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楚怀王TXT下载大楚怀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楚怀王全文阅读

作者:腊月青梅子     大楚怀王txt下载     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

    随着楚王正式下令柱国景翠出兵收复颖水后,郢都关于讨伐的宋国的争论得以暂时平息。

    十一月初八,楚王的诏令传到寿县,三日后,景翠以将军昭应为将,率一万水师,四万步卒,水陆并进沿颖水北上,兵锋直指盘踞颖水的宋军。

    接下来的两次大朝,皆因颖水的战果还未传来,故,楚国群臣全都在观望。

    自六国伐楚以来,难得的出现楚国的朝会在一个时辰内便结束了。

    十二月初二。

    昭应杀退颖水宋军的消息传会郢都。

    熊槐为之一愣,看着前来禀报战果的公孙衍迟疑问道:“犀首,这宋军占据颖水半年有余,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为何会败退的如此之快?”

    公孙衍摇头道:“大王,据将军昭应的消息,宋军水师自持占据上游有利位置,强自出兵与我军水师先锋交战。结果,初一接战,宋军水师便全面落入下风,大战一个时辰,宋军水师败逃水寨,结果被我军顺势杀入,一举夺取,宋国船只全部被我军所夺。

    其后,宋军见失去了颖水的控制权,又坚守营寨三日,见我军攻势强烈,便趁着夜色,主动退走。”

    熊槐沉吟道:“也就是说,这一次宋军的损失并没有多少了。”

    公孙衍点头应道:“正是如此。因柱国出兵之前,曾严令将军昭应只得在颖水两岸行动,故而我军未曾追杀宋军。是故,据将军昭应来报,这一战宋军伤亡不超过五千人,大部从容撤走。”

    熊槐脸色一沉,冷笑道:“宋国肩负阻断陈地楚军退路的重任,结果却轻易从颖水撤走,寡人怎么看都觉得不正常。”

    公孙衍脸色沉重的道:“大王,宋军的行动是否正常还在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在我楚国。如今我军大胜宋军的消息已经在郢都传开,群臣百姓都为之振奋。故,臣担心,下一次朝议,会有许多大臣会建议大王乘胜追击,大举进攻在淮北的宋军。”

    “不错,昭应快速击退宋军,这对楚国而言,也并非什么好事!”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接着,心中暗道:看来寡人也要加快行动了。

    不久后。

    熊槐独自召见了陈轸。

    大殿中,熊槐沉默许久,然后用略微低沉的声音问道:“陈卿,寡人让贤卿关注叶公的一举一动,不知最近叶公那边可用动静传来。”

    陈轸应道:“回大王,叶公那边并无特别消息传来。这几个月来,叶公每日都会巡视淅水防线两次次,剩下的时间都在察看麾下将领训练士卒。关于伐宋之事,臣曾反复查探,叶公并未参与其中。”

    “这个老滑头!”熊槐想起叶公之前的上书,通篇都是他老糊涂的言辞,全凭楚王与群臣决断,他都坚决拥护云云,想着不由摇了遥头。

    接着,熊槐叹了一口气,然后又问道:“陈卿,不知现在叶公的身体状况如何?”

    陈轸应道:“回大王,据探子来报,叶公这半年来,除了身体略微消瘦了一点,倒也没有其他异样。相反,据探子来报,自从叶公担任主将后,反而更加有精神了,连饭量也比以前多了许多!”

    熊槐瞳孔一缩,然后缓缓地道:“继续监视叶公,收买他的门客奴仆,寡人要知道叶公的一举一动。”

    “唯”

    与此同时。

    太子府中。

    太子横听着上官大夫的禀报,顿时露出大喜之色。

    上官大夫见状,开口道:“太子,如今将军昭应已经斩断宋军一臂,我军士气大振,值此大胜之际,臣以为我楚军应该趁宋军士气低落之际,趁胜追击,一举将宋军赶出淮北。”

    太子横闻言,想起上次朝议之时的遭遇,脸色一黯。

    上一次他被楚王深深的打击到了,若非楚王顾及父子之情,顾及他这个太子的颜面,才顺势用伐宋的名义解救司马昭雎,勉强保住了他的面子。但是,这种事情很难说还会不会有下一次,若是屡屡与楚王背道而驰,这父子的情分也会淡的。

    尤其是这父子之情还夹杂着君臣之义,若是情分淡去只剩下恩义,那他这个太子就危险了。

    想起公子子青日渐年长,在郢都中名声鹊起,已有博学聪慧之名。又想起公子旺财与公子彘,乃至尚未出生的子嗣,太子横不禁迟疑道:“上大夫,如今陈地难以坚守,随时都有失守的可能。若是柱国大军在外,齐魏赵三国联军顺着颖水杀到寿县,这岂不是因小而失大吗?

    兵法上说,可胜在敌,不可胜在我,以我之不可败,以待敌之可胜。此时难道不应该让柱国坚守寿县吗?”

    “太子,且听臣一说。”上官大夫摇头道:“三国联军攻破陈城之后,接下来的前进方向,无法是向南进攻上蔡或者顺颖水南下寿县两条路而已。其中陈蔡两地相邻,前后不过百余里。而陈城与寿县之间,相聚数百里,中间还有数座城池。

    故,臣以为无论柱国的大军是否在寿县,三国的联军都不会攻打寿县,而会去上蔡。联军攻破上蔡之后,便会继续向南,继而攻打我楚国的叶地北部的方城县城。上蔡,方城,乃至叶城,全都是易守难攻之地。故,只要联军去了上蔡,那寿县自然可保无虞。

    如此,柱国手中的二十几万大军,难道就一直这么空闲着?

    所以说,只要柱国能如将军昭应一样,能大破宋军,必能威震各国,扭转我楚国的局势。”

    “这”太子横心中一动,接着微微摇了摇头,问道:“大夫,此乃想当然耳。若是柱国大军不在,三国见寿县空虚,直扑寿县,则如何?”

    上官大夫笑道:“太子,即便三国真的前来攻打寿县,那也无妨。寿县乃我楚国腹地,距离各国有千里之遥,若是三国真的杀到寿县,那么只需柱国从宋国回师,扼守颖水,截断联军的粮道,那么无需交战,各国便会自溃。”

    太子横顿时眼前一亮。

    接着,上官大夫拱手行礼道:“太子,不久前太卜占卜所说的转机,肯定就是指柱国大破宋国,除此以外,臣想不出我楚国还有什么别的转机!故,太子出面支持柱国伐宋,这正是感应到了天命啊!”

第六百三十二章 祸不单行

    “天命!”太子横一听,顿时怦然心动。若是他也能在天命上分一杯羹,那么无论是子兰还是

    无论是谁,都将无法动摇他在楚国的地位。

    上官大夫见太子心动,继续道:“太子,江汉封君与江淮封君的矛盾看似不可调和,其实也有共性所在。江淮封君之所以拒绝出兵伐宋,那是担心一旦战败,淮南则不可守。故而他们才会宁可放弃这个战胜各国的机会,也要让柱国的大军为他们守卫淮水。

    可是,只要柱国大胜而归,那么江淮封君的所有不满都将消散。而力主柱国伐宋的太子您,则将声望大增,则将受到他们的百般讨好。这才是太子不受各地封君限制,同时聚拢所有封君的办法啊!”

    太子横笑着点了点头。

    随着昭应击败宋军,打通陈地与寿县的消息在郢都广为传播,人心振奋的同时,让柱国景翠出兵伐宋的呼声再度高涨。

    十二月十五日。

    楚国大朝。

    群臣行礼之后,左尹昭常率先开口道:“大王,如今将军昭应已经攻破颖水的宋军,颖水已经回到我楚军手中,司马的退路已经打通,而宋军新败,士气正低落。故,臣以为当此之时,应该乘胜追击,一举击破在淮北的宋军,然后大军直扑宋国,扶持宋太子即位,让宋国再次倒向我们!”

    昭常开口之后,上官大夫等人立即跟进,纷纷向熊槐拜道:“大王,请下令,出兵伐宋。”

    正在景鲤打算出言驳斥之时,太子横率先出言道:“父王,宋军新败,我军士气正盛,儿臣以为我楚军应该趁宋军尚未聚集之时,即刻出兵,一举破敌,请父王明察。”

    随着太子横的开口,整个朝臣顿时有一大半的朝臣纷纷请求伐宋。连一些原本还在迟疑的大臣,在这次大胜宋军的激励下,也转为支持伐宋。

    见此,熊槐的目光在群臣身上看了一眼,见此时除了景鲤等反对出兵的人以外,只剩下寥寥数人未曾开口。

    接着,熊槐将目光投向依旧保持中立的重臣范环身上,见他对大殿中的请命声不为所动,于是摇了摇头,又看向的反对出兵的景鲤公孙衍等人。

    只是见他们脸色沉重,欲言又止,却迟迟不肯出声,心中便知他们还是对太子心有顾忌。

    想了想,熊槐便开口道:“寡人一向信奉兼听则明,关于伐宋一事,寡人依旧心有疑虑,令尹乃是百官之首,不知贤卿是何意思?”

    景鲤一听楚王点名,只能无奈的站了出来,开口道:“大王,臣以为此时还不是大举伐宋之时”

    景鲤出言反对后,公孙衍等人立即有了主心骨一般,纷纷开口反对。

    当夜。

    昭常府中。

    “可恶,今日若非景鲤这个老匹夫开口,并以令尹之尊强行压下此事,伐宋一事已成矣!”昭常一想起今日朝议中,景鲤等人被群臣喷的理屈词穷,最后在楚王的旁观中,竟然凭借地位强硬的阻拦伐宋之事,想着,满腔的怒火的喷涌而出,愤恨不已的骂道。

    此时,坐在昭常一侧的上官大夫,则一脸阴沉的道:“既然令尹不按规矩来,那我们也不必拘泥于规矩了!”

    “上大夫的意思是?”

    “左尹,景鲤担任令尹近十年,却没有功勋,这简直就是尸位素餐。故,在下以为,应该让景鲤效仿司空昭鱼,主动让出令尹之位。只要景鲤不在担任令尹,那么下一次朝议,伐宋之事便势在必行!”

    昭常心中一动,闪过一丝期待,然后又摇了摇头,问道:“景鲤之后,谁可继承令尹之位?”

    上官大夫一怔,沉默许久,然后开口道:“柱国景翠有破越之功,这等功勋比之令尹昭阳还要更胜一筹,不知左尹以为如何?”

    昭常闻言缓缓地点了点头。

    数日后。

    景鲤看着离去的说客,勃然大怒道:“竖子,岂有此理,竟然要我主动让贤,辞去令尹之位。我倒要看看,若是我坚决不退,难道下一次朝议,你们还能逼大王罢免我吗?”

    说着,又再次破口大骂

    就在大骂之际,景鲤门客丁况请来禀报道:“君上,有贵客来访”

    景鲤一怔。

    楚宫中。

    熊槐看着被景鲤带来的公子安,好奇的问道:“不知公子此来何为?”

    “这”公子安面带愧色,似有难言之隐,斟酌了片刻,然后叹道:“大王,此事虽然难以启齿,但是臣还是不得不向大王分说。

    这一年来,各国伐楚,寡君不自度才量力,欲助大王一臂之力,只可惜燕国距离楚国太远,敝国上下皆望而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熊槐笑了笑:“燕王有心了,寡人必铭记在心。”

    公子安拱手一礼,接着道:“大王,自从六国有意围攻楚国后,得知楚燕两国关系亲密,是以频频对敝国施加压力,连力主寡君即位的赵王韩王,也对敝国施加压力。在各国的强大压力下,寡君迫于无奈,只得将南部的兵力撤回蓟都,无法再为大王牵制齐国的兵力。”

    熊槐深以为然道:“六国的压力,寡人知之甚详,对此,理解燕王的无奈。”

    “谢大王理解!”公子安应了一句,然后接着道:“大王,两月前,东胡人在燕赵北地蠢蠢欲动,给我燕赵两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故,赵王传讯寡君,想要让敝国出兵北伐,以缓解东胡人的压力。

    昔日赵王对寡君有大恩,这一次赵王亲笔书求助寡君,寡君无法拒绝,故而只能满足赵王的要求,准备在一月底或二月初,天气稍稍回暖后,便以举国之力北伐东胡。

    然,寡君担心燕国大军北伐后,齐国再无顾忌,会将所有的兵力都调往南部,威胁楚国。故,寡君特派臣来知会大王,请楚国做好准备。

    令,为了表示燕国对楚国的歉意,在各国封锁了前往楚国的道路的情况下,寡君特派臣从海路前来楚国,愿奉上牛羊马皮共三万张,胫角三船,箭矢百万支,以为大王寿。”

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

    公子安离去后,熊槐看着他的背影陷入思索中,与此同时,而将公子安带到大殿的景鲤,此时也同样看着公子安离去的背影,与熊槐不同是,景鲤的脸色极为难看。

    原本楚国上下将大部分的希望全都放在燕国身上,希望燕国能在六国无暇顾及之时,能出兵捅齐国一刀。为此,楚国还让鄂君滞留蓟都,前后耗费近五千金,用来行贿燕国君臣。

    结果,燕国不仅没有出兵伐齐,反而在楚国最艰难的时候,出兵北伐。

    这无异于捅了楚国一刀。

    想着,景鲤露出一脸颓废之色,心中暗暗怀疑:难道我真的不是一个合格令尹?

    就在君臣二人全都神游物外之时,陈轸匆匆赶到殿中。

    “大王!”

    “令尹!”

    陈轸见楚王景鲤全都陷入沉思,便开口提醒道。

    熊槐见陈轸到来,立即开口问道:“陈卿,燕国的情况如何?”

    陈轸应道:“大王,从各国决定伐楚开始,同时还在逼迫燕国,是以燕国受到逼迫后,便在各国催促下准备北伐。时至今日,燕国的北伐战事已经准备十月之久,可谓准备充足。

    同时,燕国的行动引起东胡人的警惕,是以三月前,大量东胡人聚集在燕赵北部观望。其后,听赵国传来的消息,似乎东胡人见楼烦林胡两部实力大减,故而出兵劫掠。然后赵王在东胡人的压力下,便亲自开口请燕王出兵北伐。燕王得到赵王的信函后,当即回复,同意出兵北伐。”

    说着,陈轸停顿了一下,然后咽了咽口水,接着道:“据鄂君传来的最新消息,十一月底,北地突降大雪,东胡燕赵等地全都始料未及,因准备不足而出现大量牲畜死亡,损失惨重,其中,以东胡的损失最为严重。

    故,燕国上下见有机可乘,立即动员全国,意图以举国之力,大举北伐,以解除北面的威胁。”

    熊槐闻言心中一喜,立即轻声喃喃道:“也就是说,这次燕国北伐大胜而归的几率很高!”

    一旁的景鲤闻言,露出绝望之色:“大王,燕国正式北伐,而且还是举国之力,无论是否成功,这对我楚国而言,都是是一件天大大祸事。燕国出兵之后,齐国失去燕国的震慑,必然会毫无顾忌的大举出兵攻打我楚国。”

    “哈哈哈”

    景鲤话音还未落下,熊槐摇着头便发出一连串的笑声,而后在景鲤与陈轸诧异的目光,缓缓开口道:“令尹,老子云: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燕国大举北伐,这对我楚国而言,未必就不是好事。”

    “大王,燕国是出兵北伐,而不是出兵伐齐!”景鲤以为楚王被吓住了,不由开口提醒道。

    “寡人当然知道燕国是北伐了!虽然短时间看,这对我楚国不利,但是,只要燕国胜了,长远来看这却是对我楚国大为有利。”说着,熊槐自信满满的看了二人一眼,然后直接吩咐道:“令尹,你们将燕国受到六国逼迫,即将出兵北伐的消息传到各地,就说不久后,齐军便会大举伐楚。寡人要用这个消息平复郢都中日益高涨的伐宋之声。”

    “大王,请三思!”景鲤一惊,劝道:“不久前将军昭应退宋,才令我楚国的士气稍稍恢复,会是此时将燕国北伐的消息散布出去,臣担心会引起群臣百姓的恐慌,此举弊大于利。

    故,依臣之见,不如静观其变。我们先用柱国的书信拖上一月,然后等燕国出兵之后,再将消息告诉群臣百姓。如此,我们楚国才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变。”

    熊槐闻言微微一笑,摇头道:“令尹,此事寡人自有主张,卿等按寡人的意思去办便可。寡人得到消息,我楚国的转机即将就会到来,故而只要用燕国的消息拖上一二月,六国同盟就会瓦解!”

    景鲤陈轸闻言同时惊疑地向对方望去,结果全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疑惑。

    对方并不知道楚国的转机在哪!

    那么楚王的消息从何而来?

    难道楚王还有其他的消息来源?

    只是

    二人见楚王信心满满,不似有假,于是,便将心中的疑惑埋在心底,然后拱手应道:“唯!”

    景鲤二人离去后,就在熊槐独自一人在殿中思索间,一个侍者在殿外禀报道:“大王,犀首求见!”

    “犀首?”熊槐一怔,然后一面整理衣冠,一面应道:“请犀首进来!”

    “唯!”

    不多时,熊槐便见公孙衍手持一卷木简进来,来到近前后行礼道:“拜见大王!”

    “犀首免礼!”熊槐奇怪的问道:“不知犀首所来何事?”

    公孙衍应道:“大王,将军昭鼠上书,故,臣特将木简上呈大王。”

    熊槐点了点头。

    这是他在离开郇阳时特意吩咐的,只要将军昭鼠上书,那么谁也不能擅自察看,只能直接转交于他,由他亲自查看。

    这近一年来,昭鼠所有的战报,都是由熊槐亲自查看的,朝中的大臣已经习以为然。

    这一次同样也不例外。

    想着,熊槐便应道:“好,有劳犀首了。”

    公孙衍离去后,在大殿中再次只剩下熊槐一人后,熊槐将昭鼠的送来的木简缓缓打开。

    木简上内容与以前相比,除了大略的介绍了战况,还增加了一件事

    那就是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一些!

    看罢。

    熊槐沉默良久,然后看着北面,缓缓开口道:“凛冬已至,待寒潮降临,寡人倒要看看,究竟谁的血是凉的,谁的血是热的!”

    说着,熊槐大声向外吩咐道:“请刺史令来见寡人!”

    燕国即将北伐的消息在郢都突然传开,与此同时,齐国将会增兵攻打楚国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楚国上下得知这个消息,一股悲观的气氛迅速蔓延开来。

    一月初一。

    大朝议。

    熊槐刚在王位上做好,上官大夫见昭常一脸迟疑,没有发言,立即向他使了两个眼色。只是见昭常毫无反应,只能亲自从群臣走出道:“大王,燕国出兵在即,失去了燕国的威慑,以我齐楚两国近十年的仇恨,可以预料,齐国必将增兵伐楚。

    故,臣以为,此时应该立即出兵伐宋,以争取在齐国正式出兵之前,先解决掉宋国,一则缓解淮北的压力,二则提升我楚军士气。”

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

    上官大夫开口之后,接着,立即就有一大帮大臣出言符合。

    景鲤等人还未开口,一直在朝中保持中立的咸尹范环立即出言训斥道:“上大夫,此时此刻,在齐国再度出兵之际,为何还要出此不智的误国之言?”

    咸尹范环乃是掌管着楚国谏议事物,手下有一大帮专门议论的郎官,而楚国郎官大多是郢都的大小贵族。平时他们的影响力不高,但是在所有人的议论中,那些人数众多的郎官,就是一股强大的势力,虽然他们地位不高,但是他们人多,而且都是贵族。

    先前范环未开口,手下的郎官除了个别人与范环保持一致外,大部都赞成伐宋。

    故,范环一开口,群臣顿时全都向他看去,因为他代表不是一个人。

    此时,上官大夫大怒道:“咸尹,出兵伐宋如何是误国之言,难道咸尹畏敌如虎,认为柱国不能打赢宋军吗?”

    “柱国自然能打赢宋军。”范环理所当然的应着,然后用鄙视的目光看着上官大夫道:“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打宋国?”

    接着,范环不等上官大夫开口,立即拱手道:“大王,宋国弱小,而齐国强大。此时柱国驱逐淮北宋军,引齐军来援,臣以为不可。宋国弱小,即便吞下淮北,十年内依旧还只是一个弱国,我楚军还可以轻易收回,这就是我楚国暂时将淮北放在宋国哪里,请宋国代为保管罢了。

    而齐国则不然,一旦齐国吞下我楚淮北,那么我楚国再想收回淮北就难了。而且齐国吞下淮北后,国土瞬间扩张千里,如此,一个国土超两千里的齐国,实在是太强大了,臣深为忧之。

    更重要的是,只要淮北在宋国手中,那么齐国想要出兵攻打我楚国,那就只有两条路,其一是渡河攻打我重镇淮阴城,其二是越国宋国,千里迢迢攻打淮南寿县等地。”

    说着,范环拱手行礼道:“是以,臣以为,此时我楚国不仅不应该攻打宋国,还需主动与宋国交好。齐魏宋三国矛盾重重,只要齐国见我楚国无机可乘,那么就会将目光放在他出,这就是我楚国用五百里土地贿赂宋国,请宋国为我楚国抵挡齐国的办法。

    只需十年,待我楚国彻底获取越国的人力财力,等我楚国腾出手来,那么便可拿回淮北,逼迫宋国与我楚国结盟,到时伐齐伐魏,将由大王自取。”

    范环说完,立即向熊槐长长一拜。

    熊槐见此,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范环,最终没有任何表示。

    此时,上官大夫一听范环提出交好宋国的建议,立即怒道:“各国伐楚,咸尹身为楚国重臣,不思报国杀敌,却想着割地投诚,这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吗?”

    范环怒目而向:“上官大夫,淮北已失,在下何来割地投诚一说?”

    不管范环自己心中是怎么想的,但是随着他的开口,立即吸引了一大批看不到希望,或者说逐渐陷入绝望的朝臣。

    接着许多支持伐宋以及反对伐宋的朝臣纷纷加入其中,迅速成为第三方势力。

    结果,三方大臣相互攻讦,大殿中一片大乱,整整一整天,朝议就在对骂中渡过。

    正月十五。

    随着燕国北伐的日期越来越近,以范环左成为首的交好宋国的势力,一跃成为郢都人数最多的势力。

    正月底。

    汉中长城。

    秦楚两军结束这一天的激战后,消瘦异常的将军昭鼠,看着退去的秦军士卒,露出一脸阴沉,然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在原地呆了许久,这才带着长子昭炎缓缓地从长城向自己的营帐走去。

    回到营帐中,昭鼠坐好后,轻声对昭炎吩咐道:“放下帐帘,不要大声说话!”

    昭炎奇怪的看了昭鼠一眼,然后轻声应道:“是,将军。”

    正在昭炎准备放下帐帘时,突然听到昭鼠发出剧烈而轻微的咳嗽声。昭炎一听,立即加快了动作,放下帐帘,接着一回头,就见昭鼠正用一面白绢堵着嘴角咳嗽。

    昭鼠咳嗽的声音很小,但是那一团被鲜血然后的白绢,却显示出昭鼠此刻的现状极不正常。

    “父亲!”昭炎大恐,三步并两步,急跑到昭鼠身边,问道:“父亲,你怎么样了?”

    昭鼠好不容易才停下咳嗽,然后缓缓摇了摇头,接着虚弱的问道:“大王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昭炎摇了摇头:“父亲,不仅大王没有消息传来,而且这一个月来,连郢都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为什么没有消息传来?”昭鼠露出绝望之色:“距离我第一次上书大王,请求大王派出援军以及接替我的将领,这都过去快两月了,大王为何没有任何回应?会不会是信使半路出来意外?没有将我的上书传到郢都?”

    昭炎看着面色死白的昭鼠,泪流满面道:“父亲,我们这两个月来,已经先后派出几十位信使了,其中还有不少是我们的亲卫门客,他们不可能会出意外的。”

    “那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大王接到了我的上书,大王为什么不给我回应?就算没有援军,也应该有回话才是啊?”昭鼠双目暗淡无光,脸色僵硬的喃喃道。

    “这”昭炎无以应。

    昭鼠沉默了一阵后,突然眼中散发出夺目的光彩,然后坐直身体,开口道:“我要再次上书大王,请求大王派出援军以及将领来主持汉中防御,这一次你亲自去郢都求援。”

    说罢,直接展开手中被鲜血侵染的白绢,然后在红绢上书写起来

    一月末,在北地接连放晴十日的情况下,早已准备就绪的燕国,正式出兵北伐。

    燕国出兵之后,随着齐王的一声令下,很快,齐国周围的鲁卫藤等小国全都行动了起来。

    很快,超过十万大军云集清河城,虎视隔江相望的淮阴城。

    一时间,淮水之上,战云密布。

    郢都,楚宫中,十几个重臣聚集大殿中。

    陈轸脸色沉重的道:“大王,探子来报,燕国出兵之后,齐国北部的兵力大量南移,同时,齐国水师也在已经在淮水北部聚集。再加上鲁滕卫越等小国的兵力,如今齐国在清河城已经聚集十五万联军。

    而且,此时北方各国的军队还在聚集之中,臣预计,不久后,清河城将会聚集二十万以上的各国联军。”

    “超过二十万大军!”熊槐听着陈轸的禀报,脸上不仅没有一丝紧张,反而还隐隐有一丝轻松的笑道:“这么多军队,齐军必然是主力,也就是说,现在齐国已经是拼尽全力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

    熊槐说着,突然笑了笑,问道:“诸卿,你们说若是这个时候齐国后院起火,会发生什么事?”

    昭常闻言,遗憾的道:“大王,若是之前,柱国手中的大军还未被牵制之时,我们还有余力突袭齐国,但是现在,各国联军汇聚清河城,我楚国也已经力尽,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景鲤摇头道:“柱国的大军还能动用之时,齐国同样也还有余力,就算让柱国突袭齐国,作用不大。”

    “这”昭常轻轻一叹。

    此时,左成开口道:“大王,我们在邗沟以东以及吴越依然还有十万大军,若是从这里调走五万大军,走海路前往齐国,必能威逼齐军撤军。”

    “大王,不可。”公孙衍立即出言道:“大王,虽然有诸多吴越贵族已向我楚国臣服,但是他们并不值得信任,越人是如此,吴人同样也是如此,一旦我楚国在吴越之地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那么吴人与越人必反。那时,臣担心,整个江东都将不复我楚国所有。”

    熊槐点了点头道:“犀首所言不错,六国伐楚的目的就是为了复立越国,若是我楚军从江东调走,这正合齐国心意。故,调兵一事,不可取。”

    群臣见楚王定调后,便不再提从江东调兵一事。

    见状,熊槐再次开口道:“传寡人诏令,让柱国小心戒备各国联军,一定要守住淮阴寿县两地。只要这两地还在我楚国手中,那么局势还不会出现大败坏。”

    说着,熊槐看着殿中的群臣,继续安抚道:“诸卿,如今”

    话刚刚说出口,熊槐便听到殿外传来一片喧哗之声,不由皱了皱眉,然后对站在身侧的李秋使了一个眼色。

    李秋见状,点了点头,然后向外走去。

    此时,殿中群臣也纷纷将余光瞥向殿外,不知殿外出了什么状况。

    不多时,李秋便带着一个狼狈不堪,神态疲惫的人走入殿中。

    那人一进殿中,立即连滚带爬的来到熊槐不远处,然后紧张不已的拜了拜,声音打着颤道:“大王,大事不好,数日前将军昭鼠在军营中突然猝死,随后长城的楚军大乱,被甘茂趁势所破,如今汉中已落入秦军手中。

    此时甘茂正率领数万大军前往上庸,而上庸之地的精兵已在汉中全军覆没,故上庸郡守特派臣来向大王求援。请大王速派援军驰援上庸,否则,上庸必将不保!”

    此人话音一落,殿中便传出数声惊呼:

    “怎会如此?”

    “汉中失守?”

    “上庸不保?”

    这个消息如此的突如其来,群臣闻言,顿时一片大乱,惊慌失措之间,景鲤紧张立即问道:“你是何人,此言是否确实?”

    那人立即看了看景鲤,似乎也不知道景鲤是谁,于是应道:“臣乃是上庸郡丞范壹,在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瞒大王与诸公。”

    “这怎么可能?”景鲤咽了咽口水,难以置信道:“这一年来,汉中一直都没有不利的消息传来,将军昭鼠怎么会猝死呢?”

    范壶摇头道:“臣不知将军昭鼠为何会突然猝死,但是汉中已为秦军所取,此时千真万确,臣离开上庸之前,已有溃军退到上庸,而且,秦军已经在围攻郇阳城,此事断然不假!”

    “这”景鲤闻言脑子一乱,顿了顿,然后突然看向公孙衍道:“犀首,如今我楚国兵事全都是由你负责,上一次将军昭鼠的上书,可曾有异?”

    “这”公孙衍听到景鲤的责问,立即低下头,不敢看向别处,更不敢看向楚王,底气不足的应道:“令尹,这几日在下一直都在关注齐国的事情,汉中的事情关切不足,是以”

    说着,公孙衍立即向楚王拜道:“大王,臣有罪,请大王降罪!”

    景鲤闻言大怒道:“岂有此理,楚国遭逢大难,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出失误,满盘皆输,这等大事,你竟然”

    话未说完,熊槐一脸紧张与担忧的出言打断道:“令尹,事已至此,还是想想如何解救吧。”

    说着,熊槐对下方长拜不起的公孙衍道:“犀首,你立即以寡人名义下令,向郢都中所有的百姓,每户征召壮丁一人。三日之内,再次征召三万士卒,寡人要用这些勇士支援上庸。”

    “唯!”

    接着,熊槐又对陈轸道:“陈卿,有劳贤卿立即去打探上庸汉中的消息,寡人要知道秦军的所有情况!”

    “唯!”

    而后,熊槐在群臣的惊愕中,一手捂额,一手轻轻挥动,哀叹道:“诸卿,将军昭鼠猝死,汉中失守,此事甚大,如今寡人方寸已乱,头痛欲裂,诸卿且先退去,细细思量破敌之策,此事待明日再议。”

    景鲤闻言大声喝道:“大王,汉中长城已失,此时军情十万火急,怎可明日再议!?”

    熊槐听着景鲤的话,没有任何回应,直接从王位上起身,然后一边哀叹,一边摇着苦恼痛苦的脸,径直向殿外走去。

    “大王”景鲤再三呼唤,却见楚王闻而不听,迅速从殿外消失。

    见此,景鲤气的直跺脚。

    诸人见状,面面相觑,而后昭常问道:“令尹,大王心已乱,无法理事,现在我等如何是好?”

    景鲤闻言想了想,然后眼中突然冒出一缕亮光,开口道:“上庸十万火急,此时能救援上庸的大概也只有驻扎在宛城的将军庄了。稍后我立即传讯给将军庄,让他即刻出兵救援上庸。此外,我等还得仔细想想,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救援上庸。

    只要上庸能坚守半月,能坚持到援军抵达,那么局势还不会大坏。否则”

    剩下的话景鲤没有说,但是昭常依然还是沉重的点了点头。

    若是上庸也失守,那么秦军就睡顺着汉水杀到邓地,甚至秦军也无需攻破邓地,直接大军逆丹水而上,杀到防守丹口的阴君身后,则楚军苦心经营的丹淅防线将不攻自破。

    丹淅防线一破,不仅邓宛叶将会暴露在秦军眼鼻子低下,连楚国方城山,也将腹背受敌。

    局势的败坏,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想着,昭常等人点了点头,然后从大殿中离去。

    就在景鲤迈步离去之际,经过依然还在地上拜着的公孙衍的身侧时,顿时停下脚步,冷冷的哼了一声,然后快步离去。

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

    熊槐离开议事的大殿后,脸色瞬间恢复平静,而后一脸冷色的走入旁边的侧殿,向跟在身后的李秋道:“请工尹来见寡人。”

    “唯!”

    不久后,熊槐见工尹已齿到来,待殿中只剩下二人后,立即开口问道:“工尹,不知寡人之前让贤卿制作的风筝,可曾准备好。”

    问完,熊槐立即紧张的看着已齿。

    风筝这东西,乃是之前群臣商议为五色石造势时,熊槐特意交给已齿的任务,目的是用来装神弄鬼,吓唬群臣百姓的。

    此时,熊槐一问,已齿立即点头应道:“回大王,臣早已准备就绪。而且经过臣等试验,只要所有的火凤皆纹上五彩,只要不在近处旁观,远远望去,犹如活的火凤在空中盘旋一样,难辨真假。”

    “好!”熊槐点了点头,接着想了一下,开口道:“工尹,郢都附近人迹稀少,但又格外引人注目的地方,无疑便是我楚国宗庙所在。而且即便是令尹,没有得到寡人的准许,也不能进入宗庙中。

    故,稍后贤卿可带着风筝与五色石前往宗庙,寡人会让太卜为贤卿提供帮助。然后从后日开始,贤卿在宗庙放飞风筝,寡人要让天下人知道,上天降神迹于郢都。”

    “是,大王!”已齿用力的点了点头。

    “好,贤卿速去准备!”

    “唯!”

    已齿离去后,熊槐看着虚空喃喃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凤鸣岐山,这些可都是大家口口相传的神话,若是神话成为现实,寡人倒相看看,谁还会不承认寡人乃是天命所归,谁还会不承认,天命没有落在楚国!”

    说着,熊槐又拿出丝绢,随后写下三份诏令,郑重的盖上楚王的印章后,将诏令分别放入木盒中。接着,在一个木盒上写上襄阳守屈原,在另一个木盒上写上将军庄,又在最后的木盒上写下方城守景缺。

    写罢,熊槐便拿着木盒走到殿外,接着亲手将木盒交给李秋,吩咐道:“司宫,速速命人将寡人的诏令传给屈原、庄、景缺三人,让他们听命行事,除了寡人的诏令,不准接受其他任何人的命令或者请求,若如违者!

    灭族。”

    李秋听着楚王杀气腾腾的话,当即郑重的应道:“唯!”

    等李秋接过木盒之后,熊槐又开口道:“还有,从明日起,寡人要沐浴斋戒三日,以祈求上天的庇护!

    在此期间,寡人不见任何人。”

    “唯。”

    宛城。

    庄辛接到上庸郡守的求援后,第一时间请来了将军庄。

    待庄到来后,庄辛将上庸守的求援文书递给庄,然后开口道:“贤弟,上庸危急,特来求援,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庄闻言接过庄辛递来的帛书,而后展开看了一遍,接着闭目沉思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然后又将帛书交还给庄辛。

    庄辛见状,眉目间闪过一丝忧色,问道:“贤弟不愿出兵上庸?如今上庸危在旦夕,举目之间,只有贤弟驻扎在宛城的大军尚有余力,即便郢都能派出援军,恐怕也来不及了。

    若是贤弟不出兵,那么上庸必然失守。上庸不守,则丹淅也不能守,如此,宛城也将陷入危险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唇亡齿寒啊!”

    庄摇头道:“兄长,非是我不愿出兵,而是已经来不及了。上庸的精锐士卒早就被调往汉中长城,如今长城一败,大军溃散,秦军一路疾行杀向上庸,算算时间,恐怕秦军将会在今明两日之间就会兵围上庸城。

    上庸城小民少兵疲,以上庸之弱面对秦国虎狼之师,恐怕用不了一两日,就会为秦军所克。而宛城距离上庸太远,就算我即刻出发,昼夜兼程,最快也要八到十日。那时,我赶到上庸,只不过是为甘茂增加功勋罢了。

    所以说,救援上庸,已经来不及了。”

    庄辛摇头道:“贤弟,你率军来宛城之时,大王让你随时支援各地,若是上庸求救的公文来此,而你却按兵不动,为兄担心”

    庄摇头道:“非也,大王只让我支援方城与丹淅,可从未让我前去支援汉中上庸。而且”

    庄看了一眼庄辛道:“比起上庸,小弟我更担心宛城!上庸不守已成定局,丹淅不守也是必然,秦韩联军杀溃叶公所部之后,恐怕会兵围宛城,以逼大王就范!”

    庄辛一怔,随后露出大恐之色,急忙对外大声吩咐道:“传令,立即派人去西面,准备接应溃军。令,传令下去,征召百姓,准备坚守宛城”

    襄阳。

    屈原得知汉中上庸的事情后,立即召来邓陵光,脸色沉重的道:“邓陵将军,汉中的事情,不知将军可曾知晓。”

    邓陵光点了点头,应道:“光已经有所耳闻,据说上将军突然猝死于军营之中,随后汉中失守。”

    屈原微微颔首,然后面色沉重的道:“将军,汉中上庸事关我楚国大局,不容有失。而触目所及,只有我襄阳离上庸最近,若是逆流而上,快则三五日便可抵达上庸。而且,此时我襄阳尚有精兵七万。

    是以,平欲请邓陵将军立即率领大王的亲卫军将士,先行赶往上庸固守,只要能坚守一二日,平便会亲率七万大军前去为上庸解围。”

    邓陵光毫不犹豫的摇头道:“大王有命,只让光在襄阳训练士卒以及驻守襄阳城,而未曾让光防守他地,光身为亲卫军统率,不敢擅自行动。”

    屈原奇怪的看了邓陵光一眼,很难相信这种迂腐的话,会从他口中说出。

    想着,屈原痛心疾首的劝道:“邓陵将军,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如今军情紧急,岂可不知变通。如今大厦将倾,将军却谨守一年前,战事未爆发时大王所交托的命令,而不做丝毫改变。难道这就是墨者的信义之道,难道这就是墨者的智慧,难道邓陵先生就是如此教授弟子的吗?”

    屈原一连发出三个疑问,顿时令邓陵光哑然。

    屈原见邓陵光沉默了下去,于是,再开口道:“将军,墨者善守,天下皆知,大王亲卫,一日可疾行两百余里。此时上庸继续援军以提振士气,若是将军日夜兼程,能在后日日出之前,趁秦军未包围上庸之前,赶到城中守卫上庸。

    则不仅上庸转危为安,连我楚国也将转危为安,只要上庸不失,丹淅、方城、邓宛等地,也将因为将军而免去刀兵之祸。

    诚如是,则将军之义,不下于昔日墨子为宋说楚之状举,这才是墨家的大义啊!”

    屈原深情款款的说完,然后目不转睛的看着邓陵光。

    只是,邓陵光沉默良久,最后,看着屈原,依旧摇了摇头。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

    屈原见状,注视邓陵光许久,见其始终面不改色,最后,叹道:“既如此,那就请将军守卫襄阳吧,平自己率军去救援上庸!”

    说罢,屈原便直接向外走去。

    走了三四步,突然听到邓陵光的声音。

    “先生且慢!”

    屈原一听,立即惊喜的回过头,看着邓陵光道:“将军改注意了!”

    邓陵光摇了摇头,然后开口道:“先生博闻强识,是楚国首屈一指的名士,昔日大王心中有一个疑惑,故请光询问先生。”

    屈原一怔,诧异的看着邓陵光问道:“不知大王有何事详询?”

    “大王有一问,昔日楚国为吴国所灭,不知昭王何以能快速复兴楚国?”

    屈原理所当然的道:“当然是昭王贤明,以及令尹子子”

    说话间,屈原突然一怔,随后神色大变,令尹子西的名字,却始终没有说出口来。

    想明白楚王的意思之后,屈原面色苍白,眼中充满着悲伤,一边失神落魄的向内室走去,一边低声喃喃自语:“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郢都楚宫外。

    在得知汉中事的第二日,群臣再度聚集于此,结果却被李秋拦住,告知楚王沐浴斋戒,希求上天的庇护,不见任何人。

    “沐浴斋戒?!!!”

    群臣从李秋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全都一阵错愕。

    咸尹范环一脸悲愤,痛心疾首的大声疾呼:“大难临头,楚王不思群策效力,以商议出解决秦军的办法,反而在这个时候想上天鬼神求助。

    这”

    说着,范环脸色一正,向拦在前面李秋喝道:“在下不才,被大王选为咸尹,身负谏议之重托,为大王查漏补缺。此刻,正是在下向大王尽忠之时,我要当履行咸尹之职,当面向大王进谏。”

    说罢,范环便直往宫中闯。

    李秋见状,立即对身侧的宫卫道:“左右拦住咸尹,不能让咸尹打扰大王,惊扰上天!”

    周围的宫卫一听,立即分出三人,一把将范环保住。

    群臣见范环被宫卫围住动弹不得,就在惊愕见,立即就有人大喊道:

    “国难当头,正是以死相谏之时,诸位,我等一起求见大王!”

    话音一落,便有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不错,上庸一失,郢都也将直面秦韩联军的兵锋,无论是战是和,今日都得说个清楚,议个明白,岂能坐等时机流逝,等待大祸降临!”

    这两人的话顿时说到群臣心坎里去了。

    大祸临头,楚王这才想起去乞求上天的庇护,这也不嫌太晚了吗?

    况且,此时此刻,无论是发动举国之力坚决抵抗,还是立即向各国割地求和,都比祈求上天要好得多。

    想到这,一时间群情激愤,当即就有二十多个大臣一同上前,准备冲击宫卫组成的防线,意图强闯入宫。

    李秋见状,大惊失色,立即对宫卫大喊:“速关宫门!不可让大臣惊扰上天。”

    喊罢,又对群臣呵斥道:“尔等无视大王诏令,意图阻拦大王祭天,如此无法无天的行径,难道就是臣子所为,难道就不怕上天怪罪吗?”

    说完,见群臣没有反应,不为所动,而且众宫卫在群臣的冲击下隐隐有拦不住的迹象。

    李秋顿时大急,转头四顾之间,见到在一旁冷眼观看的景鲤,立即大喊道:“令尹,国家危难之际,朝中不能有此大乱,否则万事皆休矣!”

    景鲤一怔,立即向前三步,大喝道:“好了,尔等强闯宫门,难道是想反了不成。知道的认为你们是忠君报国,不知道还以为你们这要是谋害大王。”

    正在冲击宫门的群臣闻言,顿时一僵。

    接着,景鲤又开口道:“还有,大王昨日不是已经有吩咐了吗?征召百姓以备不测,如今尔等不去动员百姓,不去号召族人解救国难,却在此冲击宫门,这像什么话!

    都散了吧!有事的立即回去处理公务,闲的没事的,立即去动员百姓。至于大王哪里,我亲自去求见大王!”

    群臣一听,愣了愣,接着见景鲤向宫门走去,顿时向后退了数步,让出一片空地。

    原本听景鲤开口,李秋还觉得今天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结果等景鲤一脸冷色的站在他面前,顿时哭丧着道:“令尹,大王有命,请令尹不要与小臣为难。”

    “司宫!”景鲤看着李秋,直接将佩剑拔出,冷冷的道:“怎么,本令尹要见大王,你还敢阻拦不成?”

    “这”李秋张了张嘴,看着眼前的剑尖,脸上冷汗直冒。

    令尹不比他人,权势极重,他根本拦不住。若是景鲤一剑砍死他,那他肯定白死了。

    景鲤见李秋不敢说话,冷哼一声,便径直向宫门处走去。

    众宫卫看了看景鲤,又看了看李秋,终究不敢阻拦,让出了一条道路。

    楚王寝宫中。

    熊槐坐在席上,听着侍者的禀报,得知咸尹范环等人大声疾呼,正强闯楚宫,要请楚王出面理事,顿时泪流满面的感叹道:“虽然不礼,但确是一片忠心。传令司宫,不得伤及大臣,只需紧关宫门便可!”

    “唯!”

    侍者刚转身,有一个侍者来报:“大王,令尹强闯入宫,司宫拦不住,令尹进宫了!”

    “嗯?”熊槐一怔,叹道:“既如此,那就请令尹来见寡人吧!”

    使者还未来得及回应,熊槐便听到景鲤的声音:“不必了,大王,臣已经来了!”

    熊槐一惊,抬头一看,却见景鲤推开两个殿外的侍者,已经一脸冷色的走了进来。

    见此,熊槐立即恢复一脸忧色,摆了摆手道:“尔等退下,寡人与令尹由要事要谈。”

    “唯!”

    一众侍者离去后,景鲤看着熊槐泪痕未干的脸,开口问道:“大王在此落泪,是为何事而悲伤,是为楚国的不幸,还是为那些为国战死的勇士?”

    熊槐叹道:“不仅是这些,方才寡人一听群臣为国事而冲击宫门,顿时激动难耐,他们都是寡人的忠臣呐!

    老子云: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此言诚不我欺!国难当头,忠臣涌现,寡人这是高兴啊!”

    景鲤闻言冷冷的道:“老子这话还有半句,怎么大王不一并说出来?若是大王忘记了,幸好臣还记得,老子剩下的半句话,那就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

    熊槐一怔,脸上所有的情绪全都隐去,然后面无表情的看着景鲤道:“令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景鲤冲熊槐一拱手:“大王,这话不应该问臣,而应该让老臣问大王才对,不知大王是何意思?”

    “寡人不知道令尹在说什么?”

    景鲤惨然一笑:“大王竟然会不知道臣在说什么?那么臣给大王一个提示,老臣说的是上将军昭鼠的事情。”

    “上将军突然猝死的事情,寡人心中甚是难过”

    景鲤一见楚王脸上露出悲色,立即出言打断道:“大王,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两人!”

    熊槐闻言再次将脸上的悲色隐去,然后若有所思的看着景鲤。

    景鲤见状,脸色露出痛惜之色:“臣昨日已经去司马府查过了,上将军昭鼠这三个月来,前两月共向大王上书二十一封。但是这些上书却全都不见了,据说是送到大王这里来了。而这一个月来,没有一封上书送达司马府。

    只是昭鼠的上书虽然没人送到司马府,却并非代表昭鼠没有上书,或者说汉中无事,而是昭鼠的上书半路被人截了!截杀信使的地方,就在郢都外,臣昨日已经去过了,顺便还找到了数十具尸首!”

    熊槐面无表情,无以应。

    景鲤见状,嘲笑道:“大王,这么重要的消息,难道大王就露出一点震惊之色吗?”

    熊槐看着景鲤,缓缓开口道:“令尹,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二人!”

    景鲤顿时一滞。

    君臣二人相对沉默许久,景鲤问道:“大王,为什么?”

    熊槐面无表情的道:“为什么?世间哪有这么多为什么?令尹,难道你做了寡人近十年的令尹,连糊涂这两个字也忘了吗?”

    “糊涂!”景鲤自嘲的摇了摇头,然后笑道:“大王,做人活着的时候,自然要糊涂一些,如此才能活得轻松。但是人死的时候,却要死的清楚明白!不然,会死不瞑目!”

    熊槐一怔,盯着景鲤看了许久,然后心中一叹,缓缓开口道:“寡人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瓦解六国联盟。

    各国为何群情激愤的要进行伐楚,为何在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联合伐楚,其根本原因不是楚国灭越,而是楚国的强大。

    面对各国群起围攻,要想瓦解各国联盟,楚国有两条路。其一针锋相对,一举将各国全部打垮。

    这第二条路,便是随各国的意,让楚国衰弱下去。如此,各国不再以楚国为忧,就给了楚国合纵联盟的机会,重新拆散各国连横。

    前者寡人试过了,太难,各地日渐离心之下,所以寡人放弃了,转而选择了第二条路。既然要自我削弱,在各国来袭之际,不能引发楚国内乱,那寡人只要主动选择舍弃其中一部分,以保留楚国的大部分的实力。

    毕竟,各国可不在乎楚国损失究竟是什么,只要楚国被削弱就行。”

    说着,熊槐笑了笑,然后风轻云淡的道:“汉中上庸,这两块地方,以及丹淅的那些封君,还有陈地的士卒乃至陈城,便是寡人舍弃的棋子。”

    “大王!”景鲤悲戚的道:“我楚国所舍弃的,恐怕还不仅仅只是这些吧,还有我楚国重地邓宛叶,更有我楚国方城,这些地方难道大王忘了吗?”

    “寡人没忘!”熊槐大声反驳道:“所以寡人一开始就让将军庄率领五万精锐士卒驻守宛城,此外,方城景缺手中,还有数万士卒,有这些军队在,方城以及邓宛叶诸地,仅凭秦韩两国,他们抢不走。”

    “那大王就不担心秦韩两国长驱直入,杀到郢都强行立子兰为王,然后割取方城以及邓宛叶吗?”景鲤看着熊槐摇头叹道。

    “令尹放心!”熊槐嘴角一抽,笑道:“寡人早就让屈原在襄阳城准备了十五万大军,秦韩联军过不来的。”

    “襄阳?”景鲤一怔,随后大惊道:“大王让屈原去襄阳筑城,难道不是发配屈原,而是为了阻拦秦韩联军,莫非大王早在数年前开始,就已经准备舍弃汉中上庸了?”

    “不!”景鲤一想起屈原,思维迅速发散开来,然后立即对楚王的说法起了疑心,难以置信看着熊槐道:“大王,恐怕你根本就没有打算走第一条路,你至始至终的目的都是楚国的封君,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准备对江汉的封君下手了!”

    说着,景鲤又想起楚王这些年的举动,以及伐越举措,顿时惊愕的道:“大王刻意抽调江淮的封君去攻打魏国,而让柱国与左司马率领国中精锐攻打越国,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将立功的机会让给朝中诸将,更重要的目的,恐怕还是算计江淮的那些封君。”

    “令尹要这么想,寡人也无话可说!”熊槐看着景鲤,无所谓的应道。

    景鲤无神的看着熊槐,而后突然一怔,指着熊槐大惊道:“难道昭鼠之死,是大王你派人刺杀的?”

    熊槐闻言突然想起叶公来,然后晃了晃脑袋,接着脸色一正,义正言辞道:“寡人一向仁义,视百姓如子弟,视群臣如手足,怎么会做出刺杀大臣这种事情呢!”

    “那昭鼠为何在这个时候会猝死?大王也不嫌昭鼠死的太是时候了吗?”景鲤全然不信大声质问道。

    熊槐摇了摇头:“谁说昭鼠是猝死的,早在两个月前,北方刮起那阵寒风的时候,昭鼠就病重了。”

    说着,熊槐难过的感叹道:“上将军昭鼠,以重病之躯,坚守汉中长城两月,以致劳累过度,耗尽心力而死,可悲可叹,乃是寡人的忠臣呐!”

    “恶心,令人作呕!”景鲤心中难受的大喊道:“大王,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二人!”

    熊槐闻言一滞,然后脸色再度恢复平静。

    此时,景鲤脑袋一片大乱,看着熊槐,心中异常难受的问道:“大王如此做为,若是消息走漏,大王如何自处。还有,各地封君遭到大王如此对待,那么未来,他们如何还能相信楚王!”

    熊槐笑道:“什么消息走漏,寡人可是什么也没有做,昭鼠乃是自己病死的,各地封君为国而战,乃是为国事而死,与寡人有什么干系?而且,不久的将来,他们不仅不会痛恨寡人,而且还会为感激寡人。”

    接着,熊槐在景鲤不信的目光中,缓缓开口道:“令尹放心,各地封君乃是寡人兄弟手足,寡人怎么会苛责他们呢!只要他们能尽心为国而战,哪怕他们战败而死,哪怕他们封地被秦韩两国所夺,寡人也不会怪罪他们。

    寡人不仅不会怪罪,而且还会将他们全都转为食邑封君,让他们与国同休,从此再也不必为封地忧心。

    如此,令尹你说,那些战败而归的封君,那些失去封地的封君,会不会对寡人感恩戴德呢!”

    景鲤看着熊槐那张眉目慈祥的脸,从来没有这一刻,会感到如此的面目可憎,让人心寒。

    接着,景鲤又想起那个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庄王来,或许这便是楚王吧。真正的楚王,旁人根本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哪怕是朝夕相处数十年!

    景鲤走了,熊槐看着景鲤失神落魄的离去,沉吟许久,才感叹道:“寡人本来还在想,究竟谁才是寡人的子西,不想,令尹才是寡人的子西啊!”

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凤汇聚

    楚王沐浴斋戒的第二天。

    楚国宗庙所在,一大早便出现五只颜色各不相同,但与凤凰极其相似的大鸟在宗庙上空盘旋,久久不去。与此同时,更有群鸟汇聚五凤周围远处,并且不时落入宗庙的院落之中。

    太卜见状,立即将消息传给三闾大夫屈署,在楚王斋戒不出的情况下,屈署只好将这事禀报给太子以及令尹景鲤。

    随后,一只楚军便将楚国宗庙团团围住,严禁他人靠近宗庙。

    紧接着,郢都全城都在谣传,在楚王斋戒期间,凤凰汇聚楚国宗庙,并且百鸟朝凤的消息。

    日中。

    郢都附近中的百姓蜂拥而至,远远的站在宗庙一两里外,遥望宗庙上空。

    当百姓见到活生生的凤凰在宗庙上空盘旋,又见凤凰周围到处乱飞的群鸟,顿时全都震惊万分,目瞪口呆。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大家全都亲眼目睹祥瑞凤凰之后,所有人都对上古传说的事迹不再迟疑。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有天下六百年。凤鸣岐山,周有天下近八百年了,还没有人能取代周天子。

    如今凤聚宗庙,这不就是说明天命落在楚国身上吗!

    许多人已经在想,楚国会有多少年天命呢?

    一时间,整个郢都为之轰动。

    次日。

    郢都周围城池的人同样赶到宗庙外,意欲目睹这一神迹。

    第三日清晨。

    熊槐斋戒三日后,正式从寝宫中出来,一出门,就见一脸激动的南后带着喜笑颜开地太子横、神色异常的令尹景鲤、以及兴奋不已的三闾大夫屈署在殿外等候。

    “拜见大王!”

    “免礼。”熊槐应着,然后不等众人开口,主动向屈署询问道:“屈卿乃是三闾大夫,负责我楚国的宗庙祭祀,与太卜多有接触,精通卜筮。昨夜,寡人梦中见一神女从天而降,然后从空中扔下一物,说是女娲大神赐给寡人的礼物,让寡人接住。

    只是寡人一接住那物,还未来得及看清楚是什么,便惊醒过来。不知三闾大夫以为寡人的这个梦,预示着什么?”

    屈署一怔,然后附近众人的震惊中,激动的大拜道:“大王乃是天命所归,女娲大神所赐,不是其他,正是天下啊,大王接住所赐,正是接住了天下的重担啊!”

    熊槐露出震惊之色,诧异问道:“此言当真!”

    屈署应道:“大王,若是只有大王的梦境,臣还不敢确认。但是自从大王沐浴斋戒的第二天起,宗庙上空便有群凤汇聚,百鸟朝凤的奇景。是以,臣肯定,女娲大神所赐,正是天下这一重器、神器。”

    熊槐咽了咽口水,难以置信的道:“真有群凤汇聚,百鸟朝凤?”

    屈署还未说话,太子横便抢先开口道:“父王,此事千真万确,之前两日,儿臣都在宗庙外观看,真有五只颜色各异的凤凰在宗庙上空盘旋。”

    说着,太子横叹恨道:“只可惜太卜以不能惊扰群凤为由,封闭了宗庙,不许任何人入内一观。否则,若是能近距离一观,那就能了却一大愿了。”

    “大王,此事不假。”

    “大王,是真的!”

    熊槐一听众人全都开口,立即吩咐道:“传诏,去宗庙。”

    “唯!”

    等熊槐赶到宗庙所在,首先见人山人海却异常安静的百姓将宗庙团团围住。

    士卒开道后,当王车从百姓中穿过,熊槐坐在马车中,透过车窗,看见百姓全都敬畏低下头,不敢直视王车,似乎在窃窃私语。

    见此,熊槐露出一股笑意,心中暗暗得意:大事成矣!

    宗庙外。

    当熊槐带着南后从马车中出来,抬头一看,正见五只凤凰在空中飘着。

    此时,南后低声惊道:“大王你看,真有五只凤凰!”

    熊槐震惊的点了点头,还未说话,接着,周围又传来一片惊呼。

    “快看,凤凰向宗庙降落了!”

    “真的降落了!”

    接着,就在众目睽睽之中,五色凤凰缓缓落入宗庙之中,消失在众人眼中。

    就在大家大惊失色之际,宗庙里的太卜快步疾跑到王车前,气喘吁吁的大喊道:“大王,方才有五只凤凰从天而降,落入宗庙中,化做一块五色石。”

    而后,立即就有数个士卒抬着一个木案走出宗庙,木案上正放置着一面美轮美奂的五色石。

    众人见此,全都陷入错愕中。

    此时,屈署大喊道:“大王,昨夜大王从梦见女娲大神赐物,莫非这补天所用的五色石便是大神所赠?”

    就在众人脑袋短路,一片空白之时,太卜与屈署立即拜道:“大王天命所归,这五色石,便是明证。”

    话音一落,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公孙衍又大喊道:“天命在楚,楚国必胜”

    公孙衍连喊三声之后,众人反应过来,立即激动跟着大喊道:“天命在楚,楚国必胜”

    接着,群臣的呼喊声迅速波及周围士卒,而后又影响到外围的百姓。

    一时间,整个宗庙方圆十里,全都是震天动地的呼喊声

    下午,熊槐带着群臣从宗庙返回。

    大殿中。

    熊槐信心满满的对面前的重臣道:“承蒙上天赐物,如今寡人面对各国的围攻,已经有了必胜的信心。”

    群臣皆拜道:“天命在楚,楚国必胜。”

    “好。”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对群臣问道:“如今秦国甘茂正在围攻上庸,上庸危在旦夕,故,当务之急乃是立即出兵救援上庸。”

    说着,熊槐向公孙衍问道:“犀首,如今三日一国,不知可曾征召到三万士卒。”

    公孙衍下拜请罪道:“回大王,因凤凰在宗庙聚集的缘故,城中百姓一片大乱,纷纷前往宗庙观看神迹,故,目前只聚得一万五千余士卒。”

    “一万五千余”群臣全都大吃一惊。

    随后想起宗庙外人山人海的百姓,顿时了然。

    百姓全都不在城中,征召士卒的事情,自然就耽搁了。

    熊槐沉默了一下,然后问道:“救急如救火,虽然没有足够的士卒,但是也不能继续等下去了。”

    说着,熊槐看着群臣问道:“不知哪位贤卿愿率军前往救援?”

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

    “这”信心暴涨的群臣,一听带着万余临时征召的士卒,去与甘茂率领的数万秦军拼杀,顿时全都一滞。

    天命在楚没错,群臣此刻也相信楚国一定能获取最后的胜利,但是谁也没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

    昔日周室号称也获得了天命,周文王刚出生,就被祖父确认为继承人,号称是振兴周室的人。可是周文王的父亲与长子全都被商王干掉了,甚至周文王自己至死也没有完成取代商朝的任务。

    所以说,谁知道楚国获得天命之后,这天命究竟会落在那个楚王身上。

    而且这一战,敌我差距太大,简直就是去送死。

    想着,群臣相互观望,全都沉默不语。

    熊槐见没有人主动请命,再次问道:“不知哪位贤卿愿领军前去击退甘茂率领的秦军,以及丹淅的秦韩联军,寡人愿意将鄢城以及鄢城以北方城以南的所有大军全都托付于他,以破秦军。”

    话音落下不久,就在群臣面面相觑之际,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大喊声。

    “报析邑紧急军情。”

    声音落下,一个偏将快速跑到殿中,大声禀报道:“报大王!臣奉阴君之命特来禀报大王。三日前,秦韩联军急攻析邑,正当叶公率军与敌军激战之际,召陵君盛君弋阳君三人率众反叛,以迎接叛逆子兰的名义,接应秦韩联军过河。

    随后,淅水防线被破,叶公析君等七位将领战死,据说詹阳君等十余位将领已被秦军所俘,析邑三万楚军已经全军覆没。

    其后,金君率领援军与南下的秦韩联军遭遇,金君溃败,士卒死伤惨重,向宛城败走,此外,金君本人生死不明。

    阴君得知消息后,见事不可为,已经从丹口退走,准备退守鄢城。因擅自退军之故,阴君特派臣来向大王请罪,另请大王速派大军驰援鄢城,否则鄢城也将不保。”

    殿中群臣闻言,顿时一阵慌乱。

    “大王,秦韩联军杀到鄢城,威胁郢都,请大王速派援军前往支援鄢城。”

    “大王,事不可为,不如求和吧!”

    “不可,有叛逆子兰在,求和一事行不通。大王,不如我们迁都吧!”

    “”

    熊槐见殿中群臣瞬间乱成一团,吵吵闹闹,说什么的都有,已经进入胡言乱语的状态。

    见此,熊槐脸色一沉,猛地一拍桌案发出一声巨响,在群臣安静下来后,破口怒骂道:“慌乱什么,秦韩联军还没有杀到郢都,天还没踏下来,你们就慌乱了吗?就算天塌下来,寡人有天命在身,也能用五色石补天。现在不过是我楚军小败一阵,你们就乱成这样,成何体统!”

    群臣见楚王大怒,立即惶恐的拜道:“臣等无状,死罪,死罪。”

    见此,熊槐慢慢收敛怒色,然后整了整衣冠,用异常平静的语气开口道:“虽然丹淅防线已破,但是阴君还保留了三万大军,另外,宛城方城还有我楚国十余万大军在,局势并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我楚国此刻依然还有一战之力。

    故,向秦韩两国割地求和一事,请诸卿勿提。另外,就算秦韩联军杀到郢都,寡人宁可与郢都共存亡,也不会从郢都退走,所以,迁都一事也请诸卿勿提。”

    群臣闻言,见楚王异常平静,似乎丹淅溃败的事情,丝毫也没有影响到楚王。

    见此,群臣心神稍稍稳定下来。

    接着,熊槐继续开口道:“三日前五凤聚宗庙,今日五凤化为五色石,如是总总,无不说明天命在寡人,就算有些许波折,不过是上天对寡人的考验罢了。寡人有信心斩破波折,击退秦韩联军,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楚国。”

    说着,熊槐问道:“不知诸卿是否与寡人一样,有信心击退秦韩联军?”

    众人想起那一面五色石来,顿时心中一定,立即应道:“天命在楚,楚国必胜”

    “好!”熊槐笑了笑,问道:“那么哪位贤卿愿率军去鄢城主持战局,为寡人击退秦韩联军!”

    “”

    群臣闻言,全都哑然。

    方才还好,但是现在形势更加严峻,秦韩联军加上甘茂率领的秦军,已经超过三十万大军。而楚军满打满算不到十五万,尤其是即将被围的鄢城,恐怕只有阴君的三万大军以及郢都这刚刚征召一万五千士卒,要想守住鄢城,太难了。

    熊槐见群臣再次沉默,等候了片刻,见依旧无人请命,顿时脸色铁青地大怒道:“怎么,你们这些平时自诩是楚国的忠臣贤良,在这关键时刻,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寡人分忧的吗?”

    群臣闻言深深的低下头,不敢直面楚王。

    熊槐见此,猛地起身,然后双手用力,推翻了身前的王案,恨道:“殿中群贤汇聚,竟无一人愿为寡人分忧,难道这是要寡人亲自率军去鄢城么?”

    群臣闻言,露出羞愧之色。

    此时,公孙衍见群臣始终无人请命,全都深深的低下头颅。

    于是,直起身体,向楚王拱手行礼道:“大王,臣久受大王之恩,至今无有报答,如今楚国正值危难之际,正是臣报答大王之时。臣请命,愿率军去鄢城主持北方军事。若是不能击退秦韩联军,夺回丹淅防线,则不用大王降罪,臣自己取下项上人头,以向大王请罪。”

    说着,立即长拜在地。

    “这”熊槐看着群臣,脸色露出一丝冷笑,然后立即开口道:“好,犀首乃是天下名士,国士无双,而且久经战阵,与各国征战多年。若是犀首愿往,寡人自然的是放心的。”

    说着,熊槐取下腰间佩剑,递给身侧的李秋道:“犀首,这太阿剑自从入楚之后,便一直都是楚王佩剑,上次左司马伐越,寡人曾将此剑交给唐昧,让他全权处理伐越一事,如有不服者,可先斩后奏。

    今日,寡人也将此剑交给犀首,鄢城以北,方城以南,郡守县公以及将军校尉,如是谁人抗抗命不尊,犀首可先斩后奏,寡人绝不干预。

    寡人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击退秦韩联军,夺取丹淅防线。”

    公孙衍激动的应道:“臣领命!”

番外 汉水之抉择

    从昭鼠哪里离去后,重新回到汉水之上。

    进入船舱之后,熊槐驱散众人,然后独自呆在船舱中。

    此时,熊槐看着眼前的地图,心中陷入迟疑之中。

    昭鼠的身体状况,给熊槐谋划多年的行动,带来了新的变化。

    原本,熊槐打算刺杀叶公,然后将罪名推给秦国,以激起国人对秦国的仇恨。

    但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熊槐以灭越为借口,调用整个楚国的实力,以提升他的个人威望,扩张楚国的实力。

    前期的目标已经实现,现在,该进行下一步动作。

    各国为何群情激愤的要进行伐楚,为何在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联合伐楚,其根本原因不是楚国灭越,而是楚国的强大。

    而且熊槐估计,就算楚国没有灭亡越国,各国联合弱楚的那一天也不远了。所以,与其等各国解决了内部矛盾,准备就绪之后才联合弱楚,还不如在自己准备好,而各国还未准备好时,逼迫各国联合伐楚。这样,战争的主动权,还牢牢的掌握在楚国手中。

    而面对各国群起围攻,要想瓦解各国联盟,楚国有两条路,其一是一直强下去,直到扑灭所有的不服,团灭各国。否则,只要楚国还强大着,各国就会不断的联合针对楚国,这就是统一天下的必由之路。

    这第二条路,便是在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暂时衰弱下去,如此,楚国既有自保之力,又不会对各国造成强烈的威胁。如此,各国不再以楚国为忧,就给了楚国合纵联盟的机会,重新拆散各国连横。

    这两条路各有利弊,前者,只要楚国一直保持不败,楚国的各地始终牢牢的团结在他这个楚王的身边,熊槐有信心应对任何挑战。就如这一次的天下联合来伐,熊槐就胸有成竹。

    只是

    这一条路的最大弊端,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在于楚国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离心力极强的封君。

    现在熊槐这个楚王即位近二十年,又有破秦败魏弱齐灭越的功勋,各地封君不敢敷衍他这个楚王。

    但是下一任楚王呢?

    楚王威望不足,朝中的大臣就会肆意妄为,地方的封君就会敷衍了事,这一直都是楚国的衰弱的根源。

    即便下一任楚王威望足够,能够压制群臣,熊槐同样也怕。

    楚国历经宣威两代,再加上他自己,接连取得对外作战的胜利,分封了上百位的封君,再加上以前楚国遗留的封君,这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要想干趴下所有的国家,非得再次大战数十年,乃至上百年。这么长的时间,楚国不能出现一个弱势的楚王。否则,一旦压制不住各地封君,他们就不会出力为国而战,如此,疲弱的楚国迟早会战败。

    只要楚国一战败,这十有**便是楚国大衰弱的开始。

    因为在封君不出力之时战败,这损失的就全是楚王所控制的军队,楚王实力一弱,更难压制封君,封君更加不会听从楚王的调令,如此楚国就会更加虚弱。

    一个虚弱的楚国,面对激烈的战争,再次战败的可能性会更加高。

    如此,楚国就会陷入一个连战连败的怪圈。

    至于如何走出这一个怪圈

    想到这,熊槐将目光看向船舱的一侧,哪里是他放置随身携带的典籍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楚国的史书。

    史书上已经给出了两种方法。

    其一是变法,削禄夺爵加强中央集权。昔日楚悼王就是这么干的,历时近十年,一举扭转了楚国的颓势,使楚国重新饮马河水,连霸主魏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

    但是,变法的悼王与吴起全都死了。

    想着熊槐打了一个寒颤!

    而第二种办法,那就是直接干掉各地封君,楚肃王就是这么干的,然后楚国实现了宣威之盛,横行各国。

    如果不想学楚肃王,史书上还有另一种办法,那就是借助外力。

    昔日昭惠之治,便是因为吴国灭楚,楚国实力大减,同样,依附楚国的各地封君同样也死伤惨重。

    而后当时霍乱国家的令尹子常自杀,子西担任令尹之后,继续征召大军与吴国作战,结果潘君率领的水师再次大败于吴,潘君本人连同诸多将领,全都被俘,战死者更是不计其数。

    其后,子西听说与吴国作战的陆师也遭遇惨败,大部分贵族都没有逃出来之后,这才喜极而泣,高兴的对楚昭王说:现在国家可以治理了。

    令尹子西说完这句话后,刚刚复国不久的楚国便在子西的治理下,耗费十年,重新使得楚国强大起来。

    除了这三个粗暴的办法以外,至于用其他办法,慢慢收回封君权力,用数十年乃是上百年的时间来削弱各地封君。时间太久,风险太大,熊槐不敢赌。

    想到这,熊槐便站了起来,走到一个书架边,从中取出一卷竹简,然后打开一看,再次默默的体会了一下楚昭王的血泪复兴过程,顿时大有感悟。

    接着,熊槐再次回到座位上坐下,然后又将楚昭王的历史观看三遍,心中感慨非常。

    楚国统一天下最大的障碍,不在于各国,而在于内部的封君,不在于封君,而在于封君制,在于封君掌握了封地内的所有大权,连楚王的触手都伸不进去。

    熊槐猜测,若是现在不能解决掉这种封君制,即便楚国屡出英主,一统天下,那也只能走上周室分封建国的老路。接着,用不了久,或许也就是三五十年,天下就会重新陷入纷争不断的局面。

    周室能分封诸侯,维持天下稳定数百年,而现在却不行,那是因为现在的天下,已经与周室建国时完全不同。

    周室初立,一个农夫耕种不过十亩,且粮食常量低下,这就严重制约了人口的增长,各国实力增长缓慢,难以支撑各国的野心,也就不用急着扩张。

    但是现在,自春秋以来,大战不断,结果天下各国的人口总和,却从数百万增长到二千万乃至三千万。

    铁器以及其他工具的发明,已经令天下的局势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再走分封建国的老路,无疑是速祸,这是自寻死路。

    对于各国之君的野心,熊槐没有丝毫怀疑,除了那些胸无大志混吃等死的国君,剩下的人,只要稍稍有点志向,在有钱有人有军队的情况下,会毫无犹豫的走向扩展的道路。

    更何况,只要国家陷入人多地少的境地,那就只要两条路,要么自相残杀,要么将矛盾转移到外部。

    各国之君面对这种情况,已经别无选择。

    而一旦各国打算转移矛盾,他们会怎么做?

    或许

    熊槐暗暗猜测,或许他们会跟汉初、晋初一样,会联合起来先把楚王干掉

    想到这,熊槐不由打了一个冷颤。

    至于学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再废分封行郡县!

    熊槐摇了摇头,没有提前解决封君,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后世的项羽,年轻的时候曾见过秦始皇,深为之向往。结果灭秦之后,却分封天下,自己只做霸主。

    难道项羽不想做皇帝吗?

    熊槐猛然摇了摇头,显然不是,皇帝与霸主的地位一目了然,项羽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放着皇帝不做,而去做霸主呢?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他没有实力做皇帝,当时各国的实力都不弱,只是暂时依附他而已。

    而刘邦则不然,即皇帝位以前,刘邦与韩信两人已经将天下各国全都扫荡了一遍,剩下的大鱼小虾,已经无足轻重。

    所以

    熊槐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双手紧紧的握住手中的木简,然后将目光放在楚国的丹淅防线上。

    良久,而后放下木简,伸出双手,暗道:寡人的手,不能沾满我楚国臣子的血,既然做不了肃王,那就效法令尹子西吧!

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

    群臣在公孙衍接过楚王佩剑后,心中突然若有所失。

    自吴起被杀之后,近两百年来,楚国又一次出现外国人做楚**队主将了。

    这一状况的出现,令殿中群臣心里很不好受。

    令群臣更不好受的是,此刻,他们无法出言阻止。

    另一边,熊槐在公孙衍退回后,再次开口道:“秦韩两国来势汹汹,我楚国在汉水、陈地、淮水三地同时与联军交战,压力太大。是以寡人决定与齐魏赵宋四国讲和。”

    众人闻言同时松了一口气,楚国已经败了一路,若是继续与四国打下去,再败一路,尤其是岌岌可危的陈地,若是陈地失守,五国联军汇成一股,那楚国真的没救了。

    在还未战败的情况下,付出一些代价,向四国求和,然后集中力量对付秦韩联军,这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见群臣意动,熊槐继续道:“四国之中,齐魏两国是主力,是以要想说服四国,齐魏两国便是重中之重。

    故,寡人愿以陈城为代价,请求楚魏两国讲和。以一月为期,若是魏国不愿,那就让魏国继续打,寡人奉陪到底。

    不知哪位贤卿愿去魏国?”

    此时,左尹昭常主动应道:“大王,臣愿往魏国一行。”

    “好,那就有劳左尹了。”

    说着,熊槐看了太子横一眼,然后开口道:“齐国那边,寡人愿向齐王臣,愿请齐王退兵。寡人的条件就是释放齐将田甲,以及之前被俘的两万齐军。若是齐王不许,寡人的底线,是以太子为质,换取齐王的信任。

    不知谁愿去齐国走一遭?”

    群臣还未回应,太子横急忙开口道:“父王”

    熊槐闻言,看着太子横道:“太子你乃楚国储君,如今楚国危难之际,该是你为国效力的时候了!”

    此时,对公孙衍能否守住鄢城,信心严重不足的昭常,立即开口道:“太子,大王言之有理,此时,太子应该去齐国。”

    上官大夫亦连连给太子横使眼色,劝他答应下来。

    此时楚国为难,子兰已有秦韩两国的支持,太子与其留在郢都,还不如去齐国。最起码,事有不协,太子若是有齐国的支持,那么还有重新即位的机会。

    想着,便开口道:“大王英明。”

    接着,群臣纷纷开口道:“大王英明!”

    太子横见此,只能低头应道:“愿凭父王做主。”

    陈轸见太子答应之后,立即开口道:“大王,臣愿去齐国劝说齐王。”

    “好!”

    “至于宋国,那就以现在的占领地区为分界线,寡人承认宋国对淮北的占有,请求楚宋两国讲和。不知谁愿去说服宋王?”

    虽然楚宋两国已经事实上停战休兵了,但是若是能正式讲和,这对瓦解各国,甚至是说服齐魏两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此时,左成应道:“大王,臣请去说服宋王。”

    “好。”熊槐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寡人愿拿出三千金,谁愿去贿赂赵国,让赵国从楚国退兵?”

    上官大夫立即应道:“臣愿去说服赵王退兵。”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问道:“不知诸卿可有其他对策,若有,立即道来一议,若是没有,那边退朝吧!”

    说完,熊槐等了一会儿,而后就见令尹景鲤走到大殿中间,放下手中的玉圭,脱去头冠,开口道:“大王,盛君等人投靠叛逆子兰,以致有丹淅之败,臣身为令尹,总领百官,其罪在我。故,臣请大王降罪!”

    熊槐看着景鲤,缓缓开口道:“上将军病死,这是天意,盛君等人投靠子兰,这是寡人教子无方,其罪在寡人,而不在令尹。”

    景鲤摇头道:“大王,出此惨祸,皆是臣无能之故,就算大王不怪罪,臣也于心难安。故,臣请大王罢免臣,免去臣之令尹一职。”

    熊槐沉吟许久,然后在群臣的注视中,缓缓点了点头。

    不久。

    就在熊槐处理公务期间,李秋仓惶来到熊槐身侧,急忙禀报道:“大王,令尹景鲤方才在自己府中自刎了。”

    熊槐一滞,沉默良久,叹道:“升令尹景鲤为麦侯,以诸侯之礼,厚葬之。以景鲤长子为麦君,其余四子,皆赐爵,享禄三百户。

    传诏太子,让太子代寡人送麦侯!”

    “唯!”

    同样是这一天,丹水的东岸上,阴君率领麾下三万楚军快速向南赶去。

    自从三天前阴君得知析邑惨败,接着金君所部再次溃散之后,立即焚烧了本军的粮食营寨以及所有辎重,然后连夜撤向鄢城。

    进过一夜一日的急行军,此刻阴君终于从丹口赶到丹汉交汇处。

    见汉水之上并无秦军阻截后,阴君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最担心的,是甘茂已经攻破上庸,并且在汉水堵截他,还好,这种最糟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想着,阴君快速的吐了一口气,然后向左右问道:“樗里疾的追兵到哪了?”

    随行的黄君立即应道:“将军,斥候来报,樗里疾率领的五万秦军已经杀到我们身后三十里外。”

    “好快!樗里疾这条疯狗,竟然紧咬着不放,难道他还能追上我军不成?”阴君大骂了一句,然后立即催促大军道:“传令,加快行军速度,只要我们过了邓地,那就安全了。”

    “诺!”

    在楚军将领的再三催促,很快,楚军再次加快了速度。

    接着,大军过了两河交汇处的宽阔地形,沿着汉水向南疾行十余里,在道路渐渐变窄之时。

    突然,一个斥候急跑到阴君身侧,禀报道:“报将军,不好了,前方斥候来报,十里外发现秦军。秦军有两万之众,已经摆开阵势,为首者正是秦国左丞相甘茂”。

    “什么!?”阴君闻言大惊失色。

    “甘茂为何会在此处埋伏?难道上庸城连一天都没有守住?可恶!”

    咒骂之后,阴君迅速估算了一下形势。

    楚军狂奔一日一夜,士卒已经有所疲惫,而秦军在此摆开阵势,显然是以逸待劳。楚军毫无准备,而秦军准备良久,胜算并不大。自己虽在楚国之内,但却没有援军,秦军虽然深入楚国之中,但是自己身后还有樗里疾的五万秦军。

    此时,向前向后,皆会落入秦军的算计中,若是向东,穿过东面的山林,退走宛城?

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

    阴君立即摇了摇头。

    且不说山地的路并不好走,更重要的是,析邑离宛城更近。所以即便到了宛城,恐怕宛城也已经被十几万秦韩联军包围,去宛城,那是死路一条。

    想着,阴君目光坚定的看向前方。

    唯一的生路,还是在前方!

    心意已定,阴君立即下令道:“诸君,此刻我等前狼后虎,已经被秦军包围,原地防守,乃是死路一条。可是,此刻我们正在楚国之中,前面只有一只秦军,只要杀出一条血路,便可直达邓地,只要过了邓地,我等就安全了。”

    说着,阴君大喊道:“只有向前,才有活路,望诸君与我杀出一条血路来。”

    周围的楚军将领闻言,立即大喊:“杀!”

    军令下达后,楚军稍稍整顿阵形,没做多的准备,便向前方杀去。

    秦军阵中。

    甘茂看着楚军杀来,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然后指着楚军,信心十足的对左右道:“眼前的楚军已经丧家之犬,根本不堪一击。在本将眼中,这些人不过是特意来给我们送军功的罢了。

    而且,如今楚国在汉水的大军,只有阵前的三万楚军,只要杀掉这支楚军,我们便可直扑郢都,然后将楚国数百年的财富据为己有。”

    门客冯喜笑道:“将军,我等虽然攻克了汉中上庸两郡,但是所获首级极少,眼前的这三万楚军来的正是时候。”

    接着,另一个门客蔡遂跟着道:“君上,只要击溃眼前的楚军,然后顺势取邓破鄢,那时,凭借这等大功,君上有大王的支持,足以与丞相分庭抗礼。”

    甘茂点了点头,露出一丝期待,然后下令道:“传令,擂鼓,备战。杀敌立功。”

    秦军将士闻言,立即群情激奋道:“杀敌!立功!”

    不多时,楚军杀到秦军阵前,接着,只听得秦军阵中传来震天的大喊声:“射”

    然后最前方的楚军便遭到一波箭矢攻击。

    在楚军缺少防御器械的情况下,顿时遭到惨重的打击,然后士气为之一滞,攻势为之一顿。

    阵中。

    阴君见此,脸色不变,立即下令道:“传令,大军继续向前,杀出一条血路来。”

    接着,楚军在活路的激励下,很快杀到秦军阵前。

    秦军中,甘茂看着杀到阵前的楚军,冷冷一笑,淡定下令道:“传令,与楚军对攻,杀崩他们!杀敌,立功。”

    “诺。”

    一方想要活命,另一方更想要对方的首级立功,初一接战,双方各不相让,血战起来。

    秦军后方三十处,邓陵光率领五千楚军正在丛林中隐蔽。

    此时,邓陵光想起出发之前,屈原的嘱托,眼中立即冒出阵阵战意。

    原本邓陵光并不想离开襄阳的。

    但是屈原却担心襄阳新城,会遭到秦军的忽视为由,让邓陵光率领亲卫军前来向秦军露一露獠牙。

    免得秦军会直扑鄢城乃至郢都,一旦秦韩联军将公子子兰送到陪都鄢城乃至郢都,这后果,会很严重,说不定楚王一不小心便玩脱了。

    故而,为了替楚王争取足够的时间,襄阳城必须露出獠牙,让秦韩联军不敢直扑鄢城郢都。

    正是在屈原的再三劝说下,邓陵光带着襄阳城中最精锐的五千士卒,前来接应丹淅的败军,并且顺便给秦军一个迎头痛击。

    昨日斥候发现甘茂率领的秦军后,接着又得知阴君正在南撤,邓陵光便率军隐藏了起来。

    正想着,一个斥候来报:“将军,阴君已经与秦军交战,战况甚是激烈。”

    邓陵光闻言立即问道:“甘茂在哪?”

    斥候应道:“回将军话,甘茂此刻在秦军战阵中间靠前的位置,正亲自指挥秦军与阴君厮杀。”

    邓陵光冷笑道:“不管他在哪,他的人头本将都要定了。传令下去,大军直扑秦军,随我去取甘茂的首级。”

    “诺!”

    此时。

    阴君已经指挥楚军与秦军激战半个时辰,在楚军的决死冲锋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已经将秦军阵线击穿了一半。

    此时,一个斥候快跑到阴君身侧,禀报道:“将军,不好了,樗里疾已经杀到我们身后十五里外。”

    阴君面色一沉,看了看前方的战局,然后一咬牙,下令道:“传令,让后军三千人原地设防。

    传令,全军冲锋,一举杀出一条血路来。”

    “诺。”

    军令一下,楚军立即一分为二。

    另一边。

    甘茂在楚军的攻势下,战车已经从中前方退到中后方,此时,一个斥候来报:“将军,楚军已经全军冲锋了!”

    甘茂一怔,随即大喜道:“好,楚军已经狗急跳墙了。”

    说着,甘茂立即对冯喜道:“传令,发信号,让伏兵杀出,绞杀楚军,将楚军士卒往汉水中驱赶。”

    “诺!”

    很快。

    战场东部的山林响起阵阵战鼓声,接着,一支万人秦军从山林杀出,然后在楚军大惊中,直扑楚军侧翼。

    阴君听到东部传来战鼓声,正惊慌中,一个斥候来报:“将军,不好了,一支秦军埋伏在山林中,突然杀到我军侧翼,我军侧翼没有防备,已经溃败。”

    阴君一滞,然后脸色铁青,孤注一掷的下令道:“传我将令,不必理会东部的秦军,全军向前,杀出一条血路来!”

    “诺。”

    此时,秦军见伏兵杀出,士气大增。原本在楚军强大的攻势下,已经快崩溃的战线,迅速稳定下来。

    接着,又激战半个时辰,楚军不仅没有打开通道,反而因为秦军伏兵的缘故,而攻势越加疲弱,渐渐被数量等同秦军包围起来。

    正在阴君逐渐绝望之际,斥候来报:“将军,不好了,樗里疾率领秦军杀到,我军后阵抵达不住,请将军早做打算。”

    阴君闻言露出绝望之色,口中喃喃道:“楚国之法,覆军杀将。看来,这一次我是在劫难逃了。

    只是,我死不足惜,但丹淅防线的大军全军覆没,汉水一线,已无兵可守,大王可怎么办呢?”

    说着,阴君拔出剑来,在周围将领的大惊下,缓缓将剑横在脖子上。

    正欲自杀之际,秦军后方突然响起一阵战鼓声。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

    远处传来的战鼓声,顿时令已经崩溃的楚军士气迅速回升,而后,在能看见生路的情况下,很快便再次向甘茂所部发起决死冲锋。

    与此同时,秦军听到身后的战鼓声响起,顿时陷入慌乱之中。

    秦军远在楚国境内,这时候身旁出现一支来路不明的楚军,用脚想也不会认为这是秦国的援军。

    甘茂一听到战鼓声,顿时回头一看,立见一只数量不明楚军出现在数里外。

    看罢,甘茂顿时一惊,暗暗纳闷:如今楚国已经精锐尽出,为何还有楚军杀来?

    想着,甘茂立即开口道:“这支楚军一定是楚国邓地临时征召的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如今丞相樗里疾已经率军杀到,等我们解决被包围的楚军,这支楚军不过是来增加我们的功勋而已。

    传令,抽调三千士卒在后军布防,先行绞杀楚军,再解决身后之敌。”

    “诺。”

    传令之后,一个斥候才跑到甘茂身侧禀报道:“将军,探子来报,有五千武卒打扮的楚军突然出现在七里外。”

    甘茂闻言嘴角一抽,他都传令布防了,结果斥候才来禀报。若是斥候都是这样探查敌情,他还怎么打战。

    接着,又见周围的人一听杀来的五千楚军全是武卒,顿时露出一阵慌乱。传言武卒个个都能以一当十,正面厮杀所向无敌,即便以秦军之凶悍,正面对决也很少获胜,如今武卒突然杀到身后进行偷袭,这战还怎么打?

    见此,甘茂看着斥候大怒道:“为何敌军杀到七里之外,已经对我军发起冲锋了才来禀报?贻误战机,更谎报军情,该杀。”

    说着,立即吩咐道:“来人,将这个斥候拉出去斩首示众,传令,将斥候营校尉也一并斩了。”

    斥候闻言,大惊道:“将军,冤枉啊!,非是我等探查不力,而是楚军太过精锐,沿路清理斥候,并突进速度太快,这才”

    话还未说完,就被一侧的甘茂亲卫一剑砍死。

    甘茂见状,立即安抚众人道:“魏国乃是我秦国盟友,还在陈地与楚军厮杀,此时在楚国境内,哪来的武卒!谎报军情,死有余辜!”

    众人闻言,这才稍稍心安。

    甘茂见此,点了点头。只是,甘茂虽然口上说的轻松,但是接下来立即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身后。

    下面的普通士卒不清楚,可是甘茂自己知道,楚国与齐越两国交战,已经暴露楚国拥有武卒的事实。

    不多时,秦军后阵刚刚摆出防御阵型时,那边楚军已经杀到。

    此时,邓陵光见甘茂只派出了三千秦军阻拦他,立即大喜道:“天助我也,甘茂小看于我,抱有侥幸之心,意图先破阴君再来收拾我。看来他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说着,邓陵光拔出剑来,对着甘茂的军旗一指,大喝道:“保持方阵,冲锋!”

    接着,楚军杀到秦军射程之内,见对面只是射来千余支箭矢,顿时心中一松。

    在楚军盾牌重甲的防御下,几乎无损杀到秦军阵前,然后狠狠的撞上秦军阵线。

    初接战,楚军在武器防具战斗素养乃至体力士气人数全都占据优势的情况,迅速占据上风,随后杀入秦军阵中。

    接着,方阵迅速向前突破,很快,三千秦军的阵线便被破了一半,而且楚军的前进速度并没有慢多少,依旧快速的向前突破。

    秦军阵中,甘茂见楚军攻势如此凶猛,顿时变了颜色。

    “将军,楚军攻势太强,后阵已经顶不住了。”

    甘茂闻言脸色一沉,接着又见楚军即将打穿后阵阵线,而且目标直指他的将旗,当即下令到:“将旗北移,以避楚军锋芒。传令各部,原地驻守,以待丞相援军。传令伏兵所部,立即派人来增援。”

    “唯!”

    另一边,邓陵光凿穿秦军防线,却见甘茂的将旗缓缓地向北而走,立即大笑道:“秦军已败退,甘茂想跑!传令,调转方向,追杀甘茂。”

    接着,邓陵光周围的士卒立即默契的大喊:“秦军已败,不要跑了甘茂!”

    而后大军立即改道,再次向甘茂杀去。

    此时,周围的秦军一听,立即向甘茂的将旗看去,果然,甘茂的将旗已经不再原地,而且还在向北退走。

    见此,顿时士气一降。

    另一边,甘茂一定楚军的呼喊声,顿时暗道不好,接着发现秦军状况不对,似乎在楚军两面夹击下,隐隐有崩溃的迹象。

    于是,一咬牙,立即吩咐道:“传令,原地驻守,以待援军。”

    “传令,请丞相加快进军,我部被楚军两面夹击,已经顶不住了。”

    “诺!”

    邓陵光一见甘茂的将旗在远处停止移动,立即大喜道:“传令,突袭甘茂。”

    与此同时,阴君率领的大军在秦军士气大降后,很快便杀破秦军阵线,与邓陵光率领的楚军汇合。

    阴君一见来援的楚军全是武卒打扮,顿时喜极而泣:“是大王的近卫军,是大王派来的援军,大王来救我们了!”

    说话间,一个近卫军斥候快速来到阴君身侧,开口道:“将军,在下奉近卫军统领邓陵将军之命,特请将军率军继续冲击秦军,彻底击溃纠缠的秦军,截杀甘茂,再行退走。”

    阴君一听要截杀甘茂,想起甘茂方才差点逼死他,脸上露出一丝恨意,接着又见秦军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立即爽快的应道:“请邓陵将军放心,本将这就率军截杀甘茂。”

    说着,阴君下令道:“传令,立即向北进攻,截杀甘茂。”

    此时,邓陵光已经杀到甘茂百步之外,已经可以看见被秦军团团护卫住甘茂。

    对面,甘茂见楚军的武卒在极短的时间里杀到近前,又见被围的阴君已经突围而出,正向北杀来,见此,不由叹道:“事不可为,退。”

    甘茂一退,接着摇摇欲坠的秦军阵线顿时崩溃,接着,从容退走的甘茂,在溃军的推挤下,很快便有撤退变成溃败。

    邓陵光见状,立即快步来到军前,大喝道:“秦军已崩,大军突击,杀甘茂。”

    而后,近卫军立即以邓陵光为剑锋,快速突进,很快突进到甘茂三十步之外。

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

    另一边,阴君正指挥大军追杀秦军之时,一个斥候突然来到身侧禀报到:“将军不好了。樗里疾已经击溃后军,杀到我们身后。”

    “什么?”阴君一怔,向后一望,见秦军铺天盖地的杀来,心中闪过一丝惊惧。

    若是被秦军围住,恐怕他们这些跑来一天一夜,有大战一个多时辰的疲惫之师必将凶多吉少。

    此时,阴君身侧的黄君开口道:“将军,秦军人多势众,近卫军人数太少,若是被樗里疾纠缠上,恐我军难以脱身。

    故,依末将之见,左右已经击溃甘茂所部,挫败秦军锐气,不如见好就收,先退往鄢城,整军再战。”

    阴君本来也有退意,闻言立即点头道:“不错,黄君言之有理。”

    说着,立即下令道:“传令,大军停止追击秦军,继续向鄢城前进。

    传令,通知邓陵将军,就说秦军援兵已至,让他立即撤退!”

    另一边,邓陵光已经追到甘茂二十步外,已经斩杀了大量拼死阻截的甘茂亲卫,眼看亲卫崩溃在即,此时阴君的撤退的消息传来。

    接着,随着楚军大量撤走,战场的形式再次为之一变。

    又追杀了数十步,邓陵光见始终无法缩短与甘茂之间的距离,又见秦军在没有阴君的牵制下,已经渐渐稳住阵脚,然后又抬头一看,见秦国援军已至,只得恨道:“可恶,若是阴君再坚持半刻时间,我必能斩获甘茂而归,如此,秦军必然士气大跌,而我楚国各地必将士气大振。

    杀掉一个甘茂,即便是这三万楚军全都战殁,那也值得的。可惜!可惜!可惜了!”

    邓陵光一连说出三个可惜后,遗憾的看了前方已被汗水打湿衣衫的甘茂一眼,下令道:“传令,撤军!”

    次日。

    汉水之上,樗里疾与甘茂一同站在船首,遥遥看着襄阳城,樗里疾皱着眉,问道:“左丞相,不久前突然杀到你部之后,击溃你部,并救出楚将阴君的楚军,就是这座城池中的楚军?”

    甘茂一听樗里疾再次提起他昨日战败之事,心中冒出一股怒气,应道:“不错,探子来报,那支全武卒打扮的楚军,正是进入了这座城池。只是,在下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齐国的情报,楚国的确在公孙衍的帮助下,训练了一支三千人的武卒。

    这支武卒曾在薛地惊鸿一瞥,其后在楚越两国决战之时,更是大放异彩,以三千之众,杀败十倍越军。但是各国攻楚这一年来,这支楚军一直没有出现,不想,如今却出现在这里,而且人数也由不足三千增加到五千。

    故,在下怀疑,这支武卒一直呆在这里,连楚国上将军病死也没有去汉中救援。这其中是否有诈?

    若是楚国打算先破我秦韩联军,再与齐魏赵三国决战,那么在下担心,汉中之败,就是楚国在故意引诱我等深入楚地,然后断我后路,一举歼灭我们。”

    樗里疾闻言,脸上露出沉重之色,沉吟道:“不排除这种可能!”

    说着,樗里疾指着襄阳城道:“这座城池坐落于汉水之南,北部便是邓县以及水醴水与汉水的交汇处。若是我们不管这座城池,直接南下鄢城,一旦这座城池出兵封锁汉水,那么我们恐怕真的危险了。

    只是”

    樗里疾疑惑的道:“若是楚国真有这种打算,那么就应该将武卒藏好,而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才是啊!”

    “这”甘茂猜测道:“或许是盛君等人的背叛,打乱了楚军的布局。如今天下伐楚,楚国兵力也被各国牵制。如果丹淅的楚军,是这一个布局的重要力量,不容有失。如此,武卒出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樗里疾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明悟,看来甘茂打算要先破此城,以报仇雪恨了。

    虽然对甘茂的打算不屑,但是樗里疾同样也觉得这座城池是一个大威胁,尤其是这座城中还有五千武卒。

    此时,一个士卒禀报道:“将军,楚国盛君求见。”

    “来的正好!”樗里疾笑道:“让他来见本将。”

    “诺!”

    不久,盛君坐着小船来到樗里疾身侧。

    “在下见过两位将军。”说着,盛君请罪道:“在下有负使命,劝降邓县县公失败,特来请罪。”

    “无妨!”樗里疾毫不在意道:“既然邓县不愿降,那稍后本将自己去取便是,左右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盛君闻言一滞。

    此时,甘茂冲盛君一笑,然后指着襄阳城问道:“敢问盛君,不知南面的城池是何地,为何不见地图上有标注,也没有听盛君你们提其过?”

    盛君一怔,然后拱手应道:“回将军话,这里本是北津戍,只有三千楚军驻扎,数年前,楚王槐将屈原发配到这里,给了屈原五万人,让他在此筑城。数年之后,这里便兴起了一座襄阳城。”

    “至于为何没在地图上标注!”盛君想起屈原的所作所为,勋贵全都避之不及,像躲瘟疫一样躲他,主动将他遗忘,又怎么会在地图上标出襄阳位置呢?

    想着,盛君低声道:“襄阳新筑,故而地图上没有,而在下也一时遗忘了。”

    “五万人筑城!”

    樗里疾与甘茂对视一眼,瞬间想起远在淮南,那座常年驻军五万的广陵城,然后两人脸上全都闪过一丝凝重。

    如果襄阳城中真有五万楚军,那么就无法忽视这里。

    此时,樗里疾猛然想起昨日败走的楚军,立即开口问道:“左丞相,本将记得昨日阴君没有退往邓城或者襄阳城,而是继续往南去了吧!”

    甘茂点了点头,随后脸色一变。

    阴君去鄢城,这无疑是表明,要么楚军已经放弃了邓地以及襄阳,要么就是这襄阳无需这支士气低落的溃军。

    此时,樗里疾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欲进攻鄢城,必先取邓以及襄阳两城,否则必有后顾之忧。”

    甘茂点头道:“丞相言之有理。”

    樗里疾点了点头,然后下令道:“传令,明日大军围攻邓县,击破邓城后,再取襄阳。

    传令,立即派人打探襄阳的消息,本将要知道襄阳的所有情况!”

    “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494/ 第一时间欣赏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作者:腊月青梅子所写的《大楚怀王》为转载作品,大楚怀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楚怀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楚怀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楚怀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楚怀王介绍: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大楚怀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楚怀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楚怀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