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战国赵为王TXT下载战国赵为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战国赵为王全文阅读

作者:熙檬父     战国赵为王txt下载     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六章 儿子

    当郑朱站在范睢家大门哈哈大笑的时候,远在邯郸的赵丹嘴角上也挂着笑容。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父王,父王!”在赵王宫的花园之中,一名脸上带着浓浓稚气的男童跟在一名少年的背后,蹬蹬蹬的朝着赵丹跑了过来,全然不顾身后宫人的大呼小叫。

    赵丹一回身正好看到这一幕景象,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待到少年带着男童跑到自己面前之后才笑着训斥了两人一声:“跑的如此快,也不怕摔着!”

    这名男童,便是由赵王后替赵丹所生的次子赵偃,今年六岁。

    而带着男童而来的少年,则是赵偃的亲大哥,赵丹十岁的长子赵恒。

    老实说,穿越之后的赵丹第一次看到这两个儿子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怪异和别扭的,毕竟这两个儿子都是“那个赵丹”所生的,总感觉自己好像是接盘喜当爹的样子

    但毕竟如今的赵丹融合了两个赵丹的记忆,而且身体也是原先那个赵丹的身体,再加上每次看到自己的这两个儿子,赵丹心中那种发自内心的父爱也是犹如潮水一般滔滔不绝。

    所以几天下来,赵丹对于这个已为人父的设定算是完全接受并且进入角色了,毕竟从血缘上来说,这两个儿子的的确确百分之百的就是赵丹的儿子。

    赵丹先是和小儿子赵偃笑谈了几句,然后才将头转向了大儿子赵恒,微笑道:“恒儿,以后须多携偃儿出来玩耍,明白了吗?”

    赵恒闻言立刻点头道:“唯。”

    赵丹的这一句叮嘱,可还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在赵丹的父亲赵惠文王执政前期,前太子赵章不甘失败悍然发动政变,并杀死了当时赵国的相邦肥义,后来赵惠文王在司寇李兑和公子成的支持下才率军平叛,将这次政变镇压了下去。

    在这次政变之中,当时尚在人世的主父(也就是太上皇)赵武灵王因为包庇赵章而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中,乐毅、赵奢等一大批杰出的赵国将领和官员畏罪出走燕国,导致赵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得赵国的实力大为受损。

    这便是赵国历史上极为有名的“沙丘宫变”。

    正因为吸取了沙丘宫变的教训,赵惠文王之后对于自家的几个亲兄弟,比如说平原君赵胜和平阳君赵豹都很好。

    而赵胜和赵豹也各自警醒,对于自家的国君兄长也是不余遗力的支持效忠,直到侄子赵丹上位之后这种支持效忠也没有丝毫改变。

    而在赵丹继位之后同样也遵从了自己父亲赵惠文王的意思,虽然并不重用自己的几个兄弟,但至少对这些兄弟们也算颇为友善。

    从历史上来说,自从沙丘宫变之后,原本几乎每一代都要为了夺位而自相残杀一番的赵国王族直到被秦始皇灭国都没有发生任何一次争位,足见后来的历代赵国君王对此事的认识是如何的深刻,又是如何殚精竭虑的提防此事。

    想要避免这种兄弟阋墙的事情发生,从小培养兄弟间的感情其实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相当有效的方法。

    所以赵恒和赵偃这两个儿子兄友弟恭的情形,赵丹是非常乐意看到的。

    事实上赵丹现在就已经把自己死后的继承人都定好了,那就是这个长子赵恒。

    历史上由于秦国把赵恒扣押在咸阳的原因,最终继承赵丹王位的是次子赵偃,但是赵恒在归国之后不但没有和弟弟争位,也没有趁弟弟死后侄子年幼之时夺回王位,而是尽心辅佐侄子,足见这名长子的本性温良。

    这样一个温良宽厚的继承人,正是赵丹所希望看到的。

    事实上赵恒这个名字,其实是穿越之后的赵丹前几天刚刚给这个大儿子改的,这个“恒”字的来源,其实是来自史上也算是非常出名的一个皇帝,那就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

    赵丹希望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能够做一个像刘恒一样的仁君和明君。

    在赵丹看来,自己的有生之年中是必定要和汉高祖刘邦一样一统天下的,那么为自己挑选一个和刘邦儿子刘恒一样懂得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仁慈继承人,其实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赵丹的一种自信,如果赵丹觉得自己不能一统天下的话,那么赵丹就必须要培养一个类似于秦始皇赵政那种类型的继承人了,毕竟一个仁君在战国后期这种大争之世是很难玩得转的。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赵丹的思绪,一名骑士从远处的草地朝着赵丹疾驰而来。

    赵丹微微一笑,一左一右牵起了两个儿子的手:“来,且让父王带你们去看些新奇东西。”

    虽然邯郸的宫城和郭城比起来并不大,面积大约只有郭城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但是考虑到郭城需要供数十万人居住而宫城只住着赵丹这一家子,这座宫城的面积其实是非常奢侈的。

    人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是按照多少平方米来算的,赵丹倒好,他一家子的平均居住面积是按照平方千米来算的

    所以这座宫城的花园面积极大几乎堪比一处小型牧场,不但有水有草,有花有鸟,甚至还在里面养了一些兔子之类的小型野兽来供赵丹闲暇时候打猎,完全就是后世人梦寐以求的野营胜地。

    但赵丹今天来可不是为了野营的,现在长平那边可是进行着一场事关赵国国运的生死大战,赵丹就是心再大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放松。

    赵丹今天来到这里,其实是为了几样极其重要的东西,而这几样东西,此刻便正装备在那名疾驰而来的骑士坐骑身上。

    片刻之后,这名骑士骑着马来到了赵丹面前,用力一拉马缰。

    “吁!”骏马前蹄腾空人立而起,随后稳稳的停了下来。

    赵丹脸上露出了微笑,朝着马上骑士赞道:“叔父如此英姿,果然是风采如昔,不减当年啊。”

    马上的骑士闻言哈哈一笑,跃下马来,朝着赵丹一礼:“胜岂敢当大王如此谬赞?”

    没错,这位一身胡服劲装的骑士不是别人,正是赵国当今的相邦,已经四十多岁的平原君赵胜。

    赵胜这个人虽然有着诸多缺点,但是有一点却很好,那就是这位赵惠文王的亲弟弟,对于赵惠文王和赵丹这两代赵国国君的忠诚度极高,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所以即便是穿越之后的赵丹,在驳回了赵胜用赵括换廉颇的建议之后,心中对于赵胜的信任也是丝毫没有减少。

    也正是如此,赵丹才敢在今天这件堪称绝密的事情中找来了自己的这位叔父,因为此事实在是事关重大,必须要严格保密,而赵胜正是保密的绝佳人选。

    如果赵胜都能泄密的话,那太阳就真的要从西边出来了。

    于是赵丹在和赵胜笑谈几句之后,就伸手拍了拍赵胜的刚刚骑的这匹马,问道:“叔父以为,这套马具的效果如何?”

    没错,赵丹今天所要赵胜来体验的,正是这一套刚刚新鲜出炉不久的马具,在这套马具之中包含了两样足以改变封建时代地球战争史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便是

    马鞍,以及马镫!

第十七章 马具

    马具是一个名字,指的是包含马鞍、马辔、马鞭、马镫、马裤等等在内的能够辅助骑兵的工具,而在这些工具之中以军事的用途来说,起到最大作用的绝对就是马鞍和马镫。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马鞍是骑手的屁股和马背之间,作用有些类似于汽车的悬架,能够让骑兵在颠簸不平的马背上坐得更加的舒服,从而增强骑兵们长途前进时候的耐久力。

    如果坐过长途汽车(非卧铺)或者长途火车硬座的人都知道,一个好的座椅其实是能够极大的缓解人在旅途之中的承受力和心情的,马鞍正是起到了这么一个好座椅的作用。

    不仅如此,像高桥马鞍这种马具还可以非常方便的把骑士固定住,是重骑兵的绝佳辅助工具。

    至于马镫,那就更加了不得了,正是因为马镫这个东西的出现,才让中国古代的骑兵这个兵种直接从类似车兵一样的辅助兵种,一跃成为和步兵平起平坐、甚至凌驾步兵之上的主力兵种。

    在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正是凭借着天下无敌所向披靡的骑兵,在短短几十年中横扫了当时大半个文明世界。

    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时,以坦克为首的机械化部队的兴起才终于让骑兵走向穷途末路。

    可以这么说,从马镫的出现开始直到坦克这种机械化部队大规模成建制投入战场的这整整两千年里,骑兵这个兵种,就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兵种!

    为什么马镫这个东西,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骑兵史能够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马镫的存在能够让骑兵,尤其是轻骑兵们更加容易控制自己的身体,当在高速前进的时候可以比之前更加方便的维持在马背上的平衡。

    有了马镫,想要做出比如骑马射箭,马上冲阵,举刀砍杀这些动作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容易。

    这“容易”两个字,其实就是马镫此物的精髓所在。

    有了马镫之后,学习骑术对于中原地区的人民来说,就不再像之前那么困难了。

    举个人人皆知的例子,合格的骑术就相当于是驾照,而没有马镫的马相当于手动挡,有马镫的马相当于自动挡。

    你学手动挡,点火之后得踩离合、挂挡、放手刹、松离合至半离合状态同时稍微踩油门,然后还得稳稳控制好离合才能够起步,离合不能松太快不然可能熄火,油门不能踩太多不然可能窜车。

    自动挡呢?点火,踩刹车挂d挡,松手刹,松刹车,一脚油门稳稳走人。熄火?不存在的。

    单从上面两句话的字数,都能够体会到手动挡相较于自动挡的繁琐和难学。

    在考取驾照(骑术)这方面,无马镫的手动挡,绝对是被有马镫自动挡给碾压出几条街的。

    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因为他们是在马背上长大的,相当于天天开车跑山路,什么漂移那是信手就来,手动挡也一样的开,有没有马镫这个自动挡都无关紧要。

    但是对于中原的农耕民族来说,马镫这个自动挡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骑术这个驾照的获得难度和门槛,能够让更多之前从没有骑过马的士兵迅速的通过培训成为骑兵,从而在骑兵数量上拥有了抗衡草原骑兵的本钱。

    这,才是马镫的最大意义!

    平原君赵胜并不是傻子,相反这位赵国相邦虽然算不上赵国时代最聪明的那一批人,但也绝对属于聪明人之类,所以立刻就想明白了马镫和马鞍这一套马具的意义,双眼放光十分激动的说道:“大王,若我赵国骑兵拥有此套马具,想必横扫六国必定不在话下!”

    春秋时期,战车兵是战场的主角,以至于人们喜欢用战车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比如说什么“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等等。

    而在战国这个年代,正是车兵渐渐衰落,骑兵开始兴起的年代,但骑兵在这个时候其实并不是主力兵种。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秦始皇兵马俑之中都仍然有着车兵的存在,以及兵马俑里的骑兵们脚下都是没有马镫存在的。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马鞍马镫这些马具的出现和大规模的应用,导致骑兵在机动性,耐久性和杀伤力上都存在问题,而且本身培养骑兵的门槛也太高。

    所以在这个时候,马镫乃至这整套马具出现的意义,绝对是无以伦比的。

    赵丹的小儿子赵偃跑到马旁边东摸摸西摸摸,一脸的好奇。

    赵恒则站在一旁认真的听着自家父王和叔爷爷的对话,这名赵国的大王子隐隐有些感觉,今天父王带自己来看的这个东西,怕不仅仅是“好玩”而已。

    赵丹微微一笑,道:“叔父所言甚是,这些马具将来必定成为我赵国横扫天下之利器,但以寡人之见,马具此时尚且不适合大规模的推广。”

    “啊?”赵胜愣住了。

    看着不明所以的赵胜,赵丹笑道:“叔父以为,若论骑兵,我赵国如何?”

    赵胜嘿了一声,道:“我赵国骑兵,放眼天下无敌手也!”

    赵胜说的还真不是吹牛,赵国的骑兵在这个时候,还真就是天下第一的存在。

    之所以如此,当然还要归功于赵丹爷爷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自从穿上了短袖窄裤长靴、更加方便在马上行动的胡服之后,赵国骑兵无论是机动性还是战斗力都大为提升,一跃而成诸国之冠。

    而且在打败了林胡、楼烦之后,大量投降的林胡人和楼烦人成为了赵国北方五郡的子民和士兵,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天生就是出色无比的骑兵,有了他们的加入之后赵国骑兵的实力又更加的强大。

    在整个战国时代,赵国是七雄之中唯一一个彻底淘汰了车兵,全面组建纯骑兵军团、并且也是唯一一个拥有游牧民族骑兵的国家。

    即便是灭掉了赵国的秦始皇,他的兵马俑里面都还有车兵呢。

    所以无论是从理念还是战斗力来说,赵国的骑兵都和其他国家不是一个档次的。

    就算是历史上赵国后来到了灭国的边缘,赵国骑兵之神李牧仍然能够利用少量骑兵配合步兵接连击败秦国大军,这也是对赵国骑兵战斗力的极佳证明。

    如果长平之战不是爆发在崎岖无比根本发挥不出骑兵优势的太行山脉之中,而是爆发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那么秦赵之间的攻守之势就会直接逆转,变成赵攻秦守了。

    所以赵胜在说出“老子赵国骑兵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自信满满,底气十足。

    赵丹赞许的点头,对赵胜的话表示的认同,然后又道:“叔父既然明白我赵国骑兵乃当世无双,那么叔父想想,若这马具泄露出去的话,受益最大的会是何人呢?”

    赵胜闻言就是一呆。

    说实在的,马镫这个东西,乃至于此刻战马上的全套马具,它们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在里面。只要搞到一个成品,那么依样画葫芦的仿制起来,绝对不要太容易。

    所以一旦赵国骑兵大规模装备起来的话,其他国家也绝对能够很快就把这些马具给仿制出来。

    由于赵国的骑兵本身实力就是天下第一,那么马具给赵国骑兵所带来的提升,其实就比较有限。

    而其他骑兵水平比较捉急的六国,说不定反而会因为这些马具的出现而让他们的骑兵水平奋起直追,拉近和赵国之间的差距。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造出马具的赵国真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一想到这里,原本满腔热情的赵胜感觉自己就好像被人从头浇了一盆冷水,整个人都凉了。

    别看赵胜有这么大的啤酒肚,其实他年轻时候也是一个骑马爱好者,骑术也还算可以,每年也都还会来上几次游猎,否则的话刚才也不会这么策马如飞了。

    正是因为赵胜是一个懂马的人,他才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马具的好处,才会更加的渴望马具的实装。

    这就好像一个改装爱好者,明明手里有一个超跑的引擎,但是却不能装进自己的改装车里,这特么不是急死人嘛!

    看着赵胜这抓耳挠腮的模样,赵丹心里也不由得感到好笑,自家这个叔父马上都要五十岁的人了,没想到也有这么不稳重的时候。

    但赵胜其实这就叫关心则乱,他也不想想,赵丹特地搞这个东西出来,难道只是吊他的胃口吗?

    赵丹很快就开口了:“叔父,若马具此刻暴露,确实对我赵国不利。但若先将其大量造出并存放,于关键时刻装备我军,则必定能够使敌军不备,有出其不意之效也。”

    这才是赵丹的真正意思。毕竟马具这些东西真的要仿制的话太容易了,想拿出来给敌人狠狠一击的机会其实就只有一次,因为第二次敌人就有防备了,甚至可能都大规模的仿制出来了。

    赵胜眼睛一亮,闻言一拍大腿:“大王果然高见!胜这就去准备此事!”

    赵丹点了点头,叮嘱道:“叔父,此事事关重大绝对不可泄密,叔父务必选那亲信可靠之人操持才是。魏国那边的事情也不能落下,叔父尽快安排好此事然后出使魏国吧。”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伸手一指自己的大儿子赵恒:“另外,寡人希望恒儿能够参与到此事之中,还希望叔父安排一下,一定要给恒儿一个接触到普通匠人的机会。”

    赵胜闻言又是一愣。

    在这个年代,“士农工商”四个阶级之间可以说是差别极大,属于完全不同的四种人。

    赵恒身为国君长子,甚至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赵国的国君之人,乃是“士”这一级的顶端人物,为什么要跑去和那些比农民还要贱一些的“工”们混在一起?

    难道说国君对于这个长子有所不满,这是一种敲打和惩罚?

    但是赵胜还是应了下来,随后很快把这件事情抛在一旁,反正这是大王自家的事,管他呢。

    赵胜带着人美滋滋的把这一套马具从马身上卸下来,然后出宫去了。

    等到赵胜走后,赵丹才将目光收了回来,放到了自家长子赵恒的身上:“怎么,对寡人的安排不太理解?”

    老实说,赵恒现在确实是一脸懵逼,毕竟作为这个时代的土著,“士农工商”这种等级分明的观念也是在赵恒脑海之中扎了根的,所以这位赵国大王子确实很难理解自己父王的想法。

    赵丹拍了拍赵恒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记住父王今天跟你说的这句话。凡自食其力者,皆非贱业!这个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那该死的资本家和可敬的工程师啊!”

第十八章 苏代使齐(1)

    齐国都城临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根据《考工记》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把一座城市看成是标准的正方形,那么作为周天子的都城单边长度就是九里,四面城墙长度加起来的周长就是四九三十六里。

    依周朝宗法制,天子之下便为诸侯,诸侯国都城的单边长度被规定为七里,总周长则是二十八里。

    西周各大开国时期的强大诸侯,比如说周武王弟弟姬叔度所建立的蔡国都城蔡城,另外一个弟弟姬旦(周公旦)之子姬伯禽所建立的鲁国都城曲阜,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所建立的宋国都城宋城均是如此。

    但在周朝分封的众多诸侯国之中,却偏偏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齐国国都临淄城。

    单以周长而论,这座建立在淄水旁边的都城周长达到了四十三里,不但远超诸侯国所应有的二十八里周长,甚至也超过了周天子三十六里的都城洛邑,是此刻华夏大地上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市。

    自从武王灭商纣,西周代商之后,西周立国的大功臣太公吕尚(姜子牙)就被周武王姬发分封在此地,封国名字为“齐”,这就是齐国的由来。

    在那之后,吕尚就找了一个地方建立了一座名为营丘的城市,作为齐国的都城。

    到了齐献公吕山之时,这位齐国国君将营丘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并将这座城市改名为临淄,此后多位齐国国君又对临淄进行了多次扩建,由此奠定了这座东方大城此后数百年间的辉煌。

    此刻的临淄,虽然已经不复之前之前晏婴出使楚国时对楚王所说的那般“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热闹和繁华,但却仍然是诸国之中一等一的繁华大都市。

    就在这一天清早,一辆马车在数十名齐国宫廷卫士的护卫下,从郭城之中的馆驿出发,自临淄宫城和郭城相交的稷门缓缓的驶入了临淄宫城之中。

    马车上所坐的这一名宽袍大袖,颇具君子之风的老者,便是赵国国君赵丹派来齐国都城临淄的使者,赵国客卿苏代了。

    苏代看着面前这座巍峨大气,完全展现出一代霸主风范和齐国数百年底蕴的庄严宫殿群,心中也是颇有感慨。

    他的兄长苏秦,就是在这座宫城之中,被政敌所派出的刺客当街刺杀!

    而他今天来到这里,也正是为了继承兄长的遗志,将齐国这个国家,彻底的打落到尘埃之中。

    扶燕灭齐,是苏秦为首的三兄弟共同的梦想。但如今燕武成王所执政的燕国已经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了,想要达成灭齐的目标,那么就必须要借助赵国的力量。

    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日渐强盛的赵国和昔日老牌霸主齐国之间就爆发了多次冲突和战争,震惊天下的五国灭齐之战赵国也是不余遗力的参与其中,两国之间的恩恩怨怨早已无法化解。

    只要燕赵联合,那么再灭一次齐国,也并非什么空谈。

    所以赵国绝不能够在长平失败,否则的话苏代的所有梦想就统统都成了空谈。

    苏代知道自己已经老了,恐怕活不了几年就要追寻自己的兄长苏秦而去了,他的人生道路已经马上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他一生所追寻的目标却仍旧没有达成。

    这一次的齐国之行,很有可能就是苏代这一生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所以他必须竭尽全力的去抓住这一次机会。

    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一名早就在此等候的齐国官员迎上前来:“使者,吾王已在殿中等候。”

    苏代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这座高台名唤桓公台,台基座高一十四米,共有九十九级台阶。

    高台的顶端建有一座金碧辉煌、气势非凡的大殿,名唤金銮殿。这座金銮殿位于整个齐国宫城的最中央,所有宫城中的其他宫殿楼阁均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着这一座金銮殿所建。

    这座金銮殿就是齐国如今举办大朝议的地方所在,也是齐国的最高权力中心。

    苏代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变得更加平静一些,然后走下马车,跟着这名负责带路的齐国官员一步步的沿着台阶走向了高台之上的金銮殿。

    片刻之后,苏代就来到了大殿之中,如迎接者所说,齐王建和齐国诸臣确实已经在殿中等候了。

    在走入大殿后,苏代先是环视大殿一圈,随后心中不由感慨:“好大的阵仗。”

    在宫殿的最上首位置上跪坐着的那个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头戴紫色王冠、身着金色王袍的年轻人,便是齐国的现任国君齐王建(田建)了。

    在齐王建的两边,数十名齐国大臣分左右两排而坐,大臣们年纪不一,有些两鬓早已斑白而有些却是正值盛年,但无论他们之中的哪一位,看向苏代的时候目光之中都不可避免的带着丝丝发自内心的倨傲和不屑。

    作为整个春秋战国期间强盛时间最长,明君名臣名将最多的老牌强国,即便如今的齐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当世第一,但是在齐人的心中仍旧有着那丝丝挥之不去的优越感。

    这种无比执着的“别看老子现在是个弱鸡但是其实老子祖上也阔过你赵国不就特么一个暴发户在老子面前吊什么吊”的优越感,大概也只有后世的大英帝国子民能够相提并论了。

    但这些其实并不是重点,苏代的目光缓缓的移动着,最终落在了齐王建更上首的一张座位上。

    上面坐着一名同样是一身华服的中年贵妇,贵妇的年纪已经接近五十岁,但是那种雍容的气度却丝毫没有随着年华的逝去而有着丝毫的改变,她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坐在那里,散发出来的威严却比本该是这座宫殿主人的齐王建还要更胜一筹。

    “君王后”苏代的眉头微微一皱:“她竟也在此,看来齐国对吾这赵国使者,果然是颇为看重啊。”

    君王后,齐襄王田法章的王后,当今齐王田建的亲生母亲,齐襄王田法章后期齐国的实际执政者,并曾经在自己儿子齐王建初即位的时候摄政。

    她和自己的夫家姐姐,赵丹的母亲赵威后一样,是战国后期两名最为才智卓越、为国为民的女强人。

    太史公司马迁曾经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两度以“贤”这个字来称赞君王后,足见太史公对这名奇女子的欣赏。

    当看到君王后的时候,苏代就觉得这一次可能有些棘手了。

    如今齐王建早已成长为一名意气风发的成年人,君王后也早就已经从两年前开始还政给儿子,自己隐居深宫之中。

    但任何稍微了解齐国政坛的人都知道,孝顺无比的齐王建,从来对自己的母亲君王后都是言听计从的。

    所以今天苏代不单单要说服年轻的齐王建,更要说服这名曾经长期执掌齐国权柄、以智慧、信誉以及贤能著称于诸国的君王后才行。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谁都知道这位君王后,可是齐国之中最大的“亲秦派”!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无形中增加了苏代说服齐国的难度。

    苏代深吸了一口气,朝着面前的齐王建行了一礼。

    “赵臣苏代,见过齐王,见过太后。”

第十九章 苏代使齐(2)

    苏代这一礼下去,坐在大殿上首王位那位年轻的齐王建也是微微颔首,温声道:“苏卿不必多礼。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苏代直起身来,走到殿旁一张早已准备好的桌案面前坐下。

    只见苏代刚一坐下,就有一名齐国大夫对着苏代道:“不知苏卿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大殿之中所有的目光瞬间就都落在了苏代的身上,事实上在座的齐国君臣们心中对于苏代此来目的自然是十分的清楚,只不过是想要听听这苏代到底有怎么一番说词罢了。

    苏代本人对此当然也是心中如同那明镜一般,自春秋时期纵横家一脉出现以来,这一派便是靠着游走列国游说诸侯作为最重要的求名求权手段,作为当今天下纵横家一脉执牛耳者,苏代又岂会对这番场景感到陌生?

    这,才是纵横家所应该表演的舞台,而今天金銮殿这座舞台,将只属于苏代一个人!

    苏代轻咳一声,不紧不慢的对着殿上的齐王建和君王后拱手一礼,随后道:“苏某此番奉赵王之命而来,乃是为解齐国灭国之厄也。”

    好似瞬间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此言一出,金銮殿中齐国君臣齐齐色变,更有甚者直接痛斥出声:“苏代,尔不过区区一赵臣,安敢在我临淄金銮殿之上如此胡言!”

    实在不怪齐国人不够淡定,实在是苏代的语气太过张狂,一上来就是“老子今天过来就是来救你们齐国滴,你们齐国人要是不听老子的话,那你们就完蛋鸟!”

    这简直就是爷爷能忍,姥姥也不能忍啊,齐国君臣自然是更不能忍。

    就连坐在上首的齐王建也是脸色微变,年轻的脸庞上明显的露出了不爽的意味。

    就算你赵国是美帝,我们齐国也不是日本好吧,你苏代为何敢在我齐国君王面前如此信口开河?

    面对着群情汹涌骂声滔天的齐国大臣们,差点就要被口水吞没的苏代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发出了一声嗤笑:“代闻齐国素以上国自居,今之所见,不过一群骂街之徒尔。”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清冷的声音突然从大殿的最上首响起。

    “够了。”

    这是来自齐国太后君王后的声音。

    整个金銮殿瞬间安静下来,刚刚还张牙舞爪恨不得把苏代生吞活剥的齐国大臣们,一下子变成了一只只安静的小白兔。

    下一刻,君王后那沉着安静中带着威严的目光落在了苏代的身上:“苏卿有言,但说无妨。”

    苏代见状心中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君王后之贤名,果然不虚。”

    刚才苏代所用的,其实是纵横家们比较惯常使用的话术,想要先凭借着危言耸听和不屑让齐国君臣感到愤怒和恐惧,然后再继续借题发挥。

    本来看上去这个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很显然这位齐国的太后是唯一一个没有上当的人。

    但苏代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被打败的人,之前只不过是开胃甜点而已,主菜还没有上呢。

    只见苏代脸色一正,开口道:“当今天下诸候国十余,雄者有七,即齐赵燕楚魏韩秦也。七国之中,又以秦国最为势强。秦据崤函之固,拥川蜀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苏代说到这里,故意的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圈金銮殿。

    苏代这一番的话意思简单的说就是指出一点:“秦这个国家,想要的不是争霸天下,而是消灭其他所有国家,一统天下。”

    很显然,这番话打动了不少人,苏代能够看到有些齐国大臣暗暗点头,而更多的齐国大臣虽然面无表情,但看上去也在思考着苏代的话。

    于是苏代继续说道:“秦孝公时,商君入秦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秦王稷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苏代的这第二段话,说的是秦国自秦孝公任命商鞅变法以来的对外扩张,占领山东各国领土的历史。

    说到这里,苏代突然抬高了声音。

    “天下苦秦久矣!苦秦者,非只三晋之国,齐国亦不能免也!”

    一句话犹如洪钟大吕般瞬间响彻整个金銮殿,于在场诸人的耳旁不停回荡。

    此言一出,在场齐国君臣不由得脸色微变。

    实在是苏代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的有道理。

    受秦国之苦的,真的不只是和秦国接壤的三晋(赵魏韩)而已,齐国同样也深受其害。

    不要以为齐国和秦国不接壤,齐国就和秦国之间没有任何恩怨了。

    在齐国强盛的时候,曾经参与过好几次诸侯国合纵攻秦。

    三十八年前(公元前298年),齐王建的爷爷齐王田地派出齐国名将匡章和魏国名将公孙喜,韩国名将暴鸢一起组成联军,用三年时间攻破了秦国的天下雄关函谷关,逼得当时尚在盛年的秦王稷不得不割地求和。

    而自从秦国建立函谷关至今,也仅仅只有这么一次被攻破的记录!

    而且那一次如果不是齐国时任相邦孟尝君田文听信韩庆之言和秦国议和,三国联军甚至有可能长驱直入,攻破咸阳,一举灭掉秦国!

    对这件事,秦国上下无不引为奇耻大辱,时刻心念着要复仇齐国。

    于是在函谷关被攻破的十二年后(公元前284年),当齐国灭宋引发众怒之时,秦国积极的响应了燕国的号召,参与到了反齐同盟中去,和赵、韩、魏、燕一起组成了五国同盟,共同进攻齐国。

    最终在一代燕国名将乐毅的率领下,五国联军大败齐国主力,连续攻克齐国七十二大城,加上见风使舵临阵倒戈的楚国一起,战国六雄完成了一次对霸主齐国的肢解和瓜分。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段作为主角的辉煌时刻就此落幕。

    如果不是之后齐国有着田单这么一名不世出的人杰,靠着即墨这一座孤城完成绝地反击的话,齐国这个国家早就和中山国、鲁国之类的国家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那一场五国灭齐的浩劫,只不过刚刚过去了二十四年而已,在场的齐国君臣,绝大部分都是那一场浩劫的亲历者。

    在齐国人看来,五国灭齐,燕为首恶,但秦国,也同样是个该死的帮凶!

    所以苏代这一句“天下苦秦久矣齐国亦不能免也!”倒是真的让不少齐国大臣有着共鸣。

    苏代见此刻气氛烘托的已经算是比较到位了,于是便不失时机的朝着殿上的齐王建以及君王后一拱手,道:

    “今我赵国与那秦人决战于长平之地,若赵败,则山东六国再无可阻强秦者矣,如此则秦一统天下之势已成,齐国又何以幸免哉?故代今来此,愿以万金求齐国半年之粮,以缓我赵国燃眉之急,阻危难于齐国国境之外,如此赵国幸甚,齐国幸甚!”

    苏代这是直接摆明来意了。他话里的意思非常明显,现在我赵国长平一输,那么东方六国就统统都完犊子了,你齐国也只有灭国的命运。

    所以现在请你借(卖)粮给我,这样我赵国就能够帮你把秦国给挡住,那么就真正可以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

    苏代说完这番话之后,就用目光注视着殿上的齐王建,等待着齐王建的答复。

第二十章 苏代使齐(3)

    这里苏代所说的“万金”,当然不是一万两黄金,事实上黄金作为货币大规模流通,那得到千年之后的唐宋时代去了,这个时代的“金”实际上指的是铜制货币。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苏代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就是你齐国把粮食拿出来,我赵国用钱买,多少钱都不会少你的。

    作为战国七雄之中的工商业大国,赵国这点自信心还是有的。

    事实上,钱这个东西,反而是这一次整个议题之中最不重要的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齐国肯不肯拿出这些粮食给赵国,帮助赵国度过这燃眉之急。

    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就好比是一场辩论会。苏代作为赵国一方的首席辩手,上来率先提出了“借粮给赵国,我觉得ok。”这么一个观点。

    那么接下来当然不可能就直接由主评委(齐王建和君王后)做出决定,而是应该由反方辩手上场。

    果然下一刻,一个清朗的声音立刻响起:“苏卿此言谬也!”

    一名宽袍大袖的齐国大夫昂然出列,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齐国大司行田炎,只见田炎先是朝着上首的齐王建和君王后一拱手,随后侃侃而谈。

    “苏卿之言,臣所不取也。臣闻当今之世,乃大争之世也。诸侯相互征伐,故有朝秦暮楚之谓也。或今日合纵,或明日连横,岂非诸国之常态也?孔子曰,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秦者,齐之远虑也,赵者,齐之近忧也。今秦赵相攻于长平,正乃我齐国之幸事也,宜观之而不可助之,故借粮一事,万不可行!”

    这田炎就说了,这年头大家你打我我打你那都不算个事,谁打谁都是正常的。而如今秦国是我们齐国的“远虑”,赵国是我们齐国的“近忧”,所以你们两个去打生死好了,我们齐国只管坐山观虎斗,谁赢谁输我们齐国都高兴,最好是两败俱伤,所以借粮这种事情就赶紧拉倒吧。

    田炎这个大司行的官职就相当于齐国的外交部长,是齐国重臣之一,而且他本身也是齐国田氏王族的一员,因此他的话无疑就代表着齐国一部分大臣的意思。

    事实上田炎的这种想法,在这个时候的齐国应该属于主流意见,历史上的齐国也正是因为秉持着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想法,所以既没有出兵也没有借粮给赵国。

    对于这种言论,苏代当然是有所准备的,但苏代还没有先开口,却有另外一个人抢先开口了。

    “大司行之言,鄙人亦不取也。”

    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却见说话的是另外一名齐国重臣,大司田周奋。

    这位大司田周奋年纪约莫四十来岁,整个人方脸浓眉,长得一副老实人的模样,但双眼之中却是精光闪烁,锋芒其中。

    当下周奋起身出列,对着齐王建和殿中齐国众臣就是一番高论。

    “以臣之见,不如借粮以退秦兵,不借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赵败,明日必患及齐。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这个周奋的意思就是,对于齐国来说,赵国是挡在秦国东进面前的屏障,所以为了保护这个屏障,借粮是应该去做的。而且援救赵国逼退秦国这件事情,属于在诸侯之中大大长脸的事情,为了一点粮食就不去做这件事情,简直就是扯淡啊。

    毫无疑问,周奋的这段话和田炎的话正好是针锋相对,这番话一出,田炎的脸色立刻就变得阴沉了不少。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派系,齐国的大臣们自然也不可能免俗。周奋和田炎,恰好就是一对齐国政坛之中有名的政敌。方才周奋话里的那最后一句“为国计者过矣”,就是暗指现在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了,你田炎还在这里瞎扯淡!

    苏代看了一眼周奋,周奋正好也将目光投了过来,两人四目相对,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隐藏得极深的笑意。

    这位相当于齐国农业部长的大司田周奋,其实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恩人,这个恩人,就是如今身在赵国邯郸的都平君田单!

    周奋,就是田单为了这一次苏代出使齐国所提供的,最强大的助力。

    可别小看这个周奋这个大司田的身份,在这个总体来说尚处于封建农业社会的年代,周奋这个农业部长的身份,可比田炎这个外交部长还要强一些呢。

    而且别忘了,赵国在这个时候毕竟是能够和秦国相提并论的两强之一,论起外交影响力来说也并不算弱,因此齐国的政坛上亲秦者固然大有人在,但是亲赵者也并非就完全无人。

    有了大司田周奋这名齐国重臣在前面顶住之后,诸多亲赵派大臣也纷纷跳了出来,力挺借粮之事,于是双方你来我往,两派大臣在金銮殿之中吵成一团。

    至于引发这次争吵的始作俑者苏代则是一直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就好像这件事情根本和自己无关一般。

    毫无疑问,这样的争吵是根本不可能吵出任何结果的,所以当争吵持续到一定阶段之后,有一个人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

    这个人,就是在场的秦国使臣佚庄。

    要知道秦国的“远交近攻”战略,首先是“远交”,也就是交好齐、楚、燕三国,接着才是“近攻”,就是攻击更加靠近秦国的韩、赵、魏这三个从晋国分离出来的国家(也就是所谓的“三晋”),所以秦国使臣出现在齐国的金銮殿之中,当然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事实上这位秦国使臣佚庄来到齐国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他在齐国政坛之中上下活动打点,或威逼或利诱,用尽了浑身解数,让不少齐国的大臣成为了亲秦派,甚至因此而影响到了齐国的最高统治者,所作所为不可谓不成功。

    但是眼下这殿中亲秦派和亲赵派大臣吵成一团这种事情,显然就让佚庄这名秦国使者有些心慌了。

    毕竟从声势来看双方都是相当的,而且两位最高决策者齐王建和君王后又一直沉默不言让人搞不清楚态度,万一吵着吵着齐王建和君王后改变了原先的立场,决定转而支持赵国怎么办?

    如果局势真的发展到这个地步的话,那佚庄也就别回秦国了,因为到时候在咸阳等待着他的除了人头落地之外不会再有别的结局。

    眼见这僵持之局一时半刻不会发生改变,秦国使臣佚庄心中一横,做出了决定。

    看来只能出杀手锏了!

    于是佚庄悄然抬头,朝着一名跪坐在大殿前列,但却一直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不言不语的齐国大臣使了一个眼色。

    这位齐国大臣,便是如今的齐国大司理后胜!

第二十一章 苏代使齐(4)

    后胜,对于如今乃至未来数十年的齐国来说,都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后胜的身份。

    就在此时此刻,这座大殿之中最上首坐着的两个人,分别都和后胜有着极其深厚的关系。

    齐国当今太后君王后,是后胜的亲姐姐。

    齐国当今国君齐王建,是后胜的亲侄子。

    后胜,其实就是齐国如今的国舅爷。

    这个国舅爷可是相当的不一般,要知道这位齐王建其实是不太爱管事的那种。然后齐王建又相当的孝顺,对于自家老妈君王后的话那是言听计从,作为君王后最疼爱的弟弟,对于君王后拥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后胜自然也就对于齐国国家大事有了极大的影响力。

    如今的后胜是齐国的大司理,这是一个相当于刑部尚书+大理寺寺卿的角色,和大司行、大司田一样同为相邦之下的“齐国五大官”之一。这个齐国五大官就相当于后世的六部尚书,所以说这后胜也属于不折不扣的齐国重臣了。

    事实上由于后胜和君王后以及齐王建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名国舅爷的影响力在某些时候甚至超过了齐国的相邦。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胜理所当然的就被秦国使者佚庄看做了最值得拉拢的对象。

    而且这后胜也不是那种清官,这位齐国的国舅爷最大的弱点就是贪财好色,追求享受。

    后胜贪财到了什么地步呢?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里面是这么说的:“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这后胜为了钱就能够把齐国和其他五国都给卖了,自己最后也落了个被杀的下场,所谓人为财死,想来也就不过如此了。

    于是佚庄作为秦使来到临淄之后,就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宴请后胜,每次宴会必有美女相陪,吃喝完毕之后还有重金相送,几年下来花在后胜身上的钱可以说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后胜也不是那种收钱不办事的人,得了好处之后的他经常在君王后和齐王建的面前替秦国说好话,今天说三句明天说两句,不停的刷秦国在齐国的好感度,而且又经常把佚庄介绍给其他的齐国大臣,为他们之间的关系牵线搭桥。

    如此日积月累之下,齐国政坛之中亲秦派有如此声势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刻佚庄见赵国使者苏代仅仅凭借着三言两语就让齐国的大臣们分成两派僵持不下,心中不免有些沉不住气,所以就朝着上面的后胜使了个眼色,意思就是“老哥,咱们都这么多年的交情了,饭局你也没少吃,女人你也没少睡,钱你也没少收,这时候怎么也该出来帮老弟说句话了吧?”

    对于佚庄的这个眼色,后胜自然是心领神会。当下先是朝着佚庄微微点头,然后再转头看了一眼上首的齐王建和君王后。

    君王后看上去仍然十分镇定,面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就好像面前这番菜市场买菜式的大吵架根本没有发生一般,倒是年轻的齐王建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

    后胜是很了解自己姐姐君王后性格的,由于已经还政给齐王建的缘故,一般这种国家大事君王后就算出席,也就是充当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主要是来给儿子压场的,很少会发表什么意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人物其实就是年轻的齐国国君齐王建,只要这位齐王做出决定,那么君王后即便并不支持,也不会当众反对自己的儿子。

    毕竟在君王后看来,这齐国毕竟是儿子的,想怎么折腾也是儿子的事情,自己一个老太婆也懒得去理会这些。

    从这一点来说,君王后对待自己儿子的态度,其实和对待已经死去的丈夫齐襄王的态度是一样的,那就是即便不赞同,也绝不干涉他们在国家大事上的决定权。

    所以大部分不明内情之人都以为今天齐国助赵或者助秦,关键在君王后身上。

    但只有后胜心里才明白,这做出决议真正的关键人物,其实是亲政还没有多久的齐王建!

    对于齐王建这个侄子,后胜可是了解得清清楚楚。

    世人都知道后胜是个贪财鬼,齐王建又岂能不知?通常来说,后胜这样的贪财鬼就是国家的蛀虫,那是要拿去砍头抄家的,为什么后胜就能够活得好好的,就凭他的国舅爷身份吗?其实不然。

    后胜之所以能够活得好好的,并且深得齐王建的信任,甚至在日后还长期出任齐国相邦,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因为后胜虽然贪字是刻进骨髓的,但是在对自己的国君侄子齐王建的时候,出手却比谁都大方。

    这位齐国国君齐王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这贪图享受的毛病可是非常严重的,后胜也是看准了齐王建的这一点,挖空了心思的讨好齐王建,什么各地的美貌歌姬啊,山珍海味啊,珍奇异兽啊,统统都花大钱搜刮过来然后上贡,供齐王建享乐。

    正所谓男人之间的友谊就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咳咳,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后胜和齐王建这对天天在一起玩美女的舅侄之间的友谊,还是非常靠谱的。

    事实上,早在昨天后胜就已经悄悄的和自己的国君侄子打过招呼通过气了,也得到了对方的认同。

    如今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正是后胜和齐王建事先所预料到的。

    到了这个时候,后胜只需要跳出去摆明观点,起一个一锤定音的作用,不但能够巩固后胜本人在齐国政坛的地位,更能凸显齐王建的权威,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所以就算佚庄没有这么一个眼神,后胜这个时候也是要出手的。

    后胜朝着佚庄微微点头一笑,然后又看了一眼也把目光投过来的赵国使者苏代,随后起身出列,朝着大殿上首的齐王建躬身一礼:“臣,有本奏!”

    后胜话音一落,整个大殿很快就都安静了下来,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后胜,想看看这位大司理要说些什么。

    毕竟吵架那么久大家都累了,又不是后世那些站在辩论台两边戴着眼镜口沫横飞“请问对方三号辨手,二号辩手,大号便手……”之类的少男少女,吵个几小时不带停的,都是有年纪的大臣了,歇歇也好。

    于是后胜便不急不忙的开口了:“秦,强者也。赵,弱者也。锄强扶弱者,高义也,助强凌弱者,不义也。齐国,仁义之国,当行高义之事也。故以臣之见,借粮一事,当可行之。”

    后胜这一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般砸进湖面,引发了金銮殿之中一阵惊呼之声。

    这个后胜,竟然帮赵国说话?

第二十二章 苏代使齐(5)

    金銮殿上,众多齐国大臣纷纷瞪大了眼睛,一脸懵逼的看着后胜,就连最上首的君王后脸色也微微一动,显得有些意外。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谁都知道这后胜近几年来和秦国使臣佚庄那关系真的是好得就差同穿一条**了,齐国政坛之中百分之九十的亲秦派大臣都是通过后胜才和佚庄有了联系,甚至可以说后胜就是亲秦派之中的首脑人物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个屁股本该在秦国一边的人,竟然在如此重要的场合跳出来,高声宣布:“帮赵国好,帮赵国妙,帮赵国这个主意呱呱叫!”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后胜这番话一出,秦国使臣佚庄便是如遭重击,整个人瞬间从天堂掉到了地域,脸色变得完全惨白,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后胜大哥,你你你台词本是不是拿错了啊,这剧本不是这样写的啊!

    只有坐在一旁的赵国使者苏代,此时此刻的脸上才悄悄的露出了一丝不为人知的隐秘笑容。

    还没等众位大臣从这一颗后胜抛出来的重磅炸弹之中回过神来,坐在金銮殿上首王位的齐王建突然也开口了。

    “大司理此言,深得寡人之心。以寡人之见,这助赵抗秦之策,实乃上策也!诸卿以为如何?”

    如果说刚才后胜的这一波直接把佚庄从天堂踢落地狱的话,那么现在齐王建这紧随而来的第二波,几乎已经可以说是直接宣判了这次辩论的结果!

    秦国使者佚庄已经是完全呆住了,整个人好像一座冰雕一般坐在那里,浑身上下似乎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亲赵派的大臣闻言顿时大喜过望,纷纷高声附和:“大王高见!”

    至于亲秦派的大臣则是面面相觑,一时间完全找不着北。

    搞、搞什么啊?为什么后胜和齐王建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给亲秦派狠狠的来一波背刺啊?

    这些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大司行田炎的身上,指望这位亲秦派的头脑人物能够有什么方法力挽狂澜。

    此时此刻的田炎,心中这叫特么的一个气啊。

    到了这个时候,田炎就算是个傻子,也能够看得出来这后胜和大王(齐王建)之间,绝对是事先就通好气的了,要不然能这么一唱一和?

    如此一来的话,田炎岂不是就站在了齐王建的对立面去了?你说说这臣子站到君王的对立面,还能有好果子吃嘛!

    说白了,这后胜既然和大王定好了计谋,却又不事先告知田炎,不就是想要算计田炎,让田炎成为这个忤逆君王之臣,把田炎架在火上烤么!

    田炎的身体被气得不停的颤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后胜,你这个卖队友的王八蛋!

    可偏偏这个时候田炎还发作不得,毕竟如今齐王建都已经摆明了给后胜撑腰了,田炎再跳出去反驳后胜,那不就是打了齐王建的脸吗?

    再说了,他田炎和秦国人的交情,也没有到能够为了秦国人跳出来赴汤蹈火的地步。

    因此当齐王建开口的时候,田炎就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是盖棺定论了。

    不,其实可能还有一线希望。

    这唯一的一线希望,就在于大殿之中的那唯一一名女性。

    君王后。

    只有这位威权深重的齐国太后,才能够拥有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推翻齐王建决定的力量。

    但是太后会出手吗?

    田炎偷偷的抬头瞄了一眼君王后,却发现这名齐国太后只是平和无比的坐在那里,目光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但却连一丝一毫想要说话的意思都没有。

    田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出列俯身,语气恭谨:“大王高见,臣田炎附议!”

    在田炎之后,自然就是一连串的附议之声。

    大家谁也不是傻子,现在大哥们都投降了,小弟们可不得跟上么。

    在后胜和田炎这两大亲秦派旗帜人物都倒戈之后,齐国朝堂之中迅速的形成了统一决议,那就是助赵抗秦!

    随后在大司理后胜的主持下,齐国很快的和苏代这位赵国使者达成了共识。

    齐国将拨给赵国半年的粮食,但这些粮食并不是无偿的,赵国将以比市场价高两成的价钱收购这些粮食,第一批粮食将在七日后开始运往赵国,所有的粮食大约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完全运输完毕。

    接下来的细节,自然由苏代带来的赵国使团成员和齐国低级官员们敲定,就轮不到这些大佬们来操心了。

    至于那位失魂落魄坐在殿旁角落的秦国使者佚庄,如今已经没有任何人去关心他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就是这样,今天你还被奉若上宾,但是明天你可能就连一条狗都不如了。

    在大朝议结束之后,苏代和后胜有意磨蹭了一阵,当其他大臣都走完之后,两人才并肩走出了金銮殿之外。

    后胜的心情看上去显然极好,只见他十分亲热的对着苏代笑道:“苏卿,吾府上刚到一批越国歌姬,不如今晚一聚,如何?”

    苏代的脸上也满是笑容,朝着后胜一拱手,道:“代有王命在身,既然此刻大局已定,那么代今日便启程回返邯郸复命,以安吾王之心,所以只能请大司理恕罪了。”

    顿了一顿之后,苏代突然好像变魔术一样的从怀中掏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方盒子,不露痕迹的塞入了后胜的手中。

    后胜微微一愣,随后用最快的速度接过了这个盒子,小心翼翼的打开盒子看了一眼,随后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把盒子收入怀中,然后拱手道:“既然如此,那么胜就祝苏卿一路顺利吧。”

    两人在金銮殿下各自登上马车,拱手告别。

    直到后胜的马车消失在视野之中,坐在马车上的苏代才回过头来,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轻松的神情。

    之所以后胜的态度突然会有这么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当然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

    事实在早在出使赵国之前,苏代就已经对齐国的政坛知之甚详,对于后胜这家伙贪财的弱点更是了如指掌。

    这一切,都要多亏了苏代在齐国当客卿的那位亲生胞弟,三苏之中最小的苏厉!

    正是因为有了苏厉这么一个齐国内部的情报渠道,苏代才敢在赵国国君赵丹的面前把胸脯拍得响响的,说出“大王不需将麦丘之地割于齐国,臣亦能使齐借粮与赵”这样的话。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苏代没有替赵国省下这片麦丘之地,那么赵丹恐怕也不会允诺苏代赵国行人的官职。

    这充分体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多少贡献,就有多少回报。

    不过这里其实还有值得一提的点,那就是在苏代本来的计划里,他是打算直接用比秦国人更多的金钱和宝物来把后胜砸晕,让后胜从亲秦派变成亲赵派的。

    但是后来,当赵丹说服了都平君田单,让田单也参与到这个计划之中后,田单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苏厉毕竟只不过是一个客卿,从来都不是齐国的核心人物,而齐国复国的大功臣田单则不然。

    在比苏代更通晓齐国高层的田单看来,后胜这个人虽然贪,但是他还算是有原则的人,至少拿钱办事这一点上来说是无可挑剔的。

    所以如果单纯的用钱去砸,那未必能够成功,就算能够用钱砸倒了后胜,也未必能够说服后胜背后的齐王建。

    那么该怎么办呢?田单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用某种后胜乃至齐王建这两个贪图享乐之人所无法拒绝的宝物去贿赂他,这样才能够一举成功。

    赵国有这样的宝物吗?

    有。

    而且只有一件,一件田单指名要送出的宝物。

    这件宝物,曾经在出土的时候闻名天下,曾经让秦王稷想用十五座城来换取这座宝物,更让当时还只不过是赵国宦者令贤门客的蔺相如因此一举成名,而且还由此创造了一个名叫“完璧归赵”的成语。

    这件宝物后来还被制成了传国玉玺,被历朝历代皇帝代代相传,放眼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它也绝对属于排名前列的无价珍宝。

    这件宝物的名字当然就叫做和氏璧!

    在田单看来,只有和氏璧这样的宝物,才能够完全而彻底的打动后胜以及后胜身后的齐王建,让后胜和齐王建从亲秦派转变为亲赵派。

    事实证明,田单说的话,一点错都没有。

    苏代在来到临淄之后,秘密的求见了后胜,将大笔金钱交到了后胜的手中,同时出示了和氏璧,允诺在事情办成之后交给后胜,从而换取了后胜改变立场的承诺。

    事实证明,和氏璧这种闻名天下的重宝,可比什么钱财啊交情之类的靠谱多了。

    根据情报,当天夜里后胜就悄悄入宫,秘密的求见了一次齐王建,想来是献计去了。

    擅长出奇制胜的田单这一计果然收到了奇效,在今天的齐国大朝议之上,齐王建和后胜这一对君臣突然发难,一举帮助苏代奠定胜局。

    苏代也因此成功的算计了秦国的使臣佚庄,完美的达成了赵丹交待的任务,在外交的方面击败了秦国,为赵国扳回一城。

    坐在马车上的苏代此刻心情激荡,虽然已经是两鬓斑白,却恨不得马上飞回邯郸面见赵王,领受这一份出使之功。

    从今天起,我苏代的名字,必将重现天下人之耳中!

    苏代的脑海之中滴滴点点的回忆悄然浮现,当想到那位年纪轻轻却如此信赖自己,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将和氏璧这种超级重宝交托到自己手中,只为换取赵国外交上一次胜利的赵国国君,苏代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感慨。

    “识人善任,心智果决,为做大事不惜一城一池,不惜重金异宝,更不惜以君王之尊游说臣子,一心只以赵国为重。大王,将来必为不世之雄主也!”

第二十三章 打秋风

    邯郸,郭城。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赵丹坐在一辆并不起眼的马车上,虽然竭力掩饰,但是脸部那僵硬的肌肉和进气少出气多的情况还是证明了一点

    熏死爹了!

    这排污下水道系统的建设,真的是势在必行啊!

    好在当赵丹走下马车,走入面前这座气势恢宏府邸的大门之后时,这种公园旱厕一般的味道终于离赵丹的鼻子远去了。

    在大门之后的步道两旁种着许多花花草草,让这里的空气之中充满了淡淡的、花草混合的清香,也使得鼻子饱受荼毒的赵丹有一种从地狱一下子升上天堂的感觉。

    于是赵丹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冲着面前闻讯赶来的这名男子笑道:“想不到叔父竟有如此闲情雅致,这花团锦簇之景,倒也是颇为迷人。”

    没错,赵丹今天之所以来到邯郸,其实就是来打秋风的,至于这位被蹭吃蹭喝的对象,就是赵丹除了平原君赵胜之外的另外一位叔父,同样也是赵国重臣之一的平阳君赵豹。

    单单从面相来看,这位平阳君赵豹倒也确实和赵丹有着几分相似,显然是因为血缘关系的原因。而且赵豹也不像自己哥哥赵胜那样有着很明显的啤酒肚,是一个比较瘦削,看上去相当严肃的中年人。

    这其实多少也和赵豹的官职有关,赵豹如今的职位是赵国司寇,相当于齐国后胜那个大司理的位置,也就是后世的刑部尚书,主掌刑事法律,这种职位待久的人通常确实是比较严肃一些。

    当然了,就算赵豹平时再严肃也好,面对赵丹这个国君侄子的时候,那也必须是得有笑容的,只见赵豹对着赵丹笑道:“大王谬赞了,区区些许花草,怎入得大王法眼?大王里面请。”说着便在前面领路。

    赵丹一边跟着赵豹往前走,一边好奇的打量着赵豹的这个府邸。

    虽然对于赵丹穿越之前的华夏来说,目前赵国所处的这个两千年之前的年代简直就是古董中的战斗机了,但是这时候的战国大地上已经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彩色的砖瓦围栏,朱漆红墙,大宅高檐,花草芳香伴随着脚步一路同行,真的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可以这么说,赵豹的这座府邸,是赵丹穿越以来所见过的最雅致的一座府邸,甚至隐约给赵丹一种前世去苏州旅游时候见到了那些苏州园林的感觉。

    很显然,这位平阳君赵豹虽然以铁面无情著称赵国,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当然了,赵丹今天特地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单纯来吃赵豹这一顿饭而已,只见赵丹走着走着突然笑问了一句:“叔父大人,那人可是来了?”

    赵豹微微点头,道:“回大王,人已是到了。”

    顿了一顿之后,赵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王,此人不过一逐利之人罢了,身为王族之后,却自甘卑贱操商贾之业,大王又何必如此重视此人?”

    作为国君叔父,赵国公子,赵豹今天的这顿宴席,其实还是在赵丹的授意下准备的。根据赵丹事先对赵豹的说法,这一次的宴会,其实是一个“考察”。

    考察一个商人?赵豹显然对此难以理解。

    正所谓春秋尚礼义,战国重功利。到了如今的战国后期,整个统治阶级的功利程度可以说已经近乎达到了极致,作为功利主义的代表之一商人阶层,当然也就借此登上了战国舞台,成为了“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之一。

    当然了,即便如此,商人因为习惯性逐利的缘故,在这个年代仍然是不为统治阶级所喜的,战国七雄几乎无一例外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大名鼎鼎的商鞅在变法的时候就规定“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驽。”

    这条规定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干农活干得好,能够让田地丰收布帛增产,那么官府可以免你一定的赋税,但如果你去经商然后因为经营不善变成了一个穷鬼,那么不好意思,你的老婆将替你背锅,直接被带走成为官府的女奴。

    一言不合就直接从老板娘变成女奴隶,由此可见商鞅以及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于商人的敌视程度。

    但在这个奴隶制还并没有完全废除的世界,这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的。毕竟如同马克思所说,商人是一个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什么事情都能够干得出来的阶层,心中是根本没有什么爱国概念的,甚至为了赚钱还会在某些时候囤积居奇,狠狠的坑国家一把。

    就比如现在,前线的赵国大军和秦国决战,赵国国库之内粮草不足,而邯郸城之中有不少大粮商的主家以及分号,可当赵丹派人找这些商贾们要粮食的时候,别说是借了,人家根本连卖都不卖给你。

    为啥?还不是都等着赵国粮绝,邯郸城内粮价高企的时候再用比之前要高上几倍乃至数十倍的价钱把自己手里的粮食卖出去,好狠狠的赚一大笔么。

    所以赵丹都已经决定了,等到长平事了,自己一定要抽出空来,狠狠的跟这些家伙来一次秋后算账。

    也正是因此,身为赵国高层之一的赵豹,对于自家国君居然要单独设宴召见一名商人的举动显得不解甚至隐隐露出了一丝不满,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对于赵豹的不满,赵丹只是笑而不语。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了赵豹府的大厅之中,果然如同赵豹所说,已经有一名商人在此等候了。

    这名商人显然很懂礼数,当看到走在前面领路的赵豹之时,他就马上站了起来,在脸上堆起了一脸的恭敬笑容。

    但在下一瞬间,当他看到走到赵豹之后的赵丹时,这名商人完全震惊了,整个人就是一脸的懵逼,显然根本没有想到赵丹竟然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不过很显然这商人的城府还不错,在短暂的震惊之后,他立刻起身离席,朝着赵丹无比恭敬的一礼。

    “卫人吕不韦,见过大王!”

第二十四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1)

    见礼完毕之后,三人各自落座。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赵丹理所当然的坐在了最上首,战国时代以右为尊,因此平阳君赵豹自然坐在了下首右侧,而吕不韦则坐在了下首左侧。

    赵丹十分好奇的打量着吕不韦,发现这是一名身材瘦削,脸庞狭长似马,鼻子弯曲如鹰,唇上八字胡,颌下络腮胡,双眼之中精光闪烁的家伙。

    任谁看到这么一个人,绝对都会第一时间把他和“精明”两个字画上等号,当然或许后面还会加上“狡诈”、“猥琐”之类的形容词。

    这就是吕不韦,整个春秋战国,甚至是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中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甚至很可能没有之一。

    到了战国这个时代,商业的发展已经大大加速了,由此所带来的就是大批富商巨贾的出现,比如说魏国的白圭,赵国的郭纵、猗顿,甚至是秦国也有乌氏倮和寡妇清等人,这些无一不是“与王者埒富”,堪称富可敌国的存在。

    这些家伙,或囤积居奇,或采矿冶铁,或养殖牲畜,或贩卖食盐,总之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财富也是同样的让人眼红。

    但是所有的这些大富商们,他们的成就加起来,可能都比不上吕不韦的一根手指头。

    为什么呢?因为吕不韦的投资眼光,直接就把这些人给秒杀到渣都不剩。

    其他人是用钱去投资有利润的货物,再把这些货物出手变成更多的钱,而吕不韦这个人,却是用钱去投资了一位未来的秦国国君,投资了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

    最重要的是,他成功了。

    以区区一个商人之身,成功扶立当世第一强国之君,放眼中华上下五千年,吕不韦这一番功绩,还真就是别无分号,独此一家!

    “奇货可居”这个成语,正是从吕不韦这一次两千年后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投资之中而来。

    吕不韦所投资的,就是之前秦国送到赵国邯郸来的质子,当今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一个儿子赵异人。

    这个赵异人,就是历史上的秦庄襄王。

    这个秦庄襄王其实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秦庄襄王他生了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王位,然后这个继承人的名字叫做赵政。

    赵政,就是秦始皇!

    吕不韦所投资的这个家伙,就是秦始皇他爹!

    更重要的是,当吕不韦准备投资这位秦始皇老爹赵异人的时候,赵异人只不过是一个根本排不上号的家伙。

    这个时候秦国的国君是赵异人的爷爷秦王稷,然后等秦王稷死了才到赵异人的老爹安国君继位,再等到安国君死后才能有赵异人的希望。

    但问题在于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赵异人只是其中一个排不上号的存在,而且赵异人的老妈夏姬也就是一名毫无实力的侍妾,怎么看赵异人继承秦国王位的可能性都无限接近于零。

    在认识吕不韦之前,赵异人怕是在梦里都不敢想自己能够有成为秦国国君的一天。

    但偏偏就在这个吕不韦的一手操办之下,这个无限接近于零的可能性,硬生生的被吕不韦给实现了!

    吕不韦也借此飞黄腾达,从一个虽然富甲天下但是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的商人,华丽的变身为七雄之中最强大国家秦国的相邦。

    正是在吕不韦的辅佐下,年轻的秦始皇才能够一步步的成长起来,最终成为华夏五千年中第一位能够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

    甚至在某些野史和传闻之中,吕不韦很有可能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

    当然了,赵丹今天找吕不韦过来,可不是为了验证秦始皇身世的,又不是那些天天家长里短的大妈,扯什么八卦呢?

    赵丹的真正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接触一下这位未来的秦国名相,看看这个吕不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赵丹咳嗽一声,对着吕不韦开口道:“寡人听闻你乃是太公望之后,不知此事可属实?”

    太公望,就是周朝开国功臣吕尚(姜子牙)诸多称呼之中的一个。

    赵丹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吕尚和吕不韦一样,都属于姜姓吕氏。

    只见吕不韦脸色微微一红,道:“回大王,太公望正是不韦之先祖也。”

    吕不韦之所以脸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毕竟当年他的老祖宗可是周朝开国功臣,被封为周朝太师,还是战国七雄之中老牌霸主齐国的建立者,属于贵族之中的顶尖阶层,结果到了吕不韦这里却已经变成了“士农工商”之中排名最末的商人,任谁也有点抬不起头啊。

    但赵丹可不会因为吕不韦脸红就放弃追问了,只见赵丹微笑道:“既有此家世,又为何持此商贾之业,使先祖蒙羞?”

    吕不韦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这是赵丹在故意刁难自己了。

    虽然吕不韦不知道赵丹为什么要这么特地的刁难自己,但是吕不韦却十分清楚一点,那就是自己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一旦过不了这一关的话,那么只要今天的事情传出去(这几乎是必定的),他吕不韦的名声就全完了。

    春秋战国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就身败名裂的简直不要太多,更何况是被君王诘问这样的事情。

    于是吕不韦把身子一直,先是躬身朝着赵丹一礼,随后沉声道:“大王此言,不韦不敢苟同也。”

    “士农工商者,国之四民也。士治国,农攻栗,工攻器,贾攻货,四民各司其职,则国可兴旺,若缺一则国弗兴也。太公望封于营丘,地卤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齐得以强绝诸侯,此乃商贾之道利于国也。不韦既乃太公望十二世孙,秉先祖之道以谋生,又何以使先祖蒙羞邪?”

    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说,士农工商这四个阶层都是国家的组成部分,缺了任何一个的话就好像麻将桌上的三缺一,这牌局(国家)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当年姜子牙被封在营丘的时候,那里是人烟稀少的盐碱地,于是姜子牙鼓励齐国女子纺织刺绣,并且让齐国男子捕鱼晒盐拿去别国经营贩卖,于是齐国因为刺绣和渔盐的商业交易而发展起来并成长为一代强国,这正是商贾之道利于国家的地方。

    我吕不韦身为姜子牙的十二世孙,现在实际上用的也是我家老祖姜子牙所治国的道理来经商,既然祖宗的东西被我发扬光大了,那么我怎么能算是给祖宗丢脸呢?

    此言一出,不但赵丹暗暗点头,心中称赞吕不韦果然不愧是一代牛人,就连一旁那个原本对吕不韦嗤之以鼻的平阳君赵豹也是一脸的惊讶,显然完全没有想到在自己眼中不过是“持商贾之贱业”的这么一个家伙,竟然能够说出这么一番精辟的言论来。

    赵丹微微一笑,道:“吕先生果然高论也。若夫吕先生所言,则商贾之道亦能治国乎?”

    如果说之前的那个小小诘难是前戏的话,那么从这个问题开始,赵丹对于吕不韦的这一次“考察”,才开始正式的进入了答题部分。

    这吕不韦到底是否如同后世所说,是那般具有大才之人,从接下来的回答里应该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而这个判断又将决定赵丹对吕不韦的态度,比如说

    杀,还是留?

第二十五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2)

    如果说先前赵丹在诘问吕不韦的时候,吕不韦还有一些猝不及防的慌乱,那么到了现在,这位今年不过才三十二岁,比起赵丹来说也大不了多少的战国奇才已经完全的冷静了下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种君前问对,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

    国君当面出题,被问者临时作答。由于你根本不可能知道国君会问哪些方面的东西,所以这就很考验作答者的知识储备,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项机遇。如果过不了,那自然就是声名大跌,基本上这辈子都不要想再走上从政之道,但如果能过得了这一关并因此而被君王赏识的话,那么一飞冲天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别的例子不就说了,就比如说现在的秦相范睢,那家伙不正是凭借着唯一的一次见面就抓住机会说服了秦王稷,然后踩着穰侯魏冉和秦国四贵的尸体顺利上位了吗?

    机会就在面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吕不韦眯起了眼睛,并没有马上开口说话,看上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而赵丹也不着急,只管笑吟吟的吃着面前由平阳君府上大厨所专心烹制的美食,毕竟你当堂出个命题作文,怎么也得给人家几分钟捋一捋思路才能让人下笔吧。

    一旁的赵豹则就没有这么淡定了,这位平阳君一会看看堂上的赵丹,一会又看看堂下的吕不韦,目光之中既有着不解,又带着几分惊讶。

    由于各国君王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重农抑商之策,从政府以及法律的层面来说对商人的打压都是比较严重的,时不时就要抓几个商人来判判刑砍砍头,吓唬一下那些“舍本逐末”的家伙。

    所以作为赵国法律的最高执掌者司寇,赵豹对于商人这个群体也算不上陌生,因此也知道吕不韦这个家伙其实也就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把事业的中心从卫国转移到了赵国,并且在短短时间内就结交了不少赵国官员,生意也是搞得有声有色,大有和赵国原本几家顶级富商争雄的态势。

    所以赵豹派人调查过吕不韦,也和吕不韦有过几次接触,当然了,赵豹并不是去找吕不韦索贿的,而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抓到什么吕不韦违反乱纪的把柄,然后用吕不韦的脑袋作为自己的功绩

    正是因为如此,赵豹的心中才会如此的惊讶和不解,难道这区区一个商人,竟然正能够说出什么治国之道不成?

    就在赵丹爽快的胡塞海喝和赵豹既有些期待又带着几分不屑的目光之中,吕不韦终于抬起头来,朝着赵丹郑重一礼。

    很显然,这家伙要开始答题了。

    “回大王,不韦闻老子曾言:‘道可道,非常道。’韩非子亦言:‘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以不韦之见,或商贾之道,或治国之道,若欲成功之,则莫过于晓其道理。昔范蠡先助勾践灭吴,后以陶朱公之名从商而富,何以?无他,乃范蠡晓治国之道,通经商之理也。”

    “故商贾之道,治国之道,无非在于理也。得其理,则商贾之道可行,治国之道亦可行之。不得其理,则两者皆不可行之。此商贾之道与治国之道相通之处也!”

    吕不韦的这一番话说出来,赵丹倒还没什么,倒是一旁坐着的平阳君赵豹眼睛都瞪圆了,整张脸上就是大写的两个字震惊!

    吕不韦刚才的那一番话就是说:“老子和韩非子都说过,‘道’这种东西是非常玄妙的,想要去理解‘道’,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道’的规律,也就是‘理’去了解。”

    “在我(吕不韦)看来,什么商贾之道治国之道其实都一样,想要成功你就要掌握这些‘道’之中的规律(也就是理)。范蠡为啥能够在当越国大夫的帮助勾践治国,又能够在灭掉吴国急流勇退裸辞之后经商成为天下巨富?那就是因为范蠡明白其中的‘理’。”

    “所以治国和经商是一样的,说白了就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就是这两者相通的地方了。”

    这里吕不韦其实还藏着相当于暗示的半句话没有说,那就是治国之道和商贾之道既然有着相通之处,那么商贾之道的经验,当然也就可以拿来治国!

    这就是吕不韦对于赵丹这篇命题作文的回答了。

    这个回答怎么样呢?单单从平阳君赵豹那张大得可以塞进三个鹅蛋的嘴巴里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毫无疑问,对于赵丹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来说,这是一个绝对能够得高分、而且至少在九十五分以上的答案!

    就连自视甚高的平阳君赵豹自己,也根本答不出这样的答案。甚至如果平阳君赵豹自己来作为阅卷者的话,他很有可能会给吕不韦这个答案满分!

    仅仅短短数秒钟,平阳君赵豹脸上所有的轻视和不屑就统统都消失了,只见这位赵国的重臣直起了身躯,极为严肃的朝着吕不韦说道:“吕先生,大才也!”

    就在不久之前,吕不韦在赵豹的心中还只不过是“自甘轻贱,操持商贾之贱业者”,然而经过这短短的几番话之后,吕不韦如今在赵豹的口中已经变成了“吕先生”了。

    这就是赵豹,乃至于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封君们对人才的态度。

    无论你之前是干嘛的,有什么黑历史,那其实都无所谓。只要你有能耐可以帮到我,那我就尊重你,把你奉为上宾,对你委以重任。

    这就很像后世的美帝华尔街商业公司,只要你能替公司赚钱,那么你干多少坏事老板都视而不见,同事们都会对你争相吹捧阿谀奉承,甚至让女秘书天天在办公室帮你吹箫都没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战国尚功利”,一个和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商业公司一样把功利主义发挥到了极致的时代。

    但这也是一个真正实现了“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只要你有真本事,那么你就一定不会被埋没,就一定能够出头,能够在战国这个大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你自己的光彩。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七雄并立,百家争鸣,战火连天的大争之世。

    这,就是战国时代!

第二十六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3)

    和赵豹相比,赵丹显然就镇定得多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毕竟吕不韦很牛x,这是赵丹早就知道的事情,现在赵丹所要验证的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吕不韦到底是有人帮他出谋划策所以才牛x,还是他本身就是这么牛x的一个人呢?

    于是赵丹不慌不忙的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以吕先生之言,则商贾之道与治国之道,颇有相通之处。既如此,以吕先生看来,这治国之道,又当如何呢?”

    如果说先前的两个问题,赵丹所考校的主要是吕不韦随机应变的能力,那么这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赵丹这次考察的重点,也就是”治国方略”了。

    赵丹想要看看吕不韦的治国方略,到底是什么样的。

    吕不韦在回答了赵丹的前两个问题之后,看上去整个人似乎也变得更加的有自信了,而且治国方略这种东西本就是每一个有志于登上战国政治舞台的士人们所必定会去思考的问题,吕不韦自然也是胸中早有自己的一套定论,当下朝着赵丹一拱手,再次开始侃侃而谈。

    “臣闻,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以公。尝试观於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於公。故《鸿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故治国之道,必贵公而去私也。”

    “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有君臣。主执圆,臣执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故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于人主之所执也,不应以人之小恶而亡人之大美也。当与得不在于君,而在于臣。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信贤而任之,君之能也,臣之忠也。”

    “与民者,当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如秦商君者,严罚厚赏,衰世之政也,万不可用之。于此,可于民心,遂于四方。天下皆延颈举踵,四荒咸饬乎仁也。”

    这一番长篇大论之后,吕不韦整个人长出了一口气,再度一拱手:“大王,此不韦治国之道也。”

    赵丹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大赞。

    在吕不韦看来,治国之道主要根据天地之道而来,天圆地方所以君圆臣方,天地各有道所以君臣也应当各司其职,君负责管理臣,而臣负责去做事,这样才能够让国家昌盛。

    对于国家的子民,君王和臣子们应该行德政,以义为先,依法行事,赏罚合宜。像商鞅那样的严刑酷法只会让国家陷入衰退,是绝对不行的。只有仁德和法律双管齐下,才能够受到臣民的衷心爱戴,国家才能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大治的地步。

    吕不韦所提出来的这些东西里面,其实包含了儒家、道家及其分支黄老、法家、墨家等等许多学派的思想,融合而成为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

    这就是诸子百家之中,号称“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的杂家思想。

    很显然,即便还没有真正的执掌秦国,但是吕不韦的这一套杂家理论,其实已经基本上成型了。

    只不过这家伙居然敢在赵丹这个赵国国君的面前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种说法,也是真够有胆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因为华夏大地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过,所以吕不韦这句话还能说说,但凡是后世任何一个大一统朝代的皇帝,听到有臣子敢说这么一句话,那么第一反应就是把这个家伙的脑袋砍下来。

    在皇帝们看来,这天下特么全是老子的,这国家就是老子的家天下,你现在给我说天下是天下人的?死去吧你。

    当然了,就算是没有统一的现在,这句话对于赵丹这种身份的国君来说,其实也是相当刺耳的了。

    但赵丹当然不会因此而动怒,赵丹不但没有动怒,反而面带微笑的鼓起了掌:“吕先生,果然大才也!”

    至于一旁的平阳君赵豹,这货的脸上此刻就是一个大写的“服”字,看向吕不韦的目光也极为灼热,终于忍不住对着赵丹道:“大王,以豹之见,吕先生如此大才,赵国不可错过也!”

    这就是赵豹在举荐吕不韦当官了。

    在这个没有科举的时代,举荐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提拔人才的手段,像大名鼎鼎的蔺相如就是由赵国的宦者令贤举荐给赵惠文王的。

    赵丹微微一笑,看了一眼吕不韦:“寡人亦有此意,不知吕先生意下如何?”

    吕不韦一阵激动,连忙道:“能得大王赏识,臣安敢不从?”

    客卿这个职位就相当于是国君的幕僚,虽然是个虚职,但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了。

    如此一来的话,吕不韦整个人的社会地位都会瞬间有一个火箭式的提升,从四等人“商”直接华丽变身为一等人“士”的一员。

    再说了,虽然现在吕不韦其实已经在操作赵异人成为秦国国君的事情了,但那件事情毕竟八字还没一撇,如今吕不韦派出去的说客还在秦国之中活动,成不成还是未知之数,为自己留一条赵国客卿的后路也无不可。

    而且接受这个赵国客卿的位置,说不定还能够对那事有所助益。

    所以吕不韦根本就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赵丹哈哈大笑:“很好,既然如此,那么吕先生从今天起,就是我赵国客卿!”

    吕不韦长身而起,迈步出席,朝着赵丹行了一个隆重无比的臣子礼节:“臣吕不韦,见过大王!”

    双方之间的君臣名分,这就算是定下来了。

    赵丹眯起了眼睛,心情也是颇为舒畅。哼哼,看看吕不韦这样的牛人,还不是被我赵丹招揽到了麾下?

    当然了,赵丹的心中也很清楚,双方的这种君臣名分其实只是暂时的,并不能算得上十分牢靠。

    战国时期的士人们其实并没有那种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今天为这个国家和国君效忠,明天觉得这里不好了也可以分分钟跳槽到别的国家去效忠别的国君。

    他们更像是后世的那些打工者,国家和君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公司和老板,一辈子忠君爱国的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是少之又少。

    当然了,这种跳槽的做法如果从士人本身的立场来说其实也是无可厚非,毕竟人往高处走嘛。但对于赵丹这样相当于后世公司老板的国君来说,自己国家的人才跳槽到别国显然就是一件不能被允许的事情了。

    既然决定要拉拢吕不韦,那么就应该把吕不韦牢牢的绑在赵国的这辆战车上,这样一来赵国得到了一位良臣,秦国则永久的失去了一位名相,损秦而益赵,岂不妙哉?

    这挖墙脚看来是势在必行啊。

    但是该怎么挖呢?

    赵丹看了一眼身边的赵豹,想了一想之后,便微笑的对着下首正激动着的吕不韦说道:“寡人听人所言,吕先生曾有一言,提及那秦国质子赵异人,实乃奇货可居也。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吕不韦闻言身体猛的一震,整个人好像瞬间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

    “奇货可居”,指的正是那吕不韦想要立赵异人为秦国国君的计划!

第二十七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4)

    扶立一国国君,而且还是像秦国这样的当世第一强国国君,这里面的风险性其实是非常大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就好像在后世的地球之中有一个西班牙的首富想把自己的代言人扶上俄罗斯的总统宝座一样,如果给***知道这件事的话,这个家伙基本上就是被暗杀,炮决或者枪毙之类的命运了。

    别看秦王稷这家伙被秦国四贵骑在头上被迫当了四十一年的乌龟,但实际上秦王稷是一个非常心狠手辣的人,单看他一有机会就直接毒死舅舅,把老妈宣太后和两个亲兄弟囚禁致死就是明证。

    这样一个铁血残酷的君王,如果知道竟然有一个卑贱的商人想要打自家秦国王位主意的话,那么吕不韦的命运大概就是犬决、车裂、凌迟三选一了。

    所以从定下扶立秦异人为国君的计划之后,知道这计划风险性的吕不韦是一直高度保密的,知情者除了吕不韦之外就只有当事者秦异人,以及吕不韦的亲爹。

    但这两个人之中无论哪一个人,都是吕不韦绝对信任的人,吕不韦觉得这两个人是谁都不可能泄露秘密的。

    可如果没有人泄密的话,赵丹是怎么知道“奇货可居”这四个字的?

    事实上这四个字,吕不韦除了跟自家老爹说过之外就再也没有告诉过别人,难道是老爹泄密了。

    可那也不可能啊,因为吕不韦的老爹现在又不在邯郸,而是在吕不韦的老家卫国濮阳城。

    到底赵丹是怎么知道的?吕不韦的脑袋之中千般念头急速闪过,想了几秒钟之后一声强笑,道:“大王究竟是从何处得知此谣言的,却是冤枉臣也。”

    “是吗?”赵丹神秘的一笑,道:“本王听闻,吕卿不日即将出发前往咸阳,欲拜谒秦国阳泉君,可有此事?”

    不等吕不韦开口,赵丹又自顾自的说了下去:“以本王看来,吕卿此去必定献上重礼,后以言辞游说阳泉君,其后得阳泉君引荐于阳泉夫人,劝阳泉夫人收赵异人为子,并使阳泉夫人劝安国君立异人为太子。如此,则秦王稷死后安国君继位,安国君死后赵异人可为秦国国君矣!”

    赵丹这一番话说出来,吕不韦顿时哑口无言,浑身冷汗直冒,竟是瞬间汗湿了整个后背。

    因为赵丹所说的,正是吕不韦心中的全盘计划,也是历史上曾经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吕不韦是真的想不通,如果说之前那个“奇货可居”的话是因为自己说出来过,可能老父亲某些时候失言了,所以赵丹能够知道,这也勉强说得过去。

    可现在这剧本还在我吕不韦的脑子里面放着啊,我甚至都还没有把这个剧本写出来呢,你赵丹就跑来剧透了?这也太不科学了吧!

    但任凭他吕不韦如何绞尽脑汁,又怎么可能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赵国国君身体之中,藏着一个来自两千年之后、对于这段历史了如指掌的灵魂?

    吕不韦的身体情不自禁的颤抖了起来,他的脸色开始变得惨白,一种被人从头到尾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被看透的感觉,实在是太让人惊恐了。

    赵丹也不说话,而是就坐在那里,笑吟吟的看着满头大汗的吕不韦。

    如果再过个十几年,等到吕不韦成功上位秦国相邦之后,那时候的吕不韦就是一个超级大人物了,可以说是跺跺脚整个华夏大地都要抖一抖。

    可现在的这个吕不韦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商人而已,他和赵丹这位赵国国君之间的差距就和蝼蚁与老虎之间的差距一样,赵丹想要玩死吕不韦,其实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说起来赵丹穿越的这个时机,其实还真就是刚刚好。

    如果等到吕不韦出发前往咸阳,劝说秦国太子安国君立赵异人为继承人之后,吕不韦也会被封一个秦国的官职,并且被安国君委托来教导和辅佐赵异人。

    到了那个时候,赵丹再想要对付有秦国官职在身的吕不韦,多少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在里面了。

    可现在情况却又完全不同,吕不韦还没有出发前往咸阳,更没有被封什么秦国的官职,反而成为了赵国的客卿。

    既然是赵国的客卿,那么身为赵国国君的赵丹,自然是想怎么处置这个赵国的臣子,那就怎么处置了。

    这其实是一个坑,一个赵丹提前挖好,然后让吕不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跳下去的坑!

    但是赵丹觉得,以吕不韦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应该是很快就能够醒悟过来,然后想出解决办法的。

    果然,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吕不韦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

    只见吕不韦长身而起,朝着赵丹躬身一礼,脸色诚恳:“大王果然英明,竟能知晓臣心中所思所想。不瞒大王,此计其实乃臣为赵国所思,若能成功,则秦国必不能为我赵国之患也!“

    “是吗?”赵丹的脸上似笑非笑:“既如此,那么就烦请吕卿说说,此计究竟如何能够助我赵国灭秦吧。”

    吕不韦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之中徒然变得清明无比,心知此刻自己已经是到了生死关头,一旦自己做出的答对让面前这位赵王不够满意,那么很有可能就落得一个当场身死的下场。

    吕不韦想了一想,沉声道:“回大王,在臣看来,那赵异人不过一无德无才之人,远不如秦王稷矣。故只需待秦王稷身死,赵异人继位,则秦国必生内乱。当是时,便是我赵国之良机也!”

    一旁的平原君赵豹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原本以为自家大王考察这吕不韦只是单纯的因为知道吕不韦有才,但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一问竟然还把秦国国君这种事情都牵连了出来,忍不住开口道:“吕卿莫要忘了,若是那秦王稷身死,则是赵异人之父安国君继位。”

    “安国君?”吕不韦傲然一笑,道:“大王和平阳君尽可放心,臣心中对此已有谋划。若臣之计得以成功,则那安国君继位之时,离其身死之日亦不远矣!”

    说完,吕不韦也不再掩饰,直接将自己的全盘计划托了出来。

    赵丹和赵豹越听眼神越是发亮,看向吕不韦的眼光也越发的不同。

    这一顿饭一直从白天吃到了夜幕落下,直到深夜时分,载着吕不韦的马车才缓缓的驶出了平阳君赵豹的府邸,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第二十八章 赵异人

    吕不韦在邯郸城中的府邸距离平阳君赵豹的府邸其实并不是很远,马车一路行驶也不过二十分钟。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是一座从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宅邸,大门外站着两名身材壮实目光锐利的守卫,看到吕不韦下车之后立刻躬身施礼:“主人。”

    如果是在往日,吕不韦多少也会露出个笑容朝着这两名自己重金聘来的游侠精英点个头打个招呼,但是今天心事重重的吕不韦却根本没有这个心情,仅仅随意的嗯了一声就走进了府邸之中。

    刚走进府邸大门,一名管家模样的老者就出现在了吕不韦的面前,低声道:“主人,公孙来了。”

    公孙,指的并不是一个叫做公孙的人。在这个时候,诸侯王的儿子被称为公子,而诸侯王的孙子们就叫做公孙,说白了公子和公孙一样,就是后世的“皇子”“皇孙”这种称呼。

    作为一名极为擅长经营人脉的商人,吕不韦认识不少的公子公孙,比如说他刚刚就从赵国的公子豹府上出来,但是能在这种时候来到吕不韦府中的公孙只有一位,那个人就是秦国国君赵稷的孙子,此刻作为秦国质子留在邯郸城中的赵异人。

    吕不韦闻言就是一愣,脸上微微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大半夜的他怎么来了?”

    管家摇了摇头,苦笑道:“公孙下午便已来了,只不过您当时并不在府上但是按照您的吩咐,府中已经设宴,郭娘子正陪着公孙饮酒呢。”

    “什么?”吕不韦脸色一变,快步走入大厅。

    别看吕不韦的这座府邸从外表上看去平平无奇,内里其实是别有洞天,装修得颇为豪气,摆放着不少需要重金才能够购得的奇珍玩物。

    此刻大厅里的空气之中正飘荡着丝丝酒香,几名手持乐器的女子正坐在一旁弹琴鼓瑟,奏着悠扬的乐曲。

    一名年轻的女子正身着彩色霓裳,在大厅的正中央随着乐曲的旋律翩翩起舞,女子的面容俏丽,腰肢纤细,红裳翠袖舞动之时似有那些许诱人风光若隐若现,端的是诱惑无比,让人血脉喷张。

    在大厅的上首席上坐着一名年轻的黑衣公子,这名公子看上去显然喝得有点多了,双颊上已经出现了两坨明显的殷红,手中拿着匕著随着乐器的节拍一下下的拍在桌案上,整个人摇头晃脑双眼只管死死的盯在那名正在跳舞的女子身上,竟是一瞬也没有离开过。

    吕不韦走进来的时候,恰好是一曲刚毕,大厅中央的女子缓缓停下了身体,正好见到了从大厅之外走进来的吕不韦。

    女子微微吃了一惊,朝着吕不韦躬身施礼:“妾见过家主。”

    这名女子,便是吕不韦的姬妾郭氏,来自邯郸城中另外一个巨富之家郭家。像这样的姬妾吕不韦有不少,由于这名姬妾是赵国人,所以吕不韦平时更喜欢称呼她为赵姬。

    吕不韦眉头微微一皱,朝着赵姬以及周围那几名弹琴鼓瑟的乐女摆了摆手:“吾和公孙有事要谈,都下去吧。”

    不用说,坐在上首席位的那位年轻公子,自然就是赵异人了。

    直到这个时候,一直用色眯眯眼神盯着赵姬的赵异人才终于发现了吕不韦的存在,嘴巴喷着酒气朝着吕不韦笑道:“吕子,吾总算是等到你归来了,来来,且与吾饮上几杯。”

    吕不韦看着明显已经酒意很深的赵异人,忍不住微微摇了摇头,开口道:“公孙,饮酒误事啊。”

    赵异人哈哈大笑,道:“吾乃秦国质子,赵人不喜吾久矣,若非吕子助我,则吾恐不能出大门半步也,还能有个甚事?且来饮酒!”

    赵异人说的倒也真是实情。在战国的时候,各国互派质子是一种很常见的外交行动,相当于一个保证和相互之间的取信手段。

    对于质子本身来说,这个身份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两国之间开战,那么在敌国的质子分分钟就有掉脑袋的危险。

    从历史上来说,当赵国长平兵败,秦国乘胜兵临邯郸城下的时候,赵国就曾经打算把赵异人的脑袋砍了出气。

    如果不是吕不韦各种买通上下关系的话,赵异人的脑袋当时就要挂在邯郸城头给秦国大军围观了。

    当然了,就算是质子,由于受宠爱程度的不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好坏程度不同,所得到的待遇自然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如今赵王丹的弟弟长安君就曾经在几年前去齐国当了一阵质子,但是当时在位的齐襄王田法章是赵国太后的亲哥也就是长安君的舅舅,再加上赵太后又非常的疼这个小儿子,所以长安君虽然名为质子,可实际上的待遇比起在赵国的时候也差不了多少。

    而赵异人和长安君比起来就差远了,如今的秦王稷儿子就有几十个,像赵异人这样的孙子更是有三四百个,而赵异人的老爹、秦国太子安国君也有二十几个儿子,加上赵异人的老妈又只是一个身份低下的妾室,所以赵异人的死活秦国是压根一点都不关心的。

    再加上秦赵两国此刻正在长平陈兵百万相互对峙,随时可能爆发一场旷世大战,正是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人是根本不可能对来自秦国的质子赵异人有什么好脸色的。

    事实上在几个月前还没有认识吕不韦的时候,赵异人一度已经穷到了吃饭都要吃不上,连出门的马车都没有的地步了,以赵异人秦国公孙的身份来说,混到这份上可以说是惨到极点了。

    这就是为啥在认识吕不韦,并得知吕不韦打算帮助自己登上秦国国君之位的时候,赵异人会说出“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的话了。

    反正赵异人这时候就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光蛋,别说是分秦国了,就是分王位他也敢分啊,不就嘴巴一张的事情吗。

    总而言之,在认识了吕不韦之后,赵异人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吕不韦这个家伙,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穷得只剩钱了”,属于彻头彻尾的土豪一个。这样的土豪,家里的厨子啊酒菜啊自然都是非常好的,所以赵异人隔三差五就像今天这样跑来吕不韦家蹭饭蹭酒,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为了方便赵异人的出门,吕不韦还用重金买通了赵国上大夫楼昌,于是楼昌手下那些负责监视赵异人的家伙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别看这段日子秦赵两国打得热闹,赵异人的生活反倒比之前更加舒服了,简直是不亦乐乎。

    吕不韦见赵异人喝得兴起,倒也不好阻止,于是便又叫人重新整治酒菜,两人对坐而饮。

    才喝得几杯,赵异人就醉醺醺的朝着吕不韦笑道:“吕子,汝府上赵姬,吾甚喜之,不如将此姬赠吾,何如?”

    很显然,赵异人这是看上了刚刚在大厅之中跳舞的那个吕不韦的小妾赵姬了,想要吕不韦把这个赵姬送给他。

    吕不韦一听这话,立刻就皱起了眉头,看上去有些犹豫。

    赵姬这个小妾,长得非常的漂亮,跳舞也跳得好,床上风情万种床下又善解人意非常体贴,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尤物,很得吕不韦的欢心。

    但说白了,这个时代的姬妾对于男人来说,就是一件私人物品,玩物罢了。即便赵姬再如何善解人意风情万种,那也不可能和赵异人相提并论,毕竟吕不韦原本可是把自己的身家前途统统都压在了赵异人的身上了,区区一名姬妾又算得了什么?

    真正让吕不韦犹豫的,是今天在平阳君赵豹府上的时候,赵王丹对自己说的一番话。

    赵丹:“吕卿,寡人闻汝府上有一姬妾,名为赵姬。”

    吕不韦:“回大王,臣府上确有此女。”

    赵丹:“此女可有身孕?”

    吕不韦:“回大王,此女未曾有过身孕。”

    赵丹大喜:“善!吕卿且记得,若那赵异人欲索此女,则吕卿万不可允之!”

    于是这位未来的秦国相国,立刻就陷入了为难之中。

第二十九章 廉颇

    公元前260年7月28日夜,长平。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一条宽阔而平缓的河水悄然从西北方向朝着东南流过河谷,河水清澈无比,月光从天空照耀下来,在河面上反射着莹莹的波光。

    这条河的名字,叫做丹河。

    在丹河的两岸本应是大片平坦的开阔地,然而此刻却分别矗立着两道足足有十余里长的垒壁,这两道垒壁分别位于丹河的南北两岸,隔着丹河相互对峙。

    这里,就是那场牵动着整个大陆所有目光和关注的长平大战的主战场。

    对阵的双方之中,防守方赵国大军位于丹河东北,进攻方秦国主力则位于丹河西南。

    在北侧赵国垒壁的正后方有一座小城名唤泫氏,城内城外旌旗漫天营帐无数,时不时可见几支精锐士卒从城中出发,沿着十余里长的北侧垒壁一路巡视,随时准备支援垒壁上的友军,抵挡秦国人的攻势。

    在泫氏小城的左右两侧,分别由两座很高的山头,一座名唤韩王山,另外一座名唤大粮山,这两座高山和面前的泫氏小城互为犄角三足鼎立,形成了一个倒过来从东北朝着西南的“品”字,这便是赵军的第三道防线了。

    这道赵军的主防线牢牢的矗立在丹河北岸的垒壁之后,封住了秦军想要进攻的所有路线。

    在泫氏城的身后,也就是韩王山和大粮山的中间有一处大约在十里长的谷地,由于谷地之中有一条小河叫做小东仓河,所以这段谷地也叫做小东仓河谷。

    沿着小东仓河谷一路朝东北前进大约十里左右,便是一座名唤故关的关隘。

    故关建立在一座名叫羊头山的山脉东侧,在山脉的西侧还有着赵军把守的另外一道关隘长平关,故关和长平关之间的羊头山上建着赵军的第四道、也是最后一条防线百里石长城。

    如此一来,赵军的整个防线大致就形成了一个“工”字,这个工字的上下两横分别是赵军的第三道防线泫氏城以及第四道防线百里石长城,而连接两横的这一竖便是两道防线之间的小东仓河谷。

    在被秦国左庶长王率领着三十万秦军仅用一个月就击穿了第一和第二道防线之后,赵国大将军廉颇便带着麾下的二十五万赵军撤退到了丹河以西的第三道防线,凭借着泫氏城、韩王山和大粮山这三足鼎立的坚固据点进行防御。

    由于有第四道防线百里石长城以及长平关、故关的存在,退守到第三道防线的赵军根本无需担心后路被抄,又由于有着连接两道防线的小东仓河谷,所以赵军也能够十分方便的获得援兵和粮草补给。

    因此在退守到第三道防线之后,赵国大将军廉颇就再也没有后退过哪怕一步,任凭秦国大军如何的攻势凶猛,赵军凭借着地利和补给的方便不但没有任何败退迹象,反而给了秦军巨量的杀伤,迫使秦军不得不停止了攻击,从而让长平一线的大规模战事停滞了整整五个月之久。

    时值七月末尾,整个中国北方都已经进入了夏季,长平一线自然也不例外,丝丝暑气弥漫在空气之中,让人不知不觉间就感到有些烦躁。

    即便已经是深夜时分,但是坐在大粮山上赵军帅帐之中的大将军廉颇却仍然十分清楚的听到了来自营帐之外的恼人蝉鸣之声。

    “娘的咧,吵死个人!”廉颇嘀咕了一句,有些不耐烦的站了起来,走到营帐内那座火苗已经有些摇摇欲坠的青铜油灯面前,挑了一挑灯芯,让油灯之中的火苗重新旺盛了起来,再一次的照亮了整座营帐。

    这位赵国的大将军,如今虽然已经两鬓斑白,但目光仍然锐利得如同鹰隼,走起路来依旧是虎虎生风,腰板也是无比的挺直,再加上本就高大威猛的身材,让他看上去甚至比许多年轻的精壮士兵要更加的生龙活虎。

    在挑亮了灯火之后,廉颇回到了帅帐之中的桌案面前,开始聚精会神的注视着摆在桌案面前的一幅帛书地图来。

    在这片地图上画着的正是此刻长平战场的地形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放着黑色和红色两种标记,显然代表着正在丹河两岸对峙的双方。

    廉颇思考了一会,将其中的一些标记做了移动,但大部分的标记基本上保持不变。

    很显然,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天之中,双方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动作。

    一阵脚步声伴随着行走时甲叶的摩擦声远远的慢慢接近,最后在廉颇的帅帐之外停了下来。

    “末将乐乘,求见大将军!”

    廉颇的动作微微一顿,但并没有抬头:“进来吧。”

    帅帐的门帘被掀开了,一名年纪大约在四十岁上下,皮肤黝黑但身材颇为挺拔的赵国将军走了进来,朝着廉颇行了一礼:“乐乘见过大将军。”

    “嗯。”廉颇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目光仍然没有离开桌案上的地图:“敌军可有何异动?”

    作为廉颇的副将,乐乘负责的乃是第三道防线之中的韩王山,而主将廉颇则坐镇大粮山。此刻乐乘特地从韩王山过来,为的是每日的例行报告军务。

    “回大将军,敌军并无任何异动。”

    “很好。”廉颇微微点头,然后又道:“那些新来的士卒,可都已安排妥当?”

    “回大将军,尽皆安排妥当。”

    两人几个来回应答之下,韩王山那边的军情便已经是汇报完毕了。

    照理来说,汇报完毕的乐乘应该就此离开,但今日的乐乘似乎并没有这个打算。

    过了半分钟之后,廉颇终于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仍然没有离开的乐乘:“有事?但说无妨。”

    乐乘深吸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下才道:“大将军,属下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讲。”

    “我军已和秦军在此对峙数月,如今秋收将至,军中士卒多有思乡之意…”

    “秋收?”廉颇更加奇怪了:“距离秋收尚有月余时间,为何会有人如此心急?”

    乐乘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硬着头皮道:“士卒们以为,若在此继续对峙,则秋收归家无望也,故士卒们希望大将军率军出击,击退秦人…”

    “简直一派胡言!”廉颇有些恼火的拍了一下桌子:“区区秋收,怎能与此战百万大军之胜负相提并论?传令下去,再有私自商讨秋收之事者,杖二十!”

    顿了一顿之后,廉颇突然想起了什么,瞪了一眼唯唯诺诺的乐乘:“吾听闻这几日你与那赵括形影不离,想来这所谓秋收之计,便是赵括命你来告知于吾,想要激吾出战吧。”

    乐乘脸色一变,隔了几秒钟之后无奈的低下了头:“大将军恕罪,末将…”

    廉颇重重的哼了一声,打断了乐乘的话:“那赵括不过一黄口竖子尔,何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妄图插手我大军指挥事宜?从明日起,让他赵括回故关督运粮草,吾不想再看见他!”

    “至于你…”廉颇狠狠的瞪了乐乘一眼,直到把乐乘瞪得满头大汗之后才又哼了一声:“给本将军回去好好盯着韩王山防线,莫使秦人有任何机会!”

    很显然,对于这位自己的副手,廉颇还是放了一马,并不想搞得太过难堪。

    乐乘如蒙大赦,行了一礼之后慌忙退出了帐外。

    等到乐乘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之后,廉颇又看了一会地图,突然起身走出了帅帐之外。

    廉颇的帅帐位于大粮山的山巅,站在这里就能够居高临下的俯瞰到整个长平一线的战场。

    今夜月朗星稀,皎洁的月光从天而降,照亮了丹河两岸的大地。

    凭借着这难得的好天气,站在大粮山之巅的廉颇能够清楚的看到丹河南岸的秦军垒壁,以及秦军垒壁之后那座原本是赵军第二道防线,如今却称为秦军大营的光狼城。

    在月光的照耀下,无数营帐和旌旗位于其中、闪耀着丝丝灯火的光狼城就好像一只蛰伏着的巨兽,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要跨越丹河,朝着赵军的防线发动毁天灭地的攻击。

    廉颇一言不发的注视着光狼城秦军大营,直到许久之后嘴角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白起啊白起,想必你此刻已经身在光狼城之中了罢?你们秦国人果不愧卑鄙狡猾之名,竟想要用那离间之计让大王将吾撤职,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但也不想想大王如此英明,又怎会中了你们的无耻计谋,哼!”

    廉颇冷笑了几声,随后目光之中射出了昂然的战意:“白起,这一次就让吾看看,你这名震天下的武安君,究竟有何本事吧!”

第三十章 白起

    长平秦军大营,光狼城。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时已入夜,大营之中虽然营帐遍地旌旗处处,但是除了来回巡逻的巡逻队脚步声之外,便只有那刺耳的蝉鸣之声。

    三十一岁的秦国左庶长王站在光狼城的望塔上,默默的注视着面前的这条平静无比的丹河,以及丹河左岸那道绵延不绝,直至王视线之外的赵国北垒壁。

    王的视线越过了赵国的北垒壁,看向了北垒壁之后的泫氏城,然后又看向了泫氏城之后的那两座在黑暗之中默然矗立的高山,韩王山和大粮山。

    这两座高山犹如两尊顶天立地的巨人,沉默无言的站在秦国大军北上的必经之路上,坚定的拒绝了所有秦军北上的企图。

    王的视线最终落在了大粮山之巅,皎洁的月光照亮着这片大地,让王能够轻而易举的看到大粮山之上成百上千的营帐,以及那座屹立在大粮山之巅的赵军帅帐。

    “廉颇”王一双浓眉紧锁,嘴里轻声的念叨着这个对手的名字。

    作为一名年轻气盛的将军,王的心中一开始是并没有将廉颇放在眼里的。

    王是在秦王稷这一朝出生并长大的,在他和他的同辈秦国人的心中,秦国就是强大的象征,就是胜利的代名词。

    虽然偶尔也有一些小小的挫败,但是那些挫败从来都不会让秦国伤筋动骨,秦国就如同一只来自关中的饕餮巨兽,誓要以那吞天之志,将所有山东六国一口吞下,丝毫不留!

    所以王心中坚信,长平战线上的僵持只是暂时的,只要战争继续进行下去,最后的胜利者必定只有秦国!

    “只可惜”王突然轻声的叹了一口气:“吾却不能成为那领军获胜之帅了。吾愧对应候、愧对大王啊!”

    虽然此时此刻,秦军的主帅名义上仍然是王,所有的士兵见到王依然要对他敬以主帅之礼,但是只有王才知道,现在的自己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作为一名有志于荡平天下的将军,这样的结果,真的很难让王接受。

    一想到这里,王突然有些意兴阑珊,干脆走下了望塔,带着身边的几名侍卫朝着自己的帅帐走了过去。

    就在王走下望塔之时,几朵乌云从天边飘至,正好遮挡住了天上的明月,让大地再度陷入了黑暗之中。

    秦国崇尚黑色,因此无论是王还是他的侍卫们身上穿着的都是黑色的盔甲,这一行人在黑暗中默然行走,沉重的脚步声和身上盔甲甲叶的摩擦声合成一种奇特的韵律,整齐而富有节奏。

    片刻之后,一座比光狼城之中其他营帐都要更加巨大的营帐出现在了王等人的面前,这就是秦军主帅的帅帐,也就是王的帅帐了。

    严格的说,这“曾经”是王的帅帐。

    王将所有的护卫都留在了门外看守,自己走入了帅帐之中。

    帅帐之中的陈设非常的简单,一张简单的行军榻摆在角落,床边是武器架和盔甲架,大厅的中央摆放着一个桌案,桌案之后的角落还有一具宽大的屏风,这就是从门口进来的王能看到的所有东西了。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大帐之中还坐着一个人。

    一个正坐在桌案之前,聚精会神的研究着桌案上那副行军地图的人。

    这个男人的个子并不高,比起身材健壮的王来说只能以瘦小来形容,五官平淡无奇但下巴颇为尖锐,大半须发皆已变白,身着一袭黑色双重长襦、头顶还戴着一顶深紫色的双冠,橘色的冠带系于颌下,还打了一个标准的八字结。

    这个人,当然就是春秋战国乃至华夏五千年都赫赫有名,有“人屠”、“战神”等诸多称号,极具传奇性色彩的秦国武安君白起!

    王朝前两步,十分认真的行了一礼:“尉裨将王,见过大将军!”

    军中通常不称爵位只称军衔,白起作为此刻真正的主帅自然便是大将军,而王的这个尉裨将实际上便是副帅。

    白起缓缓的抬起头,用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看了一眼王。不知为何,虽然王素来以勇猛著称秦军,但在白起的目光注视下却总有一种心慌的感觉。

    王下意识的低下了头,不敢和白起的目光对视。

    白起极为平淡的声音在王的耳边响起:“赵军可有何异动?”

    王答道:“赵军不曾有异动。”

    白起又道:“咸阳可有何讯息?”

    王答道:“咸阳不曾有讯息。”

    白起再道:“军中可有何谣言?”

    这一次,王明显的犹豫了一下。

    白起深深的看了王一眼,眼中似有寒芒闪过:“说。”

    王一咬牙,说道:“禀大将军,我军士卒自王四十二年起征战韩国,至今已有五年之久矣。今秋收将近,军中将士多有思乡之意,欲早日出战破赵军而得胜归家也。”

    王的话暴露了秦**队此刻所面临的隐忧,那就是今年已经是秦国大军在韩国境内征战的第五个年头了,而且目前看上去这场战争仍然看不到尽头。此刻厌战的情绪已经悄然在秦军的内部蔓延,甚至已经到了王不得不禀告主帅白起的地步。

    白起沉默了一会,开口道:“厌战者,多否?”

    王道:“不多,但亦不少矣。”

    白起道:“可有为将者参与其中?”

    王又是一阵犹豫,随后道:“裨将郑安平意欲出战久矣。”

    虽然王说的是“意欲出战”,但无论是王还是白起都很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厌战者正是最想要尽快结束战斗的人。

    白起点了点头,突然从怀中掏出了一枚物事,在王的面前高高举起:“王,尔可识得此为何物?”

    王定睛一看,发现这是一个小巧而又精致、约莫只有三指大小的黑虎铜像,只不过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黑虎铜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整齐对称的部分合成的,合起来之后严丝合缝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空隙。

    王当然识得这是什么东西,因为这东西他也曾经拥有过一段时间。

    这黑虎铜像,便是秦国最高军事权力的象征虎符!

    在一般的情况下,虎符会被分成两半,一般掌握在国君的手中,另外一半则掌握的国家最高军事长官的手中。

    在王出征的时候,秦王稷将左边的半边虎符交给了王,作为王大军主帅的证明。而就在前不久,白起则带来这右半边虎符,从而正式接替了王的主帅之位。

    只要拥有这枚如今左右合一的虎符在手,白起就能够任意的调动秦国的部队,并且对任何秦国的将士都拥有着生杀大权!

    王再度行了一礼,这一次却不是朝着白起,而是朝着白起手中的虎符。

    “末将王听令!”

    虎符既出,自然便是要有所命令。

    白起沉声道:“尉裨将王,吾命你于搜寻散布谣言者,凡军中提及出战与归家者,尽杀之,悬其人首级于营门之上!裨将郑安平妄言军事,杖责一百,贬为校尉,以儆效尤!”

    王闻言身体不由自主的就是一震,很显然,这位武安君是要大开杀戒了。

    要知道军中思乡者,又何止成千上万?白起这一声令下,至少也要有上千人的人头落地,甚至可能更多。

    王虽然也是秦将,但是却打心底不认同白起这种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做法。

    只不过王又能做什么呢?

    王在心中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随后将面容一肃,说出来的话也是斩钉截铁。

    “末将遵令!”

    看着王离开帅帐的身影,白起的嘴角微微扯动一下,脸上露出了一丝不以为然的神色。

    “为将者竟如此心慈手软,又如何能成大事?应候和大王竟想用此黄口小儿取吾而代之,简直可笑!”

    在说完了这句话之后,白起再度低下了头,聚精会神的注视起面前的地图来,就好像刚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对于白起这样的杀神来说,只不过区区几百上千颗人头而已,又算得了什么事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228/ 第一时间欣赏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作者:熙檬父所写的《战国赵为王》为转载作品,战国赵为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战国赵为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战国赵为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战国赵为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战国赵为王介绍:
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丹的身上。
为了摆脱将来沦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垫脚石的命运,赵丹决定还是把这个统一天下的担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好了。
但在那之前,赵丹得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此时此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最紧要关头,所以赵括换廉颇,到底换不换?战国赵为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战国赵为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