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明天启录TXT下载大明天启录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天启录全文阅读

作者:老牤牛     大明天启录txt下载     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亚(八) 一千

    一千多发小炮弹在极短的时间内覆盖了正在冲锋的沙俄军队前锋,瞬间硝烟就将他们淹没,在他们清醒过来的时候,才看到已经冲到了眼前的明军骑兵大队。郑三炮的队伍沿着沙俄军队的哥萨克龙骑兵的前锋部队前沿,快速的将炮弹向他们倾射,后面的骑兵主力则是乘着混乱的机会,将这些盲人瞎马劈杀的七零八落,不但是整个进攻节奏被打乱,而且开始了全面的溃败,很简单的原因,混乱的步兵在全力冲锋的骑兵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毛文龙深的骑战的精髓,步兵对骑兵战,必须要有坚固的预设阵地,而且还需要强大的火力做后盾,而骑兵对步兵作战,则必须要有突然性,否则一旦失去了战马的冲锋速度,骑兵就会变成虐杀的一方。郑三炮的骑兵迫击炮部队就是制造混乱的机会,真正的杀伤主力则是大队的骑兵。

    郑三炮的骑兵队伍在前面用迫击炮开路,后面的主力部队跟进冲锋,沙俄军队的哥萨克龙骑兵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战法。前面的溃兵冲乱了后面的队伍,后面的队伍拥堵了溃败的前锋,整个士兵们乱成了一锅粥。调转马头,郑三炮的队伍开始轰炸乱成了一锅粥的敌人,这次的战果更辉煌,因为现在他们都拥挤到了一块,结果是他们更加混乱,死亡更多。

    短短的时间内,沙俄军队的哥萨克龙骑兵的队伍彻底失去了控制,剩下的不到一万人的队伍溃败的一塌糊涂,辽阔的平原上到处都是逃兵。但是,就算是俄罗斯人长得再人高马大,两条腿的活人能够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吗?最终的战果是除了狡猾的列昂尼德率领自己的三千多残部及早发现毛文龙的意图,带着部队逃出生天,其余的全军覆没,明军的损失微乎其微,最多的伤亡还是发生在孔有德的小镇守军,总共算起来也不到一千人。

    这个无名小镇的战斗规模相对于后世的战役并不算大,但是毛文龙在这次战斗中获得了不菲的声誉,在朱有孝的眼里显得更加重要,最起码通过这次战斗,大明在西西伯利亚一带彻底站住了脚跟。

    得到胜利消息的孙传庭更是高兴,很快的便将大量的军用物资向这里运输过来,将这个小镇变成了前进基地,开始在这里囤积起来,为下一步的行动打下了基础,这里距离明军的第一个目标还有近千里的距离,但是要比从秉忠堡直接供给前线物资近多了。

    接受了大批物资以后,毛文龙没有在这里做太多的停留,这里只是远征的一个临时落脚点而已,毛文龙的最终目标是沙俄在西伯利亚的统治中心托博尔斯克,那里还是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统治西伯利亚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占据那个地方有一个特殊的象征意义,那里是原来西伯利亚汗国的都城---西伯利亚城。

    朱有孝早就将西伯利亚汗国的历史讲给了孙传庭、毛文龙,告诉他们占据西伯利亚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法理上讲,西伯利亚汗国是蒙古汗国的一部分,在二十年前被哥萨克匪兵杀害的库姆汗是蒙古汗国的黄金家族中的一员,而准葛尔部落也是西伯利亚汗国的一部分,大明军队占领西伯利亚城是为了收服失去的领土,属于正义的战争,在这一点上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或者说借口。

    留下郑三炮带着一万人守卫着这个无名小镇,带着足够的物资继续西进,毛文龙一边行军,一边派出侦察兵和张秉忠、巴图尔联系,一边确定他们的具体位置,判断如何对下一个沙俄军队的军事要塞--鄂木斯克要塞进行进攻。这里可是一个坚固的军事要塞,相比于以前所攻击的城堡,这才是真正的硬仗,占据鄂木斯克要塞才是取得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

    历史上,1604年1月20日,一群来自一个鞑靼部落使者在其首领带领下来到了莫斯科沙皇的宫殿里,他们要求将部落移交莫斯科管辖,并且在额尔齐斯河沿岸修建一座城市抵御他们的强敌吉尔吉斯人和卡尔梅克人的侵袭。这是鄂木斯克要塞投靠俄罗斯沙皇的最早记录,但是这里的主人并不是这群鞑靼人,他们只是企图获得沙皇的支持。

    1604年3月25日,沙皇派遣一队哥萨克骑兵部队和弓箭部队出发,带着建筑要塞的任务来到额尔齐斯河沿岸。在鞑靼人暂时的领土上,他们将附近耕地收为国有,将周围居民登记为沙皇的子民,开始在这里建设一座城堡,以方便在这里的统治。

    木质结构的鄂木斯克要塞被建在了耸立在额尔齐斯河右岸距鄂比河河口一百二十里处的一座小山的南山脚下,距离额尔齐斯河注入鄂毕河河口不远。到1604年10月7日,所有的建设工作都已经完成了,这一天被认为是鄂木斯克城的生日(城市日是6月7日,因为秋天的坏天气常常打扰节日的庆祝)。鄂木斯克要塞成为了主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后来在鄂木斯克多次击退游牧民族的袭击,保护了当地居民的安全。

    派出联系另外两支部队的士兵很快返回,在毛文龙和沙俄军队在无名小镇激战的时候,沙俄军队都被牵制在北线,因此另外两支军队进军速度非常快,已经距离鄂木斯克要塞很近了。毛文龙这个时候就迅速改变了战略,不在像前面那样稳扎稳打,而是迅速集中兵力,带足粮食和弹药物资,以急行军的状态,快速带着部队向鄂木斯克要塞开进。

    一千多里的距离,快速的行军不会费用多少时间,尤其是这一带是平原地带,毛文龙的士兵又多是骑兵,残余的俄罗斯哥萨克士兵构不成什么威胁,再说还有郑三炮的一万人马镇守着后路,毛文龙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太多的威胁,只要尽快的拿下鄂木斯克要塞,后面自有孙传庭想法稳定下来这里的局面。

    仅仅三天的时间,毛文龙以强行军的姿态抵达了鄂木斯克要塞前面,而得到毛文龙作战计划的张秉忠部、巴图尔部的速度更快,在毛文龙抵达要塞之前,已经在那里为毛文龙准备好了军营。三军顺利的在鄂木斯克要塞会师,总兵力达到四万五千多人,这已经是孙传庭能够组织的最大兵力了,再多的话后勤运输力量就供给不上了,战争的距离实在是有些远了。

    带着残部仓皇逃跑的列昂尼德少将,比毛文龙提前一天回到了这里,明军强大的火力让他感到害怕,尤其是毛文龙的骑兵迫击炮部队,那种铺天盖地的、发射速度极快的小炮弹很难抵抗。逃回要塞之后,他立刻建议沙俄军队在这里的最高指挥官一定要注意明军的这种战法,免得再次失败。

    可惜的是他的地位有些低,这里的驻扎的是沙俄远征军的最高司令彼得罗夫上将,虽然失去了三万多人,在这个要塞还有六万多军队,要比攻击要塞的明军兵力多不少,尤其是明军远来攻击坚城,这是兵法上的大忌,彼得罗夫上将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将来犯的明军击败,为沙皇陛下建功立业。

    彼得罗夫上将留下三万射击兵守城,带领三万多龙骑兵开出城外和毛文龙的明军对阵,这家伙也是久经沙场的悍将,虽然他很自大的认为明军长途奔袭,一定会人困马乏,但是他还是对这次战争保持了小心谨慎的态度。主动从要塞里出击是为了试探明军的军事实力,看看明军是不是像列昂尼德说的那样强大,再者就是打算出其不意,趁着明军长途行军造成的疲惫,来一次突袭,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也可以激励士兵的作战士气。

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亚(九)

    鄂木斯克要塞南边,明军的军营连成一片,毛文龙、张秉忠和巴图尔为首的三员最高指挥官也在研究这次的作战方案。他们也是非常谨慎的对待这次战争。按照历来的战争法则,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但是现在不但兵力没有敌人多,而且还是千里奔袭,局势明显不利于明军,他们必须要慎重的做好战争准备,制定好作战方案,争取迅速获胜,避免长时间屯兵坚城之下。

    彼得罗夫的三万哥萨克龙骑兵向着明军的前沿阵地冲来,三万匹战马冲锋的气势非常惊人,守卫在前沿阵地的是张秉忠的两万多人马,按照预备好的作战策略,张秉忠的部队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机枪,等到哥萨克的龙骑兵进入射程以后,张秉忠立刻下令射击,一条条火龙从枪口喷出,一片片哥萨克龙骑兵纷纷落马。前排的骑兵落马,后面的骑兵便迅速的从战马上跳下来,战马也趴到地上躲避子弹,这是龙骑兵的标准战术,士兵开始以步兵队形就地反击,用燧发枪和明军对射。

    看到哥萨克龙骑兵下了战马,明军的迫击炮阵地开始射击,铺天盖地的炮弹飞了过来,顿时哥萨克龙骑兵纷纷被炸得血肉横飞,趴在地上的战马也受到惊吓,开始在战场上乱窜,导致哥萨克龙骑兵的攻击队形大乱。正常的情况下,现在就可以反击了,但是张秉忠明白,像这样的混乱情况,应该还不是出击的最佳时刻,那些失去控制的顿河马,不但可以给敌人造成混乱,也会给自己的队形造成麻烦。

    迫击炮和机枪的打击继续下去,战马的目标要比士兵的目标大得多,当大部分战马被击毙,少部分战马被哥萨克龙骑兵控制,前锋队伍开始回撤的时候,张秉忠一挥手,巴图尔的五千骑兵队伍迅速出击,跟在哥萨克龙骑兵的后面开始掩杀,巴图尔的士兵骑乘的汗血马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威力,速度快、爆发力强,就算是彼得罗夫为了掩护撤退,派出了一万多骑兵队伍反击,也被巴图尔杀得大败,一直被追到城内的火炮射击范围内,在火炮的协助下,三万多的龙骑兵撤回鄂木斯克要塞内时,完整无损的不到一万五千人,可以说这次试探性的攻击,让彼得罗夫上将损失惨重,不得不重视列昂尼德的建议,坚守要塞,绝不主动出击,一方面向托博尔斯克请求救兵,一方面消耗明军的时间,企图等待明军后勤补给困难时,再发动全力反击。

    就在明军在鄂木斯克要塞下,同沙俄军队的哥萨克龙骑兵大战的时候,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组织的雇佣军悄悄的出动了,三万多的雇佣军利用熟悉的地形,隐蔽的接近了那个无名小镇,意图切断明军的这个补给点,给明军造成后路被断的形式,然后再配合托木斯克要塞的反击,彻底击溃明军的进攻。

    孙传庭对于战争的战略布置非常充分,早就知会毛文龙做好了守护无名小镇的准备。郑三炮的一万士兵里面,除了他原来的三千多轻型迫击炮骑兵以外,其余的是孙传庭派来的七千步骑兵,这七千步骑兵就是孙传庭起家的部队,当时就是靠这支部队彪悍的战力收服科尔沁蒙古部落的,他们既可以上马骑战,更可以下马步战,当时只杀得科尔沁部落心惊胆颤,最终造成桑宰*布和求亲。

    郑三炮对于孙传庭可是崇拜的五体投地,他敢和孔有德这些悍将领导喝酒、笑闹,甚至毛文龙都拍着他的膀子叫小老弟,但是在孙传庭面前确实规规矩矩,他们不是一类性质的人,不过这并不妨碍郑三炮对孙传庭的尊重。这次孙传庭将自己的最强部队交给他指挥,毛文龙感动得热血沸腾,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不过这支队伍的参将叫盛略,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他还是提醒郑三炮,首先是保证自己不死,其次才能建功立业,对得起孙传庭的看重,死了什么都是白搭,结果让郑三炮闷闷不乐。

    虽然郑三炮闷闷不乐,但是盛略的提醒还是让郑三炮有了足够的清醒,郑三炮向小镇的方圆五百里内都派出了游骑侦探,所以当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雇佣兵出现的时候,早早就被明军的士兵发现了。郑三炮这个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孙传庭为什么会受到皇帝朱有孝的喜欢,他不但低调,而且行事非常谨慎,就算是他**出来的部下,也是不可多得的助手。

    得到了大批雇佣军要来袭击无名小镇的消息以后,郑三炮就把盛略请来研究应对的方法。经过两人仔细的研究,认为斯特罗甘诺夫的雇佣军不仅仅是想攻占这个小镇这么简单,更有可能是打算在明军的后方制造混乱,切断明军的供给线,造成明军的物资供给出现短缺,前线军心混乱。因此,这一仗打下来,不仅要击败这些雇佣军,而且还得全歼这些雇佣军,否则的话以这些雇佣军的手段,恐怕会沿着明军的供给线展开一连串的骚扰行动,而郑三炮他们不可能将兵力沿着这一千多里路都保护下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样总有失手的时候。

    既然这样,郑三炮就和盛略商议,由郑三炮带领三千人马守城,示敌以弱,引诱斯特罗甘诺夫的雇佣兵来攻城,在小镇周围利用有利地形,大量的诱杀这些雇佣兵,而盛略则带着七千多步骑兵隐藏在小镇外面,等到这些雇佣兵的士气耗尽,将他们围歼在小镇周围,就算是不能全歼,也要把他们打得不敢再有这种骚扰后勤线的想法。

    撤回四出的游骑侦探,悄悄的盛略带着七千多步骑兵离开小镇,向着秉忠堡的方向行去,给人的印象是要回秉忠堡运输补给。哥萨克雇佣军有不少都是在这一带游荡的匪兵,他们对这一带的地理环境要比明军更熟悉,因此盛略他们要撤的远一点,让雇佣兵们相信他们确实真的要回秉忠堡,从而放心大胆的去围攻这个无名小镇。

    得到明军的大部分士兵离开无名小镇的消息,雇佣兵的司令非常高兴,如果明军真的有一万多人守卫着小镇,他们还真是没有信心攻占,最多是围绕着小镇周围进行骚扰。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给他们的命令就是骚扰明军的补给线,并不是非要攻占那个地方,但是小镇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重要目标,现在有了机会把它抢下来,就会给明军造成极大的恐慌。

    三万多哥萨克雇佣兵铺天盖地的向小镇涌来,半天的时间就把小镇围的水泄不通,十倍的兵力围困小镇,而且这个小镇还不是真正的城堡,没有坚固的城墙。在他们看来,十倍的兵力悬殊,明军说不定早就军心涣散,甚至攻击不会太长时间就会崩溃。

    为了更好的让这些雇佣兵上当,郑三炮在小镇周围布置了三里远的防御线,把一千多士兵分散在这些阵地里面,这些阵地已经被挖成了四通八达的壕沟网,这也是明军进行阵地战的一种有效策略,它既方便自己部队的射击掩护,撤退安全,还可以有效的延迟骑兵的行进速度,让敌人只能按照预定的进攻路线攻击,可以给他们造成更大的损失。

    当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雇佣兵来到小镇前面时,从心里感到了吃惊,虽然没有坚固的城堡石墙,但是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壕沟,以速度和冲击力见长的骑兵在这样的阵地面前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得不下马变成步兵,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战斗力发挥。尤其是对于那些匪兵,他们是以偷袭见长,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才是他们的绝招,也是所有土匪最让官府头疼的战术。

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亚(十)

    看到这些让人头疼的阵地,还有不远处可以看得见的小镇,他们心里痒痒的,就像饥饿的野狗看到了吊在树上的鲜肉。各股的头领协商了一下,雇佣兵们还是打算攻击一下试试明军的阵地防御情况。

    雇佣军门谁也不肯打头阵,于是便从小镇周围同时发动试探性的攻击。毕竟明军这一千多人分得很散,就算是步枪的射击速度要比燧发枪宽的多,也没法挡住铺天盖地的攻击,更何况郑三炮压根就没有让他们去硬拼,主要是以杀伤匪兵头目为第一目标,就算是机枪都没有在前线使用,完全靠步枪的散射为主。

    明军的抵抗不是很强,只有为数不多的雇佣兵被击中倒下。于是雇佣兵们开始加大了攻击的强度,明军士兵便开始有序的向后撤退,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雇佣军们便前进了一里多的距离,占领了一部分明军阵地,利用这些阵地进行攻击起来,他们的伤亡就开始小了起来,逐渐的开始有些兴奋起来。

    大量的雇佣军开始下马加入进攻的行列,明军不断的向后撤退,甚至有时候当雇佣军冲击力大的时候,还得用后面的机枪压制一下。时间在雇佣兵的攻击中慢慢过去,又过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明军的阵地又被压缩了一里。为了更好的迷惑一下雇佣军,明军甚至还在少量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进行了一波反击,让雇佣军感到明军还是在拼命地抵抗。

    看到明军的阵地不断的被压缩,明军开始出现反击,雇佣军的头领门终于相信明军确实就是这样的实力,于是接下来几乎所有的雇佣军开始下马参与进攻,对于明军的压力越来越大,明军的阵地越来越小,不过这样一来,明军的兵力逐步的就集中起来,反击的力度就一点点不知不觉得大起来。

    演戏要演全套,郑三炮为了更多的吸引雇佣军的进攻,又从小镇里调出五百多士兵前来支援,明军的反击力度又比前一阶段更大了。不过这些措施在雇佣军的军官们看起来,明军的战斗力不过如此,攻击的力度就再次增加,不在保留实力,开始全力进攻,甚至连随军带来不多的小炮也用了上来。

    郑三炮看到雇佣军开始全力进攻,便命令士兵进行几次拉锯式的反击,大量杀伤雇佣军士兵以后,便做出一副抵挡不住的样子,让士兵们撤回小镇,依靠简陋的堡墙进行抵抗。

    战斗整整进行了一个整晌,士兵们都有些疲惫了,斯特罗甘诺夫的雇佣兵们看看已经攻到了小镇堡墙下,于是便将士兵们全部都开到了近处,开始埋锅造饭,等吃了饭以后,让士兵们得到充分的休息,打算一鼓作气,彻底攻占这座小镇。

    就在雇佣兵们埋锅造饭的时候,小镇里的明军在郑三炮的指挥下,早就吃完了饭,现在他们正在准备炮弹,将每门小迫击炮配备的炮弹直接放在旁边,每两人操作一门小炮,并不是一个人操作不了,而是两个人一起操作速度更快。

    半个时辰以后,双方都做好了最后的准备,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雇佣兵在小城四周集合起来,全力以赴做好了攻击小镇的准备,各种攻城的器具已经就位,几个匪首经过商议们决定从四周同时攻击,于是一声令下,两万多匪兵一起向小镇冲来,有一种相当震撼的气势,如果胆小了还真可能被吓住。

    郑三炮当然不会被这种阵势吓住,他的部下早就做好了准备,当密集的哥萨克匪兵接近小镇堡墙的时候,所有的机枪和小迫击炮一起开火,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小镇周围变成了一片死亡之地,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哥萨克匪兵就损失了近一万人,威力强大的机枪子弹,在密集的人群里杀伤力增加了几倍,就像串糖葫芦似的,前面的被打得身子粉碎,后面的都是碗口大的血洞,小迫击炮这会也彻底发挥出了威力,大范围的覆盖发射、双人操作的极快速度,让炮弹所到之处都处于火海之中。

    到了这个时候,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雇佣兵就算是再傻,也会明白这回是彻底上当了,明军让他们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占据了预设工事,给他们的印象战斗力是不过如此,但是实际战力隐藏的非常好。如果是散兵线攻击,绝对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损失,也可以从容撤退。到了现在这种战斗局面,唯一的结果就是溃败,而且是四散奔逃,避免明军追击,到现在他们也没有闹明白小镇里究竟有多少明军。

    四散溃败的哥萨克匪兵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开始围攻小镇的时候,盛略已经将包围圈布置好了,而且是一人双马,看起来足有一万多人,他们现在也只剩下一万五千多人了,而且是溃散的步兵,他们的战马在郑三炮开始轰炸的时候,就已经被盛略带兵袭击了,看守战马的士兵被优势的明军袭击,微弱的抵抗了一阵,就被凶悍的明军骑兵给杀散了,大部分战马被明军俘获,只有少数匪兵带着一些战马和溃兵回合。看到四处都是包围过来的明军,溃败的哥萨克匪兵连队形都没有整队,谁的动作快谁就抢到了战马,就算是匪兵的头目们,都有许多被乱兵踩死。

    失去了斗志的雇佣军们,一个个都如惊弓之鸟,就算大头领都无法去指挥他们,刚开始还是三五成群的熟悉朋友相互保护,互相配合着逃跑,等到盛略的大队人马杀上来以后,就连最微弱的抵抗都没有了,唯一的希望就是逃出生天,这就让明军打起来更没有压力了,几个人的小队互相配合,就像砍瓜切菜一般,将这些雇佣军杀得血流成河。

    侥幸逃出明军包围圈的雇佣军匪兵分成了十几股,盛略一声令下,他的部队也分成了以小队三十多人为单位,开始分散追击。每人双马的优势在这时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再加上俘获的哥萨克匪兵的战马,几乎快要达到每人三马的程度了,对于那些失去战马的匪兵就不用说了,肯定很快就被消灭了,夺得战马的匪兵现在也很难逃出去,长时间的奔跑,一匹战马怎么也不如两匹战马,最终的结果是全军覆没,让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投资血本无归。

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亚(十一)

    在无名小镇消灭掉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出的雇佣的哥萨克匪兵时候,毛文龙和张秉忠也在想法攻克鄂木斯克要塞,但是这座要塞也实在是修建的太好了,明军的火炮威力还是不够,虽然可以打到城堡,但是却无法形成较大的突破口。在着鄂木斯克要塞里面的人马比较多,就是能够突破进去一部分士兵,也无法形成威胁,还有就是鄂木斯克要塞有很多火炮,虽然威力不如明军的加农炮,但是在炮火的掩护下,沙俄军队守御要塞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孙传庭派人送过来了大量军火物资,这其中包括大量的***,而且还是迫击炮专用的。看到这些炮弹,毛文龙和张秉忠大喜过望,原来明军配备了大量的*****就让毛文龙取得了极大的便宜,这家伙非常喜欢这类的大杀器,可是这些东西用来防守阵地或城池比较好,用于攻城则有所不足,万一敌人来一次火攻,弄不好还会把自己给烧了。有了这些迫击炮***,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灵活、移动方便的迫击炮是战场利器,用它来进行机动打击守城的火炮,可以说非常方便。

    为了更好的发挥***的效果,毛文龙和张秉忠商议,决定进行一次比较逼真的佯攻,让鄂木斯克要塞的火炮目标都暴露出来,当然这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伤亡。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伤亡,让士兵们都做了一定的预防,像什么头盔、胸甲、护腿之类的防具都用上,但是如果那个倒霉蛋被实心弹直接砸到了头上,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将所有的加农炮都拉出来,除了北面是小山,没法放置兵力,其他三面都布置好了炮兵阵地,为了防止沙俄军队逆袭,就连宝贝似的*****都布置到了阵地前沿,趁着黎明前的短暂黑暗,毛文龙、张秉忠将部队迅速安排到位。

    等到了天色大明的时候,鄂木斯克要塞的彼得罗夫上将也终于发现了明军的布置,他判断明军可能要进行大规模的攻城了,除了安排大部分士兵加强守御城墙,还组织了少量的士兵准备趁着明军不备,冲击一下明军的火炮阵地,试图寻找击溃明军的方法。

    明军的火炮开始进行压制行打击,士兵们向着城墙冲去,但是都知道这次进攻不过是佯攻,最终的目的不过是让沙俄军暴露守城火炮的位置,因此都是时分小心,仅仅是做出样子,等到沙俄军的火炮开始开炮时,明军士兵们便把队伍分得很散,让火炮失去重要目标,不得不加大使用数量。

    上午一连冲击了十几次,最近的一次士兵几乎都冲到了城墙下面,让彼得罗夫上将几乎要做出反击了,但是明军士兵又撤了回来,没有给彼得罗夫上将出城的机会,让彼得罗夫上将感觉明军好像有什么阴谋,其实他真的猜测的有点对,明军还真是不愿意让他出城,尽量避免他们冲击火炮阵地。

    在明军火炮阵地的后面,有大量的明军侦查兵在望远镜里仔细的观察着鄂木斯克要塞,他们认真的记录好了鄂木斯克要塞里面火炮阵地的位置,就算是可能隐藏火炮的位置也要画出来,看不到火炮,可以根据炮弹的落地弧线推算出来开。总之就是将一切可能的火炮位置尽可能的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攻城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

    战斗进行了整整一上午,明军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毛文龙和张秉忠他们有惊无险的撤了回来,查看了一下部队伤亡情况,还算不错,被炮弹砸死的倒霉蛋只有不到一百人,但是受伤的士兵却有上千人,安排好救治士兵的事情,他们就迅速的回到作战室,开始研究接下来的攻城方案去了。

    根据观察炮击的侦察兵门的绘图,参谋团队经过充分的研究,终于将能够找到的炮位确定下来,然后便将迫击炮分成几队。就在这时候,毛文龙突然间问道,要塞的北边是不是安排了迫击炮,参谋们说没有,毛文龙就让他们在城北的山坡上安排十门迫击炮,目标就是城门内二十丈远的地带,然后什么也不说。

    激战了一上午的鄂木斯克要塞,到了下午反倒是风平浪静起来,明军不再攻城,他们也乐得休息一下,但是彼得罗夫上将却不敢休息,他召集来部下们开会,研究这次明军攻城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些虎头蛇尾,究竟会隐藏着什么阴谋呢?

    到了晚上子夜时分,一队队明军迫击炮部队出发了,他们的前面是负责保护的步兵,在更前面是早就布置出去的侦察兵,这些侦察兵自从战斗结束以后就一直在托木斯克要塞周围隐蔽侦查,他们不敢有任何大意,暗哨一直放到了城门附近,还在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情况,所有部队安全进入预定的位置。

    从南门的第一声迫击炮发出***开始,鄂木斯克要塞的东西两边也开始开炮,密集的***鄂木斯克要塞变成了一片火海,尤其是在测算出的火炮位置,更是炮击的重点。鄂木斯克要塞里面乱成了一团,但出是燃烧的大火,尤其是迫击炮重点袭击的火炮阵地,时不时会引发殉爆,到了后来就几乎分不出到底是***引起的大火还是**殉爆引起的大火了。

    在炮击了半个时辰之后,突然间鄂木斯克要塞北边的山腰上的炮队开火了,因为距离稍微远一点,打第一发炮弹落地的时候,半空中还飞着两发炮弹。但是第一轮炮弹落地的时候,在望远镜里观察的士兵就发现,这第一波的炮弹效果出奇的好,看到的火光要比正常的效果好上好几倍,顿时明白了这事发生了殉爆,一刻钟过后,炮队就完成了整个发射任务。再看托木斯克要塞的北半部,炮击引发的大火要比其他三面火光高出老多,士兵们从心里更加佩服毛文龙的准确判断,俄罗斯军队果然还留了一手,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一点手段也断送在毛文龙手里。

    彼得罗夫上将确实发现了明军的企图,在召集部下开会的时候,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做好被明军夜袭的准备,沙俄军队和明军不同,和这个时代的多数人一样,都有不同程度的夜盲症,对于明军的夜间行动,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被动的防守。为了防止意外,彼得罗夫上将让士兵们尽可能的将弹药储存在仓库里面,就算是白天战斗时没有用完的炮弹,也都全部运送回去。另外还把一部分火炮运到了鄂木斯克要塞的北部,如果明军占据了南侧,还可以在这里进行抵抗,毕竟北侧是小山,明军不方便在这里进攻,像步兵炮、加农炮这些东西很难运送过去,没有这些攻城重武器,很难炸开城门。

    但是彼得罗夫上将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明军在这个时期会有这么多***,他想到过火攻这种战术,这在古时候的战争中,是使用非常频繁的手段,不过要在防御严密的城市里使用这种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混不进城内,无法远距离放火,弓箭是没有办法远距离运用。这就是武器代差引起的考虑方法,彼得罗夫上将根本想不到明军会用迫击炮发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就算他预测到了,也没有办法防御,只能被动的到处去救火,在混乱的夜晚,这个效率底下的可怜,士兵死亡无数。

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亚(十二)

    鄂木斯克要塞原本就是木质结构的要塞,仅仅是在明军发动战争以后,才逐渐的在外侧修建了一道城墙,保护住木制要塞的弱点,但是就算明军现在的***还是最简单的武器,也不是这些木质建筑可以抵挡的,尤其是汽油燃烧的速度非常快,要塞内的大量木质建筑很快的燃烧起来,士兵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四处燃烧的大火,无能为力。

    汹涌的大火,在鄂木斯克要塞燃烧了半个晚上,到了天明的时候还没有扑灭,这个时候,明军已经从四面将鄂木斯克要塞完全包围起来。因为明军的炮击是从四个要塞大门开始的,沙俄军队在晚上根本无法逃出,再说就西伯利亚这个地区的气候,夜晚的温度还是很低的,士兵们也不敢在晚上离开要塞。

    很快的明军将火炮拉到了要塞大门附近,经过几轮的轰炸,将要塞大门炸开,士兵们开始进入要塞。但见里面的惨象,就算是久经战阵的明军士兵,也从心里赶到了恐惧。到处都是尸体,多数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烧死的,要塞内充满了异样的烤肉味道,熏得一些士兵都呕吐起来,只有那些老兵,尤其是毛文龙的起家特种兵,还不惧怕这中地狱般的场景,他们太习惯这种杀戳的味道了。

    明军从东、南、西三座要塞门进入城内,留下北门等着沙俄军队撤离,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做最后的垂死挣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但是进城以后才发现,他们基本上没有遇到抵抗,零星的战斗丝毫没有造成明军的伤亡,射击速度非常快的步枪,不等沙俄军的燧发枪开火,就已将对手击毙,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微弱的抵抗都是自发的,没有任何组织。

    鄂木斯克要塞的中心是彼得罗夫上将的指挥部,当明军抵达的时候,那里已经挂起了白旗,满脸都是恐惧的彼得罗夫上将带着他的几百部下,正等待着向明军投降,他们彻底失去了战斗的意志,近三万多的士兵和居民,在昨天晚上的大火中失去了生命,可怕的***袭击让他们见证了近现代的战争的恐怖。

    毛文龙、张秉忠也没有为难这几百残兵败将,只是将他们很快的关押起来,整个要塞不放任何一个人出去。这次的战争,对于明军来说是长途袭击,不可能长期的打下去,各种物资的消耗实在是太严重了,就是昨天夜间的一次战斗,就将孙传庭运输来的补给消耗了大半,还有粮食的补给也非常麻烦。

    鄂木斯克要塞基本上成了废墟,毛文龙、张秉忠不会现在就去重建,要塞内的物资也基本上被烧得差不多,唯有储藏在仓库里面的军服和武器还好一点,粮食基本上没有了,明军失去了这个重要的物资,还得从大明本土运输。

    看到有不少残留的军服,张秉忠心中大喜,一个奇妙的作战方式出现在脑子里。张秉忠向毛文龙提议,俄罗斯人不会想到明军会迅速的占领鄂木斯克要塞,是否可以借助俄军这些军服来一次奇袭呢,奇袭托博尔斯克不太现实,那里有些太远,但是袭击秋明还是可以的,而且秋明还是处于前往托博尔斯克和鄂木斯克要塞的交通要道,只要把这里占领了,就会给托博尔斯克造成严重的供给困难,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撤兵,明军将不战而胜。

    对于张秉忠的这个建议,毛文龙非常高兴,看起来这家伙比自己还要善于冒险,千里奇袭的风险很大,还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但是时机不等人,一旦错过了这段最好的时机,再想法攻取坚城,麻烦要大得多,必须要抓住这个奇袭的时机。找来巴图尔商议具体的作战计划,毕竟巴图尔对这一代的事情要比他们知道的多一些,尤其是这里也是巴图尔的族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三位将领经过商议,决定让巴图尔带领五千人作为前锋,伪装成从鄂木斯克要塞的残兵,将从无名小镇俘获的大批顿河马装备给他们,他们自己的汗血马则随身带着,一旦进入要塞,就马上换乘养足力气的汗血马进攻,就算是偷袭失败,也可以凭借汗血马的良好速度撤退回来。再就是张秉忠自己带领两万部队,带着现在能够凑起来的军火物资随后跟进,万一巴图尔失利,他还可以迅速接应。

    从沙俄军队的军服里挑出几千件合适能用的还是没有问题,巴图尔自己的部下里就有不少精通俄语的士兵,不用像张秉忠那次偷袭秉忠堡那样乱蒙胡混,那种事情很危险,不可能每次都顺利成功。巴图尔自从进入明军系列后,并没有建立过太多的功劳,相对于历史上的成就,显得很不显眼,这次的行动,可以说是给了他一个相当好的发挥机会。

    收拾好装备和武器,上了有些陌生的顿河马,巴图尔向士兵们说道:“现在我将率领大家奔袭秋明城,在哪里有多出我们数倍的敌人,勇敢的大明士兵,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英勇杀敌吗?愿意为我们大明牺牲吗?害怕牺牲吗?”

    士兵们高呼:“生死相依,不弃不离。为国牺牲,无上光荣。”

    巴图尔高声说道:“士兵们,在我们的前方,无论是多么强大敌人,我们必须敢于搏杀,敢于胜利,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向伟大的皇帝陛下效忠吧!”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开疆拓土,为我大明。”士兵们再次高呼。

    巴图尔的士兵都是他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在他的部族归降了孙传庭以后,孙传庭对于年轻的巴图尔非常欣赏,将他送到了北京,受到了朱有孝的接见。对于这个准葛尔部落历史上最强大的人物,朱有孝也是非常重视,为了让他死心塌地的效忠大明,朱有孝特批让他进入了大明军事学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特训,而且还带他参观了大明在京的兵工厂和科研机构,让他彻底了解了大明的强大,使他认识到部族的失败,也是凤凰涅的重生,自此他才死心塌地的效忠大明,回到部族以后,使得他的五千部下变得异常勇猛,尤其是装备了先进武器之后,更是锦上添花。

    巴图尔作为先锋前去诈城,紧随其后的张秉忠也不敢怠慢,他的两万部下虽然比不上巴图尔的五千骑兵勇猛,但是在孙传庭这个练兵高手的训练下,各种战斗的技能却是更加全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孙传庭的手下都是战斗的中坚力量,骑战、步战实力均衡,无论哪一方面都没有什么缺点。

    至于张秉忠本身,他最喜欢的就是阴人,包括夺取秉忠堡的那次战斗,都充分发挥了他的机智谋略。和张秉忠搭档的贺人龙和硕垒这两位则和他的性格截然相反,这两家伙最喜欢的就是直接的暴力,做事情或者作战,完全就凭借实力说话,但是奇怪的是他俩和张秉忠相处的非常好,包括这次将突击的任务交给巴图尔,他们两个竟然没有丝毫表示不满,这固然有巴图尔的部下里面懂俄语的更多有关,但是更合他们相信张秉忠的谋略有关,任何人都不愿自己的部下有无谓的牺牲,这也许是他们明白性格互补有关。

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亚(十三)

    巴图尔带着他的五千人马,昼夜不停直奔秋明而去,一路上基本上是马不停蹄,马歇人不歇,看看战马跑累了,就再换一匹,除了必要的吃饭喂马时间,都是在急行军,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就赶到了距离秋明不到一百里的位置。在这里没有发现俄罗斯军队的人马,看起来沙俄军队还不知道鄂木斯克要塞已经被明军占领的消息,巴图尔这才放下心来,让士兵们在这里休息了两个时辰,顺便也等一下张秉忠的大军,他也怕部下有所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巴图尔的队伍里,有两个非常关键的人物,这俩人是彼得罗夫上将的警卫和秘书。在彼得罗夫投降以后,他几乎已经神经有些失常,几万大军被明军一个晚上全歼,在他的心理上很难接受,就算是毛文龙、张秉忠怎么审问,他基本上回答问题时没有任何逻辑,看起来这很正常。但是警卫的回答确实很有条理,而且非常清晰的帮助毛文龙、张秉忠分析各种情况,只是提出必须要保证彼得罗夫上将的生命安全,他可以随着明军一起行动,自己作为人质。而秘书则是拿出了所有未销毁的文件,并没有参与任何研究,但是他却是很冷静的听从毛文龙、张秉忠的指挥,并且非常熟悉俄罗斯军队的许多情况。这两个人给毛文龙、张秉忠的印象是警卫为了彼得罗夫的个人安全,秘书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做事。

    其实私人警卫并不是彼得罗夫上将自己挑选的,实际上是军方的眼线,他是对俄罗斯军队负责,对国家负责,最重要的职责是防止彼得罗夫做出叛国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直接击毙彼得罗夫上将。相反的秘书则是彼得罗夫上将自己的真正亲信,这些情况无论是毛文龙还是张秉忠都不知道,他们的理解恰恰相反。

    伊凡四世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警察组织近卫军,以对付向皇权挑战的封建领主。近卫军向伊凡宣誓效忠,而伊凡也把被废黜的贵族的产业赏给近卫军将士。由于沙皇的统治并不稳固,对皇权的威胁始终存在,秘密警察就成了沙皇维护皇权的手段之一,尖锐的阶级矛盾使沙皇意识到加强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也为秘密警察的生存培植了肥沃的土壤。

    警察部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常设的安全机构,它下设中央特别部和安全处,负责调查政治犯罪。中央特别部的目标是企图颠覆沙皇政权的敌对势力,包括国内外的敌人,流亡国外的持不同政见者,处于沙皇统治下的非俄罗斯民族的民主义者等等。对沙皇政权而言,来自俄国内部的威胁与来自俄国境外的威胁并无分别,其目的都是要颠覆沙皇政权。因此,中央特别部不仅在国内从事监视活动,还把其监视的视线延伸到境外。这其中最重要的军方将领,既是沙皇统治的中坚力量,也是防范的重点。因此,几乎每一个重要将领身边都有秘密警察安排的人,他们的工作就是监督这些军方将领,防止他们叛国,他们只对沙皇本人负责,就连军方将领也不敢得罪他们,这也是彼得罗夫上将精神有些失常的原因,他的家人还都在莫斯科当人质呢。

    毛文龙、张秉忠对与这些情报不知情也很正常,但是作为喜欢阴人的张秉忠足够聪明,他从这些看起来正常的情况里面,看到了一丝异常的情况,尤其是警卫的思路清晰,回答问题理智,他认为这不应该是一个普通警卫人员所能拥有的素质。尤其是主动要求配合明军行动,而不是要求贴身保护将军本人的生命安全。就从这一点上,让张秉忠对这个警卫产生了怀疑,暗暗的对他产生了警惕。

    张秉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巴图尔,让他一旦发现这两个人有什么异常动作,就必须立刻处死,不必考虑什么承诺和后果,自身军队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害怕巴图尔不能及时处理意外情况,张秉忠自己也是在后面拼命的赶路,以图能够减少损失。

    巴图尔在原本历史上是一个有雄图大略的君主,无论是智谋还是权谋都是无双人物,像孙传庭、毛文龙、这样的人物,自然会非常尊重,像张秉忠这样的实力派将领,更是他需要交好的对象,虽然交往不多,但是张秉忠的阴人手段他还是非常佩服的。因此,张秉忠的话他自然要记在心头,非常谨慎的关注着这两个关键人物,免得作战失败。

    好在一路上还是非常顺利,在彼得罗夫警卫和秘书两人的引路下,巴图尔没有遇到意外的情况。他们安全的来到了城门口,巴图尔一马当先,随后的就是警卫,秘书和警卫之间隔着两个巴图尔的贴身警卫,这俩人不但要保证巴图尔的安全,还要负责必要时清除彼得罗夫的那个警卫。

    到了城门口以后,巴图尔向后回头摆了一下,立刻就有三十名警卫紧跟在彼得罗夫的警卫前去交涉,这里距离战场有八百多里的路程,因此这里的警戒程度还不是很高,看着来到近前的几十名士兵,守城的赶紧过来问话,那名警卫叽哩咕噜说了一通俄语之后,守城士兵的脸色突然大变了一下,然后又冷静下来,告诉他们稍等,要回去禀报守城的军官。

    严密监视那名警卫的明军十分机警,当他看到守城士兵脸色骤变的时候,就感到他们之间有暗语联络,当他看到守城士兵转身向回走的霎那间,飞身窜了过去,伸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并且高声叫骂,痛斥对方无礼,怠慢了自家将军。在一般人看来是发生了纠纷,但是实际是这名士兵在打守城士兵嘴巴的时候,同时也将对方的下巴给摘了下来,这就是中华传统武功的诀窍,让对方只能咿呀乱叫,就是不能说话。

    在这名明军士兵出手的瞬间,其他的士兵也发现了异常,一名士兵立刻冲向彼得罗夫的警卫,在他反抗之前也将他的下巴卸掉,其余的则冲向其他守城士兵开始推推搡搡,在推搡的过程中,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些守城士兵的下巴都被卸掉了,这就是警卫们之间的默契,一个人的行动就是其他人的示范,严格的训练,让他们的动作非常标准。

    过来问话的守城士兵不过只有五六个,还有五六个士兵在城门口看守,看到这里突然间发生推搡,还有就是自己的弟兄们被对方拳打脚踢的向城门赶来,立刻就跑向城门喊人,让军营里的士兵过来帮忙打架,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口角问题发生了纠纷,因为过来的也都是穿着他们自己的军装,而且最近路过的部队很多,许多士兵都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就算是军官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今天看见自己的弟兄们吃亏了,那就多带一些人来打吧。

    当巴图尔的那三十个卫兵打到城门洞下面的时候,城里面又冲出了近百十号士兵,手里并没有拿枪,那的都是皮鞭棍子之类的打架的家伙,他们也认为是要打群架,只要不打死太多人,上级也不会追究,正好可以开开心。巴图尔在后面看的清清楚楚,看到对方又冲出来百十号人,头一扭看了一眼卫队长,轻声告诉他,借机将对方营地占了。

    双方二百多士兵开始了群殴,旁边的老百姓哪敢在这样的地方呆着,这要是被打到了也是白打,胆大看热闹的也都离得远远的。明军的士兵都是经过特训的警卫,这些守城的士兵那里是对手,没有一会功夫就被打的一个个鼻青脸肿。看看打不过,守城士兵开始向城门里面撤退,明军士兵就大骂着向里面追去。

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西伯利亚(十四)

    这两边一退一追,很快的就通过了城门,一路上躺着的都是守城士兵。看守城们的士兵都被打跑了,城门自然就没有人看管了,巴图尔一挥手,五千士兵中有两千士兵就迅速换乘战马,成四列队形向城门开去,至于城门楼上的士兵,早在开始打架的时候就去凑热闹了,这么好的打架机会不参与,他们认为都是傻子,就算是挨揍了,也是心里高兴。

    巴图尔带领的两千士兵进城以后立刻控制了城门,接下来就直接奔向市政府大楼,这时候的城守司令就是这里的最高长官,只要夺取了市政大楼,干掉城守司令,才算真正的占领了这座城市。

    不过这次巴图尔失算了,秋明的城守司令现在不在市政大楼,而是在城北部的军营里,当巴图尔的卫队长带着卫队将守城士兵打得逃往军营的时候,这些士兵实际上逃往了城北部的大营房,更有腿快的士兵早就骑上马汇报去了。所以,当卫队长看到秋明军营时,城防司令已经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出现了,那家伙准备武力镇压了,卫队长一声唿哨,明军士兵立刻撒丫子就向回跑,再打下去就是傻子了,反正巴图尔的大军已经进城了。到了这个时候,明军后面的三千士兵也都进城了,巴图尔马上整顿队伍,向秋明的军营开去。

    秋明的城防司令现在已经彻底明白自己的士兵上当了,明军的大队人马已经进城,好在他自己正好身处大营,军营里还有近万士兵,还有能力和明军进行争夺控制权,明军这次是偷袭,不会有太多部队。战斗在秋明城激烈的展开,秋明守军占着人多、地熟,明军仗着武器优良、火器先进。不过巴图尔的部下都是骑兵,不太善于步战,而守城的士兵都是步兵,相对来说更占优势,但是明军的火器太厉害,他们也不敢冲的太凶,双方处于胶着状态。

    如果战斗就这样进行下去,巴图尔的五千士兵肯定无法占领秋明城,尤其是到了晚上,明军就会处于绝对劣势。好在战斗是在上午打响的,再者现在是夏季,在纬度高的地方白天时间比较长,所以用来战斗的时间比较长,要是在冬季,既无法行军打仗,能够战斗的时间也短,肯定对明军不利。张秉忠带着部下不过是比巴图尔晚了半天,虽然速度稍微慢了一点,但是也是急行军的状态,终于在天色快要黑下来的时候赶到了秋明城。

    当张秉忠进城以后,胜利的天平就马上向明军倾斜了,虽然一路行军非常疲惫,但是看到自己的部队被敌人压着打,张秉忠的部队立刻分次进入战斗,让巴图尔的部下轮换休息。相对于同样激战了一天的秋明守城士兵,他们现在也是疲惫不堪,发现明军的增援部队到来,只好退回军营整顿,双方慢慢脱离战斗,战场开始安静下来。

    正常情况下,夜晚是守军的天下,毕竟他们地形更加熟悉,但是当明军占有数量优势时,秋明的守军就再也无法利用这个优势了,他们的士兵夜盲情况严重,相反明军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唯一能够对明军造成威胁的是当地居民,白天的战场他们不敢参与,明军的火器太厉害,到了晚上他们就开始对明军进行骚扰。在造成一些损失之后,张秉忠一怒之下,就将自己的卫兵派了出去,贺人龙、硕垒这俩家伙也带着自己的部下开始反击。

    反击是从秋明的南部开始,十几个士兵一组,互相交叉掩护,沿着大街小巷开始清理当地居民。在火把的照耀下,凡是敢于反抗的,立刻击毙,其余的人不管是谁,一律赶出屋子,统统的集中到偌大的中心广场,可以带上被子之类的东西,但是决不允许携带任何有危险的刀具、弓弩,至于是否会冻坏,那不是明军关心的问题,属让他们遇到了可怕的战争时期呢,这样的事情只要不死,就是万幸。

    在这个地区,黑夜是短暂的,也就是三个时辰的功夫,太阳就从东北的方向露头了,休息了仅仅三个时辰的明军马上开始进行早餐,赶到广场上的居民也没有人管了,让他们自行解散,谁愿意去那里就去哪里,结果他们都没有会自己的家里,明军太可怕了,他们一股脑的就向秋明的军营涌去。

    明军早餐过后开始整队进攻军营,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已经看不到士兵了,满满的军营里都是留下来的居民,守城士兵早就在晚上居民骚扰明军士兵的时候逃掉了,就连军营的大批武器弹药都没有带走,仅仅是将粮食搬空了。

    这些居民明军肯定是不会留下,为了不留下屠城的恶劣形象,张秉忠命令土著居民留下,其余的每人分给三天的粮食,让他们自行离去,并且告诉他们,这里已经是大明的地方,如果三天内再看见他们,就地格杀。其实这些人大部分是流民,小部分是士兵家属,他们已经习惯这样的流浪生活了,看看凶狠的明军,只有赶快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明军的做法是按照朱有孝的意思来办的,只要占领一个地方,立刻就把从欧洲迁徙过来的移民赶走,只留下那里的原著居民,其实这些人很好区分,移民过来的人时间都不是太长,和当地的土著居民通婚的还是极少数,他们都具有明显的欧洲人特征,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则是标准的蒙古人种,就是语言也可以和巴图尔他们的部族差不多,再向东一点的和硕垒他们的部族语言相通,只要这两个人带着士兵区分就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

    驱逐走了移民过来的欧洲人,留下的土著居民只要给予他们向大明一般居民的待遇,分给他们马匹、牛羊、生活物资,再加上基本相通的语言,这些人就会很快的融入大明。在这块寒冷、凄苦的地方,处在中原地带的大明居民是不愿意移民过来的,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填充在这里,等到以后时间长了,说不定还会失去,这在历史上是有经验教训的。

    从秦汉时代开始,一直威胁中原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到明朝灭亡都在不断的上演南下进程,只不过一拨一拨的被汉族人同化了,但是仍然不断向南侵袭,这自然是向往南方的温暖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但是在后世才发现的许多丰富的矿产资源,都在北方这些苦寒之地,后世的俄罗斯,就是凭借广袤的西伯利亚土地,历经战争波折,还能屹立在世界之巅,就是因为这里有无限丰富的资源。

    而自毛太祖建国之后,不断的在边疆地区充实人口,使得原本当地的人口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才有了坚固的边防。朱有孝不太可能强迫太多的人口移民到这一带,那么将这里的原著居民融入到巴图尔、硕垒他们的部族中,形成新的居民,这样才有可能解决人口问题,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修建一条铁路,彻底贯通整个西伯利亚,就像沙俄的做法一样,将西伯利亚地区和其他地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变成不可分割的局面。

    以后这些地方肯定会驻扎一定的军队,但是主体力量将是以巴图尔、硕垒他们的部族为主,毕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他们的部族一直生活在这里,更加能够适应这里的环境,再加上不断的生产进步,他们的生活条件肯定会得到不断的改善。这一代地方虽然气候酷寒,但是大自然还是为人类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生活资源,他们完全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当先进的生活物资被交换到这里的时候,他们会享受到更加舒适的生活,就像打火机可以让他们更方便的取火,温室大棚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蔬菜一般。

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亚(十五)

    孙传庭自然知道朱有孝的意思,因此他才将巴图尔的五千骑兵调到了这里。等到秋明城占领以后,原来的喀尔喀蒙古三部、再加上卫拉特蒙古四部,各自调出了一部分人开始向这里迁徙,这些原本就是以游牧方式生活的人口,他们迁徙的非常快,而且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第一批迁徙的人口总共有十万人左右,为了防止他们之间出现太多的矛盾,到了多年以后在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孙传庭采取了和朱有孝移民一样的方法,而且孙传庭在采取这种方法之前,已经和巴图尔、硕垒他们进行过交流,让这些移民出发的时候就告诉他们居住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居住,每一个小村都会有平均的七个原来部落的人口组成,为了保证人口品质的不退化,建议他们之间互相通婚,尽量避免同族之间通婚,这样就能繁衍更加强壮的后代,并且告诉他们这是皇帝陛下研究的成果。

    在安排这些移民的同时,张秉忠坐镇秋明,不过秋明现在已经不叫秋明城了,孙传庭将它改名为西平城,意思是西方已经平定的意思。张秉忠在这里守城,而巴图尔、硕垒、贺人龙几人各自带领自己的部下四处出击,将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大小沙俄的据点清理掉,仅仅留下托博尔斯克一座孤城,不是张秉忠不愿意夺下这座城,而是不愿意消耗太多的资源。既然掐断了托博尔斯克的物资供应,比如像粮食之类的供应,很快它就会因为缺粮,那里自己生产的食物根本就不够城里人口的消耗,而且明军已经把可以搜刮的食物也全部取走,就等托博尔斯克的行政长官自己求降。

    短暂的夏季很快就会结束,失去了粮食供应的托博尔斯克就算是西伯利亚的行政中心,也无法养活城内的几万人口,就算是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也开始紧张起来,向南进军他们是不敢想了,只有趁着天气还不算太寒冷,鄂毕河还没有结冰以前,放弃了托博尔斯克,沿着鄂毕河向北转移,最后在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小道上返回沙俄本土,让张秉忠兵不刃血的获得了这个西伯利亚汗国的原来国都,张秉忠经孙传庭同意,将城市的名字恢复为卡什雷克,并让巴图尔以西伯利亚汗国继承人的名义,向当地的居民宣布,西伯利亚汗国复国成功,不过为了让族人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举国加入大明,从此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共同建设好幸福的家园。

    自此,大明的西进战役算是全部完成,但是接下来才是更艰巨的建设任务,如何能够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这就考验大明文武官员的一个课题。在历史上就有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问题,同样是这个道理,开疆拓土容易,保家卫国不易。

    作为这次西征战役的最高领导,孙传庭可以说是文武双全,移民问题在有朱有孝的做法为先例,安定民心和巩固基层社会稳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经济问题上更没有问题,庞大的山陕银行的商队,早就在明军开始西征的时候,就跟在军队后面做生意,除了军队自己的运输队运送物资以外,商人们还收购士兵们在战场上缴获的一些战利品,这些战利品有的是不需要上交部队的小物品,还有些是军队分配给士兵的战利品,而商队则向士兵提供一些生活用品,也还帮助军队运送一些军用物资,同时还收购这里的土著居民的特产、土产,在早期占领的一些小城堡里,还开设一些肉类加工厂,除了供给部队以外,也销售给当地居民,经过他们加工的的肉类要比当地居民做的好吃多了,尤其是从非洲运输过来的香料的使用,使得这些商品大受欢迎,也让他们的腰包变得鼓鼓的。

    民心、经济等民生问题解决好了,社会自然就会安定,剩下的就是如何应付可能出现的沙俄报复的问题了,要知道现在这里距离沙俄帝国的莫斯科要比北京近多了,明军一个夏天的战役,就夺取了沙俄帝国耗费了几十年才得到的土地,沙俄帝国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失去这些已经到嘴的肥肉,将来的战争估计还会比现在的规模还要大,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孙传庭一方面不断加强士兵的训练,一方面派出人员对新占领的土地进行探测。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矿产物资,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一幅幅地图被描绘出来,各处的地形地貌具体形象的出现在眼前,这一战的收获太大了,庞大的土地面积孙传庭都几乎控制不下来,人口也太少了,少到几乎数十里都无法建立一个像样的小镇。更令人头痛的是这里的沼泽实在是太多了,想要修一条官道都必须绕上好几道弯。好在这里还有数不尽的河流,虽然这些河流对修建官道是个**烦,但是只要能够建造出足够的船只,还是可以进行航运的。大明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可以制造锅驼机,利用锅驼机做动力,在这些平原的河流上,可以方便的运输许多物资,唯一的缺点是河流冰封的时间比较长,到了漫长的冬季,只能够使用爬犁运输,这样的效率非常低。

    孙传庭明白现在已经到了秋季,沙俄就算是想报复,也得等到来年春天以后,利用冬天的季节,正好可以探测好官道的线路,等到明年春天就可以修建了,最起码要修建一条可以连接几个大城市的官道,使用人力修建肯定不行,这里的土著居民根本就没有干过这些活计,唯有让山陕银行的商人可以做这个工作,他们可以雇佣大批的筑路机械,比方说挖土机、轧道机等,这些筑路工具使用起来可要比人力方便多了,尤其是这里有取之不尽的木材,这是最方便的动力来源,修路就靠这些商人了,可以给他们以后在这里经商优惠条件就可以了。

    除了这些之外,孙传庭还派出一部分侦查人员穿过乌拉尔山脉,进入沙俄帝国的境内,当然了这些人都是巴图尔的部下,他们精通俄语和当地居民语言,让他们以商人的身份过去,了解一下那里的居民构成结构,居民的生活状况,居民对于沙俄帝国的认同程度,对于沙俄帝国的忠诚度有多高,甚至看看能不能找到属于原来那些蒙古汗国的一些遗老遗少。

    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物,自然有自己牛逼的能力,像孙传庭这样的官员,自然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对于后世小说所描述的三十六计之类的策略,自然是熟悉无比。明朝的文官带兵的比较多,这是因为当时的军队控制方式形成的,但是比较出名的儒帅并没有几个,恰恰孙传庭就是其中之一,朱有孝自然也是按照历史上的名声认可孙传庭的。

    孙传庭能够达到现在的地位,眼光自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方说现在他就想在沙俄境内寻找原来那些蒙古汗国的遗老遗少,这就像后世的美国不断的在世界各国寻找自己的代理人,到处制造混乱一样,孙传庭现在就想到了这个计谋。

    孙传庭出身于现在的山西代县,山西的许多商人自然就会和他有些许亲近,因此孙传庭派出的侦探人员自然就少不了山西商人的银子,孙传庭的打算就是凭借商人的天性,要在沙俄境内找到一些可以利用的人,依靠财力支持他们对抗沙俄政府,从而制造内乱,缓解沙俄帝国对于西伯利亚的企图。

第二百七十九章 乌发

    孙传庭派出的侦探再加上山西商人组成的间谍队伍,趁着严寒的冬季还没有到来,带着大量的商品从西平城南下,通过小玉兹的地盘,绕过乌拉尔山脉南麓,进入了沙俄帝国的边境。

    现在的小玉兹已经不再和明军打仗了,而是开始合作起来,经过明军的严厉打击以后,他们深深的明白了明军是如何的强大,不和明军搞好合作,说不定那一天就会被明军吃掉。再者就是小玉兹国王也是蒙古的黄金家族继承者之一,经过卢象升派出的几个手下联系以后,双方才正式安定下来谈判,除了明军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方,他们不能进入,而乌拉尔南麓一带,明军也不再进入,给了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安心发展他们的实力,故此明军的商业间谍队伍可以在这里顺利通过。

    明军的这支商业间谍队伍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乌法,它位位于乌拉尔山脉西南侧,别拉亚河畔,乌法河和焦马河注入处。白色凸岗延绵平原,南乌拉尔山脉向东一百公里外。主要部分坐落在白河和乌半岛乌法的河间地带 ,城市面积达一百多平方里。南北长度超过三十里,东西长度超过十五里,是一个松散的城市。乌法地处温带的东北草原亚区,温带大陆性气候,足够湿润,夏天温暖,月份之间温差不大,冬天适度持续性寒冷。

    这是一个奇特的城市,孙传庭之所以要间谍队伍来到这里,是因为这里的人口构成复杂,不但有信奉***教的巴什基尔人,还有没有完全突厥化的鞑靼人,既有芬兰系的基督教信徒,还有信奉原始萨满教的蒙古遗民。各种宗教建筑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各种教派在这里都可以生存。因此,在这里无论是搜集情报,还是建立什么组织,都是比较安全的。

    孙传庭还有看重这个地方的一点,那就是曾经的喀山汗国的最后一任汗王就曾经关押的这里,他的意思是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忠诚于喀山汗王的一些遗老遗少,试图在这里组建一个武装组织,就以恢复喀山汗国的名义进行分裂活动,如果把这里搞乱了,沙俄帝国想要组织大军入侵西伯利亚就非常难办了。

    晋商的兴起,首先是明朝"开中制"政策的实施,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次,山西矿产资源丰富,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当时已初具规模,这又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晋商逐步走向辉煌;此外,由于晋南一带地窄人稠,外出经商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晋中商人当时已遍及全国各地,北京城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京师大贾数晋人"。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晋商的商业组织开始出现。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朋合营利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西商人还开拓了国外市场,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个俄国城市,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能够兴旺发达二百余年的商业世家,最有名的是:榆次的常家、聂家、太谷的曹家,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等等。他们既是大商人、大高利贷者,又是大地主,都拥有极为雄厚的资本。

    这次商业间谍领队的是名声最小的杨家,因为名声太大了会被人注意到,也容易引起日后的商业纠纷,杨家这次的带队任务也是杨林,他虽也是商家子弟,但是他还有一个另外的身份锦衣卫密探,早在朱有孝打算要对沙俄帝国动手之前,朱有孝就要求宋晋的锦衣卫要在沙俄帝国布置下眼线,最好的眼线无非就是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在后世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朱有孝自然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宋晋。

    晋商的商业网络非常发达,宋晋这个锦衣卫总管自然不会放过,要知道锦衣卫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杨林的祖祖辈辈都是安插到晋商的锦衣卫,是杨家的一个小掌柜的儿子,他的父亲自然就把这个位置传给了这个最不起眼的小儿子身上,经过几年的暗中培养,杨林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锦衣卫特工,这次进入沙俄帝国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了他。

    带领商队进入乌法之后,杨林一边售卖从大明带来的商品,一边想法了解当地的居民结构和生活状态,再就是想法寻找有用的人物。了解当地的居民信息,自然有普通的手下去办,这是明面上的情报,只要仔细的去深入普通人之间,通过不断的、有意识的问一些具有技巧性的问题,在酒肆、集市等一些热闹的地方就可以分析得到,但是要想找到合适的、可以利用的人才,就得通过上层贵族之类的阶层找到。

    杨林手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商品,但是最大宗的货物则是打火机和香料,这些东西在这里才是最珍贵的。对于还处于半游牧状态的乌法一带的居民来说,这两样东西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就算是上层的贵族阶层,也不见得见过这些东西,杨林就打算用这些稀有的货物和上层贵族们打好交道,寻找大明可以利用的人。

    杨林打算通过几家在这里经营数年的晋商渠道,将自己手中的打火机和香料向乌法的贵族阶层展示,取得他们的好感,同时建立不错的私人关系。于是,杨林便不断的邀请晋商同仁在这里举办宴会,逐渐的开始产生了不错的影响,结识的上层贵族任务越来越多,关系变得非常融洽。

    在一次比较大宴会上,杨林耍了一个新手段。他邀请了十几位很有权势、富足、人望的贵族,到了傍晚的时候,他让酒店的老板将酒店出租给自己,然后便把自己带来的厨师换上,将早就准备好的食料一一摆好,这些食料里面都使用了名贵的香料,无论是味觉、视觉都是非常特殊,对于这些土包子般的乌法贵族来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到的丰富。

    酒店门口黑灯瞎火,让邀请来的客人们很是纳闷,这是不是杨林要放他们鸽子的意思啊。就当客人们感到不耐烦,甚至脾气粗暴的人要发作的时候,从漆黑的饭店里走出了几个佣人,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个打火机,各自站在一个巨大的蜡烛前面,然后之间领头的人一举手,他们同时“啪”的一声打着打火机,从门口开始,一直点燃到贵宾室大厅,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最后将贵宾室中间的巨大蜡烛点燃。

    坐在主位的杨林站了起来,让大家按照自己的身份落座后,向满屋的客人大声说道:“亲爱的朋友们,非常有幸的邀请大家来到这里,这是我为朋友们精心准备的大餐,希望朋友们可以喜欢,大家可以尽情的享受。若有不足之处请朋友们提出来,方便大家以后享受到更好的美味。”

    桌子上已经摆好的十盘凉菜,分别是老醋花生米、凉拌海蜇丝、卤水拼盘、糯米藕、拍黄瓜、泡椒凤爪、皮蛋拌豆腐、蒜泥白肉、夫妻肺片、白斩鸡,这是大明厨师经过无数次试验,再加上数种特别香料精心调制的十大名菜。在明亮的烛光下,色泽明快,味道沁人心脾。令人食欲大开,让这些土包子门口水都流了出来,食欲大开,一个个跃跃欲吃。

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

    就在这些土包子们惊叹不已这些丰盛的冷菜时,贵宾室的大门再次打开,一溜五个人端着五个盘子,每个盘子上都摆着几碗白酒,这是大明最有名的茅台酒,杨林为这次宴会下足了本钱。

    茅台酒主要是用小麦制曲,经八次发酵,贮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厂的。它的独特感官指标是:酒液无色透明,饮时醇香回甜,没有悬浮物及沉淀,酒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经久不散。茅台酒一上,先给人一种莫名的激动,随之便是奇香溢满室,异芳举座惊。闻香之后,再荡香入杯,细观其色,微黄显透明,纯净无沉淀。举杯轻摇,对着日光或月光,则可看到细细的酒花沿杯而生,又复归于灭。有人将其归纳为开封验其真、荡香观其色、咂香品其味、空杯嗅其香等四部曲。

    这些土包子客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美味食物,这样香醇的美酒。现在他们的眼睛已经不再盯着杨林了,一个个都是盯着佳肴、美酒,甚至敌视的看着旁边的邻居,大有一种我全包了的想法,至于什么气质、风度、身份,那都成了狗屁。

    杨林看着这帮流着口水的家伙,知道自己的初步目标达到了,也不再吊这些人的胃口了,只是大喝一声:“开吃。”

    风卷残云一般的宴会就此开始,凉菜肯定是不够吃的,接下来就是更加美味的热菜开始了,麻婆豆腐、宫保鸡丁、辣子鸡丁、水煮肉片、东波肘子、干煸肉丝、糖醋鲤鱼等等二十道地地道道的中国各地名吃,看看这些色香味俱全的大餐,这些土包子们眼色都直了,也不顾别人看自己的眼神,一个个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筷子、勺子、叉子、刀子等东西方混合的餐具,吃得满嘴流油,大汗淋漓。

    按照杨林的吩咐,这些被请来的客人分成两桌,因为有着不同信仰的人在饮食上有不同的习惯,但是这些习惯于满世界奔波的商人们是不太在乎这些忌讳的,否则有时候只能饿死。很快的两个大桌子的人开始互相走动,就像在中国后世的酒局一样,你敬我一杯,我陪他一碗那样喝起来,大家变得非常兴奋。

    刚开始的几坛茅台酒肯定是不够,杨林一挥手,侍从们马上就又抬出来几坛。高度数的茅台酒非常够味道,尤其是多年的陈酿,然这些家伙们一个个喝的畅快淋漓,宴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到了宴会**时刻,杨林吩咐厨师们将一只鲜嫩的小肥羊抬了上来。本来烤肥羊就是游牧民族的最爱,他们烤羊的水平也非常高,但是他们没有齐全的调料,尤其是从非洲、东南亚等地生产的那些香料,就算是偶尔得到一些,也不舍得拿出来分享,更不舍得大量使用,只是稍具味道而已。杨林却是将各种香料准备的非常充足,而且将京城最好的厨师做菜的配方都拿出来了,所以这只烤羊的味道要比他们做出来的味道要好吃百倍。酒宴正酣,主客俱欢,大家一个个称兄道弟,将中餐的风采、习惯彻底的发挥出来,让刚开始还有些拘束,甚至警惕心里的人完全失去了戒心。

    在这个时候,冷静的杨林才开始有机会观察这些客人们的表情。北欧的那几个人,纯粹就是吃货,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想法,都是吃的醉醺醺的,勾肩搭背的还在喝,一幅吃货的表情,就像是纯粹的商人赴宴一般,不过杨林可一点不敢小瞧他们,这些人不仅仅是一般的皮货商人,也许他们还是某个国家的商业间谍,甚至情报头子,善于伪装正是这些人的看家本领,尤其是真正的沙俄间谍,伪装水平更高。

    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鞑靼人的,他们还在互相叫着劲拼酒,看起来谁也不服谁,都喝的找不到嘴了,仍然大呼小叫着,你一杯,我一杯的比试着酒量,谁也不服谁,看起来是打算喝倒下最后一个人才算为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稍微冷静一点的是几个信仰***教的人,他们的教规本来是严禁酗酒的,但是在这样的场合下,尤其是长期出门在外,他们也不是严格的遵守教规,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克制,在美酒面前没有失态,不过也喝得有**分了,他们自己聚成了一个小集团,明显的在议论他们自己的话题。

    最不济的是两个明显的蒙古人,他们一开始就喝的很猛,而且一直转着圈子和别人喝,具体喝了多少,估计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直到现在他们开始放声大哭,看起来非常凄凉的样子,到了烂醉的状态。

    看看酒宴已经吃得差不对了,杨林就让厨师们上一些醒酒汤,免得这些人出现什么意外。这才是刚刚接触的商人,通过初步的接触,目前还看不出他们都有些什么深厚的背景,但是通过这次酒宴,可以逐渐的拉进和这些人的关系,而且这些人还各自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杨林还需要结识更多的人,寻找自己合适的目标,直到成为合作者。

    应该说杨林的这次酒会办的非常成功,他所请到的都是这里的有名的商人。在随后的日子里,像这样的酒宴不断的在举办,而且前来的客人也不仅仅限于商人,像其他的官府方面、流浪艺人等,甚至还有专门的美食专机,都跑来吃上一顿。

    随着酒宴次数的增多,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广泛,杨林再和这些人交往的过程中,慢慢的分成了几类,那些是可以在商业上可以继续来往的,那些是在政治上比较敏感的,那些是暗中的间谍,那些是以后可以合作资助的对象。表面上,杨林对他们的热情一样,暗地里逐渐开始了进行自己的行动,将确认的目标有意识的展示自己的特殊商品。

    对于完全可以确认的商人,杨林向他们推荐的是真正的大明特产,像美酒、香料、香皂、丝绸、茶叶、瓷器等。杨林带来的可是正宗的精品,和普通的驮马商队贩卖的的大路货不一样,只有这样才可以吸引他们的眼球,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方便下一步的活动,消除他们的戒心。

    对于有政治野心的人,杨林则是不断的向他们展示自己雄厚的身世背景,让他们相信自己是身世高贵的商人,具有非常深厚的背景,可以为他们提供任何需要的东西。甚至杨林还向他们炫耀过自己的****、商队保镖使用的击发枪、小巧玲珑的臂弩,让他们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幻想。

    至于在最初一次酒宴上大哭的两个蒙古人,通过杨林的仔细打听,知道了他们是正宗的黄金家族成员的后裔,自己家族曾经建立过汗国,不过都已经成为往日的辉煌,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野心,不再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的雄心壮志,没有了可以资助的资格。

    在这些交往的人中,杨林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有个相当普通的鞑靼人,但是这个人的行为让杨林感到非常特殊,他的相貌看起来更像蒙古人,但是他自己一直说他是鞑靼人,而且相对于其他商人来说,他更擅长于交往,生意做的并不大,交往圈子却是非常广泛。当杨林开始关注他的时候,他也开始向杨林表示出自己的意图,而且还向杨林表示出了自己的真正身份,讲述了一段过往的历史,让杨林调整了自己的思路,最终改变了孙传庭的政策。

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帐汗国的遗产

    这个自称鞑靼人的商人叫做花拉孜米,他的祖辈是喀山汗国的高官,世代为喀山汗国服务,在喀山汗国灭亡以后,他的祖父被杀,至于为什么他的祖辈们一直效力于喀山汗国,很简单,他的家族祖先是成吉思汗的贴身护卫,后来归属为金帐汗国的建立者术赤的第二个儿子拔都。

    花拉孜米接下来便讲述了金帐汗国的故事,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以突厥民族为主,是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因占统治地位的蒙古人人数很少,所以不久当地蒙古完全突厥化。 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教是金帐汗国的主要宗教,金帐汗国汗国是个军事和行政联合体,缺乏内在的经济联系。国家向被征服的各族农民、牧民和手工业者征收繁重的租税和差役。土地和牲畜大多为蒙古贵族占有。

    乌兹别克汗统治时期国势最盛。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贵族力量的增强和战争的频繁,中央政权日益削弱。各族人民反抗蒙古统治的斗争,动摇了汗国的基础。后来在库利科夫战役中罗斯联军取得胜利,使金帐汗国更加衰败。后又败给帖木儿帝国,国力损失殆尽。一百多年前,金帐汗国因内讧,解体为喀山汗国、诺盖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木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国家,而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于几十年前被俄国吞并。

    金帐汗国治下的人民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的混合,汗国逐渐突厥化而丧失了蒙古文化的特性,不过拔都率领的蒙古战士后裔始终是社会的上层阶级,这些蒙古人包括山只斤、许兀慎、弘吉剌、乞颜。行政文书使用回鹘文与察合台文,外交文书用蒙古文,语言是使用钦察语为语言。政治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和突厥人,而花拉孜米就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后裔,自称为鞑靼人是为了掩护自己家族的身份。

    听了花拉孜米的讲述,杨林再次明白了为什么大明皇帝朱有孝陛下始终在强调的文化教育,不但大明所有的孩子都必须接受传统的义务教育,而且所有大明军队到达的地方都在传播大明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前年大计,只要文化传承不断,任何军事的占领都是过眼烟云,就像蒙古人占据大宋的江山以后,逐渐的被汉人所同化,最终被汉文化所隐没。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这个地方,可怜的蒙古人打下了大片的花花江山,最终是为人做嫁衣,最终还是失去了自己。

    花拉孜米仅仅是讲述了这个故事的一些片段,他不可能讲述整个蒙古大军西征的历史,这些口口相传的东西并不可靠,最终遗漏的更多。但是他的家族是黄金家族的忠心护卫,相当于黄金家族豢养起来的死士,忠心于主人,捍卫主人的尊严,终生要为金帐汗国的复兴而奋斗,花拉孜米也摆脱不了这个命运。

    像花拉孜米这样的家族还有很多,就算在后世,在广袤的蒙古大草原上,还有成吉思汗的守墓人,这些家族守卫了成吉思汗墓数百年,让人非常尊敬,但仅仅是尊敬而已,他们仍然无法摆脱最后的消亡,他们的思维方式不足以匹配他们的理想。

    按照花拉孜米的说法,现在的许多汗国都是金帐汗国的分支,他的目的就是穿针引线,企图将这些汗国再次联合起来,目的就是想恢复金帐汗国往日的荣耀,甚至他所经商赚钱的目的也是这样,就像是后世的满清贵族破产后,他们的包衣奴才仍然坚持供养他们的主子一样心甘情愿。

    杨林听完花拉孜米的故事以后,结合自己的目的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然后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向孙传庭做了回报。既然在这里有花拉孜米一样的人存在,那么我们是否考虑换一种思维方式呢?我们可以是否可以资助向花拉孜米这样的人,通过他们将一些目前还存在的小汗国联合起来,让他们作为我们的屏障,或者说帮手,代替我们挡住沙俄的步伐呢?

    杨林自己没有什么决策的权利,他的任务只是收集情报,但是可以向孙传庭他们表达一些自己的主张,至于怎么决策,这是上层领导的权利。得到杨林的情报信息,孙传庭自然非常重视,他自己也无法对这样的事情做出决断,于是便将这个事情进行了研究。

    为了更好的做出决策,孙传庭便和袁崇焕、卢象升、洪承畴几人联系了一下。在这些人里面,不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的话,就属袁崇焕的资格最老。传统的思想是论资排辈,就算是朱有孝将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他们的地位提拔的和袁崇焕一样高,这几个人对于袁崇焕还是非常尊敬的。尤其是袁崇焕在他管理的地方经营的非常好,为更西边的几位将领提供了非常坚实的物资基础,这几位将领便将袁崇焕当作他们的老大哥,为了大明边境的安全,他们就坐到了一起研究这个战略性的问题,以便为皇帝陛下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建议。

    现在的袁崇焕可不想历史上掌握大权的袁崇焕,在东北可以毫无顾忌的干掉毛文龙。开始西进的时候,朱有孝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但是还受袁应泰的制约,不可能独断专行,其次就是分兵以后,卢象升、洪承畴基本上都是独自领兵,他的手下只有李鸿基这样的新兵蛋子将领,非常听他的话,让他如臂使指,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袁崇焕非常明白,无论是孙传庭、洪承畴还是卢象升,这些人的能力并不在他以下,尤其是看到朱有孝不断的破格提拔这几个人,更让他明白这个道理。在军事战略、战术上这几个人和他的水平相近,甚至还要比他更高,不过这几个人缺乏的还有历练,那是岁月赋予的东西,唯有时间才能解决。

    其实袁崇焕比这几位将领还有一个更加擅长的地方,那就是袁崇焕曾经有过地方官员的阅历,这些地方上的阅历让他对于地方的管理水平比其他三人高出很多。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中式三甲第四十名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在邵武知县任上的重要事迹,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三件:第一,救民水火。《邵武府志》记载:袁崇焕“素(qiáo)捷有力,尝出救火,著靴上墙屋,如履平地”。第二,处理冤狱。《邵武府志》记载“明决有胆略,尽心民事,冤抑无不伸”。第三,聚会奎英,袁崇焕企盼做一番大事业,就要联络、组织志同道合者,为共同理想而奋斗。聪明如袁崇焕这样的人,自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因此,当孙传庭将他的意思告诉袁崇焕以后,袁崇焕很快的就将卢象升、洪承畴召集过来,为了更好的研究,更广泛的听取意见,爽当就连李鸿基、小帖木儿汗一起召集过来,共同商议这个问题。

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纵连横新篇(一)

    在正常的皇权时代,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普通的皇帝绝对不会允许手下的将领们这样开会,这样的私下开会意味着造反的前奏,但是他们这几个人现在不会有这种想法,朱有孝也不会有这样的念头,因为明军的地方将领无法造反,首先是他们的部队无法自己掌控,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初级将领,他们基本上都是出自大明军事学院,都是朱有孝的门生,效忠的是大明帝国,这是唯一的效忠对象,高级将领们不可能鼓动他们。其次是他们也无法保证部队的军事物资供给,这才是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朱有孝的绝招,在历史上没有先例。

    在后世的乌鲁木齐,袁崇焕和召集来的将领们开始研究杨林传递过来的情报。先是由孙传庭将杨林搜集到的关于金帐汗国的一系列故事讲述给大家,接下来卢象升又将自己对面的小玉兹汗国情况向大家介绍一番,洪承畴也把自己辖区的大致情况做了介绍,给大家总的印象是局势比较平稳,但是还有一定的隐藏危机,最主要的绝对不允许西边的这些邻居们联合起来,如果他们联合到一起三面出击,对于大明西部边界就是一个庞大的危机。

    作为会议的召集人,袁崇焕在这个时候就充分发挥了他的经验,他不但读书多,看的历史更多,不想后面这几个将领,主要是在军队带兵。尤其是和萨非王朝的战争中,袁崇焕的反应甚至比洪承畴、李鸿基慢得多,让他感到非常吃惊,看起来吃老本是不行的。因此从那时以后,袁崇焕不但尽力建设自己管辖的地盘,而且还潜心研究整个西域的战略问题,免得当朱有孝需要的时候,自己无法应对,他对朱有孝天马行空般的思维可是非常怵。

    听大家介绍完各自的情况以后,袁崇焕对于西部各国的情况和历史都有了大概的印象,然后结合自己这一段时间的研究,心理面有了大概的方案,他就向这些将领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袁崇焕说:“听完大家的介绍,我想起了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故事,那个时候中原大地的情况和我们面临的情况差不多。我们就好比是秦国,在西域这一带是最强大的存在,而我们周围的这些国家则像其余六国,虽然皇帝陛下不打算继续征服他们,但是他们未必没有从我们身上咬下一块肉的想法。就像孙传庭将军刚才介绍的花拉孜米这样的人,未必西域各国就只有一个这样的人,也许还会有更多,现在他们打算对付的是沙俄帝国,但是未必以后不针对我们,这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现在我们就得开始认真对到这个问题,就像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那样的思路一样,想法控制他们的发展节奏,不能让他们完全团结起来,既要成为我们西侧对付沙俄帝国的屏障,又不能养虎遗患,最终伤到我们自己。”

    孙传庭接着袁崇焕的话说:“合纵连横是一个千古话题,我们属于强国,而且打算实行连横手段,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如何支持那一个国家,或者是在哪一个阶段支持那一个国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的我们自己,必须要慎重考虑。”

    卢象升说:“再一个问题是如何支持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哪种方式支持他们,是在经济上支持他们呢还是在武器上支持他们呢?如果经济上支持,还要考虑到让他们在哪一方面比较强一些。如果在军事上支持,就得考虑是提供武器呢?还是在战争时候提供军队呢?这也得仔细观察。”

    洪承畴接下来说:“据我了解,我们西边还有不少乌兹别克人部落,可以先支持他们一下,虽然先前和他们打过仗,但是他们只是哈萨克汗国的胁从,让他们独立起来,可以挡住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再就是可以在附近找一些其他的族群,采用类似的方,建立一系列小国家,即对我们想不成威胁,还可以成为战略缓冲,对我们以后的稳定比较有利。”

    李鸿基却说:“在和他们交往以前,是不是需要和他们打上一仗,让他们明白一下我们的强大,免得他们以后反复,甚至会勒索我们。”

    小帖木儿汗说:“我知道一些黄金家族的典故,还有黄金家族的忠心奴仆世家,需要我做什么,可以让我儿子他们出面联系。”

    几个人坐在这里,你一句,我一句,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些主意中正反两面都有。决策的事情他们做不了主,但是经过不断的讨论,使得问题可以不断的清晰,为朱有孝制定政策可以提供切实的依据,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这几个人开完这个研究会议以后,便将各自的意见记录下来,共同给朱有孝写了一份建议报告,一起签署名字,说明这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结论,至于如何做下去,那是皇帝和朝中大臣的事情,他们不想惹人嫉妒,或者说怕别人非议。

    在北京城的朱有孝,很快就见到了这份报告,经过仔细的阅读,耐心的考虑,再结合后世的各种经验教训,朱有孝终于自己作出了决定,和朝中的大臣讨论,他们必然会以和为贵,传统的思想在这个时候还具有强大的惯性,西方欧洲的虎狼特性他们还不了解,尤其是后世像美国这种大国的思维方式,称霸全球的策略、技巧形式,在这个时候谁也听不懂。

    首先要支持小玉兹汗国,虽然前不久和他们发生过战争,但是这是不同的部落组成的汗国,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矛盾,就算是大明朝不和他们开战,不久的将来,他们自己之间也会发生内战。就看他们和卢象升之间停战以后开始进行商业交易,也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他们能够保住自己部落汗国的生存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太贪心了自己也会亡国。

    支持小玉兹汗国不断向西发展,至少要在后世土尔扈特迁徙居住的伏尔加河流域下游一带站住脚,并且中心控制区在乌拉尔河两岸。这样以来,沙俄帝国要想东进,只能越过地形较为复杂的乌拉尔山脉,从寒冷、曲折的小道上行军,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进军大明,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支持小玉兹汗国强大起来,但是还要能够控制住不会对自己反噬,朱有孝的策略则是选择经济方式和军事方式双管齐下的做法,尽可能的控制它的产业结构,让它对大明的经济形成依赖,改良他们的武器,让武器制造者失去制造的能力。

    具体在经济手段上,以不错的价格收购小玉兹的特产,作为游牧民族的传统,其马、牛、羊之类的肉类产品丰富,其次是棉花种植面积广大,但是其短板是这些产品的后续加工手段简单粗陋,产品的利用率非常低。朱有孝就让卢象升尽可能的收购这些原材料,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加工防腐措施以后,运入大明境内,接下来在进行下一步的深加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反过来在销售给他们。让其经济形式单一发展,形成对大明生活产品的依赖。

    武器装备上,将大明的击发枪、小型迫击炮等出售给他们,但是这些武器所使用的枪弹、炮弹制造方法却不能在那里生产,只能依靠大明供应,甚至可以供应部分更好的步枪、中型迫击炮,让他们对于大明的武器装备更加喜欢,从而让他们自己汗国的那些武器制造者失业,最终的结果是整个冶炼产业消失,形成武器装备使用大明化,大明就可以完全通过武器的供应,控制他的军事力量。

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纵连横新篇(二)

    对于洪承畴所提到的乌兹别克部落,其实就是希瓦汗国,朱有孝则是采取了更简单的方式,他们那里别的东西比较多,除了部落养殖的马牛羊之类的家畜之外,棉花生产更是庞大,品质还非常不错,但是仅仅这一个部落还不够,朱有孝决定让洪承畴将计划在扩大一些,让西部的更多汗国也加入他们的版图,也包括更多的游牧部落加入他们,让他成为能够和小玉兹汗国势力大小差不多的汗国。

    自从大明西进之后,已经消失掉了不少汗国,像布哈拉汗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乌兹别克人建立的一个汗国,洪承畴击败乌兹别克部落的时候,这个汗国也就消亡了,除了小帖木儿汗收服了一些人以外,还有更多的部落西迁,都跑到了希瓦汗国,因此希瓦汗国非但没有消弱,反而变得更强大了,但是他的强大只是相比于以前,对于大明来说,还是差得很多很多,尤其是大明和萨非王朝的那次战争以后,希瓦汗国的伊斯芬迪亚尔早就明白了大明的强大,和大明帝国开战是绝对不敢的,剩下的唯有交好。

    大明不是不愿意占据更广袤的土地,在现阶段来说,最麻烦的就是交通太不方便,就像曾经庞大的蒙古帝国,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横行欧亚大陆,但是漫长的道路、迟缓的信息传递方式,就像人生了病,大脑却对病情没有任何反应,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最终使得庞大的身躯最终解体。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的电报电话,时时刻刻都会将需要的信息传到中枢,随时可以解决问题,飞机,高速公路、甚至高速铁路的使用,让遥远距离变得朝发夕至。朱有孝想的是怎么能够对所统治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如何对周边国家产生足够的影响,大明称霸世界可以做到,但是想独占世界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小玉兹汗国的控制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希瓦汗国的控制相对比较复杂,在希瓦汗国的西北有庞大的奥斯曼帝国,西南有凶悍的萨非王朝,所以朱有孝必须得充分的考虑到各种情况。西北边的奥斯曼帝国还好一点,有大明和小玉兹汗国可以协助他,但是西南边的萨非王朝他必须要独立面对,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克里木汗国在他西边,对于希瓦汗国控制黑海周边非常不利,而且克里木汗国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家,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非比寻常。

    希瓦汗国愿意和大明交好,大明也想通过扶持希瓦汗国挡住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两国自然是开始互通往来,一拍即合。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现在又开始繁华起来,大量的大明帝国的先进商品不断通过这里,先是进入希瓦汗国东部,接下来不再是销往奥斯曼帝国,而是转向北边进入希瓦汗国境内,在希瓦汗国销售。在此同时,大量的棉花的物资不断的向大明运输,两国的商品交易非常红火,但是最重要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在这些商品里出现,而是通过洪承畴开通的另一条道路,从更北边的地方进入,然后开始装备希瓦汗国的军队,目的是不想引起奥斯曼帝国的恐慌,从而造成突然发生的战争,万一破坏了朱有孝的计划,那就得不偿失了,需要隐秘的壮大希瓦汗国。

    至于那个另类的克里木汗国,朱有孝觉得不用管他们,虽然是汗国,但是和奥斯曼帝国走得太近,一旦让他们知道大明支持希瓦汗国,他们一定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奥斯曼帝国,如果他们作为打手,和奥斯曼帝国共同对付希瓦汗国,可能得不偿失,最好等希瓦汗国强大起来以后,让他们自己争斗吧。

    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克里木汗国在中间充当了中流砥柱,但是随着奥斯曼帝国不断的衰弱,最终被沙俄帝国吞并。如果希瓦汗国强大起来,也许可以在关键的时候拉他一把,或者是吃掉它,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再说,也许自己看不到那个时候。

    西边的形势复杂多变,各国之间既有矛盾,也有利益关系,朱有孝的大明帝国也不可能控制各种情况,打铁需要自身硬,发展好西域自己的地盘才是关键。既然已经将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拉上自己的战车,和大明帝国结为盟友,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就成为稳定的基础,大明必须要有政策向这里倾斜。

    在朱有孝的鼓励下,大明的山陕银行开始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进行投资,各种各样的食品、皮毛、油脂加工厂在这里建设。原材料肯定不是问题,无论是西域本地还是从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进口,成本都是比较低,而且非常丰富。大明还在这里采取减税政策,户部决定在这里的税率二十年内要比大明内地降低百分之三十,这样就大大的抵消了长途运输的成本,反过来运输企业的兴旺,照样可以为大明赚取不菲的收入,老百姓富裕了,消费能力提高了,自然就对这里的环境满意了,人口也就同时增长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

    这些都算是民间投资,朱有孝更加看好的是国家投资,在这块地方,还有无数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优质的铁矿、煤矿,属于大明官方的矿产资源要有国家控制开采,大型矿山必须要控制存在国家手里,在户部的投资下,连续建立了数个大型矿山基地,大型武器制造基地,这些基地的具体位置都有朱有孝安排,布局非常均衡。

    朱有孝自己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也在这里进行了大量投资,除了一般的日常用品生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机械制造,铁牛锅驼机在这里开设了分厂,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不断的在这里生产出来。地广人稀的环境,人力资源自然不足,无论是道路运输还是土地耕作,利用机器劳动的效率肯定要比用人更加合算,因此这些机械销售非常好。

    朱有孝的另一个打算就是修建一条铁路网,在天山东西两侧都需要修建,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是如果没有便利的、成本低廉的铁路运输,在这个广袤的地域里,很难将各地的建设联合起来。驮队、锅驼机车队的效率还是太低,短途的运输问题不大,方便灵活,但是长途的运输货物量太少,运输成本太高,而将要建设的铁路网络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天山两侧的地形也非常适合建设铁路,大多地方都是坦荡的平原,天山山脉东西之间的沟通比较麻烦,不过这也不是没法解决,可以在山口地区进行道路建设,无非是修建比较困难,不过不用太慌,完全可以慢慢干,反正这个工程量极为庞大。

    除了经济、军事上对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进行帮助,在文化上的交流更加频繁,朱有孝让礼部的官员邀请两国的汗王前来北京参观访问,向他们展示自己的高度文化内涵,丰富的商品物质,鼓励他们向大明派遣更多的人员学习。

    对于两个汗国的的不同情况,朱有孝还做了不同的对待,希瓦汗国侧重于物质方面的参观,让他们从物质观点上向大明靠拢。还有就是宗教方面的引导,让大明的道教传播可以在他们那里进行,建立道观等建筑设施。对于小玉兹汗国,物质、文化生活习惯一起引导,尤其是小玉兹汗国的汗王属于黄金家族一系,在原来的蒙古部落首领的引导下,小玉兹汗国完全接受了大明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教徒还是基督教徒,再后来都放弃了那些信仰,小玉兹汗国逐渐汉化。

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检的未来

    随着对沙俄帝国战役的结束,朱有孝开始对小玉兹汗国、希瓦汗国等采取经济合作,军队的战斗就非常少了,为了更重要的经济建设,朱有孝继续将一部分部队变为建设兵团,让他们继续留在那里,充实边疆地区的人口,如果短时间内发生战争,还可以拿起武器继续参加战斗。

    孙传庭坐镇秉忠堡堡,成为新成立的朱堡行省总督,管理这个行省的一切军民事务,张秉忠主官军事训练,副手是贺人龙,硕垒坐镇朱堡,变成了纯粹的地方行政官,巴图尔成为西平城新成立的西平府巡抚,负责这一地区的军民事务。

    朱有孝安排好这些地方事务以后,便将毛文龙的部队全部调回北京,这家伙属于好战分子,打理地方事务还不如他手下的几个干将,最起码像孔有德、尚可喜还做过后来清朝的藩王,而毛文龙现在只是朱有孝培养的战将,他的三大部下现在也是彪悍的战将,他们不能闲下来,需要继续在部队发挥特长。

    毛文龙的部队经过精简,最后留下一万人的规模,三大部下每人各带三千精锐,毛文龙自己则留下一千士兵做护卫。这一万精锐的士兵既有作为骨干的基层军官,还有更多的是从近年战斗中表现突出的新兵,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战斗力非常恐怖惊人。

    至于从毛文龙部退役的士兵,朱有孝却没有让他们集体转业变成建设兵团,而是把他们交给了郑三炮,让他驻扎在那个无名小镇,不过现在已经有了名字了,新名字就叫做定军堡,士兵们摇身一变成了武警部队,郑三炮就成了朱堡行省的武警司令,负责地方的安全,这是一只新型的武装形式,将主要负责地方治安,必要时也会参与正式战斗。

    毛文龙的部队整编好以后,朱有孝将他们留在京城继续训练,武器装备方面继续保持最先进的配备,朱有孝并不是想让这支部队守卫京城,那样太浪费了,现在京城就算是没有一个士兵卫戍也是安全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们辛勤处理事物,外敌也根本到不了这里,朱有孝的目的是要将这支精锐的部队送给朱由检,成为朱由检的武装力量核心。

    自从天启六年末将朱由检召回京城以后,朱有孝便将许多日常国家管理的事情都交给他打理,起先是为了防止自己突然出事后引起动荡,后来看到自己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就重新做了计划,继续让朱由检代替自己的日常管理,锻炼他的领导能力。

    经过近两年的考验,朱有孝发现朱由检的能力确实出众,不但是保持了前世的刻苦勤奋,而且还非常注意锻炼自己的体质,不会发生未老先衰的事情,再就是朱由检的多疑、寡断性格不见了,反而是非常善于听从大家的意见,还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完全具备了一个合格君主的条件。

    自从朱有孝将朱由检安排和毛文龙一起出战开始,朱有孝就打算把毛文龙送给朱由检,让朱由检拥有强大的军队,忠心的将领。毛文龙确实也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把他送过去的士兵训练办法加以实践,训练出一支彪悍、凶猛的军队,这次的西征战役,就是毛文龙的考试答卷,毛文龙做的非常合格,这就更加坚定的朱有孝的决心。

    宋康年是朱有孝早就给朱由检准备好的军师,也就是朱由检以后的宰相人选,朱有孝也早早的就把他交给了孙承宗去**,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政治上的才华,这家伙是一学就会,而且非常精通。朱有孝从心眼里稀罕这样的人才,宋康年真不愧是李自成的大宰相,相比于牛金星这家伙太喜欢享受强多了,但是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敛财方面牛金星就比宋康年厉害多了,现在还是朱有孝的大金库。

    朱有孝将朱由检叫道自己的书房,兄弟二人坐在一起,做了一次彻底的长谈,向他交代了自己的真正目的,除了自己是穿越过来的秘密以外,其他的关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制度等话题,一一向朱由检做了解释,让朱由检非常吃惊。

    朱有孝说:“兄弟呀,先帝早逝,仅仅留下我们兄弟二人两个男丁,而且为兄前些年身体孱弱,只好让你受尽苦头,百般受尽劳累,不但要接受严酷的军校学习,还要外出学艺,目的是万一为兄出现意外,你就可以接受国祚,延续大明的辉煌。既是为了开疆拓土,也是为了给你扫平竞争对手,这才将诸多堂兄弟安排到海外立国。”

    “如今看到他们一个个混的风生水起,为兄就打算让你也出去闯荡一番。现如今在北美的傅冠、赵率教、满桂几人,在那个地方还仅仅是占据了一部分沿海地区,这也是我给你留下了以后发展的余地。我打算让你带着毛文龙的一万精锐士兵,还有宋康年这个军师,你们一起出发前往北美,继续在那里为大明开疆拓土,占领更多的土地。”

    “到了那里以后,立刻就要建立起和大明本土一样的各种学校,无论是技术学院还是军事学院,都要进行建设,其次就是进行完全的免费义务教育学校,无论是不是大明本土的孩子,就算是当地的土著居民的孩子,也要进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将大明的文化传统在那里传承下去,成为第二个大明。”

    “南部那里已经有了我们两个海外领地,你可以和他们联合协商如何在那里发展,只要我在世一天,他们独立的可能性不大,你可以尽量的和他们合作,至于以后的事情,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是否让他们独自成为一个国家,你可以自己决定。”

    朱由检静静的听着朱有孝的叙说,出身于帝王家庭的子弟,兄弟相残的事情数不胜数,自己也曾经提心吊胆的担忧过未来,毕竟只有兄弟二人是先帝的嫡子,自己既是兄长的帮手,也是皇位最大的威胁,但是从兄长对待诸位皇叔和堂兄弟的方式来看,为人确实真诚,处理关系非常令人敬佩。

    朱有孝接下来说道:“历史上的朝代几经兴亡,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验教训,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丢江山。现在为兄能够将大明治理得国泰民安,你是否从中看到了一些窍门呢?能够理解多少呢?”

    “首先,要保证老百姓最基本的吃饭、穿衣的条件,让他们吃饱穿好就不会有人造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是道德问题,只要你自己做出榜样,别人就会效仿,这是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成为道德模范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必须有人成为模范。再者就是必须掌握强大的财源,占有欲是人类天生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一个通俗实在的道理,这也是为兄建立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目的,只有掌握强大的资本,才能推行你的治国策论,先祖父就曾经受制于此,让东林党人兴风作浪。最后就是掌握好军队,以后的军事将领必须是出身于军事学院,君主就是学院的院长,他们都是君主的弟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道德的手段控制人心,让他们失去叛乱的基础。”

    朱有孝讲述的这些观点,和历史上的帝王心术不太一样,但是确确实实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让朱由检感到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术,万年江山的基础,这也成为了朱由检在北美地区立国的基石。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检出海

    大明天启九年春,朱由检带着毛文龙和他手下的一万精锐部队乘上战舰离开本土,前往遥远的北美地区,同时随船队而去的还有数万各个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

    按照朱有孝的计划,所有前往北美地区的人才全部都是采取自愿的原则,因此仍然和以往一样,多数都是家中的次子、幼子,心中多少都有自己的一定抱负,既然在家中无法继承祖业,那么还不如到外面闯荡一番,也许还会得到更好的收获。

    在天津卫的港口,朱有孝举杯向朱由检告别,目含热泪,朱有孝说道:“兄弟,为兄将你放到海外,心中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但是为了大明的百年之计,我们皇族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将来所面对的形势也许复杂到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愿兄弟牢记为兄的一句话:抓住财源,控制经济,重视科技,把握民心。愿兄弟珍重,为兄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看着满眼热泪的朱有孝,朱由检此时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动,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出他此时的感觉,紧紧握住朱有孝的右手,朱由检坚定的说道:“皇兄放心,兄弟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也不会给您丢脸,必将在海外再造一个大明,让大明皇家在海外扬威。”

    朱由检从心里确实有这个信心,别的不说,就看看自己身边的上百艘战舰和毛文龙这样的战将就足以信心百倍,无论是以前出海的那位皇兄、皇叔,他们海外拼打的时候有自己这样的雄厚力量,不说比他们实力雄厚百倍,那几十倍总是有的,人家都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地盘,难道自己就不行吗?一定能行!

    随行的人员里,毛文龙可是朱有孝自己亲自**过的大将,放眼大明军队里面,可以和毛文龙相提并论的将领不出五指指数,更别提还有他手下的三大虎将,如果朱由检知道后世的这三个家伙竟然都是一方藩王,心理面还会更加惊讶。

    宋康年是跟着自己一起出来的,他的忠心毫无疑问,至于能力方面,早就得到了朱有孝的肯定,更何况经过孙承宗的亲自指点,早就达到了一国丞相的水平,治理国家的任务交给他,应该非常合适。

    数万的工匠、学子,将是他立足海外的雄厚基础,各行各业的技术精英将会创造出无数的财富,他需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些财富充分的利用起来,让这些财富为自己所用,为自己所控制。

    军队方面自己不用操心,只要能够让毛文龙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好,对于战争的机会把握,毛文龙会比自己这个二把刀强上百倍,自己需要提供的只是后勤保障,其实就是朱有孝所说的战力命脉。

    国家管理方面交给宋康年,逐渐成熟的宋康年会比自己管理的更好,孙承宗的能力得到了朱有孝的认可,他的弟子也不会比他差到哪里,管理起来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应该是不太困难,不还是有自己在一边看着吗?

    随身还带有一份朱有孝的圣旨,在这份圣旨里面,朱有孝简单的告诉赵率教、满桂、傅冠他们,朱由检将要前往他们那里,未来将会是那个地区的实际控制者,也就是将来的国王或者说皇帝,希望他们能够尽力辅佐朱由检,为朱由检立足海外打下良好的基础。

    朱由检盘算着皇兄为自己准备的一切,竟然发现自己什么事都可以不用做,就算是躺下来睡大觉也可以成为一国之主,而且是一个可以非常强大的国家,看起来皇兄还是太照顾自己了。

    朱由检真的可以什么事都不做,把自己养成一个猪一般的皇帝吗?显然这是绝对不肯能的。

    想想朱由菘这个变态的堂兄,凭借一己之力,在那个黑非洲杀得天昏地暗,又把自己老爹的家底掏得让老爹心疼不已,终于得以在朱有孝面前扬眉吐气,获得了朱有孝极力的支持,成为海外最强势的藩王,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成为最强大的存在,威震奥斯曼帝国,想想就心里热血沸腾。

    三位皇叔们倒是七平八稳,一个个就像老狐狸,在朱有孝的帮助下有条不紊的管理着属于自己的地方,虽然朱有孝已经让他们各自独立,但是这几位皇叔还是聪明无比,把自己定位于大明属国,万一以后有什么事情还可以找朱有孝帮忙,这只能证明他们对于自己的信心还是不足。不过,朱有孝有些小人心里的猜测,也许是他们对于朱有孝的做法有些不放心吧,怕是朱有孝考验他们。

    有了皇叔和堂兄这几个人做对比,朱由检又想到了大明海外的其他领地的管理方式,无论是最早的新长安的钱守廉、高达年,还是新洛阳的李绍贤,再就是在明岛的孙愚直,朱有孝对他们的管理都是极为宽松,除了正常的贸易来往,这几个地方几乎就是完全的独立国家,难道皇兄就不怕他们自己造反当皇帝吗?还是这几个人压根就没有这种想法。

    相比于皇叔、堂兄的海外领地,新长安、新洛阳、明岛的发展更是完全依靠钱守廉、高达年、李绍贤、孙愚直他们自己个人的能力。皇家的海外领地朱有孝允许他们各自独立,而新长安、新洛阳、明岛的管理着是不是会有什么想法呢?

    朱由检胡思乱想着,实在无法弄明白朱有孝的想法,猛然间自己打了一个冷颤帝王心,世上什么事最费心思,那就是帝王心,朱由检出身于皇家,自然而然从小就会被灌输帝王之心的学问,然而史上最可怕的就是猜测帝王心。

    朱由检代替朱有孝管理了近两年的国家,帝王的心思自然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虽然现在他已经远离了大明的统治中心,心理面还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大明,现在这种心理并不是琢磨如何获得皇位,而是处于皇家的心里,替朱有孝操心。其实,朱由检还是真的不了解朱有孝的心思,毕竟朱由检没有后世几百年的阅历,朱有孝想法他猜测不透也是很正常的。

    朱有孝真正的想法在现在的时代可以说是非常超前的,也是惊世骇俗的想法,他心里不仅仅是朱明皇家的小家,他心里装的是中华文明、炎黄子孙的千万年发展大计,仅仅是大明皇家的延续不足以让他放眼世界,后世几百年的历史才是他开拓世界的动力。

    无论是皇家的海外领地,还是新长安、新洛阳、明岛,朱有孝最后都会让他们独立或者半独立,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松散的联邦,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动力,而不是完全依靠大明而生存,其次是只要大明保持持续的科技发展领先地位,这些地方的经济都会成为大明的附庸,根本就不用费力气去管理,那些海外领地对于现在的交通条件来说实在是太远了,管理成本太高。

    在开拓阶段的利润是非常高的,但是当高额报酬过后,肯定会是平均利润,到那个时候,高昂的管理成本也许会是大明本土庞大的经济负担,只有利用经济利益控制这些地方,这才是最经济的管理之道。

    为了大明的最高利益,为了开拓华夏民族生存空间,肯定会有一部分人需要做出牺牲,无论任何时候,任何社会,任何人当家作主都会有这种现象,朱有孝的想法里,也做好了这种思想准备,但是尽可能减少牺牲才是最佳的途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2304/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 作者:老牤牛所写的《大明天启录》为转载作品,大明天启录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天启录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天启录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天启录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天启录介绍:
一个废品收购站的小老板,因醉酒魂穿而来到大明,灵魂附体朱由校,且看他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后世知识,制造枪炮、改革制度、击败女真人、征战世界,重新复兴大明的道路,记载其过程,故名大明天启录。大明天启录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天启录,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