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TXT下载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全文阅读

作者:易如意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txt下载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一章 长孙无忌的报复

    “马周这份奏疏讲得道理也说得过去,只是让一个州子都小吏骤然升为宰相重臣却实在是儿戏了。”萧禹已经看完马周的奏疏,一边用两根手指头拈着奏疏轻轻地上下扬着,一边慢悠悠地道。

    长孙无忌听了精神一震,但是他性格阴沉并不表现出来,只是淡淡地看着马周和诸遂良。

    马周也不是盖的听了萧禹的话只是淡淡一笑道:“南朝时‘上车不若便是著作,体中何如则为秘书’贵家公子三年便想做宰相,但是朝政何如?”

    萧禹一听立即气的脸色涨红半天才怒斥道:“小人马周!”

    马周不理他,李世民看不过去道:“宋国公息怒,宾王说的是什么怎么把宋国公气成这样。”

    “启奏陛下,臣说的是在南朝时,朝廷专门给各大士族公子设立官位,以便士族出仕时便高人一等,秘书郎和著作郎就是专门给他们设立的。但是因为南朝时贵公子较多,这两个官位额员有限,每个人在这两个官位上只能坐得十余天便要升往别处,把官位让出来给后面的人坐。

    所以被选出来的这些个官员,每天只是坐着马车到衙门前,让下人喊一声某来上值了便驾车他去,这就是上车不落便是著作。”

    李世民来了兴趣追问道:“那‘体中何如则为秘书’又怎么说啊?”

    “‘体中何如则为秘书’是说秘书郎原是要替皇帝写文诏的,只要这个人写信时会问一句体中何如,便可以做秘书郎了。”

    “哈哈,朕以前只知道南朝朝廷腐化小人掌政,不想竟在选贤任能这样的大事也如此儿戏,南朝不灭天理难容啊!”李世民笑着感叹道。

    “南朝皆是小朝廷本来就不足凭,我大唐尚武向来都是出将入相,断不能使微末小吏骤登相位致使朝纲有失。”侯君集大喇喇地道。

    李世民一听立即警觉起来,颜利仁背后的人还没有审出来,当初张亮离京前说侯君集要反,现在侯君集还想着相位。

    李世民听了不接他话茬,转而对长孙无忌道:“辅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心里骂娘,你只要下旨让我接替相位不就没有这么多争论了吗?

    不过长孙无忌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跟李世民置气的时候,想了想淡淡一笑道:“这怕又是太子殿下的主意吧?”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不说话,他现在听见李承乾就想发火。

    诸遂良这个尴尬啊,他和马周商量好的暂时不提李承乾,现在被长孙无忌揭出来不说就是欺君之罪了。

    “臣确实是昨日听太子殿下提到回来跟宾王说了,宾王也认为太子殿下见识卓越此议当行,所以才和臣一同上书陛下的。”诸遂良只得实说。

    “嗯,二位卿家的公衷体国之心朕明白。”李世民定调子这事算是揭过去了。

    “此议既是太子殿下所提,何不请太子殿下来此一同商议?”岑文本看似是替李承乾说话,实则有意挑起李世民的不快。

    “他身子不好就不用来了。”李世民直替李承乾找个理由,然后李世民看一眼跃跃欲试的几个人接着道:“宋国公说得有道理程名振一介刺史骤然提相确实不妥,但是上下相通也是朝廷应有的气度,所以还需从地方官里再选些人上来。

    朕现在要定下的是我大唐以后千秋万代的法度,朕也需如履薄冰慎之再慎,在尚书左仆射选出来之前,尚书省的事情就要有劳申国公多上心了。”

    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白可以用李承乾建议,但是不能用你李承乾推荐的人。

    “陛下,程名振治理地方政声卓著,而且其人极通军务对高句丽的情势更是深知,太子殿下以为陛下将有事于高句丽朝中不可少了这样的人才,所以才令臣举荐他的。”诸遂良慌忙道,他可是在李承乾面前打了保票的。

    听说打高句丽李世民果然来了兴趣,看向众人道:“这个程名振你们可曾听说过呀?”

    “惭愧啊,如此贤才臣却不曾听说过。”长孙无忌故作惭愧状道。

    “臣也不曾听说过此人!”侯君集大声道。

    李世民又看向几个文臣见他们也是一脸茫然显然都没有听说过程名振,脸上渐渐露出失望之色看来程名振不知怎么走通了太子的门路,并非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臣听说过此人,刘黑闼就是程名振杀死的。”说话的是李世绩。

    “什么!”李世民大惊,刘黑闼曾跟李世民对战过,李世民都没打败刘黑闼那是多厉害的人物,杀死刘黑闼的人朝中竟然没人知道。“懋功你接着说。”

    “程名振是武德四年自窦建德处归唐的,高祖封他做了永宁县令。

    程名振曾经乘夜晚袭击邺县,俘虏人口千余,后来见俘虏中有数十个妇女正在哺育婴儿,程名振便把她们放回家去。”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道:“却也仁义。”

    李世绩闻言接着道:“武德五年陛帅兵住扎水与刘黑闼两军相距,程名振曾帅一千多士卒攻占冀、贝、沧等州,阻击刘黑闼粮道,烧毁刘黑闼的运粮的车船。

    刘黑闼闻知大怒竟将他老母妻子处死。”

    “朕想起来了,后来唐军活捉了刘黑闼程名振是用刘黑闼的人头祭奠他母亲的,确实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干才。”李世民明白了程名振是被打入李建成一党了,所以十几年来程名振官声再好也传不进他的耳朵里。

    想到这,李世民看一眼殿上众人,说道:“承乾的建议很好!调程名振来长安先做个参知政事。”

    “陛下!”长孙无忌还不死心。

    “先这么定了。”李世民示意他不必多言。

    “臣遵旨!”杨师道出来领旨。

    长孙无忌见无可挽回,便笑道:“太子办事越发干练了,只是太子还应该多多读书,现在东宫的几位师傅太子都看不上了陛下还须早日为太子择选良师才是。”

    “嗯!”李世民点点头深表认可。

    “臣看宋国公向来严厉,当可能做个严师督导太子读书,不知陛下以为如何?”也真亏了长孙无忌这么快就想出了一箭双雕的主意,让萧禹去搓磨李承乾两个人必然互相厌恶,传到李世民耳朵里俩人都不得了好,李世民就不会想着启用萧禹为相了。

    李承乾被萧禹绊住东宫一党就难有作为,程名振进了长安城又能怎么样?

    尚书左仆射还是他长孙无忌的。

    李世民听了很意动,看向萧禹道:“不知宋国公怎么看?”

    “陛下若派臣去督导太子殿下读书臣自当严格要求太子殿下读书!”萧禹也是闲的时间长了,一听有差遣就往上扑,还没有明白长孙无忌的奸计。

    “太子殿下的脾气怕是与宋国公不合吧!”马周连忙阻拦道。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自当好好读书,怎么能事事依着脾气而行?”萧禹还没有上任,就进入角色了。

第六十二章 东宫大练兵

    李承乾今日不打算出去,应李象的要求留在东宫陪他们兄弟玩,不过早上李承乾起床时李象兄弟还没有起床,太子妃苏氏要让人去叫醒他们兄弟,被李承乾给拦住了。

    前几天李承乾借口苏定方练兵太吵丽政殿睡不好,直接搬到太子妃苏氏住的承恩殿,这几天每晚都在研究造小人。

    李承乾搬到承恩殿住除苏氏最高兴的就要数李象兄弟了,这两兄弟向来是被当做礼仪的化身来教育的,以前的李承乾心思不在他们身上,任着一群太监宫女怎么折腾也不管。

    李承乾穿越以后对这两个叫自己父王的小正太格外喜爱,只要有空总是带着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让人给他们做好吃的好玩的。

    自从李承乾搬到承恩殿住更是不允许早上叫他们起床,必须要睡到自然醒。

    这让李象和李厥不但不怕李承乾了反而还很粘李承乾连太子妃都要靠后,有什么要求也都李承乾提。

    对此李承乾很高兴,一般两兄弟提什么要求只要不过份他都愿意满足他们。

    “太子殿下近来越发宠溺他们了,以后要是惯的不像样子是会被人笑话的。”苏氏一边给李承乾梳头一边埋怨道。

    “他们还小不能逼的太急,咱们的孩子以后都是要做大事的,可不能变成孔颖达那样的神童。”孔颖达八岁就学就能日讼千言现在却成了李承乾嘴里的反面案例。

    苏氏听咱们孩子是要做大事的,就心花怒放了哪还有心思跟李承乾辩论,幸福一笑,继续给李承乾梳头。

    李承乾在承恩殿里吃过早饭李象兄弟还没有起床,李承乾便出门往前面的嘉德殿去,苏定方正在那里训练东宫十率。

    苏定方叫苏烈字定方,现在已经五十三岁,他之前一直在窦建德手下效力,到贞观初年才投效唐朝的。

    到现在为止他在唐朝唯一拿的出手的功绩,就是贞观四年随李靖灭东突厥时带着二百人攻破吉利可汗牙帐。

    所以现在苏定方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悍将,但是他到了高宗朝时灭百济、西突厥,开拓西域防御土蕃可以说是大展神威,唐高宗朝前期开疆土基都有他的份。

    而且苏定方勇力过人,到了六十四岁的时候还能率五百人冲进敌军营垒,斩敌一千五百多人。

    苏定方也是裴行俭的师父,李靖写的兵书被李世民藏之秘阁无人得见,据说苏定方学兵法于李靖然后传给裴行俭。

    苏定方此时兵法已经趋于大成,没来东宫之前就听裴行俭说过李承乾写出新的练兵之法,训练士卒效果极佳。

    及被李承乾调入东宫看了裴行俭训练东宫四率,就对李承乾说:这种训练方法确实能训练士卒的服从军律和军阵严整,能壮我军威,但是于战场冲阵却不实用,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加入战场冲杀的训练。

    李承乾于古代战争一窍不通,对苏定方这样军事大家的建议自然是从善如流。

    于是苏定方把裴行俭训练的士卒进行考核,凡是考核过关的士卒拉到一边进行战场冲杀和军阵的训练,而没经过裴行俭训练的士卒,则必须先在裴行俭那边训练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行战阵冲杀训练。

    一下子东宫十率分作三班训练,一次好几千人一起训练,别说东宫丽政殿就在太极宫的立政殿也被吵到。李世民知道李承乾天天在东宫练兵,只是轻蔑地一笑,在军阵上他有自己的骄傲,根本不担心李承乾练的兵能打败他。

    李承乾来到嘉德殿前,看见广场上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都骑着高头大马在军阵里巡视。

    而数千将士正各自按照训练安排,热火朝天地进行各自的操练。

    心中就感到安慰不已,历史上李承乾谋反实际上只是说说而已,就是李佑谋反失败,压力过大的李承乾跟他的一般心腹评价说:李佑人在齐州离长安太远,造反失败是必然的,孤王要是造反东宫的西墙离太极宫才几十步的距离比李佑方便多了。

    然后他的一般心腹就开始给他出主意,各种奇葩点子都有了就是没有付诸行动。

    纥干承基一个亡命之徒,被李承乾收为刺客,不知道怎么跟远在齐州的李佑谋反扯上关系了论罪当死,然后他就把在李承乾秘密会议上听到的话揭发出来,李承乾就被审出个反形已俱。

    李承乾穿越后发现历史上李承乾谋反只能是说说,因为他根本没有造反的实力,原本连东宫六率都指挥不动。

    如果是现在李世民因为李承乾主动交出颜利仁,把东宫十率都放手给他训练还有一战的可能。

    李承乾正想着李恪和李来了,李恪和李这些天一直住在东宫宜春宫里,前些天是因为李承乾把他们的王府的护卫都调出长安城了,住在东宫便于保护。

    前天李道宗回来,把各府的护卫都已经归还给各府了,但是李恪因为支持李承乾算计李泰得罪了李世民,进京十几天了李世民也不招见,心凉索性一心支持李承乾,在东宫帮着办事。

    而李本来就一直跟着李恪,加上东宫按李承乾的做法弄了许多新鲜吃食,有空还可以去八风殿听曲也乐得留东宫。

    不过这几天李承乾要求他们兄弟每天早上必须来嘉德操练,让李颇为不乐奈何李恪早就想看李承乾如何练兵,只是为了避嫌才强忍着来学习的冲动。

    现在李承乾主动让他来学习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不但他自己来每天还强逼着李一起来。

    “大哥!”

    “大哥!”

    身穿劲装的李恪和李两个人来到李承乾面前抱拳问好。

    “你们怎么才来啊?”李承乾沉下脸道。

    “这不是起床就来了吗!”李咕哝一声。

    “现在才起床,你还好意思说!”李承乾大声斥责道。

    “太子殿下臣弟知错了!”李恪慌忙认错。

    “嗯?”李承乾看着李恪没有说话。

    “大哥是小弟错了。”李恪慌忙躬身认错。

    李承乾停了一会儿才接着道:“让你们来跟他们一起训练是为了磨练你们的意志,现在你们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还磨练什么啊?”

    两人不敢吭声,李承乾接着道:“今天就算了,下午去领一套军装,从明天开始你们就和这些军士一样,一起吃一起练,直到从裴行俭那里考核通关为止。”

    “啊,那些东西能吃吗?”李低声道。

    “怎么不能吃啊,东宫十率的食堂我都一处一处的吃过,凡是做得不好吃的厨子都被我打板子赶出去了,现在做的饭都能吃。再说我早已下令东宫十率的将军和士卒一起吃饭,我们都吃得就你你吃不得?”李承乾看着一脸不情愿的李毫不客气地训斥。

    “大哥小弟知错了,小弟今天就去换了军装跟将士一起训练一起吃饭。”李恪英俊的脸已经红得像初升太阳。

    李承乾点点头道:“去吧!”

第六十三章 皇帝家也没有余粮

    冬日的清晨,广场几千人一起训练叱咤声连一片震动着整个皇城,李承乾站在广场边上看着几千父士卒或庄严威武地走着正步或刚猛有力地练着刺杀,想着终有一日这些军中健儿都要建功沙场,横扫大漠也为之血脉偾张。

    不知站了多久,李承乾感觉有些冷了紧了紧身上的裘袍,老鬼便在旁边道:“这里太冷太子殿下还是回去吧。”

    李承乾抬头看看太阳已经升到了这片宫殿群的上头,知道时候不早了李象兄弟该起床了,便柱着拐杖转身往回走。

    “唉!”苏定方远远地看着李承乾一瘸一点的背影叹了口气!

    “老师因何叹气?”后面响起裴行俭清亮的声音。

    “我。”苏定方看着裴行俭清澈的眼神,往四周看一眼见没有别人,才压低声音道:“我在叹太子殿下若是腿不受伤该多好啊!”

    “太子殿下腿受过伤怎么啦?”刚才还一副温文而雅乖学生的裴行俭,一听这话立即不高兴了,恼怒地质问着他的老师,大有一言不合马上翻脸的意思。

    也是李承乾的腿伤原本就是东宫的忌讳,现在的李承乾虽然不在意,但下面的人却仍然不愿意有人以此揭东宫的短。

    裴行俭虽然来东宫没有多久,但年轻的他对李承乾的崇拜早已达到狂热的地步,决不允许有人敢在他面提李承乾的短处。

    “守约莫急,为师就是这么一说!”苏定方连忙解释。

    “说也不行!”裴行俭毫不客气地道。

    “你听我说完!”苏定方的脾气也上来了。

    裴行俭不吭声但是两只眼睛依然盯着苏定方。

    苏定方见此只得解释道:“刚才为师见太子殿下看着这边训练一站就是半天,显然是十分羡慕这边训练的士卒,所以才有此感叹。

    太子殿下若是能跃马扬鞭,将来必也是一位武功赫赫的天子啊!”

    苏定方这是发自真心的,他已经五十三岁了,跟过窦建德和刘黑闼这十几年又在李世民手下,但是在他心里这些人都无法跟现在李承乾相比,不说打仗仅就眼前看到的李承乾的治军之能就是天下无敌的,他是真心为李承乾感到遗憾。

    裴行俭听了也默然一会,然后道:“太子殿下虽然不能跃马扬鞭但是我们能,有太子殿下这样的明主在上,我大唐的王师想打到何处就打到何处?”裴行俭话里绝对的自信也感染着苏定方,一股豪气从胸间升起,心道:这毛孩子都有这样志气何况我身经百战的苏定方?

    “老师以后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讲,不说被薛仁贵听到了要和您拼命,就这些普通的士卒听您说太子殿下什么的,也不会与您干休……”

    裴行俭正喋喋不休时,就听苏定方大喝一声道:“哪那么多废话快去看着训练,误了太子殿下的事我先抽你一顿!”说着照裴行俭马屁股上就是一鞭子。

    看着裴行俭骑马跑回军阵,苏定方脸上露苦笑心道:还薛仁贵找我拼命你小子都差点跟我拼命了。不过想到此也不得佩服李承乾收服人心的本事,想着李承乾拟定的那一条条军律,真是无所不包但又能让将士甘之如饴,一整套训练下来所有士卒都将李承乾奉若神明……

    -------------------

    李承乾走回去的时候走得很慢,老鬼看出他累了,问不要传小步辇。

    李承乾摇摇头这副身体还得段练,就坚持慢慢地走着。

    “太子殿下!”刚进崇教门,迎面就见颜师古走过来,显然是专门找自已的。

    这老头前些年因为屡次因罪贬谪心灰意冷除了在家读书不理外事,但是自从听说东宫要编书印书,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天天精神的不得了。

    只是李承乾担心他素来压制贫寒子弟不敢给他太多权柄,除了编书外就让负责与太极宫那边打交道,主要是弘文馆秘阁等处。

    李承乾站住等颜师古走到近前,行礼毕才问道:“颜先生来见孤王何事?”

    “启奏太子殿下,登善已经写了一千字送来,泥活字也在做了,只是要大批做这些还需要招募匠人、书吏,可是东宫上下现在已经满额,若要另行招人需得东宫自己出钱粮还没有品级。”

    “这件先事不急,待过了年孤王发令天下大招天下贤士进京编书,介时将设一考核之法让詹事府那些人与这些人一起考核,通过的愿意留在东宫编书则留下,通不过和不愿意的自然让出位子。”

    “太子殿下有此谋划也就好了,臣也找找旧日的朋友愿意来的,也举荐给太子殿下。”颜师古闻言笑道。

    “好啊,人越多越好,不过不管是谁举荐来的都是要经过考核的。”李承乾提前打预防针,唐朝虽然是科举取士但是盛行举荐之风,进士都是举荐出来的。

    李承乾招这些人以后还有大用,必须得封卷考试才能放心。

    “那是自然臣举荐的人也一定是能过考的。”颜师古保证道。

    “孤王还是信得过颜先生的,只是要防众人之口罢了。”李承淡淡一笑道,然后便慢慢往前走着。

    “还有一事,要太子殿下明示。”颜师古跟上李承乾道。

    “何事?”李承乾停下脚步。

    “是钱粮的事,原来太子殿要印的五千部《四书集注》现在还只印了千余部,但是东宫这个月花费极大,已没有纸墨了。”

    “什么东宫没有纸墨了?”李承乾吓了一跳。

    “东宫自然有纸墨,但印书那边肯定是留出其他地方的用度才给印书的。”颜师古解释道。

    “为什么不去内府领?”李承乾心里在想我印书总不能说我乱花钱吧。

    “去了,内府说这个月东宫已经领近二十万贯粮物,现要过年了太极宫要预备许多东西已经没有钱粮了。”颜师古愁眉若脸道。

    “他们说的是真的?”李承乾转头问老鬼,表示不信。

    “回太子殿下,内府怕是真的没有钱了,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准备来年的赏赐,还有宫里过年的花费内府都要预算出来,这个月振灾咱们都是从内府领的钱粮……”老鬼吞吞吐吐道。

    “行了孤王明白了,先把詹事府的一应用度停了,然找让郝处俊去找民部救灾该他们出钱粮,东宫只是暂时代民部出的,现在让他还回来。”

    “太子殿下你看能不能从抄家的那些钱粮调出一部分?”颜师古试探道。

    “不行,那些是留着给灾民重建家园的。”李承乾斩钉截铁地道。

第六十四章 萧禹的正确使用方法

    李承乾也没有想到皇家内府的钱粮竟然这么少,难怪春天的时候李世民下旨李承乾可以随意取用内府的物资不加禁止,李承乾一个月才花了七万贯李世民就指使张玄素弹劾李承乾浪费国帑民财原来不光小器,还是穷啊!

    想想也是,贞观年间全国户数才三百万,总人口数还没有现在一个一线城市多呢,能有多少税赋?

    而且李世民对内政不熟,他认为隋朝是税收过重把老百姓逼反的,他看见隋朝仓库存的粮食到贞观初年都还没有吃完,隋朝却早已经灭亡了。

    所以他下令朝廷不准多存粮食要把粮食存在民间,这一点既有益于世家大族的利益也符合儒家的小农经济观,在初唐经济不发达时对社会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样做实际上限制了长远的发展空间,使得国家和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都很低下。

    因为无论是小农户还是大地主家里都不愿意多存粮食,粮食难以伫存而且粮价又低,家里存粮除了占地方就是养耗子,如果保存不善霉变了损失也没处赔。

    所以粮食一多,就要进行自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轻工业,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一家农户去年粮食丰收了,家里粮屯都塞满了卖又不值钱,今年他就选择不种或少种粮食改种桑麻,然后抽丝织布出口丝稠。

    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有些地方遇上灾害,朝廷存粮有限百姓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受灾的人口怎么办?朝廷强大的时候把他们看起来自生自灭,朝廷衰弱的时候就只能任由他们造反,时间长了朝廷也就没有了。

    李承乾一边想一边走,不知不觉就回到了承恩殿,刚到宫门口就有两个小精灵朝他跑来。

    “父王”李象在前头跑李厥在后面气喘吁吁跟着。

    李承乾一见了他们就放下所有烦恼,笑呵呵地道:“跑慢点儿!”

    李象跑到李承乾面前抱住李承乾的大腿,不停地道:“父王你去哪儿了,怎么不叫醒我……”

    李承乾笑呵呵地牵住他的手,正要说话李厥也已经跑到他面前,张开双臂要求李承抱他。

    李承乾呵呵一笑正弯腰,老鬼却抢先一步把李厥抱起笑呵呵地道:“太子殿下今天累了,由老奴来抱着皇孙。”

    李承乾看着在老鬼怀里挣扎不休的李厥,呵呵一笑牵着李象当先往前走去。

    李承乾在承恩殿歇息一会儿,就被李象兄弟缠着出去打雪仗。

    东宫后园有很大一片地方的雪都没有清理,李承乾现在一直忙没时间去后园玩,看着东宫的太监和宫女也着实辛苦就不让他再去清理,这两天天气晴朗气温转暖每天午后地上的积雪会化一些。

    现在刚过巳时正是好时候,李承乾腿脚不方便李厥还小,李象一个打两个人刚好平手。

    一时间父子三人在雪地里滚来滚去,欢声笑语不断,正高兴呢李世民身边的内侍带着新任的太子太傅萧禹来到面前。

    李承乾刚把一个雪团扔到李象脑袋上,李象不依一下子把李承乾扑了个仰八叉,李厥要去帮李承乾,只是他力气小来回转了几圈拉不动李象最后还把自己也搭进去了,父子三人正在雪上滚作一团,就听见萧禹不断地大声咳嗽。

    也是父子三人都玩的没有力气了,李承乾才听见有人咳嗽,回头看见是黑着脸的萧禹知道肯定有事,招手示意老鬼把自己扶起来走到萧禹面前。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萧禹生硬道。

    “传皇上旨意!”内侍忙一脸肃穆地道。

    李承乾作揖一礼,只听那内侍道:“朕每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宋国公萧禹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宜令教太子读书,特加封为太子太傅于东宫行走,其至太子须师礼事之。”

    李承乾听了半天,原来是给他找了一个太子太傅,心里正盘算得失时。

    却听那内侍陪着笑脸道:“陛下还命太子殿下早行拜师礼。”

    “急什么,传令太史局择一个良辰吉日,孤王要在显德殿隆重地行拜师大礼。”李承乾不待他说完就直吩咐下去。

    萧禹听了李承乾说的如此郑重正式,心里高兴连脸色都松动了点。

    李承乾看萧禹高兴就知道该怎么用萧禹了,吩咐老鬼把李象兄弟带走正要说话。

    不想,萧禹看见李象离开先开口道:“太子殿下,君子抱孙不抱儿,今太子殿下不顾君父威仪与两位皇孙在雪中嬉闹,若是传扬出去怕是于太子殿名声不利。

    李承乾一听就头皮发麻知道教育不了萧禹也不在这上头纠缠,想赶紧打发了于是苦笑道:“萧太傅有所不知,本来今天孤王还是高高兴兴的,只是听说了一件事心里烦闷无可排遣才与皇孙们玩闹一会儿的。”

    萧禹见李承乾愁眉苦脸的,不知道他遇上什么事忙问道:“不知太子殿所愁何事?”

    “唉,说起来也是好事,只是怕办不成了……”李承乾一边说一边摇头感叹着往前走。

    萧禹第一天上任心里滚油锅一样热,见李承乾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说话吞吞吐吐的,心里大急,忙跟上去道:“太子殿下到底遇上了什么事,老臣既为太子太傅自当为太子殿下分忧。”

    李承乾一听就知道,李世民没有跟萧禹说打算废自己的话,萧禹也明显想把太子太傅做好。

    “萧太傅请随孤王来。”李承乾一边走一边对萧禹道。

    “到底何事?”萧禹性子急。

    “到了地方太傅一看就知道了。”李承乾头也不回一瘸一点地往前走。

    李承乾带着萧禹和众随从来到崇贤馆,李承乾带着萧禹看了正在印的书和正在做的泥活字,还跟萧禹讲了他要大力印一批书籍,并且在天下广建藏的设想。

    把个萧禹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没口子的称赞太子殿贤德行此文华盛事。

    很多人都以为门阀世家把持朝政一定也阻断文化知识的传播,这是不对的,中国从汉朝开始儒家兴盛,知识份子往往都有一个他们祖师爷的毛病那就是好为人师,或者说是要传他的道。

    萧禹也是这样的人。

    只是正当萧禹高兴时李承乾去说出了他的难处:没有钱,萧禹一下子怔住了,他一辈子没有为钱操过心,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大的好事竟然要因为没钱而停下。

    萧禹如同被突然打断房事似的,憋了半天才道:“老臣这些年奉禄有限,只能拿出二万贯赞助此事。”

    李承乾一听他误会了自己,也不点破,笑呵呵地道:“宋国公能慷慨解囊孤王感激不尽。”

    “应该的,当不得太子殿的感激……。”萧禹感到很羞愧。

    “只是做这样的大事让百官捐钱到底有限,所以孤王一直都是用内府里的钱,但是今天颜先生告诉孤王说内府不给东宫支钱了?”

    “什么,这样的好事内府竟然不出钱?”萧禹一听才想到钱应该内府出,这样的大好事内府竟然不给钱不禁大为生气。

    “今年陛下还专门下旨太子殿下从内府领用物资有司不得限制,谁这么大胆子竟然胆敢克扣东宫,老夫添为太子太傅此事不能不管。”萧禹越说越气愤马上就要去找李世民。

    “萧太傅不要生气,此事怕是有什么误会吧!”李承乾忙装着劝解道。

    “有什么误会也不能耽误了此等大事,太子殿下放心有老臣在呢!”说着也不等李承乾再说话直接就走了,找李世民去了。

    李承乾看着七十岁的萧禹点着了的火箭似的,心里这个高兴啊,暗叹道:看来萧禹只克李世民啊,这样的好师傅一定要留在身边。

第六十五章 令太子出城救灾

    长安城外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正慢慢地聚集在长安城东南的启夏门,他们是长安城周边因为这场雪灾失去生计的人。

    这些人都赤贫的佃农除了租种耕地还要给地主家干活,到了冬天没有活了就上山砍柴、打猎混口饭吃。现在大雪封山没办法再在山上找吃的,李道宗带着人把附近的路清理出来他们就都逃荒来到长安城讨口饭吃。

    无奈长安城近来外松内紧这些人根本进不去城,只是每日万年县令派人在城门口施一顿粥,但是随着人越来越多,一顿粥也施不起了。

    渐渐的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被冻饿而死,万年县令不敢隐瞒忙写了奏疏上报。

    因为李承乾在灾民的支持下,整死了刘洎等一干救灾不力和贪污灾粮的官员,现在各部的官员听说有灾情都是立即上报。

    李世民看到这些奏报也是发愁,虽然这次雪灾不大比贞观初年的蝗灾严重,但是蝗灾都是发生在夏秋时节,蝗虫吃的是庄稼不粮食,老百姓一般家里没有到了立即断饮饿死的地步,朝廷可以从容调粮救灾。

    可是这雪灾不同,一场大雪很多百姓是直接断饮甚至冻死。而大雪封路调粮困难,稍有不慎就会闹出民变。

    想到这儿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救灾措拖以及他爱民如子表现也是满意的,心想李承乾要是能有大局观就更好了。

    人都是不经念叨的,李世民正想着李承乾呢弹劾李承乾的人就来了,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于志宁求见。

    李世民也正想见见于志宁,毕竟李承乾现在还把这个詹事府詹事拦在崇教门外头进不去东宫。

    对此李世民心里很过意不去,于志宁母亲死了,正在守丧被李世民夺情启复给他教育儿子的,结果就被李承乾拦宫外不让进东宫。

    李世民觉得很对不住于志宁,但是呢他现在又不想去触碰李承乾,担心李承乾把对长孙无忌说的那晓话都给公布出去。

    李世民在两仪殿里接见于志宁。

    于志宁给李世民见了礼,便有赌气地道:“微臣无能请陛下放微臣回家养老。”

    李世民本来想好好安慰他的,见他如此无礼心里微怒,淡淡道:“于卿家有什么事?”连于志宁赌气的原因的都不问了,态度十分冷淡。

    “太子殿下他”于志宁说到一半才注意到李世民那冷淡神情。

    “唉!都是微臣无用,太子殿下今日突然把詹事府的用度都给断了。”于志宁态度软了下来唉声叹气道,也不再提回家养老的话了。

    “什么!太子为什么要断詹事府的用度?”李世民一听也是大为不解,詹事府虽然挂在东宫名下但也是一个独立的衙门用度是户部是发放的,太子怎么能说断詹事府用度就断了呢?

    “什么都没有说就是派去一群人直接把詹事府的库房搬空了,然后户部再送过去东西也被他们直接劫到东宫去了。”于志宁也是一头雾水,他根本进不去崇教门里边的事情一概不知。

    “胡闹!真是胡闹!”李世民很想把李承乾叫来暴打一顿但是想起李承乾在他面前张牙舞爪的样子,还是算了下旨斥责吧。

    李世民正在安抚于志宁内侍来报萧禹求见,李世民顿时头痛,不用问肯定是来告状的。

    果然,萧禹是气冲冲进来的,李世民一看就后悔信了长孙无忌的话封萧禹做太子太傅,这以后萧禹和李承乾两人闹矛盾有自己难受的。

    心里怒哼一声,且看萧禹怎么说若是实在不像话,就狠狠打李承乾几板子。

    “老臣参见陛下!”萧禹的声音比在东宫生硬多了。

    “卿家来见朕所为何事?”李世民心里有气,连让萧禹平身都没有。

    “陛下何故苛待太子殿下使得太子殿下的文华盛事都难以办成,陛下就不怕落下千古骂名?”萧禹语出惊人声音铿锵有力,直震得李世民心肝直颤!

    李世民的听得一头雾水,心里的火气噌一下子就窜上来了。

    阴着脸沉声道:“萧卿何出此言?”

    “陛下为何无缘无故断了东宫的用度?陛下可知东宫正在办一件文华盛事,陛下突然断了东宫的用度这文华盛事就办不成了,是要造成千遗恨落下千古骂名的。”萧禹越说越气愤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留。

    要不是没有弄明白出底出什么事,李世民真想一怒再次罢了萧禹的官。

    “萧卿好好说话,朕何时断了东宫的用度?东宫又在做什么文华盛事?”李世民强耐着性子问道。

    “陛下不知?”萧禹表示不信。

    李世民:……

    萧禹也不管李世民是直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当下把他在东宫里的见闻跟竹筒倒豆子一般对李世民说了一遍,一面说着还不住地称赞李承乾。

    李世民听的心里跟猫挠的似得,想马上就去东宫看看李承乾到底在干什么,但是一想到李承乾办了这么大的事在他面前一定是得意洋洋的样子就不想去了。

    但是又不放心这么大事让李承乾办。

    崇贤馆没有弘文馆好啊,能不能弄过来放弘文馆里修书?

    “萧卿此乃千古未有之盛事,太子能办成吗?不如放在弘文馆,由宰相们监修才合适。”李世民表面是跟萧商量,实际上是让萧禹替李承乾上奏疏,皇帝不能明抢太子的东西。

    于志宁要是和李承乾关系好的话他应该站出来反对,东宫办成这事詹事府也有功劳的,可于志宁眼下李承乾水火不容,在哪他都得不着好所以他不吭声。

    还好禹萧性子直,根本没管这些直接道:“陛下此言差矣,宰相们都要辅助陛下治理天下,监修书籍的事从来都挂个名头如何管得好?此事放在东宫由老臣协助太子殿下定能办好。”

    李世民看看萧禹知道自己这会儿争不过他,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也知道想要这份功劳的人绝对不少,就说现在中书省和尚书省官员就不想在朝廷监修的书史上挂上自己的名号?

    李世民心里盘算这件事情的关键是李承乾,得先把李承乾支开,他带着人亲自看看到时候当场拍板,等李承乾回来木已成舟也只得认了。

    李世民想到这刚好看见万年县上报灾民到长安的奏疏,心里一动,李承乾不爱民如子会救灾吗?

    让他出城救灾去。

    “萧卿所奏之事确实重大朕要慎重考虑,这两天长安城外已经聚集不少附近的灾民,无衣无食十分艰难,玄龄已以退了新人还没有选出来,朝中无人能为朕分忧啊。

    朕想着太子这次在长安城救灾办的很好,所以想派太子出城去安抚这些灾民你以为如何?”

    萧禹听李世民说到救灾上,想了一会儿才道:“按理说太子代天子抚民是应该的,只是那颜利仁的事尚未查到幕后主使之人,太子出城怕不安全吧?”

    “哼,有朕在长安城坐镇他们谁胡来!”李世民十分霸气地道。

第六十六章 嘉德殿前

    看着萧禹风风火火地去找李世民,李承乾笑得像个骗了小孩子糖果的坏叔叔。

    郝处俊见萧禹走了忙上前道:“启禀太子殿下,民部那边说救灾粮确实该民部出,只是现在大雪封路从洛阳运来的粮食还没有到,各处还在救灾,民部暂时不能给东宫粮食,等洛阳的粮食一到就先归还东宫的粮食。”

    李承乾听了想了想也没有办法,只能看萧禹那边的情况,就算萧禹那边要不到钱粮来,这一年也快过完了,等过了年一切也就好了。

    李承乾让他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自己就又回承恩殿跟李象玩去了。

    ------------------

    第二天李承乾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令他出城安抚灾民,李承乾接了旨意才知道城外已经聚集近万的灾民,慌忙召集一众东宫的心腹出城。

    李承乾的车一出启夏门就从车帘往外看,见无边的衣衫褴褛的灾民就在无遮无盖的城墙根蹲着,李承乾的心一下子就沉下去了。

    好在之前有过经验,连忙安排人去城中找帐蓬和粮食。

    -------------------

    李世民听说李承乾出城去了,见小朝上没有什么大事,就慌忙带着小朝上的官员和李后往东宫去。

    李世民从十一月底这次回到长安城就想到东宫来,因为不愿意看见李承乾一直忍着不来,但是到昨天听萧禹说了李承乾有那么大的修书计划就再也忍不了,直接带着小朝上的十数名官员奔向东宫。

    李世民走到嘉德门门前就听见里面嘉德殿广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一、二、三、四”。

    于志宁带着左右春坊的官员来前来迎接,李世民看见他们眉头不经意地皱了皱,李承乾出城安抚灾民这些官员都应该随驾陪同,心想:太子不让你进崇教门难道还不让你们跟着吗?

    这动作被崔仁师看见以为是李世民对嘉德殿前广场传来的动静不满意,心里一喜,面上不动声色地想着到了嘉德殿前广场怎么说。

    李世民淡淡地的一挥手,就直接走进了崇教门众人也都连忙跟上去。

    只是他们一进崇教门都被眼前阵势惊的合不上嘴了。

    只见四个一千人的方阵,正排山倒海地迈着正步走过来,他们步调完全一致,动作几乎一模一样,从李世民站的位置看去这一排排一队队的士兵站如同标尺打出来的一般笔直整齐。

    李世民和身后很多人都是常上练兵场的,他们平时在校场别说让士兵走,就是让他们站都站不这么整齐。

    看着这些李世民不由就站住了,看那些士卒由东往西一直往前,眼看就要走到嘉德门前,突然有人按着一定节奏喊“一、二、三、四!一、二、三、四!”这种奇怪的口号,但是细看就能发现口号一喊士卒的动作就更加趋于一致,才知道这是带队的人在调整节奏。

    如此练兵,这是李世民和他身后的官员都没有见过的,但是李世民看了一会儿也看出了苏定方看出的问题,那就是士气严整勇猛不足。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对身边的内侍道:“把他们的将军找来!”李世民表现的很随意,因为他要指点这些人训练,要让这些人知道这点雕虫小技在他李世民面前根本什么都不算。

    不一会儿,裴行俭和王方翼迈着正步来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和他身后大臣都没有想到竟是两个这么年轻的“孩子”把这四千人训练的如此严整。

    “臣东宫左监门率长史裴行俭(右监门率长史王方翼)参见皇上。”两人在李世民面前行礼如仪。

    李世民一脸漠然,淡淡地道:“二位卿家平身吧。”

    “启奏陛下,依大唐律未经准许在御前演武当处以绞刑,嘉德殿乃是东宫要地,太子和皇孙们常从此出入,此二人带数千士卒于此练兵,万一有人图谋不轨之心后果难料非社稷之福,请陛下降旨斥责太子,重惩东宫十率中的不臣之将。”崔仁师铿锵有力地弹劾道。

    后面的众臣都看不见李世民脸色,不敢贸然开口,好在裴行俭初生牛犊不怕虎。

    上前朗声道:“崔大人何出此诛心之论,贞观初年陛下亦曾带着各卫士卒在此练习骑射,当今太子殿下效法陛下才于此练兵,不过是居安思危不忘兵事而已,怎么就被你说成图谋不轨了?

    你离间天家父子到底是何居心?”

    李世民和其他大臣一见这青年将领辞锋如此犀利都不禁莞儿。

    “哼!老夫是说汝等小人居心叵测引诱太子不务政事,整日与尔等宵小之徒狎玩。”崔仁师被骂的老羞成怒,又把原来的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拿出来说事。

    裴行俭闻言冷笑两声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子殿爱民如子长安城中谁人不知,你竟然说太子殿下整日与宵小之徒狎玩?

    难怪太子殿下常忧心忡忡地说国家安定了也不能全听文臣的,文臣的话绝不能全信,谁要是全信了文臣的话必然亡国灭种。

    臣一直不敢深信,今日见了崔大人算是知道太子殿此言何出了!”

    裴行俭此话一出李世民和跟他来的大臣全部变了脸色,这里已经内涉及到文武之争。

    “哼!崔大人你太过份,张口就是太子整日与宵小之徒狎玩,要知道太子殿下现在还在城外安抚灾民呢!”东宫留守的萧禹和张士衡前来迎驾,萧禹老远就听到崔仁师污蔑李承乾只是刚才裴行俭在说话才没有出口,裴行俭一停萧禹就立即站出来反驳道。

    李世民一见他们又要开始争执,忙开口道:“朕今日来东宫是来看皇孙的,听说皇孙这几天都在崇贤馆学习,卿等随朕去崇贤馆。”

    李世民说着当先朝前走,只是一边一走一边还不住地往那边原地休息的士卒那看。

    领兵打仗是李世民是专业的,要不是想赶紧夺了李承乾的修书权,也怕后面的大臣谏阻,他现在真想去详细了解一下裴行俭练兵的情况然后再指点一下江山。

    不过他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一个小兵特别眼熟,发现那个小兵也正朝他看过来,仔细一看不是李吗。

    忙站住朝李招手道:“李过来!”

    李看见忙跑到李世民面前,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你怎么回事啊?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李世民指着他问道。

    李闻言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道:“大哥说儿臣缺少管教,让儿臣跟士兵一起训练一起吃饭,还要过了考核。”

    “哦,那你就这么听话?”李世民来兴趣,要知道李的。

    “三哥也跟儿臣一起训练,只是今天大哥出城让他去看着城中灾民伐木去了。”在李看来他三哥李恪也愿意干那就是正确的。

    “你们俩不回各自的王府就留在东宫里跟士兵一起训练?”但是李世民对此显然还有其他的想法。

    “三哥跟儿臣说,大哥以后会派兵让我们带着去征服南海东海诸国,征服的地方都在海外,就是我们的封国,到时候大哥会派大唐的子民去我们藩国耕种,所以我们要练好本事。”李也不完全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这就胡闹了,东海和南海诸国与大唐向来和睦又远在海上,怎么能无故征伐?”岑文本出声批判道。

    “征伐倒也没有什么,只是大唐的子民不能轻易迁出。”李世民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力。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常说国家安定日久人口繁衍的快速,到时候大唐长出来的庄稼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天下就会大乱,所以太子殿下才想着让诸王出海的。”裴行俭忙向李世民解释道。

    李世民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诸遂良忙上前道:“太子殿下对诸位弟弟的这分心可真是难得啊!”

    李世民闻言也欣慰地点点头。

    从李世民进东宫以来的反应,岑文本、崔仁师和韦挺看在眼里,心下冰凉一片,照这样下去指望李世民对付李承乾是不可能了。

第六十七章 长安仓空

    长安城外。

    阴沉的天空下,一片一片的残雪反射出发乌的白光,阵阵寒意向虚散发。

    几只乌鸦缩着脖子站在不远处的几棵落叶的枯树上,耐心地盯着正在搭建宣窝棚灾民处,不时发出几声“呱呱”的叫声。

    李承乾听的心烦意乱,恼恨地往那边看一眼。

    薛仁贵看见了默默地拿起弓箭。

    “嗖嗖嗖”一连三响,三只乌鸦落地。

    “呱呱呱……”一阵乱叫,其它乌鸦振翅飞远。

    李承乾身边的护卫看见薛仁贵的神射箭技都忍不住兴奋地叫好,薛仁贵连忙抬手按住示意大家不要出声,然后偷眼看李承乾。

    李承乾看了心中有些不忍,不知怎么回事,他虽然穿越成了皇太子但脾气没有改变多少,还如他前世一样。

    前世就是如此,他对那些处处拿腔作势有点小权力就要显示高人一等的人极为反感。

    比如他前世领导某项目负责人,平时在公司不可一世也就算了,有一次竟然在微信朋友圈里对一个同事指手划脚,进行人生教育。

    虽然那个负责人没有坏心,那个同事的业绩也确实不好,但是他还是对此极反感,直接在朋友圈回怼然后拉黑对方。

    同时也怕别人憷他,特别是有人在他面前小心翼翼地跟他说话,所以在初穿越的时候,他极担心老鬼是有心埋在原来李承乾身边的探子,几次有意为难老鬼,但是每次看见他那肥胖脸上丑态百出时,都因为不忍心而停下来。

    薛仁贵是他心中的大将,他更不想看见薛仁贵对他察颜观色。

    “仁贵,孤王知道你胸怀大志,也知道你有大将之能,现在把你留在孤王身边实在是孤王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只能先委屈你几天。你只管照顾孤王安危即可,不用察颜观色。”李承乾看着薛仁贵的眼睛诚挚地道。

    薛仁贵听了眼圈都红,这是以国士待他啊!

    “得蒙太子殿下不弃将仁贵从草莽中简拔入东宫效力,别说给太子殿下做侍卫就是牵马坠蹬,仁贵也必以死报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薛仁贵郑地重双膝跪下,斩钉截铁地把这一段话说完,才让李承乾把他扶起来。

    李承乾把薛仁贵扶起来严肃地纠正道“孤王招你来是为国效命的,并非为孤王一人,你记下了。”

    “臣记下了!”薛仁贵亦郑重道。

    身边众人听的有些不解,为皇太子效命不就为国效命吗?

    不过众人都知道李承乾现在心情不好不敢多问。

    李承乾看着那些吃了一顿饱饭,正热火朝天地搭建窝棚的灾民就既是心酸又是恼怒,午前的那顿饱饭是李承乾搜刮了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常平仓里粮食才做出来的。

    李承乾派人去民部调救灾的粮食,民部竟然说没有粮了,李承乾不知到底谁给他们的胆子敢敷衍他。

    直接派郝处俊去抓人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李承乾正心烦意乱时老鬼走过来悄悄道:“太子殿下在外头站了半天了,到车里歇一歇吧。”

    李承乾看一眼老鬼,便任由他扶进马车里。

    李承乾刚进马不久就听见郝处俊在外面禀道:“启禀太子殿下,户部仓部郎中杜子胜带到。”

    李承乾听了怒气就往上冲,仍坐在马车上没有动只是淡淡道:“辛苦你了。”郝处俊闻言退到一边。

    “杜子胜谁给你的胆子敢来陷害孤王?”李承乾坐在马里冷声问道。

    杜子胜被郝处俊强行带到城外,原本想等着李承乾下车后再见礼,不想李承乾连车帘都没有拉开,直接在车里问罪,心里不免有气。

    敷衍的一拱手道:“太子殿下说笑了,微臣一介小吏怎敢陷害殿下?”

    李承乾虽没看见他的动作,但也听出来语气中的不敬。

    “那你是为什么不拨粮食给城外的灾民?”李承乾声音已比刚才高了八度。

    “仓里无粮臣往哪里给太子殿下变出粮食来?”杜子胜大声道。

    “给孤王掌他的嘴,问他仓里没有粮他是干什么吃的!”李承乾心里已经认定这个杜子胜绝对有意给他为难的。

    薛仁贵一直站在马车旁,早看这个杜子胜不顺眼,闻言不等别人动手,伸手抓住杜子胜的领子把他提起来,另一只手对着杜子胜的脸直接左右开弓。

    “啪啪啪……”

    一阵响声过去,杜子胜嘴角淌血,脸上肿的跟猪头一样,薛仁贵猛地一甩手把他摔在地上,怒喝一声道:“太子殿下问你是干什么吃的?说!”

    杜子胜嘴唇颤动了半天才噗一声吐出一口带着几颗牙齿的血水,然后指着马车,脸色狰狞地大声道:“噗趣、噗趣!”(暴君!)

    李承乾听出声音不对,掀开车帘见他这副惨样,看一眼薛仁贵,便问旁边的郝处俊道:“还带了其他人来吗?”

    “回太子殿下臣还带来了仓部员外郎和三位太仓令。”说着朝后面一回头道:“带过来!”

    仓部员外郎是仓部郎中的副手,太仓令是司农寺下署太仓署主理长安各处仓库的人。

    很快侍卫带来四个人,这四个人比杜子胜的官要小的多,也没有什么家势背景。

    远远地看见薛仁贵抽杜子胜的脸,早吓得腿颤。

    进前来看见李承乾慌忙行了礼,连头都不敢抬。

    “这个杜子胜刚才跟孤王跟说长安城的仓库里都没有粮食是怎么回事?”李承乾看也不看他们一眼直接问道。

    “回禀太子殿下,长安城各仓库里确实没有多少粮食,就是长安城诸卫禁军的军粮最多最多也只够十天支用。”一个太仓令道。

    “什么?”他这一句话把李承乾和他旁边的人都吓到了,李承乾记得唐德宗的时候关中收不上来税粮,军粮全靠从江南运来,一次运进来的时间延迟了,德宗皇帝差点被吓死,听说粮食运来,德宗皇帝高兴的跑到东宫与当时太子抱头痛哭,庆贺父子俩的命保住了。

    若真如这个太仓令所言,十天内粮食运不到,诸卫作乱,那他和李世民也很难全身而退。

    “为什么仓里都没有粮食?”李承乾几乎是咬着牙说问出来的。

    三个太仓令一齐看向民部仓部员外郎,而那个员外郎吓得浑身发抖不敢吭声,显然他也知道这种事情的可怕。

    “说,再不说就把他立即打死。”李承乾怒声大吼道。

    那员外郎吓得战战兢兢抬起头道:“求太子殿下饶命,臣说,臣说……”

    “快说!”

    “是是……”

    在这个员外郎磕磕拌拌的叙述中李承乾算是弄清楚了情况,原来自贞观十五年大唐出兵灭了高昌,关中往西域丝稠之路开通了。

    关中这几年粮食连年高产,粮食价格便宜种粮无利,关中大户都开始改粮种桑,关中产粮低少,但是关中租税一样要收。这些大户就从外地购粮,通过运河运到洛阳的含嘉仓,然后走陆路运到长安,但是自从大雪过后就再也没有从洛阳往长安送粮来。

    现在整个长安城的各处粮仓都是空仓,只剩下几日的粮食。

    李承乾听了也吓的目瞪口呆,半晌才缓缓道:“郝处俊、裴行俭、许敬宗你们三个带人去长安城各处粮仓实地核查仓存多少粮食。”

    “臣遵旨!”三人闻郑重行礼。

    “起驾进宫!”这件事必须要向李世民禀奏。

第六十八章 你们一群废物

    在进宫的路上李承乾越想越怒,这个唐俭到底在做什么?

    关中的世家就这样毫无大局观,只顾自己挣钱,还有那么多官吏给他们开后门行方便,要是不能及时处理早晚形成利益集团。

    走到承天门时马车突然停了。

    “启禀太子殿下太子太傅在前面拦住马车。”李承乾还没有问,薛仁贵的声音就在车外响起了。

    李承乾掀开车帘,萧禹已经走到马车旁边。

    “参见太子殿下!”萧禹先见礼。

    “太傅见孤王何事?”李承乾看见萧禹脸色不善,不知道又要发什么疯。

    “太子殿下,真是气煞老夫了!”萧禹一开口就火往上窜。

    李承乾这会儿实在不想理他,但又不能不理,有些无力道:“太傅到底何事?孤王还有急事要见父皇。”

    “见陛下,正好老夫也要找陛下理论,他凭什么要把修书事交给弘文馆?”萧禹说着也不管别的当先就往太极宫去。

    “什么?”看着萧禹走远的背影,李承乾才明白这会儿李世民正在做什么。

    不禁心中大怒。

    “进宫!”

    马车一路来到太极门前被守门的监门卫拦住,李世民赐李承乾宫中坐辇,但是现在李承乾驱车直入监门卫自然不敢放入。

    李承乾掀开车帘看见几个侍卫拦住马车请他换辇,李承乾这次进宫没有提前准备,他心急如焚哪有工夫等人备辇?

    “薛仁贵让他们闪开!”李承乾想也想道。

    站在车边的薛仁贵二话不说,伸出长枪左右轻轻一挑,挡道的几个侍卫就被他推倒在地。

    马车继续往前走,直到两仪殿外李承乾下车就直接往里走,守殿的内侍慌忙上前拦住他,李承乾此时也懒得跟他们废话一挥拐杖直接把他们打开,然后一瘸一点的走入大殿。

    两仪殿里李世民正兴高采烈的与大臣们商议如何修书的事,众大臣赶上这千年一遇的大修书,都想在这一次大修书里谋一个编修或挂名的职位。对此事自然都极为上心,一个个好主意层出不穷,一时两仪殿里聊的是君臣相得热火朝天。

    突然有内侍报,太子殿下闯进两仪殿来,殿里众人脸色皆是一变,心想太子殿下这是要来抢修书权了?

    反过来一想李承乾的反应也是正常,修书到底是东宫要办的事,若是李承乾完成修书在天下大州建立藏,那他的太子之位将稳如泰山。

    陛下要抢修书权太子如何不急?

    可是反过来一想,东宫要办成此事李承乾必然以此培值他的嫡系亲信与我们何干?

    一时间殿里众臣都心思复杂的看着李承乾走进来。

    “承乾不是出城救灾去了吗?”抢了儿子的东西李世民到底有些做贼心虚,连李承乾闯进两仪殿的事也不追究。

    李承乾这会儿也没有心思管其事直接道:“启奏父皇,儿臣是遇上大难题才进宫来与父皇商量的,还请父皇让其他人都退下吧!”

    李世民心想这事不能一个人面对太子而且他身边还有萧禹呢,到时候三人对面他俩说自己一个,史官起居注上一记,自己还得把修书权交回去。

    “众臣都是朕的心腹,太子有话尽管直说。再者太子也可也放心,修书就算放在弘文馆,太子也一样是监修。”李世民一句话说完看见李承乾脸色依旧难看,心里又有些不满,觉得自己太过仁慈了竟把李承乾惯的蹬鼻子上脸。

    李承乾扫一眼两仪殿里的众臣冷声道:“你们真得要听?”

    关系到能不能千古留名,当然要听听了。

    “其他人退出去,把殿门关上。”李承乾冷声喝道。

    “承乾这样也太小题大做了吧!”看着李承乾在殿吆五喝六,李世民脸上有些挂不住。

    李承乾站在大殿中央环顾四周淡淡道:“诸位可知道长安城中太仓都已经空了?就是诸卫禁军的军粮也只剩下十日用度了。”

    “承乾你说什么?”

    “太子殿下,这是真得?”

    “啊!”

    ……

    ……

    大殿里众人一下都被吓到了,现在长安城虽然远没有到了盛唐时人口百万的规模,但也有三十万居民十几万兵丁,断了粮食可是要天下大乱的。

    “大难临头,你们这群废物竟还想着算计东宫?”李承乾提起拐杖指着一帮文臣大喝道。

    “承乾你先好好说话,到底怎么回事?”李世民已经冷静下来。

    李承乾回头找个地方坐下,然后详细地把他今天问到的事情向李世民和大殿里的众臣说了一遍。

    “呵呵,太子殿下这就多虑了,这两天天气转晴洛阳那边自会把粮食送来的。”民部尚书唐俭听了呵呵笑道。

    唐俭是李世民的心腹,从太原起兵就跟着李家,所以李世民明知道为官不治事,也把六部中的民部交给他,此时闻言虽然恼他无知,但也只是冷哼一声。

    李承乾却早就看他不顺眼,上回萧珏在他眼皮底下贪污,致使饿死数千灾民,要不是想先收拾李泰,李承乾早就上本弹劾他了。

    这回又是他的民部出事,他还在这里大言不惭。

    李承乾提起拐杖在面前的小几上猛地一敲,大喝一声指着唐俭道:“废物,无才无德你还敢窃居高位,祸国乱民尚不自知,回家写好辞呈领罪。”

    唐俭被李承乾骂的脸上一红看向李世民道:“陛下……”

    李世民脸色铁青,看也不看他,唐俭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低下头不敢说话。

    “太子不要只骂他人,还是说说眼下该如何处理吧!”李世民面无表情地道。

    李承乾在来的路上已经想过,直接道:“儿臣已经想过了,此时第一要务就是派一个大将去东都洛阳接替东都的一切军务,保证东都稳定。

    另外派一个钦差一路去往东都修整道路,尽快把粮食运来长安城。”

    “派大将去往东都接掌军务,太子难道担心……”李世绩第一个反应过来。

    紧接大殿里凡是知道颜利仁鼓动李承乾造反的人一下都紧张地看着李承乾。

    “孤王也只是担心,不过按理张亮昨天就该到长安城接任工部尚书,他至今没有进长安城洛阳那边的粮食也迟迟运不来,长安这边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听了李承乾的话众臣也都默默点点头。

第六十九章 我去给灾民找吃的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眼里露出赞许之色,继续问道:“太子以为派谁去能当此大任?”

    “修整道路押运粮食的人可派右武侯将军丘行恭前去,以他的性情和能力当能保证十天内把粮食运到长安城。”李承乾说着看一眼李世绩接着道:“至于振守一方的大将儿臣不便举荐,就请李兵部说说吧!”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嗯”一声。

    李世民听哪里不知道李承乾心里早有人选,只是心有疑虑不肯说出来,李世民想到李承乾对他竟有疑心,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陛下、太子殿下,臣愿意亲自前往坐镇洛阳保洛阳安定。”李世绩刚才就想说话只是李世民明显在考较李承乾所以一直闭嘴不言,此时见考较似乎失败了,连忙把事情承担下来。

    “懋功前去朕是放心的,太子以为呢?”李世民不死心地继续考较李承乾。

    “父皇和李兵部的于军事的造诣和能力儿臣向来佩服,既然父皇和李兵部都觉得可行儿臣无异议。”李承乾面无表情地道。

    李承乾可以自已在东宫练兵因为李世民根本看起他手下的那些将领,可要是敢和李世民看重的手下大将勾搭不清,就算李世民不动废李承乾念头,也一定会把李世绩远远地贬出长安城。

    李承乾不想换个野心勃勃的将领来主持大唐的军务,所以就要和李世绩保持一定的距离。

    “太子殿下谬赞了,臣萤火怎么敢与日月争辉。”李世绩慌忙谦让道。

    “呵呵懋功也不要太过自谦,说起来承乾还是有几分眼力的。”李世民今天终于听见李承乾夸赞他一句,一时心花怒放……

    “那就速速派人去传丘行恭吧!”李承乾向李世民道。

    “嗯,传丘行恭来两仪殿。”李世民发话了自有内侍前去传人。

    李承乾见正事算是解决了一半,抬眼看一眼大殿里的一众文臣,淡淡地道:“听说你们都要参与修书?”

    要是李承乾一进来就问修书,他们有一万个理由等着李承乾,什么共镶盛事,太子当以学业重啊……

    但是现在知道长安城出了这么大事的,这些人脸皮再厚也说不出来话了。

    见他们不说话了,李承乾把拐杖重重往地上一顿,恨声道:“一群不务正业的废物!朝廷拿着民旨民膏养活你们,就是让你们不务正业的吗?”

    李承乾此话一话众人脸上隐现怒色,都看着李世民等他说话,李世民心里暗叹:太子到底还是年轻啊,性格太过急躁了。

    正想要怎么开口圆过去。

    只是李承乾早有准备,哪容旁人插嘴,话锋一转道:“以为派人去洛阳稳住东都,再修好道路把粮食运来长安危机就解除了吗?

    这只是标,要想治本朝廷还要花大力气。”

    李承乾说到故意顿一顿,看一看李世民和众臣的脸色。这是他前世时在公司做讲师时学到的,讲到重点的地方要引起听众的兴趣,最好是能有人问一句。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这件事情除有人意图谋反,还有更大的阴谋?”萧禹现在对李承乾很是佩服,所以也听最认真。

    “谋反的事跟这件事有没有关系,孤王还不确定。但是这次长安缺粮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妥善处置,日后整个关中必然灾害不断。”李承乾依然淡淡地道。

    “太子何以有此担忧?”李世民警惕起来。

    “百姓都不种粮食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担忧的?”李承乾面带忧愁地道。

    “太子不必忧心朕这就下旨,关中今天春天必须全部种粮食。”李世民极为霸道地道。

    “父皇想多了,这不是一道旨意能改变的,若是一道旨意就能改变,西汉初年时晃错也不会写那么长的一篇《论贵粟疏》了,这件事待儿臣慢慢想一想再做处置。”

    “太子殿下说的有道理,此事还须从长计议。”马周上前道。

    李世民想了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得悻悻道:“那此事就交给太子来办,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出来。”

    “儿臣遵旨,为防此事后面愈演愈烈,此次所有涉及渎职和玩忽职守的官员都要交刑部议处。”

    李世民听了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李世民虽然对于内治不熟,但他还是有局观的。

    大殿里凡是涉及民部、司农寺以及出身关中大户的官员心一下子就沉到底了,前几天李承乾才在刑部判过案子,那可是毫不留情啊……

    李承乾见李世民点头心里暗喜,面上不动声色道:“另外儿臣还请想父皇把修书的事交由崇贤馆办理弘文馆协理,修书的人儿臣也下令明年春天在东宫考试选拔,天下才俊皆可参加,介时能者上庸者下,定能修出一部光耀千古的好书。”说着扫一眼那些文臣,接着道:“朝廷官员若是想来修书大可以辞去现有官职来东宫参加考试,只要有真才实学又愿意一心修书的人孤王是十分欢迎的,但若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还想当官还想挂个修书的名那就不要想了。”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萧禹今天就是为了跟李世民理论修书权力的问题,一听李承乾如此说立即表示支持。

    李世民这会儿已经被粮食和可能出现的谋反的事闹的一点心情都没有了,闻言也只是默默点点头算是认了。

    下面众大臣从早上跟随李世民去东宫,然后又风风火火地讨论了半天,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心里自然不服的,但是此时朝廷有大事李世民明显心不此,而且李承乾还掌握处理关中缺粮的权力,一时间竟没有人敢出言反对。

    “启奏陛下,丘行恭将军求见。”一个内侍进殿禀报道。

    “宣!”

    丘行恭进殿行礼后,李承乾把事情的经过跟他讲了,让他从长安城出发一路往洛阳去,一边走边派人往沿途州县征调民夫修路,然后要在七天内把第一批粮草押到长安城来。

    丘行恭听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因为事事紧急他和李世绩都没有回家就在两仪殿里传令点了跟随的亲兵直接出发。

    李承乾要给他们牵马,二人死活不受才作罢。

    看着二人出去,李世民下令禁军在长安通入洛阳的官道上设卡,无论官商民夫三天内一律不准去往洛阳。

    李承乾本想把大殿里的人留扣在太极宫两天,免得有人给洛阳送信,现在看来李世民还是棋高一着啊。

    不过李承乾看着这些人也没有打算放过他们。

    “父皇如今虽然城中缺粮,但是长安大户人家多少还是有些粮食的,儿臣救灾也正缺粮,不如就请诸位大人替儿臣去借些粮食吧!”

    “嗯……”李世民颇为意动但沉吟着看着面前的大臣。

    高仕廉和杨师道等宰相尚书级别都不好说反对的话,也不敢先表态同意怕得罪人,所以都不说话。

    最后还是韦挺谏道:“臣等捐些粮食倒也容易,只是现在谁都知道长安米贱,若是突然到处找人捐粮,怕是会引起百姓的猜疑,到时候人心不稳就不好办了。”

    “就是、就是”

    ……

    很多大臣闻言忙点头称是,李世民看得脸都黑了。

    “这个不用担心,你们就说是父皇恼怒孤王惩戒贪官污吏太严,所以要为难一下孤王,你们为天下稳定,天家父子和睦,所以助太子……”李承乾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上面的李世民重重地怒哼一声。

    众臣连忙告退,李承乾见事不可为想着城外还有近万灾民没吃的也连忙告退。

    “太子这么急着走做什么啊?”李世民不阴不阳地道,显然是想趁人都了跟李承乾算账。

    “我去给灾民找吃的!”李承乾翻了个白眼直接走了。

第七十章 冬渔

    李承乾坐着马车出了太极宫又出了长安城,一路上心里都在想,这天寒地冻的往哪里去找吃的呢?

    眼看着天都要黑了,城外的灾民还没有吃第二顿饭呢,李承乾一天下来也只吃了些点心,人肚子一饿就忍不住想吃的。

    此时天寒地冻的,李承乾却想起了前世听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小时候看这篇课文时他曾非常羡慕北大荒地广人稀野物丰盛的自然环境,这一世哪怕是长安关中虽然这个时候号人烟稠密,恐怕也不会比后世北荒强多少吧,后世北大荒的人能在雪地里找到吃的现在长安城外就找不到吃的?

    但是这些灾民本身就是从山里出来的,山里肯定很难找到吃的。

    那只能到水里去找吃的了,可是河面上都结了厚厚的冰,很多灾民都直接从结冰面的上过来的。

    结冰?

    李承乾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河面结冰,冰下的鱼好像会不变傻非常好捕,记得李承乾前世看过一个节目就有冬捕画面的,后来人家还做一桌全鱼宴,想到全鱼宴李承乾口水就流下来了,穿越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吃过鱼呢。

    想到冬捕李承乾记起来了,这个时候长安城周边水资源十分丰富,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这些河流都是水运河道,水道通畅没有暗礁,现在结了厚厚冰层正是进行冬捕的好时候。

    冬捕所需要的工具也十分简单,就是一张大网一根长绳和一根长长的杆子,拉绳的绞盘找不到可以用车轮代替。

    想想有时候一网能拉上几百吨鱼来,李承乾的烦忧就尽去了,忙叫停车。

    “许敬宗你马上去找鱼网和长绳还有长竹杆,找到都送到城外来,越多越好!”李承乾有些激动地吩咐道。

    许敬宗闻言一愣,不过他被李承乾收拾过,虽然心眼多但却从不敢违逆李承乾的吩咐。

    “臣遵旨。”许敬宗忙带着人打马往回跑。

    李承乾想到办法心里轻松不少,一路来到启夏门外,看见靠着城墙根已经搭起来一长溜窝棚,最重要的是靠城门这边的窝棚还有炊烟升起。

    李承乾的马车来到有烟的窝棚外,一下车就看见郝处俊正在指挥着做饭,看见李承乾到了忙上来见礼。

    “你这是哪找到的粮食?”

    “回禀太子殿下,是臣自作主张用上次抄家的钱买的,还请太子殿下责罚。”郝处俊躬身答道。

    “买的?”李承乾没有在意他自作主张的事。

    “是买的。”

    “长安粮店里还有粮食?”李承乾立即大喜道。

    “都不多了,臣亲自去长安城各家粮店看了,存粮都不多,还要供应长安城正常售粮,所以臣是凑了几家才凑出这么点粮食的。

    而且,回来后臣还派人去查了近些天长安城各城门粮食进出的记录,确实有将近一个月没有粮食运进长安城了。”郝处俊神色凝重地道。

    李承乾原来看穿越小说时都看见穿越者用现代商业智慧与古代人打价格战,李承乾现在就想找个囤积居奇的粮食商人,如果有李承乾绝对不费心思跟他打商业战,要么低价收购,要么直派兵去抢,只要把粮食用对地方,绝对是打压奸商的圣主明君。

    可惜现在还没有一个大粮食商人跳出来。

    李承乾点点头道:“好,你先让大家把这顿饭吃了,孤王已经想到办法找吃的了,等大家吃完饭咱们一起出发。”

    “遵旨!”郝处俊听了精神一振慌忙回去准备安排灾民吃饭。

    李承乾见这里也是按照他在城里灾民安置的办法安置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也就回身坐到马车上找出老鬼给他带的点心,留点自己吃的,其它都拿出来分给薛仁贵等人吃。

    李承乾看着跟他的一千侍卫也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今晚一夜可能都不能回城,便命王方翼回东宫另外领两千侍卫来替换他们回去吃饭休息。

    李承乾和众人才吃了点东西,许敬宗就带着十余辆车来了,上面装的全是鱼网长绳一类的东西。

    李承乾一见人来,便对郝处俊道:“挑出老弱病残,其余精壮之士分一半跟孤王去捕鱼。”

    “捕鱼?”郝处俊以为自己听错了。

    李承乾神秘一笑道:“快去安排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待王方翼领着东宫侍卫来换班,郝处俊这边也一切安排好了,李承乾坐着马车带着人直奔长安城东北的灞水,那边靠近渭水和泾水三水交汇河道宽广应该适合冬捕。

    李承乾带着人来到灞水河畔时,天上早已升起半轮皎洁的弦月,李承知道时候不早了必须尽快捕到鱼。

    此时天气寒冷,李承乾披着厚厚的狐裘还觉得冷,看着那些灾民一个个衣衫褴褛,有的甚至还赤着脚,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就算李承乾把东宫甚至太极宫里的东西都搬出来也不能让长安城里的人都暖和。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要想办法把政策定的有利于更多的人。

    他一面让人找柴薪生火,一面带着人走到河里的冰面上。

    对于冬捕李承乾也不过是一知半解,只能指挥个大概,收成就看运气了。

    他先让人在距离约五百步的两个地方凿开冰面,然后把鱼网和长绳放下去,借助长竹杆,一点点的把长绳送到另一个凿开地方。

    最后就是把两辆拉鱼网的车子侧起来用车轮代替绞盘,用马拉着绞盘转。

    李承乾看着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就想到另一头等着收网,除了必须要留下的人让其他人都去火堆旁取暖。

    李承乾刚站住老鬼一连劝三次请李承乾上岸,李承乾不想拂他的意思也到火堆旁取暖,在火堆旁跟身边的侍卫和灾民说话。

    那些灾民对李承乾印象非常好,所以李承乾问什么他们都如实回答,他们回答时很激动,甚到很感激李承乾来问他的生活,他们有人觉得李承乾问了这几句话哪怕他们最终饿死也值了,从前到后没有一个人对朝廷抱怨一句,只说是时运不济遇上了天灾……

    李承乾听的心里感动不已。

    “收网了!收网了!”河面上传来王方翼兴奋地大喊声。

    李承乾闻言慌忙往河边走,才跑了一半就听见有人丧气道:“怎么网一下轻了?”

    “快快肯定是网烂了!”

    ……

    李承乾看见众人忙乱,怕自己碍事就站在远处看着。

    在一片乱嚷中,第一网鱼终于拉上来了,东宫的侍卫和灾民看见那白花花的鱼在网里乱跳时都兴奋地跳起来了,把冰面砸出许多裂纹。

    河面上众人一下子都被吓得不敢出声亦不敢动,过了一会儿发现冰面没有下沉才敢稍稍动一下。

    最后这一网鱼在众人期待中全部拉上来了根据一些人的目测应该有几千斤,虽然鱼网破了一个很大的洞,应该跑掉很多鱼,但是大家对于这个结果都是非常满意的。

    李承乾也很满意对一直跟在身边的郝处俊道:“把鱼网分一分,安排人去不同的冰面捕鱼吧!”

    “遵旨。”郝处俊有些兴奋地道。

    李承乾扶着老鬼正要去马车上休息,突然听见河面上传来一声袁叹道:“怎么这么多鲤鱼?”

    “这些鲤可是都要放掉的啊?”

    ……

    李承乾听不禁无语,这都什么时候还守这些破规矩,但是要破掉这些规矩也得拿出点魄力让人信服,不然别人都不敢吃鲤鱼那捕鱼还有什么意义。

    唐朝不准吃鲤鱼,长安是帝都自然执行的严格,所以长安周边的水域鲤鱼极多。

    要想用冬捕解决饥荒就必须吃鲤鱼,要不然连网都不用下了。

    “鲤鱼拿来给孤王做?”李承乾想清楚这些忙大声道。

    “太子殿下这鲤鱼?”王方翼是皇亲,自然维护皇家,此时拿着一尾大鲤显得十分为难。

    站在河岸上看冰面上的众人大声道:“你们听孤王说几句话,几万灾民没有粮食眼看着就要饿死了,孤王恨不得割自己的肉给你们吃,只是孤王的肉少养不了这么多人,既然这鲤鱼这么多又到网里来了自然是上天赐予的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吃?”

    夜里的声音传得很远,李承乾这段话不光冰面的上的人听清了,那边火堆旁的人也都听清楚了。

    “太子殿下啊……”有人已经泣不成声了。

    ……

    “好了孤王先做一条鲤鱼来吃……”

    王方翼红着眼睛递给李承乾一条大鲤鱼,在老鬼地帮助下李承乾把鱼的去了内脏粼片清洗干净,把鱼叉在一根树枝上放在火在烤。

    李承乾出来也没有带什么调料,只是烤熟了他吃几片焦香的鱼皮把剩下的都分给身边的众人吃。

    待一切安排好,郝处俊等都来请李承乾回宫歇息,李承乾看月亮都沉下去了,现在回宫几道城门宫门折腾下来天都亮了。

    便想先在马车歇一会儿算了。

    但是东宫的众人到底不依,最后还是老鬼在附近找了一户人家现收拾了正房让李承乾借住。

第七十一章 李世民的转变

    鸡叫三遍李承乾就醒了,这一夜实在睡得不好,也不想继续躺在床上了,叫进老鬼就起床了。

    在老鬼的协助下李承乾刚洗濑了,这户张姓人家就送来了丰盛的早餐,从昨天现在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李承乾浑身都不不舒服,实在没有胃口便对老鬼道:“孤王这会儿还吃不下东西,这些东西你们分吃了,我们走的时候带这家的主人来见孤王。

    我们住在人家家里一应的用度都要给钱,另外再送两条鲤鱼给他们家吃以表孤王的谢意。”

    老鬼一一记下,忙把食物端出去分给外面侍卫吃,一切安排好就赶紧护着李承乾回东宫

    回到长安城,老鬼要跟着李承乾回东宫却被许敬宗拦住了。

    许敬宗骑在马上侧着身子对着老鬼拱手一礼,然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柏内侍,太子殿下昨晚虽然亲自烤了鲤鱼,但是昨天一夜总共捕的鱼有几万斤按太子殿下的安排大部分都是要运到长城来卖的,给那些灾民攒些钱开春买些农具开垦一片新地出来,这样他也就都有耕地。”

    “嗯!”老鬼骑着马两眼不离李承乾的马车,不知道许敬宗跟他说这些做什么。

    “柏内侍您想啊,那些灾民吃些鲤鱼也就罢了,有太子殿下照着自然没有事。”

    “那是当然了。”老鬼骄傲地道。

    许敬宗还没有说完就被老鬼打断不由一滞,不过听老鬼的语气也明白老鬼对于李承乾是十分崇拜的,连忙接着道:“但是若是拿长安东市去卖,怕还是有些麻烦。”

    “不麻烦,咱家这就去跟太子殿下说一声,请太子殿下一道令就行了。”老鬼说的十分随意,在他眼里天下没有李承乾办不到的事情。

    “柏内侍,太子殿下辛苦一夜,现在如何能再去麻烦太子殿下?再说就算太子殿下下令,这事总得让陛下知道,不然陛下会多想的。”许敬宗连忙伸手抓住老鬼的马缰绳道。

    “哎哟!这可怎么办呐!”老鬼侧过身子看着许敬宗,皱着眉头等许敬宗拿出主意。

    “柏内侍不必着急,办法我想了一个,趁今天初九太极殿有朝会,您代表太子殿下给陛下进献几尾鲤鱼,然后把太子殿下亲自在灞水破冰捕鱼的事在朝会好好说一说,也让百官知道咱们太子殿下是心怀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君。

    柏内侍你在大殿上这么一说,便是有天大事陛下也得依着太子殿下,何况只是几条小鱼呢?”

    “哎对呀!”老鬼听了眉开眼笑地看着许敬宗道:“许学士你可真不简单呐,这些事咱家就想不到,咱家这就去跟太子殿下说一声,然后去给陛下献鱼。”老鬼说着就去追李承乾的马车。

    快跑到李承乾车边时还不忘了回头道:“可给咱家准备几条又大又欢好鱼啊!”

    许敬宗连忙朝他一拱手道:“柏内侍放心。”显然许敬宗昨天就在打这个主意。

    柏舟看见李承乾时见实在疲惫,便只是说要去陛下献几尾大鱼,让陛下开心,李承乾一想也没什么不好,就点头同意了。

    今天太极殿里气氛十分压抑,长安城缺粮而且可能牵涉到谋逆的事情,李世民心情不好,一般的小事尚书省和中书省的官员也不敢在朝一工说了。

    朝会上没几件事可议,眼看就结束时左监门卫将军周昭升极为不情愿地出班奏道:“启奏陛下,昨日太子殿下驱车直入太极门,并一路跑到两仪殿,请陛下示下。”

    有人闯宫这是大不敬的大罪必须奏报,但是闯宫的人是皇太子就让监门卫就为难了,奏报吧太子不过是被训斥几句,他们却要被太子记仇,不奏报吧被人查出就是个雷。

    皇太子闯宫门那是有传统的,当年汉景还是皇太子时就曾闯过司马门,被大臣张释之拦在外头进不去宫,汉文帝亲自脱帽谢罪,但是也没有把汉景帝怎么着。

    所以周昭升只是说请陛下示下,别的连提都不敢提。

    李世民听皱了皱了眉头,想到昨天的事情李承乾还是有功的,而且李承乾今天也没有来上朝,下旨训斥也没有用。

    正想着怎么敷衍过去时,就听下面一个不开眼的小御史出班慷慨激昂地道:“陛下,宫禁森严,太子殿下都敢如此儿戏,可见太子殿下平日里是何等嚣张跋扈,请陛下下旨将太子殿下禁足东宫,由师傅们严格教导才是。”

    满朝文听了都吓一跳了,这什么人敢拿这么一点小事给太子定这么重的罪?

    李世民也是两眼喷火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过半百小老头,李世民不相信他这么个小官敢针对太子。

    李世民久久不表态,殿里安静地落针可闻。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派人进献鲜鲤鱼四条。”一个小内侍进殿禀报道。

    “宣!”

    李世民想也不想道。

    柏舟领着两个小内侍抬着一个大盆走进太极殿里,向李世民行礼。

    “太子不来上朝,却进献鲤鱼这是何意呀?”李世民淡淡地问道。

    “启奏陛下,这四条鲤鱼乃是太子殿下昨夜亲自指挥灾民在灞水河上破冰捕的,特地献给陛下四尾做汤。”老鬼淡定地道。

    “什么?”李世民以为自已听错了,李承乾献鲤鱼给他做汤。

    “启奏陛下是这样的……”

    老鬼绘声绘色地把李承乾带着灾民捕鱼的事在大殿上讲了一遍,讲到动人处老鬼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李世民听了不住地叹息,他真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真是去帮灾民找吃的,而且还让他找到了。

    自从李承乾瘸了,他每次一看见李承乾都会觉得碍眼,但是他狠不下心下手处置了李承乾,所以就这么耗着。

    虽然这些日子李承乾展现的才能已经让李世民刮目相看,但想着把自己辛苦打下大唐江山交给李承乾,李世民总觉得不放心。

    但是今天在这大殿上听了柏舟说李承乾带人捕鱼事,李世民觉得自己万岁之后真的能放心地把大唐江山交给李承乾了。

    朕这些年对承乾做了什么啊……

    李世民想着又深深地自责起来。

    承乾脚上有伤不能打仗,也没有什么朕可以打啊。

    李世民再一次暗下决心要在有生之年把大唐周边都给李承乾打下来。

    大殿上的百官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皇太子为了救灾民竟要割自己的肉给灾民吃,那吃鲤鱼又算什么呢?

    柏舟讲完大殿上没有一人对李承乾带头吃鲤鱼提出异议,大家都觉得这是应该的。

    “请陛下降旨准许灾民在东市卖鲤鱼!”柏舟见李世民一直沉思,只得硬着头皮道。

    “准、准、准长安城百姓吃鲤鱼把这几条鲤鱼今天就给朕做了汤朕要吃。”李世民一醒过来,心里激动的难以自已。

    “刚才说承乾坐车进宫了,准太子以后坐车进宫。”李世民这会儿恨割自己的肉给李承乾吃。

    李世民口大转变殿上大部分大臣都是乐意看见的,但是也有那么几个表面不显,心里却如丧考妣。

第七十二章 惶恐的韦挺

    下朝之后不久尚书右仆射高仕廉、中书令杨师道便各自召集官员动员大家捐粮支持太子救灾,理由居然就是李承乾昨日在两仪殿里说的。

    韦挺看着高仕廉慷慨激昂地向众人说要保东宫安定大唐安宁,哪怕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助太子殿下救灾,就觉得浑身发冷。

    这样的话如果不李世民亲自授意一向谨慎的高仕廉怎么敢说,难道陛下竟然宁愿污了自己的声名也要帮李承乾?

    这个问题韦挺心里早有答案,只是不愿意相信,但是再不愿意相信也不能自欺欺人。

    何况这是关系他身家性命的事,想想刘洎、杜楚客的结局就令韦挺不寒而栗,而且他做的远比这二位要多的多,如果事情泄露不用李承乾动手李世民就放不过他。

    事情到了这一步,让韦挺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了。

    韦挺心不在焉地在衙门里混了一天,快到下值的时候悄悄派人去约崔仁师去他家中饮酒。

    崔仁师看见李世民彻底改变对李承乾的态度,也被吓的六神无主,一听见韦挺相招就匆匆出了衙门往韦府而去。

    崔仁师到了韦府被韦府的管家直接带到韦府后园的一处小书房中。

    韦挺在小书房中准备好了酒菜,见崔仁师到了慌忙起身相迎,两人平见了一礼分宾主坐下,管家便出去在门口守着。

    两个人相对而坐,沉默了半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还是韦挺先起头道:“今日朝上的事崔兄也都看到了,不知崔兄作何感想?”

    崔仁师一向自诩智者听韦挺试探他,心里烦腻,皱了皱眉头道:“韦兄怎么看?”

    “唉!”韦挺未说话先叹了一口气,然抬头看着崔仁师道:“没想到那位收买人心手段如此高明!”

    崔仁师闻言苦笑道:“怎么韦兄现在后悔了?”

    “后悔?”韦挺重复一遍,停了一会满脸苦笑道:“崔兄你我后悔还来得及吗?”

    “以那位的心性手段怕是你我的下场不会比刘洎好啊!”崔仁师声音里充满了无奈。

    “是啊!死了都要定罪,棺前就把孝子给斩首了,这是何等凄惨场景,那位做事的决绝可真是冠绝古今了。”韦挺咬着牙道。

    崔仁师见韦挺动了真情,端起桌上的酒杯,猛地一扬脖喝干,重重地杯子放在桌上道:“听说那日岑中书在刘洎坟前痛哭失声,可是又能怎么样?

    那墓碑不还是立的好好的。

    如今连陛下都改了主意,咱们也是回天无力了。”

    韦挺看崔仁师已卸下心防,当即低声试探道:“难道我们坐等那位报复?”

    崔仁师听了心里大惊,不过一想左右都是死,且看韦挺有何打算。

    崔仁师面上装做没有听明白韦挺的意思,低声问道:“莫非韦兄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陛下回心转意,让东莱郡起死回生?”

    韦挺闻言冷哼一声道:“崔兄何必明知故问,以那位手段计谋若是指望陛下回心转意,东莱郡王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了。”

    崔仁师终于确定韦挺要做什么了,眯了眯眼睛压低声音道:“韦兄要效仿陛下,可有大将能用?”

    韦挺闻言自信一笑道:“富贵险中求,只要有足够的好处自然有人愿意卖命。”

    崔仁师闻言心中激起了惊涛骇浪,过了一会才道:“若果真如此崔某愿与韦兄共匡正道。”

    “好!”韦挺郑重地举起酒杯,两人对饮一杯酒。

    --------------------

    李承乾早上回到东宫吃了点稀粥就在太子妃准备好的热呼呼香喷喷的被窝里睡了,直睡过午时才起床,吃碗面条就忙令人去安排把东宫各处的书吏都带着出城,去给城外的灾民进行登记。

    城里的灾民在万年和长安两县都有登记户口,管理上也有两县的衙役帮着,李承乾只要给他们安排吃饭就行了,但是城外灾民不一样,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三无人员,必须重新登记户口以后去留也要作好安排。

    李承乾吃饭时老鬼在旁边,便把今天早朝上的事对李承乾说了,李承乾听了暗想看来李世民在历史上能得盛名,也不是全凭运气,至少鲤鱼的禁令说解就解了确实有爱民之心,只是现在朝中大臣都不懂经济民生,看来以后有些事情也可以跟他商量一二。

    至于准他宫内坐车骑马应该上奏疏推辞的事,李承乾倒没有在乎,他本来就有在宫乘辇的特权,而且昨天他自己就驱车闯进去了,此时再上疏推辞也显得太过虚伪。

    直接命人写了谢恩奏疏,算是受了李世民的特旨。

    李承乾来到城外,看见在城墙边上已经为他搭起一座帐殿,便直接进去了。

    不一时今天守在这里的颜师古来见李承乾向李承乾汇报了白天的安排。

    按照李承乾昨天安排,昨天夜里还有一半精壮劳动力在此歇息,今天白天才出去捕鱼。

    本来李承乾和许敬宗以及东宫的侍卫今天早上回东宫,郝处俊打算是要继续在这里盯着灾民捕鱼的。

    但是苏定方和颜师古听说李承乾彻夜带着灾民捕鱼颇受感动,而且听说郝处俊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觉还要继续盯着灾民捕鱼,两人都忙把其它事情丢下,骑马出城来接替郝处俊。

    于是苏定方带着另批一灾民去往渭水捕鱼,颜师古则留在城外看着灾民继续搭建窝棚。

    李承看东宫众臣能自觉地承担起责任,心里颇为感动,但是东宫的人才捉襟见肘也越发明显。

    苏定方、颜师古和薛仁贵的本事都不在治民上,裴行俭和王方翼还年轻,也就是郝处俊和许敬宗属于万金油型的人物,放哪里都能用一用但是想把一件事做专做好,还需要一个能独挡一面的人物。

    李承乾想到这决定等了这几天再招些人才来。

    “辛苦颜先生了,安排他们开始登记吧!”

    “臣遵旨!”颜师古出去安排。

    李承乾来到城外不久高仕廉就带着人送来二十车粮食,接着杨师道也带人送来十七车粮食,后面又有长孙无忌等赋闲在家的大臣来给灾民送粮食。

    此时李承乾才知道李世民真的下令让大臣替他募捐救灾粮食,心里不由松一口气,暗道:以前倒是小看李世民了。

第七十三章 薛延陀的谋划

    李承乾在长安城为了救助灾民劳心劳力,北方数千里外的薛延陀汗国也在为今冬的雪灾发愁。

    今年天夏天,唐朝大将契何力回草原探望母时被薛延陀扣压,薛延陀可汗夷男希望契何力效命于薛延陀汗国,契何力誓死不降,并把自已的耳朵也割下来一只以明其志。

    李世民让崔敦礼出使薛延陀答应派公主与夷男和亲,换取薛延陀放回契何力。

    和亲政策其实是李世民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定,当李世民就发现周边少数民族越来越壮大,拟了两条方案,一条就是出精兵灭其国保百年安定,一条就是和亲保三十年安定。

    跟房玄龄一商量,房玄龄认为和亲比较好,李世民也就答应了,崔敦礼出使之前就知道可以答应和亲。

    薛延陀现在的可汗夷男曾你几次跟唐朝交锋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再加上其人已经年老不愿意再与唐朝发生正面战争。

    所以崔敦礼很顺利地就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正在回长安的路上。

    崔敦礼离开后,薛延陀可汗就开始了向下面的部落征收牛羊马匹皮革等物作为聘礼准备正式来唐朝提亲。

    但是突然来的寒流,使整个薛延陀汗国境内的牲畜死亡大半,一时间难以征收到足够牲畜,让夷男很是着急恼火。

    满头白发的夷男正在王帐里生气时,他的儿子拔灼从外面走进来,向夷男行了一礼道:“父汗还在为求亲的聘礼发愁?”

    夷男看一眼拔灼没有吭声,他知道拔灼一向自大不愿意与大唐和亲,想和高句丽联兵共同攻击大唐。

    身材高大的一脸落腮胡子的拔灼见此也不以为意,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彩道:“父汗要娶唐国公主儿子也是支持的,毕竟那唐国公主娶回来最后还是儿子的。”

    “混蛋!”老夷男大怒。

    “哈哈哈”拔灼只是大笑一通,并不在乎夷男的怒火。

    待笑罢了才低声道:“父汗我们遭灾那在我们北面的是不是也遭了灾?”

    “那是自然,他们在我们北边只会受到更严重灾害。”夷男没好气地道。

    “现在大唐答应了与我部的和亲,那我们就可以借大唐的威名向他们征收牲畜,若是不给正好趁他们受灾将其攻灭,不管怎么样都能凑够进贡大唐牲畜。”外表粗犷好拔灼竟有这样精细的算计。

    夷男听了下意识就想摇头,但是再一想,要和大唐和亲肯定不能往南方去抢劫,部族遭了灾还要准备给大唐的聘礼不抢北部抢谁呢?

    --------------------

    长安城南启夏门旁边的灾民越来越多,听说这里有吃的,很多赤贫的流民都来投靠这里。

    短短几天时间里这里的灾民就增加到了三万之多,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男子。

    根据登记上来情况看有些人是有家人的,只是家里生活艰难现在地里没事做听说这里有吃的就过来了。

    但绝大多数都是一无所有赤贫民户,面对这种情况,郝处俊和许敬宗都认为朝廷目前的能力有限应该把后来的人轰走。

    但是李承乾认为他们是大唐的人,他有困难朝廷就该救助,要不然人家缴赋税供朝廷干什么呢?

    但是面对着空空如也粮库李承乾也十分为难,于是在城外的帐殿召开一次会议。

    听说李承乾要召开会议商量解决灾民的问题一直留守东宫的萧禹都骑马出来了。

    “孤王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在明年夏收之前给这些百姓找够吃的。孤王要让他们在长安城东北龙首原下面开垦出三百万亩良田来养活这些百姓。”

    李承乾开宗明义地宣布了会议的主旨,那就要想办法弄粮弄钱养人开田。

    现在龙首原上还没有建起大明宫龙首原下面就是一湖泽,只要稍加修整就能变成良几百万亩良田,这些农民只要稍加训练就是最忠心于他的士兵,李承乾岂能放过。

    “太子殿下爱民如子的心情臣非常理解,只是现在朝廷没有粮食,就算是有粮也不可能养着他们直到明年夏收的,何况现在也不知道明年的收成如何,若是明年夏季没有收成到那时该怎么办?”郝处俊开始摆困难。

    许敬宗听了也为难地道:“据苏将军说这两天天气晴朗,河里的冰已经有开化的迹象,这鱼也捕不了几天了。”

    “就是没有粮食,那朝廷不管这些灾怎么办?”李承乾直接问道,意思是说是让灾民去死,还是让这些灾民反。

    不想却被萧禹教育了,自从上次李承乾拿回修书权老头就一心想要总理全局,所以这几天都在东宫里翻阅典籍。

    但是他又心热政事,要不然也不会快八十岁了还去当宰相。

    所以也十分关心李承乾在城外的事,几乎哪都想插一手。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道,这些人都是关中大户人家的帮工,等到开了春这些是要回去帮大户人家一起种田的,到时候自然有大户人家养活,朝廷不管也饿不死他们。”萧禹说得很自然,很天经地义。

    但是李承乾却从中听出了不同的东西,闹了半天这些人跟阿q处境相似,自己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工具,更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只能给人打短工,干活的时候有饭吃,没活干的时候就自生自灭。

    李承乾想明白这些火气一下子窜上来了,当即一拍桌子道:“长安周边荒山孤王给他们今年不收赋税让他们分批进山伐木烧碳,采矿炼铁,只要能换钱的都让他干,另一部分人留下来开荒种田,一切收成都归公账,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还不够的东宫再补出来一些,孤王就是勒紧裤腰带,也不让他们继续给那些狼心狗肺的大户人家做牲口。”

    几个人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李承乾突然大发雷霆,这算怎么回事,大户人家不是一直都这样吗?

    但是他们听李承乾说斩钉截铁,一时也不敢反驳。

    李承乾说罢扫一眼众人道:“既然你们没有主意,那就按孤王说的办,先把孤王的意思向下面宣传,这个许敬宗来做可以编小曲唱给他们听。

    愿意跟着孤王干的,留下来给他们分成组,安排好每组每天干什么。

    老弱妇孺就安排他们去做饭洗衣,之前伐过木就去伐木,有采过矿就他们去采矿,种地好的让他们去开荒,长安现在没有粮食,粮食都要从洛阳运来,在长安买粮肯定贵,直接安排人去洛阳买粮派一批人负责在路上运粮,这个可以有赚头我们运了粮也可以卖给别人点……”

    帐殿里的人都听傻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李承乾还懂这些,而且很多事情他们也没有听说过,像萧禹、郝处俊、裴行俭、许敬宗哪一个不是出身世家官宦子弟?

    生下来就开始读书习武,谁了解过这些啊。

    李承乾看他们一眼,知道这些人做这些事必走弯路,便大声道:“把孤王说的话都记下来,然后你们几个先去找灾民了解情况,把你们了解到的情况也记下来,再商量一下你们谁负责哪一块,人不够把任雅相也调过来。”

    众人听越发不解了,李承乾看得也是一脸黑线,只得详细跟他们讲了***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尤其中第七部分:调查的技术……

    只把几个东宫的属员听得一愣一愣的,李承乾心里也感叹不已啊,记得前一世小时候他喜欢看书,但是农村没有什么书,家里就几本掉了皮的毛选,毛选里的文章写得十分通俗易懂,没事时翻一翻这些东西在前世他基本用不着,没想到他穿越到古代反而用到了。

第七十四章 东宫的新班子

    东宫众人被李承乾一篇新思想训得无话可说,要知道唐人本来就不善于辩论,他们读经书也只是读,并不解经义。大臣经常辩论是到了宋朝才开始的明朝最兴盛。

    这样的人遇上***的雄文只能缴械投降。

    李承乾讲了半天众人还在慢慢消化,萧禹想了半天还是有些疑惑地道:“太子殿下孔夫子曾说‘君子忧道不忧不食。’刚才太子殿下说了很多小民衣食的事,这个是不是……”

    很明显李承乾的做法和孔夫子说话不同,但是萧禹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说李承乾做的不对。

    李承乾不会告诉他,孔夫子说的可以解释作:君不忧自己要忧百姓!

    李承乾似笑非笑看着有些呆板的萧禹反问道:“萧太傅以为孤王这些日子做的事情如何?”

    “太子殿下爱民如子,能不怕艰险亲自带着百姓下河捕鱼,现在又为他们考虑长久之策可谓是保民如赤子如民之父母,这都是圣贤所为。”

    “可是孤王的这些做法明显与孔夫子的道不同!”李承乾继续提点道。

    “怎么会……”萧禹说不出来话了。

    李承乾一见萧禹迷茫,赶紧提一句。

    “萧太傅学问精深当写一篇文章,批驳一些《论语》中的错处,以免遗祸无穷。”

    “太子殿下不是在《四书集注》里批过吗?”郝处俊想起李承乾注的《四书集注》,心里又是一阵憾慨,当时众人只说这是纸上工夫,但是听太子殿下刚才的论述,分明合于《孟子》上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郝处俊想到这还没有开口就看见颜师古摇头晃脑地道:“太子殿下今日这篇宏论正合于孟子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啊,这篇文章只要加以润色就是一篇煌煌巨论。”

    李承乾没想到他们脑补的能力那么强,但是听到他们要润色,心里一动这篇文章是教人怎么做事的,何不让他们润色了刻印出来发给所有的官员,也教他们做事,就算对现在的官员没有用,等明年东宫招来大批的修书文人也可以教育他们啊。

    “颜先生说的对,许学士你就替孤王润色一二,然后刻印了发给内外官员让他们好好读读。”

    李承乾现在还不知道,他这一举动改变中国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原来都是大臣给皇帝和太子上经筵课,李承乾现在是反过来教育大臣了,但是因为这篇文章确实好,连萧禹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这边的事情安排好,李承乾便坐马车回东宫。

    李承乾刚到丽政殿,就内侍来报丘神绩求见。

    丘神绩这些日子一直负责东宫的情报,所以李承乾再忙,他都留在京城,随时注意着各方的动静。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看见瘦高的丘神绩木着脸一丝不苟地行礼,点点头道:“有什么消息?”

    “回太子殿下,给事中崔仁师的儿子崔挹收受卞州刺史郑桧黄金一千两。”丘神绩平静地道。

    “可有证据?”李承乾一听眼睛就亮了。

    “没有。”丘神绩平静地摇摇头。

    “为什么收的?”

    “卞州刺史郑桧出身荥阳郑氏,帮着他的姻亲张木锋抢了卞州大户徐寿昌在黄河边上的万亩良田,徐寿昌去刺史府告状,被衙役李十儿打死了。徐寿昌的儿子徐宏身带着利器在李十儿家门口把李十儿杀死了,然后去衙门自首。

    此事在卞州引起轰动,郑桧不敢公然把徐宏弄死在牢里,就上书朝廷请旨定夺,然后给崔挹送黄金千两,让崔仁师给论的刑。

    崔仁师上书说:徐宏杀人当斩,但是他是为父报仇,所以斩了徐宏以后应该在徐宏家门前立牌坊表彰。”

    “这么糊涂的案子也准了吗?”李承乾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崔仁师当别人都是傻子吗?

    “已经准了。”制令昨日已经送往卞州了。

    “什么?简直胡闹!”李承乾气得直拍桌子。

    “马上派人去刑部传孤王的令:这个案子孤王要重审。

    然后派人快马去卞州把徐宏提来长安,孤王要亲自审理此案。

    还有要去吏部查一下,荥阳郑氏的人怎么能在近在咫尺的卞州做官?”

    “臣尊旨!”

    李承乾一着急做出这么多吩咐,丘神绩却依然平静如初,心里暗道:看来真是一个做情报工作的料。

    丘神绩行礼转身出去了,李承乾仍然心气难平,回头对老鬼道:“老鬼你去见一见谏议大夫把这件事告诉他,让他写奏疏问一问崔仁师:李十儿打死徐寿昌是不是因为徐寿昌违反律法原该打死,若是原该打死,则徐宏杀李十儿为父报仇就是以罪犯之私仇而杀朝廷之公差,死无可恕,无可表彰。

    若是李十儿仗着官府的势力草菅人命,则李十儿为凶徒,徐宏杀他乃是大义,只应表彰不应判刑。

    判刑,律也;表彰,礼也;我大唐律礼合一,没有被判刑的人还该受表彰的,也没有该受表彰的人还要受刑的,否则就是律礼相冲,当重修律令。”

    -------------------

    甘露殿里李世民半躺在躺椅上拿着两份奏疏,一份是崔仁师写的,一份是诸遂良写的,对比着看了半天,才对跪坐在身边长孙无忌道:“诸遂良确系良才,这份狱状论得极好。”

    长孙无忌闻言淡淡道:“自然极好的,听说太子殿下已经派人快马去卞州要提徐宏来京亲审问。”

    “太子能如此从善如流,朕心甚慰啊!”李世民这两天觉得李承乾做什么都好。

    “陛下您不觉得太子最近变化有些大吗?”长孙无忌忍不住道,他心里实在想不通,李承乾怎么会突然变的这么厉害。

    李世民闻言不悦道:“有什么变化,承乾从小就聪明。”顿了顿又接着道:“道宗都跟朕说了,承乾那日跟他和懋功说都是观音婢交待他在东宫韬光养晦的,就是怕他大了跟朕起冲突……”李世民说着又唏嘘不已。

    长孤无忌想到他从小就相依为命的妹妹也是一阵难过,连带对李承乾都有那么一点点好感了。

    半晌李世民又拿出一份手稿递给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长孙无忌为太子太保,萧为太子太傅,李世为詹事,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左卫中郎将苏定方为左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

    长孙无忌心里明白李世民终于出手稳定东宫了,这几年的太子之争算是到头了。

第七十五章 谁教育谁?

    “辅机,朕现在表明心意,你说承乾和青雀能从此罢手吗?”李世民有些天真地道。

    “陛下”长孙无忌十分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但还是接着说道:“诸遂良的这封奏疏应该就是太子授意写的。”

    李世民闻言笑着摆摆手,轻轻晃动两下手里的奏疏道:“这封奏疏说理立意都是正气凛然,正是诸遂良一惯的文风,怎么会是承乾授意的。”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不信也不多说,转而说道:“太子排的《仁寿宫》陛下还没有看过吧?”

    “这些天东宫、雪灾还有缺粮一件接着一件,朕哪里有心思听曲啊!”李世民说话的神情显得很轻松,下定决心不废李承乾他心里也是一阵放松。

    “这出戏可不得了啊!太子安排人在长安东西两市连唱了七天,长安城的百姓无不对文帝、炀帝、杨素、宇文述切齿痛恨……”长孙无忌说着感叹不已。

    “哼,隋文帝刻薄寡恩,炀帝暴虐天下百姓、杨素两个更大奸巨恶,隋末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自然痛恨彼辈。”李世民理所当然地道。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还没有听明白,只得接着道:“陛下可知道现在谁要是敢在长安城说太子一句不好,那是要挨打的啊!”

    “承乾爱民如子百姓自然爱戴他!”李世民直接道。

    长孙无忌愕然地看着李世民忽然明白了,李世民什么都知道,但是李承乾如今展现出来的能力足以坐稳大唐江山,李世民也断了要废他的念头,怎么可能在乎李承乾的这些小手段呢?

    长孙无忌想到此连忙改口道:“确实如此,就是臣听说太子殿下要割肉养百姓还亲自下河为灾民捕鱼,也是感动不已啊!”

    “辅机啊,承乾毕竟还年轻性格也急躁了些,你是他舅舅朕让你做太子太保就是希望你以后能多多辅佐他!”李世民认真地看着长孙无忌道。

    长孙无忌闻言起身郑重一礼道:“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太子殿下。”

    李世民的诏旨一下,新任的东宫众臣都来东宫拜见李承乾,或者等李承乾拜师。

    李世民亲自下一封太子见三师礼,李承乾按礼拜了长孙无忌和萧禹。病重的魏征因为这次辅保东宫有功,特加封为司空仍兼太子太师。

    李世民这次给李承乾找时师傅和群臣除了长孙无忌和萧禹现在没有实职官于志宁本来就是东宫的官职以外,其他人都在朝廷有实职。

    所以明眼一看就明白这次给东宫安排师傅,象征着皇帝重视东宫和东宫从此安稳的意义更大一些,而李承乾手下的人除了苏定方一个都没有加封,就是让他们把救灾的事办好后一并加封。

    但是被皇帝派去给东宫太子当老师,不管怎么样那都是无上荣光,要是能做一个真正的帝师能保几代人的富贵。

    如何能不动心?

    所以参拜李承乾的第二天,吏部侍郎苏勋、中书舍人高季辅、左庶子于志宁联名上书:

    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前因病辍学数月,师保以下,接对甚希,今太子已能出宫理事,伏请定太子经筵学习之常例,则海内幸甚!

    李承乾看着奏疏抄件,一阵冷笑,这些人竟还想要把孤王困在东宫?

    李承乾拿着奏疏冲着老鬼使劲扬了两下道:“老鬼你去崇贤馆,让他们尽快把上回许学士整理的孤王的《反唯书论》(《反对本本主义》)刻印出两千份,明天发给在长安的所有内外官员,附带着让张先生写一篇措辞严厉的‘太子令’让长安百官好好学习,每人要写一份读《反唯书论》的心德给孤王。”

    “遵旨!”老鬼慌忙转身出去。

    看着老鬼出去,李承乾站起来在原地走了两步,回头对身边一个小太监道:“传孤王旨意,赐给新进的东宫师傅和宫臣每人一套《四书集注》要印有《师说》的那一套。”

    “尊旨!”小太监慌忙出去传旨。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拿着李承乾发出去的《反唯书论》半天才对坐在下首的长孙无忌道:“这文章写的确实好!”

    长孙无忌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半天才幽幽道:“可是如此一来,这东宫的师傅在太子殿下面前都成属吏了。”

    “辅机别这样想,你还是他舅父。”李世民安慰着长孙无忌,心里对李承乾也有些不满。

    ------------------

    在李世绩离开长安城的第七天,张亮押着五万石粮食来到了长安,当前后看不见头尾的粮车队伍走进长安城,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松了一口气。

    但是对于张亮,李世民始终没有召见他,连原定的工部尚书也不提了,直接把他凉在长安城了。

    就在张亮门前冷落车马希之时,韦挺好友术士公孙常来到张府见他的好友张亮的心腹幕僚程公颖。

    “常公别来无恙。”瘦小的程公颖仰着脸笑呵呵地对公孙常道。

    “老朽了,不比公颖贤弟风采依旧啊!”公孙常捋着胡子也笑呵呵地道。

    ……

    两个多年不见的老友,一路热络他寒暄着走到程公颖的住处,似乎准备烫一壶好酒好好叙叙旧。但是两人一走进屋子程公颖立即变得紧张起来,慌忙关了房门,就要说话却被公孙常伸手止住。

    公孙常如常地打开房门,向外面看看然后伸手请程公颖坐下。

    “不要怕,一切如旧就好,只要不引起别人口怀疑没有人在意我们。”

    程公颖压低声音道:“常公,这次可把我吓死了,那厮平日里牛皮吹上天,但是一到具体事上就不行了,我看他也只是个莽夫而已真得有用?”

    “贤弟,今天老兄可要叨挠你从洛阳带来的好酒啊!”公孙常先是大声说一句,然后压低声音道:“用得就是他的莽劲,东宫的那位已经天怒人怨了,而如今的东宫可不

    “贤弟,今天老兄可要叨挠你从洛阳比武德九年的东宫有势力,只要我们出手十拿九稳,介时把东莱郡王推上去,我们也如当秦王府的旧人一样,有了从龙之功……”

    “什么时候动手?”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0225/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 作者:易如意所写的《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为转载作品,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介绍:
贞观十六年冬,现代宅男杨舟穿越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此时李世民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一旁的李泰虎视眈眈,大臣也因为李承乾反感汉文化,对他离心离德。
在这个冬天李承乾如何用自己后世的见识改变历史,走出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皇图大道。
携现代思想与技术的强势皇太子李承乾VS霸道狠辣千古一帝李世民。
李承乾: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了大唐帝国的千秋长盛,孤王要改革。
李世民:老子十六岁领兵,杀兄杀弟还囚父,老子还活着,你小子就想当家?
李承乾 :当皇帝要懂阴阳矛盾变化之道。
李世民:魏征死了,你小子想接班,完成气死老子的大业?
李世民:程咬金点兵,老子是马得天下。
李承乾:薛仁贵上马,孤王能征战四方
大臣:……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