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沙漠中的农场TXT下载沙漠中的农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沙漠中的农场全文阅读

作者:千年胡杨树     沙漠中的农场txt下载     沙漠中的农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上有老下有小的幸福生活

    当然这样的问题在国内的各行各业都存在。

    有点人说了,人家的轴承可以达到多快的转速,连轴有多耐磨。

    其实这话说的也对也不对,当然了要追求质量。

    但是现在咱们处于初级阶段啊,得先有饭吃了,在考虑怎么吃,才能好吃吧!

    就像农场初建时期,这么多种植品种,为什么就选了伽师瓜,就是这个原因,只能种独特的,别人没有的,这样才好打市场。

    要是当时选别的,人家有的,打开市场就不会这么容易。

    所以即使是国内生产的机器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是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这也是农场里的农机设备都是国产的原因。

    当然了不用进口的农机设备,有当初去人家大门受人家气的原因。

    但主要还是便宜,和维修服务的周到。

    进口的是耐用,好用,但是那一辆拖拉机能买国产的五辆,并且售后维修保养,那叫一个贵。

    人多扫的也快,去了等喷雾机的时间,实际上也就干了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的活,都让李赟解开了上衣拉链,后背的汗已经湿透了背心。

    扛着扫帚,韦欣推着小庄并行着,虽然她是来看热闹的,但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活,有他们娘娘陪着,也是让李赟觉得心里充满了幸福。

    可能韦欣最初的目的是来看热闹,但是后面,就是陪伴,家里的顶梁柱在干活,老婆和孩子陪在左右,这样的场景让她也是忘了最初的目的,推着儿子的婴儿车,跟着李赟的后面,一边跟儿子说说话,一边跟老公说几句儿子。

    这样的生活,简单,平凡,但是让人幸福。

    虽然是因为受罚,但是最后的结果确实出人预料。

    平时也不知是忙什么,都是各人忙各人的。

    现在一家人一起做一件事,却是让人喜欢。

    回到办公楼前,放下扫帚。

    李赟接过小庄的专车,推着往回走,韦欣空着手走在一侧,远处的晚霞,随着夜色的侵入,慢慢的消失。

    亮起的路灯照在一家三口的身上,影子随着走动,从短到慢慢的拉长,到了下一个路灯底下,继续重复从短到长。

    “老婆,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这么走过了。”

    “是啊,一直都没时间。”

    “其实咱们不是没有时间,是没有静下心。”

    “老婆,以后咱们每天晚上带上儿子出来走走,好吗?”

    “好啊!”

    韦欣扬起嘴角,笑着回答,纯净无暇的眼睛还和李赟刚认识那时候那样,没有让世间玷污。

    走的不快,路灯下的一家三口。

    在不快,也很快到了家,本来李赟还想继续往前走会,但是韦欣担心刚才干活出汗,受凉容易感冒。

    回家,妈妈接过了小庄,三个老人又在围着他玩了起来,现在的小庄,精神头就十足,刚才一直跟他妈妈“咿呀咿呀”的说着,这会看换了人,又继续说他的小孩语,更为逗人的是,三个老人跟他学起来。

    “啊啊...咿呀....嘻...'

    老人就跟着:“啊!...啊!”

    不但小庄饶有兴趣的玩着,就是三个年过半百的老人都是乐此不疲。

    李赟坐下喝了杯茶,韦欣在楼上就招呼:“给你找好衣服了,你赶紧洗澡去。”

    “好的,遵旨!”李赟调皮的回答。

    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顿感神清气爽,撒哒着拖鞋,下楼。

    这会韦欣加入了学小庄说话的行列,李赟看看她们笑笑,没作声。

    坐下给自己到了一杯茶,看着他们,翘起二郎腿,晃晃后背,在沙发上找了一个舒服的位置。

    这就是生活,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健健康康,有说有笑,这就是幸福。

    就这样开始了在农场安逸舒适的生活,妈妈是第一次来,在适应了边疆干旱的气候后,随着春天的到了,草绿了,种的种子发了芽,鲜花打起了骨朵。

    小牛犊的降生,等于增多了奶源,小羊羔的降生,小马驹的出生,这一切说明了新的一年,农场有开始了生机勃勃的生产旺季。

    绿意的增多,就减少农场的灰尘。

    在忙碌的春天,同时也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拨游客。

    更为欣喜的是,商城在紧锣密鼓的装修后,终于赶在春姑娘的后面,开门营业。

    开门当天不但周边五国驻边疆的商务参赞来参加开业仪式,更为重要的是来参会的国内外嘉宾到了上千人,这里面有国内的供货工厂老板,有国外的批发商,还有国外的工厂带来了自己的产品。

    商铺里提前摆好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来参会的外国朋友们,遇到了喜欢的商品,就逗留到商铺,用着蹩脚的华夏语商谈着。

    商城里提供口语翻译,但是心急的批发商没顾得去找翻译,而是自己连比划带说的,问价格、问质量、问型号.....

    商城的交易没有采取普通的批发市场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而是采取了担保交易,在商城内成立了一家担保公司,批发商可以把货款放到担保公司,等货运到口岸,交接完毕,在担保公司驻口岸的代表哪里,签字确认,这样货款就会转入供货工厂的账户。

    这个办法是借鉴了牛云办的网站的交易流程。

    这样避免了货款的回收困难,并且可以防止货物以假充真。

    对于真正想做生意的商人,这是最稳妥,最适合的方法。

    这样还有一个最大的商机在里面。

    这样的交易,可以让商城能了解每一笔交易,可以统计出每天的交易额,可以统计出是那样的货物适合那个国家和地区,这样就能有针对性的对工厂提供合适的生产计划。

    这项服务不是免费,不管是工厂还是批发商,想要这份数据,都需要拿钱来买。

    随着交易量的增多,统计数据的增长,这份数据更值钱。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话,在商城开业的第一天,销售额不算大,只有几百万的订单,但是第二天,大量的订单产生,到了第三天,交易额达到了两千万。

    这样的交易额,对于一个新开的商贸城,这是很好的开端。

第四百四十七章 谭超的汽车战略

    不过这个市场对于农场来说,现在看是没多大用,虽然农场的铺面更大,但是销量很少。

    整个集团在商城里卖的最好的是谭超负责的汽车销售公司,本来他那个汽车销售中心,是当时农场光投入不赚钱时,搞了是想赚一点是一点的。

    但是后来随着农场的爆发,在汽车销售中心上面,李赟就没投入过多的精力。

    但是谭超作为集团下面的老总,看到别家都干的红红火火的,特别是拿分红奖励时,不红眼是不可能的。

    当时他可是冯瑶姐推荐给李赟的干将,是有本事的。

    开始他没盲目的扩大规模,而是去周边国家考察,这一考察就是半年。

    回来后,给冯瑶姐递交了一份计划书。

    上面要求集团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让集团出面和国内几家生产微面的厂家谈代理合作。

    由于他在边疆的汽车销售中心有着良好的业绩,在加上集团提供担保,国内前五家的微面生产厂家的代理全部让他拿到了手。

    接下来,他没扩大在边疆的店面,而是跑到了周边国家四面开花的建了多个卖店。

    只能称作卖店,虽然是卖汽车,但是他弄得还不如国内农机公司卖农机的店面。

    在国外的店面不管是买还是租,简直是廉价,并且也不用过多的装修,就是收拾利索,把样车摆上,一个店面不超过200平。

    这样的店面他足足在周边国家开了一百多家。

    按他的话就是这一百多家,费用还不如国内两家汽车销售中心大,不但店面费用低,而且人工也便宜。

    从他铺了那么多店面后,可以看到边疆的各个口岸上运输微面的专用拖车是络绎不绝。

    北疆的几个口岸,道路平缓,他是用的拖车,南疆的几个口岸由于处于高原,山路陡峭,大型的专用运输板车无法上山。

    他就在疏勒招聘司机,开一辆车到口岸,200块钱,这个工资吸引了很多专职司机和一些兼职司机,不少有单位上班的在周末休息时也到设在疏勒的转运站找活干。

    别看微面在大家的眼里,平时是属于抵挡的车,就是四个轮加了个方向盘和车壳,开起来也不舒服。

    但是它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拉货。

    在一些人的眼里,去高原,沙漠或者是隔壁就得是那种轮胎宽宽的,带差速锁的四驱越野才行。

    但那是专业越野或者是一些闲的无聊的人才去追求这样那样的装备。

    而老百姓要的是实惠。

    而微面就切入实际的符合了老百姓的要求。

    价钱便宜,还能拉货,上高原一点问题没有,即使有点路面差,过不去,但是微面整车轻啊。

    一般两个老爷们抬着一头,就能给挪挪,这样根本就没有它不能走的路。

    还有一个优点深受用车人的喜欢,就是修理简单方便。

    这一点继续保持了国内机器设备的优点,维修保养简单便宜。

    谭超要得利润不高,每辆车除去成本,他就要两千块钱的利润。

    虽然不像国内卖车一样,定价高,利润高。

    但是架不住他卖的多,每个店面每天怎么也能卖个十来辆车。

    这次在商贸城他也弄了一个铺面,还是摆的他的微型面包,不过这里他就装修的豪华了,几万块钱的面包车在里面,陪衬的就跟豪华跑车似的。

    别看他在国外开了上百家店,但是根本就不可能全部覆盖。

    这次来参加商城开幕仪式的周边国家的商人,就有这眼光的。

    微面在城乡都适合,谭超的店面都是开在一些主要的城市里面,一些小的城市因为规模小,就没在他的视线内。

    这次来的商人,了解本国的情况,他看到了这片市场空白。

    跟谭超谈合作,做他们国家的代理,又因为前期有了谭超的市场开拓,证明了微面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

    这个大胡子胆气也壮,直接就是两千辆的订单。

    别看谭超一个月也轻松的卖出两千多辆,但是对于这额外来的订单没有往外推的道理,单价是28000块钱,两千辆就是5千多万。

    按照传统,这笔费用到不用一次付清,但是按照边贸交易的原则,钱款是必须在口岸交货是结清。

    所以不用担心货款,更何况,订单合同签订,大胡子老外就得预付30%的定金,这钱是押在手里的,只有最后才能用来抵货款。也就是说,开始供货后,开始的几批货必须要用现金来交易。

    所以商贸城开幕最大的订单是谭超,他开了一个开门红。

    这其实因为周边国家的经济情况决定的,他们缺少轻工业,但是因为穷,更不会买农场的优质农产品,他们还想和农场合作销售他们的农副产品呢。

    所以农场的农产品遇冷是预料之中。

    在开幕后三天,集中举办的订单签订合同的现场,刘义符坐在下面第一排,高兴的嘴唇都咧到了耳根,每个合同签字完毕,都是他第一个在使劲的鼓掌。

    李赟笑看着他,知道他是因为什么。

    这些订单都是在唐城的地盘上签订的,不算别的,就是交易税都是要交给唐城的,这也算是唐城方面的第一笔收入,从此开始唐城走入了正常循环,不在只是光靠上级财政拨款,有了自己的收入。

    政府其实跟私人家庭是一样的道理,手里有钱,腰杆才硬。

    由于商贸城的特殊,在商贸城内驻扎了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的机关。

    在这里可以完成出口的一切手续,这样的措施方便了进驻的商铺,也方便了来进货的周边国家的批发商。

    这次统一签订的合同总额达到了2个亿,这对于集团来说不是多大的数额,但是对于一清二白的唐城来说可是一个很大的政绩。

    这样的交易额,不但让刘义符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更是让进驻的商户精神大振,在签订合同的当天,就有商户给老家的朋友牵线,想要进驻商贸城。

    商人逐利,这是天性,这个消息随着现在的通讯便利,当天就传到了素有天下第一批发市场的乌伤。

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杂烩的胡杨餐厅

    第二天就有想进驻商贸城的乌伤客人从机场出来,商贸城的管理公司终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等来了商户。

    这归功于他们当时不遗余力发去乌伤、去魔都,去周边的斯坦国家招商。

    现在终于可以坐在树下,吃到香甜的果实。

    商贸城的成功,从一开始没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还有劣势。

    和疏勒的中西亚大市场相比,没有知名度,没有声誉,甚至交通、住宿、环境也不行。

    但是商贸城在定位上比较准确,又有集团的全力支持。

    不但有资金的支持,更为关键的是人力的支持。

    这个人力资源,不说是在边疆,就是在魔都也是属于顶配的人力资源.

    去周边国家洽谈招商的,光是翻译就有二十多个,语言种类就达十多种。

    去的招商团队还配有国外律师执业资格的律师,还有熟悉当地民俗文化的专家,当然了主要的还是熟悉当地的商业谈判专家。

    这些都是保证了招商工作的成功的必要性,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文案队伍在集团对他们提供支持。

    这项工作在商贸城开建之处同时开展。

    这才有了商贸城的开门红。

    这样的支持力度,才是关键。

    并且选取的是目前国内最为优势的项目服装、小五金....等

    所以对于商贸城的成功并不为怪。

    当然了谭超的大放异彩确实出乎李赟的意料之中。

    当晚李赟没有参加市政府和商贸城共同举办的庆功宴会,而是在胡杨餐厅单独请了谭超,并且一起拽上了冯瑶姐。

    现在的餐厅就餐环境还不是露天,但是周围全部用的玻璃罩起来的,尽可能的保持胡杨餐厅的原貌。

    等到室外温度合适后,玻璃就会撤掉,恢复露天。

    在等菜时,服务员先给三人倒入半杯调好的开胃酒。

    基酒是农场去年酿造的干白葡萄酒,加入冰块搅拌降温,又加了一片柠檬

    强烈的味道刺激着舌尖上的味蕾,酒液咽下去,口水润透整个口腔,让人精神一振的同时,有了想大吃的胃口。‘

    现在的胡杨餐厅,随着农场自酿葡萄酒的供应,行成了一个用西餐礼仪的烤肉店,这是李赟的评论。

    在这里,喝酒的礼仪用的是西方,餐桌上,不但提供刀叉,还提供筷子,餐巾改用了艾斯来绸,上面绣上了胡杨餐厅的loge。

    当时李赟奇怪小师妹为什么用艾斯来绸作为餐巾,丝绸这东西滑溜,做衣服是不错,但是用来擦嘴总感觉擦不干净,滑溜溜的擦在嘴上,那感觉.....

    所以餐厅还同时提供了餐巾纸。

    由于餐厅提供的主打菜就是烤全羊,所以有时还得用手。

    所以整个餐厅就是个大杂烩。

    不过今天,没有点烤全羊,只是点了一公斤烤肉,说是一公斤,其实就四块,冯瑶姐晚上不吃肉,这四块也就李赟和谭超吃。

    按照用餐礼仪应该是用叉子叉住肉块,用餐刀切下小块再吃。

    但是李赟没去讲究那些,用刀叉多麻烦,不如用手抱着啃爽。

    没有外人,并且也都知道李赟素来如此,不拘小节。

    冯瑶姐只是用叉子叉了几块给她做发水果沙拉吃,她到时姿势优雅,吃完一块,然后用颜色鲜艳的餐巾沾沾没有东西的嘴角,然后端起酒杯抿一口呈玫瑰色的酒。

    谭超看看两人,有点为难,是姿势优雅些,还是随着李赟那样子吃,这是个难题。

    冯瑶姐是他的伯乐,是把他带上了汽车销售领域的人。

    李赟是老板,有天然的跟随因素。

    还是冯瑶姐看出了他的为难。

    对他说了一句:“你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这话说的他才敢用手抱着啃,毕竟是在边疆好几年了,吃烤肉的正确姿势就是用手抱着啃,而不是用刀叉。

    啃一会,用油乎乎的手端起酒杯,两人碰一下“好西”,喝一口。

    俗话说吃饭不多语在吃烤肉是最为合适不过。

    等两人啃完四块烤肉,酒也喝了几杯了,上来水果沙拉后,这个跟冯瑶姐开始吃的不一样,她那份里面有些蔬菜。

    给李赟和谭超上的这份是纯水果沙拉,这会一起上来还有药茶,这都是餐厅自制。

    喝了两口茶,去去嘴里的油腻,李赟才开口说:“谭超,今天我和冯瑶姐是给你庆功的,本来你负责的汽车这一块,我没想能有什么大的发展,当时就是为了能赚点钱。

    现在你这可是给我一个大惊喜,其实应该早就给你庆功了,但是一直没找到机会,今天借着这事,我和冯瑶姐给庆功。”

    谭超在集团一直处于尾部,尴尬的位置,虽然跟别的公司都是同级,但是因为李赟的不重视,销售和体量跟别的企业根本就无法比。

    还是他有韧性,坚持了这么多年,找到了这样的一条路,现在看来完全就是一个空白全新的市场。

    这样的市场给了他极大的自信。

    “李董、柏总,谢谢集团对我的大力支持,这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在集团所以企业中,我负责的这一摊一直处于尾部,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我心里有数。

    所以我得做出点什么,才能对的起您们对我的信任。

    下一步,我想在走的远一点,欧洲咱们进不去,但是在斯坦国家的海对面,那片大陆上的经济情形跟周边的几个国家很相似。

    所以我想去那片大陆再去看看,寻找机会。”

    他说的那片大陆李赟知道,哪儿有着广阔的沙漠,比自己所改造的沙漠更大,哪里还有资源丰富的森林和草原,那里的气候分雨季和旱季。

    那里的市场比周边国家更大,机会更多。

    集团里的产品不但要有可以卖到发达国家的,还要有能占领经济初期的国家能力。

    只有多方面发展,才是一个现代大型企业集团的方式,对于谭超的眼光放在了那片大陆,李赟是赞同的。

    “行,我支持,但是我的建议是你和商贸城的这些一起,人多力量大,生意不是一个人做的。我还给你提一个建议,你可以入股其中一家汽车生产厂,这样你的利润会更多一些。”

第四百四十九章 建分厂的意义

    “李董,我也正要准备跟您说,六菱汽车制造厂有这个意思,想引入一家战略合作伙伴,我想试试。”

    他说的六菱面包,李赟知道,由于质量过硬,在国内微型车用户中有着很高的声誉。

    号称“六菱神车”!

    甚至还有江湖传说,有高手用这款车跑赢了改装车。

    不过传说就是传说,这个传说是因为邻国的一个动漫,里面有热血、有兄弟情、当然少不了励志。

    就因为这个动漫,用户把动漫里的赛车手的称号转嫁给了六菱面包。

    于是就有“'秋名山车神“,车神所驾驶的就是六菱面包,在山道上赢了众多的改装车,所以六菱面包就有了“神车”的称号。

    听到这家企业有要引入一家战略合作伙伴的消息,这个当然要支持了。

    这家企业的体量可是不小,不论总资产还是利润率,都不差于集团,光靠谭超一个汽车销售公司肯定拿不下这个名额。

    考虑到这里,李赟歪头看着冯瑶姐。

    冯瑶姐本来就是静悄悄的没说话,只顾自己吃着,不过感觉到李赟在看着她,包括两人说的话,也听进耳朵里。

    她知道李赟看她是什么意思,汽车行业她是行家,并且谭超算是她的徒弟。

    再说争取合作伙伴名额,也只能有集团来操作。

    她轻声的说:“现在是要弄清六菱厂的目的,有几个名额,但是我认为咱们有一个优点,就是谭超已经打开了中西亚国家的市场,这一点对于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厂都是诱惑。”

    “柏总,具体的目的和名额,我现在也还不清楚,但是我听他们厂的西北公司的老总说的这消息,他说他们厂有这个意向。”

    “哦,你可以在去找他打听仔细了,不过我可是要提醒一下,这个合作伙伴名额,是需要投入大笔资金的,汽车行业一直是大投资,大规模,大合作的一个行业,即使微型汽车,也是如此。”

    “哎!你这一说,我考虑到一个机会,咱们不但要争取到合作伙伴的名额,还要争取建分厂,就建在这里,咱们的农场,咱们这里有优良的资源条件,并且建厂后,你出口整车还能节省运费。

    至于配套产业,这个暂时可以从内地采购,不要忘了边疆也是有重工业的,这是当时北边国家在咱们建国初期援建的,现在虽然厂子效益都不好,但是里面可是有很多的高级钳工,甚至8级9级这样的大钳工都不少,以后可以整合这些企业来给制造厂做配套生产。

    如果能建分厂,还可以争取一个大助力,就是边疆的政府。”

    “对啊,这样咱们的把握就比较大了,这样把,谭超你赶紧把计划书拿出来,我让集团的策划部配合你,资金上也给你保障。”

    “太好了!那太好了,我这就回去做!”

    谭超可谓是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听到李赟和冯瑶姐的表态,有点激动的站起来就要走。

    李赟笑着拽住他:“好了,也不急这会,吃完再回!”

    “不了,李董,我已经吃饱了,实在坐不住了,您就让我回去吧!”

    “哈哈,好吧,看样我是妨碍你了,不想坐,那就回吧,记得把一些数据弄得详实些,这样说服力会大一些。”

    其实饭吃的差不多了,这会只是在吃餐后水果,谭超的心情,李赟可以理解。

    他走后,看冯瑶姐也没有要走的打算,李赟本来就有吃完饭不想动的习惯,当然也不想马上走。

    “姐!现在咱们进入汽车行业,可以吗?”

    “行,怎么不行的,再说了微型面包还是比较简单的,并且主要的部件,发动机也不是自己生产,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太难的。”“哦,资金上没有问题吧?虽然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我知道造汽车还是个大投入的。”

    “没事,集团现在急速扩张已经告一阶段,利润不用放在账上还亏损,有这么一个项目投资还是不错的,并且现在看来谭超开拓的市场足够空间,汽车行业是大投入不假,但也是大产出的行业,在行内一般是三年足额生产,就可以回收投资成本。”

    “嗯!行!这方面你是行家,你做决定就行,我就有一点,一定要求建分厂,建到农场来,今年是边疆困难的一年,急需好消息来振奋人心。

    虽然咱们农场算是一个大型的项目,并且今年要开荒超过往年的总和,但是咱们毕竟是农业项目,这个在边疆大家都习以为常,再说了咱农场产出再多,也都是销往了内地和外国。

    但是汽车行业就不同了,在边疆是一个空白,并且还能整合一些处在破产边缘的企业,主要是还能利用上边疆一些优势资源,这些资源由于和内地的距离,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同时这样的资源还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这是共赢的合作。”

    “确实也是,汽车制造需要钢铁、塑料、煤炭,合成橡胶这些边疆都有,价格还便宜。”

    “对啊,边疆有这些丰富的资源,要是在支撑不起来一个汽车制造厂,那真是笑话。”

    “行,这事就这么定了,今年我会盯着这个项目。”

    “姐,辛苦你了!”

    “你也知道我辛苦啊!今年我计划在农场办公。”

    “啊!你要在农场办公?哦,不是问题,但是你的房子里面还没收收拾好,再说了现在葡萄藤还没上架,里面环境也不好。”

    “没事,我暂时现住你们家,我那房子只是一些家具没按,我已经让人给我往这送了,等葡萄上架,开始发芽,我就搬过去。”

    “哦,行,到时咱们两家一起搬,我也搬过去,好做个伴。”

    “行,你要是搬过去,就把你现的房子给我的助理他们住。”

    “好的,你既然来农场办公,我让李伟给你收拾出办公室。”

    “好,你告诉他就行,我就不跟他说了。”

    “行,这事交给我就行了。”

第四百五十章 培养孩子们劳动积极性

    虽然有商贸城开幕仪式活动和集体签约仪式,也没给免去了扫大街的集体活动。

    在第二天,李伟让做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的是“家园的卫生环境从我做起”。

    这条幅其实不是李伟自己想做的,在农场里,这些人可谓是不在乎这点事。

    别的没学会,脸皮厚点还是没问题。

    但是打扫大街的队伍里有刘义符,按以前,他也不会在乎这事。

    但是他不在乎,人家政府在乎,毕竟是市长,所以他的秘书找到冯瑶姐,那意思是可不可以免除他们刘市长的扫大街劳动。

    看人家说的这么委婉,当时李赟在跟前,不是处罚,是劳动。

    其实当时冯瑶姐没有让刘义符也参加,但是刘大市长人家自觉,非要以身作则。

    可是他的秘书说了他不听,这就找到家里来。

    不得不说人才都在政府里。

    他出了个主意,就是条幅上的那行字。

    本来是一件集团内部的处罚决定,变成了一项集体的有益活动。

    当然了这事是瞒不住农场里人,但是可以让从外面来的人感受到这个新兴城市的活力。

    这算不算坏事变好事呢?

    所以同一件事,还要看嘴怎么说。

    这就是一些单位干活的不如说嘴的,动手的不如动嘴的。

    这个道理不是说用嘴的就一无是处,在有的领域,那就是必须靠嘴。

    像是集团的策划部门,商务谈判部门,法务部门,这些部门工作主要靠嘴。

    但是在嘴皮子后面是用很多的知识填充起来的。

    这项活动真的按照冯瑶姐的决定,持续了一个星期。

    开始家属还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是第二天就来人少了,第三天干脆就没有大人来看。

    不过第四天有小孩加入到队伍当中,第五台小孩比大人还多,到后面两天基本全是小孩了,大人得注意他们,别让扫把扎着他们自己。

    当然了,不能让小朋友白干,他们现在是觉得热闹才加入队伍,但是要让他们维持劳动的热情,就得需要奖励,这种时候物质奖励不好。

    所以刘义符以市政府的名义每一位参加劳动的小朋友颁发了奖状。

    现在的唐城市,虽然是一个城市,但是确实不大,做事就跟一个社区差不多,农场的员工、家属、孩子,就是唐城的市民,人少,关系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

    打扫了一个星期的大街,形成习惯,这天晚上吃过饭,放下饭碗就要往外走。

    韦欣喊住:“你干嘛去?”

    “去扫大街啊!”

    “不用去了!”

    冯瑶姐在旁边说。

    “啊!嘿嘿!习惯了!....“

    李赟有点不好意思。

    “等会,咱们带小庄一起出去走走。”

    在扫大街的这些日子,就是第一天韦欣跟着一天,后来她都是和冯瑶姐带着小庄在家门口的胡杨大道上散步。

    胡杨早就长出了叶子,刚长的叶子是柳条状,还带有绒毛,在等等叶子就会长圆了,绒毛消失。

    中午那会都感受到了太阳的炎热,傍晚的温度可以说是正适合体表温度。

    现在小庄也是出去习惯了,每天的这个时间,他躺在哪里就不老实,嗯啊的意思就是想出去。

第四百五十一章 散步

    既然不用再去扫大街,那就等会和韦欣她们带小庄出去走走,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虽然李赟现在吃饭不像当兵时那么快,但是相比较韦欣那淑女状的吃饭方式,还有冯瑶姐是接受过饮食礼仪的,还是快。

    就不用和家里三个老人比了,他们现在是特别注重养生,秉承的是细嚼慢咽,吃饭更慢。

    把小庄从妈妈跟前推到沙发跟前,在推的时候小庄的小黑眼珠直盯着李赟,本来手舞足蹈的也定住了一样。

    那小眼神的看的李赟心都醉了,坐下,凑到他跟前,用手指戳戳他的小手,没来及收回,就让他一把抓住了,劲还挺大,抓住后,他好像赢了一样,嘴里又在“啊!啊....”

    就像是在宣示,抓着后还一边摇晃着。

    这小人,人不大,但是无所畏惧,就仿佛他手中握着的是全世界。

    他爸的一根手指是不是给了他像是全世界的感觉,但是在看着这个小人,他就是李赟的全世界,这种血脉相传的感觉,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连着父子。

    父子互动的时间过的很快,一会大家都吃完饭,收拾好餐桌,该喝茶的喝茶,该散步的散步,各有各的事。

    韦欣平时就在家照顾孩子,穿的都是舒适家居款的衣服,出去散步也不用换。

    冯瑶姐这些日子白天需要处理工作,得去办公室,她是把工作和在家或者休闲的穿着分的很清楚。

    要出去,她是必须换散步运动休闲款的衣服,不但衣服分场合,鞋子也分,散步的徒步鞋,早晨跑步穿的慢跑鞋,还有打羽毛球时穿的球鞋。更不提她在上班穿的高跟鞋,这次她来,带来的鞋子一共装了八箱,上百双鞋子。

    在葡萄园她的房子专门装修出一间屋子,都是隔板,就是为了放鞋子。

    等冯瑶姐换好衣服,李赟推着小人儿,三个大人带着一个孩子沿着门前的胡杨大道溜达着。

    农场的气候属于温带沙漠干旱气候,春天很短,从开春就忙活春播,等着急忙活的播种完,初夏就悄悄的到来。

    很明显,傍晚的温度不像前几天那样,日落西山后,温度马上就下降到身体触感凉。

    如果家里在意孩子的,那温度下降之快,就感觉马上给孩子添衣都来不及。

    现在虽然天色还大亮,但是太阳已经掉到山那边去了,可以隐约的看到雪山后还有一点阳光。

    但是温度并没有下降的前些日子那样快,李赟穿的是t恤,胳膊露在外面,有时一阵微风吹过,还挺舒服。

    不但胡杨的叶子挂满了树枝,旁边地里的瓜秧都长出了第二队叶子,路边的草也都返青,刚浇过水的青草带着水滴,绿的生机盎然。

    道路的一侧,今年空出了一道,没有播种,这是为了铺设农场的第一条轨道交通。

    商贸城的开业,机场航班的增加,工业区的陆续建设投产,现在从居住区到机场的人流日益增多,现在光靠旅游公司的旅游车已经满足不了两地的人流。

    这样就得需要开通两个地方的公共交通,一般的就是买几辆公共汽车,采取流水发车的方式,有人工售票和无人售票。

    公共汽车是最省劲,最省钱的方式。

    但是李赟让集团搜集了国内各城市的公共交通方式,有的是光靠公共汽车,一般都是中小城市。

    有的用公共汽车和地铁结和的方式,像是京城和魔都,但是投资庞大,并且运营亏损。

    在就是有的城市用的是公共汽车和地面轨道交通的方式,李赟就看中了这种。

    公共汽车,现在的旅游车实际就是了。

    但是李赟发现用轨道交通,载客量大,由于用的是电力机车,这样就不用冒烟,还有可以算是一个旅游景观,这样的交通叫做轻轨。

    所以李赟选定了从居住区到机场采用这样的交通方式,为了展示农场的风光,准备借鉴欧洲有名的观光火车,采用全景观透明玻璃车厢,可以让游客能在车厢里无死角的观赏农场的田园风光。

    目前已经有集团在进行招标工作,向国内的轨道建设单位和车辆制造企业招标。

    这段距离不到二十公里,按照目前国内现有轨道交通的造价,预计按照每公里亿元的费用建造。

    这也算是目前南疆边疆地区最大造价的公共交通项目,算是第一家私营建设运营的线路。

    由于不用政府建设,刘义符不但负责递交项目的各项文书,还给取得了一个免税的政策,不只是运营后的免税,在建设时期,就工程项目就减免地方税。

    拿到这项政策待遇,在招标时就会用比别的城市造价低。

    这也就是在边疆,在唐城这样的新建城市,才能拿到这样的优惠政策。

    这条轨道两侧,在农场的规划中,是要建成景观大道的,只是和别的城市有区别的是道路两侧全是农作物,瓜果,鲜花、牧草,葡萄园构成了道路两侧的风光。

    推着小庄,看着眼前,李赟升起豪气,对旁边在聊天的韦欣和冯瑶姐说:“到时咱们这里肯定是景色迷人,绝对会成为祖国西域的一大景观,我要把这里打造成为国内、世界上的出名的农场,要把这里出产的蔬菜、瓜果卖到全世界。”

    没等她俩回话,又接着说到:“等小庄上大学,我要把这片沙漠全部变成富饶丰收的田园,到时我就退休,咱们住在这里,不管事了。”

    这话说完,两人还没回话,李赟有点奇怪,问她们:“我说的这么豪情万丈,你们俩也不说点什么?”

    “说什么?刚才我俩在说话呢,没听到你说什么?”

    本来还一腔热血,现在一桶冰水泼下。

    李赟吧唧了下嘴,算了,跟她俩说不明白。

    有点伤自尊了,但是现在身边也没手下的在跟前,小庄到是瞪着黑眼珠看着李赟,但是他也还不会说话,不会捧人啊!

    这段时间李赟有点演讲上瘾,在别地方至少还能换点掌声来,这俩女人,根本就不理睬自己。

    心情稍有点小郁闷!

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对土地也是有感情的

    不过有的一点小郁闷,在小庄的“呀呀....”的声音中驱散。

    就是没有她们两人的捧场,但是现在的环境氛围,也让人十分惬意。

    这样的生活就是李赟所追求的,老婆孩子热炕头。

    三人沿着胡杨大道,边说边溜达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条道的那头,再往前走就是去机场的路,风景也是一样,但是胡杨大道就到这个地方。

    就这样,这段路也是两公里,在内地的城市这段距离就得两站路。

    但是在农场,这一切就就是大,这条路是照着旁侧的瓜田设置的长度,也就是说旁侧的瓜田的拢,就是两公里长。

    最早第一年,因为当时没有经验,实际的每拢没有这么厂,后来种了两年后,试出两公里的距离最为合适。

    农机深耕这个距离不算远,也不近。

    近了就总是掉头,浪费时间,远了有些东西不方便。

    按说现在这片地种花对居住地的环境会好一些,李伟问过李赟这个问题。

    那种每天让鲜花围绕的感觉,李赟也是挺喜欢,但是想想,毕竟是农场,这块地第一次就是种的瓜,也算是农场的头功。

    不但人跟人处久了有感情,种地种久了也有感情。每年看着这块地产出那些外皮粗糙,瓜瓤甘甜的瓜,那种丰收的感觉,不是看鲜花那种欣赏的感觉。

    走回家,就是两公里。

    这一路,虽然不能在韦欣和冯瑶姐哪里得到尊重的感觉,但是现在的胡杨大道不是头两年,现在可是有不少人吃过饭后,也过来溜达。

    可能李赟不认识他们,但是他们都认识李赟,每个人都会打个招呼的,还有跟着的小孩,好奇的过来看看在婴儿车里的小庄,这一路其实也挺热闹。

    农场这里按照规模,现在跟个县城差不多,但是在人际关系上面跟个小镇差不多。

    住在这里的不是农场的员工就是相关企业的员工和家属,在就是唐城市政府和下面单位的公务员。

    不说都认识,但是见了面熟。

    今年唐城的第一小学,暑假过后,会第一次招生。

    采用的是市政府和农场共建,现在农场的子女小学在团场小学,中学去了疏勒。

    但现在有自己的学校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不但是学校还有医院,这些工作都要配齐。

    当然在经费和资金方面,农场承担了大部分。

    市政的完善,是市政府这几年的主要任务,在别的城市,建设发展招商,这些工作是首要任务,但是在唐城,这些任务不存在,就第一次唐城有刘义符带队去魔都开展了一次招商活动,回来后就一直落实相关事宜。

    到了现在,就光李赟弄来这些项目,都让唐城今年的招商轻轻松松的超过去年。

    这些还不算谭超的汽车项目,就是农场下设的加工厂都有几个要投产,预期光是农业加工的项目就要上百亿。

    现在的农场完全是膨胀了,不但自己成为了集团下属最大的企业,并且还有了很多的配套农业深加工企业。

    以前的精油提炼厂可以说是个小加工厂,但是今年投产的果酱厂和果汁厂,预计产量达到了年加工万吨。

    果酱厂主要是在今年种植的五万亩的西红柿的基础上,这五万亩的西红柿,是要全部做成番茄酱的。

    未来的番茄酱是要全部出口,所以,今年的西红柿种植就严格按照国外的农业标准来。

    农场今年不但扩大了西红柿的种植面积,还增加了果林,以前种的梨树、苹果、杏树、桃子和大枣,今年也要挂果,果汁厂是为了未来这些果树而建。

    这些水果因为储存运输的问题,目前看来采取熟透运到自营店卖,不是太现实,如果不熟就摘下卖,这就违背了农场的原则。

    在农场只有自然成熟后才会采摘运往柜台售卖。

    但是边疆这样优质的水果,如果不拿出去,让世人知道,李赟就感觉不舒服。

    这就有了折中的方案,就是果汁厂,到时在农场把水果加工成浓缩果汁,这又会是农场的一个拳头产品。

    这两家加工厂,后来居上的规模就要超过大多数的工厂。

    前几年集团急剧扩张,铺设销售网络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农场可以无后顾之忧的扩张,增加产量,不用去担心卖,这就是冯瑶姐当时的眼光。

    散步回到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聊着天,逗着小庄。

    从妈妈来了后,就给小黄们规定了,不准进屋,这也幸亏大黄一起来,妈妈给它划了一道线,有它看管着,几个小黄是在门外蹦跶着,就是进不来。

    以前,只要李赟回来,都不管它们,屋里是随便进,现在它们在门外看屋里更热闹了,在门外是急的不行。

    但是有大黄守在门口,它们就是进不来。

    老丈人这两年的病也稳定下来了,这也是这次能一起回来。

    不然让小庄来,他的身体不行,让他别来,那老丈人是不愿意。

    可是让韦欣娘俩留在魔都,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

    看着在喝茶的老丈人,李赟总的给他找个事,现在家里他是主劳力,寻思一下,李赟对他说:“爸,我看你去学个车吧,咱家有那么多车,你没事可以去钓个鱼或者是找老朋友玩。”

    还没等老丈人回答,丈母娘就反对了:‘算了,别让他学开车了,人老了,眼神跟不上,有事让司机送他就行。”

    老丈人看看丈母娘,摇摇头没开口。

    看来这事是白提了,不过李赟这也是无聊提这事。

    既然丈母娘不同意,老丈人的意愿也不强,那这事就算了。

    现在家人都来了,李伟他们过来的就少了,更何况冯瑶姐住这里,他们躲还来不及。

    就连阿帕丽现在因为作业,晚上也很少过来,她只有放学那会过来跟小黄们玩一会。

    所以家里晚上就是纯粹的一家人。

    这样也好,恢复了晚上的温馨,虽然和他们晚上喝个酒吹个牛,挺爽,但是不如这样的家庭时刻温馨。

第四百五十三章 蓝天下的薰衣草

    春天在忙碌中过去,随后来的可以说到了一年工作最繁忙的季节,各项工作都铺开,李赟暂时没太管农场的事务,而是去抓落实商会的一些工作。

    当然了在北疆的一些工作有秘书长代劳就行,南疆的工作大多都跟农场有关,很多都是关联企业,这就需要李赟来协调。

    这一忙就是一个夏天,每天不是在车上赶往相关企业,就是乘坐直升机去往在戈壁里面的重点工程项目了解情况。

    由于今年担任了这个职务,再加上今年边疆的特殊情况,国家从上面到民间都做出了大力支持。

    很多内地的商会到边疆来考察,都会选择到农场的航班,这样无形之中,李赟承担了很多的接待工作。

    这样带来的就是农场逐步的展示在了很多人面前,商会的人是来考察的商业机会,和游客看的不一样。

    同样的风景,商会的人看到的是利润如何,而游人看到只是风景。

    夏天更忙碌!

    来到了收获的秋天,这个季节,有几个重头戏即将拉开。

    拖拉机大赛、音乐节,这两个预定好的项目都在初秋的九月展开,而今年的越野大赛会在十月开幕,今年的参赛车手更多,举行的比赛时间更长,有了一点拉力赛的样子,甚至有了几名专业车手代表了所在地的俱乐部参赛。

    在两大赛事和一大节中间还夹杂了一些活动,比如插花比赛、摘菜比赛.....

    这些小型的比赛都有旅游公司策划,农场协助,主要是针对的游客。

    除了这些赛事活动外。

    秋天还有两个大的收获,第一个就是闵通贵的管道工程在加班加点的赶工后,提前半年完工,竣工那天,李赟去了,有工程的使用方,中企公司,有政府的代表,有建设单位,还有下游使用燃气的内地省份政府代表。

    作为建设单位的老板,李赟也捞到了一把剪刀,参与到剪彩的队伍,为什么说队伍?

    这次剪彩安排了足足有十多个人,完全就是一个小型队伍,不过也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多么大的一个工程。

    参加完了西气东输的管道竣工仪式后,回到农场,算是集团的一个项目,也竣工剪彩。

    就是放在农场边缘的太阳风能电站,这个占地五平方公里的项目,共分三期,这是第一期工程竣工。

    本来第一期是带有实验性质的,但是后来李赟一看,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在加上农场的用电越来量越大,所以干脆第一期就扩大了规模,不然按照最早的计划,早就应该完成并网工作了。

    这次的电站剪彩除了集团的高层,还有疏勒和唐城的政府代表,还有迪化来的电力部门的领导。

    这个工程比不上西气东输那么具有战略意义,但是对于农场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在水、燃气自给后又一个民生需要可以自给。

    同时也是对疏勒的电力供应是一个补充,疏勒的电力,水利发电占了一半。

    水利发电虽然便宜,但是它有枯水期。

    农场的风能太阳能一体电站,在沙漠气候下,可以说是没有限制的,任何时候都是可以发电的。

    电站刚开工时,这里还是一片沙漠,但是在建设的这两年里,农场的拓荒队也到了这里,电站范围内,虽然不能能种庄稼,但是可以种草,种观赏花。

    这两个方案摆到李赟的面前后,李赟一下就选中了观赏花。

    这是因为农场有了自己的策划部门。

    他们做的策划,不是简单的就用文字表达,而是配上图片。

    当然了这个图片不是实地照片,是效果图。

    但是一个只是绿草,一个是紫色的薰衣草,李赟肯定第一眼就看中了紫色的薰衣草。

    试想,在一片高大、白色的风能发电机,和一片覆盖着太阳能光板的的跟前,是一片开着紫色小花的薰衣草,上空的风吹着风力发电机的叶子转动,下方微风吹的紫色的薰衣草摇晃着,那是何等的浪漫。

    这效果图传到集团后,小师妹是迫不及待的打来电话,强烈要求用薰衣草。

    她的理由是:蓝色的天空下,耸立着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地上是紫色的薰衣草,这样的场景是追求浪漫的女人所爱,她要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浪漫的地标,要让这里成为女人一生必来的一个地方。

    所以说还是女人了解女人。

    本来李赟也是选中了这个方案,谁说就女人懂浪漫,男人也懂。

    所以在拓荒队把电站的沙子也全部改成了适合种植的沙土。

    现在的季节也正好是薰衣草开花的季节,紫色的小碎花,随着微风的吹动,飘来一阵阵的淡香。

    特别从边上望去,秋日的蓝天显的那么纯净,五平方公里的面积,足以让目光看不到别的,除了电站的设备外,全是紫色的薰衣草。

    这样的画面,让不少第一次来的集团总部的人,都沉醉在这浪漫的氛围里,特别是那些女人,就连平时最淡定的张惠,也是忍不住的跟着大伙跑进花丛中,尽情的享受花的味道,忘了她也是负责剪彩仪式的负责人。

    别说是她们这些本集团的人,就是政府来的女性代表,也忍不住的跟着一起。

    看她们那样,一群大老爷们不由即好笑又无奈的站在边上,虽然老爷们也喜爱浪漫,但是那种举动可是做不出来。

    这个时候在缺失了那些女人后,剪彩仪式看样需要推迟一会了,这个话李赟说不是太合适,只能是刘义符来说了,虽然都是地主代表,但是刘义符是政府的代表。

    不过等待的过程中,虽然老爷们都待在边上,但也凑近花丛,闻一闻,嗅一下,掐个花朵,也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话是多余的,这样的氛围需要用心来感受,用鼻子来感受。

    没有人愿意打搅这样的氛围,谁也不愿做那个恶人,这个时候就是领导也不好意思让手下的女部下回来,别说是集团这个阴盛阳衰的单位,刘义符也没喊他办公室的几个女人回来,她们和张慧一样,都是负责剪彩仪式的。

第三百五十四章 社庆

    不提那些大人,就连小庄也歪歪晃晃的向着花田里走去,后面跟着张开双手像是老母鸡似的韦欣。

    小庄从他半岁时就翻身、站起、到迈出第一步,现在自己已经晃晃悠悠的走几步了。

    他自己会走后,更让大人操心累,为了让他学步,就得由着他,大人在后面弯腰护着他,可是够累的,一会腰就酸了。

    他自己能挪步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是十分的浓厚,他的了解办法就是用嘴尝。

    不管手够到什么东西就是往嘴里送,手拿不了的,就把嘴凑上去啃,用他那上下四颗乳牙,他那婴儿车上,经常都是他的口水。

    为此,韦欣可是为了他能啃到的东西消毒,是操碎了心,普通的消毒液不能用,后来没办法,买了一个紫外线消毒仪,每天对着他容易碰到的地方消毒。

    这现在他晃悠着进了薰衣草里面,小手那个快啊,拽下一个叶子就往嘴里塞,等后面的韦欣看到给他抢下,他都塞嘴里一半了。

    赶紧手疾的给他抢下,抠出来,他拽的第二个又到了嘴边,人家也不生气,你给抢了,我在拽。

    韦欣实在没办法,只好把他抱起来,这样他就急了,两条腿乱蹬,两只手还往下挣,要下去,嘴里还啊啊的叫着。

    实在拗不过他,又把他放下,这回是抓着他的双手,不让他乱抓叶子。

    小人个还一点,走在薰衣草里,刚进去就被淹没了,只能通过韦欣的后背才能知道他们在哪里。

    看这天还不错,这个季节野餐比较好。

    不过在野餐之前,还是得把这次的剪彩仪式给完成了。

    李赟转过头对端木樱交代了,让她准备野餐。

    接着又跟刘义符商量:“大哥,你看咱们中午的接待就放到这里,我看不错,景色漂亮,反正咱们准备的也都是属于自助,把东西搬过来,咱就去花丛里吃。”

    刘义符跟李赟打交道时间长了,受李赟影响比较大,就是随意。

    要是在别的地方,招待宴会这么随便就更改了,那是上刚上线的,有那种讲究排场的,肯定会认为不尊重他。

    不过在这里,李赟是不在乎,刘义符觉得有事李赟定着。

    所以他的回答当然是同意。

    端木樱去安排中午的野餐,这边也得干净把剪彩仪式给完成了。

    李赟招呼张慧,让把东西准备好了。

    剪彩仪式在一个风力发电机的下面,从顶端一个大条幅一直垂到地面。

    下面就是一排礼仪小姐捧着的丝绸彩带,保证了每位剪彩的嘉宾都对着一个丝绸花。

    农场也不能免俗,礼仪小姐都是从农场的各个单位里找来的个高,身材好,漂亮的年轻女孩。

    现在的农场不是以前了,都是大老粗。

    现在岗位不但有伺候地的,还有很多的服务岗位和行政岗位,这些岗位在疏勒,在附近团场特别受欢迎。

    所以现在农场有个什么活动,找些漂亮女孩做礼仪,是很简单的事。

    现在农场这样的活动也不放礼炮了,礼炮虽然热闹,但是放了确实一地鸡毛。

    农场不是有个自己的剧团吗,里面什么乐器也有。

    像是这样的剪彩仪式,一个唢呐就解决了。

    李赟为今天的剪彩点了一个“社庆”的曲目,欢快的唢呐吹出来老百姓的喜悦之情,在加上铜锣的配合,更是让热闹的气氛骤然增加,剧团在唢呐的基础上又添上二胡,号称乐器的两大流氓一起,可想而知,这个曲子会达到什么高度。

    唢呐声调高,二胡更高,你一下我一下,一首曲子演奏完,让参加剪彩的人听了一场音乐会一般。

    是民族音乐会,还是在田间地头,这才是民族的音乐。

    乐器简单,拿在手里,夹在咯吱窝,都行,在宽阔的田间地头也不走音,能让你听的过瘾。

    这不是西洋乐器那些讲究的东西,你让他钢琴给我搬到这里来,不太可能,即使搬来了到那时演奏出来,能让人听清楚了吗。

    就因为这个,有的人说民族乐器是乡里巴人的,西洋乐器是阳春白雪。

    简直是那个什么,后面出气。

    剪彩完毕,这会野餐桌已经摆好,农场生产的果汁饮料,还有去年的葡萄酒都先摆到了桌子上。

    其实在电站里,并不是薰衣草给种的一点空也没有,在发电机的下面,还是有一块硬化地面和草坪的。

    不然都是薰衣草,发电机维修保养的也不方便。

    发电机在远方看还不算大,但是在跟前,那高70米的塔筒,直径77米的风轮可是个庞然大物,这么一台发电机是一千五百千瓦。

    发电机全部刷的白漆,和蓝天相间,以这个为背景,欣赏周围的紫色花田。来剪彩的嘉宾是一致说好,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令人心旷神怡的活动。

    这里的一切,都可以构成一幅纯美的照片,每个画面都可以作为电脑壁纸。

    出来也给小庄带了他喝的吃的,韦欣带他一上午累了,甩给李赟。

    就李赟的性格,直接把他放餐桌上,是个空的,不是大伙取餐的。

    反正上面铺的棉布,让他坐着也挺舒服。

    给他带来的是在家给他榨的番茄汁和甜瓜汁,是拌在一起的,反正李赟尝了一口,说不出什么味,用的是他的奶瓶,现在自己坐在那里双手抱着奶瓶,喝的是咕咚咕咚挺过瘾的。

    玩了一上午,看样是饿了,一瓶很快下了肚。

    他的饭是给熬的牛肉粥,熬这牛肉粥绝对是费了功夫,你想吗,牛肉块切的再小,也就顶多能切成黄豆粒大,在小不好切了。

    就小庄现在的嗓子,根本就吃不下。

    其实把肉搅碎熬粥也行,但是三个老人认为那样的肉让绞肉机一绞,不但味道不好,营养也失去一部分。

    他们熬的这牛肉粥刚开始是晚上开始,三人轮流看锅,小火熬一宿,到早晨肉粒终于能煮成肉末粥。这样才能让小庄吃。

    他们这样熬了一次,就让李赟坚决反对的给改了。

    放在白天煮,为了个肉粥,三个老人不睡觉,这是不行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 摘花

    就这么一点的小人,家里是三个老人加上他妈是全职的照顾他,为了他可是一家人齐上阵。

    不过这会让他坐在长条餐台上,喂完他肉粥,又让他喝了一口果汁,再喂他一口水。

    这么多人,都在,他是毫不在乎的坐在本来放食物的桌子上,一点没有顾及的大吃大喝,不过比在家里吃的香,在家吃饭他还得歪歪腚的,这会两条腿岔开坐着,姿势的原因,腰还弯着,嘴巴向前撅着,根本就不管别的,就是大口的吃大口的喝。

    在针对孩子的教育上,李赟是和韦欣达成了共识,就是自己带,老人离不开他,但是老人负责给他弄吃的可以,但是不能惯他。

    本来在魔都时家里还有个打扫卫生的阿姨,但是妈妈一直不习惯。

    这回到了农场,是坚决不要保姆,包括老丈人也说了,家里活再不干,那真没用了。

    老人就这样,就怕是孩子认为老了,没用了,就极力的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

    现在看小庄,老人是有很大的功劳的,从他出生,一直没太用李赟操心,全是老人一手操办。

    韦欣和她们跑花丛里嬉戏去了,还把端木樱抓去给她们拍照,冯瑶姐本来是在陪着这次来的嘉宾在聊天,也让她们给拽去了,这也盈亏这次的来的嘉宾,他们身边的女人也是撒了欢一样的都在花丛里嬉戏。

    不过小庄吃完饭,这头就跟磕头虫的似的想睡觉了,没办法李赟抱他起来,让他趴在自己怀里,轻轻的拍着他。

    他这会的姿势虽然是竖着趴在怀里,但还是小腿和小胳膊卷曲着,跟在他妈肚子里还是一样的姿势。

    辛亏刚开始李赟还吃了点东西,不然抱着他那还有时间吃东西。

    别看这小人不大,但是抱一会还是挺沉的,胳膊有点酸。

    所以在交通工具上,看到有抱孩子的,赶紧给让座,这滋味谁抱谁知道。

    这一抱就是半个多小时,让来参加剪彩仪式的嘉宾可是开了眼。

    抱着孩子参加剪彩仪式,这是头一遭。

    这事真的也就是在李赟这里能见识到,现在的李赟有点随心所欲,心态越来越平和,有点泰山崩而不动的味道了。

    本来是一个正式的商务活动,愣是更整成了一个郊游活动。

    这也就是李赟才能弄出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在边疆才能发生。

    当晚上小师妹收到这次剪彩的活动照片,打过电话来,直嚷嚷:“可惜了,可惜了,完全可以做成一个旅游的项目来推出。”

    电话是打给冯瑶姐的,但是李赟在旁边也听了个大概。

    冯瑶姐知道她的意思,用她那平稳的语气回答她:“这只能等明年的了,明天就要进场采摘花朵了。”

    她说的这个就是集团打算用这些薰衣草制作一披香囊,赠送给老客户,以表达对集团产品的一贯以来的大力支持。

    其实薰衣草有很多用途,可以做香囊,可以提出香精,用来做香水的原料,也可已用作精油的原料。

    只是今年就只种了这一片,估计也就刚够制作香囊的,提取香精只能等种植面积扩大了。

    既然是昨天都玩的挺嗨,早晨起来,李赟就招呼韦欣:‘老婆,走,咱们今天也去采花去,采来,咱们也做香囊,家里都挂上。”

    冯瑶姐现在搬去了葡萄酒庄那边住来了,就是只有午餐和晚餐来家里吃,早餐她要不然在自己家弄点吃或者到食堂吃。

    也就是因为她来农场办公后,李赟才更吊儿郎当的不用去坐班。

    听到说要求采花做香囊,不但是韦欣积极相应,就连三个老人也是要去。

    好吧,这就全家出动才花做香囊。

    都换好干活的衣服,把小庄带上,现在的他已经不愿坐他那专车了,去哪里都得让人抱着。

    妈妈说他跟小时候的李赟一个样,一霎离不开人,抱着他,他还把自己的手放在嘴里吹着泡泡。

    老史开了个游览车,这个季节坐这样光有顶棚,四周透风的车子特别的舒服。

    昨天回来,韦欣就跟三位老人在炫耀那片薰衣草的美,并且还让端木樱把照片给拷到u盘上。

    在电脑上一边放给老人看,还一边解释说着,所以把三位老人的瘾勾起来了。

    可以说今天即使李赟不提去采花,老人说不准自己也去。

    由于这次的香囊是赠送给老客户,所以对质量特别高。

    本来采花是可以用机器的,但是冯瑶姐和李赟商量后,既然是赠送的东西,那就得做好。

    花朵作为香囊的主要成分,就不能掺杂草梗,而机器采摘的就避免不了草梗掺杂到花里。

    所以这次采摘全部用的人工,也就是这个时间还没到摘棉花,不然这人工可又成为了一个问题,而农场的员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窝的,很难抽调出大批的人手。

    而这次采花的零工都是提前联系了内地来的采花工。

    别看五平方公里不大,但是这花可是密密麻麻的,一个人一天也摘不了多点。

    自己一家五口,带上一个小人是六口,但是实际干活的只有四个人,还得有个大人得照顾小庄。

    韦欣让李伟找来几个草帽,戴上也跟真的似的。

    干活不是玩,昨天她们戴的是太阳帽,但是干活太阳帽就不适合了。

    紫色的小花朵太小,就得用手指掐,不过老丈人早就有准备,带了几把剪刀,别看用剪刀费劲,但是那花朵再小,掐一朵两朵的还没事,但是你要是掐上个几斤,或者连着掐几个小时。

    平时不干这样体力活的,手指得疼的难受,还有那腰,感觉就跟断了似的。

    这就是农活,别看上去诗情画意,但是真的很苦很累。

    花朵是好看,在人眼里是漂亮。

    但是采一上午花,那身上也是老脏了,并且关键的是还得戴口罩,边疆的气候原因,只要是在户外的任何东西,就包括鲜花,花茎上面沾满了尘土。

    人在里面拨拉着花茎,那尘土飞扬,只往口、鼻子里面钻。

第三百五十六章 染色的手

    等到中午,一家人采了才刚一口袋,也就是那种厚棉布缝制的。

    这种口袋本来是摘棉花用的,装棉花大概可以装带6、70公斤。

    装花塞紧了也能装个4、5公斤,可能是因为自己家摘了是想自用,采摘时就免不了摘的信细心些。

    请来的那些短期工人家一个人就能摘一口袋。

    她们要是摘棉花,摘一公斤,第一遍时行情价格在8毛到一块,说实话,摘棉花好摘,虽然棉花壳扎手,但是摘的快。

    采摘这薰衣草花,太慢,所以这次给定的价是两块一公斤,再加管吃住,这样一天好好干能赚个300来块钱,这工钱要比很多拿工资的要高,但是时间也多,从天亮就下地到天黑,午饭是送到地头。

    李赟掂掂自己的这口袋也就有个20来公斤,花在口袋里没有塞紧,而是松散的倒在里面。

    但是打开口袋,紫色的小花朵,那一股的淡香扑鼻而来,确实契入心扉,香气有让人心情愉悦的功能,这是确定了的。

    自己一家子的午饭除了小庄是吃的从家里带来的,大人吃的也是集体送来的食堂做的饭。

    只是用的餐具是从家里拿来的,这是老史又回去一趟和端木樱一起拿来的,还有折叠的餐桌和餐椅,这又享受了一顿野餐。

    农场用的滴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是种了农作物的地块,在边上都是有水的,可以打开阀门洗手或者天热洗把脸。

    自己一家字只有韦欣带了手套,别人都是没做防护。

    在就是李赟因为看了一上午小庄,手也没脏,但是三位老人的手可是没法看了,有茎秆上的汁和花的颜色,在加上灰尘,手成了一双黑手。

    洗完灰尘,但是花朵的颜色,染色特别顽强,染的紫色不均匀的手,看上去还有几分魔幻。

    特别拿起那白色的馒头,紫色的手搭配白色馒头。

    李赟拿起小庄的小手指着老丈人以小庄的语气说:“看,姥爷的手怎么了?”

    小庄还听不懂话的意思,但是他知道李赟抓着他的手指向的方向有好玩的,刚才吃饱的他来了精神,本来是在李赟的怀里,小脚就踩着餐桌,要往他姥爷那里去。

    餐桌是折叠的野外用的,本来不是太稳固,再说上面还摆满了吃的东西,可是不能让他在桌子上走,李赟用一只手揽着他,阻住他挣着要往他姥爷那里去,爷俩就跟拔河似,一个要往外走,一个就拦自己怀里。

    最后终归还是李赟赢了,小庄使了一会劲后,小脸憋的通红,也没得逞他的想法。

    接着他又转移注意力,看到桌子上吃的东西,小手又要去够,当然不能让他如愿。

    李赟的这顿饭是在和小庄的战斗中吃的,这可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三位老人确实是年龄大了,干了一上午,可以看出疲劳。

    “爸,你们回家吧,干了一上午都累了,等回头我拿袋回家用就行。”

    “那怎么行,咱家用的,就得自己采,没事,下午我们抻着点。”

    丈母娘是随老丈人事从,妈妈就更不用说了:“没事,等会我们歇一会就好了。”

    诚然做做户外活动,对于老人的身体有好处,看看老人虽然神色有点疲乏,但是看应该没事。

    “那你们吃完躺一会,我让带垫子来了。”

    “带什么垫子,这不是有摘了花的草吗,直接躺什么就好了,我们在生产队那时候,都是躺在秸秆上,可舒服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皮拉红

    在野外,地里,妈妈可是找到了自己主场,接下来,吧拉吧哩的跟亲家母说起了在老家种地的一些有趣事。

    两个老太太聊的兴起,就斜躺在草堆里,说起自己年轻时的事情。

    草堆是上午,李赟割了一些铺在地上,让小庄在上面玩的,铺的很厚,散发着草的味道和花的淡香。

    出来时都穿的是干活的衣服,躺在上面的确是舒服。

    小庄吃完玩了一会,这会躺在草堆里睡的正香,不过在让他躺下之前,韦欣把带了的毛毯给他铺好,躺下后又折起多余的给他盖上。

    李赟和韦欣也躺在小人的两边,静静的没说话,听着妈妈和丈母娘的聊天,妈妈年轻时,那个时候的农村是生产队集体模式,挣工分,到秋收按照工分分口粮。

    那个时候,分口粮只按工分,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口粮,全靠家里的主劳力。

    所以那个年代为了工分,也是产生了很多的事情,有矛盾,有误会,也有仇恨。

    丈母娘实际那个时候也是在和土地打交道,但是她是拿的工资,只是后来调到学校当了老师,她当时是作为下乡知青来的边疆,高中文凭那个时候在边疆算是很高的文化了。

    听着两个老太太在说着他们年轻时候的事,不知不觉睡过去了,等醒了,小庄正在他妈身上爬来爬去的,还只往他妈的怀里钻。

    在他还不到一岁,十个月大小的时候,韦欣就给他戒了奶,换成羊奶,但是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喝妈妈的奶。

    所以别看他小不会说话,但是真的什么都知道。

    看他那笨拙的样子,不由的好笑,韦欣手托着头,侧卧着,眼里含爱的笑容满面的看着他。

    妈妈他们已经又在采花去了,看样是休息过来了。

    下午还是李赟看着小庄,晚上回家,带回了两口袋的花朵,在花田里还说不累的三个老人,进了家门就瘫坐在沙发上,捶着腰。

    老丈人嘴里还感叹着:“老了,确实老了。”

    韦欣带着小庄上楼去给他洗澡换衣服去了。

    李赟把两个口袋扛进屋,接着老丈人的话说:“你们毕竟年龄大了,干这么一天下来,肯定累。”

    “是啊,不服老不行,晚上家里不做饭了,等会你去食堂打点回来。”

    “行,我知道了,你们歇息一会,洗个澡换换衣服,端木樱等会就把饭送过来,你们不用管了。”

    自己家虽然也算是个人们口中的富豪家庭,但是三位老人从来没有那种觉悟,没有指使人的习惯,端木樱是李赟的生活助理,是整天围着李赟转的,但是来家里,老人都是很客气的那她当客人待,从来没有去指使她做什么。

    就连冯瑶姐,这也算是家里人了,在家里,除非是她自己主动的干什么,老人都不会去说让她帮着干点什么。

    这也就是老人实在是累坏了,才说不做饭,让李赟去食堂弄些吃的来。

    这个事其实老人不说,李赟不安排,端木樱也是给做的好好的。

    韦欣是娘俩一起洗的,但因为她是回家就洗,所以她抱着小庄洗完下楼时,老人还在洗。

    端木樱是和冯瑶姐一起来的,她进屋就说:“李董,柏总没让我去食堂端菜,让胡杨餐厅给做的,他们马上就给送过来。”

    李赟还没回答她,冯瑶姐开口说:“以后家里吃饭不要去食堂端,来不及做饭让餐厅的给做,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还是单独做的吃比较好。”

    说实话,这事,不但李赟没去想这事,就连家里老人也是认为,食堂就是家里的第二厨房,从里没有习惯还要让餐厅单独做。

    不过冯瑶姐说的也对,老人和孩子的肠胃都比较娇贵,在饮食上还是要注意些比较好。

    食堂的饭菜是要提供给员工的,员工大多是体力活,在饮食上就需要油水大一下,所以食堂的饭菜都是油大的些。

    但是老人还是需要清淡一点的饭菜比较好,小庄是单独给他做的,到不是问题。

    别看冯瑶姐平时除了上班,就是来家里时间也短,但是她对家里不比家里的任何一个人用心少。

    前几年,妈妈还自己住老家时,都是冯瑶姐安排给家里带水果,带菜。

    现在住到一起了,还是她注意到这些细节,她是真的把自己当作了这个家的一份子。

    听端木樱的话,是冯瑶姐早就安排好的,她是考虑到了,今天晚上回家,老人是没精神做饭。

    胡杨餐厅现在的大厨有好几个,甚至还有一个粤式大厨,他煲汤是一绝,晚上送来的就是他煲的羊肉粥,虽然肉也是碎的,但是因为里面放了一些香料,不是太适合小庄吃。

    但是后面还有一个小的汤盒,里面是给小庄的,做饭实际差不多,但是里面的调料就少了,适合小庄现在吃。

    可以说只要是成了大厨,就有了研究菜品的能力,羊肉粥里面不只是单独放了羊肉,还添加了粤式菜最拿手的海鲜类。

    鲍鱼切成小丁,海参切丝,在粥煮的快好时,加入这两种,很好的用羊肉的暖性中和了海鲜的寒性,这样老年人吃起来即补充了营养,又避免了大热大寒对身体的影响。

    随粥送来的还有馅饼,牛肉馅里面放的黑胡椒和皮牙子,一口咬下去,香。

    再配上边疆有名的“皮拉红”。

    这道凉菜主料用的是皮牙子、辣椒和西红柿。

    皮牙子切丝,辣椒也切丝,西红柿去心,外面硬的一部分也切成丝。

    将洋葱,辣椒和西红柿丝放入大碗中,调入糖,先把那3种菜腌脆,拌均匀,再放醋、盐调味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注意的是这道菜是不放任何油。

    这道凉菜,有西红柿的酸甜,辣椒的辛辣,洋葱的清甜脆爽和微辣,特别的爽口;而且色彩鲜艳,红色、绿色、白色,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唾液大动。

    这道菜是边疆人在吃手抓肉和抓饭后的必备凉菜。

    喝口羊肉海鲜粥,咬口馅饼,在夹一筷子皮拉红,爽啊!

第三百五十八章 小庄的老虎枕头

    其实家常饭就这样,不需要几个菜,不需要那么多的花样,更不需要雕出个花来,只需要有味,简单,就能吃的饱。

    也许是今天确实累了,不但李赟作为家里一直以来的大肚汉,吃的多,就连三位老人喝起粥来,也是呼啦呼啦的一碗又一碗。

    韦欣本来晚上顶多喝一碗粥的,今晚也破例加了个馅饼。

    惟一正常的只有冯瑶姐,她照旧就是一碗粥,然后就吃了点凉菜。

    她不但管理起集团,对违反纪律的老总们狠,对自己更狠。

    这也是她虽然年过三十,但是那身材依旧是苗条似小姑娘。

    转过一天,一家人在家就是做香囊,香囊的外皮是在一家工艺品厂定做的,有丝绸的、有绢的、还有棉布的,大小也不一样,形状更是各式各样。

    香囊的穗除了用了一些工艺品珠,值钱的就是一个黄豆粒大的玉雕,说它值钱是因为它再小也是块玉,但实际也不值钱,说它不值钱,是因为这玉是矿料,并且还是雕大件的下脚料。

    如果再大上一些,或许还能做一些佛珠之类的,但是这么小实在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李赟就让师傅安排做出了这么小的珠子,也幸亏现在有机器可以做雕刻,输入程序后,把尺寸差不多大的放入机器,夹好,设定里面存储的程序。

    激光刀头就会按照程序雕刻出想要的形状和图形。

    这批珠子不只是做成了圆珠,而是在上面又雕出了十二生肖在上面。

    最后在用抛光机打亮,在打上空后,就穿到了香囊上。

    当然了既然是免费赠送的香囊,少不了集团的loge在上面,一律用的烫金字体,然后香囊的反正面都是农场的风光图片。

    白送,但是也可以宣传农场,这个不矛盾。

    香囊虽然不算是个多么值钱的东西,但是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打造,填充上薰衣草的花朵后。

    清淡的花香透出香囊的布慢慢的挥发到空气中,让人闻着是特别的安心。

    香囊还有大型的,像是红色的华夏结一样的,里面塞满了花朵后,客厅挂上两个,是满屋子的花香,比什么空气清新剂可是要高档的多。

    妈妈还专门把小庄的老虎枕里面的棉花掏出来,给换成花朵塞满。

    这个老虎枕是家乡的风俗,在小孩出生后,一般都是奶奶或者是姥姥会给缝制一个。

    用黄布,有耳朵有四条腿,脸上的胡子和眼睛是画上去的,老虎的背部在缝制时会缝出一个弧形的来,这样小孩正好枕在老虎的背上那个,并且老虎的腹部有四条小短腿做支撑,枕头也不会翻滚。

    因为老家风俗是小孩在婴儿时不让头乱翻,理由是容易睡成扁头。

    这事说来也是有依据的,初生儿的头部骨骼还没完全长硬,如果睡觉就是一个姿势,确实有很多睡成扁头的,是很难看,李赟的一个初中同学就那样,。

    本来这个小老虎枕头里面塞的是棉花,但是妈妈看有这样的花朵,就想起给他换了。

    再怎什么说薰衣草的花也有舒缓压力,清新空气的作用。

    这两天家里全员制作香囊,小庄也仿佛发现什么似的,一直在大人跟前乱爬,这回看到妈妈拿他的枕头,上前去抓着就不松手。

    他知道是他晚上枕的,小手抓的那个紧,又不敢给他掰开,没办法妈妈和丈母娘两人勉强给塞满,然后用针再给缝上,缝的时候害怕扎着他的手,小心翼翼的缝好,都松手还给他,这个过程他是一直小手拽着,接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是一直没撒手,这够顽强的。

    妈妈缝完还给他后还笑着骂了他一句:“小混蛋,还霸占东西这么厉害,随你爸。”

    这话说的还稍带上了李赟,弄得李赟这跟着儿子也挨枪。

    这连累爹的玩意,终于夺回来他的老虎枕头,可是高兴坏了,两个手拽着老虎耳朵,弯下腰,朝着地甩打着,嘴里还发出“咯咯”的笑声。

    不管高兴也不能摔打吧,但这是咱们大人的理解,小孩并真不知道摔打的后果是什么。

    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家长会笑眯眯的看着,有的甚至还会给孩子加油。

    但是这个时候真是塑造他性格的时候,小孩是不知道这样做代表了什么,可能有的家长的观念是,小孩就得尝试,等他自己试过了就会知道。

    但是这样的尝试是要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内,不是什么都要他自己去尝试,不然要你大人干嘛。

    像小庄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最好更正他的时候,韦欣就是这么干的,她上前夺下小老虎枕头,不管小庄能不能听懂,就对他训话:“你这样不行,你得好好拿着,不能摔打,摔打就坏了。”

    还一边自己做着示范,动作极其的温柔,语气也不凶。

    她为了教育好小庄,可是看了好多的育儿书籍。

    按照她的说法就是小庄现在,虽然不理解说的话,但是要逐步的熏陶他,一步步的影响他。

    即使不懂,也要跟他讲道理。

    这些李赟不懂,但是绝对支持媳妇,要懂的放权,男人不能跟女人去争权,当然了等小庄长大了,也得揍他屁股几次,体验一下当爹的威严。

    但是给他培养好习惯的活,还是交给媳妇。

    自己当爹的管好大的方面就行,教育孩子得分好工,不能各管个的,那样教育不出好孩子来。

第三百五十九章 抗洪捡来的高原冷水鱼

    做香囊很快,就是把花朵赛到里面,然后把口给缝上就行,特别简单。

    采来的两袋花做出的香囊堆满了沙发。

    等晚上下班回来吃饭的冯瑶姐,妈妈让她拿一些回去挂在她的房子里。

    可别说,房子里挂了这些香囊确实香,是淡淡的香。

    等第二天,老史开来车,李赟一上车,也是那薰衣草的香味,一看在门的手套盒里,有个香囊。

    笑着问:“老史,你这是车里放了多少?”

    “四个车门里都放了,我媳妇做的,我拿了四个,怎么样?”

    “哈哈,好闻,这车让是让不知道的,认为是老娘们的车。”“咱不管他,只要好闻就行,谁说咱老爷们不能用香囊的,再说咱只是放在车里。”

    “行,放吧,咱自己有,不放也浪费了。”

    这次是要去班迪克乡,艾则孜前几天上去了,那边准备开工。

    按说上去乘坐直升机最方便,但是李赟也不赶时间,顺便一路看看景色。

    其实主要还是直升机上去一趟,停靠时必须要经过班迪克乡附近的一个山峰,山峰上面陈年积雪很厚,别说让直升机的旋翼扇一下,就是直升机的轰鸣声也有可能引起雪崩。

    平时这座山峰也经常的发生雪崩,一旦有雪崩就把进山的路给埋了,但那是小型的雪崩,要是直升机真担心搞一次大雪崩,那就划不来了。

    虽然雪崩算是一大自然景观,但也是灾害,到是埋不了人。

    但是一旦雪崩大了,那可是上千上万立方的积雪,虽然现在乡里有了铲车可以清理积雪,但是这工程量巨大,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李赟才选择的乘坐汽车上去。

    虽然路远,坐车会累点,但是没有那样的麻烦。

    再说直升机的乘坐体验太差了,坐一个小时内还凑合,要是时间长了,那耳朵受不了。

    所以直升机在过了新鲜感后,李赟就很少乘坐那玩意了,现在直升机大多是给牧区送给养用。

    再说了,上山可以体验一下一年四季的变幻,多好的景色,这次李赟还打算半途到盖兹乡停一下,听说那里发现了一个温泉,准备去体验一下,为此可是带上了泳裤和浴巾。

    要是体验好了,看看带家里人来泡泡温泉也不错。

    不过上山没停,直接掠过,经过检查站时,发现带班的排长是自己当兵时的新兵,他认出了李赟。

    还上前冲李赟一个敬礼:“老班长,您怎么上来了?”

    “哈哈,你小子,怎么分到这里来了?”

    “老班长,我警校毕业后,在北疆实习完,毕业又分回咱们支队,然后支队又把我分到这里。“

    “哦,行,好好干,我这次是上班迪克乡去,等你什么时候休假下山,去找我玩。”

    说完,李赟递给他一张自己的名片,现在李赟也是随身带着自己的名片。

    端木樱给李赟印了两种名片,一种是留有农场办公室电话地址,还有一个手机号的,这种名片一般是发给商业上的那种。

    在一种就是现在李赟给的这种,就是简单的一个白卡纸的名片,上面就一个名字和手机号。

    这种名片才是可以直接联系到李赟的,这个手机是随身带的。

    第一种名片上面的座机号码一个是农场办公室的,一般是马天亮可以接到,另一个座机是魔都办公室的,在张慧的办公桌上,手机号是在端木樱手里拿的,所以这个名片是没法直接联系到李赟。

    刚才老史是去登记通行证去了,其实他根本不用,这个检查站当时他不知跑了多少趟,这里的老兵和站长都认识他。

    可能他们对李赟不熟悉,这也是老史过去登记的原因。

    李赟在和带班排长说话时,就听里面老史在跟站长笑骂着说:“你狗日的,上次喝酒半路偷跑了。”

    站长比老史当兵晚,但当时老史算是支队里跑下面基层最多的,他又不是干部,是个司机,到那里和基层的人关系也搞的好。

    现在他在农场也算是个人物,所以在山上这些基层的干部,下山后都喜欢找他玩。

    按说是李赟和他过这个检查站,刷脸也可以过,但是李赟一想,何必给人添那麻烦。

    再说自己的通行证当时支队给办了一个长期的,这也主要是为了方便上山,再怎么说,这也是法律规定,还是按法办事,免得人说闲话。

    老史的那根本就是刷脸了,他就是掏出通行证来,虽然他也弄了个长期的,检查站的也不给他登记。

    他在边境就是跟自己的家一样,没有他不知道的地方,没有他去不了的地方。

    预计今天是要到班迪克乡的,在检查站没多留,聊了几句就告辞继续赶路。

    盖兹的温泉就是从检查站有个岔路过去,很近,等下山回来过去看看。

    过了盖兹,继续上坡,过了慕士塔格峰,翻过乌鲁克热瓦提达坂,然后看到远处的慕士塔格冰山,经过几间平房的塔赫曼道班,然后又翻越了索斯达坂。

    过了索斯达坂,路就平缓下来,甚至还有一些下坡,沿路多了一些绿意,到了栏杆村,就可以看到一个湖面,在湖边上的青草已经长出绿叶,这个湖靠近塔什库尔干河,湖水就是河水溢流出来形成的,说大白话就是发洪水时灌进来的。

    记得还在当兵时,夏天这里发了一次洪水,支队上来抗洪,回去时可是带回去好几麻袋高原上的冷水鱼,都是这个湖里的,当时顺着洪水都冲进了边上的栏杆村,支队接到命令奋斗一晚上,终于用麻袋包在栏杆村边上筑起了一道围墙,才避免了栏杆村让洪水冲垮的危险。

    当时在筑好围墙在观察水势的时间里,有精力旺盛的战士提着麻袋就在褪去洪水的地上捡,当时确实就是弯腰捡就行,当地的老百姓不吃这个鱼,可是便宜了去抗洪的战士,回到支队后,是一连三天饭桌上都有鱼,红烧、清炖、酸菜、麻辣、水煮,是用遍了各种的做法。

    看到这个地方,也代表了马上到达塔县,不过到班迪克的路是从县城的边上就可以过去。

第三百六十章 过山峰翻达坂

    两人在县城东北角岔路口的一个饭馆门口停下车,每人吃了一碗拌面,然后继续赶路。

    老史开车不但是各种复杂的野外都能跑,关键是他有耐力,一般的司机,从山下上来,最低也得5个来小时,并且一路上还得休息个几次。

    老史这是一口气上来,用了三个小时左右,接下来二百来公里路最低也得4个小时。

    这也就是老史,如果是别的司机,这段路必须得分两天,一天想跑到班迪克乡,那是得有在半路上过夜的准备。

    这是因为接近班迪克的那一百公里路,晚上要是跑不好,到悬崖底下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甚至跑丢了,找不到路很正常,在山里,别说晚上靠肉眼看不清路,就是有指北针或者定位系统都没用,可能是那几座山里有磁场,定位系统到那地方直接就是乱套,指北针是突突的转,找不着北。

    这也是李赟不想用直升机的一个原因,要是直升机到这里,突然设备受影响,飞机掉下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最安全的就是自驾过去。

    这车让老史改装过,减震不但升高,还加强了弹簧的强度,原来的减震有点偏软,虽然这车也是算越野车里比较适合野外的,但是在这样的路上,除了履带车,或者大轮胎的拖拉机,谁也不敢说自己的车能顺畅的过。

    这车临走时,老史不但把后面背着的备胎换了个新的,还另外又在后备箱多放了一个备胎。

    不过这车的减震加了强度后,乘坐就不舒服,特别这样的沙子路,车子跑的又快。

    沙子路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路面容易形成像是搓衣板那样,所以沙子路还有一个别称就是“搓衣板路”

    这样的路跑起来,就可以想象是什么感觉,就连在车上说个话也像结巴一样,磕磕绊绊的,还得小心说,不然就咬了舌头。

    知道要走这样的路,就减震不软坐垫来凑,老史也是早有准备,座椅上加了一个厚海绵坐垫,也幸亏这车的空间比较大。

    要是普通的轿车那样的空间,加上一个厚度15厘米的坐垫,那头非得顶着车顶不可。

    老史这会就靠着抽烟提神了,这样的路可不像柏油路那样,跑那样的路,对老史这样的老司机来说,完全可以一心二用,开车根本用不了多少精力。

    但是这样的搓板路,开车必须得提起精神来,如果光是戈壁滩那样的到无所谓,走神溜号,顶多车子顶上路边的路肩。

    在戈壁滩上的路还有一个和普通路不同的地方,就是路要别路边低,这是因为这样的路都是车子跑了压出来的路,跑的越多,路就压的比边上越低,有的地方,路边要比路高出半米多,所以在戈壁滩上,看车子只能看到车顶在跑,是看不到车轮的。

    从县城出来这段路还好,算是戈壁滩那种的路,但是饶了几个圈后,进入山里,就是山路了。

    沿着山凹里面河道的路还算是好走,但是路总得要上山,这路就吓人,一侧是有陈年积雪的山,一侧就是深深的悬崖,不过幸亏这里算是山脉,虽然海拔高,但是山体也大,路是绕着山体缓缓的弯曲,不像是南方的山路那样,不但陡峭,并且拐弯还急,看不见对方来车。

    这儿的山路,虽然视线好一些,别跑快了,能看的见对方来车,但是这样的地方,每天还不知有没有车走。

    这就是这两年,水厂的运水车,在夏季生产的时候,每天能跑几辆车,这个季节,根本就没车子跑这里。

    除了乡里出来买东西,车子出来趟,根本就没别的车走这里。

    其实这个时候,要不是因为玉石矿还干活和水厂也延长了取水期,这里的路根本现在就通不了。

    前几天艾则孜要进来,还是胡边疆带人用铲车清理路上的积雪,连着干了十多天,这才能让车子进去。

    今天李赟来,还是提前电话联系了胡边疆,知道这两天没下大雪,他带人开着铲车又跑了一趟,把路上,从艾则孜进去后,又积攒的一层雪又清理了一遍。

    如果这几天下楼大雪,李赟也进不来,要是再等十多天清理雪,那干脆就不能来了,这次来,是要看看乡里准备的过冬储备怎么样,如果不够,就得趁着现在时间赶紧运进来。

    不然再等着雪季来了,就歇了,胡边疆有再多的铲车,他也铲不过来积雪。

    今晚看完,明早在了解下情况,就得赶紧往外走,最迟中午也得动身。

    过了刚才的拉加勒黑山,前面的雪就有点厚度了,轮胎虽然换的是深纹路的雪地胎,但是这样的山路就得上手段了。

    老史停下车,这里的停车和市区的路不一样,在市区停车按照交规得靠边停车,但是在这样的路上就得停到路中央,以为在路边,全是积雪,你不知道雪底下是什么情况。

    停下车,但是没关发动机,两人下车,从后座上先把皮大衣拿出来裹上,这儿不但有雪,温度低,并且风还大。

    老史从后备箱把准备好的铁链拿出来,铁链都是用拇指粗的钢筋制成,一共四个,一人两个,拽过铁链的一头,蹲下,从车毂的空隙里穿过,一圈圈的绕着轮胎,铁链也不能绕密了,中间间隔7.8厘米。

    铁链的长度是正好可以绕满一个轱辘,两个是个做好的接头,带螺纹,用一个螺丝拧上,然后把插销给别住了,防治螺丝脱扣。

    虽然戴了手套,但是弄完两个轮胎也半个小时过去了,手指冻的都疼。

    弄完站起来,跺跺脚,那边老史也正好弄完,他从兜里掏出烟点上,说:“顺当的话,咱两个小时就能到。”

    “问题不大,胡边疆和艾则孜在前面的马尔洋达坂等咱们呢,他们带了两台铲车,咱过去这座山就能和他们会和了。”

    在这儿说话就有点费劲了,不但得憋着个劲说,但是说出来的话还是慢悠悠的,就跟喝醉了酒,嘴打溜一样,心里明白的要说什么,但是舌头总是慢半拍一样。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740/ 第一时间欣赏沙漠中的农场最新章节! 作者:千年胡杨树所写的《沙漠中的农场》为转载作品,沙漠中的农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沙漠中的农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沙漠中的农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沙漠中的农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沙漠中的农场介绍:
当兵到边疆,期满留疆开发沙漠,开发出知名的有机农场,把沙漠变成绿洲沙漠中的农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沙漠中的农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沙漠中的农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