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战国赵为王TXT下载战国赵为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战国赵为王全文阅读

作者:熙檬父     战国赵为王txt下载     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一章 后宫

    邯郸,宫城。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父王,父王!”一名头上扎着小辫子、看上去年纪不过三四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举着一朵刚刚从花丛中摘出来的鲜花蹦到了赵丹的面前,用极为稚嫩的童音道:“父王,你看这花多好看呀!”

    是的,你没有猜错,“那个赵丹”留给赵丹的并不是只有赵恒和赵偃两个儿子而已。

    其实赵丹还有三个女儿,其中最小的便是赵丹面前的这位由赵王后所生的公主,名唤赵伊。

    这赵伊的名字出处,乃是来自《诗经蒹葭》之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小公主赵伊倒确实也没有辜负这句话,整个人看上去粉妆玉琢极为可爱,绝对是实打实的美人胚子。

    赵丹微微一笑,伸手亲昵的捏了捏赵伊的小脸:“这鲜花虽美,却是没有寡人的伊儿好看哪。”

    赵伊嘻嘻一笑,整个人顺势扑进了赵丹的怀中:“父王,抱抱!”

    一父一女顿时笑闹成了一团。

    在花园之中当然不止这么些人,一名身着华贵衣裳的年轻贵妇在众多宫女的簇拥下站在不远处,微笑着看着面前自家的夫君和女儿。

    这位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比起赵丹来说还要年轻一些的贵妇,便是赵国的王后了。

    这位赵国的王后名叫韩婉,是韩国的公主,当今韩国国君韩王然同父异母的妹妹,为人也是人如其名,非常的温婉娴静。

    这位王后已经嫁给赵丹差不多十年了,这些年来她把赵王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贤内助。

    赵丹和自己的小女儿笑闹了一会,就抱着还在不停挣扎的赵伊走到了赵王后的面前。

    王后见赵丹走来,便微笑着朝着赵丹施了一礼:“小童见过大王。”

    赵丹将赵伊放下,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亲,笑道:“且自己玩去,父王有话和你母后要说。”

    一旁自然有着宫人将赵伊接手,带到一边玩去了。

    赵丹看着赵伊跟着宫人而去,脸上也是充满了笑容,老实说在这几名孩子之中,赵丹最喜欢的还真就是这个年纪最小的赵伊。

    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嘛。

    等到赵伊离开之后,赵丹看了面前的王后一眼,微笑道:“王后,可愿与寡人一同赏花?”

    王后闻言笑道:“小童求之不得。”

    两人在花园之中并肩而行,随行的宫人们见两位主子有话要说,自然也没有靠前,而是远远的跟在后面。

    赵丹看着身边这名年轻的丽人,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虽然已经成亲十年,但是这名赵国王后也不过刚刚二十六岁罢了,仍然是处在女人最美丽的年纪。她身材高挑,肤色白皙,一双秒目顾盼之间极为有神,神情温柔而婉约,一举一动端庄而贤淑,正是每个男人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

    在还没有穿越之前,赵丹经常去的某个论坛之中对于女性有着一套打分标准,分别是“女活白富美,音智胸腰腿。”十个字一字一分,加起来便是满分十分。

    以这个标准来看的话,这名赵国王后的分数足可以达到九分!距离满分也不过一步之遥。

    要知道在赵丹经常去的那个论坛里,被誉为“两大女神”的志玲姐姐和圆圆姐姐,其实也不过才七分而已呢。

    所以相比于这一堆突然冒出来的儿女,更能够让赵丹适应穿越之后新角色的,其实还是这位美丽的王后

    没办法,谁叫这是一个看颜值的世界呢?

    回想起昨夜在凤台之中两人的一夜缠绵,赵丹的心中就是一阵火热,某个不可说的地方突然就出现了某种不可说的反应,顺带着连看着王后的目光也变得火热了起来。

    王后显然感受到了赵丹那邪恶的目光,俏脸下意识就是一红,轻声道:“不知大王要和小童说的,乃是何事?”

    赵丹这才回过神来,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掩饰了一下尴尬,这才干笑道:“那个王后,是这样的,寡人昨天带去你那里的桌椅,你可都试过了?”

    没错,赵丹在穿越了半个多月之后,终于对于这种跪坐的方式忍无可忍了。所以赵丹一声令下,赵国的工匠们立刻就依照赵丹交付下来的图纸,造出了桌椅。

    桌子是很简单的四方桌,椅子也是很简单的太师椅,这种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西,只要有了图纸,那还真就是分分钟造出来了。

    赵丹之所以造出这些东西,理由其实是很简单的。

    龙椅!

    我好歹也是一国国君,明显要有一张气势非凡的龙椅,然后坐在上面看着臣子们对我下跪山呼万岁,这才叫威风嘛。

    现在这种大家都是跪坐的姿势,臣跪君君也跪臣,怎么体现出我这个国君的威风?

    我赵丹这么吊的人,怎么能和别人相提并论?简直了。

    就是出于这么朴素的理由,赵丹就把椅子做出来了,既然有了椅子,那么配套的桌子自然也得一起弄出来,毕竟桌椅不分家嘛。

    在制造出桌椅之后,赵丹不但在自己的龙台这边弄了一套,而且还让人在昨天给王后所居住的凤台也送去一套,其他夫人也各自送去一套。

    王后听到赵丹问起这件事来也是一愣,随后笑道:“大王这桌椅之物,倒也颇为新奇,伊儿特别喜欢,赖在上面不肯下来呢。”

    赵丹见王后神情轻松,看上去并没有排斥这桌椅的意思,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气,笑道:“那就好,这桌椅之物还有诸多好处,王后切记要勤加使用才是。”

    赵丹的特地叮嘱也是有理由的,毕竟在这个年代王室就是被跟风的对象,只要什么东西在王宫里面流行起来,那么很快就会在贵族圈之中流行,再接着就到商人的家里,再然后就会在邯郸城里全面流行,接着就是传遍全国

    所以想要让桌椅在最短的时间里被赵国人接受,那么后宫之主王后的以身作则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王后看了赵丹一眼,虽然并不太理解赵丹的意思,但是仍然温婉的笑道:“小童遵命。”

    就在这个时候,宦者令贤突然出现在了赵丹和王后的面前:“贤见过大王,王后。”

    赵丹看了一眼贤:“卿可是有事?”

    虽然贤是个太监,但是作为服侍了两代赵王几十年的老人,赵丹对于他还是比较敬重的,说话也相当客气。

    别的不说,单就贤为赵国推荐了蔺相如这么一位大才,那就值得赵丹对贤的客气和敬重。

    而且以贤的经验阅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是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冒出来的。

    贤也不说话,只是恭恭敬敬的递上了一张帛纸。

    赵丹接过了这张帛纸,看清楚了上面的内容,然后脸色突然变得十分的古怪。

    赵王后在一旁察言观色,此刻便温声道:“想来大王必有要事,那小童就先告退了。”

    “等等。”赵丹叫住了王后,有些哭笑不得的揉了揉太阳穴:“唉,此事该怎么说呢罢了,王后且随寡人在此稍等便知。”

    说完之后赵丹对着贤一挥手:“去,把人带来吧。”

    贤点了点头,又特地对着王后施了一礼,然后才退了下去。

    大约过了差不多二十分钟,贤又带着两个人来到了赵丹和王后的面前。

    这两人为首的是一名男子,只见这名男子躬身行礼:“臣吕不韦见过大王,见过王后。”

    “嗯。”赵丹点了点头,脸色并不算太好看:“吕卿,你不去交待寡人安排与你之事,跑来王宫却是为何啊?”

    吕不韦恭恭敬敬的说道:“回大王,臣有一郭氏舞姬,愿进献于大王,供大王一乐。”

    说完吕不韦便朝着身后那女子道:“还不快来见过大王!”

    吕不韦话音一落,他身后那名身材曼妙,容颜俏丽但脸上却带着几分紧张神色的女子便盈盈走上前来,朝着赵丹行礼:“郭氏见过大王,见过王后。”

    赵丹心中此刻心中吐槽不已,这吕不韦脑子在想什么呢,不好好办事也就算了,怎么还跑来送女人了?老子可是堂堂赵王,缺你这么一个舞姬吗?你就是送点钱啊宝贝什么的我都还能高兴点呢,这让我帮你接盘算个什么破事?

    所以赵丹的语气更加不善了:“吕卿莫不是以为寡人身为赵王,身边竟然连女人都缺不成?”

    这种不善的语气任谁都能够听得出来,吕不韦如此精明之人自然更不可能听不出来,因此吕不韦这一下就有点心慌了,知道自己这一次马屁好像是拍在马腿上了。

    吕不韦满头大汗的解释道:“是这样的大王,臣见大王前两日向臣问起此女,所以臣”

    “等等!”赵丹突然打断了吕不韦的话:“你刚才说,这郭姬便是寡人前两天向你问起的赵姬?”

    “没错。”吕不韦点头道:“此女出自郭氏,但乃赵人,所以臣将其称为赵姬。”

    这一下轮到赵丹呆住了。

    为什么赵丹会呆住呢?原因非常非常的简单。

    因为如果依照历史的走向,这个赵姬应该会在这段时间被吕不韦送给赵异人,然后接下来她会怀孕,再接下来她会在明年生下一个名叫赵政的男孩。

    这个名叫赵政的男孩,当然就是未来的秦始皇!

    这赵姬就是秦始皇的亲妈啊!

    这就是为什么赵丹以国君之尊,都要特地去询问吕不韦的一个小妾到底有没有怀孕,并且叮嘱吕不韦一定不要把这个赵姬送给赵异人的原因。

    如果赵姬没有被送给赵异人,并且怀上赵异人孩子的话,那么秦始皇赵政就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

    这个世界没有了秦始皇,那对于赵丹来说,绝对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大好事!

    但让赵丹无比意外的是,这个吕不韦竟然会错了意,他确实没有把赵姬送给赵异人,反而把赵姬送到了赵丹的面前。

    这岂不是说如果赵丹答应下来的话,就有机会把秦始皇的母亲给纳入后宫?!

第三十二章 赵姬

    老实说,这个赵姬的身材和长相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说赵王后属于端庄贤淑的女神型美女,那么这个赵姬就属于那种祸国殃民的尤物型美女。

    即便是这么低头站在那里,都让人有一种我见犹怜、情不自禁的想要把她抱在怀中细细呵护的感觉。

    看到这名赵姬,赵丹的心中也不由得感慨,难怪历史上吕不韦即便是在当上了秦国相国之后仍然对这位已经是太后的旧情人念念不忘,确实是这赵姬的美貌摆在这里,你不得不服啊。

    大长腿,小细腰,叫我怎么忘得了?

    于是问题就来了,这个赵姬,到底收,还是不收呢?

    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说,如此一个美女摆在面前,那当然是要收的。毕竟在这个时代除了正妻之外,其他的所有姬妾其实连“人”都算不上,就是一件玩物罢了。说送人就送人说收就收,确实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再说了,我赵丹好歹也是个大王,开个后宫怎么了?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不是想有就有,谁能挡我?

    但是从一个穿越者的角度来说,面前这位可是秦始皇的老妈···好吧虽然现在赵姬还没有生、而且应该这辈子是不可能生出秦始皇了,但是赵丹还是感觉有点怪怪的,这种微妙的违和感···

    赵丹陷入了沉吟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赵丹旁边的赵王后突然开口道:“大王,小童以为此女颇有姿色,倒也是侍奉大王的不错人选,不如就收入宫中吧。”

    赵国的后宫不管怎么说也是王后的地盘,王后便是赵丹这一群大小老婆的统领,是后宫之主,在这种和女人有关的事情上还是有发言权的。

    所以王后这么一说,赵丹立刻就有些动摇了。

    其实把这个赵姬放在赵王宫之中也有好处,那就是无论赵异人也好吕不韦也罢他们都不可能再接触到赵姬,那么别管秦始皇的真正亲爹到底是谁,反正就百分之百的不会被生出来了。

    这不费吹灰之力就消灭一个未来大敌,似乎很不错啊。

    而且吕不韦毕竟也是赵丹比较看重的大臣或者说是棋子,想要安吕不韦的心,收下这个赵姬当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种种考量之下,收下赵姬似乎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但是收下归收下,夫人(也就是妃子)的地位是肯定不能给的,不然以赵姬历史上的名声,还指不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所以赵丹便道:“既然王后开口,那么此女寡人就收下了,便让此女随侍于皇后身边吧。”

    赵丹这一开口,其他人自无意见,尤其是吕不韦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既然一切都定下来了,王后就带着赵姬离去了。从今天起,邯郸城之中少了一名尤物歌姬,赵王后的身边多了一名年轻宫女。

    在解决完赵姬这件事情之后,赵丹又安抚了几句吕不韦,然后顺便从吕不韦的口中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真相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赵异人的确是找了吕不韦,也确实是开口要求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他。

    这让吕不韦很为难,毕竟赵丹有命在先,所以把赵姬送给赵异人显然是万万不行的,今晚送完估计明天吕不韦就要掉脑袋了。

    可得罪赵异人也不行啊,毕竟吕不韦的计划还指望着赵异人去进行呢。

    只能说吕不韦毕竟不愧是吕不韦,这眼珠一转之下立刻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点子。

    于是吕不韦就和赵异人说了:“公孙有所不知,此女吾欲献于赵王。赵王若得此女必喜爱之,亦听信之。若因此得赵国相助,你我大事必可成矣。”

    赵异人这么一听,也觉得挺有道理。毕竟对于赵异人来说,秦国的王位才是最重要的,像赵姬这样的美貌歌姬等到登上了秦国王位那不是一抓一大把?

    所以虽然心中不舍,但是赵异人最终还是同意了吕不韦的做法。

    再然后吕不韦就把这个赵姬给送到赵王宫来了。

    赵丹在听完之后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道这吕不韦果然是够鸡贼的,竟然用这种办法解决了问题。

    不过既然问题解决了,而且总的来说结果都还不错,所以赵丹也没有去责怪吕不韦,而是将对方勉励了几句,顺便又给了点赏赐然后就把吕不韦给打发走了。

    虽然赵丹知道吕不韦此人身怀大才,但是在目前并不能够确认吕不韦已经彻底倒向自己的情况下,赵丹并不打算在吕不韦的身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至少现在不会。

    只有等到吕不韦确实能够把那天他在赵丹和平阳君赵豹面前说出来的宏伟计划实现,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对赵丹的忠诚之后,赵丹才会考虑启用吕不韦到比较重要的位置。

    在打发走了吕不韦之后,赵丹把宦者令繆贤给留了下来。

    “繆卿,寡人有一重任欲托付于卿,繆卿可为寡人分忧否?”

    缪贤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为大王分忧,臣之幸也!”

    赵丹看着面前这位已经是满头白发的宦者令,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像缪贤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服侍赵国两代君王、忠心耿耿的老臣,才是值得信赖的对象啊。

    于是赵丹也不废话,直入主题。

    “繆卿,寡人听闻你府上多有奇人义士,可有心思活泛,消息灵通之人?”

    在这个时代,大人物们很喜欢养门客,也就是所谓的“养士”,而士人们也喜欢投奔大人物来给自己找个出路。别看繆贤只是个宦者令(大内总管),但是繆贤深得两代赵王信重,所以投奔在繆贤府上当门客的士人也有不少。

    而在繆贤府上的门客之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当今的赵国上卿蔺相如了,蔺相如正是被繆贤推荐给赵丹老爹赵惠文王,然后才有了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那个“完璧归赵”的故事。

    在那之后,前来投奔繆贤的士人们就更多了,毕竟有了蔺相如这珠玉在前,谁不想当第二个蔺相如呢?

    所以现在繆贤的府上还真就是人才济济,五花八门什么样的人都有。

    因此繆贤在听到赵丹问话之后便恭声答道:“回大王,臣府上确有那么几个还算机灵之人。”

    “很好。”赵丹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繆贤道:“寡人欲成立两个新机构,其一名为监察卫,职责便是为寡人暗中监察天下百官,查民生之疾苦。其二名为胡衣卫,职责为潜伏敌国之中,知敌国之要事,离间敌国君臣。这建立监察卫与胡衣卫之事,便由你亲自来负责吧。”

    “监察卫、胡衣卫?”繆贤闻言顿时有些愣住了。

    “没错。”赵丹十分严肃的点头:“此事事关重大,繆卿务必要亲自操办,不可等闲视之!”

    所谓的监察卫,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明朝的东厂锦衣卫这种对内的特务组织,主要负责的是暗中监视文武百官,体察各地民意,作为赵丹的耳目。

    而另外一个机构胡衣卫,则是赵国对外的间谍组织,这个胡衣卫负责的就是对外方面,将来的发展模板主要是向后世各大特务组织看齐。

    是的,在穿越了这么多天之后,赵丹终于要在这片战国大地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特务组织了。

第三十三章 监察卫

    赵丹突然抛出来的这个议题显然让贤有些愣住了,过了好几秒钟之后才反应了过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在反应过来之后,这位忠心耿耿的宦者令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对。

    “大王,监察卫之事,万万不可啊!”贤一张老脸急得微微发红,对着赵丹道:“国人暴动之事,岂可忘乎?大王万不可再行厉王之事也!”

    “国人暴动?”赵丹也楞了一下,随后很快就想起了贤说的是什么事情了。

    国人暴动,是周朝还没有从镐京迁到洛邑,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西周”时发生的事情。

    在当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原本周朝开国时所建立起来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开始出现了问题,用高中政治课本的一句话说就是“生产关系已经适应不了日益进步的生产力的需要。”

    随着周朝人口的增多,依靠井田制分出来的田已经不能养活农民了,于是农民们便在政府分下来的公田之外,又偷偷开垦了大量的私田。

    到了后来,由于人口越来越多,甚至连开垦私田都已经不能养活自己了,所以周朝人不得不进入山林湖泽之中打猎捕鱼,以获得更多的食物来源。

    可周朝中央政府的收入靠的却是公田,无论是开垦私田也好,打猎捕鱼也好,这都对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没有一毛钱的增加,相反还因此而破坏了原本的井田制。

    当井田制遭到了破坏之后,周朝中央政府的税收也随之大为下降,也就是没钱了。可没钱怎么维持政府机构的运转?所以周朝的统治自然就出现了危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国君周厉王决定进行改革。这位周厉王启用一个名叫荣夷公的贵族作为卿士(相当于太师、相国的官职),让这位荣夷公来主持改革。

    但很显然周厉王和荣夷公这一对君臣并没有搞清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哪,他们的改革也完全走错了路子。

    在周厉王的支持下,荣夷公发布了“专利”政策,宣布山林湖泽均为国有,私人不能进入其中打猎捕鱼,违者治罪。

    在周厉王和荣夷公想来,既然人们都不能打猎捕鱼了,那么应该就能乖乖的回归井田,这样井田制就能够再度恢复正常,国家的税收也就可以重回正轨了。

    但周厉王和荣夷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大家就是因为种田活不下去了、会饿死人了,所以没办法才去打猎捕鱼的,现在你不给我们打猎捕鱼反而让我们回去种田,这和让我们去死有什么区别?

    于是周朝国民对此怨声载道,不少有见识的大臣也纷纷表示不满。

    但周厉王不但对此置若罔闻,反而建立了一个叫“卫巫”的秘密机构去监视人们,只要谁对周厉王的专利政策有怨言的,不管是大臣还是平民都直接抓起来杀掉。

    这种暴力恐怖政策让周人一个个都噤若寒蝉,甚至到了走在路上都不敢相互说话,只能用目光相互示意的地步。

    但是这种政策显然是不可能长久的维持下去的,过了几年之后,忍无可忍的周朝人终于发动了起义推翻了周厉王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国人暴动”了。

    贤之所以用国人暴动这件事情来劝说赵丹,意思就是想说周厉王当年就是因为建立秘密组织去监视人们的行动和言论,所以才导致民怨沸腾达到了顶峰,最终周厉王也因此而被推翻。

    大王(赵丹)你现在想要建立这个监察卫去监视人们,这不是走了周厉王的老路吗?如此一来的话你的统治恐怕也难保啊。

    赵丹在搞清楚贤的意思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单从贤刚刚的这一番话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位老臣是真心在为赵丹和赵国着想,甚至不惜冒着触怒赵丹的风险,直言反对赵丹的决定。

    只不过嘛

    赵丹伸出了手,拍了一下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肩膀。

    “卿多虑也。”

    赵丹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喉咙,正色朝着贤说道:“昔召公曾谏于周厉王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不听,所以有国人暴动也。既有厉王之教训在前,寡人又岂能重蹈其覆辙焉?此监察卫者,非卫巫等监谤者也,乃是为寡人监督百官,体察民情之用也。至于刑罚诸事,自有司寇所属负责,监察卫并不参与其中。”

    “监督百官,体察民情?”贤细细的品味着这两句话,原本紧锁的眉头微微有舒展开来的趋势。

    如果监察卫负责的是这些事务的话,似乎也并不算过分。

    而且赵丹也说了,像决定刑罚这种事情,仍然是由赵国原本的法律系统司寇一系来决定,那么这监察卫确实就和周厉王那个一言不合就抓人砍头的“卫巫”组织完全不同了。

    但想了一想,贤又有些疑惑:“大王,臣尚有事不明。若论监督百官,亦有中尉虞信为之,又何须置此监察卫?”

    作为赵国重臣之一,虞信所出任的中尉这个官职属于“选练使贤,任官使能。”相当于后世的吏部尚书,本身就具有根据百官的表现而升职或者免职的权限,也就是监督权。

    因此贤的意思是既然都有中尉了,那大王你还弄一个监察卫出来,好像有点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啊。

    赵丹微微一笑,道:“卿此言谬矣。中尉者,官也。官官相护,乃世之常态也。虞卿为中尉,吾自信之。若他日奸臣窃此中尉之位,欺上瞒下,则赵国危矣!监察卫者,便是寡人为解此危局而立也。日后中尉可为寡人明察,监察卫可为寡人暗访,如此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寡人便无忧矣!”

    赵丹的这番话,说的就是他设立监察卫的初衷。

    和这个监察卫类似的机构,华夏各朝代有着太多太多了。比如说秦朝的尉缭,汉朝的绣衣使者,唐朝的丽竞门,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锦衣卫、东厂,清朝的粘杆处(血滴子),等等等等。

    为什么如此多的朝代,都不约而同的设立了这么一个名称不同,但性质基本相同的、直属于皇帝的秘密对内特务机构呢,难道是皇帝们都吃饱了没事干?

    根本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官官相护”。

    要知道负责监察官员的吏部本身也是官员阶层的一员,让吏部去监察官员,实际上就等于是官员阶层自己监督自己,这可能不黑幕吗?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这可能不吹黑哨吗?

    这就是所谓的官官相护了。

    官官相护的出现,通常必定伴随着大规模的**,而大规模的**又必定导致民不聊生,然后皇帝们就会面临统治危机了,这国家就有被农民起义搞到灭亡的危险了。

    所以皇帝们的手里必须有一支力量来制衡和威慑官员阶层,来清除官员阶层之中的**者,来避免官员们肆无忌惮沆瀣一气的欺上瞒下,来让皇帝有一个能够直接体察民情的渠道。

    缺少了监察卫这种机构的下场是什么呢?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官员士大夫阶层的忽悠下杀了魏忠贤,废除了锦衣卫和东厂。然后明朝的士大夫官员们失去了威慑,开始肆无忌惮的当起国家的蛀虫,仅仅用了十几年就把偌大一个明朝玩崩了。

    崇祯杀魏忠贤本身并没有问题,换一个自己的亲信上位就是了,可废除东厂和锦衣卫,绝对是崇祯干的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既然有了这么多朝代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赵丹来说监察卫的设立就是势在必行。

    再加上这种机构本身也是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不是赵丹一张嘴然后监察卫们就可以五湖四海无所不在的,因此监察卫这个机构当然是越早设立越好。

    贤在听完了赵丹的解释,终于完全明白了过来,心悦诚服的点头称赞道:“大王果然高见,臣不如也。请大王放心,臣必竭尽所能,为大王建此监察卫、胡衣卫!”

    贤纠结的其实就是这个对内的监察卫,至于对外的胡衣卫,贤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年头哪个国家没几个间谍?胡衣卫只不过是把赵国对外的间谍们正式的搞一个机构整合起来罢了,这其实也是应该的事情。

    前面也说了,贤本人是忠于赵丹这个国君的,一开始的反对也是因为觉得这对赵丹的统治不利。但此刻在听到赵丹解释之后,贤发现监察卫的设立不但无害而且有利,那么贤对于做这件事情自然就是全力支持了。

    于是缪贤再无异议,很快告退离去了。

    看着缪贤远去的身影,赵丹心中也是比较高兴的。之所以赵丹要这么大费唇舌的说服贤,其实是因为缪贤是赵丹心中负责筹建这两个组织的最好人选。有了贤的全力配合,监察卫和胡衣卫应该可以很快走上正轨了。

    为什么说贤是最好的人选呢?首先贤的能力足够,威望足够,然后他手下也有足够的人手(门客)来做这些事情。

    当然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贤的职位宦者令(大内总管)。

    能当上大内总管的人,当然就只有一种人太监。

    像这种直属于皇帝的强力情报机构,当然只有让没有传宗接代能力的太监来作为首领,才是最让人放心的。

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

    魏国都城,大梁。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是一座极为年轻的都城,自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起,至今不过刚刚过去了一百年。

    大梁这个城市名字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但是如果说到这座城市后来改过的诸多名字,比如说“陈留”“汴京”或者“开封”的时候,想必很多人就会非常熟悉了。

    如果你在大梁城之中找一个魏国老贵族,让他描述一番魏国当年的牛逼光景,那么这个魏国老贵族绝对能够和你说个三天三夜不带停的。

    作为战国年代的第一个霸主之国,当年的魏国那是灰常牛皮哄哄的存在,可以说是拳打关中小秦国,脚踢东方大齐国,南拒江淮楚蛮子,北吞中山诸狄戎,站在中原一跺脚:“不服的站出来!”几十上百个诸侯国,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那时候的魏国,绝对是战国诸雄之中一等一的扛把子,大哥大。甚至连周朝的所谓天子都要在魏王的光辉下瑟瑟发抖,祈求魏国大王的庇护。

    但那都已经是过去了。

    等到这位老贵族给你缅怀完这段光辉的历史之后,你就可以告诉他,现在你魏国只不过是一个在秦国兵锋面前瑟瑟发抖的国家,全盛时期的国土到如今已经缩水了一半往上,就连曾经的都城安邑都落到了秦国人的手里,你还跟我在这里吹什么牛皮,装什么大气呢?

    如果你真的这么说了,恭喜你,请做好被这位盛怒之下的老贵族以及附近路过的魏国人暴打一顿的准备吧。

    闲话少叙,却说魏国虽然此刻已经不复之前天下无敌手的那般盛景,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加上魏国地处中原要津,用张仪的话说就是“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大梁城周围水网密布航运发达,无论前往任何一个国家都极为方便,所以这座四通八达的城市,如今仍然是极为繁华的。

    正是八月初的正午,夏天的烈日高悬在天空正中央,火辣辣的阳光从万里无云的晴空之中洒落下来,将路上的行人晒得个个都是浑身冒汗。

    在大梁的北门,上千名魏国仪仗兵精神抖擞一字排开,数十位魏国官员身着正装位列道路两旁,看上去似乎在等候着些什么。

    而在这些仪仗的最前方是一辆华贵之极的马车,马车之上坐着一名年过而立的男子,只见这名男子宽袍大袖,风度翩翩,剑眉星目,头戴冠冕,长得十分英俊潇洒,一看上去就是那种标准的战国时代中年成功人士而且还特么是颜值特高的那种。

    这位贵族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君子”之中最帅气、最出色、最贤明同时也是最年轻的那一位三十六岁的信陵君魏无忌。

    俗话说得好,不怕别人比你牛,就怕别人既比你牛,还比你帅。这位信陵君魏无忌,就属于那种智商站在巅峰,颜值也站在巅峰的天选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信陵君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死忠脑/残粉,这个粉丝叫做刘邦,就是那个消灭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的汉高祖刘邦。

    作为魏国前任国君魏昭王之子,现任国君魏王圉(读鱼)的亲弟弟,信陵君魏无忌是当之无愧的魏国重臣,在魏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自己的姐夫平原君赵胜在赵国的地位,都属于那种举足轻重、能够轻而易举的影响到自家国君的大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之中曾经这么描写信陵君的作用:“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各国国君忌惮魏无忌,觉得这个人太厉害,所以包括秦国在内的战国诸雄十几年都没有发兵攻打魏国。

    以一人之威名,在战国这种每年一小仗,三五年一大仗的乱世之中能保魏国十余年之安宁,魏无忌之才能可见一斑。

    虽然说魏无忌并不是魏国的相邦,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很多时候比相邦的话还要更加的管用。

    这样一个跺跺脚魏国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当然不会吃饱了没事干大热天中午的摆着仪仗跑来城门这里晒太阳。

    魏无忌今天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乃是为了迎接一个既是魏无忌的姐夫,又是赵国的使者,还和魏无忌一样同样属于“战国四君子”一员的平原君赵胜。

    炎炎夏日,空气之中到处是逼人的热浪,马车上的魏无忌坐了一会之后脸颊上也冒出了颗颗汗珠,转头看了一眼身后早已经是浑身大汗的那些魏国官员,魏无忌唤来了身边的侍从:“且去取解暑汤来,分于诸官共饮。”

    解暑汤很快被取来,魏国的官员们在喝完了这一碗汤之后,体内的暑气顿时散去不少,看向魏无忌的目光之中都充满了感激,心中均想:“信陵君,不愧贤君之名!”

    又过了一会,北门之外的道路上尘烟突起,一支数百人的车队从北边的大路上缓缓南来,赵国的使者车队到了。

    信陵君咳嗽一声,微微挺直了身躯,吩咐道:“诸位,且随吾一同迎接平原君,莫失了礼数!”

    又过了一会,赵国使者的车队到了,平原君赵胜也出现在了魏无忌的视线之中。

    “信陵君!”赵胜爽朗的笑声几乎是同一时间传进了魏无忌的耳中:“多年不见,信陵君却是风采如昔,胜不如也!”

    魏无忌微微一笑,朝着赵胜拱手回礼:“平原君今身为赵国相邦,掌国之权柄,乃国之重臣,无忌不如平原君矣!”

    两人相视而笑,一番繁琐而又必要的外交礼节结束之后,小舅子魏无忌带着自己的姐夫赵胜,两人在诸多两国官员和侍卫的簇拥下携手进城。

    在赵胜之前早有赵国的官员来打过前站定好章程,明日魏国将会召开一次大朝议,这次大朝议方才是赵胜正式觐见魏王圉之时。所以两人同车而行,并没有前往王宫,而是来到了大梁城中魏无忌的府邸。

    在魏无忌的府邸之中,早已经准备好了丰盛无比的宴席,魏无忌便在这里为自己的姐夫接风洗尘。

    由于两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所以这一顿酒吃的并不像那些外交宴席那般拘谨而客套,而是颇为随意且尽兴。

    酒过三巡,赵胜的脸庞之上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红晕,眼睛之中也开始有了几分迷离,说话的时候更带着几分酒气,只见他朝着上首的信陵君笑道:“无忌,吾之来意,想必你已知之。今赵国危急,还望无忌与魏国助赵国一臂之力,共御秦军于上党之外啊!”

    在赵胜看来,自己的老婆可是魏无忌唯一同母的亲姐姐,赵国和魏国还是同气连枝的盟友,所以自己的这一趟出使,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然而赵胜没有想到的是,魏无忌在听到赵胜这番话之后不但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反而脸上还露出了一丝苦笑之意。

    “平原君,此事怕是颇有难度啊。”

第三十五章 魏无忌的苦衷

    赵胜一听魏无忌这话,心中就是一沉,忙问道:“无忌何出此言!”

    赵胜可是知道这位自己的小舅子魏无忌是魏国政坛之中十分坚定的亲赵派,向来是力主连赵抗秦的,如果连魏无忌都说这事情有些麻烦,那么这件事情就真的是非常的麻烦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魏无忌沉默不语,直到赵胜连番追问之后,魏无忌才挥退了左右,长叹一声:“平原君居赵国相位,位高权重,却是不知无忌之难处也!”

    这位赫赫有名的信陵君魏无忌到底有何难处,以至于他在面对自家姐夫的时候都显得如此为难呢?

    这件事情,还得从魏无忌的老爹,上一代魏国国君魏昭王的继承人选择说起。

    魏昭王有很多儿子,但最终被魏昭王列入继承人名单的只有两个人,大儿子公子圉比较稳重,而小儿子公子无忌则更加的聪明。

    在一番纠结之后,当时就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魏昭王觉得魏无忌毕竟还是年幼,所以最终立大儿子公子圉为太子。在魏昭王死后公子圉继位,这就是如今的魏国国君魏王圉。

    在魏王圉初继位的时候,魏国的相邦是“战国四君子”之中资历和年纪都是最老的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这个人,虽然说在后世极为有名,甚至应该属于战国四君子之中在后世最为有名的一个。但是以后世的爱国主义精神来看他的话,应该可以给他一个“齐国汪精卫”的称号。

    田文是齐威王之孙,齐国王族,曾经贵为齐国相邦。后因和时任齐国国君齐王田地不合,田文辞去齐国相位出走魏国。

    由此田文对自己的堂哥齐王怀恨在心,在齐国灭宋引发众怒之后,时任魏国相邦的田文积极的联络了其他四国,组成了声势浩大的“五国伐齐”。

    五国伐齐,军事上以燕国名将乐毅为首,而之所以五国联盟能够成立,田文在外交上也是居功至伟。

    五国伐齐导致了齐国最后一次霸权的衰落,甚至齐国也差点因此而被燕国灭亡,靠着不世奇才安平君田单才复国成功。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田文本人对自家堂哥齐王田地的仇恨罢了。

    仅凭一己之仇恨,不顾自己齐国王族的身份,不惜让自己的祖国齐国陷入四面楚歌的灭亡绝境,孟尝君田文这个“齐国汪精卫”的称号,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猜忌心很重的魏国新任国君魏王圉显然是非常不放心的。

    你田文发起疯来连自己的堂哥都要杀,自己的祖国都要灭,那哪天我魏王圉让你不高兴了,你田文是不是也要这么弄我魏国一次?

    于是为了限制当时还是魏国相邦的田文,魏王圉左思右想,决定把自己的弟弟魏无忌扶持起来。

    于是魏王圉便把魏无忌封为信陵君,同时对魏无忌大加重用,让魏无忌去和田文争权。

    当时不过刚刚成年的魏无忌没有辜负自己哥哥的期望,他凭借着自己的出色才能短短几年就成功的在魏国政坛站稳了脚跟,发展了一大批大臣作为自己的势力,最终成功的扳倒了田文,迫使田文交出了魏国相印,回到了封地。

    回到封地之后的田文不久郁郁死去,在田文死后,齐魏两国立刻联手出兵夷平了田文的封地,将田文的家人满门抄斩,这位齐国汪精卫也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照理说事情发展到这里,大魔头孟尝君也被扳倒了,那么接下来应该就是兄友弟恭,魏国君臣上下励精图治,让魏国再度崛起的美好结局了吧?

    然而并没有。

    在田文还把持着魏国大权的时候,由于有着共同的敌人,魏王圉对魏无忌是非常信任的,可等到田文死后,魏王圉的疑心病就又犯了。

    如果魏王圉足够信任自己的这个弟弟,那么魏王圉和魏无忌之间很可能就像赵惠文王和平原君赵胜这对兄弟一样,君臣相知相信成为一段佳话,只可惜魏王圉并没有。

    由于田文被扳倒,那些原本依附于田文的家伙纷纷改头换面投奔了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无论是声望还是权力瞬间就上了一个大台阶,虽然并没有被封为相邦,但实际上的权力比起相邦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在魏王圉的心中,自己的这个弟弟魏无忌就变成了第二个田文,变成了又一个需要被打压的对象。

    接下来的这些年里,魏无忌的日子就过得非常的不痛快了。国君的不信任让这位信陵君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原本属于他的许多权力(比如说兵权)也被收回,整个魏国政坛之中魏无忌一派的大臣也不断被清除,如今至少有一半的魏国大臣是魏无忌的政敌。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魏无忌再如何想要连赵抗秦,但是由于有着魏王的猜忌和诸政敌的反对,这件事情其实都是非常难办的。

    其实在长平之战开始的时候,事情还没有这么糟糕。魏无忌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和魏赵两国之间的盟约,一度说动了魏王圉,让魏王圉打算派出大将军晋鄙率军援赵。

    但魏无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晋鄙准备发兵的时候秦国方面传来了消息,赵国国君赵王丹派郑朱为议和使者,已经抵达了咸阳!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魏国君臣上下瞬间感觉自己被摆了一道。

    你赵国特么的都要和秦国议和了,你还来找我魏国搬救兵?当我魏国人是傻x是不是,当我魏国人好耍是不是?

    于是愤怒的魏国君臣立刻形成了决议,救赵?我魏国出一个兵救你赵国都算我输!

    魏无忌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挺无语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猪队友吧。

    这就是为何后来赵丹派人来借粮的时候,魏国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的缘故了。

    总之在这样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之后,魏国君臣上下对于救赵国这件事情已经是非常抵触的了。

    如果不是魏无忌的死命进谏,可能魏王圉此刻已经撕破和赵国之间的盟约,甚至都要准备趁火打劫进军赵国了。

    魏无忌说到这里,有些无奈的摊开了双手,对着赵胜道:“平原君,以你之见,此局该当何解?”

    这句话问出来,赵胜也被问住了。

    赵胜也算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一个人,知道自己论才能是比不上魏无忌的。

    所以这一次来魏国赵胜心中的主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紧紧的抱住自家小舅子信陵君魏无忌的这个大腿,让小舅子去冲锋陷阵,自己在后面摇旗呐喊就是了。

    毕竟赵胜的正妻可是魏无忌一母所生的亲姐姐,姐弟之间的感情非常的好,赵胜相信魏无忌这个小舅子在这种关键时刻是不会掉链子更不会坑自己的。

    可现在魏无忌都直说这事难办了,那还能怎么办?

    赵胜呆了半晌,最后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苦笑。

    “既如此,且待吾明日面见魏王,再与他好生分说一番吧。”

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说魏王(1)

    翌日清晨,载着平原君的马车在魏国士兵的护卫下,缓缓的驶入了大梁宫城。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作为三家分晋时最强大的诸侯,魏国向来以晋国继承者自居。而晋国乃是姬姓周朝公族,以火德立国崇尚红色,因此魏国自然也尚红,在魏国宫城之中处处可见红砖红瓦,红殿红墙,堪称红色的世界。

    但这所谓的晋国继承人其实是非常扯淡的说法,毕竟在整个天下其他诸侯国看来,这晋国根本就是被你韩赵魏三家篡夺的,你魏国有什么资格号称晋国继承人?

    魏国的这种行为就和当年欧洲日耳曼诸蛮子入侵西罗马帝国,把西罗马帝国灭掉后自己成立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神圣罗马帝国”,然后自号罗马继承人一样扯淡。

    当然了,这个世界毕竟谁拳头强谁是老大,鉴于战国初期魏国在李悝变法之后成为战国第一扛把子的事实,诸侯国们虽然看不惯魏国的行径,但这种看不惯也就仅限于看不惯而已了,魏国的红色也就一直至今。

    在这一片红色的宫殿群所组成的魏国宫城的最中央处有一座一十八米的高台,高台共有一百二十三级台阶,在高台之上建着一座富丽堂皇的红色宫殿,这便是魏国大朝议的举办地梁宫。

    平原君赵胜一袭正装,面色严肃的走下马车,在迎接的魏国官员的陪同下,走入了梁宫之中。

    大朝议乃是商议国家大事的场合,因此此刻的梁宫之中整整齐齐坐着两排大臣,就在赵胜走进来的时候,无数目光瞬间就齐刷刷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不过作为赵国的相邦,这点场面对于赵胜来说自然不是问题,只见他不急不忙的走上前去,朝着最中央上首的那人就是一礼:“赵臣赵胜,见过大王!”

    这便是魏国当今的国君魏王圉了,这魏王圉比起自己的弟弟平原君要大了不少,如今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虽然面目上的确也有几分和信陵君的相似之处,但是整个人的神情却显得比较阴鸷,面色也有些苍白,看上去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

    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句话在魏王圉和信陵君魏无忌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一个纯路人另外一个却是大帅哥。

    看着魏王圉的这副模样,赵胜的心中就有些好笑。纵欲过度对于一名君王来说其实并不是问题,但问题是这魏王圉纵欲过度的对象并不是魏国王宫之中的夫人们,而是一个男人。

    对,男人。

    这个魏王圉的男宠,就是被封为魏国龙阳君的高基。

    “龙阳之好”这个成语便是由此而来。

    魏王圉当然不知道赵胜心里满满的吐槽,这位登基已经十几年的魏国国君平静的朝着赵胜点了点头:“平原君,请坐。”

    赵胜直起身来,走到一旁的座位坐了下来。

    赵胜落座之后,立刻便有一名负责外交的魏国大臣开口问道:“不知平原君此来,所为何事?”

    赵胜为何而来,魏国君臣当然知道得清清楚楚,这句话其实就是一句外交辞令,真正的意思是赵胜你可以开始了。

    赵胜身体微微一直,到了这个时候,作为赵国相邦的他,无论心中有没有把握,都必须迎难而上了。

    于是赵胜咳嗽一声,开口道:“今胜至大梁,实为长平之战也。夫秦者,虎狼之国也,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此天下之所识也。魏之河西故地,安邑旧都,均陷于秦,足见秦之患于魏也。”

    “今秦攻上党,吾王令廉颇出兵而拒之于长平,秦倾国之军集于长平,无暇他顾,正是魏复仇之良机也!若魏出一军自后包抄秦人,则秦军必败无疑,河西光复之日便尽在眼前矣!”

    赵胜的这番话意思就是说,秦国这个国家是好像猛虎饿狼一样贪得无厌的,不顾礼义廉耻的,这是天下的共识。

    而具体到魏国来说的话,你们魏国的河西之地就被秦国夺走了,甚至连魏国的旧国都安邑都沦陷了,由此可见秦国对魏国的祸害所在。

    但现在好了,秦国人因为要争夺上党,所以把全国的部队都集中在了长平和我们赵国的廉颇对峙,你们只要这个时候出兵抄了秦国人的后路,那么秦国人就必败无疑。秦国一败,那你们魏国收复国土的时间自然也就到啦!

    不得不说,赵胜再怎么也是赵国的相邦,手下又养着那么多的门客,能够为他出谋划策的确实还是有那么几个人的,所以他的这番话也确实说到了点上。

    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有着爱国之心的魏国人来说,河西之地和旧都安邑的失陷都绝对是奇耻大辱,因为那正是魏国由盛转衰的开端。

    正是因为在东边的齐国和西边秦国的打击下,魏国才从当年的战国扛把子变成了现在的二流国家,现在甚至连以前的三晋小弟赵国都不如了。

    这种落差就好像从前苏联变成了俄罗斯,就算已经过了好几十甚至近百年,魏国人也并没有忘记当年的荣光。

    虽然说齐国鬼才军师孙膑一手导演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才是彻底踩翻霸主魏国的决定性战役,但是在魏国人的心中,秦国其实却还比齐国更加的可恨。

    因为齐国欠魏国的,都已经被魏国趁着五国伐齐的时候讨回来了,甚至仔细算算账魏国还赚了一些。但是秦国从魏国手里夺走的,却一点都没有拿回来。

    要知道秦国从魏国手里夺走的,可是魏国全盛时期整整一半的国土啊!

    不仅如此,秦国甚至还因为五国伐齐之时的分赃不均,反而又出兵魏国,强行再从魏国手里夺走了一块名叫陶郡的富庶之地。

    在失去了陶郡之后,原先完全连在一起的魏国国土,再一次被分隔成了不相连的两半。

    对于魏国人来说,这真可谓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

    但是魏国又能怎么样呢?即便再如何的愤怒和不甘,魏国君臣和国民都必须无奈的承认,魏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天下无敌的魏国了,秦国也不再是当年那个魏国随意揉捏的小受,而是变成一个魏国所根本无法应对的庞然大物了。

    但今天赵胜的这一番话,却给了魏国君臣一个希望。

    是的,魏国的确不可能单挑秦国,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个赵国呢?

    如今秦赵对峙长平那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如果魏国趁机出兵,有没有可能能够捅秦国人一刀,顺便从秦国人那里拿点什么东西回来呢?

    一时间,包括魏王圉在内,大殿之中的魏国君臣心思都开始有些活泛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在大殿之中响起。

    “平原君之言,何其谬也!”

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说魏王(2)

    这句话话音一落,大殿之中早有准备的魏国君臣倒也并不显得如何的惊讶,而是纷纷转头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想要看看到底是哪一位魏国大臣第一个跳出来反驳平原君这位赵国相邦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只见这名说话的魏国大臣年纪大约在四十来岁左右,虽然并未身着盔甲但身躯仍然和军人一般挺得笔直,一双小眼之中精光闪烁,正是魏国上大夫段干子。

    当看到说话的是段干子的时候,在场的不少魏国大臣,尤其是主战派的大臣们脸上都多少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个别人更是极为明显的把不屑挂在了脸上,发出了几声低哼。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段干子,乃是魏国之中不折不扣的亲秦派,求和派。

    在十三年前(公元前273年),也就是魏王圉即位的第四年,时任秦国相邦的魏冉和白起一同率领秦国大军援助被赵魏两国攻击的韩国,在华阳城外斩首魏军十三万人,对魏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华阳之战后,秦韩两国联军趁胜追击,连续攻克魏国卷县、蔡阳、长社三座城池,并且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

    在这种危急时刻,魏国内部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以年轻的信陵君为首,力主抵抗到底,认为大梁城防坚固秦军根本无法攻破,只要据城而守秦军久攻不下必然撤退。

    而另外一派则以这个段干子为首,力主向秦国割地求和。

    当时被赵惠文王派来大梁的赵国客卿苏代还因此而劝谏过魏王圉,说:“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认为这种割地求和的做法除了让魏国走向灭亡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然而已经被秦军的残暴和强大彻底震慑住的魏王圉最终并没采纳信陵君和苏代的说法,而是选择了以段干子为求和使者去和秦国人和谈。

    最终段干子的出使以魏国割让南阳给秦国作为代价换取了秦国的退兵,原本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将军的段干子也因议和有功而被魏王圉封为下大夫。

    在随后的时间里,段干子似乎尝到了甜头,只要秦国和魏国发生战争,那么这个段干子肯定是魏国群臣之中叫嚷着割地求和叫得最凶的那一个。

    对于那些个坚决主张抗秦的魏国大臣来说,段干子这个家伙,就是一个只会一心出卖魏国利益而为自己谋求官位的混账东西、卖国贼!

    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就非常看不惯段干子这个家伙,屡次在自己王兄魏王圉的面前谏言,希望魏王圉能够把段干子赶出魏国。

    然而沉迷于龙阳君美男色的魏王圉似乎已经真的被秦国人给打怕了,他不但没有因此而赶走段干子,反而因为段干子的屡次出使求和成功而对段干子越发的信任。

    于是这么多年秦魏之间一仗仗打下来,秦国的地越打越多,魏国的地是越割越少,段干子出使秦国的次数也同样是越来越多,然后他的爵位还越来越高,一步步的从下大夫升到了现在的上大夫,眼瞅着马上就要摸到公卿的边缘了。

    你说这事气人不气人?

    但就连信陵君都扳不倒这个段干子,其他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那些个心怀正气和爱国之心的大臣们,还真是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段干子天天在自己的面前耀武扬威而无可奈何。

    不过弄是弄不倒你,但是我编排一下你、讽刺一下你总可以吧?于是段干子慢慢的就有了很多外号,像什么“跪秦子”、“魏贼”、“段秦子”之类的外号是层出不穷,但最著名的则当然要数“秦犬”。

    秦国良犬者,段干子也。

    既然是秦国的狗,那么段干子这个时候跳出来反驳秦国的敌人赵国,那简直就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了。

    赵胜看到段干子出列,也是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毕竟段干子这个“秦犬”的大名,远在邯郸的赵胜也是早有耳闻的。

    但事到如今,赵胜也只能够先听听这个段干子说些什么再做定夺。

    只见段干子咳嗽一声,缓声道:“夫秦者,据崤函之险,关中沃土,又得巴蜀之地,实乃当今天下霸主也!夫霸主者,非一战所能败也,更非一战可以灭之。若不灭秦,则秦军必返也。今出兵助赵,赵胜之可得上党之地,以赵之兵锐,守之不难。若以我魏国之兵,则不过三五年便复归秦国之手矣!如此,出兵何益?不过损耗国力尔。”

    段干子的这段话意思也很明显,像秦国这样的天下霸主,你想要用一两场战役就去击败甚至消灭它那是痴人说梦,可如果你不能够消灭秦国的话,那么就算你打赢了秦国人,不出几年时间秦国的大军一定又会卷土重来。

    赵国如果打赢了秦国,那么赵国就能得到整个上党郡,而且凭借着赵国的实力,即便秦国人再度攻击上党,那么赵国也守得住。

    可我们魏国现在的实力比赵国和秦国差远了,如果秦国人卷土重来的话,我们魏国是绝对挡不住的,本来从秦国那边夺得的土地也会被秦国人再度夺走。

    这样一来一回,我们魏国的出兵就等于是零作用,土地得而复失不说,甚至还会因此而损兵折将消耗国力,那我们还出兵干嘛?四不四傻?

    不得不说,段干子之所以能够得到魏王圉的信任,除了魏王圉对秦国那根深蒂固的恐惧和段干子亲秦的立场之外,段干子的口才也是一部分的因素。

    虽然刚才段干子的那段话目的是为了帮助秦国,但是他的话里大部分却都提的是魏国,说出来满满的都是为了魏国的利益而操心,完全就是一副尽忠魏国的做派,让那些想要指责他是“秦犬”的人都根本挑不出毛病。

    作为魏王圉的亲信,段干子当然在朝中也是有着一帮同党的,闻言立刻便纷纷出言相助:“上大夫所言甚是!”“助赵于我魏国无益,不如坐待秦赵两国战于长平!”“正是正是,我魏国如今乃是休养生息之际,怎可妄动刀兵?”

    一时间大殿之中纷纷扰扰,满是反对出兵助赵抗秦的声音。

    就坐在魏王圉左侧的信陵君魏无忌显然对于这一片投降派的浪潮有些不满,不轻不重的咳嗽了一声,发出了某种信号。

    下一刻,魏无忌这一派的魏国大臣们也开始了反击:“上大夫此言,大谬!吾不敢苟同!”“赵与魏者,同为三晋也,今赵国有难,魏国岂能坐而视之?”“若今不助赵,他日秦国来攻,赵国亦不助我,如之奈何?”

    于是这两派大臣你争我吵,各种声音混杂一团,瞬间就将偌大一个魏国朝堂变成了菜市场。

    魏王圉跪坐在王位之中,左右看了看,脸上微微露出了怒意,突然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道:“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魏王圉这国君一开口,整个大殿之中的魏国大臣们立刻安静了下来,菜市场瞬间又变成了图书馆。

    魏王圉的目光在整个大殿之中一扫而过,先是掠过了身边的信陵君魏无忌,然后又在段干子的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了赵国使者平原君赵胜的身上,缓缓开口。

    “秦者,虎狼之邦也,与我魏国素有仇怨,寡人自不助之!赵者,虽与我魏国同为三晋,然赵王丹其人言行不一,先欲与秦死战,后又遣使咸阳求和,如此出尔反尔,寡人又何能助之?故出兵之议,寡人不为!”

    魏王圉的这一番话犹如天降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将在场的赵国使者、平原君赵胜给炸得七荤八素。

    魏国,不出兵助赵了!

    赵胜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迷迷糊糊的走出凉宫,又是怎么在魏国官员和侍卫们的护送下回到馆驿的。

    等到赵胜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他和他身后的赵国使团,已经从大梁出发,踏上了返回邯郸的道路了。

    出使既已失败,那么留在大梁还有何意义?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胜整个人都还处于一个懵逼的状态。

    直到几天过后,当邯郸城的轮廓已经远远在望之时,赵胜才终于隐隐的咂摸出了几丝味道。

    “信陵君,并非真心助我!”

    赵胜做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实在是太简单了,因为他的小舅子魏无忌在那次大朝议之上,除了咳嗽了一声之外,全程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说!

    凭借着魏无忌在魏国政坛的分量,即便魏王圉再如何不喜这个弟弟,只要魏无忌一开口,魏王圉就必须要慎重的考虑魏无忌的意见。

    可魏无忌偏偏就什么也没有说!正是因为魏无忌的沉默,所以亲秦派才能够如此快的就占据了上风,让魏王圉做出了不出兵援赵的意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胜突然想起了自家大王赵丹在自己出发之前曾经特地叮嘱过自己的一番话。

    赵丹当时是这么说的:“若平原君出使魏国,寡人希望君候夫人能书信一封于信陵君,信中务必言辞激烈,夸大我赵国之危情,否则君候或将无功而返。”

    由于赵胜对自己的自信,赵胜并没有让自己的夫人按照赵丹的叮嘱去写这么一封信。

    而如今的结果,恰好就印证了赵丹当日的说法!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坐在马车上的赵胜瞬间就呆住了。

    良久之后,赵胜才发出了一声充满了无比懊悔的长叹。

    “吾悔不听大王之言也!”

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儿子

    邯郸城,东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今天的东门,分外的热闹。上百辆华贵的马车一字排开,上面坐着的全部都是赵国的达官显贵,更有数千名赵国士兵在旁保证秩序。

    在所有这些马车的最中央,那辆最为华贵、高档以及大气,周围还有许多宫廷卫士环绕的马车,当然就是身为赵国国君赵丹的座驾了。

    此刻的赵丹华服高冕坐在马车之上,脸上满是笑容,看上去心情相当不错。

    事实上赵丹的心情如此之好是有理由的,因为根据刚刚得到的回报,只需要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来自齐国方面的第一支运粮车队,就要抵达邯郸了!

    齐国的运粮队到达,对于此时此刻的赵国而言,绝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标志着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困扰着整个赵国君臣上下的粮食问题,至少在明年春天之前,也就是未来的半年时间内都不会再成为困扰了。

    从军事上来说,有了这批粮草的到来,赵国就可以放心的让廉颇率军死守长平一线,不必冒险换上赵括主动出击。

    鉴于此刻长平的战场地形对于守方赵军更加的有利,所以这个结果显然是赵丹希望看到的。

    从外交上来说,赵国也完全可以利用这多出来的半年时间去施展自己的外交行动,争取到更多的盟友,摆脱目前单挑秦国的不利态势。

    毕竟有了齐国这么一个好的例子在前,其他国家转变态度也并非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战国时代不就是这么今天我和你好明天我就和你翻脸吗,不然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哪来的?

    从国家内政的角度来说,这批粮草的到来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粮价,让赵国国内粮价的上涨幅度不至于太过离谱,从而能够保证赵国国内的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赵丹要如此大张旗鼓,率领百官群臣出城来迎接这第一批齐国运粮车队的原因了。

    老子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赵国,有饭吃了!

    来来来,赵稷老儿(秦王稷)你给我听着,我赵丹就是要让赵国四十五万儿郎蹲在长平不挪窝,不种地,不回家,老子特么有的是粮!不服?不服你让你的白起来打我呀!

    不知不觉间,赵丹嘴角的笑容更加的浓郁了。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赵丹决定找人聊聊天。

    在赵国的诸重臣之中,相邦赵胜已经出使魏国,上卿虞信也去了楚国,蔺相如近来病情加重被赵丹特批在家中养病,所以如今有资格位列赵丹马车左右的就变成了平阳君赵豹和宦者令贤。

    赵丹先是找赵豹这个叔叔随便的聊了几句,然后转头朝着另外一边的贤笑道:“卿,寡人前几日吩咐你之事,你办得如何了?”

    一头花白头发的贤看上去并没有因为年纪的衰老而变得萎靡,整个人反而是神采奕奕的,闻言立刻笑道:“大王放心,那事老臣正在筹办之中。”

    顿了一顿之后,贤又笑道:“至于今日之事,老臣也已经有所安排了。”

    赵丹点了点头,同样:“既然如此,那寡人就放心了。”

    这番在他人听起来似乎是打哑谜意味的对话,其实里面的意思是相当简单的,无非就是赵丹在询问贤关于前几天赵丹所说的那个监察卫以及胡衣卫的事情。

    从贤的回答来看,很显然这两个秘密组织都已经是在紧锣密鼓的操办之中了。

    事实上根据赵丹的意思,今天就是这两个组织第一次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今天在东门之外,可不只是赵丹和他的文武百官而已。人的天性就是喜欢看热闹,邯郸城之中的人自然也不例外,这么大的仪仗在东门附近摆开,早就吸引了数万名邯郸民众前来围观,城墙之上人头耸动,东门外面的道路两旁更是挤满了人群。

    片刻之后,邯郸城东边的道路上烟尘滚滚,一条长长的马车队在数千名齐国士兵的护卫下,开始朝着邯郸城东门的人群而来。

    “来了,来了!”伴随着马车队的出现,整个邯郸东门都开始热闹起来。

    在人群之中的某个地方,开始有了如下对话。

    路人甲:“哎哟喂,这人多的,是干嘛哈?”

    路人乙:“听说咱们大王派使者去齐国买粮,今天齐国人把粮食给运来啦!”

    路人甲:“哈?咱不是马上秋收了喃,还买个啥子粮哦。”

    路人乙:“这就是你不懂了吧,你也不看看现在的邯郸街头,还有几个精壮的赵国汉子嘛,都去长平打仗了,没有汉子咋个秋收哦。听说那长平起码得打到明年去了,大王从齐国那买粮食回来,那就是为了咱们老百姓不饿肚子!”

    路人甲:“听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些道理啊,可你说说现在这粮食那么贵,都卖到差不多以前的两倍价格啦,听说还要接着涨,咱们平头百姓咋个有钱买得起哦。”

    路人乙:“嘿,你不知道?我告诉你吧,我七大姑家的八大姨生的九儿子在邯郸府郡守老爷那伺候着,人家郡守老爷都说了,咱们大王已经发下命令,所有的粮食在七天后开始售卖,售价只比以前的价格高四成!”

    “什么?”周围众多的赵国路人这一下彻底的不淡定了,纷纷追问刚才发出劲爆消息的路人乙:“你这消息是真的嘛?”“邯郸城里的粮商现在卖粮食至少都比以前高九成,官府怎么可能才卖四成嘛!”

    那路人乙重重的哼了一声,道:“人家郡守大人可说了,这个叫平籴!那可是有文化的大官和大王才能操心的东西,你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懂个甚?再说了,这官府卖粮的价格多少,那不是过几天就知道了嘛!”

    众人闻言脸上的神情均是半信半疑,过了好几秒才有人道:“要是官府只卖高四成的价格,那咱们的这个大王,可真真是一个好大王啊!”

    路人乙闻言又是一声冷笑:“咱们的大王还不是一个好大王?让咱告诉你一个消息吧,齐国人原先是不肯卖粮给咱们的,但是咱们的大王为了让大家伙在冬天的时候不饿肚子,那可是把和氏璧都拿去送了齐王,齐国这才把粮食卖给了咱们!”

    “和氏璧!?”旁听赵国民众瞬间一片哗然:“就是那个秦王稷想要拿十五座城来换的和氏璧?”“那么好的宝贝,这就拿来送人了?”

    “那当然还有假?”路人乙的头昂得高高的:“你们想想,这和氏璧可是值十五座城啊,那得多少人口,得多少土地?你说换哪个国家的大王不心动?可是咱们赵国的大王,为了咱们老百姓可是拿和氏璧去送人了,就为咱们老百姓不被那些大粮商盘剥!大家说说,咱们这位大王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大王?”

    周围的赵国民众这下是服气了,纷纷点头赞叹:“你不说咱还真不知道,咱们这个大王,对咱赵国百姓是真好!”“咱们的赵国大王,强,无敌!”“有这样的大王,真是咱们赵国的福气啊!”

    一时间,附近一片都是对赵丹的颂扬之声。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人对路人乙的话提出怀疑:“你这小子莫要胡诌,这等国家大事你能知道?我看你就是瞎扯淡嘛。”

    “啥?”路人乙这一下就好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怒道:“你懂个甚,咱可是有情报渠道的人!咱这猛料多着呢,就怕咱敢说,你们家伙些不敢听!”

    “哟哟哟,还跟这装上了?来来来,你给大家伙说道说道,谁不敢听谁是孙子!”

    “嘿!”路人乙一声嗤笑,清了清嗓子,然后先摆了个pose,这才不急不忙的道:“这可是咱昨天用了半斤狗肉才从咱家七大姑家的八大姨生的九儿子嘴里套出来的哩,你们可都听好了啊,一会可别被吓得闪了腰啊。”

    这番作态顿时让旁观的赵国群众心中痒痒,忍不住就有人催促道:“别跟那装了,赶紧的。”

    路人乙哈哈一笑,突然放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对着身边的众人低声道:“咱听说呀,那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前阵子可是已经悄悄的到了长平啦!”

第三十九章 讯息

    “武安君白起?”

    这个名字似乎带有着某种魔力,让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瞬间就全部都安静了下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片刻之后,一个声音突然响起:“白起是谁呀?”

    众人闻声转头,准备把这个无知的家伙痛骂一顿。

    白起是谁都不知道?那可是名震天下的秦国战神,据说死在他手下的东方六国士兵,加起来都有好几十万了!

    甚至在场有好几个赵国的民众,他们的父亲叔伯,丈夫哥弟等亲人,就在那十三年前在华阳之战中投降后被秦军活活淹死的两万赵军之中!

    虽然后来赵国也曾经取得过阏与之战和几邑之战的对秦胜利,赵国人的心中对于秦国并没有其他五国那般惧怕。但就算如此,那白起的杀神之名也是威震天下的。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这个世界你可以不知道秦国的国君叫什么名字,但绝对不可能不知道武安君白起的大名!

    这种连白起大名都不懂的人,咱们也不走程序了,直接开喷吧!

    就在大家群情激奋的将目光移到那说话之人的身上准备开始喷人的时候,却见一名小萝莉正在自家妈妈的怀里,无辜的冲着大家伙眨巴着眼睛,可爱的小脸上满是疑惑。

    众人默默的收回了目光,还有那刚到嘴边的喷人之语。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突然道:“你刚才说那武安君去了长平?”

    长平,这个词语瞬间就将众人的心思拉了回来。

    现如今,天下哪个不知道秦赵两国正在长平对峙?作为当事者一方的赵国民众,更是对长平那边的战事极为关心。

    整整四十五万的赵国青壮都在那边和秦国人干仗呢,那可是赵国一大半的青壮劳动力,在场的人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丈夫、兄弟或者儿子等至亲在长平一线,有些甚至是一家两三个青壮在那边,你说这能不关心嘛?

    路人乙哼了一声,头抬得比打鸣的公鸡还要高:“咱刚才已经说过了,这可是用半斤狗肉才换来的消息,那还能有假?让咱告诉你吧,原本那个秦军的主帅王被咱们廉颇大将军打得屁滚尿流,秦国人顶不住了,所以才派上了武安君!”

    这个消息让他旁边的赵国民众面面相觑,突然又有人道:“就算咱们先赢了一着,可那秦国的武安君可是从来没打过败仗的狠人啊,这下子咱们赵国岂不是要糟?”

    “糟?”路人乙一脸的不以为然:“能糟个啥?我可是听说了,咱们的廉颇大将军在长平那边是布下了天罗地网、铜墙铁壁,秦国人就是变成鸟儿,也别想飞过咱们廉颇大将军的防线!别说是啥武安君了,就是那蚩尤复生,刑天在世也不行!”

    这下又有人不服了:“瞧你这大气吹的,你就知道那白起不能赢了?人家那威名可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你这就是过度乐观,莫不是加入了最近邯郸城中颇为火热的那个名叫乐观家族的游侠组织?”

    路人乙朝着地上呸了一声:“啥乐观家族,那是什么玩意咱可没听说过,你可莫要污人清白来来来,既然你们不信,咱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也好让你心服口服!”

    就在这个时候,城门口处爆发出阵阵欢呼之声,在场的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发现原来那齐国的车队已经正式的抵达邯郸城门了。

    一名全副武装的齐国将军骑着骏马来到了赵丹的马车面前,翻身下马,朝着赵丹恭敬行礼:“齐将晏武,见过大王!”

    这晏武年纪轻轻,精干利落,看上去倒也是一表人才。

    赵丹含笑点头:“晏武将军不必多礼,且令车马进城吧。”

    于是晏武再度翻身上马,朝着身后的车队用力的一挥手:“进城!”

    在数百名赵国君臣和数万名邯郸民众的注视下,来自齐国的上千辆运粮马车排成了一条长达数里的长龙,开始缓缓的从东门进入邯郸城之中。

    这一副场景的冲击力,对于在场的赵国民众来说是相当大的。

    一辆辆马车川流不息的在自己的面前经过,马车上那一袋袋的粮食就这么摆放在自己的眼前,似乎一伸手就能够够得着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啊,比钱还要更硬的那种。

    这种感觉就好像在后世有一千辆运钞车经过你的面前,然后这些运钞车还特么通通都是敞篷的,一个个装钱的大箱子就这么在光天化日之下从你面前经过,让你好像能够透过这箱子的铁皮看到里面那一张张红通通的小可爱

    简直是太刺激了!

    “咳咳,咳咳!!”一声重重的咳嗽将众人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之中,众人回头一看,发现路人乙还跟那摆着pose呢。

    无数白眼立刻就飞了过去。

    给他这么一打岔,众人的心思又移了回来,毕竟粮食是大王的,可在长平打仗的家人们可都是自己的。

    于是又开始有人催促了:“赶紧的,说说,那白起怎么就赢不了咱们了?”

    路人乙哈哈一笑,伸手一指面前正在不停经过的马车粮队:“为啥白起赢不了咱们?那当然是因为这些粮食!”

    “蛤?”围观众人一脸懵逼,瞬间觉得有些跟不上这家伙的思路了。

    路人乙也不着急,开始耐心解释:“你们还记得前阵子咱们邯郸城里的传言不?就是那个说廉颇大将军对咱们大王不忠的传言。”

    众人纷纷点头:“记得记得,当然记得。”“那怎么可能忘记,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对对,就说廉颇大将军勾结谁谁准备谋反了,我也听说过。”“我家隔壁的那个三棒子上个月打了我一顿,我本来还打算去官府告他和廉颇大将军一起谋反来着”

    路人乙一拍大腿,道:“告诉你们吧,其实那些个抹黑廉颇大将军的传言,都是秦国间谍在咱们赵国搞的鬼!秦国人就是知道他们打不过咱们的廉颇大将军,所以才造谣来污蔑廉颇大将军的!”

    这下子众人顿时恍然大悟,随后便是群情激奋:“原来如此。”“这秦国人也太可恶了,打不过咱们就耍阴招!”“那是,秦国人以前不还把人楚国的大王骗去咸阳了吗?”“要我说啊,这秦国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对,秦国人确实就没有一个好东西!”路人乙十分肯定的点头,然后再道:“可是咱们大王英明神武,怎么可能上秦国人的当?所以现在廉颇大将军还在长平好好着呢!这秦国人一看咱们大王这么英明,没办法就只能把他们的武安君白起抬出来啦!”

    围观群众纷纷点头:“原来白起是这么来的。”“小的打不过就叫老的,这招咱小时候用多了,不稀奇。”“那白起多会打仗啊,这下咱们赵国可是有麻烦了。”

    “麻烦个屁!”路人乙重重的啐了一口,大声道:“你们想想,那长平的地方都是山,多险峻哪,大军在里面根本就不好行动的好伐?那白起再会打仗,除非他能给秦国人都插上翅膀,不然根本飞不过咱们的防线!咱们根本就不用出击,只要稳稳的守住,那都能耗死这些秦国老!”

    说着路人乙再次伸手一指面前的齐国运粮马车:“你们看看,这么多车粮食哪,这还是从齐国运来的第一批啊,以后的粮食那不是成堆成堆的来?你们说说,咱们有了这么多粮食,还怕耗不过秦国老?”

    围观众人沉默了片刻,先是看看口沫横飞表情激昂的路人乙,再看看从自己面前一辆辆过去的运粮马车,突然就觉得这家伙说的,好像真的很有道理啊!

    于是又过了一会,有人带着几分迟疑的说道:“照你这么说,有了大王、廉颇将军和这些粮食,咱们赵国这一次,说不定能和秦国人打个平手?”

    “平手?”路人乙嘿嘿一笑,用力的将手一会,斩钉截铁的说道:“咱们的大王这么英明神武,廉颇大将军又是能征善战,现在秦国人的阴谋也败露了,大家伙说说,咱们这次怎么输?大家就放心吧,咱赵国必胜!”

    类似的对话,正在此刻邯郸东门之外的几万民众之中不停的上演着。

    由贤刚刚所组建起来的胡衣卫和监察卫们大举出动,带着事前早就熟记于心的台词本,开始装扮成一个个“路人乙”,在不同的地方传播着这一套近乎相同的说法。

    不知不觉间,“秦国离间计失败”“秦国换将白起”“赵国不缺粮”等等关键讯息开始传遍了整个邯郸,而且开始有越传越夸张的趋势,到最后已经变成了“长平秦军败退之日已在眼前,廉颇大将军不日将进军咸阳”

    至于廉颇一开始被连续击破了两道防线这种“小事”,当然就被传播者们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随着讯息的迅速传播,赵国民众的自信心也慢慢的变得高涨起来,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和心情也被一扫而空。

    听听,这一切都在咱们赵国的掌握之中了,都飞龙骑脸了,怎么输嘛?

    而且就在这些讯息传播的同时,赵国的民众同样也开始渐渐的觉得,自己家的大王,似乎非常的出色啊。

    如果不是咱们的大王英明神武的话,怎么可能从齐国借来了粮食呢?

    如果不是咱们的大王智计无双的话,怎么可能看破了秦国人的奸计呢?

    如果不是咱们的大王知人善任的话,怎么可能如此信任廉颇大将军,打得秦国人喘不过气来呢?

    赵丹这位才刚刚即位没有几年的年轻赵国国君,他的形象渐渐的、不知不觉间的开始变得高大了起来。

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1)

    对于整个春秋战国乃至东西两周来说,楚国都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国家。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又自称炎黄子孙,这炎黄二字的由来,正是因为在上古时期两位联手击败了九黎部落酋长蚩尤的大帝,炎帝和黄帝。

    楚国王族血脉,便是来自于黄帝之孙,颛顼帝高阳。

    高阳有一个重孙叫做重黎,重黎因为有功而被当时的帝喾高辛封为“祝融”,这就是华夏神话中火神祝融的由来。

    帝喾统治之时,共工氏发动叛乱,祝融重黎率兵镇压,双方交战于不周山,由此便产生了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大战的神话。

    重黎因镇压共工氏不利而被帝喾处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哥哥之位,仍旧被称为“祝融”。

    吴回的子孙在接下来的千百年间一路传承,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西周,也曾经在夏朝和商朝出任过诸侯,但最终都衰落了,子孙后代散落华夏各地。

    直到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在位时,这位周朝天子将吴回的一名后代熊绎封在了楚蛮之地,楚国自此成立。

    以源远流长的角度来说,如今的战国七雄之中无疑以楚国最为悠久。但偏偏也就是这个楚国,一直以来都被其他诸侯国视为“南蛮”,不屑于之为伍。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楚国人的胆子真的很大,早在七百年之前(约公元前1000年),楚国就已经正式举起了反旗,不再承认周天子对楚国的宗主权。

    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年),天子周昭王御驾亲征楚国,被楚国人打的全军覆没,周昭王也战死沙场,从此之后楚国和周朝正式决裂。

    到了熊渠就任楚国国君的时候,这位楚国国君甚至公然说出了“我乃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然后熊渠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

    要知道这个时候天下还只有周天子能称王,距离礼崩乐坏、周朝诸侯各自称王的战国时代,可是还有着六百多年的时间呢!楚国之离经叛道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此,楚国被长期排斥在中原文明圈之外,不被其他诸侯国承认,即便六百多年之后的现在,这种歧视也没有太多的改观。

    ----------------------

    公元前260年9月3日,楚国都城,陈城。

    楚国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惯,那就是喜欢把自己的都城称为“郢都”,所以这座陈城又被称为“陈郢”。

    虽然说楚国此刻的领土面积仍然稳居战国前列仅次于秦国,但这座楚国的都城陈郢看上去却并没有多么的雄伟,反倒显出了几分萧瑟,就如同如今已经渐渐的有了日薄西山之势的楚国。

    自从十九年前秦国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之后,楚国就被迫将都城迁到了陈城。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的光阴,虽然当年那位和他爹楚怀王一样愚蠢的楚顷襄王已经死去三年,但是这个国家看上去似乎仍然没有任何复兴的迹象,仍然好像一只负伤的巨兽,在默默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一队车马缓缓西北而来,渐渐的临近了陈城,护卫着车队的是一队来自赵国的士兵,而在车队最前方的那辆马车上坐着的那名大袖飘飘的中年名士,便是赵国的使者,赵国上卿虞信了。

    虞信看着面前这座沉默无言的立在大地之上的城池之时,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陈郢之景远不如邯郸矣!忆昔年晋楚争霸,不意今之楚国,竟沦落至斯!”

    虞信的感慨是有理由的。

    战国时代之前是春秋时代,春秋时代的主题是“争霸”,这个时代一共出了五位霸主,虽然说五霸到底是哪五霸有着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在任何版本的春秋五霸之中,都一定不会少了晋文公姬重耳和楚庄王熊侣。

    因为包括齐桓公吕小白在内,其他的霸主他们的国家都只不过是兴盛一时,争霸的时间也是断断续续。春秋时期真正一直站在争霸大舞台上的只有两个国家,那就是北边的晋国和南边的楚国。

    如果说春秋是一个游戏世界的话,那么晋楚争霸,就是贯彻这个游戏世界的真正主线任务。

    先看北边的晋国,晋国自从晋文公姬重耳之后便强势崛起,一举取代了原本的中原扛把子齐国,成为了当时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东边,老大哥齐国被晋国打得屁滚尿流,对晋国几乎是有败无胜。而在西边,晋文公姬重耳之子晋襄公姬在崤山之战中全歼另外一名春秋霸主秦穆公赵任好所率领的数万秦国精锐,从而取得了对秦国的决定性胜利,彻底的打碎了秦国人想要争霸的梦想。

    自此之后,强大的晋国将秦国压制在函谷关之内长达一百多年,直到晋国解体成为赵魏韩三国,秦国才再次看到了东进的希望,并将其付诸行动。

    除去北边的诸蛮夷戎狄不谈,在东西两个方向,晋国可以说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都把秦国和齐国这两个主要对手死死的踩在了脚下。

    只有在向南扩张的时候,晋国遇到了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这个国家当然就是楚国。

    如果说身为周朝王族分支,姬姓诸侯国之一的晋国是典型的官二代高富帅霸道总裁的话,那么已经被中原诸国称呼了几百年“楚蛮子”的楚国,它的崛起无疑就是丝逆袭的典范。

    别扯什么楚国祖上也阔过,往上五千年,谁家祖先不是炎帝和黄帝?

    就在晋文公姬重耳意气风发接受诸侯朝见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南边的楚蛮子来了。

    这个时候的楚国,已经不是那个被汉阳诸姬压制了将近两百年的楚国了。当年犹如一道铁链一般死死锁住楚国北上路线的汉阳地区十几个姬姓诸侯国,如今大半已经被楚国吞并,不再成为楚国北上的威胁。

    楚国人带着雄心壮志,在一代春秋霸主楚庄王熊侣的率领下越过大别山,北上直抵黄河河畔,誓要问鼎中原。

    在那之后,晋楚之间先后爆发了数不清的大小战役。

    受内乱困扰的晋国在前597年的之战中落败,被迫承认楚庄王的霸权。

    但楚国的胜利是短暂的,解决了内乱之后的高富帅晋国卷土重来,先后在城濮之战、颖北之战、鄢陵之战、湛阪之战等战役中击败楚国,并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焦夷之战和湛阪之战多次攻入楚国本土,甚至连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熊审都曾经被晋国人射瞎了一只眼睛。

    但是楚国人就是不认输。

    齐国被晋国打服了,放弃了争霸的想法,在大部分春秋时期甘当晋国之后的老二,偶尔在晋国衰落的时候出来捣捣乱。秦国被晋国打服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龟缩在关中,不敢东出一步。

    只有楚国不服。

    我可以输,但是我不服。

    整个春秋时代,楚国大部分时间里对晋国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但从不低头。

    楚国就好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任凭霸主晋国如何去蹂躏,去踩踏,但是他总会卷土重来,然后再次站在霸主晋国的面前,高声宣示天下。

    我!不!服!

    我他妈的就是不服!

    再来!

    晋楚之间的战争持续时间之长,战斗的激烈程度之高之残酷,可能也就只有千年之后法兰西和英格兰之间的那场百年战争能够相提并论了。

    如果不是楚国牢牢的在正面战场上牵制了晋国一百多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很有可能春秋主角晋国在没有因为内乱而彻底分裂成为韩赵魏三国之前,就已经一统天下了。

    公元前546年,晋国在发现无法彻底击溃楚国之后,终于在宋国的居中调解下和楚国会盟,史称“弭兵大会”。

    从此晋楚平分中原霸权,来自南方打不死的小强楚国得到了和霸主中原高富帅晋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成为了春秋时代的联席ceo。

    那也是晋楚两国在春秋舞台上最后的华丽演出,因为不久之后,战国时代到来了。

    自那之后到现在,已经是差不多三百年的时间了。当年的中原霸主晋国被“三晋”赵魏韩所取代,当年打不死的小强楚国从春秋霸主堕落到被秦国花式殴打,成为了秦国人的小受和沙包。

    此情此景,实在是令熟读历史的赵国上卿虞信不得不心生感慨。

    “晋国已逝,莫非这楚国,也要步了那晋国后尘?”

    在虞信的感慨声之中,来自赵国的使团车队,缓缓的接近了陈城的城门。

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2)

    虞信看着面前渐渐临近的陈城,心中也渐渐的涌起了一丝激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在这个时代,士人们所能够扬名立万的舞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战场,另外一个则是外交。

    说起来,虞信其实对于这两方面都不算太擅长。虞信擅长的是战略谋划,也就是负责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制定,他的角色更倾向于幕僚和参谋,属于那种站在幕后的人,像指挥千军万马或者在他国朝堂上舌战群臣这种事情就不太适合他。

    这一次赵国国君赵丹分别派赵胜和虞信分别出使魏楚两国,意图其实很明显,那就是你们公族派和布衣派也别一天在寡人面前你说我我说你的了,都觉得自己能耐是吧?那就给寡人去外交的舞台上比试比试,谁强谁弱比比就知道。

    其实这一次布衣派其实是有比虞信更好人选的,那就是布衣派真正的定海神针蔺相如。蔺相如的口才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这从当年“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上让秦国君臣接连吃瘪还无法发作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是蔺相如出使的话,那么成功的可能性无疑就比虞信要更高许多。

    只可惜蔺相如的身体近来是越来越差劲了,根本无法承受这种长途跋涉的出使活动,所以这个任务才被赵丹交到了虞信的手中,虞信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但即便如此,虞信的心中也并没有多少忧虑。

    要知道在赵国六大重臣之中,只有虞信一人可以称得上是赵丹真正的心腹,仅此一点,就足以让虞信高枕无忧。

    当然了,即便是高枕无忧,也不代表着虞信就对这一次的出使完全无所谓了。恰恰相反,虞信是非常看重这一次出使的。

    作为一名极为擅长战略谋划、擅长从大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战国名士,虞信早就将长平之战的重要性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赵国绝对不能够在这一战之中败北,否则的话秦国并吞天下之势就已经不可阻挡了。

    正是因为如此,虞信才在之前的龙台宫会议上,屡次不顾派别之分,不惜牺牲布衣派的一些利益来力挺赵丹的诸多意见,目的就是为了让赵国能够全力应对长平。

    更何况士为知己者死,赵丹既然如此信任虞信,在短短几年间就将虞信从一介布衣提拔到赵国中尉,领上卿之爵的位置,虞信又岂能辜负赵丹的希望?

    再说了,上卿之爵也还不是人臣的终点,虞信更加渴望自己能够凭借着为赵国立下的功业,最终被自家的大王封君!

    君候君候,封君其实就是“侯”。人臣之道的极致,便是这封侯拜相!

    想被封为君候,对于非王族血脉之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虞信如今已经是上卿,距离封君不过一步之遥,但就是这一步之遥,也很有可能便是那无法跨越的天堑。

    当今天下,能够以非王族的臣子之身获得封君之位者,寥寥无几。

    秦国的武安君白起,那是用几十万山东六国士兵的累累白骨作为垫脚石才走上的封君之位。

    赵国前几年刚刚死去的马服君赵奢,那可是先治理内政有方,然后又在赵国前两号大将廉颇和乐乘都选择在秦国强盛兵锋面前缩卵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率领赵军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粉碎了秦军绕过韩国直接进攻赵国的企图,这才被封君的。

    白起、赵奢,哪个不是威震天下的大人物,那个不是对国家有着无比贡献的英雄人杰?虞信想要封君,至少也要让自己的功劳和这两位勉强在一个等级才行。

    别的不说,就说布衣派的boss蔺相如吧,看看蔺相如为赵国立下了多少功劳,如今的爵位也不过和虞信一样是上卿,这辈子估计是没戏了。

    由此可见封君的难度之大。

    正是因为这难度如此之大,所以虞信想要封君之位,所立下的功劳,也必须要足够的大才行。

    这一次出使楚国,无疑就是一个虞信立功的大好时机。

    而且不仅如此,这一次赵丹显然也明了虞信的缺点,所以赵丹特地为虞信派来了一名帮手。

    虞信的目光缓缓的旁移,最终落在了自己身旁的一辆马车上。

    在这辆马车之中坐着一名神情平静、衣着朴素、面容寻常的中年男子。这名中年男子是如此的不起眼,以至于如果你把他扔到邯郸的大街上,他几乎是一秒钟就能够完美的融入其中,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堪称百分百的纯路人。

    但就是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男子,却能够独坐在一辆马车之上,而且还能够坐在使团老大虞信的身边,这显然就有些不同寻常。

    虞信脸色郑重的朝着这名男子一拱手:“此番出使楚国,却是要多多仰仗毛先生之能了。”

    这名不起眼的男子,便是国君赵丹从平原君赵胜府上为虞信讨来的帮手,赵胜府中数千门客中的一员毛遂。

    老实说,虞信在先前对于这个毛遂,多少也是有些不以为然的。但在这么多天的出使过程之中,虞信和毛遂攀谈之下,才发现此人也是一个怀有才华之人,尤其擅长的是言谈争论方面。

    虽然说论起知识储备远不如虞信,但是毛遂却往往能够凭借着自己一套特有的辩论技巧和虞信在口舌之争时说得有来有回,甚至还能够常常占据上风。

    在和毛遂多次深谈之后虞信才终于恍然大悟,知道为何赵丹要特地把这个毛遂派到自己身边来的原因了。很显然,毛遂就是来填补虞信在言辞方面缺陷的。

    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虞信不仅对自家的大王赵丹敬服不已,也同样对毛遂尊重有加,甚至让毛遂享受了和虞信本人差不多、相当于使团副使者的待遇,连毛遂的马车都是使团之中最高档的之一。

    毛遂听到虞信的话之后,同样也在马车上朝着虞信行了一礼:“虞大人但请放心,遂必竭尽所能,助大人成功而回。”

    这次出使楚国对于虞信是一个机会,对毛遂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相比如今已经名声显赫身居高位的虞信,现在还仅仅是平原君府中一个籍籍无名门客的毛遂,显然有着更加强烈的建功**。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虽然一直以来被中原诸国蔑称为“楚蛮子”,但是毕竟楚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最基本的礼数还是有的。相应的迎接仪仗早就已经在城门处摆好,楚国外交官员也已经就位。

    在简短的欢迎仪式之后,这名负责招待的楚国外交官员突然抛出了一个让虞信有些意外的小小炸弹:“虞大人,我家大王和诸位大臣已经在宫中等候,这便请进宫吧。”

    虞信闻言就是一愣,虽然说现在也才天亮没两个时辰,但是依照惯例,你楚国人是不是应该先送我去馆驿,让我休息个一两天再召见呢?

    这种行事方式,果然是不走寻常路的楚国人才做得出来啊。

    但对于虞信来说,这倒也是无所谓的事情,早点见楚王早点谈好事情也不错。

    于是虞信微微一笑,朝着面前的楚国官员道:“既然如此,那就劳烦尊驾领路吧。”

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3)

    虞信在楚国外交官员的带领下,很快的进入了陈城之中。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正如虞信在城外之时所感慨的那样,这座陈城的规模,不要说比起邯郸这种战国时代的一流大城市,就连二流恐怕都多少有点排不上号。

    城池的规模并不大,城中来往的人也不算太多,看上去大概也就只有那么几万人居住的样子。

    虞信一边坐在马车上走马观花的游览,一边在心中暗暗叹息,想不到几十年前还大有并吞天下之势的楚国,仅仅因为两代昏君,就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在这个人治的世界,昏庸的君主对于国家的伤害真的太大了。

    就在虞信的叹息之中,车队驶过了陈城的郭城,开始由北门进入了宫城之中。

    进到宫城之后,出现在虞信面前的就是一片黄色的宫殿群。

    由于楚国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黄帝,因此楚国人理所当然的将自己当成了黄帝的继承人。从五行的角度来说黄帝属于土德,土德的颜色是黄色,于是黄色便自然的成为了楚国宫殿之中的主色彩。

    直到进入宫城之后,虞信才在这些充满了厚重和巍峨感的宫殿群之中,第一次感受到了楚国作为战国七雄,曾经霸主之一的那种底蕴。

    又过了一会,虞信的马车在一座最为恢宏壮丽的宫殿之前停了下来。

    楚国的外交官员再次出现:“虞大人,此处便是凤宫了,我王和群臣已在殿中等候,请吧。”

    虞信点了点头,走下了马车,沿着面前的一道道台阶,朝着这座凤宫走了上去。

    片刻之后,虞信进入了凤宫大殿之中。果然如同那楚国外交官员所言,上百名楚国君臣济济一堂,就等着他的到来了。

    虞信下意识的就把目光放在了大殿的最上首,那里坐着一名头戴王冠,身着华服,年纪刚刚三十而立,长着一张国字脸,看上去颇有几分方正之意的男子,这便是楚国的当今国君楚王元了(楚考烈王)。

    虞信不敢怠慢,朝着楚王元行了一礼:“赵臣虞信,见过大王。”

    楚王元平静点头,声音之中听不出任何东西:“不必多礼,请起吧。”

    虞信起身,在一旁早已为他准备好的位置落座。

    虞信刚一落座,就有一名楚国大臣开口道:“不知虞卿此来,究竟所为何事?”

    如果赵国的其他两位使臣苏代和赵胜在这里,他们一定会觉得:“这一幕我见过啊……”

    好吧,战国几百年,都是固定的外交套路了。

    虞卿轻咳一声,知道自己是时候开口了。

    “信此番前来,实为赵楚联合,共抗强秦之事也。”

    “夫秦者,饕餮之徒也,先得关中,又据巴蜀,再夺魏国河西之地,更以张仪宵小之徒欺瞒楚国,觊觎诸国之心几无止境,诚可恨也!”

    “今我赵国与秦人战于长平之地,相持间急切难下,若得楚国之助,则秦人必败也。如此,赵可得上党,楚亦可复郢都,双方皆可得利也。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虞信洋洋洒洒这一番话下来,虽然说的挺一般的,但是基本上说明了自己想要说的东西。

    然后虞信就将目光投向了上首的楚王元,等待着这位楚王的回答。

    但楚王元还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一个声音就立刻响起了。

    “虞卿此言,谬也!”

    虞信转头一看,发现说话的是一名方脸大额,颌下留须,两鬓斑白年纪至少在五十以上的楚国大臣。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楚国大臣的座位距离楚王元是最近的,同时还位于楚国群臣之首。

    虞信深吸了一口气,盯着这名楚国大臣:“不知春申君有何高见?”

    没错,这个跳出来反驳虞信的,便是如今的楚国头号重臣,“战国四君子”之中的春申君黄歇了。

    黄歇如今是楚国的令尹,楚国不设相邦,令尹这个职位所掌握的便是相当于他国相邦的权利,所以这位春申君黄歇也完全可以看作是楚相。

    自从春秋以来,楚国令尹之职位多被昭、景、屈三大族垄断,黄歇能够打破这个垄断,主要是因为他在楚王元的上位路之中出了大力,有拥立之功,因此也极得楚王元的信任,堪称楚王元的左膀右臂。

    只见黄歇不急不忙,先是朝着上首的楚王元一礼,然后才说道:“以臣之见,秦国如今兵锋正盛,秦王稷威权深重,又有雄兵百万,天下诸国均难当也。”

    “反观我大楚,今国内凋敝,正是休养生息以图再起之时,此时万不可妄动刀兵,与秦国亦宜亲而善之,岂可助赵攻秦也?若助赵,则白起之辈领秦军再至,如之奈何?”

    很显然,在秦国呆过一阵子的黄歇觉得,和秦国打仗根本没胜算啊,别到时候又把白起这个杀神引来了,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休养生息,别掺合到长平这破事里,等恢复力量了再说吧。

    作为楚国的令尹,黄歇自然不缺少应声虫,于是他话音一落,便有不少楚国大臣开口赞同,就连坐在最上首的楚王元也是微微点头,大有赞许之意。

    虞信眉头一皱,正想出言反驳挽回局势,却不防一旁有人抢先开口:“令尹此言,大谬也!”

    这个声音又高又急,瞬间将黄歇一派的所有声音全部压了下去。

    众人纷纷转头,发现说话的原来是一名将军,这位将军年纪约莫在四十左右,长得长脸鹰鼻,目光极为凌厉,这便是楚国名将,如今的楚国大司马景阳。

    大司马这个职位相当于后世的陆军副司令,在楚**队之中的地位仅在令尹黄歇之下,因此景阳也同样是楚国重臣之一。

    只见这景阳瞪了黄歇一眼,喝道:“令尹大人,煞是没种!我泱泱大楚,何时惧过他国?如今秦国老和赵人在上党交兵,正是从秦人手里收复失地的机会,焉能错过?大王,切不可听令尹之言!”

    这景阳毕竟是军旅出身,性格直来直去的,说话也是一样。

    景阳此言一出,理所当然的就遭到了黄歇一派的驳斥。

    但景阳也不是只有一个人,他的背后可是有着屈、景、昭三大家族,景阳便是其中景氏的核心人物。这三大家族本来就对黄歇这个抢了令尹职位的“外人”十分不满,因此此刻也是借题发挥,三家大臣一拥而上,对黄歇一派群起而攻之。

    黄歇这边自然也是毫不示弱,针锋相对,两边顿时就是一番口水大战。

    虽然黄歇如今权势正是如日中天,但三大家族毕竟扎根楚国数百年,实力同样也是不可小觑,双方来来回回,一时间竟然吵了个旗鼓相当。

    这一吵就吵了好几个时辰,由于楚国内部的意见分裂实在太过严重,眼看太阳都要落山了都没有吵出结果,即便楚王元拍了几次桌子也无济于事。

    眼见殿外即将日落西山,坐在殿中的赵国使者虞信腹中饥饿、心中也是烦躁,正不知道该如何解此局之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了大殿的门口,吸引了虞信的注意力。

    是谁竟然敢在如此重要关头悍然进殿?

    虞信下意识的打量了此人一眼,随后发出了一声惊咦之声。

    毛遂怎么来了?

第四十三章 毛遂说楚王

    毛遂来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来的不只是他的人,还有他的剑。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说的便是燕赵游侠。毛遂身为赵人,自然也是游侠的一员。

    无剑,何以称侠?

    作为使团的成员,毛遂原本应该在偏殿之中等候这一次楚国大朝议结束,而并非出现在这处大殿之中。

    但他就是来了,而且还带着他的剑。

    如果说先前的毛遂好像一柄被扔在兵器谱某个角落无人问津的破旧古剑,根本没有人会去注意到他的话,那么此刻的毛遂整个人腰身挺直,目露精芒,宛如一柄锋利宝剑,正在缓缓出鞘。

    毛遂步伐坚定,面色沉静,整个人拾阶而上,从大殿门口一步步的来到了虞信的面前,然后朝着虞信开口。

    “大人,合纵之利害,不过三言两语便可决耳,今日中而言之,日落却不得决,何也?”

    (就赵楚联合抗秦这点破事,那不是两句话就定下来的吗?怎么从中午吵到现在,都特么还没个结果呢?)

    毛遂这一进来,瞬间就吸引了大殿之中所有楚国君臣的目光。

    楚王元见这毛遂不经通传昂然直入大殿之中,顿时觉得自己楚国国君的威严受到了挑衅,心中大为恼怒,于是不等虞信开口便先沉声道:“虞卿,此为何人也?”

    虞信看了一眼毛遂,突然反应过来,心中暗叫糟糕。

    要知道这里可是楚国的凤宫,你毛遂身为外臣这般不请自来毫无礼数,可以说是犯了外交上的大忌。

    老实说,就算是楚王元借此发飙当场杀了毛遂,虞信和赵国也无话可说啊。

    虞信苦笑一声,朝着楚王元道:“此乃信之门客也。”

    “门客?”楚王元冷笑一声,突然用力的一拍面前的桌案,朝着毛遂就是一声怒斥:“胡不下!吾乃与尔主言,汝何为者也!”

    (还不给我滚下去!本王和你家主人谈话,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在这里bb?)

    身为楚国国君,楚王元身上自然是王威深重,这一番勃然大怒之下威慑力极强,大殿之中瞬间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不少楚国大臣,尤其是春申君黄歇一派的楚国大臣幸灾乐祸的看着毛遂,脸上满是窃笑的神情。

    在这些亲秦派的大臣们看来,毛遂这上来一搅合,已经是弄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外交事故了。有了这样的外交事故,赵楚联合基本上是已经吹了。现在我们倒要看看,你虞信和赵国要怎么收场!

    在大殿之中,最焦急的无疑就是虞信了。很显然,毛遂搞出来的这种紧张的局势是虞信根本不想看到的,毕竟这很可能会让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但就在虞信想开口让毛遂赶紧退下的时候,毛遂却先动了。

    毛遂迈步向前。

    一步。

    两步。

    停。

    毛遂停了下来。

    然后抬手。

    手落。

    落在了腰间的剑柄之上。

    毛遂来到了楚王元的面前,距离不过三步,右手持剑,随时有可能拔剑而出。

    这一刻,这名原本从任何地方看上去都极为平平无奇的中年男子,身上突然爆发出了一种无以伦比的锋锐,就连说出来的话语之中都是锋芒毕露。

    “王之所以斥遂者,无非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性命,现全于遂之手。”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天下弗能当。”

    “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王可知乎?”

    毛遂这段话的意思是:你敢骂我,无非是因为你觉得你是楚国大王,有强大的楚国和数量众多的楚**队做倚仗。但现在我一剑就能取你性命,楚国的国力再强士兵再多,对你来说也没有一毛钱用处。

    我听说商汤用七十里的地盘就能当天子,周文王称王也不过百里之地,这和他们麾下士兵多少没有关系,主要是人家有威信!现在你楚国地盘又大,人口又多,照理来说也是能凭此建立足够的威信,并横扫天下无敌手的。

    白起不过是一个混账东西,带着几万秦军和你们楚国打,一战就打下郢都和鄢都,两战就打下夷陵,第三战连你熊元祖宗/十八代楚国先王们的坟都给刨出来烧干净了。

    全天下都知道这些事情,对于你们楚国来说这种耻辱怕是几百年都化解不了,连我们赵国人都替你们觉得丢脸,你说说这样你楚国还有什么威信可言?你熊元身为楚王对祖宗受辱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你这个楚王还特么有一点羞耻心嘛?

    现在我告诉你,真正需要合纵抗秦的,不是我们赵国,而是你们楚国,懂伐?你要是还特么要点脸,那就赶紧把和我们赵国的盟约定下来,一起出兵,揍秦国人他丫的!

    毛遂这一番话犹如雷霆横空,直震得楚王元脸色大变,整座大殿之中上百楚国大臣相觑而无言。

    主要是毛遂的这番话说的,实在是太他妈的有道理了。

    秦国对楚国干的坏事,也实在是真的数也数不清了。

    远的就不说了,就说这几十年吧。

    这几十年来,秦相张仪两次欺骗楚王元的爷爷楚怀王,把楚怀王骗得最后客死咸阳,把堂堂的霸主楚国搞得由盛转衰。

    接下来的秦将白起先是水淹楚国陪都鄢城,一战淹死楚**民三十五万人,然后又攻破楚国首都郢都,逼得楚王元的老爹迁都到现在的陈城,最后白起甚至还把楚国历代先王的陵墓通通都刨出来一把火烧了!

    这一切,才刚刚过去了十九年,当时不过是一名少年的楚王元,对这一切可是一天也不敢忘!

    这刻骨的国仇,这铭心的家恨,这么多年来,一直折磨着楚王元,折磨着整个楚国!

    楚王元在春申君黄歇的劝告下,他原本觉得,我应该忍,忍这一时之气,忍到楚国有能力去报复的时候,我再把它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但现在,当毛遂站在楚王元面前,说出这么一番直指人心的话之后,楚王元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忍不了了。

    因为楚国,因为老熊家的人,从来都不是那么能忍的。

    八百年前,周朝国君让楚国国君当守夜人,连位列诸侯宴席的资格都没有。

    楚国忍了吗?

    楚国公然举起了反旗,把天子周昭王打得全军覆没,打得其后的周天子不敢再兴伐楚之师,然后自行称王。

    六百年前,周朝天子分封的几十个姬姓诸侯国在汉阳地区组成了一道“汉阳诸姬”防线,想要将楚国牢牢的锁死在大别山以南的江汉平原。

    楚国忍了吗?

    楚国和汉阳诸姬打了两百年,最后汉阳诸姬尽灭于楚国之手,无一幸存。

    四百年前,雄心壮志的楚国人走出大别山,饮马黄河畔,却遇到了春秋高富帅晋国,成为了霸主晋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为晋国必须镇压的对象。

    楚国忍了吗?

    楚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和晋国纠缠了又一个两百年,终于打到了出任春秋联席ceo的光辉时刻,等来了晋国分裂为三的大喜讯。

    两百年前,吴王阖闾派大将孙武、伍子胥率领着吴国大军攻入郢都,几乎踏平了整个楚国,连楚平王都被伍子胥从坟墓里掘出来鞭尸。

    楚国忍了吗?

    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吴国早已覆灭于楚国扶持起来的越国之手,吴越之地也早就尽归楚国所有。

    楚王元想着想着,心情渐渐的变得激动了起来。

    别忘了楚王完今年不过才刚刚三十而立,才刚刚登基两年多,他仍然十分的年轻。

    年轻,就还有拼劲,还有热血!

    此刻楚王元的心中,热血开始慢慢沸腾。

    无论是周朝天子,还是汉阳诸姬,又或者是霸主晋国和吴国,他们哪一个不是楚国曾经只能仰望的对象?

    他们那么吊,但最后还不是被我楚国干翻了,还不是灭亡了?

    我堂堂大楚,从来不忍,不让,不输,不怂!

    凭什么今天,凭什么我堂堂楚王熊元,就他妈要忍受这口鸟气,就要向害死了我爷爷,逼得我爹郁郁而终的秦王稷老儿认怂?

    “砰!”楚王元突然重重的一拳砸在了面前的桌案上,这一拳是如此的用力,以至于桌案上的书简都被震了起来。

    下一刻,楚王元缓缓抬头,双目紧紧的盯着毛遂,脸上的表情无比的郑重。

    “壮士所言,大善!”

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决定

    善,就是好的意思。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大善,那就是非常好。

    楚王元的这句话意思就是,毛遂壮士,你的这番话说得非常的好!

    事实上,毛遂的这番话,还真是说到楚王元的心里去了。

    在说完这句话之后,楚王元又看向了殿中群臣,沉声道:“寡人尝闻,主辱,臣死!今暴秦之国,辱我先王非止一世之时,屠我臣民非止一城之户,占我国土非止一郡之地!此,国耻也!寡人虽非庄王之霸,亦非威王之贤,然如此大辱,亦不能忍也!诸位,可有能忍此辱者乎?”

    楚王元这一番话,说得楚国的不少大臣们、尤其是刚才力主暂时不和秦国开战的春申君黄歇一派的大臣们个个低下了头去。

    很显然,这一番话就是朝着那些个亲秦派开炮的!

    秦国人和我们楚国结下了这么深重的仇恨和恩怨,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了,你们还一天到晚叫寡人忍?当寡人是乌龟是不是?

    这一番炮火下来,就连亲秦派的大头头黄歇也只能当起了缩头乌龟,一句话都不敢接。

    国仇家恨,父祖之耻,这谁敢接?这就是个大炸弹,谁去接谁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而另外一边,力主开战的楚国大司马景阳可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几乎是立刻就带着屈、景、昭三大家族的大臣们跳了出来,齐声道:“吾王在上,臣亦不能忍也!”

    数十名楚国大臣的齐声呐喊之声是如此的慷慨激昂,瞬间就响彻整座凤宫大殿,在空气中不停嗡嗡回响。

    楚王元看着面前的三大族大臣,脸色总算是稍微好看了一些。虽然这三大族平时就知道和身为国君的楚王元争权夺利搞内耗,但毕竟在大是大非上还是知进退、懂荣辱的。

    与此同时,楚王元也不免对于自己一直信任有加的春申君黄歇有了些意见。

    都说主辱臣死,现在我楚国先王遭受如此奇耻大辱,你特么一直还叫我忍,还叫我怂?

    我!忍!个!卵!

    寡人,不想再忍了!

    楚王元面色坚决,说出来的话也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我大楚,与那秦国势不两立!寡人意下已决,令大司马景阳为将,率我楚国大军即日出师,西进伐秦!”

    再说完这句话之后,楚王元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头号亲信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一眼,冷声道:“再敢言及亲秦者,寡人必以为国贼,夷其三族!”

    楚王元这一眼,将春申君黄歇瞪得是瞬间就一身冷汗。

    黄歇可是老油条了,他的心里很清楚别看现在自己风光无比,但这些风光和权势全在于楚王元的信任。

    一旦楚王元对黄歇失去了信任,那么在楚国本土派三大族的反扑下,楚国虽大,但却必定没有黄歇丝毫立足之地了。

    黄歇知道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来挽回一下现在的这种被动局势,事到如今,任何人都知道大势不能逆转,只能顺势而为了。

    于是黄歇立刻起身出列,朝着面前的楚王元深深一礼,语气无比恭谨而敬服:“大王英明!”

    黄歇这一带头,大殿之中楚国群臣尽皆齐齐俯身,同时高声道:“大王英明!”

    山呼之声响彻整座大殿,在每个人的耳边不停的回荡。

    凤宫之上,楚国群臣个个神情激动,看上去恨不得立刻亲自上阵和秦国的男人大战三百回合,然后再和秦国的女人在床上也大战三百回合。

    楚王元看着面前的这一切,一丝欣慰悄悄的从心中涌起。

    这才是我们熊氏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所建立的大楚所该有的样子,这才是我们大楚人所该有的精神!

    敌人很强?我怕他个鸟,先莽他一波再说!

    楚国定律没有我们楚蛮子莽不死的敌人,如果一波莽不死,那么就再来一波。

    楚王元的目光慢慢的再度移回到了还站在自己面前的毛遂身上,心中有些感慨。

    想不到竟然是这个赵国人,唤醒了我们楚人的魂,唤回了我们楚人曾经的那股不屈不挠的精气神。

    虽然毛遂此前曾经用性命威胁过楚王元,但此时此刻,楚王元的心中却全是对毛遂的欣赏。

    楚王元大手一挥:“来人,取鸡狗马之血来。寡人今日便要在此殿上,与赵国使者,还有这位壮士一起歃血定纵!”

    片刻之后,在凤宫之中所有楚国大臣们的见证下,楚王元、虞信和毛遂三人歃血为盟,正式定下了盟约。

    楚国自即日起将对秦国宣战,并派遣大军北上,和赵国对秦国来一个南北夹击!

    做完这一切之后,天色已黑,于是楚王元便设下宴会招待赵国使团一行,这一次宴会可以说是宾主尽欢,最后在友好无比的氛围中完美结束。

    当宴会结束,赵国使者虞信带着毛遂一起坐着马车离开楚国宫城之时,虞信感觉整个人都还有些晕乎乎的,简直不敢相信今天在凤宫之上发生的一切。

    原本陷入僵局、几乎已经就要被搞砸的合纵抗秦之事,竟然就被毛遂这么一番话就直接柳暗花明,通通搞定了?

    看着身边的毛遂,虞信忍不住发自内心的对着毛遂称赞道:“毛先生,真大才也!此番归国,信必向大王举荐毛先生,必不使毛先生蒙尘于赵国也!”

    毛遂闻言心中自然也是大喜,正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毛遂若不是为了那功名利禄,又何必在平原君赵胜的府上客居三年?

    要知道虞信这个中尉的职务本来就是相当于吏部尚书的职位,发现并推荐人才就是虞信的职责,所以虞信的这个承诺,里面的分量可是非常重的。

    于是毛遂微微一笑,朝着虞信拱手一礼,郑重道:“遂不过一介匹夫,若无大王和虞卿之识人,又岂能为我赵国建功哉!”

    嗯,这就是所谓的互相吹捧了。很显然这个毛遂也是个懂事的人,这就表示我虽然也有功劳,但是我这个功劳是在领导(赵丹和虞信)们的指挥下取得的,所以领导们同样也是有大功的。

    虞信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这个毛遂,上道!

    一番闲谈过后,虞信转过头来,面前的陈城虽然早已陷入黑夜之中,但虞信的心情却是如同阳光一般灿烂。

    出使楚国这个重要的外交任务,虞信终究是圆满无比的完成了!这对于一直以来因为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而被公族派诟病不已的虞信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至少在这件事之后,公族派就再也不能够以“无寸功于赵国却身居高位”这个理由来攻击虞信了,虞信这才算是真正的在赵国朝堂站稳了脚跟。

    有了这番功劳为基础,虞信就可以大展拳脚,未来不但极有可能接过蔺相如布衣派领袖的地位,更有望去冲击封君和相邦之位,大好前途就在眼前啊。

    不过刚刚毛遂的这番话也提醒了虞信一件事情,那就是立下大功之人的确是毛遂没错,但是发现毛遂这个人才并且把毛遂送到虞信身边的,可是虞信的大王赵丹!

    那么问题就来了,赵丹到底是怎么发现毛遂这么一个在平原君赵胜府上呆了三年却毫无名声,在三千门客之中毫不起眼的存在呢?

    如果虞信没有记错的话,赵丹登基之后,似乎从来都没有去过赵胜的府邸啊。

    这也太神了吧?

    虽然怎么也想不明白,但是虞信却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赵丹派来了毛遂,然后毛遂帮助虞信把连楚抗秦这件大事办成了。

    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

    所以想来想去,虞信最终还是只能心悦诚服的发出一声感慨:“使人善任,识英雄于草莽微末之间。吾王,真乃不世雄主也!”

第四十五章 庞煖

    邯郸赵王宫,龙台偏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在大殿之中原本的那张华丽精巧的桌案已经被搬走,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太师椅和一张摆满了竹简帛书的四方桌,赵丹就坐在椅子上,全神贯注的批改和审阅着一道道奏章。

    一阵脚步声传来,赵丹下意识的抬起了头,然后脸上露出了意外的神情:“王后?你怎么来了。”

    这名款款而来的年轻丽人,正是赵国王后韩婉。

    韩婉微微一笑,从身边侍女的手上拿过了一个盘子,将这个盛着食物的盘子放在了赵丹的面前:“听闻大王政务辛劳,所以让他们做了一些食物送来给大王。”

    赵丹看着面前这些热腾腾冒着热气的食物,不由点了点头:“王后有心了。”

    由于赵国相邦平原君赵胜出使在外,内史蔺相如又重病卧床在家,所以许多原本并不需要赵丹批阅的奏章都通通被呈了上来,让赵丹的工作量大为增加,这几天可以说是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一看到面前的食物,赵丹这才惊觉自己已经有大半天没吃过东西了,腹中的馋虫瞬间被勾引了起来,于是整个人也不客气,开始胡吃海塞起来。

    在赵丹进餐的时候,韩婉也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亲自在一旁为赵丹捶肩捏背,不时和赵丹说上几句体己的话,夫妻之间倒也算是其乐融融。

    说着说着,赵丹突然想起一事,问道:“王后,那赵姬在宫中的表现如何?”

    对于这位秦始皇的亲妈,赵丹还是比较关注的。

    韩婉微笑道:“虽缺了些礼数,但却也还算安分。”迟疑了一下之后,韩婉又道:“大王,可要安排此女侍寝?”

    很显然,这位王后误会了赵丹问话的意图。

    赵丹摇了摇头,将基本上已经被全部消灭的食物盘子推到一旁,道:“暂时不必了。”

    事实上赵丹虽然有好几个夫人(妃子),但是自从穿越以来,赵丹大部分时间还是自己睡在龙台的寝殿之中,去凤台后宫那边过夜的次数并不频繁,而且就算是去也基本是在王后处过夜。

    嗯,主要还是因为王后的颜值最高,身材最好,同时也是最温柔体己

    任何一个世界都是看脸的世界,请不要怀疑这一点。

    至于这个赵姬嘛,老实说开后宫也不是不能开,但是最起码也得先把长平那边的事情搞定了再说,现在的赵丹是真没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浪费在女人身上。

    就在此时,宦者令贤出现在了龙台之中:“臣贤见过大王,王后。”

    赵丹嗯了一声,道:“卿可是有事?”

    由于受命组建监察卫和胡衣卫两大特务组织,贤这阵子很少在宫中,主要都在外面忙活着,此刻出现在赵丹的面前,多半是有什么事情。

    贤点了点头,道:“大王要臣寻找的那庞,如今已经在殿外等候召见了。”

    赵丹愣了一下,随后一丝笑容从脸上闪过:“找到庞了?那就召进来吧。”

    一旁的韩婉见状也十分识趣的开口:“大王,小童先告退了。”

    赵丹朝着韩婉露出了一个笑容:“王后辛苦了,寡人今夜便留宿凤台吧。”

    韩婉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柔声道:“小童明白了。”说着便带着侍女离去了。

    通常来说,君王的留宿次数就代表着恩宠和信任,即便身为王后,对于这方面的渴望同样也是不能避免的。

    在韩婉离去之后不久,一名满头白发,头戴冠,身着赵国胡服的男子便被贤带着走进了殿中,朝着赵丹恭敬行礼:“庞见过大王。”

    赵丹看着面前这位老者,心中也是有些感慨,这已经是自己见过的第几个战国牛人了?

    唔,好像已经有些算不清楚了。

    庞此人,他的师傅是大名鼎鼎的黄老派大佬,楚国大隐士(读合)冠子,著有《冠子》一书。

    冠子是黄老学派之中承前启后的一名大佬,其所提“元气”思想,上承老子道气关系论,下启两汉“元气”论思潮,中与《列子》《吕氏春秋》互相印证,成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他的主张极大的影响了战国末期的整个思想界,为黄老学派在秦朝覆灭汉朝初建之时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即便是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经以冠子自号,大诗人韩愈更赞曰:“使其人遇其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文心雕龙诸子》之中也说他是“冠绵绵,亟发深言。”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庞的师傅这么厉害,那么他本人的水平自然也是不差的。事实上庞师从冠子学习的东西很多,既包括了兵法和纵横之书,对于黄老学派的思想也同样多有涉及。

    而且除了老师厉害之外,这个庞的家世也是非常出名的。他的祖先是历史之中的著名人物庞涓,也就是那位在“围魏救赵”之中充当反派,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被鬼才军师孙膑花式吊打的魏国大将军庞涓

    在庞涓兵败身死之后,原本在魏国显赫一时的庞家迅速的衰败,其后庞涓的后人庞葱被魏王派遣陪同魏太子到赵国当人质,庞葱为了不去赵国而讲了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给魏王,然而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君王都是听一个故事然后就被你忽悠了的,所以庞葱一气之下在赵国定居,庞葱就是庞的爷爷。

    从历史上来说,庞在赵国两员大将廉颇乐乘因为内讧而纷纷出走,李牧被牵制在北方无法主持赵**事的时候站了出来,成为了赵国最后的中流砥柱之一。

    庞率领赵军击败了吃饱了就会趁火打劫的燕国人,杀死了老对手燕国主帅剧辛,更作为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合纵的主帅带着五国联军攻击秦国,一度进逼到咸阳郊外,还曾经在其后的秦赵战争之中埋伏并击败了秦军,击杀了秦军大将蒙骜。

    要知道被庞击杀的秦军大将蒙骜可不是一般人,蒙骜的孙子便是赫赫有名,为秦始皇击破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的秦国开国大将蒙恬。而庞在率军击败蒙骜的时候,已经是一位年过八十、垂垂老矣的老者了。

    虽然庞和李牧作为赵国最后的倚仗最终还是先后倒下了,赵国也随之灭亡于秦国之手,但这改变不了庞的确是一位人才的事实。

    这样一个对赵国忠心耿耿的人才,赵丹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在让宦者令贤组建两大特务组织之后,赵丹曾经交给贤一份名单,上面列出了赵丹凭借记忆而得出来的众多人才,庞在这份名单之中位列名次是相当靠前的。

    所以赵丹对于庞的态度也是相当不错的,只见他伸手一指殿中的另外一把椅子:“庞先生请坐吧。”

    庞有些意外的打量了几眼“椅子”这个此刻还并没有在中原大地之中盛行的东西,犹豫了一下还是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双方攀谈了几句,赵丹这才知道自己找庞的时机也算是比较巧合了。因为自从沙丘宫变之后庞就离开了赵国,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师尊冠子在楚国山野之中学习修行,直到年初的时候冠子去世,庞媛在操办完师尊的丧事之后才回到了赵国,说起来也就不过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说面前的庞此刻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甚至年纪比如今的赵国大将军廉颇都还要大上一些,但是赵丹对于庞的能力却没有任何的怀疑(毕竟是八十岁都能打败秦军的人)。所以简单的一番谈话之后赵丹就直接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庞先生,寡人欲要使你为我赵国使者前往燕国一行,不知先生可愿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228/ 第一时间欣赏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作者:熙檬父所写的《战国赵为王》为转载作品,战国赵为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战国赵为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战国赵为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战国赵为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战国赵为王介绍:
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丹的身上。
为了摆脱将来沦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垫脚石的命运,赵丹决定还是把这个统一天下的担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好了。
但在那之前,赵丹得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此时此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最紧要关头,所以赵括换廉颇,到底换不换?战国赵为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战国赵为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