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TXT下载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全文阅读

作者:呢喃燕语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txt下载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0304 你说啥?

    这话本是金环娘无心说的玩笑话,如梅娘却是眼睛一亮。顶 点 X 23 U S

    想起来如全跟金环的婚事,如梅娘忙给如梅使眼色,示意她带金环出去。

    如梅跟娘现在颇是心有灵犀,说说笑笑地拉着金环堂屋里看新买的衣服去了。

    等俩小闺女走了,如梅娘洗净两手的面,接过金环娘拿来的一把豇豆,笑着问:“你说这话,可是真心?要是真心,我可要攀个亲家了!”

    金环娘心里一跳,隐隐有些影子却抓挠不住,一头雾水地问:“攀啥亲家?”

    如梅娘摁着金环娘坐下,一边摘豆角一边说:“我看金环不错。你就说俺家老三吧,如全咋样?相中了不?相中了送给你当女婿!”

    “呀!”金环娘一惊,随机就是一喜,“这还真是.....没想到。”

    如梅娘笑笑,“别说想到没想到,其实我也没想到,就说你相中相不中吧,回家跟您家老金爹商量商量。这事儿也不急,俩孩子都还小呢。”

    金环娘是女方,自然清醒得快些,惊喜完了就回归理智了,忙问:“这到底咋想起来说这?是如全还是金环......”

    “小儿女们在一起玩,时间长啦,你看上我、我看上你也很正常。咱都是过来人,也没啥说的。”如梅娘当然不能直说是你家金环主动,多不好意思。

    只顺着话头往下说:“这个事我们家都商量过了,我跟他爹都没啥。梅子也喜欢金环,俩人在一起玩的也好。”

    “如全这小子,就是年龄小、没玩儿够呢,我看也没啥。两家大人使劲捏捏,俩孩子就到一起了,你回家问问金环,再跟老金商量商量。”

    “成不成的,咱两家还跟以前一样。心里不存话,、有啥都说开,以后该咋还咋!前边贤良跟富贵都还没着落呢,不急。”

    金环娘晕乎乎地,嘀咕了一句,“金环也才十六!”

    如梅娘起身舀水,“就是说啊,不急。妥妥当当地、啥都弄清白了,再说!别八字没一撇呢,就穿得风风雨雨的,不好。”

    突然想起来香菊骂金环想寻富贵,如梅娘怕这话早晚传到金环娘耳朵里生枝节,又补了一句:“俺家的窑好不好的,也是十里八乡头一份。以后挣了钱,红眼病的人多呢。真说啥难听的,你可得心里有主意。”

    金环娘忙点头,“那是那是。这我还不知道吗?香菊娘、环儿娘这号的,我可要理她们!”

    俩人又说些闲话,金环娘便回家做饭去了;来到院子,看金环跟如梅俩人在西屋卧室叽叽喳喳地试衣服,心里喜滋滋地,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正做饭,金环蹦蹦跳跳地回来了,“娘,晌午吃啥?我烧锅。”

    金环娘看着金环,笑嗔道:“把你送给梅子家算了,这会子才来,还以为要在她家吃肉呢。”

    金环笑嘻嘻地:“婶子跟梅子都留我了,这不是回来了嘛。”

    金环娘看着金环,一脸认真地问:“金环,你给我说实话,你喜欢如全不?”

    金环正擦火柴,闻言吓的一抖,烧着自己手了。也顾不得疼,吃惊地看着娘,“你说啥?!”

0305 给富贵说亲

    贾见金环走了,如梅过来做饭。www.uu234.net

    如梅娘一边烧锅一边跟如梅唠嗑:“我刚才把事情给金环娘说了,她回去估计要问金环。也不知道如全这小子到底是啥想法?”

    “憋气不吭,这么长时间也不给个准话。反正我是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就看他小子怎么表现了。”

    如梅笑着说,“放心吧,娘。我三哥呀,对金环有点儿意思。上回听香菊胡说八道欺负金环,就说要给香菊窝心踹。看看,这就护上了。”

    如梅娘也笑,“那就中。我还怕把俩人硬拉到一块,以后过不好,可比兰英还糟心。”

    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做不成亲家可就做不成邻居了。

    这也是为啥,大家都不愿意一个村结亲的重要原因。当然了,要是俩人互相看对眼儿了,又是一回事。

    按照金家跟如家大人们疼孩子的心,才不管谁说啥,怎么也要给俩人办成的。

    下午金环来了,看见如梅便有些脸色忸怩,亏得老人们跟如全都不在,要不,金环还更不好意思。

    本来,如梅知道了没啥,现在两家大人都说开看,就是正式要议亲了呢!

    如梅假装不知道,只说:“黑喽得去大妮儿家吃饭,你说我穿啥好?”

    果然,金环立即就忘了自己的事儿,很热心地给如梅参谋,“我觉得就穿新买的黄裙子,好看得很!”

    ......

    大妮儿家电灯瓦亮、灯火通明,院子里满满当当地摆了三桌,算不上大办,但是娘家人该来的都来了。

    村里的除了大妮儿家的本家叔伯,就是如梅和如梅娘。

    因为是生孩子、办满月的事情,如梅爹跟如全两个大男人自然是不好过来。

    如梅娘见了孩子就夸,“孩子吃得白白胖胖地,看着就是个有福气的。”还塞了两块钱的见面礼。

    大妮儿娘倒也痛快,推辞了一下就收下了,让三妮儿给俩人端红糖茶,大妮儿姥姥也在呢,喜笑颜开地。

    人家还有正事儿要说呢。

    果然,见屋里就剩下这几个人了,大妮儿娘说:“婶子,她姥姥村里有个姑娘很不错,我看说给富贵倒好。”

    来时路上如梅已经给娘提过了,听大妮儿娘说起来,自然满口答应,“你说说看,要是富贵满意,哪天我捎信让他回来见个面!”

    如梅也很感兴趣,本来是不该小闺女听的,如梅不是已经说好婆家的嘛,听听这事儿也能参谋参谋。

    听姑娘年龄、家庭什么跟如家挺配,人也踏实能干、不刁蛮,如梅娘心里就满意了三分。

    说:“八月十五也没几天了,贤良跟富贵我看咋也得回来一趟。那两天瞅个空子,公社逢会镇上见个面!”

    大妮儿姥姥立即拍板,“就八月十六会上吧。他那边干正事儿呢,再等哪个会还耽误他。说定了啊,到时候我带人去,保证给你说个好儿媳妇!”

    如梅听着也很满意,正好有人进去,便跟娘一起出来了,“娘,你觉得咋样?”

    如梅娘很理智,“光听说她好哪能行?得看看人,再说了,还得你二哥同意。他不喜欢,咱们感觉再好有啥用?”

0306 成了

    西山屯如家窑上的烟囱,开始冒烟儿了!

    秋高云淡、天气晴好的日子,烟囱冒出的黑烟,三五里外的村子都看得见,不少人过来看热闹。www.uu234.net

    也有打听砖瓦价钱的;更有想买过来提前定货的;听说第一窑不卖,都很失望。

    心里隐隐地担忧下一窑还抢不到,便有人要下定钱,都让如梅给挡回去了。

    “年前的砖瓦都有家儿了,要卖给公社跟粮店呢。俺家这就盖屋,也得留不少。谁想要的,过了年开春再说。”

    “要是排队的人多了,那就得往后等。我们家按交定钱的顺序来发货。要不是的话,没有个先来后到,得罪谁都不好。”

    “砖要一块一块的摔、瓦得一窑一窑的烧,急也急不得。真要急用的话,那就去县南窑上买去,我们家也不拦着,也不生气。下回再来,该咋接待还咋接待!”

    要说急,还真没有几家十分着急的。不盖屋,也没有谁家睡到地里。

    就是有几家想要结婚娶媳妇的,一般也都是盖的土墙草房子;即便有个土墙瓦屋的,也少;要想青砖、青瓦,那就更少了!

    所以,买砖的不急、卖砖的更不急,年前都没有砖瓦了呢。急啥?

    不等开窑拉砖,如家院子里开始挖地基了。

    趁着没有下雨、不到秋收,现在不开工,更待何时?

    院子里热闹了起来,如梅忙得不轻,金环更是天天来,工作量大了不少。

    首先就得归置东西。院子里的大大小小物件,猪圈羊圈、鸡鸭兔子......都得安置好。

    俩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连烧水的任务都增加了三倍呢!

    忙碌起来,日子就显得过的特别快,一转眼就到了开窑的日子。

    一大早如梅娘就请来了杀猪匠,早就说好了,今天要把家里的这一头猪杀了,招待师傅跟工匠们。

    既是酬劳,又是开窑需要祭祀。所以,杀猪是很应景的!

    把猪头放到窑洞门口摆了一阵,窑匠孟师傅祷告完毕,撒了酒、点了香,这才大喊一声:“开窑!”

    窑洞烧了七天、又浇水洇了七天,所以说一窑砖要等半个月左右,是流程必需的。

    砖瓦被金柱跟如全拉了一架子车出来,众人“哄”地挤上去,用手摸摸,还热乎乎地呢。

    孟师傅粗糙的大手拿起一块砖,来回转动、验看着,终于满意地点点头,“不赖,成了!”

    众人都是一片欢呼,“成了!成了!”

    如全这才点了鞭炮,“噼里啪啦”地炸了起来。

    如梅穿着一身红裙子,倒也应景,看着众人的笑脸,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等热闹劲儿过了,如梅娘跟如梅便把供品、猪头什么的都收拾到篮子里,回家做饭啊!

    今天不仅要请师傅跟工匠们,连公社里也要来人呢!当然了,公社书记跟武装部长是没来,不过很给面子派了最亲近的人过来,算是以后跟窑上接洽的联络人。

    如家一点儿也没敢怠慢,招待得好好地、面子给得足足的,酒足饭饱还给了一人两盒烟。

    吃完饭,恭恭敬敬地送到村口,看着俩人骑上自行车、东倒西歪地走了,如梅爹跟如全这才回家。

0307 脚夫

    砖瓦出来了,第二天就要装车子送货。m.www.uu234.net

    如梅爹已经召集好了人,头天晚上见面都说清楚了。

    其实就三个人,一个是胡老三,一个是大队书记的亲叔、一个是村里木匠的光棍兄弟。都是四十出头的年纪,没技术、没文化,只会出力的。

    “你们的账是公社和粮店结的。”如梅爹交待三个人,“你们商量,找个照着脸、出面说事儿的。有啥事儿了,别你推我、我推你的。让你们挣钱、最后还闹意见,连带俺家还干不成。”

    胡老三看俩人都不说话,只得说:“不中我去吧,我还认识几个字。这俩大字不识一个,记个账还弄不成、给多少钱还不会签个字。”

    俩个人都摸着脑袋憨笑,当即认同让胡老三当头儿。

    仨人一大早一个喊着一个,合齐了一起到了窑厂,二话不说就开始装砖。

    如梅爹一边帮忙一边唠叨:“一趟能装多少装多少、一天能运几趟就运几趟;赶早不赶晚‘’也别累伤了。要不,可没人掏钱给你看病!”

    木匠家的架子车是自己做的,用了很久了;大队书记他叔,用的是生产队的架子车,也是破烂不堪的样子;胡老三家的架子车全新的,是为了跑运输专买的,自然看得金贵些。

    一趟从不装满,慢慢悠悠地走着,不急不躁地。那俩倒也听话,跟着胡老三一路去了。路上碰到坑坑洼洼的,相互推个车子,合作得很不错。

    一天跑了五趟,都累得不轻。

    路岁不远,来回也有十里路。关键,拉车、装卸都是这几个人,一天下来胳膊腿不停,又没有好饭硬货在肚里!

    说实话,还真是两腿发软、走路打飘......不过,想着一趟好几毛钱的运费,一个月下来也弄二三十块,干吧!

    其实,供销社也雇有脚夫,胡老三跟这些专从城里拉脚运货的比,还轻省些,离家又近,也不怕货出岔子......

    想想还真是不错,累了几天习惯了就好了,仨人天天跟牛似的,公社、窑上来回跑。

    当然了,胡老三是有计划的,“先把买架子车的钱挣来,再买头驴,一天多跑几趟!挣得多了,就再买一辆架子车!干活儿、拉脚两不误!以后有功夫了,拉着砖瓦走远点儿,外村卖去!比拉脚还挣钱呢!”

    这也是如梅说的,“胡三叔,你家好好干,当以后了,从俺家窑上起砖,拉着遛乡卖去,一块砖咋也能挣八厘、一分的。一车子砖就抵一天的工钱了,还轻省些。”

    卖砖是生意、拉脚是打工,想想也知道哪个可能发财!

    守着二百米盐碱地又不愁货源,只要销路好,以后胡老三家只要用心,不少挣!

    一切安置妥当,日子算是步入了正轨。

    第一窑砖瓦没一块废品,如梅爹信心大增,对孟师傅也是佩服不已,想着自己俩儿子将来也跟孟师傅一样出息,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都说:“士农工商”,说起来农民种地还比做工地位高,其实只有做了工,才知道到底哪个能更快地过上好日子!

    所以,如梅爹娘也不迂腐,孩子们学门手艺不丢人!

0308 打算进城

    公社的第一笔款也到了。www.uu234.net

    八月十五快到了嘛,再说了,县里的拨款到了,就是专款专用盖礼堂跟宿舍的。

    又有江军的面子在,如梅爹一提结算,办事员就满口答应,“我抽空给书记说一声,应该没问题!”

    没几天,办事员等胡老三几个人去送砖的时候就说了,“你们回去捎个信儿,让如家来个人。攒够一百块,俺书记已经签字了,让他们去会计那儿拿钱。哦,还有你们几个的运费,也一块结了。”

    胡老三几个人当然知道,这是沾了如家的光,也很高兴。

    把自己所得的钱早就核算了一遍,听见办事员说的给自己算的没有误差,便很高兴的回家了。

    第二天如梅高高兴兴的,跟着胡老三几个人来送砖,专程到公社会计那里去结帐。

    送了这么多天,其实也没多少钱,不过就是一百块钱。

    但是,这个时候的一百块可是一笔巨款了,是一个工人三个多月的工资呢!

    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亲戚多的人家已经开始走亲戚了,月饼啥的,在会上也有不少卖的。

    镇上有一家老字号做月饼的,不少人去他家定,如梅娘也去了,定的还不少。

    说实话,八月十五是除了过年,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啦。

    很多不走动的亲戚,在8月15一般都要来一趟。

    今年如家有喜有悲,贤良离婚了是坏事,家里开窑了是好事......

    不管怎么样,这个8月节家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人,看着就是家业兴旺,又是盖新屋呢,怎么样要好好的庆祝一番。

    买这些月饼也是想着,到时候给师傅们还有工匠们,一人发一块。

    值钱不值钱的,吃了也香香嘴,在外面传传如家的好名声。

    连着跟香菊家、环儿家闹了几回,说实话,自己心里也是膈应。

    三个儿子都没娶媳妇,要让人家说尖酸刻薄,传出去可不太好听!

    金环还没干够一个月,如梅给她发了六块钱,说:“以后你跟窑上一起发工钱,单给你自己发,我还怕忘了,你再埋怨我!”

    金环笑眯眯地接过钱,高兴地说:“明儿个咱俩去城里逛逛!把钱都花喽,想买啥买啥!咋样?”

    如梅想了想,说:“好!上回我还答应妞子,带着她一起去城里看江军的大妹妹。今天既然你说了,到时候咱们三个一起去。”

    “路上也有个伴儿,一起去一起回,不在她家多耽误。你跟着去了,我也有理由早点脱身。要不,在她家吃饭、呆时间长了,我也不自在。”

    “其实跟她家也没啥好说的,几乎算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呢。又是大姑子,铁定不自在!”

    金环点头,“嗯嗯嗯,我也这么想。江军大妹妹还比你大恁多,你叫她妹妹多不舒服、她以后叫你嫂子也别扭。嘻嘻!”

    如梅挑眉,“辈分早就规定好了,她再是别扭、不自在,那也没法儿。总不能我叫她‘姐姐’、她叫我‘妹妹’,那就乱了套啦。”

0309 先给大哥说媳妇

    第二天吃了早饭,如梅就去喊妞子,带着金环,仨人进城!

    贤良跟富贵果然半下午回来了,窑上不错,还给俩人一人发了一包月饼,不值钱也是个心意。

    看着院里热火朝天地正挖地基要盖屋,俩人高兴得不轻,离家一两个月也不觉得难受了。

    “家里都开始烧第二窑了,你俩还在那学啥?赶紧回来吧!”如梅娘说:“跟着孟师傅学也是一样的。”

    贤良忙说:“娘,你知道啥,就是因为孟师傅在咱家,俺俩才不能回来呢。那边窑上缺人呢,俺俩再走了,就拉不开栓了。”

    “再说了那边有俩窑呢,俺俩一人跟着一个窑匠学,还跟他们轮班,其实比在咱家窑上学得还快。师傅有俩呢!”

    “人家县南的窑开了十几年,经验丰富、师傅多,比新窑强多了。”

    如梅娘这才不说啥了,突然想到给富贵说媳妇的事儿,忙拉到一边,问:“你俩啥时候走?八月十六会上见面去,大妮儿娘给你提个亲,我答应人家了。”

    富贵瞪眼,“人咋样你就让我见?咱家打听清楚了吗?可别跟兰英似的,是个二百五,我可不要啊。”

    如梅忙怕二小子犯愣,忙哄着说:“兰英那样的才有几个?你放心吧,娘给你打听过了,都说姑娘不错。你看看,不喜欢就算,没人逼你!”

    富贵这才答应,“嗯,那天我看看去。”说完,转身看见贤良,忙又说:“大哥还没说亲呢,给大哥吧!”

    如梅娘忙摆手,“人家提的是你,哪能半路换你哥?那成啥了?不行,就你去!”

    富贵这才不说啥了,不过,看见贤良咋感觉有些心虚似的?

    等看见如全,富贵高兴了,“咦,老三,我咋看着你长高了似的?梅子呢?也长高了吗?”

    如全跑过来跟二哥站着比肩头,“还真是!哦,梅子跟金环、妞子进城了。”

    富贵也不在意,跟贤良一起招呼众人,又是干活儿又是递烟的,感觉稳重了不少。

    看着三个儿子,如梅娘高兴得合不拢嘴,笑眯眯地屋里做饭去了。

    胡三婶儿早就过来帮忙了,如梅娘一边干活儿一边嘀咕:“梅子跟金环不在,还真不中呢,你看咱俩还弄不过来。要不,把梁奶奶请来?”

    俩人正商量,金环娘一脚踏进来,“我就知道你俩得手忙脚乱地。恁多人吃饭,俩人咋够?”

    说着,弯腰端起盆,外面倒脏水去了。

    胡三婶子笑了,“好了,来了个大劳力,这下轻省了。”

    金环娘早就跟金环爹商量过了,自然是同意这门亲事的,跟如梅娘一说,自然皆大欢喜。

    所以,外人不知道,金家跟如家却早就把对方当亲家了呢!

    如家盖房子这么大的事儿,金环娘肯定要来帮忙的。男人们过不来,自己过来做饭是义不容辞!

    忙碌间,便说起来八月十六富贵见面的事儿,胡三婶子跟金环娘自然也高兴。

    “到那天,咱都去看看,帮富贵掌掌眼,这回说啥也得挑个好媳妇!”

0310 俩知青呢?

    如梅娘叹了一口气,“其实吧,我最发愁的还是贤良。www.uu234.net这孩子,让兰英闪了一回,寒了心了。也不知道以后碰着个啥样儿的!要说也怪我......”

    俩人都忙安慰,“怪你啥?谁能有前后眼?再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别担心,贤良恁好的孩子,该有好报,老天爷又不瞎。”

    贤良正要抬腿进屋,听见话头,便转身回来了。

    如梅爹也没在意,倒是富贵看见了问,“不是进屋端水了,咋空手回来了?”

    贤良摆摆手,“娘她们忙着做饭呢,喝凉水也中,这天,没事儿。”

    转眼看见西屋,猛地想起来俩知青,忙问:“那俩知青呢?怎么又不在家?”

    如梅爹拉着一截子木头,正好过来,转脸看了一眼西屋房门,“说是有急事,当天晚上饭都没吃就走了。也好多天了,谁知道咋回事儿。”

    “公社跟大队里也没人管他们?”富贵诧异,“县南窑上,听说他们村里的知青去哪都得给大队报告,害怕他们偷跑回城呢。咱大队管他俩倒是松得很。”

    如梅爹说:“公社书记都说了,他俩是京城啥大户人家的儿子,县里都不敢管;咱们公社、大队更不管。左右丢不了,该回自然就回了。”

    如梅娘正好端着馍筐子出来,听见爷儿仨说俩知青,也接了一句:“韩擒豹还好些,崔珏最是个爱看热闹的。”

    “咱家装窑、开窑、盖屋,恁大的事儿,他都没见,回来了不知道该后悔成啥样!”

    说着,自己又笑了,“别说,听不见他跟梅子拌嘴,还怪想得慌。也不知道他俩啥时候回来。”

    韩擒豹跟崔珏正在底下忙着,突然心有灵犀地相互看了一眼,显然都听见了如梅娘提自己的本名。

    崔珏把手里的笔一扔,“我是犯了啥错了,天天被你押着在这忙到半夜?”

    韩擒豹起身晃了晃腰,“是天上那位非给你摁到这个位子上,管我什么事儿?有种你给他说去,我不拦着!想投胎也只管去,我不捣乱。”

    崔珏起身,在偏殿里走来走去,“我还真是想出去看看,要不,咱俩溜出去一会儿?把俩无常喊来当值。”

    韩擒豹头疼地捏眉头,“那俩弄不成,他俩就会打打杀杀、锁人拿命,干行政不称职!交给他俩,出大乱子了回来还是咱俩的事。”

    崔珏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轮班吧咱俩,上回不是弄得好好地?要不是江军、如梅几个都走了、上面没意思,咱俩也不至于都回来。”

    韩擒豹想了想,说:“你先去吧,等回头再回来替我。在这阴森森的鬼地方,我也呆够了,上去透透气、晒晒太阳也好。”

    崔珏高兴了,“嗯嗯嗯,我先去,你等着哈。我啥时候玩儿够了,就立马回来换你。你可别急哈!”

    说着,嘀咕了一句:“明儿个上面过八月十五呢。吴刚不是请你上天去喝酒?你回来给我带点儿桂花酒哈。再敢跟以前一样乱掺水,哼,我饶不了你。”

0311 兵哥哥来信了

    韩擒豹摆手,“要滚就快点儿,等我后悔了,当值的就是你了!哦,对了,八月十五多吃点儿,算是替我吃的。顶 点 X 23 U S别说,那丫头讨厌归讨厌,厨艺还是不错的。”

    “还有,你上去了,提点提点她,别整天多管闲事!天天有鬼过来击鼓鸣冤地告她,她乐此不疲,我还厌烦透顶了呢!”

    崔珏满口答应,抬头看了一眼,“咦,贤良跟富贵回来了。噢哟,她家弄大事儿呢,看看,满院子都是人,还真是热闹。”

    走了两步,转头看韩擒豹一个人坐着看文件,摸摸鼻子,“看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我还不落忍。要不,你先去,等过年了我去?”

    韩擒豹挑眉,“别假惺惺了。谁不知道现在上面是最美的季节?秋高气爽、吃食丰富,要啥有啥。过年了,天寒地冻地,半个月也不一定见到太阳。所以,好事儿让给你,过年了不忙的话,嗯,我上去住一个月!”

    崔珏瞪眼,“哈,住一个月?今年过年,她家肯定好吃好喝。说是为了我好,其实,你早就算计清楚了。还大将军呢,满腹战略战术,就用来算计几顿饭?出息!”嘀嘀咕咕地走了。

    韩擒豹不理他,低头看自己的文件,其实心思早跑到上边去了。

    ......

    傍黑如梅回到家,看见俩哥跟崔珏都回来了,这一喜真是非同小可,“你们都回来啦?咦,怎么不见韩擒豹?”

    被点到名的某人抬头看着上边,站起来......还是坐了下去,哎,算了,还是赶紧处理完这些,天上喝酒去!

    ......

    晚上自然很丰盛,家里得了砖钱,手头宽裕了许多。一两个月建窑摔砖的,恁多工人,可没少发钱。

    窑上又置办了不少家伙事儿,也花了不少钱,还有家里盖西屋用的檩子、大梁,都是花钱买的木头,家里没有啥能用的木材呢。

    所以,这一阵子确实手紧了些。不过,后面公社结账只要及时,便不怕啦。攒到一百块就结一次,快得很。

    而且,粮店那边也问清楚,让过了八月十五就送砖呢,说地基这就破土动工。只要两处结账,家里的钱就宽裕了。

    发工钱、买材料花不完,家里就会有结余。那个时候,才算真正赚到钱了呢。

    所以,这个八月节,除了韩擒豹没来、有些遗憾以外,过得真是圆满得不能再圆满了。

    何况,傍黑的时候,邮递员还送来了江军的信,又是一大喜事。

    如梅藏到屋里偷偷看信。说实话,有些失望。

    以为会说些甜言蜜语啥的,竟然没有!除了问候了几句自己跟家里、窑上,就是干巴巴地汇报他的工作啊、训练啊。

    哎,真不浪漫!而且,看样子,好像还没有收到自己给他寄的信。

    如梅便不打算给他回信了,不过,明天去江家,自然是要说的。

    崔珏见如梅一脸失望地出来了,低头闷笑。

    哈,江军跟韩擒豹一样,一介武夫,肯定不会说情话。

    看看吧,小姑娘多失落!哪如我们文人?啧啧啧......

    ps:亲们,以后基本固定凌晨发文!

0312 去婆家

    如梅一大早吃了早饭,就去了靠山村。

    本来就打算不在江军吃饭的,自然要去得早些;要不,赶在返点儿去,显得不懂事,好像就为了吃饭。

    再说了,如梅家一大摊子事儿,也耽误不得。

    如梅娘给准备的礼物不少,今年不是有钱了嘛。

    见屋里收拾东西呢,如全走过来,好奇地问:“都准备点儿啥?我咋看跟以前不一样了。”

    如梅娘一边装一边说:“可不是跟以前的不一样了?咱家不是比以前好了嘛,以前穷的饭都吃不上,拿点馒头粉条儿就是好的啦。”

    “今年可该不一样,看看,有烟有酒有点心,还有给妞子、他小侄子买的衣裳!刚好,满满当当一篮子。”

    走亲戚的礼物,可以说是历年来最高档的。

    实实在在地摁结实了,如梅娘喊如梅:“把床头衣箱里那条新枕巾拿来盖上!”

    等把新枕巾也整整齐齐地拉平、盖好,如梅娘提起篮子,“嗯,还不算太沉。三里路一会儿就到,早去早回,别留那吃饭。”

    如梅笑着说:“我知道啦。我也不喜欢留他家吃饭,人都不熟,就跟妞子能说几句话。”

    说完,如梅挎着篮子一个人走着去了。

    这是规矩,过年本就没去,这个八月十五要是还不去,就有问题了。

    而且,今年江军来过了,江家的人不来如家走亲戚也能说得过去。所以,如梅是必需得走这一趟的。

    8月15这一天走亲戚的也不少,在路上陆陆续续的能看到不少人。蒯着篮子,三五成群的、一个人落单的都有。

    如梅一个人去靠山村,没有一个同路的,倒也不寂寞。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秋天的风吹着、天空上蓝蓝的,鼻端闻着草木的味道......说实话,空气的味道都不一样。

    所以嘛,心情还是很好的。

    地里的小路很多,抄近道更快,不到半个小时,就看见靠山村江军家的房子了。

    他家住的靠里,因为村子小,进村走七八分钟,就到他家院子里了。

    妞子带着小侄子正在门口玩儿,其实也是等着如梅的意思。

    因为昨天分手的时候说好了,今天如梅一大早过来呢。

    全家人也都没干啥,等着呢。

    江民两口子昨儿已经回过娘家了,也在。以后儿子说不定还要靠江军照应,所以,江民两口子也欢迎如梅的到来。

    人家结婚后就要随军的,见面的机会并不是太多,所以,见一次少一次,能处好当然最好。

    江军爸妈对于如梅的到来,也是喜欢的。

    如梅可是自己家的人呢。以前江军不喜欢还定了亲,现在儿子喜欢了,更得对如梅好了。

    如梅跟众人见了礼,妞子倒了水,都坐在院子里说话。

    如梅爹看看如家砖窑的方向,说:“窑厂的大烟囱天天冒着烟,在这都看得见。听说几辆架子车往公社送货,能天天来钱儿不?”

    如梅点头,“不能说天天来钱儿,也差不多了。送一架子车、记一架子车,攒够一百块钱就给结账。前儿个公社刚结来一回,我去领的。公社也是嫌天天结账麻烦。”

0313 哄得都开心

    江家的人都很高兴,江家妈也称赞了一句:“咦,不拖不欠、还真不赖。www.uu234.net照这样,年前还能落不少。”

    这都是明账,瞒着、哭穷也没有什么意思。

    如梅就直说了,“以后这窑是能赚大钱,眼前可别指望。其实细算起来,年前落不下几个,主要是前头俺家花的太多了。”

    “置办了多少家伙事儿?两辆架子车、一批砖瓦模子、劈柴秫秸更是无数......”

    “工人的工钱更厉害。大叔跟江民上回去也看见了,几十个壮劳力呢!干了一俩月,工钱就花了好几百。”

    “几个师傅工钱更高,现在俺家还有三个师傅、管吃管住呢。我爹娘又讲究,逢会就买肉;地里的菜早就不够吃了,都是买。”

    “前几天开窑出砖,更是把家里的猪都杀了。没钱买肉是一回事,家里人都忙得不可开交,也实在没有时间伺候它。”

    “人多,家里的麦子都快吃差不多了。我前几天看看,也就剩了几百斤,过年说不定就得买面吃,开销就更大了。”

    “就这,我大哥二哥还有俩知青,都月把不在家吃饭了。要是都在,天天十几个壮劳力吃饭,哪天都得一锅馍、几斤面!”

    江民两口子相互看了一眼,直咋舌,“要说还真是的,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江军爸妈当然更知道这些。

    都是当家人,家里边吃喝用度、花销多少,不用算,脑子一想就知道大概多少了。

    江军妈嘀咕:“人多自然开销大,现在不见钱,当然着急。以后就好了。”

    江军爸倒说了句公道话,“也是,弄恁大生意,不养几个人那不可能,养人就得给人发钱。所以说,看着进得多、其实出得更多。想落几个钱儿,还得精打细算。”

    如梅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要想赚钱,肯定得到年后了,年前是落不了几个。前几天下雨,俺家漏的都住不了人,堂屋、西屋都漏得哗哗的。”

    “开始盖东屋了,虽说砖瓦是自己的,其他东西可都得买;挖地基、买木头......还有工人的工钱,俺家又不会克扣人,再难,人家的工钱一分不少给。”

    几个人都点头,如梅说:“反正,家里一盖屋,年前就剩不啥钱。我看啊,不借债就是好的。”

    江军妈忙说:“不够了来咱家拿,可别瞒着不说、自己在家受难为。”

    这话是客气话,如梅听着当然暖心;江民两口子就有些不舒服了。

    当然了,这也就是江军妈说的一句大方话,真要来拿还不知道啥情况。

    如家又不傻,江军跟如梅没结婚,两家还不是正经亲家。如家最不愿意来借钱的,估计就是江家了。

    妞子是个小闺女,这种大事儿自然是插不上嘴的,只在一边逗小侄子玩儿,

    如梅却看向妞子,对江军妈说:“婶子,俺家里的长毛兔下了几十个小兔儿、剪的毛也能卖一块钱一斤。伺候好了,也不少挣钱,就是累点儿。”

    “种上麦没事儿了,妞子要是不嫌脏,愿意养兔子挣几个零花钱儿,我就给她送两对儿来。叔、婶子,你俩商量商量。”

0314 还有好事儿

    妞子一喜,猛抬头、眼巴巴地看向父母,“我要养兔子!”

    江民两口子也得了意外之财,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

    唯恐父母不答应,江民忙说:“农村就是这么回事,种上麦子了以后,大半年全家人都在家闲着,那真是一点事儿都没有。顶 点 X 23 U S”

    江民媳妇也忙接话:“可不是嘛,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家伺候孩子,没有一点点进项。”

    妞子也怕爸妈不答应,忙说:“前几天我说了,妈还不赞成。要说,家里不差那几块钱吃饭,但是能多一个进项,总比钱少了好吧?”

    江军爸妈也不傻,早就算过账了。

    以后江军跟如梅结了婚,可就不能一年几百块地往家寄钱了。逢年过节地寄来几十块,估计还得经如梅的手。以后有了孩子,那就更顾不上这边儿了。

    城市里花销大、如梅没工作、再弄个孩子,一家三口子都靠江军一个人的工资,一个月下来,能剩几块?

    所以,他俩结了婚,靠山村的家里倒少了一年二百块。

    没个正经进项的话,过不了两年,江家也就跟村里的邻居们一样,光靠地里产出、沦落为穷人了。

    江军妈想了想,说:“前儿个妞子说了,我没答应,是怕她弄不成,再白搭兔子几条小命。也怕你家那边有啥......”

    如梅忙说:“婶子,看你说哪里去了。别说几个小兔儿,就是吧老兔子给你家送来,也没人说啥。”

    “我要说给你家,我爹娘更高兴。本来就是一家人,计较这些还能成亲戚?婶子,你别多想,俺家是我当家,再说了,现在俺大嫂也走了,一家人干啥也没人心理不痛快。”

    “叔,婶子,你们俩要是同意,过个十天半月让妞子去拿。刚下了没几天,不好伺候,先在俺家养着,大点儿再挪窝。”

    看孩子们都满脸期待地看着自己,江军妈看了一眼江民爸,“你说吧。”

    江军妈精得很。

    这话问的,一来,是把球踢给了男人;二来,是给男人在孩子们面前立威;三呢,自然给媳妇们做个榜样,暗示她们,家里的大事儿最后还得让男人做主!

    江军爸其实是个怕老婆的,见全家人都看向自己,知道是自己表态的时候了。

    把烟头扔脚下踩灭了,咳嗽了一声,沉声说:“梅子说好,自然是不错的。妞子愿意弄就让她喂吧,挣钱不挣钱的,冬天有个事儿干。”

    这就是答应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个个喜笑颜开。

    如梅笑着说:“其实兔子好养,要是不会,忙过这一阵子,妞子天天去俺家跟我学几天就好了。就怕家里冬天没啥吃。俺家倒是种了几分胡萝卜,不嫌远来俺家地里薅也中。”

    妞子眼睛一亮,“我去我去!”

    一家人都无可无不可地点头,江军妈说:“这会子说的怪好,等天冷了,看你能起来不!我可没工夫伺候你那兔子啊。”

    妞子还要辩解、江民媳妇也想说自己能帮着,如梅却又转移了话题。

0315你就会瞎琢磨

    如梅喝了口水,说:“俺家忙,你们也都知道。我出来一趟不容易,该说的都得说完了。又是对你家有利的好事儿,早说早高兴。”

    说着,如梅转眼看着江军爸,说:“叔,我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你能干下来不?江民倒可以。”

    众人一头雾水,妞子嘴快,忙说:“啥事儿啊?梅子姐,你说来听听。”

    如梅转头看了一眼自己家窑厂的方向,对大家说:“叔跟江民一冬天也说闲着,要是不嫌累,就去窑厂干活儿。工钱跟别人一样开,也给家里多个进项。”

    “要是觉得干不下来,或者说不得劲儿,那就当我没说,你俩心里也别有啥疙瘩。我是想着俺家找别人也是找,钱都让别人挣了,不照顾亲戚也说不过去。”

    江民两口子又是眼睛一亮,江军爸也微微点头,却都没来得及说话,江军妈就皱起了眉头。

    看着如梅,江军妈说:“我还真是觉得不大得劲儿,咱两家可是亲家!弄这多不好,别人不说话,我自己心里就过不去。”

    “你们想想,江家给如家干活儿、如家给江家开工钱,在过去,如家就是地主老财、江家就是长工奴仆呀!”

    众人立即都不说话了。

    如梅有些无语,却也没有跟她辩解。

    各人有各人的考虑,要是她家不愿意,自己家当然不好说啥,更不能强求。

    说那些话,其实还是担心,江家见别人挣钱、心里有意见;万一再埋怨如家不照顾江家、生些闲气。

    要是她家自己不愿意,可别说如家没提携江家!

    如梅笑笑,“没啥,俺村里能找着人。我也是看大叔跟江民在家闲着,给他们找个事儿干。要是不去就算了,这会子窑厂也不缺人。”

    江民媳妇捣了一下江民,江民看看如梅、看看爸妈,欲言又止。

    妈拒绝了、爸不说话,自己张口就同意,不是在梅子面前给爸妈没脸吗?

    江民媳妇自然也不敢出声了。

    却暗自打定主意,等如梅走了,再给男人吹枕头风,让他找他亲爸妈缠去!

    干一个冬天,能挣小百十块呢!现在花个钱还得跟婆婆伸手,自己男人能挣,攥手里谁也要不走!想买啥就买啥不说,照顾娘家几个婆婆也不知道!

    见大家都不说话,妞子年轻,立即反驳,“妈,看你说的啥话?咋地主老财都出来了?咱家去窑厂干,你咋不想着这是帮梅子姐家呢?”

    “说啥长工短工,梅子姐能把爱我爸当长工待?我要是梅子姐,就该生气了,一片好心,都让你误会了。妈,你也真是的,就会瞎琢磨!”

    被闺女一通埋怨,江军妈有些尴尬,如梅却微笑着说:“妞子说的也不对。我咋会生气?我一点儿没生气,就是这么提一句,干不干的都没啥。”

    不想纠缠这个问题,如梅立即就转移了话题,说:“哦,对了。我爹娘还让问呢,你家要砖瓦不?第一窑没有了,第二窑正烧着呢,不过十天半月就出来了。你家不管用多少,只管去拉!”

0316 大姑子来了

    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江军爸妈早就有意弄些砖瓦过来。顶 点 X 23 U S

    不说盖新屋,家里堂屋的瓦早该补补换换了。要是多了,当然想盖上东屋,谁会嫌家业多呢?

    自然,漂亮话还要说的;说是儿媳妇,到底没过门。

    “咱家也不急,窑上有剩下的、不好卖的砖瓦,江民去拉一架子车,该收拾的地方是不少。”

    如梅笑着说:“一架子车够干啥的?不好的也是卖给别人,咱自己家用,当然留最好的。只管提前说,一窑一万多砖瓦,谁要也不会一下子拉完,你们只管去就好了。”

    江军爸妈相互看了一眼,两口子多年夫妻,默契还是有的。

    江军爸咳嗽了一声,见大家都看过来,说:“修修补补倒也用不了几块砖,就是想盖个东屋。军儿三两年来一回,也不能没地方住。”

    说着,看了看家里的院子,“要说,你俩也住不了几天。就是,结婚也没个正经地方,我心里还过意不去。想着,还是盖三间新屋。”

    江军妈接过话头儿,也说了两句:“结婚洞房呢,住破房、烂屋子,不好看不说,也怕不吉利。年前年后的,把东屋盖起来,明年你俩办事儿有个新屋,两家都喜欢。”

    听见给如梅盖屋,江民夫妻有一刹那的不舒服,很快却又高兴了。

    给江军盖十间八间,他也不会回来住;转业回来,也是在县城上班,公家能不给他分房子?

    新屋盖这院里又搬不走,他俩不回家,院子、房子早晚都是自己的。青砖瓦房盖得结实、几十年不坏,自己儿子娶媳妇的屋都有了!

    两口子心里喜欢,都眼巴巴地看着爸妈。

    希望他俩真能从如家弄来砖瓦,而且,听如梅话音儿,砖瓦白给、不要钱!

    如梅心里也没有不舒服。

    江军爸说为了自己跟江军结婚盖房子,其实这房子自己也带不走,一辈子还不知道能住几天,自然是给江民留下的。

    所以说,这房子是借自己的名头,给江家置办家业呢。不过,也没啥。

    自己家受江军恩惠多了,别的不说,打井的钱、种兔的钱,也差不多够三间屋的砖瓦钱了。

    所以,江军爸即便没有这冠冕堂皇的说辞,如梅也是要白给的。况且,自己爹娘也早就说过了要送。

    如梅说:“我回去让孟师傅算算,三间东屋需要多少砖瓦,给咱家留出来,啥时候使、啥时候拉。”

    江军妈忙说:“不耽误卖就好。到时候我把钱备好,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如梅摇头,“我说了,这砖瓦不要钱。江军帮俺家够多了,自己家窑厂出的、咱自己家用,收钱像啥?只管去拉。”

    事情说完了,如梅便要走,“叔、婶子,我不在家,我娘一个人做几十个人的饭菜,可忙不过来。我这就回家了,以后闲了再来!”

    众人倒是诚心诚意留如梅吃饭,还是妞子说:“梅子姐昨儿说了,今儿来咱家不吃饭,她家真忙得很。”

    正客套,就听见一阵自行车铃铛响。

    江民转头一看,高兴得说:“咦,大伟跟江英来了!”

    ps:亲们,中午继续哈!

0317 谁想去当工人?

    众人都忙招呼,如梅自然也不好再说走。www.uu234.net昨儿刚见过,也得说几句话。非要走,还以为自己有啥意见。

    如梅上前,从大杠小车座上抱下江英的孩子,亲了一口,“叫姨姨。”

    江英把东西拿出来,丁大伟则把自行车支好,江民夫妻也过来说话。

    如梅也抱着孩子坐下来,说:“我正要走呢,你们正好来了。”

    江英是来走亲戚的,忙说:“走啥,吃了饭再走。”

    江军妈一边给外孙子擦鼻涕,一边抱怨:“昨儿个妞子还说,孩子感冒、你仨不来了。走亲戚有啥当紧?把孩子拉出来吹风,看这鼻涕,淌到嘴里去了!”

    江民也说:“等孩子好了再来也一样。”

    江英跟江民是双胞胎,是妹妹,听这话,忙说,“二哥,我急着来,也是有好事儿给家里说。”

    众人听见有好事儿,忙都看过来,“啥好事儿?”

    丁大伟给岳父和大舅哥点上了眼,便接过话来,“俺机械厂找工人呢。我家那边是一个人没有的,咱家这儿你们看看,又是二哥愿意去,倒也能去。我能弄个指标,就是不吃商品粮,还是农村户口!”

    众人一听,倒也高兴,江军爸立即表态,“能去当工人,当然是好事儿,不吃商品粮咱也愿意。”

    说着话,忙看向江军妈,“你的意思是啥?要是能办成,让江民去不?”

    如梅哄着孩子听着一家人说话,并不插嘴。

    自己没过门,自然不好表态。

    再说了,现在来看,当工人当然是个好事儿;可是,过不了几年,国家级改革开放了。

    机械厂日子或许不太好过,工资不高的话,其实还不如下海做生意。

    当然了,如梅是不会触霉头的,一家人都正高兴呢,自己上前泼冷水,多不好。

    见全家人都高兴,江英自然也喜欢,说:“二哥也中、妞子也中,我看倒是二哥去最好。机械厂都是出力的活儿,还是男人干着正合适。妞子去了,也弄不到办公室坐着,我看还不如不去。”

    女人当工人的不是没有,就是车间里,感觉不是小姑娘该去的地方;不过,妞子就是个初中毕业,没技术。

    想坐办公室也没恁硬的关系,丁大伟是个保卫处的副处长,也没多大靠山;想弄个正式指标很难,所以,有个能当工人的指标,就算不错了。

    江军妈其实有些犹豫,“指标是个好东西,可不能丢了。江民去不去的,都不能让给别人。要说他去倒是合适,就是家里这一摊子......”

    江民媳妇当然高兴了,“去吧,家里一摊子能有啥?咱们几个在家还能弄不成?不都是男人在城里上班,女人孩子在家种地?”

    这种情况普遍得很,全家都在城里的,女人也一样没工作,还不如在家种地,还能挣几个工分。

    要是让妞子去,可就糟蹋指标了。过几年她结了婚,跟江家还有个啥关系?自己男人是工人,那又不一样。

    江民媳妇想得不错。

0318 各有想法

    其实,江家爸妈也是这种想法。m.www.uu234.net

    不是不疼闺女,说到底早晚是别人家的人。江英找了丁大伟,是个孤儿,能把江家当自己家,妞子可不就一定了。

    所以,能当工人,自然是先让江民去。

    想想吧,两个儿子,一个是军官、一个是工人、大女婿也是工人......有这三个人在,小女婿也不会太差了。

    所以,江家以后可就真是青山公社头一份了呢!

    见众人都是欢呼雀跃的,妞子有些不高兴。

    其实,谁爱在家种地、当泥腿子?要是能去城里当工人,当然是最好的了。以后也找个工人,住到城市里,想想都是荣光得很。

    江民说:“就是怕干不好。”

    如梅看向妞子,见小姑子果然脸色不好看,心里暗笑。

    再老实的孩子也会给自己打算,一听有利益的事儿,马上家里就要起矛盾了呢。看看吧,这就是人性!

    江军爸妈不是没看见小闺女的脸色,但是儿子跟闺女一比,当然是拍在第一位的。

    江军爸是一家之主,此时听江民的意思是要去,忙问:“大伟,江民去了,一个月能领多少钱?”

    丁大伟说:“刚去还是临时工,当然要少点儿。十五块左右,要是干时间长了,肯定要调级涨工资。明后年就得涨到二十了。”

    如梅低头,不敢让笑意出现在脸上。要是让大家看出来自己笑话工人一个月十五块钱,多不好。没看全家人都正高兴呢。

    江民爸妈也有些傻眼,“可不多啊。”

    说完,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如梅。

    如梅自然不抬头,只顾着怀里的孩子,假装没听见这边说话。

    江家可是早就听说了,如家窑厂给金柱那个半大孩子还一个月十五块呢。

    听说窑匠孟师傅几个,都是一个月三十、还管吃管住。

    江军妈便有些急,“江民一个大男人,一个月跑来跑去地才十五块?两年才给涨五块钱?”

    江英忙说:“妈,看你说的话。大伟营级干部转业,在厂里还是中层干部,一个月才三十,临时工你还想要多少?”

    江民两口子也有些傻眼,相互看了一眼,心说:“还不如去如家窑厂干呢!”

    离家近、又有亲戚照顾,家里地里啥也不耽误,冬天上冻不用干、伏天太热也不用干,比天天几十里路跑着上班可舒服多了,就是不如当工人说出去体面罢了。

    江军爸妈其实也是这个心思,就是丁大伟当个好事儿说了,家里都不去,倒辜负了他一片好心。

    如梅见大家都不说话,终于抬手问了一句:“江英,你怎么没招工?”

    江英抬手给孩子擦擦鼻涕,“我上班了,谁看孩子?整占一个人还伺候不好呢,三天两头害病,能愁死个人。以后你就知道了!”

    如梅见一家人犹豫不决,知道还得商量呢,便要走,“你们说话吧,我可真的走了。到家就得做晌午饭,耽误不得。”

    众人挽留不住,江军妈把篮子里装了点儿点心啥的,让妞子送如梅走了。

    如梅看妞子兴致不高,笑笑,‘妞子,是不是想去城里上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050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 作者:呢喃燕语所写的《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为转载作品,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介绍:
重生七十年代,衣食无着、要啥没啥。如梅拍桌:“女人当自强、发家不靠郎。”某首长鹰眸微眯、眼神危险,“我堂堂军长,你还指望不上?!”如梅挑眉,“我有阴阳眼,首长靠边站!”推荐我的完结文《农媳翻身:军长请走开》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