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谜案追凶TXT下载谜案追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谜案追凶全文阅读

作者:天下任纵横1     谜案追凶txt下载     谜案追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五回 巧辨真假三十五

    妇女一听说孟冲带着命令来的,马上就明白了孟冲的意思。作为前司礼监掌印太监,作为一个资深的宦官,就算是高拱和张居正也不可能命令他。冯大伴也就是冯保也不敢在他面前指手画脚。唯一可以对他下命令的人很自由小皇帝和两位皇太后。小皇帝年纪太小不可能指挥得动孟冲这个前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皇后,现在是陈太后了。她也不可能指挥孟冲来这里找他们夫妻。唯一的解释就是一个,小皇帝的亲娘李太后让孟冲来的。李太后对于他们夫妻十分忌惮,不然张居正不会力劝他们夫妻离开京城。看来这件事情不小,他们夫妻又要被卷进了官场的是非恩怨里面了。

    妇女一边带着孟冲去找自己的丈夫,一边开始为自己夫妻的未来担心起来。不用说,他们夫妻就是秦泰和展小小了。就算她们离开了京城,麻烦依然不断,现在李太后索性把麻烦带到了这里来。展小小对于孟冲的到来并不是很高兴,甚至于有点反感。原因很简单,朝廷是一个大是非窝,每一次朝廷主动找上秦泰一准没有什么好事。虽然每一次秦泰都化险为夷的完成了任务,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好。秦泰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会得罪越来越多的人。这些人有的是秦泰的上司,有的是手里有权有势的大人物,更有的是秦泰不能得罪的人,可是为了办案秦泰把这些人都得罪了。这才导致秦泰在官场没有人缘,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愿意和秦泰做同事。就连一向看好秦泰,最支持秦泰工作的张居正和谭纶,也不希望和秦泰成为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展小小不高兴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这几天她丈夫秦泰的心情十分复杂,刚刚好转了一些却有摊这种事情上,谁都会不高兴的。这几天秦泰的心情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真的把展小小这个妻子吓住了。刚到这里不久后,秦泰得知这里的父母官竟然是自己的老对手贾百顺。这个打击对秦泰已经不小了,要知道秦泰和贾百顺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秦泰第一次利用自己的正当权利免去的第一个地方官员就是这个贾百顺。后来他们又多次发生过正面冲突,贾百顺早就对秦泰恨之入骨了。贾百顺不但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无能官员,更是一个报复心很重的人,所以几乎时时针对秦泰。刚好贾百顺有一个当大官的表哥徐阶,徐阶也是一个气量不是很大的人。徐阶和秦泰父子有两代的恩怨,所以徐阶总是有意无意地利用贾百顺针对秦泰。就在秦泰赋闲在家等待的时候,徐阶故意把贾百顺调到秦泰的家乡担任父母官,摆明了就是针对秦泰。贾百顺故意刁难秦泰和秦泰的亲人,给秦泰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原以为随着徐阶致仕秦泰和贾百顺之间的恩怨就会终结,没想到贾百顺却成为了这里的地方官,而且成为了秦泰多年前好兄弟小灵子的上司和雇主。小灵子知道秦泰和贾百顺之间的恩怨,但是小灵子还是当上了贾百顺的下属,而且是亲密的师爷,折让秦泰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秦泰暗中让表弟仇小球打听小灵子的事情,看看这个小灵子有没有变坏。仇小球回报秦泰,说这里的人都说这个师爷虽然有点本事但是不是一个好人,特别喜欢别人的“孝敬”。这个师爷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有一个怪癖好,就是喜欢吃。只要告状的人送上足够的钱还有美食,这个师爷就会帮这个人打赢官司,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秦泰对于这个消息十分的不理解,小灵子平时虽然贪吃一点,绝对不会因为贪吃做出出格的事情。难道这个小灵子已经变坏了?还是收到了贾百顺的影响,学会了官场的黑暗手段?就在秦泰开始因为小灵子的事情有点魔障的时候,刚好有一件案子给了秦泰一个试探小灵子的机会。秦泰家办的“云翔升”有一个经济纠纷的案子,本来只需要上报所在地的县衙就可以了。展小小私下做主让这里的掌柜把这件案子上报到府衙去,故意找这个已经改名为卢锡安的小灵子办理。看看这个小灵子是不是真的变了,看看这个小灵子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要良心的坏人。要是小灵子变了的话,展小小会劝丈夫秦泰离开,不用去再见这个旧日的好友了。按说小灵子是秦泰家的书僮出身,应该知道秦泰家的生意字号才对。就算不照顾秦泰家的“云翔升”,也会暗中监视关注才对,可是这里的掌柜说不清楚。展小小私下问了丈夫秦泰,秦泰这才记起这个“云翔升”是家里的老字号,原来是他父亲在管理的,他和小灵子以前利用作掩护的招牌字号不是这个。所以小灵子最多只知道这个字号是老家的“相与”开的,不知道这个事秦泰的产业。如今随着秦泰渐渐长大成熟,秦泰的父亲已经把所有的生意都交给了秦泰。名义上秦泰是“云翔升”的老板,其实秦泰哪里会做生意,都是好妻子展小小在帮着管理的。大家都说秦泰娶了一个好老婆,不但能文能武而且照顾人,现在又学会了管家做生意,简直就是一个全能好媳妇。“云翔升”的案子并不复杂,一个本地的买家要一批货物,本来应该预交一部分定金当押金的。可是“云翔升”的掌柜见是一个老主顾,所以没有要太多的押金,只不过收了一部分的运费而已。没想到这个买家后悔了,等货物运到的时候不要了。掌柜和对方交涉,对方不愿意支付违约金,最多只给一半的运费。掌柜本来可以把货物转卖给其他商家的,可是这个买家要货的时候注明了样式和字号,不能卖给其他人了。掌柜很生气,一定要按照原价卖给这个买家。其实这个买家不是不要货,而是想把价格压低了再要货的。“云翔升”的掌柜认为这么做违背了生意场上的规矩,所以不但不愿意降低价格,而且要对方支付原价三倍的违约金。买家也很光棍,说这个规矩是你们山|西人定的,湖|南人不接受。掌柜只好打官司,让地方衙门判决这件案子。展小小和秦泰商量了一下,让掌柜出面去找卢锡安。第一是报案,让衙门立案调查。第二是看看这个卢锡安是不是小灵子。第三是试探一下这个师爷卢锡安是不是一个敢伸手要钱的人。临走的时候展小小画了一张小灵子的画像让掌柜记住。秦泰突发奇想让展小小做了几道家乡菜一起让掌柜带给卢锡安。掌柜回来说这个师爷和展小小画的人十分像,而且告诉秦泰这个老板,卢锡安十分喜欢送去的饭菜。掌柜还告诉秦泰夫妻,卢锡安说只要“云翔升”有理有据,愿意给衙门五十两银子的“孝敬”,这个官司一定赢。展小小听了后很生气,卢锡安就是小灵子,这一点得到证实后,展小小彻底对小灵子感到了失望。小灵子不但自己变坏了,而且敢明目张胆地向报案人要钱,要所谓的“孝敬”。展小小真的想冲上去,抓住这个原来的弟弟好好揍一顿,她真的对小灵子太失望了。反倒是秦泰这个对小灵子期望最高的人,听到消息后却不生气了。他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傻笑,笑了一阵子后又开始皱起了眉头。展小小担心丈夫因为小灵子的事情受到打击,连忙过来安慰丈夫秦泰。仇小球也担心起这个表哥,抱着小平安过来了。秦泰挥手让掌柜离开,房间里面只留下了他们几个自己人。秦泰这才把自己送菜的用意告诉大家,并说出了自己试探的结果。展小小听到丈夫秦泰的解释后,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她一边抱过儿子小平安哄着儿子玩,一边让仇小球仔细听秦泰的解释。原来秦泰在展小小做的饭菜里面大了一点孜然。孜然在明朝的时候虽然不是很普遍,但是也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早在唐朝的时候,由于丝绸之路的运营,大量西域的商人来中原做生意。他们喜欢上了中原的丝绸和茶叶,也同时带来了他们当地的特产香料。孜然就是其中的一种,孜然本来没有什么味道,但是加在一些肉类制品里面后,这个味道就十分美妙了。特别是一些烤肉上,加上孜然后的味道真的很好。不过一些南方人并不喜欢这种味道,倒是一些北方游牧民族的人十分喜欢。蒙古人统治中原的时候,孜然成为了需求量十分巨大的商品,这就有了专门做孜然生意的商人。

第一回 堕落天使一

    秦泰的家乡在山|西,那里是面的故乡,有各种美味的面食。孜然也经常出现在面食里面,油性比较大的“臊子面”里面要是不加点孜然的话,味道太重不好吃。秦泰小时候最喜欢吃这种加了孜然的“臊子面”。小灵子是被人贩子卖到秦泰家里的,秦泰的父亲好心收留了小灵子,名义上小灵子是秦泰的书童,其实秦泰一家人没有把小灵子当做过下人过。秦泰以为小灵子是鞑子,鞑子最喜欢吃孜然烤肉了,所以秦泰特地烤了一盘加了孜然的烤肉招待新来的小灵子。小灵子虽然听话的吃下了烤肉,但是不久之后有全部的吐了出来。秦泰这才知道小灵子不但不喜欢吃加了孜然的烤肉,而且十分厌恶孜然的味道。可能是心理因素吧,小灵子十分痛恨自己鞑子血统,所以厌恶所有鞑子喜欢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开始拒绝孜然的味道。小灵子不能吃孜然,这成为了小灵子和秦泰的秘密。

    当秦泰听掌柜说这个长得很像小灵子的卢锡安不但吃完了所有的菜,而且夸饭菜好吃的时候,秦泰就已经确定这个人不是自己的好兄弟小灵子了。既然这个卢锡安不是小灵子,这里的问题就可以让秦泰放下心情了。不管这个卢锡安是谁,不管这个贾百顺知不知道这个卢锡安不是小灵子,秦泰一定要把这里的事情调查清楚。

    仇小球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个卢锡安不是小灵子的话,这个卢锡安是谁?小灵子又去了什么地方?既然卢锡安不是小灵子,为什么又要冒充小灵子的身份骗秦泰?是贾百顺和这个假小灵子联手一起骗秦泰?还是贾百顺也被这个假小灵子骗了,把这个假的小灵子当做了真的小灵子?

    展小小见丈夫秦泰开始恢复了往日的神情,心里十分高兴。秦泰也知道前几天自己的样子把自己的妻子展小小吓住了。所以一边安慰地拍了拍妻子展小小的肩膀,一边继续回答表弟仇小球的提问。

    “我怀疑这个卢锡安极有可能是格尔好。也就是那个和小灵子长得很像的鞑子。根据卢锡安的表现来看,卢锡安也即是格尔好明显是冒充小灵子来这里的。至少贾百顺从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格尔好不是真的小灵子。至于现在贾百顺有没有识破格尔好的身份,这一点我不能确认。格尔好为什么要冒充小灵子来这里?又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小灵子去了什么地方?贾百顺利用小六子的目的是什么?这都需要好好调查。”

    展小小说道:“这个格尔好虽然和小灵子长得很像,而且尽量模仿小灵子。但是一些细节问题还是有破绽的。第一,就是小灵子不喜欢吃孜然,这一点格尔好是不知道呢还是没有注意,反正已经成为了最大的破绽。第二,小灵子为人十分小心,就算这些年有变化了,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第三,这个格尔好胆子太大,为人太贪。敢明目张胆索贿,而且开出的价格都是比较高的。第四,这个格尔好太贪吃,一看就是一个从小生活不好,没有吃过好东西的主。小灵子在我们家,虽然不能每天大鱼大肉,但是他和秦泰吃的是一样的。后来我们一起办公的时候,也是吃一样的饭菜的。小灵子和我们一起走南闯北,吃过不少的地方美食,就算再贪吃也不会这个样子。所以相公说的不错,这个卢锡安不是小灵子,极有可能是张某提供的那个格尔好。现在我担心的事情是小灵子在哪里?要是这个卢锡安不是真的小灵子的话,格尔好把小灵子怎么了?既然要冒充小灵子来这里当师爷,也就是说小灵子不会出现在这里了。小灵子是自愿把机会让给了格尔好?还是格尔好把小灵子害了之后,冒充小灵子来这里的?要是小灵子遇害的话,小灵子是死了?还是被格尔好控制起来了?要是小灵子已经被害死了话,我们要为小灵子报仇。要是小灵子在格尔好的手里的话,我们一定要首先救出小灵子,确定小灵子安全了才可以对卢锡安和贾百顺动手。”

    展小小的话也是秦泰之所以在傻笑后突然皱起眉头的原因。秦泰在得知卢锡安不是小灵子后,刚刚开心了一会儿,就又开始为小灵子担心起来了。小灵子不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这些年和秦泰出来查案破案,见识过的风雨也不少了。一般的人不可能轻易接近和伤害到小灵子,小灵子也不容易这么就被弄死。难道这个卢锡安也就是格尔好利用了小灵子对他的关心才接近到了小灵子?小灵子不是一个轻易屈服的人,是被这个狠心的兄弟害死了?还是被关押起来,经受着非人的折磨?作为小灵子的哥哥兼主人的秦泰,不但心里焦急而且需要尽快救出小灵子。就算小灵子已经遇害了,也要为小灵子报仇,把这个害死小灵子的人绳之以法。

    展小小知道丈夫秦泰不会有事了,索性让丈夫秦泰一个人想问题。她和仇小球两个人轮流外出,打听贾百顺和卢锡安在这里的事情。为了确保秦泰的安全,他们两个人一个人出去打听事情的时候,另外一个人需要在这家客栈附近保护秦泰的安全。没几天时间展小小和仇小球两个人和这里的邻居混得有点熟了。展小小作为一个带孩子的妇女,能够和这里的人搞好关系很正常,这一点谁也不会感觉奇怪。可是仇小球能够迅速和这里的邻居混熟,这一点让展小小也感到吃惊。后来展小小在和邻居交谈的时候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看来仇小球很有打听消息的前途。

    邻居之所以对仇小球不堤防,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第一,仇小球年纪不大,半大的孩子最令邻居放心。再大一点的话邻居要担心仇小球会不会别有用心,例如是不是对自己家的女儿下手等等。再小点的话,邻居要担心仇小球胡闹闯祸。这个年纪的孩子不但可以帮家里的大人干活了,而且比较懂事了,很受大家的欢迎。第二,仇小球亲生父亲是福|建人,母亲是北方人,在两地流浪了这么多年,见多识广而且口音十分杂乱。这种人不但让人听不出是哪里人,而且很容易学会当地的方言。仇小球很快学会了这里的土话,和这里的老百姓交流起来更加容易了。第三,仇小球抱着表侄子小平安,更加让邻居们对他放心。一个懂事的孩子,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当然让大家感到亲切了。第四,仇小球这个人很会搞好关系,不但手脚勤快,经常帮大家干点零活,而且嘴巴很甜。看见邻居们不是大爷大妈叫着,就是赶过来帮大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久大家就把仇小球帮自己人了,就连“云翔升”的掌柜也经常叫仇小球来店铺帮忙做事。第五,仇小球经历过苦难的岁月,所以十分珍惜现在的生活。他知道每个家庭孩子是父母亲的宝贝,只要和孩子们搞好关系了这户人家就基本搞定了。孩子刚好也是最容易搞定的,他们不但天真而且容易相信别人。仇小球就做了一些小玩具,分送给附近的孩子们,他马上获得了这里的孩子们的拥护,成为了“孩子王”。不但更加容易打听消息,而且群众基础越来越牢固。

第二回 堕落天使二

    展小小和仇小球经过打听,基本知道了一些贾百顺和卢锡安的事情,对他们也有所了解。贾百顺因为刚到这里不久,并没有过分逼迫当地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对这个年纪偏大的知府老爷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个贾百顺有点消极怠工,平时不管事有事交给师爷卢锡安负责。而这个假小灵子卢锡安,不但是贾百顺的师爷,更是这个知府衙门日常的实际管理人。老百姓比较多的听过这个卢锡安,卢锡安虽然有点好吃也贪财,但是办事的本事不小。刚来的时候衙门的人看不起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师爷,这也是每个衙门都有的事情。衙门的人不但对外人欺善怕恶,而且对自己人也一样。卢锡安明知道衙门的人对自己阳奉阴违,但是并没有直接发难。而是稳定局面,在熟悉了工作后,突然办了几个非常漂亮的案子。不但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而且在衙门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这才私下对付之前针对自己的人。卢锡安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对付,他只对付几个闹事最凶的,还有衙门内部不团结的,利用这个机会巩固自己的地位。老百姓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卢锡安的事情,但是居住在城里的老百姓消息比较灵通。刚好衙门的一个书办临时租住在这一片附近,书办的一个老妈子知道不少主人家的事情,每次出来买菜就把各种衙门的新鲜消息说给大家听。

    衙门的人不但消息灵通而且眼睛都比较毒,他们看出卢锡安不但和老板贾百顺关系好,而且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卢锡安不但精通衙门运作的方式方法,而且对于侦办案件十分在行。一些手法和办事方式比一般的仵作老手还要专业,刑房和仵作都说自己不如这个师爷卢锡安。就因为卢锡安懂专业,知道衙门的运作方式,所以衙门的人想要蒙混过关不容易。渐渐地大家开始接受这个事实,不但不敢针对卢锡安这个师爷,而且开始投靠卢锡安。贾百顺是一个官场老油条了,他只要通过卢锡安控制好衙门局面,和附近的几个同僚和平相处,不得罪自己的上官就可以了。衙门的一些官吏没有资格和贾百顺直接搞好关系,他们只好通过卢锡安向贾百顺效忠了。

    卢锡安除了贪吃和胆子比较大,对衙门的人并没有赶尽杀绝。这个人不但有本事而且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管理好整个衙门。所以卢锡安在恩威并用的情况下,拉拢了一些没有根基的官吏,让他们向自己效忠的同时安排他们为自己办事。卢锡安通过这些人官吏衙门,无时无刻地掌控着衙门的日常运作。这个住在秦泰附近的书办就是卢锡安的一个手下,卢锡安之所以对他放心,就是因为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后台。要想在衙门混得好,只有依靠卢锡安这个师爷才可以。卢锡安作为一个读书人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骂人,对老百姓也是比较和善的。所以附近的老百姓并不觉得这个师爷有什么过分的,所以卢锡安在老百姓心目中印象一般。

    就在展小小和仇小球打听贾百顺和卢锡安消息的时候,秦泰也开始系统化地梳理整件事情起来。关于这个卢锡安的来历,秦泰也是有所了解的。小灵子是鞑子出身,又是秦泰家奴才身份,所以绝对不可能有机会出人头地。不要说当官了,就是想在某一个衙门当一个官吏也很困难。秦泰不能因为小灵子因私废公,所以一直以来没有解决小灵子的身份问题。后来因为秦泰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更加不能为小灵子谋出路了。张居正当时比较直爽,所以提出让小灵子离开秦泰一段时间,通过其他人为小灵子谋得出身后再回来帮秦泰做事。可是当时秦泰离不开小灵子,小灵子也不愿意轻易离开秦泰,所以这件事情就搁在了那里。当秦泰得知自己可能有危险后,决定让小灵子离开自己。一来是保护小灵子,第二也是利用这个机会为小灵子的将来考虑,第三也是给小灵子一个独立自主的机会,让小灵子多多历练自己。

    当小灵子被秦泰推荐给段新高后,段新高起初并没有把小灵子当做自己人。段新高虽然敬重秦泰,但是却不看好小灵子。第一,小灵子年纪太轻,看上去并不稳重。第二,小灵子一副鞑子模样,让人产生误会。虽然段新高本人也是白族出身,但是因为蒙古人的缘故,段新高和一般的汉人一样,有点针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人。在绝大多数的汉人地盘里面,大家都不看好小灵子这种鞑子。第三,秦泰在信中提到想给小灵子谋一个出身的事情,希望段新高帮忙。这让段新高以为秦泰也是一个任人唯亲的人,所以更加不看好小灵子了。

    可是不久之后段新高发现小灵子不但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而且是一个很有本事的小伙子。小灵子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段新高很快地破获了好几件悬而未决的案子。段新高开始对小灵子产生了兴趣,小灵子也对段新高的提问是有问必答。段新高马上发现这个小灵子不但有本事而且理论知识也十分丰富。段新高这才知道小灵子不是一个包袱而是一个宝藏,小灵子不但学会了秦泰的本事,而且也学会了一些老酒鬼师爷的本事,手上的功夫也有展小小展女侠的五六成本事。段新高这才把小灵子当做自己的心腹,小灵子成为了段新高身边的一匹黑马。

    段新高也想好好培养这个小灵子,但是怎么为小灵子安排一个合适的身份来历呢?虽然当时已经有很多的例子,大家通过行贿受贿卖官鬻爵的事情不少了。但是作为清官的段新高没有钱为小灵子买一个出身,正义的段新高也不可能知法犯法。这一点段新高不会做,秦泰也不会做,所以小灵子的出身成了一个大问题。还好段新高是一个朝廷名正言顺的正七品知县,有权利翻查相关的信息。终于给段新高找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信息,这为小灵子谋取一个良民出身创造了机会。

    古代管“倒插门女婿”叫赘婿,不过老百姓并不用这么文雅的说法,大家管赘婿为上门女婿。这种赘婿在古代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甚至于还不如一个得势的奴才。所谓上门女婿,主要是指女方家中没有男性继承人,或者男性继承人年纪偏小不能够当家做主。这时候女方找一个身家清白的男人,嫁进女家成为上门女婿。这种婚姻不再继承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女方的地位反而比男方高。无论是在家里的社会地位也好,还是在处理财产和家业上也好,女方占绝对的主动权。男方不但不允许休妻,而且还要担心随时被女方赶出家门。就连他们生下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要跟女方的姓。要是男方被女方赶出家门的话,将会是一无所有的流浪汉。这就是所谓的“倒插门”,文雅点的称呼叫“招郎入赘”。

    在大明还有一种特殊的赘婿,他们成为“倒插门”的理由更加可笑,不过仔细回想起来更加艰辛。大明的军队实行卫所制,也就是军人职业化。每一个军人一旦成为军人后,他们终生将是职业军人了。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下召集的厢军,一旦战事平定后就地解散外,这种职业军人是固定不变的。不但他们一生是军人了,就连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军人。卫所有自己的田产,可以养活他们的一家老小,而且不用向朝廷缴纳任何的税赋。所以卫所的军人家庭又叫军户们的生活比起一般的老百姓要好一点点。不过作为军户也有他们自己的规矩和特点,第一他们需要接受军事化管理。他们平时不光要管理好自己家的田地收成,还要定时参加训练,保证地方上的安宁。第二他们需要做好随时听从调派,剿灭附近的乱民或者土匪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这些事情不但危险而且极有可能有死伤,所以大家谁也不愿意自己摊上这种事情。第三他们一旦年纪大了或者死了致残了,就需要有人接替他们继续当兵。不然的话就会收回分给他们的土地,把他们赶离卫所,取消他们的军户资格。

第三回 堕落天使三

    由于这些年军户生活越来越艰难,大家都不愿意多生孩子。所以导致卫所的男丁越来越少,一些军户家只有一到两个男孩子。再多的话家里养不起,而且他们的未来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军户家的孩子,除了一个可以继承父兄当兵德外,其他的孩子需要自己找门路。要是拿不到当兵资格的话,就不能留在卫所,成家之后就要加入民籍成为普通老百姓。一个没有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特长的老百姓很难生存下去的。这些军户家的多余孩子不是沦落为大户人家的奴才,就是赘婿的主要来源。

    这些年因为倭寇为祸江南,大批士兵死在了东南沿海一带。战争过去后后续问题发生了,父兄死后儿子或者弟弟当兵。可是没有弟弟或者儿子的家庭怎么办?要是家里没有成年的男丁怎么办?他们的家庭面临选择,是保留军户户籍留下来还是被赶走成为什么也没有的老百姓?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前面一种方式,这就需要家里有成年的男人出来当兵了。一些脑子比较灵活的人想到了自己家兄弟们的孩子。他们从自己家已经分家的兄弟或者堂兄弟家过继一个成年的孩子过来,不但解决了家里的问题,而且可以为自己家留下一个后代。一些家里没有成年男丁亲戚的军户,把目光放在了赘婿身上。表面上是为自己家成年的女儿找一个丈夫,其实利用这个男人补充到军队里面去。不但解决了自己家的困境,而且自己的亲生儿子不用去送死了。这种军户家的赘婿更痛苦,不但在家里没有地位,而且被同僚看不起。他们愿意来军户当赘婿,可见他们不是生活不下去了就是生活条件还不如军户的。他们一旦当上军户后,不舍得也没有机会离开了。

    朝廷关于赘婿恢复户籍也有一定的规矩,不过这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漏洞。因为赘婿一旦成为女方家的上门女婿后,他原来的户籍就会作废,他的户籍落在了女方家里。其实赘婿户籍挂靠在女方家里,社会地位和女方家里的奴才一样,属于主人家的附属,算是下人身份。一旦被女方驱赶的话,他的户籍就会被女方退回。要是赘婿原来的家里愿意接受的话,赘婿的户籍回到原来的地方。可是赘婿家都比较穷,甚至于有一些人家已经分家了,不愿意接受这个回家的赘婿。这样的话就要重新申领户籍,属于最低一级的平民。朝廷规定这种人不得从事上流社会工作,只能作为下九流的一员。

    不过有一种赘婿可以在脱离女方家庭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依然可以娶妻生子,依然可以考取功名甚至于将来当官。不过这种情况不但很少,而且受到许多的约束。第一,这个赘婿需要家世绝对清白,无论是以前的夫家还是后来的女方家庭,都需要绝对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这个赘婿要无过错被女方家庭驱赶。无论是老丈人或者老婆,找到理由赶走赘婿的话,这个赘婿就永远没有机会翻身了。无过错被驱赶,一般是指赘婿上门当上门女婿后女方家里有了男丁。刚好赘婿的老婆得病死了,女方家长认为没有理由留下这个赘婿,这才被退回的赘婿。这种赘婿因为自身没有过错,所以可以享受比较公正的待遇。第三,这个赘婿没有在女方家里剩下一儿半女。赘婿一旦有了自己的骨血,这个孩子就和这个赘婿有了关系。为了这个孩子将来的前途,只好牺牲这个赘婿的前途。所以赘婿有自己的孩子后,就算被赶出了女方家门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前途了。第四,这个赘婿需要有自己的学问,能够在脱离女方家庭一年之内通过官府的功名考试,成为一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第五,这个赘婿女方家庭不但是官宦人家,不能是有犯罪记录的人家。一旦女方家族是官宦后代的话,这个赘婿脱离家庭后也不能考取功名,这是为了维护官宦人家的脸面。要是有犯罪记录的人家的赘婿,也不能因为脱离了女方家庭就可以逍遥法外。所以这个可以有功名在身的赘婿不但不多,而且可以说是十分稀少。

    段新高就是为小灵子安排了这么一个出身机会。卢锡安这个人已经死了,不过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少之又少。卢锡安出身良民,因为家中发生瘟疫,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卢锡安家里的土地因为感染了瘟疫不能种地产粮,所以卢锡安失去了所有的依靠。一个姓黄的地主不花一分钱就带走了包括卢锡安在内的十几个孤儿。几年后这个地主又把卢锡安给卖了,卖给一户商家当他们的赘婿,换取的钱财成为了这个地主抚养卢锡安长大的费用。卢锡安进了女方家门后,吃苦耐劳什么事情都干,深受女方家庭的人喜欢,只可惜卢锡安的老婆才十三岁,不能马上成婚。

    卢锡安好不容易挨到了老婆渐渐长大,没想到一场祸事降临。一个已经从良的**抱着一个小男孩来到卢锡安家里,硬说这个孩子是卢锡安老丈人的种。卢锡安老丈人请人滴血验亲后,证实这个孩子是自己的骨血。卢锡安的岳母气不过上去和丈夫争吵,卢锡安的老婆上去劝架,结果卢锡安的老丈人误伤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卢锡安将要成婚的老婆。结果卢锡安的老婆死了,**和孩子进了门,卢锡安却无缘无故地被赶出了家门。

    卢锡安是无过错出门,再加上这户人家不是官宦出身,卢锡安有没有和老婆正式结婚,当然没有他们自己的孩子,所以卢锡安要求恢复良民户籍,而不是一般赘婿被赶出家门的贱民户籍。不要小看一个字的差别,就因为这一个字将来的待遇就有天渊之别。卢锡安认识几个字,所以才有这个打算,为自己将谋取一个机会。

    没想到这个卢锡安没有运气,刚刚上报户籍信息就病倒了。段新高发现这个卢锡安的条件对小灵子很合适,所以隐瞒了卢锡安身故的信息,让小灵子以卢锡安的身份出来。以小灵子的能力,能快通过了童试、中试,成为了一个准读书人。这样小灵子的身份不但有了,而且有了正式的考取功名的机会,他可以以卢锡安的名义正式参加科举。不但可以考取功名,而且将来可以利用卢锡安的名义出来当官了。秦泰虽然没有仔细打听过,但是从过去小灵子的来信中,猜也可以猜出一些端倪。

    格尔好和小灵子一样,也是没有合适出身的人。他想当贾百顺的师爷需要有功名,所以不得不利用小灵子的假身份。再说贾百顺想利用小灵子和秦泰的关系,所以格尔好更加想利用小灵子的身份接近贾百顺。看来这个格尔好和小灵子的失踪一定有密切的关系,就是不知道小灵子现在是死是活。秦泰内心十分渴望小灵子没有死,就算受了一点苦也不要紧。但是秦泰心里很清楚,格尔好不会轻易放过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的小灵子。小灵子就算没有被格尔好杀死,格尔好也有把握小灵子不可能威胁到他。要是格尔好有其他的帮手的话,小灵子可能有活下去的可能。要是格尔好一个人干的话,小灵子活下去的可能真的太渺茫了。可是秦泰不愿意相信,也不会轻易说出口,更不想让展小小和仇小球也为小灵子担心。

第四回 堕落天使四

    秦泰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确定这个卢锡安是不是格尔好,要是这个假卢锡安真的是格尔好的话,就要想办法对付这个所谓的卢锡安。卢锡安是小灵子的化名,这个人要是小灵子的话,秦泰还有已经过世的段新高都会拼命保护这个卢锡安。要是这个卢锡安已经不是小灵子了,或者是有别人代替了小灵子的话,这个假卢锡安就要曝光出来。一旦这个事情曝光的话,格尔好就是去了隐藏身份的可能,更不可能担任这里的衙门师爷。因为作为衙门的师爷首先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有一定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一旦暴露出格尔好的真实身份的话,他连参加科举的资格也没有,更不可能有功名。就算已经获得了功名担任了公职,也会因为在身份上弄虚作假而被全部取消。到时候格尔好不但不能使用卢锡安这个身份出人头地,而且会因为借用他人的户籍而被抓起来审判。

    秦泰最后还是有一点犹豫,他不想马上公开这个事情。第一是因为这个事情不好公开,这会牵连到已经过世的段新高。一旦事情公开的话,首先有责任的人就是当初办理这件事情的段新高。至少段新高会因为这件事情被公开指责,会在他刚刚恢复的名誉上添上一笔不好的评价。第二是因为这件事情不好拿出证据。制造卢锡安户籍身份的不是在这里,需要回原来的地方调查。秦泰不是公家的身份,更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去要线索。就算那里的锦衣卫愿意帮忙,也不可能马上得到线索。有了线索也需要证明卢锡安已经死了,这个卢锡安不是真正的卢锡安。这种事情就算是秦泰本人来办理也有一些难度,何况交给别人更加不放心了。第三到现在为止秦泰还不知道小灵子是死是活。要是这个格尔好没有伤害到小灵子,是小灵子自己愿意的话,秦泰这么做会不会真的太对不起格尔好了?所以秦泰需要证实一点,就是格尔好到底有没有伤害到小灵子。要是这个格尔好为了取得这个身份,加害了小灵子的话,秦泰一定会给小灵子报仇的。要是这个格尔好没有伤害到小灵子,甚至于是小灵子主动将这个身份让给格尔好的话,秦泰应该放过格尔好才对。不过就算秦泰放过了这个格尔好,也需要警告一下这个卢锡安,不能做出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官场上面的事情再怎么做都是这个格尔好自己的事情,秦泰的底线是格尔好不能因为这样危及到当地的老百姓。

    为了试探这个格尔好,秦泰想出了一个主意,一个无伤大雅的办法。第二天一封来自老家的信件出炉了。不过这封信不但不是来自于秦泰的老家,而且是秦泰自己伪造的。秦泰善于模仿别人的笔迹,这一点就连小灵子也不是很清楚,因为这个本事是这些秦泰私下才学会的。至于旧的信件纸张,还有沿路的记号等等,对于善于破案的秦泰来说小事一件。秦泰叫“云翔升”的掌柜拿来一封最近老家发来的信件信封,根据上面的信息在信封上作假。里面的信纸更加简单了,在枕头下压上半天然后用火烙烫平,看上去就是一张有些时间的旧纸张了。

    这是一封用来试探这个卢锡安是不是格尔好的信,更是一封试探格尔好有没有对不起小灵子的信。秦泰使用一个化名,给所谓的卢锡安写信。因为这个人不会写字,所以是请人代写的,所以不能确定这件事情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子虚乌有的人叫马三,是小灵子在秦泰家当书童时认识的一个发小。两个人是打出来的友谊,后来因为小灵子和少爷秦泰一起出来办公,所以联系就少了一点。几年前马三成家了,娶了一个好老婆准备请小灵子来喝喜酒,这才知道小灵子在湖|北。刚好有一个伙计来老家,回去的时候为马三带口信给小灵子。小灵子知道马三结婚后,托人送来了一些礼物,表示小灵子对这个发小的祝贺。小灵子知道马三没有文化不认识字,所以没有给马三写信。不过他托来人告诉马三,要是有事要联系小灵子的话,就通知给一个叫卢锡安的人。小灵子告诉马三现在他的名字叫卢锡安,将来还要做一个大人物。马三也托人送过几次东西,都是老家的一些特产。这一次马三之所以请人代为写信,是因为马三的儿子出世了。马三依照当年说好的,请小灵子做自己儿子的干爹,同时给孩子取一个好听点的名字。

    这封信有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马三提到了卢锡安这个名字,代表有人知道小小灵子和卢锡安之间的关系。试探这个格尔好是不是担心自己身份暴露。再是根据格尔好下一步的行动,判断他是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从而确定他会不会已经对小灵子下毒手。第二提到了根据原来的约定给孩子取名字的事情。要是格尔好不予理会的话,就代表心里有鬼。要是按照小灵子的口吻回信的话,这就是做贼心虚。要是他去找人商量的话,就代表这件事情不是他一个干的,背后还有人操纵着他。要是格尔好去找小灵子证实的话,就代表他没有加害小灵子。这是一种试探格尔好的好办法,也是现在情况下秦泰能够想到的最合适的办法了。

    当然这个办法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暴露了一些线索。会引起对方的注意,要是对方是一个严密的组织的话,就代表秦泰等人将要面对敌人的疯狂报复。秦泰不怕苦难,更加不怕危险,现在他需要知道小灵子的死活,为了知道真相他不惜暴露自己。所以秦泰最后决定这么做,当然他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展小小和表弟仇小球。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一边密切注意卢锡安也就是格尔好的一举一动,一边防止对方顺藤摸瓜找到自己,对自己进行反扑灭口。

    这封假信制作成功后不久,就被展小小通过秘密渠道放在了当地晋商会所内。这件事情就连“云翔升”的人也不知道,这是为了保护他们,更是为了让他们不露出破绽。凡是晋商会所的信件都会统一存放在一个大房间内,房间内有三只不同颜色的箩筐。蓝色的箩筐放着需要北上的信件,黄色的箩筐存放需要通过这里南送的信件,黑色箩筐是要寄回山|西的信件。这些信件有人专门管理,每天分离出来后放入各自的箩筐里面,有伙计转交给南来北往的晋商队伍带走。不但方便而且比较可靠,这也体现出晋商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要是有这里晋商的信件的话,这里的管信件收发的人就会把信件放在会所公开的布告栏旁边。这里有多少家晋商,就会有几个布口袋挂在这里。每多开一家分号,这里就会多一个布口袋,每家商号只要记住自己商号布口袋的位置就可以了。每天掌柜会派一个伙计来这里看一看,如果有自己家商号的信件就会取回来。要是商号有自己的信件需要寄送的话,也可以放在自己家的布口袋里面,注明需要往哪里寄送就可以了。每天会有会所的人把这些信件统一整理好后寄出去。不过一些比较要紧的信件掌柜会亲自来会所寄存,要求会所的人格外注意一些。平常通过布口袋寄存信件的,都是这里的伙计给自己家里寄送的私人信件。

第五回 堕落天使五

    展小小为了不让太多的人注意自己和“云翔升”,故意把这封信件放在另外一个晋商布口袋里面。果然来取信件的这个晋商伙计是一个半大小子,明显不是一个文化人。他看也不看就把属于自家商号的布口袋里面的信件全部拿走了。因为这个城区不大,不久之后这个伙计摸着自己的脑袋拿着一封信回来了。在远处监视的展小小马上认出了这封信就是自己放进去的那封信。伙计好像被自己家的掌柜批评了,有点不高兴。不过出于晋商伙计的礼貌,他不敢对任何人发火,也不敢责怪会所的人。他把这封信交给收发信件的会所伙计,说这封信不是他们商号的。会所的伙计看了看后也确定不是给这户商号的信件,就随手把这封信放在了一边。准备等一会儿再处理,可是商号的伙计不答应,说这封信是从自己商号还回来的,在没有送到收信人之前他们也要关注这件事情。这是晋商内部的一个规矩,小伙计不敢不遵守。

    会所的伙计也只好放下手里的事情,专门处理这件事情。可是信件上只有收信人卢锡安的名字,没有注明卢锡安是哪一个商号的掌柜或者伙计。这让会所的人员怎么送信?送到哪一个商号去呢?这里的晋商虽然不多,也有十几二十家,每家有两到三个掌柜,每户商家少说也有十几个伙计,会所的人不可能每一个伙计的认识。所以收发信件的会所人员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让会所的人分头打听卢锡安这个人。

    这是展小小出场的时候了,不然这封信什么时候能到格尔好手里都不知道。为了节省时间,为了顺利送到格尔好手里,展小小不得不出马了。化装成一个干瘦的中年男人的展小小,假装从一边出来。刚好一个会所的伙计过来打听谁认识卢锡安,展小小装出一副沉思的样子,说自己不认识一个叫卢锡安的伙计,不过听说这里的衙门有一个师爷名字就叫卢锡安。会所的人确定了方向,一边打听衙门的人是不是有一个叫卢锡安的师爷,一边排查上有的晋商商号。不到半天时间会所的人终于确定,在这里只有一个人叫卢锡安,他就是衙门的刑名师爷卢锡安。这封信就由一个会所的伙计亲自送到衙门,亲手交给了卢锡安师爷。这一切看上去很顺利,让人找不到破绽,同时也让很多人知道了这封信的出处。

    让一边暗中监视的展小小和仇小球吃不准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卢锡安看了这封信之后不予理会。不但没有马上离开衙门,而且照常办公,不受一点影响。仇小球回来汇报秦泰,秦泰也被卢锡安也就是格尔好的好心态感到吃惊。不过秦泰没有放弃,只要这个卢锡安心里有鬼,迟早会露出破绽的。只要大家耐心在暗中等待,一定会让这个狡猾的狐狸现出原形的。

    就在这个时候孟冲的来到,令秦泰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计划。对于孟冲的出现秦泰其实更加吃惊。张居正送他离京的时候曾经提醒过秦泰,高拱和孟冲可能不会放过秦泰,所以张居正只好暂时送秦泰一家人离开京城。现在孟冲不但找来了,而且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来事情发生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不可能会涉及到秦泰,可是现在已经涉及到了秦泰,看来这件事情不是内部突发事件,而是受到了外部的压力。让秦泰这个人来处理这件事情,就代表了三个信号。第一,这件事情这些大佬不好或者不能公开处理。第二,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大佬的核心利益,孟冲这才会低三下四地来求自己帮忙。第三,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了多个人切身利益,让多方大佬谁也不相信谁。为了公正又快速的处理好这件事情,大家这才找秦泰这个中立的人出马。虽然秦泰和各方势力的人关系都很微妙,但是各方的人不得不承认,秦泰是一个十分公正的人。

    孟冲没有和秦泰多说废话,因为他相信秦泰已经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他把一大叠信件一股脑地交给秦泰,然后十分配合地和仇小球离开房间。孟冲不敢离开秦泰房间太远,只好和自己的亲信坐在秦泰房间外面的空地上。一边只有仇小球一个人忙前忙后招呼他们,孟冲和他的人谁也不敢把仇小球当伙计使唤。秦泰和展小小在房间里面看信,两个人分别打开信件看,然后相互说明自己看过的信件内容。

    这些信件来自于各方势力的大佬,要是被其他人看见的话,一定会被吓住的。这些信件都是给秦泰的,但是写信的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内阁首辅高拱,有东厂督公冯保,有实际操控内阁的内阁次辅张居正,有小皇帝万历皇帝,还有实际上主持大局的李太后。他们都对秦泰很客气,字里行间中有点讨好秦泰夫妻的意思。李太后写信给秦泰的夫人展小小,但是她知道这封信最后还是会到秦泰手里的。只不过一个世上最尊贵的女人不能直接给一个外臣写私信,所以李太后假借关心展小小的口吻,向秦泰这个人示好。相比之下内阁首辅高拱的信有点尴尬,高拱不可能马上对自己原来痛恨的人示好。不过在他的信里面,也暗示出他要和秦泰和好的意思。对于一个高傲的百官之首来说,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示好了。这让秦泰第一次对高拱放下个人恩怨,这封几乎是道歉信的信件要是给外人看见了的话,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以为这封信是假的。

    张居正和冯保的信里面比较平淡,冯保主要是询问秦泰展小小肚子里面的孩子是否安全。冯保是这个孩子的干爹,这个孩子无论男女将来都是冯保的家族继承人。这个冯保当然很关心这个孩子,甚至于比秦泰夫妻更加在意这个孩子。冯保知道只要自己的信秦泰看见了,秦泰就会领会其中的含义,其他的话就不用多说了。张居正的信才是所有的信件中最有分量了,也是最长最重要的。

    张居正的信里面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随信附带了当初张居正收到的情报。只要这份情报被秦泰看见了,秦泰就会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不需要张居正多加解释什么。第二张居正把关于这件事情的会议概要告诉了秦泰。目的就是告诉秦泰,这件事情大家意见统一了,各方放下成见联手了。第三就是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意见。他们集体委托孟冲和秦泰为明暗两路代表在外面操控,他们在京城做好一切准备。力争在拖延对方行动的同时,找到对方的致命弱点。到时候秦泰可以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公布对方的罪行,让世人知道对方的险恶行径。孟冲以皇室最高代表的身份,调动朝廷的军队以大义镇压对方势力,彻底把对方控制起来。张居正和冯保等人在京城暗中不声不响地打掉对方的爪牙和耳目,让对方不清楚朝廷的动向,不敢轻易动手。动武是最终的决定,也是最后的一招,张居正等人为了大局着想,都不希望动武。但是对方的行为不得不加以重视,更加不能姑息养奸。所以张居正等人希望秦泰尽快找到对方的罪证,逼他们放弃抵抗俯首认罪,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场战乱了。对于秦泰来说这是众人的一致意见,更是对他下达的最后决定。秦泰没有退路,朝廷和各位大佬也不会给秦泰其他的活路。秦泰只有完成这个任务才有活命的机会,不然一边的孟冲会第一时间处置秦泰和秦泰的家人。孟冲第一重使命是代表皇室安抚各地的藩王,第二重使命是协助秦泰破案,第三重使命就是代表李太后等人就近监视秦泰。只要秦泰完不成任务或者企图逃跑的话,孟冲就会下达对秦泰一家人的处置决定,到时候秦泰一家人就算没有是在孟冲手里,也会一生一世亡命江湖了。对方的人上台的话,也一样不会放过秦泰一家人的。

第六回 堕落天使六

    原来这是一封秘密的举报信,一封向朝廷某位重要人物私下发出的举报信。当然秦泰面前的这封这封举报信是张居正给秦泰的,当然收信人也就是张居正本人了。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会有一群向他效忠的陌生人。这些人或许和这个所要效忠的人并不认识,甚至于连见面的机会都不大可能,但是这些并不能阻碍这些人的行为。每一个大人物都需要这种对自己效忠的人,当然作为一个小人物也必须有一个效忠的对象,不然他们无法在官场立足下去。只有有了效忠的目标,跟对了主子,这样才能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当然了想要大人物为他们保驾护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他们要让大人物看出他们的作用才可以。所以这些小人物自愿充当大人物的耳目和走狗,甚至于对大人物的任何命令是唯命是从。大人物也需要这种人在自己手下办事,所以这些人成为了大人物半公开的私人组织,在各地为自己的主子打听相关消息。张居正在他还不是大人物的时候也需要投靠大人物,他的投靠对象是当时的裕王和内阁次辅徐阶。当他成为徐阶的弟子,裕王的侍读后,他身上就烙下了深厚的印记,和裕王和徐阶已经分不开了。后来裕王成为了皇位的接班人,徐阶也成为了内阁首辅,张居正渐渐变成了大人物。他也私下组织人手,发展下线为自己工作。后来张居正越来越强势,手下的亲信也就越来越多了。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自己的亲信发来的信息,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秘密的。

    张居正在随来的信件中隐晦地指出了这封信的来源,一是让秦泰相信张居正的消息确切性,第二是为了让秦泰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这个叫李宁的人,现任职务是南|京工部一个员外郎,是一个在南方不大不小的官员。比起在京城的六部衙门,南|京的衙门不但清闲而且油水少得可怜。一般在南|京六部衙门当官的都是一些快到年纪致仕的,或者是被排挤的。李宁作为张居正这个未来之星的亲信,本来不应该在这里的。可是他不但在南|京,而且在六部衙门中最苦最累最没有前途的工部任职,这令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其实这一切都是张居正有意的安排,就是让李宁像钉子一样扎在这里监视这里的官员。李宁这个张居正暗中培养起来的亲信,几乎没有外人知道他和张居正的关系。张居正派他在这里不但要监督这里的官员有没有在工程预算上做手脚,更是要李宁监督这里的官员有没有和藩王有所联系。南|京作为大明的陪都,曾经的首都,不但有一套六部衙门,更有一个没有皇帝入驻的皇宫。附近有大大小小实际个藩王,他们的封地就在南|京附近。一旦这些藩王有想当皇帝的意思,占领这个废旧皇宫称帝是最名正言顺的。在南|京称帝意味着这个藩王有当皇帝的勇气和打算,这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南|京作为大明第一个首都,这里有完善的皇宫和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所在地。一旦这个藩王在南|京登基称帝的话,不但说得出口而且合情合理。就算朝廷想要征服的话,他们也可以利用长江这个天然天险和朝廷的军队僵持一段时间。所以张居正从一开始就很重视对南|京城内外的监控,他把李宁放在这里的目的十分有远见。

    就在李宁也以为他自己被张居正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因为张居正本来是徐阶的弟子,被徐阶当接班人培养起来的,所以大多数的下面的人以为张居正和徐阶的一路货色。他们并不知道在后来徐阶多次拉拢张居正,张居正不愿意和徐阶同流合污,已经面和心不合了。张居正之所以和徐阶没有彻底翻脸,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第一,张居正和徐阶有师徒的名分,一旦翻脸张居正就会背上欺师灭祖的罪名。张居正是要当未来的大明首辅的,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背上骂名。第二,张居正需要从快要退下来的徐阶手里接过人马和权力,不能在这个时候和徐阶闹矛盾。第三,当时的皇帝隆庆皇帝也希望他们和和气气的,给后面的人做一个好榜样。所以张居正和徐阶这才没有彻底翻脸,张居正处处让着老师徐阶。徐阶也知道和张居正翻脸,吃亏的不光光是张居正,可能自己的亏可能会更大。徐阶老了总会死的,将来他的后人还要生活下去,一旦得罪了当朝的首辅,将来张居正针对徐阶的后人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徐阶尽量和张居正保持着表面上的客气和和气。下面的人还以为徐阶的人就是张居正的人,张居正的人也就是他们徐阶一党的朋友。

    当这个徐阶的亲信联系上李宁的时候,李宁也差点露出了马脚。深知张居正和徐阶之间恩怨的李宁,没想到徐阶的手下会来联系自己。李宁抱着听听看的心态,参加他们的几次秘密聚会。令李宁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李宁隐隐约约听出了一些眉目,这些人好像在帮已经致仕的徐阶等人联络一些人。李宁又在一个非常巧合的情况下,知道了他们联系的另一头是谁。

    南|京工部和京城工部的作用差不多,主要负责管辖地下属的公共设施维护和保养。相比之下想要重新修建或者开工一向工程的话,南|京工部没有这么大的预算,需要报请京城的工部和户部。京城工部核算通过后,由京城户部拨款到南|京户部,南|京户部再把钱拨给南|京工部,这里的工部才可以开工。南|京工部还负责几个藩王王府的日常维护工作。当然因为衙门的经费不足,所以也只能略微的修补一下。每次这种事情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不去修补藩王们要说三道四骂娘,去了修补好了藩王依然会不高兴。所以南|京工部的尚书侍郎们不愿意去,一些郎中也能推就推,让李宁这种本来只能当副手的人出面办事。李宁奉命带人去为一个王爷修补王府的外墙,却在外墙边上看见了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通过这个人的出现,还有他们集会的言行,李宁几乎可以确定这些人所要联络的对象就是这些藩王。

    他把自己知道的一切,还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写下来,秘密送到京城给张居正。张居正起初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并不想马上公开。张居正想亲自派人再去核对一次,毕竟这次的事情针对徐阶这个原来的内阁首辅。徐阶不但是原来的内阁首辅,更是他张居正的老师兼引路人,张居正于公于私都不愿意相信这件事情和徐阶有关联。但是张居正内心好像有所感触,好像又觉得这件事情是真的。当张居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其他几路信息反馈过来。就在其他几个大佬也收到私人信件的时候,张居正终于确定了这件事情的真伪。

    张居正之所以能够确定,是因为另外一个亲信的来信。这个亲信隐藏的比李宁还要深,是张居正最亲信的一个亲信之一。这个和徐阶不但是同乡,更是徐阶儿子同年的人,是张居正早年花了大力气暗中留在徐阶身边的一个终极密探。他平时绝对不会和张居正有任何的联系,只有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才会和张居正单独联系。这个人也和李宁几乎同时发生信息,也证实了徐阶正在秘密和几个心怀不愧的藩王联系,企图逼小皇帝下台。有了这个人的证实,张居正终于完全相信李宁的话,但是张居正并没有开心。

第七回 堕落天使七

    第一,是因为这件事情太严重了,张居正想高兴也高兴不起来。第二,这件事情让张居正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悲哀。当初严嵩把持朝政,上对不起嘉靖皇帝朱厚,下对不起满朝官员和黎民百姓。为此张居正投靠清流自居的徐阶,为的就是推翻严嵩这些贪官,还朝廷一个清白世界。但是徐阶是正义的化身,更是清官的表率。但是无论是谁都知道严嵩是一个大贪官,徐阶是一个清得不能再清的清官。因为严嵩支持景王,所以张居正和徐阶一定要帮裕王当上皇位继承人,从而打击景王和严嵩。后来严嵩打倒了,景王灰溜溜地去了封地当一个藩王。徐阶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内阁首辅,可是这时候的徐阶已经变了。他学严嵩把持朝政,甚至于想架空隆庆皇帝。这还不够徐阶想要张居正等人向自己效忠,组成属于他个人的势力范围。对于权力**极具庞大的徐阶,张居正再三劝告都是无功而返。为此徐阶开始针对张居正,逼张居正向他靠拢。在隆庆皇帝等人的支持下,张居正终于和徐阶脱离了关系,不用担心徐阶威胁到张居正。这也代表着张居正和徐阶至间的关系已经名存实亡,他们再也不是心意相通的师徒了。如今徐阶为了再次出山,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竟然勾结景王在内的几个藩王,企图针对新登基的小皇帝。徐阶要把他当年努力的成果毁了,要把他一手扶持起来的隆庆皇帝的儿子的江山毁了,这让张居正十分不安。难道说权利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这么重要吗?当年严嵩这样,徐阶也这样,高拱也是这样的人,难道自己将来也会这样吗?

    张居正一边为自己的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一边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局面。直到最终到了皇宫,和大家商量了一整天,张居正这才想到了只有利用外围势力才能办成这件事情。皇室和内阁尽量不要插手,不到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要公开这件事情。利用秦泰这种破案高手,把这个阴谋当做一件案子来揭露。当大家都知道事情真相之后,朝廷和皇室才可以下手。利用国家大义和家族的家法处置这些藩王和过期的大佬们。到时候皇室和内阁可以拿老百姓做文章,说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只好牺牲一些皇室成员和一些大臣了。到那时弄死几个老臣,比几个王爷自尽,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出去了后患,又巩固了小皇帝的江山,三全其美一石三鸟。

    秦泰也知道自己这一次成为了张居正在内的皇室和内阁的工具,他们利用自己一定会出手的性格,逼秦泰发起进攻。要是秦泰完胜的话,功劳和成果是他们的。要是秦泰失败的话,一切责任就是秦泰一个人的,朝廷和皇室不但不会帮秦泰报仇而且会对秦泰落井下石。那个孟冲就是来监督和看管秦泰的,必要的时候孟冲会第一时间杀了其他一家人,绝对不会给对方留下任何的借口的。秦泰也知道自己是逃不了的,张居正有一句话没有明说,就是秦泰不去干的话,秦泰就是天下的罪人,是让张居正、小皇帝在内的人死去的罪人。为了亲情,为了正义,为了友情,为了忠义,为了老百姓的安危,为了隆庆皇帝能够安心,秦泰一定会接下来的。只要秦泰接下了任务,秦泰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秦泰到如今还没有办不成的案子。所以张居正相信秦泰,朝廷相信秦泰,皇室相信秦泰,李太后和新皇帝也只能相信秦泰了。

    还有一点是秦泰所不知道的,也是新任皇帝和李太后最关心的,也就是如何改变局势的问题。权臣、外藩、宦官成为了任何一个大明皇帝心中的三大难题。权臣是一个自古就存在于帝王心中的最大一根刺。本来是君王一个人说了算的,君王可以任意说什么做什么的。可是早在没有正式有皇帝的时候起,大臣已经成为了历代君王身边的大问题。这些大臣既是君王最好的左右手,也是制衡君王手里权利的“绊脚石”。他们处于共同利益会帮助君王处理军国大事,表面上看上去是君臣和谐的样子。但是一旦君王的决定危及或者损害到大臣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时候,作为代表的他们就会出来制衡君王。或是小心翼翼地提醒君王,或是私下警告君王,更或者是公开拒绝君王的号令,甚至于公然召集大家废除这个君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君王就这么被逼消失或者下台过。所以历代君王既离不开这些大臣,又在心里十分忌惮这些大臣。秦始皇建立帝国成为第一代皇帝时,在众大臣的暗示下不得不设立了一个衙门,可见这些大臣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多么齐心协力,就连这么强势的秦始皇也不得不向他们妥协。秦始皇是第一任皇帝,也就是最高统治者,下面是丞相、太尉和御史。丞相是百官之首,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唯一不能插手的就是军事;太尉是武官之首,平时负责训练和管理军队士兵和武将的。但是到了战事的时候,太尉也不能直接调动军队的,没有皇帝的手令太尉不可能调动大部队;御史又叫言官,负责监督官员的个人操守和工作态度。同时言官也负责监督包括皇帝在内的后宫任何人员的言行。一旦皇帝说出或者做出出格的事情的时候,御史和他所率领的团队就可以直接指责皇帝的言行。为了保护御史的安全,为了不让御史被打击报复,大臣们帮御史求到了一份保证书。由秦始皇亲手写下了“言者无罪”四个字,保证皇帝不能迁怒言官,也不会事后打击报复言官。而这些言官就是代表了贵族阶层的核心利益的人。从此历代君王对身边这些大臣是又爱又恨,为了照顾这些人的感受,汉朝皇帝不得不提出让步的说法,这就是后来皇帝都十分后悔的一句话。“君王和天下臣工共治天下。”本来应该皇帝老子一个人说了算的,变成了皇帝要和众大臣商量着办事,皇帝当然不高兴了。可是皇帝又离不开这些大臣,这些人不但代表着贵族阶层的利益,更是皇帝平时处理事务的左右手。一旦皇帝离开了这些大臣的话,皇帝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处理得了这么多的日常事务。所以皇帝只好对众大臣敢怒不敢言,最多私下拉拢一些大臣,以此减少皇权的旁落。

    本来除了这些代表贵族阶层基本利益的文官集团外,皇帝还有一个最大的心腹大患,那就是朝中武将集团。文官最多威胁一下皇帝,给皇帝一个不痛快而已,只要皇帝不做出太出格的事情,这些人不会轻易决定换皇帝的事情的。可是武将就不同了,他们不但不会婉转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动不动就会动手打人。这些人不但粗鲁而且杀伐之心很重,一旦他们感觉到了危险就会先出手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就是说一旦武将和皇帝发生了冲突的话,就不可能有挽回的可能。不是武将被皇帝消灭,就是皇帝被武将带兵杀了。所以皇帝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文官而是不要命不怕死的武将。可是这个要命的难题早在宋朝的时候就被皇帝和文官集团联手扼杀了。皇帝之所以要对付武将,是担心武将们拥兵自重的同时威胁到皇权和自己。文官之所以要对付武将,是要更好更绝对的控制皇帝,不让胜利果实分给其他人一起享用。为此他们和皇帝联手,利用武将在政治上的粗心大意,又利用文官在财政上的优势,终于把武将势力打压到了低点后,把武将势力收归文官集团之下。从此在中国古代出现了“重文轻武”的局面,武将不但要受到文官的管束,而且再也不可能单独成为一股对抗皇帝的势力。为了控制和防止武将的壮大,皇帝默许文官故意打压武将。文官更想出从军队开支和物资上扼制武将的办法,例如军饷的发放,日常开支的严格把关,军粮和军备的控制等等。武将手里虽然有兵但是没有钱,支付不了士兵的日常开销,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控制住军队。一旦发现某一个武将不听号令,不用皇帝或者文官讨伐,只需要停止供应这队军士的开销。这个武将就会被他的手下抓起来送到朝廷那里去,因为大家不可能陪这个武将一起死。从此皇帝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第八回 堕落天使八

    外藩是历代皇帝心中最不愿意提及的问题。“天家无亲情。”这句话是一个至理名言。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他的父母只不过是生养他的人,兄弟姐妹更是皇帝的“绊脚石”或者隐形对手,而子女不过是自己发泄之后的产物而已。不管是皇帝本人还是各位后宫的娘娘们,谁也不会真心珍惜自己的儿女的。对于后宫的众多女人来说,接近皇帝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生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登上更高的地位。这些女人为皇帝生孩子起初是为了自己巩固地位,再后来是想利用孩子的缘故更多地接近皇帝,从而在后宫地位越来越高。当自己有了皇子后,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成为皇帝,到时候她们就是皇太后了。为了这个崇高理想,她们无所不及地施展自己的手段,杀人放火的事情不在话下。更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登基当皇帝,甚至于毒杀或者暗杀自己的丈夫也就是当今的皇帝。所以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没有真正的爱情和亲情,他的兄弟是他的对手,他的妻子们可能会为了他的儿子暗害自己,儿子们更是盼着他早死,所以他也绝对不会对自己的亲人手下留情。

    为了巩固皇室的利益,为了让天家的血脉不可能完全断绝,更为了尽量不要发生兄弟相残的事情,皇室代表皇帝想出了一个法子。就是让众多皇室男性成员发散到各地,不但可以就近看管地方,而且可以保证皇室血脉更大可能开枝散叶,同时也防止了这些皇室成员在一起想着如何对付皇帝。这些人在一起威胁很大,只要分开了,只要让他们吃饱喝足享受够了,他们就不会对皇位有太大的兴趣。毕竟当皇帝不是好玩的,当皇帝的目的也是为了享受而已。一旦皇帝给予这些皇室成员足够的自由和享受,有绝大部分的皇室成员会打消对皇帝的仇恨。这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皇室内部的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是皇帝不会听的,他只想着自己活着的时候这些皇室成员不要闹事就好了。久而久之这些在外地担任藩王的皇室成员成为了历代君王最大的负担和威胁。这些藩王仗着自己的身份不但在当地为非作歹,而且关注着京城的变化。一旦皇帝后继无人或者皇帝昏庸的话,他们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甚至于付之行动。所以历代君王对于这些所谓的亲戚很头痛,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可能严厉处理。放任不管会导致地方民怨四起甚至于发生民变。严厉处置又会引起众多藩王群起攻之,威胁到皇帝的地位。也同时会让外人看皇室的笑话,让皇室和皇帝脸面尽失。每一个皇帝最注重的是自己的威严和面子,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威严受到任何损伤,所以不可能做出让大家看笑话的事情。所以每一任皇帝把自己的地位交给下一任皇帝的时候,也同时把难题留给了新皇帝。谁都希望把这个棘手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没有一个皇帝能够真正处理好这个问题过。

    宦官又叫太监,本来是依附在皇帝身边的人,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后,这些宦官渐渐脱离了皇帝的控制,甚至于开始反过来影响皇帝的言行。宦官是一种扭曲的人类,起初是一种天生带有疾病的人种。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既不是男人也不可能成为女人。他们失去了男性的特征不可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事情,也不能像女人一样怀孕生子。他们既不可能像一般男人一样挺拔威武,也不可能想女人一样曲线玲珑,所以被大家当做废物一样看待。当时的人类生活环境还不好,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生存付出自己的力量。这些天阉因为不男不女,所以被人派去负责照顾生病的老人或者年幼的孩子,无论是吃的喝的都是最差的。渐渐地大家发现了这些人的一些优点,例如这种人比较细心比较听话,照顾病人的时候很有耐心。还有这些人由于知道了自己的残缺,所以学会了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一些人有了怒火遇上了不高兴的事情,就会打骂这些天阉出气。这些人不但不会反抗而且会想办法让生气的人消火。渐渐地这些天阉成为了专门照顾有地位的人的私奴,他们不但会对自己的主人很忠心,而且不会发生意外事件。在古代原始社会的时候,大家群居在一起,所以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并不重要。可是有了一定地位和条件后,一些有实力的男人开始把自己的女人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不允许其他人分享。部落里经常发生因为抢夺女人男人之间决斗的事情。一些男人在内耗中失去了性命,就算胜利了也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完全得到女人的一切。男人不可能一直陪着自己的女人,强大的男人更需要通过战斗提升自己的地位。当男人在外面狩猎或者战斗的时候,最担心自己的女人和其他人发生“超友谊”的关系。他们背着这个男人发生关系已经令丈夫很生气了,要是他们生下了孩子的话对于丈夫来说麻烦就更大了。在古代男女避孕很落后,一旦发生“超友谊”关系就会有孩子。有身份有地位的丈夫经常会因为妻子生下了不是自己孩子的事情杀害妻子和孽种的事情。为了看管好自己的妻子,也为了妻子尽量少接触其他男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女奴照顾妻子。可是部落中女人很珍贵,是繁衍下一代的主要工具,不可能一直待在某一个人身边的。天阉的出现缓解了这个局面,强势的男人利用自己的权力或是买下天阉,或是假公济私,让天阉留在自己的女人身边照顾妻子孩子。不但解决了佣人的问题,而且可以保证自己的妻子不出轨。

    随着天阉的需求越来越大,天生的天阉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一些有地位的男人甚至于为了一两个天阉发起内斗或是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一个部落的人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战俘在战斗中被敌人打伤了下部。后来成为战俘后被关押在战俘营里面,不但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且需要每天大量劳动。不久之后他们发现这个战俘渐渐失去了男人的特征,无论是力气还是脾气都有所改变。一个天阉看见这个战俘后,几乎可以确定这个战俘就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可是这个战俘不但不是天阉,而且在自己的部落有自己的老婆孩子。一些人大胆推测,是不是因为下身受到了伤害引起的。当时战俘连猪狗都不如,他们就暗中拿一些战俘做实验。当时第一次做实验用了十名战俘,由于经验不足还有用力过猛等原因,当场死了四个战俘。六名战俘暂时活了下来,但是不久之后因为伤口感染等原因战俘一个个死去。第一次实验以失败告终,这让大家很失望。但是一个战士没有彻底失去信心,他劝说大家再一次试验。大家抱着不太大希望心态,再一次拿十个战俘做实验。这一次只存活了一个人,但是不久之后这个战俘真的和当初的战俘一样,渐渐变成了天阉一样的人。这让大家十分开心,他们找到了解决天阉需求的问题,同时也为部落找到了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们用自己的特产、皮毛、粮食等东西,向周边其他部落换战俘。战俘本来是战斗中俘虏过来的,因为担心他们叛变所以把年轻的战俘致残后留下,或者直接杀死。所以一些部落不会留下战俘,对他们来说既不安全又要消耗自己部落的粮食太不值得了。在当时战俘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半卖半送。部落用极小的代价买回一批战俘,开始了他们的计划。他们把战俘集中到一起后,逼着战俘吃下带有麻醉作用的食物。这些战俘就集体倒下了,减少了反抗的可能,也便于部落的人动手。几个有经验的老手提醒自己的族人,下手的时候目标要集中,不要伤及其他部位。就算是这样,依然出现了不少的失误。一百三十名战俘当场死了五十多名,死了的战俘被部落的人处理了。

第九回 堕落天使九

    活下来的战俘,被集中关押在一个地方。外面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战俘集中营,其实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阉人制造中心。半年后一批训练有素的阉人出炉了,他们完全符合天阉的标准,而且比一般的天阉还要适合当下人。部落统计了一下,一百三十名战俘手术当天死了五十多名,也就是说活下来的一共是七十多人。半个月里面陆陆续续又死了三十多名战俘,能够站起来接受训练的不过三十几名而已。一些人受不了打击自杀了,也有一些人不听管教被打死了。最后完成训练合格的阉人一共是十九名。五名阉人留在了部落伺候有地位的主人,其他的阉人卖给了其他部落的人。战俘不值钱,阉人却是抢手货,十四名阉人卖出了比当初买一百三十名战俘高出四倍的价钱。这让部落发现了一条壮大部落的发财之路。

    当时的大家都生活在饥饿和战乱之中,为了自己的生存拼命。这条发财之路不但可以壮大部落,更可以让大家不用去上战场。所以大家一致同意秘密从事这份事业,制造阉人成为了这个部落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他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失误率和死亡率得到了控制。部落的人分工合作,一些人专门阉割战俘,一些人专门照顾不能行动的战俘,一些人训练阉人。训练出来的阉人,会被人秘密的押送到外地,卖给有需求的人。当时没有钱币,所以这些制造出来的阉人被部落的人换成了毛皮或者粮食。

    当大家都以为自给将过上富裕快乐的生活的时候,部落已经迎来了灭顶之灾。他们能够制造阉人,能够把普通不值钱的战俘变成大家都需要的阉人。这个消息马上被其他部落的人知道,一些有实力贪心的部落就决定征服这个部落。刚好这个部落过上了一段安逸有快活的生活,失去了以前的斗志,马上就被一个部落的人打败甚至于占领了。他们这才知道出卖他们的人,就是他们亲手训练出来的阉人。一个战俘一家人都被他们制造成为了阉人。他亲眼看见自己的两个弟弟活活痛死,他的父亲伤口感染后烂死了。自己也在他们的打骂下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报仇,他一直忍着坚持到最后。他被部落的人当做牛羊一样卖给其他人,他取得了主人的信任后,把部落的情报透露给主人,唆使主人占领这个部落,等于为自己和家人报了仇。

    由于部落的人有制造阉人的本事,所以他们并没有被占领者彻底消灭。不过他们成为了奴隶,依然制造阉人,只不过他们制造出来的阉人不再是自己的私人财产了。他们只有不停地劳动,才能换来自己的生存的机会。一旦他们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技术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一条道路。

    阉人多了,大家的经验就越来越多了。他们发现阉人的肤色比一般的男人好,可以在一些宴会上充当歌舞助兴的人选。甚至于在一些缺少女**隶的时候,让男主人发泄用。阉人因为没有劳动能力,又不能生育,所有的生存希望都要依靠在主人身上,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奴隶还要听话忠诚。越来越多的贵族喜欢使用阉人,后来索性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要是一些大户人家使用的下人不是阉人,就会被客人看不起。阉人成为了抢手货,就算再多的战俘也不够了。渐渐地阉人人选从战俘发展到被占领的部落老百姓,甚至于一些未成年的男孩。大家发现小孩子阉割后,比成年男子存活率更高,更加便于管理。孩子就成为了阉人的主要来源,一些部落把主要目标放在了掠夺女人和男孩子身上。

    君王是贵族中的贵族,伺候他的人当然是阉人。为了保证君王的安全,他的下人不可能是刚刚从战俘演变过来的阉人。阉人不但要伺候君王,更需要贴身保护君王,所以忠诚最重要。君王使用的阉人不是从小买来训练的阉人,就是自愿进宫的本国天阉。这些人不但会全心全意伺候君王,而且会拼死保护自己的主人。随着君王和阉人越来越亲近,阉人成为了君王最可以相信的奴才,君王把一些私人事情托付给自己的阉人处理。不但可以保密而且可以放心,阉人也会尽全力做好事情。

    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韩国发生过一件事情,这让阉人彻底成为了君王的亲信。韩王登基不久,他的弟弟金公子知道自己哥哥的爱好,送上了一位美女。韩王得到这个美女之后几乎夜夜欢歌,就连军国大事也不管了。他的奴才阉人顺和安多次提醒韩王,韩王就是不理会他们的劝告。当时阉人是最低下的人,没有名字也没有身份地位,就连姓也没有。他们一个叫顺,一个安,意思就是要他们顺从自己的主人,保护主人的安全。顺和安暗自为自己的主人韩王担心起来,但是作为阉人的他们不可以离开皇宫,更不可以结交外臣。就在韩王为了和美女玩乐,把军国大事交给自己弟弟金公子的时候,顺和安开始提防起金公子和刚刚封为王后的美女。不久之后他们的担忧成为了事实,王后联合金公子一起包围了皇宫,想逼死韩王后成为新韩王。当时皇宫的守卫不是被王后收买,就是金公子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韩王的人。顺和安两个人分头行动,顺想办法逃出去请救兵,安带人去保护韩王。当顺顺着臭水沟爬出已经被金公子和王后控制的皇宫的时候,安带领三十几个阉人拿起武器站在了韩王的前面,面对着数以百计的武士。顺终于把救兵带到了皇宫,这个时候保护韩王的三十几个阉人只剩下了安一个,安也伤痕累累。金公子和王后最后被救兵格杀,韩王终于安全了。这时候韩王才知道自己被金公子利用了,自己的美人王后原来是金公子的女人。韩王在悔恨自己的同时,也开始发觉阉人才是自己最可以信赖的人。从此顺和安成为了韩王最信赖的人,几乎可以在韩国皇宫横着走了。

    渐渐地阉人不但是君王的亲信,更是成为了君王留给自己子女的亲信。就算君王再没有亲情,自己的儿女毕竟是自己的血脉,是自己的后代就需要保护和教导。孩子们的母亲不是没有文化就是没时间管孩子,君王更加担心孩子的母亲把孩子教坏了。所以他就想到了为自己的孩子请老师教导,可是不久之后君王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被选中当孩子老师的官员,因为和孩子走得太近了,所以失去了中立和公正。为了帮助孩子成为下一任君王,官员甚至于背叛君王。君王不敢让大臣过分接近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之间本来已经不多的亲情彻底消失。不能用大臣,不能让孩子的母亲完全控制孩子,剩下的只有阉人了。没想到阉人不但对自己的主人忠心,而且在照顾孩子教导孩子方面也很尽心。君王就把教养孩子的任务交给了自己放心的阉人,任由阉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导孩子。孩子长大后当然也依靠阉人,也相信阉人,这成为了一个轮回。就连秦始皇这种雄才伟略的人,也避免不了信任阉人的事情发生。他把自己的孩子交给阉人教养,管教秦始皇二儿子胡亥的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赵高。赵高不但成为了胡亥的依靠,更加为了让胡亥当皇帝害死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最后秦始皇死了,赵高为了控制局面硬是让秦始皇尸体发臭也不管。赵高为了控制胡亥,为了控制整个王朝,不但指鹿为马而且逼丞相李斯和自己合作。赵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控制朝廷运作的阉人,也开创了阉人干预军国大事的局面。

第十回 堕落天使十

    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个祸国殃民的阉人,但是没有一个朝代像明朝一样中用过阉人。就算是唐朝的时候出现过阉人大将军高力士,也没有真正影响过整个朝廷的局面。宋朝的时候,出现过许多阉人大官,但是也不过是一些跳梁小丑而已。可是到了明朝的时候,阉人成为了一个特殊的人群,一个看似卑贱实际上比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要高贵的族群。他们不但可以亲近皇帝,让皇帝完全信任他们,而且可以让骄傲的大臣们对他们趋炎附势。那些在朝堂上敢于和皇帝叫板的文官,在这些阉人面前不得不低头服软。他们不但可以左右皇帝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而且可以代表皇帝在民间作威作福,甚至于对官员任意打骂或者杀戮。反观明朝的历史,历代皇帝比较靠谱,并没有直接做出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倒是锦衣卫和阉人这两大机构,经常无理由地欺负老百姓,弄得老百姓对朝廷对皇室深恶痛绝。锦衣卫作威作福是为了面子,阉人欺行霸市是为了金钱,最后这笔账都算在了皇帝头上。

    重用阉人是明朝皇帝的一个特色,之所以要重用阉人,其实是有原因的。早在南宋中后期皇权已经被严重消弱,一些手里有权的大臣几乎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对于他们来说皇帝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而是一个有心无力任由他们摆布的傀儡而已。皇帝也没有想夺回权力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就算夺回了权力不久之后又会被其他人取代的,还不如不动手太太平平过日子好。后来蒙古人占领了中原,面对残暴的蒙古人,汉人不得不齐心协力联手赶走蒙古人。当蒙古人离开中原后,汉人为了江山又开始了内斗。虽然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获胜。他之所以可以得到江山,第一是因为他和兄弟们的努力,第二是因为地方势力的妥协。地方势力考察过最有可能当皇帝的三个候选人,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陈友谅,还有一个是张士诚。张士诚是盐贩子出身,敢做敢拼而且有杀人魔王的外号。地方势力觉得这个张士诚不好控制,将来他当皇帝的话不会分好处给他们的。陈友谅是富户出身,但是起兵后不久做了一件令大家族不满的事情。他利用军队把一些不合作的富户给抢了,不但抢走了所有的财富而且把富户全杀了。这让地方势力们开始担心陈友谅当皇帝后,会不会也拿自己开刀。朱元璋其实十分痛恨为富不仁的富户,不过他并没有喊打喊杀。他的做法事把富户养大养肥了之后,再对富户动手。刚好地方势力只看到了朱元璋善待富户的行为,没有看见朱元璋后面的行为,所以地方势力决定全力支持朱元璋当皇帝。在这些地方势力的干预下,朱元璋终于成为了皇帝。

    朱元璋一边巩固自己的江山,一边开始对一些人动手了。第一个目标人物就是当初资助过他的富商沈万三。为什么是他呢?第一是因为沈万三太有钱了,国家太穷正好需要钱。第二是因为沈万三不是文化人,拿他开刀文官和地方势力不会有太大的反应。第三是因为沈万三知道朱元璋太多的秘密,朱元璋不能让沈万三活下去。朱元璋派人罗织沈万三的罪行,不但借机会侵吞了沈万三的家财,而且让沈万三一家人走到了尽头。事后朱元璋发现抄家真是一件好事情,这比打仗简单但是效果更大。朱元璋喜欢上了抄家,时不时地对大户人家下手,后来想停也停不下来了。地方势力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联手企图暗中对朱元璋下手,没想到朱元璋早有准备。他暗中培训了一批忠心于自己的亲信,可是暂时接替官员们的职位。地方势力和文官以为拿出他们的杀手锏,集体罢官就会让朱元璋服软,没想到朱元璋反而将了他们一军。朱元璋把几个为首的大户人家处理了,也把几个不听话的大臣给杀了,暂时换来了一段时间安稳。

    可是好景不长,地方势力鼓动胡惟庸等人对抗朱元璋,朱元璋虽然消灭了这些人,但是也伤及了自己的根本。为了安抚这些人,为了不影响朝廷的日常运作,朱元璋只好做出了让步。从此朝廷又回到了皇帝和大臣一起联手统治天下的局面。至少在朱元璋活的时候,大臣们不敢过分打压皇权。朱元璋也知道他一死之后,将来的皇帝就会面临贵族大户的联手威逼。朱元璋只能尽力教导自己的接班人,同时想办法打压大户人家的势力。

    经历了建文帝和永乐帝初年的战乱,文官们再一次要求重新分配权力。面对着越来越兴奋的大臣,永乐帝朱棣开始为自己和将来的子孙担心起来。文官的崛起已经是势不可挡了,朱棣还可以抵抗一阵子,可是将来的子孙还有可能想自己这么强势吗?一旦文官发现未来的皇帝好欺负的话,皇帝怎么办?为此朱棣居安思危,想出了重新启用锦衣卫的想法。锦衣卫是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收养的战争孤儿。他们不但对朱元璋忠心耿耿,而且被朱元璋训练出了一身的本事。他们上战场可以杀敌立功,也可以隐藏在民间帮助朱元璋打探消息监视可疑分子。朱元璋经常利用这些人监视和控制官员或者地方大户。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登基,他在大臣们鼓动下废除了锦衣卫。朱棣登基当皇帝后,发现锦衣卫不但有必要存在,而且需要壮大起来用来抗衡文官集团。朱棣一边讨价还价地和文官讲条件,一边秘密重建锦衣卫。

    锦衣卫的出现虽然暂时遏制住了大臣们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第一是因为锦衣卫是正常人,也有自己的亲戚朋友,难保大臣们从他们的亲戚朋友下手,拉拢和迷惑锦衣卫。第二是因为锦衣卫是军人出身。历来重文轻武的是思想,让锦衣卫面对大臣的时候自卑胆怯。第三锦衣卫隶属于军队,受到武将的管制和监督。此时的武将已经沦落为文官的奴才,武将又可以监管锦衣卫,也就是说文官依然有办法对付锦衣卫。朱棣一边把锦衣卫从军队脱离出来,成为对自己独立负责的衙门,一边开始规范锦衣卫的内部规章制度。锦衣卫可以世袭,但是不会轻易向外招人,锦衣卫有自己的军法和家法,只需要对皇帝一个人负责就可以了。

    锦衣卫的壮大虽然令文官有点不适应,但是文官依然有办法制衡锦衣卫。锦衣卫有家人,需要生活,需要在外面走动,所以不得不和文官的人有所接触。渐渐地锦衣卫开始和文官走得近了,锦衣卫和文官之间的矛盾渐渐地少了,这让朱棣开始担心起来。这时候朱棣的妻子徐皇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想要真正意义上制衡文官的势力,必须找一个和文官越少接触机会越好的机构或者组织。朱棣马上想到了阉人,也只有阉人不用担心这些问题。阉人没有老婆孩子,不需要担心家人被文官集团的胁迫;阉人生活在皇宫里面,很少和外界接触,不用担心被文官收买;阉人是皇帝家的奴才,不但可以信任而且可以放心使用;阉人一旦做出了对不起主人的事情,主人就可以自由决定阉人的死活,不需要经过其他人的同意;阉人生老病死都是皇家的人,一旦有人和他们作对就是和皇室作对。这就大大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不用担心有人会对他们下毒手;文官看不起这种阉人,出于个人操守也不会私下和阉人有联系。所以阉人是对付文官的最好工具,朱棣决定建立一个阉人为主的机构监管锦衣卫和文官。这个机构因为建立在皇宫的东面,对外的称号是东缉事厂,简称为东厂。这个后来鼎鼎大名的特务机构就这么建立了起来。开始了皇帝利用阉人对抗文官的新战场。

第十一回 堕落天使十一

    为了让阉人有能力和文官对抗,历代皇帝不断地给阉人放权。首先是给予阉人活动自由,后来在品级上给予和文官一样的待遇,再后来允许阉人以监军的身份参与对武将的控制,最后索性把批红的权力给了阉人。每每文官的最高机构内阁决定好的方案必须通过阉人的最高机构司礼监转给皇帝。皇帝决定后通过司礼监批红才可以下发到各部门。也就是说内阁的意见要是通不过司礼监的话,就不可能被皇帝看见。司礼监代替皇帝下发指令的同时,也给内阁制造了麻烦。用锦衣卫监管百官,用东厂监管锦衣卫,用内阁制衡六部,用司礼监扼制内阁,皇帝在背后控制司礼监,这就是皇帝的办法。阉人毕竟是阉人,他们的小命掌握在皇帝手里,所以皇帝不用担心他们会不忠于自己。

    可是事情没有绝对的,司礼监的这些阉人尝到了权力的味道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开始被内阁或者说是文官们利用,开始对皇帝的忠心动摇了。内阁的大臣们教会了阉人贪污和利用权势欺上瞒下,他们一步一步拉拢阉人。虽然有几次被皇帝察觉到了,处理了一批阉人,但是贪婪和对金钱的渴望,战胜了一切。越来越多的阉人开始联手欺骗主人,他们或是单干或是和文官联手,开始肆无忌惮地收敛钱财。更多的时候皇帝是被这些人蒙在了鼓里,成为了一个聋子、瞎子、傻子。

    尝到个中滋味的阉人们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他们要取代文官,成为这个朝廷最大的操控者。他们开始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有意无意地打压或者迫害文官。皇帝不知道真相,以为阉人们利用这个方式对自己表达忠心,所以皇帝不但不阻拦而且乐享其成。阉人们毕竟不是文化人,不需要什么脸面,做起事情来不管不顾。他们血腥镇压所有反对的声音,无所不用其极地迫害所有对他们有阻碍的人。文官这才意识到自己养大了一只大老虎,一只饿了连自己人都不放过的大老虎。文官们联手对付阉人,这就有了现在的对立局面。

    当皇帝通过文官渐渐知道阉人们的私下行为后,已经开始发现自己控制不住局面了。由于之前太相信阉人,皇帝身边的人其实阉人的手下或者眼线。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阉人们的控制和监视,阉人们要对付皇帝很容易。一个命令下去皇帝就寸步难行,一个小动作就可以让皇帝坐立难安,一句话就可以让皇帝莫名其妙失踪或者死去。正德皇帝朱厚照表面上看上去是死于意外,是他平时过分不注意身体引起的。其实不光正德皇帝朱厚照,几乎每一个皇帝都这样,为什么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死了呢?有人怀疑正德皇帝朱厚照真正的死因是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相对身边的阉人进行调查才会“意外”死去的。刘瑾死后一些阉人瞒着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事情被正德皇帝朱厚照知道了。年轻气盛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开始派人调查身边的阉人,目的就是看看这些阉人对自己是否忠心。可是他忘记了一件事情,无论是被调查的人还是去调查的人,一样都是阉人。结果没有调查出来,正德皇帝朱厚照就在一次最寻常不过的狩猎中出意外死亡了。正德皇帝朱厚照身手不错,而且年纪不大,绝对不会这样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被自己的身边人害死了,对外谎称为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

    嘉靖皇帝做了皇帝之后,用了近五年的时间才表面上统一阉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秦泰多次听人说起过关于吕芳的事情,吕芳虽然是嘉靖皇帝的奴才,但是他从根子上说也是阉人。阉人以他为代表留在嘉靖皇帝身边,尽量缓和嘉靖皇帝和阉人之间的关系。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吕芳尽量迁就嘉靖皇帝,在一些涉及到根本问题的地方吕芳会提醒和忠告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一直以为吕芳只是阉人的传话筒而已,吕芳依然是自己的亲信。后来当嘉靖皇帝发现吕芳背着自己代表阉人利益做了不少事情后,嘉靖皇帝这才彻底放弃了吕芳。吕芳临走的时候留下了三步棋,陈洪是第一步,出面担任吕芳遗留下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职务,正式面对阉人和嘉靖皇帝。黄锦是第二步,用来取代陈洪,继续控制或者影响皇帝。冯保是第三步,用来控制未来的两代帝王的。

    隆庆皇帝登基后就觉得事情严重了。外面文官不听他的招呼,内阁几乎我行我素,隆庆皇帝根本指挥不动内阁的人。后宫李贵妃把持着,阉人也不放权,隆庆皇帝空有一个皇帝头衔,什么事情也做不了。除此之外外藩也不稳定,时不时有人冒出来说要换皇帝。原因是隆庆皇帝个性太懦弱,而且身体也不好。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皇室的威严,这些所谓的皇室亲戚们要求隆庆皇帝下台。隆庆皇帝只好在地位和权力上做出选择,要保住皇帝地位的话就要和文官合作,也默许阉人在后宫的地位。要是隆庆皇帝想要权力的话,就要对外藩不管不顾,一心打压内阁和阉人。隆庆皇帝没有把握对付内阁,也没有能力清除阉人,更担心因为这样失去文官和阉人对自己的支持,所以隆庆皇帝选择了保住皇位,都拿过一个无权无势的傀儡皇帝。

    由于隆庆皇帝做出了让步,由于当时局面不稳定。内阁出面和阉人谈判,出于共同利益,双方达成了一个决议。文官和阉人联手,帮助隆庆皇帝一起对付外藩反对势力。文官站在情理法的高度抨击外藩的行为,再三说明隆庆皇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阉人利用他们掌握的闹事藩王的“黑材料”做文章,逼这些藩王们主动放弃言论上和实际意义上的对隆庆皇帝的攻击。但是还是有几个藩王不配合,他们叫嚣着要带着军队来京城,逼隆庆皇帝下台,然后大家一起选一个新皇帝上台。阉人见这些人不配合,就做出了让文官和隆庆皇帝大吃一惊的事情。短短几天时间内,这些叫嚣着要造反的藩王一个个死了,而且死因各种各样。看来阉人早在这些人身边安置了自己人,一旦这些人失控的话就可以马上处理。文官和隆庆皇帝对于阉人的心狠手辣还有强大十分忌惮。就是不知道他们身边有没有这种人存在?不光是下人,他们的亲人里面有没有阉人的人呢?越是对身边人有所怀疑,他们越对阉人忌惮,不敢轻易对阉人发起进攻。隆庆皇帝更是死心了,他想当几年快乐皇帝,而不是一具尸体。隆庆皇帝索性放任内阁和阉人们控制局面,两边都不管也不插手。他也私下警告李贵妃,不要过分插手阉人的事情,免得因此连累到他。

    隆庆皇帝当了这几年窝囊皇帝就死了,新皇帝的根基还不如隆庆皇帝。所以外臣、藩王和阉人是小皇帝不能逾越的三座大山。李太后作为小皇帝的亲生母亲,作为这个朝廷实际意义上的的做主人,她当然希望利用这个机会把三座大山都解决了最好。这样小皇帝的地位更加稳固了,她这个皇太后也更加有权利了。秦泰是所有希望的聚焦点,也是李太后能否实现理想的重要环节。秦泰不知道,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办呢?

第十二回 堕落天使十二

    随着秦泰调查的深入和大胆的分析,秦泰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地方官府、藩王、后|宫太监、原内阁首辅徐阶亲信,还有就是秦泰身边的人,这些人几乎不会有什么关系的人,总让秦泰觉得有某种说不出道不明的联系。

    地方官员直接代表朝廷和皇帝管理老百姓,是朝廷和地方老百姓之间的桥梁,所以至关重要。历来皇帝和朝廷都对地方官员十分重视,特别是地方长官的任命十分严格。

    或许在京城六部衙门内部可能出现过越级提拔这种事情,但是在地方很少出现这种事情,这就体现出朝廷和皇帝对地方官吏的任命和提拔的重视程度了。

    地方一级的长官按职务和管辖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四级,分别是省、道、州府和县。

    在古代每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不像现代社会称呼为“长”,现代社会县里有县长,市里有市长,省里有省长。在古代朝廷和皇帝任命某人为地方长官时,任命书上会写“权知某某”,意思是让某人代表朝廷和皇帝管理管理某地。例如任命一个新科进士管理某县,就会在任命书上写明让此人权知某县,这个人就是这个县的行政长官了。因为这个缘故,下面的人不能直接称呼此人是什么权知某县,所以既方便又带着恭敬的称呼此人为知县。以此类推州府的行政长官就是知府或者知州了。

    到了道和省一级,又有了新情况了,所谓的“道”其实相当于现在省里的厅,是主管某一方面的省级主管单位领导。一般在地方会有粮道、盐道、兵备道等衙门,这是为了便于管理朝廷重要物资特设的衙门。在古代粮食对于老百姓和国家都十分重要,每年春种夏收夏种秋收两次的粮食的收缴工作是朝廷最重要的事情。每一年朝廷制定下一年计划时,最重要的根据就是当年的粮食产量。粮食既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发放给官员和士兵的重要物资,一旦粮食欠收的话,就会影响下一年甚至于以后好几年的国策和经济走向,所以朝廷要在各省设立粮道,专门负责粮食的收缴和储运。

    盐道的设立是因为朝廷对盐铁的专卖权的控制所引起的。在古代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需要食盐,所以控制了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就等于遏制了老百姓的行为。粮食朝廷不能做到严格控制,就算控制了也会出现替代品。但是一旦人长时间不吃食盐的话,就会出现各种疾病甚至于马上死亡。所以历代帝王和朝廷都对食盐的生产和销售管理十分严格。规定朝廷对食盐专门生产和销售,没有得到朝廷允许的食盐生产和销售都是违法的,一旦抓获就会从重从严处理。在古代铁是制造武器的重要原材料,一旦非官方的人手里有了武器就会对朝廷有威胁。为了强调和控制中央政府的唯一性和重要性,朝廷严禁武器生产和制造,就连地方官府也没有权利私自打造武器。朝廷的武器有专门的制造机构管理,每一批的武器也有批号和特殊印记。对于武器的原材料管理也相当,任何一个朝代都对铁矿石的开采十分重视。后来发展到朝廷对所有的矿产全部进行

    官方管理,严禁任何人私人开采。朝廷对于盐铁的专卖是为了控制当然不能影响道日常运作,所以地方要设立盐道专门管理盐铁的售卖。朝廷每年的盐铁都有定额的,分到每一个省的数量也不一样,再由地方盐道长官发放给各地方下属和专卖运营商。这张小小的凭证就叫“盐引”,没有这个“盐引”就等于是非法的,不但不受到各级官府的保护,还要没收所有非法所得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拥有一张“盐引”,就是一条致富的门路。

    军队对于朝廷十分重要,所以朝廷对于军队的管理不但严格而且独特。为了防止军队长官私下支配军队,朝廷从多方面控制军队。第一,严禁军队插手地方事务,军队长官不得和地方官员有私交。第二,军队长官只有训练和管辖下属士兵的权力,没有调动和任命下级官员和士兵的权力。第三,军队的日常开支需要由专人管理,这个人由上级或者兵部派人担任。第四,军队的军饷和装备每三个月由兵部或者地方衙门发放,免得军队短缺或者管理不善。其实是遏制军队,从武器和财务上控制军队。第五,地方官府对军队只有监督权,不能直接插手军队管理。但是一旦发现军队有问题时可以上报朝廷或者停发各种补给。明朝又多了一个利用太监担任监军,实时监控军队长官的办法。军队虽然有兵但是没有物资也没有调动权,调动权在兵部甚至于皇帝手上。物资却在地方官府或者兵部那里,为了征收和管理这些军用物资,各地必须设立专门的衙门。这些衙门就是兵备道的来历,兵备道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监控地方武器的使用。一旦发现地方衙门或者某个人的武器超过了定额,就会被他们重视起来甚至于直接接手管理。

    道一级的长官叫道台,级别虽然只不过比知府知州高了一点点而已,但是因为他们手里的权力和资源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比一般的知府知州威风多了,生活也滋润多了。

    省一级的长官原来是布政使,后来有了巡抚之后巡抚成为了省一级的行政长官了。布政使主管一省的政务,特别是民生和庶务。按察使负责省里的刑名和判决。提督是省一级管理军队的长官。所以布政使、按察使和提督三人分管省一级的民政、刑罚和军队管理,相互遏制相互监控。后来朝廷委派巡抚代表朝廷和皇帝监督地方,巡抚渐渐成为了布政使、按察使和提督的上级。当巡抚驻守省一级衙门成为常态后,巡抚的权力已经凌驾于三个省一级官员之上,成为了真正的地方大员封疆大吏了。

    一般来说知县是朝廷正七品文官,但是要是这个知县管辖的地盘比较大的话,也有可能知县为从六品。要是知县资历不够或者是从进士出身的话,也有可只是从七品。要是这个知县不是进士出身或者是不是科举出身的话,只能算是候补知县,可能是八品也说不定。知府一般是从五品或者正五品文官,知州一般是正五品或者从四品文官。

    道台统一是正四品文官,如果兼任其他职务的话可能是从三品文官。布政使为正三品文官,按察使一般是从三品文官,提督为正三品文职武官,巡抚为从二品文官。后来因为朝廷为了体现中央政府的地位高于地方,制定了巡抚品制不能过高的政策,以此彰显内阁和六部地位高于地方巡抚。巡抚以及以下的地方官员自动降职一级,巡抚为正三品文官,布政使为从三品文官,按察使为正四品文官,道台为从四品文官,知州为正五品文官,知府为从五品文官,知县不变。后来一些重要省份的巡抚因为皇帝的重视和信任加六部尚书或者侍郎衔,职务和品级仍然保留在从二品位置上。这样的结果更加加大了巡抚和布政使之间的差距。地方布政使升任其他地方的巡抚是高升,巡抚出任其他地方的布政使就是明升暗降甚至于变相处罚。

    秦泰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学的就是官场的制度。他知道一个生员当官有多难,更知道一个知县升任一省巡抚有多么不容易。每一个地方官员都要进行年终考核,被考核的人遍及各地地方官员,考核的人有的是各省的长官,有的是吏部的考核官,有的是巡按都察院。一年一次考核,三年一次总结,决定每一个官员的去留升迁。一年一次考核分上中下三级,上级加一分,下级扣一分,中级不加分不扣分。三年一次总结时,连扣三分者为最下等,立即革去现任职务。总结时加三分者为最上等,推荐升级或者调离现任职务另有重用。一些有能力又不合上级的官员,经常会被这样明升暗降地调离现有职务。每一个官员在总结时只要不扣分就可以在原有职位上留任一届,也就是再干三年。一些肥缺或者重要职务上,官员们宁可考核官给中评留任就可以。但是就算再留任,一个官员不能再同一职务上干三届以上。也就是说一个官员不可能在一个职务上干过九年,除非这个人是内阁首辅这样的大人物。一般来说就算到了巡抚、布政使这一级别,每九年也要换一个地方重新来过,有的人不需要九年。

第十三回 堕落天使十三

    秦泰深知一个生员考取进士,成为一个候补官员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除非遇上国家需要大量人才,或者是大批官员落马这种特殊情况,熬到进士及第可以出来当官时大多已经二三十岁了。像秦泰这种年纪轻轻就出来当官的人并不多,而且会受到年纪上的约束。秦泰这种年轻进士就算外放到地方也会留在巡抚衙门这种省一级衙门历练,不可能直接担任的知县。等他们年纪够了,有了一定的威望和庄重了,才会委派出任地方县一级的长官。当然也会有特例的,但是这些人一旦出任知县就会被下属或者老百姓看不起,反而影响他们将来的工作。

    一个二十多岁将近三十岁的知县,干得好三年内得到好评,内部嘉奖一次,调任其他重要地方继续担任知县。再三年又得到好评可以升迁之府衙担任副职或者部门主管。再过三年又得好评替补成为府衙长官,担任比较贫困的州府知府或者同知。又过三年又是好评,可以调往重要州府担任行政长官。三年内恪尽职守连获好评,可以调往省级衙门担任道台或者省一级官员的助手。再三年战战兢兢本本分分工作得到好评,可以留任道台或者担任按察使、布政使等的副使。继续获得好评重用,有可能出任按察副使或者布政副使,兼任某一个道的道台。再过三年后又是好评才可以出任按察使或者布政使。再次获得好评才有可能出任本省或者其他省份的巡抚资格。六年的知县,三年的知府助理,六年的州府长官,三年的道台,三年的布政使按察使副职,三年的省级副职兼任道台,三年的按察使或者布政使,这才有可能担任巡抚。整整二十七年的官场磨练才有可能从知县升任巡抚,这还是最快最好的结局。绝大多数的官员最多在知府这一级别上停滞不前,更多的官员坐满九年知县就差不多了。所以能当上巡抚一级的省部级高官的人不但年纪都偏大,而且都是一个个官场的老手。

    当初秦泰之所以选择去刑部担任官员而不去地方任职,虽然绝大部分的理由是因为秦泰想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其实也因为这个年纪上的缘故。秦泰不希望自己在省部级衙门历练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官场老吏,也不想自己出任知县后受到歧视停滞不前,所以选择了自己最内行的刑事检验工作。不然的话秦泰现在最多是一个知县,甚至于是一个已经下台回家的退职官员了。秦泰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可能因为一些财物和其他官员同流合污,更加不会欺压老百姓。这样一来就会得罪同僚和上级,极有可能会被边缘化或者踢出官场。

    不过秦泰也知道一条比年年考核升级更快的升迁之路。年年考核都得优可能性不大,而且就算这样也不可能按部就班让这个官员顺利担任省部级高官。张居正也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员职务,但是他在四十多岁就担任相当于巡抚级的官员,更在五十岁上下已经担任六部尚书,五十三岁出任内阁阁员。这就是内阁培养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朝廷真正的最快速升迁之路。大比的时候考出好成绩,名列三甲中的前五十名就有机会在翰林院留用。虽然在这个地方担任的职务比较低品级也不高,但是绝对比担任地方知县要好得多。不要看知县这种老百姓看来县太爷的官威风,其实是最难当的官员。不但要被上级欺压,还要被下面的老百姓和下属歧视。毕竟知县是官场最低级的官员,绝对不会有人会为一个不起眼的知县得罪整个官场。在翰林院一边熬资历一边磨练自己的性格,等熟悉官场规则的时候也就可以出来正式当官了。翰林院的时间没有白费,甚至于比一般的官员升级更快,当外放时不用担任知县这一级的地方官员了。在翰林院学会了怎么当官,又和上级搞好了关系,当外放三年担任知府或者同知后,回来就是国子监或者翰林院的学士,算是“小开坊”的官员了。可以一边担任清贵职务一边出任皇子或者王爷的侍读,为将来进一步升级做好准备。三到六年后这个人出任地方按察使或者布政使,目的就是为了熟悉地方行政事务,为将来出任重要官职做准备。三年后这个官员回京城担任六部侍郎或者都察院御史,目的就是为了熟悉京城六部衙门的运作。再三年后出任地方巡抚或者六部尚书,等机会进入内阁担任“内阁行走”,成为内阁后备人才。这时候出任皇子或者太子的讲师,成为“大开坊”的大人物。从翰林院出来担任地方官员,这种叫“庶吉士”,是中高级官员的首选人才。等“小开坊”后出任省部级官员的叫“中试”,是未来省部级大佬的候选。“大开坊”的官员已经超越省部级界限,成为朝廷重要的后备人才,将来内阁大佬的后备。

    张居正从翰林院编修到六部尚书一共用了十七年,加上两年的内阁锻炼,终于在十九年内登上了官场最高等级。是秦泰知道的官员中时间最短的一个,也是少有的火箭式升级人才了。

    不过张居正起步比较晚,当他出任翰林院编修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上下了。并不是这个有小神童之称的张居正运气不好或者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两次的缺考和“丁忧”。

    所谓的“丁忧”是指考生或者官员家中的长辈过世,为了尽孝不得不离开官场或者考场。古代人很重视孝顺,一旦有考生或者官员不“丁忧”的话,就是品德有问题,将来就会成为别人攻击这个人的话柄。张居正在他十九岁和二十二岁时两次因为生病错过了考试,所以他二十五岁时才中举人。二十六岁准备考进士时,他的爷爷过世,他只好停考一次,错过了第一次当状元的机会。三年后当他信心满满地准备当状元的时候,他的生母的疾病过世了。张居正在考场里面得知此事之后,叹了一口气亲手撕毁了自己已经快答完的试卷,再一次和状元擦肩而过。三十二岁的张居正一鼓作气完成了考试,以当时榜眼的身份大魁天下。之所以是榜眼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状元,是因为主考官得到了内阁首辅严嵩的暗示,硬是把第一名让给了另外一个人。在随后的单独对答中,张居正这个榜眼完胜状元,被嘉靖皇帝称之为不是状元的状元。也因为这样张居正成为了徐阶的弟子,从此走上和严嵩对着干的道路。因为这样他才可以在十九年时间从一个翰林院编修成为内阁阁员。

第十四回 堕落天使十四

    比起文官的升迁,武将的升迁之路更加困难。第一是因为武将的升迁要依仗军功。除了最低级的下级军官有机会捞到一些军功外,中高级将领很少有机会能够得到独一份的军功。第二是因为大明的军事制度是世袭制,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军官都是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职务。这种职务从一开始就局限了他们的发展道路,很少有机会改变。第三是因为这些武将大多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军事知识,甚至于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

    这种人不但目光短浅而且胸无大志,上级不可能重用或者特别提拔他们。在大明除了十个总兵之外,几乎所有的武将都被文官看不起,文官甚至于歧视这些将领,更加看不起他们的将士了。在大明当武将是最窝囊的,不但被文官们看不起,还要受太监们的气。在地方官员面前他们不敢大声说话,因为官员们管着他们的补给和军饷。在太监那里也不敢大声说话,因为太监是皇帝派来监督他们的,太监一句坏话有可能把他们拿下,甚至于害得他们一家人永远被踢出军队。文官视武将为家奴,太监更加不把武将当人甚至于把武将当狗使唤。

    太监是一个很奇怪的组织,他们可以在主人面前把自己不当人,也可以在外人面前把自己比作天下最高贵的人。他们不但可以对自己的主子全心全意忠心耿耿,也可以翻脸无情六亲不认。秦泰亲眼看见过这些太监变脸的速度,也领教过这些太监的本事。

    当年裕王和景王同是嘉靖皇帝的儿子,谁都有当皇帝的可能。但是因为内阁首辅严嵩父子看好景王,太监们就对景王十分狗血,对裕王是爱理不理甚至于有点残酷冷漠。当裕王得到徐阶、张居正和高拱等人支持有一定影响力后,一些太监就来投靠裕王。

    当景王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后,绝大多数原来跟随景王的太监都反过来讨好裕王。当嘉靖皇帝听从徐阶等人的建议,让景王去外地就藩的时候,太监们对景王的态度那是一个冷漠。对他们来说景王失去了当皇帝的资格,就不再是他们的主子了。为了向新主子裕王表示忠诚,他们要给景王好看,甚至于开始做弄起景王一家人。要不是当时张居正等人看不过去,要不是秦泰也有所不忍,一起向裕王进言的话,景王不知道还要受多少太监们的气。也因为这件事情秦泰真正的看清太监的面目,从此秦泰从心底里看不起太监。

    在大明的藩王也是一群古怪的人群,他们算是天潢贵胄,但也是最不开心的一群人。他们都是大明开国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后代,但是他们因为没有资格当皇帝才成为了藩王。大明的藩王从一开始就是无职无权的一群废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延续皇家的血脉不让朱元璋的嫡系后裔死光。除非皇帝没有孩子或者提前死了,他们这些藩王就没有资格当皇帝。他们没有命令不得离开自己的王府,不得插手地方事务,不得管理军队,不得参加官员聚会,更不允许回京城。除了新旧皇帝接替才有机会来京城一聚之外,他们相互之间几乎不得私下联系。皇帝既是他们的亲戚,也同时没有把他们真的当过自己人。这些藩王的儿子还好说,反正他们从一开始已经习惯了。一些皇子一开始当的藩王的时候几乎谁都不习惯。他们一出生不久就离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小时候被一大群太监宫女管着。六岁起就要开始读书学文化,十二三岁开始对他们采取放羊方式的教育。每天除了吃饭和礼仪管教,就只好睡觉,一点自由也没有。等成年后他们来不及享受成人的喜悦,就被自己的父皇或者皇兄赶走了。从此他们再没有机会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就连母亲过世他们也没有机会回来奔丧。他们被人看管着,当猪一样养着,除了吃喝玩乐就会有拼命地生育后代。所以大明的皇帝子嗣不旺,藩王们却一个比一个会生孩子。有一个藩王活到六十多岁,在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五代同堂,他的两岁大的小儿子和第五代的子孙三岁大的曾孙子一起向他拜寿。三岁大的小世子要管这个王爷叫祖爷爷,管比自己小一岁的孩子叫小太爷爷。据说这个王爷有三十八个儿子和四十七个女儿,孙子辈的人数超过三百,重孙子辈人数超过一千二百,简直是大明最大的一个种猪。

    藩王、地方官员、太监、已经致仕的内阁首辅家人,还有一些商人和衙门中的低级衙役,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事情可以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有同样的事情呢?他们的共同点在哪里?

    秦泰一时间想不出来,只好区别开来一个个分析。藩王是天下除了皇帝最尊贵的人,他们不用担心吃穿,只要大明不亡国这些王爷就不用担心生活问题。要是说藩王还有什么不满或者说是追求的话,藩王渴望自由和实至名归的权力。地方官员手里有权又有官威,只要不下台不调任的话,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为所欲为。对了,地方官员需要自己的地盘永远是他自己的,永远拥有已有的地盘获得更高的荣誉和地位是他们的最大目标。太监因为没有了生育能力所以不会考虑身后事,他们只希望活着的时候风光,手里有用不完的钱,手下有人尊敬他们。名誉、地位、金钱就是太监的一切。

    徐阶的亲信贾百顺缺什么?他缺威望和人脉,他更加缺少老百姓对他的尊敬和害怕。因为秦泰的缘故,贾百顺的官运不好,老百姓也对这个官员没有应有的尊敬。贾百顺一直以来把秦泰恨死了,原因就是因为秦泰破坏了他在官场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所以他要通过特殊手段,让大家重新认识自己,让老百姓重新害怕和尊敬自己。

    商人从来都是最胆小的人,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忘记胆小参与其中呢?衙役又有什么作用呢?难道他们也知道了什么,才让藩王等人把他们也拉下水。

    秦泰真的越想越乱,只好暂时放下这些问题,再一次重新看一遍张居正的来信。张居正的来信确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藩王有异动,可能和地方官员有勾结。第二件事情是徐阶这个已经致仕的内阁首辅好像有异动。第三件事情就是自己等人怀疑徐阶和藩王之间有某种联系。什么事情能让天下最尊贵的几个人一起担心起来?能让他们放下所有的心思一致对外?他们到底担心什么?有必要这么担心吗?秦泰虽然不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但是秦泰从张居正的来信中察觉出一些张居正没有说出的秘密。

    秦泰马上请孟冲进来,要孟冲毫无保留地说出这件事情的危害性。并说出徐阶和藩王到底知道了什么秘密,这么让李太后、高拱、张居正等人坐立不安。秦泰想知道这件事情到底坏到了什么地步,还有没有扭转局面的机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6340/ 第一时间欣赏谜案追凶最新章节! 作者:天下任纵横1所写的《谜案追凶》为转载作品,谜案追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谜案追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谜案追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谜案追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谜案追凶介绍:
秦泰是一个书香世家的子弟,从小却喜欢看破案的故事。他的母亲原来是医药世家,外公是一个著名的大夫。他的舅舅继承了他外公的本领,本可以扬名立万,却遇上了一件蹊跷事。这一事故导致秦泰的舅舅不能在行医,只好转行做了仵作。每次秦泰的舅舅来看秦泰,秦泰总是拉着他舅舅,要他将一些案例谜案追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谜案追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谜案追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