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秦时小说家TXT下载秦时小说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秦时小说家全文阅读

作者:偶米粉     秦时小说家txt下载     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八十九章 法势(求票票)

    “大人,建城之初,乌氏倮就曾亲自前来,献十万金,以为建城所用。”

    “其后,每月或是本人亲自,或是子嗣前来,都带来不少的牛羊牲畜之物,而且,还曾有意献上一批战马供给大人练兵所用。”

    御马在前,耳边响起白芊红之言,脆语而落,诉说乌氏倮近月来的所作所为。

    总体而言,在建造城郭的半年来,乌氏倮也是出了不少力气,而且言语之间,颇为自谦,不似秦王给予其的礼遇之位。

    诸般种种,白芊红心中自是明悟。

    “这是一个聪明人,既然对方有如此好意,自当接受。”

    周清点点头,对于乌氏倮,之前并未打过交道,但对方在秦国之内,可是已经扬名二三十年了,从昭襄王之时就开始发迹。

    再加上文信候统领国政期间,因己身是商人出身,所以对商人有着不小的照顾,一时间,乌氏倮迅速发展壮大,依靠贩卖牛羊牲畜等物,成为陇西一位名扬秦国的大商人。

    但此人也很明确秦国法治对于商人的限制,所以,其人虽坐拥巨富,却不边鄙,多有善举,近年来,更是输送大量的军需战马,也算是军功。

    “数十年来,乌氏倮的名声虽不小,但根本的势力还是在乌县与陇西。”

    “既然大人有意,那么,拓开西域之地,其人未必不可为先锋。”

    白芊红秀首眺望远处,城郭已经越来越近了,一道道人影在城郭之上忙碌着,旁侧不远,却有一批人在骄阳之下等待着。

    乌氏倮的财富多为与匈奴、月氏、乌孙之国的交换中得来的,如此,想来对于他们的讯息,了解的更加清楚,其人有心更好了。

    “此事,芊红你自行决断。”

    这里的事情周清已经交给对方,无论是何谋划,芊红还是有分寸的。

    ******

    “爹,这武真侯真的值得爹这般重视?”

    “您以前不是说,当今大王最忌商贾与朝中重臣结交吗?如今我们这般做了,若是消息传到大王耳边,怕是盛宠不复。”

    地基刚刚打造好,正在筑起城墙的巨大城郭一侧场地之上,身披麻衣布袍的乌氏倮领着儿子乌应元、一行家族执事在晴空之下,静静等待着。

    乌氏倮如今已经五十上下了,不过看上去倒是老迈之像不显,漆黑的发丝盘在脑后,倒是显得更为精神干练许多。

    没有衣着云锦长袍,没有踏着云纹软鞋,身后的诸人也是如此,根据商君法令,商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除却每岁觐见大王,穿上锦衣之外,均是如此。

    从辰时中段,乌氏倮就已经在城郭旁边等待着,根据所得消息,今日,武真侯是要前来城郭巡查的,未敢惊动武真侯,也未敢通传。

    只是刚才遇到同样从通渭之地返回的章邯将军,倒是见过几次面,提了一下,远远看去,此刻天水湖之旁,三四里之外,武真侯一行人正在靠近。

    “如果是旁的朝堂重臣,当然会令大王不悦。”

    “但武真侯可是一位截然不同之人,你可知如今武真侯年岁几何?”

    听着儿子乌应元之语,乌氏倮微微一笑,事关家族兴亡,自己岂会这般鲁莽的下决断,对于武真侯,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在观察了。

    如今,大王将武真侯的封地设在陇西,也正好方便自己。

    “武真侯怕是刚至舞象之年!”

    乌应元想了想,对于秦国武真侯的年岁,这几年已经很少有人提到了,若言以前还有人拿着武真侯的年岁说话,但随着武真侯的功劳而显,诸般种种消弭。

    但若是细细一究,武真侯其实才不过十五岁上下!

    “武真侯原本为道家天宗的玄清子,多年前就已经如咸阳,添为宫中右护法,位同上卿,其后多次护持大王有功,晋升为护国法师,尊位媲美大上造,乃至驷车庶长。”

    “郑国渠、三川郡,立有功勋,遵从昭襄王遗命,赐封武真君,近年来,南阳六百里之地、攻赵大胜,军功累加,位列封侯!”

    “朝堂之上,绝对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非相邦与国尉,但从如今武真侯所执掌的学宫来看,更加彰显大王对武真侯的看重。”

    “可惜,廷尉未能够进入护国学宫,不然,我们乌家将来也有望了。为父说了这般多,你可明悟是何意?”

    正是因为对武真侯的晋升之旅相当了解,才敢这般的下注,不然,要拿乌家这些年的盛宠去赌,明显不是一个好的抉择。

    提起如今的武真侯,乌氏倮便是想到对方执掌的大秦护国学宫,以自己的眼光来看,那里绝对是未来的大秦军中核心之地。

    如果孙儿乌廷威可以进入其中,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够令乌家商贾的身份转变,可惜,孙儿沉迷于酒色,身体孱弱,未能够进入。

    “父亲是说,大王对于武真侯有着非同一般的信任?”

    这些年来,跟随父亲南上北下,揣摩人心倒也有些本领,细细思忖数息,忽而眼中一亮,乌应元还是有些不太确定的回应着。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大秦侯爵之位向来不轻易授予,当年的武安君白起立下的功劳何其多,但临死之前仍是一个武安君。”

    “而文信候因为庄襄王的信任,一跃从不起眼的爵位,晋升侯爵,长信侯虽粗鄙,但得了太后信任,也是坐拥侯爵之位。”

    “大秦护国学宫为国本之地,按理说应该是国尉统辖的,但大王将其交予武真侯,如此,更加彰显对武真侯的信任,按照军功爵,关内侯当无封地,但武真侯却坐拥天水方圆五百里!”

    乌氏倮对于儿子投向一个欣慰之色。

    历来看一个臣子在朝堂之上之地位,虽然因素有很多,但在乌氏倮看来,只有一个,那就是信任,如果大王信任你,那么,你的地位就算很低,也会尊位荣耀。

    像去岁新郑那位韩子一般,虽为弱国宗室,但咸阳之中,一时间风头无二,若然那韩子答应助秦,怕如今也是绝对的中枢重臣之列。

    而武真侯恰恰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

    起码,未来的十年内,乌氏倮看不到任何这种信任消失的局面,至于十年之后,当暂不给予考虑。

    “父亲,他们到了。”

    乌应元点点头,再次看向远方,那里先前还在三四里之外的武真侯他们,如今已经在百丈之外了,旋即,没有多言,同父亲相视一眼,踏步近前。

    “乌氏倮拜见武真侯!”

    “乌应元拜见武真侯!”

    紧走数步近前,乌氏倮父子二人躬身行大礼,朗声而道,身后诸人则跪身相应,武真侯如今的地位,可是堪比诸侯小国的。

    “哈哈哈,快快请起。”

    御马近前,翻身踏步,挥手间,两道柔和的劲风将二人搀扶而起,对着二人轻笑而道,又看向身侧不远处正在建造的城郭,微微颔首。

    “刚才听章邯所言,你等在此等候本侯,莫不有要事寻本侯?”

    随意挪步在城郭前的场地之上,眼前近处正在建造的是一处城门所在,大块大块的木板双面夹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泥土泥浆之物混合,不断的大力夯实。

    这还是周清第一次看到这般建造城墙,似乎并没有砖石,但是这般建造的城墙也不差,待军器院堂由进一步积累,在弄出那般之物也不晚。

    “武真侯明察也。”

    “乌氏倮来此,却有一桩要事言语武真侯。”

    乌氏倮父子二人挺立身躯,看着身侧不远处的武真侯,又看了看另一侧不远处的章邯、白姑娘等人,再次近前一步,缓声而落。

    “哦,说说?”

    周清点点头。

    “月前,有国尉府邸之王书传至在下手中,言语采购五万匹战马,以供给军用。然半月之前,九原大营的蒙恬将军也来到文书,言语采购十万匹战马以供给九原大军。”

    “统共十五万匹战马,还有供给蓝田大营的后续所用,怕是不亚于二十万匹战马,若是前几年,这些战马当轻而易举获得。”

    “但近一两年,匈奴头曼强大,已经统合了匈奴诸多部族,而且严令匈奴部族不准在贩卖给大秦战马,是故,怕是难矣,要拖上一段时间,才能够凑齐。”

    乌氏倮神色有些凝重,此事却是为真,而且近月来,自己一直在陇西之地、北地奔波,所为便是要尽快凑齐这数十万匹战马。

    可惜,匈奴的部族越发收紧了,而且所要换取的东西价值也越来越高,纵然可以凑齐整数,怕是此次乌家也消耗巨大。

    己身消耗巨大也就罢了,但关键是很有可能耽搁时间,如今已经是八月份了,按照国尉府邸下发的文书时间,必须在明岁初春之前送至咸阳的。

    “所以?”

    周清双眸微微眯起,身躯微侧,迎着乌氏倮看过来的目光,轻语之。

    “在下岂敢如此耽搁大王国事。”

    “一应战马乌氏倮定当将其齐备,只求稍缓些许时日。”

    乌氏倮躬身又是大礼,对于今王的脾性,也有所了解,只要将所吩咐的事情,完美办好,便是有功,否则便是大过。

    二十万匹战马想要在明岁初春之前齐备,难度极大!

第六百九十章 浮屠教(求票票)

    “军国大事,你可知耽搁些许时日的代价?”

    周清摇摇头,既然国尉府邸这个时候索要马匹,定然有用处,不然不会如此的,还有九原大营的蒙恬,新军招募,也正是要采购大量战马之时。

    明岁东出,北方的匈奴绝对有心想要趁机南下,而九原大营便是屏障,如果没有足够的战马,如何抵抗匈奴,蓝田大营、关外大营如果没有足够的战马,如何东出函谷。

    既然事情发生了,那就要尽力去解决,事情虽难,但陇西、北地并非连二十万匹战马都搜寻不到,神通虽未施展,也能够隐约猜出乌氏倮之意。

    不外乎在己身之利和军国大事权衡之间所谋。

    “在下惶恐。”

    乌氏倮眉目低垂,未敢多言,身侧的乌应元亦是身躯深深的躬下。

    “你可曾去过月氏、乌孙等国?”

    周清又问。

    “多年来,也曾去过数次,出大河以西,便是诸国,占据许多荒漠绿地,月氏与乌孙是其中两大最为强大的国家。”

    “只是,两国虽强,但麾下控弦之士所需战马,也多从匈奴与更西侧之国购入,本国所产之马更为驽马,用来运送粮草辎重或为肉食可也,以为兵战之马,略有不足。”

    乌氏倮略有所感,徐徐回应。

    想不到武真侯对于陇西之地也非一无所知,但大河以西的诸国虽也有战马,但真正适合军需战马的却是少之又少,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从北方匈奴购买的。

    偶尔也从月氏、乌孙购买些许,但所占比例太小太小。

    “如此,明岁当真是无法将战马齐备咸阳?”

    于月氏、乌孙等国的马匹所属,周清并不清楚,但在自己看来,那并不是问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消有足够的利益,无论是匈奴,还是西域诸国的马匹,均可以运送过来。

    将目光从乌氏倮的身上移开,眺望四周,这里的城郭所属,靠近天水湖不远,又远离大秦边境,虽然现在只有九里,但它日也可继续延伸一二。

    “芊红!”

    没有等乌氏倮回应,周清将视线落在白芊红身上。

    “大人。”

    上前一步,屈身一礼。

    “即日起,以你为首,筹建天水商会,辅助乌氏倮在明岁之前将战马齐备,同时,开辟一条由天水直达匈奴、月氏、乌孙等国的商路要道。”

    这个想法已经和白芊红提过,如今借着乌氏倮在此,而且还有这般的一个难题,当是一个好机会,岁月长河中的那条要道,如今开辟倒也合适。

    “是,大人。”

    白芊红秀首轻点,心中已经有所准备。

    “乌氏倮,多年来,你对大秦屡有功勋,今日既然本侯听闻此事,自当助力,你以为如何?”

    随后,再次看向乌氏倮。

    “这……,多谢武真侯助力。”

    乌氏倮心中一突,神色有些不自然的难看起来,原本在明岁开春之前,如果不计代价的话,当然可以凑足二十万匹战马。

    但那个时候,整个乌家的人力、物力也会损耗近半,想要恢复的话,起码也得数年,而据自己所知,明岁秦国将会有大动静。

    到时候蓝田大营的五万战马自己会优先攻击,九原大营的十万匹战马,自己会稍晚一些,如此,既不太有损大王国策,己身也不会遭受太多损失。

    但是万万想不到,武真侯会有这么一手。

    直接借助今日自己所求,在此处设立一处商会所在,以武真侯的能量,自己如何能够与之争锋,看似明言辅助自己齐备战马。

    实则,未必不是想要插手陇西面对北方匈奴,西域诸国的商事?

    难道这也是大王所打算的?

    还是说是武真侯自身打算的,山东六国中,武真侯设立天上人间与书阁,绝对的日进斗金,短短数年来,怕是积累的财富都要媲美整个乌家了。

    “你……不想要本侯助力与你?”

    周清似笑非笑的看向乌氏倮。

    “不,有武真侯相助,在下求之不得。”

    乌氏倮连忙摇摇头。

    “放心吧,日后秦国大军所需牛羊战马等物,仍是需要你从中调度,本侯设立商会,乃是为了将来,区区财货,如何入本侯之眼。”

    看得出此刻的乌氏倮内心是极为颤抖的,周清也明悟对方所想,秦国之内,如果朝堂上要对其下首,那么,无论其生意有多大,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多谢武真侯。”

    乌氏倮心有余悸,虽然武真侯这般说,但也保不准接下来所谋,看来陇西的商旅要有大动作了。

    “赤发碧眼、云白肤色,修筑城郭的还有西域之人?”

    没有同乌氏倮在商旅上的问题多做纠缠,行进城郭之前,除却黑发黑眸的老秦人以外,在城郭之上,还有明显的异域之人。

    无论是肤色,还是发色,还是眼眸之色,都迥异诸夏。

    “大人,大河以西,诸国林立,战乱频生,而陇西这里,已经平静百多年了,是故,多有西域之人逃往这里,两代以后,便为本地之人。”

    “只是在发色、肤色上还有明显的差别,但已经能够说上一口秦国之语了。”

    白芊红随身近身,那些人看上去是西域之人,但实则户籍已经在秦国之内,此次修筑天水之城,从方圆五百里之内调任服役,那些人也在列。

    “不错。”

    “这些人在接下来你拓通商路的时候,也许会有大用。”

    内诸夏,外夷狄,个中分辨,其实多以风俗、文化相异相分,这一点,诸夏之内,赵国做得最好,昔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短短数年,便是将北胡融入赵国之内,辟地千里。

    如此,赵武灵王之策当可也在陇西施展。

    ******

    “见过大人!”

    此次前来了陇西天水,其实就是来为接下来白芊红行事做一个方便,距离乌氏倮拜见之后,接下来,几乎每一日都有陇西之地的官吏前来。

    白芊红随伺身侧,以彰显自己对其重视,也对陇西诸人敲响一个警钟,这里随时老秦祖地,老士族横行,但老士族已经不是百多年前的老士族了。

    如果有人在此施展老士族的霸道,那么,自己可不会与之客气。

    何况如今自己还添为护国学宫大祭酒,一日日的接见之下,倒也是宾主尽欢。

    半个月之后,墨鸦、白凤、鹦歌、小五等多人从大河以西归来,神容之上,风尘仆仆,就连鹦歌那白嫩的肌肤都有些粗糙起来。

    平襄之城内的那处宅院,诸人立于厅中,行礼语落。

    “此去大河以西,可有所闻?”

    诸人中,鹦歌与墨鸦都已经破入化神的境界,白凤也临近那个层次,小五她们十个距离不远,目光扫过一道道身影,很有兴趣的探询问道。

    “大河以西,诸国林立,多为荒漠,城池多依靠大河、湖泊,我们此行一路花费两个多月,几乎越过了乌孙之国。”

    “碍于风俗、语言等问题,便是归来。”

    碧蓝色的裙衫罩体,秀丽的容颜之上精气神而言,鹦歌上前一步,脆语而落,脑海中翻滚数月来的种种,当真是大开眼界。

    想不到在诸夏之外,还有那般的一处天地,无论是月氏,还是乌孙,还是更西侧的西域小国,皆各有特色,有的国家虽然很小,甚至于连秦国一个郡县大都没有,但就是自成一国。

    其中最为强大者,当属此行所经历的月氏、乌孙,两国皆有控弦之士十多万,民众超越五十万,雄霸西域,隐约可以与北方的匈奴抗衡。

    “那里可有武道强者?”

    待在周清身侧伺候的焰灵姬则是问了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前些时日,公子曾承诺自己,如果西域诸国没有武道强者,那么,自己就可以返回咸阳的,如今墨鸦他们已经归来,对于此事当最为知晓。

    “武道强者?”

    “有!”

    鹦歌略有好奇的看了焰灵姬一眼,虽然对这个问题奇怪,但还是点点头。

    “有多强?”

    “你们可曾交过手?”

    焰灵姬心中一突,难道真有武道强者?

    如今的鹦歌已经是化神强者了,能够被其称为强者的,难不成真有公子那个层次的存在?

    “我们此行多在月氏、乌孙两国,两国之内的武道强者多在化神层次,期间,墨鸦同他们交手过一次,也了解一些,他们的修炼之法是从更西侧传来的,似乎是什么斗气修炼。”

    “其中强者,不逊色我和墨鸦,国度之内,更是有祭祀一般的存在,拥有如同阴阳家智者一脉一般的奇妙之力,至于更强者,遇到过两次。”

    “一次是在月氏,一次是在乌孙,他们是从孔雀之国来的浮屠教之人,光头赤足,金光护体,墨鸦所言,那般之人曾在赵国出现过!”

    鹦歌神色略有凝重,原本以为诸夏之外,再无强者,但不曾想,月氏、乌孙两国之内,论强者数量虽然不多,但的确存在。

    而且,他们还遇到了更强者,按照墨鸦所言,绝对达到了半步悟虚而返的层次,甚至更高也说不准,因为那个境界距离他们太远了,不好揣摩。

第六百九十一章 汗血马(求票票)

    “浮屠教的人在月氏、乌孙出现?”

    提起浮屠教,周清面上倒是微微一动,或许鹦歌她们对于浮屠教不太了解,但自己还是知晓一些的,岁月长河中,这个时候的浮屠教就是后来传入中土的佛教。

    能够连鹦歌、墨鸦二人都觉得极强的武道强者,想来也是和去岁自己在赵国遇到的那位差不多,不过也很正常,以如今道家的传承,出现化神武者轻而易举。

    但想要出现悟虚而返的可就越来越难了,如果真是浮屠教的人,那么,半步悟虚而返的境界十有**,更高一层,不太可能。

    但也不排除这个例外。

    “不错,我等与其之间虽见过面,但那些人倒是很热情,所为也很简单,就是想要传播浮屠之道,以得大乘之果。”

    鹦歌对着周清又是一礼,点点头。

    “怎么样?”

    周清轻轻一笑,将目光看向焰灵姬,原本自己只是觉得西域诸国起码也是有化神武者存在的,不曾想浮屠教的人却是出现了。

    如此,更好了。

    想来焰灵姬所修,在那些人看来,也是一个极大的麻烦,更合焰灵姬磨砺修为。

    虽然焰灵姬并未感悟玄关之道,但只有同更强的人交战,才能够妙悟更深一层次的道理,有自己留下的伟力,到时候,就算打不过,也无忧。

    “哼。”

    焰灵姬有些不高兴。

    “西域诸国还是有武道强者的,芊红这几日正在筹备天水商会,期时,你当随行,以观他们的修为,印证己身之道。”

    “火魅术已经被你修炼的出神入化,在杂糅道家的清静之法,当你完美融合两者于阴阳无极之时,就是你妙悟玄关之始。”

    “浮屠教的修炼之法,是你的契机,如果你能够妙悟玄关之道,也准你返回咸阳。”

    轻轻揽过身侧的焰灵姬,轻声而落,诸人之中,焰灵姬跟随在自己身边时间很长,对其之心也是清楚,百越、天泽远去,如今在诸夏之中,她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了。

    “这把鹰剑留给你傍身之用!”

    挥手一招,一柄形体奇异的长剑光芒闪耀悬浮在身侧,经过自己不断的蕴养,如今的鹰剑灵性已然生出,其上也浸染自己的道理。

    秋水流光,锋芒内敛,苍鹰之精魂似乎也被自己唤醒,一道微不可察的苍鹰虚影笼罩整个鹰剑,心随意转,直接平方在面前的条案上。

    “公子。”

    焰灵姬有感,素手轻轻握住那把剑体隐约颤动的鹰剑,虽然这柄剑属于公子,但公子本身却是很少用剑,公子的境界也已经利器之力无用的奥妙之机。

    感受剑体之上流转的玄妙气息,那是独属于公子的境界奥妙,每逢与公子性命交修的时候,就曾有觉,但一直没有所得。

    也许,自己也该真正苦修一番,不辜负公子所望。

    ******

    天水之城仍旧在按部就班的建立着,天水商会也在筹建之中,资金不缺少,人员也正在从咸阳与山东六国天上人间、数个调遣。

    等待明岁开春,天水商会便会真正走出大河之西,虽如此,但墨鸦、白凤、鹦歌他们归来一个月后,便是同焰灵姬一起前往西域,随行的还有乌氏倮家族诸人。

    “公子,这五匹马还真是奇特,长途奔跑之后,还会流血。”

    宅院后侧的马厩之旁,周清正在细细一观乌氏倮刚从大河以西搜罗而来的五匹奇特之马,高约五尺有余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

    在马厩之旁随意动着,步伐轻灵优雅,整体看过去,曲线相当优美,此为从乌孙之国大代价得来的大宛之国宝马。

    云舒与弄玉、雪姬等人也在旁边看着,刚才这五匹马连续跑了三十里,此刻看过去,浅褐色的毛发之上,竟然隐约的有一缕缕赤红的血液流下。

    本以为是受伤了,但照顾这五匹马的执事却说自然之象。

    “这种马耐力惊人,虽不说传闻一日千里,但一日数百里,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五匹马就留给你们了,本侯要它们也是无用。”

    在这里见到汗血马,周清还是颇为诧异的,看来乌氏倮在陇西,乃至大河以西都还颇有实力的,五匹马虽不多,但想来也花费不小的代价。

    对着身侧云舒等人一言,顿时,诸人面上皆欣喜。

    这种马不仅看起来体型很是优美,而且耐力惊人,擅长奔跑,绝对的良驹,不过,对于此刻的公子来说,他的修为已经不需要这种马了。

    “如果骑兵部队全部换上这种马,怕是战力会再次提升一个层次!”

    弄玉面上也是笑意忽闪,这种马对于骑兵的意义更大,一日奔跑数百里,那可是相当惊人的,机动性格外强横,更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果大宛国有那么多的这种宝马,也不会仅仅是一个小国了。”

    “不过倒是可以每岁引进一些,改良军中战马的品质。”

    周清摇头一叹,如果大宛国真有这么多宝马,乌氏倮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功劳的,如今献给自己五匹宝马,明岁,想要也会有更多的宝马献给王兄。

    “公子所言甚是。”

    弄玉欣以为然。

    来到陇西也有一两个月了,整个天水之地方圆五百里已经转了一番,而且连带陇西的其它去处也看了看,虽不复咸阳繁华,但也别有风光。

    “公子,少府令赵高从咸阳携带王令前来,正在厅中等候。”

    白芊红脚步略有急促,从院落行入马厩之前,看着诸人,近前一礼。

    “赵高?”

    “看来,本侯也到了归去之时了。”

    虚冥深处,灵觉有感,近日也打算离去,但想不到,王兄竟然派遣少府令赵高亲自前来了,倒是令周清惊讶不已,莫不是咸阳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

    没有多言,将目光从那五匹汗血马的身上挪移,身躯微转,行至前厅。

    “赵高见过武真侯!”

    一身浅红色的官服,踏步长靴,束发平山之冠,神容明朗,双眸甚是有神,观厅外走进一人,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无须多礼。”

    “能够劳烦少府令亲自前来陇西,莫不大王有要事相召?”

    单手虚托,行至上首,一侧自有侍女进献茶水,轻声询问。

    “武真侯明鉴。”

    “近来中枢论政,定下明岁所谋,是故大王所言,此事焉得可少武真侯,故而赵高前来,以请武真侯归于咸阳。”

    赵高所传秦王口令,面上恭敬非凡,为了武真侯,大王已经将中枢论政推迟到武真侯归于咸阳之后了,如此,更见盛宠。

    己身更是不敢怠慢。

    “行,明日,我等归都。”

    如今已经是秋日了,距离明岁初春屈指可数,轻抿一口茶水,给了赵高一个定语。

    随即,白芊红入偏厅之中。

    周清将陇西之事接下来所谋说道简略,白芊红执笔记下诸般,以为接下之事。

    次日一早,一行车马齐备,驶出平襄之城,南下渭水,顺流而下不过五日,便是下渭水,归于咸阳。

    这时,以为秦王政十五年秋!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厦将倾(求票票)

    “哈哈,韩非先生,岂非此地等我哉?”

    “少府令且暂行归宫,我待会就到。”

    陇西归来,刚从渭水而下,临近岸边,一道紫色的熟悉身影浮现在眼眸深处,周清见之,朗朗一笑,行上前来,轻语之。

    而后又对着身侧的赵高看了一眼。

    “喏!”

    赵高躬身一礼,徐徐而退,回宫复命。

    “武真侯!”

    深秋时日,天气逐渐凉冷了起来,韩非身着一袭紫色的厚实长袍,束发而冠,风过,发丝为之而动,看到周清一行人,上前一礼。

    “三日之前,非亲手之《存韩书》上承秦王。”

    “至今,仍没有任何回应。”

    神色颇为平静,述说三日前己身所为之事,单手相迎,看向不远处的一处简陋酒肆,其内,已然有了往来行人,热气蒸腾,秦酒独特的气息弥漫,令人温暖。

    《存韩书》!

    去岁从韩国前来秦国的时候,韩非已经上过一次,原本是自寻死路,却是被周清拦阻一二,故而发配至中央学宫,以为法家院堂博士。

    今,再上《存韩书》,看来其心又起,周清闻之,倒也没有立刻回应,寻了一处清静所在,云舒、弄玉二人随伺茶水。

    “大厦将倾也,一木维艰。”

    “大道孤愤也,说治者难。”

    “吾道长存也,夫复何言!故国将亡也,心何以堪?知我罪我也,逝者如烟……。”

    韩非单手轻持着陶盏,目光凝视其上,入秦以来,己身所谋,便是故国存亡,去岁之时,韩国沦为秦国藩臣之国,今岁,秦国已然再次谋略山东六国。

    重新锁定对山东六国的策略。

    首要之重,便是三晋,三晋之重,便是韩赵,韩国地处三晋咽喉之道,国虽弱小,但地利甚重,是故,韩国很有可能首当其冲。

    而……那实在非自己所愿意见到。

    近两年来,自己一直想要尽可能的忘却那般事,希望那般事越来越晚的到来,但该来的,总归还是要来的,引吭轻语,心性寂然,悲凉之感弥生。

    此次再上《存韩书》,便是不想要亲眼看着韩国毁灭在自己面前,希望能够令己身有一个解脱,血脉枷锁,族群荣耀,奋力辉煌,不复存在。

    “韩非先生可知玄清来历?”

    闻韩非之音,周清略有些陷入沉默,而后,轻抿一口茶水,直接问了一个相对奇怪的问题,与韩非今日前来目的迥异之问题。

    “道家天宗超脱凡俗,数百年来,一直鲜少有人行走诸夏,纵然出现,也只是为了修行,希冀有朝一日可以参悟祖师的大道,登临身融万物的境界。”

    “近百年前,庄周虽为小吏,但不过修炼无所持的境界,大功而成,逍遥诸夏,然……玄清入秦,所为除了精进修为以外。”

    “便是所谋一天下,止乱诸夏,结束数百年来的纷争,故而如今爵至关内侯,先生心中应该清楚,韩国如今虽为藩臣之国,但不过权宜之计罢了。”

    韩非今日前来渭水见自己,所为想来是要一述存韩,但韩国的命运已经注定,绝对是要湮灭在岁月长河之中的,是不可改变的。

    百多年来,韩国一直横行术治权谋,虽为藩臣之国,但如今那是因为秦国强大,而且韩王还能够借助秦国的力量,稳住国内局势。

    但倘若秦国略有衰弱,怕是第一个反水的就是韩国了。

    这一点,自己能够看得出来,秦廷中枢也能够看得出来,身为大才的韩非自然也能够看得出来,所谋存韩,将秦国之兵锋退向赵国与楚国。

    以此两国的实力,颇有可能将秦国削弱,期时,便是韩国的机会,这一点,中枢诸人也能够看得出来。

    “先生有天下之心,先生也心系家国,但先生却忘了,是韩王亲自把你送出新郑的,你所上的《强韩书》,三次均没有任何应允。”

    “连韩王都放弃了强韩,连一国之主都放弃了强韩,以先生之力,又能够如何?《尚书太甲》有言:予小子不明于德,自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这是韩王自己选择的道路,如今诸般苦楚先生却自己承担,莫不奇异?”

    闻韩非口中悲凉之音,周清虽感慨,却不予认同,己身在咸阳这般愤慨,意图存韩,但此刻的韩王怕是仍旧沉浸于自己的术治权谋之中。

    一个人做的事,后果自然要自己承担。

    “数十年前,楚国芈原怕也不过是非之心境。”

    韩非长叹一声。

    数十年前,楚国朝政一如如今的韩国,左徒芈原意图振兴楚国,却没有任何办法,眼见家国衰弱,奸佞横生,无奈,怕也只有一死。

    “纵然本侯可以说服大王存韩,然后兵锋指向赵国与楚国,但……存下来的那个韩国,想来也不是先生所希望看到的。”

    “血衣候白亦非更盛当年姬无夜,五代相国张氏一族当为权衡,韩王更是得了喘息之机,对于你之父王,想来你是最为了解的。”

    韩非心中所纠结者,不外乎将己身的血脉枷锁看得太重太重,身为韩国王族,天性中带着一丝孤傲,那是源至于先祖的荣耀。

    眼见族群社稷沦亡,而己身独存,怕是偷生如此,韩非不愿。

    但存韩之后的韩国,会是一个什么样,也不是自己所希望看到的,自己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崛起之韩,而非如今的韩国。

    但……归根结底,终究还是不愿意看到韩国沦亡。

    “若非体内没有流淌韩国王族之血,或许,一切会有所不同吧。”

    韩非将手中有些清冷的茶水一饮而尽,神情越发的平静起来。

    “先生之才,本侯很是欣赏,当初新郑相见的时候,就曾言,若然先生能够放下身上枷锁,那么,后世史册之上,先生之荣光当丝毫不逊色商君。”

    “商君之圣,在其学说,亦是在其功业,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刑罚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先生以为己身在咸阳如此存韩,韩王、白亦非、太子等人就真的会感激你?”

    “商君之谋,不是为了秦国,先生之法,也不是为了韩国,更不是为了秦国!”

    语落,周清从座位上起身,该说的,自己都已经说了,至于如何抉择,就看韩非自身的了,如果韩非真的想要自寻死路,这次,自己也将无能为力。

    转身离去,行进不远处已经备好的驷马高车,北上咸阳之城。

    留下韩非一个人在酒肆之中孤坐。

    ******

    “玄清见过大王!”

    云舒、弄玉二人直接返回了府邸之上,周清径直入咸阳兴乐宫内,值未时,秦王政正端坐其上,与群臣商讨诸般之事。

    左右文武而立,相邦昌平君、长史李斯、廷尉王绾、新任咸阳令冯去疾等,国尉尉缭子、蓝田大营上将军王翦、关外大营上将军蒙武等人。

    一礼而上,左右轻轻颔首。

    “哈哈哈,武真侯可是好生闲暇了两个多月,不过来的正好,也可为我等许久未决之事,了断一二。”

    “坐!”

    秦王政从位置上起身,单手虚托一礼,行至上首高台,笑着颔首,明岁便是五年之期了,也该将最后的事情梳理一二了。

    下首群臣亦是起身拱手一礼,一语落下,兴乐宫内便是多出了一个位置,立于右侧最最上首,乃是殿中尊贵之所,更在昌平君之上。

    “不知有何事这般侵扰大王与诸位?”

    对于诸人所谋,周清也是很好奇,再次一礼,跪立条案后的软榻之上,自有温热的茶水献上,诸般而毕,轻缓一语。

    “武真侯以为该如何攻灭韩国?”

    此言为身侧昌平君拱手一礼,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为了此事,中枢群臣已经五六次汇聚在此,商榷诸般之事,但终究没有真正的统一意见。

    如今武真侯回来,其人分量甚重,若得言语,说不得,今日便可定下。

    “韩国现为秦国藩臣之国,术治权谋横行,若要将其攻灭,非有大军出动,否则,必然成为隐患。”

    “这一点,想来诸位均明鉴,不知有何疑难之所?”

    中枢定策,韩国为首要攻灭之国,无论是其所在之地利,还是韩国一直以来的谋秦,都注定它必须是第一个被攻灭之国。

    而且,以如今韩国的力量,根本阻挡不了秦国大军,如此,周清不觉得有什么疑难之处,面上掠过一丝狐疑,左右看向群臣。

    想来必有更深复杂之事。

    “武真侯所言不错。”

    “但,武真侯以为该如何对待韩国王族?如何处置韩国降臣贵胄?”

    此次出言的是长史李斯,灭韩自然不是问题,但灭韩之后的诸般事情却成为棘手之事,故而,中枢群臣月来,一直在商讨此事。

    山东六国中,韩国为首灭之国,那么,灭韩的种种抉择,当对接下来应对其余诸国有相当大的影响,举凡一事,皆涉示范作用,是故争议频多,未敢真正决断。

    如果不能够提前定下这般,那么,明岁灭韩虽容易,但于其它之事麻烦许多。

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法一治(求票票)

    李斯之言刚落,上首的秦王政也是将目光汇聚在王弟身上,对于此等之事,先前王弟不在咸阳,故而未曾涉及,如今献策,想来该有最后之谋。

    “如何对待韩国王族?”

    “本侯以为,若然全部杀之,怕是会引起其余五国君王惶恐,颇有可能合纵伐秦,是故,全部杀之,略有不可行。”

    “若然不杀,以韩国多年的术治,也不会真正臣服于秦国,只消有机会,定然起兵作乱,一如当年大周灭商之后的武庚叛乱。”

    对于这个问题,的确有些棘手,周清略微思忖,便是缓缓答之。

    全部杀了,明显山东五国会恐惧斐然,合纵伐秦再成,于秦国也是一个极大的压力!

    不杀的话,韩国为三晋咽喉要道,也会成为隐患。

    “故而,韩国旧土范围之内,韩王当迁往它处以为禁地,其余王族当殁,重臣贵胄之中,但凡传承三代以上之家族,皆当殁。”

    “山东六国敌秦久矣,若要处置,就要大力为之!”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杀!

    囚禁韩王,相当于别样杀之,但韩王几身无忧,于山东五国的君王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安慰,至于那些重臣贵胄,想来到时候也不会臣服于削权的秦法。

    也就直接杀了!

    免得盘踞旧土,谋图生乱。

    “武真侯所言,李斯深以为然。”

    “秦一天下之要义,在于一治。何谓一治?天下一于秦法也。一于秦法之根本,在于治下无裂土自治,无保留社稷之诸侯,天下一体郡县制。若存韩国宗庙社稷并都城,与保留一方诸侯无异也。”

    “如此灭国,何如不灭?秦独霸天下已经三世,要使六国称臣纳贡而秦国称帝,做三代天子,易如反掌耳,灭之何益?秦灭六国,其志不在做王道天子,而在根除裂土战乱之源,使天下一法一治。此间根本,不当忘也!”

    武真侯所言收纳韩国旧土,杀韩国王族、重臣贵胄,与李斯心中所谋相仿,至于囚禁韩王,不过易事而,没有那些王族与重臣,韩王不过一普通人。

    如果不杀王族,不杀重臣,那么,秦国与三代当没有任何分别。

    “大王,武真侯所言,虽有些道理,但太过于强硬,或有使得山东六国抗秦之心大增。”

    “诸夏数千年来,上古三皇五帝,三代以来,便是天子诸侯分列,自来灭国,便是存其国宗庙社稷以为抚慰,使得其国反抗之心大减。”

    “韩国已经称臣,当存其社稷,留下新郑一城,其余国土与世族封地可入秦国郡县,更为稳妥许多。”

    廷尉王绾拱手一礼,看向上首的秦王政,武真侯所语,杀伐决然,对于韩国王族与重臣丝毫不留情,怕是会激起更加的反抗。

    韩国倒也罢了,国力弱小,但赵国、楚国、齐国可都是大国,若然真的联合起来抗秦,那可是一股相当强大之力量。

    只要将诸国一一灭掉,其余诸事也可徐徐图之,也免得老秦人兵出伤亡更重。

    “廷尉所言,老臣以为不妥。”

    “韩国为中原要地,天下中枢,更是秦国东出列国的要道,乃是根基之地,必须要安稳扎实,但凡有一点点动乱残留,都必须戬灭。”

    “武真侯已经有言,昔者武王灭商,正是因为留下殷商根基,才有后来武庚叛乱,更为如今燕国辽东的殷商残留侵扰。”

    “春秋以来,战国相争,诸夏大势迥异上古三代,天下向一,此为潮流,古法不足凭借,若存韩国社稷、宗庙、新郑,则韩国如何言灭?”

    “假以时日,韩国王族笼络韩国之人,抗秦自立,必成战乱,复起争锋,天下裂土旧制循环不断,则秦一天下大义不存!”

    国尉尉缭子亦是有些反对,韩国的地利重要使得韩国之内必须不能够留下任何的抵抗之力,否则,一天下时日不短,焉得可以肯定韩国不在反复。

    与此如此,还不如一劳永逸,将其人戬灭。

    “上将军以为何?”

    秦王政没有定下最后的定论,丹凤之眸明光闪烁,视线落在国尉身后的两位上将军身上。

    “武真侯先前所语,韩国素来术治横行,其称臣绝非真心,无非权宜之计罢了。”

    “若存韩国社稷、都城,一旦山东形势有变,那么,臣以为,举兵向秦之先锋者,比韩国无疑也。”

    上将军蒙武身披重家,挺直身躯,拱手抱拳一礼。

    对于韩国的脾性,自己是了解最多的,当年的长平之战,就是因为韩国的术治权谋,将原本割让给秦国的上党转让给赵国,才有后来大战。

    后来的资助大周抗秦,水工郑国疲秦,诸般种种,表明韩国根本不可信,必须给予彻底的打击。

    “哈哈,以臣之见,灭韩后续之事,大王决断便可,臣只管出动军力,以求灭韩。”

    “此次灭韩,在臣看来,无需主动主力大军,只消偏师出动便可,至于老秦主力,当以图灭赵大战!”

    上将军王翦随其后,亦是披着重重的黑色甲衣,清朗一笑,对于殿中争论,没有多言,只是谈及兵事,灭韩之后,就是灭赵,自己也得提前做好准备。

    随其后,群臣在殿中继续商讨诸般事。

    “秦国一天下,大义而出,武真侯、国尉等所言甚当。”

    “灭韩大计,不存王族社稷,不存其国新郑,务必使得韩国根基坚实,不成接下后患,至于其余山东五国,情势多变,应时而定。”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

    秦王政从条案后起身,定下这般。

    于此,群臣没有太大异议,廷尉王绾也颔首以对,大王也说了,韩国之地因为重要,故而须得大力整顿,但其余五国说不准。

    换言之,山东六国可能变幻不一,天下大事也得一步步定下,若有变化,也可随时变动。

    ******

    “再有三月有余,便是立春之日,寡人已经着相邦府邸下发王书,在立春之日,开启大朝会。”

    “以听各方重臣、郡守、守备军将所说秦国内务,稳定国本,诸般而毕,寡人便是决意灭韩,武真侯以为何?”

    值申时,事情了毕,秦王政同周清在兴乐宫内的偏殿随意而进,近五年来,秦国上下府库殷实,无论是蜀郡水利通达,还是郑国渠惠及关中。

    粮仓扩增数倍,各地的官吏也已经历经三轮,换上精通秦法的官吏,更好的将秦法施行整个秦国上下,东出攻灭六国,首要之本,便是秦国内部稳定如初。

    为此,蜀郡的蜀山已经灭掉。

    为了应对北方匈奴有可能的动作,也已经派遣蒙恬练兵九原大营。

    为了应对攻略三晋之时楚国和魏国的动静,南阳之地也已经陈兵甚多,行人署上卿姚贾在三晋,顿弱在燕齐,邦交之策也有大动静。

    诸般种种汇聚一隅,秦王政面上甚喜,虽然攻灭山东会耗费颇多时间、精力,但为了这一天,秦国已经等待太久了。

    “此等恢宏盛事,玄清与有荣焉。”

    能够亲眼一观千古一国的出现,周清亦是有些期待。

    “之前赵高归宫之时,曾言,韩非先生在渭水之旁出现,所为又是存韩?”

    身侧无外人,秦王政话锋一转,便是落在了韩非身上,对于韩非,终究还是有着一股别样的看重之意,可惜其人太过于执拗。

    寻找王弟,想来目的不外如是。

    “韩国不存乃是大势所趋。”

    “韩非一人拦阻不了。”

    周清颔首以对,其人再上《存韩书》,而王兄没有任何理会,已经说明了道理。

    在渭水之旁,自己也曾说道许多,希望韩非能够听进去,不然,一切都将挽回不了。

    随后,秦王政没有任何回应,行入兴乐宫另一处偏殿之内,公子扶苏与天明正在读书,听其所语,乃是《商君书》。

    后宫内的其余新生公子与公主尚小,正在抚养之中,不以为教。

    “韩子有大道之才,奈何无天下之心。”

    “昔者,为护持秦法,商君走上祭坛,虽为残留老士族咒骂,但惠文先王执意行之,方有大秦今日,如果去岁韩子真的应从寡人邀请,为秦国所谋。”

    “寡人自忖,绝对会保留韩国社稷、宗庙的。”

    “但……,罢了,罢了,方才厅殿之内,王翦曾语,攻灭韩国无需大军主力,只消偏师,寡人觉得南阳守腾足以,有着关外蒙武压阵,以叶腾对于韩国的了解,轻而易举。”

    耳边回旋着《商君书》之语,秦王政无比熟悉的东西,数年前,从王弟所献之书中知晓韩非的文章,便是神交已久。

    没曾想,如今却是变成这般一个模样,脑海中那欲要重演当初孝公、商君携手强秦的美谈不存,秦王政心中深深慨叹。

    旋即,身躯一转,看向王弟,既然打定主意,那么,韩国必定要灭的,但出动两位上将军太过于高看韩国,以如今南阳一地的实力,足以。

    而且,期时有着王弟在前掠阵,稳固韩国旧地,扎实三晋要道根基,秦王政更为放心。

    韩国旧地稳定,接下来攻赵、攻魏才更加顺畅。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阅兵(五千字大章不分了)

    “南阳守腾?”

    “其人去岁投秦,如今再有灭国之功,是否有些过誉?”

    对于南阳守腾的能力,周清没有任何怀疑,十多年来,分治文武,将南阳一地整治的井井有条,先前赐封其咸阳内史,已然彰显荣耀。

    如今若是在令其领兵灭韩,那么,可就是真正的大功了,于周清来说倒是没有什么,但是对于老秦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他们会认为大王宁愿用一个新人,也不愿意让他们立功,于军心不稳。

    “非也。”

    “南阳守叶腾在韩国为官十多年,熟知南阳与韩国诸般事,若是其人领兵灭韩,对于韩人来说,不是一个不可接受的,而且也能够尽快的安抚。”

    “再者,此次领兵灭韩,虽然为南阳偏师,但武真侯到时候当为监军,统略诸般事,如此,咸阳上下,当无人有异议。”

    “更有一点,以南阳一地为偏师,除了可以直接攻灭韩国以外,也可对魏国、楚国进行威慑。”

    秦王政摇摇头,之所以起用南阳守叶腾为灭韩之人,乃是经过考量的,蓝田大营之内,王翦正在准备灭韩之后的攻赵事宜。

    关外大营虽然也有能力灭韩,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选择南阳守叶腾,因为,秦王政要让山东六国之人看到,只要投诚秦国,不仅有灭国之功,还会有尊贵的爵位赐下。

    南阳守腾便是一个险要例子!

    灭韩之功虽不小,但韩国如今土地不过方圆三四百里,人口不过数十万,纵然有功,也根本比不上其余的山东五国,是故,选择此人。

    “也好,韩国为天下中枢之地,攻灭韩国,裨益良多。”

    秦王政说道这般地步,周清也没有反对,明岁自己前往压阵,当一举定下最后所谋,将韩国彻底湮灭在岁月长河之中。

    占据中枢,秦军出函谷,至此,对于山东五国更有雄视之态!

    ******

    立春之日,大朝会开启!

    相邦昌平君、国尉尉缭子提出五年整备之期将到,请群臣禀报政情军情以决出东出时机,整整三日大朝会,各方郡守的禀报,令秦廷上下振奋不已。

    关中之地、蜀中之地在两大千古水利之下,农事大盛,秦国之内仓廪座座皆满,咸阳隐约已经取代大梁城成为天下第一大市。

    山东商旅潮水一般的涌入咸阳,当初文信候吕不韦定下有益于商旅的策略仍旧存在,关内税金大增,少府、内府之内财货充盈。

    从中枢内外与郡县两极,五年来,也已经经过两三次的吏员筛选淘汰,老弱之人尽皆退去,留下的尽皆是精干之人,国事效率快捷无比。

    法治秦国上下,举国郡县如荀况所言,没有任何盗贼的案件,隐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朝野内外大富大治,国人争相从军求战。

    除此之外,大秦护国学宫与中央学宫,每岁的招生越发引得各大郡县注意,如今已经过了立春,过不几日,又将有一批新的生员进入两大学宫。

    诸般战事五年来,虽也有败绩,但总归以得胜居多,无论是面对楚国,还是韩国,还是赵国,都有大量的攻城掠地,如此诸般,举朝上下,万分激动。

    “大王,举朝上下,政事当各安其道,唯有兵事多变,方略谋划必须务实求全,宁备而不用,勿临危无备。”

    “昔者,鬼谷张仪鼓动楚国灭越而全军南下,却不防北边秦军,遂被大将司马错率兵奇袭房陵,一举夺取楚国粮仓。”

    “今日匈奴头曼已经快要统一草原诸胡,势力日盛,若在秦国东出灭国之时大举南下,只恐赵国李牧一支边军难以应对。”

    “李牧应对不了,则必然侵扰大秦!”

    兴乐宫内,在诸般政事平息之后,国尉尉缭子则是提出另外一语。

    如今秦国对于山东六国的兵事谋略全部齐备,但唯独缺少对于北方匈奴的应急之策,虽有蒙恬九原大营与原来的河套五万大军对峙。

    但近来匈奴控弦之士已经超越二十万,仅仅凭借如今蒙恬的力量,怕是难以应对,而赵国之内,虽有李牧的十万边军,然则万一被秦军牵制,对于秦国内部来说,也非一个好消息。

    “秦国定下一天下所谋,匈奴自然是诸夏外敌,若果然秦国东出,匈奴南下,不消说是否影响大局,但必当有无数老秦人、诸夏之人受难。”

    “国尉所语,成为天下之谋。”

    长史李斯出列,拱手一礼,认同尉缭子之谋。

    兵事万变,如今的缺口,也就只有北方匈奴了!

    千年以来,面对北方狄戎各族,秦国、三晋、燕国乃是主要的抵抗之力,缘由国祚不同,均各自为战,匈奴打到秦国,秦国迎战,打到三晋,三晋迎战。

    然而,自从秦国一举灭掉义渠国之后,匈奴似乎也知晓秦国不好惹,是故,数十年来,多多侵扰赵国与燕国,长久侵扰之下,倒是为赵国留下李牧这一支十万精兵。

    东胡各族侵扰燕国,百年前,到还有燕昭王雄起,驱逐东胡千里之外,但近年来,燕**力孱弱,北方国土也逐渐被匈奴蚕食。

    “莫不为了匈奴的南下侵扰,而将秦军一支主力调往九原不成?如此,赵国北方压力倒是减弱,但李牧十万边军精锐,其人良将非然,如此,秦国岂非自找麻烦?”

    廷尉王绾摇摇头,既然国尉言语匈奴为要害,难道还要因为调遣一支主力大军?

    如今的秦国之内,可称主力大军的有两支,一支是蓝田大营王翦四十万大军,另一支则是关外大营蒙武的二十万大军。

    匈奴控弦之士超越二十万,非有关外大营北上,那么,秦军东出之力削弱,对于山东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但这不是秦国希望看到的。

    王绾之语而出,兴乐宫之内,不由的陷入短暂寂静,群臣相视一眼,一时间倒是没有人出声应对了。

    “廷尉所语其实不无不可,只是,派遣一支主力大军北上,未免看得起匈奴了。”

    “如今大秦境内,主力兵将加上各大郡县守备军力,超越百万,随便抽调些许精锐,以合蒙恬九原大营与长城一线守备之军。”

    “形成一支二三十万的强大军力,轻而易举。”

    立于厅殿之内右侧上首的周清拱手一礼,既然兵事要变,那么,应对匈奴的骑兵,九原大营增兵便可,何须主力前往。

    微微之言落下,一时间,缭绕于群臣耳边,诸人相视一眼,略有所得,但若是涉及调遣兵力,那可就再次打乱缘由攻略山东六国的军事部署了。

    军事部署而变,那么,军将人选、兵种抉择、攻城器械、粮草辎重等等均有大变动,几乎要推翻先前所有的兵事谋略了。

    “武真侯虽言亦是有理。”

    “但调遣兵力部署,牵扯甚大,王翦,蓝田大营练兵如何?”

    秦王政早已经从条案后起身,也是在思忖这个问题,匈奴之患,自己早晚要给予解决,但如今的重中之重乃是山东六国。

    王弟所言有些道理,若是依从廷尉之言,调遣一支主力北上,明显不可能,因为匈奴毕竟只算小患,若是从各军抽调精锐,又将打乱原有部署。

    脑海中翻滚秦国精锐,五年过去了,不知蓝田大营的四十万大军,王翦练兵如何。

    “自当有大王耀兵!”

    王翦黑色重甲披身,出列拱手抱拳,深沉而到。

    “好。”

    “此事暂且搁置,待寡人从蓝田大营归来再行定下!”

    如果蓝田大营的四十万军力足够精锐,抽调一二不无不可,如果王翦练兵一般,那么,当从秦国内部各大郡县,乃至陇西祖地抽调精锐。

    “喏!”

    王翦又是一礼,群臣颔首以对。

    ******

    “护国学宫之事,桓今如何?”

    一行浩浩荡荡的两个千人黑龙骑兵队伍行进,护持核心尊贵车驾,秦王政骑乘马匹之上,看向身侧的王弟,轻声询问着。

    护国学宫如今已正式开启一年多了,这几日也正处于招收新的生员之时,虽有王弟定下的诸般章程,但秦王政还是有些不放心。

    “护国学宫与中央学宫不同,经过一年的时间,诸般事物都已经形成条例,去年一年的时间,学宫之内一共淘汰了两百一十一人。”

    “但这两百一十一人也为护国将来的发展奠下根基,学宫丞执掌招收生员事宜,自无大碍。”

    学宫建立之初,诸般事物还需要周清拿主意、定条例,但一年过后,学宫内的诸人也都已经摸索出些许惊艳,招收那些生员轻而易举。

    最重要的重头戏,乃是接下来的三年,如果不合学宫,直接被淘汰。

    “嗯,大朝会之时,武真侯所述的学宫一年之功,寡人也曾阅览,能够出现数十位令桓与诸多博士称赞之人,寡人也很期待他们将来在军中的表现。”

    “只是,论战推演之妙,终究不若铁血杀伐,昔年赵括就是棋差一招,被武安君击溃。”

    护国学宫虽好,但也有一个不小的弊端,那就是没有那些直接入军所得的庞大征战惊艳,数十年来,赵国的赵括论战推演,邯郸无匹。

    但战场之上,却败给了武安君白起,已然说明了问题。

    “大王不比担心。”

    “关于此事,学宫之内,也有定性,从今夏开始,将会有九大院堂的生员分批次,在教员的带领下进入秦国各大军中,以为磨砺,将所学兵家谋略,印证战场变幻。”

    “一共近一年的时间,而后还剩下半年的时间,在继续最后的教养,如此,学业方成!”

    周清轻轻一笑,于此事,在立下学宫之初,自己就已经有了谋划,而且也已经写入学宫纲要之内,纸上谈兵虽有弊端,但若可历经磨练,将纸上谈兵化作实战本领,那就上佳了。

    “武真侯竟还有如此之法,的确不错。”

    秦王政欢喜。

    当初选择王弟为学宫大祭酒,果真没有选错,学宫之人经过铁血战争,自当有所不同。

    随行的军政要臣亦是不少,彼此相互言语之间,已然在黑龙之兵的带领下,奔近蓝田大营的关头,细细聆听,隐约可闻操练嘶吼杀伐之音。

    及至车驾行至入口之前,遥相看去,山峰林立、谷壑纵横间,已然大片的烟尘滚滚,覆盖方圆数里的区域,一片片黑色旗帜同一片片红色旗帜交织,时而前进,时而后退。

    “红旗?”

    “此地有赵国兵马?”

    廷尉王绾见状,为之惊骇。

    “此练兵新法也。”

    “源至护国学宫内的生员兵战推演,黑红之队抗衡,分兵契合,比起单方操练更为实战成效。”

    对学宫之事了解不少的国尉尉缭子朗朗一笑,去岁一年,自己也曾去过学宫讲武堂数次,也曾讲过数次兵站之策,对于这等事物自是熟悉。

    “哈哈哈,走,随寡人一看究竟。”

    秦王政亦是欢悦,驾驭身下骏马,直奔远处的烟尘滚滚之所。

    马队仅仅跟随,庞大的队伍令的整个蓝田入口的大地都为之震动起来,正要临近演练兵事入口之时,豁然间,两支黑色的马队也从树林而出,卡住谷口。

    “何人敢阻拦秦王阅兵?”

    咸阳宫卫尉李仲一马当先,大喝一声。

    “飞骑尉白拓见过大王!”

    迎面而来的一位军将见状,连忙翻身下马,近前拱手一礼。

    “无须多礼,寡人欲要战场阅兵,你在此地以为拦阻?”

    秦王政笑着看向眼前之人。

    对于此人的消息,也是有些印象,乃是陇西老士族的,进来颇有功勋,官职提升至飞骑尉。

    “我王,战场操练,任何人不得擅入。”

    白拓神色一怔,想了想,还是拱手一礼而应。

    “哦,莫不蓝田大营之内,军令高于王命呼?”

    秦王政神色虽未改,但声音却是不自觉的低沉些许。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白拓单膝跪拜,再次回应着。

    “哈哈哈,看来蓝田大营练兵的确有成。”

    “速速通报王翦,寡人要入蓝田演武场阅兵。”

    秦王政仍旧遥看着远处滚滚烟尘,又看了看面前的白拓,没有多言,轻轻一笑,王令而落。

    “喏!”

    白拓双手抱拳一礼,旋即,身后一人从怀中掏出牛角,奋力吹响,苍茫浑厚之音席卷整个十方天地,数息之后,同样的一道号角之音呼应而起。

    “大王,请!”

    拱手相应,马队裂开,秦王政一行浩瀚的车驾如蓝田大营核心之地。

    周清随伺左右,放眼看过去,前年自己也曾来过,天眼扫视四周,密密麻麻的人影汇聚在蓝田大营四周,血气充沛,铁血无比。

    进入蓝田大营的核心山谷、营地所在,一路行进,多为平坦谷底,看上去倒是没有什么奇异,但实则都是一片片用心整修过的战场军营。

    沟壑纵横,目光环顾四周,不见任何一座军帐,但先前在外面,却明显看到滚滚烟尘,毫无疑问,已然有千军万马隐匿其中。

    国尉尉缭子身为兵家高人,一路走来,点评甚多,诸般种种布置,明显非一位杰出的军将布置而出,一如当初白芊红所言,蓝田大营内的秦军将才,不可数。

    “国尉之言向不虚发,果真如此,岂非昊天助力我大秦乎?”

    秦王政颇有自得。

    一行车驾继续向前,拐过三道山峁之后,眼前豁然开朗,面前则是一片更为浩大的演武场地,方圆数里区域,营地中央前台出,王翦、李信、辛胜等人已然大步走来。

    众人相应,秦王政为首,重臣随后,汇聚高台巨鼓之旁,两侧设置有高大的云车,登临其上,可有俯览整个蓝田大营之眼力。

    “大王,请!”

    王翦练兵五年来,秦王政还是第一次前来蓝田大营,一切种种,颇为新鲜,看着身侧的云车,一路走来,也曾见过,乃是可以将人拉升之高处,以为俯览。

    秦王政见状,点点头,对着身侧的王弟与国尉看了一眼,同王翦一起踏进云车底层,旁边便是有力士摇动齿轮,绳索而动,云车徐徐而升。

    “此为公输家所研制之物?”

    尉缭子单手抚摸着云车,对于此物,国尉府邸有记载。

    “不错,军中有军器营,内部有公输家、将作少府之人,整日与军将揣摩,数年来,军营之内,各式兵器都有改进。”

    “无论是弓弩,还是戈矛,都颇为锋利,远胜先前。”

    身披重甲的王翦笑语回应。

    片言之间,云车已经停下,升至十丈之高,俯览而下,整个巨大的演武场尽皆收拢在眼底,四周遥望,尽皆山岭苍翠茫茫,片片白云轻盈绕山,时而盘旋于云车周边触手可及,恍然天上。

    及至目光巡睃,谷地与四面山坡都整肃排列着一座座旌旗猎猎的步骑方阵,宛如黑森森松林弥漫山川,不禁人人肃然。

    “大王,各军汇聚,敢情我王一阅各军气势!”

    王翦拱手又是一礼。

    “可!”

    秦王政点头。

    “起!”

    王翦随即对着执掌云车的军令司马挥动手掌,一语道喝,刹那间,整个巨大的演武场为之战鼓如雷,声势滔天而起。

第六百九十五章 少壮英华(点睛之大章)

    “铁骑阵列,十万!”

    伴随着蓝田大营上将军王翦一声喝令,内蕴浅浅内力的声音传遍十方。

    嗡!嗡!嗡!

    刹那间,远处谷地中央演武场上,陡然竖起一片雪亮寒光的长剑,骑乘万马,仰天嘶吼,身披轻甲,熠熠生光,虽未言语,但威势顿生。

    秦王政见状,微微颔首。

    “步军列阵,二十万!”

    三十个呼吸过后,王翦令行禁止,那些骑兵列阵归于原样,又是一声喝令,豁然间,晴空之下,宛若炸雷,黑色的旌旗飘扬。

    东面的山源长矛如林,南面的山源剑盾林立,一道道身影隐匿其内,俯览而下,密密麻麻,步兵列阵二十万,乃是东出主力所在。

    无言而威势生出,秦王政为之颔首。

    “连弩列阵,六万!”

    上将军王翦又是喝令,随后,西面山源所在的高坡之上,一阵整齐的弓弩上弦之音乍起。

    万千黑压压的羽箭宛若暴风雨一般掠过山谷,飞向远处的山头,奔向远处,覆盖之下,浩瀚之力顿生,压力弥漫方圆。

    “六万弓弩列阵,观刚才之羽箭,怕是不亚十万支,乃至十五万支羽箭!”

    随伺身侧的国尉尉缭子见状,不由为之惊叹。

    “六万弓弩列阵之中,有大型弩机一万五千张,单兵弩机三万张,一次可连发长剑十八万支,射程两里之遥,近来军器营似乎又有改进。”

    王翦也是微微一笑,将弓弩列阵的六万人轻语解释。

    “大型攻城器械营,四万!”

    数十个呼吸过后,最后的四万军力而出,下方的演武场大道之上,云车林立,横行于宽阔的道路之上,一辆辆几乎与云车登高的大型云梯、一辆辆尖刀雪亮的塞门刀车、一辆辆装有合抱粗细的撞城车。

    还有一具具可发射胳膊粗细的火油箭,加持为之配套的大型弩机,更显威严,一辆辆装有三尺厚铁木板可在壕沟上快速铺开的壕沟车桥等等。

    在一只只牛马的牵引之下,穿过整个下方演武场地,时间已然过去小半个时辰。

    “去岁,护国学宫军器院堂已经研制出些许更为强力军器,何以看不到?”

    虽然顶着逐渐温热的阳光,在云车上待了大半个消失,然,此行收获颇大,于王翦耀兵水准,相当满意,阅览完毕最后的攻城器械阵列。

    秦王政又是想到了什么,头颅微转,丹凤之谋闪烁,看向王翦。

    “军国利器,去岁,王翦也曾前往护国学宫一观,那等利器颇为霸道。”

    “王翦以为,非有难以攻克之敌,不予使用,以免对山东六国造成巨大影响,而且,只要出现,以山东六国的奇人异士,未必不能够快速研制出来。”

    “是故,可以为奇兵之属!”

    如今护国学宫内军器院堂研制的东西,所有的份额几乎全部被蓝田大营、关外大营瓜分,实在是那些利器太过于强大了。

    若是贸然使用,或许前期异常顺利,但待山东六国有心之人研制出类似的东西,那也是老秦人的灾难,故而,在关键时刻使用,更为上佳。

    “善。”

    秦王政感此,轻语之,那些别样的攻城利器却为强大,如果有心人持之,怕是可以轻而易举的破开咸阳城墙,换做山东六国,也可如此。

    以学宫之力都能够如此,而诸子百家中最擅长此道的墨家更在其上。

    “大王,军器营、辎重营今日未能操演,敢请大王亲往巡视。”

    蓝田大营拥兵四十万,但随行的其余杂乱人员,也是有数万,因为不如主力,人数稀少而繁杂,所以王翦未曾让他们出现。

    “上将军不愧是我大秦武安君、蒙骜老将军之后的军中柱石。”

    “五年岁月,能够练出如此之兵,寡人颇为欢喜,五年之前,招收兵士的时候,他们大都十七岁上下,如今也不过二十出头。”

    “王翦,传令下去,今日,寡人想要点将!至于巡视军器营,明日再行。”

    语落先前,秦王政长叹一声,今日阅兵,看着四十多万老秦人汇聚于此,不日,他们也将东出函谷,为大秦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为大秦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度。

    更为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身上,秦王政看到了秦国未来的希望,如今的他们,才二十出头,按照中枢定下所谋,若然一天下,非有五八年以上方可功成。

    而到时候,这些也将成为军中主力一般,替大秦镇守九州之地,以为万古之期。

    心神畅想,神情欢悦而又振奋,在云车上转动身躯,深深的看向上将军王翦,沉声而落,他们是对大秦有功的,自己今日应该给予更多心腹之言。

    “喏!”

    王翦神色一动,豁然大喜,躬身一礼,喝令而下,云车直接降下。

    从先前俯览的状态中归于云车之侧的点将台,秦王政在前,重臣随行,王翦对着李信、辛胜等人吩咐一声,旋即,诸人奔赴各军。

    聚将鼓为之雷动,沉闷而又爆炸的声音荡漾整个蓝田大营,下一刻,便是看到谷地中央与四面山坡上旌旗飞动,一只只身为精悍的马队连番飞至点将台跟前。

    片刻之后,整个蓝田大营军中所有偏将之上之人身披盔甲,整齐而又肃然的排列在点将台之下。

    “大王点将,全军各将以此自报!”

    李信身披银白盔甲,赫然喝道。

    “无需如此着急。”

    “今,大秦东出在即,寡人不仅要听到诸位将军的名号,也要听到诸位将军的年岁,武真侯曾言,如今军中以上将军王翦、上将军蒙武等为首。”

    “但十年之后,军中就是你们的,更是属于全军将士的。”

    秦王政常服束冠,上前踏步,单手轻轻扬起,压下诸位军将即将所言,神色慷慨,情绪激昂,正是因为有他们,自己才是如今诸夏最为强力之王。

    “喏!”

    “各军将加报年岁!”

    李信又是高声喝道。

    “上将军王翦!今岁四十八!”

    王翦已然站立在队列之前之首,近前一步一步,拱手沉声而喝。

    “前将军杨端和!今岁三十五!”

    杨端和自去岁从关外大营调遣归于蓝田大营,任前将军!

    “前军主将王贲!今岁二十五岁!”

    王贲亦是从关外调遣归来。

    “右军主将冯劫!今岁二十七!”

    其人为新任咸阳令冯去疾同族之人。

    “左军主将马兴!今岁三十一!”

    其人为去岁新提拔上来的军中悍将,王翦甚为看重。

    “后军主将辛胜!今岁二十六!”

    辛胜原位昌文君举荐之人,先为咸阳宫剑术教师,而后添为函谷关守将,如今已然领蓝田大营要职。

    “步军主将李信!今岁二十七!”

    此为从咸阳宫卫尉走出的秦王政看重之人。

    “弓弩营主将羌!今岁二十九!”

    此为陇西老士族一脉的狄戎之人,颇得秦王政看重。

    “军器营主将召平!今岁二十九!”

    一人踏步而动,乃是从将作少府而出之人,秦王政对其了解。

    “材官将军白庆!今岁三十四!”

    此为陇西老士族之人。

    “……”

    “……”

    各营主将、偏将先后报出名号,报出年岁,秦王政目光为之而动,看着面前那一张张年轻至极的面孔,看着远处的数十万大军寂静而立。

    除了如今蓝田大营以外,关外大营蒙武和其手下的衣杆军将,还收与自己同岁在九原大营的蒙恬诸人,一切诸般,令秦王政双眸不自觉的湿润起来。

    这就是老秦人,这就是百多年来,秦国为之倚重而强大的老秦人。

    “嬴政甚喜!”

    “诸位将军皆在英华之年,全军将士皆在英华之年,蓝田大营的四十多万军力,乃是我秦国五百余年来,最为年轻而又里的大军。”

    “少壮之时身负国命,虽昊天无以褒奖,嬴政今岁二十有八,与尔等一般的少壮英华,观尔等气象,实为我大秦雄起之态。”

    “数年来,秦军之老弱,均已还乡,朝堂之功臣元老,亦是如此,新军将士,尽皆少壮无华,朝堂官吏,尽皆盛年。”

    “秦国大命何在,孝公以来,如今便是秦国的机会,便是在我等英华之年之人之肩,一天下大势,终止战乱,更是需要我等血洒疆场,重整诸夏秩序风华。”

    “更需要我等奋力奋发,一天下功成,则秦国万古不朽,一天下败落,则秦国不存,今日,嬴政愿闻诸位将士之心!”

    数年来,秦王政自觉心性已然古井无波,但今日面对数十万老秦人,却声音不住有些梗塞起来,先祖奋数代之荣光,如今,自己要走完最后的道路。

    自己也必须将最后的道路完美走完,为秦国开创万古之朝!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军将激奋而言,全军将士激奋而言,如雷霆闪电一般的铁血誓言滚滚落在蓝田大营之内,回旋天地之间,久久未绝。

    七日之后。

    秦王政与中枢重臣定策,决意变换如今的兵事部署,将山东六国与北方匈奴更加的平衡一二。

    “数百年前,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内诸夏,而外夷狄,所为更是摒弃内争,护我诸夏!”

    “若然我等趁着匈奴南下,攻灭山东六国,此为鸡鸣狗盗之伎俩,寡人不屑于此,于山东六国,寡人要移大军灭之,于匈奴,寡人也要陈重兵备之。”

    单手在面前的条案上拍动,秦王政定下最后之策。

    将整个九原大营再次整顿一二,以九原大营主将蒙恬为接下来新整编的九原大营假上将军,率领大军,开赴北方秦国与匈奴长城一线防守匈奴。

    蓝田大营分出铁骑五万开赴九原大营,汇合蒙恬处,以为九原大营之属。

    再次从北地诸多郡县,招收十万兵卒,先为蓝田大营与关外大营训练,半载之后,开赴九原大营,以为蒙恬调遣。

    陇西与北地郡的戎狄部族出骑兵五万,镇守西北边界,随时侧应九原大营的蒙恬。

    关外答应也分出三万精兵开赴九原,以为军马调遣,编入九原大营。

    北方驻郡县的守备军里以为后援,更是需要在接下来每一年向九原输送粮草百万斛。

    同时,又暗地里吩咐护国学宫,将新研制出来的利器送入九原大营之内,以为助力。

    如此诸般调遣之下,秦国在九原大营的兵力空前增加至近三十万,按照先前的谋略,只需要维持三十万军力即刻,随后每岁淘汰弱小兵卒,补充精壮之人。

    加持服役的老秦人,更是汇聚九原大营五十多万人。

    王令一处,北方各大郡县与陇西之地为之老秦人振奋,百多年来,秦国耕战无双,朝野上下,没有任何迟疑,老秦人争相从军,农人与商贾争相输送粮草。

    陇西乌氏倮献金二十万!

    巴郡寡妇清献金三十万!

    咸阳南城商贾合力献金五十万!

    连带周清都以天上人间的名义,献金五十万!

    “武真侯,此去南阳,诸般军略由你,务必将韩国彻底纳入秦国舆图!”

    半个月后,护国学宫招收崭新生员事宜全部搞定,桓也已经逐步走上正规,兴乐宫内,秦王政从少府令赵高的手中接过王书与虎符,亲手交给王弟。

    “哈哈,还请诸位先行在咸阳准备好酒宴,期时,玄清将带着韩王入咸阳,以为庆祝!”

    周清朗朗一笑,双手从王兄手中接过王书虎符,旋即,拱手一礼,左右笑道。

    “哈哈哈,我等当在咸阳静待武真侯佳音!”

    “……”

    相邦、国尉等中枢重臣为之颔首,此行攻灭韩国,当没有太大的意外,于武真侯来说,只能算是小功劳,而且,此次攻灭韩国是武真侯。

    那么,接下来攻灭其余山东六国,则武真侯的机会就小了许多,也算是朝政平衡之侧。

    三日之后。

    一支黑龙骑兵队伍护持,从咸阳东城出,奔向三川郡洛邑,而后入南阳之中。

    消息传荡开来,韩国上下朝野为之震荡,山东六国为之惶恐。

第六百九十六章 上兵伐谋(求票票)

    “公子,这里就是南阳?”

    “看起来比起陇西之地繁华多了。”

    黑龙骑兵开道,平坦开阔的驰路之上,驷马高车平稳前进,掀开一侧的车帘,云舒好奇的看向四周,初夏时节,农人在田亩上耕种,商旅在道路上牛马之车不绝。

    诸般种种,这般盛况,在陇西郡是决然看不到的,而且这里的气候也比陇西好太多了,不会有陇西那边的干燥和沙尘频生。

    “南阳守腾还是有些文治武功的。”

    周清闲逸的躺在车内软榻之上,一侧的弄玉在徐徐的拿捏着,体表浅浅的玄光闪烁,劲力婉转,直入周清肌肤表里,不然寻常的力道可是无用。

    单手持碧玉酒盏,清凉的酒水入喉,灵觉扩散,天眼紫光而生,外面的一切种种,也是收拢在己身眼眸深处,叶腾终究没有令自己失望。

    “弄玉姐姐,待会你又可以看到你父亲、母亲了。”

    出咸阳,云舒显得很是高兴,而且随着公子停留在咸阳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己也能够更好的待在公子身边,更好的服侍公子。

    将目光从车外收回,看着公子手中的酒樽已经空了,连忙秀手持起酒壶,为公子斟满,同时颇为钦羡的看向弄玉姐姐。

    其人父亲、母亲如今均在南阳,每隔一段时日都是可以见到的,如今公子接下来要坐镇南阳,怕是更能够长久的聚在一起了。

    “多谢公子。”

    秀发梳着垂髻,头顶斜插意志白玉嵌珠翠玉簪,一袭湖蓝色的云锦锦衣,眉目精致,体态婀娜,跪坐一旁,面上笑意忽闪,躬身又是一礼。

    没有公子在,怕是当初在新郑,自己就已经死去了。

    没有公子在,怕是父亲、母亲也不会相聚。

    此等大恩,如何敢忘。

    “都是缘法而已。”

    “天泽已经死去,数年前,本侯曾与你父亲所言,荐其入蓝田大营,以为功勋,却是被其拒绝,仍旧留在南阳。”

    “李开也算是一位汉子,此次灭韩,怕是有功加身了。”

    周清把玩着手中的玉盏,对于弄玉之言,轻轻一笑,李开能够在那般年岁添为韩国右司马,可见其领军水准,可惜,却毁在夜幕手中。

    如今在叶腾手下做事,出头很快的。

    “都是公子提携。”

    弄玉亦是摇摇头,没有公子的名号在,怕是父亲、母亲二人在南阳不会受到那般尊贵的待遇,心神有感,诸般大恩,实难以报。

    “待在本侯身边这般久,莫不连本侯随心而为都未曾参悟?”

    “你如今已经触摸化神门槛,接下来也当好好清修一二。”

    挥手一招,一股柔和的劲风忽掠,怀中自动多了一具柔嫩娇躯,轻嗅着鼻息间的芝兰幽香,感受那身躯的柔软,清静之气扩散,颇为怡人。

    “公子,如今已经是四月底了,按照惯例,道家天人二宗的太乙山观妙台论道也该不远了。”

    上次太乙山观妙台乃是在五年前郑国渠刚刚修好之后,如今,五年已然过去,再有些许时日,太乙山观妙台论道也该开启了。

    看着弄玉姐姐在公子怀中的娇俏模样,云舒也是羡慕非凡,可是,自己的修为进来虽有长进,但距离先天巅峰还有相当的距离。

    听闻公子提及修为之事,倒是不自觉响起此事。

    “此事由掌门师兄处理的,五年一次,太乙观妙,天人争锋,印证大道,上次师兄赤松子战败人宗木虚子,如今想来师兄的修为更进一步了。”

    “再有一个多月,若然南阳之事不多,本侯当前往一观。”

    太乙山观妙台,此事自己也不会忘记的,虽然和自己的关系不大,但却是涉及天人二宗的颜面,师兄近年来颇有所得,已然踏足化神第二层次。

    而那木虚子如果不能够更进一步,当不会有机会从师兄手中夺走雪霁,伴随口中轻语,单手轻轻抚摸那丝绸一般的存在,红润之色闪烁那明艳之颜,红唇吞吐,见状,俯首而下。

    七日之后。

    “新春大朝会之时,本侯曾听你所言南阳现状,物阜民丰,商旅横行,军力充沛,诸般一切在如今的秦国各大郡县中,都是数得着的存在。”

    “本侯一路行来,叶腾,你很好。”

    南阳之地,宛城城主府内,周清一身尊贵服饰着身,静坐上首,条案陈列,美酒醇香,佳肴不绝,持箸品味一二,颇有特色。

    微微颔首,单手持玉盏,看向下首的一袭黑色锦袍的南阳守腾。

    “南阳之地乃是当初韩国分三晋之地核心之所,汇聚秦国所占与韩国所有,足有千里之多,其内平原多,山地少,民众多,商旅多,加持耕战,所以有如今之局面。”

    “粮仓充足,军备自然更胜一筹,叶腾不过照搬秦法所至,短短时日,南阳之力更胜往昔,也可更好为武真侯所谋,为大王所谋。”

    叶腾连忙挺直身躯,拱手一礼,随后一饮而尽,朗声而落,南阳之地,虽有自己之功,但若是没有秦廷法令而下,若是没有耕战之策激励,怕也是难为。

    如今南阳之地精兵十三万,兵戈齐备,乃是备案在秦廷的一支精锐偏师,而今也该派上用场了。

    “哈哈哈,叶腾,本侯出咸阳之时,已经发文书于你,于本侯所语,你觉该如此图之?”

    正厅之内,所存之人尽皆南阳之地的精干高层,现今添为南阳守备之军主将之一的李开也是在列,说道诸般事,周清便是将话题落在正途。

    灭韩之事,虽容易,但直接出兵,决然不妥!

    “武真侯。”

    “叶腾于此也思忖良多,如今的韩国不过坐拥三四百里之地,麾下之兵十万尽皆在血衣候白亦非手中,近两年来,府库之内空虚,朝堂之上,更是臣子不齐。”

    “是故,叶腾以为,当徐徐图之。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叶腾从条案后起身,行至厅内,看上上首武真侯,面上没有什么遮掩,如今灭韩之功既然在前,自己需要的是将所谋说道而出,若然可行,当有大功。

    武真侯已经位列关内侯,此次灭韩,虽不能够更进一步,但于己身来说,却是大用。

    “哦,果然不战而屈人之兵,兵卒不损,功劳倍增而上!”

    “本侯愿详闻。”

    若然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秦廷之内,当有更大的功勋立下,因为没有兵卒的损伤,就意味着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原有之功,对于接下来秦国东出,更有助力。

    若然耗费十多万军力达到这等目标,虽有功,也是有过。

    兴趣生出,直视下首的叶腾。

    ******

    韩国新郑,王城正殿。

    看着此刻正在朝堂上站立的秦国之人,韩王安神色难看至极。

    “韩国负秦谋秦,数十年多有劣迹,今次当了结总账!”

    “韩国出路只有一途,既以为秦藩臣之国,那么,如今也该真正成为秦国臣民,为一统诸夏率先作为。否则,秦国大军一举平韩!”

    上卿姚贾先行,看着左右寥寥无几的韩国朝堂之人,又看着上首的韩王安,神色平静,徐徐之言从口中流出,没有任何情面。

    “特使何出此言?韩国以礼事秦三十余年,早是秦国臣民也。秦王之心,过之也,过之也……。”

    韩王安心中恐惧,莫不是秦国真的要发兵灭韩了?

    尽管从去岁秋冬开始,便是有韩国的密探传来消息,秦国将会在今年冬出,首要攻灭之国,便是韩国,故而那时起,韩王安就没有睡足一个好觉。

    “三十年来韩国所做好事甚多。”

    “上党转让于赵国,长平之战出!”

    “肥周抗秦,欲要削弱秦国之力!”

    “大田令郑国疲秦之计!”

    “数年前,又有公子韩非兵事疲秦,诸般种种,韩王以为秦国无知乎?亦或者,韩王以为天下宁无公道乎?”

    韩国术治权谋横行,秦国早就了如指掌,一直以来,韩国名为以礼仪侍奉秦国,但暗地里所行之事,颇为令人不耻。

    以前,秦国忙于内政,未曾给予理会,如今也该亲自算一算总账了。

    “上使无需如此过言,韩国臣道不周,秦王震怒也是该当,老臣之意,韩国可以为此弥补过失,以为惩戒,如何?”

    一侧的相国张开地神色虽难看,但也是踏步而出,站了出来,拱手一礼看向姚贾,徐徐言之。

    “哦,素闻韩国术治权谋,相国且先说个补救之策?”

    姚贾闻声,面上奇异一笑,回礼轻言,看向张开地。

    “老臣之见,乃是两法补救。”

    “一者,韩王上书秦王,正式向秦国称臣。”

    “二者,割地资秦,以为秦国对他国战事之根基。”

    “上卿以为如何?”

    从去岁咸阳内传出秦国很有可能攻灭韩国之后,韩王、张开地、血衣候等人便是不住谋略,无论如何,都必须首要保住韩国,其余诸般皆可缓缓商议。

    “哦,如今的韩国是相国主事?”

    姚贾淡淡一笑,此番话虽不错,但是从韩国一相国口中道出,却没有什么力道。

    “好说,一切均好说,上使且稍等片刻,容我等君臣稍作商议如何?”

    韩王安强忍着内心之颤动,挤出些许笑容,单手徐徐摆动,看向姚贾。

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回来了(求票票)

    “不妥也,依据韩国往昔所谋,怕是离开此处,事情难为也。”

    “此处为韩国正殿,也是朝议之所在,便是在这里说,今日不定,本使无法向武真侯交代,更是无法向大王交代。”

    姚贾摇摇头,身为邦交之人,对于韩国这班人了解的太深了,只要没有具体的文书落下,那么,绝对会翻脸不认人的。

    “这……。”

    闻此,韩王安神色又是变动,整个人的精气神都瞬间丢失太多。

    酉时中段,在不断的拖拉之中,姚贾与韩王安同太子韩宇、相国张开地等人终于还是你拟定好了相关文书,称臣上书,诸般之事,轻而易举的定下。

    真正的成为秦国臣子,而且还割让如今韩国仅存不多的一半之地。

    原本韩王安不想要割让如此多土地的,但是看着姚贾一而再的坚持和威胁,只得无奈的定下王书,割让两百里之地,那么,如今的韩国则越发之衰弱了。

    “大王,九公子如今添为秦国中央学宫法家院堂博士,难道也无助力?”

    相国张开地神情有些颓废,数十年来,自己亲眼见到韩国从一个方圆两千里的大国,沦为如今方圆两百里的小国,此种情绪,难以而出。

    如今,秦国决议东出,首要之国便是韩国,怕是韩国真的要难逃此劫了。

    念及诸般种种,若然韩非能够在咸阳多有些助力,怕是韩国如今也不会是如今只局面,君不见如今的卫国虽为封君之国,但也是受到秦王政的重视。

    何也?

    乃是卫国内走出卫鞅、文信候等诸多军政要臣,以秦王政对于九公子的重视程度,无论如何,也不会这般对待韩国的。

    “逆子无用,不要再提他!”

    提及韩非,韩王安便是极大的震怒,自从去岁咸阳传来秦国要攻灭韩国,新郑内残留的老士族便是多言,定是韩非伤了秦王之颜面。

    在咸阳之内,秦王欲要邀请韩非为中枢重臣,欲要邀请韩非统领国政,但均是被韩非拒绝,此等大辱,秦王绝对要牵连至韩国身上的。

    于此,韩王安也认同,己身看来,九子若然真的要存韩,无论是秦王的何等要求,都应该同意才是,而且应该更好的活在秦国。

    哪怕是真的侍奉秦国也无碍,只要能够存韩,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惜,如今秦国要攻灭韩国,九子却没有半点消息传来,分明是抛弃了韩国,身为王族公子,如此没有担当,枉为当初自己那般宠幸他。

    “父王无需震怒,如今事已如此,纵然九弟真的受到秦王宠幸,怕是也不会改变秦国欲要图谋韩国之心,无论如何,韩国也该早作准备,以应对接下之事。”

    太子韩宇近前一礼,摇摇头,这般时候再次说着九弟之所为,已然没有任何作用,而且,当初若非九弟,怕是也不能够打击夜幕,除掉姬无夜。

    可惜,父王竟然再次重用血衣候,以至于韩国弄至如此局面,实在是难以预料。

    “哦,太子有良谋?”

    一旁周身散发浅浅冷漠之气的血衣候出言,看向韩宇。

    “父王,秦国既然决意攻灭韩国,那么,今日所拟定的文书不过为权益之计,更为重要的是应对接下来的更多之事。”

    “秦国武真侯亲自被派往南阳之地,南阳守叶腾整顿十三万大军,关外大营蒙武兴兵十七万,陈兵洛邑,诸般种种表明,灭亡韩国乃是秦国必要之事。”

    束发而冠,体态修长,神容方正,贵气显化,太子韩宇娓娓出言,将眼下之事缓缓道来,秦国灭韩之心已生,无论如何,姚贾的出现只是一个开始。

    割让土地,也只是尽可能的使得灭韩顺利些许,但韩国必须要有所准备。

    “寡人如何不知,但……诸卿有何良策?”

    韩王安深得术治权谋精髓,更是明悟韩宇之言深意,但知晓是一回事,能够应对又是一回事,神色有些纠结,看向面前群臣。

    “大王,如今韩国兵少民弱,凭借一己之力对抗秦国,明显不智。”

    “不若派遣使臣,前往其余五国,再行合纵伐秦如何?”

    韩国弱小,直接抗秦,不可为,但秦国东出,灭韩绝不是终点,所以相对来说,秦国也是其它山东五国的敌人,若然可以有上佳之人游说,合纵再现,当有大用。

    “合纵伐秦?”

    韩王安心中一动,心中也确有此意。

    但如果是韩国遇到危急之时,求援其余山东五国,必然得有大量的钱财、土地以为资助,然韩国现在府库空虚,实难为继。

    “臣以为不妥也。”

    “今,秦韩两国刚签订文书,韩国已然称臣,且也割让土地,若然韩国派遣使臣求援山东诸国,则韩国背信弃义之名传荡,山东五国如何援救。”

    “是故,且暂行依照文书之言,交割一切,若然是秦国先行违背文书,则秦国失却大义,再行求援山东六国也不迟。”

    血红锦袍,银发垂落,血衣候轻语缓缓,摇头而落,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看向上首的韩王安。

    “这……。”

    韩王安心中再次陷入纠结之中,太子之语不无道理,但血衣候之言更合大义。

    韩国失却大义,则山东五国必不来援。

    秦国失却大义,兵出无名,则山东五国当有求援攻秦之名。

    “大王,果然交割文书,韩国更为孱弱,若然它日秦国真的攻打韩国,则韩国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秦国东出一天下之意已经被山东诸国之人所知,无论韩国是否违背文书,都无大碍,是故,于情于理,也该提前知会山东五国以为援手。”

    相国张开始倒是赞同太子韩宇之策。

    什么是大义?

    秦国虎视山东,欲要一天下之心早已昭然若揭,今日韩国之局面,未必不是它日诸国之局面,想来山东五国不会如此坐视不管的。

    “去岁之时,赵国、魏国、楚国因秦国护国学宫之事,都曾割让土地、献上财货,以避免秦国兵锋,加持刚才签订之文书,韩国已经沦为秦国臣子。”

    “那么,山东五国何以援救?”

    血衣候白亦非冷冷一笑。

    “果真韩国无视那份文书,悍然与秦国对决,彰显劲韩战国之风范,不欲与秦国为伍,则山东五国或可相救,大王以为如何?”

    先前至于未落,白亦非再次出现,看向上首的韩王安。

    韩国如今是秦国藩臣之国,那么,诸般之事也算是秦国内政只是,山东五国援手可能性甚小,除非韩国愿意放弃那般庇护,决意对抗秦国。

    或许,山东六国合纵!

    然如果合纵未有功成,期时,韩国就真的被灭了。

    “这……,寡人决意,暂且交割文书之事。”

    “韩国以礼侍秦,秦断然不会贸然灭韩,太子,密发寡人王书,韩非务必在咸阳劝说秦国不灭韩,他为王族公子,必须有如此之责。”

    终于,韩王安还是定下最后之策,血衣候说得对,现在主要的是不能够惹怒秦国,区区土地不算什么,如果秦国真的要执意灭韩,再行求救山东诸国也不迟。

    虽如此,但想着舆图上剩余的韩国国土,韩王安心中又是苦痛不已,苍老的目光落在太子韩宇身上,下发秘密文书。

    “是!”

    群臣一礼,既然大王如此抉择,他们也只好如此行之。

    ******

    “你回来了?”

    暮色降临,新郑之内的紫兰轩再次散发独特之魅力,纱幔垂落,莺歌燕语,存于新郑内的王室贵胄仍旧欢乐其内,虽有听闻秦国要灭韩。

    但如今韩国不还没被灭嘛,况且如今的新郑之内,欢乐之所在不多,紫兰轩越发显得独树一帜了,纸醉金迷,嫣然无尽。

    其内二楼拐角处的那处寂静房间之内,一位紫色衣袍披身的青年男子临窗而立,单手持着数年不曾把握的碧海珊瑚酒樽,轻抿着紫兰轩独有的佳酿,一时间寂静无言。

    紫女踏着绛紫色的高靴,贴身的紫色长裙罩体,紫色的秀发高高盘起,仍是那般的风韵典雅,仍是那般的神秘不俗。

    “是的,我回来了。”

    数息之后,韩非一饮而尽,沉稳之音回应。

    “紫兰轩的生意还是这般好。”

    随即,韩非随意的说着,虽然处于二楼寂静之所,但远处热闹非凡的紫兰轩中,诸般杂乱之音还是涌入耳边,缭绕不绝。

    “生意虽好,赚的可是不多。”

    紫女抿嘴一笑,生意的确好了不少,但受益于如今新郑的新税法例,上交的钱财多了两三倍,姑娘们虽很是忙碌,但所得钱财愈加之少。

    “子房的司寇一职很适合。”

    自己尚未离开新郑的时候,子房就已经为司寇了,如今也是风生水起,但新政之内,颇有些名声,很得许多老士族大臣称赞。

    “还是你当初教导的好。”

    紫女再次应着。

    “那个人,现在还没有回来吗?”

    韩非随意的询问者,并不涉及如今韩国的处境,只是问着昔日新郑之内的流沙诸人,红莲如今待在宫中,近年来,那人的消息自己也没有得知。

    “近年来,他一直在楚国之内,记忆好像还是没有恢复,待在楚国公子负刍身侧,欲要助其登位楚王。”

    “但……,他应该近期会返回新郑的。”

第六百九十八章 凌冬之时(求票票)

    紫女自然知晓韩非所询问的是谁,那夜咸阳国狱前所发生的一切,红莲公主也和自己说了,庄的记忆似乎丢失了。

    近来,根据自己的探察,庄似乎出现在楚国,助力楚国公子负刍,同时也在极力收集自己的过往,如此,紫女倒是不介意将些许往事信息透漏而出。

    算算时间,再加上自己对庄的了解,他一定会回来的。

    “你准备如何?”

    身躯微转,俊逸的容颜上露出些许笑意,把玩着手中的碧玉珊瑚酒樽,此次自己从咸阳回来,乃是心性所指,来至血脉深处的牵引,告诉自己一定要回来。

    进入韩国的国土,入眼处满是断壁残垣,一处处村落早已没有人烟,道路也已经逐渐荒芜,初夏时节的田亩之上更是没有任何人耕种。

    一切的一切都浮现在眼眸深处,或许,那些不是自己所希望看到的,但却真是出现在眼眸深处,融合自身所学,韩国或许真的没有了希望。

    “我只是一介商人。”

    紫女报以嫣然,笑意而出,摇曳身姿,斟满酒樽。

    “前日,秦国上卿姚贾入王殿之内,韩国正式称臣,割让一半国土,而且,根据红莲公主的消息,韩王似乎想要你在咸阳周旋一二,说服秦王不灭韩。”

    “而你现在却出现在韩国!”

    韩非入秦,目的便是存韩,可惜,存韩之说触怒秦廷上下,非武真侯的缘故,怕是已经被赐死,尽管如此,咸阳之内,韩非并没有韩王想象中那般力量。

    除非,韩非真的决意助力秦国,得以进入中枢,那么,一切才有一丝可能,而韩非现在却出现在这里,表明那一丝可能也将不复存在。

    “秦廷领兵者南阳守叶腾,监军者武真侯,旁侧大军合计三十万上下。”

    “秦灭韩之意昭彰,韩存亡之抉择已现。“

    紫女所言之讯息,自己也有闻,昔日堂堂一大战国,如今却仅剩两百里之地,此等关头,不思图存,仍旧在术治权谋,以求存续。

    脑海中翻滚过四哥、姬无夜、相国、父王……诸人画面,韩非轻叹一声,语落,再次静立在紫兰轩窗前,眺望远方,新郑之内,似乎还是那般的繁华。

    ******

    “韩国,新郑,紫兰轩,韩非,流沙……。”

    秦国的一举一动,牵动整个山东六国之心,去岁秋冬便是有传闻,秦国要攻灭韩国,而且观如今局势,秦廷武真侯现身南阳,十三万大军整顿,以为调遣。

    无论是临近的南楚,还是东侧的魏国,都感到极大的压力,可是却都无能为力。

    南楚下蔡之城,相距寿春不过百多里,近年来,一位崭新的楚国公子逐渐出现在老士族面前,其名为负刍,乃是先考烈王之子。

    这是经过老士族所认同与承认的。

    出现在楚国不久,便是汇聚不小的力量,去岁公然露面于下蔡之城,遥相而望寿春,麾下得力之人不少,最为倚重者,更是令诸人拜服。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每一代鬼谷弟子,都代表着一个传奇,而且近年来,随着这位鬼谷弟子所谋,公子负刍的力量在明显的增强,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在野之中,都有极大的拥护者。

    静坐在下蔡客卿府邸的深处一处雅间,一位黑衣白发的冷酷男子手指密信,一览其上讯息,年岁长了许多,一头飘逸的银发直垂腰腹,金带梳拢,气息更为孤傲。

    口中轻语数月来自己所收拢之讯息,眉头轻轻皱起,自己脑海中所丢失的记忆应该在韩国,而且似乎自己还在韩国停留不短的时间。

    韩国!

    在自己眼中,已经算是亡国了。

    大势之下,无人可以挽救!

    自己先前为何会在新郑?

    是要助力韩国复兴霸业?

    直觉告诉自己不是这样!

    流沙又是什么?

    与韩国九公子韩非有关?

    韩非之人,自己知晓,乃是诸夏大才,《韩非子》一书自己也曾一览,却有些意思,自己和他又有什么关联?一切的一切盘桓在心间深处,不得其解。

    根据自己和楚南公的约定,直至公子负刍登临楚王之位,自己的封印才可以解开,如今距离公子负刍登位,怕是还得一两年的时间。

    既然有线索,那么,自己当亲自将丢失的东西找回来!

    束缚的感觉,自己很不喜欢。

    “卫庄先生,公子有请!”

    看来韩国新郑,自己必须要亲自去一趟了,根据进来南阳一地传来的讯息,韩国一时半会还可以留存,倒也不急。

    心念一动,头颅抬起,看向雅间之外,玄光隐现,手中的密信直接化为灰烬。

    轻嗯一声,悠然而起,手持鲨齿之剑,步履如风,阴阳家的真人丹还算有些功用,进来的修为已经快要达到一个临界点。

    “卫庄先生,请!”

    百十个呼吸之后,府邸内的议事堂中,一袭楚国华服的公子负刍端坐在上首,观卫庄行入,顿时从座位上起身,拱手相应,位列下方首位。

    近年来,由着鬼谷卫庄的相助,自己手中的力量越来越强了,虽还不足以同李园争锋,但再过一年,形势当大有不同。

    见状,在座的其余客卿之人均没有任何意见,鬼谷纵横有这个资格,而对方的表现更有这个资格。

    “有要事?”

    鲨齿剑横立在条案之上,一旁侍女自动献上茶水,冷酷的容颜上一丝疑惑忽闪,看向上首的公子负刍,接下来应对李园的谋划早已定下。

    观今日阵仗,莫不有大事?

    “却为要事。”

    “想来卫庄先生也有听闻秦国欲要兴兵攻灭韩国,武真侯玄清子亲自监军,南阳守腾以为统御,以韩国如今的力量,先生以为如何?”

    公子负刍轻轻颔首,于鬼谷卫庄冷傲的姿态已然无视,近年来,若无对方助力,自己还不会有如今局面,可惜,如今李园身边似乎也有高人。

    不然所取得效果当会更好!

    针对寿春李园的谋略已经在逐步落实,不出差错,李园蹦不多久,但秦国欲要灭韩,却是令负刍心中一颤,实在是如今的秦国太过于强大。

    “韩国,会灭!”

    卫庄给了一个简短的回应。

    “既要灭韩,何以还要继续韩国称臣、割让国土?”

    此为负刍疑惑之处,已经露出獠牙,韩国也应该感觉到,这个时候却令韩国献上称臣文书与割让土地,莫不秦国有意饶恕韩国。

    由不得负刍不这般思忖。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

    “大势压境,攻心为上,若可令韩国自动投秦,则为上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为秦国所谋,也是最为上者的攻伐之道,这也是鬼谷所追求的至高之道,鬼谷弟子,鲜少领兵,但却名镇天下,多位攻心之谋。

    辅以大势强军,则无物不破。

    秦国此谋,以公子负刍的眼力,应该可以看出,有此问者,怕是目的不在于此。

    “以先生眼力,秦灭韩需要多少时日?”

    负刍轻轻颔首,对着下首诸位客卿也看了一眼,再次问询。

    “韩国术治权谋横行,又为战国之一,其心绝不愿投秦,无论如何,必有一战。”

    “冬日之前,必有分晓!”

    卫庄径直回应,擅长术治权谋者,就算手上没有任何力量,也不会轻易认输的,因为韩国不仅仅是韩国,韩国更是三晋之韩国,更是山东之韩国。

    “冬日之前!”

    “韩国为三晋要道,秦灭韩,占据此处,陈兵于内,当虎视山东五国,楚国是否该施以援手?”

    此语,为负刍想要问询之策,韩国虽小,但重要性却很大,没有韩国,则秦国大军随时可以侵入楚国,而且直压淮水两岸。

    攻战韩国,秦国之力涨,山东诸国力被削弱。

    若是可以,联合其余诸国保下韩国,也是一个不错的抉择,起码,日后,韩国仍是最直接面对秦国之国,也可为山东诸国分担压力。

    “纵然楚国施以援手,可否应对秦国?”

    闻此,卫庄那冷然的神情上,不由的淡淡一笑,笑语之间,夹杂淡淡的嘲弄。

    秦国灭韩,不仅仅是有南阳十三万大军,更有关外大营蒙武的十七万大军,更有三川郡、汉中郡等地的守备军,楚国可以出手,但能够保证战胜秦国?

    “列国合纵如何?”

    单单凭借楚国一国之力,自是难为,除非自己现在是楚王,可以调动整个楚国内的军力,但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公子。

    楚国虽不能够拦阻,若是加上其余山东诸国呢?

    实在是负刍不想要看到韩国被灭,韩国不存,对于山东诸国影响太大。

    “列国合纵?”

    “此策可行,但如今的局面,合纵功成者,小矣!”

    数年前列国最后一次合纵,乃是楚国春申君所谋,但春申君却是在关键时刻,抛却山东其余诸国离去,此举令山东诸国不满。

    魏国如今也需要时间修养。

    赵国之内只剩下最后一支强力边军!

    燕国太远,纵然同意,也未有大力!

    齐国素来不掺和谋秦!

    如此诸般,合纵功成难矣,纵然功成,以山东五国的力量,也不可能在再现十多年前的魏信陵君盛事。

第六百九十九章 何颜立于天下(求票票)

    “诚如此,先生以为该如何?”

    于卫庄所语,负刍虽不愿意承认,但心间深处却深以为然,秦国独霸,山东六国人人自危,纵然韩国被灭,想要出力,却又无能为力。

    这是……最为难以忍受之事。

    先前也与诸位客卿相谈,想要有所谋略,但均不堪大用。

    “欲要助力韩国,则……韩国必须有被救的资格。”

    “二十年前的邯郸之战,秦国大军兵困邯郸,赵国亦是图谋合纵,但己身仍有实力对抗强秦,是故,山东诸国愿意出兵。”

    “因为,这样救下来的赵国有价值,事后,仍可为山东诸国屏障,但韩国如果不能够在秦国攻击下存活,纵然救下,不过徒劳!”

    卫庄从条案座位起身,冷漠一语,想要救一个人,那就要看这个人是否有被救的价值,在卫庄看来,韩国没有这个价值。

    国小而民弱,军力虽还有十万,不足以对抗秦国!

    纵然合纵救韩国,可保一时,来日,仍会被秦国所灭。

    “韩国被灭,秦国兵锋所指为何?”

    负刍面上有些失望,这不是自己所要听到的答案。

    “这个答案,公子心中已经有了。”

    语落,卫庄挥手一招,鲨齿剑出现在手中,一步踏出,离开条案,只身远去。

    “……赵国吗?”

    “看来楚国还有时间!”

    目视卫庄的身影消失在眼眸深处,负刍轻语喃喃一声,如心中所想,秦国首要之敌,为三晋之国,其后再行图谋楚国与燕国。

    这般,楚国还有时间,楚国还有机会,一切都是要尽可能的将李园剿灭,重新匡扶楚国朝政,整顿一切,以此应对大敌。

    ******

    南阳宛城之所在,今时乃是一个盛大之日。

    早有秦廷咸阳王书落下,命武真侯全权处理韩国之事,半月之前,韩国献上称臣文书与割让新郑以外的两百里之地。

    如此,一切规章礼仪在宛城开启,南阳守叶腾早就做好了迎接仪式,此次新郑代表韩王献上国书与舆图的为相国张开地。

    同上卿姚贾一路前往南阳宛城,一路之上,军马开道,虎狼气息彰显,放眼所在,物阜民丰,安泰祥和,见状,相国张开地无言。

    “韩国相国张开地见过武真侯!”

    城主府的正厅亮堂之内,周清一袭秦廷关内侯朝服,高山冠束发,眉目俊朗,着浅黑色的云纹锦袍,踏步登云靴,上首而立,迎见张开地一行。

    如今的韩国之内,朝堂之上,重臣缺失,年岁老迈的相国张开地亲自前来,在周清的预料之中,身后跟随着王城韩王使者。

    “哈哈哈,韩国既已经成为秦国之臣,那你我就是一国之人,无需多礼。”

    周清近前一步,单手虚托,对着张开地朗朗一笑。

    左右看了一眼,诸人也是轻轻一笑。

    “此为韩王称臣国书与割让土地舆图!”

    闻此,张开地神色一滞,虽想要多说什么,但想了想,还是没有多言,身躯微转,从一侧的韩王使者手中接过称臣王书与土地舆图。

    双手持之,递给面前武真侯。

    对于面前的武真侯,张开地也是了解的,乃是如今秦廷之下,权势仅次于秦王之人,更是坐拥五百里封地,远超如今的韩国。

    念及此,心中更不是滋味。

    “称臣国书与舆图不过小事,今日张相国亲自前来,想来是给了本侯颜面。”

    “叶腾,摆宴!”

    没有看向张开地献上来的国书,挥手间,旁侧便是有人接了过去,再次深深看了张开地一眼,转身走向上首尊位,看向叶腾。

    “喏!”

    叶腾面上笑意扩散,拱手一礼,将张开地迎上右手尊位,未几,条案之上,便是美酒佳肴陈列,更有身材曼妙的侍女歌舞呈现。

    推杯置盏,倒是一片的祥和,丝毫不见秦国对于如今韩国的压力。

    张开地久经于此,焉得不明白越是如此,越是表明秦国对于韩国的在意与压力,连先前自己献上的王书与舆图都未一观。

    所谋……不言自明。

    “张相国,不知近日可曾见过韩非先生?”

    看着面前风姿绽放的舞女,周清举杯看向不远处的张开地,多日之前,咸阳那边便是传来消息,韩非已经自动辞去中央学宫法家院堂博士一职,消失的无影无踪。

    后来根据罗网所查,其人已经归于韩国。

    于此,周清只能是摇摇头,其人还是做出了最为不理智的决断,莫不真的要决定和韩国共存亡?

    “九公子?”

    “其人远在秦国,下臣如何得见,武真侯说笑也。”

    张开地闻声,又是一愣,处于宛城之中,一颗心早已紧紧绷起,生怕那一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武真侯,就直接回不去新郑了。

    突闻对方此言,张开地面有疑惑,九公子韩非一直在秦国的,自己一直在新郑,如何得见。

    “莫不张相国不知韩非已经返回新郑半月有余,有此大才相助,韩国复苏有望,韩非先生再上《强韩书》,想来韩王不会再拦阻了。”

    无论张开地是否见过韩非,都已经不重要了,轻轻抿了一口醇香,笑而看向张开地,数年前,韩非三上《强韩书》,被韩王嗤之以鼻。

    如今,不知又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这……,此事由大王所决断,下臣未可得知。”

    九公子三上《强韩书》,自己自然知晓,但九公子虽有大才,却不通韩国庙堂之理,《强韩书》内诸多言语,无论是对大王,还是对于血衣候,还是对于自己,都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如此,怎可认同。

    于此言,张开地未敢多做深究,只是从武真侯所言,九公子已经回到了韩国,脑海中闪过进来孙儿张良的行踪,似乎的确有些奇特。

    “当初韩非先生三上《强韩书》,而韩王未曾给予理会,相国可知我王曾有评语!”

    看着张开地一脸紧张的模样,对于韩国,大王曾给过韩国机会,若然当初韩国能够重用韩非,说不准如今的局势真有不同。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随意轻言,视线继续落在张开地身上。

    “下臣愿听秦王之言?”

    张开地心中又是一突,连忙放下手中酒樽,拱手一礼。

    “韩国作践不世大才,何颜立于天下!”

    简短的一语从周清口中流出,落在张开地耳边。

    豁然间,张开地浑身不自觉的颤动起来,虽为夏日,但背后仍旧阴凉的气息绽放。

    酒宴过后,张开地未敢继续在宛城停留,继续待在宛城,怕是自己一条命都要被吓的不存了,慌忙返回新郑,将此行所语说道韩王听。

    王城偏殿之内,韩王安亦是一脸的煞白!

    “逆子……竟从秦国回到了新郑?”

    平复内心的惶恐,南阳之地越是表现的轻松不在意,韩王安心中越是焦躁不安,加持从张开地口中得知九子韩非归来,更是勃然愤怒。

    若非韩非执意孤行,韩国焉得有今日。

    秦王看重于逆子,逆子只需顺从就好,何以违背秦王意志,以至于如今韩国求存不可得,一切都是逆子带来的,这个时候,逆子还有颜面返回韩国。

    “秦国武真侯不会此事诓骗于我。”

    张开地轻叹一声,轻声回应着。

    “他还有何颜面回到韩国!”

    “相国,即刻下令,新郑内搜捕内逆子,将其带至寡人跟前!”

    韩王安愈发愤怒,若非九子不识大势,韩国焉得有如今局面,既然已经回到了韩国,又不来见自己,怕也是不敢来见自己。

    既然在秦国为中央学宫博士,那就应该极力上书劝说秦王存韩,这般回归韩国,又有何用。

    盛怒吼声,以述胸中惶恐。

    “……,是!”

    “大王,宅阳、华阳、长社一地的土地交割也该尽快,否则,触怒秦国,也非上佳。”

    张开地值得拱手称是,随即,话锋一转,落在当前的紧要之事,无论如何,韩国现在不能够出现任何差错,绝对不能够让秦国挑出任何毛病。

    既然已经献上称臣王书与舆图,也该进行善后处理了。

    “此事相国你与太子处理便可!”

    闻此,韩王安静坐在王位上许久,翻滚脑海中如今剩下的韩国国土,似乎……只剩下新郑周围两百里之地了,除此之外,当没有任何凭借了。

    感此,韩王安骤然想到当初大周天子困局东都洛邑顾城之事,那个时候,韩国还有千里之土,朝堂之上,己身也曾嘲笑大周天子。

    如今,事情也沦落到自己身上,心中万念浮现,或许,当初的大周天子也是这般心境吧。

    相国张开地徐徐离开王城,于韩王下令缉拿韩非,只是略微吩咐了一二,并未出动全力,因为……那没有任何作用。

    梳理诸般要务,便是同太子韩宇一同商讨该如何搬迁宅阳、华阳、长社等地的府库与国人民众,无论如何,土地可以交割,但其内的财货与民众,是万万不能够留给秦国的。

    缘由于此,交割这般土地的时间到时拖了下来,令张开地与韩宇所奇异的是,南阳宛城那边竟没有任何催促,是乎,张开地上禀韩王安。

    “莫不以秦国如今之国土,根本不在乎两百里之地,而且如今也没有兴兵之意,莫不有心放过韩国?”

    思来想去,韩王安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小,不由的,面上欢喜之色忽闪,目光看向张开地,希望对方也能够认同自己所言。

第七百章 新秦人(求票票)

    “秦王乃虎狼之君!”

    “武真侯更是杀伐决断,愈是如此不上心,怕正是等待韩国犯错,然后移大军灭之,我王断断不可心存侥幸!”

    听大王之言,相国张开地顿时心中又是一跳,大王缘何会有这般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可不能心存任何侥幸,任何一点纰漏,对于如今的韩国来说,都是无法承受之重。

    猛听张开地回应,韩王安也是瞬间反应了过来,不由的惊出一身冷汗!

    当即下达王书,催促司空、少府司空两署之人尽皆忙碌起来,要尽速将那些割让之地中的贵重财货、重要之人搬回新郑。

    至于那些寻常事物与庶民就无需理会了,反正一定要快!

    而且,又下达严令,那些寻常的庶民一定不要带回来,不然新郑之内,庶民拥挤,人满为患,以府库内的积蓄,是无法将他们养活的。

    当然,还有便是若然真的留下一座座空城,怕是也会令秦国震怒,诸般种种,韩王安不住的下达王令,张开地、太子韩宇不住忙碌。

    于此,血衣候白亦非倒是没有什么动作,就是每日在军营内不住巡逻,时不时的上达王书,索要粮饷之物,倒是令韩王安心中不悦。

    但也是无法。

    然则,虽有韩王安的一桩桩密令,但被割让土地之处,那些被抛弃的庶民门不仅没有觉得被抛弃,反而人人欣喜,弹冠相庆。

    仿佛是渡过了一场劫难一般。

    “韩人如此,民心奈何?”

    华阳一地的平坦旷野之上,一位紫衣素袍的男子在马身之上静静看着这一幕,看着那些韩国民众面上的惊喜,看着他们杀羊、宰牛以为庆贺,感慨良多。

    “九公子,以你之才,定可想出应对之策的。”

    浅绿色的锦衣着身,翩翩贵公子,气息如美玉一般,骑乘骏马,跟随在紫衣男子身后,听其语,观四周场面,面上也是不好看。

    数息之后,明眸带着无比的希冀,看向紫衣男子。

    “老丈,何故如此心悦?”

    于少年人之问,紫衣男子恍若未闻,双手持马缰,行至远处的欢乐宴饮之地,看着一位麻衣老者正熟练的分割牛羊,拱手一礼,探询问道。

    “哈哈哈,贵人莫不知晓,今日起,我等已经是秦人了?”

    那老者灰白的发丝有些凌乱,循声看过去,却是两位贵公子装扮之人,未敢失礼,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近前应道。

    言语之间充斥着无法掩饰的快哉之感。

    “秦人,虎狼也。”

    “百多年来,无数韩人死在秦军手下,你等的先祖怕也有死在秦人手上的,如今你等却欢悦成为秦人,莫不令先祖羞耻?”

    绿衣少年人眉头紧锁,朗声而落。

    百多年来,韩人死在秦人手上的多达数十万,而今他们的后代却喜悦成为秦人,岂不是他们的耻辱,岂不是他们的屈辱。

    “下民也是上过战场的,数十年来,我也曾经过信陵君合纵攻秦之战,春申君攻秦之战,也曾立过功勋,但浑身上下,除了这些伤势以外,再无其它。”

    “连带国府的赏赐都没有,下民曾闻秦国之军,杀一人,可得爵位,下民一生征战,曾得了十三只敌人首级,却无半点用处。”

    “若然下民为秦人,此刻也是上造的爵位,也是有资格位列乡老的,近年来,下民除了家中仅剩的一点粮食被大王征走,最后的一点钱财被抢走,再无其它。”

    “如此,当秦人如何不好,下民幼孙已经十二岁,现在为秦人,将来也是有机会得到爵位的,如果能够进入秦国的学宫,更好了。”

    看着面前的两位贵公子,这位老丈没有半点畏惧,除了礼数到了之外,再无其它,听着那绿衣贵公子之言,苍老而又疤痕遍布的面上,自嘲一声。

    双手用力一扯衣衫,露出胸前的道道伤痕,彰显当年战事的惨烈,自己一生,曾杀过十三名敌人,若是在秦国,已然得了爵位,还有田亩赐下。

    但在韩国之内,除了一身伤势,再无其它,都言秦人是虎狼,但人家的下民可以有爵位,人家的下民可以入学宫,人家的下民可以有功勋钱财。

    身为韩人呢?

    一无所得。

    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不远处,那里,一群衣衫略有褴褛的少年人在欢快的玩耍着,自己的孙子也在其内,将来也是有机会在秦国立下军功的。

    “身为韩人,眼见家国故土被秦人占据,难道不觉得有愧先祖吗?”

    绿衣少年人先是陷入沉默,而后再次怒气而言。

    “大人或许不知,下民的土地在七年前就没有了,被段氏一族占据,昨天,有秦人官吏前来,准备按照家人数量分配土地。”

    “若然耕种有功,也可得爵位!”

    那老丈摇头又是一笑,自己的土地早已经不复存在,如今被割让给秦国,自己反而有了土地,岂不怪哉,先祖想来也会欣慰的。

    “哈哈哈,穷民又弃民,而欲民忠心,韩王滑稽之尤也!”

    不知何时,一位断了一条腿的中年男子行至老丈跟前,看着面前的两位贵公子,朗声大笑,丝毫不掩饰嘲弄之意。

    这几日,那些韩国官吏一直在和他们强调,不是不带着他们前往新郑,而是因为他们还有价值,现在呆在故土,将来有朝一日,韩人还会起来的,希望他们一直忠心韩国。

    闻此,岂不令人感到万分的滑稽。

    “安敢如此辱骂韩王!”

    绿衣少年又是大怒。

    “我等如今已经是秦人了,昨天秦国那些官吏有言,只要秦人不犯错,但凡山东六国侵扰,必将大军开拨,你们身为韩国贵人,却只懂得享乐,不懂得护卫国土。”

    “你们才对不起先祖,等到韩国被灭,你们一定会被杀的,一定会被杀的!”

    断腿的中年男子神色有些癫狂,丝毫无惧那绿衣贵公子的威胁,如今自己已经是秦人了,他们是韩国贵人,和自己没有半点关系。

    如果侵扰了自己,他们才会吃不了兜的走。

    “子房,我们走吧。”

    紫衣男子挥动手掌,拱手对着老丈与断腿男子一礼,止住绿衣少年人的下一步动作,御使马匹,神色平静,行至远方。

    一路在华阳、宅阳一地行进,看着无数韩人成为秦人,连带许多小吏员都成为了秦国吏员,面上不仅没有悲痛,反而充满了希望。

    如此,绿衣少年人面上越发不悦。

    “九公子!”

    终于,绿衣少年人再也忍不住了,自己真的不想要继续看下去了,看这些又有何用,张氏一族已经和整个韩国联系在一起。

    如果韩国不存,张氏一族也将不存,自己到时候将会成为无家可归之人,将会成为诸夏游散之人,那是自己绝对不愿意见到的。

    如今,九公子既然回来了,定然有存韩之策,果然施展,自己万分期待。

    “子房,可还曾记得流沙建立之时,我曾说过的话。”

    登临一处高坡,眺望远方,紫衣男子神情静然,不悲不喜,这一次,终于没有避开绿衣少年人的问询,头颅轻转,看将过去。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天地之法,执行不怠,即便没有国家的依存!”

    “九公子之心,良自是知晓,但如今之际,乃是存韩,事已如此,想来若可存韩,大王必定会采纳九公子之言,期时富国而强兵,法行天下,善莫大焉!”

    绿衣少年人朗声轻语,那些话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在那个时候,在自己心中,韩国必定会在九公子的带领下,重整霸业。

    那也是将来韩国的模样。

    但现在,韩国所要求的不是那些,而是存下去,如果韩国灭了,一切就真的没有任何希望了。

    “昔年,秦王嬴政入新郑的时候,曾于我一言,愿与我一同携手,共创一个法行天下之国,开创古往今来最为强大之国。”

    “你猜我是如何回应的?”

    韩非单手轻轻捋顺着身下骏马,随意说着往事。

    “愿听其详。”

    张良有些好奇,拱手一礼。

    “当时我曾言,是秦国的法行天下,还是韩国的法行天下。”

    这件往事,韩非记忆的很清楚,那时的自己,刚从小圣贤庄归来,身负才学,胸中韬略施展,那时候的秦国内忧外患,韩国有着极大的机会。

    他……给了自己三四年的时间,但自己却没有逆转韩国的局面。

    “若然存韩,定当为韩国的法行天下!”

    张良回应一言,今日九公子之语殊为怪哉,他相信九公子绝对有存韩之策,这一点他……无比确信。

    “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韩非不如商君!”

    “一展胸腹所学,法家先圣之名永存岁月长河,其人虽死,法治永存。”

    “韩非不如商君!”

    “但有一点,韩非自认做的定然比商君出色,子房,韩国是我们的国,更是我们的家,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抛弃它。”

    “不是吗?”

    韩非低语喃喃,似是在说给自己听,也似乎在说给身边的张良听,诸般之语落下,韩非面上绽露笑容,眺望新郑所在的方向。

    韩国。

    是自己的国。

    是自己的家。

第七百零一章 寡人明矣(求票票)

    韩非在新郑公然现身了。

    消息很快传扬出去,自是引得新郑多方为之关注,如今的韩非可是秦国中央学宫法家院堂博士,虽然不算是秦廷重臣,但也是不能忽视之人物。

    “老虎,你说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回来了?”

    大将军府邸之内,血衣候白亦非听闻这个消息,一点都不意外,因为自己早就知晓韩非归来之事,而且,这段时日,夜幕也已经派出人手察看缘由了。

    对方的身份如果还是秦国中央学宫的博士,那么,还真不好动手,但根据前日咸阳送回来的急报,那韩非……似乎已经辞去法家院堂博士的职位,孤身返回秦国。

    此般,其身上可就没有半点护持之力了,对于此人,白亦非相当的有兴趣,当初和太子韩宇一起差点将自己打入深渊,不能起复。

    如今,韩国都快要亡国了,莫不是还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逆转韩国的局势?

    “九公子入秦数年,不献一策一计,面对秦王给予的中枢要职而不屑一顾,其心众目昭彰,存韩之意久矣,如今归来不归来差别不大。”

    锦衣加身,肥胖的身躯稳稳端坐在软榻桑,大手不断斟倒着美酒,大口大口的饮着,听闻侯爷之语,轻轻一笑,并不在意。

    以前的流沙韩非,的确有让他们侧目的资格。

    但现在的韩非,一无所有,有何惧哉。

    “身怀大才又能够如何,若非罗网那边传来的讯息,本侯当亲自炮制韩非。”

    “老虎,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对于韩非,白亦非在知晓对方孤身入新郑的时候,便是想要将其杀之,奈何罗网讯息传至,胆敢对韩非下手者,杀之。

    如今的罗网依靠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了,夜幕不是对手,但白亦非也不以为意,一颗无用的棋子,如今连给自己提鞋都不配。

    话锋一转,落到另外一个话题身上,目光落在翡翠虎的身上,如今韩国的局势堪忧,有些事情已经不能够继续等待了。

    “在下本携带重金前往秦国关外大营蒙武处,可惜,蒙武并无理会,言道如今韩国之事已然全权交由武真侯处理。”

    “所以,我已经派人再次携带重金,前往宛城,聊表侯爷的好意。”

    “不出意外,这两日就该有回应了。”

    迎着白亦非的酷然视线,翡翠虎轻轻一笑,将自己所行之事徐徐道出,原本自己是想要攀上秦国关外大营上将军蒙武处的。

    奈何此人不愿意得罪武真侯,将他们推了出来,即如此,想来武真侯也不会拒绝他们的好意,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拿下韩国,绝对是大功一件。

    到时候,韩国沦亡,依照秦国惯例,是要设立郡县的,到时候,夜幕的势力盘踞于此,谁当郡守又能够如何,于他们没有任何分别。

    “此事你要亲自盯着,万万不可有失。”

    “只是,以韩王的性子,想来是不愿意成为亡国之王的,本侯也该助力一二了。”

    白亦非轻轻颔首,找寻秦国的大人物,与夜幕来说,区别不大,只是武真侯此人先前与韩非有不浅的交情,故而,欲要找寻蒙武的路子。

    既然蒙武不愿意,这份大礼想来武真侯也不会置之不理的。

    这是他们的退路,这是秦国武真侯的功劳,乃是一个双赢抉择,至于损失者,不是他们中任何一个就足够了,称臣王书、割让土地之后,韩国便只剩下新郑孤城。

    值此之际,韩非能够做的只有两个选择,其一便是彻底投秦,其二便是奋力一搏!

    但奋力一搏可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如此,早已谋划许久的心思流转,周身闪烁阴寒的玄光,踏步之间,消失在纱幔垂落的厅殿之内。

    “逆子!”

    “逆子无用!”

    “好好待在秦国以谋存韩之道,如今竟然无故自动辞去博士一职,若然秦王怪罪,牵连韩国,此罪……他能够担当得起吗?”

    王城西宫正殿之内,韩王安狠狠的发泄着怒火,如今韩国的局势本就堪忧,逆子偏偏又做出惹怒秦王之策,实在是令自己失望。

    既然已经归于新郑,缘何不来请见自己,实在是不通礼数,如此逆子,自己当年真的浪费那般精力宠幸于他,越是深深一想,越是觉得愤怒。

    “父王息怒,儿臣以为,当今之要,乃是要尽快以谋存韩之法,如今九弟归来,以其才智,想来定有谋略,不然,九弟也不会回到新郑的。”

    太子韩宇出列,有感父王震怒,拱手一礼。

    这个时候的愤怒已然无用,关键是要尽快解决当下之危局,割让国土事宜已经办妥,眼前而观,秦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灭韩。

    所以,他们也该加快寻找存韩之路了。

    “相国,可有存韩之道?”

    韩王安强忍着心中不快,深深的呼吸一口气,将目光落在下首张开地身上,于谋国之道,如今的西宫之内,唯有张开地可堪大用。

    “大王,臣有一策,或有可用。”

    张开地闻声,拱手出列,左右看了一眼,思忖一二,还是说道近几日所谋。

    “哦,快快说来!”

    韩王安大喜。

    “大王以为何以秦国没有直接大兵压境,攻灭韩国?”

    张开地单手轻捋颔下短须,从秦国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似乎不想要动辄刀兵,不然韩国早就沦亡了,花费这般的力气,耗费这般长的时间,定有其深意。

    相国张开地思虑再三,觉得韩国之事未必没有转机。

    “这……,大将军前日曾与寡人说过,此为秦国兵家上谋,欲要韩国自动投秦,故而大势压境而不动,只是不断的弱韩。”

    “莫不相国有它法?”

    韩王安面有疑惑之色,于此,自己也曾考虑过,而且也曾问询大将军,大将军之语也令自己觉得认同,秦国定然是想要自己效法前岁叶腾之事,直接投秦,以免除兵戈征伐。

    但……观相国神情,似乎还有其它之意。

    “我王,当今之时,秦国独强,欲要一天下之心久矣。”

    “秦国欲要一天下大势,若然灭韩都要行动大军,以铁血亡韩国祚,必然会令其余山东诸国不安,激起反抗,那个场面纵然是强秦,也不会希望看到。”

    “故而,老臣以为,韩国如今对秦国已经没有了威胁,只要示弱于秦,真正显示出臣服忠心,则秦国必能够使得韩国社稷留存。”

    秦国要使得天下诸国臣服,首要灭韩,必须树立一个典范,必须树立一个好的典范,那就是要善待韩国,善待韩国君臣上下,诚如此,才是秦国所需要的。

    若可明悟秦国此心,韩国真正率先称臣,便是令秦国欢喜,而秦国断然不会辜负韩国,所以,张开地念及良久,此为上谋。

    “太子以为相国之言如何?”

    韩王安心中一动,相国所语不无道理,如果秦国要灭韩,根本无需这般的阵仗,直接移兵灭之就好了,如今偏偏要这么麻烦。

    可见秦国是想要韩国自己做出明智决定,然后给予山东诸国一个典范,明悟这一点,韩王安心中惶恐顿时消散大半,面上喜意忽闪,视线落在韩宇身上。

    “父王,儿臣觉得相国之言颇有道理。”

    “以秦国之力,灭韩轻而易举,缓缓行之,必有大谋,而且接收华阳、长社之地的时候,秦国也没有过多的上心,可见秦国并没有立刻灭韩之心。”

    “果然示弱于秦,忠心于秦,可保社稷。”

    太子韩宇颔首以对,相国之言有些道理,如今存韩之道不显,能够抓住一条是一条,若然秦国真的灭韩,他们做得再多也是无用。

    但现在秦国毕竟没有灭韩!

    “大将军以为如何?”

    张开地、太子之言,令韩王安心中定下许多,目光扫视,落在血衣候白亦非的身上,其人执掌韩**马大权,堪为重臣,也是韩国面对秦国唯一的指望。

    “相国所语当为良谋”

    白亦非轻轻一笑,出列一礼,一言而落,彻底安稳韩王之心。

    “哈哈哈,相国不愧是韩国柱石。”

    “此等之际,唯有韩国率先称臣,忠心侍秦,所以韩国社稷必能够长存,洞察这般时势而存韩于虎狼之侧,寡人可谓明矣。”

    西宫内的重臣虽不多了,但都是肱骨之人,濒临此等绝境,相国仍有这般大谋,韩王安很是觉得欣慰,心神激昂之下,从座位上起身,朗声而落。

    数十年来,韩国能够在秦国身侧存留这般久,这点权谋之术还是有的,秦国所要,乃是韩国臣服,而韩国所要,乃是存韩,彼此相合。

    “父王圣明决断。”

    “不过儿臣以为,为表韩国忠心侍秦,若可将城外军马之权分割于秦一二,当更令秦国放心,更可得存韩之妙。”

    “父王以为如何?”

    聆听上首父王之言,太子韩宇又是一语,眼角之余光瞥向白亦非,徐徐而道,话音深沉,旋即,整个西宫之内,不自觉的陷入寂静状态。

    下一刻,一道道目光自动汇聚在太子韩宇身上,满是不可置信之色,城外的十万兵马,乃是韩国最后的希望,若然交由秦国,岂不令韩国再无任何抵抗之力。

    存韩于虎狼之侧,乃是权宜之计,若有良机,当再现劲韩之名,太子之言,实在是直接将韩国真正纳入秦国管辖,不合大王存韩之道。

第七百零二章 尚公主(求票票)

    “太子,欲要妄言乎?”

    韩王安那略显苍老的双眸骤然眯起,万万想不到太子竟然会有此语,没有城外的十万大军,韩国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如今之存韩,乃是术治存韩,并非真的要忠心侍秦,倘若它日诸夏大势有变,韩国还能够凭借城外兵马以为自立根基。

    而太子之语,则是将韩国最后的凭借交割出去,变得真正的忠心秦国了。

    那可不是自己想要的。

    “儿臣岂敢妄言。”

    “不知相国以为如何?”

    太子韩宇摇头轻笑,这等一个不小心就真的亡韩之举,岂敢大意,言语如此,乃是近来,有秘密渠道消息传至手中。

    言语血衣候白亦非欲要图谋投秦,以效仿前岁南阳守叶腾,其人献上南阳之地六百里,以为如今秦国地位、权势,而血衣候白亦非则想要献上整个韩国。

    所为依仗者,不过手中的十万大军与夜幕存在。

    果然被其投秦,父王、自己、张相国都将无能为力,但现在却还有机会给予避免,如果将城外兵马交割之事告知秦国,想来秦国定会满意的。

    到时候,自己手中之人便可插入其中,彻底打乱白亦非在军中之部署,虽兵行险招,但比起所得,根本不算什么。

    “莫不相国也认同太子之言?”

    韩王安刚才的好心情顿时丢失的一干二净,太子监国理政数年,莫不昏掉了?那十万大军是韩国复兴的希望所在,是万万不能够丢失的。

    顺着太子之言,凌厉的目光落在张开地身上。

    “大王,老臣以为,太子所言不无道理。”

    “月前,秦国上卿姚贾遍数韩国谋秦之策,多为王书之言,秦国岂能没有察觉,故而,欲要使得秦国真正明白此次韩国侍秦之心。”

    “交割兵马之权当为定心之策,如此,秦国不疑,韩国可存。”

    太子韩宇有他的渠道,五代相门张氏一族同样有自己的渠道,进来血衣候手下的夜幕先是同秦国关外大营上将军蒙武接触,再与南阳武真侯接触,所谋轻而易见。

    与其等到血衣候将整个韩国投诚秦国,还不如现在交割兵马之权,以为安稳秦国之心,说不得,韩国便可保存,也能够趁机收回血衣候手中军权。

    “相国也以为此举可行?”

    韩王安眉头仍旧紧锁,如果是太子自己所言,自己还可不当作一回事,但相国也认同,整个事情就有些不一样了。

    太子、相国之利益已经和整个韩国纠缠在一起,韩国若是不存,他们也得不到好,若可存韩,他们也能够得到极大好处。

    分割兵马之权,乃是荒谬之策,纵如此,太子与相国竟然认同,莫不是此事……涉及血衣候?

    “稳住秦国之心,可得存韩之意!”

    张开地又是一言。

    “血衣候以为如何?”

    分割兵马之权涉及血衣候,这件事非同小可,由不得韩王不慎重,没有继续回应相国之言,话锋一转,视线落在血衣候身上。

    “我王圣明决断。”

    “此等之际,乃是我等臣子尽心施展存韩之力之时,然,臣却听闻,今日新郑之内有人传言本侯要投诚于秦,抛却韩国,岂不谬哉?”

    “本侯世代荣耀于韩,故而,今日西宫之内,本侯当驳斥那般谣言,为表本侯忠心,臣今日敢请我王,尚公主,以为一族,城外兵马交由大王统御。”

    白亦非也没有想到太子韩宇、相国张开地的动作竟然会这么快,而且这么快就发觉夜幕的行踪,但……一切也都在自己的预料之内。

    雪衣白发,近前一礼,神色不变,诚恳而落,欲要行尚公主之举,以为一族,利益捆绑,兵马交割王上,明证己身。

    语落,整个西宫厅殿之内,再次陷入寂静之中。

    一道道目光由先前的太子韩宇身上,转移至血衣候白亦非的身上,为了明证己身,血衣候愿意尚公主,结为姻亲,以为一族,交割兵马。

    此等自证,公心也。

    “血衣候不必多言,寡人自然是相信血衣候的。”

    “太子、相国,此事不必再议,五日之内,当拟定王书,以为臣下之礼!”

    韩王安对着血衣候白亦非深深颔首,以为欣慰。

    这般明证,已然足以打消新郑内的留言,不过既然太子、相国有这般考量,到也不是不能够给予注意,血衣候欲要尚公主,似乎……也不无不可。

    如今的王室公主中,坐拥聘婷天资,又适合出嫁之人的,也只有红莲了。

    先前自己本想为其在山东诸国寻找合适之人,甚至也曾想过将其送入秦宫,以为咸阳宫之人,但那逆子太让自己伤心了。

    韩国到了现在之局面,血衣候与其手下的十万大军万万不能动,既有谣言,而血衣候又有此心,红莲出嫁血衣候,也合韩国大势。

    血衣候年岁虽大,但论地位、权势,也不算委屈了红莲。

    语落,豁然从王座上起身,摆手离去,不在多议。

    “想来,不日,本侯当与太子同族姻亲也。”

    群臣恭送韩王离去,良久,血衣候身躯微转,看向西宫厅殿内的太子韩宇、相国张开地,若非近年来自己还需要他们制衡韩王,早就将他们解决了。

    但那一天也不会到来太晚的。

    “宇也期待那一日。”

    太子神色如旧,恍若先前一切未曾发生一般,想要迎娶红莲,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如今九弟归于新郑,以其对红莲的宠爱和对血衣候的了解。

    定有所谋。

    当年,血衣候能够被自己和九弟联手击溃,现在也是一样。

    五日之后!

    又有韩王安亲笔王书,以臣下之礼交由南阳宛城,转交秦王,请求早日接受宅阳、华阳、长社一地,以使得秦韩君臣睦邻相处,以为山东诸国效法之楷模。

    “韩国,如此谋秦。”

    “罗网密探所语,此策在新郑西宫正殿之上,韩王安曾颇为自得,临近亡国,仍不丢却术治权谋,可笑也。”

    “叶腾,你以为该如何答复韩王?”

    宛城之内,周清手持从新郑高规格礼仪送至的王书,阅览之,轻笑不已,其意不外乎指秦国要使得天下臣服,必须要善待韩国。

    些许用词,看似恭敬,但实在包含术治多矣,摇头无奈,将其递给旁侧的叶腾。

    “不过术治纵横,韩王此举,或是以为秦国不会大军灭之,故而心存侥幸,以为对待韩国会有特殊,甚至于会以为秦国不会接受长社、华阳之地。”

    “如此,我等岂能辜负韩王好意。”

    叶腾亦是轻笑不已。

    临近亡国关头,韩王仍自有术,此等战国,该当灭亡。

    欲要以礼侍奉秦国,当然好,秦国当然接受,但秦国所要的可不仅仅是长社、华阳之地。

    “哈哈哈,妙哉!”

    “本侯虽可全权处置韩国之事,但为了接下所谋,你放出风去,本侯要亲自带着这卷王书返回咸阳,以求大王定夺。”

    想来这个时候的韩王安正在王城内自得不已,自其继位以来,多番谋秦,在秦国,韩国之言早已没有半点信用。

    以其所谋,必然不甘心投秦,不日将有一战,而那一战,也将会成为韩国在诸夏间的最后一战。

    “喏!”

    叶腾心领神会,拱手一礼。

    “本侯决意给韩国三个月的时间。”

    “接下来三个月,叶腾你要准备好大量相关的吏员,以为灭韩之后所用,同时谋定韩国内的一切讯息,争取在灭韩之后,让韩国内部平稳如初。”

    观韩王安此举,韩国沦亡已成定局。

    正好,接下来的时间,太乙山观妙台也要开启了,自己也当前往一观,近来,南阳之地的人宗弟子可是相当不守规矩。

    “新郑血衣候白亦非之文书如何?”

    灭韩自然很快,要为灭韩所做的准备可是相当多,叶腾亦是在行动之中,只是近来新郑血衣候有意献上韩国投秦,倒是一件好事。

    若可兵不血刃的拿下韩国,当为上策。

    “血衣候白亦非!”

    “此人倒是取舍干脆,既然要投秦,那么,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回复其言,若然能够在深秋之前功成,本侯允诺其尊贵。”

    血衣候白亦非欲要献上韩国以为投秦,换取功勋和荣耀,这一点,周清很是欣赏,不过也明白这是血衣候的谋身之策。

    既有这般之心,如何拒绝?

    若然功成,只消遵守秦法,也是秦国干臣!

    “喏!”

    叶腾再次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虽然武真侯允诺白亦非尊贵,但是据自己的了解,再如今的秦法框架之下,其人怕是也不得长久,韩国有此人,真可谓霉运连连。

    次日,一行浩大的车架从宛城而出,北进三川郡洛邑。

    与此同时,亦是有三匹骏马从宛城秘密而出,北进三川郡、上党之地,临近太行之山,以为太乙观妙。

    “师叔!”

    如旧的山下酒肆之内,周清在前,云舒、弄玉在后,刚行入其中,便是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跟前,目光相视,均惊喜不已。

第七百零三章 太乙观妙(求票票)

    “宗琼,按照掌门师兄定下的日子,也是今天到达吧。”

    酒肆之内,数人静坐于一角,临近窗口,也可以一览外面诸般景象,按照前些时日天宗传来的消息,今日师兄赤松子就该到达的。

    如今已经临近午时了,却还没有看到师兄的身影。

    “掌门应该不会延误的,倒是宗琼进入上党以来,看到不少人宗弟子的身影,他们的动作倒是挺快的。”

    天人二宗,相交争锋,数百年来,便是如此。

    原本之意,乃是共同参合大道,以为无上,进来弟子多有不足,倒是演变成红尘世俗之争了,尤其是人宗根基所在的南阳。

    数月来,他们的活动越发频繁,而且多与山东六国其余诸子百家相交,这些事情,自己都看在眼中,并未多做什么举动。

    若然真的有不良之谋,周清不会于他们客气的。

    “近来咸阳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吧?”

    一侧的云舒自动斟满酒水,持之轻抿一口,离开咸阳也有月余了,对于咸阳内的消息虽也有听闻,但终究己身不在咸阳。

    “确无大事,唯一国事也就师叔您现在的灭韩之战了。”

    “不过前几日,咸阳后宫之内,赵太后突然病患加身,经过太医令诊断,似乎精气神已然消磨至终结,恐是生机有限。”

    “按照秦国法典规程,若然太后真的病逝,兵戈之事怕是要耽搁一二了。”

    国丧期间,兵事不出,此乃大周传下来的规矩,秦国也将之继承了。

    赵太后这个时候病重可不是一件好事,宗琼想了想,如今的咸阳之内,能够与师叔切身相关的,也就这件事了。

    “冬日之前,韩国是可以拿下来的。”

    “而赵太后也一定会撑到那个时候,无论她愿不愿意!”

    赵姬,赵太后,自从被秦王政从冷宫接回甘泉宫后,虽然还是母子,也曾时常探望,但终究一切都不同了,文信候吕不韦死了,死了,赵姬倍受打击也是应然。

    但涉及攻灭山东六国之事,一个赵太后还不能够拦阻秦军东出。

    “另外,后宫之内,骊姬月前被诊断有身孕,但在我离开咸阳的时候,似乎……不知为何,突然滑胎了,为此事,整个后宫之内,一次被杀百人!”

    “宗全所语,应与后宫之内的纷争有关,楚夫人、敏夫人、华阳祖太后都有牵连。”

    紧随着先前之语,宗琼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再次对着周清说道,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咸阳宫若是生乱,对于整个秦国来说,不是一件小事。

    “王不立后,那些人终究不会满意的。”

    “骊姬成为冲击之所在,也是必然,敏夫人乃是赵国宗室嫡女,灭韩之后,下一步,便是灭赵,想来不会无动于衷的。”

    “此行之后,吩咐宗全,全力戒备整个咸阳宫!”

    王不立后,铁碑约法,虽然并未出现,但王兄还是准备如此之做,也没有立下储君,当此之时,倒是无碍,但将来总会成为冲突点的。

    后宫中的夫人、良人大都山东六国之人,接下来,后宫怕是更要乱了,也会有更多的人喋血。

    “陇西那边也传来消息,天水商会已经拓通一条由天水之城直达大河以西的路线了。”

    宗琼再语。

    “有芊红在那边,应无大事。”

    陇西天水的事情,交由芊红处理,商会更是简单,有着墨鸦他们先行探路,商会随后,加上自己的名字,陇西、北地郡之内,应无拦阻。

    所艰难者,也就大河以西的西域诸地了。

    ******

    临近申时。

    从巴郡天宗总部跨越数千里而来的掌门师兄才缓缓而至,身边此行只是带着小灵一人,数年不见,小灵的修为也要即将踏足化神之境了。

    也不枉费当初自己游历诸夏之时的教导,小灵能够有这般进境,想来九宫神都的小衣也不会差的。

    “师兄!”

    数年未见,师兄的身上倒是越发有超凡脱俗之气了,同师尊北冥子有些类似了,一身的修为也已经安然破入化神大成。

    原有的岁月长河中,为了天宗的传承,师兄可是耗费颇多的精力,以至于有损修行,直至坐化之前,都未能够破入此境。

    今时,倒是缘法,身着一袭浅绿色的苍翠锦袍,头顶紫金莲花冠,脚踏无忧踏云靴,灰白的发丝精致梳拢,颔下短须随风而动。

    手持秋骊之剑,雪霁之剑倒是握在小灵手中,周清近前道礼,未敢怠慢。

    “哈哈哈,师弟,近年来,你在诸夏的名声可是越来越大了。”

    “多年前,你的修为就远远超越于我,现在想来更是达到一个不可思议之境界,两年前见到师尊的时候,师尊也曾语,你是道家百年来,最有可能踏足合道归元层次的道者。”

    “果真如此,善莫大焉!”

    赤松子朗朗一笑,自从师弟一卷卷小说呓语之事传出,无论是道家天宗,还是人宗,每个月,都有大量的凡俗之人拜山,欲要拜入门下,以求神魔长生之道。

    好家伙,对于师弟所描写的神魔长生之道,自己也是极为向往,但此生想要达到估计是不可能的,虽如此,但从那群人中倒是挑选了不少好苗子。

    以往天宗收徒,都是一位位长老下山,寻找有缘人,如今好苗子自动上门,宗门如何不壮大,再加上师弟如今添为秦国关内侯,声名更震,也引得不少人拜师,以求引荐。

    于此,赤松子也是无奈。

    天宗之内,也唯有师弟这么一个特殊之人,就算是宗全与宗琼他们,也仅仅是红尘炼心,带到修为大成之后,便会返回宗门的。

    数年前,师弟便是达到了悟虚而返的境界,游历诸夏之时,听闻遇到楚南公,硬生生将其打落玄关境界,至今仍旧在化神层次。

    消息传荡,整个百家为之震动,天宗与有荣焉。

    天宗虽不争,但并不代表没有一争的力量!

    师尊还是那般逍遥天地之间,以求突破之道,以求可以破入合道归元,这次临走之前,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师妹,天资丝毫不逊色小灵。

    如今年不过十岁上下,一身修为逼近化神,待十二岁周天运转,破入关卡不难,看着自己的师弟、师妹,赤松子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资质太差了。

    “道法自然,不必强求,顺心而为。”

    己身现在的修为,周清自然有数,每一天都有不小的进步,比起数年前对战楚南公的时候,若然被如今的自己碰到。

    周清有把握其人绝对撑不到师尊赶过来,就算与那时的东皇太一相比,也有把握将其击溃,然则,九宫神都归位,东皇太一的修为怕是突飞猛进。

    从东君焱妃的口中得知,东君太一近年来也是经常闭关,以求破开最后的关卡。

    合道归元!

    这是千年以来,诸夏武者的最高层次,其上虽还有身融万物,但除了祖师之外,并无一人达到,果然有此境界武者坐镇,起码可保传承百年无忧。

    “不错,以前师兄修炼的时候,因为诸般之事的侵扰,本心迷失,强求突破不可得,现今,心性自然,水到渠成。”

    “此次太乙山观妙台,木山子定要再次失望了。”

    单手轻捋颔下短须,赤松子自得一笑,无论是天宗的现状,还是己身的修为,自己都已经相当满意了,再去体悟祖师之道,方知其精妙所在。

    明日,便是与人宗约定好的太乙山论道,五年前,木山子的修为便是和自己差点,如今自己已经突破,他也将没有任何机会。

    “见过师叔!”

    二人语毕,小灵持剑道礼,如今年岁也过了十二,周天运转,浑身上下也多了一丝圆融之气,眉目清秀,面色祥和。

    “可曾见过小衣?”

    对其轻轻颔首,小灵算是自己为天宗选定的下一代掌门之人,这一点,师兄赤松子也是满意的,不然也不会将雪霁之剑交予他使用。

    “每岁均前往见之,如今小衣已经位列阴阳家九宫神都之一少司命。”

    没有了数年前的妹妹之事牵挂,小灵的一颗心也平静下来,每岁前往巫山一见小衣,心中满足,观其修为进度,也可令己身更为上进。

    “日、月、星三大护法齐聚,五行长老就位,数百年来,这还是阴阳家九宫神都第一次圆满,根据天宗留下的典籍记载,上一次阴阳家九宫神都齐聚,乃是八百年前的大周攻伐大商之时。”

    “每逢诸夏大乱,阴阳家总会如此机缘。”

    对于阴阳家,赤松子了解不少,但也不算多,这一家一直以来都是很神秘的存在,数百年前融入道家,但不久便是分离出去了。

    比起道家天人二宗,他们似乎更加的超凡脱俗!

    “阴阳家所谋却有奇异,但他们总是游历诸夏之外,也无需过多关注。”

    阴阳家之所以入秦廷,不外乎借助秦廷的力量,所谋苍龙七宿,论及诸子百家对于诸夏的影响力,阴阳家连道家都比不过,更不用诸夏其余百家了。

    欲要生存于诸夏,这般神秘的避世不出,可不是良策!

    “师弟所言甚是。”

    “提及阴阳家的行事,倒是令我想起另外一桩事,近来,南阳之内,人宗似乎有别样的动静,师弟如今坐镇南阳,应该了解不少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614/ 第一时间欣赏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 作者:偶米粉所写的《秦时小说家》为转载作品,秦时小说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秦时小说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秦时小说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秦时小说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秦时小说家介绍:
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秦时小说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秦时小说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