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楚怀王TXT下载大楚怀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楚怀王全文阅读

作者:腊月青梅子     大楚怀王txt下载     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

    另一边。

    韩国新郑,韩相韩辰正在向韩王汇报。

    “大王,大梁传回的消息,前日魏王接见了我国的使者,对我国提出的借粮请求,魏王原则上已经答应借粮。但是,借粮的事情,却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质疑,他们怀疑我国对伐楚一事的决心。

    更有一些大臣说,因为我韩国在攻打陈城的事情上软弱无力,以致五国联军攻城大半年,却没有任何战果。

    是以,魏国君臣说,魏国可以借粮,但是却需要大王去韩魏边境与魏王盟誓,让我韩军全力攻打陈城。”

    “呵呵。”韩王一听魏国那边传来的消息,顿时冷笑不已。

    “我韩国出兵攻打陈城,这可是应齐魏两国之请,是去帮忙的。如今韩军强攻陈城大半年,将我韩国的粮食都消耗一空,都没有半分退缩,寡人可以说对魏国也算仁至义尽了。

    结果,现在魏国不仅不愿立即借粮,还抱怨我韩军消极怠战。

    难道魏王就不怕寡人将韩军撤回?”

    韩辰一听韩王的愤怒之言,急忙劝道:“大王还请息怒,齐魏两国势大,我们才刚刚被各国削弱,并与楚国闹翻,现在万万不可得罪魏国,以免再受兵灾。”

    “哼。”韩王冷哼一声,抱怨道:“不能得罪魏国,难道让寡人帮着魏国打战还不够,还有亲自去低声下气的求魏王。”

    韩辰见韩王面有不岔,立即安慰道:“大王自然不必如此,我们攻打陈城这是在帮助魏国,只要我们再派出使者向魏王进行说明,想来魏王是明白事理的。之前魏王之所以没有立即答应下来,想来一定是因为太子政之死,魏王还没有从丧子之痛中恢复过来。”

    韩王一听韩辰还让自己派一个使者去求魏王,心中顿时冒出一股怒火。不过听到韩辰说起魏国太子之死,倒也理解了魏王几分,于是不快的应道:“也罢,这事就交给相国你去办吧。”

    “唯。”

    接着,韩王又问道:“相国,秦国与两周那边可传回消息?”

    “回大王,秦国咸阳离得远,我们求借粮的使者应该还没有抵达,至于两周那边,西周君倒是已经答应了我们的请求,而且西周国送出的第一批粮食,已经出发了。

    至于东周国那边,回讯的使者应该就会在今明两日间返回。”

    说到这,韩辰正想告诉韩王,去西周国的使者回报,西周君因韩国接连两次索要而十分不快,但是,他一见此时韩王面色不虞,便将这事烂在自己肚子里,不敢将这事禀报韩王,免得韩王更加不快。

    反正西周国也只是韩国的附属国,根本没有反抗韩国的实力。

    此时,韩王听道韩辰的话,点了点头:“好,相国先关注借粮一事,东周国一有消息,立即来报寡人。”

    “唯。”

    十天后,咸尹范环率先赶到韩国都城新郑。

    “两周国与魏国已经答应借粮,秦国还没有消息传来。”

    “虽然有一些大臣劝说魏王不要无条件借粮,但紧紧只是拖了五天时间,韩国的第二波使者一到,魏王还是答应借粮了。”

    范环抵达新郑之后,一听韩国已经从三国接到粮食,内心微微一沉。他这十天赶紧赶慢的,一路疾驰赶来新郑,却还是慢了一步。

    如今韩国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粮食渡过缺粮危机,那他说服韩国退兵的希望就渺茫了。

    不过,王命在身,即便希望渺茫,他还得一试。

    韩辰府上。

    “楚国使者范环求见?”韩辰先是一怔,接着冷笑道:“范环此来,肯定是听说我韩国不久前缺粮,所以才来劝说本相让韩国退兵的。

    可惜现在我韩国已经不缺粮了。”

    说着,韩辰笑着吩咐道:“让范环来见本相,本相倒要看看,这范环打算如何说服我。”

    不久,范环来到大厅,见韩辰面色冷淡的坐在主位上,心中一凉,立即走向前去见礼。

    “环见过相国。”

    “免礼。”韩辰语气疏远而冷漠的道:“如今楚韩两国正在交战,先生却千里迢迢的从郢都赶来新郑,不知有什么赐教吗?”

    范环见状,心中大为不快。

    虽然现在楚国遭到五国围攻,楚韩两国是敌国,但是韩辰见他到来,既不起身相迎,又不让人奉上茶酒,这实在不是待客之道。

    要知道,别说之前公叔做韩相的时候,就是公仲做韩相之时,楚韩两国不对付之时,公仲面对楚国使者,也是奉为上宾的。

    而韩辰,好像他以为他坐上了韩相的位置,就是一个大国之相一般,可以面对楚国使者时高人一等。

    心中虽然十分不悦,但范环想起楚王的嘱托,还是笑脸相向。

    “相国,寡君听说你新任韩相之位,特让在下前来祝贺。奉上四色石一块,玉璧一对,琉璃珠百颗,黄金百镒为贺,希望能与相国交个朋友。”

    韩辰一听,顿时咽了咽口说。

    大礼,这绝对是一份大礼。

    五色石的美名,他可是听说很久了,只可惜五色石太过珍贵,连楚人都难以见到。即便是次一等的四色石,也是有价无市,从来都没有听说楚国之外的人获得过。

    唯一出现在各国之外的,就只有三色石,这同样珍贵异常。就好比他自己收藏的那块,就是他花了五百金托人从楚国买来的。

    一块四色石,足够成为他陪葬中最珍贵的珍宝了。

    更别说还有玉璧一对,琉璃珠百颗,黄金百镒,玉璧琉璃珠倒也常见,对他而言只是寻常之物,但是黄金百镒,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大笔财富。

    一镒黄金为二十斤,百镒便是两千斤,他这一辈子都没赚到这么多钱。

    想着,韩辰的呼吸不禁变得有些沉重而紊乱。

    良久,韩辰才压制住心中的贪婪,重新变得冷漠道:“无功不受禄,在下与楚王素无交情,楚王突然送来这份厚礼,必然所求极大,请恕在下无能为力。”

    “唉!”范环一听,立即劝道:“相国多虑了,区区薄礼,只是寡君送来的祝贺之礼,祝贺相国上任罢了,并无所求。”

    韩辰深深的看了范环一眼,笑道:“先生不必多说,楚王的心意在下心领了,但是礼物,还是算了吧。”

    说罢,韩辰直接闭上眼睛一挥手:“楚王的心意在下已经心领,先生请回。”

    范环见韩辰赶人,浑身一僵,接着不快的离去。

    待范环离去后,许久,韩辰才睁开眼睛,长叹道:“可惜了”

    另一边,范环离开韩辰府邸后,回头看了一眼韩辰府邸的大门,冷哼一声道:“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罢,范环立即向公仲侈的府邸走去。

    不久后,韩辰接到门客禀报,不由深深的皱起眉头:“范环去了公仲府上,受到了极高的礼遇,难道楚王打算放公仲回国?”

    说到这,韩辰徒然一惊,公仲可是韩王心腹重臣,在韩王心中地位远在他之上,而且当年公仲还是为了韩国而去楚国做人质的。若是公仲回国,他韩相的位置

    想到这,韩辰突然有些后悔,刚刚拒绝得太干脆了。只是,这才刚刚把范环赶走,就急巴巴地贴过去,这似乎也不太合适。

    就在韩辰忐忑不安的时候,数日后,公孙衍之孙,继承他楚国临海君的长孙公孙泽赶到了魏国大梁。

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

    公孙禹见到在楚国做临海君的儿子偷偷摸摸的回到魏国,不由大吃一惊。

    他父亲公孙衍才去世不足一年,他去楚国参加葬礼外加守孝三月,这才返回魏国不过两月时间,自己的儿子也到了魏国。

    难道临海君的爵位被废了?

    想着,公孙禹急忙询问道:“吾儿怎么回魏国来了?可是楚国那边出了什么事?”

    “楚国无事。”公孙泽摇了摇头,然后拱手道:“父亲,这次孩儿从楚国来,是奉大王之命游说魏国,还请父亲助我一臂之力。”

    公孙禹一听公孙泽是来游说魏国的,顿时松了一口气,接着又提起心来,摇头道:“楚王想要游说魏国,这事恐怕不容易。现在大王正对楚国陈地志在必得,之前韩国前来借粮,大王稍加拿捏,就借给了韩国大量的粮食,由此可知大王心意之坚定,乃是不破楚国誓不罢休。

    吾儿此时来游说魏国,为父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公孙泽笑道:“父亲放心,大王也知道此时游说魏国退兵困难重重,所以孩儿这次来魏国,不是来游说大王的,而是游说太子的。”

    “太子?”公孙禹一愣,然后迟疑的看着公孙泽。

    翌日,太子府上。

    “公孙禹来访?”太子一怔。

    因为公孙衍的缘故,公孙一家大都与楚国较为亲近。而他则与楚国不怎么对付,他哥哥太子政病死后,他还是借助齐国的力量,这才压下自己的兄弟,登上太子之位。

    故而,他之前与公孙禹仅仅只是点头之交罢了,现在公孙禹却突然大张旗鼓的来拜访他,这是何意思。

    虽然搞不清楚公孙禹的意思,但是他才刚刚成为太子,羽翼还未丰满,而公孙禹一家在魏国的实力并不弱,却也不可不见。

    “传令,开中门,本太子要亲自迎接。”

    不久,太子将公孙禹迎入府中,二人分宾主坐下。

    寒暄了一阵后,太子开口问道:

    “先生来找,可是有什么指教吗?”

    “不敢。”公孙禹笑道:“禹听说太子这一段时间,一直都在为秦韩两国感到忧虑,为那边的战事迟迟打不开局面而苦恼,故而在下不才,特来为太子分忧。”

    “噢?”太子好奇的看了公孙禹一眼,这个家伙不是一直都亲近楚国的吗,怎么突然之间改变了立场,难道不久前他去楚国时与楚国发生了什么不快?

    或者别有所图?

    想着,太子笑了笑:“还请先生赐教,愿洗耳恭听。”

    “咳咳。”公孙禹清了清喉咙,然后拱手问道:“太子,在下听说,之前五国轮流攻打陈城时,秦韩宋三国全都有意保持实力,攻城作战极为软弱。太子,不知道在下说的对吗?”

    “不错,有这么一回事。”太子点了点头,这事当时闹出了一阵不小的动静,许多人都知道。

    公孙禹笑了笑,然后接着道:“其后,因三国攻城乏力,所以犀武与章子将军改变了攻城的方式,转而五国同时攻城。结果,这一改变,虽然并没有让秦韩两国猛烈的攻击陈城,但却也让宋国没有消极避战的机会,从此以后,宋国攻打陈城之时,几乎不遗余力,攻势与我齐魏两国一样凶猛。

    太子,陈城那边的情况是这样吧。”

    太子再次点了点头:“不错,正如先生所说,现在宋国攻打陈城也很是凶猛。”

    “不错,就是这样。”公孙禹双掌猛然一拍,然后笑着问道:“太子可知,那宋国为何前面消极避战,而后积极攻城吗?”

    太子一听公孙禹询问,理所当然的道:“那时因为五国同时攻城,宋国被齐魏两国挟持,所以别无选择。”

    “太子英明,在下也以为是这样。”说着,公孙禹皱了皱眉:“可是,在下愚钝,这宋韩两国实力相差不多,改变攻城方式后,为何宋国会强攻陈城,而韩国却不惧我齐魏两国,依旧在陈城外消极避战,保存实力呢?”

    “那是因为韩国与秦国结盟,秦韩两国勾结一处,不惧我齐魏两国的威胁。”

    “太子英明,一言中的。韩国之所以在陈城外得过且过,就是因为韩王以为有秦国做依靠,我齐魏两国奈何不了他。”

    说着,公孙禹身躯微微向太子方向倾斜,压低声音,语气阴冷的道:“太子,五国攻打陈城,秦韩两国消极避战,仅凭我齐魏宋三国,攻克陈城困难重重,旷日持久。而且,我齐魏宋三国即便攻下陈城,也必然损失惨重,与楚国两败俱伤。

    而秦韩两国则不然,他们一直都在保存实力,待陈城被攻下之时,大军基本完好无损,士气依旧高涨。

    如此,在下担心我齐魏宋三国接下来在于秦韩两国抢楚国地盘时,可能会抢不过秦韩两国。”

    太子一怔,看了一眼公孙禹,迟疑道:“不知先生的意思是?”

    “在下的意思,秦国强大,而且对我魏国威胁极大,此时我魏国不可对秦国下手,但是,韩国则不然,韩国弱小,眼下又陷入缺粮之中,故而,我们必须要给韩国施加压力才是。”

    太子闻言,立即想起之前上朝时,亲楚的楼庳等人,强烈要求拒绝给韩国提供粮食,逼迫韩王与魏王盟誓的建议。

    想着,太子目光一沉:“难道先生的意思,让本太子向父王进言,要求暂缓为韩国提供粮食?”

    “不。”公孙禹立即摇头道:“如今韩国还在帮助我们攻打陈城,此时岂能暂缓借粮,理应立即将粮食借给韩国,甚至,为了表明诚意,我们还需将粮食通过鸿沟运到陈城外的韩军大营,免得所借的粮食还要转运韩国,费时费力,消耗颇多。”

    太子一愣,有些搞不清公孙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于是,他狐疑看着公孙禹道:“先生,我们借粮给韩国,还自己送到陈城外的韩军大营,如此,这不是让韩王以为我魏国求着韩国相助,这不是更加助长了韩国的嚣张气焰吗?”

    “太子所言极是,韩国有秦国为援,仅仅只是示之以恩,这是远远不够的。我魏国在施恩的同时,还要施之以威,恩威并施,才能让韩国别无选择。当然,为了避免韩国抱怨我魏国,我魏国还不能直接向韩国示威,还需从其他国家着手。”

    “其他国家?”太子一愣,思绪一转便将秦赵宋楚等国排除,然后想起与自己关系颇深的齐国来,不由好奇的问道:“敢问先生应该从何处入手?可是请齐国出面?”

    公孙禹闻言摇了摇头。

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

    “不是齐国?”

    “当然不是齐国。”公孙禹理所当然的道:“如今齐国正是联军盟主,此时请齐国出面,只会适得其反,引起韩王的逆反心思,更加不愿强攻陈城,甚至还可能会退兵。”

    太子点了点头,魏国不愿做恶人,齐国这个盟主更加不能做,毕竟现在秦韩两国出兵攻打陈地,都是应齐魏两国的要请。

    想着,太子更加迟疑的问道:“敢问先生,若不是齐国,那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

    “东周国。”

    “东周国?”

    “不错,自从韩赵两国将周国一分为二后,西周国便是韩国的属国,其后赵国动乱,东周国也归属于韩国。东周国归属韩国不久,且韩国对东周国的控制也不深,如今韩国缺粮,三年而两次向周国征粮,以至于东周君也不能顿顿吃上美味的面粉,现在东周国上下对韩国已经很不满了。

    只是因为韩国正在与其他四国一同伐楚,所以才不敢轻举妄动。若是此时此刻,有人能给东周国足够的底气,那么东周君必然会起来反抗韩国。”

    “不妥!”太子听到这,立即摇头道:“若是周室动乱,韩国一定会以此为借口退兵的。”

    “不,太子多虑了。”公孙禹赶紧解释道:“若是东周君反抗韩国,韩国不仅不会退兵,而且还会急着向我们齐魏两国示好,并还会全力攻打陈城。”

    太子一怔,连忙向公孙禹行礼道:“请先生赐教!”

    “太子,臣之前说要降借给韩国的粮食直接送到韩**营里去,目的就在于此,为了防止东周国反抗韩国后,韩国会从陈地退兵。

    而且,为了以防万一,还需太子亲自给韩军送粮,一则显示我魏国对此事的重视,二则可表达太子对韩国的亲善之意,三则就是为了防止韩国会因为东周国的事情退兵。”

    说到这,公孙禹脸上露出一丝凶戾,恶狠狠地道:“若是在太子您亲自给韩国送粮的情况下,韩国都要退兵,那就说不过去。只要韩国敢退兵,那我们就联合齐魏宋三国伐韩,并让齐国怂恿西周国也背叛韩国。

    要知道,西周君的儿子周最,在齐国可是颇得齐王重用啊。”

    接着,公孙禹笑了笑:“太子,到时只要太子向韩王许诺,只要韩国愿意全力攻打陈城,那么太子就愿意出面摆平东周国。并且,与齐宋两国联合向韩国施压,请周最出面游说东周君。

    如此,韩国为了保住两周,为了避免退兵后遭到齐魏宋三国的围攻,必然积极向我齐魏两国靠拢,然后全力攻打陈城,以向我齐魏两国示好。

    而且,攻破陈城之后,韩国为了两周,必然会在瓜分楚国领土上做出让步。”

    说到这,公孙禹拱手道:“太子,如此一来,事成之后,太子既可以获得韩国的友谊,还可以成为团结五国,攻破陈城的大功臣,并且还可以为魏国获取更多的利益,向国中群臣展示太子的贤能。

    如此一举多得之事,太子何乐而不为。”

    太子一怔,而后默默思索许久,没有发现这事对魏国或者说对他有什么不利的地方。

    相反,这事要是成功了,就真的如公孙禹所说,他以及魏国将会获得巨大的收益。

    尤其是,自从他哥哥太子政病死后,魏王悲痛不已,忧伤成疾,多日不曾出面理事,直到不久前,韩国派人前来借粮之时,才刚刚有所好转。

    此时此刻,他这个刚刚上任的太子,继续一个大功,以稳定朝中,震慑群臣。

    是以,公孙禹的话音一落,他瞬间就心动了。

    只是心动归心动,但他心中依然还有所疑惑。

    那就是公孙禹一向亲近楚国,怎么会突然提出一个这么不利于楚国的计策呢。

    要知道,楚王待公孙衍甚厚,而且公孙禹的儿子公孙泽现在还是楚国的临海君,食邑数千户。

    故而,他心中有所疑惑,这公孙禹此时献出的这个计划,会不会暗藏什么不利于魏国的玄机呢?

    还有,公孙禹以往在魏国,宛如一个透明的边缘人,轻易不发表意见,到了不问不答,甚至问了也不答的地步。

    但今日,他却与往常截然不同,竟然主动向他提出建议,这很反常。

    若是这次他被公孙禹坑了,或许他的太子之位也会不稳。

    想着,太子看着公孙禹良久,默然无语。

    公孙禹见状,心中一慌,内心瞬间七上八下,不过他到底还是经历过自己父亲独自逃亡,并且还投奔魏国的敌国的险境,是以他心中虽慌乱,但面上一点也没有显露。

    定了定神,他面带疑问的道:“太子,此事还有何疑问?难道在下的计划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先生之策并无不妥。”太子闻言摇了摇头,接着好奇的看着公孙禹道:“只是有些好奇,往日先生在朝中从不开口,怎么今日却主动向孤进言献策了呢?”

    公孙禹闻言,顿时放下心来,笑了笑道:“太子明鉴,昔日先父在楚国颇得楚王信用,全心全意为楚王出谋划策,而楚魏两国之间矛盾重重,在下身为人子,不愿与先父的意愿背驰。同时,在下身在魏国,许多人都以为在下是倾向楚国的,一旦在下开口,难免会给自己难堪。

    于是,不得已之下,这才在朝中闭口不言。”

    说着,公孙禹摇头一叹:“如今先父去世,在下已经没有顾虑,而且,在下是魏国的臣子,公孙氏的根始终都在魏国,终究不是楚国的临海君”

    太子一听公孙禹提到楚国的临海君,瞬间反应过来。

    临海君在楚国的地位,已经是封君中的中上层,虽然不比那些有封地的封君,但是,数千户的食邑,也远远超过了那些小封君以及封号封君。

    而临海君却是公孙禹的儿子,终究不是他,他只是魏国的一个寻常大臣。

    太子甚至可以想象的到,公孙禹在楚国之时的尴尬,他们父子俩走在一起,许多楚国的贵族都需要给临海君公孙泽行礼,而对公孙禹,或许也会行礼,也可能只是点头。但是,当公孙禹单独遇到楚国那些地位比临海君的爵位低的封君时,或许他还需主动向那些封君行礼,谁叫他的地位低呢。

    想着,太子看着公孙禹笑了笑,他知道公孙禹现在为什么这么主动建言献策了。

    原来是立功心切啊!

    搞清楚后,太子立即用较为亲近的语气道:“先生请放心,只要先生一心为魏国办事,只要能建立足够的功勋,封号并不是什么问题,甚至,裂土封君也不是不可能。”

    公孙禹闻言,顿时露出期待的目光。

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

    公孙禹游说太子的次日,太子亲自入宫求见魏王,请求亲自运粮到陈城,一则督战,二则对韩国显示诚意。

    结果,魏王同意了太子的请求。

    而就在太子离开大梁的第二天,公孙禹也启程前往东周国。

    十日后。

    早就与齐魏两国有过接触的东周君,在公孙禹的游说下,以韩国索求无度为名,正式反叛韩国,不仅派人将已经借出的粮食追回,还封锁了韩国前往东周国的道路,做出一副要跟韩国决裂的样子。

    消息传到韩国,朝野震惊。

    “什么,他姬根怎敢背叛寡人?”

    韩王听到东周国背叛的消息,震惊之外,更多的则是恼怒。

    “东周国连西周国都比不上,地不足百里,区区一个弹丸之地,竟然也敢拒绝寡人的要求,这是谁给他的勇气。”

    说着,韩王瞬间迟疑起来。

    韩国之前两次向东周国征粮,东周君都爽快的答应下来,从这就可以看出,以东周国的实力,肯定是没有办法反抗韩国的。

    而现在,东周国在答应了韩国的要求下,又突然变卦,这必然是有其他国家给了东周君底气以及勇气。

    否则,东周君呵呵

    只是,究竟是那个国家在背后搞事呢?

    韩王的第一反应是楚国,如今五国伐楚,楚国是最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的。

    只是楚国距离东周国太远,而且自顾不暇,中间还隔着一个韩国,对东周国来说楚国根本无法依靠。

    除了楚国,剩下的就是齐魏赵。

    只是,魏国之前已经答应借粮给韩国,魏国需要韩国继续攻打陈城,这种情况下,魏国似乎也不可能。

    万一这消息泄露,那魏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还有赵国,现在赵国对中山国的战争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中山国的战事可比五国伐楚之战激烈的多。

    如果说现在那个国家最希望能保持现状的,那一定是赵国。

    所以赵国也不可能。

    剩下的那就只有齐国了。

    尤其是齐王地任命周最为卿后,齐国对两周的动作一直都没断过。

    只是,现在齐国正率领五国攻打楚国,比起两周来,齐国应该更关心楚国。所以,齐国搞小动作的可能性也很低。

    韩王想了一阵后,始终想不明白究竟是哪国在背后搞事,自己想不明白,当然就是

    韩王看着身前的韩辰问道:“相国,你说东周君究竟是从哪里获得了反抗寡人的勇气。”

    “这”韩辰嘴唇蠕动了一下,却也搞不清是那个国家在算计韩国。

    似乎所有的国家都有可能,但又似乎所有的国家都没有可能。

    此时,韩王见韩辰唯唯诺诺,却始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见此,韩王心中顿时充斥着对韩辰的不满,这韩辰比起公叔公仲来,甚至比起刚刚病死的张开地来,实在是有一些距离。

    想着,韩王看着韩辰心中愈发的不满了,接着神情有些无奈绕过此事,直接询问道:“相国,寡人打算给东周君一个教训,调出一部分兵力攻打东周国,不知相国以为如何?”

    “不可。”韩辰虽然不知道是谁在暗算韩国,但是却知道现在东周国反叛的时机极佳,打在了韩国的软肋上,韩国此时难以报复。

    “大王,东周小国,教训一顿并不困难。但眼下我韩国正值缺粮,所有的粮食都需要先保证伐楚之军。而我们向其他国家借的粮食,西周国太少,只能用来应急,魏国那边的粮食,已经由魏太子运往陈地,而秦国那边,粮食还不知道在何地。

    故,现在我韩国虽有伐周之军,却无伐周之粮。伐周一事,还需从长计议。”

    韩王闻言心中不由有些急躁的问道:“难道东周君背叛了寡人,寡人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韩辰激动的道:“若是我们就这么放过东周国,那么西周国知道了,必然会蠢蠢欲动,为了报复东周国,为了震慑西周国,我韩国必须有所行动。”

    “相国打算如何行动。”

    “这”韩辰沉吟了许久。

    此时,韩王见韩辰沉默许久,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失望之色顿时洋溢于表。

    而韩辰看到韩王脸上的失望,心中大急,急切间,脑海突然灵光一闪,然后拱手道:“大王,臣有办法了。”

    韩王一怔,然后期待而意外的问道:“计将安出?”

    韩辰应道:“大王,臣的计划是,派出使者谴责齐魏两国,说齐魏两国趁我韩国乏力之时拉拢我韩国的属国。接着,向两国表达我韩国的不满后,再露出要从陈地退兵的意思。”

    “不行。”韩王一听韩辰的计划,立即摇头反对道:“寡人刚刚才向秦魏两国借粮以伐楚,而秦魏两国也都答应了寡人,且魏太子还亲自运送粮食去陈地,此时此刻,寡人退兵回国,秦魏两国得知,必然会以为寡人在戏耍两国。

    尤其是魏国,因为我韩军攻城不力,早就对我不满了。若是寡人退兵,齐魏宋三国必然紧随而来。倒是,寡人别说保住东周国,恐怕连西周国,甚至我韩国本土都保不住。

    所以,退兵一事断不可行。”

    韩辰见韩王说完,立即用凌厉的目光看着自己,好像自己出了一个馊主意一般。

    见此,他立即解释道:“大王勿忧,关于退兵的事情,臣自然是知道轻重的,臣的意思不是退兵,而是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韩王一怔,诧异的看着韩辰。

    “正是。”韩辰点了点头,解释道:“大王,如今我五国最近要的事情就是攻打楚国,此时此刻,若是我韩国退兵,则五国削弱楚国的计划就会立即崩溃,所以,现在其他四国是不会容许我韩国擅自从陈地退兵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臣的意思是见东周国反叛韩国的幕后黑手推给齐魏两国,并以齐魏两国率先暗算我韩国为由,要挟要从陈地退兵。

    而退兵并不是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逼迫齐魏两国发誓,鼓动东周君的人不是他们,然后为了让齐魏两国自证清白,要求齐魏两国与我韩国一同派出使者前去警告东周国,要求东周国驱逐相国,并向我韩国赔偿并请罪。”

    说到这,韩辰越说越顺,越说越快道:“大王,齐魏两国为了伐楚一事,为了拉拢我韩国,必然不会不同意的。而东周国那边,他虽然敢反叛我韩国,但是东周君必然不敢同时反抗我齐魏韩三国。

    无论背后鼓动东周国的是不是齐魏之一,或者两国都是,但是,只要我齐魏韩三国使者站在东周君面前,那么东周君必然以为齐魏两国是与我韩国站在一起的,必然会屈服于我三国。

    所以,臣以为这个以退为进的计划必然能够成功,而我韩国也可以兵不血刃的解决东周国。”

    韩王闻言连连点头,脸上的冷漠也变的有些和缓,正在他要开口赞同之时,一个侍者在殿外大声禀报道:“大王,公叔刚刚在宫外上书要上呈大王。”

    “公叔?!”韩王一怔,脸色瞬间变得很复杂。

    此时,韩辰见韩王脸色不对,立即劝导:“大王,公叔与楚国牵连太深,现在我韩国有事,公叔必然是来劝说大王从楚国退兵的,这种上书不看也罢。”

    韩王闻言,迟疑了一下,摇头道:“不,公叔辅佐寡人多年,对寡人对韩国,还是有感情的,他既然此时上书,寡人且能置之不理。”

    说罢,韩王立即开口应道:“将公叔的上书呈上来。”

    “唯。”

    韩辰见状,顿时在心中长长一叹。

    即便他现在是相国,但是他在韩王心中的地位,始终还是比不上公叔。

    不久后,韩王将公叔的上书浏览完毕,而后笑着将公叔的上书传给韩辰,笑道:“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

    韩辰一怔,然后接过帛书一看,却见公叔在上书提出一个跟他刚刚提出的以退为进类似的建议,甚至比他的计划还要详细周全一些。

    见此,韩辰面色沉重的合上帛书,心中暗暗一叹:我不如公叔啊!

    此时,韩王见韩辰将公叔的上书看完,笑道:“相国,既然针对东周国的计划是由贤卿率先提出,那这事寡人就交给你去处理了,还请相国不要让寡人失望。”

    不久,韩辰安排完出使齐魏两国的使者后,便再次拿出了公叔的上书,默默参详许久,再度感叹道:“我不如公叔啊。”

    说着,韩辰又露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他此时很担心,不是担心公叔,而是担心公仲。公叔因为楚国的关系,眼下已经无法威胁他的相国之位了。

    但是公仲呢?

    公仲与公叔两人在韩国斗了一辈子,虽然公仲被公叔赶到了楚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仲才能不如公叔,而是公仲时运不济。

    若不是公仲之前不在韩国,这韩相的位置估计也轮不到他。

    论才能,论地位,论韩王的心意,他全都不如公仲。

    公仲不在韩国时还好,可是,如果公仲回到韩国了呢。

    想着,韩辰突然想起他上次拒绝了楚国使者范环后,范环并没有立即离开新郑,反而依旧留在新郑游说大臣,尤其是范环与公仲的族人交往甚密,相处十分融洽。

    好像楚王有意要送公仲回国任相?

    想着,韩辰皱了皱眉,脸色悻然道:“为了阻止公仲回国,看来我要给范环还有楚王备上一份重礼了。”

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个朋友

    另一边,范环自从听到东周国背叛韩国的消息之后,便一直等着韩辰的消息。

    韩辰担任韩相不久,正需要平稳的渡过这个特殊时期,但东周国的的背叛,无疑是对他这个韩相的严重打击。

    如果说韩辰之前见他跟公仲一家眉来眼去还能稳得住,那么现在,他一定很不希望公仲在这个时候返回韩国。

    果然,范环没等几天,韩辰便主动找了过来。

    “不知相国来访,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那里那里,是在下不请自来,失礼失礼。”

    韩辰来到宾馆,见范环没有避而不见,而是主动出迎,顿时松了一口气。

    另一边,范环见韩辰不复之前倨傲,反而言语神情中处处透露着亲近之意,脸上微微一笑,对着宾馆内示意:“相国请。”

    “先生请。”

    二人进入房中,坐毕。

    范环笑着问道:“不知相国这次屈尊来见,可有什么赐教?”

    “不敢。”韩辰摇头道:“先生来韩多日,在下一直忙于国事,一直轻慢了先生。是故,在下近日得闲,特来向先生表示歉意,还请先生海涵。”

    范环立即拱手道:“相国忙于国事,无暇他顾,在下佩服。”

    “”

    “”

    二人又交流了一阵,韩辰见范环始终笑容满面,口若悬河地跟他闲聊,但却始终不进入正题,不仅没有开口向他请求帮助,而且也没有主动向表达他亲近。之前答应送他的五色石、美玉、黄金,更是没有提到半字。

    见此,韩辰心中的忧虑更深了。

    难道楚国已经跟公仲谈妥了条件,楚王要送公仲回国?

    不过还好,今天我也是有备而来了。

    想着,韩辰突然哈哈一笑:“今日与先生言甚欢,在下恨不早日与先生交好,更为之前的无礼深表歉意。故,为了表达歉意,在下愿献上我韩国精制宝剑一柄,玉璧一对,玉斗两双,黄金五百金,愿与先生交个朋友,还需先生不要嫌弃。”

    范环等了许久,此刻见韩辰主动开口,自然不会拒绝。

    毕竟,从楚国这方面来说,韩辰是亲秦派,公仲同样也是亲秦派,但韩辰的才能比之公仲却要弱上一筹。若让楚国选择韩相,当然是首推亲楚派的公叔,如果一定要选一个亲秦派,那自然是能力越弱越好。

    更重要的是,让韩辰做韩相,楚国还可以用公仲做底牌,稍稍牵制于他,而公仲,楚国可那他没办法。

    想着,范环哈哈一笑:“相国,在下早就想跟你交朋友了,只是之前在下因为地位不及相国,是以不敢主动开口,现在相国不以在下地位低下,愿与在下做朋友,在下荣幸之至,荣幸之至。”

    韩辰见范环满口答应,且毫不犹豫的收下自己送出的礼物,心中顿时一松,然后与范环对视一眼,一同大笑起来。

    笑毕。

    “唉”韩辰突然长长一叹。

    范环见状,心有所悟,知道要进入正题了,立即拱手问道:“相国何故叹气?”

    韩辰看了看范环,摇头道:“在下与先生这个楚国重臣做朋友,甚至欢喜,但是,方才在下突然想起了我韩国的公仲,想起他现在在千里之外做人质,也不知道他在郢都,会不会跟我一样,有先生这样的楚国重臣做朋友呢。若是没有,那公仲在楚国也太孤单了。”

    范环闻弦歌而知雅意,笑着道:“相国放心,公仲在敝国与寡君相交甚欢,这几年来,公仲一直随侍寡君左右,怎么会孤单呢?”

    韩辰一听楚王看管公仲甚严,公仲应该没有私自逃亡回国的可能,心中的石头顿时落地,笑着道:“要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此时,范环提醒道:“不过可惜的是,公仲在楚国呆了好几年,虽然时常与寡君游,但是他依旧还是想家了。”

    说着,范环看着韩辰意味深长的道:“在下这次来访韩国,其中做主要的目的,就是奉寡君之命,给公仲带回一封家书,并从韩国带一些好消息回去,希望韩国的好消息能让公仲安心,能让公仲安安稳稳的呆在楚国。”

    韩辰脸上的笑容顿时一滞。

    他知道这是楚王开出的条件,若是楚王不满意,没有得到足够的好消息,那楚王一定就就会送公仲回韩。

    同时,他也知道,若想让楚王满意,只需韩国从陈地退兵,那楚王肯定会十分满意的。

    但是,如果他劝说韩王退兵,楚王是满意了,可他自己却完了。

    因为韩王任命他做相国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亲近楚国,而是他亲近秦国,若是他现在叛秦投楚,那不用公仲回国,韩王就会立即废了他。

    想着,韩辰迟疑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不知先生的意思是?”

    范环闻言,笑了笑道:“寡君这次让在下来韩,给相国带来了一些礼物,计有四色石一块,玉璧一对,琉璃珠百颗,黄金百镒,寡君希望能和相国做个朋友。”

    韩辰闻言,不敢再次拒绝。

    上次拒绝了楚王,其后东周国就背叛了,若是这次依旧拒绝,天知道西周国会不会也跟着背叛了。

    甚至,韩辰此刻暗暗猜想,这次东周国的背叛,会不会就是楚王在背后煽动?

    只是,东周国怎么会相信千里之外的楚王的话呢?

    想着,韩辰不由为楚王的手段而感到心惊,连忙应道:“能与楚王交好,这是在下的荣幸。”

    “只是”韩辰看着范环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在下有什么能为楚王效劳的吗?”

    范环闻言,摇头笑了笑道:“相国多虑了,寡君与人交朋友,从来都不是有求于人,需要朋友的帮助,相反,寡君与人交朋友,最喜欢做的,那就是替朋友排忧解难,消灾避难。”

    韩辰一怔,送出这么重的礼物,竟然不需要我效劳。

    韩辰呵呵一笑,心中丝毫不信,如果楚王不要自己帮小忙,那就是要自己帮大忙,楚王不要韩国退兵,那楚王或许就是想要整个韩国。

    想着,韩辰再次问道:“不知先生的意思是。”

    范环从韩辰的脸上看出了韩辰的戒备,于是,不在卖关子,直接开口道:

    “寡君知道相国正在为韩军伐楚的事情赶到忧虑,寡君更知道齐魏两国煽动东周国反叛韩国,就是为了逼迫韩国全力伐楚。”

    韩辰一听,心中一惊,东周国背叛韩国的事情,他韩国也才刚刚知道不久,楚王怎么会知道的呢?

    莫非东周国的事情,真是楚王干的?目的就是为了逼迫我跟楚王交易?

    此时范环可没理会韩辰在想些什么,自顾自的接着道:“寡君为了不让朋友为难,所以希望相国能不要顾忌相国与寡君交情,全心全意的辅佐韩王,让韩军全力进攻陈城便是。”

    “这让韩军全力攻打陈城?”韩辰迟疑的看着范环,你确定没有说反话,或者这是试探。

    想着,韩辰立即应道:“不敢不敢,还请楚王放心,在下这就传讯将军暴鸢,将他狠狠的训斥一顿,让他继续保存实力,最近韩楚两国的伤亡有些高了。”

    范环闻言,摇头道:“相国何必怀疑在下呢,寡君的意思,就是希望相国能全力进攻陈城。为朋友排忧解难,这是寡君最喜欢干的事情,只要韩王高兴了,那寡君就高兴了,只要相国高兴了,那寡君就更加高兴了。

    还请相国勿疑,全力说动韩王,让韩军全力攻打陈城。”

    韩辰闻言,依旧难以置信的问道:“当真?”

    范环保证道:“绝无虚假,还请相国不要让寡君失望!”

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

    另一边,魏国大梁。

    韩国使者见到魏王后,直接将东周叛韩的事情栽到魏国身上,并要求魏国出面谴责东周君,解决东周国一事,否则,韩国决定从陈地退兵。

    魏王一听,顿时勃然大怒。

    因为不久前太子政病死的缘故,他心中忧伤成疾,多日不曾理事,连国中的事物也全都交给了相国翟强。

    直到韩国因为缺粮而派来使者,因大臣们在是否借粮的问题上相互争吵,迟迟拿不出一个方案来,故而他才勉强出来理事,并在了解韩国的实情后,直接拍板借粮。

    接着,他本想继续回去修养,调理身心的,但因为太子请命运粮去陈城,并请求在陈城进行督战。

    魏王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没几年可活的了,而太子却刚刚被立为太子,群臣对太子也没有充分信任,再加上大梁到陈地也不远,有一条鸿沟相连,交通方便。

    所以,魏王同意了太子的请求,一则让太子去陈地跟魏国名将公孙喜多加交流,掌握魏国兵权。二则让太子卖人情给韩国,延续魏韩之间的友好交情。三则是让太子趁机交好四国之臣,在四国面前露脸。四则顺便也让太子获取一些功劳与名望。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才同意让太子去陈地,而自己勉为其难的继续在大梁坐镇。

    太子去陈地后,魏王他每日只是在群臣面前露了露脸,然后就返回后宫休息。

    这段时间以来,他连国中的事物都很少处理,更别说暗中算计韩国了。

    他得到消息,分明是韩国队两周索取无度,这才导致了东周国与韩国决裂。

    结果,现在韩国不思自省,在魏国刚刚借粮的情况下,却将东周国的事情全都推到魏国身上。

    难道韩王在收下魏国的粮食后,却打算从陈地退兵了吗?

    想着,魏王看着韩使大怒道:“韩王不分青红皂白,就派出使者来谴责寡人,还以从陈地退兵为要挟,韩王这是何意思,莫非韩王真的以为寡人软弱可欺么?”

    说着,魏王身体前倾,猛的大拍王案,大声质问道:“还有,什么叫韩国将从陈地退兵?不久前五国盟誓,一同伐楚,所获领土由五国瓜分。难道伐楚一战,韩国是在为寡人而战吗?

    之前寡人借粮给韩国,难道是为了请求韩国帮助寡人伐楚吗?这是因为寡人看在魏韩两国数百年的交情份上,而不是其他。

    还有,韩王以退兵为威胁,难道击败楚国之后,韩国会分毫不取吗。难道所有的好处全都归寡人吗?

    退兵?寡人还没有责备韩军在陈城外避战自保,不想,韩王却率先来责备寡人,真是岂有此理。”

    魏王猛然将韩王狠狠的责备了一番,接着冷笑道:“韩王要是真的打算背弃盟约,擅自从陈地退兵,那也别挂寡人不念旧情,率齐魏宋三国之师,追究韩王背盟之罪。

    请使者回去告诉韩王,让他自己好好思量思量。”

    说完,魏王猛地一挥手,然后直接将韩使驱逐了出去。

    韩使离开后,魏王脸色突然一白,然后剧烈的喘着气。

    “大王”群臣见状,全都大惊失色,担忧看向魏王。

    魏王喘了一会儿气,平了平起伏的心情,情况这才稍稍好转。

    接着,魏王在王位上休息了一会儿,才正了正身子,向群臣缓缓道:“有劳诸卿挂念,寡人无事。”

    说着,魏王又停顿了一下,想起韩国的事情来,向群臣问道:“诸卿,不知韩国那边究竟是怎么回事?”

    群臣闻言,相互对望了一下,全都看向群臣之首的翟强。

    此时,魏相翟强看了看魏王依旧没有多少血色的面庞,想起太子的嘱托来,心中再无迟疑,立即开口安抚道:“大王,依臣之见,韩王派使者来谴责我魏国,这并非真的是认为东周国事变是我魏国做的,只是因为东周国夹在魏韩两国之间,韩国为了防止我魏国趁机插手东周国,这才以退兵为威胁,强硬的要求我魏国不要插手其中。

    否则,伐楚一事必然会失败。”

    翟强话音一落,翟章立即附和道:“大王,相国言之有理,若是韩国真以为东周国之事是我魏国做的,韩军早就从楚国退兵,哪里会一面伐楚,一面遣使来谴责。”

    “大王,相国所言极是”

    群臣附和中,翟强轻咳了两声,打断群臣的议论后,再次拱手道:“大王刚刚严厉的谴责了韩王,以示东周国事变与我魏国无关。接下来,只要我魏国不插手其中,那么韩王自然就会松一口气,然后就会派出使者来向大王赔礼道歉,并会以重礼请求大王出手帮助韩国解决东周国之事。”

    魏王闻言,不禁皱起眉头,轻轻的嘀咕道:“难道真的是这样,韩王声色俱厉,只是想要将逼迫魏国不插足其中?”

    想着,魏王摇了摇头,又问道:“诸卿,东周国弱小,这次突然背叛韩国,肯定有大国在背后支持,不知诸卿以为这次是那个国家在暗算韩国?”

    翟强闻言,毫不犹豫的道:“肯定是楚国”

    翟强的“楚国”二字才刚刚出口,楼庳立即便开口反驳道:“此言差矣,楚国自顾不暇,距离东周国又远,这事怎么可能是楚国的干的呢?

    依在下之见,这肯定是齐国干的。齐王重用周最后,一直都在拉拢两国,现在东周背韩,不是齐国还是哪国?”

    翟强闻言,张了张口,本想反驳的,但是话到了嘴边,想起太子来,终究没有开口。

    不久,楼庳从宫中出来,直奔公孙泽所处,见到公孙泽后,大笑道:“临海君,好消息啊,今日朝中,面对韩使的谴责,在下还没有开口威胁韩使,大王便主动威胁韩使,说只要韩国退兵,那齐魏宋三国大军就会立即兵发韩国。”

    “好好好,魏王亲自开口威胁,这可比群臣开口有用的多了。”公孙泽闻言,大喜过望,惊喜的一连在原地转了两圈。

    而后,公孙泽定了定神,又看向楼庳,期待的问道:“敢问先生,不知东周国与韩国的事情?”

    楼庳闻言,自得地笑道:“临海君请放心,在下答应了楚王了请求,那就一定会办到。今日朝议上,在下联络了不少大臣,一同向大王进言,要求给韩国施加压力,趁机逼迫韩国全力攻打陈城。

    结果,大王听从在下的建议,决定给韩国施压了。”

    公孙泽一听,大喜道:“好好好,太好了!”

    说着,公孙泽向楼庳拱手道:“先生,此事事成,多亏了先生出手,不久之后,大王必有一份大礼相谢”

    韩国新郑。

    当韩王与韩辰从去魏使者那里听到了访魏的经过后,顿时大松一口气。

    而后,二人对视了一眼,韩辰拱手道:“大王,计划成功了,虽然魏王大怒,驱逐了我们的使者,并对我韩国退兵一事发出战争威胁。但是,这就已经足以说明东周国的事情不是魏国做的,而且,魏国对伐楚一事的重视,万万不能容许我韩国半途退兵。

    如此,接下来只要我韩国向魏国低头,并向魏国赔礼道歉,那么就可以说动魏国,请魏王帮助我们稳定东周国。

    只要韩魏两国在东周国达成一致,那么就算齐国对东周国有意,那齐国也得掂量掂量。”

    韩王闻言点了点头,现在东周国究竟是不是魏国做的已经不重要了,只要魏王亲自表态不是魏国做的,让东周国不能光明正大的投靠魏国,让魏国不能明目张胆的接受东周国,这就足够了。

    只是,韩王想起自己的使者被魏王驱逐,不由迟疑道:“相国,话虽如此,但是之前我们谴责魏国的使者,遭到魏王驱逐。现在再请魏王出面帮助寡人,寡人担心就算寡人能拉下颜面,但魏王可能也会因为心中怒气未消,而不见寡人的使者。”

    韩辰一听,迟疑了一下,然后拱手道:“大王不用担心,魏王虽然心中大怒,但眼下的大局还是五国伐楚,魏王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与我韩国闹僵的。

    而且,为了表明我韩国的歉意,臣请命,这次臣亲自去大梁请见魏王,向魏王赔礼道歉。臣想来,有了臣的赔罪,魏王会消气的。”

    韩王闻言,见韩辰一副一心为国样子,甚至不要颜面,不惜主动送上门去给魏王发泄怒火。

    见此,韩王感动的道:“相国,这次委屈你了。”

    韩辰闻言,泣涕道:“只要能为大王分忧,臣就心满意足,没有任何委屈”

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

    时间在魏韩两国的接触中缓缓流逝。

    十天后,韩王魏王相会于魏国安陵,并达成一致意见,魏国帮助韩国稳定东周国,让东周国重新归附于韩国,而韩国则需要全力攻打陈城。

    就在韩军全力攻打陈城不久,齐国使者苏代,魏国使者翟章一同到访秦国。

    秦国大殿上,苏代与翟章代表齐魏韩宋四国,用颇为恳切的语气,请求秦军全力进攻陈城。

    苏代翟章离去后,大殿中突然“砰”的发生一声大响,吓了群臣一跳。

    群臣砖头一看,却是秦王荡刚刚用拳头砸了一下王案。

    此时,秦王荡气愤的道:“东周动乱,韩魏会盟,陈城外的韩军开始全力攻打陈城,难道韩国打算背叛寡人吗?

    还有,齐魏两国趁韩国动荡,伺机拉拢韩国,并派出使者来向寡人施压,这是打算联合齐魏宋韩四国孤立寡人吗?”

    说着,秦王荡脸上露出忧虑之色。

    之前秦国接到东周动乱的消息是,他还以为是楚国在背后搞事,又或者是韩国坚持不下去,自导自演一出戏,然后退兵回国,亦或者是齐魏两国在背后煽动,打算逼迫韩国全力伐楚。

    因事发突然,秦国接到消息时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所以秦国只能立即派出公孙出使韩国,一面稳住韩国,一面查明真相观望局势。

    结果,因为魏韩两国挨得太近,两国派出的使者,早上出发,快马加鞭下午就会抵达,若是连夜赶路,第二天早上就会收到消息。

    是以,公孙从咸阳出发,刚刚抵达韩国新郑,那边魏王韩王已经会盟结束,并就东周一事达成一致意见。

    故,公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间全都花在路上了,什么事也没有干成。

    跟公孙待遇相同的,还有齐国使者苏代,当他急急忙忙的赶到大梁时,魏韩两国已经谈妥了。

    不过,其后魏国说动苏代,接着苏代与翟章便一同到了秦国

    虽然刚刚苏代与翟章的语气颇为诚恳,乃是客客气气的请求秦国加紧对陈城的进攻,但是苏代与翟章两人告知四国统一行动,加大对陈城的进攻强度,这本身就是对秦国的严重警告。

    若是秦国与四国保持一致就罢了,若是秦军继续在陈城外混日子,恐怕四国就会撇开秦国,甚至伐楚之后,四国还会反咬秦国一口。

    这并非秦王荡庸人自扰,而是之前已经有过好几次先列了。

    想着,秦王荡脸上的担忧更加深了。

    此时,甘茂见秦王语气气愤,神色忧虑,心中对秦王荡的忧虑十分清楚。

    秦王所忧的不是齐魏两国对秦国施加压力,更不是苏代翟章态度强硬,而是在担忧韩国就此疏远秦国,转而跟齐魏两国混在一起。

    秦国从先王开始就一直被孤立,之前是楚国合纵,楚国联合三晋封锁秦国,让秦国困在关中动弹不得。

    现在,好不容易瓦解了合纵联盟,各国连横以针对楚国。

    结果,秦国却要被齐国联合三晋,继续被孤立,继续被封锁,这是秦国万万不能接受的。

    还有,这次秦国出兵攻打陈地,削弱楚国是目的,而更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韩国,是为了将韩国绑在秦国的战车上,突破各国的封锁。

    若是韩国被齐魏两国拉拢过去了,那秦国出兵伐楚的意义何在?

    削弱楚国?

    以楚国与秦国的地势而言,现在楚国对秦国的威胁并不严重。

    接着,甘茂又想起这两年来,楚国那边不断给他送来珍宝,虽然楚国没有具体说所求何事,但他知道,楚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请求他开口为楚国说话,让秦楚两国重归于好。

    之前因为时机不成熟,所以甘茂虽然收下了楚国的礼物,却一直都没有开口。

    现在时机成熟,他不介意做一个顺水人情。

    想着,甘茂立即拱手道:“大王,这次齐魏两国对我秦国的盟友韩国动手,逼迫韩国全力攻打陈城,虽然伐楚是我五国的共同目标,但是,齐魏两国逼迫韩国,却是视我秦国如无物,根本没有将我秦国放在眼里。

    还有,韩国那边,虽然韩王与韩辰再三向我们保证,韩国对陈地展开强攻,这并不影响秦韩两国的关系。但是,韩国没有与我秦国保持一致,并向魏国靠拢,这种趋势就是对我秦韩两国关系的严重威胁。

    现在因为各国伐楚,齐魏韩宋四国还需我秦国的支持,更不希望我秦国在背后攻打魏韩,所以韩国还依旧依靠我秦国,齐魏两国也没有逼迫韩国与秦国决裂。

    可是,臣担心,五国大破楚国之后,等四国不再需要秦国之后,那时,韩国必然会在齐魏两国的支持下,与我秦国决裂。”

    说着,甘茂拜道:“请大王详查。”

    秦王荡听着甘茂的言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等楚国战败,五国瓜分楚国土地,其中魏韩宋三国将直接从楚国身上获取土地,而秦国则将从魏韩两国割取土地。

    只是,等到那时,若是魏韩两国出尔反尔,不打算割地给秦国,并且齐魏韩宋四国抱团,那秦国就亏大了。

    “大王,臣以为丞相之言差矣。”

    秦王荡正想着,殿中突然响起一阵声音,秦王荡转头看去,却是左丞相楼缓。

    “不知左丞相何以教寡人?”

    楼缓听到秦王荡的询问,心中微微一叹,虽然他也看出来了,现在秦王对是否继续伐楚充满着迟疑,但是,他作为赵国来的臣子,却不能不为赵国做打算。

    如今赵国攻打中山国的战争正在最关键的时刻,若是现在秦国退出伐楚联盟,甚至从背后偷袭魏韩两国,以致连横联盟解散,让齐魏韩三国从伐楚的战争中脱身这对赵国极为不利。

    对赵国最有利的,还是让楚国吸引五国的火力,直到赵国搞定中山国。

    想着,楼缓立即拱手道:“大王,自从楚国吞并越国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土地超过七千里,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大国。楚国的土地已经比秦齐三晋五国的土地总和都要大,楚国的人口也只比五国人口总和稍低一筹。

    这样的一个楚国,已经不是那个国家能单独对付的,甚至也不是那两个国家联合在一起就能对付的,甚至三个大国加在一起,才能勉强对楚国可抗。

    这样的楚国,对天下各国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这不仅针对其他国家而言,同样也是针对我秦国而言。这次五国联合伐楚,并不是为了某一个国家,而仅仅只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秦国。”

    说到这,楼缓长长的向秦王荡行了一礼,声音越发高昂的道:“大王,如今楚国还没有彻底消化江东,依然还有八万楚军镇守江东,此时此刻,五国伐楚的战事就进行的如此艰难。

    若是再等几年,等楚国获得江东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楚国将江东的楚军调出,到那时,臣担心就算五国结为一体,戮力同心,恐怕也不是楚国的对手。真到了那时,各国想要削弱楚国,就还得将赵燕两国拉上。”

    “只是”楼缓摇头一叹:“只是连五国都不能做到同心协力,更何况各有异心的七国呢?

    臣言尽于此,望大王察之。”

    楼缓的话,说到许多大臣心坎里去了,秦国与四国联合,不就是要解决楚国这个麻烦吗?错过了这次的机会,那下一次,就更难了。

    此时,许多大臣相互对视之后,一同行礼道:“还请大王明察。”

    秦王荡闻言,又迟疑起来:“这”

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

    下朝之后,秦王荡单独留下甘茂,好奇的问道:“丞相,方才在朝议上,卿极力建议退出五国联盟,并与楚国讲和。而且,在群臣全都以为楚国太过强大的强大情况下,只有丞相不以为然,反倒以为楚国不足为俱,寡人想听听丞相详细说明,为何丞相会如此说。”

    甘茂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大王,臣请先说明为何要求从楚国退兵,并与楚国讲和。”

    “请,寡人洗耳恭听。”秦王荡正襟危坐,颇为期待的看着甘茂。

    “大王,之前我秦国之所以同意齐魏两国的要求,让五国之师去攻打楚国的江淮门户陈城,不仅是因为我秦国已经在韩国的问题上答应了齐魏两国,更是因为我秦国上下认为,楚国因为这几年的改革,楚王蓄意从地方收回权力,以至于楚国君臣之间,郢都与各地之间,全都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我们以为只要五国大军云集伐楚,楚国各地封君见联军势大,就会拥兵自保,违背楚王的诏令。如此,我五国联军,必然会轻易地攻克陈城,然后举挥师南下,共同瓜分楚国的淮北地。

    但现实的结果却与我们预测的完全不同,楚国君臣虽然已经离心,但是楚王对楚国的控制力还是出乎了我们的预料,楚国各地的封君此时也依然不敢反抗楚王,依然还依附在楚王身边。

    所以,我们合兵一处恐吓楚国,希望能速胜楚国的计划失败了。

    既然计划失败了,那我秦军就没有继续留在陈城的必要,理应立即退兵回国。攻打陈城,对我秦国的好处太少,实在是得不偿失。

    这就是臣劝大王退兵的理由。”

    秦王荡闻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楚国内部的矛盾,秦国甚至是天下各国,全都在保持密切关注,甚至之前秦国在楚国那边露出君臣不和、中央与地方不和的苗头时,就曾用公子子兰做文章。

    虽然用公子子兰分裂楚国君臣的计划失败了大半,但是,秦国却更加关注楚国内部的情况了。

    果不其然,后来楚王先是将汉北全部设为郡县,随后又在江东展开变法,这无不向天下人表明了楚王变法的决心。

    而秦国上下知道楚国的动静后,更是欣喜若狂。

    要知道,当年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进行变法的时候,国中的守旧贵族已经在魏国的打击下极为虚弱了,但即便是如此,商鞅变法进行了十几年,秦国咸阳不远处的渭水,也都先后两次被鲜血染红。

    连秦国都是如此,更别说那个贵族实力远比秦国强大的楚国,以楚国封君拥有治地所有军政财的情况,一个不好,各地封君正式与楚王决裂,那楚国肯定会举国烽烟,血满江淮的。

    最好的情况,也会如吴起变法一样,国中大乱,从此虚弱十几二十年。

    正是因为如此,秦国才同意了齐魏攻打陈地的请求,打算以五国百万之师吓到楚国。

    但结果却是让秦国君臣失望了,楚国虽然已显乱象,但是楚国各地的封君,依旧还不敢反抗楚王。

    楚王诏令一下,江淮的封君们就全都毫不迟疑的执行了楚王的命令。

    以致现在五国围攻陈地快一年了,陈地那边依然稳如磐石。

    正是因为如此,秦王荡才对让秦军攻打陈地的行动很是迟疑,毕竟,就算攻克了陈地,甚至打下全部的淮北之地,跟秦国的关系也不大。

    与其如此,又何必在陈地与楚国耗下去呢。

    只是,楚国现在强大,也让秦王荡心有畏惧,唯恐各国弱楚失败,以至于楚国势大难制。更重要是,是担心楚国没有外部的威胁,会给楚王从容解决内部危机的时间。

    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说的就是如此。

    正是出于这种的纠结的心理,这才让他在退兵的问题上左右摇摆。

    而不久前韩国发生的事情,却让秦王荡退兵的心思一举压倒继续在陈城外攻打楚国的决心。

    只是,楼缓与群臣的极力反对,以及楚国的太过强大,也秦王荡心有顾忌,始终不能下定决心。

    想到这,秦王荡微微皱额,看着甘茂问道:“丞相为何认为楚国看似强大,实则不足为惧呢?”

    甘茂笑了笑道:“大王,这次五国楚国的行动,虽然让我们看到了楚王对楚国的掌控力,但是,这却并不能改变楚国君臣离心的事实。

    臣本是楚人,在楚国长大,在楚国求学,在楚国碰壁出走,臣在楚国呆了近三十年,对楚国知之甚深。

    楚国那个国家,在中央,公族把持国家权力,别说外国人,或者说楚国的寒门,就是楚国的贵族,也很难成为楚国的高层。如今楚王变法意图已显,但是楚国的高层,除了柱国唐昧是出自贵族唐氏,其他人,如令尹司马左尹左徒等等,依然还是出自昭景屈三族。

    楚国公族实力之强,其可见一斑。”

    说着,甘茂目光一沉:“或许也正是因为楚国还没有对公室动手,所以现在楚王还能掌控局势。

    但是,随着楚王变法的深入,楚王势必要将国中的权利全都收回自己手中,这势必会让楚王与公族产生极大的矛盾。”

    秦王荡闻言点了点头,他对此知之甚详。

    天下各国的变法,无不是以战争为核心,无论是秦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这么干的。为了应对战争,就必须要集中国家全部的力量,让国家的权力全都集中在一人也就是国君身上。

    若是楚国也这样做,让楚王获得所有的国家权力,这肯定会让楚国的公族全都心生不满。

    对此,秦王荡毫不怀疑。

    此时,甘茂见秦王荡点头,继续道:“大王,如果说,楚王未来会与公族离心,那么现在,在楚王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意的情况下,在楚王大肆杀戮封君的情况下,江淮的封君们,则是已经与楚王离心了。

    而楚国的封君,乃是真正的一地之君,掌握封地内的所有权利,他们想在封地内干什么,即便是楚王也无法干预。

    现在,楚王还没有正式对封君下手,变法也没有全面展开,所以楚国的封君还能忍耐。

    可是,等到楚王真正开始变法的时候,那时,就将是楚王众叛亲离,沦为孤家寡人的开始。”

    秦王荡皱了皱眉,迟疑道:“丞相,寡人也知道楚王迟早会开始变法的,但是,楚王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却始终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谨慎异常,寡人怎知楚王什么时候会正式变法。

    等到楚王正式变法,再等到楚王与楚国群臣离心,等到楚国内部大乱,等到下一次伐楚时机来临,寡人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甘茂闻言,笑了笑道:“大王,楚王变法很快就会到来,楚国内部大乱也会很快到来,各国伐楚的时机也会很快到来。”

    “很快,有多快?”

    “大王,楚国的变法远比各国困难,而且其变法还有一个极大的破绽。”

    “破绽?”

    “是的,这个破绽不是别的,而是楚王自己。”

    “楚王?”

    “不错,就是楚王槐自己。”甘茂意味深长的道:“楚王与先王年纪相当,如今先王已经驾崩多年,而楚王槐也快六十岁了,若是楚王在楚威王病死的年龄病死,那楚王的坟前树已经有碗口粗了。若是楚王在楚宣王病死的年纪病死,那楚王也没几年可活的了。”

    说到这,甘茂迟疑道:“就算楚王长寿,能活到七十,难道楚王还能活到八十不成?而变法一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即便以商君之才,秦国之便,变法也持续了近二十年才完成。

    是故,臣肯定,以楚国之大不便,以楚国没有商君之才,楚国的变法想要完成,肯定会超过二十年。所以,臣才说,楚国的变法,最大的破绽就是楚王槐自己。”

    说完,甘茂笑了笑道:“大王现在还不到而立之年,待楚王驾崩之日,就是楚国内乱之时,就是各国伐楚之机,就是楚国衰亡之始。

    看似强大的楚国,就会在那一刻土崩瓦解。臣相信,那一日不会太远的。

    所以说,臣以为放弃了这次机会,其实并不可惜。相反,放弃了这次机会,还可助长楚王的威望,让楚国更加肆无忌惮的展开变法,以加快楚国奔溃的到来。”

    秦王荡闻言,沉默许久,才缓缓点头道:“相国说的有理,天下各国纷争数百年,战争并非短时间内便会结束的,各国之争也不是一时之争,而是长达数百年的纷争,寡人完全等的起。寡人就不信,以寡人不到而立之年的年纪,还会拼不过年近甲子的楚王。”

    说着,秦王荡瞬间下定决心,一脸坚定看着甘茂道:“丞相,寡人决定于正式开始与楚国讲和,不过,楚王要想让秦国退兵,还需付出一些代价才是,寡人可不会这么容易就放过楚国。

    楚国的左尹昭常已经到秦国很久了,与昭常谈条件的事情,寡人就交给丞相了。”

    “唯。”

    接着,秦王荡看着甘茂离去的背影,突然想起宋王那张老脸来

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

    咸阳宾馆,当昭常得知秦国朝议上,秦国群臣就伐楚一事上发出激烈的争吵时,顿时大喜过望。

    他来咸阳已经一个多月了,也给咸阳的亲楚派大臣送出了大量的礼物,请求他们促成秦楚讲和一事。但是,那些人收下了他的礼物,却没有半点出力的意思。

    长时间的努力,却没有看到半分效果,以致于昭常心中都有些急躁了。

    要知道,楚国等这一个机会已经等了许久,现在机会来了,楚王把联合秦国的重担交付给他,而他却多方奔走,却劳而无功,这让楚王怎么看他,这让楚王未来还怎么讲重任教给他。

    也幸得他养气的功夫够深,在毫无进展的情况下,在咸阳呆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放弃,才等到今天。

    现在,既然那些亲楚派大臣已经开口,那就要早接再励趁胜追击,一举促成秦楚和谈。

    想到这,昭常立即再次拿出一批楚国的珍宝,以贿赂那些秦国的大臣。

    而昭常自己,则带着一份礼物,直奔秦相甘茂府上。

    “丞相,楚国使者昭常在外求见,并且还带来了一些礼物。”

    “昭常!来的好快!”甘茂一怔,他才刚刚从宫中返回府中,不想昭常就找过来了。

    昭常来干什么,他心中很清楚。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心中清楚,所以他现在不打算见昭常。

    秦王将与楚国和谈的事情交给他,他就得好好的跟昭常谈,必须要逼出楚国的底线,以为秦国获取最大的利益。

    想着,甘茂应淡淡的应道:“立即去回应昭常,就说本相还有公务要处理,今日有所不便,还请昭常改日再来。

    还有,若是昭常要送礼,那就收下便是。”

    “诺。”

    甘茂府外。

    “不见?”昭常得到答复,顿时一怔。

    他得到消息,今日朝议上,正是甘茂力主秦楚两国讲和的。但现在,秦王单独与甘茂交流了一番后,甘茂竟然连见都不愿见他。

    这是事情有了变化,还是自己送的礼物还不够?

    昭常心中迟疑,但依旧不慌不忙的将带来的礼物送出,然后神色不变的原路返回。

    昭常回到宾馆不久,门客苏茂快步走到身边禀报道:“君上,臣奉命在甘茂府外观察。结果,君上离开甘茂府上不久,齐魏两国使者便到了甘茂府上,并被甘茂亲自迎进府中。”

    昭常一怔,难怪刚刚他都到了甘茂府上,甘茂都不愿意见他,原来他要见苏代与翟章。

    这苏代与翟章是为了韩国的事情,来给秦国施加压力,现在甘茂为了见了他们而拒见自己,这是否说明秦王依旧没有改变伐楚的心意呢?

    想着,昭常的心再次不安起来。

    不久后,前去给秦国大臣送礼的门客陆续返回。

    “秦王弟公子芾、公子悝收下礼物,并答应游说秦王。”

    “秦王近臣向寿收下礼物,并答应促成秦楚讲和。”

    “”

    随着各处的消息源源不断的汇集在昭常手上,昭常躁动不安的心再次平静下来。

    虽然甘茂没见他,但是秦国其他的大臣大都收下了礼物,并愿意为促成秦楚讲和出力,这就说明秦国的风口还没有变。

    第二日,昭常再次携带重礼求见甘茂。结果,甘茂收下了礼物,却再次拒绝见面。

    夜间,昭常大宴秦国大臣,是夜,宾主尽欢。

    第三日上午,昭常还未出发前往甘茂府上,便有人主动来请了。

    甘茂府上。

    甘茂见到昭常后,主动拱手赔个不是:“之前两天先生来访,在下因有公事要办,无法与先生相见,这是茂的不是,还请先生见谅。”

    昭常闻言,面色如常。

    “丞相公务繁忙,在下自然可以理解的。只是,在下来秦已有一月有余,心中时常惦记的寡君的嘱托,迫切的希望能与丞相会晤,也希望丞相能理解。”

    “先生一心为国,在下钦佩。”

    二人寒暄了一怔之后,甘茂率先开口道:“先生这两日来找在下,是否是为了秦楚讲和退兵一事。”

    昭常见甘茂迈入正题,立即点头道:“不错,在下听说三日前秦国朝议上,在是否从楚国退兵一事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而丞相当时更是据理力争,力主秦军从楚国退兵,并与我楚国交好。

    是故,在下得知此事后,特来求见丞相,一则向丞相表达感谢,二则是想知道,秦王对此事是何态度。”

    甘茂闻言露出一脸的沉重,遗憾的摇头叹气道:“在下乃是楚人,对楚国有极深的感情,而今又在秦国用事,于情于理,在下都是希望秦楚两国能友好相处的。

    只可惜,在下虽是丞相,但也只是右丞相,秦国还有一个左丞相,那楼缓是强烈反对秦国退兵的。”

    昭常不由点了点头,三天前的朝议,他知道的也很清楚,秦左丞相楼缓对秦国从陈地退兵一事进行了激烈的反对,而且还有许多秦国大臣支持楼缓。

    想到这,昭常心里不禁沉甸甸的。

    这次楚国离间五国拉拢秦国的计划,动用的许多人力物力,齐秦魏韩宋五国的亲楚派人士全都调用了,但是,却是漏了赵国。

    其实不是楚国没有拉拢赵国,而是现在楚赵两国虽然还处于结盟状态,但是两国的关系已经很冷淡,在加上赵主父正率军攻打中山国,赵国的那些那些亲楚派大臣全都跟赵主父说不上话,正是有力无处使。

    赵主父虽然已经退位,但是赵王何年纪太子,赵国大权还在赵主父手中,现在楚人游说赵王游说赵相肥义,根本就没有效果。

    更重要的是,赵国不在楚国与五国大战中,而是在一旁冷眼观看楚国与五国混战。所以,楚国在东周国设局的事情,也没能把赵国拉下水。

    赵国未入局,所以就能死死的守住自己的利益,以至于楼缓不被他国牵制,一门心思的为赵国利益考虑,拼命的反对秦楚两国和谈。

    想到这,昭常的目光也变得凝重起来。

    这楼缓在秦国做丞相,维系着秦赵两国的关系,这对楚国很不利,还得想办法逼走楼缓才行。

    另一边,甘茂说完后,见昭常脸色变得沉重,笑了笑,接着道:“先生,正因为左丞相反对,虽然在下虽然进行了据理力争,但是如今大王依然对是否从陈地退兵还很迟疑。

    要知道,因为这次东周国的事情,让韩国与魏国走的极近,韩国本是我秦国的盟友,结果,现在韩国竟撇开我秦国,而与齐魏宋三国保持一致,这让寡君很担心”

    “担心”甘茂语气变得沉重,一字一顿的道:“寡君担心,一旦秦军从陈地退兵,韩国就会背弃我秦国,转而与齐魏宋三国结盟。

    秦国因为退兵的缘故,而失去了一个强大的盟友韩国,这是寡君不能接受的。”

    昭常笑道:“秦王多虑了,只要秦国能从陈地退兵,那么秦楚两国就可以结盟,若是韩国胆敢背弃秦国,那么我楚国就可以出兵协助秦国,一同给韩国一个教训。如今韩国已经虚弱不堪,连东周国也背叛了,只要你我两国两国联合,韩国必然顶不住。

    到时,秦国不仅不会失去韩国这个盟友,而且还会拥有楚国这个盟友。只要秦王愿意,甚至秦国还可以获得西周国这个东道主为援。

    如此,秦国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获得三国盟友,岂不是一件大美事。”

    甘茂闻言,哈哈一笑:“先生说的有理,在下也相信先生所说,此事对秦国大为有利。只是,不知先生打算如何说服寡君,又如何能使寡君相信楚国不会出尔反尔呢?”

    昭常闻言,轻轻抚着自己的胡续笑道:“为了向秦王表明诚意,敝国愿从汉中割让十座城池,愿为秦王寿。”

    甘茂笑着摇了摇头:“不够,这诚意还不够。”

    昭常脸色微微一僵,沉吟了一下,伸出手掌,露出五指:“那我楚国再加五座城池,汉中西部的十五座城池,全都割让给秦国。”

    甘茂再次摇头道:“还不够。”

    昭常闻言脸色一冷,沉默了一下,才看着甘茂问道:“那秦国想要什么?”

    “汉中!”甘茂正色道:“若是楚王愿意割让整个汉中,那我立即就进宫游说大王,十天之内劝说大王与先生盟誓。”

    昭常被甘茂的大胃口吓了一跳。

    汉中之地关系着楚国整个江汉地区的安全,当年秦国夺取南郑之后,楚国为了防备秦国,就在汉中险要处修建了一条长城。若是汉中在秦国手中,长城不守,那上庸之地就直接暴露在秦国的眼鼻子低下,而且无险可守,太危险了。

    而只要上庸不守,一旦秦军顺流而下,则整个汉北,将有被秦国截断后路的风险。

    秦国想要整个汉中,这事楚王是不可能答应的。

    想着,昭常立即摇头拒绝道:“秦国想要整个汉中?这不可能!”

    甘茂听到昭常拒绝,丝毫不为所动,现在急的是楚国,而不是秦国,他完全可以拖得起。

    但楚国那边,楚王年纪大了,正迫切的希望能在整个楚国进行变法,若是楚国一直被五国缠住,迟迟不能展开变法,那楚王一定等不起。

    若是楚国能联合秦韩两国以对抗齐魏宋三国,为楚国变法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这应该是附和楚王的利益的。

    想着,甘茂笑了系道:“先生不在考虑考虑,或者先生可以请示楚王,说不定楚王会答应呢?”

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

    昭常与甘茂的第一谈判,因双方的条件差距太大而失败。

    其后两天,昭常又接连找甘茂商两次,却因甘茂始终不松口而无功而返。

    第三日,昭常再次失败,一面派人回禀楚王,一面继续留在咸阳跟甘茂谈判,一面继续联络其他秦国大臣,希望能找到突破口。

    另一边,甘茂见昭常一连三天全都寸步不让,便立即进攻求见秦王荡,准备给昭常施加一点压力。

    与此同时,昭常接连三日拜访甘茂,并秘密与甘茂交谈的事情,全都被秦左丞相楼缓看在眼里,他本能的感到这事很不对劲。

    经楼缓多方打探,就在第四日,楼缓接到从秦宫中传出的消息,顿时惊呆了。

    “秦王有意与楚国和谈,并让丞相甘茂主持与楚国的谈判!”

    “大事不妙啊!”

    楼缓得知这个消息后,沉默了许久,然后写下一封密信,招来心腹门客道:“立即将这封信传给主父,要快,十万火急。”

    “诺。”

    “来人,备车,本相要去宾馆拜访齐魏两国使者。”

    “诺。”

    “传令,立即拿着本相的名帖去拜访群臣,本相今晚要宴请群臣。”

    “诺。”

    翌日。

    苏代与翟章再次面见秦王荡,接着,楼缓与群臣一同游说秦王荡,希望秦军能全力攻打陈城,以能早入攻破陈城,削弱楚国。

    事后,昭常得到消息,心中越发急促,一面联系秦国亲楚派大臣,一面继续让人回禀楚王。

    十几天后,熊槐接到昭常从咸阳传来的消息,立即将屈原与陈轸等人招来。

    二人将情报看完,相互对视了一眼,全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缕沉重。

    他们之前就想到了,秦国的退兵条件,应该不会轻,甚至做好了让出半个汉中的准备。但他们同样也没有想到,秦国的条件竟然会如此苛刻,竟然想要整个汉中。要知道,现在楚国与五国的战事,楚国还没有战败呢!楚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怎么会同意秦国这种非份的要求。

    尤其是屈原,楚国有两块变法基地,其中汉北三郡就是他主持的基地,襄阳郡更是他一手打造而成。而汉中上庸,正是汉北三郡的屏障,秦国威胁汉北,这正是威胁他的根基。

    想着,屈原立即开口道:“大王,汉中郡的战略位置,对我楚国至关重要,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池,这就是我楚国保卫鄂地,甚至是保卫郢都的屏障。失去了汉中长城,则上庸便岌岌可危,若是上庸再度被秦国夺取,则我楚国将彻底失去汉水的优势,并且还将被秦国牵制大量的兵力。

    是故,臣以为汉中长城绝不能放弃。”

    陈轸附和道:“大王,左徒言之有理,秦国的条件太过分了,我们万万不能答应。”

    熊槐点头道:“两位贤卿的意思寡人明白,秦国想要整个汉中,寡人是不可能答应的。”

    说着,熊槐露出一丝迟疑,缓缓开口道:“寡人有些疑惑,之前我们在选择突破口的时候,没有选择最虚弱的韩国,也没有选择最容易得手的宋国,而是选择了秦国,就是因为这次五国伐楚,秦国获得的好处最少,甚至是无利可图的。

    现在,秦国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半个汉中,秦国本来应该可以满足了。但是,秦国却异想天开的想要获得整个汉中,这不符合常理。”

    陈轸一愣,立即问道:“大王的意思?”

    熊槐目光微沉:“左尹传来的消息,楼缓在频频与齐魏两国使者接触,秦国大臣反对秦楚和谈的声音也一波接着一波。

    所以,寡人很担心,秦国那边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秦国在高调与我楚国谈判的同时,还在跟齐魏两国谈判,然后两头做买卖,最后,秦国会选择出价更高的一方。

    甚至,寡人更担心,秦国那边让甘茂与我楚国谈判,会不会是想麻痹我楚国,秦国已经与齐魏两国达成交易了。”

    陈轸皱眉道:“大王,若是说秦国用楚国逼迫齐魏韩三国,用齐魏两国给我楚国施加压力,这还是有可能的。

    可是,如果说秦齐魏三国再次达成合约,这应该不可能吧。之前我们策划东周国一事,可是准备了许久的,而且,东周事变,魏韩会盟,这一系列的事情,全都按照我们的计划在走,并没有出现意外情况。

    秦齐两国对于韩国的事情,也是十分的猝不及防,就算秦齐两国有动作,也不会来的这么快。”

    熊槐点头道:“或许只是寡人多心了,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说着,熊槐看向陈轸道:“陈卿,你立即动员我楚国在秦国所有的探子以及内应,全力打探秦国的实情,寡人要知道秦国一举一动,这次可不能再让秦国给算计了。”

    “唯。”

    接着,熊槐有看向屈原:“贤卿,你立即传讯左尹,告诉他,秦国想要整个汉中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寡人也可以加码,告诉左尹,只要秦国答应退兵,寡人愿意以子为质。

    还有,若是秦国愿意与我楚国结盟,那么寡人可以答应秦国,全力帮助秦国维持秦韩盟约,组建秦韩楚三国联盟,并承认秦国在秦韩联盟中的主导地位,楚国绝不插手韩国事物。若是秦国有意夺取魏国河东,那寡人可以出兵牵制齐魏两国。”

    “唯。”

    “此外,贤卿,立即传诏给汉中守桓臧,让他小心秦国,传讯给丹淅防线的主将庄,让他小心戒备,不可懈怠。”

    “唯。”

    另一边。

    远在中山国的赵主父,此时也接到了楼缓传来的消息。

    “秦楚两国正在和谈?!”

    赵雍看着楼缓传来的消息,接着抬头看了看前方不远处正在激战的中山国都城灵寿,不由皱起眉头。

    现在正处在赵国攻略中山国的关键时刻,若是此时让秦楚两国和谈成功,并让齐魏两国退兵回国,这必定会让齐魏两国闲下来,然后将目光转向其他地方。

    虽然赵国在攻略中山的问题上,已经取得了齐国的谅解,但他也很难保证齐国会不会信守诺言,不会插手。

    还有魏国,赵魏两国的关系,也没有亲密到魏国会眼睁睁的看着赵国壮大而无动于衷。

    所以

    赵雍看着灵寿城,目光坚定的道:“必须要阻止秦楚两国和谈。”

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

    “报主父,上将军牛翦来报,三日前,牛翦将军与公子章合力扫平中山国东部,攻克东部重镇扶柳,尽取中山东部诸地,如今牛翦将军与公子章已经率军西撤,准备与主父会师围攻灵寿。”

    “好,太好了。”赵雍正在为秦楚两国的和谈忧心忡忡的时候,突然听到牛翦传来的消息,不禁大喜过望:“中山国大局已定,现在,就只剩下眼前的灵寿这一座孤城了。只是,中山国主力全都集中在这里,赵军想要攻克灵寿,也并不容易。”

    说话间,赵雍又想起秦楚两国的事情来,不禁轻声囔囔道:“楚赵两国自敬候开始,关系就较为亲密,因两国不接壤,故而甚少发生矛盾,常常相互援助。直到现在,楚赵两国虽然有些小矛盾,但依然还是盟友。

    待寡人灭亡中山国,必将直面秦韩魏齐四国的威胁,如此,偏居于南的楚国,就是我赵国不可或缺的盟友。不过,楚国虽是盟友,但一个太过强大的盟友,还是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削弱楚国的行动,还是不能停止的。”

    接着,赵雍沉默了一下,然后眼前突然一亮:“现在寡人的主要任务就是灭亡中山国,其次是削弱楚国。但其实这两件事情并不矛盾。”

    而后,赵雍再次认真思索了一番,确认自己所想没有大的错漏之后,立即开始写起信来。

    写罢,赵雍立即招来几个使者,吩咐道:“立即带着寡人的信去燕国,并向燕王求援,请燕王派出援军来攻打灵寿城,事成之后,寡人愿意以曲逆之地相谢。”

    “唯。”

    “有劳贤卿去一叹齐国求援,请齐王派出军队来援助寡人攻打灵寿,为表达谢意,寡人愿以河水之南的扶柳之地相谢。还有,告诉齐王,待寡人搞定中山国之后,必定会出兵伐楚,共同削弱楚国,请齐王放心攻打楚国。”

    “唯。”

    前往齐燕两国求援的使者离去后,赵雍心中微微一松。

    此时去求援,并非真的是去求援,如今中山国大局已定,赵军灭亡中山国,只是时间的问题。此番去齐燕求援,一则是为了加快攻克灵寿城的速度,二则是为了拉拢齐燕两国,三则是为了给正在伐楚的魏国压力。

    赵魏两国这百年来,战和不断,只有面对秦齐两国的威胁时,两国才能联合在一起,一旦没有外部的威胁,赵魏两国就会矛盾不断,战事不停。

    之前魏国之所以没有干预赵国攻打中山,最重要的原因是赵国停止南下,转而北近,跟魏国关系不大。而且,魏国自己也打算联合各国攻打楚国淮北,只要攻克陈城,魏国就会从南面收获一大片的领土。

    如此,魏国自然就不会放弃壮大自己的机会,而与赵国为难。

    但是,如果赵国壮大了,而魏国却伐楚失利,不仅没有得到壮大,反而还削弱了,这对魏国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魏国见齐燕两国帮助赵国攻打灵寿,赵国的壮大已经不可避免,而魏国却在陈城碰得头破血流,并且劳而无功。

    如此,魏国必定会不甘心的。

    想着,赵雍呵呵一笑道:“寡人还得帮魏王一把才行。”

    说着,赵雍继续吩咐道:“立即带着寡人的信函去魏国,告诉魏王,伐楚战事不要停,待寡人攻克灵寿,自然就会出兵相助的。

    另,去告诉韩王,不要因为东周国的事情乱了阵脚,寡人以及赵国永远站在他那边。不管煽动东周君的是齐魏两国,还是秦楚两国,只要赵韩两国联手,就什么都不用怕。

    还有,告诉韩王,公子章大婚在即,他这个做舅舅的可不能缺席。”

    接着,赵雍顿了顿后,再次吩咐道:“将寡人的信函传给秦相楼缓,让他全力阻止秦楚两国和谈,告诉他,寡人已经知道此事,而且,不久之后,事情就会有转机。”

    “唯。”

    最后,赵雍看着身前的重臣王贲,笑道:“贤卿,有劳卿走一趟楚国,大张旗鼓的去楚国,告诉楚王,寡人得知五国伐楚的事情,一直都很担心,一直都想出力调停此时。但是,因为中山国的缘故,才未能如愿。

    但是,现在中山国大局已定,寡人稍后解决掉中山国,必然会出手干预五国伐楚的战事。

    此外,当年楚赵两国约为婚姻,因为公子子青与公子章还未行冠礼的缘故,才暂时放下,如今二人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该正式成婚了。

    故而,寡人请楚王尽快送楚女来赵与公子章成婚,另,请楚王派出重臣来赵,以主持公子子青与寡人王女的婚事。”

    王贲应道:“唯。”

    另一边,齐王与魏王得到秦楚两国正在和谈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

    不久,齐王魏王会于阿城。

    二人见面后,魏王率先抱怨道:“齐王,寡人听说赵王向你求援,你派兵去中山国帮助赵国攻打灵寿了?”

    齐王地见魏王没有先说起秦楚两国,反正先说起赵国的事情,不由一怔,然后点头道:“不错,有这么回事。”

    “糊涂啊!”魏王大为埋怨道:“齐王为何如此糊涂,赵国之前就解决了北部胡服的威胁,现在齐王你有帮助赵国解决了中山国这个后顾之忧,而燕国又一直都是唯赵国马首是瞻。如此,等赵国解决了中山国,那边赵国下一步该攻打哪里?”

    说着,魏王又自问自答道:“难道真像赵雍所说,他会放弃近在咫尺的齐魏两国,反而越过我魏国,去攻打正在与他联姻的楚国吗?”

    “”齐王微微一滞。

    为什么,他派出五万齐军去援助赵国,难道是为了区区扶柳之地。

    当然不是,他是为了魏国。只要赵国灭亡中山,下一步,赵国的出兵方向,十有**就是卫国,赵国眼馋卫国已经几百年了,只是一直被魏国阻止了。除了卫国以外,最大的可能就是魏国重镇邺城,以解决南部威胁。

    邺城富饶,而且还紧挨着赵国邯郸,魏国几次围攻邯郸,都是从邺城出发的。

    自从秦国从河东退走后,这二十年来,魏国一直都没有遭到削弱,元气逐渐恢复,已经有了挑战齐国的实力。

    若是这次伐楚成功,魏国获得楚国富饶的淮北地,则会更加强大。

    一个强大的魏国,这不符合齐国的利益,齐国需要一个牵制魏国的力量,一个强盛的赵国,正好符合齐国的要求。

    只有让赵魏两国相互敌对,相互厮杀,齐国才能控制赵魏两国。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对现在已经脸黑的魏王说。

    想着,齐王的目光从魏王脸上移开,然后轻咳了两声,语气诚恳的道:“寡人这么做,当然是为了我们的伐楚大计了。

    现在赵国已经扫平除灵寿以外的所有中山国地盘。对中山国来说,无论有没有其他力量,中山国都已经无力回天。

    而寡人接到赵国的消息时,随之而来的还有楚赵两国联姻的消息,当时寡人可是大惊失色。要知道,现在秦楚两国正在和谈,若是寡人不满足赵国的要求,以致赵国心怀不满,并以此为借口站在秦楚两国那边,那我们的伐楚行动就彻底完了。”

    说着,齐王地语气愈加让人信服道:“所以,稳住赵国,向天下人表明齐赵两国的深厚友谊,确保赵国不会投向秦楚两国,以赵国震慑将要叛变的秦国,这就是寡人出兵援赵的原因。”

    魏王闻言,一双老眼看着齐王许久,才好像相信齐王似的,微微点头。

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

    魏王听着齐王地的解释,虽然心中还是有所不满,但是齐国援赵一事已经成为定局,且现在魏国还在与齐国共同对抗楚国。

    故,魏王勉强让自己放下这事,然后再次开口道:“齐王,赵国的事情就这样了,现在寡人也只能寄希望于赵王信守诺言。

    只是秦国与楚国和谈的事情,不知齐王以为该怎么办?”

    齐王地沉吟道:“如今我五国已经在围攻陈地近一年,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楚军已然疲惫,此时可不能轻易放弃。所以,寡人以为秦楚和谈必须要终止,如果能保持现状那是最好,如果不能,最起码也要秦国保持中立。”

    说着,齐王地瞥了一眼魏王。

    五国伐楚本来进行的好好的,结果,韩国曝出东周国的事情后,魏王也不跟他商量一下,便连拉带吓的逼迫韩国全力攻打陈城。

    现在好了,韩国是开始对陈城展开激烈的攻城了,但是,秦国却因此而离心。

    这笔帐怎么算都亏了。

    另一边,魏王听到齐王的话,心中却是有些不满。

    让秦国保持现状也就罢了,还接受秦国保持中立,这秦国是能保持中立的吗?

    就算秦国在各国伐楚之时能保持中立,但是楚国战败之后呢?

    万一秦国趁魏军正在淮北抢地盘,无暇顾及秦国之时,突然出兵夺取魏国河东,那

    魏国虽然得到淮北,却失去了河东,放任秦军过河,也不知魏国是亏了还是赚了。

    若是魏国没攻下陈城,反倒被秦国夺走河东,这就亏大了。

    想着,魏王脸色沉重的道:“不妥,我们四国强攻秦国,让秦国保持中立,这无疑是将希望寄托于秦国守信上。而秦国一向野蛮不守信用,寡人信不过秦王。”

    齐王见魏王不认可自己让秦国保持中立的建议,不由撇了撇嘴。

    现在秦国已经在跟楚国讲和,此时要让秦国保持中立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许各国还需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结果,魏王不仅不满足于让秦国保持中立,还希望秦国能保持现状。

    这代价绝对不轻,甚至还会被秦国敲一笔。

    不过,反正出大头的是魏韩两国,既然魏韩两国不反对,那他也不会反对。

    想着,齐王地笑了笑道:“不知魏王有何高见?”

    魏王看着齐王地沉默了一下,然后开口道:“秦国之所以想要退兵,那是因为秦国攻打淮北收益太少,所以秦军没有作战**。所以,为了阻止秦楚和谈,为了让秦军强攻楚国,寡人以为必须要让秦国看到切实的利益。”

    “利益?”齐王地好奇的问道:“不知魏王的意思是?”

    “寡人打算派人跟秦王说,只要秦军愿意全力攻打陈城,那么韩王可以先将渑池附近的五座城池割让给秦国,而后,等我五国攻破陈城,获取淮北北部之地后,待下一次攻打楚国时,我五国可以主攻方城以南的汉北诸地。”

    齐王地一听魏王将下次的进攻目标放在汉北,脸色突然一冷。

    这次五国围攻陈地,齐国本来就已经放弃了大部分的收益了。若是下次伐楚,主攻方向还放在汉北,那齐国伐楚还能获得什么呢。

    难道齐国伐楚只是为了削弱楚国吗?

    是削弱楚国是目的,但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壮大自己。

    所以,越过魏宋两国,千里迢迢的攻打汉北,虚弱自己,壮大秦韩魏三国他又不傻,怎么可能会干出这种傻事!

    想着,齐王地立即开口反对道:“不行,这事寡人决不能答应。”

    说着,齐王地神色变得异常坚决,根本没有和魏王讨价还价的意思。

    此时,魏王看到齐王地的神色,沉默了一下,突然哈哈笑道:“寡人想来,齐王你也是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的。”

    齐王地魏王突然哈哈大笑,注视着魏王还一会儿,然后惊疑地道:“莫非魏王还有其他办法不成。”

    魏王点了点头,接着看着左右的人看了看,然后将跟在自己身侧的大臣挥退,接着看着齐王笑而不语。

    齐王地见状,看着老迈的魏王好一会儿,确认一脸病态的魏王打不过健壮的自己后,然后点了点头,一挥手,将外围的侍卫全都驱散后,郑重的问道:“不知魏王的意思是?”

    魏王一脸正色道:“寡人的意思是,寡人可以放弃下一次伐楚的所有收益,以换取这次伐楚之战的成功。”

    齐王地一怔,诧异的问道:“魏王打算放弃下次伐楚的收益,那么魏王的条件是什么?”

    “寡人的条件是,这次攻破陈地之后,我魏国之前答应给齐国的土地,将会不再割让,而是下次伐楚之时,让齐宋两国攻略淮北,魏国不要任何收益。

    而我魏国,将会派出主力前去攻打方城,牵制楚军,为秦军自西向东攻打汉北提供机会。而寡人如此做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国全力攻打陈城。”

    齐王闻言顿时皱了皱眉。

    他皱眉的原因不是因为魏王的计划不可行,而是魏王的计划十分可行,只要魏国向秦国做出保证,那秦国一定会答应这个计划的。

    原因不是因为魏国将来会帮助秦国攻打汉北,而是因为魏国本身。魏国没有与齐国组成联军,转而去帮助秦国,这就意味着魏国疏远了齐国,而在向秦国靠拢。

    之前秦国之所以要和楚国和谈,除了因为秦国没有好处,而且战事不顺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韩国在向齐魏两国靠拢。

    但是现在,如果秦国继续攻打陈城,未来将会收获韩魏两国。

    齐王想来,秦国应该会同意的。

    只是,齐国就亏大了。

    楚国的方城可是出了名的坚固,绝非短时间内可以攻克的。战事持续的时间一长,秦魏韩三国一直相互配合,眉来眼去,万一他们三国真的对上眼了呢?

    那齐国就将失去魏国。

    这么一算,齐国就是因小失大了。

    此时,魏王见齐王地双眉紧锁,迟迟没有点头同意自己的计划,他自然知道齐王的顾虑是什么。

    齐国这是不信任魏国。

    接着,魏王又等了一会儿,见齐王迟迟没有开口,迟疑了一下,最终下定决心道:“齐王,寡人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寡人听说稷下学宫的慎子乃是天下大贤,故而寡人希望能让太子去临淄稷下学宫向慎子求学。”

    齐王地一愣,立即拍手大赞道:“魏王英明,寡人自愧不如,那就按魏王的意思去办吧。”

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

    郢都。

    熊槐对赵使王贲的到来,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与礼遇,在楚国的遭到各国围攻的时候,赵国前来楚国商议楚赵两国联姻的婚事,这无疑是对楚国极大的支持。

    最起码,熊槐还可以告诉自信满满的告诉国中父老,楚国还没有被天下各国孤立,楚国还是有盟友的。

    于是,熊槐接见了王贲后,当即做出回应,派三闾大夫屈署为使者,护送昭滑之女前往赵国与公子章成婚,并让屈署做为自己的使者前去邯郸主持公子子青的婚礼。

    屈署走后没多久,齐魏两国会盟的消息传来。

    “陈卿,消息属实吗?齐王与魏王真的在阿地不欢而散了?”熊槐听到这个消息,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秦楚两国和谈,楚赵两国联姻,齐魏两国闹矛盾,韩宋两国内部不稳。

    这一系列的消息,似乎都在表明连横同盟解散在即,楚国将再一次取得保卫战的胜利。

    此时,台下的陈轸闻言,拱手道:“大王,这消息应该假不了,齐魏两国因为齐国援助赵国的问题,而闹出矛盾,并在秦国的问题上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所以,齐魏会盟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魏王没有同齐王盟誓就离开了阿地。

    此外,我们从齐魏两国内应哪里得到的消息,都显示齐魏两国的会盟,直到最后也没有取得谅解。”

    熊槐笑着点了点头:“好,好,好,齐魏两国闹矛盾,这对我们与秦国的和谈是一个极好的好消息。

    传讯给左尹,让他加快与秦国的会谈的进度,尽快达成和谈。最好,让秦国与我们结盟。”

    “唯。”

    另一边。

    秦国咸阳,甘茂得到齐魏两国不欢而散的不由大吃一惊,正惊讶间,门客冯喜前来禀报道:“丞相,魏国使者翟章来访。”

    甘茂一怔,立即应道:“请。”

    “诺。”

    翌日。

    秦王荡看着前来汇报的甘茂,诧异的道:“丞相,寡人听说本来态度已经有所软化的昭常,今天态度再次坚决起来了。”

    甘茂点头道:“大王明鉴,之前我们的会谈,已经大致决定楚国割汉中一半给我秦国,但是,昭常却坚决不同意楚国放弃巴充两国的要求,而是打算派出一位公子来秦国做人质。

    本来,随着我秦国这段时间的施压,昭常的态度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坚决了,但是,昨天齐魏两国不欢而散的消息传来后,昭常态度再次变得坚决起来,而且,今天的会谈,昭常连人质的事情也不提了。”

    秦王荡叹道:“看来楚赵两国联姻还有齐魏两国闹矛盾的事情,给了楚国很大的信心啊。”

    说着,秦王荡迟疑道:“丞相,如今局势不断的向有利于楚国的方向倾斜,你说我秦国是不是现在尽快与楚国达成和谈,免得齐魏两国退兵之后,我秦国连半个汉中也拿不到。”

    “这”甘茂没有回答,而是露出一丝顾虑。

    秦王荡见此,便知道甘茂也有意与楚国和谈,只是似乎是因为没有拿到想要的东西,而心有不甘。

    见此,秦王荡长长一叹,就欲开口同意间,一个侍者在外禀报道:“大王,魏国使者翟章求见。”

    “翟章,他来干什么?”秦王荡心中冒出一缕疑惑,应道:“请魏使进来。”

    “唯。”

    不久,秦王荡看着匆匆而来的翟章,好奇的问道:“贵使何来?”

    翟章闻言看了看秦王荡,又看了看一旁的甘茂,心中一松,拱手道:“大王,臣奉寡君之命,特来请求大王能够下令,让陈城外的秦军能全力攻打陈城。”

    秦王荡一怔,莫名其妙的看着翟章。

    他都打算接受楚国的条件与楚国讲和了,结果现在魏王却让他全力攻打陈城。

    凭什么,难道就凭魏王的一句话吗?

    “贵使,魏王如此要求,这算是在威胁恐吓寡人呢?”

    “不,绝不是威胁与恐吓。”翟章见秦王荡误会自己的意思,立即解释道:“寡君的意思是,若是这次大王能帮助魏国攻下陈城,那么下次攻打楚国,魏国将为秦国羽翼,直扑楚国宛叶方城,策应秦国攻打楚国的行动。

    而且,事成之后,敝国将不取楚国汉北一寸土地。”

    秦王荡闻言,莫名想起陈城外的秦军来,冷笑道:“不取一寸土地,寡人凭什么相信魏王。”

    “就凭寡君能说动韩王,让韩王提前将秦国的报酬,焦地以东七城割让给秦国。”

    秦王荡一怔。

    说动韩王提前割地!

    怕不是打算逼迫韩王吧。

    逼迫韩王这微微逼迫韩王,这无疑是向秦韩两国,魏国在秦韩两国之间站在秦国这边,魏国如此做为,韩国必然疏远魏国,并再次倒向秦国。

    这是用整个韩国来作保啊。

    虽然魏国这么做并没有什么实际损失,只是苦了韩国,但是,魏国能如此做,足以见其诚意。

    而且,秦国为什么要跟楚国讲和,不就是因为韩国吗,现在韩国失而复得,秦国还有必要与楚国议和吗?

    秦王荡愣了愣,接着清了清喉咙,诧异的问道:“不知齐王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

    “不。”翟章摇头道:“这只是敝国的意思。而且,如果大王能答应敝国,那寡君的意思是,下次伐楚之战,将由秦韩魏三国攻打汉北,至于齐国,则让齐宋两国自决。”

    秦王荡闻言一惊,连忙与甘茂对视了一眼。而后见甘茂瞟了一眼翟章,微微颔首,应道:“魏王的意思寡人已经知道了,不过这事重大,寡人轻易不能决断,还请先生给寡人一些时间。”

    “臣明白,愿敬候大王佳音。”

    翟章离去后,秦王荡急忙向甘茂问道:“丞相,你说魏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甘茂立即应道:“大王,如果臣所料没错的话,应该是赵王即将灭亡中山,而齐燕两国出兵援助赵国的事情,给了魏王极大的压力。”

    “赵国?”

    “正是如此。”甘茂点头道:“大王,众所周知,赵主父之前的数代赵王,一直都在打卫国的主意,以致赵魏两国频频发生战事,甚至连邯郸也遭到魏国多次围困。直到赵主父即位后,才将注意力转移到北面,才缓和了与魏国的矛盾。

    如今魏国在北面已经解决了胡人的问题,西面与我秦国隔河对持,东面与齐燕两国交好,更重要是,无论是我秦国还是齐国,实力都在赵国之上,哪怕赵国吞并了中山国,也依然是如此,所以,赵国接下来的目标,就十有**是南面,确切的是河水之南的卫国。

    赵国只要攻打卫国,便可以突破河水的封锁,将触手伸到河南甚至淮泗地区。所以,赵国攻打卫国的好吃,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说是巨大的。”

    说着,甘茂咽了一口口水,然后接着道:“正是因为赵国对卫国的威胁,所以魏国才迫切的需要击败楚国,不仅需要从楚国身上获得淮北之地壮大自己,更是为了解除楚国对魏国的严重威胁。

    否则,等赵国解决了中山国,而楚国也没有遭到削弱,那么楚赵联合,楚国顺着鸿沟攻击魏国大梁,赵国渡河攻打卫国,齐国在一旁观望,甚至加入赵国中,也分一杯羹。如此,这对魏国绝对是灾难。”

    说着,甘茂拱手道:“大王,臣想来,或者正是因为魏国上下也看到这种对魏国的极为不利的局势,所以魏国才会不惜一切代价攻打楚国,并疏远齐国向我秦国靠拢。”

    秦王荡仔细思索了一番,甘茂所言的确极有道理。

    这两年来,齐赵两国越走越近,齐国为了赵国还特意放弃了中山国,赵国投桃报李,也给了齐国极为丰厚的报酬。

    现在,赵国攻打灵寿,又再次将齐军请了过去。

    与此同时,随着魏国的实力不断恢复,齐魏两国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

    如是种种,即便是秦王荡自己处在魏王的位置上,也不得不担心,齐赵两国会对魏国不利。

    想着,秦王荡看向甘茂问道:“不知丞相对魏国之请是何意思?”

    甘茂沉吟了一下,看着秦王荡缓缓道:“大王,臣的意思是,答应魏国,先联合五国破陈城,然后让魏韩两国夺取楚国颖水汝水的淮北地,然后秦魏韩三国围攻汉北,一旦事成,则我秦国与韩国共分汉北。

    如此,我秦国即可削弱极大的楚国,又可与韩魏组建同盟,并拉拢楚赵两国以对付齐宋联盟,还可夺取楚国汉中上庸汉北等一大批的土地。

    这种既能既能壮大自己,又能获取霸主地位的策略,远比放过楚国,组建秦楚韩三国同盟对抗齐魏赵宋四国的策略好。”

    秦王荡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与楚国结盟,秦国所获不过是区区半个汉中,而与魏国联盟,那秦国所获的就不仅仅只是半个汉中。

    秦王荡一想到楚国的汉中上庸邓宛等地将全部落入秦国之手,心中的贪婪顿时涌上脑海。

    只要获取了这些地盘,尤其汉北这块膏腴之地以及战略要地,那他的功业将超过秦国之前的所有先王,即便是扩地千里的穆公以及灭亡巴蜀的先王,也无法与他相比。

    想着,秦王荡全身一热,咽下一大口口水,点头道:“好,按照丞相的意思办。”

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

    郢都。

    “大王,秦国急报,不久前秦国已经正式拒绝了我们的和谈请求,并将左尹驱逐出秦国了。”

    熊槐听着陈轸的禀报,眉头一跳,大惊道:“怎么回事,寡人昨天收到的情报,左尹还说秦国很快就会与楚国讲和,怎么今天秦国就拒绝了和谈的要求,并且还是一点情面也不留的将左尹给驱逐了。

    还有,左尹可曾传回具体消息。”

    “大王,具体情况臣还未查明,不过这个消息是经过知北涯的通道传回,左尹的消息可能还需要等一两天。”

    熊槐一听这是知北涯传来的消息,顿时不在对这个消息的真假进行怀疑,而后一脸沉重的道:“查,寡人要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大好的局势,怎么突然就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唯。”

    “传诏,立即派人通知令尹,议和可能失败,让小心戒备。还有,传令边境各将,让他们加强戒备,不可松懈。”

    “唯。”

    两天后,昭常的信使回到郢都,带回了秦楚两国议和失败的消息。

    接着,韩魏两国也传来驱逐使者,并声明要同楚国决裂的消息

    其后,又三天,秦国拒绝议和的具体情报传回。

    “大王,知北涯安插在甘茂身边的内应打探到的消息,不久前,魏国重金收买甘茂,让甘茂破坏秦楚和谈并为魏国说话。其后甘茂被收买,开口破坏了秦楚两国和谈,并劝说秦王荡与魏国达成协议。

    其后,甘茂一面继续与左尹和谈,营造和谈即将成功的气氛以麻痹我们,一面等待魏国履行协议。直到不久前,魏国向韩国施压,韩王将焦地以东的七座城池割让秦国。秦国获得土地之后,便立即同我楚国翻脸。”

    熊槐一怔,脸色凝重道:“魏国与秦国谈条件,结果却是韩国割地,看来韩王这是被魏王卖了啊!

    不过,区区七座城池,跟我楚国的半个汉中完全不能比。而且,秦国与魏国达成协议后,全然没有跟我楚国讨价还价,这就说明,魏国开出的条件必然丰厚无比,是我楚国完全开不出来的。”

    说着,熊槐看着陈轸问道:“陈卿,可曾查明,魏国与秦国达成了什么条件。”

    陈轸愧疚的摇了摇头:“臣无能,秦魏两国达成协议时,只有甘茂与翟章两人在场,旁人不得而知,而我们安插在秦王魏王以及甘茂翟章等人身边的探子,经过多番打探,也没有搞清楚秦魏两国的协议是什么?”

    “算了。”熊槐微微一叹,然后冷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秦魏两国究竟想怎样,最终还是要在战场上分出个胜负。要打,就算他们五国一起上,寡人又何惧之有。”

    陈轸闻言大赞道:“大王威武。”

    熊槐微微一笑,然后吩咐道:“陈卿,既然拉拢秦国的第一套方案已经失败,那现在准备启动第二套方案。立即派人联系宋太子贞以及秦国的向寿魏冉等人,还有,马上通知令尹,告诉他第二套方案已经开始了。”

    说着,熊槐语气冰冷的道:“虽然他甘茂不愿做寡人的朋友,但是秦国想要跟寡人做朋友的人,不仅有,而且还多的是。”

    另一边,陈城。

    又经过一天的血战之后,阴君统计好伤亡,来到昭雎身前,见昭雎正在安排明日守城事宜,便静静站在昭雎面前,直到见昭雎停顿下来,这才递上自己统计好的战报道:

    “令尹,今日战况已经统计出来了。”

    “情况如何?”

    阴君面色沉重道:“损失与昨日相当。”

    昭雎闻言“哦”了一声,然后翻开战报查看起来。

    不久,阴君见昭雎将战报看完,迟疑了一下,拱手道:“令尹,虽然现在我们陈城还稳如磐石,但是,在下却隐隐觉得,坚守陈城一年有余后,城中将士的士气却开始降低了。”

    昭雎点了点头,顺手合上战报,将战报放在案上一侧,然后看着阴君,却没有没有说话。

    阴君见状,继续道:“令尹,之前韩军开始强攻陈城时,城中的士气就已经有所不稳,其后,秦军退到陈城三十里外,作壁上观,城中的士气这才恢复过来。当时大家都以为大王离间五国的计划奏效了。

    但是,其后大王传来消息说,秦楚两国议和失败,这个消息虽然没有透露出去,但是紧接着,秦军与韩军一道开始猛攻陈城,以致我陈城伤亡大增。

    现在,很多城中的将士以为,大王离间各国失败,并且还触怒了秦韩两国,以致五国全都在猛攻陈城。是以,现在城中许多将士都在议论纷纷,为陈城的前程而担忧,以致士气日渐下跌。

    所以”

    阴君说着,见昭雎脸色变得僵硬,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道:“令尹,此刻我们是不是要想个办法恢复城中士气。”

    昭雎闻言一愣。

    而后立即反应过来,秦军先后撤,而后又与韩军一道猛攻陈城,这一事情已经让城中的封君们有了许多猜测。

    虽然楚国与秦国议和失败的事情,昭雎并没有公布出去,但或许他们已经猜到了。

    战争之前,昭雎曾大肆宣传五国各怀鬼胎,是可以离间分化的。

    其后,大战一起,秦韩两国保存实力的做法,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但是,现在秦韩两国开始猛攻陈城,却让许多人以为议和失败,五国团结一致攻城。

    从而许多人已经产生了悲观的情绪,以为这场战争楚国打不赢了。

    想着,昭雎沉吟了一下,抬头看了阴君一眼,呵呵一笑道:“不就是秦韩联军开始攻城吗?之前齐魏宋三国猛攻城池时,我楚军将士与之做战丝毫不落下风。如今打战一年有余,齐魏宋三国锐气已失,即便加上秦韩两国我数十万大军镇守坚城,又有何惧。

    阴君,你稍后将本将的将令传给主将,让他们明日战后前来议事,就说本将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还有,将本将的话告诉将士们,让他们放心,秦韩联军还比不上齐魏宋三国,三国攻不下陈城,再加上秦韩两国也一样。”

    “诺。”

    不久,阴君离去后,昭雎沉吟了一下,又吩咐道:“传本将将令,从现在起,加强对城墙以及街道的巡查,街道上白天不准有任何人单独行动,晚上不准除巡逻队以外的军队逗留,违令者杀。还有,若是没有本将军令,所有意图出城的人,全都以叛逃罪论处,格杀勿论。”

    “诺。”

    而后,昭雎又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开口道:“议和失败,大王已经开始采用第二个计划,那我这里也要行动了。”

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

    次日,战事结束后,诸将安排好守城事宜,便全都来到城守府。

    城守府大厅,昭雎见诸将来齐后,一脸沉重的道:“诸位,大王刚刚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因秦国给出的议和的太高,而且魏韩两国一同收买秦国,所以秦国不久前已经正式拒绝了我们的和谈要求。”

    “拒绝了!”

    “和谈失败了。”

    “果然。”

    众人其实早在秦国强攻陈城时就已经有所猜测,此刻从昭雎口中听到确切的消息,顿时相互议论起来。

    “议和失败,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今五国强攻陈城,敌强我弱,陈城恐怕难以久守”

    此时,昭雎见众人听到消息后,有的脸上僵硬,有的脸色恐慌,有的目光游离,而他们的话大都悲观。

    见此,昭雎沉声道:“诸位,虽然议和失败,但是大家也不要悲观,因为本将已经有了退敌之策。”

    众人闻言全都精神一振,众人前列的项君面色一喜,急忙开口问道:“不知令尹有何计策?”

    昭雎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笑道:“诸位久在城中守城,对城外的联军情况有所不知。之前韩国之所以强攻陈城,那时因为韩国缺粮,魏国以军粮为要挟,强迫韩国攻城。是以,韩国虽不愿攻城,但在魏国的逼迫下,也不得不如此。

    大王正是察觉到了韩国的窘迫,这才趁五国不和伺机予秦国议和。虽然议和失败,但是五国的矛盾却已经无法避免。

    所以,本将的退敌之策,也落在这里。”

    说着,昭雎顿了顿,见众人露出期待之色后,接着道:“五国之中,韩宋两国最弱,其中韩国不久前还发生了缺粮的危机。五国与我楚国继续打下去,最先承受不住的,必然就是韩国。

    只不过韩国之前一直消极避战,而且我楚军也乐得见韩军如此,是故韩国的伤亡极轻,这才给了韩国继续打下去的侥幸之心。

    所以,本将的计策就是,接下来守城之时,我楚军将集中主力针对秦韩两国,确切的说就是韩国,通过打击韩国,给韩国造成极大的伤亡,直到韩国承受不住,在缺粮、伤亡太高、看不到破城的希望等等情况,让韩国主动退去。甚至,只需让韩国稍稍后退,停兵休整,便可达到各国退兵的目的。

    五国矛盾重重,让他们全都猛攻城池,或许还能保持一致,但是,若是此战的最大获益国之一的韩国避战自守,那其他国家不知道怎样,但是,本将却知道,收益极少而且已经从韩国获得七座城池的秦国,是一定会消极避战。

    夫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前秦韩两国消极避战,已经让五国联军的士气衰弱过一次,现在已经是联军的第二鼓,只要我们打退联军的这波进攻,那联军将再无获胜可能。”

    说完,昭雎信心满满的看着众人,问道:“诸位,不知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露出思虑之色。

    虽然昭雎的办法不能再短时间内见到效果,但这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此时,众人前列,距离昭雎最近的阴君,率先赞道:“令尹英明,在下以为此策可行,用不了几个月,韩国就会知难而退。”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道:“令尹英明。”

    昭雎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既然诸位全都没有意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计划执行。”

    说着,昭雎看向阴君道:“为了尽可能的给韩军造成伤亡,本将决定亲自去西面督战。阴君,接下来城北的防守,本将就全部托付于你了,一定好小心警惕,不可给齐魏两国机会。”

    “诺。”

    接着,昭雎又看向黄君吩咐道:“黄君,接下来西面的防御有本将亲自接手,至于黄君你,就做为本将的副手,协助本将破敌。”

    “诺。”

    而后,昭雎看着众人吩咐道:“既然已经有了破敌之策,接下来,诸位回到各自的防区后,便好生安抚下面的将士,勿让将士生疑,告诉他们,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众人闻言,齐声应道:“诺。”

    诸将离去后,昭雎单独留下了之前负责镇守西面的黄君。

    “黄君,现在西面的守御情况如何?秦韩联军的攻势如何?”

    “回令尹,虽然秦韩联军对西面展开强攻,但我军一直戒备身影,故而目前还顶得住。而秦韩联军的攻势,目前难分上下。而且,秦韩联军为了避免相互困扰,指挥不便,秦韩联军攻城狮,依然还是每次一方攻城而另一方休整。”

    昭雎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西面的守御之器是否充足,能否对攻城之军施行强有力的反击。”

    黄君愣了愣后,摇头道:“回令尹,之前敌军主攻的方向是北面,而秦韩联军一直都在消极避战,所以,西面的器械只是够用,却称不上充裕。强弩,弓箭,投石车,材木,石等等,全都只是够用,不能随意挥霍。”

    昭雎笑着点头道:“这事简单,西面所有缺少的物资,本将全都立即调拨过去。本将的要求,无论明日是哪**队进攻,今天夜里,必须连夜部署守城器械,本将要这西面的城墙上,每隔五丈就要有一具强弩,可行?”

    “可。”黄君点了点头,

    接着,昭雎见黄君将此事应下后,接着道:“还有,你明日开始修缮城墙之后的土地,并将后面房屋全都拆掉,移走后方的器械,然后在后面的土地上布满投石机,只要石头能投到城外的地方,全都布上投石机,以仅最大的可能对韩军进行打击。

    若是投石机不足,就从城中调,城中不足,就从其他三面调,总之,所有的器械全都优先供应西面。

    至于移走的器械,本将给西面增派一倍的运输队,以及时为城墙上提供增援。”

    “诺。”黄君用力的点了点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494/ 第一时间欣赏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作者:腊月青梅子所写的《大楚怀王》为转载作品,大楚怀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楚怀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楚怀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楚怀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楚怀王介绍: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大楚怀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楚怀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楚怀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