好几个。

    但这一个月来,他都逐一尝试了。

    首先,他向县里曾经对他毕恭毕敬的豪强家族和大户、商贾求助,请求他们拉兄弟一把,多少拿点东西出来,填补亏空。

    然而,一个鸟他的也没有!

    反而,有人暗示他县尊既食汉禄,却又上愧君父,下愧黎民,诚为可惜……这其实就是委婉的告诉他郑县尊,您还是自杀比较好。

    您死了,一了百了。

    就差没有人当面跟他说汝妻子我养之。

    可,郑客不想死,他还年轻,今年才五十一岁,刚刚娶到手的第十七房小妾都还没有睡够。

    他还没有尝到过两千石大吏的威风。

    实在不想死,也舍不得死。

    所以,在豪强富户商贾们拒绝帮他后,他又将主意打到了百姓身上。

    于是召集官僚,打算在临走前,催收一波赋税。

    但……

    下面的人,一听是这个事情,一个个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显然,没有傻子为了帮他一把,而让自己陷于死地开什么玩笑,这个季节催征赋税?嫌命长吗?

    更何况,皇长孙与张侍中马上就要空降新丰。

    上上下下,都在忙着粉饰太平和妆点盛世。

    没看到,这些天,新丰县城的胥吏和衙役都特别活跃吗?

    连城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街道上更是连游侠地痞都得到了警告长孙、侍中将治新丰,敢有闹事者,不问旧情,一律从法从严!

    郑客甚至听说了,有新丰官吏,为了能在随时可能来到新丰微服的长孙和张侍中面前留一个好印象,不仅仅遣散了家里的妻妾,让他们躲去乡下。

    自己更是穿上了几年前的旧官服,每天在衙门里装模作样,哪怕是休沐日,也有很多人选择‘坚守岗位’。

    还有人将自己的老父母从乡下接来城中,每日早晚伺候,背着老父母们到处走,俨然一副孝子的表率模样。

    一时间,整个县衙上下,到处都是廉吏、节士、孝子。

    就是没有一个是他郑客的朋友。

    本来,郑客觉得自己差不多要死了。

    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然而……

    此刻他听说了下人禀报的这个事情后,他忽然发现,自己仿佛一下子就年轻了三十岁。

    他马上吩咐:“快快给本官将当年上任之时穿的那套官服找出来……”

    然后他又看着自己床榻上那个娇滴滴的侍女,眉头一皱,怒道:“快将官衙上下的女眷,统统安排住去县里的别馆!”

    他又看着这房中布置的精致帷幕、屏风以及摆设,大喊着:“将所有宝贝和值钱之物统统收起来!”

    一时间整个县衙一片鸡飞狗跳。

    半个时辰后,郑客就穿着一件破旧的几乎都快掉光了颜色了官服,穿着一双破破烂烂的草鞋,带着下人,直奔城南的客栈。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

    郑客急匆匆的赶到城南的客栈前时,他愕然发现,此地已是车水马龙一般。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数十名大小官吏以及县里的大贾、豪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围堵在客栈前。

    “王县丞、李县尉……”郑客定睛一看,走在人群前面的,正是从前在他面前跟小妾一般听话,曾经拍着胸膛向他保证‘此生便以县尊马首是瞻,唯命是从’的两个副手。

    郑客的鼻孔一下子就喷出火来了。

    但更多的却是恐慌。

    心里面就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的厉害。

    他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若彼辈以吾之头为进身之阶……

    新丰县搞成这个样子,变成这样的一个烂摊子。

    郑客自然知道,压根不是从他任上开始的。

    但问题是……

    国家和朝廷以及那位张侍中、长孙殿下,都需要有人来承担一切责任。

    并将所有罪责兜下来。

    这新丰上下的官吏、豪强,也更需要这样的人来负责起所有的问题和弊病。

    不然,难道还要朝廷、天子、张侍中、长孙殿下来背这个锅不成?

    难道还要这新丰上上下下的豪强、官吏来承担这些问题的责任不成?

    所以……

    “承担这些责任的只能是县令、县丞、县尉……”郑客手脚冰凉,旋即心里又生出最后一丝希望。

    “朝廷和天子,都是要脸面的……”

    “吾与这王县丞、李县尉,三人之中,一定要有一个人是‘清白’的……”

    若新丰的县令、县尉、县丞全都是残暴无道的害民之官,那就等于是说整个新丰都烂掉了。

    板子打下来,不仅仅新丰上下都要被清洗。

    作为顶头上司的京兆尹,还有负责监督新丰事务的御史以及御史的顶头上司御史中丞,一个都跑不掉。

    国家更是将颜面尽失。

    更完全不符合当世的普世价值理念所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坏人可以有,但不能全部是坏人。

    若全都是坏蛋,儒生们何以自处?

    所以,至少有一人,能得以以清白之身,全身而退。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幸运儿将是谁?

    郑客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将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的那两个属官。

    正好,这两人也都回过头看到了他。

    六只眼睛对视在一起,眼神之中,充满了杀机。

    这是活命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竞争!

    “哼!”三人不约而同的低哼了一声。

    ………………………………

    站在阁楼的窗口上,张越瞥着楼下的人群,嘴角溢出一丝戏虐的冷笑:“这新丰官吏的耳朵和眼睛还真是好使……可惜啊,都用错了地方……”

    “嗯……”刘进望着楼下的人群,低声道:“彼辈皆蠹虫也!”

    然后他看向张越,问道:“侍中为何阻止孤命人驱散他们?”

    “殿下,赶走他们,可能会让他们绝望,从而做出一些臣与殿下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张越笑着道:“譬如说,库房失火、官仓走水,还有文牍档案遗失……”

    作为一个曾经的公务员,张越对于这些手段,自然清清楚楚。

    千年以降,时代虽然在变化,但官僚们对抗上级调查的手段,却没有太多变化。

    总归是那么几个法子,那么几个办法。

    张越当然不希望看到这些事情的发生。

    “他们敢!”刘进听着,压抑着怒火道:“他们这么做,难道不怕国法了吗?”

    “人都要死了,还怕什么国法?”张越轻笑道:“所以,臣以为,还是见一见这些官吏,给他们一点希望,让他们有些念想的好……”

    刘进听了,沉默片刻,然后才问道:“那孤该如何?”

    “殿下旦安坐,臣去会一会他们就好了……”张越微微笑道:“不过虾兵蟹将,还不需要殿下出面……”

    “张侍中……”刘进忽然叫住张越,出声道:“何不将此事交给桑爱卿去做?”

    一旁桑钧的眼神忽地亮了起来,有些跃跃欲试。

    虽然说,在心里面其实桑钧多少有些吃味。

    因为,长孙的这个决定其实是在保护张越。

    但……

    这个世界的人,本就是分三六九等,远近亲疏的。

    长孙能指名道姓,选派自己去做事,本就是一种赏识,一种信任。

    况且,很多时候就未必一定是君王信任和亲密的人能掌大权,能登大位。

    因为,要避嫌,要顾及天下人的议论。

    如太宗当年,虽然有意任命他的智囊兼心腹,章武侯窦广国为丞相,但却因为害怕天下人议论自己任人唯亲,于是不得已任命了故安候申屠嘉为相。

    张越听了,却是笑道:“殿下爱幸,臣心领了……只是欲成其事,必受其毁!”

    他理了理自己的衣冠,对刘进长身拜道:“臣对此早有觉悟!”

    在他决定出来做事,踏入这个旋涡之前,张越就已经明白了。

    他是无法独善其身,更无法做到置身事外的。

    事实上,他只有一条路。

    不进则死,不成则亡。

    这是没有选择的!

    望着张越远去的背影,刘进长叹道:“张侍中真贤臣也!”

    桑钧听着,深深的低下头。

    他总算明白了,为何此子能得天子、长孙的信任。

    单单就是这一分担当和这一分义无反顾的态度,就足以证明很多。

    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

    张越走到门口,负责戒备的武士们立刻让开一条道路。

    推开门,外面的阳光立刻就洒在他身上。

    那些在门口徘徊的官吏、豪强、士大夫们立刻就激动了起来,纷纷拥挤着上前。

    “公等所为何事?”张越努力让自己脸上的肌肉笑起来,迎上前去,拱手问道。

    ………………………………………………

    郑客随着拥挤的人群,努力向前,好不容易才在自己的随从帮助下,挤到前排。

    然后,他就见到了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的走上前来,微微拱手问道:“公等所为何事?”

    在这一刹那,郑客感觉自己全身都温暖了起来。

    他立刻上前,拜道:“下官新丰令郑客,恭问公子安!”

    他深深的低下头,匍匐在地上,根本顾不得自己的实际年纪足可当这个年轻人的祖父,像条守户犬见到了主人一般摇尾乞怜:“闻得公子来我新丰,下官实感荣幸……”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又有好几个官吏扑通一声,就趴到了地上:“下官恭问公子安……”

    张越的脸上,依旧维系着微笑,他抬步上前,马上扶起这些官吏,道:“吾只是来新丰随便看看,诸公太客气啦!”

    但实则,内心之中,却浮现了无数他在榆社和新丰乡耳闻目濡,所听所闻百姓和豪强们对这新丰县的县令、县尉、县丞的调侃和评论。

    尤其以这新丰县县令郑客的风评最差。

    民间有关这位县尊的段子,那真是……

    贪污、好色、昏庸、无能,几乎所有官僚的弊病,都能在他身上找到。

    但,官僚们的长处,却是一点没有。

    让张越奇怪的是,这样的一个官吏,每年考绩,居然都能过关!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只能说,京兆尹的有司和负责监管新丰的监县御史,不是都变成了白痴,就是与这郑客是一丘之貉!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张越才要强忍笑意,出来与这些渣渣会面!

    区区几个新丰的官吏,挥手能灭。

    但,他们背后的人,才是真正可怕!

    得防止这些人莫名其妙的自杀,所以,他得出来做做样子。

    听到张越柔声细语的声音,再看着他的态度,虽然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公子究竟是那位‘侍中’还是‘长孙’。

    但新丰诸官无疑都被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至少,心里面都感到安心许多。

    甚至还有人,起了些侥幸心理。

    “或许这位不知基层之事,或能蒙混过关……”郑客甚至在心里有了念想。

    只要完成了交接工作,他去了湖县,这新丰的事情,就算被查出来,也与他没有多少干系了。

    到时候,说不定,这侍中与长孙都得帮忙掩盖、遮掩。

    而围观的士大夫豪强们,更是纷纷面带微笑,一个个喜笑颜开。

    他们最怕的,不就是空降来一个满脑子政绩,不想与他们‘讲道理’的幸贵吗?

    若真是那样……

    太恐怖了!

    整个新丰的士大夫君子们,说不定就要迎来一场灾劫。

    如今,这个身份不明的公子,既然这么好说话,那他们也就能放心下来。

    只要新来的侍中官和长孙殿下,愿意讲道理,那就一切都好说。

    张越却是微笑着对郑客等人道:“吾受命来新丰,很多事情都不懂,正要请教诸公……”

    “不如,诸公随我入内一谈?”

    他这么一说,立刻就让众人得知了他的身份那位将要空降来此的侍中官。

    虽然不是长孙殿下,但也是了不得的金大腿啊!

    特别是豪强士大夫们,更是目光灼灼的盯着张越,心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个念头浮起来。

    “敢不从命!”郑客等人自然马上拜道。

    “善……”张越微笑着说道:“那本官就与诸公逐一谈谈……”

    “哪位明公愿意先与我谈?”他的眼睛不怀好意的在郑客等人身上扫来扫去。

    “下官愿!”郑客等人当然都是跟小鸡啄米般疯狂点头,满脸媚笑。

    “那就从郑公开始吧……”张越微笑着带着郑客,走进客栈。

    ……………………

    一进客栈,张越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准备措辞,那郑客就扑通一声,跪到了张越面前,磕头拜道:“张侍中救我!”

    他流着眼泪,抽泣着:“下官自受命来新丰上任以来,县中内外事务,系绝于县尉李戎、县丞王辉之手,下官多次想要劝阻彼辈害民之事,奈何人微言轻,终不得成……”

    “这两贼于是勾结上下官吏,县中豪强,将新丰官仓存粮,尽数贪墨,又驱使胥吏,于百姓巧取豪夺,盘剥甚急,小民稍有不从,既以严刑酷法迫之……”

    “下官眼见彼辈诸般残民之事,虽有心杀贼,奈何力微人单……”

    对于郑客来说,他当然不敢把希望寄托在这位张侍中和那位长孙殿下不知新丰事务的糊涂上面。

    所以,就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张越听着,眉毛微微一扬,轻声笑道:“郑县令真是心怀家国,忠心耿耿哪!”

    他也没有预料到,这个官僚,竟然出了这样的招数。

    但仔细想想,这岂非不就正是古今官僚的特征?

    官僚们畏惧强权,同时崇拜强权。

    他们就像鼹鼠一般,在国家的体制内,到处打洞,到处钻研。

    只要能够升官,或者说能够保全自身,他们才不会吝啬卖队友呢?

    尤其是在汉室这样的特殊环境下,百年来,一次次的屠戮和清洗,早已经让上上下下的官吏都养成了见到朝廷派来调查的官吏,就自动招认的条件反射。

    不是他们不想抱团与中央对抗。

    实在是被杀怕了!

    十几年前,当今的御史中丞暴胜之持节南下,一路杀杀杀。

    不止一个郡的官吏,被从上撸到下。

    从太守到县令全部都抓起来砍了脑袋的,也不稀奇。

    这也是刘氏在与官僚们斗争了百年后,养成的习惯。

    你们想抱团?行啊!

    那就全杀了!

    别说郡国官吏了,当今天子在位这四十六年,丞相府都被洗了三次地了。

    不过……这却正中张越下怀。

    他立刻就上前扶起郑客,安慰他道:“郑县令如此忠君,我当上奏天子,为县令请功!”

    郑客听了,激动的满脸通红,只恨不得给张越当牛做马,立刻拜道:“下官如何敢当侍中如此厚爱?”

    就这样,张越得到了郑客供述的许多事情。

    然后,依样画葫芦,从县尉李戎、县丞王辉嘴里,得到了三个不同版本的供述。

    这三人,在张越面前,互相指责两人才是新丰问题的症结和祸首。

    但有一个事情,却都同时出现在了三人的供述之中。

    那就是现在新丰的官仓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存粮了……

    官仓无粮,这可是一个天大的事情!

    “这些渣渣,可真是好手段啊,好胆色啊!”送走最后一人后,强忍住下令立刻缉捕他们的冲动,咬着牙齿骂道。

    官仓无粮,意味着一旦新丰县今年的秋收出现减产或者歉收的事情。

    明年开春,整个新丰都要哀鸿遍野!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

    送走了那几个官吏,张越又与前来相见的各位豪强士大夫们虚与委蛇了一番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当然,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豪强士大夫们,现在在张越眼中,依然处于甄别的阶段。

    他还需要时间来分辨和了解,哪些人可以合作,哪些人值得拉拢,哪些人又应该去死!

    尤其是在得知了新丰官仓可能出了大问题后,张越更是迫切的需要杀一批地主豪强,用他们的血肉来滋养新丰的百姓。

    只是,规模不能太大。

    太大了的话,容易引发恐慌,不利于今后的运作。

    等送走这些豪强士大夫,张越心里也差不多有底了。

    临渭乡的王家、新丰乡的杨家以及骊乡的马家进入了张越的视线。

    这三家都有一个共同点皆蓄奴过百,占地数十顷,富的流油。

    但却没有军方的靠山!

    这是典型的肉鸡啊!

    宰了这三家,新丰马上就能过一个好年!

    旁的不说,单单是抄没的土地财产,就足以让张越立刻拥有了施政资本。

    尤其是这三家占有的土地,一旦充公,那么他手里握有的公田就将超过三万亩!

    可以扶持六百户自耕农,让数千贫困百姓受益。

    更关键的是,还能让张越有威信,来推行自己的政策。

    目标既然确定了。

    手段,自然立刻要跟上。

    张越松了松自己的衣襟,他很清楚,杀人也是要讲究方法的。

    若是他一上任,就罪及这三家。

    那么,无论罪名是什么,整个关中的地主豪强都会对他有所抵触。

    新丰上下的豪强,更可能兔死狐悲。

    他又不准备学王温舒等人的做法,自然,将暴力蛮来的选项给pass掉了。

    “还是得让人上告……最好是有豪强家族出首,状告他们的不法之事……”张越在心里琢磨着。

    若是豪强地主状告,张越这个新县令再秉公决断,按律处置。

    那么,这个事情就会被视为地主豪强内部矛盾。

    既然是内部矛盾,那当然就是吃瓜围观喽!

    难不成,还有人想给这三个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乡下土财主出头不成?

    只是若要如此,就得找一个聪明人了。

    正发愁着去哪里找一个聪明人,来帮自己干这些事情的时候,忽然门外有侍卫来报:“侍中,有自称‘新丰乡常文者’求见,俱其言,彼乃侍中同窗……”

    张越一听,脑海之中顿时冒出一个二十余岁的男子的模样。

    “瞌睡来了,就遇到枕头!”张越一听,笑了起来:“快快有请!”

    没过多久,一个身穿青衣的年轻文士就走进客栈内,见了张越,神色有些激动,手都有些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只是诺诺上前,拜道:“学生常文,恭问张侍中安!”

    张越抬眼看着这个人,讲老实话,哪怕是在原主记忆,这位所谓的同窗,也不过是泛泛之交,有过那么几次谈话而已。

    毕竟,黄老学派凋零至今,已经彻底沦为了一个小学派。

    在关中地区,能沦落到去学黄老之学的。

    不是似原主那般被儒家拒绝,没有办法只能选择黄老学派的小地主子弟,便是各大家族的庶子、余子。

    士大夫们精明的很。

    多方押宝,四处下注、投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如今,黄老虽衰,但终究儒家兴起不过三十余年,万一有一天,黄老复兴了呢?

    所以,拿些庶子和不重要的家庭成员去学黄老,算是分散风险。

    类似于后世的风投。

    属于亏了就亏了,但万一能赚到,就发达了的赌博。

    自然,常文就属于类似的风投。

    张越微笑着迎上前去,扶起他,道:“常兄何必在我面前也如此拘谨?”

    常文却是诺诺的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个昔日的小师弟,众多同窗之中最不起眼的一人。

    然而,他现在却已经是整个天下都瞩目的大人物了!

    官拜侍中,以领新丰令,受命以佐长孙!

    任何一个头衔丢出来,都足可让人膜拜!

    据说,在骊山的黄家,‘老师’现在都快被气疯了。

    哪位黄老名宿,如今每日都在捶胸顿足之中渡过。

    黄家更是已经成为了整个关中的笑话!

    甚至有人将黄氏逐张侍中与昔年庞涓放孙膑的故事相提并论了。

    许多人都嘲笑黄家有眼不识金玉。

    无数黄氏门徒纷纷与之划清界限。

    譬如常文自己,便已经在家族安排下,与黄家一刀两断了。

    理由也很合理不敢与乱法之人学文。

    那黄氏的长子黄冉,企图谋夺自己师弟的产业和文章……

    做出这样的事情的黄家,还有什么资格教书育人?

    常文低着头,轻声道:“学生能得侍中如此厚遇,真是感恩不尽,愿为侍中门下牛马走!”

    说着就跪了下来,匍匐到张越面前,以期能够得到接纳。

    这也是常文在听说了张越来此后,思考了很久做出的决定。

    他知道,自己的家族根本就不重视自己。

    早就打算让他别户自立了。

    而若一旦如此,他除了能分得百十亩土地外,恐怕一无所有。

    从此,只能自力更生。

    更可怕的是,子孙后代,都可能落入世代为农的境地。

    唯有得到这位过去同窗的接纳,他才能有那么一丝丝可能,重得家族的重视。

    张越却是看着常文,笑而不语。

    他当然需要人才,也需要大量的豪杰来投,这样才能建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队伍。

    但,对于家臣这等心腹,必须慎之又慎。

    不能轻易接纳。

    没有投名状,光拿着一个同窗的名头就想他接纳?

    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张越笑了笑,顾左右而言他,问道:“我听说,常兄的家族在地方上与同乡的杨家有所龌龊,曾经举家械斗?”

    “不知道此事是否属实啊?”

    常文闻言,身体一颤。

    汉家是禁止民众私自械斗的。

    但百姓为了争水、争夺佃户,抢夺田埂,却是经常械斗。

    常家与杨家同在新丰乡,而且,两者势力相距不远,自然矛盾和龌龊也多。

    两家每年几乎都要械斗一次。

    但这些事情是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的。

    因为械斗是会死人的,而死人,官府是要追究的。

    “常兄不想说?那本官去问问杨家人好了……”张越笑着道。

    常文一听,立刻就拜道:“侍中恕罪!确有此事!”

    张越听了,哈哈一笑,上前扶起常文,拉着他的手道:“吾曾行于柳亭之间,多闻杨氏乱法、暴虐之举,兄为士人,兄族亦为新丰名士之家,何不出首而告,为民做主?”

    “唯……”常文一听,哪里还不明白?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决断

    “父皇!父皇!”

    一个粉雕玉琢,可爱无比的小公主,捧着一大束刚刚从甘泉宫的花苑里采来的鲜花,放到了天子的案几上,一双可爱的小手,环抱住这位君王的腰杆,抬着头小公主无比骄傲的说道:“父皇你看,南信摘的这些花花,可漂亮了……”

    天子微微垂首,看着躺在自己怀中的小人儿,眼中满是宠溺和怜爱的神色,一双大手轻轻抚摸着爱女的秀发,低声笑道:“朕的小公主采的花儿,当然漂亮啦!”

    “只是,不知道朕的小公主,打算将这些花送给谁呢?”

    小公主从他怀里爬起来,抓住案几上的那些鲜花,从中认真的挑选出了几支,然后说道:“这几支花,长的最是好看,奴奴要送给父皇……”

    “这两支最香,奴奴要送给皇后母亲……”

    “这一支……”她的小手轻轻捏住了一朵小黄花,然后将之戴在自己头发上,高兴的道:“奴奴自己的!”

    “这几支,奴奴要去送给母妃,让母妃开心,母妃开心就会喜欢奴奴……”

    天子看着自己的爱女,似模似样的分配着她所采摘的这些鲜花,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自从见到这个小公主开始,他就发现,自己似乎遇到了一位小天使。

    小公主善良、单纯、可爱、贴心,尤其是能体贴和关心自己,让他感触良多。

    每次见到这个小公主,天子总是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了他的两位姐姐。

    平阳长公主与南宫公主。

    小公主的眉宇之间,也符合他记忆里,小时候的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的容貌特征。

    都是大眼睛,小鼻子……

    最重要的是性格,太相似了!

    天子是被两位公主亲手照顾着长大的,尤其是南宫公主!

    他记得很清楚,他四岁时受封为胶东王,出京就国。

    为了方便照顾自己,他的姐姐南宫主就主动下嫁给南宫侯张坐。

    然而,那却是一个混蛋!

    一个畜生!

    不仅仅虐待南宫公主,还多次公然羞辱和侮辱,然而,南宫公主为了他,却只能硬生生的忍受着。

    终于,等到了自己即位,大权在握。

    他登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派遣使者,收系南宫侯张坐,问罪于他,夺其侯爵!

    为了能让姐姐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在建元二年,在诸多列侯公卿里千挑万选,选了张候耐申。

    可惜,他只注意到了对方的一表人才和俊秀的容貌,不错的家世。

    却忘记了去考察对方的性取向……

    结果,这是一个悲剧。

    这位张候,竟是一个有龙阳之好的混蛋!

    他发现后,怒不可遏,直接处死了这个欺君的混蛋。

    但南宫公主,却因为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而身心俱疲,建元四年就因病去世。

    几十年来,每每想起此事,他的内心都充满了愧疚和惭愧。

    现在,南信公主的出现,终于让他有机会来弥补那些遗憾。

    这个女儿,不仅仅性格像,容貌像,连经历也很类似。

    都是可怜人,都是深受了折磨和摧残,但依旧心怀良善,充满阳光的单纯公主。

    这让他真是宝爱不已。

    几乎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以至于这些天,他连钩弋宫都很少去了。

    就在这甘泉山上,陪着南信公主,一天天的玩乐,连政事都懒得理会。

    而南信公主尽管受尽宠爱,却依旧不改本心。

    不止在他面前可爱孝顺体贴,对下人更是从不骄纵。

    连伺候她的宦官侍女,都非常喜欢和亲近这位公主。

    人人都说,公主殿下善良,爱人。

    南信公主越是如此,天子对于黄婕妤就越是痛恨!

    错非念在小公主的面子上,这位天子恐怕早已经下令,将那个泼妇赐死了。

    正抱着小公主,打算陪她再去花园里玩耍一番。

    一个侍从就捧着一份厚厚的帛书走了过来,拜道:“陛下,长孙殿下与侍中领新丰令张子重联名急奏!”

    说着就将手里的帛书,呈递在手上。

    天子还没有说话,他怀里的小公主就已经高兴的跳了起来:“张侍中……张侍中……在那里?”

    小公主记得,那个侍中哥哥,曾经答应过自己,会来看自己的。

    特别是,张侍中还说要介绍一个小姐姐同自己一起玩耍。

    小公主从小没有朋友,生活在宫阙之中,孤独而寂寞,又备受了母亲的折磨和他人的冷眼。

    对于一切温暖和朋友,都万分渴望。

    “等过些日子,天气凉爽了,朕就带南信回长安去看张侍中……”天子爱怜的捏了捏爱女的小脸蛋,将她放下来,道:“现在,父皇要看张侍中的奏疏,南信自己去花苑里抓蝴蝶吧……”

    南信公主听了自己父皇的话,乖乖的从父亲身上下来,道了个万福,就在宦官侍女们的簇拥下,高高兴兴的向着花苑去了。

    在建章宫的岁月,早已经让她养成了‘不给大人添麻烦’的本能。

    她的记忆,也牢牢记住了‘不听大人话’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望着爱女远去的身影,天子的嘴角也溢出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这个女儿,最让他宝爱的就是这个性格了。

    乖巧懂事,能撒娇会撒娇,同时不会在他面前恃宠而骄。

    “朕还真得好好感谢一下朕的留候呢……”他在心里想着。

    这些日子多亏了有小公主的陪伴,他的心情都因此好了许多。

    心情一好,身体自然更着也好了起来。

    往年,他在甘泉山上,总会卧病一段时间。

    但今年他却感觉非常好,几乎像是回到了壮年。

    这样想着,他就让左右将那帛书拿到了自己面前。

    放到案几上,打开帛书一看。

    “新丰各阶级调查报告?”天子一看抬头的标题就笑了:“果有张子重之风!”

    这位神君指引的年轻人,小留候自从出现在他视野里,就没有让他失望过。

    最让他欣慰的,莫过于小留候将长孙从谷梁那些妇孺的魔爪之中解救了出来!

    甚至,他还听说了,在不久前,这位小留候还将左传一系给驱逐出了博望苑!

    那可是了不得的成就!

    更在最近,在博望苑里完成了一次对谷梁学派的沉重打击。

    让太子家令郑全等自杀。

    这让这位天子更加满意。

    谷梁学派的腐儒们的所作所为,他当然是看在眼里。

    当初,大将军还在的时候,他就多次跟大将军提过太子只亲谷梁而远其余,恐非社稷之福,愿卿多劝……

    可惜,大将军的性格太温厚了。

    对于太子也太过于娇惯,不忍斥责,而且,当年大将军在世之日,谷梁诸生也很守规矩,这让他没有借口。

    想着这些事情,他就叹息了一声。

    先帝当年临终之时,曾经告诫他: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患其亡也。

    这个告诫,他也曾送给太子。

    可惜,太子却是听不进去。

    满心都以为,谷梁皆君子,上下皆国士。

    即使他让江充等人去敲打,去揭穿这些人的真面目,太子却始终冥顽不灵。

    好在,最近似乎太子有所转变了。

    “真是朕的福星啊……”天子想着那个神君指引而来的年轻人,就满是笑容。

    对于神君的指引,更是充满了感恩:“朕明岁当再往寿宫,与神君相会!”

    这样想着,他的眼睛就开始在帛书上认真看了起来。

    “孙臣进、臣侍中受命领新丰事毅,昧死以奏陛下:书云:夙兴夜寐,诗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一边读,一边轻声念着。

    随着阅读,他的脸色也渐渐严肃起来。

    “昔在太宗孝文皇帝,晁错上书曰: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又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于二人……”

    “今臣等行于新丰闾里之间,问其父老乡党,目睹百姓贫困潦倒,奸邪之风滋生之状,痛心疾首,以奏陛下: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而其耕者不足五十亩……”

    “一岁所得不过百石之粟,除三十之税四石,余九十六,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九十石,余六石,石六为钱六百,不足口赋算钱之税,又及刍乡党奉养之钱,更赋、徭役催征之税,民尝不得不假贷于商……于是老不得暖,幼不得养,稍遇水旱之灾,民唯嚎啕痛哭,卖儿典妻于豪强之间……新丰户口十五岁未得增长,夫编户之民,逃亡于豪强之家,匿于商贾之户,亡为赘婿、游侠者以千计……“

    “汉祖制,以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以立社稷,而臣等与新丰之间,所见农夫,得百田之耕者,已不足十一之数……”

    “乡党之中,豪强以力陵弱,又与胥吏勾结乱法,百姓诚以若负卵之危!”

    “臣等所查,新丰各乡,豪强士族商贾,不及人众十二,其所占田地、财货,却已过八成,然其赋税之役,不过两成而已……而余者尽数摊薄于小民之家……如此,富者愈富,贫者逾贫,终至富者阡陌连野,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帛书的最后,附录了十户百姓的调查报告,皆是以文字记录的问答。

    合上帛书,天子的手都已经浮起了青筋。

    他微微向后,靠在塌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这奏疏,是长孙和张子重联名所奏,应该是没有说谎的。

    也就是说,这讲的是基层的实情。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在这天子脚下,京兆尹治下的新丰县,基层竟已糜烂至斯!

    新丰如此,其他地方呢?

    关东地区呢?

    “这些豪强,这些蠹虫!”他用力的抓着帛书,狠声骂道:“竟大胆至斯,当真以为吾刀不利乎?”

    此刻,他几乎有冲动,要立刻传召执金吾王莽、御史中丞暴胜之等鹰犬来此见他。

    然后……

    大索关中,掀起大狱,将这些该死的豪强和胥吏统统抓起来挨个砍脑袋。

    他也不是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

    元鼎年间的告缗政策和酌金罢候,让他一口气就把天下的商贾豪强和汉室的列侯阶级给洗了一次。

    砍下来的脑袋,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只是……

    想了想,他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

    关中不比关东的郡国。

    关中地区,各方错杂,除了地主豪强以外,还存在着大汉帝国的支柱军功贵族集团。

    地主豪强文人士大夫,他杀一万个,也是跟屠狗一般轻松。

    因为,这些人除了嘴巴和笔杆子外,没有其他任何力量。

    但军功贵族们就不一样了。

    他们除了嘴巴和笔杆子,更是有着枪杆子保卫。

    当初,他能以酌金罢候,那是因为他有了卫青霍去病保驾护航。

    新兴的军功贵族们,早就想要抢班夺权。

    然而如今,却没有这个基础。

    海西候李广利的崛起,虽然带动了一次汉军内部的新势力崛起。

    然而,李广利终究不如卫霍集团那般强力。

    况且,在本心上来说,李广利也不如卫霍那般让他放心。

    所以,沉吟片刻后,天子下令:“给朕立刻传召长孙和侍中张子重来此见吾!”

    想了想,他又吩咐道:“再去把京兆尹于己衍也召来!”

    京兆尹是负责治理京畿地区的文官之首,现在新丰搞成了这个样子,他当然要问一问,这个执金吾到底是吃什么干饭长大的?

    “诺!”立刻有宦官领命而去。

    “再把御史中丞也召来!”天子忽然叫住他,增加了一条命令。

    基层烂成这个样子,御史们身负监察之责,却没有及时上报。

    作为御史中丞,暴胜之的责任是跑不了的。

    当然,天子也明白,局势演变到现在的情况,其实他自己的责任,也肯定是甩不掉的。

    但……

    天子怎么能有错?

    错的必须是臣子!

    所以其实把暴胜之叫来,就是想要找个背锅侠,为了甩锅。

    假若果真局势演变到了不掀桌子不行的地步,那就只能让暴胜之背这个锅,让他承担责任,鞠躬下台,给天下和祖宗一个交代,这样他才能挽起袖子,好好的收拾一下那些豪强与胥吏!

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

    张越和刘进一行回到长安城时,已是夏五月庚寅日(二十)傍晚。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距离他们离开长安,前往新丰考察,足足过去了五天。

    五天时间,有三天半是用在考察和调研上。

    剩下一天半,则用来初步总结和汇总。

    此行的成果,当然是丰硕无比的。

    特别是对于目前他们的这个小团队而言,这次考察调研,足顶的上在衙门里当数年宅男!

    不止所有人都对新丰的问题有了直观的认知,上下官员,包括太学生在内,对于新丰的地理、地貌、人文风俗,也都有了初步认知。

    至少,能知道新丰县有多大?人口密度如何?

    土地的情况和地方亭里的格局。

    这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能锻炼和磨合团队。

    回到官署后,张越就下令就地解散。

    辛苦数日,也该让众人都好好休息几天了。

    但作为主官,张越却休息不得。

    送走众人后,他就带着好几个大箱子的数据和报告,回到了建章宫的小楼。

    吩咐了下面的人,自己要闭门办公,谢绝一切访客后,张越就躲进了堪舆室之中。

    他先将所有的文牍、报告以及绘制的水经图,都拿出来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在现在,张越组织起来的这个小团队的效率以及做事的认真程度,都是极高的。

    张越手里的这些报告与水经图就很好的反应了众人的业务能力。

    至少都是在水准线之上。

    不过,想想也正常,张越的这个团队里,可是藏龙卧虎。

    光是青史留名的能吏、名臣,就足有五人之多!

    即使是桑钧、杨望之等人,也都是精英之中的精英。

    将所有的文牍、报告以及水经图,全都看完一遍,张越就闭上眼睛,进入空间。

    一入空间,一片金黄色的麦浪就映入眼帘。

    张越栽种于空间之中的麦苗,在这几日,都被他用玉果持续催熟。

    到现在,已经可以收获了。

    现在空间的这批麦苗,是属于空间的第二代麦子。

    数量是它们父辈的百倍,至少有四五千株。

    所有的麦子,全部都分蘖三穗,麦穗饱满,麦粒圆润。

    这四五千株麦子的产量,最起码估计,能有十六七石!

    而它们所需要的田亩,不过一亩多。

    当然,这只是在空间的产量,属于顶级科幻实验室里的理论产量。

    若移栽到外界,产量打个对折都是很不错了。

    即使如此,也是恐怖无比!

    亩产八石?!

    当今天下亩产平均不过两石而已。

    最高产量,张越听说,也不过是河东地区创造的平均四石。

    但那属于非常非常稀有和罕见的丰年。

    只是……

    张越凝视着这片麦田,低着头,叹道:“唉,接下来的日子,我可有的累了!”

    他知道,随着自己上任日期的临近,他必须通过空间,培育和积攒足够多的麦种!

    此番在新丰的考察,让他这个无论前世今生都没有怎么下过地的公务员,知道了一个事情在此时,一亩地需种一斗。

    这是两三百年来,人民群众自己摸索出来的最佳播种比例。

    换而言之,张越若想要让自己的政绩变得漂亮起来。

    那么他必须准备至少一万亩的粮种。

    既他得培育一百石麦种!

    这空间播种和栽培倒是简单,都不需要耕地。

    只是,这收获却得是自己独力完成。

    好在,也就是这次因为出于广告、宣传或者说为了奠定威望的需要,才要备种这么多,到了未来,其他新作物和新种子,有个两三石的数量就足够拿出去推广了。

    即使如此,张越望着眼前的这片麦田,也感到有些棘手。

    但没有办法,他只能是拿起自己从外面带进来的刀具,弯下腰来,收割着麦子。

    好在,经过了空间强化后的身体体格,足以应付这种强度的劳作。

    用了不过半个时辰,张越就将这片麦田收割完毕。

    将秸秆什么的都扎成一捆捆,然后堆磊起来。

    这些可都是宝贝!

    有了‘细君’的实践,张越明白,这些空间出产的秸秆,可以让牲畜生长的更好更快。

    说不定,还能如空间培育良种一般,可以选择性的培育新的良种牲畜。

    譬如奶牛、肉牛、赛马之类。

    但,张越现在没有时间去实验这个想法,就只能暂时将这些东西保存在空间。

    然后,他便看着地上,那些堆磊在一起,足足有三尺高的麦穗堆。

    他抓起这些还未脱穗的麦子,向着不远处的空间土壤撒播。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他撒出去的所有麦子,在落地之前,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控制了一般。

    它们自动的脱离了麦穗,然后均匀的落到空间的土地上。

    刚刚落地,空间的土壤就自动张口一个小口,将它们接纳。

    这是张越近期发行的一个空间新功能。

    无论他想栽种什么?

    也不拘是何种作物,他根本不需要去播种,只需要将它们丢到一块没有作物的空地上,空间的力量,自动就会完成接下去的所有工作。

    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决定要不要用玉果催熟,还是让它们正常生长。

    十几石的麦粒,足足有数十万颗之多,不过两刻钟,张越就播种完毕。

    它们在空间的力量的干涉下,被播种到了一块差不多有一百一二十亩地左右的土地上。

    栽培面积的增加,使得这些麦子需要的玉果数量,也成倍增长。

    张越从自己积蓄的玉果储备里,拿了一颗大约枣子大小的玉果做了尝试。

    结果发现,原本足可以让一亩麦苗生长到分蘖期的玉果。

    现在仅能让这些麦子,露出嫩芽。

    “看样子,想让这些麦子快速接近收获,我至少得准备一百枚这样大小的玉果……”张越在心里想着。

    而他现在,搜罗所有,算上张安世留下的那些书简,恐怕也仅能得不过这么多。

    更要命的是,瑾瑜木是有cd的,若要提前唤醒它们,就得用玉果催生。

    这其中,必定会消耗大量玉果。

    换言之,他手里的肥料不够了!

    “过两日,恐怕得去太学打个秋风了……”张越在心里想着。

    至于现在?

    他捏着手里的一枚玉果,走向瑾瑜木。

    选了一株瑾瑜木,然后将之催熟。

    两刻钟后,他睁开了眼睛,脑海之中,已经固化了所有的新丰考察报告、文档的数据,并牢牢记下了整个新丰的河流山川走向和地势。

    就像计算机一般!

    他站起身来,找来一块七尺长的布帛,然后提起笔,按照着记忆的内容,开始绘制起了新丰县全图。

    半个时辰后,一副极具现代气息的新丰地图就出现在布帛上。

    新丰五乡一城,四十八亭十九里俱在地图上标识了出来。

    几条蜿蜒的河流,在各亭里之间流过。

    北部巍巍渭水,绕着新丰,流向长安城,而在南部,滚滚戏水,萦绕于骊山之下。

    根据着记忆里的报告内容,张越望着地图,沉吟片刻,然后在上面画下了几条细细的虚线。

    想了想,又抹掉了其中三条,只留下了四条虚线。

    这四条虚线都很短,最长的一条,也不过串联了榆社与临渭乡的八个亭里。

    最短的那条,甚至只囊括了一个亭里。

    但却是张越精挑细选的四个小水利工程!

    它们全部具备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少,用时少的特点。

    基本上都只需要数百至两千左右的劳动力,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搞定。

    只要这四个水利工程竣工,他立刻就能收获新丰的民心!

    但……

    张越低下头来,他回忆着自己过去数日的所见所闻,想着贡禹、桑钧等人的考察报告上的文字。

    他很清楚,新丰县的问题,不是靠着修几个水利工程,推广一批高产良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就能解决的。

    他做这些事情后,固然能让新丰百姓暂时过上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但他未来离开了呢?死了呢?

    张越想起了儿宽。

    儿宽生前,在整个关中,民望极高,无论是地主豪强,还是平民百姓,都信服和拥戴他。

    但,他死后不过十几年,他当年在任时推行的仁政和善政,就变成了害民残民之事。

    所以,要解决问题,就得设计一个制度。

    想了想,张越就站起身来,看向石渠阁。

    此时,已是深夜,整个建章宫都沉寂在一片漆黑的寂静之中。

    远方的未央宫中,宣室殿的灯火,却依旧璀璨。

    而石渠阁就隐藏在宣室殿的灯火背后。

    张越很清楚,在这个西元前的世界。

    不要**制!

    为什么?

    因为所谓法律,不过是君王的随口之语。

    已故的御史大夫杜周就说过一句名言: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这也**裸的揭示了法家的本质。

    在事实上来说,法家是为了君王的意志而服务的。

    所谓富国强兵,本质上,就是为了君王的至高意志能够通行于天下!

    是故,妄想靠着法制或者说立法来确立一个制度,让人不敢触犯,那是做梦!

    汉室虽然尊重法律,也有着不错的法律精神。

    然而,最喜欢破坏法律的,也是汉室了。

    即使是过去的黄老学派当政,黄老政治家们对法律的态度,也不过是在法律没有废黜前,一定遵守。

    但废黜后就可以不管不顾了。

    而汉兴百年,律法的版本,早就修改过无数次了。

    到了现在,汉律已经变成了n。0版本。

    连春秋决狱都已经出来了。

    曲解法律,为君王意志服务,在现在甚至已经成为了很多法家官吏的本职工作了。

    所以,不能指望法律。

    因为再好的法律,也会因为君王的一句话而作废!

    而在中国,唯一有效和亘古不变的,唯有先王的制度!

    什么是先王的制度?

    三代的尧舜禹、汤文武成康。

    这些是先王。

    当然了,所谓先王之制,其实现在也差不多被人玩坏了。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先王的形象。

    自战国至今,诸子百家为了伸张自己的道理,打击异己,纷纷假先王之言、之制。

    搞到现在,究竟先王们的制度和道理,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

    但,有些东西,却并未随着漫长的时光而消逝。

    以张越所知,至少,有一个制度,在经历了千年时光后,依然流传至今。

    ……………………………………………………

    翌日,张越起来后,立刻就前往未央宫兰台,求见张安世。

    在得到了张安世的帮忙后,张越获准进入石渠阁的文牍档案馆和兰台本身的档案馆,调阅所有与‘乡社’相关的文牍。

    所谓乡社,既官社。

    乃是最最正宗的先王之制!

    诗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又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说的就是宗周时期,官社制度与百姓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古老的宗周时期,国人与贵族卿大夫之间,有着官社作为桥梁链接。

    那时候,国人的政治权利,其实已经可以媲美后世的公民,甚至比后世公民在某些地方还要高一些。

    至少,宗周的国人不开心了,就把厉王赶跑了。

    然后,召公周公,共和执政。

    而经过春秋战国和秦代的演变,官社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至少在新丰,在南陵,官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只有一个三老的架子在维系。

    然而,这终究是先王之制。

    是哪怕所谓的‘暴秦’也不敢废弃的圣制。

    更是中国天子威权行于四海,拥有天下的象征。

    书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其实与官社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一切土地国有化的宗周时代,在井田制的那个时代,官社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公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秦代,已经奄奄一息的官社制度,在商君手里,擦了擦灰尘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所谓的耕战政策的耕部分,就是立足于改良后的官社。

    臭名昭著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就是这个改良后的版本。

    先王的头,商君摸得,张越自也摸得。

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

    接下来两天,张越埋首于石渠阁和兰台的故纸堆之中,不断的阅读和查阅历代的文牍、档案和法令。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甚至查阅了大量的秦代遗留档案。

    这些文牍,很多都是残缺的,许多甚至连字迹都已经模糊不清。

    但,它们却给张越的设想和想法,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依据和事实依据。

    当张越走出未央宫时,他感觉神清气爽,连呼吸的空气都是甜的。

    “侍中有喜事?”连张安世都看出来了,小声的问道。

    “还要多谢令君!”张越神秘的笑着:“如无令君帮忙,毅恐怕不能得知这许多的事情!”

    此刻,他只想赶快回去,然后通过空间,将这两日的阅读内容全部固化。

    张安世眼皮子眨了眨,这两日,张越在石渠阁和兰台调阅的文牍内容,他也有所耳闻。

    官社制度?

    张安世有些摸不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想法。

    但,无所谓,大家是朋友,是盟友。

    若张越成功了,他也能沾光。

    所以,张安世也就笑了笑。

    然后,他对张越说道:“对了,张侍中,这是霍令君托我送给侍中的请柬……”

    说着他从身上取出一张鎏金的竹制请帖,送到张越手里。

    张越打开来一看,却见上面写着:驸马都尉仆光,敬拜侍中领新丰令张公讳子重足下:谨于秋七月已丑日,略备薄仪,设宴于寒舍之中,愿足下移步赏光。

    仆驸马都尉光、仆妻显,俯首再拜,恭候足下大驾光临。

    “驸马都尉有何喜事?”张越看完,就好奇的问道。

    “哦,霍令君终于要续弦了……”张安世闻言,笑道:“这是霍令君的婚宴请柬!”

    “续弦?”张越皱了皱眉头:“何以如此为之?”

    霍光是什么人?号称当今天子的左右心腹,寸步不离的宿卫大臣。

    更是已故的冠军景恒侯唯一在世的同父弟弟,位高权重。

    这样的大人物结婚,怎么这么偷偷摸摸的?

    哪怕是续弦也不该如此啊!

    “霍令君的发妻,乃是河东名士东闾氏之女,与令君乃是青梅竹马……”张安世低声对张越科普:“令君与之结发二十年,始终相敬如宾,可谓国朝夫妇之典范,可惜,数年前霍夫人得病,不幸病逝,霍令君伤心欲绝,几有不妻之念……”

    “如今续弦的这位,乃是霍夫人的陪嫁侍女……”

    张安世这么一解释,张越也就反应了过来了。

    原来如此!

    不过,想不到这位历史上与伊尹齐名的权臣,还是一个痴情种子。

    看样子他对于他的亡妻的感情还真是深啊,连如今续弦都是娶亡妻的侍女。

    这么想着,张越就对张安世道:“请令君转告霍公,在下当日必然赴约,恭贺令君!”

    “嗯!”张安世点点头,道:“霍令君也一直想要见一见侍中,这次也算是一个好机会了……”

    辞别张安世,张越回到建章宫。

    正好就碰上了入宫的刘进。

    “张侍中……”刘进一脸神色古怪的看着张越,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

    “殿下,您想问什么?”张越看了他的神色,不由得问道。

    “侍中如何能画出那种器械的?”刘进像看神仙一样的看着张越,道:“刚刚,孤得到了吾父的书信,说侍中所献的器械,如今已经制造了数台,安于郁夷河道,其汲水效率,足足是桔槔的百倍!百姓因此感恩,皆号‘张氏车’……侍中如今出名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出名,而是大大的出名!

    那‘张氏车’在郁夷的表现,不仅仅震撼了郁夷百姓,更惊呆了少府卿上下的官吏。

    据说,如今的少府卿韩说,在闻知了此事后,本来已经‘垂垂老矣’,多次向天子上书乞骸骨的这位老臣子,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

    致仕之语也不再提了。

    他现在正带着少府上下的官吏,在郁夷视察和督促,制造更多的张氏车。

    这位老大人,看样子,是不打算致仕了。

    他似乎觉得,他还是可以继续为天子为大汉社稷效劳的。

    没办法,这‘张氏车’太给力了。

    对于少府卿来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政绩。

    只要接下来数年,认真推广,特别是在少府卿的园林和上林苑里大力推广,几年后,政绩就将滚滚如渭河水一样涌来。

    这位老大人,即使不能因此封侯,一个关内侯或者封君的名头是跑不掉的。

    为了这个关内侯的爵位,韩少府一下子就年轻了三十岁!

    至于其他在现场的贵族大臣,更是两眼放光。

    许多人现在都已经寄信回长安给自己的家人,让他们马上带着家里的家臣和工匠,赶去郁夷。

    许多人都准备仿制郁夷的‘张氏车’,然后放到自己的封国/田庄之中。

    就连那位谷梁名士江升老大人,据说也悄悄的派人回来通知自己的家人了。

    至于什么‘机变械饰’‘奇技淫巧’,现在是没有人提了,仿佛被忘记了。

    没办法!

    在真真切切的实际利益面前,任何东西都要靠边站!

    有了‘张氏车’后,郁夷百姓的旱灾几乎是可以被解决了。

    而这样一台器械,足抵得上数十甚至上百人的劳力。

    而且,此物还不会疲劳,不需要吃饭,一次投资,受益数年甚至数十年。

    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张氏车’恐怕会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在关中普及,然后,随着口碑的传播而普及到天下。

    刘进的父亲太子据,更是深深被那个器械所折服了。

    不仅仅写信回家,大大的表扬了一番刘进,还托刘进向张越表示感谢。

    这让刘进真是既高兴又狐疑。

    自己交的这个朋友,这个辅佐大臣,真是太……强力了!

    国初名臣如萧何、曹参,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张越听着,却只是矜持的一笑,水车的给力,早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他拿出来的是经过唐宋明清千年改良后的水车。

    无论工作效率,还是使用的便捷,都是封建时代的极致。

    水车的成功,在他的意料之内。

    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带着刘进,向前走着,边走边道:“殿下来的正好,臣正要去找殿下……”

    “何事?”刘进问道。

    “臣,打算与殿下谈一谈先王之制……”张越嘿嘿的笑着。

第一百九十一章 乡社自治互助制度(1)

    “先王之制?”刘进闻言,也是特别有兴趣。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先王,是诸夏民族的精神信仰和精神依托。

    特别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与战乱之苦后,诸子百家的先贤们,纷纷在自己的心里和思想之中,为世人描绘了一位位伟岸光辉,充满了仁爱,拥有着宽广胸襟的先王们。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唐虞画像而民不犯,及至成汤,网开三面,泽及鸟兽。

    在诸子的描绘和阐述之中,先王们不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

    而是成为了诸夏民族道德、价值和信仰的共同体。

    于是,先王成为了所有的君王的模板。

    刘进自然是矢志以先王们为标杆,他自小受到的教育和养成的性格,也使得他自动自觉的会去比照先王们的言行。

    “然也!”张越笑着,带着刘进,回到自己的小楼。

    “夏安……”张越叫来一个宦官,吩咐他:“去传我的命令,召集所辟诸公与诸生,立刻来此议事!”

    这个名为夏安的宦官,是张越这几日用的比较顺手的一人。

    这人机灵,能干,最重要的是识字,读过书。

    所以很多事情,张越都交代给他去办。

    “诺!”夏安闻言,马上去办。

    宫中宦官的权力来自君王,而侍中是君王的影子,能得到一位侍中的抬举,这是所有低阶宦官的梦想。

    张越引领着刘进,走到楼上的书房。

    此地,已经被张越重新布置过了。

    书房的墙壁上,挂着他前两日绘制好的新丰地图,还挂着四副他新绘制好的那四条渠道所过亭里的地图。

    刘进一看,就高兴了起来,对张越道:“张侍中,能不能复制这些地图,给孤一份?”

    张越笑道:“殿下,臣已经为殿下准备了一份……不止如此,臣还打算为桑公等诸君也都准备一份……”

    地图是很重要的工具。

    君不见在后世,无论是哪个机关单位的领导办公室里,都有一份本辖区的地图吗?

    这不仅仅可以方便办公,更有助于官员在闲暇之时,开动脑洞,玩一玩头脑风暴。

    “这就好……”刘进听着,特别开心。

    君臣两人坐了下来,立刻有侍女奉上茶水。

    张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对刘进拜道:“殿下,臣自新丰归来后,夙兴夜寐,日思夜想,乃寻破局之路……”

    刘进听着,也是点点头,这也是他在思考的问题。

    新丰,乃至于整个汉家天下。

    现在都共同面临着,土地兼并日剧,地主豪强侵夺小民利益,乃至于控制、奴役人民的问题。

    最让刘进记忆深刻的,莫过于贡禹等人报告,在骊乡双马里,竟有一半家庭已经被当地的豪强马家所奴役。

    而其他家庭,也基本都成为了马家的佃户。

    马氏于是威行于亭里之中,连百姓嫁娶,都需要马家批准。

    不然,就可能有祸事!

    而偏偏,现行的法律制度,是保护马家这样的豪强的利益的。

    “臣思来想去,唯有复兴先王之制,方能扭转局势!”张越欠身说道:“诗《周颂》云:嘻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博厥百谷,骏发尔耜,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先王之制,尽善尽美矣!”张越感慨着道。

    刘进听了,虽不明张越的意图,但也道:“诚如侍中之言,先王尽善尽美,泽及鸟兽,德被山川,孤亦常往之!”

    “殿下圣明!”张越俯首拜道:“臣打算于新丰,择一乡亭,重现先王乡邑之制!”

    张越抬起头来,图穷匕见,说道:“先王乡邑之制,以弹单为要,今汉虽有三老,虽能颇率民为耕,然终究不美,臣意欲在新丰择一乡,重建先王的乡邑之制!”

    自战国开始,托古言今,渐渐蔚然成风。

    特别是儒家上台后,更是凡事都喜欢讲先王,谈商周。

    这股风潮在后来,演变为了王莽改制的理论依据。

    只是,因为太过理想,脱离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王莽改革以失败告终,他和他的新王朝被埋葬于历史的长河中,被人唾弃。

    但王莽改制的一个成果,却被东汉继承,并在之后成为了门阀政治的温床。

    那就是东汉王朝的弹单乡社制度。

    什么叫弹单乡社制度?

    其实就是人民民主有限自治制度。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制度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利的保障了东汉王朝的财税和经济。

    也有很多东西,流传到了后世。

    譬如,后世就出土过东汉的‘鲁阳碑’‘昆阳碑’等勒石乡约。

    其实就是东汉版本的村规乡约。

    由地方上的长者和士大夫、致仕官员共同商议、制定。

    然后,将商议、制定的内容,纂刻到石碑上,立于乡邑之中,所有百姓都可见,也都要遵守。

    可惜,在后来,由于东汉中期的混乱政治,这个原本良好的村民自治互助制度,最终演变成为了东汉的门阀温床。

    东汉王朝的努力,虽然失败了。

    但却给张越提供足够多的有用信息和经验。

    使得他能够站在东汉失败的经验上,提出自己的‘乡社自治制度’。

    刘进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兴致勃勃的坐直了身体。

    自有汉以来,不管是从前执政的黄老学派,还是现在执政的儒家公羊学派,仰或者现在在野的反对派谷梁学派。

    全部都是百姓自治的拥护者。

    所不同的是,黄老学派讲的是小政府大社会,国家只需要管法律范围内的事情。

    法律没有规定和约束的,那就随老百姓怎么玩。

    哪怕他们要炸掉地球,只要法律没有规定说不行,那就不要去管,随便老百姓自己嗨皮。

    而公羊学派则讲究导民向善,要求地方官和乡绅士大夫以身作则,同时呢,要求限制土地兼并和蓄奴。

    提倡和主张推广和普及更多的新技术。

    他们继承和主张了孔子、孟子的先富民再教民的思想。

    而谷梁学派,则是乡贤政治的拥泵。

    他们认为,把地方事情交给乡中君子去管就好了,国家和社稷,只需要管好大方向,君子们就能带领百姓,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三种不同的自治方案的先后提出,证明了诸夏思想,至少在现在,还是充满了活力,有着无限未来的。

    当然,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法家就一直是,也从来是乡民自治的坚定反对者。

    在法家的意识里,恨不得官府,连老百姓交个朋友,也要先审查一下。

第一百九十三章 乡社互助自治制度(2)

    “先王的官社制度,孤也曾有所耳闻与研究……”刘进轻声说道:“谷梁诸君,曾告诉孤:先王之制,以井田为核心,今井田崩坏,故不得行……”

    “侍中难道打算恢复井田?”刘进心里面自是有些狐疑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井田制度,在刘进心里自然是好的。

    在很多士大夫心里面,井田制度,甚至可以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

    很多人认为,只要恢复了井田制度。

    那就将迎来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也没有饥寒的理想社会。

    百姓躬耕于乡野之间,垦殖于山川之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虽然说,在后世,很多人认为,井田制,其实就是奴隶制。

    可是在当世,却非如此。

    井田制,早就已经被儒家和黄老学派、杂家的先贤们神圣化和高大化。

    它指的不是依托于奴隶制之下的宗周制度。

    而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一般的社会。

    在那个社会,官府井然有序的安排组织百姓耕作,百姓则顺从听话的依附听从于国家指派的官吏以及民间的贤良士大夫们。

    没有徭役,没有沉重的赋税,也没有人口买卖和严刑酷法。

    一切都如同幻想一般。

    几乎就是一个原始版的农业社会下小农经济**社会。

    可惜,那终究只是幻想,是空想,从未有人实践过,也不可能成功。

    张越很清楚,休说是现在,再过两千年,哪怕到了传说中的物质极大丰富,资源极大供应的未来,乌托邦也终究只是乌托邦。

    除非,人类变成机器,转化成为一个个永恒的数据。

    不然,这不可能实现。

    因为,人类是自私的。

    自私心不除,何以至公?

    而没有了自私心的生物,是不存在的。

    张越自然不会去做那个梦。

    他笑着道:“殿下所言极是,井田制如今已经不可能重建了……但是……先王思想和制度的精髓,臣以为无论在那个时代,都是通行的!”

    这自然是废话。

    谁敢说先王思想与制度不合时宜了?

    一万个大喷子已经就绪,随时能将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喷成脑瘫。

    当年,荀子不过说了一下要法今王,就被批判了两千年!

    “那侍中是想?”刘进好奇的问道。

    “臣要做的是……”张越轻声笑道:“建立一个以自管子以来形成的乡村自治体系为基础的,官民合作组织……”

    “以集体和群体的力量来进行乡村自治,但却又不能令其脱离国家和法律的控制之外……”

    这样的制度,假如要从无到有,自是无比艰难。

    但,张越要做的,却并非创造,而是改良。

    类似的官民自治互助系统,其实在秦代就已经成形,甚至,在汉室还曾经运行过数十年。

    至少在文景两代,乡社体系,曾经遍地开花。

    很多百姓,都依然保留了当年乡社系统鼎盛时的许多习惯。

    这些习惯有的甚至成为了传统,流传到了后世。

    譬如说,尝新粮,就是遗传自宗周时期及至秦汉两代的官社(乡社)组织的一个传统。

    诗云:朋酒斯飨,曰杀羔羊,挤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形容的就是宗周时期鼎盛时代,国人的官社组织在庆祝一岁丰收之际的和谐情况。

    到了秦代,这个制度在商君之手,渐渐演化为了其耕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越在石渠阁和兰台,就阅读了无数相关文牍和简牍,甚至还阅读过汉室历代天子对于乡社组织的一些指示和诏命,并知道了很多迄今依然有效的汉律相关条文。

    所以,他自是有备而来。

    他对刘进详细的介绍起自己的计划。

    “臣打算暂时在榆社或者新丰乡进行相关尝试……”

    “首先,是建立乡社组织的骨架……”

    “以亭里为单位,命各亭推举一到六人不等的五十五岁以上长者,为乡正弹……”

    “正弹人选,除有年龄限制外,还有责任限制……”

    “既独为汉军仕伍,非为责庸者,方有资格为之,或为汉官吏,百石以上致仕者……”

    这个限制,既是为了讨好和拉拢地主豪强士大夫阶级,更是一个乡社组织能够长远存在的基础。

    事实上,张越很清楚,哪怕是在后世的西方,所谓的民猪制度,也经历过有限限制投票人的时代。

    说起来,古典中国,确是一个神奇的时代。

    尤其是秦汉两代,不仅仅有着村民有限自治互助的乡社,还有着商贾民猪自治制度平贾。

    百姓,也基本都有着组织和靠山。

    特别是在边塞一带,张越从阅读的简牍之中得知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哪怕在如今,汉室边塞的移民,也全部都是带着强烈准军事化组织色彩的。

    譬如大司农组织的前后六十万河西地区移民,就全部都是平时为农,战时为兵。

    这不仅仅是制度,还有契约约束。

    所有移民,都要跟官府先签一个契约,承诺无条件的从事和参与任何的国防工作。

    而相对应的,大司农则无偿提供给这些移民屋舍、土地、农具以及种子、口粮。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汉家边塞的郡县,特别是酒泉、张掖、居延以及轮台地区,在事实上就是商君时代的耕战制度下的社会。

    所有人民,全部是国家战争机器的一个零件。

    也正是如此,汉室才能在河西地区和幕南地区甚至在大漠和西域坚持到现在。

    不然,倘若什么都要从内地运过去,大汉帝国早就被拖垮了。

    但张越很清楚,边塞的制度,只能适合在边塞推广。

    到了关中,甚至关东地区,就不行了。

    他也不想只是刷一波声望和经验,拍拍屁股就走。

    他想要的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可以推广到天下的村民自治和官民互助组织。

    这个组织,既要符合目前的实际,同时也要具备互助的能力。

    至少要可以将百姓,将人民的力量组织起来。

    一人力薄,十人力多,百人可以开山,千人能够凿河,万人则足以移山倒海!

    他的小水利计划,也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组织来实施和维护。

    不然,修了也是白修。

    龙首渠凿开二三十年了,但,到了现在,某些地段,已经因为缺乏足够良好的维护,而出现了荒废。

    刘进听着,却是精神一振。

    张越所说的东西,在他看来,已经具备可以操作的空间。

    更符合他心里对先王之制的幻想。

    以长者贤良为支柱,组织百姓,劝耕百姓。

    只是……

    “侍中为何要突出正弹人选必须曾经服役,且非通过责庸逃役者?”刘进有些不太理解,他觉得这样的设置,岂非一定会突出武人的政治地位?

    而汉室现在的武将集团的力量,不是太弱,而是太强了!

    在某种意义上,汉室王朝,就是一个披着国家外衣的军功贵族集团。

    朝廷的三公九卿,若无行伍带兵经验,就要被人看不起,甚至遭到非议。

    至于三公?更是一定要有实际的带兵经验和履历,才能服众!

    当年,平津献候公孙弘就因为没有当过将军,而备受责难。

    牧丘恬候石庆,更是因为没做过将军,而毫无威信与权柄,他祖父甚至将之当成一个橡皮擦。

    “殿下,这是为了突出一个理念……”张越低头道:“唯有曾经承担家国重任者,方能受到尊重,臣不敢想象,一个人若没有对国家社稷做过贡献,只是躺在他人的功劳簿和躲在其他人的羽翼下的人,能对乡党和百姓,有所贡献……”

    “高帝与历代先帝约法,于民入官,以訾算相限,就是这个道理!”

    “有恒产者,方有恒心……”

    其实,张越真正想说的是有纳税才有权力。

    不过,这种话,在此时说出来,太过惊世骇俗。

    所以,他打了个擦边球。

    “况且,其实正弹若曾为行伍,更加有利于组织和鼓励百姓耕作,多产粮食……”

    “殿下不要忘记了阳里三老徐荣……”张越提醒刘进。

    刘进闻言,也想起了他在阳里的见闻。

    最开始,他对于阳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恐惧和警惕。

    但,当他走完整个榆社和新丰乡后,他的心里,却对阳里的一切都感觉无比顺眼了。

    阳里的制度,虽然冷酷。

    但是,阳里的百姓,终究过的很好。

    至少,他们保证了自己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更难得的是,徐荣靠着他的威信,让阳里的子弟们,都能主动反哺乡党。

    这是他在整个新丰,都没有再看到的事情!

    所以,听到这里,他勉为其难的点点头。

    “各亭正弹,每岁四月、七月、八月、十月和正月,齐聚于乡官邑,商议和制定各亭的生产计划,组织百姓,修复水利……并商议和约定乡中百姓的行为守则……”

    “此外,臣打算,从少府卿的牧场,购置一批牛马,作为畜力,作为乡社的共同财产,由诸正弹及百姓共养之,共有之……”

    随着张越的描述,刘进心里,一个熟悉但又模式的乡社组织制度,渐渐成型。

    百姓们推举各自亭里的长者们为正弹,再由这些正弹代表他们去和官府协商,制定和约定各种徭役赋税的征收方法和方式。

    同时,正弹们负责组织和运营乡亭的小农经济。

    使得百姓们由一个个家庭,变成一个集体。

    虽然,百姓们依旧是各自耕作和照顾自己的土地、家人。

    但,一些集体的,有关所有人利益的活动,譬如小水利的修建,垦殖荒地等,则由正弹们组织。

    不止如此,看张侍中的意思,他似乎还想要乡社拥有一定的共同财产?

    但问题是,如此庞大而繁琐的制度,恐怕建立起来,也非易事吧。

    这就是张侍中要先选一个乡,进行实验的缘故?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夏安的声音:“长孙殿下,张侍中,诸吏皆已带到,请问殿下与侍中是否立刻召见?”

    张越听了,看了看刘进,在得到刘进的同意后,他马上道:“请马上带诸公来此!”

    “诺!”夏安领命而去,片刻后,在他的带领下,桑钧、陈万年、赵过、贡禹等十余人就联袂走了进来,见了张越和刘进,纷纷拜道:“臣等恭问长孙殿下安,见过张侍中!”

    “卿等平身!”刘进笑着摆手道,对于这些张越选择的臣子和官吏们,刘进现在是万分满意的。

    每一个人都有着特长和能力,几乎没有滥竽充数者,人人都是能吏和干吏或者国家的未来精英!

    “诸君来的正好!”张越笑着,让人给众人备座:“正好,吾与殿下正在商议建设乡社制度,一人计短,十人计长,吾等齐心协力,必可制定一个接近先王之制的制度!”

    …………………………

    推荐好基友悠闲疯的新书《日常公寓怪物录》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乡社自治互助制度(3)【为又阳晨萌主加更】

    张越将自己与刘进所讲的东西,对众人复述了一遍。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众人听完,表情各异。

    贡禹等太学生,无不欢喜鼓舞,满脸潮红,深深的为自己能参与这样的大事而骄傲,而自豪。

    这可是乡社制度!

    每一个儒生内心的梦,每一个士大夫心中的追求!

    几乎是瞬间,他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与构想之中。

    但,陈万年的表情,就有意思了。

    他在听完张越所述的内容后,在心里嘀咕了一声:“这不就是商君制度下的乡社改良版?”

    作为积年老吏,陈万年自是一眼就认出了,张越所提的许多设想,其实就是秦代乡社的中译中。

    最多做了些改进和微调。

    譬如,那个正弹每岁四月、七月、八月、十月、正月议事的制度,就是秦《厩苑律。四月律令》的翻版。

    只不过在秦代的版本中,没有正弹的设置,只有官吏的设置。

    且,具备强制性和惩罚性。

    在秦的那个版本里,事情没有做好的乡官,是会被受到‘笞十’到‘笞五十’不等的刑罚,严重的还会被流放。

    而张侍中所提议的这个版本里,则取消了惩罚,减少了对‘正弹’们的政绩要求。

    加强了‘正弹’的自主权。

    不过……

    这个事情,与自己何干?

    陈万年耸了耸肩,抿着嘴唇,眼观鼻,鼻观心,安安静静的坐着,没有说话。

    他才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说张越的办法是秦法。

    恰恰相反,他现在在思考,该怎么在这个事情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后借助这个贡献,升官发财。

    在陈万年的身旁,胡建则已是激动的连手都在抖了。

    “这是商君之制在现代的改良版本!”一个声音在胡建心里呐喊。

    作为法家士子,胡建比陈万年懂的东西更多。

    他不止看到了商君制度的影子,更看到了……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可能将借助这个乡社制度,借尸还魂,重回人间。

    胡建很清楚,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是怎么崩坏的。

    虽然说,这里面有历代汉天子故意为之的缘故。

    但更多的,还是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本身依托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国家手里不再控制大量的可分配土地和资源,授田制度名存实亡而致。

    要复活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在如今的环境下,几乎不可能!

    但,张侍中却提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个私有制土地社会下,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新出路。

    虽然,现在看上去,这个制度不太可能演变成为商君那样的纯粹的暴力制度。

    但……事在人为对不对?

    况且,即使不能,这个制度的本身,也有利于法家和法家思想的生存。

    汉兴百年,儒家在演化,黄老在衰退,法家也在顺应时代变化。

    最突出和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法家的政治家和士子,大部分都已经与军功贵族集团,紧紧的融为一体了。

    这是儒生们掌握了行政权力后,法家为了适应而做出的变化。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不管儒家怎么闹,怎么搞。

    只要国家依旧尚武,军方势力依旧强盛,法家就不会灭亡,也不会衰亡。

    甚至,可以借助武将的力量,与儒生分庭抗礼。

    必要的时候,一脚踹走儒生,自己站到前台来。

    当然,那是万不得已下,极端情况的选择。

    因为经历秦代的事故后,汉兴以来,天下都在批判和批评法家。

    时至如今,舆论和社会环境,已经不容许法家成为执政者了。

    就连法家自己也觉得,自己不适合。

    所以,胡建几乎是马上就开动自己的全部脑细胞,无比积极的开始思考了起来。

    就在胡建在思考的时候,桑钧却忽然站起来,对着刘进和张越恭身一拜,然后问道:“敢问侍中,乡社的诸正弹的俸禄、乡社的经费以及组织百姓的费用,怎么办?从哪里抽调?”

    这个问题很关键。

    连张越都还没有来得及想到这一层。

    经桑钧提醒,张越才想到了这里。

    任何组织都需要经费,需要支出,需要曼尼大神的垂青。

    没有足够的经费,再好的制度也是渣渣,反之,只要有了足够的经费,再没有用的官僚机构,也能做不少事情。

    “桑君所言,颇为有理……”张越拱手道:“诸君都想一想,这乡社诸正弹的俸禄,经费,如何开支?从哪里开支?”

    成立乡社,是为了互助,是为了帮忙农民摆脱胥吏的压迫,豪强的欺凌,并组织他们进行生产生活,宣传和推广新技术。

    而不是相反。

    自然,这经费来源,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国家拨付吧?不可能!

    若是如此,这所谓的地方自治,不就成为一个笑话?

    连经费都是上级拨给的组织,别想拥有什么话语权,别人一卡脖子,就要跪!

    更可怕的是一个不小小心,就可能让汉家掉入冗官的陷阱里。

    一个亭里推举一到六个长者作为代表,为正弹,代表他们组成乡社自治组织。

    哪怕每一个正弹,都只按最低级的斗食官的待遇给付俸禄。

    一年一人就要至少一千钱。

    一个乡六到十二个亭里,三十到六十个正弹。

    一岁光是俸禄支出就是数万钱。

    再加上乡社活动的日常支出,组织百姓生产的费用支出以及其他费用,一年下来少说也要编列二十万左右。

    一个乡的正常田税与刍、口赋收入,恐怕也就比这个数字高一些。

    若只是小规模的搞一搞还行,普及开来就根本不现实了!

    至于自筹?

    那就更不行了!

    自筹等于将乡社的权力,拱手让给大地主和豪强。

    原因也是一样,谁给钱,谁是大佬。

    乡社组织自筹经费,自然是去找地主豪强。

    地主豪强们给了钱,乡社的正弹们,敢不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吗?

    至于摊派给百姓,更是无比糟糕的决定。

    百姓本就负担很重,再玩这么一出,岂非是火上浇油?

    在坐众人,都是精英,顶级的文人和官吏。

    自然都能想到这三层,即使某人没有想到,其他人也会提醒他。

    于是,一时间,整个房间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还是张越打破了这个寂静。

    他想了很久后,道:“诸君,本官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诸君听听看……”

    “本官打算这样去做……”

    “给乡社划拨一部分公田,作为乡产……乡产所得,为乡社正弹的俸禄……”

    “然后,再给乡社划拨一批牲畜,以为乡社畜产,鼓励百姓租用,所得钱货,为乡社之活动经费……”

    “再官府要承担一部分的乡社经费……”

    “而允许乡社本身自筹一部分……”

    “最后不足部分则由全乡百姓共同承担……”

    “而乡社每岁的四月、七月、八月、四月与正月议事之时,必须公布所有支出,列于露布之下,还需要提供一个账单,供县官审计……”

    这是张越深思熟虑后想出来的一个暂时制度。

    目的,当然是为了,让乡社制度看上去能够合理且正常的运转。

    有乡产,有乡经济,甚至在未来,可以发展类似的集体产业,譬如手工业、编制业等等。

    又乡社组织百姓生产,然后卖给商人,换取资金。

    至于国家拨款,这是必须要有的。

    哪怕只是拨一个铜钱!

    因为,张越玩这个乡社,不是真的要搞什么民猪自由。

    更不是要搞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

    在事实上,成立乡社,建立这个制度,只是为了让它更好的帮助张越来治理和组织百姓,更有效率的利用所有资源。

    乡社必须也一定要受到官府的控制。

    也唯有这样,这个制度才有未来。

    不然,一个不听话的民间组织?

    统治者分分钟就可以教它做人!

    独有乡社制度,成为体制的一部分,成为皇权可以控制和影响的一个组织。

    统治者才能对它放心,才能给它生存空间。

    众人听完,纷纷议论起来。

    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

    也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和建议。

    譬如,太学生们觉得,这乡社最好还是保持较大的自主权,由长者们商量决定,至于按时公布支出,还要提供账单给县里面审核,这是万万不行的。

    这么做岂非摆明了不信任和相信长者们的操守吗?

    太诛心了!

    而陈万年等官吏出身的人,则以为,要加强对乡社的控制,最好,取消由村民推举正弹,改为县官任命和挑选。

    两方各据一词,针锋相对。

    但吵着吵着,却又各自退了两步。

    只在最关键的乡社经费是否需要公开和审议问题上比较争执。

    但很君子,并未发生激烈的争辩。

    张越看在眼中,暗暗点头,对于自己的这个小团队的团结意识和素质,感到非常欣慰。

    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张越就笑着道:“诸君所思所议,皆有道理,这样,诸君各自回去写一个条陈,然后拿来,本官与殿下将共同审阅,然后,将诸君的意见和建议,呈奏陛下,由天子圣断,如何?”

    这其实是在给太学生台阶下,事实上,这个事情若到了当今天子面前,如何决断,不言而喻当然是桑钧、陈万年等人主张更对这位陛下的胃口。

    但太学生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而且,张越所说的也是道理。

    这天下任何事务,都需要天子批准。

    没有天子批准,别说乡社了,恐怕连做事都不行!

第一百九十五章 托付 【为萌主又阳晨加更】

    将争议较大的这个事情暂时搁下,张越就与众人商议起上任后要做的几件事情。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三把火烧向什么地方,决定了这个新官员在民众之中的威信。

    在过去,汉家官员上任后,最喜欢杀人,也是为了要树立威信。

    只是,关中不比关东。

    真要掀起大狱,不止舆论压力很大,恐怕上面也未必支持,且张越也不想走屠戮的老路。

    杀人可以,但大规模的杀戮,是不行的。

    所以,他一直瞄准的方向,就是基础建设。

    他将自己规划好的那四条渠道的工程构想和设计以及地图,拿了出来,给众人看了以后,张越就道:“诸君这些日子,都抓紧一下,为殿下与吾去这四条渠道的沿途再看一看,看看是否如设计一般……”

    等他上任后,也还得再去实地勘探和视察一次。

    不过,那一次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考察,而是为了激励和鼓舞民心。

    告诉百姓们你们有救啦,本官决定在这里修渠道。

    一般而言,汉家百姓最欢迎和最喜欢的就是地方官决定修渠道等水利设施。

    因为,这不仅仅有利于他们的生产生活,更有利于大家伙一起赚钱。

    在汉家现行的徭役制度下,治河与水利工程,是待遇最好,给钱最痛快的项目。

    而且,参与了水利建设的民夫,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年内享有免役的待遇。

    这是张苍时代的遗产,因为当初,张苍觉得,百姓参与治河工程与水利建设的兴趣似乎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于是出台这么个优惠鼓励政策。

    几十年来,这个政策惠及了无数百姓,也使得汉家百姓养成了喜欢参与治河、水利工程的习惯。

    哪怕在关东地区,只要听说某某郡要治河/修渠了,百姓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史记、沟渠书里有记载汉室治河民夫与渠道民夫有优惠)

    豪强们就更喜欢治河,参与修建水利工程了。

    因为,水利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就是他们!

    修好的水利,得益最大的也是他们!

    是故,当年,咸宣干死了无数豪强,但因为他在当内史的时候,修了一条名为‘明渠’的渠道。

    所以,虽然天下士子都骂他,但在长安一带,这位酷吏却极受尊崇,至今都有人在供奉和祭祀这位内史。

    只是……

    汉室民间虽然人人喜欢修渠道,搞水利建设。

    但官僚们,却是能免则免,能不修就不修。

    原因有很多。

    最主要的,除了懒政和怠政外,就是经济上的问题了。

    因为修水利,耗资巨大,还未必是自己受益万一前脚刚修好,后脚就被人调走了,岂非竹篮打水一场空?徒自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很多地方,明明水利设施已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修过了。

    地方上百姓呼声很大,但官员们却都装聋作哑。

    实在被逼急了就拖,拖到自己任期结束。

    但张越却没有这些顾虑。

    他的靠山太硬扎了,根本不用担心被人摘桃子。

    唯一的问题,只在于资金的缺口。

    众人围过来一看,这四条渠道,虽然都很小,加起来恐怕总长度也不过十来里,最多二十里。

    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这年头,人人都知道,水利设施与政绩是挂钩的。

    而且,修水利乃是积德的好事。

    修一条渠道,百姓能念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恩情。

    儿宽、严熊等曾经修过渠道的官员子孙,现在都受益于自己父祖当年的遗泽。

    自是人人都是摩拳擦掌,轰然应诺。

    士气也立刻高涨起来。

    将渠道的事情交代下去,张越给众人各自委派了任务。

    让桑钧、陈万年、赵过、胡建各自带队,去当地仔细查看。

    然后,张越就看向贡禹等太学生。

    他先是郑重的长身而拜,对贡禹等人道:“吾有一事,代新丰上下百姓,求于诸君,万望诸君应允!”

    贡禹等人,被张越这忽然的举动,吓了一大跳。

    连忙回身拜道:“不敢当张侍中如此厚礼,侍中若有吩咐,尽管说,学生等唯全力以赴!”

    “吾与诸君,曾行于新丰,睹百姓为他人奴婢之惨状……”张越再拜道:“孔子曰:善人之治国百年,可以胜残去杀,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先王有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今新丰豪强士大夫,蓄奴无数,使百姓父子相离,夫妻分野,而负枷锁着镣铐,其凄惨者,莫过于斯!”

    “吾闻君子以仁义为本,愿诸君于太学之中广泛宣扬蓄奴的不德之处,鞭笞蓄奴的残暴之事……以舆论之力,警豪强之行!”

    贡禹等人听了,纷纷拜道:“侍中高义,纵然侍中不说,此事,学生等也必当竭尽全力,为侍中奔走!”

    张越听了,连忙再拜:“吾为新丰百姓谢诸君仗义之举!”

    刘进也脱帽谢道:“孤亦为新丰百姓,谢过诸君!”

    贡禹等人见了,立刻就深感责任重大,觉得身负长孙之望,纷纷恭身长拜:“长孙殿下与张侍中之托,吾等必鞠躬尽瘁,死不旋踵!”

    张越见了,暗暗点头。

    新丰豪强和地主士大夫贵族,蓄奴太多了!

    从前次的考察来看,在整个新丰,至少存在一万以上的奴婢!

    而新丰的总人口才多少?

    在册的编户齐民,总计不过一万一千多户。

    换而言之,有相当于新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的人民,已经沦为奴婢。

    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增加。

    张越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

    贵族地主的蓄奴规模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当然,他不会跟王莽那样,去跟地主豪强贵族们刚正面。

    那样刚不过,而且没有用!

    但……

    这个世界的问题,总归是有办法解决的。

    蓄奴,是法律支持的,也是受到汉律保护的。

    明着来,张越必败无疑。

    但,可以曲线救国!

    事实上,汉律之中,有奴婢的救赎条款,并且汉室曾经大规模的释放过奴婢。

    譬如,现在在边塞戍边的百姓,十之**,他们的祖上曾是奴隶。

    当年太宗时,晁错上《言兵事疏》,拉开了汉室解放官奴婢,让他们去戍边和屯田的序幕。

    张越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发动舆论,让舆论对新丰的豪强地主形成压力,然后再用手段,或拉或打,让这些豪强同意他引用汉律之中的有关奴婢自赎或者官赎条款。

    这个事情很难,但再难也要去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6219/ 第一时间欣赏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 作者:要离刺荆轲所写的《我要做门阀》为转载作品,我要做门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要做门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要做门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要做门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要做门阀介绍:
西汉中期,民生聊困,国势日衰。
无数士大夫名士,纷纷高呼:张生不出,奈天下何!?
于是,谚曰:张与刘,共天下。我要做门阀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要做门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