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谜案追凶TXT下载谜案追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谜案追凶全文阅读

作者:天下任纵横1     谜案追凶txt下载     谜案追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回 白兔戴冠十

    秦泰面对着这张石雄留下的银票,好久好久没有说话。这一千两银子的银票,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堵在秦泰的心里。这比千斤大石还要重,比刀子还要伤秦泰的心。秦泰好像想起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大家,刚刚第一场发榜之后,得知自己中了进士之后,大家相互恭喜着。随后几个脾气相投的新科进士老爷们,相约去附近的酒楼喝酒聊天。

    就是在京城的酒楼里,年轻的秦泰遇上了这些年纪比自己大不少的“同年”。正当秦泰红着脸,不好意思叫大家“年兄”的时候,就是这个豪迈的石雄上来一把抓住秦泰,首先喊起秦泰“小老弟”。当时的秦泰对石雄的第一映像是这个“同年”不像文质彬彬的文人,倒像一个豪气万丈的武将。秦泰他们四个人也是在酒楼第一次正式结交的,沈青云来自浙江绍兴府,石雄来自山东泰安,马表原籍四川后居江苏,秦泰来自山西。大家结交的时候,戏称沈青云为“南兄”、石雄为“东兄”、马表为“北哥”,最小的秦泰只好是“西弟”了。

    四人之中沈青云年纪最长,当时三十八岁,石雄三十二岁,马表刚好三十岁,最小的秦泰十七岁多一点,不到十八岁。四人虽然没有正式结拜,但是他们心里已经把对方当作了自己的兄弟。

    沈青云失意离开京城的时候,石雄、马表和秦泰前来为他送行。当时沈青云嘱咐他们三个好好为官,石雄要为国家为百姓好好做一任父母官,马表做实心实意建造,造出一些惊世之作,秦泰要为民请命,查出真相,还大家一个清平世界。石雄当时再三保证,一定要像三国时候的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没想到才多久时间而已,石雄的雄心壮志已经没有了,他的豪气也不见了。一脸的忧愁和无奈,好像一个被生活所迫的人一样。这还是秦泰当年认识的“东兄”石雄吗?石雄不但不能像他当初保证的一样,为国为民作贡献,而且还弃官离职。文官弃官离职犹如武将临阵脱逃,这是一项很丢脸的事情,不光丢脸也是一项不可宽恕的罪行。武将临阵脱逃的话,主将或者直接上司有权利当场格杀。士兵临战退却的话,队长免职,退却的士兵集体杀头。队长带人退却的话,这个队长的上级校尉免职,队长以及手下杀头。这是军队的严令,也是军队为什么能稳定军心的办法。文官弃官离职的事情很少,所以没有明文规定,但是秦泰知道一点。凡是官员弃官离职的,此人将革去功名,终生不得为官。要是导致所管地区被暴民或者敌军占领者,此官员全家抄斩一个不留。秦泰真的为石雄担忧,要是战事平息后,追究其责任的话,石雄怎么善后?

    这一千两银子的银票能证明两件事情,第一,石雄没有完全失去做人的宗旨。留下银票不是给秦泰个人,而是希望秦泰用它去帮助福建的老百姓。第二,石雄这是在为自己的无能赎罪。他的家境也不富裕,这一千两银子可能是他全家大半积蓄了。他用他一半的家财来为自己赎罪,希望自己良心上好过一点。秦泰知道石雄用意后,在一本空白的记事薄上,首页记下“原福建莆田县知县石雄捐银一千两。”下面写上了捐银的rì期和地点,作为将来为石雄将功抵罪的证据。

    秦泰看着这张银票,突然想起了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他自己是可以去送死,是可以为了福建老百姓不顾自己的xìng命。但是这么做有意义吗?能帮得上福建正在受苦的老百姓吗?能为福建的安定做出贡献吗?不能,石雄至少说对了一句话,福建那里缺兵、缺钱、缺粮。没有朝廷的兵马,福建治安不会好转。没有银子,老百姓只能铤而走险为匪为盗。没有粮食,福建的老百姓只能饿死或者等着被人活活吃了。

    还有一件事情,一件对于秦泰至关重要的事情。“老酒鬼”师爷、展小小、“马三刀”、小灵子怎么办?当初秦泰聘请他们的时候,是以刑部提刑司的身份,朝廷不但可以报销一部分财物,而且给予他们比较正式的职务,虽然是临时的,但是也很威风。如今秦泰已经不是提刑司,他们的临时职务也跟着一起失效了。如今要去福建了,秦泰总不能也带着他们去福建?首先要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再就是谈价钱。朝廷规定一个六品的官员最多只能带一个随从上任,就算是福建兵备,也只能带三个手下。朝廷不但不报销随从的一切费用,而且严格控制随从的身份,不能出示官方证明,随从只能以官员的私人身份出面办事。

    就算秦泰付得起大家的工钱,秦泰也不希望他们随自己去福建。“老酒鬼”师爷年纪大了,秦泰不是嫌弃他,而是不舍得他在和自己奔波。南下的一路上,“老酒鬼”师爷虽然没有说,但是秦泰看得出“老酒鬼”师爷的疲劳。一个已经上了一点年纪的老人,总不能大家这群年轻人一样整天爬山涉水。再说此次去福建,不光要查案,还要应付那里的战乱和突发事件,“老酒鬼”师爷真的不适合。秦泰早就把这个“老酒鬼”师爷当做了自己的长辈,当然不舍得“老酒鬼”师爷冒险受苦。

    “马三刀”家里有老有小,家里有老娘还有妻儿,当初秦泰是看在“马三刀”没有了工作的份上,才留下“马三刀”的。如今要去福建,又是生死未卜的,秦泰当然不想“马三刀”和自己去犯险。要是“马三刀”有个三长两短的话,秦泰怎么向马大妈和马嫂交代?怎么还马家一个“顶梁柱”?

    小灵子是秦泰的随从,又是秦泰的跟班,秦泰知道小灵子对自己的忠心。本来也想带着小灵子一起去福建,后来一想还是留下小灵子。秦泰在想,自己要是去了福建之后出了什么事情的话,小灵子可以代自己照顾父母。秦泰写好了一封信,要小灵子在得知他出事之后,带着信回山西老家。信中秦泰再三向自己的父母道歉,说自己对不起二老的养育之恩。并且建议二老正式收养小灵子为义子,让小灵子代自己照顾二老。也算帮着秦泰了却一些愧疚之意,好让自己能够在地下瞑目。

    至于展小小,秦泰心里最为矛盾。在古代虽然早就有“男风”了,就是喜欢男人的男人,战国后期的龙阳君听说就是当时赵王的“男宠”。唐高宗的儿子太子李乾就是喜欢“男宠”,导致朝野议论纷纷。最后被自己的父亲唐高宗、母亲武媚娘废去了太子职位。历史上好“男风”的人不少,光是喜欢男人的皇帝就不下十几个。到了明朝的时候,在家里养“男宠”的事情,已经在众多官员家里习以为常了。但是秦泰却对自己思念展小小的事情深恶痛觉,恨不得自己打自己几耳光。

    秦泰自信自己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一个没有特殊xìng格趋向的男人。他自己是一个大夫,从小深通医理。他和小灵子一起长大,并没有觉得自己喜欢小灵子。可是自从遇上展小小之后,秦泰觉得自己浮想联翩。特别是靠近展小小之后,隐隐约约的闻到一股幽香,使他有点情不自禁。好几次秦泰和展小小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秦泰发觉自己的异样。虽然秦泰暗自jǐng告自己,展小小不但是一个男人,而且是自己的一个手下,自己绝对不能喜欢上他。但是展小小一出现,秦泰就开始控制不住自己。所以秦泰故意装出一副冷谈的样子,对展小小不加以颜sè。但是展小小的每一次出现,总令秦泰特别关注。展小小的一言一行,展小小的穿着打扮,展小小的一笑一颦,秦泰情不自禁的想着看着。

    这次安排展小小回家探亲,这是秦泰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希望展小小离开后不要回来了。秦泰曾经幻想过,展小小回家的路上遇上什么奇遇,给某一个小姐看上了,成为了小姐的上门女婿,不能再回来当差了。或者展小小的父母已经在家为展小小安排好了对象,展小小回去结婚就不来南京了。只要不见到展小小,秦泰自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去想念展小小。但是实时刚好相反,只要清醒着,秦泰是不是的想到展小小。展小小的样子,展小小的能干,展小小的英姿飒爽,展小小的前卫打扮。展小小的好处越数越多,展小小的缺点越来越少,秦泰不但包容了展小小的缺点,更是在自觉自愿之下为展小小的缺点解释。

    于公于私,不管秦泰喜不喜欢展小小,秦泰都不愿意展小小去福建。虽然展小小是秦泰身边的“第一高手”,有展小小在秦泰身边,秦泰相对安全一点。但是秦泰不愿意展小小和自己去福建。有展小小在秦泰的身边的话,秦泰没有心思全心全意处理政务和公事。展小小会影响秦泰的判断力,会影响秦泰做事的公正xìng。秦泰不得不承认一点,他舍不得展小小吃苦挨饿,他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舍不得看见展小小面黄肌瘦的样子。这样一来直接会影响秦泰的公正、公平、公开,只要秦泰有偏帮,福建的老百姓就不会彻底相信秦泰,秦泰就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为此秦泰决定了,展小小回来之后,自己要以最严厉的态度赶走展小小。找一些理由把展小小气走或者赶走,这样的话就能断了展小小去福建的念头,也断了秦泰对展小小的胡思乱想。

第十一回 白兔戴冠十一

    秦泰虽然想好了应付大家的办法,但是又怕大家受苦。所以秦泰决定驱散大家之前,给大家一些银子。当时秦泰是六品官,朝廷一年给秦泰八十一两一年的俸禄。可是实际到手的银子绝对不到七十五两银子,这是朝廷的旧例,也是秦泰一个人不能解决的。

    秦泰家里算是有一点积蓄,出来当官的时候,秦老爷虽然对秦泰做刑部官员不满,但是依然怕自己的儿子秦泰受苦。所以秦老爷故意当做生气的样子,不愿意和秦泰多说什么。其实秦老爷要自己的老婆,秦泰的亲妈给秦泰一大包的银票。秦泰曾经数过一次,一共是三千四百多两银子,在当时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这一年多来,陆陆续续的用了一点银子,还剩下三千一百多两银子。

    秦泰决定首先留给“老酒鬼”师爷三百两银子。“老酒鬼”师爷无儿无女,从来没有听过他有什么亲人。三百两银子虽然不多,但是可以给“老酒鬼”师爷在江南乡下买一所不大的房子,一块不大的地,再买一些酒,让“老酒鬼”师爷安心地在乡下生活下去,不用再颠沛流离了。

    秦泰也决定给“马三刀”一百两银子,“马三刀”家里不富裕,所以“马三刀”才要干狱卒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有道是“天杀的牢头,该死的衙役。”可见做牢头很伤yīn德。秦泰曾经听“马三刀”说过,“马三刀”的老娘曾经劝过儿子不要再干了。“马三刀”也曾经想过,在自己的老家开一家肉店,专门宰杀猪肉。可惜“马三刀”没有做生意的本钱,也没有合适的店铺。秦泰想给“马三刀”一百两银子,有了这笔钱不但可以做生意开肉店,而且可以装修房子,买一块不错的土地。在“马三刀”的老家,地价比江南还要便宜不少。有了这笔钱,“马三刀”一家人就不用再受穷了。

    展小小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缺钱,但是秦泰也知道展小小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展小小不会用家里的父母的血汗钱,更不会去做一些犯法的事情。所以展小小的钱也不多,更是来之不易。秦泰准备给展小小三百两,为什么给这么多,秦泰也不知道。他就是觉得展小小平时大手大脚的,就怕他将来挨饿受穷。他其实特别关心展小小,就是不愿意正面回答。他给自己编了一个过得去的理由,“马三刀”已经结婚生子了,展小小至今还没有成家。相亲要一笔钱,送彩礼也要一笔钱,结婚也要一笔钱,安定下来买房买地要钱,将来生孩子又要一大笔钱。所以秦泰觉得应该多给展小小一些银子,算是秦泰这个大伯给展小小未来孩子的一些“见面礼”。【要是秦泰敢公开数字的话,估计“马三刀”这个男人一定会追杀秦泰。自己拖家带口的只给一百两银子算完了。展小小这么一个小娘皮,一个人能拿三百两银子?你们是不是早就有jiān情了?】

    至于小灵子,秦泰准备给小灵子留下一百零银子的盘缠。让小灵子在南京城等自己的消息,估计不用多久自己一定会有消息传回南京。无论是自己死了或者被抓了,小灵子就直接回老家,不用再等在南京城里了。要是秦泰真的在福建站稳了脚跟,打出了一片天地的话,小灵子在南下和秦泰会合。一百两银子无论是住店之后北上还是南下都够了。

    剩下的钱,算是秦泰欠父母的了。秦家不缺这点钱,也不会因为没有了这点钱导致秦家败落。秦泰要用这些钱征兵、征粮,这是为了福建的老百姓,更是自己能够活下去的根本。

    秦泰不愧是一个山西人,不愧是一个生意人的儿子,多多少少也会一些生意经。他计算过了,去福建至少要一个千人左右的队伍护送和听授调动。这一千人不但要保护秦泰,还要保护粮食和银子。粮食虽然是多多益善,但是根据大家的人数和体力等的局限,最多只能带一万石。银子也不能少带,至少要带上十万两银子。这样一来缺口就大了,不是秦泰一个人就能解决得了的了。

    秦泰分去给大家的钱,手上有二千三百两银子,加上石雄留下的银子一千两,不过才三千三百两银子而已。一千个士兵,每人一两银子的应征费,加上一路上的吃用,至少三千两银子。这还是最简单的,最廉价的伙食标准。要是加上士兵们的装备和武器的话,没有上万两银子拿不下来。一石担粮食,按照市价一石粮食是一两和六钱银子。细粮一石一两银子,杂粮一石六钱银子。就算都是最差的杂粮的话,一万石粮食也要六千两银子的现银。再说现在属于战乱的时候,粮价不但一rì三变,二千很有可能继续往上涨。十万两的银子是镇住福建老百姓的底线,少了的话不但不够用,而且不能使大家相信自己。一共需要近十二万两银子,现在秦泰只有三千三百两银子而已,连零头都不够。

    秦泰也曾经想过借银子,当然不是向富商借银子,也不是向老百姓借银子,而是向朝廷要银子。可是秦泰马上意识到其中的困难,朝廷不会相信自己这么一个小官的话,再说他们一个个都和自己像是有仇一样。秦泰自己也知道,他得罪了严嵩父子,把好几个严嵩父子留在地方上的后备干部整倒了。这些人不但不能平步青云,而且成为了刑部的阶下囚。不要说老jiān巨猾的严嵩首辅,就是脾气暴躁的严世蕃也恨得自己直咬牙。徐阶是一个老狐狸,自从自己拒绝加入他的政党之后,秦泰其实已经得罪了徐阶。要不是张居正在里面居中调停的话,徐阶早就对自己下手了。徐阶这种自认为清廉代表的人,其实比严世蕃这种穷凶极恶的人很要狠,他们经常打着正义的幌子,打击对手,把一个个的对手打倒。经过“九子鬼母”案件之后,秦泰得罪了司马家的靠山户部尚书,这样一来户部的人更不会帮助秦泰了。“千秋阁”一案还有“张敬”、“马明”、“陈元”一案之后,秦泰又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和第一秉笔太监陈洪也得罪了。这样一来秦泰已经在zhōng yāng没有了一点回旋的余地。在江南,在南京,胡宗宪表面上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其实秦泰知道胡宗宪并不待见自己。不要说秦泰向胡宗宪要人要钱,就是秦泰向胡宗宪要求办一件小事,胡宗宪估计也不会马上爽快的答应。胡宗宪不发话,整个江南官场,南京城里已经没有人敢帮秦泰了。秦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银子,没有钱秦泰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只能在旅店里干着急。

    秦泰虽然不抱什么希望,但是依然去试了试。他不但给江南总督胡宗宪上书,也给南京城里各大衙门的“一把手”上了书,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尽快的帮自己筹集所要的银子和人员装备。可是不但没有一点回音,就连一些信件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

    不久之后在京城,司礼监的值班房里,御马监总管,也就是司礼监第四秉笔太监孟冲正在看一份密报,他一边看一边笑着。其他几个秉笔太监也回了过来看孟冲,孟冲这才止住了笑声。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皱了皱眉,对孟冲说:“怎么了?看见什么了?”

    孟冲连忙端正自己的态度,起身低头回答道:“回干爹的话,是南京来的。上面说新任的刑部福建管事秦泰到处求爷爷告nǎinǎi的要人要钱。可是南京城里的各大衙门不但不应允,而且连信都不看就退了回去。秦泰急的像一只熊瞎子一样,四处乱撞。”

    一边的陈洪幸灾乐祸的一笑,吕芳却没有乐出来。他说:“这个秦泰是不是就是那个去千秋阁闹事的刑部提刑司?他不是帮过胡宗宪吗?还给胡宗宪弄来了这么多银子吗?胡宗宪难道不管这个大恩人吗?”

    孟冲没有马上接下去,一边的陈洪却说话了。他说:“回干爹,这个秦泰就是您老记得的秦泰。不过胡宗宪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绝对不会帮秦泰的。不然的话秦泰不会这么容易的调往福建。儿子以为其中可能胡宗宪在里卖弄推波助澜也说不定。”

    吕芳叹了一口气说:“其实这个孩子算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不要说千秋阁的事情,就是张敬、假陈元的事情上,要不是他和马明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可是这个孩子毕竟是外人,又是一个不好管教的,不然的话我真想好好调教调教他。算了,不去管他了。他不会有事的。”

    陈洪眼睛一缩,连忙接口道:“干爹的意思,会有人帮秦泰?”

    吕芳横了一眼陈洪,虽然对他有点不满,但是依然回答道:“洪儿,你越来越马虎了。谭纶是谁?他是谁的人?他去江南干什么?你都忘记了?看来你这个东厂督公越来越不称职了。”

    陈洪不顾吕芳的批评,马上想到了事情的关键。对了,就是这个谭纶。只有这个人才能帮助秦泰,才有可能会帮助秦泰,才有本是帮助秦泰。谭纶是谁?他是裕王的侍读,称为裕王的左膀右臂。裕王是嘉靖皇帝的儿子,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人。裕王的老师是徐阶、高拱,但是最信任的人却是张居正和谭纶。裕王关心江南战事,特别调自己的侍读谭纶去浙江当一任参军。名义上不过是一个小小五品的参军,其实是代裕王监管胡宗宪和前线的将领。胡宗宪可以不去理会严嵩和徐阶,也不去管司礼监,但是对于这个未来皇帝裕王派来的谭纶不得不顾忌。这个谭纶是代表裕王在江南的,谁都知道谭纶的背后是裕王,裕王就是未来的皇帝,得罪了谭纶就是得罪将来的皇帝。所以大家都不敢小看这个谭纶,也不敢违背谭纶的意思。裕王也好,谭纶也好,他们都是张居正一边的人,当然会帮助张居正的好友秦泰。秦泰之所以可以在官场继续生存,就是因为有张居正在。裕王和谭纶于私要代张居正照顾秦泰,于公秦泰去福建事关福建安定。裕王想要一个太平的天下,一个安定的福建,所以裕王和谭纶一定会全力支持秦泰。秦泰可能是福建唯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事关天下的安定,江南的稳定,谭纶一定会支持秦泰。胡宗宪只不过想要控制江南,裕王却要一个完整的江南。

第十二回 白兔戴冠十二

    就在秦泰四处碰壁,快要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士兵来找秦泰。说一个军营里的参军要见秦泰,秦泰只好跟着这个传话的士兵一起去了南京城外的一所军营。

    当秦泰看见这个参军的时候,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参军竟然是自己认识的谭纶谭子理大人。谭纶字子理,是张居正的好友,和张居正一样都是裕王殿下的侍读。裕王作为将来要继承皇帝的人,他身边的人当然一个个都是能臣武将了。裕王的座师,也就是名义上的老师是次辅徐阶。真正的讲师是礼部国子监祭酒高拱。其实真正教裕王的是两个侍读张居正和谭纶。高拱不过是裕王的先生,徐阶更是只兼了一个名义上的名分而已。裕王的所思所想其实只有张居正和谭纶最清楚,将来裕王登基之后,这两个人绝对是新皇帝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秦泰在京城的时候,张居正就经常拉着秦泰在自己家吃饭。张居正出身富户,从小锦衣玉食,身边有没有妻子在身边,所以不免有点风流韵事。张居正的老婆在家伺候公公,同时照顾张居正的几个孩子。张居正在京城,一边当着裕王的侍读,一边在刑部上班,其实平时也没有时间留恋风花雪月。但是就这么巧,一个“花魁”引起了张居正的兴趣,不久之后这个“花魁”从良了,成为了张居正的如夫人。得到这个“花魁”娘子的照顾,再加上秦泰开的几副中药,张居正一下子年轻了不少。张居正就整天拉着秦泰在自己家喝酒聊天,竟然有一次喝醉了酒,要自己的小老婆给秦泰介绍一个夫人。

    谭纶作为张居正的师兄弟,同是裕王的侍读,所以他们俩的关系也不错。秦泰在就在张居正的家里认识了谭纶,谭纶也对这个小老弟秦泰很有兴趣。谭纶和张居正都是天才,也都是从小就被大家众所周知的“神童”。当他听说张居正佩服秦泰的“博闻强记”之后,也早就想和秦泰比试一下。在张居正家里,一场没有杀气的比试开始了。

    应战双方是礼部国子监教授、裕王侍读谭纶和刑部提刑司秦泰,主持人兼公证人就是刑部郎中、裕王侍读张居正。比赛题目是张居正随便从众多书籍之中挑选出两本,交给双方,每人有一炷香的时间看书。时间一到之后,就要选手背出书中的原文。允许错三次,帮助或者说求助一次。哪一方背出来的多,背的完整算赢家。

    谭纶拿到的是一本《文心雕龙》,秦泰拿到的却是《搜神记》。两本书都是比较冷门的书籍,《文心雕龙》谭纶曾经看过一次,但是从来没有用心去完整看过。《搜神记》更是古代一本神话小说,里面有太多的人物名称和地名。张居正其实看了好久,也没有记住这么多的名字和地名。相比之下谭纶的《文心雕龙》比秦泰的《搜神记》要轻松不少。

    “花魁”娘子点燃了一柱清香,张居正坐在一边看着两个选手。谭纶和秦泰是两个两个xìng格大相近庭的人,谭纶为人大气,但是xìng格比较直爽,有点像裕王的老师高拱。他看书的时候,从来不注意小节,一边看书一边有售沾着自己的口水翻书。这一点令张居正和“花魁”娘子感到恶心。反观秦泰虽然慢吞吞的,但是看的很仔细。他的温文尔雅令张居正和“花魁”娘子眼睛一亮。张居正的大儿子只比秦泰小三岁,张居正真的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秦泰一样能干和文雅。“花魁”娘子是觉得秦泰是一个不错的男人,要不是自己已经从良嫁给了张居正,要不是自己比秦泰大上好几岁的话,这个见多识广的女人一定不会放过秦泰。

    一炷香的时间马上过去了,谭纶看了三遍《文心雕龙》,秦泰只看完《搜神记》的第二遍。“花魁”娘子有点为秦泰叫屈,《搜神记》不但比《文心雕龙》长不少,而且里面的内容也很杂乱,众多的人名,地名不算,还涉及到神话、道家等多流派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不公平,再说一炷香的时间太短了,一般的人看一两遍的时候都不够。

    随后就是两人的正式比拼了,谭纶首先背诵《文心雕龙》。谭纶一口气背诵了大半,当然错了两三处,而后在求助之下,谭纶勉勉强强背出了《文心雕龙》的六成。张居正虽然没有开口夸奖谭纶,但是不由得对这个同事重视起来。

    秦泰开始背了,可是他一开口之后,其他三个人都傻了眼。秦泰背的不是他的《搜神记》,而是谭纶的《文心雕龙》。等秦泰一字不差的背出《文心雕龙》之后,三个人已经麻木了。谭纶一脸的沮丧,张居正的惊讶,“花魁”娘子的震撼。随后秦泰又背诵了自己要背诵的《搜神记》,也是一字不差的背诵了出来。

    张居正已经无语了,因为他知道秦泰从小没有看过什么宗教神话,就连《搜神记》的名字也不知道。“花魁”娘子直接变成了花痴,要不是一边的丫鬟拉着,她直接扑到秦泰的怀里去了。哪个才女不爱惊世天才?

    谭纶为自己想出了一个能够接受的理由,他问秦泰道:“小老弟,你是不是早就读过这两本书?早已经会背了?”

    秦泰摇了摇头,说道:“谭大哥,小弟我没有见过这两本书。《搜神记》小弟第一次看,您手上的《文心雕龙》,小弟连看过没有看过。”

    谭纶不相信,没有看过书怎么会知道里面写着什么?

    秦泰又说:“谭大哥,小弟我是听您念出来的。我听了您三遍,您又背了一遍,虽然不全但是我几乎听了四遍。我当然会背了。一般的书我看一遍,或者听两遍就能背了。不过时间不能太久,也不能太深奥,不然的话我会忘记的。”

    谭纶已经无语了,张居正也已经麻木了。一边的“花魁”娘子好不容易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问秦泰道:“秦大人,您多久才会忘记背过或者看过的书?”

    秦泰回答道:“一些经文,或者不懂的,大概半天或者一天忘记。深奥的,太长的文章两三天就忘记了。一些经典的,一些jīng炼的文章大概十天左右。经常看的布告,经常要记的卷宗,一般我十五天到一个月重复一次。”秦泰回答得很自然,三个人却已经完全傻了。

    谭纶和张居正已经不敢再秦泰面前夸耀自己的过去了,比起他们的过去,秦泰只好以变态来形容。谭纶几乎以为秦泰是一个妖jīng,不是一个正常的凡人。张居正也重新面对这个秦泰,这个秦泰一定不同凡响。也在这时候起,张居正才真正的想拉拢秦泰。就算秦泰不想加入徐阶的党派也不要紧,只要秦泰是张居正的朋友,将来帮助张居正就好。张居正保证把秦泰培养成为一个自己的得力助手,至少秦泰是一个好手下。

    谭纶把秦泰的事迹告诉给了裕王,裕王也想见见这个秦泰。可惜裕王刚说要见秦泰的时候,秦泰已经接到命令去江南查案。裕王只好和张居正说好,等秦泰回来之后再见秦泰。没想到秦泰在江南这么一闹,估计这几年秦泰都不用想回京城了。

    谭纶来到浙江之后,一边熟悉这里的军务还有政务。因为他兼任浙江兵备道,也管着浙江一省的征兵工作。一边就打听秦泰的下落。不打听还好,一打听简直把谭纶吓坏了。秦泰不但挖出了建文皇帝的宝藏,而且把里面的大批财物私下给了胡宗宪。又在一个小地方发现了倭寇的据点,拔了这个秘密窝点。秦泰还去了千秋阁,敢插手皇家家事。谭纶连忙准备写信通知秦泰,劝秦泰不要再惹事的时候,秦泰又一次出名。这一次秦泰调来了昆山军营的士兵包围南京城里的旧皇宫,把南京镇守太监陈元给拿下了。谭纶也不敢插手了,这件事情太大了,只有嘉靖皇帝一个人才能解决。后来嘉靖皇帝没有怪罪秦泰,算是秦泰天大的福分了。听说秦泰当上了新任刑部派福建管事之后,谭纶就开始想办法怎么要过秦泰。秦泰这颗“定时炸弹”还是留在自己身边安全,至少自己能够保住秦泰的一条小命。

    随后暗中监视秦泰的人,把一个个消息告诉谭纶的时候,谭纶又一次傻了眼。三十多个职务,而且都是福建的,秦泰也敢一次xìng全部拿下?秦泰是傻了,还是想当官想疯了?这样一来不要说谭纶救不了秦泰,就连裕王也救不了秦泰了。秦泰只有去福建送死的一条路了,不然的话没有什么出路了。一个官弃官离职不要紧,可是一个身兼三十多个职务的官员弃官离职的话,只会有一个结果。秦泰不去福建的话,只有等死。不要说胡宗宪,就是其他任何一个官员都不会放过秦泰的。

    秦泰四处找人要钱要人的消息,使谭纶松了一口气。谭纶至少知道秦泰不想或者不敢弃官离职,要是秦泰弃官离职的话,不但秦泰完了,张居正也要倒霉,顺带着谭纶和裕王也要受连累。谭纶知道裕王的意思,要自己来江南,就是盯着胡宗宪,稳定江南。秦泰去福建其实是在帮谭纶和裕王,所以谭纶会全力帮助秦泰。只要秦泰开口,谭纶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食给粮食。

第十三回 白兔戴冠十三

    秦泰看见谭纶很高兴,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人。但是听说谭纶现在只是一个参军之后,也开始犯嘀咕起来。谭纶笑着解释自己的异样,之后秦泰总算释怀了。

    原来在大明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地位大相径庭,一个三品武将的实际权力不如一个五品的知府。“文贵武贱”成为了一个惯例,几乎所有的武将都不被文官重视,担任武官高层的也是一个文人。“文官管武将”的制度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谭纶原来是礼部国子监教授,也就是正五品的官员,又是裕王的侍读。按照常例,谭纶将在翰林院或者礼部其他衙门过渡一下之后,就可以外放去一个省担任一任学政或者布政使。然后回来六部当一个侍郎。几年之后在外方某省当一任巡抚或者总督之后,回来担当六部中某一部的尚书。最后进入内阁,成为外臣之中地位最高的内阁阁老。

    浙江参军虽然也是五品官,但是是武官中的五品,文官五品调任武官五品,简直是在作弄人。不要说是有背景的谭纶,就是秦泰也不能接受。可是谭纶不但来了,而且干得很有滋味。原因只有一个,他身负其他使命。谭纶告诉秦泰,他受裕王的命令,看管胡宗宪和前方将领。要是谁敢玩忽职守,或者怠慢军务的话,谭纶有权利接管军权,把这个人递送回京。这是嘉靖皇帝给予裕王的权利,裕王把这权利给了谭纶。也就是说谭纶是钦差,是比胡宗宪还要有背景的人,在江南的地位不亚于胡宗宪。这么说过秦泰去福建所要的银子和物资有着落了。

    秦泰连忙把自己所有的人员和物资,还有最重要银子数量告诉谭纶。谭纶也没想到秦泰一下子要这么多。秦泰一一向谭纶解释,还把自己一个“同年”的事情告诉谭纶。谭纶这才知道福建的问题这么严重。看来胡宗宪把所有的消息全部掩盖了,连江南的官员也不知道福建的真实情况。更何况远在北方的内阁和司礼监,更不会知道福建发生的事情。

    谭纶想了好久,一边的秦泰不敢打搅谭纶,喝着快要泡成白水的茶。看着谭纶在他的营帐里走来走去,地上快变成一条沟了。

    谭纶最后对秦泰说:“秦大人,这一次本官是代裕王问你的。你能不能稳定福建?能不能安定福建的百姓?能就说能,不能就说不能。”

    秦泰说:“此去福建,下官就没有准备活着回来。要么顺利完成任务,要么就死在福建。下官不敢保证安定福建,但是下官一定全力以赴。”

    谭纶坚定地说:“要回来,一定要回来。本官在浙江等你的好消息。”

    秦泰用力点了点头,表示一定尽力。

    谭纶说:“你要的数量太多。我一个人不能全部包下。不过我有办法让其他人也帮你。反正我保证,一千士兵、一万石粮食、十万两现银,一定全部给你准备好。”

    说着话,谭纶把秦泰拉到了一边。从一个小气窗里往外看,一队军纪严明的士兵正在cāo练。秦泰虽然不会打仗,但是看得出这群士兵绝对不是一般的士兵。虽然比不上胡宗宪的亲兵,但是比昆山军营的士兵还要好。属于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

    谭纶对秦泰说:“这就是真正的戚家军。是我从戚继光手里硬是要来的。在戚继光手下这种老牌戚家军也不多了。因为连年战乱,真正的戚家军已经快和倭寇拼光了。现在的戚家军都是后来加入的,不但战斗力大大不如,而且作战经验也不行。戚继光自己也只有不过一两千而已了。我从戚继光那里要来了五百个这种老戚家军的士兵,他们个个都是人才。我也不小气了,给你一百个。其他的用新兵代替。一路上老兵带新兵,等到了福建之后,你的人马一点不比戚继光的新戚家军弱。”

    秦泰看着谭纶,没有说话,谭纶却被秦泰盯毛了。只好说:“好了,你比你的张大哥更不要脸。我分你两百个好了。不能再多了。要省点用,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没有必要不要随便派他们出去。他们可是jīng英中的jīng英,用一个少一个。”

    秦泰满意地点了点头,但是他的话令谭纶更无语:“谭大哥,那粮食和银子呢?您准备给多少?什么时候给我?”

    谭纶变了变脸sè,一咬牙,狠狠地说:“粮食我给了。一万石粮食就一万石粮食。五成细米五成杂粮。银子我给你三万两,这是我的极限了。再给的话,我这里的士兵要造反了。”

    秦泰连忙说:“您说的,五成细米五成杂粮不变了?”

    谭纶瞪了秦泰一眼,点头表示不变了。

    秦泰连忙笑嘻嘻地说:“谭大哥帮我一个忙好吗?我把五成细米,也就是五千石细米换成一万石杂粮好不好?您给我一万五千石杂粮好了。”

    这就是秦泰聪明的地方,他不要细粮,只要杂粮,杂粮不但便宜,而且实用。一万石米变成了一万五千石,当然更好了。

    谭纶大骂起来:“好你个秦泰,不愧是山西人出身。细粮一两银子一石,杂粮六钱银子一石。你用我给你的五千石细粮换我一万石杂粮,我不但要多付五千石杂粮不说,一来一去我还亏了一千两银子。你不去做生意,真是太可惜了。好,谁叫你是张居正的朋友。这笔账我会去找张居正算。我马上给你去准备一万五千石杂粮。”

    秦泰笑嘻嘻地看着谭纶,谭纶表面上看上去气急败坏,其实心里很清楚。秦泰只不过故意当做不知道而已,谭纶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张居正对自己这么好。其实是裕王利用自己去平定福建,自己又一次成为了他人的工具。不过为了福建的百姓,秦泰心甘情愿的做一次别人的棋子。

    谭纶坐在书桌边,奋笔直书写了几封信,分别装在各自的信封里。他对秦泰说:“秦大人,这是其他银子的出处。你拿着这些信亲自去南京户部衙门、江苏布政使衙门、浙江布政使衙门、江西布政使衙门、安徽布政使衙门,还有江南总督衙门,要他们为你准备银子。”

    秦泰白了谭纶一眼,说:“我一个人而已,怎么去这么多地方?不如你派人送信过去好了。”

    谭纶也还了秦泰一个白眼,说:“这些衙门不是在南京,就是在南京有办事的衙门。不用半天你就都走遍了。这点路还要我派人送信吗?看来你在南京城里呆的时间不够长,连这么一个普遍现象都不知道?比方说我,是浙江的参军,不是在南京也有办事地点吗?你仔细去打听一下,问清楚了要去的衙门,就直接去见他们的头。他们不敢为难你,也不敢不借你银子的。不过你的借据还是要写的。这不,你从我这里拿走的东西也要写清楚,签名盖上你的大印。”

    秦泰也难得恶心谭纶,他说:“盖大印?盖谁的大印?福建兵备的?还是福建粮道的?或者说是几个知府同知的?将来的东西不用我还了。你去找他们好了。”

    谭纶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拿出白纸说:“用你自己的名义写。算是你个人借的。将来你倾家荡产也要还。你的大印不是很多吗?一颗一颗的盖,全部盖上。这笔钱总有人要还的。”

    秦泰抬起头对谭纶说:“谭大哥,反正要写借据的。不如您借我杂粮三万石,把所有的戚家军都借我,再给我银子十万两好了。”

    谭纶的火气越来越大,他几乎是用吼地说:“要不要我把浙江省的所有士兵都给你?这个浙江参军给你做好了。一万五千石杂粮,两百个jīng兵,三万两银子,多一样多一分也没有了。你这个小子出了京城之后,不但学坏了而且学的这么狡猾,回去告诉你张大哥,你张大哥一定会和你割袍断义的。简直就是一个老jiān巨猾的生意人。”

    秦泰离开了军营,所有的东西谭纶需要时间准备,秦泰依然死皮赖脸的要了二十个戚家军的士兵,算是“预支”的。有了这些士兵在他身边,。不但威风多了,而且有了一定的气派。

    秦泰先后去了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在南京的布政使衙门。因为有士兵跟着,这些管门的大头兵不敢阻拦秦泰。秦泰在每一个布政使衙门借出了一万两银子,他们答应三天之后运到秦泰指定的那个军营。

    随后秦泰去了南京户部衙门,南京户部衙门不愧是南京户部衙门。不但秦泰没有直接进去,就连秦泰的信也送不进去。管门口的士兵,直接告诉秦泰,他们的大人一个也不在就了事了。

    秦泰有他的本事,他就拿出谭纶给他的信,守在大门口,见人就说京城裕王府有信到。吓得南京户部所有高官集体出来,随便秦泰终于知道了南京户部的尚书侍郎的名字。

    “脸皮厚无敌”,秦泰充分发挥了这一点。为了福建的老百姓,他也只好做一次厚脸皮的借债人了。南京户部尚书冷着脸看完信,把信交给一边的两个侍郎。三个人一起看完之后,异口同声说衙门里没有钱。

    秦泰也不多话,拿出四家布政使开出的票据证明,对他们说:“这是地方官遵从裕王指令给的钱。难道裕王侍读谭纶大人不值这价钱?裕王爷的脸面不值这价钱?还是当今皇上的脸面不值这价钱?你们还是不是大明官员?要不要再做大明官员了?还想不想活了?得罪了当今嘉靖爷,又开罪了未来的皇帝,你们不想活了,也不要不管不顾你们的后人。”

    三个南京户部衙门里的三个最高官员,听了秦泰吓唬成分特别大的话后,整个人像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他们不敢说话,不敢多说一个字。

    秦泰又说:“再说,这钱又不是白要。我写借据,谭纶大人作保。”

    三个大人集体决定借银子,秦泰索xìng狮子大开口,借三万两银子。反正一万一万的也是借,不如一次xìng借三万两。要是等会去胡宗宪那里,就算借不到银子也不会影响按时出发。

    离开南京户部之后,秦泰真的不想去江南总督府,秦泰不想见李丁,更不想见还没有见过面的胡宗宪。反正时间不早了,秦泰先回了旅馆。在旅馆里,秦泰意外看见了李丁,李丁也知道自己不受秦泰的欢迎,放下一张借据,要秦泰签上大名之后就走了。胡宗宪的探子真的无所不知,秦泰去了谭纶那里,谭纶要秦泰去找各路布政使,还去了南京户部,胡宗宪就主动答应借秦泰五万两银子,说好三天之后送到军营。也算给了秦泰和谭纶的面子。算是报答了秦泰的恩情,也给了裕王的面子。

第十四回 白兔戴冠十四

    不得不说金钱的威力真的很大,就连刚正不阿的秦泰也不得不佩服金钱的威力巨大。有了钱之后,旅馆的老板也对自己更尊敬了。一些官员也不再绕着自己走了,也能客气的上来打照顾,不像以前看见自己不但不理会而且像看见了瘟疫一样躲开。

    秦泰估算了一下,钱够了的话,人也可以多找一点,毕竟人多好办事。这样一来秦泰有了新打算,不但不要赶自己的老部下离开了,还要带着他们一起去福建。“老酒鬼”师爷不但头脑灵活,而且是一个做账高手。为人虽然有点懒散,但是绝对公平,不会徇私枉法。展小小不但功夫高强,而且是一个秦泰验尸的时候的好助手。他为人不但细心周到,更是一个侠骨柔心。小灵子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好在小灵子够忠心,够听话。小灵子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好习惯,就是任何人的嘱咐他都听。他做事任劳任怨,而且都是特别的认真。“马三刀”也特别耐用,不但是五人之中最老实的一个,更是五个人的搬运工。为人比较憨厚,也是一个负责的人。在看押和押解犯人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再说这些人秦泰已经熟悉了,不需要再磨合,这就是最好的组合。

    秦泰也烦了,整天泡在谭纶的军营里。一边赖在谭纶这里白吃饭,一边监督谭纶为自己准备物资。秦泰施展了自己最无耻的一面,不但贴身跟着谭纶,而且无时无刻地提醒谭纶自己要的东西。

    谭纶面对这个对自己越来越没有敬意的秦泰,不知道应该表扬秦泰的胆子大,还是应该怪秦泰是一个没大没小的糊涂蛋。谭纶怎么也没有想到,秦泰前后落差会这么大。在京城的秦泰,不但小心谨慎而且恭敬有礼。可是现在的秦泰不但没有尊卑之分,更是胆大妄为。要是秦泰在京城也是这个样子的话,不但谭纶不会夸奖秦泰,就连张居正也不会结交秦泰。他们更不会在裕王面前夸奖这个秦泰,这种人根本不适合官场。

    秦泰其实这是在玩心理战,他看得出来谭纶一是惜才,二是想利用他稳定福建,既然如此不如过分点,为自己多多争取一些好处。再说谭纶是一个好说话的人,比起张居正来,他更好说话不算,也不会迁怒于人。张居正地位高了,就有了派头,在秦泰面前总是一副正经八百的样子。秦泰总觉得张居正不但像自己的兄长,更像自己的严父。而这个谭纶却不一样,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除了第一次比试时有点尴尬之外,其实谭纶和秦泰相谈甚欢。秦泰听张居正说过,谭纶早年有一个顽皮的弟弟,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天分很高,可惜早年夭折了。谭纶对这个弟弟很是挂念,所以对秦泰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谭纶私下好几次和张居正说过,无论是年纪还是天分,秦泰都和他的弟弟很像,就是脾气老实不少。如今的秦泰,活脱脱一个谭纶的弟弟的样子,所以谭纶一边生气,其实一边更高兴。他仿佛看见了重生的弟弟,一个长大了弟弟。

    秦泰来军营不是为了折磨或者安慰谭纶的,其实是为了兵源和物资。秦泰昨天晚上只不过和“老酒鬼”师爷随便聊了几句而已,“老酒鬼”师爷就提出了一些关键的问题。首先银子多了没有用,福建那里银子再多也不能直接买到东西。不要说粮食这种东西,就是一些rì用品,只要店铺里有,就马上被人抢走了。如今福建人心惶惶,连吃人的人都有了,他们还会顾忌当一个强盗吗?所以此去福建不能不带钱,但是钱带多了也没有用。第二,一万五千石大米多吗?对于一户人家来说,吃上几十年都不一定吃的完其中一小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福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而已。秦泰要么不去福建,只要去了就会引起福建的注意,到时候几乎所有的福建百姓都会向秦泰要粮食。秦泰要是供应不过来,或者厚此薄彼的话,秦泰不但不能生存下去,更会引起一场巨大的混乱。第三,战乱和饥荒之后,病疫会蔓延,福建不但需要粮食等物资,更需要大量控制病情的药物。要是不注意的话,福建那里将会死很多很多的人。秦泰作为一个懂医理得人,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

    秦泰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没有想出办法。以前以为一千人够了,现在看来不但不够,而且只会坏事。一千士兵不但抵挡不了倭寇的进攻,也不能阻止俞大猷的乱兵滋扰百姓,更不能控制老百姓抢自己的物资。可是士兵多了不好控制,而且也养不起啊。再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谁会相信秦泰这么一个小官?谁会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交给秦泰?

    秦泰也第一次觉得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一千士兵根本不能运走一万五千石粮食和十几万两的银子。首先一万五千石粮食,就是一个大问题。在中国古代,粮食用“升”、“斗”、“石”来计数。一“升”是两斤,也就是后来的一公斤,一千克。一斤是十六两,一“升”就是三十二两。十“升”就是一“斗”,一“斗”就是二十斤。十“斗”是一“石”,这么说来一“石”就是二百斤。古代的时候,装米的麻包就是一石一袋的标准包装。一万五千石,就是一万五千包大米,也就是三百万斤大米。

    三百万斤粮食,一千个士兵运送的话,平均每一个士兵要运三千斤。这些分量压在士兵身上的话,不要说走路了,直接被压死了。不要说三千斤,就是三百斤也压死了。一万五千石粮食运送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再说一万五千石粮食到了福建也不够用。

    为此秦泰只好找“财大气粗”的谭纶帮忙。谭纶一听说秦泰还要人手和物资,直接拒绝了,说一个也没有了。这也难怪谭纶,谭纶到江南时间不长,而且只管军事,不管地方事务。军队的粮食虽然已经够用,但是是给士兵们的,不是给老百姓的。要是想稳定福建百姓,这粮食要比前线士兵吃的还要多好几倍。谭纶哪里去征集这么多的粮食?

    但是秦泰就是找谭纶,谭纶现在成为了秦泰唯一的,也是最主要的目标。谭纶不答应秦泰,秦泰就一天到晚跟着谭纶。谭纶吃饭的时候,秦泰抢着和谭纶吃饭。谭纶办公的时候,秦泰在一边“含情脉脉”的看着谭纶。就连谭纶去茅房“方便”,秦泰也在一边“伺候”。要不是当时没有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的话,秦泰一定会拿谭纶的照片要挟谭纶。

    谭纶快被秦泰逼疯了,秦泰的存在简直是在要谭纶的老命。要是谭纶的老婆也是这个样子的话,谭纶绝对会马上休妻或者直接掐死这个女人。可是秦泰不但不是他的老婆,更不会是一个女人,他又不是谭纶的手下。名义上不但和谭纶同样是兵备道,而且官职比谭纶的表面官职还要高。气得谭纶骂也不是,打也不是,不理更没有用。

    谭纶最后一跺脚,回自己的休息室睡觉去,秦泰依然没有放过谭纶。谭纶睡着,秦泰在一边做着。谭纶想睡觉也睡不着,因为秦泰在一边念念有词。谭纶忍不住问秦泰在说什么话?是不是在咒骂谭纶?秦泰回答谭纶,他不但没有咒骂谭纶,而且在夸奖谭纶。

    这时候一个亲兵进来,在谭纶的耳边小声地说了几句话,谭纶的面sè变了再变。谭纶深呼吸几口气,稳定自己的情绪的同时,示意亲兵离开自己的房间。

    等亲兵刚刚出去,谭纶就一改温文尔雅的外表,扑在秦泰身上,用极低的声音,咬牙切齿地说:“秦泰,你为什么在借据上把我的名字也写上?我什么时候答应和你一起联保的?我什么时候亲口告诉你,我做你的保人了?你不但把我牵连进去,更是把裕王殿下也拉下了水。你怎么能对南京户部的人说,这件事情是裕王殿下交代的?我只不过是看在张居正的面子上才帮你的。你怎么能牵连到裕王?这会害死裕王殿下的。你这是害我,害王爷,害张居正。有你这种忘恩负义的朋友吗?”

    秦泰依然平静地笑着对谭纶说:“谭大哥,我的谭大人。您的话谁信?没有殿下的旨意,您会为了一个张居正帮我吗?现在的局势,裕王爷不是不知道。严嵩父子看好戏,徐阶等人落井下石,司礼监的太监对我恨之入骨,皇上也对我很有意见。六部官员开始轮番上阵排挤我,南京这一边也一样。无论是总督胡宗宪,还是南京各部官员,他们哪一个不是等看我的好戏?您老出来,就已经成为了大家的重点。您不是代表您自己,而是代表着裕王。裕王的意思下官明白,此去福建成了就是裕王的功劳,不成功就是我秦泰一个人的罪过。不但我会身败名裂,而且我家还会因此落下大亏空。谭大哥,算盘不能打得太jīng了。既然要用我办事,总要帮我做好一起准备不是?我想不光是您,就连京城的裕王也不希望我无功而返吧?所以我不但要钱要人,而且要最好的最多的。这也就是在帮您和裕王做事,全心全意办好差事。您说对吗?”

第十五回 白兔戴冠十五

    秦泰的话马上令谭纶冷静下来,谭纶不但放开了秦泰,而且退回到了自己的床上。他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心情,也在思考着秦泰的话。

    谭纶好久之后才说道:“你是猜的还是知道的?是怎么猜出来的?”

    秦泰平静的坐了下来,脸上多了一些正经和严肃。他说:“张大哥多次来信指责我,说我这么做是在毁自己。我的任免下来之后,我就知道张大哥放弃了我。事实上张大哥已经仁至义尽了,要是我的话也只好放弃了。连张大哥都放弃了我,您谭大哥却说为了张大哥帮我?您说我会几分相信?再说张大哥在来信里没有说起过您的事情,可见张大哥不知道您到这里的真正目的,或者说他觉得没有必要麻烦您。您不顾大家的反应,直接要旅馆邀请我。可见您不但得到了裕王的明确指令,更是事前早就想好了的。我开出的条件又是一个官员不能随便能答应的,可您不但答应了而且亲自写信为我做介绍。一般的官员办私事的时候,绝对不会这么明显。您不是一个冒险的人,更不是一个冒失的人,所以我知道谭大哥您有任务在身。”

    谭纶苦笑了一下,说:“看来张居正说的没有错,真的不能小看你。张居正曾经跟我说过,你为人太过于正义,又不爱玩政治和权术。不然的话,你的本事绝对不比当今的两位辅臣差。我以为张居正实在过分夸奖你,原来是真的。你的分析能力和观察力真的很好,连我也要自叹不如。可惜你心里只有天下百姓,没有君王,更没有朝局,不能成为一个好官。张居正曾经对裕王说过,你的思想有点叛逆。说你心里没有君王大义,没有利害关系,事事以大多数的百姓为依据。你这种官员不适合官场,要么会破坏官场次序而身首异处,要么就会引起大的政变。所以他力劝裕王不要见你,重用你。看来真的是对的。你明明知道我在利用你,你明明知道这件事情成与不成你都没有好下场,你却依然去做。你心里不是想着帮裕王,也不是想着帮皇上,而是想着帮福建的百姓。要是福建有粮有钱的话,你会不顾一切的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你这种人是好人、圣人,但绝对不是好官,不是忠臣。”

    秦泰不无寂寞地说:“皇帝是一个人,不是神,也不是什么龙。他是一个普通人而已。百姓也是人,而且是一大群人。为什么为了一个人而要去背弃一大群人呢?难道他一个人的意志,比千千万万的百姓的xìng命还重要?他可以在京城养尊处优,可以修身养xìng,可以求长生不老,可百姓怎么办?百姓不想长生不老,也不想什么荣华富贵,只是想不饿死,不被人杀死而已。其实大家都知道,倭寇之乱不过是小事,要是没有一些人的纵容的话,倭寇不但不能为祸这么久,而且也不能在我大明沿海滋扰百姓。只要朝廷和那一位早有决心,不至于江南沿海几十年的倭寇猖獗。这样一来大明少死多少人?有多少百姓不用流离失所?有多少孤儿寡妇可以过上好rì子?有多少妇女不用受辱?福建全省也不会这么乱,更不需要我这个管刑狱的小官去福建稳定局面。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他可曾想过自己的过错?”

    谭纶越来越觉得秦泰离谱了,这种人不但不能回京当京官,更连一般的地方官也当不了。真的只适合留在刑部,专门管理破案和验尸。不然的话,他一开口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更会连累他的家人。

    谭纶也索xìng开门见山地说:“你说,要我怎么帮你?”

    秦泰说:“谭大哥,谭大人。您要是真的想帮我的话,就帮我多找一些士兵,多弄点粮食和rì用品。多准备一些治疗瘟疫和传染病的药给我。至于银子我也要,有多少要多少。但是可不可以一部分换成铜钱,一部分留在你这里帮我买粮食。还有就是运粮的马车和工具。这么多的粮食和物资要运不是吗?”

    谭纶头疼的摇了摇头,吐出一大口浊气说:“士兵不能给太多。五百个戚家军老兵都给你,一千五百个普通戚家军。其他再给你三千名训练好了的新兵。一共五千人,这是我的极限了。他们都是福建本地人,不但懂当地的话,而且不容易发生摩擦。粮食的事情我也帮你解决,五钱银子一石杂粮。每月给你送一万石杂粮去福建。rì用品我也给你一部分,还有你要的药我也抓紧准备送过来。至于马车什么的,这一次我替你解决,下一次你要自己想办法。我这里的人手也不宽裕,不能无限制的供应你。至于铜钱简单,你拿着银子去户部,要求换成铜钱,估计他们会很高兴的换给你的。”

    秦泰想了想,五千士兵应该够了,就是一个月一万石粮食少了点。他就说:“能不能这一次我再带两万石粮食走?以后每个月送两万石杂粮来福建?反正你可以上账的,以后我们一起算。”

    谭纶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声音:“好,就这么办。”

    回到自己的住处,秦泰不断地高兴着。五百经验丰富的戚家军老兵,以一敌五都对值得。一千五百名上过战场的戚家军战斗力也不弱。就是三千已经训练过的士兵,也比自己临时找来的要强好几倍。五千装备jīng良的战士在手,退可以安守一方,进可以对付来犯之敌。两万石粮食,加上已经答应的一万五千石,一共是三万五千石杂粮。也就是说近七百万斤的粮食,有它在手的话,福建老百姓就不用挨饿了,至少不用人吃人了。运输问题也解决了,不用担心这么多粮食运输的问题。

    等了两天之后,所有的银子都运到了军营,谭纶在一边看着奇怪。不是说好十万两银子吗?怎么会有十五万两银子?多出来的五万两银子是怎么一回事?是秦泰贪污的?还是官员们白送的?

    当秦泰告诉谭纶,是自己多要的时候,谭纶没有当场打秦泰。十万两银子已经不知道将来怎么还了,现在有多要五万两银子。这个秦泰真的以为这钱是白给的,不用还吗?一想到这钱秦泰还不出来的话,就要谭纶这个保人还的时候,谭纶连杀了秦泰的心也有了。

    秦泰也不多话,直接将户部的三万两银子退回户部,不是说不要而是要换成一串串的铜钱。来的时候是三辆银车,十几个士兵押送。再来的时候可惊人了,三十辆银车,一百七十多人押送。大家以为有动作了,跟着一起看热闹,没想到里面都是铜钱,令大家大失所望。

    五千士兵也来了,秦泰不懂军事,但是从他们的jīng气神来说,这些士兵一个个jīng神饱满,年纪也都不大,属于jīng壮的一等兵。在大明军队的士兵分好几种,最差的是又老又弱的兵。再是长期吃不饱的叫花子兵,他们连武器装备都几乎没有。他们的装备和武器被他们换成了吃的,早就烂在了自己的肚子里了。再就是“大头兵”,也就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他们不但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就连武器也不能正常使用。再就是一等兵,虽然他们有的人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们一个个神清气爽,jīng神十足。绝对可以和敌人交一交手,不至于一败涂地。最后一种是jīng兵,也就是像戚家军一样的士兵。他们不但经历过战场,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们的勇气和战斗力是连倭寇都比不上的。像戚家军里的老兵这种士兵,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士兵了,他们属于秘密武器,杀人的机器,敌人的噩梦。

    秦泰要等的是自己的手下展小小、小灵子、“马三刀”。还有就是谭纶正在准备的粮食。这么多的粮食,一下子谁也不能马上准备好,需要时间准备,更需要时间运送到南京。当然为了不影响浙江或者江苏的前线士气,也为了不影响江南各地的民心,所以这批粮食谭纶是从内地运来的。那里不但粮食价格比这里便宜,而且数量绝对够多。谭纶是用军粮的名义,采购这些粮食的。这些粮食因此不但分量足,而且质量保证。谁也不敢再军队的粮食上做手脚,因为这些粮食是给前线的士兵吃的。要是出了什么问题的话,就是通敌叛国的罪名。

    不久之后,展小小和小灵子回来了,“马三刀”也在第二天回来了。他们之所以回来的这么快,时间也这么巧,是因为他们同时得知了秦泰被刑部免去提刑司这职务的消息之后,分别赶回来的。

    展小小最远,在四川老家的时候,一听说秦泰被免职了。连忙和自己的父母说了一声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在路上遇上了一样rì夜赶路的小灵子。

    小灵子不但赶了回来,而且带来了秦泰父母的口信。秦泰的父母意思很简单,朝廷不要秦泰干了就回来。秦泰的父亲教秦泰做生意,秦泰的母亲为儿子cāo办婚事,娶一个漂亮又贤惠的妻子。做一个太平商人也好。

    “马三刀”得知大人的事情后,不顾家人的阻拦,连夜往南京城里赶。依然是最慢一个到达的,原因是“马三刀”是用双脚跑的。展小小和小灵子虽然路远,是用四条腿的马跑的。在路上展小小跑死了两匹快马,花去了近三十两银子的路费。是三个人之中花的路费最多的一个。

第十六回 白兔戴冠十六

    当大家看见秦泰的时候,既没有小灵子想象的垂头丧气,也没有“马三刀”预料的自暴自弃,更没有展小小所担心的自我折磨。三个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放下了心里的大石。

    当大家听说秦泰改任为南京刑部管事,主管福建一省案件复核的时候。“马三刀”松了一口气,小灵子却皱起了眉头,展小小更是神情紧张。

    展小小首先说:“大人,您不知道福建是什么地方吗?是倭寇最猖獗的地方。听说那里已经好多年没有上交税收了。那里的治安成为了全国最差的地方。几乎天天死人,不是被倭寇杀了,就是被官军抢了,要不就是相互为一点点的食物拼命。我在四川就听说,福建已经没有吃的了,开始啃树皮、吃死人了?对吗?”

    小灵子也有所耳闻,就连刚才松了一口气的“马三刀”也紧张起来。只有一边的“老酒鬼”师爷依然老神在在的喝着酒,不把这当回事。

    秦泰说:“这一切都是真的。福建已经失去了官府的控制权。百姓们不但吃死人,而且开始吃活人。一些地方官员不敢再留在福建,只好弃官离开福建。这一切都是真的,千真万确。”

    展小小连忙说:“您也别去了。大不了不当官了。我们和您一起离开南京城。要是谁敢阻拦您的话,有我们保护您。我们不去福建,不去那个送死的地方。不当这个该死的官了。”

    秦泰一边摇头,一边拿出他那串长长地腰牌说:“现在我不光光是一个南京刑部管事,而且兼任着福建布政副使、按察副使、福建粮道、福建兵备、福州知府、泉州知府等等三十二个职务的官员。我要是一走的话,不光我一家人,就是你们的家人也会一起被杀头的。”

    大家第一次看见这么长的一串腰牌,就连一边的“老酒鬼”师爷也第一次知道秦泰一下子兼任了这么多的官员。展小小几乎是瘫坐在椅子上,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做什么了。

    “马三刀”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这么说我们一定要去福建了?”

    秦泰说:“不是我们,是我一个人。要是大家不愿意和我一起去的话,我不会勉强大家的。我在这里准备了一些银两,送给大家做盘缠。”

    小灵子首先说:“大人,您是我的大人也是我的少爷。小灵子死也不离开您。您去刀山的话,小灵子给您当鞋子。您去火海的话,小灵子就是您的小舟。小灵子和您生死相随。”

    展小小也摇了摇头说:“我不会离开你的。你一辈子都甭想离开我。”

    “老酒鬼”师爷也说:“人老了,走不动了。也不想换东家了。反正无儿无女,就我一个人。坟堆里埋也好,人肚子里睡也好,都是一个样。我就等着大人给我养老送终了。”

    “马三刀”犹豫了一下之后说:“大人,您是我遇到的最好一个大人。您对我有知遇之恩,小的也不愿意离开您。反正家里的孩子已经大了,不需要我照顾了。我就和您一起去福建就好了,水里火里同生共死。”

    秦泰对大家的话很感动,他说:“大家不用这么悲观。我已经安排了一些,我们此去虽然有危险,但是也不是一点准备也没有。我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粮食和物资,带上足够的银子和士兵一起上路。大家只要一条心,把福建的百姓当做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我相信福建的百姓也不会比倭寇更可怕。”

    大家都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秦泰一一记录下来,希望对以后有帮助。

    当秦泰来到军营的时候,被眼前的大车吓了一大跳。这是什么大车?简直就是巨型拖车。这种全结构都是jīng铁打造的大车,不但有车囫囵,而且超长超大。就连见多识广的“老酒鬼”师爷也没有见过。

    谭纶对秦泰说:“你们人数少,时间紧。所以我不好派一般的马车也运送,我就想到了这批铁车。这些车子不是一般的运送车辆,而是大炮的底座。我们前线的大炮每一门都有数千斤重,不但固定而且不容易搬运。南京工部接到这笔订单,说要提前线赶造一批铁车,用来拖运大炮。必须要结实,而且要方便,所以制造出这批铁车。它不但载重大,而且灵活,只要一匹或者两匹马在前面拉,就能拉动数千斤的东西。我已经试过了,每辆铁车可以拉动近万斤的东西跑。这批铁车刚好要运到福建去,正好利用它们运送你的粮食。到了福建之后,你将五百辆铁车作为第一批的物资移交给俞大猷将军,剩下的铁车继续运送粮食。我会每一个月赶制出一些新的铁车,一点一点筹集前线的铁车的。要记住,这是我浙江军方借你的铁车,你不能遗失或者损坏。”

    秦泰表面上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特别高兴。这批铁车在手的话,运送起来更方便,更加节省人力物力。一辆铁车上可以装这么多东西,真的令人想不到。看来大明的能工巧匠真的不少,本事也相当了得。

    准备好了一切,秦泰选定rì子准备出发了。临走的前一夜,秦泰说要和谭纶喝一次送别酒。在酒宴上,秦泰五人组发挥了他们的强项,不但灌醉了所有的“外人”,而且秦泰半强迫半哄骗的逼谭纶按下了一个手印。虽然他们拿着秦泰亲自写的条子去了军营仓库,硬是拿走了三万套士兵的装备,还有一大批的武器。

    等谭纶醒来之后,看见自己红彤彤的右手大拇指,马上意识到闯祸了。出去一看,秦泰他们已经上路了,仓库里的一大批物资也没有了。谭纶真的后海,不应该给秦泰这个人看见仓库里的东西。这批物资是谭纶用来组建一支新军的。里面的装备够三万人武装,武器也够两三万人用的了。虽然没有什么重武器,但是这些武器和装备的价格也不便宜。秦泰在自己酒醉的时候,骗走了这批物资不算,还没有给自己写欠条,将来这笔糊涂账算是自己的,还是秦泰的。

    正当谭纶在自己的军营里,跺脚骂秦泰的妈妈的时候,秦泰已经远远地离开了南京城。秦泰连续打了两个喷嚏,一边的展小小说:“大人。按我们那里的说法,一个喷嚏有人想,两个喷嚏有人骂。难道是有人在背后骂您?您就不担心吗?”

    秦泰其实知道是谁在骂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么做不招来骂的话,谭纶心里一定会有鬼。所以并不在意,骂几句能得到这么多东西的话,秦泰倒不介意多被谁骂几次。

    一边的小灵子上来插话说:“打一个喷嚏是有人在想你。打两个喷嚏是有人在背后骂你。要是打三个四个喷嚏怎么样?”

    展小小对小灵子打搅了自己和秦泰的说话,实在不甘心。所以就不无好气地说:“打三个、四个喷嚏的话,就是代表你有病了,要去休息了。”意思是小灵子不应该上来插话,不应该打搅自己和秦泰聊天。

    小灵子望了一边秦泰一眼之后,故意向展小小做了一个鬼脸。展小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小灵子故意说什么老夫人要给秦泰找媳妇,其实就是希望刺激一下展小小。其实他已经看出展小小是一个女孩子了,而且展小小也喜欢自己家的少爷秦泰。小灵子更感觉出秦泰也是有点喜欢展小小。秦泰是一个木讷的人,又以为展小小是一个男孩子,所以不敢说出来。看来只有展小小主动了,所以小灵子想刺激展小小,让展小小自己主动一点。只要让秦泰知道展小小是一个女孩子的话,他们之间的最后一层阻碍就没有了。要是到时候秦泰依然不喜欢展小小的话,也好给展小小一个死心的机会。这也是小灵子肩负的别一大任务,是秦夫人交给小灵子的重要使命。

    一千辆铁车,拖运着众多粮食和物资,沿路上士兵们护送着车队,浩浩荡荡的向福建进发。其实早在他们出发之前,一小队经验老道的原戚家军,现在的福建护兵已经暗暗出发,为押运清理前方的阻碍。秦泰的意思,反正以后几乎月月都要走这条路,不如现在一次xìng处理了。把路上大大小小的钉子全拔了,什么山贼土匪,抓的抓,杀的杀,保证这条路上一路畅通无阻。

    士兵们也见识到了秦泰他们的以身作则。在出发之前秦泰宣布了几条规定。第一,官兵平等,士兵们吃什么,军官和秦泰他们也吃什么。第二,对百姓秋毫无犯,无论是谁胆敢欺负百姓者斩立决。第三,所有物资统一调度,统一登记,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殊待遇。第四,赏罚分明。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任何人都一样。第五,遇敌不得退缩。无论是山贼还是强盗,或者是倭寇还是乱军都一样。令行禁止,不得违背。

    大家都以为秦泰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后来才知道秦泰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不但吃喝和士兵一样,也一样的站岗放哨,拉车推车。平时和士兵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还和大家学说福建那里的闽南话。

    不光秦泰这样,就连手下的人也一样。当大家听说展小小是一个英雄,曾经一个人杀了几十个倭寇的时候,就连一些戚家军的老兵也不得不正视这个小个子。小灵子的长跑,还有跟踪也是大家所意想不到的。小灵子的这种本领在军队里特别吃香,许多的士兵都希望学到这种本事,小灵子很谦虚的和大家交流着。

第十七回 白兔戴冠十七

    “马三刀”的本事也不小,他的绝活也令大家大吃一惊。“马三刀”家传有一招绝活,叫“分筋错骨”。就是用不同的刀,瞬间把敌人分尸。不管对方是死人还是活人,只要一眨眼的时间,“马三刀”就能把对方分成几堆,肉是肉,骨头是骨头,筋是筋,绝对条理清楚。这需要使用者长时间练习,更需要悟xìng和经验。士兵们简直比看见飞檐走壁的高手,还要敬佩“马三刀”。

    “老酒鬼”师爷也小小露了一手,在一个露宿的地方,小小一改动之后,几个被围在里面的士兵就被困在了里面。里面不但不分方向,而且会出现种种幻觉,吓的里面的士兵一个个jīng神紧张。大家不敢再小看这个平时醉醺醺的老头了。这个老头一点不比其他几个逊sè。

    秦泰他们五个人不但个个身怀绝技,而且一个个没有架子,这令大家不敢相信。像军营里的军官们一样,他们谁有什么本事就怕别人不知道,一个个吹牛的本事比手上的功夫好多了。可是这几位不但看上去看不出来,绝对可以“扮猪吃老虎”,而且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本事。

    几个老兵和“老酒鬼”师爷一样爱喝上几口酒,喝酒不但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驱寒。“老酒鬼”师爷请大家喝酒,也给大家讲故事。讲的故事就是秦泰和他们的事情,都是一些他们的亲身经历。刚开始的时候,就只有一些老兵,后来越来越多的士兵围拢过来。

    “老酒鬼”师爷讲故事一是为了缓和一下大家的情绪,第二是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秦泰,更加敬重这个年轻人。所以就把秦泰的事情说了出来。大家像听故事一样,听得津津有味。

    “老酒鬼”师爷一路上把秦泰的“小月村之谜”、“九子鬼母”等等故事讲了出来,当然里面的一些秘密没有说的太明显。就是这样,也令所有的士兵大饱耳福。大家对秦泰这个年轻长官越来越尊重,几乎把秦泰当做前朝的包青天一样看待。更有一些士兵在私下说秦泰不是一般人,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就是来拯救苦难中的福建百姓。

    士兵们都是福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知道秦泰是自己以个人名义写欠条借来的银子和粮食。这些银子和粮食不是拿到福建去卖的,而是去免费给福建百姓的。大家就对这个秦泰十分感激,福建省遭遇倭寇滋扰已经几十年了。最近的十几年倭寇变本加厉,大明官府越来越无能。官府只会向老百姓要粮要钱,从来不顾老百姓的死活。百姓私下对官府的人恨之入骨,一些良家子弟对官府和官员不屑一顾。一些有志青年不愿意当官,更不愿意被乡亲们咒骂。导致福建多年来无人应考,没有本地官员出现。一些为非作歹的本地官员,他们家的祖坟多次被附近的乡亲挖开。官员们的家属也遭到百姓们的围攻,气得官员们不愿意出门。像秦泰这种外地人,不是福建本地的官员,却这么关心福建百姓,这种官员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官。

    士兵们齐心协力,官员们不贪污不**,和士兵们一起同甘共苦,所以一路上很安全。就算有小股的滋扰,大家也不慌不乱的处理了。其中展小小的威力再一次发挥,展小小一个人独上一个山寨。在和山寨大当家谈判破裂之后,一个人硬是把这个号称有三百多手下的山寨给平了。展小小不但身上没有一点伤痕,而且山上的强盗一个活口也没有留。所有的强盗都几乎是一剑封喉而死。大家才不得不佩服展小小的剑法出神,展小小绝对是一个侠士型的高手。

    “老酒鬼”师爷也露了一手绝活,一小股强盗被士兵们赶到了一个绝谷。“老酒鬼”师爷就在山谷之外布下了一个阵法,这群强盗怎么也出不来。听说数年之后,在一个疯人塔里发现了一个唯一的幸存者。他当时已经疯了,但是一些人从他的疯言疯语里听出了一些端倪。他们二十几个人被逼进山谷里,他们利用山谷的险要,使士兵们不敢轻易靠近。“老酒鬼”师爷布下了一个奇阵之后,他们被困死在里面。后来两个强盗竟然杀了其他的强盗,吃死了强盗的肉维持生命。这一天天上下大雨,冲破了一些阵法,露出了一小个破绽。这两个强盗就挤了出去,在过程之中,那个后来疯了的人为了活命失手打死了别外一个强盗。这个强盗其实就是疯了的强盗的亲哥哥。这个强盗吃了其他强盗的肉,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终于疯了傻了。

    五千士兵在秦泰的带领下,一路上拔除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山寨和强盗。扫清了路上的阻碍,也顺顺利利的来到福建。五千士兵之中,除了两个士兵路上受了一点轻伤,有十几个士兵水土不服的了一些病之外,没有死亡的士兵,也没有战死的士兵。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平时光在路上被军官折磨死的或者逃走的士兵就不少。可是秦泰做到了一个士兵也没有落下,五千人出南京城,五千人一起来到福建省。

    一路上没有其他军队的护送,也没有沿路官府的支持,秦泰几乎没有打搅地方官府,在一切靠自己的情况下,徒步来到福建。士兵们没有觉得,但是秦泰身边的自信心却知道,秦泰黑了壮了,也变得更有男子汉的味道了。现在的秦泰穿上士兵的衣服,拿上士兵的武器,混在士兵的队伍里,估计很少有人能够发现他。他唯一和士兵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秦泰身上依然还有一股书生味。只要他不开口时候,只要他不站出来带头的话,大家还真的分不出秦泰和身边的士兵不一样的地方。

    在路上,戚家军的老兵们给新兵讲课,讲述作战技巧的时候,秦泰也被拉来听课。秦泰五人小组里,除了一个老了年纪的“老酒鬼”师爷之外,就只有秦泰的战斗力最差了。为了让秦泰学一点战术和技巧,展小小强烈要求老兵们狠狠地训练秦泰。展小小的意思是希望秦泰多学一点保护自己的本事,将来秦泰好保护他自己。而这几个讲课的老兵却不一样,他们觉得秦泰是一个好官,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出sè的地方官,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内阁大官。要是能够多学点军事知识的话,将来可能出将入相。所以他们一点不敢马虎,比自己当年学知识还要激动地给秦泰讲课。希望能亲手培养出一个未来的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之才。

    不知道是老兵的期望过高,还是秦泰这种文人的适应能力不够。秦泰对于战略战术的研究可以说是过关了,但是他的实际cāo作能力太差。秦泰拿刀犹如抓笔,使刀就像在练狂草。手上拿着长枪,却觉得怎么看都像是不搭界。秦泰的力气不小,但是和展小小练招的时候,总是接不住展小小三招。展小小就算是放水,秦泰也一定扛不住三招。所有的士兵总算相信了一个道理“老天爷是公平的。”老天爷给了秦泰一个好脑袋,一个聪明的脑袋,却没有给秦泰一个好身手。士兵们的脑子不如秦泰,但是身手绝对比秦泰好多了。

    不过老兵们发现秦泰一个秘密,秦泰的眼里特别好。所以老兵暗中试验了秦泰的shè击能力,发现秦泰的shè箭能力不比一个熟练的弓箭手差。秦泰不但眼力好,而且气定神闲,是一个天生的弓箭手。后来才知道,秦泰学过shè箭,在学校的时候,大家都学过“六艺”。所谓“六艺”就是礼、乐、shè、御、数、术。“礼”就是要学做人的道理和礼貌。“乐”是指音乐,据说音乐可以陶冶情cāo,也可以提高读书人的品味。“shè”就是shè箭,也算古代文武双全的代表。“御”就是骑马,通过骑马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体质,更能使学生们接近大自然。“数”就是数学、计算、天文等知识。“术”就是各种工具制造,工具的使用。这是所有读书人都要学的东西,秦泰不但学过,当时的成绩也不算差。

    秦泰的shè箭能力好,是老兵们的一个秘密,也是展小小要求的。展小小希望保守秘密,不让太多的士兵知道秦泰的本事。老兵们也觉得不错,士兵们知道了太多的秘密,对于秦泰没有什么好处。

    另外秦泰对于弩箭的安装和使用也很在行,甚至于会dú lì组装和使用弩箭。老兵们将维修和组装弩箭的事情交给秦泰,也算秦泰一个练习的机会。秦泰对于弩箭这种杀伤力特别大的武器其实很反感,但是一想到可以利用弩箭,减少伤亡的对付倭寇的时候,秦泰才努力克服自己的反感。有了弩箭在手,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也能一对一的对付倭寇,几个人组合在一起的话,就能应付一个方向的众多敌人。这在防御力上,是一个大大的进步。所以秦泰准备多制造和组装一些弩箭,以供大家将来使用。

第十八回 白兔戴冠十八

    秦泰一个人站在一个小土坡上,背着双手望着前面不远的地方,一个渐渐恢复起生机的城镇就在眼前。这个城镇就像秦泰的孩子一样,是秦泰和众多士兵,以及老百姓们一起争取过来的。说是把它当做秦泰的第一个孩子,这一点也不为过。秦泰对这里付出的感情真的真的太深了。

    一年前,秦泰带着五千福建本地的子弟兵来到福建的时候。这里的一切都令大家震惊,福建的惨状已经令人无法想象。这里寸草不生,房屋倒塌,百姓们衣不裹体,一个个皮包骨头,面黄肌瘦。

    而他们在做的事情,却令一个个士兵握紧了自己手里的武器。沿路不是躺在地上等死的百姓,就是一个个血迹斑斑的人。他们或者她们手里都拿着一些骨头,生吃一些肉。这里连树皮也没有了,哪里还有什么野兽?大家虽然心里都早有准备,但是看见真实的情景的时候,依然头皮发麻。这些饥不择食的百姓吃的肉是人肉,而且是活人的肉。因为死人的肉不新鲜,也不会溅得他们一身鲜血。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打死之后,再分吃这个活人的肉。这在过去蛮荒时代才发生的事情,现在在福建到处都是。这是福建百姓的悲哀,也是福建官员的耻辱。

    当百姓们看见大队士兵过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往后退。虽然他们一个个饿得快走不动了,但是他们依然拼命往后推。所有人都一样,士兵们猜测,要是他们这些人还有力气跑的话,他们一定会马上离开躲开士兵。更有展小小等几个眼力好的,发现几个百姓暗暗地抓紧手里的长骨头作为武器准备随时保护自己。展小小只要一想起这些骨头是人身上的大腿骨,就觉得一阵阵的恶心。

    “粮食?大米?是吃的。”一个实在是爬不动的老人,本来闭着眼睛等死。可他因为离士兵距离最近,竟然闻到了车上的粮食的味道。他的话马上令所有的人,用一种奇异的眼神看着士兵重重包围的一辆辆马车。

    有的士兵觉得,老百姓望着车上的粮食的时候,有点像sè中饿鬼望着一个,不,一群美女的样子。有的士兵后来回忆,说是百姓们好像一个守财奴看见一大堆的金子一样。但是小灵子后来回忆起来当时的时候,说老百姓们好像变得有jīng神了,一个个用贪婪、凶狠的眼神望着士兵背后的粮食。

    秦泰知道再不控制的话,事态将会发生变化,所以下令士兵严阵以待。

    正当士兵把jǐng戒圈扩大的时候,几个手里拿着人骨头的百姓带着大家已经包围了士兵。看来这几个手拿人骨头的男人,是这里的头头,大家都听他们的话。他们正准备包围士兵,把士兵消灭了,再抢走这里的粮食和物资。

    秦泰的眼力不错,马上看出了这几个中年男子的异样。他们不但比其他人结实,而且身上有一些金银首饰。看来他们平时不但吃得最多,更是拿了不少死人或者活人的好处。这几个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

    秦泰没有猜错,这几个人真的是这里的地方恶霸,平时就是称霸一方的地方混混。以前百姓生活好的时候,他们就是欺男霸女,做一些危害地方的事情。战乱起来之后,他们曾经勾结过倭寇,但是事后倭寇也要杀他们,他们只好离开倭寇的地盘,和逃难的百姓来到这里。到了这里之后,他们依然欺负百姓,威逼百姓们交出自己的金银珠宝。实在没有东西吃了,他们就带头吃刚死的人。后来发展成为吃活人,逼着这里的百姓每天至少供应两个活人。他们吃饱之后,才轮得上其他人吃。他们把守着路口,就是为了抢劫一些过路的百姓和军队。

    秦泰知道这些人在百姓之中的影响力很大,有他们在的话,百姓们不会臣服,也不会安心地跟大部队转移。这些人留下只会是祸害,成为将来内部的矛盾激化者。

    秦泰一指这几个跃跃而试的带头人,几个士兵早已严阵以待。士兵们拉开弓箭,箭箭不落空,就把这几个带头闹事的给shè死了。

    士兵的强硬态度,还有这么jīng确的本领,令失去了鼓动者的百姓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大家面对装备jīng良,jīng神饱满的士兵,真的没胆了。

    秦泰看着渐渐害怕的百姓,知道这个立威作用已经起作用了。百姓们要臣服,就要官员“恩威并用”。官员手里只有高压,百姓只会表面听话,迟早都会起来反抗。要是官员一再的只有关爱,百姓们就会无法无天,得寸进尺,渐渐官员就会失去威信。所以需要官员既要立威又要施恩于百姓,这样才是真正控制地方百姓的最好最简便的方法。

    秦泰站在一辆铁车上,对百姓说:“大家听着。我们不是官军,也不是路过的军队。而是来这里的地方人马。这里的粮食不是军粮,是大家的救命粮,是给大家的。本官是新任的地方官秦泰,他们是帮我们运送粮食的士兵。也是将来保护大家的护卫兵。虽然这些粮食是给大家的,但是需要统一发配,统一指挥。所以大家要跟我走,找到一个比较坚固的城镇,重新建立家园的同时,召集更多的失散百姓。本官在这里立一个规矩,凡是任何人都要令行禁止,不得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大家的利益。凡是有这种的害群之马,本官就毫不手软地杀了他。有多少杀多少,坚决不姑息。”

    秦泰说的是官话,也就是后来的普通话,大多数的福建老百姓听不懂。一些听得懂的百姓已经在为听不懂的解释。

    这时候几个士兵上来,用极正宗的闽南话翻译了秦泰的话,并告诉大家秦泰是一个大大的好官,一个真正为了福建百姓的好官。一个士兵更是告诉大家,这里的粮食是秦泰个人名义借来的钱买的,都是用来赈济这里的百姓的。要是百姓们还是不领情的话,就太对不起秦泰的好意了。

    百姓其实是最善良的,只要能够活命,只要有人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会感恩,就会听话。大家得知秦泰是用自己的身家xìng命,才换来的粮食,这粮食又一分钱不要的给大家的时候,大家感动了。从来只有向老百姓要钱的官员,从来没有听说过自己掏钱帮助百姓的官员。要是真的话,秦泰这个官员真的是大家的大救星了。

    秦泰命令小灵子清点百姓人数,再会同士兵人数,布置粮食数量。小灵子被任命为第一任的书记官,不但要记录每一次的百姓人数,更要确定每一次的下米数量。

    士兵们熟练地架起一口口大锅,加柴加水煮开后下米。秦泰曾经下过令,所有的军民都一样,一人一碗稀粥,谁也不能搞特殊化。就连秦泰也一样,同样是一碗稀粥。

    百姓们本来不相信,以为这不过是秦泰这种官员收拢人心的办法而已。更多的百姓都以为士兵们吃的一定不会和自己一样,秦泰这种官员的待遇一定不会和老百姓一样。

    没想到稀粥煮好之后,士兵们分成二十组,分别排队领饭。二千士兵首先吃饭,一人一碗稀粥,谁都一样。其他三千士兵,继续看管物资,要等一会才有的吃饭。二千士兵领完稀粥之后,秦泰和他的手下催促着百姓们也去领饭。百姓们一个个不太相信的领到一人一大碗的稀粥。虽然稀粥里的粮食并不多,几乎可以照得见自己的倒影,可是对于已经好久没有吃饭的福建百姓来说已经都好了。

    百姓们来不及喝粥,看见了更令他们不相信的一幕。秦泰等几个人,看上去不是士兵,更像地方官员的人,也一样排队领到一碗稀粥之后,蹲在地上和大家一起吃饭。这是官员吗?这是福建的父母官吗?这就是大家映象里的大明官员吗?要是大明官员都是一样的话,百姓就有福了。

第十九回 白兔戴冠十九

    一天两顿,每一顿每人一碗稀粥。百姓们知道了这支奇怪的队伍的规矩之后,渐渐开始适应起来。每每有新人加入进来,老人就会提醒新人要守规矩。

    秦泰的队伍继续前进,百姓们越来越多。逐渐超过士兵人数,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逃难百姓。秦泰要小灵子每天宣布纪律一遍,保证大家都知道这里的规矩。

    秦泰也不是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他不但有五千士兵,更有行踪神秘的展小小。展小小从一开始之后,就被“老酒鬼”师爷安排在百姓之中。展小小虽然不会说闽南话,但是她会听懂一些福建话,混在百姓之中可以了解一些最新资料。

    进福建不到十天,秦泰的队伍人数已经超过两万,其中五千人是秦泰带来的士兵,其他就是福建的百姓了。沿路上不但要照顾这些难民,还要清理尸体,所以进展并不快。

    秦泰来了之后,规定所有的人不许再吃人肉,将所有饿死的百姓,还有病死的百姓集中起来火化。火化的原因是埋葬尸体不但麻烦,而且容易发生瘟疫,所以秦泰只好下令每到一处集中起来火化尸体。在火化的地方,百姓们将知道名字的亲人刻在一边的石头上,不知道的写上“无名氏”。小灵子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逐一登记每一处火化的人数。

    短短十天而已,收留了一万多难民,却火化了近十万具尸体。有一些百姓得知秦泰带粮来救大家了之后,再也不吃人肉了。毕竟人肉不好吃,也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一些百姓自愿将一些尸体或者将要吃的活人放了。但是那些即将被人吃了的“菜人”不是快死了就是已经被打晕了的,大多数都没有在清醒过来。

    秦泰重新制定规矩,百姓之间不得欺凌弱小,不得杀人劫财,不得做违法的事情。秦泰兼任第一任执法官,亲自把关纪律和安定问题。

    展小小的作用马上发挥了,几个后来加入的难民之中,有几个读书人。他们暗中煽动一些百姓,准备抢粮离开。他们的意思是一天两碗稀粥算什么?粮食迟早会吃光,到时候大家怎么办?不如趁现在没有到目的地,士兵人数不多的时候,大家抢了粮食杀了官兵之后,分到粮食离开这里。有了粮食之后,大家可以活着离开福建,去其他地方生活。

    这些人不但有脑子,而且口才相当了得,一些难民已经被说动了。大家决定等待时机,一举将秦泰他们杀了,抢走车上的物资。

    秦泰得到展小小的密报之后,就知道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还好有展小小这个“卧槽马”在暗中帮忙,了解到了对方的秘密。秦泰马上组织士兵,利用极少数的戚家军老兵,当晚就把带头闹事的几个人抓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这些已经招供的人被绑在了一根根的木桩上。大家渐渐围拢过来,纷纷议论着这些人。这里面有三个煽动大家起事的读书人,四个福建当地的族长村长,十几个参与起事的骨干。

    秦泰出来了,这一次他没有往rì的笑容。他一身官服,衬托出他的威严和庄重。一边的士兵也全副武装,一个个变得严肃认真。

    秦泰走到木桩边,对大家说:“本官秦泰自认没有对不起大家,也没有对不起福建的百姓。本官赌上自己的身家xìng命,借来粮食和物资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福建的百姓,还不是为了大家的生计吗?可是这些人,竟然密谋屠杀本官在内的所有官兵,抢走这唯一的救命粮食。你们说,应该怎么处置他们?”

    一边的一个士兵是翻译,秦泰每说一句话,他就翻译一句话。大家渐渐明白了秦泰的意思。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吓了一大跳,不敢说什么。不知道的难民一个个神情激动愤怒,这些人简直是在害大家。

    一个脑子相当灵活的读书人,马上想到了应对方法,他吐出嘴巴里的破布。他说:“本人有功名在身,你就算是官员也不能杀我。这是大明的律法,你这个官员不能不遵守。”

    秦泰没有回答,这个读书人以为秦泰害怕了。就反过来又煽动大家说:“大家听着。我们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大家。粮食就这么一点点,要是再往前走的话,会有更多的难民。这些粮食迟早会吃光的。与其将来吃光了大家继续挨饿,不如现在抢了粮食离开这里。这里的粮食足够大家活着离开福建了,只要离开福建大家就有了活命的机会。他们才五千人而已,我们有近两万人。四个人打一个人,绝对有希望。在这里等死不如杀出去,找到一条活路。”

    难民之中本来就有几个他们的人,他们就带头煽动起百姓。百姓之中也有人犹豫起来,毕竟能够活下来的诱惑太大了。

    秦泰也早有准备,一些早上混进难民之中的士兵已经各就各位,渐渐靠拢难民中的闹事者。就等秦泰一声令下,这些闹事者就会马上身首异处。这是事先秦泰和大家商量好的,秦泰建议活抓这些人,“老酒鬼”师爷却建议就地格杀。“老酒鬼”师爷经验老道,这是一个杀敌立威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扼制以后更多的闹事者。最后大家都同意了。

    秦泰一挥手,大家以为士兵们冲过来的时候,几个准备后撤的闹事者已经被身边的难民打扮的士兵给杀了。难民们吓得远远地躲开,谁也不敢靠近这几个敢在这里杀人的“难民”。

    读书人看见秦泰从容不迫的样子,就知道这些“难民”是秦泰的士兵假扮的。这个读书人脑子特别灵活,马上又说:“大家不要慌。这是这个官员设计好了的。杀人的是士兵,他们不是我们自己人。”

    秦泰却站出来说:“谁是自己人?谁又不是自己人?”

    秦泰的话令大家莫名其妙,就连脑子特别好使的那个读书人也傻了眼。

    秦泰又一挥手,大家马上吓得再往后退。这时候化装成难民的士兵一个个站出来用正宗的闽南话说出自己的名字和籍贯。难民们都没有了话,这些人是福建人,而且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秦泰又说:“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带来的五千士兵都是福建人。他们最少三代都居住在福建。要是我想害大家,我想害福建的老百姓的话,大家说他们还会听我的话吗?所以说大家要知道谁才是自己人。”

    秦泰的话一落下,身边所有的士兵一起用闽南话翻译出来。难民们马上接受了这个事实,士兵们一个个都是福建人,这支福建人自己的军队马上被大家接受和信赖。

    读书人就知道大势已去了,但是他依然不想死。他说:“大家不要相信他们的话。他们在福建之前,可以在路上学我们福建话。他们并不是都是福建人。至少几个军官不是我们福建人。士兵要听长官的话,所以这支军队其实不是我们的军队。”

    秦泰阻拦了一边的几个激动的士兵,他慢慢地走到这个读书人身边。秦泰说:“你的口才不错。是不是依仗着你有功名在身,本官不敢把你怎么样,就敢在这里煽动百姓吗?”

    读书人挑衅的看了秦泰一眼,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就是这儿一个意思。

    秦泰举起一块牌子,说:“你是泉州人士。我是新任泉州知府。你虽然有功名在身,但是不过是一个秀才而已。本官以泉州知府的身份革去你的所有功名。理由是你身为朝廷公认的秀才,煽动百姓企图杀官截粮。你已经不是什么秀才了,我要杀你易如反掌。”

    读书人被秦泰的话吓住了。这时候几个带队的军官,已经用家乡话解释了自己的身份。更有一些难民认出了他们的身份,或者知道他们没有说谎。更有几个难民认出了士兵里的亲人,他们抱着自己的亲人哭诉这自己的遭遇。这下子难民和士兵的距离拉近了。

    读书人不知道是真的怕死,还是吓傻了,竟然说出了令大家侧目的一段话。“不要杀我,我不是福建人,我是倭人。我是倭国人,真的是倭国人。长期被派遣到你们支那,就是刺探情报和煽动百姓和官府对立的。只要你们不杀我,我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保证我们的人不会杀你们的,只要你们不反抗就好。”

    秦泰冷笑一下,说:“你承认是倭寇就好。我们不需要你这个jiān细的保护,更不需要你们倭寇的‘手下留情’。真好利用你杀一儆百。清理一下队伍里的jiān细和败类。杀,把这个倭寇jiān细杀了。”

    三个读书人,四个族长村长,十几个骨干一起被杀。事后士兵们拉下他们的裤子,才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人竟然穿着倭寇才穿的“开裆裤”。这些jiān细和叛国的叛徒,着实令所有的难民傻了眼。

    经过清理之后,秦泰下令,不愿意和大家一起走的可以留下。秦泰不会管他们的死活。凡是和秦泰一起走的,就要遵守秦泰制定的规矩。凡是企图闹事,或者煽动大家的人,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出发的时候,有十几个难民没有走。其中有几个是被杀的人的亲戚,他们仇视秦泰,不愿意和秦泰一起走。有的就是倭国的jiān细,不敢再跟着秦泰他们了。还有几个是秦泰的士兵假扮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调查留下的人的身份。只要是jiān细或者倭寇的话,就地解决,绝对不留尾巴。

第二十回 白兔戴冠二十

    秦泰带着一大群难民最后来到了莆田县,也就是秦泰的好友石雄当初上任的莆田县。秦泰本来还想继续前进,但是前面的局势更加不稳定,随着的难民人数也已经超过五万,加上莆田本地陆陆续续赶过来的百姓,估计怎么也会超过六七万。这么多的人在一起往前走的话,不安全更不方便,秦泰只好在莆田留了下来。

    莆田县在福建的中部,属于福建的核心地带。原来正式居民三万八千多人,后来经过战乱和灾荒,大家走的走、散的散。

    秦泰命人勘察了周边的地势,莆田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虽然莆田的城池已经被破坏了,但是基础还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用多久就能重新建造起来。城里的房子基本上都完好,只要轻微的改动一下,就能继续住人了。

    秦泰下令大家一起动手,修建城墙的修城墙,建造房屋的间房屋。并在城外五里建立了一条条的安全沟,“安全沟”就是防止骑兵或者大规模军队偷袭莆田县的防御xìng设施。

    大家听说秦泰要在莆田安营扎寨之后,本来有点犹豫不想再东走的难民都回来了。大家在莆田县大力营造自己的家园,希望在这里能够生活下来。一些本来已经离开莆田县的老百姓也回来了。

    秦泰估计了一下,粮食还够大家吃上两个月,再说第二批粮食马上就要到了。物资和药品也够大家用的了,只要大家再艰苦一两个月的时间,莆田城建好之后,大家就不用再担心挨饿受冻了。

    秦泰带着足够的粮食,在莆田县建立新的城池,这一消息马上在福建全境传了开来。许许多多的难民还有其他地方的百姓几乎是涌进莆田城。

    为了安抚大家,秦泰派“老酒鬼”师爷为代表,和一些地方族长商量后续问题。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由官府也就是秦泰出面,向一些无主的地方下达命令,大家这些外来的难民投标。所谓的“投标”,其实就是以一个村或者一族人为一户,自己报目标,以来年的粮食为标准,竞选每一块土地的使用权。

    得到土地之后,每一户选出一个首领或者族长、村长,由这个人带领大家建立自己的家园。莆田县原有的居民所以选择继续留下,或者卖地给这些人,或者加入他们的队伍中一起发展。

    莆田城里地方已经不够大了,所以秦泰找人除了要建立城池,还要帮百姓建立自己的临时住处。一些老人和孩子暂时留在莆田城里,统一照顾和看管。大人们就有时间集中在一起开发自己的家园了。

    当大家为自己建立家园,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麻烦来了。一个老百姓打扮的人来到莆田,刚进成立不久之后,就被士兵抓到了官府。

    在莆田城里,看上去平静,其实大家的jǐng觉xìng都很高。各地的代表都在莆田城里,大多数都是老人家,他们对自己人相当熟悉。这个人不但大家都说不认识,而且不像福建本地人。士兵们一问这个人,这个人竟然不懂闽南话,马上就被当做jiān细抓了起来。

    这个人被押送到官府,这时候“马三刀”正好当班。“马三刀”三两下就逼问出这个人的目的。原来这个人是倭寇的jiān细,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刺探这里的虚实。看来已经有倭寇盯上了这里。

    “马三刀”立即去找秦泰,把这个人的身份和目的汇报给秦泰。秦泰知道之后,下令立即将这个jiān细杀了,绝对不能让这个人活着离开莆田,不然的话莆田危险了。

    “马三刀”回去就把这个jiān细杀了,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并不多。不要说百姓了,就是一些士兵也不知道。大家都以为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

    可是三天之后,一个穿着倭寇衣服的人,明目张胆地骑着一匹快马来到莆田。他还没有靠近,就被一小队巡逻的士兵阻拦了。这个倭寇也不多说一句话,拉弓放箭,将一封信shè到一边的木桩上就离开了。

    士兵拔下箭和上面的书信回去禀报秦泰。秦泰打开一看,这是一封勒索信。上面说大明官方所杀的是倭寇的一名小头目。倭寇对此非常不满意,要求大明官方做出解释。必须赔偿倭寇粮食一万石,白银三万两。不然的话倭寇将派大军扫平莆田,杀光所有的男人,抢光所有的财务,留下所有的女人卖到其他地方去当奴隶。

    秦泰很生气,在自己的国家,抓了一个刺探军情的敌国jiān细,杀了这个人很正常。倭寇不但不道歉,还要威胁自己,这些事情不但秦泰不会做,就连一般的大明官员也不会做。

    秦泰就在一块木板上写道:“尔等倭人,胆敢欺压上邦,杀我百姓,欺我姐妹,是我大明的仇人。本官秦泰在此立誓,绝不与尔等妥协。不把尔等倭人赶出大明国土,绝对不罢休。尔等要战就战,我大明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要保护自己的家园。福建地方官秦泰立。”

    秦泰命人将这块木牌立在官道上,就让倭寇的探子看清楚了。

    秦泰的行为得到大多数的百姓的支持,但是也有不少的百姓担心起来。莆田是一个县一级的小地方,秦泰也不过五千士兵而已。倭寇不但凶残而且人数众多,秦泰这些人能不能抵挡得住倭寇的进攻?

    几天后,第一股倭寇来了。这股倭寇人数并不多,只有一千多人。他们明显没有打听清楚秦泰的人马有多少,就敢轻易攻占一个县城。

    秦泰的五千士兵,严阵以待,只用了三千新兵,就把以前倭寇杀了一个东倒西歪。一千倭寇逃回去的不到五六十人。所有的百姓都震撼了,这些士兵不但够勇敢,而且一个个都不怕死。这样一来,大家安心不少,都抓紧建设自己的家园。

    可是秦泰一点也不高兴,这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暴露出不少问题。三千大明士兵,以逸待劳,等一千倭寇自己送上门来找死。三个打一个的情况下,三千大明士兵死伤六百多人,对方虽然有一千多倭寇,但是其实上在第一轮的shè击之中就已经死伤过半。三千对五六百,竟然死伤比例是一比一。可见倭寇的的战斗力还有勇敢,是大明军队比不上的。

    要是对方也是三千人,对付大明三千士兵的话,秦泰不敢想象。结果一定会是自己一方失败告终,唯一的悬念就是对方花出多少代价战胜这场战斗而已。

    秦泰来不及给士兵们做出什么承诺,因为他知道倭寇吃了亏不会罢休的,将会有更多的倭寇前来莆田。到时候不会是一千倭寇,而是数千倭寇,甚至于上万倭寇。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秦泰一边叫随来的军医为受伤的士兵抓紧治疗,一边召集所有军官召开战前动员大会。并且布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不久之后秦泰的探子来报,回去的倭寇都被倭寇头领杀了。倭寇头领气得打翻了桌子,说要一定铲平莆田的大明军队,为死去的自己人报仇。

    秦泰在动员大会上,宣布正式进入战备状态,迎接倭寇的大举进攻。

    几个懂军事的军官们,把自己的意见上了出来,希望对秦泰有所帮助。

    不久之后,秦泰下令。第一,在莆田城外的所有百姓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回到莆田城里。第二,命令小灵子清点百姓人数,统计出男女老小的正确数字。第三,“马三刀”监督下,更换所有士兵的武器,把一些不结实或者有破损的武器换下来。第四,秦泰亲自组建一支弩箭队,发放弩箭和其他配件,这支军队将摆在城墙上,作为主力防御xìng军队。第五,在莆田城里进行军事管制,严谨所有人无故走动和进出。第六,将一些重要物资深埋或者藏于地下秘密地方。第七,给士兵们配发急救药包和干粮、清水,做好战斗准备。第八,腾出一些空房间,准备接受一些伤员。第九,粮食准备好,一旦战斗打响之后,一些妇女立即开锅做饭。保证士兵们还有其他一线人员能够吃上干的米饭,而不是平时的稀粥。第十,抓紧制造一些防御xìng的工具,例如滚石、木枪、排墙等等。

第二十一回 白兔戴冠二十一

    秦泰一边布置士兵严阵以待,一边找来各地的族长。秦泰开门见山地说:“各位族长、老者,现在来不及我们客气了。倭寇已经集结更多的人,要来攻打莆田。要是莆田城破了,我们的家园就没有了。不但家园没有了,而且我们的希望也没有了。本官已经决定带着所有的士兵,死守莆田城,和莆田城一起共存亡。不知道大家的意思怎么样?”

    几个族长对看了一眼,一个族长说:“大人,您的恩德小老儿终生难忘。不过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我大明军队有几成把握能够打胜?”

    秦泰很老实地说:“对方兵力有多少,现在本官不知道。但是绝对不会少于四五千人。因为逃回去的倭寇,一定会把这里的士兵人数汇报给他们的首领。就算他们自大,觉得一个人能打得过我们一个士兵的话,也必须四五千人。要是他们想一鼓作气打败我们,或者想要一个完胜的话,他们就要六七千人,甚至于等多。要是他们派的人在四五千左右的话,我的士兵应该可以对付。要是七八千人的话,我就不敢保证了。要是他们来上一个万把人的话,我们连一成把握也没有。所以就要靠大家一起坚守莆田这个新家了。”

    一个族长又说道:“请问大人,您知道对方一共有多少人?他们会不会倾巢而出?这样的话,加上我们会有多少把握?”

    一边的一个军官,知道秦泰回答不上来了,就接口道:“对方是倭寇中的田中部,头领叫田中一郎。手下号称十万,其实不过三万多一点点而已。多年来和俞大猷将军交战,死伤不少。现在估计真正能上战场的应该在一万五到一万八左右。田中一郎不会傻到不顾大本营,所以最多一次xìng派出一万三千人左右。我方有四千三百多士兵,加上这里是我们的地盘,要是对方手上没有什么大规模武器的话,应该可以坚持三到八天。要是突围或者偷袭的话,应该可以和他们一拼。但是正面交锋的话,我们绝对不如倭寇。我们四千多人最多只能拖住对方一个时辰,造成对方四到五千人的伤亡,我们就会全军覆没了。”

    族长们不说话了,但是秦泰有话要说。他说:“这只不过是士兵们的那一部分,如果加上大家的话,就不一样了。四千多的子弟兵,加上我们数万百姓的配合,就算对方来个一万五千人也只能是无功而返。希望大家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地盘,大家联手对付倭寇。”

    一个族长站起来说:“各位族长,我们都是经历过倭寇洗劫的人。我们当初见识过倭寇的残忍,我们百般忍让最后依然是家破人亡。现在这里是我们的新家,我们的新希望。秦大人不但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更是一个好父母官。我相信在他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好转。再说这些士兵不是外人,都是我们福建的子弟兵。将来我们福建人要生存下去的话,就是需要他们这个好后生。要是我们不能帮助这些后生的话,将来我们面对不了自己的祖先,更是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我赞成秦大人的主意,留下来一起抵抗倭寇,为自己的家人报仇,为自己的家园奋斗。只有杀了这些倭寇,我们才会有好rì子。”

    又有一个族长说话了,他说:“反正我们也没有地方可以去了。手上没有粮食,大家只能饿死。秦大人不但手上有粮食可以让我们活命,而且帮我们打倭寇。打倭寇我们虽然有危险,但是不一定都会死。要是离开了秦大人的话,我们不用多久都要饿死。我也赞成留下。”

    两个族长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反响,大家逐渐统一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留下来和士兵一起对付来犯的倭寇。

    这时候小灵子的统计报告也出来了,百姓人数一共七万三千人。其中青壮年男子一万人左右,二十到四十岁的妇女一万五千多人,老人和孩子最多,分别是三万一千多人和两万多人。

    秦泰决定,一万多男子和部分士兵组成第一梯队,在外围阻挡倭寇的进攻。一万五千多妇女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人为运送队兼任未来的医疗队,专门运送武器物资还有伤员。一部分人把守城楼,作为第二防御主力。一部分人照顾老人孩子,并且做饭洗衣。老人之中一些比较灵活的,充当联络员,传递命令什么的。手脚不利索的老人,协助妇女组清理装备和武器,小孩子们集中在一起,留下少量的妇女看管他们。

    秦泰从谭纶那里骗来的武器和装备派上了大用处,这些装备分发给男子和妇女们,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的防御能力。

    这边刚刚安排好,倭寇这一边也开始运动了。探子来报,田中一郎亲自带着手下的倭寇倾巢而出,决定一鼓作气打下莆田城。而且人数大大超过秦泰所预料的一万八千人。原来田中一郎利用俞大猷在福建抗倭的机会,吞并了一些小倭寇团体,不但充实了自己的力量,更是扩大了自己的地盘。田中一郎现在有手下五万四千多人,除去老人、女人、孩子之外,可以上战场的一共三万余人。这一次田中一郎准备杀鸡儆猴,亲自带着这三万倭寇浩浩荡荡杀向莆田。

    这一场战斗,对于秦泰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战。就算是后来的回忆,秦泰依然不堪回首。秦泰曾经用惨厉来形容过战斗,可见这一战的残酷。

    三万倭寇分兵三路,田中一郎带着两万主力由中路开进。田中一郎的弟弟田中三郎带着五千倭寇由左路进攻。田中一郎的内弟竹内太郎带着另一路五千倭寇从右路进攻。

    左右两路倭寇遭到秦泰的守军激烈的阻拦,他们寸步难进。中间一路倭寇,依仗自己人多势众,攻了进去。不但杀死了所有的阻拦者,更是夺取了不少秦泰大明士兵的弩箭。

    田中一郎不愧是一个大头领,没有自己顾自己杀进莆田城,而是分出人马去帮助其他两路人马。当时士兵们不知道中间一路已经被倭寇攻破,所以没想到倭寇会内外夹击。当城内发出撤退命令的时候,城外的人已经死伤严重。而传递消息的老人,却因为怕死自己躲进了城里。这才导致城外近一万的士兵和百姓死伤大半。

    退守莆田城的大家,马上关上刚修好的城门。在城楼上和倭寇对战的大家,也被这么多的倭寇吓到了。大家初略估计了一下,倭寇人数怎么的也有两三万,大大超过了之前估算的人数总和。

    传递消息的老人终于得到了报应,因为他的胆小,没有及时通知到左右两边,导致老人的大儿子死在了倭寇手上。老人的二儿子也对自己的父亲很鄙视,说要和这个老人家脱离关系。老人家第一次觉得自己错了。

    田中一郎真的带来了大型攻城工具,云梯、攻城车、石炮等等。

    秦泰知道城门毕竟刚建造,还不够牢固,估计坚持不了多久了。所以冒险下令放弃城门,退到内城和倭寇进行最激烈的巷战。一房一楼,一街一地的和倭寇开展斗争。这时候弩箭的威力就能发挥了。

    田中一郎以为城门攻破以后,大明军队算失败了。所以没有预留预备队的下令,全部进城杀光所有的男人。这时候田中一郎的人数是二万人左右,秦泰的实际战斗人员加上所有妇女不过两万五千人左右。

    秦泰亲自带一队弩箭手把守一个区域,展小小带着一群敢死队队员近距离和倭寇发生肉搏战。弓箭手在一边找机会就放箭。最后的妇女也人人手里拿着武器,准备随时冲出来和倭寇决战。

    秦泰的弩箭队发挥了重大的牵制作用,近两万的倭寇,秦泰的弩箭队一共消灭了近万人,几乎消灭了一半。展小小的敢死队几乎全体阵亡,只留下了展小小和三个戚家军的老兵,四人也伤势严重倒在血泊之中。是后来在情理的时候,才发现他们还活着的。

    当敢死队员全部倒下之后,妇女队动手了。她们这群妇女们,几乎是两三个人围住一个倭寇,不要命的和倭寇对杀。倭寇用倭刀砍妇女,妇女用自己手上的武器捅倭寇。事后清理现场的时候,多数妇女和倭寇几乎是缠在了一起。大家想分开他们,却只好砍断倭寇的手脚、身体才能分离出来。好些妇女是抱着倭寇,用自己的牙齿死死的咬住倭寇的咽喉或者其他部位而死的。

    后来妇女队死光了,老人们纷纷拿着所有可以用的武器冲向倭寇。一个老人用手里的秤坨子砸死了一个倭寇,却被另外一个倭寇从背后用倭刀砍死了。一个老太太,用手里的一把菜刀砍死了一个倭寇,已经没力气拔出菜刀,倒在了倭寇身边。

    田中一郎最后被“马三刀”和其他两个戚家军的老兵包围了。这时候田中三郎和竹内太郎已经被大明士兵杀了。“马三刀”亲手杀了田中三郎之后,过来围住田中一郎。田中一郎知道大势已去,所以不再纠缠,准备带着不多的手下逃回大本营。只要他们不死,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田中一郎带人杀出莆田城,这时候在一边的秦泰,马上翻上上马,追赶田中一郎。“马三刀”不放心秦泰,也连忙骑马追上去。在两个人的夹击下,田中一郎的所有手下全部击落被杀。田中一郎企图用钱买通秦泰,秦泰二话不说直接用手里的弩箭shè杀了田中一郎。除去了这个危害福建多年的倭寇头子。总算为福建杀了一个杀人魔王。

    得知田中一郎被杀之后,城里大家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可是亲人的死伤更加令他们哀伤。不但五千士兵只剩下不到一千人,而且一万多的青壮年几乎全部阵亡。一万五千多的妇女,剩下不到三千人。老人也几乎死伤过半。唯一的没有受到伤害的就是孩子们,他们没有一个伤亡。

    战后,秦泰大力救助伤者,尽力保护伤者恢复。因为田中一郎被消灭,其他倭寇不敢再侵犯莆田。秦泰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更多的百姓前来投靠秦泰。秦泰利用新来的百姓,征兵补充兵源的同时,将莆田大力发展开来。逐渐以莆田为中心,渐渐在福建发展起来。

第二十二回 白兔戴冠二十二

    秦泰带着大家重建莆田县的时候,俞大猷始终没有露面。不管是在秦泰新到福建的时候也好,还是选定莆田城作为根据地也好,还是在田中一郎进攻莆田前后也一样,这个名义上的福建最高军事长官,手里有大量军队的俞大猷,就是不露面。

    事后秦泰和一些戚家军的老兵分析,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俞大猷和戚继光一样,都是江南总督胡宗宪大力提拔起来的将领,他们对于胡宗宪的提拔之恩不敢忘记。胡宗宪和秦泰的不对路,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俞大猷不好意思和秦泰走得太接近。第二,秦泰此次带着福建本地士兵来福建,名义上是安抚福建百姓,其实有点“越权”的嫌疑。就连一般的士兵也以为秦泰在和俞大猷分福建的军权。虽然秦泰不过小小六品官员,但是秦泰身后有裕王,手里不但有兵而且有粮有银子,这样一来就比什么都没有的俞大猷强上许多。历来都是文官管武将,六品文官压制或者制衡一二品武将的事情在大明不是没有过。如今的戚继光身边不是有一个谭纶吗?所以俞大猷不得不提放秦泰。第三,秦泰带来的士兵不但都是福建本地人,而且有一些曾经还是戚继光的手下jīng兵。俞大猷怕戚继光“捞过界”,有了将来占领福建的可能xìng。第四,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希望身边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所以俞大猷宁可坐视秦泰的军队被田中一郎消灭,也不愿意和秦泰合兵一处。

    虽然俞大猷不管不顾秦泰,但是秦泰用自己的实力和百姓们的众志成城,打赢了田中一郎。这样一来秦泰的名声大振的同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拥护。越来越多的百姓赶到莆田,请求加入到秦泰麾下的地盘。

    这时候秦泰却不在莆田城里,而是出现在莆田城外不远的一座古刹里。身边只带了展小小和小灵子两个随从,他是应邀前来品茶论道的。

    邀请秦泰的人,是这里寺院里的主持小山大师。陪同在一边的还有一个秦泰的老熟人,秦泰名义上的师傅。就是那个曾经一心想求秦泰成为出家人的山西平遥寺庙中的大长老。

    秦泰喝着福建特有的乌龙茶,和两位大师坐下谈论着佛法和佛教历史。

    说起这座寺庙,不得不提起另外一座古刹和几个高僧大德。这座古刹就是位于河南中岳嵩山少室山上的少林寺。这座古刹始建于两晋时期,属于中国第一批的古刹之一,虽然年代没有河南洛阳白马寺那么久远,但是名声一点不亚于白马寺。原因是因为少林寺不但是禅宗祖庭更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南北朝的时候,从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来了一个叫菩提达摩的高僧。他曾经是天竺国的王子,有机会继承父亲的王位,但是他遇上了他的师傅,在师傅的点拨下出家为僧。他的师傅圆寂【出家人称呼离世为圆寂】之前告诉达摩,三十年之后东去天心传教弘法。这个“天心”就是指中国内地。达摩遵从师傅的遗命,在他一百零八岁的时候出发,走了近五年才来到中国。一路上不但领略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更创造了一些奇迹。例如“一苇过江”、“单人过沙漠”等等。后来达摩选在少林寺落脚,面壁修炼数年之久。在中国开创禅宗,广收弟子门人。后人称达摩为“禅宗祖师”,建立起中国佛教第一流派。

    有人曾经问过高僧大德,达摩的真谛是什么。一个高僧回答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若要纸上求妙法,笔尖沾干洞庭湖。”可见达摩的禅机妙不可言传,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顿悟”和“立地成佛”。这是佛教最高开悟境界,也就是“成佛”的最好途径。

    达摩后来传法于神光慧可,此人原来是道家的一名弟子,道号“神光”。此人坚信道家学说,前来和达摩辩经。达摩不理会这个前来“踢馆”的外家人士。神光在一边和一般的百姓一起听达摩讲经说法。第一天神光觉得达摩祖师的话狗屁不通,第二天神光依然觉得达摩的话格格不入,有违天道伦常。第三天神光开始迷惑了,觉得达摩的话似是而非。第四天,神光彻底糊涂了。自己所坚信的理论,在达摩的开示下,变得有点离经叛道了。第五天,神光开始和一般的百姓一样,用真的感受达摩的理论,用平常心细细品味真理佛法。第六天,神光开始学会理xìng的分析佛家和道家之间的区别和宗旨。第七天,神光在达摩的开示下,豁然开朗,领会到了佛家学说的真谛。神光求达摩祖师收他为徒,达摩为了考研这个神光,故意不去理会跪在雪地的神光。神光在雪地里一跪就是七天七夜,达摩祖师依然不动心。才有了后来“断臂求法”的故事。神光用自己的一条手臂,证明了自己出家学佛的决心,达摩赐名“慧可”。他就是禅宗二代祖师神光慧可。

    达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之后,就圆寂了。但是有信众在路上看见达摩西行,不但赤着脚,而且一只草鞋挂在拐杖上。慧可主持大家开棺求证师傅的行踪,打开棺木里面只要一只草鞋而已。原来达摩完成自己的任务,用假死离开中国,回自己的故乡天竺去了。

    禅宗衣钵传至第五代,祖师一次出题考问众弟子。一个最低贱的苦行僧惠能竟然做了一首令祖师惊讶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师觉得这个惠能的悟xìng特别好,但是当时的情形不能太接近惠能,这会引起众多弟子的不满。所以祖师故意训斥惠能,暗中暗示惠能晚上来方丈室找自己。

    当晚祖师私下会见了惠能,考核惠能的佛理和悟xìng之后,决定传法于惠能。开宗明义地将佛法正宗禅理禅意传授给惠能,并将代表正宗的达摩衣钵传给了惠能,宣布惠能为禅宗六祖。并要惠能连夜下山,去南方弘法。其实是怕惠能不被这里的弟子所接受,更怕大弟子神法加害惠能。

    惠能私下少林寺,但是并没有什么人关心。一个做苦力的僧人不见了,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几天之后,大弟子神法按照规矩,请求祖师传法,正式成为禅宗第六代继承人的时候,祖师宣布传人另有其人。自己已经将祖师衣钵传于此人,神法并不是自己的正宗传人。当时就引起了大家混乱,此时佛教弟子已经不下十几万,禅宗祖师不但是禅宗之主,更是所有佛家弟子的jīng神领袖。神法不甘心地位就这么没有了,就秘密封锁消息,一边追杀惠能抢回祖师衣钵。祖师为了惠能的安全,依然决定提前圆寂。按照规矩祖师圆寂,要昭告天下所有的寺庙。这样一来神法不但不能阻止惠能,而且神法不能公示祖师衣钵的话,就能证明惠能真的是禅宗传人了。

    惠能一路南逃,身后不但有神法的追杀,更有众多世间的烦恼。神法为了杀死惠能,故意放话出去,说惠能偷了禅宗之宝,谁要是抢回来的话他重重有赏。导致一些贪心的俗人以为惠能身上有什么金银珠宝,一路上毒杀、刺杀、追杀不断。惠能最后逃进岭南山里,过着犹如野人一样的生活。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惠能彻底领悟了祖师的佛法。后来惠能出山,在一座茅草屋里传法授徒。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草庐传法”。惠能开创了南宗佛法,加快了佛法在南方地区的普及。这个岭南就是现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统称。

    少林寺一直以来都是双向传承,不但是佛法的传承地,更是中国武术的传承地。早在达摩祖师在世的时候,就建议寺中弟子学武强身健体的同时护国护寺。历代少林寺主持都要选派一个高僧大德出任护寺僧,带领一些年轻的僧人学武练功。到了隋唐的时候,少林寺更是帮助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除去了为恶河南的王世充部,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事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太宗皇帝,来少林寺感谢众位师父。少林寺众僧拒绝了所有的物质封赏,也拒绝了到朝中担任高官,只接受紫衣袈裟各一件,水碾一具。李世民为了感激少林寺,赐下嵩山少室山给少林寺,作为少林寺的佛田。并下旨允许少林寺自己组建合法的僧兵队伍,保家护院的同时,可以广收俗家弟子。

    少林寺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明朝的时候,少林寺已经是中国武术界的泰山北斗。当时有一种说法叫“拳出少林,剑归华山。”也就是说所有练拳的,都要称呼少林为祖师,十有仈jiǔ都是和少林有关连的。不是少林俗家弟子教的,就是少林的旁支,或者直接是从少林寺学来的。

    福建莆田少林寺的来由是因为江南的倭寇。第一批的少林弟子是因为家乡有倭寇作乱地方,他们请了一些同门师兄弟回家乡保家护乡。可是他们人数不多,几乎全部死在了福建。最后一个师兄弟将自己的师兄弟们供奉在福建寺庙里,自己也留了下来。这个僧人虽然从此没有离开寺庙,但是开始教授附近的百姓一些武术。

    福建少林寺的建立,在于明朝的一份调兵函。朝廷调嵩山少林寺的一队僧兵去福建帮助官兵抵抗倭寇。朝廷的意思是倭寇多为倭国的武士,不如叫中国的功夫高手少林寺的人去消灭。第一批的僧兵出发了,他们一行三百人由河南嵩山出发,来到福建东南沿海。

    第一批僧兵的失败,原因很多。第一是不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第二就是水土不服,大多数的僧兵jīng神不佳。第三,就是低估了倭寇的残忍和作战能力。第四,朝廷军队没有及时配合。第五,后勤保障没有跟上。僧兵不同于士兵,不但不能吃肉,而且不习惯福建当地的伙食,吃不好睡不好,怎么能和倭寇作战?

第二十三回 白兔戴冠二十三

    就这样三百从来无往不利的少林寺僧兵初战失利,后来的战斗之中也输多胜少。原因之中还有一点,就是僧兵不喜杀生,倭寇却是残忍无比。僧兵只想活捉倭寇,倭寇却不顾自己人的死活,就是只知道杀人。僧兵一要顾忌当地百姓,二要注意注意不多造杀孽,顾虑太多当然不行了。

    为时近一年的作战,三百僧兵死伤殆尽。朝廷只好宣布调回僧兵,僧兵第一次以失败告终。剩下的僧人之中,只有七个僧人回到了嵩山少林寺。有一些僧人从此留在了福建。一来为自己的师兄弟守灵,二来决心不打败倭寇不回嵩山少林寺。

    俞大猷其实也是嵩山少林寺的俗家弟子,更是一个辈分很高的一个弟子。他不但学得一身硬功夫,更是将少林棍法和军队里的作战棍法合二为一,创造出自己的棍法。他把自己的棍法普及福建军队的同时,更是亲上嵩山少林寺,再一次请僧兵下山。

    不过这一次俞大猷聪明了,是请少林寺的僧兵们作为教练,教导士兵为主。等僧兵们熟悉了福建的地理环境之后,才派他们配合士兵出战。这样一来不但嵩山少林寺的师傅们容易接受,也对这群僧兵也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嵩山少林寺初步答应了俞大猷的请求,但是依然需要朝廷的调兵函才可以。俞大猷出面,请江南总督胡宗宪上奏朝廷,再一次请嵩山少林寺僧兵下山去福建助阵。

    朝廷的调兵函下达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再一次组织僧兵出征福建。但是为了更好的指挥和控制这支僧兵,少林寺决定将指挥权交给福建的小山大师。小山大师原来是少林寺的弟子,也是第一批的僧兵。后来自愿留在福建,一边为师兄弟们建立佛塔,一边熟悉福建的风土人情和倭寇的情况。多次送来倭寇的情报资料,便于少林寺的僧兵针对练习。

    在秦泰来到莆田的时候,小山大师刚刚接到少林寺的信。信中不但同意小山大师在福建建立少林寺下院,而且将未来的僧兵指挥权交给了小山大师。少林寺方丈大师并要小山大师物sè一个可靠地地方将领,带领这群僧兵抗倭。小山大师本人对俞大猷的感觉不错,说起来还是师兄弟关系。但是小山大师对于俞大猷的部下的违法乱纪却是十分的不满。

    这时候秦泰的出现,令这个小山大师眼前一亮。秦泰不但是一个爱老百姓的好官,更是一个军纪严明的地方官。秦泰身边的士兵都是福建本地人,和福建的百姓有很深的关系,这样一来打起仗来会更拼命,平时也不会太欺负当地的百姓。不像俞大猷的军队,来自五湖四海,而且还有一些强盗、土匪招安来的,他们才不会管百姓们的死活,打起仗来也是斤斤计较。

    所以小山大师请人去求见秦泰,希望秦泰能来一次新建的福建莆田少林寺。刚好一个老僧说他认识秦泰,曾经还是秦泰的师傅。小山大师仔细的向这个老师傅问了秦泰的事情,老长老知无不言,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小山大师就更加喜欢这个和佛有缘的秦泰大人了。

    这时候田中一郎一战刚刚结束不久,莆田城里需要人力物力的恢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但是大多数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士兵得不到快速补充,这就是一个致命的问题。要是其他倭寇来犯怎么办?俞大猷的散兵游勇来了怎么办?

    小山大师的邀请,使秦泰眼睛一亮。秦泰曾经听一个莆田当地的百姓说过,莆田不远有一座寺庙,里面有一些原来的少林寺僧兵。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个个身手了得。要是能请的动他们的话,不但莆田城安全了,而且训练出来的士兵绝对以一当十。

    秦泰就带着展小小和小灵子来到这个后来赫赫有名的福建莆田少林寺。小山大师带着全寺的僧众出来迎接秦泰,秦泰以弟子之礼拜见小山大师和老长老。小山大师和老长老对于秦泰的礼貌表示很大的欣慰。

    展小小这时候身上还有七处伤口,脸sè也十分苍白。秦泰本来不想带展小小出来,可是展小小担心秦泰的安全,坚持着和秦泰来到寺庙。小灵子和秦泰身上也有一些伤,但是没有展小小这么重。展小小是从死人堆里被百姓找出来的,当时秦泰再三核实展小小的生理迹象。终于测出展小小的生机,展小小的命才被秦泰救了下来。“老酒鬼”师爷极力劝阻秦泰当场救治展小小,在一间yīn暗的房间里急救展小小。至于展小小的外伤,是等展小小自己醒来之后,让展小小自己上药。这都是为了不让人知道展小小的真实身份,不然的话展小小的女孩子的真相早就暴露了。醒来之后的展小小,发现自己的秘密没有被大家知道,这才松了一口气。但是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展小小的伤恢复得比较慢。

    小山大师是一个练武人出身,也是一个懂医理的人,知道秦泰、展小小他们人人有伤,特别是展小小伤势很严重。就叫弟子拿出自己平时研制的疗伤药给大家。这些药不但有外敷的,也有内服的,对内伤外伤都有很好的作用。这要归功与福建莆田这里的山上的名贵草药,还有小山大师的深厚知识积累。

    展小小不好意思当众上药,但是对于少林寺的伤药也早有耳闻。不但高兴接受,而且表示出万分感谢。小灵子却一点都不在乎,当场脱衣服上药,弟子们在小山大师的暗示下,帮小灵子上药。小灵子一上药就知道这药真的很好,有了这种伤药,伤者恢复的几率和速度将大大提高。

    秦泰也有碍于自己的身份,不好意思当众脱衣服上药。就接过内服外敷的伤药,准备回去再用。可是一边的展小小,当场内服了伤药之后,更是逼着秦泰也和自己一样当场服用内服的伤药。秦泰只好听从展小小的话,服下了小山大师亲手配制的伤药。

    服下伤药不久之后,秦泰和展小小都感觉到了药效。展小小是一个练武的人,对于药力的吸收特别敏感。秦泰是一个医家,也十分明白小山大师的药的威力。秦泰心里有了一个打算,官方出面出资,请小山大师以及众弟子配制伤药。只要这种伤药在手,可以大大提高大明士兵的伤势愈合能力。不但福建士兵可以用,全东南士兵也可以用,全国的士兵也可以用。不但是士兵,就是受伤的百姓也可以使用。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更是一件造福后代子孙的好事。

    服下伤药的展小小需要调息,加快药效。小灵子也坐不住,想在寺庙周围转一转。秦泰就被小山大师和老长老请到了后山一个凉亭,三人一边喝着茶一边聊天。

    秦泰不但佩服小山大师和老长老的知识渊博,而且更加佩服小山大师的大仁大义。小山大师一生不但敬佛礼佛,而且心里有众生百姓。为了福建的百姓,小山大师依然留在了福建,多年来传法弘道的同时,研究地理环境,制作灵丹妙药,教授百姓武术,了解倭寇的动态。这一件件都是大善事,都是百姓之所以尊敬小山大师的理由。秦泰也像一般的福建百姓一样,对这个小山大师特别的敬重。

    秦泰用商量的口气,请求小山大师帮助福建的百姓制药,并答应派弟子下山帮助秦泰防御倭寇。小山大师不但一一答应了,而且告诉秦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久之后第二批少林寺的僧兵将要来福建,驻扎在福建莆田少林寺附近。到时候不但可以帮助秦泰练兵,而且可以直接帮助秦泰打倭寇。秦泰对于小山大师的信任,感到万分感谢。

    在老长老的推荐下,秦泰成为了小山大师的一名俗家弟子,改称小山大师为师傅。将来的僧兵就是秦泰的师兄弟或者师侄了。这是为了更好的拉拢秦泰,也是为了将来秦泰能够更好地控制僧兵。

    在小山大师的帮助下,莆田城里的伤者迅速恢复起来。四周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粮食问题已成为了大问题,不但秦泰自己带来的粮食快吃光了,而且一个月一次的两万石大米也不够了。秦泰多次要求谭纶多加一些粮食,可是谭纶也没有什么办法。这时候的战局,因为秦泰这个人而发生改变,大明军队由原来的防守变成了反击。这样一来前线的物资和粮食更加紧张了。几乎没有粮食顾及后方的百姓,就连浙江的一些百姓也饿着肚子支援前线着。

    少林寺的僧兵一到福建,没有去俞大猷部,而是留在了秦泰这里。这令俞大猷很是不满,僧兵是自己要求来的,可是不归自己管。一切都好了新来的秦泰,这一点不要说俞大猷不甘心,就是胡宗宪也不甘心。但是他们什么办法也没有,秦泰和僧兵你情我愿,配合地相当默契。秦泰的士兵人数不但得到恢复,而且壮大了不少。由于僧兵的教导,还有都是福建本地的子弟兵,所以作战勇敢异常。马上超越了俞大猷部,隐隐约约的可以和戚继光的戚家军一比高下。由于秦泰的士兵都是福建人,属于本土作战,所以机动灵活,而且百姓们特别支持,所以无往不利,被当地的百姓称之为“常胜军”。秦泰也把福建原来的难民安置好了,大家不但温饱问题解决了,而且生活条件渐渐好转。

    秦泰更是吃住和大家在一起,百姓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百姓睡哪里他也在那里睡。一些孩子们更是叫秦泰“大哥哥”或者“叔叔”,他和福建的百姓亲如一家人。有空的时候,秦泰总是和大家在一起,大家教秦泰说一些闽南话,秦泰教大家一些简单的救护知识。

    在福建当地,只要有征兵的,当地百姓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秦泰的人来征兵,大家客客气气的招待,小伙子们争相报名参军。要是其他军队来征兵,大家都是关上房门,给他们吃“闭门羹”。这令所有的将领很是恼火,但是有没有什么办法。谁叫他们的事并不遵守纪律,得罪了当地的百姓。秦泰还多次接手其他军队士兵欺负百姓的案子,不管对方有多大的靠山,只要被秦泰知道了,这些官兵就一律杀头。福建的百姓拍手称颂,士兵们一个个胆战心惊。有士兵在背后给秦泰取了一个外号,叫“活阎王”。

第二十四回 白兔戴冠二十四

    就在大明军方节节胜利,快要控制东南沿海的局面的时候,秦泰迎来了新一轮的冲击。一大批本来弃官逃走的官员们回来了,他们用各种理由要求秦泰交回他们的大印和腰牌。有的官员是请求,有的官员是哀求,有的官员是企图拿钱贿赂秦泰,有的官员是拿出什么官员的介绍信,企图用未来迫使秦泰还给他们职位,更有几个官员直接使用命令的语气要秦泰交出职位。

    秦泰一个也没有给他们好脸sè,当初不顾百姓自己跑了。现在稳定了,就回来要自己的地位了?一个也不行,秦泰简直就不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同僚。因为根据大明律法,擅自弃官不做的人,就是犯人,没有了再从政的机会。这些人不但已经不是大明的官员,更是有可能成为阶下囚。

    后来一个官员问秦泰,怎么样才能拿到他们应有的职务?秦泰回答很清楚,上级任命新的官员接手,只要程序正常,秦泰就会交出职位。但是不能使逃亡的官员,他们先要接受应有的处罚之后才能再一次出现在福建。不然的话,秦泰有权利按照弃官的官员视为罪犯为理由,当场抓捕当场处置犯罪官员。

    大明的候补官员真的太多了,秦泰的话刚传出去不久,第一个新任的福建官员来了。他是原江苏某县的知县,调任福建当一任同知。因为没有知府,所以这个同知其实就是一个地区的最高地方官员。他是向秦泰来要印信的,秦泰看见他手续齐全,也只好把印信交给了他。

    就这样短短一个月里,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要走了他们的印信和腰牌。只留下了秦泰自己的南京刑部福建复核官员的职务,还有一个莆田知县的印信。众多官员拿到了印信之后,以为就可以安全上任了,其实不然。

    秦泰以众多印信签下了借据,这些借据需要众多官员将来一起归还。第二,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地盘其实依然是一穷二白,要发展的话需要大笔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福建当地的百姓更是只认一个秦泰,什么官员做他们的地方官他们管不了,但是他们只听秦泰一个人的话。一些当地百姓不管什么官员,都问他们是不是秦泰派来的。一些官员聪明,稀里糊涂的答应了,他们办起事情就轻松一点。一些自以为是的官员,不但不承认自己认识秦泰,而且说秦泰坏话的官员可倒霉了,他们的话百姓根本就不听从。导致后来一些新来的官员问手下一些诀窍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告诉自己的长官,要他们自己承认是秦泰的手下,和秦泰是熟人,这样才能在福建立足。新来的官员还以为秦泰是什么大官,一打听才知道不过是一个六品的小官而已。大家都不明白秦泰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这么大?

    秦泰的莆田知县职务也开始有人惦记了。一些在福建实地考察过的官员,回去禀报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今的福建除了莆田附近特别繁荣之外,几乎都是十屋九空,百姓们不知道去了哪里。莆田县虽然只是一个县而已,其实里面的人口已经超过任何一个国内的地区。百姓人口几乎占了福建当时总人口的三成。所以众多官员才知道,这个莆田知县其实不亚于一个福州知府,甚至于比得上一个福建布政使。福建现在缺人、缺粮,更缺民心。谁要是坐上了莆田知县的宝座,再管理好治下的百姓的话,谁就有可能实际掌握福建全局。将来就有可能成为福建巡抚,成为福建最大的官员。

    一名江西布政使助手,也就是布政副使,堂堂从四品官员,竟然要求降职去福建莆田当一任知县。表面上看上去这个官员脑子有问题,其实是这个官员很有心计。当几年的莆田知县,之后莆田县变成一个地区,就是首任的莆田地区知府,将来就有可能成为福建巡抚。对于一个普通知县来说,或许不可能,但是他本来就是一个从四品的官员,这一切就是大有可能。成为福建巡抚之后,只要在发展福建上有功劳,将来入内阁也不是没有一点可能,将来成为了位极人臣的官员,谁会想到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莆田知县引起的呢?

    因为这个官员快速上任,秦泰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反对。不到一天时间,秦泰的莆田知县换人了。当大家得知秦泰不再担任莆田知县,将要离开莆田的时候。大家都想跟着秦泰一起走。可是被秦泰阻拦了。

    一来,秦泰不愿意看见大家因为自己再一次放弃自己的家园。第二,秦泰这一次离开,身边只有几十个人。身边的大军已经去了前线,身边只有几个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兵,他们几乎人人身上有伤残,秦泰不放心他们,所以答应一定安排好他们。在他们没有成家的时候,他们就会跟在秦泰身边。这几十个人不能保护这么多的百姓。第三,秦泰已经答应官员们,不再煽动大家,也不给大家下命令了。免得百姓们只听秦泰的话,不听地方官员的号令。第四,秦泰还有自己的任务,需要走遍福建,核查各地的案件。不能带着太多的百姓,人多了容易出事。第五,秦泰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照顾百姓们了。

    大家依依不舍的送别了秦泰,在大家心目里秦泰依然是他们的好父母官。他们只认秦泰这个父母官,只有秦泰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父母官。

    不久之后,新任的莆田知县离开了福建,原因是这群百姓太难管了。这个官员不过是按规矩的要大家给自己做寿,交一点贺礼而已。这些不懂礼数的百姓,竟然不但不给,而且骂自己是一个贪官。知县下令镇压这些百姓,可是手下的人不但不听自己的指挥,更是对自己的几个亲信手下拳打脚踢。之后关系彻底恶化的大家,开始对立起来。知县一家人不敢上街,出去就被百姓们围攻,家里的下人也不愿意干活了。公事上这个官员的所有新政策不但不能执行,而且百姓们大闹公堂,令这个父母官不敢上大堂。又累又饿的一家人,实在是受不了了,只好逃离福建。这个满心以为可以平步青云,将来做福建巡抚,更可能成为内阁官员的知县,真的好后悔。现在不但江西布政副使做不成了,就连功名也没有了。这比直接杀了他,好不了哪里去。

    秦泰却一点不知道这个知县的委屈。他离开莆田县之后,连忙赶往一个叫马尾荡的地方。去追查一件积压在他心里一年多的案子。

    福建沿海的渔民,都供奉和信仰妈祖。传说中妈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传说之中,福建沿海有一个姓冯的书生,多次应试都没有中举。他只好弃文经商,成为了一个生意人,靠走海路往返两岸为生。他有一个女儿叫默娘,从小的时候就很少说话。大家都以为默娘是一个哑巴,是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女孩子。可是默娘的父母对自己的女儿很好,一点嫌弃默娘的意思也没有。默娘六岁的时候,一天默娘突然对她妈妈说,她的爸爸出事了。她的妈妈没有回过神来,就看见自己的女儿背起一床毯子离开了。几天之后,默娘的父亲回来了,船上所有人都死了,危急关头默娘坐在一张毯子上救了冯生。这时候大家才知道默娘不但不傻而且有大神通。就这样每当村民要出海的时候,不管是捕鱼还是经商,只要求一求默娘,默娘一定保佑他们平安。十八岁的默娘一次出游,在山上的时候,天门大开,天上的仙女迎接默娘成仙了。后来福建的百姓根据默娘的样子,供奉在船头,就会得到保佑。妈祖又被大家称为天后,默娘的生rì被人称为“天后诞”。

    传说之中天后妈祖还有两员大将,他们就是千里眼、顺风耳。他们原来是封神榜里的神仙,但是生xìng残暴,不愿意在天上做神仙,喜欢在凡间危害百姓。一次天后妈祖路过,千里眼和顺风耳贪图妈祖的美sè,想要占有天后妈祖。妈祖不但收复了他们两个,并对他们严加管教。在妈祖的高压之下,千里眼和顺风耳不得不屈服于妈祖。妈祖在他们身上下了制约,只要他们一有坏心眼就会痛苦不已。在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帮助下,妈祖的威力大增,只要渔船上的人大呼妈祖威名,妈祖就会保佑渔船,让大家安全回到陆地。成为福建一带众多神明里,受香火最多的一个。当时有一句当地的谚语“内地拜观音,海子拜妈祖。”“海子”就是指渔民和往来海上的生意人。

    马尾荡是一个泉州附近的小渔村。传说当年一个生意人遇上一个灾难,危急的时候生意人一心求妈祖娘娘保佑自己。妈祖娘娘就变化出一匹白马,驮着生意人来到了陆地。生意人本来想留下这匹神马,但是神马依然离开了。生意人抓了一把马尾,没想到马尾变成了一片芦苇荡。生意人就把这件事情告诉大家,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妈祖庙。大家管那个地方叫马尾荡,后来变成了一个渔村。

    泉州因为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出海港口出名。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出海口,就是在泉州。随着郑和七下西洋,泉州成为了大明最大一个进出口海港。多少中国本地的特产运出中国,多少外国的特产运到中国,都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嘉靖年间,泉州又成为了一个大家众所周知的地方,原因是因为海上的倭寇经常通过这里进入内地。泉州成为了倭寇可以随意zì yóu出入的地方,也成为了一个大明朝廷**无能的证明。由于倭寇作乱,这个国际港口已经停用,但是依然阻拦不住倭寇登陆。以前是因为大明某些官员贪污,有意放水放这些倭寇进来,后来倭寇越来越猖狂了,竟然视大明海防和关卡士兵于无物,随意进出泉州港不说,到处杀人放火。甚至于一度占领泉州港,将港口作为他们自己的码头使用。

    秦泰要去的地方离泉州港不远,所以属于敌我双方交战的地方。随时会有倭寇出没不算,还有可能出现俞大猷的官军。这些官军不但比倭寇更危险,而且随时有可能用各种名义杀了大家。什么诬陷为“通敌商人”、“倭寇探子”、“朝中jiān细”、“化装侦查”等等。这些罪名一旦按上了,就是永远不能翻身的死罪,就算是家里再有钱也救不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6340/ 第一时间欣赏谜案追凶最新章节! 作者:天下任纵横1所写的《谜案追凶》为转载作品,谜案追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谜案追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谜案追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谜案追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谜案追凶介绍:
秦泰是一个书香世家的子弟,从小却喜欢看破案的故事。他的母亲原来是医药世家,外公是一个著名的大夫。他的舅舅继承了他外公的本领,本可以扬名立万,却遇上了一件蹊跷事。这一事故导致秦泰的舅舅不能在行医,只好转行做了仵作。每次秦泰的舅舅来看秦泰,秦泰总是拉着他舅舅,要他将一些案例谜案追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谜案追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谜案追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