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70章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办法是人想出来!”曹亮的目光之中透着坚定。

    现在屯田这块是指望不上了,但曹亮不相信雍凉之地这么大,就拿不出五十万斛的粮草么?

    今天早上,曹亮特意地前往集市,了解了一下长安城的物价水平,根据米价和其他东西的价格,曹亮已经初步了解了长安城的状况。

    现在的米价维持在七八十钱一斛的水平上,不算最低,但也绝对称不上最高,战乱年月,米价都可能飙升到一万钱一石甚至更高。

    历史上长安城的米价,最高曾卖到五十万钱一石,如此恐怖的价格普通百姓恐怕是无人问津了,饿殍遍野,人竞相食,便是那个时候的真实写照。

    现在长安城米价稳定,至少证明关中一带的粮食并没有出现严重短缺的状况,诚然现在大部分的屯田毁弃了,但是粮食的生产总量并没有出现过多的减少,因为除了象前北屯这样的屯田暂时地荒芜之外,其他的屯田都落入到了世家豪强的手中变成了私田。

    按常理,这些私田也是要交纳赋税的,就按最低的税率三十税一来计算,整个雍凉地区的赋税总额怕也远不止五十万斛这个数吧。

    而事实上,朝廷的税率又何止三十税一,各种的苛捐杂税加起来,十税一还差不多,甚至可能会更高。

    可等夏侯玄要筹措粮草的时候,却发现粮库空空如也,那官府征收上来的赋税去哪儿了?曹亮不相信郭淮的胃口那么大,一个人就能把这么多的粮食给吞掉了,虽然说这个时代反腐力度并不是那么太大,但曹亮相信,郭淮做为曹爽政敌司马懿的亲信,在目前曹爽当权的大势之下,绝对是夹着尾巴做人的,一旦被人捉住痛处,这辈子他都别想再翻身了。

    曹亮捋一捋思路,现在去探究屯田被侵占的事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就算追查出了一些世家侵占的事实,那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的,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去追查赋税的下落,这是最短时间内筹措到粮草的最佳机会。

    打定了主意之后,曹亮送别了张老汉,和羊祜杜预快马回城。

    夏侯玄宿醉刚醒,只觉得头痛欲裂,昨天晚上开怀畅饮,现在却难受得要命,夏侯玄有些懊悔,真不该喝那么多的酒。

    他正准备吩咐下人找医匠来服点醒酒治头疼的药,曹亮打外面进来了,径直来到了夏侯玄的堂上。

    夏侯玄看了一眼,曹亮是风尘仆仆,就连鞋底上,都沾满了泥土,他不禁好奇地问道:“子明,你这是从何而来?”

    曹亮道:“去长安郊外逛了一圈。”

    夏侯玄奇道:“这天寒地冻的,城外也没啥风景可看?对了,粮草的事你准备怎么办,距离大将军出征之期可是不远了,耽搁不得。”

    曹亮微微一笑,看来夏侯玄把他出城当做是游山玩水去了,不过曹亮没有做任何的解释,道:“粮草的事,有些眉目了,不过我需要雍州诸郡历年来税赋征收的明细帐目,泰初兄可有办法否?”

    夏侯玄哈哈一笑道:“此乃小事一桩,回头我和郭刺史说一下,把税赋帐目交给你便是。不过,你真的确定这些帐目之中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夏侯玄是雍凉都督,位置在郭淮之上,如果他真想要去查帐的话,郭淮肯定是没法拒绝的。

    曹亮自信地道:“这恐怕是目前最有可能搞到粮草的办法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夏侯玄自然是十分相信曹亮的,曹亮准备将赋税帐目查上一遍,夏侯玄当即表示支持。

    和郭淮的沟通还是比较顺利,当夏侯玄向郭淮提出要查对历年来雍州各郡的赋税帐目,郭淮想都没想就一口地应承下来,并且吩咐中军官立刻将赋税帐目全部搬到都督府来。

    这些帐目堆集如山,整整用了好几辆辎重车才搬运过来的。

    雍州主薄听闻夏侯玄要查帐,不禁面色大变,惊呼道:“郭刺史,这该如何是好?”

    郭淮淡然处之,道:“这些帐目案牍如山,想要查出一个究竟来,没个几月光景又如何能办得到,现在曹爽出征在即,急需筹措到粮草,夏侯玄这是病急了乱投医,想从这些案牍之中找出线索,简直就是蠢货。”

    所以郭淮放心大胆地将帐目递交上来,其实,这些帐目大致里面已经是做平了的,真要去查,最多会查到一些小瑕疵,根本就无伤大雅。

    更何况,这些小瑕疵也得细心地比对之后才能找得见,从堆集如小山一般的卷宗中找到有用的信息,郭淮自问自己也找不到,更别遑论外人了。

    也不知道是那个蠢货给夏侯玄出得这么一个馊主意,居然想要在这里面做文章,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还好许多的漏洞自己早就补上了,就让他们慢慢地去查吧,也不知道等曹爽来到了长安,他们又将会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郭淮一边吩咐手下装车,一边露出鄙夷的笑容,粮草就是大军的命脉,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筹措不到粮草的话,曹爽想要出征的事必然会沦为一个笑柄。

    如今在洛阳朝堂上,曹爽已经和司马懿势同水火,曹爽一系得势,那就意为着与司马懿一系失势,如果司马懿无法在朝堂上立足的话,必定将会影响到郭淮在雍州的地位。

    郭淮在军中摸爬滚打几十年,好不容易才爬上了雍州刺史的位子,他之所以投靠司马懿,就是因为司马懿可以帮他走得更远。

    而现在,曹爽在朝中得势,处处排挤司马懿,这可是郭淮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如果曹爽这次出征大捷而归,必定会严重影响司马懿的地位,郭淮这次帮司马懿,其实就是为了帮自己。

    他和司马懿,就是一条绳子上拴的两个蚂蚱,谁也跑不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

    ps:稍晚了一些,很抱歉了。

第371章 临时调动

    一连十几天,曹亮都没有出都督府,埋首于浩繁的帐卷之中,一笔一笔地核对着赋税征收的明细。

    当然不光是曹亮一个人,为了查清楚帐目的问题,曹亮特意地调集了十几个主薄记室参与到查帐之中,如果光靠曹亮自己,查个一年半载也未必能有结果。

    这些帐目记载的方法并不相同,有记录在竹简上的,也是记录在纸上面的,之所以装了几大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记录在竹简上的为多。

    这不禁让曹亮好生奇怪,按理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都已经快有两百年了,蔡侯纸已经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竹简却顽固地坚守着最后的阵地,始终不肯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

    就连官方的书写工具,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做太大的改变,竹简依然是官府之中最主要的书写工具,学富五车听起来似乎让人吃惊不已,但实际五车竹简,所记录的文字并是太多,和后世一个指甲大小的u盘比起来,判若云泥。

    曹亮特意地把傅玄和裴秀请到了长安,让他们参与到此次帐目的清查之中,倒不是说曹亮就不相信夏侯玄手下的这些个主薄记室,而是曹亮对他们的能力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毕竟时间短,任务重,想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非得专业人士才行。

    裴秀和傅玄堪称得上是顶尖的算术人才,这个时候,曹亮自然想到了他们俩。

    不过裴秀和傅玄此刻都在洛阳,裴秀官居黄门侍郎,傅玄仍旧当着卫将军参军,虽然说两人的差事都比较轻松,有大把的空余时间,但是他们却无法擅离职守,私自离开洛阳到长安来。

    于是曹亮找到夏侯玄,希望把这两个人调到他的帐下。

    夏侯玄现在对粮草之事焦急的不行,但凡是曹亮要求的事,夏侯玄都会竭尽全力地来办到,就象曹亮要求提供近几年的赋税,夏侯玄知道这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但他一点也没有犹豫,立刻知会郭淮,将所有赋税征收帐册全部拉到了都督府,以供曹亮查验。

    现在夏侯玄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曹亮的手上,调两个七品以下的官员,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事,甚至夏侯玄都有无需通过大将军曹爽而直接调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权利。

    于是一纸调令摆到了裴秀和傅玄的面前,而且这军令还是加急的,要求裴秀和傅玄接令之后,即刻出发,前往长安。

    因为是临时征调,与他们先前的职务品秩并无关系,其实就是等于到长安出差一趟,而军令上又没有表明是什么任务,裴秀和傅玄接令之后,皆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地被调到了长安来。

    一到长安,看到前来迎接的人是曹亮时,他们两个才恍然大悟,敢情是曹亮的缘故,他们才得以到长安来。

    不过见着了曹亮,并没有打消二人心中的疑惑,两人俱是文官,不熟习行伍之事,行军打仗皆不在行,他们知道此次曹亮出征,是追随征西将军夏侯玄伐蜀的,似乎和他们俩个风马牛不相及。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居然被曹亮调来了长安,惊异之余,也是非常的奇怪。

    曹亮含笑着解释道:“我这次在长安,遇到点麻烦的事,还得仰仗二位鼎力相助才是。”

    裴秀呵呵一笑道:“还有能难倒子明兄的事?子明兄都解决不了,我们恐怕也是爱莫能助啊。”

    曹亮道:“术业有专攻,这次调二位过来,就是想要解决一桩比较棘手的案子,以二位之才,想必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于是曹亮将赋税之事说与二人听,裴秀和傅玄一听,俱是精神一振,这桩案子,还真是他们的菜。

    说实话,他们也挺羡慕曹亮的,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升迁是何其之快,原本大家的职务水平大体上是相同的,甚至最初时曹亮任职羽林郎的时候,他们的职位还尤在曹亮之上。

    但短短的两三年间,曹亮的升迁速度就如同是飞箭一般,连跳好几级,一下子就把按步就班升职的裴秀和傅玄压了下去。

    但是这事还真羡慕不来,就说曹亮斩杀诸葛瑾才得以立功升职,换作是他们,估计只有被杀的份,对于文质彬彬的裴秀和傅玄来说,这样的升职方式也就是想想罢了。

    没办法,他们还真得只能是老老实实去熬资历等机会,几乎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这次突然被调到长安,而且是不需要上战场,并没什么风险,如果办事顺利的话,等于是白白挑了一件功劳,给自己的升职之路增加了一些筹码,两人还是喜不自甚的。

    以二人的才学,查帐不过是小儿科的事,办起事来得心应手,让曹亮可是省心不少。

    要知道,他们两个长年署理逍遥五石散的帐目,对数字一类比较敏感,此番调到长安来,确实是曹亮的一大助力。

    有了裴秀和傅玄的帮忙,进度果然是飞快,堆集如山的案牍每天用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下减着,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令曹亮十分满意的。

    这些帐目,如果说郭准没有动过一些手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说这全部是郭淮造的假,那更是天方夜谭,曹亮相信,这些数据绝大部分是真实可信的,只有在少数地方,郭淮或其他人才有可能略做修改。

    曹亮现在的工作,就是要在这一堆真假交织的数据之中,剥丝抽茧,去伪存真,找出当时办事之人的漏洞来。

    这显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想要从这海量的帐目之中找出破绽来,确实是相当的困难,但是曹亮却一直不放弃,他相信,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料无遗算,无论他们把帐目伪造地再天衣无缝,也是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曹亮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突破口,只要打开这个突破口,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第372章 全体世家会议

    曹亮已经是好几天没有合眼了,眼圈都微微发黑,如同熊猫眼一般,这天凌晨,他实在是盯不住了,打了一个盹,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

    他是在梦中被裴秀给摇醒的,曹亮睡意惺忪地勉强睁开眼,裴秀给他递过来一本册子,笑道:“子明兄,你瞧瞧,这是否是你想要的东西?”

    “真的?”曹亮立刻是眼前一亮,睡意荡然无存,接过册子来,仔细地读了起来,一直看到了最后,曹亮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季彦、休奕,这次你们可是立了大功了,回头我会让夏侯将军为你们请功的。”

    册子上的内容,正是曹亮这些天梦寐以求的东西,准确的来讲,是和曹亮所预判的一样,这些世家豪门,果然在赋税上动了手脚。

    当然之前曹亮也只是猜测,现在终于是拿到了真凭实据,曹亮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裴秀和傅玄也很是高兴,到了长安之后,他们就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了查帐之中,连着多日,他们都是夜以继日,焚膏继昝,从海量的数据之中寻找他们想要的目标。

    查帐需要细心而刻骨的努力,裴秀和傅玄这次的表现也是相当的出色,他们剥丝抽茧,大浪淘沙,终于获得了有价值的东西,总算是没有白费一番辛苦。

    他们确实很努力,大概是受到了曹亮飞速升迁的影响,他们也想着可以立功晋升,让自己的仕途之路走得顺畅一些才好。

    所以裴秀和傅玄这次还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尤其是裴秀,一改之前的纨绔气息,非常的刻苦,仔细地核对查验着每一条帐目,因为他们很清楚,那怕付出再多的辛苦,如果拿不到夏侯玄想要的东西,一切就都是枉然,都是白费功,只有拿到有价值的东西,才能算是立功一件。

    裴秀不光善于绘制地图,而且是统计学方面的绝顶人才,因为绘制地图原本就是需要庞大的数据统计,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完全是相通的。

    曹亮不禁是由衷地赞叹,这次特意地从洛阳把裴秀和傅玄调来,还真是起到了奇兵的作用,现在曹亮手中所握的,完全是可以扭转乾坤的东西。

    拿着册子,曹亮匆匆地赶往了夏侯玄的住处,大清早的,夏侯玄还没有起身,曹亮赶到了门口,就被夏侯玄的中军给挡住了。

    “速速通报夏侯将军,就说某有紧急之事求见。”曹亮也知道这么直接闯进去不礼貌,只得求中军官赶紧地通报给夏侯玄。

    中军官也不敢耽搁,从曹亮的神态来看,这事肯定是十万火急的,否则也不可能这么一大清早就赶过来,他立刻进去禀报了夏侯玄。

    夏侯玄这些天也在等着结果,眼看着距离曹爽到达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他这边筹措粮草的事却毫无进展,不禁让夏侯玄是心忧如焚,别的途径他也想过办法了,但毫无头绪,他也只能将宝押到了曹亮的身上,希望曹亮这边能够有所突破吧。

    这一宿几乎是彻夜未眠,直到凌晨之时,才昏昏小睡了一会儿,听得中军官前来禀报曹亮求见时,夏侯玄几乎差点就跳了起来,连衣服都顾不穿好,就急急地道:“有请!有请!”

    曹亮进来的时候,夏侯玄还光着脚连袜子都没穿上,他看到曹亮进来,急急地道:“子明,可有喜讯否?”

    曹亮含笑道:“泰初兄,幸不辱命,这回可是拿到真凭实据了。”

    “当真?”夏侯玄两眼放光,兴奋地难以自抑,他等候多日,想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曹亮拱手道:“此事如此重大,某岂敢儿戏?只不过接下来泰初兄还得有点铁血手腕不可,否则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噢,铁血手腕?”夏侯玄面露惊异之色,道,“子明有何计划?”

    曹亮如此这般地将先前所谋划的计划一一道来,听得夏侯玄是脸色凝重,频频点头,道:“子明你的计划甚好,此次就全部由你全权处理。”

    ┄┄┄┄┄┄┄┄┄┄┄┄┄┄┄┄┄┄┄┄┄┄┄┄┄┄┄┈┈┈

    都督府下发请柬邀请长安城几乎所有世家大族参加宴会可以算得上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所以在长安城引起的轰动绝不亚于一场五级的地震,人们议论纷纷,不知究竟是何缘由。

    长安城里的世家豪门以“杜、裴、贾、赵”四大家为首,大大小小的世家不下百十家,毫无例外地都收到了都督府的宴请请柬,而且按照都督府的要求,参加宴会的必须是各家的族长或者是话事人,也就是说,参加宴会的,必须是各大家族的实权派人物。

    此消息一出,各大世家皆是暗自揣测,毕竟此番都督府宴会是在一个最为敏感的时期,魏国大军出征伐蜀在即,却传出了粮草不足的消息,如此看来,此次的宴会,必定与大军粮草供给方面有着莫大的关联。

    都督府宴请,这些豪门大族自然是不敢不应,于是他们相携前往,一时之间,都督府是热闹非凡。

    杜家的族长中一位耆耋老者,须发皆白,在家人的搀扶之下,才得以步履蹒跚而行。

    不过就是这么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也无人敢予以轻视,毕竟杜家在长安城的地位可是排名第一的,而且就这位杜老太爷,年轻的时候还做过一任太守。

    几乎所有的士家族长都纷纷地予以让路,优先地让杜老太爷通行,人们毕恭毕敬地上前行礼,非常地客气。

    这一次,这些大小世家似乎都达成了共识,他们皆以四大家族马首是瞻,四大家族的态度如何,将会决定整个长安世家大族的态度,他们同气连枝,结成了统一的联盟,来参加都督府的宴会。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这场宴会,绝不会是一场慈善宴会,所谓宴无好宴,他们都有着要赴鸿门宴的打算。

    ps:抱歉,迟了一点,请见谅。

第373章 四大家族

    裴严是裴家新一代的家主,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显然对“杜裴贾赵”四大豪族的排名有所不满,远远地瞧见颤巍巍的杜老太爷,嘴角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裴家和杜家皆是长安世家中的翘楚,两家的实力和地位基本上相当,只是杜家要比裴家略胜那么一筹,所以一直以来,杜家在长安世家之中,排名第一位,而裴家则是居于次席。

    这种排名,自东汉以来就没有再改变过,杜家榜首的位置,一直无别的世家可以代替。

    自从裴严担任家主以来,对这种排名一直是耿耿于怀,杜家的那老家伙,行将就木了,居然还紧捉着权力不放手,难不成他还能把世家的权力带到棺材里吗?

    如果说裴家的实力和杜家相差太远的话,裴严也不会想入非非,但问题是裴家和杜家比起来,差距也就是那么一点点,甚至在某些方面,裴家已经可以超越杜家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底蕴。

    和杜家数百年的根基相比,后起之秀裴家确实是缺了那么一点点的底蕴,世家门阀,有些时候看的不光是实力,更看重的是资望。

    杜家在资望方面,确实不是一般的深厚,杜老太爷在东汉末年就曾担任过太守,经历过汉末乱世,风雨沧桑,将杜家经营地是地位牢固,

    而裴严却是剑走偏锋,为了和杜家一争长短,重新定义长安世家的排名,裴严和雍州刺史郭淮走得很近,从而获得了大量的好处,隐然想要超过杜家并取而代之了。

    “杜老太爷,您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居然还要亲临都督府?何不将手中权力交给后生晚辈,由他们处置才是。”裴业皮笑肉不笑地道。

    杜老太爷瞟了裴严一眼,淡淡地道:“年轻人太锋芒毕露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老朽虽然年迈,但家族之中,并无可塑之才,是以老朽还得多担当才是。杜家如能有裴家像贤侄这样的后起之秀,老朽才好省心不是。”

    裴严不紧不慢地挨了一个软钉子,呵呵一笑道:“老太爷您说的极是,您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饭还多,您走过桥比他们走得路过还长,您才是长安世家主心骨啊!”

    杜老太爷没有理会裴严的揶喻,淡然一笑道:“老朽活了这么大的岁数,确实是饱经风霜,也许没有你们年轻人的锐气了,不过经验还是有一点的。”

    周围的几个世家之主则是纷纷地恭维杜老太爷:“杜老太爷您可是泰山北斗,长安城内诸世家大族,唯您马首是瞻。”

    裴严微感不悦,不过这种场合,他也不好发作才是,默默地记下了这几个拍杜家马屁的世家,日后等有机会,非给他们小鞋穿不可。

    贾家和赵家的家主则是向裴严这边靠了过来,低声地问询道:“裴兄和郭刺史关系不浅,就不能透露点此次都督府宴请的内幕?”

    裴严轻轻地摇了摇头,这倒不是他有意隐瞒,而是他确实也不知晓,今天他还特意地私下问询了郭淮一番,但郭淮表示,他也不清楚,这次都督府宴请的事非常的突然,郭淮他们也是临时接到了通知,至于内幕,他们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都督府大宴世家,与粮草之事脱不了干系,这两个月来,夏侯玄几乎没有干什么别的事,除了筹措粮草还是筹措粮草,而且是战绩不佳,到目前为止,距离五十万斛军粮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所以郭淮提醒裴严,要密切注意夏侯玄的动静,这次宴会,估计十有八、九是离不开粮草的,现在夏侯玄无计可施,恐怕会对关中的世家动刀子。

    裴严对郭淮是言听计从,暗暗地记在了心底,做好了一切准备。

    郭淮暗暗地为之冷笑,夏侯玄现在已经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了,无法从官方的途径获得粮草,居然动了从世家手里征收粮食的心思,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士家豪族是什么,那可是魏国朝廷的根基,一旦触怒了众怒,后果不堪想象,看来夏侯玄和曹亮已经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夏侯玄的请柬,可不光是发给关中的世家豪族的,所有的官员也都有一份,所以说,这场宴会,规模浩大,盛况空前。

    不过入席之后众人才发现,都督府的宴席,竟然是如此的简单,一菜一饭而已,酒水更是普通不过的浊酒,完全是出乎所有的人意料。

    对于那些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世家家主们,面对如此的粗茶淡饭,隐隐都有些抱怨之声,要知道,这样的伙食平时他们看都不看,除了喂狗之外,也只有最为卑微的下人才会吃,夏侯玄居然以这样的伙食招待大家,岂直就是目中无人!

    不过大多的人,却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夏侯玄的身份地位在那儿摆着呢,公然反对的话,确实下不来台。

    好在也就是一顿饭而已,伙食再差,他们大可不必太过纠结,不想吃的话那就不必动筷子,少吃一顿饭也不至于饿得要命。

    许多的家主,则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宴会的内容上面。

    一个堂堂的雍凉都督,居然沦落到如此的地步,也太过寒酸了!很显然,夏侯玄这么做是刻意的,他真正的目的,恐怕是想向关中诸世家索求粮食的。

    粮食各大世家并不是没有,但如果夏侯玄依靠强权逼迫的方法,让诸世家拿出粮草来,大家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于是,诸多的家主停杯投著,在那儿冷冷地观望着,等侯着正主的出场。

    终于,征西将军雍凉都督夏侯玄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登场了,他在曹亮、羊祜、杜预、任览等人的陪同下,缓步入场。

    这个时候,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了夏侯玄的身上,整个宴会场的气氛凝重无比。

    ps:抱歉,今天迟了点,下一章更正会更晚,大家明早再看吧。

第374章 杀一儆百

    和众人冷着脸的态度相比,夏侯玄却是满脸的春风,笑容可鞠,一出场就抱拳致歉:“抱歉,抱歉,让诸公久等了,招待不周,还请诸公海涵。”

    碍于夏侯玄的身份和地位,有些家主强颜欢笑地拱手还礼,不过仍有一些人无动于衷,一脸地冷漠地坐在那儿。

    夏侯玄试图从他们手中巧取豪夺粮食,这一点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今年收成欠佳,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夏侯玄对那些冷着脸的人视而不见,热情地和拱手施礼的人打着招呼,含笑道:“本督奉诏镇牧雍凉,一直忙于公务,未曾得瑕与诸公相会,甚是惭愧。诸公乃是雍凉的名流贤达,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雍凉地方的安定和繁荣,居功至伟,今日本督略备薄酒,以敬谢各位。”

    说着,夏侯玄举起杯来,环场半圈,然后一饮而尽。

    许多家主勉为其难地端起杯来,喝下了这杯浊酒。

    大都督敬的酒,敢不喝么?别看这些人事先商量的言之凿凿,但真正的事到临头,个个碍于面子,也只能是虚于委蛇了。

    夏侯玄拿不出好酒好菜来?当然不是,这一切,都出自于曹亮的安排,夏侯玄只不过是言听计从罢了。

    曹亮很清楚,和这些世家豪族打交道,就不能采用常规的手段,摆上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胡吃海塞之后,照样是该办的事办不了,酒桌子上胸脯拍得山响,可真正曲终筵尽之后,一切照旧。

    所以曹亮从一开始就没准备给他们好的待遇,更何况,曹亮今天将这些世家召集起来,是要兴师问罪的,他们没有成为阶下囚去吃牢饭而是坐在大堂上还有酒喝还有饭吃已经是万分的幸事了。

    这些家伙安逸的久了,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距离断头台其实很近了,曹亮冷眼打瞧,这些人太多数对酒菜的质量颇多微词,不满意的表情完全地流露出来,只有少数城府极深的人,才看不到他的表情。

    而往往是这样的对手,才是最为可怕的对手,那些喜怒形于色的人,曹亮则根本不会把他们视做对手。

    夏侯玄的讲话已经是切入了正题:“此番本督奉诏而来,只为讨伐逆蜀,自太和二年起,逆蜀屡犯我雍凉之境,掳掠百姓,毁坏田地,无恶不作,朝廷深以为忧,故而才准备挥师讨逆,一劳永逸地解决此边患,所以本督希望可以和诸公精诚合作,并力戮敌,有钱出钱,有粮出粮,还望诸公以国家大局为重,万勿推辞。”

    夏侯玄的一席话,立刻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说事先大家都有所心理准备,但夏侯玄把这个问题摆到桌面上的时候,诸家主还是个个眉头大皱,以前征募粮草,朝廷还会以苛捐杂税的名义来打掩护,巧取豪夺,但这次夏侯玄干脆连掩护都不用了,直接就向各大世家豪族开口索要,这也太直接了当了吧?

    郭淮也到场了,他也没想到夏侯玄会这么的直接,大慨是想粮食给想疯了吧。

    郭淮的嘴角,挂着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冷笑,夏侯玄向世家大族开口的举动,完全是利令智昏,如果遭到世家大族的一致反对,不但夏侯玄征募不到所需的粮草,还会和各大世家的关系搞僵了。

    当然,这关系搞得越僵,越是郭淮喜闻乐见的,夏侯玄挂着雍凉都督征西将军的名义前来长安,本身就是对郭淮的一种危胁。这雍凉二州可是司马懿苦心经营多少年的基地,又岂能容忍别人来染指。

    看着这些世家家主群情激愤,郭淮暗自得意,本来他还不知道该用什么手段来驱逐夏侯玄,现在这事变得容易得很了,只需要找人来弹劾一下夏侯玄,朝廷那边迫于压力,很可能就会调夏侯玄离开。

    郭淮暗暗地给裴严使了一个眼色,要他加把力气,彻底地把这潭水给搅浑了。

    裴严立刻是心领神会,在家主们之中煽风点风,鼓动闹事,一时间家主们热血沸腾,一致反对夏侯玄的征粮计划。

    曹亮暗暗地冷笑,到了这关键时刻,还真有一些蠢货主动地跳出来闹事,他们还真以为自己是国家的柱石根基,没人敢动得了他们?

    先前夏侯玄的讲话,其实是给这些关中世家豪族们一个机会,非法侵占也好,偷逃赋税也罢,这些其实与曹亮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搞到五十万斛的粮草,以应付出征大军的燃眉之急。

    只要这些世家家主们拿出粮草来,曹亮就可以将他们过往的那些事一笔揭过,不予追究。

    但是这些家伙完全是铁公鸡一毛不拨,夏侯玄刚言辞恳切地说完,立马有人跳脚出来,公然地唱对台戏,哭穷的有之,反对的有之,有些人还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一般,果真是钱比命还重要。

    既然如此,曹亮也就觉得他没有再客气的必要了,这帮家伙,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曹亮的眼睛很尖,人群之中跳得最欢的那个裴家家主裴严和郭淮曾数度有过眼神的交流,虽然一闪而逝,别人很难察觉得到,但曹亮一直死盯着郭淮,果然发现了他和裴严之间的猫腻。

    很显然,裴严就是郭淮的心腹之人,裴家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地侵吞了大量的屯田,正是因为背后有郭淮的支持,如今又在郭淮的指使下,肆意滋事,既然如此,拿他开刀再合适不过了,杀一儆百,震慑其他家主。

    裴严此刻正在人群中痛斥着,不提防两位亲兵已经站到了他的身后,果断出手,将其擒了下来。

    众人皆是大惊,裴严脸色也是变得惨白,失声大叫:“无罪!”

    曹亮冷冷一笑道:“来人,宣读一下证据,让他死得明白!”

    ps:这两天忙着搬家,白天一个字也没空码,只好苦熬到现在,看在通宿码字的份上,大家别打脸行不?

第375章 十条罪状

    既然要针对长安城的世家动手,那么曹亮肯定是做足了文章的,这几天以来,对长安城的世家尤其是杜裴贾赵四大家族进行了秘密地调查,除了已经掌握的他们侵占屯田,偷逃赋税的事实之外,还陆续地掌握了这些世家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一些恶行。

    其实那个世家豪门没点过错,尤其是那些大的豪门,可以说都是劣迹斑斑,血债累累,无非是平时倚仗权势或者是花些钱财上下打点,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反正在这个时代,只要不是谋逆造反的大罪,这些世家豪门基本上都可以摆得平。

    但是曹亮此时要刻意地针对他们,那怕是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罪行都会被曹亮罗列起来,或许这就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听到曹亮的吩咐,羊祜慢吞吞地站了出来,打开了一张纸,扫了裴严一眼,郑重而威严地宣读起来。

    在场诸人是鸦雀无声,都在聆听羊祜宣读的内容。

    羊祜宣读的是裴严的十大罪状,当然,如果真的仔仔细细地罗列出来的话,裴严的罪状又何止十条,不过曹亮认为十条罪状已经足够了,足可以治其死罪,罗列的再多不过是画蛇添足,所以曹亮捡重点的列举了十条。

    裴严被曹亮的两名亲兵给押着,半跪于地,不过他想挣扎着起来却是一种奢望,这两名亲兵可是身怀武技的高手,按着裴严的手就如同铁箍一样,裴严就连一丝一毫都挣脱不得,跪不下去,也站不起来,难受得要死。

    羊祜现在每宣读一条,裴严的脸上就抽搐一下,因为他很清楚,这十条罪状,每一条单摘出来,至少也是流配千里的苦刑,十条罪状加起来,足够要他的命了。

    平时或许裴严一点也不在乎,毕竟他上头有刺史郭淮罩着,在这长安城中,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敢来找他的麻烦。

    可现在不同了,要治他罪的是比郭淮还要官大一级的雍凉都督夏侯玄,郭淮的地位在人家之下,就算想要保他,也并非易事。

    虽然是天寒地冻的数九天,但裴严的额头上却沁出了豆大的汗珠来,他知道夏侯玄想要治他的死罪,求饶肯定是没有用的,如今唯一能救自己的,只有郭淮了,但他却不敢明着来求,只能是偷偷地给郭淮递去目光,希望郭淮可以出手救他。

    郭淮也是满脸的苍白之色,原本他还嘲笑夏侯玄举办的不过是一个乞讨宴会,向长安世家乞讨些粮草来,以应对燃眉之急。

    可没想到夏侯玄不但没有低眉顺目地去迎合世家,反而是采用了最为强硬的态度,捉住裴严的过错之处,似乎有要严惩的意思。

    且不说郭淮与长安各大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单以这事来说,他身为雍州刺史,居然事先一点也不知情,分明夏侯玄是要撇开他单独干,现在曹亮处置裴严,就等于是夏侯玄打脸郭淮,让郭淮是既愤怒又难堪。

    “夏侯将军”郭淮腾地站了起来,高声地道。

    裴严眼中掠过一抹兴奋之色,只要郭淮肯为他出面,那么他生存的几率便会大大的提高。

    未等夏侯玄开口,曹亮已经截口道:“郭刺史此时站出来,是想为裴严鸣不平吗?”

    郭淮冷冷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官认识裴严多年,知其为人敦厚,秉性良善,断无作奸犯科之事,曹长史所谓的十大罪状,皆是些臆断之词,如何能令人信服?”

    曹亮大笑道:“好一个为人敦厚,秉性良善,郭刺史对裴严的评价还真是不低啊,可惜他侵占屯田,偷逃赋税,已然是铁证如山,郭刺史就凭认识他多年一句话,就想为他脱罪,那倒是让在下有些怀疑,郭刺史究竟和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值得郭刺史甘冒风险来为他开脱罪责,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郭淮勃然大怒,道:“简直就是一派胡言,本官坐得直行得端,岂是你一句话就能诬攀得了的?”

    曹亮悠然地道:“这种事还真是不好说,如今裴严身负重罪,十恶不赦,郭刺史还要一昧地私心回护的话,我们当然会猜测一下郭刺史的真正用意了。”

    郭淮怒道:“本官何时私心回护了,本官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裴严犯法,与本官何涉?”

    曹亮微微一笑道:“郭刺史既然也承认裴严犯法,那这事便简单多了,只需按律办理即可。”

    郭淮顿时为之语塞,他一个行伍出身的人,如何能和曹亮辩得过口才,三绕两绕,便让曹亮给绕了进去,亲口承认了裴严犯法,这个时候如果他想要再否认的话,这么多的人听着,恐怕还真难以反悔。

    郭淮一屁股坐了下去,独自生闷气去了。

    现在唯一能给裴严说话的人也让曹亮给怼回去了,裴严顿时面如死灰,惨白如纸,跪倒在了夏侯玄的面前,苦苦哀求道:“都督饶命!”

    曹亮这个时候递给了夏侯玄一个眼神,示意他尽快地惩处裴严,今天到场的一百多家的世家豪族,能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就看夏侯玄斩裴严的这一刀快不快了,如果夏侯玄能快刀斩乱麻,一举震慑住其余的世家豪门,那么这五十万斛的粮草,就有着落了。

    如果夏侯玄迟疑不决的话,让这些世家豪族生不出什么畏惧之心来,没人害怕,这事情就很难办了,就算是朝廷最后惩处了裴严,那也起不到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作用了。

    夏侯玄暗暗点点头,此中的利害他自然也是分得清楚的,现在曹亮无疑给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此时只要斩掉裴严,便可以轻易地震慑其他的世家豪族,让他们乖乖地就范。

    “来人,将裴严推出去斩了!”夏侯玄沉声地喝道,那两名按着裴严的亲兵立刻是拎着裴严朝门外拖去。

第376章 世家俯首

    全场之人是噤若寒蝉,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裴严离去,那十条罪状言犹在耳,要知道,大部分的世家豪门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同样的错误,如果朝廷不追究的话,那倒是平安无事。

    但如果雍凉都督这边追着不放的话,他们很可能都会赴裴严的后尘。

    一时间,全场的人都是人心惶惶,忐忑不安,现在也没人再为裴严求情了,他们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了,谁还会真正去关心别人的生死。

    少顷,亲兵端着一颗人头就重新的回来了,将人头呈给夏侯玄。

    众人视之,果然裴严的人头,都不禁唏嘘长叹,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其实世家之间,也未必就是铁板一块,为了争权夺利,这些世家大族往往是矛盾冲突不断,尤其是排名比较靠前的那些家族,相互之间的明争暗斗更是厉害,甚至是不惜斗垮斗倒对方,这才肯善罢干休。

    不过今天裴严突然被杀,却给了众多的世家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以前大家争斗,无非是相互算计一下,你赚了我亏了,无伤大雅,也动不了世家的根基。

    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新来的雍凉都督有着铁血手腕,一言不合就开杀,如此游戏规则的改变,让众多的世家顿时生出了一种无力的沧桑感。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显得苍白无力,手起刀落之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他既然能杀裴严,又岂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是不知道,谁会将步裴严的后尘,成为第二个牺牲品。

    众世家的家主皆是面面相觑,因为没人知道,夏侯玄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谁,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惴惴不安,尤其是那些把裴严十大罪名安到自己头上也挺合适的家主,这个时候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曹亮看了看转过来的人头,吩咐身后的石苞邓艾道:“石司马邓司马,你们即刻带人前往裴府,将其所有家产抄没归公,裴严三族之内的所有男丁流配边地,永不得回,所有女眷则送往教乐坊,不得有误。”

    石苞邓艾立刻是躬身领命,带着人马呼啸而去。

    这倒不是曹亮真得心黑手辣,冷血无情,而是完全是根据需要来办的,如果没有点强硬手段,又怎么可能震得住这么多的世家。

    杀一个裴严最多也就一颗人头而已,裴家那么大,完全可以重新选出一个来当这个家主,裴严死就死了,说不定后面还有拍手称快的人呢。

    但曹亮的下一手则要暴戾的多,直接就把裴家给彻底抄没了,男的流配,女的乐坊,家产全部充公。

    完了,裴家算是彻底完了,从今天之后,长安城已经是再无裴家了!

    那些本来还抱着一线希望的世家看到此情景,顿时心凉了半截,彻底地绝望了,这也太狠了吧,杀人不过头点地,现在却是要祸延全族,一个不剩。

    但是他们却连半点反抗的心思也没有,什么叫人为刀俎,什么叫我为鱼肉,现在恐怕就是最为真实的写照了。

    现在剩下的这些世家豪族,此时此刻,如同帖板上的鱼肉等着任人宰割。

    曹亮目光缓缓地扫视着不安的人群,他确实是在捕捉着下一个目标。

    被他目光扫过的那些家主,冷汗涔涔,魂不附体,所幸曹亮的目光很快地离开了,他们这才能缓上一口气。

    曹亮的目光,盯在了杜老太爷的脸上,久久地没有离开。

    周围的那些家主在松了一口气的通时,也有一副兴灾乐祸的表情。

    杜家和裴家可是长安城中排名前两位的大族,如今裴家已经完了,如果他们再盯上杜家之后,那么长安城的格局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杜老太爷颤巍巍地来到了曹亮的面前,恭声地道:“老朽参见曹长史。”

    曹亮微微一笑道:“杜老太爷见某何事?”

    杜老太爷道:“曹长史,我们杜家愿意献上家中所有的粮草,以资军用,还望曹长史不要嫌弃。”

    曹亮呵呵一笑道:“杜老太爷果然是一个明白人,能和明白人打交道自然是再好不过了,现在朝廷伐蜀在即,军粮匮缺,难得杜老太爷能深明大义,在下代表大将军谢过杜老太爷了,今日所借军粮,来日必加倍奉还!”

    杜老太爷如释重负,连声道:“岂敢岂敢,既是魏国子民,理应为朝廷效力,何况朝廷征蜀,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等自当鼎力相助。”

    周围的那些家主们看得是目瞪口呆,这神操作,简直太溜了,别看杜老太爷年近八旬,可这头脑一点也不湖涂,完全能审时度势,做出对家族最为有利的事来。

    一些粮草算什么,和家族的荣辱兴衰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杜家雄居长安世家的头把位置,那可不是盖的,更不是凭借什么运气,正是因为杜老爷子的精明与算计,才让杜家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如此说来,裴严死得更是屈了,他吝啬得一毛不拨,但结果却是枉送了自己性命和断送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估计他在九泉之下看到杜家用粮食换来了安宁,连肠子都会悔青了吧。

    其实裴严也是运气不好,正好成了曹亮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当时夏侯玄意图让世家们捐粮出来的时候,换来得是一地的嘲笑,他们的固有思维是世家是天下的根本,谁也不敢轻易来动摇,但曹亮无惧啊,根本就没把他们当一回事。

    结果证明,这些世家纯粹是欺软怕硬,好话说了一罗筐,他们压根儿就无动于衷,但只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怂的比什么都快。

    有了杜家的榜样,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这些家主们争先恐后地献上了自己囤积的粮草,都唯恐献得迟了同,人家不要了。

    五十万斛的军粮,在困扰了夏侯玄两个来月的时间之后,终于是筹措到位了。

第377章 曹爽到来

    “竖子!欺人太甚!”郭淮回到了刺史府,忿恨难平,抓起了摆放在桌上的一只瓷瓶,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瓷瓶发出一声脆响,四分五裂,瓷片横飞。

    自曹魏立国之始,郭淮就已经担任了雍州刺史,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在雍州都是无人可及的,那怕是当年司马懿以大将军大都督身份都督雍凉军事,对郭淮都是相当的看重,委以重任,待之以礼。

    但没想到今天却被一个黄毛孺子给教训了一番,曹亮不过是征西将军长史,论地位和雍州刺史可是差得太远了,但他仗着有征西将军夏侯玄的撑腰,就竟然是目中无人,丝毫没有把他郭淮放在眼里。

    单单如此倒也罢了,曹亮还当着他的面,斩杀了与他有着密切关系的裴严,俗话说打狗也得看主人,显然这曹亮根本就没有给他脸面,这简直让郭淮是无地自容。

    在雍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居然被人这样欺在头上拉屎撒尿,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郭淮的肺就差一点气炸了,但有夏侯玄在场,郭淮又不得不忍气吞声,暂时地咽下了那口气。

    回到家中,郭淮是越想越气,只能把气撒在了无辜的瓷瓶上面。

    郭淮在对待夏侯玄征粮的问题上,采用的就是一个拖字诀,搞得夏侯玄是无计可施,但没想到这个曹亮刚刚到任之后,就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手段,杀一儆百,拿长安四大家族之一的裴家开刀,一日之间,裴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雄距长安数百年的一个世家大族说没就没了,手段之暴戾,令人闻风丧胆。

    一般的人,还真没有这样的胆量,敢拿世家大族开刀,但曹亮就这么做了,而且是当着他郭淮的面,这无疑给其他的世家大族担供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夏侯玄一来,他郭淮得就靠边站了。

    郭淮好不容易地在雍州树立起了威望和威信,如今随着曹亮的到来人设很快就崩塌了,现在世家对他的态度都不再那么尊敬和惧怕了,郭淮如何能不生闷气?

    “夫君,为何事生气啊?”郭淮的妻子王氏看到怒气冲天的郭淮,立刻是上前关切地询问道。

    郭淮的妻子王氏是王凌的妹妹,名门之女,和郭淮感情甚笃,两人成亲多年,一共生了五个儿子,父慈子孝,家庭和睦。

    郭淮深吸了一口气,使自己尽量地平静下来,简单地把今天在都督府发生的事说了一下,然后咬了咬牙,恨声连连地道:“这个曹亮真是欺人太甚,完全不把某放在眼里,当着某的面就敢杀了裴严,抄没了裴家,真以为某就这么好欺辱的么?”

    王氏柳眉微蹙,道:“妾身可是听洛阳来人说过,这个曹亮在洛阳之时便是凶名在外,就连司马公子的新妇都敢抢了去,偏偏司马家还是拿他没有办法,如今到了长安,又如何能消停,必然是会挑起事端,如今大将军曹爽当权,曹姓宗室子弟猖狂一些,也是正常的事,夫君还是隐忍一步,少与之争执为妙。”

    郭淮叹了一口气地道:“此人的名头,我不是没有听说过,只不过我镇牧雍州二十余年,四方咸服,到如今却要受他一个小小的长史欺侮,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

    王氏劝慰道:“夫君何不学学司马太傅,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宗室纨绔子弟,依仗着背后有靠山撑腰,肆意妄为,不知收敛,自作孽,不可活,自然会有人收拾他的,夫君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郭淮恍然地道:“夫人莫非指得是司马太傅?”

    王氏轻轻一笑,道:“当年那些和司马太傅做对的人,现在坟头的草恐怕也有三尺高了吧,别看现在曹亮得志猖狂,但他已经把司马家得罪死了,这种已经上了阎王判官花名上的人,夫君又何需生气。”

    郭淮轻轻地点点头,道:“夫人言之有理,司马太傅忍得,为何某忍不得,现在伐蜀之战势在必行,先且让他得意一阵,等到了战场之上,他怎么死都还不知道呢。”

    郭淮已经暗暗地打定了主意,原本他想利用手中权势,破坏或拖延征粮计划,来阻止大军出征,现在看来,再想阻止曹爽出征讨蜀已经是不可能了,唯今之计,就是想办法阻止曹爽讨蜀成功。

    至于曹亮这只小虾米,看来他看,已经和死人无异,根本就不值得他再费心了,郭淮一生征战无数,战场上的阅历何其丰富,战场之上刀箭无眼,谁生谁死各有天命,如何天衣无缝地除掉一个对手而且做到人不知鬼不晓,郭淮自问有一百种的方法。

    所以郭淮心情变得开朗起来,之前的阴霾也就一扫而空了。

    曹亮的生死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郭淮已经判定为死人的人,注定不可能再活过来,现在郭淮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对付曹爽的上面了。

    想要让司马懿维持目前的地位,那么曹爽伐蜀,就一定不能成功。

    ┈┈┈┈┈┈┈┈┈┈┈┈┈┈┈┈┈┈┈┈┈┈┈┈┈┈┈┈┈

    曹爽抵达长安的日期要比原定的提前了将近一个月,原本曹爽计划着在正始三年二月春暖花开之时,再向蜀国发起进攻。

    不过正月刚至,曹爽就显得有些急不可耐了,率军从洛阳出发,直抵长安。

    随同曹爽一起出征的,是征蜀将军司马昭。

    司马昭刚刚从典农中郎将的职位上调出来,就遇到了曹爽出征蜀国的事,曹爽立刻征辟司马昭为征蜀将军,随同大军出征。

    征蜀将军职位并不低,在军中是仅次于夏侯玄的征西将军,是给征西将军当副手的。夏侯霸在关中前线当值了好多年了,才勉强做到了讨蜀护军,而司马昭刚刚到西线来,就得了一个征蜀将军的头衔,确实是相当地不错了。

第378章 出征讨蜀

    表面上的风光难以掩盖背后的阴暗,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所谓的征蜀将军,不过是挂名而已,并无半点实权,司马昭实则是做为人质而存在于征蜀军中的。

    这其实就是司马懿和曹爽的一个博奕而已。起初征蜀计划出炉之后,司马懿是持强烈的反对意见的,认为现在伐蜀的时机和条件并不成熟,此时出兵伐蜀,只能是虚耗国力,劳命伤财。

    但曹爽为了声望考虑,伐蜀的态度极为地坚决,固持己见。

    不过司马懿反对了一段时间之后,便不再反对了,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夏侯玄调任征西将军雍凉都督之后,空出了中护军的位置,做为交换,司马师当上了中护军,所以司马懿也就默认了这次的出征事实。

    但是曹爽亲征之后,对洛阳的安全就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毕竟把司马懿这只老狐狸留在洛阳,曹爽出征也难安心。

    关键时候,还是丁谧给曹爽出主意,将司马昭调到军中,随便安插一个将军头衔,实则是将他扣押为人质,以防司马懿在后面搞什么小动作。

    人质的事古今皆有惯例,强如秦始皇赢政这样的人物,年轻时候也做过人质。

    曹爽认为扣押个人质,不一定就能起到效果,象司马懿这种腹黑的人,真到了关键的时候,说不定就会把儿子给舍弃了,反正司马懿的儿子一抓一大把,和真正的雄心大略比起起来,一个儿子的性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丁谧却认为不必担忧,曹爽虽然离开了洛阳,但却带着绝大部分的中军,一旦洛阳有事,只需要调军回师洛阳即可,丁谧认为那怕司马懿在洛阳,手中无兵无权的,想必他也无法掀得起什么风浪。

    至于扣押人质,更多的是一种姿态,让对手投鼠忌器有所顾忌而已。

    于是曹爽听从了丁谧的意见,将司马昭调到了伐蜀军中,委任其为征蜀将军。

    在接到夏侯玄的奏报之后,曹爽大喜过望,其实连他也担忧粮草的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之所以先派夏侯玄过去,就是提前去筹措粮草辎重的,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军便可以随时准备出发。

    得到了夏侯玄粮草已筹备完成的奏报之后,曹爽着实高兴了一把,看来派夏侯玄前往长安来主持大局,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夏侯玄果然不负众望,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此时丁谧又给曹爽出主意:“大将军既然准备伐蜀,那就必须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行,蜀地多险要,如果让蜀人有所防备的话,伐蜀的难度就会变得很大,依卑职之见,不如将伐蜀计划提前,杀蜀人一个措手不及。”

    曹爽深以为然,立刻召集军队,前往长安。

    得到消息的夏侯玄和郭淮立刻是率众官员出城迎候,将夏侯玄等人迎入了长安城中,至于其所率的大军,并没有入城,而是在城外扎营安寨了。

    而曹爽入城之后,也仅仅在城中停留了一个晚上,单独地和夏侯玄彻夜地秉烛而谈。

    至于谈话的内容,就无人知晓了,只是有人透露出一些细节,光是烧的蜡烛根,就有七八个之多,可见两人谈话之晚。

    雍凉的军队及提前到达长安的军队在第二天就接到了命令,要求他们立刻开拨,到骆谷集合。

    骆谷,是这次魏国伐蜀的计划进军路线,夏侯玄到任之后,就将讨蜀护军夏侯霸调往了骆谷,由他来担任伐蜀的先锋,先期准备伐蜀的事宜。

    同时,夏侯霸还担负着另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封锁魏蜀两国的边境,禁绝蜀国细作的往来。

    战争期间,双方的细作频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魏国的军队在秦岭以北磨刀霍霍,如何不引起蜀人的警觉,多派细作前来打探消息,那是必须的。

    夏侯霸最为最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封锁关中通往汉中的几个谷口,对过往的行人和商旅进行严格的盘查,以防止他们夹带情报进入汉中。

    由于谷道的关系,夏侯霸的这个任务还是比较容易的,从关中前往汉中,总共也就那么五六条可供通行的谷道,夏侯霸只需将这几条谷道分别派兵来驻守,就可以拦住细作,杜绝关中的消息外泄。

    所以曹亮到达长安之后,并没有机会见到夏侯霸,羊祜也没有机会看到他的老丈人。

    羊祜成亲比曹亮还要早上一年的时间,不过主持婚礼的是夏侯霸的弟弟夏侯威,当时正是他看上了羊祜,才将夏侯霸的女儿许配给了羊祜。

    所以羊祜此来长安,还是第一次地有机会面见老丈人,心理忐忑不安。原本以为在长安就有机会见到夏侯霸,但没想到夏侯霸这次去了骆谷,这一等,又是两个多月的时间。

    命令下达之后,各军各营都立刻行动了起来,快速而有序地离开了长安城,向骆谷方向汇齐。

    近一段时间来,魏军就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操练,所以在接到命令之后,便可以井然有序地踏上征程。

    在曹亮的印象之中,曹爽应该是那种大腹便便雍肿不堪的废柴,但没想到此人指挥起军队来,倒也是有板有眼,很有章法,显然曹爽这些方面的天赋,都是得自曹真的遗传。

    曹真可是曹魏的一代名将,只可惜他死得早,否则又岂容司马懿谋夺曹氏的江山。

    曹爽自幼也是熟读兵书,和那些只知道声色犬马吃喝玩乐的官二代纨绔有着本质的不同,还是有着真材实学的。

    在最初担任大将军辅政大臣时,曹爽也是锐意进攻,心气很高,包括这次的伐蜀,曹爽亲自调集军队,谋划进攻方案,事事做到亲历亲为,身为统帅,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各路人马很快就集结到位了,都赶到了骆谷之外的平原上,旌旗招展,人嘶马鸣,临时性地各立营帐,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第379章 骆谷道

    骆谷道也叫傥骆道,其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绵延有四百余里,由于最为靠近秦岭的主峰太白峰,是为诸古道之中最为便捷也是最为险峻的一条谷道。

    之所以选择从骆谷道进军,曹爽和手下的一帮幕僚是有过研究的,子午道艰险难行,而褒斜道和故道位置靠西,魏军迂回转进,殊为便利,所以才选择的骆谷道。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骆谷道的南口,也就是汉中方向的出口,位于兴势和黄金一带,距离汉中的中心地带汉乐二城只有相隔不到百里的路程,如果魏军出傥谷,一切顺利地话,将首先会控制兴势和黄金这两个重要的据点,等于掌握了汉中东部的制高点,随后便可以挥师西进,直取汉乐二城。

    所以,早在洛阳时谋划进军方案的时候,曹爽就已经是选择了骆谷道,夏侯玄到达长安之后,便正式启动了这个伐蜀方案,魏军所有的筹备,都是围绕着骆谷道而进行的。

    讨蜀护军夏侯霸此次被曹爽委以重任,率先赶到了骆谷口,在那儿做前期的布署。

    进攻蜀国最难之处便不是打仗,而是行军,巍峨高耸的秦岭不光是魏蜀两国的边界,而且是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秦岭以北现在是千里冰封天寒地冻,而秦岭以南已经是春意盎然山清水秀了。

    崎岖险峻的山道,成为魏军伐蜀的第一大难题,对于习惯于平原地区作战的魏军来说,这座神秘的大山就如同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让人望而生畏。

    所以夏侯霸率先赶到骆谷,便是前来做好进军的前期准备工作的,粮草、辎重、车马、军械、器仗、营帐、炊具、医药等等,需要准备的东西几乎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这个准备工作不光是事务繁杂琐碎,而且要求极为地细致,不可出现一丝的秕漏,夏侯霸到任之后,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好这一切。

    毕竟十五万大军的开支用度极为地浩繁,夏侯霸不敢掉以轻心,事无巨细地做好每一件事。

    真正算起来,这还是魏国第二次兴兵进攻蜀国,则上一次的进攻,则要追溯到十三年前,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兵分三路会攻汉中。

    不过这一次魏国集结二十万大军伐蜀,却是虎头蛇尾,未曾与蜀军交战一场便遇到了连阴大雨,一个月的大雨滂沱,山洪暴发,道路损坏,魏军只得撤军,无功而返。

    相比于蜀国诸葛亮频频用兵,屡次北伐,魏国在西线上一直是采取守势,就无疑让许多人为之诟病。

    从实力上来讲,魏国蜀弱是不争的事实,可偏偏暗弱的蜀国却不断地发起挑衅,自诩为强大的魏国却被动挨打,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于是魏国朝野许多人对这种局面深怀不满,认为魏国在西线战场应该有所作为,把战火烧到蜀国的境内,而不是一昧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防守的最高境界,所以此次曹爽尽管有司马懿一系的大臣竭力反对,但还是有许多的人为之赞同,都认为该是狠狠给蜀国一记反击的时候了。

    所以,曹爽的这一次军事行动,其实还是很得人心的,人们都期望着曹爽可以凯歌而还,狠狠地教训一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蜀国,最好是曹爽率军直接杀入蜀国国都,擒获那个伪帝刘禅,直接把自诩为正统的蜀汉政权给覆灭了。

    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曹爽有些飘飘然了,忘乎所以,有一些轻敌的念头。

    不过以目前魏蜀两国的实力对比,曹爽确实是有着可以骄傲的资本,单单就是此次曹爽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就已经是超过蜀国的兵力总和了,这场战役,将会是一场碾压似的战斗,曹爽似乎可以想象得到他凯旋而归时洛阳军民万人空巷为之欢呼的场景了。

    曹爽虽然是第一次领军出征,但自幼在父亲曹真的熏陶之下,曹爽对行军打仗并不陌生,兵法战阵亦是了如指掌,所以他是信心十足,认为此次出征必然是可以旗开得胜马到功成的。

    抵达骆谷口之后,曹爽率军在谷外扎营,各路兵马纷至沓来,很快的,十五万大军已经是齐聚骆谷,就等曹爽的一声号令了。

    在抵达骆谷口的次日,曹爽升帐议事,与诸将商讨进军事宜。

    为了争夺先锋之印,夏侯霸和郭淮是争得面红耳赤,虽然二人在雍凉共事多年,但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甚至是矛盾重重,夏侯霸身为下官,以前屡屡为郭淮所压制,这次有曹氏宗族的人为他撑腰,自然底气很足,丝毫不惧郭淮,为一个先锋官,争执不下。

    从情感上来讲,曹爽自然是偏向夏侯霸的,不过考虑到郭淮身为雍州刺史,此番麾下的兵马,近半数是来自雍州的军队,这次的伐蜀作战,倚重郭淮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曹爽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由郭淮担任左先锋,由夏侯霸担任右先锋,各率五千兵马,递次而进。

    由于骆谷道狭隘难行,大多的时候只能容许一人一马通行,所以曹爽指定由郭淮先行,夏侯霸殿后,至于出谷之后的作战,则两人各自为战,相辅相称。

    虽然这个结果谈不上皆大欢喜,但也属于两个人都可以接受的范围,更何况这是曹爽已经决定了事,两人都不好意思再起争执了,毕竟曹爽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郭淮和夏侯霸各自领命,下去安排本营的人马,随时做好出发的准备。

    确定了先锋的人选,其他的也就很容易地定了下来,曹爽旋即下令,大军即刻出征,伐蜀之战正式地拉开了帷幕。

第380章 蜀道难

    看得出曹爽在军事上也并非是一无是处,从洛阳到长安再到骆谷,曹爽也只用了仅仅几天的时间,他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所以他在夏侯玄完成一切前期前准备的前提下,一入关中,就发起了进攻,试图打蜀国一个措手不及。

    正月的关中还是一片春寒峭冽,渭河上的寒冰都还没有完全消融,这个季节,显然并不是适合于作战的季节,尤其是进入到了秦岭深处,山势陡峭,寒意更浓,那种山谷间刮过来的阴冷的风,有如刀割一般,似乎要将人生生地撕碎了。

    但是正因为这样,才会给蜀人一种错觉,让他们认为现在还不到魏军进攻的时候,疏于防范。

    魏军一整个冬天都在备战,这种情况想要瞒过无孔不入的蜀国细作几乎是很困难的,所以魏国试图发起进攻的消息肯定早已传到了蜀国,蜀国也必然会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但问题的关键是魏军何时来犯,在没有确切的时间之前,蜀国的防守必然也是存在盲点的。

    夏侯霸封锁几大谷道虽然并不能完全隔绝消息的传递,但肯定会产生迟滞的效果,魏军出其不意的行动,也必将打乱蜀军那些细作的节奏,恐怕还没有等到他们将消息传递到汉中,魏军已经杀出傥谷,直取兴势了。

    曹爽给先锋郭淮和夏侯霸的任务就是十天之内走出骆谷道,如有延误,军法处治。

    十天走四五百里的路程,似乎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了,但走山路完全不同于平川,尤其是这种地势险要,崎岖坎坷的秦岭谷道,十天的时间真是紧巴巴的,郭淮和夏侯霸不敢有任何的耽搁,率军一头地扎进了骆谷,向南进发。

    其余诸军,递次而进,逶迤而行,十五万大军,形成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长龙,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蜿蜒而行。

    曹亮是随同中军一起行动的,就处于两支先锋军的后端,此次进攻蜀国,魏军调动的骑兵数量占据的比例并不太大,越骑营清一色的骑兵队伍,在整个魏军大队人马之中显得很是扎眼。

    曹亮也知道这种山地作战,骑兵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如果魏军大规模地使用骑兵,反倒会因为地势的缘故,而行动不便,所以这次进攻蜀国,步兵所占据的比例达到了九成以上,这在以前魏军作战的配制上,是极为罕见的。

    魏军正常的骑步配置,一般是三比七,骑兵占据三成,步兵占据七成,在平原地带野战之时,这个比例甚至会提升到五五,骑兵占据总兵力的一半,骑兵成为战场上当仁不让的主力。

    而此时的一九配置,完全将骑兵沦入到了辅助兵种的位置上,甚至在有的战斗之中,骑兵就连辅助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作壁上观。

    这是曹亮平生第一次踏足秦岭古道,虽然说洛阳到长安的淆函谷道也可以称之为险要,但和气势磅礴的秦岭相比,那可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秦岭的雄浑与峥嵘完全被李白的那首《蜀道难》所道尽: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以前可以将这首《蜀道难》倒背如流的曹亮此刻置身于诗作的环境之中,才完全被大自然的雄浑和奇伟所征服了,如果李白没有亲身经历过蜀道的艰险,他绝对是不会写出这样璀灿壮丽的诗篇来。

    蜀道之难,确实是难于上青天,孤身轻装客旅尚且如此,更遑论十几万装备精良的军队,骆谷道上有许多的地方都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栈道,天梯石栈相勾连,那种盘山而上的石栈一旁是壁立万仞的峭壁,一旁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光是踏上去就会让人腿肚子发抖,站都站不稳,更别说快速地通行了。

    此刻的栈道之上,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这无疑更增加了行路的难度,有的士兵稍不注意,脚下一个打滑,直接就坠入了万丈深渊。

    那濒死之前凄厉的惨叫在空谷之间回荡,碜得人头皮发麻。

    到了夜晚,彻骨奇寒的风呼啸着,如刀割一般,秦岭地势奇高,那怕是到了夏天在山顶上宿营时都可以看到寒冰,更别说现在早春时节,甚至比平原地带的数九寒天更冷,尽管魏军采用了防寒的措施,但一到晚上,依然是冻得人簌簌发抖,那堪比地狱之中吹出来的阴冷寒风,在一夜之间甚至会冻僵许多的士卒。

    一路行来,魏军的减员相当的严重,失足掉落悬崖的,寒风之中冻毙的,得了风寒之症不治的,诸营之中比比皆是。

    沿途之中,可以看到许多的骡马倒毙在路边,还有许多等待掩埋的尸体,让人心头发寒,莫名惊惧。

    许多人心头无比沉重,前路茫茫,也许下一个倒下的就是自己,想要走出这片大山,真是何其之难。

    不过再大困难似乎也阻挡不了魏军前进的决心,在狂风和暴雪之中,曹魏的旗帜始终是屹然不倒。

第381章 遭遇战

    虽然魏军是一路高歌猛进,但两位先锋官的心态却是截然不同的。

    夏侯霸是一往无前,此前他在郭淮的手下,郁郁不得志,此番曹爽做统帅,夏侯玄为主将,这可都是自家个儿的人啊,夏侯霸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一回,和郭淮各领一军,不再受其辖制,心情相当地舒畅。

    此次伐蜀,是夏侯霸最好的立功机会,也是为父报仇雪恨的良机。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二十七年前,就是在汉中定军山为刘备手下的大将黄忠所斩,若论仇怨,整个魏国的人恐怕都没有夏侯霸那样的血海深仇。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夏侯霸对蜀人的恨意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减轻半分的,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渴望着斩杀仇敌,为父血恨。

    只可惜杀父的仇人黄忠早就亡故了,而且似乎也没留下什后人来,这无疑让夏侯霸是耿耿于怀,于是他只能视蜀人为仇敌,他主动地要求调来雍凉,就是为了可以能够多杀敌,了却心中的夙愿。

    不光如此,其实夏侯霸最大的心思还是能够进军汉中,亲临父亲的埋骨之地定军山。自当年的一战之后,曹操败走汉中,从此魏国再也没有机会踏足那儿,夏侯渊的遗骨最终也流落异乡,这终究让夏侯家的人是遗憾终生。

    如果夏侯霸有机会亲临定军山的话,他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找寻父亲夏侯渊的遗骨,带回谯郡故里安葬。那怕真得无法再找寻到,夏侯霸也希望亲至定军山去祭拜父亲,一偿夙愿。

    带着这样的想法,夏侯霸无疑是最强烈的主战派,最迫切希望可以早一些攻克汉中,直抵定军山下。

    是以夏侯霸也是魏军诸将之中最为积极的一员,如果不是郭淮拼命相争,夏侯霸完全是可以独自担挡正印先锋官的。

    而郭淮非要争这个先锋印,则是另有打算的。

    郭淮并不希望伐蜀可以成功,他现在和司马家同属一个利益集团,司马懿如果倒了,郭淮的日子想必也不会好过到那儿去。

    别看现在曹爽对郭淮很是倚重,让他担任正印先锋官一职,但郭淮很清楚,曹爽重用他并不代表他就可以成为曹爽的心腹,而是他手中握有雍州的兵马大权,六七万的人马,足以占据到整个伐蜀大军的半数,曹爽不得不对他加以重用,如果伐蜀真能成功的话,郭淮认为自己一定逃不了卸磨杀驴的下场。

    屁股决定脑袋,郭淮既然是在上了司马家的船,那就注定要和司马家共沉浮,他就连一点选择的权利都没有了。

    既然要破坏曹爽的伐蜀大计,郭淮就必须做得天衣无缝才行,否则事情败露之后,曹爽第一个要砍掉的,恐怕就是他的脑袋了。

    将先锋之位争取下来,这就等于是给郭淮争取到了一个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随心所欲,那怕他耍一些阴谋手段,也是很方便的。

    唯一让郭淮不爽的地方就是夏侯霸和他这次平起平坐做了先锋官,做为曹家安插在雍州的这颗钉子,郭淮向来是没有准备和他和睦共处的,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

    以前夏侯霸是他的下属,郭淮或多或少还能用手中的权力来制约他一下,如今两人同为先锋,郭淮不再管辖他,没有了这么一层羁拌,郭淮认为夏侯霸可能会狂妄起来,很可能会破坏自己的“好事”。

    郭淮现在也并没有什么好主意,只能是随机应变,视情况的发展再定吧。

    虽然行军的条件极端的恶劣,军队的非战斗减员也是居高不下,但魏军的行进速度并不太慢,到了第九天头上,已经可以瞧得见槐树关了。到了槐树关,将会有一个近乎九十度的直角弯,原本是南北走向的谷道,将会变成东西走向的,而此时距离傥谷口,也就是正好一天的行程了。

    眼看着日落夕阳,郭淮下令先锋部队迅速地前行,赶到槐树关再休息。

    槐树关只是一个地名,并不是一座关隘,不过这儿峡谷急弯,甚是险要,郭淮率军前行之时,乃派出斥侯,上前打探,如有蜀军驻守,再做计较。

    斥侯探得情况,回来禀道:“启禀将军,槐树关上有蜀军驻守,不得过也。”

    郭淮急令军队停止前行,这个地方遭遇到蜀军的埋伏,可不是什么好的现象,眼看着天色将晚,郭淮便下令魏军暂时扎营安寨,等到天明之后探明情况之后,再行出击。

    郭淮的先锋营一停,后面的魏军就全被挡住了,不多时,夏侯霸就急匆匆地赶了上来,冲着郭淮道:“郭刺史,怎么回事,你的人马为何不动了?”

    郭淮道:“前方发现有蜀人的军队驻守,暂不得过。”

    夏侯霸一听就兴奋了,他这几年来一直想找蜀人的军队来交锋,可惜蜀军龟缩在汉中,一直不出来,夏侯霸也是无可奈何,现在魏军大举伐蜀,碰到蜀军也是很正常的事。

    原本夏侯霸以为只有出了傥谷,才会遭遇到蜀军,没想到在这半路之上,居然还有蜀军在驻守,看来这一仗已经是如在弦之箭,不得不打了。

    夏侯霸道:“那正好啊,可以拿这支蜀军开开刀,且不知前面驻守的蜀军有多少?”

    “大约有一千多人。”郭淮派出去的斥侯可不止一路,第一路探到有蜀军把守便首先回报了,第二路斥侯则是详细地查明了蜀军的数量和布署状况。

    夏侯霸一听,顿时是两眼放光,仿佛这一千多人就是到了他嘴边的菜,喜道:“那郭刺史还等什么,区区一千人而已,灭了便是!”

    郭淮冷哼一声,道:“敌情未明,岂可轻举妄动?槐树关地势险要,倘若蜀军凭险拒守,就算是只有一千来人,也未必能轻取的。”

    夏侯霸不满地道:“不查探如何才能知道,某到要亲自去瞧瞧,看看这个槐树关险要如何?”

第382章 打草惊蛇

    夏侯霸可是一个实干派,说干就干,丝毫没有耽搁的打算。

    按照郭淮的意见,此时天色将晚,不如明日探明情况之后再做决定如何进攻,但夏侯霸不同意,道:“现在我军初抵此处,蜀人尚未发现,如果扎营安寨,那岂不是夜长梦多,如果一旦被蜀人发现这里的话,我们岂不是很被动?”

    夏侯霸离开了郭淮的军中,带着十几个亲兵,便直奔槐树关而去。

    槐树关险要天成,傥谷道一路曲折南行,到了槐树关时,生生地折了一个弯,而后强行地扭头向西,而槐树关就位于这个直角弯上。

    夏侯霸摸上去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之时,借着这最后的一缕阳光,他倒也把蜀军的营地瞧了个仔细。

    显然蜀军派兵驻守在这里,就是为了防备魏军沿傥骆道进入汉中的,虽然蜀军在这里驻守的人马并不太多,大概有一千来人左右,但这里易守难攻,确实是一个防御的关隘所在。

    不过看到蜀兵懒散的模样,大概是没有发现魏军已经逼近这里了,这无疑给魏军发起偷袭创造了条件。如果被蜀军惊觉的话,认真地防御起来,魏军想要攻破槐树关,那绝不是容易的事。

    夏侯霸认真地研究了槐树关的地理情况,想要攻破槐树关,光凭正面强攻是很难得手的,必须从一条险要的小径绕到槐树关的背后,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才有突破的机会。

    以魏军两支先锋营的一万兵力对付槐树关没有防备的蜀军,这样的战斗应该是很轻松的,不过夏侯霸发现,槐树关往西,便是山势险要的兴势山了,只有翻越兴势山,魏军才能算真正地走出傥骆道,兵临汉中平原。

    槐树关只是兴势山前的一道关隘,蜀军既然在此处布防,那就证明他们有兴势山布有重兵,魏军在槐树关动手,不论胜败输赢都会惊动兴势山的蜀军,槐树关容易过,只怕打草惊蛇,下一站的兴势山,会成为魏军难以逾越的屏障。

    所以槐树关的这一仗,不光要打赢,还得赢得干净利落,将守军一个不剩地全部歼灭,只有这样,才会使消息不致于泄露,魏军还有偷袭兴势山的机会。

    这样一来,无异给夏侯霸提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单凭他手下的兵马拿下槐树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想要做到一个不漏的全歼,就实在是免为其难了。

    看来只有和郭淮合作,才有全歼蜀军的可能。

    天擦黑的时候,夏侯霸回到了前锋营中,此时郭淮所属的军队已经扎下营来,只是此地距离蜀军太近,魏军不敢举火,整个营地内一团漆黑。

    虽然夏侯霸也很不乐意和郭淮合作,但是形势所迫,他也只得找郭淮来商量,阐明了作战计划。

    “半夜偷袭?”郭淮听到夏侯霸准备在半夜发起偷袭时,连连地摇头,道,“谷道艰险,白天行走尚且困难重重,何况夜里漆黑一片,恐怕还没挨到蜀军营地,人马就已经是折损无数了,此计断不可行。”

    夏侯霸压下怒火,耐心地和郭淮解释道:“只有半夜进攻,趁着蜀人无备,才有全歼的机会,如果到了白天,不光是我军徒增伤亡,而且根本就没有全歼蜀军的可能,如果因此而惊动了兴势之敌的话,必将对我军后续作战造成不利影响。”

    郭淮勉强地同意了,不过他的方案和夏侯霸的略有差异,夏侯霸的计划是趁着夜幕的掩护,两路出击,一举攻入蜀军的营地,趁着他们在睡梦之中的机会,将蜀军一举全歼。

    而郭淮的计划则是,谨慎行军,在五更之前,两路人马到达指定的进攻位置,等到天色将明的时候,再行出击,毕竟夜晚厮杀敌我不辨,容易造成误伤。

    夏侯霸无奈,因为即使和郭淮争持下去,也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最终他还是采纳了郭淮的意见,先围后攻。

    夏侯霸也不敢再扯皮下去了,时间越耽搁越没有了,先围后攻就先围后攻吧,只要能把蜀军给围起来,不让它把消息传到几十里之外的兴势即可,至于吃掉蜀军,那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商量好之后,夏侯霸立刻回到自己军中,挑选了两千多名身强体壮的键卒,担任了敢死队,计划从小路上迂回绕到槐树关的背后,占据制高点。

    而其余的三千人,则和郭淮的人马兵合一处,从正面进攻蜀军。

    夜里行军确实不比白天,尤其是不能点着火把,这无疑会增加行军的难度。夏侯霸率领着敢死队,冒险登上了那条山后的小径,直插到了槐树关的背后。

    这个地方位于槐树关的侧后翼,地势上还要比槐树关高出一截来,夏侯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攀登上去,所幸的是,这一路之上蜀军没有设岗哨来防范,如果真有兵守着的话,夏侯霸估计会前功尽弃了。

    到达指定的位置之后,夏侯霸下令军队蛰伏起来,他必须要等到郭淮在前面动起手来之后,才能在背后杀蜀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的郭淮也已经率军摸了上来,他走得是大路,自然路况要比夏侯霸那边好一些,接近到蜀军营门外之后,郭淮本来打算也潜伏一下,等到天明之时,再发起进攻。

    只不过他们人多目标大,刚一接近到了蜀军的营地,就听得蜀军之中有人在高喊:“有敌袭!”

    瞬时间蜀军营地如同炸了锅一般,睡梦之中的蜀军是纷纷爬了起来,拿着武器冲出了营帐之中。

    郭淮一看打草惊蛇了,原定计划是天明时分发起进攻,可现在看来,只能是提前了,郭淮下令立刻对蜀军营地发起进攻,一个不留地歼灭蜀军。

    ps;非常的抱歉,这两天更正时间延误很多,主要是家里面有点事情,估计过几天就可以怀复正常了,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非常感谢!

第383章 有瑕疵的胜利

    如雨的箭矢疯狂地向着蜀军营地倾泻而去,刚刚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的蜀兵猝不及防,纷纷地中箭倒地。

    魏军迅速地逼近了蜀军的营地,很快地攻破了蜀军营地的第一道防线。

    这个时候,蜀军才如梦方醒,意识到这是魏军真实的攻击,而不是在做梦。原本他们驻防在这儿,就是防备魏军沿着傥骆道攻入汉中,槐树关可是傥骆道上一处绕不开的险要之地,蜀军在此布防,扼守险要,截住魏军了的前进路线。

    蜀军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驻防在这穷山恶水之间,日复一日地守着大山,终究是有所懈怠的,更何况现在天寒地冻的,在蜀军的潜意识里,这个季节远不是行军打仗的季节,所以防守的意识难免会疏忽一些。

    自从诸葛亮去世之后,战火连绵的魏蜀边界就突然变得平静了下来,长时间的没有战争洗礼,蜀军的心态也自然松懈了下来。

    尽管从关中传来的消息表明,魏国很有可能谋划着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是安逸了多少年的蜀军似乎并没有觉得战争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等他们意识到敌袭的时候,才知道这不是演习。

    这支军队的统率是一位年轻的将领,姓傅名佥,是将军傅肜之子,当年夷陵之战时,刘备被陆逊击败于亭,刘备收兵至马鞍山,陆逊复攻破之,刘备于夜间突围。傅肜率部力战拒后,手下兵士都死尽了,吴国将领令傅肜投降,傅肜骂道:“吾乃汉将,安肯降吴狗乎!”于是战死。

    傅肜死后,傅佥尚在年幼,得朝廷恤养之,成年之后,亦从军入伍,官拜左中郎,归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王平麾下。

    魏军在关中磨刀霍霍,自然瞒不过王平,王平深以为忧,认为魏军若是南犯汉中,首先当取兴势黄金,所以王平从汉城移驻兴势,加强了汉中东部高地的防御力度。

    为了稳妥起见,王平特意地命令傅佥驻守槐树关,倒不是说王平真的就指望这千把人就能挡得往魏军十几万的大军,而是在兴势防线的前端,布下一个类似于烽火台的据点,发现并阻挡魏军的进攻,给兴势防线起到示警的作用。

    傅佥初次领兵,经验上难免会有所欠缺,在防备魏军进攻上面,还是有着相当大的疏漏,不过被魏军突破第一道防线之后,傅佥反倒是变得冷静了,高声地喝止住惊惶失措的士兵,组织人马,向第二道防线进行靠拢。

    蜀军在槐树关的布防,并不是平行的,而是依据地势,有梯次的,这样就形成了多重的防御体系,当第一道防线被敌人突破之后,蜀军可以立刻后撤,在第二道防线处进行抵抗。

    这种防御阵型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防守一方组织起多重防御体系,不至于因为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之后就全盘崩溃了。

    傅佥表现出与年龄身份并不相当的沉稳与冷静,在蜀军遭受突然袭击手忙脚乱的时候,傅佥沉着冷静的表现在极大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蜀军在魏军凌厉的攻势之下,还能保持着镇定的态度,全部依赖于傅佥出争的指挥。

    第二道防线是一道比长安城墙还要高的陡坡,傅佥在第一道防线失守之后,并不恋战,而是收拢残兵,迅速地向第二道防线进行撤退。

    有第二道防线做为屏障,那怕第一道防线失守,那怕蜀军的减员非常地大,傅佥都可以从容地守住阵地。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从凌晨开始的战斗,到了这个时候,依然没有半点要结束的迹象,蜀军凭险据守,和如潮水一般涌来的魏军展开了殊死的厮杀,整个槐树关的山头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和蜀军势单力薄相比,魏军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人数众多,正因为有着这么多的人,他们才可以做到前仆后继,殊死而战了。

    “傅将军,这槐树关肯定是守不住了,我们还是先撤吧,再不撤,恐怕就全军覆灭了。”手下的军官看到形势危急,都纷纷地来劝傅佥撤退。

    傅佥却是冷笑一声,道:“想要让咱们全军覆灭,那还得看他们有没有那个本事。”

    傅佥调集了大量的弓箭兵守在第二道防线处,这里的陡坡几乎无法让人所攀登,郭淮指挥魏军攻到坡下,无数和箭矢就从坡顶乱箭下来,许多的魏兵都死于非命。

    郭淮有些急眼了,他手下的兵马可都是他雍凉的子弟兵,每死亡或重伤一人,都让郭淮有些心痛,毕竟这些士兵和他出生入死多年,有着深厚的感情,郭淮可不希望他们就这样在这儿白白地送命。

    这个该死的夏侯霸,他不是说要绕到蜀军的背后偷袭蜀军的么,这么过了都很长的时间了,夏侯霸那边居然是毫无动静,难不成夏侯霸是故意的,专门让他和蜀军拼个你死我活,他好从中弁利。

    想到这里,郭淮便有些恼怒了,看来他还是有些低估了夏侯霸,表面上看来夏侯霸对此次伐蜀十分地积极,但真正到了算计人的时候,夏侯霸倒是一点也不手软。

    按理说就算是绕到蜀军的背后去,也不可能太浪费多少的时间,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没有出手,完全是作壁上观,等着郭淮和蜀军拼个两败俱伤,真是太可恶了!

    平时都是郭淮算计别人,没想到这次居然被夏侯霸给算计了,这让郭淮郁闷得不行,眼看着蜀军在第二道防线这儿顽强地坚守着,自己这边的伤亡越来越大,夏侯霸却始终不露面,太坑了。

    于是郭淮下令缓攻,就在他稍一松懈的时候,傅佥带着人马突然地冲了过来,杀了郭淮一个措手不及,未等郭淮反应过来,蜀军已经是冲出了一条血路,向西扬长而去。

    槐树关的战斗就此戛然而止,由于在最后关头被蜀军强行突围而去,魏军的这场胜利显得苍白了许多。

第384章 大字不识的王平

    其实被傅佥逃脱,完全是魏军的两路人马在配合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郭淮在抱怨夏侯霸不出力的时候,夏侯霸也在埋怨郭淮没有和他里应外合。

    夏侯霸原本的计划是里应外合,前后夹击,但是当他赶到后山的时候才会现,虽然魏军可以控制槐树关后的那一处高地,在地势上确实要比槐树关高出一截。

    但是让夏侯霸沮丧的是,这处高地与槐树关之间相隔着一道天然的裂缝,宽有两三丈,深不见底,除了有一条索道相联接之外,几乎两者根本就不相通。

    想要通过这一条小小的索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蜀军只要派上几个人守在那儿,魏军就没有半点的机会,真所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求功心切的夏侯霸到了此处才发现这是一处绝地,他想发力却始终也无法发得上,只能是隔岸观火。

    就算是射过箭去,也不过是隔靴挠痒,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魏军的前后夹击却让傅佥感受到了一种死亡的威胁,看来槐树关是守不住了。

    既然守不住,那就得寻机突围,背后的那条索道原本就是蜀军的最佳退路了,但现在被夏侯霸牢牢地控制住了,傅佥再想着从这儿突出去,简直就是试比登天。

    所以傅佥想要突围,就必须要和郭淮的人马刚正面,没有任何的捷径要走,所以傅佥尽可能多的在正面杀敌,寻找可以突破的空当。

    当他看到郭淮进攻受挫,稍稍松懈的时候,立刻便捉住了机会,引着蜀军的全部人马,强行地突围出去。

    虽然说魏军的人马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郭淮以为傅佥一定会死守待援的,所以在全力投入进攻的时候,就没有注重防御的细节,等于是矛强盾弱,被傅佥找出了一个破绽。

    而且,魏军的进攻是呈一个扇面形状的,而傅佥突破的时候,是集中火力冲击一点,以点破面,傅佥生生地从魏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扬长而去。

    对于魏军而言,这几乎是一场尴尬的胜利,以十倍于敌的兵力将对手控制在了一个狭隘的地带之内,却未能全歼对手,最终反让对手是逃之夭夭。

    郭淮倒是有心去追击,但蜀军擅长的就是山地作战,一旦脱困,就如同纵虎归山,纵龙归海,魏军根本就是鞭长莫及。

    这次未能全歼对手,有主观的问题,也有客观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两路人马配合的问题,由于两个先锋貌合神离,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配合,没有成功围歼这一支蜀军,也并非是什么意外的事。

    夏侯霸双目几乎能喷出火来,诚然自己对地形的判断错误导致了无法抄蜀军的后路,但在正面战场上,拥有八千兵力的郭淮居然没能够封死道路,让蜀军是扬长而去,简直就是无能的废物!

    夏侯霸原本的目标,就是想要一个不剩地吃掉这支蜀军,不使一人走脱,也就无人向兴势的守军来报信了,这样的话,魏军就可以继续地瞒天过海,一举拿下重镇兴势了。

    但现在所有的计划都落空了,逃之夭夭的魏军很快地将逃回到了兴势,而兴势的守军也必将会在第一时间内知晓魏军来犯,摆在魏军前面的,将会是一道严阵以待的铜墙铁壁,可以想象一下,一出傥谷口,迎接魏军的,将会是一场恶战!

    ┄┄┄┄┄┄┄┄┄┄┄┄┄┄┄┄┄┄┄┄┄┄┄┄┄┄┄┄

    “王将军,末将无能,有失您的厚望,把槐树关给丢了。”衣甲残破浑身挂彩狼狈不堪的傅佥回到了兴势,第一时间就赶到王平面前来请罪。

    但王平似乎对槐树关的失守浑不在意,微微点头道:“魏人来得倒是好快!槐树关丢了?唔,那倒是无关打紧的,傅中郎能平安归来,已经幸事了。到底是何状况,你且道个明白。”

    傅佥便将槐树关的战斗一五一十地向王平说了一遍,王平听罢,哈哈大笑道:“若非是这个领军的魏将手下留下,傅将军恐怕说什么也不可能逃出重围,看来你还真得好好谢谢这位将军了。”

    傅佥有些吃惊地道:“魏人领军之将是雍州刺史郭淮,在后山试图夹攻的是护军夏侯霸,难道真如王将军所说的,末将此次脱困,还是拜郭淮所赐了?”

    王平道:“如果真是这二人的话,倒也正常不过了,郭淮和夏侯霸关系恶劣,水火不容,在关中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傅中郎这次能死里逃生,大概是两个之间没有默契的缘故吧。”

    蜀国派遣往关中的细作可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就连魏军在关中的主要将领的性格脾气以及相互关系摸了个门清,所以王平一听是郭淮和夏侯霸,就已经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王平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就一直担任汉中太守这一重要职务,别看王平大字不识几个,但处理起公务来,却是井井有条,那些让记室记录下来的表章,皆有义理,比之那些饱学之士也不遑多让。

    王平是益州巴西人,不过此前他却不在益州做官,反倒是在曹操的手下担任一校尉。汉中之战时,王平为刘备所俘,转而降了刘备,成为蜀汉诸将之中的一员。

    那时候蜀汉可是将星璀灿,五虎上将名震于世,王平一直便是籍籍无名,从牙门将军做起,一直做到了现在的前监军,镇北大将军。

    王平受到重用,那还得追溯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稷痛失街亭丢了脑袋,而做为副将的王平却受到了重用和提拨,从此青步平云,屡屡高升。

    这当然是王平能力的体现,慧眼如炬的诸葛亮又怎么可能会容许滥竽充数的存在,王平几次随同诸葛亮北伐,战功赫赫,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和马忠、邓芝并称为平安三侯,为蜀汉的国之栋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