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540章 分兵抵御

    姜维的担忧,最终还是变为了现实,就在他派出廖化没有多久,就接到了孟栎投降,味县失守,霍弋战死的消息,整个南线的局势极速地恶化,蜀国灭亡的阴云笼罩在了每一个蜀人的心头。

    很快朝廷那边也降旨让姜维分兵抵御来自南中之敌,很显然,朝廷那边也是慌了,南中失守之后,成都那边几乎是没有多少兵马可守,光凭拱卫都城的那点御林军,根本就没有能力抵挡得住如狼似虎的魏军。

    一旦让魏军攻到成都的城下,那蜀国只有亡国之命运了,所以后主刘禅和群臣几乎是乱成了一锅粥,他们唯一能指望的,也就只剩下了大将军姜维了。

    别看朝中的那些大臣平时对姜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时不时地都要奏上几本来弹劾姜维,但到了这个关键之时,所有的人都成哑巴,没有一个能拿出个退敌之策来。

    罗宪愤愤不平地道:“平时他们可都没有少诋毁大将军,到了现在危亡之时,却要指着大将军为他们保驾护航,这些人真是太不要脸了!”

    姜维淡然地道:“如今国家有难,社稷危亡,又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幼节、令则,永安的防务就拜托你们了,某需亲自前往僰道,抵御魏军。”

    显然姜维已经是做好了出兵的准备的,一旦南中失守之后,姜维必须要带兵前往僰道,将魏军挡在泸水之南,以确保成都的安全。

    至于永安的防务,姜维也只能是交给陆抗和罗宪来负责了。

    还好陆抗和罗宪是姜维最值得信任的人,陆抗是吴国名将,目前在永安,陆抗麾下的兵马是最多的,他和魏国有不共戴天之仇,肯定会竭心尽力地来守卫永安的。

    至于罗宪,他本来就是巴东太守,后任永安都督,熟知永安的地理和防务,姜维将永安的防务交给他俩人,还是比较放心的。

    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以现在永安的防御能力,也就是堪堪勉强地能抵御住魏军的进攻,而姜维离开永安,势必将会带走一部分的兵力,这无疑让永安的防御力量大打折扣。

    尽管说陆抗和罗宪的能力都不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手中兵力不足的话,想要抵挡住魏军的进攻,难道也是非常大的。

    这件事,姜维其实之前也已经是经过了多次地深思熟虑的,一旦南中失守之后,蜀军就会由两线作战的局面演变成三线作战,而且这三面都必须得挡住魏军的进攻才行。

    这就如同是一只水桶,由三块木板拼接而成,这三块木块全部完好这时,这只水桶才能盛得满水,而只要其中一块出现问题,这只水桶也就无法盛任何的水了。

    所以对于姜维来说,这三个方向上,任何一个方向都不能出问题,北东南三线没有轻重之分,都是一般的分量,想要保证蜀国不亡,三条战线上都必须要守得住才行。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蜀军现在能在剑阁和永安挡住魏军的进攻,其实已经是相当的勉强了,而南中的出现的这支魏军,无疑是在蜀国的背后,又插上了一刀。

    而且这一刀,简直就是致命无比,直插蜀国的要害,如果姜维不分兵抵御的话,那蜀国真就完了。

    所以,那怕是局面再艰难,姜维都必须要进行分兵应对,在南中还没有完全失守之前,姜维就已经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派遣廖化前往僰道,只是姜维南线防御部署的第一步,如果指望廖化一万人马就能挡得住魏军的话,那基本上是不现实的,姜维原本就计划好了,一旦南中的局势恶化,自己必须要亲自出兵才行。

    目前永安还有蜀军近八万人,姜维决定自己带三万人走,给陆抗和罗宪至少也得保留五万人。

    姜维当然也清楚自己再带走三万人对永安防线的影响,但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由南中北上的魏军可是整整一个军团八万人,如此庞大而强悍的实力,姜维如果不多带点兵马过去,那基本上是白给,三万人加上廖化先期抵达僰道的一万人,姜维所能调用的兵马也只有四万而已,和魏军比起来,差了一半。

    但这也是极限了,永安留守五万人,绝对不能再少了,就算是这五万人,想要守住永安,都是困难重重的。

    陆抗和罗宪也知道形势的危急,所以他们对姜维的安排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好歹永安以地势险要而称著,而僰道那边除了江水之外,再无险要可守,一旦被魏军突破江防的话,形势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陆抗和罗宪都提议姜维多带些兵马去僰道,不过姜维摇头拒绝了,现在永安的防御形势一点也不乐观,本身先后抽调走六万人马之后,永安的防御能力已经是严重削弱了,如果带抽调走一些兵马的话,局面将会变得更为艰难,姜维考虑再三,这已经是他能调动兵马的极限了,所以不可能再多调一兵一卒了。

    安排好永安的防务之后,姜维立刻是率三万兵马启程,溯江而上,奔赴僰道。

    从永安到僰道,距离也不算是近,再加上蜀中地形复杂,峡道难行,这一路走来,几乎都是崇山峻岭,姜维率军已经是倍道而行了,也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才到达了棘道,与先期抵达这里的廖化会师。

    廖化抵达僰道之后,也并没有死守僰道,而是奉姜维的命令,在泸水沿岸多处渡口设立关卡和岗哨,并派出了大量的斥侯,渡江向南中方向进行渗透性的侦察,一旦发现魏军行动踪迹之后,要适时地调整江岸的兵力部署,以防魏军偷渡泸水。

    泸水之所以没有被认为是长江的干流,最主要的原因是泸水的水量并没有岷江那么多,江面也没有岷江那么宽阔,所以泸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天险,蜀军想要凭借泸水抵挡魏军的进攻,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第2541章 再没有多少容错空间了

    对姜维来说比较有利的是魏军在拿下味县之后,并没有急于北上,而是在味县停留了一个月之久的时间,这无疑给了姜维从容部署防线的时间。

    不过这也让姜维是倍感疑惑,按理说,魏军的进攻目标是成都,拿下南中之后,就应当火速进军,不给蜀军从容布防的时间。

    但偏偏魏军在攻克味县之后,将进攻的节奏给停了下来,他们屯兵于味县,没有任何移动的迹象,姜维数度派兵去侦察魏军的动向,都没有发生魏军有任何向北进发的意图。

    这无疑就让人感到奇怪了,魏军既然已经平定了南中,降伏了孟栎,攻克了味县,为何还要在南中盘桓不前?

    难道说魏军还有什么阴谋不成?

    魏军越是按兵不动,姜维越是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蜀军已经在这方面吃过魏军好几次的亏了,兵法上讲究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间,稍有不慎,就会中了敌人的诡计。

    现在的形势对蜀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这就让姜维的容错空间变得很低了,甚至是不能再出现任何的失败了,像以前姜维北伐那样,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卷土重来,而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个机会了,一旦失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姜维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必须要完完全全地掌握魏军的行踪,这样的话,才能有效地做出应对的方案来。

    魏军一直按兵不动,姜维也必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于是姜维不断地派人前往南中刺探军情,试图搞清楚魏军屯兵于味县的真实意图。

    南中虽然现在落入到了魏军的手中,但蜀国在南中到底是统治了多年,还是有着深厚的基础的,姜维派出去的斥侯,很是成功地渗透到了味县一带,对魏军的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这段时间以来,魏军确实是在味县按兵不动,不过却一点也没有闲着,他们在蛮人之中广泛地进行募兵,至少也招募了一万多人,如此兴师动众的举动,自然也是无法瞒人的,蜀军斥侯很快地将这一情况禀报给了姜维。

    姜维对此深感诧异,按理说魏军兵强马壮,兵力雄厚,怎么可能会缺兵少将,非得从蛮人之中去招募兵员。

    其实从蛮人之中招募士兵的事,蜀军这边倒也是没少干,当然诸葛亮就曾在平定南中之后,募兵五千组成了无当飞军,但那得分场合呀,这些蛮兵就算是临时招募而来,也必须要经过长期的操练,才可以形成战斗力的。

    现在魏军的首要任务自然是攻入到成都,而兵贵神速的道理做为魏军主将的羊祜不可能不懂,魏军在并不缺兵少将的情况下,居然会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去招募蛮兵,这得贻误多少战机啊?

    魏军的这一个举动也着实让姜维看不透,蜀国在几十年间,陆陆续续地在南中招募蛮兵总计也不超过一万人,而魏军此次占领南中之后,居然一口气就招募了一万多人,甚至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止的现象,一个月的时间,就超过了蜀国在南中征募蛮兵的总数量,难道说羊祜就不怕夷人出来造反吗?

    要知道蜀国虽然统治南中几十年,但始终没有将南中纳入到蜀国的管辖区域之中来,诸葛亮以及后来的继任者,一直奉行着夷人治夷的政策,尽可能地做到不扰民,对南中的蛮夷各族,往往是极尽安抚之能事的。

    这回羊祜却是反其道行事,入主南中之后,直接就对南中蛮族大肆募兵,数量远超当初的蜀国,如此穷凶极欲的压榨蛮族,难道就不怕蛮人们起来造反吗?

    不过让姜维奇怪的是,就算是魏军如此大范围地募兵,居然没有引起蛮人的任何不满,甚至有消息传来,蛮人报名加入魏军相当的积极踊跃,个个是心甘情愿地为魏军服务。

    这就好生奇怪了,按理说这些蛮兵向来是桀骜不驯的,蜀国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也没有完全地征服下来,怎么魏军一到,他们就变成一个个的顺民了?

    难不成是这些蛮人欺软怕硬?按实力,魏国终究是要比蜀国强上不少的,魏军此次征讨南中,也是三番几次地击败过孟栎,只不过次数要比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要少得多,孟栎打了三次败仗之后,就没有再坚持了,索性投降了魏军,甘为爪牙。

    既然搞清楚了魏军的动静,姜维这边自然也是按兵不动了,反击拿回南中?这压根儿就不在姜维的考虑范围,以姜维现在手头的兵力,根本就不足以打反击战,只有在僰道这一带进行稳固的防守,将魏军挡在泸水南岸,才是姜维唯一的任务。

    如果魏军这次在南中成功招募一两万的蛮兵的话,不就等于是如虎添翼么,那对于姜维的泸水防线,也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不过最终的结果让姜维还是比较意外的,因为魏军在味县募兵一个月的时间,居然并不是用这些蛮兵来攻打泸水防线的,而是派出了一支魏兵和蛮兵混编的队伍,去征讨盘越国了。

    看来魏军的野心还真是不小啊,不光拿下了南中七郡,而且还试图想要染指南中之外的疆域。

    姜维闻讯之后,冷笑一声,看来曹亮的野心真是不小啊,他并不没有满足于拿下南中,攻灭蜀国,居然还将手伸向了盘越国这些域外之地,他们真以为灭了盘越国的三万象兵之后就可以对盘越国随意拿捏了,等他们吃了苦头之后,才会回头。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当年蜀军也曾试图想要扩大疆域,有心思对盘越国动手,但诸葛亮权衡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图谋。

    出征盘越国容易,但遥远的路途,陌生的地域,以及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疫病,会让进攻盘越国的军队疲惫不堪,他们注定是会失败的。

第2542章 谋定而后动

    进攻盘越国的任务是曹亮交待下来的一个战略性任务,所以羊祜才会放弃奔袭蜀中的机会,着力先将这个任务安排好,再考虑别的。

    至于北上的任务,只能是放在其次的位置上。

    当然,羊祜也没有完全的置之不理,而是派人悄然潜入,将蜀军的防御部置打探清楚,以为后面的进攻提供信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羊祜一直都相当的重视情报工作,兵马未动,情报先知,只有牢牢地掌握了敌人的防御情况,魏军这边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来。

    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不管在任何的军事行动之前,羊祜都会对目标进行反复地侦察和刺探,掌握敌军的详尽资料,这样才能做到了然于胸,尽在掌握。

    所以当廖化的一万人马抵达僰道的时候,羊祜很快就知晓了,而且这也很容易地判决断出蜀军的防御意图,那就是放弃南中,在泸水一线构筑一道防线,以阻击魏军的北上。

    羊祜在拿下南中之前,就已经全面地研究过泸水的情况了,泸水东西绵延千里,在僰道汇入长江,姜维想要凭借着万把人就能守得住千里泸水,那简直就是儿戏。

    当然,也不排除姜维会随时向僰道增兵的可能,毕竟羊祜派人向泸水一带侦察和刺探,同样姜维也会向南中进行侦察刺探,现阶段双方的兵马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接触和交锋,但细作的往来却是极为频繁的,谁都想掌握对方的动向,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

    这就涉及到了真假虚实的问题了,兵者诈道也,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往往你看到的表象,并不是真实的东西,反而有可能是别人设计好的圈套和陷井,战场之上,不光是要斗勇,还得斗智,只有识破敌人的诡计,掌握敌人的真实意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羊祜和姜维曾经在陇西交过手,对姜维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姜维堪称是蜀国的镇国之柱,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完全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蜀国的攻防重任。

    如果没有姜维的话,或许蜀国早就灭亡了,在蒋琬和费祎主政的时期,蜀国一直是奉行着休养生息,不动兵戈的政策,似乎看起来蜀国的经济是恢复了不少,国力也有所增强。

    但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休养生息的时候,别人却是在励精图治秣马厉兵,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果没有姜维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征伐,羸弱不堪的蜀国或许早就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正是姜维凭着个人的能力,拖延了蜀国的灭亡时间,不过这也是姜维所能做到的极限了,毕竟战争归根结底还是实力的较量,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也都是枉然。

    这一次魏军三路伐蜀,本身就是曹亮的一个大手笔,羊祜的这一路人马,原本就是一支预备兵团,如果北线和东线能顺利地打开局面的话,那么曹亮就不需要羊祜出兵了。

    不过蜀国的防御还是极其的顽强的,他们虽然丢掉了汉中阴平武都,但却成功地在剑阁挡住了邓艾的进攻,而东线,更是因为有姜维的存在,魏军迟迟也未能打开局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曹亮最终才启动了第三条战线,下令羊祜从交州进攻南中,给蜀国以致命的一击。

    尽管说魏军在北线和东线未能突破蜀军防御,但却成功地牵制了蜀国十几万大军,在南中和蜀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兵力真空地带,羊祜率军从交州攻入南中,彻底地打乱了蜀军的战略防御部署,这正是曹亮最初设计好的一个结果。

    本身魏军以倾国之力来伐蜀,此次出兵,魏军总共调动了三十多万多军队,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且是兵分三路,从三个方向上对蜀国进行了攻击,本身蜀军在应对北线和东线的进攻已经是穷于招架了,此刻魏军从南线打过来,蜀军自然不得不从其他的战线上抽调兵力进行阻击,如此一来,蜀军的整个防御体系就会变得支离破碎,更是难以招架魏军的进攻。

    羊祜相信这一次的扯动,对蜀军的防御体系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现在姜维已经派遣廖化率兵一万抵达僰道,这还是在魏军没有行动的情况之下,如果魏军向北发起进攻的话,指望着这一万人是很难抵挡的,羊祜断定姜维会继续地调派兵马对泸水沿岸进行防御。

    羊祜对此倒是丝毫不惧的,蜀军就那么一点兵力,拆东墙补西墙,结果也只能是漏洞百出,姜维向僰道派遣的兵力越多,那么永安的防线就会更加空虚,这对于正在进攻永安的杜预和王濬军团来说,是一种极度利好。

    更何况,蜀军兵力有限,目前在永安的兵力只有八万人了,姜维也不可能将这八万人全部抽调到泸水防线上来,所以不管姜维调多少兵马来,蜀军的这个劣势地位是不会改变的。

    羊祜完全是不急不徐,在味县完成募兵,安排好邓忠出征盘越国的事情之后,这才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北上的上面来。

    从南中北上,其实有好几条路线是可以选择的,当然僰道是一条重要的路径,否则姜维也不会派兵专门驻守僰道。

    在僰道以东,魏军还可以攻打江阳,从江阳渡江北上,而在僰道以西,魏军则可以向越巂郡发起进攻,泸水江防何其之长,以蜀军的这点兵力,想要彻底封死魏军的渡江路线,压根儿就没有可能。

    而向北进攻的计划,羊祜也早已经是成竹在胸了,虽然前一段时间一直忙于出征盘越国的事务,但也不等于羊祜就不考虑北上的计划。

    事实上,羊祜已经是早已是谋定而后动,制订好了一个详尽的北上作战计划了,如何突破魏军在泸水的防线,羊祜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此刻挥师北上,魏军气势如虹,气吞万里。

第2543章 明牌

    羊祜这次北上,并没有使用什么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类的计谋,直接就是兵分三路,一路攻打江阳,一路攻打僰道,一路直取堂琅,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挥师北上。

    其实在这个细作遍地,斥侯林立的环境之中,魏军想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已经是相当的困难了,再想像偷袭兴古郡那样进行偷袭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羊祜索性大明大亮地摆开阵式,亮出旗号,也不藏着掖着。

    这就如同打牌一样,直接明牌,用实力来碾压对手,魏军在实力上远超蜀军,羊祜都懒得用阴谋了,这次进攻,就是阳谋,以堂堂之师,正面出击,且看他姜维如何应战。

    打仗凭借的就是实力,奇谋诡计,赢得了一时,也赢不得一世,战争打到最后,也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谁的实力更强,谁才有机会笑到最后。

    孟栎归降之后,整个南中再无敌对的势力,羊祜也就无需再专门地安排后勤保障部队了,原先每个营抽调出来的两部人马也全部归建,除了中坚营远征盘越国之外,其他的骁骑营、果骑营、步兵营和长水营全部恢复了原有的编制。

    而且在味县停留休整的一个月时间,魏军各营也完成了兵员的补充,将进入南中之后的因为战斗和非战斗减员的兵员缺口全部给补齐了,现在出征北上的四个营六万人加上都督部直属部队五千人,合计六万五千人,阵容齐整。

    至于后勤运输的护卫事务,孟栎则积极主动地揽了过去,毕竟这个差事对于孟栎来说,是没有任何风险代价的,只需要辛苦点,把粮草从交州运到蜀中前线去。

    这也是孟栎着力来讨好羊祜的手段,除了应允羊祜在南中的募兵之外,孟栎还准备出一部分兵马参与伐蜀作战,反正味县屠城之后,孟栎已经跟蜀国是彻底地决裂了,为了避免蜀国秋后算帐,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帮助魏国灭掉蜀国,蜀国都不存在了,还谈什么报复?

    现在孟栎最担心的就是魏军伐蜀失败,最终退回到交州去,如此一来,孟栎将会独自面对蜀国的报复,蜀国绝对是不会宽恕他杀霍弋屠味县这个事的,既然孟栎现在是投靠了魏国,那就得死心塌地追随魏国了,脚踩两只船的事,已经是绝无可能了。

    所以羊祜提出来的任何要求,孟栎都会不遗余力地去予以满足,羊祜想要在南中招募几千名蛮兵去盘越国打仗,孟栎当然不会拒绝,区区几千人而已,对孟栎来说压根儿就算不上什么损失。

    更何况,魏军这次的募兵是面向整个南中蛮族的,开出的待遇条件极为的优厚,各个部落山寨的蛮人是抢着报名,生怕这机会被别人给抢走了。

    不过魏军募兵可不是那么简单,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这次魏军招募的蛮兵全部都是精兵悍将,择优录用,不合格的一律拒绝,让许多的蛮人是趁兴而来,败兴而回。

    所以在募兵这件事上,孟栎也没有感觉帮了羊祜多大的忙,为了讨好羊祜,孟栎主动地请求出兵协助魏军伐蜀,反倒是让羊祜婉言谢绝了。

    本身魏军在兵力对蜀军就可以形成以多打少,完全占据着优势,所以羊祜并不需要蛮兵的加入,指挥打仗往往并不是人多就是好处,如果各支队伍之间无法协调好的话,反倒是一加一还不如一。

    蛮兵的军纪很差,甚至可以说没有纪律这么一个概念,如此散漫的军队如果加入到魏军的阵营之中,非得不会提高魏军的战斗力,反而有可能成为魏军的累赘。

    所以对于孟栎的请求,羊祜干脆婉言谢绝了,不过羊祜倒是派给孟栎一个差事,那就是让他负责押粮运草的任务,反正这些粮草也不需要南中的蛮族来出,他们只需要将已经从水路运抵贲古的粮草转运到前线即可。

    这对孟栎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问题,整个南中现在基本上都是他的领地了,在这个区域之内,押粮运草,安全上是没有任何担忧的,如果有人胆敢半路上劫粮的话,孟栎定然会出兵灭得他渣都不剩了。

    本身孟栎就是南中蛮王部帅,孟家的势力大到通天,现在投降了魏国,等于是又倚上了靠山,那些一直觑觎着孟家地位的一些蛮族部落,这回也得收起他们蠢蠢欲动的心思。

    盘越国的三万象兵都被魏军给灭了,整个南中还有什么力量能与魏军相抗衡啊,打劫魏军的粮草,那不是寿星佬儿嫌命长么?

    现在有了孟栎来负责押运粮草,羊祜自然也就无需再专门安排人马来做这个事了,原先抽调出来的各部人马,现在全部都归建各营,虽然就中军团而言,少了中坚营之后,战斗人员不降反升,四个营投入战斗的兵力,达到了六万人。

    羊祜将中军团四个营分为了三路,左路长水营,由张统指挥,去攻打堂琅,右路果骑营,由文钦指挥,去攻打江阳,而中路则是两个营,骁骑营和步兵营,羊祜亲自率领,直取僰道。

    羊祜知道僰道是姜维的屯兵之所,也是蜀军防御最强的地方,但蜀军的防御再强,实力也是限的,羊祜集中了三万五千人直指僰道,那怕蜀军在僰道早有准备,此刻恐怕也是惊恐失措。

    魏军一路北上,在僰道对江南岸边扎下了连营,与对岸的蜀军是遥遥相对。

    僰道就在泸水和岷江的三江交汇之处,是南中通往成都的一条紧要道路,姜维率兵抵达僰道之后,与先期抵达的廖化会师,立刻是加强了僰道江面的防御。

    这里的江面,可是比长江下游的江面窄上很多,蜀军的防守压力其实是非常的大,再加上魏军是兵分三路而来,姜维必须要兼顾三处的防守,所以在兵力上,自然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第2544章 穷途末路

    姜维其实也仅仅只比魏军早几天到的僰道,廖化是亲往出营,将整个泸水沿岸的布防情况告知了姜维。

    廖化虽然坐镇僰道,但早已经将兵力分散部署到了从江阳到姑复的十几个沿江渡口上,在僰道只有三千余人守江口,而其他的地方,也只有数百人到千余人不等,一万人集中在一起看起来是不少,但如此拆分之后,就显得单薄了许多。

    姜维的到来,虽然让泸水的防守形势变得好转一些,但姜维也只有三万人,如果按照廖化的这种分兵方式,将兵力平均分派到每一处去的话,三万人很快就会被稀释,虽然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但这种薄弱的防线肯定是无法承受魏军的攻击的。

    亲自视察了一番之后,姜维很快就放弃了全面兼顾计划,而改为了重点防御,也就是将兵力集中到僰道、江阳和泸水上游三个地段,不过廖化原来的部署则完全地保留了下来。

    以现在蜀军的这点兵力,想要在上千里的泸水上全面布防的话,那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姜维只能是做重点防御,僰道和江阳是北上蜀中的两条重要通道,所以这两个地方是蜀军防御的重点,另外一条北上的路就是越巂郡的邛都。

    邛都这条路的防守难度就比较大了,因为从泸水沿江有十几条路可以通往邛都,而且泸水是呈西南东北流向的,防线踌度相当的大,蜀军的防守难度相当的大。

    不过好在相比于僰道和江阳的那两条路,邛都这条通往蜀中的路险峻坎坷,魏军选择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姜维将防御的重点还是放在了僰道和江阳。

    当然,姜维可不会采取死守的办法,姜维在兵力的部署上面,还是保持着充足的灵活性的,在南岸,姜维派遣了大量的斥侯和暗哨对魏军的进攻方向进行侦察,这样蜀军就能提前掌握魏军的动向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来。

    只要蜀军能及时地进行补防的话,这个局面还不至于太过于被动。

    但姜维接到的最新情报却是魏军兵分三路而来,同时进攻僰道、江阳和堂琅,这不禁让姜维是眉头大皱,按理说,泸水防线长达千里,魏军完全有机会玩一玩声东击西或者暗渡陈仓之类的计策,但没想到羊祜完全的不屑于此,直接兵分三路袭来,摆明了就是要进行实力上的碾压。

    耍计谋的姜维或许还不用太担心,毕竟姜维也是一个玩谋略的高手,兵来将挡,将计就计,但羊祜却不用计谋,直接地实力碾压之,魏军的防御重点是僰道,那羊祜就投入了三万五千人马来进直接进攻僰道,这种硬怼的气势,直让姜维顿生无力之感。

    正面硬扛,蜀军肯定是扛不过魏军的,姜维只能是寄希望于僰道的江防和城防,来阻击魏军的进攻。

    同时姜维还得兼顾江阳和堂琅的防御,这两处也甚是紧要,不管是江阳还是堂琅,任何一处的失守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很可能会导致整个泸水防线的崩溃。

    这不禁让姜维感叹南线防御的难度,蜀国在北线,有剑阁这样的险要,在东线,有永安那般的要隘,蜀军只需要守住一点,就可以将魏军挡在关外,不得寸进。

    但南线的防御却完全不是那回事,由于南线有数条道路通往蜀中,姜维又不可能封死所有的道路,所以南线防守的难度是非常的大,而蜀军自身兵力薄弱,面对的敌人又十分的强大,这无疑让姜维很是头痛。

    但这仗再难打姜维也不能放弃,所以泸水防线已经成为了姜维抵御魏军进攻的唯一屏障了,那怕是局面艰难,姜维都必须要全力以赴。

    不管是魏军进攻北线还是进攻东线,姜维都能从容应对,就算是汉中阴平失守,姜维依然都能做到处惊不乱,镇定自如。

    但这一次魏军从南中发起进攻,却让姜维心中是慌的一批,他已经可以感受到了曹亮灭蜀的决心,这三路大军,已经是倾尽了魏国所有的兵力,这无形中给姜维带来了无穷的压力。

    姜维也知道,所有的战争,其实都是两国国力的比拼,蜀国在这方面处于一种天然的劣势之中,以前魏国对蜀国也曾用过兵,但仅仅只是局部的战争,魏军也只是想取得一些战果而已,并没有孤注一掷,倾尽所有地对蜀国发起进攻。

    而这一次的情况显然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曹亮已经是抱了灭蜀的决心,调动了魏国所有的军事力量,参与了这次的伐蜀行动,志在一举吞蜀。

    灭掉了吴国之后,显然让曹亮的野心更为膨胀,才会萌生一举吞并蜀国的想法。

    魏蜀吴三国鼎立其实就是一种平衡,由于蜀吴之间的联盟关系,魏国想要同时拿下蜀吴两国的难度是非常的大,所以几十年来,三方尽管是互有攻伐,但始终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三国之间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但曹亮的强势崛起,却彻底地打破了这种平衡,他一路高歌猛进,所有披靡,灭掉了司马氏,灭掉了吴国,横扫天下,无人可以匹敌。

    现在曹亮将进攻的予头对准了蜀国,蜀国自然是危机重重,尽管姜维是蜀国的社稷之柱,国之栋梁,只手撑起蜀国的半边天来,但面对魏军泰山压顶似的进攻,姜维也渐有力不从心之感。

    汉中的失守让姜维苦心经营的北部防守宣告破产,这对姜维来说,是一个最为沉重的打击,所幸北线还有剑阁这样的险关要隘,能勉强地保证蜀中不失。

    但魏军在南线的进攻,却一刀狠狠地捅在了蜀国的软肋之上,姜维也明知道南线的防线决不能丢,但现在他却变得似乎有些无能为力了,因为现在的姜维,已经是耗尽了他全部的能力,再无多少可以御敌之兵了。

    这种虚弱感和无力感,让姜维不禁是哀叹不已,蜀汉王朝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了吗?

第2545章 两翼齐飞

    魏军抵达僰道泸水南岸之后,并没有立刻就发起进攻,而是在南岸扎下连营,与北岸的蜀军营寨遥遥相对,隔江相望。

    攻打僰道,羊祜并没有太过焦急,如今魏军陈兵于泸水南岸,本身就是带给姜维无穷的压力,在压力之下,蜀军的军心斗志都会出现问题,包括姜维的指挥也有可能出现失误,羊祜不急于进攻,也有等着姜维犯错的这种意图。

    当然这和羊祜比较沉稳的性格有关,不打无准备之战,历来是羊祜的人生信条,也许羊祜不是魏军诸将之中最擅长打突袭战的,也不是战功最为显赫的,但却是最为稳健的一个。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得就是羊祜,这么些年来,羊祜一直稳居中军都督的位置,很少有奇险之功,但却是曹亮最值的信赖的大将,三大军团之中,中军团出征路途最远,征讨的疆域最大,所获得的功劳也最多,这些都和羊祜的行事风格性格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此次进攻僰道,羊祜更是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羊祜深谙用兵之道,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根本不用慌不用急,真正急得是敌人,真正乱的是敌人,所谓忙中出错,乱中出棋,往往就是这个道理,魏军的到来,必然会让蜀军是相当的紧张,尤其是在魏军三路大军同时进攻蜀军的三处要害之地时,兵力上处于劣势的蜀军应对起来也必定是困难无比。

    这个时候,就需要姜维做出正确的应对了,一步行差踏错,往往就是万劫不复,所以这时的姜维,必将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魏军的主力进攻僰道,姜维自然也得在僰道集中兵力进行应战,但蜀军的兵力终究是有限的,在僰道留守太多的人马,那么江阳和堂琅那两边就会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而这三处江防,皆是蜀军的要害之处,皆不容有失,蜀军的防守任务非常之重。

    而且姜维也要时刻地提防魏军的诡计,别看魏军现在的进攻路线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但有没有什么猫腻却是谁也不知道的,万一魏军来一个声东击西,杀蜀军一个措手不及,那么蜀军不及时地做出应对,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姜维一直保持着高度戒备的状态,时刻盯防着魏军的动向,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斥侯的作用更是极为的重要,他们牢牢地盯死了魏军任何的一支军队的动向,一旦有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将情报及时地传递给江北,为姜维的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帮助。

    魏军三路人马,率先发起进攻的攻打江阳的果骑营。

    这一路人马是在张统的指挥之下,虽然果骑营是一支骑兵部队,但展开渡江作战之后,骑兵也是完全可以当做步兵水兵来使用的。

    魏军事先就已经准备好了渡江所使用的渡船和浮桥,江阳一带的长江水还远没有中下游那么宽阔和浩荡,对于魏军来说,除了水流比较湍急之外,此处的长江也就和别的河流没有什么不同,以魏军的渡河能力,抢渡这样的一条河流,也算不上什么难事。

    果骑营堪称是最为全能的队伍,骑上马他们就是骑兵,冲锋陷阵,所向无敌,下了马就是步兵,坚城拔寨,无坚不摧,上了船就是水兵,渡江渡河,如履平地。

    此时他们奉命从江阳渡江,去攻击蜀军的江防部队,果骑营的将士毫不犹豫地下马参战,坐上了渡船,向着对岸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蜀军在江阳已经调集了足够多的人马,甚至将附近江防线上的人马都调集到了江阳来,但面对魏军的大肆攻击,蜀军应对起来也是十分的吃力的。

    蜀军的防御只能是使用弓箭或连弩,但魏军的渡船在设计上,就采用了加厚木板的结构,在船首的位置上,更是设立起了形如巨盾的屏障,蜀军射出去的箭矢,大多都被巨盾所吸纳,再加上魏军手中的盾牌,他们简直就是毫发无伤的。

    半路的击杀蜀军根本就没有那个机会,只能是等魏军攻到岸边的时候将要下船之时,再发起进攻,但魏军一旦渡江,便是千百人一齐地往过冲,这让蜀军的防御相当的吃力,连续地激战多日,整个江阳的防线是芨芨可危,负责把守江阳的蜀将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江阳失守,只能是向姜维请求援兵的相助。

    江阳的魏军展开行动的第二天,堂琅的魏军也发起了进攻,江阳的江水已经是接纳了岷江的,而堂琅的泸水则比江阳更窄一些,水流也更小一些。

    这样的江面,对于魏军来说,更是容易打的。

    负责攻击堂琅的,是文钦所指挥的长水营,先前文钦所担任的押粮官,负责大军的粮草供应,此为重要职责,文钦根本就没有推托,主动地承担起了后勤事务。

    对于文钦这样的老将来说,干后勤事务,就等于是将功劳白白地送人,没有杀敌,就没有立功受赏的机会,但文钦任劳任怨,情愿将功劳给别的将领,体现在了做为老将的高风亮节。

    此次押粮运草的任务解决,原本抽调出来的魏军各部重新地归建,而文钦又回到了先前副都督的岗位上,同时担负起了向堂琅进攻的任务。

    长水营可是一支最为纯粹的步兵队伍,做为北军五校之一的长水营,是仅次于越骑营的最早队伍之一,也是魏军最为精锐的步兵队伍之一,攻城掠地,无往不胜。

    此刻长水营在文钦的指挥之下,向着岸防的蜀军发起了攻击,战况从一开始就变得十分的激烈,魏军不断地冲击着蜀军的阵地,让蜀军的防线变得是摇摇欲坠。

    不得已,蜀军的守将也是和江阳的蜀军一样,紧急地向姜维求援,如果姜维不肯派出兵马进行防守的话,那么江阳和堂琅就会很快陷落到魏军的手中。

    姜维闻听到了东西两边的战况,不禁是眉头紧锁。

第2546章 实力碾压

    魏军陈兵于僰道对岸,但却按兵不动,反而是在东西两翼的江阳和堂琅发起了进攻,这倒让姜维有些摸不清羊祜的意图了。

    按照蜀军斥侯提供的情报,魏军主力是集中在僰道南岸的,江阳和堂琅则是魏军的次要部队,人数比较少,按照这个情况,魏军的主攻方向那肯定就是僰道,姜维自然会按照防御的主次来进行布防的。

    但让姜维比较迷惑的是,羊祜在僰道一直是没有动作,反倒是在江阳和堂琅发起了猛攻,究竟什么地方才是魏军的主攻方向呢?

    难道说这是羊祜故布疑阵,在僰道虚张声势,而将真正的精锐主力调派到江阳和堂琅,寻求突破口?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而是很大,按照江阳和堂琅那边报来的战报,魏军的攻势极其猛烈,他们在江对岸集中了大量的渡船和兵力,对蜀军的阵地进行了猛攻,一连几天持续不断的进攻,蜀军在战斗之中伤亡惨重,他们已经将附近能调集的军队全部调集了过来,但依然难以抵挡魏军的进攻,只能是向姜维进行求援,如果姜维还不派援军的话,那么江阳和堂琅两地很可能就会双双失守。

    这无疑给姜维出了一个难题,他明知道僰道对面的是魏军的主力,随时都有可能会发起进攻,但他却不得不抽调兵力去救援江阳和堂琅这两地,因为不救的话,江阳和堂琅失守的后果也是姜维所无法接受的。

    最后姜维没有办法,各向江阳和堂琅派出了五千的援兵,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姜维都必须要保证江阳和堂琅两地都不失守,毕竟整个的泸水防线俱为一体,不管何处的失守,都是姜维所无法接受的。

    不过羊祜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他集中兵力于僰道,自然就是选择了僰道为主攻的方向,在江阳和堂琅的进攻其实是属于佯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和牵制蜀军更多的兵力,为中路的步兵营和骁骑营进攻扫清障碍。

    虽然是佯攻,但以魏军果骑营和长水营的强悍战斗力,蜀军这边可没有体会出半点佯攻的意味来,反倒是他们根本就难以招架,搞得这两地防守的蜀军焦头烂额,只能向是姜维紧急求援。

    为了保证江阳和堂琅两处不失守,姜维就算明知是计,那也得往火坑里跳,对于姜维来说,这根本就没得选择。

    对于羊祜来说,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无论是江阳还是堂琅,距离僰道都有上百里的距离,一旦这些蜀军离开了僰道,再想回头,恐怕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回来的。

    所以等到这两支援军到达目的地之后,江阳和堂琅的危机或许就暂时地予以解除了,但僰道却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蜀军就算是想要再回援僰道,也是来不及了。

    在这个点上,羊祜自然是掐得非常准的,他下令步兵营和骁骑营发起进攻的时间,就是选择在蜀军援兵刚刚抵达江阳和堂琅之时,早已经准备好的渡船被魏兵推到了泸水之中,万千的魏军士兵在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声中,登上了渡船,向着对岸发起了进攻。

    这个时候蜀军才如梦初醒,原来魏军的主要攻击方向,还是在僰道,他们将兵力调离僰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悔之晚矣,别说是江阳和堂琅确实虽然这样的援兵,得不到援兵相助的话,两地失守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就说现在想要将两支人马给追来回,也都没有可能了,魏军数万人发起的这种功势,有如是排山倒海,整个泸水的江面上,都被魏军的船只密密麻麻地塞满了。

    僰道的泸水江面并不太宽,只有到了再往前十几里的三江会合之处,江面才会豁然开朗,所以羊祜选择这里做为主攻的目标,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蜀军虽然刚刚地抽调走了一万人马,但就总的兵力而言,也是最多的,差不多达到了两万人,占到了姜维和廖化带来的人马的一半。

    不过两万人想要守住江防,依然是困难重重的,毕竟魏军的进攻是蓄谋已久,准备相当的充分,光是渡船,羊祜就提前造了几百艘,更不用说南中随处皆有的竹子了,那造起竹筏来,材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魏军光是竹筏,就准备了数千只之多,泸水不宽,魏军将渡船和竹筏放到水里的时候,差不多就遮了半条江。

    魏军进攻的时候,不光投入渡船和竹筏,而且在前面进攻部队的掩护之下,还搭建起了浮桥。

    渡船和竹筏再多,也只能是供步兵使用,而浮桥不高,只要浮桥一旦建成,骁骑兵就可以通过浮桥源源不断地冲到对岸去,一骑胜十步,只要能将骑兵投入到战场上,那胜利的天平很快就会向魏军这边倾斜过来。

    一时之间,整个江面上和江岸上是喊杀声震天,飞蝗般的箭矢不停地在空中交错,双方的战斗是空前激烈的。

    蜀军也是众志成城地拼死抵抗,双方的战斗一度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整个滩头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鲜血将江岸上的沙子都染成了黑红色。

    不过蜀军的防守再顽强,也难以抵御魏军的进攻,无数的魏军不断地突破了蜀军阵地,向着纵深方向挺进。

    浮桥也很快地搭建完成了,骁骑兵鱼贯而出,沿着浮桥向北岸进行突进。

    骁骑营加入到战场之后,整个战场的形势瞬间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以蜀军的防守能力,根本就挡不住骁骑兵的冲击,那一名名的骁骑兵,就如同是一道道闪电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冲到了蜀兵的面前。

    许多的蜀兵甚至连反应都来不及,就被那雪亮的马刀削掉了脑壳。

    魏军是在天亮的时候发起的进攻,激战了一天的时间,当日落西山之时,蜀军的阵地宣告彻底地沦陷了。

第2547章 果断撤离

    这一仗真是打得姜维半点脾气没有,他眼睁睁地看着蜀军阵地的沦陷,却是无能为力。

    不能说蜀军不够拼命,也不能说蜀军不够顽强,他们在僰道的防线上拼死力战了一天的时间,已经打得是足够拼命,足够顽强了。

    但无奈敌人太过于强大,蜀军竭尽全力,都无法抵挡住魏军的攻击,这种实力碾压,确实是让姜维无计可施了。

    蜀军将士的表现已经是足够强悍了,无可挑剔,姜维也没有什么再好指挥的,那怕他重新将军队调度一番,结果也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可以改变,蜀军的这个败亡之局,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泸水既不深也不太宽,除了水流稍微湍急一些之外,没有一点能配得上天险二字,而魏军选择的僰道这个渡河点,本来就是泸水上的一个渡口,本来就是连接成都和南中之间的枢纽,是蜀中到南中的防御重镇,魏军想要以最快捷的路径北上,拿下僰道是首选。

    对于姜维来,也将僰道视为了防御魏军的要隘,如果蜀军守不住僰道,那么再往北,魏军将会进入到成都平原,以魏军骑兵无敌的姿态,蜀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阻止魏军到达成都城下。

    所以守住僰道是姜维的不二之选,只可惜,蜀军在实力上是稍逊于魏军的,那怕蜀军打得相当拼命,也无可挽回败局。

    尤其是魏军的浮桥搭建成功之后,魏军骑兵便可以顺着浮桥攻过对岸来,魏军骑兵加入战斗之后,战场上的形势更是成为了一边倒的局面,魏军骑兵登岸之后,简直就是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蜀军纷纷溃败,莫有能挡者。

    魏军骑兵的厉害,姜维早在陇西之时就曾经领教过了,所以和魏军交战的地点,姜维都是选择在要么高山峻岭,要么大江大河的地方,尽可能地避开平原地带,

    只有这些地形才能克制住魏军骑兵,否则一旦让魏军骑兵进入到平原地带,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没有什么力量能挡得住他们。

    这次在僰道防守作战,姜维就是准备利用泸水的优势来阻击魏军的骑兵的,不让魏军骑兵有用武之地。

    但显然羊祜是技高一筹,僰道有泸水相隔压根儿就不算什么难事,前面的渡船和竹筏开道,后面魏军就架设浮桥,战马无法上渡船,但却可以无碍地通过浮桥。

    而魏军是设立有专门的舟桥部队的,搭建浮桥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只要是不太宽的河流,魏军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将浮桥搭建起来。

    姜维倒是看到了魏军在搭建浮桥,当时姜维的表情就变得严峻起来,他对魏军搭建浮桥的举动十分的忌惮,因为姜维清楚,魏军一旦将浮桥搭建起来,魏军骑兵就可以沿着浮桥源源不断地冲了过来,这对蜀军的防线将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姜维于是下令蜀军必须要想方设法地去破坏魏军的浮桥,但可惜魏军对这座浮桥保护地相当地完善,根本就不给蜀军实质接触浮桥的机会,更别说让他们来破坏浮桥了。

    那么多的渡船和竹筏顶在前面,而浮桥则被无数的渡船包围着,蜀军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近浮桥,就连使用弓箭都不行,会被那些渡船给挡住。

    眼看着浮桥在一尺一尺地向前延伸,而蜀军只能是无助地看着,他们什么也做不了,等到骁骑兵呼啸着冲上岸边之后,这些蜀军才狼狈地四处逃窜,根本就无法匹敌。

    姜维看到大势已去,立刻下令蜀军全线撤退,反正江防已经守不住了,再坚持下去也只能是无谓的挣扎。

    而且,姜维也没有率军撤往僰道城,毕竟僰道只是一座小城,城防简陋,如果蜀军撤到僰道城之后,反倒是会被魏军给包围起来,到时候突围不成,守又守不住,岂不是要坐等灭亡。

    所以姜维一看形势不利,干脆下令蜀军全线向北撤退,丝毫也不留恋。

    此时渡过河的魏军数量并不多,他们追击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等到魏军的大部队一旦过河之后,就会发起全力的追击了,到时候蜀军想逃都恐怕没有什么机会了。

    泸水防线失守之后,姜维只能是考虑撤往南安,在峨嵋山一带构筑新的防线,以阻止魏军向成都的进攻,尽管蜀军是节节败退,但姜维还是不死心,但凡有一口气在,他都要竭尽全力地来阻挡魏军。

    姜维在僰道这么一撤,闻讯之后的江阳和堂琅的守军也放弃了江防,向南安方向退却,与姜维进行会合。

    接下来的渡河,魏军倒是轻松了不少,不过所有的军队想要完成渡河,确实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就算在僰道搭起了浮桥,让骑兵的渡河变得顺畅一些,但光是骁骑营渡河,就花费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

    后来进攻江阳的果骑营也折返了回来,虽然说江阳那边的蜀军已经放弃了江防,果骑营渡江也没有什么阻碍了,但光有渡船可不行,人能运送过去,但战马和装备却很难过河的。

    最终果骑营放弃了在江阳直接渡河,而是折返回了僰道,彼时骁骑营倒是完成了渡河,果骑营也跟在骁骑营的后面,鱼贯而过,又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才算是将果骑营全部运送过河。

    果骑营渡河之后,魏军所有的人马都已经在泸水北岸完成了集结,羊祜过江之后,当然是第一时间要了解姜维的下落。

    姜维看到形势被动之后,没有过多的纠结于僰道的得失,而是果断地放弃了僰道以及江阳、堂琅,这倒也是极其符合姜维一贯的作风。

    在保存实力方面,姜维确实是要比其他人更精明一些,这次僰道之战,虽然战斗足够激烈,但蜀军的损夫却不太大,姜维也算是得以全身而退。

    羊祜很快地就知道了姜维的去向,得知了姜维率领着残部撤向了南安,不过羊祜并没有急于地向南安进行攻击,而是派骁骑营沿江东进,直取江州。

第2548章 守,注定是守不住的

    江州都督是蜀国的常设都督之一,和汉中都督、永安都督、庲降都督并称为四大都督,治所在巴郡腹地江州。

    该地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三面环水、地形险峻,是巴郡地区遏制长江水道的咽喉所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蜀汉在此地设都督的主要用意,除了能够戍卫蜀汉集团的权力中心成都之外,还能在发生战事时对汉中、永安地区进行驰援。自蜀汉集团设置该职务以来,先后有五人担任该职。

    五人分别为费观、李严、李丰、李福和邓芝,其中邓芝任职的时间最长,达到十七年之久,只不过邓芝之后,江州都督的职位就被撤裁了,不复再设,江州也沦为了普通的郡城。

    这是和蜀国的国力在着莫大的关系的,当初在蜀国鼎盛之时,四大都督并立,各御一方,蜀国的国力是蒸蒸日上,但随着姜维的穷兵黩武,不断征伐,蜀国的国力是日渐衰落,很难再维持四大都督的建制了,所以最先撤裁的就是处于蜀国内部的江州都督。

    其后庲降都督也被撤掉了,蜀国最后能维持的,也只剩下了处于处境线上的汉中都督和永安都督了。

    由于魏军兵分三路进攻蜀国,蜀国已经是调动能调动的一切兵力去前线了,处于后方的江州完全是空城一座,原本还驻守着一些郡兵也早就被调往了永安前线,对于魏军来说,此刻的江州,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

    虽然从僰道到江州距离是远了一些,但对于骁骑营来说,日行三四百里,再远的距离也不是个事,三天之后,骁骑营就已经飞速地赶到了江州,空虚的江州根本无人来抵挡,骁骑营顺势拿下了江州。

    江州的失守对于永安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江州不但和永安相邻,更是永安的后方基地,永安地狭兵多,所有的粮草辎重补给物资都必须要经江州从水路转运,魏军攻占了江州之后,无疑就切断了蜀军的后勤补给线,这简直就是要了蜀军的老命。

    更为致命的是,魏军攻克江州之后,必然会对永安的蜀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原本防守起来已经是相当吃力的蜀军面对腹背之敌,永安的局势陡然之间变得艰难了起来。

    姜维带兵离开永安之后,永安的防御能力就已经是大为衰减了,面对魏军持续不断的进攻,陆抗和罗宪是捉襟见肘,只能够做到勉力维持。

    随着战事的不断进行,蜀军伤亡越来越多,兵力的缺口也自然是越来越大,陆抗不得不收缩兵力,放弃了摩天岭、鱼腹浦等外围的阵地,退守永安城。

    永安之险,也并不全在永安城,而是外围有摩天岭和鱼腹浦这样的险要关隘,自从魏军进攻永安以来,双方的战斗基本上是围绕着摩天岭鱼腹浦来打的,那时候蜀军兵力充足,对于各个要害阵地的防守都能够投入足够多的人马,所以那怕是魏军的攻击力比较强悍,但蜀军始终也没有能让魏军攻击得手,双方战事一度陷入到了僵持胶着的状态。

    但随着蜀军不断地被调离永安,蜀军在各个阵地上的兵力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但魏军的攻势却一直是有增无减,这无疑让陆抗和罗宪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尽管放弃外围的阵地让他们心有不甘,但现在的这种情况,却是他们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毕竟以现在蜀军有限的兵力,想要守住摩天岭鱼腹浦那是相当困难的。

    退守永安有利于蜀军集中有限的兵力来做好防守,但同样也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永安防线变得更加地单薄了,没有了外围阵地的缓冲,永安城将会直面魏军凶猛的攻击,蜀军必须要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守得住永安。

    但蜀军就算是打得再顽强,也不可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下再守住永安。

    退一步说,拿下江州的魏军就算暂时没有东进合围永安的打算,但切断蜀军补给线的这一举动也足以让永安的蜀军陷入到绝境了。

    江州失守之后,永安就成为了一座孤城,先前所有的粮草补给后勤物资都是得需要江州来转运的,如果这条补给线被切断的话,以目前蜀军在永安的粮草储备,蜀军就连三个月都坚持不下去。

    当江州失守的消息传开之后,整个蜀军都陷入到了一片慌恐之中,人心惶惶,惴惴不安,谁都不知道这接下来的仗如何打?

    陆抗和罗宪也是赶紧地召集众将商量此事,众将们自然是意见不一,有想守的,也有想撤的,莫衷一是。

    陆抗和罗宪都没有想到姜维在僰道的失利是如此之快,不过这似乎也怨不得姜维,姜维率军赶到僰道防守,也是临时赶过去的,防御准备相当的不充分,而且僰道也谈不上有多少的险要,面对倍量的敌人,姜维的防守难度是相当的大,僰道的失守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过僰道的失守,也让蜀国的战局形势彻底地崩坏了,魏军渡守泸水之后,就似乎成为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再以难以驯服了,江州这座蜀中重镇,由于无兵守御,自然而然也就轻易地落入到了魏军的手中。

    现在陆抗和罗宪必然要面对一个守或撤的难题,失去了后勤补给,蜀军就算是再有极大的勇气,也不可能在无粮无草无援的情况下,继续地坚守下去。

    以目前蜀军全部的粮草储备,撑死也就再坚持三个月的时间,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粮草耗尽的情况下继续作战,蜀军也当然不会例外。

    守,注定是守不住的,但撤退的话,永安城外十几万的魏国大军也必将会随之涌入蜀中,不管蜀军撤往何处,魏军都会穷追不舍,蜀中总共就那么大的一个地方,根本没有多少的回旋余地,蜀军一旦撤退,陆抗也不知道该撤往何处。

第2549章 成都保卫战

    退守南安的姜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僰道撤退到南安之后,原本以为魏军会穷追不舍,接下来还会继续发生激烈的战斗,但没想到魏军居然放弃了追击,转头去进攻防守空虚的江州。

    江州的失守当然不会令姜维意外,毕竟蜀军在江州并没有布置防守的兵力,一旦魏军进攻江州,江州易手那就是注定的事。

    江州是蜀国东部的重镇,其地位仅次于成都,如果蜀国不是因为兵力不足的话,肯定是不会轻易地放弃江州的。

    羊祜没有直袭成都,反而是首先去攻打防守空虚的江州,表面上看是舍近求远,但攻击江州之后,魏军就可以对永安的蜀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看来魏军从南中发起进攻,并不是准备直接打到成都,而是去包抄永安蜀军的后路,试图拿下永安,并且将被蜀军挡在永安之外的魏军给引入到蜀中来。

    魏军不仅仅是要攻下成都,覆灭蜀汉王朝,而且还有侵占蜀国的所有土地,征服蜀国所有的人口,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

    江州失守之后,形势对于蜀国来说,变得更加的严峻了,归根结底,还是曹亮在交州部署的这支军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南线的防守,确实是蜀国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魏军从这个薄弱环节下手,姜维是防不胜防。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就算是姜维想到了,也会面临着无兵可调的窘迫状况,毕竟汉中和永安的防御已经手掏空了蜀国几乎所有的兵力,姜维想要向南中调派足以能抵挡魏军进攻的兵马,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几乎不可能实现。

    所以,僰道的这一次失败,也并不是什么偶尔的事,在姜维的人生履历之中,像这样的失败,简直就是太多了,多到不可胜数。

    不过这一次的失败,却让姜维心中一种沧桑的无力感,坦白的来说,魏军在这一次的进攻之中,几乎都没有使用什么阴谋手段,就是一种实力的碾压,两翼的拉扯然后就是中间突破,这一场战斗进行下来,蜀军完败,甚至连一点翻盘的机会都看不到。

    这种实力上的差距,让姜维几乎是心生绝望的。

    在以前的历次北伐之中,虽然是互有胜负,但姜维从来没有失去信心,从哪儿跌倒的,他就会从哪儿爬起来,永不言败,就是姜维的人生信条。

    但这一次,却让姜维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折和绝望,以前姜维失败了,但他还会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下一次他一定能卷土重来,一雪前耻,但现在,姜维已经感受不到希望的存在了。

    不过绝望归绝望,姜维依然还是那个绝不会轻言放弃的人,就算是现在局面如此艰难,姜维都依然思索着如何来应战,如何来保护蜀汉不会亡国。

    江州的失守就意味着永安的沦陷,因为姜维很清楚,失去了后勤补给之后,永安最多也就是能撑上三个月,而且前提条件是攻下江州的魏军不会对永安的蜀军进行攻击,三个月之后,永安守军将会因为粮草耗尽的缘故而彻底崩溃,永安也就不攻自破。

    当然这是最为乐观的情况了,事实上,来自西陵的魏军根本就不会停止进攻,那时姜维还坐镇永安之时,面对从西陵攻过来的魏军,防守起来就已经是倍感吃力了,而姜维和司马伦先后从永安抽调走了六万兵马,整整一半多的人马被抽调一空,这个影响对永安来说,是何其之大。

    而魏军的进攻兵力却是有增无减,此消彼长之间,永安原本相持的局面,也自然是随之改变了。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西陵之敌的话,以陆抗的能力,或许还能坚持一二,但江州的失守,让永安处于了腹背受敌的困境,在这种局面之下,陆抗就算是再能打,也恐怕是无招架之功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姜维做出决断了,由于魏军已经从南中攻入到了蜀中,那么永安防线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这个时候,一味的死守,那便是最为愚蠢的行为。

    如果永安五万多守军被魏军全歼于永安的话,那对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蜀国更是雪上加霜的事,所以唯今之计,也只有收缩兵力,保存力量,将剩余的兵力都集中到成都周围,与魏军展开决死一战,拱卫成都,保卫社稷。

    其实对于蜀汉朝廷来说,此刻已经是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了,魏军从北东南三面发起了进攻,这三个方向上,蜀国已经是无法突围了。

    魏军唯一没有围攻的方向是西面,不过西面是荒无人烟的雪域高原,从成都往西,全是高耸入云的大雪山,那里荒无人烟,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就算是蜀国上下逃往那儿,结果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绝无生路可走。

    所以成都往西是绝路,没人会考虑西撤的问题,既然不能走,那就只有战和降两条路了,也许蜀汉朝中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投降,但在姜维的人生字典之中,是绝不会出现投降二字的。

    虽然姜维也是魏人出身,但他从来没有以魏人自居,而是一生忠于汉室,以恢复汉家河山为己任,如今局势危亡,姜维依然是忠贞不二,矢志不移。

    现在的形势,想要将魏军逐出益州已无可能,姜维唯一能做得,就是尽可能地保全蜀汉朝廷,尽管谁也不知道这个朝廷还能苟延残喘多长的时间,但对于姜维来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坐视蜀汉亡国。

    姜维撤退到南安之后,就开始规划新的防御战略了,那就是以成都为中心,向南向东向北幅射百里的距离,构筑一个半圆形的防御阵地,用来抵挡魏军的进攻。

    成都能不能守住,最终将会取决于外围的防御阵地能不能守住,这场成都保卫战,将会是魏蜀之间最后的一次大决战了,胜则生,败则死,姜维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了。

第2550章 放弃永安

    PS:章节防盗,明天更正……………………………………………………………

    正有两人搀扶着一个衣衫破旧的人上前,此人蓬头垢面,甚至是不辨男女,司马伦明显地愣了一下,但他看到那人的眼神时,顿时便明白了,飞身便扑了上去,跪倒在那人的面前,双眼饱含热泪,用颤抖的声音呼喊了一声:“娘——”

    柏灵筠亦是泪水涟涟,情难自抑,抱着司马伦,不住地啜泣起来。

    好半晌,母子二人才算是止住了哭泣,司马伦询问起了详情,柏灵筠由于与爱子重逢,激动地难以言表,还是侍卫任重向司马伦说明了情况。

    任重以及数名侍卫,是司马伦刻意地留在司马府中保护柏灵筠安全的,当时司马府发生变故的时候,任重就已经警觉了,所以他特意地禀明了柏灵筠,趁着司马府火起之时一片混乱之际,任重护送上着换上普通衣物的柏灵筠逃出了司马府。

    只不过当时长安城的城门已经封闭了,整个城内戒备森严,柏灵筠虽然潜逃出了司马府,但是还是没有机会离开长安城,恼羞成怒的司马昭已经派人在长安城内大肆搜捕,柏灵筠的处境堪忧。

    幸亏任重有一个同乡在长安城里做生意,得到了他的帮助之后,任重等人带着柏灵筠潜藏到了一个地库之中,这里非常的隐蔽,乃是这个商贾藏匿一些违禁商品的所在。

    贾充虽然带人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肆的搜捕,但柏灵筠藏得十分严实,再加上长安城本身就是极大,贾充虽然花费了不少的气力,但也没有能够将柏灵筠给搜出来。

    可长安城的戒备森严,尤其是城门的盘查,简直就是到了滴水漏的地步,任重想要把柏灵筠安全地护送出城,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为了不冒风险,任重只能是继续地潜藏在地库之中,等待有合适的机会再出城。

    很快司马昭便宣布称帝了,改国号为晋,晋国始立,任重也打听了司马昭将柏灵筠封为了太妃,居于明光宫,这显然是司马昭为了掩人耳目而故作姿态的,其实这个时候,柏灵筠早就逃出了司马府,早已不在司马昭的掌控之中了。

    一晃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任重没有混出城的机会,也只好是耐心地等待着,不过还好没有让他们等得太久了,潼关失守之后,魏军大举进入关中,长安城内陷入到了空前的混乱之中,为了躲避战乱,城中的百姓冲突了晋军的阻挠,冲出了城去,晋军无法禁止,到最后也是听之任之了。

    任重抓住机会,一行人乔装改扮成难民的模样,混入了难民人潮之中,终于是离开了长安城。他们一路向北而行,从渭桥上渡过了渭河,任重本来计划着向东去临晋关投奔司马伦的,没想到刚过渭桥,就遭遇到了晋军的人马,仔细一看,果然是赵王司马伦的队伍,所以任重才主动地靠近军队,正好司马伦就在渭水边上,任重赶紧上前相认,司马伦母子总算是平安相会了。

    司马伦总算是放心了下来,司马昭杀兄弑帝篡位登基之后,司马伦最为担忧的就是母亲了,生怕走火入魔丧心病狂的司马昭会对母亲有什么不利,尤其是传闻司马昭逼死了郭太后之后,司马伦夙夜忧叹,生怕母亲也遭遇什么意外。

    现在看来,任重还是相当的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地保护了柏灵筠的安全,倒是司马昭,还真是卑鄙之至,明明柏灵筠已经逃走,他还故意地诈称柏灵筠就在明光宫之中,还封其为太妃,以此来要挟司马伦,真是无耻之尤。

    不管怎么说,现在司马伦总算是一块石头落地了,此刻的长安城中,司马伦已经是再无牵挂,于是司马伦下令,全军立刻启程,向陇西方向开拨。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就在此时,一队人马骑马飞快地赶了过来,看装束,分明是宫里的人,就在众军士诧异之时,为首的一个太监模样的人高声喊道:“陛下有旨,赵王司马伦接旨。”

    众将都冷眼相观,他们心里都清楚,都到这个时候了,司马昭的圣旨根本就不可能对司马伦起什么作用了,所以大家对这道突如其来的圣旨也没有半点恭敬之意,甚至有意无意地拦在钦差太监的面前,阻挡他接近司马伦。

    司马伦却是把手一挥,让众将让出一条路来,笑道:“让他进来吧,孤倒是要看看,孤这位皇兄,还有何话要说?”

    钦差太监看看众将怒目而视的模样,心里面便有些打鼓,原本宣诏可是一件美差,人人俯首听命,还有好处可拿,可现在到这儿宣诏,怎么看也有一种龙潭虎穴的感觉,甚至钦差太监都觉得宣读完圣旨,自己的脑袋都很有可能会保不住。

    本来接旨的是时候要焚香叩拜的,以示对天子的尊重,可司马伦就这么大大咧咧地站着,根本就没有下跪的意思,钦差太监也不敢多说,赶紧地拿出圣旨来宣读:“皇帝制曰:赵王伦公忠体国,恪尽职守,抵御外敌,功勋卓著,特加封为相国,都督内外诸军事,加邑四千八百户,接旨之后,即刻回师长安勤王护驾。软此。”

    念完圣旨,钦差太监还等着司马伦说接旨呢,可是结果却是半响无声,钦差太监偷眼瞥了一下,司马伦傲然而立,嘴角挂着一丝轻蔑的冷笑,根本就没有接旨的意思。

    钦差太监估计也是每一次遭遇这样的宣旨场面,司马伦不接旨,他也不敢将圣旨给递过去,拿着也不是,放下也不是,尴尬无比。

    司马伦冷笑着,看来司马昭到现在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居然还会下旨给自己要他前去勤王,什么狗屁的相国,都督内外诸军事,还加邑四千八百户?长安已经深陷魏军包围,晋国的覆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给自己画这么大的饼,又有什么意义?

第2551章 直取涪城

    就在曹亮抵达巫县的第二天,他正准备前往永安的前线视察一番的时候,突然石苞派人来禀报,蜀军弃守永安,只留下一些人马进行断后阻击,经过激战,魏军已经拿下永安,石苞请示,是否立刻派兵去追击陆抗等人。

    曹亮一听,看来羊祜那边确实已经是杀到了蜀中,否则的话,蜀军是不可能轻易地放弃永安的,正因为中军团从南中杀入到了蜀中,威胁到了成都的安全,永安再守下去,也是鸡肋了,所以蜀军才会突然地撤离了永安。

    至于石苞提出来是否追击的请求,曹亮沉吟了一声,传旨道:“穷寇莫追,且由他去。”

    曹亮对陆抗还是比较清楚,这位号称是吴国最后的名将,绝对是没有半点水分的,要知道陆抗和邓艾羊祜杜预王濬是并列排在古今六十四名将行列之中的,配享庙祀。

    能获得如此殊荣的,可都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真正的顶尖级名将,而且陆抗和他父陆逊还是六十四名将之中唯二的父子档(另一对是汉朝的周勃、周亚夫父子),父子二人同时名列六十四名将行列,确实也是相当的令人瞩目的。

    对于这种重量级的名将,曹亮当然不敢掉以轻心,虎落平阳那他也是一只虎啊,此次陆抗在撤退时候,又怎么可能会不留后手。

    本身陆抗所率的军队撤离永安,就是全身而退,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军队的建制相对是完整的,如果石苞此刻率兵去追的话,很可能会遭遇到陆抗的伏击。

    以石苞以前的个性,很可能早就追上去了,这次石苞倒是沉稳了不少,主动地向曹亮进行请示,没有冒险去追击,表现还是不错滴。

    其实对于魏军来说,追不追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如今羊祜从南中攻入到了蜀中,已经彻底地搅乱了蜀军的防线,魏军突破永安这道天险之后,进入到了蜀中平原,从此便是一马平川,所向无敌,就算此刻放陆抗一马,他们还能逃到哪儿?

    蜀中平原统共也就那么点地方,魏军已经从北东南三个方向上对蜀国实施了战略包围,除非蜀军撤退到青藏高原上去,否则他们就无路可逃。

    至于蜀军会不会逃往青藏高原,曹亮肯定是无需担忧的,就算是放到后世去,青藏高原都属于生存难度极大的地方,而在这个时代,青藏高原完全属于生命的禁区,那荒无人烟的雪域高原,对于蜀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噩梦,就算姜维或者陆抗这些誓死不降的人想逃往那儿,也会遭到绝大部分人的反对。

    此刻陆抗率兵逃离永安,其实对整个的战局不会有任何的影响,魏军现在只需要按步就班,步步为营地发起进攻,逐城取之,一步步地压缩蜀国的生存空间即可。

    总之,魏军最后的攻击目标一定是成都,而在拿下成都之前,蜀中所有的城池,都会被魏军所夺,不管陆抗逃往何处,最终他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这次曹亮下旨不去追击陆抗,便是一个最为明智的选择,就连陪同在曹亮身边的杜预也都赞同曹亮的这一个决定。

    灭蜀是一个持久的工程,并不急于一时。

    曹亮按照自己的步调发起进攻,拿下永安之后,大军便挥师沿江西进,直抵江州,这才发现,原来骁骑营已经提前拿下了江州,怪不得陆抗会弃永安逃跑呢,原来是担心腹背受敌啊!

    曹亮在抵达江州之后,整个伐蜀的形势也渐趋明朗,根据羊祜那边报过来的消息,姜维仍在负隅顽抗,做最后垂死的挣扎。

    姜维撤退到了南安,依峨嵋一线下寨,利用峨嵋一带的山险来继续抵挡魏军的进攻,而陆抗则是撤军到了德阳,在涪水西岸扎营,利用涪水天险来阻击魏军的西进。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蜀军似乎还没有丧失信心,姜维还在试图构筑最后的防线,不过没有了永安这样的天险,姜维现在构筑的这个防御体系看起来有些千疮百孔。

    唯一能倚仗的,还是剑阁这一道天险,在这个半圆型的防御阵地之中,剑阁恐怕是最为坚固的存在了。

    无论是进攻南安还是进攻德阳,对于魏军来说都不算什么难事,南安就算有峨嵋之险,不过比起险峻的秦岭和巫山来,峨嵋就显得秀气多了,在曹亮的印象之中,这里做一个旅游胜地倒是不错,但想要成为阻击魏军的战场,似乎有些不够资格。

    至于德阳所在的涪水,也不过是长江的一条支流而已,真正的长江都挡不住魏军前进的步伐,指望一条小小的支流涪水,还真没有放在魏军的眼里。

    不过比起南安和德阳来,曹亮更为关注的重点是剑阁,司马伦正是凭借着剑阁的险要,才将邓艾的左军团挡在了剑阁之外不得寸进,如今魏军三路大军之中的两路都已经杀入到了蜀中平原,也该是让邓艾的左军团到蜀中会师的时候了。

    于是曹亮让杜预暂缓进攻德阳,派石苞率领屯骑营和中垒营沿着涪水北上,去攻打涪城,切断剑阁和成都之间的道路,将剑阁的守军给孤立起来。

    剑阁之险要那是天下闻名的,无论是从北往南打还是从南往北打,都是极为难以攻克的,如果司马伦铁了心要死守的话,那么魏军想要拿下剑阁,必然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所以曹亮在魏军拿下阆中之后,并没有派兵去直接攻打剑阁,实施里外夹击的战术,而是下令石苞率军去攻打涪城。

    涪城是连接剑阁和成都之间的必经要道,只要魏军攻下了涪城,就可以顺利地切断成都和剑阁之间的通道,剑阁的守军粮草供应中断,根本就无力再坚守下去了。

    这和羊祜前些时候攻打江州的办法是如出一辙,切断剑阁的粮草供给线,看他剑阁的守军还能坚持多长的时间?

第2552章 致命的威胁

    涪城是成都北面的一个重镇,蜀军自然不可能像江州那样放任魏军去占领,为了保障从成都到剑阁的道路畅通,蜀国朝廷派张遵率兵三千驻守着涪城。

    张遵是张苞之子,张飞之孙,官居尚书,原本在朝中为官,后来魏军伐蜀,形势紧张之后,张遵便被朝廷派往涪城守城,督导粮草,为剑阁守军提供后勤保障。

    魏军攻入蜀中之后,石苞率领三万步骑径直杀向了涪城,张遵闻讯大惊,连忙将消息传递到成都和剑阁,同时紧闭城门,死守涪城。

    不过,以张遵手中的这点兵力,想要守住涪城,难度可不是一点点大。

    这还是在魏军长途奔袭,没有办法携带投石车和攻城车这些重型装备的前提条件下,如果魏军带着这些攻城武器的话,攻破涪城那便是分分钟的事。

    消息传到了剑阁,司马伦闻讯之后脸色大变,仰天长叹。

    为了这道防线,司马伦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剑阁关外,魏兵如蝗似蚁,漫山遍野,但这剑阁这道雄关的面前,他们也只能是望而却步。

    虽然丢掉了汉中阴平武都三郡,蜀国在北线损失惨重,但正因为有剑阁的存在,蜀国的整体防御体系并没有崩坏,司马伦成功地将魏军邓艾部挡在了剑阁关外,令其寸步难行,保证了蜀国的暂时安全。

    司马伦也一度认为,只要蜀军能成功地守住剑阁和永安,蜀国就能够坚持下去,而魏军久功不克,也必然会收兵罢战,毕竟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巨大,就算是魏国现在占有十二州之地,同样也不可能负担得了如此巨大的消耗。

    只要蜀军能顶住魏军的这一波攻击,耗上两三年的时间,天下的局势又将会是另一番的局面。

    但谁能想到魏军居然会从南中杀出来,这一路的防守一直是蜀军最为忽略的地方,一直以来,南中都被蜀国视为大后方,甚至在蜀国之中,都有就算成都守不住,蜀国朝廷还有迁都到南中的退路这种说法。

    但现在魏军这一招釜底抽薪,不但断绝了蜀人迁都到南中的幻想,而且由于南中的守军无法抵挡住魏军的进攻,导致了蜀国防御体系的彻底崩坏,再加上姜维在僰道的失利,以致于蜀军轻易地就窜入到了蜀中平原来。

    紧接着,失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江州失守之后,姜维不得不做出撤离永安的决定,永安的位置和作用是等同于剑阁的,永安的失守,就如大堤决口,而魏军则如决堤之后的洪水,浩浩荡荡的涌入到了蜀中。

    先前司马伦在剑阁时,需要关注的只是剑阁关外的敌人,至于关内的事,几乎不用他来操心,朝廷方面对剑阁的防守也是极为的上心,每月所需的粮草,都会足额拨付,司马伦只需要一门心思地做好剑阁的防御即可。

    但现在情况却是完全的不同了,永安失守之后,蜀中的形势可谓是一日千里,蜀军丢城失地,一再退却,如今也只能是紧守成都的外围了,七成以上的地盘都落入到了魏军的手中。

    这样的一种局面,自然是让司马伦最为担忧的,尤其是魏军占领阆中之后,已经对剑阁形成了威胁,如果魏军派兵从阆中攻击剑阁的话,那么剑阁就和永安面临同样的困境了,腹背受敌。

    不过剑阁的地势更为险峻,不管是从北往南攻,还是从南往北打,剑阁都能守得住,所以那怕就是腹背受敌,司马伦都可能予以坚持。

    这也是司马伦在听到了魏军攻占阆中之后,并没有像陆抗有那么过激的反应,司马伦也仅仅是调整了后关的部署而已,以防止魏军向剑阁发起攻击之时,蜀军出现被动的局面。

    对于剑阁的防御,司马伦还是有特别的信心的,自从他到达剑阁之后,对剑阁的防御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亲自走遍了剑阁的所有地方,就连司马伦都不禁感叹,剑阁之险,天下莫如是,剑阁关把堪称是天下第一雄关,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以司马伦的四万人马来守剑阁,完全是绰绰有余的,别说关外魏军还没有十万人,就算来上二十万人,对于司马伦来说,都是毫无压力的,

    所以那怕魏军已经打到了阆中,对剑阁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司马伦都从容不迫,没有半点心慌,就算是魏军前后夹击,司马伦一样巍然不惧。

    但魏军并没有直接进攻剑阁的打算,显然他们清楚拿下剑阁并不容易,所以压根儿就没有理睬,而是继续向西步步逼近,直逼成都。

    既然魏军没有进攻剑阁的打算,而司马伦也没有接到朝廷或者是姜维的命令,所以他只能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不过现在司马伦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了关内方向上,他时刻的关注着蜀中的动静,一刻也不曾放松。

    魏军抵达德阳之后,并没有直接对德阳发起攻击,反而是掉头北上,直袭涪城而来,司马伦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消息,甚至比张遵的禀报还要更早一些。

    如果魏军从阆中攻打剑阁的话,司马伦自然一点也不慌,但魏军攻打涪城,却让司马伦慌得一批。

    涪城是剑阁唯一的一条后勤补给通道,从成都运过来的粮草,都必须要经过涪城才能转运到剑阁来,涪城的失守对于剑阁意味着什么,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说成都方面对剑阁守军的粮草供应从来没有中断过,但如今局面维艰,蜀国朝廷在募集粮草方面也是捉襟见肘的,以至于他们往剑阁这边运送的粮草,最多也只能是保证剑阁大军度支一月之久,那怕司马伦再省吃俭用,也只能是集攒下一个月左右的存粮,再多就难以为继了。

    如果被魏军攻下了涪城,剑阁的守军最多也就是只能支撑一个来月的时间,然后就会面临断粮的困难。

第2553章 前途迷茫

    司马伦不怕魏军的夹击,但却惧怕断粮的风险,毕竟任何一支军队,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后勤补给体系,失去了这个保障,没有任何军队能够坚持地下去。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四万大军,每天所消耗的粮草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量,而剑阁这一带全是崇山峻岭,就连个屯田的地方都没有,四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全部得由成都方面来转运,一旦魏军切断了这条粮草补给线,剑阁的守军不出一个月就会完全崩溃。

    不能坐以待毙啊,司马伦暗暗地对自己说。

    魏军的手段确实也是够狠的,他们显然已经是估计到了强攻剑阁的难度,所以才会改变战术,准备切断剑阁守军的粮道,如此一来,就可以逼着蜀军不战自乱。

    如果司马伦坐视不理的话,那后果真得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剑阁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在这种无粮无援的情况下,司马伦纵然有着通天的本事,也是无力回天的。

    于是司马伦决定向陆抗看齐,主动地放弃剑阁,撤军到涪城,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陆抗是接到了姜维的命令之后才从永安撤退的,但由于魏军是长途奔袭的涪城,出手相当的迅猛,根本就不给蜀军反应时间,司马伦现在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请示姜维或朝廷,稍有迟疑的话,一旦涪城失守,剑阁守军的退路就没有了。

    司马伦虽然年轻,但论打仗的经验,那征战几十年沙场的老将都未必如他,司马伦深知临机权变的重要性,战场上的形势往往是瞬息万变的,为将者必须要学会审时度势,临机权变,如果拘泥于兵法或命令的话,很可能就会丧失战场上的主动权,甚至是惨遭败绩,全军覆灭。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得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一个主将领军作战,他都应当有战场上的决断之权,毕竟只有他清楚现在战场上的情况,上峰的命令是死的,但战场上的形势却是活的。

    司马伦十分清楚涪城的失守意味着什么,比起江州对于永安的影响来说,涪城对剑阁的影响更为巨大。

    江州失守之后,永安最多是失去了一个水路的通道而已,至少永安的蜀军还有从陆路撤军的机会,但剑阁没有,一旦涪城失守之后,剑阁守军唯一的退路就会被魏军所切断。

    现在涪城的守军只有三千人,而进攻涪城的魏军兵力却有守军的十倍,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涪城的守军那怕再顽强,也坚守不了多长的时间。

    如果此刻司马伦向姜维请示汇报的话,在时间上面根本就来不及,姜维远在南安,就算是姜维知晓了涪城的情况,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只怕到时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司马伦并没有多做考虑,很快地就下定了撤军的决心。

    但四万大军的撤离,却也并非是易事,尤其在剑阁关外,还有邓艾的人马虎视眈眈,他们持续不断地发起着进攻,一旦蜀军撤离,剑阁很快就会落入到魏军的手中。

    而魏军骑兵的速度,司马伦可是领教过的,同时也是深受其害,如果给魏军骑兵从容追击的机会,那么蜀军在撤离剑阁后不远就会被魏军骑兵给追上,一旦在平原地区和魏军骑兵进行交锋,那就算是不死,也要令蜀军脱层皮。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进行断后,在剑阁继续地阻击魏军,给主力部队赢得一些撤退的时间。

    不过这个任务往往是九死一生的,司马伦也不好硬性的指派谁来断后,司马伦将诸将给召集起来,这些将领都是从在关陇的时候就一直追随着他的,几年以来,经历了非常之大的世事变迁,这些将领依然还是不离不弃地追随着他,这不禁让司马伦是感叹万千,但同时也让司马伦张不开那个口。

    毕竟留下来的人生存机会都是极为渺茫的,对于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司马伦又怎么能亲手将他们之中的某一位推向火坑呢?

    这时候,州泰主动地站了出来,沉声地道:“殿下,末将不才,愿留守剑阁,请殿下率军先行吧。”

    虽然司马伦没有说,但州泰也很清楚目前的形势,剑阁肯定是守不住的,司马伦撤军已经是必然之事,而现在唯一欠缺的,恐怕就是一个断后的将领了,州泰当然知道断后的风险,但却依然主动地站出来领命。

    司马伦看向了州泰,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道:“州将军,你可知留守剑阁乃是九死一生,很可能会将性命丢在这儿?”

    州泰哈哈一笑,道:“末将既然追随殿下,早就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了,现在战局维艰,末将愿一死以报殿下也,望殿下成全。”

    司马伦默默地点了点头,州泰置生死于度外的豪迈气概令他是感概万分,这些司马军的旧将,对他一直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不管他们的境遇有多么的艰难,从来矢志不移的,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魏军。

    当初追随司马伦降蜀的,至少有十万大军,但这几年不断地交战下来,兵马损失多达六成,大部分的司马军将士,都埋骨异乡,但他们始终都是不离不弃,忠贞不二,没有出现一例逃亡事件,也没有任何人主动地去投降魏军。

    这不禁让司马伦是感触良多,其实也是自己无能啊,有负这些忠诚的将士。

    司马伦是怀着和曹亮的血海深仇才归降的蜀国,他也和陆抗一样,希望借助于蜀国的力量来帮助他完成兴复大业,报仇血恨。

    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司马伦想要报仇血恨,无疑是试若登天,根本就没有机会实现了,兴复司马家的大业,也逐渐变得遥遥无期了,而这些追随他的将领和士兵,每死一人,就少一人,司马伦不知道等待他的路,究竟是什么,前途一片迷茫。

第2554章 攻克天梯阶

    由于受到巴山的隔阻,邓艾对蜀中的情况是知之甚少的,由于蜀军在剑阁防御极其的严密,就连斥侯的渗透性侦察都很有限,邓艾的情报获取渠道也必须是经由汉中到上庸再到西陵,需要兜一个大圈子,所以在时效性上面,是要迟缓不少的。

    这个时候蜀中平原上早已经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剑阁之外的邓艾对此却一无所知。

    迟迟打开不局面,也让邓艾显得是忧心冲冲。

    剑阁本来就是以奇险而称著,易守难攻,如今蜀军更是在剑阁集结重兵进行防御,魏军想要攻克剑阁,难度是非常大的,从古至今,剑阁从来就没有被正面所攻破过,那怕是邓艾这样的军事奇才,也拿剑阁雄关无计可施。

    邓艾倒是想另辟他径,绕开剑阁,想从阴平小道或者是米仓道进行偷袭,但没有想到司马伦居然能想到这一点,提前在阴平小道的摩天岭下布兵防守,封死了阴平小道,让邓艾派出去的人马是无功而返。

    至于米仓道,则是由于山体滑波完全地将道路给封死了,并且由于塌方的路段极长,清理所需的时间几乎是需要按年来计算的,所以邓艾对米仓道是彻底死了心的。

    不过好在魏军伐蜀,并没有全部指望邓艾的这一路,除了左军团之外,东线的右军团和南线的中军团都参与了伐蜀之战,这样的用兵规模,可谓是空前绝后的。

    就算左军团这一路受阻,但只要右军团和中军团另外两路人马随便一路打开局面,伐蜀大计便可以成功,从这一点上来讲,还是值得邓艾所期待的。

    右军团攻打永安,难度其实一点也不亚于左军团攻打剑阁,倒是中军团从交州攻打南中,可以称得上是一支奇兵。

    中军团出兵是在三路人马之中最后出发的,左军团和右军团抢先出击,已经将蜀军的主力给牵制住了,原本南中的防御就比较空虚,中军团趁虚而入,焉有不胜之理?

    邓艾可没有半点争功的想法,不管是哪个军团最先攻下成都,都是魏国的一次重大胜利,都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

    所以邓艾在剑阁受阻之后,倒是极为地期待中军团和右军团能够有更为出彩的表现,不至于将此次轰轰烈烈的伐蜀行动搞个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只是受到大山险隘的隔阻,邓艾的消息来源比较闭塞,现在他得到的最新的消息也只是中军团已经从交州出发,向南中发起进攻了,至于进展如何,邓艾自然是一无所知。

    每日向剑阁发起进攻已经成为了左军团的日常,但天梯栈的险要程度真的是令人绝望,魏军差不多已经向天梯栈发起了上百次的进攻,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那几百级的石阶,似乎成为了魏军一道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

    尤其是司马伦率援兵到来之后,蜀军在剑阁防御的兵力上大为增加,他们也能不停地轮换防御兵力,可以让战斗在第一线的蜀军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此一来,魏军想要倚靠人多的优势搞疲劳战术极限战术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双方在天梯栈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一连几个月的时间,都在持续的进行着激烈的战斗,但无论魏军采用什么样的打法,都始终无法突破蜀军的防线,战局陷入到了僵持的状态之中。

    不过到了九月底的一天,形势却突然发生了转变,蜀军坚强的防守突然之间变得软弱了许多,准确来说是在天梯阶防守的蜀军兵力大减,让按惯例发起进攻的魏军很轻易地就突破了两道防线。

    今日轮换进攻的是越骑营,只不过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越骑营也只能是弃马步战,骑兵当做步兵来使用,文鸯百无聊赖地在一线天那儿晒着太阳。

    深秋的天气已经是渐趋凉意了,虽然剑阁在秦岭之南,属于南方,但身处于大山之中,还是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季节的变迁。

    险峻的地势,让越骑营的特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不过好在越骑营全部是弓骑兵,擅长射箭,那怕弃马步战,弓箭也是越骑营的强项,攻打天梯栈这样的要塞,弓箭兵自然是首选兵种,使用弓箭进行远程攻击,比步兵近战伤亡上面要小得多。

    文鸯对拿下天梯栈压根儿就不抱什么希望,所以他对进攻的事也并不怎么上心,甚至懒得去管,安排了几个校尉让他们去进攻,反正打到天黑收兵就是了。

    不过很快前军校尉就派来禀报,越骑营已经顺利地突破了蜀军的两道防线,正朝着天梯阶的最后一道防线发起进攻,估计很快就可以拿下天梯阶了。

    文鸯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以前无论魏军如何进攻都始终拿不下的天梯阶,今天怎么突然转性了,变得这么好打了,真是奇哉怪事啊!

    文鸯立刻起身,向天梯阶奔去,还没有等文鸯赶到战场呢,战斗就已经结束了,越骑营顺利地突破了蜀军的最后一道防线,拿下了攻打了上百次都无法攻克的天梯栈。

    登上了天梯栈之后,雄伟的剑阁关城终于是映入到魏军将士的眼帘,这一刻,魏军将士几乎是喜极而泣,上百次不懈的努力今天终于是成功了,大家欢呼雀跃,庆祝着胜利。

    文鸯此刻却是比较冷静,今天的攻击太顺利了,顺利到文鸯都有些怀疑人生了,从战斗的进程上来看,蜀军的人数大为的减少,而且斗志明显的不足,魏军的进攻几乎是没有费什么劲,就撕破了蜀军的防线,而且从战场上残存的蜀军尸体来看,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貤,也就是说,这次攻破天梯阶,并不是说魏军的攻击力有多么的强悍,而是蜀军主动地予以放弃了。

    但蜀军为什么会主动的放弃最为险要的天梯阶呢?这一点文鸯还有些不太明白,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魏军来说,最难的一关是终于趟过来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