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TXT下载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全文阅读

作者:呢喃燕语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txt下载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0905 感恩

    桂英喜滋滋地说:“以前家里有存款,这一个月我也赚了四十多块。m.www.uu234.net你看看,总共九十三块,这是我记的账单子。”

    曹大海一边看账一边很吃惊地说:“真挣了四十多?我的个乖乖,赶上个连级干部了!比地方上的工人还高呢,就是太辛苦了些。”

    “按照这速度,加上我下个月的工资,一下子就够买自行车的钱了,要是能够下个月顺利拿到票,9月份开学能买到自行车,咱家里可真是添了个大件儿,比啥都强。”

    桂英一拍手,“那是当然,多实用啊。我想买个二八大杠的,那样的结实。儿子坐在前面,后面带上两筐,我一个人骑着来回,没问题!”

    “如梅钱挣了不少钱,也没听说她要买自行车,我估计呀,可能是用不着。要不,她家可不缺钱。上回还给我说,买自行车要是钱不够,她借给我,怕耽误了。”

    ......

    兰花跟汪铁栓也在家里说话呢,“我这个工作倒是比桂英的还轻松些,就是没她挣得多,我在这算了算,桂英这个月估计能挣四五十块。”

    “我天天那么累才挣30块,但是能看孩子、也不用受那么大的罪,两相一比较,我心里就舒服多了。要不,我还想给如梅说,我也起豆芽去卖了。”

    “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咱也不给桂英抢地盘儿。就是孩子没人看,才三岁,一会儿吃一会儿喝、一会睡觉一会解手了,没人伺候还真是不行。”

    汪铁栓说:“你就别眼高手低了,我现在一个月小百十块,你再能挣三四十块钱,一个月下来也不少,以后家里的人也都不咋跟咱伸手要钱了。”

    “我父亲去世了。弟弟妹妹也大了,都能自己挣工分,以后咱家的日子会很快就好起来的。听说桂英嫂子要买自行车呢,是真的吗?”

    兰花点头,“是真的,我亲耳听见的。还是如梅先起的头,让桂英买辆自行车,来回带东西也方便。说,去的时候卖豆芽,回来的时候买豆子再卖给她、两头赚钱。”

    “我看等下个月,桂英赚的钱就更多了,等自行车买来,就更厉害了,一个月能赚六七十块呢。顶上一个副营长了,你不信吧?”

    汪铁栓果然吃了一惊,“哎呦,还真是的。这可不得了,怪不得桂英嫂子那么大劲儿呢。咱别跟她比,她孩子大了,咱家还是离不开。”

    “嗯,我知道。”兰花不傻,“人家如梅能让我去跟着她干不受罪的活儿,就是照顾咱家了。我哪能突然扔了这一摊子走喽?”

    ......

    如梅的生意逐渐稳定住了,隔一星期就给二团食堂送去五十斤黄豆芽、有的时候会要绿豆芽,不过这个就得提前说。

    要不,如梅不会发那么多,绿豆贵些,不大好买。

    桂英在丁家寨逢会必赶,不逢会的日子就一大早背上几十斤豆芽,沿路吆喝着附近庄子转悠。

    到中午准时回来给豆豆做饭,卖不完的也不贱卖,就原样儿背回来。

0905 金玉良言

    这还是如梅教出来的法子。顶 点 X 23 U S

    她说:“你一到中午就降价,这样的话不好。大家知道了这个规律,他上午不买,就等着你中午降价再买。”

    “这样子,长期以来养成这个习惯,你不降价他就不买了。咱们要的是利润,可不能这样随便降价,卖不完再背回来,挺着不降。”

    “时间长了、他们知道了,也没啥盼头儿。一大早该买的就买了,不会硬拖着你等到中午。”

    就跟现代的超市一样,有些老头老太太,就是等到晚上9点左右,超市要关门、打折了,扑过去买青菜。

    虽然有点蔫儿,回家洗洗摘摘,第二天一样当好菜吃。但是价钱就比上午刚送过来的时候,便宜一半多!

    “咱这是小本生意,赚的就是个辛苦钱儿,不能随便降价。否则,最后吃亏的是你自己。等以后你想把价钱提上来,他们就要骂你!”

    这些都是金玉良言,没真正干过生意的人是总结不出来的。

    桂英很感激,“我记住了!”

    三个女人把如梅家的豆芽生意支棱得红红火火,一个月下来都挣了不少钱。

    给兰花发了30块钱的工资,如梅关上门,自己一个人在家算账。

    记账是如梅一个人,江军不管的。

    看看收入支出,比较一下利润、成本,如梅松了一口气。

    果然跟自己想象得差不多,发豆芽挺赚钱,差不多要有七八倍的利润呢。

    当然了,主要是因为没有租金、不要水电费,就是兰花一个人的工资、豆子采购支出,其他都是微乎其微、忽略不计的。

    算起来也简单,一个筐里放三斤豆子,十个塑料筐,就是30斤黄豆,能做300斤出来。

    天气热,四天就能出一茬。一个月下来,就是七茬,那就是2100斤豆芽。

    市面上一斤豆芽卖两毛钱,如梅八折给她们,就落340块。

    这个时候的黄豆跟豆芽的价钱其实差不多,收购价基本上也是维持在一斤一毛八、两毛左右。

    一次用豆子30斤,七次用豆子210斤,按一斤两毛钱,就是42块钱。加上兰花的工资30,一个月成本支出就是七十。

    340的毛利扣掉70块的成本,如梅一个月能净赚270!比江军这个副团长的工资正好多一倍!

    这是全按黄豆算的,绿豆芽儿利大,搭配一部分绿豆芽儿,,如梅一个月其实能净赚300多!

    晚上回来,如梅细细给江军算了账。

    江军无力吐槽,搂着如梅吧唧吧唧亲,“坏丫头,要打击死我啊!”

    如梅咯咯直笑,“别呀,大团长,我真不是要打击你的工作积极性呀,咱们是贡献不同。”

    “你保家卫国,我是为了老百姓一口饭。没有你们军人保家卫国,我们别说吃豆芽馒头,土也吃不上啊。”

    “再说了,一个月300块钱算什么啊。我们家一个月挣的,可比这多多了!”

    现在就是个刚开始,等到以后真正改革开放了,经济社会,街边儿卖茶叶蛋的老奶奶,都比在高级研究所里的科学家弄导弹还要赚钱呢。

    要不,怎么会说:“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呢!

    ps:工资低到无力吐槽......求订阅。明天见!

0906 秦夫人来了

    有什么办法?这就是经济社会,体脑倒挂严重得很,后来才慢慢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

    即便是这样,门口摊煎饼的大妈月入3万,多少高级白领、海归博士一个月还不到3万呢!

    ......

    江军说:“嗯,你说的对。岗位不同、贡献不同,都干一样的工作,社会还怎么发展。”

    如梅看着屋里的摆设,说:“咱家的票也攒下不少了,哪天进城一趟,该买的买了。我看咱家也该攒点儿钱,我想着以后是不是要在市区买套房子,以后孩子上学什么的多方便。”

    江军皱眉,“搬家?”

    如梅说:“孩子马上就两岁了,你不打算他上学的事儿吗?我看桂英都去找过学校了,听说是部队子弟人家才收的。”

    “这个好像有对口的学校吧,我还不太清楚,孩子上学咋还得五年。放心吧,五年内我一定给你混个院子,搬到市里去。”

    如梅高兴了,“师长们的院子都在市里面吗?要是那样的话可真是太好了,不仅孩子上学方便,水电还能接着免费用。”

    “我还能接着干我的小生意,要是真在市区自己家买了房子,可不一定有这条件好了。哪里也不会让你随便水电煤气的乱用。”

    江军说:“院子里条件很好,全都免费用,还有自来水、厕所,房间也有五六个,够你随便住了。”

    如梅笑着说:“好啊,我可等着了啊,别让我失望。这几年就还在这山窝窝里住着吧,我还真是住出感情了。除了进城有点儿远,别的没毛病。”

    两口子说着闲话,就听见外面有人喊:“如梅?”

    听声音是秦夫人?如梅忙起身开门,果然是秦夫人,“嫂子进来坐吧。”

    秦夫人笑吟吟地进来了,“江团长也回来了,牛牛玩儿啥呢?”招呼过便坐下了。

    如梅给倒水拿瓜子儿啥的,秦夫人忙说:“我坐会儿就走。有个事儿我想着还是晚上还说安静,就是你家卖豆芽儿的事儿。”

    如梅跟江军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些警惕,不知道她刚才说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秦夫人接着说:“其实也没啥,我听说兰花跟桂英两个人跟着你,都挣了不少钱?院子里沸沸扬扬的,说啥的都有。”

    如梅皱眉,“嫂子,有啥你只管说,咱们谁跟谁?都是自己人,你说啥我都不会生气。有啥要求了也只管提,看看我能办到的,也都答应。”

    秦夫人便有些忸怩,说:“我也是听她们说。你们几个挣了多少多少钱,一个一个,心里都嫉妒得跟啥似的。”

    “我可不是那样的人。都是兄弟姐妹,听见你们挣钱,咱应该跟着高兴才对,你说是不是?”

    如梅便隐隐知道她的意思了,点头,“嗯,是这话。我这生意是带不了几个人,不过,安排一两个还是没问题的。”

    “嫂子不怕你笑话,对于这个摊子,其实我的打算还是不少的。兰花吧,孩子小离不开,屋里我们两个人也就够了,家里是不可能再招人了。”

0907 劝说

    “丁家寨的会已经交给桂英了。www.uu234.net她两天赶一个会,其他时间嘛,就是遛乡卖。这个生意她干不了多久,过了夏天,她就得挪到城里的市场去。”

    “她家豆豆开学就得上学,以后她的摊子就搬到市里去了。丁家寨跟遛乡,这边儿就得换人。”

    “还有就是进货,以前也是她往家捎,我这边黄豆、绿豆都不能缺。我也出不去,你看哪有时间逛?遛乡买豆子,就得派个人给我买。”

    “所以说,这边的也可以分成两个人,一个人专管卖,一个人专管买,遛乡的话,那也可以分成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省得一个人太辛苦,这么大的地面还转不过来。就是豆芽儿得背着呢,估计走不太远。你看桂英,这么年轻,背着一袋子豆芽、几十斤,最多也就转一个上午。”

    “下午就得在家睡觉休息。要不,连轴转谁也受不了。她不是托人买自行车了吗?为了啥?就是这个呀。”

    秦夫人果然吃了一惊,“哦,桂英家要买自行车了呀?”

    这可是大件儿,自己家跟李政委家都没有呢,说起来也是用不着。

    女人不出门、男人有车、孩子不在身边......弄个自行车也没多大用。但是,家里没有就是没有......

    秦夫人忙问:“桂英还真是赚不少钱,辛苦不辛苦的,也没白忙活。你看看,自行车的钱不是就有了?”

    如梅笑笑,“也不都是卖豆芽挣的吧?刚干了俩月,没赚那么多。她家肯定有点积蓄,他们家比兰花家强。”

    说着,如梅看着秦夫人,“嫂子要是不嫌辛苦,也跟着桂英试试?”

    秦夫人吞吞吐吐地,“我一把年纪了,还洋兴啥呀?挣钱不挣钱的,家里不差那几个钱,也是想着在家怪无聊的。”

    如梅看了江军一眼,“江军,你上回不是说,要给政委提提‘大院里办幼儿园’的事儿?你问了吗?”

    秦夫人又是吃了一惊,“咱们要办幼儿园了?”

    江军说:“就是如梅提了一句,说‘这一干生意,这几家的孩子没人管了,院里要是有个幼儿园就好了。’”

    “我想着哪天给李政委说一声,前几天提了提,他回话说‘这得开会讨论,哪能一句话就定了?场地不说,谁来教?’”

    “孩子们出了事怎么办?现在各家看着各家的,有啥事儿都是自己担待。一开了幼儿园,那可就不一样了。”

    “还有家属们的工资,部队怎么出?出多少?这都是问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我看年会该当个事儿讨论讨论。”

    “年轻军官们多、孩子们都不到上学年龄,听说有人看孩子,都挺高兴的。说‘孩子们光疯跑也不是个事儿,学点儿规矩也好’。我看支持得多,能成。”

    如梅笑着对秦夫人说,:“嫂子,你看,要是能开个幼儿园,你们这年龄呀,看孩子是最好的,不急不躁的。”

    “年轻媳妇们看孩子就爱着急,搞不好把孩子们吵一顿。昨儿个我还吼我们家儿子呢,孩子委屈得很,眼泪汪汪地跑了。”

0908 大生意来了

    秦夫人也听出来了,如梅是想劝着自己去幼儿园,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www.uu234.net来如梅这里,倒是马上就能见着钱。

    幼儿园?年前还不知道有影儿没?万一转业,说不定自己就跟着回家了,哪能等到去幼儿园挣钱?

    见秦夫人犹豫,如梅笑笑,“幼儿园倒是个好事儿,就是领导们商量来商量去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倒是我这边来钱快。”

    “嫂子,你回家跟领导商量商量,看他要是舍得你受苦,就起豆芽卖去。比在会上守摊子挣钱,就是辛苦些。”

    秦夫人忙笑,“哎呦,我干个啥呀,就是过来说说话。好了,你小两口说话吧,我走了。也不知道俺家领导回来了没有,天天忙得不像样儿,我能出去干啥?”

    说着,便要走。俩人起身给送到门口,看着她走了,才回屋。

    孩子都已经趴在沙发上、撅着小屁股睡着了。大人说话,小孩子最感觉没意思。

    两口子洗漱完毕上了床,如梅问:“你看她啥意思?会来不?”

    江军想了一下,“估计会来。我想着是这个意思,秦团长可能也知道要转业了。回地方想要安置个好位置,是要活动的。”

    “不得出点儿钱?或许是感觉钱紧张了吧?要不,也是看桂英跟兰花挣到钱了,才下定决心的。”

    如梅笑笑,“那我就等着吧。要是他能把别的团的食堂也拿下,我倒要高兴呢。遛乡赶会这样的事儿,只怕她不会去。”

    果然,不过三天,秦夫人就笑吟吟地过来了。

    “我那天回家一说,俺家领导就把我吵了一顿。说我不知道享福,要背豆芽儿卖去!守着部队恁多吃人菜、哪个食堂隔三差五的不得要个几十斤,还费恁大劲!”

    “这边,二团的食堂已经要罢了。他也不知道给谁说了,一团还有三团的食堂都要来进豆芽儿呢。我说我给如梅说去,以后也不去卖了,三家食堂都要完了,我还去哪起货?”

    如梅挑眉,“看嫂子你说的。一团跟三团是你联系的,自然就是是卖出去的。我还是老价钱,跟桂英一样,不偏不向,都是八折优惠。”

    “你从我这拉了,给一团三团送去,让他们给你结账就好。赚多赚少都是你的、咋结账也是你们商量,我这里只管批发。”

    秦夫人这下高兴了,还说:“看你说的,都是部队食堂,我还查一杆子干啥?你捎带这送就好了。”

    如梅心里嫌她嗦,却不能不抽时间陪她说话,只说:“别呀,嫂子也知道,亲兄弟明算账这话,平时咱是兄弟姐妹,生意上咱就该是啥是啥。”

    “明儿个就出一茬。我把你要的两家食堂的货先留出来,剩下的再说零卖。桂英那边也没个数,自然先紧着你。第一回给人家食堂送,不敢不够数。”

    “二团食堂的我也先不说。嫂子,你问清楚了,这回俩食堂能要多少?”

    秦夫人忙说:“俺家老秦问了,说一团跟三团人数多,又是关系,照顾,一家都要四五十斤呢。两家给他们送一百斤吧,也好算账。”

0909 到货

    如梅点天,“好的,二团其实也是五十斤。我每一茬都弄满筐了,就是三百斤左右,一百多斤也够桂英卖两天的了。天热,四天就出一茬。”

    秦夫人见如梅果然上道,心下高兴的同时,还有些不好意思,说:“二团的别不够啊?”

    如梅说:“够了。三个食堂一百五十斤,还剩下一半呢。你怎么送去?还是他们过来拉?”

    秦夫人脸一红,“我给他们送去吧,要不,用公家的车也怕俺家领导犯错误。”

    如梅是帮不上多大忙的了,说:“你一个人弄不动,我看还是找个人的好。要不,就得多跑好几趟。”

    找战士帮忙怕犯错误、找家属们就得给人家辛苦费,秦夫人决定自己送去,“别管了。我在家闲着也是无聊,一趟趟送吧,不耽误他们做饭就好了。”

    兰花当然很羡慕,回家就给汪铁栓嘀咕,“你看看,当官就是好。桂英辛辛苦苦背着、吆喝着,一天卖几十斤,就累得不成。”

    “你看看秦夫人,秦团长一句话的事儿,就联系好了一团跟三团两个食堂,一下子就卖一百斤!”

    汪铁栓好奇得问:“能赚多少钱?看你羡慕得口水都出来了?”

    兰花掰着手指头算账,“她是一毛六进、两毛卖,一斤赚四分。十斤赚四毛、一百斤就是四块!一个月卖七茬,就是四七二十八块,赶上我工资了。”

    兰花酸溜溜地说:“你看看,我辛辛苦苦干一个月,才挣三十。所以说,做工不如干生意!”

    汪铁栓也傻了眼,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摸着兰花的手,“我可没有这本事给你也联系食堂去。”

    兰花忙说:“谁说让你联系食堂?没看江军是副团长呢,不就联系了你们二团?如梅的生意,他都没去一团三团开口,我会逼着你去?就是这么感慨一下喽。”

    .......

    转眼就到了秋季开学,桂英家的自行车还真是买过来了!

    崭新的一辆“大金鹿”,被曹大海得意地骑到了大院里,“叮铃铃”铃铛一响,把全大院儿的人都给吸引过来了。

    “我的天爷,真是买了辆自行车啊。这得多少钱啊?”

    “在哪弄的票?曹大海,本事不小啊。团长政委家都没有呢,你可弄一辆骑上了?”

    桂英“蹭”地一下就从屋里窜出来了,两手都是面,正要蒸馍呢,听见铃铛响,哪里按捺得住?

    没有谁比她更渴望这辆自行车的到来,卖菜送孩子,天天挤车,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啊。

    如梅也来看热闹,桂英激动地说:“如梅,当时亏得听你的,要不,真是干不下去了!”

    立即把剂子拾掇到锅里,让曹大海看锅,蒸馍、熬稀饭,自己推着车子直奔小操场,学车子啊。

    如梅看着桂英风风火火地样子,不由得笑了,说:“有了自行车,她可就长了翅膀了。”

    兰花一脸羡慕地看着桂英跟自行车,嘀咕,“等有钱了,我家也买一辆!”

    如梅怕拍兰花的胳膊,“快啦!”

0910 扩大规模

    是啊,国家经济发展了,不仅有钱了、东西也多了,供应上明显比前两年丰富得多。m.www.uu234.net

    别的不说,就说吃的、穿的,虽然还要票,但是明显不用排队等了!

    而且,钟表已经很容易买到了,这不,上个星期天如梅进城就买了个闹钟。

    上面是个小鸡叨米的图案,把牛牛高兴得,走到哪掂到哪,炫耀了一个星期,热乎劲儿还没下去呢!

    上个星期天进城,不是为了逛街,其实,是去找机械厂。

    如梅打算扩大生产了,要再去订一个豆芽机,原来的那个豆芽机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两开门的柜子。

    现在呢,因为有了三个团部食堂固定要货,每一茬剩下的不过百十斤。桂英被到城里的集贸市场,有多少卖多少,都没有豆芽遛乡卖了。

    现在,桂英也买了自行车,一天就可以围着云州城转一圈、几十公里的路,市场范围规模扩大。

    所以,下午可以卖的豆芽更多。说不定,一茬豆芽出来,两天就要卖完,跟不上趟了。

    这么好干又稳赚的生意,如梅是不会让它不够卖的。

    而且,秋收就要到了,黄豆马上就要下来。大批的货源有了,市场空缺等货,自己不扩大生产、赶紧赚钱还等什么呢?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秋冬季节到来啦,因为屋里的温度低,出一茬豆芽可能会六七天。所以产量低了,一台机器有点供不应求。

    秋冬季节,只有白菜萝卜供应,豆芽豆腐之类的菜特别受欢迎。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也是一个很有营养的菜。

    年前吃食生意还是比较火的,过年呢,乡下人自己发,城里人谁家不储存十斤八斤的黄豆芽儿?

    过年的时候跟大骨头、海带烀上一锅,放在大盆里。冬天早上不想做饭,挖出来几勺在锅里、馏上馍,一会儿就好。一人一大碗,特别好吃。

    所以说,如梅打算再定做一台豆芽机。

    兴冲冲地找到了机械厂,给他们反馈了上一台豆芽机的使用情况,“很好,用了两个月,没有一点儿问题。我把图纸又拿来了,想再做一台。”

    技术员和厂长一听也很高兴,很痛快的答应:“这台价钱照旧,依然是400块钱、一个月交货。”

    做的跟上一台一模一样,两台靠在墙角,也不占太多地方,跟个四开门衣柜一样。

    回家给江军一说,江军傻了眼,“好啊,你还越干越大了,不嫌累呀?大冬天那么冷,水都冰凉凉,天天两手泡在水里,冻着了怎么办?雇别人!不许你下手!”

    如梅知道男人是心疼自己,娇嗔着说:“看你说的,我不会烧热水啊。”

    “那也不行!”江军霸道地把如梅圈在怀里,“我明儿个直接给你派人过来,看你好意思赶人家不!”

    如梅也傻了眼,“这么不讲理啊?”

    “嗯,就是如此不讲理,谁让你不听话的。”江军点点如梅的鼻子,“雇人,随便你雇谁,一团三团的家属也行,不一定非得是我二团的。”

    ps:中午见。

0911 招人

    “你跟谁说得来就找谁,别委屈了自己,你以后也好管。m.www.uu234.net反正不许你沾水、碰那些豆芽。冬天有多冷,以为我不知道?豆芽都要结冰呢!”

    如梅嘟着嘴抗议,“切,厨房烧着炉子呢,哪里会结冰?夸张得很!”

    江军还硬气起来了,“不行就是不行,你要是敢不听,我把你送老家去。让贤良看着你在家享福吧,不许干活儿!别拉我,这就给你们收拾行李去!”

    “切!就会吓唬人!”如梅冷哼,扑过来抱住江军的腰,“不走!”

    胖小子牛牛“蹬蹬蹬”跑过来,抱住俩人的腿,奶声奶气地抬头大吼:“我也要抱抱!”

    ......

    事情跟如梅估计的一模一样,果然,桂英有了自行车,就把生意扩大到了全市区!

    早上带上一袋子豆芽,把豆豆送到学校,就去集市上摆摊子;不到中午就卖完了,娘儿俩一起回家。

    晌午吃了饭,来如梅这里再弄一袋子,把孩子送去学校,就自己骑着车子溜街卖,各大单位家属院都让进。

    转了三五个家属院,就卖差不多了,哪天说不定碰到个食堂要货的,一下子就卖光了呢。

    如梅也很高兴,“看看,我说什么?有个自行车大不一样吧?”

    桂英高兴得喜笑颜开,“那是那是,比以前省劲儿多了。车子一蹬、黄金万两!哈哈哈......”

    桂英的生意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儿,如梅开始物色人选。

    第一个就是要在家里干的,等新豆芽机来了,自己跟兰花两个人吃不消,必须增加一个。

    还有就是在丁家寨赶会出摊子的,也得增加一个。要是她不愿意遛乡卖,还可以再找一个遛乡卖的,灵活嘛,可去可不去。

    这样子的话,自己的豆芽儿生意就是六个人了。

    自己一个、兰花桂英她两个、秦夫人一个、丁家寨一个、遛乡的一个......

    嗯,算是个不小的单位了,哈哈哈......

    如梅没有傻乎乎地把风声放出去,跟江军商量了一下,便初步定了几个人。

    “还优先照顾你手下的干部家属吧,有好事儿当然要照顾自己人,对你工作有帮助啊。”

    江军同意,“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嘛。”

    如梅说:“年轻些的都带着孩子,几家都忙起来的话,起码家里有四个孩子没人管。是不是要再找个人,把这几个孩子给看起来?”

    “冬天了,不能再任由他们在院子里疯跑,到处天寒地冻的,孩子们感冒伤风的机会大大增加,万一哪个病了,都是事儿。

    “上回兰花家的小宝儿冻着了,到现在一个月了,还咳嗽着呢,兰花天天也是没精打采地。”

    江军无所谓地说:“那就再定一个呗,反正她自己家的孩子也得看。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有孩子玩儿,还都乖些。”

    “一家给她五块钱,四五个孩子呢,她一个月也能挣二三十块,能不愿意?大冬天不出门、不受罪,在家高高兴兴地就能挣钱,就是多费点心的事儿。“

0912 运筹帷幄

    如梅拍了江军一下,“你呀,以为女人看孩子容易?其实比干活儿还难!磕着碰着都是事儿,谁把谁打了、还怕家长生气。顶 点 X 23 U S你知道什么啊,好了,咱再选一个,你说选谁家属吧?”

    江军说了几个,“你看着定吧,反正就是这几个人,我插手多了不好。万一跟你不对脾气,也是麻烦,全权交给你。”

    如梅一想也是,“反正都是你手下的家属,照顾谁都一样。那就挑跟我合得来又能干的,我明儿个可一个一个找来咱家开会了啊。”

    江军当然同意,“你安排吧,我没意见。”

    兰花知道了,也高兴,“哎呦,咱这是扩大规模了啊。多个人干活儿可好,咱俩也不用这么累了,孩子也能有个人看着。”

    秦夫人是无所谓的。

    多人少人,也抢不着一团三团食堂的生意;有没有人看孩子,自己家也用不上,不过倒也凑趣说了几句。

    “如梅多能干!不比江团长差,小两口别说在大院,在咱整个云翠山部队,都是头一份儿呢!”

    如梅开始一个一个去家里问,问到谁没有不答应的。

    谁不知道桂英跟着如梅卖豆芽挣着钱了,没看见天天崭新的自行车骑着?

    还有兰花,以前穿的要饭的一般,现在也时常去城里买件好衣裳穿穿,家里都布置得比以前好了呢。

    大家都很高兴如梅能过来找,都说:“看你们忙得,过去白帮忙都行,不给钱也愿意。”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大冬天地一点儿事儿没有。有个活儿干,也能找人说个话。”

    “就是啊,这要是有人看孩子了,更好了。咱去干活儿、出去赶会也放心。要不,孩子们都跑疯了。”

    如梅也很喜欢,说:“好啊,只要你们捧场,就不会白干。别的不说,一个月不比外头工人挣得少。弄好了,比男人们挣得还多呢。”

    “咱们可都是自己人,你们也看出来了,我挑的都是咱们二团的家属,说句实在的,你们男人都跟着我们家领导,咱们也算是一家人。”

    “所以,我想照顾你们,这也是他的意思。男人们在外面干事业,女人在家也和和气气的。既然大家也愿意跟着我干,那就得听我安排。”

    “别为了一点小事、为了一点小钱吵吵嚷嚷,心里有意见。要是如果有什么想法,大家只管说出来,咱们几个人在一块儿商量。”

    “有啥事儿也好商量,有什么麻烦了,大家也能相互帮忙。姐妹们如果听我安排,我就把事儿给大家说说。如果不听安排,我也不怪罪,该干啥还是干啥,见了面还是好姐妹。”

    大家都忙说:“你只管说吧,说了都是自己人,就别客气。有啥说啥,咱们都听着呢。”

    如梅说:“好,既然这样,我可就直说了。我弄这个生意,大家也都看见了,挺挣钱的。兰花是个不出门的,工资就少些,是个死工资,好在没那么受罪。”

    “出去摆摊子遛乡的,挣的多些,辛苦得很。你们也看见桂英了?跟着我这两三个月,挣了钱人也黑了瘦了。”

0913 高兴啊

    “所以,不要羡慕谁挣的多,都不容易。www.uu234.net大家不管是在家干的,还是出去转的,都有孩子在家牵绊着。忙起来了,就顾不上。”

    “我也一样,俺家牛牛、也跟不管他差不多。自己在外边跑,除了吃饭也不见人,一天下来成个泥猴儿了。”

    “咱干生意挣钱是为啥?不就是把日子过得更好?咱们大家挣了钱了,反而孩子没人管、饭都吃不上呢。”

    “咋想咋不对。所以,我想来想去,就是人手少了、没安排好!你们姐妹几个再来我这干,咱们人就多了,咱得有个章程。”

    “出去的啥样、在家的啥样儿、咱们的孩子啥样儿,都得有个说法。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你们这几个新来的,得有个分工。愿意出门的,就赶会遛乡,挣得多、但是辛苦。过个俩月攒了钱,也买辆自行车就好了。”

    “不愿意出门的,就在家跟着我跟兰花,里里外外就是这摊子事儿,提水倒水泡豆子,没有不会干的。一个月三十块。”

    “还得要个温柔有耐心的,干什么?给大家看孩子!照顾好革命的下一代。要不,大人们都不在家,孩子们没人管,都不放心。”

    “干个一年半载的,咱也给涨工资。年前是不成了,连着做了两台机器,花了八百多块,本儿还没回呢,想涨工资也没钱。”

    “不过,过年的福利是要给的,到时候看。不说这个了,还早呢。性子泼辣、愿意往外跑、能吃苦的,就去赶会遛乡。”

    “辛苦归辛苦,挣的比在家的多。还要一个看孩子的。咱们家家都有孩子,不算秦团长家嫂子跟桂英,咱们五家五个孩子,都得大人盯着。一家一个月出五块钱,看孩子也能挣二十五块。”

    “所以,我算算,一个在家的、一个赶会的、一个看孩的,总归呢,这次最少要三个人。要是赶会的不愿意遛乡卖,就专找一个遛乡的,就是四个人。我把你们三个找来,是想问问看,你们三个是啥想法?”

    三个人相互看了看,说实话,都是心里没谱儿,都没干过啊。

    挣钱少的舒服、挣钱多的辛苦、看孩子的责任大......各有利弊。

    一时间都没了主意,不由得都看向如梅,“如梅,俺几个几个来了,就都听你安排。”

    如梅很满意,“嗯,也行。以后就是这,拿不定主意的,咱就一起商量,总归不会让谁吃亏就是了。好了,我就看着办了啊。”

    说着,看看三个人,说:“我看淑英不大爱说话,不如在家跟着我跟兰花吧?张燕泼辣,孩子也大点儿,就去赶会咋样?”

    俩人都忙点头,剩下的一个叫惠玲,孩子才一岁多,跟牛牛差不多,如梅直接就安排她:“你孩子离不开人,不如在院里领着这几个孩子玩儿?”

    三个人都同意了,也都挺高兴的。说实话,如梅用人还挺会安排的,各人的性格脾气、家庭状况,也算是照顾得很周到了。

    如梅问张燕:“赶会、遛乡,都挺累人的,你先试一星期看看。要是不能遛乡,我就再找一个人专门遛乡卖,不让她赶会。”

0914 下乡

    “你要是能干下来、不嫌累,赶会跟遛乡的事儿都交给你。不过呢,有个事儿,怕以后惠玲心里不舒服,我把丑话先说到前头。”

    众人一听,都忙说:“你说你说。”

    如梅说:“张燕,你一出去就是一天,家里是一点儿顾不上。孩子也才三岁,可不能说见你就见你。半晌吃个饼干啥的,也都得惠玲出。”

    “你不在大院,她操心也大。你一个月出六块钱给惠玲,比我们几个多一块,没意见吧?你看怎么样?”

    不等张燕说话,惠玲忙摆手,说:“不用不用,孩子能吃几口......”

    张燕却立即同意,说:“应该的,如梅说得对。他们几个孩子说见妈妈就见妈妈、吃点儿零食也能回家,我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多出一块钱,不多不多。哪天我买点儿鸡蛋放惠玲家,半路给俺家小子蒸个鸡蛋什么的,也我自己拿,不让你出。”

    大家都喜欢。

    如梅也夸:“张燕虑得周全。现在说一块钱、几个鸡蛋,听着不少。等张燕挣了钱就知道,这真不算啥。”

    “好了,既然都定下来了,就过几天开始上工吧,机器还得几天能来呢。这几天没事儿,大家带上孩子们,跟着我乡下转转、收豆子去。权当秋游啦!”

    大家皆大欢喜!

    每年大概十一左右开始秋收,割豆子、起红薯、掰玉米......乡下人忙得很。

    看着来了一群衣着光鲜的女人,都知道不是城里人就是附近的部队家属。

    如梅到了丁家寨的地里,见了人就问:“我是部队家属做豆芽的如梅,以前让你们种的豆子,都种了没有?”

    大家都说:“家家就那二亩地,不得种点儿红薯吃?剩下的倒是都种了豆子了,能卖钱呢。”

    “还有绿豆,也种了不少。不舍得吃,都给你留着。就怕你收的价钱低,哈哈哈......”

    如梅笑着说:“哪能呢?会上啥价,我这里啥价;你还不用背到会上去。不信,到时候就知道了。要是不放心,我先给你说个实在话。”

    “大家走知道,刚打下来的豆子湿的很,价钱低两分。不急等钱用的,就晒干了再卖,价钱就高两分。”

    “明年夏天拉来卖也行,只要你们放着不怕生虫,我是不急的。十几个庄子,就我这一家做豆芽儿的,不怕买不着豆子。”

    “对了,你们有人要是愿意给我送豆子也行,我是部队家属,没有架子车。多了也背不动。说好了,哪天我来过秤!”

    众人都说:“不远,给你送一趟也没啥,军嫂们干个小生意不容易。部队军人还帮我们打井呢!应该的。”

    如梅点头,说:“军民一家亲嘛!”

    孩子们却在地里玩的高兴,哪里知道大人们之间的生意来往。

    如梅看着地里的红薯,当场就买了十几斤。大家也都买了,有买红薯的、有买绿豆的,丁家寨的人都知道了,纷纷过来问。

    “过几天我们还下粉条呢,你们要不?”

    如梅挑眉:“要啊,我们也要吃饭呢,到会上还得买,你们要是弄好了,拉我们部队家属院门口卖去,家家户户都要呢。”

0915 明争暗斗

    几个人忙说:“那到时候给你们送去,别站岗的不让我们进啊。www.uu234.net”

    张燕摇头,“怎么会呢?你就说是如梅要的,他们会让你们进来的。”

    大家这才高兴了,“嗯嗯嗯,我们去呢。”

    如梅说:“到时候抱我的名号最好,我们院里人多,家家要个二三十斤,也得要上千斤。你们多合几家吧,一起去也是开一次口。”

    不是说了,夏天的麦子是口粮、秋天的收成是钱财,大家都靠卖秋季的大豆、粉条、菜籽油......挣几个钱呢,这可是一年的零花钱!

    见军嫂们买得红薯啥的多,人家还给送个破化肥袋子,大家抬得抬、背的背,弄回家去了。

    如梅领着一群人进进出出,早就被大家知道了,听说是去老乡家买东西去了,纷纷围上来看。

    见红薯新鲜、绿豆饱满,都忙说:“早知道我们也跟着去了,不行的话咱们下午去吧。这么多东西老沉了,老乡家买比在会上方便。”

    于是,傍黑儿了还有人跑去买东西,老乡们其实都挺高兴的。

    没几天,机器就送来了,大院里的众人都轰动啦。

    “不知道如梅这几天带着几个人,进进出出地天天干嘛呢?原来是又增加新机器了。”

    “这是要扩大规模啊!”好多人都酸溜溜地,“看看张燕、惠玲跟淑英几个,怪不得天天跟如梅这么紧,原来人家都去做了工了。”

    “真的假的啊?怎么都没听动静啊?没听说她要招人啊,早知道我也找如梅,去她那里干点啥,一个月好歹也二三十块。”

    “你还做梦呢!你没看出来?如梅找的这几个人都是谁?都是人家二团的家属!江团长是二团的副团长,当然照顾人家手下自己人!”

    “你是几团的你不知道啊?往跟前凑啥呀凑!可别去开那口!开口人家也不要,自己怪丢人。再说了,这几个都初中毕业,你认字吗?”

    “可不是吗?江军两口子真精,男人在工作上,把底下的人管得牢牢的;这边媳妇也不示弱,把家属们都攥在手心里。”

    “天爷,营区到家属区,人家二团可真是铁桶一般、都是江军两口子的天下。看看咱们团,就是散沙一盘子!”

    二团的家属听见了,还不乐意,“难受啥呀?谁让你们团长、副团长没这本事,有这本事你们也弄去啊。”

    “多安排几个,大家都有好处;没这本事就别说了,说这些闲话酸溜溜的,说给谁听呢?”

    当即被人反驳了,“你在这里喊啥呀?你是二团的家属没错,人家咋不找你呀?给我们在这说有啥用?有本事给如梅告状去啊。”

    “......”

    如梅几个人忙得团团转,还不知道底下的人因为自己家的新机器,都快吵起来了。所以说,人心难测啊。

    大家背后说得难听,当面见了如梅,哪个不是笑得脸比菊花还开?话也说得谄媚,不是都想跟着如梅挣钱呢嘛!

    不管什么时候,谁离了钱能活啊?

    ps:10更完毕,明天见。

0916 心眼儿

    几个女人相约着来如梅家买豆芽儿,顺便说些闲话讨好。

    “哟,如梅啊,以后有好事,可得想着你嫂子我呀。”

    “就是啊,我们几个也都闲的无聊,你脑子活,能给你这个几个笨嫂子想个挣钱的法子不?”

    “我也是这么想,天天在家无聊得很;看着你带着张燕几个忙忙碌碌地,感觉自己就是个废人!”

    如梅忙得很,哪里有功夫搭理她们,不过,人家既然来了,自然是要热情招待。买多买少、是自己家的客户;说好说歹、是院子里的邻居。

    背后说些不着调儿的,传到自己耳朵里,说起来也不值当找她们吵嘴;但是现在既然露出笑脸过来了,你总不能把她们推出去。

    如梅一边给几个人称豆芽儿,一边说:“我们这边儿也不挣几个钱儿,就是带着姐妹们挣个零花钱,也是看大家闲得无聊。”

    “这不,你看看都忙的不轻。你们来呀,我还怕累着你们呢。大冬天的水也凉,还怕你们受不了那个罪。”

    兰花跟淑英正抬着满满一筐子豆芽从往上摞,几个人都很羡慕,“这哪是一筐一筐的豆芽啊,这都是一筐一筐的黄金白银呢。”

    正说着,几个孩子呼呼啦啦地跑了过来,惠玲在身后跟着招呼,“看看妈妈就走啦。”

    见惠玲一手拉着自己儿子一手拉着牛牛,众人都有些撇嘴,心说,“怪知道巴结谁。”

    其实也是冤枉惠玲了,因为就这两个孩子年纪最小,都是不到两岁呢。

    张燕家的、兰花家的都已经快三岁了,还有淑英家的孩子都已经快四岁了,你说惠玲不拉着小的,难道还抱着大的?

    但是看着这群女人眼里就不这么想,认为是惠玲巴结如梅,把牛牛看得比别家孩子好。

    中间半个小时时间休息,就是让孩子们见见妈妈,中间加个餐、喂点水啥的。

    兰花跟淑英都忙带着自己孩子回家去了,惠玲把牛牛送回来,也拉着张燕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回家。

    如梅说让张燕家的孩子跟牛牛吃,惠玲忙说:“不用,我在火上蒸了俩鸡蛋。等会儿我来带孩子,你赶紧喂吧。”

    孩子饿得快,半天就得加餐一次。还有孩子一岁多没断奶的,但是如梅早早的给孩子就断奶。能加辅食的时候,早都开始喂辅食了。

    牛牛吃得好、养得好,长得很壮,个子比一般的孩子都要高一些。遗传也很重要,江军跟如梅也是算比较高个的,孩子长得排场很自然。

    张燕刚开始干,一时间还真是有些受不了,回家就给男人抱怨累。

    好在,人年轻又灵活、账目清嘴巴甜,不过三五天,就挣了十块八块,一下子就来劲儿了。

    张燕很有心眼儿,把孩子交给惠玲,说实话还有些不放心。不好找别人打听、怕传闲话给惠玲惹气生。

    见了孩子,偷偷问,“惠玲阿姨给你吃鸡蛋了吗?”

    孩子三岁了,说得很清楚,“惠玲阿姨给我吃鸡蛋,还吃饼干。”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17 吵嘴

    张燕又问:“你肯定在她家调皮了,惠玲阿姨有没有打你?”

    孩子摇头,“不打。顶 点 X 23 U S我跟弟弟玩儿......”

    张燕便彻底放了心。

    放心孩子又能挣钱,张燕也不嫌累了,天天早出晚归的,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个月下来就挣了四十多块,高兴得不行。

    要知道,男人是连长,一个月也就六七十块,自己的收入可当一半了。真可谓“妇女能顶半边天”呢!

    张燕信心大振,更加卖力起来。

    如梅这边当然也高兴,出货多挣钱多啊,谁还嫌钱咬手?

    部队上关于幼儿园的事儿不了了之。

    大家需求不是太强烈,最关键的是,这几家有需要的,自己已经办成了幼儿园,惠玲不就是园长兼老师吗?

    所以,幼儿园的事儿就不提了。

    江军见了李政委还说了句:“不办就不办了,这样也行。”

    李政委夫人有些不高兴,在家唠叨李政委,“秦家嫂子都挣了钱了,还是个轻巧钱,你们师部的三个团他们都定下了,卖豆芽儿的是,咱是不好再去找谁了。”

    “本来我还想着,幼儿园办起来了,我去当个园长什么的。结果呢?白高兴半天!”

    “一个大院儿,百十号家属,看孩子的看孩子、干生意的干生意,就我,是个废物!”

    李政委皱眉,“你别瞎说啊。幼儿园真办起来,事儿多呢,我是政委,这一摊子出了啥事儿都是我的。没人给我派这任务,你还给我派?”

    “就想着一个月挣三十块,操多少心你知道吗?哪如现在、干干净净地在家舒服?又没缺了你的钱花,别去跟着一帮小年轻掺和。”

    “以前忙的时候唠叨,现在闲的时候你还是唠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她们都还年轻、孩子小,是享福的时候吗?”

    “你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熬出来,就安安稳稳的在家享几年福吧。等以后儿子结了婚,有了孙子,你那个时候不想干什么也得干。”

    李政委夫人唠叨了半天,才心里平衡。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又充满了希望,问:“我怎么听说老秦两口要转业走?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李政委说:“有这风声。谁知道呢,调令不下,谁也不好确定?万一他不想走,去上面活动活动,也可能在干一两年。怎么啦?”

    李夫人张了张嘴:“......他俩要是走了,给一团、三团食堂送豆芽儿的生意,他家不就干不成了?到时候咱接着,我看倒是怪容易,一转手就是几十块!老李,你上点心......”

    李政委吃惊地看着老婆,“你这个人!”

    李夫人撇嘴:“我这人怎么了?真挣了钱我还能拿娘家去?不都是花到老李家身上了,就知道跟我瞪眼!你看看人家,是不是靠关系、用权力挣点儿钱。”

    “以前说这说那,我看啥都是假的。钱攥到手里才是真的,人家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你总得信吧?你不上街不知道,市里摆摊子卖东西的多了去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18 大手笔

    “到处都是干生意的。www.uu234.net人家桂英、张燕这么年轻,一路吆喝着‘卖豆芽儿’,也没觉得不好意思。给孩子买衣裳、买玩具的钱有了,那才是真家伙!”

    李政委生气了,“听听你说的什么话?给我闭嘴,别到处瞎嚷嚷。这话也就在家里说说,敢出门给别人唠叨,让我听见了试试!”

    李夫人更生气,“就会在家冲老婆吼,有本事你收拾老秦、小江呀,把他们都撵走,连机器加生意都成咱家的了!”

    李政委忙过去关门关窗子的,“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说这话就是挑拨我们战友关系呢,我对老秦能下那样的手?”

    “江军更是撵不得,说不定还要提拔他!几个副团就数他呼声高。你呀,家里不缺钱花,这是干啥?老是掉在钱眼里,俗气的很!”

    老两口拌了几句嘴,气呼呼地谁也不理谁。

    第二天,李夫人见了如梅就没有啥好脸色。

    如梅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跟兰花嘀咕:“不知道李家嫂子阴沉着脸,是咋回事儿?”

    还是他家邻居嘀嘀咕咕地小声说了一句:“昨天晚上,好像俩人叨叨了两句,我隐隐约约听见,啥钱不钱的。不知道呢......”

    如梅一边干活儿一边细思量。

    俩人过了一辈子了,家里又不缺钱,会为了钱吵架?看见大家挣钱,李夫人不舒服了?

    她是来试探过,自己装听不懂,没接茬。不管她,现在也没地方安置她。

    ......

    过了两天,如梅开始着手准备收豆子。

    现在,家里有两台豆芽机,豆子下得快。不把货源控制在自己手里,其实还是有些不放心。跟那些农户没有固定的购销关系,很难把控他们。

    现在收,确实也便宜些。必须家里常备三个月的库存,否则,说不定哪天就要没米下锅了。

    当然了,收多了,自己不仅要承当霉变的风险,也没地方放啊。厨房摞三五个麻袋还可以,再多了,真放不下了。

    就这,厨房里都满满当当的,连吃饭的大桌子都收拾起来靠墙放着了,一家三口平时都是在堂屋茶几上吃饭。

    如梅打算带着兰花跟淑英两个去,俩人都问:“咱准备买多少?多买点儿吧,豆子跟绿豆都是刚下来。”

    如梅说:“现在天气已经有点凉了,出豆芽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大概六天出一茬,一个月就是五茬。”

    “两个豆芽机,每次要用60斤,一个月就是300斤黄豆或者绿豆;所以说,家里不能低于1000斤的库存!”

    “刚打下来的豆芽很湿,当然了也有晒得很干的。按照一毛六到一毛八来收,就得准备二百块钱。”

    淑英家过得穷些,一听就吃惊地长大了嘴巴,“200?!刚买的豆芽机400,如梅,你家可真有钱!”

    如梅说:“干生意,哪有不下本儿的?不下本儿能赚钱吗?这也是把家里的钱全拿出来了。好了,拿上秤、带上麻袋。走吧。”

    不少过来买豆芽儿的见仨人要走,都忙说:“这是要去干啥呀?怎么把门都锁了?家里没豆芽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050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 作者:呢喃燕语所写的《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为转载作品,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介绍:
重生七十年代,衣食无着、要啥没啥。如梅拍桌:“女人当自强、发家不靠郎。”某首长鹰眸微眯、眼神危险,“我堂堂军长,你还指望不上?!”如梅挑眉,“我有阴阳眼,首长靠边站!”推荐我的完结文《农媳翻身:军长请走开》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