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从1983开始TXT下载从1983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从1983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睡觉会变白     从1983开始txt下载     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

    一片附和声中,这两个字格外清晰。

    不得不说,早期的影视工作者真是虚怀若谷,听取意见。像陈大导,拍《霸王别姬》的时候也是虚怀若谷,后来就听不进人话了。

    王扶林不用看就晓得是谁,道:“小许,说说你的看法。”

    “呃,这个挺长……”

    许非理了理思路,道:“《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度非常广,老百姓喜闻乐见。但你问他们,有几个把原著完整看一遍的?

    肯定很少。都是通过连环画、京剧、评书、民间故事这些形式了解,因为原著有阅读门槛,看不懂。

    鲁迅评红楼讲过一段:‘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

    三国也一样。

    知识分子喜欢它的艺术价值,纵横捭阖,政治层次。没那么高文化的喜欢什么呢?

    很简单。桃园结义,征战沙场,关二爷斩颜良诛文丑,赵子龙血战长坂坡,三英战吕布!

    他们喜欢的就是这股英雄气,就是这股勇武!结果咱们把它一笔带过,那还叫三国么?

    其次是观影感受。

    书中武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演员、造型、人物塑造做的再好,就像关公捋着胡子威风凛凛,结果一出招笨手笨脚,这叫什么?光说不练!

    所以我强调一个事情,勇武之气,是三国很重要的一项魅力。

    我们可以说,现在条件有限,达不到原著描写的精彩,我们尽量去做。但如果从最开始的调子上就轻视了,弱化了,这是灭自己的心气。

    当然了,排兵布阵、大规模战场我不懂,我是指阵前斗将,兵卒厮杀这些。”

    “……”

    一番话说完,不少人蠢蠢欲动。

    本来嘛,男人喜欢三国,很大程度上就是那份武力值。谁不想看三英战吕布,谁不想看长坂坡?

    但现在是将文字转化成影像,要考虑很多实际问题。

    短暂沉默,一人问:“那你的意思,还得去香港请人过来?我觉得胡扯,三国古朴厚重,走写实风,总不能打着打着就飞起来吧?”

    “就是啊,香港走江湖套路,三国又不是武侠剧。”

    “对,绝不能搞飞天遁地那一套!”

    “……”

    一片嚷嚷中,许老师又叹,“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思维问题。

    就比如香港,大家对香港功夫片了解多少?

    前几年两地交流周讲过这个东西,那边早期的功夫片都是脱胎于戏曲,早期的武行也是梨园出身,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规整的不得了。

    只是影视产业发展太快,为迎合商业市场,才不断推陈出新,博人眼球。

    我无意冒犯啊!我只想说,别总把事情简单归类,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一提香港就是江湖路数,飞天遁地。一提武戏,就是三国写实,古朴厚重。

    这叫思维上的一刀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我不知道三国应该写实么?

    我在讲这个分寸感,在契合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如何让武戏更好看一些!”

    “……”

    之前开口的几个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王扶林不自然的咳嗽两声,他也承认,因为国内不擅长武打戏,有点规避弱项,突出强项的意思。

    “那你什么意见?”任大惠问。

    “首先还是请香港的武行过来,不用担心风格,主导权在我们手里,我们提要求,他们执行。

    就算他们不会设计此类动作,那边经验丰富,在镜头运用和气氛营造上也能听听建议。

    其次,遵照王导最初的想法,在国内找一些专家、武术家,一起研究这个兵器怎么使。

    原著写云长造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关羽能拎着八十二斤的兵器上阵杀敌,说明他的力量天人之姿。

    最起码最起码的,咱这一刀劈下去得威猛点吧?”

    话说完了,王扶林沉默良久,道:“《三国演义》这么大的任务,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要群策群力才行。

    我觉得武戏文唱可以,听小许说的也能操作。这样吧,等那两位导演到齐,我们再开一次会,确定武戏到底怎么打。”

    ………………

    10月末,天气转凉。

    北影厂内,郑小龙带着冯裤子找到了一位熟人,导演夏刚。

    他跟张国师是同学,成绩却差了些,拍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遭遇激情》等片。

    《遭遇激情》的编剧也是冯裤子。他在创作上有一手,虽然自己执导不了,但凭着郑小龙的人脉,正往剧作家方向发展。

    “你们那剧本啊,我看了,故事挺好,有些不足。”

    “不足肯定有,您给指点指点。”

    “首先这个片名过长,《陌生的脸有甜蜜的危险》,听着不伦不类,通俗点好。”

    夏刚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气质,说话也柔和,“还有篇幅略短,故事一顺撇,总是俩人这点事,观众看了容易腻。”

    “那您的意思是……”

    “加点打岔的段子,内容丰富一下。”

    “好好。”

    “再有,我实话实说啊。现在这种题材不好拍,厂里都在搞主旋律,不太可能给你投资。”

    “明白明白。在您的指导下我能把故事完善了,这就叫自己的进步,不敢奢求。”

    冯裤子会说话,夏刚印象不错,笑道:“反正你先修改,我挺喜欢这剧本的,帮你沟通沟通。”

    俩人从北影厂出来,一直聊这事。

    男主角叫顾颜,妻子去加拿大自费留学。送别当天,在机场认识一女的,叫林周云她在同时,也将自己的丈夫送出国。

    俩人成了朋友,寂寞的心灵越走越近。

    一年除夕夜,顾颜提议模拟一下家庭生活的乐趣,为期五天。于是俩人快快乐乐,过的如同一家,除了没上床……

    冯裤子骨子里就是文艺青年,热衷都市男女的那点暧昧纠结,拍贺岁片是生活所迫。后来成了名,时不时就把自己的爱好拎出来秀。

    像《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三部曲后,咔嚓来个《一声叹息》,扑的要死。

    然后老实了,又滚回去拍《大腕》。

    “夏导说没投资,那就真没投资,心里有点准备。”

    “你也奇,搞电视剧的没写电视剧本,反倒写了俩电影。”

    “哎,你想什么呢?”

    “啪!”

    闷声不吭的冯裤子忽一拍巴掌,把对方吓一跳,“我知道了,叫《大撒把》怎么样?”

    “大撒把?”

    郑小龙琢磨琢磨,这话的表面意思,是骑自行车的时候,将车把放开,寓指什么都不管了,爱谁谁的一种心态。

    “这可太通俗了,大撒把……嗯,我看行!”

    (还有……)

第三百六十二章 队伍不好带啊

    “滴滴!”

    一辆出租车停在京台门口,许老师咬着包子跳下来。他上班通常不开车,影响不好,大发也不美观。

    几个同事在院里停自行车,热切招呼:“小许,早啊!”

    “早早!”

    “今儿怎么过来了?”

    “开个介绍信,不金鹰奖么?先进去了啊!”

    同事看着他背影,忍不住议论:“瞧人家班上的,想来来,想走走,主任也不管。”

    “人家生产任务都完成了,怎么管?再说今时不同往日,伊莲卖衣服都卖疯了……”

    对方压低声音,道:“听说他现在资产起码这个数。”

    “二,二百万???”

    “还是保守估计!”

    “哎,我要有二百万还上什么班啊?我看他也留不长。”

    一片恰柠檬中,许非进办公室。曾几何时,他每天早早来,打水、拿报纸,茶得泡到领导的杯子里。

    现在好了,招呼一声,不知多少人想给他泡茶。

    技术科的屋子依旧那么破,毕建华还是小头儿,赵宝钢没见,冯裤子伏案写着什么东西。

    “哟,剧本啊?”

    “啧,你吓我一激灵!”

    冯裤子猛抬头,咧嘴道:“许老师怎么大驾光临?”

    “我来开个介绍信,你这啥剧本,我看看。”

    他拿起一瞧,《大撒把》,顿时心中一动,随手翻了翻,“你怎么还写上电影了?”

    “艺术源于生活,都是郑主任给的灵感。”

    “有电影厂要么?”

    “暂时还没有。”

    “嗯,有困难找我啊,我帮你联系……”

    我找你奶奶个嘴儿!

    冯裤子心里吐槽,找你说不上变成啥样了,片霸开玩笑呢!

    同时也羡慕嫉妒,25岁,要荣誉有荣誉,要财富有财富,将同仁甩开十条街。而他跟大家一个心理:庙小王八多,此人呆不长了。

    许非要了一封介绍信,又敲开李沐的门。

    李沐正打电话,摆手让他坐下,嘴里说着“渴望”“电视台”什么的,讲了半天。

    “您跟谁通话呢?”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不知道从哪儿得着的消息,也要买《渴望》。”

    “他们买干什么?”

    “自己电视台放啊。”

    “嗯?”

    许非愣了愣,“一,一个公司还有电视台?”

    “那是燕山石化,特大企业,石化城,十几万人口呢!”

    李沐拍拍桌子,道:“给钱我就卖,反正不亏。那破电视台也就自己看,传不到外面。”

    50集,15块钱1分钟,合3万多块,就为给员工搞点娱乐生活。

    许非竖了根大拇指,这企业牛。

    “眼下《渴望》要播了,我这心里还有点紧张。哎小许,你说能干得过胡同么?”

    “《渴望》算我们近些年之大成了,您就放宽心,砸不了招牌。”

    “唉,我现在就觉着压力比刚来的时候更大。那会白手起家,什么都不怕,现在反倒瞻前顾后。一年一年磨作品,我巴不得自己早点退休。”

    李沐摇摇头,抽了两口烟,又道:“对了,明年有《雪山飞狐》顶着,这帮孙子已经开始琢磨后年了。

    老郑撺掇海马写了个剧本,叫什么《编辑部的故事》,才25集,正写着呢。”

    “……”

    许非眨眨眼,感觉微妙。

    目前胡同是公认的开创情景喜剧先河,而在现实中,这个名头属于《编辑部的故事》。

    余得利、牛大姐、刘书友、李东宝、戈玲、《人间指南》,还有那首歌:“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

    有胡同在前,编辑部的影响力可能会削弱,艺术上却不用担心。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梗,像张国利演的gay,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电视剧里,说明生活中越来越多。

    它的尺度更令人害怕,比如牛大姐,设定就是个“马列老太太”。这要放在胡同的年代,直接玩完。

    李沐没注意对方,继续道:“宝钢最近也墨迹我,说相中一部小说《皇城根儿》,想拍成电视剧。你说他那个水准能行么?”

    “宝钢还是可以的,在《渴望》帮了不少忙,鲁导也认可。”

    “哦,这样……”

    李沐点点头,其实就是征询意见呢。

    而许非看他神色,忽然很理解,笑道:“主任,是不是觉得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散倒不至于,大伙追求的多了。”

    他点上一根烟,慢悠悠道:“我来这几年,《便衣警察》的时候气氛最好,可不能止步不前吧?你们几个都是独当一面的材料,我不拘束,我就看好这点家业。

    以后退下来也有老郑接班,我放心。”

    领导心里有数,这几个人才,一个都留不住。

    许非今年最明显,没看都买大发了么。

    ………………

    京城有个新街口,蓝鲸也有个新街口。蓝鲸的新街口大名鼎鼎,号称中华第一商圈。

    秋雨寒凉,江南湿冷。

    时隔三个多月,许老师再下江南,这会正站在广场上望天。

    背后立着一座金钥匙雕塑,眼前是颇为繁华的商业区,大楼林立,人流如织,西北角还有一栋直戳戳的金陵饭店,37层高。

    而在今年年底,这里还会开一家叫苏宁的店。

    “唉,眼馋啊!”

    许老师叹了口气,他刚才进去问了问房产价格,跟西单差不多,若非还有点理智,真想当场拿下。

    资金加本钱六百万,一百万已经扔出去了,小楼正在装修。肯定先巩固大本营,然后逐步扩张。

    嗯,蓝鲸买套房!

    “……”

    他站了好一会,才撑着伞,结着丁香似的愁怨离开。

    第八届金鹰奖在明天举行,葛尤、刘贝两位候选人,意外的又多了个韩影同志戴红花凭借奇葩的人设,终于拿到一个女配提名。

    许非回到招待所,闲着没事,正想上楼找葛尤,忽见一个女人从外面进来。

    稍微辨认,迎上前去,“周洁老师!”

    “你是?哦,许非老师!”

    “客气客气,叫我小许就行。”

    来者正是最佳女演员的候选人,还在拍摄《杨贵妃》的周洁。

    他跟对方寒暄,却没留意人家的表情越来越古怪。之前在香山没印象,可这货在无锡呆了二十天,难免留下些痕迹。

    待他抹身上楼时,周洁瞧那背影,跟脑中的某个画面印证:细雨绵绵,古运河畔,一男一女在雨中漫步……

    “呀!”

    她眼睛一亮,“这不是小俪的野男人嘛?”

第三百六十三章 连庄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肉贴肉。

    葛尤吸取上次教训,自己带了套灰西装,配红领带;刘贝带了件卫衣,配牛仔裤。这年头的女明星,还用不着大冷天穿条裙子出来。

    韩影更简单,碎花的小夹袄。

    场地在电视台的演播厅,依旧粗糙。许非坐着随意打量,忽想金鹰奖要是在京城举办,自己肯定承包下来,好好搞一搞。

    不说红毯走秀,起码舞美得洋气些。

    这是90年,等再过几年,内地文艺界势必转向娱乐化,演员和明星区分,观众和粉丝区分,偶像这个词也会火遍大街小巷。

    此乃大势所趋,好比事物发展,辩证看待。

    许老师想喝头汤。

    “哟,真巧啊!”

    “哎,您好您好。”

    他连忙起身示意,周洁穿着衬衫在旁边坐下,那边是《海外遗恨》剧组,葛尤等人也打了个招呼。

    “许非老师,早在报纸上看过您的大名,今天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都是同行抬爱,您叫我小许就行。”他再次强调。

    “小许……你今年多大来着?”

    “25。”

    “哦,我29,是该叫你小许。”

    许非纳闷,这女人这么自来熟么?他寒暄几句就想抹过去,结果对方一个劲搭话。

    “你猜今年谁会得奖?”

    “我可猜不着,能被提名就很满足了。”

    “哟,去年胡同拿三个,今年不想继续了?”

    “呃,呵呵。”

    “……”

    刘贝在隔壁直皱眉,干什么玩意儿?勾搭我哥?

    她捅了捅葛尤,插嘴道:“许老师甭谦虚,谁不知道你老谋深算,来给咱们预测预测,我今年还能拿奖么?”

    “哦对,预测预测。”葛尤随大流。

    “呃,那我简单说说。”

    许非压低声音,道:“小贝我不是打击你,你今年真够呛,一是去年拿了,观众心里有权衡;二来你在第二部里出彩不多,表现上也不如去年。”

    “嘁,你把戏都给他了,我怎么出彩?”

    “嘿嘿!”葛尤傻笑。

    “至于葛大爷呢,我真闹不准。从艺术质量上,你比上一部强,但观众投票没法猜,一半一半吧。”

    “嗯,我心态好。”葛尤点点头。

    “……”

    周洁在旁打量,颇感好奇。

    这两个人明显表现出对许非的信任和推崇,他还不是导演,不是总文学师,就是个制片人。

    “年轻有为,英俊帅气,倒也配得上小俪。”

    ……

    等了没多久,舞台大灯刷的亮起。

    跟去年一样,还是土爆的歌舞表演,主持人上场,领导讲话。许老师忍无可忍,无论哪个时代,他都想把领导讲话这个环节按死。

    末了上来一位广电部的领导,道:“今年是第八届金鹰奖,去年的投票数已经是历年之最,没想到今年更甚。

    这也间接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电视剧行业越来越火,观众基数越来越大。

    去年开大会,提出多拍类型剧。一年多来,确实涌现出不少好作品,像《封神榜》、《围城》、《平凡的世界》等等。

    题材丰富了,但大多根据原著改编,原著改编有好有坏,比如在行业剧方面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我们的原创作品。

    不多说了,下面由我来公布,本届金鹰奖的获奖名单。”

    他说的几部都是今年播的,不列入评奖,“先公布特别奖,获奖者是《铁人》、《密探》、《黑风》。”

    “哗哗哗!”

    许非拍着巴掌,一个都没看过,《铁人》倒知道,有赵铭铭参演。

    金鹰和飞天很有意思。飞天的一等奖,倾向于主旋律、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然后将火爆荧屏、非主旋律的列入二三等奖。

    金鹰相反,会将观众投票少,但非常正面的作品,列入特别奖。

    所以能做到二奖兼收的,绝对是经典。

    奖项很少,进程飞快,只听领导在台上道:“最佳女配角,李媛媛《上海的早晨》。最佳男配角,奇梦石《上海的早晨》”

    “哗哗哗!”

    掌声如潮,观众席的某一个区域尤为热烈,正是剧组所在。

    奇梦石是老前辈了,海派代表人物之一。李媛媛听名字可能不熟悉,看脸肯定知道,2002年因病去世,才41岁。

    韩影十分失落,几人连忙安慰:

    “没事没事,您还年轻着呢,下回肯定有。”

    “说不定明年就有了。”

    “对对,您千万别难过,要坚强。”

    “瞧你们说的,我活半辈子了,至于哭天抹泪的么?”

    韩影笑笑,戴红花这个角色还是过于浮夸,不过她对明年真有信心。

    全场忽然鸦雀无声,数百道目光注视台上,领导还故意抻一抻,“我听说香港有个金像奖很出色,气氛好的不得了。

    我们也不错,我在这里都能感受到你们的紧张。下面公布最佳女主角……”

    他顿了顿,念出一个名字:“周洁,《海外遗恨》。”

    “哗哗哗!”

    周洁难以置信,真没想到是自己。

    刘贝撅着嘴,身子往下一矮,满脸不开心。当然有心理准备,不算打击严重。

    紧跟着,更是全场焦点,“最佳男主角……嗯?”

    领导似乎惊奇了一下,笑道:“这也算头一份了,葛尤,《胡同人家2》。”

    嗡嗡嗡!

    在全场注视中,葛尤呼吸都快停止了。他比所有人更惊讶,先是一愣,随即迸发出莫大的兴奋之意。

    许非狠狠拍着巴掌,葛大爷的观众缘真不是盖的!

    他就像中国的秀兰邓波儿,失意的时候看看他,嘿嘿一乐,拍拍你肩膀,继续生活。

    一瞬间,全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首次连庄!

    后世金鹰奖也有连庄,像李宝田和陈建斌,但那会太水,三四五黄蛋都有了。

    “优秀儿童剧:《十六岁的花季》。

    优秀连续剧:《篱笆女人和狗》、《上海的早晨》、《胡同2》”

    《上海的早晨》拿了三个奖,打平胡同1。

    获奖者上台,一字排开,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对准葛尤,那锃光瓦亮的大脑门,愈发的锃光瓦亮。

    “下面请各位谈谈获奖感受……葛尤老师,您先开始吧。”

    “呃,呃……”

    葛大爷软着腿,抖着牙,“特,特别意外。因为去年已经拿了,没想到观众这么支持我。

    我呢,不是科班出身,这几年一路走来,就跟做梦一样。感谢观众的厚爱,感谢各位领导和朋友的支持。

    尤其要感谢一个人,平时不太好意思,在台上反倒敢说了,就是我旁边这位许老师。

    别看他比我年轻,他是手把手给我带进门的,无论从业务水平,还是对这份事业的尊重上,我都学会不少。”

    “比如呢?”主持人问。

    “比如……他就教会我一个道理,演员要讲本分。

    你得对得起观众,观众喜欢你,对你有期待,你不能把这点儿期待给砸了。就是你得演戏,演好戏,好好演戏。”

    “哗哗哗!”

    “那许非老师,您说两句?”

    “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

    许非上前一步,亮了下奖杯,笑道:“总之感谢大家,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今年别出心裁,在会后搞了个招待晚宴,自助餐式。

    葛尤和周洁饿的咕咕叫,一直被记者拽着拍照采访。葛大爷满面红光,倍儿自信,有些道理嘛,说归说,做归做。

    人生难免一飘。

    当年他拿下戛纳影帝,火的呛人,剧本排着队往里塞,然后挑中一个《寇老西儿》。

    有些观众很喜欢,有些把他骂的找不着北,连葛存壮都痛批:

    “寇老西是当朝宰相,他就是回家当平头百姓,也有自己的身份风度。你演得水不拉叽,和以前那些小人物一样,你把自己给砸了!”

    老爷子说到点上了。即便是戏说剧,他也不能照搬以前的演法,根本没研究过这个角色。

    从此以后,葛尤才算沉下心。

    “咔嚓!咔嚓!”

    “好,谢谢您,不打扰您了。”

    那边,葛尤还在采访,周洁先跑出来。

    随便吃点喝点,她环顾一圈,没发现目标,凑到刘贝跟前,“你好,请问小许呢?”

    “嗯?”

    刘贝正胡吃海塞,一抬头,“您有事么?”

    “没事,就想请教点问题。”

    “哦,他早走了,说去无锡三国城。”

    “三国城啊……”

    周洁发出了一个长音,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还真巧呢。”

第三百六十四章 野男人

    夜,火车站。

    这个时间没有什么班次了,站内稍显安静,睡着一些赶夜车的乘客。

    外面广场昏暗,江南11月的寒凉。张俪搓了搓胳膊,看看四周,等待的仅剩三五人,还有角落里孤零的小摊贩。

    她又站了一会,车还没来,遂走向那边。

    “大娘,瓜子怎么卖?”

    “一毛钱一碗。”

    摆摊的是个裹头巾的老太太,口齿含糊,斜襟小褂。

    “那给我……”

    张俪瞧瞧摊子上的花生瓜子,约莫二斤左右,“您都给我装上吧。”

    “都要啊?”

    “嗯,您这口袋也给我吧。”

    “好好。”

    老太太露出几颗牙齿,麻利的装好,收下五块钱乐颠颠的回家。

    张俪提着口袋,又等了十来分钟,终听得一阵轰鸣声冲破夜幕,缓缓隐于站后。不多时,出口开闸,人流涌出。

    “这儿呢!”她挥着手臂。

    一个修长挺拔的人影快速跑来,在灯下露出面孔,“怎么穿这么点,不冷啊?”

    许非脱掉外套给她披上,“等多久了?”

    “还好,你这趟车挺快的。”

    “嗯,今天没晚点……你拎的啥东西?”

    “瓜子呀,给大家分的。”

    俩人说着离开站前,打了辆出租,去上次那家旅店。依旧那个房间,只不过上次是湿,这次是凉,外头比屋里暖和。

    许非打量一圈,没啥变化,叹道:“唉,时隔三月,竟有恍如隔世之感,想念这屋子。”

    “嗯?”

    “还有屋子里的你啊。”

    “又满嘴胡说。”

    张俪摇摇头,拉开行李箱,给他整理衣物,问:“金鹰奖怎么样?”

    “尤哥拿了个男演员,全体拿了个优秀电视剧。”

    “哦?真是厉害,他算前无古人了吧?”

    “当然了,这回名气可大了,以后找他拍戏得加钱喽。”

    许非坐在另一张床上,瞧她把衣服一件件拿出来,又一件件重新叠好。身子前倾,腰肢温软,顺着衬衫的收腰线滑下去,是牛仔裤拱出的一抹浑圆。

    “你偏过去一点?”

    “干什么?”

    “偏过去一点。”

    张俪稍稍挪动,却没听见动静,一回头,见他盯着自己的屁股,眼睛里写着“哇,这角度太对了!”

    “啧!”

    她直起身,又气又笑,“要是早几年,你就流氓罪抓去了。”

    “不可能,早几年我还不看呢,你当我谁都喜欢么?”

    “……”

    张俪懒得掰扯,把行李箱一放,“好了,我回去了,明天再过来。”

    “不是,你别走啊!”

    许非把妹子拉回来,又往腿上一抱,“好容易来一趟,你不陪陪我?”

    “你几号回去?”

    “我能待两天,后天走。”

    “哦,这两天都不行。”

    嗯?

    许老师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只觉怀中暖香,腿上软肉,压得自己无比躁动,且郁闷。

    大姨妈也太不懂事了啊啊啊啊!

    你是怕我过不了审嘛????

    …………

    不知从何时起,后世流行一种叫素炮的东西。就是抱着睡觉,不穿模,嗯,3d穿模。

    从打,到约,到嗑,再到素炮,堪称人类沙雕进程史,终将走向无性繁殖的那天。

    许老师当然不是精虫上脑的家伙,把姑娘留下来互诉衷肠。

    夜已深沉,他靠在枕头上,手里摆弄着四本书,“怕你无聊,给你带了几本书。这是《第三次浪潮》,以前跟你讲信息社会什么的,都在里头。

    这是《唐人秘传故事》,王晓波去年的书,你看看挺有意思。

    这是林清玄的散文,现在台湾最火的。

    哦,还有本经营管理的。”

    “经营……管理?”

    张俪枕着他肩膀,裹着被子,露出一条白嫩的胳膊,“你带这个做什么?”

    “我亚运不挣了点钱么?准备跟老李开个小店,我平时没空,他负责管理。但这个店,以后肯定要发展壮大,我们也不能总搭伙,你来帮我怎么样?”

    “我不懂呀。”

    “慢慢学嘛,你做制片人不也是试水么?”

    “那你让小旭帮忙好不好?她现在做的那么棒。”

    “她忙着那摊广告业务,没精力管别的。再说她性子犟,爱跟人吵架,不适合干这行。”

    “可,可……”

    张俪十分犹豫,她现在有点迷茫,不晓得能干啥。

    许老师特理解,一个劲鼓励,“我跟你讲,那帮经商的没几个明白人,因为现在是野蛮时代,用不着懂,敢做就行。

    你胆大心细,稳重周全,是天生的下海,呃……”

    他挠挠头,怎么俩女朋友都被自己忽悠下海了,“反正你就当帮我的忙好不好?”

    “那,那我试试吧。”

    张俪到底宠着他,一听这话才算点头。

    深夜秋雨连绵,室内一点昏灯。

    被窝捂了半天才热乎,姑娘紧紧贴着男人,如同挨着一个大热水袋。体温交缠在一起,胳膊大腿的皮肤互相摩挲,都有些压抑的躁动。

    她在看书,许非陪她看书,正是那本商业管理。

    说起来,俩姑娘都是外柔内刚的性子。

    小旭刚的比较硬,死戳戳把人顶回来,自己主意特正。她的刚却很有弹性,有一份韧劲在里头。

    “沙沙!”

    “滴答滴答!”

    张俪看了一会,活动活动脖子,叹道:“隔行如隔山,一脑袋雾水。哎,你把这个交给我,你自己做什么?”

    “继续搞文艺啊,只是要扩大一点点。”

    “那你打算辞职么?”

    “上半年环境不好,亚运之后大家心气提起来了,政府坚持开放。我们再等等,看政策有没有变化,找个最好的时机。”

    “你现在搞影视,还要弄什么商业地产,还要办杂志,小旭还有广告……你是要承包文艺圈了……”

    “夸张了啊,我只是立个小目标。”

    他瞧对方声音越来越小,面露倦意,问:“你还看么?”

    “不看了。”

    “那我关灯了。”

    许非穿着背心裤衩,跑出去按开关,蹭蹭蹭又跑回来,“嚯,真挺冷。”

    “下雨就冷,江南的天儿。”

    张俪又搂住他脖子,闭眼应着。

    “一年四季下,夏天还涝。”

    “嗯。”

    “……”

    “睡了?”

    “……”

    许非往后撤了撤,低头一瞧,笑笑也闭上眼。

    (还有……)

第三百六十五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

    次日清晨,张俪睁开眼。

    枕着胳膊睡觉并不舒服,胳膊会麻,脖子会痛。她揉了揉脖子,见许非还在熟睡,撑起身打量。

    这男人平时贱兮兮的,睡着了却宛如天使,he……tui!

    当然她只觉得对方像小孩子,而另一个也像小孩子,在自己跟前吵来吵去,吵来吵去。

    姑娘穿衣洗漱,头发往后扎了个辫子,别了个小发夹,回到卧房时许非已经醒了,“这么早就走?”

    “有早晨的戏,我晚上再过来,不用等我吃饭了。”

    “唔,那我再睡会儿。”

    他懒懒翻身,张俪出门,回到剧组驻地。

    《杨贵妃》会在明年杀青,《唐明皇》在后年。央视只想拍电视剧,有人拿着电影剧本投资,才决定套拍。

    结果拍着拍着对方撤资,当时有个日本人买下海外版权,并提出投资2500万美元,用法国人的剧本,中国的班子,直指奥斯卡。

    亏得制片人知道不靠谱,否决了。

    这年头影视套拍很常见,《三国演义》进行的时候,央视也想拍一部电影,实现不了才作罢。

    顺便说下,《唐明皇》里面还有大幂幂,演李老师的女儿,几场戏。

    哎哟,演技好的不得了!

    ……

    张俪带着人马,又在影视城熬了一天,回来已经很晚了。

    这边忙着卸车,听招待所里大呼小叫,“怎么回事?”

    “最佳女演员回来了!”

    “载誉而归啊!”

    “快来看看奖杯!”

    金鹰奖在昨天,今儿见报。

    早已知晓的张俪跑上楼,见林芳冰拿着奖杯又蹭又亲,周洁叉腰无奈,“你好歹也是知名演员,有点气质好不好?”

    “知名我也没拿过奖,馋馋还不行……哎,小俪快过来,你也沾沾喜气。”

    “我就算了。”

    她可干不出林芳冰的举动,笑道:“姐姐,恭喜你啊!”

    “哎哟,我都没想到自己能拿,观众厚爱。”

    周洁抢过奖杯,看向她的眼神颇为微妙。

    仨人很快商定,一会去大吃一顿。

    张俪回屋休整,正想去旅店通知一声,忽见周洁推门进来,“怎么了?”

    “还装蒜!我都知道了。”

    “知道什么?”她迷糊。

    “上次问你你不说,我明明看见你俩在河边散步,这次可算被我逮住了……”

    周洁虽然八卦,并非乱嚷嚷的家伙,低声道:“许非是不是你对象?跟我一块领奖呢,昨天连夜就跑了。”

    “……”

    张俪脑袋嗡的一下,“你别瞎说,没有的事。”

    “还不承认啊?我敢打包票,他就在无锡呢!哎,你吃饭带他来啊,正式介绍介绍。”

    “我介绍什么,真没有的事。”

    “啧,嘴怎么这么硬呢!”

    “我没有嘴硬。”

    一个不停追问,一个坚决否认。周洁瞧她面色通红,神情有异,心中一动,忙道:“好好,我不问了,没事没事。一会儿下楼啊。”

    “嗯。”

    待对方出门,张俪坐了几分钟,才匆匆洗了把脸。

    一顿饭不知用什么心情吃的,吃完夜更深,她想了想,还是去了趟旅店。

    ……

    作为重生者,许老师深知二人的现实轨迹。

    小旭做传媒做的有模有样,张俪搞房地产也颇有成绩。他没有强行契合世界线,顺其自然,张俪想试试制片,支持;现在觉得不太好,想转行,也支持。

    那就回到地产这块,起码验证过她干这个可行。

    “咚咚咚!”

    许非正在看书,忽听外面敲门,过去把姑娘迎进屋,“今天忙吧?还以为你不来了。”

    “周洁回来了,刚吃完饭。”

    “哦,那得庆贺啊,金鹰影后呢……”

    他瞧对方不太开心,问:“怎么了?”

    若是小旭,憋肚里打死都不讲。张俪却觉得应该交流一下,顿了顿道:“上次你来,她看到我们在一块了,刚才问我来着。”

    “那你怎么说的?”

    “我什么都没说。”

    她摇摇头,有点委屈,本来嘛,这事搁谁谁委屈。

    三个人的关系走到现在,再不用多讲,心里都明镜儿的。只不过真碰到这种情况时,还是很难受。

    “都怪我,都怪我……”

    许非抱住她,先揽下责任,安慰道:“是我死皮赖脸,是我不得好死,将来下地狱的也是我,你们是来救苦救难的。”

    “别说这样的话,我只在想以后怎么办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喜欢这行,咱们就改行,不喜欢这里,咱们就出国,有人说三道四就交给我,没事没事。”

    “……”

    张俪在他怀里偎了半天,轻轻撤开,“我没事的。”

    瞧对方还一脸担忧,蹭了蹭他的鼻子,转而笑道:“所以我觉得呀,还是工作好。事业成功了,办法也就多了,你说是不是?”

    “这话说的……行吧,等你成功的时候别甩了我就行。”

    嘁!

    张俪白了他一眼,我成功的时候,你早上天了。

    ……………………

    11月中,晨。

    今年雪来的早,又立不住,早晨阳光一晒,全是泥水。许老师照例没开车,选择低调的打车,在同事低调的目光中走进单位。

    快至年终,中心仅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渴望》。

    这部剧,几乎将全部资源投都了进去,质量有目共睹。大家也非常兴奋,有种“终于来了”的赶脚。

    齐聚会议室,李沐啪的拍了张邀请函,“之前燕山石化来买,我琢磨试播一下也行,就卖了。他们内部已经放了十集,相当受欢迎,十几万人每天必看。

    这是请柬,请剧组过去见面。我的意思是,我们不仅要去,还得大张旗鼓的去,多好的宣传机会啊!”

    哎呦呵!

    许非乐了,李主任久经熏陶,已经明白怎么当一根搅屎棍,啊呸,明白怎么炒作了。

    “老郑,你当天负责带队。”

    “老鲁,给你联系了一个专访,准备准备。”

    “还有主要演员,这段时间紧张起来,要做到随时联系。”

    “你们有没有想法?”

    “三个字,快准狠!不用复杂,大面积炸特娘的!”

    “对,这次跟央视前后脚播,没有提前预热,我们就得自行预热。”

    “《渴望》绝对没问题,我从头跟到尾,水准第一!”

    “小许,你呢?”

    “简单啊……”

    许老师大手一挥,“中国电视界,咱们平趟!”

    (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渴望》神话1

    西单,小二楼。

    里面叮叮当当的装修,已颇具样貌。面积真的不大,千来平米,如果没概念的话,一个标准足球场是7140,约莫七分之一。

    尘屑弥漫,锯声刺耳,许非和李程儒一人一条手绢,捂着口鼻跑出来。

    “明年春天开张,没问题吧?”

    “服装充足么?”

    “绝对充足,我最近没忙别的,尽让他们做衣服了。咱们以自选为主,款式得丰富,我琢磨每季度推出一两款主打,其余照抄,南方那边有的是。

    第一批我准备做风衣,日本款,高仓健那种。”

    “多少件?”

    “十万怎么样?”

    “嚯,魄力见涨啊!”

    “跟亚运比都小意思,你要没意见我就开工了……”

    李程儒一手拎包,一手大哥大,意气风发,“还有服务员,我打算登报招人。15个小姑娘,身高165-175,一水的空姐制服,穿丝袜,特性感那种。

    客人一进门儿,甭管买不买都是四十五度鞠躬,‘欢迎光临!’

    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倍儿有面子。

    开张那天再铺个红地毯,两边摆花篮,不是葛尤送的,就是刘贝送的,你要摊上一普通演员,咱都不好意思搁那儿。

    你说这样的衣服,一件你得卖多少钱?”

    “怎么着也得七八百吧?”

    “哎,果然是许老师!通过亚运会我算明白了,现在肯花钱的主儿太多了,这个市场的潜力你绝对想不到。”

    李程儒自信满满,“特么的国外二流名牌都敢卖几万,我们可是做京城最好的,七八百我都嫌亏。”

    经过四个月赚五百万的熏陶,反倒把他的心气提起来了,大开大合,支棱的不得了。

    出资方面,原本想把场地算上,后来觉得麻烦,索性去掉。等于俩人付租金,再各拿资金,出资对等。

    许非不能干个体户,却可以开公司。因为他在文艺单位,不在禁止经商的范围之内,更不是**。

    李程儒挂老总衔,负责日常管理,还起了个名字,“特别特”。

    特别的服务、特别的质量、特别的商品、给您特别的满意!

    ………………

    进入11月下,冷清许久的京城忽然热闹起来。

    越来越多的报纸在关注一部叫《渴望》电视剧,源头来自于《京城青年报》的一篇报道: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电视台前不久播出了《渴望》,在这座拥有十几万人口的石化城里,《渴望》的收视率高达98%。

    前几日,该剧剧组应邀来到燕化,受到员工们的热烈欢迎,表达着对这部剧的喜爱。

    燕化副食品公司的一位员工特地跑来,兴致勃勃地说:“看《渴望》就像吃多了油腻,泡壶酽茶,再嚼口脆萝卜,清心败火;就像老街坊串门,说说老宋、老王家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这年头没有正经的收视率统计,顺口胡咧咧,没人去查。

    关键这篇报导出来后,紧跟着又冒出几篇,全是文艺界、新闻界看了内部试播后的溢美之词。

    他们越报,老百姓越好奇,越好奇,京台越不播。

    等捂到差不多时,才终于公布:“《渴望》将于11月26日播出,每日一集。”

    ……

    夜,京郊。

    京城的发展,就是把郊区不断往外扩的过程。

    八十年代的人绝想不到京城会修到五环,九十年的人也想不到它能怼到六环,连2019年的人,都说不清现在到底有几个环。

    反正老杰宝大了!

    这里以前算京郊,现在慢慢变了。一些村子成了高楼,一些还保持原样,俯瞰去,就像没割齐的韭菜地。

    炉火旺盛,小屋暖和。

    陈婶儿正坐在炕上打毛线,小孙子玩着橡皮泥,不时瞄两眼电视。

    一老一小有些冷清,但她已经非常满足。家里原本很穷,可自从京台首届春晚,她跟儿子打了一通电话后,自己一家就受到了很多帮衬。

    日子越来越好,娶了媳妇,还买了电视。

    每每想起,她都不禁要感谢当初找自己上台的那个年轻人。听说还有个外号,叫什么玉面小孟尝,哎,好人啊!

    生的也俊(zun)

    “奶奶,我要看《济公》。”

    孙子玩了会橡皮泥,忽地一抬头。

    “好好,看《济公》。”

    陈婶儿调到央视,正重播《济公活佛》。

    《济公》有三个系列,常见的是1985-1988年播出12集版。1990年有4集《济公活佛》;1998年又有20集《济公游记》。

    这4集版,前两集的导演是杨洁。

    小孙子不太懂剧情,就看那粗糙的特效非常有趣。陈婶儿有一搭没一搭的,忽地一瞅钟,“大宝儿,咱看别的好不好?”

    “看啥?”

    “《渴望》啊,比《济公》好玩。”

    “哦,那好呀。”

    可怜的小孩子被忽悠过去,陈婶儿调到京台,正赶上开演。

    屏幕先出现一个钟摆,跟着是挂钟,黄花树,音乐起,又转到一个滴水的水龙头画面。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

    舒缓略带伤感的音乐,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哪怕她欣赏水平不高,也在视听上觉得很舒服。

    随即显出主创人员,开头第一个:“编剧:李小明、许非。”

    嗯!

    陈婶儿眼睛一亮,是那俊后生写的。

    待剧集正式开始,只见京城的护城河,缓缓驶来的公交车,大辫子姑娘,碎花衬衫,一下子承接了片头的生活气息。

    紧跟着在工厂休息室,月娟打饭回来,“慧芳!快快快,接一把!”

    “诶!”

    刘慧芳一转头,露出那张标准脸。

    陈婶儿砸吧了下嘴,“哟,这姑娘真好看啊!”

    《渴望》成功的相当一部分因素,便是刘慧芳的个人气质,这种温柔端庄,是中老年观众心中最典型的传统美。

    第一集交代了很多内容,王沪生怎么回事,刘慧芳和宋大成什么关系,王沪生的姐姐又怎么样……

    小孙子无聊的已经睡着了,陈婶儿却津津有味。

    她说不上什么东西,就感觉挺亲切。

    尤其看到那报纸糊的墙,门口挂的蒜,刘大妈穿着老太太坎肩,跟慧芳唠叨:“国强去兵团有一年多了吧?”

    “也就半年多点,不是过春节才走的么?”

    “哎,要不怎么说,小子是小子呢,也不捎个信来。还是老人们说得对,娘心操在儿身上,儿心操在自己的额灵盖儿上。”

    她边说边把屉布铺在蒸笼里,放好杂面窝窝,又用两条布裹好,免得跑热气。

    末了一揭盖子,呼的白气升腾,一手拿碗一手捡,还不时吹吹。

    “……”

    陈婶儿不明白啥叫代入感,啥叫生活化,但就这么一下子,她觉着这剧特好。

    (还有……)

第三百六十七章 《渴望》神话2

    不知不觉,一集终了。

    陈婶儿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正想叫孙子去睡觉,忽听外面“咚咚咚”敲门,邻居郝大妈进来了。

    “老姐姐,这么晚咋还来了?”

    “闲着没事,找你唠会嗑。”

    大妈往坑沿一坐,瞄了眼电视,乐了,“你也看《渴望》啊?”

    “是啊,这不刚完事么?”

    “哎哟,我就想说这个,我家那口子还不耐烦,这戏多好啊!”

    “我也觉得好,说不上来,反正跟别的不一样。”

    “对对,现在都鬼啊神啊,早看烦了。这戏有生活,刘慧芳那房子我以前就住过……哎,你说她是跟王沪生,还是跟宋大成?”

    “我觉着王沪生,长的俊,有文化,姑娘就爱这个。”

    “是啊,我年轻时候也跟王沪生,到老了才知得找个宋大成。”

    俩人唠了半天,好比书友在群里口嗨猜剧情,都很尽兴。

    “这样,你明天上我们家看去,老刘太太也叫上,人多热闹。”

    “行啊,明天准点去!”

    80后对《渴望》的印象,多来自于家长。

    小孩子谁看这个啊?都是家长看,尤其母亲、姥姥、奶奶等中老年女性受众。而且不仅这个时代,再过二三十年,还是同等群体霸占着苦情戏收视率。

    又一天夜里。

    郝大妈家跟过节一般热闹,村里的电视机越来越多,可聚众看戏的习惯没改,一起看有气氛,瓜子都能多嗑二斤。

    “刘大妈是个明白人,王沪生油头粉面,看着就不是好东西。”

    “大成多好啊,老实能干,这才是能睡一被窝的老爷们。”

    “哟,您这词早几年就流氓罪了。”

    “屁!我孙子都有了,我流氓,我倒想了……”

    “行了行了,开始了!”

    瞬间鸦雀无声,只有嗑瓜子喝茶水的细响。

    刘慧芳捡了一个女婴,并决定跟王沪生交往,可谈婚论嫁时,这孩子成了王沪生的心病,一直想把她处理掉。

    于是偷偷扔在了医院的观察室里,出来就跟刘慧芳去登记。

    “慧芳!慧芳!你怎么了,我主意不是挺好的么?”

    “好?我真没想到你能说出这个字来?她才两个多月,是个人!我不知道她父母怎么想的,但我不会这样做。

    你要能找到合适的地方送出去,我当然不会反对,可你怎么能把孩子扔了呢?完了还去登记结婚!”

    嗡!

    屋内一片吵嚷。

    “我就说吧,我就说吧,王沪生不是好东西!”

    “坏!”

    “也不是坏,顶多是自私,凉薄。”

    “凉个粑粑,丫就一火坑,刘慧芳自个愿意跳!”

    “唉,看的我这糟心,明天我可不看了。”

    “你忍得住?”

    “我,我看重播不行么?”

    一集结束,众人并未散去,又争论了好长时间,才心满意足的回家睡觉。

    这段时间以来,大伙的作息都在变化,下班,吃晚饭,有聚会的不去了,好溜达的也早早回来,八点准时坐在电视机前,就等着看《渴望》。

    播出十几集后,里程碑式的一代神剧开始显现威力。

    ……

    市区内,某街道。

    年终岁尾,是盗窃案件的高发阶段,这块住宅密集,还有商户,以往都是重点关照的地方。

    寒冬的夜漆黑一片,两个警察在片儿区巡逻,怎么走怎么不对。

    “你发现没有,最近好像消停不少?”

    “嗯,从咱俩出来到现在,我就瞧见一个能喘气儿的。”

    “妈的真不习惯,光溜溜跟鬼城一样……哎,这不是老李家饭馆么,这么早就歇了?”

    俩人凑过去,一中年男子正在锁门。

    “老李,这么早打烊啊?”

    “哟,你们值夜啊……”

    老板回过身,无奈道:“不打烊不行,好几天都没生意了,全在家看电视呢。”

    “看电视?”

    “《渴望》啊!我媳妇儿天天跟疯了似的,逮谁跟谁骂王沪生。我妈昨天也疯了,俩人一块骂。”

    “哟,那你回去不变仨人了?”

    “陪着看呗,看看或许还挺好呢。”

    警察见对方要走,提醒一句:“最近小偷多,平时留点神啊!”

    “嗨,您甭担心,小偷都特么搁家看电视呢!”

    轰轰轰!

    老板骑摩托闪了,那饭店黑洞洞的,跟周遭建筑融为一体。冷风一吹,不知什么东西呜呜作响。

    俩警察一激灵,还真有点怵,连忙往前走。

    走了几步,一位忽叹道:“我媳妇儿最近也五迷三道的,昨天更出息,跟孩子抢电视,不听话就打。”

    “哈哈哈,所以你看我多好,我连媳妇都没有……哎,不过我可听说了,上头非常关注,说最近治安状况非常好,很大程度因为那《渴望》。”

    “哟,那上头肯定能表示表示,发个奖状什么的。”

    “差不多,警民一家亲嘛。”

    ……

    京台即便有准备,也被超乎预料的火爆吓了一跳。连日来收到的信件和电话,加一块能达到前几部剧的总和。

    之前京台找新闻界约稿,现在各家报纸抢着采访。

    《京城日报》就用了三个版介绍《渴望》:

    “就像《好人一生平安》的歌词一样,《渴望》传达的是理想化企盼。每个观众对生活的渴望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剧中人物随着观众的思想和感情会形成不同的渴望,从而找到共鸣。

    京城《渴望》热”

    “许多观众被刘慧芳的无私大爱感动,但也有观众质疑:我就不信有刘慧芳这种人!

    现实中,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好人?鲁小威坦然回应:‘刘慧芳不是一个做人的楷模,如果把她作为一个模式就错了,因为《渴望》想歌颂的是一种道德规范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导演鲁小威谈《渴望》”

    “为节省剧组资金,演员们不住宾馆饭店,每天凌晨起床前往拍摄基地,晚上8点多钟回家。赶上天气寒冷,却正好拍夏天戏,摄影棚内没有暖气,剧组给每人发了一个暖水袋。

    有一天李雪健拍完戏下场,别人问他,肚子上怎么有块红记,他低头一看,才发现是暖水袋烫起的一片红泡。

    《渴望》诞生记”

    紧跟着,整个首都文艺圈也搭上班车,无《渴望》不谈,谈必及《渴望》。

    各种各样的座谈会一波一波开,仿佛每个人都在发声:

    “从家长里短的内容和它引起百姓的街谈巷议来看,这是一部大众文化产品。”

    “剧组找到了当下人民的审美理想,与其说观众爱看,不如说他们在呼唤生活中的善良、友爱、温情和真挚。

    “《渴望》不是概念化的用语言劝善,而是用感人的情节启发良知。它靠的是人情味儿,四合院,小洋楼,四户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刘慧芳的性格是有发展的,特别遇到李三斤后,她变得独立、成长、思考,这点最为难得。”

    “太喜欢李三斤了,想起来就逗!”

    “看前面稍显拖沓,拍50集有点刻意了,30集收尾正好。看到中段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突然又精彩起来,好像刘慧芳重活了一次。”

    “没错没错,更喜欢后面的剧情。”

第三百六十八章 《渴望》神话3

    京台每天播一集,但观众反响太强烈,只得改成两集。

    央视又立即跟上,这股热度像病毒一样蔓延全国。凯丽一夜间干掉潘红、刘小庆,堪称最红的女演员比足力健还红。

    每天一麻袋一麻袋的信,每次出门都惹得群众围观,起初还挺乐呵,后来就觉得烦。

    上午,煤矿文工团宿舍。

    凯丽穿戴整齐,站在家门口犹豫再三,不敢开门。

    她扒门缝瞅了瞅,终于迈出脚,刚走几步,迎面过来一女人,“请问是刘慧芳家……哎呀,慧芳!”

    完了!

    她一捂脸。

    “慧芳,是你吧?哎呀真是你,可算找着你了!”

    女人操着方言,语速极快,“俺是农村来的,想留京城工作,但政府不给办户口,你能不能帮俺个忙?”

    “啊?”

    凯丽都蒙了,“这,这,我怎么帮啊?”

    “你人那么好,一定有办法的,俺求求你了!”

    “是刘慧芳家么?哎哟,你好你好!”

    说话间,一大帮人已经围了过来。

    又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大声道:“慧芳啊,这是我在路边捡的,不知道送哪儿去,你就给收着吧,你肯定能带好!”

    还有两口子嚷嚷,“慧芳你给评评理!昨天说了他几句不该抽烟,好家伙,跟我吵了一宿。你给评评理,我说的有错吗?!”

    “……”

    凯丽落荒而逃,狼狈不堪。

    《渴望》的影响力难以估量,不仅是她,李雪建现在走哪儿都被叫大成,李程儒走哪儿都被叫李三斤。

    孙嵩上街买菜,根本不卖给他;坐公交被人偷摸踹了一脚,还被一大妈指着鼻子骂。

    “王沪生你巴拉巴拉……”

    估摸把看电视的气全撒出来了。

    孙嵩半辈子都活在王沪生的阴影里,人到中年才拔出来,那时已岁月蹉跎,没灵性了。

    要说**十年代的观众,分不清角色和演员,这个相信。要是2019年的观众,还有分不清的,纯扯蛋!

    那些以角色为名,攻击演员本身的家伙,有一个算一个,要么别人家粉丝,要么趁机发泄发泄。

    辣鸡。

    …………

    “早啊!”

    “早!”

    “早!”

    许老师迈入大楼,顿觉一片喜气洋洋,上到台长下到保洁,个个都在支棱。

    头几年也出热剧,但《渴望》已经沸反盈天,甚至有报纸定性“势必会成为九十年代初的文化标志之一。”

    文化标志,多大的词儿!

    如今中心松松散散,当许老师、冯裤子、郑小龙、赵宝钢等人同时出现,肯定要开会。

    此刻,冯裤子拿张报纸给大伙念:“又有趣闻了啊,听一听。

    京城自来水公司意见挺大,因为接到了很多投诉,反应供水不足问题。经调查发现,原是在《渴望》两集间歇的时候,市民统一上厕所,导致供水不足。”

    “哈哈哈!”

    办公室里爆笑。

    “还有还有,比这个更狠。江城市委领导开会期间,忽遇电话轰炸,反映某区停电问题。群众表示看不了《渴望》,要求市政府立即解决。领导班子当即中止会议,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电。”

    “还有!京城社会心理研究所搞了次调查,结果显示,有96.1%的人看过《渴望》。而《霍元甲》的数据为86.7%,《上海滩》为83.2%。”

    “有观众编了个顺口溜,大环境,小家庭。身边事,儿女情。真善美,丑灵魂,悲欢离合总关情……这也不押韵啊!”

    冯裤子一条条念,仿佛报纸上全是《渴望》的消息,又猛地提高音量:

    “这个好,仔细听!”

    他顿了顿,“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

    “……”

    满屋子一声不吭。

    这个评价太高了!一股难以形容的骄傲自心底迸发,又带着几分失落。

    电视剧成功,演员获得赞誉,可他们还是孤苦伶仃有机会站到台前,谁想当幕后功臣?

    “开会了!开会了!”

    正此时,郑小龙在门口招呼,大家晃晃脑袋,齐聚会议室。

    李沐现在倍儿自信,全文艺界最靓的仔!我一中年干部,怎么就人生巅峰了?

    “呃,有两件事说一下……”

    他照例敲敲桌子,道:“第一件,公安部发函,邀请我们参加新年联欢会,给我们庆功。”

    “给我们庆功?”有人不解。

    “因为他们做了个统计,《渴望》播出以来,该时段的犯罪率大大下降,所以要庆功,还会发个奖状。”

    哇哦!

    众人振奋,还没等表态,李沐又道:“第二件,上次来的那位大领导,对我们这次的工作非常满意,也是在年底,想再跟我见见面。”

    他说着说着自己都嗨了,“这次可不是在单位了,特意邀请我们过去。”

    “去哪儿啊?”冯裤子没反应过来。

    “还能去哪儿,里边啊!”

    “里边?”

    “哎呀,墙里边!”

    咝!

    众人似炸开了汗毛,阵阵通透。

    从80年起,墙内便对外开放,在节假日接待群众,有时一天超过上万人,一直持续了9年。

    去过的老百姓表示:“跟公园似的,环境还不错。”

    但组织参观和主动邀请是两码事,刹时间,方才那点低落烟消云散。

    很快会议结束,李沐挥挥手继续散养,却叫住许非。

    许老师正为能亲眼见到地沟油饭店而激动,跟着主任进办公室,只听:“你利用这段时间写个报告,年底之前给我。”

    “什么报告?”

    “就是分析一下《渴望》的各种因素,为什么会受欢迎之类。”

    “您打算递到哪儿?”

    “不是我递到哪儿,是那位领导主动要的!”

    李沐叹了口气,“我想我们还是低估了《渴望》的影响力,听说最近凯丽应邀去地方,一下飞机全是红毯,省委领导亲自接见。

    我都没见过几次省委领导!

    所以说啊,上头重视是必然的,你就好好写吧。”

    “呃,我自己弄会不会太……”

    “甭装了!”

    李沐不耐烦,“自己心里没数么?你好歹也算一知名编剧。”

    “嘿嘿,那我就写了。”

    许老师挠挠头,特单纯可爱。

    (还有……)

第三百六十九章 归家

    主创人员在新年前意外忙碌起来。

    先是去公安部参加庆功宴,领了个叫“维护治安奖”的奖状。虽是光荣吧,但大家都有点诡异,我一拍电视剧的咋还扯上维护治安了?

    紧跟着又在新年前两天,李沐带队,领着油光水滑的郑小龙、鲁小威、李小明、许非等十余人,外加几名主演,齐至红墙内。

    当然不能走正门,走的后门,咦?

    大家坐在车里,先遇到第一道警卫,立正放行,上坡之后是第二道,各种对照检查。

    许非往外瞧,感觉跟北海差不多,就一大公园,环境好。车直接开到一个会议室门口,外面有牌,标着第几会议室。

    接待员将众人引入,发现是个挺小的厅,未免纷纷失望。

    好容易来一趟嘛,当然想体会那种宽阔的穹顶大厅,半弧形的座椅,铮明瓦亮,后面坐俩翻译巴拉巴拉……

    大家就座,领导还没来,紧张又兴奋的暗暗骚动。

    许老师见手边有茶杯,拿起抿了一口,嗯,是比高碎强。

    他前几天刚交上去一份报告,谈了谈《渴望》成功的要素:电视机数量增多、内容生活化、中老年受众广阔等等。

    略保守,真正想写的都没有,比如取消电视剧交换制度。

    《渴望》投了102万,预计能收回来60多万,数据上还是赔。因为电视剧不是商品,是计划体制产品,不能交易,只能交换。

    初期阶段或许有益,现在已经过时了说了也没用,还得等两年。

    “哗哗哗!”

    “好,好。”

    等了没多久,上次那位大领导步入会议室,挥手就座。门一关,就这十几个人,还真是剧组专场。

    “今天呢,简单开个座谈会,大家聊一聊。《渴望》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在电视创作史上非常罕见。

    值得深思,认真总结,要悟出一些道理来……”

    开完场,跟着一个个发言,不过事先台里有交待,得简洁。你们说多了,领导时间就不够了,要多听指示,少说话。

    这也是**十年代的特色,如此层面的领导具体关注到一部电视剧,具体到跟剧组聊天,后世再无可能。

    所以许老师打哈哈,轮完一圈,最后听人家讲话。

    这位始终强调一个观点:

    “我曾经讲过,凡属文艺作品,都必须有娱乐的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都寓于娱乐功能之中。

    如果打开电视机一看就不喜欢,啪的关掉了,你还能讲什么功能?如果他爱看,在潜移默化中就受了教育嘛!

    我说的这个意思,不是否认或忽视文艺的其他功能,而是强调文艺的特性。

    《渴望》就做的非常好……”

    许老师听了最有感触,上辈子没机会接触,如今也见过不少大领导。感觉上头是认识正确的,只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很多破事。

    比如主旋律,1987年首次提出,30年后才学会怎么将主旋律电影融入市场。

    期间交了多少学费。

    ………………

    “约莫开了半年,效益远超预料。明年我打算扩大规模,找几个固定人手,你们愿意做的,也可以接着做。”

    在许非聆听指示的同时,陈老板正在年终总结。

    面前站着的都是同学,但不知不觉形成了员工对上司的心态,非常尊重。陈老板说完,拉开抽屉,取出一摞红包。

    “你们也要放寒假了,春节前我可能会接一些小单子,你们有时间就过来,酬劳翻倍。这是年底奖金,来……”

    几个学生初临阵仗,还不好意思,你推我推的拿了红包。

    方婷婷瞧里面厚厚一叠,惊道:“哇,小旭你太方了!我半年学费都够了!”

    其他人一看,也是喜上眉梢。

    “你们来帮忙靠的是情分,我现在小有收获,当然得好好感谢了。”

    小旭有模有样,这还是跟许老板学的,钱和感情缺一不可。所以说啊,那些不跟你谈钱,只跟你谈理想的老板,都特么耍流氓!

    打发走同学,她穿上大衣,先行回家。

    依旧小小的屋子,东西越来越多,已显拥挤。她里里外外的开始打扫,约莫下午三点,往沙发上一坐,边歇边等。

    “蹬蹬蹬!”

    “砰砰砰!”

    楼道传来各种脚步声,她竖着耳朵听,直到一个熟悉的感觉跳动出来,忙起身开门。

    “呀!”

    正准备掏钥匙的张俪吓了一跳,“还以为你不在呢。”

    “你回来我能不在么?快进来。”

    小旭接过大包,拿了双暖暖的棉拖鞋,又捂着她通红的脸蛋,“冻坏了吧,今天可冷了。”

    “火车上冷,这一路还好。”

    “打车了么?”

    “嗯。”

    张俪被她捂着脸,半天也不放开,笑道:“你让我进去呀。”

    “唔,我得好好看看你。”

    小旭真的左打量,右打量,然后一抱,“想你了。”

    “我也想你。”

    俩人在门口磨蹭一会,才进到屋里。

    张俪一瞧就知道打扫了,往床上一倒,筋疲力尽,“这一年快把我累死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挺过来的。”

    “那放假就歇歇,你饿不饿?我给你买了点吃的。”

    “这么好?”

    “嗯,今儿我伺候你。”

    小旭像模像样的热了烧麦,一大碗羊汤,一道扒胸口。

    烧麦皮薄馅大,羊汤加了胡椒粉,扒胸口盐酱浓郁,俩人痛痛快快吃了一顿。

    暖气烧的滚热,张俪怕热,索性脱掉中衣钻进被窝,只觉全身上下无不烫贴,“哎,还是家好!”

    “这儿是挺好的,搬走了还舍不得。”

    小旭又给沏了杯茶,靠在床头笑道:“我信里没讲,我打算买房子了。”

    “买哪里?”

    “亚运村呀,亚运开完那片就荒着了。听说成立一个什么北辰集团,准备对外出售呢。”

    “……”

    张俪在剧组泡太久,有点跟不上节奏,“我倒没想过换地方,你去看了么?”

    “他看了,说质量特别好。他能拿内部价,我琢磨着你要愿意再跟我住,就买一套,要是嫌弃我了,就买两……唔……”

    小旭的脸蛋又被拧,扒拉了几下,握着她手道:“正好你回来了,我们把账算一算。我当初拿了两万多本钱,其中有你一万四。

    今年效益蛮好,你看你是提出来,还是继续投里面?”

    “我提它做什么,你就用着。”

    “好呀,反正我的就是你的。”

    嘁!

    张俪翻了个白眼,不过也好奇,“你到底赚了多少?”

    “不多不多……”

    没外人,小旭也凑过去咬耳朵,说了个六位数。

    哇!

    跟许挂逼比,确实不多。俩人却十分欣喜,这是自己的钱,特踏实。

    (了!)

第三百七十章 这才叫国民剧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夜晚,小旭从饭馆出来,开心的唱着歌,厚厚的棉鞋在雪地上转圈,笨手笨脚。

    张俪提着打包的剩菜,只看着她笑。

    俩人晚上没爱做饭,便出去吃了一顿。饭馆不远,晃晃悠悠的走在冬夜街道上,路灯昏黄,寒风扑面。

    张俪近一年没回京城,竟有点陌生,“这块我记着挺繁华的,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今天《渴望》大结局,都在家看电视呢。”

    “《渴望》?哦,我在南方也看了几集,听说现在可火了。”

    “我倒不喜欢,刘慧芳就是个受气包。”

    小旭点评道,“前面一瞧就不是许老师的手笔,到中段还好,那个李三斤挺有意思的,出来整个画面都活了。不过我最近没怎么开电视……”

    她拉着她手,笑道:“这么一说我还有点想看了,快走快走。”

    “哎呀,你慢点!”

    “快点快点!”

    俩人小跑着上楼,蹬蹬蹬楼道直响,家家户户都传出那首熟悉的片头曲。

    刚好开播最后两集。

    原版《渴望》最大的毛病,就是为了凑足五十集而故意拖沓,那点破事翻来覆去的演。最后实在没剧情了,咔嚓出了场车祸,又能水五集。

    许非执笔的后半部,由于李三斤的存在,让整体剧情推进且鲜活,而不是原地墨迹。刘慧芳也出了场车祸,李三斤悉心照料,感情得到升华。

    与此同时,王沪生为弥补错误,偷偷将她接回家中,要求复婚。

    “慧芳?你醒了,你睁开眼睛看看,你到家了。”

    “我给你买了很多好吃的,还有你最爱吃的水果罐头。当初你怀冬冬的时候,我让你吃,你舍不得,那会咱们家穷,现在好了,你吃吧。”

    王沪生逼逼叨叨的,刘慧芳躺在床上一脸漠然。

    “我知道,你还在生我的气。”

    王沪生还有点委屈,道:“我已经认错了。妈妈在的时候总说我任性,你批评我吧,谁让我小时候被妈妈惯的满身毛病?慧芳,你别再迁就我了……”

    “噼里啪啦!”

    “砰!”

    “哗啦!”

    “艹他大爷的,真想一脚踹死丫的!”

    “忒不是东西了!忒不是东西了!”

    “王沪生怎么这么遭人恨啊?”

    刹时间,全楼的痛骂声和摔东西的声音都涌了进来。

    小旭忍不住乐,道:“难怪许老师说,王沪生就不配找媳妇儿。他应该找一妈,只有他妈能无条件的忍他一辈子。”

    “慧芳不能跟他复婚吧?这不是许老师的风格。”张俪也道。

    “肯定的呀!不仅不会,还会帮观众骂他一顿。”

    果然,那边发现慧芳不见了,刘大妈和李三斤来找。

    “王沪生,你想干什么?我们刘家跟你有什么仇?你们已经离婚了,我求求你,别再招惹我们。”

    “你特么算什么东西!慧芳哪点对不住你?你想扔就扔,想捡就捡?半辈子都特么活狗肚子里去了,连狗都不如!”

    李三斤一通喷,刘慧芳有气无力道:“妈,三斤,你们先出去吧,我跟他说说。”

    俩人被赶出来,刘大妈道:“你出来干什么?”

    “不她让我出来么?”

    “啧!王沪生那小子能说会道,慧芳又心软,被说动心了怎么办?你好容易见点亮,别又一脑袋扣锅里。”

    “没事,我相信慧芳。”

    李三斤拍着胸脯大义凛然,下一秒,pia!扒在门口听声。

    画面静止,片尾曲出。

    “砰!”

    “噼里啪啦!”

    全楼被许老师的断章**又搞的怒火冲天。

    有些时候自己看没意思,有人陪着就很喜欢。张俪连忙烧了水,端过一个大盆,扯掉袜子一起泡脚。

    俩人的脚都蛮小,粉嫩嫩的躺在水底下,水波一荡,交叠的四只白藕。

    很快最后一集开始。

    室内,王沪生坐立不安,刘慧芳躺在床上看着他,谁也不说话。

    半响,王沪生开口,继续哀求:“慧芳,我知道你为我受了很多苦,是你帮姐姐带大了小芳……现在小芳回到姐姐身边了,但冬冬还没有妈妈,你看在孩子的份上原谅我,我们复婚吧?”

    “……”

    刘慧芳面色苍白,勉强扯动嘴角,似笑了一下。

    “你答应了?你原谅我了?慧芳,我发誓,我一定跟你好好过日子。我们俩,还有冬冬,还有小芳,我们一起……”

    激动的王沪生戛然而止,只见刘慧芳轻轻摇头,“没什么原谅不原谅,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你把妈叫进来,我要回家。”

    “好!就不该答应那个畜生!”

    “妈呀,我刚才差点把电视砸了!”

    “太不容易了,苦了一辈子,总算明白了。”

    原版《渴望》的结局,小芳认回亲生父母,王家干了那么多傻逼事,最后儿女双全,要钱有钱。

    宋大成的媳妇好容易怀孕,孩子生下来还死了。刘慧芳继续瘫着,得小芳回来照顾……

    这就是个粑粑啊!

    许老师不可能让这种东西做大结局,京台一年一部剧,一年一碗鸡汤,就指着在年终岁尾温暖群众呢。

    其实悲剧不是不可以,悲剧的内核在于揭露和批判,达不到那股力量就不要悲,更不能为了悲而悲。

    他在后半部通过李三斤和刘慧芳的小生意,加入了很多时代气息。宋大成当了副厂长,把厂子搞的有声有色,孩子也没死。

    最后一幕,刘家人坐在一块,讨论老宅拆迁,要起高楼的事情。

    “你说这住楼房,上厕所是不在屋里头?那得多臭啊!”刘大妈道。

    “妈,那叫冲水厕所,干净着呢。”慧芳道。

    “反正我不习惯,谁爱冲谁冲,我到外头上去。”

    “妈,不是,大妈!这事得用进步的眼光看,现在政策开放了,生活变好了,提高水平是必然的。像您以前烧柴火,现在煤气罐不也劲劲儿的么?”

    李三斤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

    小芳则瞅瞅这个,瞧瞧那个,忽道:“哎妈,这楼也要住了,您腿也要好了,你们俩什么时候领证?”

    “小芳,你胡说什么呢?”

    “你屁孩子懂什么啊?不许乱说!”

    李三斤比了个大拇指,干得好!

    小芳被轰出屋,他摸摸头,“可不是我发动的,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

    “嘿嘿,我给你切西瓜去,吃西瓜,吃西瓜。”

    他也出去了,刘慧芳瞅瞅母亲,非常不好意思,刘大妈翻了个白眼……

    画面渐淡,音乐起,在“悠悠岁月”中,闪过两家人的后续生活片段,最后显出一个大大的“完”。

    约莫有两三分钟,全楼安安静静,跟着才砰砰砰,哗哗哗,统一撒尿冲水。

    “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

    到了大结局,应该再加一句了,“嫁人当嫁李三斤!”

    《渴望》的存在,把京城的这个冬天彻底点燃,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牵动着几乎每个人的心。

    连刘慧芳那件二十年前的碎花衣服都重新火热。

    后世总爱扯什么国民剧、国民媳妇、国民偶像,跟**十年代一比,都是渣!

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不想努力了

    上午九点,阳光在厚厚的窗帘外面茂盛起来。

    屋子里半明不暗,略有些闷。小旭翻了个身,懒懒睁开眼,对上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蛋,呼吸湿甜,被窝温香,睡得正好。

    她一年没见着对方了,忍不住又仔细打量。

    可能工作太累,感觉消瘦不少。按理说,这张脸天生圆润,要有些肉才好看,偏偏现在仍然漂亮,还多了点特殊的味道。

    “……”

    她眨眨眼,忽然觉得对方不一样了,却又跟自己一样了。

    “唔……”

    小旭正胡思乱想,张俪哼唧一声,也缓缓醒来,“你看什么呢?”

    “看你睡觉呀。”

    “那有什么好看的?”

    她尚且迷糊的抻了个懒腰,舒服道:“好久没睡这么香了,我在那边每天五个小时……呼……几点了?”

    “九点多。”

    “明天新年了吧?这一年过的真快。”

    “嗯,今天婶儿还得找我们吃饭,等着吧。”

    于是俩人又懒。

    躺了不知多久,忽听“哗啷啷”钥匙声响,门被打开。

    都没有动的意思,结果看看对方,猛然发现自己应该起来穿衣服。

    “你先别进来!”小旭喊了声。

    “猪啊,快十一点了!”

    “要你管!”

    斗嘴的过程中,穿衣完毕,许老师这才进屋,“昨天去了趟中南海,我不爱去,非得让我去,哎哟真没劲。你回来都顺利吧?”

    “还好,没敢打扰您,就怕中南海少了您呀。”张俪笑道。

    “那是,我好歹也算知名编剧。”

    论不要脸,许老师天下无敌,又道:“那个,你们抓紧洗漱啊,简单吃口饭,我带你们去看房。”

    “看房?”

    “亚运村啊,内部开始销售了,今儿看好就能定下来。”

    “那快点呀!”

    小旭先急了,连忙洗脸刷牙。仨人对付了一顿,乘着那辆屎黄色的大发前往亚运村。

    安慧桥西北,一大片建筑依旧矗立,只是跟几个月前相比,现在空荡荡、阴森森,宛如**。

    话说亚运会结束之后,政府便成立了北辰集团,在周边开发了不少项目。

    比如曾经最高档的娱乐场所康乐宫,京城第一家嬉水乐园,没1千块钱都不敢往里进。当时谁有张康乐宫的票,能吹一年。

    结果02年就拆了。

    还有曾经的观天下别墅,国内第一批外销商品房项目,起初没人买,后来请了个台湾人李元发搞营销。

    他发现别墅处于中轴线北端,与天坛、前门、**、紫禁城等一脉相连……这特么哪是别墅?分明是一条龙脉啊!

    于是价格飙到一套最低105万美金,卖出去几百套。

    十年后也拆了,盖了鸟巢。

    当然现在都木有,入眼所及,只觉一片萧条。小旭忽然疑虑,问:“这里有买菜吃饭的地方么?”

    “以后就有了,配套设施都是一点点完善的。你们最该考虑的是交通,这地儿不好走,像陈老板这么忙,最好买辆车。”

    “呸!买就买,我再雇个司机!”

    “行啊,明年你再挣点钱,买辆车挺好。不过别买夏利,买桑塔纳吧。”

    张俪瞧他们一来一往的,奇道:“你真要买呀?”

    “买,我还要买个大哥大。”

    陈老板主意特正,道:“我早就申请装电话了,现在还没排到号,没电话怎么行?”

    “可,大哥大,你……”

    张俪好笑,难以想象她拿块板砖,一副成功人士的亚子。

    大发开进院里,先见五洲酒店熙熙攘攘,都是来吃亚运套餐的。

    这是亚运村最早的营销创意,整点菜,搁两片生菜叶,再弄杯酸奶,就叫运动员同款营养餐。

    再往里走,一个人早已等候,却是刘焕。

    他已经很火了,跟阿毛一男一女,有年青一代双壁的意思。刘焕在北海灯会见过小旭,跟张俪第一次见,握了握手。

    “我说外部价出来了么?”

    “没呢,现在内部销售,对外也不是卖,听说从出租开始,就怕没人买。”

    “保守了,现在有钱人不少。”

    “别得便宜卖乖,对外怎么也得三四千呢。”

    俩人交流了一下信息,找到服务员。

    许非临了叮嘱,道:“内部价1200/平,自己有点数。你们看好哪套告诉我,我去谈。”

    紧跟着,三方各去看房。

    亚运村的房子,优点是户型大,物业好,质量好。后世衰落是由于交通不便,弯弯绕绕,别的富人区也增多。

    许非挑的特快,在108平的两室一厅、125平的两室二厅、185平的三室二厅间犹豫片刻,很快选了最后一套。

    还有四居室的,没必要。

    这年头的开发商不像后世,自己心里也没底,内部价也赚,能多卖一套是一套。

    他挑完下来,刘大脑袋买了套90多平的两居室,先行闪人。

    许老师坐台阶上等,眼睁睁瞅着俩妹子下楼,上楼,下楼,上楼……生无可恋。

    好容易完事,俩人也选了稍小点的,108平的两居室。他一直没问小旭赚多少,看这样子还不错。

    最后找到售楼点,服务员相当热情:“先生,请问是定两套么?”

    “先生?”

    “哦……”

    许非回过神,指着平面图,“这个在2-7-1对么?”

    “对的。”

    “这楼每层有几间?”

    “也是两套,都是两居室。”

    “哦,那6、7、8层都要了。”

    ………………

    许老师看完房,内心意外很平静,可能花钱的感觉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他默默盘点资产,现有四合院一套,大杂院两套,预定亚运村六套房,一院子古董,一间服装店,一个小商场,外加数瓶虎骨酒、一棵百年参。

    完全不用奋斗了!

    不仅不用奋斗,还能期待大把的小姑娘嘤嘤嘤,“许叔叔,我不想努力了。”

    这生活多好,但庸俗!许老师是很高远的人啊,而且女朋友们也很能干,日后吃软饭也是条活路。

    当夜,饭馆。

    张桂琴照例张罗饭局,今年还找了吴小东和沈霖,气氛不太一样。

    “妈,你真决定回去?”

    “不回去干啥?你弄个店我还能管管,你弄个商场我怎么管?小王现在也出息了,我就得告老还乡。”

    几人又劝,张桂琴叹了口气,道:“小非啊,京城不是我呆的地方,当初为了照顾你,我才过来。

    现在你,你这事业我有点糊涂了,反正你有数就行。这几年你爸自个过,我也得回去陪陪。又不是见不着了,想你我们就过来呗。

    还有你们几个,当初都是一个院子住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在京城,有事多帮衬帮衬。”

    “瞧您说的,都是许老师关照我们。不过您放心,真要有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吴小东带动气氛,“来来来,难得又聚,喝一杯!”

    几人碰了杯子,渐渐活跃起来。

    明天元旦,《渴望》也大结局了,饭馆非常热闹。

    往常跨年,许老师都很感慨,今年却没啥感觉,仿佛平平淡淡的吃顿饭,就这样过去了。

    转眼已是1991,唉,才三百多章就八年了!

    (还有……)

第三百七十二章 1991

    “1991年,我深情地呼唤你,让全世界都在为你跳跃……”

    这天上午,大太阳地儿,许老师开着车,唱着歌,掩盖着空巢老人的寂寞。

    小旭过完新年,接了几个小单子,一放寒假就回家了。她要给父母买楼,提前回去看一看。

    张俪劳累一年,也回家乡休养休养。

    2月份才过春节,他不想那么早回去,只能跟狐朋狗友瞎混。

    车子停在海马歌舞厅门口,白天尚未营业,里面黑洞洞的一点光亮。许非走进去,见汪朔、冯裤子、马卫都已经到了,还有作家苏雷、魏人。

    他打了个圈招呼,刚坐下,汪朔扔来一剧本,“瞅瞅。”

    “哟,写好了?”

    他一瞧,正是《编辑部的故事》,30集。再看编剧署名,一共八个。

    朱晓平写了4集,汪朔6集,苏雷6集,冯裤子6集等,不一一列举。

    许老师毕竟挂着顾问衔,翻看一会,道:“行,现在京口儿剧正火,几位的本子有保障,再找对演员,肯定成功。”

    “不能说我们跟风吧?别当成什么胡同第二?”老马道。

    “内容都不一样,怎么算跟风呢?我听郑主任说,你们这尺度吓死人,胡同可不敢。”

    “哦,那就好。”

    几人点点头,竟有松口气的意思。

    聊了没多久,郑小龙也来了,脱离了女朋友赴美的烦躁心境,又精明干练起来。

    “这个《编辑部的故事》算海马头一炮,必须得打响。我挺有信心的,但收益方面就别想了,我们公对公,连中心都挣不着钱。”

    “没关系,下部翻番挣!”

    汪朔拍拍桌子,大声道:“除了这个,我手里正准备《渴望》续集。还有部《爱你没商量》,四十集,我写十集。

    我特么算看出来了,影视现在太盖了,文学就是孙子!我告诉你们啊,心气都给我提起来,咱们照样玩得转!”

    他是精神领袖,一发话,几人纷纷应和。

    《渴望》让全国文人都认识到了,影视剧居然能火到这种程度。央视播完,地方台又进行第三轮,第四轮播,每天放六七集。

    一部小说再牛逼也比不了。所以心思都活,想往影视圈里钻。

    《编辑部的故事》是郑小龙主动找,单位约稿,一集200块钱。大家把它当跳板,幻想着名声显赫,纸醉金迷的那天。

    汪朔的创作热情最高,甚至随身带着小本儿,听见有意思的话赶紧记下来。

    郑小龙是发起者,主持大局,“既然剧本有了,我们春节后就筹备。

    葛铃我想找吕立萍,李东宝我想找葛尤……小许,你跟他说说,我怕他担心风格重复,不肯接。”

    “没事,李东宝是冷幽默,白奋斗是贱,不挨着。”

    “那就好,别的也没什么了。我们拍室内剧经验足够,《渴望》摄影棚还留着呢,争取两个月收尾。”

    郑小龙敲定调子,几人吃喝闲聊一番,随即散场。

    汪朔主动掏钱,跟老马拉拉扯扯,给塞了五十块钱。他这人怎么说呢,有讨厌的一面,也有朋友义气的一面。

    许非上了车,按按喇叭,“朔哥,我送你。”

    “你送我?我特么还不如打车呢,人家好歹顶个牌,你这跟黑车似的。”

    汪朔骂骂咧咧的坐到副驾驶,“走着吧,回家。”

    嘎吱嘎吱大发起步,约莫开了五分钟,许非问:“最近写小说没有,尽忙着写剧本呢?”

    “小说有啊,手上好几篇呢。”

    “哟,念叨念叨?”

    “你小子要干嘛?”汪朔斜了一眼。

    “改编啊!你要是写完了能不能给我瞅瞅,指不定我就直接买了。”

    “这富裕……”

    他想喷点脏话,末了一想,人家是真富裕,“成啊,你要买我可宰大款了。”

    “一万一篇,怎么样?”

    “我……艹!”

    汪朔眨巴眨巴,到底忍不住,“有钱人真特么孙子(zei)!”

    ……………………

    1991年,其实形势严峻。

    首先东欧剧变,苏联逐渐崩塌,中国崩溃论大行其道。同时,西方仍对中国保持制裁,外资撤走,基本归零。

    那国内经济还要发展,怎么办呢?

    政府开始大量增发国债,增发纸币,用增发的钱来搞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带来的影响有很多,单说市场消费这块,社会上诞生了一个词,消费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把其当作人生价值。

    原因非常复杂,比如老百姓敢花钱了;比如各种宣传促销手段,越来越被人接受;比如盲目追求名牌,互相攀比等等。

    尤其京城这种地界,先富起来的不少,对西方名牌有一种病态般的崇拜。当时极为严重,官方专门批评。

    不过这会年初,还是岁月静好。

    许老师独自在京,一直完善《欢喜姻缘》的剧本,五个故事,打算拍25-30集。

    他考虑的是,用一套班子演下来,还是每个故事用不同的演员?原版的乐珈彤和朱媛媛,是几个故事连下来的,感觉有点乱。

    可用不同的演员,就是五对男女主,他怕更乱。

    而许老师决定自立门户,光凭《欢喜姻缘》撑不起开门作的份量,他心中还有计划,只等汪朔送东风……

    很快进入2月,许非离京回家。

    从83年起,自己过年一直在那个老房子,总嫌弃,可搬到楼上还有点不习惯。

    春节嘛,平房才有味儿,楼房叫什么春节?

    六十多平两居室,进门方厅,左厨房,右客厅,各带阳台。正对两个小门,一个是蹲式厕所,一个是洗漱间,还有个浴缸。

    然后左右一大一小俩卧室。

    许非买的时候就怀念,因为跟上辈子家里的第一套房一模一样,那会厕所和洗漱就是分开的。

    哪有什么公摊面积?说多少平就是多少平,还带大阳台!

    许孝文和张桂琴也不适应,门一关好像隔绝了,邻里亲朋都被挡在外面,连鞭炮声都不清晰。

    老爹嚷嚷着回老宅住,自己把自己灌多了,十点就呼呼大睡。

    今年的春晚不如去年精彩,有印象的节目不多。

    姜育恒唱了《再回首》,潘美辰唱了《我想有个家》,陈小二表演了《警察与小偷》。

    在观众强烈要求下,《渴望》还露了一脸,凯丽、孙嵩、韩影齐上阵,演了个小品《除夕之夜话渴望》。

    但不知什么原因,这节目在官方出版物上被删掉了。

    “……”

    许非陪着老妈看春晚,外面烟火绚烂,母亲轻声谈笑。

    她已经确定回到鞍城生活,自己没怎么样,许老师却有点伤感。以后只会越来越忙,真是抽空才能回家看看了。

    (杀猪真是太好看啦!杀完猪做杀猪菜更好看……)

第三百七十三章 开年头一棒

    “就买那个七十平的吧,五十平太小了。”

    “那多贵啊!”

    “哎呀,我回来不也住么?反正都交钱了,你们过几天再去看看,装修什么的我就不管了。家具买好点的,尤其我屋那床,一定要大,电视也换个彩电。”

    平房内,小旭忙忙叨叨的收拾东西,又摸出一存折,“你们先用着,不够再说。”

    母亲拿起来,手一哆嗦,“你,你那什么广告,真挣这么多钱啊?”

    “……”

    她无从回答,只跟父亲道:“爸,我就先走了,有事给我打电话。”

    “诶,路上小心点。”

    “没事,坐飞机呢。”

    小旭拎着大行李箱,出门走两步,抹身又喊:“小阳!”

    “姐,怎么了?”

    “你那男朋友也处两年多了,打算结婚么?”

    “呃……打算是打算……”

    小阳脸一红,她今年22岁,没考上大学,在鞍城找了个工作。男方一般家庭,正为结婚愁呢,嫁过去得跟公公婆婆挤平房。

    “别担心,到时候告诉我,我全包了。”

    “姐!”

    “好了,我走了啊。”

    小旭摸摸她的脸,出了院子,迎着寒冷的空气深吸一口,冰凉入脾,格外爽快。

    今年春节是最轻松的,好像突然有底气了。当自己带着父母去看房,眼都不眨的甩出几万块钱,母亲再没提过那点破事。

    当然,能让家人过上好生活,更加愉快。

    她打出租奔市区西南,一片特荒凉的地儿,居然立着个机场。原本是军用机场,87年开通了鞍城至京城、佛山两条航线,变成了军民合用。

    03年关闭,10年重新开通,又增加了几条航线。

    别看小,也有好处,比如极少晚点。因为晚点了,就说明有军事任务……

    小旭进入大厅,许非已经等在里面,瞧她蹦蹦跳跳的亚子,笑道:“怎么这么高兴啊?”

    “不告诉你!”

    “不告诉我也知道,不就是给爸妈买房了么?”

    “嗯?”

    她睁大眼睛。

    “自觉独立成人了,所以才这么撒欢。”

    “你怎么知道?”

    “我们互为蛔虫啊。”

    “嘁!”

    她撇撇嘴,默不作声,隔了会忽道:“你以前总跟我说,钱很重要。我现在明白了,钱不仅对自己,对朋友,对外人,对家里人都很重要。”

    “哦?”

    “你小时候,父母管着你。但当你长大,尤其经济上非常强势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的听你话。”

    “正常。我们讲究养儿防老,其实就是‘你小,我养你;我老了,你得养我’的逻辑。

    当然里面包含亲情、血脉、教育、宗族、父权等各种因素,咱们的家庭观可能是全世界最复杂的。”

    “……”

    小旭皱眉,“我跟你讲下感受,你扯这么多做什么?”

    “没办法,太有思想。”

    “呸!”

    俩人等了一会,开始登机。

    春节刚过,人不多,飞机也蛮小。以前尽坐火车了,没空调,冬天车厢里都能结冰,真是冻车。

    许非脱掉羽绒服,随手一捏,又把玩她的小手,“你那工作室,今年有什么打算?”

    “先招人。”

    小旭已经懒得挣扎,道:“准备找几个固定员工,至少一名会计,五六个学美术、摄影的。同学还没毕业,不然找他们更好。”

    她思路非常清晰,继续道:“然后跟央视谈,多拿几个时段的代理权。去年年底业务激增,我感觉今年比去年还要热。”

    “说说看。”

    “具体说不好,反正你那个店一折腾,全京城都知道做生意要耍手段,广告业务肯定会多。”

    “可以啊!”

    许非一乐,“不过我再给你两条建议。一是以半年为限,争取拿下一层写字楼,作为日后扩大规模的基础。

    二是你现在还有点保守,把这个环境想象的再激烈一点。你这么早进入市场,光吃几块蛋糕太亏了。

    你别光联系电视台,要注重为企业服务。

    企业打广告,为了推销产品。传统思维就是广告打出去,企业坐等效果,后续跟进就断了,你们之间的链条也断了。

    得将这根链条捡起来,一头牛不扒个七八次皮,不叫做生意。”

    “那你说怎么办?”小旭糊涂。

    “广告是个大概念,尽量往外延伸。企业只找你做电视广告,你直接推出一条龙,包括电视广告、营销策划、商品展销,甚至企业形象设计……呃,这个对你还早点。

    总之,把业务从电视、画牌拓展到实地。”

    “你是说,我接个洗衣粉广告,我再搞个现场活动,帮他卖洗衣粉?”

    “对,就是这个思路!”

    “哦,我琢磨琢磨……”

    小旭有点明白了,非常兴奋。举一反三,这就是宣传策划,组织承办各类活动的开端。

    “怎么样,是不是满满的崇拜?”

    许非瞧她眼睛bulingbuling的,愈显娇俏,忍不住往前一凑。

    “呸……你,你做什么?”

    她连忙贴到窗户口上,“这里有人,你别闹。”

    “没人看见,亲一个。”

    “不要!”

    “晚上亲一个。”

    “不要!”

    …………

    次日一早。

    窗帘拉着,小屋闷热。许老师穿戴整齐,拍拍被窝里的懒虫,“你今天出门么?”

    “唔,我去登报招聘。”

    “那晚上等我吃饭,我走了啊!”

    “……”

    她懒得应,软趴趴翻了个身,许非又拉过来,轻轻咬了一口,才起身下楼。

    抵达单位,大家精神气都不错。

    以往九点左右开会,今天却没动静,问谁也不清楚。许非还去主任办公室看,发现门锁着,里面隐隐有讲话声。

    这下就不对劲了,原本兴高采烈的,都有点担忧。

    又等了一会,办公室门开,李沐、郑小龙、鲁小威、李小明走了出来。

    “开会!开会!”

    郑小龙面色不愉的招呼众人,齐聚会议室。许非再看主任,也似藏着事情。

    “自我加入这个集体以来,已经第五次年初大会了,呃,先通知大家一件事情……”

    李沐敲敲桌子,顿了片刻,“台里已经决定,调我回去任副总编辑一职,也就是说,今天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主持会议了。”

    (还有……)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失踪的剧本

    电视台里,台长一般为行政总管,总编辑负责业务方面,有时是台长兼任,二者同级。

    这个是副总编辑,级别不低,也有实权,可凭李沐的成绩,有点说不过去。

    嗡嗡嗡!

    底下都是摸爬滚打的男人,没那么中二不平,主要是吃惊。

    许非低头思索,李沐呆了五年,也该调动了。但赶在《渴望》这个档口,声势高涨,突然换帅,明显贵人天降啊!

    他记着郑小龙是1995年当的主任,中间谁过渡的,不太清楚。

    “这几年跟大家共事,非常愉快。我调回台里,见面的机会少了,但希望大家不要丢掉这股劲头,继续生产优秀的影视作品。

    约莫下个月,新领导便会就职。老郑、老鲁、老李,你们都是中心老人儿,一定要稳住,别丢了这块金字招牌。”

    李沐没多讲,简单几句便交给郑小龙。

    一场大会开的闷闷不乐,各怀心思,散会后,许非敲开主任办公室的门。

    “小许,有事么?”

    “没什么事儿,就来送送您。”

    “哈,楼上楼下的还送,再说我还没走呢!”

    李沐低着头,已经在整理文件了,道:“其实我很幸运,有你们一帮人共事,也算干出点成绩吧。你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不说什么了,你也好好干。”

    “您不在,我怕没人给我兜底了……”

    许非在中心没交下知心朋友,唯独对这位领导还不错,有感情的。

    他叹了口气,也不好说啥,道:“您回台里,指不定咱们还能多合作呢。祝您也顺利。”

    “嗯?”

    李沐一愣,随即笑笑,手上慢慢停了动作。

    看着熟悉的办公室,着实不舍,亦有种壮志未酬的不甘。

    ……

    如今是2月下,新领导很快要上任了。内部有些慌乱,不少人在打听消息,也有稳当的,比如郑小龙。

    他对芝麻大的官儿没兴趣,心思全在戏上。还有赵宝钢,更稳,知道自己除了中心,根本没地方去。

    而更多人在猜测,新领导是个什么作风,因为李沐给属下的自由度太难得。

    如此过了两天,这日上午。

    郑小龙张罗开会,研究《编辑部的故事》。

    “这个30集啊,预算比《渴望》还高点,主要由于制作成本上涨。不过我们拉赞助经验丰富,最后也差不多。

    主要演员都确定了,每集客串的还在联系……哎小许,你今年有生产计划么?”

    “暂时还没想好。”

    “哦,那你当顾问吧,提提建议。”

    “可以。”

    “导演方面,我觉得金岩比较合适,他来中心也几年,需要这么个机会。”

    “我一定努力!”

    金岩连忙表态。

    想当初,许老师刚入职就被他顶过,现在许老师都要走了,丫还没混出来。

    郑小龙需要雨露均沾,鲁小威刚拍完《渴望》,想休息;尤晓刚在弄《神州第一街》和《走出沼泽》;赵宝钢在筹备《皇城根儿》……

    挑来挑去,决定给金岩一个机会。

    众人没啥意见,情景喜剧剧本为王,导演只要不是太烂就行。唯有冯裤子,提前就知道选定金岩,低着头略显阴沉。

    “还有剧本,我当初找一群作家来侃,侃出40个故事,最后糅合出30集,都是精……哎,我剧本忘拿了,你们等会。”

    郑小龙起身出去,回到办公室,拉开抽屉翻了翻。

    嗯?

    他又在桌面一堆纸稿里找,没有。

    跟着翻柜子,也没有。

    他心里越来越凉,急忙跑回去,“你们谁瞧见剧本了?”

    “没啊,不在你那儿么?”

    “找不着了!”

    啊???

    众人诧异,“放假头一天我还见你摆弄呢?”

    “是啊,回来我一直没看,以为在抽屉里呢,怎么突然就没了?”

    “是不谁拿去了,问问!”

    大家呼啦啦起身,帮忙寻找,折腾半天一无所获。

    “艹!”

    郑小龙一拳头砸在桌上,糟心至极,开年没一件好事。

    冯裤子沉默坐着,半响问:“现在怎么着啊?”

    “还能怎么着,把汪朔叫过来,看能不能重写吧。”

    于是打电话,没多久汪朔火烧火燎的跑进楼,“特么的有谱没谱啊?那么厚剧本也能丢?真特么臭大粪呢,我艹!”

    “行了,现在得想办法。”

    “想杰宝办法,凉拌!”

    他骂了半天,总算消停,“我问问吧,再重写一个。”

    于是他也打电话,马卫都、朱晓平明确告之没时间,另外几个也哼哼哈哈。

    不见钱,费时费力,谁爱写?

    汪朔也没辙了,跟郑小龙闷头抽烟,你一口我一口,屋里俨然成仙。抽了半天,他开口:“算了,我自个写吧,顶多再累一回。你那边没事吧?”

    “我往后推推,有剧本就好办。”

    “那行,我自个写。马勒戈壁的谁也靠不住!”

    “呃,要不,要不我帮朔爷写吧……”

    正此时,毫无存在感的冯裤子忽然出声,“我看过剧本,还记得一些。”

    “哟!”

    汪朔精神一震,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啊!俩人总比一个人快,你能凑多少?”

    “加上原本的,约莫十来集吧。”

    “成!那咱也别30集了,能写多少算多少。”郑小龙道。

    “你这回算救火了,哥们领你这份情。等拍出来,就是我们俩作品,咱不带他们玩,臭大粪的!”

    “诶,好。”

    不管说啥,冯裤子就是点头。

    ……

    最后汪朔写了13集,冯裤子写了9集,几个作家也勉强写了3集,凑25集。但没署名,算在策划里头,剧本署名就是他们俩。

    ……

    据说剧本后来又找着了。

    ………………

    没过多久,张俪也回来,又马上奔赴涿州影视城。

    涿州和无锡多有重复,也有唐城,包括长安、汴梁、洛阳的城楼,王府院、城池、市场等。后来刘小庆的《武则天》也在此拍摄。

    而《唐明皇》十七个月制作周期,从89年秋到现在,距收尾不远。

    许非今年的计划主要在准备上,真没想好生产。如今李沐一走,更没心思了。

    转眼到月底,李沐正式调职,新领导上任。

    (昨天冬至快乐!)

第三百七十五章 鄙姓赵

    这日一早,所有人提前到了单位。

    按往常一样,打扫卫生,喝茶看报,却在一个个的沉默中透出些许微妙。鲁小威、尤晓刚、李小明等不在乎,他们有成绩,换谁都一样。

    赵宝钢略带担忧,他正筹备《皇城根儿》,就怕来个立规矩的主儿,把项目给撤了。

    冯更担忧,一口一口的抽烟。

    闷闷的过了一会,终有人憋不住,“哎,新来的到底是谁啊?你们知道么?”

    “不太清楚。”

    “空降的,之前谁也没得着信儿。”

    “那背景挺大啊,能直接把李头儿干走。”

    “谁叫《渴望》太火呢?地方台现在还一天五六集呢。”

    “哎,说到点上了,以前真没想到电视剧能火成这样,谁不眼红?”

    许非也在,边听边看报纸,也没啥大新闻,无非海湾战争、中国准备申奥,跟换领导一比都是小事。

    聊了半天,鲁小威出现在门口,“开会!”

    大家瞬间闭嘴,呼啦啦去会议室,人太过齐全,后来的干脆靠墙站。许非忽然想起自己入职的时候,也是这般样子,那会李沐刚刚调过来……

    约莫等了几分钟,脚步声响起,郑小龙引着一人进来。

    略胖,白面大耳,戴着眼镜,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看上去是个蛮讲究的家伙。

    “哗哗哗!”

    “好,好。”

    此人挥挥手,特自然的坐在主位,扫了一圈笑道:“第一次跟大家见面,可能有些同志认识,有些不认识,自我介绍一下。

    鄙姓赵,以前在宣传部门工作,也接触过很多文艺作品,不能说了解吧,略懂一二。艺术中心在业界大名鼎鼎,我这次调过来,主要跟大家学习,一起努力,更上一层楼。”

    “哗哗哗!”

    开场还不错,当官的只要不是太傻缺,都会说话。

    “我一直是中心的忠实观众,《便衣警察》、《胡同》、《渴望》都不止看了一遍,人才辈出啊!

    别看我首次跟大家见面,我都叫得上名字。老郑不用说了,老鲁、小明、尤晓刚、雷蕾……哦,还有小许!”

    赵主任一个个点,又指着许非笑道:“哎,这可是业界的青年代表,劳动模范咧!”

    “呵呵,呵呵,呵呵……”

    当领导以咧结尾,基本是在调动气氛,你不觉得好笑,也要配合叫两声。

    “所以你们才是创造者,我就是个大管家,给大家做好服务工作。那个老郑啊,你以前负责生产,现在还负责生产,我初来乍到,你介绍下今年的工作任务?”

    “呃,好。”

    郑小龙咳了咳,道:“今年的生产任务,主要有《编辑部的故事》,25集,由金岩执导。还有《皇城根儿》,30集,由赵宝钢执导。

    我们现在的经费,台里已经涨到了180万。这两部基本全支出了,还得额外拉赞助……”

    他简单说了下,赵主任频频点头,道:“嗯,有老郑在,我放心。我谈谈我的看法?”

    “您讲。”

    “中心连续几年拿了飞天、金鹰,连续几年都出精品,去年《渴望》更是万人空巷。其实在国内已经到顶了,就算再拍,短期内也不可能复制《渴望》的成功。

    所以不要保守,我们作品这么好,别总在国内红火,要大胆走出去嘛!”

    “……”

    众人都一愣。

    赵主任笑了笑,继续道:“我正在跟各方沟通,打算在美国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发行我们的电视剧。”

    嗡嗡嗡!

    就像水里扔进去一枚炸弹,一屋人被炸得七荤八素。这年头美国就是天堂啊!结果咱们要过去开公司,还卖电视剧?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能拿到央视节目的代理权。”赵主任又添了把火。

    大家已经反应不过来了,有人疑惑:“对外发行不是中国电视国际总公司在做么?”

    “对,他们代理央视节目,我们再代理他们。”

    哦,原来是二包。

    众人不禁肃然起敬,新领导能量好大,咔咔上来就往美国整。

    郑小龙最兴奋,一定要争取这家公司的名额,就能去美国看女朋友了。

    一片议论中,许老师忽然询问:“这个电视剧,我们以什么形式发行?是跟当地台合作么?”

    “呃……”

    赵主任顿了顿,笑道:“目前正在研究。这件事的意义在于我们敢迈步走出去,走出去就是好的嘛!”

    行吧。

    许非基本明白,顶多租个铺子卖录像带,租大点的我都算丫有魄力。

    他清醒,别人迷糊,沉浸在各种幻想中。赵主任略显得意,又道:“那第二点,也是我不成熟的小想法。

    我们的实力在全国数一数二,《渴望》有50集,我就想能不能再加把劲,再勇于创造一些,拍部百集电视剧怎么样?”

    “……”

    “……”

    尚在兴奋的众人,一盆冷水浇到底。

    许非低着脑袋,貌似揉额头,实际在笑。

    大家都尴尬,谁也不言语,郑小龙勉强道:“呃,赵主任,百集电视剧的想法非常好,但我们经费不足,怕是有些困难。”

    “经费?确实是个问题,那就作为以后的一个目标,我们努力实现。”

    …………

    一场见面会高开低走,在诡异的气氛中结束。

    回到办公室,赵宝钢把门一关,低声开骂:“艹他娘的,懂不懂行啊?开口就一百集,丫怎么不说一千集?”

    “一千集他也不敢说,不过确实随意了点。”冯摇头。

    “得嘞,摊上这位就甭指望了,自己干好自己的吧。”

    “可不得干好自己的么,不然更没戏了。”

    外行暴露本质,往往一句话的事。

    中国最长的电视剧,当属《外来媳妇本地郎》,从2000年播到2019年还没完,播了3千多集。

    还有《七十二家房客》,08年开始播,一千多集。

    这两个都是粤派情景喜剧。

    另有大名鼎鼎的《意难忘》,807集。还有什么《娘家的故事》,320集。

    这些都是新世纪后制作的,成本低,剧情冗长,水的一塌糊涂。可你说在1991年搞部百集剧,还不是情景喜剧,玩呢?

    非常迅速的,大家总结出新领导的特点:影视****!

    而角落里,许非在喝之前剩的半杯茶,记忆隐隐浮现。

    这剧好像还真拍成了,叫什么《京都纪事》,尤晓刚导演,邬倩倩、刘威、李媛媛主演。

    因为实在太长,他有点印象,真是一百集。

    “……”

    他放下茶杯,穿好大衣,摆摆手,“先走了啊!”

    “哟,许老师又化身许老板去?”

    “许老板这么阔,也不请我们吃一顿。”

    “就是,晚上东来顺吧?”

    “请,绝对请,到时候通知你们……”

    许非笑笑出门,屎黄色的车绝尘而去,看都不再看一眼。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396/ 第一时间欣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睡觉会变白所写的《从1983开始》为转载作品,从1983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从1983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从1983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从1983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从1983开始介绍:
一个有点怀旧的故事。……………………书友群新群:6132-710-86从1983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1983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