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谜案追凶TXT下载谜案追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谜案追凶全文阅读

作者:天下任纵横1     谜案追凶txt下载     谜案追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五回 借尸还魂十五

    正在秦泰在研究张敬和这群已死官员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远在北方的京城出事了。当然这件事情并不是闹得满城风雨,其实在事后知道知道这件事情结果的人也不是太多,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的人就更少了。简单地说就一句话,将要进内宫司礼监任司礼监“行走”的张敬出事了。这件事情只限于内阁和内宫一些主要人员知道,当然事后内宫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也知道了。

    事情的起因是张敬这个御用监少监伺候当今皇帝嘉靖爷说起。御用监是内宫中一个相对要紧的衙门,管理**rì常打扫和器物摆放的工作。就像现代的物业公司一样,属于后勤服务类工作。御用监和**其他衙门一样,有一个总管太监,又叫大监。在大监之下有两个地位相等的副手,一个是御用监“提调”,一个就是张敬这个御用监少监。两个人都是大监的助手,也是分管御用监的两个实权人物。所谓大监也就是总管,其实只是领了一个头衔而已,平时并不管御用监rì常事务。御用监“提调”主管御用监人员调配工作,少监管理事务分配工作。在大明**二十四衙门里,御用监的地位在中上,手下的奴才不算多但是也不少。特别是御用监少监张敬已经搭好路子,不久之后马上要去司礼监报道了。所以大家都开始巴结起这个未来**的红人,就算是和张敬平起平坐的御用监提调也在张敬面前低三下四的。

    张敬本来也是一个“老油条”,但是这些年已经有点过头了。自从他七岁进宫后,在皇宫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没有见识过。所以他做人不但小心翼翼,而且向来不和外人和自己人结怨。后来巴结上**的“老祖宗”吕芳后,当上了吕芳的小儿子,在吕芳和众多师兄面前也是非常小心。他的转变在于外放的这些年里,他通过干爹吕芳的关系,要到了一个去江南南直隶昆山军营当监军的差事。当昆山军营当监军级别不高,但是权力不小,也是**太监由一个小脚sè向大人物迈进的必要步骤。边关的监军或许地位更高,或许油水更多,但是那里不安全,随时有可能发生战乱。“老祖宗”吕芳对这个干儿子张敬也算够好的,不舍得张敬去送死,就安排他去南方战事相对较少的昆山军营当监军。虽然南方也在闹倭乱,但是昆山军营属于拱卫南京的dú lì军营,只要南京城没事,他们就不用出兵。所以张敬在昆山军营当监军的几年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也就是这几年,张敬学会了“喝兵血”、克扣军饷、“占空额”等手段,开始学会贪污捞钱。当时大明对军队已经够严了,士兵们吃不饱穿不暖,几乎一个个饿着肚子当兵。当时有种奇怪的说法,说士兵和武夫们吃饱了喝足了就不好控制了,不是打架闹事就是祸乱地方。所以文人当道的内阁想出了一个不是人的办法,让大明的士兵长期处于半饥饿的状态生存着,而且粮食和物资一个月发一次,绝对不给足。整个明朝天下里,没有一支军队能够拿到足额的粮饷,没有一个士兵在服役期间吃饱过。

    张敬作为昆山军营的监军,首要任务就是掌管后勤,也就是发放粮饷。按照当时的惯例,昆山军营属于南直隶的地方军队,他们的粮饷由南京兵部支付。大明的军队分为“原军”,也就是现在的“zhōng yāng军”,直属于皇帝管辖的;地方军又叫“主军”,属于地方培养和训练的,保障地方安全;“团练”又叫“客军”,属于应及时临时抽调的外地军队。“原军”作为皇帝的直属军队,待遇相对好点,粮食是每个士兵一天四两,军饷一年发放十个月的定额。一天四两粮食也可以让士兵们一天吃一顿干的,喝一顿稀的;“主军”每个士兵一天按规定是二两细粮二两粗粮,军饷是每年发八个月的;“客军”待遇最差,每个士兵每天的定量是一两细粮二两粗粮,一年发放半年,也就是六个月的定额。这是朝廷定的,只会少不会多。到了军营之后,监军按例要分一部分,各级的军官又要一部分,分到士兵手上的少之又少。张敬更是一个“吸血鬼”,几乎把昆山军营的士兵们的活命钱全部给吞了。

    上一任昆山军营的监军规定,昆山军营的士兵们每天一顿干的,一顿稀的。干的是粗细各半的杂粮,稀的是混了野菜的杂粮粥。士兵们三个月发一次军饷,每次发放一个半月的定额军饷,一年下来刚好每个士兵可以领到六个月,也就是一半的军饷。可是张敬来了之后全变了,士兵们每天喝两顿稀的,粥可以当镜子照见自己了。有人暗中估算了一下,每个士兵每天的粮食不到二两粗粮,细粮一点也没有。士兵们是靠着一点点的粗粮,还有多半的野菜度过每一天的。张敬更是一年只发两次军饷,每次发放两个月的定额,一年下来士兵只能拿到定额三分之一的实饷。在张敬监军昆山的时候,几乎年年发生兵变,士兵们“闹饷”、要吃饭。张敬却置之不理,要昆山军营的军官们去镇压闹事的士兵。而张敬每年因此捞到不下数万两的银子。其中一部分张敬送进皇宫孝敬自己的干爹“老祖宗”吕芳,一部分作为张敬活动上层的经费,一多半成为了张敬的私人财产。都说太监爱钱,为了钱可以不要脸面和尊严,张敬证实了这一点。

    通过活动,张敬当了一任昆山军营的监军之后,没有留任也没有调回京城,而是去了南京城。他去给镇守南京的太监张勇当副手,成为了镇守副使。当时吕芳的打算是让张敬留在南京,将来接替张勇,成为下一任的南京镇守使。南京镇守使是太监堆里外放最大的一个职务,虽然不能像司礼监的太监一样呼风唤雨,但是也是一个重要人物。张敬也希望自己能在南京站稳脚跟,这里毕竟“天高皇帝远”,在京城皇宫里,张敬就算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不过是奴才,整天要伺候着皇帝。可是在南京皇宫就不一样了,在南京的藩王还没有“就藩”,也就是南京城里还没有王爷。这时候除了镇守使张勇之外,张敬其实已经算是一个顶尖的人物了。除了要小心南京兵部尚书还有世代镇守南京的守备徐公爷外,张敬几乎可以横着在南京城里走,没有人敢得罪张敬。

    没想到张敬只在南京城里呆了半年而已,南京镇守使张勇就因为政敌举报,说他拿南京皇宫里的珍玩出去卖,而被嘉靖皇帝派锦衣卫抓回了京城。张敬也因此调回了京城,但是没有受到牵连,成为了御用监的少监。虽然回到了京城,回到了皇宫,但是已经大手大脚惯了的张敬并没有太多改善。要不是张敬到处散钱,身后又有吕芳这个干爹全力支持着,张敬早就被其他几个师兄弟给弄倒了。

    张敬也很奇怪,自己明明没有得罪其它人,就是摆场大了点而已,难道也妨碍到了其他人了?先是乾清宫的人代嘉靖皇帝申斥张敬,张敬还没有回过味来,敬事房的人又来了。敬事房是一个直属于司礼监的一个部门,专门管理处罚犯事的太监。敬事房的人来了,就代表要打人了。

    敬事房打人是有非常多的讲究的,张敬虽然没有在敬事房呆过,其实里面的规矩相当了解。敬事房打人,需要皇帝亲自下旨,也就是嘉靖皇帝亲自下令“打板子”。根据嘉靖皇帝的态度,“打板子”分为好几种,轻轻的打叫“仔细打”,打了之后不用半天时间就能活动自如了,身上不会有任何的后遗症;一般的打叫“着实打”,打了之后一天之后能下床,三天才能恢复。挨惯了板子的太监们不会有后遗症;重重的打叫“认真打”。打了之后三天才能下床,半个月才能走动自如,会有后遗症。将来变天的时候,腰酸背痛是免不了了的;往死打叫“着实认真打”,能够让犯事的太监死在板子下,或者打成残废。敬事房的太监个个有一手,他们的功夫已经练到了家。同样打板子,轻重看上去一样,效果就不一样。他们能在一板豆腐上使劲打,保证豆腐一点事情也没有。也可以在装有砖头的麻袋上打,不动声响的把麻袋里的砖头全部拍成面粉一样,麻袋一点问题也看不出来。更可以隔着一床被子打,被子完好无损,下面的石板全部打裂。这就是敬事房的吃饭本事,也是所有太监不敢得罪敬事房太监的原因。

第十六回 借尸还魂十六

    敬事房的太监对张敬还算客气,说了一声“对不起”后,拖出张敬,在御用监的院子里,当着众多御用监太监的面,狠狠地打了张敬三十板子。“打板子”是嘉靖皇帝命令的,嘉靖爷是所有太监的主子,太监不敢不遵命。三十板子更是嘉靖爷的规定,一板子也不能少。但是怎么打,打成什么样子就是敬事房打人的太监的事情了。临来的时候,敬事房先去了一次司礼监,在司礼监的值房里看见了正在处理公事的吕芳。吕芳这个“老祖宗”不是白当的,在**的威信一点不比嘉靖爷差。吕芳并没有说什么,只不过看了打人的敬事房太监一眼。这个太监也是吕芳的人,但是不是吕芳的干儿子,应该算是干孙子,比张敬还要小一辈。太监马上动了自己这个干爷爷的意思,吕芳要保张敬。

    张敬作为一个从小进宫的太监,大大小小的板子挨过不少。有的是主子“赏”的,有的是宫中大太监们“赐”的,有的是管事太监欺负新来的“教”的。当然知道敬事房太监那句“对不起”的意思,知道自己不会有大问题。但是也需要张敬自己配合,不然的话敬事房的太监不好办差。根据**的规矩,太监作为奴才不能哭爹喊娘,更不能闭口忍着不说话。叫疼是坏了皇宫里的规矩,闭口不吭声是对抗主子,必须要一边挨打一边喊“谢主子赏”。打得越疼,叫的声音必须越响。

    张敬被按到一张长凳上,双手各有一个人太监抓住,双脚绑在了长凳两边。衣服被撩了起来,裤子被扒到了膝盖下,露出一个又白又嫩的大屁股。敬事房太监扫视了大家一眼,不准大家说笑。按规矩说了一句“肃静。不得喧闹。”后,开始了这次的打人行动。

    “啪、啪、啪”声响的厉害,张敬装出来的痛哭声音更是不小。“打得好”、“谢主子爷的赏”、“奴才该打”、“是奴才惹主子爷生气了”等等的话,一句句从张敬口里蹦出来。其实张敬的紧张和痛苦是装出来的,太监的板子打在他屁股上,麻麻的一点也不痛。

    打了二十五下不痛不痒的板子后,敬事房的太监这才低头对张敬说:“叔叔,对不起了。后面几下要真的打了。您老要千万忍着。缓过来后才能开口喊。不能马上喊出来,不然的话会有内伤的。”说完一板子下去,这滋味张敬可是真的好久没有尝到了。前面的二十五下,可以说是风轻云淡的过去了,虽然太监舞动的板子呼呼作响,但是根本就不起任何实际作用。可是这第二十六板子,打的力道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其实比前面二十五板子加起来也要厉害。张敬整个人一震,努力的忍着不喊出来,努力地忍着再忍着,终于挺了过去。然后才大声喊道“谢主子爷的赏”后,太监的板子又下来了。张敬知道这已经是打人的太监大开“后门”了,要是换了其他人的话,管你有没有缓过来,直接接着打,不用十下就能把人给活活打死。

    张敬就算再能挨,打人的太监也算小心了,三十板子打完后,张敬也已经又累又痛地趴在长凳上起不来了。这样子可不是装的,屁股上已经血肉迷糊,身上的汗都流到了地上,汇合屁股上的血变成了红sè的一道水渍。敬事房太监身边有一个东厂掌刑司的人,他负责监督敬事房的人打人。他看了张敬的伤势后,高声喊道:“板板到肉,三十板子一板不少。杖刑完毕,敬事房收工。”然后敬事房的人才能收拾家伙离开。不然的话,敬事房的人算是没有完成任务,挨打的就是他们了,掌刑的会换上东厂的人,他们可不会记板子数目,直接将敬事房的太监打死为止。但是一般情况下,两组人配合默契,谁也不会出来搅局。

    张敬被他的手下扶起,轻轻地抬回张敬的住处。太监们不是没有长眼睛,看得出敬事房在故意放水,不然的话张敬早就打得昏迷了或者残废了,看来敬事房的人依然不敢得罪张敬。一些机灵的小太监马上抢着上面照顾张敬,希望张敬能够收他们做干儿子,将来自己可以飞黄腾达了。可是又有谁能够想到张敬心里的苦呢?嘉靖爷突然对自己发火,这应该不是一个好兆头。看来张敬想进司礼监的事情黄了,能不能留在御用监当少监也可能是一个问题了。

    果然不出所料,张敬没有等到干爹吕芳来看望自己,却等到了一个师兄黄锦。黄锦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也是吕芳的干儿子之一,算是张敬的“哥哥”。黄锦为人还算忠厚,在秉笔太监里人缘不错,主管锦衣卫一摊的事情。他同时兼任嘉靖爷的随从大太监,和吕芳等几个人轮流照顾嘉靖爷。看来黄锦是直接从嘉靖爷那里过来的,是来传嘉靖爷的旨意的。张敬心里咯噔一下,直觉告诉自己,事情不妙了。

    黄锦寒着一张脸,对张敬说:“有旨意,着张敬去南京当一任提督。好好改改毛躁脾气。不然永远不用回宫啦。”

    张敬在黄锦说话前,早就滚下床,跪在地上听着了。当听说要他去南京当一个提督的时候,整张脸都苦了。提督太监虽然属于有实权的太监,但是地位只比监军太监大一点点,还不如他原来的镇守副使。看来不但进司礼监泡汤了,连留在御用监继续当少监也不可能了。

    黄锦一边叹了一口气,一边扶起地上的张敬,把张敬扶到床上后,坐下说:“小张啊,不是哥哥我说你。自从你回来之后,摆场真的太大了。不要说我们几个哥哥,就是干爹老祖宗也没有你威风。万岁爷虽然不经常管下面的事情,但不代表他老人家不知道。这次要不是我这个哥哥帮着你,你可能就没命了。”

    张敬连忙谢谢黄锦,同时从一边的抽屉里拿出一叠银票,数目不下一万两硬是塞给黄锦。黄锦才一边收下,一边向张敬娓娓道来。原来今天刚好黄锦当班,黄锦陪在嘉靖皇帝身边。嘉靖皇帝是历史上一个鹤立独行的一个皇帝,他不但自己迷信道教,更是在皇宫里大行其道。外人以为皇宫里的太监很威风,太监比外官更得皇帝的信任。其实宫里的太监知道,嘉靖皇帝最信任的人并不是他们这些奴才,而是一群长期在宫里居住的道士。对于嘉靖皇帝来说,外臣就是牛马,太监是走狗,只有身边的道士才是他的道友。所以嘉靖皇帝不喜欢女sè,也不喜欢整天和太监在一起,更不喜欢处理什么国家大事。说嘉靖皇帝一心修道,其实也并不是什么也不管。嘉靖皇帝一边修炼一边牢牢地掌握着朝廷重要职务的管理。嘉靖皇帝想做一个长命百岁的皇帝,永远掌握整个江山的命脉。

    嘉靖皇帝平时总是呆在他的玉熙宫里,十天半个月不会出来走动。这一天突然嘉靖皇帝听从一个道士的话,准备走出来活动一下筋骨。张敬并不知道嘉靖皇帝要出来,宫外的布置依然按照原来的布置摆放。嘉靖皇帝走路从来不是直进直出的,走的都是道家步法。什么“六十四方位步法”、“河洛步法”等等,玉熙宫外的布置应该不会挡住这个嘉靖皇帝的道路。没想到嘉靖皇帝听从一个小道士的话,走出了一种新的步法,虽然比较好看,走起来也更加潇洒,但是问题出现了,有一些东西挡住了这个皇帝的去路。小东西可以搬开,可是一些大件的摆设太监们搬不动。而这个修道入了迷的嘉靖皇帝又是一个不懂变通的人,继续往前撞。向来只有大家迁就嘉靖皇帝,没有嘉靖皇帝让过谁。这下可好了,嘉靖皇帝不但头撞了一个包,连脚趾头也被绊出了指甲。平常人家头上撞出一个包,脚趾甲绊出血,不是什么大事。可是事情出在嘉靖皇帝身上就是大事了,所有的在场太监几乎都吓得半死,黄锦更是吓得不轻。一边叫人抬着嘉靖皇帝回宫,一边叫人申斥御用监的管事太监。原来那个申斥太监是黄锦派来的,他的目的就是让嘉靖皇帝消消气。嘉靖皇帝有一个怪脾气,“一罪不二罚”,就是不管对方有什么过错,罚过了就不在同一件事情上追究这个人。黄锦早一步代嘉靖皇帝申斥张敬,其实就是在救张敬。没想到这次嘉靖皇帝真的火了,叫人去“打板子”不说,还要罢了张敬的职务。黄锦在一边求情,嘉靖皇帝也知道这责任不能全怪张敬,所以才答应是当处罚张敬。请了一个道士“问神”,最后确定去南京。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这个张敬敢叫自己“出血”,就应该去当一个最普通的杂役太监。可是黄锦知道张敬和自己干爹吕芳的关系,所以劝嘉靖皇帝息怒,并讨了一个恩典,下放去南京当一个小小提督太监算了。对于嘉靖皇帝来说,提督太监已经不算一个官,比一般的小太监好不了哪里去了,所以就答应了。

    张敬对黄锦十分感激,张敬给各位师兄们的钱并不一样,给这个黄锦师兄的钱虽然也不少,但是在秉笔太监里是最少的一个,原因就是黄锦为人老实,又是和张敬同一个干爹。比起黄锦,其他几个秉笔太监收的张敬银子可都不少,但是没有一个给张敬说话,更有人准备随时落井下石,陷害张敬一个永不翻身。

    张敬被限时离开京城,只好有几个手下太监抬着离开**。临走的时候,张敬去见了自己的干爹吕芳,吕芳勉励了张敬几句,大家都知道张敬其实没有错,但是嘉靖皇帝是他们的主子,谁不敢违背嘉靖皇帝的意思而已。张敬出了吕芳的房间,又去了孟冲的房间,求见新的上司孟冲。孟冲虽然是司礼监四个秉笔太监中的最后一名,但是他的实权也不可小看。孟冲不但是拱卫皇宫的“大力太监”出身,更是御马监的大监,掌握着天下兵马的“兵符”。张敬被降为南京提督太监,隶属于御马监管辖,就是孟冲的直接下属。提督太监在皇宫里不算什么,但是出了京城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了。提督太监不但是代皇帝出宫的太监,更是手上有兵权的太监。这种太监不像监军,手里的兵是军营里的不是自己的。提督太监有权力自己招募手下,训练一支人数少于千人的亲兵队伍。这支军队不单只听从于这个提督太监的话,更是这个提督太监的私人打手,提督太监要他们干什么他们就要做什么。

    孟冲也是一个聪明人,虽然不太喜欢这个小弟弟,但是干爹吕芳的面子一定要给。所以他装出关心的样子,勉励张敬不说,还派人一路上要好好照顾张敬。张敬拜完了各路神仙之后,马上离开了京城。由于伤口没有好,不能坐轿更不能骑马,所以张敬是被抬着上了马车,趴在马车上南下的。这时候张敬一点不知道,一张已经铺好的大网等着他,他的生命将走向终点了。

    秦泰不知道张敬的现状,不然的话一定会劝张敬一路小心。张敬这几天的事情分明是有人在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张敬离开京城,南下江南自己送上门送死。不然的话嘉靖皇帝怎么会无缘无故走出宫殿?又会莫名其妙的走新的步法?请来的道士又为什么会选择南京?而且怂恿嘉靖皇帝立即要张敬出宫呢?

第十七回 借尸还魂十七

    秦泰并不知道张敬已经被嘉靖皇帝赶出皇宫,正在来南方的路上。秦泰更不知道更大的一个yīn谋正在酝酿之中,面对他的困难越来越重了。

    秦泰对于“老酒鬼”师爷发现的线索,真的有点束手无策。在大明朝里,什么样的问题最棘手呢?不外乎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涉及到皇宫后院,帝王家的家事。第二件事情就是文武两道的跨行业案件。太监是皇帝的奴才,也算是皇帝的自己人,这么一来涉案的张敬就牵涉到当今皇帝嘉靖爷。想管嘉靖皇帝的家务事,秦泰不是不敢,而且已经查收过了。可是现在上司张居正下过严令,不准插手地方事务,不准插手皇家事务,不准插手军方事务。这几条看上去秦泰都不得不犯了。不但皇帝家的事务要管,军队的也要管,地方上的更加要横插一杠了。原因是这件案子牵涉到了地方政务、军队的管理,更涉及到一个地位不低的太监。要么不破案,破案的话一定要牵涉到这方方面面。

    秦泰三人在小村庄里住了一夜之后,马上离开了这里。他们前脚刚走,后面就来了几个人。他们分工相当明确,几个人继续跟着秦泰上路,剩下的人进了村庄,在秦泰居住过的房间里翻查什么。他们查的相当仔细,秦泰他们用过的碗筷、睡过的床、做过的椅子等等,他们一个也不放过。他们包的包、拿的拿、搬的搬,几乎把房间里的东西都拿走了。几个前来阻拦的村民都被他们打倒在地,更有一个企图倚老卖老的村中老人被他们一刀给杀了。他们敢在村庄里杀人,这一下子真的使村民们没有想到。等他们离开村庄之后,大家才敢出来为老人家收拾尸体。

    这时候从一边的一个小房子里出来一个人,看了看地上的老者之后,默默地放下一锭银子后离开了。他就是秦泰身边的“马三刀”,原来他没有和秦泰一起离开村庄,躲在一边看着这些人屠杀村民也不去管。那个和秦泰一起离开的人又是谁?

    其实很简单,秦泰早就怀疑他们被人盯上了。所以一路上并不急着赶路不说,还故意找了一个身材和“马三刀”差不多的村民,穿上“马三刀”的衣服,雇他帮着挑行李。跟踪秦泰的人以为他们三个都离开了,没想到真正的“马三刀”依然留在村庄里。

    就这样秦泰和“老酒鬼”师爷带着这个雇来的脚夫故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马三刀”忽左忽右,有时候在前,有时候在后,暗中保护着秦泰。秦泰通过记号和暗语,知道了跟踪人的一些线索。秦泰和“老酒鬼”师爷分析,他们这些跟踪的人好像分工明确,办起事情来有一定的规律,但是jǐng觉xìng不高,又不会太多的变通,这分明就是大名军队士兵们的特点。难道他们都是大明的士兵化妆假扮的?是什么人命令他们跟踪自己的?他们和案子有什么关系?和昆山军营有什么联系?他们是敌人还是朋友?或者说是助手还是阻拦者?

    “马三刀”好几次有机会抓住一两个跟踪者,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可以问出一点实际情况,但是他的方案被秦泰阻止了。秦泰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方位,还有联络方式,一旦“马三刀”行动的话,就会打草惊蛇。为了不引起跟踪者的注意,秦泰命令“马三刀”按兵不动。

    两三天过去了,秦泰和“老酒鬼”师爷继续装出没有注意到对方的样子,“马三刀”却找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个探子收到了一封信之后,准备脱离监视队伍,准备一个人去驿站。“马三刀”用暗语手势汇报给秦泰,秦泰答应“马三刀”的请求,暗中抓捕这个探子。但是宁可跟丢了,也不能让这个探子发现“马三刀”。

    不久之后,“马三刀”化装成一个脚夫靠近秦泰,在秦泰的桌子边放下了一张字条后,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了。秦泰马上抓过字条,在“老酒鬼”师爷的掩护下,看了这张字条。

    “马三刀”不但成功的抓住了这个探子,而且在他的身上搜到了一封信。信中用很含糊的字眼,指示他们,不但要看好秦泰,而且要他们尽快赶往目的地。路上千万不要让秦泰遇上已经南下的那个人。其实“那个人”就是前来南京上任的张敬。探子们不清楚,秦泰更是没想到。

    秦泰还得知了一件事情,对方不但是军方的人,而且就是昆山军营里的探子兵,怪不得他们行动一致,做事的风格很像军队。秦泰第一时间想到了现任昆山军营里的军事长官还有监军,这两个人应该都知道一些事情,不然不会这么盯着自己不放手。难道这件事情真的和昆山军营有关?难道真的和张敬有关?真的关键点就是在昆山军营吗?

    秦泰和“老酒鬼”师爷继续不快不慢的赶路,在路上无意之中知道了张敬的消息。秦泰和“老酒鬼”师爷对看了一眼,这一切会是巧合吗?秦泰的直觉提醒自己,探子信上所说的“那个人”会不会就是张敬?难道张敬想对付自己?或者说他们害怕自己和张敬见面?这么说张敬可能有危险?想到这一点之后,秦泰有点着急了。张敬不但是这件案子的唯一线索,更是嘉靖皇帝派来南方的重要手下。要是张敬出了事情的话,不但案子的线索断了,而且会给南方众多官员带来巨大的灾难。

    坐不住了秦泰连忙拉上“老酒鬼”师爷,不再理会一边的脚夫,直接冲向最近的衙门。秦泰拿出自己的关防,逼着衙役去见这里的知县。知县本来不想见这个秦泰,但是秦泰的话很吓人。秦泰只说了一句话:“大人,您和您南方数百官员的xìng命有危险了。”吓得这个知县大老爷连忙请秦泰进了自己的书房。

    秦泰也不隐瞒,拿出已经不在世上的所有涉案官员的卷宗给这个已经心神不宁的大人看。这个大人看了好久看不出什么异样,只好眼巴巴的望着秦泰。秦泰指出这些官员唯一的一点共同点,他们和一个叫昆山军营有一定的联系。这个大人依然不懂,就算问题在昆山军营,跟自己地方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秦泰说这件事情会影响到自己呢?

    秦泰提醒这个大人,马上要来上任的提督太监张敬就是原来昆山军营的监军。要是这个张敬是凶手的话,他将要继续杀人,杀的依然是地方上的官员。要是张敬不是凶手的话,可能就是下一个凶手对付的目标,这么一来张敬就有危险了。张敬是一个提督太监,只要一上任手上就有兵有权了,唯一的下手机会只有在来上任的路上。要是提督太监张敬在路上被害了的话,朝中的官员们会认为地方官办事不利。这个张敬能做上这么高的位子,**之后一定有人,他们也不会让张敬白白死了,一定会追究地方的责任。再说嘉靖皇帝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一旦听说他派来的提督太监在上任的路上给人杀了的话,说不定全南方的地方官员都要倒霉了。秦泰的话虽然有点吓唬人的成分,但是也是真的,吓得这个大人马上给了秦泰足够的盘缠还有食物,牵来最好的快马送秦泰北上。

    当秦泰和“老酒鬼”师爷、“马三刀”骑上快马北上汇合张敬的时候。这个知县大人马上分出人手向自己的上司,上司的上司,上司的上司的上司分别送信。把秦泰和自己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向自己的上司汇报。几乎在一天之内,所有的信都送了要去的地方,办事风格可能是这些年来最快的一件事情。

    不久之后,知府衙门、布政使衙门、巡抚衙门全乱了。巡抚衙门一边派人协调,一边组织人手第一时间赶往官道,保护新任的提督太监张敬和秦泰。一个信差第一时间骑上快马赶往南京,向在南京的南方总督胡宗宪汇报这件大事。同一时间巡抚赶往最近的军营,经过沟通,双方决定用飞鸽传书的方式通知沿路的军营,不但要密切保护张敬一行人,而且要时刻报告张敬的行踪。

    秦泰三人赶了三天的快马,总算在徐州遇上了张敬。张敬因为伤势,不能赶路,所以在路上一边养伤一边赶路。七天时间才走了一半的路程,算是慢的不能再慢的赶路了。

    秦泰要求面见张敬,被张敬身边的一个小太监阻拦了。小太监的意思是张敬心情不好,不想见不相关的外人。特别是秦泰这种人,看来秦泰大闹千秋阁的事情张敬知道了,张敬身边的小太监也知道了。

    秦泰没有心思理会小太监的冷言冷语,他急着第一时间见到张敬。就在张敬身边的小太监和秦泰发生争吵的时候,马车里的张敬突然觉得自己有点不对劲。张敬想提醒车外的小太监,可是自己怎么也说不出话。张敬用力拍打马车的隔板,企图叫唤小太监。但是这时候的小太监忙于应付秦泰,并没有听见里面的声音。张敬的眼睛越来越突出,神情也越来越古怪。张敬说不出话,身体动不了,但是却能感觉到死神一步步靠近自己。张敬害怕了,张敬觉得自己快要受不了了。张敬在临死的一刻,突然发力抓住一件东西,死死地抓在手里。这时候本来已经狰狞的一张脸,突然松了一松,好像得到了一丝的安慰。

    等小太监再一次拉开马车的帘子,准备再向张敬汇报的时候,小太监才看见张敬已经断气了。小太监的尖叫,引起了守护的注意力,也让秦泰终于看见了张敬。秦泰第一次看见张敬,却是看见了已经断气的张敬。这算不算是秦泰的悲哀?其实应该说是张敬的悲哀才对。张敬要是早遇上秦泰一刻钟的话,自己可能就不会死,就算死也不会这么窝囊。早rì抓到凶手,为张敬报仇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

    秦泰看了一眼赶来的官兵,领队的一个军官看见慌乱的大家,就知道出事了。他一边下令封锁道路,一边盘问所有的在场人员。这个军官一脸的灰败,看了一眼已经没有一点生存机会的张敬后,死死地看着秦泰。

    这个军官明显认识秦泰,他对秦泰说:“我们还是来晚了。这件案子必须尽快破案。你是第一个来这里的人,又是最好的破案高手。这件案子就交给你了,我只给你一天的时间。明天这时候我要听你的答案。老子我估计活不成了,要是你破不了案的话,就和老子我一起上路好了。”

    说完之后,这个军官不再理会秦泰,命令手下全力以赴配合秦泰。秦泰苦笑了一下,只好回头去找线索。这时候本来很嚣张的小太监变了脸,死命的求秦泰尽快破案。小太监很清楚,这件案子要是破不了的话,自己一定是最后的“替罪羊”。小太监本来想出来转转,过几年风风光光的回宫的,没想到刚出京城就没有了靠山,还有可能成为替死鬼。小太监真的好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和这个倒霉的张敬一起出来呢?虽然宫里的生活太苦闷了,但是不会这么莫名其妙的丢脑袋啊。等这件案子一了了,只要小太监没有死的话,小太监一定立刻回宫,老死不敢离开皇宫了。对于小太监来说,外面的世界真的太恐怖了。

第十八回 借尸还魂十八

    秦泰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赶路依然会慢了一步,张敬依然和自己没有见上面,没有说出一点线索就死了。看来对方不但不是一般人,更是一个或者一伙安排有次序的可怕对手。秦泰真正不得不佩服对手,对方不但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到了,而且布置可以算是十分jīng妙。

    正在秦泰暗中佩服对手的时候,“老酒鬼”师爷和“马三刀”过来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勘查工具,“老酒鬼”师爷将要去做“外围调查”,也就是为张敬的随从们做笔录,记录一些相关信息的同时,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希望能找到相关的重要线索,也是配合秦泰验尸的重要环节。

    因为秦泰身边没有小灵子,也没有展小小在场,所以“马三刀”将充当秦泰的助手。秦泰不但是一个分析案情的高手,更是一个验尸高手。早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慢慢的在大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和舅舅仇民学习怎么验尸。秦泰的舅舅仇民本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大夫,从小和他的父亲学习中医和采药,十八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单独为病人诊病。就是不幸的是仇民在二十三岁的时候,也就是秦泰三岁的时候出了事情。官府说仇民“庸医杀人”,也就是治病不成把病人害死了。下令将仇民父子抓起来,要将他们父子定成死罪。在众多当地受过仇民父子恩惠的老百姓,还有秦泰的父亲、仇民的姐夫、仇老大夫的女婿的帮助下,仇老大夫被马上释放了。可是仇民不但没有被释放,而且官府准备将案子定下来上报zhōng yāng。这样一来的话仇民不但罪名定了,而且可能会没有xìng命。秦泰的父亲只好一咬牙,做了他原来不屑一顾的事情,用近一半的家财买了仇民小舅子的一条命。仇民是被秦泰的父亲用钱“买”了回来,但是仇民取消了行医资格,终生不得给人看病。仇家也不得开设医馆,更不能从事医药行业。仇老大夫几经打击,终于因为年事已高从此不能下地了。在秦泰的记忆里,他的外公总是闷闷不乐地坐在轮椅上。仇民不能当大夫,不能从事采药行业,就等于成为了一个什么都不太懂的普通人了。仇民曾经做过菜贩子卖过菜,曾经做过店小二,也做过教书先生,可是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下去。最后秦泰的父亲利用熟人,为仇民介绍了一份正常人谁也不愿意做的工作,去官府做查验尸体的仵作。没想到仇民一做之后特别顺手,因为这个工作和医学相关,属于仇民熟知的行业,从此仇民成为了一个整天和尸体打交道的仵作。

    秦泰从小的时候,父母亲就不愿意他和舅舅仇民在一起。不是说仇民的姐姐姐夫不待见仇民,相反是秦泰的父母亲在保护仇民。秦泰的父母总觉得当年的案子不简单,背后一定有任在故意陷害仇民。这个对手要是没有死心的话,还将会继续危害仇民。秦泰和仇民走得太近的话,仇民会有危险,对手会利用不懂事的秦泰引仇民上钩。还好秦泰和仇民多次见面的时候,那个企图害死仇民的人没有再出现。比起秦泰的父母,秦泰的外公对外孙的关心远远超过自己的儿子仇民。仇民已经不能行医了,而且在大牢里受到了迫害,不能成家立室传宗接代了。自从做了仵作之后,仇老大夫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已经够丢脸了,不愿意再和仇民住在一起。他不准秦泰和仇民在一起,其实有自己的用意的。首先在外人的眼里,仇民不但曾经是一个罪犯,更是更是一个把人治病治死的大夫,秦泰和仇民在一起的话,会影响秦泰将来的名声。第二,仇老大夫已经不敢再提治病和行医了,也不希望自己的唯一外孙秦泰将来也像他舅舅仇民一样,弄得身败名裂不算,还会连累到一家人。所以仇老大夫坚决不允许秦泰学医看病。第三,仇民是一个仵作,每天要和死人打交道。官府里的死人虽然有大部分都是死于谋杀,但是也有生病死的。就算是被谋杀的尸体,时间久了也能传染。仇民整天呆在验尸房,身上一定有不少的病菌,秦泰和仇民在一起很有可能染上病菌。仇老大夫真的怕秦泰染上什么要命的毛病,为此生病可太不值得了。

    起初秦泰的父亲也并没有阻止秦泰暗中和仇民来往,毕竟仇民是秦泰的亲舅舅,而且仇民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据秦泰每次回家后,无意之间流露出来的信息,秦泰的父母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小舅子真的爱心泛滥。仇民因为过去的事情,还有现在的工作原因,谁也不敢租房子给他住。仇老大夫也搬出来和秦泰一家人住在一起,不再理会仇民。仇民就在城郊找了一个没有住的破房子,修整了一下成为了他的新家。三餐都不定时,没有女子在家的生活真的一团乱。可就是这样,仇民依然养了不少的猫狗,这些猫狗都是仇民收养的流浪猫狗。仇民近一半的收入都要花在照顾它们身上,仇民家的宠物数量不断增加。这么有爱心的人,当然不会害一个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外甥了。可是后来秦泰的父亲渐渐担心起来,因为仇民不光教秦泰一些防身的医学知识,更是在教秦泰验尸。这是秦泰的父亲所不允许的,秦家世世代代都是书香门第,秦泰将来就算不当官,也要耕读传家,怎么能当低贱的仵作呢?再说做仵作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秦家只有秦泰一个孩子,秦泰可不能有任何闪失。当时有关部门暗中调查过,每年上报朝廷的地方因公殉职人员之中,有六成多都是因为抓捕罪犯时的损失,毕竟一线工作不好做。但是在所有殉职的名单中,仵作的殉职也很多。有的是染病身亡,有的是受不了jīng神压力自杀,有的是噩梦缠身导致神经错乱而死,有的是被凶手亲手或者买凶杀人,有的是不愿意和其他衙役谎报案情被同事谋杀,有的是收了贿赂后暴露问题被上官当场打死等等。反正仵作是地方上除了捕快之外,最危险的一种工作。捕快、仵作、狱卒成为了当时三大危险行业。

    秦泰虽然没有做仵作,但是他舅舅仇民教他的本事,在中和《洗冤录》里的案例,秦泰也算是一个勘察尸体的行家里手。在整个嘉靖王朝里,能和秦泰有一拼的验尸高手几乎不满一只手。

    说实在话,“马三刀”不合秦泰的胃口,他当秦泰的助手也是秦泰没有办法的办法。其他的人秦泰更加不放心,只好选择“马三刀”。而“马三刀”也不太愿意做这项工作,他心里有一定的障碍。曾经当过狱卒的“马三刀”有心结,不太愿意见死人,更是不愿意见死不瞑目的死人。换了一个血肉模糊的死人,“马三刀”到一点也不害怕,反正他杀过的敌人没有三位数也绝对有二位数了。但是像张敬这种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对方看的死人,对于“马三刀”来说更加不安。“马三刀”仿佛看见了当年那个被自己亲手灌下毒药而死的马匪。他当年也是这么死死地盯着“马三刀”,死不瞑目的看着“马三刀”不肯断气。这个马匪曾经纵横地方,烧杀抢劫无所不为。官府花了许多人力物力才抓住这个马匪,可是因为没有得到赃物,有没有直接证人,所以这件案子定不了。马匪被关在“马三刀”所管的监狱里,上面的意思是要“马三刀”套出马匪的秘密后,私下将马匪给杀了。当时说好了,得到赃物之后,三成归“马三刀”,七成上交官府。为了这笔钱,为了得到财富,“马三刀”和马匪交上了朋友,在大牢里胡吃海喝的。马匪也希望交上“马三刀”这种朋友,想办法离开这个大牢。就这样“马三刀”利用马匪对自己的信任套出了马匪藏宝的地点后,用已经准备好的毒药毒死了马匪。事后“马三刀”以为能够得到一大笔的赏金,没想到办案的捕快和当官的一起不见了。原来他们拿到了赃物之后,看见这么多财宝,哪里还会再想当官。既然不想当官了,当然不会去理会依然等待中的“马三刀”。他们制造了一个事故现场,对外上报了意外损失之后,连这个报案人也在不久之后辞职离开了官府。“马三刀”花钱出力,又亲手毒杀了一个犯人,却一点银子也得不到。这算不算“马三刀”的报应?

第十九回 借尸还魂十九

    那个军官也算办事认真,张敬的马车依然留在原地,马车外用一大匹的布料挡着,令周围的人看不清楚里面的任何事情。周围重兵把守,不但不让所有人靠近,而且严格盘查路上的行人。特别注意一些非常对马车关心的人,对于这些身份可疑的人员,秘密进行抓捕。宁可错抓也不可放过一个,至于谁对谁错,谁是有可疑的,一切等秦泰来审理。

    “老酒鬼”师爷在一大群兵大爷的帮助下,把张敬的随从带到一边,一边仔细盘问他们,一边暗中观察他们的言行。把他们和马车分离是有道理的,要是随从里面有凶手的话,这个人可能会留下蛛丝马迹。不能给凶手有销毁线索的机会,不然的话对秦泰破案十分不利。其实绝大多数的张敬随从,包括刚才还有点仗势欺人的小太监都相当配合。

    秦泰和“马三刀”两个人来到马车边,拉车的马已经被带走了,马车横在路zhōng yāng。自从发现张敬死了之后,马车根本就没有移动过。亲眼看见张敬的死状的人其实也不多,大多数的人只不过听小太监说张敬死了菜慌乱起来的。他们大多数的人来不及看张敬的样子,军官就带人赶到了现场。可是说这犯罪第一现场还算完整,应该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秦泰拿着一块白布,一支炭笔,“马三刀”提着一只秦泰不离身的药箱。其实这只药箱里装的不单单是救命的药,更有验尸所用的众多工具和用具。“马三刀”虽然第一次给秦泰做助手,但是也多次看见过小灵子或者展小小做助手时的样子。本来秦泰和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小灵子配合默契,小灵子几乎知道秦泰所有的工作流程。后来展小小来了之后,秦泰和展小小配合的也不错。展小小为人不但细心,而且很有耐心,又听秦泰的话,所以渐渐地秦泰开始喜欢展小小做他的验尸助手。“老酒鬼”师爷为了给秦泰和展小小创造机会,也经常支开小灵子。

    来到马车边之后,“马三刀”马上放下药箱,在秦泰的指点下,翻看马车里的摆设。秦泰在一边指挥“马三刀”的同时,并画下马车里的一切。这有点像现代勘察命案现场一样,首先拍下现场的布置,然后再做仔细的检查。当时没有照相机,更没有录像机,所以只好靠人工画下所有。秦泰的画图本领虽然不如展小小,但是秦泰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马三刀”,只好自己亲自上手绘制图画。“马三刀”的绘画能力实在不敢恭维,有一次“马三刀”对着一头驴子画画,画出来的东西谁也看不懂。小灵子说是一头老牛;展小小说是一匹传说中的“四不像”;“老酒鬼”师爷坚持自己的观点,说“马三刀”画的是一匹已经陷入了泥潭的千里马;秦泰是看着“马三刀”画画的唯一一个,所以他不敢说出答案。但是秦泰总觉得“马三刀”画的画更像一只长了角的猪,而且这头猪明显营养不良。让“马三刀”要做现场实景绘画的话,结果一定不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

    绘画实景,用去了秦泰近一个时辰的时间,因为这一切也相当重要,可能一丝一毫都可能关系到案件的发展。马车里的空间不大,但是不知却不少。看来这个张敬不但会享受,而且地方上的孝敬也不少。张敬身下的褥子是里外全新的,应该换上不久,像张敬这种太监出京,花的钱应该都是地方上的孝敬,东西也是地方官员们准备的。一边柜子里,不但有上好的金疮药,还有不少小吃点心,更有一壶飘着酒香的美酒。靠里边的角落里有三口箱子,最上面的一口箱子里是张敬去南京当提督太监的证明,上面不但有嘉靖皇帝的私人印章,还有司礼监的关防、御马监的令印。还有张敬的提督太监官服。下面两口是沿路地方官员送的礼金,还有一张名单,上面注明了谁送了多少,谁又送了什么东西等等。

    根本规矩,皇帝下旨需要内阁先拟好圣旨,经过皇帝同意以后,加盖传国玉玺才算真正的圣旨。像一些重要的圣旨还必须皇帝亲自誊写,例如传位诏书等等。内阁拟旨,皇帝加盖玉玺的圣旨最正规,又叫“中旨”或者“大旨”。这种圣旨不但大内有存档,内阁也有相应的留档。司礼监代皇帝拟旨盖章,知会内阁后下的圣旨叫“简旨”,又叫“特旨”。虽然没有真正的圣旨那么隆重,但是依然具有皇家风范。而**更多的是皇帝自己内部下的旨意,加盖了皇帝自己的私人印章,任命**官员都是这么样的。几乎所有**太监的升迁,只要不涉及到司礼监这种重要职位的任免,都不需要通过内阁。皇帝的私人印鉴,加上司礼监的大印,主管部门的签字或者盖章之后,这个太监或者宫女的任免就算完成了。当然更多的任免只不过是口头任免而已,要不是张敬要到外地接收兵权的话,也不需要什么书面文件。当初张敬去昆山军营当监军就没有什么证明,一个主管太监将张敬领到军营,和前任太监做了一个交割就完事了,哪里有什么圣旨或者文件?

    张敬在离开皇宫的时候,挨了一顿打,这件事情秦泰并不太清楚。但是秦泰从张敬,也就是死者爬睡的姿势可以猜测出一些。张敬一定身上有病或者有伤,所以才不能坐轿或者正在躺着睡。一般来说官员坐轿是官员的习惯和身份的象征,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喜欢坐轿。骑马对于文官来说,真的有点吃力,所以一些官员在赶路的时候选择坐马车。只要身上没有痔疮发作,屁股没有开花,谁会愿意长期爬睡在马车上?可见这个张敬身上一定有问题。

    秦泰马上想到了那份关于张敬的卷宗,张敬应该进司礼监才对,怎么会被下放到南京当提督太监呢?难道张敬犯了事,得罪了什么人?对的,一定是这样,不然张敬不会被赶出皇宫,更不会降职去当什么提督太监。这么说起来的话,张敬一定是挨了打,伤势没有好就被催着去上任。南京那里没有听说出了什么大事,前方战事有没有大的变化,提督太监并不急着到任。上一任南京提督太监已经离任近一年了,没有必要急着办移交,张敬这么急着到任一定有原因。难道这一切都是对方安排好的?这么说来对方的势力不但大,而且已经通到了京城皇宫里面。看来秦泰不得不对这个还不知道底细的对手千万分的小心才是。

    勘察完现场,就是最要紧的验尸了。一边的“马三刀”已经渐渐适应张敬,帮着秦泰小心翼翼的脱下张敬身上的衣服。一来怕遗漏什么,二是怕动作大了,张敬身体受到影响。第三秦泰担心衣服上有什么重要线索。每脱一件衣服,秦泰都要“马三刀”拿着衣服或者裤子,秦泰一一画下来。“马三刀”隐隐约约的闻到一股尿臭味,但是秦泰不说话,“马三刀”不敢随便乱动。“马三刀”通过这次帮助,更加佩服秦泰的能力了。别的不说,光是秦泰对死者的认真,还有仔细,就能看出秦泰的负责和坚定。一个像“马三刀”这种大老粗都快受不了的事情,秦泰却司空见惯,可见每一次验尸几乎都是这么在做的。“马三刀”真的从心底里佩服秦泰和展小小,他们的工作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

    扒了张敬三件衣服,两条裤子之后,张敬已经赤身露体的躺在了秦泰和“马三刀”面前。秦泰放下了手上的白布和炭笔,在“马三刀”的帮助下,穿上验尸专用的手套和背带衣服。这些用具和工具都是秦泰根据宋朝的宋慈写的《洗冤录》,还有舅舅仇民的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不但样样有效,而且都很实用。

    秦泰望了“马三刀”一眼,“马三刀”马上懂了秦泰的意思。因为“马三刀”平时很少参与验尸,所以“马三刀”并不能帮得上什么。“马三刀”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一边看着,并按照秦泰的意思记录下验尸报告。“马三刀”画画不行,但是写字没有什么大问题。反正他写的记录不过是草稿,秦泰回去还要重新抄录一份,才能当做正式报告入档。

    因为张敬刚死不久,又不是死于恶疾,所以喷洒米醋,蒸熏现场的工作可以省了。秦泰头上绑了一根两指宽的布条,这不是在给死者戴孝,而是防止查看过程中,自己的头发挡住自己的眼睛,或者头发掉落在死者身上。手上的手套是展小小最近连夜赶工的,不但加了防虫的药水,而且既坚固又不感到厚重。背带衣服也是展小小设计的,不但干净而且上面有一些奇怪的小口袋。是专门用来装验尸工具的,什么小榔头、夹子、竹签等等,都可以随身插在小口袋里,不但方便而且随用随取。

第二十回 借尸还魂二十

    秦泰对“马三刀”说:“等一下,我说什么你就记录什么,千万不要遗漏。有不懂的地方马上告诉我,不认识的字也告诉我。”

    “马三刀”连忙点头,他知道秦泰在工作的时候相当认真和严肃,容不得有半点的马虎和懈怠。当初展小小给他当助手的时候,就曾经被秦泰狠狠地教训过几次。展小小说过办案时候的秦泰简直就下个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但专横而且相当霸道,一点也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

    秦泰一边翻看死者张敬,一边说:“记录。死者年纪大概四十二到四十五之间。”

    “记录。死者早年经过阉割,伤口完整。”

    “记录。死者身高大概在七尺左右,体重大概一百四十斤上下。”

    “记录。死者有三处旧伤疤,一处新伤疤。背部几条伤疤,疑是早年间被扫帚之类的东西有力挥打所致。右大腿内侧有一个伤疤,疑是早年间被香烛烫伤造成的。屁股上有新旧两种伤疤,疑是多次受过严刑导致。其中新伤疤的伤势没有愈合,疑是被板子用力责打造成。”

    “记录。死者皮肤白净,身体发福,头发光鲜。疑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老爷。不过死者手上有老茧,脚后跟有明显的摩擦,疑是早年做过一些下人的工作。”

    “记录。死者死因不明。身上没有什么致命伤口。虽然瞳孔放大,但是面sè正常,可以排除窒息而死或者被人闷死。怀疑中毒或者暴毙。”

    “记录。死者眼、耳、鼻、舌正常,没有中毒或者挣扎的痕迹。”

    “记录。死者双眼发直,盯着一个方向。可能是看见了凶手,或者在提醒我们一些相关信息。等一下重点勘察张敬目光注意到的地方。”

    “记录。死者张敬身上没有夹带,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刺青或者记号。”

    “记录。死者双手紧握。不对,死者既然没有挣扎,为什么会双手紧握?死者不应该十指张开或者伸展垂下吗?难道死者想挣扎的时候,身体已经不能动了,扭曲的双手证明死者企图挣扎吗?慢着,死者手里好像抓着什么。可是掰不开,死者死的时候抓的很紧,一定是一样很重要的证据。三刀,拿小刀来。为了拿到证据,只好用小刀切下死者的手指了。张敬张太监,对不起了。”

    “记录。死者手里是一条腰带。一条画有一些古怪图案的腰带。回去仔细勘察,这条腰带一定有重大线索。”

    “记录。死者-------”

    经过数个小时的现场勘察之后,秦泰和“马三刀”离开了张敬所在的马车。“老酒鬼”师爷也在半个时辰前问完了所有人的口供。秦泰一边整理“马三刀”的记录,一边听“老酒鬼”师爷总结的口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张敬出京的原因和过程。秦泰不由得大叹一口气,事情真的不简单,张敬是被人故意安排去南京的。从张敬到御用监当少监的那时候起,对方已经在计划怎么除去张敬了。在皇宫不但有他们的人,而且这个或着这伙人的地位不低。本来可以在宫中把张敬处理了的,可是他们一来怕暴露自己,二来张敬有靠山,那个“老祖宗”吕芳可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所以他们才想出了这个“嫁祸于人”的办法,先是激怒嘉靖皇帝,后是指点嘉靖皇帝将张敬发配去南京。责打张敬,还有逼张敬限时离开也是他们的主意。他们的计划一环连着一环。张敬一出京城,行踪就在了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设计好时间和地点,刚好在这“三不管”的地方对张敬下手。他们的计划真的很周密,要不是遗漏了秦泰的话,计划会更完美无瑕。

    秦泰也向“老酒鬼”师爷说了自己的发现,“老酒鬼”师爷没有马上说什么。秦泰递上那条古怪的腰带,这种腰带在明朝的时候并不多见,难道是一些地方的风俗吗?

    “老酒鬼”师爷看着这条腰带有点惊讶,仔细翻看了腰带的样子后,又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些图案上。可是那些古里古怪的花纹,连“老酒鬼”师爷也看不懂。

    秦泰和“老酒鬼”师爷面对着资料和腰带,谁也没有找出新的有力线索。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是秦泰没有一点行动。临时搭建的帐篷外面,那个军官也十分的着急。但是他不敢去打搅秦泰,只好暗中求满天神佛保佑自己。秦泰快点找到线索,只要抓到凶手的话,才能使自己不受大的处罚。军官心里很清楚,自己降职挨打是免不了了的。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因为这件事情使自己真的没有了脑袋。家里的老婆孩子还等着自己回家。自己要是死了的话,家里的人一定容不下自己的老婆,老婆可以改嫁,可孩子怎么办?难道让他和老婆一起改嫁吗?自己的孩子喊别的男人叫爸爸,自己绝对不甘心。可是要是老婆改嫁不带走孩子的话,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生活?所以无论如何自己不能死。他不是没有想过逃走,可是一来他不敢。二来也没有地方可以躲。要是被士兵或者官府的人抓到了,不但自己要死,而且会累连全家人的。所以他真的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秦泰身上,希望这个年轻的“神判”能够救自己。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军官带来的三个帐篷都已经架了起来。最大的一个帐篷里关押着张敬的随从,每一个随从身边都有士兵严密看管着。严禁他们交头接耳,更防止他们相互传递消息,还要防止他们逃走。第二帐篷里,住着秦泰和“老酒鬼”师爷,属于他们的工作室和资料室,没有他们的准许,任何人不得走进这间帐篷。第三件帐篷是军官们的休息室,大家轮流休息。张敬的尸体依然停放在马车上,没有秦泰的命令,谁也不敢去接近张敬的马车。当然在不远的地方,有一队士兵死死地看守着这辆没有马的马车。

    这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军官和士兵们第一时间看见了一个比较瘦小的男人。男人骑着一匹快马赶到,看见大家的样子就知道出事情了。他就拿出一块南方总督胡宗宪给他的令牌,令牌是最好的身份证明,没有人敢阻拦这个男人。

    他就是女扮男装的展小小。他在南京城里打听消息的时候,遇上了李丁,也就是胡宗宪的侍卫队长。自从被秦泰赶走之后,李丁回到了胡宗宪的身边。展小小的出现,令李丁大吃一惊。惊讶之余他第一时间向自己的主子胡宗宪汇报了展小小的行踪。胡宗宪马上秘密会见了展小小,展小小也毫不犹豫的说了自己的任务。因为没有欺骗胡宗宪的必要,反正这件事情胡宗宪应该早就知道了。隐瞒胡宗宪没有必要,能够得到胡宗宪的支持会更加顺利。

    胡宗宪刚和展小小说上几句话,身边的一个人马上过来对胡宗宪说上几句话。胡宗宪马上脸sè一变,原来就是巡抚的汇报。胡宗宪把一块代表自己的令牌交给展小小,要展小小马上去和秦泰会和,并帮助秦泰保护好张敬。张敬这个人太重要了,所以张敬绝对不能死,死了的话会影响整个南方官场。作为南方官场的最高指挥官胡宗宪最不愿意看见混乱。要是手下乱了的话,他这个长官就不好过。而且官场一乱一定会影响南方政局,证据又牵连着东南沿海的抗倭大事。要是抗倭失利的话,胡宗宪不是丢官罢职这么简单,而是要被满门抄斩的。嘉靖皇帝的脾气越来越古怪,这些年无缘无故的有不少的官员被受到处罚。几个官员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却被抄家,男的全部杀头,小孩子进宫当小太监,女的送去当官jì。这种事情听多了虽然麻木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家人可能会这样的时候,真的很吓人。他可不想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更不想自己的家人从此受苦。胡宗宪虽然给每个家人早就准备好了一瓶鹤顶红,在抄家的时候大家直接喝了了事。可是人人都有求生yù望,谁也不愿意自己去死。能够活下去,能够活得好好的真的很好。胡宗宪刚当上梦寐以求的南方总督,更是不希望这么快就死了。他的福刚刚开始,绝对没有享受够。他的美好生活,他的光明前途才刚刚开始而已,绝对不能这么快的就凋谢。所以胡宗宪会全力以赴支持秦泰,稳定自己的地位。

第二十一回 借尸还魂二十一

    展小小也知道胡宗宪是不会轻易将自己的随身令牌交给一个并不太熟悉的“外人”,特别是像自己这种“亦友亦敌”的人。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件事情相当重要,对于胡宗宪来说十分关键,其中一定牵涉到秦泰,所以要派展小小去。只有展小小才能使双方都放心,特别是秦泰这一些人。有了胡宗宪的总督令牌,胡宗宪的直属还有江南官员都会听从展小小的命令,展小小拿着胡宗宪的令牌就是代表总督胡宗宪。当然更是为了向秦泰表明立场,让秦泰知道胡宗宪的决心。令牌在展小小的手上,其实也就是在秦泰的手上,秦泰可以调动江南官员和军队,更是能在江南任何地方通行无阻。因为秦泰背后有了胡宗宪,他们成为了新的联盟。当然展小小也知道,胡宗宪这个老狐狸不会轻易这么做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件事情相当令他头痛,他只好和秦泰联手,一起处理。

    展小小骑着胡宗宪给的快马,用了一天一夜赶到了出事地点。按照正常速度的话,大军人马要走三天两夜,马队也要不眠不休的跑两天一夜。可是展小小依仗着自己身体好,再加上“跑死马”,所以一天一夜就赶到了。所谓“跑死马”,就是一种赶路的方法。朝廷或者重要官员为了救急或者传递重要信件的时候,经常会使用“跑不死马”和“跑死马”两种方法。“跑不死马”就是沿路换马不换人,信使要不停的赶路,马由驿站或者专人等在一边。马上有干粮和水,只要信使不想“方便”的话,就不下马一直赶路。“跑死马”就是说不换马不换人,快马拼命赶路。信使可以用任何方法刺激快马赶路,不用可惜快马。一般“跑死马”过的快马不是废了就是不久之后就死了,因为它们的jīng气神已经耗尽了。不管是“跑不死马”还是“跑死马”,所用的马都是地方上或者军队里最好的快马,虽然不能保证一匹匹的都是什么“千里马”、“汗血宝马”、“追风马”,但是绝对是一等一的好马。

    展小小利用自己的轻功,就像一团棉花一样轻轻地附在快马上。快马身上的分量越轻,跑起来速度就越快,在展小小手中的缰绳指挥下,飞死得跑向目的地。前面四个小时里,快马几乎是保持着全速向前奔跑。展小小也知道这已经是快马的极限了。当快马渐渐的慢下来的时候,展小小马上勒住缰绳,展小小一边给快马有休息和吃草的时间,一边为自己解决“生理问题”还有吃饭问题。休息时间一共不到十五分钟之后,展小小继续拉着快马赶路。

    快马得到休息之后,体力恢复了不少,又继续全力赶路。但是坚持不到两个小时后,速度越来越慢了不说,而且有点反抗情绪不愿意继续全力往前跑。这就需要展小小的“鞭策”了,所有的畜生几乎都是一样的,过于纵容或者迁就的话,它们只会无法无天。必要的时候就需要强而有力的行为,牛听见鞭子声才会拉犁、驴子挨了打才会拼命磨磨、看门的狗听见主人的叱喝才会认真、家里的养的猪饿几顿才会知道服从命令、马也是这样,不挨打不申斥就不会听话的。展小小用力一夹马肚子,快马只好继续赶路。每当快马慢了下来,展小小就用自己强而有力的双腿用力一夹快马,快马只好不停的赶路。

    为了不累死快马,展小小还算好心的,每四五个小时休息一会儿。可是跑了一整夜的快马越来越不听话了,不但故意“磨洋工”,而且看见一下嫩草就想吃,注意力不是在赶路上。这时候展小小只好拿起了本来不想用的马鞭,只好临空挥了一下马鞭,希望用马鞭吓唬快马。快马听见马鞭声之后,好像知道了厉害,看来它吃过一点苦头过。快马马上又开始跑起来,不得不继续全力赶路。

    可是时间一久之后,快马的老毛病又犯了。展小小只好继续不停的挥鞭吓唬快马。不过越来越不能吓唬住快马了,快马以为展小小不过是吓唬自己而已,所以又开始不再理会展小小。

    展小小只好真的挥鞭了,一鞭子打在快马的屁股上。快马马上发出一声嘶叫,好像在说:“你玩真的啊。好,算我怕了你好了。”快马在马鞭的威胁下只好拼着老命向前奔跑。当展小小赶到出事地点的时候,这匹快马已经快坚持不住了,身上三十几条鞭子打的伤痕,血迹斑斑的好吓人。其实快马不会说话而已,不然的话会告诉所有人,它不是挨了三十几鞭,而是四十七下鞭子,有一些鞭子是重复的伤口,所以大家以为只有一条而已。看不出这个身体并不重,看上去很有爱心的展小小下手也够狠的,这匹快马几乎给她打成残废了。快马估计将来不敢再让展小小骑了,不,绝对是看见展小小的样子、闻到展小小的气味之后,立马躲得远远的。

    展小小冲进了秦泰的帐篷里,看见秦泰和“老酒鬼”师爷完好的在帐篷里发呆之后,总算松了一大口气。展小小真的好担心秦泰也跟着一起出事了,这样的话展小小真的会“暴走”的。

    当秦泰看见展小小的时候,也瞪了一会儿。他才慢慢的说:“你怎么来了?就你一个人回来吗?小灵子呢?”

    展小小不高兴的撇撇嘴,慢慢地说:“回大人的话,只有属下一个人回来。小灵子还在原地打听消息。属下是奉了总督胡宗宪大人的命令,赶来和大人会合的。”说着恭恭敬敬的将令牌交给秦泰。

    这时候不但有外人在,更有不少的士兵守在帐篷之外,所以展小小不但要顾及到秦泰这个长官的面子,更要掩饰自己的身份。千万不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让外人看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免得节外生枝,影响秦泰破案。要知道秦泰是一个工作狂,谁敢在他工作破案的时候打搅他的工作进度的话,就算是天皇老子他也不给面子。展小小真的怕得罪秦泰,怕秦泰远离自己。展小小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未来不是在自己,而是在这个秦泰身上。秦泰将来飞黄腾达了,自己就跟着风光;要是秦泰倒霉了,自己将来跟着一起挨饿受苦;要是秦泰将来得罪了人,被推出午门斩首,自己就是寡妇一个。所以对于展小小来说,秦泰才是最重要的重点,绝对不能惹火秦泰这个“活祖宗”。

    秦泰挥手叫不相干的人出去后,拉着展小小坐下。唯一令展小小有点开心的事情,就是秦泰第一次主动拉着展小小的手,为自己倒了一碗茶。虽然这茶水已经有点凉了,味道也有点淡了,但是展小小捧着茶碗喝的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一边的“老酒鬼”师爷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看来展小小转正成为秦家少夫人的计划又进了一步。“老酒鬼”师爷早就把展小小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真心希望展小小有一个好的归宿。本来“老酒鬼”师爷总觉得秦泰和展小小有点不合适。秦泰过于认真,做事一板一眼的,要是经商的话问题不大,最多不过是生意做不大而已,可是秦泰是官员,一个刑部官员,所以秦泰未来的路会很艰难。展小小像一个男孩子,不但脾气不太好,而且容易冲动。展小小其实并不是秦泰最好的伴侣,展小小将来一定会成为秦泰的拖累。可是上天把他们两个联系在一起,让展小小女扮男装成为了秦泰的助手,展小小已经爱上了秦泰。这就是天意,也就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缘分。既然展小小不但佩服秦泰,而且已经迷恋上秦泰了,作为展小小的朋友“老酒鬼”师爷只好帮着展小小,尽快得到秦泰的心,把他们两人拉成一对。

    一边的“马三刀”本来要说话的,可是马上意识到什么之后,连忙不再开口说话。其实“马三刀”想提醒展小小,她正在喝的茶碗是“马三刀”他刚刚喝过的。可是一想到自己的怀疑之后,“马三刀”不敢再说什么了。“马三刀”早就怀疑展小小是一个女孩子,而且展小小好像已经喜欢上了秦泰。看见秦泰为展小小倒了一碗茶,展小小开心地接过就喝的时候,“马三刀”更是确定自己的看法。这个展小小不是一个女孩子的话,就是一个喜欢男人的“兔子”,但是据“马三刀”观察,展小小应该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小姑娘。桌子上只有两只茶碗,“老酒鬼”师爷从来只喝酒不喝茶,所以茶碗一只是秦泰的,一只就是“马三刀”的。“马三刀”喝茶就是喝水,牛饮了几碗之后,就放在桌子上。秦泰随手拿过这只空碗,也没有看过干净不干净,直接到了一碗茶水就给展小小喝。还是平时的展小小,在喝水之前一定会看看周围的环境还有人,可是这一次刚好是秦泰第一次给展小小倒茶喝。激动地展小小,加上马虎的秦泰,还有一个在一边看戏的“老酒鬼”师爷,谁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马三刀”决定还是当做不知道的好,免得将来展小小找自己的麻烦不说,“老酒鬼”师爷和秦泰也会给自己“穿小鞋”。

    喝完了其实淡而无味的茶水,展小小心里觉得这茶水比蜂蜜还要好喝。她真的想天天能喝到秦泰亲手倒的茶水,要是秦泰一边倒水,一边再脉脉含情的看着自己的话,这个味道将会更好的。展小小不由自主的做起了自己的“白rì梦”,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秦泰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自己倒茶给展小小,展小小却捧着茶碗慢慢品味。秦泰也估计到展小小累了,所以耐心地等待着展小小,不去打搅展小小喝茶。可是展小小一小口一小口喝完茶水之后,又开始发呆了。秦泰就有点心急地说:“说说你怎么会遇上胡宗宪?胡宗宪为什么会给你令牌?他又说了什么话?”

    秦泰和胡宗宪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影象却十分的不好。当初破获宝藏,秦泰为了缓解前线的财务问题,把一些容易变卖,还有大量金银暗中藏了起来,只让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拿走了一些不值钱的,还有不能变卖的宝藏。秦泰一分钱也没有贪污,将所有的宝藏都交给了前来接手的军官。这笔钱成为了现在抗倭的主要经费来源,也就是帮了胡宗宪这个前敌总指挥的大忙。可是这个胡宗宪不但不感激秦泰,而且派人来调查秦泰。名义上是保护秦泰,其实是暗中调查秦泰是否贪污,看来这个胡宗宪不但不信任秦泰,而且想把秦泰一伙人当做自己的“垫脚石”推出去。秦泰为人正直,没有一分一厘的不明收入,调查不出问题也就算了,可是胡宗宪又授意手下,把秦泰带进一个圈套。差一点秦泰就要死在这个千秋阁里了,胡宗宪好狠的心,想借别人的手杀死秦泰。这样一来不但秦泰的所有功劳成为了胡宗宪的,而且秦泰给胡宗宪的所有宝藏成为了一个秘密。不但胡宗宪可以用的心安理得,而且更可以没有监督的恣意贪污。所以秦泰真的看不起这个江南总督胡宗宪。

第二十二回 借尸还魂二十二

    展小小其实没有听见秦泰的问话,她当时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并没有注意到一边秦泰已经不耐烦的问话。“老酒鬼”师爷却听见了秦泰的问话,知道秦泰已经在等展小小回答自己的问话了。

    “老酒鬼”师爷一是担心秦泰对展小小有意见,二是也想知道展小小喝胡宗宪之间的关系,所以一拍桌子,用力地说:“我们的展大侠,大人在问你的话听见了没有?你是怎么和总督胡宗宪见上面的?他为什么给你这块令牌?”

    展小小突然被一声拍桌子的声音吓醒了。她刚想大骂这个人,为什么这时候打搅自己的美梦的时候,看见了“老酒鬼”师爷对自己的暗示。展小小并不傻,马上也看见了一直盯着自己的秦泰。知道自己走了神,差一点在秦泰面前出了“洋相”。“老酒鬼”师爷的话,大部分展小小都听见了,所以知道秦泰这么看着自己的意思。

    展小小连忙把自己怎么遇上李丁,又怎么看见胡宗宪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绝对不敢添油加醋,也不敢有所隐瞒。

    秦泰和“老酒鬼”师爷一听说胡宗宪是得到了一个属下的汇报后,才急忙给展小小一块随身令牌,要展小小十万火急的赶来和自己会合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看来这件案子和胡宗宪关系不大,胡宗宪并不是幕后主使。胡宗宪这么急急忙忙的派展小小过来,而且给了展小小自己随身的腰牌,可见胡宗宪只不过是担心张敬的人身安全而已。胡宗宪当然知道张敬的底细,知道死一个太监和死一个官员之间的区别。官员死了只不过是地方上的事情,吏部挂个号,刑部派人来查就是了。可是死的是一个太监的话,就牵涉到**,牵涉到皇帝,牵涉到皇家。再说张敬是什么人,是当今皇帝派来南京提督军务的太监。提督太监不但有权利管理自己的军队,更有权力监管地方上的其他军队。当初胡宗宪作为前敌总指挥的时候,南京提督太监就要回京了。嘉靖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相信胡宗宪,所以没有马上派新的提督太监监视胡宗宪。这时候嘉靖皇帝派张敬来南京,不光是为了稳定南京这里的军事,更是为了监督胡宗宪。可见嘉靖皇帝和朝中大佬们越来越不放心胡宗宪在江南一个人独大了。这时候张敬要是出了什么事情的话,最大可能就是胡宗宪暗中主谋,杀死了前来监督自己的张敬。这样一来胡宗宪对嘉靖皇帝眼里更加不堪,朝中其他大佬也会觉得胡宗宪专横跋扈,不堪重用。这样的话只有一个结果,胡宗宪和江南现有的几个高官将要有所变动了。胡宗宪想做“江南王”的梦想,就会马上破灭,所以胡宗宪真的希望张敬没有任何危险。

    给展小小令牌,不但是胡宗宪给予展小小最大权限,更是胡宗宪想向秦泰示好,希望秦泰不要在和自己有芥蒂。胡宗宪曾经利用过秦泰,也想弄死过秦泰,但是现在的胡宗宪不但不希望秦泰和张敬有任何闪失,更是会尽心尽力保护他们的安全。刚刚担任江南总督的胡宗宪,最不愿意看见这时候局势的动荡。为了自己的利益,胡宗宪希望大家同舟共济,在自己的领导下安定江南,一起对付前来危害地方的倭寇。几年之后,等胡宗宪地位稳固之后,就算朝廷想要夺胡宗宪的兵权和政权也不容易的时候,就是胡宗宪对付秦泰和张敬的时候了。到时候秦泰一伙人,还有张敬一定会被胡宗宪折磨的很惨很惨。

    只要翻看胡宗宪的卷宗,就能知道胡宗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胡宗宪安徽人,中等人家出身。二十八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二十九岁出任候补知县。三十二岁的时候出任浙江巡按,也就是浙江道监察御史。隶属于zhōng yāng都察院直接管辖,监督浙江全省官员的风纪问题。巡按一年一任,到期之后不是调任其他地方就是在本地出任其他职务。在这一年里胡宗宪绊倒了三名知府级的相当于现在正厅级的干部,六个同知级的相当于现代副厅级干部,二十几个知县级的相当于现在正处级的干部。其他小干部更是数不胜数,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胡宗宪一年里做了前几任浙江巡按十多年来的总和,可见这个人本事是有一点,但是树敌更多。正当大家以为胡宗宪卸任之后,将会被地方官员折磨死的时候,胡宗宪又一鸣惊人告浙江当时的巡抚贪污受贿。不久之后这个朝廷正三品的浙江巡抚就被押送进京了。浙江巡抚被抓,剩下这个巡抚宝座,谁也眼红的时候,朝廷竟然下令胡宗宪担任这个职务。本来才正七品的浙江巡按,变成了正三品的浙江巡抚。虽然“巡按”和“巡抚”只一字之差,但是两个人的权利相差之大,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巡按只不过是一个监管地方官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纪委干部而已。巡抚掌管一省的军政要务,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省长、省军委司令员于一身。巡抚集地方政务、军务、民生、财务、人事调动、官员任免等等权利于一身,属于“天高皇帝远”的一个封疆大吏。说得难听点,要不是有镇守太监和负责带兵的提督将军、监管地方的监察御史在的话,巡抚就是一个“土皇帝”。就连主管一省的财政的布政使、主管一省的治安的按察使等等高管,也必须听从巡抚大人的命令。担任浙江巡抚的胡宗宪,一手抓纪律,一手抓人事,把一省的所有资源牢牢地抓我在自己手里。后来调任江苏巡抚,不断地树敌、排除异己。大家都知道胡宗宪本来是都察院的人,也就是“清流”,“清流”是次辅徐阶的势力范围。后来胡宗宪能当上浙江巡抚,就是因为他投靠了朝中第一大佬严嵩。在严嵩的保驾护航下,胡宗宪坐稳了浙江巡抚,当上了江苏巡抚,后又调任浙闽总督,最后当上了两江总督。当胡宗宪出任了两江总督之后,胡宗宪觉得自己有了“自立山头”的本钱,开始不太事事听从严嵩的命令,不但的培植自己的势力。两年前胡宗宪突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想出任南方总督。进可为将来自己出任内阁要员积累本钱,退可以保证自己偏安江南。只要自己手上有兵有地盘,就算朝廷想对付自己也没有这么轻松。总归一句话,胡宗宪是一个yīn狠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为了能升职,他可以背弃自己的原则,可以背叛自己的政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将一个对自己有恩,希望把自己培养成他们政党中的重要一员的严嵩给忘在脑后。真的应了朝中一些对胡宗宪评价的话,胡宗宪就是一个“有nǎi便是娘的主。”、“尔乃中山狼是也。”

    秦泰虽然不隶属于任何一个政党,原来也和胡宗宪没有一点瓜葛。可是秦泰已经认清楚了胡宗宪的为人,知道胡宗宪是怎么一个人。“老酒鬼”师爷更是司空见惯,早就对这种人失去了所有的信任。“老酒鬼”师爷早在秦泰识破李丁,秦泰将李丁赶回胡宗宪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还说朝廷让胡宗宪出任江南总督,抗倭前敌总指挥,其实在自己给自己挖坟墓。将来不是胡宗宪指挥不力,导致倭寇rì益猖狂,就是将来胡宗宪划江而治,建立自己的地盘和zhōng yāng分庭抗礼。

    秦泰摇了摇头,说:“不去管了。现在要研究的事情是张敬已经死了。但是我检查过了,没有找到死因,也没有找到凶器。虽说是他杀,是被谋杀的,但是没有凶器,不知道死因怎么定案,怎么找线索呢?”

    展小小一边听秦泰的诉说,一边就是验尸报告看了起来。这份验尸报告是秦泰誊写的,不是“马三刀”涂鸦的那份“鬼画符”。展小小看得很仔细,这大半年来展小小一直是秦泰的验尸助手,也多多少少学了一点勘察尸体的本事。展小小也希望能帮助秦泰,早rì破案。

    展小小看了所有的报告后,对秦泰说:“大人,看来我们只有再一次经行尸检了。这一次我们要检查的更仔细一点,希望能查出真相。”

    秦泰眼睛一缩,不由得说:“你的意思是彻底检查?会不会----”

    展小小坚定地说:“大人,现在时间来不及了。再说我们手上有第一份的验尸报告,还有总督胡宗宪的令牌。我们就可以想做就做。”

    秦泰也坚定地看了展小小一眼,说:“好,准备第二次尸检。”

    这时候,一边的“老酒鬼”师爷突然拿起那条谁也看不懂是什么的腰带,对展小小说:“展大侠,你认识不认识这是什么?”

    展小小回头看了看腰带,没有马上回答,仔细的观察着腰带。来回摸了又摸,然后翻过来又翻过去,看了一遍又一遍。

    展小小对大家说:“这是一条腰带。一条倭人用的腰带。”

第二十三回 借尸还魂二十三

    “什么?这是一条倭寇用的腰带?怎么会是倭寇的?难道这个张敬和倭寇有关系?”“马三刀”xìng格比较直,马上毫无顾忌的说了出来。

    一边的“老酒鬼”师爷虽然也很好奇,但是立马瞪了“马三刀”一眼。“马三刀”虽然对“老酒鬼”师爷瞪自己不大高兴,但是也意识到自己太过于激动了,很容易出其他不必要的问题。

    秦泰不理会他们,对展小小说:“你能确定这是一条倭人的腰带?”

    展小小确定地说:“是的。这种腰带是倭人男人系在最外面的腰带。不但有系衣服的意思,而且有记事的功能。把一些重要的或者要时刻记着的事情,写在要带上。我的祖上是西来的遣唐使,当然知道这是倭人的腰带。我家里就有这么几条作为纪念的腰带。”

    秦泰又说:“小小,你认识不认识上面的是图案还是文字?”

    展小小摇摇头说:“我不懂倭文,也不会说倭话。我也看不懂上面的是画还是文字。不过,我记得我有一本爸爸给我的书。上面好像有一些翻译,能够解释一些倭文。我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包包里。我马上拿来。”说着展小小飞一样的跑出去,去拿马上的包袱。不光是为了拿那本书,更是为了不让人知道里面还有一些女孩子家的衣物。刚才展小小忘记了,想起这本书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包袱还在马背上。

    当展小小再一次出现在快马身边的时候,快马差一点没有直接被展小小吓得心脏病发作而死。快马以为展小小又要骑它了,吓得浑身哆嗦的像一个得了重病的病马。还好展小小看见自己的包袱完好,又没有人翻看过,就高兴地提着包袱离开了。快马一直等展小小走远了,才停止哆嗦。不过快马决定了一件事情,等自己恢复一点体力之后,马上“叛变”,做一个“逃兵”,不,应该说是一匹“逃马”。永远远离这个可怕的不能再可怕的展小小。

    等展小小回来之后,“老酒鬼”师爷故意缠住秦泰,要秦泰找一张纸描下腰带上的图案。其实是给展小小拿出那本书的机会。免得秦泰在一边盯着,展小小不好意思打开自己的包包,生怕里面的贴身衣物被秦泰看见。这时候还是不要节外生枝来得好。

    展小小明白“老酒鬼”师爷的意思,马上拿出自己爸爸给自己的书,把自己的包包飞快的系好,放在一个角落里。然后拿着书来到秦泰身边,帮着秦泰画下腰带上的图案。

    “老酒鬼”师爷顺手拿起那本书,发现这本书抄写的时间并不长。是展小小的父亲抄写下来给展小小的,其中主要是讲诉展小小家的历史。书中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展家的历史,其中有两段比较具体的。第一段是那个从倭国来的遣唐使的那段历史。第二段历史就是关于北宋年间“御猫”展昭的历史。第二部分是展家的风俗还有生活习惯,一些展家的家谱成员名单。第三部分就是倭文翻译,有点像现代的rì文翻译字典。上面有不少倭文常用文字,下面是注音和解释。

    “老酒鬼”师爷跳过前面两大部分,主要看后面的翻译部分。一眼看去,“老酒鬼”师爷几乎可以确定,腰带上的图案就是倭文。

    接下来就是大家将描下来的倭文一个字一个字翻译出来。这份工作虽然麻烦,也有点工程浩大,但是有了线索就是希望。三个人在桌子上翻查,门口“马三刀”把守着,就是防止有人来打搅或者偷听里面的人。

    经过一整夜的翻译,腰带上的文字终于都翻译了出来。“老酒鬼”师爷由于年纪大了,已经坚持不住睡下了。展小小也累了,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又忙了一整夜,是在是受不了了,爬睡在桌子上。只有秦泰一个人还在继续做最后整理工作。

    秦泰对于翻译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反而有点沉重和不安。

    腰带上有两种记录,一种是用黑线缝出来的外围装饰。一般大家以为不过是一些奇怪的花纹而已。在腰带的内侧,还有一些用红线绣出的奇怪文字,经过翻译是一个个名字。

    经过翻译,绣在腰带外面的是一段誓言,也就是一段大家一起发誓的话。上面说什么“江口十九全人立誓”,大家永远共守一个秘密。天上所有中rì神明见证,凡是敢泄露者终将受到诅咒不得好死。绣在里面的是十八个人的名字。其中十三个是已经去世的大明官员,也就是所谓的“借尸还魂”的十三个涉案官员。四个是倭人,名字也有点耳熟,原来就是和大明敌对的倭寇中的几个已死的重要头目。还有一个就是原来的南京镇守太监张勇。张勇当年被举报贪污,被嘉靖皇帝抓回京城后不知道去了哪里。可是秦泰却在千秋阁里意外得知张勇早在近两年前就被秘密处死了。

    十三个官员,四个倭人,再加上一个张勇,一共是十八个人。加上刚刚死去的张敬,不就是十九个人吗?会不会就是正面图案上说的“江口十九人”,也就是立誓的十九个人?这么说来他们之间一定有一个重大的秘密,一个张敬是唯一线索的重要秘密。张敬一死,这个秘密将不再有人知道了。可是凶手又是怎么知道这个秘密的?他是同谋还是来报仇的?他知道多少?这个秘密又是什么呢?这一切都是一个谜,一个秦泰怎么也想不通的谜。

    秦泰想了好久,都没有结果。这时候展小小他们也醒了,按照老规矩秦泰举行了一个“诸葛会”,也就是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想一个答案出来。这也是他们南下江南以来的一个习惯。

    “老酒鬼”师爷不愧为大家的“活字典”、“活地图”、“万能向导”。他首先想到了一件事情,离昆山军营不远就是一个重要的出海口,名字好像就是叫江口。这些人立誓的地方会不会就是在这个地方?

    展小小也想到了一点,按照倭人的习惯,只有死人才能用红的。会不会是张敬知道了这些人已经死了,才用红线绣上名字。这些人会不会和正面所绣的不搭界?可是据秦泰分析,这些人的名字可能就是十九人里的,不然不会这么巧。

    “马三刀”也想到一个问题,这字是谁绣上去的?难道是张敬本人吗?一个太监怎么会绣花?而且懂倭文?

    太监会绣花一点也不稀奇,《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就是一个自阉的男人。自从阉割后,这些人就会有偏女xìng的习惯和动作,绣花一点也不稀奇。在大明皇宫里,太监绣的花比宫女好的比比皆是。至于张敬懂倭文倒是一个奇怪的事情。太监属于皇帝的附属品,从进宫开始就是一个永远的奴才。一般来说太监不能读书写字,小的时候家里穷不能上学,不然的话怎么会送自己家的孩子当太监呢?进了宫之后,所有的小太监都要分批进行考察,只有剩下不到十几个机灵的孩子会送到内书房。内书房是太监们培养下一代的地方,也就是将来能够出人头地的司礼监大太监的培养场所。只要太监能在内书房上学,就代表这个太监将来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太监总管,将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敬没有进过内书房,是他的干爹吕芳一手自己教出来的,所以张敬不算是正经八百的大太监候选人,所以他进司礼监才不太容易。张敬会倭文有两种可能xìng,第一种可能xìng就是张敬到了昆山军营后,才学的倭文。第二种可能xìng,就是张敬从小就学倭文,或者说本来就是一个倭国人,混进皇宫当了一个普通的太监。要是第一种可能xìng的话,大家要佩服张敬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么快就能不为人知的学会倭文。要是第二种可能xìng的话,问题就大条了,就是说有外族人混进皇宫。张敬是一个,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外族人也在皇宫里?要是有倭国的jiān细在皇宫里做内应的话,前线的战事还怎么打?怎么能打得赢呢?

    大家都感觉到这问题的棘手xìng,要是这样的话,将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谁也不敢往下想,但又不得不往下想。

    秦泰说:“我总结一下。现在我们已经掌握的几点,第一,张敬确定被人谋杀。这伙人或者这个人蓄谋已久,一步步地把张敬逼出皇宫。在路上对张敬下了手,一定是非常熟悉张敬生活习惯的人下的手。第二,张敬在临死的时候意识到什么,所以死死地抓住这条腰带,是想提醒或者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三,经过展小小的证实,腰带是倭国人的腰带,上面的图案也是倭文。这一切一定和倭人有关系。第四,腰带正面提到了一个誓言,还提到了江口,以及十九人。我们怀疑他们在江口这个地方秘密集会,做了一件,或者说将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他们人数在十九人,为了保密大家都一起立了一个誓言。第五,腰带背面有十八个人的名字,分别是涉案的已死十三名官员,四个已经战死的倭人头目,还有一个死于非命的太监张勇。加上张敬,刚好是十九个人。会不会就是正面提到的十九个立誓的人?这不得而知。现在我们要分几步走,首先师爷以报丧为名,去南京镇守太监那里报案。目的是调出张敬和张勇的卷宗,将他们的卷宗抄录或者背诵下来。三刀,你去昆山军营附近,找一下有没有一个叫江口的地方。把那里的地形画下来,特别要注意有没有什么石刻。把所有的石刻拓写下来,一张都不要放过。我和小小继续解剖张敬,希望找到直接证据和死因。另一边,小小利用胡宗宪的令牌,调这四个倭人的资料出来,从他们身上或者能知道一些线索。大家有没有什么补充的?没有的话,就分头行动吧。”

    大家各自领了命令,分头去办自己的事情。这就是他们的习惯,也是他们办事的风格,相互之间配合默契不说,而且分工明确,各自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一人管一摊事,不但可以防止重复或者遗漏,更是减少队员之间的摩擦。

第二十四回 借尸还魂二十四

    当“马三刀”和“老酒鬼”师爷在几个士兵保护下,分头离开徐州的时候,秦泰已经和展小小准备进行第二次对张敬的尸检了。为了能够彻底勘察张敬,找到张敬是否是倭人,更是为了找到真正的死因,秦泰决定解剖张敬。

    解剖尸体是一种相对比较恶心的事情,它不光要整体翻看死者的全身,更要切开死者,分离各个关节,查看死者的内脏。展小小第一次配合秦泰做解剖的时候,展小小几乎吐了一天一夜,整个人快虚脱了。后来次数多了,也就没有太大反应。但是解剖死者依然对展小小有一定的yīn影。特别是解剖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这更令展小小不舒服。

    当军官听说秦泰他们要解剖死者的时候,本来准备旁观的他马上回绝了秦泰的邀请。军官可以不看,对视监视秦泰和展小小的士兵不能不看。可是没多久,就看见展小小挥手,找来下一批的守卫,并将已经吓晕过去的守卫抬走。解剖过程之中,整整换了十三批守卫,差点造成守卫人员的空虚。一批批的守卫被抬进休息室,忙的军医手脚朝天,不知道外面出了什么事情。当一个清醒过来的守卫说出秦泰在做的事情之后,这个自称见惯死亡的军医,也差一点坚持不住。

    在众多的守卫之中,有一批人坚持最久,坚持了近十五分钟。有一批人只不过坚持了半分钟而已。坚持十五分钟的那一组刚好看见秦泰和展小小再为张敬查看背部,当秦泰和展小小翻过死者张敬回到正面后,他们直接集体呕吐倒地,更有一个守卫吓得大小便一起失禁。坚持不到半分钟的那一组最倒霉,刚上来就看见秦泰和展小小翻看张敬的内脏。看见血淋淋的五脏,这群士兵直接倒地不起。

    后来经证实,所有的士兵不敢见红sè的东西,不敢吃肉,不敢提五脏或者肉,整天不敢一个人睡觉,神神叨叨了整整两个月才有所好转。这支军队后来调往前线,第一次参加抗倭的他们,也是唯一一支看见死人没有呕吐和吓得发抖的军队。因为他们连分尸都看过了,还会怕见死人吗?他们甚至于敢在倭寇的尸体边谈笑风生的说笑和吃饭,羡慕的其他军队的士兵们好一阵子。可是当他们听说,这些人是见过了超清晰的解剖过程之后,没有人在羡慕他们了。大家都用一种可怜的眼神望着这群士兵,世上这种机会太少了。不知道是这群士兵的运气好,还是他们运气不好?

    秦泰和展小小查看了张敬全身,解剖了张敬的内脏,甚至于将张敬的四肢关节全部分离。最终证实了几点,也算对秦泰有所安慰。首先第一点,张敬的身份得到了证实。《洗冤录》中有记载,“死人会说话。而且说的话绝对不会是假话。”倭人和中国汉人的区别在于两点,第一,倭人的双脚有点罗圈腿,是因为他们长期盘坐和跪坐的结果。就算是刚生下的孩子,也有点父母的遗传。张敬虽然在中国大明长大,但是在没有人的时候,依然喜欢盘坐在地上。这是张敬的生活习惯,也是张敬下意识的动作。导致张敬的大小腿有点罗圈,这是证实张敬身份的一大证据。第二,张敬喜欢吃芥末。倭人喜欢吃芥末,除了倭人没有什么喜欢又呛又辣的芥末。张敬小时候吃过芥末,所以牢牢地记住这个味道。在皇宫里的时候,不能吃到芥末也就算了,到了昆山军营之后,吃到了地道的芥末之后,就忍不住尝了又尝。当他回皇宫的时候,他偷偷地带了一点回去。张敬平时在皇宫里也不敢多吃,因为芥末的味道相当刺鼻,会引来大家的注意。直到张敬被赶出皇宫之后,张敬才在自己的马车里,毫无顾忌的吃芥末。这也给秦泰查找张敬的身份提供了一些旁证。

    第二点,张敬会刺绣。在张敬的手指上,有一些几乎看不见的针眼,是许多年前的旧伤。这些伤口证实张敬会绣花,证实了腰带里十八个人的名字是张敬绣上去的。这是展小小划开张敬的手指外皮,将这层外皮倒翻过来证实的,上面有不少细小的针眼。

    第三点,张敬曾经服用过一种药,一种对身体有一定刺激的药。听说嘉靖皇帝是一个迷信道教的人,可以说是沉迷于术士的炼丹之中。嘉靖皇帝想要长生不老,所以每年花费在炼丹上的银子数不胜数。可是尝丹药有专门的小太监,就算嘉靖皇帝赐下丹药,也轮不到张敬。吕芳虽然是张敬的干爹,但是吕芳有几千个干儿子,轮也轮不上张敬吃。吕芳就算得到了赐药也不敢给自己的干儿子吃。一来怕嘉靖皇帝知道后不高兴,二来更怕这药害了自己的干儿子。其实除了嘉靖皇帝本人之外,在皇宫里的大家都知道这个丹药不但不能长生不老,而且有很大的毒副作用。每年因为服用丹药毒死的小太监不下百人,大家当着嘉靖皇帝的面都说这个太监没有福气,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丹药毒xìng太大了。要不是嘉靖皇帝平时服用的“仙露”里,吕芳等几个人暗暗加了不少排毒的药的话,嘉靖皇帝早就“一命呜呼”了。就算这样,嘉靖皇帝依然长期便秘,拉不出屎来。就算拉出来的屎也是五颜六sè的,都是一些重金属。张敬服用过药物,秦泰怀疑张敬企图研究一种丹药,目的就是为了接近嘉靖皇帝。企图用但要控制或者接近嘉靖皇帝。

    第四点,张敬的经脉有点痉挛,也就是说张敬临死的时候手脚的的确确不能动了。这也证实了张敬死前没有挣扎的真相。张敬不是不想挣扎,而是没有力气或者不能挣扎而已。从痉挛的经脉和肌肉证实,张敬的痉挛不但严重,而且时间很短,没有造成其他伤害,所以外表看上去几乎一点痕迹也没有。好厉害的手段,好厉害的布局,要不是秦泰解剖和肢解张敬的话,根本就找不出原因。

    第五点,秦泰和展小小找到了伤口,也就是导致张敬死亡的直接伤口。在张敬左耳耳后,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红点。第一次尸检的时候,秦泰没有发现,因为伤口太小了,从外面真的很难发现。第二次尸检的时候,又是展小小,从整张剥下来的头皮上,发现了这个小伤口。为了证实伤口,秦泰和展小小两人一起动手,剜下张敬左耳耳后的整块肌肉,切开观察,伤口周围的神经和肌肉已经全部被破坏。伤口虽然小,但是很深。秦泰反复验证,凶手应该是在张敬睡着的时候,将一根近一尺长的银针扎进张敬的左耳耳后。银针之上不但抹了致命的毒药,更是认穴很准会。秦泰是一个懂扎针的人,知道耳后穴位有镇静,麻痹神经的作用。用于止痛和封闭痛楚的作用,没想到有人会用来杀人。可见这个下手的人不但熟知张敬的生活习惯,更是一个扎针的高手。懂得扎针的人不是大夫,就是一个不能见光的杀手。从凶手不但用扎针,而且用了破坏xìng很强的神经xìng毒药分析,这个人是杀手的几率比较大。

    秦泰和展小小都有点神情凝重。利用药物控制他人,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的人没有找出来,又多了一个会扎针和用毒的杀手,再加上一个布局细致的指挥,还有他们背后那个可以左右皇宫情绪的高人。这些人实在太可怕了。为什么不说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秦泰和展小小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谁也不希望世上有这么厉害的人。一个心机很深的人,不但会用药,而且会扎针施毒,更有强大的社会背景,能够控制和左右嘉靖皇帝在内的众多人的情绪,这么一个人还是人吗?这种人怎么能对付?秦泰不愿意遇上这种无懈可击的对手,也不愿意为自己树立这么一个对手。只好强制xìng的把自己这个敌人想象几个敌人,一个可以逐一击破的敌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秦泰他们对自己有信心,有战胜对手的决心。不然的话,他们心里先有了阻碍,破案的时候就会受到影响。破案有点像打仗,打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一鼓起,二鼓盛,三鼓衰。”当战鼓擂起来的时候,我方的斗志就起来了。当二通鼓响起来的时候,就是我方士气最强的时候。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攻击时间后,到第三通鼓响起来的时候就是开始衰败的时候了,鼓声一停我方斗志将烟消云散。所以既然秦泰的战鼓已经敲响了,就不能在退缩,也不能坐等失败,只有抓住机会出击。出击的时候,绝对不能犹豫,不能瞻前顾后,要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对手决战。不是敌死就是我亡,敌我双方只能存活一个,这就是战争的残酷xìng。现在秦泰和对手也一样,战鼓就是时机,这个时机就是秦泰他们掌握的证据的多少。秦泰要和对手不但要比快,而且要比谁的布局周密。不过现在秦泰暂时处于下方,因为有太多的谜团在秦泰的前面。秦泰必须要一边破解谜团,一边展开布局,才能对付得了对方这个敌人。而对方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对手就是秦泰一伙。

第二十五回 借尸还魂二十五

    经过对张敬的尸检,秦泰和展小小已经知道了所要知道的一切。不但证实了张敬的身份,更是找到了凶手杀死张敬的方法和伤口。可以通过尸检做出张敬的案件处理报告,不但可以交差了,也保住了大家的xìng命。特别是那个带队的军官,特别的高兴。虽然还没有抓到真正的凶手,但是已经洗清了嫌疑,排除了自己的责任事故,自己不用因此丧命了。

    秦泰写了明暗两份报告,表明上的一份是大家都可以知道的尸检报告。上面说新任提督太监张敬在前来上任的路上不幸身亡,经过尸检证明张敬是旧伤发作,导致伤口发炎最后死亡。从这个尸检报告上,没有说出张敬的真正死因,但是已经把责任推到了皇宫里。大家都知道,张敬离开皇宫的时候,刚刚被打过,伤口感染的话也是**的责任。就算张敬死了,也不能怪罪到地方和军队。

    在真正的死因报告里,秦泰一五一十的注明了张敬的真实尸检内容。仔细地写清楚张敬临死一刻的反应和体内的变化。但是在这份报告里,依然没有提到最关键的信息。秦泰有意隐瞒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张敬的一切是有人故意安排的。这个涉及到**的权力核心人物,提早说出来只会对秦泰更加不利。第二,张敬死前抓着的腰带上的所有秘密。这个秘密涉及到众多已死的官员,更加可能会连累到现任的众多南方地方官员。秦泰在没有得到绝对证实之前,不敢也不能轻易说出口。第三件事情,就是张敬是倭人的真实身份。这个问题牵涉到**多年来的管理问题。从挑选小太监进宫,到核实小太监的身份,再到为小太监建立档案,挑选小太监的去处,安排小太监的未来等等环节上,一定有一个或者几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问题要么不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一定会牵涉到许多的权力机构大人物。说不好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吕芳老祖宗,其他几个秉笔太监都有牵连,更是会把嘉靖皇帝也牵扯在里面。到时候皇室震荡,国家震荡,朝野震荡,真的会影响到国家的根本。所以秦泰决定秘密调查,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绝对不向外透露一个字。

    秦泰知道,自己的明暗两份报告,知道一报上去就会得到两种极端不同的反应。作为临时接手的地方案件,秦泰没有权利直接上报刑部,更不能直接上报内阁。秦泰必须要把尸检报告交到地方官的手上,由这里的知县上报给知府,知府上报给巡抚,巡抚将报告上报给江南总督胡宗宪。再由总督胡宗宪上报朝廷,分报刑部、吏部、内阁。因为涉及到**,死者是一个有地位的太监,所以同一时间也要上报司礼监。不管是明面上的报告,还是那份比较真实的报告,在地方官手上是个个高兴,大家都会乐得屁颠屁颠的。他们不但没有责任,不需要承担任何指责,更是这么快就找到了死因,说明他们办事能力很强。就算是总督胡宗宪也很满意,不但把他的责任都推得干干净净,而且给了他一个对内阁和司礼监反戈一击的机会。利用刚刚死去的张敬,胡宗宪只要把握得好的话,还能要到不少的好处。相对于地方官的高兴,这份报告一到zhōng yāng,绝对会引起朝野震动。首先**的司礼监首当其冲会承受众多的指责,将一个刚挨完打,身体还没有恢复的太监赶出京城,使这个太监死在了路上,这个责任当然要司礼监负责。其次是内阁,要调任一个提督太监,虽然不需要经过内阁的同意,但是也要得到内阁的默许,不然这个提督太监也出不了京城。既然内阁知道张敬这个人的重要,为什么不派人保护?虽然在明面上的报告上说张敬是旧伤复发,其实只要知道真实报告的人,都知道张敬是被暗杀的。要是张敬身边的守卫更多点,保护在严密点,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内阁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当时朝局很奇妙,内阁的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表明上相安无事,其实党政特别严重。大家的党羽纷纷利用这件事情,攻击对方,希望利用这件事情打击对方的势力。为此不管是受了委屈的司礼监,还是焦头烂额的内阁两大政党,都对这个秦泰咬牙切齿。有“小阁老”之称的严嵩之子工部尚书严世蕃更是扬言要杀了这个秦泰。

    不管司礼监怎么仇视秦泰,也不管严世蕃的喊打喊杀,也不管秦泰的上司张居正幽怨的眼神,反正这时候的秦泰很安全。因为杀害张敬的凶手没有找到,众多已死官员复活的离奇案子没有终结,这一切都要依靠秦泰。作为江南最大的官员,总督胡宗宪越来越觉得秦泰的重要xìng。秦泰不但是一个麻烦篓子,也是一个麻烦终结者。只要秦泰在一天,所有的麻烦都能够解决。就算秦泰解决不了也好,至少有秦泰这个“替罪羊”在前面开路,所有的罪责首先怪罪不到地方官身上,更不会影响胡宗宪自己。所以胡宗宪绝对不允许秦泰有任何的闪失,现在的秦泰比已经死了的张敬更加重要。胡宗宪不能和秦泰会面,但是给了秦泰最大的支持和援助。胡宗宪不但将李丁等人马重新安排在秦泰身边,因为李丁毕竟和秦泰一起呆过,相对于其他人更知道秦泰等人的生活习惯。胡宗宪不但派了李丁贴身保护秦泰等人,更是交给了李丁几块令牌。

    胡宗宪是一个文人,但是也是一个少有的懂军事的文人。抛开他的自私和独断专行不说,他的能力和本事真的不小。在军事上胡宗宪一边任用敢于和倭寇决一死战的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给于他们一定的兵权,让他们放手和倭寇决战。一边严格控制江南境内军队的调度和后勤,时刻防止“兵变”或者滋扰百姓的事情发生。牢牢地把军队的最重要的一些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民生政务上,胡宗宪一边对大户和商人加重税收,一边安抚受迫害的百姓,得到一些地方百姓的支持。但是又有谁知道,这个看上去有点慈善的总督胡宗宪,其实心特别的狠。今年年初的时候,浙江舟山几个沿海村子遭到了倭寇的再一次侵扰。村上所有的男丁几乎全部被杀,有的是抵抗倭寇时战死的,有的是投降后被倭寇杀死的。村里只剩下了被辱的女人还有一些孩子,她们的房子也被洗劫一空。胡宗宪得知这种事情在这里经常发生,倭寇经常是杀光所有的男人,凌辱完中国妇女之后就离开了。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好几个倭寇凌辱妇女之后留下的孩子。倭寇是故意留下妇女和孩子,为的就是下一次可以继续来“光顾”。胡宗宪看了看村里的妇女,竟然下令士兵“屠村”,杀光留下的孩子和妇女,烧光这里的一切。这件事情虽然做的很秘密,但是也有一些士兵忍不住说了出来。当大家得知胡宗宪竟然下令屠杀了村里七八十个妇女,三十多个孩子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个总督的铁腕。渐渐地胡宗宪多了一个外号叫“屠村总督”。

    胡宗宪虽然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和倭寇面对面的打过仗,但是他从骨子里希望自己是一个能够调动千军万马的大元帅。可是朝廷有规矩,总督不但要管军事,更要负责地方民生问题,所以胡宗宪不能呆在前线。但是权力yù望特别重的胡宗宪想出了一个妙计,他规定了一整套的“令行禁止”。其中自己身边留下两套最高权威的令符,可以远距离控制江南所有的军队。在胡宗宪身边的贴身不离的是“兵符”,有点像古代的令箭,上面写有调动的军队番号和长官名称。要调动什么军队,就用对应的令箭调派。除了令箭之外,还有一套令牌,令牌证明来人的身份,更能调动一些为数不多的非一线战斗队伍。同样是令牌,也有一定的区分标准。例如胡宗宪给展小小的令牌属于应急令牌,权利并不大,只能证明来人是胡宗宪的亲信而已。李丁手上拿的确实可以调动后方千人以下的最高级别的令牌。胡宗宪提醒李丁,只要秦泰要人要兵,李丁要什么就给什么,不需要时时刻刻汇报自己。但事后一定要对胡宗宪详细汇报每一个细节,让胡宗宪时时刻刻知道秦泰的一举一动。

    对于胡宗宪又派李丁来保护和监视自己的情况,秦泰也没有什么意见。刚好自己人手不够,又怕一些官员不听自己的招呼,李丁他们的出现也算帮了自己一个大忙。为了对付那个还不知道底细的对手,先和胡宗宪联手也不错。现在对于他们来说,那个对手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是他们共同要对付的敌人。

第二十六回 借尸还魂二十六

    就在秦泰准备离开徐州的时候,“马三刀”回来了。经过他的证实,昆山军营五十里之外,的确有一个叫江口的地方。那是一个早已经废弃的口岸,因为多年来海上倭寇作乱,朝廷海运受阻,所以早已经废弃不用了。原来这里曾经是一个热闹的集市和港口,如今成为了一个荒凉的地方。“马三刀”还打听到几个重要线索,令秦泰和展小小为之振奋。

    “马三刀”打听到江口自从被遗弃之后,周围的老百姓纷纷离开了这个已经不能使用的港口。但是依然有一些原住民,因为舍不得离开这个世代居住的地方,而留了下来。可是不久之后这些原住民都不见了,有人说是他们搬走了,也有人说是被杀了。反正这些人都不见了。

    “马三刀”还打听到,十多年前,一伙山贼因为迫于无奈,曾经霸占过江口。但是不久之后,一向懒散的朝廷的军队竟然围剿了这群山贼。而那群士兵真是昆山军营的士兵,当时的监军就是张敬。

    “马三刀”还拓写了一些石刻,其中有一些是古怪的文字,和张敬临死的时候抓着的腰带上的文字差不多。这个线索令秦泰感到兴奋。

    秦泰一边消化“马三刀”的信息,一边帮着展小小翻译“马三刀”带来的石刻。“马三刀”也在略微休息之后,帮着秦泰整理证据。

    这时候那个心存感激的军官来了,他拿来了手下收集的资料。这是秦泰用胡宗宪的令牌,要他们帮着查找的四个倭人的信息。秦泰连忙接过卷宗仔细看了起来,等秦泰看完这些卷宗之后,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出现在秦泰的脑海里。

    秦泰支开不相干的人,命令李丁等刚刚赶到不久的江南总督府的亲兵把守帐篷,不得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在里面秦泰、展小小、“马三刀”三个人又开起了“诸葛会”。

    首先秦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三刀的信息,加上刚到的卷宗。证实了一件事情,这四个倭人不但是倭寇,更是危害我大明沿海村庄的倭寇中相当重要的人物。他们不但是倭寇里的头目,更是经常化装成我汉人,来内地刺探情报的倭国jiān细。卷宗上说,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从前线受伤回后方的士兵认出了其中一个jiān细。这个士兵原来隶属于俞大猷的探子兵队伍,曾经不止一次看见过这四个jiān细向他们的大首领汇报我大明的军情和地方防务。这个士兵马上向就近的兵营汇报,士兵们抓住了这四个jiān细。这四人xìng格相当的强硬,不但不愿意说出自己的事情,更是大骂士兵和军官。经报请南京镇守太监张勇,张勇下令处死这四个jiān细。听清楚了吗?是那个张勇下的命令。”

    展小小马上想到什么,立刻说:“这么说他们是窝里斗。张勇借这个机会杀了这四个人,是为了借人灭口了?后来张勇意外身亡,会不会就是倭人对他的报复行为?”

    秦泰没有正面回答展小小的疑问,又说:“四个重要的倭人怎么会同时出现在一起?按照一般的惯例,他们四个人应该各有各的分管,不大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而且这个地方又是在敌方的地方,他们四个人怎么会这么傻呢?唯一的解释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他们受了欺骗,有人故意把他们约到了一起,然后借刀杀人。第二种是他们故意引起大家的注意,故意给大明士兵抓住。”

    展小小怀疑地说:“第一种可能xìng存在。可能是张勇故意骗他们来内地之后,再把他们抓起来杀了。但是第二种可能xìng,怎么也说不通啊?难道这四个倭人脑子有病,自己送死吗?”

    秦泰又说:“现在不去管这四个倭人是怎么死的了。现在分析一下江口这地方。我越来越觉得这个江口有问题。首先三刀说的,这里的原来的居民都不见了。这些居民上了哪里去了?就算集体搬走了,也应该有官府的人调走他们的卷宗才对。所以说他们不是搬走了,不是被杀了就是失踪了。其次昆山军营的作用是拱卫南京,围剿山贼的事情怎么也轮不上他们。他们主动出击,消灭盘踞在江口的山贼,一定有问题。第三就是江口出现了这么多倭文的石刻,证明有倭人曾经在江口长时间居住过。在江口兴盛的时候,虽然会有倭人进出港口,但是我国和倭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好,所以不会有大批倭人在我大明逗留。”

    展小小抢着说道:“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在这些年里。江口被朝廷遗弃的时间里,倭寇暗中留在江口。不但霸占了江口,而且在这里长期驻守了一支军队。这些倭人里一些喜欢卖弄文学的,在一些石头上留下了石刻。可是他们驻守这里有什么用呢?”

    秦泰白了展小小一眼,不知道是因为展小小抢了他的话不高兴,还是展小小问的问题太过于小儿科。展小小马上乖乖地做好,不再多话。秦泰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展小小的“识相”,秦泰很满意。

    秦泰又说:“江口不但离昆山军营很近,而且离南京也很近。这便于他们观察南京周边地区的军事调动。要是南京城兵力空虚的话,他们可以直接进攻南京,或者从海路秘密运送大批倭寇攻占南京。还有这个江口可以直接通往大海,是天然的走私和运送大件货物的地方。看来倭寇把江口当作了一个秘密联络地点和一个军事基地。”

    “马三刀”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山贼要被围剿了。这是昆山军营,不,应该说是张敬在帮着倭寇清理不必要的麻烦。这么说来,那些原来的居民是被倭寇全部杀了。这些丧尽天良的倭寇,老百姓得罪你们了吗?为什么无缘无故的屠杀我们的百姓?我真想去他们的地盘,好好也折磨一下他们的老百姓。”

    秦泰略带一点忧伤地说:“三刀,冷静点。倭寇不是人,至少对于我们大明国的人来说,他们是畜生。比如说我们被狗咬了一口,难道反过去也咬狗一口吗?他们是畜生,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我们却不能。这些人一定会有他们自己的报应,我相信我大明的军队一定会为我们报仇的。至于这些百姓,我觉得会不会是被倭寇们抓了起来,逼着他们清理堵塞的河道去了。江口作为一个港口,当时每一年朝廷花大量银子清理河道里的淤泥。自从遗弃之后,河道里的淤泥一定越来越多。为了清理河道里的淤泥,倭寇一定需要大量的当地老百姓清理。这些居民很有可能被倭寇抓去清理河道里的淤泥去了。不过过了这么多年,这些百姓估计已经全部遇难了。”

    三个人谁也没有在说话,大家都心里觉得不痛快,特别是“马三刀”,真的很生气。要是身边有倭人在的话,一定会很倒霉,绝对会承受“马三刀”暴风骤雨般地冲击。不光脾气不好的“马三刀”会打人,就连展小小也说不定会动手,秦泰倒好一点。要是周围没有其他人,没有士兵看着的话,秦泰也会出手。但是只要身边有外人,有士兵看守的话,秦泰还是要顾忌一点自己的身份。

    这时候那个军官过来了,这个军官叫郑益民,山东泰安人士。原来隶属于昆山军营,后来调到了徐州附近的兵营,担任军营里的一个佐领。“佐领”是大明军队里的一个职务名称,职务在把总和千户之间。“把总”又叫百户,名以上可以统领百人左右的军队,其实自从大明国建立以来,就没有实额实饷过。也就是说军营没有满营过,也没有实打实的发过足额军饷。京城附近的军营好点,一般都是七chéng rén数,三成空饷由军官和监军的太监获得。地方上的军营一般是六chéng rén数,有的地方不到五成。这么说来一个百户,也就是把总手下的士兵不到六七十人。一个千户,也就是千总手下不到六七百人而已。郑益民所在的军营属于后方军营,不但实力差而且福利更差。这里的士兵不如京城的士兵那么受到朝廷的重视,又不如前线的士兵那么重要,所以整体实力真的不敢恭维。李丁虽然只带来不到百人的胡宗宪的亲兵队,但是真的打起来的话,绝对能把郑益民所带的三百多地方士兵给杀个片甲不留。

    秦泰听说郑益民来自昆山军营,就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关于昆山军营里的事情。由于郑益民感激秦泰,秦泰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官员,所以郑益民把知道的一切说了出来。

    原来昆山军营之所以叫昆山军营,主要是因为军营驻守在离南京城不远的昆山县,军营依山而建,这座山就是昆山。昆山军营因为是拱卫南京的军营,所以他们的建制是按照皇家军队建造的。当有皇帝南巡的时候,他们也要担负起保护皇帝的责任。所以昆山军营的战斗力和装备在南方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要不是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一些将领自己拿钱出来贴补前线士兵的装备和福利的话,前线的士兵还不如昆山军营的士兵厉害。可是昆山军营属于后卫军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擅自离开南京城附近,更不能作为一线部队参战。所以昆山军营空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装备和士兵,却不能杀敌报效国家。每一个派往昆山军营的主将,其实就是变相幽禁。昆山军营的实权掌握在监军手上,主将只不过只有训练士兵的权利而已。自从张敬离开昆山军营之后,昆山军营先后来过两位监军太监。第一个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的干儿子丁白。孟冲不光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更是御马监的总管,也是掌握天下兵马的人。如果说大明的兵马大元帅是谁,就只有历代皇帝他本人了。可是皇帝总不能天天管着士兵和军队,所以皇帝兼任的兵马大元帅身边就有一个常务副元帅。这个主持常务的副元帅就是御马监的总管。全国兵马的总后勤就是兵部,总调度就是内阁。丁白来到昆山军营后不久,就意外的病死了。为此丁白的干爹,御马监总管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下令重新整顿昆山军营。昆山军营上层全部换上了新人,主将换了,监军太监也换了。新任的监军,现在为了处理军营里的烂帐,弄得是焦头烂额。郑益民也借这个机会离开了昆山军营。

第二十七回 借尸还魂二十七

    秦泰听了郑益民的话,有点恍然大悟。丁白一定是忘记了张敬的嘱咐,私下打听了一些关于江口的事情。他自以为是,暗中向自己的干爹孟冲汇报。没想到信还没有出江南,就被对方知道了。一向以来心狠手辣的倭寇,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丁白。所以就派人杀了丁白,为的就是杀人灭口。但是没想到远在京城**的御马监总管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对这个干儿子这么上心。不但派人调查丁白的死因,更是整顿整个昆山军营。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倭寇们暂时离开了江口。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才知道,好不容易建立的关系网全部没有了。江口又离昆山军营和南京城这么近,不利于他们长期居住,所以他们只好放弃江口。怪不得“马三刀”去了江口之后,没有发现任何倭寇的行踪。

    郑益民还告诉秦泰,现任的昆山军营监军太监叫马明,是众多太监之中很另类的一个。秦泰听见马明这个名字的时候,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马明现年五十二岁,在所有监军太监离年纪属于最大的一个。但是他的名声一点也不必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们差,名气直追**“老祖宗”吕芳。马明十二岁进宫,进宫也属于比较晚的一个。当时已经十二岁的马明,已经知道“子孙根”对于男人的意义,也知道失去了它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依然净身进宫,为的就是一个抱负,要做一个于国于民有利的好太监。马明出身军户,还是一个世袭千户的子弟。但是马明知道自己不进宫的话,最多不过是一个普通军官而已。当时嘉靖皇帝登基不久,急需要一批对他忠心耿耿的奴才。马明自愿进宫,就是为了成为嘉靖皇帝的心腹。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劝说嘉靖皇帝多做于国于民有利的好事。马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个太监,而且是一个保护嘉靖皇帝的“大力太监”。马明依仗自己是军户出身,从小学过一些军事知识和格斗技巧,马上成为了“大力太监”里的骨干。不但深得当时总管太监的赏识,更是被嘉靖皇帝刮目相看。十二三岁的年纪,已经是一个有品级的太监了。这可是嘉靖皇帝特旨恩赏的荣誉,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按说十六岁以下的小太监不能有品级,更不能担任重要职务。可是这个马明都破了例,不但有了品级,而且出任嘉靖皇帝的贴身保卫太监。

    正在马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rì子里,马明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正在马明准备担任御马监要职的时候,马明听说了沈炼的事情。沈炼是一个文人出身,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地方官。后来因为为人正直,不愿意屈从严嵩一党,而被免职回乡。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看中了沈炼的忠直和学问,派手下锦衣卫半押半请的把沈炼带到了京城。陆炳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终于劝说成功,沈炼愿意出任锦衣卫经历司主事一职。锦衣卫经历司属于锦衣卫的文职机构,专门收发往来信件,起草禀报皇帝的情报。沈炼被锦衣卫里的人称呼为沈经历。沈炼虽然身在锦衣卫,但是时时刻刻记着自己的身份,从来不做昧着良心的事情。几年后,沈炼通过锦衣卫的秘密渠道,得知了不少严嵩父子贪赃枉法、危害国家的罪证。沈炼写下了赫赫有名的《告严嵩父子十三罪状》,通过锦衣卫可以直接上达天听的特殊渠道送到嘉靖皇帝手上。没想到嘉靖皇帝一点不在乎,嘉靖皇帝认为每个人都有错,只要严嵩父子对自己忠心就好,贪污一点,做事情霸道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之中有严嵩的人,他们马上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首辅严嵩。严嵩父子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的党羽,告沈炼干预朝政。沈炼隶属于锦衣卫,属于皇帝家的奴才,按道理是不能直接插手朝政的。严嵩父子利用这一点,准备杀鸡给猴看,利用沈炼jǐng告一下和自己作对的人,所以他们要求严办沈炼。

    马明虽然不认识沈炼,但是相当敬佩沈炼的为人。马明真的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认识沈炼,要是早一步认识沈炼的话,沈炼就不会是现在这个结果。马明秘密会见了沈炼,沈炼对于太监本来不太愿意多接触,可是看见马明之后,沈炼觉得自己错了。两个人在东厂的诏狱里一见如故,真的是相见恨晚。临走的时候沈炼要求,和马明结为异xìng兄弟。和一个太监结为异xìng兄弟,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特别是沈炼这种有身份地位的人,和一个太监做兄弟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可是沈炼一不是要巴结马明,二不是想自甘堕落,而是真心希望在临死之前认识这个另类的太监。两个身份背景大不一样的人,在大明最黑暗的东厂诏狱里结尾了异xìng兄弟。事后马明为了义兄沈炼的事情到处奔走,和他一样着急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可是他们两个的实力依然比不上严嵩,一些本来可以和他们站在一边的“清流”,却因为陆炳出身锦衣卫,马明是一个太监,而不愿意和他们联手,失去了挽救沈炼的最后机会。沈炼被按上犯上的罪名,在京城菜市口当众凌迟而死。马明因为偏帮沈炼,被嘉靖皇帝连降六级之后,还挨了一顿结结实实的打。因为马明为人正直,不善于交际,所以掌刑的敬事房太监当然不会手下留情。马明失去了嘉靖皇帝的信任,更是差一点失去了xìng命。从此马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太监,司礼监的太监们有意无意的不让马明有靠近嘉靖皇帝的机会。

    马明在京城皇宫里沉寂了好久,但是为人仗义的他经常为一些受苦的太监们出头。那些得了势的太监也知道马明的过去,知道马明不但身手好,而且有一定的后台,所以也不敢往死里折磨马明。马明这个“侠义太监”的名气在一些小太监那里特别受用,大家都喜欢和马明在一起。十年前嘉靖皇帝因为炼丹,差一点把自己给烧死了。第一个冲进去救嘉靖皇帝的就是马明,救出嘉靖皇帝之后,嘉靖皇帝曾经一度昏迷不醒。也是马明大着胆子,把嘉靖皇帝打醒,才总算救了嘉靖皇帝的xìng命。当嘉靖皇帝看清楚救自己的太监竟然就是多年不见的马明的时候,也被马明的打扮吓了一跳。马明因为多年来给小太监出头,得罪了不少大太监,已经被发配去了浣衣局,和一大群年老sè衰的老宫女一起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服。嘉靖皇帝是一个有点念旧的人,他知道马明比自己小好多岁,可是马明看上去比嘉靖皇帝老多了。嘉靖皇帝一时想起了马明的好,马明不但这次救了自己,而且当初多次保护自己,又是自己最好的奴才,竟然成为了现在这个结果,真的令嘉靖皇帝好生气。

    马明马上被嘉靖皇帝任命为玉熙宫副总管,主持护卫工作。嘉靖皇帝在玉熙宫里修炼,玉熙宫就是相当于乾清宫,玉熙宫总管就是司礼监排名第三位的秉笔太监兼任的。玉熙宫副总管也算是宫中排的上号的重要职务了。当大家都以为马明柳暗花明的时候,宫中有“老祖宗”之称的吕芳却暗中下令,让自己的人离马明远一点。果然不出所料,马明因为多次劝说嘉靖皇帝不要服用丹药、远离道士、重用贤臣、尽快除去严嵩父子等多项事务,引起了嘉靖皇帝的极大不满。这些年来嘉靖皇帝已经依赖于丹药,依赖于严嵩父子,听不进任何的劝告,马明的话直接导致马明的残酷下场。嘉靖皇帝不但再一次下旨责打马明,更是将马明赶出了京城。因为马明当过“大力太监”,又在御马监当过差,算是嘉靖皇帝留一些旧情,发配马明出任昆山军营监军太监。就这样马明来到了这里,成为了昆山军营的一个监军太监。

    得知昆山军营的监军太监竟然是马明之后,秦泰有了新的部署。秦泰下令郑益民和他的军队带着张敬的尸体还有张敬的下属赶往昆山军营。而秦泰带着展小小、“马三刀”和李丁等士兵提前赶路去昆山军营。

    进过一个晚上的急行军,李丁带领的胡宗宪的亲兵队伍,夹带着秦泰等三人来到了昆山军营附近。秦泰他们决定直接闯昆山军营。

    当秦泰他们来到昆山军营外围的时候,不得不为昆山军营的布置吓上一大跳。这个军营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军营,就连秦泰这种不懂军事的“门外汉”也能看出这座军营的不一般。

    “站住,这里是军营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一队巡逻的士兵发现了秦泰他们,一边阻止秦泰,一边发信号箭通知里面的军官。

    秦泰来不及说话,里面的大队人马已经冲了出来,把秦泰他们围住了。

    李丁知道这些士兵的厉害,连忙拿出胡宗宪给他的令牌,大声说:“标下是江南总督胡宗宪胡总制的亲兵。奉胡总制的命令,护送查案的秦泰大人来军营。各位弟兄们不要误会,快快请出你们的主将和监军大人。”

    胡宗宪的令牌果然有用,虽然昆山军营在南京附近,但是昆山军营隶属于禁军,也就是归**御马监直接管理。所以昆山军营可以听从胡宗宪,也可以不服从胡宗宪的命令。但是一般的士兵还是有点惧怕的。

    不久之后一个jīng壮的武将跟着一个干瘦的老太监出来了。武将看见李丁手上的令牌,马上换了一副嘴脸。可见这个主将过去不是胡宗宪的手下,就是认识胡宗宪的人。可是这个老太监对于李丁手上的令牌视而未见,态度也相当的傲慢。他就是这里的监军太监马明是也。

第二十八回 借尸还魂二十八

    秦泰已经猜出这个老太监的身份,但是李丁却不知道这个太监的底细。作为胡宗宪的亲兵队长,李丁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特别的威风,迎接他的人不管地位多高都是低三下四的,因为李丁是代表胡宗宪的。可是这个级别不高,但是年纪一大把的老太监却敢不正眼瞧自己,这很令李丁生气。李丁绝对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老太监。

    李丁故意举高手里的令牌,对马明说:“你不知道我的来历?还是看不起总制大人?难道不知道见牌如见大人的规矩吗?”

    马明很淡定地说:“杂家不认识你手上的什么牌子。胡总制的名字,杂家倒是听说过。至于你这种小人物,杂家不想知道。拿一块破牌子就要对人呼三喝四的,也太没有规矩了。这牌子是朝廷发的吗?杂家怎么不认识?胡总制有什么权利私下打造令牌?难道胡总制向要分疆裂土自立不成吗?杂家是皇帝钦定的昆山军营监军,除了皇帝亲临之外,不用跪拜任何人。再说昆山军营隶属于御马监,并不归江南总督府管辖,杂家不需要听从什么命令。好了,你们可以滚出杂家的地盘了。”

    李丁嚣张,马明比李丁更加嚣张。马明果然不愧是一个经验老道的**中人。就算自己不欺负别人,也绝对不是一个任由他人欺负的主。

    秦泰看见李丁气得发白的脸,一点也不同情这个李丁。因为这个李丁太会演戏了,秦泰也差点上过他的当。自从知道李丁的真实身份后,秦泰打心眼里看不起这种仗势欺人的人。要不是胡宗宪派李丁来保护自己的话,秦泰不愿意再见到李丁。

    秦泰不去理会李丁,李丁看见秦泰出来,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自己这么做只会对自己不利,更会影响大局。要是因此引起了任何事情,胡宗宪绝对不会放过自己。李丁马上吓出一身冷汗,退在一边不敢动。

    秦泰走出来后,笑嘻嘻地对马明说:“马公公,你老好。下官是刑部提刑司秦泰。前来追查借尸还魂案的。请马公公不要生气,多多配合。”

    马明不是一个傻瓜,当然看出秦泰虽然年轻,但是有绝对的权威。那个嚣张的卫士看见秦泰出来,就吓得不敢说话了,可见秦泰才是这群人的真正头目。作为一个太监,一个从小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皇宫里的太监,一来懂得看人,知道每一个人的xìng格和脾气。第二就是善于察言观sè。马明也学过一点《麻衣相术》,当他一看见秦泰的时候,秦泰身上的正气还有威严马上显露出来。这个正气和威严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人为可以冒充的,是因为秦泰的平时表现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种威严和正气就是连当朝的严嵩父子也不敢小看。因为秦泰没有私心,一心只为了国家和百姓,比起那些整天“道德文章”的“清流”们,秦泰更像一个正直的官员。马明仿佛看见了河南开封包公祠里的包青天一样。

    马明没有马上答应秦泰的要求,也没有拒绝,只是看着秦泰。

    秦泰知道马明拿不定主意,就小声的说:“公公,新任的南京提督太监张敬您认识吗?他在上任的路上被人杀了。下官是临时接手这件案子的。种种迹象表明,问题出在昆山军营这一边。所以下官才赶来面见公公。还有下官的同年沈青云沈大哥要下官代问公公好。”

    沈青云是秦泰的同年,也是秦泰的一个好友。当年马明的好多事迹都是沈青云告诉秦泰的。秦泰和沈青云都很佩服马明,相互约好了,无论谁看见了马明,都要代问好。秦泰没有说谎,也没有说大话。

    沈青云不但是秦泰的同年,更是马明的结义大哥沈炼的亲侄子。沈炼在的时候,就亲自辅导过沈青云的功课。曾经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话,对这个侄子评价很高。马明当然也知道沈青云这个侄子。

    秦泰的话真的打动了马明,特别是秦泰说自己和沈青云是好友,又叫沈青云叫大哥的时候,马明不由得想起自己和沈炼结拜的场景。

    马明整了整自己的装束,对秦泰说:“军营重地,不得喧闹。所以不能一下子进这么多人。秦大人可以带着你的几个手下进来。不过胡总制的亲兵手下,只好留在军营外等候了。”

    秦泰给了“马三刀”一个眼神,“马三刀”马上明白了。秦泰其实并不放心李丁,所以留下“马三刀”监视李丁,约束李丁等人。秦泰带着展小小,两个人进昆山军营。

    走进昆山军营之后,马明并没有直接请秦泰进自己的营帐,而是向秦泰介绍了军营里的众多将官。秦泰一边和将官们认识,一边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发现副将邓同有点紧张,偏将邓辉神sè异常,第一营将官张明更是手足无措。看来这三个人有很大的嫌疑。

    介绍完大家之后,马明请秦泰和展小小一起进了自己的营帐。马明作为监军有自己的营帐,也有自己的亲信。当他们进去之后,营帐外已经重兵把守起来,严禁有任何人靠近。马明这个军事天才,没有少花力气。

    在马明的营帐里,秦泰相信马明的为人,一点也不保留的把知道的一切说了出来。马明听得也大为吃惊,张敬可能贪污,可能利用职务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但是没想到会通敌卖国,而且张敬本身就是一个倭国人。当秦泰一五一十的把证据说出来,又加上自己的分析之后,马明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这件案子要是公布出来的话,整个**将来大乱不说,就连嘉靖皇帝的皇位也不稳了。更有可能使整个大明江山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这样一来百姓又要受苦,东南沿海的战事更会发生重大转折。中原将会迎来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战乱。

    马明说:“秦大人,作为大明的一份子,杂家不希望国家动荡。作为皇上的奴才,杂家不希望看见皇上有所不测。作为皇上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不管皇上怎么看待杂家的,杂家把皇上当做自己的朋友和哥哥,杂家不希望看见皇上陷于混乱之中。杂家求您了,一定要平息这场混乱。只要杂家能帮得上忙,杂家一定全力以赴。”

    秦泰也知道这个马明的忠心,事到如今他依然对嘉靖皇帝无怨无悔的忠心耿耿,只有嘉靖皇帝在一直对这个马明不满而已。

    秦泰扶起准备对自己跪下的马明,对他说:“公公,您不用这样。您的为人早就是下官的榜样了。下官一定想办法对付这件事情。如今有几件事情要麻烦公公,不知道公公愿意不愿意帮忙?”

    马明连忙说:“您说,你说。杂家一定一切听您的安排。”

    秦泰说:“现在要分几路走。第一,下官请公公帮忙,派出一路可信赖的手下,秘密去不远的江口仔细排查。那里可能有倭寇居住过的迹象,也可能有不少我大明百姓的尸体。只要证明那里有倭寇居住过,在那里残杀过我大明百姓。昆山军营作为最近的军营,可以直接接手江口。第二,秘密在营中调查副将邓同、偏将邓辉、第一营将官张明,以及他们亲信的行踪。特别是他们跟踪下官的事情,从而可以证实这些人私下再为其他人服务的事实。第三,请公公帮忙翻查昆山军营里的装备;记录和事实是否相符。下官怀疑张敬曾经倒卖过军备物资。第四,请公公暗中派人送信给皇宫里的亲信,要他们时刻注意宫中太监们对于张敬的死的态度。特别留意和张敬年纪差不多的,或者平时走得有点进的那些人。下官担心宫中还有和张敬一样的来历不明的人。”

    马明不愧是一个老练的太监,一边听一边记,等秦泰说完之后又重复了一遍,免得有所遗漏。确定无误之后,才出去安排人手分别去办理。

    等马明出去之后,展小小才说:“大人,您真的这么相信这个马明公公吗?他会不会把我们的事情说出去?会不会是对方的棋子?还有您怎么能确定张敬一定在军备上动了手脚?”

    秦泰对展小小说:“这个马明公公,就是我对你提起过的那个公公。也就是那个另类的太监。他的脾气和xìng格已经能够决定了他的命运。他和我一样,永远不会一帆风顺,也永远有数不清的敌人和仇家。但是他的忠心还有为人可以绝对的放心。至于张敬为什么会动军备,其实很简单。张敬要不是要偷运昆山军营里的物资,怎么会选江口这么一个遗弃的港口。只要张敬亮出自己的身份,加上其他十三个官员的本事,什么东西不可以正大光明的运出去。再说一些高官暗中和倭寇有生意往来的事情,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严世蕃更是半公开的和倭寇做生意,朝廷也不是没有处理吗?张敬一定是运送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在要在江口建立一个攻守同盟,逼着大家一起立誓。我怀疑张敬偷运昆山军营的武器和装备给倭寇。你还记得吗?当初在安徽的时候,不是一个从前线下来的军官不是说,倭寇不但对于大明军队的装备很熟悉,更是有一些仿制品吗?其实他看见的不是什么仿制品,其实就是张敬偷运出去的装备。”

    展小小大惊失sè地说:“这么说张敬真的该死了。用自己的装备打我们自己人,这种人千刀万剐也不解恨。怪不得大家都说汉jiān比倭寇更可恨。一些老百姓看见倭寇倒不过是一顿打骂而已,看见汉jiān的时候一个个咬牙切齿。这种人真的比倭寇还要不是东西。我建议组织一支专门诛杀汉jiān的杀手,看谁还敢给倭寇做汉jiān?”

    秦泰大叹一口气说:“现在我大明,最大的汉jiān就是严世蕃。可他的老子是首辅严嵩,严嵩又是我们那个嘉靖皇帝最倚重的大臣。没有嘉靖皇帝的命令,谁也动不了严嵩父子。这就是我大明最大的悲哀。”

    展小小瞪大双眼说:“大不了我们去刺杀严世蕃。杀了严世蕃,气死严嵩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秦泰摇了摇头,慢慢的说:“严嵩父子多年来经营自己的地盘,不会这么轻易被杀的。你知道不知道,严世蕃每年都会有不下百人刺杀他。但是他总能躲过,而嫁祸给一个个忠臣。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伤他不得又要连累朝中的忠臣,这才是这几年刺客越来越少的原因。要是你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的话,不用你说,我都会请你去刺杀这个jiān贼。可是严世蕃身边不但有高手,而且有一支装备最jīng良的火枪队,任何刺客都不能伤害到他。只能等上天来收拾他,等到一个绊倒他实证的出现。这就是我急着破案的关键所在。要是我没有估计错误的话,这件事情一定和严世蕃有关。说不定利用这件事情,可以拿到严世蕃勾结倭寇,出卖大明的直接证据。这样的话真的是功德圆满了。”

第二十九回 借尸还魂二十九

    正在秦泰和展小小说话的这会工夫里,外面秘密调查的马明已经大冒冷汗。马明以为自己已经够仔细了,接任的时候不但清点了账簿,而且实地察看了一些库房。没想到下面的人依然动了手脚,而且动的特别厉害。昆山军营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空壳了。

    马明急急忙忙的回到自己的营帐里,当然临来的时候不忘记嘱咐大家不得泄露只字片语,更不准私下议论这件事情。

    秦泰和展小小也算是人jīng了,看见马明急匆匆的样子,就知道马明查出了什么。他们也不着急,等马明换上一口气之后再说。

    马明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如果换上平常人家这种岁数的话,早就在家享福,身边儿孙绕膝了。可是马明不但是一个太监不会有后代,而且是一个没有钱的太监。马明一生之中不是帮助别人,就是过着艰苦的生活,不但没有时间捞钱,更是没有机会捞钱。自从到了昆山军营之后,也不忘记积极备战,安定士兵,所以这个监军太监是昆山军营建军以来最不会捞钱的一个监军太监了。

    马明抓过一杯茶水,灌了几大口之后,就说:“秦大人,您果然料事如神。不但张敬在的时候有大批物资不见了踪影,而且这些年也有问题。看来军中真的有不良分子,还在暗中盗卖军用物资。”

    秦泰早就想到了,不过现在他最想知道的事是什么物资短缺了。

    马明恨恨地说:“昆山军营属于恭维南京地卫戍军队,军中不但备有步兵,还有水兵和战船。必要的时候可以兵分两路,由陆路和水路齐头并进赶往南京城。昆山军营的水军虽然每一年轮训一次,但是战船和一些军用设备是南方水军中最好的。现在杂家暗中一清点发现不但战船少了大半,而且留下的战船都已经被调了包,换成了一些普通水军都不用的淘汰破船。这批战船如果正常使用的话,可以装载两到三万水军,在大海里不间断的航行七到十天,属于大型战船。战船上不但装备jīng良,而且每艘战船上都配备八到十二门神武大炮。加起来总数超过一百多门,这个数量太惊人了。还有陆路上的,火炮、火铳、刀箭、战甲、攻城车、弩箭、连发箭等等,大批物资和实际数目大大不符。要不是这些年昆山军营没有什么战事,有的话将士们拿什么和倭寇打仗?”

    展小小也很气愤地说:“恐怕到时候是倭寇拿着你们的武器来打你们,弟兄们死在自己人生产出来的武器上,这些武器本应该是他们的,是应该他们拿来杀倭寇的。这些汉jiān真的该杀,真的应该千刀万剐。”

    秦泰却有点更担心了,首先昆山军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物资储备?一个总人数不过一万多的卫戍军队,竟然有大规模的战船队,还有这么多武器装备。要是这批物资落到了某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手上,或者落到了一个有野心的藩王手上的话,就可以直接割据一方了。这批物资一定不简单,说不定藏有什么其他秘密。

    其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表情已经告诉马明,秦泰心里有疑问。

    马明也不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这个秘密原来这么惊人,吓得秦泰和展小小都有点觉得不应该来这里,更不应该知道这个秘密。

    原来昆山军营一点也不简单,它的存在涉及到一个最高机密。明朝建立的时候,太祖皇帝洪武爷朱元璋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军事机构设置。除了皇帝身边的禁军之外,在各地设立了一个个的卫所。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地方,建立了永久xìng的屯兵机制。士兵们把守要道,士兵家属在卫所安营扎寨。这种军户在卫所永久的居住下去,只要士兵有男xìng后代可以继续当兵,他们就能领到一份粮饷,得到一块不大的田地。这种卫所屯兵的方式从本质上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实际上并不好用。后来洪武爷在晚年将天下的兵马分为十镇,边关四镇分别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大同镇、防守南边的镇南镇、防御东部沿海的登州镇、牵制西部的兰州镇。其中大同镇和兰州镇一部分,是用来抵御蒙古部落的残余势力。登州镇属于水军防务海域。镇南镇交与洪武爷朱元璋的义子沐英,由沐家永远为大明镇守南方云南。兰州镇的另外一部分,是防止西部各少数民族作乱的。除了边疆四镇之外,皇帝身边留有三镇人马,分别是禁军、近卫军、御林军。三军各有水陆兵种,但是分工不同,禁军属于皇帝的贴身军队,皇帝在那里进军就要跟到那里。近卫军是拱卫皇宫的军队,长期驻扎在皇宫周围,保护和拱卫着皇权的象征皇宫。御林军虽然也是皇家卫队,但是他们的功能有点杂乱,首先他们要保卫京师大大小小官员的安全,也要保护皇室成员的安全。第二,御林军还肩负着京师治安和巡逻周边地区安宁的任务。第三,当钦差出行的时候,御林军也要派人护送和保卫,充当钦差卫队的仪仗。第四,当边关吃紧的时候,御林军作为预备队,由皇帝亲自指派的将领带领下赶赴边关御敌。剩下的三镇就是各地的兵马了,但是其中有一镇是镇守祖陵凤阳的。

    明成祖朱棣为了从自己的亲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手上得到帝位,发动了“靖难之变”。成功逼走了建文皇帝,自己坐上了皇帝宝座。当时成祖皇帝是在南京城登基做皇帝的,běi jīng城的皇宫是后来建造起来的。当明成祖běi jīng皇宫建造好之后,就下令迁都去了北方。这时候管理昆山军营的监军太监刚好是一个忠于建文皇帝的太监。他为了给建文皇帝留下一点资本,也是为了将来建文皇帝能够东山再起,故意留下了大批的军用物资。没想到这件事情不久之后被明成祖朱棣的锦衣卫发现了。明成祖也是一个能隐忍的人,知道消息后竟然按兵不动,希望利用这个为诱饵引出建文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万万没有料到,他这个伏笔竟然挽救了自己的一个孙子。朱棣有三个出名的儿子,第一个儿子早年不但做过建文皇帝的人质,后来长期在燕京城的燕王府管理后方。后来成为了成祖皇帝的太子,后来的皇帝。二儿子跟随成祖皇帝南征北战,军功最强,手下的将领也拥戴这个二王子,但是因为是次子,所以没有做成太子。三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赵王,成为了直到明朝灭亡的时候,才被消灭的朱棣后代。太子过于文弱,二皇子过于强势,成为了成祖皇帝朱棣的一个心病。要不是太子的儿子,也就是说要不是皇太孙比他老子更像他爷爷朱棣的话,成祖皇帝朱棣真的会改立太子。后来成祖皇帝死后才一年,这个刚做皇帝不久的太子也死了。本来不敢有非分之想了的二皇子又开始联络旧部,企图推翻自己这个侄子皇帝,来一个“二次靖难之变”。新皇帝前去凤阳祭祖,刚刚回到南京城旧皇宫不久,他这个野心勃勃的二叔就包围了江苏。要不是皇帝身边的禁军拼死抵抗,早就兵围南京城,皇帝成为了第二个建文帝了。

    正当这个皇帝觉得大势已去的时候,驻守昆山军营的监军太监,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一个心腹太监,依然开启昆山军营里的大批军用物资。当时皇帝之所以处于下风,主要是军心不稳、装备不够、武器不jīng良。前来祭祖的皇帝怎么会想到自己的叔叔会联合一些地方将领造自己的反?所以禁军的装备不多,武器也虚有其表,只是图好看而已。有了这批实战用的军用物资,禁军军心大振。皇帝亲自披挂上阵,一鼓作气打败叛逆,活捉了自己的叔叔当年的二皇子。事后这个皇帝下旨,昆山军营属于běi jīng皇宫御马监直属,里面的物资除了定期检查和更换之外,不得动用和调配。自此来南京城就藩的藩王安享荣华也就罢了,要是有异心的话,昆山军营就可以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控制南京城里藩王。原来昆山军营表面上是拱卫南京城,实际上是监视和控制南京城里藩王。要知道南京城是大明的陪都,能在南京城里就藩的王爷都是皇帝的弟弟或者叔叔。在民间兄弟、叔侄是最亲近的,可是在皇家这层关系也是最微妙的。好起来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好起来就是皇帝最大的敌人。

    马明被安排到昆山军营当监军的时候,曾经收到过一份密旨,是嘉靖皇帝要他严密监视南方那个战事的旨意。前任南京城的王爷因为妄议朝政,已经被嘉靖皇帝捉拿回京治罪,南京城里已经没有了王爷。马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监视和制衡两江总督,也就是现在的江南总督胡宗宪。只要胡宗宪敢贪赃枉法,或者贻误战机的话,马明就有权利上报**。必要的时候,可以调兵控制胡宗宪,暂时接管东南沿海军务。看来嘉靖皇帝真的很狡猾,明面上是贬斥马明,其实是利用自己最信任的马明监视胡宗宪。只要手上有装备和物资,马上就可以招兵买马,也可以控制周边的军队,昆山军营马上就会成为一个新的权力中心。可是谁会想到这个未来可能是权力核心的昆山军营,因为前任监军太监张敬的贪污和通敌,手下将领的瞒报,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通军营都不如的破烂军营。还好发现得早,要是等到事情发生了在出手的话,绝对会对昆山军营有毁灭xìng的打击。到时候作为管理昆山军营的监军太监马明,就会第一个被拉出去砍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6340/ 第一时间欣赏谜案追凶最新章节! 作者:天下任纵横1所写的《谜案追凶》为转载作品,谜案追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谜案追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谜案追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谜案追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谜案追凶介绍:
秦泰是一个书香世家的子弟,从小却喜欢看破案的故事。他的母亲原来是医药世家,外公是一个著名的大夫。他的舅舅继承了他外公的本领,本可以扬名立万,却遇上了一件蹊跷事。这一事故导致秦泰的舅舅不能在行医,只好转行做了仵作。每次秦泰的舅舅来看秦泰,秦泰总是拉着他舅舅,要他将一些案例谜案追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谜案追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谜案追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