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苏厨TXT下载苏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苏厨全文阅读

作者:二子从周     苏厨txt下载     苏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药局

    石薇从来不出诊,除了后宫宗室,也没人敢请她出诊,都是送到这里来。

    钱乙和唐慎微来到京城之后,石薇就从皇家慈善的药局里退了出来,只担任着名义上的供奉一职。

    钱乙和唐慎微成了皇家药局的主持人,同时还要抽时间来苏家的药局坐诊。

    加上石薇的老道徒子徒孙们,医生队伍就算是充实起来了,在苏油的建议下,苏家宁善堂,很快成了一家新式的医院。

    这里有四个极具特色,蜚声汴京城的医科——女科,外科,道医,蕃药。

    石薇坐镇,汴京城里边对请男医生有忌讳的家庭,会将女眷送到这里来诊治。

    石薇从小就被苏油带歪了,从阉猪阉鸡解剖小白兔开始试验外科手术,如今各种器械,麻药,消毒药物,缝合线,抗生素等都已经研发出来,感染病理也已经被发现,外科手术也搞了好多起了。

    如急性肠痈导致的腹结之类病症,还有骨折内出血之类的重症,汴京城的医生一旦确诊,便会将手朝门外一指:“急送宁善堂,仙卿出手,或许还保得住性命!”

    道医更是宁善堂的长项,道家医术除了医药,还有针灸,砭石,推拿,引导,正骨……对付面瘫,腰脖僵直劳损,关节粘连,还有很多心理性的病症,也是手到擒来。

    蕃药则是在西南夷,荆湖路,福建路,南海四路,朝鲜,日本,还有西夏,辽国,甚至还包括了库罗和艾尔普他们弄来的天方药典和海商送来的药物,很多都有神效。

    宁善堂的医生们善于创新,比如天方油结合道医的按摩,牛痘接种,乙醚麻醉,黄蒿素和青霉素的配伍研究等,都玩得风生水起。

    口碑出众,就导致了求诊者众多,因此没有办法,只能推出挂号和预约制度。

    当然也有急诊。

    和可贞堂一样,这里的外围,也很快形成了诸多相关产业,周围家庭将自己的房屋门面开辟成了旅店,饭店,用来容纳病人家属和候诊病人,制作营养餐,当然也有帮着请僧道卖棺材的,总之生意火爆。

    程岳背着毕仲衍进了医院,苏油抓过一名护士小道童:“今天是哪位坐镇?”

    小道童知道这位是药局的大董事,说道:“今日是钱师在领班。”

    苏油点了点头:“去吧,我们自己去找他。”

    一句话引来排号的家属们侧目而视。

    苏油也懒得管他们了,带着程岳来到特诊接待室。

    接待室也有主治值班医生,给毕仲衍诊了脉,用听诊器听了心跳和肺音,用温度计考了体温,直接给做了青霉素皮试。

    还好,毕仲衍不过敏,医生便开了口服,然后用帕子和酒精给毕仲衍进行物理降温。

    很快钱乙来了,和苏油简单打了招呼,看了值班医生的初步诊断,又号了号脉,取过方子来做了几味加减,说道:“幸好送来得及时,不然就真保不住了。对了,能不能在时报上刊登一下,药真的不要乱用。”

    “圣散子方用于预防和初发症状有些效果,但是之后就没什么疗效了,大苏都不是医家,怎么就胡乱相信了呢?真的要死人的啊!”

    “是是是……”苏油此刻像极了后世医院里的病人家属:“明天就让晁补之写文章,消除大苏散布不恰当言论带来的消极影响,我写信去严肃批评他。”

    钱乙取过确认单,唰唰唰写下自己的签名:“那就这样吧,我还忙。”说完扬长而去。

    苏油接过单子看了,小心翼翼地询问当班医生:“你们做医生的,草书都这么厉害的吗?”

    当班的中年道士说道:“没办法,宁善堂的病人太多,还有住院部,我们都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可不得写草书吗。”

    过了一阵,汤药送来了,毕仲衍的体温也降了下来,中年道士用鹤嘴将药给毕仲衍灌了进去,看得毕仲游和毕观小妹崽心惊胆战。

    中年道士最后翻开毕仲衍的眼皮看了,又摸了脉象,起身对苏油打了一个稽首:“国公,病人再有一个时辰就能醒转,你自便,道人还忙。”

    说完也扬长而去了。

    毕仲游对这里医生的牛逼哄哄有些吓着了:“他们对待病人好粗暴……”

    苏油摇头:“不是粗暴,而是娴熟。他们才是大宋最仁善的一群人,只是……太忙了。”

    小妹崽眼睛里包着泪花:“他们好凶,对待兄长像……”

    苏油蹲下身子,和小妹崽平视:“他们看起来态度冷淡,那是因为他们术业专精,观儿啊,他们看病,就好像我们看书,关键不在于他们的态度,而在于他们能不能让你哥哥好转。你这么聪明,应该能明白吧?”

    小妹崽这才点头:“谢谢学士。”

    苏油笑了:“你就别跟着大人叫了,叫大叔就行。”

    说完站起身来,对毕仲游说道:“这药局里边病人多,你家里又没有多余的人手,你看这样行不行,观儿去我家住几天,我来替你照顾。”

    毕仲游连连摆手:“这可怎么好,怎敢劳烦国公。”

    苏油根本就不客气:“没麻烦,我家里也有俩孩子,添双筷子的事儿,对了……”

    扭头问观儿:“知道苏县君吗?”

    观儿连连点头:“知道知道!县君是我大宋最有才学的女子!”

    苏油说道:“这几天你就和我家小哥哥一起,跟着她读书学习,想去吗?”

    “想!”观儿这回没有一点点犹豫。

    苏油对毕仲游说道:“县君让我给她寻合适的女弟子,你说我上哪儿给她找去?我看观儿灵慧异常,这不可就正好了。”

    “那行!”毕仲游这下也是没有一点点的犹豫:“那就拜托国公了,国公大恩,不敢言谢。”

    “说这些就用不着了。”苏油不以为意:“观儿,那我们走?明天再来看你哥哥?”

    药局和苏宅都在城西,苏油也懒得叫车了,就牵着小妹崽一路逛过去。

    路上还给小妹崽买了爆米花和糖葫芦,小妹崽对苏油的好感度顿时就爆表了。

    长兄坐了好久的冷板凳,还要供二兄找门路出仕,二兄和长兄一起中的进士,可朝廷还没有下任命,家境又清贫,这样的东西,兄长是不可能给观儿买的。

    这么神奇这么好吃的东西,据大叔说都是他创制的,大叔真是好厉害哟。

    等到回到家中,张麒见到苏油带了一个小妹崽回来,不由得好奇:“这是谁家的小妹妹啊?”

    苏油说道:“这是毕仲衍家小妹,叫观儿,夫人回来了吧?”

    张麒说道:“都回来了,正在教训扁罐和彦弼呢。”

    苏油都习惯了:“他们又犯什么事儿了?”

    张麒说道:“他们把理工学院的天文望远镜物镜给拆了,用来生火。看守的道士还想替他们瞒着,被景润先生告到了薇儿那里。”

    “哦。”苏油点点头:“的确该教训,那就得重新整体清洁调试了。现在正是观测木星上的黑影是不是真是卫星的关键时刻,学院一帮子怕是要暴跳如雷。”

    “这俩熊孩子干嘛想起来要拆天文望远镜?那镜片几十斤重呢!”

    张麒笑道:“俩少爷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一本经书,说是汉武帝用铜盘承露,阳燧为火,能得到仙浆,服用后能够身轻体健。”

    “哈哈哈……”苏油笑得很开心:“也不错嘛,实践出真知。”

    “小油哥哥!”厅内传来生气的声音。

    苏油“呃”了一声,跟张麒挤了挤眼,牵着小妹崽的手进了大厅。

    桌上还摆着饭菜,不过都没开始吃,石薇坐在一边偏厅的椅子上,手里拿着眉山特产——鸡毛掸子,对着跪在地上的俩娃一点一点的教训。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爱读书

    俩小子头顶上还各顶着碗水,见到苏油进来,扁罐眼睛就咕噜噜直转,跟自家爹发信号。

    苏油装着没看到,坐到了石薇的身边:“你们知道司天监望远镜的价格是多少吗?”

    俩小子也不敢摇头,一摇头顶上的水碗必定要打翻。

    苏油自问自答:“辽国司天监刚刚与大宋达成协议,大宋可以替他们安装一台窥天镜,开出的价格,是十万贯。”

    “十万贯是多少呢?像汴京城我们家这样的院子,可以轻松买上十个。”

    “只有在丰水期才能从黄河过来的那种巨型纵帆船,比夔州型还要大的杭州型,可以买一个船队,整十艘。”

    “相当于大宋每年给辽国岁币的五分之一,给西夏岁币的一半。”

    这下有概念了,扁罐还好一点,王彦弼两腿开始有些发抖,蜀国公主,哦不,现在该叫舒国长公主了,那家法真是有些吓人的。

    苏油接着说道:“要将司天监窥天镜的物镜取下来,首先要瞒过天文台的一干师叔伯,其次要懂得窥天镜的装配拆解,其三还要拥有一套专门的工具……实话实说,你们比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其实已经厉害多了。”

    见扁罐咧嘴想笑,苏油跟他使了个眼色:“不过你们不要认为我是在夸你们。纣王,隋炀帝,能力都非常的突出,也爱显摆,就和你们现在一样。”

    “但是越是能力突出的人,显摆的方向一旦出现差错,其危害性也就越大。”

    “如今你们都到了爱显摆,爱出格,爱显示自己特立独行的年纪,但是我们显摆出格之前,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方向?”

    “先判断事情的对与错,如果是对的,然后再去想办法出格显摆,那我肯定只有夸你们,甚至帮助你们的份。”

    “你们俩偷偷摸摸做下这样的事情,没有告知父母师长,已经足以说明,你们自己都知道这事情是不对的。”

    “明知道事情是不对的还要去做,你们觉得,这样的出格显摆,有意思吗?”

    两个小孩子神色有些变了。

    苏油接着说道:“阳燧,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通过特殊的设计,将它们聚到一处,将能量集中,这个道理你们是明白的。”

    “要想实现聚能,通过折射原理就必须有介质,透明的介质,还要足够大,这个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其实通过反射原理,金属镜面就一样能实现,成本就便宜得多。”

    “既然想显摆,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显摆的机会,一会儿吃过饭,你们试试尺规作图,设计出一个利用反射原理聚光的东西来。”

    “还有,既然事情已经做下了,后果就要自己承担,明天开始,散学之后,去司天监那里修复窥天镜。”

    “我先给你们声明,那项工作,烦难到了极致,要在无尘环境中进行操作,光是要想得到这个环境,就是一项大课题。”

    “你们还要学会一整套的学问——无尘环境的清洁与空气过滤系统,天文仪器的清洁保养,原件的工作原理与安装,到最后的调试,测量角度的计算等等。”

    说完一摊手,哭丧着脸道:“估计还得去求小姑妈给你们开开小灶才行,扁罐,彦弼,自己的锅自己背,今年的寒假,没了啊……”

    这下俩娃知道心痛了,扁罐嘴巴终于瘪了起来。

    苏油却好像没有看到:“对了,今天家里来了个小客人,她叫观儿,这几天都要住在我们家,扁罐你不是一直闹着没有妹妹吗?这就多了个妹妹。”

    扁罐的嘴角顿时不瘪了,在女生面前掉眼泪那还不丢死个人,忍着,必须忍着!

    苏油这才扭头对石薇说道:“薇儿,你看这样处置可以不?”

    石薇这当妈的杀伐果断,望着俩可怜巴巴的小子:“你们同意不?”

    俩小子一起低声说道:“同意。”

    石薇将鸡毛掸子往玫瑰渐变釉大瓶里一插:“吃饭!”

    观儿扑闪着大眼睛,听自家兄长讲过,窥天镜的神奇放大原理,能将天上的月亮拉到眼前来观看。

    还说月球上有很多环形的山脉,好像还覆盖满了冰霜,看不到水脉植被等痕迹。

    不知道嫦娥住在哪座山上,那是比针尖还小的小点,即便是用窥天镜都察觉不到。

    这还是大兄到了老苏学士手下,老苏学士利用关系转托陈山长,才让大兄有机会看到的,回来兴奋得和二兄聊了一整晚。

    国公家的哥哥这么调皮又有学问的吗?不但能够接触到神器,甚至……还把神器给拆了。

    见到这个可爱的小妹崽,石薇不禁瞪了苏油一眼,意思是你又让我在小孩子面前做了回恶人,然后才拉着小妹崽的手笑道:“好可爱的小妹妹,哥哥们调皮不乖,阿姨才收拾他们,你不用怕,还没吃饭吧?和我们一起吃可好?”

    观儿小声的说道:“探花大叔给我吃了桂花饼。”

    苏油笑道:“那就是垫垫肚子,来,观儿挨着你婶婶坐,我们开始吃饭。”

    扁罐机灵,跑去给观儿加了一双筷子和碗。

    苏油这才笑道:“还有点当哥的样,薇儿,这孩子很聪明,而且熟悉道德经,你肯定喜欢。”

    石薇给观儿舀了一个肉丸子:“这是哪家的小妹妹啊?”

    苏油对观儿说道:“观儿,我们家吃饭随意,可以讲话的。”

    说完才对石薇说道:“这是毕夷仲的幼妹,仁宗朝毕文简公的曾孙女,我一向仰慕毕公为人,今日去拜访毕兄,才发现他生了重病。”

    “送到宁善堂钱乙说要住院,观儿的次兄毕公叔得留在那里照顾,家里再没个人,我就将观儿带来了。”

    “小妹不是一直要寻找女弟子吗?我看观儿就不错。”

    石薇笑道:“扁罐,彦弼,可要好好照顾妹妹,不准再调皮了知道吗?”

    王彦弼有些不开心:“爹爹回来了,说是让我回家住,我不想回去。”

    苏油说道:“回去住也是应该的,你爹的文章,诗词,音乐,绘画,都是大宋的翘楚,你要多跟他学习才是。”

    这是王彦弼的家事,苏油当然不可能和他提及他家爹娘的感情纠葛,还要在孩子面前替王驸马维持父亲的形象。

    听石薇说,驸马回京之后,舒国长公主和他倒也“相敬如宾”,吃喝用度还是公主供着。

    但是驸马不得奉召,不敢再进公主府,反正石薇去了公主府好多次,也没见着王驸马,而且公主现在每天都要去慈善基金料理事务,王家人也不敢说一个字的不是。

    夫妻俩的真实关系到底怎样,外人也不得而知,无从置喙。

    王彦弼说道:“可是我觉得理工也很好玩的。”

    苏油笑了:“我也没让你放弃理工啊,还有武学,也得继续跟上。”

    “我大宋百步穿杨的士大夫多了去了。当年陈康肃公文能金殿夺状元,武能射箭穿钱眼,做官之后,修筑边塞防备西夏,为朝廷立下了大功的。”

    小妹崽突然开口:“陈康肃公的兄长,也是状元,他们一个是仁宗端拱二年的,一个是真宗咸平三年的。”

    苏油楞了一下,小妹崽说道:“这是曾祖留下的笔记里说的。”

    苏油好奇:“观儿你怎么会读这种书?你这年纪应该对这些没兴趣吧?”

    观儿说道:“可是家中没有书读了呀,有字的都给我读完了。”

    苏油和石薇对视了一眼,夫妻俩心有灵犀,同时想到了一个人——苏小妹。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吃过饭,苏油便领着观儿来到了自己的书房,一见到苏油大书房里的推拉式书架,观儿的眼睛就亮了:“哇——大叔你家的书可真多——”

    苏油笑道:“晚间就是兴趣时间,你要是喜欢看书,书架上的书你随意取看,要是喜欢和哥哥们做实验,也可以参与进去。”

    观儿对苏油书房里琳琅满目的矿石标本,动植物标本,机械结构等非常的好奇,一时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扁罐拉开一个书架,取梯子爬到了上边,取下厚厚的一本彩绘:“观儿给你看这个吧,里边有好多动物的彩绘和名称,习性,可好玩了。”

    观儿接了过来:“谢谢扁罐哥哥,你看什么呢?”

    说到这个扁罐就有些不兴奋了:“哥哥要作图,唉……”

    苏油一边阅读朋友们的来信,一边提笔写回信,都懒得抬头:“唉什么唉,自作自受!”

    书房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书册信纸翻动的声音和扁罐与王彦弼小声的讨论,作图声。

    没有一会儿,就听俩小子“也”了一声,然后就听扁罐得意地说道:“我就说爹爹会给提示的吧!他说自己的锅自己背,原来就是要制作成锅的形状。”

    苏油见俩小子欢呼,说道:“将图拿来我看。”

    俩小子将图送到了苏油跟前,苏油点头:“有几个问题,首先,你们怎么能够确定,阳光是以旁轴光线的方式照射到反射面上的?”

    啊?俩小子顿时就傻了。

    苏油笑道:“不过可以认为你们这是受到了凸透镜的原理启发,而进行的一种假设。”

    俩小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是你们作出的焦点在光轴上球心和球面二分之一处的推断,却是错误的。”

    说完抽出一张新的做图纸,在纸上做了一个光路图:“你们看,我们假设入射光和光轴是平行的,这样的光线称为旁轴光线,那么正确的光路图,则是这样……”

    “因为这条光线与光轴平行,因此通过球心和球面的连线半径,得到这样一条切过两条平行线间的斜线,根据几何原理,可以知道这两个角相等……”

    “又因为半径与过球面这个点的切线垂直,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点上,光线的反射路径与切线平面的反射路径一样,于是可以得到反射线与这条半径的夹角,是这样……”

    “好了,这是后我们便得到了一个大钝角的等腰三角形,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焦点其实是在这里,很明显,球心到焦点的距离,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斜边,而球面的二分之一半径,却是这个三角形的二分之一条底边,因此它们必然是不相等的。”

    “推算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你们的结论其实是错误的。”

    俩孩子顿时垂头丧气。

    苏油笑了:“但是,理工是用数理指导操作的学问,其实只要这个三角形的顶角足够大,两个底角足够小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近似地认为,这条斜边和二分之一的底边的长度,其实是非常接近的,因此你们将凹面镜的反射焦点定义在光轴上球面半径的二分之一处,将之作为近似推断,其实又是可行的。”

    “也!”俩孩子对击了一下掌:“爹爹,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制作一面金属的凹面镜,用来反射阳光到焦点,就能引火了?”

    苏油笑道:“对呀,不过要将这个理论变为现实,还需要设计出一个可行性方案,不是那么的容易的。”

    “如果你们能够设计出可行性方案,就可以去找石伯伯,制造出一面凹面镜热水器,用来烧你们接的无根水,看看喝了能不能成仙。”

    “要是成功地制造出热水器,维修窥天镜的差事,就给你们免了。”

    “不!”扁罐兴奋地一挥拳头:“我们窥天镜也要修,凹面镜也要造!”

    很快,俩小子又设计出了一套砂浆铸模的方案出来,先取一大张平整的铁皮,剪出一个圆弧,装上中轴埋在湿沙子里边转动,就能切割出一个想要的球面。

    然后浇锡,凝固后刨去沙子,就得到凹面。

    凹面再涂布薄薄的锡层,然后打磨到光亮,就能得到想要的凹面镜,剩下的就好办了!

    这个方案虽然很多细节尚需完善,但是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相当的不错。

    这是古代制作所谓“水银沁”铜镜的原理!

    很多距今千年的铜镜出土之后,其表面依旧光亮如新,天师经过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表面部分,含锡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

    在长期使用中,铜镜表面附着上了薄薄一层氧化锡透明薄膜,对铜镜起到了保护作用,古玩行对这种铜镜有个专业术语,称之为“水银沁”。

    王彦弼说道:“我去求皇帝舅舅,他肯定不在意给我们一些锡做实验的!”

    苏油点头:“嗯,还能试试将功折罪,保证你娘不揍你的屁股!”

    王彦弼:“……”

    观儿在一边乖乖的翻着画册,不是拿眼睛瞟一瞟这边,对两个哥哥充满了好奇和羡慕。

    苏家人晚上睡得比较晚,点灯两个小时之后,才是睡觉的时候。

    今天苏油和石薇分开睡,现在王彦弼每天要回家,空出的床可以让苏油睡。

    石薇,漏勺和观儿睡。

    一夜无话,等到次日起床,观儿又被苏家人的早饭惊着了——蛋糕,面包,馅饼,包子,个头都很小巧,还有膨化米牛奶粥,小咸菜,麻酱拌蔬菜,还有水果丁。

    观儿很乖巧,估计也是两个兄长不怎么会照顾小女孩的缘故,听大叔说扁罐哥哥去外头锻炼去了,昨天是扁罐哥哥给她摆碗筷,今天便是她给扁罐哥哥摆碗筷。

    石薇轻轻捅了捅苏油,又跟他点了点头。

    苏油秒懂,也对石薇点了点头,心下在琢磨着怎么跟毕仲衍提这茬。

    还有赵顼那里也要打个预防针,这样的小女孩要是十年后被送进宫去,或者嫁给了迂夫子,那可是真糟蹋了。

    嗯,今天就去找赵顼说道说道。

    等到扁罐回来,观儿又被惊着了,扁罐哥哥真能吃!一顿一个蛋糕,一个面包,三个包子,两碗粥!

    还包了几个馅饼,说是和彦弼在课间打打牙祭!

    扁罐和王彦弼的课程已经超过了同龄人很多,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因此现在是由小妹给他们开小灶。

    那今天便将观儿送过去,苏油要她安心学习,等自己散班之后就会接她去看她兄长。

    来到外院的时候,观儿听见了一阵美妙的乐器声音,问道:“大叔,那是什么曲子?真好听。”

    苏油说道:“昨天接我们进门那个叔叔叫张三叔,他家三婶是我大宋的乐理名家,是她在演奏钢琴呢。”

    观儿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我都没有见过钢琴。”

    苏油笑道:“要是你有兴趣的话,可以作为晚间的兴趣课,就跟俩哥哥晚上玩物理机械模型一样。”

    一大一小两人朝门外走去,至于扁罐则是喊了一声:“观儿我去学院等你,你快来啊。”蹬着自行车就跑远了。

    苏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观儿,你不喜欢今天的早餐?那你喜欢吃什么?我让厨房给你换。”

    观儿摇了摇头:“观儿很喜欢的,但是就这样已经很麻烦大叔了。等兄长好了,他们总会接观儿回去的。”

    “要是在大叔家吃惯了好吃的,回家不习惯了,那样就不好。”

    苏油吃惊地问道:“观儿你几岁了?”

    观儿说道:“今年八岁了。”

    苏油都有些无语了,在丰富的早餐面前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为今后的日子做打算,这也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谢罪

    八岁的女孩子能想到这个,何啻于曹冲,汉明帝一样的聪明人物,至于司马光砸缸,文彦博捞球,在这等真正的智慧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

    苏油也没有制止观儿,只是说道:“今天带你去见县君,要是她让你做她的学生,你今后就可以住在我家,方便上学。”

    “你的两个兄长,朝廷很快会放他们去外地做官的,你的族人又多在郑州。要是你随兄长宦游,或者回到族人那里,那县君的学问就学不成了。”

    观儿低下了头:“兄长说过,县君和陈学士,是大宋第一等的聪明人,要是能入县君门下,想来兄长们不会有意见的。”

    苏油说道:“没关系,要是有意见,我去说,他们总会同意的。”

    观儿还是看着地面:“观儿害怕自己愚钝,入不了县君的眼。”

    苏油笑了:“这个你放心,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你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扁罐和彦弼两个哥哥都没法跟你比。”

    “皇家理工学院和可贞堂,绝对能够满足你对知识的渴望。”

    今天要送孩子,苏油便和观儿一同坐车,程岳骑马陪同。

    来到学院,见到了小妹,小妹就对苏油笑道:“哥哥,听说你给我找到了一名学生?”

    苏油也笑:“扁罐告诉你的吧?他人呢?观儿的理工基础可能会差一些,不过文科绝对是同龄孩子里拔尖的,关键爱看书,还有自己的一套自学方法……嗯,我估摸着和你小时候差不多。”

    小妹白了苏油一眼:“我可不会自行颖悟,都是哥哥和大小先生的启蒙。扁罐和彦弼被景润叫去教训去了,估计一会儿还要在全校学生面前做检讨。”

    说完又对苏油问道:“那个凹面镜聚光的原理,是他们自行悟出来的?”

    苏油点头:“是,不过还粗糙得很,一会儿你用半球将他们一把,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得多荒谬,然后启发一下,让他们根据设定光斑面积,自行推算出球面有效反射角度吧。”

    小妹笑道:“刚刚已经推算出来了,三十五度。”

    苏油摆摆手:“你就是个妖孽!有本事儿赶紧将同轴球面系统的光路计算公式整理出来,我大宋的窥天镜制造学,天文学,数学,光学,又会前进一大步。”

    没等小妹说话:“走了,你俩口子也要注意身体,还有小椅子,别让他天天吃食堂,不行我让扁罐给他带家中的盒饭。”

    “不要。”小妹摇头:“做学问要专心,就吃食堂最好了,不用把心思放在想中午吃什么上。”

    “你就作孽吧。”苏油笑道:“让景润记得去合门送谢表,朝廷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

    “知道了。”小妹有些不耐烦:“你赶紧去吧!”

    在孩子面前装得轻描淡写,但是自家孩子搞坏了大宋司天监最宝贵的天文仪器,正儿八经要论起来,这可是大罪。

    不过苏油知道赵顼不会追究,道理很简单,因为司天监那台巨大的反射式望远镜,本身就是苏油自行成立攻关小组完成的设计,而之后又由四通商号建造出来,捐献给司天监的。

    十万贯,那是卖给辽国人的价钱,而在捐献的备案上,苏油让四通老老实实地写了两万贯,这还包括了前期的模具和特殊工具的设计费用和开模费用。

    最多再让四通捐献一台就是了。

    不过规矩是要讲的,苏油今天没有去军机处,而是直接到了西上合门,递上奏表,表示教子无方,导致大宋重大损失,领罪待参。

    黄门捧着奏章进去,不一会儿就又回来了,对着苏油赧笑道:“陛下连申斥都没有一句,奏章也留中了,让小的来传旨叫进呢。”

    苏油对黄门拱手:“多谢梁内侍了。”

    梁内侍名叫梁惟简,对苏油躬身行礼之后,转身在前带路。

    苏油跟在梁惟简身后,面无表情,但是心中却委实在腹诽。

    和张士良一样,这位也是太后的人,当年主管高韩王宅邸的陈衍,就是梁惟简向高太后推荐的,足见他是多么受到高滔滔的信任。

    以前的供备库使是张士良,赵顼给了一个肥缺,让他去东北管理海关,腾出了这么一个缺,结果高滔滔立马又让梁惟简顶上,都没有征求赵顼的意见。

    虽然名义上内库由內宫处置,但是那也只能是皇后而不是太后。

    而且这个西上合门使,也是高滔滔跟皇帝要来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理论上讲,身处內宫的高滔滔,通过这道任命,掌握了和外臣沟通的渠道。

    向皇后摊上这么个厉害的婆婆,赵顼摊上这么个不讲理的妈,加上大宋以仁孝治天下,这点破事,还真就给高滔滔给把持了。

    其实苏油倒也无所谓,高滔滔虽然爱权,但是不爱钱。

    自己关于皇家百姓一体纳税的建议,高滔滔是同意了的。

    而高滔滔这几个亲信内官,能力和操守都还算过得去。苏油作为外臣,也懒得管皇帝的这些家事儿,他对内官并不歧视,能做好事情就行。

    思索之间,赵顼经常办公的偏殿就到了。

    赵顼正在对着双勾王羲之书法贴子练字,见到苏油便停下了笔,笑道:“儿子连累老子,涪国公的谢表,合门倒是收得稀罕。”

    苏油一脸的羞愧:“家教不严,犬子胆大包天,还请陛下恕罪。”

    赵顼根本就不理这茬:“扁罐和彦弼,都能够自行拆解窥天镜了?”

    苏油再次拱手:“是,也不知道平时俩小子是怎么琢磨的……”

    赵顼说道:“要不让扁罐封荫一个官职,以后闯祸了也好撸?”

    苏油笑道:“这倒是不用,以后他真要是被流放新宋,臣估摸着,那就是老鼠掉进米缸里了。”

    “哈哈哈哈……”赵顼笑得不行:“也是,以少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本事儿,扁罐做个新宋洲都督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苏油说道:“为陛下开疆拓土那是应当的,就是跑远了做父母的又记挂……诶陛下,臣是来请罪的。”

    赵顼想了一下:“要不还是罚俸?罚俸两月,冲抵掉维护费用吧。扁罐和彦弼都还没行冠礼,罚不到他们身上去,罢了。”

    “臣谢陛下宽宏之恩。”

    揭过这篇儿,赵顼才问道:“听说你昨天带了一个女子回府?”

    “女孩,才八岁!”苏油赶紧解释:“那是毕仲衍的幼妹,昨日毕仲衍来到军机处外,跟我道谢,被我打发了。”

    “不过后来臣越想越不对,面色潮红咳嗽不断,怕不是起了伤寒。”

    “当天散衙之后我就去寻他,果不其然,高热烧到四十二度,都这样了还在喝圣散子方!”

    “于是将他送到宁善堂,他二弟毕仲游得跟着照顾,剩下个幼妹丢在全是病人的药局也不是事儿,因此我就接回家了。”

    赵顼点头,这些昨晚皇城司早就奏报过了。

    却见苏油搓着手:“陛下,毕仲衍的幼妹毕观,我看是个好苗子,已经给小妹送去了。”

    “今天吃早饭的时候,我见她就喝了一碗牛奶粥,别的蛋糕包子什么的都没碰,路上便问她是不是不习惯臣家的早餐,陛下你猜她怎么说的?”

    “怎么说的?”

    “观儿说,家境一直贫穷,家中的食物不如臣家,她害怕习惯了臣家的美食,回去之后觉得自家的饭菜难以下咽,因此不敢放纵自己。”

    赵顼大惊:“八岁?!”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举荐

    苏油对赵顼拱手:“陛下,你看啊,我们家扁罐眼看着就要十岁了,就那调皮捣蛋的性格,以后……那啥……找新妇怕是让士大夫、勋贵人家有些为难。因此臣想着……是不是……可以先预定一个……”

    “哦……”赵顼表示很懂这套路,打量了苏油一眼:“就是某人从小太顽劣,需要找一个厉害的人儿拘着他的路数对吧?”

    “陛下果真是圣明烛照!”苏油得意地说道:“就是好比拙荆!”

    “陛下你想啊,以薇儿那么刚烈的性情,那么高强的武艺,要不是臣自幼将她拘到现在,满天下几个人能镇得住她?!”

    “什——么?”赵顼都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朕的大宋,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你惧内的名声都传到高丽去了好不好?!

    “哈哈哈哈……”赵顼笑得笔都有些拿不稳了,一滴墨汁滴到了纸上,这字就练不成了。

    让小黄门收拾了书案,赵顼对苏油说道:“这事情我准了,不过人家毕仲衍愿不愿意,得看人家的意思,这个我也管不着。”

    “行!”苏油很高兴:“剩下的交给为臣去办!”

    赵顼端起茶杯,想到刚刚苏油冠冕堂皇的说辞,又忍不住想笑,害怕臣子面前失仪,只好又放下茶杯:“我好像记得,毕仲衍是毕士安的曾孙啊,怎么这么穷?”

    苏油正色说道:“毕文简公乃我朝士大夫楷模,虽然起于潜邸,达于宰执,然平生不置私产,不树党朋。”

    “治丧之日,家道已屈,天子悯其清节,赐银五千两,才办完了丧事。”

    “再看如今的官场风气,贪腐盛行,陛下除加强监督治理之外,对毕文简公这样的清正廉洁之臣,正当大加奖掖。”

    “臣正是仰慕其家风,才请结秦晋之好。可臣听说,毕仲游与其兄同举进士,至今却也没有得到一个什么职位?”

    这种情况和苏辙很像,兄长得罪了朝中大佬,连做弟弟的跟着吃亏。

    赵顼问道:“可是文采不彰,科场侥幸?”

    苏油笑了:“陛下,仲游幼妹年仅八岁,已是咏絮之才,难道以他们的家境,还请得起教师?”

    “毕仲衍入仕,这个幼妹是谁教育出来的?”

    “范纯粹转运陕西,给臣来信说府中缺乏得用之人。陛下不妨取其文一观,如果入眼,便命入范纯粹幕府效力如何?”

    赵顼点头:“转运司幕府不入流官,这个你就可以办了,没必要告诉我。”

    苏油躬身道:“遇到人才,不推荐给陛下,那就是臣的失职。但人才到底合不合用,是不是真正的人才,却不是人说了算,而是要实打实的取得功绩才行。这就是陛下的事情了。”

    赵顼叹气:“满朝文武,唯你谨慎。对了,两制以上举荐武人一事,你可有人选了?”

    苏油也叹气:“有,臣那个跟班程岳本来是好的,可是性格过于懒散,臣也不敢推荐给陛下。不过他兄长程杲也不错,忠勤王事,可当一面。”

    赵顼说道:“另外推荐一人,程杲平定河北和郓州梁山泊匪患,已为王克臣所荐。”

    “哦。”苏油想了一下:“那臣给陛下推荐一个将种,顺州刺史刘纪长子,刘世恒。”

    赵顼皱了一下眉头:“夷人?”

    苏油说道:“他爹虽然是以广源州观察使身份投降过来的交趾武臣,但是家族是广源州的汉人豪族。”

    “这小子不是一般的机灵,剔一个光头用了两次计,计谋都一样,却连赚了徐伯祥,蒲释马。”

    “在交趾之战中,也是他收拢父亲刘纪的溃军,重整旗鼓,端了李常杰过江部队的后路,烧了舟船。”?

    “刘纪之前大败,李常杰以为自己后路已经安若磐石,结果刘世恒一招打在了李常杰的死穴上,给郭逵大军全歼交趾过江反扑的军队,创造了决定性的机会。”

    “最歹毒的是这小子还特意留下了数艘大船故意不烧,导致溃逃回来的交趾部队,没有了背水一战的决心。那一战李常杰仅以身免,是交趾攻略中的转折点。”

    听苏油一说,赵顼也想起来了:“就是每次都伪装成散兵游勇,深入敌阵套取情报那位是吧?我记得蒲释马的水师可是被他坑惨了。”

    “正是!”苏油笑道:“海盗就好比流寇,一旦逃散,那就难治了。”

    “结果全被他暗中设计,将海盗引往麻城,然后烧船引发大混乱,最后被王韶聚而歼之。”

    “那一战,又一举奠定我大宋在南海的绝对控制权。”

    “王韶对他非常赏识,留在身边亲自调教,臣估摸着,也该出师了。”

    “陕西那边,王厚和李庸对付起家梁来相当吃力,不如让这小子也过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啊?哈哈哈哈……”

    赵顼挥退了众人,殿中只留下君臣二人之后,这才问道:“巢先生那里,明润还控制得住吗?夏国太后和国相对他可是恩荣备至,我怕……”

    苏油拱手道:“巢谷乃是豪侠国士,一诺千金,重情而不重利,这一点我是放心的。”

    “之前我们就有约定,他在西夏的作用,只在传递情报,无关大局的攻防,正好给他立功。”

    “他的存在,是影响西夏的国家战略。至于战术层面的东西,反倒是不重要。”

    “比如西夏铁鹞子的重建,就是其一力促成。我估摸着他也是对宋国的情报工作有些怨气,因此亲自出手调教调教小辈儿。今年九月玩的那一出,可是搞得王厚和李庸尴尬狼狈呢。”

    赵顼还是有些担心:“他在西夏,时间太长了……”

    苏油说道:“正要奏报陛下,巢谷正在筹措一件大事,此事一发,西夏必然大乱!”

    “哦?”赵顼顿时来了兴趣:“什么大事儿?”

    苏油取过一张纸,在上面简单写了些字。

    赵顼看过大喜过望:“真的?!如此一来,岂不是……”

    苏油拿起赵顼桌上点灯用的火柴,将纸放到一个空水洗里烧了,还将灰烬也捏成了粉末,这才拍手说道:“陛下别忘了,巢谷之谋,只是给大宋创造一个机会。”

    “而机会,只留给做了了准备的人。”

    此次陛见过后,赵顼很快颁发了赏赐,奖励给历朝清廉官员后代里,能承继清简家风者。

    这些名臣里边,包括了刘温叟、赵抃、包拯、唐介等人,当然,毕士安也在其中。

    从宫中出来,苏油去学院接上观儿,看观儿神采飞扬的情形,就知道小妹同意收下这个女弟子了。

    苏油笑道:“这才对嘛,做一个高高兴兴的小姑娘。走,我们看望你兄长去。”

    来到药局,今日却换了唐慎微当班,对苏油说道:“昨日那病人实在是凶险,好在现在已经没事儿,再用几天青霉素,加上汤药,大概一周的时间能痊愈。”

    来时的路上,苏油已经给观儿介绍了唐慎微和钱乙,就是要给她信心,观儿赶紧说道:“多谢大哥哥。听大叔说,你是当世神医。”

    唐慎微对别人的夸奖还很不适应,摆着手道:“算不上算不上,我就是一个游医出身,那啥,我还要查房,你们自去吧。”

    等到唐慎微走了,苏油才对观儿说道:“观儿看到没?越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自信的人,越是谦逊不说,还视权贵名利如粪土,这就叫无欲则刚。”

    “今天你见到的这位哥哥,和昨天你见到的那位钱爷爷,他们正在编撰大宋最大的一部药典。到时候造福苍生,流芳百世,可比大叔我强多了。”

    观儿对这好脾气大叔观感很好:“大叔你也很厉害,还有扁罐哥哥和彦弼哥哥,他们也很厉害。”

    说完有感觉不够:“还有昭明学士,县君山长,还有大苏夫子……对了,还有今天早上弹琴的那位阿姨。”

    苏油有些奇怪:“那位阿姨你还没见着吧?怎么知道她厉害?”

    观儿说道:“她将大苏夫子的《水调歌头》意境诠释的很完美的。”

    “这样啊……这个我还真不太懂……算了,我们快去看你兄长吧……”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

    为了维持在小妹崽面前的高大形象,苏油决定跳过这一节。

    至少匆忙之间,他就没有听出来,绿箬是在给《明月几时有》谱曲。

    来到毕仲衍的病房,毕仲衍已经能够靠在床上了,身边的毕仲游正在服侍他进汤药。

    见到苏油和观儿进来,毕仲衍虚弱地抬手感谢:“昨日多亏少保,否则今日的仲衍,已成游魂野鬼了。”

    苏油将在药局门口买来的果子放下:“这事儿吧,我也有些责任,当时见你就一通大咳嗽,还让你喝羊汤吃大肉。”

    “啊对了,还有那个圣散子方,也是得大苏之名而流传,那玩意儿也挺坑人的。”

    “不过总是没出大事儿,这就挺好,毕兄,想跟你商量个事情啊……”

    毕仲衍苦笑道:“涪国公救命之恩,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来就是。”

    “是这么个事儿啊。”苏油说道:“今天带观儿去见了小妹,啊就是皇家理工学院苏山长,她说观儿是可造之才,想要留在身边做个女弟子,毕兄你看……”

    毕仲衍眼神亮了,似乎病情都轻了几分:“苏山长?观儿怎么还有这等机缘?”

    苏油说道:“这不叫机缘,是观儿聪明灵慧,得到了小妹的认可。说实话,小妹见过的小孩也多了,君家幼妹,是第一个看入眼的。”

    毕仲衍急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观儿你就好好……咳咳咳……”

    苏油赶紧安慰毕仲衍:“毕兄你也不要太激动了,那就是同意了?”

    毕仲衍点点头:“这是自然,能得县君教导,那是观儿的福分。”

    苏油笑道:“那就好,不过我昨天去过你们家,你那个家啊……对了你妻儿呢?”

    毕仲衍一脸的羞臊:“妻儿都在岳父家,拙荆跟了我这么多年,一天好日子都没有过过,实在是惭愧。虽然岳父大人并未计较,但是……唉……”

    苏油点头:“京城居,大不易啊。对了,陛下的任命很快会下来,公叔马上要去陕西,这就更没人照顾观儿了。”

    “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两全其美,只是不知道夷仲兄愿不愿意……”

    毕仲衍点头:“少傅请讲。”

    苏油转头:“那公叔兄,请先带观儿出去一下?”

    等到毕仲游带着毕仲衍出了病房,苏油才对毕仲衍说道:“说来惭愧,家中犬子如今马上十岁,昨天又干出了一件大事,把司天监的窥天镜给拆了。”

    “啊?”

    “不过这事情吧,我倒是看做小孩子对理工之学的好奇,能拆能装,那也是本事儿,夷仲兄你说是不是?”

    “是……吧?”

    “我这长子秉性是端良的,虽然有一时出格,但是不出格就不是苏家人了,你说是吧?”

    “可是子由兄他……”

    “他那种在别人家是正常,在我们家就是不正常。”

    “哦……”

    接着苏油有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扁罐的好话,最后说道:“你们家观儿是极好的,我和夫人都很喜欢,现在又是小妹的弟子,完全就是一家人嘛……”

    “因此我想,是不是……还可以亲上加亲,好上加好?”

    “啊?国公你是……想给贵公子与舍妹……”

    “对!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先别说破,就让观儿住到我们家去,一来可以妥善照顾,二来上学放学一起就接送了,也方便!夷仲兄和公叔兄大可以一展长才,宦游天下,不用担心舍妹的处境,如何?”

    “我家寒微,如何高攀得起公府……”

    “这话就见外了,我们看中的是观儿的人品性情,再说了毕文简公乃是我的楷模,能与毕家结亲,我这求还求不来呢。只是犬子调皮捣蛋性子跳脱,我这当爹的,也只好厚颜相求。”

    “这个……”

    “别的我不敢向夷仲兄保证,扁罐的将来如何,只靠他自己的本事儿,恩荫的路子是不走的。”

    “但是有一条,那就是不纳妾侍,不蓄歌姬,夫妇一体同心,这是我苏油的死规矩。”

    “除了大苏,你看你的上司我老族兄,已故的老堂兄,我,子由,还有土地庙七子,都是如此。”

    “观儿要是成了苏家新妇,就不怕有寻常士大夫勋贵家后院当中那些破事儿。”

    “好,既然如此,国公这门亲,我们就恬颜认下了!”听到苏油如此说,毕仲衍再没有什么犹疑。

    “哈哈哈,好,那以后我就叫夷仲和公叔,这世兄二字就不带了……”

    “……”毕仲衍这才想到这一茬:“我与子瞻子由一直平辈相称,这可不正好了。”

    牵着观儿的手离开药局,苏油一路走着一路想,如今这年月,盲婚哑嫁乃是常态,这已经是他能给扁罐争取的最大自由度了。

    今后还要引导俩孩子好好相处,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而且感情这种事情很难讲,蜀国公主够贤惠了吧,遇到个该死的王诜不还是没辙?

    小丫头似乎也知道些什么,虽然毕仲衍只说了让观儿去苏家住一段时间,方便跟着苏山长学习,可是苏油一路想事情没说话,小丫头也就乖乖地跟着没说话。

    没多久都到家了,苏油这才从思绪中清醒了过来:“哎呀,忘了给观儿量定衣裳了。”

    观儿低声说道:“明天二兄会送过来的。”

    苏油这才笑道:“那就好,昨天太晚了怕你累着,今天好好洗个澡,大叔家里的澡堂洗澡可舒服了,今后你就吃住在大叔家,每天去学习,用不了几年,我大宋还要再出一位女山长。”

    观儿听见了门内的钢琴声和歌声:“大叔你听……”

    苏油一听,却是绿箬的声音,正唱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由得惊讶道:“还真是《水调歌头》,观儿你品鉴乐曲的能力不一般啊!”

    两人进了门,过了外进,来到中院,就见张麒吹着洞箫,绿箬弹着钢琴,石薇扁罐漏勺等人在一边倾听。

    张麒跟着苏油四处奔波,绿箬没有随行,两人直到现在才怀上孩子,已经显怀了。

    苏油笑道:“这挺好,打娘胎里就听着最美妙的乐曲,这叫胎教,对孩子今后的智力很有好处的。”

    绿箬笑了笑,对观儿招手:“你就是观儿呀,听苏山长说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竟然还这么漂亮!”

    观儿对绿箬很有好感:“婶婶你真美,弹的曲子可真好听。”

    苏油笑道:“当年毕文简公以美风雅,善谈吐著称,观者每忘倦,听者每忘饥,观儿是文简公曾孙女,这叫遗传。”

    “对了,今天上午出门就听见你在弹琴,是制度此曲吧?”

    绿箬感叹道:“大先生这首词,颇有仙灵之气,以往的曲牌配大先生的词,气质上差距太远,因此我重制了一曲。”

    苏油笑道:“你们还真是厉害,来给你介绍一位小知音。”

    说完将观儿退到绿箬的面前:“今日出门之时,观儿说你是在为《明月几时有》制曲,当时我还将信将疑,原来当真如此。”

    “是吗?”绿箬大为惊喜:“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等鉴赏之力,可算是了不起。观儿你要是喜欢钢琴,那婶婶每日教你。”

    观儿笑着点头:“谢谢婶婶,观儿想学。”

    苏油说道:“先吃饭吧,吃过饭薇儿带观儿洗澡,之后我还有事情和观儿说。”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

    吃过饭,石薇带着观儿去沐浴,张麒进来,送来了一套衣服,除了内衣,还包括一件粉青薄呢子背刺石榴花儿的直襟背屯,两下摆开紋绣着牡丹花;一条青缎裙桐女裙儿;一条暗竹纹华闪锦披风;另外还有一套小巧的白玉头面。

    苏油拍了拍脑门:“这家里还就得靠绿箬置办这些,这可真是救了命了!”

    张麒笑道:“这是绿箬用自己的一些旧衣临时改的,她现在也穿不了这么鲜的衣服,放着也可惜了。”

    苏油也笑:“还得手艺好,这么快就能改出来。”

    张麒说道:“用缝纫机还能不快?绿箬说了,先穿着,改日再给观儿重新置办几套纯女红的。”

    等到石薇带着洗得脸蛋红扑扑的观儿出来,换上了这一身,不由得称赞道:“好漂亮的小女孩,婶婶家里就俩男娃,淘气得不行,还是女娃漂亮乖巧讨人喜欢。”

    苏油点头:“的确不错,走吧观儿,大叔带你去一个地方。”

    石薇疑惑道:“这么晚了还去哪里?”

    苏油说道:“我带观儿去一趟可贞堂。”

    扁罐和王彦弼也从书房里跑了出来:“我们也去!”

    苏油想了一下:“走吧,那就一起去,顺便看看你们那些位大哥哥。”

    可贞堂里边还拘着一大群呢,现在的可贞堂,已经具备了非常大的规模,加上外围的相关产业,这里形成了一个文化社区。

    当时小妹将可贞堂买在郊区,就是贪图地价便宜,地方大,可如今这里却成了大宋的顶级地块。

    好在苏陈两家当年就预先夹出了河湾一带两百多亩地,本来被小妹打造成大花园,结果书越来越多,苏油干脆将这片河湾全部买了下来,临河一面修了一个码头,用水泥柱起了一排吊脚柱子,柱子上铺了预制板,修出了一溜吊脚楼,将两百多亩地全部包在了里边。

    中间大花园里,一栋楼接一栋楼的造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学院式建筑群。

    这里是大宋藏书最丰富的地方,哪怕天子密阁都不能比。

    密阁的书籍珍贵是珍贵,但是光论数量,这里的书籍是密阁的好几倍。

    除此之外还有博物馆,里边收藏着丰富多彩的文物。

    这里的职员有上百人,分别工作在印书坊;文物鉴定,修缮,收购坊;供学子借书还书的图书馆;文物陈列展览馆,还有研究所,大礼堂,后勤处,膳堂,安保处……

    汴京可贞堂,已经成了全大宋读书人的文化圣殿。

    因此苏迈他们住在这里,还真是什么都不缺,可以专心致志地攻读复习。

    苏油也忙,只能偶尔来看望他们,倒是陈昭明和小妹一直住在这里,经常和他们探讨学问。

    如今的苏家,真敢说自己是大宋一等一的士大夫家族,除了高官,著名文化偶像外,海量的收藏,也是底气之一。

    苏迈他们被关在一栋小楼里,王珪和邢恕到底不太放心,一人派了一个仆人伺候这群少爷们,每日就负责端茶送水,送换洗衣服。

    好在苏迈一群人本身就喜欢这个,躲在小楼里攻读诗书,休息的时候偶尔出去散散步,射射箭,大多数时候就是吟诗联句,一点都不觉得寂寞和无聊。

    苏油也懒得考较他们的学问,每次过来关心的是生活,尤其是年纪最小的苏迟和韩嘉彦。

    王仲煜和邢居对苏油是感激和敬仰的,自己父亲对少傅干了些什么事儿,他们其实也是隐隐约约知道一些。

    可是苏油非但不计前嫌,就跟没事人一样同意他们到这里来,还反过来担心他们心里有什么包袱,特意开解,说是什么都不要想,努力拼搏拿进士才是正经,让两人对少傅的胸襟感佩莫名。

    几个人里边,苏油也大致知道他们的水平。

    第一的不是刘正夫,反而是福建子——黄裳。

    黄裳学问基本功之扎实,苏油在大宋只见过三个人有这水平——刘攽,司马光,王安石。

    这让苏油对福建路的文化教育水平叹为观止。

    福建路的士子学问虽然不错,但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读书有针对性,主要是为了科举,作为出仕之路的打门锤。

    这也是北方士大夫家族,关洛学派,蜀中学派鄙夷他们的地方,读书不求明道,不求真我,那就是落了下乘。

    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科考占据的名额就是多,名次就是好。

    而黄裳和其它福建路士子有所不同,是真够学问,尤其是对道家经典,那是非常熟悉。

    据说此子幼年时,随一老道在冠豸山修行道法,十二岁才被接回家中,六年之后,被誉为“福建文魁”。

    第二才是刘正夫,太学学霸,和黄裳不同的是,两人一个气质近道,谦隐;一个却是范仲淹的隐形门徒,胸怀天下,一心报国。

    接下来苏迟,韩粹彦,韩嘉彦,王仲煜,邢居。

    这几人属于一个档次,要不就是师从大儒,要不就是世家家学,算是旗鼓相当。

    反倒是苏迈,虽然年纪最大,但是排名最后。

    摊着个“我愿儿孙愚且鲁”的不靠谱爹,能够自行生长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然这只是苏油对他们学问的排名,具体考试能拿到什么名次,那是真说不好。

    鼓励了几人一番,顺便教育扁罐和王彦弼要向几个大哥哥学习之后,苏油才从楼里出来,带着他们朝一栋独立的藏书楼走去。

    路上,苏油问观儿:“观儿,你在京中还有亲戚,对吧?”

    观儿点头:“嗯,还有个姑姑。”

    苏油点头:“燕国公宋宣献,娶得是你曾祖的女儿是吧?”

    观儿说道:“对,先是二姑婆嫁到宋家,后来三姑也嫁到了宋家。”

    来到楼前,苏油将大门推开,带着孩子们走了进去。

    大楼里全是书柜,书柜上摆满了书籍。

    苏油说道:“观儿,这里的书,全部是你曾祖的收藏,几乎每一本上,都有你曾祖留下的批注。”

    “啊?”观儿大惊:“曾祖曾经收集了这么多的书籍?”

    苏油点头:“你曾祖,是大宋著名的书家,他的女儿,也就是你二姑婆,嫁给了我大宋博通经史百家,文章为一时所尚的文学家宋绶。”

    “后来你二姑爷也成了我大宋的燕国公,他同样也是嗜书如命的藏书家。”

    “你曾祖逝世之前,将自己的藏书,尽数赠与了他。”

    “你二姑爷爷还是著名的书法家,法度森严,实传钟繇、张芝古学。当时倾朝学之,号称‘朝体’。”

    “这些书籍里边,同样有你二姑爷爷的珍贵批注。”

    “后来你二姑爷爷去世,便将这些书传给你的三姑爷宋敏求。”

    “到了这个时候,这些藏书已经多达三万多卷,你三姑爷几乎全部通读过,也成为了大宋的学问家,朝士有不明之处,必向你三姑爷请教。”

    “这些书里边,除了你曾祖的,宋家的,还有宋家的外家杨家的,实际上是四世三家的总和。”

    “你三姑爷和我性情相近,藏书唯谨,总要缮写别本,以备出入。他酷好唐诗,这里边,收罗唐人诗集、先人手迹与四朝赐札尤多。”

    “而且他学问精慎,曾云‘校书如扫尘,随校随有。’因此宋家的书藏,到了你三姑爷这里,用我族兄的话说,是‘最号精密’。”

    “你三姑爷也乐于借书给他人,居于春明坊时,士大夫中喜爱读书之人,多愿居往其侧,以方便借阅其藏书,致使周围地价大昂。”

    “之前我们就有过关于书籍的合作,可贞堂翻刻了你三姑爷的大量收藏。只求能让更多的士人读到。”

    “我们将翻刻的书籍赠送给了你三姑爷一套,他看过之后,非常满意。”

    “去年他去世了,临去之前叮嘱子孙,说可贞堂藏、校、印、行,皆有成法,于是大公无私地将他的藏书真本,尽数赠与了可贞堂。”

    “观儿,这里的所有书籍,就是你的曾祖,姑爷爷,姑爷,几代人为了华夏文明递序传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圣地

    观儿、扁罐、王彦弼,这一刻的脸上都充满了仰慕之色。

    观儿的脸上,还有几分自豪。

    三万多卷图书陈列在一栋楼里,这场面还是非常壮观的。

    观儿小心的问苏油:“大叔,我能看看吗?”

    苏油说道:“可以的,不过这些都是真本文物,要看,也是要讲规矩的。”

    取出几双细棉白手套,让几个孩子戴上:“这里的书籍很珍贵,有些是四五百年前的东西了。”

    “书籍最怕什么?就是火。因此这些楼,整体是钢筋水泥结构的,木材用得很少。”

    “这些书架,都是用浸泡了水玻璃的木材,即便拿火点,都点不燃。”

    “好了,你们去选几本吧,选好了,我再教你们这里看书的规矩。”

    扁罐和王彦弼直接摆手:“我们就不用了,观儿你想看什么,我们给你找。”

    观儿说道:“我想看看曾祖,姑爷爷,还有姑爷的字迹。”

    这个好办,不一会儿,三小孩就找出了几本。

    苏油也找出了一本:“这是你姑爷编纂的一百三十二卷《六世会要》中的一册,他的这套书册,对如今朝廷整理《唐六典》《六朝会要》,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佐证材料。”

    “而他的这部书,却又是你姑爷爷肇始编纂,去世前交由你姑爷继续,直到前几年才完成的。”

    带着孩子们来到楼外的一间屋子里:“这里是观书石室,藏书楼里绝对禁止用火,这里,可以有限度的使用。”

    让孩子们先将书册放在门口的几案上,苏油来到石室中间,打开平板玻璃,将里边的汽灯点燃,之后又将平板玻璃关上。

    整个石室变得非常明亮。

    大玻璃隔幕四周有四张几案,苏油说道:“今晚我们就在这里读书吧。”

    经过苏油这一番做作,三个孩子哪里还敢瞎胡闹,这哪里是读书,这简直就是朝圣。

    知识的殿堂,在三个小孩的心中,变得异常的宏伟庄重。

    石室安静了下来,一大三小开始阅读起来。

    扁罐和王彦弼已经练了一年多的书法了,书法之道讲究章法传承和笔意创新,士大夫家的孩子一般得从十岁腕力初成正式开始,然后一直精进到死。

    扁罐和王彦弼有石薇督促练武,因此力气较大,比别的孩子提前了一年。

    除了艺术意趣的培养熏陶,这还是正经的坐功。

    诚心正意,书才读得进去。

    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

    俩小子最近觉得自家的书法好像进步不小,有点飘,苏油今日除了让观儿看看自己曾祖的藏书外,也有让俩小子看看北宋大书法家的文字的意思。

    别以为只有苏家人独步,小瞧天下英雄。

    果然,就见俩小子对宋敏求的楷法惊叹不已。

    这一次造访可贞堂,对观儿来说,更是一场心灵的风暴。

    这一栋楼的藏书,三万多册,只是可贞堂的冰山一角,这一处封闭式的大型楼群里边,除了外围的一圈外,里边还有好多栋独楼。

    每一栋,都有特殊的意义,里边收藏的,是苏油翻刻的大宋其它藏书楼的作品。

    每一栋的牌匾上,同样复刻了一家家原楼的牌匾。

    博古堂,斜墨庄,温氏书楼,程舍人藏书楼,杰楼,白杜万卷楼,独乐园,安乐窝……

    这些书楼,都围绕着中心的一栋更大的建筑,也就是这处地方名字的由来——可贞堂。

    毕家是士大夫之家,虽然穷,但是书籍其实也有不少,不过架不住观儿这种嗜书如命的小书虫拼命地读。

    大叔带她来到了这里,观儿觉得自己就好像掉进了米缸里的老鼠。

    这么多的粮食,何年何月才吃得完啊……

    苏油的阅读速度是后世看网络小说养成的功底,非常快快,不一会儿就看完了一匣子的书册。

    将书册装了起来:“今天就到这里吧,把书收起来,归还原位。”

    三个小的照做了,等到他们再回来石室,几案上多了三张黑色的卡片。

    卡片是赛露络制作的,上面有着精美的花纹色彩,还有金银箔的嵌花。

    苏油说道:“这是高级借书卡,一人一用,不得外借旁人。”

    “拥有这种借书卡的人,可以借阅可贞堂的所有书籍,现在可贞堂只发放了三十多张,那些人,都是我大宋一等一的文化名流。”

    “除了陛下,还有老族爷,大苏,小苏,司马学士,介甫相公,景润姑父,小姑姑,邵伯温,苏元贞,晁补之……无一不是一时俊彦。”

    “观儿你是三十五号,扁罐三十六号,彦弼你三十七号。希望有一天,你们的成就,能够超越其他的持卡人。”

    观儿将卡片珍而重之的捧在手里,激动得眼睛里都泛起了泪花:“谢谢大叔!谢谢大叔!”

    回到家中,观儿的卧室已经收拾出来了,苏油还从中牟庄子上寻来一个农妇,专门负责照顾观儿的起居。

    躺到床上,石薇搂着苏油的脖子:“观儿这孩子挺不错,我很喜欢。”

    苏油长吁了一口气:“我们家和大宋其它世家,其实区别很大的,说是离经叛道都不为过。”

    “真要是寻找那种传统士大夫家,名义上是门当户对,其实还不如娶商贾家的女儿,让扁罐来得自在。”

    “但是士林公议却又不能不顾,因此啊,这事情挺难的,需要及早谋划。”

    “观儿乃毕文简之后,门当户对这一条没问题;家中清寒,就没有高门大户家女孩子那些毛病;年纪还小,跟在我们身边,也会渐渐喜欢我们家这种氛围;我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选择了。”

    石薇笑道:“就跟我们小时候一样。看到他俩,我就想起了我和小油哥哥小时候的情形,心中说不出的欢喜……”

    苏油又叹了一口气:“我们欢喜有什么用,扁罐好像并没有多大的欢喜,就怕到时候儿大不由爹娘啊……”

    “他敢!”石薇说道:“这么好的姑娘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可得了吧。”苏油看着帐子顶上:“舒国长公主那样的又哪里差了?结果和王驸马搞成那样……”

    石薇不由得心有余悸:“那扁罐得好好管才行,不要搞成王驸马那样的浮**子才好。”

    “那个可能性倒是不大。”苏油对扁罐的秉性还是很放心的:“我倒是更怕他变成工科狗;或者遂了你的心愿,变成大侠浪迹江湖,程岳那种,好像这辈子都没打算碰女人……”

    石薇捏了苏油一把:“你就是见不得自家孩子能耐,什么事都往坏了想,操不完你老父亲的心!”

    苏油开始不老实,在自家老婆身上上下其手,坏笑道:“就是,操那些心干啥,还不如……”

    石薇赶紧阻止:“臭坏蛋!不行!小心把漏勺弄醒了!”

    苏油假装生气:“漏勺都四岁了,明天就赶到别间去睡,不是闹着要妹妹吗?这样子妹妹哪里来?”

    石薇吃吃地笑道:“可辛苦公爷了,你别动,还是奴家伺候你吧。”

    说完轻轻退进了被窝里边。

    这下苏油美坏了,等到石薇再次回来搂着他,苏油还觉得自己飘在云朵中一般。

    “舒服了吧?”石薇在苏油耳朵边轻轻问。

    苏油眯缝着眼:“你们道家这些门道都是跟谁学的?狐狸精吗?”

    石薇笑得将头埋在了枕头里:“别瞎说!舒服了就睡觉!”

    ps:推书《重返快穿世界》,作者是天才,高二就能写出精品书那种,后来……被妈妈逼着考大学去了。所以这是一个被应试教育耽误的大神,哈哈哈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药性

    元丰三年冬十月,壬寅,辽主祠木叶山,己酉,驻五泉县。

    冬捺钵开始了。

    陈义王绩秘奏耶律仁杰久在相位,贪得无厌,时与亲戚会饮,尝曰:“无百万两黄金,不足为宰相家。”

    陈义送上了四通收集的铁证,包括了耶律仁杰在獐子岛的经济往来,光在木材生意上,耶律仁杰通过组织女直人,收买部众,发放刀斧等手段,垄断了宋辽之间的木材贸易,侵吞了耶律洪基的大量利益,总计金额高达五十万贯!

    同时,在暗查耶律仁杰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耶律伊逊和宋人的往来,前后贸易给宋人五尺上驮马三百多匹,而购进的物品之中,包括了金甲,银盔,花纹钢剑等僭越之物。

    其实这是宋人抛弃了耶律伊逊和耶律仁杰,重新选定了宋朝在辽国的代言人。

    用四通商号新任董事长石富的话说,就是过年了,猪也太肥了,该宰了。

    耶律洪基做事情一贯优柔,直到这次冬捺钵上,在陈义的悄悄指点下,才发现大多数的部族,臣工,都跟在两人的身后。

    耶律洪基还没有下定决心,但是总算是“渐悟其奸”,继出耶律伊逊之后,出耶律仁杰为武定军节度使。

    癸酉,辽以陈义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同平章事,王绩同知枢密院事。

    新的代言人,诞生了。

    陈义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偷偷联络獐子岛——对于耶律伊逊和耶律仁杰,我们要继续痛打落水狗,一定要将他们搞死才算完!

    这将是辽国又一场巨大的动荡,石富对苏油的黑心肠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油的计划,是扶持辽国的代言人,并且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权势,然而却又不能大到倾覆皇权的地步。

    一旦接近,立刻抛弃别寻上位者,这样的新老更替,必将在辽国引发巨大的党争和动荡。

    而辽国的元气,也将一次次地在这样的动荡之中,流失消耗殆尽。

    因此獐子岛上的宋商们,开始转捧陈义和王绩,纷纷揭发耶律伊逊和耶律仁杰贪污腐化,欺君罔上等大逆不道的罪行。

    一桩桩一件件,都保证有证人有赃物有往来凭证,铁证如山,让两个大蛀虫想翻身都翻不了。

    ……

    十月,辛酉,大宋详定官制所检讨文字、光禄寺丞李德刍,上《元丰郡县志》三十卷,《图》三卷。

    这个图不是地图,而是模仿苏颂送上的两府三省朝廷机构树状图。

    《元丰郡县志》,也不光是一部地方志,还是新官制为各郡县设置官职的基础。

    而《元丰郡县图》中,最重要的就是各州府县机构官职树状图。

    元丰改制,开始渐渐下行到郡县。

    癸未,少傅,涪国公,领军机处苏油,奉旨出巡,调研郑州工业基地,验收洛汴渠工程,兴洛仓工程。

    当然这些只是明面上的东西,而苏油私下领受的任务还很多。

    整合从汴京到渭州的后勤通道,保障西军的物资供给和储备,调研郑州军工,商洛军工的生产能力,还有最重要的,主持安装大宋最新型的通信保障——电报线路!

    还有就是观摩新军冬季作战演习,考察新军战力。

    ……

    毕仲衍这一场病,在宁善堂调理了整整十天。

    今天终于可以出院了,苏油带着观儿来接他。

    见到自家幼妹的衣装,还有明显丰润的小脸蛋,最关键的是眼中的神采,毕仲衍就觉得喉咙有些哽咽。

    这个幼妹,两位兄长是有些亏待了她。

    大恩不言谢,用言语表达是苍白的,毕仲衍收拾起心情,微笑着问道:“观儿可曾调皮?”

    观儿没说话,倒是苏油接口了:“家里有那两个太岁,观儿连调皮的边都挨不上。”

    唐慎微给毕仲衍检查完了身体,问道:“关节是不是还有些疼痛?”

    毕仲衍点头:“实在是有劳唐老弟了,是还有些酸痛,不过已然无碍了,这里……还是安排我早日出院吧。”

    毕仲衍这几日可以行走了,在院子里和病友们聊天,才知道自己住的这种病号,一日的价格那是相当昂贵的。

    唐慎微笑道:“的确是可以出院了,不过药还要继续服用。”

    说完低头些单子:“给你开一份杨枝素,日服三次,先服一瓦,白糖水送下,令周身皆出微汗,后两服每服办瓦,不令出汗,数日内关节疼痛便可消失。”

    “毕兄身体虚弱,嗯,那就再加一味生怀山,每次用六七钱煮作茶汤送服。”

    “健补脾胃之药,等关节疼痛消失,停杨枝素后再用。”

    毕仲衍拱手:“有劳唐老弟了。”

    杨枝素就是阿司匹林,苏油非常好奇,唐慎微这是将“西药”当成中药在用,取过单子:“杨枝素的药性推理,你们都已经搞出来了?”

    唐慎微对苏油仰慕至极:“这可是神药啊!药性已经推断出来了,很奇怪,其性少用则凉,多用则热。”

    “温病初,得用一瓦,白糖冲水送下,可得凉汗而解。”

    “若是伤寒,初得用瓦半,生姜,红糖,煎汤送下,则可得热汗而解。”

    “风热着于关节作痛者,就是毕兄这种情况,按刚才所说之法可治。”

    “杨枝素这药,最善发汗,散风,除热。”

    “其发表之力,还善表痧疹;其退热之力稍减用之,又能治虚劳灼热,肺痨之症。”

    “对了,毕兄服用此药之后,如果身上出现白痧若干,那是正常现象,是杨枝素发表之力所致,痊愈就在其后,不必惊惶。”

    毕仲衍拱手:“受教了。”

    苏油也拱手:“我也受教了,真没有想到,杨枝素的使用,对你们来说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厉害厉害……刚刚说的那些,记得写到药典里边去。”

    唐慎微笑道:“这是自然,还有青霉素,不写进去,怕要身负千古骂名。”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毕仲游赶来了,对苏油和毕仲衍道歉:“刚刚从流内铨出来,耽误了时间,国公,兄长,实在抱歉。”

    毕仲衍说道:“那就赶紧走吧,虽然唐老弟好客,但是这地方,能不来就别来,能早走就早走。”

    众人都是笑,背着包裹出来,苏油让程岳打开车门:“走吧,送夷仲回家,就又该送公叔赴任了。”

    毕仲衍转头看着宁善堂门口的那幅“惟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的对联,不禁赞道:“仁心圣手,襟怀广大。”

    ……

    宋夏边境,天都山。

    第一场大雪已经下来了,山野间一片白茫茫。

    在这样的天气里行路,简直就是一项酷刑。

    两名骑士,穿着厚实的皮袍,紧裹着呢披风,戴着大皮帽子,行走在谷底稍微平坦一些的雪地上。

    周围的大树树枝上,都结出了冰凌子,有时候横伸到前进的通路上,骑士需要用马鞭柄扫去横枝上的冰凌,才敢通过。

    好在两匹马雄骏非常,蹄子很大,铁蹄上还裹着什么东西,行走在雪地之上也非常稳健。

    一只黑色的飞鸟被马儿惊动,扑啦啦地从路边飞起,飞向阴云密布的铅灰色天空。

    远处,一声怪异的鸟鸣响起。

    骑士停了下来,很快,前方山谷拐角处,出现了一队骑兵,那是西夏大叛贼,上圣贤师富平侯,天都招讨使司都管李文钊的巡山队。

    指挥一挥手,一个小军骑马上来,停在两位骑士身边,明显矮了一个整个马头,然后扭头喊道:“指挥,宋人!”

    指挥纵马过来:“为了等你们,兄弟们受了五天罪,走吧。”

    一名骑士从马兜里掏出一个皮囊抛了过去:“接着!”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敌友难分

    指挥将皮囊打开,喝了一口:“烧刀子!好东西!”

    骑士将马鞭一扬,指挥秒懂,又喝了一口,交给旁边的小军:“大家轮着喝,这天气,骨头缝都是凉的。”

    骑士和指挥并马而行,骑士问道:“今年的收成还行?”

    指挥“嗐”了一声:“就那样,总之草谷是越来越不好打了……”

    天都山现在是一个神奇的地区,西夏人反复争夺,在李文钊手里都没能讨到好,反而有渐渐扩大的趋势。

    如今的宋夏边境,大宋完全占据了地利,自苏油带领大军打破萧关之后,西夏传统农耕的河套地区,开始急剧衰落。

    破萧关,成为了宋夏军事对峙的转折点,宋军占据了从青唐到麟州几乎全部地利,在分水岭和各处通道关要上,密密麻麻地修筑起了水泥棱堡。

    这些棱堡就好像一枚枚的钉子,牢牢地钉在宋夏实际控制线上,夏人的进攻线路,渐渐从五路,变成了一路。

    除了永兴军路直面河套,夏人拼了老命也要守住之外,其余四路,夏人的进取通道已然被宋人封堵得水泄不通。

    二十年前夏人加诸在宋人身上的痛苦,如今被宋人变本加厉地加到了夏人的身上。各路军马在自家麦熟收妥之后,轮流出击山北,抢夺西夏人地里的黍麦。

    这种行为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天的到来,整个冬季是西夏部族最虚弱的时候,而宋人的厩马却依旧肥壮。

    失去了战马的优势,加上毛呢,棉袄,毛衣,手套等装备上的差异,本来悍勇的夏人,在冬季里的战力,只能堪堪与宋人打个平手。

    此举导致了山北河套之地的残破,而西夏的国势,也因为这个地区的动荡,变得越发逼促。

    夏国国内矛盾冲突,因此变得剧烈,为了维持可以和大宋抗衡的军力,统治阶层横征暴敛,各蕃部不堪收刮,造反之举此起彼伏,尤其是靠近宋境的生番,成群结队地跨过边境,投靠宋人。

    鉴于如此严峻的边境局势,梁太后在家梁和梁永能横扫夏国北境和夏辽边境之后,立即任命梁永能为山北四路行军都总管,节制保泰军司统军禹藏花麻,积石军节度使家梁,以稳定宋夏边境。

    梁永能和家梁能力突出,上任伊始便组织了一场出色的保卫战,保住了元丰三年河套平原的粮食。

    而天都山李文钊的扩张行动,也因为两大军事家的夹逼变得畏首畏尾,最后干脆拉着劫掠的部族,发展出的队伍,抢到的粮食牛羊,回了天都山根据地,当起了缩头乌龟。

    西夏军事,为之一振。

    但是大宋军机处分析得也很有道理,虽然今年家梁和梁永能表现突出,但是也不能说明什么。

    两人在战术层面上的优秀,掩盖不了宋夏之间,攻守易势的残酷事实。

    不过王厚,李庸,童贯,还有新来的刘世恒,对家梁恨得牙痒痒的,几人商量了一番,准备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如今的李文钊,已经从西夏的精英,蜕变为了枭雄。

    当初反抗暴君暴政,救民于水火的家国情怀,早就被现实教育成了两面三刀,在几方势力的夹缝中保存实力,左右逢源的实用主义。

    不过宣传还是秉承了以往的风格,将反对的目标对准了把持国政的梁氏,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

    这一招骗了不少人,甚至连远在兴庆府的李清,都相信了这个“苦心孤诣”的“忠臣”。

    天都山,夹在西夏保泰军司,静塞军司,和大宋德顺军,镇戎军之间,因为地理条件非常的优越,李文钊竟然做起了转手贸易。

    不少宋夏密谍之间的私下往来,李文钊竟然成了牵线的保人!

    夏主的行宫巍峨壮丽,不过被李文钊盘踞了近二十年,早已破败不堪。

    看山跑死马,指挥带着两名骑士东绕一下,西绕一下,最后为首那名宋人骑士不耐烦了,直接打马去到了队伍的前头。

    “诶?诶诶……”指挥连忙打马迎上:“你们要干嘛?”

    宋人骑士冷笑一声:“指挥不是怕冷吗?那就不用兜圈子了,早点到达天都行营,大家也好早点休息。”

    “上山不是那条路!”

    “是吗?那要不我们分头行事,看看谁先抵达?”

    指挥哑然:“看来贵人对我山寨颇为熟悉啊。”

    那人笑道:“当年我第一次来天都山的时候,还是十几岁的少年,还诳走了你们夏主的照夜白……哦,谅祚你们应该叫先帝了,所以你这些花花绕,就不用在我面前使。”

    指挥这回是真服了,面前这位,人家是老客!

    当下不再绕路,带着两人直接上山。

    李文钊的势力如今已然扩展到了三十万人口,四万军队。

    天都山环境好,水草丰美,宋人,李文钊现在不敢惹,路,也被封死,不过西夏那边出于两个军司的夹缝处,生存空间还是有的。

    李文钊对投奔自己的部族很仁慈,宋人也不侵犯他的领地,因此不少逃避宋人和夏人追捕的两国逃犯,流人,还有躲避战乱的生蕃都来投靠,天都山地区,竟然还成了一处世外桃源。

    而且李文钊的施政能力,心机手腕,军事指挥,都算是夏人里边的翘楚,至少对面那个保泰军司的统军禹藏花麻,谅祚的女婿,就被他搞得没有一点脾气。

    禹藏花麻本来是青唐部族首领,结果大宋渭州之战,萧关之战,河湟之战过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禹藏花麻所在的地区,被天都山和大宋新占的熙河,湟州隔断,禹藏花麻和青唐完全失去了联系!

    要生存必须有靠山,西夏党项人也是吐蕃种,于是禹藏花麻赶紧投靠了西夏。

    谅祚大喜,将刚满十岁的女儿嫁给了禹藏花麻,任命他为直面大宋最精锐部队的保泰军司统军,负责镇守柔狼山,杀牛岭一线。

    不过面对大宋精锐的咄咄逼人,对西夏忠诚度本来就不高禹藏花麻可也不是傻子。

    用他的话说,李文钊西夏名臣之后,都能跟大宋眉来眼去捞到不少的好处,他都做得,难道老子就做不得?!

    于是双方如同展开了竞赛一般,争着和大宋做生意发财,双方之间还发生了数次火并,相互劫掠对方的商队。

    好几次是打出了真火,需要大宋以唐四郎的名义暗中调节,事后禹藏花麻还上书夏廷,得意洋洋地说自己剿匪得力,粉碎了李文钊的图谋,要求梁太后赏赐,报销军费。

    可是随着梁永能的到来,李文钊和禹藏花麻都感到了压力,于是有了今天这场私下的会议。

    终于抵达了行宫,两位骑士下了马,为首者将缰绳丢给指挥:“给我好生伺候着。”

    指挥牵着马去了,两位宋人这才施施然朝着行宫内走去。

    行宫的基本设施还在,不过现在在领头的宋人眼里,这里像山寨多过像行宫。

    首位虎皮交椅上,坐着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手里搓着一串玻璃佛珠,旁边是一个粗豪的吐蕃老人,底下是两排头目。

    两位宋人取下毡帽:“劳侯爷和驸马久等,我们来得晚了。”

    文士对着两人一扬下巴,坐下一员头目走了过来:“抱歉了,老规矩。”

    两名骑士将手举起来,任由头目搜身。

    头目搜完,对着文士轻轻点头,文士这才笑道:“王兄弟可是来得晚了啊,你要是再不来,驸马爷可都要走了。”

    文士正是西夏叛臣李文钊,旁边的吐蕃老人,则是西夏保泰军司统军,禹藏花麻。

    三方人物,还真是敌我难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复行汉制

    宋人头领对着李文钊和禹藏花麻拱手行礼,然后对禹藏花麻说道:“驸马统军敢来赴会,当真是英雄了得。”

    禹藏花麻不禁苦笑:“王郎官言重了,天都山也不是什么龙潭虎穴,老夫所惧何来?你旁边那位倒是面生得紧,没请教……”

    为首者正是王厚,现在是朝廷任命的通直郎,礼宾副使,长期出入蕃部,对这一带熟悉得很,和李文钊,禹藏花麻都认识。

    就听王厚说道:“哦,这位是我的副手,蜀人李庸,诶说来巧了,好像贵国家梁家先生,祖籍也是蜀中?”

    说到家梁,李文钊和禹藏花麻都是脸色一僵。

    李文钊害怕铁鹞子,家梁按边,李文钊立即退入山中,绝不和家梁在平野碰面。

    虽然明智,但是到底弱了气势。

    而禹藏花麻更是心虚,他现在还是夏臣,但是首鼠两端,长期充当宋人耳目,通报军情那种。

    而家梁则是西夏枢密院知机密事,乃是最大的密谍头目,家梁对禹藏花麻私底下这些小九九清楚得很,今日之事,也有禹藏花麻被人家拿住软肋威胁的一部分原因在里边。

    呵呵赧笑了两声,禹藏花麻说道:“家先生也算是豪杰了,小郎君既然是王郎君的手下,那就是老乡成对头了。对了,听说今年贵军吃了个小亏?”

    王厚冷笑一声,撤去了皮袍,露出里边的骑装,拉过两把椅子来和李庸坐下:“不就是没有割成麦子吗?那麦子本就不是给大宋种的,没抢到你们在河套的麦子,什么时候就成了吃亏了?”

    “你!”禹藏花麻不由得有些恼羞成怒,可转念一想关我屁事儿,笑道:“郎君能想得开就好。”

    王厚摆摆手,似乎这只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儿一般:“不知侯爷此次召我们来,所为何事?”

    李文钊一脸的和煦:“这不快近年关了吗,事儿还挺多,不过眼下嘛,的确有一桩大事儿。”

    说完高声对自己手下说道:“退出大殿,百步之内不得留人,我与驸马爷,同王郎君有要事相商。”

    李文钊的部下已经换了一大批,现在的这些人,对其忠诚度那是说一不二,闻言也不多话,纷纷退了出去。

    待到殿内只剩四人,李文钊才笑道:“有一桩大买卖,王郎君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哦?”王厚也笑道:“我们之间的买卖,那是多了去了,不知道侯爷所言,是哪方面的买卖?”

    李文钊说道:“这生意是驸马爷带来的,还是让他来说吧。”

    见到王厚和李庸将视线转向自己,禹藏花麻说道:“十月辛酉,我主颁布敕命,宣布改行汉制,不知王郎君可曾知晓?”

    “听唐四郎传回的消息里提到过。”王厚不动声色:“贵主身边有一汉人大臣,名叫李清,贵主倚仗为良、平一般的人物,号称智囊,信赖有加。”

    “改行汉制,就是这个李清的主意,我听到的传闻没错吧?”

    禹藏花麻点头:“正是,想必大宋对此,是乐见其成的吧?”

    王厚笑了:“驸马爷,大家都是明人,那就不用说什么暗话。”

    “我大宋为何要乐见其成?”

    “贵国先帝谅祚行的也是汉制,不是照样宣兵渭原,与涪国公会猎囤安寨?两国人马士众,损伤不下三十万。”

    “还有张元,吴昊,景洵,都曾经在夏国推行汉制,如今连陵墓都找不到,听说景洵被诛杀的时候,哭得那叫一个凄惨,痛悔投奔了夏国。”

    李文钊翻了翻白眼:“王郎君这就过分了,景洵为先帝尽忠,临死之时夷然不惧,面对奸臣怒声斥责,乃是大忠臣,是你们刻意歪曲污毁,目的就是让宋国贤才望西夏而却步。”

    “刚刚那句话原样奉还,王郎君,大家都是明人,那就不用说什么暗话。”

    “行!”王厚说道:“那我就换一个说法。贵国主上虽然已经亲政,但是权柄依然操持在梁太后手里,梁乙埋权倾朝野,兴庆府中,官员尽数是梁氏党羽。”

    “我倒是很有兴趣知道,贵主所谓的改行汉制,制度出得了兴庆府景阳宫吗?”

    “当然可以!”李文钊站起身来,双目含泪,向着北方拱手:“我主拨乱反正,复兴汉制,夏国文华之士,无不踊跃欢欣,竞相奔走。”

    “文钊身为上圣贤师之后,自幼饱读诗书,铭研礼义,一生奉行不悖,百折不回。”

    “郎君看我这身穿着,是蕃是汉?岂能说我主制度,出不得景阳宫?”

    王厚大为赞叹,看看人家几十年锤炼下来的演技,哪怕观众只有寥寥数人,一样的敬业。

    禹藏花麻也是义愤填膺:“我主如今为奸邪挟持,凡有志者,莫不摧心裂胆,刻骨衔恨。只恨力不能及,未能起兵勤王,诛除君侧。”

    这些话要是传到大宋朝堂,君臣指不定如何高兴呢,不过王厚对这些似乎毫无感觉:“要是侯爷和驸马有这意思,合兵一处也有十万精锐吧?也不是不能一搏。”

    “嗯,祝你们兴提义兵,荡涤妖氛。王厚李庸这就告辞,回去为两位焚香祈祷,敬祝两位马到功成,换西夏人民一片朗朗晴空。”

    “诶别走啊——”禹藏花麻顿时急了:“以我和侯爷二人,断难成事,说实话,两位未来之前,我与侯爷一直在商议此事。”

    “如今梁氏似乎已经有些察觉,派了梁永能和家梁来,就是要压制我等忠愤之臣。王郎君,要是没有大宋扶持,我们可是独木难支啊。”

    “梁永能手底下的铁鹞子和仆从军,横扫三千里无人敌手,我们……就算是有心,却也是无力啊。”

    王厚笑了:“两位想要大宋什么援助?要不我这就奏明陛下,痛陈两位的忠勇之心,让陛下下一道诏书,鼓励西夏军民都像二位效法?”

    “不是这个意思……”禹藏花麻连连摆手:“我的意思是……大宋能否给我们一些……物资上的支持?”

    王厚说道:“你这意思,我可以向唐四郎转达,不过唐四郎就是一个商贾,虽然手眼通天,但是所求的乃是利益,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主意我也跟你们出过,要打军器的主意,没有高国舅首肯,那是门都没有。”

    “要得高国舅首肯,那就必须要有能够打动他的诚意。”

    “大家都是耿直汉子,我给你们出这主意,已经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要是朝中有人弹劾我里通外国,一介检察,便能让王厚人头落地。”

    “如今看来,两位和贵主是压根没把我王厚当一回事儿。”

    “也罢,良药苦口,的确是难喝。以前的话就当我从来没说过。大家痛饮一场,就当我王厚上门看望了一回朋友,如何?”

    见王厚咬死不松口,禹藏花麻看了李文钊一眼,意思是你给打个圆场。

    李文钊对着王厚施了一礼:“王郎君,大宋口口声声光被万民,乃礼仪大国,难道就眼看着西夏国民在奸贼的统治下辗转嚎泣,痛苦流离吗?”

    “今年西夏秋征,部族户出一羊,三户一牛,五户一马,此等暴政,让国人何堪?”

    “国主眼见民众困苦,想要振作,却被权臣束缚了手脚,空有回天之志,却无腹心之寄。”

    “如果大宋愿意帮助我主诛除逆贼,真正秉政,我西夏将永行汉制,奉大宋为宗主,两国息兵,再不背逆!”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谈判

    “哈哈哈……”王厚笑得都不行了:“侯爷,这话我听着可就耳熟了,我问一句,夏国历代君主,有谁没有这样说过?”

    “说了一百年,结果呢?结果就是西夏从地斤泽逃难待死,变成了如今坐拥数十州县,这言与行,可是背道而驰啊。”

    “夏国子民的苦难,我们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侯爷你说的,却并不是解决之道。”

    “办法我之前告诉你了,我还要提醒侯爷和驸马的是,我朝自今上登基以来,务求名实相符,不玩虚的。”

    “如今大宋正在改厘礼制,官制,接下来,我估计就是军制。”

    “你刚刚说这些,都是老黄历里边那一套,要是在仁宗,真宗朝,没说的,妥妥是我王厚的功劳。”

    “可如今,恕我连奏报都不敢。再说什么大夏改正,永不悖逆,军机处那一关就过不去。”

    “益西威舍必定会命我举出事实,拿出证明,定出时间表,凭什么我王厚就敢这么判定贵国——是贵国大乱了?边军撤离边境去兴庆府清君侧了?军士转业成为牧民了?贵国财政不足以支持大军了?”

    “如果都不是,那就大家省省吧。”

    “实不相瞒,三月里种谔和徐禧俩货就曾大言贵国可取,上奏朝廷。结果军机处下令让其上报具体作战方案,资储准备报表,将领军士军区分配计划,后勤保障计划,占领之后的行政规划,甚至战胜奖掖方案,退军计划……啪啪啪一通耳光,抽得俩货到现在都不敢冒泡。”

    “益西威舍是什么人?”

    “他从来不自大,不会歧视你们,开榷市,通贸易,在商言商,一视同仁。”

    “但是同样的,他也不自得,不会轻视你们。关要,防隘,该修的修,该建的建。”

    “更重要的,他与以前那些色厉而内荏的要员不一样,他是真不怕你们。”

    “要是你们兴兵威胁,那他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总之就是你们想怎么玩儿,他就陪你们怎么玩儿。你们可能不了解他,但是他却了解你们。”

    “这叫什么?这就叫务实。所以想用刚刚那套说辞打动他,你们觉得可能吗?”

    “这几年,西夏的日子有些不好过吧?夏盐的贸易,除了你们两位老交情,其他人的路子,都给断得干干净净了吧?”

    “解盐产量大增之后,陕西本地盐,出池价格压到了二十五文一斤,说句实话,给二位销盐,大宋是亏了运费的。”

    “别的你们还有啥?牛羊马匹。养少了不够赚,养多了风险大。一场白灾,那可就不光死牛死羊,开春还得死人了。”

    “再好好想想,要真是忠心主上,就好好想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基础,然后我们再接着谈,两位哥哥以为如何?”

    李文钊叹了口气:“兄弟说得如此实在,那哥哥也不瞒你。你的主意,我曾托驸马转告我主,我主也未尝不动心。”

    “不过实在是……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啊。”

    王厚微笑道:“真要拿,还是拿得出来的,侯爷也不用和我哭穷。”

    李文钊和禹藏花麻对视了一眼,见王厚无法说动,只好亮出了最后的底牌:“想来想去,唯有一处地方,如果大宋有意,我主同意可以斟酌。”

    戏肉来了,王厚这才重新打起精神:“哦?天都山?”

    “郎君可真是囫囵狮子,开得好大金口!”李文钊气了个倒仰,连连摇头:“不开玩笑,我主说了,只有曲野河南之地。”

    曲野河,是黄河一条著名的支流,流经麟州西北,水草丰美,适宜耕作。

    这条河也是当年宋夏的天然边境线,然而自李元昊时期,就被西夏后党没藏氏侵吞。

    没藏氏覆灭之后,这片土地就落到了梁氏手上,一直是梁氏重要的经济来源。

    大宋想不想取?当然想,但是以麟府折家的兵力,能做到自保,守住城池就不错了。

    而且这块地上,大宋的控制力隔了一个折家,可以说相当的弱,真要索取到手,就要处理巩固的问题,驻军的问题,还有宋廷、官府、藩镇之间的关系问题。

    那时候牵扯到方方面面,是福是祸都还两说。

    也就是说,大宋其实并没有做好收复这部分土地的准备。

    王厚笑了,摆着手道:“真不是开玩笑。曲野河南,从来都是宋土好不好?我大宋要取自当取,还需要贵上同意?现在不取,那自有不取的原因。”

    “这是谁的主意?李清?驱虎吞狼这一招,玩得可是溜熟啊……”

    李文钊说道:“刚刚郎君才说了,务实。曲野河南,大宋取之,李清固然有驱虎吞狼之意,但是对于大宋来说,难道就不是好事儿?”

    “其地三十年不归宋,如果高国舅能拿到手,难道不是大功劳?有了这项功劳,我们之间的事情,那就好说了嘛……”

    “因此这件事情,无论对大宋,对西夏,对主上,对高国舅,对你我而言,都是有利的。”

    “战国之世,秦国开郑国渠,不就是因为虽然是郑国的缓兵之计,然对秦国来说,的确有大利吗?郎君又何必在意是否李清的计谋呢?”

    王厚皱眉:“曲野河南,那是宋夏东境,此事若然议定,我大宋兵力部署必将进行相应调整。”

    “不但贵主有驱虎吞狼之意,就连二位,也有祸水东引之心啊……”

    李文钊很坦然:“郎君说得都对,这就是一项多赢的计策,嘿嘿嘿,也是跟益西威舍学的……”

    “无论如何,这也是主上的诚意,最起码,这是西夏自立国以来,第一次主动让出所占之地,郎君总不能连这个都不承认吧?”

    王厚看了李庸一眼,李庸微微点了一下头。

    王厚这才转过头来:“好吧,我承认,最后这一条的确打动我了,不过……”

    李文钊大喜,拱手道:“郎君但有什么疑虑,自管道来。”

    王厚说道:“没什么疑虑,就是侯爷如今在夏国的身份并没有得到贵朝的认可,身份上可还是夏国叛逆,你说这些,让军机处如何相信?”

    李文钊痛苦地闭上眼睛:“疾风劲草,岁寒方验。文钊终是夏人,所反者,乃篡国之贼,大逆之臣;所顾者,乃国朝纲纪,百姓黎民。”

    “君上方在荆棘之中,文钊岂能顾名忘义?这逆贼之名都背了几十年了,也不在乎多背这一刻。”

    “不过驸马也与今上,乃舅甥至亲,他代为转达今上的意愿,郎君总该要相信吧?”

    王厚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个……不是我不相信驸马啊,而是在这一行干得久了,谁我都不信。”

    “贵上如今并不自由,他的意志,也代表不了夏国的意志,所以即便是他说的话,要是无凭无据的,那谁都可以任意推翻啊。”

    “不是我说你们,至少,加印玺的国书,算了,印玺搞不好都不在掌握,但是最起码,手诏得有一份吧?”

    禹藏花麻大喜:“那大宋是答应了?”

    “没有!”王厚立即打断:“先说说吧,你们这点东西,想换什么好处?”

    禹藏花麻也不客气:“我们要求不高,就是继续扩大贸易额,唐四郎那里,能不能再多出一点货?”

    王厚说道:“那就是个商贾,只要你们能出钱,他自然就能出货,这个可以答应,不过,你们有多余的财路吗?”

    禹藏花麻从袖中取出一块石头:“这个,大宋急需吧?”

    王厚接过那块褐色的石头,就见上边用锉刀锉去一块油皮,露出底下洁白细润的肉质,伸手抹了一下:“和阗玉?”

    禹藏花麻面露得色:“怎么样?我们用这个和大宋贸易。”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敌人的阳谋

    王厚将石头抛了抛,丢还给他:“二位,家梁可是老成了精的狐狸,小心点吧。”

    禹藏花麻脸色一变:“这个……跟他没关系。”

    王厚冷笑道:“家梁乃积石军节度使,他的妻族,如今就在临津渡河谷,黄河三大要冲的最西一个,扼控西域咽喉。”

    “这东西驸马爷硬要说没经过他的手,那就只能是假货了。”

    禹藏花麻神色尴尬:“这个……生意上的必要往来嘛……”

    王厚继续冷森森地说道:“家梁这么忠诚无二的人,也会背叛梁氏?他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替他做转手贸易?”

    见禹藏花麻还在支吾,王厚突然一拍大腿:“铁城山!青锋铁!你们敢说不是?!”

    李文钊和禹藏花麻两人,脸上顿时变色。

    王厚这是根据现有情报推断出来的,看到两人的神情,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家梁通过重建西夏铁鹞子,手里掌握了西夏最顶级的冶铁工匠,冶炼技术。

    积石山一带,乃是唐朝中宗将之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赏赐给吐蕃的,金城公主从唐朝带过去的工匠,主要都集中在那里,手工艺一直相对发达。

    积石山地接青唐,西域,河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几处盛产硅铁的祁连山余脉,被称作铁城山,是后世著名的保安刀出产地,现在是西夏青锋剑的重要产区。

    将这些资料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王厚一转眼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构造出了一幅多方利益交换的关系图。

    想明白了这一节,王厚不禁觉得啼笑皆非,这个家梁,机变百出不说,还没有什么原则。

    政治军事精通不说,如今看来,经济也是翘楚。

    他知道宋人需要什么,通过拿住禹藏花麻这个西夏国舅通敌的软肋,将出产自西域的货品通过他来出手。

    禹藏花麻如今还是夏臣,家梁通过这种手段,能够完成和大宋的贸易,但是却有沾不上通敌的罪名。

    王厚感到自己的麻烦来了。

    现在看来,这个生意对各方都有好处。

    涪国公为了帮助陛下完成礼制改革,不惜经天方,南海,绕道万里购进白玉。

    现在有了这个通路,大宋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这个过程里边,最大的好处被家梁所得,李文钊和禹藏花麻也会跟着强大,势必带来宋夏边境地区政治力量的变化。

    要是朝中真的被家梁牵了鼻子祸水东引,西夏的压力和宋夏间的攻伐重心,必将转移到东部的曲野河一带,而家梁在西边安心发展,掌握了冶铁地和牧马场,控制了西域和宋地的贸易,数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问题是,大宋,能不同意吗?

    和田美玉八十年未入中原,朝中已经开始将以前留下的那些不合格玉料重新加工,将作监提请将唐代留下的一些礼器加以改造,用来满足礼制改革的需要,被王珪,蔡确,苏油,冯京,吕公著等人联合制止。

    在这一点上,大佬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唐代留下的文物,其价值不是作为玉料来核定的,那是前朝文化和礼制的载体,坚决不能动。

    阳谋!

    家梁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理,让所有人都痛快不起来,但是偏偏又无法拒绝。

    “有没有可能……将家梁的谋划告诉梁氏?此人心机深沉莫测,让梁氏对他提防,换到别的地方去?”王厚眉头终于皱了起来。

    “能,要是梁氏不想装备铁鹞子,不愿意再得到犀利的兵甲,那就能。”李文钊苦笑着摇头:“家先生虽然是敌手,但是不得不佩服啊,行事作为,与一个人颇为相似。”

    能够了解对手的机会,王厚当然不会放过:“谁?”

    “益西威舍,贵国涪国公。”

    “胡说!”李庸怒起:“跳梁小丑!岂敢与涪国公并论!”

    “若愚!”王厚喊了一声:“干什么呢?坐下!”

    李庸这才愤愤不平地坐了下来。

    王厚转头对李文钊说道:“家先生智谋手段,皆是上乘,今年我们的确吃了瘪。”

    “他和张元,吴昊,景循之辈的最大区别,就是心中无蕃汉隔阂,结婚大部,实掌兵权。”

    “这是真正的夏国贵人崛起之路,他在贵国能够成功,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是我不认为他是益西威舍一类人,即使手段类似,但是目的不同。他更像——梁氏一族!”

    “这个交易,我内心里边是坚决拒绝的。”

    李文钊和禹藏花麻心中“咯噔”一下。

    王厚缓缓地说道:“家先生打得好精细的算盘,可以说,方方面面的内心想法都考虑到了。”

    “但是这种可怕的敌人,你们真的就不心怀疑惧吗?等他强大起来之后,两位的处境,怕是不大妙吧?”

    李文钊拱手:“所以郎君,我们表面上与他虚与委蛇,实际上,更需要郎君你与宋廷说项,予以我们支持。”

    “人人都敲得一手好算盘啊……”王厚叹了一口气:“这等大事,我也不敢隐瞒朝廷。但是我一定会向朝廷提出,坚决不要进行这宗贸易。”

    见对面两人彻底变了脸色,王厚一脸的悲愤:“但是你们放心,朝中的大佬们,不会同意我的意见的。”

    禹藏花麻终于松了一口气:“郎君早说嘛,吓我一大跳,这生意做下来,其实对于大宋也不是没有好处。”

    “好处?有什么好处?!”王厚一指上天:“为了装点明堂的宏伟庄严,给大宋培养出一个劲敌也在所不惜?!”

    李文钊拱手:“郎君此言有差,大宋以礼义治天下,异国权臣因缘际遇的一时得意,与本国子民心中长存的纲纪伦常,孰轻孰重?”

    王厚站起身来,看着李文钊冷笑:“呵呵,直娘贼的,我王处道现在倒像是担忧贵国命运的忠臣,而侯爷反倒成了替大宋苦心积虑的宰执,这特娘不是滑天下之稽吗?”

    禹藏花麻赶紧打圆场:“这不是两位都是心怀天下之士嘛,不像我,就一得过且过的头人。不管大宋大夏,总都是天下的一部分嘛。”

    王厚恢复了冷冰冰的表情:“如此大事,我说了不算,两位说了同样不算。大宋需要知道的确是贵上的意思,必须要有切实的东西,仅仅空口白牙,那就恕我王厚无能了。”

    “有!”禹藏花麻终于翻出了底牌:“今年大宋的上元大典,我朝将派遣使臣朝贺,陛下到时候会让李清为使,与贵国秘议。”

    王厚思索了一阵:“家梁是贵国知机密事,这人实在是太过于厉害,你们手脚干净点。”

    “要不要我派遣一支小队接应,让李清出了兴庆府后之后,便乔装改扮,离开大队,从小道入宋,等到进入大宋之后,再重新与大队汇合?”

    李文钊讶异道:“刚刚郎君不是还反对来着?此刻如何要帮助李清?”

    王厚瞪眼:“王厚何人,敢阻挠国家大计?我只有建议朝廷不行此计的资格,但是决不敢自作主张代朝廷回绝此议,阻拦使臣。”

    “哪怕是我王厚不共戴天的仇人,在他身负国家使命的时候,我王有我呢呃呃呃z的怎么末班周末哦厚也要善加保护,何况是区区一个李清?”

    禹藏花麻一咬牙:“可以!但“”是郎君的小队,只能够暗加保护,而且不能过我辖区的北界,以免多生事端。”

    “最多只能潜出到柔狼山北,不能过怀戎堡!”

    王厚一甩袖子:“就这样!今日这窝囊酒,老子是没法跟你们喝了,若愚,我们走!”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测

    看着顶风冒雪而去的王厚二人,禹藏花麻喃喃道:“这王郎君就是想不开,咱俩年前还不是一样的打生打死,结果生意来了,谁能跟钱过不去呢?”

    李文钊冷笑道:“他是大宋的官,跟我们不一样,你我手下,可是一大堆人跟着吃饭!”

    禹藏花麻笑道:“不过也幸好他是官,上头有更大的官压着。这件事情啊,由不得他。”

    李文钊眼光变得深邃:“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家梁要是坐大,对我们可都没什么好处。”

    禹藏花麻不以为意:“哪里就那么容易,青唐那边,阿里骨那贱奴也不是好惹的,到时候就看哪边强呗……总之这乱世啊,大家先且顾眼下吧。”

    李文钊眼光闪动:“还是驸马爷你看得开,走吧,帐内饮酒,再聊聊明年商队的事儿。”

    ……

    王厚和李庸奔出了老远,来到一条溪边。

    王厚说道:“天太晚了,今夜就宿在林子里吧。”

    李庸说道:“那我去扯上帐篷。”

    两人在溪边林子里搭上帐篷,布置好睡袋,生火打水,给马匹寻来干草,混上马屁股后面的袋子中的饲料,这才调了两大杯炒面糊糊吃了起来。

    林子外面,寒风在呼啸,王厚皱着眉头:“这个事情,实在是透着蹊跷。”

    李庸问道:“你是说夏主派遣使臣,献上曲野河南这事情,不可信?”

    王厚摇头:“不是,我是说西夏那个密谍。”

    大宋在西夏有一个地位很高的密谍,通过特殊的贸易渠道和订单,与大宋渭州听风阁进行消息传递的事情,一直是王厚在负责。

    王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是却不知道到底是谁,只有一个代号,叫穷奇。

    穷奇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神兽,腊八的前一天,大宋宫廷里要举行一个叫逐疫的仪式,由扮演成方相氏的傩者,带着十二只异兽游行,其中穷奇和腾根,是负责吃掉害人的“蛊”的神兽。

    然而在另外的传说里,穷奇又是惩善扬恶的凶兽。

    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一方;听说某人忠诚老实,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听说某人作恶多端,它反而要捕杀野兽馈赠。

    哪怕是在《山海经》里,穷奇都有两种面目。

    《海内北经》里说,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可是,在《西山经》里,却说穷奇外貌像牛,长着刺猬的毛发。

    这是一头结合神性、怪性、善良、邪恶于一体,真实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

    王厚问道:“和我们联络输送情报的那个穷奇,你有没有猜测过,到底是谁?”

    李庸说道:“这条线,是国公多年前就建立起来的,对了,王太尉肯定知道,他都没有跟你说过?”

    王厚摇头:“还真没有。他只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三个人知道穷奇的真面目,陛下,涪国公,我父亲。”

    “一开始,我怀疑此人就是李文钊,可是等到谅祚败北,西夏内部的情报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而这个时候,李文钊在天都山游击,因此不会是他。”

    “再后来,我又怀疑是梁家的某人,因为送来情报的商社,经过密谍探查,竟然是梁家人的产业,其主人,乃是梁乙埋!”

    “梁太后控制朝堂之后,按道理说,出卖西夏的利益,对梁家再无一点好处,可是情报仍然没有断过,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李清得用之后,我便开始怀疑是他,只有他才能接触到那些西夏高层的机密,可是现在看来,又不是他。”

    李庸有些疑惑:“我也怀疑是他,他鼓动夏主复行汉制,对抗外戚,种种布置看来,都是向着大宋的,如今更是出卖了曲野河南,这是将梁家的利益供手让给大宋,可你又为何说不是他?”

    王厚舀了一勺糊糊放入嘴里:“太高调了,如果是他,这一步棋走出来,他就和梁氏彻底对立,呵呵,他不像密谍,倒像另一个人。”

    “谁?”

    “西夏的安石相公。”

    这么一说李庸也明白了过来,李清更像是商鞅,王安石一样的人物,这和密谍伪装自己输送情报,能不吸引眼球绝不吸引眼球的做派完全不符。

    两人都陷入了沉思,王厚突然问道:“你觉得,可不可能是家梁?”

    “哪点可能?”李庸吓了一大跳:“家梁可是彻头彻尾的夏狗。别的不多说,要不是他,渭州一战谅祚能够逃出生天?”

    “少傅突击萧关,要不是他,梁乙埋梁永能能全身而退?”

    “其后助梁氏推行夏制,诛杀景洵,献明光铠,改良冶铁技术,重建铁鹞子,扫荡北疆,要不是因为汉人出生,成就只怕早在梁永能之上。”

    “不说别的,我朝的仁人志士,有多少死在了西夏枢密院密谍司的手上?他可是西夏枢密院知机密事,最大的密谍头目!”

    “他要是穷奇,我们神机铳霹雳炮的机密,何至于守得这么辛苦?何至于新军只敢在华山秘密训练,不敢过西京一步?”

    “也是啊,哪里都不像……”王厚那勺子轻轻敲击着饭盒:“家梁当了知机密事后,我朝谍报工作压力可谓倍增,如今夏人似乎知道了震天雷的关窍所在,对商州那边的工厂不断渗透……西夏今秋的声东击西之计,我们事前竟然没有收到一点的消息,要是家梁是密谍,肯定会知会我们,所以应该不是他。”

    “穷奇在西夏地位极高,起码在枢密院丞,中书检正以上,而且与梁氏关系极其密切,还真是匪夷所思了……”

    李庸说道:“王哥,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你看啊,这次西夏秋收,我们是被彻底的耍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来想去啊,就是因为穷奇提供的消息过于高效,以至于整个陕西路情报分司,对他过于依赖了。”

    “一旦穷奇那里没有消息传来,我们就完全陷入了被动,这次出了这事儿,就是给我们的一个警告。”

    “穷奇那条线,是父亲和国公十几年前布置的暗线,难道我们就永远依靠前人?不做点自己的努力?”

    王厚想了想:“说得很有道理,用少傅的话说,这就叫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不过这事情,先给少傅通个气,不要出现两条线上的冲突。”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最后王厚说道:“我们没法和少傅和太尉相比,穷奇在西夏潜伏了十多年,已经登上了高位。咱们啊,还得像张三叔在獐子岛上干的那样,从商贾入手,进而拉拢腐化一帮官员,就像对付禹藏花麻的路子才行。”

    “其实我还有一个疑惑,你说以家梁之能,这么多年下来,愣是没有发现穷奇的一点蛛丝马迹?这可能吗?”

    李庸说道:“想来肯定是知道的,不过投鼠忌器,毕竟,那条线从上到下,可都是梁家的产业。”

    王厚说道:“要不下次传递消息,告诉穷奇提防家梁,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李庸有些迟疑:“这么说,会不会让穷奇认为我们对付不了家梁,被他轻视?”

    王厚正色道:“那是我大宋志士,苦心孤潜伏这么多年,他的价值,甚至在整个西军之上。”

    “我们宁愿被他轻视,被他唾骂,也不能让他有一点危险。”

    “若愚,我们这行当,最忌惮就是带入了自己的情绪,最忌讳考虑自身处境,那样会让自己心思迷惑混乱,明白吗?”

    李庸佩服地点点头:“王哥,我明白了。”

    王厚笑道:“你小子资质啊,善防而不善攻,心细,但是不过灵动。”

    李庸赧笑道:“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清楚,这不赶鸭子上架吗,现在童都监和刘留后到了,我身上的担子也可以卸下来了,专心搞地图。”

    王厚笑道:“那俩祖宗,勋阶比我还高,谁指挥谁,这都还两说呢。得了,睡吧!”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

    汴京到郑州的新渠,开阔程度比二十年前,扩大了三分之一。

    而经过沿途蓄水工程调控,这条运河的水力,如今即便是在枯水期,也可以通行漕船。

    光解决水的问题还不行,冬季这一段河渠还会封冻。

    河渠司将课题交给了理工学院,理工学院发明了破冰铧犁,还有在码头上使用的弹力破冰锤,但是只能解决码头附近的冰冻问题,河道上还是解决不了。

    最后没有办法,河渠司将这个问题向社会悬赏,公开征集解决方案。

    最后这个价值三十贯的悬赏被一个漕工得到了,办法简单到令人发指——开通夜航。

    河道封冻,主要的原因就是夜间无船破冰,解决的方法就是开通夜航,让河道上夜间也有船来回航行,再每隔一段时间在过船上安装破冰铧犁,就足以解决封冻的问题。

    如今的汽灯光亮度已经很高,满足河道照明已经足够,河渠司做了实验,发现——真泥码的可行!

    而且开通夜航之后,还将汴渠的运量足足提升了一大半,很多需要保密的东西,在夜里运送也更加方便。

    为了解决安全问题,河渠司还在沿途设立航标灯,规定交通守则,沿途增设卫所,驿站,顺便把汴京到郑州的陆上道路夜间照明和卫所驿站的问题也一起解决了。

    因为陆路就在汴渠的边上。

    苏油如今级别很高,赵顼指定狄咏亲自同行护送。

    边州知州由武臣充任,乃是大宋的传统,狄咏如今接到了治环州的任命,而他的弟弟狄咨,则是去河北。

    因此这次狄咏顺带执行护送的任务。

    不过苏油并没有随着狄咏一起,狄咏还在等待礼部院发放旗牌的时候,他已经与张麒和程岳一起,搭上了运送物资去郑州的漕船。

    本来苏油不愿意让张麒一道的,毕竟绿箬有了身子。

    反倒是绿箬不放心苏油,让张麒必须跟着。

    三人还是老套路,读书人带书童加保镖的样子,船老大这样的见得多了,还安慰苏油说回去再攻两年书,下一回必定高中。

    今年有举试,这是将苏油当做举试落第了。

    这是一个船队,公私混杂,主要拉的还是粮食,此外还有各种罐头,喷胶防水麻布,地丁胶鞋底,还有一些化工原料。

    苏油几人坐的是私人的船只,沈括完全继承了张方平和薛向的漕运管理办法,采用这样的监督方式,并且设定了举报的奖励,贪墨漕粮的行为,算是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而且公船的漕丁是不允许上岸的,要一直航行到洛口仓,才计算口粮消耗和工钱粮食,剩下的入库。

    至于其余物资反而好办了,官员和船主就算克扣了也没法变现,反倒是不用担心他们贪墨。

    就这样,苏油一边与船老大聊着天,一边朝郑州驶去。

    中间还经过了几道水闸,守门丁先将闸板抬起来,将船队放进去,在封闭船闸蓄水,待水位起来之后,船只就可以继续航行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汴渠冬季水量就是这样,即便经过了很多的改造,但是通航条件也不优越。

    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能将冬春两季不通航变成可以通航,已经是无比巨大的进步了。

    船老大是个话痨,估计也是长期走船孤独寂寞所致,加上苏油也对漕运事业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两人一路聊得颇不寂寞。

    经过一天的航行,到了晚间,船就到了板桥镇,苏油直接将厨房霸占了,让张麒去集镇上采买菜蔬鸡鱼,置办了一桌,又开了一坛永春露,招呼船老大一起入座吃饭。

    船老大连呼不敢,一路下来船老大对苏油的学识经验佩服无比,漕运上的东西,什么都能说得出道道来,那些自己常年跑船里没有留意到的东西,经过苏油一讲,才知道都有它的用处。

    这就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能够办得到的了,船老大对大宋的士大夫阶层越发的敬仰起来。

    面前这位都考不上进士,那朝中背着功名的老爷们得多厉害?真真都该是文曲星下界。

    苏油给船老大倒了一杯:“所以说啊,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一路过来跟着你老李也是长了见识了。来,敬你一杯,这天气在外头驾船,也是辛苦。”

    老李还怪不好意思的:“客人租船,饭食按道理是东家料理的,这翻成老汉叨扰客人,可是生受了。”

    苏油笑道:“出门在外就是这样,相互帮衬是应该的,今晚不用夜航,那就吃好喝好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来,尝尝这蘑菇鸡汤锅子。”

    这锅鸡汤苏油炖了也有半日了,之后加了发制好的蘑菇干,黄花干,笋干,现在面前摆着一盘鸡胸肉丸子,一盘午餐肉条,一盘鸡血羹,剩下的是白菜管够。

    每人面前摆着一个小铜锅,锅底下点着一种老李从来没有见过的燃料,雪白的凝块,火焰却比蜡烛还淡,最重要是一丝烟气都没有。

    调料是韭菜花加的一种酱,再加一勺子鸡汤调制而成,香气扑鼻不说,吃着还有一股子的热乎劲。

    老李也不知道那是南海路的蒟酱,胡椒子制作的高端产品,在汴京城里,一小瓶调料就是论贯,价值堪比著名的小龙团茶。

    老李一辈子何曾吃过这样的美食,小心翼翼的问道:“先生祖上,出过大官的吧。”

    苏油笑道:“倒是的确出过,不过那是前朝,武后则天的时期喽。老人家却是如何知道的?”

    老李笑道:“老汉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美妙的酒食……这就是那啥……说书的讲的金尊美酒,玉盘珍馐?所以我想先生祖上一定出过大官。”

    苏油笑道:“不至于那么夸张,其实还是家常菜,不过功夫下得多些罢了,老李赶紧吃,这丸子都归你了,我喜欢这盘嫩豆腐……”

    喝酒吃菜,最后再往汤里下一把银丝挂面,洒一把豆苗做翘菜,苏油还遗憾:“这要是在尉氏,加豌豆尖才爽利……”

    两人边吃边聊,苏油问道:“老李你这一趟,我怎么看都赚不了啊,从汴京往郑州拉粮食,哪怕是面条,又能有多少差价?”

    老李说道:“那是,拉这些东西的确不挣钱,不过别有一桩好处。”

    “哦?”苏油来兴趣了:“说来听听?”

    老李说道:“汴京几家大工坊大厂房,对面条面粉的消耗极大,替他们拉货的确挣不了几个钱,但是替他们拉货的商家,再从他们那里进货,就好说话多了。”

    “原来如此。老李你会做生意啊。”苏油明白了:“然后再拉点郑州货去西京,那就妥当了是吧?”

    老李笑道:“我有个本家侄儿,是搪瓷厂的小管事,进点搪瓷器皿拉到那边,这一段的运费也就填补上了。”

    现在的民间搪瓷制品都是青绿色的底子,因为淡青绿色的釉果最便宜。

    为了吸引买家,生产者们除了喷漆,还发明了贴花工艺,就如同窗花一样,刻好蒙到喷好底漆的搪瓷制品上,再喷一次红色,烧出来的器皿就好看多了。

    东西虽然不贵,但是工艺是有要求的,比如制作器胎,就得是熟铁的铁皮,又薄又软,易于冲压加工。

    四通如今不弄这些,弄的是冲压机,熟铁铁皮,各色珐琅彩釉料。

    至于做成什么东西,添置什么纹样,那就交给广大智慧的劳动人民。

    现在的陕西民间,娶亲要是没有一套上下描红圈,中间贴红花双喜牡丹印文的成双搪瓷脸盆,痰盂,茶盅,饭碗,接亲的队伍在娘家人那里都抬不起头来。

    苏油笑道:“这个法子倒挺好,厂家有没有将坐税加到你们头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0211/ 第一时间欣赏苏厨最新章节! 作者:二子从周所写的《苏厨》为转载作品,苏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苏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苏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苏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苏厨介绍:
治大国如烹小鲜,因此,这是一个吃货治国的故事,从北宋皇佑四年开始……苏厨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苏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苏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