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唐诗剑诀TXT下载唐诗剑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诗剑诀全文阅读

作者:曾灵     唐诗剑诀txt下载     唐诗剑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1章 海洋的召唤

    朱瑛笑道:“我说皇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下西洋,二是派谁去。是吧。”

    “正是。”朱棣正色道。

    “我现在便可答复你。”朱瑛道。

    “妹子,快讲。俺听着。”朱棣正色道。

    “如果你这次出去,要展示‘天朝上国’之威,如以往‘厚往薄来’的话,那便不必去了。那更不涉及派谁去的问题。”朱瑛郑重地道。

    朱棣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嘿嘿”地笑了几声道:“妹子,这次你可是说到点子上了。这次我却是要那帮腐儒们彻底闭嘴!你可知道,这次你皇兄跟那帮腐儒可是杠上啦……”话未说完,他便很无形象地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弄得朱瑛、花大家的一头雾水……

    待到朱棣解释了一通,朱瑛与花大家的方且明了。

    应该说,进入明启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受教育人口的数量增多,人们更为注重自身人本身的需求,儒家等级秩序和纲常名教摇摇欲坠,人们发现真理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人皆可为圣贤,大一统的君权受到冲击!然而这并非偶然。明启王朝,农耕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当整个王朝完成文官化、商业化、城市化、私有化之时,启蒙思想破土而出是为必然。

    波澜壮阔的时代开始到来!

    福会开始舆论民间化,参政、议政群体扩大化,士人结社普遍化,男女追求平等化,人人开始积极追求自己的权利,一切都在酝酿之中……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朱棣打算开放海禁,整合造船,欲下西洋!支持的人有,反对的更多!

    因为砸下去的都是真金白银!

    朱棣生气了,一脸苦状,但其内凡暗自窃喜:就知道你们这帮家伙,我欲做的,你们一定反对;而我反对的,你们一定会要去做。他直接言道,他自己投资!

    如此,那帮大臣们方且松口。如今,朱棣因为整合此造船厂,已自掏腰包砸进去近十余万两真金白银了……但他直觉,砸进去的,肯定会翻番地回报;同时相信自家妹子不会骗他。如今他的银子不够了,正想问自家妹子或借,或入股。

    私下里,已几名官员通过家眷找来徐皇后,欲求投资,但朱棣暂未理会。

    “不知皇兄尚欠多少?”朱瑛轻启红唇道。

    “嘿嘿,多多益善,”朱棣笑道,“我也没个准数,不若你来帮我?”

    “这样,我先了解了解情况,再向皇兄禀报。钱的问题不必担心,”朱瑛道,“皇兄占大头,六成,如何?其余的,我垫付。”

    朱棣有些不好意思道:“妹子,我占五成即可。”他只出了十来万两银子,在他看来,这银子还会如流水般撒出去,没有上百万两银子,不足支撑远洋之举!

    “皇兄,不必操心,您家大业大,占六成。虽然我的钱亦不多,”朱瑛笑道,“但‘明月楼’的花大家的,却是位财神爷。”

    花大家的见朱瑛提到她,一直未吭声的她又向朱棣款款行了个万福。

    朱棣大手一挥,示意不必多礼道:“早闻知明月楼。如可能,却帮我算算,下西洋的前景?或者到底谁适合?。”

    花大家的点了点头,道:“好。”

    朱瑛掩嘴笑道:“怎么皇兄也信这个了?”

    朱棣又挠了挠头,又叹了口气,自嘲道:“有时不由得不信啊!当初的你,可曾想到俺会有天登上这九五至尊之位吗?每天忙得跟狗一般……”朱棣在自家妹子面前方且如此放得开。

    某种程度上,即便朱棣亦不清楚为何自己在此刻方可骂娘,如在朝堂上如此,必然会有胡须及地、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遗老,口水如同雨点般前来说教,一开口便是“子曰……”,不把你绕晕,誓不罢休!

    “这样,皇兄,您应到了有一会儿了?不若你先去忙,找个人陪我们即可。您可将那名单送至栖霞山的桃花涧即可,这边花大家的会为您推演一番。如若可以,您亦可亲至,花大家的会为您亲自泡茶……”卫国公主朱瑛很是善解人意。

    朱棣手一招,那身材魁伟、仪表堂堂的内侍郑和随即上前拱手道:“参见陛下。”

    朱棣冲着朱瑛、花大家的道:“这两位可认识?”

    郑和侧眼扫了一眼道:“卫国公主当然认识。但另一位请恕在下眼拙。”

    朱棣“哈哈”大笑道:“你可有听过‘明月楼’?”

    郑和恍然道:“名闻天下的‘明月楼’自然听过。妙真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花大家的,也是听过。但未曾一见。今日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

    花大家的微微一笑,侧身向郑和行了个万福,道:“郑公公,过誉了。”

    朱棣冲着郑和道:“联要回宫了。你且带这两位这此处逛逛,一定要招呼周全。她们可是大财主!”朱棣最后一句却是特地加重了语气,郑和心领神会。

    郑和未带卫国公主朱瑛、花大家的在船厂走了一遭,他只是带着两位女子爬上龙江造船厂东南侧的紫金山坡,在那处,正好可遥望龙江船厂。

    虽说这两位是女子,但两人均是身姿轻盈,这却让郑和有些诧异。

    郑和遥指不远处规模宏大的龙江船厂,如数家珍。看得出来,这郑和对航海一事极为喜爱!

    一件事情唯有热爱,方且为你从事此业的原动力!

    “……此龙江船厂,以中保村天妃宫为中轴,以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作塘’(即船坞)共计一十八条。每个作墉长三百至五百米不等,宽三十至六十米不等,塘与塘之间间隔三十至五十米……另分四厢(即车间),一厢制造船木梭橹,二厢制造铁索缆,三厢修补旧船,四厢制造宗篷等物。……”

    “……每厢分十甲,每甲十户。船厂还设有各类手工作坊,如细木作坊;作坊、铁作坊、篷作坊、油漆作坊、索作坊等。每个作坊规模均相当可观,仅制造船篷的作坊便有厂房六十间。在龙江船厂的工匠,外加劳役、临时雇佣的小工、定期的军夫,达数千人之多……”

    郑和款款而谈,不时遥指远处的船坞,神色庄重且将兴奋掩藏于其话语内,充满了对海洋的向往……

上架感言(一)

    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14:00上架。

    一不小心,把这这小说写上架了,才13万字,收藏刚过2位数,发书刚好2个月。汗颜。

    成绩好坏,偶无所谓。原本本人便是有工作在身的,写这作文,每日一更,每更2000字,原本便是发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精神所作。

    但这写作文,关键是对得起看自己的书的人,更是要对得起付费看本书的人!

    原本不想写啥《上架感言》,觉得读者喜欢看,便看书好了,不喜欢看,亦不强求。但编辑水墨大大说要写一下比较好,于是便写一下罢。

    记得钱仲书曾说过,原文记不清了,意思就是吃鸡蛋,何必要看是哪只鸡下的,你们要吃就吃好了。原本偶也是如此想。

    写这小说,构思了很久。大半年吧。

    参考资料,买了更是多,关于郑和的,明史的,凶猛治国的朱元璋和朱棣的,仁慈的暴君朱棣的,山海经,大唐史、战匈奴、史记的故事、关于茶道、鬼谷子、中华历史文化、关于道德经的、兵器兵法、道统、梦回诗唐、爱在唐诗、明朝的风花雪月、唐诗风情……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得到完美的诠释。

    请留意,是“买”!

    当然,买的都是电子书!

    想提笔写小说,更是早。十多年前便想写了。当然,这句是废话。

    接触网文,估计当网文刚出来时,偶便已经接触了,具体时间应为1999年,那年,偶来了深圳!

    因为偶是70后,偶自幼就喜欢看书,不小心在某个网站上看到了网络小说,自此欲罢而不能。

    不知何时找到了起点,后来还入了起点的vip,每月在手机上扣36元……

    说这些,也只是自己的经历。

    看小说很容易。

    写小说很伤脑筋。

    本人每写一章,估计要磨一整个白天。并非本人打字慢,恰恰相反,本人打字很快。但总是觉得自己有强迫症,每写一段话,每敲一个词语,都会反复琢磨……

    本人看过的小说实在太多,但能留下印象的,实在太少。网文=爽文?爽过后,丢了?

    本人实在不想让自己的文字变能这样!

    这确系本人的初衷。

    所以本人写文的速度不会快,更不会水。所以既便入了vip,如果尊敬的读者,您真的在看偶的书,每天一章,每章2000余字,也即是这样的速度!

    当然,偶所付出的劳动,偶所码的字,偶认为,绝对对得起您所付出的代价!

    对自己作品的尊重,也即是对读者----您的尊重。

    偶的作文,很抱歉,偶用“作文”两字来形容,因为这对偶来说,如同作业,每天必定要完成的功课。偶的作文,偶一般写完后,都会检查错字、标点符号之类的,偶觉得,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好的话,对不起自己的读者。

    这确实是偶的心里话。

    当然,有错漏难免,希望您能批评指证。直接留言即可,欢迎留言。原本开书至现在,仅2条!毒舌评论亦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现在的偶,又有何惧?

    但不准骂娘,如有骂娘,永久禁言。

    在评论区打自己作品的广告?当然可以,无所谓,如果真有这样的广告,说明偶的书,已经得到认可。

    但千万甭留数字+文字的qq号码,永久禁言。本人不做枪手,更懒得做枪手。

    如果您真的喜欢此书,欢迎收藏、推荐,当然订阅更佳。

    催更?

    会有人催更吗?

    偶现在还不知道。

    等催更再说罢。

    如上即为本人的上架感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是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罢!

传统武侠?----上架感言(二)

    我是标准的中国传统教育的产物。

    我们小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直至我上初一时,家中才有一部黑白电视。

    实在感谢自己的父亲,让我自幼便喜欢看书。非常喜欢《西游记》,陪伴了我的童年,给了我无尽的想象。

    记得小学五年级,抱着原版厚厚的《三国演义》啃了许久……

    那时便有了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

    慢慢地,接触到了金庸大师的《射雕》。

    上了初中,看了金庸大师的全套小说。那时的小说,家里是没有的。同学也没有。是要去租小说看。

    押金5块或10块,租一天1毛钱。

    我老家是粤东的一个小县城。那时的男同学之间比较流行看武侠,而女同学则是琼瑶。

    我不喜欢看琼瑶,当然也看过。

    三毛的书,当时也看过;但也不喜欢。

    记得当时有部很火的电视剧,叫《渴望》,有首主题曲“有过多少住事,仿佛就在昨天……”我妈很喜欢看。

    但我十分厌恶。

    《红楼梦》,当时也看过,但都看不下去。直至今天,仍是看不下去……

    实在不喜欢太小家子气的东西。

    古龙的小说看得很多,尤其是《绝代双娇》印象最深。《陆小凤》系列也没啥太大感觉。

    最喜欢的便是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的每一部都看过,并且看过不止一次。

    实在感谢这个年代,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

    除是上学,就是上学。

    当然,那时的街边有些电子游戏室。那些都是学习港台“蛊惑仔”的大人口中的“坏孩子”们才去的……如我们这些乖孩子,是不会去的。

    上了高中,同学家里有了那种“小霸王”时,方且有时去打打游戏。很喜欢“超级坦克”!

    一直有这种情结。

    所以毕业工作后,第一时间买了一部“小霸王”,那时已是1996年了。(所以,可想而知,我们的年代,较之现在,实在让人汗颜!)

    但未曾想,就是玩了几个小时后,便觉得索然无味!

    很早便开始看网络小说,如果未说错的话,是在1999年初便开始看网络小说。如果真想问我看了多少的话,我只能告诉你,我看得永远比你想象得要多!你能说得出名字的,或者说不出名字的,我基本都知道。当然限于男频,女频我从来不看。

    玄幻、修仙、科幻……看过的小说,数不胜数。许多作品当时看了心潮澎湃,欲罢不能……但留在脑海之中的,值得自己去回味的,时不时可以再去咀嚼的作品,却是很少!也就那么几部。《紫川》是一部,而另一部估计看的人不多,名为《雪洗天下》,醉虎大神的书。但《雪洗天下》好象已不在了。

    这两部书的作者大大,都是懒得有得一比。偶结婚时开始看,等我家儿子出生、上了幼儿园、小学方且更新完!

    但好书,值得去等。

    其实每部作品的后面,都有一位作者;他的作品,都如他的孩子一般,或好、或坏、或丑、或美、或慷慨激昂,或曲径通幽,或难产、或太监……有时看一部作品,我都会在想,这作者怎么会写得出如此文字,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其实,他与你们一样,都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每一部作品,无论好坏,它的背后,都是有一位有血有肉的人在为它码字,为它尽心尽力!直至我开始码字时,方知写作的不易。

    没有“九龙拉棺”弘大的想象,没有如“短刀夜行”丝雨润人般的细腻,更无《唐砖》环环入扣的笔力……不会写玄幻,不想写重生,再如何穿越,也最终会回归于现实,明早还要上班呢!

    也只有武侠。

    有人曾道,你长大后,所做的任何事,都摆不脱幼时的烙印!

    你幼时缺爱,缺安全感……你会在你长大后,都会寻觅到此种痕迹,影响到你的人生种种,恋爱、结婚……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看过一篇报到,一名十余岁的小孩,问他妈要10块钱,说是要请同班女同学看电影之类的,那名妈妈将那钱丢在地上,那小孩捡了起来……自此,他长大后不再谈恋爱,更甭提结婚了。童年的烙印影响我们的一生。

    是吗?

    反正我觉得是如此。

    武侠落寞,看起来是如此。辉煌过后,总是少不了落寞。金庸大侠影响实在大,直至今日仍有人在翻拍他的作品。虽然本人未有看,但有人评论是“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却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

    很少看。一看便觉得改编得实在太恶心!

    自小看《三国》、《拍案惊奇》之类的,古时语言的精炼,一直影响着我。也不知何时,喜欢上了古时的语言。简练的字眼,可以勾勒出一幅画卷,让人欲罢而不能,而如今我们的语言总是觉得还是差很多。

    当谈过恋爱,爱过而痛过之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种意境,却是让人实在觉得这些是写入自己心中……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今回头再品一下,真是道尽心中的无奈。

    金大侠的“躺尸剑法”给我启示;而唐诗宋词,幼时的记忆犹新,再回来品一下,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所以便有了今天的偶的“唐诗剑诀”。

    这本书,构思了有半年多。

    好或不好,本人不知道。但反正本人写作,大部分倒是出于爱好,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但如今已为人父母,却不小心活成了自己幼时所讨厌的样子----我小时,很讨厌自己的父母督促自己学习,而今天我却成天把自己儿子逼成了当年我的样子!

    只能说是报应啊!

    生个儿子是仇人,生个女儿是情人。如今的我仇人情人各一个。

    基本上每天可保证一章,多的不一定能写得出来。本人码字很快,但码字快,不代表写得快。

    一般一个章节2000字,快的时候,二个小时,慢得时候,憋一个上午,都不知道憋不憋得出1000字。一般写的时候,我总会瞻前顾后。不会水字数,不知道咋水。如今天周日,一天都在电脑前,连这篇《作品相关》+1章节,4000来字,已花了我一整个白天的时间。

    好在幼儿园中班的情人被老婆带去加班了,小学五年级的仇人上午踢球,下午做完作业,正在看课外书。不然,还真没那么多时间在这码字。

    不知道写得如何,如果觉得不爽,实在抱歉,恳请书评中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如果觉得尚可,也请给点票票、收藏支持一下;至少知道陪伴此书的尚有您!

    实在不敢奢求打赏。

    只是觉得您的票、收藏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鲁迅同志的《呐喊》里一针见血,如果这篇作品,没人说好,没有说坏,倒是作者最大的悲哀!

    谨以此文致最亲爱的读者。

    广告留qq的一律删掉、禁言!本人不当枪手,没那闲功夫。成天在这沿海一线城市被骚扰电话烦得一比,最好甭在偶这做广告。

    在此再次拜谢广大读者。更是拜谢陪伴我二十年来的网文的作者,确实是他们陪我渡过这二十年来的岁月。如《紫川》、《雪洗天下》、《庆余年》、《凡人》、《回到明朝当王爷》、《唐砖》……

第62章 郑和的身世

    郑和很有修养,谦谦君子一枚。他本不姓“郑”,而姓“马”。

    洪武四年,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会的一户马姓人家,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健康男婴隆临这个世代信奉***教的***家庭。

    新生男婴给全家带来了很大的幸福与欢乐,更有希望!年轻的父母给他们的这个小儿子取名“和”,乳名“三保”,祈求真主保佑他们的儿子马和能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长大成人。

    这也是每一对父母对自家孩子的希冀!

    马和的祖、父辈都曾是元顺王朝的封疆大吏,祖父被元廷封为“滇阳侯”,父亲马哈曾担任云南行省参知政事,并袭封滇阳候。

    马和兄妹共五人,他排行第三。母亲温氏是一个贤惠女子,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文化教育,专门请人辅导他们的学习。所以马和自幼与兄弟姐妹们学诸子百家、诵读诗词……

    有话曾如此说道,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所读书的厚度,是吗?而幼时的烙印,无论好坏,都会影响人的一生,是吗?

    童年的马和特别喜爱听长辈们讲故事,尤其是听他们讲述“朝天方”的故事。祖父和父亲作为虔诚的***教信徒,都曾不畏艰险赴***圣城。平日里,父亲马哈向孩子们介绍***教义,讲述他们“朝天方”途中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经历、沿途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趣事。这如一颗种子,种入年幼的马和心里……

    马和家乡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邻近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马和便是在这湖边长大。向往大海的马和常与伙伴们一起至滇池中游泳、驾船游玩。

    风景秀美的滇池湖边,平静安逸的家庭环境中,马和逐渐长大,转瞬间成长为一个翩翩英俊少年……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个人而停下自己的脚步。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在政治招降、和平统一云南失败后,经过数年准备,决定武力平定云南。

    洪武十四年,颖川候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候蓝玉、西平候沐英分任左、右副将军,统领三十万大军分路出征云南。

    大军出师之日,长江之上,旌旗蔽日,鼓乐喧天……偏居一隅残存的元顺王朝势力----云南,岂是大明王朝铁骑的对手!

    明军平定云南的战争中,马和的家庭遭到战争的沉重打击。

    马和的父亲马哈作为元梁王辖下的滇阳候,战争中只能站在梁王一边,支持梁王与明军一决死战,最后马哈血洒疆场,时年三十九岁。十余岁的马和,被明军当成战利品抓入军营。

    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率征南大军班师回朝。马和随明军来到都城南,并被明军当作征服云南的胜利品送予明太祖朱元璋,入皇宫当了一名侍童。入宫前,十余岁的马和接受了残酷的“净身”……

    明启王朝宦官分四等:一等为太监,官阶正四品;二等少监,官阶从四品;三等左右监丞,官阶正五品;四等侍童,官阶不一。

    洪武十八年,明将傅友德、蓝玉率部调防北平府,协助燕王朱棣加强北方军事防御,作为宦官侍童的马和随军至北平。此后数年,马和随傅友德转战漠北、辽东等地。

    洪武二十三年,傅友德部划归燕王辖制。一十九岁的马和因少年老成、长相英俊、聪明能干被燕王朱棣先中,进入划王府中,伺候燕王朱棣起居。

    侍俸燕王朱棣是个辛苦活。一早到晚,随叫随到。燕王朱棣逐渐喜欢上这聪明勤快的侍童,特别是在随侍燕王北征之时,马和的谦虚好学得到朱棣的欣赏,被选为贴身侍卫。

    元灭南宋时,南宋朝廷的大量图书由海路运至元大都(即北平),加上元朝宫廷藏书,朱棣入主元朝旧宫后,这些藏书都成为燕王府藏书。

    丰富的藏书,为马和等王府内侍们博览群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加之马和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凭借其学识与才干,很快自众侍童中脱颖而出。

    燕王府中,马和结识了朱棣麾下第一谋士道衍法师。

    道衍法师,俗名姚广孝,苏州长洲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小好学,十四岁落发为僧,法号“道衍”。他擅诗书画,通兵法,精儒、佛、道诸家之学,是元末明初江南知名高僧。洪武十五年,他经友人推荐入京,明太祖朱元璋派他前往北平住持庆寿寺,并辅佐燕王朱棣镇守北方。由此,他成为朱棣麾下第一计谋士。

    马和与道衍交往密切,并将马和收为佛门弟子。除佛家知识外,道衍还传授马和许多人生道理:不管世俗如何褒贬和蔑视,一个宦官要懂自尊自爱,忍辱负重,定能成大器。在道衍法师指导下,马和饱览群书,逐渐成长。年方二十的马和随侍朱棣左右,征战北方各地。马和与燕王朱棣情谊日深,马和经常被委以重任。

    燕王府内,唯一未将马和当成宦官之人,便是燕王的幼女朱菁。朱菁性情细腻如发,小小年纪尤为善解人意,知书达礼。朱菁最小,前面三个哥哥,三个姐姐,燕王朱棣尤为喜爱此女。

    因为燕王,朱菁经常见到马和,却也奇怪,这朱菁非常喜欢这位俊郎的大哥哥,与马和交情莫逆。

    “马和哥哥,你经常跟我讲大海的故事,那你见过大海吗?”年幼的朱菁问道。

    “没有,但我很是向往。”马和答道。马和予年幼朱菁所讲的故事,却是他幼时父亲马哈讲予他的“朝天方”途中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经历、沿途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趣事。

    “这故事你自哪听来的?”年幼的朱菁问道。

    “这是我的父亲讲给我听的。”马和道。

    “你的父亲呢?”朱菁眨着大眼睛问道。

    “他早已故去了。”马和沉吟一会儿答道。

    “为何?”

    “为人所拖累……”

    在马和心内,他何尝不怨。但他不怨大明王朝。

    他饱读诗书,如今的他,认为大一统的明启王朝是大势;螳臂挡车、不自量力、不识大局的时任元顺王朝的梁王,拒绝了明太祖政治招降,却为罪魁祸首。虽然当时的梁王见大势已去,绝望地驱赶妻儿投滇池而死,自己与部下自杀而亡,但战争所遗留的伤痕始终存于马和内心深处。

    当马和道出“为人所拖累……”之言后,刚欲踏入厅堂的燕王朱棣退了出去。作为燕王朱棣岂会不知马和的背景,防备之心一直都存,而今烟消云散。

    马和对父亲之死渐渐释然,随着对父亲之死的释然,他对大明王朝的认同感逐日提升。

    而燕王朱棣对马和亦同样释然……“靖难之役”后,马和被永乐帝朱棣赐姓为“郑”,名为郑和。

第63章 “潜龙在渊”,利东南

    卫国公主朱瑛与花大家的在郑和的陪同下,听着郑和款款而谈。卫国公主朱瑛忽然问道:“郑公公,不知如今这造船厂还需要多少银两?您可有核算过?”

    郑和笑道:“钱多有钱多的用法,钱少有钱少的用处,具体要看如何配置。如船有宝船、马船即战船、粮船、水船、座船及一些普通战船。任何船只均可分为大、中、小号。很多船只可根据需求进行改装,那便可省下不少费用。但如新建一艘宝船,那费用数万两银子还是要的。但如改造一艘宝船,那费用便可省下许多,如今日下海试航的这艘宝船,仅需不到万两银子便可。”

    朱瑛点了点头道:“那木材自哪来?我看这身后这南坡上,这木材便是极好的木材。”

    “公主好眼力,”郑和赞道,“我们现在这朝阳门紫金山坡上,身后便是早在洪武年间太祖皇帝便建立的树木苗圃,有棕、桐、漆树等,达数千万株。实在要感谢太祖皇帝!现已经数十年生长,如今永乐元年,这些树木刚好皆已成材,正好可制造船只所用……”

    说话间,郑和又遥指东南方向的南京上新河,那处正是隔夹江与江心洲相望之地,继续道:“在上新河处,也有洪武年间的‘皇木场’,大量来自长江中上游的木材源源不断囤积于此。龙江造船厂有大量木材取自那处的皇木场……”

    公主朱瑛未再问下去了,那花大家的用洞悉世事的眼眸时不时地打量着郑和……

    她们差不多便离开了。郑和安排人员送二人回栖霞山的桃花涧。

    开海禁,整合造船,并非永乐帝朱棣拍拍脑门便想出来的,而是有其深远的目的。

    即如他在建文四年,即他登其那年,即将犯罪人员至北京垦田,迁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较富裕民众至北京,建立大北京农业,稳固基础……这些组合牌打出来,均是为他意图为迁都至北京做准备!

    永乐帝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帝之位,但他以臣子身份篡夺侄儿朱允坟的皇位,这种行为无疑违背了儒家传统的纲常伦理,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在国内,他遭到“作乱”、“谋逆”、“篡位”舆论谴责,尽管这些谴责之声受到朝廷竭力压制,但抗议之声仍不绝于耳。

    同时,朱棣残酷震压忠于建文帝的民众,激起许多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一些不满明朝统治的民众逃亡海外,以东南沿海岛屿为基地,与倭寇、海盗相呼应,抢劫商船,阻挠中外贸易和各国使节的来华。

    周边的不利的政治局势严重地影响了明王朝宗主国地位和国际威望,一些国家和地区认为永乐帝不“循理安分”夺得帝位,有的国家甚至出现杀害明朝使节的恶劣事件。

    因北方空虚,无人坐镇,蒙古靼鞑和瓦刺部落时常南下侵扰明启王朝北方边境,对明启王朝的北方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东南沿海地区频遭倭寇劫掠,海上贸易频被海盗阻断!

    南方安南(越南)胡氏父子弑主篡位,对内横征暴敛,对外攻城略地,不时侵犯明朝广西、云南边境府县,甚至还诱杀明朝使节,对明廷在西南边疆地区的稳固统治构成极大威胁……

    对此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满怀抱负、凶猛的朱棣如何能忍!

    朱棣基于“内安诸夏,外抚四夷”的战略方针,对内严刑峻法,铲除拥护建文帝的残余势力,对外一改洪武年间严厉的海禁政策,采取北攻南抚的外交政策,主动遣使出访海外各国则被提上日程!

    开海禁,整合造船,仅为凶猛的永乐大帝朱棣为此所做的铺垫。而朱棣大帝在心中所构划的岂仅于此。

    心有多大,便可有多远,他所构划,旁人岂可揣测……

    卫国公主朱瑛、花大家的,两名女子,在回栖霞山桃花涧的途中,两人一语未发。两人都在消化在龙江船厂所见所闻。两人震惊于龙江船厂的规模,及朱棣大帝的大手笔!

    当两人回至桃林掩映家中。两人沐浴更衣,洗净尘埃后,沿着以红、黄、白、黑等各种颜色、鸡蛋大小、错落有致的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一起踏入品茗阁。

    是一间竹子搭建的小屋,独立而建,那小屋的两侧的柱子上,是一副对联,右书:“巧剜明月染春水”,左书:“轻旋薄冰盛绿云”,正上方挂着一块古朴的木牌,上书三个小篆----“品茗阁”!两人相对而坐。清幽的环境。

    花大家的徒儿,大眼睛的云儿正端来一个古朴的玉罐。花大家的笑笑接过云儿手的玉罐。

    这玉罐正是当初花大家的四年之前泡予王九的,号称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的大红袍!

    “云儿,你也坐下。”花大家的道。

    云儿在一侧坐下惊道:“师傅,您此次又要泡此茶?四年之前,您曾泡过此茶招待过那位王九。”

    “这么说,今天我有口福了?我已来此近一年,尚未见姐姐用此茶招待过我。”卫国公主朱瑛笑脸盈盈地道。花大家的稍年长三岁于卫国公主朱瑛,两人交情莫逆,以姐妹相称。

    “正是因为是妹妹,所以我才不用此茶招待你啊。”花大家的道。

    水二沸之后,洗茶、淋罐、洗杯、冲泡……所有流程在花大家的手中展出,不动如山,动也如山,动静之间,别有一番韵味……

    三人静坐。

    当鲜红如血的茶倒入杯中,白色的水雾在杯子上方若隐若现,无一丝味道。

    “我看,此次我哥哥所为,动作之大,远超我所预料,”朱瑛看着血红的茶,丝毫未避讳云儿,叹了一口气道,“要提前布局方可。”

    “早几日若有所感,利在东南,‘潜龙在渊’,乾卦,你却如何看?”花大家的从未将话说满。云儿睁着大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二人……

    待那如血的茶水入口,卫国公主方才知道为什么此茶可以称之为极品。

    初入口中的茶水让你感觉无一丝味道,但当你让它在口中轻轻滑荡两圈之后,那徐徐的茶香方才散发出来,那是一种极度内敛的感觉,或不如说是意境----大巧若拙而返璞归真。

    待它从滑入喉中,那氤氲的茶息慢慢的,慢慢的,竟能从体内里散发至全身……

    “好个‘潜龙在渊’利东南,我应该明白些什么了……”朱瑛笑不露齿,笑得非常美,而这种美,却是自内而外,如有男子在侧,定会感慨于这种美,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64章 一头恶犬

    “潜龙在渊,腾必九天”。

    这“龙”自然指的是永乐帝朱棣。

    人生自有**与低谷。

    水满则溢,月盈则缺。蓄势待发之时是事物最强势的时候,达到巅峰则预示走弱的开始。

    所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快乐不长久,悲伤有尽头。如生活中,快乐甜甜,也不乏痛苦连连。快乐,无需大喜大乐,快乐并非永恒;痛苦,亦无须大悲大痛,痛苦亦有过去之时。且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时有发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此亦为人生的常态。

    利东南,那便是要向东南方走一趟了。东南方有什么?暂时未知。花大家的语焉不详。但卫国公主朱瑛理解此为“契机”!

    三人正在品茶之时,花大家的忽然略有所感,冲着云儿道:“云儿,你且出门去看看,应该有只恶犬会过来。小心点,莫被咬到。”

    云儿点了点头,起身出去。

    花大家的冲着卫国公主朱瑛笑道:“应该是你皇兄派的人过来。”

    朱瑛点点头道:“整合造船一事,下一步应为派谁过去。这倒是需要好好思量。我这位皇兄做事从来都是风风火火,他等不及了。估计即是这三年内的事情。但我看他那位内官监太监郑和倒是很为器重。”

    花大家的笑笑,未说话……

    却说云儿去至门外,心中不停嘀咕,“恶犬?会是怎样的恶犬……”

    未几,便看到溯溪而上、身着锦衣卫飞鱼服、牵着马匹的两人。马蹄敲在小路的鹅卵石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随着两人走近,为首一人,硕大的酒糟鼻子,面色阴鸷,却真如花大家的所言“恶犬”一般。

    云儿定定地睁着大眼睛看着两人走近。

    酒糟鼻子忽然见到前面一位大眼睛的小姑娘,虽未发育完全,但却也凹凸有致的模样,便道:“小姑娘,这里可是明月楼花大家的府上?在下锦衣卫千户纪纲,上头有份东西要我亲自交予公主。”说着,他自怀中拿出印鉴封好的一份公文。

    云儿道:“花大家的是我师傅,正与公主在要事相商,不便见客。你这份交予我便可。”

    纪纲面露难色道:“但这却是上头交待,只能交予她本人。”

    云儿笑道:“那你便回去吧。”说着便打算掩门。

    未曾想那纪纲急了,伸手便拦,那手伸的地方,却正是云儿的肩头。

    孰不知男女授受不亲。云儿一侧肩,避开,大怒道:“你这人好生无礼!”一个侧身脚踩九宫,在纪纲一愣神之际竟贴身至纪纲面前,一掌便印向纪纲小腹……

    纪纲行伍出身,武功粗糙,何曾见过如此精妙的步法,见这小姑娘贴身而上一掌印向自己小腹,而这掌无声无息,吓得赶紧后退三步,这方才明了:这小姑娘是个练家子,且武功绝对不弱!

    云儿很是生气,不怪得自家师傅称他为“恶犬”,如若他好言相告,自己回去告知一下师傅、公主亦未偿不可。但这纪纲却直接伸手相拦,却不知妙真门的“水云步”却是天下无双的步法,再配合妙真门独有的“梅花暗香掌”,一般武林中人却是难敌!

    水云步,适合女子,脚踩五宫八卦,变幻莫测;梅花暗香掌,纯粹的内家掌,无声无息,但这内家掌力专以封人经络运行而生,很是阴毒,但非常适合女子!

    纪纲后退三步,颜面上有些挂不住,侧眼一看,与自己同来的侍卫掩嘴偷笑,他恼羞成怒,自腰间“噌”地抽出一柄钢刀,提刀正要上,却见门口在那小姑娘多了一位女子,俏脸不怒自威,明黄色丝质长袍将身材勾勒得前凸后翘,煞是好看……

    这位不是卫国公主朱瑛却又是谁?

    纪纲认得卫国公主朱瑛,收刀归鞘,将那公文自怀中掏了出来,上面红红的火漆印赫然在目,这却是防止偷看公文而设。纪纲走上前几步,单膝下跪,将那公文呈上道:“拜见公主。”

    云儿伸用欲接,但那纪纲却抓紧那公文道:“上头要在下亲手交予公主。”

    卫国公主朱瑛抬脚欲踢,那纪纲大惊,正待后退,忽然觉得手上一空,那公文已在卫国公主手上。纪纲连忙起身复命,此刻的他又震憾了一把:就连这卫国公主朱瑛也是个练家子!

    卫国公主朱瑛扬了扬手中的公文笑道:“我说纪大人,公文我却是收了。但麻烦以后你甭欺负一个小姑娘好不好?”

    纪纲连忙拱手道不敢。

    卫国公主朱瑛笑道:“公文我收了。你且回去,明日再回取回信。不送了。”说罢,转身便走。

    那云儿瞪了纪纲一眼,把院门关了起来。

    纪纲二人悻悻离去……

    纪纲,山东临邑人。建文元年,毛遂自荐于当时的燕王朱棣。燕王喜纪纲胆略过人,弓马娴熟,当即将他收为帐下亲兵。永乐元年,永乐帝朱棣将这纪纲调至锦衣卫,任千户。

    今日下午,永乐帝朱棣忽召纪纲,要求他将这些公文交至卫国公主朱瑛手中,于是便有了纪纲来栖霞山桃花涧的一行。

    朱棣开海禁,整合造船,明眼人,都知晓这永乐帝必会有大动作。讯息自皇宫内隐隐地传了出来,朱棣决定选派一位德才兼备的使节率领一支庞大的远洋船队出使西洋各国,加强与他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以改变不利的国际形势,形成“万邦臣服”的盛况,树立“代天行命”的大明皇帝形象,进一步巩固其统治。

    究竟派谁担任下西洋的主使呢?不仅要深孚众望,有出众的文韬武略,且需机智应变的外交才华与手段。

    河间王张玉之子张辅向永乐帝朱棣推荐了吏部尚书蹇义,但朱棣未置可否。除蹇义之外,还有郑和、李恺、杨敏等。这些人均在永乐帝朱棣的考察范围。

    朱棣命纪纲这条恶犬送公文来,却是将如上数人的生平、画像送予花大家的看,让花大家自相术角度帮忙选择一下这下西洋的人选……

第65章 物归明月楼

    永乐帝朱棣在信中详述了自己的想法,欲派万人以上的远洋船队出使西洋各国。而这出使西洋是否正确?主帅到底应予谁呢?朱棣心中有些忐忑。所以他想借卫国公主朱瑛与花大家的关系,让花大家的帮忙算一下。

    品茗阁内,卫国公主朱瑛看罢,又将这递予花大家的,且笑道:“我这皇兄,总是弄些大动作。真是受不了他。《永乐大典》,这倒是造福后世之事,且不说他。迁都至北京,这动作亦太大了。虽然他未明说,但是看他已着手此事进行布局。此际,又来个大动作,出使西洋。真能折腾!”

    花大家的接了过来,一边看,一边笑道:“‘潜龙在渊’,说的便是他。他这几手,动作是大了些。但作为有为之君,他这几手,让妾身倒是相当佩服。”

    卫国公主朱瑛又道:“最后,他倒还想命我执掌锦衣卫。之前我已将锦衣卫交还予他,但他却觉得自己力所不逮,还是想让我重新执掌。并将之前我父皇所剥的刑狱、巡察缉捕之权重新赋予,意图重振锦衣卫。”

    花大家的笑道:“掌管锦衣卫一职,非常适合你,你却不必再推托。”

    “此话怎讲?”朱瑛问道。

    “锦衣卫,原本即为执掌阴事,上不得台面之事。即适合女子。而你家皇兄,又为性情中人,气魄之大,前所未有。原本即不适合执掌此事。他要你重新出山,也是理所当然。”花大家的道。

    “噢。那看来,我还是要再次出山?”朱瑛道。

    “当然。”花大家的道。

    是夜,朱瑛提笔写回信予自家皇兄朱棣。

    信中,朱瑛答应了皇兄朱棣的请求----重掌锦衣卫;对自家皇兄的大计划如迁都、下西洋等事宜,用花大家的四字表达“潜龙在渊”。意思为:你想做,便去做!

    而对于下西洋的正使人选,则依花大家的所言:“郑和姿貌才智,在内侍中无人能与匹敌;为人气度,更无人可望其项背。观其气色,诚可担此大任也。”……

    写完此信,朱瑛将此信以火签封好,待人天明来取信。

    一夜无话。

    第二日天明,那只恶犬纪纲依时前来,却一扫昨日的阴鸷,温顺得如同一只哈巴狗一般。公主朱瑛将信交予他手中,他拜别自去复命而不提。

    话分两头。

    永乐帝朱棣做事从来都是风风火火。

    当纪纲将此信直接呈上,朱棣直接拆开后,龙颜大悦。未曾想自己的心思,竟全被自己的妹子看透,并且给予答复。“潜龙在渊”,这对自己而言,却是何等的赞誉!

    自坐上帝位之后,朱棣如坐针毡,何曾有过一日安稳,而得此答复,朱棣如同吃下一颗定心丸,喜不自禁。

    而那纪纲看着龙颜大悦的朱棣,心中暗惊。

    “纪纲,今日见到公主,公主可好?”朱棣问道。

    “公主很好。”纪纲答道。

    “公主答应出山了,这可是联为你们选的好主子。”朱棣道。

    纪纲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他昨日接命至桃花涧,原本很不乐意,所以一脸阴鸷。在他看来,这送信的活,却不是他所做的。但未曾想,这君心难测,这原本是一个美差,却被自己弄成如此……但好在今日自己表现尚可,但愿这公主朱瑛大人不计小人过罢……

    纪纲告辞离去。

    朱棣未再多说。他心中已打好算盘,紧锣密鼓地布置下一步的规划。

    暹罗(今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

    “暹”一字,来自梵文,是棕色的意思。最初是指居住在湄南河流域的泰族。隋朝以前,暹罗称为“赤土国”,宋朝称之为“罗斛国”,元朝分裂为“暹”和“罗斛”两国。后两国兼并,中华史籍称之为“暹罗”。

    明启王朝初期,与暹罗往来密切,暹罗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许多方面深受中国影响。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遣使诏谕海外诸国,暹罗成为首批朝贡之国,深受明朝廷优厚礼遇。明初厉行海禁,禁止民间与外国互市,甚至断绝与海外诸国贡使往来,但暹罗是少数几个破例准许继续朝贡贸易的国家之一。

    数日之后,永乐帝朱棣下诏令,派遣郑和出使暹罗。

    暂且不提郑和出使暹罗,且将镜头转至栖霞山桃花涧。

    也正是郑和出使暹罗之时,卫国公主朱瑛与花大家的接到杭州府明月楼的密函,这封密函仅寥寥四字:“令牌重现!”

    明月楼令牌共计三枚,一枚属妙真门,在花大家的处;一枚在卫国公主朱瑛处;还有一枚,已消失十余年,之前却在出身武当派的剑神王泊处……

    朱瑛与花大家的大惊,立时决定前往杭州府明月楼。

    临行前,朱瑛冲着花大家的思虑道:“‘利东南’,是否此‘明月’令牌的重现,便为‘利东南’的契机?”

    “可以这样理解,”花大家的笑道,“但也许你所见的情况或会令你觉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也非常不错。不是吗?而如今那郑和正好出使暹罗,我们也向杭州府进发。”朱瑛嫣然一笑,却令周围景色暗然失色。

    “郑和此次出使暹罗,但愿吉人天象。”花大家的叹道。

    “难不成有何凶险?”朱瑛问道。

    “你可想想,大海茫茫,何止凶险。稍不留神,便是葬身海底。”花大家的道。

    “明白。”朱瑛道。

    卫国公主朱瑛、花大家的及徒弟云儿,一行三人乘马车前往杭州府。随着她们东上杭州府,卫国公主朱瑛重掌锦衣卫一事已自京城为中心,四周扩散。欢欣鼓舞者有之,心思坠坠者有之,古井不波者有之……

    第三日,风尘仆仆的三人坐着马车赶至杭州府。

    杭州府明月楼的三月将令牌双手递予花大家的,并道:“执此牌之人,昨日将此牌归还明月楼,并道,他无功不受,不应受此福泽。所以将此牌归还明月楼。”

    花大家的接过此牌,古井不波的脸上露出惊诧之色;公主朱瑛反而笑脸盈盈地问道:“这人是否便是锦衣卫的百户王九?”……

第66章 携美同游

    三月答道:“正是锦衣卫的百户王九。”

    公主朱瑛道:“果然是他。‘无功不受’,这话说得倒也轻巧。”

    三月道:“他执意要归还,我也只能接下来了。”

    花大家的道:“那他此刻去哪里了?是否已经离去?”

    三月道:“他昨日刚刚离去。我以信鸽捎信过去,但门主未曾言道你们会亲自过来。他要走,我也便随他了。但我始终不知晓为何他会将此令牌交还予明月楼。”

    花大家的道:“非常好理解。他要做某些事情,但又怕拖累明月楼。于是他便将此令牌归还。”

    “或者他不想凭借外物,所置的便利,为自己造成惰性,”朱瑛继续道,“他意图自立。”

    “既然如此,门主与公主大人便在杭州府住上个一年半载的,”三月指了指湖中间道,“恰好,我们明月楼有一块产业正在那西湖内,你们便在里面住下,那里风景何止‘绝妙’两字可形容。”

    三月所指的地方,是西湖中的小瀛洲,这是西湖中的一个小岛。

    西湖,顾名思义,正位于杭州府的西面。西湖长宽约十里,三面环山。

    湖水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而那小瀛洲,是一个湖心岛,方圆二、三里。但这个岛非常奇特,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

    小瀛洲上有遥碧廊、九曲桥、九狮石、竹径通幽、万字亭,岛中有东郎亭、迎翠轩、花鸟厅、御碑亭、我心相印亭,亦仙也、闲放台、先贤祠。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湖滨信步,花木扶疏,步移景异。此地地处西湖水域之中,是领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

    有诗曰:“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花大家的与公主朱瑛乘着小船至那小瀛洲,上得那岛,公主朱瑛便再也不肯离开了,皆因岛上的景致着实太漂亮了……

    话分两头,却看看王九。

    王九如今驾着马车,拉着任府的任罄至庐山云雾茶的制茶基地,与任罄一同前往的还有任罄的侍女春儿。而那任罄的弟弟任性,却跟在那杭州府锦衣卫千户温纯生的后面寸步不离。他现在下定决心,定要加入武当派。

    仅这几日,任氏姐弟的父母任卜显与马氏便体会到孩子大了不由爹娘的凄清。

    说来也奇怪,任罄提出要学习制茶,任性提出要至武当派学艺,任卜显却是未说半个不字。任卜显唯有一个要求,即是平安归来。

    任罄至庐山的云雾茶的制茶基地,应要两年。于是那侍女春儿便被派去陪同任罄。春儿老大不愿意,但无人会考虑她的意见。

    任卜显为何会赞同女儿任罄学习制茶,着实海外贸易中,茶叶与丝绸一般,可当黄金来用;另外,采茶非常适合未婚女子。对于上好的茶叶,采摘十分讲究。如女子已婚,那代表她已不纯。上好的的茶叶,均是未婚女子采摘,且采搞以后,以自己胸前培养。

    所有的这般,却是防止惊扰茶叶,防止茶味流失!

    王九将那令牌还于三月,却是有过一番考量。他觉得现阶段,自己一定要变强、再变强!而此令牌在身会令自己无形之中形成依赖。所以王九很光棍地将那令牌还于三月。

    但王九还是很想知道,当初自己父亲的仇人到底是谁!这三月道,等她禀明门主之后,门主应会通过独有的渠道告知你。如今小瀛洲上的花大家的与公主朱瑛悠哉地在小瀛洲上漫步,却是极为惬意。

    花大家的问道:“我们是否要告诉他,他父亲的仇人?”

    公主朱瑛道:“要告诉他。如今亦可以告诉他了。”

    花大家的道:“我看看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知会他。刚才那三月道,这王九送一名小姑娘至我们庐山云雾茶制造基地。那我们到时飞鸽传书予他?”

    公主朱瑛道:“无所谓了……”

    而今的王九正坐在马车夫的位置,赶着马车。而任罄与侍女春儿则在马车内。

    任罄从小到大从未出过远门,此次她出得来,却是分外的兴奋。当三月告诉她,采茶必须要保持未婚之身,这让任罄羞红了脸……

    而今王九送她至庐山,这王九亦是想出来再历练一番。

    而今的任罄终于明白出门的难受了。这马车颠得人屁股都疼,再有就是道路风尘仆仆,不多时,脸上都是薄薄的一层灰。王九也终于体会到何谓红颜祸水。如任罄般便是。

    虽然她头上蒙着白纱,但她走起路来的韵味,却是无人能比,引得不知多少人为之侧目。

    如今刚走一日,已近傍晚。如今此处已不是杭州府的地界。王九一行三人来至一个小镇之上,找了家客栈,要了两间上房。

    任罄与春儿可是累坏了,吃过东西,便要烧水洗澡。

    王九看着两名女子在自己的房内忙活,道:“洗什么澡嘛,反正明天又要脏了。”

    “九哥,这里去到那还有多远?”任罄问道。

    “大概是千余里地。依我们现在速度,估计要十天左右。”王九道。

    “九哥,你送我过去你便要离开吗?”任罄问道。

    “是的。不过,我可以在那呆多几天。”王九道。

    “那么也就是说,这十余天里,我都可以与你一起?”任罄悄声道。

    “一起是没问题。但你着实有些祸国殃民,”王九笑道,“刚刚办入住,那小二的眼睛都直了。”

    “九哥,我倒是想你的眼睛直呢。不知道你的眼睛有没有直?”任罄笑着问道。

第67章 路途

    若说王九见她不动心,那是假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苏杭出美女,而在烟雨之地的女子如同水做一般,特有灵性。且这任罄的身材略有微胖,但发育得极好,该凸的凸,该凹的凹,完全是葫芦的身材,一步三摇,其中的韵味,无论如何是仿不来的,如仿出来,便如“东施效颦”。

    另一种说法,如女人生得精致、漂亮,这倒在其次,关键女子要有韵味与气质。这方才为吸引男人的关键。

    如天生丽质,如花瓶一般,可吸引人一时,日子一久,便如嚼蜡,让人索然无味;但如让自己内心充实起来,如一本充满内涵的一本书,让自己心爱的男人品读,那便是一世……

    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可旺一个家族三代,绝非虚言。

    如若你想让你的仇家家无宁日,家道中落,那么你便可祝愿他娶个刁蛮、任性、自私、不通情理的女子,不出三年,肯定家道中落。

    一夜无事。

    王九选的路,自杭州府出发,先向南经微州府,再一路向西,经衢州开化、婺源、景德镇,再至九江,即到庐山。全程千余里路。如今路程尚未过半,而这数日里,王九却是将任罄与那春儿照顾得无微不至。王九的话不多,反而是这任罄常拉着王九说话,时不时见路上行人不多,便坐出去与王九一同说话。说话间,那苏杭女子的轻侬细语独有的韵味一出,却把王九弄得心猿意马的……

    尤其是这任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轻偎在王九身边,那胸前的柔软不时袭在王九的手肘之上,让王九欲罢而不能。待到晚上住店之时,王九脱得只余一条短裤,在店家后院的井中打上数桶水,当头淋下去,方才清醒些,而洗过澡的任大美女与侍女春儿在二楼厢房上看着楼下正是冲洗的王九“咯咯”真笑……

    “小姐,你看这九哥正在干嘛?”春儿问道。

    “正在给自己降火呗,”任罄看着王九身上肌肉的线条又道,“他看上去挺单薄,但这脱了衣服,身上的线条倒是挺好看的。”

    “何止好看那么简单,”春儿的年龄与任罄相仿,于今亦为思春的年纪,便道,“小姐,不若你将这九哥儿先让予我罢……”话音未落便被任罄“咄”了一口。

    任罄笑道:“你可千万甭打我的九哥哥的主意,不管怎样,我都是想成为他的女人。”

    “你有没有发现,这九哥很是会照顾人,”春儿道,“自从出得杭州府,饮食起居他安排得妥妥当当。如今离开杭州府已三日,应是差不多要踏入湘地了。”

    “此处应衢州的开化,是钱江源头,浙皖赣三省交界处。接下来应往西行,”任罄道,“但觉得自从今日始,这九哥哥却是放缓了行程。估计应是此地不太平……”

    两名女子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王九在那仍是一桶一桶水地往上头上直淋,这澡冲得是畅快淋漓。

    诚如任罄所言,开化此地,为浙皖赣三省交界处,地处偏远,各方势力纵横盘据交错,着实天高皇帝远。在王九拜别了自己师叔温纯生时,温纯生曾详述此路上可能会不太平,尤其是这浙皖赣三省交界之处。

    明启王朝洪武年间,凶猛的明太祖朱元璋便在全国建立了驿递制度,驿递的效用在于递送使客、飞送军情及转运军需等。此项举措在长时期内促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这次,王九带着任罄一行三人,拿着锦衣卫千户温纯生所开具的办理公务的文书,很不客气地住入了这开化的驿递。

    王九冲洗完之后,之前王九给了十两银子的驿卒李老汉与范团早己备了一桌酒茶,等着王九的到来。

    王九未多久便到来。而那范团却是名年轻人,他端着酒茶送上二楼厢房予任罄和春儿。

    王九拱手向二人致谢。那二人连忙婉拒,而那李老汉道:“王大人却是过谦了。此地偏僻,除却一些驿递公文,倒无其他事项,来往的更是少,一年半载都难得见几人。”

    王九问道:“那李老汉在此多久了?”

    “算起来,已有三十年了。洪武初年没多久,便在此守护,现在年过半百了,现在家都安于此。再过数年,便打算让自家孙子接班喽。”李老汉喝了一口酒答道。

    说话间,那范团端着空盘子下来了。他接着道:“我便是接我爹爹的班,去年在此值守的。”

    王九点了点头道:“我觉得此地好似不太平。原本我想在下一个驿递休息的,但路上遇见了两拔人马穿插而过,感觉有些不妥,所以停下来,在此地休憩再上路。”

    “王大人,你如此极好。我刚才至街上置办酒菜尚且发现有人在驿递门口探探脑的。”那范团道。

    李老汉指了指范团这个精壮小伙子道:“这小子,人蠢了点。但勤快。”

    范团冲着王九道:“那两位姑娘,其中一位,真是太漂亮了。我都没敢正眼看。不怪得有人盯着。单看那身材就知道,一定是那种红颜祸水……”范团未说完,便被那李老汉一巴掌给打断了。

    李老汉歉意地冲着王九道:“这家伙从来口无遮拦,想到啥说啥。王大人莫介意。”

    王九笑笑,不以为然地道:“你们可知晓,却是哪些人在打我们的主意?”

    “那还能有谁,此地有一个大户人家,姓金,家里修得如同一座保垒般的。”那范团不假思索地道,“成日欺男霸女的,无恶不作。但他们一般不敢惹上官宦人家,估计看到你们进入驿递,与官扯上关系,他们有些忌讳。”

    那李老汉又道:“除却此人之外,此去临近那钱江源头,却还有一伙劫匪,数十人,人数不多。为首者真名不晓,但人尽皆称其为柳酸。他们这伙劫匪却是无所不劫。估计你们也是入了他们的眼。不单劫财,还劫色,尤其女子,他们玩够了,便会卖至窑子……那简直生不如死啊。我倒是估计你是被他们盯上了。”

    王九的脸色有些冷了。

    “但也不是没有法子,这附近有他们的一个联络点,过去交些买路钱便可。”一旁的范团说道。

第68章 杀机突现(一)

    王九未发话,只是将杯中的酒满上,一饮而尽。

    “这伙劫匪为何无人管?”王九问道。

    “主要是天高皇帝远。此处恰好是浙皖赣三省的交汇处。各地均认为那处不归他们管辖。且那些人数不多,并且只要在那处交了些买路钱,他们会发一个路引子,担保你无事,信誉倒也是好得很,路过之人亦是破财免灾,”李老汉叹了口气道,“那柳酸,倒是个落地的秀才,莫看他是个秀才,倒还真怕劫匪有文化。平日里,他们亦会下山来采办东西,但是都明码算帐,童叟无欺。所以本地人对他们倒也视若无存。但路过之人,就难说了。”

    “曾有数次某些人赖账不给钱,被那柳酸知晓,不仅赔钱且将那人重重教训了一通。”范团补充道。

    王九笑道:“看来他们倒也是生财有道。他们在此多久了?”

    “应是洪武末年,至今永乐元年,应有五、六个年头了。”李老汉答道。

    王九点了点头,又冲着范团道:“要不等下吃过饭后,你带我去一下他们那个据点看看?”

    “当然可以,很近的。”范团答道。

    夜暮降临。李老汉点上了灯。

    三人吃饱喝足。王九至厢房换了件黑色长袍,精钢指刃、长短仿唐横刀齐备便欲下楼。正行过任罄的房间,忽然房门开了,伴随着少女独有清香,却是笑脸盈盈的任罄。

    任罄原本想与王九聊聊,但一见王九的模样,吓了一跳,忙问道:“九哥哥,你这是要去哪?”

    王九笑了笑,却将手中短的仿唐横刀递予任罄,柔声道:“罄儿,我要去清理一下路上的垃圾。”

    任罄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小鸟依人般扑入王九的怀里,王九不知所措地抱住了她。任罄柔若无骨,王九从未与女子有过如此亲密的接触,瞬时心跳加速……

    任罄在王九耳边吐气若兰:“九哥哥,你去罢,记得快点归来,罄儿等你。”王九点了点头。任罄松开了手,擦了擦泪,接过短的仿唐横刀,纳入怀中,目送王九离去……

    王九离去,衣襟上还有任罄的泪痕及少女独有的清香,在范团带他至那劫匪的窝点的路上,他仍感觉得到任罄胸前的柔软……果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王九叹了口气。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王九摇了摇脑袋,强行把任罄柔情抛开。原本驿弟门口监视的人已离去。估计是见王九一行三人入住驿递后,便离去。他跟着范团走过两条街,在东南角的一个半开门的院落里,伴随着两名女子的娇笑声,五、六人喝酒吼叫的声音传了出来:

    “估计你们从未见过那女子一步三摇的姿态,那个美啊……”说着,估计那人还在现场学了起来,引得众人一阵轰堂大笑,粗言秽语喷涌而出……

    “你奶奶的,你这步法走得估计娘们都没你浪吧……”

    “你这**,估计到时你见到她未脱裤子便软了吧……”

    “……”

    范团来至那半开门的院落,手指了指,意思是便是此处,他不敢入内了。

    王九冷笑了一下,一脚踢开了门。

    门内瞬间说话声、调笑声绝迹。

    “你是谁……”话音未落,随着一声“嗖”的声音,便没有了下文……

    紧接着“叮当”数声兵刃的交锋声,及数声“啊……”的凄厉惨叫,此地便再任何声息……

    唯有在酒桌侧边两名浓妆艳抹的女子被吓得瑟瑟发抖的颤抖声。

    门口的范团如在梦里一般。

    就在王九一脚踢开那半开的院门时,范团如同见到那温文尔雅的秀气少年在那霎那竟变了一个人,如同一把刚出鞘的利剑般,一身的杀气!

    而这少年纵身上前时,范团大胆地自院门外看去,如同看了数幅泼墨的山水画:

    第一幅:

    在正对着院门的为首一人刚张嘴道:“你是谁……”时,王九如同大鹏展翅般,左手一弹,一只黑黢黢的手指般大小的利刃瞬间便弹入那为首之人的嘴里,那利刃劲道着实大,竟自嘴内入,后脑出,血自脑后喷流而出……

    而在弹出指尖利刃的霎那,王九的右手已抽出那柄仿唐横刀,那仿唐横刀已无声无息掠过桌前站立之人的脖颈,而那人若有所感,伸手抚摸了一个自己的脖颈,满手鲜血,继而倒地、抽搐而亡……

    第二幅:

    酒桌背向院门坐着二人,见为首者倒地,惊而后望,但看到的却是迎面而来的黑黢黢的仿唐横刀的刀锋!

    二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手捂脖颈倒地,抽搐不已,血流一地,瞬间而亡……

    第三幅:

    为首者两侧各坐一人,这两人见机自桌下抽出利刃,一人见这黑衣少年飞纵而来,借酒劲举刀便砍,未曾想刚举刀,便觉眼前一道黑光,自己咽喉处一凉,“啷”一声,大刀掉在桌面上,满桌酒菜尽皆倾倒……

    另一人见机不妙,拔腿便往侧跑,却见那黑衣少年将手中刀一甩,那刀如神龙出鞘一般,自那人后心直入,竟生生地将其钉于地上,血慢慢流出染湿了地面……

    当王九自那人后背将尚在滴血的横刀抽出,踏出院门,拍了范团的望膀,范团方且回过神来。

    “怎么?怕了?”王九问道。一身黑衣的王九,说话间露出雪白的牙齿。

    范团刚点了点头,忽又摇头道:“王大人,您……您太猛了!”在范团看来,这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乌合之众而已,不值一提!”王九不屑地道。

    “那……那……他们报复怎办?”范团至今尚未完全回过神来。

    “还能怎办?杀呗,杀他个天昏地暗,还个此地朗朗晴天!你却说还能如何?”王九丝毫不当一回事。

    “啊?那您,想要怎样?”

    “你且告诉我,他们的老巢在哪?”

    “自此,溯溪而上,东南方向,大约二十余里路,你应可找到……”

    范团话音未落,便发现自己身边的王九已不见,而前面数丈远一个黑影,如同黑色幽灵一般,脚在墙角一点,纵身丈余,再墙头一攀,跟头一纵,瞬间十余丈……黑影瞬间变成黑点,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范团揉了揉眼睛,发现今晚自己的脑子跟眼睛都不好使了,而这院内的数具尸体……等回去跟那李老汉商量一下再说吧……

第69章 唐·长安

    王九的轻身功夫,绝对是一绝。他却是在第一次云游时,在山川、田野中自行摸索出来的。在一呼一吸之间,体内真气激荡,随着真气激荡所激发的劲力或用于足尖,或用用手掌,或用用腰间……或纵跃、或翻滚……所有的一切,却在于随心所欲。

    道家三诀所述的“清心”、“定心”与“冰心”,却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九在纵横跳跃之间,听着耳边的风声,衣襟随风而动……他自觉自己如同一只大鸟,徜徉于大自然之间,他可以感受到空气流动所带来阻力与浮力,王九努力地在阻力与浮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便可以最小的的体力而可持续地前行……而跳跃与纵横之间,亦是在王九所感受到空气流动之间的间隙,以减少空气阻力的一种方式……

    而所有的这些,却是他之前曾每隔数日便奔至数十里之外,至花大家的栖霞山桃花涧背水的那几年间所悟。王九之前一直尝试以蛮力破除那空气中隐隐存在的阻力,每次用尽蛮力,却发现他用的力气越大,那阻力便越大……

    直至有次,王九尝试顺“势”而为,尝试与空气中的阻碍沟通,未曾想到空气中的分子欢呼雀跃,如同救世主般,将他包裹,王九如同被插上翅膀般的大鸟……

    在跃过山岭时,数十丈的峡谷,他竟自行跃下,耳边传来呼呼的声音,速度越来越快,直至尚有丈余至底时,他手执带鞘横刀用尽全力击于山崖之上,将下落之势侧移,再凭借空气中的浮力,向侧滑了丈余远,并在山谷底的草丛中打了数个滚方且抵消下落之势……

    之后他仰望数十丈高的云雾缭绕的峡谷,一身狼狈的他,后怕在心头,至今执横刀的手因用力过猛仍在颤抖……

    最后王九将此归结为空气中的“道”!

    当王九理通此之后,顿时发现,自己眼前出现了一条光明大道。他将此种“道”用于自己的精钢指刃上,他可以让指刃发出与空气剧烈摩擦的呼啸声,亦可让这指刃保持一种恒定的速度,无声而无息……而最早感受到王九这一绝技的却是锦衣卫的千户温纯生,也即是他的师叔!

    温纯生对这种无声无息的暗器大感兴趣。在王九离去杭州府之前,二人彻夜长谈。温纯生又曾让王九再次演示予他看。最后温纯生直言道,王九的暗器已登堂入世,已初窥“道”境,并且不仅暗器可如此,剑法、剑招亦可如此,身法、轻功当然亦可如此!

    一理通则百理通。

    一语点醒梦中人。

    王九满腔热泪,他诚恳地向自家的师叔温纯生拜了三拜。他自长大至今,从未受过指点,更何况这温纯生为武当派第三代传人中的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温纯生叹了口气道:“原本想与你多呆些时日,代你父亲多教授你。但如今,仅一晚的时间,实在有些仓促。但武当,一是‘非真武不足当之’;二是‘武,止戈也’,‘当,及时也,果勇也’。我们立派的祖师爷张三丰,希望武当弟子能有行侠仗义、长剑出鞘的勇气,也有及时收剑归鞘的仁心!希望你能明白。”

    王九点头受教了。

    王九未曾想到的是,这温纯生竟然又与他谈起了唐诗,更是先谈起了唐家王朝……

    因为若论这世上与他的父亲剑神王泊交情最为莫逆的,非温纯生莫属。而温纯生对王泊由文入武的脉络,而最为清晰不过;温纯生虽未走剑神王泊之路,但因借鉴,而受益良多。王九确实接过其父的《唐诗剑诀》的衣钵,但他所接,仅为结果;而由文而入武,其中之“道”又何其曲折,岂是一本书可以“道”尽?

    欲解唐诗,还需先看唐家王朝;而欲看唐家王朝,先看国人心中的记忆……

    所有国人心中,都有一份永不褪色的历史记忆。这份记忆是如此辉煌,以至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目光向历史深处回望,仿佛总是能看到一个澄明的天空,一片辽阔的大地,还有天地之间----一座金黄色雍容的城。

    这座城,便是长安。

    它生长于唐家王朝。

    唐朝的长安,凝聚所有男性的雄伟与阳刚,蕴含所有女性的华丽与妩媚。当穿过岁月的长廊,掀开时光的帷幔,以一种朝圣的目光,去抚摸这座城的每块砖墙、每株草木、每寸土地、每角飞檐及城中每个男女老幼的脸庞时,你会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大气与豪迈,自信与博爱……

    这是当时世上最大的一座城,也为世界历史上首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这东西长近二十里,南北长近十八里,是明启王朝北京城的一倍有余,古罗马城的七倍。城内共三个建筑群:北部正中的是宫城,为皇帝和皇族所居;宫城南面是皇城,较宫城略大,为唐朝朝庭主要办事所在;宫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为居民区与商业区。

    整座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强构对称,排列整齐。外城四面各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主要交通干道。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为一条标准的中轴,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将长安城分成东西对称的两部分,东部为成年县,西部为长安县。

    长安每条街道笔直而宽广,其宽度达到让人咋舌、近乎奢侈的地步!如朱雀大街,宽度达到一百五十米,至今仍无街可比拟;宫城与皇城之间的承天门横街,宽度更是达到近五百米,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宽的街道,其气势之雄伟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宽阔平坦的街道两侧大多种有整排的槐树和榆树,而宫城与皇城中遍植梧桐和垂柳。整座城市绿树成荫、风景宜人,既繁华热闹,又不失幽静和风雅……

    贞观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东北部龙首原上初建大明宫。龙首原地势高耸,可俯瞰整座长安城,故大明宫气势煊赫。龙朔二年,唐高宗李治对大明宫进行扩建,使其功能更为完备、规模更为宏大。自此,大明宫取代太极宫成为唐朝皇帝的起居和听政之所。

第70章 唐诗----中华文化的一次郊游

    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建筑群,周长约为十五里,为北京紫禁城的近五倍;宫城四面共十一座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

    大明宫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大明宫即以此三个宫殿群为中心组成。其中含元殿为大明宫正殿,为唐朝举行朝会大典、阅兵、献俘等重大仪式的殿宇;此殿高约十六米,面阔七十六米,进深四十一米,为世上最大木结构宫殿!

    在含无殿主殿的两翼,即东南和西南方,分别建有翔鸾阁和栖凤阁,两阁相距一百五十米,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两翼突出,主殿缩进,呈“凹”字形。主殿前是左右各两条近八十米的蜿蜒迤逦的龙尾道。

    整个含元殿建筑群的前方,为一个南北宽六百余米、东西长七百五十米的大型广场。

    站在这样一个气势磅礴的广场上仰望巍峨壮丽的含元殿,任何人都会为之悚然动容,心潮澎湃……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是何等的一个朝代?

    这是一个自信到有些自负的朝代!这是一个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

    走在长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宽阔大道上,目之所及,不仅仅是黑发黑眼的唐朝人!

    可随时遇见突厥人、西域人、波斯(伊朗)人、大食(阿拉伯)人、拂(东罗马)人、倭国(日本)人、新罗人、天竺(印度)人、真腊(柬埔寨)人、骠国(缅甸)人……他们中有元首、大臣、使节、士兵、商人、学者、留学生,还有僧侣、艺术家、工匠、歌姬、甚至有“色黑如墨、唇红齿白”的黑色人种昆仑奴……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此便谓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兼收并蓄的长安!

    当时的大唐帝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而无之一,而大唐的长安则为整个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

    唐家王朝,先后与世界上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为接待各国使节与来宾,专设鸿胪寺由专人负责。长安城中甚至有专供外国人长期居住的“番坊”。许多外国留学生至唐朝读书后,参加科举,最后终身在唐朝为官。如倭国阿倍仲麻吕,中国名为晁衡。

    有些外国使臣出使唐朝后亦留下来,如波斯大酋长阿罗撼,显庆三年出使唐朝后便留唐为官,后以唐使者身份出使拂(东罗马)等国,因功授予左路屯卫将军、上柱国、开国公,位尊爵显,活至近百岁……

    除留学生、使节,在唐定居数量最多的便为“无利不起早”的商人。

    唐朝专设互市监和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当时的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兰州、凉州、敦煌,都成为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贞观时,西域各国“入居长安者近万家”,各国商人在长安西市开店经商、长期居住的也有数千家之多。

    广州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有唐一朝,曾有大量外商在广州定居,从事各种贸易活动。唐末黄巢起义,死于战乱的外商达十二万以上……

    是夜,温纯生与王九谈论了一夜的唐家王朝,谈论唐家王朝的霸气、大度与自信,还有唐家王朝的两条丝绸之路,一条为陆路,一条为海路……

    陆路自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关西行,可直达中亚、西亚、东欧,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海路方面,可由登州、楚州或明州出海,前往朝鲜半岛和倭国;此外,由扬州、明州、泉州或广州出发,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穿越马六甲海峡,过印度洋,可达斯里兰卡、印度等地;再越过阿拉伯海,可到达阿曼湾、波斯湾,并可远至红海,抵达埃及和东非的港口,这便是“海上丝绸之路”。

    也即是通过陆路和海上这两条“黄金通道”,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来到中国!

    唐家王朝,独步天下。

    唐家王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兼收天下。

    唐家王朝,自贞观年间起,唐太宗李世民就引领大唐帝国走上一条励精图治的强国之路,短短十余年间,便呈现一派盛世景象: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稳定、民生富庶、人口增长……

    但文治并不必然带来国家的强大。

    作为一个自血与火的战场走过来的帝王,一个曾经用刀剑荡平群雄、鼎定天的创业之君,唐太宗比任何人都清楚,要缔造一个繁荣而强大的帝国,既要袭崇文的华服,更要有尚武的脊梁!

    换句话而言,大唐帝国,既要有“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的煌煌文治,同时更憧憬“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的赫赫武功。

    面对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天纬地的宏大抱负,上苍给予的异乎寻常的垂青,历史似乎也显得出奇的慷慨。就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第四个年头,一个威震四夷、功盖八荒的时代便在他的憧憬和仰望中訇然降临。

    这便是令无数后人热血沸腾、心驰神往的天可汗时代!

    唐家王朝持续了二百八十九年。

    更为甚的是,竟然在唐家王朝的历史上出现了中华历史上首位女皇!

    而唐诗便是产生在这样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从来都为农耕社会为主体、讲究家族伦理,以男子为主的特征,而在崇文又尚武的年代、推崇个人特性的唐家王朝中荡然无存……

    为何会如此?

    但我们永远都记得这一难忘的唐家王朝,至今世上仍存有“唐人街”,不时提醒着国人,我们曾经有着那么辉煌灿烂的那刻光芒至今仍存。

    面朝黄土地背朝天已数千年的国人(夏、商、周、……、隋),当放下锄头,外出游玩了数日之后(唐家王朝),然后又重归于黄土地之上(宋、元、明……),试问,这数日,您会永远铭记吗?答案是肯定的。

    唐家王朝,放入中华历史长河之中,实为中华文化的某次郊游。

    唐诗便是产生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

第71章 莲花山庄

    最后,温纯生兜了一晚的圈,跟王九说出上述话语。

    王九张大了嘴,半晌合不拢嘴……

    “甭这样。任何典籍都不会告诉你这个,这是你父亲剑神王泊在他十来岁时,某天晚上,突然有感,把我叫起来,跟我叨了一个晚上,最后告诉我的。如今,我跟你叨了一晚,再告诉你这些,”温纯生很不负责任地道,“至于如何,你自己看着办啦……”

    王九起身向温纯生拜了三拜,道:“多谢师叔解惑。”

    温纯生无所谓地道:“王贤侄,不需客气。只是代你父亲告诉你而已。另外,还有件事情,估计你已想知道很久了。而我已查证十余年了,并且我们武当派已与卫国公主朱瑛达成一致。可想知晓何事?”

    “我父之仇?”王九问道。

    温纯生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正是。”说着衣袖中一个圆筒棍状的东西直弹向王九。

    王九伸出右手两指夹住,手一缩,那棍状的东西便消失了。

    温纯生笑了笑道:“王贤侄,如有何想法,届时可直接与我联络,走锦衣卫的渠道即可。为私亦为公。不矛盾。”

    王九拱手告辞。那时已是天色放亮,二人足足畅谈一夜!

    而此际的王九,正如同一只大鹏,飞身正向钱源源头逼进。他已处理了劫匪留于开化城中的据点,如今正飞身赶向钱江源头那伙劫匪的老巢……

    那伙劫匪的老巢,之前驿卒李老汉和范团都曾指点过,即沿驿递所处的齐溪镇,溯溪而上,而这溪称为莲花溪,十八里的莲花溪尽头,有一个山庄,正是那伙劫匪所建,他们美其名曰“莲花山庄”!

    溯溪而上,溪水潺潺,两侧树木郁郁葱葱。

    溪边一条小路,可容一人一马并行。而这条小路很是顽皮,或沿溪边,或穿溪而过而又与溪水并行,

    就在王九如同一只索命的幽灵般沿着溪流溯溪而上时,此刻的莲花山庄正在大宴宾客。

    这帮劫匪,连同山下驻扎的数人,共计六十余人,尽皆为一些亡命之徒。而这帮劫匪的首领柳酸,却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秀才。但却数次乡试而名落孙山,便弃书还乡,谁知便在此遇上匪人抢劫而被抓。

    却也是命,那伙贼人被他三寸不烂之舌打动,采取这柳秀才的办法,却慢慢地发展起来。按这秀才的方法,人数不可太多,树大招风;有些人是不能劫的,有命去劫,却拿命去偿;盗亦有盗,“此山是我开,此树为我栽,”要些买路财即可,不可太贪……

    随着这伙贼人的生意做了起来,财富的增多,他们开始寻求名份,着力洗白。

    兵贵精,而不贵多。

    如今六十余人,尽皆精悍之人,手上如未沾上鲜血之人,绝不要;且如要如伙,必须持投名状!

    投名状?去山下杀个人,提头来见,这便为投名状。

    而官府处,柳酸每年均有打点,寻求招安。在他看来,落草为寇,始终不是办法。

    莲花山庄建了起来……

    秀才柳酸,寒窗十余载,这数年的日子过得不错,这几日正寻思着要找个压寨夫人……

    而今日,探子刚好通报上来,一位秀气的年轻人驾着马车,马车内两名女子,其中一位应是丫鬟,而另一个体态婀娜多姿,极富韵味……柳酸瞬间心动不已。

    而今天,恰好这扬名天下的会友镖局当家杠把子李黑五的嫡系长孙,二十岁的李清泉头次出镖,一行四人,经过此地,便前来拜山门。

    会友镖局可是了不得。当家的杠把子李黑五,现已于半隐半退的状态。他不仅在官府有硬靠山,在江湖武林亦有硬关系,为元末时期的少林俗家弟子,自家的功夫更是不在话下……

    这数十年来,会友镖局的镖从未失手,金字招牌,口口相传,生意是越做越大!

    莲花山庄的宴会早已开始。

    觥筹交错之间,柳酸这边的五人,加上会友镖局的四人,共计九人,双方宾主皆尽欢。

    吃饱喝足之后,那秀才柳酸,拍了拍手,十数名莺莺燕燕,伴随着几可窒息、浓厚的脂粉气,投身入杯……

    “听闻柳大哥马上就要有位压寨夫人了?”宾席主位上,一名长着熊猫眼的年轻人搂着一名女子,一边探手入怀,一边问道。这年轻人,一看便是被酒色淘虚了身子。

    主宾在一桌酒菜之间,即以“兄弟”相称!

    被称为“柳大哥”的,正是坐于主位之上的柳酸,他也正是这伙盘据于钱江源头、开化城的劫匪大头目。这是名白脸书生,年约三十余岁,下巴白净。却听这柳酸笑道:“李老弟,这压寨夫人确实已选好。也就这几日的时间,到时老弟再过来,我们一起贺一贺?”

    伴随着李老弟怀内女子的娇滴滴的“不要……”、“你好坏……”之类的声音,那年轻的李老弟脸红耳赤地答道:“一定,一定的……”

    这李老弟,正是会友镖局当家杠把子李黑五的嫡系长孙李清泉。

    李清泉不是雏儿,早已在风月场中摸爬滚打多年,若论功夫,那便是三脚猫,但与他同来的三位陪同,却是太阳穴高高隆起,浑身彪悍的气息,却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

    这三位随从,对于坐入怀中的女子,却是爱理不理,而那数名女子见状,知趣而离席……

    这些人不知,就在他们在议事大厅内卿卿我我之时,莲花山庄里自风中来飘来了一个黑衣杀神。这个蒙面的黑衣杀神无声无息,修长的手指一弹便是一枚在月光下闪着青幽幽光的指刃,这指刃例无虚发……而更恐怖的是这黑衣杀神似乎知晓这防备森严的莲花山庄的暗哨,往往在阴影处一钻,墙头、角落中的暗哨便成为了永恒……

    这一黑衣杀神正是自莲花溪溯溪而上的王九。

    一盅茶的功夫,这王九便自山下溯溪而上。在路途之中,王九也顺手解决了六个藏于溪间树林中的暗哨。

    王九此刻方且发现,自己所悟的空气之“道”,在黑夜之中,竟出入如无人之境,更有甚者,与自己的“道家三诀”所感应,方圆五十米范围之内,竟如白昼……

    王九太喜欢这些暗哨了。并且说来也奇怪,这莲花山庄,更是对这些暗哨情有独衷!

第72章 小姑娘兰子

    当王九踏入莲花山庄之后,随手解决了墙角阴暗处躲着的两名暗哨之后,忽然发现这庄上正在大宴宾客。议事大厅内灯火通明,男人的狂笑、莺莺燕燕的声音不绝于耳。

    王九发现前面院墙夹层处有一处暗哨,而王九正愁如何将那处暗哨灭掉,却见一名小厮吃力地提着一个三层的食盒来至那暗哨处,敲了敲,内里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道:“口令?”

    却听见这小厮清脆的声音道:“压寨夫人。”

    暗格打开了,小厮正待提食盒入内,却发现侧边一个黑影如同鬼魅般蹿了出来,接着自己肋下一麻,瞬间全身动弹不得,只有那双大眼睛在“咕噜咕噜”地转。小厮眼见食盒被一只修长手指的左手接了过去,而此刻暗格内伸出了一只手,道:“拿来。”

    “给……”那只修长的手指的左手将食盒递了进去,而右手随之缓缓递去的,却是一把黑黢黢的仿唐横刀……

    暗格内伸手之人瞬间声息全无,扑倒在地。横刀被拔了出来,鲜血随之缓缓流出……

    暗格内又传出另一声音道:“快点,饿死了,妈的,就那帮狗东西有的吃,有婆娘,我们却在这里帮他们望风……”话未说完,声音嘎然而止。因为之前那道黑影飘了进去……

    横刀滴着血,随着那黑影出来了。

    这正是王九。

    暗格的门重新被王九随手掩上。

    小厮站立当场,大眼睛“咕噜咕噜”地转,裤子边一堆水渍,却被吓得尿裤子了!

    王九看着小小孩童般的小厮,此际方才发现这小厮原来是位十岁出头的女孩子,胸前微微隆起,惊恐并哀求地看着他。

    王九心软了,弯下腰轻声道:“小姑娘,你甭害怕,我不会伤害你。我先解开你穴道,但你先别吭声!”

    那小厮的大眼睛不停地转。

    王九在小姑娘瘦弱的肩胛骨侧轻点两下,这小姑娘摊倒在她所留的水渍中。但瞬间,这小姑娘又爬了起来,这却是她刚才被下出来的尿!随着她嘟囔了几句王九听不懂的话,爬了起来……

    王九原本清澈的眼神瞬间变更杀气凌然:这分明是倭语。这小姑娘是倭国人!

    这小姑娘看着一脸杀气的王九,吓得跪在她所留的液体中,着急地解释,这次用是的汉语。原来她是两年前,因倭国南北朝战乱,随自己的父亲来到明启王朝,未曾想在此处被劫,自己的父亲、随从尽皆被杀,而自己年幼,且人生地不熟。这莲花山庄的厨子胖叔见她可怜,便留了她下来。

    这小姑娘见王九脸色稍缓,又哀求道:“我知道你是好人。你如果救我,我会永远留在你身边照顾你。并且,我也识字,我不但会说汉语,更会说倭语……”

    王九脑内忽如有一道电光掠过,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但又抓不住,但潜意识之中,这小姑娘却是不能杀的。更何况,这只是一个小姑娘!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兰子。我太瘦了,这里的人都叫我排骨。”

    “啊……还是叫你兰子好了。”王九觉得“排骨”不好听。

    “嗯。”

    “这里还有多少个暗哨?你帮我叫门,我把他们都除了。”

    “好的。”

    此刻这个叫英兰的倭国小姑娘方且发现,她面前的男子年纪亦不大,眼神清澈;虽然蒙着面,但出于女子特有的敏感,她觉得自己安全了!

    “站起来吧,这么大的人还尿尿。”话一出,王九也有点不好意思。

    “还不是被你吓的……”未曾想这兰子姑娘白了王九一眼还了一句嘴道。

    王九未曾想这兰子小姑娘瞬间便不怕了,这小姑娘的眼睛大大的,那白了自己的一眼,却是有千种风情……不得了,这小姑娘长大一定是位可人的女子。

    兰子很是配合王九。

    在兰子配合下,各处暗哨势如破竹地被破掉,前院及后院共计九处,合计一十九人被王九悄无声息地杀掉。

    处理完暗哨,兰子在前,王九在后提着一个三层的食盒,自前院提至后院,然后又提至前院。如今在兰子的带领下,两人堂而皇之地

    王九一边走,一边自食盒里偷偷地拿东西吃。

    “这个猪蹄子的味道还不错,”王九一边啃,一边思量道。

    “我也会做,并且很会做……”兰子道。

    因为要吃猪蹄,王九已将蒙面纱取下,露出秀气的面庞。兰子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低下了头,心想,这年轻人倒是挺好看的。

    “站住。噢,排骨,口令。”前院与后院之间的拐角处,忽然钻出两人。

    “压寨夫人。”

    “你身后的是谁?”

    “噢。今晚宴客,厨房人手不够,这人是送食材的,我便叫胖叔留他下来帮忙,”兰子笑道,“你也知晓,我提这个食盒提得也吃力。”

    “每人两只猪蹄。”王九说着,自那食盒中左手抓了两只猪蹄,往其中一人怀里塞,而右手,那黑黢黢的横刀随之递入那人心口,那人瞬间扑向前……

    “别急,还有。”王九一边把那猪蹄往那人怀里塞,一边抽出了横刀。

    旁边一人笑道:“我说兄弟,咋那么急呢?怎么……”他的话音突然中断,却见这塞猪蹄的少年的左手已抽出,他眼睁睁地看着一道青幽的寒光自那少年修长的手指中弹出,直插入自己咽喉……

    这人只觉咽喉一凉,随之手捂咽喉,满心不解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这秀气的少年,倒地抽搐了几下,气绝而亡!

    若说王九对这瘦弱的小姑娘无戒心,是不可能的。就在刚才,王九如果发现这小姑娘有何异动,或话语间稍有迟疑,那第一个倒下来的便是她!

    但王九未想到这兰子的姑娘却是对他全力配合,实在让他有些困惑不解。直至王九发现她快意地看着他横刀上的滴滴鲜血,方才发现:这小姑娘最初应该不是怕血,而是对血有莫名的快感;并且,这小姑娘应该对这莲花山庄熟悉得很,她所带着自己的走的路线,清除明、暗哨,如同经过精确计算过……

    又处理了两处明哨,倒下三具尸体之后,那兰子忍不住开口问道:“公子应如何称呼?”

    “我姓王。”王九一边跟着兰子,有搭没搭地答道。

    “看公子身手,一定出身名家,”兰子一边在前面走,一边道,“且看公子的刀,却是仿贵国唐朝的横刀而制。”

    王九一听,全身起满了鸡皮疙瘩道:“小姑娘,你到底是谁……”

第73章 黑衣杀神

    “王公子,你先甭管我是谁,我且说说你,看看我说得对不对。”兰子姑娘笑得如同小狐狸般地道。

    “说来看看。”王九道。

    “看你着装、武器装备,你应为明启王朝公门中人。看你武功,你一定是出身名门。但我不知你为何会来此,但估计今晚的‘压寨夫人’的口令,应与你有关系。他们今日在山下见过一女子,你应为护送她。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兰子的话音未落,忽听整个莲花山庄警铃大作。

    死了这么多的明、暗哨,半壶茶的功夫,终于被人发现了……

    此刻的王九嘴中正塞着一个大猪蹄子,兰子与他躲在拐角处,看着莲花山庄中的人手持兵刃来来往往,而议事大厅中传来咒骂声。

    如今的兰子楚楚可怜地与王九蹲于议事大厅侧的拐角处,有人来盘问一下,但均被她之前一样的谎言圆了过去……

    王九对女子是天生的戏子的这种说法,深表认同!

    如今莲花山庄内已全部运作了起来,无论前院、后院,已有一队十余人的人马开始一点点的搜查;另有两队约十余人已出庄,开始在莲花山庄周围巡视……

    而议事大厅周边又布置了数处岗哨。

    又有一队六人的岗哨在王九与兰子身边巡过。

    当最后一名侍卫经过时,王九手中一道青幽的光无声无息地发出,直插那侍卫的后颈,那侍卫瞬间停下脚步,全身摊倒,正欲摔倒之时,兰子身边的王九如同鬼魅般滚出,接住那名侍卫的身体,无声无息地将那侍卫放下……

    而此刻最后那名侍卫忽觉有异状,回头一望,自斜下方一道黑黢黢的幽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插入他的咽喉!这名侍卫目瞪口呆,他绝对未曾想到这一回头便是永恒……而他面前的却是一名秀气的年青人,手执一把黑黢黢的横刀,正抽出刀刃,当刀刃抽出时,他咽喉的血如泉涌,倒地抽搐几下便不动了!

    他双目圆瞪,死不瞑目。

    最前面一人忽觉有异状,而停下了脚步。瞬时余下三人均停下了脚步,往后一看。不看则已,一看,这四人瞬间呆若木鸡……

    却见一名黑衣人,斜执横刀,而那横刀即在四人回头瞬间竟暴出六寸的剑气,而随剑气而来的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无上意境。这黑影不高,但此刻惊心夺魄般,却让人如高山仰止……

    说是迟,那是快,这人如同一尊杀神,向这四人扑来,左手修长的手指一弹,一只青幽幽光芒无声无息地直飞排头第一人的咽喉,那人手捂咽喉,张嘴欲言什么,终未成,倒地抽搐而亡……一人倒在的瞬间,这人已纵至四人前,第一剑已斜劈向第三人,却自肩膀至肋下,而斜劈后刀口顺势直插入第四人的胸口!

    整个动作半眨眼间便完成,没有一丝的犹豫,势如流水……

    兰子睁大了眼睛,忘了闭嘴……

    当王九将那刀自第四人胸口拔出来时,那鲜血涌出,第四人直挺挺地摔于地上。第三人此刻正直挺挺地站立于地面,他似乎觉得不妥,只觉一道凉气自肩膀斜于肋下,但又似乎无妨,他正动动身子,却发现肩膀自肋下正渗出血来,再一动,那鲜血如泉水般喷涌而出,他张嘴欲说什么,鲜血却自口内流出……他倒地而亡!

    第二人吓傻了,呆立当场。

    王九瞬间闻到一股恶臭来那那人档下。

    那人屎尿齐流……

    王九厌恶地左手一弹,一个青幽幽的光弹入那人口中,却自后脑穿出一道血光。

    那人倒地而亡。

    王九一脚一具尸体,瞬息将六具尸体踢入草丛中。然而地面上数滩血渍,不时散发出浓厚的血腥味,在诉说着刚才此处发生了一声屠戮……

    兰子姑娘回过神来,看着王九,如同神明般!

    王九笑了一下,露出雪白的牙齿道:“怎么了,兰子姑娘?”

    未曾想这兰子小姑娘忽然脸红了一下道:“没,没什么。”而这小姑娘心内却波澜起伏,未曾想到这秀气的年轻人的功夫竟如此厉害。据自己所了解,在倭国,修剑而有剑气的,唯有柳生新阴流的剑道高手,号称“东剑”的柳生宗严!

    王九指了指侧边的议事大厅道:“杀得差不多了,我们应该到那去了。”

    确实,这莲花山庄已被王九差不多铲平了。暗哨、明哨,山下、溪边……加起来,不知不觉六十余人的莲花山庄,被王九差不多杀了个近四十人!

    而这议事大厅之内,浑然不觉。在柳酸看来,估计是哪个不长眼的毛贼不小心误闯进来而已……然而随着有人进入议事大厅耳语报告后,柳酸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随着又一人踏入议事大厅,冲着柳酸耳语一番之后,柳酸手中的酒杯不留神“咣当”地掉了下来……

    而他身边四人中的彪悍的两人站了起来,冲着柳酸拱了拱手,跟随报告之人离席而去。

    柳酸原本喝过酒,脸色红润,而如今脸色刷白一片!

    “柳大哥,到底怎么回事?”会友镖局的被酒色淘虚了身子的少主李清泉,一边将手伸入身前女子的怀中,一边道,“是否有何事?不若叫我的几个手下帮帮你……”

    话音未落,在柳酸身侧离席而去的两人刚踏出议事大厅的门,门外便传来其中一人高声喝道:“你是何人……啊……”

    伴随着那声凄惨的叫声,只见那议事大厅的门边数声打斗之声,紧接着,一排深色的液体诡异地竟溅上议事大厅的门纱之上,顺着门纱诡异地慢慢地渗了进来……众人一见,这不是鲜血又是什么!

    柳酸正想张嘴说什么,但只听“嘣嘣”两声,议事大厅的门被砸开了,刚才出去两人却以更快的速度回来了。不同有二:一是刚才是竖着出去,而此刻却为横着进来;二是刚才两人为活的,而此刻眼看两人,一死一活。

    死之人,咽喉处赫然指头大小的洞,正不断地涌出鲜血,而胸口一个血色脚印,显然是被人踹进来的;而活着之人,却也好不到哪去,却见他的衣服,肩膀斜至肋下,整齐的利刃切开,鲜血正不断涌出来,他一张嘴,那鲜血便自嘴中涌出……

    他手指门口,被撞开的议事大厅门口出现了一个蒙面的黑衣身影,右手执横刀斜指地下,如同一尊杀神,正立当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915/ 第一时间欣赏唐诗剑诀最新章节! 作者:曾灵所写的《唐诗剑诀》为转载作品,唐诗剑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诗剑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诗剑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诗剑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诗剑诀介绍: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一首诗,代表一种意境,一种剑诀。这是明启王朝洪武年间,新科武状元王泊自唐家王朝诗中所悟,既而成为一代剑神。“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众门派集结前来寻衅,继而导演了一起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王泊剑气纵横,所向披靡,手刃数十人;但众人执其妻与子相挟,王泊自尽而亡。十数年后,当年挟迫王泊之人接二连三暴毙,唐诗剑诀重出江湖……唐诗剑诀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诗剑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诗剑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