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TXT下载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全文阅读

作者:九天飞流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txt下载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八十九章 耍无赖

    在场众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顾诚玉的举动,他们有些茫然失措。这般俊秀的少年,该不会是......

    顾诚玉可管不了在场众人的心思,他趁着夏鸿基还愣神的当口,将夏鸿基的拇指给使劲儿掰了上来。

    “呀!夏老爷果真不愧是咱们杭天府的表率啊!竟然愿意出十万两银子。”

    顾诚玉赞叹一声,接着便松了手,将手背在身后,用帕子使劲儿擦了擦。

    顾诚玉这一声赞叹,将众人从呆愣中叫回了神儿。

    夏鸿基赶忙低头一看,险些一口老血喷出,这是几根手指?难道是他老眼昏花了?

    “不对,不是十......”夏鸿基连忙表示反对,他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啊!

    “夏老爷果然深明大义,不愧是夏首辅的族人,咱们甘拜下风!”

    展掌柜眼珠一转,忙截住了夏鸿基的话头。拱手行礼,表示自己的钦佩之意。

    其余人都面面相觑,这钦差未免也太不要脸了吧?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啊!

    他们可是看出来了,夏鸿基好似刚才只想出四万两银子来着。没想到钦差大人上下嘴皮子一碰,竟然将四万两,变成了十万两。

    夏鸿基一口老痰哽在喉咙上下不得,他没想到顾诚玉竟然会这般耍无赖。

    你说这不是耍无赖是什么?他明明只想出四根手指的。夏鸿基此时不由想起族长那张老脸上的冷酷和嫌弃,心肝儿都抖了抖。

    他只是族中的分支,被族长派到杭天府来打理生意的。那些银子哪里是他能做主的?之前他想着只是三万两,事后族长也不会太过责怪。

    后来为了不被人看扁,他才咬牙再加一万两。就算族长不高兴,他也能解释解释。

    可现在是十万两啊!他还不能用自己的家当贴补,不然族长肯定要怀疑他这么多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再说倘若让他自己掏出这十万两,那就跟挖他的心肝似的,简直要疼到无以复加。

    “我刚才只说四......”夏鸿基举着四根手指,双眼圆瞪。手抖个不停,就像要中风了似的。

    “是!本官刚才听清楚了,夏老爷捐十万两银子。来来来!诸位,咱们都先敬夏老爷一杯!”

    顾诚玉坐在桌前,举起自己的酒杯,根本不顾夏鸿基快要哭出来的脸色,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他才不会给夏鸿基机会说出来,反正这十万两银子他是要定了。

    顾诚玉心中遗憾不已,只可惜这夏鸿基只长了十根手指。

    他在心中谋算了一番,这夏鸿基只是夏氏的分支,手中的权柄不大。

    反正他后日就要赶往应南府,应南府是夏氏的发家之地,夏氏的嫡支便居住于此。等到了应南府,顾诚玉怎么也要将夏氏嫡支那一脉咬下一块肉来不可。

    众人酒也喝了,银子也捐了。照理说今日顾诚玉的目的达到了,这宴席便可以散了。

    只是,众人见顾诚玉只顾着喝酒,并没有要散席的意思。

    胡茂深等官员也是一脸疑惑,他们看了看杨朝英手上拿着的账簿,难道这些都还不够?

    这加起来怕是得差不多有三十万两了吧?难道顾少卿还不满意?

    改道江堤和安置灾民有这些银子,短时日内应该是够了的。

    杨朝英他们高兴地合不拢嘴,此刻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数银票了。可顾诚玉还不发话,他们也只得作陪。

    顾诚玉将正在做美梦的众人扫视了一圈,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这才又开了口。

    “诸位能慷慨解囊,为灾民和江堤尽一份心,本官真是感激不尽!诸位都是良善之人,等都刻上了功德碑,日后必然能流芳百世。”

    顾诚玉打算将这次捐献银两的商贾都刻上去,毕竟人家都出了银子,且最少都是一万两。

    不说每个商行都得到皇上嘉奖,可人家捐献了这么多银子,好处总是要给点的。

    反正这银子的用途都是为了百姓,到时候会记有详细的账目,否则朝中那些大臣又得起幺蛾子。

    “哎~顾大人真是折煞咱们了,咱们就捐了这么点银子,怎么就流芳百世了?真是愧不敢当。再说咱们出银子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想救助这些灾民。同时也担心江堤的垮塌,让咱们杭天府与长天府一般,被江水肆虐,导致民不聊生啊!”

    王老爷摸了摸他挺着的肚皮,一张嘴倒像是抹了蜜。将自己说得如此高风亮节,不求回报。

    杨朝英扯了扯嘴角,他来杭天府为官虽然不久,但也对这个王老爷如雷贯耳。

    无他,因为王老爷家中有一位河东狮!王老爷当年其实也是一穷二白的贫苦农家小子,后来丈人家招赘,便将王老爷给招了去。

    妻家势大,王老爷着实受了好多年的气。直到岳丈三年前去了,他才翻身做主。

    只是这么多年的习惯已经改不了了,被夫人管得极严,而他夫人恰巧又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这次回去,王老爷必然会被夫人好好整治一番。

    所以别看王老爷这会儿人五人六的,等今儿回去,可有他受的了。

    只是这银子既然已经到了他们手上,那他们是绝对不会再吐出来的,就只能让王老爷自求多福了。

    “诸位放心,刚才收的银子,朝廷官员绝不会贪墨。每一笔大的支出,都必须有本官的私印。其他的支出每一笔都会记录在账簿上,日后呈给皇上过目!”

    “顾大人这是说得哪里话?咱们怎么可能不相信大人?大人们为了救助灾民和修筑江堤,可谓是殚精竭虑。咱们若是再有怀疑,那可真是狼心狗肺了。”李玉环连忙出声道。

    李玉环也就是为了在诸位大人面前博博好感,好混个脸熟。

    其实这银子已经捐了,双方都达到了目的,谁还管你银子的去处?

    商贾们只要名声,这叫各取所需。这几位钦差筹集这么多银子,要说一两也不贪,他们是绝对不信的。

    “哎~这银子自然是要用到实处的,每一笔去处当然得有记录!”

    这银子要是真拿了,不得烫手?他们的本意就是救助灾民,也为朝廷减轻负担。

第八百九十章 囤积米粮

    再说这么多银子可都是明着记账的,日后还得去皇上那儿交差,毕竟用了皇上的名号不是?

    顾诚玉的眼皮子何至于会这么浅?这点银子他还不放在眼里。至于其他官员,他自然会严厉监督。

    若是谁当真敢伸手,那就别他心狠手辣。

    “既然咱们今日相聚一堂,那都是缘分。不过本官还有一事不明,还请诸位解惑。”

    顾诚玉环顾四周,银子到手了,那有些账也可以清算了。

    “顾大人不妨直说,吾等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孙老爷心中十分疑惑,于是连忙出声回道。

    “听说近日杭天府的粮价上涨得厉害,且城中不少家米行都不开张,这是何故?在座的诸位都是本地人士,还请诸位为本官解解惑。”

    顾诚玉冷眼看着众人,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众人身上,原本还算热闹的宴席上,顿时又静谧了下来。

    “最近几日本官去城内巡视过,百姓们根本买不到米粮,有许多人家已经断了炊。且粮价比之前贵了好几倍,糙米的价钱更是已经上涨到四十文一斤。本官倒是不清楚,这杭天府竟然这般富庶,只是糙米,竟然也能卖到四十文一斤了。”

    “不错,本官乍听之下,还有些不可置信。就算江南富庶,但本官却从未听说过四十文一斤的糙米。”

    胡茂深立即会意,知道顾诚玉是想将粮价控制起来,否则越涨越离谱,最后杭天府还不得乱成一锅粥?

    虽说他对顾诚玉的想法并不乐观,但既然连捐银子这样的事儿,顾诚玉都能办成。

    那说不得粮价上涨一事,顾诚玉还真有办法也不一定。

    众人都面面相觑,没想到顾诚玉会突然提起这件事来。

    在场的十四位商贾,其中有五家都开了米行。其中尤以夏氏的米行规模最大,就杭天府一个府城,夏氏就开了三家。

    “咳!大人可是从哪里听来的谣言?这糙米怎会是四十文一斤?”

    王老爷有些心虚,他前两日还偷偷卖到过五十文一斤呢!照样有百姓肯买,没法子,不买难道要饿死不成?

    他家中也有两间粮食铺子,虽然铺面不大,但前段时日粮价突然暴涨,他也着实卖得了不少银子。

    后来要不是因为储存的粮食不多,他还真能发上一笔横财。

    他昨儿还听着家里的老妻嘀咕,羡慕别家开了好几间米行,这几日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而他家却只有两间小铺子,错过了这次赚银子的好时机。

    目前要论谁家粮食囤积地最多,他倒是有所耳闻。据说最近夏氏正在到处收粮食,肯定是想囤积米粮,再以高价卖出。

    灾民们手里多少还有些银子的,再加上城内百姓每日都要吃喝,夏氏这次铁定能大发横财。

    “是啊!大人铁定是道听途说,这可做不得准。最近城内的米行未开门,那是大家实在没有粮食可卖。不知是谁讹传,咱们杭天府也会和长天府一般决堤。百姓们都怕一旦决了堤,他们会和城外那些灾民似的,没了粮食充饥。因此,那些农户都不肯卖粮,宁肯都留在手中,以备不时之需啊!”

    其中一位宁老爷得了夏鸿基的示意,忙起身回道。

    夏鸿基脑中正飞快地想着解决之法,这个顾诚玉刚坑了他十万两银子,如今竟然又问起了米粮涨价之事。

    他这次可是囤积了不少米粮,就等着价钱提上去,好狠狠赚上一笔。

    照他囤积米粮的数目来看,盈利可不止十万两呢!

    倘若被顾诚玉给坏了事儿,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早知道今日是鸿门宴,他说什么都不来了。

    没想到今儿竟然被顾诚玉给狠狠坑了一笔,他现在还不知该怎么去面对族长呢!

    要是囤积米粮,抬高粮价这件事再出了什么纰漏,他可以想象族长会多么地震怒。

    他只是夏氏的分支,办不好差事,让夏氏损失这么多银子,被撸了差事都极有可能。

    就怕不但没了这样的好差事,还有可能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这差事油水很足,他每年靠着打理杭天府这边的生意,存下了不少银子,他是万万不能丢了这差事的。

    “哦?这可是本官亲眼所见。茗墨,将你打探到的消息给诸位老爷说说。”

    顾诚玉知道这些人不会这般轻易承认,他自然也是有备而来。

    “是,大人!”

    茗墨领命,接着朗声道:“两日前,宁家米行派人去附近的村子收了不少米粮,约莫一百石有余,都是按照八文一升来收购的,小人手里还有从谁家收购的详细名单。前几日,夏氏派了不少掌柜的去偏远的村子收了约有五百石稻谷,亦是八文,小人这里照样有一份名单。另王老爷这两日收了五十石,乃是九文一升......”

    一口气将几户米行前几日的动向都报了个清楚,茗墨顿了顿,“之前的日子,小人还未查清,还请大人宽限几日。”

    顾诚玉点了点头,“你先下去吧!”

    “本官的随从刚才所言可是千真万确,本官倒是想问问,你们几家米行最近一直在收购米粮,却又不开铺子卖粮,到底意欲何为?”

    顾诚玉将酒杯重重地磕在了桌面上,里面的酒水顿时洒了出来,将在座的众人都吓了一跳。

    王老爷清了清发紧的喉咙,有些忐忑地说:“那不是听说杭天府会决堤吗?咱们府上人口众多,这么多张嘴要吃喝,总得囤积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吧?”

    其实说到这里,他也不免心虚得很。他之前囤的那点粮食可都是卖了的,且价更是卖得离谱。

    这顾大人会不会已经查到他卖了多少银钱了?王老爷先是忐忑不已,后又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这才稍稍放下了心。

    怕什么?又不是他一个人高价卖粮了。这些人可都囤了不少粮食呢!

    他又没囤多少,就算钦差大人怪罪下来,那也有高个子顶着。

    这么一想,王老爷的神情便放松为了不少。原本还努力缩着的肚子,此时又肆无忌惮地颤动起来。

第八百九十一章 成立商会

    顾诚玉冷笑一声,“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们手里有多少粮食,本官根据前几日的动向来看,也能推算出个大概。来江南之前,皇上就说过,决不允许粮食涨价。长天府发生水患,本就是重大的灾难。你们竟然还想靠着米粮,赚那等昧心钱,你们的良心呢?”

    说到后来,顾诚玉的语气已经极其严厉了。

    商人重利,奸商更是没有道义可言。

    他们以为抓住了杭天府的命脉,只要粮食在他们手中,就能随心所欲地赚银子了?

    这是想垄断,将农户手中的米粮以低价收购进来,而后都囤积到一起。

    等将粮价炒高了,百姓们要想买粮食,就只能从他们手中买,还得用高价买。

    就像之前杭天府城门外的灾民没被安排河工的活计时,他们想吃粮食,都是花了高价买的。

    那段时日每日都有城内米行的伙计,抬了粮食到城门口贩卖。然而这些粮食都贵得离谱,是原来的好几倍。

    可那时这些灾民都进不得城内,因此也只得花几倍的银钱在这些活计手里买。

    毕竟人活着就要吃喝,纵使心疼得紧,那也得买。

    直到将身上的银钱耗光,没了银子便开始啃起了草皮。

    恐怕就是那段时间卖粮,让这些人尝到了甜头。否则,他们不可能毫不犹豫地囤积这么多米粮。

    “顾大人言重了吧?咱们本就是商贾,不靠这些挣银子,还拿什么挣银子?多囤些米粮实属正常,朝廷可没有明令禁止不许囤积米粮吧?”

    夏鸿基还在记恨刚才顾诚玉让他出十万两银子的事,刚才他不能丢了夏氏的脸面,暂时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可这顾诚玉就算是朝廷官员,也管不了他们商贾之间的事吧?

    四十文,很离谱吗?他还打算卖上百八十文一斤的,怎么也得把那十万两银子给找补回来。

    除非朝廷颁布的禁令,不允许他们抬高粮价,否则他不打算给顾诚玉这个面子。

    其他几家米行的东家脸色也不好看,他们才刚捐了银子,这顾大人银子还没到手呢!就打算翻脸不认人了?

    “本官知道在商言商,谁不喜欢银子?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们这次赚的银子乃是百姓们的血肉,你们于心何忍啊!”

    顾诚玉长叹一声,对着众人摇了摇头。

    有些商行的东家其实心里也有些不落忍,所以他们囤积的米粮并不多。

    如今再被顾诚玉这么一说,他们心中更为愧疚。

    其中一人想开口表态,却不想被一旁的人扯了扯袖子。他下意识地看了过去,便看见夏鸿基的神色十分不以为然。

    若是此时响应顾大人的话,那岂不是要得罪在场不少人?且还彻底将夏鸿基给得罪了。

    夏鸿基是夏氏族人,他们怕的可不是他夏鸿基,而是夏首辅。

    “顾大人,刚才您也说了,在商言商。这不赚银子的买卖,咱们是不可能做的。米粮涨价,那是因为长天府的农田大多数都被淹没了,今年的粮食必然会减少许多。若是咱们不在粮食彻底上涨之前,趁机多囤些粮食。那日后收购的成本怕是要翻上好几番呐!还请顾大人体谅一下咱们的苦衷,莫要让咱们难做啊!”

    夏鸿基刚才就已经想好了说辞,反正这米粮的银子,他是赚定了。

    那十万两银子,族长听了肯定会暴跳如雷。但若是将囤积米粮,又高价卖出这事儿给办妥当了,族长或许还会网开一面。

    “那你只囤积,不卖粮,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吧?其目的还不是为了能在粮价上涨达到高峰的时候,你们再卖出,狠狠地赚一笔吗?”

    顾诚玉所指,分毫不差,众人突然不知该怎么接话了。若是不抬高粮价,那他们就赚不了这么多银子。

    这银子就跟白捡似的,谁能舍得放弃?

    可若是将米粮现在按低价卖了,他们更不乐意。

    顾诚玉见众人又静默下来,他知道不使出杀手锏是不行了。

    “诸位!本官前来江南之时,朝廷正在商讨要成立商会。”

    顾诚玉命人给众人上了一壶茶,接着便仔细观察着众人的面色。

    众人听得顾诚玉所言,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你家不是靠着那位吗?可有听说此事?”一人拉了身旁的人问道。

    “未曾,那位并没有说过关于商会的只言片语......”

    “商会?敢问顾大人,何为商会?”

    王老爷一双鼠目精光四射,立刻从顾诚玉的话语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胡茂深等官员则是奇怪地望向顾诚玉,商会?

    他们怎么不知道朝廷正在商讨什么商会呢?这根本就是闻所未闻啊!

    几人面面相觑,用眼神无声地交流过后,他们很肯定,朝廷根本没提及过此事。

    难道是皇上器重顾诚玉,所以才将此事告知与他?这也不是不可能啊!

    胡茂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由在心里冷哼。

    这顾诚玉先前竟然连一点风声都未透露,到这会儿竟然搞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什么商会?朝会上根本没提及此事,这怕是顾诚玉自己提出来的吧?

    也不知顾诚玉有没有和皇上商讨过,就这么贸贸然说出来,怕是有些不妥吧?

    这什么商会肯定是个麻烦事儿,不可能一日两日就能建立起来,顾诚玉此举不是在自寻麻烦吗?

    “敢问顾大人,这商会是个什么说法?”

    孙老爷倒是对这商会十分感兴趣,就像茶税似的,既然施行,那必然有它的道理。

    之前没有茶税之时,茶商和茶农时常起冲突。茶农损失了不少利益,茶商们也不见得就占了多少便宜。

    茶税实施之后,茶商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利益,但性命却有了保证,还少了许多不便之处。

    孙老爷始终认为抬高粮价,赚那些昧心钱不是长久之计。朝廷已经派了钦差下来赈灾,难道会眼看着米粮价钱上涨而无动于衷?

    那些灾民和百姓们将全部的积蓄用光之后,难道米行能看着他们饿死不成?

    百姓没银子买米,饿得两眼发花。米行的米卖不出去,粮仓堆积如山,最后那些粮食还不是要贱卖?

第八百九十二章 成立商会的好处

    原本孙老爷还想着朝廷肯定会有制约的公文下来,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快。

    孙家商行也有一家米粮铺子,铺子并不小。之前夏氏开始收购米粮之时,孙家也收了一些。

    可之后孙老爷突然回过味儿来,发现这银子不是好赚的。人家有夏首辅撑腰,自然是不怕的。

    他虽然也靠上了朝中一位官员,但那人已经嘱咐过,绝不能乱来。

    所以孙老爷后来便没再收购粮食了,要是到最后全都贱卖,那他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浪费了精力不说,说不得最后还得亏本卖了。

    毕竟此次收购的糙米在**文一升,平日里可没这么多。

    顾诚玉淡笑不语,随即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这悠闲的模样让胡茂深等人翻了个白眼,都什么时候了,还卖关子。

    夏鸿基双眼微眯,他突然觉得这个什么所谓的商会,对他来说并非好事。

    原本他们夏氏的生意多,因为首辅的名头,与别家谈生意,别家也总是相让,谁会和他们夏氏别苗头?

    这也养成了他们夏氏做生意极其霸道的脾性,与他们合作的商户,多多少少都会吃点亏。

    这么些年下来,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赚银子的方式,可不愿意再来个商会,将他们夏氏给约束住。

    夏鸿基仔细回想了一会儿,确定族长并没有和他提及此事。

    夏首辅乃是朝中的重臣,要是朝廷真的准备成立商会,那没道理首辅大人会不知道啊!

    夏鸿基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顾诚玉,该不会是此人自己搞出的幺蛾子,为的是打压囤积米粮的米行吧?

    这么一想,夏鸿基觉得这极有可能。

    “草民斗胆问顾大人,朝廷何时说要成立商会?首辅大人常往应南府寄家信,但他在信中却从未提及过此事。不知这事儿到底......”

    夏鸿基说到后头,便吞吞吐吐起来。

    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不就是说顾诚玉在忽悠他们吗?

    在场的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顾诚玉,眼神中带着明显的怀疑。

    顾诚玉心里并不慌张,他粲然一笑,接着便道:“因为此事乃是本官提出的,目前还只是一个雏形,必须得慢慢完善。所以到现在还未声张,不过已经**不离十了。”

    胡茂深借着喝茶的动作,掩盖住了自己眼底的疑惑。

    瞧着顾诚玉如此气定神闲,胡茂深心中也不由纳闷起来,难道这顾诚玉所言不虚?

    可他们之前明明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这有些不同寻常啊!

    “诸位这会儿怕是对商会毫无头绪,那本官就在这里详细解释一番。商会,顾名思义,便是商贾之间组建的一个团体。那成立商会有什么好处呢?那好处就多了。”

    顾诚玉起身,负手而立,随即对心中刚成型的计划,侃侃而谈起来。

    “只要成立了商会,那在座的各位就能申请加入,成为商会中的一员,这称之为会员。其一,加入商会的商人多了,那选择合作的对象就多了。都是会员,具有约束力,也就不怕再上当受骗。”

    众人闻言不由连连点头,表示十分赞同。他们原来走南闯北做生意,确实容易遇到骗子。

    被骗得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之人不在少数。那些骗子骗取了银钱之后,顿时就消失地无影无踪,被骗之人就是翻天覆地,也难将人找回。

    最后只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日后想要东山再起,谈何容易?

    只要是商贾,没有谁能拍着胸脯说自己从未受过骗。就算不是骗子,那也被人算计过,吃过不少哑巴亏。

    顾诚玉见众人点头如捣蒜,知道这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他伸出两根手指,接着说道:“其二,商会的会员多了,别人有你不知道的重要讯息,相互交流,互通有无。”

    在座的众人再次点头,的确!别看他们只是商贾,可商贾一样要了解时政和官员的动向。

    比如自己投靠的官员被贬,或是犯了大罪,抄家灭族了。可那些大官远在京城,他们自然不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这时候就要看自己是否交友广阔了。

    若是相熟的人家收到消息,立刻告之,说不得还能避过一次祸患,早做准备。

    夏鸿基深深看了顾诚玉一眼,不得不说,这两点他还真反驳不了。

    “其三,独木不成林,抱团合作才是长久之计。诸位联手和互补,以强带弱,互助互益,大家都得了好处。如若遇到了困难,例如银钱突然周转不来,也可像商会其他会员借,有商会和朝廷的约束,量他们也不敢不还。”

    孙老爷激动地无以复加,他常为没银子周转而烦恼。每次和友人借,友人又不收额外的利钱,让他心里很过意不去。

    再加上有时他想多借些,却苦于没有门路。

    若真成了商会的会员,那他借银子也方便着些,只要付利钱,总有人会借给他的。至于还银子的事儿,他相信既然朝廷已经打算成立商会,那必然会想辙。

    “其四,咱们朝廷有邸报,商会也一样可以发行邸报。邸报的好处不消多说吧?相信在座的诸位心中有数。”

    朝廷的邸报类似于前世的报纸,且这份报纸只说关于时政上的大事。商会若是办邸报,那就是关于商业上的信息了,这就相当于前世的财经报纸了。

    连胡茂深听到这里,也十分惊讶地扯住了胡须。

    若是这商会一旦开始施行,那就是大改革了。大衍朝必将在短时日内,引来盛世。

    这少年果真是了不得,简直是太妖孽了。胡茂深望着顾诚玉的双眼满含赞赏之意,这农家为何会生出这般妖孽的天之骄子呢?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

    “当然,这邸报必须得是朝廷发行,本官会奏请皇上,将此事尽快落实,并尽量做到详尽。这就是成立商会的好处,诸位认为此事还可行?”

    顾诚玉转身坐下,他认为这些商贾肯定会心动。其实这件事他还真没和皇上商讨过,因为这是他来江南之后,看到米粮涨价之后,引发的联想。

第八百九十三章 入商会的条件

    商会的好处自是不必说,但也不是没有弊端。然而他现在会告诉他们吗?当然不可能。

    要想控制粮食的价格,这个商会必然要尽早成立。

    “顾大人,您说的都是建立商会的好处,那弊端呢?不是没有吧?您可不能避重就轻啊!”

    夏鸿基也不是个傻的,他看顾诚玉只说商会的好处,他认为顾诚玉一定隐瞒了弊端。而顾诚玉成立商会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控制米粮价钱上涨。

    他冷笑一声,要是朝廷真有遏制米粮价钱上涨的禁令,顾诚玉怎么可能不拿出来?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也算是机关算尽了。

    顾诚玉挑眉看了过去,发现夏鸿基正正一脸得意地看着自己,他不由嗤笑了一声。

    “夏老爷所言不虚,成立商会自然会有弊端。因为只要加入了商会,就不能肆意抬高货物的价钱。当然,适当地提高朝廷是不会管的。但若是太离谱,那朝廷必然会介入。不同的是,以前是派了官员来禁止,成立了商会之后,就会有商会提前警告。若实在不听,那就上报给朝廷。”

    “其实商会还是相当自由的,会员们平日里有商会的约束,朝廷大多都不会管。这都是为了方便你们行事,诸位可仔细考虑,想对于这么一个不算是弊端的弊端,本官觉得利远远大于弊。”

    顾诚玉感觉身子有些困乏,他其实也有些累了。

    而今日的信息太多,他怕这些人会受不了,所以打算将这件事给延后。

    因为他还得将此事先与皇上商讨之后,才能开始实施。

    至于弊端,其实远远不止这一件。商会的富商多了,朝廷的官员就会想法子拉拢富商们,让其成为自己的势力,

    尤其是那些远在封地的王爷,虽然他们不在京城,但远程遥控一样可以,因为有人代劳啊!

    届时商会说不得就会成为另一个名利场,想要杜绝此类事件发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能想法子,尽量将这样的事控制在商会能掌控的范围之内。

    而建立商会一事,按照惯例,皇上是不会将此事交予自己来办的。

    他就是个出主意的,施行自然会有别的官员去做。

    因此,顾诚玉打算将商会成立起来之后,就要全身而退,这商会真是半点沾不得。

    且士农工商,商排在末位。若是成立商会,这商人在朝中的地位无形中提高了不少。

    这可是威胁到了朝中官员的地位,商会成员一多,就足以撼动整个王朝。

    顾诚玉自然不可能让此事发生,他早就有想好了对策。

    “商会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办起来的。但米粮价钱居高不下,甚至还一直在涨,本官是绝不允许的。奉劝诸位一句,可别因小失大,届时别说本官翻脸不认人。本官来到江南之前,皇上还御赐了尚方宝剑与金牌,如若诸位不听本官劝告,先斩后奏也是使得的。”

    顾诚玉微勾唇角,面上扯出一抹冷笑。

    一听到尚方宝剑和金牌,在场的官员皆露出了艳羡的神色,而那些富商们却没这么淡定了。

    其中宁老爷最为忐忑,他坐立不安,心里正思索着,粮仓中还有这么多粮食,到底该不该现在以低价卖了?

    可若是真的卖了,他还不得心疼死?

    夏鸿基脸色顿时铁青,他可是收了不少米粮的。难道都要低价卖出去?不成!

    这事儿得早些禀报给族长,顾诚玉好歹是钦差,他做事难免束手束脚。只有请族长写信给首辅大人,让他将这顾诚玉给调回京城去。

    想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了闵峰。

    闵峰是夏首辅的小弟子,可为何这次在宴席之上却没看到闵峰呢?这实在太奇怪了。

    纵使自己看不惯这个霸占了家族资源的外姓人,但对方好歹是夏清的关门弟子。

    如今宴席上没见到人,于情于理他都得问上一句。

    突然,他灵机一动。闵峰就在江南,他何必将机会留给族长呢?

    还不如自己与闵峰交好,让闵峰回去之后在夏首辅面前,替他美言几句。

    一旁的李玉环这时却没将米粮涨价一事放在心上,他倒是对加入商会十分动心。

    “顾大人,咱们李氏商行并没有囤积米粮,亦不会再提升粮价,还请大人放心。只是草民还有一事未明,这入商会成为会员可有什么条件否?”

    李玉环这一出声,便将在座各位的心神都吸引了去。

    他们也都想知道进入商会的条件,在他们看来,成为会员的好处多得很,远不止顾诚玉说的这几点。

    顾诚玉投过来一个赞许的眼神,孺子可教也!

    只是他今儿才刚和这些人张口要了银子,现在再提银子,会不会不太好?

    没错,顾诚玉最终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商贾,免得抬高物价的事再次发生。

    二却是为了银子,当然,刚开始商会的收益并不会多。但入商会的人多了,那银钱就随之而来了。

    “诸位也知晓,若是谁都有资格入商会,那商会的会员岂不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了?入商会得同时符合几个条件,这事儿本官还得禀明圣上,拟定出来之后,才会对诸位说明。诸位别急,商会不是一两日就要能立起来的,诸位耐心等待便是。”

    条件,最重要的条件当然是得有银子。

    顾诚玉的打算,入商会者必须缴纳每年二千两银子的会费,这还是最低的等级,第二还得交付五千两银子的保证金。

    会费其中两成维护商会的开支和运转,其他的都交由朝廷,成为朝廷的另一项收入。

    毕竟商会虽然差不多都是商贾自己操纵的,但也需要朝廷的掣肘和威慑不是?

    朝廷在商会上花费的精力并不少,这银子要得理所当然。

    至于这些人肯不肯出银子,顾诚玉一点也不担心。

    到时候想些噱头,将会员的等级炒起来,不怕这些人不愿意花银子。

    都满足这两个条件还不成,还得经过商会的考察。

    如果信誉和口碑都不行,那商会也会拒绝此人入会。

    反正顾诚玉前两日例举了不少,但现在还不到时机拿出来。

第八百九十四章 会费

    等那些商贾都离开之后,顾诚玉揉了揉眉心,准备好好歇息一番。这几日的奔波,着实让他疲累不已。

    谁想胡茂深却并不愿放过他,“顾少卿,你刚才所言的这个商会,好似朝廷并没有就此讨论过。不知这商会,是你个人所想,还是真与皇上协商过?”

    胡茂深双眼精光四射,要说他刚才还有些怀疑,那他现在十分确定,这事儿就是顾诚玉的自作主张。

    他并不赞同顾诚玉因为要控制米粮涨价就成立什么商会,且他刚才听顾诚玉所言,这商会十分麻烦,这么多商贾聚集在一起,朝廷实在难以管控。

    士农工商,一旦这些商贾都聚集在一起,拧成了一股绳,对抗起朝廷来,又那岂不是惹了大麻烦?

    可别小看商贾的力量,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银子,还怕无人替他们效命?再说那些在封地的藩王,也不见得能静得下心来。

    这两年如此平静,说不得都在憋着呢!倘若藩王选择与哪家势力雄厚的商户协作,那他们又如何得知?

    顾诚玉挑了挑眉,随即坦白地说道:“此事确实没和皇上商讨过,但本官觉得皇上会同意的。”

    见顾诚玉成竹在胸,胡茂深不由皱起了眉头。

    “顾少卿,你当真如此自信?据你刚才这般分析,本官认为这商会确实能带动本朝的发展,长时间下来,说不得还能开创大衍盛世。但这在无形中却提高了商人地位,你就不怕他们联合起来掣肘朝廷?”

    不可否认,顾诚玉此举能带动商贸的发展,但却不利于朝廷的稳定。胡茂深刚才确实被顾诚玉的计谋所折服,但他后来仔细一想,却觉得此事不可行。

    顾诚玉轻笑了一声,“怎么会呢?这些人赚得越多,对朝廷的贡献也就越大。可不要以为成为会员很容易,一年没个成千上万两,能成为商会会员?就算成为会员,那也不是想象中那般自由的。不但有商会的约束,还有朝廷的监管。本官之所以要成立商会,就是想更好地管束那些商贾。”

    顾诚玉对商贾并没有什么偏见,也不觉得商贾就比百姓和士族低上一等。

    但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朝代,君王是决不允许商人提高地位,威胁到朝廷的稳定的。

    若是有了银子,再有了地位,那皇上怎能放得下心来呢?

    大环境如此,顾诚玉也无力改变。且他还得随波逐流,甚至与这些统治者共同抵制。

    因为他自己就是上位者中的一员,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从金字塔上掉下来。

    “会员还得缴纳银子?成千上万?”胡茂深瞪大了眼,他刚才觉得顾诚玉成立商会会有弊端,现下他突然觉得顾诚玉简直是黑了心肝的。

    “你这是在说笑?成千上万两,那些商贾怎么可能会答应入会?”胡茂深觉得顾诚玉简直是异想天开,不由失笑地摇了摇头。

    顾诚玉还是太想当然了,长期以来的顺风顺水,让他失去了平常心。总认为自己做什么都能成功,然而现实往往会给人当头一棒。

    顾诚玉举起手中的扇子摇了摇,一派神秘地说道:“就这么让他们交,他们当然舍不得。可本官却有法子,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交出来。”

    胡茂深双眼一亮,若是每位商贾真能收到这么多的会费,那朝廷的国库也会充盈不少。

    当然,前提是能管控好这些商贾,让他们没机会搅风搅雨。

    “是何良策?顾少卿可别藏着掖着,说出来咱们也能帮着参谋参谋。”

    其他官员不禁都竖起了耳朵,这顾诚玉之前就曾想出茶税,让朝廷获益匪浅。刚才说的这个商会,他们有预感,朝堂之上将又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是啊!顾大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咱们虽然不如顾大人有才干,但也能说出点拙见也不是!”

    “是啊!是啊......”

    几人纷纷附和,表示愿闻其详。

    此人如此有才干,他们还不如抱上此人的大腿。虽说这次赈灾皇上已经给了顾诚玉升官的好处,可成立商会一事,说不得又能让顾诚玉得不少好处。

    就算暂时不能升官,那肯定也会有其他的赏赐。

    而他们这些工部的官员可是好久没挪位子了,若是能参与到其中,或许还能跟着沾点光,因此官升一级也不是不可能啊!

    顾诚玉眉峰一挑,见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忽而一笑,接着又欠揍地说道:“现在还未到时机,等时机到了,大家自会知晓。”

    这些人的想法,顾诚玉岂会不知?他想的法子,凭什么让别人跟着占便宜?

    若他是施行者,那挑上两个看得顺眼的参与,倒也没什么。

    但皇上绝不可能将此事交给他来办,所以这些人算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再说这几人乃是工部的官员,这事儿可是户部的差事,这些人注定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了。

    众人见顾诚玉不肯言明,不由都暗地里撇了撇嘴,随即都皮笑肉不笑地告退了。

    顾诚玉回到自己的厢房并没有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书写。

    他要将此事尽快禀报给皇上,江南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就算日夜兼程,快马加鞭那也得好几日。

    做事自然得趁热打铁,趁着这些商贾对商会一事还算热心,还是将此事尽快落实了为好。

    其实他也知晓,这事儿在朝堂上必将引发滔天巨浪。成立商会,会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怎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垄断的生意做久了,想涨价就涨价,还有谁敢有意见不成?

    以前只要不过分,朝廷不会过多干预。如今成立商会,只要加入了商会,那他们抬价就不能随心所欲了。

    日后加入商会的商贾只会越来越多,倘若不加入商会,那在生意上就会有诸多限制,这是一个矛盾的选择。

    这一日,天空飘起了小雨,官道上有两匹骏马正在雨中极速穿梭。

    飞奔的铁蹄踏碎草叶上的凝露,向着前方疾驰而去。

第八百九十五章 通缉犯

    “大人!前方就是应南府了。”

    戴着斗笠,身穿蓑衣的茗墨抬眼看了看前方的道路,见着应南府的城门已在眼前,不由高兴地喊道。

    顾诚玉点了点头,他们抄小路只用了一日就到了应南府。

    小路可不是官道,山间崎岖,茗墨和顾诚玉走得异常小心,不过比走官道快了不少。

    “你先去客栈订两间客房,咱们先休息一晚。”顾诚玉见天色才蒙蒙亮,于是打算在客栈内住上一日再说。

    照那些灾民们的脚程看来,今日应该也能到应南府了。

    “是,大人!”

    顾诚玉和茗墨刚到应南府的城门外,就看见一大片灾民正挤在城门外的一片空地上。

    “那位大人不是说来到应南府,就能安顿咱们吗?怎么应南府的大人不让咱们进城?也不给粮食,咱们到这里还不是和在杭天府一样?”

    其中一位灾民望着应南府的城门,满脸怒容地说道。

    “就是,早知道到了这里还是没吃没喝,咱们说什么也不来这应南府了。路上走了这么久,简直是浪费力气。”

    顾诚玉牵着马等待进城,他仔细听着城外灾民们的对话,内心毫无波动。

    这些灾民以为到了应南府就能进城了?他什么时候这般说过?

    这么多灾民是绝对不允许进城的,否则城内将会大乱。

    顾诚玉将他们分开,是因为这样便于管理。省得他们人多了,就开始聚众闹事。

    至于吃食,顾诚玉已经将主意打到了应南府的粮仓上。

    听说应南府的粮仓满得都快溢出来了,他们借用一下又何妨?朝廷不会真的一文钱都不出,他现在就在等赈灾银两。

    但应南府的富商们,顾诚玉也不打算放过。

    这些人个个吃得脑满肥肠,大腹便便。为了这些灾民,为了朝廷,总得出点儿血吧?

    守城的衙役们见着远处空地上待着的灾民,不由都火气冲天。

    这些灾民都是从长天府来的,而离长天府较近的应该是杭天府才对,为何会跑到他们应南府来?

    这些人的出现可是加重了他们的任务,听说杭天府之前还发生过暴乱,他们还不得小心着些?

    心里不爽,面上对待进城的百姓自然就没那么客气了。

    “快点,磨磨蹭蹭的,想走到天黑啊?”

    两名衙役骂骂咧咧的,将前头一名百姓粗鲁地往城内一推,接着便喊了下一个。

    正在顾诚玉排队之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恶臭。有两名男子都推着一辆独轮车,走上了前,准备排队进城。

    一旁排队进城的百姓也闻到了这么一股味儿,连忙往旁边避了避。

    衙役闻到恶臭,啐了一口,接着便向恶臭的来源望过去。

    “哎!说你们呢!你这车上可是倒夜香的桶?真是臭得让人想吐。”

    顾诚玉也拿起帕子捂住了自己的嘴,确实臭得出奇,让人闻着还有些恶心。

    这独轮车上那个大大的木桶内,装着的肯定是粪便。

    而这两人好巧不巧地排在了他的后面,这一股味道直熏上头,险些让顾诚玉将昨儿晚上吃的馒头都要吐出来。

    一名衙役走到顾诚玉身侧,先是打量了一眼顾诚玉,见顾诚玉和茗墨都牵着一匹宝马,头上戴着斗笠,还身穿蓑衣,将整个人包得严严实实的,不禁心里有些犯嘀咕。

    虽说今日有雨,但也是毛毛细雨,用的着包得这么严实?再加上此时天色有些灰暗,他们根本看不清这两人的脸。

    这名衙役不由想到了先前朝廷正在追捕的两名通缉犯,该不会这两人就是吧?

    另外两名衙役见这名衙役站着不动,顿时有些讶异,其中一人便向顾诚玉这边走来。

    顾诚玉挑眉,什么情况?原本不是为了查看他们身后的两人吗?为何突然朝着自己来了?

    这名衙役退后了两步,对另一人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即警醒起来。

    两人都将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随后其中一人喝道:“你们,把斗笠摘下来。”

    顾诚玉有些发懵,什么情况?这是在说他和茗墨?

    茗墨皱眉,要不是大人不想暴露身份,哪容得这些人对大人吆五喝六的?也不看看他们什么身份。

    “听到没有?还不将斗笠拿下?”其中一人见顾诚玉他们不为所动,立即大声喝道。

    顾诚玉无奈,只得抬手准备取下头上的斗笠。另一名衙役悄悄看了一眼城墙上贴着的画像,随后便两眼精光闪烁。

    眼中那紧张又兴奋的神情,让顾诚玉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他抬眼朝着城墙那边望过去,发现上头正贴着两幅画像,画像上通缉犯三个大字尤为显眼。

    顾诚玉瞬间便感觉无语,怀疑他是通缉犯?距离实在太远,画像的细节他看得并不清楚。

    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顾诚玉只好将头上的斗笠拿下。

    衙役一看,哟呵!竟然还是为俊俏的公子哥儿。

    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唇红齿白,这样好看的人儿怎么可能是通缉犯呢?绝对不是,不可能是。

    那画像上的通缉犯一脸的络腮胡子,面容粗犷,与眼前之人的容貌大相径庭。

    再看茗墨,那也是为面容清秀的少年郎。

    衙役知道自己想多了,顿时有些意兴阑珊。

    他朝着顾诚玉身后的两人喝道:“说你们呢!这车上可是倒夜香的木桶?”

    顾诚玉转头看了过去,目光在身后两个推着独轮车的男子身上扫视了一圈,见他们衣着都打着补丁,应该是贫苦人家无疑。

    只是头上都戴着斗笠,看不清他们的面容。

    “差爷!咱们这么早进城就是为了收夜香的,您看这......”其中一人手足无措地说道。

    衙役闻言皱起了眉头,“把斗笠拿下来,倒夜香的不是王老汉吗?为何换成了你们?”

    衙役对收夜香的王老汉十分熟悉,因为王老汉每日这个时辰都会出现在城门口,等待进城。

    再加上这个大木桶和木桶散发出的恶臭,他们想不认识王老汉都难。

    “那是家父,这两日生病了,暂且由咱们接手他的活计。”两人将头上的斗笠拿了下来,点头哈腰地赔着笑脸。

第八百九十六章 拒之门外

    另一人较为木讷,只会垂着头,弯着腰,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那个说话的男子目光稍稍一转,当见到顾诚玉之时,他的瞳孔微缩,脸上有了一丝异样。

    不过一瞬,便又恢复了之前那副老实的憨厚模样。

    周围的百姓闻着这股恶臭,都敢怒不敢言。

    一个收夜香的,查得这么仔细做什么?难道还有人会躲在夜香的桶里?那还不得熏死了?

    这些官差真是吃饱了没事做,还不如早早搜查了,进城来得实在。

    一大清早进城的,则是小商贩居多。有人挑着自家种的菜,还有鸡鸭鱼等。

    还有的挑着自己编织的篮子、簸箕等生活用品,大家都急着进城,占个好位子呢!

    衙役从怀中掏出两张纸,与两人仔细对比之后,又看了看外头脏兮兮,散发着恶臭的大木桶。

    本想掀开看看,可实在下不了手,最终还是挥了挥手,打算放行。

    顾诚玉在刚才衙役掏出两张画像之时,就微微凑上前看了看。

    发现这画上的两人画得十分抽象,都是一脸的络腮胡子,瞪大的眼睛,只在发型和大致脸型上有些区别。

    他不禁抽了抽嘴角,就这样的画,能抓到这两个通缉犯还真是奇了。

    至于为何要抓他们,这两张画上倒是没有,看来还得看城门口的告示。

    顾诚玉扫视了一番身后两人的面庞,见两人皮肤黝黑,均是浓眉大眼。

    随后他又将目光投到了两人的脖颈处,他发现对方衣襟内侧漏出来的肌肤比脸上的肌肤颜色要浅许多。

    顾诚玉也没在意,古人穿衣服都是一层又一层,又不能像前世那般打赤膊,身上的皮肤白皙些也是正常。

    目光无意中一转,他突然发现这两人抬手时,手腕处露出的皮肤竟然比手上白了不少。

    这就有些奇怪了,按理说庄户人家做农活肯定是少不了的。

    农夫挽着袖子和裤腿下地是常态,怎么可能手腕处和手上会有两种不同的皮肤状态?

    心里存了疑惑,顾诚玉对这两人倒是多了几分关注。

    人群慢慢往前移动,顾诚玉随着长龙往前挪步,在靠近城门口的时候,终于看见了告示上的内容。

    穷凶极恶的杀人犯?杀人后潜逃了?告示上头写的是这两人不但抢了一户农家的钱财,还将一家五口都杀害与家中,放火将农户家烧得一干二净。

    顾诚玉看完之后,就有些纳闷了。就算要抢人家银钱,那也不至于要将一家子都杀害吧?

    即便被人看见脸又有何关系?反正这古代也不像前世那样科技发达,只要他们不是本地人士,作案之后流窜到别处,用上假的官凭路引,难道官府还能抓得到他们不成?

    杀人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这杀人可比抢劫的罪名重多了,常人谁会这般做?

    除非抢劫者与主家有着深仇大恨,他们的目的不在抢银子,而在杀人泄愤。

    且既然有了画像,那肯定是有了目击者,那目击者为何又逃过一劫?难道目击者躲在了通缉犯看不到的地方?

    顾诚玉摇了摇头,他总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寻常。

    好不容易进了城门,顾诚玉带着茗墨直奔上次投宿的客栈。

    这次来应南府,顾诚玉并没有带上茗砚。他将茗砚留在了杭天府,好监督那边的情形,以便及时禀报给他。

    ......

    “你可看清楚了?真是那人?”推着独轮车的其中一人问向另一名男子,语气中带着些疑惑。

    “千真万确,此人长得十分俊美,我绝不会认错。”另一个男子压低了声音回道。

    “主子不是交代说要避开此人吗?没想到咱们都来了应南府,还能碰上他,当真是阴魂不散呐!”

    “可不是?之前不是说此人这会儿在杭天府吗?怎么会出现在应南府?那咱们的计划还要实施吗?”

    “暂且等等,先把找人的事儿给完成了再说。此人是个变数,可别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是稳妥些得好。”

    两人推着独轮车往南边的巷口走去,那边是平民居住之地,一般王老汉收夜香也都是从此地开始。

    “不如咱们利用一下这个李太行?”

    “不成!此人太过奸猾,咱们还是按照主子的命令行事,可别自作主张。否则,主子一旦怪罪下来,咱们都担待不起。”

    顾诚玉和茗墨找到客栈,什么都没管,先睡上几个时辰再说。

    几个时辰之后,顾诚玉揉了揉干涩的双眼,发现外面的天色已经擦黑了。

    “大人,您醒了?”茗墨端着一个铜盆从外头进了屋子,准备伺候顾诚玉洗漱。

    “有没有打探到李太行这几日的动向?”顾诚玉起床穿好衣服,到铜盆面前掬了一把温水净面,这才觉得人清醒了些。

    “这几日李大人府上的应酬似乎不少,据说今儿晚上还宴请了城中那些排得上名号的商贾。”

    茗墨将手中的巾帕递给了顾诚玉,顾诚玉接过帕子的手一顿,“宴请了商贾?”

    他双眼一厉,好一个李太行,这是听到了杭天府的风声?

    “灾民到了城门口,他怎么应对的?”顾诚玉将帕子搭在了木架子上,随后走至桌前坐下。

    “灾民昨儿晚上就到了应南府了,李大人让人严守城门,还加派了巡夜的差役,禁止灾民入内。只是他本人并未露面,只做了这么些应对。”

    茗墨仔细回想了一番,应该没什么遗漏了。

    “丁十六呢?他没将本官的亲笔信交给李大人?”顾诚玉的脸色微沉,这李太行果真是个老油条,这是不将他放在眼里?

    “自是给了的,昨儿天快擦黑的时候,丁十六他们就到了城门口。他进城之后,便去府衙处角门处递了您的帖子和亲笔信,将这些交给门房之后,门房只说叫他稍等。可丁十六等了许久,便再没了下文。”

    茗墨说到这里也十分愤慨,这次大人的信上还随了一封帖子,上头盖的是大人的官印。

    这李大人将丁十六拒之门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家大人可是皇上钦点的钦差,这李太行难道会这般糊涂?

第八百九十七章 会会李太行

    就连他这个做随从的都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难道李太行还能造反不成?

    只要还是朝廷官员,那就得承受皇上的怒火。

    “哼!这个李太行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他以为我和胡大人一般,不与他计较?”

    顾诚玉冷哼一声,这李太行行贿一事,他还未追责,没想到对方倒是有恃无恐起来了。

    本想等安置好灾民之后,再由皇上进行追责。因为行贿的银两数目并不大,所以罚俸禄或者降职的可能性更大些。

    但顾诚玉现在觉得这太便宜对方了,李太行根本不管灾民的死活,比起杭天府的杨朝英差远了。

    且这样的官员肯定是个大贪官,从他行贿的举动来看,估计平日里收了别人不少贿赂。

    “大人,可要用些饭食?”茗墨见自家大人精神已经恢复了不少,但今儿睡了一日,到现在还滴水未进,这身体哪能吃得消。

    顾诚玉沉思片刻,摆了摆手,随后嘴角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

    “有现成的,咱们还用得着自己准备?”

    顾诚玉整了整身上的衣衫,让茗墨为他梳理好长发,“走吧!咱们去会会这李太行!”

    说罢,他便起身,将放在桌上的尚方宝剑缠上布条,拿在手上,径直出了房间。

    应南府府衙之内,李太行坐在上首,正喝得红光满面。

    最近几日他的心情大好,没想到首辅大人竟然会亲自写信与他,这是多大的荣耀?

    看来当初交好闵峰实是明智之举,不然首辅大人怎会特地写信来,让他关照闵峰?

    只可惜李太行还不知闵峰已经被顾诚玉暂时关押在大牢内了,不然他绝不可能像现在这般淡定。

    看着下方喝得东倒西歪,面色潮红的商贾们,李太行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以他的身份,平日里怎么可能与这些商贾们把酒言欢?若不是顾诚玉在杭天府闹得动静太大,他才不会宴请这些满身铜臭的商贾。

    一旁作陪的几位官员都纷纷举杯敬酒,“李大人,听说首辅大人对您十分赏识,您日后若是节节高升,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人呐!”

    应南府的同知郭浩守对李太行突然得到首辅大人的赏识,颇感惊奇。

    应南府是夏氏的祖地,李太行在应南府待了不少年头了,也没见夏氏对他有多亲厚。

    没想到这闵峰刚到江南,李太行就巴结上了。这次李太行算是走了运,没看首辅大人竟然亲自写信过来了吗?

    看来只要将闵峰哄住了,还愁日后不能平步青云?

    郭浩守在心中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想着等有机会一定要和闵峰套套近乎。

    可恨之前闵峰在应南府时,李太行将自己支开去了别处。否则自己怎么也能好好表现一番,与闵峰打好关系。

    “哪里?哪里?这可算不得什么赏识?本官何德何能,能得首辅大人的赏识呢?首辅大人公务繁忙,每日为朝廷、为百姓劳心劳力。而本官每日都庸碌无为,与首辅大人比起来,本官真是汗颜得很呐!”

    李太行见郭浩言语中有些酸意,他就知道郭浩守这是嫉妒他得到首辅大人的赏识了。

    毕竟之前闵峰抵达应南府之时,郭浩守就被他派往下头的州县去巡视和督粮去了。

    “夏族长,您族中出了首辅大人这般为国为民的好官,简直是天下苍生之大幸啊!”

    李太行突然对着右手边首位上的一名花白发丝的老者敬了一杯酒,口中阿谀奉承的话也是信口拈来。

    族长夏明群挑了挑眉,也举起杯中酒回敬之后一饮而尽。

    其实这样的宴会他本是不屑参与的,但他这次来最主要还是为了商会一事。且他还带来了重要消息,这李太行估摸着还不知晓闵峰被顾诚玉给关进了大牢。

    只这事儿他现在还不能说出来,否则李太行这个老狐狸可不会站在他这边,这就是个墙头草。

    等对方将顾诚玉彻底得罪之后,那就只能投靠他们夏氏了。

    往日他对这个李太行可是十分看不上眼的,否则李太行在应南府这么多年,他们夏氏和李太行的交情不会这般平淡。

    和知府交好,这是府城中各个世家必须做的。只是他们夏氏背靠首辅大人,自然不会将其放在眼中。

    “李大人严重了,首辅大人确实是为好官,可您李大人也一样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呐!应南府的百姓们能安居乐业,不都是您和在座几位大人的功劳吗?”

    夏明群哈哈一笑,场面话谁不会说?

    几人相互吹捧了几句,席间众人不免附和。宴席上推杯换盏,算是宾主尽欢。

    又是酒过三巡,夏明群便开始说出自己今日赴宴的目的了。

    “李大人,不知您听说没听说。前两日杭天府传言,朝廷要在咱们江南成立商会。也不知这商会到底是个什么说法,朝廷怎么没有公文下来?”

    李太行闻言放下手中的酒杯,嗤笑一声。

    “夏族长也听说了?依本官之见,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朝廷从未提及此事,更没有相关的公文颁布。这怕是某些人自己的心思,借着朝廷在扯大旗呢!”

    既然决定投入夏首辅的门下,那与夏首辅作对的顾诚玉,李太行自然是不可能与之交好的。

    且之前他还与顾诚玉交恶过,那就更加看顾诚玉不顺眼了。

    “哦?可老夫听杭天府那边传来的消息,人家可是信誓旦旦地说,此商会必然能施行的。李大人您也知道,夏氏在各大州府均有生意,这成立商会之后,不知对咱们夏氏会不会有影响?”

    夏族长眉间川字隆起,想是对此事十分烦心。

    “其实不瞒诸位,本官今日请诸位过来,便是来商讨此事的。”

    李太行深深叹了口气,见众人的目光瞬间都清醒了不少,才接着开口道:“诸位可千万别信这等传言,商会的弊端不少。若当真加入了什么商会,那诸位必将损失不少利益。且还不知此法在朝会上能不能通过,若是此时建立商会,那必然不是朝廷所认可的。”

    “哦?看来李大人对商会倒是知之甚祥啊!不知李大人又是从何处道听途说来的?”

    一道清越的声音从偏厅外头响起,众人忙转头看去。

第八百九十八章 见了真人

    守在偏厅外的小厮们也是手足无措,他们见来人并没有任何人引路,可两人却已经出现在偏厅之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理说,府中绝不可能出现无下人接引贵客的现象。可若不是本次宴请的贵客,那他们无请柬又是如何进来的呢?

    守门的两名小厮刚想开口询问,不想屋内就传来一声暴喝。

    “大胆,门外来者何人?”

    李太行将屋内众人扫视了一圈,肯定自己今日发帖之人已经全部到场,那此人又是谁?

    且对方出言不逊,口气颇大,怕是来者不善。

    屋内众人相视一眼,都伸长了脖子看向偏厅之外。

    听到自家大人这一声厉喝,小厮们便觉得情况有些不对了,看来眼前这两人属于不请自来的。

    现在他们可不管对方是什么人,若是让此人进得厅内,那大人怪罪下来,他们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哎?两位,你们是何人?今日咱们知府大人宴请贵客,两位可有出示请柬?”

    其中一名小厮上前询问,言语已经带了几分不善。

    若不是见这当先一人衣着华贵,气质高华,他可就没这么客气了。

    “请柬?那倒是没有!”顾诚玉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抬手敲了敲脑壳,似是有些苦恼。

    小厮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这没请柬是怎么进来的?门房到底在搞什么?这不是连累他们吗?

    知道二人是混进来的,两名小厮也不再客气。

    “你们赶快出去......”其中一名小厮话刚到嘴边,就只听得唰地一声,银光一闪,接着便有一股冰凉阴冷的气息缠绕在他的脖颈处,让他生生打了个冷颤。

    他低头一看,发现脖颈间横着一柄寒气四溢,银光闪闪的剑身。他顿时吓得双腿一软,差点站不住脚。

    另一名小厮见状也吓得禁了声,使劲儿吞着唾沫,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少说废话,闪一边去!”茗墨达到了目的,便将剑拿下,接着警告地看了两人一眼。

    李太行在厅内等了片刻,外头也无人来回话,那人更是没了声响。

    他心中火气腾地生气,接着便从位子上站起,喊了身旁随侍的管事的,“你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是何人出言不逊。”

    想他堂堂知府大人,竟然在这么多商贾面前被人拆了台,落了面子,这让他如何能忍?

    说他道听途说,他倒要看看是谁敢这般讽刺他。

    顾诚玉大摇大摆带着闵峰踏进了厅内,众人原本就伸长了脖子,这会儿终于见到了真人。

    只见当先那名少年郎右手负手而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布条包裹着的长条物事。

    再观其面貌,嚯!眉目如画,目如点漆,好一副颠倒众生的相貌。

    金冠玉带,一袭桃红的圆领长袍衬得对方更加唇红齿白。如此艳丽的颜色,穿在此人身上,却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反而为其更添几分风采。

    “李大人莫慌,本官可不是宵小之辈。”顾诚玉轻笑,带着茗墨自顾自地入了偏厅。

    李太行脸色铁青,到了此时,他若是还不知此人是谁,那他就是个蠢蛋了。

    能自称本官,那肯定是朝廷官员。再结合对方的容貌,刚才还因为商会一事出言不逊,此人不是那顾诚玉,又是谁?

    没想到今日可算是见到了真人,只他没想到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大胆,这位是朝廷指派来江南的钦差大人。见了钦差大人,还不都快上前拜见?”

    茗墨高扬着下颚,边对众人蔑视地看了一眼,边出声厉喝道。

    众人如梦初醒,钦差大人?他们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李太行,见李太行还在原地不动,不由都踌躇不已。

    此人擅闯知府大人的府邸,还说是钦差大人,他们心中还存了几分怀疑。

    朝廷指派钦差下来,不是早在抵达之前就会知会当地官员,以备随时迎接吗?

    怎么这钦差大人只带了一名随从,随随便便就来了?而且还不经人通报,擅闯人家府邸,这简直是见所未见。

    顾诚玉见众人犹豫不决,他也不恼。

    一手从怀中掏出一枚金光闪闪的令牌,扬了扬手,随后朗声说道:“皇上御赐金牌在此,见金牌如皇上亲临,应南府知府李太行还不跪下?”

    李太行一看到金光闪闪的令牌,便知今日怕是不能善了了。

    他立刻从座位处小跑而出,未到顾诚玉面前便跪倒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纷纷惊慌失措,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金牌。

    但他们也不是那等没见过世面的,见李太行都跪下了,他们自然不敢托大。

    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众人都齐刷刷地跪下了。

    夏明群随着众人口中高呼万岁,心里却打起了鼓。

    今日出门没看黄历,这绝对不是什么黄道吉日。

    原本他想拉拢李太行,让对方当马前卒。却不想眼前之人竟然来了应南府,那他今日的目的还能达成吗?

    见对方来者不善的模样,夏明群觉得悬。

    顾诚玉等众人都平身之后,才颇有兴致地打量了一眼在座的众人。

    “李大人真是好兴致,好酒好肉,载歌载舞,真是快活得很。只可怜本官舟车劳顿,此时腹中饥肠辘辘,身心俱疲啊!”

    顾诚玉感慨了一句,厅内鸦雀无声,众人皆不敢多言。

    “本官不知钦差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钦差大人恕罪。大人舟车劳顿,不若先用席,等本官安排好客房之后,再行歇息。”

    李太行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不过片刻,他就恢复了常态。

    言语中对顾诚玉多有尊敬,丝毫看不出他心中对顾诚玉已经有了极深的成见。

    顾诚玉颔首,“那就劳烦李大人了,突然造访,倒是本官冒昧了。”

    “大人言重了!来人,给钦差大人看座。”李太行喊了一声,心里却在不断腹诽,之前没见过这顾诚玉,没想到竟然是个脸皮厚的。

    只是这座位到底该怎么安排呢?大衍朝以左为尊,他的左边首位其实本应该坐了府同知郭浩守的。

    但夏族长身份特殊,他不但是夏氏的族长,而且还是进士出身。只是中了进士之后没做官,而是为族中打理庶务,所以他让夏族长坐了首位。

第八百九十九章 火候不到

    其实这也是于理不合的,因为夏族长虽然出身不差,但他毕竟不是朝廷官员。

    不过夏族长是他这次邀请最为贵重的客人,郭浩守算作是宴请的主人之一,屈居右手边的首位也能说得过去。

    至于其他两名作陪的官员会不会不满,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只是现在顾诚玉来了,且他的身份还是钦差,不可能让其屈居夏族长之后吧?

    就算现在他将主位让出来,也并不过分。不过今日他是主家,且说到底他和顾诚玉算是平级,就是不让,顾诚玉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正当李太行犹豫,是否要将自己的位子相让之时,夏明群倒是很识相地站起身来,往旁边一让。

    李太行立即会意,忙让下人将位子安插在了李太行之前。

    他心中对夏族长的善解人意,感到十分熨帖。

    “老夫夏氏族长夏明群拜见钦差大人,钦差大人不远万里,从京城赶来江南赈灾,乃是江南百姓之福啊!”

    待顾诚玉刚刚坐下,夏族长便笑着开口恭维道。

    “夏族长客气了,本官也是奉皇命而来,当不得夏族长如此夸赞。”

    顾诚玉将手中的尚方宝剑放在了桌上,也笑着回道。

    屋中众人立即将目光都投向了桌上那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事,这样的形状,应该是一把剑。

    李太行立即明白过来,这就是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吧?

    郭同知见状,不由心下暗爽。李太行以为巴结上了夏首辅,就真能平步青云了?

    他可是听说眼前的钦差大人乃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十分受皇上器重。

    这次来江南赈灾,还未到江南,就已经连升三级,可见圣眷有多浓了。

    李太行为了夏清与此人作对,当然是不明智之举。

    因为皇上的用意已经十分明显,这是打算扶持此人成为朝堂的新贵了。

    若是此时得罪了如日中天的顾少卿,他看就算李太行抱上了大腿,那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毕竟李太行在夏首辅眼里算得了什么呢?若不是闵峰来了江南,夏首辅能亲自来信给李太行?

    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总是异想天开,可是要不得的。

    这两人斗法,他李太行插在中间,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这顾诚玉一看就不是个好惹的,李太行这次算是踢到铁板了。

    郭同知心中不免幸灾乐祸,眼珠子一转,打算来个火上浇油。若是李太行彻底得罪了顾少卿,说不得这知府的位子就能空出来了。

    顾诚玉见了桌上的菜式,有鱼有肉,嗯!很好,他正饿得慌,先吃饭再说。

    顾诚玉举箸吃得不亦乐乎,而偏殿内的众人却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贸然开口。

    大家只得看着那一双素手上下翻飞,吃得优雅又快速。

    没过一会儿,桌上的盘子竟然就空了一大半。一日未进食,顾诚玉饿得前胸贴后背。

    茗墨虎视眈眈地看着众人,这凶神恶煞般的眼神,再加上按在剑柄上的手。仿佛谁要是打扰他家大人用饭,那就得试试他手中的剑。

    顾诚玉拿帕子擦了擦嘴,吃饱了,喝足了,接下来就该办正事了。

    抬首,发现众人都一动不动地盯着他,顾诚玉不由哑然失笑。

    “这宴席可是不合诸位的口味?怎么都坐着不动,大家别客气,都吃好喝好啊!”

    这接地气的一句差点让李太行气得厥过去,他好歹是主家,这话怎么也轮不到他顾诚玉来问吧?

    “今日的宴席合不合大家的口味,本官不知道,但看来颇合顾大人的口味啊!”

    李太行意有所指地看了眼桌上的盘子,好不好吃的,你都快吃光了不是?

    顾诚玉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还成吧!只是鱼肉不够嫩,水晶肘子火候不到,其他还成吧!”

    如此认真地点评,让在场的众人都目瞪口呆,也让上首的李太行额角青筋暴跳。

    “顾大人,前两日听说你还在杭天府主持大局,今日怎地就出现在本官府中,可是出了什么事?”

    李太行终于能同夏首辅一般感同身受了,难怪夏首辅在信中说顾诚玉难缠得紧。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这人就是个无赖。

    “咦?李大人不知道吗?本官是随灾民一同过来的。”顾诚玉讶异地看了一眼李太行,突然觉得身旁有人靠近了他。

    一双柔荑就要放在尚方宝剑之上,茗墨立刻一把抓住对方的手腕。

    “干什么?”他剑眉一扬,将那手的主人吓了一大跳。

    顾诚玉闻声看了过去,见是一名端着托盘的丫头。

    这丫头应该是站在后头跟着服侍的,现在被茗墨抓住了双手,顿时惊慌失措起来。

    她见顾诚玉望了过来,连忙跪下磕头,“还请大人恕罪,奴婢只想将东西放到一旁,免得被汤水溅上。奴婢不知道那东西不能动,还请大人网开一面,请大人开恩呐!”

    顾诚玉打量了一眼这丫头,见对方低垂着头,一个劲地磕头。他以为这丫头可能是不懂规矩,便打算放过她。

    可他向来谨慎,于是便道:“抬起头来!”

    那丫头听得少年让她抬头,红霞瞬间便布满了双颊,她含羞带怯,螓首微抬。

    顾诚玉注意到她的眼神中带着羞涩、孺慕、希冀,还有些许惧怕,便再没了其他特别的情绪。

    他摆了摆手,“退下吧!”

    他有茗墨伺候,不太喜欢外人随侍左右。

    厅内的官员和商贾俱都双眼一亮,夏族长和李太行对视一眼,眼中带着些了然之色。

    人不风流少年,哪家少年不慕少艾?

    李太行刚才看了那丫头好几眼,发现这丫头长得十分貌美,他有些纳闷,之前为何不曾见过?

    不过他以为这是府里刚买来调教好的,因此也没在意。只要顾诚玉对此女有些心思,那他将此女送给对方又何妨?这可是算计顾诚玉的大好时机。

    此人年岁还没有闵峰大,连闵峰都难逃温柔乡,那顾诚玉约莫也差不多的。

    反正推己及人,在座的都是男子,有谁敢说自己不喜欢貌美女子的?

第九百章 尽地主之谊?

    “没听到顾大人吩咐吗?还不快退下?没点眼力见。”

    李太行装模作样训斥了一番,接着便招手让另一名丫头过来服侍。

    顾诚玉摆了摆手,表示拒绝。

    “李大人,这灾民待在城外已有一日,李大人有什么想法可以拿出来探讨探讨。本官让护送灾民来的随从向府上递了帖子和书信,李大人将本官的随从拒之门外,不知是个什么说法?”

    刚才还笑意盈盈,现下却面色一沉,顾诚玉质问起了李太行灾民一事。

    “哦?顾大人有书信来?这本官却是不知,可是已经送到本官府上?灾民到了应南府城外,这事儿本官倒是知晓的。这不?眼下不是正在商议对策吗?”

    李太行微瞪着双眼,好似对顾诚玉的话感到十分惊讶。

    顾诚玉冷笑一声,商讨对策,叫上商贾做什么?什么时候商贾也能参与议政了?

    “那李大人可是有什么好法子安置灾民吗?这灾民无处可去,杭天府城外已经人满为患,李大人身为应南府的知府,可不能坐视不管呐!”

    李太行皱起了眉头,“顾大人,您是不知啊!咱们应南府的江堤也在漏水,这天还在下雨,咱们应南府连自身都难保,怎能管得了这些灾民?请恕本官无能为力啊!”

    顾诚玉将手一把按在了尚方宝剑的剑柄之上,接着双眼一厉,道:“哦?那照李大人的意思,是不想接收这些灾民了?”

    李太行见状呼吸一窒,这顾诚玉什么意思?是想威胁他吗?

    可他也不是吓大的,他有难处,便是走到天边也能说理去。

    顾诚玉有权先斩后奏,可他无权对自己定罪。就算手持尚方宝剑又如何,总不能乱来吧?

    “顾大人就是说破天也无用,本官为了城中百姓的安危,也为了灾民的安危,是绝不可能收纳这些灾民的。”

    李太行说得义正言辞,让现在众人都暗自点头。

    夏族长更是直接帮腔道:“顾大人,李大人真的已经尽力了。最近他不辞辛苦,带着城中百姓加固江堤,大家都看在眼里。”

    顾诚玉闻言嗤笑一声,接着便道:“应南府的江堤是否漏水,相信李大人自己心里有数。可不要以为天高皇帝远,就能为所欲为。那一百两黄金是怎么回事,李大人不会不知吧?闵峰此时还被本官关在大牢之中,等候皇上发落。李大人身为行贿之人,难道以为能逃过一劫?”

    李太行刚听到一百两黄金的时候,不由吓得面色发白。

    顾诚玉什么意思?难道他已经知晓自己与闵峰的所作所为?

    “顾大人这是何意?本官行得正坐得端,可不能任由他人诽谤。”

    李太行心慌不已,可他还是强行狡辩道。

    顾诚玉摇了摇头,又是一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罪证?只要将府邸翻个底朝天,他就不信抓不到李太行的罪证。

    “来人,将李太行先行看押。等本官奏请皇上之后,再行定夺。”

    顾诚玉话音刚落,偏厅外就冲进来不少人,他们迅速将李太行团团围住。

    众人被这一变故吓得大惊失色,他们不明白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说动手就动手了?

    李太行更是一脸的不可思议,“顾诚玉,你这是作甚?本官乃是朝廷命官,岂容你说抓就抓?就算你是皇上指派来的钦差,可你也不能够为所欲为吧?你有何证据证明本官行贿?又以什么为由将本官抓入大牢?”

    李太行震惊地站起身,看着顾诚玉的眼神仿佛淬了毒,心中恨极。

    顾诚玉根本不为所动,“证据,等搜了你的府邸,证据自然会摆在你的面前,还不动手?”

    他斜了一眼丁十六他们,怎么这般没眼色,还让这人在他面前叽叽歪歪?

    丁十六见大人不耐地看过来,身子一颤,立即上前将人给束缚住。接着便是五花大绑,将人给绑了个结结实实。

    “来人呐!有贼子要绑架本官,快来人将这些人拿下。”

    李太行叫嚷了半晌,门外却只冲进来两名小厮,他心中大骇。

    “快去叫衙役们过来,没看到本官被贼子给......”

    李太行话还未说完,便被顾诚玉打断,“李大人还是省省力气吧!本官乃是朝廷特封的钦差,那些人还敢违抗本官、违抗朝廷和皇上不成?”

    顾诚玉起身,将缠绕在剑柄上的布条扯开,唰地一声,寒光一闪,桌子的一角应声而断。

    他一个箭步上前,将剑架在了李太行的脖子上,把李太行吓得险些尿了裤子。

    尚方宝剑削铁如泥,只是架在他的脖子上,他已经能感觉到剑上传来的森冷寒气。

    李太行吞了一口唾沫,“顾大人可别冲动,咱们有事好商量。本官送闵峰那一百两金子也是为了尽尽地主之谊,别无他意啊!”

    “顾大人,您这是做什么?李大人可是有何不妥之处?”夏族长终于回过了神,这简直是个煞神啊!

    原来这位根本不和你讲道理,他一上来就动手,让你有口难辩。

    李太行可是朝廷命官,顾诚玉说抓就抓,猖狂至此,让夏族长大开眼界。

    不知道这位还要在应南府待多久,倘若待上个把月,那岂不是要将应南府搞得天翻地覆?

    首辅大人说得对,此子不但心机深沉,手段也极其狠辣。

    顾诚玉闻言大笑,“李大人可真是慷慨,只是尽地主之谊,便能赠送一百两黄金?那李大人可真是豪富啊!本官倒是好奇李大人府上有多少银子,经得起你这般挥霍。朝廷国库空虚,本官也想为朝廷尽一份心意。”

    接着他转身看向夏族长,道:“夏族长有所不知啊!李大人平日里利用职务之便,贪了不少银子。本官要将他收押,听候皇上发落。至于罪证,本官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那些罪证必然会呈到皇上的御案之上。”

    这时丁十押着一名衙役上前,这名衙役见到被押着的李太行,立时两腿直打哆嗦。

    “这位是钦差大人,你放心,大人是奉朝廷之命来江南办差的,你们这些衙役可得分得清轻重。若是耽误了大人的事儿,我可不会跟你客气。”

    丁十警告了一番,接着便让对方引路,打算将李太行先关入牢中。

第九百零一章 要想富,先修路

    “丁十六,你带人去搜府衙的后院,让那些衙役配合。谁若是不配合,便用不着客气。”

    顾诚玉看了那名衙役一眼,出言警告道。

    此人是衙役的班头,只要将此人吓住了,那些底下的小衙役,自然会听此人的命令。

    “是,大人!”丁十六双眼一亮,这搜寻证据可是个美差啊!

    只要不过分,稍稍拿上一两样,大人是不会过问的。

    屋内的商贾和三名官员都面如土色,两股战战,惊疑未定。

    见李太行被抓走,夏族长知道今日他是白来了。因此,他起身准备告辞。

    这里发生的事,他还得回去尽快传信与首辅大人,让首辅大人想个辄,将这顾大人尽快调回京城。

    至于闵峰,夏族长并不打算过问。他原本就对闵峰占用夏氏的资源而不满,如今闵峰作茧自缚,他可不会趟这趟浑水。

    闵峰犯事儿自有首辅大人去操心,他又不是朝廷命官,无权插手此事。

    再说他就是为闵峰求情也没用,顾诚玉会卖他面子?

    “顾大人,没想到李大人竟然犯下如此大错,真是人不可貌相。不过眼下大人有要事要办,还请容老夫先行告退。改日老夫做东,尽尽地主之谊,大人可一定赏光啊!”

    顾诚玉挑眉,惊奇地道:“夏族长,怎么本官一来,你就要走?本官与夏族长倒是一见如故,刚想与夏族长把酒言欢,夏族长就提出告辞,这可不成啊!”

    夏族长皱起了眉头,这顾诚玉难道还打算让他们捐银子不成?

    这抓了李太行,竟然还想借着李太行的地盘,胁迫大家捐银子?

    在场商贾们原本屁股已经离了位子,可顾诚玉拒绝夏族长这般彻底,他们也只好歇了趁早离去的心思。

    只是这般坐着,心里却惶恐不安。就怕顾诚玉寻到他们的错处,恨不得把他们噬骨吸髓,连个铜板都不给他们剩。

    “顾大人言重了,老夫也是见顾大人忙于公务,这才提出告辞。顾大人声名赫赫,老夫仰慕已久,今日好不容易得见真人,乃是三生有幸呐!”

    夏族长无奈,只得重新坐下,脱口而出就是两句场面话,同时看了一眼厅堂内忐忑不安的众人。

    “夏族长过誉了,其实本官今日前来,也不全是为了李太行行贿之事。原本还想找个吉日宴请诸位,不过择日不如撞日,索性便借了李大人的宝地一用。”

    夏族长知道今日不出银子,怕是走不出这偏厅了。

    这顾诚玉摆明了是来要银子的,他们江南富庶,那些朝廷官员本就眼红得很。

    下放的官员若是能到江南任职,那必然是个美差。

    就拿这知府之位来说,就是那等不过分贪心的官员,三年任期一到,不说十万雪花银,就是五六万两,那都不在话下。

    身为首辅的本家,他们不捐银子确实说不过去,但夏族长不打算让顾诚玉这般容易就得到银子。

    之前应南府那边传来消息,夏鸿基可是捐了足足五万两银子的。

    他刚一听这个消息,险些跑去杭天府大骂夏鸿基是猪脑子。

    这可是五万两呢!虽说他们夏氏家大业大,但也禁不住这般挥霍啊!

    可不管怎么说,既然答应了,再反悔,他们夏氏也丢不起这个脸面。

    毕竟夏鸿基是夏氏的分支,派到杭天府打理生意的,代表的就是他们夏氏。

    ......

    一对人马浩浩荡荡出了京城的城门,在官道上疾驰着,队伍中间那十口铁皮包边的大箱子十分惹人注目。

    “清泉!”低沉的男声从马车内响起,一名玄衣男子立刻骑马走至那辆马车前。

    他低头沉声问道:“大人,可是有何吩咐?”

    “将这家镖局的镖头喊过来!”

    “是!”清泉应了一声,驱马向前走了过去。

    马车内的男子阖眼靠在了车厢的后壁上,顾诚玉!上次让你得了便宜,这次自己怎么也要找补回来。

    这次他就盯紧了顾诚玉,不信沾不上好处。男子嘴角上扬,对这次的江南之行不由期待起来。

    ......

    “大人,这次商贾们捐的银子核算出来了,总计二十一万八千两!”茗墨将账簿递给了顾诚玉,请顾诚玉过目。

    顾诚玉颔首,接过账簿,大致瞄了一眼,之后便将账簿扔在了书案上。

    茗墨办事,他还是放心的。只有入账,没有支出,这账也没法作假。

    虽然应南府的江堤还成,暂时还用不着加固,但顾诚玉另有打算。

    应南府在天桠江的上游,汇入的支流尤其多。顾诚玉是打算将支流截出一部分改道,以此来减轻下游江堤的负担。

    且应南府作为大衍朝几大重要产茶地之一,往来的商贾多不胜数。这般繁华的地区,光靠天桠江往来,确实十分吃力。

    因为江南还是大衍朝的粮仓,并且江南的丝绸和瓷器也十分有名。

    更不用说靠近应南府的苏南府,还分布着大大小小好几个盐场。可想而知,江南有多富庶。

    顾诚玉啧啧两声,难怪那些下放的官员都削尖了脑袋,想往江南这里钻。

    这么富庶的地方,不要说三年任满,就是一年,也能捞上不少银子。

    只可惜这些年朝廷没有对江南等地的优势彻底利用起来,导致朝廷国库空虚,商贾们也没得到多少利益。

    虽然这里临靠天桠江,商贾往来通常都是走水路,但北边的商贾往来却十分不便。

    顾诚玉的想法是将北边到江南的官道再修一修,这样更利于江南的经济发展。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投入,哪里来的收益呢?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这不是个小数目,说不得就得花上几百万两,而朝廷现在哪里拿得出几百万两?

    所以顾诚玉的打算是先修一部分,以后有机会再修便是。

    反正那些灾民都是要安顿的,每日无所事事就容易滋生事端,还不如安排那些青壮年的劳力去修路。

    以工代赈向来是解决如何安顿灾民的好法子,灾民既填饱了肚子,还能得些银钱。

    拿了银子买粮食,那家里的老弱妇孺也不至于饿肚子了。

第九百零二章 卖儿卖女

    这次赈灾,没银子,没粮食,顾诚玉只能自己想法子。

    说句自负的话,要不是他顾诚玉,杭天府那边早就乱了。

    且朝廷到现在还没赈灾的银两下发,灾民们现在每日的吃食全靠顾诚玉想法子撑着。

    其实要认真计较起来,顾诚玉是京官,且又不是户部的官员,这江南的经济发展与他是毫无关系的。

    但谁叫顾诚玉想升官呢?这都是政绩啊!所以绝对不算管得宽。

    摩挲着下巴,顾诚玉想了想,这二十万两银子,除去改造江堤,应该还能剩下十多万两。

    若是朝廷的赈灾银两拨下来,那能剩下的就更多了。

    这么一想,顾诚玉觉得说服皇上修官道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大人!朝廷来公文了!”丁十六匆匆忙忙进了屋子,朝着顾诚玉禀报道。

    “哦?”顾诚玉双眼一亮,应该是赈灾的银两有消息了,此刻说不定那些官银已经在路上。

    “是驿站快马加鞭送来的,此刻正在府衙之内等候!”

    顾诚玉大踏步往府衙内走去,等他到达的时候,发现郭浩守已经等在了原地。

    “下官拜见顾大人,这位是王驿丞,特地快马加鞭来送公文的。”

    将李太行关入牢中之后,应南府暂时无人主持。顾诚玉懒得管应南府的事儿,因此才叫了郭浩守暂代。

    只要搜集到李太行的罪证,顾诚玉就立刻去信给皇上。届时皇上必定会另派官员来接手应南府知府的位子。

    “下官拜见顾大人!”王驿丞连忙恭敬地行礼。

    大衍朝的驿站设有急递铺和递运所,急递铺是用来传递官方文书的,接力传送,昼夜不停,而递运所则是运递官方物资及军需的。

    当然,一般打仗时急需的粮草和兵器,就等不及由递运所运送了,朝廷会派专门的官差护送物资去战场。

    王驿丞自胸前的褡裢中掏出一封公文,递给了顾诚玉。

    “带这位王大人下去休息,好酒好菜先招待着,一路辛苦了!”

    顾诚玉望着郭浩守,微笑着做了安排。

    郭浩守连忙应是,接着就叫了下人将此人给安置了。

    自从昨儿晚上顾诚玉搞了这么一出之后,郭浩守和其他官员在顾诚玉面都成了鹌鹑。

    谁敢违逆顾大人的意思?那尚方宝剑削铁如泥,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可不觉得自己的脖颈有铁块那么坚硬。

    顾诚玉回到书房,连忙打开了公文,仔细浏览起来。

    只过了片刻之后,顾诚玉就觉得头大如牛。赈灾银两只给五万两就算了,竟然还让那人给他送来。

    皇上这是嫌他事儿还不够多吗?上次的事难道皇上还看不出来?

    叹了口气,将公文放到了书案上。看来皇上对他还是有些防备啊!

    只给了五万两银子,竟然还将陆琛给派了过来,难道他还会朝那五万两银子伸手不成?

    没有那五万两银子,他照样能将赈灾一事办得妥妥帖帖,还顺便为朝廷创造了不少收益。

    皇上也太小看他了,区区五万两银子,顾诚玉根本不放在眼里。

    这次赈灾,他都捐了六万两。这么算下来,他还觉得自己比朝廷都富有。

    摇了摇头,陆琛这货来了江南,顾诚玉做事就没那么方便了。

    再说凭陆琛什么事都要插一脚的性子,那些能立功的好事儿,陆琛难道还会放过?顾诚玉为此头疼不已。

    “李太行的府邸搜查得如何?那名管事的手上的罪证多不多?”

    搜查已经进行了一夜,刚开始还真没搜到什么证据。不管还是银子还是书信,亦或者是账簿等,丁十六他们简直将府里翻了个底朝天,结果还是遍寻不着。

    顾诚玉可不会以为这李太行是个清官,在应南府为官这么多年,竟然从未贪墨过。

    最后还是茗墨查出,此人在府外养着一名外室,那名外室就住在离府衙不远处的一条巷子里。

    顾诚玉认为银子和罪证很可能就在养着那名外室的宅子里,便立刻派人去那处宅子搜寻。

    “刚才丁十六派人过来回话,说是在底下的冰窖中搜出了不少银子,具体数目是多少,暂时还未清算。另其他的收获也不小,您看了一定会震惊的。”

    茗墨不由想到了那名丙字辈所叙述的信息,心中一片火热。

    他感觉他们家大人只要下到地方去,就能抓住大贪官。跟着大人,简直是刺激得很。

    只可惜他家大人升迁太快,这一桩桩一件件功劳,全都给浪费了。

    “启禀大人!府城之外有许多灾民在卖儿卖女。”突然,外头一名丙字辈的护卫向顾诚玉禀报道。

    顾诚玉闻言皱眉,“走!与我去一趟!”

    就是没有灾荒之时,还有人家卖儿卖女呢!

    所以灾民们卖儿卖女其实算不得稀奇,毕竟已经无粮下肚,孩子小不经饿。没有赈灾的银两和粮食,早晚都得饿死。

    至于买人的人家,无非是城中的大户,或者是那些人牙子。

    有些人家是打着怕孩子饿死的旗号,将儿女卖了,自己拿着银子逍遥快活。

    然而有的人家却是真的为儿女着想,不忍儿女和自己一般忍饥挨饿。

    顾诚玉去城门外,拯救的就是这样的人家。这几日有了银子,他便要组织灾民为江堤改道了。

    至于修官道一事,顾诚玉还得请示过皇上再说。毕竟他不是应南府的知府,无权在应南府搞这么大的动作。

    顾诚玉出了城门,望着灾民处的骚动。那些小娃就和牲口似的,被人牙子或大户人家的管事挑挑拣拣。

    衣衫褴褛的灾民有抓着自己孩子不舍的,还有兴高采烈数着银子的。

    “爹,不要卖我,我很听话的,我吃的很少,我喝水就饱了......”

    男子微红着眼,别过了头。不卖闺女,一家子都得饿死。闺女去了好人家,好歹还能吃饱穿暖。

    此刻的顾诚玉纵观人生百态,尝人间疾苦。

    孩子、爹娘的哭闹声,伴随着那些管事和人牙子的呵斥声连成了一片。

    顾诚玉见此情景,不免心生怜悯,感触颇深。

第九百零三章 进城?绝无可能!

    骨肉分离,谁又舍得呢?签了卖身契,一辈子都是奴仆,且子子孙孙也都是奴仆。

    当然,绝不排除那些为点银钱就卖儿卖女的刻薄人家。

    “各位乡亲,请听本官一言。”顾诚玉深吸一口气,提起内力,大声喊道。

    “都停下,钦差大人来了。”

    身后的几名衙役大喊着,将拖着两名小姑娘的人牙子给推搡到了一边。

    “都别动,钦差大人有话要说。”

    灾民们回头看向顾诚玉,见是当初在杭天府时,将他们赶来应南府的那名官员,不由都神情激动起来。

    “看!是那名狗官,当初让咱们来应南府,说是要妥善安置咱们,结果呢?咱们还是忍饥挨饿,无处安身。”

    其中一个灾民指着顾诚玉,义愤填膺地道。

    一旁的灾民见状,连忙拉住了他。几人手脚并用,捂住了他的嘴,以防他再语出惊人。

    顾诚玉那日在杭天府城门前射伤灾民的举动深入人心,这些人对顾诚玉的狠辣至今记忆犹新。

    此人如此谩骂,谁知道那官员会不会恼羞成怒,将此人给杀了,还要迁怒与他们?

    辱骂朝廷命官,罔顾上下尊卑,本就应该受到惩罚。

    顾诚玉向着那名灾民看了过去,当看到对方眼中的愤怒和悲伤之时,顾诚玉知道这是真的灾民,绝非别人派来的奸细。

    那人四周围着不少男女老少,他们都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

    顾诚玉叹了一声,并没有计较此人骂他狗官的话。这样的日子确实是操蛋的,令人愤怒的,他被骂上两句也很正常。

    他能理解对方的苦衷,但绝不能姑息对方如此肆意辱骂他。他身为朝廷命官,自当维护自己官员的形象和尊严。

    顾诚玉暂且能忍下,可茗墨却忍不住了。

    “好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你们从杭天府到应南府,这一路上,谁供你们的吃喝?这两日可有断了你们的粮食?少说一家子一日也有几个馒头填肚子,这些都是我家大人想办法筹集来的银子买的。为了不让你们忍饥挨饿,我家大人绞尽脑汁,还得罪了不少人。你们吃着大人送来的粮食,还骂我家大人,你们的良心让狗吃了?”

    茗墨神情激动,望着灾民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朝廷下发的赈灾银两还在路上,若不是我家大人想方设法,你们早就饿死了。”

    茗墨为顾诚玉鸣不平,心里憋屈得紧。

    大人自从来到江南之后,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每日和那些商贾和官员斗智斗勇,还得想法子筹集赈灾银两。

    为此,只这短短半个来月,他家大人都瘦了一大圈儿。

    茗墨这一通指责,让在场的灾民瞬间哑口无言。

    这随从说的的确是真话,不管是杭天府,还是应南府,那些官员谁来管过他们?若不是这位钦差大人来了,他们恐怕早就山穷水尽了。

    顾诚玉没打断茗墨的话,在他看来,做了好事就该说出来。否则就如同锦衣夜行,无人能知。

    做好事不留名,对顾诚玉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不否认,他所做的一切都带有目的性。

    但他得了好处,也一样惠及了别人。

    “诸位,本官知晓你们不愿来应南府,可你们想想,待在杭天府就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了吗?长天府的灾民约有三万左右,这么多灾民,一个杭天府根本吃不下。本官既然将诸位带来了应南府,那自然有法子安顿诸位。”

    “朝廷下发的赈灾银两还在路上,你们每日吃的粮食都是本官舔着脸和别人要来的。你们心里对本官是怨愤也好,感激也罢!这世间事本就不能尽如人意,本官但求无愧于心!”

    顾诚玉扫视了一圈灾民,见有的灾民已经羞愧地低下了头,他这才缓和了脸色。

    “咱们承认钦差大人是个好官,可是大人您看,咱们一直待在城门外,没吃没喝不说,就连个容身之处也没有。大人,咱们的要求也不高,只求寻个地方容身。不若大人让咱们进城,能找个片瓦遮身的地方,咱们就感激不尽了。”人群中一人突然提议道。

    顾诚玉双眼一眯,连忙追寻着声音的方向看了过去。

    只是灾民们人挤人,他一时还真寻不着那人。

    “是啊!大人,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让咱们进城去,不是说应南府有养济院吗?为什么不能收容咱们?”

    一人起了头,剩下的灾民们也都纷纷相求,场面顿时又乱了起来。

    顾诚玉双眼一厉,“进城?绝无可能!”

    眼看场面就要失控,唰地一声,剑出了鞘。茗墨和身后的衙役见状,也立即拔剑相向。

    “有人若是想硬闯,那就问问本官手中的剑。硬闯者,视为叛逆贼子,当诛九族。”

    顾诚玉狠辣的眼神让原本蠢蠢欲动的灾民心中一凛,那银光闪闪的剑身令众人望而却步。

    这人一多就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蛊惑,顾诚玉在人群中扫视一圈,并没有发现谁的神情有明显的异常。

    看来此人比之前在杭天府的那人演技要精湛多了,就说了这么一句,立即便缩在了人群中不敢露头。

    顾诚玉将手中的剑扬了扬,语气比之前放缓了些,“诸位也别心急,本官欲先为诸位将临时的棚户搭建起来,好有个容身之处。接下来应南府也需要壮劳力来做河工,每个村的村长,选出一百二十名壮年来登记在册。”

    顾诚玉将这事儿交代过后,又看了一眼人群,接着转身便走。

    灾民们听得官府又要招河工,不由都扬起了笑脸。

    一个村一百二十个壮年,一家子出一个,挣得工钱拿来买粮,全家也不至于会饿死了。

    “你撒开手,我家闺女不卖了。”一男子将被一名管事拉走的小姑娘又给拽了回来,饿不死了,还卖啥闺女?

    “哎?咱们先前不是说好的吗?你怎么就反悔了?我这银子都掏出来了。”

    管事的立刻不乐意了,这不是出尔反尔吗?

    顾诚玉不管身后的乱象,他带着茗墨和衙役向着城内走去。

    “你这两日派人仔细留意着这些灾民,看到可疑之人立刻向我禀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048/ 第一时间欣赏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最新章节! 作者:九天飞流所写的《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为转载作品,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介绍:
末世女顾诚玉穿越到了古代架空王朝,成为家中最受宠爱的农家子。既然穿成了男娃,那就带领全家赚钱发家吧!谁知老娘却非要做诰命夫人,这事儿咋整?本文有强大的金手指。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