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TXT下载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全文阅读

作者:呢喃燕语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txt下载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0919 收豆子

    如梅忙说:“嫂子们,我们准备去老乡家里收豆芽呢,没关系,我现在给你们称。www.uu234.net”

    正说着,秦夫人从屋里走了出来,如梅干脆把钥匙给她了,“嫂子,你在家照应着吧,俺几个出去一趟,晌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秦夫人突然得了如此大的信任,心里猛地一喜,推辞了一下忙接过钥匙,“好,你只管走吧,回头我把钱一分不少地给你。”

    如梅笑笑,“好。嫂子,麻烦你了。”说着,三人就急匆匆地走了。

    到了丁家寨,如梅几个一说来意,众人都围了过来,“上门收呢?能跟会上一个价不?不上会,谁知道贵贱。”

    如梅说:“老乡们,这么说可就没意思啦。我是个做惯生意的,这么多年给大家打交道的机会可多了,我娘家干那么多生意,卖砖瓦,卖兔毛,都是我出面。”

    “我要是坑过谁,我们家生意能干那么大?现在卖个豆芽可真不算啥。在我眼里,其实就是闲了找个事儿干干,才来做生意呢。”

    “收你们的豆子,其实给大家也解决了大问题。放在家里,老鼠啃、雨水泡的,变不成钱,放在那里,万一出了问题,都是你们自己负担。”

    “把东西给我,早早的把钱攥到手里,该买啥买啥。年前事儿多,娶媳妇、嫁闺女,干什么不方便?你要是怕卖便宜了,也可以留着。”

    “我这儿,不强买也不强卖。到时候过一阵子想卖了,找到我们部队大院儿去,只要说是给如梅送黄豆的,站岗的人会让你们进的。”

    “还有上回说卖粉条儿的,弄好了我今天也可以拿回去。不过就是得用你们谁的架子车。没几里路,我相信你们愿意给我送吧?”

    大家都忙说:“没问题,没问题。”

    于是,开秤!

    乡下人淳朴、山里人其实更是憨厚,看着城里人衣帽光鲜的,便本能地有些怕。

    如梅几个落落大方、态度一和蔼,给钱也大方,当场结算,明明白白地。

    大家心里喜欢,也逐渐都不再搞价钱了。

    说句心里话,如梅对这些人心里其实是抱着同情的态度的,看他们穿的衣裳啥的,还不如平原省的那些乡亲们。

    山里的人更辛苦些,过得日子更差。好在这里是山脚下,开垦的土地倒是挺肥沃的。

    黄豆、绿豆个个饱满圆润,质量真是不错,就是有点儿潮湿罢了。新粮食,也总是难免。如梅都是扣了水分,但是不狠。

    大家也都能接受,纷纷过来卖黄豆。绿豆就少得多了,这个东西价格是高,但是产量低啊,跟黄豆不能比。

    所以,即便如梅安排了,大家种的还是比较少。

    如梅也有些有心无力,自己没有地,又没有权力强迫人家种绿豆。只能先这么着。

    丁家寨只附近最大的村子了,要不,能在这里逢会?

    所以,一个村子下来,还真收了千把斤!如梅看着身后的麻袋,说:“好了。先要这么多,等我那边用完了,年前再来一回!”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0 买粉条

    “明儿个会上,谁要是还想卖的,给卖豆芽的就好了。拿豆子换豆芽儿也行。家里急等着用钱了,想卖给我也成,部队大院直接找我去,没有不收的。”

    “明年大家一定得多种啊,我这边的货下得快,还是那句话,你们有多少我都要!别怕卖不出去。好了,麻烦这位大哥了。”

    丁家寨出了个男人,拉着架子车给送到了部队大院儿。顺便还给帮着卸下来、摞起来。

    看见了如梅家的两台豆芽儿机,吃惊得不得了,“怪不得要那么多,有机器呢!”

    如梅笑笑,也不多说,给装了二斤豆芽放到了个破网兜里,“给,大哥尝尝新出的豆芽儿!”

    男人很高兴,推辞了一番便收下了,见如梅挺大方的,忙问:“俺家的粉条你要不?要是想买的话,我啥时候给你们送来?”

    如梅说:“刚才在村里我都说了,谁想卖粉条的,只管拉来我们部队大院儿,我要不了多少,我能给你合别人呀。”

    “我们大院里多少人?没别的,我的号召力还是有点的,我喊一声肯定大家都乐意买,不说了,你回家去拿吧,这就给我送来。”

    “你家的要是不多,百十斤的话,根本不值当跑一趟,你要是能在村里头收点儿粉条儿最好,一斤赚个一分二分的就行。”

    “收过来转手在我们门口卖,就能挣点儿钱。要不,就明儿个或者后儿个来,我给你合合人,她们就不在会上买了。你看怎么样?”

    男人当然高兴,挠挠头,说:“我还没干过生意,也不知道能弄成不。好了,我试试看,明儿傍黑儿我来吧。”

    如梅点头,“嗯,我明天就在院里说说。你只管多拉点儿来,几千斤也保证能卖完。”

    纯正的红薯粉条,晒得干透的话,放个5、6年都不会坏,也不生虫、也不发霉,很是神奇!

    所以说,大家只要认为质量好、价钱合适,谁不多买点儿?冬天有豆芽、有粉条,再买点大白菜和萝卜,一连俩月不出门儿都饿不着呢!

    男人得了如梅的保证,高高兴兴地拉着架子车走了。到家一说,全家都挺支持的,果然满村里问去了。

    其实家家户户都种的红薯,没有不下粉条的。谁家不下百十斤粉条留着吃啊,北方的冬天,粉条是最重要的菜了。

    第二天黄昏,男人果然拉着满满一架子车粉条过来了。心里既激动万分又有些忐忑不安。

    也不知道能卖出去多少,好些钱都是借的呢,要不,家里哪有恁多钱收购别人家的粉条。就等着这一下午卖了好赚钱。

    小孩子们听见门岗说:“进去找如梅阿姨,给她家送粉条的来了”,都飞一般地跑来报信儿。

    如梅听见了,收拾好手边的活儿就出来了。

    一路上合着人出来买粉条,还让兰花跟淑英俩喊人去。

    其实,昨儿个如梅已经给大家都说了,没有不知道的。

    几个没事儿的军嫂,带着孩子就在大门口等着呢。

    等如梅过来,不少人已经围了过来,议论纷纷地。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1 小暖男

    “咦,看着还不错啊。www.uu234.net就是有点儿贵,能便宜些不?我们要的多!”

    “就是啊,你这也没法子跟会上的比,谁知道好不好?”

    不是说了,部队大院的人相对于山民,可是有钱人,但是人的本性就是爱占小便宜、就是爱搞价钱。

    男人不答应,“这是昨儿说好的价钱,不比会上贵,我这都是送货上门了。不信,你问那个卖豆芽儿的小大姐。”

    就是说如梅呢,正说着,如梅过来了。

    众人见如梅过来了,都忙让出一条路来。

    如梅快步走过来,看看架子车上的粉条,说:“我看不错,挺干的。我也不挑了,就给我称三十斤吧。”

    因为还要替桂英买,所以,如梅说:“再给我弄三挂,给别人买的。”

    粉条晾晒的时候是要挂到木棍上的,就跟晾衣架似的,干了搅缠在一起不好分开,硬拽可能就要断。所以,卖的时候也是一挂。

    为了好算账,一般都是十斤为一挂。当然了,也要称一下,哪能那么准呢?男人带着秤呢!

    如梅家要了五挂,不算少了,要知道她家就是俩人吃饭,江军晌午还不回来。

    如梅是这个院子里的领头人了。

    人有钱又干生意,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好的。所以,她都认可了,其他人自然是要效仿的,纷纷跟进,大采购!

    何况,这个东西在会上买,拿回来不大方便。体积大不说,太干的还容易断。送上门了,又不比会上贵,谁还不买?

    就连桂英不在家,不是还叮嘱如梅一定要给自己买两挂!

    大家等如梅买好了,立即都开始买了,最少的也要了两挂。

    很快,架子车的粉条就空了,男人高兴地合不拢嘴。早知道多拉些来,看看,还真是不够卖呢。这一架子车可是弄了一千斤!

    见还有没买的,男人忙问:“还要不?明儿个我再送来。”

    没买到的就忙说:“要,明儿个再来,还是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价。要不,可不要啊。”

    男人高高兴兴地走了,一边走一边算账,“一斤赚一分、十斤赚一毛、一百斤就是一块,嘿嘿,一千斤就是10块!”

    “我的个乖乖,怪不得那个如梅说,一转手就赚几十块,还真是的。早知道多进点儿!”

    部队大院百十户呢,谁家不买个十斤八斤的?一家要个十斤,就是一千斤。所以,如梅这才如此有把握的。

    ......

    江军回家看见厨房满当当的摞多高的麻袋,很是有些吃惊,“这是你们几个弄回来的?”

    如梅抿嘴笑,“不是,丁家寨的人找了架子车给送回来的。靠我们几个抬可不行。”

    说着,给江军夹菜,“尝尝吧,豆芽炖粉条。这粉条也是丁家寨的给送过来的,大院的都买了。估计晚上吃的菜跟咱家的一样。”

    江军怀疑地问:“他们还怪敢进,部队大院能随便让他们进?别是你挑的头儿吧?”

    如梅咯咯笑,“你说呢?”

    江军抬手敲如梅的额头,“我就知道是你。别人谁敢!”

    牛牛撅着屁股爬到凳子上,气呼呼地站站起来,抬手就要敲江军的头,“不许打妈妈!”

    江军:“......”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2 变动

    舒心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天气就冷了,如梅的生意却越发好了起来。不是说了,越是天冷,越是没菜。豆芽、豆腐啥的可是紧俏货。

    知道如梅这里有大批量的豆芽产出,别的团部的食堂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了,“听说是江团长家属,我的天,这是机器做出来的?”

    如梅说:“是的,我要是用盆,黑白不停也弄不出来这么多。你们要是要的话,可就得等着了。不能说光为了咱们食堂,就断了几个姐妹的路子。”

    食堂供应当然是好事儿,但是每次他们都包圆了,几个卖豆芽儿的可就完蛋了,没货了啊。

    所以,说好了,一个月给他们送一回。夏天出的多了,就半个月给他们送一次。

    不能让这边的零售断了,等以后再想去占领市场,就不大好办了,哪有这么多市场等着你?

    食堂的人还很感动,“知道知道,我们食堂也发豆芽儿呢。我们食堂是为了军人、你这边是为了军嫂,都是为了部队嘛。你体谅我们,我们还能不体谅你?”

    “好了,就按你说的,一个月给我们送一回吧。五十斤正好,天天吃一样的东西,大家也有意见。现在不是前两年了,食堂伙食丰富多了。”

    突然多了两个食堂,也是一个食堂五十斤,每月多了一百斤,如梅很是高兴。但是也没有再买机器。

    这俩机器都是很好很新的,进太多设备也不是啥好事儿,压资金啊。这两台设备目前正好,天热了就出得多了,机器多就浪费了。

    货源是个问题、厨房面积也是个问题。所以,就这么熬着吧,看看情况再说。真是供应不上,再说新机器的事儿。

    年前,如梅又大张旗鼓地进了一次货。这回丁家寨的机会没啥了,去了别的几个村,转了一圈,也买到了上千斤黄豆,绿豆少只有百十斤。

    如梅干脆不买了,发了就几家分着吃了,大家都很高兴。是不是地给点儿豆芽儿啥的,也是钱啊!

    几个女人都干得越来越有劲儿,累归累,也不是太辛苦,怎么也比在地里干活儿轻松啊。

    过年的时候,如梅还给每个人发了二十块钱,十斤豆芽儿,“这是过年的福利,就这些了。这半年大家辛苦了。买这买那的,也没赚多少钱,明年赚得多了,再给大家多发点儿!”

    大家都知道,光两台机器就花了八百,不负债就是好的了。

    还有黄豆绿豆,半年就进了三四千斤,又是一大笔开销!也就是如梅两口子有钱,要不谁能干起来?也不敢投资这么大。

    都很理解,没有人抱怨啥。

    秦夫人年纪大些,还帮着说了几句话:“不管干什么生意,哪有上来就赚钱的?多少生意一年半载还不回本儿呢!咱这算是好的了。”

    如梅笑:“嫂子能理解我,可真是太贴心了。不管怎么样,大家没白忙活就好。”

    晚上江军回来,说了个消息,“秦团长或许不转业了。听说要调动,不知道去哪。”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3 招待所

    部队的事儿都保密,没处问去,果然,部队转业的**过去,秦团长就突然调走了。www.uu234.net

    起初,如梅是看着秦夫人不大高兴,便猜测:“或许是没有提拔?这个年纪,平级调动其实还不如不动。”

    事情让如梅猜准了,就是这样的。

    秦夫人能敢说什么?只是在家抱怨,“瞎折腾什么?又得熟悉新环境,等搞熟了,也该转业了......白费力气。我好好的工作也丢了,不知道便宜谁了。”

    如梅从江军那里知道了准信,立即就去联系了一团跟三团的食堂,“以后我来给食堂送,价钱跟以前一样,还是五十斤。不够的,你们在家用盆发。”

    等李政委夫人知道这事儿,如梅早就打过招呼了。

    李政委夫人自然不好冲如梅发火,这本就是人家的生意,只能把气都撒到自己家男人身上。

    “你这个人,早知道老秦要走,也不给我说。我要是早早就接了这一摊子,还能轮到如梅出面儿去说?”

    李政委也气,“就是怕你去搞幺蛾子,我才瞒着你的。你也不想想,这事儿你能插手?老秦家嫂子走了,如梅能不去联系?你突然插一杠子,像什么样子!为了几个钱儿,看你说多少遍了!”

    李夫人恼了,“别老说钱钱钱的,我是为了钱,也是为了这个家!不是说了,我也是看着人家都干得热火朝天地,我就跟个废人一样!”

    李政委叹了一口气,“好了。别闹了,你这年纪又不认个字,你说你能干啥?真想干活儿的话,等部队招待所挪过来,你去打扫卫生吧。不嫌难看,我就给你报上。”

    李夫人立即打了鸡血一般,“你说什么?部队招待所要搬这边儿来?不是在营区吗?搬过来,探亲的不是就远了?”

    李政委摆摆手,“就是在营区才不大方便,女客不少。那边都是战士,血气方刚的。冬天还好些,夏天就不大方便,干脆搬到家属区这边来。”

    “家属亲戚来了,多住几天也没啥,看着还有家庭气氛。一说,大家都同意了,反正也盖不了几层楼。”

    李夫人很激动,“定了吗?别说光研究研究、又拉倒了。上回那幼儿园不就是?让我白欢喜一场!”

    李政委说:“批了!开春就开始盖,不到伏天就好了,能安排不少家属。怎么也得要十几个吧?年轻有文化的首先考虑。”

    “大堂接待的、保管员、服务员、洗涮的、打扫的......到时候,你想去打扫卫生就去吧,我看也就是十几块钱。”

    李夫人这才高兴了,“打扫就打扫,反正在家也是拖地的料,还没一分钱。不管它,以后咱也是挣工资的人了!公家的班儿呢,哼,不比谁差!”

    自己高兴了一阵子,把食堂生意被如梅接了也忘了生气了。

    自己可是掌握大秘密的人,如梅还不知道呢吧!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忙问:“老秦走了,谁替他?别是江军吧?”

    李政委不耐烦了,“部队的事儿你少打听,招待所的事儿你也别嚷嚷出去,还没正式宣布呢!”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4 江军的道理

    李夫人喜滋滋地高兴了半天,又想起一件事来,忙问:“要是江军替了老秦,不是跟你搭伴儿了?我的天,他三十、你四十五,能说到一块儿去吗?”

    李政委气得不轻,“不是给你说了,别瞎说。顶 点 X 23 U S隔壁住的都是人,让谁听了去都不好,你别管了。以后再也不给你部队上的事儿,真是的。”

    李夫人也不大高兴了,“一天不见你,回来了吃吃饭、说说话,要不,还过啥日子?像两口子吗?真是的,我就是打听打听,又没打算给谁说去。”

    “看你把我说成啥了。所以我说要去外边上班,累一天回来,你找我说话我还不一定有力气搭理你,班儿上也有人说话。还能天天望天猴似的眼巴巴地等着你?”

    李政委叹了一口气,“估计就是跟他搭档了。这小子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年年考评优秀还是全票!我就不明白了,立功归立功,天天也没见他跟同事如何关系好,就是全票。”

    “今年更是呼声高得很,考评完了,上级随意抽人,个别谈话、推荐后备干部,十个人倒有十一个人推荐他!”

    “上上下下把他夸成一朵花,不提拔他领导都不好意思了。真是!把老秦调走了,不就是给他腾位置呢!”

    李夫人心里一突,“老秦走的突然,别是江军给捣走的吧?”

    李政委真生气了,怒道:“不可理喻!”起身拿着报纸卧室去了。

    ......

    江军跟如梅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俩人柔情蜜意给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如梅隐隐约约地也听见了一些传闻,见男人表情如常,无喜无悲的,也不好多打听。反正有啥了自己该知道就知道了。

    他不说,就是没十足把握,万一传出去啥了,弄不成,没弄成倒让人家笑话。所以,也不往上提。

    只说些家常话,“过年呢,给家里寄钱吗?多少合适?去年都没给,今年应该给吧?”

    江军一把陪着儿子搭积木,一边跟如梅说话,“不要多,五十就好了。我现在是有老婆孩子要养的人,家里也不缺钱。”

    如梅“噗嗤”一声笑了,“你要这么说,我还一分不寄了。凭啥把你养我娘儿俩的钱给家里?就像你说的,他们也不缺钱,挣的比咱俩都多,不寄!”

    江军说:“嗯,不给就不给吧。以前没结婚的时候,我的工资都给家里了。这么些年,也差不多了。留着咱们自己花吧。家里有事儿了再说。”

    如梅诧异了,“我刚才开玩笑的。你说真的,不给寄了?只给寄东西?”

    “对啊。”江军说:“本来嘛,兄弟分家了就该各过各的,江民过得不错。爸妈也能挣钱,以后真有过不去的再说。”

    “父母老了,说不定过来住、来省城看病什么的,到时候咱不跟江民要钱就好了。不是我小气不孝顺,也是照着规矩来,爸妈不会怪罪的。”

    乡下的规矩就是这样,哪个兄弟继承了祖宅、房子、田地什么的,谁就得养老人,去世发送也是他。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5 一比就知道

    出去了的兄弟不需要养老,有钱了多给,没钱了不给,也不算不孝顺。m.www.uu234.net

    所以,江军这么说,也是老家的规矩。

    如梅还真是有些诧异他能看得这么清,要不,就是担心自己不乐意、怕闹矛盾!

    想了想,如梅说:“行吧,我听你的。多给买点儿省城的稀罕物也行。衣裳什么的,还是比老家的时髦洋气得多。”

    江军点头,“嗯,你看着办,我又不懂。哪天进城我陪你去,就这个星期天吧。再不寄,年前还怕寄不到了。”

    给钱花了就没了,时间长了都忘了。

    买了衣裳穿出去,谁不知道是儿媳妇买的,多少年了还看得见!

    即便是现代社会也是这样,比如,城里媳妇给乡下婆婆买地摊儿上、处理的衣裳鞋子。

    特别是夏天的衣裳,便宜得很,上衣三块、裤子两块、鞋子五块......十块钱就是一身儿!

    新崭崭的穿出去,邻居亲戚多羡慕!其实,值个什么钱呀?孩子少吃一个雪糕的事儿。

    不过,给婆婆十块钱,她就会嫌少生气?!给一堆东西就看着好值钱的样子,当真是不一样。

    这就是人心啊......

    想到这里,如梅皱眉看向江军,严重怀疑,他是不是也是这种心思?你看,一说买东西他就同意。

    江军转头,“看什么?眼神儿怪吓人的。”

    牛牛小胖手扳正了江军的脸,“爸爸,盖房子。”

    如梅也不再说啥,起身列单子去了。

    如梅买东西喜欢列单子,还是前世逛超市养成的习惯。说来说去还是没钱,要省着花,都列出来再对照兜里的钱,不太着急的,就先划掉啦。

    在这里要考虑的问题不大一样,是因为出去一趟不容易,要买的东西多、怕忘了。

    所以,对着单子买,该买的一定得买了,要不,去一趟就亏了。啥时候等用,却抓挠不着,很不方便呢。

    年前要发的豆芽多,为了赶出来,如梅把厨房里弄得温度高些。就是白天一直烧着炉子,反正煤球也没个限制,就烧吧。

    热水也用的多,淘豆芽儿就用温水、再加上屋里温度高,把发芽期提前了一天。

    本来入冬以后,都是七天出一茬。现在基本可以做到六天出一茬,产量多了些,但是也没多多少。

    年前赶着出个几茬,就要放假过年了啊,如梅可不是挣钱没够的人,早就说了,“过了腊月二十六就不卖了。”

    “忙了大半年,大家都在家多歇歇。二十七出来最后一茬,都给咱们院里的人。咱们每家十斤,不要钱!”

    “二十六、烀大肉”!这是北方过年的风俗。

    烀肉,不仅是烀肉,炖骨头、豆芽海带,也是这一天。所以,二十六再卖最后一天,就放假了啊,过年呢!

    年前大家都累得不轻,不管是赶会的还是在家的,几乎不停呢。

    桂英跟张燕俩打了鸡血一般,上午下午出去,忙了一个月,就挣了两个月的钱!

    兰花跟淑英两个早来晚走,除了晌午吃饭,一天都在如梅家厨房,暖暖和和地。

    看张燕和桂英手脸、耳朵满是冻疮,也不羡慕俩人挣得多了。

    ps:明天见。推荐完结文“农媳翻身:军长请走开”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6 提拔

    秦团长调走了,位置一直空到开春才宣布,众望所归、毫无疑问地,是江军顶了上去!

    大院里二团的一片欢腾,不消说了,上去一个就是上去好几个。www.uu234.net本来嘛,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一个就得上一个。

    上去一个正团,下边副团、正营、副营、正连、副连、正排、副排......依次递进,整整十个人得到了提拔!

    跟着如梅干生意的桂英、兰花、张燕、淑英、惠玲五个人的丈夫全都在列!

    于是,各种流言蜚语就出来了,说什么的都有。

    “男人干归干,女人在家也不能闲着。别的不说,先巴结好领导夫人是正经。看看吧,夫人外交就是厉害。”

    “就是。别说她们,就说江军能上,还不是如梅巴结秦团长家的嫂子?”

    “一个大院儿,谁精得过那两口子?人家多聪明,巴结也巴结得巧妙,谁也说不出啥来。”

    “对啊,说是秦家嫂子联系一团三团的食堂,就是如梅让她挣个轻巧钱儿、变相送礼呢。”

    “两个食堂的菜,秦家嫂子转手就是几十块!这一年多,能挣千把块,临走能不推荐江军!”

    “走的不说了。你们看看兰花几个,快成如梅家的丫鬟、仆人了,啥都干。听说,还给如梅家拖地呢!”

    “胡说啥!厨房有水能不拖地?发豆芽儿呢。去拖她家堂屋拖地了?还是去她家卧室拖地了?”

    “就是,几个嫂子别瞎胡说。你们看见了?都是兄弟姐妹,说啥丫鬟仆人的?别糟蹋我们二团的人!”

    “哟,你吃啥劲儿!亏得你家的没提拔,要是上去了,还不得把我们这几个都给打了啊。看你厉害得,也没说她家啥!”

    “上没上去,我都看不惯你们几个,整天没事瞎捣鼓,跟人家几个学学挣钱!”

    “就是,有这嚼舌头的劲儿,不如念书、多学几个字!别等工作送上门、自己干不了,白瞪眼!”

    “你这话啥意思?我们不认字还不过日子了?能有啥好工作轮到我们?”

    “不知道吧?男人级别低、你能知道个啥呀?实话告诉你,家属区这就盖招待所呢!”

    “真的假的?我们能去干不?别的不说,拖地抹桌、扫厕所这活儿咱会干啊。”

    “你这会子拖厕所都愿意了?!刚才还敢看不起我们二团的人在厨房拖地,切!”

    “......”

    女人吵吵嚷嚷地,也没啥深仇大恨,很快就说起来别的。

    等小圈子晌午散了,各自回家找男人打听,自己万一能找个工作呢?

    不出大院;不耽误看孩子、做家务,还能挣份儿工资,多好的事儿!

    如梅几个自然是不管的,也不大关心里面的事儿。

    开了春暖和了,发豆芽儿就忙起来了。

    四五天就是一茬出来、好几百斤,事儿多呢!哪有心思关心招待所那些打扫卫生的事儿?

    再说了,也没打算去啊。能有这挣得多?

    兰花跟淑英俩的工资也涨上去了,一个月就是三十五块钱,别小看这五块钱,比例可不低。

    另外,每星期给发二斤豆芽儿,是固定福利。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7 招待所

    如梅也大方,孩子们过来找妈妈,手边有好吃的,立即就给孩子们。不管蛋糕蒸蛋、饼干糖果还是花生瓜子,从不心疼。

    所以,几个女人相处得不错,天天欢声笑语的;干活儿自然也尽心。

    惠玲看孩子也辛苦,大家商量了,说:“到五一了,就把托费涨上去,一家再增加一块钱。”

    “孩子们一天比一天大、吃得一天比一天多。饼干啥的自己带,鸡蛋嘛,一家每月给惠玲三十个,半晌给孩子们做了吃。”

    张燕不常在家,除了这些,有时候赶会回来,会给惠玲家送些时令的水果过去,说是“给孩子们吃。”

    也算是对惠玲的感激和报答,东西不在多少,关键是张燕有这份心。

    得到几家的认可,惠玲也挺高兴的,“都客气啦,孩子们一天比一天大,越来越好带。咱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玩得也好,我很省心。”

    如梅星期天进城,买了不少识字认字的书、连环画,蜡笔、白纸、画板什么的,弄了一纸箱子,一股脑儿地给惠玲送去了。

    还特意交待,“你也是初中毕业,没事儿教孩子们认字、识数吧,别让写,看手指头都握不住笔。”

    “上午下午各教半小时,一天教一个小时就好。都是五岁不到的,还是以玩儿为主。东西用完了只管给我说,这些东西我包了。”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很贵的东西。上学嘛,倒是便宜,一个学期就是一块两块,但是文具笔墨什么的倒是贵的多。

    几个女人都高兴傻了,“哎呦,这些东西老贵的,你怎么都掏钱买了啊。我们几个也一起凑凑,哪能让你出?一群孩子呢,就数你家牛牛小不点儿。我们出!”

    如梅笑着拦住,“说什么呢。这也算咱们豆芽厂的职工福利,你们挣得再多,还是我挣得多。一个月花不了几个钱。我这个人,嘴不会说,心里有。能给大家办的我肯定给办。”

    “对了,还有个事儿。招待所就要开始招工了。说起来,江军他是有做工指标的,也是为了照顾家属们。我是不会去的了。”

    “你们看,谁要是想去的话。我就把指标让给她,到底是公家的工作。跟我这里不一样的,说出去也体面。”

    几个人都忙摆手,“不去不去。还是咱们这里好,谁爱去招待所。”

    兰花几个可不傻,那边工作辛苦、工资低,说是个部队单位,其实就是临时工,还是伺候人的活儿!

    这边多好,钱多活儿不累,还能天天跟着如梅这个正头团长夫人,谁爱去伺候那些过来探亲的老乡?还能伺候出花儿来?住三天就走的人,再巴结也没用。

    不怪她们觉悟低,说穿了,谁不是这样的人呢?出力不讨好的活儿,傻子才去。当然了,这边有更好的,自然那边就看不上了。

    有些家属,为了招待所的工作挤破头皮、想尽办法呢!

    等男人回家,如梅说:“她们几个都不去,还跟着我。”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8 乱套了

    江军点头,“我知道了。www.uu234.net你不去、她们不去,我就把指标让给别人了啊,别以后后悔。我手下几个副营长家属都闲着呢。”

    “嗯,我们几个都不去。”如梅说:“活儿多、钱少,她们可是看得清,哪有跟着我好!你看谁家最困难就给谁吧,别浪费了。”

    “不会。”江军把儿子抱过来,一边吃饭一边说话,“李政委家的嫂子报名去了。”

    “是吗?”如梅突然来了兴致,“她也有小五十岁了吧?又不认字,能去干什么?当个保管员都不成吧?领东西发东西也得记账啊。”

    “我看报的是清扫。”江军给牛牛喂了一口米,说:“应该是去打扫卫生了,倒能拉下脸来,我还挺佩服她。”

    如梅也很诧异,突然笑了,“哎呦,可见真是在家闲得很了。这样的活儿都愿意干?别三天就撂挑子了吧?夏天厕所里的味儿可够个人受的。”

    这个时候,哪有抽水马桶?都是旱厕,山窝窝里更不用说。

    部队家属们算是有钱的了,也不行啊。招待所设计、建造得就是普通建筑,可不是什么高档宾馆。

    还真让如梅说准了,李政委家的夫人干了一个月就不干了,被李政委狠狠吵了一顿。

    本来想要换个轻松些的岗位,奈何李政委说啥也不愿意管她了,“啥也别干了。就在家老老实实闲着吧,有福不享,就会给我找事儿!”

    惠玲突然忙起来了,有几个军嫂去了招待所,孩子就没人看了。

    交给谁也不放心,见惠玲这两年看孩子挺好的,便想把孩子也交给惠玲。惠玲有些不想带,禁不住军嫂们一个劲儿求。

    “五个是看、是个也是看。再说了,我们家孩子可乖了,你就给盯着些,吃饭喝水让孩子找我去,反正就是一个院里,也不怕他跑丢喽。”

    “该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该给你啥东西就给你啥东西。我都比着如梅、兰花她几个,一分不少!”

    惠玲温柔,性子也软和,看人家说得可怜,也能多挣六块钱,便勉强答应了。

    岂料,答应了这个就得答应那个,十天没出,这边招待所开业,那边惠玲家的孩子就达到8个啦!

    孩子多了,就不好管了。一眼没看见,这个跟那个打起来了、那个跟这个抢起来了;这个哭、那个闹......

    惠玲一个头两个大,后悔得不行。也不能突然把谁家的孩子撵走,都收了人家的钱了啊!

    如梅跟兰花几个也不大高兴,“这个惠玲,也不说一声,怎么能自作主张!”

    张燕更是着急,“她一个人带这么多孩子,不行吧?对了,如梅买那的书本文具,都让几个大孩子弄坏了!”

    如梅下午抽空去看了一下,果然乱得不成样子。

    没进屋就听见孩子们沸反盈天地叫唤,惠玲在给最小的喂饭,大的小的抢东西、几个孩子疯跑,屋里乱成个垃圾堆。

    如梅有些皱眉,一边弯腰收拾东西,一边说:“孩子们都小点儿声儿啊,阿姨们要说话。”

    “妈妈!”牛牛一脸汗跑过来,一把抓住如梅的裙子,上面留下五个手指印儿......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29 我算是服了你了

    惠玲正手忙脚乱,见如梅来了,忙招呼:“如梅,你这个大忙人,咋有空过来?赶紧坐下歇歇。www.uu234.net”说着,把手里的碗放到茶几上,给孩子擦嘴。

    如梅看了看,把满是玩具的椅子给搬了过来,让孩子玩儿,说:“还坐呢?你看看,哪里还有下脚的空儿?惠玲,不是我说你,这几个孩子可真是不该收。”

    惠玲叹了一口气,“我能不知道不该收?后悔死了!一开始也是看几个嫂子说得可怜,想着一个是看、一群也是看!”

    “谁知道,多了几个孩子,咋就成灾难了呢?你看看屋里......如梅,你点子多,给我出个主意,怎么能把孩子们安置了、又看得好,还不得罪人。”

    如梅看着惠玲,问:“你要不要干脆开个幼儿园?收费高点儿,再雇上俩人。你当园长,跟生意似的。”

    惠玲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我还雇人?一个月我才挣几个钱儿啊?你说收费高点儿,能高多少?太高了人家谁送孩子来?”

    如梅摇头,“这就有十个八个孩子了吧?一人十块就是一百块,你找个人,给她开三十,你还能挣七十。”

    “给孩子们搭上饼干、鸡蛋,一个月也能净五十多块。其实,钱跟现在差不多,但是,你省多少事儿啊?再说了,我这是最少估计。”

    “你要是真把幼儿园开起来,可不止这十个八个孩子。你看看咱院里,谁家没有一俩孩子?七岁以下不上学的,没有八十也有六十!”

    “别说都来,来个三分之一,也有二十个孩子,一个月的托费就是二百。就算请俩老师、扣六十,你还能落一百多!”

    惠玲疑惑:“有那么多孩子来上?嫂子们闲着干啥?”

    如梅摇头,“别怕没人上,嫂子们乐意。把孩子们送过来,她们也能干点儿啥。现在政策宽松了,你不知道城里干生意的有多少!”

    “桂英不是说了好几回?路边摆个摊子就能挣钱,军嫂们想出去的多呢!为啥没去?不就是孩子们缠手?”

    “你要是能把这摊子管起来,对大家都好。你在院里挣钱、嫂子们去市里挣钱,多好的事儿!”

    “不说别人,我是第一个支持的。姐妹们都能有自己的事业,别说一个月给孩子交十块钱托费,就是十五块,她们也愿意!”

    “你想想,她们要是一个月能出去挣个好几十,还在乎这点儿钱?男人们还有工资呐!家里一个月收入一二百,十块钱就能找人看一个月孩子,算多吗!”

    一席话把惠玲说动了心,脸都红了,“哎呦,如梅,你可真是个生意精!连这都能想起来?我真是服了你了。”

    “哎,对了,以前我记得,部队还说要办幼儿园呢,现在不提这事儿了吧?”

    如梅笑:“怕啥?真要是办了,肯定你也是园长!放眼望去,这大院里谁比你有经验?我的意思是,有这个思路就赶紧办。”

    “别等部队办起来、找你当园长,说出去是公家的单位,好听;其实,可没你自己开幼儿园实惠,挣钱多、又自由,多好!”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30 惊出 一声冷汗

    “有啥需要帮助的,只管来问我。咱都是自己人,别客气啊惠玲。好了,我那边还忙着呢,走了。”

    话说清了,就走了,让她晚上跟她当家的商量去。两口子要是真精明,就该按照自己说的做去。

    别的不说,场地就是个问题。大院里、小操场、招待所的小院......开业随便孩子们玩儿。

    但是,吃个加餐、学个字儿;刮风下雨、酷暑严冬,总得有个像样儿的教室不是?

    惠玲家是不行的了,但是招待所可以啊!三层楼呢,在一楼找间空房子肯定没问题。

    办幼儿园的是军嫂,入学的都是军人的孩子,你说,部队哪个领导好意思提租金?煤球都随便烧呢,一间两间房子算什么呢?

    所以,这生意不需要多少钱,最多就是老师工资、桌椅板凳,这些肯定是要他两口子出的。

    如梅等江军回来给他说了,江军说:“你还真是个热心肠,自己的生意弄好就行了。还给别人想主意?脑袋瓜儿不大,好点子不少。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没见你多聪明,成绩听说不咋好。”

    如梅笑嘻嘻地:“跟着啥人学啥人,我这不是跟着你学精了嘛。”说着,把爬过来的牛牛抱到怀里,额头抵着额头,说:“我们家江山随谁呢?”

    江军得意地把孩子抱过来,“儿子随爹!以后肯定聪明,对吧?江山!”

    牛牛瞪眼,“我叫牛牛,不叫江山。这个名字不好听,我不叫江山。”

    江军大手掂着孩子的鼻子,戏谑地问:“不叫江山,你想叫什么名字?”

    牛牛挣扎着从怀里爬出来,“我叫江军!爸爸,咱俩都叫江军吧?”

    江军跟如梅都哈哈大笑起来,“不行啊不行,哪有爹跟儿子一个名儿的?人家会笑话的。”

    牛牛不服气,大眼睛眨巴眨巴地,大声喊起来,“大蚂蚁、小蚂蚁,都叫蚂蚁,爸妈跟儿子一个名字,为啥我不可以?”

    俩人一时语塞,“......”

    如梅眨眨眼,“这孩子这么会辩论,赶明儿个当个律师算了。”

    “律师?”江军猛地一愣,如梅忙说:“其实就是古代所说的‘讼师’啦,帮人打官司的。”

    江军深深地看了如梅一眼,“我知道。只是,这个词儿很稀罕,这十几年国家都不提了,你是哪里听说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时代问题,律师这个行业和从业人员,在六十、七十年代,几乎销声匿迹,没几个人知道这个词儿。

    如梅一个初中毕业的乡下小姑娘,又是哪里听说?而且随口就能说出来呢?

    如梅瞪眼,“广播啊。”

    这男人也太敏感了些,自己是不是又被抓包了?

    江军也没打算追究,“嗯。”

    怀里的孩子夺去了他的注意力,因为他儿子牛牛,已经撅着小屁股爬到茶几上,去摆弄茶叶罐了。

    看着父子俩互动,如梅坐在沙发上却惊出一声冷汗来。

    自己该忘记以前的事儿吗?万一哪天脱口而出‘电脑’、‘手机’怎么办?

    “愣什么呢?”江军喊如梅:“有人敲门,开门吧。”

    ps:中午见。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31 请教

    说着,江军起身把儿子从茶几上抱了下来,“小主人坐沙发了,有客人来了呢。”

    如梅也不顾得胡思乱想,忙起身开门,“谁啊?”

    是惠玲两口子过来了,把孩子也带了过来,两个小家伙立即就玩到了一块儿。

    惠玲的丈夫叫林清,是二团的连长,就是这次刚提拔的,对江军感激得很。

    两口子来了,还拿了两瓶罐头、一条烟。

    江军虽然不抽烟,但是家里还是要常备;拿来了也不好让人家拿走。不收下,这是很打脸、不给面子的行为。

    所以,如梅自然不好说不要,当即就把罐头打开了,两个孩子一人一把勺子挖了吃。

    大人们一边坐着说话,如梅估计是为了幼儿园的事儿。

    果然,惠玲先开口了,“如梅,你看看我这个人笨得很,就会看孩子,说到别的,一点儿主意没有。”

    “俺家这个更不用说,除了练兵喊口号,我看也是个啥也不懂的。这不,还得来麻烦你,给指点指点。”

    “你说的那个幼儿园到底该怎么办?要说,外单位肯定有,我这也没法子出去看看,天天带着孩子、哪里也去不了,买个菜都得托人!”

    惠玲一个月能休息两天,平时买东西确实没法子出去。晌午孩子们走了,人家赶会的也散摊子了啊。可不是后世有什么超市,什么时候想买就买。

    两个男人说他们工作上的事儿,不过来女人这边插嘴,如梅便跟惠玲细细地讲了起来。

    如梅其实也没有干过,但是沾了穿越的光啊。在现代,孩子们多、街上的幼儿园也多。还有什么加盟的早教机构,花样儿多得很,没进过也听说过。

    这个时代厂矿幼儿园简单得很,就是大人看着孩子、不磕着碰着就是好的。哪有什么办学经验跟赚钱思路?

    如梅说:“咱们办这个幼儿园,不是要赚多少钱,主要是给军嫂们服务、让军人们放心。不过呢,你既然出力了,落点儿报酬也是应该的。”

    “所以,只要办得好,大家乐意掏钱。都是邻居战友的,你只要出心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好好对待孩子们,不愁不赚钱。”

    “其实要说啥好法子也没有,不过,托费一定要涨上去,现在我们几个都是给六块、孩子们吃的东西自己带。以后,就别这样了。”

    “家长们带的不一样,还不太好办。托费上去了,你统一提供孩子们的零食水果,她们省心、你也省事儿。”

    “中午都是要回家吃饭的。个别晌午回不了家的,那就叫日托,晌午吃饭也要收钱。别不好意思,一顿两顿可以、一个两个可以,要是多了就不行了。”

    “谁要有急事,回老家不带孩子什么的,那就有周托。晚上不回家、睡觉也要管。所以,这些都可以提前公布。”

    “也好定下不同的收费标准。明码标价,谁来都一样。不能因为谁家日子困难,就减免托费、不要餐费,企业不是慈善机构。”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32 支招

    “哪怕以后偷偷给她补贴,也别明着说。要不,家庭困难的多了去了。咱也不好定下标准,说谁家算困难、谁家算有钱,对吧?”

    “做生意嘛,就要算得精;但是,不能心狠,该大方的时候要大方。比如说,哪个孩子过生日呢,多给他发一包饼干、送个苹果。”

    “再比如,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幼儿园买统一服装,不贵的话,表演完就送给孩子们。也是暖人心呢,大人能不高兴?”

    “大头开销就是桌椅板凳,现在木头便宜、手工也不贵,置办个二十套;放衣裳杂物的柜子、黑板什么的,都得有。”

    “不要太高档,差不多的也能用好多年,摊下来也花不了几个钱儿。以后不干了、盘出去,也能收回一部分。”

    “还有玩具啥的,你这边也得置办点儿。总不能天天让孩子们屋里吵闹,积木、皮球、沙包、跳绳、滚铁环、小推车.......玩具多呢。”

    “至于文具、本子啥的,可就得孩子家长自己买了。蜡笔画纸这些,很贵,轻易不要多让家长买。咱们不觉得,只怕有人就舍不得。”

    “总归,多摸索、慢慢来,别想一口气吃个胖子。一开始先收十个八个孩子试试,慢慢稳住摊子,再招新生。老师也是,先找一个,孩子多了、就再招一个。”

    “一定得是年轻有文化的,会唱歌跳舞、会画画讲故事的最好。还得脾气好、有耐心,急躁爱吵人的可不成。你细细地挑吧。”

    “哦,对了,最好还是咱们二团的人。你看我们家这位,最爱照顾自己人,咱们女人们也学着点儿。二团是个大家庭,家属们处得好,他们工作也好做!”

    那边江军两个也笑起来了,“你们不要管我们,只管看好你们一摊子就行。”

    惠玲很高兴,“可不是,我也是这么想呢。都是江团长领得好,要不,如梅能有这么高的觉悟?带的我觉悟都高了!”

    “如梅啊,你说的我都记住了,回家好好算算。还有个事儿,让孩子们去哪?总不能天天院里疯跑。”

    “俺家蜗牛壳一般,大院闲着的屋子我也不敢开口,只怕政委不答应。”

    其实,这才是两口子来找江军他俩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来讨主意,不如说是来找江军批准用房。

    江军是一团之长,主抓军事训练;但是政委跟他是平级,说得上话。只要江军同意,李政委就不能随便说“不行”。

    所以,既然如梅出了主意,干脆‘一事不烦二主’,两口子一商量,直接来找江军。

    看他是啥意思,如果不支持,那就别想了,没地方啊!

    江军自然明白,听见这边说到这里,转脸看过来,说:“房子的事儿我跟政委说说,让他找军部要去。”

    “要说呢,这个招待所放在家属区,咱们团家属可没几个人去。虽然是咱不稀罕,但是军部算是欠了咱的人情。”

    “一个大院儿,百十个孩子,上回说办幼儿园,没办起来、不了了之,是部队失职。两回事加起来,够抵两间房子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0933 定了

    “你俩好好看看哪里合适,商量个章程。m.www.uu234.net这两天我在办公室正式给政委说,估计问题不大。”

    惠玲不由得看向如梅,“如梅,肯定得放在这大院里,你说是吧?招待所是新建的,倒是屋子亮堂,就怕......”

    如梅看向江军,“我看倒不如在招待所一楼腾一间,亮堂不说,新崭崭的也好布置。让宣传干事过来,墙里墙外的画上画,孩子们铁定喜欢。”

    “当然了,要是有个单独的小院子是最好不过了,省得孩子们乱跑。离家近,一眼看不见,不定谁跑出去了。丢不了,倒是吓一跳。”

    江军说:“弄院子动静就太大了,军部不一定会批。我争取一下吧,如果批了,规模就大了,只怕花的钱更多。”

    如梅点头,看向惠玲两口子,“那是肯定的。要是有了院子,需要布置的东西就多了,蹦蹦床、滑滑梯这两个是一定要有的。”

    “其他小东西也要多备些,塑料橡胶玩具什么的,多多益善,省得孩子们争抢、打架。所以说,这些费用,你们算好了吗?”

    “钱的事儿我想应该差不多。”惠玲看了男人一眼,“这两年也攒了二百多块钱,都拿出来也该够了吧?”

    如梅微笑,“那要看多大了。要是一间两间屋子,当然是够了。要是真弄个小院子出来,光我刚才说的那几样儿,就把家底折腾干了。”

    “你俩可想好了。别到时候弄来院子,你俩又布置不起来,让大家笑话。当然了,慢慢来也成。”

    惠玲两口子便突然有些犹豫了。

    本身就不是魄力很大的人,要不,当初也不会去看孩子而是去跑生意了。

    听了如梅的宏伟计划,当然便有些畏缩,说:“回家我俩再好好商量商量,明儿个回个话。要不,江团长那边争取个院子,我这边弄不起来,倒让你们丢脸。”

    如梅跟江军相互看了一眼,江军说:“我们没关系,主要是你们。”

    两口子又说了些别的,便告辞走了。

    江军问如梅,“你感觉怎么样?”

    如梅摇头,“我看惠玲有些犹豫,说不定干不成。现在这八个孩子她都手忙脚乱的了,就看她愿不愿意雇人了。”

    “要是弄不成,咱家牛牛就得另外找人了,她家实在乱得不成样子。八个孩子呢,她一个人根本顾不上。”

    牛牛听见提到自己的名字,蹦过来,大声喊:“妈妈!”

    江军一把把儿子抱到怀里,“为什么说话就是喊?这么大嗓门?走路就是跑,不会好好走过来?刚才蹦蹦跳跳的,像个小青蛙。”

    牛牛抱着江军的脖子,转过脸来找如梅,“妈妈!我是小青蛙!”说完,呱呱叫、鼓着腮、把两个人都给逗笑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惠玲两口子可就发了愁了。商讨来来商讨去,一直没拿定主意。

    第二天晚上林清回来,俩人接着商量,倒是惠玲一咬牙,下了决心。

    “我看就按照如梅说的,像样儿地开个幼儿园。家里七八个孩子,实在是闹翻了天。一眼看不到,哪个孩子出点事儿,都是我的责任。”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050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 作者:呢喃燕语所写的《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为转载作品,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介绍:
重生七十年代,衣食无着、要啥没啥。如梅拍桌:“女人当自强、发家不靠郎。”某首长鹰眸微眯、眼神危险,“我堂堂军长,你还指望不上?!”如梅挑眉,“我有阴阳眼,首长靠边站!”推荐我的完结文《农媳翻身:军长请走开》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七零:田妻狠嚣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