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资本狂人TXT下载重生资本狂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资本狂人全文阅读

作者:杰奏     重生资本狂人txt下载     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105章 成立第三家公司

    沈弼这个人比较挑剔。

    说话重了,容易被认为冒犯他;说话轻了,又容易被认为敷衍他。

    但高弦没办法,不管多么难搞,他都得全力应对。

    只要惠丰银行这一关闯过去了,香江其它银行就会全都参考这个案例。

    这时候,高弦特别后悔,之前自己在米国的时候,怎么就没有预料到当下这一幕,顺便买块名表,当作礼物备用。

    因为从投其所好这个角度来讲,沈弼是一位“表叔”酷爱名表。

    好在,在商言商,沈弼对这次的环宇电子申请贷款,表现得很专业,考察完了公司,尤其研究过了高弦和查尔斯唐迪所签署的合同,以及米国睿侠的实力后,便明确表示,条件符合惠丰银行的规定,准批了!

    高弦对此谈不上什么意外惊喜,他更看重的是贷款利率,这也是玄机所在。

    沈弼只答应,把贷款利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六,优惠到百分之五点五,其它就免谈了。

    高弦心里肯定不是百分之百地满意,他不要求对方降到惠丰银行给包裕刚那样的“最优惠利率”,但百分之五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

    要知道,每逢股市行情大好,都离不开银行在幕后提供“军火”。而在当下正奔向牛市的香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成整体“放水”的趋势。

    高弦又转念一想,所谓的人脉经营,不就是体现在眼前这种可行可不行的两可之间情况么?

    自己和惠丰银行,以及沈弼,关系现在只能算是一般,到也不能过分强求了。

    这次贷款利率是百分之五点五,那下次贷款利率肯定是从百分之五点五开始谈。

    最后,高弦以百分之五点五的利率,向惠丰银行贷款为期一年的两百万港元,算是完成了双方之间的第一次商业合作。

    ……

    拿到这笔钱后,高弦叫来韩淑芳,吩咐道:“环宇电子自己留五十万,用于提升产能,增加零部件采购;高益从环宇电子借一百五十万,用于投资。”

    “做为投资之一,高益拿出其中的五十万,用于注册一家新公司。”

    格外勤快努力的韩淑芳,业务能力提升很快,当即领会了老板的意思,答应一声后,便去办理了。

    这时候,高益公司副经理叶黎成,赶紧趁着高弦有空闲,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

    简而言之,一切井井有条,没有什么值得高弦特别注意的,除了怡富公司送来的一份出席开业典礼的请柬。

    高弦语气里带着隐隐的不屑,嘀咕道:“这个公司注册下来的时间,已经不短了,那就赶紧运作呗,还非要处心积虑地搞个开业典礼,遍邀同行,普天同庆。”

    “香江这里,做什么不求一个好彩头啊。”叶黎成笑道:“何况,怡富公司汇集了怡和集团、英国富林明商人公司、温氏集团三家的资源,肯定要精心打扮一番,隆重登场啊。”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得到邀请,也是对您个人,以及高益公司,在业界中的地位的认可。”

    “如此说来,我还应该深感荣幸喽。”笑着打趣了一句后,高弦话锋一转,吩咐道:“接下来,你去注册一家高益控股的新公司,注册资金五十万,名字就叫做尚华文化吧。”

    看着高弦在纸上写出新公司的名字,叶黎成试探道:“老板是打算拍电影么?我听说,现在的电影行情,明显在走下坡路。”

    “粤语片确实不行了,国语片还凑合。”高弦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尚华文化不一定只拍电影,诸如音乐、电视、出版、剧院、广告、传媒、艺术品、艺术教育、文化金融等等,可做的内容多的很,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叶黎成被高弦随口而出的雄心壮志,忽悠得有些发晕。

    过了一会,他才消化完这个信息,发表自己的理解道:“老板给新公司取名尚华文化,就是表达出不拘泥于电影一个领域的意思。”

    “对,我就是这样考虑的。”高弦笑道:“否则的话,我直接取名尚华电影多直接。”

    “要知道,咱们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绚烂多姿,可做文章的空间实在太多、太大了。”

    “确实如此。”叶黎成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光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粤剧和电影融合成的粤剧电影,就不知道让多少类似新马师曾这样的佼佼者,功成名就、腰缠万贯。”

    高弦脑海里闪过即将在这个时代登场的李晓龙和功夫电影的结合,于是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同样的体会。

    “我知道,香江一直流行一个说法,和谁有仇,就劝他拍电影、办报纸、干航运。”高弦缓缓说道:“这个比喻,无非就是形容拍电影的投资回报,非常难以捉摸,颇有一种看老天心情吃饭的意味。”

    “我充分重视这个警告,但不会因此束手束脚。”

    “你先把尚华文化的基本行政架构搭建起来,真正的业务,我会亲自安排。”

    “明白。”叶黎成郑重地点了点头。

    就此,高益一系的事务,暂告一段落,高弦转而向远东交易所和香江棉纺业同业公会,汇报自己的工作。

    数据设备公司的两台pdp-11小型机,也尾随着高弦返回香江的行程,稍后从米国空运了过来。

    等数据设备公司驻香江办事处的人,把硬件系统安装完毕后,高弦便和周文耀,部署真正解决实际业务需求的软件系统。

    这个过程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于是,远东交易所,以及高弦的高益、马敬熙的香基证券,正式有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高弦顺便再一次游说周文耀道:“想没想好,来我这里工作?”

    周文耀苦笑道:“高先生,我心里是愿意到高益公司工作的,但家里长辈不太愿意让我放弃已经确定下来的公务员,请容我再争取一下。”

    “行,我不逼你。”高弦理解地点了点头,“反正两套系统的日常维护,你兼职着干,也能应对,那就仔细权衡利弊吧。”

    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正式投入运用,也意味着高弦在远东交易所的日常工作重心,从数据中心和资本市场研究中心,转到上市发行部。

    ……

    鞠躬感谢o不错丨、李嫁陈、盛开的爆米花的打赏!!

第0106章 这部电影绝对省钱又赚钱

    如果说之前,在仍处于会员服务部门之下的数据中心,办公室正治生态是高弦和卓凤南的一对一,那么现在,上市发行部的办公室正治生态,则是高弦和王和亭、卓凤南的一对二。

    表面看起来,高弦又处于下风了,但实际上,他在气势上反而更足!

    道理非常简单。

    之前,如果在数据中心被淘汰,那等待高弦的下场,可能就是失业;而现在呢,即使退一万步来讲,真的在办公室正治斗争中落败了,也不会有人天真地认为,高弦失业了。

    高弦的强大气势,所传达出来的信息非常明确少扯犊子,干好工作,才是正事。

    截止到目前为止,高弦倒也没有发现王和亭和卓凤南主动使出什么阴招,只是有些他们自认为重要的业务情报,想尽办法,藏在自己手里。

    高弦对此见怪不怪,一般公司里的同部门不同项目组之间的竞争,也是这样试图占据信息优势的制高点。

    看着王和亭、卓凤南脸上偶尔闪过的,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高弦只有嗤之以鼻,“你们所自以为的秘密情报,我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获得,甚至比你们还快、还全面。”

    去年,也就是一九六九年,香江股市总共有五家新挂牌上市公司;

    而今年,据高弦预测,这个数量,至少会突破二十家。

    换而言之,远东交易所和香江证券交易所,今年将会为争取这二十多家,有意挂牌上市的公司,选择自己做为第一证券交易所,而展开竞争。

    另外,还会有将近二十家的公司,计划发行新股。

    两者加起来,高弦估摸着,总共吸收资金的规模,保守也要突破五亿港元;至于成交额,怎么也要十倍于这个数字开外吧。

    在这样一块还会越来越大的蛋糕上,即使有怡富、宝源,这样背景雄厚的商人银行加入抢食的行列,高弦仍有信心,让高益取得好成绩。

    至于公事方面,帮远东交易所,拉尽可能多的新挂牌上市公司,就更简单了,轮到自己负责的目标,高弦直接按图索骥地联系对方。

    王和亭、卓凤南的所谓情报封锁小伎俩,简直拙劣得可笑!

    ……

    借着在外面跑业务的机会,高弦挑了中午的时间,约到了梁馨,一起吃了顿饭。

    这位大明星看起来有些心情欠佳,高弦估摸着,八卦媒体所说的家庭关系不睦,并非空穴来风。

    实际上,在现阶段粤语片明显衰落的大趋势下,梁馨的电影事业所受影响并不大。

    就拿她主演的一部名叫《七擒七纵七金刚》的电影来讲,正在公映的票房表现相当出色,估计突破八十万港元,问题不大,以至于电影公司已经开始计划,趁热打铁地拍摄续集了。

    但人红也意味着是非多,何况这部《七擒七纵七金刚》的类型,可以归到咸湿片的行列。

    身处香江,高弦进一步感受到,这里的社会氛围对限制级片的微妙态度。

    记得曾经有一位香江金像奖影帝,因为惹怒了互联网舆情,被不屑地斥责为“一个演三阶片的”,而此人也很坦然,不认为有什么丢脸的。

    其实,香江很多在内地看来形象正面的明星,都参演过三阶片,但具体情况往往是不同的。

    比如程龙,出演过邵氏兄弟公司的《金平双艳》,但他只是在里面扮演了一个戏份不少的小斯。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说他“一个演三阶片的”么?

    还有一些女明星,则是被导演算计,在电影后期,通过一个替身李代桃僵地合成。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说她“一个演三阶片的”么?

    梁馨在电影里的风格,走的是性感路线,类似于内地观众较为熟悉的,一九八零年代港片《福星》系列电影里,钟楚虹、关芝琳、胡慧中等,起到刺激男观众雄性额尔蒙的作用。

    拿《七擒七纵七金刚》这部电影做具体例子,梁馨的性感,是引发咸湿的源头,而咸湿是为了喜剧效果。

    再者,梁馨在这部电影里的所谓引人遐想的洗澡镜头,还不如罗兰扮演的盲婆二,来的冲击大。

    说白了,《七擒七纵七金刚》放到十年后,港片另一个兴起的周期,八卦媒体就算想炒作,已经变得更加宽容的社会氛围,也懒得理会。

    但现在,就有八卦媒体兴风作浪的土壤,进而扰得梁馨家宅不宁了。

    见梁馨情绪不高,高弦试探道:“梁小姐,你没关系吧?”

    梁馨摇了摇头,“高先生有事请讲!”

    高弦直接把话题转向香江电影行业道:“国泰机构现在已经决定退出香江了吧?”

    属于国泰机构一系的梁馨,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准确地讲,国泰机构是关闭了电影制作部门,把制片厂转让给了邹闻怀的嘉禾,而电影发行和戏院业务,还在运作。”

    “如此说来,国泰机构最终还是大厦将倾了。”高弦唏嘘了一句,然后直接道出本次见面的目的,“楚原这个人,目前还在国泰机构吧,你能不能帮忙,把他介绍到我这边来。”

    梁馨惊讶地问道:“你新开了一家电影公司么?”

    “算是吧。”高弦拿出一个剧本,“我想让楚原来导演这部作品;你有档期的话,也请来客串一下。”

    “《七十二家房客》。”梁馨一边翻看着,一边嫣然笑道:“你不要告诉我,这个剧本,是出自你的手笔。”

    “有何不可。”高弦耸了耸肩,“你别忘了,我就住在唐楼,对社会底层的状态,还是比较了解的。”

    “我估计,你这部电影的拍摄费用,是我见过的最低纪录。”梁馨打趣道:“几乎全部场景,在摄影棚里就能完成。至于演员,也谈不上谁是绝对主角,凭借‘安福达’基金的关系,拉圈里人客串就行了。”

    “我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高弦在美女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小气,“我认为,这部电影绝对省钱又赚钱!”

    ……

    鞠躬感谢盛开的爆米花的打赏!!

第0107章 表面和气生财

    高弦对《七十二家房客》的投资回报如此有把握,并非他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主角,不管怎么干,老天都理所当然地向着他。

    通过之前的《打雀英雄传》、《财神到》、《浪子心声》,这三首粤语流行音乐的走红,高弦对香江大众在文化消费上的口味,也算是有了一些亲身的体会。

    简单来讲就是,尽可能地迎合市井文化。

    还拿正在热映的,梁馨担任女主角的那部《七擒七纵七金刚》做例子,虽然内容咸湿,但也真实地表现出来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男人的生理压抑。

    如果切换到几十年后的中国大陆视角,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处在底层的大量民工,生理压抑的社会问题。

    香江的观众,看《七擒七纵七金刚》,开怀大笑的同时,也能感觉到接地气,票房能不飘红么?

    现阶段的香江老百姓,最深恶痛绝什么?毫无疑问,首推港府的贪污成风,而《七十二家房客》就是冲着这个社会心理需求推出的。

    当然了,香江这里也不是什么话都能说的。何况,电影公映之前,还要通过港府相关部门的审核。

    至于那个广为熟知的分级制度,要等到一九八零年代英国人眼见大势已去,无心控制后,才会推出。

    为了规避来自港府层面的风险,《七十二家房客》的讽刺程度,控制在喜剧吐槽的级别;时代背景同时稍往前提,但也能让观众心领神会,内容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现象,切合时弊。

    等看完剧本后,梁馨颇有经验地说道:“行,我帮你找楚原。他答应导演这部电影,应该问题不大,但能否从国泰机构转投到你的公司,就不敢保证了。毕竟,大家都要生活,不得不综合考虑各种条件。”

    “先完成《七十二家房客》的约就行,其它由形势发展来决定。”高弦没有异议,“国泰机构不拍电影了,你有什么打算?要不干脆来我刚成立的这家尚华文化公司。”

    “我想先给自己放个假。”梁馨笑着摇了摇头,“以朋友的身份,拿着你的报酬,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自由惬意;可要是你一下子变成了我的老板,我还真不太适应。”

    “你落入惯常的思路当中了,我可没说,一定要做你的老板。”高弦再次启动忽悠模式,“我们这种平等的朋友合作关系,完全可以带进尚华文化,你也做股东就是了。”

    梁馨满脸惊讶道:“高先生,你的行事作风,还真是高深莫测。我还没听说,香江有哪个老板,肯轻易让演员成为自家公司的股东。”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做生意当然不能因循守旧了。”高弦不以为然道:“跟你交一个实底,我给尚华文化制定的短期规划是,三年内挂牌上市。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自然是免不了的。”

    恍然大悟的梁馨苦笑道:“我家欠银行的贷款,刚刚还清;我自己现在能动用的资金,也就是投入‘安福达’基金的那部分,可我暂时还不想拿去开公司。”

    “以你的资历,不可能一直这么资金紧张。”高弦巧舌如簧道:“通过期权的形式,就能解决你的顾虑。”

    “你尽管放心加入尚华文化,等后年公司成功上市了,你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购买尚华文化的原始股;如果那时候还是手头拮据,公司可以承诺为你提供无息贷款。”

    梁馨被游说得大为意动,思想斗争了半天,最后纠结得大发娇嗔道:“你为什么总给我出难题啊?”

    “理由很多。”高弦哈哈一笑,“其中包括,你做事爽快,有侠女之风,很对我脾气;你这位大明星的号召力,是一个宝贵的资本;你在圈子里的资源,可以帮助到尚华文化。”

    梁馨给了高弦一个白眼,“如此说来,我应该深深荣幸,自己的利用价值,能落入高老板的法眼。”

    “不是高老板,而是高先生。”高弦笑着端起杯子,“祝我们又一次合作愉快顺利。”

    ……

    再次“上船”的梁馨,动用自己的资源,去为尚华文化奔波去了。

    高弦则到怡富的开业典礼,走了一趟,进而也见到了怡和集团的大班郝礼士,凯瑟克家族的亨利凯瑟克,英国富林明商人银行的老板富林明,温氏集团的掌门人温润昌等关键人物。

    怡和集团做为香江第一大财团,本来就威风八面,最近更是因为一件壮举,而气势如虹、傲视群雄。

    这个壮举就是,港府不久前拍卖了中环填海区的一块面积为五万三千平方的地皮,十八个财团被吸引得一哄而上地竞投。

    于是乎,这块地皮的价格,从底价的五千三百万港元,开始一路攀升。

    最后,置地公司豪掷两亿五千八百万港元,力压群雄,拔下头筹。

    香江每平方地价的最高纪录,也因此被刷新,新的香江“地王”诞生。

    意犹未尽的怡和集团,更进一步宣称,将会在这块地皮上兴建香江第一幢摩天大楼,而五十二层的高度,不但是香江第一高,还是亚洲第一高。

    怡和集团的大班郝礼士,在怡富开业典礼上的意气风发,也说明了怡和集团现在如何不可一世。

    冷眼旁观的高弦,环顾四周,发现香江资本圈子里有名号的角色,几乎一网打尽地都到齐了,比之前大卫洛克菲勒来港主持的国际投资研讨会,不知道高了多少级的规格,所谓的“土皇帝”莫过于此了。

    “这就是香江股市狂潮达到顶点时,自己需要砍倒的敌人。”高弦一边和大家,一起做着和气生财的表现功夫,一边暗中提醒自己。

    不过,高弦没有太多注意郝礼士,他的关注目标是亨利凯瑟克。

    在香江被津津乐道的人生巅峰标志头衔“大班”,换成米国公司架构的说法,就相当于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如此位高权重的宝座,掌控着怡和集团的凯瑟克家族,当然不会让外人一直坐下去。

    怡和集团的现任大班郝礼士,今年就到退休年龄了,而亨利凯瑟克这位表现活跃的凯瑟克家族成员,将会是继任者。

    换而言之,后年和高弦争夺牛奶公司的具体敌人,就是这个亨利凯瑟克。

第0108章 确实聊得不错

    当然了,参与怡富组建的另外一个香江本地势力温氏集团,也是开业典礼的主角。

    高弦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超过半年的时间了,虽然不敢说亲眼见过了香江的所有头面人物,但八成总是有的。

    而温家之主温润昌,就在没见过的那两成之中。

    当今天看到外表平平无奇的温润昌时,高弦从心里涌上来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难怪此人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英国提供情报服务,实在是天生的间谍材料,装老扮嫩,或男或女,演什么,就能像什么。

    也就是今天提前知道了,站在亨利凯瑟克旁边的华人老者是温氏集团掌门人;如果换另外一个没有任何提示的场景,高弦绝对认不出温润昌。

    目光掠过站在后面的温恩辉、温恩洁,高弦忽有所悟,温润昌就像一块白板,而他的这对子女,不管是阴沉难测,还是貌美如花,都再正常不过了。

    高弦不由得隐隐地感觉到棘手,连易家之主易明哲都吃过温润昌的亏,自己可要加上十二分的小心了。

    越忌惮什么,就越来什么。

    温恩辉瞅了一个空隙,找到了高弦,做亲热状道:“高先生,有时间么,我为你引荐一下家父。”

    无法推辞的高弦,只能说了一句“那实在太荣幸了”,然后便跟随着温恩辉,来到了温润昌的面前。

    “爸,这是我的朋友,高弦。”温恩辉很正式地介绍道:“他现在担任远东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香江棉纺业同业公会理事,另外还自己开办了一家投资公司,旗下的‘利众宝’和‘安富达’两大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五百万港元。”

    说到这里,温恩辉笑着问高弦:“这个数字,是不是过时了?”

    高弦谦虚地回答道:“差不多,差不多。”

    “香江资本圈子里最新崛起的青年才俊,曾经在希尔顿酒店的国际投资研讨会上,把大卫洛克菲勒都问得顾左右言其它。”温润昌温和地笑着,神态非常慈蔼,根本不会让人联想到“特务头子”这个词。

    “温爵士过奖了。”高弦微微欠身。

    温恩辉微微一笑,目光落到温恩洁身上,教训道:“小妹,听到没有,连爸爸都认为高弦是一位青年才俊。”

    “不要怪我唠叨,你的眼光要放开一些,别只看到那位石律师,搞得自己平添烦恼。”

    感觉到温恩洁目光里的怒火后,高弦笑着耸了耸肩,“这个戏码和我可没关系!”

    “你们年轻人,是应该多接触一下,好学习彼此的优点。”温润昌莫测高深地随口说了一句后,便起身迎向亨利凯瑟克。

    “别怪我没帮你制造机会啊。”温恩辉笑嘻嘻地使了一个眼色后,按着高弦的肩膀,强行让他坐在温恩洁旁边,凑成了一对。

    等场面安定下来后,温恩洁打量着高弦,挤兑道:“你往上爬的速度还挺快的,现在也算社会名流了,可惜,土掉渣的本质,一点也没变。”

    同样相看生厌的高弦,淡淡地说道:“你倒是不土,但却不知道信用为何物,需要我提醒你一句,欠债还钱,至理名言,赌债肉偿,试试无妨么?”

    温恩洁明显被刺激到了,气得端起面前的矿泉水,一下泼在高弦的脸上。

    高弦神态从容地掏出手绢,擦了一下脸,然后说道:“你这么做,只会让外人误会,我们是在打情骂俏。”

    “没看出来,你的养气功夫,练得还挺到家。”温恩洁冷笑一声,“你这么处心积虑地往上爬,现在巴结成功了哪家豪门没有,好让人家把千金小姐嫁给你?”

    “我自己就能成为豪门,何须巴结别人?”高弦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温恩洁,“鉴于你的糟糕智商,肯定是没有机会加入高家了。”

    温恩洁脸色铁青了好一会后,点头认输道:“我确实错了,一位淑女怎么可能争论过一个无耻的混蛋呢!”

    说到这里,温恩洁又忍不住露出对高弦的嘲弄神色,“既然你还没爬到豪门的高度,那肯定有些消息不得而知了。”

    “我现在就告诉你一个消息,石淳志将会借着易慧强举办婚宴,易家和石家长辈都在场的机会,正式向易慧蓉求婚。”

    “现在是不是感觉心情很差,你曾经英雄救美的易大小姐,要投入别人怀抱了。”

    高弦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我终于明白温小姐的心情,为什么如此差了,原来是在石律师那里,彻底求爱无望。”

    温恩洁做了一次深呼吸,算是勉强抵挡住,高弦那堪比诸葛亮骂死王朗的语言攻击,然后缓缓说道:“你既然有那么多的办法,为什么不找机会,破坏掉石易两家的联姻?如此一来,你我二人也可以冰释前嫌,并各得其所。”

    “那总要一些活动经费吧。皇帝不差饿兵的道理,你肯定明白。”高弦理所当然地伸出手掌,“再提醒你一句,现在经过我手的支票,没有低过六位数的。”

    温恩洁迟疑了片刻后,拿出支票本,填写了一张十万元的支票,放到了高弦的手上。

    高弦却伸出了另外一只手,“刚才的那笔十万元,只能勉强抵过之前的赌债。除非,你愿意赌债肉偿。”

    感觉自己被耍了的温恩洁,怒声道:“把刚才那张支票还给我。”

    高弦不为所动道:“你可以给银行打电话,作废这张支票。”

    温恩洁纠结了一会,然后咬着嘴唇,手指关节发白地又填写了一张十万元的支票,并在交给高弦的同时,警告道:“拿钱办事的道理,你要懂。”

    高弦点了点头,望着温恩洁的支票本,自顾自地说道:“如果经费不足的话,我会通知温小姐。”

    温恩洁条件反射地将支票本塞进自己的手包里,再次警告道:“你不要贪得无厌。”

    高弦仿佛没有听见,望着温恩洁的大长腿,提议道:“温小姐,要不,我们一起到那边的舞厅,一边跳舞,一边进一步详谈。”

    “免谈。”温恩洁畏如蛇蝎地起身离开座位,快步走开了。

    注意到这个变化的温恩辉,笑眯眯地走过来,别有用心地问道:“看起来,刚才你和恩洁,聊得不错。”

    已经收好两张支票的高弦,点头答道:“确实聊得不错!”

    ……

    鞠躬感谢o不错丨、李嫁陈的打赏!!

第0109章 和记大班的邀请

    祝各位书友端午节快乐。

    ……

    对于高弦的回答,温恩辉给以男人都懂的一笑,然后拍了拍高弦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相信,以高先生的出类拔萃,博得恩洁的芳心,理所当然。”

    “如此一来,恩洁也可以明白,这个世界的青年才俊多得很,没必要在石淳志这一颗树上吊死。”

    “当然了,你也没必要有压力,就算发现彼此脾气不和,无法最终走到一起,也可以像普通男女朋友那样,友好分手嘛。”

    如果不是已经知道,温恩辉和温恩洁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心思各异的话,高弦绝对会认为,温恩辉是一个难以理喻的神经病。

    但现在嘛,只要把各自的“利益”拎出来,便不难理解这对兄妹的动机了。

    对于一位豪门千金而言,温恩洁当然对自己的婚姻,抱着利益最大化的投资目的,何况难得地,她还对香江第一公子石淳志倾心。

    从温恩辉的角度来讲,他肯定不希望温恩洁这一支脉坐大,以至于温恩洁的弟弟成年后,踢走自己,掌握温氏集团。

    毕竟,只有确保继承权,温氏集团的强大,才对温恩辉有意义。

    洞悉这一切的高弦,没有傻波依地直接回绝温恩辉,而是笑着应付道:“顺其自然吧!”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自己只要守住初心即可,这就是高弦在香江的生存智慧。

    果不其然,温恩辉对高弦没起任何疑心,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你放心,我还会帮你创造机会的。”

    他们正说着话,卓凤南不知死活地凑了过来,对温恩辉讨好地笑道:“温警司,久仰大名,我叫卓凤南,是高弦在远东会上市发行部的同事。”

    “幸会。”温恩辉淡淡地回了一句,和卓凤南握了握手。

    这次来怡富的开业典礼凑热闹,高弦还真有不少小发现。

    比如,王和亭、卓凤南在远东交易所外面的利益服务对象,原来是怡富。

    当然了,高弦对此见怪不怪。

    现在就是这样的大环境,远东交易所主席李福照都在外面有自己的公司,远东交易所其他特权人物肯定免不了也在外面有兼职。

    做为后起之秀的高弦,不就同样在外面开着自己的公司嘛。

    卓凤南又对高弦虚情假意地说道:“高主任,真巧啊。”

    温恩辉饶有兴趣地观察着高弦和卓凤南,似乎想研究这两位所谓的同事,真正的关系,到底如何。

    高弦才懒得如此无聊地敷衍,正好一个鬼佬走过来打招呼,他丢下一句“抱歉,失陪一会”,便闪人了。

    温恩辉见来找高弦的鬼佬,竟然是香江四大英资洋行中,排名仅次于怡和的和记的大班祈德尊,不由得眼睛眯了起来,顿时彻底对看不出什么利用价值的卓凤南失去了兴趣,招呼也不打一声,自顾自地离开了。

    独自留在原地的卓凤南,感觉尴尬都是小事,关键是失落油然而生,最后他不得不讪讪地重新找到王和亭,继续做小跟班。

    ……

    现阶段香江商界里,英资势力的精英们,几乎都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军的履历。

    比如,怡和集团大班郝礼士,惠丰银行大班桑德士,莫不如此。

    和记大班祈德尊,也有军人出身的背景。稍有不同的是,他在香江被一本俘虏了。

    幸运的是,祈德尊没像同样被一本俘虏的时任港督杨慕琦那样,直到一本战败后才逃出生天,他很快就被东江纵队救了出来。

    凭借这段英勇的经历,祈德尊得到了英廷的授勋,也算是为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投身商界,积累下了不错的社会地位起点。

    平心而论,祈德尊这个鬼佬的经商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

    要知道,祈德尊加入的和记,本来只是一个三流,甚至四流的洋行,但却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迅猛,快速崛起,直到去年,也就是一九六九年,拿下黄埔船坞的控制权。

    简单来讲,祈德尊的成功之道就是,非常大胆的资本运作,融资,收购,再融资,继续收购。

    就拿黄埔船坞来讲,祈德尊便是通过发行新股,融资七千二百万港元,拿下这家与太古船坞齐名的公司的百分之三十股权。

    在高弦看来,祈德尊激进勇猛的行事作风,应该和早年间出生入死的战场经历有关;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资本狂欢的大潮退去后,衣不遮体的祈德尊,无论曾经如何意气风发,都逃不过一个惨淡收场的结局。

    “既然都是为人做嫁衣,那为什么不便宜一下我呢。”想到此处的高弦,不禁伸出舌头,舔了一下自己的嘴唇。

    正眉飞色舞地说着话的祈德尊,突然莫名其妙地打了一个激灵,他当即恼火地回头,望了一眼远处的,曾经在新“地王”争夺上,让自己吃瘪的怡和集团大班郝礼士。

    等回过头来后,祈德尊见到的是,满脸堆笑的高弦,好奇地问道:“祈德尊爵士,您是说,和记要举办一场比这里还热闹的宴会。”

    祈德尊自傲地点了点头,“高先生可一定要赏光到场,明天我就让人,把请柬送到你的办公室。”

    高弦试探道:“和记这是为新的融资计划,造势么?”

    祈德尊很坦诚地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这里酝酿了一系列的,挂牌上市和新股发行的计划。”

    “高先生的很多资本操作手法,都让我眼前一亮,到时候,还请多多帮衬。”

    “能为和记提供财务服务,是我的荣幸。”高弦一边客套着,一边心里颇感遗憾,这帮家伙动辄几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资本游戏,自己暂时还玩不起,只能干瞅着。

    ……

    应付完怡富开业典礼的场面后,高弦回到了自己的高益公司,韩淑芳动作麻利地送来一杯水。

    喝了几口后,高弦拿出温恩洁的那两张支票,往桌子上一拍,对韩淑芳和周成昌吩咐道:“你们用这笔资金,去给木屋区的孩子们,成了一个奖学金。”

    韩淑芳拿起支票看了看,疑惑道:“这签名不是老板的……”

    “是一个输了赌注、不肯认帐的老赖。”高弦大手一挥道:“这笔钱,花得理直气壮。”

    韩淑芳打趣道:“既然是老赖的钱,那估计这个人签支票的时候,肯定像割肉一样难受。”

    “差不多。”高弦哈哈大笑,“对付什么人,就用什么招,她耍无赖,我就比她更无赖!”

第0110章 你需要一个贤内助

    祈德尊似乎与怡和憋着劲儿,和记的宴会几乎是接踵而来,高弦第二天便接到了两份请柬。

    “这不是浪费名额嘛。”高弦嘀咕了一句后,顺手给港府商业登记处打了一个电话,询问高瑶雪去上班了没有。

    前两天,高瑶雪说家族里的长辈,给自己介绍了一个对象,于是她就回濠江相亲去了。

    没想到,这个电话一找一个准,几句话的功夫,高瑶雪的声音便传了过来,“我上午从濠江返回后,直接就销假上班了,你怎么知道的?”

    “我一天一个电话地打听,还不容易堵到你?”高弦开玩笑道:“你的工作积极性,还挺高的啊。”

    “榜样的力量嘛。”高瑶雪理所当然地回答道:“不知道你注意过正府近期发布的宪报没有,我们女公务员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关佩英出任了湾仔民政主任,陈方安生出任了助理财政司。”

    听高瑶雪如此说,高弦不由得哑然失笑,好像还真是这样啊,英国佬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或许被贪污成风闹得焦头烂额了,开始重点培养高级别女公务员,陈方安生、关佩英这两位“手袋党”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就此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高弦懒得在电话里废话,直接说道:“既然你回到香江了,那中午我请客,为你接风。”

    ……

    吃饭的时候,见高瑶雪点菜的兴致很高,高弦便打趣道:“看来,这次去濠江相亲,挺顺利的。”

    “还行。”高瑶雪把菜单交给了侍应生后,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你也知道,像我们高家这样的子女,找结婚对象,既要门当户对,又要彼此欣赏,挺不容易两全其美的。”

    高弦继续问道:“那么,这位让你感觉情投意合的男方,是何方神圣呢?”

    “还没到情投意合的地步,只是看着不讨厌罢了。”高瑶雪特意纠正了一句,“你知道濠江的何氏家族吧,男方就是何家的子弟。”

    高弦恍然地点了点头,他来到这个时代后,虽然还没有去过濠江,但因为黄金投资的关系,对那里的情况,倒是做了一番详细的了解。

    和香江这边的正治生态不同,濠江那边的葡萄牙殖民正府已经基本被架空了,现在是社团共治的局面。

    在这种格局下,何家、崔家、马家,是濠江的顶级家族。

    当然了,高弦对濠江关注的真正所在,是它在黄金投资中的特殊地位。

    因为现阶段,港府对黄金实行管制,官方许可的黄金输入渠道,是业务转经濠江的三家专营公司。

    见高弦明白了关键所在,高瑶雪继续解释道:“因为我们这一支脉,也没什么大成就,所以男方那一支脉,也相应地普普通通。”

    “我也不求别的,如果真能走到结婚那一步,能安安心心居家过日子,别被欺负就行了。”

    高弦一瞪眼睛道:“你可别忘了,我是你的弟弟,谁敢欺负你,我这一关就不答应。”

    高瑶雪被哄得眉开眼笑,“我就知道,你不但有出息,还特别重情义。”

    见高瑶雪这么高兴,高弦趁机拿出和记的宴会请柬道:“姐,你有没有时间?陪我一起去凑个热闹。”

    高瑶雪接过请柬看了看,然后摇头道:“这个时间太不凑巧了,正好我的那位准男朋友,要来香江这边,走动一下我这边的长辈。”

    高弦无所谓地点点头,“那你尽管忙自己的事情,到时候我自己去赴宴就行了。”

    高瑶雪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之所以把自己相亲的琐事,唠叨给你听,就是想提醒你,你需要一位贤内助,是时候确定一下了,而这个对象,也要切合实际,别太理想化,讲感觉了。”

    “就说那位易家长房嫡女易慧蓉吧,你现在的位置,和她离得比较远,等你奋斗到地方了,人家已经嫁做人妇了。”

    高弦被说得一下想起了之前温恩洁提供的情报,顿时心情大坏地嘟囔道:“怎么说着说着,就把事情转到我的身上了。”

    见高弦有些懊恼,高瑶雪连忙安抚道:“要不,我帮你介绍一个姑娘,绝对端庄得体,而且学识过人,完全可以在这种宴会上,协助你结交高端的人脉。”

    高弦不耐烦地一挥手,“你就别乱凑热闹了,我对自己的事情,心里有数得很!”

    ……

    既然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女伴,高弦便索性破罐子破摔,只身赴宴。

    祈德尊果然没有夸口,这个宴会或许没有怡富开业典礼上头面人物多,但同样名流云集,人气方面,胜出几分。

    和祈德尊寒暄了几句后,高弦便朝着一眼看到的马敬熙、梁宝璇夫妇走去,“马老板,马太太,你们来得早哇。”

    马敬熙点了点头,“永达兄妹三个,都在加拿大,我呆在家里也是无事,不如早点过来,做做功课。”

    梁宝璇则有些意外地问道:“高先生没有带女伴来么?”

    高弦笑着点了点头,“一时之间找不到人,索性自己直接来了,倒是浪费了一张请柬。”

    梁宝璇不无八卦地打趣道:“还真是让人难以相信,报纸上没少报道,和多位女明星关系密切的高先生,竟然没有参加宴会的女伴。”

    不等高弦搭腔,马敬熙便不悦道:“那些八卦消息你也信。”

    梁宝璇辩解道:“咱们和高先生这么熟,我就是开一个玩笑嘛,好顺便看看,他是否愿意让我帮忙,介绍一个女朋友。”

    “我当然知道,高先生的良配,应该是什么样的标准,最起码要精通英语和社交礼仪。”

    说到这里,梁宝璇朝着一个方向努努嘴。

    高弦顺着指示望过去,见是李半城偕同夫人庄明明,和惠丰银行的沈弼,言谈甚欢。

    其实,在来到这个时代后,高弦已经见过李半城多次了,但眼下场合还是第一次。

    不难发现,在李半城和沈弼的言谈甚欢中,李半城这位香江大学毕业、并留学过一本的才女夫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沈弼这个人多么挑剔,高弦深有体会,说话重了,或者轻了,都容易惹恼他。

    可有才女夫人做翻译的李半城,丝毫不受这个问题困扰,而沈弼也显得非常有绅士风度。

    见此情景的高弦,不得不在心里承认,有这样一位贤内助,确实获益良多。

    ……

    鞠躬感谢最高兴的事莫过于你比我胖、李嫁陈的打赏!!

第0111章 保守稳健的汇丰

    对于有心者而言,总会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有所发现,有所领悟。

    此时,高弦便若有所思,都说李半城的人脉资源是他成功的最强法宝,而这个人脉资源,应该就是如此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吧。

    要知道,现阶段沈弼虽然在惠丰银行身居要职,但大班的位置,还轮不到他。

    惠丰银行大班桑达士要到后年才能退休,而按照惠丰银行的稳健作风,继任者会是目前的总经理沙雅。

    可高弦估计,正是因为惠丰银行作风稳健,颇有能力的沈弼,有极大可能,继续沿着轨迹,在沙雅之后,成为惠丰银行的大班。

    李半城现在就广结善缘,很有耐心地经营自己和沈弼的人脉关系,等沈弼登上惠丰银行大班宝座后,能不有所倾向性么?

    马敬熙显然不耐烦自己夫人聊高弦没带女伴的家长里短,他迅速把话题拉到这次的宴会目的上。

    “从去年开始建设的海底隧道,消耗惊人,可财政司郭伯伟在追加投资的问题上,态度相当保守,祈德尊肯定是感觉到了压力,这才大张旗鼓地为融资做铺垫。”

    不得不说,马敬熙虽然不懂英语,也不像李半城那样,积极学习英语,但在重要消息渠道方面,一点也不闭塞,祈德尊目前确实手头紧了。

    要不怎么说,祈德尊这个人作风激进呢,海底隧道这么大的项目,在没有得到港府财政司兜底保证的情况下,他就敢让和记挑头推进。

    说到底,祈德尊的成功之道就是借鸡生蛋,用别人的钱,帮自己收购,而且由于顺风顺水,次次得手,胆子已经达到得意忘形的地步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和记也习惯了这种成长模式,甚至形成了惯性,祈德尊已经被裹挟得停不下脚步了。

    这就像一个谎言,要想不被揭穿,需要再另外编织一个更大的谎言,来做掩饰。

    看清这一点的高弦,进一步分析道:“以祈德尊的激进作风,本轮融资应该不仅仅为了保证海底隧道的顺利建设,还有继续扩张,比如收购恒生指数成分股里的均益仓。”

    “为什么要收购均益仓?”马敬熙微微一愣后,随即恍然道:“为了均益仓的地皮!”

    确实如此,香江进入一九七零年代后,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司收购,不管表面上的目的看起来如何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要往房地产方面的利益联想,就能明白真正的动机所在。

    这就好比多年后,中国大陆突然冒出来的一轮轮城市抢人大战,表面上花团锦簇地宣称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到最后都露出了卖房子的尾巴。

    均益仓是香江的一家大型货仓集团,如果祈德尊将其收购到手,那黄埔船坞的地皮,就能和均益仓的地皮,连成一片,进而能够产生更高的价值。

    高弦微微一笑,“祈德尊是一位好客户,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商机。”

    马敬熙当即心领神会,除了和记的融资之外,均益仓的股票将会有一个利多的行情。

    高弦提议道:“马老板,不如我们联手,参与和记这一轮融资的股票包销。”

    马敬熙欣然应允,“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梁宝璇一直笑吟吟地在旁边看着,等马敬熙和高弦的话题,暂告一个段落后,她凑到丈夫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马敬熙瞥了高弦一眼,轻咳一声道:“等大学毕业了再说吧。”

    高弦感觉这对夫妻有贴己话要讲,于是就识趣地站起身来,说了一句“失陪”,转到别处溜达去了。

    梁宝璇恢复正常声音地笑道:“既然你这么欣赏高弦,那就直接招他当女婿好了。”

    马敬熙迟疑道:“绮雯足足比高弦小七岁,两个人恐怕处不来。”

    梁宝璇满怀希望地说道:“虽然高弦的年龄大一些,但以他的人品,肯定知道体贴绮雯。你自己的女儿,还不知道脾气秉性嘛,都这么大了,还有点天真烂漫,男朋友理应成熟稳重一些。”

    马敬熙被说得大为意动,“等有合适机会了,我试探一下高弦的口风。”

    “那你可要抓紧时间了。”梁宝璇叮嘱丈夫道:“高弦这么出色,没准也被别的人家看上了。”

    ……

    暂时和马敬熙告辞后,高弦心里带着一点小好奇,朝着李半城、沈弼那一桌走了过去。

    看得出来,李半城在这种社交场合如鱼得水,眼观六路地立刻发现了高弦,先一步起身打招呼道:“高先生,见到你太好了,我有一些关于公司挂牌上市的问题,正要请教专家呢。”

    毫不意外的高弦,谦虚道:“专家不敢当,高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接着,高弦向庄明明问好,最后对沈弼道谢,“多亏了沈弼先生批下来的贷款,环宇电子的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沈弼颇为得意道:“对于我看好的企业,我向来不吝资金扶持。”

    李半城不失时机地恭维两人道:“沈弼先生慧眼如炬,高先生投资的环宇电子,俨然成为香江电子行业最耀眼的后起之秀,环宇-8800计算器几乎是办公室的标准设备了。”

    高弦礼尚往来地恭维道:“李先生的大江实业,才是耀眼的房地产业后起之秀,土地储备增长迅速,如果挂牌上市的话,必然是人人追捧的牛股。”

    这通相互吹捧,顿时让李半城眼睛一亮,当即虚心请教道:“请问高先生,如果我想让公司挂牌上市的话,有没有最佳的时机?”

    高弦很认真地回答道:“这要取决于贵公司的运作机制,成熟完善到什么程度了,顺利的话,几个月之内搞定上市流程,明年挂牌上市就行。”

    “按照目前股市上升的势头,挂牌上市后,完全可以再操作一轮供股集资。”

    等李半城心满意足地暂时打住话头后,高弦转而向沈弼打探道:“证券行业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不但吸引了怡和集团这样的本土巨无霸加入,还让伦敦的商人银行慕名前来,惠丰就没有什么类似的参与行动计划么?”

    沈弼端着架子,缓缓回答道:“汇丰还没有直接进军证券行业的计划,但会在内部单独设立一个证券投资部。”

    高弦点了点头,心说,汇丰还真保守稳健,这是打算先成立一个部门试水,然后看情况,再决定是否成立单独的公司啊。

    不过,这样也好,市面上随之暂时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者。

第0112章 不是二哈也会“拆”

    平心而论,和记的宴会,在社交属性方面,要比怡富的开业典礼强多了。

    高弦闲庭信步间,至少回答了五轮关于挂牌上市的咨询。

    当然了,和记的宴会上,祈德尊才是主角。

    在私下交谈中,高弦向祈德尊明确表态,自己愿意和马敬熙联合参与和记的融资,至于包销多少,就要看和记的详细计划了。

    需要指出一点的是,这次宴会上,没有怡富的人,其中的意味,外人只能天马行空地自己分析了。

    出席完和记的宴会后,高弦接下来又参加了易慧强的婚宴,可谓是应酬不断。

    易家是个大家族,光是易明哲这一代的兄弟姐妹,就有十几位。

    如今易家长房次子大婚,自然要欢聚一堂。再加上姻亲关系,人就更多了。

    毫无疑问,在易家的姻亲当中,当属石家最为显贵,因为石家家主石岳强贵为港府行政局首席华人代表,是港督面前的大红人。

    从香江第一公子石淳志的风头,差点要盖过新郎官易慧强的现象,就能看出其中的玄妙。

    借着这个机会,高弦也认识了易家和石家的联姻纽带易明哲的妹妹易顺贤和石岳强的弟弟石岳庆。

    高弦暗自琢磨,家族大了,自然想法也多,希望易慧蓉和石淳志来一个亲上加亲的呼声,也就这么出现了。

    尽管心里不爽,高弦也不得不承认,这对cp确实非常般配。

    不过,高弦留心观察了半天,也没发现易慧蓉的身影,他不由得暗自纳闷。

    正有些神思不属的时候,高弦突然感觉,有人在拉自己的胳膊,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易明和的女儿易玉莲。

    高弦惊讶地低声问道:“莲小姐,你找我什么事?”

    易玉莲笑嘻嘻地低声回答道:“走,我领你去见堂姐。”

    心里一动的高弦,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没人注意自己,便轻轻起身,随着易玉莲溜了出去。

    平时给高弦机灵好动印象的易玉莲,此时只顾着在前面引路,很快便来到了易园里的一个小花圃。

    易玉莲指着正在用花洒浇花的易慧蓉,朝高弦做了一个鬼脸,“你们聊吧,我不打扰了。”

    易慧蓉率先开口道:“高先生从米国带回来的礼物,李叔已经转交给我了,多谢高先生有心了。”

    “蓉小姐喜欢就好。”高弦打量着眼前生机勃勃的花圃,随口问道:“婚宴那么喜气洋洋,蓉小姐怎么在这里享受清净?”

    “既然来这里享受清净,自然是因为感觉那边太热闹了。”易慧蓉轻轻放下花洒,指着花圃一笑,“高先生不觉得,培养和收获,更有乐趣么?”

    高弦借题发挥道:“对于蓉小姐而言,有的成果,无需培养和收获,就直接摆在面前了,比如石律师。”

    走到长条椅旁坐下的易慧蓉,一边示意高弦也来坐,一边说道:“看来,高先生在婚宴那边,听到了什么消息。”

    高弦打开天窗说亮话地问道:“那么,蓉小姐对于自己和石律师成为两家联姻的新纽带,是什么想法?”

    易慧蓉平静地回答道:“我和淳志从小就认识,对他倒是不讨厌。”

    高弦微微一愣,因为之前他就听高瑶雪说过,对自己的相亲对象“不讨厌”,现在易慧蓉也来了一句“不讨厌”,这些千金小姐的想法,还真有点难懂。

    看出了高弦有些疑惑,易慧蓉耐心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如果家族需要的话,其它就不重要了。”

    高弦听得一挑眉头,“难道蓉小姐就没有为自己真正考虑过么?”

    易慧蓉理所当然道:“我现在享受到的锦衣玉食、万千宠爱,都来自家族,自然也有义务,回馈家族。”

    终于弄清易慧蓉此时思路的高弦,恍然地点了点头,“我不是否认蓉小姐回馈家族的价值观,而是想提醒蓉小姐,就算要回馈,也得弄清楚,正确与否!”

    易慧蓉望着不肯坐下的高弦,嫣然笑道:“那高先生就帮我分析一下,我应该如何选择,才算正确呢?”

    高弦精神一振道:“香江的世家,为了生存和发展,难免要在燕京和港府之间选边站。”

    “据我所知,现在很多人认为,燕京同时和米国、苏联交恶,进而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自己理应避而远之,并向港府靠拢。”

    “其实,如果真这么做的话,那就无异于一九四九年加入果军。”

    易慧蓉被逗笑了,“高先生的比喻,还真是别出心裁。”

    高弦继续说道:“前段时间我不是去米国出差嘛,明显感觉到一种时局变化。”

    易慧蓉饶有兴趣地追问道:“什么时局变化?”

    高弦滔滔不绝地讲道:“由于深陷越战泥潭,米国民众对越战的态度,从肯尼迪时代的‘打’,变到约翰逊时代的‘厌’,再到如今尼克松时代的‘反’,由此导致米国在和苏联的对抗当中落于下风。”

    “米国的政客,最善于玩‘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把戏。”

    “因此,我判断,米国将重新定位燕京的地位和价值,进而引发重大的国际秩序的变化,并影响到香江。”

    易慧蓉那么聪明,自然当即领会了高弦话里的真正含义,于是打趣道:“没看出来,高先生还有外交家的敏锐观察力呢。”

    高弦追问道:“那蓉小姐觉得,我的观点站得住脚么?”

    还没等易慧蓉回答,远处传来易玉莲的声音,“堂姐,大伯父让你快到婚宴那边去。”

    “知道了。”易慧蓉答应一声后,对高弦说道:“高先生先走一步吧,我随后就到。”

    虽然没能当面得到易慧蓉的答案,但高弦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当即起身告辞。

    很快,易慧蓉的决定就出来了。

    刚在婚宴现场露面,易慧蓉便在祝福完一对新人后,亮出自己的新打算:“二哥二嫂已经定下来去北美度蜜月啊,那正好一起走,我准备在加拿大那边攻读博士学位。”

    此言一出,婚宴现场顿时为之一静。

    高弦吐出嘴里的鸡骨头,瞥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香江第一公子石淳志,微微冷哼了一声,“你条件好,又怎么样?我会拆!”

    ……

    鞠躬感谢书虫廖迎春、李嫁陈的打赏!!

第0113章 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开机

    不动声色间,把局势搅动得天翻地覆,那感觉实在太爽了!

    吃得酒足饭饱的高弦,仔细地擦净嘴角后,站起身来,拍拍屁股,潇洒走人。

    不过,高弦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于是,第二天下午,他又跑到易慧强那里,虚情假意地献殷勤道:“强哥,你去度蜜月,带的东西多不多,我送你吧。”

    “不用,家里佣人这么多,我哪能把你当成壮丁一样,随用随抓啊。”非常领情的易慧强,亲热地拍了拍高弦的肩膀,“你现在混得有够风光,大名在中环金融区无人不晓,我都跟着脸上有光。”

    “那都是大家给面子。”高弦谦虚了一句后,做恍然大悟状,“对了,蓉小姐和你们一起走,确实不需要帮手送了。”

    易慧强随口回答道:“我小妹上午就坐飞机去加拿大了。”

    颇感意外的高弦,惊讶地说道:“上午就坐飞机走了?”

    “可不是嘛,走得还挺急,说是开学时间眼瞅着就到了。”易慧强点了点头,“我小妹一向有主见,除了我爸妈,谁也拦不住。好在,我家在加拿大有亲戚,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高弦从易慧强的话里品味出,易明哲没有阻拦自己女儿的留学计划。

    他不由得颇感好奇地问道:“我昨天在婚宴上,不经意间听到了一句,说石淳志计划趁着喜庆的气氛,来个surprise,当众向蓉小姐结婚。”

    “现在蓉小姐去加拿大留学了,那石淳志岂不是要被晾在一边了?”

    “确实挺surprise的。”易慧强很不厚道地笑了起来,“我小妹这么做,其实挺照顾他面子了。”

    “再说了,只要我爸不点头,谁也勉强不了我小妹。家族里其他人再怎么张罗,都是一厢情愿。”

    高弦感觉自己再打探下去,就太着痕迹了,于是起身告辞道:“那我就不打扰强哥准备蜜月旅行了。”

    易慧强送走高弦后,本来在卧室里整理衣物的陆妙玲,走进客厅,对丈夫说道:“你就没感觉,高弦和小妹的关系,不简单么?”

    “那又怎么样,想追我小妹的人多着呢,高弦动了心思,再正常不过了。”易慧强一改之前的不看好态度,“按照高弦目前的发展速度,搞不好,我还真要叫他妹夫呢。”

    “你知道就好,以后要对高弦更尊重一些,免得小妹挑理。”陆妙玲叮嘱了一句。

    ……

    心病解决掉后,高弦再投入工作的时候,自然干劲更足了。

    尚华文化投资的第一部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楚原接下了这部电影的导演,在处理完手头上国泰机构的一些收尾工作后,就来见高弦这位制作人了。

    因为国泰机构停止了制片业务,所以楚原现在属于“转会期”,如果没有接到尚华文化的这部电影,应该会很快转投入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门下,进而开启导演生涯的辉煌时代。

    其实,楚原虽然现在还和“大导演”的头衔沾不上边,但从业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了,参与过七十多部粤语电影的制作。

    否则的话,高弦才不会“生搬硬套”地单单挑中楚原。

    等温情脉脉地寒暄完毕后,高弦转而犀利地问道:“楚导演,两个星期的时间,能完成电影制作么?”

    楚原连忙欠身道:“我已经详细研究过《七十二家房客》的剧本了,发现剧情都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串联而成,并且大部分在摄影棚内便可完成拍摄,因此,两个星期的时间应该足够了。”

    “当然了,前提是筹备工作一定要到位,不能局部拖了整体的后腿。”

    听楚原如此严谨地回答,高弦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虽然不懂专业的导演工作,但从项目经理的视角来看,拍电影就是一个项目,很多道理都是想通的。

    更何况,《七十二家房客》的剧本又经过自己的手。

    正如楚原刚才所说,《七十二家房客》的故事,就相当于一个个有机地串联在一起的小品,前来客窜的明星们,完全可以随到随拍,进度很少影响别人,或者被别人影响。

    更妙的地方在于,大部分戏在摄影棚里就能够完成,可谓既省钱又省时。

    高弦没按照“七天一部粤语片”的拍摄标准,去要求楚原,已经相当厚道了。

    “楚导演尽管放心,在等你的同时,筹备工作已经在齐头并进了。”高弦拿出一份筹备工作进度表给楚原看:“摄影棚租的是嘉禾的片场,也就是原来的国泰机构的片场,你对那里应该轻车熟路了。”

    楚原点头道:“那就请高先生定一个黄道吉日,烧香拜神之后,我们就开机。”

    ……

    香江的电影公司,形容多如过江之鲫,可能有点夸张,但数量超过一百家,绝不会差。

    虽然大家都可以叫做电影公司,但彼此之间还是有着“高低之分”的,只有那些拥有自己制片厂的电影公司,才能算得上“专业”的电影公司。

    一切都靠“租”的尚华文化,哪种电影公司都不算,因此,在照顾嘉禾生意的时候,对方没有丝毫的防备之心。

    借着《七十二家房客》开机仪式的机会,高弦特意邀请了嘉禾的老板邹闻怀。

    初创的嘉禾,虽然得到了国际机构的暗中扶持,但处境仍然免不了很艰辛。

    而尚华文化,大到摄影棚,小到摄像机,都向嘉禾租,着实算得上一笔好生意,邹闻怀要是不在《七十二家房客》的开机仪式上露个脸,那就太不通人情世故了。

    虽然彼此的从事领域相差很远,但邹闻怀还是听过高弦在中环金融区的名头。

    毕竟,老板这个位置,决定了头脑必然向中环金融区靠拢。

    邹闻怀很是好奇地说道:“想不到,高先生也对电影感兴趣。”

    “比不了邹老板的胸怀大略,我只是兴之所至地玩票。”高弦话锋迅速一转道:“我怎么听说,邵氏在招揽,从米国回香江探亲和休假的李晓龙。”

第0114章 一鸡死一鸡鸣吵得六叔不安宁

    邹闻怀有些酸溜溜地回答道:“邵氏现在一家独大,头道汤自然任它品尝。”

    瞧着邹闻怀一脸悻悻的表情,高弦差点笑出声。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邹闻怀还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总经理,结果现在身份转换,口风大变,果然应了那句话,屁股决定脑袋。

    邹闻怀离开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带着追随者,自立门户,组建嘉禾影业公司,说是轰动香江,可能有点夸张,但绝对是震动了香江电影行业。

    高弦既然有心投资文化产业,自然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了解。

    对于邹闻怀和邵谊夫反目成仇这件事,圈内人的反应,大体上可以用“幸灾乐祸”来形容,并流传起了一句俏皮话,“一鸡死,一鸡鸣,吵得六叔不安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倒不是因为邵谊夫做人失败。

    稍微想一下也能知道,现阶段邵谊夫就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了,怎么可能不通人情世故呢。

    事实上,邵谊夫在商人圈子里相当被认可。

    比如,香江纺织业大亨陈廷华,不但是他的同乡,还是多年好友。

    问题出在邵谊夫在电影行业内的特立独行上。

    只青睐商业片的邵谊夫,堪称把他的票房价值论,灌输于邵氏电影王国的每一个角落,放出过“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就是票房毒药”、“拍电影就是为赚钱,就是做生意”、“要娱乐片。不要艺术片”等等论调。

    邵谊夫这种“俗不可耐”地大肆“亵渎”高尚的电影艺术,将其“贬低”至纯粹的商业行为的做法,肯定要得罪一大批圈内人士。

    另一方面,邵谊夫在打击竞争对手方面,手段老辣,让同行吃尽了苦头。

    如此一来,平时得不到发泄的圈内人,现在自然要大讲风凉话,媒体也跟着起哄了。

    一鸡死,一鸡鸣,吵得六叔不安宁。

    前面的“一鸡”,指的是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即电懋,曾经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生死大敌。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邵氏的电影基业,可不仅仅在香江,而是东南亚,涉猎制片、发行、剧院等等领域,香江的地位更侧重于制片,以及票房的风向标。

    电懋的经营套路,也基本是这样。

    于是乎,双方斗得火星四溅,诸如相互挖角、抢拍同一题材电影等等竞争手段,层出不穷。

    如果不是电懋老板陆运涛遇到空难,邵谊夫未必能成就今日的辉煌电影王国。

    在高弦看来,邵谊夫属于气运加身。

    因为当时,邵谊夫和陆运涛都去宝岛参加金马奖造势活动,只不过按照组织方的“看风景”日程,前者选择去金门,后者选择去花莲,结果就悲剧了。

    用元末争天下落败的张士诚,对朱元璋所说的“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来这个局势作注解,最恰当不过了。

    陆运涛一死,失去主心骨的电懋,改组为国泰机构香江有限公司,也随着开始衰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邵氏兄弟一家独大,直至今年关掉制片业务,惨淡收场。

    不过,在退出历史舞台之际,国泰机构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恶心了邵谊夫一把,将自己的片场,处理给了邹闻怀的嘉禾,以壮大对抗邵氏的资本。

    要知道,这个操作相当于扶持了香江的电影公司,是否具备自己的制片厂,有着本质的不同。

    邹闻怀就算才能出众,如果没有得到国泰机构的这个“资敌”动作,那可能真的会在创业阶段被活活耗死。

    正因为如此,外界才抱着万一成事的希望,没把邹闻怀,看成之前其他从邵氏出走的那些人,给出了“一鸡死,一鸡鸣,吵得六叔不安宁”的“高度”评价。

    高弦不管哪只鸡死,哪只鸡活,他只知道,任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在香江一家独大、只手遮天,自己通过香江电影行业赚钱的大计,就会受到阻碍。

    举个近在眼前的例子,尚华文化为了拍摄《七十二家房客》,而租摄影棚、租器材、租道具等等各种“租”,到邵氏兄弟那里必然遇到店大欺客,而嘉禾这里则是热情款待,甚至老板邹闻怀都会出来作陪。

    由此也能看出来,即使有着国泰机构的暗中扶持,嘉禾目前的处境,仍然十分艰难。

    创业多艰辛。

    事实上,邹闻怀从邵氏兄弟出走,自立门户,未必是他当初进入邵氏兄弟效力时,所规划的个人发展愿景,只能说是,形势使然。

    直白地形容其中的玄机就是,邹闻怀因为在财务问题上,一直被方谊华卡脖子,而和对方大打办公室正治战争,注定走进了死胡同。

    试想一下,在管家和宠妾之间,老爷会选择信任哪一方?

    高弦并没有像外界那样嘲笑邵谊夫用人不明,而是能理解到其中身为上位者的思路。

    十几年前,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还是邵氏电影公司的时候,在香江打理这家公司的邵氏家族成员是邵谊夫的二哥邵村人,而邵谊夫则在星加坡主持一方。

    陆运涛在香江成立电懋后,邵氏电影公司疲于应付,搞得邵村人对电影有些心灰意懒。

    当时,香江正好兴起房地产热,于是,邵村人也跟着炒地皮。

    对此反对的邵谊夫,来到香江,买下邵村人手中的股份,然后和三哥邵仁枚,把邵氏电影公司改组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香江电影行业从此进入电懋和邵氏兄弟争霸的时代。

    邵谊夫之所以能够扭转之前的颓势,除了因为他自己多年从事电影行业的才能,事必躬亲地审阅剧本的勤勉之外,肯定也离不开对人才的重用。

    坊间就流传着不少这方面的佳话。

    比如,在一九六零年代初的一次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庆功宴上,大明星林黛的母亲蒋秀华,向邵谊夫敬酒,而邵谊夫以不胜酒量为由谢绝。

    程家也不是普通人,虽然丈夫不是高官了,但蒋秀华这位程夫人,脾气依然很大,一怒之下,把酒泼到了邵谊夫的脸上,顿时全场哗然。

    邵谊夫什么反应呢?

    他只是微微一笑,若无其事地说道:“蒋女士喝醉了,快扶她去休息。”

    一句话,尴尬的场面随之化解。

    深知自己母亲无礼的林黛、自然被邵谊夫的宽洪大量所折服,从此死心塌地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效劳。

    再如,凭借《独臂刀》走红的王羽,被捧为巨星后,便脾气大涨,自命不凡,自诩天下第一拳,常常滋事生非,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内的不少员工,都被他老拳相向。

    甚至有一天,王羽脾气发作,在邵氏兄弟影城的食堂,乱砸东西,并破口大骂,膳食不好、老板孤寒。

    正巧这时候,邵谊夫从食堂路过,可这位老板却装着没事发生,径直去了行政大楼,任凭王羽在那里叫骂。

    但有一样,邵逸夫大肚能容,可以为导演、演员创造施展才华的机遇,那是看在“赚钱”的面子上,并不代表他对邹闻怀这些幕后人员同样宽容,不施以平衡之道的管理。

    邵氏兄弟的影城这么大,动辄成百上千人,每一个都不是及省油的灯,稍不留神,几万元就能被看起来合理的借口,稀里糊涂地被打水漂。

    更何况,十几年前邵谊夫到香江主持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时候,就已经迈入天命之年了,再勤勉能干,也无法超脱岁月不饶人的客观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邵谊夫需要一个最信任的贴己人,代替精力不济的自己,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内,施行他的帝王心术,平衡公司内部的各系势力。

    于是乎,方谊华强势崛起,而邹闻怀成了被默认打压的代表人物。

    另一方面,视“伴君如伴虎”规则如无物的邹闻怀,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能力出众的他,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内有自己的小山头,经常以邵氏兄弟影城食堂伙食不好为由,带着一批邵氏兄弟的骨干,中午出去聚餐,进而被称为“午膳俱乐部”。

    当邹闻怀和实为邵谊夫代理人的方谊华,对抗越来越严重后,邵谊夫自然而然地认为,邹闻怀不甘雌伏,起了反心。

    到了最后,是是非非已经没有意义,只能是“宠妾”以背锅的形式胜出,“管家”以出走的形式落败,而幕后的大老板,则不动声色地审视着电影王国的稳固程度。

    感受到邹闻怀对老东家的深深怨念后,高弦试探道:“嘉禾就没有品尝这道汤的想法么?”

    “虽然还没有打听到这道汤的具体价格,但价格肯定十分昂贵。”邹闻怀苦笑一声,“而且,高先生想必也看到报纸上的报道了,邵氏正在用一场官司,试图压垮嘉禾,我实在是捉襟见肘地忙不开了。”

    高弦微微颔首,心中做出了判断:说来说去,还是嘉禾现在境遇困难,没阔绰到一掷千金试探门路的程度。

    缺钱就好办呐!

第0115章 卖面子,谈院线

    邹闻怀所说的,邵氏和嘉禾之间的官司,是因王羽而起。

    追随邹闻怀离开邵氏的兄弟,虽然没有当初热热闹闹大骂牝鸡司晨时的人多势众,但也足够众志成城了。

    何冠昌、梁风、蔡笃生三人,和邹闻怀一起创办了嘉禾,搭起了公司的班子;资深导演罗维、功夫巨星王羽等人,也加入了进来。

    在李晓龙之前,王羽是华语片最顶级的武打明星。

    他所主演的《独臂刀》,票房过百万,并衍生出了票房同样过百万的续集《独臂刀王》,俨然成了一个“独臂刀”的ip。

    嘉禾这帮人“再接再厉”,借“独臂刀”之名,让王羽搞了一部《独臂刀大战盲侠》。

    这下邵谊夫可不干了!

    这些年,从邵氏出走的人多着呢,前有李翰祥、胡金铨等,现在又有邹闻怀、王羽等。

    邵谊夫都不在乎,因为他自己就是电影领域从业多年的泰斗,足以保证邵氏电影王国的架构不垮,也就是应了那句“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

    但嘉禾拍摄《独臂刀大战盲侠》则不一样,属于明目张胆地打擦边球,电影一旦公映,就是毫不客气地抢“独臂刀”这个ip的钱了。

    邹闻怀早有准备,请了香江法律界公认的泰斗余叔韶大律师,来保驾护航;动了真气的邵谊夫,则从英国请来大律师,担任代理,一副要把邹闻怀置于死地的架势。

    毫不夸张地形容,邹闻怀和邵谊夫的相爱相杀故事,翻到了新的篇章,刺激得媒体,瞪大了眼睛,生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刚才高弦试探邹闻怀,是否有意和邵氏竞争,招揽李晓龙;邹闻怀找借口,做为难状,未尝不是在当前的敏感时间段,对邵谊夫心生怯意。

    高弦没有点破邹闻怀此时的外强中干,很温和地提议道:“如果邹老板放心高某的话,我愿意在资金上,支持嘉禾,达成与李晓龙的合作。”

    邹闻怀愣了一下后,笑道:“高先生是中环金融区最耀眼的明星,无论是信用,还是财力,我都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再说了,我做电影的方式,和邵氏的大片场制度完全不同,推崇非常开放的制片人制度,如果有资金愿意进来,乐见其成利益均沾。”

    “这一点,也是我和邵氏的矛盾焦点,相信媒体早就介绍得大白天下了,我肯定不会朝令夕改。”

    见邹闻怀没有反对,高弦满意地微微颔首。

    当然了,邹闻怀的话,高弦只会选择相信一半。

    在高弦看来,邹闻怀出走邵氏,根本原因就是公司正治斗争落败。只不过,邹闻怀本人一直拿理念不合当遮羞布,而媒体也热衷于这个纯洁高尚的理由。

    所谓理念不合,就是在电影经营上,邹闻怀想推行制片人制度,而邵谊夫则继续坚持那套借鉴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模式,帮助自己缔造电影王国的大片场制度。

    按照高弦的理解,邵氏的大片场制度,核心就是凭借强大的资源,建立和维持一套严格的规则,老板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其他人都是打工仔,无权分享影片成功的红利,只能领固定的薪水。

    还拿现阶段香江的顶级功夫明星王羽做例子,他初入邵氏时,月薪仅二百港元;后来涨到八百港元,另加每拍一部电影一千二百港元的片酬。

    如此算下来,王羽每个月的平均收入,在六千港元左右。

    另一方面,王羽为邵氏创下了巨额的票房收入,光是《独臂刀》和《独臂刀王》,每部票房就过百万港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就算没什么野心的人,也会心态失衡。何况,王羽还是一个不安分的主儿。

    针对这个弊端,邹闻怀还在邵氏的时候,便向邵谊夫建议,仿效好莱坞现在流行的分红制度,让大牌导演和演员享受分红,进而稳住人心。

    邵谊夫在生意上本来就出名地精打细算,再加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已经一家独大地没有对手,自然无需担心手下的头牌被挖角,更不愿意多分钱给别人。

    实质上,这里面存在着老板和雇员之间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

    邵谊夫的观点是:我发掘了你,捧红了你,没有我,便不会有你;所以,你就应该感恩戴德,俯首贴耳地为恩主效劳一辈子;而我包你更红更紫,衣食无优。

    像王羽这些人则会如是想:你捧红了我,我也给你带来了巨额盈利,我们基本两清。我会终身记你的恩,但我不能终身受穷仅仅满足你所承诺的衣食无忧。更何况,衣食无忧怎么可能,电影是竞争激烈的青春饭,我老了怎么办?失宠了怎么办?公司衰落了怎么办?全香江人,都想发财,我们为何不能?

    相比邵谊夫,邹闻怀的态度就开明多了,把主仆的雇佣关系,变为平等的合作关系,高呼“有钱大家赚”。

    当然了,慈不掌兵,义不理财,邹闻怀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只不过换了一种剥削模式罢了。

    等嘉禾也成为一方霸主后,邹闻怀可以做到在香江本地票房分红上清晰明白,但更为丰厚的海外票房,就揣进自己的腰包了。

    随之,洪金保等人,也成了新一代不安分的“王羽”。

    简而言之,人类社会的任何辉煌,都离不开“燃料”和“花肥”。

    邹闻怀推崇的制片人制度,貌似设身处地地为电影人的利益着想,但未尝不是迫于眼前财力不足形势的无奈之举。

    所谓的制片人制度,就是掌握影片生杀大权者,不再是制片公司的老板,而是金钱。

    按照“谁投资谁享受权益”的原则,影片的权益划分,由各方出资出力的多寡来决定。

    邹闻怀在具体推行制片人制度的时候,方式更加灵活。

    全资没问题,合资也可以,嘉禾都愿意出厂标,并主持摄制。

    如此一来,嘉禾经费匮乏的矛盾,不但得到解决,还减少了经营风险。

    自然而然地,高弦一表达出双方合作的意愿,邹闻怀便欣然同意。

    高弦想了想,还是提出了最核心的问题,“谁去接触李晓龙?”

    正在和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打官司的邹闻怀,果然忌惮邵谊夫可能被刺激得发狂,于是另找了一个借口道:“目前,嘉禾急需一线女星,因此,正集中资源争取郑佩佩的加盟。”

    “明白了。”高弦打了一个响指,“我负责联系李晓龙。”

    邹闻怀笑道:“能者多劳,高先生辛苦了。”

    瞧着邹闻怀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高弦不由得心中好笑,“拈轻怕重么?”

    “你虽然熟悉邵谊夫的精打细算,但却不了解李晓龙的心高气傲,他们注定谈不拢条件。”

    “而相比于游说李晓龙合作的难度,拍摄电影过程中,如何与李晓龙相处,才是累活。”

    趁着邹闻怀感觉占了自己的便宜,高弦开口道:“按照计划,《七十二家房客》的制作时间,是两个星期。所以,上映时间会很快到来。我想在院线方面,请邹老板帮忙联络一下。”

    邹闻怀很痛快地点了点头,“虽然嘉禾暂时还没来得及建立自己的院线,但我毕竟从业多年,积累下了不少资源,可以帮忙活动一下。”

    “比如,国泰机构的剧院,就应该没有问题。”

    高弦又问道:“据我所知,邵氏院线是香江最大的院线,它有没有可能上映《七十二家房客》?”

    邹闻怀耸了耸肩,“这就要看高先生的面子了,毕竟,邵氏自身的电影产量就很高。”

    高弦一挑眉头,心说,“这是考验我的能量么?那我还真要试一试了。”

第0116章 港岛九龙新界院线都搞定

    目前,高弦在人脉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自信底蕴。

    虽然和邵谊夫谈不上什么交情,但和香江纺织业大亨陈廷华,高弦那可是老交情了。

    而陈廷华和邵谊夫,则是同乡好友。

    现阶段的香江商界,主要有两大商帮,即粤商和沪商。

    粤商属于本土派,佼佼者数不胜数。

    而其中最为出色者,当属潮讪帮。

    比如,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李半城;前些年因为风头太盛,结果首当其冲地被银行危机波及的廖创兴银行的所有者廖宝珊家族等等。

    沪商虽然是外乡人,但仍然声名赫赫,其中又以宁波帮声势更盛。

    比如,同为香江首富和世界船王的包裕刚,另外一位世界船王董浩云。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宁波帮的大佬们往往是“成双”的。

    除了两位世界船王之外,和影业巨子邵谊夫“结对”的是,在新界有戏院大王之称的邱德根。

    拿高弦这次来见的陈廷华来讲,其被称为“棉纱大王”,与之“结对”的是“毛纺大王”曹光彪。

    这就是香江的特殊之处了,区区弹丸之地,藏龙卧虎!

    高弦见到陈廷华后,双方首先聊了一会香江棉纺业同业公会在米国争夺纺织品配额的近况,然后陈廷华笑着问道:“你跑到我这里,应该还有其它事情吧?”

    “陈老板慧眼如炬。”高弦点了点头,“我最近投资拍摄了一部电影。”

    “你还对电影感兴趣?”陈廷华惊讶之后,恍然大笑道:“我明白了,你动起了邵氏院线的脑筋。”

    “在陈老板面前,我的这点小心思,根本藏不住。”高弦送上一记马屁后,试探道:“邵老板那边……”

    陈廷华大手一摆道:“你放心,我的面子,还是管用的!”

    说到这里,陈廷华又饱含深意地微微一笑,“对了,我这里还有一个消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有意挂牌上市。”

    高弦当即心领神会,自己并非完全有求于邵谊夫,同时也对邵谊夫具有使用价值。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高弦不就是一个炒股起家的小青年嘛,有什么资本,从头到尾地得瑟,好像别人离不开的香饽饽!那些想把旗下公司挂牌上市的大佬们,难道不会出钱请别的专业人士么?

    高弦在这个时代,当然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和使用价值。

    要知道,当下的香江股市,还处于向大众普及的起始阶段,尤其在远东交易所出现之前,整个资本市场完全由洋人把持,华资公司要想挂牌上市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像陈廷华这些现在正春秋鼎盛的成功商人,都属于老牌商人,作风稳健,更愿意优先相信圈子里的口碑,而不是轻率地砸钱,从外部找奥援。

    高弦来到这个时代后,一直勤勤勉勉地做事,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口碑,香江棉纺业同业公会理事的头衔,便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邵谊夫当然可以花钱,请别人帮自己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办理挂牌上市的相关事宜。

    可好朋友陈廷华开口,你看我的南丰,挂牌上市效果怎么样?高弦这个年轻人,居功至伟!

    然后,邵谊夫会怎么想?他当然会选择高弦这个口碑。

    说白了,“信”这个字,在商界太重要了,每个人都在以,自己认为最稳妥的方式,和“信”打交道。

    最后,陈廷华说道:“我先准备一下,然后以同乡小聚为名,设宴款待邵谊夫,到时候你来作陪。”

    “那就有劳陈老板费心了。”高弦道谢过后,起身告辞,回去等消息。

    ……

    仅仅隔了一天,陈廷华便打来电话道:“一切就绪,晚上你过来小酌几杯。”

    于是乎,高弦又往陈廷华这里跑了一趟,见到了最近和邹闻怀斗气的邵谊夫。

    “高先生,我至今还清楚记得,你在btv贺岁节目现场引吭高歌的风采。”和老友相聚的邵谊夫,兴致很高,抢先一步,给高弦戴了一顶高帽。

    陈廷华顺着这个话茬往下说道:“高弦多才多艺,音乐只是一个爱好,他最近还投资了一部电影。”

    “是么?”深知电影这一行的水有多深的邵谊夫,小小地惊讶了一把后,失笑地摇了摇头,以过来人的口吻说道:“高先生年轻有为,多做一些尝试很对,但也要审时度势。”

    高弦点头道:“邵老板提醒得对,现在粤语片出现明显的颓势,投资确实应该小心。”

    “高弦在投资方面,眼光准着呢,我们没有必要担心。”陈廷华继续敲边鼓道:“六哥,你就不提携一下后辈么,让邵氏院线给个档期。”

    “没有问题。”邵谊夫非常痛快地表态,“我回去后,就吩咐下面,给高先生两个星期的档期。”

    这就是人脉的魅力和大人物的气魄了!

    邵谊夫连电影的名字都没问,只要高弦能拍出来,并通过港府电影主管部门的审核,尽管拿到邵氏院线上映。

    深知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的高弦,在做出喜出望外的姿态后,赶紧趁热打铁地敲定细节道:“多谢六叔提携!分账方面,邵氏院线六成,我四成。”

    中环金融区最耀眼明星的一声“六叔”,让邵谊夫大为受用。

    他朗声大笑道:“这么分账的话,我还是给高先生帮忙么?两个星期,你都拿六成的分账。”

    高弦这回真的惊讶了,因为据他所知,邵谊夫在做生意方面,出名地精打细算;至于乐善好施的名声,则是年龄进一步增长后的事情。

    要知道,即使是这个时代,香江电影领域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每部电影在院线那里能够排到的档期,普遍是两个星期;除非是神片,可以得到四个星期的特殊待遇。

    毕竟,香江是典型的商业社会,如果观众不爱看的话,就算邵氏院线,也不会盲目照顾自家拍摄的电影。

    至于分账,邹闻怀告诉高弦的大致行规是:第一个星期,制片方拿六,院线拿四;第二个星期,制片方拿四,院线拿六。

    想不到,邵谊夫卖人情的时候,如此“敞亮”!

    高弦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除了陈廷华的金面、高弦的价值之外,邵大亨压根就没把高弦投资的这部电影,当成一回事既不认为是一种威胁,又不指望票房丰厚,自然也无所谓了。

    饭桌上的话题,很快转到了证券市场,也从侧面佐证了高弦的推测。

    对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挂牌上市计划,高弦还是非常看好的,因为除了香江股市成整体上升之势的大环境之外,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相当于本领域的“独角兽”。

    简而言之,高弦用自己的专业能力,站在邵谊夫的立场,把公司挂牌上市可能遇到的重要细节问题,都用对方容易理解的方式,一一进行了阐述。

    这里面的门道,比电影只多不少,听得邵谊夫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尽欢而散。

    陈廷华一手托两家,倍有面子!

    邵谊夫用自己最擅长的电影资源,换来了最贴心的专业咨询!

    高弦进一步扩大了自己投资的第一部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的上映院线规模。

    三人各得其所,能不高兴么?

    高弦和邵谊夫握手告别的时候,还打趣道:“六叔,我投资的电影,要是赚多了,您可不要反悔分账约定啊。”

    邵谊夫纵声长笑,“那我就在这里,向高先生提前说一句,恭喜发财了。”

    ……

    港岛和九龙的院线都搞定后,雄心勃勃的高弦,仍不肯停手,又盯上了新界这个乡下,于是联系到了在新界有戏院大王之称的邱德根。

    虽然邱德根和陈廷华、邵谊夫也是老乡,但高弦没有同时接触邵谊夫和邱德根。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话说得不假,可也有老乡老乡、背后一枪的情况。

    这就是人脉的一个微妙所在!

    按照高弦的分析,邱德根应该和邵谊夫不对盘。

    这里面的玄机,还要扯到几年前,电懋和邵氏的双雄争霸。

    当时,邱德根并没有因为邵谊夫是老乡,就站在邵氏那边,而是选择了陆运涛的电懋。

    可惜的是,天意弄人,陆运涛夫妇在宝岛遭遇的那场空难,不幸者众多,其中还包括邱德根的夫人裘锦秋。

    自然而然地,邱德根在电影方面的布局,全都泡了汤。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邱德根所遭受的打击,绝不止中年丧妻,他的远东银行,也成了香江一九六零年代银行危机的牺牲品。

    为了求生,走投无路的邱德根只好壮士断腕,将旗下最重要的两处物业荃湾远东银行大厦和荔园游乐场,分别抵押给了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远东银行的控股权,也拱手让给了万国宝通银行,也就是花旗银行。

    如果远东银行和万国宝通银行的关系,能处得像恒生银行和汇丰银行那样融洽,也算因祸得福了,偏偏邱德根还不识趣地把远东银行视为家族银行,结果可想而知,和万国宝通银行在香江的负责人龌龊不断。

    高弦要见的新界戏院大王,现在就混得这样惨!

    “长途跋涉”地来到新界荃湾后,高弦在远东大厦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邱德根。

    “不就是上映的档期么,高先生何须亲自跑一趟,直接打电话,便能解决了。”邱德根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

    典型的中环金融区精英打扮的高弦,轻轻放下公文包,笑道:“有拜会邱老板的机会,我怎么能错过。”

    “院线档期没什么好说的,高先生让人把拷贝送来后,直接上映,想要多长时间,就给多长时间。”邱德根眉开眼笑道:“至于分账,你七我三,怎么样?”

    “邱老板如此成全,我还有什么好说的。”高弦一边嘴里道谢着,一边心里打转,“邱德根如此热情地示好,难道有求于我?”

    果不其然,聊了一会后,邱德根试探道:“高先生,我想咨询一下,如果我把名下的物业,打包成远东地产,挂牌上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哥的证券行业资历,还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啊!”心里暗笑的高弦,摆出专业姿态道:“远东会资本市场研究中心曾经研究过邱老板的产业,只要邱老板愿意,挑个适合的时机,成功挂牌上市不成问题。”

    邱德根热切地说道:“那就请高先生多给一些专业指导了。”

    端详着邱德根的神情,高弦心下了然,对方把翻身的希望,放到了远东地产的上市融资上。

第0117章 要创票房纪录,都傻了

    今年的香江股市,已经挂牌上市或者计划挂牌上市的公司,达到了二十五家,总数是去年的五倍,平均下来,每个月都会有两到三家公司挂牌上市。

    就高弦目前所掌握的行业第一线情报,明年挂牌上市的公司,仍然会大幅度增加。

    而且,随着其它跃跃欲试者推动新的交易所开张,挂牌上市公司的质量,必然会明显下降。

    邱德根好歹还有实际物业支撑着,其他投机客,巧妙地包装一下,便可以上市圈钱。

    至于接盘侠,只会前仆后继地冲过来。

    因为香江股市才刚刚向大众普及,属于民智初开阶段,自然催生了无数梦想一夜暴富的天真者。

    所以,最后高弦把握十足地给邱德根吃定心丸道:“邱老板放心,只要你有挂牌上市的想法,就开始准备。”

    等再一次“长途跋涉”,从新界,回到港岛的办公室后,高弦惊讶地发现,马永达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水,看着报纸呢。

    “你不是说,一毕业就回香江么?”高弦没好气地问道:“现在新的学期都开始好长时间了,你是真的在那边继续深造了么?”

    “确实已经毕业了。”马永达尴尬地一笑,“只不过,前几个月,我尝试了一下创业,开了一家餐厅。”

    “是么?”高弦颇感好奇地追问道:“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马永达耸了耸肩,“我爸知道后,生气了;我妈回温哥华,揪着耳朵,把我拎到了香江;餐厅也盘出去了。还行,这个生意没怎么赔。”

    “没怎么赔?”高弦捧腹大笑,“我的大少爷,你可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就是不按你爸规划好的路线走。”

    马永达郁闷地挥了挥手,“尽管笑吧,我就知道,你会是这样的反应。”

    “谁说我笑了。”高弦刷地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反正你有资本,趁着年轻,多多尝试一下,没有毛病。”

    “对了,你既然回香江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就按照我爸的意思,在公司里边工作边学习呗。”马永达兴致不高地回答道:“咱们两家公司不是联合承销了和记的新股么,我先两边转转。”

    “如此安排也行。”高弦点了点头,“这些工作虽然都很日常,谈不上什么创意,但足以让你比较深入地了解本行业了。”

    “别说我了,谈谈你吧。”马永达拿起刚才的报纸,晃了晃,“这上面的报道猜测,‘利众宝’基金和‘安富达’基金的规模,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增长速度真有这么恐怖么?对了,现在财经报纸怎么是‘猜’了,你不对外宣传了么?”

    “情况差不多吧,其实就和前些年廖创兴银行高息吸收存款差不多,像滚雪球一样,成长迅速。”高弦笑了笑,“而运作上了轨道之后,总要稳重下来,藏藏拙嘛。”

    见高弦做高深莫测状,马永达便识趣地没有往下追问,再一次转换话题道:“你真投资了一部电影?”

    “你要是早点回来,还能参与一下。”高弦打趣了一句,“现在嘛,电影补完一段配音后,就等着制作拷贝和上映了。”

    “那就到下一部电影,我再参与呗。”马永达跃跃欲试道:“不如现在,我们就去看看你投资的电影,制作得如何了。”

    “路太远了,先让我歇一歇,明天再去。”高弦告饶道:“我还要到远东会,和李先生说说一些,有挂牌上市计划的公司的情况。”

    ……

    转过天来,兴冲冲的马永达,早早地来找高弦。

    知道对方的真正天赋,是文化传媒领域的高弦,二话不说,开车载着此时还是懵懂大少爷的马永达,去看热闹。

    汽车驶入嘉禾制片厂不远,高弦便看到了陈宝竹和薛佳燕,结伴从配音室走出来。

    高弦拉下车窗,打招呼道:“陈小姐,薛小姐,你们收工了?”

    “最后这段配音,补得非常顺利,所以楚导演就让我们收工了。”陈宝竹面带轻松笑容地回答道。

    高弦往自己来的方向瞥了一眼,“我刚才进来的时候,没看到尚华的班车,二位要等一会了。”

    瞧过时间的薛佳燕说道:“没关系,尚华的班车一直都很准时,我们再等十分钟,就能来一趟。”

    高弦微微颔首,“那好,我们就电影首映式那天再见。”

    等走出一段距离后,薛佳燕对陈宝竹说道:“你有没有发现,高先生越来越帅了。”

    年长几岁的陈宝竹,故作老成地回答道:“高先生事业成功,自信十足,自然有男人魅力了。怎么,你对高先生有意思?那可得抓紧机会了。”

    “别拿我开玩笑。”薛佳燕羞恼地打了陈宝竹一下,“高先生和咱们圈子里的人,很多都非常熟悉,可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和谁真的来感觉,肯定心有所属了。”

    “没看出来,你观察得还挺仔细。”陈宝竹不听“警告”地再次打趣,顿时又惹来薛佳燕的粉拳,两位年轻的姑娘,打闹到一起。

    这时候,又驶来一辆车,并在距离她们不远处停了下来,吕齐打开车门说道:“宝竹,佳燕,我顺道送你们一程。”

    陈宝竹摆手道:“不用了,尚华的班车,马上就到,正好可以送我们去电视台。”

    吕齐疑惑地问道:“你们不是要赶着录《欢乐今宵》么,怎么来了这里?”

    陈宝竹回答道:“我们过来,给高先生的电影,补一段配音。”

    “高弦也拍电影了?”最近因为自己亲自导演、编剧、出演的电影《偷心贼》,表现不俗,进而心气更高的吕齐,在惊讶之余,也露出不屑之色。

    “虽然高弦炒股风生水起,但电影领域同样很专业,不是随便砸点钱,就能玩转的,他还真是野心不小,什么钱都想赚。”

    “高弦今天找你们补配音,明天估计就是补镜头了,这就是不专业的结果。”

    “你误会了,高先生只是投资电影,导演请楚原担任。”陈宝竹纠正道:“这次之所以补配音,那是因为想要达到更好的喜剧效果。”

    今年在电影《偷心贼》里和吕齐有过合作的薛佳燕,也跟着说道:“别看高先生第一次投资电影,可专业程度却出人意料地超过很多电影公司,各种配套资源,随时就位,我们这么多客串演员,就没听说过,出现什么耽误拍摄的情况。”

    见陈宝竹和薛佳燕,说话都向着高弦,吕齐好不郁闷,于是撇下两位美女明星道:“既然你们要等班车,那我有事先走了。”

    ……

    项目经理出身的高弦,强项就是保证一个项目高质量地如期完成,拍电影亦是如此,虽然不敢说有好莱坞那样的成熟,但超过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之外的其他同行,还是相当轻松的。

    见高弦来了,导演楚原恭敬地汇报道:“高先生,明天就可以开始制作拷贝了。”

    “楚导演辛苦了。”高弦满意地点了点头,拍摄过程井然有序,一切顺利,他无法不满意。

    津津有味地看热闹的马永达,好奇地插嘴问道:“你们要做多少个拷贝?”

    高弦沉吟着回答道:“八十个吧。”

    楚原吓了一跳,连忙提醒道:“高先生,用不了那么多。”

    高弦当然知道,香江这个时代的影院,不是小屏幕多场那一种,而是可容纳几百人的那种大场,因此,所需拷贝数量相对不多。

    不过,高弦另有打算。他笑道;“没关系,这是我投资的第一部电影,拷贝用不完,我个人收藏了,将来还可以做为礼物送出去。”

    楚原是一个软性子的人,见金主执意如此,也就不多嘴了。

    邹闻怀得到这个消息后,也吓了一跳,赶紧好心地打来电话提醒道:“高先生,这段时间,我一直忙于嘉禾的事务,就没顾得上问你,邵氏院线那边,你谈下来了么?”

    “已经谈妥了,邵氏院线给我两个星期的档期。”高弦语气轻松地回答道:“新界那边的邱德根,也答应我了,他的院线先上映一个月看看。”

    电话那头的邹闻怀,沉默了良久,最后闷闷地说道:“高先生,幸亏你主要在证券业发展,要不然的话,我们的饭碗已经被抢走了。”

    ……

    《七十二家房客》的首映式,放在铜锣湾的易氏集团易戏院举行,因为这里的档次,足以在香江位居前列好些年。

    做为高弦投资的第一部电影,《七十二家房客》除了要有投资回报之外,也要向高弦展示,香江电影的完整运作周期。

    因此,包括首映式在内,《七十二家房客》的每一个环节,既不刻意出格,也不强行省略,务必要让高弦这位老板,看明白整个流程。

    于是乎,就在这样一种基本中规中矩的状态下,《七十二家房客》在散布于港岛、九龙、新界的各个影院上映了。

    一开始,圈里圈外,对《七十二家房客》没太在意。

    很多人认为,这是高弦为了扩大自己影响力的玩票之作,砸完钱,听到响,就完事了。

    可刚过一个星期,就有专业人士发现,情况不对啊,怎么看《七十二家房客》的观众这么多,而且越来越多。

    等大致的票房汇总出来后,舆论顿时一片哗然,居然将近一百五十万。

    要知道,去年的票房冠军《独臂刀王》,所创下的记录,还不到一百三十万。

    没想到,《七十二家房客》只用一个星期,就破了这个记录,而且票房肯定还会往上涨。

    再一看,《七十二家房客》的制片人,高弦,圈外人;出品公司,尚华文化,名不见经传。

    尤其当知道,《七十二家房客》是高弦和尚华文化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后,所有人都傻了!

    就拿邵谊夫来讲,他感觉非常荒谬,莫非,自己对高弦说的那一句“恭喜发财”,应验了?

    同样感觉不可思议的方谊华,请示道:“邵氏院线那边放《七十二家房客》的时候,场场爆满,我们要延长档期么?”

    ……

    鞠躬感谢大秦悠久、李嫁陈、东京网友的打赏!!

第0118章 六叔,你不客气,我也不客气

    对于方谊华的问题,邵谊夫回答得非常干脆,“有钱为什么不赚?”

    “那分账比例呢?”方谊华仔细观察着邵谊夫的脸色。

    她已经了解过了,《七十二家房客》在邵氏院线的档期,以及分账比例,都是邵谊夫给别人的人情。

    当初之所以答应得那么慷慨,肯定是因为小看了《七十二家房客》。

    这一次,邵谊夫回答得十分含糊,“你们看着办吧。”

    方谊华当即心领神会,对方的面子不小,邵谊夫既想赚钱,又不想得罪对方,那只能装作不知情,让下面的人背锅了。

    于是,心思灵巧的方谊华,不再多问,站起身来说道:“我这就让人安排。”

    “对了……”邵谊夫又吩咐道:“你再安排一下,我要亲自看一遍这部《七十二家房客》。”

    方谊华对此并不奇怪,邵谊夫虽然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最高统治者,但依然工作勤勉,诸如亲自观影、审阅剧本、监督片场等等,都是家常便饭。

    她点头答应道:“我立刻让人送一份拷贝到放映室。”

    在去放映室的路上,邵谊夫特意叮嘱了方谊华一句,“和高弦交涉的时候,一定要客气。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我还有大用。另外,这里面也有我的同乡好友陈廷华的面子。”

    “我明白了。”方谊华把这个重要情报谨记于心。

    当《七十二家房客》开始放映的时候,邵谊夫仔细地看了片头的演职人员表。

    出品人:高弦。

    演员(按出场顺序):沈典霞……

    编剧:不是女人。

    导演:楚原。

    ……

    邵谊夫诧异地问道:“这个编剧的名字,怎么闻所未闻?”

    被邵谊夫宠信有加的方谊华,当然知道,邵谊夫一向最重视剧本,不但亲自看,还亲自审阅,早在邵氏兄弟和电懋争霸的时候,更是重金求剧本。

    正因为如此,方谊华早就打听过了,但一无所得,她猜测道:“会不会是我们的人,背地里用化名,给高弦写的这个剧本?”

    看着屏幕上沈典霞率先出场,去水龙头旁打水,水流时有时无的搞笑场景,邵谊夫不置可否,似乎整个心神,已经沉浸到了电影世界。

    早在十八岁的时候,邵谊夫便成为了一名摄影师,协助长兄邵仁杰经营天一影片公司。

    毫不夸张地说,邵谊夫大半辈子,都在和电影打交道。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里,邵谊夫周围的同行,无论属于左边路,还是属于右边路,都把电影当成宣传自家观点的舞台。

    电影就是“生活教科书”,电影就是“社会的镜子”,电影就应该具有“以正视听”、“唤醒民众”的积极作用。

    而邵谊夫,则对正治不感兴趣,他只热衷于如何取悦观众,进而取得好票房。

    对于电影的创作,邵谊夫主要像现在观看《七十二家房客》这样,从别人的作品里总结得失,获取灵感。

    最终,邵谊夫形成了自己的电影风格,概括成一句话就是“饮食男女”。

    为了让手下的编导,如法炮制自己发现的灵感,邵谊夫在审阅脚本时,常会批注“此处增加床上戏”、“弄缠绵些”;而在片场监督拍片时,则常会发出指令“衣服再薄一点”、“换一件透明丝衫”。

    此时,邵谊夫就正用自己最擅长的挖掘灵感方式,试图从《七十二家房客》里,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最后,邵谊夫无奈地发现,根本学不来。

    《七十二家房客》是一部针砭时弊的喜剧,并正好迎合了时下民众对贪污成风的不满心理,而邵谊夫对正治没兴趣,自然也不具备这方面的视角。

    等电影结束后,邵谊夫开口问道:“《七十二家房客》的编剧神龙见首不见尾,那导演呢?”

    方谊华张口就来地回答道:“楚原本来在国泰机构做导演,但国泰机构这不是结束制片业务了么,所以他就接下了尚华文化的片约。”

    “我估计,高弦会挟《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创纪录之威,把楚原正式签到尚华文化旗下。”

    邵谊夫该做明确指示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你去把楚原签下来。”

    “这个……”方谊华面露迟疑之色。

    邵谊夫看了一眼方谊华,“有什么困难么?”

    “没什么困难。”方谊华连忙解释道:“初创的尚华文化,拍摄《七十二家房客》的时候,所需要的全部东西都是租来的,如此寒酸的条件,怎么和我们的邵氏比?”

    “更何况,楚原拖家带口,他的妻子南虹,也是一名演员,尚华能全都安排下来么?可我们邵氏,就是多加一双筷子的事情。”

    “我有信心签下楚原。只不过,这算得上是光明正大地抢人了,高弦那边会不会因此恼羞成怒?”

    “你都说过了,这是光明正大。”邵谊夫微微一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商言商,大家凭自己本事竞争。楚原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高弦也只能当成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如果高弦连这点心胸和眼界都没有的话,那我就收回之前重视他的想法。”

    ……

    只用了一个星期,《七十二家房客》的票房,就将近一百五十万,并每时每刻都在创造新的香江票房纪录,估计最终有望达到三百万。

    虽然《七十二家房客》原来的票房纪录有五百多万,但不能装进自己的口袋,也没有意义,所以,高弦挺知足。

    不出方谊华所料,高弦原本就想趁着利好尚华文化的机会,把楚原签下来。

    没想到,在楚原答应给出考虑结果的这一天,人没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其中大意是:楚原万分感谢高弦的提携之恩,让自己有幸成为刷新香江票房记录的导演,但自己拖家带口,为生计考虑,只能辜负高弦的好意,选择和妻子一起去邵氏谋生了。

    不用完整地把信看完,高弦便把里面的弯弯绕绕,猜个七七八八。

    “六叔,既然你不客气,那我也不客气了,”高弦不由得脸上泛起了笑容。

    马永达看完那封信后,不解地问道:“弦哥,你相中的导演,被邵氏肆无忌惮地抢走了,你怎么还有心情笑啊?”

    高弦笑道:“本来,我还因为邵氏院线的档期,感觉和邵谊夫磨不开面子,现在好了,礼尚往来,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联络一个人了。”

第0119章 你们跟风吧我先数数钱

    当初在从米国返回香江的飞机上,高弦见到李晓龙后,自然而然地动起了对方的脑筋。

    不过,除了拉家常之外,高弦没有采取任何利益驱动型的举动。因为他心里明镜一样,头道汤只能由邵氏电影帝国尝。

    原因很简单,心高气傲的李晓龙,自诩混在好莱坞,虽然此时仍没打拼出什么实际的名堂,但毕竟层次不一样,进而来到和米国相比属于乡下的香江后,肯定要求最顶级的合作资源,结果,貌似只有一家独大的邵氏兄弟能给。

    当时下飞机后,高弦所看到的庞大媒体欢迎团,也反映出了李晓龙在香江的人气。

    就这样,在媒体的关注下,通过李晓龙好友小麒麟牵线搭桥,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和李晓龙开谈。

    这个合作,可不取决于媒体在旁边一厢情愿地加油鼓劲,最终要用利益做衡量尺度。

    邵谊夫肯定不像那些被媒体忽悠得满心期待的贩夫走卒,真以为此时的李晓龙是什么国际巨星。

    在邵大亨眼里,小时候在香江做过童星,现在从米国回来的李晓龙,和其他演员没什么不同,自然也不会在谈判条件上,违反自己一向以来的准则。

    对于这一点,高弦能理解邵谊夫的想法。

    当下,李晓龙在好莱坞确实没发展出来什么真正的成绩,只是前几年参演的、在米国收视率并不突出的电视剧《青蜂侠》,被香江这边的电视台外购回来播放,才被没什么见识的香江媒体惊若天人,进而炒作起来。

    这个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属于硬件范畴的经济开始腾飞,香江自然而然地需要在软件上,找到自豪感的寄托,能上天入地的大国光辉指望不上,也就只能相中恰好赶上这个节点。在米国打拼得“颇有建树”的李晓龙了。

    其实,李晓龙今年返回香江探亲,被香江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未尝没有默契配合的成分。

    在这之前,李晓龙被江湖中人开枪袭击,身中两弹,所幸那把手枪的口径,限制了子弹的杀伤力,没有伤害到当时穿皮夹克的李晓龙。

    毕竟已经娶妻生子、身负家庭重任了,于是李晓龙事后决定暂时离开米国,到香江避避风头,而和邵氏兄弟洽谈合作事宜,显然比探亲有面子。

    不难想象,心气很高的李晓龙,对邵氏兄弟开出的条件普通不了,其中包括:影片制作成本不能低于六十万港元,自己担任影片的武术指导,并有权修改剧本,以及由他邀请的外国演员要以美金支薪等。

    不说邵氏兄弟这样的大公司有自己的派头,李晓龙开出的这些条件,本身就直接违反了邵谊夫的经营准则。

    所以邵大亨根本没有和李晓龙讨价还价,而是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开列出符合邵氏兄弟风格的条件:每部影片的制作成本计划在七万美元左右,每部影片的片酬为两千美元,并且最好签订长期合约。

    双方如此不对盘,自然谈不下去了;各自又不愿意在媒体的关注下担当辜负万众期待的责任,于是谈判细节也就没有什么商业秘密可言了。

    现在,李晓龙算是“无主宝物”,能否取得,就凭本事了。

    明白高弦意图的马永达,恍然大悟道:“正在和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打官司的邹闻怀,害怕进一步激怒邵谊夫,而弦哥碍于邵谊夫在院线方面帮忙的情面;现在楚原被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横刀夺爱后,弦哥再去找李晓龙,谁也不能挑理。”

    高弦点头道:“这就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马永达雀跃道:“弦哥,你什么时候去联系李晓龙,我也跟着看看。”

    “在邵大亨面前,李晓龙只是小人物,最后他不得不失望地返回米国。”高弦微微一笑,“我们正好三顾茅庐,给足面子。”

    “我负责打听哪天有合适的航班。”马永达自告奋勇地去拿电话。

    这时候,外面传来隐隐的说话声,似乎有人问,“高先生在么?”

    公司本来就谈不上多大,高弦的目光,透过玻璃,掠过几张办公桌,望向门口,不由得一愣,方谊华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就直接跑过来了?

    深知方谊华在邵氏王国特殊地位的高弦,给了马永达一个眼色,连忙起身,迎了出去,“方小姐,这是哪阵香风,把你吹来了?”

    “这是《七十二家房客》第一个星期的票房分账。”方谊华递过来文件和支票,“邵氏院线那边预测,《七十二家房客》应该可以再上映两个星期,高先生愿意的话,就请过去商谈细节。”

    高弦当即恍然,对方如此殷勤,肯定也想跟着赚一笔,但票房分账比例肯定不能再是自己拿六成、邵氏院线拿四成了。

    高弦对此并不反感,做生意不可能“吃全鱼”,反正已经赚得够多了。

    不过,高弦没有猜对方谊华不请自来的全部目的,只见她一转话题,嫣然问道:“我注意到,《七十二家房客》的编剧叫‘不是女人’,也不知道,哪位才高八斗的才子,取了如此有趣的名字?”

    眉头一挑的高弦,玩味地笑道:“我的这位朋友,喜欢清静,不愿意和生人打交道。实际上,‘不是女人’这个名字,未必贴切。”

    方谊华顿时被高弦的云山雾罩忽悠懵了,喃喃自语道:“不是女人,不是女人?”

    担心方谊华神经错乱,高弦连忙笑眯眯地打断对方思路道:“楚原不是去邵氏兄弟了嘛,他对自己导演的《七十二家房客》,知之甚多,完全可以跟风制作出票房回报不错的类似题材电影。”

    被高弦点破最终目的,方谊华也不感觉难堪,甚至利用职场女性的优势,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道:“我抢先把楚原签下来,高先生不会怨恨我吧?”

    高弦朗声大笑,“人往高处走,如果我连这点人情世故都看不透,还不如趁早关张大吉。”

    “我就知道高先生雅量。”方谊华恭维了一句,“正如高先生所说,《七十二家房客》票房表现如此惊人,确实值得业内深思和借鉴。”

    对于跟风这种事情,高弦早就看开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共享单车不就是一个例子嘛,不怕人多拥挤踩踏而死的话,你们尽管跟风吧,我先数数钱。

    高弦在《七十二家房客》上,前前后后总共投了不到二十万。

    因为这是尚华文化的第一部作品,从零到一的过程,有些开销实在避免不了,稍稍高一些也正常。

    何况,票房早就将近十倍地赚回来了。

    用马永达的话形容就是,“弦哥,原来拍电影比炒股还赚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887/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作者:杰奏所写的《重生资本狂人》为转载作品,重生资本狂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资本狂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资本狂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资本狂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资本狂人介绍:
1970年代,世界经济秩序剧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石油危机爆发;正向亚洲金融中心前进的香江,也迎来了机遇无限的第一次全民炒股大时代;而一位年轻的项目经理,莫名其妙地闯入了这个华资开始崛起的时空。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大舞台上,数不胜数的奋斗者、投机客、暴发户、豪强、名门、望族、大亨、名流、阔少、名媛、明星、天才、泰斗……你方唱罢我登场。新旧之间,纵有万般不同,但一样不变——穷人仍是富人的燃料,弱者还是强者的花肥。自此,在财富晋级的天梯榜上,一位华人资本大亨,横空出世,闲庭信步中风云变色,纵横捭阖间奇迹诞生。经济秩序为我左右,尽显一代狂人本色!重生资本狂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资本狂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