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战国赵为王TXT下载战国赵为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战国赵为王全文阅读

作者:熙檬父     战国赵为王txt下载     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战国赵为王全文阅读

第一章 穿越

    一阵剧烈的疼痛之后,他缓缓的睁开了眼睛。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觉得脑袋里昏昏沉沉,似乎多了一堆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我是赵丹,是2017年华夏朝的一名小小公务员,平日空闲时喜欢阅读历史书籍,最喜春秋战国历史”

    “简直一派胡言,寡人乃赵王丹是也!”

    “不,我就是赵丹,什么赵王丹,给我滚啊!”

    当他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终于清醒了。

    赵丹抬起了头,开始打量起四周的环境。

    此刻的赵丹正躺在一张床榻之上,在床榻的周围环绕着几面木制的、和屏风极为相似的家具,正好将床榻给围了起来。

    这些家具之上都漆着红漆,上面画着壁画,九只好似凤凰一般的动物在壁画之上缠绕飞舞,边上还画着许多式样繁复的云纹,说不出的精巧和秀丽。

    赵丹仔细的注视着这些屏风似的家具,心中浮现出了结论:“这是?”

    ,就是战国时期对屏风的一种称呼。

    赵丹下了床榻,打量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身着一袭玄色的丝质上衣,绛色下裳,领口和袖口上都绘着精致的云龙纹,样式古朴而典雅,又透着几分高贵的味道。

    这不是一般人能穿的衣服。

    赵丹从四面屏风之中走了出来,发现眼前是一座大殿。

    这是一间颇为宽阔的大殿,十几盏式样繁复、精巧华丽的青铜宫灯悬挂半空,但只有其中的几盏正在燃烧,昏黄的灯火左右摇曳,照耀着大殿。

    在大殿的正中央是一张错金银青铜龙凤案,案底共分三层,最下一层是一个鹿首模样,鹿首之上又有四条飞龙盘曲,龙间还有凤鸟腾飞,四条飞龙的龙首昂然而立,正好呈四角撑住了平坦的桌案。

    桌案之上还摆放着一些竹简,看上去显然被人翻阅过了,因此摆放得有些杂乱。

    赵丹走到了桌案之前,那里摆放着一张类似蒲团大小的席子,赵丹很自然的在席子上跪坐下来,拿起了最上面的竹简。

    上面只写着简单的一句话:“大王,括不可使将。”

    “括不可使将?”赵丹嘀咕了一声,突然觉得这句话有些耳熟:“括不可使将难道这说的竟然是赵括?”

    就在“赵括”这两个字脱口而出的瞬间,赵丹的脑海之中蓦然一阵无比的剧痛,无数记忆的片段蓦然浮现,犹如幻灯片一般在脑海之中不停的飞速闪动。

    赵丹痛苦无比的抱住了脑袋,发出了痛楚的低吟。

    这痛楚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仅几秒钟之后便完全消退。

    而赵丹也终于明白了一切。

    他是来自2017年华夏朝的公务员赵丹,但却穿越到了两千年前,和他同名同姓的战国时期战国君主赵丹的身上,并继承了这个“赵丹”的所有记忆。

    赵丹,战国时赵武灵王之孙,赵惠文王之子,后人称他为“赵孝成王”。

    从继承到的记忆来看,今年正是赵孝成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而今天则是7月12号。

    赵丹突然脸色一变:“等等,公元前260年?那岂不是”

    再看看手中这竹简上写着的“括不可使将”,赵丹突然一下明白了过来。

    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千古流传的大战,这场大战就叫做长平之战(又称上党之战)。

    而此时此刻,作为赵国国君的赵丹,正准备做出一件让无数后人为之诟病的错误决定,那就是用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以“纸上谈兵”著称后世的赵括,替代此刻正坐镇长平前线的大将军廉颇,作为四十五万赵军的主帅。

    在那之后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赵括被秦武安君白起所算,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于长平,秦国击败了战国后期最后一个强敌赵国,从此奠定大一统的局面。

    在赵括出战之前,有很多人劝阻赵丹的这个决定,其中就包括了赵括的母亲易氏。这个写着“括不可使将”的竹简,正是赵母易氏所上。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凭着记忆又从桌案上拿起了另外一封竹简展开。只见上面写着:

    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若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这封竹简的上书者,同样也是赵括的母亲。

    这封竹简上面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说明赵括和他的父亲赵奢之间的区别,认为赵括根本就和赵奢不是一类人,比起他爹马服君赵奢来说差远了,所以希望大王(赵丹)不要派遣赵括出战。

    第二个方面则是说,如果大王(赵丹)一定要派赵括出战的话,那么假如赵括最终兵败,请大王追究责任的时候只追究赵括,不要追究到我这个赵括的母亲。

    在这封竹简的末尾,赵丹还看到了自己批复的回答,也同样是一个字:“可。”

    这个“可”字,是赵丹在睡前刚刚批示的,还没有来得及发下去。

    如果不是这次穿越的话,等到天明时分,赵丹就将召集众臣,正式宣布用赵括替代廉颇的决定。

    赵丹盯着这个竹简,久久不语。

    良久之后,赵丹突然长身而起,走出了大殿之外。

    殿门外的守卫们吃了一惊,纷纷见礼:“见过大王。”

    赵丹嗯了一声,抬头朝着天空望去。

    今夜无月,夜空星辉灿烂,从赵丹所处的王宫高台之上往下看去,偌大的邯郸城似一头巨兽,安静的蛰伏在黑夜之中。

    七月的邯郸已经是夏季,大殿之内多少有些暑气,但殿外却颇为清凉。

    凉爽的夜风吹在赵丹的脸庞上,让赵丹的精神不由自主的为之一振。

    突然,天地之间的黑暗开始悄悄退去,东方出现了一丝鱼肚白,邯郸城的轮廓,也开始慢慢的在赵丹面前浮现。

    此时此刻,赵丹的心中再无怀疑,这确实不是梦,自己确确实实的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成为了那位和自己同名同姓的赵国当代君王赵丹。

    如果历史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的话,赵丹所统治下的赵国将会很快在长平之战中迎来一场史无前例、千古留名的大败,赵丹也将在苦苦维持十五年之后劳心劳力而死。

    在赵丹死后,一代雄主秦始皇将会登上历史舞台,完成一统天下的不世伟业,而赵国的命运便是成为秦始皇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

    “这简直就是坑爹啊!”赵丹面沉似水,心中发出了无声的怒吼。

    好不容易穿越走一遭,得到了偌大的基业,怎能就此为他人做了嫁衣?

    我要改变这该死的历史走向,让赵国成为这战国乱世最终的胜利者,让我赵丹成为那真正的亘古第一帝王!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开始通过自己现代的那些记忆,来思考眼下长平危局的对策。

    既然换帅还没有真正发生,那么一切都还有转机,一切都还来得及!

    就在此时,一名两鬓斑白的宦官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躬身行礼:“贤见过大王。大王深夜不睡,可是有事吩咐?”

    这名已经显露出苍老之相的宦官,便是赵国的宦者令贤,主管王宫宦官内侍,也就是通常后世所说的大内总管。

    赵丹微微点头,但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盯着已经渐渐亮起来的东方天空,良久不语。

    当了宦者令几十年的贤也是经验丰富,见状便侍立一旁,耐心等候。

    赵丹沉吟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贤,你且派人出宫,招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蔺相如、虞信、楼昌一干人入宫!另招赵括、苏代于偏殿候见。”

第二章 会议

    赵王宫,龙台。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所谓的龙台并不是一个台子,而是一座宫殿的名称,这里就是身为赵国国君赵丹平日里和大臣们商议国事的所在。

    不得不说,这座龙台宫殿建造得相当的大气而磅礴,单单是台阶就有整整一百零八级,台阶顶端的高度距离地面足足有一十九米之高,相当于四五层楼的高度。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摩天大楼,百分之九十九的建筑都是平房,倚着龙台的朱漆栏杆往北看去不但整个宫城尽在眼中,就连大半个邯郸城都能够收入视线,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凌驾众生之上的优越感。

    在草草洗漱完毕之后,赵丹就来到了龙台之中。

    作为一个春秋战国的历史爱好者,赵丹当然不可能对长平之战这一场可以说是决定了整个战国局势的大战一无所知。

    事实上赵丹是十分仔细的研究过这一战的,而且还把自己放在了赵孝成王的立场上思考过赵国应该如何打赢这一战,甚至还因此在网络各大论坛贴吧上和众多网友争执过很多次。

    当然了,这种网络嘴炮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所以最后也没争出个结果。

    但赵丹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刻自己竟然真的就穿越到了战国,真的成为了那和自己同名同姓的赵孝成王,成为了赵国真正的掌舵者!

    都说历史没有如果,而这一次的穿越,恰恰就让赵丹有了这么一次“如果”的机会。

    而他,誓要改变历史!

    赵丹并没有等待太久,太阳才刚刚升起,诸多赵国大臣就已经齐聚龙台之中。

    战国之时还没有流行坐椅子,大家都是跪坐,所以赵丹的“王位”就是一张席子

    赵丹跪坐在最上首,从右到左依次看着在场的诸位大臣。

    这并不是一次大朝议,所以在场的大臣就只有五个人。

    右侧最靠近赵丹的是赵丹的叔父、此时的赵国相邦、“战国四君子”中的平原君赵胜。

    就是这个赵胜,在赵丹之前犹豫要不要接收上党的时候说了一番话,坚定了赵丹接收上党的决心,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

    在赵胜的身边则是赵丹的另外一个叔父平阳君赵豹。赵豹是反对接收上党的,但意见并没有被采纳。

    蔺相如,赵国上卿。“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这两个故事传颂千古,可以说是在场诸人之中最为后世所熟悉的一个了。

    如今的蔺相如已经是满头白发一脸病容,虽然强打精神,但是跪在那里仍旧显得病怏怏的。

    事实上如今的蔺相如确实是重病在身,但为了国家大事仍旧抱病上朝,让赵丹也不由得心生敬佩,朝着这名老臣点了点头。

    蔺相如身边的是虞信,另外一位赵国上卿。虞信是赵丹亲手提拔上来的亲信,战国名士,擅长战略谋划。

    虞信下去就是赵国上大夫楼昌,这是另外一个需要背锅的家伙。

    正是因为楼昌力主遣使入秦和谈而导致了赵国外交上的失败,因此原本已经准备发兵助赵的楚、魏两国心生迟疑没有发兵,导致了到长平之战结束赵国也没有得到援军。

    而且这个楼昌还有一个“赵奸”父亲楼缓,所以赵丹心里对这个楼昌是比较没有好感的。

    相邦赵胜、司寇赵豹、内史蔺相如、御史楼昌、中尉虞信,这五个人再加上如今领军在外的大将军廉颇,就是整个赵国领导集团之中最为重要的六位大臣了。

    看着这些在历史中都留下过名字的人物一个个出现在自己面前,赵丹的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动,但好在有着两世的经历记忆融合,因此赵丹咳嗽一声,自然而然的露出了赵王应有的威严,道:“今召诸卿,实为换将一事也。”

    此言一出,在场五人并没有任何的惊讶,反而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赵丹坐在王位上一眼扫去,发现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以及上大夫楼昌的脸上纷纷露出了喜色,而蔺相如和虞信的脸色则相当的凝重。

    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就要先说一说赵国内部存在的派系问题。

    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矛盾,有了矛盾之后就会形成抱团,有了抱团自然也就有了派系。

    除此之外,帝王们为了方便玩弄制衡之术,也都会有意无意的让自己麾下的大臣形成两派。

    赵国当然也一样,在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执政的时候赵国的派别还不明显,但是到了赵丹的父亲赵惠文王的时候这种派系的区别就相当明显了。

    此时的赵国政坛中主要活跃着两派,其中的一派是“公族”,另外一派则是“布衣”。

    公族是战国时期对王族的一种称呼,这里公族派指的就是赵国的皇亲国戚、高门贵族,属于天生就是权贵,天生就是高人一等的人。

    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以及上大夫楼昌就是公族派的代表。

    另外一派“布衣”则完全不同,这些布衣派的大臣们出身都是平民百姓,都是白手起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赢得君王的信任,一步步打拼上来的。

    两位赵国上卿蔺相如以及虞信,还有正领兵在外的大将军廉颇都是布衣派的头脑人物。

    这样一来,公族和布衣两派就正好在六人集团之中打成了三比三的平手,方便了国君在其中左右逢源,进行制衡和调解,从而牢牢的把最高权力掌握在国君自己的手中。

    在长平之战刚开始爆发的时候,由于公族派内部的分裂(平阳君赵豹不同意接手长平,平原君赵胜却同意),以及布衣派的廉颇本就是此时赵国最出色最优秀最有名气的大将,所以布衣派的廉颇得以率军前往长平,和秦国左庶长王率领的秦军对抗。

    也就是说,一开始这布衣派是占得先机的。

    但随着廉颇在长平方向的战事不利,几个月来不但损兵折将而且还丢了两道防线,此消彼长之下公族派这边的声音自然就大了起来,并且强烈请求赵丹换将!

    换谁?当然就是换上此刻公族派之中最负盛名的一员大将,马服君之子赵括!

    其实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有着相邦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以及上大夫楼昌这些赵国大人物的鼎力支持,历史上的那位赵孝成王纵使心中再有不满,又怎可能在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因为区区几句谣言而撤下廉颇这种名满天下的大将呢?

    要知道此刻廉颇的职位可是赵国的大将军,这个大将军可不仅仅是一个称号而已,它是一个官职,用后世的话来称呼就是“赵国陆军总司令”。

    一个陆军总司令,这是能说换就换的吗?

    更何况廉颇也不是朝中无人的,在“负荆请罪”那个著名的典故之后,廉颇和赵国上卿蔺相如就结成了政治上的同盟,而且是牢不可破、直到蔺相如死去都没有丝毫改变的那种铁杆同盟!

    后世之人大部分都将目光聚焦在了赵孝成王赵丹、廉颇以及赵括这三位主角身上,却往往忽略在这换将之事的背后,整个赵国高层所有大人物都卷入其中的、关于公族和布衣两派之间的政治博弈。

    而今天,正是两派的这一场关于换将的政治博弈来到最**的那一刻。

    布衣派的领袖人物,赵国上卿蔺相如咳嗽一声,心知此刻己方正处劣势,必须主动出击,于是便强撑病体先行开口了。

    “大王,换将之事,万不可行!若行之,则我军必败也!”

第三章 争论

    蔺相如话音刚落,赵胜赵豹以及楼昌纷纷面露不屑,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赵胜甚至用鼻孔狠狠的哼了一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赵丹稳坐王位,不急不忙的看着蔺相如,道:“不知蔺卿何出此言?”

    蔺相如朝着赵丹一拱手,道:“以臣所见,今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此何能令我军获胜哉?故赵括不可为将。”

    由于融合了记忆,所以赵丹很容易就明白了蔺相如的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大王你因为赵括有一点虚名而让他去替换廉颇,这简直就是拿着透明胶去黏住琴弦,还弹个串串啊。赵括这货吧脑子非常死板,充其量也就是那种打打电脑ai的水准,要是上战场和王对刚绝对被虐啊,还是别让他去了。”

    蔺相如话音一落,平原君赵胜就开口了:“上卿此言谬也,括乃马服君之子,将门之后,言兵事则天下莫能当。而今长平廉颇屡败于秦将王,不如换将赵括,必能获胜。”

    赵胜的意思也很明显,人家赵括可是大名鼎鼎的马服君、当年赵国的第一名将赵奢的儿子,是正儿八经的将门虎子,讨论起兵法来更是天下无敌。

    现在你蔺相如的铁杆廉颇在长平被秦国的王打得好像孙子一样,所以你也别bb了,还是赶紧让你的小伙伴廉颇滚犊子,让这赵括上去试试吧。

    仅仅两段话,赵国的公族和布衣两派之间围绕着换将一事的矛盾就昭然若揭。

    在蔺相如和赵胜两**oss开口之后,赵豹、楼昌、虞信也纷纷发言,力挺自家的boss。

    但是总的来说,公族派这边人数更多、声音更大而且也更占理,毕竟布衣派的廉颇在长平连战连败、损兵折将那是明摆着的事实,说起话来没底气啊。

    一番争论之后,大家自觉的停了下来,等待着身为国君的赵丹最终一锤定音。

    在公族派的心中,他们是觉得自己必胜无疑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在几天前,身为国君的赵丹刚刚下令撤掉了都平君田单的相邦之位,而取代田单接任相邦的人正是公族派的领袖,赵丹的叔叔平原君赵胜。

    之前的相邦都平君田单是个齐国人,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权力,相邦的权力当时实际上是由平原君赵胜和上卿蔺相如共同执掌。

    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刻,公族派领袖赵胜成功上位第三次出任赵国相邦,直接挤掉了布衣派领袖蔺相如,独自一人掌握了整个相权。

    这里面的政治信号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

    然而心中窃喜的公族派们并不知道的是,虽然上面坐着的赵丹确实还是那个赵丹,但是这具身体里面却多了一个来自两千多年之后的灵魂。

    赵丹环视了一眼在场的诸大臣,缓缓的说出了心中早就已经想好的结论。

    “寡人以为,换将之事,暂不可行!”

    赵丹话音一落,大厅之中所有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惊讶的神情。

    赵丹的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竟然不换了?

    赵丹看着面前这五张惊讶的脸庞,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换将?换个屁啊!

    我可是从后世来的人好吧,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好吧。

    换赵括?脑子被踢了才换赵括。

    赵丹的这一个决定让本以为必败的蔺相如喜出望外,连赞大王英明,但另外一边的平原君赵胜可就坐不住了,忙起身道:“大王,臣以为”

    赵丹摆了摆手,打断了平原君的话:“我意已决,平原君不必多言。”

    赵胜楞了一下,还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此刻身边的平阳君赵豹突然拉了一下赵胜的袖子,赵胜只好无奈的坐下,但脸上那种不服的表情却是一望可知。

    赵丹看了一眼赵胜,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个目光短浅的叔父心中不满?但如今可是国家大事,赵丹还真是懒得去理会赵胜的这点小情绪。

    其实赵胜还是运气好,如果赵丹提早几天穿越,赵胜这个相邦都没得当呢。

    但很显然,公族派是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认输的,只见赵丹的另外一名叔叔平阳君赵豹在劝阻了赵胜之后,自己开口了:“大王,今若不换将,而廉颇亦死守不肯出战,则此局何解?”

    另外一名公族派的上大夫楼昌也道:“大王,今国中之粮不过可供全军半年之食,若仍坚守不出,则秦军不必出,我军自败也。”

    赵豹和楼昌说的其实就是一回事,那就是赵国的另外一大危机没粮了。

    这里就要说一说赵国这个国家内部的情况了。

    相较于其他六国来说,赵国的国土虽然这时候并不小,仅仅位于秦、楚两国之后,是战国七雄之中第三大的,但是赵国能够用来种粮食的地方,其实并不多。

    先看北边,赵国北边的五原、九原、云中、雁门以及代郡这五个郡都是从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就是楼烦和林胡手中夺来的,这些地方都是草原,面积加起来差不多是整个赵国面积的一半,但只适合游牧部族养马,不适合耕种。

    而赵国的中部,则是有“天下屋脊”之称的太行山,在山上种粮食?这想得有点多。

    剩下来的地方,也就是赵国国都邯郸所在的东南部平原,这一带才是赵国的主要粮产区,而且由于面积的缘故,产量也相当的有限。

    除了地形之外,赵国的国民也不喜欢农耕,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明明白白的说了,赵国人是“人民矜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盐铁论》里面也称赵地“民淫好末,侈糜而不务本”。

    这翻译成白话,那就是赵国人脑子只有打架和做生意这种东西,而且追求享受,不喜欢脚踏实地的干农活。

    所以赵国的工商业在六国之中是非常发达的,赵国的军力在六国之中也是非常强盛,强盛到能够和秦国来一场势均力敌、不到最后分不出谁胜谁负的长平之战,但是赵国的农业就差点意思了。

    事实上赵国的农业就是战国七雄之中倒数的。

    耕地少,种田的人也少,哪来的粮,从天上掉下来吗?

    这还不算完,依照之前的计划,赵括不仅要替换下廉颇的位置,而且还要带上二十万大军去到长平前线,和秦军来一场决战,那么前线的赵军就达到了四十五万人。

    现在整个赵国才三百多万人,先把男女对半开再除去老弱病残,赵国的成年青壮男子撑死了也就七八十万。

    青壮是国家的主要劳动力同时也是士兵的来源,四十五万这个数字就意味着整个赵国的一大半青壮都被派去了长平前线。

    都在前线了,后方的收割怎么办?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今年赵国的秋收肯定是要黄了。

    这秋收一黄,那么下一次再有粮就要等到明年的秋收了。这样的话别说是前线将士的粮草供应了,就是赵国其他平民百姓的口粮都要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这么一来赵国就是整整一年多没有粮食入库,发生饥荒、粮价飞涨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

    到时候赵国就是前线四十五万张嘴,后面两百多万张嘴都要吃饭,都没有饭吃。

    三个字完犊子!

    所以公族派的大臣们意思也很明显了,既然大王你不同意派上主动出击的赵括,而是依旧坚持用坚守不出的廉颇,那粮食的问题你就先给我解决了吧。

第四章 借粮

    在提到了粮草之后,不仅是公族派,就连布衣派的两位大臣蔺相如和虞信都将目光看向了赵丹。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本来廉颇的战败和粮草的不足就是公族派的两大王牌,布衣派正是因为没有办法应对这两大王牌,这才无可奈何的让出了长平前线总指挥官的位置。

    赵丹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道:“粮草之事,诸卿不必担心。”

    “哦?”这时候已经缓过气来的平原君赵胜不免好奇道:“敢问大王欲从何处借粮?”

    现在的事情很明显,赵国是绝对没粮了,那么要想得到粮草,那就肯定得向其他的国家去借。

    除去正在交战的秦国,赵国想要借粮,只能从其他五国着手。

    首先是和赵国同为三晋之一的韩国。

    长平之战就是因为秦国想要夺取韩国上党郡而爆发的,韩国在秦国兵锋的逼迫之下甚至被迫做出了祸水东引,献上党于赵的举动,这是一个被秦国打怕了的国家,所以不管它有没有粮,那都是不可能、也不敢借的。

    然后是三晋中的另外一个国家魏国。

    魏国这个时候是赵国的盟友,又曾经被秦国夺取了大片土地,和赵国可以说是同仇敌忾。如果不是还没有穿越之前的那个赵丹愚蠢的派出使节去秦国求和的话,魏国恐怕早就出兵助赵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事的缘故,总之前阵子赵丹派人去借粮的时候,魏国国君一口拒绝了借粮的要求。

    然后是赵国北边的燕国。

    虽然说燕国的在任国君燕武成王是赵丹的妹夫,但是燕国却是秦国的铁杆盟友,而且在历史上燕国还趁着赵国长平大战失败之后趁机进攻过赵国,所以向燕国借粮那也是活在梦里。

    接下来再说说此时赵国的另外一个盟友楚国。

    历史上赵国长平之战失败之后就是楚国和魏国同时发兵来救,才有了邯郸之战的大败秦军,所以找楚国可能是有戏的。

    只不过楚国问题在于它是其他六国之中唯一一个和赵国不接壤的国家。

    所以赵国所能够借粮的对象,当然就只有最后一个、也是唯一的那一个国家了。

    赵丹咳嗽一声,开口道:“寡人欲遣使往齐国一行。”

    “齐国?”诸大臣闻言面面相觑,最后是楼昌忍不住开口道:“启禀大王,那齐王建素来不喜我国,此事恐难为之。”

    说是不喜,其实还是轻的。

    齐赵之间其实还真不是齐王建的个人喜好问题,而是属于国家恩怨问题。

    要知道近几十年来,赵国除了打败了林胡、楼烦,吞并了中山国之外,最主要的扩张方向就是东边的齐国。

    在赵丹老爹赵惠文王时代的赵国将相之中,赵奢征讨过齐国,并且占领了一些土地;廉颇这货的前半生简直就是“吃饭睡觉打齐国”,一共攻占了齐国七十多座城邑;甚至就连蔺相如都率军攻伐过齐国,也打下了三四座城。

    如果不是前几年赵惠文王将死之前用高唐、令庐和平原三座大城以及这三座城下属的五十七座城邑把齐国的名将安平君田单换过来的话,齐国在黄河以北的土地,真的已经是寥寥无几,全被赵国占去了。

    而且齐国现在的国君田建,也就是齐王建这家伙似乎是从他爹田法章遭遇了五国伐齐,差点被乐毅灭国的经历上吸取了教训。

    自从齐王建登基之后,齐国就秉持着“你们其他人自己打自己的,我特么啥也不管就打酱油看热闹”的外交孤立政策,基本上不参与战争。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现象呢,这导致了从齐王建登基开始一直到秦始皇派兵灭了齐国为止,这几十年里齐国真的就一场真刀真枪的战争都没打过,就是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五国被打残,被灭,然后再轮到自己被灭。

    所以这位齐国的亡国之君齐王建,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总而言之,现在这齐赵之间既有历史恩怨、灭国夺土之仇,现在的齐王建又遵从的是外交上的孤立政策,两种原因结合之下赵国想要从齐国借粮,那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

    这从历史上也能看得出来,史书上的那个赵丹是找齐王建借过粮的,然后就被齐王建无情的拒绝了。

    此刻赵王宫龙台殿里的大臣们每一个都是赵国的核心人物,自然对于这些情况心中有数,所以才会显得如此的惊讶和不解。

    赵丹见状又是一笑,道:“诸卿不必担心,此事寡人已有计较,粮草之事当不足为虑。”

    赵丹的心中当然是有自信的,以前的那个赵孝成王赵丹不行,可不代表着我这个穿越者不行啊。

    其实赵丹没有告诉这些大臣的是,他心中连出使齐国的使者人选都想好了。

    赵丹咳嗽一声,缓缓道:“寡人欲将麦丘等地割于齐国,以换取半年之粮。”

    “什么?”赵丹此言一出,在座五名赵国大臣同时色变。

    蔺相如第一个开口:“大王,此举万万不可!”

    就连平原君赵胜也道:“大王三思!”

    为什么赵丹这个提议会同时遭到蔺相如和赵胜这两派大臣头头的反对呢?这就要说到此时齐赵两国的边界了。

    在用高唐三城五十七城邑换了田单回来之后,赵国在黄河南道以南的山东境内就只有麦丘这一块土地了。

    从地图上看,麦丘之地是一块赵国深深插入齐国国境之中的突出部,从麦丘出发,往北可以攻击齐国的饶安,往南可以进攻齐国重镇高唐,往东只需要几天的路程就能够兵临齐国的都城临淄城下。

    对北宋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幽云十六州”这个地名,麦丘之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起到了相当于幽云十六州的效果。赵国拥有了麦丘,就相当于辽国拥有了幽云十六州。

    这也是赵丹老爹赵惠文王用高唐等地换田单一人的心机所在,就算把高唐还给你齐国又如何?只要麦丘之地还在,你齐国又没了田单,那高唐我随时都能打回来,你齐王在临淄怎么都睡不安稳。

    可以这么说,麦丘之地就是赵国对齐国的一个战略威慑,一把挂在齐国都城临淄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蔺相如和赵胜才会不顾派别之分同时出言反对,毕竟这年代的大臣们虽然政见不同,但是也远没有到后世那种你死我活的地步,还是会站在国家大局上去思考问题的。

    而蔺相如之所以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是因为布衣派最主要的战功就是从齐国方向取得的,齐国的地有三分之二是被布衣派的廉颇一手打下来,现在还地给齐国这显然就不符合布衣派的利益。

    然而那并没有什么卵用。

    赵丹摆了摆手,沉声道:“我意已决,蔺卿、平原君不必多言。长平之战,乃我赵国国运之战也!长平若败,则我赵国时日无多,若长平能胜,区区麦丘之地,又何足道哉。”

    众大臣面面相觑,这大王都把问题扯到国运上了,这么大一个帽子扣下来,谁要再想反对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最后是虞信率先打破了沉默:“臣认为,割麦丘以借粮,也属可行之策。”

    平阳君赵豹也道:“臣附议。”

    在一番纠结之后,蔺相如也只能无奈的捏着鼻子同意了这个意见,毕竟大王(赵丹)才刚刚卖了布衣派的好,这割地借粮本身也是在替布衣派的廉颇在长平失败而擦屁股的行为,蔺相如的反对看似坚决,其实也就表明一个态度罢了,该同意还是得同意的。

    这个割地借粮的提议最终得到了通过。

    和大臣们的勉强答应不同,在赵丹看来,如果能用这麦丘之地换来半年的粮草,那简直太值了。

    没错,这确实是割地,但别忘了这本来就是齐国的地,是被赵国打下来的,现在也就是归还回去给齐国而已。

    再说了,赵丹非常明白长平之战失败的后果是什么。

    长平一败,赵国和其他东方五国基本上就注定了完蛋的命运,到时候别说是一个麦丘了,你就是割十个麦丘都摆脱不了被秦国灭国的命运!

    断臂求生,不得不为啊。

    一想到这里,赵丹又忍不住看了上大夫楼昌一眼。

    如果不是这货出的馊主意让郑朱出使秦国,导致了赵国外交如此被动的话,现在赵丹也不至于要到割地求粮的地步了。

    楼昌你这个蠢货,等长平事了,寡人第一个就收拾你!

第五章 外交

    于是用麦丘之地换粮草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会议开始进入下一个议题。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一次赵丹可不打算让臣子们先开口了,只见赵丹道:“以寡人之见,今郑朱居咸阳,不过使秦得一口实,而绝楚魏援我之军也,宜速传郑朱归国!”

    郑朱是谁?郑朱就是前不久赵丹听信楼昌的话,然后派往秦国求和的使者。

    结果秦王稷(秦昭襄王)和秦相范睢这两个老奸巨猾的家伙虽然隆重无比的接待了郑朱,但是根本不和郑朱真正进行和谈,反而邀请其他五国使者列席接待郑朱的宴会。

    这让其他五国、尤其是本来打算出兵援助赵国的楚、魏两国觉得,这秦赵都要和谈了,那我们还出兵个屁啊?你们老赢家的两个分支自己玩去吧。

    所以长平打到最后赵国也没得到一兵一卒的援兵。

    郑朱出使秦国,这毫无疑问是长平之战时赵国外交的一大败笔,现在赵丹把郑朱弄回来,意思就是我不和你秦国和谈了,咱们就战场上见吧。

    从外交来说,这算是一个亡羊补牢式的补救措施。

    赵丹心中也是无奈啊,要是自己早穿那么一两个月,郑朱就不会被派去秦国,那现在赵国外交上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郑朱回国这一点,在场的诸位赵国大臣倒是都没有反对,毕竟郑朱这个和谈使者已经证明了秦国根本就不想谈,那回来就回来吧。

    就在此时,虞信突然神色一动,开口道:“大王莫非还有后续行动?”

    赵丹满意的看了一眼虞信,笑道:“虞卿果知本王也。”

    长平之战,这场关系到秦赵两国命运乃至天下一统之势,甚至可以说是奠定了华夏文明未来两千年大一统理论基础的超级大战,当然不是仅仅从军事和粮草方面就能够决定的。

    《孙子兵法》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最牛x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去搞定敌人,第二牛x的是用外交去搞定敌人,第三一般般的是用战争去搞定敌人,第四也是最笨的方式则是用一座座攻击城池的方式去搞定敌人。

    这里的谋略,可以理解为“国家战略”,属于从经济、外交、文化、思想全方位国力结合去打击敌人的战略。

    在两千年之后的后世,美帝用了几十年玩死苏联的整体战略就可以称为是“上兵伐谋”的经典案例。

    在战国的这个时代,“上兵伐谋”其实并没有很好被任何一个国家所体现出来。

    毕竟时代的局限性放在这里,如果你去和一个战国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谈什么“经济战、文化入侵以及舆论攻势在双边交往之中的综合应用”,那么这个一脸懵逼的战国高级知识分子一定会回你三个字:“说人话。”

    但华夏大地毕竟是孙子兵法的发源地,所以在这片土地上还是有一个国家最为接近“上兵伐谋”这个概念的。

    这个国家就是秦国,而秦国的这个准“上兵伐谋”的方针,就是由当今秦相范睢所提出来的“远交近攻”。

    而集穿越者和赵国国君两大身份于一体的赵丹,在搞定了“换将”和“缺粮”这两件大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当然就是想办法破解掉这个该死的“远交近攻”。

    为什么破解“远交近攻”的优先级这么高,这就要从此时各国的国力说起了。

    如果将战国七雄的国力分一个等级的话,那么此刻的秦国就是ss级,赵国就是s级,其他五国基本就是abc级。

    秦国的优势在于商鞅变法采用耕战之策后迅速强盛起来的总体国力,在于有着白起这样的不世出名将,在于军功爵位制对士兵的刺激。

    那赵国就没有任何优势了吗?赵国其实也有。

    论将领,后世公认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中,秦国有白起王翦,赵国也有廉颇和李牧。

    论士兵,自从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军的战斗力就直线上升,打跑了林胡、楼烦两大游牧民族,将曾经不可一世的齐国打得丢了差不多一半的国土,把北边曾经吊打过匈奴老大哥东胡的燕国当成了自己的rbq,甚至还在九年前的阏与之战和六年前的几邑之战中连续两度大败不可一世的秦军。

    赵国的工商业也相当发达,赵人除了爱当兵之外还喜欢做生意,邯郸是当时有名的商业大城、人口大城,甚至连吕不韦这样后世闻名的人物现在都在邯郸城中一边做生意,一边准备他那个“奇货可居”的计划。

    而秦国呢?秦国无商贾,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不是开玩笑。

    从商鞅变法起秦国就以“耕战”作为国策,什么是耕战之策?简单的说就是把秦国人分成两种,一种是种地的,也就是耕,另外一种是打仗的,也就是战。

    所以秦国人平时男的种地女的帮忙,战时男的上战场女的种地。什么,听说你想做生意?来来,现在有三种选择给你,一种是去当兵,一种是去种地,还有一种是去死,你自己选吧。做生意?不存在的。

    以军事来说,秦赵两国其实是五五开,秦国就赢一手无敌战神白起;以农业来说,赵国被秦国吊起来打;但是说到工商业,那就是赵国把秦国吊起来打了。

    说白了,秦赵两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秦国的耕战政策比起赵国的工商业来说显然是更加适应战国这种长时间战火绵延的乱世,所以秦国的国力才能说得上是稍胜一筹。

    但仅仅稍胜一筹,恐怕还不足以让秦国从这个残酷无比的竞争之中胜出。

    那为什么秦国最终就是能“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呢?问题就出在了这个“远交近攻”上。

    从这个意义来说,提出“远交近攻”之策的秦相范睢,还真特么是一个不世出的人才。

    在赵丹看来,“耕战”加上“远交近攻”这一内一外两大国策结合起来,才是真正让秦国一统天下的原因。

    这两大国策就好像两根擎天巨柱,牢牢的支撑起了秦帝国的不世霸业,缺一不可。

    赵国想要打败强秦一统天下,就必须也要有着相应的国策,相应的谋略才行。

    赵丹有这样的谋略和国策吗?

    好吧,暂时还没有

    一个穿越之前不过是普通历史爱好者的家伙,想要搞出什么国家谋略来,那不就是所谓的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那啥啥的心么,主角光环也没有这么猛的好么。

    但这并不妨碍赵丹所做出来的应对。

    比大局观、比运营我赵丹暂时比不过你秦王稷和范睢,那我们就来比微操好吧?

    这里赵丹的微操,就是要在外交的层面,好好的和这个该死的“远交近攻”来较量一番!

第六章 微操

    赵丹对于自己的微操还是很有信心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赵丹可是来自两千年之后的人,对于长平之战中这一段时间的历史那是太太太熟悉了。

    这就等于是开了一个叫做“未卜先知”的挂。

    你会运营有个屁用,我知道你家的adc半分钟后要在红buff这里出现,已经提前叫了两个兄弟过来草丛一起蹲你,就问你这adc到时候死不死?

    什么你说这adc死一次还不够?来来来,我还知道你家中单一分钟之后会从小龙处路过,我和我的兄弟也已经埋伏好了

    一次搞不死你,我多来几次行不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丹觉得自己的这个所谓的“微操”,是不是应该叫做“全图挂”比较合适

    总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

    赵丹咳嗽一声,回过神来,开始正色道:“诸卿,今既不与强秦媾和,则长平之局何解?”

    赵丹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咱们不和秦国玩什么谈判啦,你们这些属下们都给寡人出出主意看怎么搞定长平这烂摊子吧。

    赵丹其实心中是有主意的,但他为什么不说呢?因为作为一个领导,一开口就抛出结论是不对滴,这不是在搞一言堂了吗?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搞一言堂的下场就是很难调动同志们的参与积极性,你得让大家充分的参与到决策中来,得经过一番民主、平等、和谐、热烈的讨论之后,再让大家形成一个你想要的共识,这才是领导之道嘛。

    这真的不是调侃。

    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样才能让这个集体讨论最终形成赵丹想要的结果呢?首先,得有一个知趣的手下。

    正所谓抛砖引玉,如果说赵丹的想法是“玉”的话,那么首先得有一个人来替赵丹抛这个“砖”。

    所以赵丹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立刻就把目光投向了虞信。

    在座五名大臣,有四人是赵丹老爹赵惠文王留下来的臣子,只有虞信是赵丹自己提拔上来进入赵国核心层的,是赵丹的铁杆亲信。

    虞信会意,立刻出列道:“大王,臣以为当今之计,宜交好魏楚两国,若魏楚两国出兵,则长平之局立解。”

    赵丹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虞卿此言,善。其余诸卿可有不同见解?”

    其他四名大臣我看看你你看看我,都没有表示任何反对。

    这就是领导的艺术了,先让一个小弟说出自己的意见,然后领导开口:“我觉得其实ok。”这时候领导的态度这么明显了,那么就很难有人冒出来说“我觉得其实不行。”

    你大王都说了“善”,那我们还反对个屁啊。

    如此一来,大家就在民主、平等、和谐、热烈的讨论之后形成了一个集体决策嘛。

    至于为什么赵丹会把这一招运用得这么熟练别忘了赵丹穿越前可是一名小公务员,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没当过领导还没开过会吗?

    再说了,这另外一个赵丹的老爹赵惠文王也是一代贤君,怎么样也言传身教了一些帝王之术,所以两个赵丹合起来,这驭人之术算不上登峰造极,起码合格的水平还是有的。

    当然了,那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断绝了和秦国的和谈之后,赵国就真的只有这么一条路能走了。

    既然“连魏楚抗秦”这个由民主决策出炉的总体方针是定下来了,那么出使魏楚两国的人选就是个问题了。

    赵丹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下,就对着身边的平原君赵胜道:“寡人以为,出使魏国者,非平原君莫属。”

    平原君赵胜楞了一下,立刻道:“大王有命,臣自从之。”

    为什么平原君赵胜答应得这么痛快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平原君赵胜的老婆是现在魏国国君魏王圉(yu)以及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亲姐妹。

    而且赵胜刚刚把田单从相邦的位置挤下来,心里也是想干出点什么功绩来给赵国上下证明一下自己的,加上去魏国找的又是自己的两个小舅子,把握也不小,于情于理不答应都不行。

    赵丹顿了一下,继续道:“若平原君出使魏国,寡人希望君候夫人能书信一封于信陵君,信中务必言辞激烈,夸大我赵国之危情,否则君候或将无功而返。”

    这是赵丹的“微操”之一。

    平原君赵胜有些奇怪的看了赵丹一眼,显然对于赵丹这个安排不太理解,但还是应了下来:“唯。”

    在安排好了出使魏国的使者之后,赵丹又将目光移到了虞信的身上:“虞卿乃献计之人,不如便替寡人往楚国一行吧。”

    虞信是赵丹的铁杆死忠,这自然没的说,非常痛快就答应了下来。

    赵丹想了想,突然对着平原君赵胜笑道:“平原君,寡人欲求你一门客以助虞卿,不知可否?”

    “门客?”平原君赵胜楞了一下,随后道:“大王开口,臣自无不从,不知大王所求何人?”

    赵丹微微一笑,从口中吐出了一个早就想好的名字:“此人名曰毛遂!”

    对,就是那个“毛遂自荐”的毛遂。

    “毛遂?”平原君赵胜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因为平原君府上可是养着几千门客,有名声的也有不少,但这个毛遂嘛平原君还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平原君赵胜的心中满是问号,毛遂这么一个籍籍无名的家伙,身为主君的平原君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反倒给身为国君的赵丹知道了?

    但反正也就一个无名小卒嘛,给了虞信也不要紧,所以平原君赵胜也很痛快的答应了。

    这是赵丹的“微操”之二。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时,赵国也不是没有派出使节去魏楚两国,但是一来有着郑朱入秦求和这个败笔,二来派去魏楚两国的使者也不给力,所以直到长平兵败之后魏楚两国唇亡齿寒之下方才出兵,那时候已经是晚了。

    但现在赵丹先把郑朱从秦国撤回来,再加上自己的这两步微操,那么形势就又不一样了。

    只要魏国和楚国之中任何一国响应赵国,整个外交层面就会发生有利于赵国的变化。

    在安排好了出使魏楚两国细节之后,上大夫楼昌突然开口问道:“大王,今平原君既出使魏国,不知相邦事务由何人接手?”

    赵丹看了一眼楼昌,道:“平阳君赵豹,上卿蔺相如共同协商!”

    你这个坑货楼昌想要过一把相国瘾?做梦去吧你。

    在全部事务都商议完毕之后,这一次的会议自然就这么结束了,五名赵国大臣告别了赵丹,各回各家去了。

    赵丹从垫子上站了起来,狠狠的伸了一个大懒腰。

    这一次会议不知不觉就开了一个上午,真的是够劳心劳神的。

    跪坐这种姿势,也是真的够反人类的,搞个龙椅什么的确实是势在必行啊。

    但这还并没有结束,因为在偏殿之中,还有好几个人等着赵丹的召见呢。

    “没办法,能者多劳吧。”赵丹无奈的摇了摇头。

    长平这么大一个摊子,想要搞好了,还真是不容易啊!

第七章 赵括

    龙台偏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作为一国之君,赵丹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里名为偏殿,实际上是赵丹平日里办公的书房。

    房间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和赵丹寝殿之中一模一样的错金银青铜龙凤鹿首案,书案上摆放着不少竹简和帛书,都是宦者令贤让人从寝殿刚刚搬过来的。

    书案上还摆放着一个样式精巧的小型陶器香炉,这个香炉大约也就只比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大上一些,外部被漆成了黑色,中间的部分镂空,顶部却又有一条红色的游龙,乍看过去似那红龙盘踞在一团黑云之上,活灵活现。

    丝丝香气便是从这香炉中“黑云”之下一个个镂空的小洞之中冒出来,让整个偏殿的空气之中都有着一种淡淡的馨香。

    在房间的一侧还摆放着三排精致的青铜编钟,每一排编钟的数目各不相同,从左至右宛如一幅渐渐增长的柱状图,每一个编钟看上去都十分的精巧。

    在编钟的旁边还有其他的架子,分别摆放着琴、笙、瑟以及悬鼓,都是战国时代的乐器,这些全都是给原本的那位赵丹在闲暇时候来自娱自乐、放松身心的。

    除此之外,偏殿之中再无他物。

    赵丹才刚刚坐下,王宫的侍女们就端来了早餐。

    赵丹看了一下,觉得虽然像什么爵啊、鼎啊之类的餐具看起来怪怪的,但是用起来还算顺手,而且竟然也有两个肉菜一个素菜以及一个汤,组成了三菜一汤、有荤有素的经典搭配。

    “不过这狗肉的腥味还是有点重啊,而且烹饪的手法也不太对。”赵丹用匕著将鼎中的一块狗肉送入口中,嚼了半天之后摇头晃脑的做出了点评。

    但说归说,片刻之后,所有的食物还是被赵丹好像风卷残云般一扫而空。

    大清早的起来就开会到中午,换谁都饿啊。

    终于吃饱之后的赵丹满意的打了一个饱嗝,突然感觉这两千多年前老祖宗们吃的东西,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虽然说烹饪的手法差了点,也没有那么多调味料

    宦者令贤适时的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大王,是否宣赵括、苏代两人觐见?”

    赵丹点了点头,道:“先宣赵括吧。”

    当听到殿外传来的那阵脚步声之时,赵丹的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终于可以见一见这个以“纸上谈兵”闻名了两千年的坑爹货了!

    片刻之后,一名年轻人大步的走到了殿中,朝着赵丹躬身行礼问安。

    这就是赵括了。

    赵丹仔细的看着赵括,赵括此时的年纪其实并不算大,二十七八左右,连三十岁都没有到,头顶带着一顶貂尾蝉纹武冠,浑身上下穿着的是一套青色短袖窄衣,腰间束着皮带,上面还有着带钩,脚下则是一双黑色皮靴。

    赵括这套装扮和此时中原其他国家所习惯的那种“华夏衣冠”,也就是宽袍大袖长衣的风格完全不同,属于赵国特有的,自赵武灵王改革以来才出现的“胡服”。

    不得不说,这赵括人长的是真的帅,再加上这一身精神头十足又透着贵气的衣冠,任谁看了这赵括都要忍不住称赞一句:“好一个英俊潇洒伟男儿!”

    虽然之前记忆之中就有一定印象,但是当赵丹见到这赵括的时候,心中还是忍不住感慨了一番。

    也别说为啥这么多人瞎了眼力挺赵括,就人家赵括这般模样,一眼看去这头上那就顶着四个大字年轻有为!

    赵丹摆了摆手:“不必多礼,坐。”

    赵括依言立刻坐了下来,这家伙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取代廉颇的愿望已经成为了泡影,整个人眼中都充满了斗志,还以为自家大王找自己是来进行一番战前勉励的。

    赵丹看着赵括这副模样,心中也是有点不忍打击他的积极性,别的不说,这赵括对赵国的忠心那是绝对没话说的,能力嘛只能怪他命不好,碰到了战神白起吧。

    “赵括,寡人方才已和诸卿商议过了,换将一事,暂不可行。”

    赵括闻言身体一震,年轻的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显然根本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整个人直接呆住了。

    足足过了老半天之后,赵括才回过神来,用不敢置信的语气问道:“臣敢问大王,为何做此决定?”

    赵丹这时候也是有点不好意思,因为脑袋里面的记忆来看,没穿越之前的那个赵丹其实已经答应过赵括要换将了,所以这其实算是赵丹的出尔反尔

    但是赵丹是真没办法,毕竟都知道赵括必败了,总不可能还硬要让他上吧。

    赵丹突然抬高了嗓门:“来人,上图!”

    正所谓没图你说个那啥,所以图还是得有的。

    片刻之后,一副绘在帛书上的地图就摆在了赵丹的案前。

    这是一副长平战场地形图。

    赵丹指了指地图,对着仍然沉浸在震惊之中的赵括道:“来,且和寡人推演一番,你为赵军,寡人为秦军。若你胜寡人,寡人依旧以你为将。”

    原本已经有些垂头丧气的赵括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大王有命,臣岂敢不从?”

    在赵括看来,这一次自己是赢定了。毕竟论起这种推演,就连赵括的老爹,当年赵国第一大将赵奢都不是赵括的对手,否则的话赵括也不会被司马迁特地描述为“言兵事,天下莫能当”了。

    于是赵括自信满满,在地图上指点江山:“臣若领兵,则先整军,统合诸将各军,待诸事完备后,以主力过丹河,分三路直取光狼城、东西二章城!届时我军锋锐,则秦军必不能当!”

    “哦?”赵丹微微一笑,突然伸出了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条大大的弧线,从秦军的大营绕了一个大圈,直接绕到了赵军大营身后:“若秦军在你猛攻之时诈败后撤,同时出一支奇兵,数量约莫两万五千人,自丹河北空仓岭一线绕后突袭百里石长城,你待如何?”

    赵括身体猛的一震,死死的盯着赵丹所划出来的这条路线,老半天才道:“大王用兵果然出乎臣意料之外,看似不可能,可细细思之却似可成功若如此,则我军右后翼百里石长城一线必定失守,但我军于大粮山处囤积众多粮草,形势虽不利,却仍可支撑。”

    “是吗?”赵丹又是一笑:“若秦军于遣奇兵偷袭百里石长城之时,再派一军自小东仓河谷一线突入,将你部主力和大粮山分割开来,使你部主力完全落入秦军重围,既不能后撤亦无法获得粮草,你又当如何?”

    赵括闻言又是一震,双眼瞪得几乎都要从眼眶之中凸出来了,双手更是紧紧握拳青筋毕露,额头更是汗如雨下。

    足足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赵括突然长叹了一口气,整个人颓然低头:“大王用兵,神鬼莫测,括败了。”

    看着面前这犹如斗败公鸡一样的赵括,赵丹的心中其实也没有多少愉悦之情,毕竟这赵括虽然确实是纸上谈兵了一点,但由此也可见赵括的军事理论还是很扎实的,磨练磨练或许还是可以成器的。

    所以赵丹拍了拍赵括的肩膀,温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也不必将此放在心上,寡人欲任命你为裨将,率军前往长平,于廉颇大将军账下听命,你可愿意?”

    赵括闻言立刻抬起了头,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深深的低下了头:“臣,领命!”

    看着赵括离去的背影,赵丹也不由得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感慨:“白起啊白起,你果然不愧军神之名,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啊。”

    刚才赵丹和赵括推演的时候,用的其实就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白起所亲自指挥的战术。

    白起在长平之战中运用的这种大范围包抄穿插的围歼战、运动战战术,直到建国前的历次战争中都还在被我军各大名将、名帅们所使用。

    在孟良崮战役围歼七十四师张灵甫所部,以及后来更大规模、双方参战数超过百万人的淮海战役之中,开国大将粟裕把这种战术可以说是用得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杰作。

    淮海战役和长平之战,中间可是隔了整整两千年啊!

    由此你就可以知道白起的战术思想,对于春秋战国这个时代来说到底先进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这就是为何人们常说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独一档,其他人次一档的原因了。

    和这样的一个对手来对抗,实在是压力山大啊!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会心情,然后发出了下一个命令。

    “召苏代入殿!”

第八章 苏代

    片刻之后,一名宽袍大袖、两鬓斑白、行走之时颇显儒雅君子之风的男子大步进殿,朝着赵丹躬身行礼:“苏代见过大王。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赵丹看着面前的苏代,心中再生感慨,又见到一名历史上的牛人了。

    苏代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苏代的哥哥苏秦,就是一个可以说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了。

    张仪、苏秦,一在秦国献连横之策,一在东方六国行合纵之道,这两人一东一西双星闪耀,绝对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出色的两位纵横家。

    事实上苏家出名的并不止苏秦一人,苏秦的两个弟弟苏代、苏厉同样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纵横家,当时的人们将这三兄弟并称为“三苏”,风头在纵横家学派中一时无二。

    在这三兄弟之中,苏秦早已亡故,苏厉则在齐国担任客卿,只有苏代正好是在赵国。

    而苏代此人,便是赵丹心中出使齐国借粮的最佳使者。

    为什么要选苏代呢?

    首先,苏家三兄弟虽然是东周洛阳人,但是无论是苏秦也好,苏代也罢,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扶燕灭齐。

    苏秦不用说了,这位伟大的纵横家在六国合纵失败之后的余生里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扶燕灭齐,甚至苏秦本人也因此在齐国遇刺身亡。

    而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同样继承了哥哥的遗志,由于在田单复国之后燕国想要单独灭亡齐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苏代努力的方向就是让燕赵同盟,然后共同对付齐国。

    有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成语“鹬蚌相争”,就是苏代为了阻止赵国伐燕而劝说赵丹老爹赵惠文王所产生的典故。

    在这个典故里相争的鹬和蚌指的就是赵国和燕国,最后赵惠文王也确实因此停止了那次征伐燕国的战争。

    单凭嘴炮就能说服赵丹老爹、一代明君赵惠文王,由此可见苏代的能耐。

    因为阻止了这一次赵国伐燕,所以苏代得到了当时燕国国君燕惠王的信任,一度成为燕国重臣。

    但在十二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72年)燕惠王被燕国将军公孙操所杀,在公孙操立燕武成王为国君之后,苏代作为燕惠王的亲信也就只能逃到赵国,被赵丹的老爹赵惠文王封了一个客卿的虚职,就此定居邯郸。

    在那之后的几年,苏代虽然仍旧积极奔走各国之间,然而却成效甚微,又不得赵国国君的信任,所以他本人也渐渐有些灰心丧气,近年来更是基本上闭门不出一副在家等死的姿态,却没想到机会竟然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

    这可是自赵丹即位以来,第一次单独召见苏代这个赵国客卿呢。

    正如曹操在《龟虽寿》中所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今的苏代虽然已是老朽之身,但是赵丹的召见却好像黑暗中的一盏灯火,瞬间就激发了这位老纵横家那所剩无几的激情。

    所以在简单的见礼过后,苏代几乎是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大王召见,所为何事?”

    赵丹见状也不由得心中好笑,知道这位老人家确实是憋太久了,都已经不淡定到了这个程度。

    但赵丹并没有立刻就开口回答苏代的问题,反而不急不忙的反问道:“不知苏卿可知寡人今日召见,究竟所为何事?”

    这就是赵丹故意的了,毕竟苏代都在家里宅了这么多年,现在年纪都六十往上的人了,谁也不知道这位苏秦的胞弟现在到底是更加老辣还是直接变成了一个老糊涂。

    所以赵丹在确定让苏代出使之前,得来一次小小的测验,如果苏代连赵丹召见目的都猜不出来,那这苏代也别去什么齐国,还是继续回家宅着等死好了。

    苏代闻言也是一愣,但马上心中了然,毕竟纵横家本来就是靠游说君王吃饭的,要是连这点揣测君王心思的能力都没有,那还纵横个屁啊,回家养猪得了。

    但苏代心中也并不慌张,毕竟在赵丹召见之前,苏代可是已经在偏殿之中等候了一个上午,也思考和揣摩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时间对于苏代来说是非常充足的。

    所以苏代微微一笑,道:“以臣之见,大王召见臣,想来是要臣出使齐国。”

    赵丹也是一愣,本以为这苏代能够猜到自己要让他出使就算是合格了,没想到竟然还能够猜对出使的国家是齐国,这就有点让赵丹意外了。

    但赵丹脸上仍然不露声色,道:“苏卿为何如此确定,寡人欲要你出使齐国?”

    苏代哈哈一笑,道:“回大王,代不过一老朽,于大王有用之处莫过于这一副尖牙利嘴也,想来大王召见必是为此。大王既以代为使,则去处非燕即齐,今燕王不能容代,故代料想此去必是临淄也。”

    苏代也说了,你找我这个老头子无非就是为了我这一张嘴,想要我的嘴巴有用武之处那肯定要派我出使,派我出使的话目的地不是燕国就是齐国,可现在的燕王容不下我,所以我这一趟去的应该就是齐国首都临淄了。

    赵丹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赞道:“三苏之名,果非虚传也。好教苏卿得知,此次遣苏卿往临淄,实乃为长平借粮一事。”

    说完赵丹也不隐瞒,就将自己打算用麦丘之地和齐国换粮的打算告诉了苏代,然后又十分郑重的说道:“若苏卿促成此事,则寡人必不忘苏卿之大功!”

    苏代听了赵丹的话之后并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陷入了一阵沉思之中。

    这位老纵横家的眉头紧紧的皱着,一双看似浑浊的老眼中精光闪烁,似乎有着千般念头在脑海中来回激荡。

    良久之后,苏代终于抬起了头,沉声对着赵丹道:“以臣之见,这麦丘之地,大王无需割于齐国。”

    赵丹闻言一愣:“苏卿此言何意?”

    苏代将身子一正,老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臣乃老朽待死之身,幸得大王看重,又怎敢不为大王效死?今大王令臣出使齐国,老臣愿以这一副尖牙利齿为大王借来半年之粮,且无需割让麦丘之地于齐国!”

    “什么?”赵丹浑身一震,随即大喜过望:“苏卿此言当真?”

    苏代斩钉截铁:“臣安敢妄言欺瞒于大王?”

    “好!”赵丹哈哈大笑,用力的一拍桌案:“若苏卿出使成功,寡人便封你为我赵国行人!”

    这个“行人”可不是我们理解的走路之人,“行人”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官职,主要负责的是国家使者之间的迎来送往,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副部长或者是驻外大使级别。

    除了相邦之外,行人这个官职绝对是苏代这类纵横家们最喜欢、最希望获得的职位了。

    苏代听到赵丹竟然拿出行人这个官职来作为封赏,心中也是激动不已,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再次做出保证:“谢大王赏识!大王且稳坐龙台,代此行必成功而回!”

    说完这番话之后,苏代便告辞离去,这位很久没有被国君启用的纵横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战国这个阔别已久的舞台上再次闪耀自己的光彩了。

    而看着苏代离去时那苍老却无比挺直的身影,赵丹的心中也是相当感慨,本以为这苏代能够成功借粮就不错了,没想到苏代竟然还给了赵丹这么一个意外之喜。

    作为国君,赵丹又何尝希望把麦丘之地这片赵国士兵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土地还给齐国?只是形势逼人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如果苏代真的能够在不割地的情况下向齐国借来粮草,那么赵丹觉得自己封给苏代的这个行人的官职,简直是太值了!

    等到苏代离去之后,赵丹此刻为了应对长平之局所做出来的“微操”,就都暂时告一段落了。

    首先,赵丹并没有让赵括换掉廉颇,而是坚持以廉颇为将,坚持固守防线的策略,这样就算是白起也很难攻破赵军防线,长平之战的局势至少暂时是稳住了。

    而且就算最终稳不住,以廉颇的能力,想必也不会发生一场赵括领军时那种全军覆没的大败。

    其次,赵丹分别向魏、楚、齐三国派出的三个使者,也同样是有可能改变长平战局的重要手段。

    魏国出兵、楚国出兵、齐国借粮,这三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发生,赵国在长平的不利局势都会大为好转,秦国的应对也不会再像现在这么从容。

    在赵丹想来,自己怎么着也是一个穿越者,多少也该有点主角光环什么的,这三管齐下如果没有一个是奏效的,那自己也未免太衰了吧?

第九章 赵胜

    就在龙台会议结束之后不久,一辆由两匹骏马所拉的轩车缓缓的驶出了宫门,这辆马车装饰华丽,拉车的骏马毛色纯白,再加上马车旁边那前呼后拥数十名护卫的架势,一望便知是某位达官显贵的座驾。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马车之中这位大腹便便、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便是刚刚和赵丹开完会的赵国相邦、平原君赵胜。

    邯郸城实际上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西南边的宫城,另外一部分则是东北边的郭城,两座城池一大一小互不相连,形成了一个倒过来的“吕”字。

    如今结束了会议的赵胜正是从宫城离开,朝着郭城而去,由于宫城和郭城之间尚有一段距离,所以赵胜已经习惯在马车驶过这几里地的路上思考一些刚刚产生的问题了。

    “总觉得大王似乎有些不妥啊”赵胜摸着自己的长须,眼中闪耀着丝丝精芒。

    虽然说在历史上常被人诟病为目光短浅,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这位历史上曾经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两朝之中都曾经长时间担任过相邦一职的平原君,他的政治敏感度是非常高的。

    对于赵丹这个既是侄子也是国君的人,赵胜自认为是比较了解的。赵丹的缺点就是沉不住气,而且耳根子也软,但赵丹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只要做出了决定,就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

    照这个道理来说,既然赵丹已经任命了赵胜为相,那么公族派接下来就应该大获全胜,廉颇应该会被撤换,赵括应该可以走马上任。

    可偏偏事情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今天的赵丹一反常态的驳回了赵括的任命,而且竟然还提出了割地求粮这样的举动,完全就是力挺布衣派的架势。

    先把公族派的头头扶上相位,然后又在会议之中全盘驳回公族派的提议,这种给一颗甜枣然后打一巴掌的手法,根本就不应该是赵丹能够玩出来的。

    “大王究竟意欲何为呢?”赵胜忍不住摇了摇头,感觉有些头疼。

    直到回府的时候,赵胜都没有得到答案。

    在回到府中之后,赵胜想起了赵丹之前在会议上的吩咐,于是便去派人叫来了毛遂。

    片刻之后,一名衣裳朴素的中年男子来到了赵胜的面前,恭敬行礼:“臣毛遂见过君上。”

    赵胜眯着眼睛,仔细的打量着这毛遂,左看右看,却是如何也看不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平原君赵胜和其他三位公子一样,都喜欢养士。

    “士”这个阶层,在战国时候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它是周朝贵族系统里面最低级的存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乎已经没有了什么荣耀或者地位可言,充其量就是一种“老子祖上也阔过”的证明,士人和平民们一样,也是要去努力拼搏奋斗的。

    当然了,士人毕竟怎么也是贵族中的一员,所以比起平民来说还是有着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大部分的士人都能读书会写字。

    在这个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时代,单单能读书会写字就已经是一种本事了。

    由于此时并没有科举这种面对全天下选拔人才的机制存在,所以士人们想要出头,就不可避免的要去争取名声以及大人物的赏识,这才能够有机会登上更大的舞台。

    而像平原君这样的大人物,也希望通过招揽这些士人来得到更良好的名声,而且也能够从这些士人里面选出一些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这里的士又分为好几种,其中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术士等等,但这毛遂却什么都不是,就一个普通的食客而已。

    毛遂当了三年的食客,一点名声都没有,通常来说这就证明了他就只是一个混饭吃的家伙而已。

    但如果真的只是一个混饭吃的家伙,那为什么国君赵丹却偏偏要点名这个毛遂跟着虞信去楚国说服楚王元呢?这说不过去啊。

    让赵胜惊讶的是,毛遂竟然还先开口了。

    “臣闻君上将往大梁一行,臣欲随君上同去,不知可否?”

    作为一名不受关注的门客,毛遂别说像今天这样的单独召见了,就是平日里想和主君赵胜说几句话都没资格,因此自然不会错过今天这个机会。

    赵胜目光一转,心生计较,何不就此考这毛遂一考?于是便道:“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

    毛遂道:“三年于此矣。”

    赵胜又道:“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赵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男人的能耐就好比是浑身上下脱光了只穿着紧身小内时候胯下的那个“凶器”,你要是真的“器大活好”,那么你的“凶器”鼓起来的时候就很挺、很膨胀、很高很直、很显眼,大家就都看得到。

    而你要是不够“器大活好”,那么你的“凶器”鼓起来大家就没什么反应(因为太短太小),你都在我这三年了,我都没听说过有谁来称赞你的凶器(才能),由此可见你不够器大活好,所以你还是别去了。

    毛遂微微一笑,道:“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毛遂也说了,不是我的那话儿不好,只不过是我之前都穿着衣服,没有把我的“凶器”露出来罢了,如果你给我一个机会来展露我的“凶器”(才能),那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赵胜眉毛微微一挑,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情,心道:“这毛遂似是确有不凡之处啊。”

    要知道赵胜可是赵国的相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后世华夏朝总理那般的大人物,身上是有着很重的官威的。

    平常的食客见到赵胜都是唯唯诺诺,连头都不敢抬话都说不清楚,更别提像毛遂这样侃侃而谈了。

    别的不说,就说两千年以后的华夏朝,又有几个人能够在总理的面前镇定自若,侃侃而谈,而且还说得有条有理的?

    单凭这一番话,那就证明了毛遂至少是有点本事的人。

    一想到这里赵胜就有点郁闷了,因为现在虽然证明了毛遂这个人能用,但偏偏赵胜之前已经答应了自家的国君赵丹,要把毛遂借给虞信去出使楚国。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赵胜又能怎么办呢?

    于是赵胜只能道:“毛遂,吾已将你借予虞卿出使楚国,你务必好好辅佐虞卿,万勿坠了吾和赵国之威名。”

    毛遂闻言也是一愣,心道我是来让你带我的,怎么你还把我借给别人了?

    但主君有命,毛遂这样的门客自然也是不得不从,于是毛遂只能道:“臣领命。”

    看着毛遂离去的身影,赵胜的心中更加的烦躁了。

    虞信可是布衣派的大臣,从立场来说是赵胜的政敌,所以毛遂越有本事能够帮到虞信,赵胜的心中反而越是不爽。

    而且现在赵丹让公族派的赵胜出使魏国,让布衣派的虞信出使楚国,估计也有让两派在外交舞台上比试一番的意思。

    从这个立场来说,赵胜心里反而更加希望毛遂就是一个废物,而且越废越好。

    可偏偏这个由赵丹钦点的毛遂,看上去却真的有几分本事的样子。

    赵胜忍不住再次嘀咕了一句:“大王却是如何知晓这毛遂的?”

    就在此时,一名容颜艳丽的中年贵妇出现在了赵胜的身边,温言道:“君上,该用餐了。”

    这位中年贵妇就是赵胜的正妻,也就是魏王圉和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同胞姐妹。

    赵胜看了自己的大老婆一眼,突然又想起了今天赵丹在会议上的叮嘱。

    “若平原君出使魏国,寡人希望君候夫人能书信一封于信陵君,信中务必言辞激烈,夸大我赵国之危情,否则君候或将无功而返。”

    赵胜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夫人显然看出了赵胜的不对劲,温言道:“君上可有心事?”

    赵胜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勉强的笑容:“夫人多虑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赵胜站起身来,和夫人一起走向了用餐的厅堂。

    至于赵丹之前的叮嘱,赵胜却是不想照办了。

    这国家大事,我赵胜出马还怕办不到?竟然还要一个妇道人家去写信求情,算什么破事嘛!

第十章 邯郸

    就在苏代走后不久,偏殿之中的赵丹招来了宦者令贤:“且去备车马,记得不要大张旗鼓,寡人欲微服往郭城一行。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贤闻言微微吃惊,因为在贤的印象之中这还是赵丹自登基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宫。

    但贤毕竟是服侍过两代赵王长达几十年的人,经验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了,所以在短暂的愣神之后立刻就应了下来:“唯。”

    二十分钟后,换上了一身常服、看上去就好像一名寻常贵族公子哥的赵丹坐在一辆看上去华丽但却并不十分显眼的马车上,由几名同样换上了寻常装束的侍卫护卫,离开了宫城大门,朝着数里之外的郭城而去。

    如果要在这个时代评选一个“十大最繁华城市”,那么这座赵国的都城邯郸绝对是榜上有名,而且还是非常靠前的那一种。

    《管子乘马》里曾经说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这句话就是说,想要建立国都,那就得找一个依山傍水、水草丰美的地方,地势不能太高不然不方便取水,但也最好不要太低否则有被水淹的危险。

    邯郸城位于赵国东南平原之上,西面是太行山,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河流过,同时又地处交通要道,可以说在赵国之中是一个地理位置绝佳的立都所在。

    而事实上赵国邯郸、燕国武阳、齐国临淄、魏国大梁、东周洛邑等都是这个时代的大城市,人口动辄几十万人,即便是在近代都能算是不折不扣的大都市了。

    齐国人晏子在出使楚国的时候曾经这么在楚王面前说过这么一句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这意思就是临淄城里的人已经多到了大家一起举起袖子就能让天空变阴,一起甩汗水就能直接下一场雨,走路都是摩肩接踵的你踹我我踩你。

    但随着五国灭齐这场浩劫之后,曾经的战国第一强国齐国和临淄这座曾经的战国第一城一起遭受了重创,不复往日光景,反倒是邯郸城伴随着赵国这些年来的崛起越发的繁荣兴旺,大有后来居上成为如今战国第一城的趋势。

    而赵国又是东方六国之中此时军事实力最为强盛的国家,所以邯郸的这些年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来作为屏障的话,那么什么经济发展国家崛起就是一句空谈和笑话。

    由于换了常服,所以赵丹的马车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并不起眼,很快就从邯郸的南门进入了邯郸城之中。

    刚一进城,赵丹就下意识的捂住了鼻子。

    以西方世界的历史来说,像法兰西王国的都城巴黎,奥地利大公国的都城维也纳,大英帝国的伦敦城都可以说是当时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而这些城市也都和此刻的邯郸城一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臭。

    对,臭气冲天的臭。

    由于并没有系统的城市排污系统,邯郸城之中数十万人所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和排泄物就没有一个很好的去处,于是长年累月之下,一股弥漫在空气之中各个角落的臭味就由此而来了。

    捂着鼻子的赵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发现所有人都是面色不变,看上去已经习以为常了。

    赵丹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东西虽然没有雾霾毒,但是比雾霾可是要熏鼻子多了。

    看来在建设下水道工程势在必行啊,以后在下水道系统没有建好之前,自己还是少来几趟郭城吧,这种公园旱厕的味道,咱们现代人的鼻子可真受不起这罪啊。

    当然了,赵丹之所以来到郭城,倒也不是吃饱了没事干。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既然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了赵国的国君,赵丹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体察民情的赵王,那么到邯郸城里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无疑就是体察民情最简单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坐在马车上的赵丹开始打量起周围的一切。

    除了身为赵王的赵丹所居住的宫城之外,这座面积远胜于宫城的郭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邯郸城。

    这里并不像后世那般到处是小区到处是商铺写字楼,而是被分成商业区、手工业区、居民区等等几个部分,每一个地方都有着严格的用途划分,把整个郭城分成大大小小好几十个不同的方块区域。

    而且由于工商业的兴旺,邯郸城的流动人口也非常的多,在邯郸城之中你可以见到许多来自其他诸国的商贾和人们,可谓是足不出户便了解各国时尚风向。

    赵国所特有的短袖胡服自不必说,其他还有融合了东夷风格的齐人,和赵国差不多但是服饰没有赵国这么开放的楚国人,死死板板大热天还要穿着宽袍大袖的燕国人,一身黑色匆匆低头而过的秦国人等等,不一而足。

    赵丹一路观察下来,发现无论是赵国人也好,又或者是其他六国人也罢,似乎都没有受到赵国正在和秦国于长平一线对峙的影响,大部分人脸上的神情都是比较的轻松,走起路来步伐也很轻快。

    毕竟春秋战国这几百年的仗打下来,基本上也都麻木得差不多了。

    但只有赵丹自己才知道,如果长平之战一败,秦国人就会立刻挥师进军邯郸,到了那个时候,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战国大城就要开始它的衰落之路了。

    “长平,决不可败!”赵丹下意识的微微握紧了拳头。

    和平,永远是最可贵的东西。

    一想到长平之战,赵丹的心中一下子就没了继续逛下去的心思,而是开始默默的思考起自己的对策来。

    如果说秦国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子的话,那么曾经轮流称霸中原地区晋、楚、魏、齐、赵五国就是镇压住秦国的那五根手指。

    如今其他的四根手指都已经松动和崩坏,一旦赵国这最后的希望也顶不住的话,那么东方六国就再也无力抵挡强秦的入侵。

    赵丹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之前的安排虽然也算不错了,但是想要和秦国放对,手段总是要越多越好才是啊。

    得再想点办法。

    赵丹正出神间,马车已经驶出了被人流挤满的邯郸城主干道,来到了一条同样宽阔,但人流却相对稀少的大道上。

    在这条道路的两旁有许多豪华无比的府邸,一个个占地颇广,装修得十分大气,雕梁画栋,朱漆红墙,突出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

    赵丹心中一动,知道这里就是赵国大人物们居住的地方了,像今天和赵丹开会的几个大臣,他们的府邸也都在这条大街上。

    赵丹随手一指路边一座府邸,问道:“此乃何人府邸?”

    侍卫答道:“回大王,此乃都平君之府。”

    “都平君田单?”赵丹心中一动,心道这还真是够巧的,于是便开口道:“走,敲门去。”

第十一章 田单

    田单府。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通常来说,当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一般都是主人坐在上首客人坐在下首。

    但今天这个客人的身份实在是过于特殊,以至于就连田单这样的赵国封君、曾经的相邦都不得不敬陪末坐。

    这个让人意外的不速之客,当然就是赵丹。

    赵丹此刻坐在上首位置,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下首的田单。

    这是一个身着高冠博带、紫色衣衫、面容有些清瘦、相貌平和、两鬓已经有些斑白的男子。

    这也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一个牛人啊。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几年,想要评选一个当时的四大名将出来的话,那么秦国白起、赵国赵奢、燕国乐毅和齐国田单四人绝对是当之无愧,不做他人之想。

    司马迁在《史记田单列传》里是这么评价田单的:“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人开户;后如脱兔,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司马迁这句话就是说,田单这个人不但能够堂堂正正的和敌人交兵,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出奇制胜,他的用兵千变万化有正有奇,可以说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是对手根本无法预料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而且田单这个人还相当的忠君爱国,在用反间计逼走乐毅、火牛阵大破骑劫之后,田单率领着齐军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瞬间席卷整个齐国大地,完全收复了被燕国占领的所有国土。

    到了这个时候,田单在齐国的声望之高已经达到了巅峰,手中又掌握着齐国唯一一支大军的军权,本身又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血脉,只要田单愿意的话完全可以自立为齐国国君,而且大部分齐国民众绝对是举双手双脚赞同。

    但田单并没有这么做,相反他却去莒城迎回了齐王田地的儿子田法章,将这个田法章立为新的齐王,也就是齐襄王。

    于是田单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以至于大陆诸国和齐国百姓“只知有安平君(田单),不知有齐王也”。

    正所谓功盖震主,而田单这个功劳却已经高到已经不能再高,甚至都可以说是碾压自家大王的地步了。

    所以齐襄王田法章无比的忌惮田单,终齐襄王一朝田单虽然位极人臣荣誉达到了顶峰,但始终不得重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赵惠文王要求用高唐、令庐、平原三座大城五十七座城邑来交换田单的时候,齐襄王田法章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全然不顾齐国内部众多的反对之声是如何的汹涌。

    田单来到赵国出任相邦之后,赵惠文王和齐襄王很快就先后死去。当时的赵丹初登基还年轻,因此由赵丹的生母、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威后摄政。

    赵威后是齐襄王田法章的亲妹妹,因此对于田单这个齐国娘家人还是相当信任的。在这段时间里田单的日子过得还算舒服,权力也有,也曾经领兵征讨过燕国,攻占了燕国几座城池。

    但是等到赵丹亲政、赵威后去世之后,田单的处境就迅速的恶化了。

    亲政以后的赵丹并不信任田单这个齐国人,所以田单这个相邦很快就被架空,虽然名义上还是相邦,但实际上权力被分给了平原君赵胜和上卿蔺相如。

    在这之后田单基本上就在家中隐居,只有某些不得不出席的场合露一下面,直到前几天,当时还没有被穿越的赵丹下令撤掉田单的相位,换平原君赵胜上位。

    从史书上来看,其后的田单就再无声息,想来应该就是这么默默老死了。

    赵丹想到这里,心中不免对于这位历史名人心中多出了几分惋惜之意。

    田单,大才啊。

    只可惜齐王不敢用,赵王用不了。

    齐王不敢用前面已经说过了,那为什么说赵王用不了呢?因为此刻赵丹面前的田单,身上穿的仍然是一套标准的齐国衣衫

    这都来赵国如此多年了,却还执着的穿着齐国衣衫,这就说明了田单心中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齐国人啊。

    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他只忠于他的母国齐国,赵威后这样的齐国人也能用他,但无论是之前的赵丹还是现在的赵丹,都不敢用田单啊。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怎么用?真的用不了。

    田单这个人,实在是太爱齐国了!除了齐王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君能用他。

    田单看着赵丹,心中不免有些奇怪,你这大王前几天刚撤了我的相邦之位,现在又突然悄悄跑到我府上来,坐在这里盯着我也不说话,脸上的表情还怪怪的,这是要干嘛?

    联想到前阵子宫中传出来的“赵王好男风”之传言,田单的身体突然情不自禁的一抖,这应该不会吧,我都这么老了

    于是田单觉得不能再这么沉默下去了,朝着赵丹一拱手,道:“不知大王突然到访,可是有事吩咐于臣?”

    赵丹这才回过神来,特么的,光顾着回忆田单的光荣历史了,倒把面前这个大活人给忘了。

    虽然说敲田单的门是赵丹的临时起意,但是赵丹在决定敲门之前,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些主意,而经过了这么一小段时间的思考,赵丹基本上也有了差不多的一个打算。

    于是赵丹咳嗽一声,道:“都平君可是有好些年没有回过齐国了罢?”

    田单闻言就是一愣,心道你这不是废话吗,我这些年在赵国当这个相邦本来就被你们赵人猜忌无比,再回齐国岂不是给人攻击我的口实?

    但田单嘴里说的却是:“回大王,臣确有多年未归矣。”

    赵丹微微一笑,道:“既如此,想来都平君定也不知,这齐国灭亡之日已近在眼前了罢?”

    “什么?”田单闻言就是一惊:“大王何出此言?”

    看着田单这幅模样,赵丹心中再次确定,他的确是一心忠于齐国,否则的话以田单的涵养,本不该如此失态。

    这么好的人才摆在面前却用不了,好气啊。

    赵丹心中暗叹一声,看来只能按照之前的计划行事了。

    于是赵丹正色道:“都平君当知此刻我赵国正与那秦国对峙于长平一线。”

    田单点头,这本就是如今天下关注的大战,田单再怎么说也是赵国相邦,岂有不知之理?

    于是赵丹继续道:“以寡人来看,长平决出胜负之日,便是那齐王建身死国灭之时。”

    田单沉吟了一会,道:“大王此言,恕臣不解,这秦赵之争,似并与齐国无关。”

    “是吗?”赵丹忍不住笑了起来,片刻之后才道:“以都平君之见,当今天下除我赵国之外,可有一国能当秦国大军否?”

    田单摇头,道:“除赵军外,未有可当秦军者也。”

    秦赵两强相争,这已经是如今天下公认的事实。

    赵丹道:“今秦王稷发兵百万,来势汹汹,欲一战而竟全功,灭我赵国精锐于长平。若我赵国败北,则东方六国再无可阻强秦者。如此六国必先后覆亡,齐国又何能独善其身邪?”

    田单又是一阵沉默,片刻之后才道:“秦虽强,赵却也不弱。那秦军主帅王不过竖子尔,安能与廉颇大将军相提并论?大王此刻便定论秦国必胜,未免为时尚早。”

    赵丹笑了一笑,道:“若是那王领兵,寡人心中自然无忧。但若王只不过乃是幌子,秦军真正的主帅,其实便是那武安君白起呢?”

    “什么?”赵丹此言一出,田单再也无法淡定了。

第十二章 说田单

    这是田单第二次失态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实在是武安君白起这个名字,对于如今的山东六国来说,太过吓人。

    战必胜、攻必克、击败过所有除了秦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根据后世梁启超先生的考证,死在白起手上的六国士兵加起来超过百万之数。

    整个战国时代一共两百五十四年间,战死的所有士兵数目加起来是两百万人左右,单这白起一人就杀了超过一半!

    正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所说,白起此人是“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在这个时代他就是那高悬于天边的明月,其他同时代的人再怎么光芒闪耀,也就是一颗亮一点的星星罢了。

    正是因为白起之名如此可怖,因此即便是以都平君田单的城府,听到了这位杀神竟然已经亲临长平前线之后,也都瞬间失态,不能自己。

    片刻之后,田单才喃喃自语道:“若武安君亲临,则赵军危矣。”

    “正是如此。”赵丹的脸色同样凝重,沉声道:“都平君,以你之见,若白起为秦军主帅,则我军于长平一线主动出击,可获胜否?”

    田单断然摇头,道:“必败无疑!”

    随后田单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大王不换那赵括,竟是为此!”

    作为先前的相邦,田单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却仍旧能够有着自己的渠道得知换将一事的前因后果。

    赵丹继续道:“若寡人令廉颇死守长平,拒不出战,则都平君以为,我赵国此战胜算如何?”

    田单沉吟了一会,才道:“若长久相持,赵军有缺粮之厄,亦难言胜。”

    赵丹道:“则以都平君之见,长平之战,该做何解?”

    田单这一次沉默的时间更长了。

    良久之后,这位名震天下的将军长叹一声:“恕臣直言,若无他国援手,此战无解。”

    说出这句话,田单的心中其实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谁都知道长平之战的决策是赵丹亲自做出的,现在田单说这长平之局已经无解,那不是明摆着要打赵丹的脸么?

    再考虑到赵丹前几天才刚刚撤掉田单相位的事实,田单的这句话说小了可能会遭受责罚,说大了甚至可能因此丢掉性命。

    田单心中也是暗自叹息:“罢了罢了,吾今既为赵臣,也就当尽一些本分罢。”

    但让田单惊讶的是,当他说出“无解”这两个字之后,对面的赵丹脸色竟然连一丝一毫的波动都没有,就好像早就猜到自己会这么回答一样。

    赵丹确实是猜到了。

    或者说赵丹并不是猜到了,而是作为一个两千年之后的灵魂而早就知晓了这一切。

    以田单的水平,如果在赵丹给出“白起”这个关键讯息的情况下还看不出赵军必败的事实,那么他也就不配和乐毅、赵奢等人齐名了。

    事实上,这个结论,本就是赵丹故意要引导田单做出来的。

    为什么呢?因为赵丹下面要说的话。

    赵丹双目直视田单,沉声道:“若长平战败,则上党必不复我赵国所有,既此则我赵国西进之路已绝,南面之魏国乃我赵国盟友,北面燕王乃寡人姻亲,若寡人尚欲开疆拓土,则都平君以为寡人应攻何处?”

    田单楞了一下,随后脸色一变再变,即便万般不愿,也只能说出那个唯一的候选:“齐国。”

    既然西北南三面都不行,那么赵国能打的当然就只有东边的齐国了。

    赵丹步步紧逼:“都平君以为,赵国可胜齐否?”

    田单苦笑一声,道:“赵当必胜。”

    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自从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即位以来到现在几十年间,齐赵之间也不知道爆发了多少场战争,但绝大部分的战争都以赵国获胜并攻占齐国领土而告终。

    “吃饭睡觉打齐国”的廉颇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而且田单更知道齐国如今的国君齐王建是什么尿性的人。

    从齐王建的外交政策就可以看出来齐国根本没有想着对外扩张,既然没有任何对外扩张的**,那么齐王建又怎么可能下大力气、花大把钱去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呢?

    军队是要靠钱养着的,没钱的军队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的。君不见后世美帝身为世界第一强国,每年支出的军费同样也是世界第一吗?

    所以在田单看来,就齐王建这个不肯花钱的抠样,就算赵国于长平败北,齐国也不可能打赢赵国。

    作为一个心底热爱齐国,至今仍将自己视为齐国一份子的人,田单显然很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不希望自己的祖国被强大的赵军征伐,不希望祖国的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战争苦难之中。

    就在田单想着要怎么去阻止这一切的时候,赵丹却再次开口了:“都平君可知在寡人心中,其余诸国何者对寡人的赵国威胁最大?”

    田单想了一下,道:“必是秦国无疑。”

    “然也。”赵丹点头,道:“寡人已下定决心,若长平得胜,则寡人必交好诸国,倾我赵国之力西进,务求复我三晋河西之地,破函谷关入关中,擒秦王稷于咸阳宫前!都平君以为,寡人若行此策,所需时间几何?”

    田单思索片刻,方才不太肯定的说道:“以臣之见,若大王欲灭秦,少则十年,多则二三十年,或能成功。”

    一个“或”字,其实已经说明了田单的态度。

    赵丹笑了一笑,并没有对田单的话发表意见,而是突然开口道:“都平君可知,寡人方才已经召见苏代,命其出使齐国,务必要从齐王建手中借来使我赵军再可坚持半年之粮?”

    说完这句话之后,赵丹也不去等田单的回应,而是施施然的站起身来打道回府,田单自然不敢怠慢,亲自送出门外,目送着赵丹的马车远去。

    等到回府之后,田单来到了书房,自己一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虽然说是战国时期鼎鼎大名的名将,但是田单此人,也不是一个只会冲冲冲杀杀杀的莽夫。

    一个莽夫是不可能想得出来用反间计赶走乐毅,用连环计鼓励军心,用火牛阵大破齐军这一环扣一环的策略,并最终光复齐国的。

    田单也不缺政治智慧,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在无比猜忌自己的齐襄王田法章的手下活了这么多年却安然无恙,更不可能在政敌环伺的赵国政坛屹立数年,让早就看田单不爽的赵丹也只能借着长平一事做文章才能拿掉田单的相位。

    所以田单很快就想明白了赵丹的意思。

    首先,赵丹说了,长平如果输了,那么赵国别无选择,只能去打齐国。

    然后,赵丹又说了,长平如果赢了,那么赵国就会倾力攻秦,不会去攻打其他国家。

    赵丹这些话可以去对任何人说,但为什么偏偏跑到田单的面前来说呢?

    这其实就是赵丹的暗示“寡人知道你田单爱齐国,所以如果你不想让赵国攻打齐国的话,那么长平之战你就得想办法帮忙让寡人的赵国获胜,这样寡人就去打秦国,不会打你田单的母国齐国了。”

    那么赵丹想要田单怎么帮忙呢?田单知道赵丹是不会让自己领军的,否则也不会撤掉自己的相邦之位。而且就现在这个情况,田单去了长平,也未必就能比廉颇做得更好。

    但赵丹也不是没有给田单指路的,赵丹最后一段话已经告知田单,苏代马上就要出使齐国了。

    这是非常明显的暗示。

    田单如果想要避免齐赵交兵,那么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协助苏代完成出使齐国借粮的任务,以助力长平之战的胜利。

    “原来大王心中所想,竟是如此”田单越想越是明白,心中的惊讶也越来越浓郁。

    田单是有理由帮这个忙的。

    一来田单心系齐国,二来田单身为赵臣,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田单都应该去帮上苏代这么一个忙。

    而且帮这个忙,对于田单自己来说一点坏处也没有,反而还有好处。

    如果田单帮了苏代这个忙,不但赵国得利,齐国也能免兵灾,甚至田单本人也有可能因为这一次功劳而改善一些自己在赵国的不利处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唯一会在这件事情里受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正在和赵国交兵的秦国。

    田单会在意秦国会不会受到伤害吗?答案是当然不会!

    田单呆坐半晌,终于发出了一声长叹。

    “大王真乃不世雄主也!”

    片刻之后,都平君田单一袭正装,面容整肃,大步迈出书房。

    “来人,且备车马,吾欲往苏卿府上一行!”

第十三章 郑朱

    时间一晃,已经是数日过去。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一天,一辆马车缓缓的驶过咸阳城的街道,最终在一栋气势恢宏的府邸面前停了下来。

    一名宽袍大袖,方脸黑须,脸色严肃的中年男子走下马车,来到了府邸的大门之前。

    “劳烦通传一声,赵人郑朱,求见应侯。”

    门口的侍卫打量了一下郑朱,恭声道:“大人且稍后。”便朝着门里去了。

    片刻之后,侍卫带着一名头发花白的管家急匆匆的走了出来。

    只见这名管家朝着郑朱点头哈腰,陪笑道:“郑公,实在不巧,我家大人今早已经出门,至今尚未回府。”

    郑朱闻言,脸上的表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就好像这一幕他已经见过了一样。

    事实上这一幕他确实见过很多次。

    因为这些天来,郑朱几乎每天都要往这里跑一趟,而每天在大门处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应,甚至连侍卫躬身的角度和管家说话时一句话里的那三次必然会发生的停顿郑朱都是无比熟悉。

    对,这些家伙连台词都不带换的,这演技可以说是非常的不走心。

    郑朱,赵国使臣,奉赵王丹之命,于半月之前来到咸阳,目的是为了和秦国国君秦王稷以及秦相范睢商讨长平议和之事。

    老实说,为了这一次议和,郑朱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也有信心为赵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一定的利益。

    但除了那一次其他五国使臣一起出席的隆重宴会之外,郑朱就再也没有见过秦王稷和秦相范睢之中的任何一人,这谈判自然也是无从谈起。

    秦国人十分热情而周到的招待了郑朱,然后又极为冷淡的将郑朱忽略掉了,就好像根本没有一个叫郑朱的人待在咸阳一样。

    为了完成和谈的使命,郑朱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关系,用了很多手段。

    但一个外臣想要混入秦王宫面见秦王稷显然是很不现实的,所以郑朱思来想去,决定将主要目标放在了秦相范睢的身上。

    秦相范睢被秦王稷封为应侯,此刻郑朱所面对的这座应侯府,便是范睢的府邸。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郑朱天天来访,但每一次范睢都会用各种理由避而不见,就好像今天一样。

    在这名应侯府的管家看来,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这位并不喜欢死缠烂打的赵国使臣应该会呆立片刻,长叹一声之后离去。

    但管家并不知道的是,应侯还是前几天的应侯,可这郑朱却已经不是前几天的郑朱了。

    这一切,全都是因为数日之前从邯郸发出,以最快速度在昨天夜里来到咸阳城内郑朱手中的密信。

    两封密信。

    郑朱听到了管家的话,但却并没有像之前那般转身离去,反而是不急不忙的从怀中拿出了一张薄薄的帛书,放在了管家手里。

    “烦请将此信交于应侯,郑某可在此等候。”

    管家低头看了一眼帛书,脸上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才转身走入了应侯府的大门之中。

    反正谁都知道范睢其实就在府中,所以管家也没有一点要遮掩的意思。

    郑朱气定神闲的站在应侯府的大门之外,静静地等待着。

    一辆式样华贵,前呼后拥的马车从应侯府门前的大道上驶过,正好经过了郑朱的身边。

    有对话自马车中传出。

    “此乃何人?”

    “赵国使臣郑朱。”

    “郑朱?如此说来,他莫不是要面见应侯?”

    “想来应是如此。”

    “简直可笑,既为赵国使臣,为何不去面见大王,反来求见应侯?”

    “大王不愿见这郑朱。”

    “既大王不愿见他,那应侯又怎会见他?真是痴心妄想。”

    这番嘲讽意味十足的对话清楚无比的传到了郑朱的耳中,然而郑朱完全不为所动,依旧微笑而立,姿势优雅无比,挑不出任何毛病。

    应侯府的大门再次打开。

    管家的身影再次出现,脸庞上的震惊仍依稀可见。

    “郑朱大人,我家侯爷有请。”

    郑朱身后的马车仍然在缓缓驶过大道,但其中的对话却瞬间断绝。

    郑朱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了,这位赵国的使臣就这么微笑着,然后迈起优雅的步伐,走进了这座半个月来一直想进,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应侯府。

    片刻之后,郑朱来到了客厅,在客厅的上首主位,已经跪坐着一位身着黑衣,长脸小眼,目中精光四射,年纪在四旬左右的中年人。

    这便是秦国当今的相邦,秦王稷的头号亲信应侯范睢了。

    郑朱迈步向前,朝着范睢微笑一礼:“见过应侯。”

    和满面春风的郑朱相反,范睢的心情看上去就没有那么好了,只见范睢将手一扬,一封帛书缓缓飘落在郑朱的面前,正是方才郑朱交给管家转呈的那一封。

    “郑朱,尔信中所言,究竟何意?”

    郑朱笑容不变,拿起了这封帛书。

    上面只有一句话。

    “叹应侯死期将至,却不自知也。”

    这句话正是由郑朱亲笔写就。

    郑朱笑道:“朱之意尽在信中矣,应侯今大难临头却不知自保,反来责怪于朱,真乃奇哉怪也。”

    范睢冷哼一声,咪起眼睛盯着郑朱:“若今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休怪本侯将你逐出咸阳!”

    这还真不是口头威胁,赶走他国来使这件事情,范睢确实不是第一次做了。

    “逐出咸阳?”郑朱微微一笑,道:“好教应侯得知,邯郸王命已至,今日拜谒应侯之后,朱便将启程返邯郸矣。”

    “什么?”范睢微微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但却并没有过于惊讶。很显然,这位秦国相邦对于郑朱回国的可能性是有所预料的。

    反正郑朱这个家伙的利用价值,在那场拥有诸国使臣参与的宴会之中已经被秦王稷和范睢利用完了,也达到了使得诸国不出兵援救赵国的目的,所以郑朱走不走都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今天范睢之所以肯接见郑朱,最大的原因还是这封写着范睢有杀身之祸的信,但从邯郸传来的某些关于郑朱可能会回国的风声也同样是原因之一。

    范睢也想趁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从郑朱嘴里套出点什么东西。

    郑朱笑道:“应侯想必定欲得知,朱信上之言究竟何意。”

    范睢又是一声冷哼,道:“正要请教。”

    作为秦朝的相邦,范睢极得秦王稷的信任,在秦国可以说是权倾朝野,除了秦王稷之外一手遮天的存在。

    当年范睢刚当上秦相的时候就干过逼魏国使者须贾当众吃马匹草料的事情,如果今天这郑朱说不出个一二三四,范睢不介意让郑朱也尝尝草料的味道,然后再把郑朱赶出咸阳。

    郑朱又是一笑,看上去对于范睢的威胁并不放在心上,而是施施然开口道:“敢问应侯,武安君今在何处?”

    武安君,这是一个在战国时期并不少见的封号,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苏秦就被赵肃侯封过武安君之位。

    但郑朱此刻既然是位于秦国,面对的又是秦相范睢,所以郑朱口中的这个武安君显然指的就是那一位更出名,更为后世所知的秦国武安君,这个人当然就是

    “人屠”白起!

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

    郑朱此言一出,即便是以范睢的城府,他的眼神也是不由自主的微微一凝。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范睢的异样神情仅仅是在眼睛的最深处一闪而逝,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完全是一切如常,甚至还带着微微的一丝惊讶:“武安君?想来当是在封地养病。”

    不得不说,范睢的演技看上去相当的逼真。

    范睢说的当然是假话,事实上早在七天之前,一直号称在封地养病的白起就已经悄悄的轻车简从赶往长平前线。

    以时间来算的话,此刻长平前线的指挥权应该已经从左庶长王手中移交给白起了。

    但是作为秦国的相邦,范睢当然不可能对赵国的使者郑朱说实话。

    即便范睢本身并不同意用白起换王,但是毕竟这是秦王稷的决定,范睢也不至于连这保密的事情都做不到。

    郑朱见状笑了一笑,气定神闲的说道:“应候此言差矣,以朱之见,想必此刻武安君已至光狼城多时矣。”

    光狼城,便是长平前线的秦军大营,所以郑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范睢别特么给老子装蒜了,我已经知道你秦国白起到长平了!

    郑朱话音一落,范睢的脸色瞬间就是微微一变。

    为了欺骗赵国,整个“白起换王”的计划知晓的人不超过一个巴掌,除了秦王稷和范睢这对君臣之外,其他知晓该计划的人寥寥无几,而且无一不是秦国重臣,都是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泄密的那种。

    但这明明天衣无缝的计划,为何却被郑朱如此肯定的一口叫破?

    范睢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位秦国相邦的笑声相当的爽朗,甚至都传出了大厅之外。

    “郑朱,论起信口胡诌,汝确是有独到之处啊。本侯乃秦相,武安君至长平一事,本侯为何不知?简直是胡言乱语!”

    郑朱眉毛微微一扬,脸色似笑非笑:“应候竟不知此事,也难怪应候不日便将人头落地了。好教应候得知,秦国派往我赵国所散布谣言者,均已被我王派人擒获,并已全数腰斩弃市!”

    范睢重重的哼了一声,看上去相当的不以为然,甚至懒得对郑朱这句话做出评价。

    但实际上,此刻范睢的心中却是翻江倒海,掀起了滔天巨浪。

    如果郑朱之前叫破白起已至长平这件事情还可以认为是靠猜的话,那么现在郑朱都已经明明白白的说出了秦国派出间谍前往赵国散布谣言和离间这件事情,两者结合之下,已经足够证明郑朱以及郑朱背后的赵国确实是已经掌握了证据,知道了秦国的暗中谋划。

    因为“白起换王”这个计划,本来就是要配合“赵括换廉颇”一起进行的,现在看郑朱这个样子,很显然“赵括换廉颇”这个计划,已经是彻底的失败了。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范睢觉得,这一定是秦国内部出了奸细。

    否则的话,就算派去赵国的那些间谍被抓住了,顶多也就是“赵括换廉颇”计划的失败,根本就不可能连白起去长平这种只有秦国最高层几人才知道的绝密情报都给泄露了。

    范睢的眼睛微微眯起,目光中一道杀气闪过。

    到底是谁,把如此至关重要的情报告诉了赵国人?

    长平一战,赵国固然是全力而为,秦国其实也同样是倾国出击。

    如果赵国的情报渠道已经侵入到了秦国的最高层核心,那么长平这一战,秦国就真的是非常危险了!

    范睢的脸色渐渐的变得难看了起来。

    然而范睢并不知道的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把这个情报泄露出来。

    在郑朱所接到的两封密信之中,第一封密信源于赵国所有高层在之前会议上的决定,那就是要求郑朱回国,和秦国的和谈取消。

    而第二封密信乃是郑朱的国君赵丹亲笔写就,正是这第二封密信上,清楚无比的点明了所有秦国的阴谋,以及郑朱所应该做出来的应对。

    郑朱在下首察言观色,看到范睢这一副吃了苍蝇的表情,立刻就明白了自家大王在信中说的确实就是一点错都没有。

    白起,真的已经去了长平!

    想到这个名字,郑朱的心中也不禁涌起一丝恐惧。

    但郑朱转念一想,我赵国也有廉颇这等大将,未必就输了你秦国武安君,更何况我家大王英明神武,早已识破了你秦王稷和范睢的阴谋诡计。

    我怕你个鸟!

    一想到这里,郑朱心中的恐惧不但瞬间被驱散,就连嘴角的笑容都显得更加浓郁了。

    通过之前的一连串话语,郑朱已经根据赵丹的吩咐,在范睢的心中打下了一根钉子,一根绝对能够让范睢变得疑神疑鬼的钉子。

    根据正常的逻辑推理,肯定要有一个泄密者才能够导致计划泄露。

    所以接下来范睢和秦王稷一定会去想法设法的找出这个泄密者,如此一来的话秦国的高层之间就一定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甚至是内讧。

    但范睢和秦王稷绝对没有想到的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泄密者,有的只是一个从两千年后穿越过来的,对这一段历史了如指掌的穿越者赵丹!

    在郑朱接到的这第二封由赵丹亲笔写就的密信之中,清楚的写明了一个计划,一个由赵丹所构思并且策划的计划。

    郑朱现在已经完成了这个计划之中名为“挑拨”的第一步,所以郑朱接下来所需要执行的当然就是这个计划的第二步离间!

    于是郑朱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范睢,继续微笑开口道:“朱有一言,请应候静听。武安君者,国之利器,秦之重臣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乃武安君之谓也。然今武安君已至军功爵位之巅,若再于长平立下大功,应候以为秦王当以何位赏之?”

    郑朱这一番话,那就是**裸的诛心之言了。

    郑朱的意思非常的明白,白起这个人,战功加起来特么有三四层楼那么高,放眼整个天下都无人能比,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白起现在就已经是最高级的封君彻候,完全是升无可升了。

    那么我郑朱这里想请问一下你范睢大人,你觉得白起如果再在长平立下不世之功的话,秦王稷还能给他什么像样的封赏呢?

    范睢听了郑朱的话,脸色突然变得更加的阴沉,整个人目光越发阴冷,简直已经要化身为一头择人而噬的饿狼了。

    也不怪范睢的城府不够,因为郑朱所言,正是范睢心中最大的心病!

    如果白起真的在长平立下不世之功,那么秦王稷有什么像样的、匹配得上这一份战功的封赏吗?

    有,而且只有一个。

    这个足够匹配得上白起不世之功的封赏,就是秦国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相邦大位。

    而如今的秦国相邦,恰恰好好、正正巧巧就是坐在郑朱面前的范睢!

第十五章 秦国政坛

    范睢和白起之间的恩恩怨怨,虽然并不被后世之人所熟知,但是如果仔细去探讨研究的话,让小说家去写上一部两三百万字的小说应当是问题不大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一切的开端,都要从秦王稷即位的时候说起。

    在秦王稷之前的秦国国君是秦武王赵荡,这是一位年轻有为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堪称主角模板的出色国君,但却因为一时脑热,跑去洛邑举那个周朝象征天下的九鼎,被大鼎给活活压死了

    赵荡干的这件蠢事,应该能够被评选为“战国十大脑残行为”之首。

    赵荡死后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子嗣,于是他的兄弟们就围绕着这个秦国王位展开了争夺,最后是赵荡的弟弟赵稷在自家舅舅、当时秦国重臣魏冉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赵稷也就是如今的秦王稷(秦昭襄王)。

    秦王稷上位之后,就把帮助自己上位的首功之臣舅舅魏冉封为穰侯,并让魏冉出任秦国相邦,然后又把秦王稷自己的生母,魏冉的姐姐芈八子(《芈月传》女主原型)封为宣太后。

    但这还并不是结束,年轻的秦王稷为了依靠母亲娘家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王位,又把自己另外一个舅舅,芈八子同父同母的弟弟芈戎封为华阳君,把自己的两个兄弟(芈八子生的另外两个儿子)封为泾阳君和高陵君。

    这样一来,宣太后芈八子不但自己的一个儿子当上了秦国国君,并且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儿子都是秦国的封君,这一家人可以说是在秦国权势滔天,无出其右者,于是人们便将宣太后芈八子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合称“秦国四贵”。

    这秦国四贵到底贵到什么地步呢?从秦王稷登基伊始,直到秦王稷驱逐四贵,期间整整过去了四十一年。

    在这四十一年里,四贵对秦国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甚至还有可能超过了秦王稷本人。

    在这四十一年里,你去秦国办事,秦王稷本人说的话,那还真就不一定比四贵说的话要更好使。

    直到有一个人从魏国来到了秦国,通过一封上书得到了秦王稷的召见,又再通过一次会面成功的说服了秦王稷,让秦王稷终于下决心对自己的两个舅舅以及两个弟弟痛下杀手,把自家老妈这边的人统统赶尽杀绝。

    这个说服了秦王稷的人,就是如今的秦国相邦范睢。

    在经过秦王稷和范睢一番缜密的谋划之后,夺权行动正式开始,宣太后芈八子被幽禁至死,穰侯魏冉先被驱逐随后被毒杀,高陵君、泾阳君统统被赶出了咸阳,发配去了荒郊野岭,同样过上了被终身监禁的生活。

    接着是秦国政坛一番血雨腥风的大清洗,秦王稷由此彻底的将整个秦国掌控在自己手中,范睢也因此而一飞冲天,从一个客卿直接用坐火箭的速度蹿升到了秦国相邦之位。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这全都是秦王稷、范睢这对君臣和宣太后四贵一系的恩怨,又和白起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而且是大大的有关系。

    让我们看看白起的发家史。

    秦王稷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刚刚从左庶长晋升到左更的年轻秦国将军白起率领着十五万秦军东进,在伊阙之战中歼灭韩魏两国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韩魏联军主帅,魏国名将公孙喜,夺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从此一举成名登上战国舞台。

    这里有一个问题,当时的秦国也不是没有其他大将,比如说向寿和司马错。为何当时极为年轻而且并没有什么服众战功的白起能够脱颖而出,获得统帅十五万秦军和二十四万韩魏联军对战的资格呢?

    要知道当时魏国主帅公孙喜和韩国主将暴鸢(yuan第一声)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这两人曾经联合齐国名将匡章一起攻破了秦国的天下雄关函谷关,逼得秦王稷割地求和才重新换回了函谷关。

    面对这样的一对打败过自己的黄金组合,秦国人怎么就敢用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白起当主帅?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当时的白起身后站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个支持者就是秦国四贵之首,当时的秦国相邦穰侯魏冉。

    魏冉,就是白起这匹千里马的伯乐!

    正是在魏冉不余遗力的支持下,白起才能够一步步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左庶长,成长为让整个山东六国都为之颤栗的无敌杀神武安君。

    后宫之中有宣太后芈八子,朝中有相邦魏冉,军队里有武安君白起,正是凭借着这三大支柱,秦国四贵才能将秦王稷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整整压制了四十一年!

    直到范睢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

    也正是因此,秦王稷才会说出“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这么一番话。

    这都把范睢当成小爹(叔父)了,由此可见在秦王稷的心中,出谋划策帮自己扳倒老妈宣太后这一系的大功臣范睢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对于这个时候的秦王稷来说,范睢就是和周朝开国名臣姜子牙,齐国一代名相管仲一般的存在,是自己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随着范睢的得势,四贵或被杀被逐被幽禁,整个宣太后芈八子一系的势力基本上已经被秦王稷和范睢赶尽杀绝了,但却偏偏还有一个例外。

    这个例外,就是此时已经凭借着战功晋升为秦国最高级爵位武安君的白起。

    对于秦国来说,白起所立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太大了,甚至大到了明知道白起是穰侯魏冉的死党,是四贵一系的重臣,但秦王稷和范睢也没有办法直接除掉白起的地步。

    因为这个时候的白起,已经不仅仅是四贵一系的支柱了,这个男人已经通过这几十年来的东征西讨,通过自己在军中培养出来的无数忠心属下,成为了支撑起整个秦国的擎天巨柱!

    杀了白起,那就是秦国在自毁长城。

    所以秦王稷和范睢不能杀,也不敢杀白起,只能把白起给闲置起来,只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才把白起这头已经被严密监视并囚禁起来的巨兽放出来。

    于是白起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了在家“养病”的生活。

    公元前265年,在完全掌握了所有权力之后,雄心勃勃的秦王稷开始执行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

    为了执行这一战略,秦国先是派出大量使节结好齐、楚、燕三国,然后秦军开始大举出动进攻韩国野王城,准备切断韩国上党郡和首都新郑的联系。

    一年的激战下来,秦军虽然攻占了韩国中部的少曲和高平两城,但也在韩军的殊死抵抗下伤亡惨重。

    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下,秦王稷和范睢只好将在家“养病”的白起调到了前线。

    从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62年这三年里,白起率领着秦军在前线连续攻破陉城、南阳、野王等重镇要塞,终于成功的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本土的联系,让上党郡变成了一座孤岛。

    秦王稷和范睢一看这目的已经达成了,嗯,你白起现在好像又没有什么用了嘛。

    于是白起就又被从前线调离,继续回家“养病”去了。

    在白起离开之后,接替白起的就是秦王稷和范睢所大力培养的,希望能够用来取代白起的秦国新锐将领王。

    说来也巧,这个时候的王他的爵位也是左庶长,恰好就和当年白起初出茅庐之时的爵位一般无二。

    白起走后,一连串的大事接连发生,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率领上党十七城降赵,赵王丹派廉颇率军进驻上党郡,秦将王率领秦军主力在公元前260年的春天大举进攻长平赵军防线,长平之战正式爆发。

    虽然王的确算得上年轻有为,接连击穿了廉颇的两道防线,但却在廉颇所布下的第三道防线之前裹足不前,整整被阻拦了半年之久。

    这一下秦王稷和范睢又坐不住了,要知道从公元前265年到如今的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军已经在韩国境内征战了整整五年之久,别看赵国那边情况吃紧,秦国这边又何尝不是到了崩溃边缘?

    所以在无可奈何之下,秦王稷和范睢,只能又一次的把在家“养病”的白起搬了出来。

    说起来这白起还真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啊。

    但是别看秦王稷和范睢这么把白起摆弄来摆弄去的好像能够玩弄于鼓掌之中,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白起虽然只是一个人,但白起又不仅仅是一个人而已。

    白起所代表的,其实是从商鞅变法以来所确立的,被历代秦国国君坚持至今的军事制度“军功爵位制”。

    军功爵位制,就是秦**国主义的根源。

    根据军功爵位制的说法,任何一名秦军的士兵只要能够不停的立功,就有希望从最低级的公士升级到最高级的彻侯。

    白起,就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公士升级到彻侯的人,是每一名秦国士兵心中所最希望成为的那个人,是军功爵位制所树立起来的最佳偶像。

    只要白起还在不断的胜利,不断的被封赏,被升迁,那么所有的秦国士兵和将领,所有正在军功爵位制下奋斗的秦国人们,就会被不停的激励着,不停的为秦国而去战斗,去抛头颅洒热血。

    白起,就代表着秦国人的梦想。

    白起,就是“秦国梦”的最佳代言人!

    白起的身后,站着的已经不是什么派系,而是千千万万为了军功爵位制而奋不顾身的战斗着的秦国人!

    所以一旦白起在长平立下不世之功,那么这千千万万拥有着“秦国梦”的老秦人,就一定会用最发自内心的力量,去支持白起取代范睢,成为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相邦。

    今天白起能当上秦国相邦,以后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无数个人从军功爵位制中脱颖而出,出任秦国相邦。

    白起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是他们的未来,是他们的梦想!

    这样的一股力量,是身为国君的秦王稷和相邦范睢都根本无法阻挡的。

    这,就是秦国这个军国主义国家真正意义上的民意!

    民意如潮,民意滔天。

    管你是国君还是相邦,你敢挡住我的未来和梦想,我就敢让你去死!

    在这个年代,相邦从来就不是文臣的专利,武将出任相邦者,比比皆是。

    所以范睢是真的怕,他害怕真的有那么一天,立下不世之功的白起在举国上下的呼声中风光无比的登上相位,然后替恩主魏冉复仇,一脚把他范睢踹进那最黑暗的深渊之中。

    这个心病一直折磨着范睢,让范睢在无数个日夜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让范睢这么有城府的人,都脆弱到了仅仅因为郑朱的一番话就脸色大变的地步。

    说来很可笑,秦国最强大的武将白起,竟然却是秦国国君秦王稷和秦相范睢最大的心病,最大的敌人!

    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政治!

    郑朱看着脸色已经无比难看的范睢,嘴角的笑容越发的浓郁了。

    单单就范睢的这番模样,郑朱就已经知道,自己这一次挑拨离间的任务,完全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于是郑朱施施然的站了起来,施施然的朝着范睢行礼告别,然后大摇大摆的走出了大厅,再走出了应候府的大门。

    大门之外一片阳光灿烂,正如郑朱此刻的心情。

    在被秦国君臣狠狠的摆了一道之后,身为赵国使臣的郑朱,这一次可算是连本带利的讨回来了。

    爽。

    真他妈的爽!

    站在应侯府的大门之外,素来以风度翩翩著称的郑朱再也无法维持住自己的风度,仰头朝天,情不自禁的放声大笑起来。

    片刻之后,郑朱的笑声缓缓止歇,这名赵国使臣大袖一挥,长身坐入马车之中。

    “走,回邯郸!”

    当应侯府的大门在自己的视线中渐渐消失之后,赵国使臣郑朱发出了一声来自内心最深处的感慨。

    “仅一封密信,便使秦国君臣猜忌,暗生不合。吾王,真乃不世雄主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228/ 第一时间欣赏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作者:熙檬父所写的《战国赵为王》为转载作品,战国赵为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战国赵为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战国赵为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战国赵为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战国赵为王介绍:
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丹的身上。
为了摆脱将来沦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垫脚石的命运,赵丹决定还是把这个统一天下的担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好了。
但在那之前,赵丹得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此时此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最紧要关头,所以赵括换廉颇,到底换不换?战国赵为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战国赵为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