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燕风啸金陵TXT下载燕风啸金陵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燕风啸金陵全文阅读

作者:几回又逢君     燕风啸金陵txt下载     燕风啸金陵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九十一章 知恩示警

    此时也是巧,他的这副样子竟然被他的母亲给看出来了,当娘的当然关心孩子了,便问道,

    “信儿,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为难的事么?”

    “啊、是啊,”

    对自己的母亲、张信倒不隐瞒,

    “今天朝庭下旨给孩儿,让我去拘捕燕王殿下,并解入京城。可是殿下对孩儿有知遇之恩,而且还是我朝名将、立下过不朽的战功,真的被捉的话、这一世岂不是毁了?可若是不捉便是抗旨不遵,儿子实在是左右为难啊。”

    “傻孩子啊,”

    他的母亲听了倒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替张信拿了主意,

    “这还用想么?燕王是抓不得的呀,除了你说的他对你有知遇之恩外,殿下可是真龙天子,迟早是要做皇帝的,这北平府的人谁不知道这件事呢?你千万不能做傻事!”

    “真龙天子?”

    张信当然也知道大街上的传言,可虽然不相信这些,但燕王对自己的好倒是真的,所以、便也不再犹豫,决定站到燕王那边去,这才急着赶来报信。

    可这些内情朱棣自然是不知道的,根本就不见他,张信干着急、又不能硬闯进去,更何况还闯不进去呢。

    边想着、边在四处走动,盘算着该如何是好。正这时,由远而近来了一辆满载着蔬菜的大车,有几名伙计跟在旁边推着扶着,只听一人喊着,

    “慢点儿、慢点儿,这可是送往燕王府中的菜,小心着点儿别弄坏了!”

    张信听了、机灵一动,本来他穿的就是便装,连忙跟在了车的后面。偏巧、车辕上还挂着一个草帽,顺手拿起来戴在了头上、并压低,藏在小山似的蔬菜堆后、躲着那些伙计们的视线跟着。

    等他们朝着燕王府门前走去后,一个人出现在了刚才张信站过的地方、表情有些好笑地望着他的背影,正是朱棣的贴身暗卫、华山五侠祝平乐。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气氛有些紧张,所以自从回来之后,祝平乐和柴靖南就一直担当着朱棣的私人守卫之责,柴靖南年轻、外表长得又显小,所以留在殿下的身边,而祝平乐就负责起王府周围的巡视。

    今天,正在四下里察看时,便发现张信在王府墙外来回的徘徊,一看便知他是有些什么企图。祝平乐自是不认识他,只是见这人鬼鬼祟祟的,之后又化妆成送菜的伙计、跟着车子朝府门走去,便也跟了上去。

    那送菜的车一直来到府门前,守门的府兵知道今天他们会来,便略略查了查便放了行,而张信压低了草帽、在车后用力推着。那些伙计只觉得车子走的轻快了不少,哪里还管是谁推的,而府兵也只道他是店里同来的人,便也没有多加盘问,就这样、还真叫给张信混了进来。

    进到王府之内,张信寻机抽身从送菜大车旁离开,将草帽扔到一旁、抬头辨别了一下方向,直接朝朱棣的书斋而来。之所以能如此的确定,那是因为在此之前他曾到府中来过,而且还听谢贵说过、现在殿下就在他常会客的书斋中养病,边走边在心里道、既然你不见我,现在我来见你好吧。

    而当他心急如焚地朝目的地跑去时,身后的祝平乐也跟了上来,就在张信赶到门前的一瞬间,肩膀头便被抓住、顿时觉得半个身子发麻,忍不住叫道,

    “你干什么!住手!”

    “这话该我问你吧,”

    祝平乐冷笑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混进王府来想做什么?”

    “你……”

    张信这才明白自己碰到的是燕王府的护卫,可抬头见对方那冷峻的目光时、不禁也暗自称奇,道,

    “本官乃是这北平都指挥使张信,有要事求见燕王殿下。你是殿下的护卫么?还不快放开本官,替我通报一声!”

    “那可不成,无论你是何人,都是私自混进王府来的,怎么能轻易放开你呢。”

    祝平乐才不吃他用官职来压人的这一套,不紧不慢地说道。

    此时、外面的声音已经惊动了书斋中的人,朱棣本来正在同柴靖南聊着天儿,听他讲述这年多来、江湖中所发生过的事情,得知那一直以来在朝廷及武林中捣乱的“飞剑盟”的幕后主使、很可能是瓦剌时,不禁心中一动,心道、还真得注意着点那个地方呢。

    正想着,忽然听到了外面的声响,接着便是那两个人的争执声,因为着急,所以张信的声调有些高,以至于房中的人都听的很清楚。

    看来他是真的一定要见到我不可了——

    朱棣在心中暗自思忖着,那么就不妨见上一见吧,便示意郑和让张信进来,自己忙又躺到了床上,做出了神志不清的样子来。

    郑和来到门外看了看、故意问道,

    “何人在此喧哗?”

    “是我,张信……”

    边在不停挣扎着,张信边道。

    郑和一见这情形、有些好笑,他知道祝平乐的手下有多重,连忙道,

    “原来是张大人啊,平五叔、快快放开张大人吧。”

    “好吧,既然你都说了。”

    边又瞧了他一眼,祝平乐这才放开了手。

    张信总算是恢复了自由,只觉得再被这样抓下去,半边身子都有被废掉的可能,忍不住也好奇地看了对方一眼,心中暗道、这燕王手下的护卫果然不一般。

    此时,郑和虽然得到了自家主人的许可,只是还要做做样子,便道,

    “张大人,适才在门前小人不是已经说过、殿下病重不便见客么?”

    “好了,你就不要再瞒我了,”

    张信真的要气急了,道,

    “无论如何、本官一定要见他一见!”

    “好吧,”

    郑和假意地叹了口气道,

    “既然大人如此地坚决,那让您见见殿下也好,那就请进来吧。”

    边说边转回身、引他走进了书斋。

    而朱棣早已躺在了床上,听见张信进来了,连忙闭上了双眼、做出神志不清的样子,而柴靖南就坐在旁边紧紧地盯着来人。

    张信进了门、来到书斋的正当中,一眼便看见躺在床上的朱棣、随即提袍下拜,

    “卑职张信、拜见燕王殿下。”

    没有回音——

    那是当然的了,“神志不清”的人怎么可能回答他呢。

    张信又好气、又好笑地道,

    “殿下、您就别再这样了,属下有急事向您禀报,这可是关乎您身家性命的大事!”

第三百九十二章 查清内奸

    “大人,殿下他……”

    郑和想打个圆场、说道。

    可不等他说完,只见张信忽然从地上站了起来,同时将手伸进了怀中,一旁的柴靖南手中的剑已经出鞘、剑气直冲对方。

    不过张信从怀中取出的只是一个黄绫卷轴、道,

    “燕王殿下,您就不要再瞒着属下了,朝廷已下了密旨要我拘捕您、并立刻押往京城,不信的话你请看、这就是敕令!属下念您的知遇之恩不忍心加害于您,还望殿下相信我才是。”

    “张信……”

    听了这话,朱棣自然已明白这确实是出于对方的肺腑之言,连忙翻身坐起下了床,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便来到昔日的下属面前,反给他跪下道,

    “多谢你的救命之恩,此举不但救的是本王一人,更是救了我们全家以及全府上上下下、几千人的性命,小王在此拜谢了。”

    “啊?殿下!”

    这下可把张信给吓了一跳,脑子里不停萦绕着母亲的那句“燕王是真龙天子”这句话,可这位“真龙天子”此时竟然给自己跪下了,当时心中一慌、立刻也跪了下去,

    “殿下万万使不得,这可是要折杀属下了。”

    两个人这才一同起了身,分宾主落了座。

    朱棣一边将郑和拿过来的鞋穿上、边道,

    “张大人真是重情义之人,眼下均是那些人落井下石之时,而你却不与其为伍、来救本王。”

    “说来惭愧,其实开始属下也是犹豫不决,后来是听了家母之言、才下决心来找殿下您的。”

    说着便将母亲所说的话讲给他听,朱棣听得背后直冒冷汗,心道、多亏道衍大师传的那些歌谣和传闻,不然自己今天不也象五个兄弟一样,不是束手就擒、就是纵火**了么。

    沉吟了片刻、朱棣道,

    “张大人,小王想皇上此次所下的密诏、一定是出自黄子澄他们几人之手,依他们的做法,既然已经下诏给你、说明肯定不止这一份,一定还会给张昺、谢贵也同时下达了。而大人你没有听从、他们一定会察觉到的,还望大人回去之后要多加小心啊。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动、不妨带着老母及家人躲到我王府中来,小王定如对自己的母亲一般对待老人家的。”

    “多谢殿下。”

    听燕王考虑的如此周到,张信也深受感动,当即拜谢后告辞。

    送走了张信,道衍也得到消息赶来了,听说此事后、问道,

    “四爷打算接下来怎么办呢?”

    “首先、我要查出在这府中是谁走漏了消息。”

    朱棣恨得紧咬牙关道。

    道衍听了点了点头、又问,

    “然后呢?这件事并非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的确,”

    朱棣看了看身边的几个人、道,

    “就象刚才我对张信说的那样,那张昺、谢贵一定也会接到针对我的密旨,最好是能探听一下才更容易下决断。”

    “好办啊,我这去探听。”

    坐在一旁的柴靖南道,

    “不就是布政司么?那个地方我去过,就由我去看看吧。”

    “这倒是可以,”

    道衍点了点头道,

    “靖儿去布政司,那么、谢贵那里只能麻烦祝五侠了。”

    “没问题。”

    嘴上说着没问题,可祝平乐的眼神表现的很明显、有些不放心地看了看朱棣。

    道衍明白他的意思、便道,

    “放心吧,四爷这里有老衲和三保,另外还有满府的护卫,祝五侠尽可不必太担心。”

    “好的,”

    祝平乐笑了笑、又瞧向了柴靖南,

    “即如此,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走吧。”

    “好啊,”

    柴靖南执剑站了起来,也看向朱棣道,

    “四叔您要小心了,靖儿会尽快赶回来的。”

    “嗯,你们两位自己也要小心。”

    朱棣点着头道。

    目送他们二人出了书斋的门,道衍回过头来,

    “四爷,有关府中是谁走露了消息这点,老衲倒是想起前不久的一件事,就是皇上下诏给世子、让他遣使入京面陈四爷的病情,世子派的是他的伴读卢振。而当卢振回来后,世子曾对老衲说、发觉他的神色不太对头,问他时只是推说身体不好,该不会是破绽就出他那里吧。”

    “即如此,将他叫来一问便知。”

    朱棣当即吩咐郑和带护卫去将卢振带了过来。

    且说这卢振自从觉察出自己可能做出什么不利于燕王的事后,便在家中休了几天的假期,可后来又见没发生什么事情,便回到了王府中。今天在书房中正在想事情,却被突然闯进来的护卫直接押到了燕王面前。

    此时的燕王,虽然气色不是很好,但也能看出他并非是在病中,而且一脸的阴沉,这卢振便已经知道了事情有些不妙,连忙跪地叩首,

    “卑职叩见燕王殿下。”

    “卢振,本王来问你,你前些天入京面见皇上时,可曾做过什么不利于本王的事么?”

    朱棣单刀直入地问道。

    卢振吓得向上磕头道,

    “回殿下,小人真的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您的事……”

    “那你告诉本王,见皇上时、都和他说了些什么?”

    朱棣追问道。

    卢振发着抖回答道,

    “皇上见了小人、只是问过殿下您的病情,小人也是如实回答说您当时病的很重,然后、陛下让您好好养病、早日康复……”

    “就这些么?”

    朱棣皱着眉问。

    卢振再次磕头道,

    “是啊、是啊,就这些,小人绝不敢欺瞒殿下……”

    “那么,”

    道衍在旁边缓缓地问道,

    “见过皇上之后,你是否又遇到了别的什么人、什么事呢?”

    “这个、小人……”

    卢振顿时将头垂的低低的,好半天答不上来。

    朱棣大声道,

    “本王在问你话,还不如实讲来!”

    “殿下、你原谅小人吧……”

    卢振看起来是实在忍不住了、崩溃般地哭了出来,

    “小人确实在见过皇上之后,被别人给扣押了……”

    接着便将齐泰对自己做过的事、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然后道,

    “当时小人被齐泰大人折磨得神志不清、根本不知道自己说过什么,所以、还请殿下开恩……”

    “出了这样的事,回来后你因何不向世子说出实情?!”

    朱棣真的气坏了,心道、果然是齐泰他们在搞鬼,可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好象不太对头,如果是用这种方法取得证据会起作用的话,那么皇上早就象对其他兄弟那样、对自己下手了,看来问题不是出在这个人身上。猛然、他想到了一个被自己忽略了的人……

第三百九十三章 刀兵已现

    此时,卢振还在不停地磕着头,

    “殿下饶命、殿下饶了小人吧……”

    “好了、来人,”

    朱棣也不再看他,吩咐两旁的护卫道,

    “先将卢振关起来看守住了,然后、去把葛诚给我抓起来,严加看守!”

    “四爷,你不问问那个葛诚、就将他关起来么?”

    道衍有些诧异地问道。

    朱棣恨恨地道,

    “还问什么问,肯定是他在背后搞鬼!当初他从京城回来时,我就觉得这家伙神色不对,可接下来便是入京朝见新君、等等一大堆的事情,竟然把他给忽略了,我还真的是……”

    “好了,事已至此、也不必懊恼,”

    道衍笑着安慰道,

    “好在四爷您吉人自有天相,这不是有个张信来保您平安了么。”

    “是啊,多亏有他,”

    朱棣长叹了一声,

    “但愿祝五侠和靖儿能够探听出一些消息,让我们王府中能够做好准备。”

    再说祝平乐和柴靖南出了王府、便分了手各自行动。祝平乐自从被朱棣救起,这十几年中已经住在这北平府很久了,对城中早已经了如指掌,所以行动起来毫不费时费力。而柴靖南前段时间因跟踪一个布政司派出的眼线、也曾到过那里,自然也不算陌生。

    二人分手后、柴靖南直接来到布政司东墙外,听听里面确实没有任何声息,便纵身跃上墙头、向院中看去,却见后院只有少数亮光,而二层院子却是灯火辉煌、人影绰绰。

    看来就是那里了——

    得出判断后,柴靖南纵身而起、几起几落,已轻飘飘地落在正房的屋檐上,只见从里面走出一个人、问门外的差役道,

    “我们大人问、谢大人到了没有?”

    “还没有到。”

    那差役回答着。

    里面出来的人向前院看了看、又道,

    “大人说了,如果谢大人来了、无需通报,直接来见即可。”

    “知道了。”

    那差役答应了一声、转身朝前院走去。

    隐身在屋檐上的柴靖南心道,从他们的对话中来看、这个张昺就在下面的屋中,而他正在等着什么人、肯定是要商议事情。太好了,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正好在此听听他们到底又有什么打算。

    想罢、索性沿着房坡躺了下来,享受着夏日的夜风带来的舒适。过了约有一顿饭的时间,就听有人高声道,

    “大人,谢大人到!”

    “快请他进来吧!”

    里面有人应声道,应该是张昺在说话。

    随着话音,一名武官打扮的人、在两名亲兵的陪同下,来到了正房前、推门走了进去,接着里面便是一阵的寒喧。

    柴靖南顺房坡轻轻地来到屋脊附近、掀起一片瓦,正打算凝神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微弱的气息。虽然不易被人察觉,可凭他的武功修为却已是感觉到了,刚想回头去看时,一只手已经按在了他的肩上……

    柴靖南当时就是一惊,很自然地应该当即躲开,可不知为什么反倒本能地回过了头看去,这一看,悬起的心算是立刻放了下来,因为出现在眼前的正是祝平乐。

    这要是在平时,柴靖南肯定要报复他一下不可,但眼下正是紧张之时、只好朝他做了个不满的表情便做罢,低声道,

    “平五叔,你怎么也来了?”

    “跟着那个谢贵来的。”

    祝平乐同样低声答道。

    柴靖南这才想起来,刚刚赶到的那个武官就是和张昺一起、找四叔麻烦的那个什么指挥使。这下倒方便了,可以同时探究他们两个人的行动了。

    透过掀开的瓦片、可以清楚地听到二人的谈话,只听谢贵道,

    “张大人找下官来有事么?”

    “自然是有事,”

    张昺的声音听起来很严肃、道,

    “圣上给我二人下了一道密旨,让我们监视燕王府的亲信部属,说是如有异动、立即抓捕,谢大人请看。”

    “哦,有这等事?”

    谢贵将密旨接过来看了一遍道,

    “这一定是齐大人的意思,可他这么做又是为何呢?”

    “还看不明白么?明摆着是要对燕王下手了嘛,”

    张昺冷笑了一声道,

    “看起来你我二人上回奏报说燕王是真的疯了,齐大人他不信啊,搞得好象是我们两个在欺瞒圣上一般。”

    “所以才派我二人只承担抓捕燕王部属之责,那么燕王又由谁来抓呢?”

    谢贵问道。

    张昺很诧异于他竟然会想不出,便古怪地一笑道,

    “这还不知道么,肯定是张信喽。”

    “哦,这种大功交给他去做了,”

    谢贵的语气中透着不满道,

    “而这种抓捕下属的麻烦事、交给了你我二人。”

    “本官找大人来、也正是为了商议此事,”

    张昺的语气又变得很沉重道,

    “你也知道,燕王手下有许多死心塌地跟随着他的人,如果得知他被抓了,一下子闹起来,恐怕是你我一时难以压制得了的,到那时、别说立功,就连保住官职都很难呐。”

    “张大人说的是啊,”

    谢贵大概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道,

    “依您看该当如何呢?”

    “依我看么,军营之事自然是谢大人你比较了解,”

    张昺思索着道,

    “据你所知,谁是燕王手下最为得力、也是对他最为忠心的人呢?我们得将这样的人提前先行抓捕起来,以防他们日后闹事谋反。”

    “这么说起来、应该是千户张玉、朱能,”

    谢贵道,

    “这二人是燕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尤其是那个张玉,整天的满嘴里都要离不了他的‘燕王殿下’,好象除了这个人、他心里再没有别的上司了。”

    “那好,”

    张昺听的连连点头、道,

    “明日一早,大人就迅速地将此二人扣押起来,切莫要迟了。”

    听着这二人的对话,祝平乐不禁暗暗佩服燕王的料事如神,连忙向柴靖南打了个手势,两个人一同起身、离开了布政司府衙。

    回到王府中,祝平乐将刚刚探听到的经过说了一遍,并将他们的下一步打算也详细地讲了。朱棣听了之后,惊得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他们在说张玉、朱能么?”

    “是啊、殿下,那谢贵是这么说的。”

    祝平乐点着头道。

    朱棣此时看起来惊慌得几乎不能自持、在地中央来回地走着,

    “不、不,我不能让他们连张玉、朱能也杀了,不能,我、我要去将他们两个保护起来,我这就去……”

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去营空

    “四爷,你冷静一下,”

    一向习惯于从容不迫的殿下,大家还从来没见到过如此慌乱的他,道衍连忙劝道,

    “还好你想到了这点,一切都来得及不是么?现在就派人给他们送信,将他二人带到这王府中来,根本就不必四爷你亲自去啊。”

    “哦,好的,”

    听大师这么说,朱棣立刻恢复了平静道,

    “您说的对,三保,你同祝五侠一同潜出城去,到北平西郊大营找到他二人,就说本王有急事、让他们悄悄到我的王府中来,不要有任何耽搁,天亮后一定要赶到。张玉他们认识你、会相信的。”

    “三保知道了。”

    郑和答应了一声。

    道衍问道,

    “可现在城门已关,祝五侠自是不必说,三保出城没问题么?”

    “对了,我这有蒋叔叔给的‘飞天悬锁’,三保哥哥你拿去、也许能用上。”

    柴靖南立刻将自己的珍藏拿了出来、交给了郑和,郑和谢过了之后、便同祝平乐立即潜出了北平城,直奔西郊大营。

    此时、张玉和朱能都已经成为了千户,自有本部人马、也扎有独立大营,而郑和曾多次随朱棣前来巡视过,也曾一起出征做战,彼此都很熟悉,所以很快便见到了二人。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两人也听说了不少关于燕王的一些传闻,尤其是听说他竟然还疯了,都担心得不得了,有心到府中探望,可自从朝庭派来钦差、重新任命了兵权的归属,他们的上司已经变成了谢贵,而擅离职守是要军法从事的,所以只有干着急、却又没别的办法。

    而现在意外的见到燕王的帖身内侍、他们很熟悉的郑和出现在眼前,顿时惊喜异常,张玉急不可待地问道,

    “你怎么会来的?莫不是燕王他……”

    “正是,”

    郑和点了点头道,

    “我们四爷如今遇到些难处,需要两位将军的协助,不知您二位可否愿意相帮?”

    “殿下有事找我们、只管吩咐便是,我二人自是义不容辞。”

    张玉十分坚决地道。

    郑和内心十分赞成燕王的识人之能。本来此次来找这两个人是为了救他们的命,可郑和灵机一动反说是要求他二人帮助,以试探一下、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完全可靠。如今看起来、果然不负殿下的青睐之意。

    “好吧,那么就请两位将军着便装、速速随我们离开军营,天一亮便潜入城去。”

    当下,张玉、朱能二人便换好着装,每个人只佩戴了一把腰刀,牵出自己的座骑,同时也为郑和、祝平乐二人各自备了一匹马,四个人悄悄地离开了军营,待天亮城门一开便入了城。等到谢贵派了倪谅去捉拿他二人时、当然扑了个空。

    而朱棣在道衍的陪同下、坐立不安地在府中等着,直到郑和他们二人将张玉、朱能带到眼前时,才长长地松了口气、上前拉住两个心腹爱将的手、道,

    “两位将军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人被朱棣这悲喜交加的样子给闹愣了,连忙问道。

    道衍忍不住笑道,

    “你们还不知道吧。”

    说着、便将实情告诉给他们二人。

    两人听完之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本以为是为救殿下、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可谁知却是燕王为了救他们二人而操碎了心,连忙双双跪倒拜谢,

    “多谢殿下救命之恩。”

    “千万别这么说了,”

    朱棣苦笑着摇头道,

    “说到底还不是小王我连累了你们么,更何况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仰仗着两位将军呢。”

    “殿下有用的着我们的地方、只管吩咐就是,末将万死不辞!”

    张玉大声道。

    可他的这句话说得朱棣莫名地产生了一阵的心悸,忙道,

    “张将军不要再说什么死不死的,我可不希望你们死,如果有一天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小王倒宁愿死的是我自己……”

    这段话听得大家都沉默了,每个人在心中都不禁泛起了阵阵的感动。

    而在郑和看来,他更清楚前些日子于谅和周铎的被杀、给自家主人内心里留下了多大的伤害,尽管在别人看来他的疯癫是装出来的,可谁知道他又何尝不是在掩饰的同时、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悲伤与哀痛。

    终于,柴靖南从外面闯了进来、道,

    “好了,谁都不要死才对!尤其是四叔你,只要有靖儿在、绝不会让你伤到半点儿的!”

    “那是当然的了,”

    祝平乐也不失时机地打破了这个有些悲壮的气氛,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家都要好好的活下去。”

    “没错,”

    朱棣也恢复了他爽朗的态度道,

    “既然两位将军到了我这王府中,当然不会让你们闲着了,西苑校场住着的八百护卫,本是于谅、周铎精心挑选出来的忠义之士,如今就交给你们来指挥、以守卫我这燕王府吧。”

    “好,末将领命!”

    张玉、朱能二人施礼答应着。

    此时,可以说朱棣手下真正能够支配的府兵、也只有这八百人,以及柏青所带的百人王府禁卫,其余的三万护兵早已被谢贵、倚仗着职权给调走了。好在留在府内的这些人、都是以一当十的精兵,至少能守上一阵子。

    燕王府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可谢贵在那边却懵了。

    因为那天一早他便赶回大营,片刻不停地让倪谅持令箭去捉拿张玉和朱能,自己边思考着接下来还抓谁、边等着回音。但直到中午也不见其回来交令,心中还觉得有些纳闷儿,难道说、那两个人竟敢反抗、双方动起手了?可也没听到有骚乱的声音啊……

    正打算再派人去问问,就见倪谅一脸尴尬地回来了,

    “回禀大人,小人没能完成你的将令。”

    “哦?到底出了什么事?难道说、那两个人还敢违反将令不成?”

    谢贵皱着眉头问道。

    倪谅苦笑了一下,

    “哪里是他们反抗啊,属下根本都没见到他们的人影。”

    “什么?怎么会这样?”

    谢贵诧异地问道。

    倪谅也一脸的不解,

    “属下到他二人的大营中,将帅帐围住,可并不见他们在里面,询问他们的属下、均回答说不知道。属下只好在那里等待,一直等了一个多时辰、也不见那二人的踪影。”

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府被围

    “难道你就没对那些亲随们审问一下么?”

    谢贵听了、很是气恼地道。

    倪谅连忙道,

    “属下当然审问过了,而且还对几名亲兵用了刑、施以拷问,最后有人招认说、昨天夜里来了两个人,找张玉和朱能不知说了些什么,后来看见他们两个换了便装、跟随着来人出营去了,就没见他们再回来。”

    “难道说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谢贵惊道,可又转念一想、不可能啊,抓捕这二人的决定、是昨晚临时才做出的,而且只有自己和张昺知道,怎么会这么快就有人知道了消息、通知他们了呢?

    边百思不得其解、谢贵边道,

    “好吧,你现在立刻带人再次前往张玉、朱能的本部大营,将那里全部控制起来,一旦见他二人回来,什么都不必说、就将其拿下。”

    “属下遵令!”

    倪谅跪拜接令离开。

    谢贵在帐中又徘徊了一会儿,暗道、莫非是张昺那里出了纰漏?

    有了这样的怀疑,便立刻放下手所有的事情、带上四名亲兵,骑快马赶往城中、来见张昺。

    而张昺这边也不好过,自从接到密旨后,便总觉得心里发慌——

    凭心而论,他还是有些惧怕朱棣的,因为关于那位皇子的事情听说的实在是太多了。在朝中时、也曾见过燕王,远远地望着,总觉得在那个人身上散发着某种不容侵犯的气质,从这点上来说、燕王给人的压迫感、不比先帝要差,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如今朝庭让自己去抓他的属下,如果在燕王本人不被擒的情况下,要想做到谈何容易,可如果燕王被擒、想做到的话好象也不容易……

    正坐在这里闹心时,明明早上刚刚从这里离开的谢贵、竟然又来了。

    “这、谢大人怎么又回来了?是出了什么事了么?”

    张昺诧异地问道。

    谢贵依然一脸的想不明白、回答道,

    “是啊,张大人您说怪是不怪,今天一早我便派人去捉张玉、朱能二人,可谁知他们昨天夜里竟然逃走了。”

    “什么?”

    张昺看起来比他还要吃惊,

    “昨天夜里?怎么可能!昨天夜里你我二人不是刚刚商定好的么,难道他们有顺风耳、在西郊便能听到我们说话不成?”

    “本官也是奇怪,”

    谢贵猜测着道,

    “该不会是我们说话时、被什么人给偷听去了吧?”

    “谢大人是说我府中的人走漏了消息不成,”

    张昺有些不悦地道,

    “要知道我身边的人可都是从京城带过来的,根本不会和这北平的驻军有往来,断断没有给他们通风报信的可能。”

    “也是啊,”

    谢贵也想起了什么,

    “就算有,那时城门已关,他们想在昨夜里出城、也是出不去的,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好了,我们还是别在这里胡乱猜测了,”

    张昺看了他一眼道,

    “不如你我一同动用人力、以他二人擅离职守的名义在全城搜捕一下,我负责城中、你负责城外,看看能否找到他们或者是发现一些线索什么的。”

    “好,就依大人。”

    两个人商量好了、便开始分头行动。

    别说,这一搜捕还真发现了些行踪,有守城门的小校回忆起、几天前好象看到两位将军着便装进了城。

    “进城?”

    乍一听,这二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惊奇。

    按理说,张玉、朱能若是得到了什么消息潜逃了的话,应该是跑的越远越好,而现在为什么不但不逃,反倒进了城?可若说他们只是偏巧进城里办什么事,却又不见他们回军营,完全就是没了踪影,莫非是……

    张昺和谢贵二人同时反应了过来、异口同声地道,

    “燕王府!”

    没错儿,他们肯定是躲藏到了燕王府中。

    虽然说不知道燕王是如何得到消息的,但从眼下的情形看,只能是这么解释最合理了。

    但无论怎么合理,可毕竟没有证据证明这两个叛逃的家伙、就在燕王府中,而且那座王府也不是想搜就能搜的,这可该如何是好?两个人又开始发愁了。

    忽然、张昺的脑子灵光一闪来了主意,

    “对了,皇上的密旨不是让我们监视燕王府中的所有部属亲信么?我们不妨随便找些王府中的人,就说他们有图谋不轨之嫌,上门抓捕。我们手中有皇上的诏书,就算是燕王他也不敢拦阻、不是么?”

    “大人,这真是个好主意。”

    谢贵连声说好。

    当即、张昺让人将地方官员名录拿来查看,因为即使是亲王府中的官属随员,也是隶属于朝庭编制之中,所以都要在府官那里备案。两个人在一起查找了半天,终于列出一大串儿的燕王府中“图谋不轨”的下属名单,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看来替皇上办事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而替皇上收拾他一个很有名望的叔叔、就更不轻松了……

    拿着这张“谋反名单”,张昺和谢贵二人各自带上手下的差役和亲兵,总共不下五千人,气势汹汹地赶到了燕王府,接着、一声令下将整个王府团团围住。

    谢贵催马来到队伍前、高声道,

    “都给我小心着点儿,不要放走一个人!”

    “得令!”

    手下大小将官分散开、各自守住各处。

    张昺手捧诏书来到王府门前、高声道,

    “本官乃是北平府布政使张昺,奉圣旨前来捉拿反叛,请燕王殿下打开府门!”

    这燕王府大门自张玉、朱能入府后就一直闭得严严实实的,即使有事需要出入、也只是从旁边的角门通行。

    今日里,大批的差役和官军朝王府方向而来,整个北平城都被惊动了,朱棣当然也早已得到了禀报,立即命人将所有的府门都关上,令柏青带着王府的百名禁卫、在四处守护着。

    刚刚安排好,府门外便开始大声地喊开了,接着威喝之声从王府周围四起,那意思就是在宣布、“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想跑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府中的人都紧张了起来,柏青边让人进去将张昺的话通报给燕王殿下、边顺着防护梯登上了王府的墙头,拱手道,

    “原来是两位大人到了,在下有礼。只是不知您二位派兵将这王府团团围住、所为何事啊?”

    “你是何人?”

    谢贵看着他问。

第三百九十六章 临危不乱

    柏青听了微微一笑道,

    “在下燕王府禁卫总领、柏青。”

    “柏青?”

    听他报了名字,张昺当时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名单,里面竟然没有,大概是因为自己是文官、才一直只注意那些文职的人员了,便道,

    “本官经查证得知,燕王府中藏有大批的反叛、图谋不轨,还望燕王殿下能够打开府门、予以配合,诏书在此,如果不照办的话、便是抗旨不遵!”

    “哦?王府中有反叛、还是大批的,”

    柏青在这有一搭、没一搭地争取着时间,好让殿下尽快地拿主意,

    “可是不知都有谁呢?是否肯定就是都藏在这燕王府中呢?”

    “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燕王手下的属官,当然在这府中了!”

    张昺很是不耐烦地道。

    柏青继续拖时间,

    “如果是确实的话,大人不妨将名单上的人读一读,在下再去请示殿下。”

    他在这里想尽一切办法拉东扯西,而府中正堂上也是一派的紧张。此时,朱棣已经离开了书斋、来到了堂前坐下,将府中的亲信都召集过来,张玉、朱能一进来便道,

    “殿下,不如由我二人杀出一条路来,您出去招集旧部,据我们所知、营中的弟兄们大都是忠于您的!”

    “可王府已经被围了,”

    朱棣看了看他二人、沉思了一下道,

    “如果现在就动了武力、拼个鱼死网破,就再没有挽回的机会了,何况外面的他们的人又数倍于我们,不能硬拼,还是那句话,我可不希望你们去白白的送命。”

    “不如由靖儿出去杀了那两个家伙!”

    站在一旁的早已气得冒火的柴靖南、紧紧握着手中的剑道。

    朱棣将他拉到身边让他坐下道,

    “不行,可不要小看了士卒们的战斗力,他们的强弓硬弩可不是白给的,更何况就算靖儿你本领高强、杀掉了张昺和谢贵,府外那数千人又怎么会罢休,真的混战起来、这府中的老幼妇孺又该怎么办。”

    “那、那怎么办……”

    柴靖南虽知道四叔说的对,可听了却更加着急了。

    正此时,柏青走了进来道,

    “殿下,那张昺说、限您半个时辰将府门打开,不然就要采取行动了。”

    “哈!”

    朱棣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心底的傲然之气油然而生,

    “这狂徒、竟敢来威胁起本王来了,他想怎么样?!”

    “他敢怎么样呢,”

    柏青却笑了,

    “他言说、如果殿下您不让他们抓捕反叛,就将王府围困住,将所有人都困死在里面,那张昺还说、燕王您不顾及自己,也该顾一下府中无辜的人,总不能看着他们也跟着都饿死吧。”

    “他是这么说的么?”

    朱棣听了眼睛顿时一亮,

    “我来问你,张昺说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来了?”

    “是来抓什么、所谓的反叛。”

    柏青见问、忙回答道,

    “而且还列出了一个什么名单。”

    “还有名单?”

    朱棣竟然轻松地笑了,

    “名单上都有谁、他说了么?”

    “说了。”

    柏青便将张昺刚刚在外面宣布过的人名、大致地说了一下,最好笑的是、连卢振、葛诚也在其中,一听就知道是在胡绉。

    朱棣暗暗点了点头、果然如自己所料的那样——

    齐泰下达了两道诏书,一道是给张信、令他来抓捕自己,而他没想到张信站到了自己这边;另一道给张昺和谢贵的那道、仅仅是让他们监视王府中的属员,虽然必要时可以动手来捉,却没给二人对自己这位燕王殿下本人处置的权力。也就是是、对这二人来说,自己还是高高在上的亲王殿下,别说是动手来抓,就是打破王府大门这样的举动,都是在犯上做乱,所以他们只是一味的在外面连喊带叫、虚张声势,却不敢真的冲进府来,一定是这个原因。

    “好、好,真是太好了!”

    竟然高兴地连着说出了三个“好”字,弄得身边的这些人莫名其妙后,朱棣叫过郑和道,

    “三保,你和柏青一起到门前去,对张昺和谢贵说,本王会命人将他们要抓的人双手奉上,请他二人到府中一叙。”

    “好,三保明白。”

    郑和何等的聪明,一下子明白了主人的意思,随着柏青一起来到府门前,将角门打开了一个。

    外面的人们见王府竟然敢开门、均是吃了一惊,均直直地盯着门里的动静,却见一个内侍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门前,当然了、并没有迈出府外,朝着张昺、谢贵二人深深地一揖道,

    “两位大人,小人乃是燕王殿下身边的内侍郑和,我们家殿下说愿意配合大人们捉拿反叛,特来请二位入府商议。”

    张昺和谢贵并不傻,在这种喊打喊杀的时候、怎么可能轻易的就踏入对方的领地中呢?更何况,这二人心中又是对燕王素来都怀有畏惧之心的,所以并没有答应。

    “如果燕王殿下真的想配合的话,就请他将人犯都送出来即可,我二人就不入府打扰了。”

    张昺狡黠地看着郑和。

    郑和反倒露出了一脸的不解、道,

    “可是、是两位大人想要捉拿他们的,我们殿下又如何能知道应该捉住谁呢?”

    “这、不如我们将名单交给殿下,让他按名单去抓吧……”

    张昺有些不知如何应对了,随口道。

    郑和听了无奈地一笑、道,

    “这样不太合适吧,毕竟要抓人的是两位大人,虽然说、我们家殿下愿意配合,可终归不好亲自将自己的下属随员就这样绳捆索绑,如此实在是有些不尽人情了。”

    “这个……”

    其实张昺、谢贵二人也知道人家所说的有道理,可他们还是不敢就这样贸然地进入王府。

    正当双方僵持着的时候,忽然听王府门内有人高喊,

    “燕王殿下传令,打开王府大门、恭迎两位大人!”

    “遵令!”

    随着话音,门内的禁卫们将王府大门大大的打开,围在门外的兵卒差役们反倒不由自主地向后撤去,好象是生怕从里面放出什么冷箭之类的东西来似的。

    而里面并没有什么进攻的意思,所呈现出来的只是整洁的王府大院,以及数目很正常的禁卫们,正中站着的是郑和、柏青,以及另处一名看起来好象是侍卫的少年人,正是柴靖南。

第三百九十七章 自投罗网

    此时、只见郑和再次向他们拱手施礼道,

    “两位大人,适才我们殿下传话出来,说已经依照二位所说的,将名单上的反叛尽数捉拿起来,并且现在就押在院中。只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完整,担心其中会有所遗漏或是出现差错,还望两位大人入府验视,若有疏漏、也好及时抓捕。”

    “这……”

    张昺这回真的没有任何借口推托了。

    而身旁的谢贵毕竟是武将,胆子要比他大一些,心中暗自觉得这燕王还真能够忍让的,便问道,

    “本官且来问你,你们殿下现在在什么地方?”

    “哦,这个么……”

    郑和微微笑了笑、道,

    “我们殿下一直病着,虽然现在稍微有所好转,但身体依然很是虚弱,只能在正堂里等候两位大人,不能亲自来迎。”

    “哪里,下官怎么敢劳燕王大驾来此迎候,”

    谢贵一阵讪笑,然后、转向了张昺,

    “大人看如何?”

    “什么意思?”

    张昺心有余悸地问道。

    谢贵低声道,

    “下官意思是、我们总不能就这样僵持着,别忘了你我来此的目的,是为了抓捕张玉、朱能这两个家伙的。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就在燕王府上,可从眼下燕王做事的态度上看,他一定也是见形势于他不利,不想惹事生非、才想要化解此事。我们可以顺水推舟、抓些他的下属,如果能抓住张玉、朱能这二人更好,抓不住的话、也不算白来这一回,在朝庭那边也算是有个交待不是么?”

    “可你就不怕燕王对我们不利么?”

    张昺反问道。

    谢贵轻轻“哼”了一声道,

    “不利?他现在已经对我们示弱了。更何况、就凭他的王府现在被围得如同铁桶一般,不利的应该是他才对,又如何敢对你我下手。”

    “也是啊……可是,”

    张昺还是不放心地道,

    “如果依大人你所说的、我们抓了他府中的人就退去,这样的话岂不是打草惊蛇、之后燕王再逃跑了可如何是好?”

    “这就用不着你我来操心了,”

    谢贵竟然笑了道,

    “反正负责抓燕王的是张信,逃了的话也是他张信的责任,又与你我有何干系呢。”

    “大人高见!”

    此时、张昺听的是频频点头,觉得他说的确实在理、便道,

    “那么就依谢大人,我们进去见过燕王,也好对朝庭、对齐大人交差了事。”

    两个人的想法倒是很不错,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面对的对手是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岂是那么容易就肯受制于人的。

    既然已经商量好了,两位北平府最高的文武地方官员、决定到王府中与燕王殿下谈谈,如果能将这件事尽快解决了,甩掉这个沉重的包袱当然好了。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踏进王府大门时,便已踏上了黄泉路。

    张昺、谢贵分别从车马上下来,吩咐手下人好好地把守住王府,之后便走进府门,他们的亲随本想跟着,却被郑和很客气地给拦住了,

    “各位,请恕在下的无礼,此处乃是燕王府,品级不足的人是不能入内的。”

    “这个……”

    听他这么说,张昺、谢贵也停下脚步回头瞧了瞧,才发现人家说的一点儿都不错,就在自己带来的这些人中、没有谁有资格进入这座王府中,无奈之下、张昺摆了摆手,

    “好吧,你们就在原地等候着,我们和燕王殿下谈过后就会出来。”

    “两位大人请。”

    郑和很有礼貌地在前面引着路,直朝正堂而来,柴靖南也随后跟上,而柏青已指挥着王府禁卫们将大门重新关上。

    随着那两扇厚重的大门严严实实地闭紧了,府中所有的人也都略略松了口气——

    原来就在朱棣决定大开府门那一瞬间,几乎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担心围在外面那些差役士卒们、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冲进来,那样的话,即使是府中有祝平乐和柴靖南这样的高手,也是无济于事。

    然而坐在堂上的、本该是处境最为危险的朱棣,却是十分的镇定自若,甚至还一个劲儿地安慰着身边的这些人道,

    “你们放心好了,有本王在此、我看门外那些人哪个敢乱来。”

    这样一来,大家的心情这才稍稍平静了一些,让他们觉得神奇的是、那张昺和谢贵二人果然如殿下所预料的那样,真的入府中自投罗网来了。

    听见脚步声由远而近,朱棣示意让张玉、朱能等人暂时躲到后面去,身边只留下打扮成仆人模样的祝平乐,目光便直盯向了堂口。

    最先走进来的是在前面引路的郑和,进来之后便道,

    “殿下,两位大人来了。”

    “好,赐座。”

    朱棣的声音听上去有气无力的,同时还有些发抖,不知道的人还真的会觉得他确实还在病中,至少张昺、谢贵就有这种错觉。

    其实这二人哪里知道,那有气无力是刻意装出来的样子,可其中透出的发抖、却完全是因为愤怒。没错儿,此时此刻在朱棣的心中、几乎已经被怒火占据了一大半,一看到他们二人,眼前便浮现出于谅、周铎那两个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忠实部下惨死时的情形。

    果然还是没有办法直视这两个人——

    朱棣真的担心自己一旦向他们看过去、胸中的怒火会不会当时就爆发出来,所以,目光并没有投向他们,只是轻轻吩咐了一声。

    张昺、谢贵自然猜不到眼前这位皇叔到底在想什么,见对方虽然不拿正眼看自己,但态度上还是比较温和的,便道了谢、在郑和指引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此时,柴靖南也走入大堂,侍立在四叔的身后,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堂前的所有动向。

    “燕王殿下,”

    见对方一直没有再做声,谢贵只好先开了口,

    “多谢您答应配合下官的抓捕行动,我二人此次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望殿下能理解。”

    “好说,”

    朱棣将身子靠在椅子中,看那样子完全就是在硬撑着,眼睛微微合着,连动都不想动一下,

    “两位大人为地方操劳,本王当然能够理解,只是、不知我府中的那些人都犯了何罪呢?”

    “这个,经手下人查实,他们有图谋不轨之嫌。”

    张昺此时也来了精神道。

第三百九十八章 破釜沉舟

    朱棣的头轻轻地抬了抬,瞟了他们一眼道,

    “原来是图谋不轨……好吧,本王自会将他们如数地交于两位大人处置的。三保,天气如此炎热,两位大人也辛苦了,你到后面取些瓜果来、给大家解解渴、消消暑。”

    “奴才知道了。”

    郑和转身到后面去了,时间不大、端出了一盘切好的瓜来,放在朱棣面前的案上道,

    “四爷,依您的吩咐、瓜已经取来了。”

    其实、这“取瓜”乃是一道暗令,说明朱棣已下定决心要除掉眼前的这两个人了。可张昺、谢贵哪里知道这其中隐藏着的玄机,只道是这燕王殿下对他们二人竟然是如此的客气。

    这样一来,谢贵心中本来还有一些的顾忌、此时竟然也消失怠尽,再次道,

    “殿下,下官还有一件事想向您请教。”

    “哦?是什么事呢?”

    朱棣的目光转到了那盘瓜上、轻声问道。

    谢贵回答道,

    “下官所属的军营之中有两名将官,名叫张玉、朱能,这两个人本也被查出有反叛的嫌疑,可就在下官派人前去捉拿他们之时,他们二人竟然事先逃走了,而且不知去向。殿下,请问您是否见过这两个叛逃之将呢?”

    “张玉、朱能……”

    表面上、朱棣仿佛是在思索,可心中的怒火已达到了顶点,暗道、你们这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然到现在还想着污蔑他人。暗自想着,嘴上却不置可否地道,

    “两位大人还是先吃片瓜、消消暑吧。”

    “啊,好吧,多谢燕王殿下……”

    从衙中赶往这燕王府,算起来时间也不少了,他们两个还真的觉得又渴又热,能吃点儿瓜倒也是不错。

    只是、接下来发生了一连串儿的让他们惊讶的事。

    却只见,从刚才见面开始就显得病病歪歪、精神不振的朱棣突然抬起头,目光如电地扫视了他们二人一眼,接着便利落地站起身来,一手捧起一片瓜、步履稳健地朝他们面前走来。

    这位一直病着的燕王殿下,仿佛在一瞬间便不可思议地康复了,张昺、谢贵也不能不感到吃惊,只是比起这个、堂堂的燕王殿下竟然亲自为二人捧瓜这个举动、更是让他们在意。可正当瓜已送到面前,二人成慌成恐地想伸手来接时,两片瓜竟然从眼前消失、直接被摔到了地上。

    朱棣的声音响亮地响在了耳边,

    “依本王看,图谋不轨的是你们这些逆臣才是!将他们给我拿下!”

    “啊?”

    张昺当时便呆住了,而谢贵毕竟是武官,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可为时已晚,不等他再做出下一步举动,祝平乐不知何时已到了其身后,抬手之间、便封住了他的穴道,使其动弹不得。再看另一边、柴靖南那冷冰冰的剑锋已架在了张昺的脖子上。

    “你们都出来吧!”

    朱棣回身朝后面喊了一声,府中的臣属们以及张玉、朱能等人全都集中到堂前。

    此时、张昺和谢贵也明白自己上当了,可他们还想着府外有手下的数千士卒,便仗着胆子问道,

    “殿下你这样是意欲何为?”

    “何为?”

    朱棣已经是气得咬牙切齿道,

    “就是寻常百姓人家里、也知道要念及骨肉亲情、家庭和睦,可本王乃是堂堂的皇叔,却整天的提心吊胆、提防着被自己的亲人所害!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但不劝谏皇上,反倒挑拨他向自己的亲叔叔们刀兵相向!如果连皇家都不顾及伦理人情,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事不能做的!”

    “殿下!”

    看得出、眼前这位亲王真的是急了,谢贵还想出言抵赖、求得一条生路,道,

    “我二人均为人臣、皇命不得不听,更何况、我和张大人也并没有针对殿下您做过什么,不过是依诏书来捉一些王府的从属而已,何况现在府外还有重兵围困,希望殿下三思、将我们放出府去。”

    “呵、呵……”

    朱棣听了,忽然地接连发出一阵令人心惊的冷笑,之后转向了自己的臣属们道,

    “你们都听见了吧,这两位大人没有对本王做过什么,他们只不过是来捉你们这些当从属的,可是,”

    说到这里,朱棣又将喷着火的目光投向了这二人,

    “你们以为我朱棣是一个会用自己下属的性命、来换取自己苟且偷生机会的人吗?!他们不过是一些在本王手下尽职尽责的人,他们都何罪犯之有?!于谅、周铎又何罪之有,张玉、朱能又何罪之有?!”

    “这……”

    直到此时此刻,谢贵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深深地得罪了这位燕王,心中凉透了,可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可你别忘了,外面还有……”

    “你给我住口!”

    朱棣明白对方要说什么,只是这种威胁根本就不放在他堂堂的燕王眼中,吩咐道,

    “将他二人拖出去斩了!还有将葛诚、卢振这两个叛徒一并斩首!”

    “是!”

    有禁卫们过来将他们拖了出去,接着外面便是连声的惨叫。

    此时、大堂中死般的宁静。

    朱棣手中拿着张昺带来的那张所谓的反叛名单、转向了众人道,

    “诸位,也许大家认为这些日子以来、本王一直都在病中,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之所以一直装病装疯,都是被朝庭及这些乱臣贼子给逼出来的!本以为一再的忍让便可息事宁人,可如今他们逼我甚极,竟然还要将本是无辜的你们给牵连进来、以反叛之罪名治罪。你们看,这就是张昺、谢贵这两个家伙带来的什么‘反叛名单’,你们又何曾有罪!”

    说到这里,这些从属们才明白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殿下是为了保护他们才做出了杀死朝庭命官这样的事,不禁纷纷将感激的目光投向了他们的燕王。

    见自己已经用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服了手下的这些人,朱棣继续趁热打铁道,

    “本王刚刚杀了那两个乱臣就是要告诉大家,我朱棣绝对没有给自己留后路,说是要保护你们就一定会走下去,于谅、周铎被杀时,本王无能为力,但从此时开始、我发誓言不会让你们任何人再受到一丝一毫的迫害!”

    “多谢殿下相护之恩!”

    这些从属们一同跪倒拜谢着,

    “我等愿生死相随、为殿下效力!”

第三百九十九章 占领全城

    “大家快快起来吧,”

    朱棣摆手道,

    “往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了,就不要说这种客气的话了,都是相互照应、相互帮助的,本王也要多多抑仗你们。如今想要活下去、就只有反抗这一条路可走,不过请大家放心,只要有我朱棣一口气在、就不会让任何人来欺凌各位!”

    “愿意听从燕王殿下调遣!”

    众人异口同声道。

    朱棣点了点头道,

    “好,既然如此、大家先各守各处,安下心来、不必慌张,只管按本王说的做便好。”

    众人答应着散去,只剩下张玉、朱能几个心腹之人。朱棣吩咐他二人带领那八百勇士、埋伏在王府大门之内,只等着时机一到便冲将出去;而柏青则带领禁卫们密切观察外面的动静,有任何变化都要来报知。

    四个人领命而去,朱棣又叫过郑和道,

    “三保,你到府门前告诉外面那些守着的差役士卒们,就说张昺、谢贵正在府中做客、要晚些出来,尽量地稳住他们。”

    “三保明白。”

    答应一声,郑和转身去了。

    堂前只剩下朱棣和柴靖南、祝平乐三个人了,借着这短暂的平静,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行动。领兵做战的经历、让他早已形成了“走一步、看三步”的战略习惯,想着等到冲出王府之后,自然是要夺取占领整个北平城,而且还要越快越好。

    当即朱棣让所有人轮流吃饭,准备随时动手。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

    燕王府的人都已经吃饭了,而且饭菜的香味还从府中飘飘而出、传到那些仍然围在府外的兵卒当中,使得已经饥肠漉漉的人们觉得更加的饿了。带兵的各个将校们见自家大人只顾着做客、不见出来,只好留下一小部分人继续守着,其他的都各自去吃饭的吃饭、休息的休息。

    大墙内负责监视的柏青自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连忙派人报与燕王得知,朱棣听了之后顿时大喜,

    “时机终于到了!”

    当即命令张玉、朱能率领八百护卫冲出府门。而门外的那些减少大半、而且已经松懈得不能再松懈的士卒们,那里想得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即被冲得大乱,等其他士卒们得知消息,估计两位大人已凶多吉少、再重新集结时,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又如何能调动得起来,而且也有许多士兵本就不想对燕王刀兵相向,趁这机会全都四散而去。

    击退了围困着王府的军卒们,朱棣让张玉、朱能立刻攻打西城门、并将那里占领,然后尽快将本部人马带入城中,而自己带人靠着那百余名禁卫守护王府,同时让祝平乐去将道衍接到府中来。

    不过道衍却是来的最快的,因为自从听说燕王府被围困的这一时刻,他就已经做好来的准备了,此时一见王府已经解围,便赶紧来见朱棣。

    二人一见面、便相对而笑,当然、道衍的笑是近乎幸灾乐祸般的,而朱棣却是在苦笑,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大师这回满意了吧。”

    “此时就谈什么满意还为时尚早,”

    道衍笑道,

    “接下来四爷做何打算呢?”

    “我已经派张玉、朱能去攻占西城门、调本部人马去了,”

    朱棣思索着道,

    “接下来我要攻打九门、占领整个北平府。”

    “好啊,不过、四爷还在等什么,还不快到西城门接应?”

    道衍问道。

    朱棣看了看他,

    “这不是在等大师你么,你不来的话、这王府交给何人把守呢?”

    “父王,就交给孩儿吧。”

    从大堂内侧走出了他的三个儿子,也是、闹出这么大的举动、这些孩子们怎么会不知道呢?

    看着面前各个都很坚定的望着自己的眼神,朱棣略略地点了点头道,

    “好吧,你们三个也到了该担起责任的时候了。”

    “那么就这么定了,”

    道衍也很赞成地道,

    “王府这里有老衲我辅佐世子来守卫,四爷你赶快前往西城门、调动人手攻占北平吧。”

    “诶、父王,我和你一起去吧,”

    朱高煦抢着道,

    “这王府中有大哥在就行了,用不着我在这里,孩儿就和您一同去好不好?”

    “这个……”

    朱棣瞧了瞧他、道,

    “也好,高炽,你和高燧跟着大师还有祝五侠,配合柏青一同守护好王府。高煦、靖儿,你们两个随我来。”

    “好!”

    听了他的调派,大家都答应一声、各忙各的去了。

    朱棣带着柴靖南和高煦从王府出来、骑快马赶往西城门,等来到时、城门已经被拿下。因为守城的军兵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人来抢夺城门,而且还是从里面来的,所以、可以说是毫不费力地便被打得四散奔逃,有的人还想着去报信儿,却发现不知道应该报给谁,因为此时的城中已经乱套了。

    此时在西城门守着的是朱能,张玉带了数十人已经赶回大营、调集自己的本部人马去了,而就在这段时间里,朱棣亲自率领几百护卫又去夺取其他城门。等张玉带手下赶回来后、立刻配合着他攻打北平府的九座城门,基本上是打一处夺一处,守门的兵丁无不是望风而逃,一夜之间、朱棣竟已拿下了九门,占据了整个北平城。

    天终于亮了起来,城中已经得知消息的将士兵丁、以及谢贵的属下们,几乎全都逃亡了,已经没有谁能够来阻止燕王对这座前元朝大都的控制权。那些曾被调走的三万护兵、此时也回到了朱棣的麾下,然而、他知道,这仅仅是刚刚开个头儿而已……

    回到了王府中,朱棣一边命府中的文职随员们向全城发布告示,让百姓不必惊慌,一边来到正堂前找到道衍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箭已经发出、自然是没有回头的可能,只是、本王的意思不是不能就这样闷声不响地和允炆成了敌人。”

    朱棣坐在椅子中看着道衍,缓缓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道衍听了倒没有什么异议,点了点头道,

    “四爷说的没错,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当然要以一个充分的理由来解释此次的行动。”

    “理由?”

    朱棣听得有些好笑,

    “大师是说、这北平的地方官杀也杀了,城池得也得了,现在反倒要做的却是来为自己找个理由了?”

第四百章 靖难开端

    “这是自然,”

    道衍审视地看着他道,

    “不然的话,四爷你刚才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意思是、想写一道奏折上呈给皇上,将齐泰、黄子澄构陷逼迫本王的事情和他说清楚,总不能让他觉得是我这个做叔叔的、不顾亲情地来造他的反。”

    不知是不是因为一夜地马不停蹄地在城中奔走,朱棣的脸上现出了少有的疲惫。

    道衍看了看他,示意身边的郑和为他沏上一杯茶来、道,

    “说了又能如何?难不成皇上还能将那两个人杀了为你出气么?更何况、就算是皇上真能罢黜了他们两个,事到如今、还能收手么?”

    “无论如何,我们叔侄刀兵相对、终究还是最坏的结果,在此之前不管它是否起作用,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说着,朱棣接过郑和沏好的茶喝了一口、又道,

    “那么、大师您方才所说的寻找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老衲所讲到的理由么、也就是殿下您发兵的名义,两个字‘靖难’。”

    道衍微微一笑、道。

    此时的朱棣、想的只是接下来该如何行动,要知道只是控制北平这一座孤城是远远不够的,在他那充满了战略的脑子中、无论如何也要扫平北平周围的所有地区,不然的话、一旦被对方四下围困,那么、自己这些人可就危在旦夕了。所以、除了占领外,无暇思考什么“名目”的问题,而听到道衍提起这件事、便本能地重复着这两个字,

    “靖、难……”

    “是啊,就是靖难,”

    道衍微微一笑道,

    “如今四爷你占领了北平,然后还要占领其他地区,朝庭自然要派兵来剿,双方做战是势在必行。可是、你想过没有,与朝庭做战乃是反叛之举,燕王殿下你就真的想就此接受这个罪名么?”

    “这个……”

    确实、朱棣当然不能将自己置于“反贼”这个位置上,虽然已是走投无路、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动用武力的,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在同朝庭对抗,一向都以“四爷”这种较为随意的称呼来叫自己的道衍,此时竟然以“燕王殿下”来郑重其事的相称,可以看出这其中的重要程度,

    “当然了,小王当然想过、所以才要给皇上上书奏陈详情。”

    “如果上书有用的话,就不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了。”

    道衍冷笑道,

    “对于皇上的削藩之举,你以为在朝中真的没有大臣反对么?可是皇上只信任那么几个人,其他的任何谏言他都听不进去。”

    “可本王的表奏他终应该看看吧。”

    朱棣不禁回忆起那位侄儿曾经对自己的言语态度,看得出、允炆对自己这位四叔还是很重视的。

    道衍听了、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道,

    “也许会看,可他也得能看的着才行。”

    “这……”

    朱棣不禁语塞,没错儿,如今的朝政均由黄子澄、齐泰他们这几个人来把持着,自己就算是向皇上递交奏折,也一定会被他们给扣下来的,根本交不到允炆的手中,

    “那也得写,我写了他没看到是一回事,而我不写又是一回事。”

    “也好,”

    道衍点了点头,

    “那么就先由殿下你上书给皇上,如果没有回音,我们就得商量一下向天下宣布这条路了。”

    “唔……”

    朱棣还在犹豫不决,忽然有门上护卫来报,说原北平布政使郭资在外面求见。

    这郭资是原北平的地方官,是洪武十八年进士,又是明太祖朱元璋钦考钦点的翰林院庶吉士,文才自是非凡,才华也是十分的出众,和朱棣关系一向都很好,后来因为朝庭委派了张昺前来接任,而他基本上就被闲置了。

    听说他来了,道衍的眼前一亮、道,

    “这还真是需要谁、谁就来啊。”

    “哦,”

    看着眼前这和尚的开心劲儿,朱棣有些好笑,吩咐一声“有请”,那郭资便从外面进来了。

    见过了礼,这位前布政使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果然和道衍的看法相同,朱棣也知道他们二人所说的有理,便道,

    “好吧,等本王的上书真的不见回复后,我们就按两位所说的、向天下宣告靖难檄文。”

    此时、朱棣觉得也只能这样,至少不能忍气吞声地默默不语,无论如何也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何况这样还可以联络一下同样不满的那些人。

    就这样,朱棣立刻写下了奏折、说明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经过,还指出了这一切都是黄子澄和齐泰都在构陷自己,然后派人送入京城。

    折本上奏之后,为防止北平成为孤城,朱棣开始做夺取周边地区的准备,而此时,通州的守将顾成率军来归附,并告诉他说、朝庭方面的人果真打算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围,将北平围困直到歼灭。

    听到这个消息,朱棣倒并不意外,因为这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样,应付起来自然会从容不迫。当即决定让郭资继续暂领北平布政使、主管全城的政务,自己率领一支轻骑部队迅速的去取蓟州等地。

    真的这一打起来、却是出人意料的顺利,本来朝庭守军这边的人计划的倒是很不错,可一行动起来、各处的守将却是各怀心事,而且大部分北方将领对燕王都怀着敬意,不愿与其做战。所以当燕军杀到时,几乎是轻取蓟州,而遵化、密云也是主动归附。接下来便是攻占了居庸关、怀来,并擒杀了战斗力相对比较强的宋忠,之后永平府也顺利收服。

    北方战火越烧越量,朝中当然会被震动了。

    正如道衍和朱棣所预料的那样,朱棣所上奏的折本、根本没有到达朱允炆的案头,其原因自然是被黄子澄给扣了下来。

    本来最先看到奏折的是齐泰,看过之后真是恼火不已道,

    “这燕王还真是会强词夺理,如今他在北平起兵造反、私自杀害朝庭命官,竟然还打算将责任推到我们几个人的头上。”

    “哦?快拿来给我看看。”

    黄子澄急急地道。

    齐泰见他那一脸紧张的样子,便将奏折递了过去,

    “怎么了?这燕王终于还是反了,不正应了我们所说的那样么,有什么不好的么?”

第四百零一章 叔侄决裂

    “不是这么回事。”

    黄子澄倒没想到、事已至此朱棣竟然还敢上书给皇上,这种无畏无惧的气魄还真是令人惊讶,连忙将折子拿过去看了一遍道,

    “不行,这道折子不能让皇上看到。”

    “为什么?”

    不只是齐泰,连一旁不喜欢说话的方孝孺都抬起了头、看着他。

    黄子澄皱着眉道,

    “我们这位皇上是多么的没有主见、你们难道不知道么?我在宫中做伴读这么多年,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见他经常都是听谁说话都有理。更何况、皇上对他的四叔一直还都怀有某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容忍,如果让他看到这个表面上看起来还颇有些歪理的奏折,真的一下子倾向了燕王,那日后还有你我的活路么?”

    “可是、这样扣押亲王的奏折也不好吧。”

    听对方接连地将皇上称为“他”,方孝孺有些不悦地道。

    黄子澄来不及在乎这些了,连连地摇了摇头,

    “亲王?已经做了反贼还是什么亲王,而且我们这样做是权衡利弊、有取有舍,决不能让燕王有任何的可乘之机。”

    “你说的倒也对。”

    齐泰一向都看不惯燕王那平时显示出来的雍容、自若的做派,总觉得他无时无刻不以高不可攀的形象示人,更重要的是、他从不与读书人为伍,的确不能让他有翻身的机会,便也点了点头。

    就这样、朱棣的第一道折本被压在了众多的奏折的最下面……

    而接下来传到京城的消息就是更让他们心惊了,因为燕王竟然向天下各藩、各州府发布了一道《告将吏军民书》,历数黄子澄、齐泰等人的罪过,说他们蛊惑皇上、构陷诸藩,如今要“清君侧”。更让他们不安的是、其中所引用的根据竟然还是出自于先皇的《皇明祖训》。

    这个主意当然是出自于道衍,而那篇文章也是出于郭资的手笔。

    自从朱棣将《皇明祖训》这本书带回来之后,道衍已经反复地读了不止几十遍,可以说是记得滚瓜烂熟,早在这之前便发现了其中可取的地方。

    在意料之中的,迟迟不见皇上对自己的上书有任何回音,朱棣终于同意了道衍的提议,

    “大师所说的‘靖难’之事,不妨讲给小王听听吧。”

    “就是这本书,”

    道衍将那本他一直拜读着的书、在朱棣的眼前晃了晃,

    “这里面有几段训诫、可以做为殿下您出兵的根据,比如说这段,‘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原来如此,”

    朱棣不禁笑了笑,

    “不想父皇让我们拿来做为修身戒律的书,还有这样的用处,那么我们的檄文该由谁来写呢?”

    “自然是郭资了,”

    道衍笑道,

    “郭资才华横溢,不让他写让谁来写呢。”

    就这样商量过了,这篇檄文传遍了天下、当然也传入了宫中。

    这回黄子澄不能再不告诉皇上了,立刻将此文抄录了一遍,只是他将文中依据的那段、换成了另一段内容,抄好后、便和齐泰一同来见朱允炆。

    北方战火纷飞,朱允炆当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他只是在等、看那位兵部尚书齐泰什么时候才能来报知于自己,今天见他二人一同前来、便哼了一声道,

    “两位卿家终于肯来见朕了,说吧,北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回陛下,其实是燕王起兵谋反了。”

    黄子澄小心翼翼地道。

    朱允炆听了、脸色立刻变得铁青,

    “你说什么?四叔他怎么了?!”

    “陛下、燕王在北平谋反,”

    见黄子澄面露怯色,齐泰忙抢过话头来道,

    “不但杀了地方官员、守将,还占领了周边地区,而且越来越嚣张,大有将范围扩大之势。”

    “他、他因何要反?”

    此时的朱允炆只觉得内心里凉冰冰的,他实在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

    “你们说、四叔他为何要谋反?!”

    “陛下,”

    黄子澄连忙将那份略加改动过的檄文双手捧上、道,

    “这是燕王让其下属发往各处的公告。”

    “拿来给朕看看!”

    朱允炆起身、劈手将檄文取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一直看到其中引用的《皇明祖训》中的那段——

    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到此之时,天子必是昏君。其长史司并护卫,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都督府捕奸臣,奏斩之,族灭其家……

    看罢、朱允炆的双手开始发抖,

    “好了,朕是昏君是吧!亏得朕是那么的相信于他,他竟然不惜装疯来哄骗朕!当初朕让他来做监国、他不答应,如今反倒说朕是昏君,竟然还来造朕的反!”

    皇上曾经想让燕王来监国——

    这件事还真是头一回听说,黄子澄和齐泰相互看了一眼、顿时冒出一身的冷汗,多亏当初那位四皇叔没答应,不然的话还哪里有他们二人的位置。

    发了好一阵子的脾气后,朱允炆才又坐了回去、盯住了齐泰道,

    “立刻发兵,将燕王捉来见朕!朕要亲口问问他、因何要如此的对待朕!”

    “臣领旨,”

    齐泰向上叩首道,

    “只是陛下、对于燕王您也要加以处置,不然的话,无论是谁做讨伐的将领、从品级上看,都没有与其对抗的资格。”

    “这个……”

    朱允炆听了、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毕竟到目前为止,无论他做了什么,朱棣依然是亲王、是皇叔,甚至可以说是皇帝之外、再无旁人,派去与之对战的将领又怎么敢和他对抗,那么、只有一种办法了……

    想到此,忍不住叹息了一声道,

    “好以,朕会择日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然后起兵讨燕。”

    “皇上圣明,”

    齐泰再次叩首道,

    “只是、朱棣已传发公告到各处,不得不防其他藩王与之呼应,尤其是谷王、辽王、宁王,他们的封地均与燕接壤,关系又向来密切,不如将他们都调回京城,以防从旁相助。”

    “准奏。”

    听了他的提醒,朱允炆又想起这几个人曾经对四叔表现出来的关心,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虽然内心矛盾的很,可在几天后、祭告太庙之礼还是进行了,朱允炆在先帝及先太子的灵前,诉说了朱棣之罪,并削其宗籍、废为庶人后,诏告天下。

第四百零二章 运筹备战

    消息很快传到了北平,虽然朱棣已知道与侄儿的决裂在所难免,可心情还是有些沉重,正在烦闷之时,郑和进来轻声道,

    “四爷,您看谁来了。”

    “哦,谁啊。”

    朱棣只道是又有哪个旧属来投奔了,便也没太在意地将头抬起看了看,却意外地见武平文出现在了门前。

    对自己来说、这可真是个大惊喜,朱棣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武六侠!你怎么会赶来的?”

    “四爷您现在有事,我当然要来了。”

    武平文很爽朗地笑道。

    朱棣连忙将他让进厅中、道,

    “武六侠快快请坐,你这是从哪里来啊?”

    “自然是从华山赶来的,”

    边在桌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武平文边接过郑和捧过来的茶喝了一口、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我又怎么能坐得住呢,自然要赶来保护您了。”

    “可是,如今的我已经被皇上贬为了庶人,不再是亲王皇叔了,而且跟随于我就会打上‘反叛’的印记,这个、武六侠可想到过呢?”

    朱棣瞧着他苦笑道。

    武平文上下打量了他一下、“切”了一声道,

    “难道四爷你以为武某之前相帮、是因为你的亲王身份么?我只知道你是位值得让我为之尽力保护的人,至于其他的什么是反是正的、都与我无关,无论说什么、你也别想将我从这里赶走的。”

    “如此、就多谢了,”

    朱棣不无感慨地道,

    “这真是人到难处方见真情,武六侠和祝五侠相助之恩、小王不会忘记的。”

    “哦、对了,提到五哥,我刚才见到他了,听说他一直在承担着保护世子及四爷您的眷属之责是吧,那么你千万不能将我也留在府内,我可事先说好了,无论四爷你到哪里、我都要跟着。”

    武平文又上来他的任性劲儿了,瞪着眼睛道。

    朱棣不禁笑道,

    “好啊,有武六侠在身边、小王求之不得呢。”

    “就这么说定了,”

    武平文得意地笑了一下、紧接着又严肃了起来、道,

    “有几件事情我还要告诉给你呢。从华山赶来的路上,经过山西地界时,我听说在大同的代王本打算起兵响应四爷您,可被从北平这边逃过去的一个姓陈的将军给压制住了。”

    “哦,有这样的事?”

    朱棣回忆了一下,对方所提到的那个姓陈的将军、应该是宋忠手下的偏将陈质,因为都是大明的将士,所以对逃走的士卒、朱棣并没有追杀,只是任他们去了,没想到那陈质竟然带人逃往了大同。

    虽然十三弟这次起誓没能成功,可有了这件事、必要时也可拿来做做文章,朱棣已将此件事印在了脑子里。

    “好、我知道了,”

    朱棣点了点头,忽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祝五侠回来时、对本王说过,那飞剑盟的真正幕后主使人是瓦剌、是么?”

    “是啊,这也正是我要对四爷您说起的第二件事,”

    武平文道,

    “那个瓦剌看起来是包藏祸心、不可忽视呢,所以、我出派出了一些华山下属的眼线、去探听到了一些他们的动向,果然那瓦剌听说最近北平的变故,打算挑动前元的旧部趁乱偷袭,可结果您猜怎么着?”

    “啊?真的有这样的事?”

    其实武平文所提到的这种状况、朱棣当然想到过,可眼下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同时顾及南北两端,听了这话顿时一阵紧张,问道,

    “到底怎么样了?武六侠你还是快点儿告诉我吧!”

    “好、好,四爷您别急,”

    武平文见自己还真的说出一个能让朱棣心慌的话题,顿时觉得很开心、连声安慰道,

    “那些前元残部们根本没有谁同意和他们联手,甚至还有人说、他们不服的是大明,而不是燕王,若燕王与大明做战,倒是可以考虑来相助于燕王您。四爷您说好笑不好笑,那些前元的人竟然崇拜您到了如此地步。”

    “哪里好笑啊,”

    朱棣此时真是哭笑不得了,可喜的是、不必担心背后会有人偷袭,可忧的是、这种话若是被传了出去,自己岂不是又会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抓住把柄,以此为借口、安上一个“早有异心”的罪名么,便道,

    “武六侠,以后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再讲了,更不能传出去,会引起不利后果的。”

    “嗯,我知道了,”

    武平文点了点头、道,

    “对了,四爷您说这瓦剌也是挺有意思的,如果真想和大明对抗的话,就真刀真枪地来啊,干嘛用那些从中挑拨、暗中刺杀这样的小人手段来呢?”

    “他们还是自觉能力不足以与我大明对抗呗,”

    朱棣笑了笑道,

    “不过,正如武六侠你所说的那样,这瓦剌的确是狼子野心,等这次风波过后,小王还真的要集中心思来对付他们呢。”

    “嗯,好的,我华山派也会协助四爷您盯住他们的。”

    听了他的话,武平文不禁在心中更加佩服起朱棣——

    不愧是心怀天下之人,就算已身处险境、依然还存有着将目光放得长远之胸怀,果然是人中龙凤。

    身边有了武平文担任护卫,就连祝平乐都长长的松了口气,因为他现在只能承担保护世子和另两位少王的责任,虽然朱棣身边有柴靖南,可这孩子毕竟还很年轻,终归是令人放心不下,现在多了个武平文、自然就不同了,心情立刻也放松了不少。

    此时,北平周边算是平定了下来,朱棣命各处守将严加防守,同时派出探报多方打探各方的动向。

    只是除了朝庭在真定设置了平燕布政司外,收到的另一条消息竟是让人好笑,谷王朱橞竟然从封地宣府逃出,看样子是想回金陵去。

    “这是摆明了不想和殿下您呼应么,”

    张玉听了有些忿忿不平地道,

    “要不要将他扣住呢?”

    “自然是不必,”

    看着自己的爱将气呼呼的样子,朱棣却笑了,

    “本王自是了解这位十九弟,他年纪还轻,遇到这样的事情难免会混乱,而且虽然在你们看来他这样做是不想与本王呼应,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何尝又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同我这位四哥做战呢?”

    “哦,是这样啊……”

    在场的将官们各个都沉默了。

第四百零三章 清除后患

    朱棣扫视了他们一眼、又道,

    “而且,他虽然现在奔往金陵、与本王背道而驰,可到了将来再看、很可能会变成一件好事。”

    这句话大家却都没有听明白是什么意思,直到三年之后才恍然大悟。

    只能说朱棣有极强的识人才能,知道什么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当燕军杀到金陵城下、朱橞和李景隆二人打开金川门迎其入城时,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现在不必管他么?”

    张玉试探地问道。

    朱棣点了点头,

    “是啊,由着他去吧。”

    说着,便将目光又投向了已经挂在了墙上的地势图上,并站起身踱了过去、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因为虽然谷王逃离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件事倒是提醒了他,便是另外的一个兄弟却是要重视起来。

    宁王朱权——

    自己的这位十七弟,很好学也很聪明,而且作战也是非常的勇猛,只是有时候性情固执到了幼稚的地步,如果他接到朝庭的委任、说不定真的会来进攻自己,到那时、仅仅是靠说服是无法奏效的,所以不得不防有队伍从大宁来。

    仔细查看了一会地形,朱棣将目光落在了松亭关,这里是从大宁来北平的必经之路,而那里的守将是一名叫卜万的人。若想防住大宁来袭,必需要拿下松亭关,倒是可以派兵去将那里拿下来,但朱棣此时手中的兵力也不过数万人,虽然比起刚刚起兵时的不足千人、已是数十倍的增长,可在他看来手中将士的性命是十分宝贵的,如果可以不牺牲他们就尽量的不去牺牲。

    就这样开始盘算了起来,那卜万曾经和自己有过交集,何不利用这点?想到这里、朱棣命手下人出去放出风去,就说卜万打算向燕军归降。因为自燕王起兵以来,主动来降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此言一出、松亭关那边还真有人信了,结果卜万被捉拿下了狱,至此、北平周边的大片地区已经全部扫平。

    接下来,就是静下心、等着允炆派人来征讨了——

    朱棣当然明白这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但在此时、自己是不会主动出击的,至少目前不会这样……

    果然如他所料的那样,朝庭真的准备要讨伐北平了。

    自从削了四叔的宗室属籍,朱允炆的脸色就一直的很难看,成天的紧崩着、没有一刻的放松下来,更别说会有一丝的笑容了。

    为什么事情的发展总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只不过想削去那些、根本不将他这位皇帝放在眼中的叔叔们手中的兵权,等将所有一切的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中时,四叔他无论如何都会服从在殿前,那时再共同治理大明江山,这样不是很好么?

    我不过是想让你知道、自己不想辜负皇爷爷的重托,完全能够做好这个皇帝的,还想和你再一次共同商讨国事。四叔,无论如何我都要见你,既然你起兵谋逆,那么就算是将你抓来,也要当面的问问你、因何要这样对我——

    带着这样的心情、朱允炆上了朝堂。

    接受百官三呼万岁的朝贺后,尽管很难、可还是要将眼前的形势说了出来,

    “众卿,今天的朝堂之上,朕所要说的是一件令人非常痛心之事,大概你们已经听说了,朕的四叔燕王在北平起兵谋逆,此等行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不能原谅的!数日前,朕已经于太庙告于先帝,削去了燕王的宗室属籍、贬为庶人,接下来、朕要对此逆臣进行讨伐,不知何人可当此任?”

    下面一片寂静……

    朱允炆一直盯着两侧的文武百官,见大部分人都将头低了下去,武官班列里更是无人应声。

    半晌,实在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朱允炆道,

    “怎么,为什么都不说话了!难道是在惧怕燕王不成?!”

    “陛下,臣有本奏!”

    忽然、从文官班列中走出一人,跪倒叩首道。

    朱允炆一愣,仔细一看、原来是监察御使康郁,心中不觉一紧,因为自从削藩以来,也有不少大臣上书反对,尤其是当湘王朱柏**后、更是如此,而这位康郁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已经想到他会说什么了,可毕竟打破了朝堂中这死一般的宁静,朱允炆还是硬着头皮、冷冷地点了点头道,

    “康卿,有何事要奏?”

    “陛下,”

    康郁再次叩首道,

    “臣一直觉得,陛下的削藩之举本就是凭一已之偏见所为,陛下刚刚即位不久,应以德服人,而诸藩王均是您的骨肉至亲,更不应该加以强行镇压。燕王如今在北平起兵、也只是守住其封地而已,并没有图谋其他地区。趁战火尚未波及更多地区,陛下应该收回对其夺爵削籍的成命,遣使臣前往北平与之相谈才是。”

    “哦……”

    听到此处,面对他的指责、朱允炆竟然沉默了。

    之所以会沉默,是因为朱允炆也觉得夺爵削籍这件事、做的似乎有些草率了,宗籍被削、那么他就不再是自己的四叔了,这样做真的对么……

    见皇上对康郁的话、好象有所动心了,齐泰早已开始紧张起来,按捺不住地出班跪奏道,

    “陛下,臣有本奏!”

    “嗯?齐卿你有何话讲?”

    朱允炆瞟了他一眼、问道。

    齐泰道,

    “康郁所言差矣!完全是大错特错!”

    “错在何处?”

    朱允炆心道、明明刚才你一声都没有,现在有人说话了,你又出来打断人家说他说的不对,到底想怎么样啊?便冷冷地看着他问。

    齐泰向上叩首道,

    “听方才康郁所言,好象错是在陛下这边,那朱棣如今在北平私杀朝庭命官,攻占周边领地,这分明就是在谋大逆之举!如果在这种情形下、陛下依然能够容忍、允许他相商相谈,那无疑就是在纵容此种行为一般。现在若不追究其罪加以讨伐,日后其他藩王纷纷效仿、那么陛下之威又将何存?!”

    “齐泰!”

    康郁也很生气地大声道,

    “你身为陛下身边的重臣、就应该劝谏陛下以德服众!而你们几个人却一再地怂恿陛下对至亲皇叔施以高压手段,不惜刀兵相向,难道死了一位湘王还不够吗?!”

    “好了,别再吵了!”

    朱允炆大声阻止道,

    “在朝堂之上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请陛下恕罪。”

    这两个人连忙向上叩首道。

第四百零四章 朝中发兵

    朱允炆的心从来没象今天跳得这样快过,此时的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觉,是愤怒、是紧张、还是懊恼,也许是这所有的情绪交织在了一起,连成了一片。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细细地品味了一下方才这两位大臣所说的话,最终还是被齐泰言中了其心底最为关切的那点。

    是啊,如果已经起兵了的四叔、都能得到谅解,那么以后对其他藩王的削夺还如何进行的下去,最重要的削藩不就以失败告终了么?不行,还是要起兵讨伐、以儆效尤才对。

    想到这里,朱允炆道,

    “卿等也不必再争论了,朕意已决、发兵对北平进行征讨。退朝!”

    说完、起身离开回到了内宫。

    可是说起来简单的很,但让谁去好呢?本来想在朝堂上听听大臣们的推荐,可争论半天、根本就没个结果。

    如今满朝能征贯的将军们几乎都已经不在人世,眼下一直被称为新的“大明第一名将”的、是那位在北平起兵造反的四叔朱棣——

    朱允炆觉得自己的头都要大了……

    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人,算起来还是和皇爷爷同辈的老将军耿炳文,毕竟老人家随先帝久经沙场,而且也算是四叔的前辈,派他前去应该还是可以的。

    想到此处,立即吩咐内侍,

    “传诏,宣长兴侯耿炳文老将军入宫觐见。”

    老将军来了,无论他是否已年近古稀,可将军就是将军,只要皇上需要、自然是义不容辞的。

    经过年轻的皇帝与年迈的将军一阵的倾谈后,耿炳文恺然接受了做为大将军的委任。

    “老将军是否还有别的要求呢?”

    朱允炆希望此次出征能做得万无一失,便关切地询问道。

    耿炳文想了想、道,

    “老臣虽然有自己的部将,但还是希望陛下能派两名副将军给臣。”

    “老将军心中可有人选?”

    朱允炆很是虚心地向耿炳文征询着意见。

    耿炳文点了点头、道,

    “让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数路并进、共同伐燕吧。”

    “就依老将军,朕立刻就传旨任命。”

    朱允炆频频点头,将军、副将军都有了,却又记起了一直压在心中的那件事,想了想才又道,

    “只是、老将军此次要讨伐的人是燕王,是朕的四叔,毕竟他与朕乃是骨肉至亲,所以、还望将军您务必要将其生擒,千万不要杀了他。”

    “哦?”

    虽然对这个要求有些意外,可性情本就内向的耿炳文并没有多问,心道、这也难怪,他二人都是先帝的血脉,既然不让杀、就注意着点儿不杀好了,

    “老臣记下了。”

    耿炳文点头应允。

    次日里前往讨伐北平的大军在京城外集结,左中右三军加在一起约有三十万人,却是号称百万,大概是想从气势上便将只有几万人的燕军给压制住。

    朱允炆已经责令齐泰传檄给山东、河南、山西这三省负责为全军提供军饷粮草等给养,并亲自到城门前为耿炳文送行。

    老将军虽然上了些年纪,可披坚执锐后、看上去倒也是威风凛凛,朱允炆见状心中稍安、命人取御酒来,之后亲手倒满一杯、来到耿炳文的面前,

    “老将军,这第一杯酒是朕为您及三军将士壮行。”

    “多谢陛下。”

    耿炳文用双手接过来一饮而尽。

    朱允炆又倒上第二杯酒、再次送上,

    “这第二杯酒祝您马到成功,待得胜凯旋之时、朕定为三军将士庆功。”

    “老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耿炳文将杯接过又一次饮下。

    接着、朱允炆又倒上了第三杯、沉吟了片刻才又道,

    “这第三杯、拜托老将军务必不要让朕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

    “哦……”

    耿炳文顿了顿、方道,

    “老臣牢记在心。”

    就这样,伐燕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赴北方,金陵城中的人有的放下心来、有的替朱棣担心,总之、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战局已定,毕竟几十万人对几万,从数量上来说、都能猜测到最终的结果。

    而远在北平的朱棣已接到探报,得知朝庭“发兵百万”前来征剿。

    “哪里会有百万,真是笑话,”

    闻听消息后,朱棣倒显得很是轻松,

    “依本王估计、最多也就只有几十万人而已。”

    几十万也不少啊,我们自己只有几万人吧——

    手下的部将们面面相觑,可不管怎么样,看着殿下镇定自若、每个人便都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那么、我们怎么办呢?”

    虽然知道肯定是要迎敌,可张玉忍不住问道。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急,然后又转向了探报,问道,

    “本王且来问你,朝庭派来的主将是谁?”

    “是长兴侯耿炳文。”

    探报回答道。

    朱棣听了,顿时看起来就更加轻松了、甚至是面露喜色,

    “如此甚好,这样的话、本王已经知道该如何来应战了。”

    对于这位老前辈、朱棣还是比较了解的,对属下所说的这些话也并非是在给大家壮胆的虚言。早在二十几年前,还只是个少年人的朱棣、便跟随在徐达的军中历练,当时就与耿炳文有过接触,知道他是一位以防守见长的将军。

    可是在这河北大片的平原上来做战,必须以进攻为主,哪里有什么地方让他来防守呢?所以,初步的作战方案已经在朱棣的头脑中形成了。而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消息,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准确的军情战报可以称得上是如虎添翼。

    心中有了底、朱棣吩咐手下的部将们,

    “传本王将令,多撒下探报前去打探,无论有多么小的军情变化、都要随时来报知本王。”

    “属下领命。”

    诸将均拱手领命去执行。

    离开了前厅,吃过了晚饭、回到书斋,才想到有些日子没有回内苑了,算起来这数月之内、竟然没和王妃见过几回面,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一旁服侍着的郑和、大概是猜出了主人的心事,便看着他轻声问道,

    “四爷,今晚要不要去内苑呢?”

    “这个……”

    朱棣看了看他、又想了想,

    “还是不必了,这种紧要之时、我不想有其他事情来分心。”

    “三保知道了。”

    答应了一声,郑和开始为他做休息的准备。

    朱棣边看着他在忙前忙后、边故做随意地问道,

    “三保,依你看、我们能赢么?”

第四百零五章 父子倾谈

    “当然了,”

    郑和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这下,朱棣倒有些意外了、追问道,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因为有四爷您在带领着大家呀,”

    郑和微微一笑道,

    “您是燕王殿下,那位一直让大家信任着的燕王殿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无论前面看起来有多么的凶险,只要有您在面前引导、终究都会解决的,所以三保才会说、殿下您最终一定会赢的。”

    “你是这么认为的么?”

    朱棣的眼睛亮了。

    郑和将他的床铺好了、笑道,

    “不只是三保我一个人,军中所有的弟兄们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投奔于您,从前那些本已经被调走了的部下们,才会在战场上临阵倒戈、又回到您的麾下。而且具三保看来,不止是眼下,就是将来、前来归附到四爷您的旗下的人,也会陆续不断地增加的。”

    “听你这么说,我倒真的很高兴,”

    朱棣轻轻地松了口气,

    “那么,为了这些如此相信本王的弟兄们、我也不会放弃,一定要抗争下去,不为大家争取出个结果来、誓不罢休……”

    刚说到这儿,忽见郑和用手指示意让其默声,然后轻轻地走向了门前,朱棣明白这是有人在外面偷听,便也不做声了、好奇地看着。

    郑和来到门前、猛地将房门拉开,见果然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可借着灯光一看、却是世子朱高炽,不禁诧异地叫了一声,

    “世子殿下,怎么是您?”

    “啊,是我……”

    高炽因为眼前的门扉被突然地拉开、当时也被吓了一大跳,定了定神才道,

    “我是来见父王的。”

    “高炽啊,进来吧。”

    听见二人的对话,朱棣便招呼了一声。

    郑和将门大大地打开,以便请门外的人进来,高炽便缓缓地走了进来。

    要说这位世子、经常被人评价为不象他的父母中的任何一位,不但性情温和仁慈,而且还礼让到给人以懦弱之感,加之其先天身体有些缺陷,行走步履不是很利落,体态也略显肥胖,所以经常被二弟高煦拿来取笑。

    此时,高炽来到书斋中,端端正正地给父王施礼道,

    “孩儿见过父王。”

    “罢了,来坐下吧,”

    朱棣笑着摆了摆手,示意让他在自己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等一旁的郑和为他沏上茶来后、才问,

    “这个时候来做什么呢?”

    “孩儿就是想和父王说说话。”

    高炽看上去有些难为情地道。

    朱棣显得倒是很随意,

    “好啊,父王我一直都在忙这忙那的,有些日子没和你说说话了,想说就说吧。”

    “父王过几天就要去打仗了是么?”

    高炽鼓足勇气般地问道。

    朱棣瞧着他点了点头,

    “是啊,从现在开始,不仅是我们燕王府,可以说是整个北平城所有人的性命、就都寄托于你我父子的身上了,这个责任是不能不承担起来的。”

    “孩儿?”

    高炽被父亲说的“你我父子”这四个字吓了一跳,

    “可是、孩儿又如何能比得上父王您?”

    “干嘛非要和父王我比啊,”

    朱棣带笑白了他一眼、道,

    “你是你、父王是父王,我们爷儿几个要是都一个德性,那这个家该有多无聊啊。”

    “父王……”

    听父亲竟然在调侃自己,高炽有些哭笑不得地叫了一声、道,

    “孩儿真的有些紧张,担心如果父王您不在孩儿身边、孩儿会不知所措的……”

    “不要紧张,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是什么都行的,”

    朱棣安慰道,

    “父王我第一次上战场时当然也怕过,所以不要以为紧张就说明你自己不行,相反更证明你已经有了承担责任的自觉了。高炽,可能你已经听惯了别人说你不象父王这样的话吧,但是现在当爹的我可以告诉你,只有你才更象你爹我,而且是年轻时的我。所以、不要妄自菲薄、看轻了自己,你有你出众的一面,只要是能够发挥出来、自然可敌万军。”

    “孩儿真的行么?”

    高炽望着父亲期许的目光,心头顿时觉得暖暖的。

    朱棣笑了笑、道,

    “当然行了,别忘了你可是燕王朱棣的儿子,是父王我亲立的世子。”

    “好,孩儿知道了,”

    高炽下定决心似地点着头,

    “父王您放心好了,孩儿一定不负您的重托。”

    “好,有你的这句话,父亲也就安心了,”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恐怕有很多仗要打了,父王我不能只是让手下将士们去浴血拼杀,必需亲临前敌,而这北平府恐怕就要交给你来照看了。”

    “孩儿会努力做到的。”

    高炽很认真地回答道。

    朱棣好象忽然想起了什么、道,

    “对了,你正好提到了,父王我也正要告诉你呢,从明天开始议事时,你就带着两个弟弟到堂前来吧。”

    “嗯,孩儿谨遵父王之命。”

    高炽本能地又施了一礼。

    朱棣这才恢复了笑容道,

    “好了,没什么别的事情的话,你也回去好生的休息吧。”

    “孩儿告退。”

    高炽起身离开。

    将世子送出门去,郑和方又返回来道,

    “四爷您也早些休息吧,有什么要吩咐的、招呼三保一声好了。”

    “哦……”

    朱棣换好了寝服,却又想到了一件事情、问道,

    “对了,武六侠和靖儿都安顿好了么?”

    “安顿好了,都住在他们已经住惯了的房间中。”

    郑和回答道。

    朱棣听了缓缓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道,

    “哦,这样就好……”

    嘴上说着“好”,可朱棣的眼神看起来还是很犹疑不定。

    郑和见了顿时明白了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便笑道,

    “靖少爷自从回来后,几乎每天都守在四爷您的门外,最近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让他看上去也成熟了许多,虽然不象从前那样天天的粘着您,可却无时无刻不在周围守护着。三保敢说、现在他肯定就守在门外的什么地方呢。”

    “是这样啊,”

    听了他的这番话,朱棣想象着柴靖南抱着长剑守在门外的样子,不禁也笑了出来,可是又一转念、忙道,

    “那么、靖儿整天的这样守在外面不会累坏了么?”

    “不会的,”

    郑和摆了摆手道,

    “别忘了,现在还有祝五侠和武六侠呢,他们可以轮换着休息一下。况且、象他们这样武艺高强的人非寻常人所能比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恢复体力,四爷您就不必为他们担心了,只要是您一切安好、他们就会都好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899/ 第一时间欣赏燕风啸金陵最新章节! 作者:几回又逢君所写的《燕风啸金陵》为转载作品,燕风啸金陵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燕风啸金陵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燕风啸金陵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燕风啸金陵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燕风啸金陵介绍: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生在皇家、权不离身。绿林纷争,皇权相争,偏偏两者总要搅在一起,最后花落谁家、谁人天下称雄、谁人又伴月随风,一切自有天意来定……燕风啸金陵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燕风啸金陵,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燕风啸金陵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