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05章 长枪结阵

    骁骑营此次派往前线的是三部人马,左军校尉文钦暂代统领之职,率右军校尉牵弘和中军校尉刘靖一同参战,虽然人数只有三千人,绝对算得上是主力之中的主力,夏侯玄对骁骑营是极为倚重,此次进攻,自然是委以重任。

    魏军的优势就在于拥有强悍的骑兵力量,而与之相反的是吴军却从来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所以在陆战对抗之中,魏军则占有着明显的优势,光是这一支骑兵力量,吴军就无可匹敌。

    除了十二年前的那一次长驱奔袭街亭的战斗,骁骑营已经是久未曾历战阵了,长期疏于战阵并没有令骁骑营的将士畏惧战斗,反而是让他们长久以来被压抑的那种激情全面暴发了,在冲锋之时,皆是悍不畏死,玩命地向前冲着,不把吴军阵地踏个稀巴烂,誓不罢休。

    此次骁骑营的骑兵是三路齐出,分别由文钦、牵弘和刘靖率领,这三路骑兵就如同是三把锋利的尖刀,直接刺向了吴军的要害。

    而魏军步兵则是紧随其后,跟随着骑兵的步伐,也冲入了吴军的阵营之中。

    魏军的冲锋彻底地打乱了吴军的进攻节奏,诸葛瑾是又惊又惧,急问道:“这一支的魏军是从哪儿杀出来的?派出去这么多的斥侯都是吃干饭的吗?”

    步骘一头的雾水,诸葛瑾问他,他也不知道啊,这支魏军也太过诡异了,悄无声响地就出现在了吴军的背后,有如天降奇兵一般,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要真正探究他们从何处而来的,步骘还真不知道。

    不光是步骘不知道,全体吴军也都感到莫名其妙,这一支的魏军看起来数量并不少,他们是如何突破吴军的防线,接近安风渡的?

    诸葛瑾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现在他必须要挡住魏军的攻击,这样才能避免受到腹背之敌。

    诸葛瑾立刻下令步骘整点兵马,前去迎敌,自己则指挥军队,协同全琮所部,继续围攻刚刚渡河而来的魏军。

    魏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的架式,诸葛瑾又是如何看不出来,这背后的这一支魏军,早不杀出晚不杀生,偏偏就是在吴军刚刚出击的时候,他们杀了出来,这分明就是想要破坏吴军进攻计划的。

    那一股冲天的狼烟,诸葛瑾自然是看到了,起初他还有些不明白,魏军怎么会点起这玩意,等到魏军从背后杀来的时候,他这才明白,敢情这是魏军之间在传递信号呀,他们就是图谋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以打乱吴军的计划。

    诸葛瑾当然不甘心自己这方面的计划就这么破产,要知道,这个计划可是他儿子诸葛恪亲自制定的,得到过孙权的认可,如果此役能大获全胜的话,诸葛恪可是第一功。

    他诸葛瑾年老了,但他儿子诸葛恪却是正当壮年,官运蒸蒸日上,大有取代陆逊成为东吴第一大将的趋势,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诸葛瑾可不想拖他儿子的后腿。

    诸葛瑾步骘所率的这一路人马,是四路军中兵力最多的一路,麾下整整的八万人,诸葛瑾分出一半的人马由步骘率领前去迎敌,剩余四万人,也足够对付司马懿的渡河大军了。

    更何况,还有全琮的这一路人马参与围攻,所以诸葛瑾并没有太过担心,他令步骘率军先牵制住夏侯玄,只要击退了渡河的魏军,剩下的这支偷袭的魏军将会成为无根之水,无土之木,回过头来再去对付他们,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诸葛瑾一生都活在诸葛亮的光辉之下,其实若论能力,诸葛瑾并不会比诸葛亮差多少,但在名臣猛将如云的东吴,诸葛瑾终究还是要比周瑜吕蒙陆逊等名震天下的大都督逊色一些,只能算是二流人物,始终都无法成为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

    所以诸葛瑾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诸葛亮恪的身上,诸葛恪聪慧过人,有胆有识,只要给他足够的上升空间,诸葛恪的聪明才智肯定会有发扬光大的时候,到时候光耀他诸葛家门楣的,可不止是诸葛亮一人了。

    战场之上的情形迅息万变,虽然说诸葛恪的计划已经是相当的完美了,但终究还是会有一些变数的发生,就如同现在,突然从背后杀出的魏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打乱了诸葛恪的布署。

    绝不能让这一支魏军毁了他诸葛家的希望!

    吴国兵分两路之后,混乱的局面才有所改观,虽然在骁骑营和其他诸营兵马有力地冲击之下,吴军折损了不少的人马,但毕竟吴军人数众多,此刻步骘将溃退的吴军重新集结整合起来之后,战场上的形势重新发生了变化。

    虽然说吴军除了水战能略胜魏军一筹之外,陆战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最起码吴军步兵在对阵魏军骑兵之时,就显得十分吃力。

    但吃力归吃力,并没有说魏军骑兵就拥有着碾压的实力,方才吴军被骁骑营打得抱头鼠窜,也不过是因为吴军在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如此乱局,真正整合起来之后,尚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否则的话,东吴的军队干脆就龟缩到长江之上,凭着水军的优势来苟延残喘,又何必一次次地兴师动众,大举北伐。

    其实在长期的作战之中,吴军还是摸索出一条对付魏军骑兵的办法来,那就是采用长枪结阵的方式,扼制骑兵的冲击力。

    长枪结阵之后,就可以在步兵方阵的外围,形成一道枪林,密密麻麻,如果魏军骑兵胆敢发动冲击,必然会被无数的长枪洞穿战马和骑士的身体。

    长枪阵也是目前对付骑兵最为有效,最为机动灵活的阵型了,其他诸如采用辎重车拦截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机动能力太差,被骑兵迂回打击的话,就难以奏效了。

    长枪结阵却可以不受地形地势的干扰,人数多少都可以,只不过人数越多,防御的面积就越大,被攻破的可能性就越小。

第206章 形势困难

    步骘领命之后,立刻率军前去迎击魏军,他策马边走边大声地喝道:“长枪结阵!长枪结阵!”

    吴军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经历过数次吴魏之战的老兵,这个时候有人高喊长枪结阵,他们就如同条件反射后般,立刻结成了一个个的方阵。

    当然,吴军也不可能全是长枪兵,所以结成了方阵也并非是纯粹的长枪兵,还包括弓箭兵和刀盾兵。

    方阵形成之后,四面外围自然都是长枪兵,在长枪兵的间隙间,则是由刀盾兵来防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方阵不受弓箭的攻击,而最里层的弓箭兵,在乱军之中,是为最为脆弱的一个兵种,如果一旦丧失保护的话,弓箭兵在近处,几乎是只有惨遭被蹂躏的份。

    长枪方阵保护了弓箭兵,也使得弓箭兵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进行远程打击,就算敌军的骑兵再强悍,那也得面对弓箭兵的袭击,每一次的冲击,骑兵也必将会受到相应的损失。

    吴军一个个方阵形成之后,都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其中较小的方阵会自行合并成较大的方阵。

    长枪方阵也不是说越大越好,虽然说大的方阵可以增加防御面积,但相对而言,越大的方阵在协凋性方面就会越差,机动能力也会变小,所以方阵最为理想的配制一般为四五百人,三个兵种有机搭配,形成这样的长枪方阵,才是最为理想的。

    吴军这一新的作战方式,对战场形势的改变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长枪方阵有效地扼制住了骑兵的冲击力,让骑兵不再那样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避免了吴军遭受更大的损失。

    当然长枪方阵在扼制骑兵的作用上只是偏重于防御,极本谈不上反击,如果敌方骑兵不来进攻的话,长枪方阵最终也只能是一个摆设,不会对骑兵部队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除非敌方骑兵依然要不顾一切地冲击,那么远程的弓箭兵和近程的长枪兵,就会杀伤骑兵,让敌方骑兵蒙受很大的损失。

    所以文钦在看到吴军改变阵型之后,便下令骑兵随机应变,不得再采用强攻硬打的模式了,各部所属骑兵,皆采用迂回作战的方式,避免与吴军方阵硬碰硬,寻找吴军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

    如此一来,和吴军交战的主力就变成了步兵,双方攻守平衡,战事陷入了胶着之中。

    此刻诸葛瑾无瑕去顾及身后,魏军在淮河上架设了四座浮桥,通过浮桥,魏军正源源不断抵达南岸,随着时间的推移,渡过淮河的魏军是越来越多,再耽搁一个半个时辰的话,渡过河的魏军必然会翻倍,那时候诸葛瑾再想对付渡河之兵,显然就是变得困难的多。

    现在趁着人少,正是吴军发挥其人数众多的优势,就地将已渡河的魏军歼灭,将正在渡河的魏军驱赶回北岸去。

    所以诸葛瑾不顾后面的军队,而是将几乎全部能调动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进攻之中,试图想要依靠进攻,摧垮魏军的渡河计划。

    战斗很快就全面展开了,魏军渡河时构筑的临时防御之地很快就被吴军给突破了,双方立刻是陷入到了肉搏战之中,战况十分的惨烈,整个安风渡口如被血染了一般,尸体横七竖八地铺了一地,也分不清那一具是魏军的那一具是吴军的。

    魏军在淮河南岸指挥战斗的正是大将牛金,当时和夏侯玄争执偷袭任务时,司马懿称对其另有重用,司马懿说话自然是有份量的,牛金便成为了南岸的最高指挥官,亲临一线,与吴军展开了激战。

    诸葛瑾和全琮终于是碰了面,而东西两路军也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浩浩荡荡,其势极为地壮观。

    全琮也早就注意到了西路军那边的变化,只是奈何双方相隔有一定的距离,全琮也摸不清状况,此时和诸葛瑾碰面之后,终于可以打听一二了。

    诸葛瑾据实以告,称有一支人数大约在三万人左右的魏军从背后试图偷袭吴军,不过诸葛瑾已经让步骘就率兵去拦阻了,不会对吴军围攻魏军渡河军队产生什么影响。

    全琮一听大皱眉头,道:“看来我军的半渡而击之计已经被司马懿给击破了,接下来该当如何?”

    诸葛瑾不以为然地道:“战场之上,总会有意外之外的事,现在步将军已经率兵前去拖住这支魏兵了,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坚决地歼灭已过淮水的魏兵,回过头来再收拾那支魏兵不迟。”

    诸葛瑾还是有着自己的底气的,这次他和全琮奉命前来安风渡,可是带着十三万大军的。在数量上,超过了司马懿的十万大军,而且还有距离安风渡不远的诸葛恪的五万大军,也可以随时增援。

    有如此压倒性兵力的优势,诸葛瑾才不会在乎己方的计策是不是被敌方所识破,关键的时候,还是实力高于一切的。

    诸葛瑾指挥大军,轮番地向渡口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诸葛瑾和全琮双双站在后面督战,凡是畏缩不前,气势低迷,妖言惑众者,一律就地正法斩无赦!

    这种的铁血手段,显然是非常有效的,吴军将士没有退路,只能是奋力相前,与魏军厮杀在一起。

    司马懿的手中,倒还是有着几万军队的,但浮桥并不宽阔,每次只能容一人通过,虽然四座浮桥连起来看似不少,但现在前面的战斗如此地惨烈,一次只能通过四五个人,效率上还是严重不足的,投入进去的兵力,远不止消耗掉的。魏军在安风渡南岸,始终处于兵力上的劣势,和数倍于自己的吴军作战,形势极为困难。

    所以在安风渡南岸,魏军始终受到了压制,牛金虽然竭尽全力,指挥军队构筑防线,但奈何这次吴军的攻击力无比坚强,一点喘息的机会也没有,激战多时,牛金也渐渐不支,抵敌不住,魏军的形势变得芨芨可危。

第207章 鸣金收兵

    诸葛瑾的目标,自然是一口气想要吃掉牛金的这两万余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能全歼掉魏军的两万人,那么此役吴军就是大获全胜了,当年石亭之战,号称辉煌之战,吴军也不过才斩首万级而已。

    吃掉魏军的两万人,无异对司马懿就是一次重创,让他不敢再轻易地渡河南下,淮南诸地的城池,还不是任取之?

    当然,想要吃掉魏军的这两万多人,首先便是要切断那四座浮桥,只有把魏军的退路给封死了,这两万人才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所以,吴军的进攻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摧毁浮桥,在进攻之中,吴军对着浮桥方向是展开了全力地猛攻。

    牛金当然知道浮桥对魏军的重要性,浮桥既是前进的路,也是后退的话,失去了浮桥,已经渡过河的魏军就会身陷绝境,所以在防守中,牛金也是死命地护住浮桥,不让吴军接近浮桥。

    但吴军涌上来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前仆后继,怎么杀都杀不完,而且四座浮桥又不是集中在一起,每座浮桥之间相隔了几十丈,凭牛金的这点兵力,想要守住四座浮桥勉为其难。

    吴军的进攻越来越强悍,魏军难以力敌,最东面的那座浮桥首先失守了,吴军兴奋地冲上了浮桥,砍断了系着浮桥的粗大缆绳,然后又在浮桥上面放起火来,熊熊的烈火很快就把这座浮桥吞没了。

    浮桥上原本还在向前推进的魏兵慌忙地向后逃去,但已经失去联结的浮桥已经彻底地垮了,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桥上的魏兵失去了平衡,纷纷地落水,水性好的或许还能逃过一劫,水性差的当场就被淹死了。

    魏军绝大多数是北方人,都是旱鸭子,熟悉水性的人本来就没有几个,这一落水,大多数的人都在水里折腾着喊救命,可惜淮河水又急又湍,水深不见底,落水的魏兵大多都被洪水给卷走了。

    虽然魏军在浮桥之间还有一些船只负责救援,但落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救援的船只数量有限,落水者分布的又广,最后也只救起了少部分人,大部分落水者都遇难了。

    司马师在对岸瞧着,脸色铁青,对着司马懿焦急地道:“父亲,浮桥可不容有失,如果全部被毁的话,那过河的军队就没有退路了。”

    司马懿神色平静,下令道:“鸣金,退兵!”

    牛金在前方听到了鸣金之时,不禁是暗暗地松了一口气,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是军队最起码的纪律,在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之前,牛金那怕就是血战到底,也不能后退一步。

    做为军人,牛金并不怕死,但是看着身边一个个的袍泽倒了下去,他还是心痛如绞,这是一场看不到胜利的战斗,那怕再坚持下去,也只能是让更多的人送死。

    但是军令如山,上峰没有让他们撤退,他们谁也不能后退半步,只有殊死而战。

    一座浮桥的失守,让牛金等人心底里生出一丝的绝望,这四座浮桥就宛如是连接他们的性命的桥梁,失去一座浮桥,就等于失去一线的希望,按目前双方的攻守态势,四座浮桥的失守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四座浮桥全部失守,那么已经过河的魏军就会陷入到绝境之中去,根本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困守绝地,保留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可却始终听不到退兵的鸣金声,这种绝望的情绪开始在魏军之中蔓延,象瘟疫一样,感染着每一个人,让魏军的战斗精神出现在了松懈。

    还好鸣金之声及时地出现了,牛金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某来断后,尔等速退!”

    那些早已心生绝望的魏兵此时如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一般,争先恐后地朝着那三座浮桥涌去。

    其实在这个时候的魏军,是最困难的时候,在吴军的步步紧逼之下,魏军已经是趋于崩溃了,而此时一旦开始撤退,那就是完全要崩溃的节奏啊。

    三座浮桥每座都只能是容许一列纵队通行,千军万马挤在一起过独木桥,还要面临吴军的追杀,这绝对是噩梦之中的噩梦。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象牛金这样的大将挺身而出去的话,魏军遭受到的重创只怕是更坏。

    牛金久轻善战,自然知晓目前魏军面对的艰难处境,如果魏兵都想着赶紧撤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话,那结果就是谁也走不了。

    关键的时刻,就得有人挺身而出,牛金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率领着一帮子的敢死队,冲上前去和吴军展开血战,掩护大部队撤退。

    这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事,但如果没有人去做的话,必然是十死无生。

    牛金身为前线的最高将领,这个时候他没有主动地后撤后退,而是奋顾不身地来断后,就足以休现他的高风亮节了。

    吴军听到了魏军的退兵声,丝毫没有降低追击的力度,反而是更加卖力地进行追杀,眼前的这一颗颗人头,可是他们晋级获奖的希望,如果被他们给逃了,岂不是白等了半天。

    所以眼看着魏军要逃,这些吴军个个是心有不甘,奋力地冲了上去,都想试图在最后关头捞上一把。

    牛金却率部继续地在坚守着,阻挡着吴军的进攻,似乎在向世人证明,有他牛金在,将是一道敌人无法逾越的天堑。

    他嘶声大吼着,手中的那把大刀舞得如雪片一般,风雨不透,那些试图冲上来的吴兵,被他毫不留情地砍掉了脑袋,牛金浑身浴血,就连他的眼珠子也变成了血黑色。

    诸葛瑾见状,不禁暗暗地点头,魏军之中,果然还是有如此悍不畏死的猛将啊,硬生生地以一己之力,阻挡了如潮水涌来的吴兵,果真是悍猛如斯。

    诸葛瑾下令,停止追杀,让魏军残部退出战场。

    牛金总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其时魏军已经撤离的差不多了,他依然守护在最后,徐徐而退。

第208章 老谋深算

    全琮诧异地道:“子瑜难不成有惜才之心,看那魏将如此悍勇,故意放其一马?”

    诸葛瑾摇头道:“困兽犹斗,想擒杀此人,我军必要付出数十人的代价,某非惜敌之才也,而是惜江东子弟之殒矣。何况敌大部已退,就算能杀其断后之部,亦得不偿失也,故而放其离去。如今淮北之患初平,正是回头对付淮南之敌之时。”

    诸葛瑾遥指西面,神色凝重。

    在他看来,牛金所率的残部消不消灭,其实已经是无关大局了,只要能将司马懿的军队逐出淮南,对于吴军而言,也算是一场大胜了。

    牛金悍不畏死,拼尽全力而战,想要斩杀于他,必然要付出十倍的代价,除了陡增江东子弟的伤亡之外,对大局已无关系,所以诸葛瑾才下令放弃追杀。

    其实诸葛瑾真正的心腹之患是在西面,步骘与之战斗的那支魏军。

    如此神出鬼没的军队,才是诸葛瑾需要忌惮的,司马懿已经被他击退,挡在了淮河以北,暂时难以有所作为,所以诸葛瑾现在的大敌,恐怕只有夏侯玄的这一支人马了。

    魏军既然已经退却了,吴军立刻便占据了整个的安风渡口,摧毁浮桥那是必不可少的,吴军开始放火焚烧,将剩下的三座浮桥尽数毁去,那怕司马懿就算想重新渡河,重新建桥便是首要的先决条件。

    而吴军此时控制了淮河南岸,在不玩半渡而击的这些招数之后,吴军将与魏军隔河而峙,依仗淮河天险来阻击魏军,司马懿想要再次强渡淮河,难度就要比先前大的多了。

    吴军的第一次半渡而击虽然没有取得事先理想的结果,但斩敌数千,击退了魏军的渡河行动,总的来讲,算得上是一场小胜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夏侯玄部的突然从背后杀出,给吴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既得抽调兵力去对付,还得担心魏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所以诸葛瑾在没有等到魏军真正半渡之时就发起了进攻,所以才所获有限。

    如果说魏军真正达到总数的一半渡过淮河,那么吴军获胜的话,将会取得比现在更为辉煌的战绩,斩敌肯定会过万人了。

    但更大的战绩就意味着更大的风险,诸葛瑾不敢轻易地涉险,只要能确保小胜即可,接下来,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去做。

    那就是全力围剿夏侯玄部。

    现在魏军的主力已经退到了淮河以北,吴军只需调派少数的部队守住淮河防线,大部分的主力就可以参与到围剿夏侯玄的行动中。

    诸葛瑾遥望着淮河北岸,魏军已经全部撤走了,河面上只剩下了被焚毁的浮桥,在水里半沉半浮,有的还在冒着袅袅青烟,间或漂浮着一些魏军士兵的尸体,河面上一片狼籍。

    这场胜利让吴军是欢欣鼓舞,兴高采烈,但诸葛瑾却隐隐地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总感觉到魏军未尽全力,完全不象司马懿的作战风格,司马懿经验老道,用兵持重,而这一仗魏军打得却是虎头蛇尾,狼狈不堪,根本就不象是司马懿在指挥战斗。

    诸葛瑾轻轻地摇了摇头,怎么也想不通其中的奥妙所在,不过想不通索性就不想了,诸葛瑾自嘲地一笑,或许是自己想多了也未可知,毕竟司马懿也老了,廉颇老矣,早不复当年之勇了,打起仗来束手束脚,也是常有的事。

    ┄┄┄┄┄┄┄┄┄┄┄┄┄┄┄┄┄┄┄┄┄┄┄┄┄┄┄┄┄┄

    牛金浑身血污地站到了司马懿面前,一脸愧疚地道:“大都督,末将有辱使命,还请大都督以军法处之。”

    司马懿轻轻挥了挥了袍袖,云淡风轻地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何况这次乃是吴人狡诈,牛将军以寡敌众,能够全师而退,已是大功一件了,何罪之有?来人,扶牛将军下去休息,好生伺候。”

    左右立刻上前去搀扶浑身浴血重伤累累的牛金,牛金神色明显地一滞,如此惨烈的败仗,牛金侥幸逃回来的时候,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的,唯恐司马大都督按军法处治于他,没想到司马懿非但没有怪罪,反而是好言宽慰,牛金感激涕零,拱手道:“大都督不罪之恩,末将没齿难忘,愿肝脑涂地,以报万一。”

    牛金退下去之后,司马师瞧着左右无人,上前低声地道:“父亲既然不准备打赢这场战斗,为何还有折损数千人的性命,这损失未免太大了吧?”

    司马懿淡然一笑道:“做戏做得太假旁人岂不一眼即可识破,要做的天衣无缝,自然需下一些血本。倘若我们按兵不动,将来朝廷调查,必然是难辞其咎,如此惨烈一役,为父最多承担点指挥不当的责任,夏侯玄恐怕就得自求多福了。”

    司马师会心地一笑,道:“父亲深谋远虑,孩儿钦佩不已,这次夏侯玄面对十数万的吴军,看他如何应对?”

    司马懿这次料算的非常精确,狼烟一起,夏侯玄必定率兵来攻,隐藏的行踪就会完全暴露,而司马懿这边把兵马一撤,自然就逼得夏侯玄单独去面对十几万的吴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以三万人去抵敌十万人,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这一次司马懿把责任推卸的是一干二净,渡河作战不利,那是谁也没办法的事,魏军也是经过了浴血奋战,负责断后的牛金更是全身多处重伤,差一点就折在了淮河南岸,司马懿最终下令撤军,那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吴军这次兵势强大,如果渡过河的那两万魏军不撤退,必然会全军覆灭,饶是如此,还有数千名的魏军葬身在了淮河南岸,再也回不来了。

    司马师注视着对岸,暮色沉沉,喊杀之声却依然是不绝于耳,这一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夏侯玄和曹亮能不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已经是一个未知之数了。

第209章 突围

    “喀嚓!”

    曹亮干脆利落地砍翻了一名吴兵,鲜血喷溅出来,洒了曹亮一头一脸,曹亮顺手抹了一把,手驻环首刀,大口地喘着气。

    这是他亲手砍翻的第几个吴兵了,曹亮都记不过来了,反正他只记得这一路杀过来,除了血战,就是血战。

    当司马懿的鸣金之声响起的时候,曹亮就知道夏侯玄已经被司马懿给卖了,没有了主力魏军的支援,夏侯玄的三万人马将单独地面对十几万的吴军,这几乎是一个难解的死局。

    撤退已经是来不及了,征南军本来就和步骘的人马纠缠在一起,想退出战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吴军的动作极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全面地包抄过来,将征南军团团围困,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如果不是黑夜来临的话,曹亮所能看到的,只有人山人海了。

    夏侯玄懵了,出现这种状况,完全是在他的意料之外,在他的作战计划之中,完全没有考虑到这种状况,现在三万征南军被吴军团团包围,夏侯玄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没有可以凭险御守的要塞,没有足够的粮草辎重,没有援兵,在敌人的团团包围下想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夏侯玄计无所出,其他诸将也是一脸的茫然。顺风仗谁都会打,而且说起来往往是头头是道,但象这种逆风仗,却不是谁都可以打得,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再整出一套详尽的作战计划来,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现在考验的,就是为将者的临机权变的能力,在以寡敌众的情况下,如何带领这支军队杀出重围,才能证明为将的实力。

    夏侯玄显然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虽然说夏侯玄学识才华皆有过人之处,但做为一个刚上战场的菜鸟,显然那些兵法兵书上学到的东西是不够用的,在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面前,他终究只是一个雏儿。

    从主动请缨领命出战的那一刻,夏侯玄就已经注定掉入了司马懿的算计之中,阴戾狠辣的司马懿为了消灭夏侯玄,早已把三万魏军视做了草芥,让他们为夏侯玄陪葬也在所不惜。

    夏侯玄还口口声声称司马懿不会因私废公,不会因为私仇而耽误国家大计,事实证明,这只是夏侯玄一厢情愿的想法,在清除政敌方面,司马懿才不会有半点妇人之仁,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滴水不漏了无痕迹地将夏侯玄送上断头台。

    “卑鄙!司马懿简直就是卑鄙透顶!”夏侯玄愤怒地拨出长剑,狠狠地劈掉了身边的一截树枝,他用这种方式,发泄着他心头的怒火。

    但一切都于事无补了,夏侯玄的大意和轻信,让他包括手下三万将士身陷绝境,想破除这种死局,除非有奇迹发生。

    曹亮上前道:“夏侯将军,困守此地,只能是坐以待毙,还是分路突围吧。”

    夏侯玄眼中掠过一抹的亮色,事先就是曹亮提醒他要防备司马懿,没想到还真被他不幸言中了,夏侯玄对曹亮便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意思,此刻他献计突围,让夏侯玄生出一丝的希望,上前一把捉住曹亮的手,急切地道:“子明,如何分路突围,你可有计划否?”

    曹亮之所以敢主动献计,正是因为他此前做过这方面的计划,和邓艾曾商讨过如果己方被数倍于我的敌人包围之后,该如何办的问题。

    邓艾当时给出的办法就是分路突围,并根据地形地势,给出了详细的突围方案,曹亮当时便牢牢地记下了,此刻正好为之所用。

    不得不说邓艾确实是一个军事奇才,他对山川地理的掌控已经远远超越常人,到达新的地方,邓艾只需要瞧上几眼,就可以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军方案来。

    也难怪他会在若干年之后,想常人之不敢想,走常人之不敢走的阴平小路,一举灭蜀,创下了不世之功。

    没有平时的日常积累,没有锻炼出如炬的慧眼,邓艾是不可能立下如此奇功的,所以说在每一个成功的背后,看似偶然,却一样有着必然的因素。

    曹亮拿出来的这一套突围方案,让夏侯玄顿时为之一喜,原本如一团乱麻的战局,顿时变得条理清晰了。

    尽管说突围行动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总比现在这样坐以待毙要强吧,夏侯玄下令各营各部的人马遵照此方案行事,立刻行动。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了一切,黑夜给突围行动增添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究竟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无人能够知晓,现在夏侯玄是孤注一掷,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次的突围行动中。

    最初曹亮是和夏侯玄的中军一起行动的,他们沿着一条小径,向西南方向而走,刚走出没有多远,吴军的一股兵马就围杀过来,混战之中,曹亮和夏侯玄被分隔开了,夏侯玄在亲卫的保护护之下,望西边而走,而曹亮在方布等人的保护之下,继续向西南突围。

    四野一片的漆黑,只有那稀疏的星光微微地照出一点前路的光景,为了生存而战,这便是曹亮此刻的信念。

    一路之上,他已经不知斩杀了多少的吴兵,他手中的环首刀已经是斑斑的血迹,身上也溅满了血污,有他自己的血,也有敌人的血,曹亮身上已经是多处受伤,所幸都是些轻伤,并不碍事。

    他之所以能在乱军之中安然无恙,方布等人的护卫自然是功不可没,曹亮不禁暗暗感叹,如果没有方布的保护,他恐怕都不知道要死上几次了。

    战争确实可以磨励人的意志,这是曹亮平生第一次踏足战场,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他已经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了,第一次杀人的时候他的手还颤抖过,但在这个战场上,他早已变得麻木了,杀人就如同是吃饭喝水一样平常,因为在这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

第210章 夜战

    现在曹亮的身边,除了方布等几人之外,还有上百名的追随者,这些魏兵除了一部分是一直跟随在曹亮身后的,还有一部分则是队伍被打散落了单的。

    在突围之中,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落单了,落单的话就意味着一旦被敌军包围,十死无生,所以曹亮在突围途中,一旦遇到落了单的魏兵,不管他们是那个队伍的,都会将他们收容起来,编入自己的队伍。

    当然,突围作战,并不是人越多越好,越是大规模的集团行动,越容易遭到敌人的重兵围剿,只有短小精悍的队伍,突出去的希望才更大。

    整个安风渡的地形相当地复杂,有山坡,有丘陵,有河流,有沼泽,这么复杂的地形那怕是白天行军,都有些困难,更何况是黑漆漆的夜里,难度更是无比巨大。

    曹亮不敢点燃火把来照明,一旦点起火把,自己的位置不就全暴露了么,纯粹是找死的行为。

    吴兵却是没有这么一层顾虑,他们肆无忌惮地点燃火把,漫山遍野地搜寻魏兵的踪迹。

    吴军点燃火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让他们不必在黑暗之中苦苦摸索,找寻一些道路或者河流也容易的多。

    但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点亮火把不光是把吴军的位置暴露出来,就连吴军的数量魏军都可以数得一清二楚,如果吴军人数众多兵马强悍,魏军便可以绕着走,不与之发生冲突,但如果吴军数量比较少的话,魏军则可以强力狙杀之,夺路而走。

    现在魏军这个分路突围的方法让吴军有些焦头烂额了,这么多的魏兵如星流云散,四面突围,让吴军是防不胜防,只好是来分头堵截。

    黑夜之中行动自然也有好处,在黑暗的掩护之下,魏军的突围行动更为地从容一些,吴军顾此失彼,虽然截杀了不少的魏军,但多少人混水摸鱼突了出去,他们连一点底也没有。

    曹亮在行军途中,遇到大队的吴军就绕道而走,遇到小股的吴军则毫不客气地斩尽杀绝,吴军点亮火把的行为确实是给他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让他可以比较轻松地挑选对手。

    但不是每一支吴军都会点亮火把的,曹亮在行军途中,就曾遭遇过两次吴军的暗中伏击,这些吴军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在黑暗之中突然袭击,让曹亮是防不胜防。

    不过这些伏击的吴军终究只是一些小股部队,虽然能给曹亮的队伍带来一些伤亡,但却无法阻止曹亮前进的步伐。

    连续地斩杀了几支吴军的小队之后,曹亮已经率军渡过一条不宽的河流,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

    此时已经是天交三更了,连续战斗了两三个时辰,曹亮的队伍是人困马乏,曹亮下令暂时在一片树林中休息一下,吃点干粮,喝点水,后半夜还有恶战等着他们,必须要在天明之前突围出去,否则就会突围失败。

    曹亮估算了一下路程,距离他们的出发点已经是有十几里的路程了,但这个距离并不安全,远还没有走出吴军的包围圈,想真正地突围出去,至少还得再走十几里的路程。

    曹亮坐在一棵树下,夜风习习,吹得树叶沙沙作响,黑暗之中,曹亮也瞅不清楚这究竟是一棵什么树。

    他拎着皮袋,咕咚咚地连灌了几大口的凉水,又啃了几口干得发硬的面饼,战场之上,条件就是这么艰苦,曹亮也没啥可以抱怨的,在这里,生存是摆在第一位的,其他的,都得一律靠边站。

    曹亮瞟了一眼,方布就站在他身边三尺之内,抱臂而立,永远是刀不离身,虽然经历一场场的恶战,但他依然是平静淡漠,神色从容,仿佛世间的一切,都不会令他动容。

    “方布,你说我们今夜会死在这儿吗?”

    “不知道。不过方布但有一息尚存,就会保护少主周全。”方布平静地道。

    战场之上千军万马,一个人的武艺再高强,也是无济于事的,方布的职责就是保护曹亮,只要他没有倒下,就永远不会失职。

    曹亮道:“我们相处了这么久,还不知道你籍贯何处,家里还有什么人?”

    方布淡淡地道:“在下祖籍并州晋阳,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

    “并州晋阳?”曹亮立刻是饶有兴致,因为穿越前他就是山西太原人氏,这么算来,方布和他算得上是老乡了,不过这个老乡隔得有点远,足足隔了一千八百年的时空。

    “那你离开故乡多久了?”

    “很久了,久到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离开的。”

    “那你不准备回家去看看吗?”

    “回家?”方布喃喃自语,或许在他的记忆之中,早就没有了家的概念。

    曹亮正准备再问问,忽然前面左边方向传来了喊杀之色和兵器相撞的金鸣声,正在休息的队伍立刻是警觉起来,个个都操起了手中的武器,紧张地向那边张望过去。

    黑暗之中,除了厮杀之声,看不到任何的情景。

    不过这种情况一路之上也不知道遭遇过多少次了,肯定是有魏兵突围之时中了吴军埋伏。

    曹亮没有冒险前往,而是派出斥侯前去打探一下。

    如果遭遇到的是小股的吴军,那么曹亮并不介意去伸以援手,但如果他们遭遇到的是吴军的大队人马,曹亮自身难保,就不敢轻易暴露自己了。

    派出去的这个斥侯可是专业的斥侯,他很快地就去而复返了,回来禀报曹亮,遭遇吴军伏击的是魏军一支大约两百多人的队伍,他们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围攻他们的吴军,至少也有五六百人。

    “五六百人?”曹亮有些踌躇了,自己的队伍不过才百十来号人,肯定是打不过这么多吴军的,而且周围的吴军如果得到消息,肯定会来增援的,自己如果去救援,救不下人来反倒可能会深陷包围之中。

    不过斥侯接下来的话却让曹亮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领军的人好象是羊中郎和杜中郎。”

第211章 伸以援手

    曹亮腾地就站了起来,如果是不相熟的人,曹亮或许会怂一下,但是羊祜和杜预的话,他却是不能不救的,尤其是羊祜,如果他出事的话,曹亮怎么向羊徽瑜交待?

    曹亮二话不说,提刀就直奔那个方向而去,方布及众将士也毫不迟疑,紧紧地跟随在曹亮的后面。

    最初突围时,羊祜杜预和曹亮俱在中军,只不过后来被打散了,曹亮单走了一路,羊祜和杜预则是随同夏侯玄一起撤走的,此时在这里听到了羊祜和杜预的消息,曹亮一惊,莫不是夏侯玄也和他们在一起?

    不管怎么样,曹亮都不能袖手旁观,就算吴军人数再多,自己也得拼了老命去救援。

    羊祜和杜预他们遇伏的地点和曹亮休息的地点相距也不过才一两里的距离,曹亮发足狂奔,很快便冲至了近前。

    此时双方正在激战,吴军仗着人数众多,将羊祜杜预他们团团包围住了,羊祜和杜预这支队伍不满二百人,而且挂彩的甚多,此刻再被数倍的敌军围困,虽顽强抵抗,但形势十分危急。

    曹亮冲至近前,手起刀落,砍翻了一名吴兵,高声喝道:“杀!”

    经过短暂休息,曹亮的队伍体力皆有所恢复,此刻在曹亮的率领下,龙精虎猛,气势如虹,硬生生地冲出一个缺口来,和羊祜杜预会合在了一处。

    羊祜乍见曹亮,又惊又喜:“子明兄,真的是你吗?”

    “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我们一起杀出去!”曹亮奋力地挥刀格挡住吴兵刺过来的长枪,高声地道。

    羊祜他们被吴军包围,死战不能得脱,本来已暗生绝望之心,此刻曹亮率部来援,让他们都是精神大振,皆奋力厮杀,顺着曹亮打开的缺口便冲了出去。

    吴军领军的是一个司马,他率领着五六百人的队伍在此设伏,就是单等鱼儿上钩,好不容易逮住条大鱼,眼看着胜利在望,半路却杀出一个曹亮来,冲破了他的包围圈,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他不禁是勃然大怒,下令吴兵全力追击,一个都不能放跑。

    曹亮瞧见他便是吴军的指挥官,便向方布道:“干掉他!”擒贼先擒王,只要能杀掉这个指挥官,剩下的吴兵便是一盘散沙,不足为惧了。

    方布点点头,对付这种小角色,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他飞身掠起,如苍鹰搏兔,踩着几名的吴兵的脑袋飞掠而过,从半空之中便向他袭去。

    吴军司马亡魂大冒,方布就如同是飞人一般,直袭而来,这种本事,他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自知不敌,扭身便想逃跑。

    但以方布的速度,他如何能逃脱得了,吴军司马还没有来得及跑出几步,就觉得脖子微凉,低头一看时,只看到了一具无头的尸体很是眼熟,不正是自己的身体吗,他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正如曹亮所料想的,吴兵一看领军者阵亡,顿时便群龙无首,再无心恋战了,曹亮率兵一阵反攻,吴兵便狼狈而逃,做鸟兽散。

    杀散了吴军之后,羊祜来到了曹亮的面前,兴奋地刚喊了声:“子明兄”

    曹亮直接就打断了他,道:“快走,此处非久留之地!”

    那些溃逃的吴兵一旦遇到大股的吴军,肯定会把这边的情况上报的,现在滞留原地就等于自取灭亡。

    羊祜自然知道此中利害,只不过是因为太兴奋的缘故,才会如此,听了曹亮的话,立刻是闭口不言,跟随着曹亮,向西南转移而去。

    其他的人也是紧紧相随,受伤的人也在同伴的搀扶之下,尽快地离开了此地。

    一口气奔出了两三里路程之后,曹亮才停住了脚步,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确信没有吴军的埋伏,这才下令众军士暂时休息一下。

    羊祜两次想说话都被曹亮给打断了,这回终于是可以和曹亮说上一句完整的话了。

    “子明兄,你来得太及时了,这回没有来救,我们肯定就完了。”

    杜预也是拱手称谢:“大恩不敢言谢,曹参军的救命之恩,某日后定当相报。”

    曹亮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道:“同为袍泽,理应守望相助,何足相谢?如果异地而处,相信你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杜预暗暗点头,曹亮的磊落胸怀让他更是钦佩不已。

    曹亮又道:“先前你们不是同夏侯将军在一起的吗,为何不见他的人影?”

    羊祜道:“和你分开之后不久,我们又遭遇到了一支吴军大队的人马,激战之后,我们也被冲散了,黑夜之中,也摸不清路径,只能是走一算一步,幸亏遇到子明兄,否则还不知道会死在什么地方。”

    现在的形势,完全是犬牙交错,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根本就无法分辨什么地方是安全的,什么地方是危险的,曹亮隐隐有些担心,不知道夏侯玄现在情况如何了。

    “不知夏侯将军现在何处,可否安全?”曹亮问道,虽然没抱什么希望,但他还是想知道一点关于夏侯玄的下落。

    羊祜摇摇头,这个问题还真难住他了,夏侯玄的情况他真是一无所知。

    “子明兄也不必担忧,夏侯将军身边有任长史保护,定然可保无虞。”羊祜也只得如此说了。

    曹亮默然无语,他也清楚,敌众我寡之下,这场突围之战拼得就是运气,运气好的一点的,便可以从敌人的兵力薄弱之处突出去,运气不好的,撞到敌人大队兵马的铁板上,那就是死路一条。

    夏侯玄虽然身边的护卫众多,但人数越多目标越大,越容易吸引吴军的注意力,曹亮和羊祜他们被冲散的那两次,都是遭遇到了吴军的大队人马,都是经过一番的血战,才侥幸地逃离死地。

    如果夏侯玄运气好点,或许此刻已经逃离了吴军的包围圈,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那后果还真是不可想象的。

    但愿他能平安无事吧。

第212章 步步杀机

    现在考虑别人的生死于事无补,曹亮所需要做的,就是带领这支两百多人的队伍如何杀出重围,这才是他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抬头看了看夜空,幸亏今夜天气晴朗,虽然没有月亮,但是繁星点点,曹亮在天空中很快就找出了北极星的位置,确定了他们现在所处的方位。

    白天靠太阳,晚上靠北极星,就已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最简单实用的辨别方向的办法了,曹亮庆幸今晚的天气帮了他的大忙,否则绕来绕去,很可能会绕到最初的出发地点,那可真得就悲剧了。

    有北极星指明方向,一切就变得顺利了许多,至少曹亮不会迷路。

    但如果今天是阴天雨天呢?

    军队中到是有司南,司南就是那种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可司南体积笨重,不利于单兵携带,整个征南军中,也不过才有几个而已,曹亮现在根本就没有这玩意。

    看来这次回到洛阳之后,还得找马钧研制点体积小巧的指南针,方便于单兵携带,这样再遇到这种情况,那怕是极端恶劣的天气,大雾大雨之中,也不会辨别错方向。

    曹亮的突围方向是西南,确定了北方之后,很容易就辨识出西南来,稍做休整之后,曹亮便下令队伍出发,望西南方向继续前进。

    这一路前进,一路战斗,队伍的减员非常的严重,最初曹亮带出来的时候,有两百多人,这还不包括一路之上收编的落单掉队的成员,经过数场血战,只剩下百十来号人了。

    而羊祜那边损得得更为惨重,最初带出来三四百人,经过几战之后,也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尤其是最后一战,差一点就全军覆灭,饶是曹亮救援及时,可那一战他们还是损失了近一百人。

    如此惨烈的伤亡比率,让曹亮都黯然而叹,这些逝去的生命,昨天或许还曾笑脸打过招呼,或许还在一个行军锅里吃过饭,但今天今夜,他们便都躺在了冰冷的大地上,血染异乡之土。

    现在曹亮所带的这支队伍,存活率尚且十不足三,那么整个三万人的队伍,曹亮不知道现在还能尚存几何?

    骁骑营是曹亮最为关心的,也不知道文钦邓艾石苞他们的情况如何了,骁骑营可是连人带马,动静极大,难免会引得来吴军的重兵围剿,但愿他们强悍的冲击力可以冲破吴军的重重围困,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

    战场对人对锻炼无疑是最大的,羊祜和杜预尚未及冠,如果在洛阳城里混的话,完全是轻裘缓带年少轻狂的世家郎,如今亲身经历这血与火的战场,早已稚气不在,浑身浴满鲜血,目光却是坚定如铁。

    也许他们杀第一个敌人的时候会感到恶心难受,但是这一路砍杀下来,反倒是热血澎湃,慷慨激昂,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知道生的可贵,如果在战场上你不想倒下,那就必须要让你的敌人倒下,这就是战场法则。

    一场战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可以让懦弱者变得坚强,也可以让胆怯者变得无畏,还可以让人快速地成长起来。

    因为这一场战斗,或许可以让羊祜和杜预的名将之路,起步得更早,走得更远。

    再往前走,曹亮的运气显然不错,没有再遭遇到吴军的伏击,虽然一路之上还是碰到过几支吴军的人马,但吴军点燃着火把,将自己完全地暴露出来,曹亮只需要避开他们,就可以避免战斗。

    这里已经属于了外围地段,喊杀声已经是渐趋平静了,吴军驻守的人马似乎也有些松懈,他们只驻守在一些大道隘口之上,封锁着交通要道,并没有再展开地毯似的搜索。

    这无疑给曹亮的突围提供了便利,不过大道是没法走了,曹亮只能是率领着队伍迂回着从小路上前进,有的时候甚至没有路,只能是从荆棘满地的山坡上踏过去,只能从小溪河流中趟过去。

    还好这一片的区域没有那种险峻崎岖的山峰,也没有那种宽阔湍急的河流,这边的丘陵比较低矮平缓,纵然有些起伏,但并不险峻,河流也多是淮河的一些支流,水深之处尚且不过顶,遇到横渡河流时,魏军只需要趟河而过即可。

    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比及天明之时,曹亮一行已经到达了距离出发点大概二十多里的地方,此时可以看到的吴军队伍已经是越来越少了,曹亮预计他们距离突出重围,已经是不远了。

    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东边已经是微露曙光了,晨雾在林间弥散着,重重的雾霭影响了他们的前进方向,也影响了他们的视线。

    这个时候,吴军也不用再点燃火把照明了,所以曹亮已经是很难远距离地发现吴军,只有走到近前数十丈的距离,才能看得到对面是否有人。

    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么近的距离一旦发现对方,对方也必然可以发现自己,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将不可避免。

    如果对方只是一支小规模的吴军,那倒也无惧,只要将他们杀散即可,但如果遭遇到大队的吴军人马,那情况就会变得很糟。

    曹亮还真是暗自庆幸,这一路上有吴军在帮助他们“照明”,所以他们才有机会走到这里,看来敌人的愚蠢还真是他们的一大助力。

    现在天快亮了,这个优势不在了,曹亮就更需要小心翼翼,他下令队伍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就连脚步声都尽可能地轻一些,不要发出任何的一点声响,以避惊动突然出现的敌人。

    而曹亮更是竖起了耳朵,侧耳细听着周围的一切动静,这个时候提前发现敌人尤为重要,浓雾虽然是最大的保护伞,可以逃避敌人的阻击。

    但同样,浓雾着也潜藏着危险,杀机重重。

第213章 发现一条大鱼

    这时,在前面探路的斥侯折返了回来,低声地告诉曹亮,前面发现一条宽有十几丈的河流,水流甚急,恐怕难以泅渡,问曹亮是否绕道。

    河流是东西走向的,如果绕道,还不知道会绕道哪儿去,只会距离曹亮原定的目标越来越远。

    更何况,河流一带一直是吴兵防守的要点地带,顺着河堤走,只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带我去瞧瞧。”曹亮决定亲自去看看。

    斥侯立刻引曹亮前往,一行人轻手轻脚地接近了那条河。

    这条河显然要比曹亮他们之前渡过的那些河流明显要宽得多,水流也比较湍急,此刻河面上浓雾弥漫,只能隐约地看到对面河岸的树影,朦朦胧胧,也不知道河对岸是否藏有伏兵。

    曹亮看了看河流的宽度,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十几丈的河面连中等的河流都算上,只不过水深水浅还不知道。

    曹亮派两名水性好的魏兵去下河查探一下河水的深度,如果合适泅渡的话曹亮准备泅渡过去,如果水太深不适合泅渡的话,曹亮只能是另想办法了。

    两名水性好的魏兵很快地就跳进了河里,河水虽然很湍急,但却并不太深,大概只到了齐腰深的位置,曹亮见状大喜,这种水深一点都不影响渡河,他正准备招呼队伍下水,就听对岸有人在高声喊道:“什么人?擅闯者死!”

    那两名已经达到了河心位置的魏兵不禁一慌,事先确实没有想到河对岸竟然会有人,听口音,乃是吴地的口音,确信是吴兵无疑,大概是他们下水的声音太大,惊动了河对岸吴军的巡兵。

    两名魏兵不敢再动,也不敢开口,一张嘴就是一股子浓重的北方话,想忽悠也没法忽悠。

    两人不开口并不意味着没事,对方见等了半天都没有回应,干脆就用弓箭来招呼了,数十支羽箭嗖嗖作响,穿过浓雾,向着河心位置疾射而来。

    可怜那两名探路的魏兵躲无可躲,当场被乱箭射死,尸体顺流漂走。

    突然出现这种状况,让正准备下水的曹亮连忙暂停了行动,浓雾之中,根本就无法分辨对面有多少的吴兵,单看射出箭支的数量,都不少于几十支,也就是说对方的人数是高于几十人的,甚至达到上百人也有可能,毕竟对方不可能全是弓箭兵,至少还应该有其他的兵种。

    虽然说曹亮这边的人手不一定会弱于对方,但隔着一条河流做屏障,而且对方拥有弓箭兵这种远程兵种,还真是让曹亮是一愁莫展。

    虽然现在浓雾重重难辨人影,但对方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这边渡河时产生的响动放箭攻击,人到了河中则是全无还手之力,那两名不幸遇难的魏兵就是前车之鉴。

    但曹亮不想绕道而走,谁也不清楚这条河什么地方没有吴兵防守,而且太阳升起之后,浓雾就会消散,没有了大雾做掩护,隔着几里就会被敌人发现,突围必将会变得更为艰难。

    曹亮眉头紧锁,苦苦地思索着办法,忽然他眼前一亮,冲着身后的人低声地道:“你们之中,有谁会说东吴话?”

    众人皆是纷纷地摇头,魏军所有的士兵都是来自于北方各州,所讲的话自然都是北方各地的方言,大部分人一生都没有机会离开故土,就算是打仗出征,也是偶尔的短暂的时间,所以根本就没有能会讲东吴话。

    就在曹亮感到失望之际,站在队伍最末尾的一个瘦小个子的老兵道:“曹参军,小的年幼之时跟随父亲经商,曾去过几年吴地,倒是会说几句东吴话。”

    曹亮大喜,立刻将那小个子老兵叫至身旁,对他道:“好的很,你这样朝对面喊话,就说你是右将军全琮的部下,追击一路魏兵至此,还请准以渡河。”

    小个子老兵立刻朝对岸喊话,将曹亮所交待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小个子老兵的东吴口音甚是标准,比东吴人说得还更流利,对方一听之下,倒也没有什么怀疑,只是道:“此处乃是大将军的驻地,闲杂人等,不可靠近。”

    大将军?曹亮清楚,此时的吴国大将军可是诸葛瑾。

    吴国的军制比较混乱,大将军可不象是曹魏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吴国的大将军却不是第一等的高官,大将军之上,还有上大将军,大司马、丞相等职。

    不过大将军也算得上是重臣了,曹亮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竟然摸到了诸葛瑾的营帐边上,乖乖,这可是条大鱼啊!

    曹亮顿时是欣喜不已,擒贼先擒王,只要能擒下诸葛瑾,说不定就可以扭转战况。

    当然诸葛瑾身边护卫成群,人数之多恐怕不是曹亮所能应付得了的。

    不过曹亮可不想就这么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既然吴军主将诸葛瑾的大营设在这儿,想必也不会调动太多的人来守卫,毕竟这里已经是边缘地带了,魏军很难杀到这里。

    众将士也变得跃跃欲试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可不想放弃,这就好比一个赤贫已久的人,突然间拾到万贯之财,有些手足无措。

    曹亮让那小个子老兵道:“左近不远发现魏军的渡河痕迹,让这些人渡河而过,势必会危及大将军的安全,你等阻拦某等过河追击魏军,莫非与魏人是相通的吗?”

    一顶里通外国的大帽子扣上来,对方果然不敢再坚持了,紧张地防范起来,同时也同意了曹亮的渡河要求。

    一旦涉及到主将的安全,这支队伍必然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而曹亮则是捉住这个机会,少走一些弯路,趁机突围出去,突破吴军的包围圈,这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将诸葛瑾周围设防的军队大部调走,这样曹亮便可以无所欲为了,渡过河去,擒杀掉诸葛瑾,那才是真正的首功一件。

    曹亮不禁心思活络起来。

第214章 乔装渡河

    曹亮让羊祜和杜预带上五十个人,从左路迂回渡过河,在吴军营地的右侧故意地整出一些声响来,摇旗呐喊,假装厮杀,反正是动静越大越好,足够吸引吴军的注意力。

    反正在大雾之中,无人可以辨别出魏军究竟有多少的人,五十个人故作疑兵,已经是足够了,只要能将守卫大营的吴兵调动出一部分去,那就足够了。

    曹亮同时叮嘱羊祜和杜预,切不可与吴兵交战,他们在那儿鼓噪声势,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尽可能地将吴军越引越远。

    羊祜和杜预知道这回曹亮要玩一票大的,皆是欣然领命,带五十人去打仗是不行的,但搞点动静出来,却是绰绰有余的。

    送走羊祜和杜预之后,曹亮便开始安排渡河了,借着大雾,渡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一登岸之后,马上就会暴露了,所以曹亮找来了十几件吴军的军服,让方布等人换上,那个会说东吴话的小个子老兵,也给他穿了一件。

    这些军服还是曹亮一路上顺手扒来的,按曹亮的计划,如果到了白天还实在是突围不出去的话,那就换上吴军的军服,这样乔装改扮的话,或许也有机会蒙混过关。

    方布等十几个人先行渡河,渡河的时候,曹亮让小个子老兵不断地跟对岸喊话,迷惑他们的注意力。

    果然吴兵没有什么防备,方布一行很快就上了岸。

    吴兵见上岸的果然是“自己人”,原本有一些的防备之心也就荡然无存了,看到他们**如落汤鸡一般,都忍不住嘲笑起来。

    方布冷眼打瞧,这队吴兵大约有五十人左右,除了二十多个弓箭手之外,尚还有二十多个刀兵和枪兵,此刻他们都围拢了过来,并且毫无防备之心,这无疑给了方布他们动手的最好机会。

    方布暗暗地给身边的人递了一个眼神,他们十几个人如果要对付五十个人,那就每个人必须要杀掉三四个,方布带过来的人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对付这五十个人不算什么难事。

    难的是必须将这五十个人全部瞬杀才行,既不能让他们逃走一个,也不能让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

    小个子老兵用东吴话跟那些吴兵打着哈哈,方布等人已经是慢慢地靠了上去,十几个人分别占据了有利的位置,方布微微点了一下头,十几个人便同时出刀,快如闪电,一人首先便劈翻一个。

    还没等吴兵反应过来,方布他们的第二刀又已经劈了过来,干脆利落地再次干翻一批,他们出手既凌厉又狠辣,刀刀皆中要害,都斩在对方的咽喉之上,吴兵就是想发出呼喊的声音都来不及。

    方布的刀则是更快,别人砍翻两个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放倒四个了,刷刷刷,只是一眨眼的工夫,离方布最近的四个吴兵已经是栽倒在了地上。

    事起仓促,这些吴兵完全懵了,明明听声音看着装都是自己人,怎么一上来就是突下毒手,太让人意外了!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一大半的吴兵倒在了地上,剩余的吴军有的刚要拨出兵器迎战,有的准备高声呼喊救兵。

    但方布又怎么会给他们机会,看到那些想张嘴叫喊的,方布飞身掠过去,一刀就劈在了他的喉头上,那吴兵刚吐出半个字声音就戛然而止了。

    他瞪着死鱼般的眼睛,至死都无法瞑目,他实在是想不通,怎么有人会出刀这么快,快到连让他喊话的机会都没有。

    整个战斗只在几息之间就全部结束了,没有一个吴兵可以走脱,甚至连最基本的呼救都没有发出声来,这一仗打得是干脆漂亮。

    解决掉吴军的巡哨之后,曹亮等人也很快地上了岸,斩杀了五十多人之后,又无疑多了五十多套吴军的军服,曹亮自己首先换了一身,又让其他的人全部换上,如此一来,近大半数的魏兵全都换上了吴军的军服。

    魏军的军服是褚黄色的,按五行五德说,汉为火德,魏代汉,自然为土德,火为红色,土为黄色,所以魏国的国色为黄色,魏军的军服自然是土黄色的。

    而孙权认为吴国为水德,所以吴军的军服为乌衣,戎守建业的军队驻地就叫乌衣营,那个地方后来成为王谢大族的居地,乌衣营也改为大名鼎鼎的乌衣巷。

    此时已经是临近天明了,大雾渐渐消散,曹亮身处吴军的大营深处,自然是换上吴军的军服方便的多。

    曹亮决定带着这一百多已换好装的魏兵潜入到吴军的军营之中,剩下五十多人没有换装的,则留在营外接应。

    吴军的这座大营背河而设,营帐相连,看不到头,如此大的军营,也不知道驻守着多少的军队。

    曹亮看了看,方才方布下手之时过于狠辣,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来,剥掉衣服之后,全部被方布他们扔到了河里,毁尸灭迹。

    “应该是留个活口的,至少也能问一下大营里面的情况。”曹亮嘟囔了一句。

    方布二话不说,一个闪身就消失在了大雾之中,就在众人还在诧异之时,方布已经挟着一名吴兵返了回来,扔在了曹亮的脚下。

    大雾简直就是给方布披了一身的隐身衣,他来去如风,恐怕吴兵还没发现怎么回事呢,自己身边就已经是少了一个人。

    那名吴兵是惊魂未定,他只觉得脑袋上挨了一下,就失去了知觉,然后就来到了这儿,让他更纳闷的是,这些人明明身穿的都是吴军的军服,都是自己人,干嘛要挟持自己。

    曹亮也不废话,直接就拨出刀来,把刀压在他的脖子,逼问他大营里面的情况。

    那名吴兵再傻也看得出这帮人并不是自己人,肯定是敌人伪装的,为了活命,他只能是把大营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不敢有丝毫隐瞒。

    曹亮闻听之后大喜,看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215章 混入吴军大营

    这里确实是吴军的指挥大营,大将军诸葛瑾此时就在营中,由于几乎所有的吴军都参与了围剿行动,所以此刻大营之中虽然营帐众多,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兵马,只剩下了大将军的亲卫营大概只有一千多人了。

    因为这里已经是后方了,所以诸葛瑾也就没有在身边多留兵马,只留下亲卫营来守护大营,其他的各营各部人马,都投入了战斗之中。

    这一次诸葛瑾所谋甚大,那就是要一口气全部吃掉夏侯玄的这三万人马,安风渡未能全歼司马懿的人马,诸葛瑾已经是很郁闷了,所以把这口气全撒在了夏侯玄的身上,他把能派的兵全部派了出去,自己则扎营在了浮水河南岸,运筹指挥。

    曹亮听罢,是又喜又忧,喜得是诸葛瑾果然在营地之内,这无疑给自己提供了擒贼擒王的机会,忧得是那怕诸葛瑾身边兵马再少,却也有千人之众,凭自己手下这百十来号人,又如何来擒获诸葛瑾?

    曹亮用刀背拍了拍那吴兵的肩膀,道:“既然你肯说实话,那我也不是失信之人,权且留你一条性命,不过此时却不可放你回去。”曹亮吩咐人将他给绑了,又在口中塞满了布条,谨防其说话。

    绑好之后,寻一隐秘草丛,扔了进去,至于他将来的生死,也就听天由命了,如果能被人发现,那还有得救,如果几天之内都无人发觉,只剩下活活饿死的份了。

    那吴兵是一脸的苦相,不过这可不由的他,曹亮为了不让消息泄露,只能这么做了,换做了别人,早就一刀喀嚓了事。

    吴军大营内有一千多人马,如果换作是旁人,早就绕道而走了,免得吃不上羊肉惹上一身的臊,引火烧身。

    但曹亮却舍不得放弃这个机会,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那怕不谈功劳,单是传扬出去,都堪称是一段佳话了。

    如果没有撞到这儿,那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却白白地放弃,曹亮如何能甘心。

    人生难得几回搏,这次曹亮决定拼了。

    不过就这么冒然地杀进去,肯定是不行的,曹亮手下的人那怕再悍勇,也不可能做到以一挡十的地步,更何况能身为大将军护卫的亲兵,肯定也是勇武非凡的猛士,所以此番只能是智取,绝不可强攻。

    还好曹亮此前就已经布置了一步棋,让羊祜和杜预带领着五十个人迂回到吴军的侧翼,故意地造出声势,引诱吴军出营,这样一来,便可以给曹亮偷袭创造机会。

    但曹亮也不敢指望太多,毕竟现在留在诸葛瑾身边的,都是其亲卫部队,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了保护诸葛瑾,至于围剿匪魏军,那是可为不可为的事,所以指望着羊祜和杜预整出动静来吸引走大部分的吴兵,那是完全不现实的。

    所以乔装改扮潜入吴营成为了曹亮的不二选择,只要能悄然接近到诸葛瑾身边,曹亮便有把握来狙杀他。

    于是曹亮便接原定的计划,将手下一百多人分为两拨,自己亲自率领一百多已经换好了吴军军服的魏兵潜入到吴营之中,剩下七八十名没有换军装的魏兵则留在营外策应,一旦在营里面的行动受挫,就必须要里应外合,强行地突围出去。

    布置停当后,曹亮立刻率领方布等一百多人向吴军的大营而去。

    此刻浓雾已经是消散了不少,吴军在营的全貌也已经是渐渐地显露了出来,曹亮一行到达大营门口的时候,受到了门口守卫的严厉盘查。

    曹亮他们所执的令牌都是那支巡逻部队的,全军会说东吴话的也只有小个子老兵一人,所以和守卫打交道的事,全部由他来处理。

    在大营门口负责守卫的是一位军侯,他反复查看了那块令牌,令牌自然不会有假,不过那军侯一脸的疑惑之色:“你们几个,怎么都面生的很?”

    诸葛瑾的亲卫营,总共只有一千来号人,那怕这一千号人不一定都能认得叫得上名字,但平时来来往往,都是一张熟面孔,突然之间多出这么多的陌生面孔,自然让那军侯起了疑心。

    小个子老兵满脸堆笑地道:“这位军侯,我们几个都是从别营之中刚调动来的,所以您不认识,这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您不就认识了吗?”

    “别营调来的?原先是哪个营的?”那军侯不依不饶地问道,疑惑之心未减。

    小个子老兵不禁为之语塞,吴军大将军的麾下,究竟有几个营,具体都叫什么,他还真是一无所知,自然是答不上来。

    如果答不上来,肯定就会露馅,所以曹亮暗暗地给方布使了个眼神,让他做好动手的准备。

    还好这个时候大雾虽然有些消退,但远处依然看得不太真切,曹亮如果能够动手迅速,不露痕迹地除掉这几名守卫的话,还不一定会被营内的其他亲卫知晓。

    方布的刀已经握在了手掌之中,随时准备出手,如果那个吴军军侯继续盘问地话,方布就会奉曹亮的命令动手了。

    就在此时,吴军大营的西侧,突然响起了呐喊声厮杀声,而且伴有兵器相撞的金鸣声,声响极大,整个吴军大营都清晰可闻。

    “有敌袭!”那军侯是悚然一惊,举头向西望去,迷雾之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不知道来犯的魏军究竟有多少的人,那军侯有些慌乱了,再也顾不得多说什么,下令打开营门,放曹亮等进营,并道:“立刻回营,做好战斗准备,保护大将军。”

    小个子老兵立刻拱手称诺,领着众人进了大营。

    这羊祜和杜预出现的还是正当其时,让他们这一闹,曹亮一行反而是很顺利地就进了吴军大营,省了一个动手的环节。

    在营门口动手,那是迫不得已的下招,和在河岸上不同,曹亮根本就无法保证不被其他吴兵发现,如果强行动手,只怕是会功败垂成。

第216章 谈一笔交易

    羊祜和杜预的出现,给吴军大营带来了不小的混乱,别看他们只有五十多人,但在大雾之中造出来的声响,却不亚于几百人上千人。

    因为事关主帅的安危,再加上大营之中吴军的兵力不足,守卫大营的吴兵便显得慌乱不已,生怕魏军会突然杀入营中。

    曹亮见状大喜,这种混乱的局面可不正是他期盼的吗,混水才好摸鱼,只要现在找寻到诸葛瑾的所在,一击杀之,便可大功告成。

    可这么多的营帐,诸葛瑾到底在哪座营帐之中,曹亮有些犯愁,总不能一座接一座地去找吧,这得找到何时?

    可这也不能找人打听啊,随便找个人去问,人家马上就会怀疑你的企图。

    更何况,非诸葛瑾贴身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诸葛瑾的去向。

    就在曹亮犯愁的时候,只见前面不远处一座营帐的帘子掀起了起来,一群身披铠甲的人簇拥着一个身穿儒装的人走出了营帐。

    看众人对那儒士的态度,毫无疑问,他就是诸葛瑾。

    诸葛瑾已经是六十多岁了,年老体衰,自然穿不得沉重的盔甲,不过一身儒服,似乎是诸葛家的传统,儒雅从容,风度翩翩,诸葛瑾虽然仪容上比不上诸葛亮(脸长似驴),但一样气度非凡,温文大方,所以曹亮一眼便认定他是诸葛瑾。

    看到营中诸将士一片慌乱,诸葛瑾淡然一笑地道:“闻此声乃魏军疑兵是也,不足为惧,各营将士俱回本营,恪守本职,不得擅动。”回身吩咐长史何济领一曲人马出营查探,然后闲庭信步地又回到了营帐之内。

    既然大将军有令,诸营将士也不敢再在营中停留,各自返回驻地。

    机会来了!

    曹亮眼前顿时为之一亮,诸葛瑾派出去的何济乃是他身边的长史,带走的两百人更是他的亲卫部队,如此一来,诸葛瑾营帐旁的守卫人数必然是大大地减少,方便曹亮行事。

    曹亮不敢再迟疑了,迟则生变,现在距离太阳升起来已经不远了,太阳一升,大雾散去,曹亮再想在吴军大营内随意活动就很难了,趁着这最后的机会,正是下手的良机,时不待我,曹亮决定是立刻动手。

    趁着周围各营的吴兵各自回营的机会,曹亮大步流星地向诸葛瑾的大帐走去,刚走到帐门口,就听有人断喝道:“站住!此乃大将军营帐,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全部退下!”

    出言之人毫无疑问是诸葛瑾的贴身亲卫,态度蛮横,傲慢无礼。

    曹亮根本就不答话,依然如故地走上前去,同时暗暗地给方布等人递了个眼神。

    亲卫怒了,似乎还从来没有见过象曹亮这般胆大妄为的人,怒斥道:“你是何人,敢擅闯这里?再不停步,立斩无赦!”

    曹亮冷沉似水,突地拨刀刺向了那亲卫的腹部,那亲卫猝不及防,环首刀透体而过,曹亮这才冷冷地道:“我是送你上路的人。”

    曹亮动手的同时,方布等人也对余下的亲卫出手了,电光火石之间,那些自命不凡的亲卫居然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都气绝身亡了。

    这些自然都是出自曹亮的安排,解决掉诸葛瑾身边的护卫,必须要稳准快,绝不能拖泥带水,不让声音传递出去。

    也只有这样,曹亮才有成功的希望。

    方布等人是干脆利落,此刻营外是喊杀声阵阵,这边杀人的动静,却连外面的声响都不如,所以没人注意到诸葛瑾营帐之边发生了什么状况。

    方布等人不光是动手杀人,杀完之后,立刻将尸体掩藏起来,不让其他各营的人看到。

    并且第一时间取代了这些吴兵亲卫的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都不会怀疑有他。

    曹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原本以为接近诸葛瑾会很困难,但事实上,却是轻松无比的,几乎不废吹灰之力就控制了诸葛瑾的营帐,完全让诸葛瑾成为了瓮中之鳖。

    曹亮叮嘱守在外面魏兵,一定要眼观六路,不给吴兵接近大帐的任何机会,那怕是吴国大将回来了,也一样不让他们进营帐。

    布置完外面的一切之后,曹亮才率着方布等人闯入了营帐之内。

    “什么人?”诸葛瑾的贴身亲卫大声喝叫着,由于这营帐是最为厚实的水牛皮制成的,隔光隔热隔声音,所以外面有动静,里面的人压根儿就没听到。

    更何况曹亮的动作很快,那边刚刚处理完尸体,这边就已经是杀入了营帐,让吴军亲卫是措手不及。

    曹亮也不答话,自有方布等人出手,一路从外往里,所有试图抵抗的亲卫都被方布是一刀斩杀,连半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不过转瞬之间,大帐之内除了诸葛瑾再无其他的人,曹亮站到了诸葛瑾的面前,四目相对,神情冷漠。

    不过从始至终,诸葛瑾都没有显出半点的惊慌之色,他跪坐于席上,优雅而从容,淡然地道:“敢问足下何人?”

    曹亮倒也没有隐瞒,直言道:“大魏征南将军参军曹亮。”

    诸葛瑾轻瞟了他一眼,幽幽地道:“一条遑遑漏网之鱼,居然能潜入到这里来,你倒是确实有几分本事。只不过你虽然进得来,却也只怕出不去。”

    “久闻子瑜公儒雅君子,气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不过子瑜公担心恐怕是多余的,既然在下进得来,那自然也就出得去。”

    “足下此来,只怕是为某首级而来,既如此,任尔取之吧。”诸葛瑾镇定自若,微闭双目,引颈待戮。

    曹亮不禁暗暗佩服,诸葛瑾自知必死,却没有常人的恐惧和害怕,反倒是镇定自若视死如归,真有一种名士的风范。他淡然地一笑道:“子瑜公差矣,在下此来,并非要来取公之首级,而是有一笔交易要与公谈。”

    诸葛瑾闻言,立刻是张开双目,目光凛然,沉声地道:“某即为阶下之囚,还有何好谈的?”

第217章 自杀身亡

    曹亮道:“只要子瑜公肯撤兵休战的话,在下以人格担保,绝不伤子瑜公一根汗毛,不知子瑜公意下如何?”

    此前曹亮准备偷袭诸葛瑾的大营,确实没想太多,如果在混乱之中能取诸葛瑾的人头,那是再好也不过了。

    不过现在曹亮改变主意了,如果能用诸葛瑾的人头来换取征南魏军的全师而退,这笔买卖还是最划算的。

    曹亮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只要诸葛瑾肯答应他的条件,放他一马也未尝不可,与万千魏军袍泽的性命相比,自己斩获敌方主将首级的这点功绩就显得微不足道。

    诸葛瑾却是冷笑一声道:“谈交易是地位平等之人方可为之的,此时你为刀俎,我为鱼肉,这种情况下,非常抱歉,老夫拒绝与你谈任何交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说罢,他干脆是再次微闭双目,对曹亮是不理不睬。

    曹亮没想到诸葛瑾的态度竟然是如此地决绝,就连一丝商量的余地都不给,看来这事还真不好办。

    方布低声道:“少主,此地不可久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潜入到敌方帅营,本来就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现在又擒获了敌方的主将,这无疑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舍不得扔掉,却又无法握在手里。

    现在的情况其实是十分的凶险,大营内的吴兵尚不知道主将被擒,如果一旦知晓的话,肯定会不顾一切地来解救,到时候他们被上千人的敌军包围,想要走脱,将会是很困难的事。

    而且这个消息泄露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因为诸葛瑾不可能一直呆在营帐之中不出去,也不和外面的人接触,一旦外面的人要见诸葛瑾,分分钟就得暴露。

    所以方布劝说曹亮别跟诸葛瑾磨矶,咱们进来就是取敌方主将首级的,取了就赶紧地走,多耽搁一分,就多一分的危险。

    但曹亮总觉得就这么简单地杀掉诸葛瑾似乎没有生擒诸葛瑾的价值大,诸葛瑾一人唯系着三万魏军将士的生死,如果曹亮轻易杀掉他的话,那就等于是暴殄天物了。

    可是诸葛瑾一副拒不合作的态度,却让曹亮有些伤脑筋,如果诸葛瑾肯答应的话,曹亮那就省事了,只要一声令下,那就可以解救身陷重围的魏军。

    曹亮想了想,对方布道:“将他押走,到了安全的地带,再想办法。”

    方布有些愕然,带着一颗人头和带着一个大活人突围,这困难又岂是一个数量度极的,难度无远不止增加一倍。

    诸葛瑾同样也无比震惊,他可不想成为魏国的俘虏,饱受屈辱,活到了他这个年纪,其实早已经是无欲无求了,活着并不是唯一的追求,屈辱的活着,倒不如死得轰轰烈烈,死得其所。

    方布有些无奈,在他看来,曹亮此举有些任性,但看着曹亮坚决的态度,方布也是没有奈何,只得上前伸手去拉诸葛瑾。

    但一拉之下,才发现不对劲,诸葛瑾面容惨白如纸,目光涣散,已是濒死状态。细看之下,方布发现诸葛瑾的腹部,深深地扎入了一把匕首,鲜血已经流了一大滩。

    原来诸葛瑾不愿做魏国的俘虏,自杀身亡了,只不过他此前一直跪坐在席上,身前有一张几案,挡住了他人的视线,方布没有上前去拉扯的话,还真发现不了。

    “少主”方布停下手,喊了曹亮一声。

    曹亮本来已经走向了帐蓬口处,准备看看外面的情况,听方布这么一喊,回头去看,发现诸葛瑾已经是自杀身亡了。

    诸葛瑾一刀刺入腹部,按理说这个过程是极为痛苦的,但他的脸上却丝毫没有留下痛苦的神色,反倒是神态安详,从容不迫。

    曹亮不禁为之耸容,没想到诸葛瑾一介儒士,却也竟然会如此刚毅果决,宁死也不愿意与他做交易,不愿做魏国的奴隶。

    “你这是何苦哉呀?”曹亮叹息地道,其实诸葛瑾一代名士,曹亮也是极为尊重的,真要让曹亮就这么活生生地砍掉他的脑袋,曹亮还真有些办不到。

    其实诸葛瑾只需要同意曹亮的交易,下令其他各营的兵马停止围剿,放弃进攻,他就可以安然无恙。

    但诸葛瑾没有选择屈从,而是用死得方法,悍卫他一生的尊严。

    曹亮肃然起敬,在心中为他默哀了三秒,这么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此时此刻,却更像一个斗士,视死如归,从容自尽,就算是一般人,也真是做不到。

    既然诸葛瑾已死,曹亮已经没有呆在这里的必要了,他正准备吩咐方布离开,却见方布手起刀落,将诸葛瑾的人头给砍了下来。

    “你这是……”曹亮骇然,从尊重死者的角度,他还是准备给诸葛瑾留一个全尸的。

    方布一边从地上将诸葛瑾的人头拾起来,一面又找来一块厚实一点的布,将诸葛瑾的人头,包裹了起来。

    “少主,这颗人头可是你晋级的台阶,如此诺大的功劳,怎么可能放弃?”

    曹亮没再吭声,方布的所做所为,究竟是对是错他没有去探究,如果从尊重死者的角度出发,给诸葛瑾留一具全尸倒无不可,可曹亮的功勋却没有了,在这个唯人头论的时代,只有砍下敌人的头颅,他才有功勋在身。

    于是曹亮也没有再说什么,反正方布已经将诸葛瑾的人头砍了下来,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用的,他最后一眼看了下诸葛瑾的尸身,无头的尸体显得十分的可怖。

    曹亮一行又悄然地出了营帐,正准备离开。

    可刚一出帐口,就瞧见长史何济带着两百人急匆匆地赶了过来,直奔大将军的营帐,显然是冲着诸葛瑾来的。

    而且他们来势其快,显然是有急事一般,眨眼就到了跟前,曹亮再想躲闪,亦是不及,与何济迎面相撞。

    何济看到曹亮一张陌生的脸,顿时脸色瞬间大变,要知道诸葛瑾的身边,可是从来都不会有不明来历的外人,而此刻曹亮一行人全是陌生人,何济不禁断喝道:“尔等何人?”

第218章 突出重围

    曹亮知道这次再想蒙混过关完全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干脆杀出去好了,他沉声地下令道:“动手!”自己当先一刀,朝着何济就砍了过去。

    何济看到曹亮等人全是陌生人之后,早已心生警惕了,拨刀在手,此时曹亮杀了过来,他倒一点也不意外,拿刀一格,和曹亮战在了一处。

    曹亮一动手,方布他们自然也都动了手,双方陷入了一片混战之中。

    曹亮并没有和吴军一决生死的想法,他率兵是且战且退,想要尽快地杀出吴军大营去。

    但是何济的手下有两百人,此刻全力追杀,急切之下,曹亮一时难以脱身。

    更麻烦的是,这边厮杀起来之后,其他各处的吴军也纷纷赶了过来,虽然曹亮他们穿得也是吴军的军服,但何济却是无人不识,这些士兵肯定是相助何济的,纷纷参与到追杀的行列。

    何济一面率军与魏军厮杀,一面挂念诸葛瑾的安危,吩咐手下的人赶紧去大帐之内瞧瞧,诸葛瑾可曾安好?

    手下冲了进去,很快地又冲了出来,哭丧着脸喊道:“大将军……大将军被贼人所杀了!”

    何济顿时有如五雷轰顶,当他看到曹亮等人从帅帐之中出来的时候,就已经隐隐觉得不好了,尤其是方布带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布包下面隐约还有些血迹的时候,何济心里便是咯登了一下。

    此时听到噩耗,何济顿时是声泪俱下,没想到自己才离开这么一小会,大将军就已经是身遭不测了,失职啊,这绝对是自己的失职!

    “这些贼人杀了大将军,一定不能让他们逃了,杀了他们!”何济嘶声力竭地大喊着,诸葛瑾身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军营。

    整个的吴军军营顿时沸腾了,吴兵们个个目眦欲裂,眼珠子都红了,拼命地冲了上来,争着要为诸葛瑾报仇。

    “杀了他们,为大将军报仇!”

    “将他们碎尸万段,祭奠大将军之灵!”

    几乎所有的吴兵都围了上来,将曹亮他们团团围住,而且个个都好似拼命三郎一样,悍不畏死地往上冲,争先恐后地要为大将军报仇。

    曹亮不禁是为之头疼,想必诸葛瑾平时在军中甚得人心,这些士兵为了给他报仇,激发出了至少比平时高出三倍的斗志,个个都如同疯癫了一般,那怕他身边有着方布这样的高手,一时之间,也难以脱困。

    就在危急之时,忽然吴军大营西面火起,营内原本都是些易燃之物,风借火势,火助风威,很快整个大营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这把火正是羊祜和杜预放的,他们原本在外围故意制造动静,吸引吴军出来,何济奉了诸葛瑾的命令,带人出营查探。羊祜和杜预兵少,自然不敢在一处逗留,喊上两声,折腾出一些动静,马上就换地方,何济扑了几次都扑了个空,最后只能是悻悻而退。

    羊祜和杜预见吴兵退走,这才又放胆折了回来,想看看曹亮这边是何状况,却发现曹亮已经被吴兵团团包围了。

    羊祜和杜预心急如焚,但他们手下只有五十来号人,就算是全部上去,也是难有作为,救不了曹亮,反倒是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关键时刻,还是杜预心思活络,看到吴军大营四处无人,便率兵潜了进去,在上风口放起火来。

    这把火确实救了曹亮一急,吴兵们看到大营火起,顿时便乱作了一团,曹亮精神一振,率兵冲杀了出去。

    何济两眼发红,现在他眼里只有曹亮这个仇人,那顾得上什么起火,挥舞着长刀,拼了命地要斩杀曹亮。

    方布看到曹亮被何济死缠着,连斩了两名吴兵之后,便赶去增援,一刀劈在了何济的后背上,结果了他。

    何济一死,吴兵群龙无首,虽然是斗志不减,但没了主心骨,围攻的效率上自然是大打折扣。

    这时留在营外策应的魏兵也杀了过来,和曹亮羊祜杜预一道,里应外合,总算是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

    摆脱了追兵之后,曹亮率领着队伍继续往西南而行,此时早已是日上三竿,大雾消散,登上一座山岗之后,发现吴军的追兵已经被甩在了身后,前面一望无际的平原,再无半个敌军的身影。

    曹亮傲立于山顶,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总算是突围而出了。

    魏兵们也纷纷地卧倒在地,经过这一夜的恶战,众人皆是精疲力竭,此刻松懈下来,自然要好好地休息一下。

    在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下,能安然突围而出,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且曹亮不光是成功地实现了突围,还顺手捎带了吴军主将的首级,这绝对堪称是意外之喜了。

    经历了一番生死之战,羊祜和杜预也是暗自庆幸,无数的魏军袍泽都没有活着看到太阳,他们经历九死一生,能够幸存下来,确实已经是幸事了。

    战场的残酷,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谁都无法想象出来,这一夜的生死之战,必然会让他们受益良多,学得许多重要的东西。

    曹亮让军士们原地休息,吃点干粮喝点水,就算是突出了重围,谁也不知道战斗还会不会再次降临,所以保持战斗戒备状态不可有所松懈。

    这里差不多已经是和夏侯玄以及其他诸将约定的会合地点,可是曹亮茫然四顾,发现除了他们自己之外,周围数里之内,竟然再也看不到任何的人影。

    曹亮心里突地一沉,难道夏侯玄他们真的没有突出来吗?三万魏军,就这么的全军覆灭了?

    如果是这样,那绝对将是魏军史无前例的大惨败,就算自己侥幸斩杀了诸葛瑾,也无法挽回如此沉重的损失。

    曹亮心有不甘,极目向四周眺望,希望可以看到夏侯玄或者是文钦、邓艾等人的身影。

    这时候,地平线方向出现了一支军队的身影,原地休息的军士们顿时紧张了起来,纷纷地拿起来武器,严阵以待。

第219章 意外之喜

    这支军队大约五六百人的样子,远远看去,倒是可以分辨出身着褚黄色的军服,应该是魏军的队伍了,那面残破的旗帜上,还可以看到大半个夏字,曹亮一眼便识得,那正是魏军主将夏侯玄的帅旗。

    那面旗帜是代表夏侯玄的,只要那面旗帜不倒,就证明夏侯玄还活着。

    曹亮激动了起来,上天保佑,夏侯玄终于是平安无事了。

    曹亮立刻是率众迎了上去。

    这支队伍确实是夏侯玄的亲卫部队,他们奋力地厮杀了一夜,终于是保着夏侯玄突出了重围,此刻早已是精疲力竭,就连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他们也看到了曹亮的队伍,不过远远地却分辨不出人来,只看到了许多身着黑色军服的士兵朝着他们冲了过来,个个惊得是面如土色,以现在队伍的状态,虽然看起来对方人比较少,但他们也打不过呀。

    不过眼尖的人似乎发现了什么,这冲过来的可不止是身穿乌衣的吴兵,还有一部分是身穿黄衣的魏兵,夏侯玄的队伍真被搞糊涂了,这支队伍倒底是吴军还是魏军?

    曹亮很快地就来到了近前,高声地喊道:“夏侯将军何在?”

    队伍前列的士兵认出了曹亮,疑惑地道:“曹参军,你为何是这般打扮,莫非你降了吴人不成?”

    曹亮早把换装的这事给忘了,生死亡命之间,谁还顾得上把衣服给换回来,此刻听士兵如此说,这才恍然大悟,敢情自己的这身衣服把他们给吓坏了,连忙地道:“误会,纯属误会,我换这身衣服,纯粹是为了突围时混入吴人军中方便一些。夏侯将军可安好?”

    听曹亮如此解释,那些魏兵也就安心了下来,有人道:“夏侯将军受伤了,在后面的担架上呢。”

    曹亮一听,立刻上前,拨开众人,扑到了夏侯玄的担架前。

    夏侯玄在突围的时候,胸口中了一箭,所幸没有伤到心脏,性命倒是无忧,只是不能行动,只得由几名士兵用担架抬了,一路艰难前行。

    在这种连番的厮杀激战的突围过程之中,手脚健全的人都不一定能活着突出去,躺在担架上,不能动弹,那就更需周围的士兵来保护,夏侯玄得以突围出来,可见这帮子亲卫是费了多少的力气,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知晓了曹亮的身份之后,亲卫军自然也不再了阻拦,甚至有些士兵直接引曹亮来到夏侯玄的近前。

    夏侯玄伤得很重,只能是平躺在担架上,那怕是支起身子,胸口都会剧烈的疼痛,还好他神志清醒,性命无虞。

    也得亏是夏侯玄命大,那支羽箭如果再偏上两寸,夏侯玄铁定是一箭穿心而死。

    看到曹亮来到近前,夏侯玄欣喜地想要挣扎起来,曹亮连忙双手按住,不让他乱动。

    “夏侯将军,您有伤在身,不可妄动,静心养伤最好。”曹亮道。

    夏侯玄惨白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的苦笑,幽幽地道:“假如当初早听子明之言,何致于有此一败?”

    当初曹亮可是提醒过他,要谨防司马懿算计,当时立功心切的夏侯玄并没有对曹亮的话上心,想不到最终还是应了曹亮的话,失去了大军接应的征南军孤军深入,深陷敌军的围困之中,虽然夏侯玄侥幸地逃了出来,但更多的魏兵将士却没有那么的幸运,在突围途中,倒了下去,再也看不到明天的朝阳。

    曹亮宽慰他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夏侯将军何须挂怀,来日重整旗鼓,定然杀他个片甲不留。”

    夏侯玄苦笑道:“重整旗鼓?这谈何容易,这次突围,我军损失惨重,恐怕是十不存一,元气大伤,能捡回一条性命,也已经是庆幸之至了。子明呀,此处非久留之地,还是早些撤退,免得吴人追兵赶来,走都走不脱了。”

    曹亮淡然地道:“夏侯将军勿忧,此时吴人恐怕是无瑕顾及了,此地安全的很,就在此处歇息一下,也好收拢旧部人马。”

    长史任览奇道:“这是为何?”

    任览一路之上保护夏侯玄,经历过数次激战,杀敌无数,亦是浑身浴血,伤痕累累。

    曹亮让方布将诸葛瑾的人头呈上来,看着这颗白发苍苍的人头,众人皆是新奇,一路之上杀敌无数,大家也顾不得捡几颗人头,曹亮却拿来一颗老者的首级,他们皆不知何意。

    “这是何人的首级?”任览奇道。

    曹亮道:“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的首级。”

    众人惊骇不已,就连担架上的夏侯玄也是为之耸容,诸葛瑾是何人,那可是吴国的重臣,统御十万兵马的大将军,居然会被曹亮给枭了首级,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之事。

    “子明是如何斩获诸葛瑾首级的?”夏侯玄问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了曹亮的身上,都急切地等着曹亮说出这个答案。

    曹亮不慌不忙地将自己如何发现诸葛瑾的大营,如何潜入,如何擒获,诸葛瑾是如何自杀的具实一一道来,听得众人如同是云里雾里,啧啧称奇,能斩杀敌国的统帅级大将,对于这支亡命之师来讲,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意外之喜。

    末了曹亮道:“现在吴军恐怕都忙着给诸葛瑾处理后事了,那里还顾得上前来追击,所以此地暂可无忧,大家可以放心歇息。”

    夏侯玄听罢,惊喜地道:“子明真乃福将也,生死逃亡之时,都能有这般的好运气,今日斩了诸葛瑾,虽我军大败,亦可抵偿也。”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魏军此役虽然折损极大,但和吴军损失一位国之栋梁相比,魏军显然还是占了极大便宜的,士兵损失了还能再征募回来,国之栋梁折损了,却是无人可以替代。

    阵斩吴军重将,这可是多年未有的胜绩,功劳甚至比攻陷一座城池还大,也难怪夏侯玄喜形于色了,曹亮立此奇功,足以抵消夏侯玄的这次惨败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