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北宋振兴攻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宋振兴攻略全文阅读

作者:吾谁与归     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     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尽灯枯的太原城

    传令官点了点头,又用力摇了摇头,说道:“不敢,王军都,某不敢。”

    王禀明白了传令兵这幅犹豫的模样,或许这就是大部分太原城民现在的想法吧。

    如果投降,日子会更好过一些吗?

    “朔州降了,城中男子皆充作奴隶,押往了黄龙府。试问城中男子,你们是愿意饿死,战死,还是愿意死在那些金人手中的皮鞭之下呢?”

    “山阴降了,城中妇女,皆被许配给了契丹马倌。”

    “许配给契丹奴,并非许配给了一名契丹奴,而是许配给了一家人。”

    “刚应对了父亲,可能马上要应对长子、次子,偶尔还要一起应对。甚至还要和自己儿子敦伦,试问你们愿意过如此生活?”

    “文水降了,全城被屠的一干二净,一人不留,血流如河,金兵焚城而走。只因一顽童哭声惹恼了万户孛堇。”

    “试问太原城若是降了,太原人就比朔州人、山阴人、文水人更加特殊吗?金人就会优待太原城民?”

    王禀抬头看着周围的太原城民,他们麻木的目光中,带上了一丝的挣扎,手中的动作更快了几分。

    其实太原城民何曾不知投降的惨状?

    只是饿肚子饿出了幻觉,希冀着万一金人仁慈了呢?

    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坚持的理由罢了。

    王禀这车轱辘话转着圈说,每天都是这一套,但是太原城民每次听到都还是为之精神一震,提醒自己,为何而战。

    为了这河东之地,为了天下福祉,同样也为了自己。生不如死,还不如死去。

    投降后的日子,绝对不是一天可以三顿饱饭的宋人,能够承受的苦哈哈的日子。

    太原城民可以怀疑自己,但是王禀知道自己不能这么想。他一定要坚持下去。

    城外的完颜宗翰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时间,第一通击鼓声,金兵已经声势浩荡的展开了冲锋。

    前军前压,一座座巨大的移动的投石机出现在了军阵之中。

    完颜宗翰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十分擅长学习的人,王禀这个对手很强,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破旧的土城,能够抵挡金国大兵如此之久!

    那个将猛火油装到瓦罐里,投射出去的思路非常的巧妙,他在这方面上吃了不少的亏。

    不过这次轮到他了。

    他这次从占领的河东地域,还有从辽国搜刮了无数的汉儿,让他们掉头冲锋。

    这群已经被折磨的没有丝毫人性的汉儿,将掩护宗翰的投石机部队,进入指定的地点。

    到那时火弹疯狂砸向那些雁翅台上投石机的时候,就是太原城破之时。

    王禀微眯着眼睛,看着远处逐渐逼近的金兵,喊道:“仰六十,筋拉满。准备!”

    他将手高高的举起,看到敌人逐渐逼近了太原城下的串楼,将手用力的挥下!

    太原守军已经紧密配合作战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这一挥手,就是无数的瓦罐带着火苗飞向了天穹。

    在空中不停的旋转着,划出了一道高高的弧线,砸在了敌军军阵之中。

    完颜宗翰嘴角抽搐,王禀这投石机的攻势,居然不是燃眉之急,近在眼前的契丹奴和宋人混合的杂牌炮灰。

    而是将火弹砸在了投石机上。

    不过,又能如何呢?

    你投石机要么攻击投石机,要么攻击杂牌炮灰。

    否则投石机抵进,太原城破。

    杂牌炮灰抵进,精锐随后就到,太原城坡。

    那木质的串楼,能扛得住金军精锐的冲击吗?

    都是一个结果。

    不管怎么说,怎么做!今天太原城破定了!

    王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传令兵耳语了几句,让其依照命令行事。

    而自己却领着精兵三千余人,下了串楼,来到了串楼之下。

    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弓弩了,那个传令兵说的很对,太原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守城已经守到了这个地步,王禀觉得自己真的尽力了。

    每战必先冲锋在前的他,他手里抓着麻扎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大声嘶吼道:“杀!”

    作为太原城的守将,他本来可以坐镇后方,但是现在的太原城,人心思动,他若是不带头冲锋,恐士兵驻足不前。

    太原城内局势很平稳,因为所有的人,都只剩下了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顽抗到底。

    王禀这只三千人的精兵,是童贯的捷胜军里嫡系,他严格上来说,是童贯的人。

    这三千精兵都是大全装的甲胄,在面对手中拿着木棍的汉儿俘虏的冲锋时,显得游刃有余的多。

    金兵的这一波冲锋,是这些汉儿俘虏为主,契丹奴和少量金人都统为辅的先锋,直接被王禀的这次冲杀,冲的七零八落。

    王禀喘着粗气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他听到了肚子咕咕的叫。

    他知道今天的战局非常关键,把自己配给的口粮,给了自己的卫兵。

    这会儿他有点新力未生的疲惫感,打仗饿肚子怎么打呢?

    他有些眩晕的站直了自己的身体,慢慢转身。

    这一只先锋队,他冲进阵中杀了三名耳垂带有银环的敌人,还杀死了一名带金环之人。

    两个百户,一个千户。

    正经的金人,都是耳朵上带着金银环,所以大宋战功,也叫环首。

    契丹奴和汉儿俘虏是忽略不计的。

    也因此,大宋将唐刀或者朴刀,改名为了环首刀。

    如果有马军,刚才只需一波冲锋,这些汉儿俘虏就会跑的哪里都是。

    完全不会死这么多的汉儿。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连护城河已经不流淌的冰面上,都是血液在汩汩流动着。把初春的地面,弄的有些泥泞。

    不过正好,可以阻挡金兵马军的冲锋。

    汉儿,是石敬瑭儿皇帝,献出了燕云十六州,认贼作父之后,整个北地对宋人的蔑称。

    不亏了。

    金人的一个千户,其实已经相当于王禀的职位,军都指挥使,领三千兵马。

    王禀喘着粗气,提起了手中的麻扎刀,麻扎刀长约五尺,乃是步战利器,下可劈马腿,上可撩骑卒。

    一般的宋境内重镇,都有大量这样的长兵器压箱底。

    汉儿军和契丹奴在飞速的逃离这战场,这只万人队,王禀所率步卒,杀死了不超过两千人,就已经被冲散了。

    他们飞快的向两翼逃去了,而不是向着太原城,因为那里有弓弩在阻挡他们。

    他们也没有向后方逃去。

    因为金人的骑兵开始快步向着战阵而来。

第一百三十六章 疯子之间的对决

    王禀凝神以待,屏气凝神,身体弯腰将自己的重心放低,用力紧握着手中的长刀,目光凝重的等待着。

    因为金兵的骑兵,拐子马和铁浮屠正在快速逼近他们。

    正面面对超过万人的骑兵冲锋,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大地在马蹄的践踏下,不停的震动着,土地在摇晃、下沉、溶解一般,像是大海一样在抖动。

    而过万的骑兵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让天穹变成了一种青灰色,阳光无力的穿透了烟尘,勉强能够看到那烟尘中,带着鬼面的金兵。

    金鼓声、铁蹄声、嘶吼声绘织出的是死亡的铿锵之音,不断的涌向王禀的三千捷胜军。

    王禀喘着粗气,声音在兜鍪和顿项里不断的回荡着,让他产生了些许的错觉,似乎是来自冥府的召唤,心中不断有人在呼喊着,赶快逃离这里!

    面对这种冲击,王禀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脚下的死尸,抓在手里,等待冲击。

    而捷胜军的军卒,一言不发学着王禀的动作,抓住了尸体,当做骑兵冲锋的缓冲。

    没有车,没有兵,因为大,都已经被拆了做了串楼和雁翅台上的投石机,他们没有更多的木头来制作大。

    如果不是油尽灯枯,王禀作为一名久经战阵的军将,又怎么会率自己亲信,走下串楼,殊死一搏呢?

    王禀贪恋的回头看了一眼太原城。

    太原援绝,军民断粮,无险可守,城墙已破,雁翅台上的投石机,依旧在轰鸣,砸向金兵的投石机,现在根本无暇顾及骑兵的冲锋。

    串楼还有些汉家儿郎端着手里的弓弩。

    够了。

    自己何来哀怨,大丈夫何惧生死!

    “蹲!”

    王禀大声呼喝,将身体重心放低,将手中尸体抗在肩上,以迎接铁浮屠的冲锋。

    在不断的冲锋中,拐子马这种两侧的轻骑兵,却走到了最后,冲阵这种事,自然是三匹马连在一起的铁浮屠,更加合适。

    铁浮屠的速度并不快,却坚实有力的冲进了没有车和兵的王禀亲兵阵营。

    无数的军卒血花四溅,倒在了地上,用自己的生命抗住了敌人的冲击,也减缓了重骑兵的速度。

    铁浮屠失去了速度,几个宋人一拥而上,砍掉马腿,将骑士拽下了马匹,抽出二指宽的环首刀,从顿项的缝隙中插进,将铁浮屠的骑卒捅死。

    偶尔还有些军卒奋力按住铁浮屠的骑卒,将箭镞用力的顺着鬼面的眼孔插进去,再用力一转,彻底杀死这个骑卒。

    当然更多的铁浮屠居高临下,高高扬起手中长刀,挥砍而下,就是划出道道血注。

    拐子马的两翼轻骑兵,快速包围了整个王禀捷胜军阵,环绕而不停的射击着,不断的收割着王禀军阵中年轻的生命。

    战争从来都是如此残忍。

    王禀能够面不改色的对汉儿军和契丹奴下手,金人也毫不留情的对着捷胜军军卒下手。

    完颜宗翰皱着眉头看着远处的战阵,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顽强的守军,如果这只部队属于金国,该多好,可惜他们并没有如此坚韧的军队,即使他们以坚韧著称。

    可惜。

    这次攻太原城之战,所消耗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料。

    并州太原城,胶着已经两百多天,完颜宗翰都没想到,自己在这不足十米的土城墙面前,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汾河之中,稍大些的石头,都被他用来当做攻城的投石机的石料了。

    从立秋打到了立冬,再从冬至打到了立春,前后九次大规模的攻城,平时的骚扰之战更是不计其数。

    他甚至用上了牛皮军,都无法攻破这个城池。

    牛皮军,是身裹着数层牛皮的金兵精锐部队,带着猛火油冲向串楼,意图烧毁所有的串楼。

    但是依然被一批可以三十步射中钱币大小孔洞的射手所逼退。

    他从来没有想到会如此的艰难!

    就在这次领万余汉儿军和契丹奴的攻城中,他以为胜券在握之际,这只顽强的军人,依旧给了他足够的教训。

    这个神奇的国度!

    他们的勋贵已经腐朽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他们到底在坚守着什么?

    他们难道不知道这种坚韧的抵抗,只会带来更多的屠杀吗?

    他们为何如此?

    这成了完颜宗翰这些日子里最头疼的问题,他必须搞清楚这一点,才能够继续南下。

    否则这只只有五万人精兵的大队人马,岂不是还没走到汴京城,就被消耗的一干二净?

    他很快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因为战局已定。

    拐子马和铁浮屠冲进了捷胜军军阵,穿插了一个来回,能够站着的太原守军,以不足两百人。

    他们分散的站在了茫多的尸体之中,很多人身上都是血液粘连,分不清楚这些血迹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两百余人,就这样茫然的站着,直到看到不远处的王禀军都指挥使,还站在那里,心中仿佛有了依靠一般,慢慢的聚拢在了一起。

    而完颜宗翰却站了起来。

    他们要做什么!!他们还不溃散吗!

    他们是疯子吗?!不!

    疯子都不应如此行事!

    拐子马和铁浮屠的损伤同样惨重,好多失去马腿的战马还在不停的翻动着身子,搅动着已经如同一片烂泥的战场。

    而王禀聚拢了自己手下的部队,再次站直了身子,手中的麻扎刀再起举起。

    他的麻扎刀指着金兵的方向。

    这是一个喘息之机,只要王禀的捷胜军不再挡着金兵前进的道路,他们向两翼逃跑,金兵是没有兴趣追击的。

    他们更感兴趣的事串楼、雁翅台、太原城、屠掠泄愤。

    但是这两百余人,就这样站直了身子,结成了一个极为简陋的军阵,跨步横立在这尸体之中,再次将手中的兵刃,指向了不可一世的金兵!

    他们凭什么!

    完颜宗翰出离的愤怒了!

    这是羞辱!

    明明自己已经战胜了他们!

    明明敌人已经从三千人,变成了两百人,为什么他却无法感觉胜利的喜悦!

    反而有一种恐惧深深的埋在了他的内心!

    “冲过去!杀掉他们!一个不留!一个不留!全部杀光!全部!”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

    王禀伸出手来,遮住了午后的阳光,虽然刚刚过了春分,但是太阳的阳光已经变得有些刺眼起来。虚弱的体力让他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

    脚步有些不稳。

    万物新生的时候,自己却选择了这么一条不归之路。

    完颜宗翰进攻有据,王禀并没有找到多少机会。

    自己就剩下这三千余人的军阵了,大宋无甲,城中少壮出城只是送死而已,还不如把他们安排到城内巷中。

    说不定能实现宋太宗赵光义的设想,用丁字街,阻挡金兵驰骋的脚步呢?

    啊呸!

    王禀吐了一口学沫,他已身中三枪。

    不过好在步人甲也是双层冷锻甲,否则这三枪扎进来,他已经死了。

    “咕噜噜。”王禀又听到了肚子叫的声音。不过这次不是他的,而是旁边亲兵的肚子里传来的声音。

    亲兵下串楼死战,多数将早上的配给份额,给了城中的少壮们。

    捷胜军这三千男儿!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从汴京传来的这首夏日绝句,王禀记住了,此时此刻,三千捷胜军当得此誉!

    他们做到了!

    他们也死了。

    骑兵冲阵远比想的更加难以对付,数万骑兵对三千步卒,足以形成碾压之势。

    他的三千捷胜军,仅剩两百余人。

    “早上没吃饭,没有多少力气了,你们还能提得起手中的兵刃吗?”王禀虚弱的问道。

    亲兵们零零散散的回答道:“能。”

    “还有力气提起兵刃,那还有力气杀敌吗?”王禀的声音提高了几度问着。

    两百亲兵的回答不再零散,齐齐的回答道:“能!”

    王禀来回巡视了一番,点了点头,高声呼喝道:“战!战必胜之!!”

    “战!战!战!”两百亲兵拍打着环首刀,敲击着自己身上的军甲,一步一步的向前冲锋而去。

    从凌乱到整齐划一的敲击声,隐隐有金戈铁马之音在战场上不停的传递着。

    太原城串楼上的守军,看着王禀冲锋的身影,眼泪划下了脸颊。

    必死之战!赴汤蹈火!

    王军都是用在生命告诉太原城民,何为生,何为死!

    何为重于泰山。何为轻于鸿毛。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断断续续的战歌,在太原城前的汾河平原上,缓慢的响起。

    完颜宗翰如同疯了一般,将所有大撵上的将士推了下去,他嘶吼着:“快去!快去给我杀了他们!快去!”

    “一个都不许留!全部杀光!全部!”

    战鼓声再次响起,完颜宗翰黑压压的部队开始加速向着王禀的军阵,开始了再一次的冲锋。

    这一次,再难幸免。

    王禀的两百人队,如同蝼蚁一般冲向了敌阵。

    螳臂当车,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蚍蜉撼树,谈何易?蝼蚁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站在太原城上看,面对庞大到在地平线上完全展开的金兵,王禀至死向前的步伐,的确是取死之道。

    但是这步伐如此坚定,仿若让天地动容。

    王禀的身影,两百死士的身影,已经与铺面地面的金兵开始接触。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化不休,生生死死,出于道而又入于道,喜乐悲,皆尘归尘,土尘土。

    王禀递出手中的麻扎刀,砍在了马腿之上,奋力压在了敌人的尸首上,用力的撤下敌人的顿项,将环首刀环绕而过,切下了金人的头颅。

    杀死一名敌人之后,他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前进着,不断的挥动着手中的麻扎刀!

    杀!杀!杀!

    他的心里只留下了这一个念头,作为冲阵之人,他必须奋勇,否则身后之人,被骑兵冲散,更无生存之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王禀也终于筋疲力尽的躺倒在地上。

    他累了,也砍不动了。

    他身上的伤太多了些,至少有十五枪的伤口,不算流失的血液,正在不断的带走他的生机。

    他呆呆的看着天穹盘旋着的乌鸦,自己终究没有改变太原城坡人亡的结局。

    人力怎可胜天?

    这个天当然不是金人。

    大宋是快要亡了,不过不是亡于金人兵锋犀利。

    而是亡于大宋的腐朽。

    为什么要抵抗如此顽强呢?

    人亡,可看作是死,也可看做是流亡。

    不管哪一样,都是习惯了三顿饱饭,习惯了在瓦舍听书,习惯了在茶摊上吹牛的大宋人,所不能接受的待遇。

    他想起来自己在瓦舍里听得那些说书人,编的各种演义,就轻笑了一声。

    有些亲切。

    瓦舍的演义里,将自己编成了千年不遇的大坏蛋,说自己是百姓们的刽子手。因为自己参与了镇压方腊和宋江。

    这瓦舍的演义,能从汉末传到大宋时候,想必自己这大奸臣,大坏蛋之名,可以传的时间更为久远吧。

    自己一个奸臣,坏蛋,今日,为国而死,死而无憾。

    自己终归没能拯救太原城,没能拯救黎民。

    现在的太原城应该是化作了一片火海吧,不对,太原城的房子,连知府衙门的房梁都被拆了,哪里还会着火?

    应该是串楼被金兵所破,雁翅台上的投石机因为金兵逼近而毫无作用,太原城不论老少,正在金兵的刀下,变成一缕缕亡魂吧。

    这些野蛮的北地人,为何喜欢屠城呢?

    就是他一直看不上的宋太宗赵光义这家伙,灭掉北汉,占领都城的时候,也是驱赶了百姓,才放火焚城,引水毁城,未曾做下屠杀之事。

    他抗拒的就是这种野蛮。

    他扭头看了一眼太原城,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怎么看起来大宋军卒在欢呼?

    果然啊,自己快要死了,他们也不再害怕了,他们,都降了吗?

    也不太对,因为投石机依然在疯狂的射出一个个瓦罐,砸在金兵军阵之中。

    很快,王禀就发现了更加不对的情况,就是自己力竭,躺在这,已经有半天了,怎么还没有人来补刀呢?

    杀掉自己这个守城军将,最少也是个千户的赏赐才对,每战都为了战功嗷嗷叫的金兵,什么时候,也开始畏首畏尾了?

    “王军都,还有力气吗?”一个声音传来,王禀皱起了眉头。

    这是一个汉人的声音,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投降的宋人文武官的声音,他们这是要劝降吗?

    啊呸!

    他最瞧不起这种人,为了自己的苟活!置治下百姓于不顾,与禽兽何异?

    “王军都?”这个声音变得逐渐清晰起来,看来是凑近了!

    王禀奋力挺起了身子,用休息恢复的最后一丝力气,递出了麻扎刀!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和人的差距确实蛮大的

    铛!

    金属碰撞的声音应声而起!

    敌人抵挡的力气,超过了王禀,已经有无数豁口的麻扎刀,飞了出去。

    “王军都!”敌人的声音中带着恼怒!

    喊什么喊!喊那么大声干什么!老子听得见!

    要不是老子现在么得力气,非要砍掉你的狗脑袋祭天不成!

    王禀懒得搭理他,要杀要剐随便了,他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力气。

    “王军都,我是河东路率臣、秦凤军节度使种师中!”恼人的声音再次响起,而王禀却悲从中来。

    连秦凤路的节度使也投降了吗?真是……

    诶?不太对,等一下,率臣种师中?小种家经略相公投敌?

    就是皇帝投降了,他也不信种家有人投降了,大宋西军人人敬仰的种家,要真的投降了,这大宋直接并入金国好了!

    西军为什么对种家又爱又恨?

    这种家忠烈之名,就是西军的金字招牌!

    说起西军,说起种家军,谁不是竖起大拇指?

    那就只有一种情况了。

    那就是援军到了。

    王禀猛地坐了起来,摘掉了鬼面,来回看着,眼中惊喜连连,是天子旌旗,种师中作为率臣,有资格树这面旗帜!

    是河东路率臣,是宋军不假!

    援军到了!

    他们突破了完颜宗翰部的封锁,支援了太原城!

    太原城的军卒欢呼雀跃是因为援军的到来!

    招呼自己的一直是秦凤路的节度使种师中!

    自己一直沉浸在城破人亡的悲愤之中,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呼!原来如此。

    天不薄待于我。

    砰,王禀的身体重重的摔在了死人堆了,闭上了眼睛。

    “王军都!王军都!正臣!你醒醒!正臣!”种师中翻身下马,抓住了王禀的身体。

    正臣是王禀的字,他的父亲给他取字的时候,是希望他能够学而有成,中了进士第做一名正直的臣子。

    可惜,王禀喜欢舞刀弄棒,最后还是做了一名军卒,爬到了军都指挥使的位置上。

    他曾经参与过镇压方腊、宋江的起事,在民间的形象,他早就知晓,他也曾经乔装打扮的进过瓦舍,听到瓦舍里的人如何编排他的曲目。

    在戏里,他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奸臣,无能不说,还喜欢贪功冒进,人品卑劣,心胸狭窄。

    在戏里,他是朝廷之犬牙,迫害义士。经常挟私报复宋江等人。

    王禀听闻也是咬牙切齿,此等奸臣杀之而后快!

    后来,听到是自己的名讳,他挠了挠头出了瓦舍,这种事,他如何纠正?

    索性不管,反正历史自有公断。

    现在,自己的使命完成了。

    种师中率领了二十三万军队,终于打通了从晋中前往太原府的关隘,进入了汾河平原,就看到了完颜宗翰在发动对太原城的总攻。

    他也顾不上休息,直接率军过来,直击完颜宗翰的后军!

    晋中到太原府的封锁线被突破的军报,几乎是和种师中的前军一起赶到的战场!

    马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肆意的屠掠了金兵的后军数千人,金兵才被逼撤退。

    种师中找到王禀的时候,王禀躺在死人堆的模样,和死人没有区别。

    好在,这一切过去了。

    而太原城中,张孝纯找到了县丞,连连感慨道:“王军都真乃是人中龙凤啊!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自己混到金国,也能混个宰相当当,最起码也是个知州。

    读书人稀少,能治理一方的更是少之又少。

    金人舍不得杀掉自己的。

    “县丞,速速准备好太原堪舆图和账目,以供金兵查阅。是否能活,就看着堪舆图对金兵大帅,有没有用了。”张孝纯对着贼眉鼠眼的县丞喊了一嗓子。

    他并不知道,种家军已经突破了晋中太原防线,来到了太原城下。

    县丞非常不满的看了一眼张孝纯,此人凭什么官阶比王军都还要大?

    此情此景之下,让自己准备投降的投名状?

    啊呸!

    贼眉鼠眼的县丞啐了张孝纯一脸,几步之下跑出了知府衙门,跑向了雁翅台上。

    他飞速的向着瓦罐里装着猛火油,用棉捻出的火芯塞子,用力的塞紧盖子,点燃之后,挨个摆放在了投石机之下。

    王军都,你可不能死啊!那张孝纯又准备投降了!

    贼眉鼠眼的县丞,再次将目光看向了军阵交锋之处。

    恩?

    援军?

    真的吗?

    ……

    “令岳飞部、宗泽部、率车兵前去忻州阻拦完颜宗翰撤退,令种朴带领三万马军,追击敌寇,不可恋战,依山而走。”种师中下了令,令众将士,追击完颜宗翰。

    种师中得到的圣命是谋图大同府!

    忻州、雁门关、朔州、山阴、大同府一个比一个难啃,这会儿不趁着对方兵败,多绞杀点敌军,更待何时?

    岳飞以八百骑兵以轻骑为侦查,缓缓推进,遇山而停,遇水则止,缓慢的来到了忻州附近。

    路上遇到了几股斥候,都被刘经长距离点射给射下了马。

    岳飞很确定敌人已经发现了自己这只亲事官的踪迹,斥候可不都是马军,还有些步卒隐藏在山林之中。

    该怎么做呢?

    岳飞的目光炯炯的看着山下的忻州,无数的金兵正在从太原城的战场,有序的退回到了忻州府内。

    金兵即使是被种师中突然击溃了封锁晋中的防线,依然进退有据。丝毫没有溃兵的模样。

    这让追上来绞杀的岳飞和种朴脸色发黑,他们接到的帅令,是要大规模的击杀敌人的军卒,这很困难。

    忻州乃是城池,虽然仅仅是土墙,可不是他岳飞这六千兵马,可以拿下的!

    倒是种朴有六万精兵可用。

    可是这六万精兵必然不能损失太大,否则就是拿下大同府,守不住也是白忙活!

    攻城之战,损耗颇大!

    比如太原城就是如此,完颜宗翰五万精兵围城的结果,就是损耗了近万精锐和数万的契丹奴,城墙都被投石机砸成了稀巴烂。

    眼看着马上就要破城了,种师中的军队从后方掩杀而来。

    完颜宗翰仓皇撤退,连他最想杀的人!

    已经奄奄一息的王禀,都没捅死,就含恨离开了汾河平原!

    宋军有超过二十万的大军!

    仅仅精锐就有秦凤路和种家军两只军队,超过十万人之众!

    那可是可以三千步人甲硬抗五千铁浮屠冲击的精锐啊!

    王禀三千捷胜军今天在战场的表现,实在是大大的超过了他对宋军的认知,以至于他都有些惶恐。

    这二十万大军万一都是这样的精锐,该如何?

    一旦自己失去了地利,很容易就会被对方吃下!

    当然,完颜宗翰也是被战势迷惑,错误的判断了大宋军的战斗力。

    除了秦凤军那三万,还有种家军那六万人,其他的禁军也好,捷胜军也罢,战斗力都是和契丹奴差不多。

    实力上是相近的,只是完颜宗翰一时被打的有些措手不及而已。

    ……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者虚之,虚者实之。

    此为诡道十二术的开篇。

    兵在城中自然不好围杀,攻敌之必救,扰乱军心,诱敌出城即可。

    “这里!”岳飞已经想到了诱敌的方法!

    现在的河东路大军,需要大胜来提升士气!

第一百三十九章 精心的谋划想要围点打援

    “岳指挥有什么高见?”

    种朴看到岳飞盯着地图的神情发生了变化,赶忙问道。

    自从邢州峡谷一战,岳飞之名,已经在宋军中不断的传扬。

    一战奠定了太原之战的局势,这样的将领,谁敢轻视?

    而且岳飞还是简在帝心的人物。

    种师中和种师道两兄弟很相似,都是文官转的武官,当初都是抱着读书治国之心,最后对大宋朝堂的腐朽彻底失望了,才回到了军伍之中,希冀于能让大宋多苟延残喘些时候。

    对大宋朝堂那套腐朽的官官相护和老将门的种种,他种师中也是非常不屑,倒是没有朝堂众人的那种对底层出身的偏见,对出身微末的岳飞,并没有轻视。

    军伍,是讲军功的地方,军事,有时候真的是讲天赋的。

    一个帅才必然要有见识、武力、谋略之外,还有有胆气。特别是能够身先士卒的将领,其实并不多见。

    毫无疑问,岳飞的军事天赋极强,谋略胆识都超出常人数筹。

    “种军都,你看这里,朔州和忻州仅仅隔了一条山脉勾注山,而这勾注山非常险要,只有雁门关这一条路连通。”

    “佯攻雁门关,诱敌出忻州,沿途设伏,不断骚扰,敌军自然会以为,我们真的想要攻入雁门关,必会大股部队救援!”

    “此时,种军都率重兵补布防北王庄一带的山地之中,当敌军进入雁门关前山道后。”

    “种家军出山林,借着下坡之势头,冲杀敌营后军,敌军必定方阵大乱,想要重振旗鼓,必然要大量时间,前后夹击,消灭进入山道敌军。”

    种朴越听眉头皱的越深,在岳飞说完之后,说道:“岳指挥,此计甚妙,但是不妥。倒不是我种家军无法掩身藏于北王庄处。”

    “而是亲事官军卒,既要面对雁门关守军的冲击,又要面对忻州援军的冲击。大为不妙。”

    这才是种朴担心的地方,计策妙归妙,可是这钓鱼的饵食,却是刚刚受了封赏的亲事官。

    这万一鱼没钓到,大鱼把饵食给吃掉,他怎么给官家交代?

    “不妥不妥,还是再想办法。不如换成种家军卒?或者那些京畿禁军?”种朴说道。

    其实,如果不是岳飞的这只部队,极为特殊,他种朴绝对能做出牺牲万余人作为饵食!特别是拿禁军当饵料的话!

    那些废物一样,只能拖延大军前进速度,只能消耗粮草的禁军,绝对是可以被牺牲掉的!

    岳飞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种朴说的是什么意思,说道:“禁军一路负责给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是宋人,不是金人,驱赶的也不是汉儿军或者契丹奴。如果我们把禁军当汉儿军或者契丹奴一样用,那我们和金人又有什么区别?”

    “而且,佯攻雁门关的军卒一定要精悍,能够顶得住完颜宗翰大军的冲击。还需要让雁门关守将感觉到迫切的压力,才会催促完颜宗翰军队出城援救。”

    “围点打援,是真的有吃下这被围住的一点的实力,才能够打得到援助。”

    “亲事官悍勇,而且久经车阵,车阵应对重骑的冲击,有着弥足的优势。而且雁门关前的山道不足两百步,不够轻骑展开,却足够车阵布防。”

    岳飞不喜欢把炮灰拉倒前面送死,这些炮灰攻城无力,雁门关守军只会看笑话,而不是求援。

    这些炮灰无坚守之能力,面对完颜宗翰的部队的冲击,会被直接冲垮,雁门关道路畅通,自己这策又有什么用?

    而且这些炮灰该死吗?

    承平百年,大势如此,他们这些人,能够做些什么?

    所以,佯攻之人自然非自己这只步卒莫属。

    而且他相信这只亲事官可以阻挡得住完颜宗翰的冲击。

    亲事官悍勇无比,窝在京城里,戍卫皇宫实属浪费了些。

    军卒只有在战阵之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种朴还是摇头,岳飞是河北西路的率臣,虽然没有制置使的名分,可是万一岳飞要是出点什么意外。

    自己也会有不少的麻烦。

    保护这些年轻将领,是他们的这一辈老将的指责,否则大宋无将可用,岂不是可惜?

    岳飞看出了种朴的担心,自己算哪门的将领,一个武功郎而已。

    “种军都,官家快到晋中了。”岳飞小心提醒了一下,看着种朴笑了笑。

    这一句话透露了太多的东西,让种朴开始犹豫。

    种师中和种师道谋划的大谋略是什么?

    等到官家到太原之时,就只剩下一个大同府让捡到趁手的军功,武功卓然则朝堂才能是官家的一言堂。

    为的就是给官家立威!

    本来的计划是极为巧妙的,官家在路上要走两个月之久,这时间怎么看都是极为充裕的。

    只要大宋朝堂稳当,以新帝的眼界和水准,比那个太上皇不知道强到那里去!

    到那时,只要朝堂稳当了,金人,只是癣疥之疾而已,根本不足挂齿。

    大宋过万万人丁,还能被这蛮族给灭了?

    可是现在接到了官家的圣命,说是一个月赶到晋中,那就的加快自己的步伐了,这眼看着没几天了。

    “不不,官家脚程加快了些,也无碍,只要我们步步为营,这忻州、雁门关、朔州、大同府,挨个都可以拿下。不急。”种朴摇头说道。

    种师道和种师中两兄弟已经定了调,不着急打大仗,硬仗,步步为营,步步蚕食的收复失地。

    “战机稍纵即逝。种军都!”岳飞脸色变得严肃,如果种朴还是拒绝,他就只能以率臣下达军令了。

    现在并不是在大帐议事,自然没有什么一言堂,什么都可以商量。

    但是如果眼睁睁的看着完颜宗望韩的军队整顿好军伍,增援雁门关,再次兵逼太原。

    那河东路之战!就是另外一副模样!

    种朴皱着眉看着地图,良久,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自己终归是老了,没有年轻人眼睛毒,对于战争态势的敏感程度已经下降到了这个地步吗?

    “那就听岳指挥的,等待完颜宗翰援军进入雁门关山道之后,我部从北王庄杀出,冲杀敌军后阵!”

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

    岳飞并非比种朴的眼光更毒,而是对自己的属军更加了解罢了。所以他才敢做出如此决定!

    “那就开拔吧。”岳飞点了点头。

    将领沟通完,打仗才能有默契,否则强硬的下命令,反而会导致军阵配合初心失误,反而不美。

    自己一个武功郎,算什么?

    军营是一个讲究军功的地方,种朴乃是经年老将,曾经在攻占河湟谷地中,攻下了湟州。自己这一点资质不值得称赞。

    ……

    完颜宗翰心有余悸的回到了忻州,他曾经设想到了种师中所率军卒,能够通过他的封锁,来到太原战场。

    而且也做了预案,在种师中的军卒出现的第一瞬间,就速度北归,进入了忻州。

    要是对方悄无声息的掩杀到自己的后军,那自己怎么可能如此安然脱身?

    幸好斥候第一时间把军报传到了大撵之前,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死的就只是和王禀捷胜军对战之人。

    看到战损的一瞬间,完颜宗翰眼睛一黑,抓着大椅子的扶手,差点摔倒!

    居然损失了近一千五百的金人!而且其中还有一千的铁浮屠!

    这怎么能不让他头晕目眩!

    金人仅有两万铁浮屠,还是缴获了辽国都城的铁林军才有了如此的规模!

    而这次他仅仅带了五千铁浮屠出战,完颜宗望带了三千铁浮屠,这是他们能够调集的最大的重骑兵力量。

    没想到仅仅三千捷胜军,就打掉了他一千人的铁浮屠的重骑兵!

    一汉当五胡……

    完颜宗翰想到了那个可怕的传说。

    汉人拼起命来,这么凶的吗?

    一名重骑兵算是骑兵和三匹马匹,以及甲胄大约价值在六十头牛左右!

    而一个捷胜军的重步兵,也就价值四头牛左右!

    如果对方十五个人换掉一个重骑兵,他还能接受,但是打成了二个换一个的战损,他已经不是心悸那么简单了!

    怪不得在太原城下的时候,他会那么的疯狂!心中那么的恐慌!

    原来是这种恐怖的交换,这一战,看似自己全歼了对方,其实自己还是输了。

    没能拿下太原城,还死掉了更具有价值的重骑兵。

    完颜宗翰用力的抓着椅子,好不让自己摔倒,这个损失,已经让他有些怀疑自己。

    怀疑自己当初该不该南下。

    穷寇勿迫,哀兵必胜。

    那王禀所率的三千人马,乃是彻头彻尾的哀兵,他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在战场上的那些捷胜军已经与死人无异!

    最开始的时候的自己,为什么让契丹奴一拥而上?而不是留一部分,用契丹奴围攻王禀的哀兵?

    当时的自己为何不用弓弩射击?

    不对,自己好像是派了两翼轻骑,不断环绕射击,那步人甲可防箭矢,射击不能造成有效杀伤!

    对,应该让投石机投猛火油的瓦罐才对!

    也不对,当时两军胶着,自己擅用投石机投猛火油,反而会造成己方的更大伤亡!

    当时自己为何派出了骑兵队应敌?

    完颜宗翰心中思虑万千,他有些情绪不稳。不过这种情绪不稳,很快都被传令兵彻底打断。

    “西帅,接到雁门关守将求援!大宋军正在围攻雁门关!”传令兵也是气喘吁吁的喊道。

    完颜宗翰歪在了椅子上,现在也不是心疼自己损失过大的问题了,而是雁门关啊!

    自己回到朔州的必经之路,如果被敌军占领,并用重兵把守,自己这五万人的精兵,怕是要彻底葬送在这河东路了!

    “围困雁门关有多少人?不对啊,忻州未破,不应该有万人队到雁门关才对。”完颜宗翰问道。今天的事情,怎么都充斥着诡异,处处都是不对。

    传令兵打开了手中的军报,说道:“报西帅,火光冲天,声势浩大,看不清有多少人。”

    完颜宗翰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传令兵,一把夺过了军报,看了半天,得到了传令兵一样的答案。

    不过从军报中的紧急语气和种种描述,攻打雁门关的至少是一个万人队。

    完颜宗翰舒了一口气,自己在雁门关可是布重兵防守,城中光是契丹奴就有五万,金人精锐有一万之众。

    守关绰绰有余,自己只要打探清楚敌人军情,再做决定不迟。

    守关的也是自己的胞弟,赫赫威名的完颜宗敏。

    自己好像忘记了些什么?

    今天的太原城战失利的军报吗?

    是完颜宗敏持才自傲吗?

    雁门关下的场景,跟完颜宗翰想的完全不同。

    完颜宗敏是西帅府的左副元帅,也是完颜宗翰极为器重的兄弟,他率领一万金人精锐,驻守在雁门关,被敌人的投石机投掷的石块和瓦罐火油,砸的有些晕头转向。

    这股敌人哪里来的?他们怎么出现在这里?那岳字旗又是谁?

    在挨了数十发的石弹和瓦罐火油之后,他以为有数万人攻城,就写了请求增援的军报,递给忻州的完颜宗翰。

    还向另外一个驻守在朔州的守军求援。

    但是几轮炮石攻击和猛火油洗地之后,敌人的投石机慢慢的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完颜宗敏查验伤亡之时,发现只有几个蠢笨的、待在城墙上的契丹奴死了。

    金人毫发无损。

    “小股毛贼吧。”完颜宗敏嗤笑道。

    对方居然敢夜袭金兵!不知道金人夜战猛如虎吗?

    “点五千骑,出城,将这股毛贼尽数杀灭!”完颜宗敏看着夜色中的火把,估计也有三千人左右的军伍。

    这群人真是老虎嘴里拔牙,想死也不用这么着急。

    他很敏锐的分析到了,对方应该是走山道而来的小股敌军,杀掉就是。

    自己还向忻州和朔州求援,真是丢足了面子。

    “蜀王殿下,出城迎战是不是不妥?这万一中了敌人的埋伏,岂不是大大不妙。”一名参将,上前劝阻道。

    这是一名汉人,名为陈珂,乃是地道的雁门关守将,李嗣本投降之后,做了完颜宗敏的参将。

    “温一碗热酒!待我取得敌将守将首级的时候,回来时饮。”完颜宗敏哈哈大笑,这汉人胆子就是小。

    明明敌人没多少,就畏惧城如此的模样。

    “古有关公温酒斩华雄!今有宗敏出城鏖战斩劳什子的岳将!哈哈哈!”完颜宗敏仰天长啸,点兵而去,打开关隘大门,拾级而下。

    岳飞、傅选、刘经呆呆的看着关隘中不断走出的火龙,互相看了两眼,都有点懵。也有点迷茫。

    这么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吗?

    这是天佑大宋呀!

第一百四十一章 历史有很多的偶然

    历史有必然性,也会有偶然性。

    比如横扫欧亚大陆的上帝之鞭蒙古的可汗蒙哥。

    因为钓鱼城地势险要,城高兵悍,久攻不下。蒙哥可汗就亲上前线督战,也不知道是被流矢命中,还是被王坚打中,不明不白的就暴毙钓鱼城下。

    钓鱼城也成了上帝折鞭处。

    英国金雀花王朝的末代皇帝,查理三世。

    在位时成就斐然,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和保释体系。

    查理三世是一位伟大的国王,有着极为卓越的军事素养和军事才华,在其哥哥在位时,他多次镇压国内公爵叛乱。

    摄政登基,治政有方,一切都像好的方向发展。

    查理三世就要继承他哥哥创造的辉煌,打造更辉煌的金雀花王朝时,战争来了。

    查理三世为了镇压叛乱,与亨利伯爵在博斯沃思展开了决战。

    只是让查理三世没想到的是他的军马,马蹄铁少钉了一个。

    就这样他死在了博斯沃思。

    在他临死前,查理三世想起了当初在列斯特郡,遇到的一位预言家的预言。

    “你策马奔向战场时马刺所擦撞到的地方,会是你脑袋开花的地点。”

    查理三世的军马,把查理三世甩了出去,他的头颅撞在了一颗石头上,这是他的致命伤口,他死后尸体被游街示众,还遭到了一系列的为人不齿的行径。

    最后被捆绑手脚,丢到了莱斯特的圣方济会教堂的墓穴中。还被获胜者冠以驼背、天生手曲折残疾、暴君等等称呼。

    如果不是偶然的失败,可能查理三世也会被冠以伟大的词汇,可惜那一切和他没有关系了。

    岳飞显然不知道这些他身后才会发生的事,所以他才会如此讶异,金兵雁门关守将,出关隘应敌了……

    在这种狭窄的山道里,对方是傻了吗?

    岳飞大声呼喝道:“整军备战!敌袭!”

    天赐良机!

    亲事官们推着决胜战车,迅速结阵车,两百辆战车依次排开,等待着敌人的冲击。

    而岳飞非常敏锐的感觉到了这就是战机!

    “通报种朴军都指挥使,迅速进兵至雁门关山下山道,前来增援!之前的作战计划尽数废除!”

    “通报种帅军报!岳飞谏言全军压上!围困整个忻州城!务必让完颜宗翰留在忻州!”

    岳飞这是下意识的直觉,这就是战机啊!

    自己一旦攻入了雁门关,那么待在忻州的完颜宗翰将成为彻彻底底的孤军!

    十五万大军待在小小的忻州城里!

    人吃马嚼,没有了粮草,完颜宗翰只有孤军逃亡的结果!

    自己精心的谋划,只是想围点打援,但是现在看来,拿下雁门关,才是正经事!

    傅选拉起了一匹快马,说道:“岳指挥,我亲自去!哈哈,这帮呆瓜,居然敢打开城关大门,放下栈道,真是愚蠢!”

    傅选的笑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狭窄的地形里,对方再多兵马也无法展开!

    战车稳步推进,雁门关只有告破!

    在这狭窄的地形,敌人只能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而且是击首,尾不能应的长蛇阵。

    这种长蛇阵最大的危害,还是难以轻易掉头,军令无法快速传达,前军后撤,后军前进,产生拥堵。

    这是军阵!一旦军令不通达的后果……

    完颜宗敏策马前进,他的心里有着隐隐的不好的预感,只是他不知道这种预感来自哪里。

    这是一场很普通的出城迎敌而已。

    城外只有三千左右人的兵马,即使自己估算错误,对方最多也就五千人,自己带着五千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还能出什么问题不成?

    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狩猎罢了。

    金人夜战猛如虎,是时候,让敌人见识一下,金人的夜战实力了!

    完颜宗敏如此想到,拍打马匹的速度更快。

    亲从官车阵已经结好,铁锁扣住,铁车横连,缓慢而坚挺的堵在了山道的隘口之处。

    床子弩的箭簇已经换上了一枪三角箭的铲形箭簇,等待着敌人的接近,刘经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听着地面上传来的马蹄声。

    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侦查手段,重骑兵的脚步沉重而有力,较为缓慢,而轻骑兵的脚步轻盈灵动,较为急促。

    没多久,刘经从地上一跃而起,说道:“岳指挥,敌人尽数轻骑,看火把数量约有六千余人。”

    岳飞点头,静静的等待着。

    月色极为静谧,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月光洒在远处的的枝丫上,落下道道的黑影,零星的有些斑驳。

    至少能看到雁门关那个高大的牌匾,视距极佳。

    这次亲属官没有扯着嗓子大吼,来提升士气,也不用豪言壮语来给自己壮胆。

    军卒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就已经变得士气高昂。

    同等人数下,自己的车阵在这狭窄的地形,又是无往不利。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来了。”刘经小声说道。

    整个军阵为之一动,因为已经到了预设的射击线了,砰砰的巨响声,在山道中不断的回荡着。

    箭矢的啸声如同在耳边响起一样,剑叶上反射着月色,如同一条条银白色的长龙,向着敌军疾射而出。

    而投石机也开始了怒吼,瓦罐带着小小的火苗腾飞而起。砸在了敌人的军阵之中。

    完颜宗敏听到啸声的时候已然来不及,飞快翻身下马,躲开了第一波的箭雨。

    但是这仅仅是开始,散开的军阵之中,军卒将腰弩倾斜着指着天空,扣动了悬刀,机括的声音不断的响起。

    黑色的箭矢遮天蔽日如同蝗虫,飞向了被猛火油灼烧和床子弩一枪三剑箭吓到的金人。

    完颜宗敏终于意识,这次普通的出城狩猎,怕是要糟了啊!

    这只部队,虽然人数上比他想的更多。但人数其实不是关键。

    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敌人的弓弩比他想象的更加密集,投出瓦罐的猛火油在地面上猛烈的燃烧着,完颜宗敏周围的人,都在哀嚎着褪下自己身上的甲胄。

    可惜猛火油的燃烧如此迅捷,哪里是轻易可以摆脱?

    自己为何如此大意!

    没有侦查到敌人的情况,仅仅凭借目测,就出城迎战呢?

    为什么没有带足契丹奴,先试试呢!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完全没有用了,现在是用最快的速度撤退才是,亲兵已经四散而逃。

    没有了亲兵的传令,自己这只五千人的兵马乱成了一锅粥一样。

    而岳飞大声喊道:“打开车阵铁索!前进!”

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门,关门打狗

    在敌军的骑兵队无法对车阵形成威胁的时候,岳飞让车阵往前推进。

    月光在铁刺上倒映着拉扯出奇怪的模样,如同闪着寒光一样的铁刺,直挺挺的刺向了还在惊慌失措中金兵。

    不仅如此,从车后不断射出的弓弩,不断的如同下雨一般,落在了敌阵之中。

    而岳飞却叮嘱刘经,让其指挥投石机阵往前推进。

    投石机阵营,共有一百多架可移动的投石机,个头不是很大,都是些弹力投石机,只是床子弩的一种变形。

    四五个人推着前行,又称车炮。

    他这种威力不是很大的投石机,投掷六十斤的石块,只能投掷两百余步,但是投掷小型瓦罐,能投上千步那么远。

    而太原城的雁翅台上的投石机,高达十米有余,射程更远。上百斤的石块可以投射千步之遥。

    不过这两种投石机都很小,他听宗泽曾言,汴京城正在打造一种新的投石机,这次也随着官家一起来了河东路。

    现在这种情形,要是有可以移动的,投掷上千步的投石机,那雁门关的告破只是时间问题。

    可惜,现在官家未到。

    官家的新投石机还没到,但是雁门关守将却出城迎战,还是大意轻敌的轻骑。

    现在拥堵到山道里的金兵,就是待宰的羔羊!

    车阵闪着寒光的铁刺,以及不断从车阵之后伸出的勾枪,划出一股股的血流,汇集成条条小溪。

    战场变得泥泞起来。

    桃月的河东路,寒风依旧阵阵,带着些许血沫的冰碴慢慢出现在了脚下。

    “投石机阵跟随决胜战车前进。”岳飞下令。

    雁门关就在眼前,他需要投石机阵用火力,掩护亲事官进入雁门关内。

    种朴埋伏的王二庄,到雁门关的山道,不足十里,傅选快马赶到种家军军营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如果不是知道这里是种家军营地,还以为进了一片乱坟岗。

    枯木之下只有一眼看不到头的坟包,而这片坟包之下,就是种家军埋伏的军卒。

    他们只是露着一个脑袋呼吸,静静的等待着袭营的命令。

    这种军纪,天下罕有。

    傅选扬声喊道:“下一营都指挥使傅选,有军报送达!”

    一个人影迅速从树杈上滑下,这是种家军安排的望斥候,还有很多闲散的斥候分布在王二庄前的平原之上。

    望斥候确定了傅选的身份,说道:“傅军都请随我来。”

    种朴看着军报发愣,这天下真的有这样的将领,敌军数量不明,装备不明的情况下,出关隘作战?

    不过种朴转念一想,金兵在河东路之战,势若破竹,兵锋所指,皆望风而投。

    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屡战屡胜的金兵而言,并不意外。

    “整军前往雁门关驰援。”种朴飞快的下令。

    傅选拜别,他还有种师中的部队需要知会,而这一环节也相当重要。

    如果不能围困忻州,即使打下了雁门关,也无济于事。

    反而会让种朴所率领的种家军和亲事官陷入被包围的危险之中。

    傅选快马加鞭,向着太原飞奔而去。

    在种朴率领先锋到达山道之时,就看到了鲜红的岳字旗,翻动着飞舞在雁门关的关隘城墙之上!

    亲事官已经在投石机的掩护之下,拿下了雁门关的南城墙。

    沿途大火不断,能看到一个个已经烧的面目全非的金人,蜷缩在山道边上,偶尔还有一些没死透的金人,不停的翻动着身体。

    随着行进,尸体变的驳杂起来,不仅仅是金人被杀,也有亲事官躺在血泊之中,手中的兵刃,依旧指着雁门关的方向。

    只不过这些军卒,已经离开了这人世间。

    “下令补刀不割耳,山道金兵,皆为亲事官军卒战功。”种朴迅速传令,带着刚刚从土里爬出来的种家军,来到了雁门关下。

    雁门关下有不少烧的正旺的决胜战车,歪在了战场之上。

    敌人并非没有还手之力,城头上依然有几处投石机和弓弩,在不断的奋力咆哮着,击杀着亲属官。

    不过已经看得出,金兵的抵抗成为了强弩之末。

    “下马,进关隘。抽短兵,准备巷战!”种朴经年老将,知道现在的局势,大势已定。

    除非敌军殊死抵抗,否则城墙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巷战只是为了践行自己的信念而已。

    巷战是极为惨烈的,无数的人在一道道小巷子里,每推开一道门,就有可能出现敌人,三五成群的种家军下马,抽出朴刀进了雁门关之内。

    岳飞清理干净了城墙的最后一处顽抗的金兵,看到了种朴的援军,舒了一口气。

    按照他对大宋战绩的了解,这时候的种家军很有可能不会驰援,毕竟西军互相掣肘已经几十年,互不支援,差不多已经成为了潜规则。

    岳飞在赌,赌种家军不是西军那群人,不会坐失良机。

    当时的完颜宗敏出城应敌,岳飞没有选择,那个时候攻城,是天赐良机!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老天赏下如此的机缘,如果不接受,在之后的攻打雁门关的时候,就有可能死伤更加多。

    既然敌人洞开城门,就裹挟着敌军,一起入城。

    此时的雁门关,城门无法关闭,雁门关守军的弓弩和投石机无法射击!

    所以,岳飞赌种家军会援助他。

    果然,种家军没有让他失望,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雁门关下,投入了战场。

    金兵的反扑虚弱无力,此时的金兵唯有撤出雁门关,赶往朔州,否则在关城内,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巷战极为惨烈,四处都是宋军和金兵的尸体,完颜宗敏已经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撤离了雁门关。

    再不撤离,宋军就会烧了雁门关北城墙下的栈道。

    雁门关的关隘的两处城门之下,都是栈道,两侧山壁上都是栈道的孔洞。

    垂高约有十多丈高,是经过汉唐宋三朝,过千年的时间,人为挖掘的天堑。

    这样的垂高,掉下去不死也是重伤。

    如果宋军烧了栈道,到那时,完颜宗敏只有跳崖或者投降。

    当然完颜宗敏也可以选择死亡。

第一百四十三章 转进如风

    完颜宗敏当然没有选择死亡,他跑了。他离开了雁门关,带着自己的精锐嫡系七千余人离开了雁门关。

    他把契丹奴留在了城中。

    岳飞盯着跪成一排的契丹奴,漏出了为难的神情。

    他毕竟还年轻,这些契丹奴散发着恶臭的味道,身上别说袄,连像样的麻布衫都没有几个人完整。

    脚上无鞋,整个脚丫子都被冻烂了,肿的老高。

    他们的脸上是迷茫,是恐惧,不停的躲避着明晃晃的朴刀,偶尔有军卒的环首刀出鞘应对可能存在的敌人,都会惊起惊恐的吼叫声。

    这让承平已久的亲事官,很难理解,他们如何混成了如此凄惨的模样。

    岳飞也算是久经战阵,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从军了,大小仗打了不少,在他心里,战争是军卒的事,和这些一看就是平民的人有什么关系吗?

    大宋调拨军粮,民夫也是单纯的运粮,这路上也是管饭,管看病。

    大宋何曾如此对待过平民百姓?

    这些契丹奴凄惨的模样,让岳飞颤抖,如果大宋山河落在了金人手中,大宋百姓,亦是过得如此生不如死的模样吗?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拼死作战,有如此重要的使命。

    而且他也曾亲眼目睹了金人占领区域汉人的惨状。

    只是这些投降的契丹奴,该如何是好?

    留着?雁门关刚刚拿下,如果留着这些契丹奴,到时敌军压城之时,万一哗变,就是大问题。

    杀掉?

    杀俘不祥。

    在岳飞心中,这些人都是辽人,都是契丹人,和宋人有本质的区别,不同文、不同种的异族人而已。

    所以他只是看到契丹奴的凄惨,联想到大宋国破人亡的凄惨,但是并不会优待他们。

    “按制送到军器监做匠奴吧。”种朴说道。

    他知道宋军的常例,是送到军器监做工,而且最近官家那个工赈监办的如火如荼,四处都有,应该是很缺人才对。

    东边的天空,漏出了朝阳的晨辉,将半边天穹染成了红黄之色。这一仗打了整整一夜。

    其实多数时间都是在巷战,在城中寻到敌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搜罗契丹奴的俘虏,也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让岳飞可惜的是,他没找到原来雁门关的守将和汉儿军,恐怕这些汉儿军,跑的比金兵还要更快一些吧。

    傅选跟随种师中来到忻州,周不足十里的忻州城墙,只有两丈左右高度,还是土墙,不折不扣的小城一个。

    当种师中收到雁门关大捷的捷报的时候,依然不敢相信……

    这雁门关他可是知道,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城关雄伟,比一些城池的城墙还要高些。

    而且是砖石城墙。

    赵武灵王曾经在雁门关胡服骑射,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两侧悬崖垂高三十余丈,再加上关墙,至少有三十五丈的垂高。

    等闲力气小的百姓,射箭都射不到城头上,这么个要塞的城池,就这样被攻陷了?

    种师中反复确定了军报的可靠性,再与种朴的军报相互印证,确信了雁门关被攻陷的消息。

    这完颜宗翰,要遭啊!

    完颜宗翰彻底没有了退路,朔州、雁门关、忻州互为犄角,因为雁门关这个天灵盖被打掉,忻州彻底变得孤立无援。

    只要一万精兵,据雁门关之险要,烧毁北侧栈道,朔州敌人,根本没有可能攻破雁门关。

    围城,弓弩投石机日夜投射,等到忻州的完颜宗翰粮草一空,就是大胜之时。

    完颜宗翰站在忻州的土城墙上,非常奇怪,名将种师中,怎么会做出围城之事来。

    如果朔州守军援助忻州,那里应外合之下,宋军就会被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种师中这是老了犯糊涂了吗?

    完颜宗翰皱着眉,这事情这么简单?

    事情并不简单。

    完颜宗翰可不相信种师中会如此草率的进兵,一定是有所依仗才对!

    他指挥亲兵打探情报,趁着种师中所率步卒还未完全包围忻州的时候,他也收到了斥候的军报。

    “雁门关火光冲天,城头岳字旌旗飞扬。”

    几个字让完颜宗翰险些摔倒,他颤抖着看着军报上简短的几个字,心中愤恨!

    完颜宗敏误我!

    不过完颜宗翰没空计较完颜宗敏之事,现在他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稳定军心!

    如果雁门关失守消息散播开来,恐怕会引起震荡。

    “此军报还有谁看到过没?”完颜宗翰冷冷的问道。

    斥候摇了摇头,朗声说道:“报西帅,打探到雁门关危在旦夕,立马赶回忻州,未有旁人收到此等军报。”

    噌!

    完颜宗翰手起刀落,就将斥候砍翻在地,又连砍数刀,将斥候彻底杀死。

    他不相信任何人的嘴巴能够守得住秘密,除了死人。

    “亲兵,收拾一下。把诜王叫来。”完颜宗翰叫站在远处的金兵,让他们过来收拾。

    诜王就是完颜娄室,被誉为金人战神,少时破高丽,又随完颜阿骨打,攻破辽人黄龙府,立军功,升为万户,进为都统。

    而后,阻拦西夏援助辽**卒,生擒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猛将!

    不折不扣的军中悍将,金国战神。

    也是完颜宗翰的左膀右臂。

    “吾弟,看此军报。”完颜宗翰面色沉重的递出去了斥候的军报。

    完颜娄室看完脸色数变,说道:“西帅,趁晨昏时分,驱赶契丹奴佯攻种师中大帐,精锐向着勾注山突围,弃马而行。放弃辎重,缴获。唯有如此,方有一线生机。”

    完颜宗翰其实更想听到激进的战略,比如与宋军决战。

    但是既然连能征善战、一向激进的完颜娄室,都是不建议决战,而是转进。

    他也没什么好犹豫。

    再不跑,命就没了。

    契丹奴的命不是命,但是金人可十分金贵,怎么可以轻易葬送金国大好儿郎?

    完颜宗翰的逃跑战略执行的非常彻底,在种师中所率军卒,早上生火造饭的时候,契丹奴哀嚎着冲向了种师中大阵方向。

    而完颜宗翰和完颜娄室二人,用最快的速度,突破了种师中的围城之兵,向着勾注山逃去。

    从沙渠沟攀岩而过,翻山越岭,准备跑回朔州。

    种师中收拾这十万契丹奴,也要花费了一番手脚,临到晌午时分,他才把契丹奴的事处理干净,看着一片狼藉的忻州,感慨万千。

    “这金国西帅也不过如此啊!转进如风啊!”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套马的汉子

    完颜宗翰策马狂奔,所有的金兵轻装简从,放弃了了一切的辎重、粮草、缴获、契丹奴、汉儿军、俘虏夺路狂奔。

    雁门关失守,朔州只有一万金兵,还不算多么精锐,而大同府的驻军不少,可是不能妄动!

    不知道宋兵是如何在忻州没有被攻破的时候,绕道到了雁门关,不过想到孙翊绕道击穿云中养马场,也就不意外了。

    宋军对河东路了解的更加详细,这就是地利的优势。

    完颜宗翰策马狂奔,金兵并没有损失太多,毕竟种师中的包围了忻州,但是还未建立壕沟、坑洞、拒马桩、鹿角这些防止骑兵冲击的营防。

    所以完颜宗翰的军队异常顺利的突破了包围,只不过,这一次南下变成了一无所获。

    幸好,这些辎重粮草之类的物资,也没有落到宋人手里。

    全都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为了让契丹奴奋力作战,失去补给的契丹奴,如果不想死,就只有奋力作战。

    契丹奴给种师中造成更多的麻烦,完颜宗翰就有更多的逃跑时间。

    可惜的是,契丹奴并没有依据金人想的那样,拼死作战,而是选择了拼命投降。

    契丹奴用最快的速度卧倒在地,放下手中粗制滥造的武器,趴在地上默不作声。

    趴得慢的话,会被弓弩射死,不趴下,有可能被勾枪捅个前后对穿。

    所以忻州之战,十分罕见的一幕,出现了。

    一边是整齐的军阵,车大盾兵组成的严密防线,等待契丹奴的冲击。

    这是十万个人!不是十万头猪!就是十万头猪,抓也要抓好几天!

    可是这契丹奴就地丢弃兵器,趴在地上的行径,惊掉了宋军的下巴。

    大宋军也挺不耐打的,动不动就是望风而逃,一溃千里。

    可是这临阵趴地上投降的操作,禁军都做不来。

    种师中接收了这批俘虏,杀俘不祥,对于整日游走在生死边缘的军卒而言,就这不详两个字,足以成为不杀俘虏的原因。

    种师中也见到了这次集体投降的始作俑者,耶律余睹。

    耶律余睹两鬓斑白的夹在契丹奴的人流之中,瑟瑟发抖的看着种家军的环首刀,这是刀斧,要人命的东西。

    耶律余睹投奔西夏而去,西夏将其拒之门外,他再次返回金兵大营,这一次他没有选择觐见西帅完颜宗翰,而是走进了契丹奴的大营。

    他和耶律延禧,也就是辽国天祚帝有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他无所不用其极的报了仇之后,就开始迷茫。

    当他看到契丹奴的惨状的时候,他才想起来,自己是耶律氏,是辽国的宗亲。

    辽国百姓用劳作交纳税赋,供养宗亲,最后被宗亲率领的金兵,打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契丹奴,就是过去的辽国百姓。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这个在灭辽之战中,建立了无数功勋的人,也被金人弃之敝履,这些契丹奴可想而知。

    耶律余睹要求将自己单独羁押,不要旁人靠近。

    已经开春,气温正在缓慢的上升之中,但是耶律余睹依然在瑟瑟发抖着,过去的锦袄上,都是些破洞,露着些许的棉絮。

    他的脸上也都是些泥土,眼角已经有些模糊,耶律余睹清楚的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他得了风寒之症。

    “为孩子报仇,引狼入室。金兵无往不利,因为我在前锋引路。每次叩开城关,也都是我以耶律宗室的身份诱降。俘虏了耶律延禧那一天,是我人生中最惬意的一天。”耶律余睹紧了紧身上的破袄。

    他的身后几米处站着种师中。

    这是金国灭辽中的关键人物,扣开了天水关,金兵走出了大兴安岭,之后势如破竹的金兵的先锋军,也是此人率领,如此人物,现在却如此落魄,着实让人感慨万千。

    这人这么做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他的儿子,是辽国的晋王,贤名远扬。

    萧孝先诬陷他的儿子自立,天祚帝快刀斩乱麻,砍死了晋王,算是平息了宫闱之祸。

    耶律余睹满心愤恨,投靠金国。

    种师中见他的理由非常简单,这个人在辽国中的声望甚高。

    “这会儿在这里长吁短叹,可不像是当年慷慨尚气义的耶律余睹啊!知道的你今年才五十岁不到,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七十岁了。”种师中叹气的说道。

    耶律余睹扭头看了一眼种师中,他对宋人是极为不屑的。

    在宋金联盟,攻打辽国的时候,宋国的军队实在是太弱了些。

    打个西京,也就是大同府,打了那么久没打下来。

    这也就算了,还被不足三千人的辽军,吓的逃亡百里才搞清楚状况。

    军纪混乱、散漫的军队,无法赢得任何的尊重。

    但是这次的太原之战,又刷新了他对宋军的认识,那只太原守军,三千人队,冲击数万人大军的宋军,其胆气实在世间罕有。

    而这只种师中率领的大宋军队,又是打的如此利落干脆,没有丝毫的绥靖,没有任何的妥协,也没有使者来往,见面就是厮杀。

    士气之旺盛,前所未有。

    让他产生了很多的疑惑。

    这大宋军都是吃了大力丸了吗?

    “种帅,一别数年,老夫已经落魄如此,你却贵为宋国河东路率臣,制置使,真是好大的威风。”耶律余睹叹气的说道。

    当初张叔夜出使辽国,输给张叔夜的草原套马汉子的就是他,耶律余睹。

    他抵触大宋的理由,也是那时他年轻时候的唯一污点。

    不过现在引狼入室,让辽国民不聊生,让契丹人为奴为婢,其罪滔天,年轻时输给张叔夜这件事,现在看来,反而是小事。

    而种师中,就是当时的宋国使团的副使。

    “种帅身份尊贵,战事如此繁忙,绝对不是来看老夫的笑话才对。有什么事,说吧。我这个行将就木的老骨头,还有什么见的必要吗?”

    耶律余睹很清楚,自己没有任何价值,只是一个快死之人,不是身体的风寒,这病几碗汤药,就能治。

    这还要不了他这个草原套马汉子的命。

    他只是心如死灰了而已。

    种师中露出了了然的神情,都是千年的狐狸,什么小心思,不用打什么机锋。

    “耶律大石在辽国内举五路辽国降将,建立新辽,他年轻气盛,急功冒进,恐对新辽不利。你不准备帮帮他?”

第一百四十五章 种二忽悠上线

    耶律余睹的脸色终于变了数次,他知道这是宋人的奸计。

    宋人最擅长的事,就是挑唆草原上的大汉们内斗,前有汉朝联合大月氏驱逐匈奴,后又有唐朝组建胡军征讨突厥。

    整个大草原都流传着要防备关内人的挑唆,那些汉儿有些鬼精,使的招数也足够阴狠。

    汉朝时,借着和亲之名,每年都借着给汉朝公主汤沐钱,都会在草原上肆意的活动,侦查匈奴的种种行为。

    而这一切,匈奴的可汗,都未曾想到是汉人的阴谋,他们的借着汤沐之说,大肆行刺探之举!

    而到了前唐,唐朝皇帝仗着自己的文治武功赫赫威名,将突厥的可汗认成儿子,还立了一块石碑,大肆鼓吹对突厥友好,结果呢,反手就在金顶山灭了突厥。

    那块石碑用突厥文写了大唐对突厥的伤害,突厥的女人成了唐人的婢子,突厥的男人为了唐人的武功而奋斗不止,甚至连自己的国家都已然忘却,连可汗都已经可以忽视。

    阙特勤碑,告诉了所有的契丹人,汉人连和亲都是阴谋的!

    在满是沙尘的天气里,霍去病如何做到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

    而封狼居胥这一在汉人眼中无比荣耀的功绩,在北人眼中,又是多么的刺眼?

    而大唐,更是凭借着公主和亲的美名,在万里之遥远灭突厥于金顶山。

    到了这看似软弱的宋朝,也是各种皇城司的探子,让人防不胜防。

    汉人很坏,这就是他这么些年的领悟。

    即使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他耶律余睹也是投奔西夏,而不是宋国!

    可是……

    种师中说的很有道理,耶律大石已经三十岁,正值当打之年,如果没有个克制之人帮衬着,恐难成事。

    可是如果真的中了种师中的诡计,契丹与金人互相征伐,到最后,还是便宜了宋国!

    种师中看到耶律余睹的思索的表情,就知道他起了心思。

    这就好办了。

    这人啊,最怕的就是没有了活命的念想。

    大宋最厉害的就是文人的这张嘴了,能把活的说成死的,能把假的说成真的,那把一个还没有完全心如死灰的人,说的再次踌躇满志,并不是难事。

    “辽国的灭亡,虽然是自己获罪于天,孽降自天,但是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原因。不知道金吾卫大将军以为如何?”种师中问道。

    金吾卫大将军是耶律余睹在辽国时候的封官,等价于节度使。

    是一个极为荣耀的头衔。

    而且他年轻时屡战屡胜,不靠恩荫,而是靠军功建节。

    耶律余睹点了点头,虽然知道这是种师中的话里的坑,但是的确说道了他的心坎上。

    辽国灭亡,他耶律余睹何德何能称的上灭国之人?

    全因天祚帝骄奢淫逸,不思政务,七十万大军,连个马鞍、马镫都没有,毯子一张做马鞍,就去打仗?

    种师中趁热打铁的说道:“萧奉先污蔑晋王有自立之心,天祚帝未曾调查清楚,直接杀掉了晋王,其实已经可以看到夹山之战的端倪了。”

    萧奉先!生死之敌!

    提起这个名字,耶律余睹都来气,自己儿子晋王素有贤明,可是一个宗亲之后,能有几份得登天宝之位的可能?

    这个萧奉先在耶律延禧面前肆意构陷,耶律延禧昏聩,直接偏听偏信,杀了自己的儿子!

    生死之仇敌也!

    不过这俩人现在都在金国做俘虏,以踢马球逗孩子开心为生。

    耶律余睹扭头看了一种师中一眼,说道:“此等机密之事,种帅知之甚详,看来我辽国灭的不冤啊。”

    种师中笑了笑,挥了挥手,说道:“此事不提,此事不提。我也是听闻路人所言,看大将军的样子,看来是真的了。”

    “辽国的灭亡,其实可将大半责任归罪与天祚帝咎由自取,大将军不必过于在意。”种师中劝慰着。

    耶律余睹怎么进得契丹奴军,他已经查清楚了,也知道了耶律余睹带着三百多契丹奴投奔西夏被拒的事。

    耶律余睹再次返回了契丹奴军阵之中,求死和懊悔之心可见一斑。

    耶律余睹再次点了点头,以天祚帝的那种昏聩,即使不是自己叛离辽国,辽国灭亡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罢了。

    种师中脸上挂着得逞的笑容,人一旦不想着死了,就像找点事做。

    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不错,人一旦确定了自己忙的事,很重要的话,就很容易贪生怕死。

    种师中继续说道:“现在耶律大石携五路辽军反金,正在与金人打的胶着。这个时候,匡扶明君,再现大辽之威名,到那时,谁都不会介意大将军引狼入室之事。”

    “再说说耶律大石这个人,政和五年,他在我大宋考得了进士的功名,唱名东华门外。而后殿试第一,夺状元之名。累升翰林承旨,据我了解,大石性情暴虐,而且还有些胆小怕事。”

    “养兵待时而动,可是他的口语,在我大宋之时,他就时常说这件事,而现在的辽国式微,他真的会救君父,济生民吗?这需要商榷。”

    种师中给了耶律余睹思考的时间,以耶律余睹在辽国的名气,真的把耶律余睹劝到草原上,与耶律大石、金国厮杀,绝对对现在还没缓过神来的大宋,是个很好的喘息机会。

    而且种师中用的是阳谋,他可不怕耶律余睹知道自己的目的,就耶律大石那个表现,真的没有什么明君之相。

    耶律余睹思考了良久,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我需要战马!”

    “现在云中百万军马场被孙翊所破,百万军马在草原上肆意奔腾,搜寻这些战马,大同府和云中府的守军至少要四个月的时间,能抢下多少,看大将军的本事了。”种师中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快速的回答道。

    耶律余睹瞪着血红的双眼,说道:“我需要粮草!”

    “最多一月之需要,天气转暖,草原上有猎物,也有金人。最多给你带走一月之需。一个月后,以大将军威名,怎么可能没有粮草之物?”

    耶律余睹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了模样,之前的颓废一扫而空,三步当两步走,来到了种师中的面前,坚定的说道:“我要这十万契丹人!”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斗蛐蛐的草叶

    种师中摇了摇手,说道:“那大将军继续自怨自艾。我就不多叨扰了。”

    开什么玩笑!

    十万人的契丹人都是壮劳力!人口这么金贵的东西,怎么可能给他这个丧家之犬?

    他种师中是执行陛下的旨意,挑唆辽金两国相斗!

    可不是为了帮助敌人变得强大!

    官家曾经送给过耶律大石一份非常精密的地图,顺河流冰面而下,可直捣黄龙府!

    官家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关外的世界乱起来,如果他们不乱,就会南下劫掠,对大宋朝局不利。

    种师中,只是在修补官家的挑唆计划,一份地图,显然不能让残辽和金国打成天昏地暗。

    还需要更多的挑唆,而耶律余睹就是他挑动残辽和金国的那根草叶。

    斗蛐蛐嘛,哪个宋人不擅长。

    耶律余睹是一个很好斗,而且个头很大的一品促织王!

    只需要给他一点喘息的机会,就能在草原上兴风作浪了。

    十万人,他想的太多了。

    “你说多少?别跟老夫装糊涂!种师中!你不就是想让我大辽给你们大宋当屏障吗?这个饵,我咬了!你说给我多少兵!”耶律余睹想要抓住种师中的衣襟。

    他的行为被两旁卫兵的环首刀制止。

    “三千人,一月粮。再无其他。”种师中成竹在胸的说道。

    现在耶律余睹不再存心寻死的话,自己不管多么苛刻的条件,都会答应。

    而且自己的条件并不是多么苛刻,反而是给了耶律余睹东山再起的机会。

    试问,这天下,还有人会再给他机会吗?

    耶律余睹闭目思忖许久,才说道:“你只是河东路率臣。做不得主。我要见大宋皇帝。”

    种师中伸手从旁边的军卒手中接过了一道圣旨,说道:“这两位可不是我的近卫。而是皇城司的亲从官,专营监军之责。这道谕旨,也是早就为大将军备下了。”

    “昔烈祖章圣皇帝,与辽结好澶渊,修盟书以敦信修睦,至今百有余年,边境宴然太平,苍生蒙福义同一家,靡有兵革斗争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无。金人不道,称兵朔方,拘縻天祚,翦灭其国。”

    “在于中国,誓和之旧,义当兴师以拯颠危,而奸童贯等违国擅命,沮遏信使,结纳仇雠,购以金缯,分据燕土。”

    “金匮之约犹藏在庙祧,委弃而不遵,人神共恫怨,以致金人强暴,敢肆陆梁,扰边境,达于都畿,则惟此之故……”

    种师中洋洋洒洒的说了大半天,而两个带着环首刀的卫兵面面相觑。

    他们穿着步人甲,而不是亲事官的明黄色的明光甲,自然不是什么亲从官。

    他们出发到晋中,来时匆忙,按制是应该有监军之人,可是新帝未曾派遣宦官监军,自然没有所谓监军之人。

    而种帅手中拿的圣旨,也不是什么大金吊伐录,也不是早就预备好的圣旨。

    而是当时种师中被任命河东路率臣的圣旨!

    种帅张口就来,洋洋洒洒说了一刻钟才停下,都是现编的词,根本没打草稿,就这么说出来了!还说了这么久!

    果然是小种经略相公啊!这圣旨都能临场发挥。

    好文采!

    不过好像有点矫诏,是不是僭越了?

    这一刻钟,听得耶律余睹两眼发昏。

    这也是耶律余睹,他死活不肯投降大宋的一个理由,这群文人说话太费劲了,这听个圣旨,就听明白了前面的内容,后面就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不过等到种师中说完,耶律余睹缓过神来,看来是大宋的皇帝授意,那自己就不是完全没有靠山,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宋国。

    这就够了。

    耶律余睹伸手说道:“旨也宣完了。给老夫,老夫这就去点齐兵马,回草原便是。”

    种师中摇了摇头,将圣旨合上,说道:“此间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在大将军未成事之前,这圣旨不可能颁给大将军。”

    “文书诏命何其重要,轻授,则授人以柄,大将军当某是蠢货吗!”

    “金兵凶悍,可不能让大将军带走。”

    耶律余睹稍微品味了一下点了点头,如果自己将这诏书带到草原,未成事,依附金国,这诏书就成了金国讨伐宋国的理由。

    虽然理由不重要,但是行兵无大义之名,会在士气上,先落一成。

    落人口实,自然不智。

    “那就走吧。”耶律余睹说道。

    种师中点点头,将诏书还给了两名“亲从官”,说道:“大将军不急,待某奏请圣上再做定夺。也让大将军养养病,这风寒之症虽然不是大病,但也能要人性命。”

    “待大将军病好,再出发不迟。”

    耶律余睹点了点头,这样也好,给自己一些挑选士兵的时间,十万人里选三千人,总归能选出些可用之人,到了草原上,才能做事。

    “奏请大宋皇帝就不用了吧。这都有了诏书圣命还不够吗?还需要再次报备?”

    “再说了,这汴京城离这忻州可是有近千里之遥,你奏请大宋皇帝,这一来一回,就要二十多天了。太耽误事了。”耶律余睹脸上挂着一些不耐烦。

    这是他讨厌大宋的第三个理由,武将在外,皇帝事事都要管,事事都要请奏,奏来奏去,贻误战机,宋人能打胜仗殊为不易啊!

    这一战,打的完颜宗翰只能携带精锐逃亡,让耶律余睹也是心有余悸,面对雁门关被占领,孤立无援的局面,换成是他耶律余睹,也只有逃跑的结果。

    种师中没有解释为什么大宋打胜仗的原因,所有人都知道官家还在用旧制治军,却不知道阵图这种东西,已经变成了高精细的地图。

    他笑着解释道:“大将军有所不知,官家御驾亲征,已经快走到晋中了。这请命之事,一来一回顶多三五天的功夫。”

    御驾亲征?!

    大宋的皇帝什么时候有这种胆色了!不在汴京坐镇,不怕那些汴京城的军头们趁机作乱?

    不过耶律余睹没有提醒敌人的义务。

    他了解宋人了解的更多,一旦大宋皇帝离开京城,那汴京的形势,就值得仔细品味了。

    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敌人。宋辽为邻一百六十年,互相早就了解的极为周详了。

    这大宋皇帝,还真是天下少有之勇武。

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东路的三道防线

    “官家,太原大捷!雁门关大捷!忻州大捷!”传令兵翻身下马,迅速跑到了赵桓的车架之前。

    赵桓放下了手中的书,他在临行前,也曾仔细看过河东路堪舆图,整个河东路分为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大同府以及大同盆地,这一处,从未在大宋的掌控之中。

    大同府在金人手中,而朔州在大宋手中,两处军事重镇,都在大同盆地之中,如果布置得当,可挡百万雄兵。

    可惜大同府从未在宋人的掌控之中。

    失去了大同府,那大同盆地,就如同敞开了大门一般,朔州随时可破。

    所以河东路的第一道防线,形同虚设。

    第二道防线就是山阴、雁门关宁武关的勾注山一线,这一线一直在宋人的掌控,雁门关也也一直是宋辽两国榷场所在之地。

    每年一次大型的交易集市,一月五次的互易,让这个城关有了很多经济的意义。

    金兵南下时,本来该是中流砥柱的雁门关,在李嗣本的率领下,直接开门揖盗,投降了金人。

    第三道防线就是太原城。守住了太原城,就守住了整个河东路,也就守住了天下。

    即使雁门关不失守,金人也可以绕道,但是最后还是要面对太原城。

    完颜宗望很能打。

    但是他依旧无法攻破汴京城,灭掉宋国。就是因为完颜宗翰没有打穿河东路,没有打掉太原城。

    赵桓听到这三处的捷报,有些不敢相信。

    是怎么样的捷报?

    赵桓打开看了一遍,依然不敢相信,这捷报是真的!

    “太原城三千捷胜军死战不退,死守太原城,歼敌一千余人!守将王禀重伤!”

    “雁门关前,亲事官杀三千金人,俘虏五万契丹奴。”

    “完颜宗翰在忻州狼狈而逃,弃马翻山越岭,逃亡朔州!”

    “好!大大有赏!好!”

    赵桓有点懵,自己这离晋中还有十多天的路程的时候,河东之战的第一阶段战役,已经完全结束了?

    河东路诸军,不仅仅守住了太原城,收复失地雁门关山阴,忻州等地。

    在传统狭义上,河东路的敌军已经尽数退去!收复了所有的失地。

    但是赵桓却清楚的记得,当时战略庙算中,大宋朝堂的战略是收复大同府。

    如果不收复大同府,那大宋雁门关和山阴,有可能还会被金兵攻破。

    “把胡元给朕喊过来!”

    赵桓大声的喊道,太原军都指挥使王禀,身中十五创,危在旦夕!

    胡元接受过现代护理专业的教育,而且步人甲这种双层冷锻甲的防护对捅刺的防护效果,还算不错。

    这十五处的创伤,失血量还不算大问题,最重要的防止感染。

    胡元在沈从身上试验过了新式护理专业,有了经验之后,面对王禀的伤口,会更加游刃有余才对。

    王禀今年才多大?四十五岁,正值壮年!

    这要是死了!大宋又少了一个柱石!

    朕去哪里找这么能打的守将?

    胡元战战兢兢的来到了赵桓面前,自从沈从的事之后,胡元就没有在赵桓面前夸夸其谈的想法了。

    在最专业的领域,被人打的大败。

    他觉得自己愧对列祖列宗。

    特别是那位治疗太宗皇帝箭伤的祖先。

    “御医院御医胡元参见……”

    “带着你所有治疗伤残的医药箱带上,抓紧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太原。快点。王禀重伤,必须治好!”赵桓让胡元赶紧去。

    胡元脸色发苦,这治病救人,哪里有一定治好的?

    都是用药之后看天命。

    “臣领旨。”胡元无奈俯首说道,没办法,谁让给自己下令的是皇帝呢?

    “沈从,去喊种少保来!不,还是我去吧。”赵桓对着沈从喊道。

    种师道越来越显老了,好像那挂在枯枝上的枯叶一样,随时就有可能在风中随风而去。

    再没有什么大事的时候,赵桓是不愿意使唤种师道的。

    种家一门,为了大宋尽心尽力,临到死前,依然在征伐的路上。

    赵桓又不是真的赵宋老赵家的人,做不到赵佶那般薄情寡恩。

    “种少保,河东路大捷!”赵桓走到大驾玉辂上,异常兴奋的说道。

    种师道收笔,看着新帝面上喜笑颜开的模样,就知道此大捷可能比自己想的还要更加振奋人心。

    他接过战报,带上了老花眼镜,仔细的看了很久很久,缓缓放下,脸上挂上了满意笑容。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种师道太了解雁门关对大宋的意义了,可以说只要雁门关还在宋人之手中,有一万雄兵,可抵十万大军。

    这是一座一千多年历史的城关,再加上太原,只要守将肯防守,河东路则无倾覆之危。

    “种少保这是写的什么?”赵桓看到种师道手中的札子,很厚很厚。

    种师道笑着说道:“这是种家遗录,种家之后,再无对从军有意之人,种家兵法和运兵心得,怕也是要绝了。”

    “舍弟种师中也是个中人之姿,对这种家运兵之法门,了解不是很通透,这不写下来,给大宋的年轻将领学一下,多少做个参考。”

    “这一本是英才录,是老臣这些年搜集到的名副其实的贤人,等到官家需要的时候,也不会像李纲遇刺一样,无人可用。”

    “至于这一本就是官家的所说的兵制了,官家谨记,此兵制,只有在有五万飞军精锐之兵之后,才能轻易示人,否则只能缓缓图之。”

    “一旦公布天下,后果不堪设想,没有大兵压阵,恐怕有不详之事端。”种师道郑重其事的说道。

    军功爵均田乡吏制度,确实可以强兵。

    但同样抢了乡绅商贾们的权柄,而这天下目前的态势,就是大宋朝堂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根本性的冲突,不可调和。

    五万飞军,就是可以日行百里的精兵悍卒,如果有这样强大的军卒压阵,再推行兵制,自然高枕无忧。

    只是真的存在这样的军卒?

    哪怕轻装上阵,一天跑百里,那不得把腿给跑断了?

    赵桓有些颓然,种师道做的毫无疑问是对大宋极为有利之事,担得起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颓然源于自己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非赵家人,生不封王。

    这该死的祖制啊!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给个王爵?

    宋朝的王爵又没有封地,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权柄,在合理合规的条件下,他还不能给活着的种师道封王。

    吧?

第一百四十七章 说燕云怎么能不说马?

    其实有什么不能干的,童贯都活着封王了。得燕云者王。

    等自己收了大同府之后,把童贯的郡王给撸了,给种师道就是。

    就这么定了!

    朕是皇帝,一言九鼎!

    赵桓拿起了英才录,看了一眼,就看到了岳飞那一页,种师道对岳飞的评价极高。

    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将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赵桓自问自己古文也读了不少,这个大意汉使能看的明白。

    只是这韩、彭、绛、灌是谁?

    韩信他大概能猜出来,只是后面的三个,他就两眼一抹黑了。

    系统,出来干活了!

    【彭,彭越,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曾在垓下用韩信的计策,打到项羽自刎。封为梁王。汉高祖崩,吕后执政,认为彭越壮士也,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以反形已具为罪,诛彭越三族,废黜封国。】

    【绛,汉绛侯周勃,在军中屡有战功,汉高祖曾在临死之前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吕后死后,周勃连和陈平夺得军权,杀尽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登基。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灌,颍阴侯灌婴,本位睢阳贩卖缯帛之人,而后岁汉高祖刘邦多年征战,获得累累军功,平定天下时就有赫赫战功,而后在吕后死后,平定了诸吕之乱,拥立汉文帝登基。天下纷纷未一家,贩缯屠狗尚雄夸。】

    种师道对岳飞的评价这么高的吗?

    赵桓待要继续翻动,种师道朗声说道:“官家不必心急,这英才录只是老臣一时起意之作。天下英才熙熙攘攘,哪里是一个小册子装得下?”

    赵桓翻动着看着一个个人名,很多都是留名青史之人,现在还是籍籍无名之辈。

    这册子上都是人才啊!

    赵桓看了种师道一眼,这种师道怕不是尽心于王事那么简单。

    他想要的是大宋再兴。

    种师道颤抖的拿出了官家曾经赐下的河东路地图,说道:“官家,此次北上,大同府城坚兵广,又有金国源源不断的兵卒驰援,大同府不好拿。”

    “但是大同府必须拿下。官家请看这里。”

    时光催人老,岁月忽已晚。

    种师道真的感觉到自己老了,除了握笔的时候,手不会抖动以外,其他时候,都已经不怎么听使唤了。

    人老了,就总想留下些什么,让大宋记住自己,让世人记住自己,让自己以真性长存。

    “居庸关?”种师道指的地方是居庸关,赵桓愣愣的问道。

    “居庸关天下九塞,太行八陉,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

    “只有拿下大同府,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太行之北九州,才能彻底掌控。居庸关才能掌控。”

    “如果没有大同府,则这八州短暂拿下也是浮水之萍,没有任何根基,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

    “没有北九州,那燕云十六州的太行之南的内七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依然是无险可守,金兵依然可以随时南下。”

    “官家,无燕云则无天下。”

    赵桓默然,这一点他很清楚。燕云十六州对大宋何其重要?

    大宋一百六十年未曾做到的事,自己想做到,何其艰难?

    燕云十六州对大宋多么的重要?

    在开国之时,太祖皇帝赵匡胤曾经想要迁都西安,从新定都潼关之内,地势险要的潼关,可保都城安全。

    但是,迁都朝议并赵光义那一句在德不在险给否决的。

    真正让赵匡胤没有下定决心迁都的是漕运。

    随着江南的开发,大宋的都城如果定都西安或者洛阳,对南方的控制力实在是太过微弱了。

    如果看中国历史大一统王朝的的首都,西安、洛阳、汴京、邺城、燕京,大多都在太行山与渭北以西这片区域。

    以大肆修建运河的方式,加强着对南方的统治力。

    那为何还要定都北地呢?为什么不直接到南方呢?

    以定都之位置,可以管中窥豹的知晓,塞外作战对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性。

    一个更为靠近塞北游牧民族的军政文化中心,才更符合一统王朝的国防需要。

    不管是定都临安,还是定都建康,其实都会对游牧民族的大举入侵变得迟钝。

    比如南宋定都的临安,明朝初期定都的建康,还有某不可说之朝,定都的建康,都对来自北方的威胁反应极为迟钝。

    所以,定都汴京是当时宋太祖皇帝不多的选项里,唯一一个可以能当首都的地方。

    但是定都汴京面临最大的安全问题。

    从汴京,一路向北看过去,尽数都是平原。

    游牧民族骑兵的强大机动性,注定游牧民族的骑兵,在平原无敌。

    而能对付这种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只有机动性同样强大的骑兵。

    中国要对付北方塞外之敌,非骑兵不可。

    可是中国之地,只有两处骑兵出产之地,蓟北之野与河套平原。

    蓟北之野之前在辽国手中,现在在金人手中。

    河套平原现在在西夏党项人手里。

    与马相关联的战略资源,还有铁,精良的铁矿,亦都在燕山塞外。

    这让大宋怎么打仗?

    没办法迁都。

    西迁意味着南方失控,税赋粮帛无法有效控制。北迁毫无意义,只能让肉送的更快一些。南迁意味着北方彻底放弃防守,赤地千里渺无人烟。

    放着大好的土地不耕种,显然不符合中国人的特性。

    河北东西两路设置七处与藩镇之法无异的禁军,拱卫河北之地。

    但,这次第一次开封之战,这些老军头们,没有一个勤王。

    完颜宗望在河北地界肆意扫荡的时候,这七处藩镇跟没有一样。

    对大宋,对现在的赵桓来说,就只有拿下燕云十六州,才能保证大宋安危。

    而这燕云十六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大同府,有了大同府,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不攻自破,居庸关在手,则南七州,也尽在手中。

    南七州的另外支点就是营州渝关,也就是名震天下的山海关。现在韩世忠带着四万精兵已去数月,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丝毫音讯。

    “难啊!”赵桓感慨。

    “不知道种少保可有破城之计?”

第一百四十九章 极品金钟罩防御体系

    赵桓之所以有此一问,就是因为当初种师道曾经和童贯一起,攻打过大同府。

    虽然以失败告终。

    但是赵桓更相信种师道已经从失败中汲取了教训。

    种师道在大同城战之前,一辈子屡战屡胜,何曾吃过那么大的败仗,没有点总结,怎么可能?

    种师道自然知道新帝指的什么。

    他摇了摇头,说道:“拿下大同就意味着外九州不攻自破。”

    “不管是契丹人也好,还是金人也罢,不可能绕过大同府,进攻其他各州府,否则大同府出兵几千精兵骚扰其粮草补给,北夷就不战自乱。”

    “没有了食物的狮子极为凶残,但是没有粮草的军队,只会做鸟兽散。所以大同府势在必得。”

    “天下九塞,太行八径啊,巍巍万里长城啊!”种师道感慨。

    赵桓知道种师道在感慨什么,天下九塞,太行八径,万里长城是汉人无数代人打造的极品金钟罩一般的防御体系。

    只要能够稍微上点心,打磨一下这套防御体系,北夷在内地没有内乱之时,想要进关?

    那是在痴人说梦!

    但是赵桓也很无奈,没有燕云十六州,自己打磨个屁金钟罩啊!

    万里长城大半段都在燕云十六州内,而抵抗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燕山山脉,都不在大宋国境之内,他怎么打磨!

    赵桓每次看大宋堪舆图,都想把石敬瑭的祖坟给刨了,他倒是献了燕云十六州,一时爽了坐了皇帝。

    然后呢?!

    这一儿皇帝的行为,给石晋、刘汉、郭周、赵宋带来了怎么样的灭顶之灾?

    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推翻了石敬瑭给契丹做儿子的决定,决定不再当契丹儿子,契丹怎么可能失去自己的儿子呢?

    那可是税赋的重要来源!

    契丹从燕云南下!不到三年就灭了石敬瑭的石晋。

    刘汉也是和契丹打来打去,最后打的国破人亡,精兵不在。

    郭周更不必说,赵匡胤怎么在陈桥驿黄袍加身,不就是领兵打契丹吗?

    大宋一朝,更是有赵光义双股中箭得名驴车皇帝,真宗城下之盟缔结澶渊之盟。

    还有现在的危局!

    失去燕云十六州,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中原王朝岌岌可危啊。

    种师道看着新帝,说道:“官家,实话实说,大同府靠人力,根本无法攻克。”

    恩?

    赵桓一愣,这说个这么半天,大同府这里重要,那里重要,你给我一个无法攻克的答案?

    这……

    种师道叹气的说道:“辽太祖与李克用会盟云州。辽太宗在大同诏谕降服吴峦,大同府正式归辽。”

    “辽景宗三巡云州,崩于焦山附近,依旧在加固云州。辽圣宗常年驻扎在得胜口。辽兴宗升云州为辽国西京,辽道宗八次巡幸西京大同府。天祚帝多次被迫逃亡大同府。”

    “辽国自拿到云州,也就是大同府之后,没有一日懈怠巩固城防。”

    “无天时,更无地利,也无人和。”

    “大同府周五十余里,二十四道城门,高三丈有余,瓮城无数。精兵悍将更是高达十万之众。”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我大宋军只有区区二十余万,还算上了不少禁军、捷胜军之兵,围城力有未逮。攻城更是不可能拿下。”

    “完颜宗翰骤逢大败,安能出城应敌?”

    赵桓沉默……

    他现在和当初的完颜宗望面对汴京城的时候,一样的局面。

    这点兵马,打不下旧辽西京,就是靠人数堆叠,也拿不下。

    完颜宗翰刚刚吃下完颜宗敏出雁门关被攻破城关的恶果。

    他怎么可能会出城作战?

    凭借李纲给他造的新式投石机?

    大同府又不是没有投石机,而且还是城防投石机,射程更远,现在猛火油洗地这种简单易懂的招数,完颜宗翰没道理学不会。

    这大同府真的如种师道所言,真的是光手抓刺猬,无从下手啊。

    君臣沉默良久,大同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是保障大宋的国门,家门都在别人手里,他赵桓怎么可能睡得着?

    也不知道历代大宋官家,是怎么睡得着的。赵桓自问没那么大的心脏。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安睡?

    可是能怎么办?据守雁门关?也只是权宜之计。

    金人还可以兵发大同,绕道朔州、过宁武、娄烦再次兵逼太原府。就是多走几步路而已。

    麻烦啊!

    种师道脸上挂着高深莫测的笑容。

    当初庙算之时,他是新帝奏对的时候,同意了种师中率领三万秦凤军、七万捷胜军兵逼太原城。谋取大同府。

    如果他心里没有办法,怎么可能同意?

    如果他没有办法,怎么会反复强调大同府的重要性?

    如果他没有办法,怎么会不断提及收复燕云十六州呢?

    吊起君王的胃口,而最终无法实现,最后的结果,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他之所以不说,是希望官家能够成长。

    当然他不是希望,官家能在军事上能有什么建树,军事是需要天赋的,没有这个天赋,再多的培养,也是白瞎。

    比如宗泽,就是很有天赋之人。领军至今,进退有据。

    但是官家,显然不是一个有军事天赋之人。

    种师道更多的是想要官家心性的成长。

    两国交兵,生死之际,不过多么阴险的诡计都要想到。

    官家为人太正,做事太过循规蹈矩,又太过宽仁。

    出格的事,就是砍了个李擢和吴敏的脑袋。

    这还是李擢为四万人命担责,吴敏意图谋反之下做的决定。

    如果放在天下太平之时,比如仁宗朝一代,那绝对是天下期盼已久的明君,但是现在国破之际,官家的种种宽仁,在有些事上,就会力不从心。

    比如太上皇赵佶。

    比如皇弟赵构。

    比如这注定拿不下的大同府。

    种师道是正经进士第出身,文官转的武官,其思维,岂是年轻的赵桓,所能对抗的?

    大忽悠之名,又岂是白叫的?

    与王重阳谈为官之道,训沈从义子,和现在忽悠赵桓,都是一个路数。

    在赵桓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果然上套了。

    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521/ 第一时间欣赏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作者:吾谁与归所写的《北宋振兴攻略》为转载作品,北宋振兴攻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宋振兴攻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宋振兴攻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宋振兴攻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宋振兴攻略介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北宋振兴攻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宋振兴攻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